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jī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小無量壽經(jīng)》,簡稱《小經(jīng)》。與《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合稱凈土三經(jīng)。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栋浲咏(jīng)》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jīng)典。..[詳情]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要解》淺講(13)
戊二 結示
這句話前面已說過三次,字雖相同含義卻不一樣。前三次是結示極樂世界之依報莊嚴,現(xiàn)在是第四次,是結示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正報又分主與伴,主即阿彌陀佛,以光壽無量為莊嚴;伴即聲聞弟子與諸菩薩眾,聲聞皆是回心大阿羅漢,菩薩則具諸功德,這兩類人以數(shù)量多至無法計算為莊嚴。同修們都知道,一個法會人數(shù)眾多,說明受教化的面廣,影響大,自然便顯得殊勝莊嚴。
除聲聞和菩薩之外,伴里還有一類天人眾,即凡圣同居土中尚未斷煩惱的人民,經(jīng)文略而未說,但肯定是有的。這些天人眾跟我們娑婆世界的天人大不一樣。娑婆天人還是生死凡夫,仍在六道輪回之內(nèi)。極樂天人已了生死,脫離六道輪回,且皆已圓證三不退,一生補處,決定一生成佛,故與娑婆及他方世界之凡夫相比,實在是相差太懸殊了。
極樂世界主伴如是之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發(fā)大愿、修大行之功德所成就。
解 佛及聲聞菩薩,并是彌陀因中愿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一段文,講的已成,指極樂世界的佛及圣眾。
“佛及聲聞菩薩,并是彌陀因中愿行所成。”阿彌陀佛在因地發(fā)大愿修大行是因,為能成就;鞴鈮蹮o量,化伴無數(shù)是果,為所成就。從因上說,主伴莊嚴都是彌陀愿行所成就的。
“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阿彌陀佛一成佛,即徹證心性無量之體,便從體起無量妙用,自性理具之極樂依正全體彰現(xiàn),故化主及聲聞菩薩等化伴之事相莊嚴,一切皆成就。從果講,主伴莊嚴皆是彌陀種智所現(xiàn),故說一成一切成。
“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各各即指每一個人,佛、菩薩、聲聞,以及極樂世界的人民。每個人都具足佛性,佛性即心性。在佛說已徹證心性,故極樂依正主伴皆是唯心,即種智所現(xiàn)。在眾生講,尚未證得心性,依然是識起作用,故極樂依正主伴皆是唯識,即阿賴耶識所變。無論心現(xiàn)還是識變,皆是自心變現(xiàn)之物,從理性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同一體性,故非他。而從事相看,佛是佛,菩薩是菩薩,聲聞是聲聞,人天是人天,宛然分明,菩薩不是佛,聲聞不是人天,故非自。性相合之,各各非自非他,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又,自他本是相對而言,自是他心中之自,他是自心中之他。自心中之他,他則非他。他心中之自,自亦非自。故說各各非自非他。
“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里的自他不二,亦即生佛不二。聲聞菩薩是彌陀心內(nèi)之眾生,全生即佛。彌陀是聲聞菩薩心內(nèi)之佛,全佛即生。若佛若生,皆是一念心性所具所現(xiàn),生佛一體,自他不二。所以說,唯是現(xiàn)前一念心性理具事造,故稱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解 能令信愿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
這一段文,講的今成和當成,指信愿念佛的眾生。
“能令信愿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和聲聞菩薩,其種種功德莊嚴,皆已成就。現(xiàn)由釋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向我們介紹,能令現(xiàn)在和未來的眾生,聞后生信發(fā)愿,持名念佛,以此已成之極樂主伴莊嚴為增上本質(zhì),帶起眾生自心本具之種種莊嚴,將名號所含彌陀萬德,變?yōu)樽约旱墓Φ,則念念亦能如是成就。若今成、若當成,皆同已成者的功德莊嚴。我們現(xiàn)在因地發(fā)一念心,深信切愿念阿彌陀佛的圣號,雖尚未往生,也是一念相應一念成就,念念相應念念成就。
“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正宗分第一科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已講完。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廣泛地介紹了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其目的在啟發(fā)眾生的信心。
同修們都知道,往生西方的信愿行三資糧,其中信是關鍵,沒有信,愿行全都落空。佛法大海,信為能人,智為能度。不論你修什么法門,信是第一條,不信是無法進人佛門的。尤其凈土法門為難信之法,信則更為重要。
《金剛經(jīng)》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世尊在本經(jīng)中所介紹的極樂世界依正種種莊嚴,不可思議,但全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一定要對此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努力具足玄義明宗中講的六種信,扎穩(wěn)信根,培養(yǎng)信力,方可由此信而發(fā)起求生之大愿。
接下去我們介紹正宗分的第二科,在這一科中,釋迦世尊特勸我們發(fā)求生之愿。
乙二 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fā)愿
解 謂帶業(yè)往生,橫出三界。同居橫具四土,開顯四教法輪。眾生圓凈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勝異超絕,全在此二科點示。須諦研之。
這一段文簡單說明凈土法門之殊勝,闡發(fā)本經(jīng)之大力用。
我們將對大師所提出的,念佛往生凈土的“六種利益”,作扼要地介紹,同修們應深刻領會。
一“帶業(yè)往生”,我們眾生在學佛以前,皆是迷惑顛倒,由塵緣業(yè)力之牽纏,造作了許許多多極重的罪業(yè),理應死墮惡道受各種苦報。今由宿世善根,得聞凈土法門,決心痛改前非,信愿持名,一心求生凈土。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駕著四十八愿大愿船,在生死苦海中救度念佛眾生。眾生之業(yè),猶如石頭。石頭再小,入水便沉。若置船上,則千噸萬噸也不會沉沒。這就是說,如果修其他法門,須憑自力斷盡見思煩惱,方能度越生死苦海。倘有分毫習氣未盡,便修不成功。但修凈土法門,仰仗佛力,只要我們愿意上阿彌陀佛的大愿船,再多再重的罪業(yè),皆可帶著安度生死苦海,往生極樂凈土。
關于帶業(yè)往生一事,我們在前面也提到過,現(xiàn)在再強調(diào)一下:阿彌陀佛很慈悲,我們以前沒有聞到佛法,業(yè)障深重,沒有智慧,造了許多惡業(yè),情有可原。但聞到佛法之后,就不能再造惡業(yè)了。若再造惡業(yè),則是明知故犯。即使阿彌陀佛可寬恕,那些冤家債主不會放過,要你還清了債務再走,這就增加了往生的難度。如有的念佛人平時很用功,但往往到臨終時失去往生信愿,這就是便被冤家債主拖住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牢牢地記住,千萬別造新殃。
二“橫出三界”,三界在前面介紹過,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內(nèi)有見思二惑。見惑有八十八使,是一時全斷的。斷盡八十八使見惑,證得初果。三界分九地,每地有九品思惑,共八十一品思惑。斷盡欲界前六品思惑,證得二果。斷盡欲界后三品思惑,證得三果,方能超出欲界而到色界,居五不還天。再斷盡色界五色界七十二品思惑,證得阿羅漢果,方出三界。你若修其他法門,皆須如此自下而上次第修,次第斷,從人道到天道,從欲界天到色界天,一級級上去。就如前之譬喻,在一根九節(jié)長的竹竿底部,有只小蟲想出來,必須向上一節(jié)一節(jié)地咬穿九個節(jié),方能從竹梢出來。這是豎出三界,所需時間非常之長,F(xiàn)在的末法眾生,障深慧淺,無此能力,亦無此福報,有幾人能常坐那里用功修定?
所以,修念佛法門是唯一的出路,因念佛不論老少、閑忙、智愚,一切時,一切處,皆可念。只要你信得堅,愿得切,不必斷見思,便能往生西方,橫出三界,永脫生死輪回。如同竹竿底部之小蟲,橫向咬穿一洞,即可得出。
三“同居橫具四土”,我們娑婆世界也有四土,但四土隔礙,互不融通。如同四層樓房,一樓的人不知二三四樓人的情況\二樓的人不知三四樓人的情況。各層樓的受用也不相同,我們凡夫只能住一樓,同居土;二乘人住二樓,方便土;菩薩住三樓,實報土;佛住四樓,常寂光土。我們所在的同居土,雖有圣人同住,卻見不到,如前述浙江天臺山有五百羅漢,雁蕩山有三百羅漢,我們到了山里也見不到。至于受用,苦樂懸殊,我們同居土的凡夫絕無實報土菩薩的受用。
極樂世界則不同,四土圓融,無任何隔礙。帶業(yè)往生同居土的凡夫,天天能見到上三土的羅漢、菩薩、佛,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并且受用也和他們相同。例如實報土的菩薩,住的是七寶宮殿,衣食住行都是自然的,隨心所欲。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的凡夫,也是住七寶宮殿,衣食住行也是自然的,隨心所欲。同居土完全具足上三土的受用,無有欠缺,此即同居橫具四土。
四“開顯四教法輪”,開顯是開示顯明,四教法輪即藏通別圓四教之教法,包括了所有一切的佛法。在極樂世界,不論阿彌陀佛講經(jīng),還是白鶴孑L雀說法,或者風樹作樂說法,皆是開顯四教法輪。看你是什么根機,即給你說什么法。例如為順見思未斷之利鈍二機,則開顯藏通二教法輪;為順無明未破之利鈍二機,則開顯別圓二教法輪。
極樂世界之神奇就在這里,在一個講堂,阿彌陀佛講經(jīng)說法,聽眾根機千差萬別,所聞之法亦萬別千差,大家聽聞到的法,都是切合根機并急需去修的法,且互不妨礙。真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所以在極樂世界學起來會很快。
程度高的聽的是高深的法門,程度低的聽的是淺顯的法門,不會耽誤各人的進程,能使聞法者天天有進步,個個法喜充滿。
五“眾生圓凈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這里所說的眾生,指極樂世界凡圣同居土的人民。一生同居,即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等于橫生上三土,四土清凈圓滿之功德利益同時得到,即圓凈四土。
生到極樂世界同居土的人民,所見到的阿彌陀佛是應化身,紫金色和本師釋迦牟尼佛差不多?墒乔懊嬲f了,同居橫具四土,所以也可以見到實報土的報身盧舍那佛,也可以見到常寂光土的法身毗盧遮那佛。佛的三身不一不異,能見到一身,三身便全都見到,即圓見三身。
三不退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一生到西方,便出離三界六道之輪回,分段生死已了,決定不退墮凡夫地,即位不退。極樂世界的人民,每天早上要供養(yǎng)他方十萬億佛。供佛必定聞法,上求佛道必定下化眾生。在聞法之后,于十萬億佛土中,只要與他有緣的眾生,即可隨機教化,所以行菩薩道,永不退墮二乘地,即行不退。到了極樂世界,一心念佛,只想成佛,不會再念凡夫,也不會念二乘及菩薩,念念趨人佛果,即念不退。
而且剛才所講的三不退,是圓證的。前面說過,等覺菩薩才是圓證三不退。帶業(yè)往生同居土的下品下生凡夫,一生到極樂世界,居然也同于等覺菩薩,而圓證三不退,實在令人難以相信。故此法門稱為難信之法。佛講的句句是實話,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況確實如此。
六“人民皆一生成佛”,不要說是聲聞、菩薩,就是帶業(yè)往生的人民,只要發(fā)心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保你個個一生成佛。因為極樂世界修行環(huán)境殊勝,沒有退緣,而壽命又無量,自然人人都能一生成佛。
“如是等勝異超絕,全在此二科點示。須諦研之。”如上所說的種種利益,澫益大師用了“勝異超絕”四個字來形容。勝是殊勝,異即不同,與其他的大乘法門都不一樣,超絕所有其他的一切大乘法門。這一些事與理,都在這兩科,即這兩段經(jīng)文里面點明并顯示出來。大師怕人忽略,故在科題中叮囑我們學的人要特別注意,認真地體會這兩段經(jīng)文。
丙一 揭示無上因緣
經(jīng)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鞟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shù)甚多,非是算數(shù)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祗說。
這一段經(jīng)文揭示極樂世界的無上因緣。
佛法講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極樂世界亦是如此,但極樂世界的因緣是無上因緣,也就是最殊勝的因緣。經(jīng)文所述有二:
一往生皆得不退,二補處算數(shù)莫測。
世尊又對著舍利弗說:“舍利弗。∷型鞣綐O樂世界的眾生,一生到那里,都能得阿鞟跋致。”“阿鞟跋致”是梵語,又稱“阿惟越致”,譯成漢語是不退轉。“得三不退的人當中,有很多已是一生即補佛位的補處菩薩。其補處菩薩數(shù)量之多,不是世間算數(shù)可以數(shù)得出的,但可用無量無邊阿僧祇來說。”
解 阿鞟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人圣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人薩婆若海。
這一段文,解釋不退。
“阿鞟跋致,此云不退。”阿鞟跋致是梵語,漢文譯為不退。一般地說不退有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下面分別解釋這三種不退。
“一位不退。人圣流,不墮凡地。”位不退即人圣人之流,再不會退墮到凡夫地了。凡圣之別在于有無煩惱。斷了煩惱,至少是斷了三界內(nèi)之見惑,方可稱圣人。未斷煩惱的則為凡夫。這里講的凡地,即三界內(nèi)之凡夫地。通俗地講,凡即平常,無奇特之處。不要說欲界的人天是凡夫,就是色界、無色界的天人,依然是凡夫,因其煩惱未斷,仍是平常的凡夫。
同修們要知道,我們不是這一生才聞到佛法、才開始修的,我們過去生中早就聞到佛法了,生生世世已經(jīng)修了無量劫了。為什么我們今天還在凡夫地?就是因為我們從未證得位不退,故人不了圣人之流。娑婆世界退緣太多,一般人修行總是進進退退,有時前進的少,還退得很多,所以很難有成就。
極樂世界境凈緣善,無任何障道退緣,故修行只進不退。而且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哪怕是同居土下品下生的,一生到那里便證位不退。在娑婆世界百千萬劫都沒有辦成的事,到那里一下就辦妥了。
“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墮二乘地。”要能破塵沙惑,才可得行不退,恒常度眾生,不會退墮到二乘人的地位。
要做到行不退非常難。例如我們很熱情地將佛法介紹給親友鄰居,勸他們學佛,有的人不但不接受,反而譏笑我們,甚至還要誹謗三寶。遇到這些情況,心里就會生出煩惱:“算了,還是管自己吧,不找這些麻煩了。”這就退到了二乘地。
舍利弗尊者過去在因地,發(fā)大心修菩薩道。他要滿眾生愿,行大乘布施,愿將自己所有的房屋財產(chǎn)等身外之物布施于人,最后甚至愿將自己的身體、生命,也毫不吝惜地布施人。發(fā)這樣真切的愿心,驚天動地,于是有個天人就想來試試他的道心。
天人化成一個二十余歲的青年,在舍利弗必經(jīng)之路上等候。他見舍利弗來,便號啕大哭。舍利弗問他為什么要啼哭。他說:“我母親生了一種怪病,醫(yī)生說一定要用一只行菩薩道的人的眼珠做藥引,我母親病才會好。我到哪里找這樣的人,他又怎肯將眼珠給我呢?”舍利弗想:“正好我要行菩薩道。反正我有兩個眼珠,布施一個,還有一個仍可看。”于是即對青年說:“來,我就是行菩薩道的人,我的眼珠給你。”舍利弗忍痛將左眼珠挖出遞過去。
那青年大聲說:“挖錯了,醫(yī)生說要用右眼珠才行。”舍利弗一聽,怪自己粗心,沒問清楚。他想既然自己發(fā)了心,也難得遇到一個肯接受布施,成就自己道行的人,便下大決心,又將右眼珠挖出給他。那青年接過舍利弗的右眼珠,一句感謝的話也沒說,用鼻子嗅了一下,說:“不行!不行!這是什么修道人?你眼珠是臭的,怎么能煎藥給我母親吃?”說完就將眼珠往地上一扔,并用腳去踩。
舍利弗雖看不見,但聽了青年人罵他的話,以及用腳在地上踩他眼珠的聲音,終于嘆了口氣,心里想:“眾生難度,菩薩道難行,還是先自己了生死吧。”這一下道心便退了。所以在娑婆世界度眾生,真不容易!
極樂世界的人就不同了,他行菩薩道沒有障礙,別說你要眼珠,你要頭都可以,他有神通,可再長出來,方便得很?催^《西游記》的人知道,孫悟空的頭割了又長出一個,他會長。極樂世界的人比孫悟空高明得太多了,他們可以化身滿一切眾生的愿,自己還不會吃苦。極樂世界的人,因其自身生死已了,天天受大乘佛法之熏陶,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故人人都發(fā)心行菩薩道,廣度眾生,不會再退墮為二乘人。
“三念不退。心心流人薩婆若海。”薩婆若是梵語,譯成漢語是一切種智。海是譬喻,形容智慧之深廣。薩婆若海即如來果海。念不退,即心心趣向佛之智慧性海,念念與自性本具之般若智慧相應,一心成佛,不會再有其他的念頭生起。
我們的心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總是在打妄想,一會兒想善事,一會兒起惡念,想那個同參道友好,那個對我不好。這個心便不是流人薩婆若智慧海,而是流人煩惱生死海了。極樂世界的人個個正念不退,念念皆在智慧中行,心心流人如來果海,故必定成佛。
解 若約此土藏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薩,別十向,圓十信,名行不退。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
這一段文,說明四教三種不退之位次,點出在娑婆世界證道之難。
“若約此土”,如果就娑婆世界而言。
“藏初果”是“須陀洹”,譯為人流,即人圣人之流。
“通見地”即通教的第四地,見真諦理,故名見地。
“別初住”是別教的發(fā)心住。
“圓初信”即圓教十信初心,名信心位。
四教初位皆是斷見惑,見真諦,從有漏人無漏,舍凡性人圣性,永不退墮到三界的凡夫地,在娑婆世界的果位就稱位不退。
“通菩薩”因二乘不修菩薩行,藏教雖有菩薩,不免有退,故說藏教沒有行不退。在通教來說,要到第九地,才名菩薩地,前八地尚有退菩薩大乘行,而向二乘小果者。到九地以上,菩薩行成,故得無退轉。
“別十向”即別教的十回向位,之前的十行位,菩薩行尚未成,未能全不退。
“圓十信”指圓教八信至十信,八信前尚有退。行不退之位次,必須斷盡三界內(nèi)見思惑,并破三界內(nèi)外塵沙惑,顯俗諦,從空人假之行成。
藏教無,通教需至九地,別教至十向,圓教至十信,方可證得?梢娮C行不退之難。
“別初地”,若論念不退,藏、通二教全無,唯別、圓二教方有,但也須至別教的歡喜地。
“圓初住”到圓教的發(fā)心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念念流人薩婆若海,方能證得。藏通二教以不破無明,不證法身故,皆無此位?梢娮C念不退則更難了。
解 今凈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yè)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這一段文,點示極樂圓證之勝異。
勸愿這一科初,澫益大師在簡要地舉出了往生極樂的六種利益后說:“如是等勝異超絕,全在此二科點示。”本科里這兩句話,即點示極樂圓證之勝異,與我們帶業(yè)往生關系極大,須認真思考。
“今凈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yè)往生居下下品者,”五逆是五種逆理背德之惡業(yè):
一出佛身血。佛是九界導師,若害佛即是斷一切眾生之法身慧命,其罪過極重,必墮無間地獄。佛的福報很大,護法神很多,要想將佛害死是辦不到的。但是要讓佛受點傷,流點血,還是可能的,此事真有。當年佛在世時,提婆達多就想把佛害死,以便取代佛在僧團中的領導地位。一次他在山上準備了一塊大石,當佛從山下走過時,他即推石下山,欲將佛砸死。護法神用金剛寶杵攔阻碎石,碎片落于佛足,佛足受傷流血。提婆達多造此重罪,墮入無間地獄。今佛不在世,即使有人想出佛身血也不可能了。但有個相等的罪過,即以嗔恨心毀壞佛像,其罪等同出佛身血。
二弒阿羅漢。下人殺上人稱弒。阿羅漢是人天福田,恭敬供養(yǎng),獲福無量。若反加謀害,則獲罪于圣人,必墮地獄。現(xiàn)在你要想找個阿羅漢都找不到,怎么去弒?但有個相等的罪過,即害善知識。一個真正修行的人,弘法利生的人,你若惡意將他殺掉,或以嫉妒嗔恨心破壞他,其罪過等同弒阿羅漢。
三弒父,四弒母。我們的身體得之于父母,父母含辛茹苦,養(yǎng)育我們成人,恩深德重,彌劫難報。不報父母之恩,已是大不孝。而復忤逆殺害,罪當永墮無間地獄。
五破和合僧。十方云集,共修六和之僧伽,是住持佛法之僧寶,堪為人天導師,塵世福田。理應護持,使其能安心修道。若擾亂僧眾,動搖道心,制造分裂,也是斷眾生法身慧命,罪當墮無間地獄,長劫受苦。
十惡是同修們都知道的,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業(yè)是殺生、偷盜、邪淫?谒臉I(yè)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三業(yè)是慳貪、嗔恚、愚癡。十惡也分上、中、下三品。上品十惡即十種惡業(yè)全有,且皆很重,果報必是地獄,受刀山劍樹、鐵床銅柱等苦。中品十惡即雖十種惡業(yè)全有,但不很重,果報墮餓鬼,常受饑渴、不聞漿水之名等苦。下品十惡即十種惡業(yè)非全有,或雖全而較輕,果報在畜生,常受宰割吞瞰等苦。
造作五逆十惡之眾生,以惡因感惡果,理應墮入惡道,長劫受苦。但因宿植善根,臨終時遇善知識開導,勸令念佛,即至心稱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蒙彌陀本愿威神加持,得以帶業(yè)往生極樂世界!队^經(jīng)·下品往生章》說:“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此文所述即五逆十惡的人,臨終十念成就帶業(yè)往生居下下品者。
“皆得三不退”,此等十念成就帶業(yè)往生之人,雖居下下品,也是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都會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這殊勝特別之處,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獨有,其他一切大乘法門都沒有這個方便,他方世界亦沒有這樣的事。故特別點出,以引起大家的重視。
看了這兩句話,回頭想想自己,我們雖也造了不少惡業(yè),但尚不至于像五逆十惡那么嚴重,所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不會是下品下生的,至少也是下品中生,下品上生或中品下生這幾等中。造五逆十惡之人十念成就往生極樂世界下下品,皆能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我們則更沒有問題了?梢姷藐P鍵就在能不能往生,只要能往生,不論什么品位,決定都可一生成佛。
對凈土帶業(yè)往生之事,懷疑的人很多。往昔有國王問那先比丘說:“念佛帶業(yè)往生之事,實在難以相信?”那先回答說:“大王,巨石置水沉否?”王說:“必沉!”那先又說:“要令不沉,有什么辦法嗎?”王答:“不可。”那先又說:“若以巨石置巨船上,不亦可乎?”于是王忽然領悟,若仗他力自可不沉。念佛眾生,同仗彌陀大愿船之力。不就可以出離苦海,同赴樂邦蓮池海會了嗎?
解 然據(jù)教道。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又念不退,非復異生。行不退,非僅見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音lie)等則成大妄。進步則舍故稱。
這一段文,顯示此土難超。
前面點示了勝異,接著說明超絕,也是用對比的方式,顯示娑婆與極樂二土頓超之難易。
“然據(jù)教道”,然而根據(jù)教相之道,斷惑證理,從淺至深,階級位次分明,不容顛倒混亂。
“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先從低階位向上看高階位,凡夫具足見思煩惱,就不能和斷見惑證位不退的圣人初果相等。
“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二乘人但求自利,沉空滯寂,不行菩薩道,自然不能和從空人假,度生利他的菩薩相等。
“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什么是異生同生?破無明見佛性證法身者名同生性,如別初地、圓初住以上的實教菩薩,他們與如來體同,用的是真心。未破無明見佛性證法身者名異生性,如別教三賢位、圓教十信位的權教菩薩,他們不與如來體同,用的是識心。所以,如果是未破無明的異生,就不能和破了無明的同生相等。
這三對比較,說明低階位者不能等同高階位者。
“又念不退,非復異生。”由此開始,再從高階位向下看低階位。念不退是破無明證法身的人,至少是別初地、圓初住以上的菩薩,已屬同生性,那就不再是未破無明的別三賢、圓十信的權教菩薩,他們屬于異生性。
“行不退,非僅見道。”行不退是度眾生之行不退,已是在修道的大乘菩薩了,那就決定不是僅僅見道證位不退的初果圣人。
“位不退,非是人民。”位不退至少是已斷見惑的初果圣人,那就不是見思煩惱絲毫未斷的凡夫人民了。
這三對比較,說明高階位者不可再稱低階位之舊名。
“躐等則成大妄。”由以上所說的進退兩方面看,教中階級位次之順序,一點都不能錯亂。躐等即越級,以下濫上,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便成大妄語了。
“進步則舍故稱。”進步即已由低階位升進至高階位,那就把舊的名稱舍掉了。例如原來是凡夫,現(xiàn)在證了初果,即得圣人的新名稱,凡夫之故稱便丟掉了。如同上學讀書,初中畢業(yè)考上高中,那就不是初中生,而是高中生了。高中畢業(yè)考上大學,就成了大學生,再不會叫他高中生了,這就是進步則舍故稱。
由此可見,娑婆世界之等級森嚴,次第隔別,必須按部就班,一個年級一個年級地往上提升,是沒有辦法超越的。
解 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這一段文,點示極樂凡圣同居土之超絕。
這里所說的超是圓超,因為不落階漸。絕是絕諸對待,因為沒有分別。
“一切俱非,”極樂世界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世界,生到那里同居土的人是什么身份?說他是人民,但他已圓證三不退,不是凡夫了;說他是菩薩,他見思煩惱尚未斷,不能說是菩薩,所以一切都不是。這是講正報一切俱非。若論依報所居之土,說是同居土吧,都是菩薩所居,已是實報土,而非同居;說是實報土吧,都是人民所居,還是同居土,而非實報。所以依報也是一切俱非。
“一切俱是,”但又可以說一切都是。你說他是不是人民?是的,因他見思煩惱未斷。你說他是不是菩薩?也是的,因他圓證三不退,跟等覺菩薩在一起了。這里講正報一切俱是。若論依報,所居之土是不是同居?是的,因為都是人民所居。是不是實報土?也是的,因為都是菩薩所居。前面講了,極樂同居橫具四土,四土圓融,故同居亦即方便,亦即實報,亦即寂光,依報也是一切俱是。
唯有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圓超絕待!娑婆階位如此難證難超,極樂則生即圓證超絕,可謂不思議妙門之無上因緣。二土修道證果之勝劣,顯而易見,何去何從,聰明的同修當知選擇。
解 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這一段文,是結歸。
上面點示的極樂勝異超絕,屬殊勝的果報。有果必有因,這里總結歸納出三個不可思議之因。
“十方佛土無此名相”,十方世界沒有這個俱非俱是的名相,也沒有既是凡夫又非凡夫,既又是菩薩又非菩薩之名。
“無此階位”,十方世界沒有這種俱非俱是的階位。例如極樂有見思未斷之凡夫地,即圓證三不退,等同等覺之位,這在其余的世界中是絕對不可能有的。
“無此法門”,十方世界沒有這樣勝異超絕的法門。例如造作五逆十惡之凡夫,十念稱名功成,亦可帶業(yè)往生,亦能圓證三不退,亦皆一生成佛。唯有極樂世界方有如此特別的法門。
“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愿,何以有此。”極樂世界之所以有此勝異超絕,實是由此三不思議之因,亦即此三不思議之力所致。
一心性之極致。這是心力。玄義辨體中講:心性“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是講的心性空寂之體。“離故無相”,無人民、二乘、菩薩、佛種種名相階位,這就是一切俱非。“即一切法”,是講的心性妙有之用;。“即故無不相”,人民、二乘、菩薩、佛等差別名相階位,皆是從體起用之同體假名,這就是一切俱是。今阿彌陀佛徹證心性無量之體,心性發(fā)揮到了極致,稱性緣起,故有此圓證超絕之法門,從而有極樂同居俱非俱是之名相階位。
二持名之奇勛。這是自力。持名一法,就念一句佛號。由名號稱性功德不可思議,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故持名有即心成佛之奇特功勛,所感之果報亦不可思議,從而有凡夫即圓證三不退,例等補處等種種俱非俱是之名相階位。
三彌陀之大愿。這是佛力。阿彌陀佛在因地發(fā)四十八愿度眾生,有十念必生愿、一生補處愿、聞名不退愿等等。今愿滿成佛,故有凡夫帶業(yè)往生即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同居橫具四土之勝異超絕法門,從而有極樂同居俱非俱是之名相階位。
我們眾生心性與諸佛無二無別,本具不可思議之萬德萬能,此德能需藉持名開顯。持名念佛之奇特功勛,就在念念即佛。念佛之所以能成佛,從事講,是因此名號是阿彌陀佛愿行所成就。阿彌陀佛發(fā)過愿,若有眾生持其名號,決定能生西方,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從理講,一切唯心造,念佛是心造佛,所以成佛。
落益大師用十方世界和極樂世界對比反顯,若非此三不思議之因,亦即非此三力,何獨極樂有此勝異超絕之名相、階位和法門呢?
以上是解釋不退。
解 一生補處者,只一生補佛位,如彌勒觀音等。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實證補處。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數(shù)知也。
這一段文,解釋補處。
一生補處,即人民只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此蓮華化生之身,便是最后身,一生精進,不需第二生,即能補佛位,與娑婆彌勒、極樂觀音等一樣。彌勒菩薩是我們娑婆世界的補處菩薩,候補釋迦牟尼佛而作佛。觀世音菩薩是極樂世界的補處菩薩,候補阿彌陀佛而作佛。
“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不論品位高低,甚至從三惡道來的眾生,普遍都可一生即成佛,無一例夕+。
“人人必實證補處”,極樂世界的每一個人,都必定實實在在地證得補處菩薩之位。
“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數(shù)知也。”上善指圓教的等覺菩薩,如觀音與彌勒這樣的補處菩薩。等覺以下的不能稱上善,只能稱善人,后面會有說明。極樂世界的人,生即圓證三不退,此是阿彌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之故。而要真正實證補處之位,尚須經(jīng)過一段時間,自己的精進修行方能達到。其中即圓證三不退的人中,像這一類已實證補處的上善,數(shù)量之多,非是算數(shù)所能知之,但大致可說有無量無邊阿僧祇之多。我們娑婆世界,補處菩薩唯彌勒一人。而極樂世界,補處菩薩非僅觀音一人,因為人人皆能證到補處,所以這樣的人便多得數(shù)不清了。
有人可能會想:“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壽命無量,要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后,方人涅槃,然后觀音菩薩才能補佛位。觀音成佛壽命也是無量,再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后,才能由大勢至菩薩補佛位。大勢至成佛壽命也是無量……極樂世界的補處菩薩這么多,那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輪到他們補佛位呢?”
同修們應知道,極樂世界的補處菩薩,并非都在本國候補佛位,而是分發(fā)到十方無量世界去應機成佛。如同國家辦了一所師范大學,凡是畢業(yè)的學生,皆取得候補作老師的資格,然后哪個學校需要老師,就派這所師范大學的畢業(yè)生去當老師。前面我們介紹過,極樂世界是十方諸佛和阿彌陀佛共同創(chuàng)辦的一所法界佛教大學,阿彌陀佛是校長,專門培養(yǎng)佛的。這些補處菩薩實際上就是佛,只是不在佛位而已。哪個世界佛人滅了,極樂世界即派一位與那里眾生有緣的補處菩薩,去應現(xiàn)成佛。虛空無邊,世界無量,所需之佛多得無法數(shù)知。因此,也不用擔心極樂世界這么多的補處菩薩,他們沒有機會作佛。
解 復次釋迦一代時教,惟《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后《普賢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導歸安養(yǎng)。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
這一小段引《華嚴經(jīng)》為證,再次顯示凈土法門之勝異超絕。
“釋迦一代時教”,即釋迦牟尼佛始自《華嚴》,終至《涅槃》,一期四十九年所說之法。
“惟《華嚴》明一生圓滿”,佛于此一期所說之法中,講到一生修行圓滿成佛的,只有《華嚴》這部經(jīng),其中也只有善財童子一人是一生成佛的。其他的經(jīng)都沒有這樣說。
“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后《普賢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導歸安養(yǎng)。”善財童子是怎么一生圓滿成佛的呢?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在《華嚴經(jīng)·人法界品》中,善財童子先于文殊菩薩處成就了根本智,文殊菩薩即教他出去參訪善知識。他一共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于五十三參中所得的是差別智。根本智破煩惱障,差別智破所知障。二障一破,即成佛了。
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中,最后一位是普賢菩薩。在《華嚴經(jīng)》最后,《普賢行愿品》中,普賢菩薩教善財童子修十大行愿,臨命終時,此愿王將引導其往生極樂世界。普賢菩薩說偈:“愿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F(xiàn)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會咸清凈。我時于勝蓮華生。親覩如來無量光,F(xiàn)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頍o數(shù)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這一段經(jīng)文即導歸極樂之明證。
生彼國已,蒙佛授記,普于十方教化眾生,最后成佛。所以,善財童子一生圓滿成佛真正之因,在十大愿王導歸安養(yǎng),安養(yǎng)即極樂世界。善財童子不是在華藏世界,而是在極樂世界圓滿成佛的。從在華藏修十大行愿,到往生極樂一生成佛,是連著的,故仍是一生,沒有二生,就當生成佛!
“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華藏世界的海會大眾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即圓教的十住菩薩、十行菩薩、十回向菩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每一個階位里的人數(shù)無量無邊,他們都是修各宗各派、各種法門,破無明證法身后生到華藏世界的。華藏世界的導師是毗盧遮那佛。文殊普賢乃毗盧遮那佛之左右助手,為菩薩眾之上首,他們二位帶頭發(fā)愿求生凈土。普賢菩薩的十大愿王,不僅是對善財一人講的,而且普勸海會大眾皆修此行愿,念佛求生凈土。
華藏海眾都是已證正等正覺的法身菩薩,而文殊、普賢是正等正覺里最高的等覺菩薩,他們皆是分證佛,要說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別教的佛,那不知道有多少。他們?yōu)槭裁催要求生凈土?為的就是修成圓滿究竟之佛,即圓教佛。到極樂世界成佛真是太快了,極樂世界建立才十劫,一生補處便已多得數(shù)不清了。而《華嚴》一生成佛,只有善財一人而已。也由此可知,極樂世界的補處菩薩,不是一般的圓教等覺菩薩,實際上是無上正等正覺,即圓教佛,只是未在佛位而已。所以華藏的圓教等覺菩薩還要求生凈土,是為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即快速成圓教佛。這里再次顯示凈土法門之勝異超絕
解 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jīng)。而天下古今,信尠(音xian)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這一段文,嗟嘆。
“嗟乎”是感嘆詞。藺益大師看到世人于此勝異超絕之凈土法門,不肯生信發(fā)愿實修,還要去修別的,不禁感嘆萬分。
“凡夫例登補處”,生極樂世界下下品之凡夫,能與登上上品之補處菩薩平起平坐,不分高下,這就是凈土法門念念即佛之不思議力用。
“奇倡極談”,奇特之宣倡,極妙之談論。凡夫例登補處之義,唯此經(jīng)有,他經(jīng)皆無,故大師嘆此為“奇倡極談”。
“不可測度”,此境界非凡情意識推測,及語言度量所能知其深妙。
“華嚴所稟,卻在此經(jīng)。”《華嚴經(jīng)》公推為諸經(jīng)之王,末后仗普賢菩薩以十大愿王,引導華藏海眾歸向安養(yǎng),得以一生圓滿成佛?梢姟度A嚴經(jīng)》所稟一生成佛之宗旨,卻在這部《阿彌陀經(jīng)》。這也就是說,《阿彌陀經(jīng)》是《華嚴經(jīng)》的歸宿與總結。因此原因,古德稱《阿彌陀經(jīng)》為小本《華嚴經(jīng)》。
“而天下古今,信尠疑多”。尠即少,古今中外,不學佛的人暫且不論,而學佛的人也相信的少,持懷疑的多。
“辭繁義蝕”,雖有人注述,欲闡明凈土之理,怎奈言詞太繁,不得要領,反將念念即佛之妙旨,一代時教指歸此經(jīng)之圓義,隱蝕遮蔽而不顯了。
“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澫益大師說,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剖心以相見,滴血以證明,寫此《要解》,昭告于人,勸大眾相信稟受此至圓至頓之凈土法門。故此《要解》,字字句句皆是澫益大師之心血,我們有幸得聞,唯有依教奉行,方不負祖師一番苦心。
到此為止,是第一科揭示無上因緣,講了我等成佛之大事因緣,以及法門之大事因緣,關系重大,希望同修們認真學習。下面講第二科特勸,勸我們發(fā)愿求生凈土。
丙二 特勸
經(jīng)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fā)愿,愿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這一段經(jīng)文,是釋迦牟尼佛特勸眾生,應當發(fā)愿求生西方,并說明發(fā)愿求生的理由。佛特告舍利弗:“眾生聞者”,眾生,是除佛以外的九法界有情,包括六道凡夫眾生,二乘獨善眾生,以及菩薩大道心眾生。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只要聞此經(jīng)者,包括我們在座的各位都在內(nèi)。眾生業(yè)障深重,實難成佛,F(xiàn)仗彌陀慈悲弘愿,及自己宿世善根,幸而得聞凈土法門。無善根之人,根本聽不到凈土法門,即使聽到了也會不相信,那等于沒有聽到。世尊慈悲心切,深恐眾生聽了之后,當耳邊風,不肯生信發(fā)愿,錯失一生成佛之大好機緣,故苦口婆心,殷勤勸囑:“應當發(fā)愿,愿生彼國。”要我們切實發(fā)愿,求生極樂世界。
“所以者何?”這是世尊自己征問,勸大家發(fā)愿求生極樂之原因何在?“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可以同如上所說不可數(shù)知的一生補處菩薩,共聚一堂。這一句經(jīng)文非常重要,為什么說極樂同居橫具四土,往生同居土之凡夫能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根據(jù)就在這一句。
解 前羅漢菩薩,但可云善人。唯補處居因位之極,故云上。其數(shù)甚多,故云諸。
這一段文,解釋諸上善人。
“前羅漢菩薩,但可云善人。”極樂世界除佛以外,全稱人民。雖為人民,與他方世界不同,極樂人民實是無漏不思議善人民。然以善之品位層次而判,羅漢與菩薩只可稱善人。
“唯補處居因位之極,故云上。”唯有補處菩薩居因位之最高,位鄰妙覺,方可稱上善人。
“其數(shù)甚多,故云諸。”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下自帶業(yè)往生的凡夫,上至等覺菩薩,三輩九品,皆是一生補處,即一生中悉能證到補處之位。故極樂世界的補處菩薩便相當多了。言諸上善人,諸就表示多。
解 俱會一處,猶言凡圣同居。尋常由實圣過去有漏業(yè),權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與圣人同居。至實圣灰身,權圣機盡。便升沉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
由此往下,解釋俱會一處。
“俱會一處,猶言凡圣同居。”俱會一處,如同說凡夫與圣人同住。
“尋常由實圣過去有漏業(yè),權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與圣人同居。”大師再次用對比的方式,顯示娑婆和極樂二土之勝劣。先明娑婆粗劣。這一段文講平常時,即無佛住世之時。玄義力用中曾介紹過同居土的凡圣,凡即六道凡夫;圣則有二:一實一權。實圣即實證初果、二果、三果之圣人,見惑已斷,思惑未盡,現(xiàn)雖證圣果,但仍有宿世有漏業(yè)因所感之果報身,故仍在同居土。權圣是上三土及他方世界的圣人,乘大悲愿力,倒駕慈航,來此土大權示現(xiàn),教化眾生。如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賢之權現(xiàn),善導、永明為阿彌陀佛之權現(xiàn)。實圣由業(yè),權圣由愿,因而凡夫可以與圣人同住。
“.至實圣灰身”,到了初二三果圣人斷思惑盡,證阿羅漢果,則有漏之業(yè)已盡,凡情亦空,于是灰身滅智,即人火光三昧,燒身滅心,歸人空寂無為之涅槃界,即證無余涅槃,不再受來生后有之果報,便升至方便土。
“權圣機盡”,大權示現(xiàn)的圣人,應機出世,所應度者皆已度盡,大愿亦滿,機薪既盡,應火亦滅,便返回上三土或他方佛剎。
“便升沉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升是圣人向上升至上三土,沉即我們凡夫沉淪六道生死,碩異即大不相同。升者勝而樂,權實二圣唯受涅槃寂靜樂、菩提覺法樂。沉者劣而苦,凡夫則受三途八難沉淪苦、煩惱逼迫身心苦。升沉苦樂,大相懸殊差別。故凡圣現(xiàn)前雖同住一處,僅是暫同,如石火電光,非究竟永同。以上是通釋,下面是別明。
“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壤即地,指人間。此外,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天地之間,雖有圣人同住,而能親見親聞圣人的人很少。三界二十八天,欲界第四天兜率天之內(nèi)院,為彌勒菩薩與其弟子所居,外院天人進不去,見不到;色界四禪五不還天,為三果圣人所居,《楞嚴經(jīng)》說:“此不還天,彼諸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色界諸天王,只能恭聞五不還天之名,不能親知親見。再說人間,處深山曠野之圣道場地,皆有圣人,如中國四大名山為四大菩薩之道場,同修們聽說了之后,去找找看,一個圣人也看不到。
“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幸而有機會見到聽到了,真正能親近他,追隨左右,亦步亦趨的人也少。如前面講的法照大師朝五臺,見到文殊普賢菩薩在大圣竹林寺講經(jīng);悟達國師因患人面瘡,得遇迦諾迦尊者,都只有一次機會!離開時想做記號,以后再來。回頭一看,什么都沒有了,一片荒山。
再如在《前言》中己講到的寒山、拾得兩位大士,大家都知道是文殊普賢菩薩的化身。唐朝貞觀年間,臺州刺史閶邱胤即將上任,忽然頭痛異常,醫(yī)藥無效。恰逢天臺國清寺豐干禪師前來拜謁,吮水一噴,病人頓覺神清氣爽,頭疾霍然而愈。間邱胤問禪師:“天臺國清有賢達否?”豐干告之:“寒山文殊,拾得普賢,宜就見之。”閶邱胤上任三日,即去國清寺,在廚房見到穿得破破爛爛的寒山拾得,躬身禮拜。二人哈哈大笑,一邊朝后退,一邊說:“豐干饒舌!彌陀不識,禮我何為?”閭邱胤緊隨不舍,追至寒巖,二人縮進巖縫,巖壁合攏。
所以我們這個世界同居土,凡多圣少,稀有難逢。即使有幸遇到,也只是偶爾一個機緣。方知是圣,便已人滅。這就是前面說的,凡夫因業(yè)障深重,與圣人不隔而隔,不能同居一處,時常親近,依止承教。
解 又佛世圣人縱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
這一段文,講佛世時。
“又佛世圣人縱多,如珍如瑞。”佛在世的時候,有羅漢、菩薩等圣人輔佛教化眾生。較前述平常之時,圣人要多。但和凡夫相比,其所占之比例還是很低的。猶如珍寶之罕見,如祥瑞之難得。
“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不能像極樂世界那樣,到處都有圣人,遍滿國土,如眾星普天,微塵遍地。
“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雖同住一處,但作辦之事則大不相同,迥是遠的意思。圣人修無漏道業(yè),所作所辦,皆是了生死、成佛道、度眾生之事。凡夫則造有漏善惡業(yè),所作所辦,全是塵勞生死、名聞利養(yǎng)、輪回六道之事。
綜上所述,娑婆唯有同居之假名,而無同居之實義。
解 今同以無漏不思議業(yè),感生俱會一處。為師友,如壎(塤異體,音xnn)如篪(篪異體,音chi)。同盡無明,同登妙覺。
這一段文,點示極樂勝異。
“今同以無漏不思議業(yè),感生俱會一處。”此顯極樂之因勝常同。無漏不思議業(yè),即持名念佛。前面講了,我們以清凈心念佛,修的就是清凈業(yè),即無漏業(yè)。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此念念即佛之行,圓超九界心識分別,故不可思議,F(xiàn)在大家同修持名念佛,共同以此不思議凈業(yè)之因,感應生到極樂世界,聚會在一起。
“為師友”,到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老師,諸上善人和其余的賢圣都是朋友、同學,所謂觀音勢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賢親為勝友。即便是下品下生,但我們也是阿彌陀佛的學生。這些諸上善人雖已位居等覺,他們也是阿彌陀佛的學生,和我們在一起僅是學長而已,當然也可當我們的老師,會非常關心我們這個學弟,常常幫助我們。
“如塤如篪”。塤與篪是兩種古樂器,現(xiàn)在很少見到。塤是泥做的,篪是竹做的。詩經(jīng)中講,古時有兄弟二人,伯氏喜歡吹塤,仲氏喜歡吹篪,手足情深,形影不離。如塤如篪,形容我們到了極樂世界,天天和諸大菩薩在一起,如同親兄弟,凡圣相隨不舍離。
“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此顯極樂之果勝常同。極樂世界所有的眾生,由所修之因同,故所得之果亦同,即同斷五住煩惱,同舍二種生死,同顯三德,同證三身,同登涅槃山頂?shù)妹钣X極果,一生成佛。一切力用,莫不皆同。
由上可見,極樂同居,凡圣作辦皆同,因果俱勝。而娑婆同居,凡圣作辦各異,升沉迥別。故極樂勝異,娑婆粗劣。
解 是則,下凡眾生于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必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若謂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覺菩薩。此皆教網(wǎng)所不能收,剎網(wǎng)所不能例。
這一段文,點示極樂超絕。
“是則,下凡眾生,于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是則,是承上啟下之詞,即承上勝異文,點出下圓超圓絕義。“下凡眾生”,指帶業(yè)往生的凡夫,如前一科中講的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yè)往生居下下品者。一生極樂,即圓證三不退,在念不退中,便能超過四十一個因位。這四十一個位次,是菩薩證佛果前,在因地修行所經(jīng)歷的位次,故名因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超盡四十一個因位,即證佛果成佛了。菩薩修到這個位置,不知要費多長時間,吃多少苦頭。這本該墮地獄的五逆十惡下品下生的人,生到極樂,居然一下子就超過去了。這就像在地下室坐電梯,一下升到了頂樓。這就是圓超!
“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必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這些帶業(yè)往生極樂同居土下品下生的人,我們?nèi)粽f他還是凡夫。不對,因為他不需經(jīng)過第二生,一生即必定補佛位,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一樣,沒有差別。觀音勢至皆是等覺菩薩,他已和等覺菩薩把手而行,并肩而坐了,我們怎么還能稱他是凡夫呢?
“若謂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覺菩薩。”因為他們見思煩惱尚未斷,那不是十足的凡夫是什么?所以不可以說是等覺菩薩,他是凡夫,不是圣人。極樂同居的下凡眾生,非凡非圣,而又即凡即圣,如同前一科中講的“一切俱非,一切俱是”,這是真正的絕待圓融,極樂同居就是如此圓絕。
“此皆教網(wǎng)所不能收”,教網(wǎng)則不僅是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而且是十方諸佛所講的一切法門。教網(wǎng)是譬喻,有如一張大網(wǎng),網(wǎng)孔很多,可以撈濾有情,救度一切沉淪生死苦海中的眾生,故稱教網(wǎng)。一切諸佛之教,皆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故教網(wǎng)不能收。這里指的是在教理上也講不通。
“剎網(wǎng)所不能例”,剎網(wǎng)即十方無量佛剎,重重無盡,互相交攝,亦如網(wǎng)孔之多。這一句即上一科中講的:“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這么好的事,在十方世界中只有極樂世界方有。由此可見凈土法門、極樂同居,無與倫比,勝異超絕。
解 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彌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
這一段文,結顯三不思議。
“當知”是澫益大師告誡我們,學佛的人應當知道,絕對不能糊里糊涂。
“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我們的大事因緣是什么?是了生死成佛道,人生沒有比這個更大更重要的事了。財色名食睡、婚喪家事,皆可商量,不算大事。唯有生死,無法替代,不容商量,故稱大事。
我們要想了生死成佛道,首先要斷見思煩惱,了分段生死,出同居土。然后斷塵沙煩惱,破一品無明,出方便土。再斷盡四十二品無明,了變易生死,出實報土,生上上實報、究竟寂光,圓滿成佛。諸惑悉盡,二死皆了,佛道方成。
這里講到,成佛路上,同居一關,最難透脫。透是透過去,脫即解脫,透脫就是突破。娑婆同居是三界牢獄,《法華經(jīng)》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房子失火了,我們尚未了生死的人,就在三界火牢里,逃不出去。見思煩惱難斷,分段生死難出,所以同居是個難關!前面提到過,三界見思,有八十八使見惑,八十一品思惑。我們從無始以來修到現(xiàn)在,已修了無量劫了,連個見惑都沒斷掉,別說斷思惑了,所以同居這一關從來沒有突破過。若真能透脫同居一關,則后之方便、實報不難克登。現(xiàn)時值末法,濁惡熾盛,眾生障重慧淺,要想斷見思出同居則更難了。
“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娑婆同居這關難破怎么辦?我們前面只有一條可走的路,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前面講過:“十方同居,遜其殊特。”極樂世界的同居土,超勝十方世界的同居土,那里沒有六道輪回,分段生死自然就了了。而且極樂同居橫具四土,我們一生同居,上三土同時得到,能圓證三不退,圓凈四土,圓斷諸惑,一生圓成佛道。如前所述極樂之勝異超絕,非十方同居之所能比。故十方凡夫,咸因無力透脫同居而求生極樂。我們能生到極樂同居,問題便全部解決了,不但同居一關輕而易舉一下透脫,而且絕對一生成佛。
“了此,方能深信彌陀愿力。”了此,即明了上述此土同居成佛之難,彼土同居成佛之易。正宗分第一科中多次結示佛力,指出極樂同居依正莊嚴,是彌陀愿行所成。阿彌陀佛與十方諸佛不同,其愿力特別強大,成就了不可思議功德所莊嚴的極樂世界,所以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上。由此我們刁·能深深相信阿彌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議。我們求生極樂世界的愿力,與阿彌陀佛度眾生的愿力相應,則決定得生極樂世界。
“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前面一再說了,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由其大愿大行之所成就,含攝了彌陀之愿力與萬德。既深信彌陀愿力不可思議,自能深信由彌陀愿力與萬德所成就之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眾生持此名號,能將佛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能清凈自己的身口意三業(yè),仗此持名功德力,得生極樂世界。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這里由信愿行再回歸到自性。既然深信彌陀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仗持名之力,能感生極樂同居,則由此修德必定能開顯本具之性德。前面依報妙一科最后結示說:彼土一切莊嚴,皆是彌陀種智所現(xiàn),凈業(yè)眾生唯識所變。種智唯識,即吾人現(xiàn)前一念心性。極樂即心現(xiàn)識變之境。當知能現(xiàn)能變之心性不可思議,方有所現(xiàn)所變之境不可思議。反之,觀此所現(xiàn)所變之極樂同居勝境不可思議,則能深信了知能現(xiàn)能變之心性亦本不可思議。
總而言之,彌陀之愿力不可思議,持名之功德力不可思議,能持之心力不可思議,是謂三力不可思議。此即前一科總結極樂同居俱非俱是,與十方佛土不同的原因時說的:“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解 具此深信,方能發(fā)于大愿。文中應當二字,即指深信。深信發(fā)愿,即無上菩提。合此信愿,的為凈土指南。由此而執(zhí)持名號,乃為正行。
這一段文,點示凈宗要旨。
“具此深信”,此深信即對上述不思議三力真實深刻的信心。具足這三種深信,才能切實發(fā)大愿,因信能啟愿故。
“文中應當二字,即指深信。”經(jīng)文“應當發(fā)愿”中的應當二字,就是指從真心里深信,而后發(fā)切愿。
“深信發(fā)愿,即無上菩提。”這一句話非常重要!我們常常講發(fā)菩提心,可是搞不清楚具體的怎么發(fā)菩提心。省庵大師的《勸發(fā)菩提心文》,講了發(fā)菩提心的十種因緣、八種心相。這些內(nèi)容想要全部理解,亦非簡單容易!队^經(jīng)》上講,往生西方要發(fā)三種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fā)愿心。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上講,菩薩修道,首先要發(fā)三種心:直心、深心、大悲心。這些講的都是菩提心。最一般的講法,發(fā)菩提心就是發(fā)四弘誓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講了這么多,我們還是不知道具體該怎么做。
澫益大師在這里直截了當?shù)馗嬖V我們,只要我們能相信凈土法門,發(fā)愿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發(fā)菩提心,而且發(fā)的是無上菩提心。為什么呢?我們就以菩薩的四弘誓愿來說明:一眾生無邊誓愿度。前面一再說,我們求生凈土,不是為自己享受,而是去學度眾生的本事,目的是為了廣度一切眾生;二煩惱無盡誓愿斷。我們在娑婆世界,連見思煩惱都很難斷,所以同居這一關一直透不脫,更何況塵沙、無明?我們生到凈土,便能圓斷諸惑;三法門無量誓愿學。在娑婆聞法難,壽命短,一個法門尚難學成,何況無量法門?所以才求生凈土。那里有情無情同宣妙法,無量法門同時演說,六時聞法不斷,又有諸善俱會、壽命無量等勝緣,可以廣學法門;四佛道無上誓愿成。娑婆了生死出同居就難,更別說成佛道了,所以無量劫修到現(xiàn)在,還是生死凡夫。求生凈土,可橫出生死,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梢娖兴_的四弘誓愿,到了極樂世界,方能圓滿成就。所以只要我們能深信并發(fā)愿求生西方凈土,就是發(fā)四弘誓愿,亦即發(fā)菩提心。
現(xiàn)在我們知道該怎么做廠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什么都不求,只求往生西方,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使自己的心地清凈,多預備往生的資糧。同時,隨時隨地隨緣勸人念阿彌陀佛,把這個當生成就的無上法門介紹給一切眾生,使得見聞者,也悉發(fā)念佛求生凈土的菩提心,同生極樂國。將來到了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好好學,將阿彌陀佛的智慧德能全學到手了,然后倒駕慈航,回人娑婆,化現(xiàn)十方,象阿彌陀佛一樣,教化法界一切眾生。這就是發(fā)菩提心,而且發(fā)的是無上菩提心。
“合此信愿,的為凈土指南。”前面講過,信愿是慧行。深信加切愿,在前面引導我們,是往生西方凈土的指南針。
“由此而執(zhí)持名號,乃為正行。”由此信愿慧行,而起持名行行。持名念佛,須有信愿意行為前導,求生西方,了生死成佛道的方向目標明確,如目足并運,二行相持,方是正行,持名功德,方能不落于人天小果。
有的人念佛拜佛,供養(yǎng)三寶,布施窮人,做了很多好事,其目的是要求來生富貴。那也好,有愿必成。因持五戒,修十善,來生能再得人身。這一生行大布施,來世便富貴。不殺生,來世便長壽。到了第二世就慢慢地享受吧,壽命又長,家庭又好,吃的、穿的、用的一樣不愁,這個人活得開心嗎?我們佛教徒的眼光應該看遠一點,印光老法師講,念佛修福不求生西方的人,是第三世怨。什么叫第三世怨?他今生修行用功,第二世享受榮華富貴,遇不到佛法,便迷惑顛倒,造諸惡業(yè)。到了第三世,他得還債。因其福報已享完,以前吃的雞鴨魚肉皆有生命,便來討命債了。所以到第三世,先墮地獄,再去變這些畜生還命債。這便是第三世怨。
我們念佛的人也不求長命百歲。世上沒有老不死的人,這個色身有生則必有滅,這是規(guī)律。歷史上有一個人壽很長,活了八百歲,最后還是死了。再說在人間看,八百歲是壽命很長了,在天上的人看則不稀奇。就拿忉利天來說,它的一晝夜等于人間一百年。那個八百歲的人,在忉利天人看,只活了八天。天上壽命最長的是非想非非想天的人,壽命八萬大劫,這個壽命夠長的了吧。八萬大劫到了,他還是要死的。娑婆世界一切皆無常,沒有不死的人。如果想真正長壽不死,只有一個辦法,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人民與佛一樣,都是無量壽的。
所以念佛不求生西方,而去求來生人天福報,等于拿一句佛號這個無價之寶,去換一顆糖吃,豈不可惜?這些人就是因為沒有信愿作指南,方向目標錯了。所以信愿行三,缺一不可;坌、行行,二行齊進,如目足并運。真能這樣念佛,方是修凈土法門之正行。
解 若信愿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愿,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墻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凈業(yè)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彌陀經(jīng),亦以發(fā)菩提愿為要,正與此同。
這一段文,強調(diào)信愿為重。
“若信愿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這句話的語氣,非?隙。修學凈土法門,最重要的是建立堅固的信心,從內(nèi)心發(fā)起求生西方的懇切大愿,將往生西方見阿彌陀佛,作為我們這一生中最要緊的頭等大事。有這樣堅固的信愿,便與阿彌陀佛的本愿相應,臨終時哪怕只念十聲甚至一聲佛號,也能蒙佛接引往生。在正宗分一開始,澫益大師便告訴我們:“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這里再一次強調(diào),信愿堅固,決定得生。佛恒順眾生,我們一心一意求生,佛肯定滿我們的愿而來接引。
《凈土圣賢錄》里所載唐朝的張善和,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他一生以殺牛為業(yè),臨命終時,業(yè)報現(xiàn)前,見許多牛頭人前來討命。他即喊妻子速請僧人救度。僧人來后告他:“你殺業(yè)太重。唯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凈土,仗佛慈力,方可得救。”僧人即點了幾支香,叫他拿在手上。張善和求救心切,就拼命喊阿彌陀佛。喊了幾聲,即對人說:“牛頭人不見了,阿彌陀佛來了。”便含笑跟阿彌陀佛走了。此即臨終十念得生的鐵證。
張善和今生未遇佛法,造作重業(yè)。但宿世善根深厚,故臨終感善知識,得聞凈土法門。一聽即深信不疑,因苦逼迫,求生之愿特別誠懇迫切,正符合這里講的信愿堅固的要求。信愿加上一心念佛的心力,和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得以十念功成,帶業(yè)往生。
同修們聽了張善和的事,千萬不要誤會:“反正臨終十念一念也能往生,那現(xiàn)在不用念,到臨終時再念也來得及。”要知道,人到臨終,四大分離,眾苦逼迫,神識昏昧,有幾個人還能念佛的?下面第三科講持名,專有一段文警誡大眾,不可存此僥幸心理,以免聰明反被聰明誤。還是老實念佛,及早備好生西資糧要緊。
“若無信愿,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墻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藩益大師警告我們,如果有人不相信西方有個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正在那里說法,并且不愿意往生西方見阿彌陀佛,他雖然也念佛,但為求來世人天福報,或是用佛號壓伏妄想,那縱然將一聲佛號持得綿綿密密,六塵之風吹不進,妄想之雨打不濕,萬緣俱息,一念不生,堅如銀墻,牢如鐵壁,亦無得生凈土的道理。因他無信愿慧行作前導,如同駕船航海,雖將機器的馬力開得十足,船駛得飛快,但因無指南針,無方向無目標,只會在海中亂轉,不能到達彼岸。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恒順眾生,知道這個人不信西方,無意往生,當然,也決不會硬拉他去極樂。
“修凈業(yè)者,不可不知也。”我們持名念佛修凈土的人,不可以不知道這些道理。一定要以信愿為先導,著重在堅固信愿上狠下工夫,再加上老實念佛之行持,則往生極樂之勝券,可確保穩(wěn)操!
“大本阿彌陀經(jīng),亦以發(fā)菩提愿為要,正與此同。”大本《阿彌陀經(jīng)》,即《無量壽經(jīng)》。我們在玄義教相中說過,《無量壽經(jīng)》與《阿彌陀經(jīng)》是同一部經(jīng),因內(nèi)容廣略不同,而有大本小本之稱!稛o量壽經(jīng)》上講三輩往生的條件,是發(fā)菩提心,一向專念。也是強調(diào)往生的人,不論什么品位,皆得發(fā)菩提心,和這里強調(diào)信愿為重,正是同一個意思。
所有一切大乘法門,皆將發(fā)菩提心列為首要。念佛法門也不例外,也是特別強調(diào)發(fā)菩提心。極樂世界純?yōu)榇蟪似兴_所居,我們想去那里,不發(fā)菩提心怎么行呢?澫益大師在這一科中告訴我們:“深信發(fā)愿,即無上菩提。”并再次強調(diào),得生的條件是信愿堅固。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jīng)》上殷勤勸囑:“應當發(fā)愿,愿生彼國。”《阿彌陀經(jīng)》經(jīng)文不長,這樣的話世尊就說過三次,這句話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我們千萬不要將佛祖的話當耳邊風,一定要在深信的基礎上,發(fā)起求生西方凈土的大愿。
我們應該知道愿的重要。愿是什么?愿是志向,發(fā)愿即立志。世間少年讀書,先立志,即先立一個目標,將來要做什么樣的人,當科學家,或當醫(yī)生,或做老師。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志就是愿。在世間,想把任何一件事做成功,都不能離開發(fā)愿,何況我們學佛是辦出世間、了生死、成佛道的大事,怎么可以沒有愿呢?
普賢菩薩在《行愿品》中告訴我們:“是人臨命終時,最后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諸根指我們的身體,命終時四大分離,身體便敗壞了。“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威勢指在世時的官銜、地位。“輔相大臣,宮城內(nèi)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一切身外之物,包括名利,都無法帶走。“唯此愿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只有他在世時修的十大愿王,不會離開他的神識,而引導他往生極樂世界。由此可知,愿是何等的重要!
阿彌陀佛在因地發(fā)的四十八愿,也是愿王。他生生世世沒有一樣東西跟隨,唯此四十八愿不相舍離。所以他能生生世世不忘本愿,無量劫精進修行,終于愿滿成佛,創(chuàng)建了這么美好的一個極樂世界,接引十方眾生去那里修學成佛。假如阿彌陀佛當初沒有發(fā)四十八愿,今天哪來的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在經(jīng)中一再贊嘆:“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澫益大師在《要解》中明確指示,此等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愿大行之所成就。愿力不可思議!我們今天也應發(fā)愿,只要能堅持下去,不使退轉,早遲一定會滿愿的。
啟信和勸愿二科都介紹完了,有信愿慧行作指導,我們的修行才方向正確,目標明確,再通過持名念佛,即能滿所愿,證所信。下面就講正修持名。
乙三 正示行者執(zhí)持名號以立行
正宗分第一科廣陳極樂依正莊嚴,是勸我們相信。第二科特顯凈土勝異超絕,是勸我們發(fā)愿。這第三科正示持名妙行,是勸我們起修。
文分二:初正示無上因果,二重勸。
丙一 正示無上因果
經(jīng)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這一段經(jīng)文,是釋迦牟尼佛正式指示往生極樂的無上因果。經(jīng)文一開始,釋迦牟尼佛便告訴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弗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凡是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善根福德因緣少了不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這是往生西方的無上之因。
如何算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呢?世尊接著就告訴舍利弗持名念佛的正修方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可見聞名執(zhí)持,一心不亂,即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這就是往生極樂的無上之因。
若一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是指示克期取證之法。定七日為期,放下萬緣,專心念佛,別的什么事都不做,希望能在七日中得一心不亂。由于各人根性有利鈍之別,故得一心不亂的時間,有一日、二日,至七日之長短不同。佛七的根據(jù)就是《阿彌陀經(jīng)》上的這一段經(jīng)文。
關于一心不亂,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下面《要解》文中還會解釋到。
解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yè)福德少,皆不可生凈土。唯以信愿執(zhí)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
這一段文,總釋往生極樂之無上因緣。
首先解釋善根福德,然后說明得生與不得生的情況。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什么叫菩提正道?菩提即覺,正道在講八圣道分寸解釋過,無漏圣法能通涅槃名正道。合之,我們能覺悟,發(fā)菩提心,修行了生死成佛道,即菩提正道,就是善根。這是一般的講法,無論哪個法門都適用。就凈土法門而言,我們能信愿持名,那是真正覺悟了,我們發(fā)的是無上菩提心,我們行的是當生成佛的無上道,此善根可以說是所有一切大乘佛法中最上的善根。經(jīng)中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可見善根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親因。
“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助道即助成正道之法。種種助道,如初人佛門的三皈、五戒、十善,菩薩修的布施、持戒、禪定等六度萬行。這些助道叫福德,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助緣,即資助親因之緣。由此可知,我們要想往生極樂世界,信愿持名是正行,修種種福德是助行。正助雙修,因緣具足,必生無疑。
有兩種人不得生凈土:一是少善根的聲聞緣覺,一是少福德的人天。
“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他們但求自利,得少為足。僅斷見思,未破無明。沉空滯寂,不發(fā)菩提心,不修菩薩行,無成佛之真因,故善根少。有人可能要問:“阿羅漢是圣人,難道善根還少嗎?”這還要看跟什么人相比。跟我們凡夫比,當然善根多得太多了;但跟菩薩比,則善根少。
“人天有漏福業(yè)福德少”,人天修的是有漏善業(yè),求的是人天福報,不斷見思煩惱,不出生死輪回,故福德少。
按照經(jīng)上講的標準,以上這兩種人,因為善根福德少,所以不能生到極樂世界。
說到此,可能有人要擔心:“我們都是苦惱凡夫,福德少,善根還比不上聲聞,那我們生西方不就沒有希望了嗎?”用不到著急,下文就要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具足信愿行三資糧,便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唯以信愿執(zhí)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唯獨用深信切愿之心,執(zhí)持名號,那念的每一聲阿彌陀佛圣號,都具足了多善根多福德。因為前面講了,信愿持名即多善根。而這句佛號中又具足了彌陀萬德,念此萬德洪名,能將彌陀功德變成自功德,故念佛是多福德。按照《大悲經(jīng)》所講,一稱佛名,以是善根,人涅槃界,不可窮盡。《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jīng)》說:“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其人當?shù)脽o量之福。永當遠離三途之厄。命終之后皆當往生彼佛剎土。”此二經(jīng)即持名念佛為多善根多福德之明證。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但能信愿具足,每念一聲佛號,皆是多善根多福德。
以發(fā)菩提心念佛,具足《智度論》所說的五菩提心,故念佛為善中之善,即多善根。五菩提心是:
一發(fā)心菩提:謂于無量生死中發(fā)大菩提心。而持名正于凡夫生死心中發(fā)菩提心,求出生死,求生彼國,自度度人故;
二伏心菩提:謂斷除煩惱,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則正念才彰,
三明心菩提:謂明了諸法,不外一心也。而持名則了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故;
四出到菩提:謂得無生忍,出離三界,到薩婆若也。而持名則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趨一切智故;
五無上菩提:謂坐大道場,成最正覺也。而持名則圓證三不退,直至成佛故。
又以彌陀名號具足萬德,而持名念佛,如蓮池大師所說:舉其名兮,兼眾德以具備。專乎持也,統(tǒng)百行以無遺。則一心念佛,百行齊修。是謂福中之福,為多福也。
如果我們再把每天念佛的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那念佛的功德就多得不可思議了。同修們想想看,法界眾生有多少?且不論九法界,單是人法界,便多得數(shù)不清。我們居住的地球,有六十億人,地球在佛教里叫南瞻部洲。前面講過三千大千世界的組成,南瞻部洲僅是以須彌山為中心的一個小世界的四分之一。我們粗略地估算一下,一個小世界有四個洲,人數(shù)就說是地球上人口的四倍,那就是二百四十億。一尊佛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人數(shù),則有二百四十億乘上十的九次方,這已經(jīng)不是世界上的數(shù)字單位能說得出的了。盡虛空遍法界有無量無邊的佛剎,法界中的人道眾生多得如恒河沙數(shù)數(shù)不清,更何況九法界的眾生呢?我們把所念的每一聲佛的功德,都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讓所有眾生同生極樂國,要知道這就是在行法布施!
為使大家易于明了,我們再舉個譬喻:好比我們手上拿了一支點亮的蠟燭,這支蠟燭光很小,只能照亮自己。如果用這支蠟燭,再去點亮另一個人手里的蠟燭,那光就大了一倍,能照亮兩個人。我們將念佛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就好比用自己手上的蠟燭,去點亮法界一切眾生手上的蠟燭,那整個燭光便通天徹地,照遍全法界。你看,這個法布施的功德有多大?唯有諸佛知道。念佛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是大菩提心,善根有多大!那還用擔心自己是凡夫,善根福德少,不能往生嗎?
- 《阿彌陀經(jīng)》是一切圣凡共修之道
- 《阿彌陀經(jīng)》三種注疏的特點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的善根、福德、因緣有何含義?
- 《阿彌陀經(jīng)》中“十門開啟”所被根機和往生品位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真實含義
- 凈土三經(jīng)中只誦《阿彌陀經(jīng)》可以嗎?
- 《阿彌陀經(jīng)》是凈土三部經(jīng)結歸的經(jīng)典
- 依《阿彌陀經(jīng)》談凈土三資糧“信愿行”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 第六十六課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 第六十七課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 第六十八課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 第六十三課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 第六十四課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 第六十五課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 第五十九課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 第六十課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 第六十一課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 第六十二課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 第五十五課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 第五十六課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