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筆錄 第五章、彼入因果

  第五章、彼入因果2

  第一節(jié)、總明因果

  「如是已說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見?」

  這是第五章「彼入因果」。前面的第四章「入所知相」,主要的是說修唯識觀得無生法忍的意義、方法,其中也提到「善備福智資糧」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單是修唯識觀悟入所知相,也要栽培無量的福德智慧的。這以下這個第五章「彼入因果」,就是詳細(xì)地說到「善備福智資糧」的這個意思,就是只是悟入所知相固然是最重要的要智慧,可是若沒有福智的資糧,也還是不能成功的,所以這底下說到六波羅蜜,就是福德智慧資糧的意思。

  「如是已說入所知相」,前面這樣地已經(jīng)宣說了多聞熏習(xí)、如理作意,就可以悟入所知相的平等法性!副巳胍蚬坪慰梢姟,彼悟入平等法性的因,悟入以后的果,就是六波羅蜜,那么怎么樣才能夠明白呢?先提出來這個問題,這以下就解釋。

  「謂由施,戒,忍,精進(jìn),靜慮,般若六種波羅蜜多!

  怎么叫做「彼入因果」呢?就是佛陀所常說的有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jìn)、靜慮、般若,這六種波羅蜜多就是「彼入因果」了,這是先標(biāo)出來這一章的大意。

  「云何由六波羅蜜多得入唯識?復(fù)云何六波羅蜜多成彼入果?」

  這以下就是一樣一樣地解釋,解釋中分兩個階級:一個階級就是在悟入法性之前的這個賢位,就是資糧位這個時候;一個是悟入法性之后的圣位,得入無生法忍以后登地的菩薩,分這么兩個階級來說明六波羅蜜的差別。先提出這個問題,「云何由六波羅蜜多得入唯識」,說是我們想要悟入平等法性、得無生法忍,那么我們要怎么樣子修行六波羅蜜多才能夠悟入這個唯識性呢?「復(fù)云何六波羅蜜多成彼入果」,又怎么樣的情形,同樣的六波羅蜜多,可是得無生法忍以后就成為入法性的果了呢?這個一個因一個果,他們有什么不同呢?說這個意思。

  「謂此菩薩不著財位,不犯尸羅,于苦無動,于修無懈,于如是等散動因中不現(xiàn)行時心專一境,便能如理簡擇諸法得入唯識!

  這是先說明悟無生忍之前的時候需要學(xué)習(xí)六波羅蜜多的相貌!钢^此菩薩」,謂這位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若想要得無生法忍,他一定要學(xué)習(xí)六波羅蜜多。第一呢,他要學(xué)習(xí)這個布施波羅蜜多,就是「不著財位」,他不愛著我們世間上的財富的這件事,不愛著這件事,他要能放得下。這個「位」就是名位、地位,他是總經(jīng)理,或者是董事長,或者是省主席,或者是總統(tǒng),世間上的這些名位你也要放下,當(dāng)然這也就是財富。放下了,你才有時間有精神去學(xué)習(xí)佛法,才能悟入平等法性的,「不著財位」!覆环甘_」,你還需要不能夠毀犯所受的清凈戒法,你不能毀犯。你不毀犯的時候,身心清凈,你才能學(xué)習(xí)佛法,悟入法性的。

  「于苦無動」,這個苦,「于苦無動」這是說這個忍波羅蜜。前面一個施波羅蜜、一個戒波羅蜜,這是說忍波羅蜜,就是內(nèi)心與種種的境界接觸的時候所感受到的這些苦惱的事情,這個事情你要能忍受得住,你不能夠因為受到一點苦,你這一點的道心就動搖了,「我不相信佛法了!我不修行了」,受到一點苦的時候就這樣子,那你不能悟入唯識觀的,不能悟入平等法性的。你這個意志要堅定,有苦的時候你要容受得住,能受得了,所以叫「于苦無動」。這個下面的文就要詳細(xì)地會解釋怎么叫做苦這些事情,或者是身體上的苦,有什么病痛,或者是人與人之間的糾紛的苦惱,這些病痛,或者大寒大熱這些問題,你要忍受得了!赣谛逕o懈」,這個修唯識觀的時候,你要精進(jìn),不能懈怠,要有這個條件,你才能夠悟入法性的。

  「于如是等散動因中不現(xiàn)行時心專一境」,這個「散動因」,使令心里面散亂,向外去攀緣這些事情,這叫做「散動」。這個「散動」的各式各樣的情況是什么呢?就是「著財位」,你要去想錢去,還想要把自己的地位要提高一點;還有你毀犯尸羅,或者有一點事情你就忍受不了,忍受不住;或者是懈怠,這都是「散動因」。這個散動的因,各式各樣的散動的因緣,「不現(xiàn)行時」,你能夠克服住,克服了這一切的事情,能「不著財位,不犯尸羅,于苦無動,于修無懈」,這就是「散動因中不現(xiàn)行」,沒有這些散亂的因緣了。然后你才能夠「心專一境」,你現(xiàn)前的這個明了性的心才能在一個境界上專注,專一地安住不動,你才能夠修習(xí)禪定,修習(xí)奢摩他的,就是這樣意思!副隳苋缋砗啌裰T法得入唯識」,這個時候你心才能夠,你才能夠發(fā)出來智慧,在專一寂靜的奢摩他里面才能發(fā)出來智慧,你才能簡擇,就是觀察,觀察諸法都是內(nèi)心的分別,唯識無義,這樣子你才能契入一真法界的。這就是在悟無生忍之前,悟入唯識性之前,你要這樣學(xué)習(xí)六波羅蜜的,你才能夠有成就的。

  「菩薩依六波羅蜜多入唯識已,證得六種清凈增上意樂所攝波羅蜜多!

  這是得無生法忍之后,就是得入極喜地之后六波羅蜜的情況。這上面的意思呢,先要成就清凈的意樂,成就清凈的意樂,你這個六波羅蜜多你才能夠殊勝!钙兴_依六波羅蜜多」,這位悟入了唯識性以后的這位菩薩,他「依六波羅蜜多入唯識已」,就是在得無生忍之前,他修行這六波羅蜜多,對治了前面著財位、犯尸羅、于苦不能忍受、懈怠的這一切事情,這一切障礙都消滅了,他就悟入唯識性以后!缸C得六種清凈增上意樂所攝波羅蜜多」,他就能夠證得了,就是成就了這個六種清凈的增上意樂所攝的波羅蜜多,這個清凈增上意樂所成就的波羅蜜多。這個「清凈」的「增上意樂」,這個「清凈」就是沒有煩惱,你若有煩惱就是染污了;沒有愛煩惱、沒有見煩惱,簡單地說就是沒有執(zhí)著心。這個「增上」,就是特別有力量的意思,特別地有力量。這個煩惱也是力量,我們發(fā)道心也是力量,現(xiàn)在只是這個發(fā)道心的清凈心有力量,叫做「增上」。這個「意樂」是什么意思呢?后邊倒有詳細(xì)的解釋!盖鍍粼錾弦鈽匪鶖z」的「波羅蜜多」,就是六種波羅蜜多。這句話是標(biāo)出來,標(biāo)出來這六波羅蜜多由清凈增上意樂去推動的,那就是得無生法忍之后的六波羅蜜的相貌。

  「是故于此設(shè)離六種波羅蜜多現(xiàn)起加行,由于圣教得勝解故,及由愛重,隨喜,欣樂諸作意故,恒常無間相應(yīng)方便修習(xí)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

  這個「是故」,就是承上面那個「清凈意樂」。因為你成就了清凈的增上意樂的關(guān)系,所以「于此」六波羅蜜多,假設(shè)你離開了「現(xiàn)起加行」,于此六種波羅蜜多你沒有現(xiàn)起的加行,沒有現(xiàn)起六波羅蜜多的活動,你沒有這樣。譬如說我們?nèi)羰切迣W(xué)六種波羅蜜多的時候,我們要努力提高我們的道心,我們要有一番努力,我們才能夠有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我們才能這樣。但是現(xiàn)在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已入唯識性的菩薩,他就沒有現(xiàn)起六波羅蜜的活動,他也一樣能成就、能圓滿六波羅蜜多。什么原因呢?

  「由于圣教得勝解故,及由愛重,隨喜,欣樂諸作意故」,所以他能夠有這樣的境界。因為得無生法忍、悟入唯識性的這位菩薩,他是「由于圣教得勝解故」,因為他對于六波羅蜜多的圣教,佛開導(dǎo)菩薩修習(xí)六波羅蜜多的這個法門,他對這個法門「得勝解故」,他成就了特別有力量的信解心,特別有力量的信解;蚴沁@個布施波羅蜜也得大功德,得什么什么功德,乃至般若波羅蜜有什么什么功德,佛這樣的開示,他有深刻的信解、有力量的信解心,這是一個原因,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譬如說我們感覺到自己愚蠢,才覺悟到智慧的重要,這時候就歡喜去求智慧;如果是我感覺我的智慧很大了,那再去求智慧這個心情就不多了。那么也因為圣人,得無生法忍以后是圣人,圣人對于佛的恭敬心是特別強(qiáng)的,和我們凡夫不同,我們凡夫也能夠?qū)τ诜鹌兴_有信心,但是不能和圣人比。那么圣人對于佛陀的恭敬心特別強(qiáng),所以佛所開導(dǎo)修行的法門他這個信心也特別強(qiáng),這個特別強(qiáng)的心情是他圓滿六波羅蜜多的一個力量,一個動力,「得勝解故」。

  「及由愛重」,這個「愛重」,前面說愛重作意、隨喜作意、欣樂作意。這個愛重作意就是這個法門能夠成就這么大的功德,他對這個法門這個愛敬,愛樂、恭敬、尊重的心情也特別強(qiáng),這個人。他看見得無生法忍的圣人和我們凡夫很多的地方不同,這個圣人他能與大菩薩通消息,就是雖然他現(xiàn)在還在凡夫世界,但是他能同大菩薩隨時能有來往。初得無生法忍的圣人,雖然他現(xiàn)在還是有漏的身體,還是個苦惱的境界,但是他能和佛菩薩來往,他就感覺佛菩薩成就了六波羅蜜的功德,真是太好了!所以他就對這個法門非常的愛重,愛重這個六波羅蜜多!鸽S喜」,「隨喜」是說別的人,十方世界的這些大菩薩,他們在修這六種波羅蜜多的時候,他心里面歡喜、贊嘆,能有這種心情。

  「欣樂諸作意」,還有「欣樂」,「欣樂」就是這位菩薩看見佛的境界,這個六波羅蜜多所成就的功德的偉大,看見這些大菩薩能這樣修行六波羅蜜多,他就特別地歡喜,希望自己和一切佛教徒大家都成就這種功德,這叫做「欣樂作意」。就是「愛重」作意、「隨喜」作意、「欣樂諸作意故,恒常無間相應(yīng)方便修習(xí)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所以他就是不需要特別地力勵地勉強(qiáng)自己,他就能「恒常無間」,長時期地、不間斷地「相應(yīng)方便修習(xí)六種波羅蜜多」,他就能這樣做。恒常不間斷地、長時期地「方便修習(xí)」,與修習(xí)「六種波羅蜜多」的方便常能夠相應(yīng)不離。這個「方便」是個善巧的意思,善巧是什么?其實就是智慧。方便善巧的智慧,他用這個智慧常常去修習(xí)這六波羅蜜多而不間斷,相應(yīng)不離,所以他的六波羅蜜多「速得圓滿」,很快地就圓滿了。那么這是說我們凡夫要修行六波羅蜜多就不是那么樣的容易,要「現(xiàn)起加行」,自己勉強(qiáng)自己才能去做功德。若是入了圣位的人,得無生法忍的人不是,他不需要特別勉強(qiáng),他就能夠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所以他的波羅蜜多很快地會圓滿。

  「此中有三頌:已圓滿白法;及得利疾忍;菩薩于自乘,甚深廣大教;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希求勝解凈,故意樂清凈;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

  這里有三頌。前面這一段是說有這個「清凈增上意樂」,所以他能夠「恒常無間相應(yīng)方便修習(xí)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這以下這三個頌就是顯示意樂的相貌,什么叫做清凈增上意樂?說這件事。這里面有三個頌來介紹這個意樂的相貌。

  「已圓滿白法;及得利疾忍」,這一共有七個相貌,第一個就是「圓滿白法」,這個是資糧的意思。就是這位菩薩他在勝解行地,在資糧位的時候,他已經(jīng)「圓滿白法」,已經(jīng)做了很多的功德。「白」,是個清凈的意思,他不做這些有罪過的事情-就是污染了。他已經(jīng)圓滿地做了很多的功德了,所以他能夠成就清凈的增上意樂,是這樣子。

  「及得利疾忍」,不但是圓滿了很多的功德,而且還成就了「利疾忍」。這個「利」是銳利,很迅速的意思,不遲鈍。這個「忍」呢,這個印順老法師的解釋就是那個四尋思、四如實智里邊的忍。就是通達(dá)了一切法是唯識無義的,所以他能夠做布施、持戒、忍辱種種的功德,能圓滿白法,他有這樣的智慧的關(guān)系。這個「忍」就是智慧,那么成就這樣的智慧的關(guān)系,所以他能夠得到清凈的意樂。這個清凈的意樂明白點說就是得無生法忍的圣道,叫做清凈意樂。而這個「圓滿白法」、「得利疾忍」,那是在資糧位的時候的功德,因為你有這樣的功德,你才能成就這個清凈的增上意樂。

  「菩薩于自乘,甚深廣大教」,這是第三個相貌。就是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對于他自己所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的佛法,這就是有小乘佛法、有大乘佛法,「自乘」就是屬于大乘佛法。他對于大乘佛法努力地學(xué)習(xí)了,他要學(xué)習(xí)大乘佛法的。這個「甚深廣大教」,就是這個大乘佛法里邊宣說甚深的法性的道理,一切法無我的道理,這是大智慧境界!笍V大」,宣說無量無邊的禪定,甚深的三昧,那么叫做「廣大」,也是廣大的事情;蛘哒f這個「甚深」就是指這個般若波羅蜜,其余的五波羅蜜名為「廣大」,那也是可以。就是這個菩薩他對于大乘佛法的甚深廣大的佛教,他努力地學(xué)習(xí)過,這也是獲得清凈增上意樂的一個條件,要這樣子的。

  「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這是這個作意,作意的相貌,也就是修止觀了。他能夠普遍地覺悟一切法都是內(nèi)心的分別,一切法都是無義的,唯有內(nèi)心的分別而已。他能這樣子作意觀察,就是修止觀!傅脽o分別智」,所以他成就了無分別的智慧,才成就這個無分別的智慧的。這個「無分別智」這一句話呢,無性菩薩解釋是對治的意思!傅扔X唯分別」,所以成就了無分別智,成就了無分別智就能對治一切的執(zhí)著,執(zhí)著心,能對治有所得的執(zhí)著心,那么你才能成就這個清凈的增上意樂,是這樣意思。

  「希求勝解凈,故意樂清凈」,這一句話就是正式地說明清凈意樂的相貌。清凈意樂,這個意樂是什么?就是「希求」和「勝解」這兩個意思!赶G蟆,就是要求得無上菩提,這個求。而這個求呢,這個希求心是由信心來的,有了信心才有希求的意思。譬如說你相信作生意能發(fā)財,你就去作生意去求財去,是這樣意思。我相信能得無上菩提,那么你就會有希求心,我想要得無上菩提,這個「希求」就是欲的意思。這個因為有信心,所以你會有希求圣道的愿,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是「勝解」,「勝解」是什么呢?就是因為有勝解,所以你才有信心。這樣子呢,「勝解」是信心的因,「希求」是信心的果,所以清凈意樂就是信,當(dāng)然這個信不是我們凡夫的人,這是圣人對于佛法的信心。這個「勝解」,就是對于佛法、對于第一義諦有深刻有力量的通達(dá)的智慧,叫做勝解。

  那么這樣說呢,由勝解而有信心,所以佛法的這個信從勝解而來的,由勝解而有信,因信而有希求,因為有信心才會有希求。所以既然說到有希求心,有了勝解,那就表示里邊已經(jīng)有了信心了。而這下面這個「凈」就是信,是清凈的信心,當(dāng)然這是因為已經(jīng)得無生法忍了,已經(jīng)得無生法忍,他有無分別智了,而他有希求,有勝解,有清凈的信心,他是與無分別的智慧相應(yīng)的。「故意樂清凈」,所以他這個清凈的意樂,他這個意樂是特別清凈的,沒有染污,沒有煩惱的污染,這叫做清凈增上意樂。這個清凈增上意樂在勝解行地的時候已圓滿白法,圓滿白法就是做種種功德,做種種功德要有「利疾忍」,不然這個功德做不成,不然這功德做不成。你說你要舉辦一個佛教的集會,不管是什么樣的佛教里面什么樣的法會,譬如說做一個青少年的佛學(xué)班的話,你也要有忍,不然這件事你做不成;說我要做一個禪七,你也要有忍。只要是要集會很多人來成就這件功德的時候,你一定要有忍,不然這件事做不成,因為你要所利益的人不是法身菩薩,不是佛,是凡夫,是利益這些凡夫的時候,很難說像你理想的那樣子,所以你一定要有忍。所以「圓滿白法」,表示你一定要有忍,不然的話這個白法不能圓滿?墒沁@里邊要有「于自乘,甚深廣大教」,要學(xué)習(xí)佛法作基礎(chǔ)的,說我要去做種種功德,你要有學(xué)習(xí)佛法的智慧,你才知道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罪過,不然不知道,不知道這件事已經(jīng)做錯了,自己不知道,你要學(xué)習(xí)佛法!钙兴_于自乘,甚深廣大教」,要經(jīng)過一番的學(xué)習(xí),你才能圓滿白法,你才能知道這個忍是一切功德成就的一個重要條件。這個清凈意樂要有這樣的基礎(chǔ),而且還要「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這才能成就這個清凈增上意樂。什么叫做清凈增上意樂呢?「希求勝解凈,故意樂清凈」,這是清凈增上意樂的相貌,可見這個清凈意樂可是不簡單的事情。

  「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這個清凈增上意樂還有一個相貌,什么呢?「前」,這個「前」是站在無生忍這個地方說話,就是得無生忍之前。得無生忍之前,就是那個加行位,得這個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叫做「前」。「此法流」就是現(xiàn)在在這個得無生忍這個時候,得無生法忍這個見道位,見到圣道的這個時候!附缘靡娭T佛」,這個「此法流」世親菩薩解釋是在三摩地里面,在三摩地里面,就是在禪定里頭。在禪定里邊也就是見第一義諦的時候,你見第一義諦是在定里邊,而不是在散亂心里面能見圣道的。這個其他的經(jīng)論上說,這個「流」這個字,「流」者圣道也,是圣道。譬如這個初果須陀洹就叫入流,那個流就是圣道。這個「法流」,就是第一義諦的圣境,也是在三昧里邊的境界!附缘靡娭T佛」,這可見在加行位的時候是能見到十方諸佛的,這個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也是能見到十方諸佛的,也能見到佛的。我們在《高僧傳》上也看見有這種事情。所以一個人自己學(xué)習(xí)佛法,用功修行,「我開悟了,我得圣道了」,你見到佛沒有?這上面有這樣意思。就是得圣道一開始的時候,十方諸佛在三昧里面出現(xiàn),在《楞伽經(jīng)》也有這個話,那么這叫瑞相,就是你成就了清凈增上意樂的時候有這樣的瑞相,能見到十方佛的,有這個事情,「皆得見諸佛」。

  「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這是第七個相貌,如果算那個無分別智單獨算一相,那就是第八個相貌,就是得勝利的相貌。得什么勝利呢?「了知菩提近」,他得無生法忍,成就清凈增上意樂,見到十方諸佛,見佛聞法了,他有這樣的瑞相了,他自己就知道他得無上菩提不遠(yuǎn)了。「以無難得故」,他成就了清凈增上意樂,對于修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的事情不感覺到難,不感覺到難,他有這個殊勝的微妙方便得無上菩提不難,他有這種感覺,所以「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

  這三個頌來贊嘆這個清凈增上意樂的相貌,也就是得無生法忍之后修行六波羅蜜多的相貌,這樣意思。

  「由此三頌,總顯清凈增上意樂有七種相:」

  前面是這個頌,這底下用長行來解釋。由此三個頌,「總顯清凈增上意樂有」七個相貌,哪七個呢?

  「謂資糧故,堪忍故,所緣故,作意故,自體故,瑞相故,勝利故。」

  「謂資糧故」,就是「已圓滿白法」,這是資糧,修學(xué)了很多很多的功德!缚叭坦省,就是那個「及得利疾忍」,有這個堪忍,你能夠容忍,不管遇見什么境界你的心能忍得住,不沖動!杆壒省,這個「所緣故」就是「菩薩于自乘,甚深廣大教」,這是「所緣」。這個「所緣」也就是所學(xué)習(xí)的,這樣意思!缸饕夤省,這是第四個,第四個就是「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這個就是「作意故」,就是觀察,就是修學(xué)止觀了,這樣意思!缸泽w故」,「自體故」就是「希求勝解凈,故意樂清凈」,這個「自體」,就是清凈增上意樂的自體,他本身的相貌。「瑞相故」,就是「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這是得清凈增上意樂的瑞相。「勝利故」,「勝利故」就是「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你有這樣殊勝的利益。

  「如其次第,諸句伽他應(yīng)知顯示。」

  如前面那個頌的次第,及這里邊說到其相的次第,那么互相配合就知道了,就明白了。

  這可見這個「彼入因果」的六波羅蜜多的相貌,可見我們?nèi)粝胍脽o生法忍的話,不能只是靜坐修止觀。固然靜坐修止觀這個般若波羅蜜也是重要了,可是還要其他的波羅蜜的幫助。說是我有其他的波羅蜜的幫助,我不修禪定、不學(xué)習(xí)般若,也是不能悟入法性的,所以一定是六波羅蜜互相助成才能夠悟入法性,這里面表示這樣的意思。

  第二節(jié)、十門分別2

  第一項、長行10

  甲、數(shù)

  「何因緣故波羅蜜多唯有六數(shù)?」

  前面是「總明因果」,這個就是入唯識性的因果,就是六波羅蜜。這以下的第二節(jié)「十門分別」,就是有十科來說明這個六波羅蜜多的相貌,來解釋這個六波羅蜜多。這里面有長行、有偈頌,長行里面第一段就是「數(shù)」,十門的第一門就是「數(shù)」,這個六波羅蜜多這個六是個數(shù)目。為什么不是五,或者是七呢?解釋這個六的原因。

  「何因緣故波羅蜜多」唯獨有六個數(shù)目?在《大毗婆沙論》上說到四個波羅蜜多,說到四個波羅蜜多。四波羅蜜多就是布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這個戒波羅蜜多里面包括忍波羅蜜多的,看《大毗婆沙論》上的解釋,但是沒有把忍波羅蜜多標(biāo)出來。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精進(jìn)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里面包括禪波羅蜜,所以四波羅蜜也就是六波羅蜜。那么也有說十個波羅蜜的,在這個下文有提到,這里就是單獨的解釋什么原因只有六個波羅蜜多。這個在經(jīng)論里邊談六波羅蜜多的地方特別多,談四個、談十個的地方也是有,但是比較少。說六個數(shù)呢,這里邊無著菩薩說出三個理由,所以是六個波羅蜜多。

  「成立對治所治障故。證諸佛法所依處故,隨順成熟諸有情故!

  這是三個理由,所以說六個波羅蜜多,不多不少,就是這樣。「成立對治所治障故」,這個所治的障,譬如說布施波羅蜜多就是對治這個慳吝的障礙,慳吝;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能對治這個愚癡邪知邪見,都有障。那么六個波羅蜜多能對治這么多的障礙,所以「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就是六個波羅蜜多就夠了,這樣意思。

  「證諸佛法所依處故」,「證諸佛法」,證悟,證悟諸法實相,這是佛的境界,成就了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無邊的功德,這都是佛法!杆捞幑省,就是六波羅蜜多是成就佛法的一個因緣。你修學(xué)六波羅蜜多,你就能成就佛的功德,那么在這一個立場上來說呢,也是六個就好了。

  「隨順成熟諸有情故」,這是這個大悲心要去度化眾生。這個「隨順成熟諸有情故」,這個「隨順」應(yīng)該說是隨順佛法去教導(dǎo)眾生,去化導(dǎo)眾生,隨順佛法的真義去化導(dǎo)眾生,使令眾生善根成熟,得大解脫,這又是一個立場。這個立場就是慈悲心,大悲心,那么就是在眾生于菩薩于佛這一方面來說,這就是恩德,佛菩薩于眾生有恩,這是一個。

  「證諸佛法所依處」,當(dāng)然主要是覺悟諸法實相,那就是大智慧境界,那么就是智德!赋闪χ嗡握稀,就是斷德。這個斷德、智德這兩個功德是自己成就的,對于自己有利益的功德。「隨順成熟諸有情」,是利益一切眾生,對眾生有利益的功德,就是化他;自利利他。三德圓滿就是佛了,三德圓滿就是佛;最初就是這樣修行,乃至最后功德圓滿,所以這個三種功德、兩種利益,包括了由最初的開始到最后的功德圓滿。那么約這三種義來解釋六波羅蜜多的「六」數(shù),這個無著菩薩真是大智慧,解釋得非常好。

  「為欲對治不發(fā)趣因故,立施戒波羅蜜多。不發(fā)趣因,謂著財位及著室家。」

  這底下就解釋這個「成立對治所治障故」,解釋這一句話!笧橛麑χ尾话l(fā)趣因故」,這個「對治」就是消滅的意思,消滅,為了想要消滅障礙。消滅什么障礙呢?「不發(fā)趣因」。這個「發(fā)趣」怎么講呢?就是發(fā)出離心,想要出離生死,發(fā)心出離生死,趣向涅槃。「趣」者向也,想要到另一個地方去叫做趣。到什么地方呢?到涅槃那里去,叫做「趣」。那么這表示現(xiàn)在這個地方不是涅槃,現(xiàn)在這是生死流轉(zhuǎn)的地方,很苦啊!我想要從這個苦惱的地方跳出來,到涅槃的安樂的地方去,叫做「發(fā)趣」。我想要成圣人,想要得涅槃,這是一個愿,這是一個愿望。這個「不發(fā)趣」,我不想要了脫生死得涅槃,這就是「不發(fā)趣」。發(fā)趣,不發(fā)趣。現(xiàn)在這是說「為欲對治不發(fā)趣因」,為了消滅我不發(fā)心了脫生死得涅槃的這個因緣,那就是障礙我發(fā)心修學(xué)圣道的因緣,把這個障礙消滅了他,叫做「對治不發(fā)趣因」。「故立施戒波羅蜜多」,所以要成立布施波羅蜜多、成立戒波羅蜜多,成立這兩個波羅蜜多。成立了這兩個波羅蜜多,就對治「不發(fā)趣因」了。

  什么叫做「不發(fā)趣因」呢?「謂著財位及著室家」。其實人的煩惱是無量無邊的,但是在這里主要的說出兩件事:一個是財富,財位;一個是著室家,就是這兩個。這個施波羅蜜來對治「著財位」,戒波羅蜜來對治「著室家」,就是對治這兩件事。這個「著財位」,當(dāng)然就是五欲,色聲香味觸的五欲。這個「位」,剛才我們說過就是爵位,在社會上的地位,總是希望高一點好,那么這個就是「位」!肝弧,其實也就是財,愛著財富、地位,也就是愛著五欲,愛著五欲所以不能夠發(fā)出離心,不想要修學(xué)圣道,就是這么回事,就是這樣子。那么這個發(fā)出離心是要放下才可以,現(xiàn)在這里「著財位」就是自己放不下的地方,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是「著室家」,「著室家」明白一點說就是男女的欲,就是著這個欲,著這個欲就不能修學(xué)圣道。那么現(xiàn)在用這個戒波羅蜜多來對治這件事,來對治這個「室家」的事;用這個施波羅蜜來對治這個「著財位」,這樣子這個「不發(fā)趣因」就消滅了,那么就能夠發(fā)趣了,就能夠愿意修學(xué)圣道,放下塵勞的事情,所以成立施波羅蜜多和戒波羅蜜多,是這樣意思。這個其實世間上的事情都是無常的,雖然有可能一個人前生有一點栽培,今生也可能有些如意的事情,終究是要無常的。所以從無常的這個智慧去觀察呢,應(yīng)該是能放下,這個「施戒波羅蜜多」也就成就了。

  「為欲對治雖已發(fā)趣復(fù)退還因故,立忍進(jìn)波羅密多!

  這是前面解釋這個施戒波羅蜜多所對治的這個相貌是這樣子,現(xiàn)在說到這個忍波羅蜜多、精進(jìn)波羅蜜多所對治的障礙,是什么呢?「雖已發(fā)趣復(fù)退還因」,說這個人他是發(fā)心要了脫生死,有這種愿,想要得涅槃、想要得圣道,我不愿意做生死凡夫了,我想要做圣人,是發(fā)心了!發(fā)了心以后又「退還因」,又不發(fā)心了。為了對治這件事,就是立這個忍波羅蜜和精進(jìn)波羅蜜!竿诉因」,這個「退還因」是什么呢?

  「退還因者,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

  發(fā)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那么他就是要廣度眾生,和眾生要有來往的時候也不容易,就是「處生死有情」,在凡夫的世界,流轉(zhuǎn)生死的這些眾生!高`犯」,他觸惱菩薩,觸惱菩薩的時候,菩薩心里面就有苦了,「所生眾苦」,這個苦若忍受得了還好,受不了的時候,「我不發(fā)菩提心了」,就退了,退心了。「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起的很多的苦惱,這個生了很多的苦自己忍受不住了,就退了道心,我不發(fā)趣了,我不想了生死了。

  「及于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這個「及于長時善品加行」,這個「長時善品加行」,這個菩薩若想要弘揚(yáng)佛法廣度眾生,一方面要廣度眾生,一方面也要充實自己修學(xué)圣道,這都不是短時期能畢業(yè)的,要長時期地修學(xué)善法,長時期地修學(xué)善法的。乃至奢摩他、毗缽舍那也不是一天就成就了,要長時期地用功修行,長時期用功修行就有一個問題,「所生疲怠」,自然的就會有疲勞。譬如說要打般舟七,九十天不睡覺,也不臥下來,在那里老是……立一會兒可以,經(jīng)行念佛,這是很辛苦的。說是要打禪七,打一個禪七可以,兩個禪七就是會辛苦了,若打七個禪七也不算多,若打三年的禪七可能辛苦,可能是辛苦了!我在香港的時候,有個老法師說是打禪七,一天就是坐了七支香,坐了八支香。那老法師說:只坐八支香,那幾時才能了生死呢?哎呀!這個話說出來不得了!看得出老法師的道力是很高,所以會說出這句話來。若是我們發(fā)心,一天坐八支香,坐那么多,坐三支香就好了!這就是因為就是怕辛苦,「疲怠」,就是疲勞懈怠,疲勞了自然就是要懈怠,所以「長時善品加行」就會懈怠,這是一件事。

  「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呢,初開始也可能會用慈悲心說法,但是看到眾生有很多的罪過的時候,就用瞋心說法了,就會有這種事情。說是你是我徒弟,我是你師父,我呵斥你,似乎是也還能講得過去;如果彼此間是同學(xué)的時候,你若說法的時候用瞋心,你呵斥人家就是有問題,就是容易引起問題。所以這里面包括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看眾生「違犯所生眾苦」,如果你這個菩薩抓不住這個慈悲心的時候,有的時候用瞋心說法就會有反應(yīng)。如果菩薩還不能夠警覺自己,菩薩這個慈悲心就沒有了!柑幧烙星檫`犯所生眾苦」,這是說一個大概的相貌,其實里邊的情形就是各式各樣的情形。我們說古代的時候,天臺宗智者大師的師父慧思禪師就是有這個問題,那個道士、其他的人下毒藥要毒死他,有這種事情,但是因為他本身有道行,所以毒不死他,很多很多的問題。所以「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及于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發(fā)無上菩提心做菩薩這是一句話,真實做起來的時候有很多問題。

  為欲對治所生疲怠,「退還因」是什么呢?就是這兩種原因。一個你自己受到眾生的觸惱的時候,打擊你,那么這時候你容易退還,退失道心。如果你自己修學(xué)圣道的時候辛苦,也容易退失道心。為了這個原因,要成立這個忍波羅蜜和精進(jìn)波羅蜜,眾生「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的時候,你要加強(qiáng)你的忍波羅蜜!搁L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其實也是忍波羅蜜,就是要精進(jìn)不可以懈怠。這個「所生疲怠」要精進(jìn)波羅蜜,這個精進(jìn)這里面也是忍,你若不能忍也就不能精進(jìn)了。這個經(jīng)論上常常地說到如理作意、正意念,這個你能成就忍波羅蜜、能成就精進(jìn)波羅蜜要靠你自己的如理作意。你有如理作意的時候,你就能調(diào)整自己,我不可以不忍,我不可以不忍。若懈怠了的時候,他辛苦了就要懈怠,我不來坐禪了,要告假了;你若有如理作意呢,就能加強(qiáng)自己的精進(jìn)。所以用如理作意來成就自己的忍波羅蜜、精進(jìn)波羅蜜、施波羅蜜,乃至戒波羅蜜,若沒有如理作意就不行,一辛苦了的時候就容易退,就退下來。

  「為欲對治雖已發(fā)趣不復(fù)退還而失壞因故,立定慧波羅蜜多!

  「為欲對治雖已發(fā)趣」,現(xiàn)在底下就是成立這個禪波羅蜜和這個般若波羅蜜,他們有什么障礙呢?「對治雖已發(fā)趣」,說這個人也覺悟生死是苦,涅槃是安樂的,我要發(fā)心出離生死、要得涅槃。等到這樣用功,這樣發(fā)了心以后,也就正式這樣采取行動了,「不復(fù)退還」,就是也成就了忍波羅蜜和精進(jìn)波羅蜜,用功修行了,這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但是「而失壞因」,結(jié)果又是把自己的道心破壞了,又失掉了。為了這個原因,要成「立定慧波羅蜜多」,要成立這個定慧波羅蜜多,禪波羅蜜和智慧波羅蜜。什么原因呢?

  「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

  這個「失壞因」是什么呢?「謂諸散動」,就是心里面常散亂,老是向外攀緣。這件事有一點兒也可能不要緊,但是你若常常這樣做呢,你的道心就容易失掉,就容易失掉。譬如說是這個自己常常坐禪,參加打禪七也好,不參加打禪七自己常常坐禪也好,忽然間有事情去辦事,一辦辦了多少天。這個散亂了以后呢,散亂也能使令你身心疲勞,那么事情已經(jīng)辦完了,應(yīng)該回來修行了,但是回來以后不修行。就是這個散亂了以后,就使令這個道心提不起來,也有這種問題。所以這個在凡位的時候的修行不容易,前面這個「彼入因果」那個地方已經(jīng)提到,入了圣道以后修行還比較容易,在凡位的時候修行難,這里面說的其實也就是這個意思。這個你常常的散亂,你心里面常常為色聲香味觸法在搖動,種種的妄想,就能夠使令你這個正念就失掉。不要說我們沒得圣道、沒得禪定的人,得了圣道、得了禪定的大阿羅漢都怕這件事,都怕這件事,他就使令他這個禪定會失掉。那上面說這個走遙遠(yuǎn)的道路,也能使令這個人失掉禪定;會調(diào)解人家的糾紛,人與人之間有什么糾紛了,這個阿羅漢去調(diào)解,也容易使令他禪定失掉,這就是散亂的一種事情,這個阿羅漢的禪定都因此而會失掉,都有這種事情。若是我們沒得禪定,平常的人,更是容易失掉道心的,所以「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從這些事情來看,我們發(fā)了無上菩提心是很可贊嘆的事情,但是你真實去行菩薩道,還是得無生法忍以后好一點,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行菩薩道很難。一方面不但是眾生還沒度,先把自己搞垮了,我看是容易是這樣子的,事實上看起來也的確是這么回事。所以這個「散動」,這是一個「失壞因」。

  「及邪惡慧」,這個邪惡的智慧就是邪知邪見,也能使令自己失掉了道心,不發(fā)無上菩提心,我不修行了,會有這種事情。

  「如是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shù)!

  所以前面這一段就是為了這個「失壞因者,謂諸散動」,來對治這個散動,所以要成立這個禪波羅蜜,成立禪波羅蜜。這個對治這個「邪惡慧」,要成立般若波羅蜜。這個「邪惡慧」分幾種:一種是這個人沒得禪定,沒得禪定他自己也可以靜坐,在那分別,分別出一種邪知邪見來,啊!他自己執(zhí)著,執(zhí)著這個,那么就有了「邪惡慧」。已經(jīng)成就了禪定的人,他這個分別心特別強(qiáng),也會分別出來一種邪知邪見的事情,那么有了這個邪知邪見,他執(zhí)持不舍,就成了「邪惡慧」。所以從這些事情看出來,我們用功修行一定常常要讀經(jīng),你常常要讀一部修多羅,你所相應(yīng)法,那個法門相應(yīng)的,與你修行相應(yīng)的那部經(jīng)典,你要常常讀。讀呢,就能夠軌范,軌范你的知見。你常常讀《金剛經(jīng)》也好,常常讀《大般若經(jīng)》也好,常讀《寶積經(jīng)》,常讀《華嚴(yán)經(jīng)》、《法華經(jīng)》也好,《楞伽經(jīng)》也好,總而言之要讀經(jīng)。說我也不讀經(jīng),什么波羅蜜我都不要,我就是多靜坐,靠不住,你靠不住,有這種事情的。所以應(yīng)該為了對治這個邪惡慧,你要修學(xué)般若波羅蜜。這個般若波羅蜜,我們現(xiàn)在沒有成就這個圣人的智慧,就是聞思修三慧了,聞思修三慧從那里來?要從修多羅里面來,從十二分教,那么從那里去學(xué)習(xí)聞思修,你就有了般若波羅蜜,就能對治這個邪惡慧,才知道這樣是不對的,這也是錯誤了。這是佛這樣說的,我們要按照這樣去學(xué)習(xí),所以在沒有入圣位之前,不可以離文字的佛法的。這個在《大智度論》里面提到這個大菩薩,就是乃至到彌勒菩薩,他還要來佛邊聽法。龍樹菩薩說:你還沒有成佛,你還是有所不足,你還是要向佛學(xué)習(xí)的,何況沒有到等覺菩薩那么高的境界?何況你是生死凡夫?怎么可以說是不離文字呢?怎么可以這樣說呢?一定要是以修多羅,以圣言量為準(zhǔn),一定是要這樣。所以「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這樣子來成立禪波羅蜜、成立這個般若波羅蜜,來對治這個失壞因。

  「如是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shù)」,前面這一大段這里結(jié)束,成立這個「對治所治障」,就是成立能治的六波羅蜜來對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shù)」,就是只是成立六個數(shù)目的波羅蜜,就正好,不多不少,就可以了。

  「又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此不散動為依止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便能證得一切佛法。如是證諸佛法所依處故,唯立六數(shù)!

  前面是「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shù)」,這以下是第二個原因「證諸佛法所依處故」,成立六波羅蜜多。這是什么道理呢?這個「證諸佛法」,的確是以般若波羅蜜是最重要的,你沒有般若波羅蜜你不能夠得悟圣道,得悟第一義諦的,但是單獨般若波羅蜜還不行。所以這里面從頭說,「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布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jìn)波羅蜜,這四個波羅蜜多是不散動的條件,使令你心能靜下來,所以這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能使令你內(nèi)心寂靜下來,能夠不散動。

  「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這一句話這個印順老法師的解釋是指般若波羅蜜說,這個般若波羅蜜多是不散動所成就的功德,就是禪波羅蜜所成就的,是禪波羅蜜所成就。那么這么講也有道理,如果說「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的因緣,所以「次一波羅蜜」這就是禪波羅蜜,禪波羅蜜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這個不散動成就了,就是禪波羅蜜多,這樣講!复瞬簧訛橐乐构,如實等覺諸法真義,便能證得一切佛法」,這般若波羅蜜就成就了,這樣講我看也是可以。

  「此不散動為依止故」,此禪波羅蜜能令你心不散亂,不動亂,以此為依止處,這個「依止」是安住的意思,安住在禪定里邊你的智慧就有力量了!腹嗜鐚嵉扔X諸法真義」,你就能夠如諸法實相的真實性去覺悟「等覺諸法真義」,這個相等的覺悟,如果他本身是二,你覺悟是三,那就不等,就是不平等;如果本身是一,你說是二也不行;他本身是三,你說是二也不行,就是一定要相等。相等地覺悟了諸法真實義,這是大智慧的功能,「便能證得一切佛法」了。這樣說呢,主要是般若能夠「等覺諸法真義」,但是要有不散動為依止。這個禪的不散動,要靠前四波羅蜜多的不散動因才能成就禪波羅蜜,成就了禪波羅蜜為依止才能般若波羅蜜多才能成立,這時候才能覺悟,才能證悟諸佛法。

  「如是證諸佛法所依處故,唯立六數(shù)」,所以只立這六個數(shù),不需多也不用少,就正好,那么這是約證悟佛法來說。前面是對治障,這里是成就佛法;那個是破惡,這個是生善,生第一義善,約這兩個意思來解釋。

  「由施波羅蜜多故,于諸有情能正攝受;由戒波羅蜜多故,于諸有情能不毀害;」

  這底下是第三個理由,第三個理由就是「隨順成熟諸有情故」,約這個意思來解釋這個六波羅蜜這個六數(shù)。「由施波羅蜜多故,于諸有情能正攝受」,這個菩薩發(fā)大悲心教化眾生,那和眾生建立了良好的關(guān)系,你才能夠教化。如果大家都成了怨家了,那是不能度化眾生的。怎么樣才能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呢?「由施波羅蜜多故」,你一定要有施,布施,或者是財?shù)牟际?或者是法的布施。這樣子「于諸有情能正攝受」,那對于所接引的眾生,你才能接引他來到佛法里面來,這個「攝受」有個接引的意思。接引的意思呢,但是有的經(jīng)論上說到折伏,攝受和折伏是相對的。譬如說這個眾生他的心性是很柔和的,那么就可以攝受他;如果他是很強(qiáng)暴的,作惡事的,要折伏,折伏他。那么這是菩薩度化眾生的兩個態(tài)度,這兩個態(tài)度都是接引眾生的,但是攝受的比例應(yīng)該是多數(shù)的,折伏應(yīng)該是少數(shù)的。這里是說用這個財布施、用這個法布施來接引眾生,眾生本身或者是有什么困難,你能救護(hù)他,安慰他,安慰他的心情,解除他的困難,那么彼此間就建立了很好的關(guān)系,這樣子你才能夠來利益他,所以叫「能正攝受」。

  「由戒波羅蜜多故,于諸有情能不毀害」,這個菩薩要度化眾生,菩薩本身一定要持戒,菩薩本身要持戒,持這個或者是五戒,或者是八戒,或者是比丘戒,或者菩薩戒,應(yīng)該是持菩薩戒,那么能不殺、不盜、不淫欲、不飲酒很多的戒。你若有了這樣的戒波羅蜜多的關(guān)系,「于諸有情能不毀害」,你不會去傷害一切眾生的,因為你不殺、不盜嘛,沒有殺害眾生的事情,所以對于眾生不會有毀害。你想度化眾生,如果你不持戒,你就會傷害到眾生,那就不能度眾生了。所以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一定布施波羅蜜多,還要有戒波羅蜜多才可以。

  「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

  說是你發(fā)菩提心度化眾生,你能持戒不殺害眾生,但是眾生不管你那一套,眾生還可能會來傷害你的,那怎么辦呢?菩薩還有辦法,「由忍波羅蜜多」的關(guān)系,雖然遭受到眾生的毀害,「而能忍受」,菩薩能夠容忍,能容忍這件事,而不計較這件事,不介意這件事,所以和眾生還是無障礙的。這個菩薩若能這樣做呢,菩薩不傷害一切眾生,眾生傷害他他能忍受,照理說應(yīng)該是感動了,菩薩這種德行能感動了眾生的愚癡,所以對于眾生應(yīng)該是能度化的。

  「由精進(jìn)波羅蜜多故,能助經(jīng)營彼所應(yīng)作。」

  這個眾生也可能受到菩薩的感動,也能相信佛法了,也可以修學(xué)圣道。但是有的眾生力不從心,想要做做不來,那么菩薩有精進(jìn)波羅蜜多,「能助經(jīng)營彼所應(yīng)作」,能幫助他去經(jīng)營他所作的事業(yè),能幫助他作事。那么使令他所計劃做的事情容易成就,那么這個眾生得到菩薩的恩德更多了,更能容易接受菩薩的教化了。這個菩薩要有這種功德,真是菩薩的偉大在這里可以看出來。

  「即由如是攝利因緣,令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

  前面這是四個波羅蜜多,這四個波羅蜜多在這里做一個結(jié)束!讣从扇缡菙z利因緣」,即由前面這四個波羅蜜多能攝受眾生、能饒益眾生的關(guān)系,能對眾生有所利益,能夠接引他來到佛法里面來。「令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這樣做的結(jié)果,眾生是怎么樣的情形呢?「令諸有情于成熟事」,于這個解脫生死的大事「有所堪任」,就是善法可以成熟了。就是像這個,譬如說做飯,這個米是生的,你把他做熟了,熟了就是可以用了,可以吃了。原來的眾生這個身口意你想讓他學(xué)習(xí)佛法很難很難的,但是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這四個波羅蜜多,和眾生的關(guān)系逐漸地感化,到這個時候好象這個飯成熟了可以吃了,就是眾生這個身口意比較調(diào)柔了,他可以修學(xué)佛法了,能達(dá)到這個程度了。

  「從此已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于開悟時彼得成熟!

  這個眾生被菩薩的教化成熟了,這個信心增強(qiáng)了,有所堪任了,能夠發(fā)心修學(xué)佛法了,「從此已后,心未定者」,眾生心還沒有能夠寂靜下來,「令其得定」,你可以開導(dǎo)他去令他學(xué)習(xí)奢摩他,令他心靜下來。這個地方,心要定,其實總起來說呢,心里面煩躁,心里面老是要攀緣,就是因為欲的關(guān)系,因為欲的關(guān)系這就是這樣子。心要定呢,一定欲要輕,不一定是斷欲,但是欲要輕才可以,不然的話心很難定,很難定下來!感囊讯ㄕ吡畹媒饷摗,說是這個人他心能夠安靜下來,能定下來,「令得解脫」,要使令他學(xué)習(xí)般若,學(xué)習(xí)佛法的般若波羅蜜,他就可以得圣道了,可以得解脫生死了!赣陂_悟時彼得成熟」,這個學(xué)習(xí)般若令得解脫這件事,就是「于開悟時彼得成熟」,他就學(xué)習(xí)佛法,從聞思修的學(xué)習(xí)中,他心里面的智慧漸漸地增長,就得開悟;得到智慧、得到佛法的般若了,他就明白了。「彼得成熟」,這個時候他就善根成熟了,可以得解脫了。就是要學(xué)習(xí),從聞思修上的學(xué)習(xí),他就可以得成圣道了,那叫做「令得解脫」,是這樣子。

  「如是隨順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數(shù),應(yīng)如是知!

  這是結(jié)束這第三段;證悟諸佛法故,成立六數(shù)!溉缡请S順成熟一切有情」,我剛才解釋隨順圣道,也可以說是隨順眾生,隨順眾生他就逐漸地教化呢,善根成熟了。這個隨順一切有情、成熟一切有情,從這個立場來講呢,「唯立六數(shù),應(yīng)如是知」,這個波羅蜜立六個,立六個數(shù)就好了,也不需要多,也不要少!笐(yīng)如是知」,應(yīng)該這樣知道就好了。

  乙、相2

  一、六種最勝

  「此六種相云何可見?」

  第五章是「彼入因果」,這一大章里面第一科是「總明因果」,第二科是「十門分別」!甘T分別」里面第一科是「長行」,「長行」里邊一共有十大科,第一科是「數(shù)」,為什么是六波羅蜜多,而不是五也不是七?在前面以三個理由說過了。這以下是第二科「相」。

  「此六種相云何可見」,此六波羅蜜多的相貌我們怎么樣才能夠知道他是菩薩的六波羅蜜多?因為世間上其他的不是佛教徒也有這六種事情,也可能有這六種事情,或者聲聞、緣覺是佛教徒,那他也有這六種功德的,那么菩薩的六波羅蜜多的相貌是什么樣子呢?

  「由六種最勝故:」

  因為菩薩他所學(xué)習(xí)的波羅蜜多有六種殊勝的相貌,不是凡夫,不是聲聞緣覺所能及的。

  「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

  第一個是「所依最勝」,就是學(xué)習(xí)六波羅蜜多所依止的,所依止的是什么呢?就是最殊勝的無上菩提心。這無上菩提心是菩薩修習(xí)六波羅蜜多的一個發(fā)動的地方,那么這個地方就是無上菩提心。就是為什么菩薩要去修學(xué)六波羅蜜呢?是為得無上菩提的關(guān)系,所以他所依止的無上菩提是最殊勝的,不是凡夫也不是二乘所有的,所以能超過了世間的凡夫、超過二乘人的,所以叫做「所依最勝」。這個「菩提心」,就是發(fā)無上菩提心,發(fā)無上菩提心我們是常常地說這句話的,但是這個在經(jīng)論里邊對于這件事是有具體的說明的。通常說菩提心是分兩種:一個世俗的菩提心,一個是勝義的菩提心。世俗的菩提心怎么講呢?就是我們是個生死凡夫,我們不愿意做生死凡夫,想要成佛,這個時候從自己的誠懇心里面發(fā)出來一個堅定的意愿,我要成佛,那么這是世俗菩提心。第二種是已經(jīng)得無生法忍的人,他的無上菩提心是勝義菩提心,那個是圣人的境界了。

  這個世俗菩提心在經(jīng)論里面是有個文句的,有個儀式的,就是自己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學(xué)習(xí)佛法,在內(nèi)心里面一個時期的醞釀,忽然間感覺到我要這樣子,于是乎他要在他的親教師那里,就是塢波陀耶那里,那么他要當(dāng)然是應(yīng)該是三頂禮,然后跪在這個親教師那里,他對這個親教師說:「長老憶念,我如是名」,我叫這個名字,我某某人。「從今日始」,就是從今天開始。「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愿尊證知我是菩薩」,說三遍。這個文是出在《顯揚(yáng)圣教論》上面,這上面就是發(fā)無上菩提心,和出家人在一起,這個事情就是這樣子。我再念一遍:「長老憶念」,就是我們通常說「大德一心念」這個意思一樣!搁L老憶念,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愿尊證知我是菩薩」,說三遍,一拜而起。

  那么發(fā)了無上菩提心了,他就要修學(xué)六波羅蜜,我們通常這個發(fā)無上菩提心的時候,是別人告訴你,你念:「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愿成」,這是發(fā)菩提心了。這不算數(shù)!這個只是就這樣學(xué)一學(xué)就是了,這里說發(fā)菩提心是自己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學(xué)習(xí)佛法,在自己的內(nèi)心里面感覺到我不愿意作凡夫,我也不想做阿羅漢,我要成佛,是自己從誠心里面發(fā)出來一個意愿,發(fā)這個真誠的意愿,這個時候可以名之為發(fā)菩提心了,是這樣意思。那么發(fā)了無上菩提心了,那么這個人就是菩薩了。發(fā)了無上菩提心,他受五戒,五戒就是菩薩戒;發(fā)了無上菩提心,受了比丘戒,比丘戒也是菩薩戒。發(fā)了無上菩提心,當(dāng)然也還是受菩薩戒,那么這個人就是大菩薩了。

  大菩薩的時候,他就是常常地要修學(xué)六波羅蜜,修學(xué)六波羅蜜的。這樣的由菩提心為依止,而去修學(xué)六波羅蜜,這個六波羅蜜是最殊勝的,所以叫「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若是其他的人,其他的世間上的人,他沒有發(fā)無上菩提心,他要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情的時候,做一般的社會的慈善事業(yè)也好,他的動機(jī)在那里?動機(jī)在什么地方?可能好的動機(jī)就是,「哎呀,你沒有衣服穿,我送你衣服」,就是有這么一點同情心而已,就是令你得到世間上的福利,就是這樣子而已,這還是好一點的。若是佛教徒,有了出離心的佛教徒,那他可能是:「愿以此功德,令我能夠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我得阿羅漢果,使令我得阿羅漢果」,那這就是更高一點的了。但是這還是只能夠自己在佛法里面有成就,而不是普度一切眾生齊成佛道的,所以這個「所依最勝」這是大菩薩境界。

  「二、由事最勝,謂具足現(xiàn)行故!

  發(fā)了無上菩提心,就有了行動了,那么「由事最勝」。怎么叫做「由事最勝」呢?「謂具足現(xiàn)行故」,就是譬如說修這個布施波羅蜜多,這個菩薩他這個世間的財富他能夠去布施給一切眾生,就是他內(nèi)里面的他的生命都可以布施給一切眾生,是能「具足現(xiàn)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都是特別圓滿的,所以叫做「具足現(xiàn)行故」。但是我們?nèi)プx《華嚴(yán)經(jīng)》、讀《法華經(jīng)》、讀《大般若經(jīng)》,讀這些經(jīng)論上看,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是大智慧人,不是平常人,他要去度化眾生的時候,有所布施或者做什么,都是很智慧的境界,不是我們一般人的心情,不是這種意思的。

  「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

  「由處最勝」,就是所饒益的地方,他修學(xué)六波羅蜜多是利益誰呢?「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就是怨親平等地利益他們,所以叫「一切有情」。這個「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這個「安樂」是指現(xiàn)在說,菩薩有這樣的行動,行六波羅蜜利益眾生,對于他現(xiàn)在能得到安樂,而這件事將來還能得到利益的,就是這個生命以后他還是能得到利益的,所以這個「安樂」是現(xiàn)在,「利益」是將來。就是有的人做的事情只是現(xiàn)在,只是現(xiàn)在得到一點利益,將來沒有什么利益。譬如說是你餓了,我給你飯吃,這是現(xiàn)在得到一點利益,將來恐怕不行。所以菩薩的想法就是看的很長遠(yuǎn),看的很長遠(yuǎn)的,因為眾生的苦惱我們通常所覺悟到的就是大寒大熱,唉呀!這個受不了,苦惱;蛘哂胁⊥戳,這是苦惱的事情。其實若按菩薩的大悲心、般若智慧的觀察,眾生苦惱的原因是他內(nèi)心的煩惱,不是我沒有衣服穿這個苦惱,這個苦惱不是根本的,根本的苦惱是你內(nèi)心的執(zhí)著心,是你的煩惱,所以菩薩要度化眾生就想到這個根本的這個地方,要給你智慧。給你智慧,當(dāng)然也會在生活上也可以給你安慰,但是菩薩他的心情,你生活上得到了救濟(jì),但是你內(nèi)心里面的苦惱的原因沒有除掉,苦惱還是不能消滅的,還是不能消滅的,問題還是不能解決的,所以這個「利益安樂」他是看得很長遠(yuǎn)。譬如我們現(xiàn)在自己觀察自己,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對現(xiàn)在的生活上有利益,是對將來也有利益呢?來生也有利益嗎?我們?nèi)暨@樣想一想呢,我們應(yīng)該怎么處理事情?所以這個菩薩「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

  「四、由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

  這個「方便」在這里來說呢,可以說是行動。你做這樣行動的智慧,「善巧」是智慧,你做這樣事情的智慧,用這樣的智慧來做這件事,這個智慧是最殊勝的。他用什么智慧來作這件事呢?「謂無分別智所攝受」,這個「攝受」在這里說,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這個加持,或者用這個字解釋也可以,用無分別智來加持這件事的。這個「無分別智」怎么講呢?這個「分別智」、「無分別智」,應(yīng)該是這么說。這個「分別」,分別心呢,通常我們說我們的心情……譬如說拿這個布施波羅蜜,總是有布施的財物、有施者、受者,這三方面具足了,那么稱之為布施。但是我們分別,我是能布施的,你是接受的,還有一個財物,這樣的分別呢,這個布施這是一般的境界,F(xiàn)在菩薩是「無分別智」,這個施者也不可得,受者也不可得,財物也不可得,沒有這種分別心,用這樣的智慧來做這件事,這叫做「方便善巧最勝」。這個「無分別智」我們前文也提到過,這是圣人的境界,得無生法忍的圣人,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才有這種智慧,他用這個智慧去行六波羅蜜的,行這個施波羅蜜的,所以叫做「無分別智所攝受故」,這是大菩薩境界,是圣人,所以這個功德是特別殊勝了。

  「五、由回向最勝,謂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故!

  這是第五個最殊勝的理由!钢^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故」,前面是「由所依最勝」,是他最初行六波羅蜜一開始的時候先是發(fā)了無上菩提心了的,那是最初的動機(jī)。這里是你每一樣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他要有「回向」,做一樣功德的時候他有「回向」!富叵蜃顒佟,最殊勝,什么呢?「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故」,就是愿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而不是說是得到人天的福報的,也不是得阿羅漢果的,「愿以此功德,莊嚴(yán)凈土」,齊成佛道的,所以叫做「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故」。這個前面的「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那么這應(yīng)該是回向真如的意思,回向真如;前面這個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那是回向眾生;叵虮娚、回向真如、回向無上菩提。

  「六、由清凈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

  這個「回向最勝」,剛才這樣的解釋是單指菩薩自己內(nèi)心的回向,回向無上菩提。但是在菩薩的心情里面也是愿意和一切眾生齊成佛道的,所以也應(yīng)該包括在勸導(dǎo)眾生也發(fā)心愿成無上菩提的,也應(yīng)該有這樣意思。不過這是要菩薩的智慧,他或者這樣做,或者沒有表現(xiàn)出來也可能的。

  「六、由清凈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第六個是「清凈最勝」,就是由無上菩提心來推動這件事,由無分別智來做這件事?墒蔷烤沟卣f呢,菩薩另外還有一個清凈的最殊勝,「謂煩惱所知二障」,這個煩惱障和所知障,這兩種煩惱是「無障」,沒有這兩種障!付蠠o障」,沒有這兩種障了,這個時候這是成佛的境界。成了佛的人,他心里面也沒有煩惱障、也沒有所知障。「所集起故」,由這樣的清凈心來集起六波羅蜜,來饒益一切眾生的,所以這個六波羅蜜是太清凈了,是太殊勝了,不是凡夫和二乘所能及的,這是第六。

  這是「由六種最勝故」,這是大乘菩薩修行六波羅蜜多的相貌,由六種相應(yīng)的六波羅蜜。

  二、四句分別

  「若施是波羅蜜多耶;設(shè)波羅蜜多是施耶?有施非波羅蜜多,應(yīng)作四句!

  前面說六波羅蜜多的相貌,這底下還指相貌,叫「四句分別」。說是我們一個人也肯去修學(xué)這個布施,這個布施是波羅蜜多嗎?「設(shè)波羅蜜多是施耶」,是布施嗎?這是提出兩個問題。這底下回答,「有施非波羅蜜多,應(yīng)作四句」,應(yīng)該說成四句,這個問題就是解答了。

  「有施非波羅蜜多」,說是有的人也愿意做慈善事業(yè),救護(hù)一切眾生的苦難,但是不一定是波羅蜜多,因為什么呢?因為他沒有這六種最勝,那他就不是波羅蜜多。這樣說連阿羅漢,小乘佛教學(xué)者都包括在內(nèi)了,小乘佛教徒所修的布施、持戒……這六種還不能稱之為波羅蜜多的!赣惺┓遣_蜜多」,就是因為沒有這六種最勝的相應(yīng)。那么「是波羅蜜多」而不是施,就是你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有六種最勝的相應(yīng),就「是波羅蜜多」,但是不是施,因為他是持戒、忍辱、精進(jìn)……這五個。那么有「是施」又是波羅蜜多,就是修布施的時候,有這六種最勝的功德的相應(yīng),就是也是施也是波羅蜜多。有的呢,也不是施也不是波羅蜜多,那就是這個持戒那五法沒有六種最勝的相應(yīng),那就是不是波羅蜜多也不是施,這么四句。那么這個施做這么四句,這個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也是做這么四句。而菩薩的六波羅蜜多,就是又是波羅蜜多,又是六法,那就是最殊勝的六波羅蜜了。

  「如于其施,如是于余波羅蜜多,亦作四句,如應(yīng)當(dāng)知!

  如其所應(yīng),應(yīng)該明白了,是這樣意思。

  丙、次第

  「何因緣故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此次第說?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后波羅蜜多故!

  這是第三個「次第」。第一是「數(shù)」,第二是「相」,第三個是「次第」。什么原因「如是六種波羅蜜多」這樣的次第而說?先說布施,而后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呢?怎么這樣的次第呢?這個六波羅蜜多里邊而先說布施波羅蜜多,先說布施,而后才說持戒!钢^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后波羅蜜多故」,就是成了這樣的次第了,是這樣意思。這個六波羅蜜多里面,這個布施比較容易做到,所以容易的先說,難的就是在后,是這樣意思。

  在這個《入中論》,《入中論》上面說出來一個理由,這個六波羅蜜多先說布施波羅蜜多的一個理由,那個上面說是有四句話:「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這個《入中論》上說出這么個理由來,說這么個理由要先說布施這個理由!副酥T眾生皆求樂」,彼一切眾生,不管是哪一個眾生,他都是希求安樂自在的,不愿意苦惱。這個什么苦惱呢?就是饑渴,饑餓或者渴,這都是苦惱,有病痛是苦惱,餓渴病痛,各式各樣的這些不如意的事情是苦惱,那么怎么樣才能遠(yuǎn)離這樣的苦惱呢?就是要有飲食、要穿衣服、要有醫(yī)藥、要有住處。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要有這些事情,我們才能夠解除這些饑渴、病痛種種的苦惱。而這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這些東西,有這些因緣的時候,我們就生活得安樂了一點,而這些因緣從哪里來呢?「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若沒有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就沒有樂,那么這些安樂的資具從哪里來呢?「知受用具從施出」,這個佛陀大智慧,知道這個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這些東西「從施出」,從布施來的,「故佛先說布施論」,所以佛先說布施波羅蜜,讓你對于其他的眾生生活困難,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你要布施給他,令他生活安樂,你將來的生活就安樂了,「故佛先說布施論」。這個布施是因為我們要生活安樂,要布施,這個《入中論》上說出這么個理由來。

  這個也是在六種波羅蜜多里邊,布施比較容易做,所以先說布施。這個常常做布施,而后就有可能發(fā)心持戒,就能發(fā)心持戒了。這個當(dāng)然最初能夠相信佛法,多數(shù)是從善惡果報上生信心,感覺到這樣的說法是合道理,做善有善報,做惡有惡報,那么我做善不要做惡,我行的布施將來會得到大富,這樣子我就可以做功德,布施。持戒呢,進(jìn)一步持戒,持戒也就是比布施是難一點,布施是偶然的我也可以做一做,不是長時期,那么當(dāng)然也是隨人的意了。這個持戒是個長時期的事情,不應(yīng)該做的事情不要做,就感覺到不自由,這就難一點?墒侨袈犝f持戒能得尊貴身,得人間天上尊貴的身相,喔,這也是很好,那么就會發(fā)心持戒。布施、持戒,常常持戒呢,也就可能會忍辱。智慧增長了,就不和人家計較什么事情,就能夠忍辱;有什么毀辱的事情,心里面不介意,不介意這件事。我又想起來韓信這個人,我看這個韓信的傳,他以前是常忍辱的,受胯下之辱怎么怎么地,他就一直地向前進(jìn),當(dāng)他最后不忍辱的時候他就垮臺了,看韓信的傳我看就是這樣子。那么佛教徒,佛先告訴我們了,我們社會上的事情,若讀書呢孔孟之道也提到這些事情,也可能會學(xué)習(xí)。我們多讀古人書,多讀好書,也能接觸到這樣的智慧的語言,人不要同人家斗爭,要忍辱?墒鞘篱g上的書說這種語言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你不時時能見到的,唯獨佛法里面時時能看到,能開示我們要忍辱。憑我,受你的毀辱?我怕你嗎?很容易地就會生出這個分別心,很容易的。但是你若學(xué)習(xí)佛法,就不是,我受你的毀辱,多謝你考驗考驗我,不是很好嗎?所以學(xué)習(xí)忍辱是應(yīng)該。布施、持戒、忍辱,能夠忍辱這是要有智慧的,然后能夠精進(jìn),也就能夠精進(jìn)了。精進(jìn)還不是容易的事情,然后修禪定了,然后能修智慧。這個說布施,先修布施呢,能夠把自己的可愛的財富能布施,這一定是一個能耐得住淡泊的人才能夠這樣做。耐得住淡泊的人呢,對于錢能夠容易舍。那么耐得住淡泊的人也容易持戒,也能夠持戒。所以布施、持戒,逐漸地能夠忍辱,乃至到智慧,所以「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后波羅蜜多故」。

  這個若是佛法是常提到一件事,要正憶念,就是如理作意,用智慧去觀察思惟,這叫如理作意。這個如理作意,我們從佛法的理論上看,人的生命是快樂的或者是痛苦的,完全是你自己的創(chuàng)造的。我們?nèi)粝胍覀兊纳硐胍稽c,更殊勝一點,一定要多做功德。我們?nèi)羰亲隽隋e誤的事情,將來你的生命就是苦惱。你若是從這一方面去思惟觀察,就是應(yīng)該積極地做功德,積集地作功德,這樣子我們將來前面是光明的、是幸福的,佛法的理論是自作自受,就是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命的。所以這個從容易做的功德開始,逐漸地逐漸地增長智慧,逐漸地就會做布施、持戒、忍辱,乃至精進(jìn)、禪定、智慧。說我做不來,我知道做好,但是做不來,是的,是不容易做,不容易做呢,但是逐漸地增長自己的能力,逐漸地增長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的事情也就做到了。其中有一個最明顯的就是智慧和禪定這兩樣事,你智慧增長了,以前認(rèn)為做不到的事情,現(xiàn)在能做。若多靜坐的人調(diào)伏這個狂亂的心的時候,你多少有一點進(jìn)步的時候,你以前認(rèn)為做不到的事情,你現(xiàn)在認(rèn)為能做到,就能。所以這個定和智慧是改造自己的一個最重要的條件,要增長智慧。增長智慧,我現(xiàn)在又說這個分別心的話,尤其是我們出家人,好象把在家居士放在外邊了。常常的讀佛經(jīng),讀佛書,常常的讀佛菩薩、阿羅漢的這個著作,你就容易增長智慧,智慧容易增長。容易增長就容易改變自己,改造自己。說我出了家了的時候,我不愿意讀書,我不愿意讀經(jīng),你不愿意讀經(jīng)你的智慧不增長,你的智慧沒有辦法增長的。智慧不增長,你功德也不增長,你不能改造自己,不能改造自己就是不能進(jìn)步,這是很可惜的事情。其實也應(yīng)該這樣說,所有的佛教徒都一樣,只要常常讀佛經(jīng),你常常閱讀佛經(jīng),常常思惟,你的智慧就增長。智慧增長了,你自己就會常常的糾正自己,你的無上菩提的大道就開始進(jìn)步了。所以「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后波羅蜜多故」,這是一個解釋。

  其次呢,在這個《大莊嚴(yán)經(jīng)論》說到,「后后波羅蜜多能清凈前前波羅蜜多」。譬如說是這個我能夠持戒,我能持戒呢,你若修布施波羅蜜多的時候,這個戒的力量使令你的布施波羅蜜多得清凈。我以前也說過,譬如說這個人他也能布施,做種種的利益人的事情,但是不持戒,不持戒結(jié)果會怎么樣情形呢?當(dāng)然不是決定,有可能會變成什么情形呢?你布施是得大富,結(jié)果是什么呢?到畜生世界去得大富,畜生世界去得大富貴。譬如說是做一個大象,國王非常愛護(hù)這個象,給它對人的待遇還好,這個大象能享受很大的福報。或者現(xiàn)在這個有錢人的狗,享受的也和人差不多,能勝過貧苦人的境界,這就是這么回事。若是你能夠持戒呢,你又能修布施,那就是來做人或者到天上去享福,那不是好過畜生太多了,所以持戒能使令布施波羅蜜多得清凈,高尚一點,這個持戒。你若能夠忍辱呢,又能使令持戒得清凈,說我發(fā)心持戒非常的值得贊嘆、值得尊重的事情,但是你若不忍辱,你的戒還不容易清凈,還是不容易清凈的。所以要忍辱,所以忍辱要比持戒還難。那么又能精進(jìn),又能禪定,又能般若,那就成了圣人了。所以后后能清凈前前,也就是后后能生前前波羅蜜多,那么前前生后后波羅蜜多,后后能清凈前前波羅蜜多,所以如是次第,這六波羅蜜的次第是這樣子。

  丁、訓(xùn)詞

  「復(fù)次,此諸波羅蜜多訓(xùn)釋名言,云何可見?」

  這是第四,甲乙丙丁這個丁,「訓(xùn)詞」,這個波羅蜜多的名字的解釋!笍(fù)次,此諸波羅蜜多訓(xùn)釋名言,云何可見」,他這個有總名、有別名,「波羅蜜多」是總名,這六個都可以名之為「波羅蜜多」,這是總名?墒敲恳粋「波羅蜜多」有他的別名,這個叫做布施,那個叫做持戒,乃至智慧。所以「訓(xùn)釋名言」有總名、有別名的不同,你講一講我聽聽,是這樣意思。

  「于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

  這是先解釋這個總名,這個菩薩所修的波羅蜜多在一切世間的生死凡夫里邊,乃至到聲聞緣覺的圣人,他們也都能夠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的這些善法,在這么多的人的善法里邊,菩薩的六波羅蜜多是「最為殊勝」,是最第一的,超過了他們的善法!改艿奖税丁,能由此岸到彼岸那邊去,是最殊勝的。這個世間人修行的這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頂多在人天里面享受一點福報,就只此而已。若是阿羅漢和獨覺,辟支佛這些圣人是能到涅槃的彼岸的,他修行這個六波羅蜜能有這樣的殊勝的境界的,「能到彼岸」。但是不能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彼岸,因為他沒有那樣的愿,唯有菩薩能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究竟處,「是故通稱波羅蜜多」。若這樣說呢,阿羅漢還沒有到這里,就不能名之為波羅蜜多了。這是解釋這個總名,這樣說這個「波羅蜜多」翻到中國話是到彼岸,而是最殊勝的意思,最殊勝的名之為「波羅蜜多」。

  「又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

  這底下解釋每一個波羅蜜多的別名!赣帜芷屏褢a吝」,這是解釋這個布施波羅蜜的布施這個名字,這個布施波羅蜜多他有什么好處呢?「又能破裂慳吝」,這個「慳吝」是我們心里上的煩惱,你能布施就能夠破除去內(nèi)心里面這個「慳吝」的煩惱,不肯幫助別人解決困難,不肯拿出力量幫助別人解決困難,那就叫做「慳吝」。你用這個布施就能破除這個煩惱,破除內(nèi)心這個「慳吝」的煩惱。這個「慳吝」有什么不好呢?「貧窮」,是「貧窮」的一個因,「貧窮」是「慳吝」的果。那么你若能布施呢,就破除去「慳吝」的因和「貧窮」的果了,能有這種作用。

  「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能引得廣大財位」,你能布施了,不但能破除去慳吝、貧窮,將來你還能得到廣大的財富,地位也高尚了,能夠有這種好處!父5沦Y糧」,你若在佛法里面,你有佛法的氣氛,你在佛法里面做功德,或者你在做功德的時候有佛法的氣氛,回向無上菩提了,那么你這個廣大財位,得到廣大財位的時候,你這個大福德還有能力引導(dǎo)你向于圣道,所以叫做「資糧」。如果你沒有佛法的氣氛,說我在社會上做了很多功德,不能做資糧,你是做功德了,很多人得到你的好處,你將來也可能得到很大很多的福德,但是就被那個福德迷住了,顛倒迷惑,繼續(xù)地放逸而不能向于圣道,沒有這個能力。你若是有佛法的氣氛,同樣的做功德,而那個功德令你有智慧而不迷惑不顛倒,還能有時間學(xué)習(xí)佛法。雖然是大富人,同樣是大富翁,但是他能拿出時間來學(xué)習(xí)佛法,他說我有時間。你如果只是在社會上做功德,你沒有佛法的熏習(xí)的時候,等到果報來的時候,沒有時間學(xué)習(xí)佛法。說是你有好朋友引導(dǎo)你來信佛,你來參加打禪七,我沒有時間;參加念佛,我沒有時間,他就是不是資糧,不是佛法的資糧。你若是能夠發(fā)無上菩提心了,或者發(fā)出離心都好,他能「破裂慳吝、貧窮」,「能引得廣大財位」,還能做圣道的「資糧」,「故名為施」,所以叫做布施。

  我心里頭有的時候也在想,有些人文章寫的很好,那就是智慧,特別地有什么事情他有智慧處理事情,能駕御天下的英雄豪杰,他能統(tǒng)治國家,有那種本事。這種人也是做了大功德的,但是就是沒有佛法的氣氛,沒有栽培善根,這是一個很遺憾的事情,很遺憾。所以我們世間上事情,我們用凡夫的眼睛看,哎呀!這個功德很大,很多很多人贊嘆。若佛菩薩來看呢,有的是可以贊嘆,有的人是苦惱,自己為自己制造苦惱,自己為自己制造苦惱,并不是可以樂觀的;你若用佛法的觀點去看世間上的事情,應(yīng)該是這樣說的。

  「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

  現(xiàn)在解釋這個戒波羅蜜多「戒」的這個名字。這個戒法,或者我們受三皈五戒,或者受十善戒,受菩薩戒,或者受這個比丘、比丘尼戒,沙彌、沙彌尼戒,這個戒有什么好處呢?「息滅惡戒、惡趣」。這個「惡戒」怎么講呢?就是在印度的外道,他們有惡戒,譬如說這個人他學(xué)習(xí)狗、學(xué)習(xí)雞、學(xué)習(xí)牛,向牛學(xué)習(xí),那么這等于就是一種惡戒。這樣的外道我們在《阿含經(jīng)》里面看見,他就有機(jī)會來見佛,就問佛,他說他向牛學(xué)習(xí)、向狗學(xué)習(xí)、向雞學(xué)習(xí),將來能得到什么好處呢?佛說:「不要說」,你越說不要說,他偏要又問。佛說:「你一定要問,我就告訴你。如果你這個戒持得清凈的話,你將來就是做牛,你將來就做狗,你將來就做雞。如果你若犯戒了,就是下地獄」佛就這么告訴他,就是有這種,佛這么說。我以前也說過,為什么那個人向牛學(xué)習(xí),向狗學(xué)習(xí),向雞學(xué)習(xí),為什么做這種愚癡的事情呢?這個經(jīng)論上有說出個原因來,就是這個外道,有的修了禪定有了神通了,有了神通的時候他一入定就看見這個牛死了,看見牛死了,哦!它生到天上去了,但是他不知道這個牛為什么能生天,他不知道,那個原因他不知道,他就看牛生天了他就疑惑:喔,牛的行為是生天的原因。于是乎他就向牛學(xué)習(xí),告訴他的徒弟,你們都去向牛學(xué),苦也要受,你受這個苦你將來可以生天。他看到一個雞死了,看狗死了,生到天上去了,「哦!是這樣子。這是你們所不知道的」,所以告訴他徒弟,你向狗學(xué)習(xí)、你向雞學(xué)習(xí),就是等于持雞戒、持狗戒,就是這樣子,F(xiàn)在我們學(xué)習(xí)佛法了,不可以這樣做這種愚蠢的事情,要「息滅惡戒」,要學(xué)習(xí)佛法的善戒,要這樣子,「息滅惡戒」,另外一種情形呢,就是世間上以殺盜淫妄做職業(yè)的人,以殺生做職業(yè)的、以偷盜做職業(yè)的,各種非法事業(yè)做職業(yè)的人,他就是得要那樣做,不那樣做也等于就是犯戒了,有這種事情,那也就是惡戒,F(xiàn)在佛說不可以這樣子做這些惡事,我們要學(xué)習(xí)佛法的善戒,要不殺生、不偷盜,乃至不飲酒,乃至種種的菩薩戒、比丘戒,息滅這些惡戒,那么這是最光明的事情,最高尚的一種行為。這個你若持佛法所制定的戒,就有這種好處,能「滅惡戒」。

  「惡趣」,「惡趣」是什么呢?是惡戒的果。你持惡戒,將來就到三惡道去。你若不持惡戒,能持佛法中的戒,就是滅了惡戒也滅了惡趣,就不受這種苦惱的果報!讣澳苋〉蒙迫ぁ,你若能夠受這么多佛法的戒,將來一定在人天里面,能到佛世界去都可以,能得到這樣的好處!讣澳苋〉玫瘸帧,這個「等持」就是定,就是三昧。三摩地翻個中國話,翻個「等持」。因為你若是能持戒,你不殺生、不偷盜,乃至不飲酒,不做這些非法的事情,你心安,你心很安。那么你有這個安的基礎(chǔ),你才去靜坐,攝心不亂,就容易成就,所以「及能取得等持」。若是你去殺生、去偷盜,你和人說了謊話的時候,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的時候,你心就不安,你心不安;蛘吣切⿶朗虑閬碚夷懵闊,你那能修禪定呢?是不能得「等持」。所以戒能增上定,這個原因就在這里!讣澳苋〉蒙迫ぁ⒌瘸,故名為戒」。

  這個「息滅惡戒、惡趣」是滅惡,「能取得善趣、等持」是生善;這個善法他能滅惡,而同時還能得到一些可愛的果報。這個施波羅蜜也是,戒也是這樣子。

  「又能滅盡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

  這底下解釋第三個「滅盡忿怒」這個忍波羅蜜,這個「滅盡忿怒」。這個忍波羅蜜就是人所不容易修的,不容易修這個忍,你叫我持戒還可以,叫我布施也可以,叫我忍是很難的。但是這個忍有什么好處呢?也有好處,能「滅盡忿怒」,使令你的心平靜,不煩惱,沒有這個「忿怒」的煩惱。還有第二個好處,沒有「怨仇」,沒有怨家。你忿怒了的時候,你就制造一個敵人,那就是一個有「怨仇」的一個人,有「怨仇」的人他要找你麻煩,要報仇的,F(xiàn)在滅盡了自家的「忿怒」,也滅除了一個「怨仇」,不結(jié)怨與人,你不是很好嗎?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及能善住自他安隱」,這是得到的好處,這個得什么好處?能善住自身的安隱;你心里不忿怒,那么自己很安閑、很自在,你不要動瞋心。有這個引起瞋心的這個因緣出現(xiàn)的時候,你不瞋,不忿怒,自己控制自己,不忿怒,那么你心里面很安隱、很自在、很快樂。你可以看一看忿怒的那個人,你自己沒有忿怒的時候,看見別人忿怒的時候,你注意那個忿怒的相貌,你就知道忿怒的時候是苦惱,不忿怒不就是很自在嗎?所以應(yīng)該不要忿怒。那么有了問題,有問題你不忿怒,心里面平靜地來解決這個問題,不要用忿怒來解決問題,不要。

  我以前也說過這件事,我現(xiàn)在還想重說,有人要跟我出家,要什么條件跟我出家?我說你不要忿怒你就可以出家,你不用瞋心來講話,你就可以出家。我當(dāng)時說完了,我還感覺到我這個條件是很好,但是后來一想,這個條件太高了,太高,不容易,不忿怒不容易。但是佛是大智慧人,這無著菩薩也是大智慧人,才說出這種智慧的語言,告訴你不忿怒的好處。不忿怒有什么好處呢?你自己不忿怒,你就沒有怨仇,沒有仇恨的人,沒有仇恨的人你不是很好嗎?

  第二個好處呢,你自己心安隱,自己很自在,這是第二個好處。第三個好處,還令他人也安隱。因為你不忿怒,對方受到你的感動,他也不忿怒,大家都很平安、很自在,就是很快樂,這不是很好嗎?這個經(jīng)上也說,由忍波羅蜜得三十二相的,佛的三十二相是由忍波羅蜜成就的,所以這個忍是成佛的相好的一個因緣,一種因緣,所以應(yīng)該忍。

  我剛才說過,有問題的時候,你內(nèi)心里面平靜地去處理問題,不需要用忿怒來處理問題。這樣子,你心里面平靜去處理問題,好過忿怒心去處理問題。你心一沖動,有時候失掉理智,事情就做錯了;若是心理平靜呢,犯錯誤的可能性就少,當(dāng)然這是要智慧的。你心里面平靜,智慧也容易發(fā)出來,所以應(yīng)該不要忿怒,應(yīng)該學(xué)習(xí)忍,安忍,于苦無動。不如意的事情出現(xiàn)的時候,心里面不要動。所以從智慧上的觀察,忍有這樣的好處,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忍,學(xué)習(xí)這個忍。就是自己常常的靜坐的時候,常給自己的一個消息,我要學(xué)習(xí)忍。我們?nèi)舨混o坐,心里散亂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給自己要求自己學(xué)習(xí)忍,也可以,但是你靜坐的時候要求自己學(xué)習(xí)忍,和散亂心的時候自己要求自己不同,不一樣。什么不一樣?印象深刻一點,你靜坐的時候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時候,這個修習(xí)忍波羅蜜的因緣出現(xiàn)的時候,你立刻就想起來我要修忍,那個記憶力強(qiáng)一點,敏感一點,強(qiáng)一點,你這時候就自己看自己,別人在毀辱你的時候,你心里面不動,也是很快樂的,還是很快樂的,的確是快樂的事情,不動,心不要動。那么這時候你先知道修忍的功德、不忍的過失,我是愿意那個過失呢?我愿意那個功德呢?當(dāng)然應(yīng)該遠(yuǎn)離過失,去爭取功德,自然是應(yīng)該這樣,那么就學(xué)習(xí)這個忍波羅蜜,自己要求自己這樣做。

  「又能遠(yuǎn)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jìn);」

  這是第四個波羅蜜多,就是精進(jìn)波羅蜜多。「又能遠(yuǎn)離所有懈怠」,這個精進(jìn)有什么好處呢?能夠「遠(yuǎn)離所有懈怠」,就是應(yīng)該這個時候去做功德,但是心里面提不起勁兒,不肯去做,但是若有放逸的事情來了,你的精神就來了,他就肯去做,所以這個懈怠和放逸多數(shù)是連在一起的,懈怠、放逸。你若有精進(jìn)波羅蜜多呢,這還是要有智慧,智慧思推自己我若不做功德,我將來的生命是苦惱的,自己勉強(qiáng)自己不要懈怠,去做功德。我這個時候要靜坐,我這個時候要讀經(jīng),我這個時候要拜佛,我這個時候去做利益人的事情去,不懈怠。那么不懈怠呢,也就不會做這些「惡不善法」,「不善」就是惡,做這些傷害他人的事情也不要做。這個「懈怠、惡不善法」,「惡不善法」有兩種:一種是沒生起的時候,要生起還沒生起,把他停下來,這是一種。第二種呢,已經(jīng)生起的惡不善法要消滅他,要息滅已經(jīng)生起的惡不善法,要把他停下來。沒生起的不要生起,已經(jīng)生起的要停下來,要改善自己,要這樣子。

  「及能出生無量善法」,由于精進(jìn)的關(guān)系,他就能夠發(fā)動種種的功德,或者別人發(fā)動種種功德的因緣,讓我去合作,我馬上去同你合作做種種功德,或者自己發(fā)動一些善法的因緣做種種功德,所以「及能出生無量善法」。「無量善法」也分這兩類:一個是沒生起的應(yīng)該生起,已經(jīng)生起的「令其增長」,使令他增長,增長廣大。那么就像人發(fā)財?shù)臅r候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那么就是你的善法功德也是越多越好,所以就是「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jìn)」,這就是三十七道品里邊那個四正勤的意思,那么這個四正勤就是精進(jìn)波羅蜜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