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集第一冊 四 往生凈土論講記

  往生凈土論講記

  ──民國五十二年冬講于臺北慧日講堂──

  懸論

  一 釋題

  此論全名『無量壽經(jīng)優(yōu)婆提舍』,或稱『往生凈土論』,或簡稱『凈土論』。我國凈土宗依三經(jīng)一論立宗,三經(jīng)者,一為『佛說阿彌陀經(jīng)』(小本);二者亦名『阿彌陀經(jīng)』(大本),有多種譯本,王龍舒居士會編為一種文字較易懂者,是為通用之大本;第三為『觀無量壽經(jīng)』。其一論即本論,根據(jù)阿彌陀經(jīng)造論,故稱之為阿彌陀經(jīng)論。時人有謂念阿彌陀佛,僅中國有之,印度人并不念阿彌陀佛。此說不確。實(shí)際上,印度,尤其是西北印至伊朗(古稱安息)一帶,念阿 [P356] 彌陀佛者甚眾(今已絕跡),但不若國人之立宗專念耳。且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中,均曾附帶提及此一法門,而世親菩薩本論,尤為專門提倡此法門者。故知念佛在印度,古已有之,到華為甚,但華印念佛方便略有不同耳。今釋題分二段:(一)無量壽經(jīng),(二)優(yōu)波提舍。

  無量壽經(jīng):無量即阿彌陀義。無量壽梵文為Amitayus。世人壽命皆有限量,故為不徹底、不究竟。如學(xué)佛達(dá)最究竟圓滿之境界,即得常樂我凈;常為佛德之一:佛壽無限。此經(jīng)即系指各本『阿彌陀經(jīng)』而言。

  優(yōu)波提舍──為十二部之一,為順經(jīng)義解釋之論。印度論有二種:一者、同于中國之注疏,逐句解釋文義,謂之釋經(jīng)論;一者、為宗經(jīng)論,依經(jīng)義為宗,予以發(fā)揮,不重文句。本論為宗經(jīng)論。

  關(guān)于本論須注意者:本論并不講解阿彌陀經(jīng),亦不闡明阿彌陀經(jīng)之義理,而是根據(jù)該經(jīng),提出一種修行法門。故全論所說明者,皆為如何念佛,如何發(fā)愿往生,所以是以修行為主之論。 [P357]

  二 阿彌陀佛與極樂國土

  念佛非只口中念佛,須念念不忘佛及佛之凈土,并發(fā)愿求生該凈土。今先講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即無量佛。說無量須先知何為量。量者,大小、久暫、輕重、長短,彼此可以衡量者之謂。世間萬物無不可量、可思、可議、可以文句詮釋,但究竟圓滿佛果之佛,則其境界不可衡量,不可思議,故為無量。喻如眾水入海,即失其名詮,總為一水,平等平等,不可分別,不可詮解。如眾生福報智慧,等等差別,但至成佛,則法身平等平等,等無差異,即成無量。雖在眾生眼中,仍有無數(shù)佛,其實(shí)在佛境界,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如華嚴(yán)經(jīng)說!喊阒三昧經(jīng)』說:修行念阿彌陀佛,成就般舟三昧?xí)r,即得見佛,而所見者為阿彌陀佛,亦見一切佛現(xiàn)前,故阿彌陀佛可說即一切佛之總代表;此為阿彌陀佛之根本意義。阿彌陀佛與『華嚴(yán)經(jīng)』淵源極深,如本論所稱,發(fā)愿往生阿彌陀佛「蓮華藏 [P358] 世界」。此華藏世界,即華嚴(yán)經(jīng)之華嚴(yán)世界。又「八十八佛懺悔文」,依『華嚴(yán)經(jīng)』最后一品『普賢行愿品』而來。凈土宗同人皆知「普賢十大愿王導(dǎo)歸極樂」,故阿彌陀佛法門與『華嚴(yán)經(jīng)』關(guān)系極深。蓮池大師之解釋『阿彌陀經(jīng)』,即以華嚴(yán)宗義解釋。

  無量者以無量光、無量壽為尤著。阿彌陀婆耶為無量光,阿彌陀廋斯為無量壽。光有二種:一者、佛身光,表佛身清凈;二者、智光,表智慧無邊,皆為眾生所求對象,而于佛得究竟。 又阿彌唎多amr!ta,甘露義。印人所謂甘露,通俗義乃不死之藥,其實(shí)(不生)不死即佛之常義。往生咒中之阿彌唎多,即此義。故甘露王佛亦即阿彌陀佛。經(jīng)題標(biāo)無量壽,似為順應(yīng)世俗;依下論義,固以無量光為主也。

  以上為阿彌陀本義。但今所稱之阿彌陀佛,既稱前身為法藏比丘,今成佛在西方說法;其后佛滅,由觀世音菩薩繼續(xù)佛位;而極樂世界在西方,亦有方位,故其壽命、領(lǐng)域,均非無量。此又何以解說?此乃因眾生心量有限,故作此說。 [P359] 如『維摩詰經(jīng)』中,舍利弗以佛感穢土為疑,不知視為穢土者,乃舍利弗之眼見如此,非佛土本來如是也。今阿彌陀佛土,本是無量,為有量眾生,方便故說為在西方,如是如是耳。此乃無量中現(xiàn)有量,使眾生得從有量達(dá)無量也。

  再講極樂國土,先辨凈土之有無,因如無凈土,則何往生之有?今講凈土有無,有二說:一者、普通人武斷的認(rèn)為迷信,因信者既未見過,又未去過,不能證其有。二者、信佛之人認(rèn)為必有,因信經(jīng)說如此。今就常理判斷,不必親身經(jīng)歷,亦不必全賴經(jīng)說,亦可認(rèn)定必有,茲申論如下:

  一、如今科學(xué)昌明,已證實(shí)我此世界,只是無量星球中一行星,是可知此世界外尚有其他世界。

  二、再問各種世界有否優(yōu)劣之別?但看世間各地均有優(yōu)劣,可推知各種世界必有優(yōu)劣。

  三、如世界有優(yōu)劣,則我今世界是否即為最佳者,當(dāng)知不然。然則,可知更優(yōu)世界之存在,當(dāng)無可疑。即如近日科學(xué)界,因有飛碟之謎,亦認(rèn)為其他星球可 [P360] 能有智慧較我為高之生物存在。

  從上知凈土不但有,而且極多,且有殊勝各別。佛教界又有言唯心凈土者,認(rèn)為凈土唯在人心中,心外實(shí)無凈土。如是說法,大違佛意。須知世界唯心所現(xiàn),是說固是,但既如是說,須知穢土亦是唯心所現(xiàn)。今承認(rèn)唯心所現(xiàn)之穢土為現(xiàn)前實(shí)有,何以又不承認(rèn)唯心所現(xiàn)之凈土為實(shí)有?故既信凈土,必信其實(shí)有,不可執(zhí)理廢事。

  又關(guān)于極樂世界,向有小小論諍。即此凈土究為佛之報土、抑化土(即佛應(yīng)化之世界)?向來言佛(姑約二身說),有法身、應(yīng)化身。法身之土為實(shí)報土,應(yīng)化身之土為化土。今此凈土如為報土,則罪惡眾生何能到達(dá)?如為化土,則未斷煩惱眾生,亦可仗自愿力及佛愿力,得以往生,但此土似又不甚究竟。今此問題,雖不必深究,但如從各本『阿彌陀經(jīng)』看,此土似專為化導(dǎo)穢土眾生,而現(xiàn)為攝引者。若依『般舟三昧經(jīng)』言,修成者得阿彌陀佛現(xiàn)身為之說法,而行者是時起念作觀:「佛寧有來?我寧有去?不去不來,而佛現(xiàn)前,知由心現(xiàn)。是心念 [P361] 佛,是心作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如此觀法。從而悟入諸法實(shí)相,如此往生極樂,則極樂世界即非應(yīng)化土。彼華開見佛,悟無生忍時,其凈土不在東方,不在西方,乃遍一切處,而為報土矣。大藏經(jīng)中有關(guān)極樂凈土者極多,非止今一般所說三種而已。其各經(jīng)所述凈土,有敘為佛之報土者,有為應(yīng)化土者,故引起古人種種諍辯。如云「念佛即生極樂」。一種人解釋為念佛必定往生,如所謂帶業(yè)往生。另一種人則認(rèn)為此乃「別時意趣」,即說為往生,非即往生,乃累世展轉(zhuǎn)進(jìn)修,終必往生之義,非指現(xiàn)生即往,如俗言一本萬利,乃逐漸營生,攢積而得,非投一文即可得萬利也。此種異解,當(dāng)然皆從對佛身土之不同了解而生。其實(shí)凈土只一,而見為報土、化土,全視眾生修行程度而定。而修行功深,仍可在化土得法身,則此化土亦不離報土也。

  三 往生極樂之意趣

  何故欲往生極樂耶?何故發(fā)是愿耶?須知凈土法門乃大乘法門,小乘無十方 [P362] 凈土,故求往生凈土為大乘特色。而大乘要義,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念佛不離此大乘心境,則與生極樂意義相符。如只為離苦得樂,則是小乘根性矣。但發(fā)大乘心,何故求生極樂?因穢土因緣不具足,學(xué)佛不易,雖發(fā)菩提心,而障礙?特多。生老病死,毫無把握,故須往生極樂。「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決不致退失大心。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說:如來有勝方便,勿令退轉(zhuǎn)(退失菩提心),即此之謂。可見往生之究竟意趣,乃在不失菩提心。至于八地菩薩馬鳴與初地菩薩龍樹之生凈土,與凡夫求生,大不相同。登地菩薩之已悟無生忍者,隨愿往生凈土,如水之趨壑,乃勢之所必至,與發(fā)心求生者不同也。故眾生無高下,悉可生之,惟不發(fā)菩提心者不預(yù)焉。

  四 作者與譯者

  論,在印度為大乘菩薩或小乘阿羅漢作,造者即著作義。菩薩者,發(fā)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極覺有情者為菩薩。婆藪盤豆舊譯天親,玄奘法師改譯 [P363] 為世親,其實(shí)二譯均不甚妥。因天在印語為提婆,婆藪為神名,而又無世義。該神為世人所親,求子者求之即得子,故名世親(天)此大菩薩極為有名,為唯識法相宗二大菩薩之一。在印度有大名聲,稱為千部論師。小乘之聰明論──(『俱舍論』),即彼所造。大乘論中之『三十唯識論』(后人加以注解成『成唯識論』),為唯識宗所依,此論亦彼所著。因彼對全體佛法,有極深刻之認(rèn)識,故對此念佛法門之看法、修法,亦有獨(dú)到之見解。茲略談菩薩生平:菩薩生于佛滅九百年頃(中國西晉時代)之西北印。兄弟三人,兄無著,弟師子覺,均為出家佛弟子。時印人出家,均在小乘教團(tuán)出家。彼于有部出家,先習(xí)小乘,成『俱舍論』。其兄無著面見彌勒,得唯識觀。知弟迷于小乘,稱病,函召來見,為說大乘義。世親覺悟,擬自割舌,無著勸以回小向大,以此舌宏揚(yáng)大乘,遂承余緒。其所著論,無所不及,凡大乘經(jīng),無不闡揚(yáng)。此論即本于全體大乘經(jīng)要義,以解釋『阿彌陀經(jīng)』之名著。

  譯者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元魏即拓跋魏。天竺、印度也。三藏者,精通 [P364] 經(jīng)律論。菩提流支,菩提、覺義,流支、希求、愛好義,為喜求覺悟之義。此師在佛教史上地位極高,關(guān)系極大。彼于元魏時,從印度到魏京,所譯經(jīng)論甚多,主要皆無著、世親之論著,如『金剛經(jīng)』、『法華經(jīng)』、『十地經(jīng)』等皆有論,其尤要者為『十地經(jīng)論』。此論譯本,一時風(fēng)行,成地論宗。后又演為華嚴(yán)宗,其影響中國佛教至深。但彼所譯唯識,與后玄奘法師所明,略有不同。其所提倡之「真心」,尤合本國人脾胃。彼所譯本論,對于國人念佛,亦有重大啟示。今人但知廬山慧遠(yuǎn)法師為凈土宗始祖,不知凈土法門,初未專宗弘揚(yáng),其真正專門弘揚(yáng)者,實(shí)為曇鸞法師,而曇鸞之弘凈土,亦有一番特殊因緣。原來曇鸞體弱,恐不及弘法而夭,遂至南方,向道士陶弘景學(xué)服餌之方,及歸北魏,與菩提流支相遇,告以訪道經(jīng)過。菩提流支斥之為妄。曇鸞請示佛教長生之術(shù),菩提流支示以本論,曇鸞習(xí)之大悟,乃著力弘揚(yáng),著有『無量壽經(jīng)優(yōu)婆提舍愿生偈注』。其后道綽繼之,再傳至唐善導(dǎo)而大行,故凈土之風(fēng)靡一世,實(shí)以菩提流支此論之功為大也。 [P365]

  正釋

  一 偈頌總說 愿生偈:

  此論文,先以偈頌總說,次以長行解釋。偈名「愿生偈」,即發(fā)往生凈土愿,以求生佛土之偈也。偈者梵語,每句四字、五字至八字,以四句為一偈,與華詩相近。愿生偈,乃下偈頌之總名;宋藏本等均列愿生偈于偈頌之前。麗藏本在題目下,全題作『無量壽經(jīng)優(yōu)波提舍愿生偈』,以愿生偈為全論題名,誤也。愿生偈,共二十四偈。初二偈,歸敬述意,說明弘揚(yáng)贊嘆者,非己見,乃是佛說,己并無功,表示對佛之恭敬,并示所得全從佛來而已。故凡佛弟子作論,皆采此種態(tài)度,歸敬三寶。本論僅歸敬佛寶。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愿生安樂國。 [P366]

  「世尊」──梵文為婆伽婆,亦作薄伽梵,為世出世間一切所尊義!肝乙恍臍w命」──一心者,專心一志,歸信世尊。如非一心,即信心不切。歸命,即是梵文之南無。如「將此身心奉塵剎,此則名為報佛恩」之意。歸信必須完全無保留之信仰歸依。如只信一部份,其他不信,則不得謂為歸信。此并非愚信之意,當(dāng)然仍須理智抉擇,但一旦歸信,便須一心信仰,不存己見。此為宗教所共,無分大小乘,莫不如是!副M十方無礙光如來」──無礙光如來即是無量光如來,即阿彌陀婆耶佛,為一心歸命之處。無礙光者,光光無礙,不若他物,亦不若聲音之有礙。獨(dú)光可以融合為一,但仍可為物所障。今此阿彌陀佛之光──身光、智光,則可遍照十方,不受物障。如來乃佛十號之一,梵名為多陀阿伽陀。如者、相同平等之義,即絕對而無分別之義。來、梵文亦可作去,動義。如體會真如,得此佛道,謂之如來!冈干矘穱供ぉ、世界義。安樂國,亦稱安養(yǎng),亦稱極樂國。愿生極樂國,即所以歸命阿彌陀佛之意也。 [P367]

  我依修多羅,真實(shí)功德相。說愿偈總持,與佛教相應(yīng)。

  此頌述造論之意。修多羅、契經(jīng)也;契理契機(jī)之謂。佛之無漏功德,及極樂世界佛土之種種功德,為佛究竟、圓滿、無漏,與真理相應(yīng)之真實(shí)功德。今說愿生偈,總持(一切均包在內(nèi))以上所述各種真實(shí)功德,以與佛之教誡相應(yīng)。此非依一經(jīng),或一片一段經(jīng)文而說,乃總核各『阿彌陀經(jīng)』所說西方世界之功德相,而說為愿生偈。

  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凈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yán)。無垢光焰熾,明凈曜世間。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fù)。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fēng)動華葉,交錯光亂轉(zhuǎn)。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無量寶交絡(luò),羅網(wǎng)遍虛空,種種鈴發(fā)響,宣吐妙法音。 [P368] 雨華衣莊嚴(yán),無量香普熏。佛慧明凈日,除世癡暗冥。梵聲語深遠(yuǎn),微妙聞十方。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如來凈華眾,正覺華化生。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眾生所愿樂,一切能滿足,故我愿往生,阿彌陀佛國。無量大寶王,微妙凈花臺。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同地水火風(fēng),虛空無分別。天人不動眾,清凈智海生。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觀佛本愿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安樂國清凈,常轉(zhuǎn)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無垢莊嚴(yán)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雨天樂花衣,妙香等供養(yǎng),贊佛諸功德,無有分別心。 [P369] 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皆愿往生,示佛法如佛。

  上來二十一偈,廣明功德莊嚴(yán)。如下長行解釋中詳釋。

  我作論說偈,愿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末頌?zāi)?a href="/remen/huixi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回向流通。見阿彌陀佛,除命終見佛外,亦可即生見,如夢中見、定中見等。蓮宗初祖慧遠(yuǎn)大師,曾于三昧中數(shù)見彌陀佛。但此處世親菩薩所愿,為命終往生見佛。其悲心大故,除自見外,更愿與其他眾生共見。世親以造論功德,回向自己與眾生,能因此而往生極樂。回向者、回此向彼,將此功德作彼用之意。

  無量壽修多羅章句,我以偈頌總說竟。

  二 長行解釋

  1 標(biāo)宗略釋 論曰:此愿偈明何義?觀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愿生彼國土故。 [P370]

  論者依『愿生偈』而廣為分別,使綱舉目張,條理分明。印度菩薩造論,多為宗經(jīng),不重文句解釋。以上「愿偈」所「明」者「何義」耶?曰:「觀」想極「樂世界」如在目前,使其殊勝,歷歷分明,并得親「見阿彌陀佛」,使信心堅(jiān)定,發(fā)「愿生彼國土」也。念佛有多門,慧遠(yuǎn)所提唱者,為持名念佛。世親菩薩此論,為觀想念佛;其實(shí)世親亦不專主觀想,下文自見,但以觀想為中心耳。金剛經(jīng)所明,則為實(shí)相念佛。有謂實(shí)相念佛為上品上生,須根器極利者方可。而末法眾生,心粗而散,觀想亦不易成,故以持名念佛為對機(jī)。上來所說,固是事實(shí),但如有妥善方法,及專家指導(dǎo),仍可修持,由淺而深,由小而大,無不成就。例如先觀白毫,使其歷歷分明;再擴(kuò)而大之,倏忽便見全身。今人有以華嚴(yán)境界為玄談?wù)?其實(shí)能修者皆能修而成就。修時先須『安立』,即系念一相,但浮動不實(shí),及后穩(wěn)定,即名『安住』。如是修持,可以成功。

  云何觀?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土 [P371] ,見彼阿彌陀佛。

  修五念門者,修五種念佛法門也。信乃信愿,觀乃智慧!悍鸱ù蠛,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修此「五念門」,乃修「觀」與「生信心」之方便也。但須修得成就,乃得生彼,非一修即生也。念佛者以心念,今有作念字者誤。念者、心在一境上轉(zhuǎn)之謂。如念佛時時心在佛,念法時時不忘『一切法不生不滅』等之謂;系念不忘也。凈土宗有三時系念法門,即此意也。能念到一心不亂,即得禪定,成就智慧,別無他法。念念相繼不離此一念;能如是,即能往生見阿彌陀佛。

  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贊嘆門,三者、作愿門,四者、觀察門,五者、回向門。

  以上略舉五門之名。一者身業(yè),二者口業(yè),三、四、五者意業(yè)。作愿門,可得定。觀察門,可得慧。回向門,得大悲功德。五者由淺入深,如五者總持,必得往生。又此五門,論主乃依『愿生偈』而安立:依初二偈,立「禮拜門 [P372] 」,「贊嘆門」,「作愿門」。依次二十一偈,立「觀察門」。依末偈,立「回向門」。以下略釋五門。

  云何禮拜?身業(yè)禮拜阿彌陀如來應(yīng)供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

  以「身」敬「禮」,或合十,或問訊,或頂禮。但禮佛應(yīng)如佛在!笐(yīng)供」即阿羅漢,應(yīng)受人天供養(yǎng)!刚橹辜慈耆刑,或三藐三佛陀,正知而遍知之謂。如來,應(yīng)供,正遍知,為佛之三種德號。以「身業(yè)敬禮如來」,為一心愿「生彼國」之「意」。

  云何贊嘆?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shí)修行相應(yīng)故。

  普通以口持名念佛,即屬贊嘆門。何以故?如稚子呼母乎?非也。因佛名為萬德洪名,稱名即同「贊嘆」其功德。如阿彌陀婆耶,即無量光,表「如來光明智相」。顧名思義,為贊嘆之真實(shí)義。因佛名無量,其功德亦無量,不可思議,故稱名即為以口業(yè)稱頌此佛功德。猶世人之崇拜某人物者,稱其名,必須先知此名所代表人物之偉大處,否則即談不上崇拜。如是稱名,即同贊嘆。 [P373] 修行者,凡在學(xué)佛過程中之一切,皆為修行,或修福,或修慧。而「如實(shí)修行」,乃與定慧「相應(yīng)」之修行。對佛名有深刻了解,如是持名,能依念而進(jìn)修定慧,從而感得佛力加被,往生極樂。至于求定,方便多門,如持咒、系心臍下等,雖得定,但不能生極樂。惟于念佛時,對阿彌陀佛功德,深切了解,信愿具足,乃能相應(yīng)而生彼國。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shí)修行奢摩他故。

  「作愿」者,發(fā)愿也!感某W髟浮拐,必須常常作愿,「一心專念」,決定「往生」安養(yǎng)。如是作愿者,因欲如實(shí)修行奢摩他故。奢摩他,華言止。凡夫之心,散亂奔騰,止者、止心一境,勿令飛揚(yáng)也。念與止者,念如繩,系不令動,及心靜止,是為止,故又名住心。故修定實(shí)即修念。如能念念相繼,正念分明,即能得止。得止即為真實(shí)修行。

  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shí)修行毗婆舍那故。

  一般觀察,只是聽人說說,散心分別事理,非此處所謂觀察。真正「觀察 [P374] 」,必須得定。依定方能成觀,否則,多多觀察,會頭昏腦脹,失眠怔忡。如能得止再觀,乃能得智慧。故大學(xué)曰:靜而后能慮,蓋同此理。猶風(fēng)中燭,飄搖不定,何能照物?但觀慧與止不同,「智慧觀察」,亦即分別、尋求、抉擇。若人觀一紅花,視之不已,能因觀而成于止。如觀其紅色意義為何等,深入分別抉擇,乃能于止中修成觀。如不凈觀,觀事相變化,求其實(shí)相(體性作用形相),是則為觀。今所觀者,為阿彌陀佛、國土、菩薩!刚睢拐,系心一境,不旁騖,謂之念。念之能凈我心,開我慧,減我煩惱者,謂之正念!概派崮恰,即觀之梵語也。修止而不修觀,則止于定,不得成就智慧。必須修觀,方得進(jìn)步。

  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yán),二者、觀察阿彌陀佛功德莊嚴(yán),三者、觀察彼諸菩薩功德莊嚴(yán)。

  依經(jīng)「觀察」,可別為「三」:一者、佛之依報,是「佛國土」。二者、佛之正報,是「阿彌陀佛」。三者、佛之伴侶,是「諸」大「菩薩」。何謂「 [P375] 功德」?功者、用力,德者、善業(yè)。如用功力而得善成就者,謂之功德。今極樂世界一切莊嚴(yán)境界從何而來,無非從佛所作善業(yè)所成,故為佛精進(jìn)修行之成果,謂之功德。「莊嚴(yán)」者,微妙莊飾也。主,伴,國土,有無邊功德莊嚴(yán),均應(yīng)一一觀察。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愿,回向?yàn)槭?成就大悲心故。

  「不舍一切苦惱眾生」,猶于火宅不舍眷屬。此乃菩薩發(fā)心,故常愿以「回向?yàn)槭住?務(wù)愿一切眾生皆生極樂,如是乃能「成就大悲心」。所謂花開見佛,得無生忍,再倒駕慈航,拯救眾生也。

  2 廣明觀察

  A 觀彼佛國土功德莊嚴(yán) 云何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yán)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法故。

  以下,廣明觀察,即五念門之第四門。先「觀佛國土功德莊嚴(yán)」!改δ [P376] 」,即梵文如意義!改δ崛缫狻,是華梵并舉!覆豢伤甲h力」,即不可思議之作用。相似相對法故,為純粹梵文句法,意為佛國莊嚴(yán),不可思議,猶如摩尼寶珠相似。兩者可作一對比,故曰相似相對法。此段意義如下:佛法中之摩尼寶珠為一小珠,極為明凈,能使人滿足一切愿望,故曰「如意」;且可避災(zāi)免難,百病不生。今以喻極樂世界,亦復(fù)如是,平安、自由、快樂、無災(zāi)無難,黃金鋪地,七寶莊嚴(yán),一切如意,來去自如。而以如意為要義,故不可思議也。

  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yán)者,有十七種事應(yīng)知。何者十七?一者、清凈功德成就,二者、量功德成就,三者、性功德成就,四者、形相功德成就,五者、種種事功德成就,六者、妙色功德成就,七者、觸功德成就,八者、莊嚴(yán)功德成就,九者、雨功德成就,十者、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聲功德成就,十二者、主功德成就,十三者、眷屬功德成就,十四者、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無諸難功德成就,十六者、大義門功德成就,十七者,一切所求功德成就。 [P377]

  觀佛國土功德,共分十七事,先列舉名目。

  清凈功德成就者,偈言:「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故。

  此論法門,到此應(yīng)從定中起觀。今不能修定者,對此偈論,只能生一了解。但亦有作用,因后修止時,有此了解,即能于得定后起觀。而觀極樂世界之清凈功德,須觀其相狀,勝過色界、欲界、無色界──三界。欲界有男女之欲,功利之欲等,欲界六天共之。無欲者為色界四禪十八天。其上為無色界,亦為四天。三界共二十八天,輪轉(zhuǎn)生死,染縛不凈。至于阿羅漢如目犍連等,則已超出三界。出三界,非謂身離三界,乃不為三界之煩惱所系縛。凡夫不得出離故,為三界所系,故稱煩惱為雜染。既有煩惱,則無論一切善惡業(yè),均為不清凈,所感果亦不清凈;不但正報不凈,依報亦然。故極樂世界,既為阿彌陀佛無漏功德所成,自無雜染,故超勝三界也。所稱出世,亦即超過三界之謂也。

  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故。 [P378]

  『阿彌陀經(jīng)』并不謂西方極樂世界廣大如虛空,無邊無際。其作此說,只是為凡夫方便。若依彼佛自所住處,以契入真理,事理無礙故,自無邊際可說。

  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性字、梵文,與界字意義略同,即因素義。故十八界亦有譯為十八性者。性功德成就者,即依何因而有義。今釋:由無漏功德(出世善根)生,已斷煩惱之善根生。但究為何種出世善根生耶?曰一者、正道,二者、慈悲。正道者、八正道也。正見、正思、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jìn)、正念、正定等是。正道與小乘共。大慈悲為大乘不共,而為佛果之因也。

  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凈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故。

  形相、形色相貌也,以光明為體,清凈光明圓滿為其體性。如鏡、如日、如月。如鏡、喻其清凈圓滿,日月喻其光明;但佛國之光相清涼,不若日光之傷人肌膚也。 [P379]

  種種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yán)」故。

  備諸珍寶,謂不止七寶也。以具足一切珍寶,故能具足微妙莊嚴(yán)。

  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無垢光焰熾,明凈曜世間」故。

  色分顯色(青黃赤白)、形色(大小方圓)、表色(身口之動態(tài))等。今妙色功德,包括此三者,但最基本者為顯色。故今妙色,亦以可見之光色(顯色)為主。此為無垢明凈焰芒熾烈之光,明耀世間,最為清凈。

  觸功德成就者,偈言:「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fù)印构省?/p>

  觸者、身所感覺,粗、細(xì)、滑、澀、等等皆是。極樂世界,所觸皆妙,今只舉寶性功德草,乃以一概余,為代表性之舉例耳。寶性功德草者,以七寶功德所成之草,但此七寶不若世間七寶堅(jiān)硬,乃柔軟寶性所成,觸手回旋,生勝妙樂,較之迦旃鄰?fù)?尤有過之。迦旃鄰?fù)訛橛《茸钊彳浕佒铝?如此土之綢緞。 [P380]

  莊嚴(yán)功德成就者,有三種應(yīng)知。何等為三?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虛空。

  此處所謂莊嚴(yán),非佛前之香花幡幢等之謂。今莊嚴(yán)極樂世界者有三種:一、水中,二、地上,三、虛空中,皆有殊勝之處。

  莊嚴(yán)水者,偈言:「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fēng)動華葉,交錯光亂轉(zhuǎn)」故。

  池泉之中,皆滿寶華,風(fēng)動華葉,色光交錯。

  莊嚴(yán)地者,偈言:「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故。

  極樂世界地上之宮殿,各不相礙,故可觀十方如虛空。復(fù)多雜樹欄楯,周匝圍繞。

  莊嚴(yán)虛空者,偈言:「無量寶交絡(luò),羅網(wǎng)遍虛空,種種鈴發(fā)響,宣吐妙法音」故。

  虛空中有眾寶交絡(luò)之羅網(wǎng),網(wǎng)上有鈴,發(fā)諸聲音。極樂世界到處皆有法音,不若五濁世間,聞法艱難。

  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華衣莊嚴(yán),無量香普熏」故。 [P381]

  雨者從天而降義。雨華衣莊嚴(yán)者,天降香花、衣!8脙、及裝飾品,謂之雨華衣等莊嚴(yán)。莊嚴(yán)中有無量香,不論順逆風(fēng),無不普熏。

  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凈日,除世癡暗冥」故。

  以上所述光明,系物質(zhì)世界之色光明。今乃指佛之慧光,光明清凈,一如朗日,可破除世間愚癡、昏暗、冥昧故。系心理界之光明。

  妙聲功德成就者,偈言:「梵聲語深遠(yuǎn),微妙聞十方」故。

  印人自稱其語言系梵天所傳,稱梵聲。極樂國之梵聲可及遠(yuǎn)處,不須高聲而能遠(yuǎn)達(dá),其聲和雅微妙,聞于十方,聽者起清凈心。

  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故。

  極樂世界既為國土。自然有主,但不若人間之君主,以統(tǒng)治為事,此主為正覺阿彌陀,即阿彌陀佛(正覺為佛義)。法王者、于法得自在義。阿彌陀佛于法得自在。住持者,住者、安居不動,持者、支持不墜,能安住佛法,不令墜失者為住持,如一寺之方丈。善住持者,勿令變質(zhì)也。佛法已達(dá)究竟地步, [P382] 自無所謂再進(jìn)步。故所畏者,乃摻雜失正,故須善為住持,使勿變墮。

  眷屬功德成就者,偈言:「如來凈華眾,正覺華化生」故。

  生極樂世界系以華生(化生)。但化生多類,諸天、地獄,俱是。今此化生乃托蓮胎而生。蓮有異德,出泥不染。極樂眷屬,如此化生,喻從五濁惡世生彼而不染義,故稱如來凈華眾。因無論有罪者,如帶業(yè)往生,其煩惱病毒,一時壓伏,猶瘧疾之為藥物所鎮(zhèn)。故安養(yǎng)之凈,乃煩惱已伏而非斷,業(yè)之帶往者,亦不起作用。今凈華眾從何而來?如何方得入蓮胎?乃正覺(佛)之兒女,從蓮華化生者,猶眾生乃父母生也,故皆成阿彌陀佛之眷屬。

  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故。

  極樂世界亦有受用,但不若俗世飲食。食者,營養(yǎng)品之用以維持生命者。如毒物,不得謂之食。佛法味即法喜,禪三昧即禪悅,二者皆為法食。禪者、靜慮,有定有慧。三昧者、等持,即定義,所謂平等持心,亦不散亂,亦不掉舉之謂。極樂大眾之慧命,以定慧而長養(yǎng),故以定慧為受用。 [P383]

  無諸難功德成就者,偈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故。

  無論身心困惱,極樂世界均無之。因其身為化生,即無肉身所有之苦;而煩惱不起,故無心惱。常受諸樂,亦無人事問題。

  大義門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故。凈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應(yīng)知:一者、體,二者、名。體有三種: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諸根不具人;無此三過者,名離體譏嫌。名亦三種:非但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故,名離名譏嫌。等者、平等一相故。

  大義門、大乘義門也。生安養(yǎng)者,皆以大乘善根為因(界),平等而無譏嫌之名。所謂可譏嫌者,即指女人、根缺、及二乘──聲聞與緣覺。極樂世界不但無此三種人,抑且無此三種名,因皆平等一相故。依此,極樂世界所有之聲聞,乃以聲聞身回心大乘而來生;或是佛所示現(xiàn),以莊嚴(yán)凈土,非謂極樂國猶有二乘也。 [P384]

  一切所求功德滿足成就者,偈言:「眾生所愿樂,一切能滿足」故。

  此為極樂世界最大成就,以其能滿眾生一切愿求,如摩尼珠。極樂雖好,如一切香華莊嚴(yán),七寶鋪地,不合眾生愿求,亦即無所用矣。故此句為最要。以其充分表現(xiàn)阿彌陀佛自利利他功德圓滿也。

  略說彼阿彌陀佛國土莊嚴(yán)十七種功德,示現(xiàn)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彼無量壽佛土莊嚴(yán),第一義諦妙境界。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說應(yīng)知。

  極樂世界妙好莊嚴(yán),為佛自利利他功德成就。其境界非俗諦所能了知。如言青、黃、赤、白、柔軟,均非如世所知,因世間境界乃妄識所了別。諦者、眾所共認(rèn)。俗諦雖為俗所共認(rèn),但非真知。若第一義諦(亦作勝義諦),乃離煩惱圣人所證之特殊境界。所見實(shí)相,雖是無二無別,而種種異相,仍是差別羅列。如極樂世界所現(xiàn)之種種事相,乃即理而事,事理無礙之境界,非俗人妄識所了知,乃菩薩般若之所觀也。十六句及一句者,前十六句自利功德,最后 [P385] 一句利他功德成就,上來依次第說之。

  B 觀佛功德莊嚴(yán) 云何觀佛功德莊嚴(yán)成就?觀佛功德莊嚴(yán)成就者,有八種應(yīng)知。何等八種?一者、座莊嚴(yán),二者、身莊嚴(yán),三者、口莊嚴(yán),四者、心莊嚴(yán),五者、眾莊嚴(yán),六者、上首莊嚴(yán),七者、主莊嚴(yán),八者、不虛作住持莊嚴(yán)。

  先列舉觀佛八種功德莊嚴(yán),以下別釋。

  何者座莊嚴(yán)?偈言:「無量大寶王,微妙凈華臺」故。

  今觀佛,先從座觀起。小乘佛座,只是吉祥草,佛作老比丘相。大乘不若是。其座七寶莊嚴(yán),種種不同,因眾生境界各異之故。今觀佛座,為無量大寶所成之微妙清凈蓮華臺。此臺為十地菩薩成佛所坐。座何以為蓮花?一者、蓮出污泥而不染,二者、蓮有實(shí)。花為因,實(shí)為果。以清凈修行因(花)結(jié)成佛果。此華座,他經(jīng)謂系一大紅寶蓮華王,象征人心,佛因修心而成。此心雖為虛妄心,而修行仍不離此妄心,離妄心即顯真心,現(xiàn)成佛道,故『般舟三昧經(jīng) [P386] 』說:是心作佛,是心即佛。

  何者身莊嚴(yán)?偈言:「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故。

  相者、身上特征之顯而易見者,如眉間白毫相等。好者、相之細(xì)微者,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乃化身佛之相好。若真身佛(如『華嚴(yán)經(jīng)』說),則有無量相、無量好。今舉根本三十二相中之一相,名為常光相,因此相常在,非若神通時,或說法時之特別放光。一尋者、八尺,實(shí)即一丈。佛光普照十方界,何以稱僅一尋?喻如燭火,光源一點(diǎn),而光被全室,其義如是。色像者、有形有色之身像也。色像微妙,出一切眾生之上。

  何者口莊嚴(yán)?偈言:「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故。

  如來音聲微妙,藏經(jīng)中專有一經(jīng)贊嘆如來三密微妙者,謂聞?wù)卟环诌h(yuǎn)近,其聲皆歷歷分明,如在耳際。其秘密不可思議!又能隨人聽法,隨機(jī)各異。或聽說空,或聽說有,非僅音聲柔軟可聽也。

  何者心莊嚴(yán)?偈言:「同地、水、火、風(fēng)、虛空無分別」故。無分別者,無分別 [P387] 心故。

  佛心如地,無分凈穢輕重,一體承擔(dān),如水、火、風(fēng)、虛空,等無分別。眾生起心即分別,佛則無論毀譽(yù),均不分別。但如是了解,仍只是在事相上了解如來。其實(shí)佛心豈無了別,何能與地、水、火、風(fēng)、虛空相比?故以鏡喻,則佛心易明。來則了了分明,去則不留微痕;亦無欲照之心,只是無時不照,無物不照,非若木石之為無分別也。今佛何以臻此?原來無分別心有二種:一者、定心,一者、慧心。凡夫不知定境。得定者,因精神集中,妄念停歇,初時尚偶有妄念來襲,及后粗分別止,細(xì)分別尚存,再修則細(xì)分別亦無,遂自以為已得無分別,其實(shí)非是。佛之無分別,系從定中修觀,通達(dá)一切法無自性,得無分別智而來。如是無分別而無所不知,經(jīng)中有喻之為天鼓自鳴者,即是。

  何者眾莊嚴(yán)?偈言:「天、人、不動眾,清凈智海生」故。

  不動眾為一種高級天,系由不動業(yè)感生。不動業(yè)即定業(yè),修四禪、八定者得之。初生此天,亦有散心,臨終亦然。但中間一段,常處定中,非若六欲天 [P388] ,此之謂不動眾。凡修行眾生,未成佛前,總在天人之間來往,故雖生極樂,仍具人天相,但系由清凈智海所生。此在眷屬功德成就一節(jié)中已說過。若一般凡夫,自是正覺華(佛之清凈智海)化生,而大菩薩輩,則已得清凈智,自是由其本身清凈智海轉(zhuǎn)生。

  何者上首莊嚴(yán)?偈言:「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故。

  上首者、有學(xué)有德之人,無論行住坐臥均居首席地位者,謂之上首。弟子中之大弟子,如釋迦佛之上首為舍利弗、目犍連。毗盧遮那佛之上首為文殊、普賢。極樂世界為觀世音、大勢至。上首者、猶如助教,助佛教化者。此上首如妙高山,勝妙無比。以山喻者,一則高大,二則不動。

  何者主莊嚴(yán)?偈言:「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故。

  丈夫眾、極樂無女人也。繞者、繞佛,或乙匝,或三匝,為印度禮節(jié),示恭敬也。

  何者不虛作住持莊嚴(yán)?偈言:「觀佛本愿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 [P389] 寶!构。

  說法不能動眾,即虛作住持。佛本愿力,最為要緊。無是愿力,雖眾生有愿,亦不得往生。因佛愿眾生往生彼國,即得不退轉(zhuǎn)故。非虛作住持,因究竟成佛故。佛本愿為成立一最清凈最莊嚴(yán)之世界,以利樂眾生。其實(shí)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一切菩薩本愿。其菩提心,佛佛道同。其所不同,在于細(xì)節(jié)。如阿彌陀佛之四十八愿,與藥師佛者,即有所不同。此四十八愿,簡言之有兩重點(diǎn):一者、到極樂世界者,人人皆當(dāng)如是如是,一者、其欲來時,只須念佛;即得佛于臨終往迎,甚至十念亦生,故能不分眾生凈穢,皆可攝受,否則眾生心濁,何得仗自念佛之力,得生凈土?但仗佛力始得如是,故不虛作住持也。眾生見化身佛,有空過者。如釋迦之世,隨佛出家,甚至有墮地獄者。但如見實(shí)報莊嚴(yán)佛,如阿彌陀,則決無空過,必得成就。

  即見彼佛,未證凈心菩薩,畢竟得平等法身,與凈心菩薩無異;凈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 [P390]

  初地菩薩得無漏凈心。地前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薩,均未得凈心。得平等法身者、通達(dá)一切諸法究竟真理,般若現(xiàn)前,與真理相應(yīng)之謂。今言法身,人人有分,固是。但未到證悟,即為未得,如父母產(chǎn)業(yè),諸子人人有分,但未承嗣,究未得到。今言未證凈心(開悟)菩薩,見佛得平等法身,與凈心菩薩無異者,喻如他人財產(chǎn),雖非己有,如荷主人邀請,則享用與主人無異。佛力無邊,即釋迦佛經(jīng)中亦多有此種事跡。佛力加被,則凡夫可得天眼。今生凈土者,雖未凈心,到彼即同凈心菩薩。而初地之凈心菩薩,亦與其他上地──二 ……十地菩薩平等,以畢竟同得寂滅故。

  略說八句,示現(xiàn)如來自利利他、功德莊嚴(yán)、次第成就應(yīng)知。

  此略結(jié)。前七句為自利,后一句為利他。

  C 觀菩薩功德莊嚴(yán) 云何觀菩薩功德莊嚴(yán)?觀菩薩功德莊嚴(yán)者,觀彼菩薩,有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應(yīng)知。 [P391]

  此處所謂菩薩,系指已有修為之大菩薩,非指初心菩薩而言。

  何等為四?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yīng)化。如實(shí)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樂國清凈,常轉(zhuǎn)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故,開諸眾生淤泥華故。

  諸大菩薩不離佛土而得應(yīng)化十方,可以太陽為喻。太陽不動,而光被大千,各地眾生,普見日在。菩薩從利他以自利,故須如實(shí)修行。常轉(zhuǎn)清凈*輪,教化眾生,即是佛事。眾生如淤泥中之蓮華,今得化為佛身之菩薩日朗照,乃得開放。

  二者、彼應(yīng)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偈言:「無垢莊嚴(yán)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故。

  此段言菩薩化佛身應(yīng)世,非有先后,乃同時遍臨十方,普放光明。故不動者為菩薩真身,其在外宏化者為應(yīng)化身。今言佛身有三:法、報、化身,化身 [P392] 即應(yīng)化身,但亦有稱法身、應(yīng)身、化身者。應(yīng)身即同報身,今以前者為主。又有一種分類:一者、真身,一者、應(yīng)化身。真身者、除有限壽命之化身外,有一無量壽之真身。但若要講得清楚,則應(yīng)如唯識宗,分為法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及化身四者。除人人具有之法身外,佛更有一清凈圓滿、智慧功德所莊嚴(yán)之自受用身,亦稱圓滿報身。此即佛之真身,為凡夫所不能見。又有為大菩薩等所見之佛之他受用身,無量相好,亦為凡夫、二乘、及初心菩薩所不能見。未證悟菩薩及凡夫所見者,則不過化身而已;砘虼笕珥殢浬酵,或壽八萬四千歲,仍是化身。他受用身已是遍一切處,遑論真身?但此諸身,均不離法身,故亦有稱一切身為法身者。今言菩薩:一切眾生均有法身,但未莊嚴(yán),稱素法身。菩薩一旦登地,般若現(xiàn)前,可見佛之他受用身,本人亦分證法身,慈悲般若亦有少分,故亦已有實(shí)報莊嚴(yán)之法身,能起應(yīng)化身。一心一念放大光明者,一念心中放大光明也。凡夫在一念心中,成就一事,作種種事,蓋絕不可能。須多念,長時乃能少分成就。而菩薩則能于起心動念之際,即放大光 [P393] 明,遍至十方何所作為?教化眾生,以種種方便,除一切眾生苦厄也。但菩薩救苦,不限教化,有以神力使地獄轉(zhuǎn)清涼者,猶如世間人王,可有權(quán)力使牢獄囚犯,暫令蘇息者然。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無余,照諸佛會大眾無余,廣大無量供養(yǎng)、恭敬、贊嘆諸佛如來。偈言:「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yǎng),贊佛諸功德,無有分別心」故。

  此化身菩薩于一切世界無有遺漏(無余),以光普照佛會大眾無遺,以廣大無量供養(yǎng)、恭敬、贊嘆一切世界諸佛。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yán)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shí)修行。偈言:「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皆愿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四種菩薩功德,一乃如實(shí)修行,助佛說法,二乃放光滅眾生苦,三乃供養(yǎng)十方諸佛,此第四乃至無佛法處建立三寶。菩薩應(yīng)化,于無佛法處,作佛,說法,度僧。住持三寶功德如大海,令眾生得以修行。又不只一處,何等世界無 [P394] 佛法,菩薩即乘愿往化也。

  D 功德莊嚴(yán)攝歸清凈 又向說佛國土功德莊嚴(yán)成就,佛功德莊嚴(yán)成就,菩薩功德莊嚴(yán)成就,此三種成就愿心莊嚴(yán),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凈句;清凈句者,謂真實(shí)智慧無為法身故。

  向說──以上所說三種成就,即是阿彌陀佛愿心莊嚴(yán),如無此愿,則不得成。但徒有愿,如無行,亦究不得成。此愿即四十八愿,或一大菩提愿。此愿心莊嚴(yán)三種成就,以一法句綜括言之,可謂即清凈二字。而所謂清凈,即真實(shí)智慧無為法身,亦即出世無漏般若,以別于世間之有為有漏妄識。三種莊嚴(yán),一切清凈,并此無為法身所顯現(xiàn)也。論有為無為法之區(qū)別:中國人說有為無為,多受道、儒影響。佛法中之有為無為,甚為簡單。為者、造作義,凡有生、有滅、有作、有為、有果、有因,種種因緣和合而生者,皆是有為法。準(zhǔn)此,即佛菩薩一切說法、度世等等,無非有為。而無為法者,則一切法空性也。即 [P395] 佛之四智菩提為種子所生者,仍是有為。無漏法中亦仍有有為法。另一界說:有為為煩惱業(yè)所為,換言之,生死雜染,皆是有為。如是解說,則無漏業(yè)果,應(yīng)是無為。此二種界說,在『阿含經(jīng)』中即有。但約前一種界說,則有為范圍廣,即佛無漏戒定慧果,亦為有為法。今依后一說,與真實(shí)相應(yīng)之無漏智慧,皆無為法身所攝也。

  此清凈有二種應(yīng)知,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凈,二者、眾生世間清凈。器世間清凈者,向說十七種佛國土功德莊嚴(yán)成就,是名器世間清凈。眾生世間清凈者,如向說八種佛功德莊嚴(yán)成就,四種菩薩功德莊嚴(yán)成就,是名眾生世間清凈。如是一法句,攝二種清凈應(yīng)知。

  一切無非清凈,清凈不外乎器世間清凈──佛國土功德莊嚴(yán);有情世間清凈──佛與菩薩功德莊嚴(yán)。故清凈一句,總攝智慧觀察彼土之一切功德也。

  3 廣明回向 如是菩薩奢摩他、毗婆舍那廣略修行,成就柔軟心,如實(shí)知廣略諸法,如是成就 [P396] 方便回向。

  柔軟心者,心性調(diào)柔,禪定功深,故能心得自在。若心不調(diào)柔,不得定,即不能如實(shí)觀察了知廣略諸法。故必先修奢摩他──止,心乃得柔軟;修毘婆舍那──觀,乃能如實(shí)知諸法。何謂止?何謂觀?止者,攝心一境,安住不動之謂。依本論,則念念發(fā)愿而得定。如心于境,起推求分別觀察,即謂之觀。修止觀所生影像──現(xiàn)于心中之相,有二種:一者、有分別影像;二者、無分別影像。前者為一般止觀,如數(shù)息、白骨觀等,皆有分別。如修空,則為無分別影像。所謂廣略修行者,略即止修,廣即觀修。知廣略諸法者,廣指以上所述,觀佛座功德,佛土清凈功德等;略則最后一句,清凈二字,即總觀一切清凈。如是修行,乃能成就巧方便回向。離煩惱、業(yè)、苦,即為清凈。龍樹在『大智度論』中說:清凈即空義。因空性清凈,遍一切法,畢竟寂滅故。如是修行,心得調(diào)柔,如實(shí)觀察而得悟入(或雖未悟入,已能如實(shí)知廣略諸法,達(dá)于相似證境)。依止能成觀,依觀慧乃能成就巧方便回向,蓋方便要依般若而起 [P397] 也;叵蛴星煞奖慵盁o方便二類(詳見『大般若經(jīng)』)。巧方便回向者,無我法執(zhí)之回向也。不著有能回向之人,了解一切法平等空寂,我法兩執(zhí)均破,與空相應(yīng),如是回向,謂之巧方便。大乘『般若經(jīng)』說:各種功德,如不能與無所得空相應(yīng),即不能到達(dá)佛功德海,不能為成佛資糧,回向亦如是,故『般若經(jīng)』曰,以無所得故,乃能動能出,出三界到一切智海。

  何者菩薩巧方便回向?菩薩巧方便回向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愿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是名菩薩巧方便回向成就。

  功德善根,即同一物,因由功得德,稱為功德。此一功德,即發(fā)為善果之根。如稻為耕耘功德,明春可賴之發(fā)新稻,即為善根。所謂功德善根,即前所修禮拜門、贊嘆門等五念門功德。以此功德,不為自身利益,但為眾生:拔一切眾生苦,發(fā)愿攝取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刈孕泄Φ乱韵蚶麡繁娚,故謂之為回向也。 [P398]

  菩薩如是善知回向成就,遠(yuǎn)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何等三種?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yuǎn)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yuǎn)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yuǎn)離供養(yǎng)恭敬自身心故。是名遠(yuǎn)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故。

  至此,五念法門圓滿,以下乃總攝其要,以明必能隨愿往生也。菩薩能如是巧方便回向,即可遠(yuǎn)離三種與菩提(大乘覺)相違之法。一者、智慧:我心貪著自身,梵名薩迦耶見,即是我我所執(zhí)。有分別所生之粗執(zhí),及無始以來之細(xì)執(zhí)。欲破此見,惟賴智慧,因此見以情執(zhí)為本,與生俱來,故必依智慧門,乃能不求自樂。因佛法般若,即以通達(dá)一切法無我為目的也。二者、慈悲:無安眾生心者,無欲令眾生得安樂之心也。能遠(yuǎn)離此心,即慈悲心也。凡夫之愛,只限于一家一姓,不能普愛眾生,拔一切眾生之苦。三者、方便:以一切方便利益眾生。若念念欲拔眾生苦,則不起供養(yǎng)恭敬自身之心。能如是,即遠(yuǎn)離與菩提門相違之心。所作所為與菩提門相違,即不得成佛。故僅知禮拜、贊嘆 [P399] ,而無智慧、慈悲、方便、回向者,即與菩提門相違,成佛仍非易事也。

  菩薩遠(yuǎn)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何等三種?一者、無染清凈心,以不為自身求諸樂故。二者、安清凈心,以拔一切眾生苦故。三者、樂清凈心,以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是名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應(yīng)知。

  與上相反,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三者是:因無我執(zhí)故其心清凈,不為自身染著諸樂。安清凈心者,能拔眾生苦,能安一切眾生之清凈心也。樂清凈心者,令眾生得大菩提樂,得生凈土樂之心也。

  向說智慧、慈悲、方便三種門,攝取般若,般若攝取方便應(yīng)知。

  上所說智慧、慈悲、方便三門,總攝為般若、方便──二智。般若要義在無我,照一切法性空。不破我我所執(zhí),終非智慧。方便中以巧方便回向?yàn)樽钌戏奖。方便即善巧妙?從般若來,經(jīng)稱先得般若,后得方便。如煉沙得金,喻般若;以金制成莊嚴(yán)具,即喻方便。今總攝為般若、方便兩門,其慈悲一門 [P400] ,即為方便所攝。因慈悲由般若生,與方便同也。

  向說遠(yuǎn)離我心不貪著自身,遠(yuǎn)離無安眾生心,遠(yuǎn)離供養(yǎng)恭敬自身心,此三種法遠(yuǎn)離障菩提心應(yīng)知。

  依智慧、方便而論三門,依遠(yuǎn)離邊,即為離(三種)障菩提心。無障之菩提心,即二智離障之菩提心也。

  向說無染清凈心,安清凈心,樂清凈心,此三種心略一處,成就妙樂勝真心應(yīng)知。

  依無染障而顯之清凈邊,即三種清凈心。此三種心略一處者,綜合一處也。綜此三清凈心則成就妙樂勝真心。勝者、殊勝,超越一切世俗之義,通達(dá)空無我真如法性之義,如言勝義諦、真如等。故勝、真,即無染、不虛妄、一切法本相。妙樂者、無染清凈之樂,即離系樂。

  如是菩薩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能生清凈佛國土應(yīng)知。

  無障心者、無障菩提心也。菩薩具此四心,故能生于阿彌陀佛之清凈佛土 [P401] 。

  是名菩薩摩訶薩隨順五種法門,所作隨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說,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智業(yè),方便智業(yè),隨順法門。

  總結(jié)上來五念門。作愿門為意業(yè),觀察門為智業(yè),方便回向門為方便智業(yè)。是五種隨順法門,如能具足,修行圓滿,則生西如操左券。

  至此,有一問題發(fā)生,即綜觀以上佛國,固是莊嚴(yán),但生西亦非容易。眾生心識,本有矛盾,又想佛國至極圓滿,又望生西容易,不可得兼,乃有研究極樂究為何種世界者。有謂乃阿彌陀佛報身所居之報土。眾生如不能修五念門圓滿,即不能隨意往生,故有念佛往生系別時意趣之說。但另有一說,則認(rèn)為系化佛之化土,如大小阿彌陀經(jīng)所言。該國有時、有地、有二乘,應(yīng)為化身土。但如為化土,則極樂似非最極理想之地。今世親菩薩所見較為圓通。認(rèn)為是報土,因其中無二乘、根缺、及女人,故須具足五門,方得往生,不是易事。但約一切學(xué)眾說,世親菩薩別有漸次成就之法門,如下文所說。 [P402]

  4 漸次成就 復(fù)有五種門,漸次成就五種功德應(yīng)知。何者五門?一者、近門,二者、大會眾門,三者、宅門,四者、屋門,五者、園林游戲地門。此五種門,初四種門成就入功德;第五門成就出功德。

  今此五門,仍不離禮拜、贊嘆等五門。但此所說,修一門有一門之成就,或淺或深,均得往生極樂國也。亦是次第深入:近門者,至安樂國境。大會眾門者,得預(yù)大法會。宅門者,如登堂。屋門者,如入室。園林游戲地門者,隨意度化眾生也。到極樂國,目的在成佛道,化導(dǎo)眾生,豈入室安居而已,故須外出園林也。今依此論,不依專念定位次上下,而以發(fā)心修行,漸入漸深為次第。

  入第一門者,以禮拜阿彌陀佛,為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是名入第一門。

  何故禮拜阿彌陀佛?唯為愿生彼佛國土。如信敬懇切,六時禮拜虔誠,必得生于安樂國土。 [P403]

  入第二門者,以贊嘆阿彌陀佛,隨順名義稱如來名,依如來光明想修行故,得入大會眾數(shù),是名入第二門。

  隨順名義稱如來名者,稱名須知此名所有之意義,故稱佛名即是贊佛功德?诜Q阿彌陀佛名號,心想無礙光如來,身光、智光,十方無礙。如此持名念佛,必得至佛土大會眾處,預(yù)聞法大眾之?dāng)?shù)。

  入第三門者,以一心專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門。

  定中唯有意識,余識一概不起,故眼不見色,耳不聞聲,乃至身不覺觸。意識一念等流相續(xù),安住,寂靜。定心必有輕安,起定則有身心精進(jìn)也。今以一心專念作愿生彼為方便,是念念發(fā)愿往生,修成念佛三昧。得入蓮華藏世界,則能見阿彌陀佛住處,極樂世界之真相矣。前二為散心,此為定心。依此門,可見前二門所見,乃應(yīng)化之身土耳。

  入第四門者,以專念觀察彼妙莊嚴(yán),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 [P404] ,是名入第四門。

  定中起觀察慧,專念觀察佛國土、佛、菩薩一切功德莊嚴(yán)。觀慧成就,證入凈心地,能受用大乘法味之樂。此則是他受用土(報土),菩薩已分證法身矣。見阿彌陀佛之崇高目的,于是達(dá)成。上三門以信愿為主,此門為般若慧。故論初云:「云何觀?云何生信心」?依此而安立五門也。

  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yīng)化身,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游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門。

  菩薩已證法身,即應(yīng)以大悲心,憫念苦眾生,起應(yīng)化身──佛身、菩薩身、種種眾生身,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菩薩應(yīng)化身,與眾生同事,現(xiàn)有生死煩惱之相。游戲神通,起種種佛事,度脫眾生。游戲,自在之義。游戲神通,即神通自在也。前四是自利,向上進(jìn)修故是入;此為利他,回入生死,故名出。

  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應(yīng)知。菩薩出第五門,利益他回向行成就。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P405]

  上來總結(jié)。自利利他是菩薩行,修菩薩行,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正等覺,即是成佛。速得成就者,以依阿彌陀佛本愿力而修行,如稚子依長者扶持而行,無迷途傾跌之虞,必能有所至。此念佛法門之所以名為速得成就也。

  上來出入五門,試舉喻以明之。北平舊稱北京,乃歷代帝都。欲至北京覲見皇帝者,如來至外城,即是北京城,如第一近門也。進(jìn)至內(nèi)城,見街衢寬長,人眾往來,如第二大會眾門也。更進(jìn)抵紫禁城,遙見宮廟之富,如第三宅門也。進(jìn)入殿宇宮院,見富麗堂皇,莫可名狀;帝與大臣等論事其間,如第四屋門也。既覲見皇帝,然后自在游觀,一切城內(nèi)園苑名勝,貧戶陋宅,如第五園林游戲地門也。此五門,約多人說,隨修行功德不同,淺深有異。雖曰不同,而同是極樂國,如同是北京城也。約一人說,則初由禮拜,漸修漸深,終于圓成佛道。最初身業(yè)禮拜,即生極樂,必得成佛,可謂易行矣!

  此論總攝一切『阿彌陀經(jīng)』義,弘揚(yáng)大凈土法門。真正三根普被,能淺能 [P406] 深,聞此論者,不可等閑視之也!

  (顧法嚴(yán)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