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

  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述

  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梵網(wǎng)合注緣起

  大哉梵網(wǎng)經(jīng)心地品之為教也。指點真性淵源。確示妙修終始。戒與乘而并急。頓與漸而同收。約本跡。則橫豎俱開。兼華嚴法華之奧旨。約觀行。則事理俱備。攬五時八教之大綱。文雖僅傳一品。義實統(tǒng)貫全經(jīng)。緬惟智者大師之時。人根尚利。故既廣宣教觀法門。乃僅疏此下卷戒法。而大師精諳律藏。文約義廣。點示當年之明律者則易。開悟今時之昧律者則難。千有余年。久成秘典。我蓮池和尚。始從而為之發(fā)隱。此其救時苦心。誠為不可思議。特以專弘凈土。律學稍疎。故于義疏。仍多闕疑之處。又下卷雖獲流通。而上卷猶未開闡。嗚呼。四依大士。于法豈有吝心。直是眾生緣薄。罕能遘于稀有法門耳。智旭幼崇理學。即以千古圣賢道脈為己任。但恨障深慧劣。往往執(zhí)東魯而謗西干。后因聞自知錄序。并閱良知寂感之談。始發(fā)信心。嗣又聞地藏本愿。并聽大佛頂經(jīng)。猛圖出世。于是矢志參禪。逃家行腳。雖亦數(shù)發(fā)悟解。柰何克證無期。賴有一點慚愧正因。斷不敢錯下承當。生增上慢。以蹈邇來大妄語之覆轍。爰念夙因力薄。應須兼戒兼教。以自熏修。先從阇梨古德法師。遵學戒之法于蓮老遺規(guī)。次探法華玄義。摩訶止觀等書。私淑臺家教觀。而毗尼一藏。細閱三番。梵網(wǎng)一經(jīng)。奉為日課。遂于發(fā)隱所闕之疑。渙然冰釋。即上卷文古義幽。昔人所稱不能句讀者。亦復妙旨泠然現(xiàn)前。因擬一為合注。以補前人之缺。而此志雖發(fā)。緣障多端。六七年來。悠悠未遂。客歲藉大病為良藥。方遂入山本志。適如是昉公。遠從閩地。攜杖來尋。為其令師肖滿全公。請講此經(jīng)。以資冥福。復有二三同志歡喜樂聞。予繇是力疾敷演。不覺心華開發(fā)。義泉沸涌。急秉筆而隨記之。共成玄義一卷。合注七卷。注既成。敘厥本末。以告來哲。蓋雖不敢謂凡夫心力。實能超越前賢。而夙有微因。今復久誦。半生淹浹。自不無千慮之一得。故于理觀事相。不惜一一指陳。誠可勷開解篤行者之半臂也。后之覽者。尚勿以繁瑣而厭忽之。俟解行雙圓。廼歸諸筏喻可耳。

  時歲在丁丑后安居第一褒灑陀日菩薩戒弟子智旭撰于九子別峰之梵網(wǎng)室中。

  梵網(wǎng)合注凡例

  一古人經(jīng)疏必各別行。一則不敢以疏混經(jīng)。二則經(jīng)疏文義各有血脈。不宜間斷夾雜故也。后代根鈍。對閱為難。于是為師匠者。每每從而會之。雖巧被初機。慈心殷厚。而割裂紛繆。亦覺不少。今欲仍古式?趾笕藦图痈顣D饲硶r機。合經(jīng)成注。但經(jīng)文頂格書之。注低一字。科低二字。即卷首緣起。亦低一字。所以表示尊重佛語弗敢濫混也。

  一古人既不以疏雜經(jīng)。故甚至有字字句句而為科者。以科即是疏。即能表詮經(jīng)旨。故不厭其繁也。會之者亦字字句句而科之。幾使經(jīng)文不成句讀。亦可慨矣。且末法根鈍多畏繁科。今乃止設(shè)大科。其余子科。悉皆從略。設(shè)有一二不能免者。即于疏中出之。使經(jīng)文不至支離割截。

  一古人著述每多破立。如玄義。懸談等。必先出舊解。方事折衷。今此經(jīng)上卷。雖有一二家解。不足流通。下卷則惟義疏發(fā)隱一書。其中缺略雖多。紕繆則少?v有一二出入。亦不復辨別是非長短。但自據(jù)理直釋而已。若欲委知古今同異。請以義疏發(fā)隱對閱。自當知之。

  一戒相結(jié)罪重輕。一一本于大小經(jīng)律。深思細擇。融會貫通。方敢組織成文。使其言簡意盡。并無片言只字。敢任私臆。但不復如毗尼集要。逐節(jié)標其出某處耳。倘不相信。請徧閱大藏。極其精通。然后料簡予所不及。賜以教正。予深望焉。

  一大乘律法。雖是一切律之所朝宗。然既通于七眾。故于比丘五篇七聚名義。仍須隱而不說。蓋菩薩比丘。及比丘尼。自應習學毗尼集要。及律藏全書。即于彼中通曉篇聚名義。此中不必更宣。若菩薩沙彌。菩薩優(yōu)婆塞等。只須依此修學。而篇聚名義。尚非分內(nèi)之所應知。萬萬勿求先知。致成盜法重難。高明之士。信之慎之。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一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注

  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祝┤胛臑槿钠烦踔凉鉃楹蔚认。有九行經(jīng)。為放光發(fā)起分。從爾時釋迦擎接大眾。至下卷心心頂戴歡喜受持。為正示法門分。從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藏至卷終。有八行經(jīng)十四行偈。為流通益世分。雖是六十二品中之一品。序及流通。自在全經(jīng)。而就茲一品。三分宛然。

 。ㄒ遥┏醴殴獍l(fā)起為三。初總標法會時處。二釋迦放光警眾。三菩薩放光集問。

  (丙)初總標法會時處又二。初明時處主伴。二指所說法門。

 。ǘ。┙癯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

  諸經(jīng)通序。皆具六種成就。此是一品別行。略無信聞。以信聞二義。文在初品。理貫全經(jīng)故也。今但出四種。爾時二字。標時成就。釋迦牟尼。標主成就。第四禪地。標處成就。梵王菩薩。標伴成就。既主伴同時同處。必聞妙法。既聞妙法。必如理信解。文雖標四。義乃具六。言爾時者。時無實法。長短惟心。但據(jù)師資道合。機教相符?偯麪枙r。言釋迦牟尼佛者。乃我本師萬德嘉號。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今且就此土示生之姓。及父王所立之字。人共稱之。梵語釋迦。此翻能仁。亦翻能儒。亦翻直林。此即是姓。梵語牟尼。此翻寂默。繇菩薩為太子時。躬臨釋種大會。釋眾咸皆默然。父王為立此字。姓字合稱。立茲嘉號。約義釋者。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雙運。乃稱大覺。在第四禪地者。法身無在無不在。為眾生故。示現(xiàn)住處。有云暫時名在。久居名住。此偏舉耳。久亦名在。暫亦名住。在之與住。字別義同。今約住釋義。佛有四住。一者天住。二者梵住。三者圣住。四者佛住。五戒十善。名為天住。四禪八定。慈悲喜舍。名為梵住。戒定慧脫。名為圣住。首楞三昧。十力無畏不共等法。名為佛住。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恒不離此一切法門。以天住應欲界機。以梵住應色無色機。以圣住應三乘機。以佛住應一乘機。佛為能住。四法為所住。又四法為能住。天王宮為所住。以此四法攝眾生故。示有住處。住本無住。非似凡夫。于無住中隨業(yè)住也。第四禪名為地者。于三界九地中。即舍念清凈地。佛既在此。應同梵住。而意在敷心地門。接眾見本。則是住于佛住也。摩醯首羅。此翻大自在。居于色究竟天。為大千世界尊主。亦名大梵天王。大千界內(nèi)。惟有一王。今言無量。則他方云集眾也。菩薩義見玄義。不可說不可說者。大數(shù)極名。大梵為異生眾。菩薩為同生眾。若異若同?偸琴砺劥蠼。成就大根。應聞此大法者。愷與此大會耳。觀心釋者。介爾有心名爾時。此心與一切眾生同體名釋迦。此心本性空寂名牟尼。此心本自靈覺名佛。此心本自平等清凈。名四禪地。此心本來自在。無所系屬。名摩醯首羅宮。此心具一切清凈差別功德。名無量大梵天王。此心具一切無差別智慧不可窮盡。名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

  (。┒杆f法門

  說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海眾云攢。欲聞大法。隨機演示。意在歸源。如此心地法門。乃盧舍那佛所說。而凈滿本尊。乃居蓮華臺藏世界。今為眾宣說。俾知厥本。以為下文擎接禮覲之先容也。此華藏雖名報土。而稱法垂報。體即寂光。寂光理性。藉報乃彰。如此指點。正欲令人自悟耳。觀心釋者。此心體無染污。具妙因果。名為蓮華。此心堅實高顯。一切法之中道名臺。此心廣含諸法名藏。此心豎窮名世。橫徧名界。此心離過絕非名凈。具塵沙德名滿。一心徧喻諸心名說。此心眾法之所集起名心。此心眾法之所依持名地。此心堪作軌持名法。此心徧通諸法名門。略釋梗概如此。下文不復委出?梢砸庵。

 。ū┒屽确殴饩

  是時釋迦身放慧光。所照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華臺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一切眾生。各各相視。歡喜快樂。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緣。皆生疑念。無量天人。亦生疑念。

  前已說示華臺世界。舍那本尊所說法門?秩瞬恍拧9视址殴鈴卣掌渚。俾悟本源也。慧光者。色心不二。故身光即是慧光。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也。所照乃至華藏等者。本跡不二。故能照窮法界海也。相視快樂者。以生佛體同。故不覺受熏之易。未知何因何緣者。未知本源心地之因。開跡顯本之緣也。皆生疑念者。眾生則久在沉迷。天人則但秉權(quán)跡。故一時開悟為難也。

 。ū┤兴_放光集問

  爾時眾中玄通華光主菩薩。從大莊嚴華光明三昧起。以佛神力。放金剛白云色光。光照一切世界。是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與共同心異口問此光。光為何等相。

  眾既生疑。理須發(fā)悟。非藉當機。孰為請主。而發(fā)跡顯本。乃是不思議大事因緣。故必放光警集海眾同致問也。菩薩名玄通華光主者。玄微通徹。即該因徹果之稱。華表于行。光表于智。此行此智。成佛本源。故名為主。玄則華光皆玄。智行之性甚微妙故。通則華光皆通。智行之法徧因果故。梵語三昧。此翻正定。所住三昧。名大莊嚴華光明者。此智行乃稱性所起。還莊嚴性。故名大也。以佛神力者。本住三昧。觸佛光而起定。隨承佛力。而放光召眾也。所放光名金剛白云色者。究竟堅固。故名金剛。表法身德。凈無瑕玷。名之為白。表般若德。萬德叢集。名之為云。表解脫德。又三德皆堅固。三德皆無瑕。三德皆集法。如此光明。全是三德秘藏。一切世界菩薩之所同修同證。故蒙照皆來集會也。同心異口問此光者。還問前來佛所放光因緣相也。

 。ㄒ遥┐握痉ㄩT二。初舍那說心地法。次釋迦宣菩薩戒。

 。ū┏踔腥。初問答標名。次正說義趣。三付囑弘傳。

 。ǘ。┏跤侄。初釋迦騰問。二舍那垂答。

 。ㄎ欤┏鯊投。初攝眾見本。二為眾請法。

  (己)今初

  是時釋迦即擎接此世界大眾。還至蓮華臺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見盧舍那佛。坐百萬億蓮華赫赫光明座上。時釋迦及諸大眾。一時禮敬盧舍那佛足下已。

  華藏是本源世界。猶如故鄉(xiāng)。故言還也。前雖放光照徹斯境。而大眾但承光遠見。未曾親履。今始面奉本尊。知本跡之非隔。一時禮敬。正表以跡合本也。

 。海┒䴙楸娬埛

  釋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虛空一切眾生。為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當成佛果。為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廣問一切菩薩種子。

  前既兩番放光。動其疑念。令其發(fā)問。故今代眾啟請。重問因緣深義。俾各從本佛親聞也。地及虛空一切眾生者。五趣。及四王忉利二天。為地居眾生。余四欲天。及色。無色界。為空居眾生。是諸眾生。皆悉當成佛果。但未知繇何因緣耳。十地為分果。佛為滿果。成之必藉因緣。而若因若果。必有其相。今直略問而已。若廣問者。具如佛性本源品也。此即結(jié)集家語。懸指彼處全經(jīng)。后皆仿此。

 。ㄎ欤┒崮谴勾鸲。初以定示答。次誡聽言答。

  (已)今初

  爾時盧舍那佛。即大歡喜,F(xiàn)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

  將演法門。先以定示者。略有三義。一者為顯法體。以此法門。非語言文字之所能宣。惟是圣智所行境界。然佛既親證此法。則常時在定。那有出入。當體即是。亦何隱現(xiàn)。但眾生久沉迷網(wǎng)。惟同體大悲能以不思議稱性方便而開曉之。故名為現(xiàn)也。二者為順悉檀因緣。自有眾生聞說法而得四益。亦自有眾生見入定而得四益。故須以定示之。三者為顯如來一語一默。無非妙道。所作佛事。皆悉不虛。先以定示。了知此法。不滯言詮。復以語答。了知此法不墮暗證。相貌音聲。皆為教體。而此三昧名虛空光體性等者。虛空則蕩無纖塵。光則徧照法界。體性則實相真源。亦三德秘藏之異名耳。此秘密藏。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為成佛之真因。諸佛如來究竟圓證。成常住之極果。今和盤托出。直使大眾當下見其若因若果之相。亦可謂直捷痛快者矣。

  (已)次誡聽言答二。初誡修三慧。次委答所問。

 。ǜ┙癯

  是諸佛子諦聽。善思修行。

  佛法雖妙。非慧莫悟。妙悟雖多。三慧收盡。聽不諦審。則聞慧不生。思不如理。則思慧不生。行不努力。則修慧不生。聞慧在名字。思慧在觀行。修慧在相似。繇聞慧故。得伏五住。繇思慧故。得凈六根。繇修慧故。得開秘藏。此猶次第為語。若稱性者。三慧并在一心之中。

 。ǜ┐挝鹚鶈柖。初總答因果本跡。二廣示心地名相。

 。ㄐ粒┏踔杏炙。初明因。二明果。三從本垂跡。四攝跡歸本。

  (壬)今初

  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

  以身為證。明是自行真實法門也。梵語阿僧祇。此云無數(shù)。不言三阿僧祇。而言百阿僧祇者。被界外機。須知因地如斯遙曠也。

  (壬)二明果

  初舍凡夫。成等正覺。號為盧舍那。住蓮華臺藏世界海。

  生相無明永盡。名為初舍凡夫。果德究竟圓極。名為成等正覺。等則雙照二邊。正則契會中道。于十號中。即是正徧知號也。盧舍那者。此云凈滿。如望夜之月。黑相都凈。光體圓滿。從德立號。報智冥法之極稱也。住蓮華臺藏世界海者。實報無障礙土。諸佛所感稱實果報。色心不二。依正重重。又此世界。繇于眾生心性顯現(xiàn)。還依眾生心性安住。眾生心性。名為蓮華。在污不染。因果同時。繇此心性妙蓮華故。乃使世界亦如蓮華。即此心性為萬法之宗極故名臺。含無邊之剎網(wǎng)故名藏。豎無終始故名世。橫絕方隅故名界。深廣難思故名海。究竟契合故名住也。

 。ㄈ桑┤龔谋敬观E

  其臺周徧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為千世界。我化為千釋迦。據(jù)千世界。后就一葉世界。復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其余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現(xiàn)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

  周徧千葉者。圓表千法。別應二地。略如玄義所明也。千釋迦者。正起信論所明于色究竟天。示現(xiàn)世間最高大身。乃帶劣勝應。通機所見者也。據(jù)者。統(tǒng)攝化導之義。百億者。千萬為億。共是十萬萬數(shù)。乃大千世界之區(qū)域也。須彌。此云妙高。四寶所成。居四洲大海之中。腹細上廣。頂為忉利所居。腰為日月所繞。如起世經(jīng)廣明。閻浮提者。四洲之一。在須彌南。為諸佛示生之處。此洲有一大樹名閻浮提。余洲所無。故以為名。亦名贍部洲也。菩薩釋迦者。初坐菩提樹下。未示成佛。猶名菩薩;瘡同F(xiàn)化。徧千百億界者。廣攝群機。曲垂方便。正起信論所明自然而有不思議業(yè)。能現(xiàn)十方利益眾生。乃人間劣應。藏機所見者也。各各現(xiàn)千百億釋迦。千字疑衍。以合計乃成千百億故。

 。ㄈ桑┧臄z跡歸本

  千葉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以為本源。名為盧舍那佛。

  從本垂跡。則不異而異。攝跡歸本。則異而不異。指兩重化。歸于一真。正欲人各悟本源覺性。元自清凈圓滿耳。

 。ㄐ粒┐螐V示心地名相二。初正列四十法門。次結(jié)示得入果相。

 。ㄈ桑┙癯

  爾時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廣答告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所問心地法品。諸佛當知。堅信忍中。十發(fā)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諸佛當知。從是十發(fā)趣入堅法忍中。十長養(yǎng)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諸佛當知。從是十長養(yǎng)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諸佛當知。從是十金剛心入堅圣忍中。十地向果。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焰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堅信忍者。從外凡位。仰信中道佛性之理。修習堅固。得成于忍。乃證發(fā)趣位也。發(fā)趣心者。從假入空。開發(fā)趣向登菩提路。向果者。一一心皆向佛果。又一一心中。各具向果二義。趣入名向。住位名果。如四果四向等。此十心即是十波羅密。亦即十住法門。深達空法而修十度。十度皆是無相法門。護即力度。喜即方便。頂即智度。次第與通途稍別者。各有取義。不可定執(zhí)也。又十波羅密。皆有長養(yǎng)善法。金剛堅固義。皆亦體性法門。而但云發(fā)趣者。且就似解位中。即生心而本無住言之耳。堅法忍者。從發(fā)趣法。修習堅固。得成于忍。乃證長養(yǎng)位也。長養(yǎng)心者。出空入假。以如幻三昧。長養(yǎng)善法。此即四等四攝。定總于等。慧總于攝。亦即十行法門。又四等妙定。四攝妙慧。皆有開發(fā)趣向。金剛堅固義。皆亦體性法門。而但云長養(yǎng)者。且就似解位中。即無住而常生心言之耳。堅修忍者。修長養(yǎng)心。堅固成忍。乃證金剛位也。金剛心者。習中觀。伏無明。猶如金剛。不可沮壞。此心名義。大似圓家十信。亦即十回向法門。又信等亦皆有發(fā)趣長養(yǎng)義。亦皆是體性法門。而但云金剛者。且就似解位中。無住即生心。生心即無住言之耳。堅圣忍者。金剛心中。以中道觀。修習圣法。發(fā)真智斷。成堅固忍。乃證十地位也。斷十重障。證十真如。猶如大地。荷負一切。舍凡入圣。頓同佛體。灼見佛性。故一一皆名體性地也。此與通途十地。義意頗同。名字迥別。至后方釋。又十地皆有發(fā)趣長養(yǎng)金剛之義。而直云體性地者。前約相似解行。故地地皆名為心。此約證真履實。故心心皆名為地耳。

 。ㄈ桑┒Y(jié)示得入果相又二。初以自身證。二轉(zhuǎn)授眾生。

 。ü铮┙癯

  是四十法門品。我先為菩薩時修。入佛果之根源。

  正覺如果。此法如根。正覺如海。此法如源。佛所先修。決定非謬也。

  (癸)二轉(zhuǎn)授眾生

  如是一切眾生。入發(fā)趣長養(yǎng)金剛十地。證當成果。無為無相。大滿常住。十力。十八不共行。法身智身滿足。

  入發(fā)趣等四十法門。方能證當成果。正顯理雖性具。心藉修成。不可高談理性而生邪慢也。無為無相者。諸漏永盡。大滿者。萬德圓極。常住者。不變不遷。力不共滿足故大滿。法身滿足故常住。智身滿足故無為無相。又無為即自在我德。無相即凈德。大滿即樂德。常住即常德。力不共亦無為。無相。大滿。常住。法身亦無為。無相。大滿。常住。智身亦無為。無相。大滿。常住。三德各具四德也。

 。ǘ。┒f義趣二。初菩薩問義。二舍那詳答。

  (戊)今初

  爾時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赫赫大光明座上千華上佛。千百億佛。一切世界佛。是座中有一菩薩。名華光王大智明菩薩。從坐而立。白盧舍那佛言。世尊。佛上略開十發(fā)趣十長養(yǎng)十金剛十地名相。其一一義中。未可解了。唯愿說之。唯愿說之。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如來百觀品中已明。

  于諸佛大會中而菩薩啟問者。正屬所被之機故也。華光王。即華光主義。大智明。即玄通義。前文放光集眾。表示繇本智而起妙行。故名玄通華光主。此文問義秉修。表示資妙行而趣大覺。故名華光王大智明。

  (戊)二舍那詳答四。初明十發(fā)趣。二明十長養(yǎng)。三明十金剛。四明十地。

 。ㄒ眩┏踔腥3蹩傉。二別釋。三結(jié)指。

  (庚)今初

  爾時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言云何義者。發(fā)趣中。

  但告千佛者。此是如來本所修行無上法門。故令千佛轉(zhuǎn)相傳授也。發(fā)趣義略如前釋。此以十波羅密。心心開發(fā)。趣向真道。名十發(fā)趣。別則一心分對一住。圓則住住修行此心。乃至妙覺圓滿此心。今就義便。且約從假入空為解。若利根者。既見于空。亦見不空。見不空故。開發(fā)趣向證妙真諦。此真即中。亦復即俗。三諦圓融。不可思議。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十段文中。每露此旨。讀者須善悟之。

 。ǜ┒⻊e釋十。初舍心。(至)十頂心。

 。ㄐ粒┙癯

  若佛子。一切舍。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男女己身。有為諸物一切舍。無為無相。我人知見。假會合成。主者造作我見。十二因緣。無合無散無受者。十二入。十八界。五陰。一切一合相。無我我所相。假成諸法。若內(nèi)一切法。外一切法。不舍不受。菩薩爾時名如假會觀現(xiàn)前。故舍心入空三昧。

  若佛子者。紹佛家業(yè)。當踐佛位。故名佛子。一切舍者?倶诵奚帷V^舍內(nèi)外物。乃至舍我法執(zhí)也。國土下。先明舍內(nèi)外物。無為下。次明舍我法執(zhí)。謂但觀無為無相之理。了知一切我人知見。皆是假會合成。彼外道妄計有主者。造作者。及神我見。乃至二乘妄計有十二因緣實法。其實緣起亦無有合。緣滅亦無有散。亦無有受合受散者。舉凡十二入十八界五陰等法。一切凡夫所計一合之相。本無我及我所之相。不過是假成諸法耳。是以若內(nèi)一切法。外一切法。本無故不須舍。本無故不可受。此則從假入空。名為如假會觀。此觀現(xiàn)前。任運入空三昧矣。此亦可別對發(fā)心住者。棄妄故名舍心。發(fā)真故名發(fā)心住也。又發(fā)真即是別義。發(fā)中即是圓義。一切法不受。是遮俗照真。一切法不舍。是遮真照俗。又不受即雙遮。不舍即雙照。雙遮雙照。中道宛然。

 。ㄐ粒┒湫

  本文

  若佛子。戒。非非戒。無受者。十善戒。無師說法。欺盜乃至邪見。無集者。慈良清直正實正見舍喜等。是十戒體性。制止八倒。一切性離。一道清凈。

  戒之一字。標無作體。此無作戒。永離二邊。契中道。非非戒下。先明離有。慈良下。次明離空。制止下。結(jié)明德用。非戒者。外道邪戒。及凡夫取相持戒。雖善惡不同。咸非入道正門。故名非戒。今菩薩戒體。非同凡外之非戒。以其了達無受者故也。此十善戒法。雖師師相授。而實無師能說此法。所謂和尚是戒耶。阿阇梨是戒耶。乃至白四羯磨是戒耶。即所對治欺盜等十惡法。亦本無集者。以此惡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又未生無藏處。欲生無來處。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則法性本無染污也。但法性中本自具足慈良等一切性德。即是十戒體性。謂慈即不殺體性。良即不盜體性。清即不淫體性。直即不兩舌體性。正即不惡口體性。實即不妄言。不綺語體性。正見即不癡體性。舍即不貪體性。喜即不嗔體性也。制止八倒者。一切性離。即無受乃至無集。能制止凡外四倒。一道清凈。即慈良等體性。能制止二乘四倒。蓋凡夫及外道。不論惡戒善戒。咸生取著。無常計常?嘀^是樂。無我執(zhí)我。不凈計凈。故成有漏因果。二乘雖證無漏。不達性體。常謂無常。樂謂是苦。我謂無我。凈謂不凈。故入涅槃時。戒善隨廢。大乘從性起修。全修在性。以性德為所依體。以無作色為當體。始從初受。極至佛身。不壞不失。任運止惡行善。性德即法身。無作色即報身。所謂諸佛究竟色也。于律儀上。法爾有攝眾生義。即應化身。此戒心亦可別對治地住者。地是所治。戒是能治也。

  (辛)三忍心

  若佛子。忍。有無相慧體性。一切空?杖。一切處忍。名無生行忍。一切處得。名如苦忍。無量行一一名忍。無受無打無刀杖。嗔心皆如如。無一一諦。一相。無無相。有無有相。非非心相。緣無緣相。立住動止。我人。縛解。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

  有無相慧體性者。謂菩薩三忍。咸以無相慧為體性也。下別釋三忍。即約三苦境明之。觀一切壞苦。皆知本空。故名空忍。觀一切處行苦。皆本無生。名無生行忍。觀一切處苦苦。得其實相。知即法身。名如苦忍。若非三忍之力。一切行門。皆不成就。故無量行一一名忍。此總結(jié)上文也。下重明三忍觀慧。以諦觀壞苦境界。內(nèi)無能受之我。外無能打之人。中間無所用之刀杖。故嗔心皆如彼真如之理而不動搖。所以名空忍也。以諦觀行苦境界。了知無苦集等一一差別之諦。惟是一真實相。雖無一一諦。而并無無相。雖有一真實相。而亦無有相。亦非心與非心之相。亦無緣與無緣之相。是名無生行忍也。以諦觀苦苦境界。了知若立若住若動若止若我若人若縛若解。一切法當體皆如。即一切皆如。則忍相亦不可得。是名如苦忍也。一切法如。即上文所謂一切處得耳。此三苦繇于三受。若別對者。樂受是壞苦?嗍苁强嗫。不苦不樂受是行苦。若通論者。三受皆壞苦。必變壞故。三受皆行苦。遷流造作性故。三受皆苦苦。生死惡法故。此亦可別對修行住者。以三忍力。修無量行也。

 。ㄐ粒┧倪M心

  若佛子。若四威儀一切時行。伏空。假會。法性。登無生山。而見一切有無如有如無。天地青黃赤白一切入。乃至三寶智性一切信。進道空無生無作。無慧。起空入世諦。法亦無二。相續(xù)空心。通達進分善根。

  無相精進。常時無間。不拘行坐。故云一切時行。行何等法。謂常伏習空觀。假會觀。法性觀也。以三觀力。故能登無生山。而見一切有無之法。有亦真如。無亦真如?偛槐秤诜ㄐ。故于天地等世間法。乃至三寶等出世法。一切信其皆是真如。即于此世出世法中修習進道。皆與空無生無作三解脫門相應。亦并無三脫之慧可得。乃至起真空觀。入世諦法。亦與空法無二。惟以相續(xù)真空觀。通達進分善根。是名無相真精進也。此亦可別對生貴住者。登無生山。即是入如來種。

  (辛)五定心

  若佛子。寂滅無相。無相。無量行。無量心三昧。凡夫圣人。無不入三昧體性相應。一切以定力故。我人作者受者一切縛見性。是障因緣。散風動心。不寂而滅?湛瞻说埂o緣假靜慧觀一切假會。念念寂滅。一切三界果罪性。皆由定滅。而生一切善。

  寂滅無相。標定體也。無相下。先明定能生善。一切下。次明定能滅罪。無緣下。結(jié)示觀慧功能。先明生善者。言此定雖則無相。而能具無量行。所謂四無量心。三昧。一切凡夫圣人。無不入此三昧相應。以大慈故。與一切圣樂。以大悲故。拔一切凡苦。以大喜故。于一切凡圣等生慶悅。以大舍故。于一切凡圣等心無二。又此四無量定。三乘圣人固所共修。一切凡夫亦皆曾證。以劫盡時;鹚L災將起。一切有情。法爾成就此定。乃生四禪處故。次明滅罪者。言一切我人等縛著邪見之性。凡屬障道因緣。散風動心。以定力故。皆不須作意求寂而自永滅。滅。故空凡夫四倒。不寂而滅。故空二乘四倒也。次結(jié)示功能者。言用此無緣假靜慧。觀一切假會之法皆即念念寂滅。所以三界苦果。及其罪性。皆繇定力而滅。而罪性既滅。法爾生得慈悲等一切善也。靜慧即是靜慮。梵名禪那。無緣假者。謂一切假名諸法。當體全空。本無可緣。今達假法性空。故名無緣假靜慧。此定心亦可別對方便具足住者。三昧體性。凡圣無不相應。如胎已成。人相不缺也。

  (辛)六慧心

  若佛子?栈。非無緣。知體名心。分別一切法假名主者。與道通同。取果行因。入圣舍凡。滅罪起福。縛解盡。是體性功用。一切見常樂我凈煩惱;坌圆幻。故以慧為首。修不可說觀慧。入中道一諦。其無明障慧。非相。非來。非緣。非罪。非八倒。無生滅;酃饷餮鏋檎铡诽摲奖。轉(zhuǎn)變神通。以智體性所為慧用故。

  空慧者。標第一義空真慧之體也。此之妙慧。非同二乘斷空。一無所緣而已。當知即是靈知之體。亦名真心。外道迷此真體。故分別一切法假名主者。然即此外道惡慧。亦本與覺道通同。二乘不了此體。故但取果行因。入圣舍凡。滅罪起福。一切縛著。皆悉解盡。然即此二乘偏慧。亦是此體性之功用。但彼外道。及二乘人。于一切知見常樂我凈煩惱等法。慧性不明。是以或生執(zhí)著。或欲舍離耳。故今以慧為首。修不可說觀慧。雙破二執(zhí)。雙照二理。入于中道一諦。中道既顯。方知其無明之障慧者。本非有相。非有來處。非有生緣。非有罪累。本非八倒。原無生滅。是以慧光明焰。獨為照耀。而隨其意樂。虛融無礙。起諸方便。以種種轉(zhuǎn)變神通。化導含識。此皆以真智體性所為。而慧即其用故也。此亦可別對正心住者。入中道一諦。則容貌如佛。樂虛方便。則心相亦同。

 。ㄐ粒┢咴感

  若佛子。愿愿。大求。一切求。以果行因。故愿心連。愿心連相續(xù)百劫。得佛滅罪。求求至心。無生空一。愿觀觀入定照。無量見縛。以求心故解脫。無量妙行。以求心成菩提。無量功德。以求為本。初發(fā)求心。中間修道。行滿愿故。佛果便成。觀一諦中道。非陰。非界。非沒生見見。非解慧。是愿體性。一切行本源。

  愿愿者。隨所發(fā)愿。數(shù)數(shù)無盡。不止一發(fā)也。大求者。惟為菩提。不向二乘。不向三有也。一切求者。心無限劑。不舍一法也。以果行因故愿心連者。先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稱果覺之性而行妙因。故所發(fā)大愿。相連不絕。永無退悔。至于百劫之久。猶如舍那本所修行。則覺道必得究竟。滅罪必得無遺矣。人謂愿求之心。屬于散動。而不知求求至心者。卻與無生空一。所謂取舍若極。與不取舍亦非異轍。故修此愿時。觀觀皆入正定。照明佛法也。次重明得佛滅罪。謂無量見縛。皆以求心故得解脫。無量妙行。皆以求心乃成菩提。無量功德。皆以求心而為其本。是以初發(fā)求心。中間修道。以行填愿。但令行滿愿故。佛果便得成也。若無求心。如擔麻棄金。豈脫見縛。紫光劣愿。豈成無漏。但念三脫。豈樂神通耶。次更明觀觀入定。謂觀于一諦中道。非陰。非界。非沒見生見之見。非二乘之解慧。當知是愿即是中道體性。乃一切行之本源也。沒生見者。沒即無見。生即有見。此亦可別對不退住者。愿愿相連。故身心日益增長也。

 。ㄐ粒┌俗o心

  若佛子。護三寶。護一切行功德。使外道八倒惡邪見不嬈正信。滅我縛見縛。無生照達二諦。觀心現(xiàn)前。以護根本無相護。護空無作無相。以心慧連;圻B入無生空道。智道皆明光。明光護觀入空假分分幻化;没鹑鐭o。如無法體。集散不可護。觀法亦爾。

  此即力波羅密也。護三寶者。不為外道邪見四倒所嬈。護一切行功德者。不為二乘偏空四倒所嬈。故于佛道。具足正信。能滅我法二執(zhí)。而無生觀慧。照達真俗二諦。使觀心,F(xiàn)前也。此妙護心。名為根本無相之護。即以此護根本無相之護。護于空無作無相三解脫門。繇此心中智慧。相連不絕。則能證入無生空道。令其能觀之智。及所觀之無生空道。皆悉明光。又以此明光智道。護持觀智。入于空假二境。分分幻化法中。悉知一切幻化所起如無。謂皆即第一義空。而此如無法體。集亦非集。散亦非散。若集若散。皆不可得而護。所護之境。既不可得。則能護之觀法。亦爾不可得也。能護所護皆不可得。乃名根本無相護。若有少法可得。則為八倒之所嬈矣。此亦可別對童真住者。以善護故。離一切過。靈相具足。

  (辛)九喜心

  若佛子。見他人得樂常生喜。悅及一切物。假空照寂。而不入有為。不無寂然大樂。無合有受。而化有法。而見云假。法性平等一觀。心心行多聞。一切佛行功德。無相喜智心心生念。而靜照樂心。緣一切法。

  此即方便波羅密也。繇善知同體巧方便故。不但自修功德以益眾生。但見他人得于世出世樂。常生隨喜之心。而即以此隨喜功德。又能普悅及一切物。蓋以即假即空。即照即寂。而雖不入于有為之法。不無寂然法性大樂也。以不入有為故無合。以不無大樂故有受。以無合故。而化有法。令其忘相。以有受故。而見云假。令互得益。此正以心佛眾生。法性本來平等一體之觀。故成此善巧方便也。此修巧便菩薩。心心行于多聞。使觀智增益明了。乃至三世一切佛行功德。皆以無相隨喜之智慧方便。于念念中攝取現(xiàn)前。生隨喜念。而恒以此靜照樂心。徧緣法界一切諸法。使其互為莊嚴。重重無盡。此則以法界中樂。還復普施法界眾生。所謂惠而不費者也。亦可別對法王子住者。方便最巧妙故。

 。ㄐ粒┦斝

  若佛子。是人最上智。滅無我輪見疑身一切嗔等。如頂觀連。觀連如頂。法界中因果。如如一道。最勝上如頂。如人頂。非非身見。六十二見。五陰生滅。神我主人動轉(zhuǎn)屈伸。無受無行可捉縛者。是人爾時入內(nèi)空值道。心心眾生。不見緣。不見非緣。住頂三昧。寂滅定發(fā)行趣道。性實我人常見八倒生緣。不二法門。不受八難;没吘共皇。唯一眾生去來坐立。修行滅罪。除十惡。生十善。入道正人正智正行。菩薩達觀現(xiàn)前。不受六道果。必不退佛種性中。生生入佛家。不離正信。

  此即智波羅密也。以差別智。徧知諸法。善達法界如如頂法。名最上智。此智徧能滅無利鈍諸使。所謂我輪見疑身一切嗔等。能令如頂觀智。相連不斷。繇此觀智相連。觀于如頂法故。了知法界中若因若果。皆即如如一道。更無二如。故此名為最勝上如頂法。猶如人之頂相也。然雖喻以人頂。實乃非非身見。亦非六十二見可見。亦非五陰生滅之法。亦非外道所計神我主人能動轉(zhuǎn)屈伸者。亦自不受諸法。亦無行相可得。既是第一正受。心行處滅。又安可捉縛哉。非非身見者。上非字。是遮拂之辭。下非字。連身字為義。謂凡外非身計身。故名為非身見;蛞裳芤环亲。亦通也。是人爾時既證頂法。滅于身見。乃至無受無行。便入內(nèi)空三昧。親值于道。名為見道。是時雖心心以度眾生為事。而不見有緣相。亦不見有非緣相。住是頂三昧中。從寂滅定發(fā)起妙行。進趣佛道。一切外道所執(zhí)性實我人常見。及八倒生緣等。皆入不二法門。所謂行于非道。通達佛道。故不受邪見八難之報。及三界中一切幻化果報。亦皆畢竟不受。然既無我人。亦無果受。將誰修行而成佛道耶。惟有一種八識心心所之法聚。假名眾生。去來坐立。非斷非當。法爾展轉(zhuǎn)相續(xù)。修行滅罪。除惡生善。入于正道。證于正忍正智之法。發(fā)起正行。爾時菩薩通達觀智。常得現(xiàn)前。既不受六道有漏之果。亦復不退佛種性中而墮二乘之地。生生入于佛家。不復離正信矣。此亦可別對灌頂住者。以住頂三昧故。

 。ǜ┤Y(jié)指

  上十天光品廣說。

 。ㄒ眩┒魇L養(yǎng)三。初總征。二別釋。三結(jié)指。

 。ǜ┙癯

  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問長養(yǎng)十心者。

  四無量定。四攝法慧。最能增長佛道。養(yǎng)育眾生。名十長養(yǎng)。別則一心分對一行。圓則位位具修此心。乃至妙覺滿足此心。今就義便。且約從空入假為解。既二諦平等。則中道自圓彰矣。又四等非無觀慧。四攝非無定力。今以定慧分攝。亦一往語耳。

  (庚)二別釋十。初慈心。(至)十慧心。

 。ㄐ粒┙癯

  若佛子。常生慈心。生樂因已。于無我智中。樂相應觀入法。受想行識色等大法中。無生無住無滅。如幻如化。如如無二故。一切修行成法輪;灰磺。能生正信。不由魔教。亦能使一切眾生得慈樂果。非實。非善惡果。解空體性三昧。

  慈以與樂為義。故常生慈心。能生樂因。然或不與無我智相應。便屬情愛。故必于無我智中。以樂相應之觀。而入一切諸法。所謂觀于受想等大法中。一切即空即假即中。無生住滅。即空也。如幻化。即假也。如如無二。即中也。如此一切修行滿足。成就法輪;灰磺。能使一切眾生咸生正信。不由魔教。此則成于樂因。亦能使一切眾生得于究竟慈樂之果。而此慈樂果。非二乘所證實滅。亦非世間善惡果報。乃是解空體性三昧。諸佛菩薩大法樂耳。此亦可別對歡喜行者;灰磺。即十方隨順之義。

  (辛)二悲心

  若佛子。以悲空空無相。悲緣行道。自滅一切苦。于一切眾生無量苦中生智。不殺生緣。不殺法緣。不著我緣。故常行不殺不盜不淫。而一切眾生。不惱發(fā)菩提心者。于空見一切法如實相。種性行中生道智心。于六親六怨。親怨三品中。與上樂智。上怨緣中。九品得樂果。空現(xiàn)時。自身他一切眾生。平等一樂起大悲。

  以悲空空無相者。了知大悲之體。本自空空無相。今欲證此體。故以悲緣而行菩薩之道。先自滅一切苦因。隨于一切眾生無量苦中生拔濟智。設(shè)自身未免苦輪。則安能廣度一切也。無量苦者。因則見思為苦。塵沙為苦。無明為苦。果則惡道為苦。有漏為苦。沉寂為苦。迷中為苦。生智者。生真諦智。拔見思苦因。拔惡道有漏二種分段苦果。生俗諦智。拔塵沙苦因。拔沉寂苦果。生中諦智。拔無明苦因。拔迷中變易苦果。以要言之。即是一念圓修三種大悲。繇修生緣大悲。故拔惡道之苦。亦拔沉寂之苦。俗諦三昧成。是名不殺生緣。觀一切眾生皆我父母等也。繇修法緣大悲。故拔有漏分段之苦。真諦三昧成。是名不殺法緣。觀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也。繇修無緣大悲。故拔迷中變易之苦。中諦三昧成。是名不著我緣。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緣假名。不緣實法。惟緣中道佛性。無緣而無不緣也。若約次第釋者。藏教持性重戒。是不殺生緣。通教體色入空。是不殺法緣。別教修行中道。是不著我緣。圓教三悲一念中修。故能圓拔無量眾苦。然悲觀雖深?傄允陆錇樗谰。若無事境。理觀不發(fā)。故常行不殺不盜不淫。而一切眾生。不惱發(fā)菩提心者。我不以殺盜淫事惱人。人亦自不惱我;ゲ幌鄲馈K辜从腊慰嘁。而此圓悲。不惟拔苦。隨即與樂。良繇菩薩不但見空。亦即于空見一切法如實之相。故于種性行中。隨生道種智心。于親怨三品。一一皆與上樂智果。乃至上怨緣中。亦令其九品得于樂果。如是修習。乃至空空無相之體現(xiàn)在前時。則自身及他一切眾生。皆平等使歸一樂。而還起佛地之大悲矣。此亦可別對饒益行者。善能利益一切眾生故也。

  (辛)三喜心

  若佛子。悅喜。無生心時。種性體相道智空?障。心不著我所。出沒三世。因果無集。一切有入空觀行成。等喜。一切眾生起空入道。舍惡知識。求善知識。示我好道。使諸眾生入佛法家。法中常起歡喜。入佛位中。復是諸眾生入正信。舍邪見。背六道苦。故喜。

  悅者暢適。喜者歡欣。此總標無量三昧之體相也。無生下。別出四喜。謂此悅喜。不同世情欲樂所起。特以自悟無生心時。則一切種性體相。以道智照之。無不皆空。故于空法而生歡喜。此即以自解空理。不受生縛故喜也。既達空法。心不著于我所而但求自度。惟為化度眾生。示現(xiàn)出沒三世。而非從業(yè)牽。故一切因果。悉皆無集。恒于一切二十五有之中。隨處令其入空觀行成就。故得平等歡喜。此即以善解無著。游戲度生故喜也。于一切眾生起真空智。入慈悲道。各各舍惡知識。求善知識。還示我以好道;ハ嗟靡妗J怪T眾生入佛法家。故于法中常起歡喜。此即以慶他行因。展轉(zhuǎn)度脫故喜也。既入佛位之中。復使是諸眾生皆入正信。舍邪背苦。此即以度他得果。廣化眾生故喜也。此亦可別對無嗔恨行者。即是自覺覺他。得無違拒義故。此與發(fā)趣中喜心差別者。發(fā)趣是隨喜方便。此是無量三昧也。

 。ㄐ粒┧纳嵝

  若佛子。常生舍心。無造無相空法中。如虛空。于善惡有見無見罪福二中。平等一照。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體性不可得。為大舍。及自身肉手足男女國城。如幻化水流燈焰。一切舍。而無生心常修其舍。

  無分別。無執(zhí)著。其心平等。名之為舍。無造下。明離一切分別。故為大舍。及自身下。明離一切執(zhí)著。名一切舍。而無生下。結(jié)明常生舍心。即是無住生心之義也。無造即無作。于此三解脫門法中。觀一切法如虛空等。若善若惡。若有若無。若罪若福。無不平等一照。知其體性。本不可得。故于內(nèi)身外物。了達如幻化非實。如流焰無住。脫然放下。永無悋惜也。此亦可別對無盡行者。平等一照。即所謂三世平等。十方通達。

  (辛)五施心

  若佛子。能以施心被一切眾生。身施。口施。意施。財施。法施。教道一切眾生。內(nèi)身外身國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無念財物。受者施者。亦內(nèi)亦外。無合無散。無心行化。達理達施。一切相現(xiàn)在行。

  此四攝法中之布施攝也。發(fā)趣施度。以到彼岸為義。此中施攝。以化眾生為旨。故云被一切眾生也。菩薩所有身口意業(yè)。無不攝取眾生。而攝取之方。不過財法二施。三業(yè)為能施。財法為所施。能所并列。以此五施教導眾生。又觀內(nèi)外身等。皆如真如之相。乃至無有一念分別財物。受者施者。如此了達三輪體空。亦內(nèi)修理觀。亦外行布施。理觀亦無合。布施亦無散。終日無心。終日行化。達即事之理。達即理之施。以此一切種種相貌。而現(xiàn)在行施。即佛頂所謂種種法門。得無差悞者也。故亦可別對離癡亂行。

 。ㄐ粒┝谜Z心

  若佛子。入體性愛語三昧。第一義諦法語義。一切實語言皆順一語。調(diào)和一切眾生。心無嗔無諍。一切法空智無緣。常生愛心。行順佛意。亦順一切他人。以圣法語。教諸眾生。常行如心。發(fā)起善根。

  欲明好語。先言入體性愛語三昧者。以說法度生。最為難事。自非悟入妙法體性。則不能以四悉因緣。巧作隨智隨情等說。惟入此體性三昧。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說。而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其所說法。善逗群機。能使眾生愛樂歡喜。故名體性愛語三昧也。既入三昧。則或說第一義諦法之語義;蛘f一切種種真實語言。究竟皆順入于一乘真語矣。第一語義者。隨自意語。隨智語也。一切實語言者。隨他意語。隨情語也。雖善巧隨情。種種權(quán)說。毫無欺誑。譬如長者等與諸子白牛大車。終無虛妄之咎。故名一切實語言也。隨智固順一乘。隨情亦方便漸令入實。故云皆順一語。以此二語。調(diào)和眾生。不吝真法故無嗔。常隨物機故無諍。蓋繇一切法空之智。雖無扳緣。而常于眾生生慈愛心。是以隨所說語。上則行順佛意而契理。下亦隨順一切他人而契機。恒以圣人法語。教諸眾生。常行如心。而不離第一義諦。發(fā)起善根。而不舍方便說法。是謂菩薩愛語攝也。自他二語。一往分釋者。隨智為上契佛理。隨情為下契群機。具足釋者。二語即佛權(quán)實二智。故皆上合佛心。二語徧接利鈍眾生。故皆下順他人。此亦可別對善現(xiàn)行者。于一法性。作二種說。即是同中顯現(xiàn)群異。雖二種說。皆順一語。即是一一異相。各各見同也。

 。ㄐ粒┢咭嫘

  若佛子。利益心時。以實智體性。廣行智道。集一切明焰法門。集觀行七財。前人得利益。故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F(xiàn)一切身。一切口。一切意。而震動大世界。一切所為所作。他人入法種空種道種中。得益得樂,F(xiàn)形六道。無量苦惱之事。不以為患。但益人為利。

  此即利行攝也。此之攝法。全用權(quán)智。而權(quán)智全以實智為體。故即以實智體性。而廣行權(quán)智之道。集一切智慧光明。集一切功德法財。;并嚴。乃使前人得益。故自雖久離生緣。為眾生故。示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以三昧力。現(xiàn)三輪不思議化。震動大千。舉足動步。無非佛事。皆使他人悟三觀門。得現(xiàn)在益。得究竟樂。又復現(xiàn)形六道。廣應群機。雖六道中有無量苦惱。不以為患。但以益人為利耳。七財者。一信。二進。三戒。四慚愧。五聞。六舍。七定慧。三觀者。法種為中觀。空種為空觀。道種為假觀也。此亦可別對無著行者,F(xiàn)身口意。震動世界。即所謂現(xiàn)塵現(xiàn)界。不相留礙也。

 。ㄐ粒┌送

  若佛子。以道性智同空。無生法中。以無我智。同生無二?胀淳。諸法如相。常生常住常滅。世法相續(xù)。流轉(zhuǎn)無量。而能現(xiàn)無量形身色心等業(yè)。入諸六道。一切事同。空同無生。我同無物。而分身散形。故入同法三昧。

  此即同事攝也。前之利行。雖亦現(xiàn)形六道。猶為一切導首。今則異類中行。行于非道。通達佛道。善權(quán)化物。尤為不可思議。良以了達道種性智。同于真空。所謂即俗而真。故證入于無生法中。而以二種無我妙智。同一切眾生無二。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不知其為菩薩所化也。蓋既悟此畢竟空寂萬法同源之境。一切諸法真如實相。故能于無生無住無滅性中。示現(xiàn)常生常住常滅。隨彼世法相續(xù)。流轉(zhuǎn)無量。而能現(xiàn)無量形身色心等業(yè)。入諸六道。一切善惡事業(yè)。皆與其同。正以畢竟空故。雖示生而同無生。證無生故。雖現(xiàn)我而同無物。而分身散形與其同事。導歸佛乘。故入同法三昧。此亦可別對尊重行者。種種示現(xiàn)。咸導歸于第一波羅密多故也。

  (辛)九定心

  若佛子。復從定心觀慧證空。心心靜緣。于我所法識界色界中而不動轉(zhuǎn)。逆順出沒故。常入百三昧。十禪支。以一念智作是見。一切我人若內(nèi)若外眾生種子。皆無合散。集成起作。而不可得。

  復從定心者。善修慈悲喜舍三昧。成就奮迅超越等殊勝妙用也。前發(fā)趣中第五定心。以寂滅無相為體。此則以逆順出沒而為功能。蓋繇觀慧證入空理。故心心寂靜。而常能徧緣一切三昧境界。不為我所法識界色界之所動轉(zhuǎn)。于九次第定。隨意自在。逆順出沒。遂入百三昧。及十禪支。以一念相應智慧。見一切根身器界。現(xiàn)行種子。因緣和合。虛妄有生而無合。因緣別離。虛妄名滅而非散。惟是妄心之所集成。名為現(xiàn)行。妄心之所起作。名為種子。而當體了不可得也。蓋四禪八定。凡外亦能修習。但繇未證空理故。每為禪法所用。而不能巧用禪法。既為禪法所用。則未免隨禪受生。是被我所法識界色界所動轉(zhuǎn)也。識界即四空天。但有四蘊而無色蘊。故名識界。雖滅受想定。二乘亦能證得。但未達妙空。便取滅證。不復能現(xiàn)諸威儀。今言逆順出沒者。起定為出。入定為沒。從滅受想定起。入非非想定。乃至從二禪起。入于初禪。名逆出沒。從初禪起。入二禪。乃至從非非想定起。入滅受想定。名順出沒。若次第順逆出沒。名師子奮迅三昧。若間隔出沒。名超越三昧。乃至百大三昧?傄谰糯蔚诙楸。而九次第定。又總依十禪支所成。十禪支者。支是分義。謂繇分分心心所法。成于禪定。初禪有五支。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二禪有四支。一喜。二樂。三一心。四內(nèi)凈。三禪有五支。一樂。二一心。三舍。四念。五慧。四禪有四支。一一心。二舍。三念。四不苦不樂。今棄復存單?偯。此亦可別對善法行者。逆順出沒。三昧禪支。能成十方諸佛軌則也。

 。ㄐ粒┦坌

  若佛子。作慧見心。觀諸邪見結(jié)患等縛。無決定體性。順忍空同故。非陰。非界。非入。非眾生。非一我。非因果。非三世法;坌云鸸。光一焰明明。見虛無受其慧方便。生長養(yǎng)心。是心入起空空道。發(fā)無生心。

  慧見心者。即是四攝巧慧。作者。起也。前發(fā)趣中第六慧心。明于空慧心體。此明起空方便。方便不背真空也。邪見是利使。結(jié)患是鈍使。本無決定體性。菩薩于順忍中。既證空理。觀利鈍使。咸與空同。非陰界入。及三世法。從真慧體。起光照相。用一智焰。徹照萬法。無不明了。見其本皆虛寂。無有受者。而此慧方便。不惟是四攝之本。亦是十長養(yǎng)心之本。繇慧方便。生長養(yǎng)心。繇長養(yǎng)心。入于起空空道。便能發(fā)中道無生心。入于十金剛矣;鄯奖阏;奂磳嵒。方便即權(quán)慧。權(quán)實二慧。非二體也。起空空道者。從空出假。假不礙空也。此亦可別對真實行者。所謂觀一切法。一一皆是清凈無漏。一真無為。

 。ǜ┤Y(jié)指

  上千海眼王品。已說心百法明門。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一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二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注

  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海┤魇饎傂娜。初總征。二別釋。三結(jié)指。

 。ǜ┙癯

  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言金剛種子有十心。

  金剛種子者。修習中觀。能為金剛十地而作種子。又三十心皆是種子。惟此十心。倍為堅固。故名金剛。別則一心分對一向。圓則位位具修此心。乃至妙覺究竟此心。今就義便。且約次第中觀為解。又復大似圓家十信。一信。二念。第六不退。名義皆同。深心回向。即精進義。達即慧義。直即定義。大乘不異護心。無相還同回向;坌呐c戒。不壞與愿。取義稍殊。亦不甚遠。良繇界外機宜不同;蚪踊蚪。致成異趣。圓人稱性修觀?偨詳埲胍荒钚闹。無違妨也。

 。ǜ┒⻊e釋十。初信心。(至)十不壞心。

 。ㄐ粒┙癯

  若佛子。信者。一切行以信為首。眾德根本。不起外道邪見心。諸見名著。結(jié)有造業(yè)必不受。入空無為法中。三相無。無無。生無生。無住住。無滅滅。無有一切法空。世諦第一義諦智。盡滅異空。色空細心。心空細心。心心空故。信信寂滅。無體性和合。亦無依然主者我人名。用三界假我。我無得集相。故名無相信。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以信力故。不起外道邪見心。及一切世間種種妄見。名字計著。能結(jié)三有果報。能造善惡諸業(yè)者。亦必不受。入于真空無為法中。生住滅相。當體皆無。亦并無無相可得。所謂生即無生。無生即生。無住而住。住即無住。無滅而滅。滅即無滅。不惟無一切法。亦無一切法空。惟以照了世諦第一義諦之權(quán)實妙智。盡滅凡外所計異色之空。及色界空界之微細心想。二乘心空之微細心智。如是心心皆空故。方生中道實信。信于中道寂滅之理。了知諸法不自生。故無體性。不共生。故無和合。不無因。故無依然。依然即是自然。不他生。故無主者我人名。但用三界假名之我。而此我實無得集之相。故名無相信也。此亦可別對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者。入空無為法中。即純潔精真義。不起邪見。不受結(jié)業(yè)等。即遠諸留患義。用三界假我。我無得集相。即當度眾生。滅除度相義。心心空故信信寂滅。即回無為心向涅槃路義。

 。ㄐ粒┒钚

  若佛子。作念六念。常覺乃至常施。第一義諦?。無著無解生住滅相不動不到去來。而于諸業(yè)受者一合相。回向入法界智;刍巯喑。乘乘寂滅。焰焰無常。光光無無。生生不起。轉(zhuǎn)易空道。變前轉(zhuǎn)后。變轉(zhuǎn)化化;D(zhuǎn)轉(zhuǎn)變同時同住。焰焰一相。生滅一時。已變。未變。變變;嗟靡。受亦如是。

  作念者。能念之觀慧。六念者。所念之諦境也。能念無非一心三觀。所念無非一境三諦。常覺下。先釋所念;叵蛳。次釋能念。常覺者。心外無佛。佛即是心。乃至者。略指法僧戒天。心外無法。法即是心。名常法。心外無僧。僧即覺法和合。名常僧。無作妙戒。究竟色相。名常戒。第一義天。法爾性德。名常天。三輪體寂。究竟大施。名常施。名雖有六。實惟第一義諦。此總明三諦圓融之境也?兆。別明真諦。無著無解。別明俗諦。生住滅相,F(xiàn)在不動。不到過去未來。別明中諦。既所念之境。三諦一諦。不可思議惟一合相。則于六念諸業(yè)。及受用此法者。當知亦皆是法界一合相也;叵蛉敕ń缰钦摺H念佛時。佛為法界。一切法趣佛。乃至若念施時。施為法界。一切法趣施。此總明三觀圓融之念也。慧慧相乘等。別明即空妙觀。焰喻于慧。無常即相乘義。光喻于乘。無無即寂滅義。生生不起等。別明即假妙觀。謂雖是生生不起。而復轉(zhuǎn)易空道。所謂變前轉(zhuǎn)后。變轉(zhuǎn)化化;D(zhuǎn)轉(zhuǎn)變。無盡重重。不可思議也。變者。指能念之慧;。指所念之境。因佛法等境。生于能念之慧。故名為變。因于念慧。復成佛法等境。故名為化。同時同住等。別明即中妙觀。謂雖變化轉(zhuǎn)易。而復同時同住。猶如燈炷。焰焰一相。生滅一時。所謂過去已變。未來未變。現(xiàn)在變變。無不同時同住也。言同時者。如生住滅三相。一往謂是三世。然生相生時。滅相則滅。住相生時。生相則滅。滅相生時。住相則滅。住相滅故。住亦名滅。滅相生故。滅亦名生。生相滅故。生亦名滅。住相生故。住亦名生。又正生時。生亦名住。正滅時。滅亦名住。則一相中皆具三義。皆具三名。故同時也。言同住者。義無實性。名無實體。生不自生。亦不他生。亦不共生。不無因生。住不自住。亦不他住。亦不共住。不無因住。滅不自滅。亦不他滅。亦不共滅。不無因滅。四性推檢。求于生住滅之異相。了不可得。惟一無生無住無滅之法性。故同住也。焰焰一相。喻于同住。生滅一時。還喻同時。既能念之慧。三觀一觀。不可思議。惟是一相一時。則所念化境。亦得一相一時。而受用此法者。亦復如是一相一時矣。此亦可別對不壞回向者。若非一境三諦。一心三觀。皆為可壞之法。以離真言俗。離俗言真。離真俗而言中?偡欠ń缇烤沽肆x。今悉離此諸離。故名不壞也。

  (辛)三回向心

  若佛子。深心者。第一義空。于實法空智。照有實諦。業(yè)道相續(xù)因緣中道。名為實諦。假名諸法我人主者。名為世諦。于此二有諦。深深入空而無去來。幻化受果而無受。故深深心解脫。

  題稱回向。文名深心者;囟。向中道。理極淵微故也。此深心者。即是第一義空。謂于真實法空智中。雙照有實二諦。咸歸一實。有即世諦。實即真諦。何謂真諦。即是業(yè)道相續(xù)十二因緣中之道理是也。業(yè)從惑起。必招苦果。舉一該二。成大緣起。其中道理。所謂菩提涅槃元清凈體。能生諸緣。緣所遺者。雖是所遺。不在緣外也。何謂世諦。即假名諸法我人主者是也。本無實法。惟依世俗假說凡外不了。乃成二執(zhí)耳。此二諦者。實諦情無理有。世諦理無情有。故同名有諦。深深入于第一義空而無去來者。所謂性真常中。求于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也。幻化受果而無受者。所謂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也。此亦可別對等一切佛回向者。本覺湛然。覺齊佛覺。故名深深心解脫也。

 。ㄐ粒┧倪_心

  若佛子。達照者。忍順一切實性。性性無縛無解。無礙。法達。義達。辭達。教化達。三世因果。眾生根行。如如不合不散。無實。用無用。無名。用用用。一切空?湛。照達空。名為通達一切法空。空空如如。相不可得。

  精真發(fā)明。名為達照。以此菩薩所證忍法。順于一切實性。知彼性性。皆本無結(jié)縛。亦無解脫。故能發(fā)生四無礙辯。所謂法達。能知種種法相。義達。能知所詮義趣。辭達。能知名句文身。教化達。能作種種莊嚴樂說。惟其心輪通達。所以口輪無礙。蓋既了知三世因果。及眾生根性業(yè)行。皆悉如于真如。不合不散。本無實法。故能用于無以為用。而作隨智說。亦本無名。故能用于用以為用。而作隨情說。如是若實若名。一切皆空。能空之智亦空。照達此第一義空之理。名為通達一切法空。彼空空之智。如如之理。其相皆不可得也。此亦可別對至一切處回向者。達照即是真精發(fā)明。地如佛地之義。

 。ㄐ粒┪逯毙

  若佛子。直者。直照取緣神我入無生智。無明神我空。空中空?湛绽硇摹T谟性跓o而不壞道種子。無漏中道一觀。而教化一切十方眾生。轉(zhuǎn)一切眾生皆薩婆若?罩。直性。直行。于空三界生者結(jié)縛而不受。

  正念真如。名為直心。真如徧一切法無所不在。故以直心照了彼取緣神我入無生智也。無明。即指取緣。取緣神我本空。空中亦空。即是雙遮。而此空空理心。在有在無而不壞中道種子。即是雙照。以此無漏中道一觀。教化眾生。令其皆入薩婆若海。梵語薩婆若。此翻一切智智。三智一心中得。名一切智智。即究竟果覺也。繇達無明神我本空。而證中道一實之理。故內(nèi)秉直性。外行直行。內(nèi)外一如。則于空華幻夢之三界。所有生者結(jié)縛。雖隨意游戲出沒。而不受其顛倒矣。此亦可別對無盡功德藏回向者。教化眾生皆薩婆若。即所謂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掛礙也。

  (辛)六不退心

  若佛子。不退心者。不入一切凡夫地。不起新長養(yǎng)諸見。亦復不起集因相似我人。入三界業(yè)亦行空。而不住退。解脫于第一中道一合行。故不行退。本際無二故。而不念退?丈^智如如。相續(xù)乘乘。心入不二。?丈。一道一凈。為不退一道一照。

  三不退位。繇于三不退智而成。初句總標。不入下。別釋三不退位?丈隆e明三不退智。常空下?偨Y(jié)三智一心中修。三位一心中證也。不入凡夫地。是位不退果。不起新長養(yǎng)諸見我人等。是位不退因。新者。謂行人已伏故惑而入禪那。若于禪那中不善觀察。發(fā)起愛見宿習。名之為新。今善修不退心故。故惑消滅。新惑不生。見愛二習。皆悉寂滅。雖示現(xiàn)入三界業(yè)。亦常行于空理。故得證位不退。言不住退。即是位不退也。此位不退。雖似與二乘共。然二乘豈能入三界業(yè)。故知圓位殊勝。空非但空。只須明此一種不退。已非權(quán)小境界。況具明三不退耶。次明所證解脫。乃于第一中道一合而行。不同二乘解脫。故不行退。次明了知生死本際。即涅槃本際。煩惱本際。即菩提本際。更無二際。念念恒與薩婆若智相應。而不念退。此三不退。理趣甚深。良繇三智所證?丈^智如如。即是位不退智。相續(xù)乘于大乘。即是行不退智。心入不二本際。即是念不退智。如此三智一心中修。名為?丈。即是無住生心之義。善契心體。名為一道。不染二邊。名為一凈。是為不退一道一照。乃理智一如之極致也。此亦可別對隨順平等善根回向者。謂于同佛地中。各各生清凈因。取涅槃道。故能圓證三不退理。然三不退若分屬者。別教位不退在第七住。行不退在十回向。念不退在歡喜地。圓教位不退在初信心。行不退在第十心。念不退在發(fā)心住。今合明之。正顯隨順平等善根義故。

  (辛)七大乘心

  若佛子。獨大乘心者。解解一空故。一切行心名一乘。乘一空智。智乘。行乘。乘智心。心任載任用。任載。任一切眾生度三界河結(jié)縛河生滅河。行者坐乘。任用。載用智乘。趣入佛海。故一切眾生未得空智任用。不名為大乘。但名乘。得度苦海。

  惟一佛乘。無二無三。自成佛道。轉(zhuǎn)化一切皆令成佛。故名獨大乘心。所謂若二乘解。若菩薩解。究竟皆歸第一義空。達此畢竟第一義空。所以一切行心。皆名一乘。謂乘于一空之一切種智也。而此獨大乘心者。亦名智乘。亦名行乘。以乘此一切種智之心。此心堪任載諸眾生?叭斡萌し鸷。故得名為智乘及行乘也。何謂任載。謂任荷眾生。令度三界苦果之河;髽I(yè)結(jié)縛之河。無明生滅之河。而此行者。不居此彼二岸。不住中流。常坐是乘而行濟度。所以名行乘也。何謂任用。謂所載眾生。皆用智乘。令其悉得趣入佛海。不令一人墮二乘地。所以名智乘也。故使一切眾生。設(shè)有一人未得此空智任用者。則不名為大乘。但名為乘。得度苦海而已。此即反顯獨大乘心。必能等觀一切眾生。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也?罩侨斡谜摺<词侵械缿。亦即無住生心之義。若不令眾生同得此道。不名大乘。蓋不惟聲聞緣覺。缺此大心。即藏通二佛。究竟止歸灰斷。亦不得名為獨大乘心。此亦可別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也。

 。ㄐ粒┌藷o相心

  若佛子。無相心者。妄想解脫。照般若波羅密無二。一切結(jié)業(yè)三世法。如如一諦。而行于無生空。自知得成佛。一切佛是我等師。一切賢圣是我同學。皆同無生空故。名無相心。

  無生死相。無涅槃相。無煩惱相。無菩提相。無十界差別相。無十界平等相。名無相心。所以若妄想。若解脫。照之以般若波羅密而皆無二。一切結(jié)業(yè)三世法。皆即如如一諦。結(jié)者。煩惑;蠹窗闳。業(yè)者。善不善不動有漏業(yè)。業(yè)即解脫。三世法者。去來現(xiàn)在三界苦果?嗉捶ㄉ。三德秘藏。惟一實理。如理妙智。名為無生空智。行于此智。了了自知作佛。佛即我?guī)。賢圣即我同學。以諸佛菩薩。同修同證此無生空故。此亦可別對真如相回向者。想脫無二。所謂即一切法。如如一諦。所謂離一切相。行無生空。所謂惟即與離。二無所著也。

 。ㄐ粒┚呕坌

  若佛子。如如慧者。無量法界。無集無受生。生生煩惱而不縛。一切法門。一切賢所行道。一切圣所觀法。所有亦如是。一切佛教化方便法。我皆集在心中。外道一切論。邪定功用幻化。魔說佛說。皆分別入二諦處。非一非二。非有陰界入。是慧光明。光明照性入一切法。

  發(fā)趣中慧。雖明知體名心。而入空義強。故標空慧。長養(yǎng)中慧。雖亦發(fā)無生心。而出假義強。故云作慧見心。今則正顯契合中道之慧。故云如如慧也。此慧不落凡情。不著圣解。何謂不落凡情。謂達無量法界。無有集者。亦無有受生者。雖似有生生不停之煩惱。而實不縛也。何謂不著圣解。謂一切法門。賢所行。圣所觀。所有諸法。亦復如是不縛著也。既凡圣二法。永無執(zhí)著。則能善用凡圣諸法。故一切諸佛教化方便。皆集心中。乃至外論邪定等。皆悉分別入二諦處。謂佛法是真諦。魔外是俗諦。又魔佛差別是俗諦。魔佛一如是真諦。真不違俗故非一。俗不違真故非二。既達斯致。則五陰亦非陰。十八界亦非界。十二入亦非入。清凈本然。惟是真慧光明。而此光明照性。普入一切法中。即所謂真得所如。十方無礙。故亦可別對無縛解脫回向也。

  (辛)十不壞心

  若佛子。不壞心者。入圣地智。近解脫位。得道正門。明菩提心。伏忍順空。八魔不壞。眾圣摩頂。諸佛勸發(fā)。入摩頂三昧。放身光。光照十方國土。入佛威神。出沒自在。動大千界。與平等地心無二無別。而非中觀知道。以三昧力故。光中見佛無量國土現(xiàn)為說法。爾時即得頂三昧。證虛空平等地總持法門。圣行滿足。心心行空。空空慧中道無相照故。一切相滅。得金剛?cè)练ㄩT。入一切行門。入虛空平等地。

  十金剛心。皆以不壞為義。此居最后。獨膺不壞之名。此心乃是能入圣地之智。已近解脫之位。得中道之正門也。入圣地智。是般若德。近解脫位。是解脫德。得道正門。是法身德。入圣地智。即明實智菩提。近解脫位。即明方便菩提。得道正門。即明真性菩提。又入圣地智。即明了因慧心。近解脫位。即明緣因善心。得道正門。即明正因理心。故曰明菩提心也。此為地前伏忍極位。順于第一義空之理。第一義空。不住生死。故界內(nèi)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所不能壞。不住涅槃。故界外苦無常無我不凈四魔所不能壞。分滿眾圣。一時摩頂。十方諸佛。咸皆勸發(fā)。遂入摩頂三昧。放光普照。亦能入佛威神。出沒自在。動大千界。儼然與登地者無別。而猶不名為初地者。以其尚在伏忍。猶屬相似中觀。非以真實中觀知道故也。但以摩頂三昧力故。光中見佛聞法。即得入頂三昧。此于凡位之中。最為尊上。猶藏教所謂世第一位。入此位已。無間即證虛空平等地門。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性具功德。任運現(xiàn)前。無作妙行。當下滿足矣。然菩薩所以能舍凡入圣者。良繇三十心法門。心心皆行于空理。以此空空之慧。中道無相照故。所以一切諸相。皆悉寂滅。乃能得是金剛?cè)灵T。入一切行門。入虛空平等地也。此亦可別對法界無量回向者。性德圓成。法界量滅。是真不壞義故。

  (庚)三結(jié)指

  如佛華經(jīng)中廣說。

 。海┧拿魇囟。初總征。二別釋。

 。ǜ┙癯

  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問地者有何義。

  上荷佛法。下荷眾生。功德智慧之所歸趣。慈悲巧便之所從生。故名為地。別則平等慧即歡喜地。乃至入佛界即法云地。圓則歡喜乃至法云十地。地地皆悉具平等義。具善慧義。具光明義。具爾焰義。具慧照義。具華光義。具滿足義。具佛吼義。具華嚴義。具佛界義。又理即平等。乃至究竟平等。理即佛界。乃至究竟佛界。中間例知。今就義便。且約分證法身為解。至于一地一切地。一切地一地。行布圓融。雙照無礙。入斯地者。當自知之。

 。ǜ┒⻊e釋十。初平等地。(至)十入佛界地。

 。ㄐ粒┙癯

  若佛子。菩提薩埵入平等慧體性地。真實法化。一切行華光滿足。四天果。乘用任化無方。理化神通。十力。十號。十八不共法。住佛凈土。無量大愿。辯才。無畏。一切論。一切行。我皆得入。生出佛家。坐佛性地。一切障礙凡夫因果。畢竟不受。大樂歡喜。從一佛土入無量佛土。從一劫入無量劫。不可說法為可說法。反照見一切法。逆順見一切法。常入二諦。而在第一義中。以一智知十地次第。一一事示眾生。而常心心中道。以一智知一切佛土殊品。及佛所說法。而身心不變。以一智知十二因緣。十惡種性。而常住善道。以一切智見有無二相。以一智知入十禪支行。三十七道。而現(xiàn)一切色身六道。以一智知十方色色分分。了起入受色報。而心心無縛。光光照一切。是故無生信忍空慧。常現(xiàn)在前。從一地二地。乃至佛界。其中間一切法門。一時而行。故略出平等地功德海藏行愿。如海一渧毛頭許事。

  前標名中稱體性平等地者。乃是依理立位。亦顯全性起修。今此名為入平等慧體性地者。乃是攝位歸體。亦顯全修在性也。此地從真實性中。出生法化。故一切行華光。皆悉滿足。華表解脫。即是行行。光表般若。即是慧行。三十心中。雖亦具有二行。但是相似解行。今乃真實法化。所謂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二德。乃稱性滿足也。既證三德三身。即能隨意示現(xiàn)。于第四天而成佛果。乘此平等大慧之用。任運教化。無有方隅。所有神通變化。非關(guān)作意。惟是理性所起。名為理化神通。即所謂無記化化通也。言四天者;蛑赣绲谒亩德侍鞂m。如千百億釋迦等;蛑傅谒亩U色究竟天。如千釋迦等。此初地菩薩。已得中道應本。故皆能示現(xiàn)。乃至十力。十號。十八不共。一時具足。安住實報無障礙土。亦復分證常寂光土。舉凡大愿辯才等佛地功德。我皆得入。舍凡夫性。入如來性。大樂歡喜。故亦名為歡喜地也。知剎土平等無性。一即無量。故能橫徧十方。知時劫亦平等無性。無量即一。故能豎窮三世。徹證不可說之法性。而以四悉檀因緣。善巧方便。為眾生說。不背法性。知一切法即是中道性德。名反照。知一切法皆空。名逆見。知一切法皆假。名順見。地前仰修中道。猶謂迥出二邊。今知中道徧一切法。故常入二諦。而即在第一義中。了知即事即理。故以十地事示眾生。而心心中道。了知差別即無差別。故知佛土說法殊品。而身心不變。深達性惡即是性善。故知因緣十惡。而常住善道。雙照有無二相。名一切智。故非偏空。雖行出世道。而不住涅槃。故現(xiàn)一切色身六道。善能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故于色色支分。雖了其起處入處。及受報處。而心心無縛。光光照一切。此則證于念不退位。入于無功用道。故無生信忍空慧。常現(xiàn)在前。于一地中。通達一切諸地法門。故能一時而行。良繇教道雖別。證道同圓。故功德海藏。非言所罄也。

  (辛)二善慧地

  若佛子。菩提薩埵善慧體性地。清凈明達一切善根。所謂慈悲喜舍慧。一切功德本。從觀入大空慧方便道智中。見諸眾生。無非苦諦。皆有識心。三惡道刀杖一切苦惱緣中生識。名為苦諦。三苦相者。如者如身初覺從刀杖身色陰二緣中生覺。為行苦緣。次意地覺。緣身覺所緣。得刀杖及身瘡腫等法。故覺苦苦緣。重故苦苦。次受行覺二心。緣向身色陰壞瘡中生苦覺故。名為壞苦緣。是以三覺次第生三心故。為苦苦苦。一切有心眾生。見是三苦。起無量苦惱因緣。故我于是中。入教化道三昧。現(xiàn)一切色身。于六道中。十種辯才。說諸法門。謂苦識苦緣。刀杖緣具?嘧R行身。瘡腫發(fā)壞。內(nèi)外觸中。或具不具。具二緣中生識。識作識受。觸識名為苦識。行二緣故。心心緣色。心觸觸惱。受煩毒時為苦苦心緣識初在根覺緣。名為苦覺。心作心受。觸識覺觸。未受煩毒時是名行苦。逼迮生覺。如斫石火。于身心念念生滅。身散壞轉(zhuǎn)變化。識入壞緣。緣集散。心苦心惱。受念后緣染著。心心不舍。是為壞苦。三界一切苦諦。復觀無明集。無量心作一切業(yè)。相續(xù)相連集因。集因名為集諦。正見解脫空空。智道心心。名以智道道諦。盡有果報。盡有因。清凈一照體性妙智。寂滅一諦;燮肪咦忝R磺谢坌云鹂杖胗^。是初善根。第二觀。舍一切貪著。行一切平等空舍。無緣而觀諸法空際一相。我觀一切十方地土。皆吾昔身所用故土。四大海水。是吾故水。一切劫火。是吾昔身故所用火。一切風輪。是吾故所用氣。我今入此地中。法身滿足。舍吾故身。畢竟不受四大分段不凈故身。是為舍品具足。第三次觀于一切所化眾生。與人天樂。十地樂。離十惡畏樂。得妙華三昧樂。乃至佛樂。如是觀者。慈品具足。菩薩爾時住是地中。無癡。無貪。無嗔。入平等一諦智。一切行本。游佛一切世界,F(xiàn)化無量法身。如一切眾生天華品說。

  此中子科分三。初菩提下?倶说卤。次從觀下。釋三品觀。三菩薩爾時下。結(jié)顯德用。初中言善慧者。此地亦名離垢。垢是所離。慧是能離。又垢是所治。善是能治也。以善慧而離垢穢。垢離故善根清凈。慧朗故善根明達。言一切者。即指十善之法。乃是五乘根本。具如華嚴二地所明。而十善又不出慈悲等五品觀也。次釋三品觀者。對治癡貪嗔三毒根本。良以三毒為十惡之源。故須三品妙觀治之。慈品具足。則悲喜在其中矣。復分為三。初釋慧品。次釋舍品。后釋慈品。初中又三。從觀入大空慧方便道智中句。為總標。見諸眾生下。為詳釋;燮肪咦阆。為總結(jié)。標中總明繇觀行力。入大空慧體。起方便道智差別之用。具足觀于三界四諦。次詳釋復四。初觀苦諦。二觀集諦。三觀道諦。四觀滅諦。初觀苦諦者。謂一切眾生。皆有識心。彼于三惡道。及諸刀杖。乃至人天一切苦惱緣中。生于受苦之識。名為苦諦。而此苦諦。具有三相。所謂三苦相者。三界皆悉有之。今就眼前易見之事而為指點。故云如者。且如于身未觸境時。本初有覺知之性。即是第五身識。從彼刀杖。及身色陰之二緣中。生于覺知。未受煩毒。為行苦緣。次意地覺。即是同時意識。緣此身覺所緣。乃得刀杖。及身瘡腫等法。具受煩毒。故覺苦苦緣。以苦惱重故。名為苦苦。次從受苦覺。及行苦覺二心緣于向來身色陰壞瘡中。復生苦覺。名壞苦緣。受苦覺。即同時意識之所引生。行苦覺。即五身識之所引生也。是以從身覺。意地覺。受行覺之三覺。次第生行苦?嗫。壞苦之三心故。總名為苦苦苦。此于三受之中。且但約苦受以明三苦。于苦受中。又且約生時名行苦。住時名苦苦。滅時名壞苦。實則三苦徧于三時。亦復徧于三受。亦復徧于三界也。一切眾生。見是三苦境界。不達其因。不知其緣。展轉(zhuǎn)迷亂。更起無量苦惱因緣?杀蓱。故意輪入教化道三昧。身輪普現(xiàn)一切色身?谳喴允疅o盡辯才說諸法門。說何等法。謂一切眾生。苦識為本。生于苦緣。彼刀杖緣具。觸于苦識行相所緣之身。而瘡腫發(fā)壞。雖意家內(nèi)觸。及五根外觸。或時有具不具。但令具根塵二緣中。生分別識。本從識作。識還自受。即此覺觸之識名為苦識。繇行于根塵二緣故。心心緣色。彼心相應之觸心所。觸于惱害境界。受煩毒時為苦苦。彼心中緣慮之識。初在根門。覺于塵緣。名為苦覺。本從心作。心還自受。即彼觸識。覺于觸塵。尚未受煩毒時。是名行苦。因于境緣逼迮。復生覺觀。如斫石火。念念生滅。不稍停住。身既有散壞轉(zhuǎn)變。其識入于壞緣之中。隨此緣之若集若散。心苦心惱。而領(lǐng)受之念。仍于后。緣染著。心心不舍。是為壞苦。此名三界一切苦諦也。二觀集諦者。無明即是集諦。謂以無量無知染污之心。作一切有漏善惡不動等業(yè)。為六道相續(xù)相連之集因。即此集因。真是苦因。更無異因。是名為集諦也。相續(xù)者。前后不斷。謂無始至今。常如輪轉(zhuǎn)。相連者。一即一切。謂六道因果。更互牽連。三觀道諦者。以正見破無明惑。則諸業(yè)解脫。果報空空。惟有智道。心心現(xiàn)前。名以智道道諦。道諦雖多。智慧為首。智道心心。猶言心心智道也。四觀滅諦者。盡諸有之果報。盡諸有之生因。惟是清凈一照之體性妙智。名為寂滅一諦。言體性妙智者。本來具足之不動智也。清凈是解脫德。一照是般若德。體性是法身德。妙智者。契如之智。不言如而言智者。無如外智。無智外如。故也。三總結(jié)者。謂如是觀于四諦。則慧品具足。名為慧根。于一切慧性。起空體而入觀用。是名初善根也。次釋舍品。舍四大而證法身。乃名具足舍品。后釋慈品。隨眾生根性。次第與樂。必以佛樂為要歸。乃名具足慈品。言離十惡畏者。愚夫癡狂。不畏惡業(yè)。初心菩薩。深畏十惡。未能究竟遠離。二地以無作妙戒。順無染性。永離違犯。得無怖畏。故成大樂。妙華三昧者。上上品十善業(yè)道。為第一最妙莊嚴。三結(jié)顯德用者;燮肪咦愎薀o癡。舍品具足故無貪。慈品具足故無嗔。無癡即般若德。無貪即法身德。無嗔即解脫德。三德即是三諦。三諦即是平等一諦。平等一諦即是一心三智。又無癡即入一切空行。無貪即入一切中道行。無嗔即入一切有行。三行為萬行本。以此智行二種莊嚴。便能徧游佛界。徧現(xiàn)化身。一一化身。即報即法。三身一體。不可思議。如一切眾生天華品說。結(jié)略指廣也。

 。ㄐ粒┤饷鞯

  若佛子。菩提薩埵光明體性地。以三昧解了智。知三世一切佛法門。十二法品名味句。重頌。記別。直語。偈。不請說。律戒。譬喻。佛界。昔事。方正。未曾有。談說。是法體。性。名。一切義別。是名味句中。說一切有為法分分受生。初入識胎。四大增長色心。名六住。于根中起實覺。未別苦樂。名觸識。又覺苦樂識。名三受。連連覺著受無窮。以欲我見戒取。善惡有。識初名生。識終名死。是十品現(xiàn)在苦因緣果。觀是行相中道。我久已離。故無自體性。入光明神通總持辯才。心心行空。而十方佛土中現(xiàn)劫化轉(zhuǎn)化。百劫千劫國土中養(yǎng)神通。禮敬佛前。咨受法言。復現(xiàn)六道身。一音中說無量法品。而眾生各自分分得聞心所欲之法?嗫諢o常無我一諦之音。國土不同。身心別化。是妙華光明地中。略開一毛頭許。如法品解觀法門千三昧品說。

  以三昧解了智者。從三昧所起之智。所謂靜極明生。名發(fā)光也。名味句。亦稱名句文。味即文也。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名句之所依。十二法品者。一重頌。即是祗夜。二記別。即是授記。三直語。即修多羅。四偈。即孤起頌。亦名伽陀。五不請說。即無問自說。六律戒。亦名因緣。因有犯緣。方制戒故。七譬喻。八佛界。亦名本生。九昔事。亦名本事。十方正。亦名方廣。十一未曾有。十二談說。即是議論。是法體性名一切義別者。體即當體。謂文字經(jīng)卷。又他方六塵皆得為體。如玄義所明。性。即所依理體。謂小乘三印。無常無我印于生死。寂滅印于涅槃。大乘一實相印。生死涅槃。無二際故。名。即通別二名。一切義。即宗用教相等。如此名味句中。雖說無量法門。要不出于十品因果。謂有為受生之法。雖分分差別。無不皆具十支。初入識胎為識支。四大增長名六住。為名色六入兩支。實覺未別苦樂名觸識。即觸支。三受。即受支。連連覺著受無窮。即愛支。以愛欲心。起我見而生戒取。即取支。感善惡有。即有支。于后有識初名生。即生支。識終名死。即老死支。除無明行二支為過去因。此即是十品現(xiàn)在苦因緣果。而此十品遷流造作之相。既不自生。復不他生。亦不共生。不無因生。當體即空。舉體即假。全體即中。有佛無佛。性相常住。非天人修羅梵魔外道所作。亦非羅漢辟支菩薩諸佛所作。名為法界。亦名法位。亦名法性。亦名法住。亦名甚深中道第一義諦。觀是中道。則能永離生緣。故了知十品皆悉無自體性。入于光明神通總持辯才。何謂光明神通。謂雖心心行空。而于十方佛土中現(xiàn)劫化轉(zhuǎn)化。百劫千劫中長養(yǎng)神通也。劫化者。延促自在。轉(zhuǎn)化者。凈穢隨心。何謂總持辯才。謂即徧十方界。盡百千劫。上咨法言。下詔含識。說法不同。身心別化也。是妙華下。結(jié)略指廣。

  (辛)四爾焰地

  若佛子。菩提薩埵體性地中。爾真焰俗。不斷不常。即生即住即滅。一世一時一有。種異異現(xiàn)異故。因緣中道。非一非二。非善非惡。非凡非佛。故佛界凡界。一一是名為世諦。其智道觀無一無二。玄道定品。所謂說佛心行初覺定因。信覺。思覺。靜覺。上覺。念覺;塾X。觀覺。猗覺。樂覺。舍覺。是品品方便道。心心入定果。是人住定中。焰焰見法行空。若起念。定入生心。定生愛順。道法化生。名法樂忍。住忍。證忍。寂滅忍。故諸佛于入光光華三昧中,F(xiàn)無量佛。以手摩頂。一音說法。百千起發(fā)。而不出定。住定。味樂定。著定。貪定。一劫千劫中住定。見佛蓮華坐說百法門。是人供養(yǎng)聽法。一劫住定。時諸佛光中摩頂。發(fā)起定品。出相進相去向相故。不沒不退不墮不住。頂三昧法上樂忍。永盡無余。即入一切佛土中。修行無量功德品。行行皆光明。入善權(quán)方便。教化一切眾生。能使得見佛體性常樂我凈。是人生住是地中。行化法門。漸漸深妙?杖A觀智。入體性中道。一切法門品滿足。猶如金剛。上日月道品。已明斯義。

  爾真焰俗者。爾即真諦。焰即俗諦。俗即真故不斷。性無斷故。真即俗故不常。相無常故。又真即俗故不斷。非斷空故。俗即真故不常。性空寂故。謂一切法即生即住即滅。同在一世。同在一時。同在介爾一念有心。是故不常。然而種子各異。異于現(xiàn)行之各異故。又即不斷。如是因緣法之中道。當知非一。以雙照故。亦復非二。以雙泯故。乃至善惡凡圣。性不可得。故佛界凡界。一一皆是假名建立。總名世諦。其智道觀。了知無一無二。乃是玄妙中道定品。所謂諸佛往昔心中行道。初始覺悟之定因。凡有十品。是十品覺支方便之道。心心入于定果。故名為定因也。然十覺止是七覺支法開出。信覺慧覺觀覺?倢贀穹ㄒ恢。思覺念覺?倢倌钪。靜覺即是定支。上覺即精進支。猗覺即輕安支。亦名除覺。樂覺即是喜支。舍覺即舍支也。是人既住定中。焰焰照見諸法而行于空。若于定中善能起念。便定入于無住生心境界。然初獲此定者。必定生于愛順也。彼于此中道法中變化生起。是名真法樂忍。亦名住忍。亦名證忍。亦名究竟寂滅之忍。倘終坐愛順境界。便為永失。故諸佛于此菩薩正入光光華三昧時。必皆現(xiàn)無量佛。以手摩頂。一音說法。百千方便而起發(fā)之。光光華三昧。即所謂焰焰見法行空。而此菩薩生愛順故。猶不出定。亦住。亦味。亦著。亦貪。乃至一劫千劫住定。然繇本愿善根力故。雖久住定。亦不畢竟入于涅槃。仍能見佛。聞百法門。是人即于定中供養(yǎng)聽法。又更一劫住定。是故諸佛再于光中摩頂。令其發(fā)起定品。善知出相。進相。去相。向相。知出相故不沒。知進相故不退。知去相故不墮。知向相故不住。便于頂三昧法上樂忍永盡無余。不為頂墮菩薩。即入一切佛土。乃至行化法門。漸漸深妙?杖A觀智。同入體性中道。一切法門。皆得滿足。猶如金剛。無有缺少矣?照哒嬷B。華者俗諦也。日月道品。結(jié)略指廣。然華嚴明八地菩薩。深證無生。諸佛為設(shè)三橋七勸。今四地即云爾者。界外機緣。不可思議。惟應仰信而已。

 。ㄐ粒┪寤壅盏

  若佛子。菩提薩埵慧照體性地法。有十種力生品。起一切功德行。以一慧方便。知善惡二業(yè)別行。處力品。善作惡作。業(yè)智力品。一切欲求。愿六道生生果。欲力品。六道性分別不同。性力品。一切善惡根一一不同。根力品。邪定正定不定。是名定力品。一切因果。乘是因。乘是果。至果處。乘因道。是道力品。五眼知一切法。見一切受生故。天眼力品。百劫事一一知。宿世力品。于一切生煩惱滅。一切受無明滅。解脫力品。是十力品智。知自修因果。亦知一切眾生因果分別。而身心口別用。以凈國土為惡國土。以惡國土為妙樂土。能轉(zhuǎn)善作惡。轉(zhuǎn)惡作善。色為非色。非色為色。以男為女。以女為男。以六道為非六道。非六道為六道。乃至地水火風非地水火風。是人爾時以大方便力。從一切眾生而見不可思議。下地所不能知覺舉足下足事。是人大明智漸漸進。分分智光。光無量無量。不可說不可說法門現(xiàn)在前行。

  慧照者。十力妙慧。照一切法悉皆通達。世出世道無與等者。亦名難勝。此十種力。繇善修習之所生成。故名生品。此能徧起一切功德之行。云何為十。一者以一慧方便。了知善惡二業(yè)別行。所謂作善得善報。斯有是處。若得惡報。無有是處。作惡得惡報。斯有是處。若得善報。無有是處。是名為處力品。二者于一切眾生善作惡作。業(yè)緣果報。皆悉徧知。是名業(yè)智力品。三者于一切眾生所有欲求。謂喜愿六道生生果等。名為欲解力品。四者知六道種性分別不同。名性力品。五者知六道一切善惡根。上中下一一不同。名根力品。六者知眾生邪定正定不定。是名定力品。七者知一切世出世因果之法。乘是因。乘是果。如人乘為因。還以人乘為果。乃至佛乘為因。還以佛乘為果。其得至果處者。正繇乘此因道。是名道力品。八者以五眼知一切法。見一切眾生受生差別故。名天眼力品。九者于百劫事一一皆知。名宿世力品。言百劫者。猶所謂百劫修行是心地。實非止于百劫而已。十者于一切招分段生死之煩惱滅。一切受變易生死之無明亦滅。名解脫力品。即是漏盡智力。是十力品智。能知自修因果。亦知一切眾生因果分別。而身心口。能各各別用。了達凈穢平等。故應折伏。則以凈國土為惡國土。應攝受。則以惡國土為妙樂土。知善惡性空。故垂誡則轉(zhuǎn)善作惡。垂勸則轉(zhuǎn)惡作善。知色空不二。故為著有者令見色為非色。為著空者令見非色為色。知男女無真實相。故應以女身得度。則以男為女。應以男身得度。則以女為男。乃至隨意轉(zhuǎn)現(xiàn)。如維摩室中天女等。知凡圣平等。故應從圣解得度。則以六道為非六道。應就凡情解脫。則以非六道為六道。知四大無性。本如來藏。故乃至地水火風。非地水火風。是人爾時以大方便力。觀一切眾生界。即是佛界。隨舉一法。皆見其不可思議。舉足下足。下地莫知。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法門現(xiàn)在前行。所以亦名難勝。亦名慧照也。

 。ㄐ粒┝A光地

  若佛子。菩提薩埵體性華光地。能于一切世界中。十神通明智品。以示一切眾生種種變化。以天眼明智。知三世國土中微塵等一切色。分分成六道眾生身。一一身微塵細色成大色。分分知。以天耳智。知十方三世六道眾生苦樂音聲。非非音非非聲。一切法聲。以天身智。知一切色。色非色。非男非女形。于一念中。徧十方三世國土劫量大小國土中微塵身。以天他心智。知三世眾生心中所行。十方六道中一切眾生心心所念苦樂善惡等事。以天人智。知十方三世國土中一切眾生宿世苦樂受命。一一知命續(xù)百劫。以天解脫智。知十方三世眾生解脫。斷除一切煩惱若多若少。從一地乃至十地滅滅皆盡。以天定心智。知十方三世國土中眾生心。定。不定。非定非不定。起定方法。有所攝受三昧。百三昧。以天覺智。知一切眾生已成佛。未成佛。乃至一切六道人心心。亦知十方佛心中所說法。以天念智。知百劫千劫大小劫中。一切眾生受命命久近。以天愿智。知一切眾生。賢圣。十地三十心中。一一行愿。若求苦樂。若法非法一切求。十愿百千大愿品具足。是人住地中。十神通明中。現(xiàn)無量身心口別用。說地功德。百千萬劫不可窮盡。而爾所釋迦。略開神通明品。如觀十二因緣品中說。

  十通智品起種種用。故名華光。無為真如。性凈明露。故名現(xiàn)前。繇真性現(xiàn)前。遂得十通成就。妙華光明以自莊嚴也。非非音非非聲者。指無情聲。一切法聲者。指出世音。滅滅皆盡者。位位斷惑究竟皆盡。非定非不定者。所謂不起滅定,F(xiàn)諸威儀。有所攝受三昧者。謂三昧各有種種功用。六道人心心者。謂人心中具有佛心。若求苦樂。若法非法者。凡夫求苦。圣人求樂。凡求非法。圣人求法。又愿生濁世是求苦。愿生凈土是求樂。愿現(xiàn)善道是求法。愿現(xiàn)惡趣是非法也。此十通亦止是六通開出。天身智。還屬天眼。眼見色相分分差別。身知色相無差別也。天人智。天念智。同屬宿命。天人智。知眾生宿命差別。天念智。知劫數(shù)增減差別也。天解脫智。即漏盡通。天定心智。天覺智。天愿智。并屬他心。皆如文可知。

  (辛)七滿足地

  若佛子。菩提薩埵滿足體性地。入是法中。十八圣人智品。下地所不共。所謂身無漏過?跓o語罪。念無失心。離八法。一切法中舍。常在三昧。是入地六品具足。復從是智生六足智。三界結(jié)習畢竟不受故。欲具足。一切功德一切法門所求滿故。進心足。一切法事。一切劫事。一切眾生事。以一心中一時知故。念心足。是二諦相。六道眾生一切法故。智慧足。知十發(fā)趣人。乃至一切佛無結(jié)無習故。解脫足。見一切眾生。知他人自我弟子無漏無諸煩惱習故。以智知他身六通足。是人入六滿足明智中。便起智身。隨六道眾生心行?谵q說無量法門品。示一切眾生故。隨一切眾生心行。常入三昧。而十方大地動。虛空化華。故能令眾生心行。以大明具足。見過去一切劫中佛出世。亦是示一切眾生心。以無著智。見現(xiàn)在十方一切國土中一切佛一切眾生心心所行。以神通道智。見未來中一切劫一切佛出世。一切眾生從是佛受道聽法故。住是十八圣人中。心心三昧。觀三界微塵等色。是我故身。一切眾生。是我父母。而今入是地中。一切功德。一切神光。一切佛所行法。乃至八地九地中一切法門品。我皆已入。故于一切佛國土中。示現(xiàn)作佛。成道。轉(zhuǎn)法輪。示入滅度。轉(zhuǎn)化他方過去來今一切國土中。

  具足十八不共之法。盡真如際。故名滿足。亦名遠行地也。八法者。利衰苦樂稱譏毀譽。亦名八風。一切法中舍者。亦名無不知已舍。此須四句分別。謂不知不舍。知而不舍。不知而舍。知已而舍。凡夫于一切法不了元繇。妄想執(zhí)著。是不知不舍。解行菩薩雖知諸法真實之相。惑種未斷。未能脫然永離。是知而不舍。二乘無差別智。不知諸法種種體性。但能永無貪著。是不知而舍。惟佛究盡諸法實相。如圓鏡照物。了了現(xiàn)前。永無粘著。是無不知已舍也。常在三昧者。即四威儀中無不定心。欲具足。亦名欲無減。結(jié)習都盡。而常欲度生也。進心足。亦名精進無減。任運度眾生也。念心足。即念無減。智慧足。即慧無減。開化眾生?偛怀稣嫠锥B。依于二諦。作隨智隨情等說。具足一切法品。開化六道也。解脫足。即解脫無減。智知他身六通足。即解脫知見無減。謂佛于一切解脫中。知見明了。分別無礙也。便起智身等。是一切身業(yè)隨智慧行?谵q說等。是一切口業(yè)隨智慧行。隨眾生心行等。是一切意業(yè)隨智慧行。能令眾生心行者。合是轉(zhuǎn)化之義。以大明具足等。是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以無著智等。是智慧知現(xiàn)在世無礙。以神通道智等。是智慧知未來世無礙。過去名大明。無昬昧忘失故,F(xiàn)在名無著。如鏡普照故。未來名神通。不可思議故。實則三世皆大明。皆無著。皆是神通道力也。從此數(shù)數(shù)示成八相。轉(zhuǎn)化十方三世。無所不徧。名為滿足。亦名遠行。不亦宜乎。

 。ㄐ粒┌朔鸷鸬

  若佛子。菩提薩埵佛吼體性地。入法王位三昧。其智如佛。佛吼三昧故。十品大明空門常現(xiàn)在前。華光音入心三昧。其空慧者。謂內(nèi)空慧門。外空慧門。有為空慧門。無為空慧門。性空慧門。無始空慧門。第一義空慧門?湛栈坶T?湛諒涂栈坶T?湛諒涂湛栈坶T。如是十空門。下地各所不知。虛空平等地不可說不可說神通道智。以一念智。知一切法分分別異。而入無量佛國土中。一一佛前咨受法。轉(zhuǎn)法度與一切眾生。而以法藥施一切眾生。為大法師。為大導師。破壞四魔法身具足。化化入佛界。是諸佛數(shù)。是諸九地十地數(shù)中長養(yǎng)法身。百千陀羅尼門。百千三昧門。百千金剛門。百千神通門。百千解脫門。如是百千虛空平等門中而大自在。一念一時行。劫說非劫。非劫說劫。非道說道。道說非道。非六道眾生說六道眾生。六道眾生說非六道眾生。非佛說佛。佛說非佛。而入出諸佛體性三昧中。反照。順照。逆照。前照。后照。因照。果照?照。有照。第一中道義諦照。是智惟八地所證。下地所不及。不動。不到。不出。不入。不生。不滅。是地法門品。無量無量不可說不可說。今以略開地中百千分一毛頭許事。羅漢品中已明。

  一真如心。故名不動。與佛同體。從勝定出。復名佛吼。證于平等法性真無生忍。故名入法王位三昧。華光音者。諸佛七勸之音。具如華嚴第八地中所明。本從七勸起定。而言入心三昧者。既受諸佛加被。方證一心妙用。出入無非三昧也?栈壅;奂创竺髦w。繇真實慧。證法性空。故名大明空門。內(nèi)空者。觀內(nèi)色凈相不可得。外空者。觀外色凈相不可得。有為空者。五陰法中我我所不可得。無為空者。對有為。說無為。有為既空。則無為亦不可得。性空者。有為無為皆無自性。無始空者。世間眾生無有始相。第一義空者。諸法中最上第一。名為涅槃。而亦無相?湛照。第一義雖空。能空之理猶在。今能空亦空?湛諒涂照摺?绽黼m空?绽碇仟q在。今空空之智亦空?湛諒涂湛照摺@碇墙钥铡?湛罩摘q在。今空空復空亦空。是諸佛數(shù)者。已證法身。墮在佛位九地十地。不過任運長養(yǎng)其法身耳。陀羅尼。此翻總持?傄磺蟹。持一切義。依此能發(fā)無礙辯才。反照者。內(nèi)照身心。順照者。觀流轉(zhuǎn)門。逆照者。觀還滅門。前照者。觀于過去。后照者。觀于未來。因照者。照諸法因。果照者。照諸法果。空照者。照于真諦。有照者。照于俗諦。第一中道義諦照者。照于中諦。不動者。攀緣永息。不到者。言思路絕。不出者。無不照時。不入者。非入定照。不生者。照性無生。不滅者。照性無滅。羅漢品者。結(jié)略指廣。此地永舍藏識之名。亦名阿羅漢位。而界內(nèi)界外。義類不同。若欲委知。須閱四教儀集注。

  (辛)九華嚴地

  若佛子。菩提薩埵佛華嚴體性地。以佛威儀。如來三昧自在王王定。出入無時。于十方三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一時成佛。轉(zhuǎn)法輪。乃至滅度。一切佛事。以一心中一時示現(xiàn)一切眾生。一切色身。八十種好。三十二相。自在樂。虛空同。無量大悲光明相好莊嚴。非天非人。非六道。一切法外。而常行六道,F(xiàn)無量身。無量口。無量意。說無量法門。而能轉(zhuǎn)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復轉(zhuǎn)一切見入佛見。佛見入一切見。佛性入眾生性。眾生性入佛性。其地光。光光照;刍壅。明焰明焰。無畏。無量。十力。十八不共法。解脫。涅槃。無為一道清凈。而以一切眾生作父母兄弟。為其說法。盡一切劫得道果。又現(xiàn)一切國土。為一切眾生。相視如父如母。天魔外道。相視如父如母。住是地中。從生死際起。至金剛際。以一念心中現(xiàn)如是事。而能轉(zhuǎn)入無量眾生界。如是無量。略說如海一渧。

  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名佛華嚴。發(fā)真如用。善能說法。故又名善慧地也。自在王王定者。此自在王三昧。為一切三昧中王也。即出即入。即入即出。乃至東方入定西方起等。故名出入無時。一切佛事。以一心中一時示現(xiàn)者。謂不惟次第示成八相。又相相之中互具八相。所謂或見住胎。或見初生。或見出家。乃至或見巳涅槃等。其地光者。指其光明之體。光光照;刍壅照。明其無盡無盡。明焰明焰者。顯其互徹互融。一念心中現(xiàn)如是事者。所謂始終不出剎那際三昧。轉(zhuǎn)入無量眾生界者。謂普于一切世界,F(xiàn)凡現(xiàn)圣也。余悉如文可知。

 。ㄐ粒┦敕鸾绲

  若佛子。菩提薩埵入佛界體性地。其大慧空空復空空復空。如虛空性平等智。有如來性十功德品具足。空同一相。體性無為。神虛體一。法同法性。故名如來。應順四諦二諦。盡生死輪際。法養(yǎng)法身無二。是名應供。徧覆一切世界中一切事。正智圣解脫智知一切法有無一切眾生根故。是正徧知。明明修行。佛果時足故。是明行足。善逝三世佛法。法同先佛法佛。去時善善。來時善善。是名善善。是人行是上德。入世間中教化眾生。使眾生解脫一切結(jié)縛故。名世間解脫。是人一切法上。入佛威神。儀形如佛。大士行處。為世間解脫。調(diào)順一切眾生。名為丈夫。于天人中教化。一切眾生咨受法言故。是天人師。妙本無二。佛性玄覺常常大滿。一切眾生禮拜故。尊敬故。是佛世尊。一切世人咨受奉教。故是佛地。是地中一切圣人之所入處。故名佛界地。爾時坐寶蓮華上。一切與授記歡喜。法身手摩其頂。同見同學菩薩。異口同音。贊嘆無二。又有百千億世界中一切佛。一切菩薩。一切云集。請轉(zhuǎn)不可說法輪。虛空藏化導法門。是地有不可說奇妙法門品。奇妙三明三昧門。陀羅尼門。非下地凡夫心識所知。惟佛佛無量身口心意可盡其源。如光音天品中。說十無畏與佛道同。

  受佛職位。墮在佛數(shù)。故名入佛界地。慈陰妙云。覆涅槃海。故亦名法云地。前八地中第十空門。名為空空復空空慧門。今并并此大慧而復空之。證如虛空性平等智。故得十號功德。皆悉具足也?胀幌嗟日摺U婵罩。與實相之理無二。其體性即是無為。其神虛通。其體一實。此三句明于如義。所有一切諸法。無不皆同法性。此句明于來義。應順四種四諦。及真俗二諦。盡二種生死之輪際。法養(yǎng)之智。與法身之理無二。此則恒受第一法供養(yǎng)樂。名應供也。正智者。即根本智。圣解脫智者。即差別智。根本即正義。差別即徧義。明明者。上明字是始覺。下明字是本覺。始覺合本。故曰明明。修者。稱性力用。行者。性具功德。從性起修。以修顯性。故曰修行。初地分證。今歸究竟。故稱為足。善逝三世佛法者。逝是入義。法同先佛法佛者。謂雖應化無方。而其儀則軌式。皆同先佛法身無二;蚴救肽鶚劄槿ァ;蚴旧耸罏閬。無不契理契機。是故善而又善。問。理無來去。來去隨機。但可契機。那云契理。答。理無來去。亦無不來不去。但令契機。即是契理。又示來示去。故契機。來無來相。去無去相。故契理也。若藏教菩薩。惟能來度眾生。不能去至涅槃?v令契機。終不契理。若二乘之人。惟能去至涅槃。不能來度眾生?v令契理。終不契機。若奪而言之。既不契理。亦不契機。不能接界外機故。既不契機。亦不契理。以未達無住涅槃。惟證偏空。不盡理性故。又權(quán)教大士。雖徧能示去示來。但出假須起空。入空須棄假。亦不得名善善。今。不起滅定,F(xiàn)諸威儀。四威儀中。心常在定。如明月之在天。水清影現(xiàn)而非來。水濁影亡而非去。乃名去來皆善善也。大士行處為世間解脫。應云為無上士。文錯誤耳。妙本無二者。謂始覺妙合本覺而無有二。常常大滿者。所謂究竟?jié)M足。一切世人咨受奉教。故是佛地者。謂此地自下地視之。亦名為佛。是一切圣人之所入處。故名佛界地者。謂此地乃是成佛近因。亦復名菩薩也。爾時坐寶蓮華等。是初登此地。正受佛職事。又有百千億等。是既受佛職后事。是地有不可說等。是結(jié)顯德業(yè)。如光音天品下。結(jié)略指廣。

 。ǘ。┤秶诤雮鞫。初舍那付囑。二釋迦弘傳。

  (戊)初中二。初結(jié)示付囑。二放光付囑。

 。海┙癯

  爾時盧舍那佛。為此大眾。略開百千恒河沙不可說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是過去一切佛已說。未來佛當說。現(xiàn)在佛今說。三世菩薩已學。當學。今學。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舍那。汝諸佛轉(zhuǎn)我所說。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

  本源心地。一切眾生之所共有。但無明障蔽。久成閉塞。今轉(zhuǎn)此法門。令得開發(fā)。故云開心地道也。

  (己)二放光付囑

  爾時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華上佛。持我心地法門品而去。復轉(zhuǎn)為千百億釋迦及一切眾生。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汝等受持讀誦。一心而行。

  既結(jié)示付囑。復放光普告者。正顯心地法門。若本若跡。若因若果。無不以智為前導也。故始則釋迦放光發(fā)起。表本覺之性明。能熏始覺。次則菩薩放光集眾。表始覺之智德。能尋本覺。今則舍那放光囑授。表于從果起因。妙彰理本。后復釋迦放光誦戒。表于即因成果。善修事跡。光光互映。了知始本不二。修性同源矣。

 。ㄎ欤┒屽群雮魅。初受法將辭。二旋歸本界。三遵敕利生。

 。海┙癯

  爾時千華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華。供養(yǎng)盧舍那佛。受持上說心地法門品竟。

  舉身放不可思議光者。跡光與本光無異。同是三德秘藏微妙智明也。光皆化無量佛者。此智是諸佛之母。諸佛繇此而出生也。無量華供養(yǎng)者。華表妙因。妙因從果德起。還用莊嚴果德也。

  (己)二旋歸本界

  各各從此蓮華臺藏世界而沒。沒巳。入體性虛空華光三昧。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從體性虛空華光三昧出。

  三昧名體性虛空華光者。謂徹證本來如虛空之體性。則華光任運自現(xiàn)。體性即法身德。華即表解脫德。光即表般若德也。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者。若據(jù)下卷初文。應云還至四禪摩醯首羅天王宮。先說魔受化經(jīng)。方乃下生人間。示現(xiàn)出家。詣菩提樹。今徑明菩提樹下。從三昧出。正顯八相成道。始終皆不離此三昧也。又前接至華藏。既稱為還。今復至南洲。亦名還本源世界者。前表理為事本。今表事為理本。故皆得稱還。稱本源也。何謂理為事本。謂本惟圓教一實之理。而眾生迷有深淺。悟有難易。故更設(shè)別教通教藏教以開示之。又本惟一行是如來行。而眾生根有利鈍。修有巧拙。故更立五行萬行等以收羅之。又本惟真常法身。而眾生久在輪轉(zhuǎn)。不能自見。故更現(xiàn)勝應劣應等身以覺悟之。又本惟寂光凈土。而眾生違背日久。證入無繇。故更垂實報方便同居等土以攝受之。是名理為事本也。何謂事為理本。謂只此因緣生法。此法即空即假即中。總不得離此正因緣境而別談理性。又只此施戒等行;蜻_其三輪體空;蛑淝f嚴無盡;蛄似潴w是法界?偛坏脧U此六度事行而高談理觀。又只此丈六常身。名為境本定身。界內(nèi)利根。即見其坐天衣座。轉(zhuǎn)無生四諦法輪。界外鈍根。即見其相好無量。徧坐道場。界外利根。即見其一一色相。當體無非真實法身。故法華經(jīng)云。微妙凈法身。具相三十二。何處別有四佛。為四人說四教耶。又只此同居一土。斷見思者。便能橫見方便。破無明者。便能橫見實報。無明盡者。便能橫見寂光。方便一土。猶可云別在界外。實報寂光。則未有隔于此土者。是名事為理本也。

  (己)三遵敕利生又二。初且明一界佛。二例結(jié)余界佛。

  (庚)今初

  出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復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復從座起。至焰天中說十有。復從座起。至第四天說十回向。復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禪定。復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復至一禪中說十金剛。復至二禪中說十忍。復至三禪中說十愿。復至四禪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源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方者。正也。安住正法。故云方坐也。金剛千光王座。下卷名華光王座。千字即華字之誤。金剛表法身德。華表解脫。光表般若。全以三德秘藏正法而為其座也。妙光堂。即普光明殿。華嚴七處九會。多云不起本處。此云復從座起。機宜不同。所見各別。略如玄義中辨。帝釋宮。即忉利天宮。在須彌山之頂。此云三十三天。以四方各八天臣。并中間天主。為三十三。焰天。亦云夜摩天。此云時分。不假日月光明。但以蓮華開合分晝夜故。第四天。即兜率陀天。此云知足。生此天者。于五欲皆知足故。中有內(nèi)院。即一生補處所居。復至四禪。乃說此心地法門者。本從四禪中放光發(fā)起。接至華藏世界秉受此法。故今仍于四禪說之。又帝釋宮等。分說此心地法。四禪宮中。合說此心地法。分說表于行布。合說表于圓融。又顯此心地法。雖位位差別??cè)O果也。

 。ǜ┒Y(jié)余佛界

  其余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無二無別。如賢劫品中說。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二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三(下卷初)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注

  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ū┐吾屽刃兴_戒三。初敘說戒原繇。二例重輕戒相。三勸大眾奉行。

 。ǘ。┏踔卸。初覆敘垂跡傳法。二正明樹下勸發(fā)。

 。ㄎ欤┏踔杏侄。初長行。次偈頌。

 。海┏踔袕投。初正述跡佛弘法。二方明以戒攝生。

 。ǜ┙癯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初現(xiàn)蓮華臺藏世界。東方來入天王宮中。說魔受化經(jīng)已。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凈。吾名悉達。七歲出家。三十成道。號吾為釋迦牟尼佛。于寂滅道場。坐金剛?cè)A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wǎng)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wǎng)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cè)A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竟。

  從初現(xiàn)蓮華臺藏世界者。指上卷初。于四禪天中放光徹照。乃至擎接還歸事也。東方來入天王宮者。謂既秉受心地法門。入體性虛空華光三昧。即于三昧之中。還來此土摩醯首羅天王宮中。此土在華藏之東。故云東方來入也。說魔受化經(jīng)者。別為通教利根。示現(xiàn)于第四禪天降魔已竟。方更下生。如玄義中所明。不同三藏所見。直至樹下方降魔也。迦夷羅。亦云迦維羅衛(wèi)。具云迦毗羅皤窣都。翻為黃色所依處。上古有黃頭仙人。依此修道。西域記云劫比羅伐窣堵。此翻赤澤。或名婆兜釋翅搜。或名釋翅瘦。此翻能仁住處。摩耶。具云摩訶摩耶。此翻大術(shù);蚍蠡。謂以大愿智幻法門。為如來母也。白凈。或云凈飯。或云真凈。梵稱首圖馱那;蚍Q閱頭檀也。悉達。具云薩婆悉達。此翻頓吉。以太子生時。諸吉祥瑞皆悉具故。大論翻為成利。西域記云薩婆曷刺他悉陀。唐言一切義成。舊稱悉達。訛略也。七歲出家。猶言出家七歲。謂初出家時。先學不用處定。不久得證。知非究竟。次學非非想定。又不久得證。知其亦非究竟。次復游行諸國。凡經(jīng)一年。次更苦行六年。至年三十。乃成正覺。齊此以前。皆是體性虛空華光三昧中事。示成佛已。名為從三昧出。即坐金剛?cè)A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次方復徧歷忉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初禪。二禪。三禪。及摩醯宮。共有十個住處。說于十種法門。說法已周。更為說喻。令知所被之機。能被之教。皆如梵網(wǎng)。皆不出于心地法門也。寂滅道場。即菩提道場。菩提是智。寂滅是理。繇坐此處。以菩提智。證寂滅理。故名為菩提道場。亦名寂滅道場。來此世界八千返者。特指示成正覺之事。非謂其余化身。如玄義中已明。略開心地法門竟者。結(jié)指上文。

 。ǜ┒矫饕越鋽z生

  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癡暗之人。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fā)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眾生頂戴奉持。吾今當為此大眾。重說無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戒。本源自性清凈。

  十會既畢。隨說戒品者。以此住行向地等一切微妙法門。雖人人性具。而沉迷日久。方坐癡暗之地。何繇得入。然雖癡暗凡夫。亦自有入門方便。只恐不發(fā)心耳。只如盧舍那佛。本亦曾為癡暗凡夫。但初始發(fā)心。便受戒品。受戒之后。便常誦習。所以克證心地法門。直至成佛。皆以此一戒為最勝因緣。此戒是古先諸佛展轉(zhuǎn)相傳。非是創(chuàng)立。即是第一最上微妙之戒。破諸黑暗。名為光明。摧諸煩惱。喻若金剛。廣具一切功德法財。目之為寶。又照一切法。名為光明。攝善戒也。體是無漏。名為金剛。律儀戒也。濟物利用。名之為寶。攝生戒也。蓋不惟舍那繇此成佛。舉凡一切諸佛。無不以此戒為本源。一切菩薩。亦無不以此戒為本源。以離此戒。則三十心十地法門。皆不成就。乃至佛地一切功德。亦不成就故也。佛性種子者。此戒本以正因佛性為種子。起信所謂以知法性無染污故。隨順修行尸波羅密。而緣了佛性。又以此戒為種子。涅槃所謂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見。因見佛性。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一切眾生既皆有佛性。佛性徧一切法。則若意若識。若色若心。但凡是情是心。無不入于佛性戒中。此戒的的是常有真因。此戒的的是常住法身妙果。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于世界。普被群機。故此法戒。乃三世一切眾生。皆應頂戴受持者也。思量名意。別指第七。了別名識。別指前六。集起名心。別指第八。五根四大名色。是情者。揀非無情。是心者。揀非無心。謂除非木石無心。不堪受戒。但有心者。皆有佛性。有佛性者。即入佛性戒中。以此妙戒。全依佛性理體所起。還復開顯佛性。莊嚴佛性。故名佛性戒也。當當。猶言的的確確。既是全性所起。的是常有真因。既繇此開顯莊嚴佛性。的是常住法身妙果。所謂十無盡戒。一切戒之根本。保任行人到解脫岸。故名波羅提木叉。此戒即是無盡之藏。繇于本源自性清凈為所依體。廼成無作妙戒體故。  出此無作戒體。復為三意。初正出無作律儀。二兼明定道二戒。三更明三聚戒法。  初正出無作律儀者。天臺師云。戒體者。不起而已。起即性。無作假色。磐公釋云。謂此戒體。不起則已。起則全性。而性修交成。必有無作假色。假色者。性必假色法以為表見也。無作一發(fā)。任運止惡。任運行善。不俟再作。故名無作。此菩薩無作律儀。應以七句勝義而詮顯之。一者本源清凈以為其性。二者增上善心以為其因。三者三種勝境以為其緣。四者三番羯磨以為其體。五者無漏妙色以顯其相。六者極至佛果以為其期。七者妙極法身以為其果。一清凈為性者。所謂諸法真實之相。不生不滅不常不斷等。乃此戒所依之理體也。二增上因心者。所謂發(fā)菩提心。被四弘鎧。上求下化。情期極果。又須別圓二教初心。乃感此戒。若藏通二教之心。不能發(fā)此無上戒也。三勝境為緣者。瓔珞經(jīng)云。諸佛菩薩現(xiàn)在前受。名上品戒。菩薩法師前受。名中品戒。千里無師。于經(jīng)像前自誓而受。名下品戒。自誓受戒。復有不同。此經(jīng)即須得見好相。瓔珞地持。皆惟貴發(fā)菩提心;蛑貎(nèi)因;蛑赝饩墶8饔兴。須自審量耳。四從羯磨得者。磐公云。初番羯磨時。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繇心業(yè)力。悉皆震動。二番羯磨時。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如云如蓋。覆行人頂。三番羯磨時。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從行人頂門。流入身心。充滿正報。盡未來際。永為佛種。義疏云。大乘所明。戒是色聚。憑師一受。遠至菩提。隨定隨道。誓修諸善。誓度含識。以情期極果。此心力大。別發(fā)戒善。為行者所緣。止息諸惡。涅槃經(jīng)念戒中云。雖無形色。而可護持。雖無觸對。善修方便。可令具足。故知別有此無作體。從羯磨得。若自誓受者。亦從三白時得;驈囊姾孟鄷r得也。五無漏色相者。謂初受戒竟。即于法界有情邊得不殺色。于法界情非情邊得不盜色。于法界有情邊得不淫色。于法界有情邊得不妄語色。乃至于法界有情邊得不嗔色。于法界三寶邊得不謗色。又眾輕戒中。于法界師友邊得不慢色。于法界酒得不飲色。于法界肉得不食色。乃至于法界法門得不破壞色。此不殺不盜等法。雖無形相可見。而借色表顯。所謂非眼處色。是法處色。又殺盜等是有漏法。不殺等即無漏法。故名無漏色法。是以未受戒時。雖殺盜等事。未必念念徧造。而十方世界。無非我殺盜淫妄之場。十方有情。無非我殺盜淫妄所行之境。甫受戒已。則十方世界。無非我慈良清直之地。十方有情。無非我慈良清直所被之機。故一念中。成就無漏微妙善色。一一徧于法界一切諸念。亦復如是。名為無盡戒品。不亦宜乎。六佛果為期者。瓔珞經(jīng)云。從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間。不得故殺生。乃至不得故謗三寶藏。菩薩戒羯磨文云。若諸菩薩。雖復轉(zhuǎn)身徧十方界。在在生處。不舍菩薩凈戒律儀。設(shè)轉(zhuǎn)受余生。忘失本念。值遇善友。為欲覺悟菩薩戒念。雖數(shù)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不同其余戒法。惟以盡壽為期也。七妙極法身果者。據(jù)義疏論興廢中。謂方便求受。其體則興。至佛乃廢。以佛果位中。諸惡永凈。更無可止。萬善圓極。更無可行。持犯兩忘。故名為廢。然此無作戒體。既是全性起修。寧不全修在性。既全在性。那可論廢。又既是無漏色法。即是諸佛究竟常色。又安可廢。若戒體可廢。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亦應可廢。又盧舍那名凈滿。惡無不凈。善無不滿。正是究竟戒體。故曰惟佛一人持凈戒。其余皆名破戒者。又豈有廢。然此戒體。雖至佛地乃稱究竟。而初心所受。更無異體。故曰。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以與三世諸佛同一戒體故也。如太子初生。即入王位。位同于王。真是王子。雖治國平天下事。尚未諳練。不得言其非是王種。菩薩受戒。亦復如是。頓同諸佛戒體。名真佛子。雖定慧解脫力無畏不共法等。尚未修習。不得言其非是佛種。如太子長成。紹繼王位。止是父母所生之身。更無異身。菩薩成佛。亦復如是。功德滿足。坐于道場。止是初發(fā)心時所得戒體。更無異體。如此妙體。那得論廢。如太子生后。若壽命應盡。若九橫因緣。其身則死。不復堪能紹繼王位。菩薩受戒。亦復如是。若退失大菩提心。若毀犯十重禁法。其戒則失。不復堪能成就菩提。防此二緣善巧修習。直至菩提。成究竟戒。故言妙極法身以為果也。  二兼明定道二戒者。大小乘中。皆有定共戒。及道共戒。謂繇定力。自然止息諸惡。名定共戒。繇于道力。自然永離諸惡。名道共戒。定道與律儀并起。故稱為共。前明律儀從師受得。今則藉定道力。自能發(fā)得無作律儀。還以無作為其體也。此定道二戒。若先已受律儀戒者。止因定道。倍增明凈。更無異體。若先未受律儀戒者。隨定道力。即發(fā)律儀。又定共亦名禪戒。道共亦名為無漏戒;蚨ü餐ㄓ谟绲囟。禪戒惟指初禪已上。道共通于方便道中。無漏惟指發(fā)真已上。若發(fā)真無漏。則永無退失。若方便道。及諸禪定。容有進否也。  三更明三聚戒法者。瓔珞經(jīng)云。律儀戒。謂十波羅夷。攝善。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生。謂慈悲喜舍;氨娚A畹冒矘。今明此三。并是菩薩戒法。亦并以無作為體。律儀備列重輕諸相。而止言十波羅夷者。以四十八輕。皆是十重戒之等流眷屬。十重戒法。攝一切戒罄無不盡。是故名為十無盡戒也。八萬四千法門。即無作體所具眾善。慈悲喜舍。即無作戒妙用功能。所以同名為戒。又菩薩戒法。弘誓無盡。若不攝善攝生。即是戒體有缺。故八萬四千法體。慈悲喜舍定體?偨詳堉詾榻潴w。戒為法界。一切法趣戒也。律儀戒是法身德。攝善戒是般若德。攝生戒是解脫德。攝律儀能成法身。攝善法能成報身。攝眾生能成化身。又繇律儀戒成于斷德。繇攝善戒成于智德。繇攝生戒成于恩德。小乘心希自度。見苦斷集。故但有律儀。不慕佛地稱性功德。故無攝善法戒。不思濟度一切眾生。故無攝眾生戒。菩薩初發(fā)心時。便以上求下化為懷。上求攝善。下化攝生。三聚凈戒。一時圓發(fā)。更非先后也。

 。海┐钨薯炄。初頌舍那始授。二頌釋迦轉(zhuǎn)授。三勸信受奉持。義疏云。三序悉是此土釋迦所說。雜有經(jīng)家之辭。

 。ǜ┏蹴炆崮鞘际

  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xiàn)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千百億釋迦。各接微塵眾。俱來至我所。聽我誦佛戒。甘露門即開。

  甘露者。不死之藥。喻持戒者。能得涅槃常樂我凈。永無老死也。門為能通。教能通理。繇教戒力。通至大涅槃城。

  (庚)二頌釋迦轉(zhuǎn)授

  是時千百億。還至本道場。各坐菩提樹。誦我本師戒。十重四十八。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是盧舍那誦。我亦如是誦。汝新學菩薩。頂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已。轉(zhuǎn)授諸眾生。

  本師。指舍那也。如明日月瓔珞珠者。日消罪霧。月照夜幽。珠療貧窮。律儀義也。日長善法。月得清涼。珠富法財。攝善義也。日月麗天。無不瞻仰。瓔珞在身。觀者愛敬。攝生義也。既勸受持。即勸轉(zhuǎn)授。使燈燈相續(xù);療o盡。

  (庚)三勸信受奉持

  諦聽我正誦。佛法中戒藏。波羅提木叉。大眾心諦信。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大眾皆恭敬。至心聽我誦。

  佛法中戒藏者。一乘無上戒法。不但揀異外道凡夫等戒。亦復揀異聲聞緣覺戒也。此戒即是諸戒之藏。以一切八戒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無不從此大戒流出。又一切八戒及具戒等。無不攝入此大戒中。故清凈毗尼方廣經(jīng)云。菩薩毗尼。猶如大海。所有毗尼。無不納受也。大眾心諦信者。佛法大海。惟信能入。若不信自身決得成佛。則有所戒品。不能牢固。若諦信自身有成佛分。諦信舍那繇戒成佛。自然念念護持妙戒。不使毀缺也。余如前釋可知。

  (戊)二正明樹下勸發(fā)二。初經(jīng)家敘事。二釋迦自說。

  (己)初中三。初佛欲結(jié)戒。二放光表瑞。三大眾愿聞。

 。ǜ┙癯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巳。初結(jié)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上文言示成佛道。十處說法已竟。復至菩提樹下說戒。今言初坐等者。意顯成道不久。即宣此戒。非待他時。所謂先務之為急也。初結(jié)木叉。頓制五十八事。不同聲聞隨犯隨結(jié)者。理論關(guān)機宜。事論凡有三義。一者大士深信。頓聞不逆。二者大士不恒侍左右。不得隨事隨白。三者舍那為妙海王子授菩薩戒。即頓說此五十八條。古制應爾也。又聲聞隨事隨結(jié)。皆悉集十句義。今頓制諸戒。亦應戒戒具足十義。經(jīng)雖不出。理必應然。略出名相。俾知利益。一攝取于僧。謂制此重輕諸戒。攝受眾生。令歸大乘僧寶數(shù)中。令取大乘僧寶果位。二令僧歡喜。謂繇攝取力故。能令大地菩薩。歡喜暢悅。三令僧安樂。謂繇禁戒力故。能令菩薩種族。利益增長。得安樂住。四未信者令生信。謂繇禁戒力故。性遮清凈。發(fā)起一切眾生正信之心。五已信者令增長。謂繇清凈律儀。能令久淹佛法者。益其堅固。不退悔故。六難調(diào)者令調(diào)順。謂有一類假名菩薩。及一類雖發(fā)大心。煩惱習強者。今以重輕諸戒調(diào)之。懺悔訶責。令不敢違法律故。七慚愧者得安樂。謂繇調(diào)順諸難調(diào)者。則慚愧僧無擾亂故。八斷現(xiàn)在有漏。謂制止三業(yè)十支。令不漏落業(yè)煩惱故。九斷未來有漏。謂永斷漏種。不以染污心受生死故。十正法得久住。謂繇大乘僧寶種性不斷。建立弘通正法輪故。孝順父母等者。戒相雖多。孝順攝盡。故總提孝順二字。以為其宗。父母生我色身。依之修道。師僧生我戒身。繇之成佛。三寶生我慧命。成就菩提。故一一須孝順也。爾雅釋善事父母為孝。大史叔明以順釋孝。孝即是順。孝順父母。有三差別。一者冬溫夏清。昏定晨省。奉養(yǎng)無方。服勞靡間。二者立身行道。不辱所生。三者善巧方便。喻親于道。孝順師僧。亦應準此。師僧者。獨指授戒之師。其余僧眾。自屬三寶中攝。孝順三寶。亦有三義。一者供養(yǎng)承事。不厭疲勞。二者如說修行。不污法化。三者革弊防非。弘通建立。若約法門解者。方便為父。智度為母。不離深義以為和尚。自心覺悟名佛。自心理體名法。理智一如名僧。如理作意觀察名孝。如理證入無背名順也。繇斯事理二種孝順。決至無上大菩提道。故云至道之法。孝即名之為戒。亦即名為制止。以孝則自不作惡故也。

 。ǜ┒殴獗砣

  佛即口放無量光明。

  瑞者。信也。欲說大事。故放勝光。廣召有緣。同來聽也?诜耪。一表此戒金口敷揚。二表受者從佛口生。

 。ǜ┤蟊娫嘎

  是時百萬億大眾。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諸佛大乘戒。

  百萬億者。總敘有緣同集眾也。諸菩薩。別指三十心十地位人。十八梵天。別指色界。一梵眾。二梵輔。三大梵。此三總名初禪。四少光。五無量光。六光音。此三名第二禪。七少凈。八無量凈。九徧凈。此三名第三禪。十福生。十一福愛。十二廣果。此三屬第四禪。凡夫所居。十三無想。亦屬四禪。外道所居。十四無煩。十五無熱。十六善見。十七善現(xiàn)。十八色究竟天。此五亦屬四禪。三果圣人所居。此十八天。雖凡圣不同。皆離欲穢。得清凈定。故名梵天。六欲天子。別指欲界。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此六欲天。雖尚有男女五欲。而果報自然。不假營求。故皆名天。十六大國王者。西域諸國最多。舉其甚大。有十六國。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薩羅。五跋祗。六末羅。七支提。八跋沙。九尼樓。十槃阇羅。十一阿濕波。十二婆蹉。十三蘇羅。十四乾陀羅。十五劍浮沙。十六阿槃提。合掌者。身業(yè)肅恭。至心者。意業(yè)專精。聽者。口業(yè)寂靜。攝耳諦聽也。

  (己)二釋迦自說三。初舉自誦勸人。二明放光因緣。三勸大眾習學。

 。ǜ┙癯

  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fā)心菩薩。乃至十發(fā)趣十長養(yǎng)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

  半月半月者。望日為白月十五;奕諡楹谠率。白表智德漸滿。黑表斷德漸盡。故于此日。誦此戒法。名為布薩。正呼為褒灑陀。褒灑是長養(yǎng)義。陀是凈義。言長養(yǎng)善法。凈除不善也。佛尚自誦。何況余人。佛既自誦。益知至佛乃廢之說。非盡理矣。

 。ǜ┒鞣殴庖蚓

  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

  初句直說放光之緣。此光即表無作戒體。此無作戒。全以性德為其本因。故非無因。既是全性所起。即復全體是性。是故非青非黃。乃至非因果法。非青黃等色。非分別識心。不墮凡愚妄情妄境果也。非有非無。不墮邪見斷常果也。非因果法。不墮權(quán)小有修有證果也。不墮此等諸果。乃是法身妙果。既是法身妙果。亦即成佛真因。故諸佛菩薩。大眾佛子。皆以此為本源。

 。ǜ┤齽翊蟊娏晫W

  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應善學。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凈者。

  領(lǐng)納名受。堅執(zhí)名持。口演其文為讀誦。躬行其事為善學。黃門。此云不男。凡有五種。謂生。犍。變。姤。半。八部二解或云。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蛟。四天王各領(lǐng)二部。東方持國天王。領(lǐng)乾闥婆。及毗舍阇。南方增長天王。領(lǐng)鳩槃茶。及薜荔多。西方廣目天王。領(lǐng)龍。及富樓那多。北方多聞天王。領(lǐng)夜叉。及羅剎。金剛神。亦名執(zhí)金剛神。亦名金剛力士。持金剛杵。隨侍諸佛者也。變化人。謂天龍等變作人形。解法師語。揀去不解語者。不解。則不能發(fā)菩提心以為勝因。故須揀之。不揀種類。以其同具佛性故也。解則盡受得戒。揀不解者。雖受亦不得也。未受戒前。容有凈穢差別不等。一受此戒。咸成最上法器。故皆名第一清凈也。

 。ǘ。┐瘟兄剌p戒法二。初十重。二四十八輕。

 。ㄎ欤┏踔腥。初總標。二別解。三總結(jié)。

 。海┙癯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十重名波羅提木叉者。犯之則永棄佛海。持之則保取解脫也。既受須誦。誦則知持知犯。知輕知重。知善護持。不誦則日就遺忘。現(xiàn)在失菩薩之位。將來失成佛之種。甚明其不可不誦也。相貌者。戒雖無形。繇持犯而表示。廣即十重四十八輕。略說即是孝順。若不敬心奉持。便非孝順矣。

 。海┒⻊e解十。第一殺戒。(至)第十謗三寶戒。

 。ǜ┑谝粴⒔洌ù说冉允呛笕丝莆。不宜雜入經(jīng)文讀誦。)

  佛言。若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贊嘆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yè)。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釋此重輕戒法。須用十門明義。一隨文釋義。二性遮重輕。三七眾料簡。四大小同異。五善識開遮。六異熟果報。七觀心理解。八懺悔行法。九修證差別。十性惡法門。諸條悉具十門。可以意得。不復委標。惟今初戒總出其意!〕蹼S文釋義。若佛子者。發(fā)菩提心。受菩薩戒。紹佛家業(yè)。住佛律儀。不狂。不亂。不病壞心。不隔他陰。自知我已受菩薩戒也。若理即佛子。未秉此戒。無罪可結(jié)。止得性罪。若相似分證究竟佛子。煩惑已斷。永不犯戒。但有清凈戒體常在。今所指者。即是名字觀行二種佛子耳。自殺者;蛴脙(nèi)色。謂手足等;蛴猛馍V^刀杖木石等。或雙用內(nèi)外色。謂手執(zhí)刀杖等。令前人命斷。名之為殺。教人殺者;蛎娼;蚯彩;蜃鲿。方便殺者。即殺前方便。束縛捉系等。或指示道路。令前人捕獲。亦名方便。贊嘆殺者。前人本無殺心。贊譽令起殺心。隨喜殺者。前人先有殺心。獎勸令其成就。乃至咒殺者。作起尸咒。及伏弩火坑等種種惡事。具如五戒相經(jīng)廣明。殺因者。心欲前人命斷。殺緣者。方便助成其事。殺法者。刀劍坑弩毒藥咒術(shù)等。殺業(yè)者。前人命根不得相續(xù)。乃至一切有命者。下及微細有情。如蜎飛蠕動等。不得故殺者。揀非誤傷。常住者。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其性常住。慈悲心者。同體大哀。若保赤子。惟思拔苦與樂。孝順心者。尊重佛性。視同父母。不敢輕于一切。方便救護者。慈悲孝順之實事。反者。明其不應。恣心者。因貪起殺。不知制止?煲庹。因嗔起殺。泄其怨恨。是菩薩者。繇本受戒。故有此名。波羅夷罪者。此云棄罪。犯此戒者。永棄佛海邊外。永失妙因妙果。亦云墮罪。犯此戒者。墮落三涂。亦云他勝處法受菩薩戒。本欲破壞煩惱。摧伏魔軍。今犯此戒。反被煩惱所勝。又被魔軍所勝。亦云是極惡法。亦云是斷頭法。亦云如斷多羅樹心。如針鼻缺。如大石破二分等。夫律中明一人受比丘戒。地神空神。展轉(zhuǎn)傳告。頃刻聲徧初禪。魔則震恐。若一人破比丘戒。護身神出大嘆息之聲。亦復展轉(zhuǎn)傳告。徧于初禪。魔則歡喜。今菩薩戒羯磨文。明一人受戒。則十方佛菩薩前。法爾相現(xiàn)。繇是諸佛菩薩。憶念憐愍。倘一人破戒。寧不徧令法界圣賢。咨嗟悲悼耶。持戒者審思之!《哉谥剌p。此戒具二業(yè)成罪。一性業(yè)。二遮業(yè)。性業(yè)者。雖不受佛戒。世間法爾有罪。如輪王十善。亦制殺生。國制殺人。會須償命。遮業(yè)者。佛制之所遮止。犯者得破戒罪。此之殺業(yè)。不受戒人。但得性罪。已受戒者。兼得性遮二罪也。問。同一殺盜淫妄等事。未受戒人。止得一罪。已受戒人。反得二罪。則受戒乃招罪之途。有損無益。答。受佛戒即入佛位。皆名第一清凈。功德豈可思議。惟其持者功德力大。所以破者罪業(yè)倍深。功德力大。必宜秉受。罪業(yè)倍深。必宜莫犯也。此戒備四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有殺心。四前人命斷。一是眾生者。略為三品。上品謂諸佛圣人。父母師僧。佛不受害。但令惡心出其身血。即犯逆罪。害羅漢。犯逆。害三果以下。但犯重。菩薩取發(fā)趣以上。害者犯逆。害外凡位未入畢定性者。但犯重。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阇梨。同犯逆罪。中品謂一切人天。害皆犯重。下品謂四趣眾生。修羅鬼神畜生等。此有兩解。一云同重。大士防殺嚴故。文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即其證也。二云但輕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文云有命者。舉輕況重耳。今更推詳其致。比丘戒法。局在人倫。故謂余趣非器。殺天亦止結(jié)輕。今菩薩戒法。全收五道。則鬼神畜生。咸堪載道。害心斷命。那得結(jié)輕。然使故殺一蚊蚋等。便成重罪。便失菩薩無上律儀。則害及人天者。又將以何罪判之。若以義斟酌。畜生等解語受戒者。害則犯重。不解語者。害則犯輕。又菩薩重戒。有二分別。一失戒。二不失戒。害人天等。犯重失戒。害蚊蚋等。但犯重罪。不失戒體;驍(shù)數(shù)故傷都無慚愧。煩惱增上。不知厭舍。亦可失戒也。二眾生想者。有當。有疑。有僻。共成六句。謂實是眾生。實眾生想。實非眾生。非眾生想。二句為當。實是眾生。心中疑為是眾生耶。非眾生耶。實非眾生。心中疑為是眾生耶。非眾生耶。二句為疑。實是眾生。心中決謂非眾生想。實非眾生。心中決謂是眾生想。二句為僻。若眾生。眾生想。眾生疑。殺者犯重。若眾生。非眾生想。如見蛇誤以為繩。見蟲誤以為土。雖斫之捻之。本無殺心。無犯戒罪。若非眾生。作眾生想。及疑。如見繩誤以為蛇。見土誤以為蟲。斫之捻之。雖無所害。具有殺心。犯輕垢罪。若非眾生。非眾生想。此全無罪。又圣人圣人想。父母父母想。師僧師僧想。人天人天想等。各有六句。結(jié)判逆與非逆。若重若輕?梢岳H龤⑿恼。謂惱害前境。愿其命斷。正是業(yè)主。繇此惡心;蜃陨硇袣。或教他遣使等。殺心復二。一通心。二隔心。通心者。如漫作坑弩。漫為燒斫。隨有死者。皆悉犯罪。都無死者。犯方便罪。亦名不遂輕垢。隔心者。本為此人作殺方便。誤傷彼人。于彼人都無殺心。故不結(jié)罪。仍于此人邊結(jié)方便罪。四前人命斷者。色心連持。相續(xù)不斷。名為命根。今使不得相續(xù)。故成殺業(yè)。此有兩時。一者于現(xiàn)生中。見彼命斷。二者作殺方便已。先自舍命。彼方命斷。現(xiàn)生見彼命斷。復有二句。一者自身有戒。二者自身舍戒。若有戒時。前人命斷。結(jié)重。若舍戒后。前人命斷。止于舍戒之前。結(jié)方便罪。后命斷時。不復結(jié)罪。但有世間性罪也。先自舍命彼方命斷。復有兩種。一者后生自憶宿命。二者不憶。若自憶宿命者。彼人或任勢命斷;蚋臃奖懔顢。皆結(jié)重罪。若不憶宿命者。彼人任勢命斷。結(jié)重。以菩薩死后。戒體不失故;蚋臃奖懔顢。當知不因前方便死。但結(jié)輕垢。后加方便。繇夙業(yè)牽。不自憶知。譬如比丘癡狂心亂。及病壞心。故不犯也。又菩薩未登不退。或繇業(yè)報因緣。得癡狂心亂等病。當知有五因緣。令狂病生。一親里死盡故狂。二財物失盡故狂。三田業(yè)人民失盡故狂。四或四大錯亂故狂。五或先世業(yè)報故狂。有五因緣。令心散亂。一為非人所打。故心散亂。二或非人令心散亂。三或非人食心精氣。故心散亂。四或四大錯。故心散亂。五或先世業(yè)。故心散亂。有五因緣。令心病壞;蝻L發(fā)故病壞心;驘岚l(fā)故病壞心。或冷發(fā)故病壞心。或三俱發(fā)故病壞心。或時節(jié)氣發(fā)故病壞心。雖有如是狂亂等病。若自覺是受菩薩戒者。殺心害命。仍犯重罪。若見火而捉。如金無異。見屎而捉。如栴檀無異。如是狂亂。都不自憶有菩薩戒。犯戒無罪。若菩薩未狂亂時。作殺方便。狂亂之后。彼人命斷。犯重。若菩薩狂亂時。作殺方便。得本心后。彼人命斷。無犯。若得本心后。更加方便令命斷者。犯重。又菩薩本所受戒。極至佛身。舍身他世。戒體不失。若憶知宿命作殺生者。犯重。若不憶宿命。雖作殺生。不名犯戒。與狂亂心壞同科。 三七眾料簡。七眾者。一比丘眾。二比丘尼眾。三式叉摩那眾。四沙彌眾。五沙彌尼眾。六優(yōu)婆塞。七優(yōu)婆夷。前五是出家弟子。后二是在家弟子。此戒七眾同制。犯者皆得重罪!∷拇笮⊥。大者。大乘七眾。小者。聲聞七眾也。此戒與聲聞不全同。同者。同不得殺。異者。大士見機得殺。如下所明。又大士害二師成逆。聲聞但結(jié)重罪。大士殺天犯重。聲聞非重。大士殺四趣。如上料簡。聲聞殺鬼神與殺天同。殺傍生又略輕。大士舍身不失戒。結(jié)罪如上說。聲聞舍身。戒亦隨盡。不復結(jié)罪也!∥迳谱R開遮。唐譯菩薩戒本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善權(quán)方便。為利他故。于諸性罪。少分現(xiàn)行。繇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謂如是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驈陀Υ蟮侣暵。獨覺菩薩;驈陀於酂o間業(yè)。見是事已。發(fā)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墮那落迦。如其不斷。無間業(yè)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于彼眾生。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繇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解曰。此則大悲增上。純以代苦之心而行殺業(yè)也。深生慚愧。明其不自以為功能。以憐愍心。明其實無一念嗔忿。故雖甘受犯戒之罪。而究竟無違犯耳。倘私忿未忘;蜇潏D功德。駕言于大士弘規(guī)。豈能免性遮二業(yè)哉!×愂旃麍。異熟者。異時而熟。異性而熟。異處而熟。異時者。今生造業(yè)。或現(xiàn)生受報。或來生受報。或無量生后受報。異性者。造業(yè)通于三性。謂善。不善。無記。受報惟屬無記之性。異處者。人中造業(yè)。六道酬償也。此殺生罪。果報如何。華嚴二地品云。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于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解曰。三涂是正報。人中是余報也。上殺墮地獄。中殺墮畜生。下殺墮餓鬼;蚣s前文三品眾生分上中下;蚣s殺心猛弱分上中下;螂m造上罪。殷勤悔過。轉(zhuǎn)成中下。雖造下罪。護過飾非。不知慚愧。轉(zhuǎn)成中上。三義互成。事非一致。故業(yè)性差別。惟佛窮盡耳。持不殺戒。復得何報。十善業(yè)道經(jīng)云。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一于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于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jié)。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解曰。十離惱法是花報。自在壽命是果報也。又大乘理趣六波羅密經(jīng)凈戒品云。此十善業(yè)。一一皆感四種果報。一現(xiàn)在安樂。二煩惱怨賊。勢力羸弱。三于當來世。常得尊貴。無所乏少。四精勤修習。當?shù)脽o上正等菩提。離殺四者。一菩薩于諸眾生。不起害心。能施無畏。亦不恐怖。以無怖故。一切眾生親近供養(yǎng)。尊重贊嘆。菩薩于彼。生憐愍心。繇慈心故。過去所有一切怨恨。自然心息。二嗔恚害心。悉皆羸劣。以慈甘露用涂其心。而能蠲除嗔等熱惱。睡眠安隱。恒無惡夢。以慈心故。藥叉諸鬼食血肉者。舍離害心。及諸惡獸。常相守護。三者于未來世。獲三果報。一壽命長遠。常無中夭。二所生之處。常無病苦。三大富饒財。恒得自在。四者以不殺故。得佛法分。于五趣中所生之處。于世自在。隨意能住。乃至坐于菩提樹下。諸魔鬼神。不能為障。成等正覺。無量圣眾之所圍繞。解曰。此四果報。二屬現(xiàn)在。二屬當來。約之即是轉(zhuǎn)三障義。除惡生善。即是先轉(zhuǎn)業(yè)障。因業(yè)障轉(zhuǎn)。能令報障亦轉(zhuǎn)。兼能進轉(zhuǎn)煩惱。蓋業(yè)繇惑造。報繇業(yè)感。不了業(yè)因。復從報法起惑。繇業(yè)現(xiàn)行。亦熏煩惱種子。故三法展轉(zhuǎn)不離。如惡叉聚。今先斷其業(yè)。不復熏于惑種。又既令后報不起。亦令先報漸薄。此中初種即轉(zhuǎn)現(xiàn)報。第二是轉(zhuǎn)煩惱。第三是轉(zhuǎn)生報。第四是轉(zhuǎn)后報也。夫以殺業(yè)苦報。其劇如彼。不殺善報。其大如此。金口誠言。纖毫無謬。奈之何不信受奉行哉!∑哂^心理解。有事殺。有理殺。事殺如上所明。理殺者。凡夫外道。執(zhí)常執(zhí)斷。破害真諦。藏教析色觀空。破害俗諦。通教雖達無生。終歸灰斷。不知常住真心。是殺中諦。別教仰信中道。謂是迥出二邊。修中觀時。復殺二諦。惟圓人了達一心三觀。全體法界。不動法界。始從名字。終于究竟。皆不犯理殺也。 八懺悔行法。犯此事理二殺。既各有輕重。則欲令罪滅。須知三種懺法不同。先明事理二殺輕重差別。事殺有三差別。一逆。二重。三輕。重復分二。一失戒。二不失戒。一失戒者。又分為二。一須見好相。如此經(jīng)云。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要見好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也。二堪任更受。如羯磨文云。若諸菩薩毀棄凈戒。于現(xiàn)法中。堪任更受。又云。若上品纏。違犯他勝處法。失律儀戒。應當更受。不云須見好相也。今會通其意。此經(jīng)雖一往偏指十重。而理須獨歸前四。以善生經(jīng)中無后四戒。地持經(jīng)中無第五第六戒故。羯磨文雖似獨指后四。而前六等流。亦可例通。以殺盜等必有上中下別。非可一概論故。故失戒重罪。須通途作此二類也。二不失戒者。如羯磨文云。非諸菩薩暫一現(xiàn)行他勝處法。便舍菩薩凈戒律儀也。輕戒復二。一染污起;蚍Q重垢。二非染污起;蚍Q輕垢。今經(jīng)總名輕垢。直對十重言之。實則輕戒之中。復有重輕差別。兼有方便等流之不同。故今合而明之。共有六聚。一逆。二失戒重。不任更受。欲受須見好相。三失戒重。堪任更受。四不失戒重。五染污犯。及方便重垢。六非染污犯。及方便輕垢也。此戒于六聚中。殺上品是逆。殺中品是失戒重。須見好相。殺下品是失戒重?叭胃堋;蚴遣皇Ы渲。又方便罪者。三品殺因殺緣皆輕垢;蛏掀肪壖磳僦毓。三品殺法皆重垢;蛏掀窔⒎。應同不失戒重也。理殺有四差別。一殺真諦。二殺俗諦。三殺中諦。四雙殺二諦也。次明三種懺法。一作法懺。二取相懺。三無生懺。此三種懺。前不兼后。后必具前。作法懺又有三種。一向一人悔過。二向三人悔過。三向眾僧悔過。非染污犯。及方便輕垢。但向一人悔過。罪便得滅。染污犯。及方便重垢。須向三人悔過。或無三人。止向二人一人。亦可得滅。不失戒重。須向眾僧悔過;驘o眾僧。向三二人亦得。設(shè)總無清凈大小乘眾。堪向悔過。但殷重自誓。終不復犯。罪亦得滅。若有人可向悔過。不得自誓滅也。失戒重罪堪任更受者。須向眾僧悔過重受。失戒重罪不堪更受者。即須用取相懺法。取相懺者。所謂日夜六時誦重輕戒?嗟蕉Y三世千佛。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見好相為期。此須十科行道。備極精誠。仍復內(nèi)資理觀。外假壇儀。凡法華方等大悲占察等一切行法。皆屬取相懺攝。能滅根本重罪。令凈戒復生。亦能滅七逆罪。使重報輕受。但不云使得戒耳。無生懺者。正滅理殺之罪。亦除七逆重愆。此復四種。一析觀無生。謂觀此身六分所成。所謂地水火風空識。微細推求。實無有我。及以我所。二體觀無生。謂觀此身如幻如化。如鏡中像夢中物等。當體不實。彼六分法尚自不有。云何復有我及我所。三次第無生。謂雖知中道佛性。含靈本具。繇迷強故。不能頓觀。先觀一切假名諸法。從因緣生。無有實性。從假入空。得見真諦。既見真空。不住于空。從空出假。徧觀俗諦。二諦既明。遮照和融。方歸中道。四一心無生。謂了知中道佛性。徧一切法。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心即空假中。三諦既是天然性德。三觀亦非造作修為。一心之中。法爾具足。如此觀智。全即諦理。深達罪福相。徧照于十方。是名實相懺悔。以迷則全實相而為罪相。悟則全罪相而即實相故。是中析觀無生。能除凡外殺真諦罪。亦除七逆。令得無根信。墮獄即出。不復受一劫苦。如阿含經(jīng)中阿阇世王是也。但不能令現(xiàn)身證初果耳。體觀無生。能除藏教殺俗諦罪。亦除七逆。例同阿含。次第無生。能除通教殺中諦罪。亦除七逆。如阿阇世王轉(zhuǎn)重受輕。身生惡瘡。照以月愛三昧光明。令免痛苦。得無根信。但不云得菩薩戒耳。一心無生。能除別教雙殺二諦之罪。亦除七逆。如阿阇世王悟無生忍。發(fā)跡顯本。即是不可思議大菩薩也。  九修證差別。別圓觀行位人。善伏煩惱。能防故殺。相似初心。先斷見惑。與藏通初果齊。得道共力。能斷故誤二殺。如釋種寧死不戰(zhàn)。是斷故殺。初果耕地。蟲離四寸。是斷誤殺也。華嚴二地。云性不殺生者。此約教道。二地戒波羅密增上。或約理殺。二地即是界外須陀洹果故也。藏教外內(nèi)二凡。能防殺真諦罪。初果以上。永斷殺真之罪。通教干慧性地。能防殺俗諦罪。八人以去。亦復永斷。別教初心仰信中道。能防殺中諦罪。十住十行。猶未永伏。十向永伏。初地永斷。兼斷雙殺二諦之罪。以證道同圓故。圓教初心了知法界。不壞一法。能防雙殺二諦之罪。故名第一清凈。亦復論于名字清凈。觀行清凈。乃至究竟清凈也。  十性惡法門。善惡之法。皆是性具。達其性。則能用善用惡。而不被善惡所用。不達其性。則被善惡所用。不知稱性功能。以被善惡所用。故全性德而成逆順二修。感于苦樂二報。以能巧用善惡。故即二修咸合平等一性。成于折攝二門。今明性惡。復約二義。一用事殺。如古昔圣王。殺仙豫婆羅門等五百人。乃是與其無量壽命。此亦可稱為善識開遮。又如無厭足王;米鲪喝硕兄瘟P。沙彌吞食外道。度令出家證果等。皆巧用事殺也。二用理殺。所謂弒無明父。害貪愛母。護生須是殺。殺盡始安居也。前明不殺。必至佛果方得究竟清凈。此文明殺。亦至佛果方得究竟殺盡耳。

  (庚)第二盜戒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咒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yè)。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不與而取他物。名之為盜。自盜有八種;蜃迫唤偃;驖撔懈`取;蛟p術(shù)騙取;騽萘娙;蛟~訟取;虻种櫲。或受寄托而不還;驊敹惗患{。是名八種。教人盜者。教人為我劫取。乃至為我偷稅也。若但教人作八種盜。利不入己。不結(jié)重罪。是此戒兼制耳。方便盜者。彼物自來。方便藏舉。如攘羊之類。咒盜者。以種種咒術(shù)取他物。或遣役鬼神等。盜因者。興心故取他物。或以諂心。或以曲心;蜞另P;蚩植佬摹J敲I因。盜緣者。穿窬窺闞等緣。盜法者。發(fā)鑰揀取等事。盜業(yè)者。舉他物離本處。乃至等者。舉輕況重。佛性者。一切眾生。皆有當果之性。性是不改為義。即前戒中常住之意。盜人財物者。意顯從人邊結(jié)重也!〈私湟嗑咝哉诙䴓I(yè)。以侵他依報。奪他外命。令他憂苦。王法亦治罪故。五緣成重。一是有主物。二有主想。三盜心取。四直五錢。五舉離本處。主有三品。若佛物。法物,F(xiàn)前僧物。四方僧物。父母師長物。名上品。若人天物。名中品。若鬼神畜生物。名下品。盜上品。及中品中人物。則重。盜中品中天物。及下品物。結(jié)輕;螂m重。不失戒。二有主想。亦具當疑僻六句。有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結(jié)重。無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結(jié)輕。有主。無主想。無主。無主想。二句無犯。又人物。人物想。人物疑。二句結(jié)重。人物。非人物想。及非人物。非人想。人物疑。非人物想。四句結(jié)輕。三盜心者。非與想。非己物想。非糞掃想。非暫用想。非親厚想。正是業(yè)主。四直五錢者。西國一大錢。直十六小銅錢。若取五錢。若取直五錢物。結(jié)重。四錢以下。結(jié)輕;螂m重。不失戒。若二番三番。共取五錢物。有意相續(xù)者。數(shù)滿結(jié)重。無相續(xù)意者。逐次結(jié)輕。若所取物。此處不直五錢。取處直五錢者。結(jié)重。若此處直過五錢。取處不直五錢。結(jié)輕。五舉離本處者。他物置在此處。移動令出本界;蜃砸;蚪趟啤;蚍奖阋。或咒移。從此時結(jié)成盜罪。詳如五戒相經(jīng)中說。若抵債不還。前人決作失想時結(jié)罪。若受寄不還。亦于前人決作失想時結(jié)罪。若偷稅已過關(guān)津。不復受詰時結(jié)罪。若教人盜。前人受教。取離本處時結(jié)罪。若教人取某處某物。彼人于異處取;蛉‘愇。彼人結(jié)重。教者結(jié)方便罪。若教者是盜心。受教者無盜心。謂是取彼所應取物。取離處時。教者犯重。受教者無犯。若教者非盜心。受教者謂是盜心。取離處時。受教者犯重。教者無犯。若教令盜五錢物。受教者取得四錢以下。二俱結(jié)輕。若教盜四錢以下。受教者取得五錢以上。受教者結(jié)重。教者結(jié)輕。若本意不論多少。隨取離處時。二人同其輕重。若二人共盜取物。離本處。直五錢。雖分時各得減五錢。然各犯重。若但教人盜。本無心欲取其分。離處時。不結(jié)重。后受其分。知是所盜物者結(jié)罪。不知者無罪。此生有戒無戒。后生憶不憶等。具如殺戒中辨。不犯者。與想。已物想。糞掃想。暫用想。親厚想。若癡狂。若心亂。若病壞心。若轉(zhuǎn)生不自憶知。 七眾同犯。 大小乘不全共。同者。同不得盜。異者。大士見機得盜。如下所明。舊云。聲聞于佛滅后。盜佛物。輕。菩薩恒重。今據(jù)僧祗律中。寺主用塔物供僧。直五錢。即結(jié)重。況自用耶。又畢陵伽婆蹉。于賊舟上取檀越二子還其父母。以無盜心。不名犯戒。亦是見機得作之意。未必一向與大乘異也!¢_遮者。菩薩戒本云。又如菩薩。見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惡。于諸有情。無有慈愍。專行逼惱。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fā)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若廢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zhí)為己有?v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fā)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物。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此因緣。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復僧伽。窣堵波物。還窣堵波。若有情物。還復有情。又見眾生;驁@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自己有。恣情受用。菩薩見已。思擇彼惡。起憐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業(yè)。當受長夜無義無利。隨力所能。廢其所主。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解曰。前條是奪他名位。后條是奪他財寶。以憐愍心。能生功德。然僧伽物。還復僧伽。乃至有情之物。還諸有情。故無犯也。倘分毫沾染。是名賊復劫賊矣!」麍笳。華嚴二地品云。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解曰。盜亦三種三品。牽墮三涂。例如殺戒所明。共財者。世間財物。五家所共。謂王。賊。水;。不肖子孫。惟功德法財。乃不共他有也。十善業(yè)道經(jīng)云。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贊嘆。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時。得證清凈大菩提智。凈戒品云。離不與取。亦四果報。一者于現(xiàn)生中。得離貪嫉。身心安樂。二者以離貪嫉。一切眾生之所信向。委寄任用。無復疑惑。與諸有情而作伏藏。三者于未來世。得大富饒。豪貴自在。所有珍財。王賊水火。無能侵奪。四者能與殑伽沙等一切諸佛主功德藏。所謂十八不共法等清凈法財。二乘之人。耳尚不聞。何況得見。 觀解者。有事盜。有理盜。理盜者。未達性具法門。心外取法。取非其有。故名為盜。凡夫盜有。外道盜空。二乘盜真。菩薩盜俗。別教盜取中道。惟圓人了達性徧性具。不于心外別取一法。不犯理盜。 懺悔者。若盜三寶父母師長物。失戒。先須償還。方行取相懺法。盜人道物。失戒。償與不償。隨時斟酌。懺須取相。盜天及鬼神畜生物。須向眾生僧悔過;蛳蛉嘶谶^。又三品盜因盜緣。向一人悔。上中二品盜法。向三人悔;蛳虮娚O缕繁I法。向一人悔;蛳蛉。盜有盜空。懺以析觀無生。盜真盜俗盜中。皆悉懺以一心無生。又一心三觀妙無生懺。通滅一切事盜理盜也!⌒拮C者。別圓觀行位人。能防故盜。相似初心。位齊初果。永斷故盜。華嚴二地中義。如殺戒辨。藏教內(nèi)凡外凡。伏于空有二盜。初果永斷盜空。四果永斷盜有。圓教觀行。圓伏盜真盜俗盜中之罪。初住分斷。妙覺究竟斷盡。別教登地。證道同圓。亦能分斷理盜。 性惡者。事盜如開遮所明。理盜則菩提無與者。然我取菩提。三世諸佛。乃稱究竟大盜耳。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三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四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注

  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ǜ┑谌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緣。淫法。淫業(yè)。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凈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淫。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淫者。污穢交遘。鄙陋堪恥。名非梵行。亦名為不凈行。正是生死根本。自淫者。自作污行。教人者。勸他作污染行。如媒嫁等事。自無迷染。但結(jié)輕垢。是此戒兼制。不同殺盜。一概結(jié)重;蛴幸环N別異煩惱。教人于自身行淫。此則結(jié)重。淫因者。染污之心。淫緣者。瞻視隨逐等事。淫法者。摩觸稱嘆等事。淫業(yè)者。二根交接。入如胡麻許。即成淫罪。不論精之出與未出。乃至畜生女等。舉劣結(jié)過。非道者。如善生經(jīng)云。若于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若屬自身。是名邪淫。釋曰。此六皆不順世間道理。故名非道也。非時者;蛟谌罩;蛟铝S日。年三齋月。或八王日。或自妻娠妊產(chǎn)后等。非處者。除小便道。或于大便道。及口中。非女者;蚴悄凶印;螯S門二根。處女者。未曾嫁人。又非己所攝受。他婦者。屬他所攝。自身者。令他人于自身或大便道。或口中。作不凈行。凈法與人者。應教人精持梵行。永離生死苦本也!〈私渑f云非性惟遮。以男女居室。世法所不禁故。今言正淫可爾。若邪淫事。國制強奸者斬。和奸者笞。淫男者杖。安得無罪。又前朝古制。和奸者男女皆坐宮刑。罪亦不輕。況出家人既不娶婦。觸境皆邪。故知亦具性遮二業(yè)。若在家菩薩受八關(guān)齋。一日一夜斷于正淫?稍莆┱跇I(yè)耳。三緣成重。一是道。二淫心。三事遂。一是道者。小便道。大便道?诘馈H粲谌伺。天女。修羅女。鬼神女。畜生女。三道中行淫欲。皆波羅夷。若于人男。天男。修羅男。鬼神男。畜生男。大便道及口中二道行淫。皆波羅夷。若于人黃門。乃至畜生黃門。二道中淫。皆波羅夷。若于人二根。乃至畜生二根。二道中淫。皆波羅夷。乃至一切已死者。但令三道未壞。于中行淫。皆波羅夷。若令一切男子。于自身二道行淫。皆波羅夷。二淫心者。心生喜樂。如饑得食。如渴得飲。非如熱鐵刺身。三事遂者。于三道中。男根得入如胡麻許。據(jù)此時結(jié)重罪。失戒體。未入而中止。結(jié)方便罪。不犯者。為怨家所執(zhí)。如熱鐵刺身。惟苦無樂。或熟睡不知;蚩駚y壞心;蜣D(zhuǎn)生不自憶。 七眾者。出家五眾。全斷淫欲。在家二眾。惟制邪淫。就己妻妾。復制非時非處。又月六齋日。年三齋月等。若受八關(guān)戒時。無復邪正。一切俱制。犯者皆結(jié)重罪。  大小乘略不同。小乘夢中失精不犯;蛟频载熜。大乘若夢行淫。寤應生悔。訶責煩惱。倍于聲聞也!¢_遮者。菩薩戒本云。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女色。現(xiàn)無系屬。習淫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舍不善業(yè)。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生多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圣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解曰。處在居家。則斷非出家人事,F(xiàn)無系屬。則斷非他所守護。繼心來求。則斷非自起染心。方便安處。則斷是以禮攝受。故無犯而有功也。出家菩薩護圣教誡。豈容稍借口哉!」麍笳。華嚴二地品云。邪淫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解曰。邪淫亦三品分別。母女姊妹六親行淫。名上品。余一切邪淫。名中品。己妻非時非處等。為下品。又約心猛弱論三品。又約悔不悔論三品。致感三涂也。十善業(yè)道經(jīng)云。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贊法。一諸根調(diào)順。二永離喧掉。三世所稱嘆。四妻莫能侵。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凈戒品云。離欲邪行。亦四種報。一者于現(xiàn)生中。一切人天之所稱贊。亦無疑阻。人所敬重。遠離惡名。二者六根調(diào)順。令染欲火。勢力微劣。三者未來生處。父母宗親。妻子眷屬孝友貞順。純一無雜。離于女人所有過失。令諸眾生無復染愛。四者為離邪淫而得馬王陰藏之相。乃至成就無上菩提。 觀解者。淫名耽染。有事淫。有理淫。色界凡外。耽著味禪。無色凡外。耽著空定。二乘耽著涅槃寂滅。菩薩耽著游戲神通。別教棄于二邊。耽著中道。惟圓人了達一心三觀。性修不二。理智一如。亡能所。絕對待。不犯理淫!曰谡摺R蛳蛞蝗嘶。或自責心。淫緣向三人悔;蛳蛞蝗。淫法向眾僧悔。或向三人。淫業(yè)失戒。須取相懺。又弄陰失精。觸女身。向女人作粗惡語。或贊身索供;驗槊郊奘隆1惹鹱砸郎ǔ鲎。余眾向眾僧悔過。若弄未出精而中止。若觸黃門二根男子身。若向黃門二根男子作粗惡語。贊身索供。若媒嫁事未成等。向三人悔;蛳蛞蝗恕H舻⒅珶o色定。用析觀無生懺治之。亦可用后三無生懺。若耽著涅槃。用體觀無生治之。亦可用后二無生懺。若耽著游戲神通。用次第無生懺之中觀治之。亦可用一心無生妙懺。若耽著中諦。惟用一心無生妙懺治之!⌒拮C者。初果永斷邪淫。三果永斷正淫。乃至夢中不復失精。別教初住同初果。五住同三果。圓教初信同初果。五信同三果。理淫者。藏四果。通已辦。別七住圓七信。永斷色無色愛。通教菩薩分三根。上根三地四地出假。中根五地六地出假。下根七地八地出假。永斷涅槃法愛。別教十向習中觀。永斷神通法愛。圓教五品。善知法界。伏中道愛。初住分斷。妙覺究竟斷盡!⌒詯赫。用事淫。如釋迦以化人度淫女。菩薩以分身應魔女。令發(fā)菩提心。婆須密多以淫女身。令人證解脫門等。用理淫。則法喜為妻。佛得第一無上法喜之樂。名為究竟受五欲人。

 。ǜ┑谒耐Z戒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yè)。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yè)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虛而不實。欺凡罔圣。回惑人心。名為妄語。此有四別。一妄言。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聞覺知等亦爾。共稱八種妄語。眼根名見。耳根名聞。鼻舌身三名覺。亦名為觸。鼻亦可名為聞。意根名知。又實有言無。實無言有。乃至法說非法。非法說法等。但令違心而語。皆名妄言。二綺語。謂一切華靡浮辭。無義無利。及一切世間王論賊論飲食論等。三兩舌。謂向此說彼。向彼說此;ハ嚯x間。令成乖諍。四惡口。謂粗重罵詈。忿怒咒咀。令他不堪。此戒正制大妄語罪。余一切妄言綺語。是此戒兼制。若兩舌惡口。重者自屬說過毀他二戒。輕者自屬十三十九戒制也。自妄語者。自言我得十地。辟支。四果。四向。四禪。四空。成不凈觀。成安般念。六通。八解。天來。龍來。修羅鬼神。悉來問答;蜓砸褦嘟Y(jié)使;蜓杂离x三涂。如是等虛而不實。圖致名利。名大妄語。教人妄語者。教人為我傳揚美德。以致名利。同重。若教人自言是圣。名利自屬彼人。但結(jié)輕垢。此戒兼制。方便妄語者。作種種顯異方便。或借鬼神仙乩;蛴弥湫g(shù)。令人得夢境等。妄語因者。起心欲誑他人。以取名利。妄語緣者。行來動止。語默威儀。種種方便。以顯圣德。妄語法者。即十地四果等法。妄語業(yè)者。了了出口。前人領(lǐng)解。乃至等者。舉輕況重。兼制小妄言也。身心妄語者。身業(yè)表相。亦名妄語。如問其得果。點首示相。問清凈不。默然不答等。繇欺誑心表示身相。令前人領(lǐng)解?陔m不言。亦名妄語也。正語者。如實而語。正見者。為生死。為菩提。為眾生。不為名利。邪語邪見。反此可知。邪業(yè)者。依于邪語邪見。必成邪命惡業(yè)也!〈艘嘈哉诙䴓I(yè)。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欺誑心。四說重具。五前人領(lǐng)解。一眾生者。上中下三品如前說。上品境中。向父母師僧妄語。犯重。向諸圣人妄語。此人不惑。又能以神力遮余人令不聞。但結(jié)方便罪。若圣人中未證他心智者。向說仍重。向中品境天人等同重。正是回惑之境。或諸天有他心通。不受其惑。亦止結(jié)方便罪。向下品境;蛟仆。義疏結(jié)輕。今言下境既有解語受戒之機。向說亦應犯重。以鼓惑鬼畜。尤堪作名利媒故;蚩墒Ы洹*q許重受;蚩山Y(jié)不失戒重耳。二眾生想。亦當疑僻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如前可例。又圣人。圣人想。圣人疑。為說妄語。結(jié)輕。圣人。非圣人想。為說妄語。稍重。非圣人。非圣想。非圣疑。為說妄語。結(jié)重。非圣人。圣人想。為說妄語。稍輕。又人。人想。人疑。為說妄語。結(jié)重。人。非人想。稍輕。非人。人想。人疑。稍重。非人。非人想。更輕。上文眾生想六句。約無情為非眾生。與有情相對。故有二句無犯。此指鬼畜為非人相對。故但論重輕。無不犯者。三欺誑心。謂希圖名利。非增上慢。亦非戲笑假說。正是業(yè)主。此仍分通心。隔心。若通欲一切人聞。隨有聞者結(jié)重。若本惟欲此人聞。此人不聞而彼人聞。于彼無欺誑心?偛唤Y(jié)罪。還于此人結(jié)方便罪。若增上慢。亦犯輕垢。戒本經(jīng)云。菩薩見味禪以為功德。是染污犯也。四說重具。謂十地辟支等。雖四禪四空。凡外亦能修證。而是世間勝法。故亦同重。不凈安般二觀。乃佛法二甘露門。今言成就。即是有證有得。天龍等來。正是彰其圣德。斷結(jié)使。離三涂。皆屬果證中事。故皆犯重。若欲說初果。誤說二果。欲說二果。誤說初果等。既不遂妄語本懷。止結(jié)方便罪。若言成就總別相念。暖頂?shù)确。干慧性地。別十信。圓五品。既是凡夫法。似不結(jié)重。或雖重。亦不失戒。若言旋風土鬼。來至我所。若言持戒清凈。善通三藏。能習禪思等。虛而不實。皆犯輕垢。五前人領(lǐng)解。或自說;蚪倘苏f;蜃鲿f。但令彼人領(lǐng)知信服。據(jù)此時結(jié)重。若對面不解。且結(jié)方便。后追思前言忽解時。結(jié)重。若人汝得果得道否。若點首自肯者。結(jié)重。默然不言非者。結(jié)輕。其余小妄言等。隨一一語。結(jié)一一輕垢。隨多人領(lǐng)解。結(jié)多多輕垢。若增上煩惱。數(shù)數(shù)違犯。無慚愧心。失菩薩戒。失戒后更說。止得性罪。若深生慚愧。永斷相續(xù)。亦許更受。未必須見相也。不犯者?。亂。病壞心。后生不自憶。及戲笑說。誤說。獨說;蛳蛉苏f十地四果等法。不言自證。又綺語亦此戒兼制。戒本經(jīng)中。別有綺語戒云。若菩薩。掉動。心不樂靜。高聲嬉戲。令他喜樂。是犯染污起。若忘誤。犯非染污起。不犯者。為斷彼故。起欲方便。攝受對治。性利煩惱更數(shù)數(shù)起。又不犯者。他起慊恨。欲令止故。若他愁憂。欲令息故。若他性好戲。為攝彼故。欲斷彼故。為將護故。若他疑菩薩慊恨違背。和顏戲笑,F(xiàn)心凈故。又有世論戒云。若菩薩。以染污心。論說世事經(jīng)時者。是犯染污起。若忘誤經(jīng)時。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見他聚話。護彼意故。須臾暫聽。若暫答他問未曾聞事。 七眾同犯!〈笮〕司阒!¢_遮者。戒本云。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囹圄縛難。刖手足難。劓鼻刵耳剜眼等難。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妄語。然為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擇。故作妄語。自無染心。惟為饒益諸有情故。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薩見諸有情。信樂倡妓吟詠歌諷。或有信樂王。賊。飲食。淫蕩。街衢。無義之論。菩薩于中。皆悉善巧。于彼有情。起憐愍心。發(fā)生利益安樂意樂,F(xiàn)前作倡妓吟詠歌諷。王。賊。飲食。淫。衢。等論。令彼有情。觀喜引攝。自在隨屬。方便獎導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現(xiàn)行綺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大般涅槃經(jīng)云。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說言。佛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知不見。是故應當勤修方便。斷壞煩惱。作是說者。當知不犯四重。若有說言。我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有佛性故。有佛性者。必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緣。我今已得成就菩提。當知是人。犯波羅夷。何以故。雖有佛性。以未修習諸善方便。是故未見。以未見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麍笳。二地品云。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解曰。大妄語亦分三品。對父母師僧人天為上品。對鬼畜等為中品。對佛菩薩圣人為下品。以不受惑故也。又欺誑心強弱分三品。又悔不悔分三品。以此牽墮三涂。小妄語。及綺語。則對上境為上品。罪在欺侮故。對中境為中品。對下境為下品。又亦約心約悔論三品。牽三涂也。十善業(yè)道經(jīng)云。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贊法。一口常清凈。優(yōu)鉢羅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fā)言誠證。人天敬重。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yè)清凈。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fā)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一定為智人所愛。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三定于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時。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凈戒品云。離虛誑語。亦四種報。一者現(xiàn)行實語。諸天憐念。常共守護。二者既無虛誑。眾生信受。若說法時。人皆諦信。無勞功力。乃至斷妄語者。不復造作惡業(yè)。何以故。以他問時。如實答故。若在閑靜。不起妄念。何以故。若人問我。汝閑居時。生妄念否。若言無者。是虛誑語。若言有者。羞愧他人。以是因緣。能令妄心漸漸微薄。三者所生之處。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蘇曼那香。一切有情之所愛敬。不疑他人有虛誑語。亦令他人信己實語。能令眾生永斷疑網(wǎng)。四者所有言辭。人皆信受。能令眾生聞法歡喜。乃至當?shù)脽o上菩提。離無義語。亦四種報。一者現(xiàn)在世中。智人贊嘆。心無卒暴。而得安樂。二者所出言教。人皆信受。粗惡微薄。三者未來生處。恒聞種種如意音聲。四者漸次能得無上菩提。獲無礙辯。設(shè)彼大千世界。一切天龍人非人等。來詣佛所。同于一時。各各別問自所疑事。時佛于一剎那。以一言音。悉能酬對。皆契本心。斷除疑網(wǎng)!±斫庹。違如實理。有所言說。皆名妄語。凡夫說有。違于本空。外道說無。違于緣起。二乘說真違俗。菩薩說俗違中。別教說中。雙違二諦。惟圓人了達法界。如理而說。名不妄語。亦名非無義語!曰谡摺4笸Z成。失戒。須取相懺。小妄語綺語等。增上頻犯。失戒。應須更受。余一切等流。及方便罪。隨其輕重。用三種作法除之。復有法說非法等一切妄語;蚱品ㄝ喩;蚱启赡ドH羝品ㄝ喪鲁。犯逆罪。不可悔。惟得用無生懺。轉(zhuǎn)重令輕耳。不成。犯方便重垢。須向一切僧悔過。若破羯磨事成。據(jù)聲聞律。不犯逆罪。今觀此經(jīng)云。破羯磨轉(zhuǎn)法輪僧。均名七逆。似非專指破法輪僧。以大士紹隆義勝。故破羯磨亦成逆也。不成。亦方便重垢。向一切僧悔過。若違理妄語。凡外用真諦無生懺。二乘用從空出假懺。菩薩用中道無生懺。別教用一心無生懺。又一心無生懺。除一切事理妄語罪。無有不盡!⌒拮C者。藏通初果。別住圓信。永斷事妄。藏通初果。斷違空違緣起妄。出假菩薩。斷違俗妄。別十回向。伏違中妄。登地永斷。圓五品位。伏違二諦之妄。初住永斷!⌒詯赫。用事妄。如開遮所明。用理妄。則生生不可說。作生生說。生不生不可說。作生不生說。不生生不可說。作不生生說。不生不生不可說。作不生不生說。法非言說。言說皆妄。法非默然。默然亦妄。以四悉檀因緣。用妄言說。及妄默然。巧誘眾生。出魔入佛。名大妄語。亦最綺語。

 。ǜ┑谖弭平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yè)。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酤者。貨賣求利。酒者。飲之醉人。是無明藥。自酤者。身行貨賣。教人者。令他為我賣酒。同重。若教他自酤。利不入己。結(jié)輕。乃此戒兼制。因者。求利之心。緣者。種種器具。法者。斤兩價直。出納取與等事。業(yè)者。運手賣酒授與前人。一切酒者。西域酒有多種。或華或果。皆可造酒。但令飲之醉人。皆不得酤。起罪因緣者。四分律明飲酒十失。一顏色惡。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xiàn)嗔恚相。五壞田業(yè)資生法。六增致疾病。七益斗訟。八無名稱。惡名流布。九智慧減少。十身壞命終。墮三惡道。大論復明三十五失等!〈宋┱跇I(yè)。以王法所不禁故。然是惡律儀所攝。雖不受戒人作此業(yè)者。亦招苦報。故特為大士設(shè)此厲禁。倘總無罪報。又何須結(jié)戒。令大士掣肘哉。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希利貨賣。四是真酒。五授與前人。眾生三品如上說。上品者。賣與無醉亂人則輕。賣與有醉亂人則重。中品人天。正是所制。犯重。下品舊云結(jié)輕。以亂道義弱故。今云酤與受戒鬼畜等亦重。眾生想者。有醉亂。醉亂想。疑。犯重。余四句輕。又中品。中品想。疑。二句則重。中品。下品想。及下品三句。皆輕。又下品有戒。有戒想。疑。二句則重。余四句輕。希利貨賣者。正是業(yè)主。出家菩薩。一切眅賣求利都制。在家菩薩。止許如法求財。不許作此惡律儀也。是真酒者。酒色。酒香。酒味。飲之醉人。犯重。雖無酒色酒香。而有酒味醉人。亦重。雖似酒色酒香。而無酒味。飲不醉人。無罪。藥酒雖亦希利。不能亂人。在家菩薩酤者無罪。又在家菩薩。或在淫舍。或賣凈肉。皆犯輕垢。以招呼引召。不能如酒故也。授與前人者。從授受時結(jié)重。 七眾同犯。 大小乘不全同。小乘作酒。止結(jié)不應。酤者同于販賣。大乘作時結(jié)方便罪。酤犯重也!逃^律論。惟遮不開。 果報者。過酒器與人飲酒。尚云五百世無手。況復酤酒!±斫庹。有三毒酒。散亂酒。禪定酒。無知酒。無明酒。三毒。散亂。迷醉欲界中人。禪定。迷醉色無色界中人。無知。迷醉二乘。無明。迷醉菩薩。自醉結(jié)輕。招呼同伴結(jié)重也。 懺悔者。酤酒業(yè)成。失戒。據(jù)此經(jīng)中。例須取相。若約地持為例;蛳虮娚笾鼗谶^?叭胃堋R允钦跇I(yè)故也。若未成酤業(yè)。及賣凈肉。在淫坊等;蛳虮娚O蛉艘蝗说。例得悔除。若三毒酒。散亂酒。禪定酒。治以析觀。體觀。次第。一心。四種無生。無知酒。治以次第。一心。二種無生。無明酒。惟以一心無生治之!⌒拮C者。初果得道共力。永斷事酤。凡外酤三毒。散亂。禪定等酒。初果亦永不酤。未免自飲。四果永不復飲。若無知酒。二乘但飲不酤。出假位中。更不復飲。若無明酒。地前菩薩。亦酤亦飲。登地但飲不酤。妙覺永不復飲也!⌒詯赫。事惡。惟用飲。不用酤。用飲如末利夫人事。理惡。亦酤亦飲。謂法性理水。陶然真樂。名為真酒。諸佛菩薩。自既醉飽。亦廣飲人。又中諦酒。俗諦酒。真諦酒。三昧酒。十善酒。以中諦酒。酤與別圓菩薩。以俗諦酒。酤與藏通菩薩。以真諦酒。酤與藏通二乘。以三昧酒。酤與色無色界。以十善酒。酤與人天。各令醉飽。又中諦藥酒。治菩薩病。俗諦藥酒。治二乘病。真諦藥酒。治凡夫病。三昧藥酒。治散亂病。十善藥酒。治十惡病。既酤與人。亦示自飲。又一切眾生醉三毒酒。與其同事。亦復示飲。又如婆藪仙人。示酤三毒酒。為眾作誡。

  (庚)第六說四眾過戒

  若佛子?谧哉f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yè)。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說者。向未受菩薩戒人。說大乘七眾罪過。向未受具戒人。說比丘比丘尼二眾罪過也。出家在家菩薩。即通指大乘七眾。比丘比丘尼。即別指小乘二眾。以住持僧寶。關(guān)系法門。故亦同重。罪過因等。應云說因。說緣。說法。說業(yè)。因者。說罪之心。緣者。欲說時莊嚴方便。法者。輕重罪相。業(yè)者。了了出口。前人領(lǐng)解。二乘名惡人者。執(zhí)一定之規(guī)繩。疑大人之作略。不知大乘妙用。故斥之為惡人。佛法中罪過者。揀非外道罪過。亦揀非犯邊罪已失戒人罪過也。 此亦性遮二業(yè)。六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說罪心。四所說過。五所向人。六前人領(lǐng)解。眾生者。上中二境。有菩薩戒。有比丘比丘尼戒者重。無戒者輕。下境。舊云有戒無戒皆輕。今云有菩薩戒者宜重。但未必失戒耳。若前人實犯重罪。已失戒者。說但犯輕。或雖犯重。而未失戒;螂m失戒。如法重受。說皆犯重。眾生想者。有戒無戒六句。二重。四輕。說罪心者有兩。一陷沒心。欲令前人失名利等。二治罰心。欲令前人被系縛等。此二心正是業(yè)主。不論是實是虛。皆犯重。若獎勸心說。及僧差說罪。皆不犯。所說過者;蛘f罪事;蛘f罪名。各有當疑僻六句。罪事者。殺盜淫妄飲酒食肉等事。罪名者。大則七逆十重輕垢。小則五篇七聚等名。若重名重事。作重想重疑而說。犯重。作輕想說。犯輕。若輕名輕事。作輕想輕疑而說。犯輕。作重想說。犯重。所向人者。上中二境。無菩薩戒。為說菩薩七眾罪過。犯重。無比丘比丘尼戒。為說二眾罪過。犯重。若向有大乘戒。有具戒者。如法說實舉過。令其懺悔。不犯。若所說不實。自屬謗毀戒也。下境。不論有戒無戒。向說皆輕。毀損不深故。前人領(lǐng)解者?跇I(yè)事遂。據(jù)此時結(jié)罪。隨語語結(jié)。隨人人結(jié)。若未解時。止結(jié)方便!∑弑娡!〈笮‘。小乘說第一篇。犯第二。說第二篇。犯第三。說第三篇以下。悉犯第七聚。大士宜掩惡揚善。故說重同重。說輕同輕!¢_遮者。惟除僧差。及獎勸因緣。余悉不開。 果報者。若所說是實。即上品兩舌。亦兼惡口。若所說不實。復是妄語。華嚴二地品云。兩舌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弊惡。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解曰。兩舌惡口。約境。約心。約悔不悔。亦各三品。牽墮三涂也。十善業(yè)道經(jīng)云。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可壞法。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三得不壞信。順本業(yè)故。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沮壞。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凈業(yè)。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辭美妙。五言可承領(lǐng)。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凈戒品云。不離間語。亦四種報。一者現(xiàn)在能令自他無諍。所在安樂。二者以和合故。眾人愛敬。過去所有離間語罪。悉得銷滅。于三惡趣。心無憂懼。三者于未來世。得五種果。一能獲金剛不壞之身。世間刀杖。無能損壞。二于所生處。得善眷屬。無諸乖諍。不相舍離。三于所生處。設(shè)不遭遇善友知識為說法者。自然覺悟無二法門。于佛法僧。深生信向。無有退轉(zhuǎn)。四令諸有情一心一事。歡喜相向。速能證得慈三摩地。五能勸發(fā)一切有情修習大乘。令不退轉(zhuǎn)。四者由遠離間。常和合語。得善眷屬。隨順調(diào)伏。乃至涅槃。不相舍離。離粗惡語。亦四種報。一者現(xiàn)在世中。心常清凈。興大悲云。降慈心雨。滅妄貪欲。止恚風塵。令得清凈。二者輭語之人。一切愛敬。贊嘆隨順。令粗惡者。漸得調(diào)伏。六根清凈。三業(yè)無染。三者于當來世。永離三涂。常生善處。四者漸次能得無上菩提。具梵音聲。說法之時。隨類各解。而生念言。今薄伽梵。為我說法。不為余人。所說妙法。皆契我心。除我身心煩惱習氣!±斫庹摺H绱竽鶚劷(jīng)云。佛禁無常。汝猶說者。即破佛禁。又云。我等皆應善覆無常。說于常住。以此為例。即是隱惡揚善之義。若隱覆常住。說于無常。是說佛過。亦是說四眾過。 懺悔者。犯重失戒。應須更受;驈腿∠。彌善。犯輕作法。隨事斟酌。犯于理說。惟用一心無生!⌒拮C者。初果以去無事說。圓人初心無理說!⌒詯赫摺Uf佛菩薩為究竟五逆。究竟大盜。究竟五欲。究竟大妄語人。

 。ǜ┑谄咦再潥

  若佛子。自贊毀他。亦教人自贊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yè)。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自贊者。稱己功德。毀他者。譏人過惡。彼此互形。顯己德而彰人短。使名利歸于自身。故犯重也。若但以貪心自贊。但以嗔心毀他。各各結(jié)染污犯。戒本經(jīng)中別有此條。今經(jīng)亦此戒兼制也。教人者;蚪倘速澪覛麆t重;蚪瘫俗再潥藙t輕。因者。貪利之心。緣者。作諸方便。法者。陳其善惡。業(yè)者。前人領(lǐng)解!〈艘嘈哉诙䴓I(yè)。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贊毀心。四說贊毀具。五前人領(lǐng)解。眾生者。上中二境重。下境輕。眾生想者。上中。上中想。疑。二重。余四句輕;蛳戮匙魃现邢。亦重也。贊毀心者。欲彰彼短。使名利悉歸于己。非為折伏。非為利益也。說贊毀具者。一種姓;蜃稹;虮啊6袠I(yè)。或貴;蛸v。三伎術(shù)工巧。或上;蛳。四過犯;蛴;驘o。五結(jié)使;蜉p;蛑。六形相;蚝谩;虺。七善法;蚓摺2痪。前人領(lǐng)解者。口業(yè)事遂。隨語語結(jié)重。羯磨文云。若以上品纏犯。失菩薩戒。應須更受。中品纏犯。應向三人;蜻^三人;谶^除滅。下品纏犯。向一人悔。以下三戒并同。又不隨喜他善。亦應此戒兼制。戒本經(jīng)云。知他眾生有實功德。以慊恨心。不向人說。亦不贊嘆。有贊嘆者。不唱善哉。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不犯者。知彼少欲。護彼意故。若病。若無力。若以方便令彼調(diào)伏。若護僧制。若令彼人起煩惱。起溢喜。起慢。起非義。除此諸患故。若實功德似非功德。若實善說似非善說。若為摧伏外道邪見。若待說竟!∑弑娡!〈笮‘。大士利安為本。故重。小乘自贊犯第七聚。毀他犯第三篇。不合結(jié)也!¢_遮者。戒本經(jīng)云。若輕毀外道。稱揚佛法。若以方便令彼調(diào)伏。舍離不善。修習善法。又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麍笳摺W再澣魧。即如淫女為一錢故而現(xiàn)戲笑。若復不實。自得大妄語報。毀他若實。名為惡口。不實。復兼妄語。所有果報。悉如上說!±斫庹摺F刑釣樽。煩惱為他。涅槃為自。生死為他。菩提是道諦。煩惱是集諦。涅槃是滅諦。生死是苦諦。若生滅四諦。即具贊毀。無生四諦。即無贊毀。若無量四諦。即具贊毀。無作四諦。即無贊毀。又二乘以真為自。以俗為他。菩薩以俗為自。以真為他。別教以中為自。二諦為他。皆具贊毀。圓無自他。故無贊毀。又對待妙。即具贊毀。絕待妙。即無贊毀!曰谡。事中贊毀。如羯磨文所云。理中贊毀。即用體觀。一心。二種無生。 修證者。初果以上。永斷事惡。八人見地。永斷界內(nèi)理惡。別地圓住。永斷界外理惡!⌒詯赫。用事贊毀。則摧邪顯正。彈偏斥小。嘆大褒圓。用理贊毀。則法性為自。無明為他。無明之性。即是法性。無可贊毀。而熾然贊毀。

 。ǜ┑诎藨a惜加毀戒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yè)。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吝惜所有。名之為慳。或吝財;蛄叻ā=运粦。教人者;蚴谷藶槲揖軞Аt重。或教人自行慳毀。則輕。因者。鄙吝之心。緣者。莊嚴方便。法者。示秘惜打罵等相。業(yè)者。前人領(lǐng)納。貧窮人者。或貧于財;蚋F于法。又空乏名貧?辗t手足無措名窮。財法皆有貧窮二苦也。隨前人所須者。財則若多若少。法則若大若小。皆應與之。惡心者。慳吝鄙惜。嗔心者。不喜其人。明非見機折伏也。決定毗尼經(jīng)云。在家菩薩。應行二施。一財。二法。出家菩薩行四施。一紙。二墨。三筆。四法。得忍菩薩行三施。一王位。二妻子。三頭目。皮骨。義疏云。當知凡夫菩薩。隨宜惠施。都杜絕。故犯也!〈艘嘈哉诙䴓I(yè)。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慳毀心。四示慳毀相。五前人領(lǐng)納。眾生者。上中二境。及下境。有戒者悉重。余輕。眾生想六句。三重。三輕。如上說。慳毀心者。謂惡嗔吝惜財法。欲以打罵拒絕。是犯。若彼不宜聞法得財。宜見訶辱。皆不犯。二慳毀相者。或隱避不與財法;蜓远紵o;蚴终闰(qū)斥。或惡言加罵;蜃宰;蚴谷舜蛄R。皆重。前人領(lǐng)納者。知我吝惜之相。受我打罵之辱。隨事隨語結(jié)重。若彼遣使。求財請法。對使人慳惜。遙作訶罵。既非對面。損惱稍輕。皆不結(jié)重。或雖重。不失戒也。不犯者。戒本經(jīng)云。若自無。若求非法物。若不益彼物。若以方便令彼調(diào)伏。若彼犯王法。護王意故。若護僧制。此明不與財不犯也。又云。若外道求短。若重病。若狂。若知不說。令彼調(diào)伏。若所修法未善通利。若知前人不能敬順。威儀不整。若彼鈍根。聞深妙法。生怖畏心。若知聞已。增長邪見。若知聞已。毀呰退沒。若彼聞已。向惡人說。此明不與法不犯也。又菩薩善戒經(jīng)云。求者三至。若不施者。是名犯重。不犯者。若以方便善語慰喻。令彼求者不生恨心。求者二種。一者貧窮。二者邪見。不施貧者。則便得罪。不施邪見。則不名犯。又菩薩攝受徒眾。即應以二事將護。所謂法及衣食。亦應此戒兼制。戒本經(jīng)云。若菩薩攝受徒眾。以嗔恨心。不如法教授。不能隨時從婆羅門居士所。求衣食臥具。醫(yī)藥房舍。隨時供給。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以方便令彼調(diào)伏。若護僧制。若病。若無力。若使有力者說。若彼有力。多知識大德。自求眾具。若曾受教。自己知法。若外道竊法。不能調(diào)伏。  七眾同。  大小異。大乘不揀親疏。求者皆施。不與加毀悉犯。以本誓兼物故。小乘惟弟子不教法。犯第七聚。不與財。不制。加毀隨事各結(jié)。不合為重。  開遮者。戒本經(jīng)云。觀眾生應以苦切之言。方便利益。恐其憂惱而不為者。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觀彼現(xiàn)在少所利益。多起憂惱。  果報者。慳毀之罪。亦在三涂。又慳財余報。生生貧窮。慳法余報。世世愚鈍。當知不慳。即是無貪善根所攝。十善業(yè)道經(jīng)云。若離貪欲。即得成就五種自在。一三業(yè)自在。諸根具足故。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奪故。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于昔時不慳嫉故。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yǎng)。凈戒品云。離貪嫉者。亦四種報。一者現(xiàn)在世中。于他富貴。起墮喜心。不舍毫厘。獲大功德。二者一切愛敬。身心安樂。威德自在。能凈心中貪欲云翳。猶如夜月。眾星圍繞。三者所生之處。六根圓滿。財寶豐足。眾人愛敬。常行惠施。無礙辯才。處眾無畏。四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眾圣圍繞。功德最上。一切眾生。同受教命。  理解者。秘真妙法名慳。令獲陋果名毀。法華經(jīng)云。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則墮慳貪。是事為不可。  懺悔者。事慳悔過。例前可知。理慳須用一心無生。法華云。惟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  修證者。初果斷事慳。亦斷真諦慳。菩薩不慳俗諦。別人不慳中諦。圓人不慳。法性。名字不慳。乃至究竟不慳。  性惡者。不舍一法名慳。破相歸性名毀。

 。ǜ┑诰培列牟皇芑诮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緣。嗔法。嗔業(yè)。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于一切眾生中。乃至于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嗔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因者。忿恨隔絕之心。緣者。嗔隔方便。法者。示相發(fā)口。業(yè)者。前人領(lǐng)解。非眾生者。變化幻人等。彼雖無情。作有情想而行嗔辱。亦犯輕也。  此亦性遮二業(yè)。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嗔隔心。四示不受相。五前人領(lǐng)解。眾生者。上中二境重。下境輕;蛴薪湔咭嘀。但不失戒也。眾生想六句。如上。嗔隔心者。心懷忿恨。不欲和解。正是業(yè)主。示不受相者;蜿P(guān)閉斷隔。發(fā)口不受。前人領(lǐng)解者。知彼不受。隨身口業(yè)多少結(jié)重。不犯者。戒本經(jīng)云。若以方便。令彼調(diào)伏。若彼不如法悔。其心不平。不受其懺。無罪。又云。若不慊恨。性不受懺。是犯非染污起。又云。若菩薩侵犯他人;螂m不犯。令他疑者。即應懺謝。慊恨輕慢。不如法懺謝。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以方便。令彼調(diào)伏。若彼欲令作不凈業(yè)然后受者。不謝無罪。若知彼人性好斗訟。若悔謝者。增其嗔怒。若知彼和忍。無慊恨心。恐彼慚恥。不謝無罪。解曰。此輕垢罪。亦應此戒兼制也。  七眾同。  大士接取眾生為務。以乖化他之道。故重。小乘自利。嗔他犯第七聚。  開遮者。戒本經(jīng)云。見有眾生應訶責者。應折伏者。應罰黜者。以染污心不訶責。若訶責不折伏。若折伏不罰黜。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彼不可治。不可與語難可教誨。多起慊恨。若觀時。若恐因彼起斗諍相違。若相言訟。若僧諍。若壞僧。若彼不諂曲。有慚愧心。漸自改悔。又云。若菩薩成就種種神力。應恐怖者而恐怖之。應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眾生消信施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彼眾生。更起染著。外道謗圣。成就邪見。若彼發(fā)狂。若增苦受。一切不犯。又唐譯戒本云。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惡語。猛利訶擯。方便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以饒益心。于諸有情。出粗惡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解曰。以饒益心。則非嗔隔心明矣。  果報者。二地品云。嗔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惱害。十善業(yè)道經(jīng)云。若離嗔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一無損惱心。二無嗔恚心。三無諍訟心。四柔和質(zhì)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七身相莊嚴。眾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時。得佛無礙心觀者無厭。凈戒品云。離嗔恚者。亦四種報。一者現(xiàn)世六根聰利。儀容可觀。人所親附。二者心無嗔恚。一切惱害打罵訶責。盡皆不起。譬如有人持迦嚕羅咒。一切諸毒。無能害之。以無恚怒增長慈心。以慈真言。令三十六俱胝天魔鬼神。悉皆摧伏。奉慈真言。無所損害。三者于未來世。以慈心梯。上生梵世。一劫安樂。令諸眾生。斷惡修善。四者漸次能得無上菩提。具足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熾然炳著。無量功德。蘊集其身。  理解者。凡外隔真。二乘隔俗。出假隔中。但中隔于二諦。  懺悔者。事嗔作法。例前可知。隔真用析體等四種無生。隨一皆得。隔俗。于體觀等三。隨用其一。隔中。于第一心二懺。亦隨用一。隔二諦者。惟用一心無生。  修證者。三果斷事嗔盡。初果不隔真。出假不隔俗。別向不隔中。別地圓住不隔二諦。又圓信圓觀。皆伏一切理嗔。  性惡者。現(xiàn)忿怒大明王相。是用事嗔。一法不取。名為理嗔。

  (庚)第十謗三寶戒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yè)。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戒亦名謗菩薩藏。說相似法;蛟菩耙娦罢f戒。謗者。乖背之稱。凡解不稱理。言不審實。異解異說。皆名為謗。因者。邪見之心。緣者。邪說方便。法者。言說著述等事。業(yè)者。前人領(lǐng)解。  此亦性遮二業(yè)。邪見為本。復加口過也。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欲說心。四正吐說。五前人領(lǐng)解。眾生者。向上中二境謗則重。向下境輕。眾生想六句。如前可知。欲說心者。謂邪見推畫。惟此是實。余皆虛妄。既心存謬解。喜向人說也。邪見雖多。大端有四。一上邪見。二中。三下。四雜。上者。撥無因果。如闡提等。中者。謂三寶不及外道。若心中計成。失戒。若心知三寶勝?谡f不如。既未翻歸。不失戒體。語語結(jié)重。下者。棄大取小。計成。失菩薩戒。計若未成。犯輕。屬下文心背大乘戒攝。雜者;蚱珗(zhí)。或雜信;蛳的钚〕;蛩剂x僻謬。偏執(zhí)又二。一執(zhí)大謗小。如戒本經(jīng)云。若菩薩如是見。如是說言。菩薩不應聽聲聞經(jīng)法。不應受。不應學。菩薩何用聲聞法為。是犯染污起也。二偏謗一部。于方等中。偏言某部非佛說。亦犯輕垢。如戒本經(jīng)云。若菩薩聞菩薩法藏甚深義。真實義。諸佛菩薩無量神力。誹謗不受。言非利益。非如來說。是亦不能安樂眾生。是犯染污起也。雜信者。不背因果。及三寶大乘。但言外道鬼神。亦有威力。奏章解神。或復勸他。悉犯輕垢。系念小乘者。知大乘高勝。且欲先取小果。后更修大。此名念退。犯輕垢。亦下文暫違菩提心戒攝。思義僻謬者。如今人義淺。三五家釋。是智力不及。此應非罪。若輕輒去取。復有知他為是。強欲立異。皆犯輕垢。又有說相似法。如戒本經(jīng)云。若菩薩如是見。如是說言。菩薩不應樂涅槃。應背涅槃。不應怖畏煩惱。不應一向厭離。何以故。菩薩應于三阿僧祗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作是說者。是犯染污起。何以故。聲聞深樂涅槃。畏厭煩惱。百千萬倍不及菩薩。彼習不染污心。勝阿羅漢也。正吐說者。若自說。若令人傳說。若作書著述等。前人領(lǐng)解者。納受邪言。隨語語結(jié)罪。披書發(fā)解。亦語語結(jié)罪。  七眾同。  大小異。大士化人為任。故重。小乘說殺無果報。淫不障道。世界有邊無邊等。均名惡見。語語犯第七聚。三諫不舍。結(jié)第三篇。更或不舍。作惡見不舍舉羯磨。雖非滅擯。而治法最嚴。冀令永舍惡見故。然終不結(jié)重也。  惟遮不開。  果報者。二地品云。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十善業(yè)道經(jīng)云。若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二深信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三惟歸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兇疑網(wǎng)。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六無量;。轉(zhuǎn)轉(zhuǎn)增勝。七永離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見。舍諸惡業(yè)。九住無礙見。十不墮諸難。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凈戒品云。離邪見者。亦四種報。一者于現(xiàn)世中。離惡知識。親近善友。聞法信受。未生不善。令永不生。已生不善。令盡除斷。未生善法。修習令生。已生善法。修令增長。此正見者。一切善法之根本也。二者能閉不善行門。于大眾中。名稱普聞。心無疑悔。三者未來生處。遇善知識。得善伴侶。順于正見。歸佛法僧。更無異向。于菩薩行。無退轉(zhuǎn)心。除滅罪愆。增長福聚。有漏無漏。生死涅槃。過患利益。能善分別。了達諸法無我我所。無有執(zhí)著。正見力能究竟清凈。四者所有三乘勝妙功德。人不能測。正見之力。皆悉圓滿。能為眾生作歸依處。度脫有情出生死苦。悉皆安置無上大乘。乃至處于法王之位。   理解者。凡外謗真。二乘謗俗。出假謗中。但中謗于二諦。  懺悔者。事謗作法。例前可知。謗真。于四無生。隨用一懺。謗俗。于體觀等三。亦隨用一。謗中。于次第一心。亦隨用一。謗二諦者。惟用一心無生。  修證者。藏不謗真。通不謗俗。別不謗中。圓不謗二。各于外內(nèi)二凡永伏。分證永斷。  性惡者。用事謗。如婆藪仙人。用理謗。四句即為四門。門門皆入道。

 。海┤偨Y(jié)

  善學諸仁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于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xiàn)身發(fā)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zhuǎn)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發(fā)趣。十長養(yǎng)。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此十重戒。與瓔珞經(jīng)同。若善生經(jīng)。單明在家六重。則無后四。若地持經(jīng)。單明出家八重。則無酤酒說過二戒。又地持羯磨文中明受戒法。亦通在家。今此經(jīng)及瓔珞。去復存單。合成十重。然善生經(jīng)意被界內(nèi)。不制后四。猶之可也。地持被界外機。胡不制酤說二戒耶。若謂出家不妨酤酒說過。此決不然。若謂在家不妨贊毀乃至邪說。此尤不可。蓋或各就僧俗易起過邊制之。實則十戒皆通僧俗也。不得現(xiàn)身發(fā)菩提心者。直指此生為語。亦失國王位等者,F(xiàn)在既失其義。未來必并失其名也。問。犯前四戒。則一切戒體俱失。犯后六戒。止是失菩薩法。何云亦失比丘比丘尼位。答。此是一往乘勢之語。又或如從高處墜。法爾至底。理無中止。所以身子六心中退。仍向五道輪回。亦其驗也。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四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五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注

  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ㄎ欤┒魉氖溯p戒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總結(jié)。

  (己)今初

  佛告諸菩薩言。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今當說。

  初句結(jié)前。次句示后也。

 。海┒⻊e釋四十八。第一不敬師友戒。(至)第四十八破法戒。

 。ǜ┑谝徊痪磶熡呀

  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zhuǎn)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嗔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yǎng)。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一切受佛戒人。皆應敬重師友。以有爵位者易生憍慢。故偏舉王及百官為誡也。受戒則福庇幽明。所以鬼神救護。又能弘護法化。故諸佛歡喜。上座有三。一生年上座。戒臘在先。二福德上座。眾所推敬。三法性上座。證入圣位。和尚;蛟凄w波馱耶。此翻親教師;蚍ι。繇此人力。生我無漏妙戒身故。阿阇梨;蛟瓢⒄诶嬉4朔壏稁煛V^教授威儀。示我軌式。即下文所稱教誡法師也。大德者。總嘆具大功德。同學者。宗同一師。同見者。心同一解。同行者。身同一業(yè)。憍者?杭骸B。忽人。癡者。不知賢圣。嗔者。心懷忿恚。以自賣身等者。舉重況輕。謂尚應如此供養(yǎng)。況迎拜之儀而不為耶。此四十八輕戒。準十重法。亦應有不敬因。不敬緣。不敬法。不敬業(yè)。飲因。飲緣。飲法。飲業(yè)。乃至破法因。破法緣。破法法。破法業(yè)等。但以眾輕垢。成與未成。同稱惡作。故不復委明耳。  此亦性遮二業(yè)。四緣成罪。一師友。謂上座及同行等。二師友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不敬心。戒本經(jīng)云。若憍慢嗔恨。不起迎拜等。是染污犯。若懶惰懈怠。或無記心;蛲`。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重病。若亂心。若睡眠不知。若聽法。若說法。若在說法眾中。護說者心。若以方便令彼調(diào)伏。若護僧制。若護多人意。四應迎不迎。應供不供等。事成。隨事結(jié)罪。  七眾同。  大小共。  惟遮不開;蚍奖懔钫{(diào)伏。亦得名開。  果報者。師友知識。是得道大因緣。是全梵行。不敬則永失法利。魔所攝持。敬則常遇善緣。成就佛法。  理解者。外道不敬真諦。二乘不敬俗諦。藏通不敬中諦。別教不敬二諦之友。  懺悔者。慢人。作法懺。慢法。如次用四種無生。  修證者。初果得不壞凈。及凈心地菩薩。永斷事慢。四教分證人。如次斷四種理慢。  性惡者。瑜伽法中作觀音慢。是觀行慢。十地品云。我當于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等。是分證慢。天上天下。惟吾獨尊。是究竟慢。

  (庚)第二飲酒戒

  若佛子。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一切酒不得飲。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故飲者。明非不知誤飲。一切眾生。指異類也。余如酤戒中釋。  此是遮業(yè)。四緣成罪。一是酒。謂飲之醉人。二酒想六句。二咽咽結(jié)罪。二輕垢。二無犯。三有飲心。四入口咽咽結(jié)罪。若教他飲。咽咽二俱結(jié)罪。不犯者。病非酒不療。  七眾同犯。  大小乘俱制。  開者。如末利夫人事。  果報者。飲酒之罪。有五五百果。第一五百世在咸糟地獄。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蟲。四五百在蠅蚋。五五百在癡熱無知蟲。文云五百世無手;虻e最后五百也。  理解如酤酒中說。  懺悔者。事飲。作法。理飲。無生。  修證者。得法自在人。飲無迷亂。  性惡者。用事飲。如濟顛等。用理飲。即法性真酒。耽荒無厭。

  (庚)第三食肉戒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故食者。明非不知誤食。一切眾生肉者。不論水陸空行。但是有情身分。悉遮止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與我同體。而今食啖其肉。殘慘之甚。故云斷大慈悲佛性種子。準此。則蠶口獸毛。亦所不忍。是以鴦掘經(jīng)云。若絲綿絹帛。展轉(zhuǎn)傳來。離殺者手。施于比丘。亦不應受。受者非悲也。  此是遮業(yè)。四緣成罪。一是肉。謂有情身分。二肉想。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有食心。正是業(yè)主。四入口咽咽結(jié)罪。  七眾同。  大小不全共。小乘初聽三種凈肉。一不見殺。二不聞殺。三不疑為己殺。又有九種十種不凈肉等禁食。余非所制。大士懷慈。一切悉斷。又知水有蟲;蛞捎邢x。不看不漉。輒飲輒用。大小俱制。又蠶綿大小俱制。大乘為眾生故。得畜憍奢耶等。而非自用。獸毛小乘不制。大乘亦無特制。而佛頂經(jīng)中亦兼及之。不用彌善。  開遮者;蚵菇腔⒐堑。制入藥中。此應非犯。若為藥故傷生命。同得殺罪!」麍笳。楞伽經(jīng)云。為利殺眾生。以財網(wǎng)諸肉。二俱是惡業(yè)。死墮呌呼獄。若無教想求。則無三凈肉。彼非無因有。是故不應食。佛頂經(jīng)云。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yè)俱生。窮未來際。又云。殺彼身命;蚴称淙。如是乃至經(jīng)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zhuǎn)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又云。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必使身心于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  理解者。凡外食斷常瘜肉。二乘食偏真枯肉。菩薩食出假脂肉。別教食但中頑肉。  懺悔者。事食。作法。理食。用四種無生。  修證者。別初住。圓初信。永斷事食。四教分證。斷四理食。  性惡者。用事食。如釋迦本生,F(xiàn)惡羅剎形。怖人令受歸戒。用理食。則中道法性。名為第一美肉。恣意飽啖。

 。ǜ┑谒氖澄逍两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茖蔥。即韭。慈蔥。即蔥。蘭蔥。即小蒜。興渠。此方所無。一切食中雜有此辛。亦不得食。非但戒單食也。  此是遮業(yè)。臭穢妨于凈法。故制。四緣成罪。一是辛。二有辛想。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有食心。四入口咽咽結(jié)罪。  七眾同。  大小共。大乘防過義深。較小略重。  開遮者。病非蒜等不愈。須處僻靜別室食之。不得入佛塔僧堂。不得入僧浴室。不得上都圊內(nèi)。俟斷食更七日后。臭氣都盡。沐浴浣衣。香熏入眾。具如律明。  果報者。佛頂經(jīng)云。是五種辛。熟食發(fā)淫。生啖增恚?v能宣說十二部經(jīng)。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舐其唇吻。福德日消。長無利益。修三摩地。善神不護。魔王得便。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理解者。見思辛。塵沙辛。無明辛。  懺悔者。事食。作法。理食。無生。  修證者。事辛為修行第一漸次。最初應斷。初果斷見辛。四果斷思辛。出假斷塵沙辛。別地圓住。分斷無明之辛。  性惡者。辛是薰染為義。以法界辛。徧熏法界。如擊涂毒鼓。置毒乳中等喻。既以毒喻圓理。亦可以辛喻也。

 。ǜ┑谖宀唤袒谧锝

  若佛子。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懺悔。而菩薩不教懺悔。同住。同僧利養(yǎng)。而共布薩。一眾說戒。而不舉其罪。不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八戒者。八關(guān)齋法。又地持八重。五戒者。清信士女所受。十戒者。十善戒。沙彌十戒。又此經(jīng)十重。毀禁者?偯鞣敢磺薪。即毀三世諸佛明禁。七逆,F(xiàn)在下文。八難。乃犯戒果報。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四盲聾喑啞。諸根不具。五生邪見家。世智辯聰。六佛前佛后。七北洲。八無想天。一切犯戒罪者。若大若小。若重若輕。若因若果。皆教懺悔。教懺悔者。以見聞疑三根舉事。令改往修來。舍過遷善也。梵語懺摩。是此方請忍請恕之意。即表除于往愆;谀舜朔街Z。義稱惡作。謂追責前來所作是惡。決志改途易轍。即表修于來善。同住同利。是共食味。布薩說戒。是共法味。理應如法舉罪。故不舉不教者犯也。  此是遮業(yè)。四緣成罪。一有罪。二有罪想。若實謂無罪者非犯。三不教心。戒本經(jīng)云。嗔心不舉。是染污犯。懶惰懈怠。非染污犯。四默然同住。不教悔是一罪。同食味復一罪。同法味又一罪。隨事各結(jié)。不犯者。戒本經(jīng)云。若狂。若知不說令彼調(diào)伏。若護他心。若護僧制。又云。見眾生造今世后世惡業(yè)。以慊恨心不為正說。是染污犯。不犯者。若自無智。若無力。若使有力者說。若彼自有力。若彼自有善知識。若以方便令彼調(diào)伏。若為正說。于我憎恨。若出惡言。若顛倒為。若無愛敬。若復彼人性弊(忄+龍)戾。又自不悔過。亦應此戒兼制。戒本經(jīng)云。若菩薩不護不信之言。不護譏毀。亦不除滅。若實有過惡不除滅者。是染污犯。實無過惡而不除滅。非染污犯。不犯者。若外道誹謗。及余惡人。若出家乞食。修善因緣。生他譏毀。若前人嗔狂而生譏毀。解曰。不教人悔。惟是遮業(yè)。自過不悔。兼得性業(yè)也。又善生經(jīng)云。若優(yōu)婆塞見他四眾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得失意罪。解曰。斯亦此戒兼攝。亦具性遮二業(yè)。亦通七眾同犯也。  七眾不全同。比丘應舉七眾罪。比丘尼得舉六眾罪。不得舉比丘罪。若與比丘親里知識。私相勸諫。無罪。式叉摩那得舉五眾罪。不得舉比丘比丘尼罪。沙彌得舉四眾罪。不得舉上三眾罪。沙彌尼得舉三眾罪。不得舉上四眾罪。在家二眾得舉自類罪。不得舉出家五眾罪。若親厚知識。私相勸諫。皆悉無罪。又在家二眾。無同利養(yǎng)事。惟有不舉。及同布薩二過。  大小乘俱制。  開遮者。僧祇律云。若彼人兇暴。若依王力。大臣力。兇惡人力。或起奪命因緣。傷梵行者。應作是念。彼罪行業(yè)。必自有報。彼自應知。爾時但護根相應。無罪。又四分律云。內(nèi)有五法應舉他。以時。不以非時。真實。不以不實。有益。不以減損。柔軟。不以粗獷。慈心。不以嗔恚。  果報者。大涅槃云。若善比丘。見壞法者。置不訶責。驅(qū)遣舉處。是人佛法中怨。若能責遣。當知得福無量。不可稱計。菩薩善戒經(jīng)云。旃陀羅等。及以屠兒。雖行惡業(yè)。不能破壞如來正法。不必定墮三惡道中。為師不能教訶弟子。則破佛法。必墮地獄。優(yōu)婆塞戒經(jīng)云。寧受惡戒。一日中斷無量命根。終不養(yǎng)畜弊惡弟子。不能調(diào)伏。何以故。是惡律儀。殃齊自身。畜惡弟子不能教誨。乃令無量眾生作惡。能謗無量善妙之法。壞和合僧。令多眾生。作五無間。是故劇于惡律儀罪。  理解者。前人破于理戒。應教理懺。又觀心釋者。前念起惡為罪。后念覺意觀察。名為教悔。  懺悔者。事不教。用作法。理不教。用無生。  修證者。他人犯戒。于四諍中即是犯諍。若舉過不服。即是覓諍。若復有人不知戒相。不決重輕。即是言諍。若于三諍事發(fā)。又即事諍。此之四諍。具十法者乃能滅之。一持戒。二多聞。三誦毗尼極利。四廣解其義。五言辭了了?叭螁柎。六諍起能滅。七不愛。八不恚。九不怖。十不癡。又僧祇明成就十四法。名為第五持律。所謂善能滅諍。大約是無疑解脫阿羅漢也。教悔理罪。位在圓住。通教見地。亦滅界內(nèi)理諍。  性惡者。維摩經(jīng)云。外道六師。是汝之師。汝師所墮。汝亦隨墮。則非惟不教令悔。又從而和之矣。此亦具有事理二墮也。

 。ǜ┑诹还┙o請法戒

  若佛子。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yǎng)。日日三時供養(yǎng)。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床座醫(y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嗔心患惱之心。為法滅身。請法不懈。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日食三兩金者。極勢之語。三時者。中前。中后。初夜。嗔心者。恚彼法師;紣勒?旨撼拶M。為法滅身者。舉重況輕。 此是遮業(yè)。喪資神之益。故制也。四緣成罪。一是法師。二法師想。若不知者非犯。三不請心。若嗔。若惱。是染污犯。懈怠。忘誤。非染污犯。四漠然空過。隨事結(jié)罪。又不受師教。亦應此戒兼制。戒本經(jīng)云。欲求定心。慊恨憍慢。不受師教。是染污犯。若懶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知彼人作顛倒說。若自多聞有力。若先已受法。  七眾同。  大小不全共。小乘未滿五夏。未諳律藏。見有持律人來。應請。余非所制。大乘求法無厭。一切應請。  開遮者。若知不請令彼調(diào)伏。  果報者。不請則失聞熏益。障智慧種。請則常能不離正法。  理解者。觀慧不現(xiàn)前。名不供給請法。  懺悔者。事不請。作法。理不請。無生。  修證者。入凈心地菩薩。常法供養(yǎng)一切三寶。事請理請俱無犯。  性惡者。事惡。則如阇王之女。見大聲聞而不起迎禮敬。理惡。則觀于絕待法性。不得能供所供。能請所請。

 。ǜ┑谄卟煌牱ń

  若佛子。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jīng)律。大宅舍中有講法處。是新學菩薩。應持經(jīng)律卷。至法師所。聽受咨問。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咨問者。犯輕垢罪。

  一切處者。通指僧坊俗地。大宅舍。別指俗地。山林等。別指僧地也。法毗尼經(jīng)律者。法名軌持。毗尼名滅。意指所詮。經(jīng)律二字。意指能詮。謂經(jīng)詮法。律詮毗尼。然毗尼正翻為律。經(jīng)亦訓法訓常。文言似復。義理須明。謂經(jīng)律二種。世間共有。而世間之經(jīng)。未必詮于正法。世間之律。未必詮于毗尼。惟佛經(jīng)佛律中。明五種遠離行相應。名之為法。亦名毗尼。亦名佛所教誡。所謂是出離。非世法。是越度。非有愛。是無欲。非有欲。是無結(jié)。非有結(jié)。是不親近生死。非親近。又五種出要行相應。名之為律。亦名為法。亦名佛所教誡。所謂令少欲。不多欲。令知足。不無厭。令易護。不難護。令易養(yǎng)。不難養(yǎng)。令智慧。不愚癡。是故名為法毗尼經(jīng)律。此法毗尼。大小齊奉。七眾同修。非局在聲聞也。  此是遮業(yè)。四緣成罪。一是講法律。二講法律想。三不往心。若嗔慢。是染污犯。若懈怠。非染污犯。四不往聽。日日結(jié)罪。善生經(jīng)中制四十里內(nèi)須往。此亦應爾。不犯者。若不解。若病。若無力。若彼顛倒說。若護說者心。若數(shù)數(shù)聞。已受持。巳知義。若多聞。若聞持。若如說行。若修禪定不欲暫廢。若鈍根難悟難受難持。不往者皆不犯。  七眾同。  大小略異如前說。  開遮者。佛藏經(jīng)云。若比丘說法。雜外道義。有善比丘勤求道者。應從座去。若不去者。非善比丘。亦復不名隨佛教者。  果報者。地持經(jīng)云。菩薩于善知識。聽受經(jīng)法。于說法人。有五處不應憶念。凈心專聽。一者不念破戒。謂不念言。此犯律儀。不應從彼聽受經(jīng)法。二者不念下性。謂不念言。我不從彼下性之人聽受經(jīng)法。三者不念丑陋。謂不念言。我不從此丑陋之人聽受經(jīng)法。四者不念壞味。謂不念言。我不從彼不正語人聽受經(jīng)法。但依于義。不依于味。五者不念壞美語。謂不念言。我不從彼粗言說人聽受經(jīng)法。如是五處不憶念者。是菩薩勤攝正法。于說法人。不起嫌想。若下根菩薩。起人過心。退不樂聽法。當知是菩薩不能自度。智慧退減。解曰。智慧退減。不聽之失也。能至心聽。則如沙彌戲擲?白C四果。況實說正法耶。  理解者。不歷法觀心。即是不往聽法。  懺悔者。事不往。作法。理不往。無生。  修證者。事往。應如常啼善財。理往。如石室觀空。又菩薩成就游戲神通。能徧至十方聽法。成就念不退法。能念念永不離法!⌒詯赫摺2粦苑ǜ犛诜。

 。ǜ┑诎诵谋炒蟪私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jīng)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jīng)律者。犯輕垢罪。

  心背者。明非口說。言非佛說者。意言分別計度。受持者。擬欲受持也。  此具性遮二業(yè)。計二乘。惟遮業(yè)。計外道。兼性業(yè)。以是邪見故也。直制猶豫未決。是中下二邪見之方便。以其計尚未成。故且結(jié)輕。若計成。則失菩薩戒矣。  七眾同。  大小不全共。小是本習。故非犯。計外。得責心罪。發(fā)心欲往。步步結(jié)應懺罪。聞外道說法。不入其心。悔還。尚許懺除共住。若片語入心。奉行其法。乃至拔一發(fā)等。失比丘戒。成重難,F(xiàn)身不復許入僧數(shù)。  惟遮不開。  果報者。計外。成邪見。墮三涂。計小。障大菩提!±斫庹。除一乘圓理。其余皆名邪小。  懺悔者。事背。作法。理背。須一心無生。  修證者。位不退人。永不計外。行不退人。永不計小。念不退人。永不背理。  性惡者。用外用小接外小機。示同其計。

 。ǜ┑诰挪豢床〗

  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yǎng)。如佛無異。八福田中?床「L。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yǎng)令差。而菩薩以嗔恨心不看。乃至僧坊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

  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三和尚。四阿阇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七是敬田。病兼悲敬。故名第一。  此是遮業(yè)。四緣成罪。一有病。二有病想。三不看心。嗔恨。是染污犯。懈怠。非染污犯。四應看不看。隨事結(jié)罪。不犯者。若自病。若無力。若教有力隨順病者。若知彼人自有眷屬。若彼有力自能經(jīng)理。若病數(shù)數(shù)發(fā)。若長病。若修勝業(yè)不欲暫廢。若闇鈍難悟難受難持難緣中住。若先看他病。如病。窮苦亦爾。又云。見諸眾生有親屬難。財物難。以慊恨心。不為開解。除其憂惱。是染污犯。若懶惰懈怠。非染污犯。亦應此戒兼攝。  七眾同犯。  大小不全共。小乘惟師友同法共房。及僧尼須看。此外不制。大士弘誓兼物。一切應看!¢_遮如不犯中說。又復應知看病法則。四分律云。有五法能看病人。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墒衬芘c。二不惡賤病人大小便吐唾。三有慈愍心。不為衣食。四能經(jīng)理湯藥。乃至差若死。五能為病人說法令歡喜。根本律云。不應令無智人為看病者。必有他緣。須自出外。于不善解看病之人。當可教示。勿令病者非理損害。墮水火。食諸毒。持刀斧。墮巖壍;蛏邩洹J乘墒。皆應遮止。律攝云。若病人貧無藥直者。師主知識等應為辦之;蚴┲鬟吳蟆;蛴蒙の;蛩铩;驍笊w等莊嚴之具。依價賣之。以供藥直。若后病差。應償。若無力者。不還無罪。大師之子。是父財故。若看病苾芻供給病者。除性罪已。余皆應作。  果報者。不看。失慈心益。失悲敬二田。自有病苦。亦無人看。能看。則成就第一福田。  理解者。眾生具有見思塵沙無明等病。不以四教法藥治之。名不看病。  懺悔者。事不看。作法。理不看。無生。自于四種無生善通達已。乃能以法藥療他。  修證者。生緣慈。能看身病。法緣慈。能看見思病。無緣慈。能看無明病。  性惡者。常與舍心相應。名不看病。又復示現(xiàn)病行。

 。ǜ┑谑髿⒕呓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斗戰(zhàn)之具。及惡網(wǎng)羅罥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殺一切眾生。不得畜殺眾生具。若故畜者。犯輕垢罪。

  矛者。長槍。罥者。所以羈禽獸足。殺父母尚不加報。舉重況輕。  此是性遮二業(yè)。殺之方便。且結(jié)輕垢。隨害物時。更結(jié)殺罪。  七眾同犯。斗戰(zhàn)具。舊開國王王子。余殺生器。道俗皆制。  大小共。  開遮者;騽袢私錃。若買若化其器而藏舉之。毀壞彌善。  果報如殺戒中說。  理解者。前三教觀行。皆是殺理之具。 懺悔者。畜事具。作法。畜理具。須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以上。永舍事器。圓住永舍理器。  性惡者。正以圓頓止觀為究竟殺具。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下六度品中廣明。

  此總結(jié)第一段十戒。懸指廣文也。

 。ǜ┑谑粐菇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yǎng)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眾生。而菩薩尚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利養(yǎng)惡心。明非和合息諍因緣也。尚不得入軍中往來者。軍中喧雜。非佛子所行之處。舉輕以況重也。國賊者。孟子云。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賊是害義。興師相伐。必害于民。民為國本。害民即是害國也。  此是性遮二業(yè)。正制為利養(yǎng)故。作此相害因緣。隨事隨語結(jié)輕。若嗔怒因緣。自屬殺戒。若貪奪寶物因緣。自屬盜戒。  七眾同犯。  大小俱制。  開遮者。如隱峰飛錫止兵。圖澄占鈴息難等。  果報者。交扇失歡。得上品兩舌惡口報。殺戮取利。得上品殺盜報。  理解者。無明國。不可交通。煩惱軍。往來得罪。  懺悔者。事使。作法。理使。無生。  修證者。初果以上。不為事使。四教分證。不為理使。  性惡者;驗槭率。即如圖澄等;驗槔硎埂t方便破無明國。善巧摧煩惱軍。又于無明國里出入。煩惱軍中往來。以度眾生。

 。ǜ┑谑溬u戒

  若佛子。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應自作。況教人作。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販賣良人奴婢。則有眷屬分離之苦。販賣六畜。則為殺害之緣。市易棺材板木。則必利人之死。教人作者;驗槲易;蛄钭宰鳌=缘米镆病  此亦性遮二業(yè)。希利損物。乖于慈心。事事結(jié)罪。若偷販生口。賣畜令殺。咒人令死。以售棺材。別犯盜罪殺罪。  七眾不全同。在家畜耕牛等非犯。然據(jù)善生經(jīng)。須先作凈施。然后受戒。否則得失意罪。  大小俱制。  開遮者。買畜放生。施棺給貧。  果報者。眷屬分張。多病短命。  理解者。取果行因名販賣。偏真涅槃名死具。又不達性具之理。別圖積功累德。別求中道。皆名販賣。  懺悔者。事販。作法。理販。須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以上無事販。圓人無理販。  性惡者。分離無明眷屬。斷絕十二生因。盡法界眾生。市以無縫棺材。所謂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

  (庚)第十三謗毀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于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反更加于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惡心者。嗔惱之心。欲前人陷沒也。無事者。無見聞疑三根。父母兄弟六親者。大士視一切人。皆如父母兄弟六親也。  此是性遮二業(yè)。六緣成罪。一無罪。二無罪想六句。四犯。二非犯。三謗毀心。正是業(yè)主。四所說過。七逆十重等。五所向人。向同法謗同法;蛳蛲馊酥r外人。故輕。若向外人謗同法。自屬重戒中攝。六前人領(lǐng)解。隨語隨人結(jié)罪。若說實。非犯。以惡心說。亦犯輕垢!∑弑娡!〈笮」。 惟遮不開。 果報如妄言惡口中說。  理解亦如重戒中說。  懺悔者。事謗。作法。理謗。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不實謗。三果無惡心說實。圓人無理謗。  性惡者。方便說此性惡法門。謂佛是究竟大貪等。

 。ǜ┑谑姆呕鸱贌

  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惡心者。恣情任意。不知慎重也。四月至九月。一往約多寒國土言之。若少寒國土。尤須審察時宜也。燒他屋宅等者。謂因不慎。放火而誤及之。若為損他故燒。自屬盜戒等流罪攝。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燒者。放火非為燒生。有必傷生之勢。故專制四月乃至九月。遠防殺緣。若為殺故燒。自屬殺戒中攝。今結(jié)云若故燒者。明非慎重而偶誤也!〈耸钦跇I(yè)。四緣成罪。一非時。二非時想。三不慎心。四正放火燒!∑弑娡  大小共。  開遮者。在家為耕種等業(yè)。出家為除妨害。擇時慎燒。無犯。  果報者。不慎則有誤殺之業(yè)。  理解者。放見思火。燒真諦理智。放無明火。燒中道理智。  懺悔者。事燒。作法。見思燒。四種無生。無明燒。須次第一心二種無生。 修證者。初果斷事燒。四果斷見思燒。佛斷無明燒!⌒詯赫。放三智火。燒盡法界三惑窟宅。

 。ǜ┑谑迤Ы探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jīng)律。應教解義理。使發(fā)菩提心。十發(fā)趣心。十長養(yǎng)心。十金剛心。于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以惡心嗔心。橫教二乘聲聞經(jīng)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

  佛弟子。單指內(nèi)眾。外道惡人。單指外眾。六親。通內(nèi)外眾。一切善知識。謂交游往還。素相親善者也。應教解義理使發(fā)菩提心者。繇解義理。始堪發(fā)心。不同盲修瞎煉也。又解義不發(fā)心。增長狂慧。發(fā)心不解義。增長無明。教之使之。令知真解真修也。惡心者。概欲令人入于偏邪。嗔心者。偏惱此人。不以正教。橫者。枉其根性。不稱機宜。明非應病與藥也。 教以外道。性遮二業(yè)。教以二乘。惟是遮業(yè)。惡心嗔心。是染污犯。無知根智。非染污犯。  七眾同。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不得教以外道。異者。小乘本習小。非犯。  開遮者。用隨情說。逗彼機宜。乃至示同外道等。  果報者。以外教。得邪見報。以小教。障大菩提。以大乘教。自他俱利。  理解者。除一乘妙法。皆名邪小。故曰自此以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  懺悔者。教事邪小。作法。教理邪小。須一心無生。悟一心無生法已。為實施權(quán)。開權(quán)顯實。以正入邪。引邪歸正。無所不可。  修證者。初果無邪教。出假無小教。圓人無理內(nèi)邪小。  性惡者。徧用一切邪小法門。攝一切機。又究竟邪小。即究竟一乘。

 。ǜ┑谑鶠槔拐f戒

  若佛子。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jīng)律。廣開解義味。見后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jīng)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yǎng)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舍身肉手足而供養(yǎng)之。然后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而菩薩為利養(yǎng)故。應答不答。倒說經(jīng)律文字。無前無后。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好心者。上求下化之心。先學者。自利利他之本。威儀者;瘜е壏。經(jīng)律者。進修之門戶。廣開解義味者。致廣大而盡精微。明非淺近粗疎而已。燒身臂指供養(yǎng)諸佛。與眾生同悲仰而上求佛道之極致也。舍身肉手足供餓鬼虎狼等。與如來同慈力而下化眾生之極致也。先為說此如法苦行以大其心志。堅其誓愿。然后一一次第為說正法。謂隨問而說。不顛倒說。不邪謬說。故能使其心開意解。此誠先學菩薩之職任也。應答不答。則不一一說。倒說。則不次第。謗三寶。則非正法。又倒說即名為謗。所謂說法不當機。所說為非量也。  此是遮業(yè)。不先學是一過。不正說又一過。為利。是染污犯。無知機智。非染污犯。  七眾同。  大小共。小乘依小法教人。亦不得隱沒義理。  開遮者。知機故不說;驗閿嘈懊X苦行。破愚執(zhí)而談理行。  果報者。為利。則邪命所攝。倒說。則謗法等流。  理解者。不知四悉檀因緣。皆名倒說。  懺悔者。事倒。作法。理倒。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為利心。出假具知根智。圓觀曉了四悉。  性惡者。一切法倒。一切法正。以正相入倒相。以倒相入正相。

 。ǜ┑谑呤褎萜蚯蠼

  若佛子。自為飲食錢財利養(yǎng)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

  自為者。明非為三寶等。為飲食乃至名譽。明非為道也。惡求者。威逼故非善。多求者。無厭故非少。教他者。教人為我求。如遣使作書之類。  此具性遮二業(yè)。盜戒之等流也。或?qū)⒈疽捓;蛩]書強化。皆屬此戒。若非分陵奪。自屬盜戒。又戒本經(jīng)云。多欲不知足。貪著財物。是染污犯。亦此戒攝。  七眾同犯。  大小俱制。  開遮者。為三寶。為病人。為眾生。如法營求。非犯。  果報者。乞求。則妨道惱他。不乞。則正命清凈。自他俱利。  理解者。二乘橫取真。藏通菩薩橫取俗。別教橫取中。  懺悔者。事取。作法。理取。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斷事取。圓觀伏理取。圓住斷理取。  性惡者。橫于九界逼取佛界善根。橫于二十五有逼取真常我性。

  (庚)第十八無解作師戒

  若佛子。應學十二部經(jīng)。誦戒者。日日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為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大士以傳法度生為正務。故應學十二部經(jīng)以為度生之本。而戒經(jīng)尤大士之根本。故應日日六時誦持。令其精熟。然不但誦文而已。又必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謂先悟本源自性清凈。為無作戒所依體性。即依此無作戒。還為成佛種子。是知自性清凈者。正因佛性也。菩薩戒者。緣了佛性也。全一性以起二修。全二修而成一性。故名佛性之性。猶云諸佛本源佛性種子也。不解一句等。舉輕況重。蓋凡夫淺智。誰能法法全通。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斯無過咎。設(shè)但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少分因緣。而不肯闕疑。詐言能解。即為內(nèi)乖己心而自欺。外誤前人而誑他。何況一一戒律皆不解。一切佛法皆不知。則自且從師求學之不暇。豈可為他人作師授戒哉。  此是遮業(yè)。受戒不學。是一過。妄欲作師。又一過。隨事結(jié)罪。  七眾者。舊云。比丘比丘尼犯。余五眾無作師事。未制。今按善生經(jīng)中。在家菩薩亦得畜在家弟子。似亦同制。然在家雖畜弟子。無授戒事。故云不犯耳。  大小乘俱制。義疏曰。大乘為師。必是出家菩薩。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臘。三解律藏。四通禪思。五慧藏窮玄。什師所傳。融師筆受。流傳至今。此其正說。次地持云。必須戒德嚴明。善解三藏?澳馨l(fā)彼敬心。方可從受。不爾得罪也。四分律曰。五法不成就。不得授人具足戒。不得與人作依止師。不得畜沙彌。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脫。五解脫知見。又不能教人堅住此五。又成就五非法。不得授人具足戒。與依止。畜沙彌。一無信。二無慚。三無愧。四懶惰。五多忘。又五。破增上戒。破增上見。破增上威儀。少聞。無智慧。又五。不瞻視病。不方便住處。不能破疑。不教舍惡見。減十歲。又五。不知犯。不犯。若輕。若重。減十歲。又五。不知教授弟子增上威儀。增上凈行。增上波羅提木叉。白。羯磨。又五。不知增戒。增心。增智慧。不知白。不知羯磨。一一反上者。得與人授具足戒。得與依止。得畜沙彌。僧祇律曰。十法成就。聽度人出家受具。一持戒。二多聞阿毗曇。三多聞毗尼。四學戒。五學定。六學慧。七能出罪。能使人出罪。八能看病。能使人看病。九弟子有難。能送脫難。能使人送。十滿十歲。是名十事聽度人出家受具足。下至滿十歲。知二部律亦得。受依止者亦爾。薩婆多律攝曰。滿足十夏。方住師位。復須成就五法。一知有犯。二知無犯。三知輕。四知重。五于別解脫經(jīng)。廣能開解。于諸學處創(chuàng)結(jié)隨開。若遇難緣。善知通塞。常誦戒本。能決他疑。戒見多聞。自他俱利。威儀行法。無有虧犯。具如是德。名親教師。繇其親能教出離法故。若雖近圓。于諸學處。不識重輕。設(shè)六十夏。仍須仗托明德。依止而住。若師小者。惟除禮足。自余咸作。此即名為老小苾芻。不得與他出家。及受近圓也。智旭曰。傳法度生。乃名報佛恩德。此戒不是禁人作師。只是責人無解耳?班的┦。顛倒多端。或駕言度生。謬為師范。不解而詐稱能解。門庭高設(shè)。我相熾然;驊袑W律法。退不為師;宗教自負。藐視律門。豎我慢幢。則訶毀戒學。貪收徒眾。則仍授戒名。昧心厚顏。莫此為甚。又或謬謂大乘融通。不須小律。詎知小不兼大。大必兼小。如河不納海。海必納河。若不大小并學。那名菩薩比丘。故今略引聲聞師德。用裨大士芳規(guī)。觀者幸勿厭其繁瑣。  開遮者。為白衣授終身五戒。及六齋日授八戒法。皆悉無犯。然亦須知五戒八戒義趣。又八戒法。若無比丘比丘尼。則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亦得授之。五戒法。設(shè)無出家五眾。則在家二眾亦得授之。  果報者。佛藏經(jīng)云。身未證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法墮地獄。  理解者。未真見諦?偯麩o解。  懺悔者。無教門解。須作法。并善學。無入理解。須無生。  修證者。觀行相似位人。有教門正解。分證位人。有入理真解。  性惡者。一切法本不可解。忘情絕解。乃為法界之師。

  (庚)第十九兩舌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爐。行菩薩行。而斗遘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者。犯輕垢罪。

  惡心者。嗔彼前人。欲令斗諍;蚣当速t善。欲為妨惱也。手捉香爐。聊舉善行之一事。斗遘兩頭。謂交扇令造諍端。此雖說實猶犯。況謗欺耶!〈司咝哉诙䴓I(yè)。六緣成罪。一眾生。二眾生想。應以持戒不持戒六句分別。二稍重。四稍輕也。三兩舌心。正是業(yè)主。四說過。無論實與不實。五所向人。若向無戒人。自屬重戒。若泛向同法。非彼親友。自屬第十三謗毀戒。今正以斗遘為念。的向彼之親厚。故實與不實皆犯。若欲向此人。誤向彼人。結(jié)方便罪。六前人領(lǐng)解。語語結(jié)罪。  七眾同。  大小共。  開遮者。菩薩戒本云。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友朋之所攝受。親愛不舍。菩薩見巳。起憐愍心。發(fā)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隨能。說離間語。令離惡友。舍相親愛。勿令當受長夜無義無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愛。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果報如第六重戒中說。  理解者。說有說無為兩舌。說真說俗為兩舌。說邊說中為兩舌。 懺悔者。事中兩舌。須作法。有無兩舌。四無生。真俗兩舌。后二無生。邊中兩舌。惟用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事兩舌。圓人無理兩舌。  性惡者。隨情隨智為兩舌。一切實一切不實等亦是兩舌。

  (庚)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yè)。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jīng)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以慈心故?傂奕N慈心也。一生緣慈。即觀六道皆我父母。二法緣慈。即觀地水火風是我身體。三無緣慈。即于生生受生之中而悟不生不滅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者。以此三慈開示于人。救護。則解其現(xiàn)在苦難。教化講說。則拔其未來苦因。令不受未來苦難。又救是拔苦。度是與樂也。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者。見佛聞法。恒于人天類中修道。永離畜生難處。方名究竟放救也。  此是遮業(yè)。四緣成罪。一苦眾生。二苦眾生想。三無慈心。若欲救而力不逮者。至心為稱佛名;驗檎f法。以作救慧命之緣因。不犯。四坐視不救。隨事結(jié)罪。不救身命。是一過。不救慧命。又一過。  七眾同犯。  大小不全共。小乘不救眷屬有罪。余非所制。大士弘慈。一切悉救。  惟遮不開。  果報者。不救則失三慈法利。救則成就三慈法門。  理解者。見外凡殺真諦。二乘殺俗諦。權(quán)教殺中諦。而不放救。  懺悔者。不救事殺。須作法。不救理殺。須無生。  修證者。慈心三昧成。常行事理二救。  性惡者;虿痪仁職。如古人謂豬子云。正兩腳時不掙。今既四腳。掙向何處;虿痪壤須ⅰ⒈M安居。自作教他。寧惟不救。又從而助之。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戒相。

  此總結(jié)第二段十戒。亦懸指廣文也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五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六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注

  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ǜ┑诙秽链驁笞壗

  若佛子。不得以嗔報嗔。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yè)。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薩。無慈心報讐。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罪。

  不順孝道者。被他殺害。必有夙因。快意報讐。重增未來怨結(jié)。非所以愛死者也。尚不畜奴婢者。舉輕況重。然出家人。總不得畜。在家得畜。但不應非理打罵耳。七逆罪者。如孟軻云。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去自殺惟是一間。今我為父報讐。彼復結(jié)讐于我父。又種將來害父之因。故報讐即可名七逆也。結(jié)云出家菩薩者。意顯在家菩薩。猶得兼用王法。以直報怨。出家斷不可矣!〈耸切哉诙䴓I(yè)。既傷慈忍。復結(jié)來怨故也。五緣成罪。一是讐。二讐想有六句。初二句輕。謂讐作讐想讐疑而行嗔報。二句稍重。謂非讐而作讐想讐疑。二句更重。謂非讐非讐想。讐非讐想。而行嗔打。即第九重戒攝也。三有報復心。四行嗔報事。五前人領(lǐng)納。謂受其打罵。結(jié)輕。若害命。結(jié)歸第一殺戒。在家菩薩。以直報怨。憑斷事官依律決判。無有私情。若打若殺。皆不犯;蛩叫袌髲汀;蛸V賂求托官府。過分治罰。一一刑辱。結(jié)輕。害命。結(jié)重。又戒本經(jīng)云。若菩薩于他起慊恨心。執(zhí)持不舍。是染污犯。亦可此戒兼制。又菩薩怨不宜報。恩則宜報。故戒本經(jīng)云。受他恩惠。以慊恨心。不以若等若增酬答彼者。是染污犯。若懶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作方便而無力。若以方便令彼調(diào)伏。若欲報恩而彼不受。  七眾同犯。  大小俱制。  惟遮不開。  果報者。報則相讐相害。更無休息。不報則解怨釋結(jié)。永無讐對。  理解者。見思塵沙無明為讐。以空假中觀破之為嗔報。若了達煩惱即菩提。則無嗔報。亦名以直報怨。  懺悔者。事報。作法。理報。一心無生!⌒拮C者。初果無事報。圓住無理報。  性惡者。破煩惱怨。殺無明賊。

 。ǜ┑诙x慢不請法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蚴汛笮崭唛T。大解。大福。大富饒財七寶。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學法師經(jīng)律。其法師者;蛐⌒。年少。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jīng)律盡解。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咨受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初始出家者。明其染法未深。未有所解者。無佛法中正解。既染法未深。未開正解。則更不宜憍慢。而惟其染法未深。未開正解。往往易生憍慢也。自恃凡有七事。一恃世間聰智。二恃位高。三恃年尊。四恃門族。五恃大解。六恃大福。七恃富財。其法師者。小姓則非大姓。年少則非年宿。卑門則非高門。貧窮則非富財。下賤則非有位。諸根不具則非聰明大解而實有德。是有真修。經(jīng)律盡解。是有正解。解行雙美。何得更論種姓。今不來咨受。其過何如。  此是性遮二業(yè)。慢如高山。法水不住。失傳化之益。乖參學之方。四緣成罪。一法師。二法師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憍慢心。正是業(yè)主。與前第六嗔患為異。四不咨受。隨所應咨不咨結(jié)罪。又戒本經(jīng)云。輕說法者。不生恭敬。嗤笑毀呰。但著文字。不依實義。是染污犯。亦此戒兼制。  七眾同。  大小不全共。小乘于應請者。而憍慢不請。則犯。余惟不得憍慢。不制悉請。大乘求法為務。一切應請。一切不應憍慢。  惟遮不開。  果報者。憍慢則失正法種。頑愚陋劣。重法則智慧開明。菩提增長。  理解者。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不善用觀。橫于其中取一舍一。就所舍處。不能于中如實觀其法性。名憍慢不請。  懺悔者。事憍。作法。理憍。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事憍。圓住無理憍。  性惡者。天上天下。惟吾獨尊。不見世間諸天及人?笆苋鐏碛佣Y拜者。假使佛為起迎。令彼即時頭破七分。

 。ǜ┑诙龖x慢僻說戒

  若佛子。佛滅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于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時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nèi)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jīng)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jīng)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師師相授不須好相者。以其展轉(zhuǎn)傳來。即是如來嫡胤。亦是法身常住。故律藏云。持律之人。是人補佛處也。生至重心者。謂視師如佛也。不得好相不名得戒。明自誓受戒如此之難。生至重心便乃得戒。明從師受戒亦復不易。既受得已。請問先達。先達豈可忽之而不好答乎。輕心者。忽彼來人。惡心者。慳吝嫉妒。慢心者。自恃;垡。  此亦性遮二業(yè)。乖接引教訓之道。四緣成罪。一求法人。二求法想。三憍慢心。四僻說出口。語語結(jié)罪。  七眾同犯。皆得說法故。  大小乘共。小乘亦不許僻說故。  惟遮不開。  果報者。悋法則愚癡。憍慢則陋劣。不悋不憍。則功德智慧以自莊嚴。  理解者。有修有證。皆名憍慢。不知四悉因緣。皆名僻說。 懺悔者。事慢僻。作法。理慢僻。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斷事中慢僻。圓住斷理中慢僻。  性惡者。我為法王。于法自在。隨智隨情。種種僻說。

  (庚)第二十四不習學佛

  若佛子。有佛經(jīng)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舍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雜論一切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者。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經(jīng)律大乘法者。通指菩薩藏也。正見者。萬行之解。正性者。正因之性。正法身者。正果之性。邪見者。通指下文諸法。二乘墮于偏空。外道執(zhí)其謬計。俗典僅談世務。阿毗曇。即二乘論。雜論。即外道論。一切書記。即俗典世論也。斷佛性者。二乘焦菩提之芽。外道刳正覺之種。障道因緣者。內(nèi)惑正解之因。外亂正修之緣也。  一向習小。惟是遮業(yè)。非染污犯。一向習外。性遮二業(yè)。是染污犯。不犯者。若上聰明。能速受學。若久學不忘。若思惟知義。若于佛法具足觀察。得不動智。若于日日。常以二分受學佛經(jīng)。一分外典。又菩薩比丘比丘尼。不學聲聞毗尼。亦犯輕垢。故戒本經(jīng)云。若菩薩。于如來波羅提木叉中。毗尼建立遮罪。護眾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同聲聞學。何以故。聲聞自度。乃至不離護他。何況菩薩第一義度。又復遮罪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菩薩不同學此戒。謂一者從非親乞衣。二者受自恣與。三者多受鉢。四者自乞縷令織。五者臥具坐具。六者金銀。惟此六戒。聲聞遮其自為。菩薩開其為他。則其余二百四十四戒。皆須同學明矣。設(shè)不學不持。則既犯比丘戒。亦犯菩薩戒。厥罪比聲聞加一等。以是菩薩比丘。不同菩薩沙彌等故。即菩薩沙彌。亦須同學十戒。并威儀法。以非菩薩優(yōu)婆塞故。若不學不持。比聲聞沙彌亦加一罪。蓋七眾受此菩薩戒時。即舉五戒。十戒。六重六隨。二百五十戒等。一切轉(zhuǎn)為無盡戒體。皆為菩薩之所應學。故經(jīng)文但云學二乘阿毗曇者犯罪。不言學毗尼者犯罪。以毗尼乃大小通途。原不單屬二乘故也。  七眾同制。各有所急。比丘先習此經(jīng)。及二部律。尼先此經(jīng)。及尼具戒。式叉先習此經(jīng)。及二六法。沙彌男女先習此經(jīng)。及十戒威儀。在家先習此經(jīng)。及優(yōu)婆塞戒。余力方許徧習。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以本法為急。亦同不得習外。異者。大不學毗尼犯。小不學此經(jīng)非犯。  開遮者。示同邪小以誘接之。  果報者。一向習小。障菩提。習外。墮愛見。  理解。懺悔。修證。同第八戒。  性惡者。邪小究竟即大。

 。ǜ┑诙宀簧浦娊

  若佛子。佛滅度后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坊主。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斗諍。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已有。而反亂眾斗諍。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說法主。即今法師。行法主。主清規(guī)者。亦可律師。僧坊主。知安居房舍等事。即今直院。教化主。勸人作福業(yè)者。坐禪主。知習禪事。如僧堂首座之類。行來主。知乍到客情事者。今名知賓。慈心者。和諍守物。能與一切人樂也。  此是遮業(yè)。不善滅諍。隨事結(jié)過。不善守物。隨用結(jié)過。若三寶互用。自屬盜戒。若發(fā)起諍事。別得性罪。  比丘比丘尼全犯。余五眾未知僧事。不犯。設(shè)充職事。亦犯。  大小俱制。  惟遮不開。  果報者。不善滅諍。得破僧方便罪。不善守物。招貧窮困苦報。善和善守。則統(tǒng)理大眾。一切無礙。  觀解者。不能和融事理。不知善守法財。  懺悔者。不善知事。作法。不善知觀。無生。  修證者。無疑解脫。能和事諍。能守事財。圓初住。能和理諍。能守理財。  性惡者。興般若兵杖。與一切法戰(zhàn)。是名亂眾斗諍。等賜諸子白牛大車。是恣用三寶物。

 。ǜ┑诙毷芾B(yǎng)戒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后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yǎng)。房舍臥具。繩床木床。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須。悉以與之。若有檀越來請眾僧?蜕欣B(yǎng)分。僧坊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犯輕垢罪。

  菩薩。謂大士眾。比丘。謂聲聞眾。皆應有利養(yǎng)分也。國王宅舍。謂王所造立安僧宅舍也。應賣自身等者。舉重況輕。謂賣身割肉。尚應供給。況本皆有分之利養(yǎng)耶。  此具性遮二業(yè)。以僧次請僧時。凡在界內(nèi)者。皆應有利養(yǎng)分。而今不差客僧。乖施主心。貪利獨受。是盜戒之等流也。四緣成罪。一有客。謂應得利養(yǎng)分者來在界內(nèi)。二有客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獨受心。正是業(yè)主。四差竟。據(jù)義疏云。若知僧次的至彼人而不差者。且犯輕垢。以臨差時。界外或更有來者。尚未專有分故。若差竟而別與余人。余人自知未應受請。而受得施主家食(貝+親)。五錢入手。與差者同結(jié)重罪。畜生無異。又客來不與僧中物分。不起迎接。亦此戒兼制。同犯輕垢。  比丘比丘尼全犯。余五眾未知僧事。不犯;蛴袝r受差分食。若偏厚偏薄。偏有偏無。皆犯輕垢。善生經(jīng)云。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yōu)婆塞得失意罪。  大小乘俱制。  惟遮不開。  果報如慈悲道場懺法廣明。  理解者。不以大乘法普化一切。名獨受利養(yǎng)。  懺悔者。獨受事養(yǎng)有二。若但犯方便輕垢。須作法懺。若已得五錢入手。結(jié)重。失菩薩戒。須取相懺。獨受理養(yǎng)。須一心無生懺。  修證者。初果不獨受事利。圓住不獨受理利!⌒詯赫。盡十方是個自己。安有第二人同受供養(yǎng)。

 。ǜ┑诙呤軇e請戒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yǎng)入已。而此利養(yǎng)。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已。及八福田中。諸佛圣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輕垢罪。

  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已等者。以施主修福。法應普徧平等。一切利施。本通十方僧眾。繇汝別受。令彼十方不得利養(yǎng)。遠有奪取十方之義。又八福田。并有應得僧次利養(yǎng)之義。如佛或應跡為僧。余可知也。  此是遮業(yè)。令施主失平等心。十方僧失常利施。故制。三緣成罪。一是別請。若有僧次一人同受。不犯。二別請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又或請受戒說法;蛑巳朔俏覄t不營功德。皆無犯。三受竟結(jié)罪。  出家五眾同犯。在家無受利養(yǎng)事。善生經(jīng)云。若優(yōu)婆塞。受招提僧臥具床座。得失意罪。亦應此戒兼制。  大小不同制。小乘遮別眾食。若四人中有一人是僧次者。不犯。不遮別受請。  開遮者。戒本經(jīng)云。檀越來請。若至自舍。若至寺內(nèi)。若至余家。若施衣食種種眾具。菩薩以嗔慢心。不受不往。是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狂。若遠處。若道路恐怖難。若知不受令彼調(diào)伏。若先受請。若修善法不欲暫廢。為欲得聞未曾有法。饒益之義。及決定論。若知請者為欺惱故。若護多人慊恨心故。若護僧制。解曰。此乃率眾受供。非別受也。又云。有檀越以金銀真珠摩尼瑠璃種種寶物。奉施菩薩。若嗔慢心。違逆不受。是染污犯。舍眾生故。懶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知受己。必生貪著;蚴┲魃;蚴┲魃。或施主貧惱。若知是三寶物。是劫盜物若知受己。多得苦惱。所謂殺?`。讁。罰。奪財。訶責。解曰。此則受以為眾。非自享也。  果報者。既遠有奪取十方之義。亦是盜戒等流。  觀解者。受入空請。是別于俗諦。受出假請。是別于真諦。受但中請。是別于二諦。  懺悔者。受事別請。作法。受理別請。一心無生。  修證者。別初住。圓初信。不受事別請。別初地。圓初住。不受理別請。  性惡者。法界妙供。念念自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誰能共之。

  (庚)第二十八別請僧戒

  若佛子。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愿之時。應入僧坊問知事人。今欲請僧求愿。知事報言。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圣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次第請即得十方賢圣僧者。以凡圣難測。不應妄生分別故。七佛者。一毗婆尸佛。或云維衛(wèi)。此翻勝觀。二尸棄佛。或云式棄。此翻為火。三毗舍浮佛。或云毗舍婆;蛟齐S比;蛟齐S葉。此翻徧一切自在。此三世尊。皆在過去莊嚴劫出世。四拘留孫佛;蛟凭袠乔。此翻所應斷。五拘那含牟尼佛。此翻金寂。或翻金仙。六迦葉佛。此翻飲光。七釋迦牟尼佛;蛟漆屽任摹4朔苋始拍。亦翻能儒。此四如來。皆于賢劫出世。經(jīng)中處處每引七佛證義。以其并在此土。又近在百小劫內(nèi)。長壽天皆曾見也。不順孝道者。不遵佛訓。輕慢眾僧。  此是遮業(yè)。分別是田非田。其心狹劣。不順平等法門故也。據(jù)聲聞律。若僧次中請得一人。余別指名請求。非犯。此或應同。若一概于僧次請。彌善。  七眾同。  大小共。  開遮者。如親師取友。則善須簡擇。如欲說法授戒;瘜П娙。擇其才德俱優(yōu)者請之。非犯。  果報者。別請。則違平等無相法門。失廣大圓滿福德。不別請。則一滴投海。頓同海體。  理解者。知對待妙。不知絕待妙。輕藏通別教之法。而別尚圓教。是別請義。  懺悔者。事別請。作法。理別請。須以一心融四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事別請。圓信無理別請。  性惡者。于十法界中。別令各得佛界之利。

 。ǜ┑诙判懊

  若佛子。以惡心故。為利養(yǎng)。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夢吉兇。是男是女。咒術(shù)。工巧。調(diào)鷹方法。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毒。蠱毒。都無慈愍心。無孝順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惡心者。明非見機益物之心。為利養(yǎng)共列七事。一販色。二作食。三占相解夢。四咒術(shù)。五工巧。六調(diào)鷹。七毒藥。  此是性遮二業(yè)。然惟販色毒藥二事。兼有性罪。余但遮罪。又今時養(yǎng)鷹。多為捕獵。此亦性罪。或?qū)贀p害眾生戒攝也。毒藥且就和合時結(jié)輕。若害物時。隨結(jié)殺罪。調(diào)鷹亦爾。又出家人四邪。五邪。八穢。皆此戒兼制。四邪者。一仰口食。謂仰觀星宿。推步盈虛等。二下口食。謂種植田園等。三方口食。謂干謁四方。交結(jié)權(quán)貴等。四維口食。謂醫(yī)卜雜伎。種種營生等。五邪者。一現(xiàn)奇特相。二自說功德。三卜相吉兇為人說法。四高聲現(xiàn)威令人敬畏。五說得供養(yǎng)以動人心。八穢者。一田宅園林。二種植生種。三貯積谷帛。四畜養(yǎng)人仆。五養(yǎng)系禽獸。六錢寶貴物。七氊褥釜鑊。八象金飾床。及諸重物。  出家五眾全犯。在家除販色調(diào)鷹毒藥三種。其余如法自活。不犯。又善生經(jīng)云。若優(yōu)婆塞須田作者。不求凈水及陸種處。得失意罪。亦可攝屬此戒。凈水者。謂無蟲水。陸種者。陸生谷麥等。不須用水。致傷蟲也。  大小俱制。   開遮者。出家人或偶用占相咒術(shù)工巧。隨機誘物。令入佛道。非希利心。亦復無犯。咒術(shù)是治病救難所用。故大小兩乘。亦通有之。  果報者。緇門警訓云。今時講學。專務利名。不恥五邪。多畜八穢。但隨浮俗。豈念圣言。自下壇場。經(jīng)多夏臘。至于凈法。一未沾身。寧知日用所資。無非穢物。箱囊所積。并是犯財。慢法欺心。自貽伊戚。學律者知而故犯。余宗者固不足言。誰知報逐心成。豈信果繇因結(jié),F(xiàn)見袈裟離體。當來鐵葉纏身。為人則生處貧窮。衣裳垢穢。為畜則墮于不凈。毛羽腥臊。況大小兩乘。通明凈法。倘懷深信。豈憚奉行。  理解者。不知性具。而取果行因。積功累德。名為販賣。不達無作道滅。名為作食。不證自心現(xiàn)量。名為占相。不知開權(quán)顯實。名為咒術(shù)。未達無功用道。名為工巧。有所取攫。名為調(diào)鷹。偏真偏俗但中法門。名為毒藥!曰谡。事邪。作法。理邪。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事邪。圓住無理邪。  性惡者。如維摩經(jīng)中三墮受食。是為究竟邪命。又置毒乳中等。

 。ǜ┑谌(jīng)理白衣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xiàn)親附?诒阏f空。行在有中。經(jīng)理白衣。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淫色。作諸縛著。于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六齋日者。每月六日。謂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若遇月小。則二十八。二十九也。此六日者。初八。二十三。四天王使者巡行世間。簡察善惡。十四。二十九。四天王太子巡視世間。十五。三十。四天王躬行世間。若見修善者多。則諸天歡喜。保護國界。若見修善者少。則諸天愁憂不樂。國界多災。故佛制在家男女。不論但三歸者。受五戒者。受菩薩戒者。遇此六日。悉應于一晝夜受持八戒齋法。以不非時食。正名為齋。以不殺等八戒。共助成之。故名八關(guān)戒齋。謂以八戒及齋。關(guān)閉情欲。作出世正因也。八戒者。一不殺。二不盜。三不淫。無論邪正悉斷。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華鬘。不香涂身。七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八不坐高廣大床也。年三長齋月者。毗沙門天王分鎮(zhèn)四洲。正月。五月。九月。鎮(zhèn)此南洲。故佛制在家男女。盡此一月。受持齋法如上也。此戒舊名不敬好時。義疏云。三齋六齋。并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宜修善。福過余日。而今于好時虧慢更犯。隨所犯事。隨篇結(jié)罪。此時此日。不應不知。加一戒。一云七眾俱制。皆應敬時。二云但制在家。年三月六。本為在家。出家盡壽持齋。不論時節(jié)。(文)今觀經(jīng)文語勢。卻似從出家人邊結(jié)過。故易科為經(jīng)理白衣。大意謂出家人法。宜誘誨白衣。令得解脫。令持齋戒。而反說空行有。為其經(jīng)理。乃至于六齋三齋好時。不能使其作福修善。反令作殺盜等事。豈非以身謗三寶乎。  此是遮業(yè)。但從經(jīng)理白衣結(jié)罪。所云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自是俗人之事。非出家人教其為之。但既有通致男女等事。未免為殺盜等而作遠緣。故推極于此。而顯其不應耳。若實教其殺生劫盜。兼得性業(yè)。自屬殺盜戒攝。  出家五眾全犯。一切時中。不得經(jīng)理白衣也。在家二眾。已受菩薩戒。不敬好時。亦犯。善生經(jīng)云。若優(yōu)婆塞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yǎng)三寶。得失意罪也。余時如俗法嫁娶等。不制。若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自隨事別結(jié)。  大小俱制。  惟遮不開。  果報者。經(jīng)理白衣。亦屬邪命如前說。又不敬好時。則諸天愁憂。能招災異。敬好時。則諸天歡喜。護國降祥。  觀解者。于真諦外別緣俗諦。名經(jīng)理白衣。不知人命在呼吸間。名不敬好時。又不知十世古今不離當念。介爾一念橫徧豎窮。名不敬好時。  懺悔者。事犯。作法。理犯。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事犯。圓住無理犯。  性惡者。同流九界。名經(jīng)理白衣。坐斷三世。名不敬好時。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明。

  此總結(jié)第三段十戒也。

 。ǜ┑谌徊恍芯融H戒

  佛言。佛子。佛滅度后。于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賣佛菩薩父母形像。及賣經(jīng)律。販賣比丘比丘尼。亦賣發(fā)菩提心菩薩道人;驗楣偈埂Ec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薩見是事已。應生慈悲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發(fā)心菩薩。一切經(jīng)律。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惡世者。正大士興慈運悲之時。方便救護者。盡其心力。不得隱忍坐視也。  此是遮業(yè)。四緣成罪。一應贖境。謂尊像經(jīng)律僧人等。二應贖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無救贖心。力不及者。非犯。四令彼褻辱。隨事結(jié)過。設(shè)力不及而漠不關(guān)心。亦犯!∑弑娡  大小不全共。小乘不贖父母得罪。余不見制。大士弘護為任。一切應贖。  惟遮不開;蛉绶魍ń(jīng)典。不犯。  果報者。不救則失于二利。救則具足二嚴。  理解者。不知性具。名賣三寶。方便開示。令知性具。名為救贖。  懺悔者。事不救。作法。理不救。須一心無生。  修證者。圓初信。別初住。通見地菩薩。藏事度菩薩。皆能盡力行事救。圓初住。別初地。皆能盡力行理救。  性惡者。正欲以法界三寶。強售法界中人。

 。ǜ┑谌䲟p害眾生戒

  若佛子。不得販賣刀杖弓箭。畜輕秤小斗。因官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系縛。破壞成功。長養(yǎng)貓貍豬狗。若故養(yǎng)者。犯輕垢罪。

  刀杖弓箭者。損害之具。輕秤小斗者。欺誑之具。短尺亦是其類。又以重秤大斗長尺取入。亦同此制。然但約畜用。故結(jié)輕耳。若移換詐取。令前人不覺者。自屬盜攝。因官形勢者。行于逼奪。以威力傷慈結(jié)輕。若取非其有。亦是盜攝。系縛者。損其肢體。破壞成功者。毀其成業(yè)。貓狗能傷鼠類。豬終歸殺。已上諸事。皆非慈心者所應為也。  此具性遮二業(yè)。隨事結(jié)罪。  七眾同犯。善生經(jīng)云。若優(yōu)婆塞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舍賤趣貴。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得失意罪。解曰。在家尚爾。況出家乎!〈笮【阒啤  惟遮不開。  果報是殺盜等流。  理解者。凡外損真。二乘損俗。藏通損中。別損二諦。  懺悔者。事?lián)p。作法。理損。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事?lián)p。亦不損真。出假不損俗。別向不損中。別地圓住不損二諦。  性惡者。損九界。成佛界。佛亦不立。則具損十界。

 。ǜ┑谌皹I(yè)覺觀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斗。軍陣兵將劫賊等斗。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呌妓樂之聲。不得樗蒲。圍棊。波羅塞戲。彈棊。六博。拍毱。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城。爪鏡。蓍草。楊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不得作盜賊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惡心者。明非見機益物。直是邪思邪覺也。共列五事。一斗諍。二娛樂。貝者。螺也。七弦為琴。二十五弦為瑟。箏者。竹身。十三弦。箜篌者。竹身。二十四弦。三雜戲。樗蒲。即今賻錢。波羅塞戲。即今象棋。彈棊者。漢宮人妝奩戲。六博。即今雙陸。拍毱。即今踢毬。擲石投壺者。古用石。今用矢。牽道八道行城者?v橫各八路。以棊子行之。西域戲也。四卜筮。爪鏡。即圓光法。蓍草。即是易卦。楊枝。即樟柳神。鉢盂。即攪水碗法。髑髏。即耳報法。五使命。此五皆屬邪業(yè)。  盜賊使命。性遮兩業(yè)。余惟遮罪。隨事結(jié)輕。又戒本經(jīng)云。若菩薩懶惰懈怠。耽樂睡眠。若非時。不知量。是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遠行疲極。若為斷彼故。起欲方便。攝受對治。性利煩惱更數(shù)數(shù)起。亦可此戒兼攝。  出家五眾全犯。在家供養(yǎng)三寶。得作妓樂。出家不得自作。亦聽使白衣作。又投壺本于禮記。蓍龜本于易書。在家亦應無犯。  大小俱制。  開遮者;蛞姍C益物等。又出家人欲決疑慮。自有圓覺經(jīng)拈取標記法。占察經(jīng)擲三輪相法。及大灌頂經(jīng)梵天神策百首?梢烙弥。  果報者。觀則妨廢正道。失二世利。不觀則離諸掉悔。定慧易生。  觀解者。除不思議妙觀。皆名邪覺。  懺悔者。事邪。作法。理邪。一心無生。  修證者。三果無事邪。別地圓住無理邪。  性惡者。歷三性觀察。徧覺一切邪業(yè)中實相。

 。ǜ┑谌臅弘x菩提心戒

  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fā)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金剛者。能壞一切。不為一切所壞。浮囊者。渡海之具。喻出涅槃經(jīng)。草系比丘者。佛世有一比丘。途中被賊劫奪衣物。慮其鳴眾來追。兼欲害命。內(nèi)有一賊知比丘法。謂余賊言。不必殺之。但以生草系其手足。彼戒不傷草木。自弗動耳。賊如言系之。比丘守戒。寧死不移。賊去已遠。后有行路人來。方解其系。今明大士護此菩提心戒。亦應如聲聞之護律儀。寧死莫犯也。  起二乘心。惟是遮業(yè)。念念非染污犯。起外道心。性遮二業(yè)。念念是染污犯。  七眾同。 大小不全共。同不得起外道心。二乘是其本習。  開遮者。若權(quán)入二乘外道。為化彼故!」麍笳摺R荒疃诵。亦障菩提。一念外道心。亦障出世。惟念念菩提心。能臻三種不退。  理解者。除一乘皆邪小。如前說。  懺悔亦如前說。  修證者。圓初信。別初住。通見地。藏初果。永不起外道心。行不退位。永不起二乘心。別地圓住。永不起理中邪小心。  性惡者。念念觀外道二乘境。即是不思議境。成就究竟外道。究竟二乘。

 。ǜ┑谌宀话l(fā)愿戒

  若佛子。常應發(fā)一切愿。孝順父母師僧。愿得好師。同學善知識。常教我大乘經(jīng)律。十發(fā)趣。十長養(yǎng)。十金剛。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寧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薩不發(fā)是愿者。犯輕垢罪。

  愿者。緣心善境。希求勝事之謂。常應發(fā)者。所謂非是一發(fā)。惟應數(shù)發(fā)。令菩提心相續(xù)不斷也。一切愿者?傊甘。一愿孝順父母師僧。二愿得好師。三愿得同學勝友。四愿教我大乘經(jīng)律。五愿解發(fā)趣。六愿解長養(yǎng)。七愿解金剛。八愿解地。九愿如法修行。十愿堅持佛戒。蓋心地法門。戒為其本。不持佛戒。何繇進趣。故結(jié)愿持戒也。  此是遮業(yè)。若無大愿。難尅大果。應發(fā)不發(fā)。隨時結(jié)過。  七眾同!〈笮‘悺P〕巳舨辉杆俪錾。希求人天后有相續(xù)。亦犯責心罪。  惟遮不開。  果報者。不發(fā)。則失決定勝益。相續(xù)而發(fā)。則能得佛滅罪。如發(fā)趣心中說。  理解者。未得行不退。容有間斷時。  懺悔者。數(shù)數(shù)發(fā)愿。令菩提心不斷。即名為悔。  修證者。行不退人。不離大愿以自莊嚴。  性惡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不應法界更求法界。

  (庚)第三十六不發(fā)誓戒

  若佛子。發(fā)是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誓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jīng)律。與一切女人作不凈行。復作是愿。寧以熱鐵羅網(wǎng)。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復作是愿。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jīng)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飲食。復作是愿。寧以此身臥大流猛火。羅網(wǎng)熱鐵地上。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種床座。復作是愿。寧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經(jīng)一劫二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味醫(yī)藥。復作是愿。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jīng)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復作是愿。寧以鐵錘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恭敬禮拜。復作是愿。寧以百千熱鐵刀矛。挑其兩目。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視他好色。復作是愿。寧以百千鐵錐劖刺耳根。經(jīng)一劫二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聽好音聲。復作是愿。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嗅諸香。復作是愿。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凈食。復作是愿。寧以利斧。斬破其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著好觸。復作是愿。愿一切眾生。悉得成佛。而菩薩若不發(fā)是愿者。犯輕垢罪。

  誓者。必固之心。勇猛自矢。期于不退。愿以導其前。誓以驅(qū)其后。又愿以進德修善為力用。誓以防非滅惡為功能也。十大愿者。指前戒中十愿也。作誓有十三節(jié)。共為五科。初一節(jié)為欲染之誓。如律中云。猛火刀山。但傷一期身命。女人淫染。墮地獄中。受無量苦。兼?zhèn)ㄉ砘勖。故寧投刀火。不作非梵行也。夫男女居室。猶為世間正法。尚嚴此誓。況黃門男子。逆理亂常。又何必言。有謂女色罪重。男色罪輕者。誠為惡見。大佛頂經(jīng)云。先惡魔師。與魔弟子。淫淫相傳。真地獄種子耳。又經(jīng)云。劫初無男女二相。因食蠲穢。二相乃生。因有二相。展轉(zhuǎn)染愛。遂為胎生之始。然初不聞有男淫也。減至壽五百歲時。方有非法淫起。此淫一起。罪惡斯劇。頓減為二百歲。繇此觀之。男色之罪。重于女色明矣。故律及阿含之中。佛因野火熾然。為諸比丘說此諸誓。其根熟者。頓斷惑染。其未熟者。懼罪舍戒。佛不止之。誠不欲其壞法門也。乃至二果圣人。見惑已斷。淫習現(xiàn)前。還俗娶妻終不破戒。蓋如法舍戒。將來尚可出家。倘根本一破。則終非道品。且何忍于圣賢幢相之中。而作此鄙穢哉。此誓出家菩薩之所全發(fā)。在家菩薩。惟于邪淫境發(fā)。正淫非所斷也。是故今時出家菩薩。大須自審。倘此習本輕;螂m重而善自調(diào)制。便可安處僧倫。若煩惱習強。不能自抑?煸丈峤。慎莫破戒。以舍戒還俗。則現(xiàn)在雖失比丘沙彌之位。尚為菩薩優(yōu)婆塞。將來亦尚可為沙彌比丘。倘一破戒體。則菩薩戒。比丘戒。沙彌戒。優(yōu)婆塞戒。無不盡破。乃至一日一夜八關(guān)齋戒。皆悉不任更受?v令菩薩戒法。得有見相重受之科。而見相一事。談何容易。思之思之慎之慎之。次五節(jié)為供養(yǎng)之誓。信心檀越。本為供修道人。破戒受供?鄨蟊貏 4四耸牟黄平。非誓不受供也。有謂信施難消。遂欲自營生業(yè)。不思飲水踐土。獨非國王之供養(yǎng)乎。既無救于破戒之罪。又更犯邪命之愆。誠可悲也。次一節(jié)為恭敬之誓。此亦誓不破戒。非誓不受拜也。有謂戒德多虧。遂乃低身答拜。甚至禮天神。敬白衣。既無救于破戒之罪。又更敗壞出家儀式。亦愚惑也。次五節(jié)為六根之誓。約五根對五塵。皆以破戒之心為主。即意根為政也。食人百味凈食者。前以破戒受人供養(yǎng)而言。此以邪心貪著滋味而言。當知貪著滋味。即名破戒心也。后一節(jié)為度生之誓。  此是遮業(yè)。為防退心。觸境不發(fā)。隨事結(jié)過。  出家五眾全犯。在家無受供事。但有六根度生之誓。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前四誓。律及阿含。皆廣明之。異者。小乘不制第五度生誓也。  惟遮不開。  果報者。不發(fā)。則失決定不退之益。隨發(fā)。隨得堅固進趣之益。  理解者。未證位不退。前四誓或有間時。未證行不退。第五誓或有間時。  懺悔者。數(shù)數(shù)發(fā)誓。令正愿不退。即名懺悔。  修證者。位不退人。前四誓凈。行不退人。第五誓凈。  性惡者。不動法界。何誓可發(fā)。又誓染法喜妻。誓披忍辱衣。誓食禪悅法喜食。誓臥法空座。誓服四教藥。誓游解脫園。誓受自性禮。誓觀法界妙色。誓聽圓頓好音。誓嗅法身妙香。誓餐法食妙味。誓受八自在樂觸。誓令一切眾生得不般涅槃際解脫門。

 。ǜ┑谌呙半y游行戒

  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jié)夏安居。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瓶。鉢。坐具。錫杖。香爐奩。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jīng)。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陀時。及游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如鳥二翼。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常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誦戒時。當于諸佛菩薩形像前誦。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座。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若結(jié)夏安居時。亦應一一如法。若行頭陀時。莫入難處。若惡國界。若惡國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毒蛇。一切難處。悉不得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皆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常應二時頭陀者。春秋調(diào)適。游行化物。無妨損也。頭陀;蛟贫哦。此翻抖擻。有十二法。皆是遠離勝行。圣所稱嘆。一在阿蘭若處。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食。四受一食法。五節(jié)量食。六中后不飲果蜜等漿。七糞掃衣。八但三衣。九冢間住。十樹下止。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臥。冬夏坐禪者。大寒大熱。常應靜坐。結(jié)夏安居者。夏行尤為妨道。故須結(jié)制九旬也。楊枝所以凈口。澡豆所以潔身。三衣者。一僧伽梨。名上衣。二郁多羅僧。名中衣。三安陀會。名下衣。瓶有三種。一凈瓶。貯水供飲。二隨用瓶。貯水洗手。三觸瓶。貯水洗大小便處。鉢者。具云鉢多羅。此翻應器。謂體色量。三皆應法。體用瓦鐵二物。不得用金銀銅木七寶等。色以油麻熏成。量則隨其腹量分上中下。最大不過三升。最小不過升半。坐具者。梵名尼師壇。此云隨坐衣。所以護身護衣護臥具也。錫杖豎賢圣之標。香爐修清凈之供。漉囊為救物之具。手巾為除垢所需。刀子長不過三指。闊不過一指。所以便用。火燧為防熱食。兼為除冥。鑷子為拔鼻毛。繩床隨處棲息。皆百一所需中物也。經(jīng)契一心。律規(guī)三業(yè)。佛像標心極果。菩薩形像托志真因。既皆切于日用。亦可即事表法。故以如鳥二翼喻之。彼不知法義。惟汲汲以十八物為務者。固非大士弘規(guī)。倘竟高談名理。而脫略事相?忠喾欠鸨疽。必事理俱備。庶二翼無損耳。布薩但舉新學者。久學菩薩。自不待言也。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者。九條即僧伽梨。七條即郁多羅僧。五條即安陀會。此但指比丘比丘尼言之。若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止許用縵條衣。名為無縫袈裟。在家二眾。于誦戒及入壇時。亦得用無縫衣。余時不得。然善生經(jīng)云。若優(yōu)婆塞。不儲畜僧伽梨衣鉢钖杖。得失意罪。此特制令儲畜。非制令日用。又僧伽梨等。即縵條之服。加以三種法號。所謂無縫三衣。不同比丘之九條七條五條也。一一如法者。如法具十八物。及如法誦戒等。  此是遮業(yè)。正制冒難游行。兼制備十八物如法誦戒。蓋冒難游行。恐致天逝。在危生念。所喪事重。大士雖宜為法忘身。豈應不慎招損。譬諸儒者。雖有殺身成仁之事。亦云知命者不立巖墻下也。三緣成罪。一難處。謂惡國界等。二難處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正游行。發(fā)足后步步結(jié)輕垢罪;蛳确请y處。正游時難事忽起。此亦非犯。余十八種物應備不備。隨事結(jié)過。半月誦戒。或不誦;螂m誦而不如法。亦隨事結(jié)過。  七眾同犯。善生經(jīng)云。若優(yōu)婆塞。險難之處。無伴獨行得失意罪。準此。則設(shè)有事緣。多伴同往。非犯。又云。優(yōu)婆塞若犯國制。得失意罪。亦應此戒兼攝也。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不得冒難游行。異者。大士制十八物。聲聞惟制六物隨身。謂三衣。坐具。鉢。及漉囊。余非所制。大士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聲聞須有四人以上。方差一人高坐而誦。若三人二人。即相向布薩。若惟一人。即心念布薩。具如律中。未受具者不宜先知。故不委明。然西域諸寺。大小異居。震旦國中。大小雜住。則布薩儀式。亦須略明。今共出六意。一通列九眾。二別論戒次。三明誦戒人。四明所誦法。五明所用界。六明廣略儀。一通列九眾者。若論半月誦戒通途軌式。則應男女各別。男以比丘為主。沙彌優(yōu)婆塞隨聽。女以比丘尼為主。式叉摩那沙彌尼優(yōu)婆夷隨聽。此則僧尼各有界限。不容混雜。若有他緣偶集。如比丘尼等來請教誡。優(yōu)婆夷等來興供養(yǎng)。正遇誦菩薩戒。彼既曾受。亦可隨聽。則一切比丘坐竟。次比丘尼。比丘尼竟。次式叉摩那。次乃沙彌。次沙彌尼。次出家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次在家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出家者名近住。在家者名近事。此九眾位次。斷不容紊。又須男女有別。不起譏嫌也。二別論戒次者。即于九眾各自類中。復依受戒先后。次第而坐。然西域大小異居。大乘即依菩薩戒次而坐。小乘即依比丘戒次而坐。今大小雜居。則誦菩薩戒時。方依大乘戒次。誦比丘戒時。仍依僧臘。不得以大奪小。故釋簽云。菩薩在小乘眾。還依小乘戒次而坐。在大乘眾。則依大乘戒次而坐也。又其人先受比丘戒。后受菩薩戒者。即用比丘戒臘為菩薩戒臘。以受菩薩戒時。則比丘戒一切轉(zhuǎn)成無盡戒體故。若其人先受菩薩戒。后受比丘戒者。于大乘中。則依菩薩戒次。于小乘中。仍依比丘戒次。不得以菩薩戒臘。作比丘戒臘。以菩薩戒。非關(guān)住持僧寶數(shù)故。故輔行云。若先小后大。則開小夏以成大夏。若先受大。后受律儀。在小則依小。在大則依大也。比丘尼眾。亦復如是。若沙彌沙彌尼等。小乘惟論生年。大乘須論菩薩戒次。近住近事。亦復如是。三明誦戒人者。若九眾俱現(xiàn)在前。必須菩薩比丘高座而誦。余皆默聽。若無比丘。惟有八眾。必須菩薩比丘尼一人誦之。若無比丘比丘尼。惟下七眾。必須菩薩式叉摩那一人誦之。若并無式叉摩那。必須菩薩沙彌一人誦之。若更無沙彌。必須菩薩沙彌尼一人誦之。若更無沙彌尼。必須菩薩近住男誦。若近住男亦無。則菩薩近住女誦。若近住女亦無。則菩薩近事男誦。若近事男亦無。則菩薩近事女一人高座而誦。其余菩薩近事女。下座默聽也。問。設(shè)有比丘而不能誦。尼反能誦。乃至有近事男而不能誦。女反能誦。則如之何。答。經(jīng)云。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安得受戒而不能誦耶。問。初受戒人如何。答。既初受戒。未能誦戒。即不得遠離師友。問。設(shè)有因緣。不得與師友相近。如何。答。平時許展轉(zhuǎn)反從下眾學熟。至誦戒時。必須上眾登座。問。平時展轉(zhuǎn)從下眾學時。還得稱為師否。答。前戒比丘。得稱后戒比丘為阿阇梨。亦得一切事以師禮。唯除禮足。從沙彌學。亦復如是。若從三女眾學。更須消息。令勿生譏嫌。若從近住近事學者。不得稱師。如佛世給孤長者。恒為新學比丘授法。反禮比丘之足。即其例也。問。比丘不得禮白衣者。何故維摩經(jīng)中。新學比丘禮居士足。答。此是古佛化現(xiàn)。為欲浚發(fā)大教。偶示彈斥。且入三昧。令識宿命;砣贿得本心。故不得不破格禮足。非可援為常例。又如蕭梁之時。有傅大士。乃是彌勒現(xiàn)身。亦非余諸凡圣所得借口。今但當以給孤為式。是故白衣說法。此誠無過。亦非佛法衰兆。倘稱白衣為師。則大成非法。真衰相矣。四明所誦法者。西域既大小異居。小惟誦比丘戒。大乃兼誦比丘菩薩二種戒法。先誦比丘戒時。菩薩沙彌。菩薩優(yōu)婆塞等。俱不得聽。后誦菩薩戒時。則七眾俱應隨聽。今大小雜居。應作三種分別。一者此中若惟小乘。自依律法。不必更論。二者若惟大乘;蛴斜惹鹕硰泝羧送≌。比丘或四人。或過四人。先作白誦比丘戒竟。次喚沙彌凈人。同聽誦菩薩戒。比丘若三人二人。先相向三說布薩竟。次喚沙彌凈人。同聽誦菩薩戒。比丘若惟一人。先自心念布薩竟。次喚沙彌凈人聽菩薩戒。若無比丘。惟有沙彌凈人同住。即自誦菩薩戒。此亦還如西域常式也。三者若有大小乘比丘沙彌凈人雜住。先遣沙彌等出。但與小乘比丘和合布薩。若四人以上。作白。若三人二人。相向說竟。次遣小乘比丘出。喚菩薩沙彌。菩薩凈人。同聽誦菩薩戒。次喚小乘沙彌。為說十戒。次喚小乘凈人。為說五戒。然沙彌十戒。及優(yōu)婆塞五戒。律無誦法。云棲誦戒式中。乃先誦之。于理無違。于事有益。今準律中自恣之法。比丘比丘尼自恣竟。方喚小眾自恣。以此為例。則于誦具戒畢。然后喚沙彌凈人。為說十戒五戒。似更妥也。又所誦戒法。若依此經(jīng)。則先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地持中。別出菩薩戒本經(jīng)一卷。正是半月誦戒之本。共列四重四十一輕戒相。其根本四重。及飲酒等。自屬具戒十戒五戒中攝。故不重出。惟出菩薩增上律儀。實與此經(jīng)互為表里。以彼四重。即此經(jīng)之后四重故。以彼四十一輕。但與此經(jīng)開合次第稍殊。而開遮持犯之致更明析故。藏中先后共有六譯。惟讖師所譯最善。故今輯在后集。半月半月。似應誦此戒本。但必先作比丘布薩。次喚沙彌為說十戒。次喚凈人為說五戒。然后遣出未受菩薩戒者。而比丘沙彌凈人次第坐聽。彌為確當。高明者幸酌行之。五明所用界者。菩薩比丘。仍用比丘法中所結(jié)大界。尼亦如是。沙彌隨屬比丘。無別界法。聽比丘誦。不得別誦。余二女眾。屬比丘尼。亦復如是。在家二眾。若無事緣。宜至僧中聽誦。若有事緣。各于家中自誦亦得。若至僧伽藍中。即須隨僧聽誦。亦不得別誦也。設(shè)師是小乘比丘。沙彌弟子是菩薩者。師自行比丘事。弟子亦自盡其沙彌之職。至誦戒時。先聽其師為說十戒。次離師見聞之處。自誦菩薩戒法。或有近處誦菩薩戒者。白師而往聽之。六明廣略儀者。比丘戒之廣略。具如律中。茲不復論。若但大乘眾者。無難。即須全誦比丘菩薩二種戒本。設(shè)有難緣。略說比丘戒。廣說菩薩戒。難事若迫。二俱略說。若大小雜居者。設(shè)有難緣。應廣說比丘戒。略說菩薩戒。難迫。亦俱略說。若惟有菩薩沙彌凈人。則惟誦菩薩戒法。設(shè)遇難迫;虻f重戒。或但云。今十五日說戒。各各正身口意等。隨時斟酌皆得。若無難緣?偛坏寐哉f也。  開遮者;驗榍蠓;驗槎壬。冒難非犯。  果報者。遇難。多作退道因緣。不游。堪使身心進道。  觀解者。見思塵沙無明為惡國。亦名賊。亦名水。亦名火。亦名師子毒蛇虎狼。  懺悔者。冒事難。及不備物。不誦戒。不如法誦。皆作法。冒理難。須無生。  修證者。得五通人。無難事怖。得三智者。無三惑怖。  性惡者。徧入事理二難以度眾生。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六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七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注

  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ǜ┑谌斯宰鸨按蔚诮

  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后。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薩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如法有二種。一通論七眾。二別論戒次。坐有二時。一誦戒時。二平時。皆不得紊亂也。不問老少亦二義。一即通論七眾義。二即別論戒次義。一通論者。謂百臘比丘尼。不得于初夏比丘前坐。設(shè)比丘尼受菩薩戒亦經(jīng)百臘。猶故不得于初夏小乘比丘前坐。況是菩薩比丘。以比丘是上眾故。式叉摩那雖生年百歲;蚱兴_戒已經(jīng)百臘?偛坏糜诖笮〕吮惹鸨惹鹉崆白。以未是僧數(shù)故。沙彌雖生年百歲;蚱兴_戒已經(jīng)百臘。乃至不得于小乘式叉摩那前坐。沙彌尼雖生年百歲;蚱兴_戒亦經(jīng)百臘。乃至不得于小乘沙彌前坐。優(yōu)婆塞雖生年百歲。受菩薩戒亦經(jīng)百臘。乃至不得于小乘驅(qū)烏沙彌尼前而坐。況復沙彌及比丘等。故善生經(jīng)云。優(yōu)婆塞若在比丘沙彌前行。得失意罪。當知彼約行結(jié)。坐亦有罪。此約坐結(jié)。行亦有罪也。二別論者。如比丘比丘尼眾。皆須兼論大小二種戒次。在大則大。在小則小。萬萬不得以大奪小。故文殊應阇王之請。尚須固遜迦葉。然后暫居其先。則平時之不亂戒次明矣。其余五眾。惟各自論菩薩戒次。不論生年。斯易可知。言比丘比丘尼貴人等者。謂先敘七眾尊卑定分。后乃各就其類。自敘戒次也。比丘敘戒次竟。然后尼敘戒次。不言余三眾者。省文耳。貴人。即通指國王王子等。對黃門奴婢賤人言之。此等雖則同名在家二眾。又須各以類分。蓋王子雖受菩薩大戒。既未出家。仍不得居君父之先。故又自為一類。乃至者。超略之辭。意顯長者宰官婆羅門居士等。別為一類。以此輩人。就世法中;驍⒕魯X敘德。原無定局。故今惟當敘戒。然西域復有國王師事婆羅門者。又當別論。今則通約未出家人。固不得紊亂君臣名位也。其或此國王子。與彼國之王。相為師友;蛲踝游吹峭跷。亦與婆羅門長者居士等相為師友。皆當別論耳。黃門奴婢。又必自為一類。不得混在貴人類中。蓋黃門于出家法。屬重難攝。斷不得入比丘沙彌之列。奴婢屬輕遮攝。若主人與姓。得受比丘沙彌等戒。即入比丘沙彌位中。便在國王前坐。今則雖受菩薩大戒。仍未脫于奴婢。故須別為一類。不得紊亂主仆貴賤之名分也。一一者。正結(jié)指通別二種。皆須如法。及二種時。皆須次第坐也。問。君臣父子主仆。既同受菩薩戒。猶須各為一類。何故律中。臣先受具。王后受具。便為下座。子先受具。父后受具。便為下座。仆先受具。主后受具。亦便為下座耶。答。比丘戒法,F(xiàn)出世相。非世法之所攝故。君若不聽。則臣不得出家。父母不聽。則子不得出家。主人不聽。則奴不得出家。既君父主人。聽許出家。一出家時。便永舍臣子奴婢名位。故君父主人。后設(shè)受具。即以彼為上座。若君父主人在家。亦即以彼為尊者福田。所以五天竺國。出家人法。設(shè)見君父主人。均稱檀越。而君父主人。見彼既出家之臣子奴婢。必皆頭面頂禮。彼出家者。必直受之。萬無答拜之儀。此不但佛世為然。唐時玄奘義凈等師。親至西干。目覩其事。故父母反拜。的的無可疑怪。而蓮池和尚以答拜釋之。不過一時解謗之權(quán)巧。非確論也。若夫菩薩戒法。通于世出世間。不壞俗諦。故雖受菩薩戒。君仍是君。臣原是臣。父子主仆。亦復如是。若欲亂其名位。而統(tǒng)敘戒次。則世法不成安立矣。問。若一出家時。永舍臣子奴婢名位。豈非無君無父。正被儒者所譏。答。但舍虛名。不舍恩義。故律制比丘。應盡心盡力孝養(yǎng)父母。若不孝養(yǎng)。則得重罪。乃至佛母涅槃。佛尚親手舉柩。又比丘身處山林。故無事君之禮。倘受王供養(yǎng)。與王親善。亦須隨事納忠。此即不廢世間忠孝。而況如法修行。弘通至教。令天龍歡喜。護國護民。令過現(xiàn)父母。同離苦海。此更成就出世忠孝。然則大忠大教。孰過出家。有此大義。必不容更論小小虛名虛位矣。問。菩薩戒法。不壞俗諦。此理誠然。如前所云在大則大。在小則小。亦可例云在真則真。在俗則俗。今出家人。既受菩薩戒法。則見君父主人。亦可還同俗法否。答。前云在大則大。在小則小者。以大小雖殊?偡Q比丘故也。今欲例云在俗則俗者。汝不復為菩薩比丘沙彌。竟為菩薩優(yōu)婆塞耶。若汝實為菩薩優(yōu)婆塞者。便不復入沙彌比丘之數(shù)。云何又得徧同大小二眾敘戒次耶。若欲以優(yōu)婆塞身。雜入沙彌比丘之列。則大壞出世之相。既菩薩戒不壞世相。豈可反壞出世相耶。不知世出世相。皆名俗諦建立。皆不可壞。故出家菩薩。仍行出家儀則。在家菩薩。乃順在家儀則。此即名為通于世出世間。謂之在真則真。在俗則俗。亦皆得矣。問。菩薩大戒。受之盡于未來。申之極于佛果。可謂至尊至勝。至妙至大。何故受此戒者。尚不許亂世間名位。而出家戒法。受之不過盡壽。申之不過羅漢。反可安受君父主人之禮拜耶。答。論廣大。則莫若菩薩戒法。論尊重。則莫若出家律儀。蓋是圣賢幢相。出世芳標。僧輪所系。佛法所關(guān)。不但堪受君父主人禮敬。亦已堪受四王帝釋之禮。亦已堪受梵王之禮。亦已堪受大千界主摩醯首羅之禮。又不但比丘比丘尼也。雖沙彌等。亦可受君父主人禮敬。以君父等雖受五戒。及菩薩戒!」示蛹。未斷正淫。不若沙彌全斷淫欲。永離生死苦因故。以君父等雖于年三月六。受八戒齋。不如沙彌盡壽不非時食。永離生死增上緣故。以君父等雖受五戒。及菩薩戒。猶得著香華鬘。香油涂身。歌舞倡伎。作及觀聽。坐高廣床。惟于齋日。暫爾戒之。不如沙彌皆永舍故。以君父等雖受五戒。及菩薩戒。并于年三月六。受八戒齋。猶得畜金銀寶物。如法營利仰事俯育。不如沙彌依僧而住。離妨道法。威儀正命。皆悉極清凈故。故但令如法出家持戒。雖受君主父母天龍鬼神禮敬。誠無過咎。且令君父等增長福聚。功更難思。倘無出家實德?v反禮君父天神。亦何救于破戒之罪。但壞亂佛法威儀。增其過謬耳。嗟嗟。末世出家。有名無義。若僧若俗。皆悉紐于見聞。安于陋習。為說正法。誰當信者。聊述舊章。令人稍知出世遺軌也。又此出世軌式。即是菩薩戒中所出。亦皆攝入菩薩戒中。故菩薩戒得稱廣大。兼具尊重之義。若欲廢此七眾定位。則既無尊重之儀。亦失廣大之義矣。問。出家戒法。既爾尊重。何故法華經(jīng)中。常不輕比丘通禮四眾。授記作佛。答。此是圓解初開。慶而且愍。觀彼時機。應以大乘緣種而強毒之。故作此破格行門。非是通途軌式也。倘實可通行。則世尊昔時既繇此得凈六根。便當以此法教示四眾。豈有悋惜之心。而大小律門。并制僧不拜俗。當知大有所關(guān)。且小律僅云不應反禮白衣。語猶平易。至于大乘經(jīng)律。則云菩薩坐時。見王長者起者。得罪。若先加趺。見王長者跪者。得罪。若先衣不整。見王長者檢容整服者。得罪。若王長者說惡語時。隨意稱贊者。得罪。觀其辭峻旨嚴。比小律而更甚。倘亦懸見末世之中。白衣習氣日傲。緇門體態(tài)日卑。故設(shè)此厲禁。希挽回其萬一乎。然則在家菩薩。好心受佛戒者。必應尊敬出家大小乘眾?v令破戒無戒之儔。亦不可慢。須如象王之于獵者。羅剎之于罪人。方名敬佛敬戒。而出家菩薩。必應善學善行大小律儀。以膺人天禮敬。庶幾不辱僧體?盀楦L。固不得徒事謙恭。尤不得但恃堂堂僧相?崭垢咝。增長我慢。濫叨賢圣之標。正恐人身未可長保。袈裟一失。厥苦方深。幸相與痛勉之!〈耸钦跇I(yè)。三緣成罪。一非次。謂通別二種。二非次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正坐。坐者及使坐者同犯。隨一一坐結(jié)罪。  七眾同。  大小共。  開遮者。如文殊迦葉應阇王請。又下座或沙彌等說法。則登法座。  果報者。不敬戒律。遠離正法。依戒相敬。出生勝益。如往昔雛猴及象因緣。具載經(jīng)律。  理解者。十乘觀法不次第現(xiàn)前。名乖法次。  懺悔者。事乖。作法。理乖。無生。  修證者。善持大小毗尼。知事中次第。善修四教觀慧。知理中次第。  性惡者。生佛平等。有何次第。故文殊為然燈佛師。仍侍釋迦。一心一切心。一觀一切觀。復何次第。故佛頂云。圣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庚)第三十九不修;劢

  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坊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jīng)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尚阿阇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說大乘經(jīng)律。一切齋會求愿。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湖大海羅剎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jīng)律。乃至一切罪報。三惡八難七逆。杻械枷鎖。系縛其身。多淫。多嗔。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講此經(jīng)律。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建立僧坊等。制令修福。講說大乘等。制令修慧!〈耸钦跇I(yè)。隨力應修。遇緣當為而不為。一一結(jié)罪。除力不及者無犯。此即戒本經(jīng)所謂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也。若慊恨心。是染污犯。懶惰懈怠。非染污犯。  七眾同。  大小不全共。聲聞夏安居時。應修房舍。余時不制。大士一切時中。應修福業(yè)。  開遮者;虺P薅U誦等一切勝業(yè)。無暇他營。  果報者。不修則失二種莊嚴。修則菩提資糧。任運增長!±斫庹。不知性具緣因。名不修福。不知性具了因。名不修慧。  懺悔者。修即是悔。  修證者。行不退人。滿足事修。念不退人。滿足理修。  性惡者。無福慧法可修。無人修于;邸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壇品當廣明。

  此總結(jié)第四段九戒也。

 。ǜ┑谒氖畳䲟袷芙浣

  若佛子。與人受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xiàn)身不作七逆罪不。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xiàn)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阇梨。破羯磨轉(zhuǎn)法輪僧。殺圣人。若具七逆。即現(xiàn)身不得戒。余一切人盡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嗔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

  不得揀擇者。不應揀于品類。謂國王乃至鬼神。盡有佛性。盡可隨類行菩薩道。故盡得受戒也。而亦有二事應揀。一是形儀。二是業(yè)障。應教身所著袈裟等者。教令揀形儀也。梵語袈裟。此云染衣。亦云壞色。亦云臥具。乃出家衣服之都名。青黃赤黑紫色者。律制三種壞色。謂青。黑。木蘭。今制五種。按彌沙塞部。若青色衣。以黑木蘭點作凈。黑衣。點以青及木蘭。木蘭衣。點以青黑。是名壞色。今亦應爾。比丘皆應與俗服有異者。正明比丘及比丘尼。體是僧寶。故特為制三種田衣。永異凡俗。其式叉摩那等五眾。惟須壞色。不得濫同比丘也。應問現(xiàn)身不作七逆罪等者。教令揀業(yè)障也。七逆業(yè)成。定墮無間。所以正障戒品。前生非復可知。亦復不為戒障。故但問現(xiàn)身也。父者。此身是其遺體。若義父等非逆。母者。此身從彼而生。若嫡庶等非逆。和尚者。比丘有二種。一十戒和尚。二具戒和尚。比丘尼有三種。一十戒和尚尼。二式叉摩那受六法和尚尼。三具戒和尚尼。皆不得以比丘為之。式叉摩那有二種。一十戒和尚尼。二六法和尚尼。沙彌沙彌尼皆一種。即授與十戒者也。阿阇梨者。比丘有五種。一十戒阇梨。二受具時教授阇梨。三受具時羯磨阇梨。四依止阇梨。乃至與依止僅一夜。五教讀阇梨。乃至從受一四句偈;蛘f其義。比丘尼有七種。加受具時比丘僧中羯磨阇梨。及六法阇梨尼。式叉摩那有三種。一十戒阇梨。二六法阇梨。三教讀阇梨。沙彌沙彌尼各二種。一十戒。二教讀。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各三種。一受五戒阇梨。二受八關(guān)戒齋阇梨。三教讀阇梨。又若并取受菩薩戒阇梨。則七眾各加一種破羯磨僧者。極少有八人同住。皆是比丘。四人四人。各自為黨。于一大界之中。別說戒。別作種種羯磨。破轉(zhuǎn)法輪僧者。下至九人。一人自稱佛。誘彼四比丘別從其教。余四比丘守正不從。分作二部。不論界內(nèi)界外。但令非法說法。如提婆達多等。名破法輪。圣人者。小乘四果。大乘發(fā)趣以上也。夫不拜父母國王。不敬六親鬼神。而但解法師之語。則其待法師者何重。百里千里而來。則其求法之心何切。此而不授。辜負當機不太甚乎。惡心嗔心者。明非見機益物之心。一切眾生戒者。明此大戒。本是一切眾生所應同受。不似比丘及沙彌戒。須擇品類授也。 此是遮業(yè)。四緣成罪。一是受戒器。謂非七逆。又形儀如法。二堪受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有揀擇心。謂或惡其下賤。嗔其貧乏等。正是業(yè)主。四令不得受。隨所拒人結(jié)罪。若知不堪受者。非犯。菩薩戒羯磨文云。若諸菩薩欲授菩薩戒時。先應為說菩薩法藏。摩怛理迦菩薩學處。及犯處相。令其聽受。以慧觀察。自所意樂。堪能思擇受菩薩戒。非惟他勸。非為勝他。當知是名堅固菩薩?笆芷兴_凈戒律儀。又云。無凈信者。不應從受。謂于如是所受凈戒。初無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惟。有慳貪者。慳貪蔽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不應從受。毀凈戒者。于諸學處無恭敬者。于戒律儀有慢緩者。不應從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于他違犯不堪耐者。不應從受。有懶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眠。樂倚。樂臥。樂好合徒侶。樂嬉談者。不應從受。心散亂者。下至不能轂牛乳頃善心一緣住修習者。不應從受。有闇昧者。愚癡類者。極劣心者。誹謗菩薩素怛羅藏及摩怛迦者。不應從受。解曰。此皆揀非法器也。豈可漫云無揀擇耶。又前人本不欲受。強令受戒。亦犯輕垢。 比丘比丘尼全犯。余五眾無授戒事未制!〈笮〔蝗病P〕讼仍S后拒則犯。不許無犯。大乘接化為本。不授即犯!¢_遮者。如沙門道進。求曇無讖受菩薩戒。讖不許。且命悔過。七日七夜竟。詣讖求受。讖大怒。不答。進自念業(yè)障未消。復更竭誠禮懺。首尾三年。乃夢釋迦文佛授以戒法。明日詣讖。欲說所夢。未至數(shù)步。讖即驚起?诔圃铡R训媒湟。我當為汝作證。次第于佛像前。更說戒相。此則見機利益。先不為授。雖示大怒。非惡心嗔心也!」麍笳。妄揀。則得吝法之罪。失于二利。善揀。則莊嚴眷屬。光顯法門。 觀解者。不歷三性徧修覺意三昧。是揀擇義。 懺悔者。事?lián)瘛W鞣。理擇。一心無生。 修證者。別住以去無事揀。圓信以上無理揀!⌒詯赫。法法皆揀則全非。更無一法可受。

 。ǜ┑谒氖粸槔鲙熃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阇梨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xiàn)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受戒。若無七遮者。得與受戒。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嗟蕉Y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xiàn)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而教誡師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jīng)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yǎng)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為利養(yǎng)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xiàn)解一切經(jīng)律。為供養(yǎng)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授戒者。犯輕垢罪。

  教誡法師。即教授阿阇梨也。比丘戒法。于僧中受。故和尚及羯磨阇梨。皆須現(xiàn)在比丘為之。菩薩戒法。于十方諸佛菩薩前受。故現(xiàn)在法師。但得為教授阇梨。應教請二師者。謂請本尊佛為和尚。此土即是釋迦。請補處大士為阿阇梨。此時即是彌勒。是名為二師也。文中以和尚阿阇梨二師為句。應問言者。即是教誡師應問。此謂未請二師之前。先應問其遮難。知無七遮。方教請二師耳。故菩薩善戒經(jīng)云。十方諸佛菩薩大德聽。今某甲三說時已從十方諸佛及菩薩僧得菩薩戒。說者我是。受者某是。我為某甲證人。大師者。謂十方無量諸佛菩薩僧是。小師者。我身是也。又受菩薩戒。既以本佛為和尚。補處為阇梨。亦即以十方佛為同壇尊證。十方菩薩為同學善友。今不言請尊證同學者。亦如比丘受戒。但請二師也。他經(jīng)亦有備請五位圣師者。隨機廣略。故不同耳。犯十戒者。謂曾受此菩薩大戒而毀犯之;蛟鼙惹鹕硰浖拔褰涞榷朴诒靖。故須得見好相。若本未受戒時。作殺盜等業(yè)。止有世間性罪。不名犯戒。亦不須問。惟七逆須問耳,F(xiàn)身亦不得戒者。謂不許重受大戒。而得增益受戒者。謂作來生受戒勝因。對首懺悔者。謂對清凈大小乘眾自首其罪。誓不更造。即所謂作法懺也。若輕若重是非之相者。輕則易懺。重則難懺。是犯須懺。非犯則不須懺。倘輕罪說重。重罪說輕。犯謂非犯。非犯謂犯。不能使人決疑出罪也。第一義諦者。即是戒之體性。亦即心地之正因。常住之極果。習種性。長養(yǎng)性者。謂研習空觀。漸次增長。即十發(fā)趣心。性種性。不可壞性者。謂分別假性。俗諦建立。故不可壞。即十長養(yǎng)心。道種性者。謂中道能通。即十金剛心。正法性者。謂證入圣位。即十地及等妙二覺。多少觀行出入者。謂發(fā)趣則從假入空。長養(yǎng)則出空入假。金剛則回二邊入中道。十地則從凡入圣。又習種性則空觀尚少。長養(yǎng)性則空觀乃多。性種性則假觀尚少。不可壞性則假觀乃多。道種性則中觀尚少。正法性則中觀乃多。又三觀次第修習則少。若一心中修習則多也。十禪支者。即四禪所用喜樂等十支也。不解輕重是非。則昧于戒相。不解第一義諦。則昧于戒理。不解習種性等。則昧于道共定共種種差別。昧戒相。則不能決疑出罪。昧戒理。則不能啟迪真信真解。昧道定差別。則不能令人修證趣入?芍^一盲引眾盲矣。  此是遮業(yè)。而深壞法化。二緣戒罪。一是為利心。二攝受徒竟。戒本經(jīng)云。為貪奉事。畜養(yǎng)眷屬。是染污犯。亦此兼制。前之無解作師。過在好名。今則正在好利。名利皆生死根本。菩提大障。其罪是均。故皆結(jié)云自欺欺他。而為利者。其心益陋劣矣。 比丘比丘尼全犯。余五眾無授戒事。但令為利攝受徒眾。亦犯。 大小俱制。小乘師德如前說!∥┱诓婚_。 果報者。破壞法門。劇于惡律儀罪!±斫庹。二乘為真諦利。出假菩薩為俗諦利。別向為但中利。惟圓人了達法界。無利可為!曰谡。為事利。作法。為理利。須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以上不為事利。別地圓住。不為理利。  性惡者。普利法界。正是獨利自己。從名字為利。乃至究竟為利。

 。ǜ┑谒氖䴙閻喝苏f戒戒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yǎng)故。于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余一切不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之處。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而菩薩于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說戒者。半月半月誦戒也。除國王者。佛法付囑國王故也。虛生浪死。故名畜生。頑然罔覺。故如木石。背覺合塵。常居理外。故名外道。  此是遮業(yè)。預向人說。則后受不能殷重。故半月說戒時。必先遣未受大戒者出也。四緣成罪。一未受戒人。謂未受此菩薩戒者。二未受人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有為說心。謂或為利養(yǎng)等。四前人得聞。從此時結(jié)罪!∑弑娡浮!〈笮〔蝗。小乘一切時中。不得向沙彌等說五篇罪名。以彼若解五篇名義。便成盜法重難故也。大乘惟半月誦戒時。須遣未受者出。余時不論。如前文云。一切時中。皆應講此經(jīng)律。后文云。見一切眾生。應勸受三歸十戒等。故知不同毗尼藏也。又菩薩比丘比丘尼。一切時中。亦不得以五篇罪名。向未受具戒者說。而菩薩沙彌等。亦不得預知五篇名義。致成重難。永障此生受具戒也!∥┱诓婚_!」麍笳。說則輕褻正法。不說則屏翰正教。  理解者。常住佛性。名為真戒。未悟圓宗。皆名惡人。應以余法。示教利喜。不應但贊一乘。反令眾生沒在苦!曰谡。事說。作法。理說。須于一心無生中。善達四悉因緣!⌒拮C者。初果及別住。不犯事說。具知根智。不犯理說!⌒詯赫摺H缦哺鶑姸。不輕授記。即是向惡人說。

  (庚)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yǎng)。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腳跡。一切世人皆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故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謂出家菩薩。本以信心受戒。故堪受一切供養(yǎng)?笆芴烊斯砩窆Ь础H羰芏蕷。便不得受一切供養(yǎng)。便為鬼及世人所賤?梢娊渲豢蓺Х溉绱。柰何起心。故欲毀之。雖尚未毀。先已從心結(jié)罪矣。  此是性遮二業(yè)。輕視戒律故。三緣成罪。一是犯。二犯想。三起心欲犯。念念輕垢。又戒本經(jīng)云。起五蓋心不開覺者。是染污犯。亦此兼攝。  七眾同犯。而出家人為世福田。其責倍重。  大小俱制。小乘即所謂輕戒罪也。隨所犯罪。更加一輕戒罪。大乘亦應例此。又大士執(zhí)心。嚴于聲聞也。若本無故毀心者。但隨事結(jié)本罪。不加此罪。若直起此心。未犯事者。小但責心。大亦應懺。  惟遮不開。  果報者。任其故起。則障增上戒。障增上心。障增上慧。得輕戒罪。若能開覺。則戒根堅固。定慧可克。  觀解者。起理外心。即名犯戒。  懺悔者。起心犯事。作法。起心犯理。一心無生。  修證者。位不退人。無犯事心。念不退人。無犯理心。  性惡者。謗諸佛。毀于法。不入眾數(shù)。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

 。ǜ┑谒氖牟还B(yǎng)經(jīng)典戒

  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jīng)律。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谷紙。絹素竹帛。亦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為香囊。盛經(jīng)律卷。若不如法供養(yǎng)者。犯輕垢罪。

  供養(yǎng)有五事。一受持。二讀。三誦。四書寫。五香華雜寶供養(yǎng)。剝皮為紙等。舉重況輕。  此是遮業(yè)。無敬法心。故得罪也。  七眾同。  大小不全共。小乘不誦持毗尼。結(jié)罪。大乘應修五事。又不供養(yǎng)三寶亦犯罪。戒本經(jīng)云。于一日一夜中。若佛在世。若佛塔廟。若法。若經(jīng)卷。若菩薩修多羅藏。摩得勒伽藏。若比丘僧。若十方世界大菩薩眾。若不少多供養(yǎng)。乃至一禮。乃至不以一偈贊嘆三寶功德。乃至不能一念凈心。若不恭敬。懶惰懈怠。是染污犯。若忘誤。非染污犯。不犯者。入凈心地菩薩。如得不壞凈比丘。常法供養(yǎng)一切三寶。善生經(jīng)云。若得新谷果蓏菜茹。不先奉獻三寶。先自受者。是優(yōu)婆塞得失意罪。若以殘食施于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是優(yōu)婆塞得失意罪。  惟遮不開。  果報者。慢法。則遠離正法。失智慧種。敬法。則生生處處。常遇妙法。  觀解者。一念不與真凈大法相應。名不供養(yǎng)。  懺悔者。事不供。作法。理不供。無生!⌒拮C者。初果及凈心地人。無事慢。念不退人。無理慢!⌒詯赫摺W孕募捶慈龑。不應以心更供于心。

 。ǜ┑谒氖宀换娚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生。應當唱言。汝等眾生。盡應受三歸十戒。若見牛馬豬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fā)菩提心。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眾生發(fā)菩提心。是菩薩若不發(fā)教化眾生心者。犯輕垢罪。

  大悲心者。知一切眾生。及三世諸佛。與我身心無二無別。欲拔其性德之苦。而與以性德之樂也。心念口言者。了達同體法性之力。冀令感通開悟也。  此是遮業(yè)。乖于弘誓故制。四緣成罪。一眾生。二眾生想。三無教化心。四不行教化。遇可化而不化。隨事結(jié)過。然大士化度眾生。不出四攝。一者布施。即財法無畏三種。如慳嗔殺盜等戒所制。二者愛語。即此戒制。三者利益。四者同事。戒本經(jīng)中別制。此經(jīng)亦屬此戒所攝。戒本經(jīng)云。以慊恨心不隨他者。是染污犯。懶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彼欲為不如法事。若病。若無力。若護僧制。若彼雖如法。能令多人起非法事。若伏外道故。若以方便令彼調(diào)伏。解曰。此即利益攝也。又云。見眾生所作。不與同事。所謂思量諸事。若行路。若如法興利。若田業(yè)。若牧牛。若和諍。若吉會。若福業(yè)。不與同者。嗔恨心。是染污犯。懶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彼自能辦。若彼自有多伴。若彼所作事非法非義。若以方便令彼調(diào)伏。若先許他。若彼有怨。若自修善業(yè)不欲暫廢。若性闇鈍。若護多人意。若護僧制。解曰。此即同事攝也。  七眾同犯。  小乘無化他義。不制。  果報者。不化則失二利;瘎t二利增長。  觀解者。一心轉(zhuǎn)教余心。名化眾生。一念不與妙觀相應。名為不化眾生。  懺悔者。事不化。作法。理不化。無生。  修證者。行不退。常行事化。念不退。常行理化。  性惡者。三世諸佛一口吞盡。有何眾生可度。

 。ǜ┑谒氖f法不如法戒

  若佛子。常應教化。起大悲心。若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在白衣眾前。高座上坐。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華供養(yǎng)。四眾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犯輕垢罪。

  高座者。以高卑言。上坐者。以上下言。不如法說。謂不順說法儀式。非謂顛倒謬說也。  此是遮業(yè)。三緣成罪。一不如法。二不如法想。三正說法。若為名利。是染污犯。若忘誤。非染污犯。又此且據(jù)坐言。若準律中。則人臥己坐。不得為說。人坐己立。人在座。己在非座。人在高坐。己在下座。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人在高經(jīng)行處。己在下經(jīng)行處。人在道。己在非道。皆不得為說。又衣纏頸者。覆頭者。裹頭者。叉腰者。著革屣者。著木屐者。騎乘者。持杖者。持劍者。持矛者。持刀者。持蓋者。皆不得為說。惟除為病人說法。一切不犯!∑弑娡。以沙彌等。亦許登高座故。以白衣說一句一偈義。亦應如法故。又善生經(jīng)云。僧若不聽說法贊嘆。輙自作者。是優(yōu)婆塞得失意罪。亦此兼制。  大小乘俱制。  開遮者。僧祇律云。若比丘為塔事僧事。詣王及地主時。彼言。比丘為我說法。不得語令起。恐生疑故。若邊有立人者。即作意為立人說。王雖聽。比丘無罪。又比丘患眼。前人捉杖牽前。為說無罪。又比丘在怖畏險道時。防衛(wèi)人言。尊者為我說法。雖持刀杖。為說無罪。  果報者。不如法。則令彼此皆招慢法之罪。如法。則令彼此皆有敬法之益。 觀解者。坐法空座。乃名如法!曰谡。事不如法。用作法。理不如法。用無生!⌒拮C者。初果以上。事常如法。別地圓住。理常如法!⌒詯赫。依正剎塵。俱說俱聽。更何高下。

 。ǜ┑谒氖叻欠ㄖ葡藿

  若佛子。皆已信心受佛戒者。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jīng)律。立統(tǒng)官制眾。使安籍記僧。菩薩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廣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薩正應受一切人供養(yǎng)。而反為官走使。非法非律。若國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寶之罪。若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四部者。居士。居士婦。童男。童女也。不聽出家行道。則斷僧寶。不聽造形像佛塔。則斷佛寶。不聽造經(jīng)律。則斷法寶。  此具性遮二業(yè)。障善法故。四緣成罪。一是三寶事。二三寶事想。三有制限心。四制限得成。隨事結(jié)罪。  在家二眾全犯。出家五眾。無自在權(quán)勢。設(shè)能隨力非法制限。亦犯。  大小俱制。  開遮者。如彌勒昔為國王。假設(shè)非法制限。以興正法!」麍笳。制限。則得斷滅三寶大罪。不制。能招弘護三寶功德。  觀解者。不于一切法中顯出三寶體性。名非法制限。  懺悔者。事制限。須殷勤建立三寶。理制限。須善修一心三觀。  修證者。初果以上。無事制限。別地圓住。無理制限。 性惡者。不聽于九界外。別別施設(shè)佛界。

 。ǜ┑谒氖似品ń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yǎng)。于國王百官前說佛戒者。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戒弟子作系縛事。如獄囚法。如兵奴之法。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余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毀破。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如三百矛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經(jīng)于百劫。而不一聞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國王百官。指已受佛戒者。雖是同法之人。得于彼前說菩薩戒。而不得于彼前橫作非法治罰也。弟子有過。但應如法治罰。不應作系縛事。如獄囚兵奴。以傷出家軌式。如念一子。喻愛之極。如事父母。喻敬之極。又念子即慈悲心。事親即孝順心也。  此具性遮二業(yè)。以毀辱法門故。五緣成罪。一是佛弟子。謂大小乘七眾。不犯邊罪。不舍戒者。二佛弟子想六句。二重四輕。雖非佛弟子。亦不應作系縛事故。但其事稍稀。故不特制;驈蛿z入嗔損戒中。三有治罰心。欲令前人受辱。正是業(yè)主。四所對人。謂國王百官等。同有戒者。故僅結(jié)輕。若向未受戒人治罰。自屬第六重戒。五正行治罰。隨事結(jié)過。  出家五眾同犯。在家二眾。若治罰佛之弟子。自屬前戒兼制。厥罪彌甚。具如地藏十輪經(jīng)中廣訶。  大小乘俱制。  開遮者。惡濁世中。護持正法。比丘得藉王大臣力。兵杖自衛(wèi)。如大涅槃所明。然不得非法治罰他人。  果報者。作則有破壞法門。損辱僧侶之罪。不作。則令眾僧增益安樂。  理解者。不如說修行。即是破法因緣。又不知四悉檀因緣。即是破法因緣。  懺悔者。事破。作法。理破。須行解雙進。  修證者。初果以上無事破。別地圓住無理破。  性惡者。破一切法無不徧。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此總結(jié)第五段九戒也。別釋四十八輕竟。

 。海┤偨Y(jié)

  諸佛子。是四十八輕戒。汝等受持。過去諸菩薩已誦。未來諸菩薩當誦,F(xiàn)在諸菩薩今誦。

  此總結(jié)四十八輕戒也。第二列重輕戒相大科竟。

 。ǘ。┤齽翊蟊姺钚形濉3跖e所誦法。二囑流通人。三明流通益。四重勸奉行。五時眾歡喜。

 。ㄎ欤┙癯

  諸佛子聽。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已誦當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

 。ㄎ欤┒䥽诹魍ㄈ

  汝等一切大眾。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眾生;唤^。

  前勸受中。備列淫男淫女。黃門鬼畜等。今但言信男信女者。正顯既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凈也。佛性常住戒卷者。此戒卷在世。則佛性因緣之義不滅。

 。ㄎ欤┤髁魍ㄒ

  得見千佛。為千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

  略舉三益。一見圣。二離苦。三得樂。義疏云。授手者。明秉戒人。與佛相鄰次不遠也。世世不墮。常生人天。所離所得。豈止于此。且舉凡情所欣厭。以之為勸耳。

 。ㄎ欤┧闹貏穹钚

  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大眾。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

 。ㄎ欤┪鍟r眾歡喜

  三千學士。時坐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歡喜受持。

  三千。謂三千世界中同秉菩薩戒者。以上大科第二正示法門分竟。

 。ㄒ遥┤魍ㄒ媸婪譃槎。初結(jié)示。二偈贊。

 。ū┏踔兴摹3鯊探Y(jié)說心地品。二略舉總十處說。三明所說之法。四明大眾奉行。

 。ǘ。┙癯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

  是中先結(jié)此釋迦說竟。次結(jié)余釋迦說竟也。

 。ǘ。┒耘e總十處說

  從摩醯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十住處說法品。為一切菩薩。不可說大眾。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千百億世界。蓮華藏世界。微塵世界。

  是中亦先結(jié)此釋迦十處說法竟。次結(jié)余釋迦十處說法竟也。微塵世界下。闕亦如是說四字。

 。ǘ。┤魉f之法

  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是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

  前五句為別。后一句為總。就五別中。又各具通別二義。心藏者。通則一切諸法。皆屬于心。別則指三十心。地藏者。通則一切諸法。皆名為地。別則指于十地。戒藏者。通則一切諸法。皆名為戒。別指十重眾輕。無量行愿藏者。通亦收一切法。別指六度萬行。十大愿王等。因果佛性常住藏者。佛性非因非果。而因果不離佛性。故曰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實相即佛性異名。今因亦佛性。果亦佛性。佛性常住。則因果亦皆常住。通則一切諸法。皆名因果佛性常住之藏。別則如佛性本源品等。

 。ǘ。┧拿鞔蟊姺钚

  千百億世界中。一切眾生受持。歡喜奉行。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說。

  相相者。心地無相。具一切相。重重無盡。總別難思。

 。ū┒寿澣。初贊持法益。二序?qū)W法事。三發(fā)度生愿。

 。ǘ。┙癯

  明人忍慧強。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間。安獲五種利。一者十方佛。憫念常守護。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后世。性戒;蹪M。此是諸佛子。

  明人者。能知如來秘密之藏。雖是肉眼。名為佛眼也。忍是安忍。即指定力。謂有慧無忍。是名狂慧。有忍無慧。是名愚定。又二乘定多慧少。不見佛性。權(quán)位菩薩慧多定少。雖見佛性而不了了。故須忍慧俱強。方為明人。方能持如是法也。諸佛護念者。一切諸佛。皆從此法出。猶如佛母。故持之者。與佛氣分交接。又不持此法。則斷佛種性。能持此法。則續(xù)佛慧命。故諸佛常自憫念。守護持法人也。命終時正見歡喜者。已具佛眼。則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也。生生為菩薩友者。位同大覺。真是佛子。一切菩薩。皆我同學也。功德戒度悉成就者。戒為一切功德之聚。如地悉能生養(yǎng)萬物。今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戒品既具。則一切功德聚。悉具足成就也。性戒;蹪M者。達此性戒。則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故福由慧滿。全修顯性。故慧由福滿。又性戒即正因理體。當法身德。持性之戒。即緣因福善。當解脫德。悟戒之性。即了因智慧。當般若德。今后世滿者。從觀行滿。乃至究竟?jié)M也。獲此五利。真是佛子。當紹佛位。故云此是諸佛子。

  (。┒?qū)W法事又二。初觀察法體。二護持戒相。

  (戊)今初

  智者善思量。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欲長菩提苗。光明照世間。應當靜觀察。諸法真實相。不生亦不滅。不常復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菩薩所應作。應當次第學。于學于無學。勿生分別想。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訶衍。一切戲論惡。悉從是處滅。諸佛薩婆若。悉由是處出。

  心地法門。十無盡戒。皆如理而證。稱性而修。所謂中道了義無戲論法。凡夫著有。二乘證空。皆背真因。故非種子。應當靜觀察者。靜是止之異名。察即觀之審細。止觀不二。方是真修。諸法真實相者。諸法。即十界十如權(quán)實之法。觀相元妄。無可指陳。則幻惑非真。虛假不實。觀性元真。本如來藏。則無相不相。名真實相。清凈本然。故不生。循業(yè)發(fā)現(xiàn)。故不滅。又循業(yè)發(fā)現(xiàn)。故生即不生。清凈本然。故滅亦不滅。不變隨緣。故不常。隨緣不變。故不斷。理隨于事。故不一。事隨于理。故不異。迷無所從。故不來。悟無所滅。故不去。如是諸法。即是一心。如是一心。即三十心十地。及重輕諸戒之體性也。悟此體性。然后方便勤莊嚴之。一心是正因理性。靜觀是了因慧性。方便是緣因善性也。又觀察及持戒。皆名方便莊嚴。觀察即理方便。名為智慧莊嚴。持戒即事方便。名為功德莊嚴。又戒品具足。全繇深信于理。而心地增進。全繇精修于事。故曰繇戒凈故慧凈。繇慧凈故戒凈。如兩手互洗。決無前后。又勤方便而不靜觀察。則有為有漏。無所莊嚴。靜觀察而不勤方便。則枯槁空寂。無能莊嚴。故須于一心中。方便莊嚴。此是菩薩所應作事。應當次第學之。勿謂此是學事。墮在第二門頭。不知稱性之修。學即無學。于無學。道中。而熾然習學。雖云次第。直如空中鳥跡。不同漸次法門。還與極圓極頓之理。毫無分別。故誡令勿生分別想也。無作妙修。全同理性。名第一道。無學妙性。起于真修。名摩訶衍。摩訶衍。此翻大乘。謂運載自他。同入大涅槃城也。以是第一道。故能滅凡外二乘種種戲論。以是摩訶衍。故能出諸佛薩婆若果。薩婆若。此翻一切智智。乃一心三智究竟極果之總名也。繇第一道。堪運摩訶衍乘。繇摩訶衍?暗剿_婆若地。繇薩婆若。妙合無戲論理。梵網(wǎng)心地。果徹因該。理趣至此極矣。

 。ㄎ欤┒o持戒相

  是故諸佛子。宜發(fā)大勇猛。于諸佛凈戒。護持如明珠。過去諸菩薩。已于是中學。未來者當學,F(xiàn)在者今學。此是佛行處。圣主所稱嘆。

  欲歸一心實相。須修心地法門。欲修心地法門。須持諸佛凈戒。故結(jié)勸護持戒相。以為入道進修之本也。護持如明珠者。發(fā)隱云。一潔凈義。護持弗使染污。二圓滿義。護持弗使殘缺。三光明義。護持弗使昬暗。今更為之釋成。潔凈是解脫德。圓滿是法身德。光明是般若德。然明凈圓滿。皆是珠之相德耳。于相德中。宛具三義。若復廣為表彰。則明珠體是無上至寶。相乃圓滿明凈。用能雨物濟貧。體為法身。相為般若。用為解脫。以配三聚妙戒。法喻泠然。是以三世諸菩薩所學。即是佛所行處。因果同符。安得不為圣主所稱嘆哉。圣主。即圣中之圣也。

  (戊)三發(fā)度生愿

  我已隨順說。福德無量聚。回以施眾生。共向一切智。愿聞是法者。悉得成佛道。

  諸佛自誦此戒。我今亦誦。名之曰隨。諸佛半月半月如法而說。我今亦如法說。名之曰順。如此隨順而說。則福聚自然無量。而不以自私。故皆回施眾生。又不令眾生墮在二乘三有。故共向一切智。又愿聞是法者。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聞已能思。思已能修。悉成佛道。蓋本繇發(fā)菩提心。方受此戒。今誦此戒。仍回向菩提也;厥┍娚<聪禄。名之為悲。向一切智。悉成佛道。即上求之心。名之為智。繇上求故。方能下化。繇下化故。方名上求。悲智雙運。名菩提心。繇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如心佛亦爾。故須上求。如佛眾生然。故須下化。繇發(fā)此上求下化之心。故受得菩薩大戒。繇持此菩薩大戒。故能滿悲智兩輪。古人所謂發(fā)僧那于始心。終大悲以赴難?芍^從名字菩提。而直趨究竟菩提者矣。此偈贊共十四行。義疏之所不釋;蛟剖钦b戒既畢。結(jié)撮施愿之偈。今詳文義。似雖單結(jié)戒法。亦可通結(jié)上品。以十重四十八輕戒。即能歷心地位次之法。而三十心十地。即持戒人從因至果所歷之位故也。亦如大佛頂經(jīng)三漸次為能歷。五十五位為所歷。能所合稱。即名六十圣位。今以能從所。則戒即心地。以所從能。則心地即戒。通結(jié)何疑。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