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九章 大乘經(jīng)之序曲
第九章 大乘經(jīng)之序曲
第一節(jié) 部派佛教所傳
第一項 本生?甚希有法?譬喻?因緣?方廣
從佛法到大乘佛法,從聲聞三藏到大乘藏,在演進過程中,有些中介性質(zhì)的圣典。這些圣典,有的屬于部派佛教,卻流露出大乘的特征;有的屬于原始大乘。這些圣典,可說是大乘佛教的序曲。
部派佛教的圣典,「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如「本生」ja^taka,「甚希有法」 adbhuta-dharma,「譬喻」apada^na,「因緣」nida^na,「方廣」vaipulya,其中一部分,就是大乘的胎藏、萌芽!副旧梗航(jīng)中舉印度民族的先賢德業(yè),而說「即是我也」。律中從當(dāng)前的事緣,說到過去生中早已如此,再歸結(jié)說:過去的某某,就是現(xiàn)在的某人。律中所說的「本生」,通于佛及弟子,是或善或惡的(1)。早期的「本生」,已編入原始的經(jīng)律。部 [P534] 派分化以后,「本生」不斷的發(fā)展,著重于釋尊的前生,傳出了更多的菩薩因行。敘述的形式,采取律家的三段式(當(dāng)前事緣,過去情形,歸結(jié)到現(xiàn)在)。如銅鍱部Ta^mras/a^t!i^ya所傳,『小部』(一0)『本生』,共五四七則;吳康僧會譯出的『六度集經(jīng)』;西晉竺法護所譯的『生經(jīng)』;傳為支謙所譯,僧伽斯那Sam!ghasena所集的『菩薩本緣經(jīng)』等。這些「本生」,多數(shù)是部派時代所傳出的。「甚希有法」:編入『阿含經(jīng)』的,是贊說三寶的希有勝德。在部派的發(fā)展中,重于如來的希有功德。如『大智度論』說:「如佛現(xiàn)種種神力,眾生怪未曾有」(2)。『大般涅槃經(jīng)』舉如來初生,自行七步;獼猴奉蜜等(3)!洪L阿含經(jīng)』的『游行經(jīng)』等,已著重表揚佛的神力希有。釋尊誕生的奇跡,是各部派所大同的,出于佛傳,約與涅槃時的神力希有等同時!钙┯鳌梗鸿笳Z阿波陀那,本為光輝的偉大行業(yè)。如銅鍱部所傳的『小部』(一三)『譬喻』,全部分『佛譬喻』,『辟支佛譬喻』,『長老譬喻』,『長老尼譬喻』,都是圣者光輝的行為!悍鹌┯鳌恢姓f:「三十波羅蜜滿」(4)。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有「菩薩阿波陀那」,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一二到一五,共四卷,佛說往昔生中,求無上正覺的廣大因行。文有二大段:先是長行,從頂生王Ma^ndha^tr!起,到陶輪師止。次是偈頌,與『小部』的『佛譬喻』相當(dāng)(5)。在佛法通俗化中,引阿波陀那為例來證明,所以「譬喻」成為「與世間相似柔軟淺語」(6),而帶有舉例的比喻意味!敢蚓墶梗菏侵平涞囊蚓墸說法的因緣,本來也是 [P535] 不限于佛的。但制戒與說法,釋尊是根本,所以在部派佛教中,從釋尊的成佛、說法、制戒,向前敘述到佛的誕生、出家、修行,或更前的敘述佛的發(fā)心、修行、授記,成為「因緣」中最重要的部分。「本生」、「甚希有法」、「譬喻」、「因緣」,都是事跡的傳說。起初都不限于佛,而在部派佛教時代,都著重于佛。在流傳中,這四部的事跡,是可以相通的。如佛的傳記是「因緣」,也稱為「譬喻」──「本起」(7):如后漢竺大力共康孟詳譯出的『修行本起經(jīng)』;支謙所譯的『佛說太子瑞應(yīng)本起經(jīng)』;西晉聶道真所譯的『異出菩薩本起經(jīng)』。其中的希奇事,就是「甚希有法」。如追敘過去,歸結(jié)到現(xiàn)在,就成為「本生」。關(guān)于釋尊這部分事跡,是悠久、廣大而希有的。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所傳出來的,無疑是啟發(fā)大乘,孕育大乘佛法的重要因素。
「方廣」:「九分教」之一的「方廣」,從「記說」vya^karan!a的發(fā)展而來!赣浾f」的體裁,是問答、分別;內(nèi)容是「所證、所生」,深秘而不顯了的事理。佛法是解脫的宗教,在解脫宗教中,有太多的深秘而不顯了的事理,要有明顯決了的說明!赣浾f」就是「對于深秘隱密的事理,所作明顯決了(無疑)的說明」。如佛與弟子證得的「記說」,甚深法義(主要是緣起、寂滅)的「記說」,三世業(yè)報的「記說」,未來與過去佛的「記說」。這不是「世論」,不是學(xué)問、辯論,而是肯定的表達深秘的事理,使聽者當(dāng)下斷疑,轉(zhuǎn)迷啟悟的。充滿宗教感化力的「記說」,在信眾心目中,富有神秘感,如適應(yīng)一般宗教的「諸天記說」,或說了而「一千世界 [P536] 震動」(8)。在文體上,「記說」的問答與分別,還很簡略,等到文段長起來,成為廣問答與廣分別,就別立為「方廣」,而「記說」?jié)u被用于「眾生九道中受記,所謂三乘道、六趣道」(9),更進而專重于菩薩的授記作佛了。廣問答與廣分別,體裁與風(fēng)格略有不同,所以部派佛教中,傳出了「毗陀羅」vedalla,譯為「有明」)與「毗佛略」vaipulya,譯為「方廣」)──二類。廣問答的「毗陀羅」,是法義的問答集,性質(zhì)是說明的、了解的,學(xué)風(fēng)與阿毗達磨(abhidharma)相近。「毗佛略」是廣分別體,闡述種種甚深的法義,破斥、超越世間的種種妄執(zhí),歸結(jié)于甚深寂滅的智證。然廣問答體,在漢譯經(jīng)中,也歸結(jié)于寂滅,如『法樂比丘尼經(jīng)』說:「君欲問無窮事,然君問事,不能得窮我邊也。涅槃?wù),無對也」(10)。『雜阿含經(jīng)』也說:「摩訶拘絺羅!汝何為逐!汝終不能究竟諸論,得其邊際。若圣弟子斷除無明而生明,何須更求」(11)!廣問答也是廣分別那樣的,從分別到無分別,引向深廣無際,超越絕對的證境。(所以一般但立「方廣」一分)。這是充滿宗教意味,富有感化力的,以智證寂滅為究極的圣典(12)。這樣的圣典,初期的多被編入『長阿含經(jīng)』與『中阿含經(jīng)』。部派佛教所傳出的,如法藏部Dharmaguptaka 的『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說:
「如是生經(jīng),本經(jīng),善因緣經(jīng),方等經(jīng),未曾有經(jīng),譬喻經(jīng),優(yōu)婆提舍經(jīng),句義經(jīng),法句經(jīng),波羅延經(jīng),雜難經(jīng),圣偈經(jīng):如是集為雜藏」。 [P537]
「雜藏」,是「經(jīng)藏」以外的。法藏部說「雜藏」中有「方等經(jīng)」,也就是說,在「四阿含經(jīng)」以外,別有「方等(即「方廣」)經(jīng)」的存在!号崮附(jīng)』說:「從修妒路乃至優(yōu)婆提舍,如是諸經(jīng)與雜藏相應(yīng)者,總為雜藏」(13)!号崮附(jīng)』所說,與『四分律』相近,「雜藏」中也是別有「方廣」部類的。四阿含經(jīng)以外的「方廣」,雖不能確切的知道是什么,但性質(zhì)與「九分教」中的「方廣」相同,是可以確定的。『四分律』說:「有比丘誦六十種經(jīng),如梵動經(jīng)」(14) 。說一切有部與之相當(dāng)?shù),『十誦律』舉「多識多知諸大經(jīng)』十八種(15);『根有律』舉『幻網(wǎng)』等「大經(jīng)」(16)。這些都是被稱為「方廣」的,所以『四分律』所說「六十種經(jīng)」,可能有些是沒有編入「阿含經(jīng)」的「方廣」。又『增壹阿含經(jīng)』卷一「序」(大正二?五五0上──下)說:
「菩薩發(fā)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諸法甚深論空理,難明難了不可觀。……彼有牢信不狐疑,集此諸法為一分。……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jīng)為雜藏」。
『增壹阿含經(jīng)』「序」,在說明了結(jié)集三藏,經(jīng)藏分為四部分以后,又作了如上的說明!讣酥T法為一分」──「雜藏」,就是菩薩發(fā)心,六度,甚深空義等;「方等大乘」就在這「雜藏」中。經(jīng)序所說,與『四分律』、『毗尼母經(jīng)』所說相同?傊颗煞鸾讨械哪承┎颗,「雜藏」中是有「方等經(jīng)」的!赫撌隆灰黄?一八?二三章中,提到說大空宗Maha^sun~n~ata^va^din [P538] 的方廣部Vetulyaka,應(yīng)該是屬于大眾部系的。稱為「方廣」、「大空」,正與龍樹 Na^ga^rjuna論所說:「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17)相合。部派佛教中,有(阿含以外的)稱為「方廣」的圣典,有以「方廣」為名的部派。大 乘經(jīng)興起,多數(shù)稱為「方廣」(或譯「方等」)、「大方廣」(或譯「大方等」),與部派佛教的「方廣經(jīng)」、「方廣部」,有不容懷疑的密切關(guān)系。大乘方廣經(jīng)的傳布,主要是繼承這「決了深秘事理」的「方廣」而來。
注【66-001】參閱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五五九──五六一)。
注【66-002】『大智度論』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八上)。
注【66-003】『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一五(大正一二?四五二上)。
注【66-004】『小部』『譬喻』(南傳二六?一)。
注【66-005】參閱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六0四──六0五)。
注【66-006】『大智度論』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七中)。
注【66-007】『長阿含經(jīng)』(一)『大本經(jīng)』,經(jīng)文自說為「大因緣」!副酒稹古c「因緣」相通,隨各部派的取意而別。
注【66-008】參閱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五二四──五三三)。 [P539]
注【66-009】『大智度論』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六下──三0七上)。
注【66-010】『中阿含經(jīng)』卷五八『法樂比丘尼經(jīng)』(大正一?七九0上)。
注【66-011】『雜阿含經(jīng)』卷一四(大正二?九五中)。此經(jīng)又編為『中阿含經(jīng)』的『大拘絺羅經(jīng)』,『中部』的『正見經(jīng)』。
注【66-012】參閱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五七三──五八四)。
注【66-013】『毗尼母經(jīng)』卷四(大正二四?八一八上)。
注【66-014】『四分律』卷三七(大正二二?八三三中)。
注【66-015】『十誦律』卷二四(大正二三?一七四中)。
注【66-016】『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七(大正二三?六六二上)。
注【66-017】『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六一上──中)。
第二項 三藏以外的部派圣典
經(jīng)二大結(jié)集所集成的部類,是佛教界公認的。此后一再分化,成立種種部派。凡經(jīng)一次分化,都各自對圣典作一番審定與改編。經(jīng)、律的彼此差別,代表了部派間的實質(zhì)對立。部派分立后,圣典還在不斷的傳誦、集出,但沒有編入固有的經(jīng)、律中去,因為經(jīng)、律已凝定而被(自部所)公認了。沒有編入「經(jīng)」、「律」、(「論」)──三藏的,就屬于「雜藏」或「小部」。這 [P540] 類圣典,現(xiàn)在依據(jù)可以考見的,說到一部分。如『入大乘論』卷上(大正三二?三六下)說:
「舍頭羅經(jīng)、胎經(jīng)、諫王、本生、辟支佛因緣,如是八萬四千法藏,尊者阿難從佛受持者,如是一切皆有非佛語過」!
『入大乘論』說到的這幾部,是聲聞學(xué)者(某些部派)所承認是佛說的,卻不屬于三藏。其中,1.『舍頭(諫)羅經(jīng)』:在漢譯大藏(『大正藏』「密教部」四)中,有吳支謙與竺律炎共譯的『摩登伽經(jīng)』三卷;西晉竺法護譯的『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jīng)』(或名『虎耳意經(jīng)』)一卷,是同一部類的別誦本。摩登伽女Ma^tan%ga^以咒術(shù)惑亂阿難A^nanda的故事,『大毗婆沙論』也曾經(jīng)說到(1),F(xiàn)有安世高譯的『佛說摩鄧女經(jīng)』一卷,東晉失譯的『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jīng)』一卷」『大正藏』「經(jīng)集部」一),就是摩登伽女惑亂阿難的因緣!荷犷^羅經(jīng)』S/ardu^lakarn!a$vada^na ,是在摩登伽女惑亂阿難的事緣上,說過去生事,闡述種族平等外,編入咒語、二十八宿、占卜星宿、時分長短等。據(jù)『十誦律』說:「阿蘭若比丘……應(yīng)善知道徑,善知日數(shù),善知夜,善知夜分,善知星宿;讀誦星宿經(jīng)」。近聚落住比丘,也要知道這些(2)!盒撬藿(jīng)』是世俗的星宿歷數(shù),比丘們?yōu)榱藢嵱枚鴮W(xué)習(xí),終于集成『舍頭羅經(jīng)』。這可能是說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誦本;或是同在北方的,法藏部Dharmaguptaka「咒藏」的一部。2. 『胎經(jīng)』:在大藏經(jīng)中,有二部:『佛為阿難說處胎經(jīng)』,唐菩提流志Bodhiruci譯,編入 [P541] 『大寶積經(jīng)』第十三會。唐義凈所譯的『佛為難陀說出家入胎經(jīng)』,二卷,編入『大寶積經(jīng)』第十四會。這二部的主體相同,說明胎兒的生長過程,并「四種入胎」的差別。義凈所譯的,與難陀Nanda「貪欲譬喻」相結(jié)合,并說難陀過去生中的因緣,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一一──一二)所說相同。3.『諫王』:大藏經(jīng)有劉宋沮渠京聲所譯的『佛說諫王經(jīng)』,一卷。異譯本有唐玄奘譯的『如來示教勝軍王經(jīng)』;趙宋施護譯的『佛說勝軍王所問經(jīng)』(『大正藏』編入「經(jīng)集部」一)。4.『本生』:即各部派所傳的『本生』談。5.『辟支佛因緣』:傳說的辟支佛因緣,出三藏以外而是佛所說的,藏經(jīng)中(『大正藏』「本緣部」下)有傳說為支謙所譯的:『撰集百緣經(jīng)』(第三卷)「授辟支佛品第三」;所說的辟支佛因緣,共十事。又有秦失譯的『辟支佛因緣論』二卷,都是「昔從先師相傳聞」(3),展轉(zhuǎn)傳說而來的。
說一切有部的論書中,發(fā)現(xiàn)有『集法經(jīng)』、『筏第遮經(jīng)』、『正法滅經(jīng)』。『集法經(jīng)』如『阿毗達磨顯宗論』卷一﹙大正二九?七七八中──下)說:
「又見集法契經(jīng)中言:于我法中,當(dāng)有異說。……諸如是等差別諍論,各述所執(zhí),數(shù)越多千。師弟相承,度百千眾,為諸道俗解說稱揚。我佛法中,于未來世,當(dāng)有如是諍論不同。為利為名,惡說惡受,不證法實,顛倒顯示」。
這是部派紛爭極盛的時代,作為佛的預(yù)記而編入『集法經(jīng)』中。這是說一切有部的『集法經(jīng) [P542] 』;現(xiàn)存『結(jié)集三藏及雜藏傳』,『迦葉結(jié)經(jīng)』(編入『大正藏』「史傳部」一);『大智度論』所說的『集法經(jīng)』(4),都屬于這一類,依原始五百結(jié)集的傳說,而更為增廣的編集!悍さ谡诮(jīng)』:是天神授與的(5)!赫缃(jīng)』,『大正藏』「史傳部」,有失譯的『迦丁比丘說當(dāng)來變經(jīng)』──長行;西晉失譯的『佛使比丘迦旃延說法沒盡偈百二十章』──偈頌。這兩部是同本異譯,敘述末世比丘的衰亂,導(dǎo)致拘睒彌的法滅,策勵比丘們精進修行。這是佛使迦旃延ka^tya^yani^putra 說的,「如佛所說」(6)。說一切有部的『正法滅經(jīng)』,可能就是這一部。藏經(jīng)中還有失譯的『法滅盡經(jīng)』一卷;竺法護所譯的『當(dāng)來變經(jīng)』一卷(『大正藏』編入「涅槃部」),也是同性質(zhì)的經(jīng)典,但這兩部已是大乘部類!悍绫M經(jīng)』更說到:「首楞嚴(三昧)經(jīng)、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jīng)尋后復(fù)滅」(7)。這些,都由于末世(西元前后)的政治混亂,僧伽衰敝,憂慮法滅,而用來策勵比丘們精進的!改┓ā顾枷,由此而增強起來。
『瑜伽師地論』中,抉擇聲聞的伽陀,有「勝義伽陀」、「意趣義伽陀」、「體義伽陀」三類(8)。「意趣義伽陀」五一頌,是大梵天王請問而佛說的(9)。這部伽陀集,不知道名稱,也沒有相同的譯本!竸倭x伽陀」中,「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后」頌(10),依『成唯識論』說,出于『解脫經(jīng)』(11)。這部『解脫經(jīng)』,是不在三藏以內(nèi)的。『瑜伽師地論』所引聲聞伽陀,是說一切有部,或持經(jīng)者所誦的。 [P543]
南傳銅鍱部Ta^mras/a^t!i^ya所傳的巴利語Pa^li圣典,一般看作原始佛教圣典,其實有些部類的集成,也是很遲的。如『小部』的『譬喻』,分四部,『佛譬喻』共七七偈。首先問譬喻多少,三十波羅蜜,歸依(一──二頌)。次敘述「諸佛國」土的莊嚴清凈(三──一七)。佛與辟支佛、諸弟子,在佛國中受用法樂(一八──三0)。再舉佛土的莊嚴──花香、池蓮、鳥音、燈光、舞伎(三一──四二);諸天來問生天的善業(yè),修種種的天供養(yǎng);傾聽法音,得到果證(四三──六八)。十波羅蜜滿足,得無上的覺悟(六九──七二)。末了舉「諸佛教」,而歸結(jié)于三寶的不可思議(七三──七七頌)。從初問「佛譬喻有幾」,「三十波羅蜜滿」,及末后舉十波羅蜜來說,『佛譬喻』的初形,是以佛的往昔修行為主的,但現(xiàn)存的『佛譬喻』,卻成為清凈佛土的莊嚴!盒〔俊坏摹悍鸱N姓』,是釋迦佛往昔的史傳。序分名『寶珠經(jīng)行處品』:佛以寶珠化作空中的經(jīng)行處,諸天云集,五百比丘也來了。寶珠經(jīng)行處的化現(xiàn),為了說明釋尊的廣大功德──「四阿僧祇」以來,決意志求佛道,修行十波羅蜜的場所。這與『佛譬喻』的佛土莊嚴,意趣相同。『佛譬喻』的「諸佛土」,如『華嚴經(jīng)』的佛土莊嚴;『佛種姓』的化作空中經(jīng)行處,如『大集經(jīng)』的空中化作「寶坊」一樣。依覺音Buddhaghos!a的『長部注』 Suman%galavila^sini^說:長部師Di^ghabha^n!aka所傳的『小部』,是沒有『譬喻』與『佛種姓』的(12)?梢娺@二部是后起的,與大乘思想相呼應(yīng)的作品。 [P544]
此外,如『舍利弗問經(jīng)』,是大眾部Maha^sa^m!ghika的,說到了文殊師利Man~jus/ri^ (13)!喝氪蟪苏摗徽f:「僧祇中說:青眼如來等,為化菩薩故,在光音天,與諸聲聞眾,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住」(14)。這又是大眾部的另一圣典。元魏瞿曇般若流支Prajn~a^ruci所譯的『正法念處經(jīng)』,七0卷,是說一切有部與正量部Sam!mati^ya所推重的。經(jīng)中的天鳥,都說法警覺天眾;「鵝王菩薩」、「鵝王善時菩薩」為諸天說法(15),更類似大乘經(jīng)說。『法住經(jīng)』,『入大乘論』曾提到他的內(nèi)容:「尊者賓頭盧,尊者羅!7畝羅,如是等十六人諸大聲聞」(16),住世而護持佛法。唐玄奘譯的『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是依據(jù)『法住經(jīng)』的。依所說的內(nèi)容,與錫蘭佛教,容認大乘的部派有關(guān)(17)。
依上來(二項)所說,可見部派佛教中,出三藏以外的部類,而集出又遲一些的,著實不少。這些,或是大乘(佛菩薩)思想的孕育者,或是與大乘思潮相契應(yīng)的,或已有了大乘的特征。那些保持聲聞圣典形式的,也是融攝了當(dāng)時的世俗學(xué)術(shù),如天文歷數(shù)(如『舍頭羅經(jīng)』),胎兒生育過程(如『處胎經(jīng)』),國王治道(如『諫王經(jīng)』),與部分大乘經(jīng)的通俗、普及的傾向相合,F(xiàn)在依據(jù)的資料,雖是不完整的,但傾向于大乘的機運,已隱約的顯露出來。這不是某一部派,而是佛教界的共同傾向,所以說:大乘佛法的興起,代表了那個時代佛教界的共同心聲。
注【67-001】『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八(大正二七?九0中)。 [P545]
注【67-002】『十誦律』卷五七(大正二三?四一九下──四二0上)。
注【67-003】『辟支佛因緣論』卷上(大正三二?四七三中)。
注【67-004】『大智度論』卷二(大正二五?六七上)。
注【67-005】『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一五(大正二九?四一六中)。
注【67-006】『迦丁比丘說當(dāng)來變經(jīng)』(大正四八?七上)。
注【67-007】『法滅盡經(jīng)』(大正一二?一一一九中)。
注【67-008】『瑜伽師地論』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三上)。
注【67-009】『瑜伽師地論』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五下──三六七上)。
注【67-010】『瑜伽師地論』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四上)。
注【67-011】『成唯識論』卷五(大正三一?二四下)。
注【67-012】Suman%galavila^sini^(I. P. 15)。
注【67-013】『舍利弗問經(jīng)』(大正二四?九0二下)。
注【67-014】『入大乘論』卷下(大正三二?四六上)。
注【67-015】『正法念處經(jīng)』卷四六(大正一七?二七一上)。又卷五二(大正一七?三0六中)。
注【67-016】『入大乘論』卷上(大正三二?三九中)。
注【67-017】本項,依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不斷傳出的部派佛教圣典」,略為補充而成。 [P546]
第三項 聲聞藏?辟支佛藏?菩薩藏
「聲聞」s/ra^vaka,是「多聞圣弟子」,從佛聽聞聲教而修證的,所以稱為聲聞,與「弟子」的意義相近。佛與聲聞,是師與弟子的關(guān)系。佛在成佛以前,經(jīng)長期的修行,稱為「菩薩」bodhisattva,菩薩是立志求菩提的眾生。在聲聞與菩薩間,有稱為「獨覺」的圣者。這三類行人,合稱為「三乘」,這是部派佛教所公認的。Pratyeka-buddha,音譯為辟支迦佛、辟支佛,譯義為「獨覺」(或譯作「各佛」),是各自獨悟的意思;梵音小異,讀為Prati^tyaka-buddha ,譯義為「緣覺」。佛教有「獨覺」一類,與大迦葉Maha^ka^s/yapa是不無關(guān)系的,如『雜阿含經(jīng)』卷四一(大正二?三0一下)說:
「世尊告摩訶迦葉言:汝今已老,年耆根熟。糞掃衣重,我衣輕好。汝今可住僧中,著居士壞色輕衣!迦葉白佛言:世尊!我已長夜習(xí)阿練若,贊嘆阿練若;(長夜習(xí)糞掃衣、乞食,贊嘆)糞掃衣、乞食」(1)。
迦葉年紀老大了,釋尊覺得不用著粗重的糞掃衣,住阿蘭若。勸他回到僧伽中來,著輕好一些的居士施衣。但大迦葉拒絕了佛的好意,因為「長夜」以來,這樣的生活方式,已經(jīng)習(xí)慣了,「云何可舍」!此經(jīng),在『增壹阿含經(jīng)』卷五(大正二?五七0中)這樣說: [P547] 「世尊告曰:迦葉!汝今年高長大,志衰朽弊,汝今可舍乞食乃至諸頭陀行,亦可受諸長者請,并受衣裳。迦葉對曰: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然彼辟支佛,盡行阿練若,……行頭陀。如今不敢舍本所習(xí),更學(xué)余行」。
依經(jīng)說,住阿蘭若等頭陀行,是辟支佛所行的。上面曾說到,釋尊出家修行,以及初期的佛弟子,都是住阿蘭若,著糞掃衣,常乞食的。這是當(dāng)時一般沙門的生活方式。釋尊「依法攝僧」,重視僧伽的集體生活;采取不苦不樂的中道行,使更多的人能依法修證。所以釋尊勸大迦葉住到僧伽中來,不妨著居士施衣,正是釋尊建立僧伽的精意所在。大迦葉習(xí)慣了當(dāng)時一般的沙門生活,獨住阿蘭若處,不愿意住在僧中,暗示了大迦葉與釋尊在精神上的差距。大迦葉是相當(dāng)自豪的,特別是發(fā)起主持了結(jié)集大會,成為(佛涅槃后的)佛教權(quán)威,所以有佛請迦葉坐,分迦葉半座,受佛糞掃衣,是世尊法子,成就六神通(有佛那樣的廣大勝妙功德)(2);在佛弟子中,迦葉是不同于一般弟子的!涸鲆及⒑(jīng)』稱大迦葉所行的,是「辟支佛所行」。除生活方式外,辟支佛的特性,大迦葉的確是具備的。一、無師自悟:「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因為釋尊出世成佛,所以才現(xiàn)弟子身,而其實是自己能覺證的。二、不說法教化:佛勸大迦葉為大眾說法,迦葉不愿意說:「今諸比丘難可為說法;若說法者,當(dāng)有比丘不忍不喜」(3)。三、現(xiàn)神通:如『分別功德論』說:「夫辟支佛法,不說法教化,專以神足感動,三昧變現(xiàn)。大迦 [P548] 葉雖復(fù)羅漢取證,本識猶存」(4)。大迦葉的風(fēng)格,就是辟支佛的風(fēng)格,這是『雜阿含經(jīng)』所暗示,『增壹阿含經(jīng)』與『分別功德論』所明說的!弘s阿含經(jīng)』的「記說」部分,一般分為「如來記說」與「弟子記說」,或「佛品」與「聲聞品」。而『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分為「聲聞乘相應(yīng)語」、「獨覺乘相應(yīng)語」、「如來乘相應(yīng)語」(5)。這是將「如來記說」中,有關(guān)摩訶迦葉的十一經(jīng),別立為獨覺乘的相應(yīng)教(6)。大迦葉與辟支佛──獨覺有關(guān),在北方是被公認了的。
辟支佛」的名稱,在佛教中是不太遲的!褐胁俊(一一六) 『仙吞經(jīng)』,與『增壹阿含經(jīng)』「力品」第七經(jīng)相當(dāng),說到:王舍城Ra^jagr!ha五山中,惟有Isigili ──仙人山,名稱是從來不變的。山中常有五百辟支佛。徊⒄f辟支佛的名字(7)!涸鲆及⒑(jīng)』卷三二(大正二? 七二三中)說偈:
「諸佛未出時,此處賢圣居;自悟辟支佛,恒居此山中。此名仙人山,辟支佛所居;仙人及羅漢,終無空缺時」。
仙人山,與波羅奈Va^ra^n!asi^的仙人墮處R!s!ipatana一樣,在釋尊成佛以前,就是隱遁仙人們的住處。傳說的古代仙人,也就是印度舊有的沙門。古佛、古勝者、古仙人,是印度一般所公認的,所以耆那教Jaina立二十三勝者,佛教有七佛(南傳二十四佛,與耆那教更相近);十大仙人、五百仙人,也為佛教所傳說。傳說中的古仙人,就是住仙人山或仙人墮處(或 [P549] 譯「仙人住處」)的。仙人的生活方式,與釋尊弟子們的初期生活,沒有太多的差別。釋尊重視律制的集體生活,僧伽中心的佛教發(fā)展起來,成為聲聞(出家)弟子的行儀。僧伽中心的聲聞行,與大迦葉所代表的阿蘭若頭陀行,顯然的不同。大迦葉的風(fēng)格,與無師自悟的古仙人相近,漸被認為辟支佛一流。
聲聞、辟支佛、佛(菩薩)──三乘圣者,都有傳說的事跡。佛的事跡,如誕生以來,及末后的『涅槃譬喻』;過去生中修行的事跡,就是「本生」與「譬喻」。聲聞弟子的宿世因緣,如西晉竺法護所譯的『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jīng)』」『大正藏』「本緣部」下)。佛弟子自說本起,共二九人。這一譬喻集,與『根有律藥事』所說:佛與五百弟子,在阿耨達池Anavatapta 自說本起因緣相當(dāng);弟子自說的,共三十五人!荷o律』也說到『阿耨達池經(jīng)』(8)。這是早期的『長老譬喻』;現(xiàn)存『小部』『譬喻』中的『長老譬喻』,共五四七人,是后來大大的補寫了。由于佛世不可能有辟支佛,辟支根性的大迦葉,也成為佛的聲聞弟子,所以佛世沒有辟支佛因緣。但過去世中辟支佛的因緣,傳出的也不少,如傳說為支謙所譯的『撰集百緣經(jīng)』,第三『授記辟支佛品』!涸鲆及⒑(jīng)』也有愛念辟支佛、善目辟支佛等事緣(9)。大眾部所傳,『雜藏』中有「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10)。既有三乘圣者的事緣,也應(yīng)有三乘法門。聲聞弟子是聞佛聲教而修證的,所傳的教法,如『阿含經(jīng)』,內(nèi)容非常豐富。辟支佛呢?『僧祇律』說到『 [P550] 緣覺經(jīng)』(11)。銅鍱部Ta^mras/a^t!i^ya所傳,『小部』『譬喻』中,有『辟支佛譬喻』,共五八偈,是佛為阿難A^nanda說的。然依體裁,這是不能稱為譬喻的。自九偈到四九偈──四一偈,實與『經(jīng)集』『蛇品』的『犀角經(jīng)』大體相合,每偈都以「應(yīng)如犀角獨游行」為結(jié)。說一切有部所傳,名為『麟(角喻)頌』(12)。說出世部Lokottarava^din的「大事」,也有類似的一二偈(13)。這里雖有共傳的古偈在內(nèi),但起初是可通于佛及聲聞弟子的。如一一?一二偈,與『中阿含經(jīng)』『長壽王本起經(jīng)』,『中部』(一二八)『隨煩惱經(jīng)』,『四分律』 『拘睒彌犍度』偈相同(14),只是犀角與象的不同而已。在三乘的傳說中,取古傳的『犀角經(jīng)』,附以說明辟支佛的偈頌,編為『辟支佛譬喻』?傊僦Х鹨灿小壕売X經(jīng)』與辟支佛偈了。如來往昔修菩薩行,也應(yīng)該有菩薩法門,這就是「菩薩藏」。『四分律』立『雜藏』,『雜藏』中有本『生經(jīng)』、『方等經(jīng)』(15)。依真諦Parama$rtha所傳,法藏(護)部Dharmaguptaka立五藏:「四、咒藏;五、菩薩本因即名菩薩藏」(16)。這是將有關(guān)菩薩的『本生』等,從『雜藏』中分離出來,獨立為菩薩藏。菩薩本生等,大眾部Maha^sa^m!ghika也是編入『雜藏』的。依『分別功德論』,也別立為「菩薩藏」了(17)。但這是釋迦菩薩歷劫修行的事緣,以此為(后人可以修學(xué)的)菩薩法門,當(dāng)然是不能滿足的。到底過去佛為菩薩說些什么?有什么菩薩法門流傳下來?于是銅鍱部立『佛譬喻』,有清凈「諸佛國」說(18);說出世部「大事」,有「十地」說(19);法藏部等, [P551] 有「百八法明門」說(20)。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也傳說:「佛一時與慈氏菩薩論世俗諦,舍利子等諸大聲聞,莫能解了」(21)。聲聞弟子可以不知不解,但不能說沒有。于是聲聞藏、辟支佛藏以外的菩薩藏,大大流傳起來。這不是少數(shù)人的事,是佛教界普遍的希求。所以大乘經(jīng)出現(xiàn),雖有人反對,而不斷的傳出,數(shù)量竟是那么龐大!這正是適應(yīng)時機需要的最好說明。菩薩藏 ──大乘經(jīng)的出現(xiàn),對當(dāng)時的佛教界來說,真是勢所必至,理所當(dāng)然!
注【68-001】『相應(yīng)部』「迦葉相應(yīng)」(南傳一三?二九七)。
注【68-002】『雜阿含經(jīng)』卷四一(大正二?三0二中──三0三下)!合鄳(yīng)部』「迦葉相應(yīng)」,缺佛請迦葉坐與分半座事(南傳一三?三一七──三二四)。
注【68-003】『雜阿含經(jīng)』卷四一(大正二?三00下──三0一上)!合鄳(yīng)部』「迦葉相應(yīng)」(南傳一三?二九九── 三0八) 。
注【68-004】『分別功德論』卷上(大正二五?三0下)。
注【68-005】『瑜伽師地論』卷二五(大正三0?四一八中)。
注【68-006】『大正藏』編號一一三六──一一四四;九0五?九0六經(jīng)!合鄳(yīng)部』「迦葉相應(yīng)」。
注【68-007】『中部』(一一六)『仙吞經(jīng)』(南傳一一下?六六──七二)!涸鲆及⒑(jīng)』卷三二(大正二?七二三上 ──下)。
注【68-008】『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jīng)』(大正四?一九0上──二0二上)!耗υX僧祇律』卷一三(大正二二?三三七 [P552] 上)。
注【68-009】『增壹阿含經(jīng)』卷三二(大正二?七二七上──中、七二四上)。
注【68-010】『摩訶僧祇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一下)。
注【68-011】『摩訶僧祇律』卷一三(大正二二?三三七上)。
注【68-012】『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六(大正二七?六六0上)。
注【68-013】水野弘元『經(jīng)集』『犀角經(jīng)』注(南傳二四?二五)。
注【68-014】『中部』(一二八)『隨煩惱經(jīng)』(南傳一一下?一九五)!恒~鍱律』『大品』(南傳三?九0七)!核姆致伞痪硭娜(大正二二?八八二下)。 『中阿含經(jīng)』卷一七『長壽王本起經(jīng)』(大正一?五二五下)。
注【68-015】『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
注【68-016】『三論玄義檢幽集』卷六(大正七0?四六五中)。
注【68-017】『分別功德論』卷一(大正二五?三二中)。
注【68-018】『小部』『譬喻』(南傳二六?一──一0)。
注【68-019】『大事」十地,如山田龍城『大乘佛教成立論序說』所引(二六八)。
注【68-020】『佛本行集經(jīng)』卷六(大正三?六八0下──六八二中)!悍綇V大莊嚴經(jīng)』卷一(大正三?五四四中──五四五上)。『普曜經(jīng)』卷一,誤作「八百」(大正三?四八七上──下)。
注【68-021】『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五一(大正二七?七七二上)。 [P553]
第二節(jié) 大乘佛教所傳
第一項 原始大乘與最古大乘
在大乘經(jīng)出現(xiàn)中,那些大乘經(jīng)最先出現(xiàn)?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提出了「最古的大乘經(jīng)」。以原始『般若經(jīng)』與『阿!B粊佛國經(jīng)』,及『般舟三昧經(jīng)』與『大阿彌陀經(jīng)』為二系,即般若法門與東方阿!B粊凈土,西方阿彌陀凈土與念佛的般舟三昧。次從古譯大乘經(jīng)中,所見的大乘經(jīng),推定為「先行大乘」。如『大阿彌陀經(jīng)』所說的『道智大經(jīng)』、『六波羅蜜經(jīng)』;『遺曰摩尼寶經(jīng)」所說的『六波羅蜜經(jīng)』、『菩薩藏經(jīng)』、『佛諸品』;其他古譯經(jīng)所說的『三品經(jīng)』、『菩薩藏經(jīng)』、『六波羅蜜經(jīng)』。所以,『道智大經(jīng)』、『六波羅蜜經(jīng)』、『菩薩藏經(jīng)』、『三品經(jīng)』、『諸佛品』,是比較早出的大乘經(jīng)(1)。博士的意見,著重于譯出的先后。所說的二系及先行大乘,大體上是這樣說的。
靜谷正雄所著『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分「原始大乘」與「初期大乘」。舉『大阿彌陀經(jīng)』,『阿!B粊佛國經(jīng)』,『舍利弗悔過經(jīng)』,『阿難四事經(jīng)』,『月明菩薩經(jīng)』,『龍施女經(jīng)』,『七女經(jīng)』,『老女人經(jīng)』,『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梵志女首意經(jīng)』,『佛說心明經(jīng)』 [P554] ,『太子和(私?)休經(jīng)』,『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十三部為「原始大乘經(jīng)」。他以為:「本書分小品(般若)以前的原始大乘,小品(般若)以后的初期大乘」(2);也就是:「初期大乘佛教,(有)未受般若思想影響的原始大乘,般若以后的初期大乘二階段」(3)。這二階段的時代,推定為(4):
圖片
│ 原始大乘 │ 初期大乘
────┼────────────┼────────────
萌芽期 │ 紀元前一00──一 │ 紀元后五0──一00
發(fā)達期 │ 紀元后一──一00 │ 紀元后一00──二五0
「原始大乘」是未受般若思想影響的,所以「原始大乘」的教義,是(5):
「原始大乘的教義,詳細分別來說,以成佛為理想,四無量心,實踐六波羅蜜。重誓愿,阿彌陀佛等他方佛的信仰。重佛塔供養(yǎng),說若干三昧,安立菩薩階位,禮佛懺悔法等」。
重視塔寺與信愿的大乘,是一般的通俗的信行大乘;以此為原始,以法行的智證大乘為后起,是我們所不敢茍同的。在「初期大乘」中,列有『如來興顯經(jīng)』,『大哀經(jīng)』,似乎也沒有考慮到「初期大乘」與「后期大乘」的區(qū)別。
關(guān)于大乘經(jīng)出現(xiàn)的先后,有幾點是應(yīng)該注意的。一、「法」是在先的;無論是信仰,行儀,修行方法,深義的證悟;傳說的、傳布的、傳授的,都是先有「法」的存在,孕育成熟而集出來 [P555] 的。一種信仰,儀制,修行的教授,不是憑個人編寫而有,總是比經(jīng)典的集出為早的。二、『華嚴』、『般若』、『涅槃』、『大集』、『法華』等大經(jīng),固然有先集出的,續(xù)集的,補充的,或重新組合等過程,不能以一概全而說古說今。就是不太長的經(jīng)典,也可能有過變化、補充的;這大體可依經(jīng)文的體裁,或前后關(guān)聯(lián)而論證出來。三、大乘佛經(jīng)的出現(xiàn),是多方面的。以人來說,重信的,重智的,重悲的;重理想的,不忘現(xiàn)實的;住阿蘭若的,住寺院的;闡揚深義的,通俗教化的;出家的,在家的;重法的,重律的:因各人所重不同,領(lǐng)受佛法也就差別。在大乘佛教孕育成熟而涌現(xiàn)時,這也是「百川競注」,從不同的立場而傾向于大乘,化合于大乘,成為大乘佛教的一個側(cè)面。而這又相互影響,相互對立,相互融攝,而形成大乘佛教的全體。如忽略這些,任何考據(jù)、推論,都不可能表達「初期大乘佛教」成立的全貌。
在佛教的發(fā)展中,是從部派佛教,演進到大乘佛教,但在大乘興起后,部派佛教所有的教典或傳說,也可能受影響,染上大乘色彩,或改化為大乘的經(jīng)典。如『四分律比丘戒本』說:「我今說戒經(jīng),所說諸功德,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6)!焊菊f一切有部戒經(jīng)』也說:「我已說戒經(jīng),眾僧長凈[布薩]竟,福利諸有情,皆共成佛道」(7)。發(fā)愿回向,眾生同成佛道,是大乘的立場。聲聞部派的『戒本』,怎么會回向佛道呢?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舊律──『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說:「慚愧得具足,能得無為道,已說戒經(jīng)竟,僧一心布薩」(8)! [P556] 十誦律』本,是愿大眾得無為(涅槃)道的;其他部派的戒本,也是這樣。可見『四分律』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jīng)』,是受到大乘的影響而有所修改了!又如尸利掘多S/ri^gupta,或音譯「申日」,義譯為「德護」等)請佛應(yīng)供,設(shè)火坑毒飯來害佛的故事,『十誦律』,『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增壹阿含經(jīng)』,南傳的『法句義釋』,都說到這件事(9),這是部派佛教固有的傳說。現(xiàn)存漢譯經(jīng)中,如晉竺法護所譯『月光菩薩經(jīng)』,傳為竺法護譯的『申日經(jīng)』,宋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所譯『申日兒本經(jīng)』(10),敘事雖大致相同,卻多了「申日」子月光 Candraprabha^,月光勸父──申日,切不可害佛。經(jīng)說月光「慈悲愍世,……欲度眾生」;「先世宿命,……志在大乘」;「過(去)世宿命學(xué)佛道」(11),是菩薩模樣,但經(jīng)義還是部派的舊傳說。到了隋那連提耶舍Narendrayas/as所譯『德護長者經(jīng)』(12),贊月光童子菩薩的種種功德,已成為大乘經(jīng)。月光童子菩薩末世護法的傳說,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很大。傳為支謙所譯的『月明菩薩經(jīng)』,說到「申日有子,字栴羅法(漢言月明),有清潔之行」(13)。不說申日害佛事,專為月光童子說菩薩行,也是大乘經(jīng),與高齊那連提耶舍所譯的『月燈三昧經(jīng)』有關(guān)(14),但『月燈三昧經(jīng)』連篇偈頌,文字極為繁衍。申日及月光童子的傳說,是在大乘開展中,部派舊傳說的大乘化。受大乘影響而演化的例子,不在少數(shù),如竺法護所譯的『心明經(jīng)』,梵志婦飯汁施佛,佛為梵志說尼拘陀樹子的譬喻,故事見『根有律藥事』(15)!郝伞徽f:佛為梵志婦受辟支佛記,梵 [P557] 志聞佛說四諦而悟入。『心明經(jīng)』說:「解深妙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影、響、野馬,卻三十劫當(dāng)?shù)米鞣稹;梵志也因佛說四諦而得悟(16),這是部派所傳故事而大乘化的一例。如支謙所譯的『老女人經(jīng)』(異譯有宋失譯的『老母經(jīng)』,求那跋陀羅所譯『老母女六英經(jīng)』):佛為老母說深法──來無所從,去無所至。這位老女人,是佛過去生中的生母;為授記──往生阿彌陀佛國,將來成佛(17)。老女人是佛過去的生母,也出于『根有律藥事』,但老母是聞四諦法,得預(yù)流果(18)。又如支謙所譯的『七女經(jīng)』:佛因婆羅門的七位女兒,說到過去迦葉Ka^s/yapa佛時,機惟尼王的七女事,為七女授記作佛(19)。七女事,與南傳『本生』、『長老尼譬喻』所說相關(guān) (20)。七女是Kiki(梵語Kr!kin)王女,Kiki王是迦葉佛的護持供養(yǎng)者。部派所傳,七女是今七大比丘尼(阿羅漢)的夙世事,而『七女經(jīng)』的七女,轉(zhuǎn)化為發(fā)菩提心,將來成佛了。這類篇幅不太長的經(jīng)典,是在大乘開展中,部派所傳故事的大乘化,不是大乘佛教的先聲。本書所要注意的,是部派佛教內(nèi)容的大乘傾向,引發(fā)大乘,大乘佛法開展的歷程。
注【69-001】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九八──一三三)。
注【69-002】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二九六)。
注【69-003】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二九三)。
注【69-004】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二七四)。 [P558]
注【69-005】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四八)。
注【69-006】『四分律比丘戒本』(大正二二?一0二三上)。
注【69-007】『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jīng)』(大正二四?五0八上)。
注【69-008】『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大正二三?四七九上)。
注【69-009】『十誦律』卷六一(大正二三?四六四中──下)!焊菊f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卷七?八(大正二四 ?四四三中──四四五中)!涸鲆及⒑(jīng)』卷四一(大正二?七七三下──七七五中)。『法句釋』,見『印度佛教固有名詞辭典』(六二一)。
注【69-010】『月光童子經(jīng)』(大正一四?八一五上以下)!荷耆战(jīng)』(大正一四?八一七下以下)!荷耆諆罕窘(jīng)』(大正一四?八一九下以下)。
注【69-011】『月光童子經(jīng)』(大正一四?八一六上)!荷耆战(jīng)』(大正一四?八一八中)。 『申日兒本經(jīng)』(大正一四 ?八一九下)。
注【69-012】『德護長者經(jīng)』(大正一四?八四0中以下)。
注【69-013】『月光菩薩經(jīng)』(大正三?四一一上)。注說「漢言」,本經(jīng)可能不是支謙譯的!荷耆战(jīng)』也說:「申日有子,名栴羅法(漢言月光)」(大正一四?八一八中),可能與『月明菩薩經(jīng)』,出于同一人所譯。
注【69-014】『月燈三昧經(jīng)』卷八(大正一五?五九九下──六00下)。
注【69-015】『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八(大正二四?三六上──三七上)。 [P559]
注【69-016】『心明經(jīng)』(大正一四?九四二下)。
注【69-017】『老女人經(jīng)』(大正一四?九一一下──九一二中) 。
注【69-018】『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一0(大正二四?四四中)。
注【69-019】『七女經(jīng)』(大正一四?九0七下──九0九中)。
注【69-020】『小部』『本生』(南傳三九?二六五)!盒〔俊弧洪L老尼譬喻』(南傳二七?四0五──四四六)。
第二項 六度集──重慈悲
初期大乘經(jīng)中所見的,被稱為「先行大乘」的,試為分別的檢討。
『大阿彌陀經(jīng)』,『平等覺經(jīng)』,說到『六波羅蜜經(jīng)』!哼z曰摩尼寶經(jīng)』及異譯本,在「樂求經(jīng)法」中,都有『六波羅蜜」。『佛說太子和(私?)休經(jīng)』,與異譯『佛說太子刷護經(jīng)』,也說到『六波羅蜜經(jīng)』!涸聼羧两(jīng)』說到「六波羅蜜」,梵本作S!at!pa^ramita^-sam!gi^ti 。sam!gi^ti,一般譯作「結(jié)集」或「集」,所以是『六波羅蜜集』。這確是古代流行,早于大乘經(jīng),而被看作大乘經(jīng)的圣典。在漢譯的經(jīng)典中,吳康僧會(西元二五一年)譯出的『六度集』,或名『六度集經(jīng)』,與大乘經(jīng)所見的『六波羅蜜經(jīng)』、『六波羅蜜集』相合。這部經(jīng),共八卷,以六度分類:布施度無極二十六事,持戒度無極十五事,忍辱度無極十三事,精進度無極十九事 [P560] ,禪度無極九事,明度無極九事,合共九十一事。然禪度初說(七四),「禪度無極者云何」一事,是禪度的解說(1);如除去這一事,全集實為九十事。所說的菩薩六度大行,都出于「本生」,惟有禪度所說,體例有些不合。如(七五──七六)「昔者比丘」下,是比丘們修禪的一般情形,卻以「菩薩禪度無極一心如是」作結(jié)(2)。(七七──七九)三事,是釋尊成佛以前的入禪故事。(八0)事,出于『長阿含經(jīng)』的『游行經(jīng)』(3),也是釋尊的現(xiàn)生事。(八一)是『般若經(jīng)』常悲(常啼Sada^prarudita)菩薩事;但說「眾佑自說為菩薩時,名曰常悲」(4),作為釋尊的「本生」,與『般若經(jīng)』不合。(八二)事是釋尊的「本生」。禪度的體例,與其他五度不同,又加入『般若經(jīng)』常啼菩薩的求法故事。『六度集經(jīng)』以外,『出三藏記集』「新集續(xù)撰失譯雜經(jīng)錄」中,有當(dāng)時有本可據(jù)的『本行六波羅蜜經(jīng)』一卷(5);又『六波羅蜜經(jīng)』一卷,『六度六十行經(jīng)』一卷(6),極可能是『六度集經(jīng)』同性質(zhì)的圣典!毫攘薪(jīng)』,應(yīng)該是六十事的譯本。六度,本從「本生」的內(nèi)容分類而來。選擇部分的「本生」談,隨類編集,稱為『六度集』;蜃鳌簯(yīng)六波羅蜜經(jīng)』(7),應(yīng)是相應(yīng)sam!yukta,正是隨類纂集的意思。這雖是部派佛教所傳的,但是菩薩修行的模范,受到佛教界的尊重(古代每用為通俗教化的材料)。大乘菩薩道,依此而開展出來(在流傳中,受到大乘佛教的影響)。
六度,是從釋尊菩薩時代的大行而類集所成的,所以充滿人間的現(xiàn)實意味。禪度而屬于「本 [P561] 生」的,僅有(八二)一事,可見菩薩道是不重禪定的。依『六度集經(jīng)』對六度的解說,可見菩薩道是重于悲行的,如『六度集經(jīng)』(8)說:
「布施度無極者,厥則云何?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賢成度,護濟眾生。………布施眾生,饑者食之,渴者飲之,寒衣、熱涼,疾濟以藥。車馬舟輿,眾寶名珍,妻子、國土,索即惠之」。 「忍辱度無極者,厥則云何?……眾生所以有亡國、破家、危身、滅族,生有斯患,死有三(惡)道之辜,皆由不能懷忍行慈,使其然矣。菩薩覺之,即自誓曰:吾寧就湯火之酷,菹醢之患,終不恚毒加于眾生。……自覺之后,世世行慈」。 「精進度無極者,厥則云何?精存道奧,進之無怠。……若夫濟眾生之路,前有湯火之難,刃毒之害,投躬危命,喜濟眾艱」。
布施,忍辱,精進,充滿了對眾生的悲心悲行。布施度利濟眾生(并不重供養(yǎng)三寶),共二十六事,占全經(jīng)百分之二十九,可見悲濟眾生的重要!大乘經(jīng)說:「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余善生」,說明了悲濟在菩薩道中的地位。最足以表現(xiàn)大乘慈悲精神的,是釋尊。釋尊「本生」的重于悲濟,如『六度集經(jīng)』所說。釋尊立愿在穢土成佛,所以從凈土來聽法的,都贊嘆釋尊的慈悲,在穢土修行的功德。如『持世經(jīng)』說:「我常長夜莊嚴如是愿,如是精進忍辱行:為苦惱眾生 [P562] 無救護者,無依止者,多墮惡道者,我于爾時(在五濁惡世)當(dāng)成佛道,利益無量阿僧祇眾生」 (9)。在穢土修行,在穢土成佛度眾生,如釋尊那樣,正是悲增上菩薩的楷模!
注【70-001】『六度集經(jīng)』卷七(大正三?三九上──中)。
注【70-002】『六度集經(jīng)』卷七(大正三?三九下──四一上)。
注【70-003】『長阿含經(jīng)』卷三『游行經(jīng)』(大正一?一九上──下)。
注【70-004】『六度集經(jīng)』卷七(大正三?四三上)。
注【70-005】『出三藏記集』卷四(大正五五?二九下)。
注【70-006】『出三藏記集』卷四(大正五五?三六中)。
注【70-007】『大寶積經(jīng)』卷七七『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四一中)。
注【70-008】『六度集經(jīng)』卷一(大正三?一上)。又卷五(大正三?二四上──中)。又卷六(大正三?三二上)。
注【70-009】『持世經(jīng)』卷一(大正一四?六四四下)。
第三項 道智大經(jīng)──重智慧
阿彌陀Amita^bha佛在西方凈土中,為大眾宣講『六波羅蜜經(jīng)』、『道智大經(jīng)』,是『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簡稱『大阿彌陀經(jīng)』),『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所說的。這二部經(jīng)的譯者,學(xué)者間雖有異說,但總是與支婁迦讖Lokaraks!a及支謙有關(guān)的。在『大阿彌 [P563] 陀經(jīng)』中,有『道智大經(jīng)』的名字,可見『道智大經(jīng)』的傳出,是比『大阿彌陀經(jīng)』更早的。但在漢譯的藏經(jīng)中,沒有『道智大經(jīng)』,所以『道智大經(jīng)』的部類與性質(zhì),不容易論定。『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以為「道智」的原語,明顯的是「悟的智慧」(1),這大概是不會錯的。這是「先行大乘」,屬于智慧的古典,有探究的必要。經(jīng)的名稱──『道智大經(jīng)』,富有傳統(tǒng)的古典意味。在『中部』中,有『毗陀羅大經(jīng)』、『毗陀羅小經(jīng)』;『空大經(jīng)』、『空小經(jīng)』(漢譯為『大空經(jīng)』、『小空經(jīng)』);『苦蘊大經(jīng)』、『苦蘊小經(jīng)』;『牛角娑羅林大經(jīng)』、『牛角娑羅林小經(jīng)』等。如有兩部經(jīng),是同一地區(qū),或所說的內(nèi)容相近,就分別為「大經(jīng)」與「小經(jīng)」。依古代的習(xí)慣用法,從『道智大經(jīng)』的名稱,可以推見還有『道智小經(jīng)』的存在。
道智的「道」,依古代譯語,或是ma^rga,這是道路(方法)的道。或是bodhi──「菩提」的意譯。譯菩提為道,所以譯菩提心為「道意」,譯得菩提為「得道」等。然古譯的「道」,至少還有另一原語,如支讖所譯『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道行品』的「道」。『道行品』的各種譯本的譯語如下:
圖片
『道行品』────『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
『行品』─────『大明度經(jīng)』
『道行品』────『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jīng)』
[P564]
『初品』─────『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
『妙行品』────『大般若經(jīng)第四分』
『了知行相品』──『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行品』─────『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道行品』,『小品般若經(jīng)』作『初品』,可說沒有將品名譯出。其他的各本,分為二類:一、『行品』。二、『道行品』、『妙行品』、『了知行相品』為一類;在「行」上,還有「道」、「妙」、「了知」一詞。『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與『大般若經(jīng)』第四分,及梵本『八千頌般若』──As!t!asa^hasrika^prajn~a^pa^ramita^相當(dāng)!喊饲ы灠闳簟坏谝黄,作 sarva^karajn~a^ta carya^ parivarta,應(yīng)譯為『一切相智(性)行品』。這可見『了知行相品』的「了知」,是「一切(相)智」的對譯!敢磺兄恰箂arvajn~a^,是部派佛教固有的術(shù)語(2),孳生流演而分為四名:「一切智」,「一切相智」sarva^ka^rajn~ata^,「一切種智」sarvatha^jn~a^na ,「一切智智」sarvajn~a^na,這四名可說是同一內(nèi)容。這是圣者的究竟智;『大毗婆沙論』的正義,是佛智(3)!捍蟀闳艚(jīng)』后分,雖以一切智為聲聞、辟支佛智(4),但在『道行般若經(jīng)』──「小品」中,菩薩修學(xué)般若,是以「薩婆若」(一切智)、「薩婆若智」(一切智智)為理想的!敢磺(相)智」與無上菩提的內(nèi)容相同,所以支讖所譯『道行般若經(jīng)』,就譯『 [P565] 一切(相)智行品』為『道行品』了。支讖,正是說到『道智大經(jīng)』的『大阿彌陀經(jīng)』的譯者(5) 。
進一步說,原始『般若經(jīng)』的名稱,可能是:「一切(相)智」是全經(jīng)的總名;行(或「相」)是對其他而立的品名。因為「一切智」與「行」,是有區(qū)別而可以分離的。如『般若經(jīng)』的釋論──『現(xiàn)觀莊嚴論』,是印度晚期的作品。傳說該論依古本八千頌本,分全論(也就是全經(jīng))為八章),第一章名sarva^ka^rajn~ata^「一切相智性」),包括了『道行品』全部在內(nèi),沒有說「行」。現(xiàn)存二萬五千頌梵本Pan~cavim!s/atisa^ha^srika^prajn~a^pa^ramita^,與『大般若經(jīng)』第二分相當(dāng),分二十四品,初品名Sarva^ka^rajn~ata^dhika^rah! Subhu^ti Parivartah!,雖只包括一小部分,還是先標(biāo)「一切「相)智」。所以「一切(相)智」是全經(jīng)的名稱,「行」是對后而立的品名。如上列『道行般若經(jīng)』系的各本,有的但說『行品』。而「大品」(『大般若經(jīng)』前三分)系的各本,也有『行品』,如唐譯初分(一0)『般若行相品』;二分(九)『行相品』;『放光般若經(jīng)』(九)『行品』;『光贊經(jīng)』(九)『行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0)『相行品』;「行」都指其中的一部分!旱佬邪闳艚(jīng)』從『道行品』得名;『道行品』實為『一切相智行品』的古譯!傅馈故恰敢磺(相)智」,與「行」是有區(qū)別的。支讖譯「一切(相)智」為「道」,那末在他所譯的『大阿彌陀經(jīng)』中,說到『道智大經(jīng)』,推斷為「一切(相) [P566] 智經(jīng)』,是原始『般若經(jīng)』──『道行品』部分,是極有可能了。
『道行品』是『道行般若經(jīng)』的原始部分,古代是先出而流傳的,名為『道行經(jīng)』!撼鋈赜浖惠d:『道行經(jīng)一卷。右一部,凡一卷,漢桓帝時天竺沙門竺朔佛赍胡本至中夏,到靈帝時,于洛陽譯出」(6)。這一卷本的『道行經(jīng)』,就是『道行般若經(jīng)』的『道行品』。道「安公為之注」,現(xiàn)附在『大明度經(jīng)』卷一。!3鼉芳光運博士,對『般若經(jīng)』各種異本,作詳密的對比檢討,論斷為:『道行般若經(jīng)』──「小品般若」先出;『道行經(jīng)』中『道行品』(一部分),是原始的『般若經(jīng)』(7)!撼跗诖蟪朔鸾讨闪⑦^程』,沒有注意在『大阿彌陀經(jīng)』成立以前,已有重智的『道智大經(jīng)』;也不重視近代學(xué)者的研究成果──『道行般若經(jīng)』的先后集出,『道行品』最先出的事實。竟以『小品般若經(jīng)』為初期大乘,不是原始大乘,也就是遲于『大阿彌陀經(jīng)』。該書所說原始大乘與初期大乘的區(qū)別(8),有些是我們所不能同意的。現(xiàn)在且依該書所舉的理由,來檢討『道行品』(古『道行經(jīng)』)是否屬于后起的。
1.原始般若──『道行(品)經(jīng)』,沒有佛塔信仰,沒有批評佛塔信仰,也沒有說「經(jīng)卷供養(yǎng)」。這是般若法門,在深智悟入的原始階段,還沒有開展為攝化大眾的法門。 2.『道行品』說到了「摩訶衍」──大乘maha^ya^na,但這是后起的,增補的(如下一章說),不能因此而論證『道行經(jīng)』為遲于『大阿彌陀經(jīng)』的。 [P567] 3.「空」s//u^nya、「無生法忍」anutpattika-dharma-ks!a^nti,是『小品般若經(jīng)』所說的。但在『道行品』中,說「不可得」、「如虛空」a^ka^s/a,而沒有說「空」。說一切法「無所生」、「無生」,沒有說「無生法忍」。 4.「僧那僧涅」──「弘誓莊嚴」sanna^ha-sannaddha,早見于部派佛教『大事』所說;『道行品』說到「僧那僧涅」,不能證明為遲出。 5.「回向」parin!a^ma,『道行品』沒有說。 6.「法師」dharma-bha^n!aka,『道行品』沒有說,那是重在深修,而還沒有用作普化人間的方便,與沒有說「經(jīng)卷供養(yǎng)」一樣。 7.「聲聞」s/ra^vaka,是『小品般若經(jīng)』所說的,但『道行品』也說「阿羅漢法」,與『大阿彌陀經(jīng)』一致。 8.「六波羅蜜」是部派佛教所成立的。在六波羅蜜中,菩薩特重于般若波羅蜜prajn~a^pa^ramita^ ,說一切有部的大德法救Dharmatra^ta,已經(jīng)這樣說了(9)。一般通俗的教化,泛說六度;利根深智的,闡揚般若。這那里能用六度與般若度,來分別經(jīng)典成立的先后? 9.『道行(品)經(jīng)』,沒有說「發(fā)菩提心」,而說「心不當(dāng)念是菩薩」(10)。其他的譯本,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作「不念是菩薩心」(11);『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jīng)』作「其心不當(dāng)自念我是 [P568] 菩薩(12);『大般若經(jīng)』第五分作「不執(zhí)著是菩薩心」(13);『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作「不應(yīng)生心我如是學(xué)」(14)。這都是「不自念是菩薩」,「不自念是菩薩心」的意思。說「菩薩心」而沒有說「菩提心」,與『大阿彌陀經(jīng)』一致,『大明度經(jīng)』作「不當(dāng)念是我知道意」(15);『大般若經(jīng)』第四分作「菩提心」(16),那是受到了『般若經(jīng)』后來的影響!旱佬衅贰坏脑荆@然是「菩薩心」。
依上來的分辨,可見『般若經(jīng)』的原始部分──『道行(品)經(jīng)』,雖重在智證,與重信的不同,多了「僧那僧涅」、「如虛空喻」,但在術(shù)語上,至少與『大阿彌陀經(jīng)』同樣的早出。何況『道行(品)經(jīng)』還可能就是『道智大經(jīng)』呢?所以,『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泛說『小品般若經(jīng)』為初期大乘,不是原始大乘,論斷是不免輕率了的!初期大乘的西方凈土說,不一定如某些祖師、學(xué)者所說的。阿彌陀佛成就莊嚴的凈土,用為攝化的方便;環(huán)境優(yōu)異,來生者容易成就──不退菩提。然要得解脫,成就佛道,如說但憑信愿,不用深慧,那是非佛法的!豈不見阿彌陀佛在凈土中,宣說『道智大經(jīng)』?小本『阿彌陀經(jīng)』,也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法音宣流嗎?
注【71-001】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二一)。
注【71-002】『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九(大正二八?七九五下──七九六上)!喊⑴_磨大毗娑沙論』卷一五(大 [P569] 正二七?七四上) 。
注【71-003】『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五(大正二七?七四上)。
注【71-00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一(大正八?三七五中)。
注【71-005】一般作此說,然我以為支讖所譯的,是稱為『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的那本『大阿彌陀經(jīng)』。
注【71-006】『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中)。
注【71-007】!3鼉芳光運『原始般若經(jīng)之研究』(五五九──六五六)。
注【71-008】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四七──四九、六0──六四)。
注【71-009】『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0上)。
注【71-010】『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四二五下)。
注【71-011】『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中)。
注【71-012】『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0八下)。
注【71-01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五五六(大正七?八六六上)。
注【71-014】『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八七中)。
注【71-015】『大明度經(jīng)』卷一(大正八?四七八下)。
注【71-016】『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五三八(大正七?七六三下)。 [P570]
第四項 三品經(jīng)──重仰信
佛法根源于釋尊的正覺,所以佛法是以覺悟為核心、根本的。從「佛法」而發(fā)展到「大乘佛法」,代表法性深悟的,最先出現(xiàn)的是『道智大經(jīng)』──「原始般若」。依「佛涅槃后對佛的永恒懷念」為原動力,引發(fā)佛與菩薩圣德的崇敬。釋尊的菩薩大行,依「本生」而集成的,是『六度集經(jīng)』,顯示了菩薩的悲行。對于佛的信敬向往,開展出現(xiàn)在十方有佛、有國土的信仰,這是重信的。這個世界有佛出世,而我們卻沒有生在佛世;十方佛現(xiàn)在,而我們(不能生在凈土)又見不到佛!干灰姺稹梗谙蛲鲂胖,直覺得自己的罪業(yè)深重,所以「十方佛現(xiàn)在」的信仰,與懺悔罪業(yè)說有關(guān)。『大正藏』「經(jīng)集部」一,『千佛因緣經(jīng)』以下,近三十部經(jīng),說「佛名」而都說到滅罪。念佛禮佛而懺除業(yè)障的,首先出現(xiàn)于佛教界的,是『三品經(jīng)』,代表原始重信的法門。
漢安玄所譯的『法鏡經(jīng)』說:「晝?nèi)挂嗳,以誦三品經(jīng)事;一切前世所施行惡,以自首悔,改往修來」(1)。『法鏡經(jīng)』的異譯,竺法護所譯『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jīng)』,也說『三品經(jīng)』(2) !捍髮毞e經(jīng)』(一九)『郁伽長者會』,作「修行三分,誦三分法」(3)。西藏譯的『郁伽長者會』,作『三蘊法門』(4)。此外,竺法護所譯的『離垢施女經(jīng)』,作誦習(xí)「三品諸佛經(jīng)典」;「 [P571] 晝夜奉行三品法」(5)。異譯本,瞿曇般若流支Prajn~a^ruci譯的『得無垢女經(jīng)』,作「三聚法門」(6)。『大寶積經(jīng)』(三三)『無垢施菩薩應(yīng)辯會』,作「三陰經(jīng)」(7)。依藏譯,可見『三品經(jīng)』的原名,是『三蘊法門』tri-skandhaka-dharmaparya^ya,『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推定為「先行大乘」經(jīng)(8)!喝方(jīng)』的內(nèi)容,是「懺悔」、「隨喜」、「勸請」。與『三品經(jīng)』內(nèi)容相當(dāng)?shù),現(xiàn)存有:
圖片
『舍利弗悔過經(jīng)』 一卷 漢安世高譯?
『菩薩藏經(jīng)』 一卷 梁僧伽婆羅譯
『大乘三聚懺悔經(jīng)』 一卷 隋阇那崛多共笈多等譯
『圣大乘滅業(yè)障經(jīng)』 西藏智友等譯
漢譯的三部經(jīng),『大正藏』編入「律部」三!撼跗诖蟪朔鸾讨闪⑦^程』,對此有詳細的論述。大意說:『舍利弗悔過經(jīng)』,是三品法門的初型,分「懺悔」、「隨喜」、「勸請」── 三聚,沒有說「理懺」,論斷為成立于『小品般若經(jīng)』以前。其他三部,分「懺悔」及「三聚」 ──「隨喜功德聚」、「勸請功德聚」,「回向功德聚」;「懺悔」中說罪業(yè)隨心,空不可得的「理懺」:是受到了『小品般若經(jīng)』的影響(9),F(xiàn)存的『舍利弗悔過經(jīng)』,是以懺悔業(yè)障為主的,而不限于「懺悔」。后三部,分作二部分:「具足當(dāng)凈一切諸法諸障礙業(yè),當(dāng)?shù)弥涤鲆磺猩品?[P572] 成就具足」(10);也就是分為滅除業(yè)障──止惡,成就善法──生善。在分類的意義上,當(dāng)然是后出的更為完善。
『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引竺法護所譯的『彌勒菩薩所問本愿經(jīng)』說:「我悔一切過,勸助(隨喜的舊譯)眾道德,歸命禮諸佛,令得無上慧」;及異譯『大寶積經(jīng)』(四二)『彌勒菩薩所問會』,也沒有說到「勸請」,所以推論為:在三品行以前,有「懺悔」、「隨喜」二品行的可能(11)。這一推論,是非常正確的!其實,在二品行以前,還有原始的「懺悔行」階段。
『舍利弗悔過經(jīng)』發(fā)端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意欲求佛道,若前世為惡,當(dāng)何用悔之乎」(12)?求成佛道,但為罪業(yè)所障礙,不容易成就,所以請說懺悔業(yè)障法門。這一說經(jīng)的主要因緣,其他三部經(jīng)是完全相同的。『舍利弗悔過經(jīng)』末后說:「其供養(yǎng)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千歲,不如持悔過經(jīng),晝夜各三過讀一日,其得福勝供養(yǎng)天下阿羅漢、辟支佛,百倍千倍萬倍億倍」(13) 。現(xiàn)存的『舍利弗悔過經(jīng)』,雖已編入「隨喜」、「勸請」,而末了的校量功德,還只說『悔過經(jīng)』,與最初起問相呼應(yīng)。如將「隨喜」、「勸請」部分略去,不是始終一貫的悔過法門嗎?『菩薩藏經(jīng)』說:「此經(jīng)名滅業(yè)障礙,汝當(dāng)受持!亦名菩薩藏,汝當(dāng)受持!亦名斷一切疑,如是受持」(14)!雖說了三個經(jīng)名,但「滅業(yè)障礙」(與「悔過」相同)是主名;其他的「菩薩藏」、「斷一切眾生疑」,是一部分大乘經(jīng)的通稱,如『富樓那經(jīng)』、『華手經(jīng)』等(15)。西藏所譯的,直 [P573] 稱為『大乘滅業(yè)障經(jīng)』,所以,「懺悔業(yè)障」,是這部經(jīng)的原始根本部分。
這部經(jīng)──「懺悔業(yè)障」成立的前提,是十方諸佛現(xiàn)在的信仰;業(yè)障極其深重而可以懺悔的信仰。佛法中,「有罪當(dāng)懺悔,懺悔則安樂」,在僧伽中,只是懺悔現(xiàn)在所違犯的,以免障礙圣道的修行。懺悔是心生悔意,承認錯誤,接受僧伽的處分(一般稱為「作法懺」)。如說:「沙門釋子有滅罪法。……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云翳」(16),這是通于在家眾的滅罪法!感奚埔詼绯梗褪巧茦I(yè)力大了,善業(yè)成熟感果而惡業(yè)不受報了。所以懺悔無始以來的業(yè)障(后來演變?yōu)閼曰跓o始以來的「三障」──煩惱障、業(yè)障、報障)法門,是原始佛法所沒有的。而大乘的懺悔法,卻是懺悔無始以來的一切惡業(yè)。業(yè)──罪業(yè),經(jīng)律師(論師)的論究,業(yè)力是愈來愈重了!現(xiàn)有『犯戒罪報輕重經(jīng)』說:「犯眾學(xué)戒,如四天王天壽五百歲墮泥犁中,于人間數(shù)九百千歲」(17)。一念悔心就可以悔除的「眾學(xué)戒」,竟然罪惡重到這樣!罪業(yè)深重,可以使人反省悔改;但業(yè)力過重,也會使人失望,失去向上修道的勇氣。一般說,業(yè)有「定業(yè)」與「不定業(yè)」。但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師說:「一切業(yè)皆可轉(zhuǎn)故,乃至無間業(yè)亦可令轉(zhuǎn)」(18);大乘懺悔法,五無間等定業(yè),是可以悔除的,與譬喻師的思想相通。
出家眾的懺悔,一向在僧伽中推行。在家弟子應(yīng)怎樣懺悔呢?在家弟子受八關(guān)齋戒的,依『增壹阿含經(jīng)』,是在四部眾中,由教授師教他懺悔。懺悔的詞句,如十惡業(yè),依貪瞋癡造,或由 [P574] 豪族、惡知識而造。不識佛、不識法,造破僧等逆罪(19),與『舍利弗悔過經(jīng)』的前部分相合。在出家眾為首的四部眾中,還是部派佛教傳統(tǒng)。『法鏡經(jīng)』(大正一二?一八下)說:
「居家修道者,……時世無佛,無見經(jīng)者,不與圣眾相遭遇,是以當(dāng)稽首十方諸佛。……… 誦三品經(jīng)事,一切前世所施行惡,以自首悔,改往修來」。
懺悔,是要向佛及(圣)僧前舉行的。但釋尊已涅槃了,塔寺的舍利或像設(shè),只是象征而已。佛入涅槃,是究竟寂滅,是不再顧問什么的!悍ㄧR經(jīng)』所說的「時世無佛」、「不與圣眾(僧)相遭遇」,正說明了懺悔的缺乏佛與圣僧的證明。在一般「四部眾」中舉行,對某些人是不能滿足的(特別是不滿僧制的)。在業(yè)力極重,可以懺悔而需要懺悔的要求下,十方諸佛現(xiàn)在的信仰,使懺悔開展出新的方式!荷崂セ谶^經(jīng)』說:「所以從十方諸佛求哀者何?佛能洞視徹聽,不敢于佛前欺;某等有過惡,不敢覆藏」(20)。現(xiàn)在十方諸佛,雖是沒有看見的,但在信心中,與神教信仰的神,同樣是存在的。比之涅槃了的佛。僅有舍利、形像,要具體得多。于是向塔寺、僧眾(四部眾)求懺悔的,轉(zhuǎn)向十方諸佛禮拜懺悔了。
向十方佛禮拜「懺悔」,是原始部分。加上「隨喜」,就成為二品行了。在佛法中,「隨喜」是通于善惡的,如說:「手自殺生,教人令殺,贊嘆殺生,見人殺生心隨歡喜。……如鐵槍投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反之,「不殺生,教人不殺,口常贊嘆不殺功德,見不殺者 [P575] 心隨歡喜。……如鐵鉾鉆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21)!鸽S喜」,是對別人所作的而起同情心;是從身口的行為而推究到內(nèi)心!荷崂セ谶^經(jīng)』在說明隨喜后,接著說:「某等諸所得福,皆布施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兩足之類,四足之類,多足之類,皆令得佛福德」 (22)。以自己的福德,布施一切眾生,「皆令得佛」。依經(jīng)下文所說:「所得福德,皆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23);「布施」就是「持好心施與」,為回向parin!a^ma的古譯!荷崂セ谶^經(jīng)』,隨喜與回向相連,是以隨喜福德回向一切眾生同成佛道的。隨喜與回向相關(guān)聯(lián),與『小品般若經(jīng)』相同。所以懺悔、隨喜(回向)二品行的成立,約與『小品般若經(jīng)』「佐助品」、「回向品」成立的時代相近。雖然『舍利弗悔過經(jīng)』是通俗的事相的行法,『小品般若經(jīng)』是深智的「無相隨回」,然隨喜與迥向相關(guān)聯(lián),正是那個時代的意見。這一行法,與深智的般若法門相聯(lián)合,也與重信的懺罪法門相聯(lián)合!簭浝掌兴_所問經(jīng)』,雖傳出遲一些,卻保存了二品行的古義。
勸請──請佛住世,請佛轉(zhuǎn)*輪,從梵天王請轉(zhuǎn)*輪,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佛入涅槃的傳說而來。勸請而成為大乘行者的行法,可能是由于:西元前后,北方的政局混亂,佛法也不免受到些破壞。于是末法思想,法滅的思想興起了。佛弟子對此土佛法失去了信心,信仰與護法的熱誠,轉(zhuǎn)而寄望于他方世界的現(xiàn)在諸佛,希望他方的佛法興盛,普利眾生(自己也愿意到他方去)。勸 [P576] 請十方諸佛,佛法長存,與懺悔、隨喜相合而成為三品修行。到這時,「滅業(yè)障法門」,被稱為「三聚法門」了。這三品修行,都是禮拜十方諸佛的,日三時、夜三時──六時修行的。滅除業(yè)障,本來是為了求佛道。但那時,大乘初興,是三乘共學(xué)的,所以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羅漢道者,欲求辟支佛道者,欲求佛道者,欲知去來之事者,常……叉手禮拜十方,自在所向,當(dāng)悔過言……」(24)。懺悔是三乘共學(xué)的,而隨喜、回向,或隨喜、勸請然后說回向,只是為了佛道;叵蚨际窃谀┖蟮,所以形成了懺悔、隨喜、勸請、回向──四法行。在安玄(西元一六八──一八八)所譯的『法鏡經(jīng)』中,已說到『三品經(jīng)』,可見西元二世紀初,『三品經(jīng)』 ──「三聚法門」已經(jīng)成立了。這是大乘法中,最通俗最一般的行法,許多大乘經(jīng)都說到這樣的行法。但說到原始的、先行的大乘,那是禮拜十方諸佛的「懺悔(滅業(yè)障)法門」。這一部分,比『阿彌陀佛經(jīng)』等都要早些,約與『道智大經(jīng)』的時代相近。
注【72-001】『法鏡經(jīng)』(大正一二?一八下)。
注【72-002】『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jīng)』(大正一二?二六下)。
注【72-003】『大寶積經(jīng)』(一九)『郁伽長者會』(大正一一?四七五下)。
注【72-004】『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jīng)』卷二三(二六五)。
注【72-005】『離垢施女經(jīng)』(大正一二?九五下)。 [P577]
注【72-006】『得無垢施女經(jīng)』(大正一二?一0五上)。
注【72-007】『大寶積經(jīng)』(三三)『無垢施菩薩應(yīng)辯會』(大正一一?五六二中)。
注【72-008】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二四──一二七)。但以『私呵昧經(jīng)』所說的『三篋經(jīng)』為『三品經(jīng)』,似乎不確!
注【72-009】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一一八──一三二)。
注【72-010】『大乘三聚懺悔經(jīng)』(大正二四?一0九五中)。
注【72-011】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一三七──一三八)。
注【72-012】『舍利弗悔過經(jīng)』(大正二四?一0九0上)。
注【72-013】『舍利弗悔過經(jīng)』(大正二四?一0九一中)。
注【72-014】『菩薩藏經(jīng)』(大正二四?一0八九下)。
注【72-015】『大寶積經(jīng)』(一七)『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五0上)。『華手經(jīng)』卷一0(大正一六?二0八下)。
注【72-016】『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九九(大正二七?五一一上)。
注【72-017】『犯戒罪報輕重經(jīng)』(大正二四?九一0中)。又『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大正二四?九七二中)。
注【72-018】『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一四(大正二七?五九三中)。
注【72-019】『增壹阿含經(jīng)』卷一六(大正二?六二五中)。
注【72-020】『舍利弗悔過經(jīng)』(大正二四?一0九0中)。 [P578]
注【72-021】『雜阿含經(jīng)』卷三七(大正二?二七五下)!涸鲋Р俊弧甘(南傳二二下?二七0──二七一)。
注【72-022】『舍利弗悔過經(jīng)』(大正二四?一0九0下──一0九一上)。
注【72-023】『舍利弗悔過經(jīng)』(大正二四?一0九一上)。
注【72-024】『舍利弗悔過經(jīng)』(大正二四?一0九0上)。
第五項 佛本起經(jīng)
『佛本起經(jīng)』,是與『六度集經(jīng)』一樣,出于部派佛教,而為「大乘佛法」的前奏,所以也附在這里來說!捍笾嵌日摗徽f:
「廣經(jīng)者,名摩訶衍,所謂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波羅蜜經(jīng),華手經(jīng),法華經(jīng),佛本起因緣經(jīng) ……」。 「本起經(jīng),斷一切眾生疑經(jīng),華手經(jīng),法華經(jīng),……六波羅蜜經(jīng),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 …皆名摩訶衍」(1)。
『智度論』所列舉的大乘經(jīng),『六波羅蜜經(jīng)』以外,提到了『本起經(jīng)』或『佛本起因緣經(jīng)』!副酒稹故前⒉ㄍ幽签ぉて┯鳎弧敢蚓墶故莕ida^na的義譯!副酒稹古c「因緣」,本來是十二分教的二分,但在北方,「本起」(譬喻)與「因緣」,相互關(guān)涉,可以通稱,所以『大智度 [P579] 論』,就稱之為『佛本起因緣經(jīng)』。這里所說的「佛本起因緣」,是佛的「本起因緣」,也就是佛傳,但只是佛傳的一部分。屬于佛傳的,漢譯有很多不同的本子,如:
圖片
『修行本起經(jīng)』 二卷 漢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太子瑞應(yīng)本起經(jīng)』 二卷 吳支謙譯
『異出菩薩本起經(jīng)』 一卷 晉聶道真譯
『中本起經(jīng)』 二卷 漢曇果共康孟詳譯
『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 四卷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佛說普曜經(jīng)』 八卷 晉竺法護譯
『方廣大莊嚴經(jīng)』 一二卷 唐地婆訶羅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前九卷 唐義凈譯
『眾許摩訶帝經(jīng)』 一三卷 趙宋法賢譯
『佛本行集經(jīng)』 六0卷 隋阇那崛多譯
這些佛傳,前四部都稱為「本起」。此外,還有說出世部Lokottarava^din的梵本『大事』Maha^vastu-avada^na,與銅鍱部Ta^mras/a^t!i^ya『小部』的『因緣談』nida^nakatha^ 。據(jù)『佛本行集經(jīng)』末說:「當(dāng)何名此經(jīng)?答曰:摩訶僧祇師名為大事;薩婆多師名此經(jīng) [P580] 為大莊嚴;迦葉維師名為佛往因緣;曇無德師名為釋迦牟尼佛本行;尼沙塞師名為毗尼藏根本」 (2)。尼沙塞Mahi^s/a^saka──化地部的佛傳,是名為『毗尼藏根本』的;「根本」是依處,也有「因緣」的意義。梵本「大事」開端說:「(佛教)中國圣大眾部中,說出世部所誦毗尼大事」。大眾部Maha^sa^m!ghika中說出世部的佛傳,名為『大事』,與『佛本行集經(jīng)』所說相合!号岽笫隆,與化地部的『毗尼藏根本』,都說明了佛傳與「毗尼」vinaya──「律藏」的關(guān)系;佛傳是依「律藏」所說,補充而單獨編集出來的。有關(guān)釋尊成佛、度眾出家的事跡,「律藏」中說到的有二處:一、『銅鍱律』的『大品』「大犍度」,『五分律』的「受戒法」,『四分律』的「受戒犍度」,從如來(或從種族、誕生、出家、修行)成佛說起,到度舍利弗 S/a^riputra等出家止,為成立「十眾受具」制的因緣(3)。二、『銅鍱律』的『小品』「破僧犍度」,『四分律』與『五分律』的「破僧違諫戒」,說到釋尊回迦毗羅Kapilavastu,度釋種提婆達多Devadatta等出家,這是「破僧」的因緣(4)。敘述釋尊的成佛、度眾出家,是為了說明成立僧伽,或破壞僧伽的因緣,所以稱為「因緣」、「本起」的佛傳,都只說到化度舍利弗等,或化度釋種就結(jié)束了。依據(jù)這一點去考察,如一、『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的前九卷,與『眾許摩訶帝經(jīng)』,是同本異譯。這是根本說一切有部Mu^lasarva^stiva^din的佛傳,敘述到化度釋種為止(接著就說破僧)。依『佛本行集經(jīng)』說:薩婆多Sarva^stiva^din [P581] ──說一切有部的佛傳,是名為『大莊嚴』的!悍鹫f普曜經(jīng)』與『方廣大莊嚴經(jīng)』,是同本異譯,雖已大乘化了,但所敘佛傳,直從菩薩在兜率天「四事觀察」說起,到化度釋種為止,與根本說一切有部的佛傳,還是一致的!褐斜酒鸾(jīng)』(約西元二00──二二0年譯)上卷,從定光佛(然燈Di^pam!kara)授記起,回迦毗羅度釋種止;五比丘中有十力迦葉Das/abalaka^s/yapa ,與『十誦律』相同,這是說一切有部初期的佛傳。二、『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西元四五0頃譯),從然燈佛授記起,到度舍利弗、目犍連Maha^maudgalya^yana、大迦葉Maha^ka^s/yapa 止。又『異出菩薩本起經(jīng)』(西元三00頃譯),『太子瑞應(yīng)本起經(jīng)』,也從然燈佛授記說起,到化三迦葉止!何宸致伞徽f:「如瑞應(yīng)本起中說」(5);現(xiàn)存的『太子瑞應(yīng)本起經(jīng)』,可能是化地部的佛傳!悍鸨拘屑(jīng)』說:「迦葉維師名為佛往因緣」與『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也可能是同名異譯。這幾部佛傳,都說到度舍利弗等而止。在律藏中,接著就是成立「十眾受具」,所以這幾部都是成立僧制的因緣。淵源于「律藏」的佛傳,本只是建僧因緣,破僧因緣,但佛傳當(dāng)然也可以作為其他的因緣。如竺大力與康孟詳共譯的『修行本起經(jīng)』,從然燈佛授記起,到化二賈客止,這可說是「轉(zhuǎn)*輪」的因緣。銅鍱部『小部』的『本生』前,有『因緣談』:從然燈佛授記,到菩薩天壽將盡,為「遠因緣」。從兜率降生到成佛,為「次遠因緣」。從七七日受用法樂,到祇園精舍Jetavana$na^thapin!d!adasya$ra^ma的建立,是「近因緣」:這 [P582] 是說『本生』的因緣(6)。如『中本起經(jīng)』,下注「次名四部僧始起」。全部說到三月食馬麥而止;依「律藏」,這是「制戒」的因緣。如『佛本行集經(jīng)』,當(dāng)然是屬于法藏部Dharmaguptaka 的佛傳,但成立比較遲,受到說一切有部的影響,也以化度釋種為止,與『四分律』的古說不合。『大事』也分為三編:初從然燈佛授記,到護明Jyotipa^la菩薩受記;次從生兜率天,到菩提樹下成佛;后從初轉(zhuǎn)*輪,到化度諸比丘止(7),與『佛本行集經(jīng)』相近?傊F(xiàn)存的佛傳,稱為「大事」、「因緣」(本起)、「本行」、「大莊嚴」,都只說到初期化度諸比丘的事跡;這是為了說明建僧、破僧、說法、制戒、說本生的因緣而敘述出來的。
淵源于「律藏」的各部佛傳──『本起經(jīng)』,可說繼承了『長阿含經(jīng)』的意趣,極力宣揚釋尊的崇高偉大,傳有太多的「甚希有法」。如從右!6虎出生;生下來向四方各行七步,宣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都表顯了釋尊超越常人的特性。姑不論這些引起一般信仰的部分,就是修行上,也有了原始佛教──「經(jīng)」、「律」、(「論」)藏所沒有的新內(nèi)容,如『修行本起經(jīng)』(8) 說:
「便逮清凈不起法忍」。 「于九十一劫,修道德,學(xué)佛意,行六度無極。……累劫勤苦,通十地行,在一生補處」 。 [P583] 「廓然大悟,得無上正真道,為最正覺。得佛十八法,有十神力,四無所畏」。
「不起法忍」,是無生法忍。「學(xué)佛意」,是發(fā)菩提心!噶取故瞧兴_修行的法門;「十地」是菩薩修學(xué)的歷程!敢簧a處」,是生在兜率天,再一生就要成佛了。「佛十八法」,是十八佛不共法。這些,都是「三藏」所沒有的新內(nèi)容!禾尤饝(yīng)本起經(jīng)』,『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缺「佛十八法」),都是這樣說的。在『佛本行集經(jīng)』,『佛說普曜經(jīng)』,『方廣大莊嚴經(jīng)』中,說到菩薩在兜率天上,為天子們說「百八法明門」,依『方廣大莊嚴經(jīng)』卷一(大正三?五四四中──五四五上)所說,列舉如下:
圖片
信?凈心?喜?愛樂
身戒?語戒?意戒
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慈?悲?喜?舍
慚?愧?諦?實
法行?三歸?知所作?解所作
自知?知眾生?知法?知時
[P584]
破壞憍慢?無障礙心?不恨?勝解
不凈觀?不瞋?無癡
求法?樂法?多聞?方便
遍知名色?拔除因見?斷貪瞋
妙巧?界性平等?不取?無生忍
[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菩提心?大意樂?增上意樂?方便正行
六波羅蜜?方便善巧?四攝事
成熟眾生?受持正法
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奢摩他?毗缽舍那
無礙解?抉擇?陀羅尼?辯才
順法忍?無生法忍?不退轉(zhuǎn)地?諸地增進?灌頂
上來列舉的,意義都很明白。只有「妙巧」等四句,意思是:「妙巧」是蘊善巧,遍知苦;「界性平等」,是斷一切集;「不取」,是六處不取著,修行正道;「無生忍」是證入寂滅:這四句是約四諦(也是蘊、界、處、滅)說的。「諸地增進」,別譯作「從一地至一地」,就是「 [P585] 十地」。在這百八法門中,「菩提心」以前,是共三乘法;以下是獨菩薩法。百八法門中,說到了「菩提心」、「六波羅蜜」、「方便善巧」、「無生法忍」、「陀羅尼」、「諸地」、「灌頂」;『大事』說到了「十地」。這些大乘重要的內(nèi)容,都出現(xiàn)于佛傳中,無怪乎『大智度論』要以『佛本起經(jīng)』為大乘經(jīng)了!比較的說,說一切有部與銅鍱部的佛傳,雖極力表彰佛的偉大,但還少些大乘的氣息。然說一切有部說四波羅蜜(9),銅鍱部說十波羅蜜圓滿而成佛(10),波羅蜜的項目,部派間雖多少不同,而波羅蜜為成佛的因行,已成為一切部派共同的信仰。
『佛本起因緣』──佛傳,是依于「律藏」,經(jīng)補充而集成的!毫燃慌c『佛本起』,成為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的中介。這是部派佛教所集出,卻含有新的內(nèi)容。在『佛本起』中,釋尊過去世,為然燈佛所授記,當(dāng)來成釋迦牟尼佛S/a^kyamuni。這是各部「律藏」所沒有的,『四分律』卻例外(11)。說一切有部,也有然燈佛授記的傳說(是一切部派所公認的),卻沒有編入「三藏」,如『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三(大正二七?九一六中)說:
「然燈佛本事,當(dāng)云何通?……答:此不必須通,所以者何?此非素怛纜、毗奈耶、阿毗達磨所說,但是傳說;諸傳所說,或然不然」。
然燈佛授記,是傳說(屬于「雜藏」),是不必盡然的。與說一切有部有關(guān)的佛傳,如『眾許摩訶帝經(jīng)』、『佛說普曜經(jīng)』等,也就沒有編入然燈佛授記的事。然在大眾部,分別說系 [P586] Vibhajyava^din中,然燈佛授記,對于釋尊的歷劫修行,是一關(guān)鍵性大事。因為確認然燈佛授記時,菩薩「得無生法忍」,然后「菩薩為欲饒益有情,愿生惡趣、隨意能往」(12);大菩薩的神通示現(xiàn),普度眾生,都有了理論的根據(jù)。菩薩的種種本生,分別前后,才有發(fā)心、修行,不退轉(zhuǎn)(得無生忍)、菩薩最后身的行位安立;有「從一地至一地」的「十地」說的成立(13)。如「陀羅尼」,『大智度論』說:「聲聞法中何以無是陀羅尼名,但大乘(法)中有」(14)?可見聲聞三藏,是沒有陀羅尼的,可說陀羅尼是獨菩薩法。然『智度論』又說:「阿毗曇法,陀羅尼義如是」(15)。可見部派佛教中,也有說陀羅尼的,并且以阿毗曇的法門分別,分別陀羅尼。屬于法藏部的『佛本行集經(jīng)』,的確已說到陀羅尼了。佛傳,可能經(jīng)過再補充,但這是部派佛教,主要是大眾部與分別說部的新內(nèi)容,引發(fā)了「大乘佛法」的開展。
注【73-001】『大智度論』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八上)。又卷四六(大正二五?三九四中)。
注【73-002】『佛本行集經(jīng)』卷六0(大正三?九三二上)。
注【73-003】『銅鍱律』『大品』(南傳三?一──七九)!簭浬橙亢王N宸致伞痪硪晃?一六(大正二二?一0一上──一一0下)!核姆致伞痪砣哗ぉと(大正二二?七七九上──七九九中)。
注【73-004】『銅鍱律』『小品』(南傳四?二七八──二八三)!核姆致伞痪硭(大正二二?五九0中──五九一下)。 『彌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三(大正二二?一六下──一七中)。 [P587]
注【73-005】『彌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一五(大正二二?一0二下)。
注【73-006】『小部』『本生』(南傳二八?一──二0四)。
注【73-007】『望月佛教大辭典』所述(四七五一中──四七五二中)。
注【73-008】『修行本起經(jīng)』卷上(大正三?四六二中、四六三上)。又卷下(大正三?四七一下──四七二上)。
注【73-009】y『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七八(大正二七?八九二上)。
注【73-010】『小部』『本生』(南傳二八?九五──一00) 。
注【73-011】『四分律』卷三一(大正二二?七八二上──七八五下)。
注【73-012】『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五下) 。
注【73-013】『普曜經(jīng)』卷一(大正三?四八七下),譯作「從住至住法門,至阿惟顏」(灌頂),所說與「十住」說相合。
注【73-014】『大智度論』卷二八(大正二五?二六九中)。
注【73-015】『大智度論』卷五(大正二五?九五下)。
第六項 菩薩藏經(jīng)與佛諸品
如上文所說的,『六波羅蜜經(jīng)』,『道智大經(jīng)』,『三品經(jīng)』以外,還有『菩薩藏經(jīng)』,也見于『離垢施女經(jīng)』、『遺曰摩尼寶經(jīng)』、『月燈三昧經(jīng)』等(1)!浩兴_藏』,的確是先行的大 [P588] 乘,法藏部Dharmaguptaka已立「菩薩本因即名菩薩藏」(2);大眾部Maha^sa^m!ghika也立「菩薩藏」,如『分別功德論』所說(3)。依法藏部,「菩薩藏」是菩薩的本因──「本生」之類;依『分別功德論』,「菩薩藏」中是有「方等大乘」的。部派佛教的「菩薩藏」,是有關(guān)菩薩事的總集。在大乘經(jīng)中,「菩薩藏」是一分大乘經(jīng)的通稱;然依『遺曰摩尼寶經(jīng)』等,「菩薩藏」也是一部經(jīng)的別名,但部類無法確定。在漢譯的大乘經(jīng)中,稱為『菩薩藏經(jīng)』的,有:
圖片
『菩薩藏經(jīng)』 一卷 梁僧伽婆羅譯
『菩薩藏經(jīng)』 三卷 秦鳩摩羅什譯
『大菩薩藏經(jīng)』 二0卷 唐玄奘譯
『大乘菩薩藏正法經(jīng)』 四0卷 趙宋法護等譯
這四部經(jīng)中,僧伽婆羅Sam!ghavarman所譯的『菩薩藏經(jīng)』,是『大乘三聚懺悔經(jīng)』的異譯。依『離垢施女經(jīng)』,「菩薩藏」與「三品法」并列。而僧伽婆羅譯本,以『三品法門』為『菩薩藏經(jīng)』,是通稱的「菩薩藏」,而不是一部的專稱,與別有『菩薩藏經(jīng)』不合。鳩摩羅什 Kuma^raji^va所譯的『菩薩藏經(jīng)』,就是編入『大寶積經(jīng)』(一七)的『富樓那會』。經(jīng)說持戒、頭陀、忍辱、精進、智慧;智慧中說一切法空,明多聞求法
- 心量、福德與幸福
- 佛法觀察現(xiàn)象探求三層因緣
- 印順長老:學(xué)佛一定要吃素嗎?
- 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
- 佛說人有三特勝,就連天人也不及
- 我終于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dǎo)師
- 印順導(dǎo)師:學(xué)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卻值得提倡
- 談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煥時代”
- 常不輕菩薩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佛
- 趙樸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觀
- 佛性、人性和德性
- 守望星空與道德 個人與社會才有希望
- 文殊菩薩及其學(xué)風(fēng)
- “人間佛教”轉(zhuǎn)型與禪宗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 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順法師拜山開示
- 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諧世界——泛論禪宗智慧與構(gòu)建和諧世界
- 構(gòu)建“人文佛教”平臺——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踐行現(xiàn)
-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guī)及唱念規(guī)范》緣起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四章 律制與教內(nèi)對立之傾向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五章 法之施設(shè)與發(fā)展趨勢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六章 部派分化與大乘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七章 邊地佛教之發(fā)展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八章 宗教意識之新適應(yīng)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九章 大乘經(jīng)之序曲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章 般若波羅蜜法門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一章 凈土與念佛法門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二章 文殊師利法門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三章 華嚴法門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四章 其他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