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論書。又名《凈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凈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注釋而成。10卷。傳說玄奘留學(xué)印度時,曾廣收十家注釋(每家各10卷)...[詳情]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五劃
五劃
【四十一位】大乘菩薩修行,一般采用五十二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覺菩薩,妙覺菩薩!洞笾嵌日摗钒咽艛z入十住位的初發(fā)心住,成為四十二位,慈恩窺基大師、把等覺位攝入十地的法云地,這樣就成為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覺菩薩。
【四大】即地、水、火、風(fēng),這可稱之為四種元素——即構(gòu)成一切物質(zhì)的元素。此又名四大種,見四大種條。
【四大種】指構(gòu)成色法(物質(zhì))的四種要素,即地大種、水大種、火大種、風(fēng)大種。古代印度的哲學(xué)家,認為這是構(gòu)成一切物質(zhì)的原素,故稱為種。其實、這是依據(jù)日常實際經(jīng)驗而得的。亦有如中國古人,將物質(zhì)現(xiàn)象歸納入金、木、水、火、土五種物性之中!洞蟪五蘊論》曰:‘云何四大種,謂地界水界火界風(fēng)界。云何地界?謂堅強性,云何水界?謂流濕性,云何火界,謂溫燥性,云何風(fēng)界?謂輕動性。’以上四者,地大之性堅實,水大之性流濕,火大之性炎熱,風(fēng)大之性輕動。故四大所指的并非地、水、火、風(fēng)四種實物,而是堅、濕、暖、動四種物性。稱其為‘大’者,有下列四義:一、為所依故:四大種為一切所造色之所依處,故稱為大。二、體寬廣故:四大種遍及一切所造色,其體寬廣,故稱為大。三、形相大故:地大、水大、火大、風(fēng)大四者,其相廣大,故稱為大。四、 起大用故:四大種對世界成、住、壞空的作用最大,故稱為大。
四大種的‘種’字,是‘因’的意思,這是一切色法的能造之因,故稱為‘能造四大’。能造四大有生、依、立、持、養(yǎng)五種特性,由此五種特性而生起各種色法,所以是色法之因。此五種特性,又稱為‘五因’:一、生因:生因又名起因,謂四大種,能帶諸色同時生起,若離大種,色不得起。二、依因:依因又稱轉(zhuǎn)因,《瑜伽師地論》曰:‘由造色生已,不離大種處而轉(zhuǎn)。’謂若舍開大種,諸所造色,無有轉(zhuǎn)于別處之功能。三、立因:此又稱隨轉(zhuǎn)因,大種若有變異,造色亦隨之變異!唯識了義燈》曰:‘安立因者,謂此造色與大種同安危,大種壞時,造色亦壞。’四、持因:持因又稱住因,謂由諸大種所造色,相似相續(xù)而生,由大種持令不絕故。五、養(yǎng)因:養(yǎng)因亦稱長因,謂由大種養(yǎng)其所造之色,令之增長。
作為能造的四大種,具備以上五種特性,故有‘因’義,而四大種所造色則無此特性。四大種能造一切色法,然于不同色法中,其中某一大種增長而為其相。其他三大種雖顯現(xiàn),但仍潛伏其中,待緣而現(xiàn)。如山石堅性的地大增長,而仍具有水、火、風(fēng)三大之性;河溪濕性的水大增長,地、火、風(fēng)三大雖未顯現(xiàn),也仍潛在于其中,待緣而現(xiàn)。
【四大種所造色】指由地、水、火、風(fēng)四種元素所造成的種種物質(zhì),此有內(nèi)、外之分,內(nèi)四大指我人的色身,即生理性的身體;外四大指器世間,即物質(zhì)世界。四大種能造一切色法,然于不同色法中,其中某一大種較為增長。如山石堅性者地大增長,河溪濕性者水大增長,而其他三大,雖未顯現(xiàn),但仍潛在于其中,待緣而顯現(xiàn)。
【四大種與極微】四大種之說,并不是佛教所創(chuàng)立的理論,印度古代哲學(xué)家,以地、水、火、風(fēng)為宇宙的質(zhì)料因。六派哲學(xué)之一的勝論派,其理論有謂:‘其地、水、火、風(fēng),是極微性,若劫壞時此等不滅,散在各處,體無生滅,說為常住。’上文中說的地、水、火、風(fēng),并不是指地、水、火、風(fēng)四種物,事實上指的是堅、濕、暖、動四種物性。
極微舊譯鄰虛塵,新譯極微。就是把物質(zhì)分析到極微小,小到不可再分的單位,就稱為極微(參閱極微條)。印度古代六派哲學(xué)之一的勝論派,認為極微實有,永久不滅,世界壞時,極微散布虛空中,作為建立新世界的質(zhì)料。勝論師又主張,極微的集合體稱為‘有分色’,有分色就是五識可緣的各種物質(zhì)。說一切有部是多元的實在論者,認為極微實有,主張‘法體恒有,三世實有。’眾多極微集合成為‘聚色’。聚色是就是五識可緣的物質(zhì)。經(jīng)量部學(xué)者也承認極微為實有,眾多極微和合成為‘粗色’,粗色就是五識可緣的物質(zhì)。到大乘佛教瑜伽行學(xué)派興起,以無著、世親為中心的一派的學(xué)者,以‘萬法唯識、識外無境’的立場,破斥極微非實,不能成立。如世親菩薩所造的《唯識二十論》,陳那菩薩所造的《觀所緣緣論》,都是針對小乘外道——如勝論派、小乘說一切有部、經(jīng)量部、順正理師等的謬論而加以破斥的。
印度古代的這種極微學(xué)說,后世學(xué)者譬喻為原子理論。原子,英文 Atom ,其最初的原意是‘不可分割者’。過去科學(xué)家以原子為最終的質(zhì)點,這和小乘外道認極微為實有的理論相似。但是由于科學(xué)的進步,發(fā)現(xiàn)原子不是最終質(zhì)點,原子是由帶有正電的質(zhì)量比電子大的原子核,及圍繞原子核飛旋的電子所組成的。原子核的半徑為原子的十萬分之一,而質(zhì)量卻占原子的百分之九十九。原子核是由質(zhì)子和中子兩種粒子所組成,質(zhì)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其質(zhì)量與質(zhì)子相等;而電子帶負電,其質(zhì)量只有質(zhì)子的一八三六分之一,以光速環(huán)繞原子核旋轉(zhuǎn)。每一原子的質(zhì)子和電子數(shù)目相同,以維持平衡。這樣,就說明原子可以分析,不是最終質(zhì)點。二十世紀以來,科學(xué)突飛猛晉,發(fā)現(xiàn)物質(zhì)最基本的組成單位,是輕子、光子、夸克( Quark)。原子以下的次原子層,根本不是物質(zhì),只是‘能’。
在愛因斯坦以前,科學(xué)家說世界上的一切,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物質(zhì),一是能。物質(zhì)之間可以互相變換,譬如水可以變冰,冰也可變水;能之間也可以互相變化,如電可以變光、變熱,光、熱也可以變成電?墒俏镔|(zhì)和能是兩種基本元素,則不能互相變換。一直到愛因斯坦用數(shù)學(xué)計算,發(fā)現(xiàn)物質(zhì)和能也可以互相變換,這就是著名的E=MC2方程式。最初很少有人相信這個說法,直到原子彈(物質(zhì))爆炸后,變成大量的熱和光,再也沒有人懷疑物質(zhì)和能互變的理論了。如此一來,宇宙間的一切,都是‘能’,在各種不同條件下變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
那么,這種‘能’存在于何處呢?佛經(jīng)上說即存在于虛空之中。小乘、外道以極微為實有,為色法的基本質(zhì)料;大乘唯識宗亟力破遣極微,以極微為假法,根本不能成立。如果極微不是色法的基本質(zhì)料,色法的基本質(zhì)料究竟是什么呢?此在《楞嚴經(jīng)》卷三中,佛陀對阿難說:‘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dāng)知虛空出生色相。……’在這一段經(jīng)文中,佛陀告訴我們,把物質(zhì)分析成極微,再分下去就成為‘鄰虛塵’——鄰近虛空的微塵。鄰虛塵若再分析,‘即實空性’——就成為虛空。最后告訴我們說:‘當(dāng)知虛空出生色相’。虛空可生出色相,當(dāng)知此虛空不是一無所有的‘頑空’,而是能夠生起妙有的‘真空’——即所謂‘非有之有,稱為妙有;非空之空,稱為真空。’
大乘佛教空、有二宗,都不承認極微有其實體?兆谝‘緣起性空’立論,法性不生不滅、不常不斷,皆屬空性,何來實體?有宗以‘萬法唯識、識外無境’立論,一切現(xiàn)象都是阿賴耶識種子變現(xiàn),因緣假合,極微根本不能成立。故《成唯識論》卷二曰:‘……為執(zhí)粗色,有實體者。佛說極微,令彼除析;非謂諸色,實有極微。諸瑜伽師以假想慧,于粗色相,漸次除析,至不可析,假說極微。雖此極微,猶有方分,而不可析;若更析之,便似空現(xiàn),不明為色,故說極微為色邊際。’
《般若心經(jīng)》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繼而又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正以說明,物質(zhì)現(xiàn)象和虛空(正確應(yīng)稱為‘空性’),虛空和物質(zhì)現(xiàn)象,是‘不一不異’,現(xiàn)象是萬法之相,虛空是萬法之性。四大、極微全是假法,沒有實體可得,全是能量的轉(zhuǎn)變。
【四土】又稱四種佛土、四種凈土、四種國土。唯識宗所立的四種佛土,為:一、法性土,又稱自性身依法性土。法性土,即理土;自性身,即法身,以真如自性為身。謂此身土,體無差別,俱非色相所攝,譬如虛空,遍一切處。二、自受用土,又稱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即實報土,謂佛以相應(yīng)凈識所修成就,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xù)變?yōu)榧儍舴鹜,周圓無際,眾寶莊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三、他受用土,又稱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亦即實報土,佛以大慈悲力,隨十地菩薩所宜,變?yōu)閮敉,或小或大,或劣或勝,他受用身依之而住。四、變化土,又稱變化身依變化土。佛以大慈悲力,隨諸有緣眾生所宜,化為佛土,或大或小,或凈或穢,佛變化身依之而住。見《成唯識論》卷十。此外,天臺宗智顗所立的四種佛土,為:一、凡圣同居土,又稱染凈同居土,指人、天兩道之凡夫,與聲聞、緣覺之圣者同居之國土。其中,又可分二種:一者凡居,其內(nèi)亦有惡眾生所居之‘四惡趣’與善眾生所居之‘人天趣’之別。二者圣居,亦有實圣與權(quán)圣之分別。實圣即聲聞四果、辟支佛、通教之六地、別教之十住等人所居之處。權(quán)圣則有方便有余土中之三乘人、實報無障礙土及常寂光土之法身菩薩、妙覺如來等,應(yīng)有緣眾生之須而權(quán)化生于此土。此外,此凡圣同居土又有凈、穢二種,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穢土,西方極樂則是同居之凈土。二、方便有余土,又稱方便土、有余土。指阿羅漢、辟支佛、地前菩薩所居之土。此等之人,系修方便道,斷除見、思惑者,故稱方便;但尚余障覆中道實相之無明根本惑,故稱有余。三、實報無障礙土,又稱實報土、果報土。為斷除一分無明之菩薩所生之處。系酬報真實之道的無礙自在土,故稱實報無障礙土;純屬菩薩之居,無有凡夫二乘,乃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之菩薩所居之果報土。四、常寂光土,又稱理性土。為全然斷除根本無明之佛之依處,即妙覺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乃常住(法身)、寂滅(解脫)、光明(般若)之佛土。
【四分三量】量是認識作用,量果是認識作用的結(jié)果。識體四分,亦有量證的作用。例如以尺量布為喻。以尺量布,尺是能量,布是所量,量后所知的尺寸,就是量果。以斗量米,斗是能量,米是所量,量出的斗數(shù)是量果。而四分之間,亦有互相量證的作用。四分的量證有下列四種情形:一、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自證分為量果。二、見分為所量,自定證分為能量,證自證分為量果。三、自證分為所量,證自證分為能量,自證分為量果。四、證自證分為所量,自證分為能量,證自證分為量果。由上四種情形,可得如下結(jié)論:一、相分只可做‘所量’,不能做‘能量’及量果’。二、見分可做‘能量’,不能做‘量果’。且其能量有時謬誤,成為‘非量’。三、自證分和證自證分可做‘能量’及‘量果’,因其都是內(nèi)心的‘現(xiàn)量’。四、自證分和證自證分可以互為‘能量’,亦可以互為量果。
【四分三境】具足稱‘四分三類境’,四分,即識體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三類境,即性境、獨影境、帶質(zhì)境。前者是就主觀的識的一方面,而說它的體用;而后者是就客觀之境的一方面、來區(qū)別它的性質(zhì)。因為在‘識變’時,因能變,是由種子生現(xiàn)行(變現(xiàn)出八識識體)的變;果能變,是八識識體(含各各相應(yīng)的心所)變現(xiàn)出相、見二分的變。有了相分、見分,則識體本身即成為自證分,而其另一種再度證知的功能就成證自證分,這即所謂識體四分。另一方面,所謂一切外境,其實就是是八識所變的相分,這相分分為三類,即性境、獨影境、帶質(zhì)境,名之為三類境。
【四分家】識體四分之說為被視為唯識正義。此外尚有‘安難陳護,一二三四’之說。十大論師的安慧僅立自證分,稱為一分家;難陀立見、相二分,稱為二分家;陳那立見、相、自證三分,稱為三分家;護法立見、相、自證、證自證四分,稱為四分家。另就四分熏習(xí)種子而論,七轉(zhuǎn)識于熏習(xí)第八識的種子時,見分熏能緣種子,稱為見分熏;相分熏所緣種子,稱為相分熏,二者總稱為能熏。自體分熏其種子,稱為自體熏、體能熏;證自證分則無能熏之勢用。見《成唯識論》卷二。
【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出生的四種方式。《俱舍論》卷八載,四生為:一、胎生,從母胎而出生者,稱為胎生。如人、象、牛、馬,豬、羊、狗、貓等。二、卵生,由卵殼出生者,稱為卵生。如雞、鴨、孔雀、蛇、魚、蟻等。三、濕生,又作因緣生、寒熱和合生。即由糞聚、注道、穢廁、腐肉、叢草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chǎn)生者,稱為濕生,如飛蛾、蚊蚰、蠓蚋、麻生蟲等。四、化生,無所托而忽有,稱為化生。如諸天、地獄、中有之有情,皆由其過去之業(yè)力而化生。
【四加行位】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針對正行的預(yù)備行!冻晌ㄗR論》卷九載,接近見道的四善根位,特稱加行。四善根位,是唯識宗修暖、頂、忍、世第一法四種加行的階位。此四加行,暖是下品的尋思觀,頂是上品的尋思觀,忍是下品的如實智觀,頂是上品的如實智觀。這四種觀,是由明得、明增、印順、無間等四種定而發(fā)出的。即:一、暖位:《成唯識論》曰:‘依明得定,發(fā)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暖位。’明得定中的明,指的是無漏慧。在此位中,始觀名、義、自性、分別四法,都是有情心識所變,假名施設(shè),非有自性,離識即不可得,以此伏斷所取之境。二、頂位:《成唯識論》曰:‘依明增定,發(fā)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明增,是智慧增長,增長后進一步觀察所取境空,修尋思觀至此達于絕頂,故稱頂位。三、忍位:《成唯識論》曰:‘依印順定,發(fā)下如實智,于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亦順樂忍。’印順定的印,是印可決定。印順,是印前順后,就是印持前面四種尋思智觀,觀所取名、義、自性、差別四種所取之境,皆空無自體,即能取之心識亦不可得,‘所取既無,能取亦空。’印前所取無,印后能取無,稱印順定。四、世第一位:《成唯識論》曰:‘依無間定,發(fā)上品如實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在前面忍位中,唯印可能取空;在此世第一位中,印可能取、所取二空,此于異生法中,最為殊勝,曰世第一法。’
【四如實智】為‘四尋思觀’的對稱。指唯識宗于其加行位中,由名、事、自性、差別等四尋思觀所引發(fā)的四種正智。即是于加行位中,繼四尋思觀后的觀行。即以前之四尋思所推求的假有實無為因,再加以印可決定的觀法。由此可知,‘所取’的名、義、自性、差別等,固然是離識非有,即是‘能取’之識也是了不可得,如此空掉能取所取,成為印可位,即名四如實智觀。此四觀是:一、名尋思觀所引生的如實智。二、義尋思觀所引生的如實智。三、自性尋思觀所引生的如實智。四、差別尋思觀所引生的如實智。修四尋思觀和四如實智觀,要歷經(jīng)暖、頂、忍、世第一四位,前二位修四尋思觀,觀所取空;后二位修四如實智觀,觀能取、所取俱空。
【四有】有情的輪回轉(zhuǎn)生,一般可分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即:一、死有,有情依于前世所造的惑業(yè)之力,招感現(xiàn)世果之際,他于前世臨終之一剎那,稱為死有。二、中有,指死有與生有中間所受之身,又作中陰身,據(jù)《俱舍論》卷九載,其體由極微細的物質(zhì)構(gòu)成,身形與其所趣本有之形狀相似,欲界中有之形量,如五、六歲小兒,然諸根明利;色界中有之形量,則圓滿如本有。且欲界中有以香為食,故又稱乾闥婆(香陰)。三、生有,系生緣成熟,脫離中有而托生于母胎之初剎那。四、本有,系生有以后漸漸長大,由出離母胎而嬰孩、童子、少年、壯年、老年,以至壽命將盡,接近死有之全部生命過程。有情自死有入中有,自中有至生有,再由生有轉(zhuǎn)本有;本有期間又有胎內(nèi)與胎外之別,在胎外時,若又起惑造業(yè),復(fù)從本有經(jīng)死有、中有、生有而復(fù)返至本有,如此次第展轉(zhuǎn)生死,輪回?zé)o窮。
【四地斷障證真】謂菩薩具修三十七品道法,發(fā)起慧焰,即斷微細煩惱現(xiàn)行(無明微細之惑現(xiàn)起)障,證無攝受真如,證此真如,則無所系屬。參閱‘十地’條。
【四果】指小乘聲聞修行所得的四種證果。此四果依次為預(yù)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參閱‘四向四果’條。
【四取】取者執(zhí)取之意。狹義而言,系指執(zhí)著之煩惱;廣義而言,為煩惱之異名。即將三界中之百八煩惱,分為四種類別。煩惱能熾燃有情之業(yè)火,且其行相猛利,如毒刺能傷法身慧命,故稱取!毒闵嵴摗肪矶d,煩惱能取諸有之果,故稱為取。四取即: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參閱分釋條。
【四相】指顯示諸法生滅變遷的生、住、異、滅等四相,此又作四有為、四有為相!冻晌ㄗR論》卷二等記載,唯識宗主張‘四相假立,過未無體’。就剎那而言,有為法依因緣之力,由本無而今有,乃屬暫有還無者,為表示異于無為而假立四相。以本無今有,故稱有位為‘生’,暫停于生位即稱‘住’,住位前后之變異即稱‘異,以暫有還無,故稱滅時為‘滅’。其中,生、住、異三者為‘有’,同屬現(xiàn)在;滅為‘無’,則屬過去。就一期分位而言,初有稱為生;后無稱為滅;已生而相似相續(xù),稱為;住之相續(xù)轉(zhuǎn)變,稱為異。又無論剎那或一期,皆以前三相為現(xiàn)在,滅相為過去。
【四食】食為長養(yǎng)有情生命之物,《成唯識論》卷四記載,食有四種:一、段食,欲界以香、味、觸三塵為體,分段而飲啖,故稱段食。二、觸食,又作細滑食、樂食。以觸心所為體,對所觸之境,生起喜樂之愛,而長養(yǎng)身者,此為有漏之根、境、識和合所生。三、思食,又作意念食。于第六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長相續(xù)諸根。《大乘義章》卷八曰:‘過去業(yè)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斷,說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眾生所有壽命,皆由往思,不應(yīng)言無。或當(dāng)應(yīng)以彼現(xiàn)在思想而活命者,說為思食。’四、識食,有漏識由段、觸、思三食之勢力而增長,以第八阿賴耶識為體,支持有情身命不壞者,如無色界及地獄之眾生以識為食。
【四苦】一生苦,果報始起為生,生時有苦,故名生苦。二老苦,身體衰變?yōu)槔,老時有苦,故名老苦。三病苦,四大增損為病,病時有苦,故名病苦。四死苦,五蘊壞離為死,死時有苦,故名死苦。見《大乘義章》三。
【四真實】真實,乃表里如一而了無虛妄的意思!惰べ煹卣摗肪砣信e四種真實,即:一、世間真實,又作世間極成真實、世間所成真實。即一般世間所共同認定者,如自古以來見火則稱火,而不言水,此乃由名言決定而自他共同認定之真實。二、道理真實,又作道理極成真實、道理所成真實。即世間一切智者,以現(xiàn)量、比量、圣教量等隨宜方便造書論議,而建立之證成道理。三、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即一切聲聞、緣覺以無漏之方便智、正智、后得世間智所行之境界,能破除煩惱障,得智清凈,及證得無礙智。四、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即解脫所知障而顯發(fā)中道之理,此為真實智所行之境界。
另據(jù)《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本之解釋,世間真實即指世間共許之事,道理真實即指現(xiàn)、比、圣教之三量與觀待、作用、證成、法爾之四道理,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即指四圣諦之理,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即指真如。
有關(guān)四真實與遍計所執(zhí)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之相攝,依《成唯識論》卷八所說,世間、道理真實,攝于相、名、分別之三事;煩惱障凈智所行、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攝于正智、真如二事,故前二真實攝于依他起性,后二真實攝于圓成實性。
【四智心品】即是佛果四智,謂修唯行,至佛果轉(zhuǎn)舍有漏識蘊所依而得的四種無漏智!冻晌ㄗR論》卷十載,唯識宗立大菩提之智品為四種無漏智相應(yīng)心品,即:一、大圓鏡智相應(yīng)心品,乃轉(zhuǎn)第八阿賴耶識所得之智。此智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鏡相,性相清凈,離諸雜染,如大圓鏡之光明,遍映萬象事理,纖毫不遺。二、平等性智相應(yīng)心品,系轉(zhuǎn)第七末那識所得之智。此智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與大慈悲等恒共相應(yīng),平等普度一切眾生。三、妙觀察智相應(yīng)心品,系轉(zhuǎn)第六意識所得之智。此智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zhuǎn),依有情眾生不同根機,自在說法,教化眾生。四、成所作智相應(yīng)心品,系轉(zhuǎn)眼、耳等前五識所得之智。此智欲利樂諸有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業(yè)為眾生行善,成本愿力所應(yīng)作事。具此四智即可達于佛果。
【四尋思觀】此是唯識修行五位中、加行位所修的觀法。四尋思觀,是名、義、自性、差別四種。名是能詮的名言,義是所詮的義理,自性是名和義的體性,差別是體性上種類的差別。此四觀是一、名尋思觀:名者一切事物的名稱,在事物名稱上去推求觀察,則知所謂名者不過是假名施設(shè),即‘謂于相上有所增語’,然名者實之賓,僧肇法師曰:‘以名求物,物無當(dāng)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我人執(zhí)名求實,徒生種種煩惱。由此推求名是假立,虛妄不實,此謂名尋思觀。二、義尋思觀:義者,依名而詮諸法之體相,如山河大地,人牛馬羊,十二處、十八界等,這些色心諸法,皆是因緣和合、一時假有,亦即是唯識所變,虛幻不實,由此推求尋思,謂之義尋思觀。三、自性尋思觀:自性者,諸法各自之體性。有為色心諸法,皆是仗因托緣,唯識所現(xiàn),離識非有。由是尋思,悟知諸法名義,自性皆空,謂自性尋思觀。四、差別尋思觀:差別者,名與義上的差別相。名之差別,如一言多言;相之差別,如長短方圓,善惡美丑,一一法上各有差別,而此差別,皆假有實無。由此尋思,悟知諸法名、義、自性云者,只是假有實空,曰差別尋思觀。
【四無色定】又作四空定、四空處定。指超離色法系縛的四種境界。即由思惟四無色界所得之定。若欲生于此四無色界,則必須修習(xí)四無色定;換言之,四無色定,乃對治色法之系縛,滅除一切對外境之感受與思想的修行,及藉此修行所達到的清凈無染、虛空靜寂的精神境界。此四無色定各有兩類情形,即:一、生于四無色界的‘生無色’,于此之時,定心現(xiàn)前,故得定之名。二、非由生得,而系修證所得;蓋假令其身雖猶在欲界等下地,然若因修證而現(xiàn)起無色界之定心,則亦得無色之果,稱為‘定無色’。此四無色定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參閱分釋條。
【四無色界】為脫離色法系縛的四種境界。又稱四無色天、四無色處、四空天。四無色界名稱配于四無色定,依次稱為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為有頂天。此四無色天,悉以無色為其特點,既無自然國土與居處宮室,亦無色礙肉身,僅以眾同分、命根等假和合為體。此外,將三界分為九地時,四無色界則稱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地,相當(dāng)于九地中的后四地。
【四無畏】又名四無所畏,無畏是教化他人的心沒有懼怕。有佛四無畏與菩薩四無畏二種。參閱‘佛四無畏’條。
【四無記】無記,為善性、惡性、無記性等三性之一,此又稱善、不善、非善非不善就是無記。唯識宗對色、心等五位法中之無記分為四種,如《成唯識論》卷三所載,一、能變無記,指無記之心、心所法。二、所變無記,又作所緣無記。指無記之色法及種子。三、分位無記,指名、句、文等無記性之不相應(yīng)法。四、勝義無記,指虛空及非擇滅,即揀別真如、擇滅等之含攝勝義善。
【四無量心】這是四種廣大的利他心愿,即是慈、悲、喜、舍:一、慈心無量,慈者愛念,即能予樂之心,菩薩愛念一切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饒益之,名慈無量心。二、悲無量心:悲名愍傷,即能拔苦之心,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拔,令其得脫,名悲無量心。三、喜無量心:菩薩慶他眾生離苦得樂,其心悅豫,欣慶無量,名喜無量心。四、舍無量心:菩薩于所緣眾生無愛憎心,名之為舍。拋開一切怨親差別之相,無量平等利益眾生,名舍無量心。
【四善根位】唯識宗將實踐修行的階位分為五位,其第二位為加行位,即四善根位;亦即是于資糧位之后,入十回向至滿位,為住于真唯識性而修之位。于此位,對名、義、自性、差別等四者,修四尋思觀與四如實智觀。即是,于暖位修明得定,尋求思察認識之對象,即名、義、自性、差別等四種為空無,故稱暖位之行者為明得薩埵。于頂位修明增定,又以更進一層之觀智同樣作觀,以上即為尋思觀。其次,于忍位修印順定,于世第一法位修無間定,確認決定所認識之對象及能觀之識皆為空無,即為如實智觀。以上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種善根,以能生見道無漏之善,而成為其根本,故稱善根;系以修慧為體,以四靜慮及未至、中間之六地為所依。參閱‘四善位’別釋。
【四義平等】指心王與心所相應(yīng)關(guān)系,有四種平等之義。此為唯識宗的主張。即一、時平等,謂心王心所同一剎那生起作用。二、所依平等,謂心王心所二者之所依相等。三、所緣平等,謂心王心所所緣之相分非同一,但卻相似。四、事平等,謂心王心所之自體分非同一而卻類似。《成唯識論》卷三稱︰‘行相雖異,而時依同所緣事等,故名相應(yīng)。’
【四業(yè)】此指依受報時期,及其業(yè)之定與不定而分的:一、順現(xiàn)法受業(yè),又作順現(xiàn)業(yè),乃現(xiàn)生造業(yè),現(xiàn)世受果報。二、順次生受業(yè),又作順生業(yè),即此生造業(yè),于未來之次生受果報。三、順后次受業(yè),又作順后業(yè),此生作業(yè),延長至第三生以后受報。四、順不定受業(yè),現(xiàn)生造業(yè),然受報之時期不定者。前三業(yè)統(tǒng)稱決定業(yè)或定受業(yè),第四業(yè)則稱不定業(yè)或不定受業(yè)。見《俱舍論卷》十五。參閱‘黑白四業(yè)’。
【四愛生】一衣服愛,二飲食愛,三臥具愛,四有無有愛。于有生愛于無有亦生愛也。見《俱舍論》卷二十二。
【四道】指斷除煩惱、證得真理的四種過程,依此可證得涅槃之果,為一切佛教修習(xí)方法之概括。此四道為:一、加行道,又稱方便道。即于無間道之前,為求斷除煩惱,而行準備之修行。二、無間道,又稱無礙道。即直接斷除煩惱之修行,由此可無間隔地進入解脫道。三、解脫道,即已自煩惱中解脫,證得真理,獲得解脫之修行。四、勝進道,又稱勝道、三余道。即于解脫道之后,更進一步行其余之殊勝行,而全然完成解脫;或滿足斷惑,而作觀察之修行。見《俱舍論》卷二十五。
【四煩惱】又作四惑、四根本煩惱。即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在唯識宗的理論上,此為與第七末那識相應(yīng)而起的四種根本煩惱。我癡,即無明,謂愚于我之相而迷于無我之理。我見,即我執(zhí),謂對于非我之法妄計為我。我慢,即倨傲,謂恃所執(zhí)之我,令心高舉。我愛,即我貪,謂對于所執(zhí)之我深生耽著。見《成唯識論》卷四。
【四種不善】諸法之善與不善,可由勝義、自性、相應(yīng)、等起四種因素以決定。其中之四種不善,即:一、勝義不善,謂由真諦之實義定不善之義,則知一切之有漏生死法,總為不善。蓋此中雖有善、有不善,但皆以苦為自性,猶如痼疾,極不安穩(wěn)。二、自性不善,指無慚、無愧,及貪、嗔、癡三不善根。蓋有漏法中,此五法之自體不善,猶如毒藥。三、相應(yīng)不善,指與無慚、無愧、貪嗔癡相應(yīng),而同時俱生之一切心、心所。蓋由相應(yīng)方成不善之性,若不應(yīng),則不然,猶如摻雜毒藥之水。四、等起不善,為自性不善與相應(yīng)不善所引起之身、語二業(yè)與不相應(yīng)行法。蓋依善起善,依惡起惡,能起與所起同等,故稱等起不善,如飲毒藥汁而生之乳。見《俱舍論》卷十三。參閱‘四種善’條。
【四種世俗諦】唯識宗把勝義、世俗二諦各分為四種。于勝義諦,即世間勝義、道理勝義、證得勝義、勝義勝義四種;于世俗諦,即世間世俗、道理世俗、證得世俗、勝義世俗。此即所謂四重二諦!惰べ煹卣摗肪矶遢d世俗四諦:一、世間世俗諦:又名有名無實諦,如瓶、缽、軍、林之假名,是隱覆真理的世俗之法,故名世間;又為凡夫認之為實有,故曰世俗。二、道理世俗諦:又名隨事差別諦,是指蘊、處、界等種種法門,一一法門,各順于道理,故曰道理;事相差別易見,故曰世俗。三、證得世俗諦;又名方便安立諦,這是以佛之方便,安立知斷證修的四諦法門,這是修行者的證悟之法,故曰證得;而因之相狀分明可知,故曰世俗。四、勝義世俗諦:又名假名非安立諦,這是二空真如:空我而得之我空真如,空法而得之法空真如。這是離諸相(非安立)而為圣者所覺,故曰勝義;唯尚以假相安立,體非離言(未離假名),故名世俗。
【四種涅槃】指唯識宗所立的四種涅槃!冻晌ㄗR論》卷十載: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指一切法之實性即為真如之理,一切法雖為客塵煩惱所覆障,然本來自性清凈,具有無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然如虛空,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又離一切相而無有分別,且言語、思慮皆泯絕,唯圣者始能自內(nèi)證之。二、有余依涅槃,指斷盡煩惱障所顯現(xiàn)之真如之理。煩惱障雖滅,然尚余欲界五陰之身而為所依,故稱有余依涅槃。三、無余依涅槃,指出離生死苦所顯現(xiàn)之真理。即煩惱斷盡,所余五陰之身亦滅,失去一切有為法之所依,自然歸于滅盡,眾苦永寂。四、無住處涅槃,謂斷所知障所顯現(xiàn)之真理。即斷智之障,則得生死、涅槃無差別之深智,于二者無有欣厭,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唯常與大智大悲相輔,窮未來際,利樂有情,然雖起悲智二用而體性恒寂。以上四種涅槃,其真如理體雖然有別,但其真正所顯得者,則為后三種涅槃,因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其性本寂,不由實相真如所顯,而后三種涅槃則為滅盡煩惱、依身、所知障后,方顯得者。
【四種勝義諦】唯識宗把勝義、世俗二諦各分為四種。于勝義諦,即世間勝義、道理勝義、證得勝義、勝義勝義四種;于世俗諦,即世間世俗、道理世俗、證得世俗、勝義世俗。此即所謂四重二諦!惰べ煹卣摗肪矶遢d勝義四諦:一、世間勝義諦:又名體用顯見諦,此即是世俗四諦中的第二諦、道理世俗諦的三科等法,事相粗顯,猶可破壞,故曰世間,而為圣者所知,異于世間世俗諦,故名勝義。二、道理勝義諦:又名自果差別諦,此即是世俗四諦中的第三諦、證得世俗諦的四諦法門。這知證斷修因果的之差別,謂之道理;這是無漏智的境界,異于前第三俗,故名勝義。三、證得勝義諦:又名依門顯實諦,此即是世俗四諦中的第四諦二空真如,此依圣智詮空門觀而顯理,故曰證得;而凡愚不測,勝于前第三俗,故名勝義。四、勝義勝義諦:又名廢詮歸旨諦,此即是一真法界,妙體離言,超絕法相,故勝義。此為圣者之內(nèi)智,勝于前第四俗,故曰勝義。
【四種無明】唯識宗立四種無明。即:一、隨眠無明,謂無明煩惱長時隨逐有情,而眠伏于第八阿賴耶識中。二、纏無明,謂無明纏縛有情心性,而使其不能出離生死界。三、相應(yīng)無明,謂相應(yīng)于根本煩惱貪、嗔、癡等而俱起之無明。因與不共無明相對,又稱共無明。四、不共無明,又作獨頭無明。此種無明乃獨行而起,不同于識與境相應(yīng)而起之相應(yīng)無明。見《成唯識論卷五》。
【四種善】諸法之善與不善,可由勝義、 自性、相應(yīng)、等起四種因素決定。四種善,即:一、勝義善,又作真實善。謂真解脫,即涅槃。涅槃為最極安穩(wěn),眾苦永滅。二、自性善,謂不藉余緣,其體性自善;指慚、愧,與無貪、無嗔、無癡三善根。此五法不待相應(yīng)及等起而自為善。三、相應(yīng)善,又作相雜善。指其他信、勤等善法,因其須與上述五法相應(yīng)始為善,故稱相應(yīng)善。四、等起善,又作發(fā)起善。謂身、語二業(yè),因其由前述之自性善與相應(yīng)善等起而為善,故稱等起善。見《俱舍論》卷十三。
【四種意識】唯識宗將有情的心識分為八種,復(fù)將其中的第六‘意識’分為四種。即:一、明了意識,此識與眼等前五識同時俱起,緣慮分別而取境,故此識為前五識的分別依。二、定中意識,此識與一切定心相應(yīng),獨緣定境,而不與眼、耳等五識同緣,故無一切塵境作對境。三、獨散意識,為不與五識俱起的散亂意識,即不緣五塵之境,散亂紛雜而遍計諸法,或緣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諸法,然其狀態(tài),既非處禪定之中,亦非屬夢境。四、夢中意識,為不對諸塵而于夢中見種種境界的意識,此系由心王性境變現(xiàn)而產(chǎn)生諸相的精神作用。四種意識中,第一的明了意識與五識俱起,故又稱五俱意識,后三識則不與五識俱起,故皆稱為獨頭意識。
【四種資糧】資糧,為趨向菩提之資本,或謂長養(yǎng)資益菩提之因的諸善法。修唯識行,有四種善根功德以為資助。《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舉出修行之四種資糧,即:一、 福德資糧:前世布施積集功德,現(xiàn)世則財寶豐盛,修得善法。二、智慧資糧:前世修得智慧,現(xiàn)世資性明敏,善解法義。三、先世資糧:前世積集善根,現(xiàn)世根身完全,財產(chǎn)豐裕。四、現(xiàn)法資糧:現(xiàn)世修習(xí)善法,善根成熟,護持戒律。
【四諦義理】苦、集、滅、道四圣諦,即是因果道理。此因果有染凈二門,苦、集是雜染因果,滅、道是清凈因果。苦、集是有漏法,滅、道是無漏法。所謂苦,即三界六道有漏果報的三苦八苦;所謂集,就是感此苦報的原因,就是因諸煩惱所造的善惡之業(yè)。集是感此苦報的原因,就是召集諸煩惱諸有漏的善惡之業(yè)。所謂滅,即是擇滅無為,由智慧簡擇之力滅諸雜染煩惱之法究竟證會,以為果也。所謂道,就是能證此滅果之因。換一方式來說,分段果報名為苦諦,煩惱妄業(yè)名為集諦,苦、集所滅名為滅諦,生空智品名為道諦,此為二乘所觀所謂安立四圣諦。
【四種道理】萬事萬物之存在或變化,皆有其依準的法則,大略別之,可分為觀待、作用、證成、法爾等四種。《解深密經(jīng)》卷五,載此四種道理為:一、觀待道理,又稱相待道理。言諸行之所生要待眾緣,譬如發(fā)芽,須待種子、時節(jié)、水田等緣。二、作用道理,又稱因果道理。譬如眼等諸根為眼識等之所依而有作用,色等諸境為眼識等之所緣而有作用。三、證成道理,又稱成就道理。謂由現(xiàn)量、比量及圣教量而證明成立之道理。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等。四、法爾道理,又稱法然道理。指不論如來出世、或不出世,本來即存在于法界的自爾道理。譬如火之能燒、水之能潤。
【四種緣起】華嚴宗判釋釋尊一代教法,立‘五教十宗’。所謂五教,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大乘頓教,大乘圓教。其中除大乘頓教外,分別各說一緣起,即于小乘教說業(yè)感緣起,于大乘始教說賴耶緣起,于大乘終教說如來藏緣起,于大乘圓教說法界緣起。而唯以頓教是無相離言之宗,不涉及教相之教,而不立緣起。此四種緣起為:一、業(yè)感緣起:眾生之有生死轉(zhuǎn)回,由惑、業(yè)、苦而起。以惑、業(yè)、苦三者展轉(zhuǎn)因果相續(xù),而有眾生的生死輪回。此三者之中,以煩惱 (惑) 為緣,而造作身、語、意三方面惡業(yè)。以此惡業(yè)為因,召感未來生死的果報。這三者互為因果,展轉(zhuǎn)循環(huán),即構(gòu)成業(yè)感緣起。這是依十二緣生觀而建立的。二、賴耶緣起:這是唯識宗所說的緣起。本宗以阿賴耶識為一切有情之根本所依,一切千差萬別的現(xiàn)象,皆由此識所攝持的種子所生起,此即‘種子起現(xiàn)行’,于此生起現(xiàn)行的同時,現(xiàn)行法具有強盛的勢用,剎那間熏習(xí)此起現(xiàn)行的種子,成為新種子,這就是‘現(xiàn)行熏種子’。被熏的新種子仍儲藏于阿賴耶識中,遇緣再起現(xiàn)行。種子起現(xiàn)行時,種子是因,現(xiàn)行是果;現(xiàn)行熏種時,現(xiàn)行是因,受熏的新種子是果。這就是‘種子生現(xiàn)行,現(xiàn)行熏種子,三法展轉(zhuǎn),因果同時。’這種展轉(zhuǎn)生起萬法的作用,就是賴耶緣起。三、如來藏緣起:此又稱真如緣起,這是真常唯心系所說的緣起,此說以‘真如之體’為因,以‘因緣之用’為緣,而現(xiàn)生滅之相,生起萬法。本來真如為一味平等、不生不滅之實體,但以‘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為染凈之緣所驅(qū)而生起萬法。這在前者稱真如門,后者稱生滅門。由如來藏之凈緣而出四圣,由如來藏之染緣而現(xiàn)六道。而此生滅之果,即是阿賴耶識。四、法界緣起:這是華嚴宗所說的緣起,又稱法界無盡緣起。此說是以現(xiàn)象界的一切法,都屬法界,法界之一切事法,無論有為無為,色心依正,過去未來等,盡為一大緣起,而無任何單獨存在者,故以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成一法。就諸法之勢力而言,具有一多相入之義;就諸法之體性而言,具有一多相即之義。華嚴宗以此相入相即之義,闡釋法界萬有相融無礙之至理。
【四禪】又作四禪定、四靜慮。指用以治惑、生諸功德的四種根本禪定。亦即指色界中的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故又稱色界定。禪為禪那的略稱,意譯為靜慮,即由寂靜,善能審慮,而如實了知之意,故四禪又稱四靜慮。此四禪之體為‘心一境性’,其用為‘能審慮’,特點為已離欲界之感受,而與色界之觀想、感受相應(yīng)。自初禪至第四禪,心理活動逐次發(fā)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四禪能攝尋、伺,喜、樂等諸靜慮支,為止(定)與觀(慧)并行者;以其最能審慮,故其義最勝。四禪的差別,乃由所攝靜慮的不同而分為四種!毒闵嵴摗肪矶怂e,將四禪總分為三類、十八支(十八禪支)。所謂三類,即指對治支、利益支、自性支。十八支則指初禪所攝之五支、二禪所攝之四支、三禪所攝之五支、四禪所攝之四支。對治支者,指能用以對治(斷除),及由對治所達到之心理活動或狀態(tài);利益支者,則為進入相應(yīng)境界之主觀感受。如初禪雖已離欲界之惡不善法,而感受到脫離欲界之喜、樂,但仍有尋、伺的粗細分別之心理活動,尚須加以對治;至二禪時,尋、伺已斷滅,形成信根,稱為內(nèi)等凈,由此所得之喜、樂,乃對此禪定自身之感受,故稱定生喜樂;三禪舍去二禪之喜、樂,住于非苦非樂之‘行舍’境地,以正念、正知繼續(xù)修習(xí)而產(chǎn)生離喜妙樂;四禪舍三禪之妙樂,稱為舍清凈,唯念修養(yǎng)功德,稱為念清凈,由此得非苦非樂之感受。上述一切之活動及感受,均于心一境性的禪定狀態(tài)中進行,故稱之為‘自性支’。
【四禪天】又稱四靜慮天、四靜慮處。指修習(xí)四禪定所得報果的色界天,或指居于此界的眾生。即色界之初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第四禪天。據(jù)《俱舍論》卷八、卷二十八載:一、初禪天,此處已不食人間煙火,故無鼻、舌二識,但有眼、耳、身、意四識生起之喜、樂二受和尋伺思惟能力。二、第二禪天,更無眼、耳、身三識,亦無尋、伺思惟,唯有意識及喜受、舍受(非苦非樂之感受)相應(yīng)。三、第三禪天,唯有意識活動,與樂受、舍受相應(yīng)。四、第四禪天,唯有與舍受相應(yīng)之意識活動。
【四禪八定】又作四靜慮、色界定。即色界天的四禪。色界天的四禪與無色界天的四無色定,合稱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禪。四與八并舉者,因為色界與無色界相對,則在色界為‘禪’,在無色界為‘定’;若以色界、無色界相對于欲界之‘散’,則色及無色二界,皆稱為‘定’。故合色界的四禪定與無色界的四無色定,而稱之為八定。又若區(qū)別色界及無色界的禪定,則色界之禪定為‘定、慧均等’,無色界之禪定,其相微細而‘定多慧少’。見《瑜伽師地論》卷十一。
【四緣】此為小乘佛教阿毗曇?guī)煹囊蚓壵。即一切有為法生起所憑借的四種緣。四緣常與‘六因’同時論述,‘四緣’系從‘果’的產(chǎn)生而考察各種‘因’的起源,‘六因’則側(cè)重說明業(yè)報得以產(chǎn)生的條件。阿毗曇?guī)熞詾椋阂、因緣,即產(chǎn)生自果的直接內(nèi)在原因,例如由種子而生芽,種子即是芽之因緣。二、等無間緣,又稱次第緣,即心、心所之相續(xù)中,由前一剎那讓路而開引后一剎那生起的原因。亦即心、心所于‘過去’之前一剎那滅謝,復(fù)給予‘現(xiàn)在’的后一剎那生起之力用。三、所緣緣,略稱緣緣,指心、心所所攀緣外境,一切外在事物對內(nèi)心所產(chǎn)生之間接、直接之緣。例如眼識必以一切色為所緣緣,耳識必以一切聲為所緣緣,乃至意識必以過、現(xiàn)、未等一切法為所緣緣。四、增上緣,指上述三緣以外一切有助于或無礙于現(xiàn)象發(fā)生之原因條件。
大乘之說,則以一、因緣,指一切有為法中能親生自果者,如麥種生麥,稻種生稻。此因緣之體性有二:一為種子,指第八阿賴耶識中所含藏的善、染、無記等一切法;此種子于異時能引生自類之種子(稱為種生種),于同時能生起自類之現(xiàn)行(稱為種生現(xiàn))。二為現(xiàn)行,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轉(zhuǎn)識之現(xiàn)行能熏成本識(即第八識)中之自類種子(稱為現(xiàn)熏種)。二、等無間緣,謂心、心所之生起系由前念引生后念,念念相續(xù),無有間隔,此說與小乘大致相同,惟唯識宗主張八識之體各自有別,故各自產(chǎn)生前后無間之相續(xù)關(guān)系;小乘則認為異識之間亦可互相形成等同無間之相續(xù)關(guān)系。三、所緣緣,凡心、心所之對象成為原因,而令心、心所產(chǎn)生結(jié)果之時,心、心所之對象即稱為所緣緣。此又有親所緣緣、疏所緣緣之分。如《成唯識論》卷七所說:‘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nèi)所慮托,應(yīng)知彼是親所緣緣;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zhì)能起內(nèi)所慮托,應(yīng)知彼是疏所緣緣。’此乃小乘未談及之深義。四、增上緣,亦如小乘所說,指上記三緣以外的一切法生起之原因條件。惟此緣范圍甚為寬廣,如小乘所說之六因,悉得攝入此中。
【四斷】斷為斷舍之義!惰べ煹卣摗肪砦迨泡d,四斷為:一、自性斷,謂斷除根本煩惱與隨煩惱及諸不善業(yè)等,其性染污而應(yīng)斷者。二、相應(yīng)斷,指斷除與諸煩惱俱起的有漏八識等。有漏八識及五遍行心所等,其性雖非染污,然由與惑俱起之故,而有染污之性。故斷其相應(yīng)之惑時,心等亦得解脫而離染污之系縛,故稱為相應(yīng)斷。三、緣縛斷,即斷除一切有漏善、無覆無記之法,及與煩惱間雜而成有漏性者。四、不生斷,即斷除生于三惡趣、無想天等之因。以上四斷之中,自性斷、相應(yīng)斷通于見道位與修道位,緣縛斷僅為修道位所斷;不生斷僅為見道位所斷。
【四雙八輩】即聲聞乘的四向四果。聲聞依其修行之淺深,而分四階之果位及其向道。即預(yù)流向、預(yù)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等四對八種。向與果合則為四雙,分則為八輩。見《大智度論》卷二十二。
【四攝】即菩薩攝受眾生,令其生起親愛心而引入佛道,以至開悟之四種方法。四攝法又作四攝事、四事攝法,簡稱四攝、四事,四攝即一、布施攝,又作布施攝事、布施隨攝方便,即以無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與施舍財物(財施)。謂若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若樂法,則布施法,令起親愛之心而依附菩薩受道。二、愛語攝,又作能攝方便愛語攝事、愛語攝方便,謂依眾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親愛之心而依附菩薩受道。三、利行攝,又作利行攝事、利益攝、令入方便,謂行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攝,又作同事攝事、同事隨順方便,謂親近眾生同其苦樂,并以法眼見眾生根性而隨其所樂分形示現(xiàn),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見《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等。
【四變句】唯識宗認為,世間一切法,皆由阿賴耶識之所變現(xiàn),可概分為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四種,稱為四變。成唯識論卷二載,阿賴耶識以自種子為因緣,變現(xiàn)根、塵、器世間等相,依共業(yè)、不共業(yè)之所感,可大別為共相、不共相二種。共相,謂由多人共業(yè)所感,如山河大地等,雖是人人所變不一,然同在一處而不相障礙;如眾多之燈明,共在一室而不相障礙,一一各別而處所無異。不共相,謂由自己所變現(xiàn)而僅為一己所用者,如吾人眼、耳、鼻、舌等五根。共與不共二相又可各分為二:一、共中共,如山河、大地等,一切有情皆可共同受用。二、共中不共,如自己之田宅、器物等,不與人共用者;又若非同一趣之有情,則受用亦不同,如同樣之水,人見是水,而餓鬼見之則為猛火、膿血等物。三、不共中不共,如五根之勝義根(神經(jīng),如眼神經(jīng)),僅由自識變現(xiàn)而自身受用,不與他人共用;又于諸根諸識之間不相混雜,如眼識僅依眼根,乃至身識僅依身根,歷歷分明,毫不混同,故為不共。四、不共中共,如五根之扶塵根(器官,如眼球),自己扶塵根能見之境,他人亦得緣他根而見之,以受用相同而稱為共。
【生】生有多種解釋,略舉三例如下:一、為十二緣起的第十一支,又稱生支。二、為生、住、異、滅四相之一,即生相。三、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應(yīng)行法之一。指色心諸法,本無今有’曰生,也就是事物的生起與形成!栋俜ㄖ苯狻吩唬‘生者,依于色心仗緣顯現(xiàn)假立。’而《百法纂釋》中謂:‘言生者,先無今有。’也就是事物的產(chǎn)生、出現(xiàn)。
【生支】十二因緣的第十一支。以現(xiàn)世的業(yè)力,報盡命終之后,復(fù)引輪回主體、即業(yè)識的受生。若以現(xiàn)代觀念詮釋生支,生是人生的開始,但何以會有生呢? 誠如經(jīng)上所說:‘非無緣生,從因緣生’。生的因緣雖然不一,但主要的條件是‘有’。此處所說的有,是含有宗教概念的特定含義,即所謂業(yè)——前生思想行為的總和,即所謂‘業(yè)有’。因此,有(業(yè))為生之緣。于此可知,有了業(yè)因,必然受果,此果即是業(yè)識受生。
【生死】謂依業(yè)因而于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續(xù)、永無窮盡之意。與‘涅槃’相對稱。又生死無盡,以海為喻,故稱為生死海。生死乃苦惱之世界,故亦稱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達涅槃之彼岸,此事極為困難,故又稱難渡海。《成唯識論》卷八,舉出二種生死:一、分段生死,以有漏的善惡業(yè)為因、煩惱障為緣,將受三界內(nèi)之粗報;其果報對于壽命之長短、肉體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稱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輪回者,稱為分段生死。二、變易生死,又稱不思議變易生死。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等雖不受分段生死的輪回,但以無漏之有分別業(yè)為因、所知障為緣,于三界以外受殊勝微妙果報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來三界內(nèi)修菩薩行,以至成佛果。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壽命、肉體皆可自由變化改易,而無一定之限制,故稱為變易身。受變易身者,稱為變易生死。此外,《顯識論》有四種生死之說,《摩訶止觀》有七種生死之說,此處從略。
【生死長夜】謂眾生沉溺于生死之苦,如長暗之夜。生死如夢,于夢中未能覺知為夢,須至覺醒時,始能追憶夢中之境為虛幻;眾生輪回于生死亦如夢境一般,故以長夜譬喻之!冻晌ㄗR論》卷七:‘未得真覺,恒處夢中,故佛說為生死長夜。’。
【生有】《俱舍論》卷九曰:‘二者、生有。謂于諸趣結(jié)生剎那。’《發(fā)智論》卷十九云:‘云何生有?答:生分諸蘊。’
【生因】五因之一,謂地、水、火、風(fēng)四大種,為生起色法的原因。參閱‘五因’條。
【生我見相應(yīng)位】這是末那識緣阿賴見分,所生起的我執(zhí)位。此位有我執(zhí),一切凡夫、二乘有學(xué)、七地以前菩薩的有漏心位,都是此位所攝。
【生命】指自生至死的生命持續(xù)期間,有體溫(暖)與意識(及潛在的阿賴耶識)同時存在,此即是一期生命的持續(xù)。此在佛教中,壽、暖、與識三者同時存在,互相支持,稱為命根。換言之,暖與識維持一期壽命,二者之間有相互依存。報盡命終時,第八阿賴耶識離開身體,體溫即不存在;反之,體溫消失(如大出血致心臟停止,或因病使心臟停止),壽與識亦不存在。有情壽命的長短,由于三界六道的差別,其量有所限定,此即稱為壽量。所謂命根,即親生第八心王的名言種子,由先世業(yè)種所引之持身差別功能,今色、心等現(xiàn)在住時決定,依此住識的功能,稱為命根。第八識自種有兩種作用,一為生識之用,一為住識之用,此處所取的是住識作用。如果命根中識種無此功能,五根身將爛壞;蛴袉栐唬河捎谟鞋F(xiàn)行識任持根身,故身不爛壞。所以持身功能在現(xiàn)行識。為何不以現(xiàn)行識為命根,而以種子為命根呢?因為現(xiàn)行本識,是由種子之力方能生起。由種子力故緣三種境、任持根身,所以現(xiàn)行不能叫做命根,以其非根本也。
【生空無漏種子】參閱‘無漏種子’條。
【生法二空】指生空、法空二種空,又作我法二空、人法二空。以身為五蘊和合,實無常一主宰之我體,稱為人空,觀此真理,則稱人空觀。無我法之執(zhí),以色等諸法亦歸于空而無實性,稱為法空。
【生苦】為八苦之一,《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一載,謂生苦有五種相,即:一、為眾苦所隨,謂生于那落迦(地獄)及餓鬼道中,或于胎生、卵生之生時,為種種憂苦所隨逐,故為苦。二、為粗重所隨,謂為煩惱所隨逐,性不調(diào)柔而不得自在,故為苦。三、為眾苦所依,謂為衰老等眾苦之所依,故為苦。四、為煩惱所依,謂受生之后,乃為貪、嗔、癡等煩惱之所依,身心不能安住,故為苦。五、為不隨所欲離別法,謂有生必有死,不能如己意,故為苦。參閱‘八苦’條。
【生起因】唯識宗所立十因之一。又作生因。指依現(xiàn)世善、惡之業(yè)而起未來的苦、樂果報。亦即內(nèi)外種子至成熟位,能在現(xiàn)在的自果。亦即此與‘牽引因’皆指種子能生自果的作用而言。參閱‘十因’條。
【生無性】唯識宗所立三無性之一。又作生無自性性,生為緣生之義。即一切諸法,由于仗因托緣而生起,謂之依他起性。此依他起之法既由因緣和合而有,則‘緣起性空’,其無實性可知,當(dāng)然也沒有實體,故名曰生無性。‘解深密經(jīng)’曰:‘云何諸法生無自性,謂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成唯識論》卷九載:‘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托眾緣生,無如妄執(zhí)自然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參閱‘三無性’條。
【生貴住】修唯識行歷經(jīng)四十一階位,此為初十位的第四位,謂由先前的妙行,冥契妙理,將生于佛家為法王子;即行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參閱‘十住’條。
【生雜染】三雜染之一,生雜染又作苦雜染。因煩惱及業(yè)而有生,由此生苦,更有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等,皆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凈。參閱‘三雜染’條。
【生變】變?yōu)檗D(zhuǎn)變之義。生變即是因能變,為‘因緣變’的對稱。變又作轉(zhuǎn),唯識家就諸識變現(xiàn)諸法,分別為‘因能變’與‘果能變’二種。因能變之‘變’,系謂由第八識中的種子轉(zhuǎn)變而產(chǎn)生諸法;故知‘生變’之‘生’字,實即為‘變’之意,重疊二字,稱為生變。見《成唯識論》卷一、卷二。
【世事乖宗難】這是‘唯識九難’的第二難。外人問曰:如果唯有內(nèi)識,無心外之境,何以現(xiàn)見世間,有蕓蕓眾生和無情的東西呢?并且有一定的處所、時間,大家同見,還有境界作用,決定轉(zhuǎn)起?論主答曰:好像夢境一樣,夢境中也有定處、定時、作用,好像餓鬼一樣,因為共報的多身餓鬼,還有別業(yè)妄見,他們雖在同一處、時,有的見是膿河,有的見是糞便,總不得食。用不定轉(zhuǎn),也好像夢境一樣。因為夢中有時也有男女失精的作用,有時沒有。這如夢等的解釋,你應(yīng)該沒有疑惑了吧?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唯識九難’。
【世俗】即世間通俗之義,與‘勝義’相對。為施設(shè)安立虛妄假有之法。又‘世’有隱覆真理、可毀壞之義;‘俗’有顯現(xiàn)流世、顯現(xiàn)順于人情之義。世事,即俗法;舉凡三界之事法,皆具此二義。‘成唯識論’卷一:‘境依內(nèi)識而假立,故唯世俗有。’此言我法等非真實有,唯隨世情而假設(shè)其名,故稱世俗。
【世俗諦】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世俗諦,是世間一般所見的真理、道理,為真俗二諦之一,也是‘勝義諦’(真諦)的對稱。略稱世諦、俗諦。由于絕對最高真理之第一義諦,不易為一般人所理解,故先為說世俗之道理與事實,再次第導(dǎo)向最高境地。如指月之指、渡彼岸之船,皆為到達真實第一義諦的必要手段。《成唯識論》卷一載︰‘境依內(nèi)識而假立,故唯世俗有。’參閱‘二諦’條。
【世間】世間即世界,間為間隔之義,與界義同!睹x集》卷三曰:‘間之與界,名異義同,間是間別間差,界是界畔分齊。’世間指被煩惱纏縛的三界及有為有漏諸法的一切現(xiàn)象。包含有情世間與器世間。此外,《佛性論》卷二,列舉出世的三義,即:一、對治,以可滅盡故。二、不靜住,以念念生滅不住故。三、有倒見,以虛妄故。關(guān)于世間之分類,有二種、三種之別!毒闵嵴摗肪戆伺e出二種,即:一、有情世間,又作眾生世間、有情界。指一切有情眾生。二、器世間,又作物器世間、器世界、器界、器。指有情居住之山河大地、國土等。
【世間世俗諦】四種世俗諦之一,又名有名無實諦,如瓶、缽、軍、林之假名,是隱覆真理的世俗之法,故名世間;又為凡夫認之為實有,故曰世俗。參閱‘四種世俗諦’。
【世間因果】四圣諦可為二種因果,即世間因果與出世間因果。世間因果以苦諦為果,集諦為因;出世間因果以滅諦為果,道諦為因。參閱‘二種因果’條。
【世間勝義諦】四種勝義諦之一,又名體用顯見諦,此即是世俗四諦中的第二諦、道理世俗諦的三科等法,事相粗顯,猶可破壞,故曰世間,而為圣者所知,異于世間世俗諦,故名勝義。參閱‘四種勝義諦’。
【世第一法】此為修唯識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識論》曰‘依無間定,發(fā)上品如實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在前面忍位中,唯印可能取空;在此世第一位中,印可能取、所取二空,此于異生法中,最為殊勝,曰世第一法。參閱‘四加行位’條。
【世親】世親又名天親,梵名Vasabandhu,音譯婆藪槃豆,是無著的異母弟,生卒年代約在公元三八Ο至四八Ο年間。陳代真諦譯婆藪槃豆法師傳,稱他:‘于薩婆多部出家,博學(xué)多聞,遍通墳典,師才俊朗,無可為儔,戒行清高,難以相匹。’ 據(jù)說世親為了取舍阿毗達摩一系理論,他曾匿名化裝,到有部的學(xué)術(shù)中心迦濕彌羅城,學(xué)習(xí)有部教理四年,后來回到富婁沙富城,用經(jīng)量部教義,批判有部,集眾宣說。且隨講隨寫,著為《阿毗達磨俱舍論》。此論一出,頗有爭論,而無能破之者,時人稱此論為聰明論。世親在北印度宣揚小乘,隱蔽大乘,其兄無著憫之,托以疾病,誘其來見,命弟子于鄰室宣讀《華嚴經(jīng)·十地品》,世親聞之,方知其兄苦心。他深悔以往弘揚小乘誹謗大乘的錯誤,要割舌以謝過。無著對他說:‘你先前既用舌頭誹謗大乘,現(xiàn)在何不用舌頭來贊揚大乘呢?’這樣世親乃舍小入大,廣造論釋,宣揚大乘,而大成了唯識宗。世親約于八十歲的時候,在阿瑜遮那國逝世,時其兄無著逝世已二十余年。他遺留的著作很多,與唯識學(xué)有關(guān)的,計有《攝大乘論釋》十卷,《辨中邊論釋》一卷,《唯識二十論》一卷,《唯識三十論頌》一卷,《大乘五蘊論》一卷,《百法明門論》一卷等。
【本有】為有情轉(zhuǎn)生的四有之一,生有為出生以后漸漸長大,歷經(jīng)嬰孩、童子、少年、壯年、老年,以至壽命將盡,接近死有的全部生命過程。有情眾生自死有入中有,自中有至生有,再由生有轉(zhuǎn)本有;本有期間又有胎內(nèi)與胎外之別,在胎外時,若又起惑造業(yè),復(fù)從本有經(jīng)死有、中有、生有而復(fù)返至本有,如此次第展轉(zhuǎn)生死,輪回?zé)o窮。參閱‘四有’條。
【本地分十七地】這是《瑜伽師地論》全書五分中的第一分,‘本地分’。本地分是《瑜伽師地論》前五十卷的內(nèi)容,此分廣說瑜伽禪觀境界十七地之義,以境、行、果三相攝十七地,這十七地是:一、五識身相應(yīng)地:此地依前五識立論,建立此地,雖然此地中分別多法,而以前五識為主。二、意地:此地以六、七、八識,同依意根,乃以此立論。三、有尋有伺地。四、無尋唯伺地。五、無尋無伺地:尋謂尋求,何謂伺察,或思于心所,或慧心所,于境推求,粗位名尋;于境審察,細位名伺,依有無尋伺,建立三地。六、三摩泗多地:三摩泗多,意為等引,此指殊勝定境,離昏沉掉舉,由平等所引發(fā),故立此等引地。七、非三摩泗多地:與上境相反,即非等引之境。八、有心地。九、無心地:以上二地,就五門立論:一者就地總說門,二者心亂不亂門,三者心生不生門,四者分位建立門,五者真實義門。十、聞所成地:謂從聞所生之解文義慧,及與慧相應(yīng)的心及心所等。十一、思所成慧地:謂從思所生之解法相慧,及與慧相應(yīng)的心及心所等。十二、修所成慧地:謂從修所生之解理事慧,及與慧相應(yīng)的心及心所等。十三、聲聞地。十四、獨覺地。十五、菩薩地:以上三地,為三乘種性,發(fā)心修行所得之果。十六有余依地:此系以證得有余涅槃立論。十七、無余依地:此系以證得無余依涅槃立論。
以上十七地,由境、行、果三相所攝,境攝九地,行攝六地,果攝二地。此論名地論者,取譬喻于所行所依所攝,有類于地。此本地分,詳談法相,五性齊被,而無一法不攝。參閱‘瑜伽師地論大綱’。
【本來自性清凈涅槃】為‘四種涅槃’之一。又稱自性清凈涅槃、本來清凈涅槃。謂一切法之實性即為真如之理。一切諸法雖為客塵煩惱所覆障,然本來自性清凈,具有無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然如虛空,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又離一切相而無有分別,且言語、思慮皆泯絕,唯圣者始能自內(nèi)證之。參閱‘四種涅槃’之一。
【本性住種】為二類種子之一。與‘習(xí)所成種’對稱,又稱本有種子,為無始以來,異熟識中法爾而有,有生一切有漏、無漏有為法的功能,稱為本有種子。
【本惑】即根本煩惱,與隨惑相對而言,稱本惑。根本煩惱有貪、嗔、癡、慢、疑、惡見等六種,其中惡見又開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合稱為十種煩惱。
【本際外道】為古代印度十三種外道之一。主張過去之初有本際,從此而衍生萬物。本際,即是最初的邊際。見《成唯識論述記》卷一。
【本質(zhì)】此為唯識宗教義。是‘影像’的對稱,為影像之所依。心及心所認識對境時,在內(nèi)心中變現(xiàn)認識對象的相狀,為直接的認識對象,此稱為影像。反之,影像的實質(zhì)根據(jù)及所依物的自體,即稱為本質(zhì)。乃間接的認識對象。故相分可分二種,即本質(zhì)相分與影像相分。如眼識攀緣色境,除眼識所現(xiàn)的影像外,別有阿賴耶識種子所生的實質(zhì)色法,此即本質(zhì),是影像所依托者,稱為帶質(zhì)境;再如第六意識浮現(xiàn)空花兔角之相,唯有影像而無所依托的本質(zhì),則稱獨影境。見《成唯識論述記》卷六。
【本識】阿賴耶識異名之一。以此識是萬法的根本,故曰本識。
【本識八義】本識,指第八阿賴耶識,指第八識為出生一切善惡諸法的根本!惰べ煹卣摗肪砦迨唬园朔N意義證明此第八識之相,即:一、依止執(zhí)受,指此識能為染凈諸法之所依止,執(zhí)持不失。二、最初生起,指此識最初于母腹托胎之時,如磁石吸鐵,磁石喻識,鐵喻父精母血)。三、有明了性,指此識于一切善、惡、無記三性諸法,皆悉明了分別,無有暗昧。四、有種子性,指此識能任持世間出世間諸法種子,令不散失。五、業(yè)用差別,指此識隨染緣而造惡業(yè),隨凈緣而造善業(yè),差別不同。六、身受差別,身以積聚為義。指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故稱為身。由能領(lǐng)受第七末那識染凈之緣所熏,而于善惡諸法不相混濫,故稱身受差別。七、處無心定,指入無想定或滅盡定,雖滅受想心,斷出入息,而此識不滅。八、命終時識,指命將終時,冷觸漸起,唯有此識,能執(zhí)持身,此識若舍,則四大分散。
【外取他心難】這是‘唯識九難’的第八難。外人問難:外界的色等五境,實無自體,因為它是內(nèi)識所變,不是內(nèi)識所緣之境。但是他人的心識,在自心之外實有,怎么說它不是自識所緣呢?論主答曰:誰說他人之心不是自識所緣之境呢?只是不說他心是自心的親所緣緣。也就是說,自識生起的時候,沒有真實的作用,不能像手那樣親自去執(zhí)持身外物,也不能像日光那樣直照外境,心緣外境時像鏡子照物一樣,好似有外境顯現(xiàn)在自心的鏡子上,但并不是自心親緣。親所了者,是托本質(zhì)自識上所變的影像,才是親所緣緣。所以《解深密經(jīng)》上說:沒有少實法能夠緣取心外的實法。可見能取的見分,和所取的相分,都是自識自證分所變,但是自己識體生起的時候,變起了相似的影相,這樣叫做‘取彼物’,緣他人的心是這樣,緣一切色境也是這樣的。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唯識九難’條。
【外道】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古印度時代,佛教指外道為神圣而應(yīng)受尊敬之隱遁者,意思為正說者、苦行者;相對的佛教自稱內(nèi)道,佛教經(jīng)典自稱內(nèi)典,稱佛教以外的經(jīng)典為外典。到了后世,漸漸附加上異見、邪說的意義,外道遂成為侮蔑排斥的貶稱,意為真理以外之邪法者。外道種類至多,如六師外道,六苦行外道,十六外道,二十外道,六十二見,九十六種外道等等。
【外道四見】是外道就諸法的一、異、常、無常等所執(zhí)的妄見,可由三方面說明:一、妄執(zhí)‘法’之一、異。二、妄執(zhí)世間之常、無常。三、妄執(zhí)因果的有、無。四、無因無果論,如否定因果道理的外道之說。
【外道四執(zhí)】古代印度的外道,就有關(guān)因果論點的四類執(zhí)著,佛教稱之為外道四執(zhí),或簡稱四執(zhí):一、邪因邪果,即將萬物生起的原因,歸之于大自在天的能力。二、無因有果,即承認現(xiàn)存的現(xiàn)象世界為果,但以此果之因難以探究,故否定此果之起因。三、有因無果,即承認現(xiàn)存的現(xiàn)象世界為因,但以此因之結(jié)果難以探究,故否定此因之結(jié)果。四、無因無果,即否定因果二者。
【外種】為‘內(nèi)種’的對稱。指世間米、麥等植物的種子,即世間一般所通稱為‘種子’,唯識家稱此為外種。‘種子’一詞,為大乘唯識學(xué)重要術(shù)語之一。唯識宗之要旨,即是將有情眾生的心識分為八識,其第八識稱為阿賴耶識,具有攝藏諸法的種子,為其余諸識的根本。而于此阿賴耶識中蘊含‘種子’,其功能猶如植物的種子,具有產(chǎn)生一切現(xiàn)象的可能性,故以‘種子’ 稱之;所不同者,植物的種子為一種實體,而吾人第八識中之種子則為一種功能——一種有功用的能量。
唯識學(xué)以‘三法二重’為因果,確立其宇宙形成與種子的關(guān)系。即主張:當(dāng)心、色二法諸緣具足時,種子必令當(dāng)前之外界產(chǎn)生某種作用或現(xiàn)象,稱為‘現(xiàn)行’;此現(xiàn)行之法,一旦形成,即能熏習(xí)種子。如是乃構(gòu)成‘三法’,即:‘能生的種子’(本來的種子)、‘所生的現(xiàn)行’、‘所熏的新種’等三種要素,此三者具有‘二重’的因果關(guān)系,即于‘種子生現(xiàn)行’、‘現(xiàn)行熏種子’之下,同時展轉(zhuǎn)互為因果,且由之變現(xiàn)出世間萬物。故知宇宙森羅萬象、苦樂榮枯等一切有為無為之萬法,皆由吾人第八識內(nèi)的種子所生成映現(xiàn)者,此即唯識宗‘萬法唯識’的基本論旨。準此而言,唯識家乃稱阿賴耶識內(nèi)的種子為‘內(nèi)種’,而謂米、麥等之種子并非真實自存之物,而系由內(nèi)有之種子發(fā)為現(xiàn)行所變現(xiàn)者;以其相對于心識內(nèi)之‘內(nèi)種’,并假借世間之名,而稱之為‘外種’。
外種的種子亦如內(nèi)種,可分為本有與新熏兩種,然內(nèi)外種的種子,其熏習(xí)情況有別。據(jù)《成唯識論》卷二說,以外種而言,其種子具有本質(zhì)者,即有熏習(xí),而為其生長之‘增上緣’;若無本質(zhì)者,即無熏習(xí),而必須以內(nèi)種為其‘生因’之緣。
【外塵】又稱外境。自認識作用而言,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攝取的對象,即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又稱六境。凡夫以為六塵皆在于內(nèi)心之外,故稱外塵。
【外緣起】參閱‘內(nèi)緣起與外緣起’條。
【末那三位】唯識宗依修行階段的淺深,而在末那識中立有三階段,稱為末那三位,一、人我見相應(yīng)位:如凡夫、二乘有學(xué)、七地以前的菩薩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見相應(yīng)位,為末那識緣第八異熟識起法我見之位。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的菩薩位而言。三、平等性智相應(yīng)位,乃起無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薩以法空觀入見道,又于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佛果。以上三位之中,前二位屬有漏之位,第三位則屬無漏之位。
【末那三位無有】此指修唯識行的菩薩,修至何位方能斷除我執(zhí),舍末那之名?此有三位,即:一、阿羅漢位:二乘阿羅漢位,大乘八地菩薩,第八識舍阿賴耶識之名(此時名異熟識),故末那亦不成執(zhí)。二、滅盡定位:此位前六識心、心所皆滅,染位末那及心所亦滅。三、出世道位:謂得真無我解脫及得后得無漏智,末那識已轉(zhuǎn)識成智!段ㄗR三十頌》曰:‘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即指此三位而言。
【末那王所相應(yīng)】此指與末那識相應(yīng)的心所。《八識規(guī)矩頌》曰:‘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即指與此識相應(yīng)的心所,有八大隨煩惱心所——昏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五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及別境中的慧心所,和四個根本煩惱心所——貪、癡、慢、見。一共十八個心所。
【末那所依】凡心識生起,必有所依。如前五識依于五根,第六識依于第七識,而第七末那識所依的,是第八阿賴耶識。唯識三十頌曰:‘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zhuǎn)緣彼,思量為性相。’頌中‘依彼轉(zhuǎn)’的‘彼’,指的就是第八阿賴耶識。《瑜伽師地論》曰:‘由有阿賴耶故,得有末那。’
【末那所緣】心識生起,必具四緣,即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而所緣緣,即心識所緣之境。第七末那識所緣之境是什么呢?即是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且執(zhí)此見分為‘常、一、主宰’的自內(nèi)之我,故《唯識三十頌》曰:‘依彼轉(zhuǎn)緣彼’,即是依于第八識轉(zhuǎn)起,同時也緣此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
【末那識】梵語 manas,意譯為意,思量之義。唯識宗所立‘八識心王’的第七種!洞蟪藦V五蘊論》載曰:‘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恒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yīng),前后一類相續(xù)隨轉(zhuǎn)。除阿羅漢圣道,滅定現(xiàn)在前位。’末那識恒執(zhí)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而‘恒審思量’之。末那為第六意識所依之根,恒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四煩惱相應(yīng),其性質(zhì)為‘有覆無記’。又此識為我執(zhí)的根本,若執(zhí)著迷妄則造諸惡業(yè),反之,則斷滅煩惱惡業(yè),徹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稱染凈識,又稱思量識、思量能變識。見《成唯識論》卷四。
【加行】是加功用行的意思。乃針對正行的預(yù)備行!洞蟪朔ㄔ妨x林章》卷二載,接近見道的四善根之位,特稱加行,然亦廣通資糧位。《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一,于白品與黑品中,各舉出相應(yīng)、串習(xí)、無倒、不緩、應(yīng)時、解了、無厭足、不舍軛、正等九種加行之法,即為其意。又,加行道,即指修行者達到涅槃四道中的第一道,亦即修戒、定、慧的階位。
【加行位】指加功力進修之位。此乃唯識五位修行的第二位,又作加行道、方便道。修唯識行的菩薩,在資糧位十回向終,將入見道,而為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此加行位,跡近見道,故稱‘順抉擇分’,即隨順真如境界,生起抉擇的智慧。原來在資糧位時,修行者偏于修福,而于加行位,是重于修慧。所以在此位修四尋思觀,四如實智觀,以伏斷分別起的二障、和俱生起的現(xiàn)行二障。此位菩薩,雖較資糧位行者觀智殊勝,但因尚未起無漏智,在唯識三性觀中,難免錯觀所變的相分為圓成實性。因此不能住于無相真如的唯識實性中。此即《唯識三十頌》所稱:‘現(xiàn)前立小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成唯識論》解釋此頌曰:‘菩薩先于初無數(shù)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fù)修加行,伏除二取,謂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抉擇分,順趣真實抉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又謂:‘菩薩此四位中猶于現(xiàn)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在資糧位中,由于二取隨眠未能伏滅,故未能安住于唯識實性。在加行位,以修四觀四智故,印可二取皆空,似乎真如境界已現(xiàn)于前,但此時還有一點障礙,就是現(xiàn)前立有少物,謂此少物即是唯識實性。然唯識實性,非空非有,雖得而無所得。因此,以有所得之故,猶未能實住于唯識也。見《成唯識論》卷九。
【加行道】乃加功力進修之道。為四道之一。又作方便道。即為斷除煩惱而預(yù)備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后無間道而趣向涅槃之道。與唯識五位中的加行位相同,即‘見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頂、忍、世第一法)之位。見《成唯識論》卷九。
【正心住】修唯識行歷經(jīng)四十一階位,此為初十位的第六位,又作行登住。謂成就第六般若,故非僅相貌,且心亦與佛同。參閱‘十住’條。
【正念】八正道之一,一、指真正之念。即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煞譃槎菏浪子新┱睿磁c有漏作意相應(yīng)的善念。二、出世間無漏正念,即依無漏之正見能思惟諦境,而與無漏作意相應(yīng)的明記不忘之念。
【平等性智】唯識宗所立四智心品之一。修唯識行者,在十地的初地入心,斷分別起的我法二執(zhí),此時第六識轉(zhuǎn)為下品的妙觀察智;第七識亦同時轉(zhuǎn)為下品平等性智。至第七遠行地,第六識轉(zhuǎn)為中品的妙觀察智,第七識亦同轉(zhuǎn)為中品平等性智。到第十法云地滿心,金剛喻定現(xiàn)前時,第六識轉(zhuǎn)為上品的妙觀察智,第七識亦同轉(zhuǎn)為上品平等性智!缎牡赜^經(jīng)》卷二曰:‘平等性智,轉(zhuǎn)我見智,得此智慧,是以能證自他平等二無我性,如是名為平等性智。’《成唯識論》卷十曰:‘平等性智相應(yīng)心品,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yīng),隨諸有情所樂,示現(xiàn)受用身土影相差別。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xù)窮未來際。’參閱‘四智心品’條。
【平等性智相應(yīng)位】末那三位之一,即生起無漏平等性智之位,菩薩修法空觀入見道位,又于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證得佛果,轉(zhuǎn)第七識為平等智,稱平等性智相應(yīng)位。
【印順】當(dāng)代佛學(xué)大師。浙江寧海人,清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生。二十五歲于普陀山福泉庵,依清念老和尚出家,法名印順,號盛正,旋受具戒于天童寺,曾就學(xué)于閩南佛學(xué)院、及武昌佛學(xué)院研究部。中日戰(zhàn)爭期間,任教于重慶漢藏教理院。民國三十七年,在奉化雪竇寺主編‘太虛大師全書’。民國四十二年由香港來臺港,先后任善導(dǎo)寺住持,海潮音雜志社社長。繼而在新竹青草湖畔創(chuàng)建福嚴學(xué)舍,在臺北創(chuàng)建慧日講堂,時人尊為導(dǎo)師。導(dǎo)師著作等身,輯為‘妙云集’,其中《唯識學(xué)探源》一書,探討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時代的唯識思想,為研究唯識者必讀的重要著作。
【印順定】唯識家于四善根位之忍位中,發(fā)下品如實智,觀所取之境為空無,而決定印持之;由此印持而觀能取之識,亦如境之為空,而順樂忍可之,如此印前順后之定,稱為印順定。其修行之次第如下:即先于下忍發(fā)如實智,觀所取之境為空無而印持之;次于中忍觀能取之識為空無而忍可之;后于上忍,則對能取之空無加以印持之。見《成唯識論》卷九。
【白黑二業(yè)】即善惡二業(yè),白業(yè)可感凈妙清凈的樂果,黑業(yè)可感穢惡不凈的苦果。此又可開為四種:一、白白業(yè):善業(yè)而感樂果者,因果皆為凈白,故名白白業(yè)。二、黑黑業(yè):惡業(yè)而感苦果者,因果皆為黑穢,故名黑黑業(yè)。三、白黑業(yè):善惡交參者,名白黑業(yè)。四、不白不黑業(yè):離白黑之相者,即無漏業(yè)。
【功能】功能,指有功用的能力,以能生結(jié)果而名!冻晌ㄗR論演秘》卷二曰:‘能生果法,名為功能。(中略)功能即是種子異名。’熊十力《唯識名相新釋》卷下有云︰‘攝論始立功能,而未詳所由。世親以后,十師迭起,遂以此為興諍之事。……’事實上,‘功能’二字不自《攝論》始,早在《大毗婆沙論》中即有此一名詞的出現(xiàn)!镀派痴摗肪砣庞性疲
‘謂有為法,得勢時生,失勢時滅。得力時生,失力時滅。得士用時生,失士用時滅。得增上時生,失增上時滅。得功能時生,失功能時滅。熾然時生,萎歇時滅。增進時生,衰退時滅。與舉時生,墮落時滅。猛利時生,遲鈍時滅。滋茂時生,枯萃時滅。和合時生,離散時滅。故有轉(zhuǎn)變。復(fù)次轉(zhuǎn)變有二種,一者自體轉(zhuǎn)變,二者作用轉(zhuǎn)變。(中略)若依功能轉(zhuǎn)變說者,應(yīng)言諸行亦有轉(zhuǎn)變。謂未來世有生等功能,現(xiàn)在世有滅等功能,過去世有與果功能。故有轉(zhuǎn)變。’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十四亦云︰‘謂有為法,若能為因,引攝自果,名為作用,若能為緣,攝助異類,是謂功能。如前已辯。一切現(xiàn)在,皆能為因,引攝自果,非諸現(xiàn)在,皆能為緣,攝助異類。謂闇中眼,或有功能被損害者,便于眼識不能為緣攝助令起。然其作用非闇所損,定能為因引當(dāng)眼故。由斯作用、功能有別。然于同類相續(xù)果生有定不定,攝引勢力名為作用,亦名功能。若于異類相續(xù)果生,但能為緣攝助令起。此非作用,但是功能。’
此謂能引生自果的力用稱為作用,此種作用,也是引生自果的因。能攝助異類的勢力稱為功能,此種作用是緣,不是因。經(jīng)部及唯識家將生種子之果的力用稱為功能。有部所說與此大致相同,也是將生果的一種力用稱為功能。
【立因】為五因之一。指任持地、水、火、風(fēng)等四大種所造之諸色法,任持四大種所造之色法,譬如大地之任持萬物。參閱‘五因’條。
【句身】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應(yīng)行法之一。這是表達完整意義的句子,用以詮釋諸法的差別意義!栋俜ㄖ苯狻吩唬‘句身者,句詮諸法差別,如眼無常耳無常等種種道理。’而《百法纂釋》中則謂:‘言句身者,單句為句,如菩薩等。二句為句身,如大菩薩等。三句以上為多句身,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以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故。’這是為說明事物之間的關(guān)系,而假名施設(shè)的語言名詞。
【失念心所】唯識宗立五位百法,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大隨煩惱心所之一。失念即是遺忘,心意散亂,對于所修善法不能明記。《成唯識論》曰:‘云何失念?于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yè),謂失念者心散亂故。’見《成唯識論》卷六。
【可見有對色】可見,指肉眼可見者;有對,指由極微細物質(zhì)組成而具有障礙之性者。可見有對色,即指色境。又作有見有對色。蓋色法有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無表色等十一種,其中,色境為可見有對色,眼等五根與聲等四境為不可見有對色,無表色為不可見無對色。如山河大地、草木器物等,具有色彩、形體,而能障礙其他物質(zhì)者,皆為可見有對色。
【布施波羅蜜多】布施為六念之一,四攝法之一, 六波羅蜜及十波羅蜜之一。此處僅就十波羅蜜多而言。修唯識行,入修道位,修十種勝行,十勝行即是十波羅蜜多。其中第一即是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有三種:一財施,以金錢財物給濟貧困,以資益其身。二無畏施,以大無畏精神救人脫離險難,解除其恐怖心理,以資益其心。三法施,隨宜說法,以資益其善根。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十波羅蜜’條。
【他受用土】唯識宗所立的四種佛土之一,又稱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亦即實報土,佛以大慈悲力,隨十地菩薩所宜,變?yōu)閮敉,或小或大,或劣或勝,他受用身依之而住。住。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四土’條。
【玄奘】玄奘大師,是我國的四大譯經(jīng)家之一,也是唯識宗的開創(chuàng)人。他俗家姓陳、名祎,河南偃師人,隋文帝開皇二十年出生。有兄長捷,早年在洛陽凈土寺出家,玄奘亦于十三歲時隨兄出家。唐高祖武德元年,與兄同入長安,尋赴成都參訪。武德五年受具戒后重回長安,依法常、僧辯二大德聽《攝大乘論》,他以諸師所說,各異宗途,圣典亦有隱晦,不知所從,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表請不許,奘師不為所屈,乃就番人學(xué)書語,唐太宗貞觀三年,私發(fā)長安,途中歷經(jīng)險阻,歷時四年,始抵中天竺,于那爛陀寺,依戒賢論師學(xué)《瑜伽師地論》及‘十支論’奧義五年。復(fù)從勝軍居士學(xué)《唯識抉擇論》及《莊嚴經(jīng)論等論典》二年,于貞觀十九年回國,由天竺回國之時,攜回梵典六百五十余部,歸國后廣譯經(jīng)論,先后譯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余卷,其中關(guān)于法相唯識一系的,有:《解深密經(jīng)》五卷、《瑜伽師地論》一百卷、《辨中邊論》三卷、《攝大乘論》三卷、《顯揚圣教論》二十卷、《大乘五蘊論》、《大乘百法明門論》、《瑜伽師地論釋》、《觀所緣緣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等各一卷,及以十大論師的《唯識三十頌釋論》百卷,糅集而成成唯識論十卷。同時他也譯出了小乘說一切有部的論典,如《阿毗達磨發(fā)智論》及六足論,《大毗婆娑論》、《俱舍論》等。玄奘于唐高宗麟德元年示寂,享年六十五歲。由于他廣譯法相唯識一系的經(jīng)論,他的上座弟子窺基復(fù)加以弘揚,由此開創(chuàng)了我國的唯識宗。
【功用地】指初地至七地的菩薩階位。菩薩于各種修行階段中,初地以上,到第七地之菩薩,雖然已證得真如,然猶須加行用功,故稱為功用地;而八地以上菩薩,無須再藉加功用行,自然功德增進,則稱為無功用地!冻晌ㄗR論》卷九載:‘八地以上,純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永不現(xiàn)行。’
【尼干子外道】印度古代六師外道之一,此外道因以修苦行,離世間之衣食束縛,而期遠離煩惱之結(jié)與三界之系縛,故有離系、不系等譯名。又此外道不以露形為恥,故世人貶稱為無慚外道、裸形外道。開祖為勒沙婆,至尼乾陀若提子時,為中興之祖。后世則稱之為耆那教。尼乾陀若提子入寂后,此外道分成空衣、白衣二派?找屡芍鞒恢露泱w生活,一般稱為裸形外道、露形外道。白衣派則流行于北印度之僧訶補羅國一帶,為避寒氣而著白衣,此或即其分裂為二派之原因。見《成唯識論述記》卷一。
【出離】出離是超出、脫離之意。即出離迷界出生死輪回之苦,而成辦佛道,以達于解脫之境,亦即出離三界之牢獄,了脫惑業(yè)之系縛,故一般有‘出離三界’、‘出離生死’的慣用語!惰べ煹卣摗肪砥呤d,出離有二種,即:一、出離三惡趣而趣向人天的善趣,二、出離生死輪回而趣向三菩提。
- 上一篇: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四劃
- 下一篇: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六劃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