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論書。又名《凈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凈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注釋而成。10卷。傳說玄奘留學印度時,曾廣收十家注釋(每家各10卷)...[詳情]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二劃

  二劃

  【二十二根】此是促進增上作用的二十二種法。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男根、女根,命根,苦、樂、喜、憂、舍五受根,信、勤、念、定、慧五善根,未知當知、已知、具知三無漏根。根為增上之義。若就二十二根的體性而言,男根、女根為身根的一部分,并無別體;三無漏根以意根、三受根(喜、樂、舍)、五善根等九根為體,而無別體,故其體之數(shù)實為十七。見《俱舍論》卷三。

  【二十二種愚癡】菩薩十地與佛地所對治的二十二種愚癡。略稱二十二愚。此二十二種愚癡的名稱是:一、執(zhí)著補特伽羅及法愚癡(執(zhí)著我法愚), 二、惡趣雜染愚癡,三、微細犯愚癡,四、種種業(yè)趣愚癡,五、欲貪愚癡,六、圓滿聞持陀羅尼愚癡,七、等至愛愚癡,八、法愛愚癡,九、一向作意棄背生起愚癡(純作意背生死愚), 十、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癡(純作意向涅槃愚), 十一、現(xiàn)前觀察諸行流轉(zhuǎn)愚癡(現(xiàn)觀察行流轉(zhuǎn)愚),十二、相多現(xiàn)行愚癡,十三、微細相現(xiàn)行愚癡(細相現(xiàn)行愚),十四、一向無相作意方便愚癡(純作意求無相愚),十五、于無相作功用愚癡,十六、于相自在愚癡,十七、于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后后慧辯陀羅尼自在愚癡,十八、辯才自在愚癡,十九、大神通愚癡,二十、悟入微細秘密愚癡,二十一、于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于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二十二、極微細礙愚癡。其中,執(zhí)著我法愚及惡趣雜染愚系就初地所斷之惑障而言;微細犯愚及種種業(yè)趣愚系就第二地所斷之惑障而言;欲貪愚及圓滿聞持陀羅尼愚系就第三地所斷之惑障而言;等至愛愚及法愛愚系就第四地所斷之惑障而言;純作意背生死愚及純作意向涅槃愚系就第五地所斷之惑障而言;現(xiàn)觀察行流轉(zhuǎn)愚及相多現(xiàn)行愚系就第六地所斷之惑障而言;細相現(xiàn)行愚及純作意求無相愚系就第七地所斷之惑障而言;于無相作功用愚及于相自在愚系就第八地所斷之惑障而言;于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后后慧辯陀羅尼自在愚及辯才自在愚系就第九地所斷之惑障而言;大神通愚及悟入微細秘密愚系就第十地所斷之惑障而言;于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及極微細礙愚系就第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之際所斷之惑障而言。見《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八。

  【二十二無減】如來四智相應心品,定有二十二法,稱為二十二無減。即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及心王。換句話說,二十二無減為心所有法的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心所,及執(zhí)持二十一心所的無垢識,此二十二法為純善無染之法。見《成唯識論》卷十。

  【二十八天名稱】三界二十八天,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欲界六天的名稱為: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天的名稱為:初禪天三天,為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天三天,為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天三天,為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四禪天九天,為無云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xiàn)天、色究竟天、無想天。無色界四天的名稱為:為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二十五諦】這是古代印度六派哲學之一、數(shù)論派的哲學。此派將宇宙萬有分為神我(即精神原理)與自性(即物質(zhì)原理)二元,而將世界轉(zhuǎn)變的過程分為二十五種,以其為真實之理,故稱二十五諦。此即從自性生‘覺’(又稱‘大’,乃存在體內(nèi)覺知之機關,即決智);自‘覺’復生自我意識我執(zhí))之我慢;復于我慢生出地、水、火、風、空等五大。以上八者為萬物衍生的根本,故稱根本自性。又自五大生色、聲、香、味、觸等五唯,眼、耳、鼻、舌、身(皮)等五知根,語、手、足、生殖器、排泄器等五作根,以及心根(以上十六者乃從他物所生,故稱十六變異)。如此,從未顯現(xiàn)之自性中,能顯出覺、我慢等二十三種,加上自性與神我二者,是為二十五諦。古代印度六派哲學,是唯識家破斥的對象。

  【二十四種不相應行】唯識宗立五位百法,不相應行法為五位法的第四位。是以色、心心所分位,立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即: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無常、流轉(zhuǎn)、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shù)、和合性、不和合性等。見百法明門論。及不相應行分釋。

  【二十唯識論】參閱‘唯識二十論’條。

  【二十唯識論疏】參閱‘唯識二十論述記’。

  【二十種隨煩惱】隨煩惱心所,是唯識宗五位百法中的六位心所之一。此又名隨惑,是隨根本煩惱而生起的煩惱。隨有三義,一者自類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諸染心。隨煩惱心所二十個,分為小隨、中隨、大隨三種。小隨煩惱十個、中煩惱二個、大隨煩惱八個。小、中、大的分別,以三義俱備者名大隨,兼具二義者(自類俱起、遍不善性)名中隨。于不善心中各別而起者稱小隨。小隨煩惱計有十種,曰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其發(fā)生作用面最小,而行相粗猛,于不善心中,各別生起。中隨煩惱有二種,曰無慚、無愧,其發(fā)生之作用范圍較小隨煩惱為寬,具有自類俱起,遍不善心二義,故曰中隨。此二者,對自己所犯的過惡不感到羞恥,是其共同點;而慚者‘輕拒賢善’,愧者‘崇重暴惡’,是其相異點。大隨煩惱有八種,曰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其發(fā)生作用范圍最廣,具有自類俱起,遍不善性,遍諸染心三義,故曰大隨煩惱。見《百法明門論》。

  【二十種煩惱現(xiàn)行】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九載,即指:一、隨所欲纏現(xiàn)行,指在家之人未離諸欲,而于所欲之境,起種種纏縛之業(yè),相續(xù)不舍。二、不隨所欲纏現(xiàn)行,指出家之人不隨世間欲樂之境,而生厭離之心,相續(xù)不舍。三、無所了知現(xiàn)行,指住惡說法之人,于善惡法,不生分別,于一切境界無所了知,此癡惑之心,相續(xù)不舍。四、有所了知現(xiàn)行,指住善說法之人,于一切法而生分別,令向善法,而舍惡法,此了知之心,相續(xù)不舍。五、粗煩惱現(xiàn)行,指貪、嗔、癡諸煩惱,各有增上粗重,或于順境貪惑粗重,或于逆境嗔惑粗重,各起不同。六、等煩惱現(xiàn)行,指貪、嗔、癡等諸煩惱惑,一齊現(xiàn)起,無輕重分別。七、微煩惱現(xiàn)行,指修行求離欲界之人,雖未證果,而于三界煩惱,微細輕薄。八、內(nèi)門煩惱現(xiàn)行,指修行求離欲界之人,雖不著于色等外塵之境,而內(nèi)心所起習氣,相續(xù)不舍。九、外門煩惱現(xiàn)行,指未離欲界之人,隨緣色等外塵諸欲境界,而起種種煩惱,相續(xù)不舍。十、失念煩惱現(xiàn)行,指見圣道得果之人,忽遇余緣,聞不正法,習氣發(fā)現(xiàn)而失正念。十一、猛利煩惱現(xiàn)行,指未得道果之人,勤加精進,起不正作意,發(fā)勇猛心,相續(xù)不舍。十二、分別所起煩惱現(xiàn)行,指人不信正法,于諸邪見而起分別,妄生種種執(zhí)著,相續(xù)不舍。十三、任運所起煩惱現(xiàn)行,指人起懈怠心,不求正行,而于五欲(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之境,自然而起諸惑,相續(xù)不舍。十四、尋思煩惱現(xiàn)行,指人于禪定觀法,常自思念覺察,妄起分別,相續(xù)不舍。十五、不自在煩惱現(xiàn)行,指人睡眠,夢境散亂,意識所緣,相續(xù)不舍。十六、自在煩惱現(xiàn)行,指人醒時所起邪慧之念,遍緣諸境,相續(xù)不舍。十七、非所依位煩惱現(xiàn)行,指如幼少之人,于一切境,不知好惡,起諸放逸,相續(xù)不舍。十八、所依位煩惱現(xiàn)行,指修行根熟之人,依于正行之位,斷諸煩惱,而能斷之心,相續(xù)不舍。十九、可救療煩惱現(xiàn)行,指人勤修道行,斷生死惑業(yè),如救療眾病,唯知生死之病而可救療,不知樂著涅槃之心,相續(xù)不舍。二十、不可救療煩惱現(xiàn)行,指人不能修諸正行,以救療生死惑業(yè)眾病,而諸煩惱相續(xù)不舍。

  【二分家】唯識宗立識體四分,難陀論師主張心識二分說,以由識體生起認識作用的見分,和被認識的相分。另有安慧的一分說、陳那的三分說、護法的四分說。參閱‘識體四分’條。

  【二世一重因果】大乘唯識宗,于十二有支立二世一重因果。即十二支中,前十支是因,后二支是果,這前十支的因,與后二支的果,定不同世,以造因時非即受果時。過去世的十因,感現(xiàn)在世的二果。但若將十因視為現(xiàn)在世,則二果就是未來世了。此這稱為二世一重因果。

  【二世間】即有情世間與器世間。世者,謂有為法于過去、現(xiàn)在、未來等三世之遷流;間者,事事物物之間隔?倓e為二,即:有情世間,五蘊假合而有情識,以為鬼、畜、人、天等之差別者。器世間,四大積聚而為山、河、大地、國土、家屋等,以容受有情者。有情世間為有情之正報,器世間為有情之依報。見《俱舍論》卷十。

  【二地斷障證真】十地中離垢地的菩薩,修十善業(yè),遠離欲垢,舍念清凈,即斷邪行障(謂身、口、意三者誤犯禁戒),證最勝真如,此真如具無邊之德,于一切法為最勝。參閱‘十地’條。

  【二我見】人我、法我,稱為二我;此二種妄見,稱二我見。一切凡夫不悟人身乃五蘊假和合,強立主宰,計我為人,即執(zhí)人有常一我體之惡見,稱為人我見。;二乘之人,不了悟諸法之空性,計一切法各有體性。雖得人無我智,猶自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之法,于法取見,稱為法我見。

  【二我執(zhí)】二我執(zhí),指的是俱生我執(zhí)與分別我執(zhí)。一、指于五蘊等法中,強立主宰,妄執(zhí)為我,與身俱生,稱為俱生我執(zhí)。二、謂于計我法中,分別我能行善行惡等事而起執(zhí)著,即依自己之分別力而生者,稱為分別我執(zhí)。

  【二法相違】謂煩惱與涅槃二者相違。《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二載:一、煩惱,即指無明貪愛之惑,眾生隨順煩惱,流轉(zhuǎn)生死,故違涅槃之道。二、涅槃 nirvana,意譯滅度。眾生厭生死之苦,修習梵行,斷諸煩惱,證大涅槃,故違煩惱之惑。

  【二法執(zhí)】指俱生法執(zhí)、分別法執(zhí)。一、俱生法執(zhí),乃無始時來,熏習成性,常于一切法妄生執(zhí)著,亦即與身俱生的法執(zhí)。二、分別法執(zhí),謂于邪教、邪師所說之法,分別計度而執(zhí)為實法。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

  【二空無漏種子】參閱‘無漏種子’條。

  【二取】二取有四種解說。一、相、見二取,所取者為相分,及能取者為見分。二、名、色二取,五蘊中的第一蘊為色,余四無色蘊為名。三、心及心所二取,一切五蘊,都不離這心、心所法。四、本、末二取,取第八識的總報為本,取余識的別報為末。

  【二受】指身受與心受。受是領納所觸之境的心所法。一、身受乃領納于身無分別之受,即眼等五識之苦、樂、舍三受。二、心受為領納于心而起分別之受,即意識之憂、喜二受。見《俱舍論》卷二、卷九。

  【二重中道】又作二種中道。唯識家認為中道有三性對望中道及一法中道二義。三性對望中道,即以遍計所執(zhí)性為非有,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為非無,以此詮顯非有非無的中道之義;此乃就言詮而論中道之旨,故又稱言詮中道。上述系于世俗門中論法之有無,然于勝義諦中則以斷絕心言為非有非無之中道,故稱離言中道。一法中道即是離言中道,乃于緣生之一法上論非有非無的中道義。關于言詮、離言二重中道的同異,古來有異說,或謂遍計所執(zhí)性為依、圓二性上實法之執(zhí),于依、圓二性之假有空寂之義外,別無遍計之空,故三性對望中道之義無別于一法中道;蛑^三性對望中道遮遣遍計之有,一法中道以依他之體為虛假非有而為空,故二者有差異。見《成唯識論》卷七。

  【二根】唯識家所指的二根,為五根身的勝義根與扶塵根。勝義根為五根之本體,為四大種所造的凈色法,非凡夫二乘之所見,非現(xiàn)量所得,然有發(fā)識取境的作用。扶塵根又稱浮根塵,乃外形可見的眼等五根。此根唯為正根之依處,虛假不實,無發(fā)識取境之用。此外,又有利鈍二根。利根又作上根,謂根性銳利,速證妙果者。鈍根又作下根,乃根性遲鈍難于開悟者。又男根與女根。即男女起色欲之處。

  【二真如】即二種真如。此有不同解說,而唯識學上所稱的二種真如,為生空真如與法空真如。此又作二空真如,由我空而顯之真理,稱生空真如。由法空而顯之真理,稱為法空真如。見《成唯識論》卷十。

  【二執(zhí)】一般指我執(zhí)與法執(zhí),又作我法二執(zhí)、生法二執(zhí)。小乘說一切有部等主張法體實有,故僅揭出‘我執(zhí)’之說;大乘則觀諸法皆空,故對主張法為實有者,稱為‘法執(zhí)’,而說我、法二執(zhí)。法執(zhí)乃于如幻假有之法生起實有之妄執(zhí),其體較寬,為獨一而起;我執(zhí)則迷于法之用,故其體較狹,而必與法執(zhí)并起。成唯識論卷一曰:‘由執(zhí)我法,二障俱生。’此二執(zhí)皆以薩迦耶見為體,由于力用不同而有二障之別,即以執(zhí)我稱為煩惱障,執(zhí)法稱為所知障。為斷伏煩惱、所知二障,而說二空、二空智;二障斷盡,即證得大涅槃與大菩提

  【二教六理】唯識宗用為證明第七末那識的存在,舉出二種教證與六項理論。二種教證者,一為引《入楞伽經(jīng)》的偈子:‘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說名為識’。二為引用大小乘共許的《解脫經(jīng)》的偈子:‘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曾非當有。’加以證明。六理證者,一者不共無明證,《成唯識論》卷五云:‘謂契經(jīng)說,不共無明,微細恒行,覆蔽真實,若無此識,彼應非有。’二者六二緣證,《成唯識論》卷五云:‘契經(jīng)說,眼色為緣,生于眼識,廣說乃至意法為緣,生于意識,若無此識,彼意非有。’三、意名證,《成唯識論》卷五云:‘契經(jīng)說,思量名意,若無此識,彼應非有。’四、二定差別故,《成唯識論》卷五云:‘契經(jīng)說,無想、滅定,染意若無,彼應無別。’五、無想有染證,《成唯識論》卷五云:‘契經(jīng)說,無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滅,若無此識,彼應無染污。’六、有情我不成證,《成唯識論》卷五云:‘契經(jīng)說,異生善染,無記心時,恒帶我執(zhí),若無此識,彼不應有。’見《成唯識論》卷五。

  【二假】二假,指無體隨情假,與有體施設假。一、無體隨情假,乃世間所稱的我法,世間之人于心外之境執(zhí)為實我實法,此法體但是妄情,為遍計所執(zhí)性攝,而無實體,世人隨此妄情而執(zhí)虛假之我法,故稱無體隨情假。二、有體施設假,乃于依他起性上假名施設之我法,即內(nèi)識所變的見、相二分為依他法,從實種子而生,有實的體用,就此體用假立我法之名,故稱為有體施設假。此二者,為圣教所稱的我法。見《成唯識論》卷一。

  【二惑】即見惑與思惑。見惑的見,是推度的意思,即以邪見推度而起之迷情,我見邊見等是。思惑,新譯為修惑,為凡夫之思念,對于事物而起之惑,貪、嗔、癡等煩惱是。此又稱理惑與事惑。見惑是迷于理之惑,修惑是迷于事之惑。

  【二無心定】指二十四種不相應行中的無想定、滅盡定而言,此又稱二定。一、無想定,指外道欲得無想天之果,而修滅一切心想的禪定;屬第四禪,為外道所修出離想所作意。二、滅盡定,謂不還果以上的圣者,前六識心、心所不起現(xiàn)行,第七識的染污心所亦不起現(xiàn)行的禪定。此亦稱滅受想定,為佛教圣者所修的禪定。

  【二無我】即人無我與法無我。百法明門論曰:‘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補特伽羅,意譯為人、眾生、數(shù)取趣。補特伽羅無我即是人無我。人何以無我,人是四大和合而有,此中無真實之我。法無我者,即固執(zhí)諸法為實有,這叫做‘法我’。而諸法都是仗因托緣的有為法,并無其實體自性,此稱‘法無我’。這是大乘菩薩的觀道,以斷惑障!独阗そ(jīng)》卷一曰:‘大乘菩薩摩訶薩,善觀二種無我相,云何二種無我相,謂人無我法無我。’

  【二無記】指三性中,非善非不善的無記性。即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一、有覆無記,又作染無記。乃惑障之極微弱者,如第七識俱生起的我法二執(zhí),其體性羸弱,然為自性妄惑,能隱覆圣道,故稱有覆;以其非感苦果之惡性,故稱無記。二、無覆無記,又作凈無記。乃離惑障的無記法,如阿賴耶識的自體及之內(nèi)五根、外之山河草木等。以其非自性妄惑,故稱無覆。見《成唯識論》卷三。

  【二業(yè)】指引業(yè)與滿業(yè)。依《俱舍論》卷十七載,有兩種二業(yè),名引業(yè)與別業(yè)。六趣各有總、別二報,如人趣中,所有的人皆同屬人趣之果報,此為總報;其中復有智愚、美丑等差異,稱為別報。引發(fā)總報的業(yè)因,稱為引業(yè);成滿其別報的業(yè)因,則稱為滿業(yè)。此外,善業(yè)與惡業(yè)亦稱二業(yè)。善業(yè)為五戒、十善等善道之所作,能感善趣之樂果;惡業(yè)為五逆、十惡等罪惡之所作,能引惡趣之苦果。

  【二種生死】生死一語,又作輪回,謂依業(yè)因而于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續(xù)、永無窮盡之意。與‘涅槃’相對稱。《成唯識論》卷八,舉出二種生死:一、分段生死,以有漏之善惡業(yè)為因、煩惱障為緣,將受三界內(nèi)之粗報;其果報對于壽命之長短、肉體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稱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輪回者,稱為分段生死。二、變易生死,又稱不思議變易生死。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等雖不受分段生死之輪回,但以無漏之有分別業(yè)為因、所知障為緣,于三界以外受殊勝微妙果報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來三界內(nèi)修菩薩行,以至成佛果。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壽命、肉體皆可自由變化改易,而無一定之限制,故稱為變易身。受變易身者,稱為變易生死。

  【二種因果】世間因果與出世間因果。四圣諦法,有流轉(zhuǎn)、還滅二門,說為二種因果,一者以苦諦為因,集諦為果,名世間因果;二者以道諦為因,滅諦為果,為出世間因果。

  【二種利行】指自利、利他二行。菩薩所修之行,依其別相,有自、他二利:一、修六度、菩提分法等,為自利之行。二、修四攝、四無量心等,為利他之行。見《成唯識論》卷九。

  【二種見道】二種見道,是真見道和相見道。修唯識行,至見道位,在此位證得根本、后得二智,悟入唯識性相。故在此位以根本智斷惑,稱真見道;以后得智修習,稱相見道。

  【二種真如】略稱二真如。曰生空真如與法空真如。又作二空真如、二空真理。由我空而顯之真理,稱生空真如。由法空而顯之真理,稱為法空真如。此二空真如,為唯識宗所立之真如。見《成唯識論》卷十。

  此外,尚有其他四種真如,一、離言真如與依言真如。即將真如妙理依據(jù)離言詮及依言詮而分別為二。見《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五。二、空真如與不空真如。前者能究竟而顯實;后者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見《大乘起信論》。三、不變真如與隨緣真如。前者乃隨順萬象差別之諸法,而不失真如之自性;后者則不囿于自性,而隨染、凈之緣各生染、凈之法。見《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五。四、有垢真如與無垢真如。垢指煩惱染法之意,以其有無而區(qū)別真如。見《大乘止觀法門》卷二。

  【二種涅槃】即有余依涅槃與無余依涅槃。依者,有漏之依身。煩惱永盡,已斷生死之因,然猶余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續(xù),稱為有余依涅槃;更滅依身無所余者,稱為無余涅槃。此二種涅槃,同為一體,然無余依涅槃,在于有漏依身命終之時。

  【二種無漏因果】即無漏因與無漏果。《大般涅槃經(jīng)》卷十二載,指二乘之人,由修戒定慧之因,能斷三界生死苦果,則戒定慧三學為無漏之因;二乘之人,既斷三界生死逼迫之苦,證真空涅槃寂滅之樂,此涅槃即無漏之果。無漏因即四圣諦中的道諦,無漏果即四圣諦中的滅諦。

  【二種資糧】即福德、智德二種資糧。以此二德為資益己身之糧,得證佛果,故稱資糧。一、福德資糧,謂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即六度中之前五度。二、智德資糧者,謂修習正觀而勤求妙智者,如第六度即是。見《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七。

  【二種熏習】即相分熏與見分熏。唯識家謂七轉(zhuǎn)識熏習第八識種子時,七轉(zhuǎn)識的四分中,所緣的相分熏自分的種子及本質(zhì)的種子,稱為相分熏。熏習能緣的見分及自證分、證自證分之種子于第八識內(nèi),稱為見分熏。換句話說,見分熏偏重于主觀方面,相分熏偏重于客觀方面。

  【二種轉(zhuǎn)依】修唯識行的菩薩,要證得大菩提大涅槃二種勝果,一者要歷經(jīng)十地的修行,這是所經(jīng)的位次。二者修十種勝行(十波羅蜜),這是所修的因。三者斷十重障,這是所對治的斷法。四者證得十種真如,這是所觀照之理。而后始可證得二種轉(zhuǎn)依。成唯識論卷十曰:‘云何證得二種轉(zhuǎn)依,謂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二種轉(zhuǎn)依,由斯而得。’

  【二障】又作二礙,即煩惱障與所知障。這是唯識學上對貪、嗔、癡等諸惑,就其能障礙成就佛果的作用所作的分類。煩惱障、由我執(zhí)而生,是俱生起的迷執(zhí);所知障、由法執(zhí)而生,是分別起的迷執(zhí)。

  【二增菩薩】修唯識行的菩薩,無論頓機或漸機,又各有二類,一者智增菩薩,二者悲增菩薩。智增、是智慧增上,此類菩薩,斷惑證理的自利行較多,而普化有情的利他行較少;悲增、是大悲增上,此類菩薩,以利化有情的悲愿較多,不欲速證菩提,而久住生死苦海,利益有情。

  【二諦】指真諦與俗諦,并稱真俗二諦。諦者真實不虛之理,真諦又作勝義諦、第一義諦,即出世間的真理。俗諦又作世俗諦、世諦,即世間的真理!赌虾<臍w內(nèi)法傳》卷四謂,世俗之事乃覆蔽世間的真理,故俗諦又譯作覆俗諦、覆諦。二諦的意義于大小乘諸經(jīng)論所說不一,今僅舉唯識宗的二諦如下:窺基于所著《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將《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所舉的四種世俗諦,與《成唯識論》卷九所說的四種勝義諦,歸納成‘四真四俗’(四勝義四世俗)之四種二諦,此稱之為‘四諦二重’。四諦二重的世俗諦,是世間世俗諦,道理世俗諦,證得世俗諦,勝義世俗諦。四諦二重的勝義諦,是世間勝義諦,道理勝義諦,證得勝義諦,勝義勝義諦。見‘四諦二重’條。

  【二縛】唯識宗所稱的二縛,指的是相縛與粗重縛。一、相縛,所緣的相分拘礙能緣見分的心,使不得自在,不了境相如幻;壅拥摹冻晌ㄗR論了義燈》卷五,列舉有三種,或以一切相分皆相縛,或唯有漏之相分即相縛,或以行六度時執(zhí)三輪之相為相縛。并解相縛之體,有所知障與煩惱障!栋俜▎柎疴n》卷六分其體為正、助,若正相縛之體,唯有我執(zhí);若助相縛之體,并通法執(zhí)。二、粗重縛,其性無堪任,非調(diào)柔細輕,故稱粗重。即其性剛強深重,能縛有情身心于生死,或使之不了如幻者,皆稱為粗重縛。

  【二轉(zhuǎn)依果】修唯識行,于第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現(xiàn)前時,此時即斷盡煩惱、所知二障種子,轉(zhuǎn)得二種殊勝妙果。即轉(zhuǎn)煩惱障得大涅槃,轉(zhuǎn)所知障得大菩提。此即二轉(zhuǎn)依果,又稱為二種勝果,略稱二轉(zhuǎn)依、二轉(zhuǎn)。見《成唯識論》卷十。

  【二類種子】唯識宗立論,第八阿賴耶識儲藏萬法種子,此種子依性質(zhì)說,分為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二類。一者有漏種子,這是能產(chǎn)生世間現(xiàn)象的種子,亦即三界六趣受生死的種子。此中又有名言種子、我執(zhí)種子、 有支種子之分。二是無漏種子,這是能生菩提之因的種子,亦即入見道位乃至阿羅漢、佛果位的出世種子。無漏種子又分為生空無漏種子、法空無漏種子、二空無漏種子!冻晌ㄗR論》卷二曰:‘諸種子者,謂異熟識所持一切有漏法種,此識性攝,故是所緣。無漏種子雖然依附此識,而非此識性攝,故非所緣。’這是說,一切有漏種子為第八阿賴耶識之識體所攝持,且為第八識見分所緣,故稱‘故是所緣’;而無漏種子雖然也依附于阿賴耶識,但并不是阿賴耶識的識性所攝,故不是此識所緣。無漏種子是能生菩提之因的種子,此有三種,一者生空無漏種子,即我空無漏,此屬見道位無漏種子。二者法空無漏,此屬修道位無漏種子。三者二空(我空、法空)無漏種子,此為無學道無漏種子。

  無漏種子依于異熟識之自體分,而非異熟識性所攝持。以無漏種其性唯善,不是無記性,故不與異熟識之體性相順,體性既不相順,故此無漏種子與異熟識體性不可相即。無漏種子依于異熟識之自體分,以非異熟識所攝持,亦不為異熟識之見分所緣。有漏種子即生起諸種現(xiàn)象,三界六趣受生死的種子。此有三種,一者名言種子,二者我執(zhí)種子,三者有支種子。種子又名習氣,即是現(xiàn)行熏習的氣分!惰べ煹卣摗肪砦迨唬‘云何略說安立種子?謂于阿賴耶識中,一切諸法遍計自性妄執(zhí)習氣,是名安立種子。’

  【二邊】是指離中道的兩極端,惟各書有解釋不盡相同。《中論》卷四謂二邊指有、無,或常、無常;《順中論》卷下指為常、斷;玄奘所譯的《攝大乘論世親釋》卷一,指為增益、損減;《止觀輔行》卷三則指為空、假二邊。

  【二變】即因緣變與分別變。據(jù)成唯識論卷二載,有漏之識變可分為二:一、隨因、緣之勢力而變,稱為因緣變。二、隨分別之勢力而變,稱為分別變。前者必有用,后者僅為境。參閱‘因緣變’、‘分別變’條。

  【七十七智】《瑜伽師地論》卷十載:何因緣故,依止緣起,建立七十七智耶?所謂七十七智,是在十二緣起的各支中,除無明外,于其余十一支,各就三世順逆及法性常住觀察之智。每支各具七智,合為七十七智;七智乃先觀今之緣生而有老死,為知生緣老死智,次觀非無緣生而有老死,為知非不生緣老死智,如是就過去、未來亦各作順逆二觀;又遍知生起法,而知有佛無佛,法性常住,是為法住智。如此十一支中,以‘生’支為例,其七智為:知生緣老死智、知非不生緣老死智、知過去生緣老死智、知彼(過去)非不生緣老死智、知未來生緣老死智、知彼(未來)非不生緣老死智、法住智。其余十支亦各具同樣的七智,總為七十七智。見《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八。

  【七十五法】此為小乘俱舍宗對一切法的分類。俱舍宗認為:一切事象可分七十五種,歸之為五大類,即:第一類,色法十一種:一、眼根,二、耳根,三、鼻根,四、舌根,五、身根,六、色境,七、聲境、八、香境,九、味境,十、觸境,十一、無表色。其中前五者能發(fā)識取境,故稱五根;次五者為五根所緣之境界,故稱五境;無表色系依身、口發(fā)動之善業(yè)與惡業(yè),為生于身內(nèi)的一種無形色法,乃感苦、樂果之業(yè)因,具防非止惡修防善止惡的功能。

  第二類,心法一種:即依根而生,覺知外境的總作用,指六識心王。

  第三類,心所有法四十六種,又分遍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煩惱地法、不定地法六位。此四十六法皆隨附于心法而起,故稱心所有法。即:一、遍大地法十種:、受,領納苦、樂、舍三境的作用。想,想像事物的作用。思,造作諸業(yè)的作用。觸,對境的作用。欲,希求的作用;,揀擇善惡法的作用。念,記憶不忘的作用。作意,令心、心所警覺對境的作用。勝解,明了事理的作用。三摩地,又作定,令心心所專注一境而不散的作用。此十法通于善、不善、無記一切心王而起,故稱遍大地法。二、大善地法十種:信,令心、心所澄凈的作用。不放逸,止惡行善的作用。輕安,使身心輕妙安穩(wěn)的作用。行舍,令身心舍離雜執(zhí)著諸法之念,而住于平等的作用,為行蘊所攝之舍。慚,于所造罪,生起羞惡之心。愧,于所造罪,生起廉恥之心。無貪,不貪著順境的作用。無嗔,于逆境不起忿怒的作用。不害,不損惱他的作用。勤,精進修習諸善法的作用。此十法與一切之善心相應而起,故稱大善地法。三、大煩惱地法六種:無明,以愚癡為性。放逸,于惡法放逸的作用。懈怠,于善法不勇悍的作用。不信,令心不澄凈的作用。惛沈,令心沉重的作用。掉舉,令心輕浮的作用。此六法常與惡心及有覆無記心相應,故稱大煩惱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二種:無慚,不自羞惡的作用。無愧,不顧廉恥的作用。此二法與一切之不善心相應,故稱大不善地法。五、小煩惱地法十種:忿,令起怒相的作用。覆,隱藏己過的作用。慳,于財施、法施等,不能惠施的作用。嫉,妒忌的作用。惱,堅執(zhí)惡事而惱亂身心的作用。害,損惱他人的作用。恨,于忿境結怨不舍的作用。諂,令心、心所邪曲不直之作用。誑,欺他不實的作用。憍,心貢高而傲他的作用。此十法唯為修道所斷,僅與意識之無明相應,且其現(xiàn)行各別,而非十法俱起,故稱為小煩惱地法。六、不定地法八種:尋,尋求事理的粗勝作用。伺,伺察事理的細性作用。睡眠,令心心所昏昧的作用。惡作,思念所作之事而令心追悔的作用。貪,貪愛順境的作用。嗔,于逆境嗔恚的作用。慢,使心高舉而凌他的作用。疑,使于諦理猶豫不決之作用。此八法不入前五位,廣通善、惡、無記三性,故稱不定地法。

  第四類,心不相應行法十四種:一、得,令得諸法于身的實法。二、非得,令諸法離身的實法。三、眾同分,各隨其趣,而使得同一果報的實法。四、無想果,于無想天中令心、心所皆滅的實法。此為外道所執(zhí)著的涅槃。五、無想定,乃為得無想果所修得的無心定。六、滅盡定,不還或阿羅漢之圣者,為止息暫時所入之無心定。七、命根,維持壽命的實法。八、生,令諸法生起的實法。九、住,令諸法不遷的實法。十、異,令諸法衰異的實法。十、滅,令諸法消盡的實法。十二、名身,色聲等之名。十三,句身,諸法無常等之章句。十四、文身,名與句所依之文字;二個以上,故稱為身。此十四法為非色非心之法,而不與心相應,故稱為心不相應行法。

  第五類,無為法三種:一、擇滅無為,依正智簡擇力而得的寂滅法。二、非擇滅無為,非依正智簡擇力,但依缺生緣而現(xiàn)的寂滅法。三、虛空無為,以無礙為性,容受萬物而遍一切處。此三法無生、住、異、滅四相之作為,故稱無為法。見《俱舍論》卷四。

  【七分別】唯識家將心識的認知作用,分為有相、無相、任運、尋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等七種分別。《瑜伽師地論》卷一所載:有相分別,謂于過去所受之義,諸根成熟而善于名言者所起的分別。二、無相分別,謂隨過去所引者,及嬰兒等,不善于名言者所起的分別。三、任運分別,謂于現(xiàn)前之境界,隨境之勢力,任運而轉(zhuǎn)者所起的分別。四、尋求分別,謂觀察尋求諸法所起的分別。五、伺察分別,謂于已所尋求、已所觀察者,復加以伺察安立所起的分別。六、染污分別,謂因顧戀過去,希樂未來,執(zhí)著現(xiàn)在所起的分別。例如恚分別、害分別,或與煩惱、隨煩惱中任何一法相應所起的分別,皆屬染污分別。七、不染污分別,例如善、無記等法即屬之。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與信等任何一善法相應所起的分別。見《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

  【七因明】這是因明學用語,印度古因明論師彌勒所立,為有關論議要件的七種規(guī)定。即論體性、論處所、論所依、論莊嚴、論墮負、論出離、論多所作法等七種。見《瑜伽師地論》卷十五。

  【七地斷障證真】十地中遠行地的菩薩,加修一切菩提分法,悟空、無相、無愿三昧,即斷細相現(xiàn)行(于一切法執(zhí)有緣生及執(zhí)無相)障,證法無別真如(了種種教法,同一真如,而無別相)。參閱‘十地’條。

  【七界】七界又稱七心界、七識界。即十八界中,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外,再加上六根的意根。于十二處中,意根收攝其他六識,成為意處一者。又于十八界中別說六識,意根僅存其名,于六識外并無別體,即攝于六識中。故知‘七界’一詞,雖有七之名,實質(zhì)僅為一或六。其所以于六識外別加意根,而立七界之說者,說一切有部主張,自性不知自性,為不許二心并起,故僅說六識心王,則自知之‘心’的自覺層面必隱沒,而欲說明此一自覺層面,故以時間前后采自性知他性之說,且于六識之外,另立一意根為六識于過去所落謝者。此說見《俱舍論》卷一。

  【七真如】《解深密經(jīng)》卷三、卷六載:七真如又作七種如如,即:流轉(zhuǎn)真如,又作生真如、輪轉(zhuǎn)如如,若隨相而言,生死流轉(zhuǎn)非以自在等為因,即由分別、依他之因緣而起,此乃真實不虛。實相真如,又作相真如、空相真如,指于一切法上之人法二無我所顯的實相。三、唯識真如,又作了別真如、識真如,若隨相而言,指無漏唯識的觀智。四、安立真如,又作依止真如、安立真實,即苦圣諦,若隨相而言,乃我、我所之所執(zhí)處,指器世間、眾生世間。五、邪行真如,又作邪行如如、邪行真實,即集圣諦,若隨相而言,為苦因之渴愛。六、清凈真如,又作清凈如如,清凈真實,即滅圣諦,乃煩惱、所知二障永滅的畢竟清凈。七、正行真如,又作正行如如、正行真實,即道圣諦,謂苦滅之道,如八正道等。見《解深密經(jīng)》卷三。

  【七種憍】《瑜伽師地論》卷二載:七種憍為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貴憍,多聞憍。

  【七慢】這是由根本煩惱慢心所開展而來。七慢是:一、慢,對于不如我的,我輕慢他,這叫‘于劣計己勝’;對于和我相等的,我輕慢他,這叫做‘于等計己等’。二、過慢,對方和我相等的,我以為勝過他,這叫做‘于等計己勝’。三、過過慢:對方勝過我的,我不承認,反說我勝過他甚多,這叫做‘于勝計己勝’。四、我慢:執(zhí)著于五蘊和合的身心,為我與我所,因而驕傲自大,叫做我慢。五、增上慢:修行者‘未得言得,未證言證。’這叫做增上慢。六、卑劣慢:自甘卑劣的人,對于勝過他的人,以為:‘勝過我又該如何?’別人學佛修道,他以為:‘我不信佛,還不是照樣過日子?’此為自甘卑劣之慢。七、邪慢: 于慢上起邪見,自己無德,反說︰‘佛菩薩也不過如此’。甚至于不信因果,毀謗三寶,這叫邪慢。

  【七隨眠】《俱舍論》卷十九載:七隨眠即貪、嗔、癡、慢、疑、見等六隨眠中,將貪隨眠分為欲貪、有貪二種,合之為七隨眠。此又稱為七使。隨眠者,是根本煩惱的異稱,隨逐有情而起,且其行相微細,故稱隨眠。欲貪者,于欲界貪著外在五欲妙境;有貪者,為上二界之貪,即貪著上二界之定及依身,故稱有貪。

  【七轉(zhuǎn)識】指前七識,此有二解,一者以第八識為本識,前七識為本生轉(zhuǎn)生之識,名七轉(zhuǎn)識;二者謂修行十地位中,此前七識,于入觀時是無漏善性,而出觀仍是有漏染性,因有轉(zhuǎn)易之故,名七轉(zhuǎn)識。第八識于金剛心后,由有漏轉(zhuǎn)無漏,轉(zhuǎn)識成智,唯此是一轉(zhuǎn)永轉(zhuǎn),故不名轉(zhuǎn)識。

  【七轉(zhuǎn)第八互為因果】唯識家顯七轉(zhuǎn)識(眼識乃至末那識)與第八識(阿賴耶識)相互為因果。即七轉(zhuǎn)識與第八識,于能生、所生及能熏、所熏中互為因果。能生、所生為種子生現(xiàn)行之關系時,第八識為能生之因,七轉(zhuǎn)識為所生之果;又能熏、所熏為現(xiàn)行熏種子之關系時,七轉(zhuǎn)識為能熏之因,第八識為所熏之果。此等因果為同時而非異時。見《成唯識論》卷二。

  【七識十名】第七末那識,有十種不同的名稱,即:第七識、轉(zhuǎn)識、妄

  相識、相續(xù)識、無明識、解識、行識、無畏識、現(xiàn)識、智障識等。

  【八正道】八種求趣涅槃的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為四圣諦的道諦,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實踐法門,即八種通向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或途徑。釋尊轉(zhuǎn)法輪時,所說離樂欲及苦行二邊,趨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八者即:正見,又作諦見。即見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有善惡業(yè),有善惡業(yè)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覺自證成就。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別。即謂無欲覺、恚覺及害覺。三、正語,又作正言。即離妄言、兩舌、惡口、綺語等。四、正業(yè),又作正行。即離殺生、不與取等。五、正命,又作諦受。即舍咒術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飲食、床榻、湯藥等諸生活之具。六、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發(fā)愿已生之惡法令斷,未生之惡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長滿具。即謂能求方便精勤。七、正念,又作諦意。即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等四者。八、正定,又作諦定。即離欲惡不善之法,成就初禪乃至四禪。八圣道乃眾生從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為譬。與八正道相反的,為邪見、邪思、邪語、邪業(yè)、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此八者災為八邪行。見《四諦論》卷四。

  【八地斷障證真】謂菩薩加修清凈道行,離心意識,得無生法忍(謂一切諸法,性本不生,而于此法,忍可印證),一切煩惱所不能動,即斷無相中作加行(無相指第七地,謂于無相中加功用行)障,證不增減真如,此真如不隨凈染而有增減。參閱‘十地’條。

  【八忍八智】此指于‘見道’審觀四諦,而生無漏之忍、智,各有八種。亦即見道之十六心。此又作八忍八觀。所謂八忍,就是前四者忍可印證欲界之四諦,即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等四法忍;后四者忍可印證色界、無色界之四諦,即苦類忍、集類忍、滅類忍、道類忍等四類忍。以此八忍正斷三界之見惑,故為無間道。見惑既斷,觀照分明,則為八智,即苦法智、集法智、滅法智、道法智、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道類智等,是為解脫道。忍者為智之因,智者為忍之果。見《成唯識論》卷九。

  【八苦】八苦,是把五苦中的生老病死苦一條,開為四條,合后四條稱八苦!赌鶚劷(jīng)》亦舉出八苦,即:‘八相為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參閱五苦條。

  【八義】因明用語,是研究因明的八個項目,又稱為八門。即:一、能立,二、能破,三、似能立,四、似能破,五、現(xiàn)量,六、比量,七、似現(xiàn)量,八、似比量。其中一、二、五、六四義為‘真’,又稱四真;三、四、七、八四義為‘似’,又稱四似。四真四似合之為八義。

  【八義證有本識】本識指第八識,謂第八識為生起一切善惡諸法的根本。《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以八義證明有此第八阿賴耶識,此八義為:一、依止執(zhí)受,指此識能為染凈諸法之所依止,執(zhí)持不失。二、最初生起,指此識最初于母腹托胎之時,如磁石吸鐵(磁石喻識,鐵喻父精母血)。三、有明了性,指此識于一切善、惡、無記三性諸法,皆悉明了分別,無有暗昧。四、有種子性,指此識能任持世間出世間諸法種子,令不散失。五、業(yè)用差別,指此識隨染緣而造惡業(yè),隨凈緣而造善業(yè),差別不同。六、身受差別,身以積聚為義。指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故稱為身。由能領受第七末那識染凈之緣所熏,而于善惡諸法不相混濫,故稱身受差別。七、處無心定,指入無想定或滅盡定,雖滅受想心,斷出入息,而此識不滅。八、命終時識,指命將終時,冷觸漸起,唯有此識,能執(zhí)持身,此識若舍,則四大分散。

  【八識】唯識宗所立五位百法中的第一位法。即八識心王,略稱八識。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其中眼等六識隨所依根而立名;末那識即為意,依其自性立名;阿賴耶識依攝持諸法因果之義,亦即從自性立名。或稱眼等五識為前五識,意識為第六識,末那識為第七識,阿賴耶識為第八識。又眼識至末那識系由阿賴耶所生起,總稱為轉(zhuǎn)識或七轉(zhuǎn)識;對此,阿賴耶為七轉(zhuǎn)識之因,故稱為根本識、種子識。在《唯識三十頌》中,分八識為三能變,阿賴耶識為初能變,末那識為第二能變,前六識為第三能變。若就其性而言,眼等前六識以了別為其性,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境,通善、惡、無記三性;末那識以恒審思量為其性,乃有覆無記性,唯緣阿賴耶識之見分為自之內(nèi)我;阿賴耶識為無覆無記性,以微細之行相緣自所變現(xiàn)的器界、種子、及有根身。見《百法問答鈔》。

  【八識二執(zhí)】二執(zhí)為我執(zhí)與法執(zhí),此在八識中并不相同。前五識與第八識,一向無執(zhí);第六識與第七識,二執(zhí)俱有,同時俱起。

  【八識三性】在善、惡、無記三性中,第八識是無覆無記,第七識是有覆無記,前六識通于三性。即前六識若與信等十一善心所相應,則屬善性攝,與無慚、無愧及八大隨煩惱等十心所相應,屬不善性攝,二者皆不相應,無記性攝。

  第八識何以是無覆無記?因為第八識是異熟性。異熟若是善或染污,流轉(zhuǎn)還滅即不能成立。又此識如果是善,則不能為染法所依;此識如果是染,則不能為善法所依。再者此識是所熏性,如果此識為善為染,如極香或極臭,則不能受熏。第七識何以是有覆無記,因為此識與四煩惱心所相應,是染污法,障礙圣道,隱蔽自心,故名有覆。或問:此四煩惱何以不名不善而稱無記?答,此四煩惱,行相細微,任運而轉(zhuǎn),故無記攝,而非不善。再問:前六識何以通于三性?若與信等十一善心所相應,是善性攝;與無慚等十法相應,是不善性攝;若兩者俱不相應,自然是無記性攝。

  【八識三量】在現(xiàn)量、比量、非量的三量中,前五識是根境相對直接的感覺,所以唯是現(xiàn)量。第八識所緣的是自變的實境,所以也是現(xiàn)量。第七識見分緣第八識見分執(zhí)為自我,這是錯誤的知,所以是非量。第六識的五俱意識,與前五識俱起緣色境時,是現(xiàn)量;獨頭意識計度分別,或?qū)に磐评,或為比量,或為非量,所以第六識通于三量。

  【八識三境】八識緣境,對性境、獨影境、帶質(zhì)境三境中,前五識緣五塵境,第八識緣自變的實境,所以都是性境;第七末那識,緣第八識見分為自我,唯為帶質(zhì)境;第六識的五俱意識,初緣五塵境親證自體時,剎那之間是性境,及至分別心起,推理計度,或獨頭意識的幻想,便成為帶質(zhì)境或獨影境了。再者,定中的獨頭意識也是性境。

  【八識三能變】唯識宗立八識,謂八識皆能轉(zhuǎn)變,而此轉(zhuǎn)變有三類,即《唯識三十頌》的頌文曰‘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zhuǎn),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唯三、指的是八識唯有三類能變。此三能變是:一、初能變識,又稱異熟能變識,指第八阿賴耶識的轉(zhuǎn)變。二、第二能變識,又稱思量能變識,指第七末那識的轉(zhuǎn)變。三、第三能變識:又稱了別能變識,指前六識的轉(zhuǎn)變。當識變時,并不是任何一識單獨轉(zhuǎn)變,而是三類識全體次第轉(zhuǎn)變。轉(zhuǎn)變的原因,是阿賴耶識中儲藏的種子,何類種子成熟,則轉(zhuǎn)變出何種境界。

  【八識五重】參閱:五重唯識觀。

  【八識六義】慈恩大師窺基,在《百法明門論解》一書中,解釋此含攝八識的心法,有曰:‘心法者,總有六義:’這六義的要點是:一、集起名心:謂此心收集、儲藏諸法種子,并于因緣具足時生起現(xiàn)行。換言之,集起之心,指的是第八阿賴耶識而言。積集名心,指前七轉(zhuǎn)識,它能熏習積集的諸法種子;又有一說,集起之心是前七轉(zhuǎn)識現(xiàn)行,共集熏起種子;而積集之心是第八阿賴耶識,以其能積集諸法種子故。三、緣慮名心:緣慮之心指第六意識,指此心有攀緣、思慮一切外境的功能,這是第六識獨頭意識的功能。四、或名為識:此心或名為識,識者了別義,了解分別其緣慮的外境,此約指前五識與五俱意識的功能。五、或名為意,意者等無間故,指心識念念相續(xù),等無間斷,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識:若寬泛的說,八識皆可名心,亦可名意,或名為識;但若自八識的功能殊勝來說,則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識,此三者,全是心識功能的一部分。

  【八識心王】唯識宗將心解析為八,立下八識心王的名稱。此八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唯識宗不說心而說識,佛法上謂之方便。事實上,識即是心,亦即是意,心、意、識三者,同體而異名。小乘佛教建立六識,沒有第七、八識,但在文字中已有七、八二識的含義,如《順正理論》卷十一謂:‘心、意、識體雖是一,而訓詞等義類有異,謂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集起故名心者,即相當于第八識;思量故名意者,即相當于第七識;而了別故名識者,即相當于前六識。唯識宗將一心析為八識者,無非是破遣我人‘實我’的執(zhí)著。原來我人通常執(zhí)著于實我實法,把宇宙萬有視為實體,因此我人說到‘心’時,把心視為整體的東西存在。唯識家為對治此等觀念,乃以分析的方法,解析此心為八,以此心不是一個整體的東西,來破遣‘實我’的執(zhí)著。

  【八識王所相應】八識心王,各有其相應的心所,因八識的作用各不相同,相應心所的多寡亦不相同,八識王、所相應的情形如下:一、前五識,各有三十四個心所相應,即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五,善心所十一,中隨煩惱心所二,大隨煩惱心所八,根本煩惱中的貪、嗔、癡三煩惱。二、第六識:第六識作用范圍最廣,五十一個心所均與之相應。三、第七識:有十八個心所與之相應,即遍行心所五,大隨煩惱心所八,別境中的慧心所,以及根本煩惱中的貪、癡、慢、見、四心所。四、第八識:唯五遍行心所與之相應。

  【八識所依】八識心王生起,各有所依,其所依如下:一、眼、耳、鼻、舌、身前五識,依于五根。二、第六意識,依于第七末那識。三、第七末那識,依于第八阿賴耶識。四、第八阿賴耶識,依于第七末那識,七、八二識是互相為依。

  【八識界地】在三界九地中,鼻、舌二識,僅通于欲界五趣雜居地。眼、耳、身三識,通于欲界五趣雜居地,及色界離生喜樂地。六、七、八三識,通于三界九地。

  【八識俱轉(zhuǎn)】八識心王,俱不俱轉(zhuǎn),情況各不相因。七、八二識,長恒俱轉(zhuǎn);第六識除‘五位無心’外,亦恒時現(xiàn)起。前五識則隨緣而轉(zhuǎn),如緣俱足,八識可同時而轉(zhuǎn)。

  【八識規(guī)矩頌】凡四章十二頌四十八句。唐代玄奘三藏著。概述唯識學說,著重于講說唯識學說中心的心識問題。前三頌說前五識,四至六頌說第六識,七至九頌說第七識,末三頌說第八識。注釋本甚多,以明代普泰之《八識規(guī)矩補注》、明昱之《八識規(guī)矩補注正義》、智旭之《八識規(guī)矩直解》、廣益之《八識規(guī)矩纂釋》等較為著名。

  【八識規(guī)矩補注】凡二卷。明代普泰撰。文略義深,可稱唯識學之精髓。世親菩薩攝取瑜伽百卷之要,精粹成三十頌,開后學易入之道。后經(jīng)護法等十師廣釋,卻演為繁瑣難解,故玄奘入竺歸國后,糅百本之論為成唯識論十卷,至此始見唯識學之大成。師復撮擇精粹,撰《八識規(guī)矩頌》一卷四章、十二頌、四十八句。以其文略義深,后世遂出現(xiàn)多種注解釋文,然以此書較為簡明直截。本注內(nèi)容以心意識之問題為主,一部十二偈頌,前三頌明前五識之心王、心所相應生起,次三頌明第六識之三性、三量及相應心所,次三頌明第七識,最后三頌明第八識。

  【八識緣境】八識緣境,各不相同,其所緣之情形如下:一、眼、耳、鼻、舌、身五識,所緣的是色、聲、香、味、觸五境。二、第六識緣一切法境。三、第七識緣第八識的見分,恒審思量,執(zhí)為自我。第八識緣根身、器界、種子。故第八識只緣色法,不緣心法。

  【八識緣境廣狹】唯識宗所立的八識,其緣境有廣有狹。即:一、眼識緣唯實唯量境,謂眼見色時,即有識生,能緣青、黃、赤、白等實有之色,稱為性境(現(xiàn)前所有實見之境);此識對境,稱為現(xiàn)量(見現(xiàn)前之色而能量度)。以其但能見色,未起分別,故所緣之境狹。二、耳識緣唯實唯量境,謂耳聞聲時,即有識生,能聞平直曲屈實有之聲,稱為性境;此識對境,稱為現(xiàn)量。以其但能聞聲,未起分別,故所緣之境狹。三、鼻識緣唯實唯量境,謂鼻嗅香時,即有識生,能嗅好惡實有之香,稱為性境;此識對境,稱為現(xiàn)量。以其但能嗅香,未起分別,故所緣之境狹。四、舌識緣唯實唯量境,謂舌嘗味時,即有識生,能嘗不同實有之味,稱為性境;此識對境,稱為現(xiàn)量。以其但能嘗味,未起分別,故所緣之境狹。五、身識緣唯實唯量境,謂身覺觸時,即有識生,能緣細滑粗強等實有之觸,稱為性境;此識所緣,稱為現(xiàn)量。以其但能覺觸,未起分別,故所緣之境狹。六、意識遍緣一切通徹假實二量,謂此識心,遍緣現(xiàn)前實有之境,于實境上分別長短方圓等相,稱為假,是則此識三境(性境、獨影境、帶質(zhì)境)皆緣,三量(現(xiàn)量、比量、非量)皆具。以其遍能分別假實諸境,故所緣之境廣。七、第七識見分唯假唯實,謂此識無別體相,依第八識為因而起,復緣第八見分而為相分,分別思量,常執(zhí)第八為我,能緣之心是假,所緣之境是實。以其唯起我執(zhí),生諸氣習,不能遍緣諸境,故所緣之境最狹。八、第八識緣根身器界唯實唯量,根身者,即眼等諸根;器界者,以世界如器。謂此根本之識,染凈同源,一切根身器界,依之而生,而此根界,是八識相分,皆為所緣,是實有現(xiàn)前之量,故所緣之境最廣。

  【九十六種外道】佛陀住世前后,印度出現(xiàn)許多反婆羅門沙門集團,后來佛教稱之為外道,又稱為九十六種異道。九十六種之說,諸經(jīng)論有不同異說,一般說法,認為六師外道富蘭那迦葉、末伽梨拘賒梨子、刪阇夜毗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迦羅鳩馱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六師,各有十五弟子,合六師總計為九十六人,故稱為九十六種外道。

  【九上緣惑】九種緣上界上地所起之惑。即見苦所斷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疑、無明,及見集所斷的邪見、見取見、疑、無明等九種。即十一遍行中,除身、邊二見外之九種。此九種于緣上之中且約界說,或唯緣一界,或合緣二界,故《品類足論》卷五謂:有諸隨眠為欲界系緣色界系、緣無色界系、緣色無色界系,為色界系緣無色界系!洞蟪税⑴_磨雜集論》卷六則謂,欲界煩惱除無明、見、疑之外,不能緣上地為境,此無明等雖亦能緣上地,然彼不能親緣上地如緣自地。小乘、雜集論等亦謂除此九之外,其余貪、嗔、慢等不能上緣,唯識則謂此等亦得緣上地,見《成唯識論》卷六。

  【九心輪】心對某一對象之一作用有九種,連續(xù)不斷,循環(huán)如輪,稱為九心輪。此九種作用為:一、有分心,即未接觸對象以前,毫無知覺思惟之心。二、能引發(fā)心,即對對象能起強烈作用之心。三、見心,對對象起見、聞、嗅、味等六識之心作用。四、等尋求心,判斷對象有無價值之心作用。五、等貫徹心,洞悉對象價值之心作用。六、安立心,知悉對象之價值后,而能以語言表達之心作用。七、勢用心,根據(jù)前心之決定,進而對對象采取行動之心作用。八、返緣心,動作既興,將欲休廢時,遂復返緣前所作事之作用。九、有分心,此即還原至最初之有分心。以上雖分為九種,然除見心通六識外,余者無非是意識之作用。見《成唯識論掌中樞要》。

  【九地】此指三界中的九地。三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依禪定三昧的深淺,色界、無色界又各分為四禪天、四無色天,與欲界共立九種有情的住地,此稱為九地或九有——即九種生存的處所。

  九地為:一、欲界的五趣雜居地,為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六欲天)等雜居之所。二、離生喜樂地,為色界的初禪天。三、定生喜樂地,為色界第二禪天。四、離喜妙樂地,為色界第三禪天。五。舍念清凈地,為色界的第四禪天。六、空無邊處地,為無色界的第一天。七、識無邊處地,為無色界的第二天。八、無所有處地,為無色界的第三天。九、非想非非想處地,為無色界第四天——即有頂天。

  【九地斷障證真】謂菩薩以無量智觀察眾生境界,皆如實知,得無礙智慧,遍說諸法,普令獲益,即斷利他門中不欲行(謂第八地于無相中,舍離功用)障,證智自在真如,得此真如,能于四無礙智得自在。參閱‘十地’條。

  【九品潤生】指欲界斷九品修惑有潤七生的作用。潤生,即煩惱滋潤業(yè)而生當來之果!洞蟪肆x章》卷五本分別潤生之不同,謂有總、別二種。所謂總,乃前之三品潤四生,中三品共潤二生,下三品共潤一生;就別而言,上上品潤二生,上中、上下各潤一生,中上品潤一生,中中、中下各潤半生(共為一生),下上品潤半生,下中、下下共潤半生。所以九品共潤七生。斷上、中煩惱可得一來果,黑下可得不還果。見《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

  【九緣生識】緣為助成之義。謂明、空、根、境等九種緣,生眼、耳、鼻、舌、身等八種識。據(jù)《成唯識論》卷二至卷五載,九緣為:一、明緣,謂眼因明而見,無明則不能發(fā)于眼識,故明為眼識之緣。二、空緣,謂眼以空而能見,耳以空而能聞,無空則不能發(fā)眼、耳之識,故空為眼識與耳識之緣。三、根緣,根,指眼、耳、鼻、舌、身五根。謂五識依五根而能見、能聞、能嗅、能嘗、能覺,若無五根,則五識無所依,故五根為五識之緣。四、境緣,境指色、聲、香、味、觸五塵之境。謂眼等五根雖具見、聞、嗅、嘗、覺等五識,若無色等五種塵境為對象,則五識無由生起。五、作意緣,作意為心所有法,有覺察之義。謂如眼初對色時,便能覺察,引領趣境,使第六識即起分別善惡之念;耳、鼻、舌、身識亦然。六、根本依緣,即第八阿賴耶識,第八識為諸識之根本,眼等六識依第八識相分而得生,第八識相分托眼等六識而得起,故根本依為六識及第八識之緣。七、染凈依緣,染凈依即第七末那識,一切染凈諸法皆依此識而轉(zhuǎn)。指眼、耳等六識,于色、聲等六塵境上,起諸煩惱惑業(yè),則轉(zhuǎn)此煩惱染法歸于第八識而成有漏,若六識修諸道品白凈之業(yè),則轉(zhuǎn)此道品凈法歸于第八識而成無漏,故稱為染凈依。但此第七識亦依第八識而能轉(zhuǎn),第八識依第七識而隨緣,更互為依,遞相倚托,故染凈依為眼等八種識之緣。八、分別依緣,分別即第六識,此識能分別善惡、有漏無漏、色心諸法;以眼等五根雖能取境,然皆依第六識而始有分別。是知五根境之好惡,由分別而生;第七識之染凈,由分別而知;第八識之相分,由分別而顯,故分別依為眼等八種識之緣。九、種子緣,種子,即眼等八種識之種子。謂眼識依眼根種子而能見色,耳識依耳根種子而能聞聲,鼻識依鼻根種子而能聞香,舌識依舌根種子而能嘗味,身識依身根種子而能覺觸,意識依意根種子而能分別,第七識依染凈種子而能相續(xù),第八識依含藏種子而能出生一切諸法,以諸識各依種子而生,故種子為眼根等諸識之緣。

  簡單的說,九緣是空緣、明緣、根緣、境緣、作意緣、分別依緣、染凈依緣、根本依緣,種子依緣。眼識生起,要九緣俱足。耳識生起不需光明,只要八緣即可。鼻、舌、身三識生起,不要光明及空間(距離),只需要七緣。因為眼、耳二識是‘離中取’,而耳、舌、身三識是‘合中取境’。如《八識規(guī)矩頌》所稱︰‘合三離二觀塵世’,即指此而言。

  【九識義】唯識三系的地論宗、唯識宗各立八識,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再加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而真諦一系的攝論宗,則于八識之外復立第九阿摩羅識(無垢識、真如識),成立九識義。九識即:一、眼識,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為能見者。二、耳識,耳與聲為緣而生耳識,為能聽者。三、鼻識,鼻與香為緣而生鼻識,為能嗅者。四、舌識,舌與味為緣而生舌識,為能嘗者。五、身識,身與觸為緣而生身識,為能覺者。六、意識,意與法為緣而生意識,能分別前五根所緣的五塵境界,加以分別。七、末那識,又稱分別識。此識本無定體,即第八識之染分,依第八識自證分而生,緣第八識見分而執(zhí)為我,為第六識之主,執(zhí)轉(zhuǎn)第六識所緣善惡之境而成染凈者皆由此識。八、阿賴耶識,意譯作藏識。此識染凈同源,生滅和合,具有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等四分。九、阿摩羅識,意譯作清凈識、白凈無垢識。此識乃一切眾生清凈本源心地,諸佛如來所證法身果德,在圣不增,在凡不減,非生死之能羈,非涅槃之能寂,染凈俱泯,湛若太虛。這是如來藏一系的理論,見《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所載。

  【十大論師】注釋世親《唯識三十頌》的十位論師,全稱唯識十大論師!段ㄗR三十頌》一書,是世親晚年之作。原來印度古人造論,是先作本頌,總括全書要義,然后依頌作釋,名曰長行,長行是論著的正文。而世親于三十頌頌文完成后,長行未作而已示寂。此際瑜伽行學派的理論已成為大乘佛教的主流,研究者極多,世親寂后的百年之間,許多學者競為三十多作釋論,其中最著名者有十位,后世稱為十大論師。十大論師的名字是:親勝、火辨、德慧、安慧、難陀、凈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人。參閱別釋條。

  【十支論】以《瑜伽師地論》為本論,敘述支分義理的十部書,稱為十支論。即:一、《百法明門論》,又作略陳名數(shù)論,世親造。二、《大乘五蘊論》,又作粗釋體義論、依名釋義論,世親造。三、《顯揚圣教論》,又作總苞眾義論,無著造。四、《攝大乘論》,又作廣苞大義論,無著造;有世親、無性之釋論。五、《阿毗達磨集論雜集論》,集論為無著造,師子覺為之作釋,雜集論為安慧糅合集論與師子覺之釋而成。六、《辨中邊論》,又作離僻彰中論,本頌系由彌勒菩薩所造,世親造釋論。七、《二十唯識論》,又作摧破邪山論,世親造,并親作釋論。八、《三十唯識論》,又作高建法幢論,世親造本頌,護法等十師造釋論,僅存本頌行世。九、《大乘莊嚴論》,又作莊嚴體義論,彌勒菩薩造本頌,世親造釋論。十、分別瑜伽論》,又作攝散歸觀論,彌勒菩薩造本頌,世親造釋論。以上十論之中,《分別瑜伽論》一書中土未譯。見《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

  【十因】唯識宗所立之十因:一、隨說因,語言(能說)乃表明事物(所說)之因,故語言即為隨說因。二、觀待因,觀待,意指相對性、條件性。相對于某物而言,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條件,此條件即為觀待因,如饑餓為飲食之觀待因,手為執(zhí)物之觀待因,足為往來之觀待因。三、牽引因,種子為能于遙遠之未來,引生自果之因,故稱牽引因。四、攝受因,即種子以外的一切緣,能相互攝受而起果,故稱為攝受因。五、生起因,種子為于不久之未來,引生自果之因,故稱生起因。六、引發(fā)因,種子起現(xiàn)行時,能夠引生同類之勝果,故稱引發(fā)因。七、定別因,一切有為法,能夠引生自果,而互不雜亂,稱為定別因。八、同事因,因果和合為一者,稱為同事因。九、相違因,即于法生成時,產(chǎn)生障礙者,稱為相違因。十、不相違因,即于法生成時,不產(chǎn)生障礙者,稱為不相違因。

  【十行】菩薩修唯識行的四十一階位中,此為第十一至第二十位,又作十行心。即:一、歡喜行,菩薩以無量如來之妙德,隨順十方。二、饒益行,善能利益一切眾生。三、無嗔恨行,修忍辱,離嗔怒,謙卑恭敬,不害自他,對怨能忍。四、無盡行,又作無屈撓行。菩薩行大精進,發(fā)心度一切眾生,令至大涅槃而無松懈。五、離癡亂行,常住正念不散亂,于一切法無癡亂。六、善現(xiàn)行,知無有法,三業(yè)寂滅,無縛無著,而亦不舍教化眾生。七、無著行,歷諸塵剎供佛求法,心無厭足,而亦以寂滅觀諸法,故于一切無所著。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九、善法行,得四無礙陀羅尼門等法,成就種種化他之善法,以守護正法,令佛種不絕。十、真實行,成就第一義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分釋條。

  【十地】菩薩修唯識行的四十一階位中,此為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經(jīng)論所舉的十地,名稱諸說不一,此處所舉者,為唯識宗修行五位中的歡喜之地。菩薩修唯識行,歷經(jīng)十住、十行、十回向,進入十地。此位菩薩所修之行,總攝有為無為一切功德,有如大地能生長草木,為一切行所依持,故稱曰地。此十地是:一、歡喜地:始入見道,證二空理,生大歡喜,曰歡喜地。二、離垢地:成就凈戒,遠離一切諸犯戒垢,曰離垢地。三、發(fā)光地:在此位成就勝定,發(fā)無邊妙慧佛光,曰發(fā)光地。四、焰慧地:智光增勝,生無生法忍,曰焰慧地。五、極難勝地:在此地根本智與后得智由互相違逆,終至互相融攝,曰極難勝地。六、現(xiàn)前地:觀諸法緣起,引最勝般若現(xiàn)前,曰現(xiàn)前地。七、遠行地:由深觀法相,一切境相不能動搖,住于無相,曰遠行地。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xù),不為一切境界所動,曰不動地。九、善慧地:謂成就微妙四無礙智,能遍十方說法,曰善慧地。十、法云地:謂得總緣一切法智,如云蔭作大法雨,曰法云地。參閱十地別釋。

  【十地經(jīng)論】印度瑜伽行學派的重要典籍,世親論師著,凡十二卷,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合譯!妒亟(jīng)論》是解釋《華嚴經(jīng)·十地品》的論典。此論內(nèi)容是解釋菩薩修行的階位,論中謂十地融攝一切善法,初三地說世間之善法,次四地說三乘修行的情形,末三地則說一乘教法。此論典是南北朝時地論師所依的重要典籍。

  【十地經(jīng)論義記】又作十地義記、十地論疏。隋代慧遠撰,凡十四卷。乃注解世親菩薩《十地經(jīng)論》之作。本書初反覆說明《十地經(jīng)論》所言的心意識,并以未見經(jīng)文的阿梨耶識一語說明之。且謂阿梨耶識與心意識不同,阿梨耶識為真,心意識為妄,然若不以阿梨耶為第八識,則不得以賴耶緣起之八識論直接比擬真如緣。至于慧遠作本書,以心意識(妄識)配前七識,而總第八真識、前七妄識為真如緣起論之大成。

  【十地斷障證真】謂菩薩以無量智慧,觀察覺了,三昧現(xiàn)前,得大法故,以法身為云,普周一切眾生,具足自在,即斷諸法中不得自在障,證業(yè)自在真如(一切業(yè)惑悉得解脫,而與真如之理相應)。

  【十住】菩薩修唯識行的四十一階位中,此為第一至第十位。此心安全于般若空理,曰住。這十住是:一、發(fā)心。捍宋黄兴_,發(fā)菩提心,修十信行。二、治心。捍宋黄兴_,修身口意三業(yè),大悲一切有情。三、修行。捍宋黄兴_,修勝理觀,起六度妙行。四、生貴生:此位菩薩,依圣法教化眾生,有如自圣賢正法中生,種性高貴。五、方便。捍宋黄兴_,所修善根,利生方便具足。六、正心住:此位菩薩,于一切毀譽,心定不動。七、不退住:此位菩薩,于所聞法,心不退轉(zhuǎn)。八、童真住:此位菩薩,三業(yè)清凈,離世間法之染著。九、法王子。捍宋黄兴_,通達二諦之理,了悟法王之法,有如將襲王位之王子。十、灌頂。捍宋黄兴_,修行漸勝,堪受法王之位。

  【十使】十使又名十惑,亦名十根本煩惱。此又分為二種,貪嗔癡慢疑五者稱五鈍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只、戒禁取見五者稱五利使。

  【十波羅蜜】又作十勝行,或譯為十度。修唯識行的菩薩,如何能證得大菩提大涅槃二種勝果呢?這要在十地中修十種勝行(十波羅蜜),斷十重障,證得十種真如,而后始可證得轉(zhuǎn)依,故十波羅蜜是證得二轉(zhuǎn)依之因:十波羅蜜是:一、布施波羅蜜:施有三種,曰財施、法施、無畏施。二、戒波羅蜜:戒有三種,謂律儀戒,攝善戒,饒益有情戒。三、忍波羅蜜: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四、精進波羅蜜: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五、靜慮波羅蜜:靜慮有三種,謂安住靜慮,引發(fā)靜慮,辦事靜慮。六、般若波羅蜜:般若翻譯為慧,亦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二空無分別慧。七、方便善巧波羅蜜:方便善巧有二種,謂回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八、愿波羅蜜:愿有二種,謂求菩提愿,利樂他愿。九、力波羅密:力有二種,謂思擇力,修習力。十、智波羅蜜:智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十信】菩薩修行的五十二階位中,最初十位應修之十種心;此十種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稱十信心。略稱十心。即:一、信心,一心決定,樂欲成就。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三、精進心,聞菩薩藏,精勤修習無間善業(yè)。四、定心,于事于義系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憶想分別。五、慧心,聞菩薩藏,思量觀察,知一切法無我無人,自性空寂。六、戒心,受持菩薩清凈律儀,身口意凈,不犯諸過,有犯悔除。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諸有;回施眾生,不專為己;回求實際,不著名相。八、護法心,防護己心,不起煩惱,更修默護、念護、智護、息心護、他護等五種護行。九、舍心,不惜身財,所得能舍。十、愿心,隨時修習種種凈愿。在唯識宗,唐窺基大師把菩薩修行的十信位,攝入十住的初發(fā)心住,把等覺菩薩位攝入十地的法云地中,這樣五十二階就成為四十一階了。

  【十重唯識】又作十門唯識,乃是唯識的十種層次。華嚴宗對一切諸法認為皆由一心所現(xiàn),故說萬法唯心。其義有十種不同,即:一、相見俱存唯識:雖有主觀(見分)與客觀(相分)之別,但二者皆由心識變現(xiàn),故主觀與客觀俱存乎一心。二、攝相歸見唯識:客觀乃是隨主觀的作用所顯現(xiàn),故包攝于主觀之心、心所(精神作用)中。三、攝數(shù)歸王唯識,心、心所之中,心所系依心王而起,無獨立之自體,故由心王所變,謂一切攝歸于心王。四、以末歸本唯識,心王之中,七轉(zhuǎn)識離本識(第八識)之外無有別體,故歸納于本識。五、攝相歸性唯識,以上四種唯識之說,系就識之相而言。惟此識之相乃真如隨緣所現(xiàn),故自其本性而言,不外是本覺之如來藏。六、轉(zhuǎn)真成事唯識,前惟以真如為其本性而言,今則以真如之理隨染凈之緣,而顯現(xiàn)種種有為法。七、理事俱融唯識,本體真如之理與現(xiàn)象諸法之事,相互融合。八、融事相入唯識,即現(xiàn)象(事)相互融合無礙。九、全事相即唯識,前乃就事之作用論其相入,此言諸事之體互為一體,一即一切。十、帝網(wǎng)無礙唯識,如因陀羅網(wǎng)之彼此相映而無盡,一中有一切,一切中有一,復有一切,故重重無盡。見《華嚴經(jīng)探玄記》卷十三。

  【十重障】指十地菩薩所斷的十種重障,略稱十障。這十重障是:一、異生性障:依煩惱、所知二障分別起之種子而立異生性,障無漏之圣性,入初地見道斷之。二、邪行障:所知障中俱生的一部分、及其所起而誤犯之三惡行,乃障極凈之尸羅,入第二地斷之。三、闇鈍障:所知障中俱生起的一部分,令忘失聞思修之法,能障勝定,入第三地斷之。四、微細煩惱現(xiàn)行障:執(zhí)著諸法實有,無始以來隨身現(xiàn)行,能障四地之菩提分法,入第四地斷之。五、下乘般涅槃障:厭棄生死,樂趣涅槃,障無差別之道,入第五地斷之。六、粗相現(xiàn)行障:執(zhí)有苦集之染及滅道之凈等粗相現(xiàn)行,能障無染凈道,入第六地斷之。七、細相現(xiàn)行障,執(zhí)有生滅之細相而現(xiàn)行之障,乃障妙空無相之道,入第七地斷之。八、無相中作加行障:令無相觀不任運而起,尚有加行之故,障無加行道,入第八地斷之。九、利他中不欲行障:樂修利己行,不欲勤修利樂有情行,障四無礙解,入第九地斷之。十、于諸法不得自在障:于諸法中不得自在,能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并所起用之事業(yè),入第十地斷之。見《成唯識論》卷九。參閱各別分釋。

  【十回向】菩薩修唯識行的四十一階位中,此為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此位菩薩,上為求菩提,下為度眾生,以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回向之名。此十回向是: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此位菩薩,救護眾生,離眾生相。二、不壞回向:此位菩薩,于三寶起不壞信,以己善根,回向一切有情。三、等諸佛回向:此位菩薩,學十方三世諸佛一切悲智,而回向之。四、至一切處回向:此位菩薩,以所修善根,供養(yǎng)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利益一切眾生,而回向之。五、無盡功德藏回向:此位菩薩,修大儼酆恒悔,離諸業(yè)障,隨喜一切如來與有情善根,由此隨喜功德,迥向莊嚴佛土。六、隨順一切堅固善根回向:此位菩薩,以身命珍寶內(nèi)外財施與眾生,代替眾生受無量苦,以此回向一切眾生。七、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回向:此位菩薩,增長一切善根,安住忍力,離諸顛倒,回向所修善根,令諸眾生脫離生死,亦得一切善根。八、如相回向:此位菩薩,成就正念正智,隨順一切平等正法,莊嚴佛土,成就眾生,而回向之。九、無著無系解脫心回向:此位菩薩,于所攝善根,離一切著縛,以無著解脫心回向,饒益一切有情。十、法界無量回向:此位菩薩,受大法師記別,行法施嚴凈世間,以此善根回向,等同法界。

  【十真如】修唯識行的菩薩,在十地中修十種勝行(十波羅蜜),斷十重障,而后證得十種真如。十真如是:一、遍行真如:此真如為我法二空所顯,萬法中無所不在,故名遍行。二、最勝真如:此真如具足無邊功德,于一切法中最勝,故名最勝。三、勝流真如:此真如所流之教法極為殊勝,故名勝流。四、無攝受真如:此真如無所系縛,非我執(zhí)等之所依取,故名無攝受。五、無類別真如:此真如無類別,非如眼等之有異類,故名無類別。六、無染凈真如:此真如本性無染,故名無染凈。七、法無差別真如:此真如多數(shù)法種種安立無別異,故名法無差別。八、不增減真如:此真如離增減之執(zhí),非隨染凈而有增減,故名不增減。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若證得此真如已,則于無礙解得自在,故名智自在所依。十、業(yè)自在所依真如:若證得此真如已,則于一切神通之作業(yè)陀羅尼定門,皆得自在,故名業(yè)自在所依。見《成唯識論》卷九。

  【十善十惡】十善即十善業(yè),乃身、口、意三業(yè)中所行的十種善行為,又作十善業(yè)道、十白業(yè)道。反之,身口意所行的十種惡行為,稱為十惡,又作十不善業(yè)道、十惡業(yè)道、十黑業(yè)道。十惡業(yè)道即:一、殺生。一、 偷盜。三、邪淫。四、妄語。五、兩舌,即說離間語、破語。六、惡口,即惡語、惡罵。七、綺語,即雜穢語、非應語、散語、無義語。乃從染心所發(fā)者。八、貪欲,即貪愛、貪取、慳貪。九、嗔恚。十、邪見,即愚癡。離以上十惡,則為十善。依此順序,屬身業(yè)者三,屬口業(yè)者四,屬意業(yè)者三。

  【十善業(yè)】指身口意三業(yè)中所行的十種善行為。稱為十善,又作十善業(yè)道。此十善業(yè)道有身、語、意三方面,身善業(yè)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語善業(yè)即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善業(yè)即不貪、不嗔、不癡。

  【十惡業(yè)】指身口意所行的十種惡行為,稱為十惡,又作十不善業(yè)道。此十不善業(yè)道有身、語、意三方面,身惡業(yè)即殺生、偷盜、邪淫;語惡業(yè)即妄語、綺語、兩舌、惡口;意業(yè)即貪欲、嗔恚、愚癡。

  【十隨眠】又作十使、十見、十大惑。即是貪、嗔、癡、慢、疑、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中,惡見開為身見、邊執(zhí)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合計有十種。其中推求理而性猛利的五種煩惱稱為五利使(有身、邊執(zhí)、邪、見取、戒禁。,其性遲鈍之五種煩惱稱為五鈍使(貪、嗔、癡、慢、疑),合稱十隨眠。

  【十一善】唯識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即十一善心所:一、信,謂于一切善法,忍可樂欲而不疑。有信實有(于諸法實事之理中,甚深信忍)、信有德(于三寶真凈之德中,甚深信樂)、信有能(于世間出世間一切善法,甚深信力)三種。二、慚,慚者羞惡之心,謂心常知慚,崇重賢善,恥往昔所作過惡,則能對治無慚,息諸惡行。三、愧,愧者廉恥之心,謂心常知愧,不為暴惡,悔往昔所作過非,則能對治無愧,息諸惡業(yè)。四、無貪,謂于五欲順情等境,心生厭離而無所染著。五、無嗔,謂于五欲違情等境,心常忍辱,不起忿怒。六、無癡,謂于一切理事等法,明解決了,無所迷惑。七、勤,謂于一切善法,精進修習,不生懈怠,圓滿善業(yè)。八、安,安即輕安。謂遠離粗重惱亂,及除障定之法,調(diào)暢身心,而轉(zhuǎn)安適。九、不放逸,謂精進身、口、意三業(yè),于所斷之惑及所修之善,加功勇猛,速令成滿世間出世間之一切善法,而無放逸。十、行舍,謂精進身、口、意三業(yè),令心平等,寂靜而住,舍離一切掉舉、昏沉等障。十、不害,謂于一切有情眾生,無所損惱,不加嗔恚,常運慈悲之心,拔其?啵c其安樂。見《成唯識論》卷六。

  【十一勝】十二因緣中,為發(fā)業(yè)支的無明,有十一種殊勝事,即為:一、所緣勝者,謂無明遍緣于染凈。二、行相勝者,謂無明能隱真顯妄。三、因緣勝者,謂無明為惑業(yè)之生本。四、等起勝者,謂無明等能發(fā)起能引(行支)、所引(識等五支)、能生(愛等三支)、所生(生等二支)之緣起法。五、轉(zhuǎn)異勝者,謂無明能于隨眠、纏縛、相應、不共等四轉(zhuǎn)起之相用而異。六、邪行勝者,由迷于無明諦理,而起增益(有執(zhí)常見)、損減(空執(zhí)斷見)之行相。七、相狀勝者,無明微細之自相,遍轉(zhuǎn)愛與非愛諸法之共相。八、作業(yè)勝者,無明能為生死所依之事業(yè),亦能為障礙涅槃之事業(yè)。九、障礙勝者,無明能障礙勝法(無漏有為)、廣法(無漏無為)。十、隨轉(zhuǎn)勝者,無明能隨轉(zhuǎn)三途至有頂。十一、對治勝者,無明非有漏智所對治,而乃見、修二道之無漏智所對治。見《成唯識論述記》卷八。

  【十一識】這是攝論宗所立,由阿賴耶識的變異而生起十一種識的差別。即:一、身識,指眼等五根。二、身者識,即染污識。三、受者識,又作能受識,指意根,即第八、七、六后三識。四、應受識,又作彼所受識或塵識,指色等六塵。五、正受識,又作彼能受識或用識,即眼識等能緣之六識界。六、世識,生死相續(xù)不斷絕之識。七、數(shù)識,一乃至無數(shù)算計量度之識。八、處識,又作器識,即四大五塵等之器世間。九、言說識,即依于見聞覺知之一切言說。十、自他差別識,又作自他異識,即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別,而有地獄、人、天等六趣之差別。十一、善惡兩道生死識,即一切生死不離善惡兩道。此十一識,見唐譯《攝大乘論釋》卷四。

  【十二有支】此又稱為十二因緣有支,十二緣生,這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的真理,亦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論,以此來解釋人生痛苦煩惱的起源,及生命流轉(zhuǎn)的因果。阿含經(jīng)中所稱的十二支,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據(jù)《長阿含·大緣方便經(jīng)》所載:‘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聚。’在此十二支中,前者為后者生起之因,后者緣(緣者憑借意)前者而生起。前者若滅,后者亦滅,故經(jīng)中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以此說明其相依相待的關系。

  【十二有支流轉(zhuǎn)門】十二有支流轉(zhuǎn)門,是順觀十二因緣,即有情生命流轉(zhuǎn)的因果,如《緣起經(jīng)》曰:‘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嘆、苦、憂、惱,是名純大苦蘊集。’此流轉(zhuǎn)門,相當于四圣諦中的苦、集二諦。

  【十二有支還滅門】十二有支還滅門,是逆觀十二因緣,有情生死還滅的因果、即解脫的因果。如《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謂:‘若滅無明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此還滅門,相當于四圣諦中的滅道二諦。

  【十二處】為蘊、處、界三科之一。指內(nèi)六根加外六境,此又作十二入。處是‘托以生識’的意思,指六識是依托六根六塵而生的,亦即六根六塵是六識所生之處。十二處又稱十二入者,入是‘涉入’的意思,謂根能涉塵,塵能入根,根塵互相涉入而生識,并為識之所入,故稱十二入。此十二處,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合為十二處。見《百法明門論》。

  【十二類生】指眾生依受生的差異,而有各種分類。例如九類生,即指胎、卵、濕、化等四生,再加上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五類;而于此九類中,除去非有想非無想,再加上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等四類,則稱為十二類生。

  【十八不共佛法】此為十八種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聲聞、緣覺,唯佛與菩薩特有的十八種功德法。此十八不共佛法,為:一、諸佛身無失,二、諸佛口無失,三、諸佛念無失,四、諸佛無異想,五、諸佛無不定心,六。諸佛無不知己舍心,七、諸佛欲無減,八、諸佛精進無減,九、諸佛念無減,十、諸佛慧無減,十一、諸佛解脫無減,十二、諸佛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yè)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yè)隨智慧行。十五、諸佛一切意業(yè)隨智慧行,十六、諸佛智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障。十七、諸佛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障。十八。智慧知見現(xiàn)在世無閡無障。

  【十八界】為蘊、處、界三科之一。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識、所依

  之根與所緣之境等的十八種法。界為種類、種族之義。謂十八種類自性各別不同,故稱十八界。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發(fā)生認識的功能),及其所對之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為認識之對象),以及感官(六根)緣慮對境(六塵)所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合為十八種,稱為十八界。界是界限的意思,即根、塵、識三者,各有其界限,不相混淆。不但根、塵、識三者之間各有其界限,根與根之間、塵與塵之間、識與識之間亦各有其界限,如眼根有眼根之界,耳根有耳根之界,乃至眼識有眼識之界,耳識有耳識之界。如眼根以色塵為界,耳根以聲塵為界……。眼僅能緣色,不能越色而有見;耳僅能緣聲,不能越聲而有嗅……。色塵以眼根為界,聲塵以耳根為界……。眼識必由眼根而發(fā),余根不能;而眼根除發(fā)眼識外,亦不能發(fā)耳、鼻、舌、身等識,其他根、識亦然,各有其界,故名十八界。

  【了】《成唯識論》卷二曰:‘了謂了別,即是行相。’何謂行相?以能緣之心,行履于所緣之境的作用,稱為行相。此行相就是指心識四分中‘見分’的作用。

  【了別境能變】三能變識之一,又稱第三能變,全稱了別境能變,即指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此六識具有明白了別粗顯的對象——色、聲、香、味、觸、法六境之作用,故稱了別境能變!段ㄗR三十頌》曰:‘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差別有六種者,謂了別境識是前六識的總名,若分別來說,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識,了別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境。

  【了義】乃直接顯了法義。與不了義合稱二義。凡直接、完全顯了述盡佛法道理之教,稱為了義教,如諸大乘經(jīng)說生死、涅槃無異者。宣說此道理的經(jīng)典,稱為了義經(jīng),為佛所說。而若順應眾生理解之程度,不直接顯了義法,而漸次以方便教相引導,則稱不了義教,如諸經(jīng)宣說厭背生死、欣樂涅槃者。而說此不了義教之經(jīng)典即稱不了義經(jīng),乃菩薩因人之所說。了義是真實的異名,不了義是方便的異名。

  【人法二空】又稱我法二空、生法二空。無人我的執(zhí)著,以身為五蘊和合,實無常一主宰的我體,稱為人空;無我法之執(zhí),以色等諸法亦歸于空而無實性,稱為法空。一般而言,小乘說一切有部主張‘我空法有’,故僅立我空,不說法空。

  【人法二執(zhí)】人我執(zhí)與法我執(zhí)。即計著人之實有為人我執(zhí),計著法之實有為法我執(zhí),此與我法二執(zhí)同一意義,全稱人我執(zhí)法我執(zhí),或生我執(zhí)法我執(zhí)。人我為法我之果,二乘人僅斷果之人我,菩薩更斷因之法我。見《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所載。

  【入地三心】修唯識行,于修道位的十地位,十地各有入、住、出三心。入地未久,稱為入心;久住時分,稱為住心;久住之后漸近后位,稱為出心。事實上,每一心都要經(jīng)過若干大劫。

  【力波羅蜜多】為十波羅蜜多之一,修唯識行,入修道位,修十種勝行,十勝行即是十波羅蜜多,其中第九即是力波羅蜜多,此有二種:一、思擇力,就是菩薩以思惟抉擇之力,知所當行與不當行。二、修習力,就是以修習力,修習所思擇的當行之法。參閱‘十波羅蜜多’條。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