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筆錄 第九章、彼果智

  第九章、彼果智2

  第一節(jié)、出體性

  「如是已說彼果斷殊勝,彼果智殊勝云何可見?」

  這是第九章「彼果智」,這一章第一節(jié)是「出體性」,出這個「彼果智」的體性!溉缡且颜f彼果斷殊勝」,像前面這一段文就是已經(jīng)宣說了彼果斷的殊勝,不是小乘涅槃所能及。那么「彼果智殊勝云何可見」?

  我們剛才說過這個轉(zhuǎn)依這個依這個字,就是現(xiàn)前的一念分別心,他是一切法的依止處,他就是依。在這個依上面,從在佛法上的聞熏習(xí)如理作意,逐漸地進(jìn)步,就棄舍了一切的雜染,到成佛的時候棄舍了一切的雜染,煩惱障、所知障都清除了,那么心清凈了,這叫做「彼果斷」。但是成就「彼果斷」的時候,一定是成就了無分別智,成就了無分別智的,不然的話你不能清除煩惱障、所知障的。這個「彼果智」,這個無分別智就是無上菩提,就是無上菩提。這樣說呢,這個在識上說,轉(zhuǎn)依這個依就是識,在識上說棄舍了一切雜染的種子叫作「彼果斷」,成就了無分別智就是「彼果智」。而這個彼果智呢,它一方面能斷除去雜染種子,一方面與所證悟的真如理相應(yīng),那么就是無上菩提了!這樣說呢還是三法:一個是這個識,識最后就叫無垢識,無垢識;一個無垢識,一個無分別智,一個是真如,三法融合為一,這就叫作法身,就是佛的自性身,或者說是法身,就是這個,那么總起來說就是法身。斷除一切煩惱,那么就叫作斷德;成就了無量的光明的智慧,叫作智德;蛘哒f無量的智德就是般若德,斷除一切煩惱是解脫德,總合起來嘛,在真如理上,真如理上有智慧,沒有一切煩惱,那就叫作法身德。就是三德圓滿,名之為佛。在三德圓滿上說呢,一個彼果斷,一個彼果智,是這樣說。這是問,提出來問題:「如是已說彼果斷殊勝,彼果智殊勝云何可見?」這是提出個問。

  「謂由三種佛身,應(yīng)知彼果智殊勝: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變化身。」

  什么叫作彼果智?就是「三種佛身」就是彼果智,「三種佛身」就是彼果智。在這上看呢,在《攝大乘論》上的這個理論上看,這個一切法的真如理,圓成實性是無為的功德,不是你創(chuàng)造的,不是,他是無為性,無為的一種理性,你是佛也好,你是眾生也好,都是平等的。但是無分別智是來自你自己創(chuàng)造的,是有為的功德,是你自己努力創(chuàng)造的,是這樣意思。那么逐漸地修行成就了無分別智呢,也就是逐漸地斷除了煩惱的種子,那么就是如如智如如理,是名為佛。這里邊說是這個「三種佛身」,第一個當(dāng)然就是,這上面說一個自性身,一個受用身,一個變化身。這個自性身剛才說,就是無為的理性,你修行不修行都是成就的,但是你若沒有無分別智的時候,這個自性身也不顯現(xiàn),所以還是智,這個無分別智,這個般若智是太重要了。有了般若智,就是才有自性身;有了般若智,你才能夠有受用身和變化身的。這三種佛身,用以統(tǒng)名之為「彼果智殊勝」,是這樣意思。這以上是標(biāo)出來,底下才解釋。

  「此中自性身者,謂諸如來法身,一切法自在轉(zhuǎn)所依止故!

  先解釋這個「自性身」。這個「自性」這句話呢,就是他不是由因緣有的,不是由因緣有的,他本身就是有的,本來就是有的。這個「身」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呢?是依止義,為一切法的依止處,叫作「身」,譬如說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呢,這也可以當(dāng)依止講,就是我們一切的作為、我們所有的活動都要以身體為依止,如果沒有這個身體,你能作什么?什么都作不出來,所以身體是個依止處,這么講。這個自性身就是以真如理為自性,他是一切功德法的依止處,是這樣意思。我們凡夫也有這個自性,但是惑業(yè)苦依止在那里?就是無量無邊的煩惱、無量無邊的業(yè)障、無量無邊的苦惱都在那個自性那里,就是這么一個苦惱境界。

  現(xiàn)在是成佛了,這個自性身是什么呢?「謂諸如來法身,一切法自在轉(zhuǎn)所依止故」。為什么這個自性身又名之為法身呢?「一切法自在轉(zhuǎn)所依止故」,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法,大功德法的依止處,依止在自性這里,所以叫作法身。無量的功德法所組成的身體,所以叫作法身,是一切法的依止處。一切法的依止,依止在那里?依止在這個自性這里,所以叫一切法依止故!敢磺蟹ㄗ栽谵D(zhuǎn)所依止故」,就是在一切法上,他會發(fā)出來大自在的活動,無障礙的活動,也是依此自性為依止的。不過這里邊有一個意思呢,就是要有這個無分別智,要有無分別智的時候,才能「一切法自在轉(zhuǎn)所依止故」。如果沒有修成無分別智的時候,這個自性不能發(fā)出來自在轉(zhuǎn)的作用,不能這樣子。

  這個天臺宗就是很強調(diào)這個都是本來俱有的,他常是這樣講。但是《攝大乘論》不是這么說,《攝大乘論》是重視你……,一切都是……,除了自性,法性的真如以外,都是自己修成的,不強調(diào)是本俱的,這樣講。這個「一切法自在轉(zhuǎn)所依止故」這有兩個意思,一切法依止在自性這里,所以叫作法身,所以叫作自性身。他能發(fā)出來自在轉(zhuǎn)的作用,也是以自性為依止,那么這個地方包括無分別智在里邊的,不然的話不能有自在轉(zhuǎn)的作用,這是解釋這個法身。這樣說這個法身呢,也包括了我們平常所說這個報身。這個「報」這個字就是果報,無量劫來的修因,現(xiàn)在得到果報了,就是微塵相海身,無量無邊無漏的果報,那個身體叫作報身。現(xiàn)在這個若說無分別智呢,也就包括了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一切法都是依止在自性這里,其中主要的一法就是無分別智,是這樣意思。如果只說一切法真如為身,這個就不包括這個圓滿報身,那個報身不在內(nèi)的,只是一個清凈法身而已。所以現(xiàn)在這里的意思,「一切法自在轉(zhuǎn)所依止」有圓滿報身的意思在內(nèi)了,是這個意思。

  「受用身者,謂依法身,種種諸佛眾會所顯清凈佛土,大乘法樂為所受故!

  前面說這個法身,「一切法自在轉(zhuǎn)」這里面就包括受用身和變化身在內(nèi)的,這個受用身和變化身就是這個法身的一種作用。前邊說是「一切法自在轉(zhuǎn)所依止」的法身,這是成佛了以后他自己的一種清凈的境界,他自己的功德的境界。下面受用身和變化身是他的大慈悲心廣度眾生的境界,這就是利他的功德。前面說這個法身是自利的功德果,后面受用身和變化身是佛的大悲心普度眾生的作用,是這樣的不同。

  「受用身者,謂依法身,種種諸佛眾會所顯」,這個「受用身」在《成唯識論》上有自受用、有他受用。那個自受用就是在前面這個自性身這里了,他自己的境界。這里說這個受用身呢,是他受用了,是他受用境界!钢^依法身」,這個受用身怎么來的呢?「謂依法身」,就是以前面那個法身為他的依止,依止法身而生起這個受用身的,受用身是由法身生起的,是這樣意思,所以叫作「依法身」,以法身為所依而現(xiàn)出來的這個受用身。

  「種種諸佛眾會所顯」,這個諸佛的眾會,就是無量無邊的佛,每一位佛都有種種的大法會,而這里說的這個法會是法身菩薩的境界,聽佛說法的人是法身的菩薩,不是我們這個肉身的境界,那么就是斷了無明煩惱的入大地的大菩薩,這些菩薩他所見的佛就是受用身。這個受用身的佛就是度化這個法身菩薩所現(xiàn)出來的境界,就是法身佛為了度化法身菩薩所現(xiàn)出來那個身相就叫作受用身!阜N種諸佛眾會所顯」,這個「種種諸佛眾會所顯」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每一位佛都有各式各樣的法會來教導(dǎo)一切法身菩薩的,這是一種。第二種是很多很多的集會在一起度化眾生的,也有這種情形。像《法華經(jīng)》的〈見寶塔品〉那就是有很多很多的佛來集會,還有《諸法集要經(jīng)》上也提到很多的佛集會在一起,那也叫作「諸佛眾會」,也是這樣情形。還有第三種情形呢,就是這個法身菩薩,譬如說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到第十地,他本身的功德也逐漸地增長,他所見到的佛也就不一樣。初地的菩薩所見到的佛,二地的菩薩所見到的佛都不一樣的,乃至到第十地也是不一樣,所以「種種諸佛眾會所顯」,那就顯示出來的那是受用身佛,是這樣意思。

  「清凈佛土,大乘法樂為所受故」,這解釋這個受用身這個名字,怎么叫作受用呢?就是這個法身佛為了度化法身菩薩,他會有幾樣事:一個是現(xiàn)身,就是現(xiàn)出受用身的身相,一個是還現(xiàn)出來清凈的佛土,又能夠說種種的微妙的佛法,這些事情。那么這些菩薩就是見到這么樣的佛,聽佛說法,有種種的法樂,所以叫作受。又,在那個清凈佛土里邊,也有種種的受用,受樂,像阿彌陀佛國那種微妙的境界,有這么多的大法樂的享受,所以叫作受用。就是發(fā)出來廣大的作用,使令這些大菩薩,這些法身菩薩能受到法樂,這樣意思。這樣說呢,這個受用身就是法身菩薩所見到的佛,名之為受用身。 「變化身者,亦依法身,從睹史多天宮現(xiàn)沒、受生、受欲、逾城出家、往外道所修諸苦行、證大菩提、轉(zhuǎn)大*輪、入大涅槃故。」

  這是八相成道的佛。這個變化身的佛是怎么一回事呢?也是「亦依法身」,也是以法身為依止而現(xiàn)出來的佛相,現(xiàn)出來的佛身,那么這個佛身是有種種的變化的。這個主要是說就是在三乘的圣人,沒得法身的時候,沒得法身。你就是菩薩也好,你還沒得法身的時候,你所見到的佛就是變化身佛。這個二乘的圣人他得阿羅漢了,他還是見到這個變化身的佛。不過這個在《法華經(jīng)》的〈信解品〉上講到的境界呢,就是阿羅漢有的時候也會看見到受用身的佛,有的時候也會看見。就是這樣說呢,這個肉身的得忍的菩薩有的時候也應(yīng)該能看見。就是這個阿羅漢有的時候他有一點歡喜大乘佛法,有一點回小向大的意思的時候,就會看見這個受用身的佛。等到又退大取小了呢,唉呀!我這個大乘佛法教化眾生太難,我還是入無余涅槃吧!他這個心情一現(xiàn)呢,所看見的佛就是老比丘,有這種情形。那這可以看出來,這個菩薩也是,這個菩薩要到這個從《華嚴(yán)經(jīng).十地品》上看,到八地菩薩他想要入涅槃,想要入涅槃,由諸佛的勸請,他才從這個深定里面出來,出來才能夠發(fā)心廣度眾生,這可見第八地的時候會有這種事情。當(dāng)然第七地以前也有這種事情,就是有的時候精進(jìn)勇猛地度化眾生,有的時候休息休息也好,也有這種事情。所以這樣情形呢,這個肉身菩薩也有一點類似阿羅漢那種情形,所以到法身決定就是見到的佛就是受用身。所以大概的說法呢,沒得法身以前所見的佛都是變化身佛,大概這么說。譬如說我們凡夫所看見的佛也是老比丘相,這個比丘相這樣子,也就是八相成道的佛。

  這位變化身的佛,「亦依法身,從睹史多天」,就是四王天、忉利天、焰摩天、睹史多天,欲界的第四天,在那里。在那里,在那個天宮,先在那個天宮住了一生!脯F(xiàn)沒」,沒就是舍掉了天的壽命,這也是,佛是沒有死亡這件事,這是示現(xiàn)的。從睹史多天舍掉了壽命,「受生」,就是來到人間,也要有父親、母親,投胎了,投胎還有入胎、住胎、出胎這些事情!甘苡,就是享受五欲。這個經(jīng)上有說釋迦佛是十九歲結(jié)婚,二十九歲出家,他有十年的欲樂,經(jīng)上有這么說!港u城」,到二十九歲這一年,他就騎著馬,從城越過去了,就「出家」了!竿獾浪拗T苦行」,到外道那里修諸苦行。這個《大智度論》上解釋這個道理,為什么要修苦行呢?因為你若不修苦行,你說你成佛了,外道說你不明白道理,你沒有修苦行,你沒有能見到真理,外道會這么說。現(xiàn)在釋迦佛作菩薩,在家出家以后,修了六年苦行,比外道修的還更苦,結(jié)果是苦行不能得道又放棄了,放棄了以后吃了兩個女孩子供養(yǎng)的乳糜,這個體力恢復(fù)過來了,修苦行的時候身體衰弱了。那么身體恢復(fù)過來以后,在菩提樹下入定,思惟緣起,「證大菩提」,就是得無上菩提了。得無上菩提以后轉(zhuǎn)大*輪,然后「入大涅槃」。

  這一共是八相,「從睹史多天宮現(xiàn)沒」這是第一相,「受生」是一相,「受欲」一相,「逾城出家」一相,「往外道所修諸苦行」「證大菩提」一相,「轉(zhuǎn)大*輪」一相,「入大涅槃」,一共是八相。有的地方說有這個降魔,有降魔這件事,這里沒有提這個事情。

  那么這個變化身有這么多的變化,有這么多的變化,這實在都是為度化我們生死凡夫所示現(xiàn),要這樣子眾生才有信心,那個受用身那是沒有這件事,沒有這種變化的,那是因為他度化的法身菩薩,他在人間修行已經(jīng)證悟真如理了,他相信,他見到受用身佛,他相信這件事。

  第二節(jié)、十門分別2

  第一項、頌標(biāo)

  「此中說一嗢陀楠頌:相、證得、自在、依止、及攝持、差別、德、甚深、念、業(yè):明諸佛!

  前面是「出體性」,出這個彼果智殊勝的體性,就是佛的三身。佛的三身在這里看呢,這個自性身就是佛的根本無分別智,受用身、變化身是佛的后得智,就是妙觀察智,為這兩類眾生轉(zhuǎn)大*輪,所以加起來就是根本智、后得智兩種智慧。分開來說呢,就是三身,這是「出體性」。這底下第二節(jié)是「十門分別」,分成十部分來解釋這個彼果智,也就是解釋這個法身。第一項是「頌標(biāo)」用這個頌標(biāo)出來這個十門分別的十門:第一個是「相」,第二個是「證得」,第三個是「自在」,「依止、及攝持、差別」,「德」是一個,「甚深」是一個,「念」是一個,「業(yè)」,一共是十個。

  第二項、廣釋10

  甲、相5

  一、轉(zhuǎn)依相

  「諸佛法身以何為相?」

  這個第一科就是說這個「相」。這個「諸佛法身」以什么為他的體相呢?他的相貌呢?

  「應(yīng)知法身略有五相:一、轉(zhuǎn)依為相,」

  簡略說呢,他有五個相貌,五個體相,第一就是「轉(zhuǎn)依為相」,怎么叫作轉(zhuǎn)依呢?

  「謂轉(zhuǎn)滅一切障雜染分依他起性故。」

  這個我們剛才講過這個依,就是從我們現(xiàn)前的這一念分別,心里面修這個止觀,當(dāng)然還有六波羅蜜種種功德,逐漸地、展轉(zhuǎn)地滅除去一切障,一切煩惱障、一切所知障這個雜染分的依他起性。雜染分的依他起性就是由內(nèi)心的執(zhí)著熏習(xí)成的煩惱的種子,這煩惱的種子要滅除他。再呢,就是煩惱種子的現(xiàn)行,現(xiàn)行就是我們現(xiàn)前的一念分別心的執(zhí)著,那么就是遍計所對了。遍計所執(zhí),所遍計的也是依他起,能遍計的也是依他起,能遍計在所遍計上活動的時候這叫遍計所執(zhí)。遍計所執(zhí)就是我們現(xiàn)前的一念分別心,無論遇見什么事情都執(zhí)著,而不能夠不執(zhí)著。我們相信了佛法,就是去學(xué)習(xí)佛法要改變這個執(zhí)著的時候,初開始還很難的,很困難,很不容易。怎么是我的執(zhí)著呢?那個高山在那里是有的嘛!怎么能說沒有呢?就是這樣執(zhí)著,總感覺到困難,F(xiàn)在要把這個困難要通過去,滅除一切障的雜染分的依他起,這也就包括遍計執(zhí)的。

  「轉(zhuǎn)得解脫一切障于法自在轉(zhuǎn)現(xiàn)前清凈分依他起性故。」

  「轉(zhuǎn)得」,這個轉(zhuǎn)這個字兩用:一個是轉(zhuǎn)滅,一個是轉(zhuǎn)得。這個得到什么了呢?「解脫一切障」,前面是「滅一切障雜」,滅除了以后心里面解脫了,解脫了是什么樣子呢?「于法自在轉(zhuǎn)」,在一切法上心情自在。我們沒有滅除執(zhí)著的時候心里不自在,這個所恨的境界有變化的時候,你心也會變動;所愛的境界有變化的時候心他在變動,心里面動,你不能自在。這個自在就是你心里面不受影響,也是自在的意思,F(xiàn)在是解脫了一切障的時候,你內(nèi)心里面于一切法,不管一切法怎么樣呢,他心里面都是自在的。這個在《阿含經(jīng)》上說到一段,有一天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到聚落去托缽,遇見了一個婆羅門對佛就說:唉呀!我這個我很歡喜我這條牛,我這條牛給我怎么怎么的,好用,怎么怎么的。佛說:你若是歡喜你這條牛,你愛你這條牛,你就會憂你這條牛,你就會憂,你若不愛就不憂了,因為你愛你就有憂,佛說這么一句話。所以這個地方呢,這表示就是不自在,你若憂,你愛就是不自在,F(xiàn)在這上面說呢,你解脫一切障的時候,「于法自在轉(zhuǎn)」。

  我以前也說過,若是我們對于佛法沒有信心的時候,我們?nèi)袈犅劮鸱ㄟ@句話的時候會怎么想?就是感覺到佛法是不講人情的,人的情是要愛要恨,這是人情。這個人不愛也不恨了,這個人是什么人?那么這可是呢,這個阿羅漢這個圣人,阿羅漢就是也有大悲心,阿羅漢也有慈悲心,但是他就是完全不講人情,完全不講人情。你要用他點關(guān)系呢,你求他事情他也能幫忙,也不是不幫忙,他也可能像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還有烏陀夷尊者。在這個《阿毗達(dá)磨論》上看,烏陀夷尊者是教化第一;這么多的阿羅漢里面,教化眾生他是最第一,很多人,他教化了很多人信佛,舍利弗尊者好象都沒有他多,那上面。但是他若入無余涅槃以后就不管了,眾生的苦惱事情他不管了。這個只有菩薩是大慈大悲,但是這就是用慈悲這個字,而不是一般人用的愛這個字,不用這個字,用慈悲。如果若是沒有,不用慈悲這個字,沒有慈悲這件事,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就是完全不講人情,這件事人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接受這件事?

  「于法自在轉(zhuǎn)現(xiàn)前」,這種大自在的境界現(xiàn)前,沒有煩惱的系縛了,這個大自在的心情現(xiàn)前了。「清凈分依他起性」,這個「清凈分依他起性」呢,一個就是清凈法界,圓成實性,一切法寂滅相的這個圓成實性。第二,得到清凈的依他起,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無量無邊的道力、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三摩地、無量無邊的智慧,三明、六通、八解脫、十力、四無所畏,這么多的功德都現(xiàn)前了。那么這個法身是什么相貌呢?就是遠(yuǎn)離了,棄舍了無量無邊的雜染,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yán),是名為法身,這就叫作轉(zhuǎn)依。轉(zhuǎn)依,就是棄舍一切煩惱,成就了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叫做轉(zhuǎn)依。這個「轉(zhuǎn)依為相」這個地方說,實在這是總說的,這地方是總說。

  二、白法所成相

  「二、白法所成為相,」

  這底下就是別說的。這個「白法」,就是無漏的功德,沒有雜染,無漏的功德所成就的,這是法身的相貌。

  「謂六波羅蜜多圓滿得十自在故!

  這個「白法所成為相」是什么呢?就是他在成佛之前所修的六波羅蜜多修圓滿了,圓滿了到成佛的時候得法身的時候有十種大自在,十種自在的力量,什么呢?

  「此中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由施波羅蜜多圓滿故!

  「此中壽自在」,這個「壽」就是壽命,他來到世間的時候他想要住多久就住多久,想要住一百年就是一百年,他想要住一千年一萬年就可以住一千年一萬年,這個壽命自己決定,是自在的。不像我們凡夫還想要活下去,活不下去要死,這是不自在,你想要長也不行,當(dāng)然也不可能想短嘛,這個壽命不自在。但是這個佛不是,佛是壽命是自在的。這應(yīng)該是那樣說,在佛的自受用身呢,是無量壽的,盡未來際的可以?墒窃谶@個《成唯識論》,在其他的經(jīng)論上也提到一件事,自受用身佛呢,他也是,他愿意舍掉也是可以,也是可以的。他那無量壽也是他的愿,他就是他這時候為了度化眾生,可以使令他這個自受用身這個壽命是無限期地延續(xù)下去,也就是他的愿。他若不愿意也可以停下來,那么也可以說是壽自在。但是這里說若是在人間來成佛的時候呢,他的壽命是自在的,愿意長就長,愿意短就短,沒有一個力量可以障礙他的,不可以。

  「心自在」,這個「心自在」就是世間上的一切法,世間的塵勞的雜染法不可以染污他的,他心自在,心里面很自在,沒有一樣事能威脅他的。我以前曾經(jīng)講過一件事:佛這個時候觀察一個鬼可以得度了,這個鬼是可以得度,佛就是去了,不用請,佛就去了。去了,這個鬼這個主人看見佛進(jìn)來了就驅(qū)逐佛,我不歡迎你,請你走。佛就離開,佛就出去了。出去了嘛,這時候這個鬼想一想,哎呀,再去把佛請回來,佛就又進(jìn)來。這個鬼又不高興,又把佛驅(qū)逐了,連續(xù)是驅(qū)逐了三次,請了三次,這樣子。那么他第四次還要是驅(qū)逐佛,佛這時候不走了,佛說:你請我三次了,你這回驅(qū)逐我,我不走。這個鬼不是一般的餓鬼,不是饑餓的餓,他是應(yīng)該是善惡的惡,他說:你若不走,我可以把你的身體撕開,叫你流血而死。佛說:我不看見世間、出世間有人能夠把我的身體撕開,叫我流血而死的。這時候鬼不敢說話了,這時候佛就說法,但是不是這個惡鬼,是另外一個惡鬼,那個人得圣道,有這個事情。所以佛的心自在,就是沒有一個人,鬼、神、天、人、阿修羅能夠威脅佛的,佛的心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心情自在。

  (Tape55)

  「應(yīng)知法身略有五相:一、轉(zhuǎn)依為相,謂轉(zhuǎn)滅一切障雜染分依他起性故,轉(zhuǎn)得解脫一切障于法自在轉(zhuǎn)現(xiàn)前清凈分依他起性故」。這個九章是「彼果智」,「彼果智」就是指佛的三身說的,總起來就是叫作法身,說法身應(yīng)該是指自性身說,但是看這個文上也就包括了受用身和變化身,有這樣意思。說到法身有五相,一共是「十門分別」,第一就是說到「相」,這個「相」有五相,一是轉(zhuǎn)依為相。前面這個「彼果斷」是無住涅槃,無住涅槃里面也說到轉(zhuǎn)依,這里說這個法身也說到轉(zhuǎn)依,這個地方有一點問題,就是無住涅槃的轉(zhuǎn)依和法身的轉(zhuǎn)依是有什么不同?這個地方。從文字上看也是很明顯,是不一樣的。這里說轉(zhuǎn)依是說依他起,「轉(zhuǎn)滅一切障雜染分」的依他起,「轉(zhuǎn)得解脫一切障于法自在轉(zhuǎn)現(xiàn)前清凈分依他起性故」,就是轉(zhuǎn)滅染污的依他起,轉(zhuǎn)得清凈的依他起。

  前面這個無住涅槃的轉(zhuǎn)依是轉(zhuǎn)舍這個遍計執(zhí),轉(zhuǎn)得清凈的圓成實,這個倒是很明顯的不同,明顯的不同也需要再解釋一下。這個轉(zhuǎn)舍遍計執(zhí)這句話,這句話明白一點說是什么呢?就是由修習(xí)唯識觀,由修習(xí)唯識無義的止觀,逐漸地能消除我們這個分別心上面的執(zhí)著,遍計執(zhí)就是內(nèi)心的執(zhí)著。內(nèi)心的執(zhí)著,從四尋伺、四如實智那一段文上看,很明顯的,或者說是觀察,第一觀呢,就是執(zhí)著所緣境離開了我們的識有他自己的體性,就是這個執(zhí)著是第一觀,要破這個執(zhí)。我們所分別的一切境界和我們的分別心是不相離的,是以識為自性的,一切法以識為自性,但是我們的執(zhí)著呢一切法是一切法,和我們的識沒有關(guān)系,我們的執(zhí)著是這樣子。就是破除去這個執(zhí)著,這就是遍計執(zhí),破這個遍計執(zhí),轉(zhuǎn)滅這個雜染的遍計執(zhí)。那么轉(zhuǎn)得的是什么呢?就是清凈的圓成實性。這個遍計執(zhí)全面地清除了以后,當(dāng)然遍計執(zhí)是畢竟空,這個畢竟空所顯的就是圓成實性了,空所顯現(xiàn)的理性就是圓成實性,這是前面的無住涅槃那一段文的轉(zhuǎn)依。

  這里頭說的轉(zhuǎn)依呢,轉(zhuǎn)滅依他起的雜染分,就是種子,二障的種子,一切的雜染種子,這個雜染種子是依他起法。這個雜染種子依他起法怎么有的呢?就由遍計執(zhí)有的。我們這一念分別心遇見一切境界的虛妄分別去執(zhí)著,就這樣子在阿賴耶識里面就熏成了種子了,熏成了我執(zhí)的種子、法執(zhí)的種子、惑業(yè)苦的這些種子。這個種子是有這么一件事的,和遍計執(zhí)不同,是滅除去這個雜染的種子,這是轉(zhuǎn)滅一切障雜染分的依他起性。這個依他起性當(dāng)然也包括這一切的惑業(yè)苦,都包括在內(nèi)的,這都是屬于依他起的。這個轉(zhuǎn)得的「于法自在轉(zhuǎn)現(xiàn)前清凈分依他起性」,那主要就是無分別智,主要是無分別智,其中包括到根本智、后得智,乃至一切的陀羅尼三摩地門,無量無邊的清凈功德,都包括在內(nèi)了,是這樣子。

  這兩個轉(zhuǎn)依的關(guān)系,實在來說呢,是同時的,實在是一回事。一回事啊,這里說這個所得的「轉(zhuǎn)得解脫一切障于法自在轉(zhuǎn)現(xiàn)前清凈分依他起性」,主要的是智,就是平常所謂「轉(zhuǎn)識成智」這句話了。那么這個在轉(zhuǎn)的時候,就是在你用功修行的時候,修這個如唯識觀的時候,你逐漸地去成就這個唯識觀的智慧的時候,也就逐漸地滅除煩惱的種子,也就是逐漸地滅除你的執(zhí)著,內(nèi)心的執(zhí)著,是同時的,不是這兩個轉(zhuǎn)依,是一回事,是一回事情。因為你逐漸地成就了無分別智,你才能夠證悟這個圓成實性的清凈法界,所以證悟了清凈的這個平等法界,你的無分別智也就逐漸地增長了,也就是逐漸地滅除煩惱障,滅除煩惱的種子、所知障的種子,也就逐漸地滅除這個雜染分的一切種子,是一回事,是同時的,不是能分開的,是這樣的意思。這是第一個轉(zhuǎn)依為相。

  第二個「白法所成為相」,就是「謂六波羅蜜多圓滿得十自在故」,在因地所修的六波羅蜜到成佛的時候圓滿了,在法身上有十種自在。

  「此中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由施波羅蜜多圓滿故」,這個先說有三種自在。就是一個壽命的自在,我昨天說過,這個法身是無量壽,但是在眾生的世間呢,這個壽命是有個限度的,有限度,但是還是隨意自在的,他愿意多長就多長,不像我們一般的眾生的境界是不自在的,那是「壽自在」,「心自在」,一切世間法所不能染污。那么這個心自在,其他的地方有這個心自在就是指三昧說的。

  「眾具自在」,「眾具」就是財富,財富也是自在的。他的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這個生活所需是不會有缺乏的事情,「眾具自在」!赣墒┎_蜜多圓滿故」,在六波羅蜜多里面第一個施波羅蜜多,到果上的時候呢,就得到這三種自在。這三種自在在施波羅蜜多里面是一個法施,還有一個無畏施,還有一個財施。由法施得壽自在,由法施得壽命的自在,就是由法施能布施眾生的慧命,以智慧為命,慧命,所以到果上的時候得壽自在。由無畏的布施解除眾生內(nèi)心的恐怖,所以得心自在。由于這個財?shù)牟际?得眾具自在。所以「由施波羅蜜多圓滿故」,得「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

  「業(yè)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羅蜜多圓滿故!

  這個「業(yè)自在」是什么呢?就是到法身的時候,他這個身語意三業(yè)是非常自在的,隨心所欲就能現(xiàn)前,這個清凈圓滿的身語意業(yè)隨心所欲都能現(xiàn)前的,這是「業(yè)自在」。這個「生自在」,「生自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佛若是想要在世間,世間的欲界、色界、無色界,或者是五趣,或者說六道,隨心所欲到什么地方受生,就能夠在什么地方受生,這叫「生自在」。我們凡夫是不自在,你隨業(yè)流轉(zhuǎn),這個業(yè)力叫你到什么地方去,你到什么地方去,你說不去不可以,不去不可以。想去,你沒有那個業(yè),你想去還去不了,不想去還非去不可,這就是不自在。但是佛是這種大自在的境界,想要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去,這叫「生自在」。這兩種自在「由戒波羅蜜多圓滿故」,圓滿了戒波羅蜜多呢,是有這兩種自在。就是這個清凈的三業(yè),持戒的人在因地的時候持戒清凈,三業(yè)清凈,他只是作善業(yè),清凈無漏的善業(yè),而沒有惡業(yè),所以成佛的時候業(yè)自在。這個因為不作惡,所以到果地的時候得「生自在」,「生」是果,是所得的果報。由清凈的善業(yè),無漏的善業(yè),得清凈的果報現(xiàn)起的自在,那么這是「由戒波羅蜜多圓滿」的關(guān)系,得這兩種自在。

  「勝解自在,由忍波羅蜜多圓滿故!

  這個「勝解自在」,這里說的意思呢,是說你內(nèi)心里面的想法,你內(nèi)心里面的想法,就是特別有力量,你若怎么想呢這個境界就怎么樣現(xiàn)。這個境界現(xiàn),外面有大火,現(xiàn)在想要把火變成水,你心里面一想呢,這個火就變了。能轉(zhuǎn)變一切境界,這叫「勝解自在」。這個是「由忍波羅蜜多圓滿故」,這是在因地的時候修這個忍波羅蜜。這個世親釋、無性釋都解釋是說:在因地的時候這個修忍的時候,能夠忍受,能夠容忍眾生的種種的境界,能隨順眾生的意樂,在因地的時候能這樣子,能隨順眾生的意樂,能忍受眾生的種種的情況,所以到果地的時候呢,就是外面的境界隨心轉(zhuǎn)。在因地的時候,是修忍辱波羅蜜的時候,心隨眾生的情況轉(zhuǎn),到果地的時候一切境界隨心轉(zhuǎn),這在世親菩薩釋是這樣意思。若是說由于因地的時候能夠忍受一切苦難,他的內(nèi)心這個正念不變,有這樣的力量,所以到果地的時候一切境界隨心轉(zhuǎn),或者這么解釋。所以這個「勝解自在」,一切境界隨心轉(zhuǎn)變,這叫「勝解自在」。

  這個佛在初成道不久的時候,度化這個三迦葉的時候,突然間有些事情,就是這個三迦葉這些人在那砍柴,在山里面修道,修苦行,在那砍柴的時候?巢竦臅r候,他們都是拜火的,這個手一舉起來的時候呢,就下不來,就不能下來,或者手一下來就不能舉。那么后來知道都是佛陀的神力,其實在這里看就是佛陀的「勝解自在」,佛心里這樣想,你手舉起來不可以下,那么他就不能下,這下就不能舉,就是隨佛心意的轉(zhuǎn)變,這叫「勝解自在」,這是「由忍波羅蜜多圓滿故」。

  「愿自在,由精進(jìn)波羅蜜多圓滿故。」

  這個「勝解自在」,就是現(xiàn)前的境界,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事情要轉(zhuǎn)變他,隨心轉(zhuǎn)變,這個力量是勝解。這個「愿自在」呢,是沒有這件事,但是我想要這件事出現(xiàn),沒有這件事。或者是要作什么事情,創(chuàng)造一個什么事情,有這樣愿望的時候,也是自在的,一定能滿愿的,這叫作「愿自在」!赣删M(jìn)波羅蜜多圓滿故」,這就是在因地的時候修這個精進(jìn)波羅蜜多。精進(jìn)波羅蜜多的意思,你作一樣事情的時候,由始至終的能把他作成功,不會是半途而廢,叫作精進(jìn)波羅蜜多。那么在因地的時候有這樣的功德,所以到果地的時候有愿自在;心里面想作什么事情,這件事就一定會成功的,這叫作愿自在。這個《華嚴(yán)經(jīng)》上,在十地品也有這十種自在,但是那里說的和這里多少有點不一樣。

  「神力自在五通所攝,由靜慮波羅蜜多圓滿故!

  這個神通的威力也是大自在,是無障礙的。這是屬于「五通」,在五通這個范圍內(nèi),這個漏盡通不算,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這五種神通「由靜慮波羅蜜多圓滿故」,由靜慮波羅蜜多能引發(fā)出來五種神通,佛這五種神通當(dāng)然是極圓滿的了。

  「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羅蜜多圓滿故!

  這個「智自在」,佛的這個大智慧也是自在無礙的,他能夠通達(dá)一切法,通達(dá)一切眾生的情況,通達(dá)一切世界的情況,器世界,眾生的世界,一切法的情況,乃至到一切佛法的事情,調(diào)伏眾生的這一切事情,佛都是通達(dá)無礙的,這叫「智自在」!阜ㄗ栽凇鼓,就是能夠安立無量無邊的法門去教化眾生,那么叫作「法自在」,能為眾生宣說無量無邊的法門。這個我們在聽釋迦牟尼佛說《華嚴(yán)經(jīng)》、《法華經(jīng)》,這個經(jīng)實在就是法門的意思,華嚴(yán)的法門、法華的法門、般若的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佛的這個法自在所安立的。這兩種自在呢,「由般若波羅蜜多圓滿故」,所以成就了這兩種自在。合起來呢,這一共是十種自在,由六波羅蜜多所成就的。這個佛的法身有這樣的自在,但是這個自在里面的解釋很多都是屬于受用身和變化身的事情,所以這個受用身和變化身是以法身為依止而出現(xiàn)的,是這樣意思。

  三、無二相

  「三、無二為相,謂有無無二為相,由一切法無所有故,空所顯相是實有故!

  「三、無二為相」,第一是轉(zhuǎn)依為相,第二是白法為相,現(xiàn)在第三個是無二為相。這個「二」是世間的法,世間法都是相對的,彼此都相對的。佛的法身是超越世間,所以沒有二相,超越這個二。這里邊列出來一共有三個不二,第一個是「謂有無無二」,也不是有,也不是無,這是法身的一個相貌。怎么叫作也不是有,也不是無呢?「由一切法無所有故」,這就指這個遍計所執(zhí),遍計所執(zhí)的一切法都是沒有的。遍計所執(zhí)的一切法在眾生的心情上看呢,那是非常真實,是有的;但是在佛的境界看,眾生的遍計執(zhí)的境界是一無所得,完全是無所有的!缚账@相是實有故」,這個遍計執(zhí)的空所顯示的那個離一切相的境界是真實有的,是有體性的。那么「由一切法無所有故」,這是非有相;「空所顯相是實有故」,是有真實體性的,所以就是非無相。前面是非有,這是非無。

  這個若照這個唯識的理論來說呢,這個遍計執(zhí)若是畢竟空寂了的時候,依他起也是不現(xiàn)了,依他起也是不顯現(xiàn)了。這樣子遍計執(zhí)也是空了,依他起也空了,還有什么呢?就是圓成實性是不空的,空而不空,是這樣子解釋。若是這個《中觀論》解釋《般若經(jīng)》的道理呢,看《中觀論》的意思,不是這樣解釋!吨杏^論》的意思是說,一切緣起法自性空,緣起還是有,那么他不斷滅。但是這個唯識上是說,圓成實是有,依他起隨著遍計執(zhí)都是空掉了。如果說是圓成實也空,那么就是斷滅了,所以不能說圓成實是空,圓成實是有,有這種味道。

  「有為無為無二為相,由業(yè)煩惱非所為故,自在示現(xiàn)有為相故!

  這是第二個無二的境界,指什么說的呢?「有為」也是無,不可得;「無為」也是不可得,這兩個二是不可得的,這是法身的相貌。怎么叫作有為不可得呢?「由業(yè)煩惱非所為故」,這個法身的境界不是這個有漏業(yè)和煩惱所造成的。我們通常說這個有為,就是一切因緣生法都叫作有為。但是唯識上不這么說,說是這個業(yè)煩惱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法,叫作有為法的。現(xiàn)在法身,佛的法身的這種大自在的境界不同于世間的業(yè)煩惱所為,不同于這件事。佛當(dāng)然是沒有這個業(yè)煩惱的這種事,沒有這個染污業(yè)和煩惱的境界,這是清凈離垢的,遠(yuǎn)離一切垢,極清凈的境界,那所以非是業(yè)煩惱所為,所以叫作非有為相,這樣解釋!缸栽谑粳F(xiàn)有為相故」,他不是業(yè)煩惱所為,那么他是怎么情形呢?他還是能夠大慈大悲廣度眾生的,不同于二乘人那種無為的境界。二乘人棄舍了業(yè)煩惱,就入無余涅槃就是無為了。但是佛呢,能夠自在無礙地示現(xiàn)種種的利益眾生的事業(yè),現(xiàn)身說法的這些有為相,所以非無為。這樣子解釋這個「有為無為無二為相」,就是「由業(yè)煩惱非所為故」就是不同于世間的有為相,「自在示現(xiàn)有為相故」就是不同于二乘人的無為相,二乘人入無余涅槃以后就不能自在示現(xiàn)有為相了,所以叫作「有為無為無二為相」。那么這樣說非有為、非無為,反倒是表示法身是積極地利益一切眾生,積極地教化一切眾生,這叫作非有為非無為,這樣講。

  「異性一性無二為相,由一切佛所依無差別故,無量相續(xù)現(xiàn)等覺故!

  這是第三個,第三個這個「異」,異,就是彼此是差別的,彼此是對立的,你有你的體性,我有我的體性,每一法有每一法的事情,就是彼此是不關(guān)連的,叫做「異性」!敢恍浴鼓,大家都是一個體性,不能分開彼此的,那么叫作「一性」。這個世間法呢,在我們凡夫這個亂識所緣的境界上看,世間上就是這樣,不是異就是一,不是一就是異,這樣子,F(xiàn)在這個法身是超越了這個異性和一性,他是無二的!赣梢磺蟹鹚罒o差別故」,所以是沒有異,不異性,沒有異性。一切佛,不只是一位佛,無量無邊的佛,他的這個無分別智,他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依止的地方,所依止的什么?就是清凈法界,就是圓成實性,也就是諸法寂滅相,離一切相的那個清凈真如。此佛與彼佛都是無差別的,彼佛所依、此佛所依的清凈真如就都是一,不是異;不是你有你的清凈法界,我有我的清凈法界,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清凈法界,這是阿彌陀佛的清凈法界,不是的。在清凈法界上這個如上看呢,是沒有釋迦佛和阿彌陀佛一切佛的差別的,大家都是一體的,所以沒有異性。

  「無量相續(xù)現(xiàn)等覺故」,在這個清凈法界上看,沒有一切佛的差別,此佛即是彼佛,彼佛即是此佛,無差別,那你能說沒有無量無邊的佛嗎?還不能這么說!笩o量相續(xù)現(xiàn)等覺故」,從他們最初發(fā)心成佛的那個地方來看呢,那還是有差別,有「無量」的「相續(xù)」!赶嗬m(xù)」,就是色受想行識這個生命,這個生命是相續(xù)不斷的。前一個生命結(jié)束了,又后一個生命又相續(xù)下來。這個生命出現(xiàn)了以后,又老病死了,那么又有一個生命接續(xù)下來,是相續(xù)不斷地,所以就是等于說眾生,等于說這個五蘊身,個別的五蘊身的一個代名詞。就是「無量相續(xù)」就是無量的有情,無量的有情各有各的因果,各有各自己的因果的系統(tǒng),你是你的因果系統(tǒng),你是你的因果系統(tǒng),雖然彼此可能有關(guān)系,有關(guān)系他們本身還是有一個系統(tǒng)的,而不混亂,各有各的因果。有無量無邊的有情遇見三寶了,發(fā)無上菩提心菩薩道,慢慢這些成佛了,「現(xiàn)等覺故」,覺悟諸法實相了,成佛了。從這地方看呢,那就有無量無邊的佛,不能夠就是一位佛,還有很多的佛的,還是這樣的,所以也不能說是一性。所以合起來說呢,非一非異,這樣說,這樣子。這個我們在其他的經(jīng)論上,只是簡單地這么說一句,里面的情形沒有說多,但是《攝大乘論》關(guān)于這個地方呢,下文還繼續(xù)有講這件事,講這個道理的。

  「此中有二頌:我執(zhí)不有故,于中無別依;隨前能證別,故施設(shè)有異!

  這里兩個頌來頌這個無異性、一性的這個不二相,「異性一性無二為相」這一段文,這里有兩個頌重新地來說明這個道理!肝覉(zhí)不有故」,這個我執(zhí),我們凡夫是有我的執(zhí)著,你是你我是我,因為有這樣的執(zhí)著,所以自己的這個因果的這個系統(tǒng)一直地相續(xù)下來,一直地相續(xù)下來。一直地相續(xù)下來,就是每一個眾生有他本身的一個因果,一個因果一個因果的系統(tǒng)這樣子。但是佛的境界是無我的,他作種種功德的時候他是用無我的智慧來創(chuàng)造的,沒有這個我執(zhí),沒有。這樣子一來呢,他就和一切佛,此佛彼佛一切佛之間是無分別的,變成無分別境界了。所以「于中無別依」,就是在這個清凈法界里邊沒有個別的生命的所依止,沒有個別的生命體了,沒有,沒有這個彼此的分別了,就是一個清凈法身。這個這樣的佛法在別的地方還沒有看見說這件事,就是在這上看見。我們眾生因為有我執(zhí)才有這件事,我作善也好,我作惡也好,因為有我執(zhí)的關(guān)系,他本身凝聚在一起,由因而有果,你得了果以后,繼續(xù)因為有我執(zhí),繼續(xù)由果來造因,由因又得果,就是這個系統(tǒng)一直地相續(xù)下去,維持下去。若是修學(xué)佛法,到了佛的境界的時候是完全沒有我了,完全沒有我的時候就沒有個別的生命體,沒有個別的生命體,一切佛彼此都是融攝的。所以「于中無別依」,沒有一個你有一個特別的生命,不是的,「于中無別依」。在清凈法界上看呢,沒有每一位佛的個別的生命,沒有,「于中無別依」。這樣說呢,就是沒有多佛,沒有這個異了,前面這個「異性一性」就沒有異,此佛與彼佛無量佛中沒有彼此的對立的這種事情,沒有異,「于中無別依」。

  「隨前能證別」,但是隨順?biāo)郧白鞅娚臅r候,作凡夫的時候,由凡而圣一直到十地菩薩這個階段來看,那就有差別。隨你以前發(fā)心的時候,能證悟清凈法界,平等法界的那個來看呢,那是有差別的!腹适┰O(shè)有異」,所以就安立的名字也就不一樣,喔,這位是釋迦牟尼佛,這是阿彌陀佛,這是藥師佛,藥師琉璃光如來,這是毗婆尸佛,這是當(dāng)來下生彌勒佛,就是因此而施設(shè)的名字就不一樣了,這是過去佛,現(xiàn)在佛,未來佛,就施設(shè)了種種的名字的,那就是有異,就不是一,不是一了。這個頌:「我執(zhí)不有故,于中無別依;隨前能證別,故施設(shè)有異」,這個「施設(shè)」就是安立名字,安立種種的名字叫作施設(shè)。這個地方是個空地,現(xiàn)在把它造一個房子在這里,叫做施設(shè)。這個人原來沒有名字,沒有名字給它安一個名字,叫作施設(shè),這樣意思。

  「種姓異、非虛、圓滿、無初故,無垢依無別,故非一、非多!

  這個頌還是前面的意思,但是又不同的理由,不同的理由來解釋這個非一,同時也解釋這個非多,多就是異了,解釋這個非一非異。先說「非一」,有四個理由:第一個理由「種姓異」,第一個理由是「種姓異」。「種姓」呢,就是最初聞法的時候,最初見佛聞法所熏習(xí)的種姓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熏成了聲聞的種姓,有的人是獨覺的種姓,有的人是佛的種姓,他是要成佛,他最初一見佛聞法,發(fā)無上菩提心,他就要成佛,有的人見佛聞法,不,他作個阿羅漢,他要作阿羅漢,這個熏習(xí)的種姓不同。有的熏習(xí)了利根,或者鈍根,也是不一樣,就是熏成了種種差別的情況。因為種姓不同,他發(fā)心也就不一樣,修行也各有各的不同,最后他成佛了,那么就是你不能認(rèn)為就是一個佛,不能那么說。就是不同的情形,有鈍根,有利根,成佛也有前后了,各式各樣的情形。有的佛他發(fā)愿要在五濁惡世成佛,那么有的人我要在凈土成佛,最初發(fā)愿都是各式各樣的,所以各式各樣不同的種性也就是,從這件事上看呢,就是有多佛,而不能說只有一位佛?催@一段文,這一共有四個理由,這好象是小乘佛教徒有這種思想,只有一個釋迦佛,沒有別的佛,小乘佛教是有這種想法,F(xiàn)在這樣說是就變的不是一位佛,就是有很多的佛,因為最初發(fā)心不一樣嘛,所以就是應(yīng)該成佛也是很多人成佛,不是就是一位佛的,「種姓異」。

  「非虛」,這個「非虛」什么意思呢?就是沒有徒勞!阜翘摗惯@是說,或者這個人發(fā)菩提心了,他去栽培了很多的福德智慧的資糧。這個在凡夫的時候發(fā)心栽培善根是很辛苦的,到了入了圣位的時候,初開始入圣位也都不能說是特別容易,到八地菩薩以后,那是大自在的境界,無功用行的境界,那應(yīng)該說是比較容易,但是在以前都是很辛苦的。如果你認(rèn)為只有一位佛,其他人都不能成佛的話,那么那些栽培資糧的人不是白辛苦了嗎?這不合道理的。所以「非虛」,你發(fā)心能成佛,我發(fā)心也能成佛嘛,所以我栽培的資糧不會白辛苦,你發(fā)心也可以成佛,誰發(fā)心都可以成佛,所以大家沒有白辛苦,所以你不可以說只有一個人,不可以,不可以那樣說,是「非虛」。這樣說就是沒有徒勞,我發(fā)心我栽培福德智慧資糧,我也是能成佛的。

  「圓滿」,這是第三個理由,第三個理由就是圓滿,這是什么意思呢?這個成佛了以后,這個「種姓異」和「非虛」是在因地的時候說的,這個「圓滿」是成佛了以后。成佛了以后,這個佛他都是以三乘法普度一切眾生的,或者加上一個世間的善法,人天乘,五乘佛法教化眾生。就是里邊有這個一佛乘,你是聲聞乘的根性,佛就為你說聲聞乘的佛法,你是獨覺乘,你是一佛乘的根性,佛就為你說宣說一佛乘,這樣子來教化眾生的。如果你若說只有一位佛,其他人都不能成佛,那么成佛的人他就不能夠用一佛乘的佛法教化眾生了,這樣說就不圓滿了,這個佛去教化眾生的時候就不圓滿了,就不能以佛法來教化眾生,只能以其他的法教化眾生,那么佛所教化眾生的這些法門有所缺,就不圓滿了。但事實上他又不是這樣子,所以你不能認(rèn)為就只有一位佛,不可以這么說。

  「無初故」,「非虛」故,「圓滿」故,「無初故」,這個「無初」怎么講呢?就是沒有一個,最開始這么多的佛里面有一位佛是最初成佛的;這么多的佛里面,其中一位他是最初成佛,在他以前沒有佛!笩o初故」,沒有這回事,沒有這回事,你怎么向前推總有佛,這位佛前還有佛,那位佛以前還是有佛,你推不到第一位佛的,叫「無初」。就像我們眾生流轉(zhuǎn)生死似的,流轉(zhuǎn)生死,從什么時候開始流轉(zhuǎn)生死,你向前推,推不到初,這叫無始。現(xiàn)在佛也是這樣子,你說哪一位佛是最初成佛的?你推不到,你想不到哪一位佛是最初,不能的,總是以前有一位佛以前有一位佛。如果說是有一位佛,只有一位佛,沒有其他的佛,那么這位佛就是最初了不?因為另外沒有佛嘛,他就是最初了?這里面也有問題,這個發(fā)心的人一定也是見佛聞法栽培善根,逐漸地栽培功德圓滿才成的,說是以前沒有佛,只有他是佛,他的善根怎么栽培呢?他怎么栽培呢?這是不合道理嘛。所以向前推一推,推一推,向前無始,后后無終,這樣子每一位佛都可以栽培善根,都可以有因緣栽培善根,善根圓滿都可以成佛。你一成佛了,你為我栽培善根,我成佛了,我也為其他的人栽培善根,這樣子才圓滿,才公平,才平等,才圓滿,所以無初,「無初故」。這樣說呢,就是多佛,而不能說就是一位佛的,不能這么說!阜N姓異」故、「非虛」故、「圓滿」故、「無初故」,所以是非一,不能說就是一位佛,一定是多佛。

  「無垢依無別」,這個是說沒有多佛。因為無量無邊的佛,他們消除了無量無邊的染污的種子,究竟清凈了的無分別智所依止的平等法性是無差別的,是無差別。是無差別嘛,在這個無差別的法界上看是沒有多佛可說的,你不能說這是釋迦佛,這是阿彌陀佛,不可以這么說的。在平等法界上是沒有這回事情的,所以是非多,所以合起來呢,「故非一、非多」。

  這個印順老法師在這里又引這個《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這個頌在《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上也是有的,也有這個頌。《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上是在藏要本,藏要本是36頁,在那一本上是36頁,36頁是有頌。頌上面說到這個無別,說到無別,他怎么講呢?這開始又有個不同的講法,這個無別。這個無別怎么講呢?那個就是反對者,一定只有一位佛,另外沒有佛。那么現(xiàn)在這個無著菩薩,在這里說就是無著菩薩,那里《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那個頌說是彌勒菩薩作的,說是彌勒菩薩作,那就是等于說彌勒菩薩就是彌勒菩薩說的了,反對這個說法,不是一位佛,是有多佛的。那反對者說啊,也不完全都是福德智慧圓滿了才是佛,如果特別的佛,特別的佛呢,就是福德智慧沒那么圓滿。有一位佛最初成佛,在前面沒有佛,他是第一位佛,這位佛他的福德智慧不是那么圓滿,但是他也是佛,這么講,所以那叫別,就是特別的,這位佛是特別的,所以沒有關(guān)系,他也是覺悟了就是佛,就是這樣的味道。那么無別,彌勒菩薩說沒有這個特別的情形,一切佛都是;圓滿的,你;蹐A滿,就是佛前面還有佛,佛前面還有佛,所以有因緣栽培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這個《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上這樣解釋這個無別。

  這里說「無垢依無別」,在這個世親釋上、無性釋上不那么講,說這個無別指這個「無垢依」說的,清凈的法界是一切佛共同的依止處,是沒有特別,無差別,不是個別的,這么講。這樣講呢,就和《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上講的不一樣,講的不同了。所以「種姓異」故、「非虛」故、「圓滿」故、「無初故」,所以是「非一」;「無垢依無別」故,所以「非多」。綜合起來呢,不能說是一佛,也不能說是多佛,這樣子。這是「無二相」,這個法身是無二相。

  四、常住

  「四、常住為相,謂真如清凈相故,本愿所引故,所應(yīng)作事無竟期故。」

  這四段是「常住為相」,這個法身,佛的法身是常住不變的,這叫常住相,第四段。怎么知道佛的法身,這個法身佛是常住的呢?就是永久的存在,而不會斷滅的?「謂真如清凈相故,本愿所引故,所應(yīng)作事無竟期故」,這是這個「常住」舉出三個理由來,佛的法身是常住的!钢^真如清凈相故」,就是說佛成就了這個無分別智所證悟的那個清凈的真如,所證悟的那個真如是清凈相。這個「清凈」就是離一切有戲論,離一切戲論相,離一切戲論相都是染污的,離一切戲論相,這個離一切戲論的清凈真如是常住的。我們世間上一切的有為法有種種相,他就是有生滅變化,這個離一切相的無為的這個真如的體性沒有這些戲論相,所以他是常住的。佛的法身呢,就是以真如為體性的,所以佛的法身是常住的,而不是有生滅變化的,這是第一個理由。

  「本愿所引故」,第二個,佛這個法身是「本愿所引故」,就是當(dāng)初。這個「本」就是最初,最初他發(fā)愿的時候,他要普度一切眾生齊成佛道,那當(dāng)然一切眾生是特別多了,那就是要盡未來際了。那么他有這樣的愿呢,他就要繼續(xù)地存在,他不可能中間我不在乎,我不度化眾生,我要入無余涅槃了,不是的。因為他以前有這個愿,所以使令他的身體要常在,要常住的,所以「本愿所引故」。這個「本愿」,應(yīng)該在初歡喜地的時候,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發(fā)大悲心。這在沒得無生忍之前,在勝解行地的時候要發(fā)這個無上菩提心,但是到初得歡喜地的時候,入圣位的時候,這個時候發(fā)大歡喜心,發(fā)這個愿那是真實的,那和勝解行地也不一樣。所以由那個本愿要普度一切眾生,所以他要盡未來際的存在,所以他是常住的。這是由這個愿說的,由這個本愿來說明他是常住,法身常住。

  「所應(yīng)作事無竟期故」,如果說有人說他這個佛要度化一切眾生,這是他所作的事情,但是這個事情已經(jīng)做完了,應(yīng)該栽培善根的栽培善根了,應(yīng)該度化得解脫的已經(jīng)度化得解脫了,應(yīng)該給他栽培善根的也為他栽培善根了,這事情做完了,做完了就入無余涅槃了嘛?不是,「所應(yīng)作事無竟期故」,所應(yīng)該做的事情是沒有結(jié)束那一天的。譬如說現(xiàn)在很明顯的還有很多的眾生在流轉(zhuǎn)生死,沒得涅槃嘛,所以這就表示他的工作還沒有做完。

  我們讀這個《遺教經(jīng)》,釋迦牟尼佛就是這么說,佛為什么要入涅槃呢?這還有眾生流轉(zhuǎn)生死嘛!佛說:應(yīng)該度化的我已經(jīng)度化得解脫,應(yīng)該栽培善根的已經(jīng)栽培善根,我的事情做完了,所以我要入無余涅槃。但是若從大乘上,在這個《法華經(jīng).如來壽量品》,窺基大師說:彌勒菩薩是誰?彌勒菩薩就是釋迦佛。所以這個釋迦佛,我們表面上看釋迦佛入涅槃了,彌勒菩薩成佛來度化眾生,原來彌勒菩薩就是釋迦佛。這個《阿含經(jīng)》上也提到,佛是不可思議的,世界上,這個世界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眾生的業(yè)力不可思議、佛不可思議。四不思議之一,佛是不可思議的;你看佛是這樣子,但是你不可思議,你想不到的,這個有道理。所以在大乘佛法上說,佛不入無余涅槃的,佛盡未來際度化眾生,那么與小乘佛法好象有點沖突,其實也不沖突,就是小乘佛法他不這么說,就是要拐一個彎,佛入無余涅槃表示無常相,世間都是無常的,原來彌勒菩薩就是釋迦佛。不過這個解釋法呢,智者大師不同意,不同意這個解釋。

  「所應(yīng)作事無竟期故」,所以也可以知道佛是常住的,佛的法身是常住不滅的。這個「真如清凈相」這個理由,佛的法身常住,這是在無為的境界上說的。這個「本愿所引故,所應(yīng)作事無竟期故」,這在有為的功德上說的,說佛是常住的。這個《大般涅槃經(jīng)》上也提到這些事情,多數(shù)就是「本愿所引故」,其實也就是這三個理由,《大般涅槃經(jīng)》上是這三個理由說佛是不入無余涅槃的,佛是常住的,常住不滅的。這個用我們凡夫心,這是不可思議呀,我們凡夫還是愿意去分別,還是這樣合道理,佛的法身常住是合道理的,因為佛是大慈大悲嘛,眾生在生死里流轉(zhuǎn)很苦,佛入無余涅槃我不管了,這樣道理不是合乎道理,不合乎人情,好象。

  五、不可思議相

  「五、不可思議為相,」

  這個法身是不可思議的。

  「謂真如清凈自內(nèi)證故,無有世間喻能喻故,非諸尋思所行處故!

  這又說出三個理由!刚嫒缜鍍糇詢(nèi)證故」,那個清凈的真如,佛本身的無分別智所證悟的境界,其他的人沒有證悟那個清凈真如,那你沒有發(fā)言權(quán),你不可以講這句話的,你不能在里邊這樣想那樣想的,不可以思議的。我們凡夫總是愿意衡量、揣測,以此來推彼,這樣想那樣分別,但是佛的境界是超越這一切的境界的,不可以思議的。其實這時候提出第一個理由,這個真如不是凡夫的分別心境界,是要得到無分別智才能證悟的,所以我們是不可以去思議他。

  「無有世間喻能喻故」,那個真如的清凈沒有世間的譬喻能譬喻他的,世間上這個譬喻都是一般的思量境界,那是超出這個思量的境界,你不可以譬喻他的,他是最究竟圓滿的,超越一切的,所以這也不應(yīng)該去思議。

  「非諸尋思所行處故」,那個真如的法身境界是無分別智境界,不是我們這個尋思這個分別心所活動的境界,所以不可以思議,不能去思惟這個佛的法身的境界怎么回事情,不能思議。這是「不可思議為相」。這個相一共有五種,這一科說完了,現(xiàn)在說第二科「證得」。

  乙、證得

  「復(fù)次,云何如是法身最初證得?」

  佛這個法身「最初證得」。這樣清凈不二相,這個不二相有十自在,轉(zhuǎn)依相,一共有五相的這么廣大圓滿不可思議的法身,這怎么證得的呢?他最初證得的時候是怎么個情形呢?你最初證悟這個法身的時候是怎么樣證得的呢?這樣子,提出這個問題。

  「謂緣總相大乘法境無分別智及后得智,五相善修,」

  就是這么證得的!钢^緣總相大乘法境」,「謂緣總相大乘法」,一切大乘無量無邊的法門的總相,法門的總相就是真如了。誰來緣他呢?「無分別智」,就是無分別智來緣這個真如,一切法的總相,一切法門的總相就是真如,來緣這個真如!讣昂蟮弥恰,「后得智」也是在緣這個真如。后得智緣真如就是帶著真如的相貌,無分別智是無相,那么后得智也為一切眾生說法的這些。

  這樣的去修行去總起來說呢,一共有「五相」,五種相貌的修行。你能善修的話呢,就可以證得法身,證得法身本來是在初歡喜地的時候是證得,但是沒有圓滿,所以還是要到圓滿到無上菩提的時候才算是最初證得法身,圓滿地證得法身是無上菩提,這是究道妙覺的境界。這個「五相善修」,在這個「彼修差別」那一文章里面說過了,說過了就是「集總修」,這個「緣總相大乘法境無分別智及后得智」這是「集總修」。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在那里說到這五種修。這五種修呢,其實就是修止觀,就是修止觀,那么就可以證得這個清凈法身了。

  「于一切地善集資糧,金剛喻定破滅微細(xì)難破障故,」

  這是再簡略地說一個大概,說這五種修的大概。「于一切地」,就是標(biāo)準(zhǔn)的說法應(yīng)該說十地,但是也應(yīng)該包括十地之前這個資糧地、勝解行地、加行地、勝解行地、加行位這些應(yīng)該包括在內(nèi)。那么從開始發(fā)心一直到十地,「善集資糧」,他能夠積集福德智慧的資糧,能積集無量無邊的資糧!附饎傆鞫ā,一直到最后,到這個第十法云地最后心就是等覺,這時候叫做「金剛喻定」。由「金剛喻定」的成就了,就能夠「破滅微細(xì)難破障故」。這個「金剛喻定」,這個「金剛」的意思就是它是不可破壞的,但是他能破壞其他的一切法、一切物。在這個時候,這個金剛后心所得的定因為有這樣的作用,所以就叫做「金剛喻定」,用金剛來譬喻那么樣的堅固的定。這個定發(fā)出來的無分別智能破除去,破滅微細(xì)難破的障,就是這個最微細(xì)的所知障和煩惱障的一切的種子,微細(xì)的阻礙、微細(xì)的執(zhí)著都可以破除去了。

  「此定無間離一切障故得轉(zhuǎn)依!

  說是這個「金剛喻定」,他發(fā)出來這個無分別智能破難破的微細(xì)障,「無間」,就是那一剎那,一剎那間把一切障都遠(yuǎn)離了,都排除去了,排遣出去了。這一剎那間呢,「故得轉(zhuǎn)依」,就是滅除一切障呢,這個大光明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智慧就出現(xiàn)了,那么法身的真如也就出現(xiàn)了,圓滿地出現(xiàn)了,所以叫作轉(zhuǎn)依,轉(zhuǎn)依就是得到了清凈法身了。說是問怎么樣才是「法身最初證得」?就是這個時候,到金剛喻定這一剎那間破除一切障,成就了無上正等菩提,這個圓滿的智慧,這個法身就出現(xiàn)了,就成就了,這叫「得轉(zhuǎn)依」。這是說這個法身怎么樣成就,說一個大概,這樣子。

  丙、自在

  「復(fù)次,法身由幾自在而得自在?」

  這是甲乙丙,這個丙這一科說到他的「自在」。第一科是「相」,第二科是「證得」,現(xiàn)在說「自在」。這個法身他有幾種自在,算是他所得的自在呢?這就是說到他在佛果上的作用,無量無邊廣大的作用。

  「略由五種:」

  「略由五種」自在而說法身的自在的,略由五種。前面說因地,由六波羅蜜圓滿了到成佛的時候有十自在,但是這里又用不同的方式說到佛果上的自在,就是在五蘊上說,因為五蘊的轉(zhuǎn)依而得到無量無邊的自在。本來是說轉(zhuǎn)八識成四智,也是大自在的境界。前面說六波羅蜜得自在,或者說轉(zhuǎn)識成智得自在,現(xiàn)在這里說轉(zhuǎn)這個五蘊而得自在,這可見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說得自在;蛘叻卜虻木辰,說是五蘊、說十二處、十八界也都可以,F(xiàn)在說是第一種。

  「一、由佛土、自身、相好、無邊音聲、無見頂相自在,由轉(zhuǎn)色蘊依故!

  這是說佛的法身有什么自在呢?有佛土的自在,他能現(xiàn)出來清凈微妙的佛的世界,這是一個大自在的境界!缸陨怼⑾嗪谩,也能現(xiàn)出來自身的相好。這個佛所住的世界,那是一個大自在的境界,佛也能現(xiàn)出來自身的相好,微塵相海身,佛剎微塵數(shù),相海身,那樣的相、那樣的好,也是大自在的境界。

  「無邊音聲、無見頂相自在」,這個「佛土」自在,「自身、相好」自在,這個自身相好里邊舉出一個例子來,舉這個「無邊音聲」和「無見頂相」這兩個,這是在相好里邊的!笩o邊音聲」,就是佛的音聲是不可限量的,就是不管你與佛距離多遠(yuǎn),若是佛若是度化你的時候,佛說的話你就能聽到。說是這個佛在法會里面講法的時候,你距離多遠(yuǎn),都像和佛的面前一樣,聽佛的音聲。說是目犍連尊者曾經(jīng)試驗佛這個音聲,走到很遠(yuǎn)去很遠(yuǎn)去還是聽佛的音聲和面前一樣,于是乎繼續(xù)走,走到他方世界,好象到一個叫奇光如來到那個佛世界,還聽見佛的音聲,聽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音聲和在面前一樣,還是這樣子。那么他就告訴……這件事情是出現(xiàn)在《阿含經(jīng)》里面,那么他就向這個奇光如來就問這件事,怎么一直地聲音是一樣的呢?這個奇光如來說你不可以測度佛的境界。那么他就想要回來了,自己的神力不夠,回不來了,回不來就問這個奇光如來,奇光如來說你念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念就回來了,所以這是佛的這個音聲是無邊際的。

  「無見頂相」,這是在這個有個應(yīng)持菩薩,佛在世的時候有個應(yīng)持菩薩,不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菩薩,是他方世界的菩薩,到了我們這個世界來拜釋迦牟尼佛的時候,他想要看釋迦牟尼佛的無見頂相,怎么也看不見,一直地向上方走,走了很遠(yuǎn)也是看不見,也是這樣子。「無見頂相自在」,這個頂相是沒有辦法能看得見的,「無見頂相自在」。

  這個佛土也好、自身相好也好、無邊音聲、無見頂相也好,這種大自在的境界怎么會成就了呢?「由轉(zhuǎn)色蘊依故」,就是由于佛成佛了,得到無漏的、圓滿的色蘊了,棄舍了那個有漏的色蘊,所以才有這種大自在的境界,「由轉(zhuǎn)色蘊依故」。這個「依」呢,或者說蘊就是依,就是身體,身體是體,一切作用都以他為依止。

  「二、由無罪無量廣大樂住自在,由轉(zhuǎn)受蘊依故。」

  第二個就是「由無罪無量廣大」的「樂住自在」,佛的法身有這樣的自在力。這個「無罪」這個話的意思呢,就顯示我們凡夫的這種受,凡夫的感覺還有苦受、有樂受、有不苦不樂受,或者是加上苦樂憂喜舍五受,這些受都是罪過的事情,都是染污的,都是苦惱的境界。到成佛的時候所得到的受是沒有過失的,是清凈的,而那種受是無量的廣大,不可以限量它的。「樂住」,沒有苦,也沒有這個不苦不樂的舍受,而只是樂受,「樂住」。這個我們修行若成就了色界四禪的時候,就名之為現(xiàn)法樂住,現(xiàn)法樂住。你成就了以后,這件功德就是當(dāng)前現(xiàn)前的事情!笜纷 ,你住在這個禪定里面,有種種的輕安樂,現(xiàn)在這里也用這個字,叫「樂住」。佛的,也可以說無量無邊的三昧,甚深三昧境界,廣大的樂住,這個樂住是大自在的境界,沒有力量能夠阻礙他、能破壞他的。這樣的「樂住」怎么有的呢?「由轉(zhuǎn)受蘊依故」,由于他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棄舍了這個有漏、有過失的受蘊,所以成就了無過失的無量廣大樂住自在。

  「三、由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轉(zhuǎn)想蘊依故!

  第三個自在是什么自在呢?「由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這個名句都是由文成就的,文就是字,一個字一個字的叫作文。由這個字的一個字一個字再組成了名,由多少個名連起來就成為句。這個「身」這個字是一個眾多的意思,名也是很多,句也是很多,文也是很多的!皋q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就是佛的法身,法身佛他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時候,他也能辯說。他在為眾生說法在辯說的時候,也是有名句文的,假借這個名句文來表達(dá)一切的佛法的。這樣的辯說是大自在的境界,是大自在的,那就是無量無邊的陀羅尼了。

  「由轉(zhuǎn)想蘊依故」,這個「想蘊」,佛的這個「想蘊」當(dāng)然是無漏,無漏的,F(xiàn)在「轉(zhuǎn)想蘊」,就是以前在因地的時候的想蘊,想蘊,因地的想蘊就是有漏的,有漏的這個想蘊他是作什么事情呢?他有什么功能呢?這個「想」是取相的意思,就是去攀緣、思惟這一切法的相貌,給他安立種種的名字,這個想蘊就是有這種功能;就是有這種知識、智慧,觀察一切法的時候說出來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安立了很多的名句文來形容這一切的事情。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學(xué)問的人他長于這件事,他能用文字來表達(dá)種種種種的事情。我們凡夫這個想蘊是有漏的,現(xiàn)在成佛了,佛的法身的想蘊呢,也還是能「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的,也是假借這個來表達(dá)真如的,但是那是大自在的境界,和這個有漏的境界是不相同的。

  「四、由現(xiàn)化、變易、引攝大眾、引攝白法自在,由轉(zhuǎn)行蘊依故!

  「由現(xiàn)化」,就是佛由于內(nèi)心的自在能現(xiàn)出來種種的變化,無障無礙的境界。「變易」,就是能轉(zhuǎn)變一切境界,譬如說黃金能轉(zhuǎn)變成糞土,糞土能轉(zhuǎn)變成黃金,水能轉(zhuǎn)變成火,火能轉(zhuǎn)變成水,能轉(zhuǎn)變成大地,大地又能轉(zhuǎn)變成水火,就一切的境界佛能夠有這種轉(zhuǎn)變的自在。「引攝大眾」,就是佛在大眾里說法的時候,佛能夠引導(dǎo)眾生的思想向于無上菩提,有這種自在的力量,能引導(dǎo)他!敢龜z白法」,佛也能夠引攝出來無量無邊的清凈的功德法,有這種自在力!脯F(xiàn)化」自在、「變易」自在、「引攝大眾」自在、「引攝白法自在」,那么現(xiàn)出了這種種都是自在的,這種自在是怎么有的呢?「由轉(zhuǎn)行蘊依故」,就是佛到成佛了的時候,轉(zhuǎn)變了這個有漏的行蘊的關(guān)系,所以成就了無漏的行蘊,這個無漏的行蘊有這樣大自在的境界。

  「五、由圓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轉(zhuǎn)識蘊依故。」

  第五個,這個「由圓鏡」智,就是轉(zhuǎn)這個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zhuǎn)末那識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zhuǎn)這個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zhuǎn)前五識為成所作智,就是轉(zhuǎn)八識成四智,而這是一種大自在的境界。

  這個大圓鏡智,大圓鏡智,這個世親釋上解釋,世親菩薩,《攝大乘論》世親釋上說,就是佛的無忘失法,佛的無忘失法。這個我們平常用我們的凡夫心來講話的話,我們常說的話,常說的語言,我們常使用、常作的事情我們都會比較容易記得住,但是雖然是我所有,但是我們不常使用呢,我就不一定記得住,不一定那么清楚。但這個佛的境界不是這樣子,佛不管是他常用,他教化眾生也好,不用也好,都是很分明的能記得住,所以無忘失,沒有忘失的時候。所以這個佛教化眾生的時候,佛那個無分別智,或者有分別后得智,觀察一切眾生的根性的時候,這一念之間很急速的、很迅速的知道哪一個眾生什么時候應(yīng)該去度化他。知道了以后,佛就不會忘,到那個時候就會去度化他,不會忘了,到時候應(yīng)該度了沒去,忘了!佛沒有這件事。所以佛這個大圓鏡智就是無忘失法。另外一種解釋呢,就是這個第八識,這個阿賴耶識在我們凡夫的時候,他是能夠緣這個根身器界。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個根,根身,和這個世界,都是由第八識現(xiàn)出來的,他也能緣,能緣這個根身器界,這是一樣,能緣。他還能夠現(xiàn)出來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他也能現(xiàn),就是見識,能現(xiàn)出見識、能現(xiàn)出一個相識;就是以阿賴耶識為意識能現(xiàn)出來一些相識,又能現(xiàn)出來一些見識,是這樣子。為現(xiàn)出來的識之所依處,識的依處。

  那么現(xiàn)在轉(zhuǎn)這個八識成大圓鏡智的時候呢,他這個大圓鏡智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的依止處,這三智也是他變現(xiàn)出來,由他現(xiàn)出來,但是也是由他來,依大圓鏡智為依止現(xiàn)出來這前三個智,前三個智慧的。也能現(xiàn)出來無量無邊的世界,根身器界,佛的這個受用身、變化身實在就是大圓鏡智所現(xiàn),也是依大圓鏡智為所現(xiàn)的。前面說以自性身為依止,而現(xiàn)出來受用身和變化身,而這里說以第八識,凡夫的時候根身器界是由第八識現(xiàn)的,那么成佛的時候就是由大圓鏡智現(xiàn)出來的,這樣大圓鏡智就是自性身,合起來等于他們兩個是一回事情了,有這個意思。在凡夫的時候,這個阿賴耶識還有一種作用,就是一切的惑業(yè)苦的種子都攝持在阿賴耶識里面,在阿賴耶識里面攝持。那么成佛的時候呢,就是一切無漏的聞熏習(xí)的種子也都是在這個大圓鏡智里面,那么大圓鏡智也就是自性身了,自性身里面包括真如的。所以你仔細(xì)想一想這個事情,他和《起信論》有點相似,有些地方有點相似的,有的相通著的,那么就是他能攝藏一切清凈法的種子,清凈無漏的種子,能變現(xiàn)佛的一切的根身器界,變現(xiàn)無量無邊的清凈的世界,也能夠現(xiàn)出來前三種智慧,這可見這個大圓鏡智在佛的這個無量功德里面的重要了,這個大圓鏡智。

  (Tape56)

  「五、由圓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轉(zhuǎn)識蘊依故」,這是第九章「彼果智」,「彼果智」里邊有十門分別,十門分別里邊現(xiàn)在是第三,甲乙丙,第三是「自在」,「自在」里面就是五種自在,現(xiàn)在是第五種。「由圓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轉(zhuǎn)識蘊依故」,就是轉(zhuǎn)八識生成四智,這一段文正好是說這件事。就是轉(zhuǎn)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轉(zhuǎn)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zhuǎn)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zhuǎn)前五識為成所作智。這個大圓鏡智,這個大圓鏡是一個譬喻,這個大圓滿的鏡子它能夠現(xiàn)出來眾多的色相,分明的照了。譬喻所成就的智慧也是非常圓滿的,能圓一切法分明照了而不忘失,所以在佛的功德里面有個無忘失法,就是大圓鏡智的作用,無忘失。下邊也有解釋,這個阿賴耶識在凡夫位的時候他攝持一切雜染法的種子,他能現(xiàn)根身器界,能現(xiàn)出來一切世界,能現(xiàn)出來這個身體,也能現(xiàn)前七識,現(xiàn)這個轉(zhuǎn)識;以阿賴耶識為種子,現(xiàn)第六意識,現(xiàn)第七末那識,現(xiàn)出來前五識。那么現(xiàn)在轉(zhuǎn)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到成佛的時候呢,他也是一樣,也是能夠攝持一切清凈法的種子,也能夠顯現(xiàn)前三種智慧,就是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也現(xiàn)出來一切的清凈的佛土,現(xiàn)出來受用身、變化身這些事情。在成佛的時候,和在因地在凡夫的時候,只是有染凈之別,他那功能作用有點相似。

  「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轉(zhuǎn)第七末那識成平等性智,第七末那識在因位的時候執(zhí)著我,有我見,有四種煩惱是染污的,執(zhí)著有我的關(guān)系,所以是不平等;等到相信了佛法,修唯識無義的止觀呢,到初歡喜地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平等性智了。他得到一切眾生的平等心性,通達(dá)了一切眾生的平等心性,通達(dá)于一切菩薩平等心性,通達(dá)一切佛的平等心性,大慈大悲相應(yīng)的。這個平等性智既然是通達(dá)平等的一真法界了,所以應(yīng)該是在二智里邊,根本無分別智和這個后得智來說呢,應(yīng)該是重于無分別智;但是大慈大悲相應(yīng)呢,也應(yīng)該有后得智了。這個大圓鏡智應(yīng)該說是根本無分別智,應(yīng)該是這樣說。到平等性智,初歡喜地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但是在修道位的時候,就由二地乃至第十地展轉(zhuǎn)地清凈殊勝,到佛地的時候才圓滿,還是應(yīng)該這樣說。

  「觀察」,就是妙觀察智,妙觀察智這是轉(zhuǎn)第六意識所成就的智慧。妙觀察智是什么呢?就是成佛的時候,他有無量的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他隨心的作意就能現(xiàn)出來種種的陀羅尼,現(xiàn)出來種種的三昧,現(xiàn)種種的智慧辯才,為一切眾生宣說妙法,那就是妙觀察智的作用。這樣子妙觀察智應(yīng)該是偏于后得智了。

  「成所作智」,妙觀察智看經(jīng)論上的說法呢,經(jīng)論上的解釋,他就是后得智為一切眾生說法,重于這一方面。那么成所作智就是成滿所愿的事情,完全成功了,完全出現(xiàn)了,成滿了所作的事情,成就了所應(yīng)該作的事情,就是教化一切眾生。但是這里是偏于出現(xiàn)在人世間,八相成道的佛去度化眾生,屬于這一方面的事情。也說到,這個八相成道當(dāng)然有生,也有土,也有世界。那么平等性智呢就是屬于受用土,受用身這一方面,這個成所作智就屬于變化身這一面,而妙觀察智是通于這兩方面的,而這一切一切都是以圓鏡智為依止的,為依止而成就的!笀A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自在」,到成佛的時候,一切都是大自在無障無礙的境界。若有障礙呢,就是不自在,這里面是無障礙的意思。

  「由轉(zhuǎn)識蘊依故」,為什么有這四種智慧的自在境界呢?就是因為轉(zhuǎn)變了在因地的識的依止的關(guān)系,在因地的時候一切的作用都是由識發(fā)出來的,所以叫「識蘊依」。在因地的時候,因為是惑業(yè)苦的障礙境界,現(xiàn)在轉(zhuǎn)變成佛的時候呢,才有這無障礙的大自在的境界出現(xiàn)了。這個轉(zhuǎn)識成智這個話呢,當(dāng)然是因為經(jīng)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修行的時候主要是希望成就清凈的智慧,主要是這樣子,所以說轉(zhuǎn)識成智。成功了的時候就是智慧成就了,其實成就并不只是智慧,其他的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也是成就了,但是以智慧為首,為最重要的,所以叫轉(zhuǎn)識成智。而在轉(zhuǎn)識成智的時候,他沒有識嗎?也是有識的。

  頭些日子講的時候也提到,就是在《成唯識論》上引一個頌:「如來無垢識,是凈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yīng)」。「如來無垢識」,就是佛的識是沒有垢染的,沒有煩惱障、沒有所知障的污染,是清凈識。這可見轉(zhuǎn)識成智實在就是轉(zhuǎn)有漏識成無漏的識,成功了的時候,其中的轉(zhuǎn)變主要是由智慧來轉(zhuǎn)變的。最初栽培無量的福德智慧資糧,修唯識無義的觀察,唯識無義就是智慧。由這個由智慧的觀察逐漸地增長,這個智慧成就了,智慧成就了才有無垢識的!溉鐏頍o垢識,是凈無漏界」,「是凈無漏界」,這個界就是無始時來界這個界,就是清凈無漏的種子所寄存的地方,所居住,所依附的地方,就是在無垢識里邊有無量無邊的清凈的種子,「是凈無漏界」。說圓鏡智能攝藏一切清凈種子,但是若在《起信論》上說呢,又說真如是一切清凈種子的依止處。其實這個真如也好,大圓鏡智也好,無垢識也好,是不分離的,是不分離。這個你能夠轉(zhuǎn)識成智是智慧的力量,說智慧他創(chuàng)造了無量無邊的功德,也就是創(chuàng)造了無量無邊無漏功德的種子,所以說是圓鏡智在攝持一切清凈種子,當(dāng)然也是對的。但是若到因地的時候是阿賴耶識,是識攝持一切種子,到果的時候也應(yīng)該說識,所以「是凈無漏界」!附饷撘磺姓,圓鏡智相應(yīng)」,「解脫一切障」就是解脫了煩惱障、所知障!笀A鏡智相應(yīng)」,這時候才成就了大圓鏡智,大圓鏡智與無垢識相應(yīng)。無垢識,識是心王,智還是心所的。

  那么在《成唯識論》引的這個頌上面看呢,佛轉(zhuǎn)識成智的時候也還是有識的。說這個大圓鏡智的作用呢,實在也就是識的作用,所以叫作轉(zhuǎn)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這是一種。轉(zhuǎn)第七末那識成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在這個印老的講記上說,到成佛的時候沒有末那識了,有這樣說法。那么沒有末那識的說法,因為沒有我見了,所以沒有那個染污意,應(yīng)該若是到果地的時候應(yīng)該說有清凈意,就是不執(zhí)著我了,那么有無我的智慧還是應(yīng)該有識的,這是第五個自在。這前面一共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轉(zhuǎn)五蘊得到這么多的自在的功德。

  丁、依止

  「復(fù)次,法身由幾種處應(yīng)知依止?」

  這是甲乙丙丁。「法身由幾種處應(yīng)知依止」,這個話的意思呢,就是這個法身為幾種處作依止?多少個境界都要依止法身的,就是成佛了以后,佛所成就的無量功德是以法身為依止處,都依附在那里呢?依附在法身這里?催@個前后文所解釋這個法身呢,當(dāng)然是有清凈法界名為法身,但是也包含了一切有為的功德,也包括在內(nèi)的。所以所有的功德都依附在法身這里。有多少呢?由幾種處依止法身呢?

  「略由三處:」

  有三種境界是以法身為依止的。

  「一由種種佛住依止,」

  第一個就是種種的佛住要依止法身,這是第一種。這個「佛住」是什么呢?就是成佛了以后,他沒有入無余涅槃,沒有入無余涅槃呢,佛這個大光明智慧的心,他那個心住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這樣意思,「佛住」,佛的這個智慧他是安住在什么地方呢?這樣意思。這上面沒有列出名字,在世親釋、無性菩薩釋上面看出來,就指這個天住、梵住、圣住,指這個說的。這個天住就指色界天的四靜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指四靜慮說的。我們欲界的人,欲界的人,我們的分別心就是在欲上面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住,沒有禪定就是向外攀緣,就在這個色聲香味觸法這里面活動,那么就是欲住,可以這么說。但是諸天,色界天呢,欲界天也不是有禪定的人,他是向外攀緣,不過魔王天呢,他化自在天是魔王住的地方,他是得到欲界定了,他得到這個未到地定了,未到地定還是很淺的定,F(xiàn)在這里面說天住,這個天指梵天的四靜慮,那么佛的心就是住在四靜慮里邊,但是多數(shù)是住在第四靜慮,第四靜慮住在那里,因為第四靜慮是最殊勝、最清凈莊嚴(yán)的地方,所以在初成佛的時候,是住在第四靜慮修緣起觀得無上菩提。成佛以后,佛有的時候佛的心也是住在那里,這是天住。其次是梵住,這個梵住是什么呢?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這就是梵住。在梵住里邊佛的心多數(shù)是安住在悲無量這里,就是憐愍眾生的苦,憐愍眾生苦,所以住在這里要救度一切眾生的。第三個就是圣住,就是空、無相、無愿三種解脫。這三種解脫,佛多數(shù)住在空解脫這里,住在空解脫這里,離一切相的境界。

  這樣說呢,這個梵住和天住這是有相的境界;空住,住在空這里那是無相的境界。那么佛的心住在這里,在這里有一個問題,就是佛是究竟圓滿了,解脫了一切障,究竟圓滿的境界,他應(yīng)該住在大般涅槃那里,住在一真法界那里,那么怎么是住在這三個住,住在天住,住在梵住這里?這個意思呢,就是照理說這個空住這里應(yīng)該這就是大般涅槃,但是佛也住在天住和梵住這里呢,所以佛是無住涅槃了,也不住于生死,所以是空住,也不住于涅槃,所以也住天住、住梵住,住在這里廣度眾生的,那么就是無住涅槃的境界,可以這樣解釋。這三種住呢,都是以法身為依止處的。那么這個空住,這里面就是有一點,應(yīng)該和法身應(yīng)該是一致的。這個法身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在里邊,這個空住應(yīng)該說依止于清凈真如這個地方,而天住、梵住也是依止這個平等法界這里的。

  「此中有二頌:諸佛證得五性喜,皆由等證自界故,離喜都由不證此,故求喜者應(yīng)等證!

  這里面說出兩個頌來,這兩個頌大意是什么呢?這個世親釋、無性釋上的解釋是說,就表示佛所住的無住涅槃和聲聞、緣覺的涅槃不一樣,表示這個意思。也就是佛住在天住、住在梵住、住在空住,這種無住涅槃的境界是和阿羅漢、辟支佛不一樣,表示這個意思。這個印順老法師解釋是說,表示證得清凈法界的必要。為什么要證悟清凈法界呢?有這種必要,是這個意思,看這個文也是有這種意思。此中有兩個頌,第一個頌說什么呢?「諸佛證得五性喜」,一切的佛,他們都是成就了五種體性的喜,五種體性的喜就是五種差別的歡喜!附杂傻茸C自界故」,為什么有這五種自性的歡喜呢?就是因為「等證自界故」,因為他們平等地證悟了一真法界了。這個「自」就是,其實這個「自」是遍于一切的,這個特別廣大的一個字了。證得了這個清凈法界了,所以有五種歡喜,就有「等證」。這個「等」這個字就是平等,或者說是這位佛初開始成佛的時候,和一切佛是平等的,平等的證悟了一真法界,所以有五種的歡喜。

  「離喜都由不證此」,這個聲聞緣覺二乘人他們沒有這五種的歡喜,沒有這五種的歡喜,什么原因呢?「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