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2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雖不犯重,于諸輕戒多所毀損;為修定故,即能如法懺悔,亦名持戒清凈,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膩,若能浣凈,染亦可著。

  這是十章里面的第一章,具五緣,是持戒清凈。天臺智者大師他說,持戒有三種不同。第一種人他持戒,他受了戒以后他不犯戒,沒有受戒的時候也沒有造過重罪,這樣的人是上品持戒的,F(xiàn)在說這個第二種。

  「若人得受戒已」,假設(shè)一個人他的因緣很好,他能夠相信佛法,他能夠受戒歸依三寶,受持眾戒。前面那個第一種持戒是說「若得出家,受沙彌十戒,次受具足戒」。這個第二種就簡略說了,就說「受戒已」。我們看這個《坐禪法要》前后的文,那么這樣修習(xí)止觀的這個人,他是在家居士?他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呢?我們看這個文,多數(shù)應(yīng)該說是出家人。所以這個「若人得受戒已」,應(yīng)該說是受了出家的戒了。

  「雖不犯重」,這個人這重戒是沒有違犯。這「重戒」,究竟什么算重戒呢?就是五戒里面的前四條,這個比丘戒也是前四條,那算是重戒!赣谥T輕戒多所毀損」,這重戒和輕戒其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拿這居士來說,受了五戒,這殺盜淫妄酒,這個前四戒假設(shè)是犯的重戒,這個殺戒,譬如說殺人了,這是犯了重戒。如果說是你打死一個鳥,這個不是重戒,不是犯重殺戒的。犯了重戒和犯了輕的戒有什么不同呢?犯了重戒的話,你這個身份失掉了。譬如說男居士是優(yōu)婆塞,你這個優(yōu)婆塞的名義沒有了。若是你犯輕戒,你這個名義還有,你還是佛教徒,你還是三寶弟子,只是戒不清凈而已,這是不同的地方。這個比丘戒、沙彌戒也是一樣。說這個人受了戒以后,他是重戒沒有犯,但是「于諸輕戒多有毀損」,他毀破了很多很多。

  「為修定故,即能如法懺悔」,但是這個人他有高尚的意愿,雖然是輕戒沒有注意的遵守,但是他想要向上,他想要修定,想要得四禪,得禪波羅蜜。那么由他這高尚的意愿,他要約束自己、重新的改造自己。「即能如法懺悔」,他就能夠依法去懺悔自己犯戒的罪過,那么這個人還算是很了不起的人了。

  這個「懺悔」,這個「懺」字是印度話,這個「悔」字是中國話。印度話應(yīng)該說「懺摩」,古代的翻譯說是「悔過」,我以前有了過失了,我現(xiàn)在追悔,我不再造了。但是這樣的翻譯,到了后來的義凈三藏他認(rèn)為是翻錯了,這個「懺摩」的印度話翻到中國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請你原諒我」,就是這樣意思。譬如說我和你說話或者作什么事情的時候,我有一點對不住你,那么就向你說「懺摩」,就是請你原諒我,是這樣意思。不是說我們犯戒了懺悔的意思。若是犯戒懺悔,那個印度話應(yīng)該是「阿波底提舍那」,這個義凈三藏他這樣說;這個梵語中國話是「說罪」,就像律里面說的,你犯了七篇的罪過,那樣的說罪,那樣的懺悔,是這樣意思。

  「為修定故,即能如法懺悔」,因為犯了戒有罪過,這個罪過障礙你不能得定,所以要懺悔,「尸羅不清凈,三昧不現(xiàn)前」,有這樣的話!讣茨苋绶☉曰,亦名持戒清凈」,這個「即能如法懺悔」下文有說,在這里不多說!敢嗝纸淝鍍簟,他把罪過懺悔了,當(dāng)然就是清凈了,清凈了以后你就可以修定,修定在你的清凈的身口意里面,你能夠生出定,能夠生出智慧。能夠生出智慧這個「慧」是指無漏的智慧說的,那么是等于得無生法忍了。這個得定,生出定來,我們頭兩次也有簡略的說過,這個定的深淺,就是先是得欲界定,而后進一步再得未到地定,再進一步得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這里是簡單這樣說,「能生定慧」。

  「如衣雖有垢膩,若能浣凈,染亦可著」,這底下說個譬喻,說我們穿的衣服,雖然是垢膩了,你若能夠把它洗清凈了,然后再染上顏色,它還能著上去。就是我們這個身口意里面有罪過,我們懺悔清凈了,也還能夠生出定慧來,能生出定慧的功德的。這是第二種持戒的形相。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堅心護持輕重諸戒,多所毀犯。依小乘教門,即無懺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門,猶可滅除。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堅心護持輕重諸戒,多所毀犯」,這個是有問題的。說是這個人受了戒以后,他的心不堅固的護持他的清凈戒體,這個輕的戒、重的戒,多所毀犯,都破壞了!敢佬〕私涕T,則無懺悔四重之法」,這犯了戒以后,若是根據(jù)小乘佛法來說,就是沒有懺悔四種重戒的法門,這四種重戒你犯了以后,那在小乘,在戒里面只能算個「與學(xué)比丘」,你這個罪就是在那里不能滅了。「若依大乘」佛教來說,「猶可滅除」,還可以有方法把它滅掉了的。

  故經(jīng)云:「佛法有二種健人,一者、不作諸惡,二者、作已能悔!

  所以經(jīng)上說:「佛法之中有二種健兒,一者性自不作諸惡,二者作已能悔」。這個括弧里面說(T21.720c),我查這個大正藏二十一冊,七二○那里是什么呢?是《大法炬陀羅尼經(jīng)》。在七二○頁上看,也是說有兩個人。是說一個人他多少天都不吃東西,不吃飯也不吃菜;一個人不停嘴的這么吃東西,吃飽了還吃、吃飽了還吃。那么這兩個人你再給他食品的話,那一個人吃得比較香呢?那個人回答,這個饑餓的人吃東西是香的。他吃得很飽,飽了又飽,這個人吃東西是不香的。那么佛是說,這個眾生有善根的人,他聽聞佛法的時候,他能接受、能信受奉行。這個有業(yè)障的人,他是不接受佛的教化的。那么這是和這個文是不相合的,是不對的。那么這個文:「佛法之中有二種健兒」,這是出在那個經(jīng)上呢?是《大般涅槃經(jīng)》上有這句話。但是那一品,我記不清楚了。

  說是有兩個健康的人。佛法里面說有種健康的人。第一種是「性自不作諸惡」,他的性格、他的內(nèi)心,自然的就不作諸惡,不作一切的惡事,不需要誰去勉強他、去監(jiān)視他,他自然的不作諸惡。第二種人「作已能悔」,惡事也是能造的,但是作完了能懺悔,能懺悔也是很了不起的人,所以都算是健兒。這就是這個能懺悔,這正前面這三條都包括在這里面了。

  夫欲懺悔者,須具十法,助成其懺: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慚愧;四者、求滅罪方法;所謂大乘經(jīng)中明諸行法,應(yīng)當(dāng)如法修行;五者、發(fā)露先罪;六者、斷相續(xù)心;七者、起護法心;八者、發(fā)大誓愿度脫眾生;九者、常念十方諸佛;十者、觀罪性無生。

  「夫欲懺悔,必須具足十法」,這底下智者大師的大智慧說明這個懺悔的方法,需要具足十種法才可以!负蔚葹槭鼓?「一者、明信因果」,要明明白白的相信因果,我作惡事就有惡報,作善事就有善報,要相信這件事。那么這樣子才不敢造惡,造惡才能懺悔。如果不相信因果,又何必懺悔呢?當(dāng)然這件事也是要有智慧的人才能夠相信因果。我們昨天說,就是有神通的人,他可能相信因果,但是因果都搞錯了。

  「二者、生重怖畏」,相信因果而還要生起來很重的恐怖心,我犯了戒、我作了惡事,這是很可恐怖的。我到三惡道里受苦,可是很苦啊!我在《高僧傳》上看見一個故事。我以前看和現(xiàn)在看的同是一個故事,但是名字不同。這個說是祇陀迦阿羅漢(付法藏因緣傳:達摩蜜多)。這個是佛滅度以后的事情,在印度是名望很高,是名稱普聞。那么在遠的地方的比丘就仰慕他的道德來親近他,那么走了很遠的道路就到他這兒來了。到這地方一看一個老比丘在那兒燒火,為大眾僧燒飯、燒菜,為大眾僧燒火,文上就是說「燒火」。那么這個遠來的兩個比丘就問。(斷音)這個燒火的老比丘就說:「他就是在最高那一層的石窟里面住!鼓敲锤嬖V他怎么怎么走。這兩個比丘就是順?biāo)闹甘揪腿チ?到那兒一看,是有個老比丘,就是剛才燒火的這個比丘,這個燒火的比丘是個大阿羅漢。

  這兩個比丘就很奇怪,說是:「以您老人家這個道德,怎么還給大眾僧燒火呢?」這個老比丘說:「若是我的頭、我的身可以燒了供養(yǎng)大眾僧,我都肯做的!拐f:「為什么會這樣子呢?」說:「我告訴你啊!我前五百生作過狗,我作過狗的。五百生作狗,只有兩次吃飽飯。在五百生里面,其余的時候都是饑餓的。這兩次是怎么樣吃飽的呢?有一回一個人喝醉酒了嘔吐,吐了滿地,正好我趕到那里把他吐的東西都吃到肚子里吃飽了,這是這一次吃飽了。第二次吃飽,是兩個貧窮的夫婦,早晨燒粥,在一個器里面燒粥燒熟了。燒熟了,但是有事情就走了,那么我就把這個頭就伸到那個鍋、那個器里面去,就把這個粥通通都吃光了,也吃飽了。但是吃完了的時候,這個頭拔不出來,這兩個夫婦回來了,就惱了,就拿刀把這個頭斷了。所以我想到我以前作狗的時候這個苦惱的境界,現(xiàn)在作人了,要供養(yǎng)大眾僧,為大眾僧作事,這是特別吉祥的事情,我怎么不可以為大眾僧燒火呢?」

  所以這個「生重怖畏」,作了錯誤的事情要到三惡道去受苦,這是很可怖畏的事情。

  「三者、深起慚愧」,說是我若是犯了戒,要深深的生起慚愧心。這個「慚愧」這兩個字怎么解釋呢?或者是菩薩、或者是比丘、或者說就是我們佛教徒,我們作了錯誤的事情,應(yīng)該是立刻知道我自己錯了,要承認(rèn)自己錯誤。承認(rèn)自己錯誤了,就生羞恥之心,那么這叫作「慚」。這個「愧」就是,哎呀!我犯了戒,我有錯誤,我很慚愧,我看見別人、人家持戒清凈,我生敬畏之心,對于別人我生恭敬心,「敬」也就有畏懼的意思,那叫作「愧」。那么就是「深起慚愧心」才可以的。這個「慚愧心」也有其他的意思,但是在這里以「羞恥」的解釋應(yīng)該是合適的。我們平常自己有什么錯的地方,不認(rèn)錯,這是很普遍的。

  「四者、求滅罪方法」,我犯了戒,我有罪了,要去尋求除滅這個罪過的方法,什么方法能滅罪呢?要去尋求。「所謂大乘經(jīng)中明諸行法,應(yīng)當(dāng)如法修行」,前面說過,這個犯了重戒,小乘律里面沒有懺悔法。只有大乘佛法里面才是有的。我們讀這個《阿含經(jīng)》就說是「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是苦空無我的。」那么這樣子修行可以得圣道。但是這個大乘經(jīng)論里面說「一切法畢竟空,無我無我所」,是利一點,是比較利一點的。所謂大乘經(jīng)典里面,說明很多的修行方法,「應(yīng)該如法修行」,你應(yīng)該依據(jù)那個法門去修行去,就可以滅罪了。這個,我們在《法華經(jīng)持驗記》、《金剛經(jīng)持驗記》、《華嚴(yán)經(jīng)》的持驗記,這一切的懺本,倒是的確有不可思議的感應(yīng)的。

  「五者、發(fā)露先罪」,這個第五條是說發(fā)露先罪,就是自己以前造犯戒的罪過要在三寶前發(fā)露,把它坦白出來,不應(yīng)該覆藏。你犯了戒、自己把它隱藏在里面,不肯發(fā)露,這個罪也是很難滅的。

  「六者、斷相續(xù)心」,這個第六個斷相續(xù)心。這個懺悔罪業(yè),我以前這樣作了錯誤的事情,你懺悔的時候,你一定要斷相續(xù)心。要「我不繼續(xù)這樣子犯戒了,我不再犯戒了,我不再起這種惡念了。」要斷這個相續(xù)心。

  「七者、起護法心」,第七呢、要發(fā)起來護持佛法的這種大心,這也算是菩提心了。這「護持佛法的心」,這句話我們通常說佛法,當(dāng)然這白紙黑字的這個書本,這是佛法。再進一步說,這三十七道品、或者六波羅蜜,這種修行的法,這也是佛法。再進一步,這諸法實相,這第一義諦的真理,這也是佛法。說教、行、理。所護持的法,大略的說就是這三種,教、行、理這三種法。這個白紙黑字這個書本子這樣子的佛法,我們當(dāng)然也應(yīng)該恭敬、愛護、流通、弘揚。這個行法,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這樣的法,我們怎么樣護呢?譬如說是別人打般舟七,你能夠幫助他,給他做雜事,讓他安心修行,這也就是護持行法了。若是你得無生法忍,你見到第一義諦了,那就是護這個理法;護理法要是圣人才可以。

  這個護持教法,在唐太宗的時代,有個法琳法師。這個法琳法師這個人了不起。唐朝的皇帝是姓「李」。道教的人士就把這個…說老子姓李,這樣就同皇帝連在一起了。皇帝就尊重道教,就是壓低了佛教。所以若是政府有什么事情,出家人也要集會的話,就把道士排在前面,佛教的比丘排在后面,就是道在前,僧在后。這個法琳法師不同意,他作了一本書,辯駁道教不應(yīng)該在前面。這件事,當(dāng)時在佛教里面也很轟動,不過結(jié)果…我不多說,這件事的經(jīng)過可以看《法琳法師傳》在《大正藏》里有。也看出來唐太宗這個人還有點理智,法琳法師也是很了不起,這個不多說了。

  「八者、發(fā)大誓愿度脫眾生」。你要建立一個廣大的誓愿。這個「愿」就是自己的希望,我希望度脫眾生,「誓」就是決定的意思。我只是希望,但是不決定,那就沒有誓的意思。就是很堅定的要這樣做,事實也這樣做,不退轉(zhuǎn),那就叫做「誓愿」。什么誓愿呢?「度脫眾生」。就是要學(xué)習(xí)佛法,用佛法來度化、解脫一切眾生,使令他們能夠于佛法中信受奉行。

  「九者、常念十方諸佛」。第七是護持佛法,第八是廣度眾生,第九是常念十方佛。這「常念十方佛」這個話,按現(xiàn)在佛教的情況,我們現(xiàn)在念佛名號就是念佛了。實在在經(jīng)論上看,不只是念佛名字,應(yīng)該說是念佛的功德。說是我們在禪堂靜坐,閉上眼睛盤腿坐在那里,其實也就是念佛,就是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如來、應(yīng)供、正遍知……這十號,是念佛的功德;念佛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是五分法身,也是念佛的功德;念第一義諦也是念佛的功德,應(yīng)該這樣念。

  「十者、觀罪性無生」。這是最后一條,就是觀想思惟,犯戒的罪它的體性是無有生滅的,這樣觀想。「罪性無生」這句話應(yīng)該多說幾句,就是《中觀論》上說的:「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咕褪沁@四句話。這四句話的意思:本來一切法是因緣生的。因緣生,有生就有滅,現(xiàn)在為什么說無生呢?按《中觀論》的道理來說有二種情形:世間上一切事務(wù)的生起…,佛在世的時候,其他的宗教是主張「性生」,主張「性生」又分四種,「自性生、他性生、共性生、無因性生」,分這么四種。而我們的佛陀否認(rèn)這件事,沒有這種生,也不是自性生,也不是他性生,也不是共性生,也不是無因性生,所以一切法是空的。一切法事實上是有生的,那么怎么生的呢?我們的佛陀說是因緣生的,這話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修學(xué)圣道的人,在修毗缽舍那(就是修觀)的時候,這是其中的一種性空觀,就是觀察這一切法是因緣生的,它的本性是畢竟空的,畢竟空里面沒有生,也沒有滅,這就叫做「觀罪性無生」。我自己認(rèn)為現(xiàn)在這樣講,就是講明白了,你們各位可能早已經(jīng)明白了,不過這個地方不要緊,我們下文可以再多說,在這里就說這么多。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莊嚴(yán)道場、洗浣清凈、著凈潔衣、燒香散花,于三寶前如法修行。

  若是犯了重戒,犯了輕戒,想要懺悔的話,你能具足成就這十種條件!盖f嚴(yán)道場」,懺悔時,要有一個地點,把這個地點莊嚴(yán)起來。有幡、有幢、有佛像、有香、花、果供養(yǎng)!赶翠角鍍簟,還要把身體洗清潔了。若是看懺悔法里面講,衣服要準(zhǔn)備二種,就是入到懺悔堂時,一種衣服;要到廁所去時,換上另外一種衣服。到廁所完了,還要把身體再洗一洗,統(tǒng)統(tǒng)洗干凈,然后穿上入道場的衣服,這叫「洗浣清凈」。所以這里「著凈潔衣」,你要到道場來的時候,要著上清凈的衣服,到廁所的衣服不能穿到道場來的。還有這個事情的!笩恪惯要「散花」這樣子供養(yǎng)佛。

  「于三寶前如法修行」,在十方佛、十方法、十方僧,這個十方僧就是圣僧,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些圣僧。在三寶前,如法的修行,你要依據(jù)佛菩薩所規(guī)定的,他怎么規(guī)定,你怎么做。

  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經(jīng)年專心懺悔,所犯重罪,取滅方止。

  「一、二、三七日」,或者一個七天、二個七天、或者三個七天,「至七七日」,到七個七天;或者是一個月、二個月、到三個月;「乃至經(jīng)于年歲」,經(jīng)過了一年,專心的懺悔自己的罪過。「專心懺悔所犯重罪」,所犯的重罪專心的懺悔,心不能想做別的事,要專心!溉缦喾街埂,得到罪滅的相了,才能停下來,這樣子罪過也就會滅掉了。

  我看《高僧傳》上,天臺宗的遵式法師,他是四明尊者的同學(xué),(可能是前后同學(xué)),都是寶云義通法師的學(xué)生。他學(xué)天臺教,學(xué)到吐血了,吐血了身體受到傷害,就不能再學(xué)了。后來他就懺悔,懺悔的時候,他是請《觀音陀羅尼經(jīng)》,是根據(jù)那個修行法懺悔。懺悔到第三個七天的時候,就聽屋子里面,空中里有人說話,說是:「遵式,不久將死!咕褪钦f你不久將死掉了。他也不管這件事,還繼續(xù)懺悔。到了第五個七天的時候,他看見懺悔堂的屋子里都是死尸,都是死尸他也不管,還是照樣懺悔,腳就踩在死尸上,死尸就沒有了,他還是繼續(xù)的修行。到第七個七天的時候,在空中說:「十方諸佛,加持你增長福壽!垢墼鲩L了。他好像不是說做夢,就看見觀世音菩薩來了,手從他的嘴里面引出來多少的蟲子,然后從手上滴下的甘露,從他的口里滴到身體里面去,身體感覺到清涼自在,他的病痛就好了。有這個事情的。

  這遵式法師,通常說叫慈云懺主,他這樣懺悔成功了。倒不是說他破戒,但是他學(xué)習(xí)佛法的時候吐血了,這也是個問題,他就這樣懺悔成功了,所以「所犯重罪,取滅相方止」。這個地方就是有這個問題,說是我們一定拜三個七天就停下來了,也可能罪是滅了,也可能罪還沒有滅。如果你堅決的相續(xù)下去,罪滅了我才停下來,那么也就成功了,所以恒心也很要緊的。

  云何知重罪滅相?若行者如是至心懺悔時,自覺身心輕利,得好瑞夢;或復(fù)睹諸靈瑞異相;或覺善心開發(fā);或自于坐中覺身如云如影,因是漸證,得諸禪境界;或復(fù)豁然解悟心生,善識法相,隨所聞經(jīng),即知義趣,因是法喜,心無憂悔。如是等種種因緣,當(dāng)知即是破戒障道罪滅之相。

  「云何知重罪滅相?」前面說取滅相方止,這底下說,怎么知道懺悔時,我的重罪消滅了的形相呢?什么形相是罪滅相呢?說「若行者如是至心懺悔時,自覺身心輕利,得好瑞夢」,你感覺到身體不是像幾百磅那么重,好像很輕,很輕浮的,很靈活的。睡覺時,得到一個吉祥的夢,靈瑞的夢,什么夢呢?「或復(fù)睹諸靈瑞異相」,「靈瑞異相」這上面沒有說,或者說你在夢里見到佛菩薩,或者是見到大蓮花,這也都是瑞相;蛘呤且姷椒鹌兴_稱你為比丘,那么就是罪滅了。「或覺善心開發(fā)」,或者是感覺到自己善心、好心開發(fā)出來,那也是罪滅的相。怎么叫做善心開發(fā)呢?譬如說是有人來罵你,非理相加,你心里面生歡喜心,不忿怒,這是好心。若平常的時候,我們看見一個境界,或者生貪心,或者生疑惑心,那都是惡心。你現(xiàn)在因為懺悔的時候,看見什么境界,心里面不生惡心,都生歡喜心、生清凈心,那就是善心。生慈悲心,這都是善心開發(fā)。

  「或自于坐中覺身如云影,因是漸漸證得諸禪境界」,或者是拜懺、懺悔時,前面那十法里面「觀罪性無生」,就是靜坐的時候修止觀。我們一般平常的拜懺,就按照本子這樣拜完就算了。但是古代的這些大德,依據(jù)經(jīng)論編輯的懺本,它還是有修止觀的這一條的!洞蟊瘧浴泛竺娴娜Q「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它有個「入觀」二個字;《大悲懺》開始的時候,「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下面有「出觀」二個字。「入觀」,就是念三稱觀世音菩薩以后就要靜坐了,靜坐修止觀。修止觀以后,再開始拜懺的時候就出觀,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就是出觀了。所以這個地方說「或自于坐中,覺身如云影」,這一節(jié)拜懺完了,還要靜坐的,在坐的時候,感覺到身體像云似的。

  在高山上住,這個機會是比較多,這云就在地面上,你從云里面經(jīng)過,就知道云的情形。你靜坐的時候,感覺身體就是有若無的樣子,有「有若無」的感覺那就是「如云」的意思!溉缬啊,大樹日光照過來,樹下一個影,影也是有若無。就是靜坐時,身體不是說像一道墻似的,很堅硬,不是的。它是有若無的樣子。你有這種感覺,這也是罪滅的形相。而這是什么境界?就是欲界定的境界,得欲界定的時候就是有這個境界。但是現(xiàn)在這個地方是說罪滅的形相。

  「因是漸漸證得諸禪境界」,因為拜懺罪若滅了,同時功德也增長了,善根增長了,定慧的功德也發(fā)起來了,所以繼續(xù)的努力,漸漸的就會成就「諸禪境界」,成就了欲界定,欲界定可也是很長一段時間的。欲界定往后是未到地定,而后是色界四禪,諸禪的境界都成就了。懺悔不但是罪滅了,還得了三昧,這是非常殊勝的事情。

  「或復(fù)豁然解悟心生,善識法相,隨所聞經(jīng),即知義趣」。前面「覺身如云如影,因是漸證,得諸禪境界」,因為懺悔靜坐時定的力量增長,定的善根增長了;這底下是智慧的善根增長了!富驈(fù)豁然」,就是豁然開朗,心里面通達了。「解悟心生」,能夠明白佛法的智慧心生起來了,「善識法相」,「善」當(dāng)「能」字講,能夠通達法的相狀,什么叫做善識法相呢?「隨所聞經(jīng),即知義趣」,隨所聽聞的佛法,隨所讀的經(jīng)論「即知義趣」,就能明白義的所在;說這樣話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做諸法皆空呢?什么叫做空、無相、無作(無愿),什么道理呢?什么叫做入不二法門呢?這一段話的意義是在什么地方呢?明白了。不用聽人講就明白了,或者聽人講原來是聽不懂,現(xiàn)在聽懂了,「即知義趣」。

  「因是法喜心生」,因為這個關(guān)系,法喜生起來了,對于佛法的歡喜心生起來了,法喜還是很重要的。若是在家居士,非佛教徒,他若是讀佛教的經(jīng)論、經(jīng)書,沒有興趣那當(dāng)然就是不讀了。但是我們佛教徒,若是讀佛書沒有興趣,佛教徒的名義都很難維持的啊!所以就是要對佛法有歡喜心。當(dāng)然深一點講,就是對諸法實相、第一義諦有歡喜心!感臒o憂悔」,這個時候有法喜心生了,無量無邊戒定慧的功德都會成就了。要得無生法忍了,要廣度眾生了,要親近十方諸佛了,殊勝的境界,是一個連著一個的。

  當(dāng)然我們普通人的身體是有漏的身體,父母所生的身體,并不是那么殊勝。但是你若是得了無生法忍,得了禪定,入定的時候,有可能見到彌勒菩薩,見到阿彌陀佛都可能的。你若得無生法忍,在禪定里面憶念,就隨時可以見到彌勒菩薩的。你若想修念佛三昧,隨時就能得念佛三昧,就可以見阿彌陀佛的,可以聽佛說法的。不過身體是不能動,身體還是在這里!感臒o憂悔」,到那個境界的時候,心里面沒有憂悔的事情。前面序文上說:「若心稱言旨于一眴間,則智斷難量」,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如是等種種因緣,當(dāng)知即是破戒障道罪滅之相」,像前面說的這些種種的情況,應(yīng)知道這就是破戒障道的罪過消滅的形相。不過,這其中也有一點分別。譬如說,犯了殺人這個重戒的話,這個罪過障礙我們修行,修行不能得圣道。一個障道罪,還要到三惡道的罪過,還有一個是要還他一命的,殺他一命還要還他一命的,F(xiàn)在是懺悔時,能把破戒障道的罪過滅了,到三惡道的罪也應(yīng)該是滅了,但是還他一命這件事不能滅,還要還他一命的。

  不過是,我看這個法喜禪師,也是天臺智者大師的學(xué)生,他修止觀是有成就了。好像是在定中看見有只雞來了,這只雞來了就向他要命,說你以前殺我一命,現(xiàn)在要還我一命。這時候,有個護法神在定中就說了:「法喜禪師現(xiàn)在修學(xué)圣道,他要到阿彌陀佛國去的,現(xiàn)在不能還你一命,將來再說吧」,有這個事情?梢娺命的事是可以緩的,若是你有圣道的力量,那隨你安排,你若不還,也可以延期,但是這件事是不能滅的。所以這是說破戒障道的罪是可以滅。

  從是已后,堅持禁戒,亦名尸羅清凈,可修禪定。猶如破壞垢膩之衣,若能補治浣洗清凈,猶可染著。

  「從是已后,堅持禁戒,亦名尸羅清凈!箯倪@以后,要發(fā)堅固心,要護持禁戒,這也叫做尸羅清凈,就是戒清凈!缚尚薅U定」,戒清凈了,就可以繼續(xù)修禪定!釜q如破壞垢膩之衣,若能補治洗凈,猶可染著」,還可以染的。

  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禪定,雖不依諸經(jīng)修諸行法,但生重慚愧,于三寶前發(fā)露先罪、斷相續(xù)心、端身常坐、觀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禪時,即須至心燒香禮拜、懺悔誦戒及誦大乘經(jīng)典,障道重罪自當(dāng)漸漸消滅。因此尸羅清凈,禪定開發(fā)。

  「復(fù)次,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禪定,雖不別依經(jīng)修諸行法,但生重慚愧,于三寶前發(fā)露先罪、斷相續(xù)心、端身常坐、觀罪性空」,這底下又說出另一個方法!笍(fù)次,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禪定」,若是一個人犯了重戒了,他心里有恐怖心,我犯的戒的罪過能障礙我修習(xí)禪定,這個不行啊,我要修禪定的啊,那怎么辦呢?「雖不別依經(jīng)修諸行法」,我不歡喜依據(jù)經(jīng)論的懺悔法懺悔,所以不特別的依據(jù)經(jīng)論的方法去拜懺。雖然是不別依經(jīng)修諸懺悔法,「但生重慚愧」,但是能生出來很深重的慚愧心,「于三寶前發(fā)露先罪」,也還是要把它發(fā)露出來,要真實的向三寶說出來。「斷相續(xù)心」,然后「端身常坐」,修止觀,「觀罪性空」,觀罪性是自性空的,是不生不滅,不可得的,「念十方佛」的功德。

  「若出禪時,即須至心燒香禮拜」,要很誠懇的燒香禮拜十方佛菩薩!笐曰谡b戒」,這樣子懺悔所犯的戒,然后再誦你所受的戒!讣罢b大乘經(jīng)典」,不但是誦戒,還能夠誦大乘經(jīng)典,像誦《華嚴(yán)經(jīng)》、《般若經(jīng)》、《法華經(jīng)》、《維摩詰經(jīng)》,都有不可思議功德,也是能滅罪的!刚系乐刈镒援(dāng)漸漸消滅」,犯了戒的障道重罪,自然會漸漸的就消滅了,說不別依經(jīng)修學(xué)懺法,也是可以滅罪的!敢虼耸_清凈」,「禪定」也會「開發(fā)」,也會成就的。

  故《妙勝定經(jīng)》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滅,若除禪定,余無能滅。是人應(yīng)當(dāng)在空閑處攝心常坐,及誦大乘經(jīng),一切重罪悉皆消滅,諸禪三昧自然現(xiàn)前。

  「故《妙勝定經(jīng)》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心里害怕,「欲求除滅,若除禪定,余無能滅!,你若不修禪定,別的辦法是不能滅罪的。這地方說禪定就是修止觀,觀罪性空這個辦法。這和《維摩經(jīng)》的意思是相同了。「是人應(yīng)當(dāng)在空閑處攝心常坐,及誦大乘經(jīng)」,這個人他不愿意拜各種懺法,那么他應(yīng)該在空閑的地方,(「空閑」后面有解釋),在寂靜的地方,「攝心常坐」,收攝散亂心,令它不散亂,令它一心不亂,然后「常坐」。

  「常坐」,應(yīng)該是說有經(jīng)行的,你坐一小時,或者是坐二小時,然后再經(jīng)行。經(jīng)行,或者是二十分鐘、或者半小時、或者是一小時也可以。經(jīng)行的時候也是修止觀,也可以修止觀的,你不妨試一試。經(jīng)行時也可以誦經(jīng),譬如說你要把《大品般若經(jīng)》背下來的話,你經(jīng)行的時候就可以念。不是照本念,就背這個經(jīng),背的時候不能背太快,一句一句很分明的背!附(jīng)」實在是寶,那是佛說的法語,念念的熏習(xí)你的清凈心,就能滅罪的。一方面經(jīng)行,經(jīng)行一個時候,然后再靜坐,這就叫做「常坐」。如果說你不能常坐,坐了一個鐘頭腿疼了,你非要坐,你的心就不安了,那就不能修止觀了,那不行的。所以「常坐」你應(yīng)該活動的去理解它。

  「及誦大乘經(jīng)」,這里說及誦大乘經(jīng),誦大乘經(jīng)典!敢磺兄刈锵そ韵麥纭,也是能消滅的!钢T禪定三昧自然現(xiàn)前」,你能夠這樣誦大乘經(jīng)典,又能常坐,那么這一切的禪定的三昧,「自然現(xiàn)前」,這個自然就是很容易的,不是很難,他就會成就了,這樣意思。這「三昧」怎么講?「三昧」是舊的翻譯,后來玄奘法師是說「三摩地」,舊的譯經(jīng)叫作「三昧」。翻到中國話,翻個「等持」,這個「等持」就是「平等持心、于一境轉(zhuǎn)」。這「平等持心」怎么講?這個「平等」,就是我們這個心不是散亂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散亂,這就是不平等,F(xiàn)在「平等」就是反過來,心里面不散亂也不昏沉!覆簧y」就是寂靜,「不昏沉」就是明了,明而又靜,靜而又明,這就叫作「平等」。用這平等的境界攝持你這一念心,「于一境轉(zhuǎn)」,就在一個境界上明靜而住,相續(xù)下去。這「轉(zhuǎn)」是相續(xù)的意思。相續(xù)下去不間斷,這個時候就叫作「三昧」,就叫作「三摩地」了。像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像未到地定,都可以稱之為「三昧」;蛘吣阈捱@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愿三昧,都叫作三昧!钢T禪定三昧自然現(xiàn)前」,自然就會出現(xiàn)了。

  這是說「懺悔」,要持戒清凈。若是已經(jīng)犯戒了怎么辦?要懺悔。懺悔清凈了也就可以修止觀的。這是「具五緣」里面第一個,持戒清凈,講完了。

  這持戒清凈這件事,在《大智度論》里面他說了一件事。他說一個貧苦的人生活很困難,就想要發(fā)財,這要怎么辦呢?聽人說;供奉一個天,向這個天祈求富貴,他會幫助你。那么他就供養(yǎng)一個天,寫個牌位,天天的給他磕頭、向他祈禱。這么連續(xù)的供養(yǎng)了十二年,可見這個人還算有點兒恒心的。供養(yǎng)了十二年,那么這個天就來了,說是:「你這個人有這么好的恒心,你供養(yǎng)我十二年,我今天才來。你供養(yǎng)我,你求什么呢?」說:「我想要求富貴」說:「好!我給你一個瓶子,這瓶子叫德瓶,你想要什么,就向這個瓶子要,這個瓶子就給你了」。那好!就給這個瓶子。那么他想要有一個好的樓房,這個瓶子就出來一個樓房給他住。他想要有金銀七寶,這個瓶子就出來了金銀七寶。那么慢慢地他就很富貴了。他富貴了以后這朋友也很多了,就到他家來看他,他也請朋友吃飯。后來這些朋友就問他說:「你原來很貧窮的,你怎么今天有這么大的富貴的境界呢?怎么有的呢?」這個人說:「我供養(yǎng)天,供養(yǎng)了十二年,他給我一個瓶,這個瓶滿我所愿,所以就是富貴了!拐f是:「那么你把瓶拿出來我們看看好不好?我們開開眼界嘛!」「好!」他就把瓶拿出來了,拿出來他就當(dāng)場,用現(xiàn)在的話可以說表演一下,他要什么,這瓶子就能出來。那么大家都是皆大歡喜,而這個瓶的主人心里面更歡喜,他就跳躍起來,手舞足蹈的這樣子,就踩著這個瓶上跳,這一下子瓶子碎了,瓶子就壞了,瓶子一壞呢!所有從瓶子里面出來的這些富貴的事情,一下子都沒有了,又變成個貧窮人。

  這是《大智度論》解釋那個〈戒波羅蜜〉里面說這么一件事。這等于是說一個譬喻,說是我們出家人若能夠持戒,那么你無愿不滿。我們?nèi)裟軌虺纸淝鍍舻脑?無愿不滿,你想要什么都會有的,當(dāng)然都是合法的了。如果你若破戒了,你若開始放逸了,那么以前的什么什么都沒有了。這是《大智度論》說這么一件事。但是我在別的經(jīng)上呢,沒有說這個故事,也是說出家人若能持戒清凈,是「無愿不滿」。

  第二、衣食具足者。衣法有三種:一者、如雪山大士隨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間,堪忍力成故。

  「第二、衣食具足者,今明衣法有三種:一者、如雪山大士隨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間,堪忍力成故!

  想要修止觀,想要修學(xué)圣道。第一件事是持戒清凈是個基礎(chǔ),第二件事要衣食具足。要有衣服穿,還要有飲食,這件事也要具足,不然的話那有精神修行呢?有的人想要修行,怎么辦呢?自己賺錢,賺了很多錢以后我再修行,也有人這樣計劃,也可能會成功,也可能弄巧成拙也不一定。但是我們的釋迦牟尼佛不是這樣想,就是你低下頭來向人乞食,乞求衣食,然后爭取時間修學(xué)圣道。我們的釋迦牟尼佛是這樣安排的。

  「今明衣法,是有三種:一者、如雪山大士隨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間,堪忍力成故」。如「雪山大士」,這雪山大士在《涅槃經(jīng)》里面說到這個雪山大士,這個「雪山」,大概就是喜馬拉雅山吧!那個大士,那個人。「隨得一衣,蔽形即足」,隨他在什么地方得到一個衣服,能遮蔽身體就行了!敢圆挥稳碎g,堪忍力成故」,因為他不在人間,他和人不來往,所以那個衣服蔽形即足,也不會怕人家譏嫌:「你怎么穿這樣破爛的衣服?」也不怕人譏嫌的。而這個大熱大冷的境界,他也不在乎,他「堪忍力成」,他這個忍受的力量成就了,怎么冷他也不感覺冷,你怎么熱他也不感覺太熱,那就是他的果報特別殊勝的關(guān)系。我們一般人,我們的忍力不夠,就是這個體力不夠,太冷了也受不了,太熱了也受不了,有一陣風(fēng)也不行。但是體力特別強的人不是的,他就不在乎,他這忍力是特別,就是他宿世的功德不同。這種人,那「隨得一衣蔽形即足」,那比較容易。

  二者、如迦葉常受頭陀法,但畜糞掃三衣,不畜余長。

  第二種衣。像佛在世的時候,迦葉尊者這些人!赋J茴^陀法」,他長期的接受佛說的頭陀行的方法,這種苦行。這「頭陀」翻中國話翻個「抖擻」,這抖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拿這個衣服這么搖一搖,這灰塵就掉下來;蛘哒f翻個「淘汰」,淘汰就是洗浣的意思,洗濯的意思。這是什么意思呢?這頭陀行一共有十二種,十二種給它分類就是衣、食、住這三種。這穿的衣服,和飲食,和住處這三種把它分成十二條,我們平常人對這個衣食住,總是有執(zhí)著。穿的衣服要考究一點,已經(jīng)有這么多衣服還不夠,還要多作幾套。這個飲食也是要特別考究,這個營養(yǎng)不夠,還要怎么怎么的。住處也要怎么怎么的,F(xiàn)在「抖擻」這意思,就是修行人在這三種事情上,要去掉這個貪著心,所以叫抖擻,叫淘汰,或者叫洗浣。這個頭陀行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那個可以說是最低的條件了,要求得很低的,不是很高的。

  譬如說這個衣,「糞掃衣,但三衣」,這個糞掃衣就是人家丟掉了的這個布,丟棄了,不要了,很污穢的布。那么你把它撿回來洗濯七次,那么撿一塊一塊的布把它連接起來作衣服,把它作成五條衣、七條衣、作大衣,這叫「糞掃衣」。那么這樣子穿這個衣服,當(dāng)然是最低的了。不是要求要穿好的衣服了。社會上說我們出家人是不生產(chǎn),消耗別人的,這叫「寄生蟲」。別人生產(chǎn),我們不生產(chǎn),叫作寄生蟲。但是若是穿糞掃衣呢,這句話就不能說了,因為你們不要了嘛,就不可以譏嫌了。這樣說,對這樣的糞掃衣,當(dāng)然沒有執(zhí)著心的,也沒有愛著心,只是能夠蔽形即足,可以是這樣說了。

  住處,在十二頭陀行里面說,他可以在樹下坐,并不是在房子里面。在樹下坐,在冢間坐,在墳?zāi)沟牡胤?到那兒去坐,或者露地坐。這樣子也沒有消費社會上的什么生產(chǎn)品了。還有「常坐不臥」,十二頭陀行里面有一條是「常坐不臥」,當(dāng)然他可以走來走去也是可以,但是他要休息的時候,他不臥下來,他是坐在那里。他修止觀的時候,他可以經(jīng)行,也可以坐在那里。休息的時候也是坐,他不臥在那里,「常坐不臥」。

  這飲食這一方面呢?是「常乞食」,他不是在大眾僧里面造飯這樣吃,也不是受別請,這個居士請我去吃飯他不接受,他常是托缽去乞食。「常乞食」,「次第乞食」,也不舍貧從富,也不舍富從貧,就是遇到什么乞什么!赋F蚴场⒋蔚谄蚴场,還「過中不食漿」,過了中午以后連漿也不飲了,這果汁也是不飲的。他這可見是很苦了,能夠這樣修行。

  不過這十二頭陀行,是佛說的,你可以這樣作,你若不愿意這樣作呢,也不算犯戒。譬如「常坐不臥」,那么你若臥了就不合乎頭陀行了,但是沒有犯戒,佛也是容許的,你也可以臥。但是我看在《阿含經(jīng)》上看,佛也臥。佛也臥,佛在什么時候臥呢?佛就是在天要光了的時候。天黑了的時候,諸天多數(shù)來聽佛說法;蛘呷羰菦]有諸天來,諸比丘也沒有請法,佛當(dāng)然就是入定。這些事情都沒有,佛有的時候在外面經(jīng)行,天要光了的時候,佛是右脅而臥,臥一會兒,但是并不是睡覺。律上說,《大智度論》也提到,佛在什么時候有睡覺呢?就是一年里面,最熱的那幾天,佛有睡眠的事情。有這個外道來問佛:「你睡覺不睡覺?」佛說:「我睡覺!惯@外道說:「睡覺是愚癡相!狗鹫f:「你不懂得什么叫愚癡不愚癡。如果你心里面有貪瞋癡,你就是愚癡,你沒有貪瞋癡就是不愚癡的!狗鹫f,就是在每一年里面最熱的那幾天,為調(diào)身故,天要光的時候稍微休息一會兒。佛也有臥這個事情。

  這十二頭陀行,就是衣食住這三類都是很低、很低的了。在這上面沒有貪著心。那叫「受頭陀法」。說迦葉尊者這些人,但畜糞掃的那種布作的三衣。「不畜余長」,他只是有這三衣就好了,其它的都是多余的了,這個「長」也是多余的意思。不念(ㄔㄤˊ)念(ㄓㄤˋ)。他都不要了,就是一個糞掃的三衣就好了。這是他的生活所須是很簡單、很簡單了。

  這迦葉尊者他的俗家的這個富有,那個財富是多過頻婆娑羅王的,但是他都能棄舍了,出了家以后就是糞掃三衣,這個人的確不得了。

  三者、若多寒國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來亦許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須說凈,知量知足。若過貪求積聚,則心亂妨道。

  「三者、若多寒國土及忍力未成之者」,這第三樣是說這個「多寒國土」,這個特別冷的地方。忍力沒成就的人,「如來亦許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你多畜幾件也可以。這第一種雪山大士,他三衣也沒有,只有一個衣。第二種就是迦葉尊者這樣,是糞掃三衣。第三種,這就是很多的衣服了,他有三衣,也不一定是糞掃衣,可能是好的布作的衣,三衣之外他還要畜藏很多很多的東西,但是每一類只有一樣,說我一個杯就是一個杯,你若一再多一個杯就不可以。不過也有說,若多一個杯的時候……這個文上說「而要須說凈」,三衣之外,你若有所畜,你要說凈。這個區(qū)很多位大德都持戒,學(xué)過戒,對這個說凈的意思應(yīng)該是明白的。我現(xiàn)在說它一個大意。這個說凈是什么呢?就是這個比丘、比丘尼,對于他所畜的這些百一眾物,不生我所想,就是這個意思。說我穿這個衣服,「這是我的」,沒有這個想法,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說凈的本意就是這樣意思。

  我們受的這個沙彌戒里面,和受這個比丘戒、比丘尼戒里面有一個不捉持金銀寶物,說凈的意思也是,沒有我所想,不生我所想。說:「這是我的錢」,沒這個意思。因為修學(xué)圣道的時候要修無我觀。大乘佛法也是重視這一點的,要修無我觀,但是我們?nèi)羰窃谌粘I罾锩?「這是我的,這是我的…」,如果若是有什么混亂的地方,就會引起糾紛,或者到法庭上去了。如果若能說凈的話,若按律上說凈的法門,我們?nèi)裟軌蛘J(rèn)真的看一看什么叫作說凈的話,大概不至于到法庭上去的,應(yīng)該是能避免這件事。所以「而要須說凈」。

  「知量知足,若過貪求積聚,則心亂妨道」,這個「知量」這個「量」,我這么想這個意思,你要知道量。就是我們出家的人,我們自己不生產(chǎn),要靠在家居士的布施,我們要知道量一量。這個財富不是容易來的,「當(dāng)思來處不易」不是容易來的,要知道量一量,要思量一下。我應(yīng)該要限制我自己,我不要過量,所以叫作知量。要「知足」,我很容易滿足的。我自己不生產(chǎn),我拿別人的生產(chǎn)來享受,我盡量的減少一點。這個「知量知足」是這么意思!溉暨^貪求積聚」,若是你不知量知足,一直的去求財富太過頭了,「貪求積聚,則心亂妨道」,則我們這個心老是在這個塵勞的境界上妄想紛飛,那心就亂了,就妨礙我們修學(xué)圣道了。所以我們?nèi)羰浅D茏x這個律,我們出家人讀的這個律,可以知道佛叫我們修學(xué)圣道是很緊急的,要愛惜光陰,其他的生活所需,就是過得去就好了,趕快的爭取時間修行。你看律上那個意思,看佛制戒的那個意思,就是這樣子。所以佛在世的時候,隨佛出家的,當(dāng)然是有佛的善巧的教導(dǎo),所以他容易得圣道。也是愛惜光陰,這個心、這個重要的寶貴的精神,沒有消耗在無用的事情上,所以得圣道的人多。當(dāng)然由正法、像法、到末法的時候,就有一點變化了。

  所以說「知量知足,若過貪求積聚,則心亂妨道」,這是說這個衣食具足,這個衣這一方面,分這么三種。叫我們要知量知足,這樣子我們才有時間修學(xué)止觀的。

  次食法有四種: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絕世,草果隨時得資身者。

  「次食法有四種: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絕世,藥果蔬菜,隨得資身。」前面的文是說持戒清凈,然后說衣食具足。這個「衣」昨天講過了,現(xiàn)在說這個食的具足。這食法有四種,第一種是「若上人大士」。這個「上人」在《大品般若經(jīng)》上,就是《大智度論》里面有解釋,那上面是說,得無生法忍的人可以稱之為「上人」,就是超過了凡夫了,不是凡夫人了。可是在律上說,得禪定的人也可以稱之為上人,F(xiàn)在這里這個文可以包含這兩種;得了禪定的人,或者是得無生法忍的人,都稱為上人。「大士」,就是前面說那個雪山大士,這都是大福德人,他的福德大了,他這個身體和一般人不同,就是他的忍力特別強,他倒不需要特別的去容忍,他自然的他的抵抗力強,他就是幾天不吃飯也不要緊。所以這種人「深山絕世」,他在深山里面居住,「絕世」就是和世間人不來往!杆幑卟恕,山里面的藥草,或者是樹結(jié)的果,和這蔬菜一類的!鸽S得資身」,隨處得到的多少,他就能資養(yǎng)他的生命了,到不需要特別的考究,怎么樣作熟了,或者怎么樣有營養(yǎng),都不需要計較這個。

  近多少年來,也有人提倡生吃東西,不作熟,說是這樣子比作熟了有營養(yǎng)。

  二者、常行頭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種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

  「二者、常行頭陀受乞食法!沟谝环N這是特殊的人,我們在人間居住的人,那樣情形可能有困難,所以不能就是一種食法,又說到第二種。第二種是「常行頭陀」,昨天說這個十二頭陀行。那么這種人他是接受了佛陀的乞食法,就是自己不作東西吃,自己不準(zhǔn)備廚房,不作東西。「是乞食法能破四種邪命,依正命自活」,我本人初出家的時候,讀到經(jīng)論上說這個乞食,心里面沒有什么分別,不懂得分別,不知道怎么樣去思惟。但是后來就想到一個問題,說是我們大眾僧在寺院里面作飯吃,有的時候這個飯合口味,不合口味。這個菜是咸、是淡了,是怎么怎么這樣分別,不合口味就不能吃了。說若乞食這件事,人家給什么你就是接受什么了吧!那么你能不能合口味這件事怎么講法呢?所以乞食這件事也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也是要有忍力的人。

  那么乞食法有什么好處呢?是「能破四種邪命」,能破除去四種不合道理的生活方式!敢勒曰睢,隨順佛說的正命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這樣子「能生圣道」,他能夠生出來圣人的智慧。這個圣道這個「道」,有的時候,有的地方第一義諦也稱之為「道」。有的地方稱圣人的智慧,無分別、無漏的、清凈的智慧也叫作「道」。那么這兩種都可以稱之為「道」。你若有無漏的無分別的智慧,當(dāng)然你會見到諸法實相了。諸法實相的真理,并不是佛菩薩創(chuàng)造的,是本來有的。這個圣道的清凈的智慧是自己努力修成的。所以「能生圣道」這個「生」字,應(yīng)該說「圣道」就是般若波羅蜜了。這個般若波羅蜜清凈的智慧要依正命自活才能生出來。若是邪命,那就有點困難。這可見佛菩薩的智慧非常的微細,我們出家人生活的來源,生活所需若是合法的,那么你修學(xué)戒定慧,就容易清凈,容易成就。若是我們生活所需,來得不合法,不合法就是不清凈有染污,那么你修學(xué)戒定慧的時候,就有困難,最低限度是緩慢了一點。所以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對這個廚房的事情,對這個收藏食品的地方,有特別的規(guī)定。

  「能生圣道,故名圣種」,所以叫作圣種,能生圣道,故名圣種。這個「種」,種子能生出芽來,就是由因而得果的意思。這個「正命自活」是圣道的一個因緣。但是在《阿含經(jīng)》里面,《阿毗曇論》里面說到圣種,一共說出來四種,「四圣種」。這個「四圣種」,好像在受戒的時候(受比丘戒、比丘尼戒的時候),曾經(jīng)提過這個圣種。這個衣、食、住,這三種,我們出家人要能夠接受最低最低的衣、食、住,你能接受得了,要有這個準(zhǔn)備,這是圣種。其次就是這個「樂斷煩惱,樂修圣道」,我歡喜除滅我的煩惱,我歡喜修學(xué)圣道,要有這樣的歡喜心,實在這就是一個志愿,你要有這樣的愿望,有了這樣的愿望,這是「圣種」。當(dāng)然我們有的人心是很細致的,記憶力也特別強的,最初出家受戒的時候,聽見了戒和尚,或者羯摩阿阇黎、教授阿阇黎這樣開示,當(dāng)時就會有深刻的印象。如果是當(dāng)時沒聽清楚,當(dāng)然就不知道了。若是知道這件事的話,的確是修學(xué)圣道很重要的一個條件,「能生圣種」。我們平常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有的時候會引起一些問題。但是若在自己的內(nèi)心里面有這個「樂斷煩惱」的心情的話,那可能會不同一點。所以這個圣種,在經(jīng)論里面是四種圣種,能生圣道。這是說叫作「正命」。

  這個「正命」,三十七道品那個八正道里面也有個「正命」,就是我們出家人的經(jīng)濟的來源要合法,要合法就是要靠施主的布施,我們有所缺少,向施主乞求。我們?nèi)笔裁淳颓笫裁?他是順于戒定慧的修學(xué)的,這算是「正命」。若是邪命就不順于戒定慧了。昨天說過,釋迦牟尼佛他給他的弟子安排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安排的,你自己不要生產(chǎn),你如法的乞求,這叫作正命。如果說是,我不愿意這樣作,我自己生產(chǎn),我自己另外想一個辦法,「邪命自活」,那么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就訶斥我們,說那是「邪命自活」。

  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維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為青目女說。

  什么叫作「邪命自活」呢?「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四維口食,四、方口食」,這四種叫作邪命食。這個「下口食」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種田,種谷、種菜、種生活所需的食品,自己這樣作,這叫作「下口食」!付、仰口食」,第二個辦法,是仰口食,就是這個人他有天文的知識,這個日月星辰的運行,出現(xiàn)什么形相,表示這個世界上的吉兇禍福,他有這樣的知識,依賴這樣的知識去謀求生活所須的,那么這就叫作「仰口食」,仰口食,這也是邪命食!溉、四維口食」,這個「維」,就是東西南北是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就是四維了。這「維口食」是說什么呢?是說這個出家人,他學(xué)習(xí)種種的咒術(shù),會算命、會相面、會看風(fēng)水,這些事情,就是依靠這些知識,去賺錢維持生活的,這叫作「維口食」。第四是「方口食」,「方」是東西南北。這是什么意思呢?說是這個出家人,他同這社會上的國王大臣,這些大資本家,工商業(yè)這些有錢的人來往,同他來往,從這中間就可以得到生活所需了,這叫「方口食」。

  這四種經(jīng)濟的來源維持生活,佛陀說這都是邪命食,都是不對的。這個邪命食,我酌量思惟這件事的意思,因為我們出家人為什么要出家呢?就是要修學(xué)圣道,想要得涅槃。這件事要很長的時間,可能會作成功。如果你自己去生產(chǎn),你是下口食、仰口食、維口食、方口食,你的時間都用在這上面了,你還有余下來的時間修學(xué)圣道嗎?就算是有,也少了。少的時間,未必能夠作得好。并且,如果你參加過禪七,或者是念佛七,或者是你自己精進用過功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什么時候用功相應(yīng),你會感覺到。你用功相應(yīng)那個時候就是你精神最好的時候,如果你把這個時間用在別的事情上了,剩下來的時間多數(shù)精神有點兒疲倦。精神疲倦了你念佛還能相應(yīng)嗎?你坐禪還能相應(yīng)嗎?你誦經(jīng)的時候,說是我能夠把《華嚴(yán)經(jīng)》背下來,你背經(jīng)的時候打瞌睡。精神來不及的時候,什么事情都作不好。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你想修學(xué)圣道,你就作一個乞丐最好了,你不要自己生產(chǎn),你自己生產(chǎn)不行的。

  「邪命之相,如舍利弗為青目女說。」這邪命的生活的行相,它的內(nèi)容,就像舍利弗尊者為青目女所說的那樣子。這件事,在《大智度論》第三卷上提到了,就是解釋這個「比丘」,什么叫作「比丘」呢?就是他能正命的生活,四圣種,那么叫作「比丘」。如果邪命食了,就不叫作比丘了。也就是這個下口食、仰口食、維口食、方口食,也就是這樣說的。我看這《大智度論》我去查這個文,那上面就是說清凈的「凈」,沒有這個青黃赤白這個「青」。但是這里面加一個「青」字,我不明白。

  三者、阿蘭若處,檀越送食。

  這食法有四種,第二種就是乞食法。第三種食法,我們出家人這個飲食怎么辦呢?說是這個比丘他在「阿蘭若處住」,這「阿蘭若」是印度話,中國話翻個「空閑」、或者翻「寂靜」、或者翻「閑靜」,閑靜處。那么這個比丘不歡喜喧鬧的地方,在寂靜處用功!柑丛剿褪场,這個施主他給你送來飲食。那么這個辦法不錯。這「檀越」兩個字,「檀」是檀那,翻中國話就是翻「施」,布施的「施」。這布施能超越貧窮的苦海,所以叫作「越」。這樣說「檀」是印度話,「越」是中國話,華梵雙舉!柑丛剿褪场,這個方法是不錯。

  四者、于僧中潔凈食。

  這個就是大眾僧在一起住「潔凈食」,這「潔凈食」就是大眾僧的住處專有一個地方,或者最初造寺廟的時候,就劃定了這個地方是作庫房用的,所有的食品都放在這里。如果最初沒有這樣作,后來出家人在這里作僧房,就是要作法,把這個地方規(guī)定為庫房的用途。這上面意思是,我們?nèi)绻咽称?不是放在庫房里,放在你自己臥室里面,就是不凈了,這個食品就不凈了。所以「于僧中潔凈食」,就是結(jié)出來一個地方貯藏這些食品;這是庫房、這是廚房,其他的地方不能放食品,你也不能用手去觸,你不能隨便觸這個飲食的,一觸就是不凈了;這樣子清凈的飲食,就是大眾僧自己作東西吃。這是一種方法。佛法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佛教就是多數(shù)是這個辦法了。

  有此等食緣具足,名衣食具足。何以故?無此等緣,則心不安隱,于道有妨。

  「有此等食,名食緣具足」,那么這是食的條件是具足了。「如若無此等緣,則心不安,于道有妨」,假設(shè)若沒有衣服穿,也沒有飲食充饑,沒有這些條件的話,內(nèi)心里面就不安靜了。心若不安靜,我們修學(xué)圣道的時候就有困難的,因為人這個身體,他是要穿衣服、要有地方住、要有飲食滋養(yǎng)他,他才有精神,所以「身安則道隆」。所以修行的事情還要仰賴這些因緣的,這個《阿含經(jīng)》也提到這個施主恩,這《瑜伽師地論》里面還特別加一個「慈悲」的字,說我們能夠發(fā)道心修學(xué)圣道,也要依賴施主的慈悲的供給,用「慈悲」這個字。這個施主同情我們修學(xué)圣道,我們自己不要生產(chǎn),把他們生產(chǎn)所得拿出來一部分,供給我們,是用慈悲心的。當(dāng)然也有恭敬的意思。這樣子,我們身安了、心也就安了,這樣才能夠修行的。

  第三、得閑居靜處。閑者,不作眾事,名之為閑。無憒鬧故,名之為靜。

  這第一是持戒清凈,第二是衣食具足,第三是閑居靜處。這個「閑居靜處」怎么講呢?說「不作眾事,名之為閑」,說是在這個地方,這個出家的人,這個修行人,他在這個地方,他不去作種種的雜事,他不去種田這些事情。這個「不作眾事」后面「息諸緣務(wù)」會說出來,這邊不說!覆蛔鞅娛隆咕徒凶鳌搁e」,空閑!笩o憒鬧故,名之為靜」,這個地方?jīng)]有擾亂的事情,沒有俗人來擾亂,沒有其他雜亂的聲音來擾亂你,也沒有惡獸、毒蟲來擾亂你,也不是特別的潮濕,《菩提道次第略論、廣論》宗喀巴大師的意思還提到,這個地方特別潮濕也不好。那么這叫做靜、這叫做好處,這個地方可以修行。

  有三處可修禪定:一者、深山絕人之處。二者、頭陀蘭若之處;離于聚落極近三四里,此則放牧聲絕,無諸憒鬧。三者、遠白衣住處,清凈伽藍中,皆名閑居靜處。

  「此有三處可修禪定」,那三處呢?「一者、深山絕人之處」,在那個深遠的高山里面,沒有人來往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好地方,可以修禪定的!付、頭陀蘭若之處;離于聚落極近三里」,就是行頭陀行所居住的阿蘭若處,寂靜的地方。這「深山絕人之處」那可能是離人間很遠很遠了;這行頭陀行的阿蘭若處,它「離于聚落」,它和城市,或者鄉(xiāng)村的距離不太遠,「極近」是三里路,「極近三里」!复藙t放牧聲絕」,這個地方?jīng)]有放牛的、牧羊的這些聲音!附^」,沒有這些聲音!笩o諸憒鬧」,它也是寂靜的地方,你可以修禪定的。

  因為這修禪定這件事,小小有點聲音也不要緊,但是你沒得禪定之前,突然間有大的聲音,對你是不好,對這個靜坐的人是不利的。所以這靜坐的人在那靜坐,如果突然間有大的聲音會驚恐他,對身體也是不好。

  「三者、遠白衣舍處,清凈伽藍之中,皆名閑居靜處」!高h白衣舍處」,就是和這個在家人不在一起,和在家人遠,那個地方有個清凈的僧伽藍,出家人居住的地方,那這就是寺院了,在寺院里面住。這個寺院這地方,也「皆名閑居靜處」,這寺院里面,在《瑜伽師地論》上面倒是說得很嚴(yán)格,當(dāng)然說是出家人不和在家人一起住,《瑜伽師地論》有這樣的規(guī)定,你想要修禪定,不要和在家人一起住,這是一個。第二、出家人和出家人,如果大家的思想不一致,也是不可以一起住的,也是會有問題。除非是大家都能為道,互相容忍,那么會好一點。

  這三種處所,都名之為「寂靜處」,都可以修學(xué)禪定的。像我們一般說修禪定,當(dāng)然是這樣子可以,你在深山里都可以。若是我們說這「般舟三昧」,像這一類的修行法門,那么你一個人還是不行的,你還需要有別人照顧你,那么你在阿蘭若處還不行,需要在寺院里比較合適。

  第四、息諸緣務(wù)。有四意。

  「第四、息諸緣務(wù)」,「息諸緣務(wù)」,就是把所有的雜事都停下來,這樣意思!钢杏兴囊狻,這里面有四條不同的意思。

  一、息治生緣務(wù),不作有為事業(yè)。

  「一、息生活緣務(wù)」,要停下來生活的事情!覆蛔饔袨槭聵I(yè)」,生活的緣務(wù)是什么事情呢?就是去賺錢,士農(nóng)工商的這些事情,你不要作這些有為的事情,不要去作生意,不要作這些事情。

  二、息人間緣務(wù),不追尋俗人朋友親戚知識,斷絕人事往還。

  「二、息人間緣務(wù)」,第二個要停下來人與人之間的這些應(yīng)酬的事情,這些事情都要停下來!覆蛔穼に兹,朋友親識,斷絕人事往還」,不去找這個居士、找那個居士去,不要這樣子。也不要去找那個朋友、這個朋友、那個親戚、這個親戚的,不要這樣子!笖嘟^人事的往還」,把這些事情都停下來。這些事,我們可以明白,就是你要爭取時間修行,不能把這個時間作別的事情。

  三、息工巧技術(shù)緣務(wù),不作世間工匠技術(shù)醫(yī)方禁咒卜相書數(shù)算計等事。

  「三、息工巧技術(shù)緣務(wù)」,這是第三個,把這工巧技術(shù)這個事情也停下來。什么叫作「工巧技術(shù)緣務(wù)」呢?「不作世間工匠技術(shù)」,世間上的工人,這個匠人,他作房子,作一個小桌子,作一個大臺子,作什么什么…,這些事情都不要作!羔t(yī)方咒術(shù)」,就是不作「醫(yī)方、咒術(shù)、卜相、書數(shù)、算計等事」,不作這個事情。這個「醫(yī)方」,就是給人治病開個藥方,這個事情。說他原來會治病,出了家以后還給人治病,你不要作這個事情。這「禁咒」,這個「咒」。我查一查這個「禁」是什么意思呢?是你沒有灌頂?shù)娜?不許可你念這個咒的,所以「咒」也叫作「禁」。在《阿含經(jīng)》、在律上,的確是不許誦咒的。但是后來逐漸的,佛法里面也是很多咒、很多咒的。不許可作這件事情!覆废鄷鴶(shù)算計等」,還有這個卜卦、看相,及這些書,卜卦的書,看相的書,這個書里面有術(shù),依這個書里面的術(shù),就可以算計你的吉兇禍福這些事情,你都不要作。不作世間的「卜相書數(shù)算計等事」,你都不要作。這是「息諸工巧技術(shù)緣務(wù)」。

  四、息學(xué)問緣務(wù),讀誦聽學(xué)等,悉皆棄舍。此為息諸緣務(wù)。所以者何?若多緣務(wù),則行道事廢,心亂難攝。

  「四、息學(xué)問緣務(wù),讀誦聽學(xué)等」,這第四個,你想要修止觀了,你這個學(xué)問的事情也要停下來。我要學(xué)這部經(jīng),要學(xué)那部經(jīng),不要說世間上的學(xué)問不能有,就是出家的學(xué)習(xí)佛法的事,也要停下來。這個「問」這個字,在這里的意思,就是討論的意思,彼此問答,討論這種道理,這樣的緣務(wù)也要停下來!缸x誦聽學(xué)等」,我要讀這部經(jīng),我要誦那部經(jīng),我要聽誰講經(jīng),我要學(xué)什么,這些事情。「悉皆棄舍」,這一共是有四樣,這四樣「悉皆棄舍」!复藶橄⒅T緣務(wù)」,這就叫作「息諸緣務(wù)」。

  「悉皆棄舍。此為息諸緣務(wù)」,這就叫作「息諸緣務(wù)」。別的事情,前三條,息諸緣務(wù)是應(yīng)該的。這個第四條,我們讀誦聽學(xué)也要停下來,我不知道各位心情怎么想?當(dāng)然你若想要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你事先應(yīng)該準(zhǔn)備好了,所以你這個讀誦聽學(xué)應(yīng)該停下來。若是你沒準(zhǔn)備好,當(dāng)然你還是應(yīng)該學(xué)。你是根據(jù)《阿含經(jīng)》、《阿毗曇論》修這個奢摩他、毗缽舍那,那么你一定把《阿含》和《阿毗曇論》要學(xué)一學(xué)。你若根據(jù)這個《大智度論》、《中觀論》學(xué)習(xí)這個奢摩他、毗缽舍那呢,那你就應(yīng)該把這一部分的經(jīng)論要學(xué)習(xí)好;蛘呤歉鶕(jù)《解深密經(jīng)》、《成唯識論》這些經(jīng)論學(xué)習(xí)止觀,你一定也事先根據(jù)這個經(jīng)論把它學(xué)通了。學(xué)好了以后,你就專心的這樣去修止觀、修禪定了。所以你修禪定的時候,我們說個俗話叫「打鐵趁熱」,你忽然間不靜坐了,你去讀書去了,那么你這個功夫它就不容易相續(xù),心里面又散亂了。所以,這個「讀誦聽學(xué)等」也要停下來,這是合理的,是對的。

  「所以者何?若多緣務(wù),則行道事廢,心亂難攝」,這幾句話就是說這「息諸緣務(wù)的理由。因為什么要息諸緣務(wù)呢?「若多緣務(wù)」,你若是很多、很多的事情!竸t行道事廢」,你修行圣道的事情就打閑岔了,那么你內(nèi)心就散亂了,不容易攝心了,那么這不就是自己障礙自己了嗎?所以這是應(yīng)該停下來。這個修行的事情,當(dāng)然是很難得、很可恭敬。在我們中國佛教的情形,在寺院里有當(dāng)職事的人,他作這一切雜事,都給你準(zhǔn)備好了。到吃飯的時候,飯都盛好了,那個筷子都擺好了,你只是一伸手這個飯就到嘴里了。你吃完飯,你把碗也放那里、筷也放那里,你就走了,另外有人去打理這個雜事。可見這個辦法,我們中國的古德安排得很好。就是當(dāng)職事的人來負(fù)責(zé)作一切事情,你修行的人你只管修行好了,也是不錯的。當(dāng)然這是古代的;現(xiàn)代來說,或者四十年前、五十年前,我們的中國佛教叢林里面是這樣子,那么臺灣情形我不太明白。

  第五、近善知識。善知識有三:一、外護善知識:經(jīng)營供養(yǎng),善能將護行人,不相惱亂。

  這個第五條。這修行需要具足五個條件,第五個是什么呢?要親近善知識。這個善知識這個話,通常說就是好朋友,說白話可以這樣講,是我們的好朋友,就叫作善知識。要解釋這個字的話,這個「知識」,是知其心、識其面,我認(rèn)識這個人的身相面貌,叫作「識」。這個「知」就是知道這個人的性格,他是我的好朋友,和我常來往,那么我對他的表現(xiàn)于外的面貌身形我是認(rèn)識,他內(nèi)心的情況我也知道,那么這個人很好,他能夠用佛法來利益我,所以叫作「善知識」。他能說《般若波羅蜜》,教導(dǎo)我修行,那么就叫「善知識」。這樣的善知識應(yīng)該親近他。

  可是善知識有三種不同。第一種是「外護善知識」。這「外護」的「外」怎么講呢?自己的身心叫作「內(nèi)」,他人的身心叫作「外」。我的身心為外所護,所以叫作「外護善知識」。怎么樣護法呢?「經(jīng)營供養(yǎng),善能將護行人,不相惱亂」,就是你一心的修行了,你在山里面住茅蓬也好,你在叢林里面用功也好,總難免有事,但這個外護善知識他給你經(jīng)理,他給你處理這一些事情,供給你的衣食住。他「善能將護行人」,他能善巧的保護你這個修行人。這件事,「善能將護行人,不相惱亂」,他不會惱亂你、使令你心不安,不會這樣子。這件事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作起來還是不是太容易。因為這個修行這件事是非常微細的事情,若已經(jīng)有過修行經(jīng)驗的人是最好的,有過修行經(jīng)驗的人,他知道這件事對修行人是不利的,這件事這樣作對他是有利的,他知道。如果你沒有修行過、你沒這個經(jīng)驗,你不知道,不知道你還是好心保護他,結(jié)果你打他閑岔了,還有這個情形的。

  二者、同行善知識:共修一道,互相勸發(fā),不相擾亂。

  第二是同行善知識,大家一同的在一起修行,這樣的好朋友!腹残抟坏馈,共同的修學(xué)同一的圣道,你也修禪定、我也修禪定,你修念佛三昧、我也修念佛三昧,那么這就是共修一道。你修不凈觀、我也修不凈觀,所修的法門是同一的!富ハ鄤癜l(fā)」,我也勉勵你、你也勉勵我!覆幌鄶_亂」,這也是很難得的。因為人與生俱來的毛病就是懈怠,說是我精進三天還容易,到第四天的時候可能腰疼腿疼,就可能會懈怠。若是有個同行善知識呢,無形中就會自己勉強自己的,可能就不懈怠了。所以這同行善知識也是很重要的。

  三者、教授善知識:以內(nèi)外方便禪定法門,示教利喜。略明五種緣務(wù)竟。

  「三者、教授善知識」,這個教授善知識,就是他能夠教導(dǎo)我佛法,他能訓(xùn)誨我修行的知識,所以叫作「教授」。這個人他要有什么程度,才可以稱之為「教授善知識」呢?「以內(nèi)外方便禪定法門,示教利喜」,就是以內(nèi)外方便。這個「內(nèi)外方便」怎么講呢?這個「內(nèi)方便」就是你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你心內(nèi)的這些修行的方法叫「內(nèi)方便」,那么這個教授善知識對這個事情是很純熟的,他能告訴你怎么樣過關(guān),忽然間有困難了,他有善巧方便可以解決這個困難。

  還有「外方便」,外面的事情。其實這內(nèi)外也很難分別它的界線,這粗顯的事情比較容易明白,譬如說我們看這個《清凈道論》,這個《清凈道論》現(xiàn)在也有漢文本。它說這個修行的事情,這個飲食還有關(guān)系,飲食是由外來的,那么應(yīng)該說是外。這個飲食有什么問題呢?就是每一個人的身體果報不完全是一樣的,你若長期的精進的用功的時候,你時常的要作個記錄,你今天吃什么飯,吃什么菜,你要作個記錄,常常作記錄。那么你用功內(nèi)心的情況你也要知道,我這幾天我吃這樣的米,我這幾天靜坐這個心情怎么樣?我若換了一種米、換了一種菜,我這幾天精進用功的時候,這靜坐的情形怎么樣?你時間久了,你就知道你吃什么樣的飲食能隨順幫助你靜坐有進步的,還有這個問題的。這個《清凈道論》上有說這件事。

  那么還有其他的種種外來的因緣,這些事情就是「外方便」。這些禪定的法門,你是修六妙門的法門,其實這個法門也是很廣的,或者其他的什么什么法門,你若有這個教授善知識呢,他這內(nèi)方便、外方便,他都能夠幫助你。

  「示教利喜」,這「示」就告訴你這件事應(yīng)該做,你現(xiàn)在有這樣的困難的時候,你應(yīng)該這樣作。你現(xiàn)在那件事不可以作,那件事是對,但是你現(xiàn)在不可以作。這有種種的情形的。這就是他告訴你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他教你什么可以作、什么不可以作。我們一般說,這件事是惡事我不可以作,這件善事就可以作,其實不是這么簡單的。你若發(fā)心修行的時候,你這個程度、這個情況下,這件事雖然是善,但是現(xiàn)在不行作,作對你還不行的。

  這個「利」是什么意思呢?這個修行不是容易的事情,就是你修行了很久也沒有感覺到有什么進步,你心里面就不耐煩了,「我費這么大的辛苦都沒得到什么好處,我不修行了!」也可能會這樣子。但是若有個教授善知識呢,他會安慰你一下。這個修行的事情不是容易,你非要忍耐,長時期用功才可以。長時期用功,你到成功的時候,這個果就出現(xiàn)了,這個三昧就出現(xiàn)了。沒成功以前當(dāng)然沒有禪定嘛,所以你不要在因的時候求果,果到來的時候自然是甜的、自然是如意的。所以,他告訴你這個利是在什么時候才能出現(xiàn)的。這個「利」就有精進的意思了。

  「喜」,他給你講解佛法,告訴你修行的方便、安慰你、使令你精進、令你心里歡喜。這是這個教授善知識要有這樣的能力,那個就是你的教授善知識了。

  這是「具五緣」,具足五種條件,你才可以修學(xué)止觀的。

  訶欲第二

  所言訶欲者,謂五欲也。凡欲坐禪,修習(xí)止觀,必須訶責(zé)。五欲者,是世間色聲香味觸,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若能深知過罪,即不親近。是名訶欲。

  「所言訶欲者,即是訶責(zé)五欲也」,前面一共是說十條,這一條「具五緣」說完了,現(xiàn)在第二是訶五欲。這「訶五欲」這句話怎么講呢?就是訶責(zé)這五種欲,這下面有講。「夫欲坐禪,修習(xí)止觀,必須訶責(zé)」,說是一個人想要坐禪、想要得禪定、想要作圣人、想要得無生法忍,那么你一定要修習(xí)止觀。你若想修習(xí)止觀呢,必須訶責(zé)這五欲的。這個「訶責(zé)」就是你的身心靜下來的時候,在你內(nèi)心里面這樣訶責(zé)、訶斥,這也是內(nèi)心里面的修行,修行開始的時候,要有這樣的修行的。

  什么叫作「五欲」呢?「五欲者,即是世間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欲。這個五種;色、聲、香、味、觸,它本身是無情物,它本身不能說是欲!赋D苷N惑一切凡夫」,這五種欲它常能夠欺誑迷惑這一切的凡夫。「令生愛著」,使令這個凡夫生愛著心;使令你生愛心、生執(zhí)著心!溉裟苌钪^罪,即不親近之,是名訶欲」,你若能深深地知道它是有過失的、是有罪過的,我若受它迷惑,內(nèi)心顛倒了,作錯誤的事情,那就是有罪了。你若能這樣子,「即不親近之」,不同它接觸,那就叫作「訶欲」。這個訶欲,我剛才說了,要經(jīng)過一個時期在內(nèi)心里面訶責(zé)才可以的,不然的話,我們這個內(nèi)心總是感覺到很美,愿意接近的。這是大概說,底下詳細說。

  一、訶色欲者:所謂男女形貌端嚴(yán),修目長眉、朱唇素齒;及世間寶物,青黃赤白、紅紫縹綠,種種妙色;能令愚人見則生愛,作諸惡業(yè)。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欲故,身入敵國,在淫女阿梵波羅房中;優(yōu)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種種過罪。

  「一、訶色欲者:所謂男女形貌端嚴(yán),修目高眉」,「色欲」是什么呢?就是所說這個男女之間的事情,男女形貌很「端嚴(yán)」,就是很端正的!感弈俊,眼睛很長!父呙肌,這眉和眼睛的距離高一點;人的相貌不一樣,這眉和眼很近的,也有有段距離的,就叫作「高眉」。這修目高眉看上去就是特別端嚴(yán)!钢齑剿佚X」,這個唇特別紅潤,這牙齒特別白!讣笆篱g寶物」,世間上這些珍寶!盖帱S赤白、紅紫縹綠」,這個「縹」是淡青色。「種種妙色」,就是好的顏色。「能令愚人見即生愛」,能使令這個愚癡的人看見了就會引起愛著心;那么誰不是愚癡人呢?「作諸惡業(yè)」,不但是內(nèi)心里面顛倒,還會作出來種種的惡業(yè)、罪過的事情。這樣的事情,對修行來說就有障礙了啊!

  「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染故,身入敵國,獨在淫女阿梵波羅房中」,這個(大正二十五)就是《大智度論》,一八一頁,中間那一段。就說到這個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是摩伽陀國的國王,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大護法。說是他「以色染故」,他為色所迷惑了,他的身入在敵人的國家里,單獨的在這淫女阿梵波羅的房中。這個事情,這《大智度論》就是這么簡單的說,也可能是在沒有信佛以前,也可能是這樣。大藏經(jīng)上有《庵摩羅女經(jīng)》,在這部經(jīng)里面,說這個庵摩羅女,她不像一般人這個胎生,她是在樹上生出來這么一個女人,那么就好像很特別。所以那經(jīng)上就說到很多的國王要同她親近,其中就是頻婆娑羅王他最先親近,說到這個事。

  「優(yōu)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色過罪」,這是在大正藏二十七.三一四頁,中間一段。這是在《大毗婆沙論》上說到這件事。說「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這是說這個優(yōu)填王,他是把他宮里面的彩女,大概有五百人,領(lǐng)到深山里面去,叫作水跡山,他叫這些女人完全不穿衣服,在那里又唱歌又跳舞,但是這時候正趕上五百仙人從那里經(jīng)過,從那里經(jīng)過就看見了這個境界,這個仙人就動心了,動了心呢他這禪定就沒有了,神通也就破壞了,就從天空像折翼鳥似的就掉下來了。掉下來了,優(yōu)填王說:「你們這些人到這兒干什么?」說:「我們是仙人」!膏!你們是仙人,你們得到非非想定了嗎?」說是:「沒得」!改銈兊昧怂亩U了嗎?」說是:「我們得了四禪,現(xiàn)在沒有了」 說:「沒有了,你就是有欲之人;有欲之人,為什么到我這兒來,看我的女人?」那么優(yōu)填王就火了,就拿著劍把五百仙人手足都截斷了!溉缡堑确N種因緣,知色過罪」。

  講這么多的因緣,可以知道這色的過罪是這么嚴(yán)重。

  「如摩訶衍中廣說」,這個「摩訶衍」,這智者大師常用這個辭,就是指《大智度論》說的。若是修禪定能夠成功,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最理想的了。但是佛教徒,如果他是信佛的,他明白多少佛法,他根據(jù)佛法的禪定的方法修學(xué),他得到四禪的時候,不是那么容易破壞的,不是說看見美女就動心,這個禪定就失掉了,不是那么容易。但是非佛教徒,其他的宗教修學(xué)禪定若成功了,由禪定再得神通,那他的禪定和佛教徒的禪定比較起來,他容易破壞,他是容易破壞的。這個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這種佛法的方法,他用這無常、苦、空、無我、不凈的智慧來斷這個欲心,這個智慧高、力量大,所以接觸到這種境界的時候,他這無常、無我、不凈的智慧一出現(xiàn),這個欲的境界不容易動心的,所以他的禪定也不容易失掉。那個非佛教徒,他們的智慧低,他斷欲的方法也沒有佛教徒那么妙,所以他成就的禪定不夠堅固,他就容易破壞,你一動了欲心,你的禪定就破壞了,禪定破壞,神通也就沒有了。所以這五百仙人,就是這么回事。所以我們是佛教徒也好,非佛教徒也好,在事實上應(yīng)該贊嘆釋迦牟尼佛的智慧的廣大。

  二、訶聲欲者:所謂箜篌箏笛、絲竹金石、音樂之聲;及男女歌詠贊誦等聲;能令凡夫聞即染著,起諸惡業(yè)。如五百仙人雪山住,聞?wù)缤恿_女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亂。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聲過罪。

  「二、訶聲欲者:所謂箜篌箏笛、絲竹金石、音樂之聲」,這些樂器的聲音!讣澳信柙佡澱b等聲」,這些聲音!改芰罘卜蚵劶慈局,能令這個凡夫聽見了,就有染著心,就是這樣子。「起諸惡業(yè)」,不但是生心,而且還發(fā)起造業(yè)了,造作了種種的惡業(yè)了!溉缥灏傧扇搜┥街凶,聞?wù)缤恿_女歌聲,即失禪定」,聽見這個歌聲,那么禪定就沒有了。「心醉狂亂」,這個心就是醉了,就是喝酒喝醉了似的,就狂亂不能寂靜了。

  「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聲過罪」,這地方,我說一個小小的故事。這個釋提桓因,釋迦牟尼佛沒有出世的時候,這個釋提桓因這個人還是很好的一個人。他天上的五欲樂是很殊勝的,但是他常到人間來,到人間一個地方有一個仙人叫洲胤(提波延那仙人),這個仙人,這釋提桓因常到他這兒來談?wù)撘恍┑览?聽他說法。常常來,本來這也是個好事,但是引起一個問題,就是釋提桓因的夫人叫舍脂夫人,舍脂夫人是阿修羅王的女兒。本來說是天上的女人很美了啊,但是阿修羅王的女兒比天女還要美,所以這個釋提桓因就娶了阿修羅王的女兒作第一夫人,這樣子。娶了她作夫人有什么問題呢?這天上的女人不嫉妒,彼此之間不嫉妒,沒有這種事情,但是阿修羅女嫉妒心。她感覺這釋提桓因常常出去,干什么去了呢?是不是棄舍我去找別的女人去了啊?她就疑惑。阿修羅不管男的女的,又嫉妒、又疑惑、又高慢,有這些煩惱的。這個舍脂夫人有這個疑惑心了,說是怎么辦法呢?她一想就想出辦法來了。這個釋提桓因每次出去,都是坐車出去的,他這個車是能在天空里飛的。那么她這個阿修羅女就預(yù)先上車,坐在那里,用這個隱形術(shù),坐在車上你看不見,她有這個能力。那么釋提桓因到時候又坐車走了啊。等到了人間的時候,一回頭,喔!舍脂夫人在這里。這個時候釋提桓因說:「我是來見這個仙人來的,洲胤仙人。這個洲胤仙人不愿意看女人,你不要來嘛!」到是這個舍脂夫人當(dāng)然不聽他這一套嘛!不聽,那釋提桓因可能是小小有點兒火吧!就是拿蓮華的梗打這個舍脂夫人。這時候,舍脂夫人「以軟語謝帝釋」,以這個軟語來謝帝釋,這個意思是,她心里面想,「你是和別的女人有事情來人間來了」,F(xiàn)在不是,她感覺「我是多心了」,那么所以用這個「軟語」,這個「軟語」是舊翻譯。這個故事出在《大毗婆沙論》玄奘法師的翻譯是「以諂媚語謝帝釋」。那么這種話一說出來的時候,這些仙人都聽見了,這仙人立刻心動了。心一動了,他頭上戴的冠,完全都不整齊了,現(xiàn)出很多不威儀的形相了。有這樣的事情。

  這天上的人,像帝釋,他是天上的人,他是個有欲的人。他愛他的夫人,那都是平常的境界了。但是洲胤這個仙人,稱之為仙人,能為帝釋說法,當(dāng)然這個人一定是得四禪了。達到了這么高的境界了,聽阿修羅女這種軟語的聲音,立刻也動了染污心,這件事看起來,這凡夫境界真是很可憐了。所以聞這個「甄陀羅女」的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亂」,這是說五百仙人,《大毗婆沙論》就說這個洲胤仙人,說我們一般的凡夫有這個迷惑顛倒的境界,那若和仙人比較起來,那凡夫更是這樣子了。這仙人是有點兒修行的人,還是這樣子,何況我們一般的凡夫呢?

  說是我們佛教徒,有的時候,有的人有些差別的因緣會怎么怎么地。但是佛菩薩那個大慈悲心看呢!佛菩薩心里想:「凡夫就是這樣子嘛!」。說佛在世的時候,有個舍利弗尊者的弟子還俗了。舍利弗是釋迦牟尼佛的比丘弟子里面是第一名大智慧啊!那么別的比丘就譏嫌了,說:「我們的程度很低,我們自己修行也不夠,或者我們收徒弟沒教導(dǎo)好,這不算什么。你是了不起的佛的大弟子,你的徒弟怎么還會還俗呢?」那么舍利弗尊者:「凡夫就是這樣子嘛!這又何足可怪呢?」就是這樣子嘛!所以這段文,說「五百仙人雪山中住,聞?wù)缤恿_女的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亂」。

  「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聲過罪」。但是若發(fā)心修行了呢,就應(yīng)該有決心。心不動,應(yīng)該是這樣子。

  三、訶香欲者:所謂男女身香,世間飲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愚人不了香相,聞即愛著,開結(jié)使門。如一比丘在蓮華池邊,聞華香氣,心生愛樂,池神即大訶責(zé):「何故偷我香氣?」以著香故,令諸結(jié)使臥者皆起。如是等種種因緣,知香過罪。

  「三、訶香欲者:所謂男女身香,世間飲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這個熏香是什么意思呢?是說有一種樹,到夏天的時候,這個太陽一曬,這個樹就是出油,這個油就滴到那個沙土里面去了,時間久了,那個沙土就出香氣,這叫作「熏香」。有這么解釋的。「愚人不了香相,聞即愛著」,不明白這個香相也是虛假的嘛,聞到了,心里面就執(zhí)著!搁_結(jié)使門」,「開」什么意思呢?就是發(fā)動的意思,結(jié)使之門。這個「結(jié)使」,「結(jié)」就是煩惱,「使」也是煩惱;蛘呤前阉珠_,「結(jié)」是煩惱的種子,「使」是煩惱的現(xiàn)行,或者這么樣解釋也可以!搁_結(jié)使門」,這個結(jié)使有個門,這個門若一開了,這個煩惱就出來了。說是「愚人不了香相,聞即愛著」,這個應(yīng)該沒有什么大的過失吧?不是的,這個煩惱門開了,從這里種種的煩惱都會出來的。

  「如一比丘」,這里舉個例子,「在蓮華池」的邊。這也在《大智度論》里面說出這件事,聞到蓮華的香氣,心里面很歡喜、很愛樂。這個池神即大訶責(zé):「何故偷我香氣?」「以著香故,令諸結(jié)使,臥者皆起」。這個《大智度論》說這件事。說這個比丘是在他的茅蓬、住阿蘭若處修禪定的,但是他不能老坐在那里,他出來經(jīng)行,經(jīng)行就在蓮華池旁邊經(jīng)行,就聞到蓮華香了。那么這個池神就訶責(zé)他:「你怎么偷我的華香?」這樣子。后來又來一個人,到蓮華池來摘了很多的華,把其他的蓮華,都把它踏爛了,然后折了很多的蓮華就跑了。這個時候,這個比丘看見這個情形就對池神說:「我剛才只是聞這華香,也沒偷你的蓮華。剛才這個人把你的蓮華池搞得很亂,又把你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