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jī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小無量壽經(jīng)》,簡稱《小經(jīng)》。與《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合稱凈土三經(jīng)。一般認(rèn)為在1~2世紀(jì)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栋浲咏(jīng)》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jīng)典。..[詳情]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要解》淺講(5)

甲五  教相

  解  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薩藏攝。又是無問自說,徹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

  這一段文,總判教相。

  “第五教相”,五重玄義的第五是教相。教即圣人被下之言,相即教中所詮的法相差異。教相也即是判教,分別判釋教法之相狀差別,所闡教義之大小、權(quán)實、偏圓、頓漸。佛教各宗祖師依據(jù)本宗教理,對經(jīng)教進行分類。如天臺宗分判一代時教為五時八教,我們在序文中說過;華嚴(yán)宗則分為小、始、終、頓、圓五教。教相也就是判別這一部經(jīng)屬于哪一類的教法。

  “此大乘菩薩藏攝”,教海汪洋,簡單說可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佛對小乘根機人說的小乘聲聞藏,另一類是佛對大乘根機人說的大乘菩薩藏。關(guān)于大乘、小乘、菩薩藏、聲聞藏這些名相法相,我們在辨體中解釋過。澫益大師判此經(jīng)歸屬大乘菩薩藏。小乘只知一個娑婆世界,不知他方佛土;只聞本師釋迦牟尼佛名,不聞他方佛名。而本經(jīng)講的是十萬億佛土之外的西方極樂世界,以及彼世界之教主阿彌陀佛的情況,可見非小乘。前面一再說持名一法,至圓至頓,故非別教,是圓頓大乘,屬化法四教之圓教,化儀四教之頓教。本經(jīng)所詮圓頓妙理,前通華嚴(yán),后通法華,故從五時分,屬方等時。

  凡大乘經(jīng),皆歸菩薩藏。菩薩是梵語“菩提薩捶”之簡稱,譯成漢語是覺有情,即覺悟了的有情眾生。菩薩為成佛前因位之人,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功,自利利他之德。菩薩無論作何事,無不利益眾生,功德回向法界,愿與法界眾生同成佛道。所以大乘菩薩藏的主要內(nèi)容,是普度一切眾生至成佛道。本經(jīng)所詮持名一法,普被三根,能令一切眾生依此得生極樂,不退成佛。其度生范圍之廣長究竟,不可思議。故自應(yīng)攝歸大乘菩薩藏。

  “又是無問白說”,佛說三藏經(jīng)典有十二種不同的方式,因此經(jīng)可分為十二類,這十二類之名,稱為十二部經(jīng)或十二分教。這十二部經(jīng)是:長行、重頌、孤起、因緣、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論議、自說、方廣、授記。因而三藏十二部,皆代表本師釋迦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

  上面所提的十二部,就是按經(jīng)典的體材分為十二類。有偈云:“長行重頌并孤起,譬喻因緣與自說,本事本生未曾有,方廣論議及授記。”其中:

  長行,就是一行一行的長文。

  重頌,將長行的義理,用偈頌的方式來重新說一遍。

  孤起,單獨的偈頌,與前后的經(jīng)文無關(guān)。

  譬喻,用比喻來說明所要講述的義理。

  因緣,敘述某種事發(fā)生的因緣。

  自說,平時都在有人請法時佛才說法。唯有這部《阿彌陀經(jīng)》,無人請法而佛自說。

  本生,佛說過去有關(guān)弘法利生的經(jīng)歷。

  本事,佛說羅漢、菩薩等在因地所行的事跡。

  未曾有,從來沒有見過的神通變化。

  方廣,就是方正廣大的經(jīng),有圓融無礙的境界。

  論議,佛弟子研究經(jīng)律的報告,或者佛與弟子研討的紀(jì)錄。

  授記,佛給發(fā)心修大行菩薩的預(yù)言,述說他在何時于何凈土成佛。

  《阿彌陀經(jīng)》是無問自說,屬十二部經(jīng)中的白說經(jīng)。通常佛講經(jīng)都有人啟請?zhí)釂,為什么這部經(jīng)無人請問呢?因為這部經(jīng)說的是不可思議境界,難解難信,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故無人能問。佛有妙觀察智,見眾生凈土緣熟,雖然問不出來,但可以修學(xué)這個法門。佛便以大慈悲心,不待問而自說。

  “徹底大慈之所加持”,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大慈是五條件的、平等的,即無緣大慈。徹底大慈沒有絲毫保留,將其家底全盤托出。世間人也有慈悲心,像父母對兒女有慈悲心,兒女需要什么就想方設(shè)法滿足。如果不是他的兒女就有差別了,所以那種慈悲是有條件的,叫愛見悲,愛見就是見思煩惱,愛見悲有分別執(zhí)著,不普遍,不徹底。本師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此經(jīng),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徹底顯露,無條件地普遍加被攝持一切眾生。

  “能令末法多障有情”,有情是從梵語“薩捶”翻譯的,剛才講菩薩是“菩提薩綞”之簡稱時提到過,舊譯眾生,新譯有情,即有情識者,有情就是眾生。情即愛,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皆變化無常,虛妄不實,故稱妄情。有情便生貪嗔癡種種煩惱,驅(qū)使我們造業(yè)受報。因而有情便有苦,多情則多苦。宋代楊杰說:“愛不重不生娑婆”,我們就是因為情重?zé)⿶蓝,才生到娑婆世界受苦?/p>

  這里特別指出,此法門之當(dāng)機者是末法眾生。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住世有三個時期,佛滅度后的一千年(也有說五百年)為正法,又一千年為像法,又一萬年為末法。正法時修行者多,證果者也多。像法時修行者多,證果者則少。末法時信教者多,依教奉行者少,證果者更少。正法和像法時期已經(jīng)過去,現(xiàn)在是末法初期,我們都屬于末法眾生,故念佛法門對我們最契機。

  末法眾生的特點是多障,我們眾生有很多障礙,損害善心,障礙正道。佛法中將所有一切的障礙歸納成三類,稱為三障:煩惱障、業(yè)障、報障。煩惱障即前面講的見思、無明種種煩惱,業(yè)障是過去造的有漏、無漏之業(yè)。因有煩惱便造業(yè),這個業(yè)在我們凡夫說大多是惡業(yè)。一世有一世的業(yè),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造了無量無邊的業(yè),《普賢行愿品》說:“若此惡業(yè)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報障即由煩惱造業(yè)所感之果報,造了善業(yè)受好報,造了惡業(yè)就受苦報。

  所以我們雖得到人身,但障礙仍很多。我們想修學(xué)佛法,有很多家庭家里的人就不同意,外面人譏笑我們,長輩講這樣做不好,晚輩說你迷信。這都是自己造成的業(yè)障,據(jù)因果律而論,說明我們過去世做過障礙人修行之事,現(xiàn)在自己想發(fā)心修行,則有過去被你障礙過的那些人來障礙你,不讓你用功修行。

  再拿我們這個色身來說,這也是個報障。有人做功課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今天身體好,精神好,念佛吧!要是身體不好,就向阿彌陀佛請假,明天再補。明天身體又不好,又請假了。跟欠債一樣,一天天背,背到后來就請長假了:“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我實在背不動了,前面的賬就不算了,我也不補了。”這個人懶惰嗎?不是的。他心里是蠻想做的,但是力不從心,所謂心有余而力不足,被身體障礙住了,這就是報障。我們末法眾生障礙實在太多,所以叫多障有情。多障有情怎樣修行才能成就呢?大師講得很清楚:

  “依斯徑登不退”。這里所說的“斯”,即本經(jīng)倡導(dǎo)的持名念佛法門。這個法門修法簡單容易,只念一句阿彌陀佛圣號,行住坐臥皆可念,要是生病躺在床上也能念。只要我們的心在佛上,都算是修,不妨礙做事。我們能依本經(jīng)所說的去修行,只要信愿行三資糧具足,便決定往生。一生西方,即登不退地,決定成佛。

  佛在經(jīng)上早就明確地告訴我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所以佛講這部《阿彌陀經(jīng)》,為我們末法多障有情,指明了一條當(dāng)生成就、不退成佛的修行捷徑。

  解  故當(dāng)來經(jīng)法滅盡,特留此經(jīng)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這一段文,說明本經(jīng)殊妙。

  “故當(dāng)來經(jīng)法滅盡”等三句,是引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jīng)》里講的話。當(dāng)來是什么時候?據(jù)《法滅盡經(jīng)》所述,在減劫中,到人壽減到五十二歲時,佛法就開始滅了。

  現(xiàn)在的人,最多可活到一百多歲就要去輪回,要是能再得個人身還可以,如墮入三惡道,那問題就嚴(yán)重了。戒律講造一個小罪,就是最小的過失,也得墮地獄九百萬年。等從地獄出來,這個世間早已沒有佛法了。印光大師的教誡:“不生西方,決墮地獄!”所以同修們一定要牢記,不生西方,非常危險!

  佛法滅的時候,《楞嚴(yán)經(jīng)》先滅,然后其他經(jīng)淪相繼滅去,最后滅的是《無量壽經(jīng)》!栋浲咏(jīng)》和《無量壽經(jīng)》是同一部經(jīng),一個是略說,一個是廣說,有小本大本之稱,所以《阿彌陀經(jīng)》也是最后滅。

  “特留此經(jīng)住世百年,廣度含識。”在所有的佛經(jīng)滅盡后,這部《阿彌陀經(jīng)》還特別要留在世上一百年,以此經(jīng)廣度眾生。含識即含靈抱識,亦即有情眾生。到那時凡能念這部經(jīng)一遍的人,都能往生凈土。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悲憫眾生而發(fā)的愿。由此可見,這部《阿彌陀經(jīng)》在一切經(jīng)典中所處的地位,何等特殊,何等重要,其廣度眾生之功勛,及時間之久長,皆無與倫比!

  一百年之后,這部經(jīng)也滅了,僅留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現(xiàn)在空中,再住世一百年。那時的人,只要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但其時眾生業(yè)障更為深重,或有眼而不見,或見了也不肯念,或有口也念不出。

  所以,在座的各位要慶幸自己,念佛求生凈土這一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啊!這一生我們遇到了,千萬不能錯過,一定要珍惜現(xiàn)在的大好時機,下決心今生成就。

  “阿伽陀藥,萬病總持。”最后幾句說明佛號微妙難思。“阿伽陀,,是梵語,譯成漢語是普去。這是印度的一種妙藥,可解除一切病痛,故名普去。這里用它來比喻阿彌陀佛這句圣號,我們念阿彌陀佛,就跟服阿伽陀藥一樣,萬病總治。萬病包括我們眾生所有的煩惱心病,如見思病、塵沙病、無明病、執(zhí)有病、執(zhí)空病等等,都能治好。其他的法門,空門藥只能治執(zhí)有病,有門藥只能治執(zhí)空病,空有不融,性相各別。而凈土一門,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故能普去一切病。

  我們念佛人不管遇到什么境界,順境還是逆境,心里一起貪嗔癡,馬上提起一句阿彌陀佛,就能把煩惱伏住。例如念佛的人看見好東西就會想:“我念阿彌陀佛生西方了,還貪什么呢?”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地念,念了就不貪了。這句佛號能治好我們心中貪嗔癡等萬病,故稱為阿伽陀藥。

  又,這句阿彌陀佛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故曰總持。這在序文和前面的幾重玄義中已講得很多,這里不再重復(fù)。所以圓瑛法師稱此經(jīng)為大總持法門,念佛為大總持修法。

  “絕待圓融,不可思議。”絕待即絕諸對待,沒有相對比的。世間法都是相對的,如大是對小說,長是對短言。如無法可比,肯定是最大、最長,即為絕待。念佛一法,能念之心,心就是佛;所念之佛,佛就是心,能所不二,心佛一如。故一念相應(yīng)一念佛,念念相應(yīng)念念佛。此念念即佛之法,至直捷至圓頓,八萬四千法門中,無有一法可與之相比,故絕待。

  圓融即周遍融通。人們欣賞一個人善于跟人交往,和年齡、文化、地位等不同層次的各類人都能交往,待人接物處事融通恰當(dāng),稱之為圓融。若只能與某一類人交往相處,與其他的人則合不來,那就不圓融了。持名一法,至簡易至穩(wěn)當(dāng),人人能修。上根利智,最高的象文殊菩薩,菩薩中智慧第一,也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下根愚鈍,如一字不識的老太太,也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不僅是人,連鸚鵡八哥念阿彌陀佛也能生到極樂世界。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故圓融。

  阿彌陀佛之四十八愿說:設(shè)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設(shè)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設(shè)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上自文殊普賢這樣的等覺菩薩,下至鸚鵡八哥及餓鬼地獄的眾生,只要生到西方,便與阿彌陀佛一樣,紫磨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且天耳天眼等等神通妙用也和阿彌陀佛一樣,真是不可思議啊!仰仗阿彌陀佛本愿功德威神之加持,一切眾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皆能有和阿彌陀佛一樣的相好德能。

  阿彌陀佛親自發(fā)的四十八愿中,最重要的是第十八“十念必生愿”說:“設(shè)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就是阿彌陀佛給我們開的保證書。雖然我們業(yè)障深重,只要你信愿具足,縱然忙得不礙了,甚至一天只念十口氣佛,但能一生堅持不斷,到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決定來接引你往生。

  我們末法多障有情,煩惱這么重,修行又沒有很深的功夫,只是念幾勺佛而已,沒費多大的力氣,也沒用很長的時間,煩惱一品未斷,居然也能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成佛,得的好處這么大,這個事情你能說得清楚嗎?不但說不清,想都不敢想啊!不要說我們凡夫,連等覺菩薩都還不能徹底搞清楚,真是不可思議!

  持名一法之所以絕待圓融,因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念佛乃心性之妙法故。我們能念之心,橫遍豎窮,大而無外,即絕待;具造諸法,無所不容,即圓融。心性既絕待圓融,心性之妙法自然也絕待圓融。凡夫因分別執(zhí)著,故見諸法千差萬別。若能明了諸法皆由心性理具事造,則知萬法稱性周遍,融通無礙。如前所述,持名一法,三根普被,攝事理以無遺,統(tǒng)宗教而無外,萬病總持,豈非絕待圓融?

  辨體中講,我們的一念心性,離一切緣慮分別,即不可用意思;離一切語言文字相,即不可用言議。心性不可思議,心性之妙法自然也就不可思議了。唯有徹證心性之諸佛,方能知之究竟。

  解  華嚴(yán)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廣嘆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dāng)知之。

  這一段文,結(jié)嘆。

  同修們都知道,佛教里經(jīng)典很多,有三藏十二部,最高的是《華嚴(yán)經(jīng)》和《法華經(jīng)》,公認(rèn)為經(jīng)中之王。下面大師用這兩部經(jīng),托顯《阿彌陀經(jīng)》的地位。

  “華嚴(yán)奧藏,”《華嚴(yán)經(jīng)》深奧的秘密寶藏在什么地方?就在《阿彌陀經(jīng)》!《華嚴(yán)經(jīng)》共八十一卷,內(nèi)容非常豐富。這是世尊成道后說的第一部經(jīng),也是五時中第一華嚴(yán)時所說的唯一的一部經(jīng),當(dāng)機眾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土。這些菩薩都不是修凈土宗的,因為那是難信之法,而是修其他各宗各派的各種法門,破無明證法身后才生到華藏世界的。他們皆已得念不退,到了華藏世界,心心念念只想成佛。世尊跟他們講了很多種法門,橫說豎說,塵說剎說。說到最后,世尊讓普賢菩薩說《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導(dǎo)歸極樂。這時再跟他們講凈土法門,告訴他們在一切法門中,念佛求生凈土最直捷、最圓頓,一生即能成就圓滿究竟的佛,他們便信受無疑了。于是華嚴(yán)會上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土,最后全都跟著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八十一卷《華嚴(yán)經(jīng)》的真實義,就在十大愿王導(dǎo)歸極樂。

  我們在明宗較量行妙中說過,凡夫要修十大愿王,力所不及。一者禮敬諸佛,不是一佛二佛,而是十方三世微塵佛剎國土的諸佛,怎么禮?但是告訴你有一個最巧妙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為什么?因為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念第一佛下面就全包括了。所以一者禮敬諸佛。天天念阿彌陀佛就行了。二者稱贊如來,也是如此,念阿彌陀佛就行了。三者廣修供養(yǎng),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念阿彌陀佛就行了。四者懺悔業(yè)障,念阿彌陀佛最有效,至心念一句阿彌陀佛,可以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所以念一句阿彌陀佛,十大愿王全修在其中了。

  《華嚴(yán)經(jīng)》在講了其他的種種法門后,以十大愿王導(dǎo)歸極樂。華嚴(yán)會上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在華藏世界,而是到極樂世界才圓滿成佛的!《阿彌陀經(jīng)》正是直截了當(dāng)叫我們念佛求生凈土,徑登不退,一生成佛。由此可見,《華嚴(yán)經(jīng)》最后歸結(jié)到《阿彌陀經(jīng)》,《華嚴(yán)經(jīng)》的深奧密藏,就在《阿彌陀經(jīng)》申明示顯說。古德之所以稱《阿彌陀經(jīng)》為小本《華嚴(yán)》,道理就在這里。

  “法華秘髓,”學(xué)教的人都知道“開悟的楞嚴(yán),成佛的法華。”這句話。要想開悟就學(xué)《楞嚴(yán)經(jīng)》,要想成佛就讀《法華經(jīng)》!斗ㄈA經(jīng)》是世尊在五時的最后一時,即法華涅盤時講的。經(jīng)上說,世尊欲令眾生開示悟人佛之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只因眾生時未至,機未熟,不得已而為實施權(quán),說前四時之經(jīng)。前四時之經(jīng)除阿含時但藏教純權(quán)說外,其余三時有權(quán)有實。到法華時,時機成熟。于是開權(quán)顯實,開跡顯本。三乘咸會,九界同歸。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偈云:“若人散亂心,人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又說:“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度脫諸眾生,人佛無漏智。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所以,一部《法華經(jīng)》就是講成佛一事,稱名聞法得皆成佛。

  《阿彌陀經(jīng)》專主信愿持名,往生極樂,不退成佛,和《法華經(jīng)》的宗旨完全一致。誠如天臺宗四十四祖談虛法師在《念佛論》中所說:“《法華經(jīng)》就是廣說的《彌陀經(jīng)》,《彌陀經(jīng)》就是略說的《法華經(jīng)》。”例如《阿彌陀經(jīng)》上世尊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wù)f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在《法華經(jīng)·藥王本事品》中,世尊告宿王華菩薩:“聞是經(jīng)典。如說修行。于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同修們看一看,這兩部經(jīng)所講的是否一模一樣呢?《法華經(jīng)》也勸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那里成佛快啊!這說明《法華經(jīng)》的秘密精髓也是在《阿彌陀經(jīng)》里。

  “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這個此指這部《阿彌陀經(jīng)》,亦即一句阿彌陀佛圣號。佛法是傳心之法,心法之綱要稱為心要。一切諸佛之心要是什么?就是念佛成佛。印光大師講得很明確:“凈土法門,乃十方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法門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因地都是修凈土法門,由念佛徹證心性之體而成佛;又從體起利他之用,還是用凈土法門教化眾生,勸眾生念佛成佛?偠灾,一切諸佛自行化他,自始至終皆是仰仗凈土法門,無非是念一句阿彌陀佛而已。

  諸佛為什么出世?《法華經(jīng)》上說得清清楚楚:“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xiàn)于世……渚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xiàn)于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人佛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一切諸佛出世,唯有這一個目的,欲令眾生開示悟人佛之知見,即幫助一切眾生成佛。

  《無量壽經(jīng)》序分中有這樣一段話:“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于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段經(jīng)文的前面四句,其實就是《法華經(jīng)·方便品》上所說的:“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人佛之知見故。”以上這兩部經(jīng)說的兩段經(jīng)文的意思本質(zhì)上完全一樣。諸位,有人說過:“《華嚴(yán)經(jīng)》是大本的《彌陀經(jīng)》,《彌陀經(jīng)》是小本的《華嚴(yán)經(jīng)》。”這是就相上說的。但如果從“理體”和“本愿”上說,《法華經(jīng)》才是真正的大本《彌陀經(jīng)》。如果有人問:“彌陀佛為什么有這個愿?”那么同修們只要懂得《法華經(jīng)》上諸佛出世的本愿,同修們就會深信彌陀的宏誓大愿真實不虛!楞伽經(jīng)》上說:“十方諸剎土,眾生菩薩中,所有法報佛,化身及變化,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其義即是“十方諸佛出世,皆從凈土。”。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之出世,善導(dǎo)大師說得最明白不過了:“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愿海。”世尊所以來世間示現(xiàn)成佛,說法四十九年,實際上就是為了講這部《阿彌陀經(jīng)》。這部經(jīng)專門宣揚念佛求生凈土的法門,其宗旨就是信愿持名,這是釋迦和彌陀,乃至一切諸佛普度眾生成佛的捷徑。

  阿彌陀佛在因地發(fā)四十八愿,累劫勤苦修行,最后莊嚴(yán)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為了接引十方信愿念佛眾生到那里快速成佛。實際上《法華經(jīng)》所說諸佛出世度眾生成佛之目的,最終還是要由阿彌陀佛開創(chuàng)的凈土法門和極樂世界來達(dá)成,因為念佛求生凈土這一法門,能平等普度一切眾生,而且能令眾生最快速成佛!栋浲咏(jīng)》上六方恒沙諸佛,異口同音贊經(jīng)勸信,就是證明。所以也可說這部《阿彌陀經(jīng)》,這句阿彌陀佛,正是一切諸佛傳心之法要。

  “菩薩萬行之司南。”司南就是指南針。菩薩修六度萬行,要以凈土法門為指導(dǎo)方針。如果不以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為歸宿,菩薩之萬行便不能圓滿,甚至因無指南針而迷失方向,成了盲修瞎煉。指南針的用途大家都知道,現(xiàn)在雖有更先進的工具,但在過去要去航;蛉ゴ笊,如果沒有指南針,就不能辨明方向,航海找不到正確的航道,在森林里則會迷途難返。菩薩為成佛之因人,所修之六度萬行為因行,目的就是為了成佛。

  印光大師在《印施極樂圖序》中,贊凈土超勝:“大矣哉,凈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猶當(dāng)遜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歷劫修證者,益宜挹(音y))其高風(fēng)。普被上中下根,統(tǒng)攝律教禪宗;如時雨之潤物,若大海之納川。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大小權(quán)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不斷惑業(yè),得預(yù)補處;即此一生,圓滿菩提。九界眾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凈土法門大而無外,是一切法門之發(fā)源地,又是一切行門之歸宿處,上求下化皆離不開它。菩薩不論是自己修行求成佛道,還是去教化眾生,都要依憑這句阿彌陀佛,都得仰賴凈土法門。故菩薩萬行是以《阿彌陀經(jīng)》為指南,以極樂世界為歸宿。

  總而言之,華嚴(yán)奧藏、法華秘髓、諸佛心要、菩薩萬行司南,“皆不出于此矣”。諸佛菩薩的所修所證,自行化他,都在這部《阿彌陀經(jīng)》里,最后還可歸結(jié)為這一句阿彌陀佛。

  “欲廣嘆述,窮劫莫盡。智者白當(dāng)知之。”這里是略言,若欲作詳細(xì)的說明,即使用一大劫也贊嘆不盡、說不盡,甚至無量劫都贊嘆不盡、說不盡。這些深義妙理,有智慧的人自然應(yīng)當(dāng)知曉。

  第五重玄義教相,說明了《阿彌陀經(jīng)》的內(nèi)容實質(zhì)。本師釋迦世尊無問自說這部《阿彌陀經(jīng)》,是佛的徹底大慈悲心所加持,要我們末法多障的有情,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現(xiàn)生即可得到不退成佛的大利益。這一重玄義的文字雖不多,但點明了《阿彌陀經(jīng)》,在釋迦一代時教中的至高無上地位。此經(jīng)可謂諸佛菩薩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第一經(jīng)。

  諸佛菩薩是我們修學(xué)的榜樣,他們過去也是眾生,不是天生的佛,天生的菩薩,他們也是經(jīng)過了千修百煉。諸佛菩薩是這樣修成的,我們這樣修也一樣能成功。說實話,我們現(xiàn)在可占大便宜了,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這部《阿彌陀經(jīng)》,教我們信愿持名,當(dāng)生即能帶業(yè)往生并不退成佛,這條路古德稱之為徑中徑又徑。我們末法多障眾生,除此以外,已沒有更好的路可走,聰明人應(yīng)當(dāng)深思!

  五重玄義全部講完了。澫益大師嘔心瀝血,將此經(jīng)之玄妙奧義,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若非深得佛意之明眼人,絕對不可能說得如此明白。其目的是希望我們后人,切莫錯過這一生就能成佛的良機。我們一定要深深體會藩益大師的苦心,依教奉行。《要解》的文字雖很簡潔,但義理卻十分豐富。尤其是其中的五重玄義,內(nèi)涵很深,不易看懂。古儒有“詩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知之。”書讀多了,熟悉它的內(nèi)容并反復(fù)深入思考,便能明白其中之含義。希望同修們在學(xué)習(xí)《要解》時,也要熟讀深思,如果真能將此五重玄義學(xué)通,那這部《阿彌陀經(jīng)》也就差不多學(xué)懂了。

  玄義就講到這里,下面開始解釋經(jīng)文。

六 正釋經(jīng)解

  解  人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臟腑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

  這一段文,說明三分(音fen)分(音fen)經(jīng),及三分的重要。

  “人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法師的解經(jīng),總將每部經(jīng)的經(jīng)文分成三大部分,即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三分亦稱三科,大科里再分小科,提出每科大意,并加以解釋,稱之為科判、科釋。

  經(jīng)文分三分,始于東晉道安法師。佛教于東漢明帝時正式傳人中國,第一部翻譯的經(jīng)典是《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此后佛經(jīng)陸續(xù)傳人,并譯成漢語。古時法師講經(jīng),只是逐字逐句講解,依文釋義,不分科判。直至東晉,道安法師卓見超群,判經(jīng)中義理可分三大部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分科研究佛經(jīng)較易著手,并使后學(xué)弟子更容易懂。不過當(dāng)時許多人不以為然,還認(rèn)為是割裂佛經(jīng),有很大的罪過,故無人依從。后來,唐朝的玄奘法師,翻譯了親光菩薩的《佛地經(jīng)論》,大家見印度亦將經(jīng)文分為三分:初教起因緣分,即序分;二圣教所說分,即正宗分;三依教奉行分,即流通分,名異義同。方知道安法師的三分分經(jīng),深合佛意。眾心悅服,盛贊彌天高判,于是今古同遵。

  “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這三分所講的均為善法,序分為初善,正宗分為中善,流通分為后善。世尊在《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中告誡弟子:“佛所言說,皆應(yīng)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jīng)亦爾。”在《涅盤經(jīng)》中說:“我所說法初中后善。其言巧妙字義真正。”故此經(jīng)三分自始至終皆善。在我國的古書上亦說,一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應(yīng)有“起陳轉(zhuǎn)合”。這和佛經(jīng)三分分經(jīng)相似。起是發(fā)起,即序分。陳是陳述文章的內(nèi)容。內(nèi)容不能平鋪直敘,要有轉(zhuǎn)折。陳和轉(zhuǎn)相當(dāng)正宗分。合是歸納,即流通分。

  下面再以人為喻,說明三分的重要。

  “序如首,五官具存。”序分好比人的頭,眼耳鼻舌口五官齊全?慈说奈骞傧嗝,便可略知他的智愚善惡。經(jīng)的序分亦是如此,一經(jīng)綱要皆在序分之中,一看即知該經(jīng)之大小偏圓。

  “正宗如身,臟腑無闕。”正宗分好比人的身軀,體內(nèi)心肝胃腸等五臟六腑具足,無一欠缺。經(jīng)的正宗分詳述一經(jīng)中心思想,重要事理皆在其中,自然不能有所欠缺。

  “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流通分好比人的手足,人有手足,方能做事行走,發(fā)揮他的作用。一部經(jīng)典序分、正宗分講得很好,還須有流通分使其無有滯礙地通達(dá)十方,流傳萬古,方能充分發(fā)揮其普利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的作用。

  解  故智者釋《法華》,初一品皆為序,后十一品半皆為流通。又一時跡本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五品,皆為跡門流通。

  這一段文,是引證。

  “故智者釋《法華》,初一品皆為序,后十一品半皆為流通。”澫益大師的《要解》,對《阿彌陀經(jīng)》三分的分判,跟過去祖師大德的注解有所不同。這與悟境有關(guān),故各人的見解亦不盡相同。為此,藩益大師還引了智者大師對《法華經(jīng)》分判,來作為證明。

  智者大師注釋《法華經(jīng)》,將全經(jīng)二十八品分為三分:第一序品為序分;第二方便品至第十七分別功德品的十九行偈,共十五品半為正宗分;后至第二十八普賢菩薩勸發(fā)品,共十一品半為流通分。

  “又一時跡本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五品,皆為跡門流通。”又有一時智者大師講經(jīng),將《法華經(jīng)》分成跡門與本門兩部分。前十四品是跡門,跡乃如來示現(xiàn)成佛之跡。開權(quán)顯實,即開三乘之權(quán)教,顯一乘之實理。后十四品是本門,本為如來塵點劫前根本成佛之實事。開近顯遠(yuǎn),開跡顯本,即開如來之近跡,顯本地之遠(yuǎn)壽(即《法華經(jīng)·如來壽量品》所說,我實成佛己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跡本二門各分三分。第一序品為跡門序分;第二方便品至第九授學(xué)無學(xué)人記品,共八品為跡門正宗分;第十法師品至第十四安樂行品,共五品為跡門流通分。第十五從地涌出品至“彌勒……已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dāng)因是得聞”,前半品為本門序分;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至第十七分別功德品,共二品半為本門正宗分;從第十八隨喜功德品至經(jīng)末,共十一品為本門流通分。

  以上是智者大師分判《法華經(jīng)》三分之大義。澫益大師引智者大師判《法華經(jīng)》之例,證明初中后皆是善,以顯三分的同等重要。

  解  蓋序必提一經(jīng)之綱,流通則法施不壅,關(guān)系非小。后人不達(dá),見經(jīng)文稍涉義理,便判人正宗。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安所稱初語亦善,后語亦善也哉。

  這一段文,批評疏家分科未善。有些人只知正宗分重要,不明白序分和流通分同樣重要,遂將本經(jīng)之三分分判不當(dāng)。

  “蓋序必提一經(jīng)之綱,流通則法施不壅,關(guān)系非小。”蓋是連詞,表原因。因為序分必定要提出全經(jīng)的綱要,流通分則關(guān)系大法的流布暢通,這二分如同人的頭與手足,不可缺少,其重要性不亞于正宗分。

  “后人不達(dá),見經(jīng)文稍涉義理,便判人正宗。”后來的人未能通達(dá)全經(jīng)之義,看到經(jīng)文略為涉及義理,如六方佛一段,就判歸正宗分。

  “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以致序分和流通分,只要分一分即可,而無實質(zhì)內(nèi)容,使徒具形式。故套就是舊的模式。

  “安所稱初語亦善,后語亦善也哉。”哪里還能說序分也好,流通分也好呢?

  以上三段文的用意,是要同修們明了,這部《阿彌陀經(jīng)》十分寶貴,從頭至尾三分都很重要!兑狻泛竺嬷v:“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該經(jīng)文字不多,其義理不僅總括三藏十二部,而且超五時越八教,可謂釋迦一代時教中之第一經(jīng),所宣揚的是暢佛本懷殊妙至極的特別法門。希望同修們對經(jīng)文的每字、每句都要認(rèn)真學(xué)習(xí),細(xì)心領(lǐng)會。

  甲一  序分

  甲初序分為二:乙初通序,二別序。

  通序是通于一切經(jīng)的,諸經(jīng)皆具,即六種成就: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佛臨涅盤時,阿難請示:將來結(jié)集經(jīng)典,經(jīng)首當(dāng)安何語?佛告之:經(jīng)首當(dāng)安“如是我聞”等語。阿難秉承佛旨,故所結(jié)集之經(jīng)典,經(jīng)首皆有六種成就。這六種條件具足,法會方能成就,后人也才能相信此經(jīng)確系佛說,故通序亦名證信序。

  別序是與其他一切經(jīng)都不相同的,唯此經(jīng)所獨有,即序該經(jīng)之發(fā)起因緣,故亦名發(fā)起序,或經(jīng)前序,即講經(jīng)前敘述緣起。

  乙一  通序

  文分二:初標(biāo)法會時處,二引大眾同聞。二科合之,即六種成就。第一科的科題只標(biāo)了時與處兩種成就,其余的信、聞、主三種成就省略了,但文中五種成就皆有解釋。第二科是講的第六種眾成就,因內(nèi)容較多,故單列一科。

  丙一  標(biāo)法會時處

  經(jīng)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祗樹給孤獨園。

  首先從文字上略釋經(jīng)文。

  “如是我聞”,即此經(jīng)所說法,是我阿難親耳聽到的,非傳聞。“如是”指下面所說法。“我”是阿難自稱。“聞”即聽到。

  “一時”表說法的時間,如我們現(xiàn)在的會議記錄,某年某月某日于某處召開某會。佛講這部經(jīng)的時間是哪年哪月哪日,難道阿難尊者記不清嗎?他將經(jīng)文記得那么清楚,一字不漏,講經(jīng)的地點、與會的大眾也記得清清楚楚,唯獨這個時間,只是籠統(tǒng)地講個一時。這是有原因的:佛說法的時間無法記載,因佛到處弘法利生,此土他方,不僅對人說法,還要對天龍八部鬼神說法,也對大菩薩、小菩薩說法,時間不定。如人間,我們中國有幾十個民族,各族歷法不同,如藏族就有藏歷。外國則更復(fù)雜,即使大家都用公歷,還有時差問題。而天上人間,時間相差更大,如四王天一天等于人間五十年,忉利天一天等于人間一百年。佛說法普及九法界一切眾生,因此這個時間是靈活的,不能說死了,所以只用一時來表示。

  “佛”是主成就,即說法之主,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

  “在”是佛應(yīng)機示跡此間,以無住為住,隨機住世說法,非久居,故佛行住坐臥皆用一在字。

  “舍衛(wèi)國只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就是講經(jīng)的處所。佛講此經(jīng)的地點是舍衛(wèi)國的只樹給孤獨園,也叫只園精舍。

  以上消文,下面釋義,字里行間都有它的深義。

  解  如是,標(biāo)信順。我聞,標(biāo)師承。一時,標(biāo)機感。佛,標(biāo)教主。舍衛(wèi)等,標(biāo)說經(jīng)處也。

  這一段文,總標(biāo)五種成就。

  “如是,標(biāo)信順。”標(biāo)是表顯。信是相信,凡事相信則說如是,用現(xiàn)代話來講就是“事情是這樣的”。不信則說不如是。順是順從,不但相信,還要順從,即依教奉行。如果只信而不照著做,就是不順,那得不到實際利益,所以信佛一定要順從佛的教誨。如是,表相信順從,即信成就,故位居在前。

  “我聞,標(biāo)師承。”我聞,表阿難親承老師釋迦牟尼佛金口所說之教,即聞成就。

  “一時,標(biāo)機感。”機是眾生之根機,根機成熟即感,佛知即應(yīng),感應(yīng)道交。好比敲鐘,敲則響,不敲則不響。眾生根機成熟想佛,就如敲鐘。佛即應(yīng)機來說法,將了生死的方法告訴大眾。佛登法座,聽眾聚齊,就是講經(jīng)的時候。一時,表機感相應(yīng)之時,即時成就。

  “佛,標(biāo)教主。”教主是創(chuàng)立佛教,并主持教化一大千世界,即一佛國土的眾生者。佛,指本師釋迦牟尼佛,表娑婆教主,講經(jīng)說法之主,即主成就。

  “舍衛(wèi)等,標(biāo)說經(jīng)處也。”舍衛(wèi)國只樹給孤獨園,表佛說此經(jīng)之處所,即處成就。

  這一段文講的五種成就,連同下一科引大眾同聞講的眾成就,合稱六種成就,佛說的每一部經(jīng)都具足這六個條件。如果不具足,則可以肯定該經(jīng)是假的,是外道經(jīng)。如《高王經(jīng)》、《血盆經(jīng)》、《妙砂經(jīng)》、《朱砂經(jīng)》、《灶王經(jīng)》,都不具足這六種條件,說不清楚是在哪兒講的。有的女居士認(rèn)為孩子生得多,要請出家人念《血盆經(jīng)》。我勸你不要花那個冤枉錢,化了也沒有用,《血盆經(jīng)》是假經(jīng),剛才說的這許多經(jīng)都是假經(jīng)。

  有人問:“《心經(jīng)》是假經(jīng)還是真經(jīng)?”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玄奘法師翻譯的《心經(jīng)》沒有這六種成就,前面沒有“如是我聞”等這一段證信的序分,后面也沒有大眾“歡喜信受,作禮而去”之類的流通分。羅什法師翻譯的《心經(jīng)》,同樣也沒有序分和流通分。但其他七種古譯都有序分和流通分!缎慕(jīng)》梵本的序分和流通分文字較多,所占比重過大,為重點突出正宗分這二百多個字,玄奘法師和羅什法師的譯本都省略了序分和流通分,F(xiàn)在大家所讀的《心經(jīng)》,是經(jīng)玄奘法師簡化了的譯本,只保留了正宗分這一段。所以同修們不要以為《心經(jīng)》沒有“如是我聞”這六種成就,就是假經(jīng)!缎慕(jīng)》是有據(jù)可查的真經(jīng)。

  以上總標(biāo)五種成就,下面別釋。

  解  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依實相理,念佛求生凈土,決定無非曰是。

  這一段文,別釋如是。

  “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實相即我們現(xiàn)前一念心性,玄義辨體中已講得很多,這里再簡單提一下。實相是遠(yuǎn)離一切虛妄相之真實相,妙理是微妙不可思議的實相理體。實相妙理不落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際,非古非今,然古亦實相,今亦實相,不為古今所變,且在圣不增在凡不減,平等一如,故強名曰真如。“如”是講實相的理體,具有不變之義。

  “依實相理,念佛求生凈土,決定無非曰是。”依我們的一念心性念佛,求生凈土,其中包括能念的是實相心,所念的是實相佛;能生的是實相信愿行,所生的是實相凈土。這就是辨體的最后一段文所講的,舉實相之體作能作所,則此能念所念、能生所生,“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能所既是同一實相,則本自無非,強名曰是。“是”講實相理體所起的作用,具隨緣義。

  有人說:“實相無相無念,念佛求生凈土,不就有相有念了嗎?,,說此話是不達(dá)實相事理之故。辨體中講得很清楚,實相無相而無不相。他只知無相(理)的一面,不知無不相(事)的一面。所以依實相理無念而無所不念,則不妨一心念佛;依實相理無生而無所不生,則不妨一意求生凈土,這才是絕對正確的事理圓融,千萬不可執(zhí)理廢事。

  澫益大師在《要解》里講如是二字,是依《阿彌陀經(jīng)》的理論方法境界解釋的,跟一般的講法有所不同。《阿彌陀經(jīng)》的宗旨是信愿持名,要同修們念佛求生凈土,這是佛親證實相后,從自性中流露出來的真實語,絕對不會有錯。

  解  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耳根發(fā)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名聞。

  這一段文,別釋我聞。

  “實相非我非無我”。玄義辨體中講,實相無相,故無我,不同凡夫之有我。凡夫執(zhí)著這個身體為我,執(zhí)著有。實相無不相,故非無我,又不同二乘之無我。二乘人雖破我執(zhí),但又執(zhí)著無我、執(zhí)著空。非我即非有,非無我即非空。真實之相離二邊,非空非有,而即空即有。空有不二,即實相真我。

  “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實相本無法說,辨體中講:“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禪家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金剛經(jīng)》說:如來“無法可說”。但佛出現(xiàn)于世是為一大事因緣,即欲令眾生開示悟人佛之知見,假如佛不說法,怎能使眾生開悟?所以佛必須隨順世間,隨順眾生的語言說法。凡夫都說這個身體是我,佛也順從眾生說我,但不執(zhí)著我,我僅是個假名而已,這里是借此等名相說而無說,無說而說。

  那么佛到底有沒有我呢?有,佛的四凈德“常樂我凈”里就有個我。這個我不是凡夫妄執(zhí)身體的假我,更不是外道的邪見我,也不是菩薩的假名我,而是如來的法身真性我。這個我表自然之義,通常說佛得大自在,就是得這個真我!赌P經(jīng)·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里講得很清楚:“有大我故名大涅盤。涅盤無我大自在故名為大我。云何名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則名為我。”

  講到這里,順便給同修們簡單介紹一下佛的八大自在我:

  (一)能示一·身為多身:釋迦牟尼佛一身能有干百億化身,即一多自在。

  (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這是華嚴(yán)境界,佛具此神通妙用,以一微塵身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轉(zhuǎn)大法輪,即大小自在。

  (三)大身輕舉遠(yuǎn)到:佛身有多大?法身遍一切處,凡是有虛空處,皆有其身在。輕舉指如鳥一樣一飛就飛起來了,即輕而易舉,所向無礙。遠(yuǎn)到是能移遠(yuǎn)令近,不往而到,一念能至十方世界。

  (四)現(xiàn)無量類常居一土:佛的法身常住寂光土,隨眾生所感可現(xiàn)應(yīng)化身。佛要度化眾生,必須現(xiàn)同類之相方能溝通,如佛度人,即現(xiàn)人相;如度畜生,即現(xiàn)畜生相。眾生類別無量無邊,佛就要現(xiàn)無量類的應(yīng)化身去度化,而其法身則常居寂光一土。

  (五)諸根互用: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我們凡夫的六根分工明確,眼觀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每根只具一種功用,眼睛不能聽聲,耳朵不能嗅香,此皆因業(yè)障報障之故。佛的諸根可互相通用,佛眼可聽聲,亦可嗅香,而鼻亦可觀色,任何一根皆具其余五根之作用。

  (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以說是無法不通;但在他心底里一法都沒有。正如《金剛經(jīng)》所說的:“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說:“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如來本無法可說,因眾生有病,佛才說法對治。故如來心中是無法可得,亦無法可說,雖得一切法,亦如無法想。

  (七)說一偈義經(jīng)無量劫:佛講解一首偈之義理,能經(jīng)無量劫。這在我們聽起來就很難想象。過去天臺宗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在解釋經(jīng)題時,有所謂九旬談妙,僅一個妙字便講了三個月。故佛講一偈的意義,講了無量劫,也就不足為奇了。佛經(jīng)中一句一偈皆有無量義,哪能說得盡呢?

  (八)身遍諸處猶如虛空:佛的法身遍一切處,好像虛空那樣的大。實際上不是虛空,佛教中稱虛空為頑空,沒有知覺,佛的法身有知覺。玄義辨體中講:“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眾生有感,佛即有應(yīng)。

  所以佛有真我,即八大自在我。佛的弟子阿難亦是如此。《法華經(jīng)》上世尊告曰:“我與阿難,在空王佛所,同時發(fā)菩提心。”由此可知,阿難跡現(xiàn)小乘,而其本門高深莫測。若論本門,此我即是實相真我。今就跡門,該是假名我,屬法身大士利生之方便。若阿難不隨俗稱我,則法從誰聞?阿難所稱之我,無絲毫我見與我慢,純屬假名,是名字我。此表不執(zhí)著無我,亦說明佛法不壞世間法。

  “耳根發(fā)耳識”。同修們要懂得,佛法的奧妙就在這些地方。有人說:“我這個耳朵能聽你講話。”沒有這么簡單,你那個耳朵是血肉所成,不能聽。否則人一死,耳朵尚在,怎么就不能聽了?當(dāng)知耳根有二:一為浮塵根,即耳朵,狀似新卷荷葉,此為外顯之粗相,由地水火風(fēng)粗四大所成;一為勝義根,又名凈色根,即現(xiàn)代醫(yī)學(xué)所謂的聽覺,此是內(nèi)在之細(xì)相,由清凈細(xì)四大所成,我們凡夫見不到。浮塵根為勝義根之所依處,勝義根具發(fā)識取境之用。這里講的耳根指勝義根,本身五分別,不能分析,須由耳根接觸聲塵時所引發(fā)的耳識來分析。例如有人在背后叫你,聽到聲音是耳根起作用,這是第一念。接下來第二念,分析是男是女,何人叫我,這起分析作用的就是耳識。耳識依耳根而生,耳根因耳識而能聽,耳識須有第六識同起,方能分別善惡等法,只有這樣才能聽得見。

  “親聆圓音”,聆即聽,圓音指佛的聲音。為什么佛的聲音稱圓音?因佛的聲音圓滿,沒有任何欠缺。佛具足一切語言音聲陀羅尼,所謂一音具眾音,能講一切眾生語,圓被一切眾生機,經(jīng)中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所以佛說法,不僅人聽得懂,天人也聽得懂,連畜生也聽得懂,九法界的一切眾生都能聽得懂。我們凡夫就不行了,如講中國話,只有我們中國人能聽得懂,外國人便聽不懂。我們不學(xué)英語,英國人講話便聽不懂。佛說話,無論你是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世界上一百六十多個國家,每一個人聽到的都是他本國的語言,意思都能領(lǐng)會。圓音唯佛獨具。親聆圓音,即阿難親耳聽佛說法之聲音,非輾轉(zhuǎn)傳聞。

  “如空印空名聞。”耳識是心識之見分,為能聞。圓音即聲塵,為心識之相分,為所聞。相分與見分是唯識宗所立四種心法之二。唯識宗將心識之作用分為四種,稱為四分,即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相分是心識自體所變現(xiàn)之境,具種種相狀,為心識所緣慮之法。見分是心識緣其相分之見照作用,為心識能緣慮之用。此二分同時生起,心識自體變現(xiàn)相分時,共起能緣之見分。見本無見,因相而有見。因見分屬依他起性,故如幻亦如空。相本無相,因見而有相,相分也是依他起性,因此也是如幻亦如空。能聞的如空,所聞的亦如空,能所皆為心識所變現(xiàn)。今耳根發(fā)耳識,聞聲教是以見分取相分,自心取自心。二分唯是一心,能聞所聞皆如空,故曰如空印空。

  又,佛說法是無說而說,說而無說,無說即真說。聞法的人要聞而無聞,無聞而聞,無聞即真聞。世尊說法,說即無說。阿難聞法,聞即無聞,如空印空。如是方能破除一切執(zhí)著障礙,開發(fā)圓滿究竟的智慧。說聽皆不可思議!

  解  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

  這一段文,別釋一時。

  “時無實法”,時間無實體可言,屬唯識宗所講二十四個不相應(yīng)行法之一。時間與色心諸法不相應(yīng),是依虛妄色心而立的假名。時間亦無一定長短,今以成語“黃粱美夢”為例,書生盧生客居旅店,怨嘆自己貧困。同住道士呂翁給他一個枕頭,并對他說用此枕睡覺,可使你稱心如意。盧生就枕著這個枕頭睡去,睡夢之時店家正煮黃粱,即做小米飯。夢中之盧生不僅娶了豪門小姐,還中了進士,官至宰相,兒孫滿堂,壽到八十余歲,享盡一生榮華富貴。醒來時,店家的黃粱飯尚未熟。煮一鍋黃粱飯的時間不長,可盧生一夢卻經(jīng)歷了一生。同修們可能都聽說過,修禪定的人有“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之說,由此可見,時間確是個虛妄不實的東西。

  “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佛說法通十法界,時間無法定,怎么記載講經(jīng)的時間呢?用一時。什么時候叫一時?以資之機,與師之教,機教相扣,即師資道合。這里說的師是老師,即說法主,就是佛;資是資助外緣,即聽眾,就是弟子。有說者,有聽者,自始至終二皆具足,為說聽周足?偯粫r。

  一時這個詞用得非常好,這個時間是活活潑潑的,就是機感相應(yīng)的時候。理解了這個道理,就會使我們很受鼓舞,因為人人都有參與法會的機緣。這個機緣是否成熟,就要看我們的修為。過去,智者大師誦《法華經(jīng)》人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近代,虛云老和尚于定中到兜率天,親聽彌勒菩薩講唯心識定。諸佛菩薩的法會永遠(yuǎn)不會散,只要我們有機緣,任何時候皆可參與。如果我們念佛成就了念佛三昧,同樣可以親聽釋迦牟尼佛講《阿彌陀經(jīng)》,彌陀一會現(xiàn)在也沒有散。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解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

  這一段文,別釋佛。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佛是覺者,覺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個意義,在玄義釋名已中解釋過。自覺即自己先要覺悟,用功修行了生死。然后再來教化他人覺悟,即覺他。自己覺悟和教他覺悟的是什么呢?覺悟宇宙人生之真相,生死是苦,人命無常,國土危脆。世間變遷是很快的,俗話說百年滄海變桑田。就拿我們臨海來說,開放改革以前,舊城之外一直通到大田,長達(dá)十公里全是農(nóng)田。今日則遍地是高樓大廈,幾十年時間田園就變?yōu)槌鞘。人事滄桑更是如此,上世紀(jì)八十年代還健在的法師、居士,今有多人作古,這就是人命無常!世人以為“恭賀長命百歲”是句吉利話,百歲的人雖有但不多。就算活到百歲,日子也并不好過,七八十歲的就有那里痛這里病,有的還久臥病榻,生活不能自理,而受老病之苦。

  同修們冷靜地想一想,世間人一生忙碌,所追求的不外財色名食睡和色聲香味觸法。當(dāng)知名虛利假,縱然你名揚天下,富甲四海,到頭來獨自到黃泉路上去,依然兩手空空。眾生就是被五欲六塵所迷,不能覺悟,因此長劫沉淪在生死苦海之中。

  為此,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示生人間,親來說法,度化眾生。他身為王子,世間人向往追求的榮華富貴,可以說他應(yīng)有盡有?伤崛チ丝衫^承的王位,放棄了皇宮里的五欲享受,而出家修道。五年參學(xué),六年雪山苦行,終于在三十歲那年悟道成佛。釋迦牟尼佛連王位都能舍,我們還有什么值得貪戀?還有什么放心不下呢?世尊這樣做就是身教,是為我們凡夫做榜樣的。印光大師說:“彼是丈夫,吾亦爾。”他能成佛,我們亦同樣可以成佛。實際上凡圣僅有一字之差,迷為凡夫,覺成圣人。我們學(xué)佛就是要覺悟!

  所以,要知道世間一切皆無常,就需要覺悟,想得到真正的覺悟,就應(yīng)趕緊用功修行。自己覺悟起來,把生死了了,便超過不覺的六道凡夫。然后再發(fā)心教化未覺悟的眾生,以先覺覺后覺,就是菩薩,便超過但求自利而不覺他的二乘人。到覺行圓滿,即自覺行滿慧足,覺他行滿福足,便超過菩薩,而成;二足尊。三覺圓,萬德備,證無上菩提,超九界獨尊,就修成了佛。

  “人天大師名佛”,大是褒美之詞,佛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導(dǎo)師,胎卵濕化四生慈父,人天無不以佛為師,故稱人天大師。

  解  舍衛(wèi),此云聞物,中印度大國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柢陀,此云戰(zhàn)勝。匿王大臣名須達(dá)多,此云給孤獨。給孤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只陀感嘆,施余未布少地。故并名只樹給孤獨園也。

  這一段文,別釋舍衛(wèi)國只樹給孤獨園。

  “舍衛(wèi),此云聞物”,“舍衛(wèi)”是梵語,譯為聞物。聞是名聞,該國人有多聞解脫之德,人心厚道,名聞諸國。物是物產(chǎn),五谷豐登,財寶充足,人民的物質(zhì)生活富裕。精神和物質(zhì)生活皆美,故稱聞物。

  “中印度大國之名”,佛在世時,印度有三十六個小國、十六個大國,舍衛(wèi)國是十六大國之一。

  “波斯匿王所都也”,舍衛(wèi)國的國王名“波斯匿”,譯成漢語是勝軍,王之軍馬勝諸國故。舍衛(wèi)本非國名,是北僑薩羅國之都城。因南懦薩羅國與其國同名,為了區(qū)別,即以都城為國號,故曰舍衛(wèi)為波斯匿王之都城。

  “匿王太子名只陀,此云戰(zhàn)勝。”波斯匿王之太子于波斯匿王出兵得勝,班師回朝時出生,故取名“只陀”,譯成漢語即戰(zhàn)勝。

  “匿王大臣名須達(dá)多,此云給孤獨。”須達(dá)多長者為波斯匿王大臣,因長者樂善好施,常周濟孤兒獨夫,故人美其名為“給孤獨長者”。

  “給孤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只陀感嘆,施余未布少地。故并名只樹給孤獨園也。”這是說明只樹給孤獨園之由來。一日,舍衛(wèi)國的須達(dá)多長者,去南方的王舍城珊檀那長者家為兒聘婦。珊檀那長者也是個大臣,那天長者家人忙得不亦樂乎,連主人也無暇招待客人。須達(dá)多長者便問珊檀那長者:“你為什么這樣忙碌?”珊檀那長者答道:“佛正在王舍城外竹林精舍,我明日設(shè)齋請佛應(yīng)供,今日要做好準(zhǔn)備,故這樣忙碌。”須達(dá)多一聽佛字,渾身汗毛皆豎,即問:“佛是什么樣的人?”珊檀那長者告訴他:“佛即凈飯王太子悉達(dá)多。他出家修道,現(xiàn)已成佛,說法度人,丈六金身,功德莊嚴(yán),稱說不盡。你明日見佛即知。”須達(dá)多長者聽后,歡喜踴躍,急想見佛,夜不能寐。

  佛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知須達(dá)多長者善根成熟,當(dāng)夜即放光照他。須達(dá)多以為天曉,趕緊起身,尋光朝城外跑去。將近精舍,天色忽暗。長者懷疑莫非妖邪迷惑他,遂聞空中有聲告之:“汝但前行,莫遲緩。向前一步功德,勝過七車七寶布施。”于是須達(dá)多信步往前,即見釋迦牟尼佛金色光耀,巍巍堂堂,在竹園林外經(jīng)行。須達(dá)多不知要用何等禮儀見佛,當(dāng)時天人即化現(xiàn)一人,到佛前繞佛三匝,頂禮三拜。長者見后,依樣向佛禮敬。佛為他說法,當(dāng)即證得初果。他祈請佛去舍衛(wèi)國弘法。佛答應(yīng)到后年可去,并說在城外要有一座可容納千二百五十常隨眾的清靜園林。

  須達(dá)多長者見佛應(yīng)允其請,滿心歡喜;貒鴷r沿途宣告,至家后覺得自家之所有園林,還不能滿足世尊之所需,即四處尋求籌建精舍之處,最后看中了只陀太子的花園,此園周圍八十里,園內(nèi)蒼翠茂盛,長滿了奇花異草,環(huán)境清幽的。便與太子商量買園之事,太子要錢就有錢,還用得著賣園嗎?于是就開玩笑說:“你家豪富,如能將金磚鋪滿園地,我即賣給你。”長者聽了二話沒說,回家即派人搬運金磚去鋪地。守園人將此事報告太子,太子聽后十分驚訝,便親自去察看,問長者為什么這樣慷慨。長者解釋說,為的是請佛來說法,即對太子贊嘆佛之智慧功德、以及相好的不可思議。只陀太子聽后,感嘆不已,就對長者說:“這功德我倆合做吧。這園歸你,未鋪的一小塊地和樹木由我供養(yǎng)。”須達(dá)多長者不肯,要獨任其事。太子就說:“樹根處你金磚鋪不到吧。再說當(dāng)初我只與你講園,未講樹木花草,還有周圍的墻垣,這些都是我的。你若不同意,我就叫人把樹木花草砍掉。”長者一想:“這么美好的樹木花草若毀掉,就不成花園了。”他只好答應(yīng)兩人合做這一功德,只陀太子的樹,給孤獨長者的園,共同供養(yǎng)佛和僧眾。隨即按照舍利弗的規(guī)劃設(shè)計,建筑了莊嚴(yán)的精舍,恭請佛來說法。此精舍即以二人名字命名,太子位高,為表尊重,名在前,合稱只樹給孤獨園,亦名只園精舍、只垣精舍。

  只樹給孤獨園位在舍衛(wèi)城南門外,距城五里。內(nèi)中浮圖十二,講堂七十二,房屋三千六百,樓閣五百,于世尊成道六年后建成。佛居此十余年,講了許多重要的經(jīng)典,喜讀經(jīng)者對此園一定很熟悉。太子與長者二人為功德主,施供佛僧,建此道場,普利眾生,誠可嘆可敬!

  初釋法會時處競。

  丙二  引大眾同聞

  大眾同聞,表非阿難一人獨聞,令使眾生信。這一科講六種成就的第六種眾成就,這里別釋聽眾。

  文分三: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天人眾。

  解  聲聞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隨從故,佛法賴僧傳故。

  聲聞是聞佛說苦集滅道四諦音聲而悟道者,有定性與回心兩種。定性聲聞屬小乘。小乘聲聞厭苦斷集,修道證滅。集諦之苦因已斷,道諦之樂因已修,滅諦之涅盤已證,分段之生死已了。住方便有余土,沉空滯寂,不愿利生。得少為足,不肯進趨佛果;匦穆暵剬俅蟪,即回小乘心,向大乘道。從空人假,涉俗利生。同諸菩薩,廣修六度,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名大乘聲聞。

  “聲聞居首者”,三類聽眾中,不先列菩薩,而將聲聞列在前面,有下面三個原因:

  “出世相故”,聲聞割愛辭親,舍俗出家,剃發(fā)染衣,圓頂方袍,現(xiàn)出世相,于世間之名聞利養(yǎng)、五欲六塵無絲毫染著。

  “常隨從故”,聲聞常跟隨在佛的身邊不離開,諸經(jīng)首常有一時佛在某處,與大比丘僧多少人俱之語。如本經(jīng)所舉一千二百五十人就是常隨眾。

  “佛法賴僧傳故”,佛法二寶,賴僧寶以弘傳。佛法在世間要靠僧寶住持弘揚,方能燈燈相傳,代代不絕。僧人以續(xù)佛慧命、弘法利生為己任,僧團負(fù)責(zé)佛法之承傳,是佛法住世之標(biāo)志。由于以上三個原因,故對聲聞特別尊重,在他們?nèi)ヂ牱鹬v經(jīng)時將其排在第一。

  解  菩薩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隨故,表中道義故。

  菩薩,在前面已講過,是梵語“菩提薩埵”之簡稱,譯為覺有情。其義有三釋:一從自行來解釋,雖已覺悟?qū)嵪嗝罾恚幢M無明,尚有情見,故名覺有情;二從化他來解釋,以自所覺之妙理,覺悟有情,故名覺有情;三自他合在一起來解釋,覺即佛道,指自行是上求佛道,有情即眾生,化他指能下度眾生?偠灾,有上求下化之功,自利利他之德,即名菩薩。聲聞與菩薩之別在用心,聲聞修行是自利,菩薩修行為利他。

  “菩薩居中者”,菩薩列在中間,也有三個原因:

  “相不定故”,菩薩有在家菩薩、出家菩薩、男菩薩、女菩薩,天上人間、龍宮海藏、八部鬼神中皆有菩薩。只要是發(fā)了菩提心教化眾生的,皆可稱菩薩。所以,聲聞相是固定的,一律是出家相,菩薩相則不一定。

  “不常隨故”,菩薩學(xué)有所成,肩負(fù)代佛教化眾生之重任,哪里可以利益眾生,就出現(xiàn)在哪里,他是流動的,不常跟隨佛。不像聲聞尚未學(xué)好,還得跟在佛的身邊繼續(xù)學(xué)習(xí),不能離開佛。

  “表中道義故”,中道是不偏不倚(音yi),不偏二乘執(zhí)空,也不倚凡夫執(zhí)有。菩薩內(nèi)修觀道不住有,外度眾生不沉空,空有二邊不著,行于中道,故列在中間,是表中道之義。

  解  天人列后者,世間相故,凡圣品雜故,外護職故。

  天人眾總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

  “天人列后者”,天人排在最后,也有三個原因:

  “世間相故”,天人、世人都是在家人,現(xiàn)世間相,不像聲聞現(xiàn)出世相。

  “凡圣品雜故”,在家人中也有大心菩薩,如佛在世時維摩詰居士就是大菩薩。至于天龍八部,其中很多是菩薩權(quán)現(xiàn)應(yīng)世的。故凡圣皆有,品類繁雜。

  “外護職故”,佛法能住持世間,聲聞是內(nèi)護,天、人是外護。因出家人不直接從事生產(chǎn),他們的生活所需如衣服、飲食等,希望居士護持,讓他們能安心修道弘法,這就是護持三寶。

  以上三類人各司其職,聲聞住持弘傳正法,菩薩教化眾生,天、人護法。下面對這三類聽眾分別作較詳細(xì)的解釋。

  丁一  聲聞眾

  這一科專講聲聞眾,文分三:初明類標(biāo)數(shù),二表位嘆德,三列上首名。

  戊一  明類標(biāo)數(shù)

  經(jīng)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與一些有修有證、德高望重的大比丘僧,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大比丘僧明類,千二百五十人標(biāo)數(shù)。

  解  大比丘,受具足戒出家人也。比丘梵語,含三義。一乞士。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求出要。二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三怖魔。發(fā)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這一段文,解釋大比丘。

  “大比丘,受具足戒出家人也。”大是從梵語“摩訶”翻譯的。“摩訶”具大、多、勝三義。此等比丘為人天共所敬仰,德高望重稱大。智慧明徹,博通內(nèi)外典籍,見多識廣稱多。超出九十六種外道之上稱勝。今但舉一大,則多勝也包含在內(nèi)。具足戒即比丘所受的二百五十條戒。出家非僅指出俗家,而更要出生死之家。大比丘是受具足戒而出家修道的人,是大乘聲聞,他們內(nèi)秘菩薩行,外現(xiàn)比丘身。

  “比丘梵語,含三義。”比丘是梵語,含義有三個:一乞士,二破惡,三怖魔。玄奘法師當(dāng)年譯經(jīng),規(guī)定有五種情況不翻譯,稱之為五種不翻。比丘屬其中的含多義不翻,翻譯時若譯一義,則缺余二義,故保留梵語原名,再對其含義進行解釋。下面解釋比丘所含之三義。

  “一乞土”,乞是乞求、乞化,士乃對人之尊稱,如居士、志士。乞士即乞化士,非同乞丐。乞含外乞、內(nèi)乞二義:外向施主乞食,以資身命;內(nèi)向如來乞法,以資慧命。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規(guī)定比丘行乞,有五種利益:

  (一)除驕慢心,因求助于人,降服驕慢心;

  (二)讓施主多種福田,比丘為福田僧,供養(yǎng)出家人是種福的好機會;

  (三)不為生活所累,生活所需可向人乞化,不必為衣食住行忙碌;

  (四)不生蓄積貪求之心,每天隨需乞化,不必蓄積,無貪求之欲;

  (五)可一心修道,無所牽掛。

  “一缽資身”,資養(yǎng)身命就靠一只缽。剛才說了,世尊當(dāng)年規(guī)定,比丘托缽乞食,以舍貪慢。現(xiàn)在東南亞國家,如泰國、斯里蘭卡,仍保持原始佛教的形態(tài),一缽資身,上午九十點鐘,出去托缽乞食,中午十一點鐘回來,日中一食。

  “無所蓄藏”,沒有財物積蓄儲藏,其全部家產(chǎn)就是三衣一缽,破除貪求之心。積財就會喪道,修道人生活要盡量簡單,方能心無掛礙,一心一意仆在道上。

  “專求出要”,專心尋求出離生死之要道,此乃唯一所求。

  “二破惡”,破是破除,惡即惡法、惡因。比丘受戒后,便不再做壞事,能破除惡因。

  “正慧觀察”,正慧是空假中三觀之觀慧。正慧觀察,比丘不應(yīng)審察他人,當(dāng)常善護自己身口,不犯七支之惡,即身不犯殺、盜、淫,口不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此乃小乘比丘所破之惡。大乘比丘須加破貪、嗔、癡等意業(yè)的三惡。

  “破煩惱惡”,煩惱很多,有八萬四千煩惱、無量煩惱,歸納起來就是貪嗔癡三毒。比丘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即能破煩惱惡。

  “不墮愛見”。愛即思惑,見即見惑。比丘有正慧觀察,斷惡修善,見思惑斷盡,即能出離三界,不再墮落愛見深坑。

  “三怖魔。”怖即恐怖、畏懼,魔指六欲天主魔王波旬,廣則指邪魔外道。

  “發(fā)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梵語“羯磨”譯為作法辦事,即作受戒懺悔等法事的一種宣告式,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出家人發(fā)心受具足戒,登壇白四羯摩已,便得無作戒體,成比丘性,即為僧寶。其時地行夜叉高聲唱道:“此間有善男子,如法出家,受具足戒,當(dāng)使諸天增勝,修羅減損。”空行夜叉聞之,亦相繼而唱,聲至四王天中。天行夜叉聞之,復(fù)出聲而唱,輾轉(zhuǎn)贊譽,傳至第六天,魔王于宮中聞此唱言,生大怖畏,心想:“又有一人要破煩惱出三界,我的魔子魔孫又要減少了。”真正發(fā)心受戒的出家人,會讓魔王感到恐怖。若非真發(fā)心者,魔王聽了一笑了之,知其出不了他的魔掌。真正受了戒的比丘,心地光明,行為正大,弘傳正法,眾生敬重,仿而效之,故不但令魔王心生恐怖,連邪魔外道也畏懼,唯恐徒眾受其影響而倒戈反擊。

  由上可見,具足乞士、破惡、怖魔這三條,才能稱比丘。但在中國,情況略有不同。當(dāng)時佛教傳人中國,是由皇帝派使者去印度迎請梵僧,以國賓禮相待,接受國家供養(yǎng)。鑒于中國的氣候、環(huán)境、風(fēng)俗等國情與印度不同,出家人不行乞食,而是建立叢林,食宿均在寺院。所以中國的出家人,能做到破惡、怖魔這兩條,即可稱比丘。

  解  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眾。同證無為解脫,名理和。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見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

  這一段文,解釋僧。

  “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眾。”僧是梵語“僧伽”的簡稱,譯成漢語是和合眾。和合包括理和及事和。

  “同證無為解脫,名理和。”理和是“同證無為解脫”。比丘出家,目的是了生死,了生死在佛教中稱為解脫,即解脫生死之纏縛。無為是無所作為,亦即不生不滅,此是真理。故同證無為之理,解脫生死苦縛,是為理和。

  “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見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事和有六:

  “身同住”,即同禮拜等之身業(yè),和合共;

  “口無諍”,即同贊詠等之口業(yè),決無口角爭執(zhí);

  “意同悅”,即同信心等之意業(yè),大眾心內(nèi)皆法喜充滿;

  “見同解”,即同空等之見解,知見相同;

  “戒同修”,即同戒法,二百五十條戒大眾共修;

  “利同均”,即同衣食等之利,十方供養(yǎng)的物質(zhì)利益均等。

  以上六種事和亦名六和敬,外同他善謂和,內(nèi)自謙卑名敬。前三條是同身口意三業(yè),后三條是同見、同戒、同施。

  理和一條是見道位以上之圣僧所遵,事和六條則為未見道之凡僧必行。六和共住是衡量僧團的標(biāo)準(zhǔn),具足方能稱僧,也即是和合眾,一個和合的團體。據(jù)此,單獨一位比丘不能稱為僧,只能稱為僧人。有如單獨一個兵,不能稱軍只能說是軍人,是同一道理。

  解  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師資共千人,身子目連師資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脫。感佛深思,常隨從也。

  這一段文,標(biāo)數(shù),并說明千二百五十人之由來。釋迦牟尼佛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轉(zhuǎn)法輪,度五比丘。初度五人皆是佛之姻戚,即懦陳如、額鞟(馬勝)、跋提、十力迦葉、摩男俱利。

  “三迦葉師資共千人”,三迦葉是弟兄三個,老大優(yōu)樓頻螺迦葉,已一百二十歲,為頻婆娑羅王之師,老二伽耶迦葉,老三那提迦葉。三迦葉弟子很多,老大有五百人,老二、老三各有二百五十人。他們都修事火法,屬事火外道,即堆柴燒火,朝火禮拜。他們認(rèn)為火有火神,火之光明能照破癡閻,火最清凈,能燒盡一切污穢。弟兄三人修道皆很精進,但像船在海上漂泊,無有定向,若能為其指明方向,即能走上正道。于是釋迦牟尼佛不辭辛勞,親自去教化他們。

  佛先到老大優(yōu)樓頻螺迦葉處,夜晚借宿于迦葉收服火龍的石室。迦葉眾徒皆擔(dān)心佛為火龍所害。是夜火龍吐火,佛即放三昧火勝之。龍嗔又噴毒氣,佛人慈心三昧不受毒害;瘕埍环鸾捣4稳涨宄勘娡揭娀瘕埛诜鹬闩,大為驚異,回稟其師,迦葉說:“瞿曇雖神,不如我道。”瞿曇即釋迦種姓。佛知優(yōu)樓頻螺迦葉心高,便顯十種神變,他看后仍邪執(zhí)不改。佛有他心通,迦葉心起一念,佛即說出。佛知他自以為已得道修成羅漢,便一針見血告訴他:“你還沒有得道,不是羅漢。”佛嚴(yán)正指出他們所修的并不是正道,不能了卻生死。優(yōu)樓頻螺迦葉心思被佛點破,喜自夸之我慢心得以折服,當(dāng)下開悟,即求出家,并帶徒眾五百人全都皈依佛陀。二弟見兄長從佛出家,亦即帶領(lǐng)各自的徒眾同皈佛陀座下。三迦葉師資共一千人,全都皈依佛了。

  “身子目連師資二百人”,身子即舍利弗尊者,其母身形端莊,名身,舍利弗為身所生之子,從母立名,故稱身子。目連即目犍連尊者。舍利弗與目犍連各有一百弟子,此二人于外道中可謂聰明絕頂,聽了四句偈即皈依佛了,教化他們很容易。釋迦牟尼佛有位弟子馬勝比丘,即初度五比丘中的額鞞,一日出外托缽。舍利弗在路上遇到,見其威儀嚴(yán)整,便問其師是誰,師說何法。馬勝比丘告之:“我的師父是釋種出身的大圣釋迦牟尼佛。”并為他轉(zhuǎn)說佛的四句偈:“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一聽即了悟諸法因緣生滅之理,得證初果。又為目連轉(zhuǎn)說,亦證初果。二人遂帶二百弟子投佛出家。

  “耶舍子等五十人”,另外,還有個耶舍子。耶舍是波羅斯城一大富長者,其子從父立名,稱耶舍子。耶舍子身相莊嚴(yán),不貪戀五欲六塵的享受,喜歡清凈自在的生活。得聞佛陀無上殊勝之大法,無比歡喜,便與五十個同學(xué),追隨佛陀出家修道。

  上述合計,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說法時略零存整,故為一千二百五十人。

  “皆佛成道,先得度脫。感佛深恩,常隨從也。”剛才所說的大比丘眾,都是佛成道之后先度脫的,故感佛度他們脫離生死之恩德宏深,發(fā)愿永不離佛,隨從佛、輔助佛教化眾生。

  佛度生無量,弟子眾多,為什么講經(jīng)時僅舉此千二百五十人呢?就是這兩個原因:一是他們最先皈投佛;二是他們常隨不離,為佛的常隨眾。所以,佛每次講經(jīng)說法,總有他們在場。

  戊二  表位嘆德

  經(jīng)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皆是大阿羅漢”,即表位,表明他們的果位和身份。這一千二百五十人皆是大阿羅漢,非小阿羅漢。大小在心量不同,即前面講的聲聞有小乘大乘之別。證阿羅漢果的定性聲聞名小阿羅漢,屬小乘聲聞。證阿羅漢果的回心聲聞名大阿羅漢,屬大乘聲聞。這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大乘聲聞,不滿足于證阿羅漢,更發(fā)心作菩薩作佛,所以稱大阿羅漢。

  “眾所知識”,即嘆德。這一千二百五十人,他們都是大阿羅漢,因常隨佛去天上人間、此界他方弘法,德高望重,名聞天下,為大眾所共知共識,故稱眾所知識。“知識”,聞名稱知,聽到他的名,慕名是知。見面為識,就是認(rèn)識,比知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這一千二百五十大阿羅漢,不單是名聲好,他們的道德學(xué)問也很高,所以稱為“知識”。

  解  阿羅漢亦含三義。一應(yīng)供,即乞士果。二殺賊,即破惡果。三無生,即怖魔果。

  由此往下表位。這一段文,解釋阿羅漢。

  “阿羅漢亦含三義”,前所釋比丘是因地之名,今欲釋阿羅漢為果地名。比丘為阿羅漢之因,阿羅漢為比丘之果。因名具三義,果名亦含相應(yīng)之三義:

  “一應(yīng)供,即乞士果。”當(dāng)比丘是乞土,證了阿羅漢果即為應(yīng)供。阿羅漢因地乞食,資養(yǎng)色身,勤修梵行.超出三界,證果后得人天供養(yǎng)之果報。阿羅漢是圣人,為人天福出,堪受人天尊敬供養(yǎng),故稱應(yīng)供。

  有人可能會想:“佛的十個通號中也有一個應(yīng)供,阿羅漢怎可和佛用同一個稱呼呢?”因為這里有個大小的不同。阿羅漢僅受人天供養(yǎng),是個小的應(yīng)供。佛則遍受人天、聲聞、菩薩等供養(yǎng),為大應(yīng)供。

  “二殺賊,即破惡果。”賊是盜賊,指心中煩惱,因煩惱能傷害法身慧命。佛告誡弟子:“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煩惱劫奪你的功德法財,故名賊。因地嚴(yán)持凈戒,破身三、口四的七支之惡,果上斷盡見思,即殺滅見思煩惱之賊,故稱殺賊。

  “三無生,即怖魔果。”無生即不再受生死。眾生因見思煩惱而有生死,在六道內(nèi)淪為魔王眷屬。比丘發(fā)心受戒修道,魔王見其要了生死,擺脫魔王控制,故感到恐怖,這是因地怖魔。到果地斷盡見思煩惱,證得阿羅漢,了生死,出三界,不再來六道受生,故稱無生,這是怖魔之果。

  解  復(fù)有意解脫,俱解脫,無疑解脫,三種不同。今是無疑解脫,故名大。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聲聞,證此凈土不思議法,故名大也。

  這一段文,標(biāo)明三種阿羅漢,并解釋大。

  阿羅漢有如下三種不同:

  “一慧解脫阿羅漢”,在因地修“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四念處觀。觀修成后得一切智,能解脫生死,破一切智外道。

  “二俱解脫阿羅漢”,在因地修四念處的同時,兼修四禪八定,定慧雙修。具三明八解脫,定障與慧障皆得解脫,故曰俱解脫,能破有漏五通外道。以上兩種阿羅漢皆屬小乘。

  “三無疑解脫阿羅漢”,在因地修緣念處觀慧,即修總相念觀,觀一法即觀余三法,如觀身不凈,受、心、法亦皆不凈。總相念觀中有境總觀別,有境別觀總,這是天臺宗的修法。總之,修緣念處緣佛之三藏法,甚至世間智書《四圍陀典》等。緣念處觀慧修成后,世出世法悉皆通達(dá),能決眾疑,能破四圍陀外道,故稱無疑解脫。無疑解脫阿羅漢非但自己解脫,且為人說法釋疑,利益眾生,故屬大乘。

  “今是無疑解脫,故名大。”這里講的一千二百五十人,皆是無疑解脫阿羅漢,屬大乘聲聞,所以稱大。經(jīng)云:“皆是大阿羅漢”,這是就本經(jīng)中之位而言。

  “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聲聞,證此凈土不思議法,故名大也。”這是開跡顯本,點明他們的真實身份,說明稱大的第二個原因。此等阿羅漢論現(xiàn)跡是聲聞,論本門皆為法身大士。聲聞只破見思惑,尚未證得法身,屬小乘人。法身大士不僅斷見思,而且破無明證法身,已是大乘菩薩。這些菩薩倒駕慈航,如同演戲一般,在釋迦牟尼佛的法會中,扮演聲聞的角色,輔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證明凈土法門是不可思議之法,故稱大,名大阿羅漢。

  以上表位,千二百五十人皆是大阿羅漢位。

  解  從佛轉(zhuǎn)輪,廣利人天,故為眾所知識。

  上表阿羅漢位位,此是嘆德,贊其具大菩薩德。

  “從佛轉(zhuǎn)輪”,小阿羅漢自己生死已了,不能發(fā)大心弘法利生,故稱自了漢。此等大阿羅漢皆是大菩薩再來,具菩薩自覺覺他之智慧德能,故能依從佛所轉(zhuǎn)之法輪,代佛弘化,轉(zhuǎn)妙法輪。轉(zhuǎn)法輪即講經(jīng)說法。將法比作輪有二義:一輪有摧碾義,喻佛法能摧毀碾碎眾生之煩惱;二輪有運載義,喻佛法能將眾生從凡夫地運載至圣人地。

  “廣利人天”,既能隨佛弘法轉(zhuǎn)法輪,堪為人天眼目,人間天上眾生聞法后,皆能得大利益。

  “故為眾所知識”,所以人天大眾皆知其名,識其人。

  由此可見,知識非隨便可稱,其人不但道德學(xué)問高,名聲大,而且能利益眾生,方可稱為知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