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學處·第八講 慧學的修學次第
第八講慧學的修學次第
當多聞熏習,常依了義法,具究竟方便,戒定慧等持。
前面我們都一直在談信佛學佛的人一些人生的價值觀,以及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到底在追求什么?什么東西是最重要的?我約略的提供了一些華嚴經的經文給各位參考。現在我們要來談慧學——智慧修學的次第方法。我是參考印順老法師“學佛三要”,把它的重點摘錄出來,如果你想更仔細了解,可以參考妙云集的“學佛三要”這本書,里面有一篇文章叫“慧學概說”。
現在是工商業(yè)發(fā)達、科技很進步的一個時代,有人說科技愈文明、工商越發(fā)達,也許宗教慢慢就會消失,可是以目前來看的話,似乎科學愈文明,人類反而愈需要宗教的修養(yǎng),也愈發(fā)現到宗教的重要性;那么在這么多的宗教當中,佛法怎樣顯出他的特色?有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重信仰的宗教,信仰宇宙當中有一尊萬能的神或上帝什么的,強調他是唯一的真神、信仰他就得救,F在我們不是批判,只是很公正的、客觀的來研究。著重信仰的宗教是信仰在萬事萬物當中,有一個主宰者,哲學上稱為第一因,探討宇宙最初最初的第一因是什么,宗教上賦予意志作用就成為上帝、也就是神。第二類是著重在慈善的,強調慈悲的心行表現,比如辦慈善救濟啦、醫(yī)院啦、學校啦,不離對社會的關懷。第三類是著重在智慧的修學。
二、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在信仰上、在慈悲上,目前我看我們佛教在這方面的表現,跟其他宗教比較起來,對社會的關懷方面,佛教做得顯然比較不夠。佛教的理論之所以還能讓現代社會上的知識份子有興趣來深入研究探討,主要還是在他的“智慧”這部份的特色。你看基督教講信、望、愛,重信仰、重慈悲,強調信就得救;佛法里面并沒有信就得救的觀念,佛法強調:“信為能入”——能入佛門,你相信就能入佛門;“智為能度”——用智慧才能夠去超越一切的苦惱。儒家就講到智仁勇,但是儒家的思想對生前死后比較少涉及,認為人死“鬼則歸也”——作善的人就變成善鬼,作惡的話當然就變厲鬼;至于這一生當中,我們?yōu)槭裁从懈毁F、窮通夭壽的差別,儒家并不建立這種前世業(yè)力的觀念,所以很難以得到說明。我們知道應該作善,可是你看作善的人往往得惡報,我們強調不要作惡,可是作惡的人往往是榮華富貴,所以這些現象往往使我們對道德產生懷疑;所以儒家的思想之中,有關讓我們勇于面對人生,以及道德建立的部份,需要佛家三世因果觀去補強,把這兩個配合起來的話,對我們整個國家社會人類有很大的助益。
因為佛家對人類的窮通夭壽、生前死后這些問題,建立前生、今生、來生的觀念,可以使疑問得到合理的說明,讓我們有道德的勇氣去面對人生的一切。佛法的思想讓我們對所作所為以及處境抱著無窮的希望:這一世再怎么苦、再怎么窮,沒關系,這一輩子幾十年很快就過去,還有下一輩子;還有下輩子的這種的觀念,對現代人來講,還是滿重要的,因為如果人死就一了百了,那這生的一切道德善惡都沒有什么意義價值,根本沒辦法去建立道德善惡的理念。如果一個人有來世的觀念,多多少少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之所以行善,不是要行善給別人看,為什么?我這輩子不多結善緣的話,就容易造罪,容易墮落。貧窮是墮落的原因,這輩子我們要多作點善事的話,最起碼來生來世,就不會有生活上的種種困苦;饑寒起盜心,人在貧困當中比較容易作壞事,儒家也講“倉廩足而后知禮儀”,你的衣食充足以后才會去講道德仁義,沒得吃沒得穿,就容易喪失羞恥觀念。你看非洲,連東西都沒得吃的時候也吃人哪,強盜也多;不要說其它地區(qū),就我們臺灣現在一下子不景氣,犯罪案就增加了許多。我之所以行善,一方面是報恩,報父母恩眾生恩,一方面也是替自己未來的生活條件鋪路,否則的話,我們就很容易造罪業(yè)而墮落。所以佛家的三世因果觀給了我們對人生的信心,使我們勇于去面對人生,使我們不會懷疑道德善惡的價值。
談到小乘的話,則著重在個人生死的解脫;小乘認為對眾生的關懷跟解脫無關:積極去度眾生、利益眾生、幫助眾生,并不能幫助我開悟,所以度眾生不是我修行上重要的事情。我現在講的小乘并不是專指哪一些國家,各位不要誤以為我講小乘就是指南傳的小乘,絕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是厭離心很迫切的人,你就往往專顧自己了生死,而不太顧及眾生,你再怎么修都不能成佛;即使你讀了什么大乘經、華嚴經、般若經、金剛經等,但因為你厭離心太切,對眾生毫無關懷之心,對這個社會人類一點關懷的心念都沒有的時候,你絕不能成佛,無論你再怎么修,只是達成有智慧斷我執(zhí)、斷了煩惱的階段,成了阿羅漢,阿羅漢就是無生——不再出現生命了、生死已了;這并不是佛陀出世的本懷,不是佛教的理想。
有一位老師就問這樣的問題:我們人生應該追求破除我見、身見的理想層次,那么我們當老師的,以及社會上士農工商各行業(yè)的人,有專業(yè)知識,追求文學藝術,又有什么價值?算不算是一種執(zhí)著?我告訴各位,這也算執(zhí)著,但是這種執(zhí)著算是好的執(zhí)著,沒有關系,為什么呢?你在教育、醫(yī)學、文學、藝術各方面下功夫,這些都可以提升人生;所以你對這些有益于人生的知識技能,可以去追求了解,利用這些知識技能去奉獻社會,對社會層次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佛法說這還是不究竟的,世間的文學藝術知識技能都不究竟不圓滿,并不是不好,是不圓滿不究竟,知道嗎?比如心理學的探討方面,醫(yī)學上的心理學探討,你說他不好嗎?不是不好,畢竟它也有它獨到的作用,心理輔導也有它的特殊作用,只是一般心理學方面的實驗,都是刻意給予一個刺激,看有什么反應,甚至很多理論都用動物做試驗,刺激它,有它有什么行為反應,用動物的行為反應去推論聯想人類也有這種行為,這些透過刻意安排的刺激情境所激發(fā)的反應,或者用動物行為推論人類行為的心理學,跟真正的人類心理學會有一段差距。佛法著重在內觀、深觀,著重對自我身心的直觀,透視并了解內心里面那種復雜微細的心靈;畢竟透過安排的刺激情境已經是物化的,不見得是一個很正確的方式,何況人還涉及了前生來世在阿賴耶識里面的那顆千差萬別的種子,那種復雜的心理學,絕不是簡單的這么一個什么刺激所產生的現象所能概括與解釋的。一般心理學都是相對的,文學藝術也是相對的,如果再透過佛教的靜坐內觀(禪定心理學)的話,一定可以讓社會心理學更圓滿。
舉個例子來講。日本的文學家三島由紀夫,得過諾貝爾獎,最后卻自殺身亡,為什么?人類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探討,并不是用文學、藝術就能夠解決的,需要有一些禪定功夫,修習內在的止觀,而且還要有正確方法。海明威也得過諾貝爾獎,在文學界也是很有名的作家,他也不幸短命而死?梢娺@世間的錯綜復雜,恩恩怨怨,不透過三世因果來看,是無法了解的。各位在士農工商各界各行業(yè)之中,還是要精通各行業(yè)的知識技能,上次我們講普賢行的時候,可能這位老師沒有來聽,我們講普賢行的時候,曾一再強調:在士農工商各個崗位上的每一個佛門弟子,都要好好研究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并且在各行各業(yè)當中去領導他們向善向光明,所以叫修普賢行。
三、六度萬行相攝相引
佛法在所有宗教里面最能突顯的特色是智慧,所以我們講菩薩道的修行,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樣講起來,是不是我們單單修智慧就可以呢?也不對!也不行!般若經里面就強調要用般若來攝導萬行,用般若智慧,使你的布施成為真正的布施波羅蜜,持戒也變成持戒波羅蜜,如果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沒有智慧作前導的話,一切都不成為波羅蜜——不能度彼岸,會變成跟世間的一般宗教差不多。為什么?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布施就不成為真正的布施,而是有相有漏有為有煩惱的布施,持戒也是如此。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一定要有般若去攝導,然后要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來莊嚴般若。所以經上講“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
舉個例子來講比較容易了解。比如突然間失火了,房間里剛好有兩個人,一個眼睛瞎,一個腳壞掉不能走路,這兩人要合作才能逃出去,怎么逃出房間呢?瞎眼的人腳能走路,就背起那個瘸腳而眼睛好的人,瘸腳的人就指揮瞎眼睛的人往左走往右走,告訴他前面有個坑,左邊有桌子、右邊有門,兩個配合起來就安全的逃出火場了。我說般若最重要,結果你們就專修般若,其它什么都不去管他,連家庭事業(yè)一切都不管了,只一心一意的專修般若、念佛、禪定,那可不行!那就像單單有眼睛而不能走路的瘸子,還是要喪身火場。你又說我單單修布施、持戒、作作善事行不行?我拿錢布施就好了,我持戒不作壞事就好了,我修修禪定就好了,可是你若沒有智慧,那就變成盲修瞎練,就像一個眼睛瞎掉的人,雖然有一雙健全能跑的腿,最后還是跑不出火窟。般若跟萬行,一個是深度,一個是廣度;信佛學佛的人,有他的深度面,也有他的廣度面,專修般若智慧或禪定并不能代表佛教,所以兩個都很重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個項目是相攝相引,互相有關系的,少一個都不行。
以上是講到只有般若才能夠彰顯佛法的特色,顯出佛法跟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
貳、慧學修學次第
一、三種般若的境界
現在我們來講智慧的修學。“般若”有很多名詞,各位讀經時會搞迷糊,有時候般若被寫“觀”,其實“觀”是得般若之前的因地修行,未得般若之前修行般若智慧叫“觀”,修行成就時則叫“般若”。般若能起方便廣度眾生的時候叫“薩婆若”,其實都是指智慧;阿羅漢具有一切智,“一切智”就是透過無常無我去了解一切諸法的總相——空,證到無我的時候就得解脫,叫做一切智,或者稱為“根本智”。菩薩有“道種智”,什么叫道種智?菩薩得到根本智以后,為了利益眾生,從事士農工商,種種不同的工作來教化眾生,他必須起一種后得的智慧,一樣樣去修學,那叫做道種智;換句話說:對世間林林總總差別萬象的差別相的了解叫道種智。菩薩有道種智,而阿羅漢沒有道種智,因為菩薩為了度眾生,所以對于士農工商、醫(yī)學、教育、文學等種種智慧,種種知識技能都要了解,他要以大悲心攝化眾生,若沒有這些工具,就不能去利益眾生,所以他必須有道種智。
我們又如何稱呼佛陀的般若智慧呢?你把一切智跟道種智兩個加起來就是了;我們給它一個簡單的名詞“一切智智”;將一切智以及道種智的道種省略就成為一切智智。佛陀圓滿了一切智及道種智,就叫一切智智。所以經典里叫我們發(fā)心,發(fā)什么心?“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在人生當中,所有的追求,除了家庭、事業(yè)、健康、子女的圓滿以外,在我們內心深處,世世生生都不可忘失的就是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也就是菩提心、成佛的心。我們修到最高境界,跟佛一樣一切智及道種智圓滿,叫做一切智智相應作意,這種人也就是發(fā)菩提心的人,這種人也就是念佛的人。念佛不是念佛的名號而已,真正的念佛是了解佛陀智慧的崇高。我們時時刻刻都不可忘記人生的最高座標就是追求一切智智;雖無所不知,但是不能無所不能,佛不是萬能的,佛不說他是萬能,他只是自稱為“一切智者”,對人生的過去、現在、未來,對萬事萬物的如實相都通達了解,但他不是萬能者,他不是主宰者,不是宇宙的創(chuàng)造者,他也是父母生的,如果佛陀是由天上掉下來成佛的,眾生就沒有成佛的希望,幸好他是父母親結婚生下來的,我們也是父母親結婚生下來的,他跟我們一樣要吃飯,也要拉屎拉尿,幸好他這么平凡,所以信佛學佛的我們才有機會成佛。
二、生得慧與生俱來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就是“生得慧”。生得慧就是出生就具有的智慧。像那些狗、貓、飛禽走獸蟲蟻,肚子餓會去找媽媽,也有男女行為,有逃離苦難的警覺心,比如說要下雨的時候,螞蟻會拼命往高處爬,下大雨之前也會飛出飛蛾之類的蟲蟻,地震之前孔雀會叫,所以有些人要養(yǎng)孔雀,這些都是生得慧。有些人看看經典就會講經,經典一看似乎就懂了,也可以講給人家聽,那個也叫生得慧。你會背很多經典,甚至可以講給人聽,這些都是生得慧。把大藏經拿來看看念念就懂得它的意思道理,也是生得慧。
三、聞慧的修學原則
(一)當多聞熏習
現在我要強調的是“加行慧”。與生俱來的智慧,要經過一番努力、加功用行以后,才會產生一種特別的智慧,那就是加行慧,包括聞慧、思慧、修慧,聞思修嘛。經典里告訴我們:聞慧大部份是親近善士、多聞熏習而來的。我們去聽經、聽演講、親近善知識,多聽聞經典,并非都是聽而已,有一種是自己看來的,比如研讀大藏經,研讀人家出版的佛學書籍,尤其是我們佛陀教育基金會印了很多的書,而且都是贈送的,這很難得,你可以拿來自己讀啊、看啊、研究、作筆記,慢慢的就可以成就聞慧。但是你看很多的佛書(我講的佛書,不是佛經,是比如因果業(yè)報之類的書。)并不能叫做多聞熏習。你聽聞很多的佛法,而且跟三法印相應,才能叫多聞。三法印是什么呢?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多去熏習跟三法印相應的那些經論,才能夠讓你的內心凈化。
假若只是讀很多佛書、善書,深信因果,相信業(yè)報,相信輪回,不做壞事,這只是世間的一種智慧,并不是出世間的智慧,我們所追求的不只是這些而已;但是這些是基礎,若沒有這些基礎也不行。你說我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業(yè)報、不相信輪回,我只想證悟無常無我,有可能嗎?也不可能,那叫斷滅空,那個不是佛教所講的聞慧;你必須在因果業(yè)報輪回的基礎上,再去深入諸法的如實相,這樣你的生死煩惱輪回,才有辦法解決;你不要自以為因果業(yè)報的書看了很多很多,其實我們中國的歷史也是一部因果書,各位有沒有讀過歷史書?都有嘛!你看有些朝代的皇帝殺人不眨眼,到最后都沒有好下場,三武一宗那些皇帝到最后都很凄慘,那都是一部部因果報應的書。雖然你讀了很多書,深信因果業(yè)報輪回,但是你并不能斷煩惱、了生死,只是你已開始離惡向善而已。真正要成為智慧的話,一定要對諸法性相的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法華經里面所講的十如是),有如實的理解,那才叫多聞熏習。
(二)四依為品管
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從這地方要了解:如果我們一信佛一學佛就百物不思,什么都不思不念的,腦袋空空,不思善不思惡,一切都不去分別、不去了解,從經典來看是不對的。“聞慧”一定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的,具足了這四依里面的每一個條件才行。聽聞佛法的原則是:你不要因為這是我的師父我才來聽,這不是我的師父,我就不去聽啦,你們會不會有這現象?還是有這現象,現在臺灣到處都有這現象,哪一位師父來講,就只有自己的那些信徒來聽,俗話說“龍交龍,鳳交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總是分派別派系,這個現象在佛教來講是十分不理想的。學佛的人是依法不依人,師父講的不一定對,你要判斷它是否跟三法印相應,若跟三法印相契、相應,不管是哪位師父講的都要信受,假如你皈依的師父講的法跟三法印不相契合,你也可以不接受,有“吾愛吾師,尤愛真理”這句話嘛,在真理的前提之下,你還是可以跟師父辯論的,真理是愈辯愈明的。
在聞慧的修學過程當中,一定是依法不依人,假如因為這個師父長相好、聲音好、是我的皈依師父,我才喜歡聽,這個師父長相不好、講話聲音不怎么吸引人,那我就不想聽,也不對,那是依人不依法。我們學佛態(tài)度應該是:不管哪一位師父講的法,就用三法印去判斷,并且看它是否符合因果業(yè)報,F在我送一張相片給你們供養(yǎng),就會保佑你們,你相信嗎?宋七力事件顯示我們民眾都這么好騙,一張相片三千塊錢,會分身,居然那么多人相信。各位要用智慧去判斷,佛法說如果你去殺人,連我佛也沒辦法救你,一定會受因果報應,做人就要負責嘛。我還聽說臺北有一個人在傳授什么飲食改運法的,他說你做生意要成功的話很簡單,牛肉吃一吃就好,而且是生牛肉,一塊生牛肉吞下去,你的生意就會好轉,你相信嗎?這個要注意,要理性的分辨。在巴西還有人去傳那個黃財神,結果這個人到南美洲撈了一筆回去,人家就說:啊!他就是黃財神嘛!他撈了一筆回去,他不當你的黃財神,其實你們才是他的黃財神,知道嗎?他傳黃財神這種法,你們每一個人就要獻錢給他,你們就是他的黃財神。所以學佛的人要動腦筋,不要隨便聽人家講什么就信什么,這很麻煩的。
四、思慧的修學原則
(一)勝解為道根
接著來看思慧。假如你讀很多佛經,了解很多名相,什么五蘊、十八處、十八界、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四圣諦等等很多的名相,單單背那些個名相可以嗎?不行!那些名相只是把你內心的世界、修行的方法,斷煩惱的方法告訴你,你光背這么多的名相,卻沒有經過深思,沒有透過內心的觀察,那么這些名相很快的就會忘掉,而且不能產生凈化身心的作用。雖然你廣聞博學的學了很多很多的名相,但你要了解,這些都要把他匯歸三法印,不斷的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去匯歸,否則的話,你了解這么多名相,對身心一點幫助都沒有。所以各位學佛要有思慧,要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比如對于三世因果啦、業(yè)報輪回啦,慢慢多去觀察、多去了解。喔!我們終于確信無常、無我、緣起性空這些道理。你要從你身邊周遭的一切一切去思惟、觀察,去印證它的正確性,印證佛陀說的無常的確是無常,佛說的無我的確是無我,如此用思惟去印證它,就叫做勝解——殊勝的理解。
(二)當依了義法
殊勝的理解很重要,五根五力有欲、勝解、念、定、慧五項目,可見你的道根里面就有勝解這一項,透過深思熟慮、如理思惟以后,對你的身心行為產生凈化作用,這樣叫做思所成慧。如理思惟要根據什么?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陀所說的經,有了義的、也有不了義的,所謂不了義的,比如善惡因果業(yè)報啦、人死了靈魂投胎轉世啦,世間人這么說,佛陀也隨順眾生這么說,為什么呢?眾生根基太差,對諸法的實相不容易接受、不容易深入,佛陀只好隨順世間說我們有靈魂、我們有精神、我們有什么會去投胎轉世,如果我們作惡就會受報應,會墮惡道受苦,這叫不了義說。因為眾生的根基太鈍,佛陀沒有辦法跟他講無我又能輪回的道理,他不相信,所以佛陀就用方便說,說有我:有我受生死、有我受輪回、有我去解脫,這個叫不了義說。
了義佛經說無我、空、緣起,在印度的話,龍樹菩薩根據無盡義經及般若經,專門講空、無我、緣起,究竟深入了義經,藉以判斷某部經是了義還是不了義。像無著唯識思想系統就不同,所依的經也不同,所以他們對空的定義就不究竟不圓滿不了義,他們要建立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是有,遍計所執(zhí)性是無,用這樣來建立一個學說,根據它再建立生死輪回及解脫觀,他們的了義不了義,跟中觀的思想就大不相同。當然各有各的特色,我們不可妄下定論批判其對錯,但是我們可以依了義而不依不了義的佛法去作抉擇。
五、修慧的修學原則
(一)方便與隨順
佛陀說法有四種層次。
第一種叫世間悉檀。世間人說要講盡忠盡孝、愛父母妻子兒女,佛經里面也有講這些東西,像善生經、十善業(yè)道經,都講到這些,世間一些勸善的、美的、道德的,佛經里面有這種隨順世間而說的法叫世間悉檀。
第二種叫各各為人悉檀。各個眾生根基不同,所以佛陀就因人而異的教導,這個眾生教他布施,那個眾生教他持戒。佛陀觀察這個眾生的根基適合戒律法門,就告訴他:你持戒,來生就可以得到人身,這樣他能接受,假如教他布施,他可能不愿意布施,所以佛陀對這種人說你要持戒。另一個人呢,要他持戒很困難,所以佛陀教他把錢布施出去就可得到福報,他就會很高興的說:好,我布施。一再的去布施以后,他的善根就慢慢的長出來了,佛就再跟他說:你這樣布施還不究竟,你不持戒會失去人身,用這種漸進的方式,讓他聽持戒的法門,所以這叫各各為人悉檀。
第三種是對治悉檀。對多貪的眾生,佛陀就說不凈觀;對散亂的眾生,佛陀就教修數息觀;對瞋恨心很重的人,佛陀就教修慈悲觀;對我慢很重的眾生,佛就教他修界分別觀、蘊觀、處觀、十二處觀;為了對治眾生各種不同的煩惱,針對某一類煩惱特別重的眾生,佛陀就用不同的法門去對治他,這種對治法門叫對治悉檀。
(二)究竟與實相
第四種是第一義悉檀,是佛陀對利根眾生說空無相無我緣起的道理。前面三個悉檀都是方便說,是不究竟、不了義的。佛陀最高的境界就是前幾天我們所談的——空無相、無我、緣起,這些比較深的、究竟的道理,華嚴經中有一句話:“菩薩摩訶薩,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何況起于世間之心。”八地菩薩證到無生法忍的時候,連佛菩薩、菩提、涅槃的念頭都沒有——佛心、菩薩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連佛的念頭都否定掉了,何況起于世間之心!因為我們凡夫內心總有一個我,所以會創(chuàng)造一個偶像,形成偶像的崇拜、權威的依賴;所謂偶像就是把我投影成萬能的上帝,我從哪里來?從上帝來,當上帝變成萬能上帝的時候,我就可以求他救我——所以信則得救,把他變成一個偶像讓我崇拜,求他來拯救我的心靈,這樣有一個能救的上帝,加上一個所救的我,在佛陀來說,能所不泯除是不究竟的。
所以當你修到最高境界的時候,連佛心、菩薩心、菩提心、涅槃心都不現前了,假如現前還有這個能所,就不能開悟了,就不能明心見性了,何況我們世間有種種的執(zhí)著。所以究竟的佛法是既否定一切又肯定一切,而且連肯定否定的念頭也沒有。方便說,是否定一切,因為經過大否定之后,才真正得到大肯定——沒有什么好否定的,連否定都要否定了嘛。所以學佛到最高究竟境界的時候,必定是一種了義的佛法的境界,把一切執(zhí)著都拋棄了。對內在身心外在世界的一切偶像崇拜,都掃除以后,你才能如實的了解佛陀。我在“法海新語”里好像有這句話:掃除你心中的偶像崇拜之后,你才能真正見佛,你才能真正了解佛,這個就是一種了義的法門。
假如定功不深的話,對諸法的如實相還是沒辦法真正契入,所以還要再修慧。修慧的特色就是定心相應,那時候你是真的入定,在定中去觀察空、無相、無我、緣起這些道理,在定中與真理相應,證悟了這些真理的時候,你才能把內心中所有一切煩惱的種子斷掉,也才能斷掉因煩惱而引起的生死輪回。前面聞慧、思慧的修習,只是把煩惱伏住而已,在修慧的時候,定心相應了,就會開展出一種智慧——無漏慧,斷惑證真。
六、無漏慧修學原則
(一)觀一實相印
慧學的修學有以上的四個漸進的步驟。在修慧過程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什么呢?剛才講過了,我們聞多識廣,不見得是多聞,真正多聞者必須多聞空、無相、無我、緣起的道理。小乘在定中所觀察的東西是什么?大部份主要是觀察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和合的身心當中“我不可得”。修定并不是恍恍惚惚的什么都不想,百物不思并不好,就像木頭——木石無心,禪宗叫死水不藏龍,或者是冷水泡石頭,聽過這句話嗎?冷水泡石頭,任你泡一百年一萬年,石頭還是石頭,水還是水,沒有什么作用。我們修學佛法,如果一入門就什么都不分別,百物不思,那是外道定,不是佛教的定;小乘佛法的定,是去觀察你的身心變化,在生滅的心念當中,思考你身心當中的這個我是什么?我能講話,那我是誰?是嘴巴講話,還是心講話?心又是哪顆心?心是剎那剎那在變化之中,哪顆心才是我?剛才很高興,高興的心是我嗎?現在憤怒,憤怒的心是我嗎?為什么會這么大的變化呢?如果高興的心是我的話,為什么他又會變生氣的我呢?這樣子對身心作內觀以后,發(fā)現無我,于是生死已了,生死問題得到解決了。
大乘佛法則講一實相印,先廣觀一切法空。一實相印就是空——一切法緣起性空如幻如化,這樣作觀的目的是什么?這跟菩提心有關系,因為你如果先觀察無我,連我都不可得了,那人生還有什么意義?沒有什么意義!了生死就算了!結果那無常無我觀,就變成厭離人生、厭離人間,你會想到深山里面躲起來最好,少事少惱,人不跟我來往最好,我自己孤家寡人的最好,這樣就會慢慢的變成不關心人生、不關心人間、不關心社會,這雖然也可以了生死、也可以斷煩惱、但不是究竟法。所以大乘的修行方法,真正講一實相印而不講三法印,其實三法印就是一實相印,但是一實相印主要先廣觀一切法空、廣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一切法是緣起的。菩薩觀眾生因為不了解緣起的如幻如化,在石火光中去執(zhí)著、去拼斗,造無邊的惡業(yè)而受生死輪回之苦,于是起悲憫心:啊!宇宙間這一切一切沒有什么可爭的嘛,為什么你們爭得這么厲害呢?生命是短暫的,你的身心無常無我,社會的一切一切都無常無我,幾十年光陰很快就過了,你為什么為了這一點芝麻小事,拼得頭破血流呢?菩薩這樣觀察思考起大悲心,并立誓救拔眾生。
(二)當悲智相應
大乘的修法和小乘的修法之所以會有差別,主要就在觀空以后能否引發(fā)大悲心,進而發(fā)菩提心。大乘是為了發(fā)菩提心,而廣觀一切法空,最后要明心見性的時候,再縮小范圍去觀察身心的無我,證到我空。所以他們走的路線,所用的修法有點不同。大乘是先廣觀一切法空,觀察身心世界的一切一切都是如幻如化,一切是緣起,從時間看是念念無常,從空間看是緣起無我,進而引發(fā)大悲心;因為如果悲心不具足,一下子就明心見性的話,會證入阿羅漢,就不管眾生了。所以說要悲智相應的道理就在此。大小乘修法雖有點不同,最后都要斷我執(zhí)則是一樣的;大乘是同時修悲心學分與智慧學分,小乘只是修一個智慧學分就自以為滿足了。
在四依里面提到依智不依識,“識”是一種相對的概念,不離能所,有能知的我,以及被我所知的真理,有能證的我,以及被我所證的真理,這個相對性的能所觀念叫識;“智”的話就沒有相對性,可見識與智是不同的。透過禪定的功夫去修學,就容易引發(fā)無漏慧,這個時候,所有的煩惱習氣都慢慢的整個的斷掉了。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常常會懷疑:為什么我們信佛學佛這么久了還會動惡念?請問各位有沒有動惡念的時候?師父會不會動惡念?一樣會起惡念,只是這個惡念一起,馬上知道這是惡念,不讓它繼續(xù)擴散;這個人只喜歡講一堆是非,啰哩啰嗦一坐坐幾個鐘頭不走,師父也會覺得很煩,這種煩也是一種惡念,比如有些信徒老是東家長西家短,你問他有什么問題,他又沒問題,不然就一直講我的媳婦怎樣子,我的婆婆怎樣子,師父只好坐在那里當聽眾,眼睛瞪著她作數息觀,聽了一、兩個小時,實在很累了,也會動念頭:唉呀!他不曉得什么時候才要講完呢?有這么一個煩的念頭產生了,這一個煩的念頭也是惡念。佛陀就如如不動,任你怎么講,任你怎么做,他連一點惡念也沒有。要到無漏慧現前,才能任何雜念、惡念都沒有,隨你再怎么樣刺激都如如不動,那時候,唯識宗叫大圓鏡智,心境就像一面光光亮亮的鏡子,物來物現,男來男現,女來女現,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現出影子來是因為你現前,物去則不留影,正如水過無痕。禪宗形容大圓鏡智正如:風來疏竹,風去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潭不留影。現在師父還沒有這功夫,因為師父還沒有得到無漏慧,到無漏慧才有這功夫,師父現在甚至聞慧也不成就、思慧也不成就、修慧也沒有成就,所以師父還是會有不好的念頭。
以上簡單的講到聞慧、思慧、修慧,修慧的特色是跟定心相應,你要深入了解定心的相應,可以再參考成佛之道。成佛之道中講到九住心很重要,當你修禪定的時候,最先是直修,設法將心安住,然后一直到初禪,中間有九住心。你要進一步了解的話就看成佛之道,成佛之道和學佛三要都是印順老法師寫的,非常好,我最初就是看成佛之道這本書才出家的,以前我是信基督教,門諾會的,后來看到成佛之道,哇!正合孤意!所以我就出家了!這本書將修學應有的理念與程序作了完整的介紹,很值得推薦,我不是鼓勵你們出家,也不要以為看這本書就會出家,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我個人看了這本書很有感觸,就出家了,這是改變我生命價值的一本書,也介紹你們分享。
叁、慧學修學成就
一、成佛的潛能
生得慧指理即佛。理體本具,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這句話如果認真研究起來的話,有點問題喔,既然我們都有佛性都會成佛,可是為什么我們到現在還未成佛,有些人還墮地獄、餓鬼、畜生?其實這句話應該這樣講:“一切眾生有成佛的可能性。”有些人以為我們生來就是佛,這個說法不對,既然你生來就是佛,為什么現在還是凡夫?成了佛的人將來會再退化變成凡夫嗎?眾生皆有佛性是說:我們有潛能——有一種潛在的能力可以成佛,但這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已經成佛。
請問各位,建房子要怎么建?有人說把泥巴挖掉以后,房子就會突顯出來,那是考古學家,考古學家是去挖陷在地底的建筑物,挖挖挖斷壁殘垣就露出來了,或是秦始皇的墓,我們去挖一挖,就挖出了一堆古物骨頭;但是建房子不是這樣建的,要用鋼筋水泥磚瓦經一定法則堆砌起來;同樣道理,我們讀到經典說:“一切眾生無不具足如來智慧德相,因妄想執(zhí)著,所以就不能證得。”以為眾生本來就是佛,只是被塵垢覆蓋了,把塵垢抹掉就恢復佛的本性了,你這就大錯特錯了喔!真正的意義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是要你給他一個“因緣”,只要你加入“聞思修的因緣”,我們都可以成佛。
二、當開展佛性
古代沒有像我們現代電腦印刷這么方便,一印就幾千萬份,古代人是用刀子把字刻在甲骨上,叫做甲骨文,每一個字都很寶貴,也都盡量省略,沒有辦法用很多方法加解釋,所以造成今天的誤解。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不一定成佛;但是你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按一定步驟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你就有可能成佛?盏乜梢越ǚ孔,可是空地原先并沒有房子,不是挖一挖房子就跑出來了,若地上已經有房子在那邊,就不可能再建房子;有了這塊空地,必須按建筑法去申請執(zhí)照,請工程師設計,請工人把它建起來,并不是在空地上挖一挖,就自然有房子呈現出來。
同理,我們生來就具有那種智慧——生得慧,你看,我們人有羞恥之心,追尋光明、追尋永恒、追尋無限的自由,有無限的生存欲望,有離惡向善之心,人生來就具有這些本能,只是這種本能沒被開發(fā)出來,因為社會的習俗或交了不好的朋友,慢慢變成作惡去了,如果我們能透過善友的指引,就會慢慢走入善道,成圣成賢。所以生得慧在天臺宗就叫理即佛,聞慧叫名字即佛,思慧叫觀行即佛,修慧叫相似即佛,無漏慧叫究竟即佛。這是我把天臺宗“六即佛”作這樣的配對,并不是很重要的意義。只是供你們作參考,幫你們澄清觀念而已。
三、聞慧成就者
(一)正見具足
現在我們每一個人來檢討自己;我們是不是修到聞慧成就了?聞慧成就的人必須正見具足:確信有善惡因果業(yè)報輪回,確信有佛、法、僧三寶,恭敬三寶的威德,確信佛陀所說的苦集滅道四圣諦是確實如此;假如你對這些因果業(yè)報輪回、四圣諦、三寶都完全相信了,還是不能斷煩惱喔,這個只是世間的正見,另外還要具足出世間的正見,要對緣起無常無我有正確的認識。如果你是聞慧成就的人,對因果業(yè)報輪回絕對相信,百分之百的相信,即使有人用刀子架在你的脖子上,叫你不可以信因果業(yè)報輪回三寶,否則就要把你殺死,你還是不改初心的寧死也不退信心,這就是已經修到聞慧成就的人;聞慧成就的人才有這種信心,甚至在沒有佛法的地方,在末法的地方、在邊地的地方,還是照樣信心不退,不論人家怎么作惡,你不會去作惡,你照樣行善、恭敬三寶,不論人家怎么樣的毀謗佛法,你還是會相信佛法,沒有絲毫懷疑,這個叫正見具足。
(二)信智一如
現在社會上有些人老是說他在修什么法,反正修空觀以后就什么都空掉,因果業(yè)報沒關系,大魚大肉沒關系,飲酒作樂沒關系,到聲色場所也沒關系,這樣對不對?這叫斷滅空,大錯特錯。要在因果業(yè)報輪回的基礎上,才能去談無常無我緣起的甚深的道理,龍樹菩薩就講“信戒無基,妄想取一空,是名邪空。”若對因果業(yè)報輪回的這些道理沒有辦法去深信,卻要證到無常、無我、緣起、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叫邪空。所以社會上有些自稱為修某一法門的人,藉著佛法的空理否定一切因果業(yè)報,拼命吃喝嫖賭,他說一切是空,所以沒有罪,這就完蛋了,這很危險的,這是跟五欲相應了,這是不行的。
聞慧成就的人,一定是正見具足、信智一如的。世俗人通常使用信仰這個名稱,使得信仰跟智慧好像相沖突,造成許多自以為有智慧的人不肯去信仰宗教,以為只有那些阿公阿婆才會去信仰宗教;其實佛法的信仰并不是這樣膚淺的,最先我們必須相信某個真理,用信心來啟發(fā)智慧,然后再用智慧來增長信心,信智一如;對于某些道理,你要透過智慧的思惟與觀察以后,再去深信,而且這深信的目的,必須要讓你離惡向善,不會造成你生命的困惑。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宗教,當你深信以后,會產生恐怖心,他說:如果你不信,或違反教義,你會受五雷轟頂、絕子絕孫等惡報,哇!那好可怕!為信仰宗教而造成身心的恐怖,這算什么宗教?各位!如果你們本來想來皈依,然后你又不皈依的時候,佛陀會不會到你家去找你算帳?你安心,你信不信佛是你的事情,佛陀不會因為你不信他就加罪于你。真正有智慧的信仰是你愈信仰以后,你的身心愈自在,那叫信智一如,也就是聞慧成就。對因果業(yè)報輪回、四圣諦、三寶這些道理,你深信不疑,而且在這深信不疑當中,離惡向善,身心慢慢慢慢自在,這個就是聞慧成就。
四、思慧成就者
(一)凈戒具足
思慧成就的時候,就是凈戒具足。什么叫凈戒具足?你想想看,一個人若深信三寶、深信因果、深信業(yè)報的時候,會去做壞事嗎?你如果還會去做壞事,思慧就還未成就,連聞慧可能也還未成就。你如果還會有惡念、惡語、惡行為,那你就要檢討自己聞慧思慧的修學有問題,這樣了解嗎?什么“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這是邪知邪見,佛法不是這樣子的;正知正見一定要建立在因果業(yè)報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談明心見性的道理,絕對不可能用超人一等的理由來把自己的惡行加以合理化,硬說自己的惡念惡語惡行是不分別,沒有這回事。所以你要看這個人思慧有沒成就,就看他有沒有持凈戒,看他是不是持戒持得嚴格,而且是不是悲智交融。
思慧成就的人,他的悲心一定是廣大的,而且悲心跟智慧一定結合在一起。我們凡夫的悲心和智慧還沒成就的時候,都有理智、感情或同情心,但是我們凡夫的理智和同情心有時候會打架,水火難容,有時感情來了就毫無理智,感情沖動的時候難免毫無理智。有時理智現前的時候,又變成冷冰冰的毫無感情,我們眾生的理智跟感情就如此的經常在打架,理意交戰(zhàn)。但是在思慧成就的時候就不同了,感情凈化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叫大慈大悲——悲心,理智就叫做智慧,對一切事理都通達。
(二)悲智交融
思慧成就的人是悲智交融,不會變成像現代人的“分裂癥”特質,你看有些人思慮不能集中的時候,就演變成精神問題,感情不能統一的時候,就產生很怪異的行為;在還沒有成佛之前,大部份人都有精神分裂癥的傾向,所以你要多念佛、多持戒、多修禪定功夫,你才不會有精神分裂癥的情形,F在因為你頭腦尚清醒,你還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我說你沒有精神分裂癥,但是若你有一顆散亂的心,還是有造成精神分裂癥的一天;幸好因為你信佛學佛,知道要打坐要修行,所以你在這方面還是能控制。這是談到思慧成就的人必定凈戒具足、悲智交融,修慧成就的人一定是定慧均衡、定悲等持的。
五、修慧成就者
(一)定慧均衡
在印度當時有很多外道修入定,一定就八萬四千劫,叫無想定或非想非非想定,但是這個定力會退,定力退了以后煩惱就又出現。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外道的禪定功夫很好,他一入定就八萬四千劫,當他死掉以后就有人問佛陀說:這位外道尊者定功這么深,他入定的時候是到哪里去了呢?佛陀說:他到無色界天、非想非非想天,在定中享受定樂。弟子問:他享受八萬四千劫這么長的定樂以后,現在又怎么樣了呢?佛陀說:他又回到我們娑婆世界來了,變成水鳥了;因為他在深山里面打坐入定的時候,溪中的魚老是在水邊啪啦啪啦的叫啊跳啊,他突然間動了個念頭:嘿!你們這些魚好可惡喔,我在修行、在入定,你們竟然干擾我,制造這個噪音,將來我要變成水鳥把你們吃光。禪定愈深的人,動的念頭愈厲害,遭的報應愈可怕。所以盡管你的定力再怎么深,若你的煩惱不能斷掉,只是暫時伏住,表面上你好像沒有煩惱,尤其在深定中產生的快樂讓你好像得到涅槃般,而事實上你并不是得到涅槃。所以有些人說他入定一個禮拜、兩個禮拜,甚至一個月、一年,在世間人會覺得很稀奇,但是請你自問:在定中有沒有去思惟觀察無常無我、緣起性空這些道理?若有的話,就會開展成無漏慧,那就是佛道;如果只是入定,一定就一年兩年、十年乃至千年萬年,在佛法來說,反而是一種障礙;有時候我們把這個定形容是三昧酒,因為深的定很容易讓你沉迷。
(二)悲智等持
我們眾生無量劫來——無始以來,就有一顆永遠不安的心,我們怎么去安他?多數人用熱烘烘的方法,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種種享受,用物質的追求、生理的刺激去填補內心的不安;等這些物質與感官的刺激膩了,對這生理的刺激、物理的刺激沒興趣了,他又回過頭來走到另一邊,希望少事少惱,躲在深山里面一個人就好,一定下來,哇!那種快樂那種身心舒暢,又讓你沉迷在其中。我們眾生就是這么極端,不是熱烘烘的,就是冷冰冰的,沒有智慧,還是沉淪,佛法不是這樣子的。并不是叫你們把這個世俗的生活,一切衣食住行、飲食男女都丟棄掉,你沒有衣食住行怎么可以?不賺錢生活也過不去,一味棄絕世俗的生活條件也不究竟;你除了追求衣食住行、家庭幸福圓滿以外,還要追求無上智慧——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你既要有世俗的生活,也要有出世俗的生活,這樣的話,你才不會覺得修道生活變成一種矛盾,才不會誤解修道是要拋棄一切家庭事業(yè)子女社會。可是你要了解:社會這些都是不究竟不圓滿的,都是暫時的假象,你既不要被它蒙騙,又要參與其中去攝化他們、度化他們,這就必須有智慧來配合,否則的話,你就容易同流合污。你要不同流不合污很容易,把妻子兒女事業(yè)一丟,到深山去打坐修行還不難,但這不是佛法,佛法真正的意思是要我們就世俗的生活當中過著出世的生活,用宗教的修養(yǎng),跟我們的社會人生打成一片。
所以你們信佛學佛的過程中,家庭事業(yè)并不妨礙你們的道業(yè),其實你的家庭、你的社會,一切一切都是很好的修行道場,都是你修道的地方,那就要看你是否時時刻刻都有智慧心、菩提心、大悲心;你如果有智慧心、菩提心、大悲心去面對這個社會、面對這個人生,你會很有興趣去修學種種知識,很歡喜做為一個菩薩,為一切眾生去修學一切一切的法門,包括世間的法門、出世間的法門,以便用它去攝化眾生,這樣子一邊廣度眾生、廣結善緣,一邊又能成就佛道;有了智慧,你去聽經聞法,才不會聽得一團迷惑,這個師父這么講,那個師父那么講,好像沖突矛盾,事實上,佛法本身并沒有矛盾,是我們聽的人理解力不夠,或講經的人善巧方便不夠,或者專門偏于持某一個法門的時候,往往讓我們產生沖突。
在此我要對今天的講座作一個結論:在我們信佛學佛的過程中,智慧是很重要的學分。有了智慧,你的布施才能成就,你的持戒才能圓滿,你的忍辱功夫才能修到家,你才能精進,你才能禪定成就;如果你沒有智慧,講不好聽點就變成盲修瞎練。有了智慧,才有包容心,有了智慧才能了解眾生根性是這么千差萬別,就像我們的飲食,有些愛吃酸的,有人愛咸的、辣的,有些人喜歡吃飯,有些人喜歡吃饅頭,有些人愛吃面條,各人喜好都不同,你不能因為你喜歡吃稀飯就叫大家都吃稀飯,那不是很痛苦嗎?你喜歡吃苦瓜,別人可能要吃菜瓜,有人則要吃西瓜,你不能勉強別人一定要跟著你吃苦瓜,是不是?有智慧的人,應當有包容性。世間的宗教,我們都要肯定它的價值意義,即使對那些土地公啦、什么神廟中的城隍啦,我們學佛的人都要有這種雅量,也要向他合一個掌,噢!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阿彌陀佛!你要這樣跟他合掌打招呼,你不要覺得自己信佛學佛就了不起,以為自己就是未來的佛,斜眼看這些土地公公算老幾,你這樣是不對的,不行喔!對那些神道教,那些教堂的神父、牧師,他們的人格也是很高尚的,他們也是宗教家,勸人為善的,我們見到他,也是Hello!How are you?跟他打個招呼,握握手,沒有什么關系。這個世間的眾生,個個因為生活背景不同,歷史、教育不同,地理環(huán)境不同,還有思想方式不同,所以有各種不同的宗教,在各個方位,用各個方法去引導眾生向善向光明,他們都值得我們贊嘆。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在這么多的宗教當中,佛法的特色在哪里?在我們的信仰當中,什么是我們最值得最在意的東西?當然是智慧,無上菩提、無上智慧,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是我們永遠要把握的核心點。沒有智慧則是非不辨、善惡不分;若沒有包容心也很麻煩,信佛到了最后會變成謗佛喔!有些人強調參公案就好了,那豈不是將所有書燒掉就好?有人以為我們人生學這么多佛理只是增加妄想分別心,干脆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老實念佛念一句佛號就好了,這背后的意思豈不是所有藏經都是叫我們去分別而沒有意義的?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當別人念佛時我們隨喜贊嘆,別人能從參禪得到好處,你也要隨喜贊嘆,因為各人根性不同,所適應的方法也不同;就像我們吃飯,你吃苦瓜覺得很快樂,你就吃苦瓜,你喜歡吃花菜就吃花菜,你喜歡吃稀飯就吃稀飯,你喜歡吃饅頭就吃饅頭,不要互相勉強。信佛學佛的人應當有寬容的、包容的心,一定要有智慧。我們這次講座,了凡基金會郭秀蘭出了很多力,佛陀文教基金會,成就我們大家有這因緣,在這邊共修,我個人德學不足,浪費各位很多時間在這邊枯坐,將來有因緣的話,很愿意再來這邊跟各位共同探討。我們再三感謝的是佛陀文教基金會,提供這么好的場所,讓我們來這邊共修。
肆、慧學十方便法
最后我以“十法行”來作為大家修智慧方便的參考。
我們要修智慧,第一個可用書寫,也就是抄寫經典。第二個可用供養(yǎng),去印證佛法來供養(yǎng)別人,教別人受持。第三個是施他,布施給別人。第四個是諦聽,聽人家講。第五是披讀,恭恭敬敬拿起來,一個字一個字,一句一句念下去,也不要求什么音調,不必像出家人念經的時候,用特別的音調,你就“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就是這樣念下來,這叫披讀。第六個是受持,就是要經常念這部經。第七是諷誦,就是把經文背起來,有人背過法華經,法華經很長,背法華經很不容易喔。第八是開演,就是去講給別人聽。上面所講的八項是聞慧的修行方法,包括書寫、供養(yǎng)、施他、諦聽、披讀、受持、諷誦,這是修聞慧的方便。
第九是思惟,屬于思慧。第十個是修習,不是睡覺那個休息,是學習的習,修行的修,修習屬于修慧。當你想得到智慧的時候,你可以用這十個方法來修。書寫、供養(yǎng)、施他、諦聽、披讀、受持、諷誦、開演、思惟、修習;這十法行是增長你的聞慧、思慧、修慧的好方法。
在我們佛陀文教基金會,書寫、供養(yǎng)、施他,可以說是做得最多的地方,臺灣目前來講,一年所印贈的善書,據我了解,最多最多的就是佛陀文教基金會,功德無量。讓我們謝謝各位出力的菩薩們,謝謝文教基金會的林總干事,負責梵唄的老師,還有攝影的工作人員,所有辛苦成就本次講座的工作人員,非常謝謝你們!
(一九九七年講于佛陀文教基金會)
- 上一篇:菩薩學處·第七講 念佛見佛話無生(之三)
- 下一篇:增長善法的正行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