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論頌講記
一 中論作者釋者與譯者
一 作者
本論的作者,是龍樹菩薩。他本是南印度的學者,又到北印度的雪山去參學。他正確的深入了(南方佛教所重的)一切法性空,于(北方佛教所重的)三世法相有,也有透辟的觀察。所以從他的證悟而作為論說,就善巧的溝通了兩大流 [P2] :「先分別說諸法,后說畢竟空」。他是空有無礙的中觀者,南北方佛教的綜貫者,大小乘佛教的貫通者。這樣綜貫的佛法,當然是宏偉精深無比!龍樹曾宏法于中印,但大部分還是在南印。南憍薩羅國王──引正王,是他的護持者。當時的佛教,在他的弘揚下,發(fā)生了劃時代的巨變。原來龍樹以前的大乘學者,雖闡揚法法空寂的深義,但還缺少嚴密的論述。到龍樹,建立精嚴綿密的觀法,批評一般聲聞學者的似而非真,確立三乘共貫的大乘法幢,顯著的與一般聲聞學者分化。所以在印度,大乘學者都尊他為大乘的鼻祖;在中國,也被尊為大乘八宗的共祖。他的作品很多,可分為二大類:一、抉擇深理的,如『中論』、『七十空性論』、『六十如理論』、『回諍論』等。這都是以論理的觀察方式。開顯諸法的真實相。二、分別大行的,如釋般若經的『大智度論』、釋華嚴十地品的『十住毗婆沙論』。這都是在一切空的深理上,說明菩薩利他的廣大行。把這兩類論典綜合起來,才成為整個的龍樹學,F(xiàn)在講的『中論』,是屬于抉擇深理的,并且是抉擇深理諸論的根本論。所以,有人稱龍樹系為中觀派。后起的大乘學派, [P3] 爭以龍樹為祖,這可見他的偉大,但也就因此常受人的附會、歪曲,如有些論典,本不是他的作品,也說是他作的。真諦三藏的『十八空論』,內容說十八空,也談到唯識。有人看見談空,就說這是龍樹作的;也就因此說龍樹宗唯識。其實,『十八空論』是真諦的『辨中邊論釋』(辨相品的一分與辨真實品的一分);傳說為龍樹造,可說毫無根據(jù)。還有『釋摩訶衍論』,是『大乘起信論』的注解,無疑的是唐人偽作;無知者,也偽托為是龍樹造的。還有密宗的許多偽作,那更顯而易見,不值得指責了。我們要理解龍樹的法門,唯有在他的作品中去探索,不是他的作品,應當辨別,把他踢出龍樹學外,這才能正確而純潔的窺見他的本義。
二 釋者
本論的釋者,舊傳有七十余家。近據(jù)西藏的傳說,共有八部:一、『無畏論』,有說是龍樹自己作的。其實不是,這可從論中引用提婆的話上看出來。二、 [P4] 依『無畏論」而作的,有佛護的『論釋』。三、依佛護論而作的,有月稱的『顯句論』。四、清辨論師的『般若燈論』。五、安慧的『釋論』。六、提婆薩摩的『釋論』。七、古拏室利的『釋論』。八、古拿末底的『釋論』。前四論是中觀家的正統(tǒng)思想,后四論是唯識學者對『中觀論』的別解。我國譯出的『中論』釋,主要是什公所譯的青目『論釋』,這與西藏傳的『無畏論』相近。文義簡要,可說是最早出的釋論。還有唐明知識譯的清辨的『般若燈論』,宋施護譯的安慧的『中觀釋論』,都可以參考。無著的『順中論』,略敘『中論』的大意。真諦譯過羅!7畝羅跋陀羅的釋論,既沒有譯全,譯出的部分,也早已散失了!
三 譯者
現(xiàn)在所用的講本,是鳩摩羅什三藏譯的。什公七歲的時候,跟他的母親,從(現(xiàn)在新疆的)龜茲國出發(fā),通過蔥嶺,到北印的罽賓去學佛法。住了三年,由罽賓返國,路經(現(xiàn)在新疆的)疏勒,小住幾天,遇到了大乘學者莎車王子須利 [P5] 耶蘇摩。須利耶蘇摩,在隔房讀大乘經,什公聽到空啊,不可得啦,很是詫異,覺得這與自己所學的(有部阿毗曇)不同,于是就過去請教,與他辯論。結果,接受了他的意見,從他學習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等大乘性空經論。在姚秦的時候,來我國弘化,就把性空的典籍,傳入我國。他的譯述,影響中國大乘佛教很深,幾乎都直接間接的受了他的影響。假使不是什公的傳譯,中國佛教,決不會是現(xiàn)在這樣!我們從世界文化史上看,這樣的大法,由一個十多歲的童真接受而傳播,可說是奇跡,特別是龍樹的『智論』與『十住論』,虧他的傳譯而保存到現(xiàn)在。我們對于他的譯績,應該時刻不忘!本論是從什公在長安逍遙園譯的青目『論釋』中節(jié)出。青目『論釋』,什公門下的哲匠,像曇影、僧睿他們,認為有不圓滿的地方。曇影的『中論疏』,舉出他的四種過失。所以現(xiàn)存的長行,是經過什門修飾了的。
二 略釋中觀
[P6]
一 直說
本論簡名「中論」,詳名「中觀論」。論的內容,暢明中觀,從所詮得名,所以稱為「中觀論」。中是正確真實,離顛倒戲論而不落空有的二邊。觀體是智慧,觀用是觀察、體悟。以智慧去觀察一切諸法的真實,不觀有無顛倒的「知諸法實相慧」,名為中觀。(阿含經)八正道中的正見(正觀),就是這里的中觀。正就是中,見就是觀,正見即中觀,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觀慧有三:聽聞讀誦圣典文義而得的聞所成慧,思惟抉擇法義而生的思所成慧,與定心相應觀察修習而得的修所成慧。還有現(xiàn)證空性的實相慧。觀是通于先后的,那么不與定相應的聞思抉擇諸法無自性,也叫做中觀。尤須知道的,定心相應的有漏修慧,同樣的是尋求抉擇、觀察,不但是了知而已。
觀的所觀,是中,就是緣起正法。正確的觀慧,觀察緣起正法,而通達緣起法的真實相,所以中觀就是觀中。本論所開示的,是正觀所觀的緣起正法,這可 [P7] 從本論開端的八不頌看出。先說了八不,接著就稱贊佛陀的「能說是(八不)因緣」(緣起),是「諸說中第一」;八不是緣起的真相,八不的緣起,才是佛說的緣起正法。緣起是說一切法皆依因托緣而生起、而存在,沒有一法是無因而自性有的。這在『阿含經』中,佛特別的揭示出來。有外道問佛說什么法,佛就以「我說緣起」,「我論因說因」答復他。這是佛法的特質,不與世間學術共有的,佛弟子必須特別的把握住他。
緣起是因果性的普遍法則,一切的存在,是緣起的。這緣起的一切,廣泛的說:大如世界,小如微塵,一花一草,無不是緣起。扼要的說:佛教的緣起論,是以有情的生生不已之存在為中心的。佛說緣起,是說明生死緣起的十二鉤鎖!复擞泄时擞,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即緣起的定義!杆^無明緣行,行緣識……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純大苦聚滅」;這是緣起的內容。緣起是一切,而眾生對緣起的認識是否正確,可以分為三類:一、凡夫身心的活動,一切的一切,無不是緣起,但日坐緣起中,受緣起 [P8] 法的支配,而不能覺知是緣起;也就因此得不到解脫。二、聲聞,佛對他們說緣起,他們急求自證,從緣起因果的正觀中,通達無我我所,離卻系縛生死的煩惱,獲得解脫。他們大都不在緣起中深見一切法的本性空寂,而從緣起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我所的觀慧中,證我空性,而自覺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他們從緣起的無常,離人我見,雖證入空性,見緣起不起的寂滅,然不能深見緣起法無性,所以還不能算是圓滿見緣起正法。三、菩薩,知緣起法的本性空,于空性中,不破壞緣起,能見緣起如幻,能洞達緣起性空的無礙。真正的聲聞學者,離欲得解脫,雖偏證我空,也不會執(zhí)著諸法實有。但未離欲的,或者執(zhí)著緣起法的一一實有,或者離緣起法而執(zhí)著別有空寂。執(zhí)有者起常見,執(zhí)空者起斷見,都不能正見中道!喊闳艚洝徽f:「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如虛空相不可盡,是為菩薩不共中道妙觀」。菩薩以此不共一般聲聞的中道妙觀,勘破非性空的實有,非緣有的邪空,不落斷常,通達緣起的實相。菩薩的緣起中道妙觀,就是本論所明的中觀。 [P9]
有人說:緣起是佛教的核心,我們說明他就可以了,何必要大談其空呢?這太把緣起看簡單了!『阿含經』說:「十二緣起,甚深甚深,難見難了,難可通達」;而「緣起之寂滅性,更難了知,更難通達」!要知道,生死的流轉。涅槃的還滅,都是依緣起的世間而開顯的。從緣起的生滅方面,說明世間集!复擞泄时擞小梗复松时松,生死相續(xù)的因果,不外惑業(yè)苦的鉤鎖連環(huán)。生生不已的存在,是雜染的流轉。從緣起的寂滅方面,說明世間滅。「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生死狂流的寂然不生,體現(xiàn)了緣起的寂滅性,是清凈的還滅?梢哉f:因為緣起,所以有生死;也就因為緣起,所以能解脫。緣起是此有故彼有,也就此無故彼無。緣起,扼要而根本的啟示了這兩面。一般聲聞學者,把生滅的有為,寂滅的無為,看成隔別的;所以也就把有為與無為(主要是擇滅無為),生死與涅槃,世間與出世間,看成兩截。不知有為即無為,世間即出世間,生死即涅槃。所以體悟緣起的自性,本來是空寂的,從一切法的本性空中,體悟世間的空寂,涅槃的空寂。這世間與涅槃的實際,「無毫厘差別」!喊闳艚洝 [P10] 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這個道理。緣起的自性空,是一切法本來如是的,名為本性空。一切法是本性空寂的,因眾生的無始顛倒,成生死的戲論。戲論息了,得證涅槃的寂滅,其實是還他個本來如此。緣起自性空,所以說緣起的實性是空的,性空的妄相是緣起的。如果不談空,怎能開顯緣起的真相,怎能從生滅與寂滅的無礙中,實現(xiàn)涅槃的寂滅?本論開顯八不的緣起,所以建立世俗諦中唯假名,勝義諦中畢竟空。因此,龍樹學可以稱為性空唯名論。
緣起法是世間的一切。緣起的因果事相,眾生已經是霧里看花,不能完全了達。緣起法內在的法性,更是一般人所不能認識的。佛陀悟證到緣起的真相。徹底的開顯了甚深的法性,就是三法印(三種真理)。從緣起生滅的非常上,顯示了剎那生滅的「諸行無!埂>壠鹗怯星闉楸镜,從緣起和合的非一上,開示了眾緣無實的「諸法無我」。從緣起的非有不生的寂滅上,闡明了無為空寂的「涅槃寂靜」。緣起法具體的開顯了三法印,是即三即一而無礙的。后世的學者,不知緣起就是「空諸行」,從實有的見地上去解說。側重生滅無常印的,與涅槃無 [P11] 為脫了節(jié);側重寂滅真常的,也不能貫徹生滅無常。緣起以有情為本,所以『阿含經』特別側重了有情無實的諸法無我。如果深刻而徹底的說,有情與法,都是緣起無自性(我)的,這就到達了一切法空的諸法無我。這不是強調,不是偏重,只是『阿含經』「空諸行」的圓滿解說。這一切法空的諸法無我,貫徹了無常與真常。即空的無常,顯示了正確的緣起生滅;即空的常寂,顯示了正確的緣起寂滅。凡是存在的,必是緣起的,緣起的存在,必是無我的,又必是無常的,空寂的。唯有從性空的緣起中,才能通達了三法印的融然無礙。他貫通了動靜與常變,掃除了一切的妄執(zhí)。龍樹論特別的顯示一切法空,就是緣起的一實相印。從即空的緣起去談三法印。才知三法印與一實相印的毫無矛盾,決不是什么小乘三法印,大乘一實相印,可以機械地分判的。即一實相印的三法印,在聲聞法中,側重在有情空,那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在大乘法中,遍通到一切法,側重在法空,那就是緣起生滅的假名,緣起無實的性空,緣起寂滅(空亦復空)的中道。本論說:「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P12] 」。這三一無礙的實相。是緣起正法。聲聞簡要的直從緣起的妄相上出發(fā),所以體認到的較單純,狹小,像毛孔空。菩薩深刻的從緣起的本性上出發(fā),所以體認到的比較深刻,廣大,像太虛空。上來所說的,雖從緣起,緣起的集滅,緣起的即空,即假,即中,作三層的說明,其實只是佛說的「正見緣起」。
二 遮顯
中國學者,把融貫看為龍樹學的特色。不錯,龍樹是綜合的融貫者,但他是經過了批判的。這不像一般學者,不問他是否一貫,籠統(tǒng)的把他糅合起來。現(xiàn)在為了要明了龍樹思想的真義,不得不分析一下。龍樹學的特色,是世俗諦中唯假名,勝義諦中畢竟空,這性空唯名論,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也是『阿含經』中的根本大義。凡是初期的大乘經,都異口同音的,認為勝義皆空是徹底的了義之談。后期的大乘學,雖承認大乘經的一切空是佛說,但不以一切空為了義的徹底的,給他作一個別解。大乘佛法,這才開始走上妙有不空去。這又分為兩派: [P13] 一是偏重在真常寂滅的,一是偏重在無常生滅的。要理解他們的不同,先須知道思想的演變。龍樹依『般若經』等,說真俗無礙的性空唯名。但有一分學者,像妄識論者,從世俗諦中去探究,以為一切唯假名是不徹底的,不能說世俗法都是假名。他們的理由,是「依實立假」,要有實在的,才能建立假法。譬如我是假的,而五蘊等是實在的,依實在的五蘊等,才有這假我。所以說,若假名所依的實在事都沒有,那假名也就無從建立了。這世俗諦中的真實法。就是因緣所生的離言的十八界性。這真實有的離言自性,在唯識論中,又解說為三界的心心所法。意思說:離言的因緣生法,是虛妄分別識為自性的,所以成立唯識。這樣,世俗可分為二類:一、是假名的,就是假名安立的遍計執(zhí)性。二、是真實的,就是自相安立的依他起性。假名的遍計執(zhí)性,是外境,是無;真實的依他起性,是內識,是有。所以唯識學的要義,也就是「唯心無境」。這把世俗分為假名有的、真實有的兩類,與龍樹說世俗諦中,一切唯假名,顯然不同。在這點上,也就顯出了兩方的根本不同。虛妄唯識論者,以為世俗皆假,是不能建立因果的,所以 [P14] 一貫的家風,是抨擊一切唯假名為惡取空者。他們既執(zhí)世諦的緣生法(識)不空,等到離遍計執(zhí)性而證入唯識性時,這勝義的唯識性,自然也因空所顯而不是空,隱隱的與真心論者攜手。
真心論者,從勝義諦中去探究,以為勝義一切空,是不了義的。本來大乘經中,也常說聲聞圣者證入法性后,沉空滯寂,不能從空中出來,不能發(fā)菩提心度眾生,好象說性空是不究竟的。其實,聲聞的不能從空中出假,是悲心薄弱,是愿力不夠,是生死已盡,這才不能引發(fā)大行,不是說法性空的不究竟。要知道菩薩大行到成佛,也還是同入無余涅槃。但真心論者,把性空看成無其所無,只是離染的空。菩薩從空而入,悟入的空性,是存其所存,是充實的不空。諸法的真性,也可以叫空性,是具有無邊清凈功德的,實在是不空。所以『涅槃經』說:「不但見空,并見不空」,這是不以性空論者的勝義一切空為究竟的,所以把勝義分成兩類:一是空,一是不空。后期大乘的如來藏、佛性等,都是從這空中的不空而建立的。真心者,側重勝義諦,不能在一切空中建立假名有的如幻大用, [P15] 所以要在勝義中建立真實的清凈法。這像『瓔珞經』的「有諦(俗)無諦,中道第一義諦」(真中又二);『涅槃經』的:「見苦(俗)無苦(真空)而有真諦」(真不空),都是在勝義中建立兩類的。他們把真常的不空,看為究竟的實體,是常住真心。等到討論迷真起妄的世俗虛妄法,自然是,如此心生,如此境現(xiàn),公開的與妄識者合流。這后期大乘的兩大思想,若以龍樹的見地來評判,就是不理解緣起性空的無礙中觀,這才一個從世俗不空,一個從勝義不空中,慢慢的轉向。
大乘經說一切法空,早在龍樹之前就有了。這性空又叫真如、實相、法性、實際等。不解性空真義的,從實在論的見地,去體解這一切法空,看為是真、是實、是如,應該是很早就有了,但還沒有說唯心。到了笈多王朝,梵我論抬頭,大乘也就明白的演進到真心論。同是一句「一切法空」,性空者通達勝義諦的畢竟性空,真常者看作諸法常住的實體。智顗說:通教的共空,當教是緣起的一切空;若從空中見到不空,這就是通后別圓的見地了。智顗以空中見不空為究竟, [P16] 我們雖不能同意,但解空有二類人不同,卻是非常正確的。有了一切空的經典,就有把一切空看為真實常住的,所以說真常妙有在龍樹以前,自然沒有什么不可?墒堑降撞皇且磺蟹ǹ盏谋玖x,更不是時代思潮的主流。從空轉上不空,與真常心合流,思想演變到『涅槃』、『勝鬘』、『楞伽』等經的真常唯心論,卻遠在其后。所以經中判三教,都是先說有,次說性空,第三時才說空中不空的真常;蛘哒f先有真常,后有性空,把『華嚴』、『般若』等大乘經(在龍樹之前就有了的)的一切性空不生,看為真常的。不錯,這些大乘經,真常者是容易看做真常的。不過龍樹以前是一切法空思想發(fā)揚的時代,雖或者有人看做真常的,但不是性空的本義。像真常空與真常心合流的真常唯心論,都比一切空要遲得多。從龍樹的作品去看,他所引的『無行』、『思益』、『持世』、『維摩』、『法華』、『十住』、『不可思議解脫經』,都還不是明顯的真常唯心論的思想。所以,要論究龍樹學,必須理解妄識者的世俗不空、真心者的勝義不空,才能窺見龍樹學的特色。 [P17]
三 中論之特色
一 有空無礙
像上面所說的,是從『中論』(與龍樹其它論典)所含的內容而說;現(xiàn)在,專就『中論』的文義來說。先論空有無礙:假名性空,在龍樹的思想中,是融通無礙的。但即空即有的無礙妙義,要有中觀的正見才知道。如沒有方便,一般人是不能領會的,即空即有,反而變成了似乎深奧的空論玄談。所以,現(xiàn)在依龍樹論意,作一深入淺出的解說。
一、依緣起法說二諦教:佛法是依佛陀所證覺的境界而施設的。佛所證覺的,是緣起正法,本不可以言說表示,但不說,不能令眾生得入,于是不得不方便假說。用什么方法呢?『中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二諦就是巧妙的方法。勝義諦,指圣者自覺的特殊境界,非凡夫 [P18] 所共知的。佛陀殊勝智的境界,像『法華經』說:「如來見于三界,不如三界所見,非如非異」。所見的對象,同樣的是三界緣起,所得的悟解卻不同,見到了深刻而特殊的底里災,所以名勝義諦。世俗諦,指凡夫的常識境界,如世間各式各樣的虛妄流變的事相。凡夫所見的一切,也是緣起法,但認識不確,沒有見到他的真相,如帶了有色眼鏡看東西一樣。所以說:「無明隱覆名世俗」。佛陀說法,就是依人類共同認識的常識境,指出他的根本錯誤,引眾生進入圣者的境地。所以,這二諦,古人稱之為凡圣二諦。經上說:「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所有,愚夫不知名為無明」。因為無明,不見諸法無自性,而執(zhí)著他確實如此的有自性,所以成為世俗諦。通達諸法無自性空,就見了法的真相,是勝義諦。所以說:「世俗諦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故生虛妄法,于世間是實。諸賢圣真知顛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無生,于圣人是第一義諦,名為實」。這二者,是佛陀說法的根本方式。只能從這個根本上,進一步的去離妄入真;體悟諸法的真相,不能躐等的擬議圓融。 [P19]
二、說二諦教顯勝義空:佛依緣起說二諦教,目的在使吾人依世俗諦通達第一義諦。因為,「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所以要說世俗諦。說二諦而重心在勝義空,因為「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這個意義是非常重要的!眾生在生死中,一切都沒有辦法,病根就在妄執(zhí)真實的自性。若是打破自性的妄執(zhí),體達無自性空。那一切就都獲得解決了。緣起的空有無礙,是諸法的真相,但卻是圣者自覺的境界;在我們,只能作為崇高的理想,作為前進的目標!可以意解他,卻不能因觀想圓融得解脫。在自性見毫厘許未破的凡夫,先應該側重透徹一切空,打破這凡圣一關再說。
世俗諦是凡夫所認識的一切。凡夫所認識的,顛倒虛妄,本不成其為諦,因凡夫的心境上,有這真實相現(xiàn)起,執(zhí)為實有,所以隨順世間也就說為真實。雖覺得這一切是真實的,其實很不可靠,所以佛陀給我們指出認識中的虛妄,顯示圣者自覺的真實,使凡夫發(fā)心進求諸法的真性。這需要破除虛妄不實,開顯一切法的無自性空。一般人覺得是真實自性有的,現(xiàn)在說不是真實的。從觀察到悟解這 [P20] 不真實的自性無,才能窺見一切法的真相。這很重要,離生死虛妄,入解脫真實,都從此下手!
什么是自性?自性就是自體。我們見聞覺知到的,總覺得他有這樣的實在自體。從根本的自性見說,我們不假思惟分別,在任運直覺中,有一「真實自成」的影像,在心上浮現(xiàn),不是從推論中得來的實自性。因直覺中有這根本錯誤的存在,所以聯(lián)想、推論、思惟等等,都含著錯誤。學者們制造了種種錯誤的見解。前者是俱生的,后者是分別而生的。
直覺所覺的,不由思惟分別得來的自性有,使我們不能直覺(現(xiàn)量)一切法是因緣和合有的。這不是眾緣和合的自性有,必然直覺他是獨存的、個體的。像我們直覺到的人,總是個體的,不理解他是因緣和合的,有四肢百骸的,所以自性有的「自成」,必然伴有獨存的感覺。由獨存的一,產生了敵對的二(多),覺得這個與那個,是一個個的對立著。獨立的一也好,敵對的二也好,都是同一的錯誤。在哲學上,一元論呀,二元論呀,多元論呀,都是淵源于獨存的錯覺。 [P21] 他們根本的要求是一,發(fā)現(xiàn)了一的不通,又去講二,講多。等到發(fā)現(xiàn)了二與種種有著不可離的關系,再掉轉頭去講一。任他怎樣的說一說多,只要有自性見的根本錯誤在,結果都是此路不通。
自成的、獨存的自性有,直覺上,不能了解他是生滅變化的,總覺得是「常爾」的。像一個人,從少到老。在思惟分別中,雖能覺得他長、短、肥、瘦、老、少,有著很大的變化。在自性見的籠罩下,就是思惟分別,也常會覺得他的長、短、老、少,只是外面的變化,內在還是那個從前看見的他。思惟還不能徹底的見到變化,何況是直覺!事實上,一切法無時不在變化的,佛陀說諸行無常,就是在一剎那(最短的時間)中,也是生滅演變的。因我們的直覺上,不能發(fā)現(xiàn)諸法的變化性,所以覺得他是常。世間學者多喜歡談常,病根就在此。另一分學者,在意識的聯(lián)想中,感到無常,但因常爾的自性見作怪,不能理解無常的真義,不是外動而內靜,就前后失卻聯(lián)系,成為斷滅。斷是常的另一姿態(tài),不是根本上有什么不同,如二與一一樣。 [P22]
總上面所說的,自性有三義:一、自有,就是自體真實是這樣的,這違反了因緣和合生的正見。二、獨一,不見相互的依存性,以為是個體的,對立的。三、常住,不見前后的演變,以為是常的,否則是斷的。自性三義,依本論觀有無品初二頌建立。由有即一而三,三而即一的根本錯誤,使我們生起種種的執(zhí)著。世間的宗教、哲學等理論,不承認一切空,終究是免不了自性見的錯誤。佛說一切法是緣起的,緣起是無自性的,就是掃除這個根本錯誤的妙方便。無自性的緣起,如幻如化,才能成立無常而非斷滅的;無獨立自體的存在,而不是機械式的種種對立的;非有不生而能隨緣幻有幻生的。本論開端說的:「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就是發(fā)明此意;所空的也就是空卻這個自性。假使我們承認這自性見是正確的,不特在理論上不能說明一切事理;并且因這根本無明的執(zhí)著,成為流轉生死的根本,不能解脫。這自性見,人類是具有的,就是下等動物如豬、馬、牛、羊,它們的直覺上,也還是有這錯誤顛倒的,不過不能用名相來表示罷了。這自性見,在一一法上轉,就叫法我見,在一一有情上轉,就叫 [P23] 人我見。破除這自性見,就是法空與我空。佛說二諦,使我們通達勝義空,這是佛陀說法的本懷。
緣起是佛法的特色,照樣的,空也是佛法的特色。但因為學者認識的淺深,就有三種不同:一、分破空,天臺家叫做析法空。就是在事事物物的觀察上,利用分析的方法,理解他假合的無體空。如一本書,一張張的分析起來,就顯出它的沒有真實自體。這分破空,能通達真相,解脫生死嗎?不能,這不是龍樹學所要發(fā)揮的。世間與小乘學者,都會談到這樣的空。這空是不徹底的,觀察分析到不可再分割的質點,他們就必然要執(zhí)著為實有的,以為一切是依這實有而合成的。所以雖然說空,結果還是不空,這不空的,實際上,就是非緣起的。像有部說一切法有,色法是一微一微的,心法是一剎那一剎那的,這都是分析空所得到的結果。二、觀空,這可以名為唯識空。就是在感情的苦樂好惡上,一切法常是隨觀念而轉的。如果是修習瑜伽的,像十一切處、不凈觀等,都能達到境隨心變的體驗;鹗羌t的,熱的,在瑜伽行者可以不是紅的,熱的。境隨心轉,所以境空 [P24] 。小乘經部的境不成實,大乘唯識的有心無境,都是從這觀空的證驗而演化成的。這雖比分破空深刻些,但還是不徹底,因為最后還是不空。境隨心轉,境固然是空的,心卻不空。龍樹學,為了適應一般根淺的眾生,有時也用上面二種空。不過這是不能悟到空理,不能得解脫的。三、本性空,就是觀察這一切法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既不是境空,也不是境不空,而觀想為空。一切法從因緣生,緣生的只是和合的幻相,從真實的自性去觀察是沒有絲毫實體的。沒有自成、常住、獨立的自性,叫性空,性空不是否定破壞因果,是說一切都是假名。從緣生無自性下手,可直接擊破根本自性見。存在的是緣起的,緣起是性空的,到達了徹底的一切空,不會拖泥帶水的轉出一個不空來。自性,出于無始來熏習的妄現(xiàn),而由不正確的認識加以執(zhí)著,緣起法本不是這么一回事,根本是一種顛倒。所以,把他破除了,只是顯出他的本相,并沒有毀壞因果。學教者,從種種方法,了解此自性不可得,修觀者,直觀此自性不可得;消除了錯誤的根本自性見,即可悟到諸法的無自性空,進入圣者的境地。這是性空觀,是佛陀說空的真意。 [P25]
三、解勝義空見中道義:佛陀談空,目的在引我們窺見緣起的真相。我們因有自性見的存在,不能徹見緣起,永遠在生死戲論中打轉。要認識緣起,必先知道空,空卻自性,才見到無自性的緣起,緣起是本來空寂的。唯有在畢竟空中,才能徹底通達緣起的因果性相力用。不過,通達性空,有兩種人:一、鈍根:就是學大乘的在他證空的境地上,與二乘的唯入但空一樣。他知道因緣生法是畢竟空無自性的,在聽聞,思惟,修習,觀察性空時,是不離緣起而觀性空的。他雖知緣起法是因緣有,假名有,但因側重性空,到悟證時,見到緣起法的寂滅性,緣起相暫不現(xiàn)前。但空者所證的性空,是徹底的,究竟的。二、利根:他的智慧深利,在聞思抉擇時,觀緣起無性空;到現(xiàn)證時,既通達無自性空的寂滅,不偏在空上,所以說「不可得空」。雖可以不觀緣起,但也同時能在空中現(xiàn)見一切法的幻相宛然,這就是性空不礙緣起,緣起不礙性空的中道妙悟。但證空性者,他起初不能空有并觀,般若證空,緣起相就不現(xiàn);等到方便智慧了達緣起的如幻,又不能正見空寂。依這一般的根性,所以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 [P26] 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慧眼于一切都無所見」,也是依此而說的。這初證性空無生的菩薩,有諸佛勸請,才從大悲本愿的善根中,從空出假,在性空的幻化中,嚴土,熟生。那智慧明利的菩薩,證得不可得空,能空有并觀,現(xiàn)空無礙。依這特殊的圣者,所以說:「慧眼無所見,而無所不見」。要方便成就,才證入空性。經中說二乘圣者沉空滯寂,或菩薩但證性空,這不能作為性空不了,或者真性不空的根據(jù)。因為,就是到了菩薩的空有無礙,見到即空的假名,即假的空寂,仍然是空,不是不空,這與真常論者的思想不同。中國的三論宗、天臺宗,都把現(xiàn)空交融的無礙,與真常論者空而實不空妙有的思想合流。根本的差異點在:性空者以為空是徹底究竟的,有是緣起假名的;真常者以為空是不徹底的,有是非緣起而真實的。雖有這兩種根性,結果還是一致的。在行證上,雖然或見一切法空,或見即空即假的中道,但下手的方法,也是一致的。深觀自我的緣生無自性,悟入我我所一切法空;從這性空一門進去,或者見空,或者達到空有無礙。龍樹說:「以無所得故,得無所礙」。所以無論鈍利,一空到底,從空入 [P27] 中道,達性空唯名的緣起究竟相。這樣,先以一切法空的方法,擊破凡夫的根本自性見,通達緣起性空,轉入無礙妙境,不能立即從即空即有,即有即空起修。本論名為中觀,而重心在開示一切法空的觀門,明一切法「不生不滅」等自性不可得。這不是不談圓中,不深妙;卻是扼要,是深刻正確。那直從空有無礙出發(fā)的,迷悟的抉擇既難以顯明,根本自性見也就難以擊破!中國學佛者,有兩句話:「只怕不成佛,不怕不會說法」;我現(xiàn)在可以這樣說:「只怕不破自性,不怕不圓融」。初心學佛者,請打破凡圣一關再說!
二 大小并暢
佛世所教化的是聲聞弟子,而佛自己卻是修菩薩行而成佛的。有佛與聲聞兩類,這是大小乘各派所共認的。本論的思想,佛與聲聞所解脫的生死是同一的,系縛生死的根本也是同一的。流轉生死是什么?無明緣行,行緣識等的十二緣起,F(xiàn)在說緣起性空,就是突破緣起的鉤鎖而獲得解脫。這不但聲聞如此,佛也還 [P28] 是從這緣起中解脫過來。所以說:生死與解脫,三乘是共的;生死根本,三乘也是共的,誰不擊破生死根本的自性見,誰就不能得到解脫。破自性見,需要般若空,所以『般若經』說:「欲得聲聞乘者,應學般若波羅蜜;欲得緣覺乘者,應學般若波羅蜜;欲得菩薩乘者,應學般若波羅蜜」。這可見不特生死根本與所解脫的生死是共的,就是所修的觀慧,也同是般若實相慧。這三乘共的思想,與根本佛教的思想契合;如說「三乘共坐解脫床」即是一例。不過其中也有小小的差別,就是聲聞法多明人空,大乘法多明法空。雖然所明的二空有偏重不同,但性空義畢竟是一。龍樹曾舉一個譬喻說:稻草所燒的火,與樹木所燒的火,從他的所燒說,雖是兩個,而火的熱性卻是一樣,不能說他有何差別。所以解脫生死,必須通達空性。上面說過,自性見在一一法上轉,而認為有獨存的自我,這是法我見;若在一一有情上轉,而認為有獨存的自我,這是人我見。我見雖然有二,實際只是自性作怪。我們若欲通達我空法空,唯一的是從擊破自性見一門深入,所以說三乘同一解脫門。本論的觀法品,明白的指示,得無我我所智慧,洞達性 [P29] 空,即得解脫。大小乘的學者,都以性空為解脫門,不同其它的大乘學派說。
在通達性空慧上,大小平等,他們的差別,究竟在什么地方呢?這就在悲愿的不同:小乘圣者,沒有大悲大愿,不發(fā)菩提心去利益有情,菩薩卻發(fā)廣大心,修廣大行,普愿救濟一切有情。在這點上,表示了大小乘顯著的差別,一是專求己利行的,一是實踐普賢行的。至于在見實相的空慧方面,只有量的差別,「聲聞如毛孔空!菩薩如太虛空」;而質的方面,可說毫無差別。本論重在抉擇諸法真理,少說行果,所以本論是三乘共同的。不過側重聲聞的『阿含經』,不大多說空,多說緣起的無常、無我、涅槃。本論依『般若經』等,側重法空;也就是以『阿含經』的真義,評判一般有所得聲聞學者的見解。使緣起性空的為三乘共同所由的真義,為一般聲聞所接受,也就引導他們進入菩薩道了。這點,我們不能不知。聲聞學者初發(fā)心時,以無常為入道的方便門,見世間的無常生滅,痛苦逼迫,急切的厭離生死,欣求涅槃;所以放下一切,少事少業(yè),集中全力去修習正行。菩薩就不能加此,假使厭離心太深,容易落在二乘中。因此,悲心迫切的 [P30] 菩薩,從性空的見地,觀察世間的一切,雖明晰的知道世間是無常的、苦的,但也能了知他如幻。這才能不為五欲所轉,于如幻中利益眾生,不急求出三界去證入涅槃。阿含重心在聲聞法,般若重心在菩薩道。本論是三乘共法,特明空義,也就隱然以大乘為中心的。見理斷惑,二乘是共的。要說不同,只是一是圓滿了的,一是沒有圓滿的;一是可以二諦并觀,一是不能二諦并觀;一是煩惱習氣都盡,一是習氣尚未清除。
三 立破善巧
凡是一種學說,對他宗都要加以批判,對自己的體系,都要加以建立。佛教中,不論是大乘、小乘,都要說明世間的生死流轉,出世的涅槃還滅;而且是貫徹了的,怎樣說流轉,反其道而行之,就是還滅,決不能另起爐灶。不過破立每每帶有主觀性,誰都說自己可以破他,可以立自,在別人卻未必就承認你。所以你用什么理由破他,你必須不受同樣理由的反駁,才算能破他立自。龍樹學遍破 [P31] 了一切,目的實在是建立自己。流轉還滅,這是佛學者必須建立的,現(xiàn)在從緣起無自性的見地,觀察一切,對不能正確的地方,就用他自己所承認的理論,顯示他本身的矛盾困難。像印度學者具有權威的勝論、數(shù)論派,他們都從實在的見地各側重一面,主張因果一與因果異,因中有果與因中無果。在理論的觀察上,每每自己撞住而不通;他們的基本困難,就在執(zhí)有實在。所以佛說緣起,是空無我的緣起,才能建立一切。龍樹說:如有毫厘許而不空的自體,在理論的說明上,必定要發(fā)生常、斷、一、異、有、無的種種執(zhí)著;所以一切法不空,不但不能破他,也不能自立。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這是說一切法必須在空中纔能建立起來,纔能立論正確,不執(zhí)一邊,不受外人的評破,處處暢達無滯;這是本論立義特色之一。難破,不是一難就算了事的,你難別人,別人也可以反問你,你自己怎樣說的,他人也可以照樣的問你。這情形,在大小乘各派中都非常明白。比如唯識學者,破外色沒有實在極微,就說:你所執(zhí)的實在極微,有六方分呢?還是沒有?若有六方分,那就是可分,怎么可以說是極微呢?若沒有六 [P32] 方分,方分既沒有,怎么還說是極微色?他破了外色的極微,就建立只有剎那剎那的內心變現(xiàn)。但我們也可用同樣的方法,問問他的內心,你的一念心有沒有前后的分呢?若說有分,那就不是剎那;若說沒有分,那么這無分的剎那心生滅同時呢?還是異時?若是同時,這是矛盾不通;若是異時。先生而后滅,豈不是有分非剎那嗎?這樣的反復征詰,照樣的可以破他的內心有。又如犢子部,在五蘊上建立不可說我,難問他的時候,就說這是假有的呢?還是實有?若是實有,應離五蘊而有別體;如果是假有,那怎可說五蘊上有不即五蘊的不可說我呢?又如唯識宗破經部的種類,也是利用這假有實有的雙關法。但他自己,卻說種子是非假非實的;又可說世俗有,又可說勝義(真實)有。這雖破了對方,但仍不能建立自己,所以這種破立,是不善巧的。龍樹立足在一切法空,一切法是假名緣起的,這才能善巧的破立一切。若一切法是實在的常爾的獨存的,那甲乙兩者發(fā)生關系時,你說他是一還是異?異呢,彼此獨立,沒有關系可談。一呢,就不應分為甲乙。若說亦一亦異,或者非一非異,那又是自語相違。所以唯有承認一切法 [P33] 無自相,是緣起的假名,彼此沒有獨立不變的固定性。因緣和合生,彼此有相互依存性,也有統(tǒng)一性,但彼此各有他的不同形態(tài),不妨有他的特性、差別性。這樣從無自性的非一非異中,建立起假名相對的一異。難他立自,都要在一切法空中完成。所以說:離空說法,一切都是過失;依空說法,一切都是善巧。這實在是本論的特色。
有人說:龍樹學為了破外小的實有計執(zhí),所以偏說一切皆空。這是不盡然的,龍樹學特闡法空,這是開發(fā)緣起的深奧,像『般若經』說:「深奧者,空是其義」。這也是抉發(fā)緣起法的最普遍正確的法則,完成有與空的無礙相成。這需要批判掃蕩一切錯誤,才能開顯。當小乘隆盛外道跋扈的時期,多拿他們作為觀察的對象,這是當然的。眾生有自性見的存在,本來主要的是破那個根本自性見。但一分世智凡夫,卻要把那個自性見,看為萬有的本體,作他思想的辯護者。這些世間妄智,在佛法外,就是外道(宗教哲學等);在佛法內,就是一分小乘學者(不合佛意者),還有大乘的方廣道人,這自然要破斥了的。所以我們要審思 [P34] 自己的見地,是否正確,是否在自性見中過生活,不要把『中論』看為專破外道小乘的。古人說:三論遍破外小,就是「遍呵自心」,這是何等的正確!『中論』的觀門,是觀破自性的方法,知道了這破斥的方法,凡是執(zhí)著實有的,也什么都可破,不要死守章句,只曉得這頌是破這派,那頌是破那派,不曉得檢點自心,不知道隨機活用。
從來學空的學者,常發(fā)生一種錯誤,以為空即一切空無所有,知道了空無所有,便以為一切都是假有的,一切都要得,就要什么都圓融貫攝了。這樣學空,真是糟極了!譬如這里一把刀,觀察他的真實自性,說沒有刀,俗諦所知的假名刀,還是有的。若這里根本沒有一把刀,當然說無刀,但反過來也說有刀,豈不是錯誤之極!可說毫不知立破。一切法空,是破真實的自性,是不壞世俗假名的。但緣起假名,與第二頭第三手不同,所以世俗諦中雖一切唯假名,而假名的有無,也還是有分別。如外道的上帝、自在天、梵天等,佛法中無分的極微色、剎那心等,都是妄執(zhí),如以為有緣起假名,必會弄成邪正不分、善惡不分。大略的 [P35] 說,我們明凈六根所認識的一切,在一般世間常識中(科學的真實,也屬于此),確有此體質相用的,須承認他的存在。如果否認他,這就與世間相違了。這里面,自然也有錯誤。而我們習見以為正確的,或隱微而還沒有被我們發(fā)現(xiàn)的,這需要世間智的推究發(fā)明。菩薩如果證悟一切法空,正見緣起的存在,那更有許多不是一般常識所知的呢!
龍樹學的立破善巧,歸納起來有兩點:一、世出世法,在一個根本定義上建立,就是世間的生死,是性空緣起,出世的生死解脫,也是性空緣起。所不同的,在能不能理解性空,能理解到的,就是悟入出世法,不能理解到的,就是墮入世間法。所以世間的一花一草,出世間的菩薩行果,都是性空緣起,這就達到世出世法的一貫。二、聲聞法與菩薩法,同在解脫生死的根本自性見上建立,就是聲聞人在性空緣起上獲得解脫,菩薩人同樣在性空緣起中得解脫。所不同的,菩薩的大悲愿行,勝過了聲聞,這就達到了聲聞法與菩薩法的一貫。龍樹深入佛法的緣起,在立破上,可說善巧到了頂點。 [P36]
四 中論在中國
龍樹中觀學,在佛教中,無論是從印度、西藏、中國講,都曾引起很大的影響,現(xiàn)在單就中國來說。中國自羅什三藏在長安逍遙園翻譯出來,中國佛學者,才真正的見到大乘佛法。過去雖也有人談空,但都不理解空的真義。什公門下,有幾個杰出人材,僧肇法師是最有成就的,羅什三藏曾稱贊他「秦人解空第一」。他與什公的關系,也比較密切,在什公未入關以前,他就到姑臧去親近什公,又隨侍什公來長安,親近了十有余年。他著有『肇論』、『維摩經注』,思想很切近龍樹學的正義。有一部『寶藏論』,也傳說是僧肇作的,其實是唐代禪和子的胡趨托古。其次,曇影、僧睿二法師,思想也都相當正確,所以什公說:「傳我業(yè)者,寄在僧肇、僧睿、曇影乎」?那親近什公不久,號稱什門四哲之一的(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道生法師,他是南京竺法汰的弟子,非常聰明,但他到長安不久就走了。對什公的性空學,沒有什么深入,也并不滿意。他回到南京,并 [P37] 未弘揚什公的大乘學,卻融貫儒釋,糅合真常。他著名的『七珍論』,像『佛性論』、『頓悟論』,與什公學都不吻合。什公西逝兩三年,關中大亂,護持佛教的姚興也死了。什公的龍樹學沒有得到健全的發(fā)揚,特別是肇師青年早死(素患勞疾),是什公所傳大乘學的大損失。把什公所譯的經論,傳到南方來的,像慧觀、慧嚴他們,積極從事經論的翻譯;所弘的教法,也傾向覺賢的華嚴,曇無讖的涅槃。真常的經論緊接著大量的譯出來,如『涅槃』、『金光明』、『善戒』、『楞伽』等經,所以中國的性空學,起初是沒有大發(fā)展的。這主要的,中國人的思想,與印度有一重隔礙,認為一切菩薩的論典,一切大小的經典,都是一貫的,所以雖贊揚什公的譯典和性空,但喜歡把各種思想,融于一爐。這樣,性空大乘與真常大乘,早就種下了合流的趨勢!
稍后,什公門下的思想,從北方傳來江南的,有三大系:第一系是成實大乘師,他們以為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偏空,關于事相太缺乏了;而什譯的『成實論』,不特明人法二空,與性空相同,還大談事相。他們把『成實論』 [P38] 看為三乘共同而且是與大乘空理平等的,所以用『成實論』空有的見解,去講『法華』、『涅槃』等大乘經,成為綜合的學派──成論大乘。當南朝齊、梁時代,成實大乘,盛到了頂點。這一系像彭城僧嵩,壽春僧導們,都是什公的及門弟子,從長安東下,到彭城(今江蘇徐州),壽春(今安徽壽縣),再向南到揚都(現(xiàn)在的首都),再沿長江上下。第二系是三論大乘,這與成實大乘師,有相當?shù)年P系。這一系的前驅者,像宋北多寶寺的道亮(廣州大亮),他是從關河來的,他弘揚「二諦是教」的思想,是三論學初弘的要義之一。他的弟子智琳,是高昌人。他自己說年輕的時侯,曾在關中學過肇公假名空的思想。師資二人,在三論的勃興上,有著很大功績的。齊末,遼東(東北人)僧朗法師來南方,在棲霞山,大破成實大乘師,特別弘揚三論、華嚴,確立復興了什門的三論宗,但僧朗的傳承不明。到了陳隋時代,達到全盛。他們以『中』、『百』、『十二門論』為抉擇空有的基本論,在這個根本思想上,去溝通一切經論。隋唐之間的嘉祥大師,集三論之大成,他的思想,雖也采取成實大乘的許多精確的思想,但加以極 [P39] 力的破斥。他受北方地論宗、南方攝論宗的影響不小,他不但融合了真常的經典,還以為龍樹、無著是一貫的,所以三論宗依舊是綜合學派。研究三論的學者。先要認識清楚:學三論,還是學三論宗。如果學三論,那三論宗的思想,只可作參考,因為他的思想,是融合了真常的。若學三論宗,這就不單是三部論,其它如『凈名』、『法華』、『勝鬘』、『涅槃』等大乘經,都是三論宗的要典。判教、修行、斷惑、位次、佛性這些問題,也都要理會明白。如以為三論就是三論宗,這是非常錯誤的。第三系,是陳代來南方的天臺大乘,南岳慧思,天臺智者,他們是從現(xiàn)在的平漢路南下的,先到南岳,后到揚都,再后到浙江天臺。天臺宗也還是龍樹學之一,思大師對『般若』、『法華』二經并重;智者大師比較上特重『法華』、『涅槃』。所以他判二經為最高最究竟。這樣,天臺學者,比較三論宗,受真常的思想,要格外濃厚。北方的禪宗、地論的思想而外,又吸收了南方的成論、三論、攝論各派,才組織他弘偉的體系。因此,天臺宗是更綜合的學派。智者大師對龍樹的『智論』,有特深的研究;對于南北的學派,批判又貫 [P40] 攝,能直接依據(jù)大小乘經,把當時的學派思想,作有系統(tǒng)而嚴密的組織。他的精髓在止觀;天臺比三論,確要充實些。不過三論宗有許多思想,卻比天臺要接近龍樹學。成實大乘,與龍樹學相差太遠,但與中國的佛教,卻關涉很深。三論、天臺,都應該研究參考。
三論學者談二諦皆空,有三種方言,主要的意思:一、世俗中空自性執(zhí),勝義中空假有執(zhí)。有人執(zhí)假有是有體假,有的執(zhí)無體假,但他們都以為假法不能沒有,所以又執(zhí)有實在的假體或假用。為破假執(zhí),故說勝義空假。這是二諦盡破一切的情執(zhí)。二、世俗空,空自性的生滅不可得;勝義中空,不是空卻如幻的假有;因果假有,怎么可破!上面說空假,其實是假執(zhí)。所以勝義中空的真義,是即幻有而空寂,顯示假名諸法的寂滅性。此二諦,是在世俗的緣起幻有上,離去自性的妄計(世俗中空),顯示勝義的寂滅性(勝義中空)。三、世俗所說的空,與勝義所說的空,雖好象世俗中破自性執(zhí),勝義中即假有而空寂,其實是一個意義,不是對立的。從性空上說,在緣起上離去情執(zhí)(世俗),性空的真相就顯現(xiàn) [P41] 出來(勝義)。如暗去與明來,并非二事,所以說「以破為顯」。從幻有說,空卻自性才是緣起假名(世俗);緣起空寂,其實空中不礙一切(勝義)。這三種說明,不過是一種方式而已,懂得的人,只一句「緣有性空」,就是一句「緣起」,也就夠了。三論宗的空有,是無礙的。目的在說明緣起即空,即假,即中;但說明上,是側重于離一切執(zhí)著,顯示畢竟清凈的。天臺學者談緣起性空,重視空假無礙的中道。他說中諦「統(tǒng)一切法」,立足在空有無礙,寂然宛然的全體性,離一切執(zhí)是空,宛然而有是假,統(tǒng)合這空假二者是中。這二者是,舉一即三,三而常一的。中國人歡喜圓融,總覺得天臺的思想圓融,理論圓融,三論有所不及。其實,三論學者重中論,只談二諦,比較上要接近龍樹學。天臺的離妄顯真近三論,統(tǒng)合一切之空有無礙,是更與真常雜糅的。
五 中論之組織
我們若知一論的組織,于全論的內容,也就得到一個要略的概念。但是科判 [P42] 中論是很難的,古德每一品品的獨立,不能前后連貫起來。本論的中心,在說明世出世間的一切法,不像凡夫、外道、有所得小乘學者的所見,在一一法上顯示他的無自性空。空性遍一切一味相,通達此空,即通達一切。所以論文幾乎是每品都涉及一切的。但不能說完全沒有次第,不從破的方式看,看他所破的對象是什么,就可看出本論是全體佛法,而以性空掃除一切執(zhí)著。
本論以『阿含經』為對象。阿含是根本佛教,思想是「我說緣起」,緣起是「空諸行」,正見性空的緣起,才能正見佛陀的圣教。本論從性空緣起的見地,建立佛教的一切。有人以為龍樹專說一切法空,這是錯誤極了!龍樹的意見,佛法──世出世法,不要說凡夫、外道,就是大部分的小乘學者,也不知道;像他們那樣說,是錯的;要理解一切法空,才能正確的理解佛法的一切。這可以說,開發(fā)阿含的深義,就是用性空無所得的智光,顯示了真的佛教;真佛教,自然是真的聲聞乘,世就是真的菩薩乘。所以古人說:三論是無所得小,無所得大。概略的說,『阿含經』廣說緣起有,從緣起有而略示本性空寂。小乘阿毗曇,不免 [P43] 離去本性空而說一切有。大乘經從一一緣起有上開示法法的本性空;本論從法法性空的正見中,廣觀緣起法。是大乘論,而所觀、所破,是『阿含』所開示的緣起有與小乘論師們的妄執(zhí)。也是大乘學者的開顯『阿含』深義。
二十七品最初的兩頌,是作者敬禮釋尊,顯示佛說甚深緣起的大法,能離一切戲論顛倒,而得諸法的寂滅性。最后有一頌,是作者結贊世尊,贊佛慈悲說此微妙深法,令有情離一切見。中間二十七品,廣說緣起正觀。大科分判,三論宗依青目『釋論』,前二十五品,「破大乘迷失,明大乘觀行」;后二品「破小乘迷失,明小乘觀行」。天臺學者說:本論以緣起為宗,第二十六品,正是說的緣起,為什么一定判為小乘?所以通而言之,全論二十七品,同明佛法,別而論之,這可說前二十五品是明菩薩法,第二十六觀因緣品,明緣覺法,后一品明聲聞法,F(xiàn)在判『中論』,不分大乘小乘,因為性空義,是三乘所共的。初二品,總觀八不的緣起法,后面的諸品,別觀八不的緣起?傆^中,第一觀因緣品,重在觀集無生。生死流轉,因果相生,是生生不已的緣起;現(xiàn)在總觀一切法無生。第 [P44] 二觀去來品,重在觀滅不去。涅槃還滅,好象是從生死去入涅槃的;現(xiàn)在總觀法法自性空,沒有一法從三界去向涅槃。后二十五品,別觀四諦,觀苦是性空,觀集是性空等。一、觀世間(苦)有三品:一、觀六情品,二、觀五陰品,三、觀六種品。這是世間苦果,有情生起苦果,就是得此三者。本論所說的,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次第不完全相同,卻是『雜阿含』的本義。六處、五蘊、六界和合,名為有情。這像『舍利弗毗曇』、『法蘊足論』,都是處在蘊前的。這是有情的苦體,觀世間苦的自性空,所以有此三品。二、觀世間集有十二品(從觀染染者品,到觀業(yè)品),這又可分三類:初五品,明惑業(yè)所生,說三毒、三相(有為相)作業(yè)受報的人法皆空。次兩品明生死流轉;從因果的相續(xù)生起中,觀察他的無三際,非四作。次有五品,明行事空寂,說了世間集,就要進而談世間滅。但世間集是否能滅呢?顯示世間集的無自性空,諸行無常,無實在性,這才可以解脫,解脫也自然是假名非實的。三、觀世間滅有八品,初法品明現(xiàn)觀,觀一切法相,無我我所。離欲而悟入法性。次觀時等三品,明三乘的向得。要經過幾 [P45] 多「時」間,從「因」而「果」「成不成」就!其實,時劫、因果、成壞,都是無自性的。后四品講斷證。斷證者是如來;所破的顛倒,所悟的諦理,所證的涅槃,是所,這一切是性空如幻的。四、觀世間滅道有兩品,就是觀諸法的緣起,離一切的邪見。這是本論的大科分判,茲列表如下:
圖片
┌標宗………………………… (最初二頌)…………… ┐
│ ┌總觀┬觀集無生…………………………………┴觀 因 緣品
│ │ └觀滅不去……………………………………觀 去 來品
│ │ ┌……………………………………觀 六 情品
│ │ ┌觀世間┼……………………………………觀 五 陰品
│ │ │ └……………………………………觀 六 界品
│ │ │ ┌染則生┬…………觀染染者品
全論組織┤ │ │ ┌惑業(yè)所生┤ └…………觀 三 相品
│顯義┤ │ │ │ ┌…………觀作作者品
│ │ │ │ └作則受┼…………觀 本 住品
│ │ │ │ └…………觀然可然品
│ │ │觀世間集┤生死流轉┬無三際……………觀 本 際品
│ │ │ │ └非四作……………觀 苦 品
[P46]
│ │ │ │ ┌諸行………………觀 行 品
│ │ │ │ │觸合………………觀 合 品
│ └別觀┤ └行事空寂┤有無………………觀 有 無品
│ │ │縛脫………………觀 縛 解品
│ │ └行業(yè)………………觀 業(yè) 品
│ │ ┌現(xiàn)觀……………………………觀 法 品
│ │ │ ┌…………………………觀 時 品
│ │觀世間滅┤向得┼…………………………觀 因 果品
│ │ │ └…………………………觀 成 壞品
│ │ │ ┌人…………………觀 如 來品
│ │ └斷證──┤ ┌………………觀 顛 倒品
│ │ └法┼………………觀 四 諦品
│ │ └………………觀 涅 盤品
│ └觀世間滅道┬正觀緣起……………………觀 因 緣品
│ └遠離邪見…………………┬觀 邪 見品
└結贊………………………………………(最后一頌)…┘
[P47]
正釋
觀因緣品第一
一切法的存在與生起,是依于因緣的,這是佛法的根本義,所以先觀察因緣,看他是怎樣的生起一切法。泛泛而談,世間一切法,有因有果,世人也未嘗不說。但唯有佛教特別談到:凡是存在的,是從眾緣所生的;非緣生的,一點也沒有。因緣二字,在根本圣典中,有何不同,很不易說,如集、因、緣、生、根、觸等,都名異義同;不過習慣都簡單的只說因緣吧了。一般的解釋:親切的、主要的條件是因,疏遠的、次要的條件是緣。其實也不一定。如薩婆多部說六因,舍利弗毗曇說十因,瑜伽論說十因,是包括一切因緣在中的;銅鍱者說二十四緣,舍利弗毗曇說十緣,說一切有部說四緣,因也是包括在內的。怕是有部學者吧!把種種因緣,精練為四緣,為后代學 [P48] 者所通用。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目的在破邪因、無因,常見、斷見等錯誤,又開示一切法的寂滅性。這本是佛學中,普遍而共認的。但一般人對緣生的見解,生起不正確的錯誤,主要是以為有實在的法,從實在的緣生。本品觀因緣,就是否定自性有的因緣生,深刻的通達諸法無自性空。如一般所講的因緣。雖不同于外道的妄計,但不徹底。所以般若經說:『欲學四緣,當學般若波羅蜜多』。龍樹曾假設問答,而給以說明:講四緣,毗曇是詳細不過的,為什么學習四緣要學般若呢?般若經似乎沒有廣談四緣吧!要知道:四緣生法,從實有的見地去看,起初似乎是可以通的,但不斷的推究,不免要成邪見。你想!四緣生一切法,而四緣本身也要從緣生,這樣再推論,其它的緣,仍須緣生,緣復從緣,就有無窮的過失。若說最初的緣,不須緣生,那又犯無因生的過失,所以有他的困難!若能理解一切法畢竟空,才能建立如幻的緣生,不再陷于同樣的錯誤!這樣,本品觀因緣,就是觀察能生的因緣,若如實有者所說,是不行的。但性空者,并不否定四緣,如幻如化的 [P49] 四緣是有的,從這樣的因緣生起,不僅遮破了自性的緣生,也顯示了一切法本性空寂的不生。
甲一 標宗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苜禮佛 諸說中第一
此二頌八句,初四句標緣起的八不,次二句明八不緣起的利益,后二句是作者禮贊。這兩頌標明了全論的宗趣所在。不是觀緣品的頌文,因為在論初,所以附在本品之前。八不分四對。要說明八不,先從生滅等四對說起。生滅有三種:一、一期生滅,這是一般人所能明了的,如人初生叫做生,后來死亡叫做滅,這是在一期相續(xù)中,呈現(xiàn)的諸行無常相。有生必有滅,有情如此,無情也如此;如世界初成是生,后經幾多劫的相續(xù)到毀壞是滅。這生滅,在相續(xù)中,有分為生、住、滅三相的,有分為生、住、異、滅四相的。二、剎那生滅,如人從生到死的一期生命中,從深睿的智慧去觀察時,才知 [P50] 道是剎那剎那的生滅變化著,沒有一念(極短的時間)不在潛移密化的。假使有一念停滯在固定的不變中,在論理上說,此后沒有任何理由,可以使他變化;事實是無常變異的,所以成立剎那生滅。三、究竟生滅,這是一般人更難理解的。一期生命結束了,接著又受生,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生生死死的連續(xù)不斷,如大海的波波相次,成為世間生生不已的現(xiàn)實,總名為生。等到截斷了生死的連索,達到無生的寂滅,這叫做滅。這究竟的大生滅,如十二緣起的『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就是。這種生包括了世間的生死法,滅包括了出世的涅槃法。常斷有二義:一、一期的,時間的連續(xù)上,起初是這樣,后來還是這樣,這就是常。在前后的連續(xù)中,完全解體,就是斷。二、究竟的,就世間生死邊說,常在生死中,這叫常。斷除種種的煩惱,斷生死,這叫做斷。但佛教中,凡是世間法,是不大說為常的,多稱為相續(xù),因為常容易與梵我論混濫。在出世解脫邊說:解脫生死的涅槃,本來如是,所以也說為常,但這常是超時間性的。斷煩惱而顯證的,也偶然的稱為斷的 [P51] 。但怕他與斷滅見相混,所以多說為『空』『寂』『離』等。一異呢,也有二:一、外待的,若觀此法與彼法,沒有依存的關系,而是獨立的,那就是獨存的一與對立的異。二、內含的。隨便觀察一法,他是因緣和合而一合相的是一。在和合的一相中,存有種種差別,這就是異。但不空論者,常以為前一種是真實的,后一種是假名的。一與異,別譯作一與種種,這可以概括總合與部分,統(tǒng)一與對立,同一與差別,和合與矛盾,單一與雜多等。來出,是就人或法的動作的內外向說的。從彼而到此是來,從此而到彼是出(出就是去)。這八者(智論加因果為十),包含了世間的根本而最普遍的法則,即是現(xiàn)起,時間,空間,運動四義,為一一法所必備的。因為,存在者必是現(xiàn)起的,必有時間性,空間性,又必有運動,所以,這四者,實在總攝了一切。如執(zhí)有真實自性的八法(四對),就不能理解說明世間的實相,所以一一的給以否定說: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
八不可以作多種不同的觀察,綜合這八不,可以破一切戲論;就是單說 [P52] 一句不生或不常,如能正確的理解,也可破一切?梢哉f,一一不中,遍破一切法,F(xiàn)在,不妨作一種解釋。
『有』『生』,我常用存在現(xiàn)起來解釋的;有是存在,生是現(xiàn)起。似乎前者的范圍廣,顯在的,潛在的,都是有。后者只是存在中一分現(xiàn)起的。但據(jù)龍樹的正見看,存在的有和現(xiàn)起的生,二者的范圍,到底是同一的。意思說:凡是存在的,就是現(xiàn)起的;沒有現(xiàn)起的存在,等于沒有。一般人以為甲功能存在而沒有發(fā)現(xiàn);其實,有甲功能存在,等于甲功能的現(xiàn)起。不能甲功能存在而沒有現(xiàn)起。他們的意境中,是近于因中有果,而不是直觀法法的當體,與法法的相依相成。中論的本義是現(xiàn)起即存在。這生起即存在的緣起法,自然有顯現(xiàn)或隱微的,有我們所從來沒有發(fā)見的!捍擞泄时擞,此生故彼生』,其實同是緣起,沒有有而不是生的。生是因緣的生起,有是因緣的存在。實在論者,執(zhí)著自性有與自性的生起。既然以為自性有,不論他說不說生起,他終究是反緣起的,觀察這『自性有』非有,名為無自性空。自性 [P53] 有的生起不成,名為無生。無自性有,也就沒有自性無;無生也就無滅。這包含了存在與非存在,存在與現(xiàn)象的問題。這存在與生起的,不理解緣起,從自性見去認識,那不問他是直線的,曲折的,旋形的,總覺得在時間的活動中,是前后的。如果在一期中,見某種相似相續(xù)的存在,就以為昨天如是,今天仍如是。有一常住不變的存在。若在無常變化中,或者色,或者心,不能發(fā)覺他前后的相續(xù)關聯(lián),就以為是從此斷滅。這是常與變的問題。從自性有的觀念去觀察同時的彼此(也可從時間上說),如以為此法與彼法有同一性,就覺得合而為一,沒有差別可談(有差別,他以為就是非實在的)成為渾一的整體。如發(fā)見了差別,就以為一一的獨存而彼此敵對著。這是統(tǒng)一與對立或一體與雜多的問題。從自性見去觀察那存在與生起的,在時空中的運動,覺得不是從此去彼,就是從彼來此。而這樣的來去,在時空的一點,他們只能說不動的,要說動,就發(fā)現(xiàn)他的矛盾不通。這是運動問題。這存在與非存在,常與變,統(tǒng)一與對立,是緣起的三相;而在自性見者,也就是自 [P54] 性的三態(tài)。而這三一無礙緣起相的運動,自性有者,也不能認識。所以他們的生滅斷常一異來去,一一給他個不字,開顯了緣起空寂的實相。自性空,才正見了緣起假名的生滅來去。不過八不的意義非常繁廣,這只是一種方言而已。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佛在經中,說這八不的因緣(緣起的異譯,與觀因緣品的因緣不同),是善能滅除一切戲論的。善滅的滅字,什公譯得非常善巧,這可從兩方面說:一、八不的緣起說,能滅除種種的煩惱戲論,種種不合理的謬論,不見真實而起的妄執(zhí)。二、因種種戲論的滅除,就是自性的徹底破斥,能證得諸法的寂滅。出離生死的戲論海,走入寂滅的涅槃城。龍樹菩薩洞達了這緣起法的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而佛卻能善巧的把他宣說出來,這是很難得的。不說在世間的學說中第一,就是在佛陀的一切圣教中,緣起也是最深刻的,最究竟的。這樣的善說緣起的大師,怎能不懇切至誠的敬禮!所以說:「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P55]
關于八不與二諦的關系,向來有幾種解說不同。從世俗勝義諦說,八不是世俗呢?是勝義呢?清辨論師說:不生不滅,是依第一義諦說的;不斷不常、不一不異,是依世俗諦說的;不來、不去,是依二諦說的。也有說,這都是依第一義諦說的。他是主張世俗中有生滅自相的。智論講到第一義悉檀,也是引這八不來解釋的,可見是依第一義諦有八不。這樣,世俗中難道是生滅一異常斷來去的嗎?也是,也不是。這意思說:觀察緣起的自性,八事不可得,本是勝義諦的八不觀,所以可說是依第一義諦說的。不過勝義諦觀,不單指性空的實證,聞思修的觀慧也是中觀。這聞思修的勝義慧,是在緣起法上尋求自性有的生滅、斷常等,緣起法中沒有這自性的生滅、一異等,固然勝義諦中空無自性;也可見世俗諦的緣起相中也是沒有的,所以世俗是無自性的緣起。自性的生滅、常斷、一異等,二諦俱破。二諦中自性都不可得,這才世俗中無自性的緣起,與勝義中緣起的性空,相成而不是互相矛盾的。這才是佛教的性空緣起的正見。緣起是無自性的,我們執(zhí)著他自性有, [P56] 這不是錯誤到極點了嗎?所以在世俗法中,觀察無自性可得,即能觀入勝義空性。
從學派上看,一切有系是以緣起為有為法,是因;大眾分別說系,以緣起為無為法,是因果的理則。緣起無為者,也可說緣起法是不生不滅的,但不是中觀的正見。緣起有為者,可以在因果體用上,說不生不滅等,但也不是中觀的正見。中觀者的八不緣起,是依化迦旃延等經而闡揚的。從生滅一異的假有無實上,顯示不生不滅等。所以從勝義諦說,不生不滅等,是緣起法的本性空寂。從世俗諦說,這是緣起的幻相無實;而世俗與勝義是無礙的,這才是本論的正見。本來。佛在因果相生中,見到因果的條理,悟到這因果理事的幻化非真而悟入空寂。佛所證在此,所說亦在此。從緣起的生滅顯示寂滅,才是佛說緣起的目標所在。這唯有在般若等性空經,中觀等性空論,才圓滿而扼要的開示出來。
古代三論宗講的單復橫豎,是很有意義的,若能理解單復,就不會受圓 [P57] 融的牢籠,才能博而能約。有無是單句,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是復句。一方面看,亦有亦無,是有無的綜合,而非有非無,又是前三者的否定,或亦有亦無的另一說明。但在另一方面看,復句,只是言辭的變化,內容并不見得奇妙。明白的說,有有有無還是有,非有非無還是無。再說得徹底一點,有可以包含了有有有無有亦有亦無有非有非無,或者更進一步,有雙亦雙非,有非雙亦雙非,……看來單純的有,或者還包含得多一點,包含一切的存在。但是一般學佛法者。容易受名相的轉動,以為亦有亦無,是包括了有無的,比單說有無要進一步。不知亦有亦無還是有,而無卻是一切的否定。如能理解單復的無礙,才知八不的不字,比那不而非不,要徹底得多。再說橫豎,橫,是相待的假立,如說有,同時就有無與他相對,沒有無,有的觀念就不能成立。豎,是超情的,眾生在不是實有上,執(zhí)著為有,可以用無來否定他。但說無的用意,是因指見月的,并不叫你想象執(zhí)著有個實在的無。真正性空的空,八不的不,無自性的無,都是不能滯在假說相待上的,是要你離 [P58] 執(zhí)而超越的,離去自性的,這叫做『破二不著一』。若從相待上去理會,這叫做『如狗逐塊,終無了時』。這又與單復有關;眾生執(zhí)實有,所以說空。懂得佛陀的真意,悟入性空,早是一了百了。但有人把有同空對立起來,以為這是有的,那是空的,所以又說非有非空,其實非有非空還是空。有人又執(zhí)著有空非有非空,所以又說非(空有)二非(非有非空的)不二。懂得的還是一致的。無差別中作差別說;橫的是假名,豎的是中道,中即離能離所而為自覺的境界。但執(zhí)著絕對中道,把他同假名對立,還不是一樣的錯誤嗎?所以,像八不中的不生,不能看為與生對立的一法,或者單不此生而不能不一切。龍樹說:是非生,非不生,非共(俱)非不共,名為無生法忍。無生是這樣的單復無礙,橫豎無礙,其它的也無不如此。
甲二 顯義
乙一 總觀
丙一 觀集無生 [P59]
丁一 觀四門不生 諸法不自生 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 是故知無生 如諸法自性 不在于緣中 以無自性故 他性亦復無
此二頌,明四門不生,這在本論中,與標宗的八不頌,同是噲炙人口的。凡是以為一切法是自性有的,那就必是生起的;所以觀察他是怎樣生的。如生起不成,就足以證明非自性有的空義。講到生,不出有因生,無因生兩類,有因中又不出從自生,從他生,從共生三種,合起來就是四門。既是自性有,那從自體生嗎?不,就轉為別體的他生。這二者是一正一反,共是自他和合生,就是合(正)。又不能生,那就達到非自他共的無因(反)。這已達到了思想的盡頭,再說,也不過是層樓疊架的重復。凡是主張自性有的,就可以此四門觀察,不能離此四門又說有自性的生。四門中求生不得,就知一切自性有的不生了。所以這是能遍破一切的。像印度外道講生,雖有很多流派,不出這四種:數(shù)論主張因果是一的,這是自生;勝論主張因果是異 [P60] 的,是他生;尼干子主張因果亦一亦異的,是共生;自然外道主張諸法自然有的,是無因生。如果佛法中有執(zhí)為自性有的,也不出這四門。
「諸法」的法字,或者譯作物體,梵語中是說實在性的東西,就是自性有的東西。自性有的諸法,「不」會是「自生」的。自生,是說自體能生起的。假定是自體生的,那在沒有生起以前,已經生起之后,是沒有差別的,依本有自性而生起,這纔合乎自生的定義。但是,不論在何時,何處,什么也不會這樣生的。為什么呢?自生,本身就是矛盾不通。凡是生起,必有能生與所生,既含有能所的差別,怎么能說自體生呢?可以說,自即不生,生即不自。同時,凡是生起,必然與未生有一種差別;未有而有,未成就而成就。現(xiàn)在說自體如此生,生個什么東西呢?可說是一點意義都沒有。并且自體如此生,就不須其它條件,那么,前念既如此生,后念也應如此生,生生不已,成為無窮生。若說要有其它的條件,所以前念自生而后念不生,那就失卻自生的意義了!所以沒有一法是自生的;自生只是從自性見所起的妄執(zhí) [P61] 罷了!有人以為既不是自生,應該是他生,他是別體的另一法。其實,既沒有從自體生,也就「不從他生」,要知他生是同樣的矛盾不通?烧f他即不生,生即不他。凡是此法由彼生的,彼此就有密切的關聯(lián);決不能看為截然無關的別體。別體的他能生,這是絕對不能的。譬如火從木生,火木不是能截然各別的,不然,水呀,鐵呀,這一切法,豈不也是別體的他,他木能生火,他水他鐵等也應生火了。同是別體的他,為什么有生不生的差別呢?假如說:他生的他,是有關系而親近的他;那無關而疏遠的他,不可為比例。這也不然,既有親疏的差別,為什么說同是別體的他呢?不能生的是他,能生的就不應是他了。所以執(zhí)著自性有的,說另一別體的他能生這實有法,是不合理的。一般人執(zhí)自生的少,主張他生的多,我們必須破斥這他生的妄計!有人以為單自不生,獨他也不生,自他相共當然是可生的了。他們的見解,就是果體已經成就了的,或是果體的理,或是果體的功能,再加以其它的條件的引發(fā),自他和合就能生諸法!覆还病股谇嗄酷屩惺遣粡V破的, [P62] 因為共生不出自他,自體不能生,他體不能生,自他和合怎能生呢?如一個瞎子不能見,許多瞎子合起來,還不是同樣的不能見嗎?所以說共生是犯有自生他生的雙重過失。有一類外道,對世間一切的存在與生起,不知其所以然,看不出他的因緣,于是便以為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如此的,執(zhí)著是無因生的。果法從無因而生,這在名言上又是自相矛盾的,有因纔有果,無因怎會有果呢?現(xiàn)見世間有情的事情,要有人功纔成就,若完全是無因的,人生的一切作業(yè),豈不都是毫無意義?貧窮的自然貧窮,富貴的自然富貴,這么一來,世間的一切,完全被破壞了。同時,如果是無因而有果,此地起火,別地為什么不起呢?同樣是無因的,為什么有生有不生?別地既不起火,可見這里的火,是自有他的原因,只是你不能發(fā)覺罷了!所以說「不無因」生。主張自性有的。都可用這四門觀察他的怎樣生起。一一門中觀察, 不到,就可知自性生不可得,所以說「是故知無生」。
反過來問中觀學者,諸法究竟有沒有生呢?有生是自生呢?他生呢?共 [P63] 生呢?還是無因生?敵者還不是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破斥你。中觀者說:一切法是緣生,緣生是不屬前四生的,所以就免除了種種的過失。古代三論宗,從一切法無自性的觀念出發(fā),說一切法唯是假名,不從自他等生。如長短相待,他的初章中假說:『無長可長,無短可短。無長可長,由短故長;無短可短,由長故短。由短故長,長不自長;由長故短,短不自短。不自長故非長,不自短故非短。非長非短,假說長短』。這意思是:從長短的相待相成中,理解無長短的自性(也叫做中)。唯其沒有長短自性,所以是假名的長短(也叫做假)。這無自性的長短,觀察他的自性有(如四生),雖畢竟清凈,一毫不可得;而假名的緣生宛然。他從緣起理解到無自性,在無自性上成立相待假(這叫成假中中后假)。這一觀察過程,是非常正確的。天臺破他有他生過。照天臺家的意思,一切法非自他等生,是不可思議的因緣生,即空即假即中的緣起,是不可思議的。在他的解說中,有『理具事造』說。臺家的緣起說,是妙有論,與中觀的幻有論多少不同。西藏傳月稱的解說 [P64] :諸法因緣生,就是無自性生,無自性生,所以是緣生。這無自性的因緣生,唯是觀待的假名,與三論宗的見地相近。常人直感中的一切,皆有自性相浮現(xiàn)在認識上。就是有一自成的,常爾的,獨存的感相。若因此主張自性有,以為是實有的,就可推究這自性有到底是怎樣生起的。這不是自生,就是他生,或者共生,無因生,不能離這四生更說有生。在四生中,得不到自性有法的可生,才知沒有這樣的生,就是無自性生。有中觀正見的學者,解了一切法的無自性生,是如幻如化的緣生。一切法本沒有獨立的自性,是種種因緣的和合生。如鏡中像,不能說是從玻璃生,面生,光生,空間生;尋求像的自性,永不能得,而在種種條件的和合下,就有此假像。生也不見有一自性的像從那里來,滅也不見有一自性的像到那里去。這如幻的緣生,不以為他是真實的,所以不應該作四門觀察,四門觀察是觀察真實的;而世諦假名,是不為勝義觀所得的。因為外道小乘都執(zhí)有實在的自體,所以用四門破除自性生,而無性的緣生,不能與四生混濫的。 [P65]
如諸法自性一頌,在其它的譯本中,在立四緣頌之下。青目釋卻提在前面,我們就根據(jù)青目釋解釋。上一頌是標,這一頌是釋。八不頌雖列舉了八不,但觀因緣品卻專釋不生;不生中初頌是用四門觀察,第二頌主要的在解釋無自性生。自性生不可得,其它三生也就容易知道不可得。自性生是四門的根本。如不生是八不的根本一樣。何以自生他生都不可能呢?「如」一切「諸法」的「自性」是「不在于緣中」的,所以決沒有從自性生的。因緣和合的存在,是由種種的條件所生起。自性卻是自成的,本來如此的。自性與緣生,不相并立。所以凡是自性成的,決不假藉眾緣;凡是眾緣生的,決無自性。一切法依眾緣而存在,所以就否定了自性有。沒有自性,當然沒有從自性生了,自性生尚且不可得,他性生當然不成。這因為,他性實際就是自性,從彼此互相對立上,說此是自性,說彼是他性。如在他法的自體看,還是真實獨存的自體。所以說:「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自他都不得生,又怎能說共生?有因尚且不生,何況無因生?這是不難了解的,所以頌文 [P66] 也就不說了。
丁二 觀四緣不生
戊一 立 因緣次第緣 緣緣增上緣 四緣生諸法 更無第五緣
觀四門不生,遍破了一切自性實有者;觀四緣不生,卻針對著佛法內部的學者。一切有系主張四緣能生諸法。論主說,因緣生不是自性生,他雖表同情,但他以為四生中的他生,是沒有過失的,緣生還不是他生嗎?所以引證佛說與阿毗曇中的四緣,成立他實有一切法可生。「因緣」,在大乘唯識學上,說唯有種子生現(xiàn)行,現(xiàn)行熏種子是因緣。但有部說因緣,體性是一切有為法,在有為法作六因中的前五因(同類因,俱有因,相應因,遍行因,異熟因)時,都名因緣。意義是能為親因的緣!复蔚诰墶咕褪堑葻o間緣,體性是一分的心心所法。前念的心心所法,能為次第的后念心心所法生起之緣,所以叫次第緣。有部的因緣,是通于三世的,次第緣則限于過去現(xiàn)在, [P67] 因為未來世的心心所法,是雜亂的,還沒有必然的次第性。過去現(xiàn)在中,還要除去阿羅漢的最后心,因為剎那滅后,不再引生后念的心心所,所以也不是次第緣!妇壘墶,就是所緣緣。心心所的生起,必有他的所緣境,這所緣境,能為心心所生起之緣,所以叫(所)緣緣。像滅諦無為等,都是所緣的,可知的,所以緣緣通于一切法。「增上緣」,不論那一法,凡是有生起他法的勝用,或者不礙其它法的生起,都叫增上緣。這本可以總括一切緣,這里是指三緣以外的一切。一切法生,不出此四緣,此外更沒有余緣可以生法的。所以說:「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從緣生的一切有為法,不外心、色、非色非心三類。色法是依因緣增上緣二緣生的。心心所法,依四緣生。非色非心的不相應行法中,像無想定、滅盡定,有因緣、次第緣、增上緣三緣;不是心法,所以沒有所緣緣。其它的非色非心法,也從因緣、增上緣二緣生。由此四緣,一切法得生。就是有名目不同的,也都可包括在這里面,所以說更無第五緣。同時,彈斥外道的邪因,像自然生,大自在天生等 [P68] 。解深密經說:依他起不從自然生,名生無自性,也就是這個道理。
戊二 破
己一 審定 果為從緣生 為從非緣生 是緣為有果 是緣為無果
這一頌的性質是審定。凡要破別人,必須先將他的執(zhí)見,加以審定準確,他才無可詭辯,無從諱飾。本頌的含義很晦澀,各家譯本都這樣。外人立四緣生果,當然主張果從緣生,為什么還要問是不是從緣生呢?依青目釋說,這是雙定二關。立果從緣生的人,聽到性空者說緣生不成,他是會轉而執(zhí)著非緣生的。現(xiàn)在要審定所指的果性,究竟從何而生,所以作雙關的問定:「果為從緣生」呢?還是「從非緣生」呢?使他進退不通,無路可走。這二問,般若燈論的解說:是緣中有生果的作呢?還是離緣有生果的作呢?緣中有作固然不成,離緣外有生果的作,同樣的是不成。上半頌,審定他的果法是從什么生;下半頌是審定他生果的緣,是「緣」中先已「有」了「果」呢 [P69] ?還「是緣」中「無果」呢?如說木能生火,未生火前,木中就有火了呢?還是沒有火?這二門四關,可以總括一切,因為說有果可生,不出此從緣生的先有果先無果,與從非緣生的三門。
己二 別破
庚一 觀四緣不成
辛一 觀因緣不成 因是法生果 是法名為緣 若是果未生 何不名非緣 果先于緣中 有無俱不可 先無為誰緣 先有何用緣 若果非有生 亦復非無生 亦非有無生 何得言有緣
觀因緣不成有三頌,初頌用一門破,次頌用二門破,第三頌用三門破。正破審定中的緣生門中的有果無果二關。
第一頌,先從常識的見解出發(fā),總破他緣的生果不成。什么叫做緣?「因」為「是(此)法」能「生」彼「果」,所以「是法」就「名」之「為緣 [P70] 」。這樣,緣之所以為緣,不是他自身是緣,是因他生果而得名的。如父之所以為父,是因生了兒子才得名的。那么,「若是」在「果」法尚「未生」起的時候,為「何不名」為「非緣」呢?如炭能發(fā)火,說炭是火緣,在炭未發(fā)火前,為什么不說炭非是火緣?緣不能離果而存在,可見預想有他緣而后從緣生果,是不成的。這是用一門破。
這本是破自性實有的他緣不能生果的。他們不理解本身的矛盾,又想法來解說。執(zhí)著從因緣生果的。不會承認非緣生。所以就從兩個不同的見解來轉救。有的說:緣中果雖沒有生,但已有果法的存在,這存在的果法,有說是果的能生性,有說是果的體性。因為緣中已有果,所以在沒有生果時,已可說是緣,從此緣能生。有的說:緣中雖還沒有生果,也還沒有果,但從以前的經驗,知道他是緣。如過去見過從炭生火,現(xiàn)在見了炭也就可以知他是火緣。從這樣的緣,能生后果。這兩個不同的見解,就是因中有果派,因中無果派,其實同樣是不對的。「果」還沒有生起之前,不能說某法是緣。如 [P71] 「先于緣中」去觀察他,先有果體呢?還是先無果?先「有」先「無」二者,都是「不可」的。假定說緣中「先無」果,那這個緣到底是「誰」的「緣」呢?因中無果者,常從世俗的經驗,以為從前見過,所以知道是某法的緣。但現(xiàn)在是抉擇真理,不能以世間的常識作證。并且,你執(zhí)著緣中無果;不能答復現(xiàn)前研討的對象,卻想引用過去的來證成。過去的是緣中無果不是呢?過去的還不能決定,卻想拿來證明現(xiàn)在的,豈不是以火救火嗎?若說緣中「先」已「有」果,那還用緣做什么?為了生果才需要緣;果既先有了,還要緣做什么呢?一般人,總以為緣中先有果的可能性,或果的體性存在,加上其它條件的引發(fā),就可顯現(xiàn)起來了。他們常從動植物的種子去考察,才產生這樣的結論。不知因果的正義,決不是那樣的。如一粒豆種,種下土去,將來可生二十粒豆,若說這二十粒,早就具體而微的在這粒豆種中,那么,這種豆,還是從前種生的,從前那一粒種豆,不是有更多的豆嗎,這樣的一一推上去,那不是幾百年前的豆種中所有的豆果,多到不可計數(shù)了嗎?因中 [P72] 先有果,是不可以的。若緣中先有果,緣就沒有生果的功能,也就不成其為緣了!這就是用二門破。
或者說:執(zhí)緣中有果是肯定的,是一邊;執(zhí)緣中無果,是否定的,也是一邊,都有困難。所以緣中應該是亦有果亦無果,這是矛盾的統(tǒng)一,是綜合,是沒有過失的。龍樹論對這一類妄執(zhí),認為是不值得多破的,因為他不出上說的有無二門。況且真實存在的自性有,不能是如此又如彼的。有不是無,無不是有,說緣中又有又無,這不是矛盾戲論嗎?假定矛盾就是真理,那自相矛盾的真理,真是太多了!所以說:「果」于緣中「非」先「有」可以「生」,「亦非」先「無」可以「生」,「亦非」亦「有」亦「無」可以「生」。有,無,亦有亦無的三門,都不可生,怎么還可「言有緣」呢?這是用三門破。十二門論的第二門,對這個問題,有詳廣的抉擇。青目論師說前二頌總破,后一頌是別破因緣;但龍樹的大智度論,說這三頌都是觀因緣不成的,所以現(xiàn)在也就作這樣的解釋。 [P73]
辛二 觀次第緣不成 果若未生時 則不應有滅 滅法何能緣 故無次第緣
次第緣,是說前念的心心所法滅,有一種開辟引導的力量,使后念的心心所法生,F(xiàn)在觀這自性有的次第滅心,不成其為緣。因為真實自性有的前念后念脫了節(jié),不能成立他的連續(xù)性。前念滅,后念生,滅有未滅、已滅、正滅三者,生也有未生、已生、正生的三者,F(xiàn)在唯破前念的已滅,與后念的未生,不破已生未滅,及正生正滅。因為已生是后心已經生起,生起了還談什么緣?未滅是前心未滅。未滅,后念當然不能生,所以也不成緣。那正滅正生不離已與未,也不必再談。先從后念的未生來說,后念的次第「果」法,「若」還「未生」起的「時」侯,「則不應」說「有滅」心為緣。后念沒有生,如前念已經滅了,那就前后脫了節(jié),而不成其為因果了。若說
- 印順法師:心量、福德與幸福
- 印順法師:佛法觀察現(xiàn)象探求三層因緣
- 印順法師:印順長老:學佛一定要吃素嗎?
- 印順法師: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圣嚴法師: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
- 印順法師:佛說人有三特勝,就連天人也不及
- 菩提法師:我終于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師
- 印順法師:印順導師:學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卻值得提倡
- 印順法師:談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煥時代”
- 印順法師:常不輕菩薩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佛
- 明賢法師:問提“天下皆知”
- 明賢法師:“世間倫理選擇趨入道階”的中觀定義
- 月悟法師:天臺宗的中觀,指的是雙破空、假(有)兩邊?
- 印順法師:趙樸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觀
- 印順法師:佛性、人性和德性
- 印順法師:守望星空與道德 個人與社會才有希望
- 印順法師:文殊菩薩及其學風
-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轉型與禪宗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順法師: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 印順法師: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順法師拜山開示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