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成唯識論 >

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論書。又名《凈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凈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注釋而成。10卷。傳說玄奘留學印度時,曾廣收十家注釋(每家各10卷)...[詳情]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十二劃

  十二劃

  【無分別心】此為離情念分別之心識。有二種,一為無漏之無分別心,一為有漏之無分別心。無漏之無分別心,又云無分別智,正體會真如之智也,有漏之無分別心,如定心之第六識或第八識及眼等之五識,稱于境之自相,現量之心是也。分別為隨念,計度,自性之三種。無分別者,無隨念計度之二種,非無自性也。見《百法問答鈔》卷二。

  【無分別智】遠離主觀、客觀的相對分別而直觀空理的智慧。這種智慧是超越心識的相對分別而顯,它的作用是直契絕對的真理。此又稱為無分別心,這是佛教中認識真如的智慧,因為真如離一切相而不可分別,認識真如的智慧必須與真如之體相應,《攝大乘論釋》十二曰:‘若智與所取不異平等起,是名無分別智。’是故無分別智,即證得能、所二取皆空,而正體會真如之智。真如離一切相,不可分別,故以分別之心,不能稱其體性。無分別智離一切情念分別,故冥符于真如。

  【無生法】謂真如之理,涅槃之體。以彼遠離生滅故也!楞嚴經長水疏》八曰:‘真如實相,名無生法。’

  【無生法忍】指觀諸法無生無滅之理而諦認之,安住且不動心,曰無生法忍。為三忍之《大智度論》卷五十載:‘無生法忍者,于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大乘義章》卷十二載:‘從境為名,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無生忍。’據《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載,不退轉地之菩薩依遍計所執(zhí)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煩惱苦垢三種之無生忍:一、本性無生忍,又作本來無生忍。謂觀遍計所執(zhí)之體性均無,而忍知本性無生者。二、自然無生忍,謂觀依他之諸法因緣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煩惱苦垢無生忍,又作惑苦無生忍。謂諸法實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無為與一切雜染不相應,忍知本來寂靜者。此乃忍知三無性之理,故稱無生忍。

  【無色有】三有之一。無色界果報實在,謂之無色有。

  【無色界】又作無色天,與欲界、色界共稱三界。即指超越物質的世界,厭離物質之色想而修四無色定者死后所生的天界。此界有情的生存,固無色法、場所,從而無空間高下之別,然由果報的勝劣差別,則分為四層次,稱為無色界四天,即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故又稱四無色天、四無色處;若三界分為九地,則此四界即為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關于四天之壽命,各有異說,據《大毗婆沙論》卷八十四載,空無邊處有二萬劫,識無邊處四萬劫,無所有處六萬劫,非想非非想處八萬劫。

  【無自性】指一切有為法無實在之自體。又作無本性、無性。謂諸法皆因緣所生,故無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相離,物即壞滅;人亦為四大所成,四大不調即成病,四大相離則亡。《中論》卷一稱:‘如諸法自性,不在于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見《成唯識論》卷九。

  【無因外道】印度二十種外道之一,為主張萬物無因而生的外道。又稱諸法無因宗、無因論師、此派論師以萬物乃無因無緣,自然而生,為一種自然外道。古來印度即盛行無因論。據《外道小乘涅槃論》載,諸法系非因而生,無因無緣生一切物,無染因,亦無凈因。如棘刺之針不待人作而自尖,孔雀無待人畫色而自然美。六師外道中的末伽梨拘舍梨子即屬此派。此外,有關無因論之思想,于諸經論中多有列舉,例如《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所說六十二見外道中,無因論有初見、第二見之別,初見系萬物由無而生,第二見系主張唯自然而生,別無他因。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載,破十種之外道中,第二為自然外道,第四為無因果外道。又于《三論玄義》所舉外道之四執(zhí)中,第二為無因有果,第四為無因無果。

  【無我】佛教主張無我,明示存在與緣起的關系,認為‘我’是依于一系列的因緣而存在,即所謂‘五蘊和合’而有,但在五蘊和合期間,其中沒有一個實體的自我,因緣關系發(fā)生變化,五蘊離散,更沒有一個實體的自我,所以佛教的基本理論‘三法印’的第二法印說:‘諸法無我’。

  【無住處涅槃】為四種涅槃之一,謂斷所知障所顯現的真理。即斷智之障,則得生死、涅槃無差別之深智,于二者無有欣厭,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唯常與大智大悲相輔,窮未來際,利樂有情,然雖起悲智二用而體性恒寂。見‘四種涅槃’條。

  【無沒識】第八識十八名之一。《成唯識了義燈》卷四曰:‘無沒識者。無相論云:一切諸種子無所隱沒,故無沒也。’

  【無明】謂闇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即癡之異名。《俱舍論》十曰:‘明所治無明……其相云何?謂不了知諦實業(yè)果。’《成唯識論》六曰:‘云何為癡?于諸事理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yè)。’

  【無明支】十二因緣的第一支。無明是迷昧、是不覺、是無所其明的意思。換句話說,明是智慧,無明就是沒有智慧、是愚癡,也就是由煩惱而起的惑!斗謩e緣起經》曰:‘如是無明,隱覆真實,顯現虛妄,以為形相。’若以現代觀念詮釋無明,可以說:明、是覺、是智慧。而無明是明之反,是不覺、無智慧,也就是愚癡、是迷昧不明。換句話說,無明就是迷昧顛倒。也就是我人煩惱不安的根本原因。我人的煩惱,來自貪婪、嗔恚、自私、執(zhí)著,由于我們愚昧不明,所以終日在煩惱不安中討生活。由于無明,使我們內而不了解自己,外而不認識環(huán)境。得意時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失意時怨天尤人,全不反省。我們不必說出世間法的智慧,即以世俗世間來說,立身處世,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有知人之明。如對事有先見之明,更可以趨吉避兇,減少煩惱。然而,我們徒以‘世智辯聰’為‘明’,又有幾個人是以‘正覺’為明呢?所以,無明、正是世俗世界的最后本質。

  【無所有處定】四無色定之一,又作少處定。此定超越識無邊處定,與無所有相應,即思惟無所有之相而安住之。見‘四無色定’條。

  【無性】指諸法無存在的實體。性者體之意。一切諸法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則滅,無有實體,故稱無性。此復有下列三解:一、與‘無自性’同義!冻晌ㄗR論》卷九載: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頌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二、唯識宗所立五種性的第五種。指不具三乘無漏種子的有情。全稱無性有情。又作無有出世功德種性、人天乘性、無種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種子,故不起出世無漏之智以解脫生死,而永遠沉淪六道不能出離。然彼能修人間之善業(yè),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謂‘無性闡提’。三、為印度十大論師時代著名的論師,生卒年代不詳,曾為無著的《攝大乘論》作注釋,稱為《攝大乘論釋》,十卷,唐代玄奘三藏譯。論釋中曾引用陳那《掌中論》文字,故判斷為陳那的后輩。

  【無表色】指受戒時,以強盛之身口表業(yè)為緣,滿身四大制造之一種色體也。此色體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恒防止身口之過非,故以之為戒體,其物體外相不顯,故名無表。又為由身內地水火風之四大而生者,故名為色。是非如他色有物質,有障礙,然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攝于色法之中。此乃小乘有部宗之義。大乘唯論宗以之為第八阿賴耶識所有之思種子別作用,攝之于心法。此無表色有善惡,善性之無表色,有招樂果之業(yè)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非止惡功能。惡性之無表色,有招苦果之業(yè)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善止善功能。《俱舍論》卷一曰:‘無表雖以色業(yè)為性,如有表業(yè),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

  【無表思】唯論宗之說。受戒之時,以第六識思心所隆盛之勢力,于第八識熏其種子,此思心所之種子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故以之為戒體。此戒體于外相無表示,故名無表思,順小乘有部之義,名為無表色,彼宗以無表之戒體為色法故。

  【無表業(yè)】業(yè)體有表業(yè)無表業(yè)二種,舊云作業(yè)無作業(yè)。小乘有部以二業(yè)皆以實之色性為體,故復名之曰表色無表色,成實宗以為以非色非心為體,大乘法相宗以為以心法為體,而假名曰表色無表色。

  【無垢識】阿賴耶識異名之一。此識有染凈二分,從有漏種而生者,是染第八識;從無漏種而生者,是凈第八識,阿賴耶識轉染成凈,體性無垢,名無垢識。

  【無相中作加行障】十地菩薩所斷十種障的第八種。這也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使第七地于無相觀不能任運生起。前五地的觀心尚劣,所以有相觀時多,無相觀時少。進而到了第六地,有相觀時少,無相觀時多,更進而至于第七地中,斷了生滅細相,才能作純無相觀。雖純無相觀恒時相續(xù)猶有加行,由于無相中還有加行之故,所以未能任運對一切莊嚴等相及凈穢等土自在顯現,這種加行能障第八地中的無功用道,令不得入。所以若得入第八地時,便能永遠斷除這加行障,獲得任運現相、現土的二種自在。因此說第八地斷二種愚及其粗重。二種愚者,一、于無相作功用愚,就是第七地中,于無相觀尚有加行功用的那種愚癡。二、于相自在愚,就是能令于身、土相中,不得自在顯現的那種愚癡。八地以上,純無漏道任運現起,所以三界煩惱就永遠不再現行了。不過第七識中的微細所知障還可以現行,因為八地的生空智果,與第七識的法執(zhí)末那,不相違故。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十重障’條。

  【無相唯識】十大論師中的難陀,于‘四分說’中是二分家,他依據《攝大乘論》的‘唯二依他性’之說,立相、見二分,并主張相分是依于識體,為識體所變的現象,本身并無體性,即相分與見分同一種子,所謂‘心實境虛’,后人稱之為‘無相唯識’。

  【無染凈真如】修唯識行,第四修習位的十真如之一。這是第六地斷粗相現行障所證,真如之體本無雜染,亦無清凈。故名無染凈真如。參閱‘十真如’條。

  【無記】一切法的性質可分為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種。非善非不善法,因其不能記為善,不能記為惡,故稱無記。對此,善或不善之法稱為‘有記法’。無記分為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二種。所謂有覆無記,以其無記,故不引生異熟果,但能覆圣道、蔽心性,故為不凈者,例如上二界的煩惱,及欲界的煩惱如身見、邊見俱屬之。無覆無記又作凈無記,即純粹的無記,絕不覆圣道,蔽心性,故不屬不凈。欲界的無覆無記心分為四種:一、異熟無記,即指異熟生心、報生心。依前世業(yè)因招感果報之心。二、威儀無記,又作威儀路無記。即威儀心、威儀路心。引起行住坐臥的威儀動作或緣此動作之心。三、工巧無記,又作工巧處無記。即指工巧心、工巧處心。為身、語工巧(工作、繪畫、詩歌等)或緣此之心。四、通果無記,又作變化無記。即指能變化心、變化心、通果心。起入定得神通自在作用之心。見《俱舍論光記》卷七。又,法相宗對色、心等五位法中的無記作四種分類!冻晌ㄗR論》卷三,舉出四種無記,即:一、能變無記,指無記之心、心所法。二、所變無記,又作所緣無記。指無記之色法及種子。三、分位無記,指名、句、文等無記性之不相應法。四、勝義無記,指虛空及非擇滅,即揀別真如、擇滅等之含攝勝義善。

  【無恚行】菩薩修唯識行,此為十行位的第三位。此位菩薩,修忍辱行,謙卑恭敬,于怨親都能忍辱,稱無恚行。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十行’位條。

  【無常】無常指世間事物的生滅遷流,變化無常。自有情而言,就是死!洞蟪藦V五蘊論》曰:‘云何無常,謂彼諸行相續(xù),謝滅為性。’又,為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之一.無常指世間事物的生滅遷流,變化無常,自有情而言,就是死。《百法直解》曰:‘無常者,亦名為滅,依于色心暫有還無假立。’而《百法纂釋》中曰:‘言無常者,今有后無,乃死之異名。蓋生名為有,以有生必有死故,不如寂莫常住之無為,是恒有也。滅名為無,無非恒無。如人死此生彼,不如兔角之常無也,以不同無為之常有,不同兔角之常無,故曰無常。’無常,自有情而言曰死,自事物現象而言曰滅。

  【無欲】指無貪欲,亦指無多欲而言。

  【無貪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對于財色名利無貪著之心曰無貪。《成唯識論》曰:‘云何無貪,于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作善為業(yè)。’有是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亦即是欲、色、無色三界,這是有情生存的處所;有具,是生于三有的原因,即是惑與業(yè)。無貪是對有情生存處所不生貪著,不造惑業(yè)。

  【無執(zhí)受】又作非執(zhí)受。為‘有執(zhí)受’的對稱。執(zhí)受,感覺之意。無執(zhí)受,即對外境無有執(zhí)著覺受者。如眼等五根及、色、香、味、觸四境,于現在位墮有情處是有執(zhí)受;于過去未來為無執(zhí)受。總之,無感覺者即無執(zhí)受。參閱‘有執(zhí)受’條。

  【無為】無造作之意。為‘有為’的對稱。即非由因緣所造作,離生滅變化而絕對常住之法。又作無為法。無為法原是涅槃的異名,后世更于涅槃以外立種種無為,于是產生三無為、六無為、九無為等諸說。一切有為法,均具‘生、住、異、滅四相,生滅無常,所以只是現象。而無為法無此四相,不生不滅,是一切現象的本體。本體不待因緣造作,故名無為。無為法亦即是真如,真者真實,如者如常,本體有真實如常之相,故名真如。有為法是世俗諦之法,是世俗所見世間的事相;無為法是勝義諦之法,是圣智所見的真實理性。無為法是體、是性、是理;有為法是用、是相、是事。如水與波,水是體、波是用,水是性、波是相,所以此二者是‘非一非異’。

  【無為法】在五位百法中,第五位法是無為法。《百法明門論》:‘第五無為法,略有六種,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無為法,是前四位法的真實法性,故稱為識實性,即第五實性唯識。在五位法中,六位心所為識之相應,稱相應唯識。十一種色法為識之所緣,稱所緣唯識。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是識之分位,稱分位唯識。而無為法是識之實性,故稱實性唯識。

  【無著】梵名阿僧伽 Asaga,是印度笈多王朝(公元三二○至五○○年)中期的人,住世年代約在公元三六○至四六○年之間,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無著是北印度健陀羅國富婁沙富城人,出身于婆羅門家庭,父名憍尸迦 Kausika,居國師之位,有子三人,長名無著,次子世親,幼子師子覺。無著先在小乘佛教化地部出家,相傳他因思惟空義不能得入,曾欲自殺,后得遇賓頭羅羅漢為講小乘空觀,他初聞悟入,然猶不能滿意,傳說兜率天宮的彌勒菩薩,降臨中印度阿瑜遮那國的瑜遮那講堂,為無著說五部大論,無著繼承此說,集眾宣之,由是大乘瑜伽法門傳至四方。

  無著晚年游化于中天竺的憍賞彌國,百余歲時始入圓寂。他的著作很多,時有千部論主之稱。他所遺留的著作,主要者為《顯揚圣教論》,《攝大乘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大乘莊嚴經論》、《金剛般若論》、《能斷金剛般若論頌》、《六門教授習定論頌》、《順中論》等。

  【無著八支】印度大乘有宗興起后,構成瑜伽行派的八種重要著作,稱‘無著八支’。唐代義凈撰《南海寄歸內法傳》稱:‘瑜伽畢學,體窮無著之八支。’意思是說,學習瑜伽行派理論到畢業(yè)程度,就得窮究無著這八本著作。這八本著作是:一、《攝大乘論》。二、《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三、《辨中邊論》。四、《大莊嚴經論》。五、《緣起論》。六、《成業(yè)論》。七、《二十唯識論》。八、《三十唯論識》。事實上,這八種著作并不全是無著一人所造,其中包括著彌勒、世親的著作在內,但當時都列入‘無著八支’之內。

  【無著行】菩薩修唯識行,此為十行位的第七位。此位菩薩,修方便行,求法度生,心無厭足,悟諸法寂靜,一無所著,稱無著行。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十行位’條。

  【無著無縛解脫心回向】修唯識行,十回向位的第九位。此位菩薩,于所攝善根,離憍慢等所有縛著,得解脫心,行所修諸善,以無縛著解脫之心,回向饒益一切眾生。參閱‘十回向’條。

  【無想天】為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之一。亦稱無想報,是修無想定所得的果報。《百法直解》曰:‘無想報者,外道修無想定既得成就,舍此身后,生在第四禪天,五百劫中,前六識及彼心所一切不行,惟第七識俱生我執(zhí),與第八識仍在,攬彼第四禪中微細色質為身,彼微細色,即是第八識所變相分。’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無想報者,由在欲界修彼無想定,故感彼無想天果,名無想報。’生無想天,是心識處于無想的狀態(tài)。

  【無想定】為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這是外道所修的一種禪定,令前六識心及心所不起現行!栋俜ㄖ苯狻吩唬‘無想定者,外道厭惡想心,作意求滅,功用淳熟,令前六識心及心所一切不行,惟第七識俱生我執(zhí),與第八識仍在,不離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在《百法纂釋》中謂:‘言無想定者,謂六識心王不行,令其身心安隱調和,亦名定,想等心聚悉皆不行。而云無想者何也,謂此外道厭想如病,祈求無想,以為微妙,以滅想為首,故立無想定名,非實滅也。’此為欲證得無想果,而致于使一切精神活動停止的禪定。外道修無想定,以色界第四禪的無想天為涅槃之果。

  【無想果】指修無想定,死后升入無想天的一種果報。又作無想報。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之一。謂生無想天者,其心、心所悉滅,而呈無意識狀態(tài)。外道謂此為真涅槃界,故于現世修無想定,死后則生于無想天。蓋以無想定為因,感得一種非色非心的境界,使心、心所不生,此非色非心的境界,乃無想定的異熟果,故稱無想果。

  【無愧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中隨煩惱心所之一。無愧是愧之反,沒有廉恥之心,不顧世間清議,不畏社會輿論!冻晌ㄗR論》卷六曰:‘云何無愧,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yè)。謂于世間無所顧者,崇重暴惡,不恥過罪,障愧生長諸惡行為業(yè)。’見《成唯識論》卷六。

  【無種性】又作無有出世功德種性、人天乘種性,為唯識所立的眾生之五種種性之一。無種性者雖無三乘無漏種子,然具有可成人天果的有漏種子。

  【無慚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中隨煩惱心所之一。無慚是慚之反,即沒有羞惡之心,不顧本身人格尊嚴,拒絕賢人的教誨,不接受世間出世間善法!冻晌ㄗR論》曰:‘云何無慚,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yè)。謂于自法無所顧者,輕拒賢善,不恥過惡,障慚生長諸惡行故。’見《成唯識論》卷六。

  【無漏】為‘有漏’的對稱。漏,為漏泄之意,為煩惱的異名。貪、嗔等煩惱,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不止,故稱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煩惱能令人落入于三惡道,故稱漏。因之稱有煩惱之法為有漏;稱離煩惱垢染之清凈法為無漏,如涅槃、菩提,與一切能斷除三界煩惱之法,均屬無漏。見《大乘義章》卷五。

  【無漏善】指遠離煩惱過非的善法。為‘有漏善’的對稱。是‘見道’以上之圣者所生起之善。在小乘指四向三果的圣者所起之有學善、阿羅漢果所起的無學善,及涅槃之勝義善;在大乘則為初地以上菩薩所修的六度等之無漏有為及無為涅槃法!冻晌ㄗR論述記》卷五載:‘無漏有為、無為亦爾,此世、他世違越生死,有得、有證,及由涅槃獲二世益,非生惡趣等,故并名為善。’

  【無漏九地】指色界四禪天中的未至定、中間定、四根本定,以及四無色定中之下三無色定(不包括有頂天)等九地。此九地雖皆屬有漏定,但其境地乃為生起無漏定的強力依處,亦為無漏正智之所依,故稱無漏。于小乘,認為欲界及無色界之有頂天皆無無漏法,此因前者為‘散地’之故,后者以微細昧劣之故。又二禪以上之近分定,所以無無漏法,乃因其無厭背自地之法。然大乘于有頂天尚有‘游觀無漏’之說,此則異于小乘所說。

  【無漏果】指由無漏因所證得之果德。即四諦中的滅諦,亦即涅槃。又指阿羅漢果。

  【無漏種子】無漏種子是能生菩提之因的種子,此有三種,一者生空無漏種子,即我空無漏,此屬見道位無漏種子。二者法空無漏,此屬修道位無漏種子。三者二空(我空、法空)無漏種子,此為無學道無漏種子.無漏種子依附于異熟識的自體分,而非異熟識性所攝持。以無漏種子,其性唯善,不是無記性,故不與異熟識之體性相順,體性既不相順,故此無漏種子與異熟識體不可相即,無漏種子依于異熟識的自體分,以非異熟識所攝持,亦不為異熟識之見分所緣。

  【無盡行】菩薩修唯識行,此為十行位的第四位。此位菩薩,修精進行,歷經多劫,受諸劇苦,而不退其上求下化之心,稱無盡行。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十行位。

  【無盡功德藏回向】修唯識行,十回向位的第五位。此位菩薩,修悔過善根,離一切業(yè)障,于諸如來一切眾生所有善根,皆悉隨喜,回向此隨喜善根,莊嚴諸佛凈土,常作佛事,具諸功德,得無盡善根。參閱‘十回向’條。

  【無余依涅槃】為四種涅槃之一,略稱無余涅槃。謂出離生死苦所顯現之真理。即煩惱斷盡,所余五陰之身亦滅,失去一切有為法之所依,自然歸于滅盡,眾苦永寂。見‘四種涅槃’條。

  【無嗔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十一善心所之一.逆境當前,不生恚恨之心,謂之無嗔!冻晌ㄗR論》曰:‘云何無嗔,于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嗔恚,作善為業(yè)。’苦者三苦——苦苦、壞苦、行苦,苦具,即生苦之因。對于苦及生苦之因,不起嗔恚之心,于諸有情,常存慈愍,曰無嗔。見《成唯識論》卷六。

  【無質獨影】三境之一。獨影境分為二種,即無質獨影與有質獨影。無質獨影,如第六識獨頭意識所緣的龜毛、兔角、空華,以及過去、未來種種,其相分與第六識的見分同種而生,稱獨影境。再者,龜毛兔角等根本是幻想的影像,無其本質,故稱無質獨影。

  【無學】為‘有學’的對稱。雖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斷迷惑,尚有所學者,稱為有學。相對于此,無學指已達佛教真理之極致,無迷惑可斷,亦無可學者。聲聞乘四果中之前三果為有學,第四阿羅漢果為無學。見《俱舍論》卷二十四。

  【無學果】即聲聞四果中的阿羅漢果。以其學道圓滿,不更修學,故稱無學果。

  【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地。為佛教修行階位之一。與見道、修道合稱為三道。系盡證真諦之理,解脫一切煩惱,學道圓滿,而不更修學勝果之道,即指阿羅漢果。大小乘規(guī)定無學道之內容有所不同,小乘以阿羅漢果位為無學道,以其余四向三果為有學道。大乘則以菩薩修行階位之第十地最后所得之佛果為無學道。見《成唯識論》卷六。

  【無覆無記】為‘有覆無記’的對稱。若以道德之性質為準則,一切諸法可大別為善、惡、無記等三大類。其中,無記系指非善非不善,不能記為善業(yè)或惡業(yè)之法,又可分為有覆與無覆兩種。無覆無記,即指不覆障圣道的非善非惡之法。據《俱舍論》卷七載,無覆無記可分為有為與無為兩類:一、有為無記,即由因緣造作所生的無記法;二、無為無記,即非由因緣造作所生的無記法。八識中的第八阿賴耶識,即是非善非不善的‘無覆無記’。《成唯識論》曰:‘于善不善損益中,不可記別,故名無記。’《俱舍論》曰:‘無記者,不可記為善不善性,故名無記。有說,不能成異熟果,故名無記。’無記有二種,一曰有覆無記,指第七識,以有四煩惱常俱故;一曰無覆無記,指第八識之自體。

  【無類別真如】參閱‘十真如’條。

  【無癡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無癡,是明達事理,不為迷惑!冻晌ㄗR論》曰:‘云何無癡,于諸理事明解為性,對治愚癡,作善為業(yè)。’所謂明解理事,是指明確理解四圣諦、八正道等佛教義理而言。

  【無攝受真如】修唯識行,第四修習位的十真如之一。這是第四地斷微細煩惱現行障所證,此真如非我執(zhí)等所依處,亦非我執(zhí)取,無所系縛,故名無攝受。參閱‘十真如’條。

  【無體隨情假】二種假之一。無體隨情假,乃世間所稱的我法,世間之人于心外之境執(zhí)為實我實法,此法體但是妄情,為遍計所執(zhí)性攝,而無實體,世人隨此妄情而執(zhí)虛假之我法,故稱無體隨情假。參閱‘二假’條。

  【善心】以慚愧之二法及無貪等之三根為善之自性,與之相應而生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

  【善心所】六位心所的第三位,計有十一種,即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何謂善,隨順法理,于此世他世順益于自他者,謂之善;反之,于此世他世損害于自他者,名不善。故以上十一種善心所,賅括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其自體遠離一切穢惡,而聚集一切功德。見《成唯識論》卷六。參閱‘十一善’條。

  【善因】為善根招善果之因!侗緲I(yè)經》下曰:‘善果從善因生。’

  【善法】五戒十善為世間之善法,。三學六度為出世間之善法,淺深雖異,而皆為順理益己之法,故謂之善法。

  【善法行】菩薩修唯識行,此為十行位的第九位。此位菩薩,修力行,成就四無礙陀羅尼門諸善法慧,護持此法,令佛種不斷,稱善法行。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十行’位條。

  【善果】依善業(yè)所招之善妙結果也!侗緲I(yè)經》曰:‘是故善果從善因生。’

  【善根】身口意三業(yè)之善,固不可拔,謂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謂之根!毒S摩經菩薩行品》曰:‘不惜軀命,種諸善根。’注曰:‘什曰:謂堅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

  【善現行】菩薩修唯識行,此為十行位的第六位。此位菩薩,修智慧行,悟入法無自性,三業(yè)寂靜,不受系縛染著,而隨機教化眾生,稱善現行。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十行’條。

  【善惡二業(yè)】善業(yè)即十善業(yè)道,惡業(yè)即十不善業(yè)道,見‘十善業(yè)’及‘十惡業(yè)’條。

  【善惡無記三性】在唯識學上,三性有兩種,一者是稱為‘三自性’的三性,即遍計所執(zhí)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一者是善、不善、非善非不善的三性。不善即是惡,非善非不善即是無記,所以三性又稱善、惡、無記三性。一、善:善是能順益此世、他世之法,其定義是指能于現在世、未來世中,給與自他利益者。善與惡,都有理、事之分,理是分析善惡的性質,事是說明善惡的行為。先以善來說,在理的一面,《俱舍論》十三,把善分為四種,一者勝義善,二者自性善,三者相應善,四者等起善。在事的一面來說,修唯識行,持五戒、行十善,是基本的行持。十善是:不殺生,進而行放生、救生、護生。不偷盜,進而行施舍,財施、法施、無畏施。不邪淫,進而修梵(清凈)行,出家人則完全斷淫。不妄言,進而說誠實語。不綺語,進而說質直語。不兩舌,進而說調解語。不惡口,進而說柔軟語。不貪,進而修不凈觀,以對治貪欲。不嗔,進而修慈悲觀,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不癡,進而修因緣觀。二、不善又稱為惡,指其能違損此世他世之法。《成唯識論》中稱:‘違損此世、他世為惡。’《俱舍論》十三,把惡也分為四種,即一者勝義不善,二者自性不善,三者相應不善,四者等起不善。在事相一面,與十善相對者即是十惡。十惡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婪、嗔恚、愚癡。三、無記:非善非不善,不能記為善,不能記為惡,故稱無記。

  【善惡無記三業(yè)】指善、不善、無記等三業(yè)。即:善業(yè)又作安穩(wěn)業(yè)。能得可愛異熟及涅槃之業(yè)。不善業(yè),又作不安穩(wěn)業(yè)。能招非愛異熟之業(yè)。無記業(yè)為非善、非惡之業(yè),稱為無記,即不招結果之業(yè)。換一方式解說:一、善業(yè):此由無貪、無嗔、無癡等善心所為因緣所造作之業(yè),具體言之,有十善業(yè)之說,參閱‘十善業(yè)’條。二、惡業(yè):此由貪、嗔、癡等煩惱心所為因緣,所造作之業(yè),具體言之,有十惡業(yè)之說,見‘十惡業(yè)’條。三、無記業(yè):此為非無貪、無嗔、無癡等之因緣;亦非貪、嗔、癡等為因緣造作之業(yè),稱無記業(yè)。見《成唯識論》卷五。參閱‘三性’條。

  【善惡業(yè)果位】指為善惡的異熟業(yè)所支配招感的果位,由凡夫到二乘無學位圣者,大乘十地菩薩的第八識,為此位攝,此位名毗播迦(Vipaka)識,義譯為異熟。到了佛果位,此識純凈無漏,不是有漏業(yè)所支配招感的異熟果,就不名異熟識,而名阿陀那識了。

  【善業(yè)】指善之作業(yè),為‘惡業(yè)’、‘不善業(yè)’的對稱。即能招感善果的身、口、意業(yè)。據《瑜伽師地論》卷九十載,善業(yè)之建立,系依如理作意,如實了知所緣之境,并明其結果。反之,惡業(yè)即依邪執(zhí)著之心,于所緣之境不能如實了知所致。一般有五戒、十善等不同種類。

  【善慧地】修唯識行,于第四修習位中十地的第九位。此位菩薩,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隨有情之機宜,自在說法。如《解深密經》云:于一切種說法自在,獲得無礙廣大智慧,是故第九名善慧。唐代遁倫撰著《瑜伽論記》,有云:‘于一切種說法自在解善,獲得無礙廣大智慧,解慧,慧是體,善是義,體義得名。’

  【異生】此在佛經中指‘凡夫’而言,謂不同于圣者的生類,亦稱‘異生類’。又、凡夫造作種種善惡之業(yè),造善業(yè)者生人天善趣,造惡業(yè)者生三途惡趣,以其趣生的場所不同,故亦名異生。

  【異生性】為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之一。異生性是不同的生性,如五趣眾生,異于圣者的生性!栋俜ㄖ苯狻吩哗U‘異生性者,妄計我法,不與圣人二空智性相同,依于彼此相似假立。’而《百法纂釋》中則謂:‘言異生性者,煩惱所知二障種子上一分功能,令六趣十二類之差別不同,故云異生性。此性非指佛性,乃習與性成之性,如人輕躁從狝猴中來,如人狠毒從蛇蝎中來,此乃習氣所使,故云異生性也。’

  【異生性障】十地菩薩所斷十重障的第一種,就是由分別起的所知、煩惱二障,依其種子建立異生性,所以名為‘異生性障’。聲聞、緣覺二乘見道出現在前時,唯能斷除煩惱障種,稱為獲得圣性;菩薩入初地歡喜地,于見道現在前時,斷除煩惱、所知二障種子,稱為獲得圣性。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十重障’條。

  【異境非唯難】這是‘唯識九難’的第九難。外人問難:既然離開自己心識之外有他人心識之境,怎么可以叫做唯識呢?論主答:那有像你這樣固執(zhí)的人觸處生疑呢?豈是唯識的教理,但說我一人之識呢?外人問:不是這樣是什么?論主答,你仔細聽,假如是唯我一人有識,怎么會有十方凡圣,和尊卑因果,色心的種種差別呢?誰來說法,誰來聽法,更有誰來求法呢?唯識的言說,有深妙的意趣。‘識’字的意趣,是總顯一切有情各有五法,即八識心王,六位心所,自體所變的相、見二分,色、心分位的二十四種不相應行,彼二無我空理所顯的真如。由識的自相,建立了識的自體;由識的相應法,建立了六位心所;由心、心所自體的所變,建立了相、見二分,由自體相、見二分的色心分位,建立了不相應行。由自體、相、見、不相應行,這四種實性,建立了真如。因為這五法都不離識,所以才總立一個識的名稱。‘唯’字的意趣,是唯遮愚法二乘及一切凡夫,他們所執(zhí)定那離開識外的實有色境。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唯識九難’條。

  【異熟】舊譯為果報,音譯為毗播迦,新譯為異熟。即依過去的善、惡而得果報的總稱。異熟有種種解釋,據《成唯識論》卷二載,所謂異熟,謂‘因’變?yōu)?lsquo;果’,此‘果’的性質異于‘因’的性質;‘因’有善有惡,而‘果’為非善非惡的之無記性,故自‘因’成熟為‘果’,其性質已變異為別類,故稱為異熟。簡單的說:果異于因曰異熟。

  【異熟三義】《成唯識論述記》卷二載,異熟一詞有三義:一、異時而熟︰謂‘因’與‘果’必隔世于異時而熟。即有情所造善惡之業(yè),由造業(yè)到果熟受報,要經過相當的時間,或隔生而熟,或二、三生而熟,由造業(yè)到成果的時間不同,曰異時而熟。二、變異而熟︰謂‘果’為‘因’所變異而熟。有情由造業(yè)到受果,既然隔世,其性質必有變異,曰變異而熟。三、異類而熟,有情作善惡諸業(yè),善業(yè)感樂果,惡業(yè)感苦果。而苦樂之果非善非惡,是無記性,此無記之果對善惡之因而言,曰異類而熟。

  【異熟生】大小乘對異熟生的解釋不同。大乘唯識宗的看法:指由異熟所生。唯識宗以第八識為總報的果體,稱為異熟,或稱真異熟;由此所生的前六識別報之果,即稱異熟生。《成唯識論》卷二載:‘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yè)力,恒相續(xù)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yè)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小乘俱舍的看法:指由異熟因所生者稱異熟生,故與‘異熟果’為同義詞!毒闵嵴摗肪矶运牧x解釋其名:一、系由異熟因之所生,故稱為異熟生。如牛所駕之車,稱為牛車。二、所造之業(yè)至得果之時,變化而能成熟,稱為異熟;此果從異熟而生,故稱異熟生。三、所得之果與因互為別類,且系由因所成熟,故稱異熟;此異熟即‘生’之義,故稱異熟生。四、于因之上假立果之名,故既稱‘因’為異熟因,所生之果即稱異熟生。參閱‘異熟果’條。

  【異熟因】為小乘所立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指善、惡二種能招感苦、樂二果報的業(yè)因,即招感異熟無記果的善惡有漏法。唯識宗認為異熟果含有無記之親因,即以善惡的業(yè)種子,于未來世招感苦樂之果,唯識宗視此‘因’為‘同類因’而非異熟因。但由善惡之種子所生起善惡之現行為‘疏因緣’,復以之令生起無記種子,故對無記之現行而言,即是異熟因,而與‘業(yè)種子’、‘異熟習氣’、‘有支習氣’等為同義之語。而《俱舍論》卷六載,僅諸不善及善之有漏法為異熟因。而‘無記’由于其力薄劣,如朽敗之種子,故不招感異熟;又無漏法由于無愛潤作用,故亦不招感異熟,如真實之種子,無水之潤沃,故不生。除此之外,其余之法具有善與不善,故能招感異熟,如真實之種子,由水之潤沃而能生。因為小乘俱舍等不承認有無記因、無記果,故僅以不善及有漏善為‘親因緣’而招感當來之果。見《成唯識論》卷二、《俱舍論》卷二。

  【異熟果】梵語 vipaka-phala 。指由異熟因所招感之果報。又作報果。五果之一。俱舍宗以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七心界(即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無間滅之意根)等之‘無覆無記性’為異熟果。然在大乘唯識宗,一切有情總報的果體(即第八識),稱為真異熟;從真異熟所生的前六識別報,稱為異熟生。真異熟與異熟生合稱為異熟果;而第七識并非異熟之種子所引生,故非異熟果。由此知異熟果即指第八識,以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種子而成熟諸根識之果。如眼等諸根,由過去世所作善、惡之因,招感今世苦、樂之果;今世所作善、惡之因,亦招感當來世苦、樂之果,故稱異熟果。見《大毗婆沙論》卷十九、《成唯識論》卷二、卷八。參閱‘五果’條。

  【異熟能變】唯識宗所立的三能變識之一,異熟能變?yōu)槌跄茏,亦即是第八阿賴耶識的變。異熟,舊譯為果報,新譯為異熟,這是依過去善惡的業(yè)力、招感而得果報的總名,此異熟果,即第八阿賴耶識。異熟能變,即阿賴耶識的變。

  【異熟習氣】為‘等流習氣’的對稱。此指能招感三界異熟果的業(yè)種即前六識的有漏善、惡業(yè)熏習第八識而生的業(yè)種子。習氣,是種子的異名,以其具有熏習之義,故又稱習氣。此業(yè)種子即是第六識相應的善惡等思心所的種子,乃招感第八異熟識之增上緣,而第八異熟識則是一切有情總報的果體。

  此種子的功能有二:一、自生現行的功能。二、資助其他異熟無記種子令生現行的功能。其中自生現行的種子,稱為等流習氣;資助其他異熟無記種子的,稱為異熟習氣。事實上乃是一體之二用,并非遠離等流習氣而另有別體。所謂資助所生之其他無記之果,系指總報的第八識與別報的前六識;而第七識僅為無記,故非異熟因所攝,又具有覆蔽圣道之性質,故亦非異熟果。又總果之第八識,稱為異熟或真異熟;別果之前六識,稱為異熟生。此異熟與異熟生,合稱異熟果。見《成唯識論》卷二。

  【異熟無記】異熟,為果報的異稱。記,即判斷、斷定之意。無記,指不可斷定為善,亦不可斷定為惡,而為非善非惡之性。異熟無記,為無覆無記(無所謂染凈之無記性)之一,乃由前世業(yè)因所招感之身心果報,其性為非善非惡、不障圣道、不蔽心性之無記性。

  【異熟識】阿賴耶識的異名,為因果業(yè)報的主體。唯識宗以阿賴耶識系由善惡業(yè)所熏習,以業(yè)種子為增上緣而招感異熟果,故稱異熟識,為阿賴耶識的果相。前六識雖亦為異熟果,然僅為別報而有間斷,故非‘真異熟’;相對于前六識者,有情總報的果體(即第八識)方是真異熟,以其具有業(yè)果義、不間斷義、三界義等三義,故稱異熟識。然而到究竟佛果的前一剎那,即舍異熟之名,如八識規(guī)矩頌所言:‘金剛道后異熟空’。見《成唯識論》卷八。

  【勝子】梵名Jinaputra,音譯辰那弗多羅,唯識十大論師之一,曾為《唯識三十頌》造釋論,為窺基揉譯入‘成唯識論’中;并造《瑜伽師地論釋》一卷,唐玄奘譯。

  【勝友】梵名 Visesamitra,音譯毗世沙密多羅,唯識十大論師之一,曾在那爛陀寺,依護法學習唯識教義,與智月等為同學。為《唯識三十頌》造釋論,為窺基揉譯入《成唯識論》中。

  【勝軍】梵名Jayasena,音譯阇那犀那,七世紀時印度著名居士、論師。在《大唐西域記》、《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以及《成唯識論述記》等書中,對他都有片斷的介紹。他是西天竺蘇剌佗國人,剎帝利種姓,自幼好學,初依賢愛論師學習‘因明’之學,后來從戒賢學《瑜伽師地論》,又從安慧學聲明及大小乘論典。此外對四吠陀、天文地理,醫(yī)方數學等盡皆通達,為當時的摩揭陀國滿胄王所禮重,欲迎為國師,并封二十大邑,勝軍不受。后來戒日王即位,亦欲迎為國師,并封烏荼國八十大邑,勝軍亦不受。后居杖林山設帳授徒,從學者數百人。玄奘三藏游學印度時,曾師事勝軍,從學《唯識抉擇論》、《意義理成論》、《十二因緣論》、《莊嚴經論》等唯識教義二年。

  【勝流真如】修唯識行,第四修習位的十真如之一。這是第三地斷闇鈍障所證的真如,此顯勝流教法所依真如,第三地得殊勝三慧,照了真如所流大乘教法,由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最為殊勝,故名其根本曰勝流。參閱‘十真如’條。

  【勝解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別境心所之一。勝者殊勝,解者見解,即是殊勝的見解!冻晌ㄗR論》曰:‘于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yè)。’所謂決定境,即于所緣實境、或義理境,無所猶豫。如緣青色,計此為青,不疑為紅為藍;如受某種學說影響,對其義理承受無疑,均名決定境。心識于緣慮決定境時,有審決印持的作用,此即勝解的自性。既經審決印可,即不可引轉,即其業(yè)用。于猶豫境,則不起勝解。

  【勝義】又作第一義、真實。指勝于世間世俗義之最勝真實道理。即無相之所行,不可言說,絕諸表示,息諸諍論,超越一切尋思之境相。據《顯揚圣教論》卷十九載,如圣道、涅槃、真如等,均為超越世間習俗的真理,故稱勝義諦;反之,世間通俗的道理,則稱為世俗諦。

  【勝義世俗諦】四種世俗諦之一,又名假名非安立諦,這是二空真如:空我而得之我空真如,空法而得之法空真如。這是離諸相(非安立)而為圣者所覺,故曰勝義;唯尚以假相安立,體非離言(未離假名),故名世俗。參閱‘四種世俗諦’。

  【勝義根】又稱正根。小乘有部等將眼、耳、鼻、舌、身五根,分為扶塵根與勝義根,扶塵根即我們彼此可見的眼睛、耳朵、鼻子、 身體等可見部分,勝義根則以扶塵根為所依處,以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之凈色為體,具有發(fā)識取境之作用。故知扶塵根乃勝義根之所依處,具有扶持助成之功能,如上記所說之眼球等,皆為色、香、味、觸、四塵所成之肉團,其體粗顯,本身無感覺認識作用;勝義根則以扶塵根為所依處,取外界之境,而于內界發(fā)起識,故勝義根質凈而細,猶如琉璃,肉跟不可見,惟佛眼天眼可見之。乃四大種所造極微之集合,系五根所據以產生感覺認識作用的實體,相當于現代所稱之五官的神經。唯識宗十大論師中,護法論師根據唯識大乘的教義,主張扶塵根為根之依處,勝義根為四大種所造之現行清凈色,此一說法與小乘有部大致相同,惟護法并未如小乘所認為:根之極微乃具有實體之心外色法。又同為唯識十大論師之一的難陀論師,則主張眼等五根唯有種子,而別無現行之凈色。見《俱舍論》卷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二。

  【勝義勝義諦】四種勝義諦之一,又名廢詮歸旨諦,此即是一真法界,妙體離言,超絕法相,故為勝義。此為圣者之內智,勝于前第四俗諦,故曰勝義。參閱‘四種勝義諦’。見《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

  【勝義無自性】唯識宗所立三無性之一,又作勝義無自性性。此是依圓成實性而安立的。圓成實性即是真如,真如為圓為常,為一切有為法的實性,是絕待的、永恒的理體,為我、法二空所顯,自然沒有自性。《解深密經》曰:‘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名為勝義,亦得名為無自性性,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由此因緣名為勝義無自性性。’

  【勝義諦】參閱‘二諦’條。

  【惡】為三性之一,相對于‘善’、‘無記’,與‘不善’同義。即能招感苦果或可厭毀的不善法,及惡思之所作。其性質包括違理背法、違損自他、與貪、嗔等煩惱相應、能障害圣道等!毒闵嵴摗肪硎d︰‘由此能感非愛果故,是聰慧者所訶厭故,此行即惡,故名惡行。’。善,即所有善界之善行。反之,惡,則為破壞人倫秩序之一切品格、心意與行為。惡有‘身二、口四、意三’等十種惡業(yè),即指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嗔恚、邪見,常與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僧、惡心出佛身血等五逆罪并提。

  【惡口】十惡業(yè)之一,即口出粗惡語毀訾他人。據《大乘義章》卷七載,言辭粗鄙,故視為惡;其惡從口而生,故稱之為惡口。

  【惡叉聚】惡叉,樹名,亦為果實名。其果實皆三粒同一蒂,且落地后多聚集于一處,故稱惡叉聚,用以譬喻惑、業(yè)、苦三者間之互相關連!惰べ煹卣摗肪砭攀d︰‘譬如世間大惡叉聚,于此聚中有多品類。’《成唯識論》卷二載︰‘一切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惡叉聚之果實呈紫色,印度人多取以染物或榨油,其果核可作念珠之用。

  【惡見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大隨煩惱心所之一。惡見又稱不正見,亦稱為邪見!冻晌ㄗR論》曰:‘云何惡見,于諸諦理,顛倒推求,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yè)。’惡見心所是依慧心所假立的,故云以染慧為性。而慧通于善、惡、無記三性,此慧是染分之慧,非善性所攝,染慧能障善見,招感苦果,故稱招苦為業(yè)。惡見可開為五種,即:薩伽耶見(譯曰身見),邊執(zhí)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見《成唯識論》卷六。參閱五見分釋條。

  【惡取空】又作僻取空。取惡空之義。為‘善取空’的對稱。沙門或婆羅門,若否定因果報應,不知緣生無性之理而謬解空義,執(zhí)著于斷空之見。這就是惡取空!冻晌ㄗR論》卷七載,否定真俗二諦,是為惡取空,諸佛認為這都是不可救藥之人。見《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

  【惡性】謂第六識所起一切惡法之性。五逆、十惡等法,皆由意根所緣,生成法則,故名惡性。

  【惡業(yè)】為‘善業(yè)’之對稱。謂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壞事、壞話、壞心等,能招感現在與未來的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惡等業(yè)。

  【惡道】乘惡行而往之道途。地獄,畜生等是也!洞蟪肆x章》卷八曰:‘地獄等報,為道所語,故名為道。故地持言,乘惡行往,名為惡道。’與惡趣同。

  【惡緣】惡緣者,指誘我為惡事的外界事物,是謂惡緣。

  【智】智謂于事理作決斷也!洞蟪肆x章》卷九:‘慧心安法,名之為忍。于境決斷,說之為智。’《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曰:‘忍言智以決斷故。’

  【智月】梵名 Jnanacandra,音譯若那戰(zhàn)達羅,唯識十大論師之一。據《成唯識論》卷一所載,他是護法的弟子,為那爛陀寺學僧,在同學中以‘風鑒明敏’稱著,頗著聲譽,曾著有《唯識三十頌》釋論,為窺基揉譯入‘成唯識論’中。

  【智自在所依真如】修唯識行,第四修習位的十真如之一。這是第九地斷不欲行障所證,若證得此真如已,則于四無礙解,皆得自在,故名智自在所依真如。參閱‘十真如’條。

  【智果】涅槃曰斷果,菩提曰智果。以菩提為佛智,由因地修行而生之妙果也。

  【智周】唐代唯識宗三祖,俗姓徐,濮陽人,唐高宗總章元年(六六八)生。出家后初學天臺,后依慧沼為師。著有《成唯識論演秘》、《因明入正理論疏前記》三卷、《因明入正理論疏后記》三卷,及《大乘入道次第章》等十種。他的《成唯識論演秘》,與窺基的《樞要》及慧沼的《了義燈》,合稱為《唯識三疏》。他示寂于唐玄宗開元十一年(七二三),世壽五十六歲。

  【智波羅蜜多】為十波羅蜜多之一,修唯識行,入修道位,修十種勝行,十勝行即是十波羅蜜多,其中第十即是智波羅蜜多,此有二種:變受用法樂智,就是由六度所成立的殊勝妙智,于佛大集會中,變化種種受用法樂,是為自利。二、成熟有情智,就是以此妙智,使有情由善因而成熟為果,而解脫生死,是為利他。參閱‘十波羅蜜多’。

  【智增悲增】又作智增上、悲增上;或稱智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依唯識宗之說,八地以前的菩薩,分為智慧增上菩薩、慈悲增上菩薩,合稱為二增菩薩。此智增、悲增二者,可各配于頓悟(直往)與漸悟(回心)。若依頓悟菩薩而言,其大智增上,斷惡證理自利之善根較多者,在初地伏盡俱生起煩惱障之現行,立即受變易身,稱為智增上菩薩。其大悲增上,愿永住生死,救度有情而做方便行,至第七地之滿心,始伏盡俱生起煩惱障之現行,稱為悲增上菩薩!冻晌ㄗR論》卷七載:‘或有乃至七地滿心,方能永伏一切煩惱,雖未永斷欲界修惑,而如已斷能起此定。……有從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煩惱,如阿羅漢,彼十地中皆起此定。’此即表示智增菩薩有斷煩惱、至涅槃之智慧,而悲增菩薩則有住生死、救眾生之慈悲。

  【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回向】修唯識行,十回向位的第七位。此位菩薩,能增長一切善根,永離顛倒不著諸行,一切善根,皆悉回向,為一切眾生作功德藏,普覆一切,拔出生死,令得眾善,等無差異。參閱‘十回向’條。

  【等流】等者等同之義;流者流類之義。等流,即同一流類之義,簡單的說,果同于因稱等流!毒闵嵴摗肪矶惠d:‘無慚、慳、掉舉,是貪之等流。’即謂無慚等系由貪所流出,以無慚等皆為具有同于‘貪’之法,故稱等流。

  【等流習氣】為‘異熟習氣’之對稱。此又作名言習氣、名言種子。即瑜伽行派與唯識宗所說,由‘七轉識’之善、惡、無記等三性為同類因,而熏成第八識中之名言種子。等流,謂流類相等或相似;習氣,為種子之異稱。由前六識所招感異熟果之習氣,稱為異熟習氣;由七轉識所引生等流果之習氣,稱為等流習氣。此習氣乃第八識所藏之生果功能,故謂之種子;此習氣與由其所生之果(即現行法)流類相似,例如由善因則生善果,由惡因則生惡果,由無記因則生無記果,故謂之等流。如是依善、惡、無記等各種性質而熏成與之流類相似之種子者,即是具有‘能熏’作用的七轉識,故《成唯識論》卷八謂,等流習氣系由七識中之善、惡、無記三性所熏而生之種子。見《成唯識論述記》卷二。

  【等無間緣】唯識宗所立四緣之一,又作次第緣。指由前念之心法開路、避讓而引生后念心法的作用。等,同等之義。前念與后念的心與心所之數,雖有增減,而各自之體用同等一樣,并無一法而二體并起者。前念、后念各為一而相等者,即稱為等;前后二念之間,念念生滅,剎那不停,無有間隔,稱為無間。無間緣者,前心與后心之間,無有間隔,縱經若干時,前念之心法直與后念之心法為生起之緣!冻晌ㄗR論義演》曰:‘此緣,約四義辨,一前念于后,二自類無間,三等而開導,四令彼后念心定生。參閱‘四緣’條。

  【等諸佛回向】修唯識行,十回向位的第三位。此位菩薩,學三世諸佛悲智雙行,不著生死,不離菩提,修回向事。參閱‘十回向’條。

  【等覺菩薩】等覺有二解,一者又作等正覺,為佛十號之一,即是佛位,為菩薩修行至極位之稱;二者,為菩薩修行五十二位之第五十一位,稱等覺者,意謂與佛相等,而修行上尚遜一籌。亦稱有上士,以妙覺佛陀稱有上士,故等覺稱有上士。亦稱一生補處,意謂次一生將成佛。

  【菩提】梵語bodhi,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的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于其果所得的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洞笾嵌日摗肪硭脑唬‘菩提名諸佛道’。卷四十四曰:‘菩提,秦言無上智慧。’這是照見法性——真如的最高真理的智慧。

  【菩提流支】又作菩提留支,譯曰道希,北天竺人,北魏宣武帝時來到洛陽,翻譯經典。永平元年,與勒那摩提合譯《十地經論》十二卷。后來記載,對二人合譯一節(jié)頗多異說。《歷代三寶記》卷九稱:‘已上二論(指十地經論與寶積經論),菩提留支(與勒那摩提)并譯,且二德爭名,不相詢訪,其間隱沒,互有不同,致綴文言,亦有異處,后人始合。’而《續(xù)高僧傳》卷一、菩提流支傳則稱:‘當翻經日,于洛陽內殿,各傳師習,不相詢訪。帝弘法之盛,略敘曲煩。敕三處各翻,訖乃參校。其間隱沒,互有不同,致有文旨,時兼異綴,后人合之,共成通部。’這把二人合譯說成三人(與勒那摩提及佛陀扇多)合譯。實際的情形,見崔光的《十地經論》序,序文云:‘以永平元年(公元五零八年)歲次玄枵(戊子)四月上日,命三藏法師菩提留支、魏云道希,中天竺勒那摩提、魏譯寶意,及傳譯沙門北天竺伏陀扇多(按:即佛陀扇多),并義學緇素一十余人,在太極紫庭譯出斯論十有余卷,斯二三歲并以通俗之量,高步道門,群藏淵部,網不研攬,善會地情,妙盡論旨,皆手持梵文,口自敷唱,片辭只說,辯旨蔑遺,于時皇上,親紆玄藻,區(qū)翰輪首,臣僧徒毗贊下風,四年首夏,翻譯周訖。’由此可知,此論譯于魏永平年間(五○九至五一一),由菩提留支和勒那摩提,在洛陽合譯,而由佛陀扇多協助傳譯。事后菩提留支和勒那摩提都宣講《十地經論》,由于講解上的意見不同,而形成為以后的‘相州南派’與‘相州北派’。

  【菩薩所觀四智】這是菩薩悟入唯識之理以前,所成就的四種智慧。唯識宗主張諸法皆由心識所變現,故否認心外有實法之說,為破除外道對‘實我實法’之執(zhí)著,遂揭示此四智之說,以一一駁斥外道的見解。一、違識相智,就是鬼、人、天等共見河水,隨其業(yè)感的差別,而所見各異。如鬼看見的是膿血,魚蝦等看見的是其宅舍,人看見的是河水,天看見的是琉璃寶地。假使外境實有,所見各異的相違識相如何成立?二、無所緣識智,一切所緣過去、未來,以及夢中的境,鏡中的像,都不是實有,不過是唯識所現而已。彼夢中的境,鏡中的像既然不是實有,其余的現前境界,當知也不是實有。三、自應無倒智,如果虛妄顛倒的愚癡凡夫,若能緣得不是虛妄的實境,他應當自然成就無顛倒智,不用修行,就可以解脫生死了。四、隨三智轉智。這是說菩薩能令虛妄之境,隨三種智慧而轉變,稱為隨三智轉智。一者隨自在者智轉智。就是已經證得了心自在的八地以上菩薩,他隨心所欲,能把大地河山,轉變?yōu)榻疸y琉璃,及各種珍寶。二者隨觀察者智轉智。就是得了勝妙禪定并在定中修法觀者,他們隨觀一境,都有無常、苦、空、無我等相現前。三者隨無分別智轉智。意謂菩薩證得無分別智時,一切境相都不現前。由上所述,可見境非實有。

  【菩薩乘種性】請參閱‘如來乘定性’條。

  【集法忍】集,即招集之義。謂觀欲界集諦,見、思之惑,真如理顯,生無漏法忍,是名集法忍。見惑者,謂意根對法塵起諸分別;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起諸貪愛思惑者,謂曰思惑也。

  【集法智】為觀三界之四諦所發(fā)十六心之一,八智之一。集指四諦中之集諦。乃緣欲界之集諦而觀之,斷除迷惑集諦之見惑,而印證集諦之理所得之無漏智。見《俱舍論》卷二十三。

  【集類忍】謂觀欲界集諦之后,復觀上二界集諦,生無漏法忍,是欲界集法忍之流類,是名集類忍。

  【集類智】謂觀欲界集諦之后,復觀上二界集諦,真智明發(fā),是欲界集法智之流類,是名集類智。

  【發(fā)心住】修唯識行歷經四十一階位,此為初十位的第一位,此位菩薩,初發(fā)大菩提心,修十信行,所謂十信者,一、信心,謂信四諦三寶。二、精進心,謂善心勇悍,三業(yè)共勵,三、念心,謂憶念三寶等,不忘菩提。四、慧心,謂正慧。五、定心,謂心寂靜。六、施心,謂樂布施財寶教法等。七、戒心,謂三聚凈戒無缺。八、護心,謂能護持正法,又護余九心,且守護六根門令不起煩惱,九、愿心,謂發(fā)度斷知證四弘誓愿。十、回向心,謂上回向菩提,下回向有情。參閱‘十住’條。

  【發(fā)光地】修唯識行,于第四修習位中十地的第三位。此位菩薩,成就勝定,及殊妙教四種總持,能發(fā)無邊妙慧光,如《解深密經》云:由彼所得三摩地及聞持陀羅尼,能為無量智光依止,是故第三名發(fā)光地。唐代遁倫撰著《瑜伽論記》,有云:‘三地得定及聞持,聞持還是定中差別,依此諸定,能發(fā)智光,名發(fā)光地。’

  【發(fā)業(yè)潤生】謂由惑起業(yè),由惑潤生。即由煩惱滋潤業(yè),而引生未來之果。此系惑之兩種作用,唯識宗以此說明眾生流轉生死之根源。所謂發(fā)業(yè),系指發(fā)業(yè)之惑之作用,乃以分別起的煩惱為主,其中更以與第六識相應之分別無明所發(fā)之業(yè)為主,又通于俱生起之煩惱。以分別起之煩惱為主者,此系就行相增勝而言;以分別無明為主者,則是由于與他惑相比而有殊勝之作用。

  所謂潤生,是指潤生之惑的作用,即俱生起之惑,乃以與第六識相應之貪煩惱為主,例如臨終若有貪愛之惑,顧戀自體及境界等,由之遂潤‘中有’之生,此為增上之用。相當于十二因緣之愛、取二支,能滋潤五果的種子,令生現行,故稱潤生。其中,有正潤與助潤之別,‘正潤生’為俱生起之惑,于修道時斷除之;‘助潤生’通于分別起之惑,為見道時所斷除。見《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九。

  【散位獨頭意識】四種意識之一,為散亂心中的第六意識。意識有明了、定中、獨散、夢中等四種分別,其中,明了意識與眼、耳等五識俱起,故稱五俱意識;定中、獨散、夢中等三意識不與五識俱起,故稱獨頭意識。此散位獨頭意識,即不與前五識俱起,而單獨發(fā)生作用,或追憶過去,或籌計未來,或比較推度種種想像分別,或意念游走東想西想,此稱為散位獨頭意讖。見《百法問答鈔》卷一。

  【散亂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大隨煩惱心所之一。散亂即不專心,令心流蕩,障礙正定,阻止善慧,增長惡慧。《成唯識論》曰:‘云何散亂?于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yè),謂散亂者發(fā)惡慧故。’見《成唯識論》卷六。

  【惑】惑即煩惱。迷妄之心,迷于所對之境而顛倒事理者,謂之惑。亦即指身心惱亂的狀態(tài),或總稱妨礙一切覺悟心的作用!冻晌ㄗR論》卷八載:‘生死相續(xù),由惑、業(yè)、苦;發(fā)業(yè)潤生,煩惱名惑。’以眾生迷惑于事理,發(fā)有漏之業(yè),潤當來之‘有’,而為生死相續(xù)、展轉不已之因者,稱之為惑;即特指因不知佛教義理與信仰,以致迷惑于認識之對象而言。在十二緣起中,無明為發(fā)業(yè)之惑,稱為等起因;愛、取二者為潤生之惑,稱為生起因。又由修行階段之差異,惑有見惑、修惑二種,其迷于苦、集、滅、道四諦之理者,稱為見惑,或稱迷理之惑;迷于一切事理者,稱為修惑,又稱迷事之惑。十隨眠中,貪、嗔、癡、慢、疑五種為修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則屬見惑。其中貪、嗔、慢三種唯緣各別之事而生,不能遍行三世諸事,故稱為自相惑;五見、疑、無明等七種,則緣多事而生,能遍縛三世諸事,故稱為共相惑。

  生死相續(xù)第一原因,是惑;笫歉緹⿶篮碗S煩惱活動的后果,但煩惱不是心外之法,只不過是妄執(zhí)投影于心識的相分,由此而起迷執(zhí)。迷執(zhí)有二,即我執(zhí)與法執(zhí)。由此二執(zhí),而有生死流轉。由我執(zhí)所起的惑名煩惱障,由法執(zhí)所起的惑名所知障,見‘二障’條。

  【惑雜染】惑即煩惱,生死相續(xù)的因果,是惑、業(yè)、苦,由惑造諸惡業(yè),由業(yè)招生死苦,唯識家稱此三者為三‘三雜染’,三雜惑以惑雜染居首,故惑雜染為生死流轉之因。《成唯識論》曰:‘生死相續(xù),由惑、業(yè)、苦,發(fā)業(yè)潤生煩惱,名惑;能感后有諸業(yè),名業(yè);業(yè)所引生眾苦,名苦。’

  【斯陀含向】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謂此人將入斯陀含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第二果也。

  【斯陀含果】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即第二果也。謂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斷前六品盡,后三品猶在,須更來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來。(思惑者,謂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心起貪愛,迷惑不了也。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須陀洹向】指入見道時,初見四圣諦之理,得無漏清凈法眼之階位。又因其直至預流果,不墮于三惡趣,故又稱無退墮法。但因此位之圣者尚未證入其果位,故不稱果,而稱為向,蓋取其趣向于初果之義。

  【須陀洹果】預流果,又稱初果,指斷盡三界之見惑,預入圣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無漏圣道之階位。預流果圣者之輪回生死,最長僅于人界與天界中各往返七度;此即言十四生間必證得阿羅漢果,絕無第八度再受生者,故稱極七返有、極七返生。

  【惱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小隨煩惱心所之一.惱者惱怒,于忿恨之后,遇違逆事,因而爆怒,兇狠暴戾,有如蝎子螫人。此在《成唯識論》曰:‘云何為惱,忿恨為先,追觸暴熱,狠戾為性,能障不惱,蛆螫為業(yè),謂追往惡,觸現違緣,心便狠戾,多發(fā)囂暴,兇鄙粗言,蛆螫他故。’見《成唯識論》卷六。

  【尋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不定心所之一。尋者尋求,對事理粗略的思考。《成唯識論》曰:‘尋謂尋求,令心傯遽,于意言境,粗轉為性。’見《成唯識論》卷六。

  【喜受】五受之一。即于順境,其心適悅的感受;為受心所對苦、樂、憂、喜、舍五受之一。在欲界、初禪及第二禪中,凡與意識相應所起的心悅,稱為喜受。見《俱舍論》卷三。參閱‘五受’條。

  【量】量的詮釋有廣狹二義,狹義而言,量是認識,是知識,亦是測量之意。量有量果,即認識作用的結果。亦可說是知識或知識的內容;廣義而言,則指認識作用的形式、過程、結果,及判斷知識真?zhèn)沃畼藴实。印度自古以來,在認知范疇中,一般皆將量知對象加以認識論證,泛稱為量。此量知的主體,稱為能量;被量知的事物,稱為所量;量知的結果,或了知其結果,稱為量果。以上三者稱為三量。

  【最勝真如】修唯識行,第四修習位的十真如之一。這是第二地斷邪行障所證的真如,此真如極凈尸羅,極凈尸羅,足無邊功德于一切法中最勝,故名最勝。參閱‘十真如’條。

  【尊重行】菩薩修唯識行,此為十行位的第八位。此位菩薩,修愿力行,尊重善根智慧,更為修習,增益自利利他事業(yè),稱尊重行。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十行位》條。

  【童真住】修唯識行歷經四十一階位,此為初十位的第八位,此位菩薩,自發(fā)心起,始終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三業(yè)清凈,悟情器二世間,無虛偽,無染著。參閱‘十住’條。

  【庵摩羅識】又作阿摩羅識、阿末羅識。譯曰清凈識、無垢識、真如識等,為‘攝論九識’中的第九識!督饎三昧經》曰︰‘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庵摩羅。’《宗鏡錄》五十六曰:‘庵摩羅,翻無垢識,體非一異,名真如識’。舊譯家以阿賴耶識之外別有此識,而建立九識;新譯家謂此是阿賴耶識果上之名,不別立此識。《成唯識論》卷三舉第八識之異名曰:‘或名無垢識,最極清凈。’

  【黑白四業(yè)】指四種不同的業(yè)果報應。依業(yè)的善與不善來分:一、黑黑異熟業(yè),又作黑黑業(yè)。此為欲界的不善業(yè),以其因、果皆為黑穢,染污其性而招感苦果,即黑業(yè)(惡業(yè))招感黑異熟(不可意的異熟果),故稱黑黑異熟業(yè)。如墮阿鼻地獄、畜生、餓鬼等黑業(yè)業(yè)果,皆系由于黑業(yè)業(yè)因所致。二、白白異熟業(yè),又作白白業(yè)。色界的善業(yè),稱為白業(yè);其因果皆凈白不雜黑,因善業(yè)而感樂果,故稱白白異熟業(yè),如色、無色界及欲界部分之人、天所感之果。三、黑白黑白異熟業(yè),又作黑白業(yè)。乃欲之善業(yè)雜有惡業(yè)者,以其善惡交參,故感白黑間雜之果,如人趣、天趣等。四、非黑非白無異熟業(yè),又作不黑不白無報業(yè)。以其永斷前三業(yè),性不染污,故稱非黑;亦不招白之異熟果,故稱非白。此為離黑白相之清凈無漏業(yè),即為達到涅槃境界之修習。以上,前三業(yè)為所對治,后一業(yè)為能對治。見《瑜伽師地論》卷九。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