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筆錄 第六章、彼修差別

  第六章、彼修差別5

  第一節(jié)、建立十地

  「如是已說彼入因果,彼修差別云何可見?」

  前面已經(jīng)說到「彼入因果」,說完了,這個「彼入因果」說到這個六波羅蜜,在《解深密經(jīng)》上也有說到六波羅蜜也說得很詳細(xì)的,可以參考的。

  這個「彼修差別」,前面說到這個六波羅蜜只分兩個階級:就是一個因中的六波羅蜜,一個果上的波羅蜜。這個因中修六波羅蜜才能夠悟入唯識性,悟入唯識性之后,就是得無生法忍之后,又有殊勝的六波羅蜜的修行,這就是到了十地,包括了十地的修六波羅蜜多,但是沒有一樣一樣地詳細(xì)說出來,F(xiàn)在這里「彼修差別」,就是彼菩薩登歡喜地以后修六波羅蜜多經(jīng)過十地的差別相,「云何可見?」怎么樣才明白呢?

  「由菩薩十地!

  這個果上修六波羅蜜多的相貌,就是由菩薩入圣位之后經(jīng)過十地的差別,就可以知道六波羅蜜的相貌了,就可以知道差別的相貌了。

  「何等為十?」

  這底下就解釋,解釋這個十地,這以下一共是分了五科,第一節(jié)就是「建立十地」,建立這個十地的。這個十地怎么樣安立的呢?說出他的原因來,這底下先說出十地的名字。

  「一、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fā)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xiàn)前地,七、遠(yuǎn)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那么這是十個地,十個地,這個「地」字怎么解釋呢?這個無性菩薩釋上面說,法無我智的分位名之為地,法無我智的分位。這個觀一切法無我的智慧,這個智慧到初極喜地就成就了,一直到佛地才圓滿,這樣子由淺而深,他就是有了階級了,從他的淺深的次第上就分別出來十地的不同。那么那個真如理,這個法無我智所通達(dá)的真如、所通達(dá)的法界,這個法界的理性猶如虛空是沒有分位的,不能說有深淺的不同,但是通達(dá)真如理的智慧可以有深淺,就是有明暗的不同。譬如說這個光,這個燈光它有度數(shù),不同,燈光所照的虛空就沒有度數(shù)的不同。從這個智慧方面的深淺來建立十地的差別,那么這是一個說法。但是在這個《瑜伽師地論》上解釋呢,「能持菩薩義,名之為地」能持菩薩義,就是能攝持菩薩的功德;能持菩薩義,能攝持菩薩的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能持者,能攝持者,就受持讀誦那個持,那就叫做地。這樣說呢,不但是能證悟真如智,能證悟法界的智慧,也包括了真如在里邊,也包括了真如在里邊的。因?yàn)橛心茏C悟真如的智,一定有所證悟真如的理的,這個如如智和如如理相應(yīng)了,他就能生一切功德,能長一切功德,能持一切功德,所以叫做地,這么講也有道理。

  而在這個《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宗喀巴大師真是大智慧,他講這個「地」呢,他說是大悲心和無分別智,大悲心和無分別智和合,名之為地;那么就是加上一個大悲心,這話也有道理。那么菩薩最初發(fā)菩提心的時候,就學(xué)習(xí)大悲心和無分別智的,一直到初歡喜地的時候,他無相的、無漏的無分別智大悲心成就了。由此無相的、無分別的根本智和大悲心再行菩薩道弘揚(yáng)佛法,又生出來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菩薩所有的功德都是建立在大悲心和無分別智上面,所以叫做地。地是能生的,能生一切萬物,名之為地?墒侨艏由险嫒缫彩菍Φ,真如是一切法的依止處,這么樣講也有道理。譬如說是我們凡夫也有這個真如的法身,但是不莊嚴(yán),我們都是惑業(yè)苦在那染污了這個真如理。若到成佛的時候,佛的這個真如理性有萬德莊嚴(yán),那么這樣說呢,這個真如也包括在內(nèi)名之為地,也是對的。那么這個「地」是個總名字,極喜地、離垢地……這是別的名字。

  「如是諸地安立為十,云何可見?」

  說這么多的地安立成為十個數(shù),他的原因怎么能知道呢?我想知道知道,這是問。

  「為欲對治十種無明所為障故。所以者何?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無明所治障住。」

  這底下來回答這個十地的安立的一個理由。「為欲對治十種無明所治障故」,說是這個安立十地這是佛為一切菩薩安立的一個位次,佛為什么這樣安立呢?「為欲對治」,為了使令菩薩修行的時候能夠消滅十種無明的障礙的關(guān)系。這個十種無明就是所對治的障,他能障礙菩薩入于法界證悟真如理的,那么對治了,把他消滅了呢,就是證悟法界了。他是個障礙,消滅了就是沒有障礙,那么圓滿的時候就得無上菩提了。這個「對治十種無明所治障故」,所以要安立十地,這是簡單地這樣說,底下又問。

  「所以者何」呢?「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無明所治障住」,因?yàn)樵谶@個有十種相貌的所知法界,就是無分別智所證悟的法界有十種相貌,在這個十相所證悟的法界上面有十種無明所治障住在那里,在那里依止,依止在這個法界上面,有十種無明所治障。那么菩薩經(jīng)過長期的修行,修行來斷除這個十種無明的障礙,就自然地當(dāng)然就是深入地證悟了「十相所知法界」,因此建立十地,建立這個十地的。

  「云何十相所知法界?」

  這個十相的所證悟的十相法界是怎么回事情呢?這底下就提出這個問題加以解釋。

  「謂初地中由遍行義;」

  這底下列出來十相法界的名稱。這個「初地中」,這個初極喜地他所證悟的法界叫做「遍行」法界,或者是「遍行」真如。這個「遍行」真如上面有異生性的無明障礙,有異生性的無明作障礙,要斷除去、要遠(yuǎn)離了異生性的無明,這個「遍行」法界才顯示出來的。這個異生性的無明,這個異生是什么呢?在《華嚴(yán)經(jīng).十地品》,在《十地經(jīng)論》上那個〈十地品〉,翻一個叫做凡夫我相障,凡夫圣人「凡夫」,我相障,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但是在玄奘法師翻譯的就是翻一個異生性障。異生相對的就是凡夫,凡夫性的無明,這是什么呢?就是執(zhí)著有我,這就是無明;執(zhí)著有法,那么也叫做無明。執(zhí)著有個實(shí)體性的我在這個五蘊(yùn)身里面,或者說五蘊(yùn)就是我,或者是離開了五蘊(yùn)才是我,那么執(zhí)著五蘊(yùn),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都有真實(shí)性,那么這叫做法執(zhí)。執(zhí)著我有真實(shí)的體性,執(zhí)著每一法有真實(shí)的體性,這都叫做凡夫性,這就是凡夫的我相障。而這個凡夫的我執(zhí)、法執(zhí)這個無明是分別生起的,分別起。

  這個佛菩薩的智慧觀察眾生的煩惱就是分這么兩大類:一個是俱生的,一個是分別起的。這個俱生的這話就是與生俱來的,不是學(xué)習(xí)的,也不是聽別人講來,也不是書本上看見的,他任運(yùn)地自然地就有這種煩惱,生起的這種方式就是任運(yùn)地就生起了,也有所謂說是本能的,就是本能的,用這句話來解釋也可以。這個分別起的呢,那就不同,分別起的或者是聽人家講解的,或者自己從書本上學(xué)習(xí)來的,這個心里面這樣想:「喔,這個我是這樣子,常恒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這叫做我,他有真實(shí)性的這叫我,怎么怎么的」,各式各樣的執(zhí)著。這是由分別心,由自己主動地去觀察思惟而有這樣的執(zhí)著的,這樣的我,這叫做分別我執(zhí)、分別法執(zhí),F(xiàn)在說這個異生性無明就指這個分別性的無明說的,不是那個俱生的,不是任運(yùn)而生起的那種無明。

  那么這個菩薩修這個四尋伺、四如實(shí)智,觀察名、義、自性、差別,觀察一切法唯識無義,「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那么這個異生性障滅掉了,我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這時候也就顯示出來這個遍行的法性,遍行的法界,遍行的真如。這個遍行真如是什么呢?這個「行」,就是一切有為法名之為「行」,一切的有為法;一切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變動的,所以叫做「行」。這個「遍」是普遍的意思。說是這個離一切相的這個不生不滅的法界是普遍一切有為法的,遍在一切法,一切法都有這個真如的。就是菩薩修這個四尋伺、四如實(shí)智登地的時候,他覺悟了一切有為法都是真如,都是法界,是這樣意思。這個「十相所知法界」,這個初地所覺悟、所證悟的就叫做遍行法界,是這樣意思。

  「第二地中由最勝義;」

  這個「由最勝義」,「第二地中由最勝義」,這個「最勝義」的法界是由斷除去這個邪行障而顯示的。這個十種無明,這個邪行無明,第一個無明是異生性無明,這第二個就是邪行無明。邪行無明這以下的九種無明都是屬于俱生的了,前面那個異生性的無明那是分別起的,以下的九種無明都是俱生的,任運(yùn)而起的,任運(yùn)而起的這個無明這是圣人的煩惱,我們凡夫雖然也有但是不太明顯,因?yàn)榉謩e煩惱太強(qiáng)了。那么圣人,證悟初地極喜地的菩薩他還有邪行障,這個邪行障,邪行的無明是什么呢?就是他不自覺地他的身口意三業(yè)還有犯戒的事情,還有犯戒的事情,那就叫做邪行,就是染污的。這個粗重的毀犯戒律的事情,當(dāng)然初地菩薩都清凈了,不會毀犯,但是還有微細(xì)的犯戒的事情,是任運(yùn)而起的,那叫做邪行障。而這個邪行障,邪行的無明障礙這個二地的菩薩持戒的清凈,障礙他持戒清凈,障礙他證悟這個最勝的法界,障礙他。他若繼續(xù)地修學(xué)圣道,他就斷除去這個邪行障了,那么就成就了戒波羅蜜,戒波羅蜜多圓滿了,圓滿了他就通達(dá)這個最清凈的法界是最殊勝的,在一切法中是最殊勝的,所以叫做「由勝流義」,這個法界。由于他這位菩薩斷除去邪行無明,而證悟了最勝義的法界,所以這個名字是叫這樣子。

  「第三地中由勝流義;」

  這個就是「勝流」法界,這個「勝流」法界是由第三地菩薩他斷除去遲鈍性的無明而證悟的。遲鈍性的無明,遲鈍,這個遲鈍怎么講呢?這位菩薩他聞思修的這一切法門,修行的法門,有的時候會忘記了。我們凡夫有這個問題,這個記憶力有時候不靈光了,本來很熟的要用的時候忽然間忘記了,F(xiàn)在說是這個第三地菩薩這個圣人,這個初地菩薩、二地菩薩還有這種事情,他所聞思的法門會忘記了,就不能明記所修行的法門,有這個事情。那么他現(xiàn)在由于有遲鈍性的無明,就是障礙了他去證悟這個勝流法界,障礙了。他要入第三地的時候,就是斷除去這個遲鈍性的無明了,他就成就了聞思修的智慧,殊勝的光明智慧,就覺悟了這個殊勝的佛的最凈法界等流的妙法的最殊勝,這個法界,那么這就叫做「第三地中由勝流義」的法界。

  「第四地中由無攝受義;」

  這個「由無攝受義」,他這個「無攝受」的法界是由于遠(yuǎn)離了微細(xì)煩惱現(xiàn)行俱生身見的無明,遠(yuǎn)離這個無明而顯示出來「無攝受」的法界的。這個微細(xì)煩惱現(xiàn)行俱生身見怎么講呢?身見就是我見,有我就有我所,就是我、我所的這種無明,這種執(zhí)著。但是這里說的這個我、我所是微細(xì)的煩惱現(xiàn)行,不是粗顯的,是第六意識相應(yīng)的這個我、我所,而是任運(yùn)現(xiàn)起的這種我見;我見、我所見,是非常微細(xì)的,不是粗顯的。這可見,他若不入定的時候,這個圣人若不入定的時候,這個初地菩薩、二地菩薩、三地菩薩這些圣人他不入定的時候,他這個第六意識在活動就有微細(xì)的我、我所的執(zhí)著的無明活動,有這種事情。那么斷除去這個我、我所的微細(xì)的煩惱,才能證悟這個無攝受的法界,那么他就是當(dāng)然是修這個四念住,修這個圣道,修三十七道品的圣道,觀察我不可得,這個法性的真如,我、我所都是不可得的,那就叫做「無攝受」。這「攝受」就是執(zhí)著的意思,就是執(zhí)著我、執(zhí)著我所,這叫做「攝受」,現(xiàn)在通達(dá)一切法性的時候是「無攝受」,無我、無我所的,那么也就是斷除去了微細(xì)煩惱現(xiàn)行的俱生身見,這樣子。

  「第五地中由相續(xù)無差別義;」

  這個法界是要斷除去于下乘般涅槃無明,斷除這個無明,斷除這個無明才能證悟這個「相續(xù)無差別」的法界的。下乘般涅槃就是聲聞乘,這個聲聞也應(yīng)該加上緣覺,那么這些圣人他們是厭離生死、急求涅槃,感覺生死太苦。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的身體猶如毒器,那么幾時他滅掉了入于不生不滅的涅槃的境界是大自在、是安隱的境界。那么于下乘般涅槃的無明呢,這個聲聞緣覺他就是急求涅槃,這個原因在那里呢?就是不知道生死就是涅槃,所以厭惡生死,要滅掉了生死去入于涅槃,要這樣子。這樣說呢,這個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薩還有這個無明,就是他有這種傾向入于無為的境界是快樂的,對于有為有厭離心,那么這就是無明。若在我們凡夫?qū)W習(xí)佛法的人,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在凡夫的身份的時候有厭離生死、欣樂涅槃,這是發(fā)道心了,這是發(fā)道心。但是若在菩薩來說這是無明,于下乘般涅槃歡喜離一切相,不生不滅,安住不動,這是無明的境界。所以這位菩薩他能夠觀察生死就是涅槃,不必滅了生死再入涅槃,不是的。若是這樣子的時候,他就證悟了「相續(xù)無差別義」,這個「相續(xù)無差別義」,這個「相續(xù)」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這個身體我們凡夫肉眼不知道是相續(xù)的。譬如說人死了就認(rèn)為是斷滅了,佛法說這個生命死了還沒有斷滅,又有一個果報(bào),又有一個生命的果報(bào)又出來了,這個生命的果報(bào)也不是常住的,到時候又是死掉了,結(jié)束了,結(jié)束了又有一個,是相續(xù)不斷的,所以指這個身體叫做「相續(xù)」。這個「相續(xù)」是有差別的,譬如說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體對比起來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都有眼睛,但是眼睛與眼睛也不同,每一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有的,但是不一樣,就是有差別的。但是你若通達(dá)了生死即涅槃的時候,那就是一切都是無差別的,相續(xù)的身體是在相貌上說,表現(xiàn)于外的相貌是有差別,但是在法性上來說是無差別的。所以這個觀察一切法相是有差別,但是法相的本性則是無差別義,就通達(dá)了,這樣也就是斷除去了于下乘般涅槃的無明。

  「笫六地中由無雜染清凈義;」

  這個無雜染清凈的法界,這個法界的名字是叫這個名字,那么這個名字里邊是由于斷除去粗相現(xiàn)行無明才能證悟的。這個粗相的現(xiàn)行無明是什么呢?就是這個第六地的菩薩觀察這個十二緣起的流轉(zhuǎn)還滅,「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這是流轉(zhuǎn)生死的相貌。若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那么這就是還滅門。這個流轉(zhuǎn)和還滅這是一個很粗顯的相貌,是因?yàn)樗有多少取著,觀察他的法性是無差別,但是在相上也還有多少取著,這就叫做粗相現(xiàn)行無明。這個無明障礙第六地的菩薩證悟無雜染清凈的法性的,無雜染清凈的法界的,障礙他。他若繼續(xù)地修學(xué)這個十二緣起的圣道,就是斷除去粗相現(xiàn)行無明的時候,他就證悟了流轉(zhuǎn)的雜染、還滅的清凈都是無差別的,這樣的法性就證悟了。

  這個學(xué)習(xí)這個唯識法門的時候,時常地會感覺到唯識里面這個道理,「非離彼能詮,智于所詮轉(zhuǎn)」這句話,這句話非常的妙,就是這個名字,說生死、說涅槃、說流轉(zhuǎn)、說還滅、說佛、說眾生……這都是名字,「名事互為客,其性應(yīng)尋思」,都是畢竟空寂的,慢慢就是無雜染清凈義了,自然是能覺悟到這里。當(dāng)然這是從文字上去這樣思惟可以這樣覺悟,但是真實(shí)用名字來刺激你的時候,你還是不能平等,你還不能無所得,那就是因?yàn)橛羞@種執(zhí)著的名言種子在阿賴耶識里邊,種子一動了,你還是有執(zhí)著心。所以要長時期地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觀,才能夠消滅這個執(zhí)著的種子。消滅了執(zhí)著的種子,這時候才能無雜染清凈法界才顯現(xiàn)出來的。我們從文字上去講的時候感覺到很容易,但是做下來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第六地中要遠(yuǎn)離粗相現(xiàn)行無明,才證悟「無雜染清凈義」。

  「第七地中由種種法無差別義;」

  這樣的法界,他是要斷除去細(xì)相現(xiàn)行無明才能夠證悟的。這個細(xì)相的現(xiàn)行無明指什么說呢?這個印老法師的解釋,就是有世間法、有出世間的佛法,那么菩薩對于世間法觀察他是畢竟空寂,對于佛說的這個名言的一切佛法也是觀察畢竟空寂,但是有多少法愛,對于佛法這個圣流的妙正法教他多少有一點(diǎn)法愛的。而現(xiàn)在由這樣的細(xì)相無明障礙了種種法無差別的法界,那么他入第七地的時候就是滅除去這個細(xì)相的現(xiàn)行無明,這個種種法愛是細(xì)相現(xiàn)行無明。滅除去了這時候就是離一切相了,第七地菩薩是純無相觀;六地以前的菩薩有的時候有相,有的時候無相,不能純無相。第七地菩薩能純無相,就是與真如相應(yīng)了,當(dāng)然是有功用的境界,這個時候純無相觀的時候,就證悟了種種法都是無差別的,都是無差別的法界的境界,就證悟這個了。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減義,相自在依止義,土自在依出義;」

  這個第八地是遠(yuǎn)離無相作行無明,才能夠證悟這個不增不減的法性。這個于無相作行無明,這個第七地本來是純無相觀的境界,但是他還要身心動念的去觀這個無相的境界才能與無相相應(yīng),要身心動念,那就叫做功用。這樣的功用于無相作行身心動念,這就是無明,障礙第八地菩薩證悟不增不減的法界,所以他要斷除去這個于無相作行的無明,要斷掉他,才能證悟這個不增不減義!覆辉霾粶p」,就是這個法界,修學(xué)無量無邊的功德,功德的增長還是不增長;滅除去無量無邊的業(yè)障,染污的煩惱,而又沒有煩惱可減,這叫做「不增不減」在法性理上看是不增不減的。就是減除去無相作行無明,才能證悟這個「不增不減」的法性。這個「不增不減」的法性是「相自在依止義」,是「土自在依止義」。這個「相自在」是什么呢?就是這位菩薩證悟了不增不減的法界之后,他隨心所欲地要變現(xiàn)什么就能變現(xiàn)什么。像這個「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那么就是「相」,現(xiàn)出來種種的身相,其他的一切也就包括在內(nèi),這叫做「相自在依止義」。這個「土自在依止義」呢,「土」就是世界,就是他想要變現(xiàn)什么樣的佛世界,他就能變現(xiàn),這叫「土自在依止義」,是到第八地菩薩的時候有這種境界。那么這是第八地菩薩出現(xiàn)了無功用道的時候,有這樣的大的作用。不過這個無相無功用到佛地才圓滿,第八地開始就是了。

  「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義;」

  這個第九地菩薩他是由于他能夠遠(yuǎn)離于饒益事不作行無明,才能證悟「智自在」的法界。于饒益事不作行這句話怎么講呢?這句話就是饒益眾生的事情不做,不去度化眾生去。你讀這個《華嚴(yán)經(jīng).十地品》那個第八地的時候就會知道這件事,這個第八地菩薩就是想要入涅槃了。想要入涅槃了,他能夠純無相的境界相應(yīng)了,他就是有點(diǎn)耽著這個無相寂滅的法性,有點(diǎn)耽著,安住在那里不動了。那么十方諸佛就是來勸他,說是你現(xiàn)在不應(yīng)該入涅槃,你在初發(fā)心學(xué)習(xí)佛法的時候,你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你發(fā)了廣度眾生的大愿,這件事還沒做嘛,你怎么能夠入涅槃呢?這樣子,這時候這個第八地菩薩就在深定中,那個第一義諦的三昧里邊才發(fā)出廣大的作用,就是「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遍十方世界的普度眾生,才有這種事情。所以叫做于饒益事不作行無明,不度眾生,不度眾生這就是無明,這個無明障礙他「智自在依止」的這個法界,F(xiàn)在入第九地的時候,就是滅除去于饒益事不作行的無明,他就證悟了「智自在依止」。這個「智」就是四無礙辯才: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還有一個智無礙,或者說樂說無礙,那么四種辯才,那這個菩薩不得了,在十方世界善說法要廣度眾生的,「智自在依止義」。

  「第十地中由業(yè)自在依止義,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自在依止義。」

  這個第十地菩薩他也還有無明,他是這個于諸法中未得自在無明,在一切法中還不能得自在,還有這種無明。斷除去這個無明之后,才證得這個「業(yè)自在依止義,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自在依止義」,才成就這個功德。那么這個時候,這個第十地法云地這個時候是不得了的境界!赣蓸I(yè)自在依止義」,這個「業(yè)」就是身口意三業(yè),這個三業(yè)在十方世界大自在地廣度眾生,那個大神通境界。

  「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自在依止義」,這個「陀羅尼門」,「陀羅尼」就是總持。在這個《瑜伽師地論》上說呢,這個「陀羅尼」一共有四種陀羅尼:法陀羅尼、義陀羅尼、還有咒陀羅尼、還有忍陀羅尼,忍辱的忍,四個陀羅尼。四個陀羅尼,這里邊當(dāng)然是這個陀羅尼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這個菩薩。這個「陀羅尼門」,這個「門」字怎么講呢?譬如「三摩地門」這個「門」字怎么講法?「陀羅尼門」就是文字,文字為陀羅尼的門;蛘哒f字母,有三十二個字母,有四十二個字母,他是陀羅尼的門。因?yàn)榉鸱ㄋf的道理一定要用文字,假借這個文字才表現(xiàn)出來,所以文字是個門,文字就是個門,沒有這個文字這個道理不能講,不能夠表達(dá)出來。不過這個門有各式各樣的門,譬如我們這個鼻子聞這個香,我們就是知道是香,是好香,嗅嗅就完了,別的什么也不知道,但是有的人不是,有的人從香里面知道很多事情,知道很多事情。

  我有一天,我小孩子讀書的時候,我小時候讀書是天主教的學(xué)校,這個神父教這個歌唱音樂,我那天請假了,所以就是不懂那個符號,都不懂。后來我出家以后,離現(xiàn)在多少年前,聽這個明度法師說「音階」,聽到這個名字,這個音聲里面有階,臺階的階,階段的階。哎呀!喔,音里面有階,有高有低這些事情。從這里知道文字上有很多的符號,就是聲音上有很多的符號,譬如說這個鳥叫,鳥叫了一聲,這個聲音里面也是符號。你要佛圖澄,你看那個神僧傳上佛圖澄,聽到那個聲音之后就知道有什么什么事情,你這回出去作戰(zhàn)是勝利了或者失敗了,就知道。這個香也是,色聲香味觸,無量無邊的事情里邊有無量無邊的符號,但是我們很多都不懂,不知道。所以這個門是無量無邊的門,但是我們知道是門的很少,我們知道的很少。所以由這個門就可以發(fā)出來無量無邊的陀羅尼,無量無邊的陀羅尼的。

  我們寫文章的時候,哎呀,費(fèi)好大的辛苦寫出一篇文章,寫的還不太好。我看那個《濟(jì)公傳》,濟(jì)公的文章,當(dāng)然我們可以說那是小說,但是有一個《濟(jì)公傳》上印光老法師寫了一篇序,他說這個《濟(jì)公傳》是真的。后來我看那個濟(jì)公寫的那個文章,寫的那個詞,濟(jì)公說是天臺山五百羅漢之一,這阿羅漢的文章也是不得了,如果你相信的話,我也感覺的確是寫得好,文章寫得好。這個大菩薩境界也是不得了,那個文章也是非常好。我們讀經(jīng)的時候,有的時候有人說這部經(jīng)是假的,這部經(jīng)是假的,有的人寫的文章他實(shí)在是太不知自量,他就說這是經(jīng)。有個叫「金剛?cè)琳摗?還有一個「金剛真論」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因?yàn)槟莻文章太差了。你若是像清涼國師、像天臺智者大師,若是他們造一部偽經(jīng),你看不出來的,你看不出來,因?yàn)樗芎驼娴慕?jīng)一樣,除非你去考究一下,誰翻譯的,什么時候翻譯的,看看目錄,那就會知道,所以造偽很難。我說出來一件事,這個藏經(jīng)目錄上看見有僧肇大師的《金剛經(jīng)注》,僧肇大師就是鳩摩羅什法師的學(xué)生,他的金剛經(jīng)注,我一看,也寫得很好,但是看天臺智者大師的《金剛經(jīng)》的疏,我一看,哦!智者大師把僧肇大師的注都抄來了,當(dāng)然前人的注解后人參考當(dāng)然可以引來,我原來就是這樣想。但是后來有一次看到周叔迦居士他寫一篇文章,他說:不是智者大師抄僧肇的《金剛經(jīng)注》,是僧肇抄智者大師的《金剛經(jīng)注》,他這么說。這是什么道理呢?那個僧肇大師根本沒有著《金剛經(jīng)注》,因?yàn)槟阍谶@個目錄上面看,古代的那個最初是誰做的目錄,沒有這個書,后來在唐朝是誰做這個目錄才有這部書,那么可見這部書是委托的,是什么人做的用僧肇大師的名字而已。那么這個人就把智者大師的那個《金剛經(jīng)疏》抄來,每一段抄來多少,那么集成了一部書,是這么回事。我感覺我們后代的人少數(shù)人注意這件事,去注意這個目錄學(xué),對照一下,考證一下,多數(shù)人不注意這個事,我感覺蕅益大師都不注意這個事,不注意這個目錄的考證,所以他的注解上看我就發(fā)覺他有這個問題。那么我們原來的想法,智者大師抄僧肇大師的,原來不是,你看就是有這種事情,有這種事情。所以這個造偽這件事,實(shí)在是你很難造偽的,如果若是注意的話,任何人你不能造偽,你不能欺騙人的,還不如就說真實(shí)話,這部書是我寫的,我就說我寫的好了,為什么要說謊話騙人呢?這都是不對的嘛!這個「陀羅尼門」,我說到這個阿羅漢的文章,我感覺這個清涼國師《華嚴(yán)疏鈔》這個文章也非常好,是非常好的,這個我們古德里面文章好的太多了。所以這個「陀羅尼門」就是文字,這個「門」就是一切的符號,是門。這個到第十地的菩薩他是大自在的境界,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

  「三摩地門」,這個「三摩地」也就是定,翻個等持。這個他也是有門,這個門我昨天說過,是什么?就是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他是一切三摩地的門。從初禪里面能發(fā)出來無量無邊的三摩地,二禪、三禪、四禪也能發(fā)出無量無邊的三摩地,所以叫做門!缸栽凇,就是「陀羅尼門」的自在、「三摩地門」的自在!敢乐沽x」,就是由他這個法界,業(yè)自在的法界里面,由他所證悟的這個法界里面有這么多的大自在的境界,有這么多的自在。那么這是這個第十地菩薩他這個三業(yè)的自在,在十方世界廣度眾生弘揚(yáng)佛法,他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有無量無邊的「三摩地門」。

  那么這是這個十相法界的名字。由斷除去十種無明,證悟了十相的所知法界,

  所以才安立這個十地的,是這樣意思。

  「此中有三頌:遍行,最勝義,及與勝流義,如是無攝義,相續(xù)無別義,無雜染凈義,種種無別義,不增不減義,四自在依義!

  這里邊有三個頌,三個頌。這兩個頌是重頌前面的十相法界。「遍行」法界、「最勝」法界義、「及與勝流」法界是第三個、「如是無攝義」,那無攝受的法界、「相續(xù)無別義」是第五個、「無雜染凈義」是第六個、「種種無別義」是第七、「不增不減義」是第八、「四自在依義」,「四自在依義」這是兩個,一個第九,一個第十;智自在依止是第九。其他的有三個自在,業(yè)自在依止義、陀羅尼門依止義、三摩地門自在依止義,所以這個「四自在依義」這是第九地和第十地所證悟的法界。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這是最后一個頌,三個頌前面是兩個,這底下是最后一個。這個「法界中」,前面這個十相法界里面有十個不染污的無明!钢未怂握稀,這個十地菩薩要對治此所治的障,這個無明的障礙,所以安立成十地,有十地的不同。

  「復(fù)次,應(yīng)知如是無明于聲聞等非染污,于諸菩薩是染污!

  這是簡別這個十種無明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不同。「復(fù)次,應(yīng)知如是無明」,就是前面說的十種無明,十種無明里面第一個異生性無明。異生性無明里面有我執(zhí)的無明,分別我執(zhí)的無明,還有這個法執(zhí)的無明。這個分別我執(zhí)是共于聲聞的,是共于聲聞,共于聲聞這個不在內(nèi),其他的包括在內(nèi),那么都屬于菩薩十地所斷!赣诼暵劦确侨疚邸,在聲聞人的立場來看,那不是染污。因?yàn)樗麄儧]有斷這十種無明,他們心是清凈的,對于他們所證悟的涅槃沒有障礙,他們要入涅槃就能入涅槃,所以他們的立場說呢,這種無明是不染污的,就是無覆無記的。

  「于諸菩薩是染污」,若對諸菩薩的立場來說呢,他們是想要得無上菩提的,得無上菩提道,這種無明能有障礙,能有障礙的。能有障礙嘛,所以稱之為染污,就是這樣意思。那么若是說是斷這個煩惱障的時候,煩惱障能障礙阿羅漢入涅槃,他若覺悟了我空的真如的時候呢,煩惱障就斷掉了,就清凈了。菩薩不但是斷掉煩惱障,也還要斷這個所知障的無明的,所以這樣子他若不斷的時候不能得無上菩提,不能得無上菩提所以就是染污了。

  在這里我發(fā)覺到一件事,就是《心經(jīng)》,《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菩薩摩訶薩「以無所得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后面「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地方發(fā)覺一件事,發(fā)覺什么事呢?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那個菩薩那個地方指什么說?包括阿羅漢在內(nèi)的,包括阿羅漢。那么后面「三世諸佛」這是指佛,因?yàn)椤溉乐T佛」可以包括菩薩,可以包括在佛里邊,也可以這樣子。如果說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入涅槃,這事有點(diǎn)不對勁,菩薩大悲心怎么能入涅槃呢?有這個問題。所以這里面說這個聲聞人對于所知障是不染污,因?yàn)樗肽鶚剾]有妨礙嘛!諸菩薩他要得無上菩提的,不是得涅槃的,所以他就是染污了,這十種無明就都是染污的,他有障礙的作用。

  這個天臺智者大師又說出一件事來,譬如說是聽《阿含經(jīng)》證悟我空而得阿羅漢的;聽《金剛經(jīng)》、聽《大般若經(jīng)》,因?yàn)榘⒘_漢聽不到《華嚴(yán)經(jīng)》,但是《般若經(jīng)》能聽到。聽到嘛,我們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也看出來,就是有得阿羅漢的人,有這種人。這兩種阿羅漢有什么不同?智者大師說:聽《阿含經(jīng)》證悟阿羅漢所覺悟的我空、聽《般若經(jīng)》證悟阿羅漢的,得阿羅漢的,他是證悟法也空了,但是我空、法空最后都是一樣的,最后都是一樣。當(dāng)然有點(diǎn)利鈍,利鈍的不同,但是所覺悟的真如理是平等的,智者大師有這種說法。

  不過這樣的說法和唯識又有不同,唯識上說呢,說是阿羅漢只是證悟我空,沒有證悟法空,要菩薩才證悟法空的;這個教義方面,就是這里這么說,那里那么說,就是有一點(diǎn)不同。這樣說呢,所以這十種無明的所知障,那么他是不障礙涅槃的,而障礙你得無上菩提的。如果說障礙法空,這個地方也有問題,若障礙法空,如果說他障礙是法空也有問題。因?yàn)橐磺蟹N智固然是證悟法空,但是也證悟了一切的緣起法的,這個通達(dá)一切緣起法不是阿羅漢的智慧能成就的。阿羅漢是通達(dá)了我空,或者通達(dá)了法空,但是對于緣起的道理不能完全明白,要佛的一切種智才能明白的,所以到這個所知障這個地方呢,在這個覺悟我空、覺悟法空這些事情上有多少差別,有多少差別的。

  第二節(jié)、十地名義

  「復(fù)次,何故初地說名極喜?由此最初得能成辨自他義利勝功能故。」

  這是第二節(jié)「十地名義」,前面是說明建立十地的原因,這底下說十地得名的原因,為什么十地有這個名稱?因?yàn)檫@個十地菩薩每一地所修行、所成就的功德不同;修行的不同,成就的功德不同,所以立的名稱也不一樣。

  「復(fù)次,何故初地說名極喜」,先說第一地,什么原因初極喜地立名字叫做極喜地呢?什么原因呢?「由此最初得能成辦自他義利勝功能故」,因?yàn)榇似兴_,這位極喜地的菩薩在一切圣位菩薩里邊,他是最初獲得這種殊勝功德的。什么功德呢?能成辦自他的義利;能辦自家的義利,也能成辦其他的眾生的義利,就是無漏的功德!傅媚艹赊k自他義利」,因?yàn)樗删土烁镜臒o分別智慧,斷了煩惱,他繼續(xù)地這樣修行,他就可以得無上菩提,他有這種能力了。他也得了后得智,有大悲心,所以他能成辦眾生的義利,能教化眾生,有這種能力了。在凡位的時候還不行,凡夫的時候還辦不到,辦不到這個。他有這樣殊勝的功能,所以叫做極喜地,就是特別地有強(qiáng)烈的歡喜心。

  說是這個阿羅漢他也是成就了這種無漏的無分別的這種智慧了,但是他能成辦自家的義利。譬如在初果,初果和初地可以相比,這個初果的須陀洹的圣人他只成辦自家的義利,他還沒能成辦教化眾生的能力,因?yàn)闆]有大悲心,所以他雖然見道了也是歡喜,但是沒有成辦一切眾生義利的歡喜,所以不名為極喜地,不名為極喜地的。這個七菩提分,念擇進(jìn)喜,那個喜有這個意思,就是得了初果的時候心里歡喜,也有這個味道。那么這是那個初極喜地,以前是經(jīng)過了長時期的用功的修行,也是很辛苦,現(xiàn)在成功了,得無生法忍了,當(dāng)然是歡喜,這也是很合道理的。

  「何故二地說名離垢?」

  二地叫做離垢地,是什么原因呢?

  「由極遠(yuǎn)離犯戒垢故!

  因?yàn)檫@個初地的菩薩他也是持戒清凈,但是微細(xì)的戒還有毀犯的事情,還有這種事情。現(xiàn)在到第二地的時候微細(xì)的戒也是清凈了,所以「極遠(yuǎn)離犯戒」的染污,所以就叫做離垢地,就是戒波羅蜜圓滿了。

  「何故三地說名發(fā)光?」

  這個《攝大乘論》上對這個十地菩薩的名稱是簡略地解釋解釋,《成唯識論》和《瑜伽師地論》就說得多,他解釋這個十地解釋得詳細(xì)一點(diǎn)。「何故三地說名發(fā)光」,叫這個名字呢? 「由無退轉(zhuǎn)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

  「由無退轉(zhuǎn)」,這個「無退轉(zhuǎn)」就是不失掉,成就了以后就不失掉了,這個事情也不是容易。我們凡夫也有的時候勇猛,也曾成就一點(diǎn)佛法的功德,但是成就有可能會失掉,靠不住的。那么這個第三發(fā)光地菩薩他成就了等持、等至,他不失掉的,不失掉,「由無退轉(zhuǎn)等持,等至」。這個「等持」就是三摩地,翻作中國話就是心一境性,這是翻個等持,三摩地翻作等持,等持就是心一境性的意思!傅戎痢,也是定,他是色界定,或者是無色界定。這個無性菩薩說:色界四禪叫做「等持」,無色界四空定叫做「等至」!俱舍論》上,或者是說四禪、四空都叫做「等至」,也是可以!傅戎痢鼓,就是正受現(xiàn)前名之為「等至」,正受現(xiàn)前名之為「等至」。就是不昏沉也不散亂,明靜而住,就達(dá)到定的境界了,這叫正受!杆乐构省,這個等持、等至作「所依止」,作所依止。

  「大法光明所依止故」,這個發(fā)光地,或者說是這個等持、等至的所依止,這個發(fā)光地是「大法光明所依止」,也可以這樣說。也可以說「大法光明」是能依止,不退轉(zhuǎn)的等持、等至是所依止;不退轉(zhuǎn)的等持、等至都是定,「大法光明」是慧,依定發(fā)慧,所以叫做「依止」,這么樣講也是可以。這個「大法」怎么講呢?這個「法」就是佛所說的教法,法界等流,那么這是特別殊勝的,所以叫做「大法」!腹饷鳌咕褪锹勊夹薜闹腔,依止佛的教法學(xué)習(xí)聞思修的智慧,也就是發(fā)出來聞思修的智慧。這個聞思修的智慧還是照了一切的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里面包括小乘佛法的,照了一切佛法,所以叫做「光明」。而這個時候的發(fā)光地是陀羅尼的,有文字陀羅尼的,所以陀羅尼也是「大法光明所依止」,因?yàn)橥恿_尼他能夠?qū)W習(xí)無量無邊的佛法,受持讀誦而不忘失,這是第三地。

  這上面說「由無退轉(zhuǎn)等持,等至所依止故」,這個到第三地的時候有了這樣的禪定,那么這件事呢,譬如說是有的人他還不信佛,還不是佛教徒,他已經(jīng)得了四禪、四空定了,得了四禪、四空定以后又學(xué)習(xí)佛法,他若發(fā)無上菩提心,那么一下子得初地,一下子就得二地、三地,初地的時候就是有個等持、等至了。所以這個圣人的功德各式各樣的情形,但是佛這樣安立呢,就是那種情形是特別的,多數(shù)的菩薩還是到第三地才成就,成就等持、等至,無退轉(zhuǎn)的等持、等至的,要第三地才成就的。這樣說初歡喜地得無生法忍,那就是應(yīng)該指未到地定里面得無生法忍的了,由未到地定得無生法忍你繼續(xù)修行,經(jīng)過到第二地,到第三地這個時候才能夠得四禪八定。譬如說在未到地定里面得初果,那么他沒得四禪八定,可是得初果以后他可以修,他可以修四禪八定的,圣人修禪定還是容易成就的,所以各式各樣的情形的。

  但是我們?nèi)羰菑倪@個經(jīng)論上,從《華嚴(yán)經(jīng)》上看,從《大般若經(jīng)》上看,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是大福德人,大智慧人,不是平常人,那是大人的境界?墒侨羰菑氖仄兴_上看,第三地才得不退轉(zhuǎn)的等持、等至,那么初地的時候還沒得四禪八定,才得個未到地定,這樣說。這個定這樣說,若慧也應(yīng)該有不同,福也應(yīng)該有不同,所以大菩薩不一定都是大福德、大智慧。就是我們一般人也可以發(fā)菩提心,我們也可以得無生法忍,但是我們功德不具足我們慢慢栽培,慢慢栽培就行了。如果是我們能夠,你不要貪心太大,就是幾部重要的經(jīng)論你努力地認(rèn)真地把他學(xué)習(xí)好了,其他的就先不學(xué),先不學(xué)呢,你就認(rèn)真地去奢摩他、毗缽舍那修行,就可能得無生法忍,有可能三年得無生法忍,有可能一年就得無生法忍。因?yàn)槲覀兏杏X得無生法忍應(yīng)該不是太難的事情,得無生法忍以后你再廣學(xué),廣學(xué)一切佛法,也是可以,所以就是時間上的安排你可以隨意的調(diào)動一下,也是可以的。

  「何故四地說名焰慧?由諸菩提分法焚滅一切障故!

  四地叫做焰慧地。這個「焰」就是火,就是光明,就是火焰,這是什么意思呢?「由諸菩提分法」,就是由于這位菩薩他修行三十七道品,修行三十七道品這種智慧就像火似的,所以叫做「焰」。這個火「焚滅一切障故」,能燒毀了一切的煩惱障,就像火燒木頭那樣子,能燒,所以叫做焰慧地。所以這個圣人還有這么多的無明,要修行去消滅他的。這里面看出來圣人他感覺到自己有無明,他要修行三十七道品去燒,把這個障礙消滅他。我們凡夫出了家,做了出家人,感覺到好象很自在,我們沒有煩惱,也不大積極地要修行來燒這個煩惱,不大積極,對這個事不大積極,我好象有這種感覺。

  「何故五地名極難勝?由真諦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yīng)故!

  這是第六章「彼修差別」,這一章里面一共是有五科,第一科「建立十地」已經(jīng)講過了,第二科是「十地名義」,十地的名義,前四個地:一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fā)光地,四焰慧地已經(jīng)講過了,現(xiàn)在是第五地極難勝地。

  這個「極難勝」,什么原因第五地名之為「極難勝」呢?「由真諦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yīng)故」,原因就是這樣。這個「真諦智」,這個第五地這位菩薩他觀察苦集滅道這四諦的法門,是用這個「真諦智」去觀察的,用這個「真諦智」去觀察是觀一切法空,離一切名相的,是無分別的境界。「與世間智」,同時這位菩薩他有大悲心,他還是廣度眾生的,引導(dǎo)眾生悟入圣道的,這樣的智慧叫做「世間智」,他是要假借種種的名、種種的相來開示眾生的。這樣呢,這個「世間智」就是有分別的,是緣名相,有分別的;而「真諦智」是離名相、無分別的。這兩種智慧是「更互相違」,彼此是互相違反的,是不一致的!负洗穗y合令相應(yīng)故」,而這位菩薩他要求自己這兩種智慧是不容易合作,而叫他合在一起,這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他能做到了,「令相應(yīng)故」,令這兩種智慧能夠和合,能夠不相違,所以叫做難勝地。這個不容易勝,不容易成就的事情成就了,戰(zhàn)勝了困難,所以叫做極難勝地。

  這個極難勝地在《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上的解釋不是這樣的,不這樣解釋。他那上面說,這個菩薩有兩種困難:長時期的教化眾生是很不容易的,長時期的教化眾生你能不厭煩,你這個大悲心一直地不厭煩去做這件事是很難的,這是一個難。第二個難呢,就是眾生不接受你的教化,你也長時期地用了很多的精神、時間,也可以說很多的辛苦,結(jié)果你徒勞了,眾生不接受你的教化,而你心里面一點(diǎn)也不煩,一點(diǎn)也沒有煩惱,這也是很難的。而這位菩薩戰(zhàn)勝了這兩種難,所以叫做極難勝地,這是這樣說。

  「何故六地說名現(xiàn)前?」

  這個第五極難勝地是這樣的,現(xiàn)在來解釋這個第六個地,他的名字叫做現(xiàn)前地,是什么原因呢?

  「由緣起智為所依上,能令般若波羅蜜多現(xiàn)在前故!

  所以叫做現(xiàn)前地。這個「由緣起智」,這個第六地這個菩薩是「由緣起智」,就是觀察十二緣起的智慧為所依止,就是依止于十二緣起的智慧的修行。就是觀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然后又觀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樣觀察。這樣觀察的結(jié)果會出現(xiàn)什么事情呢?「能令般若波羅蜜多現(xiàn)在前故」,就能使令這個般若的智慧,就是無分別的智慧,這個無分別的智慧就出現(xiàn)了。這個無分別的智慧出現(xiàn)了,里邊有什么事情呢?就是觀察緣起的時候,這個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的時候,這樣觀察呢,這是眾生流轉(zhuǎn)生死的染污境界,染污的境界。

  這個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個叫做還滅門。還滅門是屬于轉(zhuǎn)凡成圣,清凈的緣起的境界。這個清凈的緣起的境界,從無明滅則行滅,有從無明開始這樣觀察,也有的說是由生滅則老死滅,也可以這樣觀察,有滅則生滅,取滅則有滅,愛滅則取滅,這樣子,一直到無明滅則行滅,也可以這樣觀察。我們初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我們也可以這樣觀察,也可以這樣觀察。這樣觀察呢,你就容易悟入一切法空,容易悟入到這里頭來。那么這樣子,一個是流轉(zhuǎn)的染污法,一個是還滅的清凈法;還滅的清凈法出現(xiàn)的時候,這個染污法就息滅了。對染污而說清凈呢,染污沒有了,清凈也不可得,所以結(jié)果是染污、清凈都不可得了,就到達(dá)這個無分別的境界。所以能令無分別的根本智顯現(xiàn)在前,就成就了,所以叫做現(xiàn)前地,這個現(xiàn)前地的這位菩薩是這樣的。

  「何故七地說名遠(yuǎn)行?」

  現(xiàn)在解釋這個第七地,叫做遠(yuǎn)行地,什么理由叫做遠(yuǎn)行地呢?

  「至功用行最后邊故。」

  這個「功用行」是怎么講呢?這個「功」就是努力的意思,努力的,你努力地用心去修行去,也就是精進(jìn)勇猛的意思。精進(jìn)勇猛就是心在努力,心在努力就是心在起心動念去修種種的法門!钢凉τ眯凶詈筮吂省,從開始修行就是要努力,可是到這個時候呢,這樣用功的情況是最后面,就是過了這個邊以后就不是這樣了,這叫做遠(yuǎn)行地。就是修行到這樣遙遠(yuǎn)的境界了,到了遙遠(yuǎn)的地方了,那么也是超過了阿羅漢的境界,那么這就叫做「功用行最后邊故」。

  這里邊有什么差別呢?就是由初地,初極喜地開始,到第六現(xiàn)前地這些圣人,這些入圣位的菩薩,他們修止觀的時候,有的時候是有相觀,有的時候是無相觀,有時候出定,有時候入定,有這些變化的不同,F(xiàn)在到第七地這個無相觀是一直相續(xù)不斷地,沒有出入定的分別了,一直是無相觀的,和前面的六地不同了。這個前面的六地有的時候無相觀現(xiàn)前,有的時候無相觀不現(xiàn)前,現(xiàn)在第七地不是,一直地現(xiàn)前的,因?yàn)樗墓τ眯羞_(dá)到極點(diǎn)了,能夠無相觀長時的現(xiàn)前,所以叫做遠(yuǎn)行地!钢凉τ眯凶詈筮吂省,就是過了這個境界以后,就不是功用行了,所以他也是說是中間的一個界線,所以叫做遠(yuǎn)行地,這樣子。

  「何故八地說名不動?」

  現(xiàn)在解釋這個第八地,什么原因他名之為不動地呢?

  「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動故!

  這里面說到兩件事:一個「一切相不能動故」,一個「有功用行不能動故」,這兩件事。這個「相」,就是心里面所緣慮的境界都是相,或者世間相、出世間相,都是有相。有相就有分別,我們初開始用功的人是不為煩惱所動就算是清凈了,他的貪瞋癡不動就算清凈。但是到第八地的時候,「一切相」也不能動,也不能動其心,他心也不動!腹τ眯小挂膊荒軇,再沒有這個起心動念的這種事情了,這時候達(dá)到這個境界,所以叫做不動地。那么前面是有功用行,也是無相,第七地也是無相,但是是有功用,到第八地呢,是無相而是無功用,這就和前面不同,這不同的地方在這里。這看出來這個用功修行向前進(jìn)步的次第,一個是煩惱,一個是相,一個是功用。最初的要求,煩惱不要動,有相、有功用可以。那么到了圣位的時候,這個相有時有,有時沒有,有時候入無相三昧了就不是有相了。就是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到六地的時候,雖然有的時候是有相,有的時候是無相,但是無相的時候多,到第七地就是純無相,但是有功用,第八地就是無相亦無功用。這看出來由凡入圣,由初地到第八地這中間的變化是這樣的,F(xiàn)在第八地呢,「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動故」,所以叫做不動地。

  我們上一次講的時候曾經(jīng)提過,提過一件事,就是這個第八地菩薩他是不動地,但是多少有一點(diǎn)耽著寂滅相的這個法性理,安住那兒不動了,耽著這里面怎么回事呢?就是不去度眾生了,不去度眾生去,所以那也有個不動的意思?墒怯芍T佛的勸請,這時候他才發(fā)心在十方世界現(xiàn)身說法,廣度眾生的,但是他還是不動,他的心沒有動,這個也是不可思議境界。

  「何故九地說名善慧?由得最勝無礙智故!

  由于這個第九地這個菩薩他「得」,就是成就了,成就了那個最殊勝、無礙的智慧的關(guān)系,在十方世界宣揚(yáng)佛法廣度眾生,有這樣的妙智慧,所以叫做「善慧」。這里面主要是說他有四無礙辯:有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還有智慧的無礙。這個法無礙就是佛法,無量無邊的佛法他都通達(dá)無礙。這個法是能詮顯道理的名相,叫做法。這個義無礙,就是名相里面所詮顯的道理,他能通達(dá)無礙;就是無量無邊的修多羅他都通達(dá)無礙,能詮的法、所詮的義,譬如說《法華經(jīng)》,也有法也有義,《華嚴(yán)經(jīng)》也有法也有義,《大般若經(jīng)》也有法也有義,無量無邊的修多羅,無量無邊的佛所說的無量無邊的修多羅都能夠法義無礙,這個也是不可思議,這種大菩薩境界真是不得了!這個詞無礙辯,詞無礙就是語言文字,這個無量無邊的眾生有無量無邊的語言,而這位菩薩都能無礙,能用無量無邊的語言去宣揚(yáng)佛法,這也是不可思議。我們這個凡夫有語言的問題,有的語言會說,有的語言不會說,圣人也有這個問題,由初地到第八地都還有這個問題,到第九地這件事畢業(yè)了,有四無礙辯,有詞無礙,無量無邊不同的語言他都通達(dá),這也是不可思議,通達(dá)一切眾生的語言三昧。有這樣廣大的智慧,所以叫做善慧地,「由得最勝無礙智故」。

  「何故十地說名法云?」

  這個第十地,什么原因叫做「法云」?

  「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廣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圓滿故!

  這底下解釋得名為法云地有三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這是第一個理由。這個「云」,天空里面的云,云能含水,他含藏著水,這譬喻「總緣一切法智」他能「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所以叫做「法云」。這個「總緣一切法智」,就是這個第十地菩薩他修行所成就的無分別智,「總緣一切法」都是如,總緣一切法如,一切法彼此間是差別的,但是一切法的性是無差別的,總緣一切法如的智慧就是般若的無分別智。這個無分別智里邊含藏「一切陀羅尼門」,含藏一切的「三摩地門」,如云含水似的,所以叫做法云,這是第一個理由。我們通常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到中國話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的智慧,現(xiàn)在這上面說佛的智慧里邊有陀羅尼,也有三摩地。

  「陀羅尼」翻作總持。我們平常說話說這個人的記憶力好,記憶力不好,這個記憶力,那在佛法里面的話來說就是念力,念佛的念。念佛的「念」不用那個囗,就是「今心」,用心念佛,用口念佛也是可以,但是一定要心,所以不必寫那個口。這個念力,就是不可思議的記憶力。現(xiàn)在這個記憶力,又一個名字就叫做總持,總統(tǒng)的總,受持的持。這個第十法云地這位菩薩他的念力能總持一切佛法,總持無量無邊的修多羅,他不需要看本子,他那里有無量無邊的修多羅,在無分別智里面他隨時可以用,隨時都可以用。我們看這個天臺智者大師他講經(jīng)的時候,說法的時候,他隨時都能引經(jīng)論,隨時可以引這部經(jīng),他說一段道理的時候要引證,隨時引這部經(jīng)引那部經(jīng),引來了,那么這看出來智者大師他也是有陀羅尼,有陀羅尼他能夠隨時可以引來。現(xiàn)在這是說這個法云地菩薩他那無分別智里邊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還有無量無邊的三摩地,就是禪定,禪的境界,就是那無分別智里邊還有這么多的事情,所以叫做法云。

  「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廣大障故」,這是第二個理由,第二個理由是什么呢?這個虛空是非常廣大的,而這個云也能無量無邊地普遍一切虛空里邊,這個云有這種境界,F(xiàn)在這個里面是說什么呢?這個云就譬喻那個「總緣一切法智」,叫做云。這個虛空譬喻什么呢?譬喻「廣大障」,有煩惱障、有所知障,也是無量無邊像虛空似的。現(xiàn)在這里邊說這位菩薩他所成就的一切法智猶如「大云能覆如空廣大障故」,這里邊這個「覆」就是傾覆,就是破壞的意思,能破壞廣大無邊的煩惱障、所知障,把這些染污法都完全破除去了。這樣子嘛所以叫做法云,這個法云這樣講,這是第二個理由。

  第三個理由呢?「及于法身能圓滿故」,這個「法身」就是真如理了,這個真如理。這個云就是一切法智,這個一切法智他能夠證悟廣大的諸法如義,所以叫做法云,就像這個云能普遍一切的虛空;就像這位菩薩的法智,這無分別智它能夠普遍地證悟一切法如,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呢,就是他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能莊嚴(yán)圓滿的法身,所以叫做法云地。

  有這三個理由名之為法云地。第一個是「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這是成就的功德;第二個「大云能覆如空廣大障故」是破除一切煩惱;第三個「及于法身能圓滿故」是證悟法性之理,是這樣意思。

  第三節(jié)、辨得差別

  「得此諸地云何可見?」

  前面這一段是十地的名義,到此解釋完了。這以下是第三科「辨得差別」,介紹「得此諸地」成就這個十地的方法,我怎么能知道「得此諸地」的方法、因緣,由什么因緣我能成就這十種地呢?

  「由四種相:」

  由四種方法可以成就這十地。這十地是圣人的境界,我怎么辦法能夠成就呢?這底下說出來。

  「一、得勝解,謂得諸地深信解故!

  第一個方法,你要成就這個深刻的,你對于這個十地的佛法你要有深刻的信解。「謂得諸地深信解故」「得勝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若成就了對于十地的法門,你要深深地信解是這樣子,佛這樣說,是的,是這樣子,你要深深地信而又能通達(dá),能明白。十地,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是怎么回事情,你要深深地信解真實(shí)如是的。那么這就是在文字的佛法上的學(xué)習(xí),你要達(dá)到勝解的程度,這是第一個條件,這是在凡夫初開始的時候你要準(zhǔn)備好這個條件。

  「二、得正行,謂得諸地相應(yīng)十種正法行故!

  「二、得正行」,你要成就正行,你要開始行動。你前面「得勝解」呢,通達(dá)了,你還要正式地去修行去的,不是心里面能通達(dá)、能理解了就算數(shù)的,這不行。怎么叫做「正行」呢?「謂得諸地相應(yīng)十種正法行故」,就是你要成就了與十地相應(yīng)的有十種正法行,這十種正法行你要成就才可以。

  這個十種是什么呢?這個在《辨中邊論》上說:「謂書寫供養(yǎng)」。第一個就是這個古代沒有現(xiàn)在這個印刷的這種事情,就是要用筆寫。譬如說十地的法門,像《華嚴(yán)經(jīng).十地品》,你要把它書寫出來,這是一個條件。第二個還要「供養(yǎng)」,或者香、花,或者是燈的光明來供養(yǎng)這部經(jīng),用香、花供養(yǎng),要誠懇地恭敬來供養(yǎng),尊重他,要這樣子。所以我們對于這個經(jīng)論,佛法的書不能夠用世間上的什么書放在佛經(jīng)上面,不應(yīng)該這樣子,或者其他的什么手電筒什么東西都放在經(jīng)書上面,不應(yīng)該那樣子,你要把它恭恭敬敬地供在一個地方,要保持清潔,要書寫、供養(yǎng),這是一個。第三個呢,要「施他」,施他就是你要多寫幾本,多寫幾本送給別人,送給別人去學(xué)習(xí),施他。書寫、供養(yǎng)、施他、「聽」,就是別人來讀誦,讀誦這部經(jīng)的時候,你要注意聽,或者別人在講解,你要注意聽,聽一聽這個經(jīng)里面是什么道理,注意聽。聽還不單是聽,還要「披讀」,你還要讀這個文,自己還要閱讀,還要這樣子,這個披讀。

  「受持正開演」,「受持」怎么講呢?受持是溫習(xí)的意思,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讀,是溫習(xí)的意思。你內(nèi)心里面能接受了而不失掉,那就是要常溫習(xí)才可以,不常溫習(xí)就忘掉了!刚_演」,你還可以給別人去講一講,你給別人講解,「受持正開演」!钢S誦及思修」,印老法師的那些著作錯字是很少的,但這個地方有個錯字,「諷誦及思惟」,其實(shí)這個「惟」是個「修」,「諷誦及思修」。受持是溫習(xí),「諷誦及思修」,「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諷誦就是背下來,把你所學(xué)習(xí)的這一都經(jīng)要把它背下來,背下來的時候也可以有韻的,高低的這個韻去背,美妙的聲音有高低的韻去背這部經(jīng)。這個「諷誦及思修」,思是思惟,思惟,在閑靜的地方去專精思惟這部經(jīng)的道理。所以我們不要說就是出家人,就所有的佛教徒大家用功的時候,不要打別人閑岔,不要打別人閑岔,你沒有需要的時候不要有聲音,打攪別人。他在聚精會神專精思惟的時候,不要有聲音打攪他,他這個心才能入理。這樣去思惟這個經(jīng)的道理,專精思惟。這個修就是修止觀了,修奢摩他、毗缽舍那。

  這一共這是十種正法行。書寫、供養(yǎng)、施他,還要聽聞、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思惟、修行,一共是十樣。「二、得正行,謂得諸地相應(yīng)十種正法行故」,這樣子十種正法行,那么你用這十個方法來學(xué)習(xí)這部經(jīng)。這十種,前八種都屬于聞慧,第九種是思惟,第十種就是修止觀,有聞、思、修,就叫做正行,這樣子修行。

  「三、得通達(dá),謂于初地達(dá)法界時,遍能通達(dá)一切地故!

  我們通常初開始學(xué)習(xí)佛法的時候,你就會要……哎呀!我怎么樣學(xué)習(xí)佛法,學(xué)習(xí)佛法有什么個次第呢?其實(shí)現(xiàn)在這個經(jīng)論上就告訴我們,這個聞思修就是次第;聽聞、思惟、修止觀,這是個次第,就是這樣子。這個第三「得通達(dá)」呢,這就是入圣位了,聞思修這時候是凡位,也就是資糧位和加行位,「得通達(dá)」就是入圣位了,就是得到般若的智慧了,通達(dá)這個真如理是怎么回事了。說以前我在思惟修行的時候修止觀都還在文字上的修行,現(xiàn)在得通達(dá)的時候是離文字相了,離一切分別相而通達(dá)真如了,是證悟真如理了,不是一般的戲論境界的,那叫做「通達(dá)」,離文字相了。「謂于初地達(dá)法界時,遍能通達(dá)一切地故」,「謂于初地」,因?yàn)槟莻四加行位,暖、頂、忍、世第一,世第一一剎那就入于圣境了,入于第一義諦了,就叫做初歡喜地,初極喜地!高_(dá)法界時」,他離文字相,離一切文字思惟分別而證悟了真如理性了,這個時候「遍能通達(dá)一切地故」,那么二地、三地、四地的法界也都能通達(dá)了。因?yàn)槌醯厮ㄟ_(dá)的法界和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佛地的法界是無差別的,是平等平等的。所以達(dá)初地的時候,也就能達(dá)其余的一切地,乃至到佛地。所以到初地的菩薩他就知道,他已經(jīng)很快會成佛了,很快會成佛了。

  但是當(dāng)然我們想,這后面的文上也有提到,由初地以后到成佛,還要兩個阿僧祇劫那么久,那么長遠(yuǎn)的時間,但是在初地的菩薩兩個阿僧祇劫時間很短,不算長,這個圣人的境界和凡夫是不同。凡夫我們感覺到佛學(xué)院三年畢業(yè),哎呀!那么久,那么久!說是三年不行,要學(xué)二十年的佛法你才能夠達(dá)到一個水平,哎呀,那樣我不學(xué)了,我不要學(xué)了,這個凡夫是這樣子。這個圣人的境界不是,不要說圣人,就是凡夫得了禪定以后,對于時間的長遠(yuǎn)他心里面沒有恐怖心,得了禪定的人。得了禪定的人,他心入定無分別境界,你就是一下子坐二十四個小時,很短的時候就過去了,不感覺很長。若是得了圣道的大菩薩境界那是不可思議,所以圣人的境界真是不是凡夫所能思惟分別的,所以是「于初地達(dá)法界時,遍能通達(dá)一切地故」。這個在無性菩薩那個《攝大乘論釋》上有個頌:「如竹破初節(jié),余節(jié)速能破」,像那個竹,松竹,松竹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你第一節(jié)能破了的時候,其余的節(jié)也很快的能破!溉缰衿瞥豕(jié),余節(jié)速能破,得初地真智,諸地疾當(dāng)成」,你成就了初極喜地的無分別智的時候,其余諸地的那種廣大的智慧功德也很快成就了,不感覺難。所以第三「得通達(dá),謂于初地達(dá)法界時,遍能通達(dá)一切地故」,也能成就了。

  「四、得成滿,謂修諸地到究竟故。」

  「得成滿」,前面說是「通達(dá)」,「通達(dá)」這里說實(shí)在主要是說智慧,智慧能通達(dá)真如。但是這個由凡入圣,由初地、二地乃至到佛地,不只是一個智慧就行的,還要其他很多功德,所以這個「得成滿」就是得其余的無量無邊的功德也要圓滿!钢^修諸地到究竟故」,到究竟無量功德都究竟圓滿了,這叫「得成滿」。

  說是「得此諸地云何可見」,我要成就這個十地的圣人的境界,我要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由四種相」:第一個「得勝解」,第二個「得正行」,第三個「得通達(dá)」,第四個「得成滿」,這樣子這個十地就成就了,成就十地。

  第四節(jié)、辨修習(xí)2

  第一項(xiàng)、修止觀

  「修此諸地,云何可見?」

  前面說「得通達(dá)」,這個「得勝解」、「得正行」不用解釋了,現(xiàn)在就是解釋這個「得通達(dá)」這個地方。這個「修此諸地」,就是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個十地的這個止觀的修行,我怎么才能知道呢?提出這個問題。

  「謂諸菩薩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由五相修。」

  「謂諸菩薩」,這個「修此諸地」,在諸地這么多的圣人,他們這么多的菩薩在每一地里邊怎么樣修行呢?還是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就是修止觀,就是用這個方法來修行的。這個修行是「由五相修」,五個相貌,這個修行里面有五個相貌,按照五個相貌來修行的。

  「何等為五?」

  是哪五個相貌呢?

  「謂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

  這五個相貌,用這五種相貌來修行的。第一個就是「集總修」,這個「集總修」,我們看印老的講記上有提到,也就是觀一切法如就是「集總修」,「一法如此,法法如此」這叫「集總修」;蛘哒f這個「集總」就是集聚佛所說的無量無邊的修多羅,集在一起去修止觀,集會在一起;就是總起來一切修多羅所說的法門去修行,「集總修」,我是這樣說。下面是「無相修」,下面說「無相修」,第三個是「無功用修」,「無功用修」就表示那個「無相修」還是有功用。那么「無相修」,前面「集總修」應(yīng)該說是有相,所以第一個是有相,「集總修」是有相修,第二是「無相修」,這兩種修都是有功用修,所以第三是「無功用修」。那么第四是「熾盛修」,第五是「無喜足修」。所以按這個文來對比,第一個「集總修」應(yīng)該是有相的,「集總修」。這樣說這個「集總」怎么講呢?應(yīng)該就是像前面說那個六波羅蜜那個意思,就是修布施波羅蜜的時候有其余的五波羅蜜,乃至修般若波羅蜜的時候也有前五波羅蜜,就是修每一個波羅蜜都有其他的波羅蜜的莊嚴(yán),那么這叫「集總修」,或者應(yīng)該這么說。

  「無相修」呢,這就是進(jìn)一步,就是與第一義諦相應(yīng)了。修布施的時候,布施不可得,施者、受者不可得;戒波羅蜜的時候,持戒、破戒都不可得,達(dá)到無相的境界的時候,叫「無相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都是無相的境界,所以叫做「無相修」。

  「無功用修」,「無功用修」就是心里面不動念,不動念而能夠修一切功德,能這樣子。這個不動念修,若是我們這種人修行,我們?nèi)舨粍幽罹筒荒苄?我們要動念才能修?墒堑搅耸ト说钠兴_境界是無功用修,不需要舉心動念就能修行,那就是與真如理相應(yīng)的時候有這種境界,自然地能夠斷惑證真,他有這種力量。

  「織盛修」,「織盛修」實(shí)在就是精進(jìn)勇猛的修行,是這樣意思。所以「無功用修」不要錯會是懈怠了,不是,還是精進(jìn)勇猛的,精進(jìn)勇猛的修行。這個「無功用修」是由第八地的時候,由第八地的時候就開始有「無功用修」,但是還沒有圓滿,要到佛的地方才圓滿?墒窃谶@里面說:「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有這句話,這可見由初地的時候也這樣修習(xí),但是不能和八地相比!赣诘氐刂行蕖,是地地中都有這五種修,應(yīng)該是這樣意思。所以「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還有「熾盛修」,就是精進(jìn)勇猛的修行,應(yīng)該是這么說。

  「無喜足修」,就是有多少成就的時候,還要不能知足,你不能「好了!我就到此為止了」,那你不能成就的,一定繼續(xù)地要用功,達(dá)到無上菩提才能圓滿。這是說這個五種修。

  「如是五修,令諸菩薩成辦五果:」

  能使令菩薩成辦五種的成果,這五種成果是什么呢?

  「謂念念中銷融一切粗重依止,」

  就是修這個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時候,是到了初歡喜地以后,就是達(dá)到圣位以后,達(dá)到圣位以后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那個奢摩他當(dāng)然是像智者大師說那個體真止的境界,就止于第一義諦。當(dāng)然這上面說是「集總修」是有相修,對無相來說「集總修」是有相修,當(dāng)然也可以有其他的止,也不但是一個體真止,也可能有其他的止,也可以修這個數(shù)息觀也是可以,有其他的「集總修」。因?yàn)檫@個初果圣人,初果圣人也修不凈觀,也是修不凈觀的,不要說我們一般的凡夫,初果、二果也修不凈觀的,所以也有事相的修行。那么初歡喜地也和初果圣人相比,當(dāng)然是超過初果圣人,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所以這個「念念中銷融一切粗重依止」,就是他與這個真如相應(yīng)了的時候去修止觀,不管是事相修,是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都是「念念中銷融一切粗重依止」,這個每一念每一念,就是在止觀中的時候念念分明的這樣修行的時候,能「銷融」,就是消滅了、融解了一切的煩惱種子。

  這個「粗重」,就是煩惱的種子叫做「粗重」,粗劣沉重,他不是一個輕妙的東西,「粗重」。這個使令人會造出來種種的錯誤,使令人會有種種的過失,這種粗重的種子有這種功能。這個「依止」怎么講呢?阿賴耶識就是粗重種子的依止處,叫「依止」;或者是種種的罪過都是以粗重的種子為依止。那么現(xiàn)在是說這位圣人他在地地中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時候,念念中能破除去一切煩惱的種子,能破除煩惱種子。這個破煩惱種子這個地方在經(jīng)論上也有很明白的一句話:一定要深入法性才能破除煩惱種子的,說是若是不能夠深入法性是不能夠破除煩惱種子的。所以這個非佛教徒的修行也可以成就四禪八定,但是煩惱種子不能動,你不能破壞煩惱的種子,所以怎么樣的成就四禪八定,你有什么神通變化,在佛教徒的觀察都是生死凡夫,還是生死凡夫,不是圣人。只有佛教徒,佛法里面修行才有圣人,當(dāng)然這是佛教徒自己這樣說,外道還是不承認(rèn)這個,不過佛教是有道理的。

  「謂念念中銷融一切粗重依止」,這是第一個果。所以這上面的意思告訴我們修行,你有沒有修行就是你有沒有煩惱,問題在這里。你若有煩惱,怎么能說有修行呢?修行的目的就是要破煩惱,你煩惱沒有了,表示你有修行,這是第一個修行的相貌,第一個果。

  「離種種相得法苑樂,」

  這是第二個果。這個二個果這里邊「離種種相」,這個「相」剛才我們解釋過,你心里面有相的時候,你心就有分別。前面有相識和見識,這個相是見識所分別的境界,你有所分別就有能分別,他們兩個是互為伴的,不可以有相而無見,也不能說有見而無相的。現(xiàn)在說「離種種相」,那就是到了無分別境界了。這個時候呢,「得法苑樂」,這個「法」是什么呢?「法」就是指諸法如說的。那么就是離了一切種種的戲論分別,你那無分別智安住在諸法如這里面的時候,有樂,有種種的法樂,種種的禪悅。佛教里面說到樂呢,兩個樂:一個是法樂,一個是禪悅,這兩種樂。這個「苑」這個字是個形容詞,是形容這個法樂的;蛘呤沁@個「苑」,就是那個廣大的地方有種種的花,有種種的樹,也有種種的鳥,怎么怎么地,還有種種的獸,就是一個花苑,一個公園了,人到那里面去游覽去,心情很自在、很快樂,F(xiàn)在說這個修行人的時候,離種種相的時候,證悟到真如境界的時候有樂,有廣大不可思議的法樂,那么這就是真如三昧樂,得真如三昧。前面「銷融一切粗重依止」是斷除去這個煩惱的種子,現(xiàn)在這里是成就了真如三昧的樂。

  「能正了知周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

  這是第三個果。「能正了知」,這個第三個果呢,「能正了知」,這個「正」就是你了知的沒有錯誤,叫「正了知」。說了知是了知了,但是錯了,那不能算是正知。「能正了知周遍無量」,這個「周遍」是一切,周遍一切處;其量周遍,其數(shù)無量!笩o分限相」,沒有分際也沒有界限的隔礙,沒有這種相貌。是「大法光明」,這個「大法光明」,我看就是佛所說的修多羅叫「大法」,就是文字的佛法,文字的佛法就是光明,所以叫做「大法光明」。我們說是太陽的光明,月亮的光明,日光燈的光明,或者是日月的光明,現(xiàn)在說佛說的法就是光明,佛說這個文字的修多羅這就是光明。那么這是「能正了如周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這個「周遍無量」是一切的意思,很多的意思!笩o分限相」,是說佛說的無量無邊的修多羅是「無分限相」的,都是圓融無礙的,無障礙的境界。就是這位修行人他能夠念念地消融一切煩惱,他還能得真如三昧樂,他還能通達(dá)無量無邊的佛法,就是這樣意思。這個通達(dá)佛法的智慧他增長了,我看這句話應(yīng)該這么講。

  「順清凈分無所分別無相現(xiàn)行,」

  這個通達(dá)無量無邊的佛法這種智慧是有分別的智慧,也就是后得智,也叫做如量智,如來的如,無量無邊的量,如量智就是后得智;這個「順清凈分無所分別無相現(xiàn)行」,這就是根本智,這兩個都屬于智慧!鸽x種種相得法苑樂」是禪定,是禪,是定。這底下這兩個果,這個第三、第四是屬于智慧,前面那個「能正了知大法光明」那是后得智,「順清凈分無所分別無相現(xiàn)行」這是根本智,就是如理智。

  這個「順清凈分」,這個「清凈」就是圓成實(shí)性那個離垢清凈,也就是平等法界也叫做清凈,他能順于這個清凈分。譬如說初地有這個順清凈分,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十地都有這個順清凈分!笩o所分別」,順于真如,順于平等法界的那個智慧是無分別的!笩o相現(xiàn)行」,那個智慧是離一切相的。這樣的智慧現(xiàn)行了,成就了,這個時候就是根本智。這兩種智慧,這是第四個果。

  「為令法身圓滿成辦,能正攝受后后勝因!

  這個修行,我們?nèi)羰?a href="/remen/jingz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靜坐的時候,心里面懶,不愿意修毗缽舍那,就愿意修奢摩他的時候呢,有可能,如果是正念沒有失掉的話,目的是希望得禪定。我們不修毗缽舍那,就修奢摩他的話,心里面老想要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目的是在那里,所以修這個無分別,心里面無分別住,明靜無分別住。但是若修毗缽舍那的話呢,他的目的就想要見到法性理,見到真如理,見到諸法如!溉粢娭T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見那個諸相的非相,即見如來;那個就是法身,就是法身的境界。這樣子呢,修奢摩他是幫助毗缽舍那的,所以修毗缽舍那的目的是為見到法身的真如理,是這樣意思?墒浅醯匾灿羞@種境界,初地、二地乃至到第十地都是有這個境界,但是他修的時候呢,目的是「為令法身圓滿成辦」,就是希望自己的修行能夠有進(jìn)步,能令這個諸法如能圓滿地成辦,而不是一部份,不是的,不是一部份。這個世親釋上面說,圓滿是第十地,到佛地的時候成辦。這兩個字這個界限是這樣的。

  這樣說呢,這個第三個「能正了如周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第四個「順清凈分無所分別無相現(xiàn)行」,這兩個屬于智慧!笧榱罘ㄉ韴A滿成辦,能正攝受后后勝因」,「為令法身圓滿成辦」這是理,這是如如理,這是理性的果。第五個果是「為令法身圓滿成辦」,這是第五個果。第五個果那么就是法身,第三、第四就是般若,那么「念念中銷融一切粗重依止,離種種相得法苑樂」這就是解脫;一個解脫德,般若德,法身德。這個天臺智者大師常好用三德來配合的,這也可以這么說。

  「能正攝受后后勝因」,這是總結(jié)這一段文。你由初地乃至到第十地,前前諸地所修行的能證攝受后后諸地的勝因。這個「攝受」也就是成就的意思,前前的修因就是證得后后諸地的勝因。初地就是二地的因,二地就是三地的因,乃至九地就是第十地的因,第十地就是佛地的因,所以「能正攝受后后勝因」,前前能夠攝受后后,那么逐漸地你就功德圓滿了。所以叫做「如是五修,令諸菩薩成辦五果」,能夠成辦這么多的功德。這是第四節(jié)「辦修習(xí)」,「修此諸地,云何可見?」第一項(xiàng)這是「修止觀」。地地中修止觀呢,這里有五修和五果的不同,這樣子。

  第二項(xiàng)、修十度

  「由增勝故,說十地中別修十種波羅蜜多!

  前面第一項(xiàng)是「修止觀」,有五修、五果。現(xiàn)在第二項(xiàng)「修十度」,修十波羅蜜。

  「由增勝故」,這個「增勝」這個意思呢,就是你所修的功德很多很多,但是某一種功德特別強(qiáng)盛,特別殊勝,那么這個「增勝」就是這樣意思。「說十地中別修十種波羅蜜多」,初地修布施波羅蜜多特別增勝,特別殊勝,特別多,特別殊勝,修布施波羅蜜多修得特別多,也特別殊勝。二地修戒波羅蜜多,三地就修忍波羅蜜多,乃至到第十地是修智波羅蜜多。那么十地中別修十種波羅蜜多,這是約增勝說的。若是約他所修的,只要他修了,由總相來說呢,每一地都修六波羅蜜多,每一地都修十波羅蜜多的,不只是一種。但是約增勝說呢,就說一種,這樣意思。

  「于前六地所修六種波羅蜜多,如先已說!

  這底下要解釋這個十波羅蜜,先簡別一下。在前六地,初歡喜地到第六現(xiàn)前地,他所修的六波羅蜜多「如先已說」,如前面「彼入因果」分里面已經(jīng)說過了,那個「十門分別」,所以這里不說了。

  「后四地中所修四者:」

  現(xiàn)在這以下就解釋后邊的四地所修的四波羅蜜多,先解釋第一個,叫做「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這個「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謂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回求無上正等菩提故!

  這叫做「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是這樣意思,就是回向,回向叫做「方便善巧」!钢^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這是那個就是第七地菩薩修這個方便善巧波羅蜜多,他怎么修呢?謂以前面他所修的六波羅蜜多所集成的善根,所集成的功德。那么所集成的功德,現(xiàn)在要把這個功德「共諸有情回求無上正等菩提故」,這樣做。他所做的功德,他不自己單獨(dú)受用,他要用這個功德與諸有情共有的,共有,這就是他的慈悲,大悲心,大悲心的關(guān)系。「回求無上正等菩提故」,回轉(zhuǎn)過來不希求世間上的富樂的果報(bào),人天的果報(bào)他不希求,他要回轉(zhuǎn)來去希求無上正等菩提,愿與一切有情共得無上菩提,這正是大智慧境界,這是大智慧境界。這樣說,「共諸有情」是大悲心,這個「回求無上正等菩提故」是般若的智慧;悲智雙運(yùn),是名為「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這里面是這樣意思,用慈悲心的行動、用智慧的行動,叫做「方便善巧」,這個「方便善巧」這樣解釋。

  「二、愿波羅蜜多,謂發(fā)種種微妙大愿,引攝當(dāng)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

  后四波羅蜜多,第一個是「方便善巧」解釋完了,F(xiàn)在第二「愿波羅蜜多」,這個「愿波羅蜜多」怎么講呢?「謂發(fā)種種微妙大愿」,是說這個菩薩他會發(fā)出來,他會建立種種不可思議的大愿力,他會這樣子。發(fā)這個愿是做什么呢?「引攝當(dāng)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由這個愿的關(guān)系,他能夠引攝,能夠引來,能夠招感來,招感來什么呢?「當(dāng)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你將來成就波羅蜜多的種種因緣,由愿波羅蜜多能攝取,能攝取來種種的眾緣,由這個眾緣能成就種種的波羅蜜多。這個我們看《維摩詰經(jīng)》的〈佛國品〉有這樣的意味,他發(fā)種種愿能夠去攝化眾生,他就能夠成就種種波羅蜜多的眾緣。印順老法師的講記上的意思呢,這個發(fā)種種愿也就是成就凈土,他將來他由他種種的愿,當(dāng)然有愿就是有行,不會空發(fā)愿而沒有實(shí)際的行動的,有了實(shí)際的行動來圓滿所愿的時候,將來就會有成就,成就一個清凈的佛世界,你創(chuàng)造一個清凈的佛世界。清凈的佛世界,就是「當(dāng)來波羅蜜多」的「殊勝眾緣」,與你有緣的一切眾生,大家集會到這個清凈的世界來,共同的努力繼續(xù)地修學(xué)圣道,得無上菩提,那叫做「謂發(fā)種種微妙大愿,引攝當(dāng)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這個文應(yīng)該是這么說,這個發(fā)的種種微妙大愿能引攝殊勝眾緣,由殊勝眾緣能成就種種的波羅蜜多,是這樣意思。成就了種種波羅蜜多就是得無上菩提了,是這樣意思。

  佛教的確是這樣意思,什么事情都是由自己創(chuàng)造的。這個愿實(shí)在就是計(jì)劃,我預(yù)先有一個廣大的計(jì)劃,按照這個計(jì)劃去創(chuàng)造,是這樣意思,發(fā)愿實(shí)在就是一個計(jì)劃。阿彌陀佛發(fā)四十八愿,發(fā)愿的時候就是我成佛的時候這個國土怎么怎么地,我成佛的時候佛是怎么怎么地,我度化的弟子是怎么怎么地,所居住的國土是如何如何的莊嚴(yán),就是發(fā)這個愿。發(fā)這樣的愿,然后由六波羅蜜多的實(shí)踐就成就了這樣的清凈國土,這樣的國土成就了,你發(fā)愿的時候你去度化眾生的這些和你有關(guān)系、有緣的眾生都來了,也就都到這個世界來了,這個來了呢,那就正好就是「引攝當(dāng)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是這樣意思。

  「三、力波羅蜜多,謂由思擇、修習(xí)二力,令前六波羅蜜多無間現(xiàn)行故。」

  這是解釋第三個,這個「力波羅蜜多」。怎么叫做「力波羅蜜多」呢?這個「力」,「謂由思擇、修習(xí)二力」,謂這位菩薩他由于這個思擇、修習(xí)兩種力量,令前六種波羅蜜多「無間現(xiàn)行故」。這個「思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思惟、簡擇、觀察的意思。這個由于你會思惟這件事,我若是這樣子創(chuàng)造呢,我就會有這樣的成果;別人創(chuàng)造呢,別人有成果;我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