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jīng)
《楞伽經(jīng)》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震旦禪宗初祖達(dá)摩祖師傳燈印心的無上寶典,因此是歷來禪者修習(xí)如來禪、明心見性最主要的依據(jù)之一。除此之外,佛于本經(jīng)中詳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而這些法門,也都是法相宗、唯識學(xué)主要研習(xí)的對象,尤其是..[詳情]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義疏(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卷第三義疏上
支那蕅益沙門釋智旭疏義
第十八意生身門二。初許宣。二正說。
今初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意生身分別通相。(魏云。意生身修行差別。唐云。意成身差別相。)我今當(dāng)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二正說三。初列名。二釋相。三結(jié)頌。
今初
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云何為三。所謂三昧樂正受意生身。(魏云。得三昧樂三摩跋提意生身。唐云。入三昧樂意成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魏云。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二譯俱云無作行)修行者了知初地。上上增進(jìn)相。得三種身。(魏云。菩薩從于初地。如實修行。得上上地證智之相。唐云。諸修行者入初地已。漸次證得)
疏曰。三種意生身者。相似三觀之所成也。三昧。此翻等持。亦翻正定。以五別境中之定心所為體。于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yè)。故大涅槃云。一切眾生。具足三定。若專注佛性。則名上定。若專注四禪。則名中定。若專注世間諸事。則名下定也。樂者。出世寂滅樂也。正受者。不受世間諸受。即魏譯三摩跋提。此翻為等至也。問。三摩跋提。即圓覺所謂三摩鉢提。以起幻為行。宜屬假觀。胡得以正受釋之。答。唯其不受諸受。故能起種種幻。如明鏡不受諸像。故能現(xiàn)像?展炔皇苤T響。故能答響。不受言其當(dāng)體。起幻言其功用也。此入三昧樂意生身。藏四果。通見地以上。別十住。圓初信。皆能得之。若在藏通。已是真空觀成。今約圓道言之。故云相似空觀所成耳。覺法自性性者。知其種種差別性相。通出假。別十行。圓八信。皆能得之。若在通別。已是幻假觀成。今約圓道。故云相似假觀耳。種類俱生無行作者。一時普現(xiàn)一切身相。而無作行。別十回向。圓十信。皆能得之。未證法身。猶名為意生身。故云相似中觀耳。從初干慧如實修行。上上增進(jìn)。乃能得之。所謂通入圓也。
二釋相
大慧。云何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樂正受故。種種自心寂靜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xiàn)境界性非性(唐云。謂三四五地。入于三昧。離種種心。寂然不動。心海不起轉(zhuǎn)識波浪。了境心現(xiàn)。皆無所有)是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
疏曰。三八人地。入無間三昧。四見地。證出世智。五薄地。重慮緣真。斷俱生惑。令其漸薄。皆能體法即空。故轉(zhuǎn)識波浪不起。安住出世正受樂也。
大慧。云何覺法自性性意生身。謂第八地。觀察覺了如幻等法。悉無所有。身心轉(zhuǎn)變。得如幻三昧。及余三昧門。無量相力自在明(二云神通)如妙華莊嚴(yán)。迅疾如意猶如幻夢水月鏡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魏云。非四大生。似四大相。)一切色種種支分具足莊嚴(yán)。隨入一切佛剎大眾。通達(dá)自性法故。(唐云。了諸法性。)是名覺法自性性意生身。
疏曰。八辟支地。正使斷盡。兼斷習(xí)氣。故能從空入假。以如幻等諸三昧門,F(xiàn)無量化。普入佛剎也。此約鈍根八地被接言之。若利根者。五六七地。亦當(dāng)可得。
大慧。云何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所謂覺一切佛法緣自得樂相。(唐云。謂了達(dá)諸佛自證法相)是名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
疏曰。不言在何地者。意指從八地后。接入別向圓信。修習(xí)中觀。雖未親證自覺圣智。已能覺諸佛法。緣其所證自得樂相也。二釋相竟。
三結(jié)頌
大慧。于彼三種身相觀察覺了。應(yīng)當(dāng)修學(xu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非我乘大乘。(魏云。我乘非大乘。唐云。我大乘非乘)非說(唐作聲)亦非字。非諦非解脫。非無有境界。(唐云。亦非無相境)然乘摩訶衍。三摩提自在。種種意生身。自在華莊嚴(yán)。
疏曰。此頌意顯如來法身。本非三種意生身。而三種意生身。皆是法身所流布也。初句應(yīng)依二譯。具足則云。我大乘即非大乘。亦非聲說。亦非文字。亦非四諦三諦二諦一諦。亦非解脫。亦非無相無所有境。故不可喚作三種意生身也。然行人若能乘于大乘。入三摩提而得自在。則三種意生身。任運先得成就。然后證大菩提。譬如樹之生果。先有花莊嚴(yán)也。第十八意生身門竟。
第十九五無間業(yè)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萻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若男子女人行五無間業(yè)。不入無擇地獄。世尊。云何男子女人行五無間業(yè)。不入無擇地獄(魏云。入于無間。唐云。墮阿鼻獄)
疏曰。約世事論五逆。定墮無間。故名五無間業(yè)。約觀心論五逆。定能無間。證入佛法。故亦名五無間業(yè)。一則墮獄。一不墮獄。故大慧意欲雙問之也。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三。初泛標(biāo)五名。二約觀心釋。三約世事釋。
今初
佛告大慧。云何五無間業(yè)。所謂殺(音弒)父(弒)母。及害羅漢。破壞眾僧。(二云。破和合僧。)惡心出佛身血。
二約觀心釋
大慧。云何眾生母。謂愛更受生貪喜俱。如緣母立。(唐云。謂引身愛與貪喜俱。如母養(yǎng)育)無明為父。生入處聚落。(唐云。何者為父。所謂無明。令生六處聚落中故。)斷二根本。名害父母。
疏曰。十二緣中之愛支。與貪喜俱。能潤生故。名之為母。其無明支。能發(fā)業(yè)故。名之為父。斷此發(fā)業(yè)潤生二惑。名害父母。則得無間證三乘果也。
彼諸使不現(xiàn)。如鼠毐發(fā)諸法。(魏云。謂諸使如鼠毒發(fā)。唐云。謂隨眠為怨。如鼠毒發(fā))究竟斷彼。(魏云。拔諸怨使根本不生。)名害羅漢。
疏曰。下文旣以心王譬佛。故今直以隨眠心所譬羅漢也。不現(xiàn)。即隨眠也。無漏種子。不名粗重。不名隨眠。有漏善及無覆無記種子。但名粗重。不名隨眠。有覆無記及不善種子。亦名粗重。亦名隨眠。今云諸使隨眠。即指不善有覆心所之種子也。鼠毒發(fā)者。鼠之嚙人。瘡雖已愈。其毒遇雷即發(fā)。眾生諸使種子亦爾。未遇緣時。不可得見。遇緣即發(fā)。故斷彼時。名為觀心害阿羅漢。
云何破僧。謂異相諸陰(魏云。五陰異相。唐云。諸蘊(yùn)異相)和合積聚。究竟斷彼。名為破僧。
疏曰。僧伽名和合眾。以其異姓同居。而無乖諍故也。觀心五陰異相和合。成假名我。破此我執(zhí)。故名破和合僧。
大慧。不覺外自共相自心現(xiàn)量七識身。(魏云。謂自相同相見外自心相八種識身。唐云。謂八識身妄生思覺。見自心外自相共相)以三解脫無漏惡想。(唐云。惡心。)究竟斷彼七種識佛。(魏云。八種識佛。唐云。八識身佛)名為惡心出佛身血。
疏曰。佛者。覺也。識者。了別也。八識皆以了別而為行相。故名為佛。前七為能熏。第八為所熏。前七為所持。第八為能持。前七為能依。第八為所依。前七現(xiàn)行為所生。八中種子為能生。一切諸法自相共相。本唯心現(xiàn)。心外無法。前七不覺。妄起我法二執(zhí)。二執(zhí)所熏種子。藏在第八識中。復(fù)起二執(zhí)現(xiàn)行。染污不凈。故名為血。前七血出。則第八之血亦出矣。三解脫者。一空一切空。十界皆空。一無相一切無相。十界皆無相。一無作一切無作。十界皆無作。性絕二邊。故名無漏。無所不破。故名惡想。此是妙觀察智相應(yīng)心品。能令第七前五永斷現(xiàn)行。能令第八永斷種子。故云斷彼七種識佛也。
若男子女人行此無間事者。名五無間。亦名無間等(魏云。是名內(nèi)身五種無間。若善男子善女人行此無間。得名無間者。無間者。名證如實法故。唐云。是為內(nèi)五無間。若有作者。無間即得現(xiàn)證實法)
疏曰。約觀心釋。故名為內(nèi)。非謂在身內(nèi)也。入無間三昧。不出觀而證真如。無有能為之間隔者。能證所證平等平等。故亦名無間等也。二約觀心釋竟。
三約世事釋
復(fù)次大慧。有外無間。今當(dāng)演說。汝及余菩薩摩訶薩聞是義已。于未來世。不墮愚癡。云何五無間。謂先所說無間。(魏云。謂殺父母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唐云。謂余教中所說無間)若行此者。于三解脫。一一不得無間等法(唐云。若有作者。于三解脫。不能現(xiàn)證)
疏曰。約世事釋。故名為外。非謂在心外也。此五逆罪。諸罪中最。縱令取相無生懺悔。但可轉(zhuǎn)重令輕。然于現(xiàn)世。決不能入無間三昧。證三解脫也。
除此已。余化神力現(xiàn)無間等。謂聲聞化神力。菩薩化神力。如來化神力。為余作無間罪者除疑悔過。為勸發(fā)故。神力變化現(xiàn)無間等(唐云。惟除如來諸大菩薩及大聲聞。見其有造無間業(yè)者。為欲勸發(fā)令其改過。以神通力。示同其事。尋即悔除。證于解脫。此皆化現(xiàn)。非是實造)
疏曰。此釋疑也。謂如佛在世時。文殊仗劍害佛。央掘指作花冠。豈非亦是無間重罪。何以現(xiàn)證解脫。故今釋云。此為勸發(fā)實造罪者。令其除疑悔過;F(xiàn)為之。非是實造逆罪。而得現(xiàn)身證解脫也。
無有一向作無間事。不得無間等。(魏云。若犯五重?zé)o間罪者。畢竟不得證入道分。唐云。若有實造無間業(yè)者。終無現(xiàn)身而得解脫)除覺自心現(xiàn)量。離身財妄想。離我我所攝受(唐云。唯除覺了自心所現(xiàn)身資所住。離我我所分別執(zhí)見。)或時遇善知識。解脫余趣相續(xù)妄想(魏云。于無量無邊劫中。遇善知識。于異道身。離于自心虛妄見過。唐云;蛴趤硎烙嗵幨苌。遇善知識。離分別過。方證解脫)
疏曰。此明凡愚實造世間五逆。必當(dāng)墮無間獄。終不現(xiàn)身證無間三昧也;蚱淙怂薹N大乘善根。今雖迷惑。造五逆罪。尋即覺了依正皆唯心現(xiàn)。離我我所執(zhí)見。又得遇善知識。如阿阇世王見佛懺悔得無根信。乃能轉(zhuǎn)身即悟無生法忍耳。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貪愛名為母。無明則為父。覺境識為佛。諸使為羅漢。陰集名為僧。無間次第斷。謂是五無間。不入無擇獄。
疏曰。此但重頌觀心釋也。第十九五無間業(yè)門竟。
第二十佛知覺門二。初正明佛知覺。二兼釋密意語。
初中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唯愿為說佛之知覺。(魏云。如來知覺之相。唐云。諸佛體性)世尊。何等是佛之知覺。
二答
佛告大慧。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以是因緣故。我說一乘。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善知二無我。二障煩惱斷。永離二種死。是名佛知覺。
疏曰。人我執(zhí)。障大涅槃。法我執(zhí)。障大菩提。故覺二無我。則了知二障也。四住煩惱。感分段生死。無明煩惱。感變易生死。故離二死。由斷二煩惱也。鈍根之人。先觀人無我。了涅槃?wù)稀嗨淖⿶。離分段生死。故名聲聞緣覺。若至三昧酒消。復(fù)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則亦名為佛矣。重頌可知。初正明佛知覺竟。
二兼釋密意語二。初釋一佛義。二釋不說義。
初中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何故世尊于大眾中唱如是言。我是過去一切佛。及種種受生。我爾時作曼陀轉(zhuǎn)輪圣王。(二皆云頂生王。)六牙大象。及鸚鵡鳥。釋提桓因。(唐云。帝釋)善眼仙人。如是等百千生經(jīng)說。
疏曰。此疑旣是過去諸佛不應(yīng)復(fù)有種種受生。旣本生經(jīng)所說受生百千差別。不應(yīng)即是過去諸佛。故問之也。
二答釋三。初標(biāo)四平等。二釋四平等。三結(jié)頌。
今初
佛告大慧。以四等故。(魏云。依四種平等。唐云。依四平等秘密意故。)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于大眾中唱如是言。我爾時作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佛。云何四等。謂字等。語等。法等。身等。(依二譯及下釋。皆應(yīng)先身后法。)是名四等。以四種等故。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于大眾中唱如是言。
疏曰。此但釋我是過去諸佛。乃密意語。則知百千本生。皆由愿力化現(xiàn)。非密意語也。拘留孫。此翻所應(yīng)斷。亦翻作用。賢劫最初佛也。拘那含牟尼。此翻金寂。亦翻金仙。賢劫第二佛也。迦葉。此翻飲光。賢劫第三佛也。
二釋四平等
云何字等。若字稱我為佛。彼字亦稱一切諸佛。彼字自性無有差別。(唐云。謂我名佛。一切如來亦名為佛。佛名無別。)是名字等。云何語等。謂我六十四種梵音言語相生。彼諸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亦如是六十四種梵音言語相生。無增無滅。無有差別。迦陵頻伽梵音聲性(唐云。謂我作六十四種梵音聲語。一切如來亦作此語。迦陵頻伽梵音聲性。不增不減。無有差別。是名語等)云何身等。謂我與諸佛法身及色身相好。無有差別。除為調(diào)伏彼彼諸趣差別眾生故。示現(xiàn)種種差別色身。是名身等。云何法等。謂我及彼佛得三十七菩提分法。略說佛法無障礙智。
疏曰。六十四種梵音聲者。西域聲有八轉(zhuǎn)。一體。二業(yè)。三俱。四為。五從。六屬。七于。八呼。佛于此八轉(zhuǎn)聲。各具八德。一調(diào)和。二柔輭。三諦了。四易解。五無錯謬。六無雌小。七廣大。八深遠(yuǎn)。故有八八六十四相也。迦陵頻伽此翻妙聲鳥。人天等聲無能及者。故以譬佛音聲。余可知。
三結(jié)頌
是名四等。是故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于大眾中唱如是言。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以此四種等。我為佛子說。初釋一佛義竟。
二釋不說義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大慧復(fù)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dāng)說。不說是佛說。世尊。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何因說言。不說是佛說(魏云。依何義說如是語。佛語非語。唐云。依何密意。作如是語)
二答釋三。初標(biāo)二法。二釋二法。三結(jié)頌。
今初
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唐云。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說。云何二法。謂緣自得法。(唐云。自證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故。我如是說。
二釋二法
云何緣自得法。若彼如來所得。我亦得之。無增無減。緣自得法究竟境界。離言說妄想。離字二趣(唐云。謂諸佛所證我亦同證。不增不減。證智所行離言說相。離分別相。離名字相)
疏曰。此明能證之智不可說也。字二趣者。能詮及所詮。如前所明言說及所說。皆非第一義也。
云何本住法。謂古先圣道。如金銀等性。法界常住。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唐云。謂法本性。如金等在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曠野中。見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隨入城。受如意樂。(唐云。譬如有人。行野曠中。見向古城平坦舊道。即便隨入。止息游戲。)大慧。于意云何。彼作是道及城中種種樂耶。答言。不也。佛告大慧。我及過去一切諸佛法界常住。(唐云。所證真如常住法性。)亦復(fù)如是。是故說言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dāng)說。
疏曰。此明所證之理不可說也。然有四悉檀因緣故。能證所證。亦皆可說。而說即無說。非以杜口結(jié)舌為無說也。乘言滯句者。曷深思之。二釋二法竟。
三結(jié)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某夜成道。至某夜涅槃。于此二中間。我都無所說。緣自得法住。故我作是說。(唐云。自證本住法。故作是密語。)彼佛及與我。悉無有差別。第二十佛知覺門竟。
第二十一離有無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請世尊。惟愿為說一切法有無有相。令我及余菩薩摩訶薩離有無有相。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正明。二見二更斥無見。
今初
佛告大慧。此世間依有二種。謂依有及無。(唐云。世間眾生多墮二見。謂有見無見)墮性非性欲見。不離離相。(魏云。以見有諸法見無諸法故。非究竟法。生究竟想。)大慧。云何世間依有。謂有世間因緣生。非不有。從有生。非無有生。(唐云。謂實有因緣而生諸法。非不實有。實有諸法從因緣生。非無法生)大慧。彼如是說者。是說世間無因。
疏曰。一切諸法。唯心所現(xiàn)。故非有無。離于邪見。世間眾生。不達(dá)唯心。所以或墮有見。則計諸法有性;驂櫉o見。則計諸法非性也。先釋墮有見者。謂實有勝性自在四大極微時方神我等因。能生諸法。非不有因。實有諸法。從彼因生。非不有法。夫勝性等。本非諸法之因。而妄計為因。則昧唯心正因。世間諸法。本非勝性等所生之果。而妄計從彼因生。則昧唯心幻果。故總斷云。是說世間無因也。豈知世間苦樂諸法。皆以自心善惡為因哉。
大慧。云何世間依無謂受貪恚癡性已。然后妄想計著貪恚癡性非性。(唐云。云何無見。謂知受貪嗔癡已。而妄計言無)大慧。若不取有性者。性相寂靜故。(魏云。若復(fù)有人作如是言。無有諸法。以不見諸物相故。唐云。及彼分別有相。而不受諸法有。)謂諸如來聲聞緣覺。不取貪恚癡性為有為無。(魏云。若復(fù)有人。作如是言。聲聞辟支佛無貪無嗔無癡。復(fù)言先有。唐云。復(fù)有知諸如來聲聞緣覺無貪嗔癡性。而計為非有。)
疏曰。墮無見者。不能永斷貪嗔癡等諸惑業(yè)根。但以貪等現(xiàn)行無間即滅。妄計性即無性。又妄計雖行貪等。若不取著有性。則性相便自寂靜。又妄謂諸佛二乘。亦但不取貪恚癡性為有為無而已。有何貪恚癡可斷哉。此正末世邪禪。錯解覓罪了不可得之旨。故墮惡取空見。妄謂坐斷有無兩頭。不知囗便說空。行在有中。必與善星同墮落也。初正明二見竟。
二更斥無見
大慧。此中何等為壞者。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彼取貪恚癡性。后不復(fù)。ㄌ圃。謂有貪嗔癡性。后取于無。名為壞者。)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如是解。大慧。非但貪恚癡性非性為壞者。于聲聞緣覺及佛。亦是壞者。(唐云。亦壞如來聲聞緣覺。)所以者何。謂內(nèi)外不可得故。煩惱性異不異故(唐云。何以故。煩惱內(nèi)外不可得故。體性非異非不異故)大慧。貪恚癡若內(nèi)若外不可得。貪恚癡性無身故。無取故。(唐云。無體性故。無可取故。)非佛聲聞緣覺是壞者。佛聲聞緣覺自性解脫故?`與縛因非性故。(唐云。聲聞緣覺及以如來。本性解脫。無有能縛及縛因故。)大慧。若有縛者。應(yīng)有縛。是縛因故。(唐云。若有能縛及以縛因。則有所縛。)大慧。如是說壞者。是名無有相。(唐云。作如是說。名為壞者。是為無有相)大慧。因是故我說。(唐云。我依此義。密意而說。)寧取人見。(唐云。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唐云。不起空見。懷增上慢。)大慧無所有增上慢者。是名為壞。墮自共相見希望。(唐云。墮自共見樂欲之中。)不知自心現(xiàn)量。(唐云。不了諸法唯心所現(xiàn)。)見外性無常剎那展轉(zhuǎn)壞。(唐云。以不了故。見有外法剎那無常展轉(zhuǎn)差別。)陰界入相續(xù)流注變滅。(唐云。蘊(yùn)界處相。相續(xù)流轉(zhuǎn)。起已還滅。)離文字相妄想。是名為壞者(唐云。虛妄分別離文字相。亦成壞者)
疏曰。前已具列有無二見。故問二見之中。何見能壞一切善根。大慧深知無見過患。故決定答。佛亦決定印成之也。謂彼現(xiàn)有貪恚癡過。妄云性即非性。則非但謗貪恚癡無有作用。亦且謗佛聲聞緣覺非自性解脫矣。所以者何。謂煩惱性。本不在內(nèi)。亦不在外。覓之原不可得故。且其體性如幻。非異非不異故。若果了達(dá)內(nèi)外皆不可得。無有體性。無有可取。則證自性解脫。無有能縛。亦無縛因。乃名佛聲聞緣覺。故非壞者。若彼現(xiàn)行起貪恚癡。即分明有受縛者。若有受縛之人。則有能縛及縛因矣。而又妄說為無。譬如掩耳盜鈴。亦如靈龜曳尾。豈非壞者。是名世間所墮無有之相。反不如起我見者。未至于撥因果斷善根也。彼增上慢惡取空見。仍墮自共相見希望之中。豈了諸法皆唯心現(xiàn)。以不了故。妄見外性剎邦無常。計以為空。計以為離文字相。不知此所謂空。所謂離文字相。皆是妄想分別而已。是故有無二見。雖皆是邪。而無所有空見。其毒尤甚。是名為壞者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有無是二邊。乃至心境界。(唐云。所行)凈除彼境界。平等心寂滅。無取境界性。滅非無所有。(唐云。不取于境界。非滅非所有。)有事悉如如。如賢圣境界。(唐云。有真如妙物。如諸圣所行)無種而有生。生已而復(fù)滅。因緣有非有。不住我教法。非外道非佛。非我亦非余。因緣所集起。(唐云。能以緣成有)云何而得無。誰集因緣有。(唐云。誰以緣成有)而復(fù)說言無。邪見論生法。妄想計有無。若知無所生亦復(fù)無所滅。觀此(唐作世)悉空寂。有無二俱離。
疏曰。初二句。明有無二邊。皆心所行境界。心外無境也。次二句。明不取境界。則本自寂滅也。次四句。明若不取。則旣非是滅。亦非所有。一切事物。當(dāng)體即是真如。如諸賢圣所證也。次四句。謂若妄計從無而有。從有復(fù)滅。計有計無。皆非佛法也。次六句。明緣起之法。皆是自心現(xiàn)量。法界常住。旣非佛及外道余眾之所能作。云何而得妄撥為無。況諦觀緣起無性。誰為集者。旣無集者。云何復(fù)說為無。次二句。總明若說有生。便是邪見。若計有無。便是妄想。次四句。結(jié)明旣知無生。則亦無滅。無生無滅。當(dāng)體空寂。以無生故離有。以無滅故離無也。第二十一離有無門竟。
第二十二宗通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惟愿為我及諸菩薩說宗通相。(魏云。建立修行正法之相。唐云。宗趣之相)若善分別宗通相者。我及諸菩薩通達(dá)是相。通達(dá)是相已。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隨覺想及眾魔外道(魏云。不墮一切虛妄覺觀魔事故。唐云。不墮一切眾邪妄想)
疏曰。宗者。修行之綱要也。通者。從因趣果之正轍也。宗通約自行。說通約化他。故下文雙答之。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有二種通相。謂宗通及說通。(魏云。一者建立正法相。二者說建立正法相。唐云。宗趣法相。言說法相。)大慧。宗通者。謂緣自得勝進(jìn)相。(唐云。謂自所證殊勝之相。)遠(yuǎn)離言說文字妄想。趣無漏界自覺地自相。遠(yuǎn)離一切虛妄覺想。降伏一切外道眾魔。緣自覺趣光明輝發(fā)。(唐云。離于文字語言分別。入無漏界。成自地行。超過一切不正思覺。伏魔外道。生智慧光。)是明宗通相。云何說通相。謂說九部種種教法。離異不異有無等相。以巧方便。隨順眾生。如應(yīng)說法。令得度脫。是名說通相。大慧。汝及余菩薩。應(yīng)當(dāng)修學(xué)。
疏曰。自行為宗。故離言說文字及虛妄覺。降魔伏外。發(fā)自覺光也;麨檎f。故有大小九部教法。離諸四句。巧便隨機(jī)。應(yīng)病與藥。令得度脫也。二者缺一不可。故誡令應(yīng)當(dāng)修學(xué)。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宗及說通相。緣自與教法。善見善分別。不隨諸覺想。非有真實性。如愚夫妄想。(唐云。如愚所分別。非是真實相。)云何起妄想。非性為解脫。(唐云。彼豈不求度。無法而可得。)觀察諸有為。生滅等相續(xù)。增長于二見。顛倒無所知。一是為真諦。無罪為涅槃。(唐云。涅槃離心意。唯此一法實。)觀察世妄想。如幻夢芭蕉。雖(唐作無)有貪恚癡。而實無有人。從愛生諸陰。有皆如幻夢。
疏曰。初一偈。正頌宗說二通。后四偈。皆明二通之意也。蓋宗通者。秪是通達(dá)自心現(xiàn)量。說通者。秪是開示令達(dá)自心現(xiàn)量。若夫愚夫妄想分別。有無一異俱不俱等。并無實義?v求解脫。終非解脫法也。茍不達(dá)唯心。但觀察有為生滅相續(xù)。則見生處。徒增有見逮見滅處。徒增無見。是以顛倒。終無所知。而不知一是乃為真諦。無罪即為涅槃。是故一切世法。悉屬妄想。似有貪恚癡及人。實無貪恚癡及人。雖云從愛生陰。但如幻夢而已。悟此之謂宗通。示此之謂說通也。第二十二宗通門竟。
第二十三不實妄想相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惟愿為說不實妄想相。不實妄想。云何而生。說何等法名不實妄想。于何等法中不實妄想(唐云。愿為我說虛妄分別相。此虛妄分別。云何而生。是何而生。因何而生。誰之所生。何故名為虛妄別)
疏曰。不實妄想相。即虛妄分別相。此總問也。一問云何而生。二問說何等法以為其體。即唐是何而生句也。三問于何法中而生。即唐因何而生誰之所生二句也。唐更加總結(jié)一句。
二許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如是之義。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哀愍世間一切天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正答所問。二更釋所疑。
今初
佛告大慧。種種義。種種不實妄想計著。妄想生(魏云。一切眾生。執(zhí)著不實虛妄想者。從見種種虛妄法生。唐云。一切眾生于種種境。不能了達(dá)自心所現(xiàn))
疏曰。此答云何而生。謂由不了唯心故生也。
大慧。攝所攝計著。不知自心現(xiàn)量。及墮有無見。增長外道見妄想習(xí)氣(魏云。以著虛妄能取可取諸境界故。入自心見。生虛妄想故。墮于有無二見朋黨非法聚中。增長成就外道虛妄異見熏習(xí)故。唐云。計著能所虛妄執(zhí)著。起諸分別。墮有無見。增長外道妄見習(xí)氣)
疏曰。此答以何為體。謂以計著能所有無。增長外道習(xí)氣為其體也。
計著外種種義。心心數(shù)妄想計著我我所生(魏云。以取外諸戲論義故。起于虛妄心心數(shù)法。猶如草束。分別我我所法。以是義故。生不實妄想。唐云。心心所法相應(yīng)起時。執(zhí)有外義種種可得。計著于我及以我所是故名為虛妄分別)
疏曰。此答于何等法中不實妄想。謂因執(zhí)著外種種義而生。即心心數(shù)之所生也。據(jù)唐譯。則以我我所句。結(jié)答何故名為虛妄分別。初正答所問竟。
二更釋所疑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種種義。種種不實妄想計著妄想生。攝所攝計著。不知自心現(xiàn)量。及墮有無見。增長外道見妄想習(xí)氣。計著外種種義。心心數(shù)妄想。我我所計著生。
疏曰。此牒佛答以啟難端也。唐譯略而不存。
世尊。若如是外種種義相。墮有無相。離性非性。離見相。(唐云。若如是者。外種種義。性離有無。起諸見相。)世尊。第一義亦如是。離量根分譬因相。(唐云。第一義諦。亦復(fù)如是。離諸根量宗因譬喻。)世尊。何故一處妄想不實義種種性計著妄想生。非計著第一義處相妄想生。(唐云。世尊。何故于種種義言起分別。第一義中不言起耶)將無世尊說邪因論耶。說一生一不生(唐云。將無世尊所言乖理。一處言起。一不言故。又云。世尊又言虛妄分別。墮有無見。譬如幻事。種種非實。分別亦爾。有無相離。云何而說墮二見耶。此說豈不墮于世見。魏譯亦有此一段)
疏曰。此以世諦例第一義。同皆離有無相。何故但說于世諦中而生妄想。不說于第一義生妄想耶。又世諦旣如幻事。非有非無。則妄想分別。亦如幻事。亦非有無。何言妄想墮有無見耶。初疑問竟。
二答釋
佛告大慧。非妄想一生一不生。(唐云。分別不生不滅。)所以者何。謂有無妄想不生故。外現(xiàn)性非性。覺自心現(xiàn)量妄想不生(唐云。何以故。不起有無分別相故。所見外法皆無有故。了惟自心之所現(xiàn)故。)大慧。我說余愚夫自心種種妄想相故。事業(yè)在前。種種妄想性相計著生。(唐云。但以愚夫分別自心種種諸法。著種種相而作是說)云何愚夫得離我我所計著見。離作所作因緣過。(唐云。令知所見皆是自心斷我我所。一切見著離作所作諸惡因緣。)覺自妄想心量。身心轉(zhuǎn)變。(唐云。覺唯心故。轉(zhuǎn)其意樂。)究竟明解一切地。如來自覺境界。(唐云。善明諸地。入佛境界。)離五法自性事見妄想。(唐云。舍五法自性諸分別見)以是因緣故。我說妄想從種種不實義計著生。知如實義得解脫自心種種妄想。
疏曰。此明若達(dá)唯心。則有無妄想不生。世諦本即第一義諦。但由愚夫不了唯心。故于自心所現(xiàn)境界妄計有無。則第一義便成世諦。非謂二諦各有自體。而云一生妄想。一不生妄想也。是故為說種種諸義皆唯心現(xiàn)。非有非無。莫墮有無見中。令其得斷我我所見。離作所作諸惡因緣。乃至入如來境也。由此言之。則虛妄分別。秪由執(zhí)著自心所現(xiàn)諸境界生。若能如實了知。即得解脫矣。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因及與緣。從此生世間。妄想著四句。不知我所通。世間非有生。亦復(fù)非無生。不從有無生。亦非非有無。(唐云。世非有無生。亦非俱不俱。)諸因及與緣。云何愚妄想。(唐云。云何諸愚夫。分別因緣起。)非有亦非無。亦復(fù)非有無。如是觀世間。心轉(zhuǎn)得無我。一切性不生。以從緣生故。一切緣所作。所作非自有。(唐云。諸緣之所作。所作法非生。)事不自生事。有二事過故。(唐云。果不自生果。有二果失故)無二事過故。非有性可得。(唐云。無有二果故。非有性可得。)觀諸有為法。離攀緣(唐作能緣。)所緣。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唐云。決定是唯心。故我說心量。)量者自性處。緣性二俱離。(唐云。量之自性處。緣性二俱離。)性究竟妙凈。我說名心量。施設(shè)世諦我。彼則無實事。(唐云。施設(shè)假名我。而實不可得。)諸陰陰施設(shè)。無事亦復(fù)然。(唐云。諸蘊(yùn)蘊(yùn)假名。亦皆無實事)有四種平等。相及因性生。(唐云。相因及所生)第三無我等。第四修修者。(唐云。無我為第四。修行者觀察。魏云。有四種平等。相因生無我。如是四平等。是修行者法)妄想習(xí)氣轉(zhuǎn)。有種種心生。境界于外現(xiàn)。是世俗心量。外現(xiàn)而非有。心見彼種種。建立于身財。我說為心量。(此二偈。魏唐俱在最后)離一切諸見。及離想所想。(唐云。及能所分別)無得亦無生。我說為心量。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離。謂彼心解脫。(唐云。非有亦非無。有無二俱離。如是心亦離)我說為心量。如如與空際。(二云。真如空實際)涅槃及法界。種種意生身。(魏云。意身身心等)我說為心量(魏皆云。故我說唯心)
疏曰。初四句。直明世間因緣生法。本離四句。即是如來所通達(dá)之第一義諦。但以妄想著四句故。不知我所通也。次六句。重明世間非四句生。而愚夫妄想分別諸因緣起。皆非理也。非有生者。非勝性等邪因生也。非無生者。非自生也。不從有無生者。不共生也。亦非非有無者。不無因生也。旣非有無四句所生。則凡世間所謂諸因與緣。但是愚夫妄想分別而已。次非有等四句。明離四句觀察。則可悟二無我也。次一切性等四句。明從緣生法。即是不生。以諸緣所作。非自有生故也。次四句。明因緣旣不生果。則果亦不自生果。果若生果。則有二果。旣無二果。則非有性明矣。次四句。明有為諸法。離能所緣故是唯心。次四句。明離緣離法。究竟妙凈。亦是唯心。次四句。明假名我法。并無實事。次四句。明相平等。因平等。生平等。無我平等。應(yīng)修觀察。(此依魏唐二譯消釋)次妄想習(xí)氣四句。明分別性惟心。次外現(xiàn)等四句。明緣起性唯心。后三偈。皆明成自性唯心也。于中離一切諸見四句。是明見道正智唯心。非性非非性四句。是明修道正智唯心。如如與空際四句。是明究竟所證真如亦唯心也。第二十三不實妄想相門竟。
第二十四善語義門三。初正明語義。二兼辨智識。三破外道轉(zhuǎn)變論。
初中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菩薩摩訶薩當(dāng)善語義。云何為菩薩善語義。云何為語。云何為義。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正明語義。二破言說妄想。
今初
佛告大慧。云何為語。謂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唇舌齒龂頰輔。因彼我言說妄想習(xí)氣計著生。(唐云。所謂分別習(xí)氣而為其因。依于喉舌唇腭齒輔。而出種種音聲文字。相對談?wù)f)是名為語。大慧。云何為義。謂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大慧。菩薩摩訶薩于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緣自覺了。向涅槃城。習(xí)氣身轉(zhuǎn)變已。自覺境界。觀地地中間勝進(jìn)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唐云。云何為義。菩薩住獨一靜處。以聞思修慧。思惟觀察。向涅槃道。自智境界。轉(zhuǎn)諸習(xí)氣。行于諸地種種行相。是名為義)
疏曰。語者。言語音聲。是能詮相義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非言音之可及也。
復(fù)次大慧。善語義菩薩摩訶薩。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觀義與語。亦復(fù)如是。若語異義者。則不因語辯義。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唐更云。大慧。譬如有人。持燈照物。知此物如是。在如是處。菩薩亦復(fù)如是。因語言燈。入離言說自證境界)
疏曰。語如燈。義如色。譬如因燈照色。燈之與色。非異不異。故因語辨義。亦非異非不異也。前已分釋語義。顯非不異。今意欲顯非異耳。初正明語義竟。
二破言說妄想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復(fù)次大慧。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緣言說義計著。墮建立及誹謗見。異建立。異妄想。如幻種種妄想現(xiàn)(唐云。若有于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五法諸心自性等中。如言取義。則墮建立及誹謗見。以異于彼起分別故)譬如種種幻。凡愚眾生作異妄想。非圣賢也(唐云。如見幻事。計以為實。是愚夫見。非賢圣也)
疏曰。前門已明如如空際。皆唯心量。今恐如言取義之人。還于此等語言計有計無。墮建立誹謗見中。故譬以幻事。不應(yīng)計其實有實無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彼言說妄想。(唐云。若隨言取義)建立于諸法。以彼建立故。死墮泥犁中。陰中無有我。陰非即是我。不如彼妄想。亦復(fù)非無我。(唐云。不如彼分別。亦復(fù)非無有。)一切悉有性。如凡愚妄想(唐云。如愚所分別一切皆有性)若如彼所見。一切應(yīng)見諦。一切法無性。凈穢悉無有。(唐云。一切染凈法。悉皆無體性。)不實如彼見。(唐云。不如彼所見)亦非無所有。
疏曰。此重明隨言取義之過也。夫一切法性。本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作種種說。貴在因語辨義。若隨言取義。妄計實有不生不滅等法。執(zhí)性廢修;蛲龘芸偀o不生不滅等性。誹謗正法。此則于無可建立中。建立有無二種邪見。安得不墮泥犁中耶。然外道妄想分別。不出四句;蛴嬯幹杏形;蛴嬑抑杏嘘帯;蛴嬯幖词俏摇;蛴嬯幉患次。但是我所。今以正觀推之。故云。陰中無有我。陰非即是我。乃略破二句。例余二句也。不如彼妄想者。結(jié)其四句皆非也。亦復(fù)非無我者。破其轉(zhuǎn)計斷滅。撥無假名我法也。次一偈?v破。謂若使一切悉有性如凡愚所妄想者。則實有而見有。皆應(yīng)名為見諦。不復(fù)名顛倒矣。次一偈。正明無性。殊不知一切染凈諸法。悉無所有。不同彼外道之見。而亦非斷滅無所有也。初正明語義竟。
二兼辨智識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復(fù)次大慧。智識相。今當(dāng)說。若善分別智識相者。汝及諸菩薩。則能通達(dá)智識之相。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曰。智者。別境五心所之一。亦名為慧;蛟。因中名慧。果上名智。一往語耳。因亦可名智。果亦可名慧也。識者。八心王之總稱。亦攝心所。定相應(yīng)故。夫智有邪正。識有染凈。非必智勝而識劣也。特以施化門中。每作轉(zhuǎn)識成智等說。欲人因語辯義。故今更分別之。雖分別而不隨言取義。故名為善也。
大慧。彼智有三種。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云何世間智。謂一切外道凡夫計著有無。云何出世間智。謂一切聲聞緣覺。墮自共相希望計著。(唐云。墮自共相)云何出世間上上智。謂諸佛菩薩。觀無所有法。見不生不滅。離有無品。如來地人法無我。緣自得生(唐云。觀一切法皆無有相不生不滅。非有非無證法無我。入如來地。)大慧。彼生滅者是識。不生不滅者是智。復(fù)次墮相無相及墮有無種種相因是識。超無有相是智。復(fù)次長養(yǎng)相是識。非長養(yǎng)相是智。
疏曰。先明智有三種。智是心所。必與心王相應(yīng)。此顯智識皆通上中下也。次明生滅者是識等。此顯施化門中。別以世智出世智皆名為識。出世上上智乃名為智。令人轉(zhuǎn)識成智也。長養(yǎng)相。唐作有積集相。非長養(yǎng)相。唐作無積集相。蓋有漏現(xiàn)種互為因果。故有積集長養(yǎng)。無漏損生。故無積集長養(yǎng)相也。
復(fù)次有三種智。謂知生滅(二譯皆列在第二)知自共相。(二譯皆列在第一)知不生不滅。
疏曰。此明諸佛菩薩具此三種智也。知生滅者。凡外妄計生滅有無。不知生滅之義。諸佛菩薩亦有世智。能知彼生滅法。而不妄計為有無也。知自共相者。二乘著自共相。不知自共相義。諸佛菩薩亦有出世之智。能知自共相法。而無希望計著也。或依二譯。則凡亦執(zhí)自共相為實為常。諸佛菩薩能知自共相非實非常。二乘執(zhí)自共相實有生滅。諸佛菩薩能知生滅法。并皆無性也。此二皆是權(quán)智。第三知不生不滅。即是實智。
復(fù)次無礙相是智。境界種種礙相是識。復(fù)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復(fù)次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自得圣智境界。不出不入故。如水中月。
疏曰。此重約施化門中。以辨智識差別相也。謂不論知生滅知自共相知不生不滅。但令了達(dá)心外無法。則無礙相。故名為智。若妄見有種種境界礙相。所謂若生滅礙相。若自共相礙相。若不生不滅礙相。即皆是識也。又若必藉根境作意三事方便和合。方得生起。則名為識。若無事方便。性自神解。乃名為智。又若不達(dá)唯心。妄見有相可得。則名為識。了達(dá)唯心。能知相不可得。則名為智。以證自覺圣智境界者。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不出不入。譬如水中月故。如此分別。令人轉(zhuǎn)識成智。皆須因語辨義。不可隨言取義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采集業(yè)為識。不采集為智。觀察一切法。通達(dá)無所有。逮得自在力。是則名為慧?`境界為心。覺想生為智。無所有及勝;蹌t從是生。(唐云。無相及增勝。智慧于中起)心意及與識。遠(yuǎn)離思惟想。得無思想法(唐云。離諸分別相得無分別法。)佛子非聲聞。寂靜勝進(jìn)忍。如來清凈智。生于善勝義。所行悉遠(yuǎn)離。(唐云。遠(yuǎn)離諸所行)我有三種智。圣開發(fā)真實。于彼想思惟。悉攝受諸性。(唐云。分別于諸相。開示一切法。)二乘不相應(yīng)。智離諸所有。(唐云。我智離諸相。超過于二乘)計著于自性。從諸聲聞生。(唐云。以諸聲聞等。執(zhí)著諸法有)超度諸心量。如來智清凈(唐云。如來智無垢。了達(dá)唯心故)
疏曰。初十句。重頌智識之相。亦于施化門中。以心識為所轉(zhuǎn)舍。智慧為所轉(zhuǎn)得也。次四句。明心意識本離分別。但佛子知其平等無相。聲聞不能知也。次四句。明佛子之能證所證。同于如來。能即非能。所即非所。故云所行悉遠(yuǎn)離也。次四句。重頌佛有三智。旣能照真。又能了俗也。次二句。明三智雙照真俗。皆非二乘所能相應(yīng)。后四句。結(jié)明聲聞智不同如來智也。二兼辨智識竟。
三破外道轉(zhuǎn)變論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三。初總敘九種。二就一種別破。三結(jié)破。
今初
復(fù)次大慧。外道有九種轉(zhuǎn)變論。外道轉(zhuǎn)變見生。所謂形處轉(zhuǎn)變。相轉(zhuǎn)變。因轉(zhuǎn)變。成轉(zhuǎn)變。(二云相應(yīng))見轉(zhuǎn)變。性轉(zhuǎn)變。(二云生)緣分明轉(zhuǎn)變。(魏云。緣了別。唐云。緣明了)所作分明轉(zhuǎn)變。(魏云。作法了別。唐云。所作明了)事轉(zhuǎn)變。(二云物)大慧。是名九種轉(zhuǎn)變見。一切外道。因是起有無生轉(zhuǎn)變論。(魏云。依九種轉(zhuǎn)變見故。一切外道。說于轉(zhuǎn)變從有無生)
疏曰。此明外道不達(dá)唯心。故于九種虛妄轉(zhuǎn)變而起見執(zhí)。遂生九種轉(zhuǎn)變論也。形者。長短方圓大小等形量也。相者。狀貌也。因者。種子也。成者,F(xiàn)行相應(yīng)法也。見者。能見也。性者。所見暫有名生之法也。緣分明者。能作之眾緣也。所作分明者。眾緣之所作也。事者。物之當(dāng)體也。皆如幻夢。非有非無。外道見其轉(zhuǎn)變。不達(dá)唯心故或計轉(zhuǎn)變從有生。或計轉(zhuǎn)變從無生也。
二就一種別破
云何形處轉(zhuǎn)變。謂形處異見。譬如金變作諸器物。則有種種形處顯現(xiàn)。非金性變。一切性變。亦復(fù)如是。
疏曰。心外無金。心外無器。以自心所現(xiàn)之金。作自心所現(xiàn)之器。如夢中金。作夢中器。不可謂定無。不可謂實有。不可謂定不轉(zhuǎn)變。不可謂定有轉(zhuǎn)變。又金可譬藏性。器可譬十法界。藏性不變隨緣。譬如金之舉體作器。藏性隨緣不變。譬如器形不同。金金性如故也。
或有外道。作如是妄想。乃至事變妄想。彼非如非異。妄想故。如是一切性轉(zhuǎn)變當(dāng)知(唐云。諸余外道種種計著。皆非如是。亦非別異。但分別故。一切轉(zhuǎn)變。如是應(yīng)知)
疏曰。此正顯外道不知心外無法。故作形處轉(zhuǎn)變妄想分別。乃至作事轉(zhuǎn)變妄想分別也。心外無實轉(zhuǎn)變。故非如是。有此唯心轉(zhuǎn)變。故非別異。形處轉(zhuǎn)變旣爾。余一切轉(zhuǎn)變。皆可例知也。
如乳酪酒果等熟。外道轉(zhuǎn)變妄想。彼亦無有轉(zhuǎn)變?nèi)粲腥魺o。自心現(xiàn)外性非性(唐云。外道言。此皆有轉(zhuǎn)變。而實無有若有若無。自心所見。無外物故)
疏曰。乳變?yōu)槔。酪變(yōu)樯焖值。酒之與果。亦皆從生至熟。當(dāng)知并是自心所現(xiàn)相分。心外無法。不可說定有轉(zhuǎn)變。不可說定無轉(zhuǎn)變也。而外道乃作轉(zhuǎn)變妄想。何哉。二就一種別破竟。
三結(jié)破
大慧。如是凡愚眾生。自妄想修習(xí)生。大慧。無有法若生若滅。如見幻夢色生(唐云。如此皆是愚迷凡夫。從自分別習(xí)氣而起。實無一法若生若滅。如因幻夢所見諸色。如石女兒說有生死)
疏曰;脡羲娭T色。有而非有。故無生滅。一切諸法。皆唯心現(xiàn)。亦無生滅。但由妄想分別習(xí)氣。妄計有生滅耳。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形處時轉(zhuǎn)變。四大種諸根。中陰漸次生。妄想非明智。最勝于緣起。非如彼妄想。(唐云。諸佛不分別。緣起及世間。)然世間緣起。如乾闥婆城。
疏曰。世間妄計轉(zhuǎn)變之相。莫甚于托胎受生一事。故頌特明其為妄想分別。非明智也。佛于緣起。不說實有。亦不說斷無。但如乾闥婆城。有即非有。非有似有而已。第二十四善語義門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卷三義疏上
溫州頭陀寺諦閑法師經(jīng)募功德芳名列右
比丘心明 慧桂 清養(yǎng) 妙慧 明德 慧泉 六和 普州 法相 性妙 顯松 月泉 瑞田 敬齋 若道 仁法 欽云 則法 凈因 達(dá)明 炳祥 從真 式純 顯法 靜養(yǎng) 昌宗 式彩 崇芳 靜意 靜藏 東量 從印 授目 顯峰 式泉 月!比丘尼維增 榮明 從親 祖引 慧智 起宗 悟凈 各施洋壹元。ㄐ派疲┣f傳懷 陶涵 王慧云 王(普送繆氏) 汪(定柱喻氏) 莊葉氏 陶蔡氏 鄒王氏 應(yīng)氏 以上各施洋五角
常州天寧寺清镕謹(jǐn)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卷第三義疏下
第二十五相續(xù)解脫義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惟愿為說一切法相續(xù)義。解脫義(魏云。一切諸法相續(xù)不相續(xù)相。唐云。一切法深密義。及解脫相。)若善分別一切法相續(xù)不相續(xù)相。我及諸菩薩。善解一切相續(xù)巧方便。不墮如所說義計著相續(xù)。(唐云。不墮如言取義深密執(zhí)著。)善于一切諸法相續(xù)不相續(xù)相。及離言說文字妄想覺。(唐云。離文字語言虛妄分別)游行一切諸佛剎土無量大眾。力自在通總持之印。種種變化。光明照曜。覺慧善入十無盡句。無方便行。(唐云。無功用)猶如日月摩尼四大。于一切地。離自妄想相見。(唐云。住于諸地。離分別見。)見一切法如幻夢等。入佛地身。(唐云。入如來位。)于一切眾生界。隨其所應(yīng)而為說法而引導(dǎo)之。悉令安住一切諸法如幻夢等。離有無品及生滅妄想異言說義。(唐云。斷生滅執(zhí)。不著言說。)其身轉(zhuǎn)勝(唐云。令轉(zhuǎn)所依)
疏曰。此承上文善語義而起問也。隨言取義。則執(zhí)著轉(zhuǎn)深。名相續(xù)義。因語辨義。則如燈照色。名解脫義。知此二義。則知病識藥。應(yīng)病與藥。故能自利利他。乃至證得轉(zhuǎn)依也。
二許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正答所問。二更釋疑妨。
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佛告大慧。無量一切諸法。如所說義計著相續(xù)。(唐云。于一切法。如言取義。執(zhí)著深密。其數(shù)無量。)所謂相計著相續(xù)。緣計著相續(xù)。性非性計著相續(xù)。(唐云。有非有執(zhí)著)生不生妄想計著相續(xù)。滅不滅妄想計著相續(xù)。乘非乘妄想計著相續(xù)。有為無為妄想計著相續(xù)。地地自相妄想計著相續(xù)。自妄想無間妄想計著相續(xù)。(唐云。自分別現(xiàn)證執(zhí)著)有無品外道依妄想計著相續(xù)。(唐云。外道宗有無品執(zhí)著。)三乘一乘無間妄想計著相續(xù)。復(fù)次大慧。此及余凡愚眾生自妄想相續(xù)。以此相續(xù)故。凡愚妄想。如蠶作繭。以妄想絲。自纏纏他。有無有相續(xù)相計著。(唐云。此等密執(zhí)。有無量種。皆是凡愚自分別執(zhí)而密執(zhí)著。此諸分別如蠶作繭。以妄想絲。自纏纏他。執(zhí)著有無。欲樂堅密。)
疏曰。此先明相續(xù)義也。隨所說義而起計著。堅密難斷。故名相續(xù)。其所執(zhí)著?偛怀鲇袩o二句也。
復(fù)次大慧。彼中亦無相續(xù)及不相續(xù)相。(唐云。此中實無密非密相。)見一切法寂靜妄想不生故。菩薩摩訶薩見一切法寂靜。(唐云。以菩薩見一切法住寂靜故。無分別故。)復(fù)次大慧。覺外性非性。自心現(xiàn)相無所有。隨順觀察自心現(xiàn)量。有無一切性無相見相續(xù)寂靜故。于一切法無相續(xù)不相續(xù)相。(唐云。若了諸法唯心所見。無有外物。皆同無相。隨順觀察。于若有若無分別密執(zhí)。悉見寂靜。是故無有密非密相。)復(fù)次大慧。彼中無有若縛若解。余墮不如實覺知。有縛有解。(唐云此中無縛。亦無有解。不了實者。見縛解耳。)所以者何。謂于一切法有無有。無眾生可得故。(唐云。何以故。一切諸法若有若無。求其體性不可得故。)
疏曰。此正明解脫義也。不相續(xù)。非對相續(xù)言也。解非對縛言也。了知本無相續(xù)及不相續(xù)。本無縛解。乃名真解脫義耳。
復(fù)次大慧。愚夫有三相續(xù)。謂貪恚癡。及愛未來有。喜愛俱。以此相續(xù)故。有趣相續(xù)。彼相續(xù)者。續(xù)五趣。(唐云。以此密縛。令諸眾生續(xù)生五趣。)大慧。相續(xù)斷者。無有相續(xù)不相續(xù)相。(唐云。密縛若斷。是則無有密非密相)
疏曰。初番意明分別惑相續(xù)義解脫義。此番意明俱生惑相續(xù)義解脫義也。
復(fù)次大慧。三和合緣作方便計著。識相續(xù)無間生。方便計著。則有相續(xù)。(唐云。若有執(zhí)著三和合緣。諸識密縛次第而起。有執(zhí)著故。則有密縛。)三和合緣識斷。見三解脫。一切相續(xù)不生(唐云。若見三解脫。離三和合識。一切諸密皆悉不生)
疏曰。前二番。旣明見思集諦相續(xù)及解脫義。此一番。乃明諸識苦諦相續(xù)及解脫義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不真實妄想。是說相續(xù)相。若知彼真實。相續(xù)網(wǎng)則斷。(唐云。不實妄分別。是名為密相。若能如實知。諸密網(wǎng)皆斷。)于諸性無知。隨言說攝受。譬如彼蠶蟲。結(jié)網(wǎng)而自纏。愚夫妄想縛。相續(xù)不觀察(唐云。凡愚不能了。隨言而取義。譬如蠶處繭。妄想自纏縛。)初正答所問竟。
二更釋疑妨二。初釋疑。二釋妨。
初中四。初疑問。二答釋。三重難。四重答。
今初
大慧復(fù)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以彼彼妄想。妄想彼彼性。非有彼自性。但妄想自性耳。(唐云。由種種心。分別諸法。非諸法有自性。此但妄計耳。)世尊。若但妄想自性。非性自性相待者。非為世尊如是說煩惱清凈無性過耶。一切法妄想自性非性故(唐云。若但妄計。無諸法者。染凈諸法。將無悉壞)
疏曰。此牒世尊常所說義而疑難也。唐譯簡明。
二答釋
佛告大慧。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大慧。非如愚夫性自性妄想真實。此妄想自性。非有性自性相。(唐云。一切凡愚分別諸法。而諸法性。非如是有。此但妄執(zhí)。無有性相。)然大慧。如圣智有性自性。圣知圣見圣慧眼。如是性自性知。(唐云。然諸圣者。以圣慧眼。如實知見有諸法自性)
疏曰。凡愚妄想分別。譬如見繩為蛇。蛇非有也。圣者慧眼知見。譬如了繩即麻。麻非無也。
三重難
大慧白佛言。若使如圣以圣知圣見圣慧眼。非天眼。非肉眼。性自性如是知。非如愚夫妄想。(唐云。若諸圣人以圣慧眼。見有諸法性。非天眼肉眼。不同凡愚之所分別。)世尊。云何愚夫離是妄想。不覺圣性事故。(唐云。云何凡愚得離分別不能覺了諸圣法故。)
疏曰。此且以凡夫不能覺了圣法為難端也。謂凡愚無圣慧眼。不見法性。云何能離妄分別耶。
世尊。彼亦非顛倒。非不顛倒。所以者何。謂不覺圣事性自性故。(唐云。不見圣人所見法故。)不見離有無相故。
疏曰。此正興難辭也。如圣人不見凡愚所見諸法。名非顛倒。今凡愚不見圣人所見法性。亦應(yīng)名非顛倒。不見離有無相。故云非不顛倒。此易可知。
世尊。圣亦不如是見。如是妄想。(唐云。圣亦不如凡所分別。如是得故。)不以自相境界為境界故。(唐云。非自所行境界相故。)世尊。彼亦性自性相妄想自性如是現(xiàn)。(唐云。彼亦見有諸法性相。如妄執(zhí)性而顯現(xiàn)故)不說因無因故。(唐云。不說有因及無因故。)謂墮性相見故。(唐云。墮于諸法性相見故。)異境界非如彼等。如是無窮過(唐云。其余境界旣不同此。如是則成無窮之失。)世尊。不覺性自性相故。(唐云。孰能于法了知性相。)
疏曰。此更難圣眼所見諸法自性。濫同凡愚妄分別事也。故曰。圣亦不應(yīng)如是見諸法性猶如凡愚之事妄想。旣有諸法自性可得。則非自覺圣智所行境界相故。彼亦見有諸法性自性相。還如妄想自性而顯現(xiàn)故。夫妄想所見諸法。實非有因無因。今圣眼所見法性。亦不說有因無因故。亦墮諸法性相見故。其余凡夫所見境界。旣不同此。安知余皆顛倒。此不顛倒。儻更有人不如是見。則又以此為顛倒矣。豈不成無窮之過失耶。然則圣不見有凡境。則以凡為顛倒。凡不見有圣境。亦可以圣為顛倒。譬如魚龍見水為窟宅。則以餓鬼為顛倒。餓鬼見水為膿血猛焰等。亦可以魚龍為顛倒也。究竟孰能了知諸法之性相耶。
世尊。亦非妄想自性因。性自性相。(唐云。諸法性相。不因分別。)彼云何妄想非妄想。如實知妄想。(唐云。云何而言以分別故而有諸法。)世尊。妄想異。自性相異。(唐云。分別相異。諸法相異。)世尊。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唐云。因不相似。云何諸法而由分別。)彼云何各各不妄想。而愚夫不如實知。(唐云。復(fù)以何故。凡愚分別。不如是有。)然為眾生離妄想故說如妄想相不如實有。(唐云。而作是言。為令眾生舍分別故。說如分別所見法相。無如是法。)
疏曰。此更以凡圣所見不同。而展轉(zhuǎn)互難也。謂世尊平日說諸法無性。皆因妄分別有。今說圣眼所見諸法自性。則不因妄分別有。則平日所謂以分別故而有諸法。其義墮矣。彼云何在凡則名妄想分別。在圣則非妄想分別。而又能如實知妄想分別耶。且夫妄想分別。與諸法自性。其相各異。其因亦不相似。云何獨言凡夫之妄想分別。為諸法自性相之因由耶。又若圣眼所見諸法自性。旣非妄想分別。則凡愚所見諸法性相。亦應(yīng)非妄想分別矣。彼云何各各不是妄想分別。而獨謂愚夫不如實知耶。又何須作如是言。為令眾生離妄想故說如妄想分別所見法相。為不如實有耶。
世尊。何故遮眾生有無見事自性計著圣智所行境界計著墮有見。說空法非性。而說圣智自性事(唐云。世尊何故令諸眾生。離有無見所執(zhí)著法。而復(fù)執(zhí)著圣智境界。墮于有見。何以故。不說寂靜空無之法。而說圣智自性事故。)
疏曰。此結(jié)難也。三重難竟。
四重答
佛告大慧。非我說空法非性。亦不墮有見。說圣智自性事。(唐云。我非不說寂靜空法。墮于有見。何以故。已說圣智自性事故)然為令眾生離恐怖句故。眾生無始以來。計著性自性相。圣智事自性計著相見。說空法(唐云。我為眾生無始時來。計著于有。于寂靜法。以圣事說。令其聞已。不生恐怖。)
疏曰。此明圣智自性事。非空非有。能破空有二執(zhí)也。眾生著有。為說寂靜空法。非斷空也。眾生怖空。為說圣智性事。豈執(zhí)有哉。
大慧。我不說性自性相。大慧。但我住自得如實空法。離惑亂相見。離自心現(xiàn)性非性見。得三解脫。如實印所印。于性自性。得緣自覺觀察住。離有無事見相。(唐云。能如實證寂靜空法。離惑亂相。人唯識理。知其所見。無有外法。悟三脫門。獲如實印。見法自性。了圣境界。遠(yuǎn)離有無一切諸著。)
疏曰。此明說圣智自性事之利益也。果能依此遠(yuǎn)離有無之說。唯心直進(jìn)。不墮凡愚妄想分別。則能如實證得寂靜空法離惑亂相。乃至永離有無諸著。豈同凡愚之所見哉。初釋疑竟。
二釋妨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復(fù)次大慧。一切法不生者。菩薩摩訶薩不應(yīng)立是宗。(唐云。菩薩不應(yīng)成立一切諸法皆悉不生。)所以者何。謂宗一切性非性故及彼因生相故。(唐云。何以故。一切法本無有故。及彼宗因生相故。)
疏曰。上明離有無事見相。則知一切諸法。本無有生。亦無可滅矣。夫無生無滅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旣無有生。豈有不生。若復(fù)于此立不生宗。則犯多過。謂若立一切法以為前陳有法。則一切性本非性故。不可立為有法。此一過也。若立不生為后陳宗。則必立因以成此宗。旣宗必藉立因以生其相。如何可名為不生耶。此二過也。
說一切法不生宗。彼宗則壞。(唐云。復(fù)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此言自壞)彼宗一切法不生。彼宗壞者。以宗有待而生故。(唐云。何以故。彼宗有待而生故。)又彼宗不生入一切法故。不壞相不生故。立一切法不生宗者。彼說則壞。(唐云。又彼宗即入一切法中。不生相亦不生故。又彼宗諸分而成故)
疏曰。旣立不生宗。則必與生相待。待生說不生。則不生二字待生而生。何名不生。又?jǐn)啤R磺蟹ú簧。則不生宗入于一切法中。而欲立此宗。仍藉因喻等多分共成。不得廢壞其相。若不壞因喻等多分之相總不生者。如何能成不生之宗。是故若欲立不生宗。便為自壞也。
大慧。有無不生宗。彼宗入一切性。有無相不可得。(唐云。又彼宗有無法皆不生。此宗即入一切法中。有無相亦不生故。)大慧。若使彼宗不生一切性不生而立宗。如是彼宗壞。以有無性相不生故。不應(yīng)立宗。五分論多過故。展轉(zhuǎn)異因相故。及為作故不應(yīng)立宗分。謂一切法不生。(唐云。是故一切法不生。此宗自壞。不應(yīng)如是立。諸分多過故。展轉(zhuǎn)因異相故。)
疏曰。若彼避有待過。更立宗云。有亦不生。無亦不生者。是不生宗。徧入有無法矣。有旣不生。則有相不可得。無旣不生。則無相不可得。有無性相旣不可得。何必立宗。設(shè)欲立宗。以何為因。以何為喻。以何為同品。以何為異品。以何而合。以何而離。設(shè)仍有因喻同異合離展轉(zhuǎn)相作。又何名有無一切法皆不生耶。故多過而自壞也。
如是一切法空。如是一切法無自性。不應(yīng)立宗。(唐云。如不生。一切法空。無自性。亦如是)
疏曰。說無生者。為破執(zhí)有生也。非立不生宗也。說法空者。為破執(zhí)實有也。非立空宗也。說無自性者。為破執(zhí)有定性也。非立無自性宗也。
大慧。然菩薩摩訶薩。說一切法如幻夢,F(xiàn)不現(xiàn)相故。及見覺過故。(唐云。見不見故。一切皆是惑亂相故。)當(dāng)說一切法如幻夢性。
疏曰。一切諸法。皆如幻夢。非生非不生。有時現(xiàn)見。則非生似生。有時不現(xiàn)。則非不生而似不生。生與不生。皆是見覺惑亂過故。若知幻夢之性。則知一切法性。不變隨緣。有生不生隨緣不變。非生不生。是故但云因緣所生即空假中。終不妄立不生宗也。
除為愚夫離恐怖處故。大慧。愚夫墮有無見。莫令彼恐怖。遠(yuǎn)離摩訶衍(魏云。以凡夫聞如幻如夢。生驚怖故。遠(yuǎn)離大乘)
疏曰。菩薩亦有時不說諸法皆如幻夢。別說善惡因果皆不忒者。乃為愚夫離恐怖句。應(yīng)病與藥。未嘗執(zhí)定一說也。若必為說如幻如夢。則彼便驚怖。遠(yuǎn)離大乘矣。說法不當(dāng)機(jī)。于彼為非說。為實施權(quán)循循善誘。行菩薩道者。不可不知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無自性無說。無事無相續(xù)。(唐云。無依處)彼愚夫妄想。如死尸惡覺(唐云。凡愚妄分別。惡覺如死尸。)一切法不生。非彼外道宗。(魏云。余見悉不成。唐云。外道所成立。)至竟無所生。性緣所成就。(魏云。諸法畢不生。因緣不能成。唐云。以彼所有生。非緣所成故)一切法不生慧者不作想(魏云。莫建如是法。唐云。智者不分別。)彼宗因生故。覺者悉除滅(魏云。因不同不成。是故建立壞。唐云。彼宗因生故。此覺則便壞)
疏曰。初一偈。總明一切諸法。本無自性。亦無言說。亦無事體。亦無相續(xù)。而愚夫于中妄想分別。計有自性言說事體相續(xù)。此其惡覺如死尸也。次一偈。明一切法本自不生。不待成立。若更欲成立之。則反成外道宗。以諸法畢竟無所生者因緣所生即無生故。若彼外道旣不達(dá)正因緣生法。如何能成不生宗耶。次一偈。明一切法不生。有智慧者不應(yīng)分別。蓋若立宗。必待因生。若待因生。則不生宗便壞。是故覺者。自除滅此戲論也。
譬如瞖目視。妄見垂發(fā)相。計著性亦然。愚夫邪妄想。(唐云。諸法亦如是。凡愚妄分別)施設(shè)于三有。無有事自性。施設(shè)事自性。思惟起妄想。(唐云。三有唯假名。無有實法體。由此假施設(shè)。分別妄計度。)相事設(shè)言教。意亂極震掉。(唐云。假名諸事相。動亂于心意。)佛子能超出。遠(yuǎn)離諸妄想(唐云。佛子悉超過。游行無分別。)非水水想受。(唐云。無水取水相。)斯從渴愛生。愚夫如是惑。圣見則不然。圣人見清凈。三脫三昧生。遠(yuǎn)離于生滅。游行無所有。(唐云。常行無相境)修行無所有。亦無性非性。(唐云。修行無相境。亦復(fù)無有無。)性非性平等。從是生圣果。(唐云。有無悉平等。是故生圣果。)云何性非性。云何為平等(唐云。云何法有無。云何成平等。)謂彼心不知。內(nèi)外極漂動。若能壞彼者。心則平等見。(唐云。若心不了法。內(nèi)外斯動亂。了已則平等。亂相爾時滅)
疏曰。初二句。舉譬。次八句。法合。皆明迷之失也。佛子二句。明悟之得也。次三句。重譬迷者之失。次圣見等九句。重明悟者之得。悟平等故而生圣果。圣果不墮有無明矣。次二句。重雙征迷悟。后四句。乃雙釋迷悟也。第二十五相續(xù)解脫義門竟。
第二十六智不得境門二。初正明智體。二兼明二通。
初中二。初難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如攀緣事。智慧不得。是施設(shè)量建立施設(shè)。所攝受非性。(唐云。若知境界。但是假名。都不可得。則無所取。)攝受亦非性。(唐云。無所取故。亦無能取。)以無攝故。智則不生。唯施設(shè)名耳。(唐云。能取所取二俱無故。不起分別。說名為智。)
疏曰。此述世尊常所說法。以起難端也。蓋一切境界本唯心現(xiàn)。心外無法。凡愚不了。起我法執(zhí)。似有我法種種相現(xiàn)。此所現(xiàn)相。皆假施設(shè)。都不可得。若能唯心直進(jìn)了知境界。但是假名不可得者。則無所取。旣無所取。則能取亦無。能所旣無。不起分別。親證真如。說名為根本正智。此根本正智體是無漏。乃轉(zhuǎn)識所成。譬如轉(zhuǎn)冰成水。但轉(zhuǎn)其名而無實性。非別有智相生也。
云何世尊。為不覺性自相共相異不異故。智不得耶。為自相共相種種性自性相隱蔽故。智不得耶。為山巖石壁地水火風(fēng)障故。智不得耶。為極遠(yuǎn)極近故。智不得耶。為老小盲冥諸根不具故。智不得耶。(魏云。若言智慧不能取者。為見諸法自相同相異異法相。種種異法。體不同故。智不能知云云。唐云。世尊。何故彼智不得于境。為不能了一切諸法自相共相一異義故。言不得耶云云。)
疏曰。六祖有云。法法皆通。法法皆備。而無一法可得。名最上乘。蓋由洞了諸法性相。無非即心自性。所以真俗并照。空有俱明。如明凈眼。見空見色非以拍盲無所分別。名為根本智也。末世義學(xué)。才欲通一切法。備一切法。則必心外取法。不知本無一法可得。固為大惑。而末世邪禪。但高談無法可得。實未嘗法法皆通。法法皆備。豈非不了自相共相異不異故。而言不得。何異山巖等所覆障。極遠(yuǎn)極近老小盲冥。諸根不具故。而言不得耶。大慧懸知末世禪病。故特發(fā)此難端也。
世尊。若不覺自共相異不異。智不得者。不應(yīng)說智。應(yīng)說無智。以有事不得故。(唐云。以有境界而不知故。)若復(fù)種種自共相性自性相隱蔽故。智不得者。彼亦無智。非是智。世尊。有爾焰故智生。非無性會爾焰故名為智。(唐云。此亦非智。以知于境。說名為智。非不知故。)若山巖石壁。地水火風(fēng)。極遠(yuǎn)極近。老小盲冥。諸根不具。智不得者。此亦非智。應(yīng)是無智。以有事不可得故。(唐云。以有境界。智不具足而不知故。)
疏曰。此正成難意也。爾焰。謂所知境界。余并可知。初難問竟。
二答釋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佛告大慧。不如是無智。應(yīng)是智。非非智。我不如是隱覆說。(魏云。如汝所說言無智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有實智故。大慧。我不依汝如是之說。唐云。此實是智。非如汝說。我之所說。非隱覆說。)攀緣事智慧不得。是施設(shè)量建立。(唐云。我言境界惟是假名不可得者。)覺自心現(xiàn)量。(唐云。以了但是自心所現(xiàn)。)有無有外性非性。知而事不得。(唐云。外法有無。智慧于中畢竟無得。)不得故。智于爾焰不生。(唐云。以無得故。爾焰不起。)順三解脫。智亦不得。(唐云。入三脫門。智體亦忘。)非妄想者。無始性非性虛偽習(xí)作如是知。(唐云。非如一切覺想凡夫。無始以來計著外法若有若無種種形相。)是知彼不知(唐云。如是而知。名為不知。)故于外事處所。相性無性妄想不斷。自心現(xiàn)量建立。說我我所相攝受計著。不覺自心現(xiàn)量。于智爾焰而起妄想。妄想故。外性非性觀察不得。依于斷見。(唐云。不了諸法唯心所現(xiàn)。著我我所。分別境智。不知外法是有是無。其心住于斷見中故。為令舍離如是分別。說一切法唯心建立。)
疏曰。此明了境唯心。故無境可得。智體亦忘。乃是真智。非同大慧所問實有外境而不能知之無智也。若不了唯心。計著外法有性無性。如是之知。即是不知。若不了外法體非有無。則智及境界分別宛然。而又拍盲言不可得。是即依于斷見。其實何能斷哉。欲離有無斷常妄想分別。必須了境唯心。所以唯心直進(jìn)。為此經(jīng)之宗要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有諸攀緣事。智慧不觀察(唐云。若有于所緣。智慧不觀見。)此無智非智。是妄想者說。于不異相性。智慧不觀察。障礙及遠(yuǎn)近。是名為邪智。(唐云。無邊相互隱。障礙及遠(yuǎn)近。智慧不能見。是名為邪智)老小諸盲冥。而智慧不生。而實有爾焰。(唐云。而實有境界。不能生智慧。)是亦說邪智。
疏曰。此頌但斥所問之非。所以深警末世邪禪也。初正明智體竟。
二兼明二通三。初承前訶責(zé)不了自宗。二因問許宣。三正明二種法通。
今初
復(fù)次大慧。愚癡凡夫。無始虛偽惡邪妄想之所回轉(zhuǎn);剞D(zhuǎn)時。自宗通及說通不善了知。著自心現(xiàn)外性相故著方便說。于自宗四句清凈通相。不善分別。(唐云。無始虛偽惡邪分別之所幻惑。不了如實及言說法。計著外相。著方便說。不能修習(xí)清凈真實離四句法。)
疏曰。前明宗通說通二相?偧s三乘自行化他言之。今明自宗通及說通。惟約圓頓自行化他言之。故自宗通。唐譯名如實也。自宗四句清凈通相者。如實圓理。本離四句。故名清凈。如實修習(xí)。名自宗通以四悉檀因緣。方便為人分別演說。為實施權(quán)開權(quán)顯實。皆名為說通也。
二因問許宣
大慧白佛言。誠如尊教。唯愿世尊為我分別說通及宗通。我及余菩薩摩訶薩。善于二通。來世凡夫聲聞緣覺不得其短。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明二種法通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佛告大慧。三世如來有二種法通。謂說通。及自宗通。(唐云。謂如實法。及言說法。)說通者。謂隨眾生心之所應(yīng)。為說種種眾具契經(jīng)(唐云。諸方便教。)是名說通。自宗通者。謂修行者。離自心現(xiàn)種種妄想。(唐云。于心所現(xiàn)。離諸分別)謂不墮一異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識。自覺圣境界。離因成見相。(唐云。于自覺圣智所行境界。離諸因緣相應(yīng)見相。)一切外道聲緣覺墮二邊者所不能知。我說是名自宗通法。大慧。是名自宗通及說通相。汝及余菩薩摩訶薩應(yīng)當(dāng)修學(xué)。
疏曰。宗通而說不通。何以化他。說通而宗不通。何以自行。又宗旣不通則說何能通。如未飲食。何能辨味。說茍不通。則何名宗通。如不見色。豈名見空是知宗說本自不二。特約自行化他。說有二耳。菩薩應(yīng)當(dāng)修學(xué)此權(quán)實不二法門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謂二種通。(唐云。我說二種法)宗通及言說。說者授童蒙。宗為修行者。
疏曰。旣授童蒙。理須權(quán)實并用。四悉隨機(jī)。旣為修行。則唯有自覺圣智境界而已。第二十六智不得境門竟。
第二十七勿習(xí)近世論門。(魏云。盧伽耶陀品第五)文分為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正斥世論。二轉(zhuǎn)釋疑問。
初中二。初請問。二示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一時說言。世間諸論種種辯說。慎勿習(xí)近。若習(xí)近者。攝受貪欲。不攝受法。世尊何故作如是說。
疏曰。盧伽耶陀。亦云路伽耶陀。此翻世間論也。
二示答
佛告大慧。世間言論種種句味。因緣譬喻。采集莊嚴(yán)。誘引誑惑愚癡凡夫。不入真實自通。不覺一切法。妄想顛倒。墮于二邊。凡愚癡惑。而自破壞。諸趣相續(xù)。不得解脫。不能覺知自心現(xiàn)量。不離外性自心妄想計著。是故世間言論種種辯說。不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誑惑迷亂。
疏曰。此總斥世論無益有損也。文并易知。
大慧。釋提桓因。廣解眾論。自造聲論。彼世論者有一弟子。持龍形像。(唐云,F(xiàn)作龍身。)詣釋天宮。建立論宗。要壞帝釋千輻之輪。隨我不如。斷一一頭以謝所屈。(唐云。作是要言。憍尸迦。我共汝論。汝若不如。我當(dāng)破汝千輻之輪。我若不如。斷一一頭以謝所屈。)作是要已。即以釋法(唐云。論法。)摧伏帝釋。釋墮負(fù)處。即壞其車。還來人間。如是大慧。世間言論因譬莊嚴(yán)。乃至畜生。亦能以種種句味;蟊酥T天及阿修羅著生滅見。(唐云。乃至能現(xiàn)畜生之形。以妙文詞。迷惑諸天及阿修羅。令其執(zhí)著。生滅等見)而況于人。是故大慧世間言論。應(yīng)當(dāng)遠(yuǎn)離。以能招致苦生因故。(唐云。以彼能作生苦因故。)慎勿習(xí)近。
疏曰。此引事以顯世論之過也。由帝釋自習(xí)世論。故彼世論弟子。還以世論摧之。夫龍形尚可誑惑諸天。況人形乎。天阿修羅尚受其惑。又況人乎。從招現(xiàn)在未來苦因。是故誡勿習(xí)近也。
大慧世論者。惟說身覺境界而已。(魏云。但見現(xiàn)前身智境界。依世名字說諸邪法。)大慧。彼世論者。乃有百千。但于后時后五十年。當(dāng)破壞結(jié)集。惡覺因見盛故。惡弟子受。(魏云。盧伽耶陀婆羅門所造之論。有百千偈。后世末世分為多部。各各異名。依自心見因所造故。)如是大慧。世論破壞結(jié)集。種種句味因譬莊嚴(yán)(魏云。盧伽耶陀婆羅門。無有弟子能受其論。是故后世。分為多部。種種異名。)說外道事。著自因緣。無有自通(魏云。諸外道等。內(nèi)心無有如實解故。依種種因。種種異解。隨自心造而為人說。執(zhí)著自在因等故)大慧。彼諸外道。無自通論。于余世論。廣說無量百千事門。無有自通。亦不自知愚癡世論。
疏曰。此結(jié)斥世論唯依愛見。無一可取也。身覺身智。即是五陰。身。即色陰。覺智。即余四陰也。初正斥世論竟。
二轉(zhuǎn)釋疑問二。初釋佛說濫同世論疑。二答攝受貪欲及法義。
初中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外道世論。種種句味因譬莊嚴(yán)。無有自通。自事計著者。世尊亦說世論。(唐云。世間之事。)為種種異方諸來會眾天人阿修羅。廣說無量種種句味。亦非自通耶。亦入一切外道智慧言說數(shù)耶(魏云。如來亦以世間種種名字章句譬喻說法。不說自身內(nèi)智證法。若爾。亦同一切外道所說不異。)
疏曰。此因十二分教之中。亦有因緣譬喻本事本生等說。故疑其濫同世論。以不純說自覺法故。
二答釋二。初正明不說世論。二重述廣破世論。
今初
佛告大慧。我不說世論。亦無來去。唯說不來不去。大慧。來者。趣聚會生。去者。散壞。不來不去者。是不生不滅。我所說義。不墮世論妄想數(shù)中。(唐云。不同外道墮分別中。)所以者何。謂不計著外性非性。(唐云。外法有無無所著故。)自心現(xiàn)處。二邊妄想所不能轉(zhuǎn)(唐云。了唯自心。不見二取。)相境非性。覺自心現(xiàn)。則自心現(xiàn)妄想不生。(唐云。不行根境。不生分別。)妄想不生者?諢o相無作。入三脫門。名為解脫。(唐云。入空無相無愿之門而解脫故)
疏曰。若計心外有生有滅。有來有去。名為世論。佛雖有時假說趣會集生。名之為來。緣散壞滅。名之為去。而生實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去。則是當(dāng)處出生。隨處滅盡。故唯說不來不去。若知不來不去。即是不生不滅。以其不計外性為有為無。了知皆是唯心所現(xiàn)。而能取所取二邊妄想所不能轉(zhuǎn)故也。是故覺自心現(xiàn)。則妄想不生。妄想不生。則入三解脫門矣。安得名之為世論耶。
二重述廣破世論二。初正述答外道問。二結(jié)斥習(xí)近之失。
今初
大慧。我念一時。于一處住。有世論婆羅門。來詣我所。不請空閑。便問我言。(唐云。遽問我言。)
疏曰。西土禮節(jié)。凡欲問時。先須白言。欲有所問。愿垂聽許。名請空閑。今粗率遽問。故云不請空閑也。
瞿曇。一切所作耶。我時答言。婆羅門。一切所作。是初世論。彼復(fù)問言。一切非所作耶。我復(fù)報言。一切非所作。是第二世論。彼復(fù)問言。一切常耶。一切無常耶。一切生耶。一切不生耶。我時報言。是六世論。大慧。彼復(fù)問我言。一切一耶。一切異耶。一切俱耶。一切不俱耶。一切因種種受生現(xiàn)耶。(唐云。一切皆由種種因緣而受生耶。)我時報言。是十一世論。大慧。彼復(fù)問言。一切無記耶。一切記耶。(唐云。一切有記耶。)有我耶。無我耶。有此世耶。無此世耶。有他世耶。無他世耶。有解脫耶。無解脫耶。一切剎那耶。一切不剎那耶。(唐云。是剎那耶。非剎那耶。)虛空耶。非數(shù)滅耶。涅槃耶。瞿曇作耶。非作耶。(唐云。虛空涅槃及非擇滅。是所作耶。非所作耶。)有中陰耶。無中陰耶。大慧。我時報言。婆羅門。如是說者。悉是世論。非我所說。是汝世論。
疏曰。不了諸法唯心所現(xiàn)。乃有此等戲論。故皆以世論斥之。
我唯說無始虛偽妄想習(xí)氣種種諸惡。三有之因。(唐云。婆羅門。我說因于無始戲論諸惡習(xí)氣。而生三有。)不能覺知自心現(xiàn)量而生妄想攀緣外性。(唐云。不了唯是自心所見。而取外法。實無可得。)如外道法。我諸根義。三合知生。(魏云。我根意義三種和合。能生于智。唐云。我及根境三和合生。)我不如是。婆羅門。我不說因。不說無因。唯說妄想攝所攝性施設(shè)緣起。(唐云。唯依妄心。以能所取而說緣起。)非汝及余墮受我相續(xù)者所能覺知。(唐云。非汝及余取著我者之所能測。)
疏曰。此正為說非世論也。三界唯心。和盤托出。外道不知。所以下文復(fù)問耳。
大慧。涅槃虛空滅。非有三種。但數(shù)有三耳。(唐云。虛空涅槃及非擇滅。但有三數(shù)。本無體性。何況而說作與非作。)
疏曰。小乘法數(shù)。明三無為。愚法聲聞。計有實法。不知皆非心外實有也。是故若三若六若八。平等平等。
復(fù)次大慧。爾時世論婆羅門。復(fù)問我言。癡愛業(yè)因故。(唐云。無明愛業(yè)為因緣故。)有三有耶。為無因耶。我時報言。此二者。亦是世論耳。彼復(fù)問言。一切性皆入自共相耶。(唐云。一切諸法。皆入自相及共相耶。)我復(fù)報言。此亦世論。婆羅門。乃至意流妄計外塵。(唐云。乃至少有心識流動分別外境)皆是世論。
疏曰。此外道依附佛法而問。然旣不達(dá)唯心。是故亦為世論。以妄計有外境故。
復(fù)次大慧。爾時世論婆羅門復(fù)問我言。頗有非世論者不。我是一切外道之宗。說種種句味。因緣譬喻莊嚴(yán)。(唐云。一切外道所有詞論種種文句因緣莊嚴(yán)。莫不皆從我法中出。)我復(fù)報言。婆羅門。有。非汝有者。非為非宗非說。(魏云。有法非汝法。非不建立。唐云。有。非汝所許。非世不許)非不說種種句味。非不因譬莊嚴(yán)。(魏云。亦非不說種種名字章句。亦非不依義依義說。唐云。非不說種種文句。義理相應(yīng)。非不相應(yīng))
疏曰。非為非宗非說。即魏所云非不建立。唐所云。非世不許也。余可知。
婆羅門言。何等為非世論。非非宗非非說。(唐云。彼復(fù)問言。豈有世許。非世論耶)我時報言。婆羅門。有非世論。汝諸外道所不能知。以于外性不實妄想虛偽計著故。(唐云。以于外法虛妄分別。生執(zhí)著故。)謂妄想不生。覺了有無自心現(xiàn)量。妄想不生。不受外塵。妄想永息。(唐云。若能了達(dá)有無等法。一切皆是自心所見。不生分別。不取外境。于自處住。自處住者。是不起義。不起于何。不起分別。)是名非世論。此是我法。非汝有也。婆羅門。略說彼識若來若去。若死若生。若樂若苦。若溺若見。若觸。若著種種相。若和合相續(xù)若愛。若因計著。(唐云。略而言之隨何處中。心識往來。死生求戀。若受若見。若觸若住。取種種相。和合相續(xù)。于愛于因而生計著。)婆羅門如是比者。是汝等世論。非是我有。
疏曰。先為說非世論。次為略舉一切世論。一則妄想永息。一則種種計著?芍^皎然明白矣。而外道猶然未悟。可奈何哉。初正述答外道問竟。
二結(jié)斥習(xí)近之失
大慧。世論婆羅門作如是問。我如是答。彼即默然。不辭而退。(唐云。不問于我自宗實法默然而去。)思自通處。作是念言。沙門釋子。出于通外。(魏云。此沙門釋子。外于我法。是可憐愍。唐云。沙門瞿曇。無可尊重。)說無生無相無因。覺自妄想現(xiàn)相。妄想不生(唐云。說一切法無生無相。無因無緣。唯是自心分別所見。若能了此。分別不生。)大慧。此即是汝向所問我。何故說習(xí)近世論種種辯說。攝受貪欲不攝受法。
疏曰。世論婆羅門如是問佛。佛如是答。而彼執(zhí)著自見。反謂瞿曇外于我法。豈非攝受貪欲。不攝受法之明證耶。初釋佛說濫同世論疑竟。
二答攝受貪欲及法義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大慧白佛言。世尊。攝受貪欲及法。有何句義。(魏云。何者名食句義。何者名法句義。唐云。所言財法。是何等義。)
疏曰。食之與財。皆人情所貪欲也。如何攝貪而不攝法。如何攝法而不攝貪。此所謂。危微之辨。舜 之關(guān)。故不可不審也。
二許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乃能為未來眾生。思惟咨問如是句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說三。初釋貪句義。二釋法句義。三結(jié)勸修學(xué)。
今初
佛告大慧。所謂貪者。若取。若舍。若觸。若味。系著外塵墮二邊見。(唐云。所言財者?捎|可受?晌。令著外境。墮在二邊。)復(fù)生苦陰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諸患皆從愛起。斯由習(xí)近世論及世論者。我及諸佛說名為貪。是名攝受貪欲。不攝受法。
疏曰。習(xí)近世論及世論者。唯與愛見相應(yīng)。心外取法。安得不增長生死。違遠(yuǎn)涅槃耶。
二釋法句義
大慧。云何攝受法。謂善覺知自心現(xiàn)量。見人無我及法無我相。妄想不生(唐云。云何法利。謂了法是心。見二無我。不取于相。無有分別。)善知上上地。離心意意識。一切諸佛智慧灌頂。具足攝受十無盡句。(唐云。具足受行十無盡愿。)于一切法無開發(fā)自在。是名為法。所謂不墮一切見。一切虛偽。一切妄想。一切性。一切二邊。(唐云。以是不墮一切諸見戲論分別常斷二邊)大慧。多有外道癡人。墮于二邊若斷若常。非黠慧者。受無因論。則起常見。外因壞因緣非性。(魏云。見因滅故。唐云。以因壞滅。)則起斷見。大慧。我不見生住滅故。說名為法。(唐云。我說不見生住滅者。名得法利)
疏曰。旣了唯心。則我法本空。依于所顯真如。方便建立上上諸地。轉(zhuǎn)八識成四智。諸佛灌頂。行無盡愿。由其不墮斷常二邊故也。若無黠慧。不達(dá)心外無法。受無因論。則以法皆本有為常。見外因滅。則以不可復(fù)得為斷。豈知生住滅相。皆由自心妄想分別所現(xiàn)。心外何有生住滅可見哉。
三結(jié)勸修學(xué)
大慧。是名貪欲及法。汝及余菩薩摩訶薩應(yīng)當(dāng)修學(xué)。初長文竟。
二偈頌。(唐云。調(diào)伏攝眾生。以戒降諸惡。智慧滅諸見。解脫得增長。魏亦先有此偈。)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一切世間論。外道虛妄說。妄見作所作。彼則無自宗。(唐云。外道虛妄說。皆是世俗論。橫計作所作。不能自成立。)惟我一自宗。離于作所作。(唐云。不著于能所)為諸弟子說。遠(yuǎn)離諸世論。心量不可見。不觀察二心。(唐云。能取所取法。唯心無所有。)攝所攝非性。斷常二俱離。(唐云。二種皆心現(xiàn)。斷常不可得。)乃至心流轉(zhuǎn)。是則為世論。妄想不轉(zhuǎn)者。是人見自心。來者謂事生。去者世不現(xiàn)。明了知去來。妄想不復(fù)生。有常及無常。所作無所作。此世他世等。斯皆世論通。
疏曰。應(yīng)用魏唐初一偈義。以顯佛說十二分教。本不與世論同也。一切世間等四句。重頌世論之失。惟我等八句。重頌非世論之得。次乃至一偈?傦@世論與非世論不同之由。來者二句。重頌來去義。明了二句。重頌不來不去義。后四句?偨Y(jié)斥一切世論也。第二十七勿習(xí)近世論門竟。
第二十八重辨涅槃門。(魏云。涅槃品第六)文分為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所言涅槃?wù)。說何等法名為涅槃。而諸外道各起妄想。(唐云。而諸外道種種分別)
疏曰。第二卷中。已明般涅槃義。今因一切世論。亦各妄計涅槃。故問之也。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如諸外道妄想涅槃。非彼妄想隨順涅槃。(唐云。如諸外道分別涅槃。皆不隨順涅槃之相)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四。初廣敘外計。二總申破斥。三明涅槃義。四結(jié)成勸誡。
今初
佛告大慧;蛴型獾馈j幗缛霚。境界離欲。見法無常。心心法品不生。不念去來現(xiàn)在境界。諸受陰盡。如燈火滅。如種子壞。妄想不生。斯等于此作涅槃想。(唐云。或有外道言。見法無常。不貪境界。蘊(yùn)界處滅。心心所法不現(xiàn)在前。不念過現(xiàn)未來境界如燈盡。如種敗。如火滅。諸取不起。分別不生。起涅槃想)大慧。非以見壞名為涅槃(魏云。而彼外道見如是法。生涅槃心。非見滅故。名為涅槃)
疏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譬如晴空。本無狂華于中起滅。由瞖目故妄見空華。但除其瞖。無華可除。而彼妄于如燈盡種敗火滅境界。起涅槃想。則仍有法當(dāng)情。瞖見未壞滅也。
大慧或以從方至方。名為解脫。(魏云。或有外道。從方至方。名為涅槃)境界想滅。猶如風(fēng)止。(魏云。復(fù)有外道。分別諸境如風(fēng)。是故分別名為涅槃。唐云;蛑^至方。名得涅槃境界想離。猶如風(fēng)止。)
疏曰。若依魏譯。則是二義。一計涅槃有所至方。一計分別觸境便起。此分別性有常性故。名涅槃也。若依宋唐二譯。則是一義。謂此方有境界故。生分別風(fēng)。名為生死。彼方離境界故。分別風(fēng)止。名為涅槃也。
或復(fù)以覺所覺見壞。名為解脫。(魏云。不見能見所見境界生滅。名為涅槃。唐云。或謂不見能覺所覺。名為涅槃。)
疏曰。不達(dá)本無能所。但以不見名為涅槃。此所謂拍盲邪禪。大乘止觀喻以閉眼入闇者也。
或見常無常。作解脫想。(唐云;蛑^不起分別常無常見。名得涅槃)
疏曰。不知諸法非常無常。但以見常無常不起分別。名為涅槃。亦是拍盲禪也。
或見種種相想。招致苦生因。(唐云;蛴姓f言。分別諸相。發(fā)生于苦)思惟是已。不善覺知自心現(xiàn)量。怖畏于相。而見無相。深生愛樂。作涅槃想(唐云。而不能知自心所現(xiàn)。以不知故畏怖于相。以求無相。深生愛樂。執(zhí)為涅槃)
疏曰。相即無相。故名無相解脫。若怖相而求無相。則無相反成所愛樂相矣。豈真得涅槃耶。
或有覺知內(nèi)外諸法。自相共相去來現(xiàn)在有性不壞。作涅槃想。(魏云。見一切法自相同相不生滅想。分別過去未來現(xiàn)在諸法是有。名為涅槃)
疏曰。不達(dá)唯心。妄見三世內(nèi)外諸法各有自相共相。則謂自相共相常住不壞即涅槃也。
或謂我人眾生壽命一切法壞。作涅槃想(魏云。見我人眾生壽命壽者諸法不滅。虛妄分別。名為涅槃。唐云。或計我人眾生壽命及一切法無有壞滅。作涅槃想。)
疏曰。若據(jù)宋譯。則以形死神滅名為涅槃。乃斷見也。據(jù)魏唐譯。則以若我若法終不壞滅名為涅槃。乃常見也。
或以外道惡燒智慧。見自性及土夫。彼二有間。士夫所出。名為自性。如冥初比。求那轉(zhuǎn)變。求那是作者。作涅槃想(魏云。有余外道無智慧故。分別所見自性人命轉(zhuǎn)變。分別轉(zhuǎn)變。名為涅槃。唐云。復(fù)有外道無有智慧。計有自性及以士夫。求那轉(zhuǎn)變作一切物。以為涅槃)
疏曰。此即數(shù)論師邪計也。所計冥諦。名為自性。所計神我。名為士夫。冥諦為能作。中間二十三法為所作。神我為能受用。二十三法為所受用。二十三法。皆以冥諦為其所依。依之轉(zhuǎn)成二十三法。故指冥初自性為涅槃也。(冥初生覺。覺生我慢。慢生五微。微生五大。大生十一根。共有二十三法。略如唯識心要所明)
或謂福非福盡。(魏云。罪盡故福德亦盡。名為涅槃)或謂諸煩惱盡;蛑^智慧。(魏云。煩惱盡依智故。名為涅槃。唐云;蛴嫴挥芍腔。諸煩惱盡)
疏曰。非福即罪也。罪福性空。非果有盡不盡也。彼計罪盡則福亦盡。不復(fù)受生。名為涅槃。豈知虛妄受生。不唯在于罪福。而在于癡愛耶。且癡愛亦是自心妄起。非心外有癡愛也。煩惱智慧。如冰與水。若妄計以為二法。則或計盡煩惱以依智慧;蛴嫴挥芍腔壑T煩惱盡。皆非隨順涅槃?wù)咭印?/p>
或見自在是真實作生死者。作涅槃想。(魏云。見自在天造作眾生。虛妄分別。名為涅槃。唐云;蛴嬜栽谑菍嵶髡。以為涅槃。)
疏曰。妄計天生萬物。皆此見之流類也。
或謂展轉(zhuǎn)相生。生死更無余因。如是即是計著因。而彼愚癡不能覺知。以不知故。作涅槃想。(魏云。諸眾生迭共因生。非余因作。如彼外道執(zhí)著于因。不知不覺。愚癡闇鈍。虛妄分別。名為涅槃。唐云。或謂眾生展轉(zhuǎn)相生。以此為因。更無異因。彼無智故。不能了知。以不了故。執(zhí)為涅槃。)
疏曰。若約權(quán)說。則中陰與父母有緣。方乃受生。若約實義。則唯心所現(xiàn)。如夢如幻。而彼直計父母生子。子又生孫。相生不斷。即名涅槃。尚未知權(quán)說之義。況實義耶。
或有外道言得真諦道。作涅槃想。(魏云。有余外道說證諦道。虛妄分別。名為涅槃。唐云。或計證于諦道。虛妄分別以為涅槃。)
疏曰。此指外道所立邪諦。自以為真。非出世四圣諦也。
或見功德。功德所起和合。一異俱不俱。作涅槃想(魏云。有作所作而共和合。見一異俱不俱。虛妄分別名為涅槃。唐云;蛴嬊竽桥c求那者而共和合。一性異性。俱及不俱。執(zhí)為涅槃)
疏曰。求那。或譯為依諦。今宋譯為功德。魏譯為作也。計此能作所作和合;蛟。能所定一。名為涅槃;蛟。能所定異。名為涅槃;蛟。能所亦一亦異。名為涅槃;蛟啤D芩且环钱。名為涅槃。
或見自性所起孔雀文彩。種種雜寶。及利剌等性。見已。作涅槃想。(唐云;蛴嬛T物從自然生?兹肝牟。棘針铦利。生寶之處。出種種寶。如此等事。是誰能作。即執(zhí)自然以為涅槃)
疏曰。此與大佛頂經(jīng)行陰魔中二無因論相同。
大慧;蛴杏X二十五真實。(唐云。或謂能解二十五諦。即得涅槃。)或王守護(hù)國。受六德論。作涅槃想。(唐云。或有說言。能受六分守護(hù)眾生。斯得涅槃)
疏曰。前以冥諦為涅槃。此以覺二十五諦乃得涅槃。故不同也。六德六分。如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善生所述外道禮六方者是。(魏譯缺此二種)
或見時是作者。時節(jié)世間。如是覺者。作涅槃想。(唐云;蛴姓f言。時生世間。時即涅槃。)或謂性。(唐云;驁(zhí)有物以為涅槃。)或謂非性。(唐云;蛴嫙o物以為涅槃)或謂知性非性。(唐云。或有計著有物無物為涅槃?wù)。)或見有覺與涅槃差別。作涅槃想。(唐云;蛴嬛T物與涅槃無別。作涅槃想。)初廣敘外計竟
二總申破斥
有如是比種種妄想外道所說。不成所成。智者所棄。大慧。如是一切。悉墮二邊。作涅槃想。如是等外道涅槃妄想。彼中都無若生若滅。(魏云。如是虛妄分別涅槃。無人住世間。無人入涅槃。唐云。于此無有若住若出)大慧。彼一一外道涅槃。彼等自論。(魏云。依自心論虛妄分別。唐云。皆依自宗而生妄覺。)智慧觀察。都無所立。(唐云。違背于理。無所成就。)如彼妄想心意來去漂馳流動。(唐云。唯令心意馳散往來。)一切無有得涅槃?wù)摺?/p>
疏曰。外道徧計若我若法以為涅槃。唯屬妄想。從來無性。故無若生若滅。所謂徧計本空。無可生滅也。余可知。
三明涅槃義
大慧。如我所說涅槃?wù)。謂善覺知自心現(xiàn)量。不著外性。(唐云。不取外境。)離于四句。見如實處(唐云。住如實見。)不墮自心現(xiàn)妄想二邊。攝所攝不可得。(唐云。不墮二邊。離能所。┮磺卸攘坎灰娝。(唐云。不入諸量)愚于真實不應(yīng)攝受(唐云。不著真實。)棄舍彼已。得自覺圣法。(唐云。住于圣智所現(xiàn)證法。)知二無我。離二煩惱。凈除二障。永離二死。上上地如來地。(唐云。轉(zhuǎn)修諸地。入于佛地。)如影幻等諸深三昧。(唐云。得如幻等諸大三昧。)離心意意識。說名涅槃。
疏曰。轉(zhuǎn)八識成四智。故云離心意識也。余可知。
四結(jié)成勸誡
大慧。汝等及余菩薩摩訶薩。應(yīng)當(dāng)修學(xué)。當(dāng)疾遠(yuǎn)離一切外道諸涅槃見。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外道涅槃見。各各起妄想。斯從心想生。無解脫方便。愚于縳縳者。(魏云。不離縛所縛。唐云。不至無縛處)遠(yuǎn)離善方便。外道解脫想。解脫終不生。(唐云。妄生解脫想。而實無解脫)眾智各異趣(二作。┩獾浪娡ǎㄎ涸。外道建立法。唐云。外道所成立)彼悉無解脫。愚癡妄想故。一切癡外道。妄見作所作。有無有品論。(唐云。悉著有無論。)彼悉無解脫。凡愚。樂妄想。不聞?wù)鎸嵒。言語三苦本。(二皆作三界本。)真實滅苦因。譬如鏡中像。雖現(xiàn)而非有。于妄想心鏡。愚夫見有二。(唐云。習(xí)氣心鏡中。凡愚見有二)不識心及緣。則起二妄想。(唐云。不了唯心現(xiàn)。故起二分別。)了心及境界。妄想則不生。(唐云。若知但是心。分別則不生。)心者即種種。遠(yuǎn)離相所相。事現(xiàn)而無現(xiàn)。如彼愚妄想。(唐云。如愚所分別。雖見而無見。)三有唯妄想。外義悉無有。妄想種種現(xiàn)。凡愚不能了。經(jīng)經(jīng)說妄想。終不出于名。(魏云。種種異名字。唐云。但是異名字)若離于言說。亦無有所說。(唐云。其義不可得)
疏曰。末偈申明妄想分別。但有名字。本無實體也。余并可知。第二十八重辨涅槃門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卷第三義疏下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卷第四義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經(jīng)
支那沙門蕅益釋智旭疏義
一切佛語心品之四
第二十九如來自性門。(魏云。法身品第七)文分為四。初請。二許。三問。四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唯愿為說三藐三佛陀。我及余菩薩摩訶薩。善于如來自性。自覺覺他(魏云。如來應(yīng)正徧知。惟愿演說自身所證內(nèi)覺知法。以何等法。名為法身。我及一切諸菩薩等。善知如來法身之相。自身及他。俱入無疑。唐云。愿為我說如來應(yīng)正等覺自覺性。令我及諸菩薩而得善巧。自悟悟他)
二許
佛告大慧。恣所欲問。我當(dāng)為汝隨所問說。
三問
大慧白佛言。世尊。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為作耶。為不作耶。(魏云。為作法耶。非作法耶。)為事耶。(二俱云果。)為因耶。為相耶。為所相耶。(魏云。為能見耶。為所見耶。)為說耶。為所說耶。為覺耶。為所覺耶。(魏云。為是智耶。智所覺耶。)如是等辭句。為異為不異(魏云。如來法身。為異耶。為不異耶)
疏曰。梵語多陀阿伽陀。此翻如來。梵語阿羅訶。此翻應(yīng)供。梵語三藐三佛陀。此翻等正覺。亦翻正徧知。乃十號之三也。亦表三德。三德不縱橫并別。不可思議。乃名法身。今問法身。與此作不作等辭句。為異為不異。意欲如來顯出法身離四句故。
四答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三。初總非諸句。二別辨其義。三結(jié)答其問。
今初
佛告大慧。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于如是等辭句。非事。非因。所以者何。俱有過故(魏云。如來應(yīng)正徧知法身之相。如是辭句等。非作法。非不作法。非因。非果。何以故。以二邊有過故。唐云。如來應(yīng)正等覺。非作。非非作。非果。非因。非相。非所相。非說。非所說。非覺。非所覺。何以故。俱有過故)
二別辨其義五。初約事因辨。二約無我等義辨。
三約陰界入辨。四約解脫辨。五約智及爾焰辨。
今初
大慧。若如來是事者;蜃骰驘o常。無常故。一切事應(yīng)是如來。(唐云。若如來是作。則是無常。若是無常。一切作法應(yīng)是如來)我及諸佛。皆所不欲。(魏云。不許此法。唐云。皆不忍可)若非所作者。無所得故。方便則空。同于兔角。槃大之子。以無所有故。(唐云。若非作法。則無體性。所修方便。悉空無益。同于兔角石女之子。非作因成故)大慧。若無事無因者。(唐云。若非因非果)則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則出于四句。四句者。是世間言說。若出四句者。則不墮四句。不墮四句故。智者所取。一切如來句義亦如是;壅弋(dāng)知。
疏曰。先明是作非作之過。后明非因非果之理也。能作為因。所作為果。果體名事。事名為有。有則無常。非作名無。無同兔角。及石女子。如來法身。豈如是哉。全性起修。故非無作。全修在性。故非所作。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故因即非因。大乘果者。諸法實相。故果即非果。非因非果。故非有。而因而果。故非無。不相違。故非亦有亦無。離戲論。故非非有非無。超過四句。名之為出。以四句說之而不犯過。名為不墮。此乃如來法身句義。有智慧者所當(dāng)知也。
二約無我等義辨
如我所說。一切法無我。當(dāng)知此義。無我性是無我。(唐云。以諸法中無有我性。故說無我。)一切法有自性。(唐云。非是無有諸法自性。)無他性。如牛馬(魏云。一切諸法。自身為有。他身為無。如似牛馬)大慧。譬如非牛。馬性。非馬。牛性。(唐云。譬如牛無馬性。馬無牛性。)其實非有非無。彼非無自性。如是大慧。一切諸法。非無自相有自相。但非無我愚夫之所能知。(唐云。無有自相。而非有即有。非諸凡愚之所能知。魏云。愚癡凡夫。不知諸法無我體相。)以妄想故。(唐云。何故不知。以分別故。)如是一切法空。(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自性。(魏云。無體相)當(dāng)如是知。
疏曰。如來常言一切法無我者。正以如來藏性不變隨緣。舉體成一切法。故一切法隨緣不變。當(dāng)體即如來藏。不可喚作實我實法。故說無我。非是無有如來藏性以為諸法之自性也。但只有此如來藏性。更無他性。譬如牛只有牛性。更無馬性。馬只有馬性。更無牛性。約牛。則馬性非有。牛性非無。約馬。則牛性非有。馬性非無。而彼非無自性也。一切諸法。當(dāng)知亦爾。非無如來藏之自相。非有我法之自相。但一切愚夫。由妄想分別。故不知無我如來藏耳。如是常言一切法空。當(dāng)知如來藏不空也。常言一切法無生。當(dāng)知如來藏?zé)o不生也。常言一切法無自性。當(dāng)知如來藏非無自性也。
三約陰界入辨
如是如來與陰。非異非不異。(魏云。如來法身。亦復(fù)如是。于五陰中。非一非異)若不異陰者。應(yīng)是無常。(魏更云。以五陰是所作法故。唐更云。五蘊(yùn)諸法是所作故)若異者。方便則空。(二譯皆無此句。)若二者。應(yīng)有異。如牛角(唐云。若異者。如牛二角。有異不異)相似故不異。長短差別故有異。一切法亦如是。大慧。如牛右角異左角。左角異右角。如是長短種種色各各異。(唐云。長短不同。色相各別)大慧。如來于陰界入。非異非不異。
疏曰。此以人法對辨。而明非異非不異。超出四句。不墮四句也。如來者。假名人也。五陰者。色心法也。若謂如來與五陰定一。則五陰有為生滅。如來亦應(yīng)有為生滅。固不可也。若謂如來與五陰定異。則如來必?zé)o五陰色心。相好智慧皆不可得。僧祗方便豈不唐捐。亦不可也。且如來五陰果若二者。則應(yīng)如牛二角。然牛二角。亦且有異不異。不可言其定異。況如來與五陰乎。意顯五陰展轉(zhuǎn)相辨。已自有異不異。況如來與五陰。可令一向異。一向不異乎。言一切法亦如是者。且如五陰。同名陰故不異。色非受等。受非想等。故有異。十八界。同名界故不異。根非塵等。塵非識等。故有異。十二入。同名入。故不異。眼非耳等。色非聲等。故有異也。
四約解脫辨
如是如來解脫。非異非不異。如是如來以解脫名說。(魏云。如是依解脫故。說名如來法身之相)若如來異解脫者。應(yīng)色相成。色相成故。應(yīng)無常。(魏云。則同色相。則是無常。唐云。色相相應(yīng)。即是無常)若不異者。修行者得相應(yīng)無分別。而修行者見分別。(魏云。則無能證所證差別。而修行者則見能證及于所證。唐云。修行者見。應(yīng)無差別。然有差別)是故非異非不異。
疏曰。如來為能證。解脫為所證。能所無性。故非異。能所宛然。故非不異。言修行見有差別。凡有二義。一即能證所證不二而二義。二即就所證中。有偏圓分滿之不同。如十地證十真如。及金剛般若所謂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也。
五約智及爾焰辨
如是智及爾焰。(魏云。知于可知境界。唐云。智與所知)非異非不異。大慧。智及爾焰非異非不異者。非常非無常。非作非所作。非有為非無為。非覺非所覺。非相非所相。非陰非異陰。非說非所說。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
疏曰。若凡若圣諸心心所見分。皆名為智。若凡若圣諸心心所相分。皆名爾焰。此則收一切法無不盡也。同以自證為體。故非異。施設(shè)二分差別。故非不異。旣本非異不異。則亦本非常與無常。作與所作。乃至本非俱與不俱。是一切法。本皆離四句也。
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故。悉離一切量。(唐云。以是義故。超一切量)離一切量。則無言說。(魏云。但有其名。唐云。唯有言說)無言說。則無生。(魏云。若但有名。彼法不生。唐云。唯有言說故。則無有生)無生。則無滅。無滅。則寂滅(魏云。以不滅故。彼法則如虛空平等。唐云。無有滅故。則如虛空)寂滅。則自性涅槃。自性涅槃。則無事無因。無事無因。則無攀緣。無攀緣。則出過一切虛偽。出過一切虛偽。則是如來(魏云。虛空非因非果。若法非因非果者。彼法則為不可觀察。不可觀察者。彼法過諸一切戲論。若過一切諸戲論者。名如來法身)如來則是三藐三佛陀(唐云。如來即是正等覺體)
疏曰。一切諸法旣離四句。則皆超一切量。但有名言。即非名言。無生無滅。猶如虛空。非果非因。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故曰。一切諸法。無非佛法。墻壁瓦礫。皆是如來清凈法身也。豈可以作非作等詞句辨之耶。二別辨其義竟。
三結(jié)答其問
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離一切根量(魏云。以過一切諸根境界故。唐云。永離一切諸根境界)
疏曰。重言佛陀者。意明正徧知覺之覺體也。眾生迷此覺體。舉體幻成諸根境界。所謂不變隨于染緣也。如來悟此諸根境界隨緣不變。當(dāng)體即是覺體。不可局以諸根境界。是故于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根為能照。亦為所照。境為所照。亦為能照。所謂不變隨于凈緣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悉離諸根量。無事亦無因。(魏云。離諸法及根。非果亦非因。)已離覺所覺。亦離相所相。陰緣等正覺。一異莫能見。亦無有見者。云何而分別。非作非不作。非事亦非因。非陰非在陰。亦非有余雜(魏云。非陰非離陰。亦不在余處。唐云。非蘊(yùn)非不蘊(yùn)。亦不離余物)亦非有諸性。如彼妄想見(唐云。非有一法體。如彼分別見。)當(dāng)知亦非無。此法法亦爾(唐云。亦復(fù)非是無。諸法性如是)以有故有無。以無故有有。(唐云。待有故成無。待無故成有。)若無不應(yīng)受。若有不應(yīng)想(魏云。是故不說無。亦不得說有。唐云。無旣不可取。有亦不應(yīng)說)或于我非我。言說量留連。(唐云。不了我無我。但著于語言。)沉溺于二邊。自壞壞世間。解脫一切過。正觀察我通。(唐云。若能見此法。則離一切過。)是名為正觀。不毀大導(dǎo)師。
疏曰。初一偈。頌前總非諸句。次二偈。超頌約陰等辨。次二偈。追頌約無我辨。次一偈。訶迷者之失。后一偈。贊悟者之得也。非陰者。非與陰一也。非在陰者。非與陰異也。亦非有余雜者。當(dāng)體法界。法界無外。故非有余。法界無余。故非有雜也。余對二譯可解。第二十九如來自性門竟。
第三十不生不滅門二。初正明不生不滅義。二約外道以辨差別。
初中三。初因問略答。二重問許宣。三正為廣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修多羅攝受不生不滅。又世尊說。不生不滅。是如來異名。云何世尊。為無性故說不生不滅。為是如來異名(唐云。不生不滅。此則無法。云何說是如來異名)佛告大慧。我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有無品不現(xiàn)(魏問云。而佛如來常說諸法不生不滅。以離建立有無法故。唐問云。如世尊說。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當(dāng)知此則墮有無見。)
疏曰。尋常修多羅中。每言諸法如幻如夢。本無生滅。則不生不滅。乃諸法無性義耳。而又云是如來異名。故疑而問之也。今之略答。據(jù)二譯乃是問辭而旨各有異。魏以如來常說不生不滅。本離建立有無法故。不應(yīng)指為如來異名。唐以若說不生不滅為無性。仍墮無見。若說不生不滅為如來異名。仍墮有見。宋則答以不生不滅。本超有無。故雖顯性而非無。雖是如來異名。而非有也。
二重問許宣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則攝受法不可得(魏云。此不得言一切法)一切法不生故。(唐云。若法不生。則不可取。無有少法。誰是如來)若名字中有法者。惟愿為說(魏云。若依余法有此名者。世尊應(yīng)為我說)
疏曰。一切法旣不生矣。安有一切法可取。旣無法可取。何得是如來異名。若是如來異名。名下必應(yīng)有義。畢竟指何法義。名為不生不滅耶。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dāng)為汝分別解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二重問許宣竟
三正為廣答三。初直明所說離過。二廣顯如來異名。三詳辨言義差別。
今初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非無性。亦非不生不滅攝一切法。亦非待緣故不生不滅。亦非無義。(魏云。如來法身。非是無物。亦非一切法不生不滅。亦不得言依因緣有。亦非虛妄說不生不滅。唐云。我說如來。非是無法。亦非攝取不生不滅。亦不待緣。亦非無義)大慧。我說意生法身如來名號。彼不生者。一切外道聲聞緣覺七住菩薩。非其境界。(魏云。我常說言不生不滅者。名意生身如來法身。非諸外道聲聞辟支佛境界故。住七地菩薩。亦非境界。唐云。我說無生即是意生法身別異之名。一切外道聲聞獨覺七地菩薩。不了其義)大慧。彼不生即如來異名。
疏曰。如來非無性。破其以無性為不生不滅也。亦非不生不滅攝一切法。破其攝受法不可得也。亦不待緣。破其名字中別有法也。亦非無義。破其轉(zhuǎn)計有名無義也。此中非不生不滅攝一切法句。意稍難解。今當(dāng)釋之。蓋一切法。生本不生。滅本不滅。所謂性真常中。求于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即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妙真如性。即是如來法身異名。非謂果有一切諸法。而更以不生不滅攝取之也。夫無性故言不生不滅者。因緣即空意也。意生身名不生不滅者。即假意也。法身名不生不滅者。即中意也。意生身雖有三相。乃相似三觀所成。未證中故。束之為假。法身雖具三德。乃分證圓融之體。體不二故。束之為中。一切外道。未知即空。安知假中。聲聞緣覺及通教七地菩薩。雖知于空。未見不空。故亦非其境界也。言七住者。約最鈍根。須至八地。方能受接故也。
二廣顯如來異名三。初舉譬。二示法。三帖合。
今初
大慧。譬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如是等諸物。一一各有多名。(魏云。譬如釋提桓因。帝釋。王。不蘭陀羅。手。抓。身。體。地。浮彌。虛空。無礙。如是等種種名號。名異義一。唐云。譬如帝釋。地及虛空。乃至手足。隨一一物。各有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二皆作體。)亦非無自性(唐云。亦非無體)
疏曰。如天帝釋。有千名字。又如手。亦名抓。身。亦名體。地。亦名為浮彌。虛空。亦名無礙。世間一物有多名者。不可勝舉。其名雖多。其體非多。亦非無體。當(dāng)知如來法身。亦如是也。
二示法
如是大慧。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祗百千名號。
疏曰。娑呵。亦云索訶。亦云娑婆。此翻堪忍。乃釋迦如來所統(tǒng)三千大千世界之總名也。在世界種第十三佛剎微塵數(shù)重。有十三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所共圍繞。具如華嚴(yán)經(jīng)中所明。其中眾生。忍諸煩惱。忍作諸業(yè)。忍受眾苦。故名堪忍。又佛菩薩以大忍力度脫眾生。故名堪忍也。阿僧祗。此翻無數(shù)。
愚夫悉聞。各說我名。而不解我如來異名(唐云。諸凡愚人。雖聞雖說。而不知是如來異名)大慧;蛴斜娚。知我如來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覺者。有知導(dǎo)師者。有知廣導(dǎo)者。有知一切導(dǎo)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毗紐者。(此云大力)有知自在者。有知勝者。有知迦毗羅者。(城名。佛生彼城。因名迦毗羅仙。)有知真實邊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主者。有知無生者。有知無滅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諦者。有知實際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wù)。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無相者。有知解脫者。有知道者。有知意生者。
疏曰。此略舉三十三名。以例其余也。魏有四十六名。唐有五十名。并可例思。不煩廣解。
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祗百千名號。不增不減。此及余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入。(唐云。于此及余諸世界中。有能知我如水中月。不入不出。)彼諸愚夫不能知我。墮二邊故。(唐云。但諸凡愚心沒二邊。不能解了)
疏曰。不增不減者。一切名字性。即一名字性。故不增。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性。故不減也。法身住畢竟空。譬如滿月。隨諸眾生心水清凈。則現(xiàn)其影。此所現(xiàn)影。不離如來法身。故不出。不離眾生心水。故不入。不出不入。即是非有非無。彼諸愚夫;蛴嬓耐庥蟹;蛴嫹馃o體相。故不能知法身不生不滅義也。
然悉恭敬。供養(yǎng)于我。而不善解知辭句義趣。不分別名。不解自通。計著種種言說章句。于不生不滅作無性想(魏云。而不善解名字句義。取差別相不能自知執(zhí)著名字故。虛妄分別不生不滅。名為無法。唐云。而不善解名字句義。執(zhí)著言教昧于真實。謂無生無滅。是無體性)
疏曰。然悉恭敬供養(yǎng)于我者。釋成雖聞雖說也。而不善解等者。釋成不知是如來異名也。不分別名者。不能了別名所詮義也。不解自通者。不知法身人人本具。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二示法竟。
三帖合
不知如來名號差別。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不解自通會歸終極。于一切法。隨說計著(魏云。以不能決定名號真實。隨順名字音聲取法。亦復(fù)如是。唐云。以信言教。昧于真實。于一切法。如言取義)
疏曰。若知本有法身。與佛平等。則言言見諦。字字歸宗。乃為會歸終極。所謂決定名號之真實義也。由其不知一切名號。唯以詮顯法身為所歸極。故聞不生不滅。便作無性計著。如聞不蘭陀羅。便謂非帝釋耳。二廣顯如來異名竟。
三詳辨言義差別五。初破癡計。二顯善說。三勸依義。四誡隨說計著。五勸親近多聞。
今初
大慧。彼諸癡人。作如是言。義如言說。義說無異。所以者何。謂義無身故(魏云。以義無體相故。)言說之外。更無余義。惟止言說(唐云。是人不了言音自性。謂言即義。無別義體。)大慧。彼惡燒智(魏云。彼愚癡人。唐云。彼人愚癡)不知言說自性。不知言說生滅。義不生滅。大慧。一切言說。墮于文字。義則不墮。離性非性故。無受生。亦無身(二俱云。離有離無故。無生無體故)
疏云。言說音聲。乍生乍滅。耳識可得而聞。意識可得而緣。故癡人計以為有。法身實義。非有非無。不生不滅。不墮分別妄識境界。故癡人計以為無。不知無生則無所不生。無體則無所不體也。
二顯善說又二。初明說即不說。二明無說而說。
今初
大慧。如來不說墮文字法。文字有無不可得故。除不墮文字(唐云。唯除不墮于文字者。魏云。如來說法。依自聲說。不見諸字是有無故。不著名字)大慧。若有說言。如來說墮文字法者。此則妄說。(魏云。若人執(zhí)著名字說者。彼人不名善說法者。唐云。若人說法墮文字者。是虛誑說)法離文字故(唐云。諸法自性離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諸佛及諸菩薩。不說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離文字故。
疏曰。契會法身。則語言道斷。心行處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故不墮文字。又文字亦即法身舉體所成。法身外之文字非有。即法身之文字非無。所以終日說而無說。名為不墮文字之妙說也。世人不達(dá)實義。強(qiáng)構(gòu)篇章。種種杜撰。莊飾文詞。皆是虛誑妄說。不知諸法離文字故。不知諸佛菩薩所說所答。依自證法及本住法。非有一字可增減故。是故三世如來。一切菩薩。皆是述而不作者也。今之競為險句以圖出格者?芍^不知而作之者矣。哀哉。
二明無說而說
非不饒益義說(唐云。非不隨義而分別說。)言說者。眾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說一切法者。教法則壞。(魏云。法輪斷滅。)教法壞者。則無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若無者誰說。為誰。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莫著言說。隨宜方便。廣說經(jīng)法。(唐云。應(yīng)不著文字。隨宜而說)以眾生希望煩惱不一故。我及諸佛為彼種種異解眾生而說諸法。令離心意意識故。不為得自覺圣智處。(唐云。我及諸佛。皆隨眾生煩惱解欲種種不同。而為開演。令知諸法自心所見。無外境界。舍二分別。轉(zhuǎn)心意識。非為成立圣自證處)
疏曰。法離文字。本無可說。而眾生妄想分別。各各希望樂欲不同。見愛煩惱受病亦別。若不以四悉檀隨宜為說。何由令其舍二分別。轉(zhuǎn)識成智耶。若已得自覺圣智處者。何勞更為說法。又自覺圣智處。本自成立。何須以言說成立也。此無說之說。方為上順佛意。下隨群機(jī)。臨濟(jì)所謂我宗無語句。亦無一法與人。此之謂也。不同今人杜撰穿鑿。強(qiáng)構(gòu)詞章。以炫新異也。二顯善說竟。
三勸依義
大慧。于一切法無所有。覺自心現(xiàn)量。離二妄想諸菩薩摩訶薩。依于義。不依文字。
疏曰。于一切法等三句。依魏唐二譯。皆屬上文。為令眾生知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現(xiàn)。心外無有。離于能所二妄分別。故說諸法。今旣在此。則二十二字。應(yīng)作一句讀之。謂諸菩薩。旣知一切法皆無所有。唯是自心所現(xiàn)。離二妄想。則能依義不依文也。
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壞第一義。亦不能覺他。墮惡見相續(xù)而為眾說。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唐云。依文字者。墮于惡見。執(zhí)著自宗而起言說。不能善了一切法相文詞章句。旣自損壞。亦壞于他。不能令人心得悟解)
疏曰。此先明依文之失也。諸佛菩薩以義定名。故萬無一失。末世鈍根以名定義。則萬無一得。故云自壞第一義。亦不知法相地位及章句也。
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達(dá)章句。具足性義。(唐云。若能善知一切法相。文辭句義。悉皆通達(dá)。)彼則能以正無相樂而自娛樂。平等大乘建立眾生。大慧。攝受大乘者。則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唐云。若能令他安住大乘。則得一切諸佛聲聞緣覺及諸菩薩之所攝受)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wù)摺t攝受一切眾生(唐云。若得諸佛聲聞緣覺及諸菩薩之所攝受。則能攝受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者。則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則佛種不斷。佛種不斷者。則能了知得殊勝入處(唐云。則得勝妙處)知得殊勝入處菩薩摩訶薩。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F(xiàn)眾色像。通達(dá)眾生形類。希望煩惱諸相。如實說法。(唐云。菩薩生勝妙處。欲令眾生安住大乘。以十自在力。現(xiàn)眾色像。隨其所宜。演真實法)如是者不異。如實者不來不去相。一切虛偽息。是名如實(唐云。真實法者。無異無別。不來不去。一切戲論。悉皆息滅)
疏曰。此正明依義之得也。一切法者。權(quán)實法也。一切地者。權(quán)實位也。一切相者;瘍x化法。五時通別。乃至轉(zhuǎn)接同會借。兼但對帶純。種種諸相狀也。通達(dá)章句者。以義定名也。具足性義者。因語顯義也。自娛樂者。自覺也。建立眾生者。覺他也。大乘是諸佛圣人之所護(hù)念。故唐譯云。得所攝受。一切諸佛圣人皆從大乘而出。故今經(jīng)云攝受諸佛等也。殊勝入處。即自覺圣智境界。十自在力。即是處非處等十智力也。余皆可知。三勸依義竟。
四誡隨說計著
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應(yīng)攝受隨說計著。(唐云。不應(yīng)如言執(zhí)著于義)真實者。離文字故。(魏云。以一切法無文字故。)大慧。如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觀指。不得實義。(唐云。小兒觀指。不觀于物。)如是愚夫。隨言說指。攝受計著。至竟不舍終不能得離言說指第一實義。(唐云。愚癡凡夫。亦復(fù)如是。隨言說指而生執(zhí)著。乃至盡命。終不能舍文字之指。取第一義。)大慧。譬如嬰兒。應(yīng)食熟食。不應(yīng)食生。若食生者。則令發(fā)狂。(唐云。有人不解成熟方便而食生者。則復(fù)狂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魏云。要須次第乃至炊熟。方得成食。)大慧。如是不生不滅。不方便修。則為不善。是故應(yīng)當(dāng)善方便修。莫隨言說。如視指端。(魏更有云。執(zhí)著名字言得義者。如彼癡人不知舂炊。啖文字谷。不得義食。)是故大慧。于真實義。當(dāng)方便修。真實義者。微妙寂靜。是涅槃因。言說者。(與)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
疏曰。言說如指。義如所指之物。若但觀指。決不得物。若執(zhí)言說。終不得義。此為依文解義者言也。不生不滅法身。名為性德。全性起修。以修顯性。方證涅槃。譬如生榖須舂且炊。方可資身養(yǎng)命。癡人聞?wù)f法身不生不滅。執(zhí)性廢修。如食生谷?駚y成病。此為虛妄承當(dāng)者言也。然此虛妄承當(dāng)。亦是執(zhí)著宗門現(xiàn)成語句。亦猶之乎視指端耳。是故若教若宗一切言說。與妄想合。皆能招感生死苦也。
五勸親近多聞
大慧。真實義者。從多聞?wù)叩。大慧。多聞(wù)。謂善于義。非善言說。善義者。不隨一切外道經(jīng)論。(唐云。惡見)身自不隨。亦不令他隨。是則名曰大德多聞。(魏云。是名多聞。有義方便。唐云。是則名曰于義多聞。)是故欲求義者。當(dāng)親近多聞。所謂善義。與此相違。計著言說。應(yīng)當(dāng)遠(yuǎn)離。
疏曰。善于義者。則知文字非有非無。必善言說。若但善言說。則是口耳糟粕。何嘗得義。所以內(nèi)外邪正不能辨。偏圓權(quán)實不能分?v令學(xué)富五車。不可依也。初正明不生不滅義竟。
二約外道以辨差別二。初難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顯示不生不滅。無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滅。(魏云。外道亦說諸因不生不滅。唐云。外道亦說作者不生不滅)世尊亦說虛空。非數(shù)緣滅。及涅槃界。不生不滅。世尊外道說因生諸世間。(魏云。外道亦說依諸因緣。生諸眾生。唐云。外道亦說作者因緣。生于世間)世尊亦說無明愛業(yè)妄想為緣。生諸世間。彼因此緣。名差別耳。(唐云。俱是因緣。但名別耳。)外物因緣亦如是。世尊與外道論。無有差別。(外道說言)微塵。勝妙。自在。眾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滅。世尊亦說一切性(二云諸法)不生不滅(若)有(若)無(皆)不可得。外道亦說四大不壞。自性不生不滅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諸趣。不舍自性。世尊所說。亦復(fù)如是。(魏云。外道分別諸大。如來亦爾。分別諸大。唐云。世尊分別。雖稍變異。一切無非外道已說)是故我言無有奇特。唯愿世尊為說差別。所以奇特勝諸外道。(魏云。若不同者。如來應(yīng)說有所異相。若有異相。當(dāng)知不同外道所說。唐云。若有不同。愿佛為演。有何所以。佛說為勝)若無差別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滅故。(唐云。若無別異。外道即佛。以其亦說不生滅故。)而世尊說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無有是處。如向所說。一世界中應(yīng)有多佛。無差別故。
疏曰。此正執(zhí)文難義。欲令世尊以義定文也。若但依文解義。則外道說作者諸因不生不滅。世尊亦說三無為法不生不滅。外道說作者因緣生諸世間。世尊亦說無明愛業(yè)因緣生諸世間。外道說外物因緣。世尊亦假說泥瓶種芽等外物因緣。外道說九物不生不滅。世尊亦說一切法性不生不滅。外道說四大自性不壞。世尊亦有時分別四大自性。是則全無差別。外道亦可名佛矣。不幾一世界中有多佛乎。言九物者。一時。二方。三虛空。四微塵。五四大種。六大梵。七勝妙。八自在。九眾生主也。
二答釋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佛告大慧。我說不生不滅。不同外道不生不滅。所以者何。彼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變相。(魏云。諸外道說。有實有體性不生不變相。唐云。外道所說。有實性相不生不變)我不如是墮有無品。大慧。我者。離有無品。離生滅。(唐云。我所說法。非有非無。離生離滅。)非性非無性。如種種幻夢現(xiàn)故。非無性。云何無性。謂色無自性相攝受(唐云。云何非無。如幻夢色。種種見故。云何非有。色相自性非是有故。)現(xiàn)不現(xiàn)故。攝不攝故。以是故一切性無性非無性。(唐云。見不見故。取不取故。是故我說一切諸法。非有非無。)但覺自心現(xiàn)量。妄想不生。安隱快樂。世事永息。(唐云。若覺唯是自心所見。住于自性。分別不生。世間所作。悉皆永息。)愚癡凡夫。妄想作事。非諸圣賢。(唐云。分別者。是凡愚事。非賢圣耳)不實妄想。如乾闥婆城及幻化人。(唐云。妄心分別不實境界。如乾闥婆城;盟魅耍┐蠡邸H缜Y婆城。及幻化人。種種眾生商賈出入。愚夫妄想謂真出入。而實無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唐云。譬如小兒見乾闥婆城。及以幻人商賈出入。迷心分別。言有實事)如是大慧。愚癡凡夫。起不生不滅惑。彼亦無有有為無為。如幻人生。其實無有若生若滅。性無性無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離于生滅(唐云。凡愚所見生與不生。有為無為。悉亦如是。如幻人生。如幻人滅。幻人其實不生不滅。諸法亦爾。離于生滅。)愚癡凡夫墮不如實。起生滅妄想。非諸圣賢。(唐云。凡夫虛妄起生滅見。非諸圣人。)不如實者。不爾如性自性。妄想亦不異若異。(唐云。言虛妄者。不如法性。起顛倒見。)妄想者。計著一切性自性。不見寂靜。(唐云。顛倒見者。執(zhí)法有性。不見寂滅。)不見寂靜者。終不離妄想。(唐云。不能遠(yuǎn)離虛妄分別。)是故大慧。無相見勝。非相見。相見者。受生因故。不勝。大慧。無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滅。我說涅槃。(唐云。若無有相。則無分別。不生不滅。則是涅槃。)大慧。涅槃?wù)。如真實義見。(唐云。見如實處。)離先妄想心心數(shù)法。(唐云。舍離分別心心所法。)逮得如來自覺圣智。我說是涅槃。
疏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妄計心外有法。故執(zhí)之則有。核之則無。世尊所說不生不滅。了知唯心所現(xiàn)。生即無生。故非有。滅亦無滅。故非無。譬如幻夢。有種種現(xiàn)。故非無。無實外色。故非有。又現(xiàn)則非無。不現(xiàn)非有。攝則非無。不攝非有。譬如干城化人。生非實生。滅非實滅。生滅有為。旣皆不實。則不生不滅名無為法。又豈別有實哉。言妄想亦不異若異者。不達(dá)法性而起顛倒妄想。妄想無性。如依水起波。故不異性水不動。妄想波動。故若異也。只此妄想顛倒。于性空寂靜體中。執(zhí)有性自性故。所以終不見寂靜耳。言無相見勝者。無生滅相見。無不生滅相見。無二邊相見。無中道相見。所以一切分別妄想不起。妄想不起。則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名為涅槃。了此本來常寂滅相者。名為自覺圣智。豈同外道所計九物不生滅耶。
二偈頌二。初正頌前義。二重申問答。
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滅除彼生論。建立不生義。(魏云。為遮生諸法。建立無生法。唐云。為除有生執(zhí)。成立無生義)我說如是法。愚夫不能知。一切法不生。無性無所有。(魏云。亦不得言無。唐云。亦非是無法)犍闥婆幻夢。有性者無因。(魏云。諸法無因有。唐云。雖有而無因)不生無自性。何因空當(dāng)說。(魏云。諸法空無相。云何為我說。唐云?諢o生無性。云何為我說)以離于和合。覺知性不現(xiàn)。(二云。離諸和合緣。智慧不能見)是故空不生。我說無自性。((魏云。以空本不生。是故說無體)謂一一和合。性現(xiàn)而非有。(魏云。見物不可得。唐云。雖現(xiàn)而非有)分析無和合。非如外道見。(魏云。非外道所見。和合不可得)夢幻及垂發(fā)。野馬犍闥婆。世間種種事。無因而相現(xiàn)(唐云。無因而妄現(xiàn)。世事皆如是。)折伏有因論。申暢無生義。申暢無生者。法流永不斷。(唐云。無生義若存。法眼恒不滅。)熾然無因論?植乐T外道(唐云。我說無因論。外道咸驚怖)
疏曰。佛說無生。為破執(zhí)有生耳。非建立不生宗也。而愚夫不知。妄以不生作無性解。豈知所謂一切法不生者。非直無性而已。無性亦無所有。不得偏言是無。譬如干城幻夢。雖現(xiàn)似有。實無他因也。次更征云。我何因而說諸法不生空無性耶。以其因緣和合。虛妄有生。若離諸和合緣。則智慧觀察決不能見。是則空本不生。故說無體性耳。須知正和合而現(xiàn)時。當(dāng)體非有不同外道分析和合之后。方云不可得也。試觀夢幻及垂發(fā)等無因妄現(xiàn)。則凡世間諸事。莫不皆然。所以折伏外道邪因緣論。申暢正法生即無生之義。此無生義。是正法流。是正法眼。故外道聞必驚怖。如獅子吼。百獸腦裂也。
二重申問答四。初問。二答。三再問。四再答。
今初
爾時大慧以偈問曰。云何何所因。彼(唐作復(fù))以何故生。于何處和合。而作無因論。
疏曰。此承上文夢幻垂發(fā)等無因相現(xiàn)而疑問也。故曰。此事云何。何所因而有夢幻等事。復(fù)以何故而見夢幻等生。此一一和合。畢竟于何處和合而佛乃作無因論耶。
二答
爾時世尊。復(fù)以偈答。觀察有為法。非無因有因。彼生滅論者。所見從是滅。
疏曰。此明佛破外道邪因。說無因論。乃由觀察三界諸有為法。自心所現(xiàn)。故非無因。心外無法。故非有因。心生。則當(dāng)處法生。其生也無來處。心滅。則隨處法滅。其滅也無去處。故令彼生滅論者所見和合之相。從是得永滅也。
三再問
爾時大慧。說偈問曰。云何為無生。為是無性耶。(唐云。為無故不生)為顧視諸緣。有法名無生。(唐云。為待于眾緣)名不應(yīng)無義。(唐云。為有名無義)唯為分別說。(唐云。愿為我宣說)
疏曰。此以三意難無生之名也。一者無性故不生耶。則如龜毛兔角。故不可也。二者顧待諸緣而不生耶。則如焦芽敗種。亦不可也。三者名為無生實無義耶。則成虛誑戲論尤不可也。得此三難。而如來無生妙旨。乃可申暢矣。
四再答
爾時世尊。復(fù)以偈答。非無性無生。(唐云。非無法不生)亦非顧諸緣。非有性而名。(唐云。亦非以待緣。非有物而名。)名亦非無義。
疏曰。此先總拂其所問之非也。
一切諸外道。聲聞及緣覺。七住非境界。是名無生相。
疏曰。此顯中道法身。乃名無生。故外道著有。三乘證空。皆非其境界也。
遠(yuǎn)離諸因緣。亦離一切事。(唐云。無有能作者)唯有微心住。(魏云。說建立唯心。唐云。唯心所建立)想所想俱離。(唐云。能所分別離)其身隨轉(zhuǎn)變。(魏云。轉(zhuǎn)身依正相。唐云。如是轉(zhuǎn)所依)我說是無生。無外性無性。(魏云。外非實無實。唐云。外物有非有)亦無心攝受。(唐云。其心無所。⿺喑磺幸。我說是無生。如是無自性?盏葢(yīng)分別(唐云?諢o性等句。其義皆如是)非空故說空。無生故說空。
疏曰。此正明唯心。乃無生實義也。旣云唯心。則遠(yuǎn)離心外因緣。亦離作者之事。亦無能所分別。亦能證得轉(zhuǎn)依。亦不攝取心外有性無性諸見。故名無生。亦名無性。亦名為空。無生故空。此空非斷空。真空即是中道第一義諦。無生故無性。此無性非斷無。無性即是一切法之實性。乃申明非無性無生之旨也。
因緣數(shù)和合。則有生有滅。(唐云。因緣共集會。是故有生滅。)離諸因緣數(shù)。無別有生滅。(唐云。分散于因緣。生滅則無有。)舍離因緣數(shù)。更無有異性。若言一異者。是外道妄想。(魏云。離因緣無法。離和合無得。外道妄分別。而見有一異)有無性不生。非有亦非無。除其數(shù)轉(zhuǎn)變。是悉不可得。(唐云。有無不生法。俱非亦復(fù)然。唯除眾緣會。于中見起滅)但有諸俗數(shù)。展轉(zhuǎn)為鉤鏁。離彼因緣鏁。生義不可得。(唐云。隨俗假言說。因緣遞鉤鎖。若離因緣鎖。生義不可得。)生無性不起。離諸外道過。但說緣鉤鏁。凡愚不能了。(唐云。我說唯鉤鎖。生無故不生。離諸外道過。非凡愚所了)
疏曰。此明迷于中道佛性。舉體妄成十二因緣。若知十二因緣生即無生。則見中道佛性也。由此唯心十二因緣虛妄和合。故于無生滅中見有生滅。若知因緣性空。不妄集會則生滅當(dāng)體寂滅。譬如目瞖旣盡。空華自亡。是故除此唯心因緣之外。更無有異性可得。若妄計有一性及異性者。皆是外道邪分別耳。是故亦非有性生一切法。亦非無性生一切法。亦非非有非無性生一切法。但是唯心十二因緣轉(zhuǎn)變。見有生滅。除此數(shù)之轉(zhuǎn)變。則生滅悉皆不可得矣。然此十二數(shù)之轉(zhuǎn)變。不過隨俗假說。以其唯心起惑。唯心造業(yè)。唯心感苦。不了苦即唯心。復(fù)起諸惑。故說展轉(zhuǎn)互為鉤鏁。離彼唯心惑業(yè)苦鏁。安有生義可得。旣是唯心鉤鏁。心外無法故生即無性。緣起不起。離諸外道斷常有無等過而三界凡夫。二乘愚昧。皆悉不能了也。
若離緣鉤鏁。別有生性者。是則無因論。破壞鉤鏁義。
疏曰。此破外道所計邪因。即是無因也。若離唯心緣起鉤鏁。別計有微塵自在等為生性者。是則異因生于異果。一切諸法。不從正因緣生。反為無因論。而壞鉤鏁義矣。
如燈顯眾像。鉤鏁現(xiàn)若然。是則離鉤鏁。別更有諸性。
疏曰。此破外道轉(zhuǎn)計也。外道計云。一切諸法。雖各有性。亦待鉤鏁方顯。譬如闇?zhǔn)抑形。須燈乃照。此仍不壞鉤鏁義也。佛故牒云。此則離于因緣鉤鏁。別更有諸法性。譬如燈外別有物矣。下乃破之。
無性無有生。如虛空自性。若離于鉤鏁;蹮o所分別。(魏云。生法本無體。自性如虛空。離鉤鏁求法。愚人無所知。唐云。無生則無性。體性如虛空。離鉤鏁求法。愚夫所分別)
疏曰。此正顯因緣鉤鏁之外。別無有法。以破妄計也,F(xiàn)見世間諸法。不藉因緣。則不能生。旣本無性而無有生。則其自性猶如虛空。云何可說先有諸法性耶。是故離因緣鉤鏁而求法者。乃愚昧無知而妄分別。非智慧者所分別也。此上皆申明亦非顧諸緣。非有性而名之旨也。
復(fù)有余無生。賢圣所得法。彼生無生者。是則無生忍。若使諸世間。觀察鉤鏁者。一切離鉤鏁。從是得三昧。(唐云。一切諸世間。無非是鉤鏁。若能如是解。此人心得定)
疏曰。此下乃申明名亦非無義之旨也。十二緣生。本自無生。此無生之理。乃性德法身也。觀察鉤鏁。知其生即無生。安住忍可而入三昧。名為無生法忍。此乃以修顯性。證得意生及分滿法身。方是名下之實義也。
癡愛諸業(yè)等。是則內(nèi)鉤鏁。鉆燧泥團(tuán)輪。種子等名外。
疏曰。癡。即發(fā)業(yè)無明。能引支也。愛。即潤生無明。能生支也。諸業(yè)。即行及取有支也。等者。等取識名色六入觸受所引五支。并生老死所生二支也。以執(zhí)受故。名之為內(nèi)。俗諦中之實法也。贊燧因緣而生于火;馃o自性。泥團(tuán)輪等因緣而生于器。器無自性。種子水土等緣而生于芽。芽無自性。以不執(zhí)受。名之為外。俗諦中之假說也。三界依正。唯此內(nèi)外假實因緣所生。生即無生。以四性推簡不可得故如此觀察。則鉤鏁性離。能證無生忍也。
若使有他性。而從因緣生。彼非鉤鏁義。是則不成就。(唐云。若云有他法。而從因緣生。離于鉤鏁義。此則非教理)
疏曰。若所引所生。果自有性。何藉能引能生。若器芽等。果自有性。何藉泥團(tuán)種子。又設(shè)有勝性自在等。能生內(nèi)外諸法。亦何藉內(nèi)外因緣。是故離鉤鏁義。則教理不成就也。
若生無自性。彼誰為鉤鏁。(唐云。生法若非有。彼誰為因緣。)展轉(zhuǎn)相生故。當(dāng)知因緣義。
疏曰。外道不計實有。便計斷無。前巳破其計有他性。今更破其計無自性也;髽I(yè)苦三。展轉(zhuǎn)相生。故名十二因緣鉤鏁。豈無唯心之自性哉。
堅濕暖動法。凡愚生妄想。離數(shù)無異法。是則說無性。(魏云。離鎖更無法。是故說無體。唐云。但緣無有法。故說無自性)
疏曰。此更破凡愚妄計四大為能生也。凡愚妄想分別。謂堅是地性。濕是水性。暖是火性。動是風(fēng)性。不知茍離十二因緣鉤鏁。豈復(fù)有地水火風(fēng)可得。故說四大無自體性。皆唯心耳。何能生諸法哉。
如醫(yī)療眾病。無有若干論。(唐云。其論無差別)以病差別故。為說種種治。(唐云。方藥種種殊)我為彼眾生。破壞諸煩惱。知其根優(yōu)劣。為彼說度門。(唐云。演說諸法門)非煩惱根異。而有種種法。唯說一乘法。是則為大乘。(唐云。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
疏曰。此釋疑也。疑曰。若以所證法身名無生者。二乘七住非其境界。何故平日又說三乘諸教耶。釋曰。譬如醫(yī)論。唯以除病復(fù)元為要。而病有差別。則方藥暫殊。如來亦爾。唯為一大事因緣。出世說法。而根有優(yōu)劣。故權(quán)說三乘。若至煩惱破時。究竟唯一大乘八正道耳。圓八正道。收一切佛法皆盡。即無生法身之體相也。第三十不生不滅門竟。
第三十一辨無常門。(魏云。無常品第八)文分為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fù)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起無常妄想。世尊亦說一切行無常。是生滅法。此義云何。為邪為正。為有幾種無常。
疏曰。前以不生不滅與外道辨異。今更以無常與外道辨異也。無常之名似同。無常之義有異。云何為邪。云何為正。若邪若正。凡有幾種。皆不可不辨也。
二答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示外計。二示佛法。
初又三。初標(biāo)。二釋。三結(jié)斥。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種無常。非我法也。何等為七。彼有說言。作已而舍。(唐云。始起即舍。)是名無常。(唐更云。生已不生。無常性故)有說形處壞。是名無常。有說即色是無常。有說色轉(zhuǎn)變中間。(唐云。色之轉(zhuǎn)變。)是名無常。無間自之散壞。(唐云。一切諸法相續(xù)不斷。能令變異。自然歸滅。)如乳酪等轉(zhuǎn)變。中間不可見。無常毀壞一切性轉(zhuǎn)。(唐云。猶如乳酪前后變異。雖不可見。然在法中壞一切法。)有說性無常。(唐云。物無常)有說性無性無常。(唐云。有說物無物無常)有說一切法不生無常人一切法(唐云。有說不生無常。徧住一切諸法之中)
疏曰。據(jù)佛法中。無常名為不相應(yīng)行。是假非實。以有為法。生已必滅。故名無常。言其無物能常住耳。非別有一物。名之為無常也。外道七種無常。情計雖別。總認(rèn)無常以為有法。故云非我法也。
二釋為七。而不次第。初釋第六性無性無常。二釋第七不生無常。三釋第五性無常。四釋第一作已而舍無常。五釋第二形處壞無常。六釋第三即色是無常。七釋第四色轉(zhuǎn)變中間是名無常。
今初
大慧。性無性無常者。謂四大及所造自相壞。四大自性不可得不生(唐云。物無物無常者。謂能造所造。其相滅壞。大種自性。本來無起)
疏曰。外道妄計四大為能造。種種諸物為所造。能造所造。皆有壞滅。而先天無形之四大自性。則本來不生。以不生故。名之為常。以壞滅故。名為無常。不知心外無四大自性。不知心外無能造所造也。
二釋第七不生無常
彼不生無常者。非常無常一切法有無不生。(唐云。謂常與無常有無等法。如是一切皆無有起)分析乃至微塵不可見。是不生義。非生。(唐云。乃至分析至于微塵。亦無所見。以不起故。說名無生)是名不生無常相。若不覺此者。墮一切外道生無常義。
疏曰。外道計不生無常入一切法。故佛破云。非可謂常與無常有無等法。皆有不生無常徧入其中也。若以一切諸法分析乃至微塵不可見。是不生義。非生。遂計此名為不生無常相者。則分析時。方有無常相生。正墮生無常義。何名不生無常耶。夫常與無常有無等法。并是自心現(xiàn)量。非生非不生。非常非無常。又何容妄計有不生無常耶。
三釋第五性無常
大慧。性無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無常性。(唐云。有物無常者。謂于非常非無常處。自生分別)所以者何。謂無常自性不壞。大慧。此是一切性無性無常事。除無常。無有能令一切法性無性者。(唐云。其義云何。彼立無常自不滅壞。能壞諸法。若無無常壞一切法。法終不滅成于無有。)如杖瓦石。破壞諸物。(唐云。如杖槌瓦石。能壞于物而自不壞。此亦如是)現(xiàn)見各各不異。是性無常事。非作所作有差別。此是無常此是事。(唐云。大慧,F(xiàn)見無常與一切法。無有能作所作差別。云此是無常。此是所作)作所作無異者。一切性常。(唐云。無差別故。能作所作應(yīng)俱是常)無因性。(唐云。不見有因。能令諸法成于無故。)大慧。一切性無性有因。非凡愚所知。(唐云。諸法壞滅。實亦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了。)非因不相似事生。(唐云。異因不應(yīng)生于異果。)若生者。一切性悉皆無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無有別異。而悉見有異。(唐云。若能生者。一切異法應(yīng)并相生。彼法此法。能生所生。應(yīng)無有別,F(xiàn)見有別。云何異因生于異果。)若性無常者。墮作因性相。(唐云。若無常性是有法者。應(yīng)同所作。)若墮者。一切性不究竟。一切性作因相墮者。自無常應(yīng)無常。(唐但云。自是無常)無常無常故。一切性不無常。應(yīng)是常。(唐云。自無常故。所無常法。皆應(yīng)是常。)若無常入一切性者。應(yīng)墮三世。(唐云。若無常性住諸法中。應(yīng)同諸法墮于三世。)彼過去色。與壞俱。(唐云。與過去色同時已壞。)未來不生。色不生故,F(xiàn)在色。與壞相俱。(唐云。現(xiàn)在俱壞。)色者。四大積集差別。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壞。離異不異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壞。(唐云。一切外道計四大種體性不壞。色者即是大種差別。大種造色離異不異。故其自性亦不壞滅。)一切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知有生滅。離四大造色。一切外道于何所思惟性無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壞故。(唐云。三有之中。能造所造。莫不皆是生住滅相。豈更別有無常之性。能生于物而不滅耶。)
疏曰。外道計有一物。名曰無常。譬如杖槌瓦石。自恒不壞。而能壞一切物。若非有此無常。何故諸法有已終滅。故佛破云若果有一無常能壞一切法者。必須分明指出。此是能壞之無常。此是所壞之事。今現(xiàn)見各各不異。不可指出旣其不異。則能作所作。皆應(yīng)是常矣。何嘗因彼無常而令諸法壞耶。蓋若約喻。則以杖石為能壞。諸物為所壞。能所并可指陳。若約法。則以無常為能壞。杖石亦屬所壞。能所不可指出故也。次更告云。諸法滅壞。實亦有因。所謂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但非凡愚所知耳。若妄計無常為因。能令諸法滅壞為果。則是異因能生異果。若異因能生異果者。則一切不相似事。悉皆無常。能作所作。應(yīng)無別異。而現(xiàn)見世間豆不生瓜。瓜不生豆。人不生鳥。鳥不生人。云何無常異因能生諸法滅壞之異果耶。又若計無常性是有法者。便同所作。若墮所作。便非究竟常住之性。應(yīng)亦無常。何名無常自性不壞耶。又彼計能無常者自常。故令諸法無常。今能無常者自旣無常。不將令所無常法反成常耶。蓋彼旣不能滅壞諸法。則諸法無能有壞者矣。又若謂有無常性徧入一切法者。應(yīng)同諸法墮于三世。彼過去色已滅。則過去無常亦滅。未來色不生。則未來無常亦不生。現(xiàn)在色剎那變壞。則現(xiàn)在無常亦剎那變壞。又何名無常自性不壞耶。夫外道所計四大自性不壞者。以色即是四大積聚差別。而能造所造。非異非不異。故妄計云自性不壞耳。然試諦觀三有之中。一切能造四大及所造色。無不皆是生滅之相。離此能造所造之外。豈更別有無常之性。如四大之不生。令物生滅而自不滅耶。
四釋第一作已而舍無常
離始造無常者。非四大復(fù)有異四大。各各異相。(唐云。始造即舍無常者。非大種互造大種。以各別故。)自相故非差別可得。彼無差別。(唐云。非自相造。以無異故)斯等不更造二方便不作。(唐云。非復(fù)共造以乖離故。)當(dāng)知是無常。(唐云。當(dāng)知非是始造無常)
疏曰。據(jù)唐譯標(biāo)名中云。始造即舍。是名無常。生已不生。無常性故。意謂有無常性。能生諸物。但一生已。不復(fù)更生。故名無常。今以三意研之。汝所謂始造者。為互造耶。或自造耶。或共造耶。若云互造。則地造水等。水造火等之謂也。其性各別。何能互造。若云自造。則地還造地。水還造水等是也。旣無差別。便無能所。何能自造若云更相共造。則地水共造于地。或地水共造于水等是也。犯前二過共者各別。二者無差。各別亦不可作方便。無差亦不可作方便。旣無方便。何能共造。是則旣無造者。何有始造即舍之無常耶。
五釋第二形處壞無常
彼形處壞無常者。謂四大及造色不壞。至竟不壞。(唐云。形狀壞無常者。此非能造。其所造壞。但形狀壞。)大慧。竟者。分析乃至微塵觀察壞。四大及造色形處異見長短不可得。(唐云。其義云何。謂分析色乃至微塵。但滅形狀長短等見。)非四大。四大不壞形處壞現(xiàn)。墮在數(shù)論(唐云。不滅能造所造色體。此見墮在數(shù)論之中)
疏曰。正教之中。雖順凡情。權(quán)說青黃赤白名實色。長短方圓名假色。其實皆是唯識相分。識外總無假實色也。彼旣能造所造是實。是故不壞。名之為常。長短方圓形處是假。是故變壞名為無常。何異數(shù)論所計冥諦是常。二十三法轉(zhuǎn)變是無常耶。
六釋第三即色是無常
色即無常者。謂色即是無常。彼則形處無常。非四大。(唐云。謂此即是形狀無常。非大種性)若四大無常者。非俗數(shù)言說。(唐云。若大種性亦無常者。則無世事。)世俗言說非性者。則墮世論。(唐云。無世事者。當(dāng)知則墮盧迦耶見。)見一切性但有言說。不見自相生(唐云。以見一切法自相生。唯有言說故)
疏曰。色即是無常。以因心成體。隨心生滅故。此佛法中因緣正義也。而彼外道。乃謂但是形處無常。非四大無常。若四大無常者。則非俗數(shù)言說。若無俗數(shù)言說。性者。則墮斷見世論。以見一切性但有言說。不見自相生故。殊不知但有言說。無自相生。乃是佛法正義。而彼反以為世論。豈不哀哉。
七釋第四色轉(zhuǎn)變中間是名無常
轉(zhuǎn)變無常者。謂色異性現(xiàn)。非四大。(唐云。謂色體變。非諸大種)如金作莊嚴(yán)具。轉(zhuǎn)變現(xiàn)。非金性壞。但莊嚴(yán)具處所壞。(唐云。譬如以金作莊嚴(yán)具。嚴(yán)具有變。而金無改。)如是余性轉(zhuǎn)變等亦如是(唐云。此亦如是)
疏曰。前標(biāo)章中。已有乳酪轉(zhuǎn)變之釋。今更加以金莊嚴(yán)具之釋。若不執(zhí)心外有法。正可譬顯隨緣不變妙理。而彼妄計有無常性。于中今。彼轉(zhuǎn)變。不知四大已自無性。何況更有無常性耶。二釋竟。
三結(jié)斥
如是等種種外道無常見妄想。(唐云。虛妄分別見無常性)火燒四大時。自相不燒。各各自相相壞者。四大造色應(yīng)斷。(魏云;鸩粺T大。自體不燒。以彼諸大自體差別故。大慧。諸外道說。若火能燒諸大者。則諸大斷滅。是故不燒。唐云。彼作是說;鸩荒苌T火自相。但各分散。若能燒者。能造所造。則皆斷滅)
疏曰。外道不達(dá)心外無法。故起種種無常妄想。而終不知無常正義也。彼作是說。火燒諸大時;馂槟軣J悄軣o常。諸大是所燒。是所無常。而火之自相不燒。則無常性常。諸大之自相亦不燒。則諸大亦性常。設(shè)使各各自相相壞者。則能造所造應(yīng)斷。而今現(xiàn)見能造所造不斷。豈非諸大與無常性。并皆常耶。蓋殊不知四大皆唯心現(xiàn)。由心不斷。所以妄見能造所造不斷耳。心外豈有能造所造哉。心外豈有能無常所無常哉。初示外計竟。
二示佛法
大慧。我法起非常非無常。(魏云。我說大及諸塵。非常非無常。唐云。我說諸法非常無常。)所以者何。謂外性不決定故。(魏云。我不說外境界有故。唐云。不取外法故。)唯說三有微心。(魏云。我說三界。但是自心。唐云。三界唯心故。)不說種種相有生有滅。四大合會差別。四大及造色故。(魏云。不說種種相是有。是故說言不生不滅。唯是四大因緣和合。非大及塵是實有法。唐云。不說諸相故。大種性處種種差別。不生不滅故。非能造所造故。)妄想二種事攝所攝。(唐云。能取所取二種體性。一切皆從分別起故。)知二種妄想。(唐云。如實而知二取性故。)離外性無性二種見。覺自心現(xiàn)量。(唐云。了達(dá)唯是自心現(xiàn)故。離外有無二種見故。)妄想者。思想作行生。非不作行。離心性無性妄想。(唐云。離有無見。則不分別能所造故)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一切法。非常非無常。不覺自心現(xiàn)量。墮二邊惡見相續(xù)。(唐云。大慧。世間出世間及出世間上上諸法。唯是自心。非常非無常。不能了達(dá)。墮于外道二邊惡見。)一切外道不覺自妄想。此凡夫無有根本。(唐云。一切外道。不能解了此三種法。依自分別而起言說。著無常性。)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從說妄想生。非凡愚所覺。(唐云。此三種法所有語言分別境界。非諸凡愚之所能知)
疏曰。四大諸法。皆唯心現(xiàn)。本無生滅。亦無能所。非有非無。非常無常。世法旣爾。出世法亦然。出世間上上法亦然。一一皆唯心現(xiàn)。非常無常。外道不覺。故起種種無常妄想耳。若了悟自心現(xiàn)量。則世間出世間及出世間上上法。本來平等。唯是一心。于一心中。約迷悟淺深。假分別說有三種法。所謂無差而差。差而無差。豈凡愚所能覺哉。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遠(yuǎn)離于始造。及與形處異。性與色無常。外道愚妄想。(唐云。始造即便舍。形狀有轉(zhuǎn)變。色物等無常。外道妄分別)諸性無有壞。大大自性住。外道無常想。沒在種種見。(唐云。諸法無壞滅。諸大自性住。外道種種見。如是說無常)彼諸外道等。無若生若滅。大大性自常。何謂無常想(唐云。彼諸外道眾。皆說不生滅。諸大性自常。誰是無常法)
疏曰。初二偈。重頌外道七種無常。后一偈?偲茻o常義不成也。
一切唯心量。二種心流轉(zhuǎn)。攝受及所攝。無有我我所。(唐云。能取及所取。一切唯是心。二種從心現(xiàn)。無有我我所。)梵天為樹根。枝條普周徧。如是我所說。唯是彼心量。(魏云。三界上下法。我說皆是心。離于諸心法。更無有可得。唐云。梵天等諸佛。我說唯是心。若離于心者。一切不可得)
疏曰。此二偈。重頌佛法非常無常意也。后一偈。若據(jù)今文。先二句。敘外計。后二句。正破執(zhí)。謂外道妄計梵天能生一切。猶如樹根。三界皆從梵天所生。如彼枝條之普周徧。佛眼觀之毫無實義。但是彼心虛妄分別而已。第三十一辨無常門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卷第四義疏上
溫州頭陀寺諦閑法師經(jīng)募功德芳名列右
益全老和尚 圣覺師 妙叅師 谷慧師 性然師 曾陳氏信蓮 以上各施洋五元 芳融法師 善權(quán)法師 舍利殿眾 真如大師 儒義師 智通師 能禪師 葉氏從蘭姚氏從恩 以上各施洋四元 華道師 靜常師 善亮師 同鏡師 覺禪師 懷性師 修定師 以上各施洋三元 朱氏蓮根 施洋貳元 徐志修 郭氏元福 各施洋壹元
常州天寧寺清镕謹(jǐn)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卷第四義疏下
第三十二滅正受門。(魏云。入道品第九。唐云。現(xiàn)證品第四。)文分為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惟愿為說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滅正受次第相續(xù)。(魏云。入滅盡定次第相。唐云。入滅次第相續(xù)相)若善于滅正受次第相續(xù)相者。我及余菩薩終不妄舍滅正受樂門。不墮一切聲聞緣覺外道愚癡。(魏云。若得善知入滅盡定次第之相巧方便者。不墮聲聞辟支佛三昧三摩跋提滅盡定樂。不墮聲聞辟支佛外道迷惑之法。唐云。善知此已。于滅盡三昧樂。心無所惑。不墮二乘及諸外道錯亂之中)
疏曰。滅盡定。亦名滅受想定。若于九次第定之中。則是最后定也。能令恒行染污心心所滅。唯有第八識。及第七識一分不染污心心所在。令身安和故亦名定。不受一切世間諸受。故名正受。三乘圣人。已斷下四地思惑。已伏無所有處思惑。依于有頂非非想處。游觀無漏。由暫止息作意為先。乃能入此。然滅盡之名則同。而大小乘方便永異。小乘入已。止息勞慮。大乘入已。能現(xiàn)威儀。則其次第相續(xù)之相。亦必不同。所以特問之也。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大慧白佛言。世尊。唯愿為說。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對凡外明三乘滅定差別。二對二乘明菩薩滅定方便。
初又二。初正明差別。二明說差別意。
今初
佛告大慧。六地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緣覺。入滅正受第七地菩薩摩訶薩。念念正受。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聲聞緣覺(唐云。七地菩薩。念念恒入。離一切法自性相故。非諸二乘)諸聲聞緣覺。墮有行覺。攝所攝相滅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無差別相非分。得種種相性。覺一切法善不善性相正受。是故七地?zé)o善念正受(唐云。二乘有作。墮能所取。不得諸法無差別相。了善不善自相共相。入于滅定。是故不能念念恒入)
疏曰。此約三乘共十地。以辨滅定之差別也。六離欲地三乘。初能入滅盡定。以其己斷下界惑故。七地菩薩。能觀法空。故能念念恒入。七地二乘。但得生空。不得法空。猶墮有作。有能所取。覺一切法有善不善。厭離有漏。游觀無漏。乃入滅定。不達(dá)諸法無差別相。所以第七識中我執(zhí)雖滅。法執(zhí)猶存未能念念恒入也。此約菩薩根利。進(jìn)同別圓。二乘根鈍。退同藏教言之。
大慧。八地菩薩及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妄想相滅(唐云。分別想滅。)初地乃至七地菩薩摩訶薩。觀三界心意意識量。離我我所自妄想修墮外性種種相。(唐云。始從初地乃六地觀察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識自分別起。離我我所不見外法種種諸相。魏云。不墮外法種種諸相)愚夫二種自心攝所攝向無知。不覺無始過惡虛偽習(xí)氣所熏。(唐云。凡愚不知。由無始來過惡熏習(xí)。于自心內(nèi)。變作能取所取之相而生執(zhí)著)大慧。八地菩薩摩訶薩。聲聞緣覺涅槃。菩薩者三昧覺所持。是故三昧門樂不般涅槃。(唐云。八地菩薩所得三昧。同諸聲聞緣覺涅槃。以諸佛力所加持故。于三昧門不入涅槃)
疏曰。此明三乘之人。修至八地。則三界妄想相滅。蓋由始從初地乃至六地通觀三界唯心。離我我所。不見不墮外種種相。所以聲聞則正使斷盡止于七地。逮入涅槃。亦同八地。緣覺則兼侵習(xí)氣。階于八地。菩薩則所得三昧。同于二乘。但由佛力加持。不同二乘入滅也。若夫愚夫。則于自心之中變作能攝所攝二種妄相。無知執(zhí)著乃無始過惡。虛偽習(xí)氣所熏。彼等自不覺耳。三乘之人。始從初地。即能覺知觀察。故至八地。妄想相滅也。
若不持者。如來地不滿足。棄舍一切有為眾生事故佛種則應(yīng)斷。諸佛世尊。為示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唐更有云。令其究竟不入涅槃。)聲聞緣覺。三昧門得樂所牽故。作涅槃想(唐云。著三昧樂。是故于中生涅槃想)
疏曰。此釋成菩薩受加之意也。華嚴(yán)明八地受加正是別圓接通之旨。以十地中。初之三地。寄同世間。四地寄初果。五地寄聲聞。六地寄緣覺。七地寄菩薩。名為三乘。八地以上。正顯一乘。一乘即別圓二教。不與二乘共也。初正明差別竟。
二明說差別意
大慧。我分部七地。善修心意意識相。善修我我所攝受人法無我生滅自共相。(魏云。遠(yuǎn)離我我所取相之法。觀察我空法空。觀察同相異相)善四無礙。決定力三昧門。地次第相續(xù)入道品法(魏云。善解四無礙巧方便義。自在次第入于諸地菩提分法)不令菩薩摩訶薩不覺自共相。不善七地。墮外道邪徑故。立地次第(唐云。我恐諸菩薩。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諸地相續(xù)次第。墮于外道諸惡見中。故如是說)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除自心現(xiàn)量。所謂地次第相續(xù)。及三界種種行。(唐云。諸地次第。三界往來。一切皆是自心所見。)愚夫所不覺。愚夫所不覺者。謂我及諸佛說地次第相續(xù)。及說三界種種行(唐云。而諸凡愚。不能了知。以不知故。我及諸佛為如是說)
疏曰。分部者。分別演說。明其分位及部類也。若不于唯心法門之中。假立三乘諸地次第。何由令彼返邪歸正。然雖說地次第。及說三界往來諸行。究竟不出一心。豈于心外有生滅哉。初對凡外明三乘滅定差別竟。
二對二乘明菩薩滅定方便二。初約修顯次第。二約性顯平等。
初中二。初明二乘之失。二明菩薩之得。
今初
復(fù)次大慧。聲聞緣覺。第八菩薩地。滅定三昧門樂醉所醉。不善自心現(xiàn)量。自共相習(xí)氣所障。墮人法無我法攝受見。妄想涅槃想。非寂滅智慧覺(唐云。聲聞緣覺至于菩薩第八地中。為三昧樂之所昏醉未。未能善了唯心所見。自共相習(xí)纏覆其心。著二無我。生涅槃覺。非寂滅慧)
疏曰。二乘斷見思盡。泯智灰身。亦至菩薩第八地中由彼但見于空。不見不空。但破界內(nèi)法執(zhí)。未破界外法執(zhí)。故猶為習(xí)氣所障。著二無我。遂于化城生安隱想。生已度想。不知諸法本來常寂滅也。
二明菩薩之得三。初正明。二立喻。三法合。
今初
大慧菩薩者。見滅三昧門樂。本愿哀愍。大悲成就。知分別十無盡句(唐云。即便憶念本愿大悲。具足修行十無盡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離攝所攝妄想。覺了自心現(xiàn)量一切諸法妄想不生。不墮心意意識外性自性相計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隨智慧生。(唐云。然非不起佛法正因隨智慧行)得如來自覺地。
疏曰。此明菩薩由憶大悲本愿。故不于空取證。能見不空中道。起佛法正因。得如來極果也。
二立喻
如人夢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覺。覺已思惟。為正為邪。(唐云。覺已思惟。向之所見為是真實。為是虛妄)非正非邪。余無始見聞覺識。因想種種習(xí)氣種種形處。墮有無想。心意意識夢現(xiàn)。(唐云。覆自念言。非實非妄。如是但是見聞覺知。曾所更事分別習(xí)氣。離有無念。意識夢中之所現(xiàn)耳。魏云。不離有無意識熏習(xí)。于夢中見)
疏曰。迷于心性。妄見二種生死。喻之以夢。夢中河海。以喻三界生死。夢中彼岸。以喻二乘涅槃。未度而覺。以喻菩薩不證涅槃。能見心性也。此彼兩岸。旣皆是夢。故非實非虛。非邪非正。以旣覺則非實。在夢則非虛。了之則非邪。執(zhí)之則非正故。夢是獨頭意識境界。生死涅槃。是妄想分別境界也。
三法合
大慧。如是菩薩摩訶薩。于第八菩薩地。見妄想生。(魏云。見分別心。)從初地轉(zhuǎn)進(jìn)至第七地。見一切法如幻等。(唐云。始從初地而至七地。乃至增進(jìn)入于第八。得無分別。見一切法皆如幻等)方便度攝所攝心妄想行已。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唐云。離能所取見心心所廣大力用。勤修佛法。未證令證。)大慧。此是菩薩涅槃方便不壞。離心意意識。得無生法忍。(唐云。離心意意識妄分別想。獲無生忍。此是菩薩所得涅槃非滅壞也)
疏曰。初地轉(zhuǎn)進(jìn)至第七地。合夢渡水喻也。八地見妄想生。合覺喻也。見一切法如幻等。合非實非虛喻也。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合覺后事也。二乘取空。故成滅壞。菩薩觀空而見不空。故方便不壞轉(zhuǎn)識成智。得于中道無生法忍。初約修顯次第竟。
二約性顯平等
大慧。于第一義。無次第相續(xù)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唐云。第一義中。無有次第。亦無相續(xù)。遠(yuǎn)離一切境界分別。此則名為寂滅之法)
疏曰。本元真如寂滅一心。名為第一義諦。生佛平等。迷悟無差。譬如演若本頭。元無得失。由分別故狂怖妄走。由忽悟故。名為狂歇。由有狂走狂歇。方論次第相續(xù)。而本頭上。何有次第相續(xù)之可論哉。然于境界分別未離。須藉次第相續(xù)之說。方便令離。否則長夜在夢。何時能覺。故知全修在性。全性起修。乃合此經(jīng)之宗致耳。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心量無所有。此住及佛地。(唐云。諸住及佛地。唯心無影像。)去來及現(xiàn)在。三世諸佛說。(唐云。此是去來今。諸佛之所說。)心量地第七。無所有第八。二地名為住。佛地名最勝。(唐云。七地是有心。八地?zé)o影像。此二地名住。余則我所得。)
疏曰。初一偈?偯髀暵劸売X菩薩佛地?偸俏ㄐ男耐鈩e無所有。此三世佛之正說也。次一偈。于唯心分別地相。謂第七地前。從假入空。猶存空之心量。故與二乘是同。至第八地。從空入假。能見不空。不存空之影像。故顯菩薩獨勝。此第七第八二地。一住于空。一住不空。猶未最勝。唯有佛地。正證中道。乃我所自得也。而此諸地。并是唯心。
自覺智及凈。(唐云。自證及清凈)此則是我地。自在最勝處。清凈妙莊嚴(yán)。(唐云。摩醯最勝處。色究竟莊嚴(yán)。)照曜如盛火。光明悉徧至熾焰不壞目。周輪化三有。(唐云。譬如大火聚。光焰熾然發(fā);F(xiàn)于三有。悅意而清涼。)
疏曰。此明證佛地者。能于色究竟天。示現(xiàn)世間最高大身;热。光明熾盛而不壞目。令人悅意清涼。不同魔及龍火等光也。
化現(xiàn)在三有。(唐云。或有現(xiàn)變化)或有先時化。于彼演說乘(唐云。于彼說諸乘)皆是如來地。
疏曰。此明或只今現(xiàn)在化。或過去先時化。所說諸乘。皆是。為實施權(quán)。若開權(quán)顯實則皆是如來地也。
十地則為初。初則為八地。第九則為七。七亦復(fù)為八。第二為第三。第四為第五。第三為第六。無所有何次。
疏曰。此明于佛地中。權(quán)施諸地。其性本融故一地即一切地。一切地即一地。本于無次第中。假說次第。所以次第即無次第也。第三十二滅正受門竟。
第三十三常無常門。(魏云。問如來常無常品第十。唐云。如來常無常品第五。)文分為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為常為無常。
疏曰。前雖屢明非常無常。皆約法性辨之。未辨修德。今因上文云。佛地名最勝。故問佛地三德為常為無常也。常則不應(yīng)佛所獨得。無常則不應(yīng)最勝。
二答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四。初正明非常非無常。二約喻顯非常。三約智顯常。四結(jié)顯非常非無常。
初又三。初雙遮。二雙破。三雙結(jié)。
今初
佛告大慧。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謂二俱有過。
二雙破又二。初破常。二破無常。
今初
若常者有作主過。常者。一切外道說作者。無所作。是故如來常非常。非作常。有過故(唐云。若如來常者。有能作過。一切外道。說能作常)
疏曰。外道計自在微塵神我等為能作者。真實常住。唯識破云。若能作者。即便非常。有動轉(zhuǎn)故。今但明如來常。非同自在神我等常。以自在神我等。皆是外道妄計。無實義而有過故。
二破無常
若如來無常者。有作無常過。陰所相。相無性。陰壞則應(yīng)斷。而如來不斷(唐云。若無常者。有所作過。同于諸蘊(yùn)。為相所相。畢竟斷滅而成無有。然佛如來實非斷滅。)大慧。一切所作皆無常。如瓶衣等。一切皆無常過。一切智眾具方便應(yīng)無義。(唐云。一切所作。如瓶衣等。皆是無常。是則如來有無常過。所修福智。悉空無益。)以所作故。一切所作皆應(yīng)是如來。無差別因性故(唐云。又諸作法。應(yīng)是如來。無異因故)
疏曰。若如來是所作。應(yīng)同五陰。終歸壞滅。而如來不滅。故非無常。又若所作。應(yīng)如瓶衣。所修福智。悉空無益。而福智不空。故非無常。又若所作。則一切所作。皆應(yīng)名佛。而實不名佛。故佛非無常也。二雙破竟。
三雙結(jié)
是故大慧。如來非常非無常。初正明非常非無常竟。
二約喻顯非常
復(fù)次大慧。如來非如虛空常。如虛空常者。自覺圣智眾具無義過。(唐云。如來非常。若是常者。應(yīng)如虛空。不待因成。)大慧。譬如虛空。非常非無常。離常無常一異俱不俱常無常過。故不可說。(唐云。何以故。離常無常若一若異俱不俱等諸過失故。)是故如來非常。
疏曰。虛空無修德。如來雖是諸法如義。而因修德所顯。故與虛空不同。又虛空已離常無常等四句過失。況如來而可以常無常等四句說耶。
復(fù)次大慧。若如來無生常者。如兔馬等角。以無生常故。方便無義以無生常過故。如來非常。(唐云。如來非常。若是常者。則是不生。同于兔馬魚蛇等角。)
疏曰。世所謂常。不過謂如虛空。謂本不生。乃至謂如自在神我微塵四大時方勝性而已。如來豈同此戲論常哉。二約喻顯非常竟。
三約智顯常
復(fù)次大慧。更有余事。知如來常。所以者何。謂無間所得智常。故如來常。(唐云。以別義故。亦得言常。何以故。謂以現(xiàn)智證常法故。證智是常。如來亦常)大慧。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畢定住。(唐云。諸佛如來所證法性法住法位。如來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易)聲聞緣覺諸佛如來無間住。不住虛空。(唐云。在于一切二乘外道所得法中。非是空無)亦非愚夫之所覺知。(唐云。然非凡愚之所能知)大慧。如來所得智。是般若所熏。非心意意識彼諸陰界入處所熏。(唐云。夫如來者。以清凈慧內(nèi)證法性而得其名。非以心意意識蘊(yùn)界處法妄習(xí)得名。)大慧。一切三有。皆是不實妄想所生。如來不從不實虛妄想生。
疏曰。無間所得智。謂無間三昧中所發(fā)無漏證智也。二空所顯真如。徧一切法。故無間住。而非空無。但外道凡夫及二乘愚昧。故日用不知耳。如來所得智者。果上圓滿四智也。般若者。因中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也。三有依正。從妄分別而生。所以無常如來依正皆是大圓鏡智所現(xiàn)。所以稱性常住也。
四結(jié)顯非常非無常
大慧。以二法故。有常無常非不二。不二者寂靜。一切法無二生相故。是故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唐云。若有于二。有常無常。如來無二。證一切法無生相故。是故非常亦無常)大慧。乃至言說分別生。則有常無常過。分別覺滅者。則離愚夫常無常見不寂靜。慧者。永離常無常。非常無常熏。(唐云。乃至少有言說分別生。即有常無常過。是故應(yīng)除二分別覺。勿令少在。)
疏曰。若達(dá)唯心。則色心不二。能所不二。性修不二。乃至說默亦不二矣。何有常無常哉。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眾具無義者。生常無常過。若無分別覺。永離常無常(魏云。離于常無常。非常非無常。若見如是佛。彼不墮惡道。若說常無常。諸功德虛妄。無智者分別。遮說常無常。唐云。遠(yuǎn)離常無常。而現(xiàn)常無常。恒如是觀物。不生于惡見。若常無常者。所集皆無益。為除分別覺。不說常無常)從其所立宗。則有眾雜義等觀自心量。言說不可得。(唐云。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錯亂。若見唯自心。是則無違諍。魏云。所有立法者。皆有諸過失。若能見唯心。彼不墮諸過。)
疏曰。準(zhǔn)魏唐二譯。皆先以一偈。正顯宗旨。后二偈。皆前二句明失。后二句明得也。第三十三常無常門竟。
第三十四陰界入生滅門。(魏云。佛性品第十一。唐云。剎那品第六)文分為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更為我說陰界入生滅。彼無有我。誰生誰滅。愚夫者。依于生滅。不覺苦盡。不識涅槃。(唐云。不求盡苦。不證涅槃。)
疏曰。阿含諸經(jīng)。但說陰界入剎那生滅。無我我所不說如來藏。舉體隨緣。故問誰生誰滅也。又生滅若總無體。云何依之長溺苦流。不證涅槃彼岸耶。
二許宣
佛言。善哉諦聽。當(dāng)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三。初總指藏性隨緣。二別示迷悟得失。三廣勸勝進(jìn)修學(xué)。
今初
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xiàn)諸趣。離我我所。
疏曰。善不善者。徧指十界染凈法也。藏性非善。亦非不善。隨迷染緣。則為不善之因。隨悟凈緣。則為善因。由善不善。徧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非丑裝丑。非生裝生。非旦裝旦。非外裝外也。然正裝丑時。元非是丑。乃至正裝外時。元非是外。所以離我我所。以要言之。不變隨緣。故變現(xiàn)諸趣。隨緣不變。故離我我所。所以前文名為無我如來之藏也。豈同外道。所計神我及冥諦哉。
二別示迷悟得失二。初示迷者之失。二示悟者之得。
初又二。初約凡外示。二約二乘示。
今初
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唐云。以不覺故。三緣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唐云。外道不知。執(zhí)為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xí)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唐云。無始虛偽惡習(xí)所熏。名為藏識。生于七識無明住地。)如海浪身。長生不斷。離無常過。離于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凈。(唐云。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體相續(xù)。恒住不斷。本性清凈。離無常過。離于我論。)其余諸識。有生有滅。意意識等。念念有七因不實妄想。取諸境界。種種形處計著名相。不覺自心所現(xiàn)色相。不覺苦樂。不至解脫。名相諸纏貪生。生貪(唐云。其余七識。意意識等。念念生滅。妄想為因。境相為緣。和合而生。不了色等自心所現(xiàn)。計著名相。起苦樂受。名相纏縛。旣從貪生。復(fù)生于貪。)
疏曰。如來藏心。所謂性覺妙明。本覺明妙也。不覺彼故。三緣和合而有果生。所謂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旣妄立。生汝妄能也。計著作者。所謂外道執(zhí)之為神我也。惡習(xí)所熏名為識藏。所謂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名為阿賴耶識也。生于七識無明住地者。由第八識中。具有我法二執(zhí)種子。所生現(xiàn)行。與第七第六二識相應(yīng)。若六七二識相應(yīng)之俱生法執(zhí)。名為根本無明住地?zé)⿶。若六七二識相應(yīng)之俱生我執(zhí)。名為欲愛住地。色愛住地。無色愛住地?zé)⿶。?a href="/remen/diliush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第六識相應(yīng)之分別我法二執(zhí)。名為見一切住地?zé)⿶馈S值诹R界內(nèi)分別法執(zhí)。名為見惑。若界外分別法執(zhí)。亦名無明也。自性無垢者。雖未轉(zhuǎn)依。性是無覆無記也。不覺苦樂者。起苦樂受。而不知其因緣。故終不至解脫也。余可知。
二約二乘示
若因若攀緣。彼諸受根滅(唐云。若因及所緣諸取根滅)次第不生。余自心妄想。不知苦樂。(唐云。不相續(xù)生。自慧分別苦樂受者。)入滅受想正受。第四禪。善真諦解脫。(唐云。或得滅定。或得四禪;驈(fù)善入諸諦解脫)修行者。作解脫想。不離不轉(zhuǎn)。名如來藏。識藏。(唐云。便妄生于得解脫想。而實未轉(zhuǎn)如來藏中藏識之名)七識流轉(zhuǎn)不滅。所以者何。彼因攀緣。諸識生故。(唐云。若無藏識。七識則滅。何以故。因彼及所緣而得生故。)非聲聞緣覺修行境界。不覺無我。自共相攝受生陰界入(唐云。然非一切外道二乘諸修行者。所知境界。以彼唯了人無我性。于蘊(yùn)界處。取于自相及共相故)
疏曰。此明外道二乘。修得四褝已上。出離憂苦喜樂諸受。或入滅定。或見真諦。遂妄生解脫想。不知未舍藏識之名。未斷第七識中俱生法執(zhí)?v令二乘覺人無我。猶未覺法無我。猶取蘊(yùn)等自共相故。所以不能通達(dá)如來藏性之境界也。初示迷者之失竟。
二示悟者之得
見如來藏五法自性人法無我則滅。地次第相續(xù)轉(zhuǎn)進(jìn)。(唐云。若見如來藏。五法自性。諸法無我。隨地次第而漸轉(zhuǎn)滅)余外道見不能傾動。是名菩薩住不動地。得十三昧道門樂。(唐云。不為外道惡見所動。住不動地。得于十種三昧樂門。)三昧覺所持。觀察不思議佛法自愿。不受三昧門樂及實際。(唐云。為三昧力。諸佛所持。觀察不思議佛法及本愿力。不住實際及三昧樂)向自覺圣趣。不共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所修行道。(唐云。獲自證智。不與二乘諸外道共。)得十賢圣種性道。及身智意生。離三昧行。(唐云。得十圣種性道及意生智身。離于諸行。)
疏曰。由諸眾生迷如來藏。舉體而為生滅八識。著相計名。妄想分別。對治彼故。說有正智及與真如。建立三性染凈差別。顯彼所執(zhí)若我若法。皆不可得。若見如來藏心。從迷得悟。則地地轉(zhuǎn)進(jìn)。種種對治施設(shè)法門自轉(zhuǎn)滅矣。由通八地得見中道。不為二邊所動。故亦名不動地。從此登圣種性十地智身。不唯離有為行。亦且離三昧行矣。前文所謂十地則為初。初地則為八。此之謂也。二別示迷悟得失竟。
三廣勸勝進(jìn)修學(xué)
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求勝進(jìn)者。當(dāng)凈如來藏及識藏名。大慧。若無識藏名如來藏者。(唐云。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大慧。然諸凡圣。悉有生滅。修行者。自覺圣趣,F(xiàn)法樂住。不舍方便。(唐云。是故一切諸修行者。雖見內(nèi)境。住現(xiàn)法樂。而不舍于勇猛精進(jìn))大慧。此如來藏。識藏。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見。雖自性清凈。客塵所覆故。猶見不凈。(唐云。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凈客塵所染而為不凈。一切二乘及諸外道臆度起見。不能現(xiàn)證。)非諸如來。大慧。如來者,F(xiàn)前境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唐云。如來于此分明現(xiàn)見。如觀掌中庵摩勒果。)大慧。我于此義。以神力建立。令勝鬘夫人。及利智滿足諸菩薩等。宣揚演說如來藏。及識藏。名七識俱生。聲聞計著。見人法無我。(唐云。我為勝鬘夫人。及于深妙凈智菩薩。說如來藏名藏識。與七識俱起。令諸聲聞見法無我。)故勝鬘夫人。承佛威神。說如來境界。非聲聞緣覺及外道境界。如來藏。識藏。唯佛及余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唐云。為勝鬘夫人說佛境界。非是外道二乘境界。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是佛境界。與汝等比凈智菩薩隨順義者所行之處。非是一切執(zhí)著文字外道二乘所行之處)是故汝及余菩薩摩訶薩。于如來藏。識藏。當(dāng)勤修學(xué)。(唐云。當(dāng)勤觀察。)莫但聞覺。作知足想。
疏曰。如來藏舉體而為識藏。由我執(zhí)故。名阿賴耶。由法執(zhí)故。名為異熟。故其名未凈也。凡夫則有分段生滅。圣人則有變易生滅。雖得現(xiàn)法樂住。證無分別法空真如。而異熟未空。猶須不舍方便。況但聞覺?勺髦阆牒酢B動X者。圓聞圓解。勝于二乘外道之不聞。或雖聞不解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二種攝受生。智者則遠(yuǎn)離。(唐云。執(zhí)著二種生。了知則遠(yuǎn)離。)如鏡像現(xiàn)心。無始習(xí)所熏。(唐云。無始習(xí)所熏。如像現(xiàn)于心。)如實觀察者。諸事悉無事。(唐云。若能如實觀。境相悉無有。)如愚見指月。觀指不觀月。計著名字者。不見我真實。心為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伎眾。(想。唐作心。)
疏曰。前二偈。頌如來藏為迷悟及染凈依。次一偈。頌誡但聞不修勝進(jìn)。后一偈。譬顯八識差別相也。第八受熏持種。能變根身器界。故如工伎兒。第七妄執(zhí)我法。熏成染法種子。故如和伎者。五識緣現(xiàn)在境。起惑造業(yè)。故為伴侶。第六妄現(xiàn)分別。起諸計執(zhí)。故為觀伎眾也。第三十四陰界入生滅門竟。
第三十五五法自性識無我門。(魏云。五法門品第十二)文分為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惟愿為說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分別相。我及余菩薩摩訶薩。于一切地。次第相續(xù)分別此法。入一切佛法。入一切佛法者。乃至如來自覺地。(唐云。善知此已。漸修諸地。具諸佛法。至于如來自證之位。)
疏曰。五法自性識二無我。前文已明之矣。但未說其究竟差別之相。故重問之。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正明其相。二明五法攝一切法。
初中二。初略明迷悟通依。二廣顯迷悟差別。
今初
佛告大慧。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分別趣相者。謂名。相。妄想。(唐云。分別)正智。如如。若修行者修行。(唐云。觀察此法)入如來自覺圣趣。離于斷常有無等見,F(xiàn)法樂正受住現(xiàn)在前。(唐云。得現(xiàn)法樂甚深三昧)大慧。不覺彼五法自性識二無我自心現(xiàn)外性。凡夫妄想。非諸圣賢。(唐云。凡愚不了五法自性諸識無我。于心所現(xiàn)。見有外物而起分別。非諸圣人。)
疏曰。五法自性識二無我。一切皆是名相。一切皆是妄想。一切皆是正智。一切皆是如如。故能觀察。則離斷常等見。證于自覺現(xiàn)法樂住。若不覺了。則妄見心外有物。而為凡愚虛妄分別也。
二廣顯迷悟差別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大慧白佛言。云何愚夫妄想生。非諸圣賢。(唐云。云何不了而起分別。)
二答釋五。初明迷名起過。二釋因迷有相。三釋分別妄想。四釋正智了悟。五釋所悟如如。
今初
佛告大慧。愚夫計著。俗數(shù)名相。隨心流散。(唐云。凡愚不知名是假立。心隨流動。)流散已。種種相像貌。墮我我所見。希望計著妙色。(唐云。見種種相。計我我所。染著于色)計著已。無知覆障故生染著。染著已。貪恚癡所生業(yè)積集。(唐云。覆障圣智。起貪嗔癡。造作諸業(yè))積集已。妄想自纏。如蠶作繭。墮生死海。諸趣曠野。如汲井輪。(唐云。如蠶作繭。妄想自纏。墮于諸趣生死大海。如汲水輪。循環(huán)不絕。)以愚癡故。不能知如幻野馬水月自性。離我我所。起于一切不實妄想。離相所相及生住滅。從自心妄想生。(唐云。不知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自心所見妄分別起。離能所取及生住滅)非自在時節(jié)微塵勝妙生。愚癡凡夫隨名相流。(唐云。謂從自在時節(jié)微塵勝性而生。隨名相流。)
疏曰。諸法無性。但有假名。一切凡愚皆隨假名妄生計著。起惑造業(yè)。流轉(zhuǎn)生死。不知皆是唯心所現(xiàn)非從自在時節(jié)等生也。
二釋因迷有相
大慧。彼相者。眼識所照。名為色。耳鼻舌身意意識所照。名為聲香味觸法。是名為相。
疏曰。心外無相。但隨八識所照相分。名為六塵。假如以心緣心。則所緣心亦成法塵。故六塵相。攝一切法無不盡也。
三釋分別妄想
大慧。彼妄想者。施設(shè)眾名。顯示諸相。如此不異。象馬車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唐云。分別者。施設(shè)眾名。顯示諸相。謂以象馬車步男女等名而顯其相。此事如是。決定不異。是名分別。)
疏曰。妄想為能分別。名相為所分別。由分別故。乃有名相。由名相故。乃有分別;榫壠鹫咭。是故能所皆依他起。中間所執(zhí)我法。實不可得。乃名為徧計也。
四釋正智了悟
大慧。正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猶如過客。(唐云。謂觀名相互為其客。)
諸識不生。不斷不常。不墮一切外道聲聞緣覺之地。
疏曰。因名有相。因相有名。名無得相之功。相無當(dāng)名之實。故云猶如過客。言其無有實我實法也。了此我法本空。則妄識不起。無性緣生。故不斷。緣生無性。故不常。超過外道二乘之地。故名正智也。
五釋所悟如如二。初正明所悟。二明能悟益。
今初
復(fù)次大慧。菩薩摩訶薩。以此正智不立名相。非不立名相。舍離二見。建立及誹謗。知名相不生。是名如如。(唐云。以其正智觀察名相非有非無。遠(yuǎn)離損益二邊惡見。名相及識本來不起。我說此法名為如如。)
疏曰。立名相。則墮有邊。名建立增益過。不立名相。則墮無邊。名誹謗損減過。而名相之體。本不生起。本非有無。常如其性。強(qiáng)名為如如也。
二明能悟益
大慧。菩薩摩訶薩住如如者。得無所有境界故。得菩薩歡喜地。(唐云。住如如已。得無照現(xiàn)境。升歡喜地)得菩薩歡喜地已。永離一切外道惡趣。正住出世間趣。法相成熟。分別幻等一切法。(唐云。知一切法猶如幻等)自覺法趣相。(唐云。證自圣智所行之法。)離諸妄想見性異相。(唐云。離臆度見。)次第乃至法云地。于其中間。三昧力自在神通開敷得如來地已。種種變化。圓照示現(xiàn)成熟眾生。如水中月。善究竟?jié)M足十無盡句。為種種意解眾生分別說法。法身離意所作。是名菩薩入如如所得。
疏曰。初地創(chuàng)證真如。遠(yuǎn)離能取所取二種相故。名為無照現(xiàn)境。從此有進(jìn)無退。數(shù)數(shù)修習(xí)。得成如來。自利究竟。利他不息。具如經(jīng)論廣明。皆由入如如之所得?刹簧菩尬ㄐ淖R觀。以階真如實觀乎。初正明其相竟。
二明五法攝一切法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世尊。為三種自性入于五法。為各有自相宗。(二譯皆無宗字。)
疏曰。若論佛意。秖一名字。已收五法三性八識二無我盡。故但約五法答。即為徧答所問。大慧?秩艘牢氖е肌K灾貑栔。
二答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正明攝入。二重釋法義。
初又三。初總標(biāo)攝入。二別示攝入。三結(jié)成攝入。
今初
佛告大慧。三種自性及八識二種無我。悉入五法。
疏曰。佛法之妙。妙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攝一切。一切攝一。一切入一。一入一切。故五法為法界。則五法攝一切法。一切法悉入五法。三自性為法界等。無不爾也。
二別示攝入二。初明攝入三法。二明攝入八識及二無我。
今初
大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唐云。是妄計性。)大慧。若依彼妄想。生心心法名俱時生。如日光俱。種種相各別分別持。是名緣起自性。(唐云。以依彼分別心心所法俱時而起。如日與光。是緣起性。)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壞故。名成自性。
疏曰。名相本空。則妄相自性入五法也。依彼名相而起妄想。依彼妄想而持名相。如日與光俱時而起。則緣起自性入五法也。正智如如不可壞故。則圓成性入五法也。
二明攝入八識及二無我
復(fù)次大慧。自心現(xiàn)妄想。八種分別謂識藏。意。意識。及五識身相者。不實相。妄想故。我我所二攝受滅。二無我生。(唐云。于自心所現(xiàn)生執(zhí)著時。有八種分別起。此差別相。皆是不實。唯妄計性。若能舍離二種我執(zhí)二無我智。即得生長。)
疏曰。虛妄假名。本唯心現(xiàn)。由分別故。則有八種分別相起。此名此相。皆唯妄想。離二我執(zhí)。名為正智。二空所顯。名為如如。則八識二無我入五法也。二別示攝入竟。
三結(jié)成攝入
是故大慧。此五法者。聲聞緣覺菩薩如來。自覺圣智。諸地相續(xù)次第。一切佛法悉入其中。
疏曰。一切佛法。皆入五法。況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耶。例亦得云。一切佛法。皆入三性。皆入八識二無我也。初正明攝入竟。
二重釋法義
復(fù)次大慧。五法者相。名。妄想。如如。正智。大慧相者。若處所形相色像等現(xiàn)。(唐云。謂所見色等形狀各別)是名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為瓶等。即此非余。(唐云。依彼諸相立瓶等名。此如是。此不異。)是說為名。施設(shè)眾名。顯示諸相。瓶等心心法。是名妄想。(唐云。心心所法。是名分別。)彼名彼相畢竟不可得。始終無覺。于諸法無展轉(zhuǎn)。離不實忘想。(唐云。彼名彼相。畢竟無有。但是妄心展轉(zhuǎn)分別。如是觀察。乃至覺滅。)是名如如。真實決定究竟自性不可得。彼是如相。(唐云。真實決定究竟根本自性可得。是如如相。)我及諸佛隨順入處。普為眾生如實演說施設(shè)顯示。(唐云。如其實相開示演說。)于彼隨入正覺。不斷不常。妄想不起。隨順自覺圣趣。一切外道聲聞緣覺所不得相。(唐云。若能于此隨順悟解。離斷離常。不生分別。入自證處。出于外道二乘境界。)是名正智。大慧。是名五法三種自性。八識二種無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唐云。普皆攝盡)是故大慧。當(dāng)自方便學(xué)。亦教他人勿隨于他。(唐云。汝應(yīng)以自智善巧通達(dá)。亦勸他人令其通達(dá)。通達(dá)此已。心則決定。不隨他轉(zhuǎn)。)
疏曰。此中重釋。意顯三界所有種種境界。無非是相。依相所立。無非是名。設(shè)名顯相心心所法。無非妄想。離此相名妄想思覺。則一切法無非如如。證此如如。即究竟根本智。開示演說此如如。即究竟后得智。隨順悟入即分證根本智及后得智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五法三自性。及與八種識。二種無有我。悉攝摩訶衍。(唐云。普攝于大乘)名相虛妄想。自性二種相。(唐云。名相及分別。二種自性攝。)正智及如如。是則為成相。
疏曰。一往且以名相攝分別性。妄想攝緣起性。正智如如攝成自性。則亦以八識攝分別及緣起性。二無我攝成自性也。若細(xì)料簡。具如唯識論所明。第三十五五法自性識無我門竟。
第三十六恒河沙門。(魏云。恒河沙品第十三)文分為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句。過去諸佛。如恒河沙。未來現(xiàn)在。亦復(fù)如是。云何世尊。為如說而受。為復(fù)更有余義。唯愿如來哀愍解說。
二答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答莫如說受。二答更有余義。
今初
佛告大慧。莫如說受。三世諸佛量。非如恒河沙。所以者何。過世間望。非譬所譬(唐云。三世諸佛。非如恒沙。何以故。如來最勝。超諸世間。無與等者。非喻所及。唯以少分為其喻耳)以凡愚計常。外道妄想。長養(yǎng)惡見。生死無窮。(唐云。我以凡愚諸外道等。心恒執(zhí)著常與無常。惡見增長。生死輪回)欲令厭離生死趣輪。精勤勝進(jìn)故。為彼說言。諸佛易見。非如優(yōu)曇鉢華。難得見故。息方便求。(唐云。令其厭離。發(fā)勝希望。言佛易成。易可逢值。若言難遇如優(yōu)曇華。彼便退怯。不勤精進(jìn)。是故我說如恒河沙。)有時復(fù)觀諸受化者。作如是言。佛難值遇。如優(yōu)曇鉢華。優(yōu)曇鉢華。無已見今見當(dāng)見。如來者。世間悉見。(唐云。如來則有已現(xiàn)當(dāng)見。)不以建立自通故。說言如來出世如優(yōu)曇鉢華。(唐云。如是譬喻。非說自法。)大慧。自建立自通者過世間望。彼諸凡愚所不能信。自覺圣智境界。無以為譬。真實如來。過心意意識所見之相。不可為譬。(唐云。自法者。內(nèi)證圣智所行境界。世間無等。過諸譬喻。一切凡夫不能信受。大慧真實如來。超心意意識所見之相。不可于中而立譬喻。)
疏曰。約機(jī)。則有易見難見之不同。約理。則無多少數(shù)量之可論。為凡外難得見佛。恐其絕望而不求見。故云如恒河沙。令知欣厭。為受化常得見佛。恐其習(xí)見而不殷切。故云如優(yōu)曇花。令知渴仰。然化身無數(shù)。旣非恒沙優(yōu)曇可譬。法身平等。亦非恒沙優(yōu)曇可譬也。
二答更有余義
大慧。然我說譬佛如恒河沙。無有過咎。大慧。譬如恒沙。一切魚鱉輸收魔羅師子象馬人獸踐踏。沙不念言彼惱亂我。而生妄想。自性清凈。無諸垢污。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自覺圣智恒河。大力神通自在等沙。(唐云。如來圣智。如彼恒河。力通自在。以為其沙。)一切外道諸人獸等一切惱亂。如來不念而生妄想。如來寂然。無有念想。如來本愿。以三昧樂。安眾生故無有惱亂。猶如恒沙。等無有異。又?jǐn)嘭濏9省?/p>
疏曰。初以無分別愛憎義。譬如恒河沙也。輸收魔羅。此翻殺子魚。
譬如恒沙。是地自性。劫盡燒時。燒一切地。而彼地大不舍自性。與火大俱生故。其余愚夫作地?zé)搿6夭粺。以火因故。(魏云。以不離地而得更有四大火身故。唐云。火所因故。)如是大慧。如來法身。如恒沙不壞。
疏曰。二以法身性不壞義。譬如恒河沙也。因有地為所燒。乃有火為能燒。能所無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故不壞也。大涅槃云。譬如猛火。不能燒薪;鸪瞿颈M。名為新滅。木之與地。同是堅相。同能出火。觀相元妄。有燒不燒。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非地非火。亦地亦火。云何可說能所燒耶。
大慧。譬如恒沙。無有限量。如來光明。亦復(fù)如是。無有限量。為成熟眾生故。普照一切諸佛大眾。(唐云。大會。)
疏曰。三以光明無限量義。譬如恒河沙也。
大慧。譬如恒沙。別求異沙。永不可得。如是大慧。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無生死生滅。有因緣斷故。(唐云。譬如恒沙。住沙自性。不更改變而作余物。如來亦爾。于世間中不生不滅。諸有生因。悉已斷故。)
疏曰。四以斷德無變易義。譬如恒河沙也。
大慧。譬如恒沙增減不可得知。(唐云。取不知減。投不見增。)如是大慧。如來智慧成熟眾生。不增不減。(唐云。以方便智成熟眾生。無減無增。)非身法故。身法者。有壞。如來法身。非是身法。(唐云。如來法身。無有身故。以有身故。而有滅壞。法身無身。故無滅壞。)
疏曰。五以智身無增減義。譬如恒河沙也。
如壓恒沙。油不可得。如是一切極苦眾生逼迫如來。乃至眾生未得涅槃。不舍法界自三昧愿樂。以大悲故。(唐云。譬如恒沙。雖苦壓治。欲求酥油。終不可得。如來亦爾。雖為眾生眾苦所壓。乃至蠢動未盡涅槃。欲令舍離于法界中深心愿樂。亦不可得。何以故。具足成就大悲心故。)
疏曰。六以大悲無厭舍義。譬如恒河沙也。
大慧。譬如恒沙。隨水而流。非無水也。(魏云。終不逆流。)如是大慧。如來所說一切諸法。隨涅槃流。(魏云。隨順涅槃而非逆流。唐云。莫不隨順涅槃之流)是故說言如恒河沙。如來不隨諸去流轉(zhuǎn)。(魏云。隨順流者。非是去義。唐云。如來說法。不隨于趣)去是壞義故。(魏云。若佛如來有去義者。諸佛如來應(yīng)無常滅。唐云。去是壞義)大慧。生死本際不可知。不知故。云何說去。(魏云。世間本際。尚不可知。不可知者。我云何依而說去義。)大慧。去者斷義。(唐云。趣義是斷。)而愚夫不知。
疏曰。七以說法順涅槃義。譬如恒河沙也。若逆涅槃。則有去壞。如沙離水是去壞義。旣順不逆。安有去壞。以生死本際即涅槃本際。無可去。無可斷故。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眾生生死本際不可知者。云何解脫可知。(魏云。云何如來而得解脫。復(fù)令眾生得于解脫。唐云。云何眾生在生死中而得解脫)佛告大慧。無始虛偽過惡妄想習(xí)氣因滅。自心現(xiàn)知外義妄想身轉(zhuǎn)。(唐云。了知外境自心所現(xiàn)。分別轉(zhuǎn)依。)解脫不滅。(唐云。名為解脫。非壞滅也。)是故無邊。非都無所有。(唐云。是故不得言無邊際。)為彼妄想。作無邊等異名。(唐云。無邊際者。但是分別異名。)觀察內(nèi)外。離于妄想。無異眾生。智及爾焰。一切諸法。悉皆寂靜。(唐云。離分別心。無別眾生。以智觀察內(nèi)外諸法。知與所知悉皆寂滅。)不識自心現(xiàn)妄想故。妄想生。若識則滅。(唐云。一切諸法。唯是自心分別所見。不了知故。分別心起。了心則滅。)
疏曰。此重釋生死本際不可知之疑也。疑意謂不可知者。則無邊際。旣無邊際。安能越度而得解脫。佛答意者。由迷妄故。說無邊際。若離妄想分別。則本無眾生可得。證二轉(zhuǎn)依。名為解脫。非以滅壞為生死邊際也。但悟唯心。則生死本際即是涅槃本際。故恒順涅槃流。而非去壞斷耳。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觀察諸導(dǎo)師。猶如恒河沙。不壞亦不去。亦復(fù)不究竟。是則為平等。觀察諸如來。猶如恒沙等。悉離一切過。隨流而性常。是則佛正覺。
疏曰。不壞不去。頌第七義不究竟。頌第六義。謂終不先自取滅度也。平等者。嘆其了達(dá)生死涅槃無二際也。悉離一切過?傢灣跞辶x。隨流。重頌第七義。性常。頌第二第四義也。第三十六恒河沙門竟。
第三十七諸法剎那門。(魏云。剎那品第十四)文分為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辨剎那義。二辨六度相。初又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唯愿為說一切諸法剎那壞相。世尊。云何一切法剎那。(唐云。何等諸法。名有剎那。)
疏曰。一切諸法。設(shè)皆剎那必壞。則出世無為涅槃。為有剎那。為無剎那。故問之也。
二答二。初總標(biāo)一切法。二別示壞不壞。
今初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佛告大慧。一切法者。謂善。不善。無記。有為。無為。世間。出世間。有罪。無罪。有漏。無漏。受。不受。
疏曰。能為此世他世順益。名為善法。通于有漏無漏。能為此世他世違損。名不善法。唯是有漏。于善不善無可記別。名無記法。又分為二。若染污昏昧。能障圣道。名有覆無記。若清凈無垢。不障圣道。名無覆無記。此二亦唯有漏也。色心諸法。有生住異滅四相可得。名有為法。虛空擇滅非擇滅等。無生住異滅四相可得。名無為法。三界因果。名世間法。四圣法界若因若果。名出世法。損惱自他。名有罪法。不損自他。名無罪法。招感生死。名有漏法。不招生死。名無漏法。有能有所。名有受法。達(dá)無能所。名無受法。此中有為有漏有受諸法。則有剎那。若無為無漏。及有為無漏。不受諸受。名為正受。則非剎那性也。
二別示壞不壞
大慧。略說心意意識及習(xí)氣。是五受陰因。是心意意識習(xí)氣長養(yǎng)。凡愚善不善妄想。(唐云。舉要言之五取蘊(yùn)法。以心意意識習(xí)氣為因。而得增長。凡愚于此而生分別。謂善不善。)大慧。修三昧樂。三昧正受現(xiàn)法樂住。名為賢圣善無漏。(唐云。圣人現(xiàn)證三昧樂住。是則名為善無漏法。)
疏曰。五陰色心。皆由八識熏習(xí)增長。是有為法。故有善不善等分別。皆屬有漏。若圣人所證出世三昧。是善無漏。非剎那也。
大慧。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識。及五識身。非外道所說。大慧。五識身者。心意意識俱。善不善相。展轉(zhuǎn)變壞相續(xù)流注。(唐云。善不善相。展轉(zhuǎn)差別。相續(xù)不斷。)不壞身生亦生亦滅。(唐云。無異體生。生已即滅。)不覺自心現(xiàn)。次第滅。余識生。(唐云。不了于境自心所現(xiàn)。次第滅時。別識生起。)形相差別攝受。意識五識俱相應(yīng)生。剎那時不住。名為剎那。(唐云。意識與彼五識共俱。取于種種差別形相。剎那不住。我說此等名剎那法。)
疏曰。第八雖是無覆無記。而能徧受善不善熏。又為善不善法之根本依。第七雖是有覆無記。而為善不善法之染污依。第六通于三性。而為善不善法之分別依。第八第七.無不起時。前五若起。必與第六同起。助成第六善不善業(yè)。故云善不善者。謂八識也。五識或時造善;蛟觳簧。初無一定。故有展轉(zhuǎn)變壞差別。從生至生。從劫至劫。初無停止。故云相續(xù)流注不斷。此前五識。若約俗諦不壞相說。各有內(nèi)二分體。轉(zhuǎn)成外二分用。初無有異。此識體用。譬如水流燈焰。無暫時住。故云亦生亦滅。不知色等五塵。即是識體所現(xiàn)相分。乃以見分而取著之。故雖無間即滅。滅已還生;蜓圩R才滅。耳識隨生等;蚯澳钛圩R才滅。后念眼識隨生等。皆所謂次第滅余識生也。同時意識。必與五識共俱。乃于五塵形相差別妄生攝受。而能攝之見分。與所攝之相分。無非剎那不住之相。是故名剎那也。
大慧。剎那者名識藏。如來藏意俱生識習(xí)氣剎那。(唐云。如來藏名藏識。所與意等諸習(xí)氣俱。是剎那法。)無漏習(xí)氣非剎那。非凡愚所覺。計著剎那論故。(唐云。此非凡愚剎那論者之所能知。)不覺一切法剎那非剎那。(唐云。彼不能知一切諸法。有是剎那。非剎那故。)以斷見壞無為法(唐云。彼計無為同諸法壞。墮于斷見。)
疏曰。藏識海常住。何以識藏名剎那耶。以受有漏習(xí)氣熏故。所以舉體成生滅也。若以無漏智熏。令成出世無漏習(xí)氣。證二空所顯真如無為法性。則當(dāng)體即是不生不滅。豈凡愚所能覺哉。
大慧。七識不流轉(zhuǎn)。(唐云。五識身非流轉(zhuǎn))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大慧。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唐云。有生滅)四住地?zé)o明住地所醉。(唐云。四種習(xí)氣之所迷覆。)凡愚不覺。剎那見妄想熏心(唐云。而諸凡愚分別熏心。不能了知。起剎那見。)
疏曰。此重釋剎那者名識藏之由也。夫藏識常住。前七生滅。則應(yīng)以前七名剎那。藏識名非剎那。何謂剎那者名識藏耶。以前七現(xiàn)行從種子生。生已即滅。無暫時住。無容從此轉(zhuǎn)至余方。故不流轉(zhuǎn)。旣非流轉(zhuǎn)。則苦樂亦念念滅。故不能生覺受。旣不受世間苦樂。故非出世涅槃之因。此顯前七無體性故。猶如波浪以水為體。別無自體可得故也。如來藏者。舉體為總報主。故雖但與舍受相應(yīng)。而由彼故。方受苦樂。又能受熏特種令不失故。故與因俱。又藏識所持諸法種子恒轉(zhuǎn)如瀑流故。故若生若滅。非斷亦非常也。凡夫。則四住及無明所醉。愚法聲聞。則無明住地所醉。不能了知生滅無性。故有分段生死剎那。及變易生死剎那。其實皆妄想耳。
復(fù)次大慧。如金。金剛。佛舍利。得奇特性。終不損壞。大慧若得無間(唐云。若得證法。)有剎那者。圣應(yīng)非圣。而圣未曾不圣。如金。金剛。雖經(jīng)劫數(shù)。稱量不減。云何凡愚。不善于我隱覆之說。(唐云。不解于我秘密之說。)于內(nèi)外一切法。作剎那想。
疏曰。此借世間現(xiàn)見不壞之法。以譬出世無漏法體非剎那也。得無間者。以無間三昧斷惑。親證真如。無有能證所證之二相也。初辨剎那義竟。
二辨六度相二。初問。二答。
今初
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六波羅密滿足。得成正覺。何等為六(唐云。何者為六。云何滿足。)
疏曰。成正覺已。證得如金剛等非剎那性。而必由于六度滿足。六度秖是;二嚴(yán)。乃約修德言之。所謂有為無漏法也。為是剎那。為非剎那。若是剎那。云何因之而成正覺。若非剎那。云何有六。云何分別滿足與不滿足。問意所關(guān)在此。不可不知也。
二答二。初標(biāo)。二釋。
今初
佛告大慧。波羅密有三種分別。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
疏曰。世間六度。有為有漏。是剎那法。出世六度。有為無漏望世間非剎那。望上上是剎那。以但度分段。不度變易故也。出世間上上六度。亦可名有為無漏。亦可名無為無漏。全性起修。可稱有為。全修在性。可稱無為。真非剎那法也。
二釋
大慧。世間波羅密者。我我所攝受計著。攝受二邊。為種種受生處。樂色聲香味觸故。滿足檀波羅密。戒忍精進(jìn)禪定智慧亦如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唐云。謂諸凡愚。著我我所。執(zhí)取二邊。求諸有身。貪色等境。如是修行檀波羅密。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成就神通。生于梵世。)
疏曰。波羅密。此翻度無極。亦翻到彼岸。凡愚妄計梵世等未來殊勝果報為彼岸。故修施等六法為能度能到也。
大慧。出世間波羅密者。聲聞緣覺墮攝受涅槃故。行六波羅密。樂自已涅槃樂。(唐云。執(zhí)著涅槃。希求自樂。如是修習(xí)諸波羅密。)
疏曰。二乘妄計偏真為彼岸。故修六度為能到也。
出世間上上波羅密者。覺自心現(xiàn)妄想量攝受及自心二故。不生妄想。于諸趣攝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計著(唐云。謂菩薩于自心二法。了知唯是分別所現(xiàn)。不起妄想。不生執(zhí)著。不取色相。)為安樂一切眾生故。生檀波羅密。起上上方便。(唐云。為欲利樂一切眾生。而常修行檀波羅密。)即于彼緣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羅密。(唐云。于諸境界不起分別。是則修行尸波羅密。)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攝所攝。是羼提波羅密。(唐云。即于不起分別之時。忍知能取所取自性。是則名為羼提波羅密)初中后夜精勤方便。隨順修行方便。妄想不生。(唐云。隨順實解。不生分別。)是毗棃耶波羅密。妄想悉滅。不墮聲聞涅槃攝受。(唐云。不生分別。不起外道涅槃之見。)是禪波羅密。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觀察。不墮二邊。先身轉(zhuǎn)勝而不可壞。得自覺圣趣。(唐云。以智觀察。心無分別。不墮二邊。轉(zhuǎn)凈所依而不壞滅。獲于圣智內(nèi)證境界。)是般若波羅密。
疏曰。不生妄想。不生執(zhí)著。不取色相。此超凡夫見也。為安樂一切眾生。此超二乘見也。起上上方便。于一布施門中。頓圓六度。于戒忍等。應(yīng)知亦然。一度一切度。一切度一度。稱性起修。修全在性。此超權(quán)菩薩見也。所以名為滿足。所以非剎那也。諸法剎那門中。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諢o常剎那。愚夫妄想作。(唐云。愚分別有為?諢o常剎那。)如河燈種子。而作剎那想。(唐云。分別剎那義。如河燈種子。)剎那息煩亂。寂靜離所作。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唐云。一切法不生。寂靜無所作。諸事性皆離。是我剎那義。)物生則有滅。(唐云。生無間即滅)不為愚者說。無間相續(xù)性。妄想之所熏。(唐云。諸趣分別起)無明為其因。心則從彼生。乃至色未生。中間有何分。(唐云。未能了色來。中間何所住)相續(xù)次第滅。余心隨彼生。(唐云。無間相續(xù)滅。而有別心起。)不住于色時。何所緣而生。以從彼生故。不如實因生。(唐云。若緣彼心起。其因則虛妄。)云何無所成。而知剎那壞(唐云。因妄體不成。云何剎那滅。)
疏曰。此頌迷如來藏而有剎那。剎那本無性也。謂由愚夫妄想分別諸有為法。其體本空。本自無常。故名剎那。如河之流。如燈之焰。如種子之生芽。念念轉(zhuǎn)變。遂于其中作剎那想。若知剎那寂靜不生。則一切法咸皆性離。故我所以說剎那者。正顯生即無生義耳。夫一切物。初生即滅。無暫時住。愚夫不知。妄見無間相續(xù)。乃諸趣分別所熏。皆有無明不了為因。更無他因。無明取著色境。假說心生。未有色時。心何所有。色之與心念念滅時。念念續(xù)生。倘不住于色時。何所緣而生耶。若緣彼色而生于心。則其因虛妄不實。其體不成。旣無有成。云何有壞。故知剎那無性。但是愚妄想也。
修行者正受。金剛佛舍利。光音天宮殿。世間不壞事。住于正法得。如來智具足。比丘得平等。云何見剎那。(唐云。如來圓滿智。及比丘證得。諸法性常住。云何見剎那。)
疏曰。此頌無漏習(xí)氣非剎那也。光音宮殿;馂(zāi)不到。故云不壞。然水災(zāi)風(fēng)災(zāi)。皆能壞之。今特借世事為片喻耳。金剛亦然。如來所證。指法空真如。比丘所得。指我空真如。真如云何見剎那耶。
犍闥婆幻等。色無有剎那。(唐云。干城幻等色。何故非剎那。)于不實色等。視之若真實。(魏云。無四大見色。四大何所為。唐云。大種無實性。云何說能造。)
疏曰。此總顯諸法無性。剎那即非剎那也。謂如干城幻色。旣已生滅。即非生滅。則一切四大造色。亦皆生滅即非生滅矣。何故獨視若真實耶。第三十七諸法剎那門竟。
第三十八釋眾疑門。(魏云;返谑。唐云。變化品第七。)文分為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世尊記阿羅漢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諸菩薩等無差別。(唐云。如來何故授阿羅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一切眾生法不涅槃。誰至佛道。(唐云。何故復(fù)說無般涅槃法眾生得成佛道。)從初得佛。至般涅槃。于其中間。不說一字。亦無所答。(唐云。又何故說從初得佛至般涅槃。于其中間不說一字。)如來常定故。亦無慮。亦無察。(唐云。又言如來常在于定。無覺無觀。)化佛化作佛事。(唐云。又言佛事皆是化作。)何故說識剎那展轉(zhuǎn)壞相。(唐云。又言諸識剎那變壞。)金剛力士常隨侍衞。(唐云。又言金剛神常隨侍衞)何不施設(shè)本際。(唐云。又言前際不可知。而說有般涅槃)現(xiàn)魔魔業(yè)。(唐云。又現(xiàn)有魔及以魔業(yè)。)惡業(yè)果報。旃遮摩納。孫陀利女?浙\而出。惡業(yè)障現(xiàn)。云何如來得一切種智。而不離諸過。(唐云。又有余報。謂旃遮婆羅門女。孫陀利外道女。及空鉢而還等事。世尊旣有如是業(yè)障。云何得成一切種智。旣已成于一切種智。云何不離如是諸過。)
疏曰。凡有十疑;蚣创私(jīng)所說;蚴撬(jīng)所說。但按唐譯讀之。段落自分明也。魔者。佛坐道場時。魔軍來擾也。魔業(yè)者。佛在王宮時。具受五欲樂十年也。旃遮摩納。即婆羅門女。木魚系腹。謗佛與之交通。孫陀利女。即外道殺女埋佛住處。謗佛殺其女也?浙\而出。是剎棃那村事。等者等取金槍。馬麥。 頭痛背痛諸事也。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佛告大慧。為無余涅槃故說。誘進(jìn)行菩薩行者故。(唐云。我為無余涅槃界故。密勸令彼修菩薩行。)此及余世界修菩薩行者。樂聲聞乘涅槃。為令離聲聞乘。進(jìn)向大乘;鹗诼暵動。非是法佛。(唐云。又變化佛與化聲聞而授記莂。非法性佛。授聲聞記。是秘密說。)大慧。因是故記諸聲聞與菩薩不異。大慧。不異者。聲聞緣覺諸佛如來煩惱障斷。解脫一味。非智障斷。大慧智障者。見法無我殊勝清凈。煩惱障者。先習(xí)見人無我。斷七識滅。(唐云。見人無我。意識舍離。是時初斷。)法障解脫。識藏習(xí)滅。究竟清凈。(唐云。藏識習(xí)滅。法障解脫。方得永凈。)
疏曰。此答第一記阿羅漢得成菩提之疑也。未經(jīng)法華開顯。但是二酥密記。故云是秘密說;鹗诒嘶暵動洝A顚嵭新暵劵匦南虼。以實行聲聞未能見法佛故。若至法華會上。三根機(jī)熟。則授記即法佛矣。次辨斷煩惱障。二乘與菩薩同。未斷智障。與菩薩異。要斷智障。方實成佛。即兼釋第二無性成佛之疑也。
因本住法故。前后非性。無盡本愿故。(唐云。我依本住法。作是密語。非異前佛。后更有說。先具如是諸文字故。)
疏曰。此答第三不說一字之疑也。
如來無慮無察而演說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妄故。無慮無察。(唐云。如來正知。無有妄念。不待思慮。然后說法)四住地?zé)o明住地習(xí)氣斷故。二煩惱斷。離二種死。覺人法無我及二障斷。
疏曰。此答第四常定。第五化佛之疑也。
大慧。心意意識眼識等七。剎那習(xí)氣因。善無漏品離。不復(fù)輪轉(zhuǎn)。(唐云。意及意識眼識等七習(xí)氣為因。是剎那性。離無漏善。非流轉(zhuǎn)法。)大慧。如來藏者。輪轉(zhuǎn)涅槃苦樂因。空亂意慧愚癡凡夫所不能覺。(唐云。如來藏者。生死流轉(zhuǎn)及是涅槃?鄻分蚍灿薏恢M诳。)
疏曰。此答第六剎那之疑也。七識無體。全以如來藏性為體。舉體隨緣。故說剎那。了達(dá)隨緣不變。則為善無漏品。此如來藏。不惟凡夫不覺。即二乘空亂意慧。亦所不覺也。二乘以生空慧。但見于空。猶有變易生死真常流注。所謂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故名為亂意也。
大慧。金剛力士所隨護(hù)者。是化佛耳。非真如來大慧真如來者。離一切根量。一切凡夫聲聞緣覺及外道根量悉滅。(唐云。二乘外道所不能知。)得現(xiàn)法樂住無間法智忍故。(唐云。住現(xiàn)法樂。成就智忍)非金剛力士所護(hù)。
疏曰。此答第七常隨侍衛(wèi)之疑也。
一切化佛。不從業(yè)生;鹫。非佛。不離佛。(唐云。非即是佛。亦非非佛。)因陶家輪等眾生所作相而說法(唐云。譬如陶師。眾事和合而有所作;鹨酄枴1娤嗑咦愣菡f法。)非自通處說自覺境界。
疏曰。此超答第九現(xiàn)魔魔業(yè)。及惡業(yè)果報之疑也。
復(fù)次大慧。愚夫依七識身滅。(唐云。見六識滅。)起斷見不覺識藏故。起常見。自妄想故。不知本際。(唐云。自心分別是其本際。故不可得。)自妄想慧滅故解脫。(唐云。離此分別即得解脫。)
疏曰。此追答第八施設(shè)本際之疑也。見六識滅。則悞認(rèn)無想天以為涅槃。見第七中一分我執(zhí)伏斷。則悞認(rèn)滅盡定。及二乘涅槃以為究竟。而不知其畢竟還起。非斷滅也。聞有第八藏識。則起常見。而不知其受熏持種。恒轉(zhuǎn)如流。望前名果。望后名因。似常似一。非一非常也。妄想無性。安有本際。達(dá)其無性。則得解脫。故云。前際不可知。而說有般涅槃。
四住地?zé)o明住地習(xí)氣斷故。一切過斷。
疏曰。此結(jié)答第十不離諸過之疑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三乘亦非乘。如來不磨滅。(唐云。無有佛涅槃。)一切佛所記。說離諸過惡。為諸無間智。(唐云。成就究竟智)及無余涅槃。誘進(jìn)諸下劣。是故隱覆說。(唐云。依此密意說)諸佛所起智。即分別說道。(唐云。演說如是道)諸乘非為乘。彼則非涅槃。(唐云。唯此更非余。故彼無涅槃。)欲色有及見。說是四住地。意識之所起。識宅意所住。(唐云。藏意亦在中)意及眼識等。斷滅說無常。(唐云。見意眼識等。無常故說斷。)或作涅槃見。而為說常住。(唐云。迷意識起常。邪智謂涅槃。)
疏曰。此偈但頌第一第八兩意。而余疑可并釋也。初三偈。頌第一意。后二偈。頌第八意。識宅者第八識為前七窟宅也。意所住者。第七識為第六親依也。前七念念生滅。說為無常?v令暫滅。仍非涅槃。以藏識中流注。種子未永斷故。轉(zhuǎn)舍。藏識成圓鏡智。則證本住法不說一字。心常在定。非剎那法。不假侍衛(wèi)能作種種化事。永離諸過乃至誘彼三乘闡提畢竟亦當(dāng)同證入矣。第三十八釋眾疑門竟。
第三十九斷食肉門。(魏云。遮食肉品第十六。唐云。斷食肉品第八。)文分為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曰。彼諸菩薩等。志求佛道者。酒肉及與蔥。飲食為云何。(唐云。為食為不可。)惟愿無上尊。哀愍為演說。愚夫所貪著。臭穢無名稱;⒗撬适取T坪味墒。食者生諸過。不食為福善。惟愿為我說。食不食罪福。大慧菩薩說偈問巳。復(fù)白佛言惟愿世尊。為我等說食不食肉功德過惡。我及諸菩薩于現(xiàn)。在未來。當(dāng)為種種希望食肉眾生分別說法。令彼眾生慈心相向。得慈心已。各于住地清凈明了。疾得究竟。無上菩提。聲聞緣覺自地止息已。亦得速成無上菩提。惡邪論法諸外道輩。邪見斷常顛倒計著。尚有遮法。不聽食肉。況復(fù)如來。世間救護(hù)。正法成就。而食肉耶。
疏曰。食肉無慈。世間輕賤。非修道者所宜。若斷食肉。自他安隱。長養(yǎng)慈悲。又為楞伽山。乃夜叉所居。雖聞?wù)。未斷食肉。若不斷肉。不入正修行路。故特申請問。以為真操實踐要門。猶大佛頂經(jīng)修行三漸次之義也。
二許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dāng)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佛告大慧。有無量因緣。不應(yīng)食肉。然我今當(dāng)為汝略說。謂一切眾生。從本已來。展轉(zhuǎn)因緣。嘗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yīng)食肉。(一)驢騾駱駝狐狗牛馬人獸等肉。屠者雜賣故。不應(yīng)食肉。(二)不凈氣分所生長故。不應(yīng)食肉。(三)眾生聞氣。悉生恐怖。如旃陀羅及譚婆等。狗見憎惡。驚怖群吠。故不應(yīng)食肉。(四)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應(yīng)食肉。(五)凡愚所嗜。臭穢不凈。無善名稱故。不應(yīng)食肉。(六)令諸咒術(shù)不成就故。不應(yīng)食肉。(七)以殺生者。見形起識。深味著故。(唐云。見其形色。則已生于貪滋味心。菩薩慈念眾生。猶如已身。云何見之而作食想。)不應(yīng)食肉。(八)彼食肉者。諸天所棄故。不應(yīng)食肉。(九)令口氣臭故。不應(yīng)食肉。(十)多惡夢故。不應(yīng)食肉。(十一)空閑林中;⒗锹勏愎省2粦(yīng)食肉。(十二)令飲食無節(jié)故。不應(yīng)食肉。(十三)令修行者不生厭離故。不應(yīng)食肉。(十四)我嘗說言。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藥想故。不應(yīng)食肉。(十五)聽食肉者。無有是處。
疏曰。旃陀羅。此翻屠者。譚婆。此翻獵師。余食尚作子肉藥想。不許貪嗜。況眾生肉而許食耶。余可知。
復(fù)次大慧。過去有王。名師子蘇陀婆。(唐云。名師子生)食種種肉。遂至食人。臣民不堪。即便謀反。斷其俸祿。以食肉者有如是過故。不應(yīng)食肉。
疏曰。此更引昔覆轍以為殷鑒也。
復(fù)次大慧。凡諸殺者。為財利故。殺生屠販。彼諸愚癡食肉眾生。以錢為網(wǎng)而捕諸肉。彼殺生者。若以財物。若以鈎網(wǎng)。取彼空行水陸眾生。種種殺害。屠販求利。大慧。亦無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魚肉。以是義故。不應(yīng)食肉。
疏曰。雖不自殺。亦不教殺。但令以錢買現(xiàn)成肉。彼人為錢。方乃賣肉。是仍買者使之殺也。設(shè)無人買。彼將安賣。故買現(xiàn)成肉者。仍是教求想所致耳。
大慧。我有時說遮五種。肉;蛑剖N。今于此經(jīng)。一切種一切時開除方便。一切悉斷。
疏曰。有時遮五種者。謂見殺。聞殺。疑殺。非自死。非鳥殘。皆不得食也;蛑剖N者。謂人。蛇。象。馬。龍。狐。豬。狗。獅子。狝猴。十不凈肉。不得食也。此皆不得已之權(quán)漸法門。故于今經(jīng)一切悉斷。方為實義也。
大慧。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尚無所食。況食魚肉。(唐云。我之所有諸圣弟子。尚不食于凡夫段食。況食血肉不凈之食。大慧。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尚唯法食。豈況如來。大慧如來法身。非雜食身。)亦不教人。以大悲前行故。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是故不聽令食子肉。
疏曰。得法喜禪悅食者。尚不資于段食。何況食血肉穢味耶。大悲前行。猶言大悲為首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曾悉為親屬。鄙穢不凈雜。不凈所生長。聞氣悉恐怖。一切肉與蔥。及諸韭蒜等。種種放逸酒。修行常遠(yuǎn)離。
疏曰。因制食肉。并制五辛及酒也。五辛者。一蔥。二韭。三蒜。等取四薤。五興渠也。(薤。亦名蕎子。江右等處多有之。叢席妄言可用。大悞大悞。興渠。此方所無)放者。放恣。逸者。越逸。飲種種酒。能令心志放恣。越逸禮法也。又觀心釋者。一念放逸。即名飲三毒酒。
亦常離麻油。及諸穿孔牀。以彼諸細(xì)蟲。于中極恐布。
疏曰。西土麻油。先淹令出蟲。然后壓之。故不可食。
飲食生放逸。放逸生諸覺。(唐云。邪覺。)從覺生貪欲。是故不應(yīng)食。由食生貪欲。貪令心迷醉。迷醉長愛欲。生死不解脫。
疏曰。此顯飲食為生死增上勝緣。故不宜貪嗜也。
為利殺眾生。以財網(wǎng)諸肉。二俱是惡業(yè)。死墮叫呼獄。若無教想求。則無三凈肉。彼非無因有。是故不應(yīng)食。
疏曰。人知殺者之惡。而不知買者之惡也。我若不買。彼何用殺。雖云不見殺。不聞殺。不疑為已殺。實則因我買肉。有以教之想之求之。豈無因而有哉。
彼諸修行者。由是悉遠(yuǎn)離。十方佛世尊。一切咸訶責(zé)。展轉(zhuǎn)更相食。死墮虎狼類。臭穢可厭惡。所生常愚癡。多生旃陀羅。獵師譚婆種;蛏右哪。及諸食肉性。羅剎貓貍等。徧于是中生。
疏曰。此顯食肉之惡報也。陀夷尼。魏作羅剎女。
縛象與大云。央掘利魔羅。及此楞伽經(jīng)。我悉制斷肉。
疏曰。縛象。二譯皆作象腋。亦經(jīng)名也。大云經(jīng)。央掘經(jīng)。大涅槃經(jīng)。及此經(jīng)中。悉斷食肉。更無權(quán)聽之說。
諸佛及菩薩。聲聞所訶責(zé)。食已無慚愧。生生常癡冥。先說見聞疑。已斷一切肉。妄想不覺知。故生食肉處。(唐云。以其惡習(xí)故。愚者妄分別。)
疏曰。初制三種凈肉。即已斷一切肉。以除見聞疑外。更無不殺之肉可得故也。而妄想分別。謂果有凈肉可食。何其愚哉。
如彼貪欲過。障礙圣解脫。酒肉蔥韭蒜。悉為圣道障。未來世眾生。于肉愚癡說。言此凈無罪。佛聽我等食。
疏曰。一切眾生。皆依淫欲受生。皆依飲食存活。故貪欲及酒肉等。皆能障圣道解脫也。若謂凈肉可食。乃未世愚癡說耳。豈佛教所聽耶。
食如服藥想。亦如食子肉。(唐云。凈食尚如藥。猶如子肉想。)知足生厭離。修行行乞食。安住慈心者。我說常厭離;⒗侵T惡獸。恒可同游止。若食諸血肉。眾生悉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食肉無慈慧。永背正解脫。及違圣表相。是故不應(yīng)食。得生梵志種。及諸修行處。智慧富貴家。斯由不食肉。(唐云。若于酒肉等。一切皆不食。必生賢圣中。豐財具智慧。)
疏曰。此結(jié)顯食之過患。不食之功德也。婆羅門。亦云梵志。佛嘗自云。我真沙門。真婆羅門。故生梵志種。即是生佛種也。智慧。即般若德。豪貴豐財。即解脫德。佛種。即法身德。能不食肉。則圓證三德秘藏功德為何如哉。上來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宋譯不傳陀羅尼品。(魏云。第十七。唐云。第九。)總品第十八(魏)偈頌品第十(唐)
疏曰。陀羅尼品。是咒護(hù)流通?傎薯炂贰J侵卣f前義流通也。按二經(jīng)中。皆有贊嘆極樂。及授記龍樹之文。今且依唐譯錄出。
十方諸剎土。眾生菩薩中。所有法報佛;砑白兓。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
大慧汝應(yīng)知。善逝涅槃后。未來世當(dāng)有。持于我法者。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疏曰。龍樹為禪宗臺宗之祖。佛已先授往生記矣。凈土法門。一切佛祖之所歸極。至圓至頓。即凡心而見佛心。舍此豈別有向上事哉。愿有智者。深信堅愿。以導(dǎo)萬行。同覲阿彌陀佛。滿菩提愿。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卷第四義疏下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