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停心觀 2
7月20日
我們昨天把不凈觀的文念了一遍,若是想要學(xué)習(xí)不凈觀,《瑜伽師地論》上面這不凈觀的文,我感覺比較完善一點,就是完備一點,比其他的地方說得圓滿一點?梢猿35刈x,把它背下來更好。你常常的這樣子修習(xí)、常常靜坐,常常這樣子練習(xí)、思惟、觀察,久了,它就會有作用。自己的貪欲心生起的時候,用它來對治。就像人練拳,練少林拳或者是什么拳,你練得特別熟悉的時候,賊來了的時候,你能抵抗他。這里說賊,就是自己心里面的賊,貪欲心就是賊。你就用不凈觀,可以對付它,心就會清凈了。如果沒有這種不凈觀,這個貪欲的大賊來了的時候,怎么辦呢?這是很不容易。
《法華經(jīng)》上〈普門品〉:若多貪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念觀世音菩薩比修不凈觀要容易了,因此不修不凈觀了,就念觀世音菩薩,也是可以。
我感覺很多靜坐的人,歡喜靜坐本來是很好,可是,有一個共同的習(xí)慣、共同的毛病,就是第六意識很懶。初開始靜坐,妄想很多,很不容易調(diào)伏,但是有多少理智,要求自己勉強(qiáng)地靜坐;時間久了,就會有多少功效,這妄想不多了,雖然有,但是不多。一天靜坐幾個鐘頭,多數(shù)還是能寂靜住的。照理說,這時侯應(yīng)該修觀。但是,第六意識懶,它就不修,就愿意寂靜住,很多靜坐的人有這個問題?墒,從經(jīng)論上看,從佛菩薩的法語來說,不修觀,這問題是不能解決的。修止、修定,似乎是世界太平了,但是是暫時的,不能夠究竟地解決問題,所以一定要修觀的。
修觀,你常常地修觀,你的根性就利。你只是修止而不修觀,根性鈍。利鈍就是從這里分別的。有的人在佛法里面,有的人根性利,他先得初果,先得圣道。有的人根性鈍,他就不能得圣道,先得定,先得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定。得了定以后,再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修觀,得圣道。利根、鈍根都是能得圣道,但是有先后的不同。所以一定是要修觀的。
修了不凈觀,若是成功了,我昨天說過,你的感覺不同。雖然沒得圣道,但是感覺上不同。得了不凈觀,白骨觀容易現(xiàn)前的時候,修四念處也比較容易。
云何慈愍所緣?謂或于親品、或于怨品、或于中品,平等安住利益意樂,能引下中上品快樂定地勝解。
「云何慈愍所緣?謂或于親品、或于怨品、或于中品,平等安住利益意樂,能引下中上品快樂定地勝解!骨懊媸遣粌粲^,破這貪欲心。這底下是慈愍觀,就是破瞋心,能夠清凈瞋煩惱。有的人貪欲心不大,瞋恨心很大,佛的大智慧、大慈悲,就說這樣的法門來對治。
怎么叫做慈愍所緣呢?慈愍的所緣境是什么呢?「謂或于親品」,這底下就解釋。「云何慈愍所緣」,這是問,這底下解釋。這個所緣就是或于親品、怨品、中品,這三品是所緣境。親、怨、中,就是和你或者有恩的人,或者有感情的人,這都是親。或是父母、師長、兄弟、姊妹、朋友,一切的有感情的朋友,這都是親品!富蛴谠蛊贰,就是彼此間有過利害的糾紛,結(jié)成怨恨了,這一類的人!钢衅贰咕褪菦]有親,也沒有怨的人,叫中品。這是三品人。親也分三品,怨也分三品,再加上中品,就是七品。七周行慈就是這么回事。
「平等安住利益意樂」,對這三品人和自己的關(guān)系是不一樣的,但是,現(xiàn)在修慈愍觀的時候,是平等地安住在利益意樂上面!敢鈽贰咕褪且庠,你的意愿就是要利益這三種人。所以,親品也利益他,怨品、中品,都能平等地利益他們。你的心安住在平等的意樂上來利益他們,這就叫做慈愍所緣。
「能引下中上品快樂定地勝解」,利益他們什么呢?用什么利益他們呢?就用下中上品的快樂來利益他們。利益的意樂,你有這樣的動機(jī),它就能夠引發(fā),能引出來下品的快樂、中品的快樂、上品的快樂,用這樣的快樂來利益那三品人。這個下中上品的快樂,這個快樂是什么?是定地。「定地」就是得定的境界。這里邊若說定呢,那么就是色界是定,后邊有解釋,有欲界、有色界,這二個世界的快樂,來利益這上中下品的人,到后邊再說。
勝解是什么呢?定地的勝解,「勝解」就是有力量的認(rèn)識,認(rèn)識得很深刻、很有力量,就叫做勝解。比如說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想我的母親,我一下子就把我母親的相貌想起來了,很容易就想起來。但是我若是想佛像,我們沒有特別修行,我要想這佛像,想老半天也想不上來。這表示什么呢?就是對佛像的勝解沒有力量,你對你母親的勝解有力量。有力量,它就容易現(xiàn)出來。比如說我們想要靜坐,使令內(nèi)心能夠明靜而住,但是它就是不能明靜而住,就是那個勝解不夠力量,力量不夠。
說定地,實在就是你內(nèi)心的認(rèn)識有力量,那就叫做定。你沒有那個力量,定就是沒有的。還說一樣事,比如說是得到色界定的人,譬如說有一堆土,得了這個定的人,他說這個土是黃金,那它就是黃金,就是他內(nèi)心的認(rèn)識力量,那個觀想的力量就是有力量,境隨心轉(zhuǎn)。我們沒得色界定的人,得欲界定不行,得未到地定也不行,這個力量不夠。所以,「解」也就包括了想,也是思想的意思,也是想象的意思。
「定地勝解」,有定地的勝解,就引出來下中上品的快樂。用這樣下中上品的快樂,平等地利益那三種人,這就叫做慈愍所緣。
當(dāng)知此中親品、怨品及以中品是為所緣。
「當(dāng)知此中親品、怨品及以中品是為所緣」,這是慈愍心所緣的境界。
利益意樂、能引快樂定地勝解是為能緣。
「利益意樂、能引快樂定地勝解是為能緣」,平等利益,平等安住在利益意樂,這個利益的意樂就是利益的意愿,就是你心愿意利益這三種人。「能引快樂」,因為你有這樣的心,就是引發(fā)出來定地的快樂來利益他們。
「利益意樂、能引快樂定地勝解」,這二種。「利益意樂」就是慈愍心,慈愍心要加上一個「能引快樂定地勝解」,不然,你若是沒有這個,利益什么呢?用什么利益人家呢?所以還要有一個定地的勝解,這個勝解是能引快樂的!甘菫槟芫墶,這二種是能緣所緣境的。
所緣能緣總略為一,說名慈愍所緣。
「所緣能緣總略為一」,總起來,統(tǒng)一起來,「說名慈愍所緣」。慈愍所緣的大意就是這樣子,這一段是總說。
若經(jīng)說言慈俱心者,此即顯示于親、怨、中三品所緣利益意樂。
「若經(jīng)說言慈俱心者」,「若經(jīng)說言」,這底下引經(jīng)上,就是《阿含經(jīng)》里有這個話,用經(jīng)里邊的話來解釋慈愍所緣這件事。經(jīng)上說「慈俱心者,此即顯示于親、怨、中三品所緣利益意樂」。經(jīng)上說慈俱心,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此即顯示」,這底下解釋這句話!复染阈摹惯@句話怎么講呢?我們的心是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功能,每一種不同的情況都給它一個名字。這是慈、這是悲、這是喜、這是貪、這是瞋、這是懈怠、這是精進(jìn)、這是昏沉、這是掉舉,每一個情形都給它一個名字,最后就是心了。心是什么呢?這么多的心,就是所謂心所了,心所有善心所、有惡心所,有各式各樣的心所,那么心就變成無記的了,心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了。
現(xiàn)在把這么多差別的境界這樣分析了以后,現(xiàn)在說到慈愍所緣這個法門的時候,經(jīng)上說「慈俱心」,就是慈和你心在一起,叫慈俱心。比如說貪俱心、瞋俱心、喜俱心,就是各式各樣的。現(xiàn)在說慈俱心,就譬如說你和一個好人做朋友,或者和一個壞人做朋友,大家在一起活動,可以這樣譬喻。慈俱心是什么意思呢?「此即顯示于親、怨、中」,這就表示親品、怨品、中品,這三品是你所緣的!咐嬉鈽贰,就是你內(nèi)心緣這三品人,發(fā)出來利益他們的意愿,這就叫做慈俱心。你想要對他們好,使令他們得到利益,你有這樣的心念,這就叫做慈俱心。令他們得到快樂,你有這樣的動機(jī),你要做這件事,那就叫做慈俱心。
經(jīng)上說慈俱心,「此即顯示于親、怨、中三品所緣利益意樂」,這就是《瑜伽師地論》的作者說的話,他解釋經(jīng)上的慈俱心。
若復(fù)說言無怨無敵無損害者,此則顯示利益意樂有三種相。
「若復(fù)說言無怨無敵無損害者」,若是經(jīng)上又說,慈俱心,無怨無敵無損害,這樣的話是什么意思呢?「此則顯示利益意樂有三種相」,這是表示你那個慈俱心有三種相貌,有三個相貌:無怨是一個,無敵、無損害,這三個相貌。
由無怨故,名為增上利益意樂。
「由無怨故,名為增上利益意樂」,由于這個修慈愍觀的人,你本身要沒有怨,沒有這個怨恨,那么你做這件事的時候,修慈愍觀,叫做增上的利益意樂!冈錾稀咕褪菑(qiáng)有力,有力量的意思,力量強(qiáng)大。有強(qiáng)大的意樂要利益那三種人,強(qiáng)大的利益意樂,強(qiáng)大的慈愍心。你若沒有怨,就能做到這一點。
此無怨性二句所顯;謂無敵對故、無損惱故。
「此無怨性二句所顯」,這個「無怨」這句話究竟怎么講呢?「二句所顯」,用二句話來顯示無怨的相貌。
那二句話呢?「謂無敵對故,無損惱故」,這是三句。無怨就是總說的,無敵對、無損害是別說的,用別來解釋總,這個意思。沒有敵對故、沒有損惱故,那就叫做無怨。若是與人有敵對,與敵人對立起來,心里面想要損害他,那就是有怨了。
不欲相違諍義是無敵對,不欲不饒益義是無損害。
「不欲相違諍義是無敵對」,現(xiàn)在先解釋「無敵對」,「無敵對」是什么意思呢?「不欲相違諍義」,就是不想和他沖突,不想和他起沖突,這就叫做無敵對的意思。
「不欲不饒益義是無損害」,就是不想要不饒益,不愿意不饒益他。饒益就是多多的利益他。不愿意不饒益,叫做無損害。是這樣意思,這么解釋。
我說另外一件事,就是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有一件事,就是我們比丘、或者比丘尼,你的所有物,或者是衣、或者是缽、或者什么,這個土匪來,搶去了。搶去了的時候,我們出家人怎么辦呢?你可不可以去把它搶回來呢?你可不可以?佛就說了,佛說:「如果你沒有作念『我不要了!』你沒有這個心情,你沒有生這一念。土匪來搶你的東西搶走了,你不放棄你的所有權(quán),他搶去了,你還可以去把它追回來,去把它要回來是可以的。如果你心里面作念了:『我不要了,就送給你了!』送完以后,后悔了又再去要,就不可以。如果再去要呢,你也可以就是用錢買回來。如果你若是放棄了所有權(quán)以后,你心里只是這樣作念而已,放棄這所有權(quán),你再去搶回來,叫做賊劫賊,就是你也是賊。他搶你的東西,他是賊,你若是放棄所有權(quán)你再去搶,你也是賊,是賊劫賊。」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有這么一段話。
我看到這里,我感覺釋迦牟尼佛他說出來這個法真是厲害。你一動念,你心里一動念了就算數(shù)了。我們現(xiàn)在的人,心里動念不算數(shù),說話也不算數(shù),就是要簽了字才算數(shù)。但是,看看我們釋迦牟尼佛立的法,不是這樣,你心里動念就算數(shù)了。那么他說出來這個法門,你看這個,說我的瞋心很大,就修慈愍觀,我這個貪欲心大,我就修不凈觀。這件事,其實表面上看,看不出來什么。出家人一天這個事情,現(xiàn)在的出家人,那又是一回事。就說是修慈愍觀、修不凈觀、修四念處,或者你修首楞嚴(yán)定也好,就是坐在那里,或在那里經(jīng)行。若從表面上看,這個人在那里坐著,這個人在那里走路,看不出來什么事?墒菑膶嵸|(zhì)上來看,這個出家人就是心里面有事,心里面在做事。心里面做這種事,他這個貪心……。
我曾經(jīng)想過一件事,我的貪心大,我用不凈觀來對付它,常常這么觀。我的瞋心大,就用慈悲心這么觀,但是,它的意思就是……,當(dāng)然這個情形是很復(fù)雜,我們就簡單說其中的一種。他應(yīng)該是先要學(xué)習(xí)定,然后在定中,你修首楞嚴(yán)三昧也可以,修金剛?cè)烈部梢?修種種的三昧,修種種的神通,都是在定里面才能成就。這表示,定能幫助你的觀做好這件事,F(xiàn)在說慈悲觀,后邊也提到,也是在定里面做這件事。修不凈觀,也是在定里面做這件事。原則上就是這樣說。
其中有一個特別的意思,我們散亂心的人,我修不凈觀,想一想,初開始多數(shù)和沒修一樣,和你沒修不凈觀是一樣的,貪心還是照樣很大的,瞋心照樣是很大,就是不能夠很快地見到功效,不能。原因就是散亂心沒有力量。若是得了定以后,就很快會有力量,就不同,不一樣的。
可是這里邊,譬如說我們現(xiàn)在是散亂心,我們沒有定,但是,我們的瞋心很大、貪心也很大,那是怎么來的呢?就是久遠(yuǎn)以來不斷地熏習(xí)。這個貪瞋癡,貪心,你不斷地熏習(xí),就熏成了種子。種子生現(xiàn)行、現(xiàn)行熏種子,不斷地這樣熏習(xí),所以力量特別大,力量是特別大。
現(xiàn)在,我們初發(fā)心用功修行的人,想要回過頭來,以前是隨順煩惱去活動,現(xiàn)在想要逆,逆這個煩惱,不隨順煩惱,這是一個清凈的緣起,來做這件事,來清除這些煩惱。我們?nèi)舫蹰_始修定,我們現(xiàn)在的貪瞋癡就障礙我們修定,那么,我要等修定好了再修不凈觀、再修慈悲觀、慈愍觀,這個事情好像很不順的。所以,我們現(xiàn)在只有不得已,就勉強(qiáng)地修一會兒奢摩他,然后就修慈愍觀,只有這樣辦法。這樣辦法,其中的道理,就和煩惱逐漸地熏習(xí)的道理是一樣的。
我對于某一個境界起瞋心,你動一回瞋心,這個瞋心熏習(xí)一個種子,本來原來就有種子,你再一動瞋心的時候,原來的種子力量就大一點,你繼續(xù)不斷地動瞋心,那個瞋的種子就繼續(xù)強(qiáng)大起來。
同樣的道理,我現(xiàn)在修慈悲心,也是這樣子,你修一會兒奢摩他,你就修慈愍觀增長慈悲心,當(dāng)然這是一個應(yīng)該說是很勉強(qiáng)的事情。譬如說我和某人不對了,我常常佛法的熏習(xí),就好像也沒有什么瞋心,但是見著面就不對勁,還是不對,這個瞋心還是起。你若是自己靜坐、不見面,自己靜坐來消滅自己的瞋心,就是這樣慢慢地熏習(xí),慢慢熏習(xí),久了就會有力量。你今天也熏習(xí)、明天也熏習(xí),不斷地熏習(xí),你內(nèi)心的慈悲心力量漸漸地增長。有了力量的時候,瞋心就被制伏了,那個道理是一樣。瞋心由小而大,慈愍心由小而大,那個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初開始用功的時候,我們沒有定力,就是得要慢慢地、慢慢地忍耐,這么樣用功修行,它就會有力量。
我剛才說引律上那一段話,就是佛非常地注意自己內(nèi)心的活動,佛是非常注意這一點的,所以從內(nèi)心里面來決定這件事是善、這件事是惡。佛是這么樣來分別這件事是善、是惡的,和世間法是不一樣的,不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這里面「無敵對故、無損惱故。不欲相違諍義是無敵對」,就是先要自己發(fā)一個心,我不和他沖突,就是無敵對,不要和他對立!覆挥火堃媪x」叫無損害,先要發(fā)這個心,先要發(fā)起這個心。
另外還有一件事,我們出了家,我們今天在一起學(xué)禪,倒不是說我是老師,你們是學(xué)生,跟我學(xué)禪,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是共同地在這里學(xué)習(xí)禪,F(xiàn)在我們在學(xué)習(xí)五停心,也是大家共同地學(xué)習(xí),并不是我給你們講這件事,不是這個意思。我現(xiàn)在要說什么話呢?就是我們出家人,我昨天說過,我們信佛、信法、信僧,我們在佛學(xué)院里面學(xué)習(xí)佛法,有一件事要注意,應(yīng)該注意,說是那個人不講道理,他來傷害我,我對他或者說是沒有什么好不好,或者說我對他很好,而對方就來傷害我,非理相加,這時候我這個心也就憤怒,要同他對立,要同他斗一斗。我剛才說我是信佛、信法、信僧,我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在這個地方,不應(yīng)該這樣子。他對不對是他的事,我心里面若是動了瞋心,我就是不對,應(yīng)該這樣認(rèn)識到這里。我動了瞋心,我就是不對,應(yīng)該要認(rèn)識到這里。不要說是他不對,是他觸惱我,我沒有得罪他,這已經(jīng)是十萬八千里了。我們出家人應(yīng)該是這樣子,就是我不對,我就是不對,我一動了貪瞋癡,我就是不對,應(yīng)該要認(rèn)識到這里。
所以這個地方,《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造的,我們就這么說,它就解釋「不欲相違諍義是無敵對」。你心里一開始你就是,大家原來是,我是在迷惑,我沒有學(xué)習(xí)佛法的時候,我是迷惑顛倒,F(xiàn)在學(xué)習(xí)佛法以后,我應(yīng)該改變我的態(tài)度,就是根本上來說,我不和他對立,我不和他沖突,應(yīng)該有這個動機(jī)!覆挥噙`諍義是無敵對」。
「不欲不饒益義」,我在迷惑顛倒的時候,哦!你對我不對,我給你一點顏色看看,搞你怎么怎么地!現(xiàn)在我是出家人,我要「不欲不饒益」,不歡喜不饒益。我對人我沒有力量……對于別人有事實上的利益人,但是我心里面還總想辦法利益人,要有這樣的心情。沒有那件事,那是要看因緣了,但是內(nèi)心要發(fā)好心,我要利益人,我不損害人。修慈愍觀,你心里面要有這樣的心情,要有這樣的心理才可以。我不欲不饒益,不是說表現(xiàn)出來的行動,內(nèi)心就應(yīng)該這樣子,我不要傷害任何人,要有這樣的動機(jī)才可以。
若復(fù)說言廣大無量,此則顯示能引下中上品快樂。
「若復(fù)說言廣大無量,此則顯示能引下中上品快樂」,若復(fù)經(jīng)上又說了,又說什么呢?「廣大無量」,就是說慈俱心,無怨無敵無損害,廣大無量,經(jīng)上有這樣的話。那么「廣大無量」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此則顯示能引下中上品快樂」,下品的快樂、中品的快樂、上品的快樂,你能引發(fā)出來這樣的快樂。
欲界快樂名廣,初二靜慮地快樂名大,第三靜慮地快樂名無量。
「欲界快樂名廣,初二靜慮地快樂名大,第三靜慮地快樂名無量」,這「廣大無量」就是三品快樂,上中下品的三品快樂。
欲界的快樂叫做廣。欲界的快樂,這上面,這個地方?jīng)]有明白地說出來,究竟是什么快樂呢?當(dāng)然,或者說是世間上人所欲的這些衣食住,買個好的汽車,或者住個好房子、穿個好衣服、吃的飲食都是很豐美的,說這是快樂,當(dāng)然也可以說是快樂;蛘哒f欲界定,欲界定也是快樂。得到欲界定的時候,欲界定也是很長一段,應(yīng)該說是最后一段,最后一段的欲界定也是不錯的。用這樣的快樂來饒益三品:親品、怨品、中品人,這叫做廣。
「初二靜慮地快樂名大」,初靜慮、第二靜慮,就是初禪、二禪,這色界四禪的前二個禪,初禪、二禪的快樂,叫做大快樂。欲界定還沒有輕安樂,未到地定是有一點輕安樂了,有輕安樂。到了初禪是更殊勝,那個輕安樂是更殊勝。二禪的快樂,又勝過了初禪,因為初禪有尋伺二個心所。
修禪的人初開始,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以后,修初禪的時候,用尋伺的方法來滅除欲界的欲,滅除了以后就得初禪了。所以,尋伺是成就初禪的一個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他是有尋伺。到了第二禪,由初禪進(jìn)步到二禪的時候,要把這個尋伺取消它,不愿意有尋伺。有尋伺久了,又感覺到尋伺不對勁,不歡喜有尋伺,取消了尋伺以后,第二禪的喜樂是更殊勝,定力也是更深了。所以,初靜慮地的快樂、二靜慮地的快樂,名之為大,就是大過欲界的快樂。
「第三靜慮地快樂名無量」,二禪有一個喜,成就二禪的人久了,又不歡喜這個喜,所以他要滅除這個喜以后,就是成就了三禪離喜妙樂地。在三界里面的快樂,最殊勝的就是三禪,四禪都不如它。這是在樂的立場來說,三禪的樂是在三界里面是最殊勝的了。所以,第三靜慮地的快樂,名之為無量。這就叫做三品快樂,下中上三品的快樂。用這三品的快樂饒益那三種人,叫做廣大無量。
若復(fù)說言勝解遍滿具足住者,此則顯示能引快樂定地勝解。
「若復(fù)說言勝解遍滿具足住者,此則顯示能引快樂定地勝解」,經(jīng)上又有這樣的話,「勝解遍滿具足住」這個話,這句話是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能引快樂定地勝解」,這個勝解,它是遍滿具足住的。就是初開始,比如說這個欲界定,初開始,《瑜伽師地論》上說九心住,初開始是內(nèi)住、等住、安住、近住,一共有九個住,都叫做欲界定。但是從內(nèi)住到最后的等持,也是很長一大段的。初開始的時候,不能說是遍滿具足住,到最后才是勝解遍滿具足住。未到地定也是這樣子。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也都是,就是初開始只是成就了一部分,你要繼續(xù)地修行,逐漸地你才能遍滿具足住,你那個勝解才遍滿具足住,才能圓滿了,是這樣意思。此則顯示能引發(fā)快樂的定地的勝解的相貌,是遍滿具足住的。
又此勝解,即是能引快樂利益增上意樂所攝勝解作意俱行。
「又此勝解,即是能引快樂利益增上意樂所攝勝解作意俱行」,這個地方又加上一個意思!赣执藙俳狻,這遍滿具足住的勝解,即是能引快樂利益增上意樂所攝的勝解作意俱行。
用快樂來利益那三品人,你這個心情,叫做「增上意樂」。而這個「勝解」和它是「所攝」,和它是相關(guān)連的,就是和那個增上意樂是相關(guān)連的,所以叫做所攝。
「勝解作意俱行」,這個「快樂利益增上意樂」是屬于慈悲心,慈愍心的!竸俳庾饕狻故禪定的境界,這是二回事!妇阈小咕褪窃谝黄鸹顒,所以叫做俱行!赣执藙俳,即是能引快樂利益增上意樂所攝勝解作意俱行」,就是這二件事和合在一起活動,才能成為慈愍所緣的,才叫做慈愍所緣。如果你只是有利益增上意樂,而沒有勝解作意,還不能名之為慈愍所緣的。你有了勝解作意,但是沒有利益增上意樂,也不能名之為慈愍所緣的,還不能。一定是俱行,它們二個在一起活動,這才可以,才能名之為慈愍所緣。
若于無苦無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與其樂,當(dāng)知是慈。
「若于無苦無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與其樂,當(dāng)知是慈」,前面是把慈愍所緣和經(jīng)上說的慈愍所緣相配合一下,也就是解釋經(jīng)上講的慈愍所緣。這以下,「若于無苦無樂」這底下是說慈、悲、喜這三種心情的差別,三種心情還不一樣。
「若于無苦無樂、親怨中三品有情」,「無苦無樂」是說所緣的眾生。所緣的眾生有三類,一類是無苦也無樂,他沒有什么痛苦,也沒有什么快樂,這是三品眾生其中的一品。無苦無樂的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與其樂」,一樣地,與我有親的,我欲與其樂,與我有怨的,我也一樣地欲與其樂,這就叫平等。中品的也是平等地欲與其樂。「當(dāng)知是慈」,你應(yīng)該知道這是慈所緣,慈愍心所緣的境界。慈能與樂,這樣意思。
若于有苦、或于有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欲慶其樂,當(dāng)知是悲是喜。
前面就說出來一類的眾生──無苦無樂的眾生。這底下是「若于有苦」的眾生,這個眾生他有很多的苦惱。「或于有樂」,或者是對于那個有快樂的眾生,他沒有苦,他有快樂。所以在眾生里面,有這三種差別:一個是無苦無樂的,一個是有苦,一個是有樂,眾生就是分這三種。
有苦的親怨中三品的有情,「欲拔其苦,當(dāng)知是悲」,這就是悲心所緣。若是有快樂的親怨中三品有情,「欲慶其樂」,想要慶慰他:你很好,你有快樂,你沒有苦惱!府(dāng)知是喜」,這是喜心所緣境。慈所緣的眾生,是無苦無樂的。悲所緣的是有苦,悲能拔苦。喜是緣有樂的眾生,這個人有快樂,我心里很歡喜,不是嫉妒他。
有苦有情是悲所緣,有樂有情是喜所緣。是名慈愍所緣。
「有苦有情是悲所緣,有樂有情是喜所緣。是名慈愍所緣」,這加起來,總起來說,這叫做慈愍所緣。
四無量心,后面還有一個舍,這個「舍」在這里不提了,不提那個舍。因為現(xiàn)在是對治瞋心。親怨中,他們是有苦、或者有樂、或者無苦無樂,我用慈悲喜三種心情來饒益他們,就不說那個舍。
若有瞋行補(bǔ)特伽羅,于諸有情修習(xí)慈愍,令(今)瞋微薄,名于瞋恚心得清凈。
「若有瞋行補(bǔ)特伽羅,于諸有情修習(xí)慈愍,今瞋微薄,名于瞋恚心得清凈」,這底下結(jié)束這段文!溉粲胁_行」,若是一個修行人,他心里面有瞋恨的活動,心里面瞋怒,這樣的補(bǔ)特伽羅,這樣的人!赣谥T有情修習(xí)慈愍」,他應(yīng)該怎么辦呢?應(yīng)該對于一切有情修慈愍的法門,這樣常常地思惟!附癫_微薄」,這個「今」在別的本子上是個「令」,如果是「令」比較好一點!噶畈_微薄」,就使令你的瞋心逐漸地就微小、就薄弱了,就不那么強(qiáng)了,它就不會障道了。這個瞋心太大能障道,貪心特別大,它也是能障道,障礙你修行的,所以要用這個方法來對治它,使令它微薄不障道!该诓_恚心得清凈」,這就是使令你的瞋恚心,漸漸地不瞋恚了,就清凈了。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
云何緣性緣起所緣?謂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墮正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
「云何緣性緣起所緣?謂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墮正道理」,這底下是多愚癡的眾生修緣起觀。這個名字叫做緣性緣起所緣,「緣性」這話是什么意思呢?看這個文的意思,「緣性」就是緣的差別性,叫做緣性!妇壠稹鼓?就是差別的緣性所生起的一切法。緣性,緣的差別性,就是不同的因緣。比如我們通常說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這四種緣就叫做緣性。緣起,就是這四種緣所生起的一切法,叫做緣起。十二因緣,也叫十二緣起,那么十二因緣就叫做緣起。但是你仔細(xì)去觀察它,「無明緣行,行緣識」,無明為行作緣,它是作什么緣?應(yīng)該說是增上緣!笩o明緣行,行緣識」,行緣識也是增上緣。在這上面來分別,叫做緣性。緣性、緣起,它的所緣境是什么呢?就是十二緣起。用緣性、緣起來觀察十二因緣。
「云何緣性緣起所緣」,這是一個問話,提出一個問題,這底下就回答這個問題。
「謂于三世」,「三世」就是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肝ㄐ小,「唯行」是什么呢?這個「行」就是一切有為法,都名之為行,這個「行」就是原來是沒有,有因緣的時候有了,有了以后又散滅了,又歸于無了,屬于這個范圍內(nèi)的都叫做行,這一切有為法都是這樣子,這就叫做行。
「謂于三世唯行」,就是過去的一切法,現(xiàn)在、未來的一切法,就是個行而已,都是無常的,就是這樣意思!肝ǚā,經(jīng)論上說唯法是什么意思呢?「法」是對我說的,我執(zhí)、法執(zhí),就表示只是一切因緣生法,而是沒有我可得的,只是一切的因緣生法,因也是法,果也是法,果又是因,果以后又有因,因以后又有果,只是因果的變異而已,就是這樣的法,并沒有我在這里沒有什么事情的,所以叫做唯法。
在《大智度論》上說到這個地方,我認(rèn)為說得也很有意思。外道認(rèn)為是有我、也有法;我們佛教徒只是法,而沒有我,唯法而沒有我的,于是乎二方面辯論。辯論的時候,外道就說出個道理來成立他的我,他等于是說出個譬喻來。他說:譬如說有一個大將軍率領(lǐng)軍隊去打仗,將軍能對軍隊下命令,從這里攻擊、從那里打仗,但是將軍的上面還有一個國王,國王對將軍下令,然后將軍得到命令以后,才對軍隊下令,這樣子這件事就做好了。
這是一個譬喻,譬喻什么呢?我們?nèi)说纳眢w享受五欲,做種種的事情,然后去種種的享受這些事,一定是要有心的。這個覺知性的心,它去指揮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指揮這個身體去做種種事,去享受。但是,心的后面還有一個我,這個我來指揮心,由這個心再指揮這個身去享受,這樣子就像那個總司令后面還有一個國王。所以,有心,另外還要有一個我的,就像不能夠沒有國王,只是有個大將軍,這事是不成的。所以,不只是法,還要有我。這是外道這樣成立他的我。
龍樹菩薩就反駁他,龍樹菩薩說:心能指揮身體做種種事,去享受五欲,心后面還要有一個我來指揮這個心,若這樣的話,這個我后面,還應(yīng)該再有一個我,我后面再有一個我,一直地推到無窮無盡,應(yīng)該這樣。如果說只有一個我,另外沒有我了,也應(yīng)該只有心,根本沒有我,應(yīng)該這樣才對的。外道當(dāng)然不承認(rèn)這件事。不承認(rèn)這件事,龍樹菩薩就說出個道理來:我來指揮這個心,心來指揮這個身,那么我問問你,這個我它怎么樣來指揮這個心?這個我是有知覺、是沒有知覺?如果我是沒有知覺的,我的本身沒有知覺,它怎么樣去指揮這個心活動呢?它沒有知覺,它像木頭似的,像個石頭似的,它怎么能夠有指揮的能力呢?說是它有心,這個我的本身是有智慧的、有覺知性的,《俱舍論》的〈破我品〉好像也有這個意思。說我本身有覺知性,所以它去指揮心,若是這樣的話,那又何必有我呢,就是心就是有覺知性,它就去指揮就好了,還需要另外有個覺知的我做什么呢?這一下子,外道沒有話說了。《智度論》上有這么一段文。
所以,《智度論》后來結(jié)束這段文就說,其實在就是第六意根,只是第六意根接觸到一切法的時候,然后有第六意識生起,只是這么回事。但是,第六意根非常的微細(xì),外道搞不清楚,所以就虛妄分別出來有一個我,我來指揮心。實在只是第六意根而已。這樣說,只是色受想行識的法而已,只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法而已,沒有我,所以叫做「唯法」,是這個意思。阿彌陀佛!就講到這里。
7月21日
云何緣性緣起所緣?謂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墮正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
「云何緣性緣起所緣?謂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墮正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前面的不凈觀和慈愍觀,這二個修行的法門說過了,F(xiàn)在是第三個,緣性緣起所緣,就是觀察十二緣起。
今天小參的時候,有的法師又提起來,修五停心怎么樣修法還有點模糊。我想再簡單重說幾句。律里面說到收徒弟的事情,收徒弟,那上面說,你收沙彌,大概可以收二個沙彌,就說到這里。出了家、受了戒,當(dāng)然也是要修行。在印度的佛教,如果是正法住世的時候,應(yīng)該這個剃度師父也就是他的戒和尚,受沙彌戒、比丘戒,都是這個人。教他怎么樣修行,也是這個人。在我們中國,現(xiàn)在就是不一樣了。
我從這里感覺到一樣事,假設(shè)他就收一個沙彌,他這個沙彌,教他修不凈觀,就是二個人對面這樣講。如果說是幾十人、幾百人來講,這其中有多少不同。有什么不同呢?就是二個人對面講話,那個聽話的人會容易攝心一點,他有可能心不亂,他這個注意力可能會強(qiáng)一點。就對你講,他的注意力強(qiáng)一點,他會聽到,會聽得比較清楚一點。當(dāng)然也可能會打妄想,也不是說不能。可是若是對幾十人、或者幾百人講,當(dāng)然也會有人聽得很清楚,有些人會專注一心不亂的聽,也有可能你雖然專注,還沒有聽清楚,可能有這個問題。所以,我剛才說還要重復(fù)再講,這個問題就在這里。
假設(shè)是修不凈觀也好,你修慈愍觀也好、修緣起觀也好。應(yīng)該是先修止,應(yīng)該是把座位預(yù)備好坐得舒舒服服的,在空氣新鮮的地方靜坐,不要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靜坐,不行,要空氣新鮮的地方坐。也先走一走,經(jīng)行,然后坐下來。坐下來,先修止,就是六個妙門前三個都是止。數(shù)、隨、止,這三個都是止;蛘呤怯脭(shù)的方法,或者是用隨的方法,或者是用止的方法,把這個心叫它明靜而住,叫它住一個時候,能盡量的多住,或者最少住一刻鐘。若是你能夠住一個鐘頭也好,叫它寂靜住一個鐘頭以后,然后再修不凈觀,或者修慈愍觀、或者修緣起觀。要先修止,而后修觀。止的時間盡量的多一點,盡量讓它多一點,觀的時間不要太多。
如果你能止一個鐘頭的話,你的觀修十分鐘、十五分鐘就好了,然后再修止。觀的時間少一點,止的時間多一點。這樣會有什么問題呢?會感覺到舒服。止的時間多,觀的時間少,你會感覺到舒服,這是一個好處。第二個好處,因為止的時間多,這個觀會來得有力量,力量會強(qiáng)一點。如果完全不修止,你去修觀,觀的力量會弱一點。所以,止能幫助觀的,所以應(yīng)該這樣處理,止的時間多一點,觀的時間要少,就是這樣修。
這樣修,初開始不感覺到什么,但時間久了,它就有用,它就會發(fā)生作用的。我們?nèi)羰遣恍薜脑?你又沒有其他的法門。我昨天說過,這內(nèi)心里面,貪心來了的時候沒有辦法處理,你沒有辦法來對付它。你若有不凈觀的修習(xí),你有辦法處理。你這不凈觀一現(xiàn)前,貪心就滅了。貪心一滅了,你很自在。如果你不修不凈觀,又沒有別的辦法,這個貪心若是很大的話、很重的話,就很苦惱的,所以應(yīng)該修不凈觀。
數(shù)、隨、止,這個止可以止在一處,叫做止;蛘咧乖诙悄氝@也可以。把這個心就是注意這個肚臍,也可以。注意丹田也可以,或者是住在地面上也可以!肚鍍舻勒摗飞纤硗庥幸粋方法,它有一個方法,當(dāng)然也是很好。但是,我在想,另外有一個方法。就是如果你坐的是一個凳子,這樣的禪凳,不是坐在地面上,你可以用一個大的碗,碗里面放上水,你把它看得清清楚楚的。如果是夜間,把燈完全關(guān)掉當(dāng)然屋子是黑的,你用一個手電筒把手電筒打開,光就照在這一碗水里面,水里面就會現(xiàn)出一個圓光出來。你把這個相取在心里面,取清楚了,然后就把它拿掉不要了,然后你坐下來的時候修止,你就想這禪凳的下面有這一碗水,水里面有一個圓光,就這樣修,就把心安住在那里叫它不動,也是好。本來是把這一念心來注意臍,這是不錯的,是可以,注意丹田也很好。但是有的人有問題,你住在丹田那里,肚子疼,肚子會痛,也可能會有其他的問題,所以又不可以。所以,另外用一個方法也是可以。還有說是觀腳心的,也可以;蛘呤悄阕⒁膺@個大拇指,也是可以。心就注意在那里,其他的雜念都停下來,這樣子使令心安住不動。
那一天,我說「念佛是誰」這樣子,我聽那些大禪師和虛云老和尚的開示錄上說,「念佛是誰」,一開始「念佛是誰」是四個字,后來,三個字都不要,就是「誰」。自己舌頭不動,你念這個「誰」字的時候,心就注意這個「誰」,這其實就是修止,這樣等于是修止。這樣修止,當(dāng)然也是不錯。但是我說一件事你聽聽。
有一位法師,他在天童寺住了多少年,寧波天童寺住了多少年,后來在獅子嶺什么地方也住了多少年,就是他出家以來,他就是在禪宗的道場修禪,但是這個人沒有讀過什么書,所以就是在禪宗道場就這么修行。那么,我就問他修行的經(jīng)過、修行的成就。他說:這樣用功,「念佛是誰」,「誰」長一點,或者「誰」這樣子,偶然的會有幾支香心里面不動,沒有一切雜念心里面不動,能有這個境界。有這個境界,實在這個境界,若按如來禪來說,這個是欲界定的境界,也算不容易了。能有二支香一心不亂,也是不容易的。但是有個后遺癥,什么是后遺癥呢?幾天精神就疲倦,要多少天才恢復(fù)過來,要經(jīng)過多少天精神才正常。有過這么一次的特別經(jīng)驗,感覺到很好了,結(jié)果是多少天的疲倦,要經(jīng)過多少天才能恢復(fù)過來,還有這個問題。也可能不完全這樣子,單獨(dú)他這樣子。
不過,從修止觀的體驗上看,是有一個問題。有什么問題呢?你心里面提「念佛是誰」、「誰」,你這個注意力就是在頭部。如果禪師、或者首座和尚、或者是堂主開示叫你這樣修行,結(jié)果你就是打妄想,根本不修行,反倒什么事也沒有。如果你真是依教奉行,這樣子修,你的注意力…,假設(shè)是打禪七,一天有七、八個鐘頭,十幾個鐘頭的靜坐,你真能這樣坐,你的頭就會有問題,或者喉嚨痛、或者眼睛疼、或者是吐血,就可能會有這個事,就可能有這個問題。如果你按如來禪這個止來說,或者《清凈道論》它說的那個辦法,我認(rèn)為都好。
智者大師說到那些止,他就提到,安心在臍輪使令你舒服,你能夠一心不亂地明靜而住,他心里很舒服。假設(shè)你能夠一坐五個鐘頭,一心不亂坐在那里不動,然后你又出定放了腿子,精神特別好,精神是更好,不會說是幾天疲倦,沒有這個事情。它是什么呢?它就是地水火風(fēng),在你這樣修行的時候,它在調(diào)和,它調(diào)和。你這個注意力放在頭部,這不得了,這地水火風(fēng)就不調(diào)和了,這火大加多了,在頭部的火大加多了,火大加多就受不了。少時間的加多可以,時間久了就不行,就是不可以的。所以這里面還有這個問題。
現(xiàn)在說是數(shù)、隨、止,這三個方法都是止。你用數(shù)的方法、或者是用隨的方法、或者用止的方法,你先用這個方法叫心寂靜住,住一個時期,然后就修觀,就是這樣修。這個事情,我感覺不是很難,并不是很難的事情,應(yīng)該是容易辦到的。
現(xiàn)在說緣性緣起所緣。緣性緣起所緣明白一點說,就是觀察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我們看《佛本行集經(jīng)》,還有其他的經(jīng)上,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就是觀緣起,觀緣起而得無上菩提。可見,這個觀緣起是個成佛的法門,這是很不簡單的事情。
緣性緣起,這樣子加個緣性,這里面是一個義,觀緣起里面的義。雖然都是緣,但是緣與緣不一樣,有差別性。觀緣起所緣,所緣就是或者叫十二因緣,或者叫十二緣起。觀十二緣起,怎么觀法呢?我稍微解釋一下。觀緣起,分二個辦法,分二種觀法:一個是順生死流、一個是逆生死流。有順、逆二種觀法。順,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這是順。若是逆,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這就是逆。
「無明緣行」,「無明」這個地方,什么叫做「無明」呢?在《瑜伽師地論》分別十二緣起那個地方,說得非常多、說得非常廣!笩o明」就是不知道什么叫做佛、法、僧,不知道,不信佛法僧,不知道苦集滅道,不知道因、不知道果,不知道有過去世的因果,現(xiàn)在世、未來世的因果,不知道,很多很多的佛法都不明白,很多很多世出世間的事情都不知道,都不明白,這就叫做無明。但是,這個不知道這件事,這個人可能還是非常有學(xué)問的人,他只是對于佛法不明白,也不相信而已。
可是這里邊也還有一點分別,有個什么分別呢?我們說無明是從那里來的?這是一個問題,無明從何處來的?經(jīng)上說:從不如理作意來的。你不合道理的分別,那就會有無明。不如理作意和無明,有什么分別呢?當(dāng)然,我們可以說無明是所生的,不如理作意是能生起的,能生起無明的。其中還有個分別,在不如理作意的時候,能引起無明的那個不如理作意,那個不如理作意的時候還不是染污性,它是向于染污還沒有染污,無明就是染污了。經(jīng)論上有這樣解釋的。這就是分別出來不如理作意和無明的界線。
可是,無明這里面其實也包含了很多事情的,也包含了很多事。在我們眾生的生死流轉(zhuǎn)里面,很復(fù)雜的關(guān)系里面,佛的大智慧的觀察,觀察出來中間的一個線索,中間的一個次第,分出來十二個次第,是這樣意思。
「無明緣行」,這個「行」或者是善行,或者是福行、罪行、不動行。我們做善業(yè),那就是福行。做種種的惡事,就是罪行。如果修禪定,不是佛教徒修禪定,它就是不動行。這個「行」是要待無明才能生起。可見無明這個地方,說是無明,實在無明里面有一個欲的,就是有一個希望心在里面的。比如,為什么他要修禪定,他想要得三昧樂,想要生色界天、無色界天,他感覺到人生是苦,他感覺到欲是苦,所以要離欲。離欲怎么辦呢?就是要修禪定,修禪定可以離欲;蛘哒f我愿意得人天福報,我相信善惡果報,我不想造罪,這時侯要做善事,他心里有這樣的思想,才可以做善。如果不相信善惡果報,他就造罪做惡事,做惡事可以占別人的便宜,那么他也有個欲的,所以,無明里面還有個欲的。
「無明緣行」,行從那兒來的呢?行從無明那里來。前面說「謂觀待道理」,觀待道理就是這個意思。觀察這一切法的生起,它是有所待,要有所憑借。「行」憑借什么才能生起呢?要有無明才能生起。不然的話,行不能自己生起。所以,「行」是自性空。「此有故彼有」,就是此無明有無明,才能有行,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無明若滅了,行就沒有了。就是觀察出來這件事。
「行緣識」這個「識」,它能夠生種種的分別。或者我們說是去投胎去,這個識說是投胎的識,中陰身去投胎的時候。本來這個人在世間上生存的時候是個男人,但是,這個時候變成女人了,這個識就是用女人的心情去分別事情。這是怎么回事情呢?行緣識,這個識要依靠那個行,就是業(yè)力,這個業(yè)力使令他做女人了,他生存的時候是男人,但是業(yè)力現(xiàn)在使令他做女人,所以這個識就是女人的心情去分別事情。在生存的時候是女人,但是現(xiàn)在他不,現(xiàn)在他分別的是男人的立場來分別事情。為何會這樣呢?行緣識,就是他的業(yè)力使令他變了,能改變他,行緣識。如果沒有行,識就沒有了。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就是這樣觀察。
「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干壚纤馈惯@個地方,說「愛緣取、取緣有」這個地方還有事情。愛取是煩惱,有是業(yè)力。經(jīng)過愛取的時候,從唯識經(jīng)論上的解釋,也有道理。由愛取的滋潤,把以前的業(yè)力,以前「無明緣行」那個「行」的業(yè)力,現(xiàn)在經(jīng)過愛取的滋潤,這時候,業(yè)力的力量就可以得果報了,所以叫做「有」,它將來會有果報,就是有力量得果報了。若沒有愛取的滋潤,還不能得果報。
「有緣生」,「生」是什么東西呢?「生」就是五蘊(yùn),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yùn)。若是有滅則生滅。愛取有如果它滅了,生就滅了,就沒有了,就是沒有色受想行識的。有滅則生滅,生滅就不會有老死了。
「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這樣觀察。你常常這樣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一件事,發(fā)現(xiàn)什么事呢?天臺智者大師講「藏通別圓」四教,說藏教和通教,這二教的圣人,他們是一樣地都證悟了真諦的道理,是相同的。但是,通教的利根人……,藏教是鈍根人,通教是利根人。他們在觀察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時候,這通教的人,現(xiàn)在就是無有少法可得的;藏教的人不是,要無常的時候,滅了的時候,就是愛取有滅了,生老死才滅的,就是有五蘊(yùn)──色受想行識在的時候還是沒能夠滅,還沒有滅。這還有這么一點不同的。
但是你常常這樣修觀,那還有一點事情,有什么事情呢?你今天也這樣觀,明天也這樣觀,時間久了呢,所以我相信阿羅漢,就是藏教的阿羅漢,現(xiàn)在他的內(nèi)心的境界就是無余涅槃,就能有這個境界,是現(xiàn)在,不要說臭皮囊火化了以后,不是。但是,這個事情是漸漸來的,逐漸地逐漸地來。因為通教的人聽《般若經(jīng)》,通教的阿羅漢是聽聞《般若經(jīng)》而得圣道的!栋闳艚(jīng)》是說「色即是空,受想行識即是空」,是這樣講,但是你讀《阿含經(jīng)》,它不這么說!栋⒑(jīng)》:「色是無常的,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是這樣講法?墒窃趯O陀羅難陀……,這《阿含經(jīng)》,孫陀羅難陀給五百比丘尼說法的那一個小經(jīng),那個經(jīng)還比較長一點,那里面可有《般若經(jīng)》的意味,有《般若經(jīng)》的味道,也是,你若仔細(xì)去觀察思惟,也是「色即是空,受想行識即是空」,也有這種味道,也有這個意思。
所以我說,你常常觀緣起觀,緣性緣起所緣,你觀察「三世唯行、唯法」,常常這么觀:「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你就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一切法就是空的,就會發(fā)現(xiàn)這件事,就會覺悟到這里。所以,我在想,佛在世的時候,說《般若經(jīng)》、說《阿含經(jīng)》,說了很多的法門,聽經(jīng)的人當(dāng)時就得圣道,是有道理的。所以,有的人批評:「你只是嘴巴皮講一講佛法,用筆桿子寫一寫,你沒有坐破十八個蒲團(tuán),你沒有修行!刮乙宦犨@種話,這種話說出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是,也不是決定有道理。你憑什么可以這樣講?你若讀讀經(jīng)論,有的人原來還并不信佛,他就來到法會聽佛說法,聽一坐經(jīng),就得初果須沱洹。初果須沱洹在大乘佛法,就是無生法忍。這怎么講?他沒有坐破蒲團(tuán),他就是頂多聽佛說一段經(jīng)就是了。這個是什么呢?就是那個人多少有一點靜坐的功夫,他心能靜下來,靜下來的時候,佛說法的時候,他就是真能夠?qū)W⒙牱?心里面沒有妄想。
我昨天提到印順老法師,我現(xiàn)在又想到,我有一次見到印老,我問他:「佛在世的時候,那些聽佛說法的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乃至到不信佛的人,他們聽佛說法,就聽了一坐經(jīng),就得了須沱洹,就得圣道了,為什么會這樣子?」印老法師說一句話,他說:「佛說法,就像有人拿著刀,一下子插到你的心里面似的!狗鹫f法就像這樣子,他說出那個法語非常的有力量,叫你心驚,你聽見了這個話,你心里面就驚,是這樣子。所以,加上你本身能夠心不散亂,專注的聽法,當(dāng)然也要有善根,他就容易悟道,你就容易明白,你就容易悟道。
若是我們自己,當(dāng)然我們沒有深入地學(xué)習(xí)佛法,只是把這個字,哦!緣性緣起,緣字怎么講、性字怎么講,只是這樣講,那當(dāng)然是不行的,那當(dāng)然是很難悟道,很難的,就是不容易。但是我們現(xiàn)在把《金剛經(jīng)》背下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dú)園……」那樣背,在我們現(xiàn)在的人這樣背經(jīng),我們?nèi)绻歉吲实脑?就是你在聽佛說法嘛!如果說是你背《華嚴(yán)經(jīng)》、背《法華經(jīng)》、背《大般若經(jīng)》,你常常這樣子背,就是常常這樣聽佛說法。這件事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事情,的確是不可思議功德。
但是現(xiàn)在,按我們的肉眼來看,佛已經(jīng)滅度了,我們要聽佛說法,那真是不容易,F(xiàn)在說修觀,修觀就是把佛說法的要義,緣性緣起的要義,你把它完全學(xué)習(xí),放在心里面去思惟,這也等于是聽法。等于是聽法的時候,你真是修緣起觀,假設(shè)你若是……當(dāng)然這里邊要學(xué)習(xí)這個,把中觀論學(xué)一學(xué)也好,也是很好,然后你對于緣起性空的道理,你能了解得深一點,然后你再假借奢摩他的幫助,你內(nèi)心里面這樣去觀,我認(rèn)為,如果你年紀(jì)若輕一點,你今生就得無生法忍,我還相信這件事,若我老了是不行了,老了身體差一點,年輕人真是能的,的確是能,這不是隨便說說,不是這個意思,的確是有這個可能。
所以這上面,「云何緣性緣起所緣,謂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你真是這樣觀察這個十二緣起,「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這一共是四句,這四句是《阿含經(jīng)》上有的。你這么一觀察的結(jié)果,你就會知道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三世一切的有為法!肝ㄐ小,只是由無而有、由有而無而已,只是這樣子,這個就是諸行無常的意思!肝ǚā,就像昨天說的,一切法都是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觀察這一切法是無常的、是無我的,老是在變!無明緣行,行緣識,一直到老死,就是在變,這樣變,都是無常的,只是法的變化而已,其中沒有「我」這件事,是無我的。
「唯事、唯因、唯果」,這三句又比前面具體了一點!甘隆咕褪俏逄N(yùn),就指色受想行識這個事,這個事就是無常的、是無我的!肝ㄒ颉⑽ü,這個可以十二因緣來說,若照唯識上的解釋,就是生老死是果,前面十個都是因。無明緣行,那幾個是「牽引因」;愛取有是「生起因」。這個因,有這二個差別。
「牽引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生起來這樣的無明、行、識、名色,你造了這樣的因的時候,它就能夠牽引你到人間來,或者牽引你到天上去,或者牽引你到地獄去,能牽引你到那里去。本來人是不能去的,不能去,你造了這個業(yè)力的時候,就能牽引你到那里去,它有這種能力。前面那幾個是牽引因,愛取有叫生起因,就是經(jīng)過愛取的滋潤的時候,牽引因就變成生起因了。說是能生到人間來,就是它能生起來人間的果報,生起了人間的色受想行識。如果沒有愛取的滋潤,還不能生起的。所以,生起因和牽引因還不同的,是這樣,說是唯因。
「唯果」,這個果分二種。前面「識、名色、六入、觸」,六觸,就是得到了一個人的身體,眼耳鼻舌身意,這叫做「自體果」。有了六根的時候,與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接觸,那叫做「受用境界果」,你所受用的境界果,那就是「依報的果」。一個正報的果,一個依報的果!肝ㄒ颉⑽ü,就是這個。
「墮正道理」,這樣子是合道理的!溉牢ㄐ、唯法、唯事、唯因、唯果」,這是合乎道理的。怎么叫做合乎道理呢?「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就是這四種道理。
「觀待道理」,我剛才講過一下,就是觀察一切法的生滅都是因緣,要假藉因緣的。比如剛才說這個「行」,行怎么來的呢?由無明來的。這個行要待無明才可以。若沒有無明,行就沒有,所以要待無明。行若滅呢,它也不能自己就滅,要無明滅這個行才能滅,所以要待。其實就是因緣,它的因緣若滅了它就滅了。所生法,它自己不會滅的,一定要因緣滅了,它這個所生法才能滅,不然它不滅。我們的眼睛看見虛空里頭有花,其實別的人沒看見有花,那么為什么我會看見?因為我的眼睛有病。但是那個花實在是沒有,但是,我有病的眼睛就是看見有。所以,要滅那個花,你還不能滅,要把眼里的病消除了花才能滅的,不然它不滅。所以,行是要待無明的,而識是要待行的。如果行若有,一定是要有識的;若有無明,一定會有行的。你若滅了無明,行就滅了。滅了行,識也就滅了,就是這么回事。這就叫做觀待道理。
「作用道理」,或者說是無明有生起行的道理,行有生起識的作用;蛘哒f你能修緣起觀,你今天也修、明天也習(xí),常常地這么修行,你就可以斷除無明,斷惑證真,就可以得圣道了,就會有這個作用,也可以這樣講。
「證成道理」,這個道理是釋迦牟尼佛這一切圣人都已經(jīng)證悟成立的,他們都證悟了。這個道理是成立的,是過來人已經(jīng)證悟了的道理,不是隨便亂說的。
「法爾道理」,十二緣起這件事,「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有佛、無佛,都是這樣子的,法爾就是這樣子,自然是這樣子。
所以這叫做「墮正道理」,是合乎道理的。
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緣性緣起所緣。
「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緣性緣起所緣!埂肝ㄓ兄T法能引諸法」,我們看這十二緣起,觀察十二緣起,就會知道只是法能引法,無明能引出來行,行能引出個識,識能引出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就是這樣子引出來的,唯有諸法能引諸法。
「無有作者及以受者」,并不是另外有一個作者、受者,他來搞什么鬼,搞什么事情,沒有,沒有這個事情!缸髡摺咕褪亲鍪虑榈倪@個,「受者」就是享受的那一個。在外道來說,有種種的說法,其中一種就是:這件事我能去做,做成功了以后我就享受,作也是我,受也是我,所以叫做作者、受者。還有說:作者是大自在天是作者,宇宙的萬有是自在天、梵天王創(chuàng)造的,它是作者。把世間弄得很苦,叫我們來受,或者是弄得很快樂,叫我們來受。受者是我,作者是他,或者怎么地;蛘哂械膱(zhí)著:自性是作者,我是受者。有種種的說法。
現(xiàn)在釋迦牟尼佛開示我們說:「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另外沒有一個作者、受者的。若在佛法里面說,就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心,它是作者,也是受者。當(dāng)然它要和一切法為因緣,這樣子,是作、是受,另外沒有我可得的,無我可得!甘敲壭跃壠稹,緣性緣起就是這樣意思。
于此所緣作意思惟,癡行增上補(bǔ)特伽羅所有癡行皆得微薄,于諸癡行心得清凈,是名緣性緣起所緣。
「于此所緣作意思惟」,若是我們對于十二緣起作為所緣境,我們常常地這樣去觀察、思惟!缸饕狻惯@個「作」就是生起的意思。把這個心動起來,叫作意,動起來去思惟這個道理。你常常這樣思惟的時候,「癡行增上補(bǔ)特伽羅所有癡行皆得微薄」!赴V行增上」就是剛才說,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知道、不明白、不相信,這些癡行特別強(qiáng)的這些人!秆a(bǔ)特伽羅」翻到中國話就是數(shù)取趣,數(shù)數(shù)地得果報,所以叫做數(shù)取趣。「所有癡行皆得微薄」,他內(nèi)心里面所有愚癡的活動、愚癡的心情!附缘梦⒈ ,逐漸地就微小了、就薄弱了、就不那樣強(qiáng)了,你的智慧就增長了!赣谥T癡行心得清凈」,對于原來的那些癡行,現(xiàn)在的心就清凈,沒有那個癡行了。「是名緣性緣起所緣」。
修這個十二緣起的觀察,如果從《阿含經(jīng)》的立場去思惟,就是能得到我空,能證悟我空的道理。《阿含經(jīng)》也有法空,不過說法空的地方少,說我空的地方多。若是你由《般若經(jīng)》去學(xué)習(xí)、觀察十二緣起,當(dāng)然同時也能夠證悟法空,我空、法空的道理,那么就是圣人了,就得圣道了!妇壭跃壠鹚墶。
四念處里面,最后那個「觀法無我」,那么就是緣性緣起觀,就是觀法無我。這個是非常深廣的,緣性緣起所緣這個觀察,是很廣大、很深妙的地方。
修這個觀察,如果愿意修這個的話,把十二緣起每一個支:無明、行、識、名色……,每一個支的道理都好好學(xué)一遍,好好學(xué)它,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然后就按照那四句話去思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按照這四句話去思惟、去觀察。結(jié)果就是「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那么就知道我不可得。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你就得初果須沱洹了,就是這樣意思。
云何界差別所緣?謂六界差別: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fēng)界、五空界、六識界。
「云何界差別所緣?謂六界差別: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fēng)界、五空界、六識界」,這個界差別所緣,前面這個緣性緣起所緣是前后,「無明緣行、行緣識」是前后組織起來的。界差別是同時的,也是觀察我不可得,也有這種意思。但是,這個是破慢,驕慢心特別強(qiáng),總感覺自己很強(qiáng)大,你們都不如我,高慢心很強(qiáng)大,那么就修界差別所緣。
界差別一共有六種,六種界的差別。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fēng)界、五空界、六識界,就是這六種元素組成的人。我們?nèi)司烤故鞘裁礀|西組成的呢?就是地水火風(fēng)空識,就這六種東西組合起來,名之為補(bǔ)特伽羅,名之為人的,是這樣子。這里面,另外沒有我。你也是地水火風(fēng)空識,我也是地水火風(fēng)空識,這里面沒有我的。沒有我,也沒有你,也沒有他,中間沒有對立的形相,這個我慢就沒有了。所以,這個「界」在這里當(dāng)個成份講也可以,當(dāng)個因緣的因來講也是可以。
云何地界?地界有二:一內(nèi)、二外。
「云何地界?地界有二」,一是內(nèi),二是外。內(nèi)地界是什么呢?
內(nèi)地界者,謂此身中內(nèi)別堅性,堅硬所攝、地地所攝,親附執(zhí)受。
「謂此身中內(nèi)別堅性」,我們的身體里面有堅、濕、暖、動,地水火風(fēng)是堅、濕、暖、動,是四種,F(xiàn)在說地界,是其中的一種,就是「別堅性」,特別地別指其中的堅固性的東西,就是地界!竸e」就是其中的一種叫做別!笀杂菜鶖z」,我們身體里面,組成身體的物質(zhì)里面,屬于堅硬性的東西。
「地地所攝」,這個堅硬性的東西也有粗細(xì)的不同,屬于微細(xì)的,有粗劣的,所以叫做地地所攝的,都名之為地。
「親附執(zhí)受」,身體里面這個地大屬于二類:一類是親附,一類是執(zhí)受!笀(zhí)受」,就是我們的阿賴耶識這個識和它和合在一起,能攝持它,使令它不壞,叫做執(zhí);使令它能生感覺,就叫做受。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執(zhí)持,它就壞了,里面的地水火風(fēng)就壞了,所以是有執(zhí)的這件事。若沒有執(zhí),也就不會有感覺了。「親附」呢,就是不執(zhí)受,我們身體里面也有一部分的地,阿賴耶識不執(zhí)受,但是它親附在執(zhí)受的地大里面,它附在那個地大上面,和它不相離,所以叫做親附。譬如說我們這個爪,指甲,指甲你剪它,我們不感覺痛,就是因為不執(zhí)受的關(guān)系;蛘哒f頭發(fā),頭發(fā)你剪它,我們也不痛,它也就是不執(zhí)受的關(guān)系,還有其他的也是,但是它是親附在我們執(zhí)受的地大里面。
外地界者,謂外堅性,堅硬所攝、地地所攝,非親附非執(zhí)受。
「外地界者,謂外堅性」,身體以外的堅性的東西,「堅硬所攝、地地所攝,非親附非執(zhí)受」,外面的地大,阿賴耶識不執(zhí)受,所以它沒有感覺,它是無情物了,它也不是附在執(zhí)受的東西上面。
又內(nèi)地界其事云何?謂發(fā)、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肝、膽、心、肺、脾、腎、肚、胃、大腸、小腸、生藏、熟藏及糞穢等,名內(nèi)地界。又外地界其事云何?謂瓦、木、塊、礫、樹、石、山、巖,如是等類,名外地界。
「又內(nèi)地界其事云何?謂發(fā)、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肝、膽、心、肺、脾、腎、肚、胃、大腸、小腸、生藏、熟藏及糞穢等,名內(nèi)地界。又外地界其事云何?謂瓦、木、塊、礫、樹、石、山、巖,如是等類,名外地界!
云何水界?水界有二:一內(nèi)、二外。
「云何水界?水界有二」,一是內(nèi),二是外。
內(nèi)水界者,謂此身中內(nèi)別濕性,濕潤所攝、水水所攝,親附執(zhí)受。其事云何?謂淚、汗、洟、唾、肪、膏、脂、髓、熱痰、膿、血、腦、膜、尿等,名內(nèi)水界。
「內(nèi)水界者,謂此身中內(nèi)別濕性,濕潤所攝」,也是水水所攝,也是有親附執(zhí)受的分別!钙涫略坪?謂淚、汗、洟、唾、肪、膏、脂、髓、熱痰、膿、血、腦、膜、尿等,名內(nèi)水界」。
外水界者,謂外濕性,濕潤所攝、水水所攝,非親附非執(zhí)受。其事云何?謂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類,名外水界。
「外水界者,謂外濕性,濕潤所攝、水水所攝,非親附非執(zhí)受。其事云何?謂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類,名外水界!
云何火界?火界有二:一內(nèi)、二外。
「云何火界?火界有二:一內(nèi)、二外!
內(nèi)火界者,謂此身中內(nèi)別溫性,溫?zé)崴鶖z、暖暖所攝,親附執(zhí)受。其事云何?謂于身中所有溫暖,能令身熱、等熱、遍熱。由是因緣,所食、所飲、所啖、所嘗,易正消變。彼增盛故,墮蒸熱數(shù)。如是等類,名內(nèi)火界。
「內(nèi)火界者,謂此身中內(nèi)別溫性,溫?zé)崴鶖z、暖暖所攝,親附執(zhí)受。其事云何?謂于身中所有溫暖,能令身熱、等熱」,這個「等熱」怎么講呢?我沒看見注解怎么解釋,我姑妄言之。等熱,下面有個「遍熱」。遍是在空間上說,普遍地各地方都是熱的。等熱是前后說的,過去的火也熱、未來的火也是熱。等是約前后說,遍是同時說,這樣分別。
「由是因緣,所食、所飲、所啖、所嘗」,所食的飯、所飲的水、所啖的菜、或者所嘗的味!敢渍儭,都是很容易消化的、很適合的,叫做正。
「彼增盛故」,就是這個熱增盛的關(guān)系,所以能夠消化,若是火微弱了,就不容易消化了。「墮蒸熱數(shù)」,這時候這個火有這種能力,有蒸熱的能力,所以就是脾胃強(qiáng)了!溉缡堑阮,名內(nèi)火界」。
外火界者,謂外溫性,溫?zé)崴鶖z、暖暖所攝,非親附非執(zhí)受。其事云何?謂于人間依鉆燧等、牛糞末等,以求其火;鸺壬,能燒牛糞,或草、或薪、或榛、或野、或山、或渚、或村、村分、或城、城分、或國、國分,或復(fù)所余。如是等類,名外火界。
「外火界者,謂外溫性,溫?zé)崴鶖z、暖暖所攝,非親附非執(zhí)受。其事云何?謂于人間依鉆燧等」,古代的時候沒有火柴,就是用燧,木燧,還有陽燧等取火之具;蛘呤恰概<S末等,以求其火;鸺壬,能燒牛糞,或草、或薪」,就是能燒牛糞,也能燒草,也能燒其他的薪。「或榛、或野」,能燒曠野,榛也是一種植物!富蛏、或渚」,渚其實就是島,海里面那個島,「或村、村分」,村莊的一部分,「或城、城分、或國、國分,或復(fù)所余。如是等類,名外火界」,這是外火界。好了!今天就講到這里。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dú)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