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簡稱《四十二章經》,佛教著作,據說是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一般認為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內容是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了四十二段話所編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詳情]
四十二章經講錄
四十二章經講錄
太虛大師講述
十五年六月在北平社稷壇
周少如、黃適園、王尚菩、駱馨吾合記,羅庸編
懸論
甲一 總起分
甲二 正說分
甲三 統(tǒng)結分
懸論
一、明勝義
四十二章經者,是中土翻譯佛典之笫一部。論其勝義,蓋有四端:一、辭最簡馴,二、義最精富,三、臚者古真,四、傳最平易。
甲、辭最簡馴 此經于諸經中文辭最為約易。以佛教初入中土,譯者希以簡括之文字攝多量之義蘊,故每章字句力求簡寡;擬于儒家之論語,道家之老子。文章氣息因之雅馴,異于后世直譯諸經。
乙、義最精富 此復分二:一者事,二者理。事者,此經首章即記世尊成道說法前后事跡,故可作釋迦本行記讀。理者,四十二章包括大小乘一切教義無所不攝,即此可知法要,無待外求,恐復無征,試尋章旨。四十二章中,前三章為三乘共教行果,以了脫生死為本。所謂三乘者:一、聲聞乘,二、緣覺乘,三、菩薩乘。此三乘中有共通者,皆以出家為因,了脫生死為果,是三乘共教行果義。第四章至第八章明世出世間善惡因果義,是五乘善惡通義。依上二義,世出世間一切法,皆已攝入無遺。第九章起至三十八章明大乘不共勝行,六度萬行咸所包括。以是義故,此經雖略間小乘教義,仍以明大乘義者為多,而為一切佛法之總持也。次三章總明教、理、行,明是教當信,是理當解,是行當修。末一章總結,明以佛智慧遍觀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依上所說,凡三藏十二部義及后世古德方便宣說諸義,皆不離此經,義之精富可知。
丙、臚者古真 最古者,此經是佛教東來第一法寶,后世經論譯名多自此出,如四諦*輪、無為法等,其名詞義蘊之精,后世譯家不能逾越。
最真者,復分二科說之:一、明由來,二、辨疑惑。
明由來者,此經署后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后漢者,對西漢之為刖漢而言,即東漢也。迦葉是姓,摩騰是名;竺是姓,法蘭是名;是天竺之二法師。漢明帝永平三年,帝夢金人長丈六尺飛來殿庭。咨于傅毅,始遣蔡嗮 等至印度訪求佛典;遇迦葉及竺法蘭,用白馬馱經,以永平十年至洛陽,建白馬寺,翻譯經典;當時所譯第一部經,即此四十二章經也。中印交通雖已久,而佛教入于中國,以帝王躬親倡率,則自此經始,淵源甚明。
辨疑惑者,此經既為最古譯本,與后世經論形式上遂多差異,故后人每致疑于此經之非真。其所持論據,約有三事:一者,六朝經論目錄,于此經有載有不載,其翻譯歷史及授受源流不詳,一般人遂以來源不明疑之,此一派也。二者,此經文為意譯,與后世直譯不同,蓋本為模仿經書而作,后人或疑其文體不類,遂疑其非真,此又一派也。三者,握沮經文皆有序分,先明說經時地,后出請問之人;而此經于發(fā)起因緣及請問人皆所闕略,故或以形式有殊而疑其偽,此又一派也。
其實此三點皆不足疑。第一派系考古家,泥于名相之言。佛教初入中國,尚未昌盛,本無精密之佛教史,然六朝經論目錄雖或未載,而唐代目錄即已著錄;或一時失錄,或傳鈔漏略,均未可知!故不能以經錄或未收入,即疑其偽。第二派亦系執(zhí)后世見解以衡古經。佛經本有意譯、直譯兩種,初譯時、意譯若其不暢,直譯苦其不達,至唐始漸免此病。此經為初次譯本,純?yōu)橐庾g,故與后世直譯不同。復次、后世譯經大半奉詔設場,有主譯之人,有同譯之人,名辭文體皆有定程;而當譯此經時,人數簡少,譯者不必盡通梵文,由摩騰等口授經義,譯者筆之;故祗傳經義,而文法仍是東漢儒家文法。故執(zhí)文字以疑此經者,非唯不只難此經,反可由其文體,證明其出于東漢人手也。第三派亦不足為據。蓋當時佛教初來,欲一般人通達佛法大意,故不整譯一部經論,而唯就各部經論摘譯要義,故為分段科條而非整部。
或又疑:既是輯錄,即不應混題經名;其實此經雖非佛一次所說,而輯錄之言皆唯經語,唯是佛說,非摩騰義,故仍不害其為經。第形式不同,為傳譯之權宜方便而已。
丁、傳最平易 依上三勝,傳誦自易。且諸經皆有序分,明時、明地,出乞請人,講者聽者皆費日力。此經開端即出經義,最為直捷了當,異乎余經。
依上四義,文簡、義富、書古、傳潔,故不但研大法者味其精蘊,即讀古書者亦可資其諷詠;文字又少,即作學校課本亦佳。
二、釋經題
‘四十二章\’者,一經之別目;以此經分段為義,有四十二段故。‘經\’者,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凡佛所說真理皆可曰經。經又訓為常,以所說為常法故。此經以四十二段經文,攝佛說一切因果大義,故名四十二章經。
釋經
甲一、總起分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于鹿野苑中轉四諦*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佛經例分三大部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總起分即序分,茲先解名句,次疏意義。世尊者對佛之尊稱。世者、有有情世間、器世間二義;諸有靈性知覺之類為有情世間,其為此諸類所依止者為器世間;以佛為諸世間之所尊,故名世尊。世尊、為梵語薄伽梵六義中之尊貴義。又世尊為稱諸佛之公名,一切諸佛均可稱為世尊,并非一佛專稱;但在經文此處,則專指本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也。釋迦牟尼之應化身,在本世界以凈飯王為父,以摩耶夫人為母,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者。所謂成道,即成無上正遍覺之義。佛陀是覺者義,別乎邪謬覺名正覺;別乎不遍名正遍覺;又為一切諸有覺者之所不能及,故名無上正遍覺;圓成此覺,即成道義。
以下,釋成佛后佛之心境。離欲者,無所貪欲,謂并微細之欲求而無之。在菩薩功行未滿之時,仍不免有所希求有所愿欲,有所希欲則心有傾向而有所動搖,至成佛后心量圓滿更無可欲,于是其精神界寂靜安隱至于極度,是即涅槃圓寂之義。此大圓寂為最究竟,故曰最勝。禪,梵語曰禪那,靜慮之義,亦即靜定思惟之義;大學所謂定后能靜、能安、能慮之靜慮也。靜慮亦同佛典所稱定慧,靜即定,慮即慧。定慧相應故其心光明寂靜,發(fā)大能力,神通辯才無不具足,遍能降伏諸魔道也。魔者,殺害之義;謂殺害修道者,凡邪僻匪人以種種方法損害正人之道德者,皆魔類也。在佛典中則謂破壞修定慧者為魔,如七情六欲及諸惡友擾濁其心者皆謂之魔。又有天魔、鬼神魔等。成佛之時其心寂照,凡一切妨道害德之魔事舉不能復現于其心境中,故曰降諸魔道。以上,表顯佛內心精神界之真相也。
以下講佛表現人世說法度人之事。佛最初在鹿野苑──在昔印度波羅奈國中,說苦集滅道之四諦法,即名初轉*輪。諦者,真理實義之謂。一、苦諦,謂凡有漏業(yè)報皆苦;二、集諦,言一切苦由煩惱業(yè)所集,自作自受,非天神等之所予也;三、滅諦,言一切苦皆可滅去而解脫之;四、道諦,謂滅苦斷集之修道方法,即滅苦之道也。輪喻可轉之義,謂佛之說法能以佛心中所悟四諦勝義,轉輸于眾生之心識中,并能使已聞佛法者更轉輸于未聞者之心識中,如車輪之轉而不息,故曰轉*輪也。外道修行法中,往往以運氣為轉*輪者,非是。法華經謂: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更進而為如何知苦,如何斷集,如何修滅,如何證道;及已知苦,已斷集,已修滅,已證道之三重;亦名為三轉四諦*輪。憍陳如,為五人之一姓也;義言火器;舊為婆羅門,奉火為姓。佛出家之始,此五人為凈飯王所派遣,令其尋佛回家,后乃隨佛出家修行,故此時先得聞法而受度脫成阿羅漢,了脫生死遂證涅槃之道果。證者,由實地修行至親領其境之謂,有證明、證成二義:如于四諦法現量了知,是即證明之義;因復修習而得四果,是即證成之義。佛成道后,惟以說法度人為事,故諸徒眾有疑未決,求佛開示是處非處,是處則進,非處則止。教者教誨,敕者訓敕。聞法者心開覺悟,各皆身心恭敬領受也。此段將釋迦牟尼佛自覺覺他之心量事業(yè),悉皆表顯,讀者當由是生信求解而起行也。
今更以四重明意義:諸經記佛初成道,或三七日、或一七日、或七七日之時期中,佛住甚深禪定為受用無上正遍覺法樂之時期,是即本段離欲住大禪定等義。在此妙定之中,十方諸佛菩薩同受法樂,集大法會說諸甚深經典,名曰不動寂場而遍諸處,凡夫不能見之,以為佛只入于甚深禪定而已,其實華嚴大毗盧經等諸大法會,皆即在此禪定中矣。在鹿野苑說四諦法為四阿含等。說法時為諸比丘咨決所疑,一一開悟,即為諸部方等大乘及般若法華涅槃等之說法。此為一化始終釋也。又:作是思惟五句,為自利果滿。于鹿野苑中轉四諦*輪,為利他果滿。此為二利果滿釋也。又、離欲寂靜為斷德,住大禪定為智德,說法度人為恩德,此為三德成就釋也。又、離欲寂靜為法性身,住大禪定為自受用身,轉法度眾為他受用身及應化身,此為四身圓具釋也。
用以上四重以觀察于佛,則佛之全體大用明。近有日本人作一論曰‘佛身論\’,都十萬言,皆不能出四十二章經第一段意義之范圍也。
甲二、正說分
乙一、三乘共教行果
丙一、證出世果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凈,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第一章)
先明三乘共教行果:聲聞、緣覺、菩薩,為三乘。共者,通教義。菩薩乘中包前二乘,而前二乘不能包菩薩乘義。共教中有所修之行,所證之果,故曰三乘共教行果。向來依天臺宗講法,此三乘共教,是藏通別圓中之通教義。三乘同證生空無為,鈍根依證偏真涅槃,利根亦可進悟中道。
沙門是梵語,此土謂出家修行者。印度并不專指佛教徒,凡出家修行者皆曰沙門;此中沙門則專指依佛法出家修行者。此有二義:一、積極勤修戒定慧,二、消極息滅貪嗔癡,故沙門亦譯曰勤息。息滅貪嗔癡即斷煩惱,煩惱既斷則了生死,然此非勤修戒定慧不為功,故先必辭親出家。辭親有二義:一、奉父母之命,或得其許可;二、辭離親族以斷纏累。又家者,該家族財產而言;出家者,辭別家族舍離財產也。然深言之,出家須出三界之家,遠離六道,永脫生死;眾生無始流轉諸趣,認三界以為家,常受有漏業(yè)報,故法華喻三界為火宅、為牢獄。深義出家,須出三界始為究竟。是故欲得沙門果須習出家行,故須識心達本解無為法。雖辭親出家而不能識心達本,不得為沙門。所謂識心者,識自心源;達本者,達佛深理。識心達本亦即明心見性之謂。蓋心為萬法之王,生死輪回惟由心造,故心能變化一切,造作一切,領受一切;如心不覺,則心不能作主隨業(yè)流轉,故必識心達本乃能轉一切業(yè)而自作主。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因緣生,而因皆由心之活動造作而成;蓋心能藏萬法,而萬法互為增上即是緣。所謂明心者,即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故修佛法者須識自心。達本者,謂了達本來面目,即一切法本來如此之真實相,所謂諸法實相。諸法皆因緣生而無實體,如一團體,其活動并無一自體,故其體性是空;諸法性空,空性即諸法本來如此之真實相,能通達此,是曰達本。能識心者,即達因緣生俗諦義;達本者,即達無性空真諦義。不但菩薩須悟此義,即二乘亦須知此義。無為法有二義;一、即一切因緣生法以無自性故其性本空;此空性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一切法性無所生滅、無所作為,此本性涅槃之無為法義。二、識性空故,一切煩惱生死皆可解脫。須依識心達本所生之慧,息滅煩惱,以煩惱滅故業(yè)滅,業(yè)滅故即了生死得常住涅槃,即無為法。此果上所證無為法之義,能達此者是曰沙門;由修行而得勝果者,曰沙門果。故阿羅漢等四果,亦曰四沙門果。
二百五十戒,謂增上戒學,即比丘戒。比丘、梵語,此云乞士,乞世人資生故。此二百五十戒為出家人法律,在家人則持五戒、十戒等簡單之戒。進止清凈,即由戒生定,戒有止惡作善之兩方面,惡止善行,以無過故心則安樂,心安樂故則得靜定。四真道行,即四諦行。一、觀有漏皆苦,二、觀煩惱業(yè)集,三、觀擇滅諸苦,四、觀滅苦修道,能修此四諦觀即可生慧。又、四真道行亦即四念處:一、觀有漏皆苦,二、觀諸有為法皆無常,三、觀諸法無我,四、觀三界依正皆不凈,此皆慧行。由此三無漏學,現證無為法性,可斷分別所起煩惱;由此增進盡斷煩惱,則可得成阿羅漢果。
阿羅漢、梵語,此土曰應。依法華論釋,應有十九種義,簡為三種:一、應已永斷煩惱結故,二、應不復受后有生故,三、應受人天妙供養(yǎng)故。以羅漢已超出三界,及能教授三界人天使發(fā)出世修行之心,為人天師及人天福田故。阿羅漢有六神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境通,六、漏盡通。此中飛行變化,即神境通。變者轉變,由此轉彼;化者化無為有。上五神通非羅漢亦可有,然不如羅漢神通之大,如鬼神亦有天眼、天耳等通,而漏盡通惟羅漢有之。漏即煩惱別名,喻物不完滿而破敗;煩惱如貪嗔癡及邪見等,是即眾生心中之破敗。蓋有漏心所造之業(yè),其結果終不能完滿,諸業(yè)果皆由心生,心未無漏,行果豈能完滿?人天業(yè)果仍是有漏,小之造業(yè)受報,煩惱之火乘時竊發(fā)。語云:厝火積薪之下,火未及燃自謂之安;人天福報亦復如是。至阿羅漢始得漏盡,不受三界業(yè)報。又阿羅漢始能存歿自如,如愿住世者即以定通持其色身,愿滅度者即以三昧火自焚其驅體是也。佛世時羅漢多如此,如迦葉尊者自愿入定以俟彌勒之出世,以故壽命曠劫,住動天地。羅漢果之前尚有下述三種果位,皆非究竟也。
阿那含,梵語,此云不還,即第三果。長生‘十九天\’上。依佛法言,三界天共二十八層;欲界六天,由此上至第十九無想天之上,是為五不還天,以生五不還天再不退還為人故,斯陀含,此云一來,死后生天上,復一生再來為人,然后成阿羅漢。須陀洹,此云預流,即預于圣人之流,此與儒家道家所云圣人不同,此言超出人天之圣人,可證阿羅漢故曰預流。七死七生者,七次于人間天上生死往還,其與凡夫不同者,以彼永在人天中修行,永不墮入三惡趣也。
以上謂之四沙門果,沙門能識心達本,即為須洹陀果,自然七死七生證阿羅漢。證然勇猛精進者,不必七死七生,亦得于一生中修行而證阿羅漢果也。愛欲者,謂于三界中依正果報起有愛著,愛著故生欲,有愛欲故,即當于所愛欲之道中受生死。故生三界六道中者,皆由自心也。余喻可知。
丙二、修出家行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yè),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第二章)
第二章、第三章,明出家行。第一章已言辭親出家,此又言出家者,前章正言出家果,此獨明出家行也。此中出家沙門具如前釋。欲為五十一種心所有法之一,即五別境中第一欲心所。心所即今恒言心之作用,佛法分心之作用為五十一種,曰五十一心所。欲者希望,希望本通善不善無記,如發(fā)菩提心欲了生死及欲止惡行善之欲,此善欲也;由憤恨慳貪等心而生之欲望,則為惡欲;如隨業(yè)受報任運發(fā)生者即無記欲。此中斷欲,指惡欲及無記欲言。欲共有五種,因欲界眾生有五塵故有五欲,如:眼欲見色,耳欲聞音,鼻欲聞香,舌欲嘗味,身欲善觸。此種愛欲,平時是無記,然加以邪見憎愛等即成不善欲。人中之欲有五:一、財產,二、色欲,三、榮名,四、飲食,五、睡眠,簡稱財色名食睡。二種五欲是欲界眾生所有不善無記欲,此欲不除禪定不得,終纏欲界。佛說三界中之欲界,即由此欲得名;超出欲界即色界無色界,皆由禪定而成。欲界諸眾生欲超出欲界,非斷欲不可,故曰斷欲。去愛者,愛即愛著,包三界業(yè)果。色界以上五塵之欲雖斷,然于禪定境界仍有愛著,此禪定心即成貪癡相應不脫煩惱,如得初禪而生愛著即生初禪天,等而上之,直至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非非想諸天,亦復如是。故愛是通三界之煩惱,故曰去愛。此中欲與愛二字,欲限欲界,愛通三界。欲是別境欲心所中之一分,愛是根本煩惱中之貪。
上來所講二果沙門尚不能斷欲,至三果始斷欲,故曰離欲地也。大乘不共教以慈悲為本,三乘共教以斷欲去愛為本。然大乘慈悲須由斷欲去愛而得成,蓋不斷欲去愛則耳慈悲仍是由我愛推廣而生,不能空我故不成無我平等慈悲,故出家沙門須由斷欲去愛入手。
識自心源達佛深理者,心源者即十二因緣起。十二因緣起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死。蓋生死流轉循環(huán)無端,人生一切業(yè)報皆緣自心無明而起;此言業(yè)報,猶握沮言自然。由循業(yè)流轉于人趣,生所自來,瞢然不知!然無明之心行起滅無常,剎那生滅,流行變動即有識別,熏成識種;識之種子即將來受業(yè)報之因,兼含五蘊六入觸受諸種;于現識中遇順生愛,遇逆生嗔,發(fā)為三業(yè),由此于前識種加以滋潤,即養(yǎng)成受后身業(yè)報種子,報盡命終隨業(yè)受生,循環(huán)不息無有窮盡。以此觀察心源,則知生死皆由業(yè)招,而此業(yè)依識種,識種由無明流行所引生,上溯本源皆由無明,故當下即應覺悟此無明之心自求解脫生死,故曰識自心源,亦曰明心。然如何可以識自心源乎?必須有大智觀照而后可,故應達佛深理。須知此無明等生死非由神造,非生虛空,非自然有,則諸俗見宗教之說皆破,然后可明諸法是因緣生。以緣生故,諸緣互應,而一心即一切法,一切法不離一心,是故當下一念心性即無障礙法界。凡夫執(zhí)有我法,皆由自迷心性,其實如幻如夢并無實體,故應達佛深理。佛理既明,常常觀照始可漸去無明,故由緣生如幻得明自性本空。然自性本空,非除去緣生幻法始可證明,以緣生如幻故知自性本空,亦由自性本空故知緣生如幻。達此俗真不二之中道理,故曰達佛深理,亦曰見性。
悟無為法者,諸法自性本空,非證明后始是如此,未悟時亦本來如此,由無為法非新有所得,只須親證,故曰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者,無為法須由無分別智親證,稍有分別此法即成定性之法,不契無性真空法性。蓋一切分別之法皆由對待而成,有對待即非普遍之常法;常人思想言說皆由對待而得安立,如言空言無,亦對不空不無而得安立。故須空諸分別始與無為法性相應,故曰內無所得外無所求。以內外皆泯,則所得所求皆不成立故。心不系道亦不結業(yè)者,在未證無為法性前,心中系念于道,既曰系道,可證未明無為法性。如已證道,心外尚有何道可系。成唯識論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故親證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yè)者,結為煩惱結,見道須陀洹果對治煩惱雖未除盡,而由煩惱所起招生死業(yè)即已不起,至四果阿羅漢始斷盡于煩惱諸業(yè),故曰亦不結業(yè)。──上四句,皆指悟無為法之圣心;凡夫未得如此,雖有禪定神通皆天人鬼神之禪定神通,故佛法最重圣心。
無念無作非修非證者,言親證之無為法性。無念者,無遷流之念,以真空法性恒常如是故。無作者,非由造作成,以真空法性本來如是故。非由佛菩薩修行而得,故曰非修。非由修行得證之果,故曰非證。不歷諸位者,自佛位到凡夫位,皆以真空法性為真實性,是曰道體。故佛法所謂道體者,須證悟此無為法性非修非證始能通達。
佛言:剃除須發(fā)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第三章)
此中剃除須發(fā)者,言沙門相。受道法以下,言沙門行。去世資財者,以資財為五欲之首故。日中一食,即去食欲;出家,即去色欲;乞求取足,即去名欲;樹下一宿,即去睡欲。依佛法三乘共教義,此身本無存在價值,然因借此身以為證道之資,故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取足資生而已。因愛欲能使人愚蔽,故去愛與欲也。佛法中所明義,皆可實踐,皆須親證,能專心精進此行者,謂之比丘行,亦曰頭陀行。
上二章明由出家行而證四果,是三乘共教了脫生死之法故。蓋人天乘不能超出生死,必聲聞、辟支佛、菩薩始能達此境界。
乙二、五乘善惡通義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圣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第四章)
眾生有三義:一、眾法生義,二、眾類生義,三、受眾多生死義。十事善惡者。身三、口四、意三。此中先明十惡:身三業(yè)者,一殺者,殺生;二盜者,爭奪竊取;三淫者,男女非禮之行?谒臉I(yè)者,亦曰語業(yè),以口代表語具故曰口業(yè)。一兩舌者,搬弄是非;二惡口者,罵詈;三妄言者,不實之語;四綺語者,巧飾之語。意三業(yè)者:一嫉者嫉妒,凡事由貪嫉心出皆無好果;二恚者嗔恚,恚之于心猶如毒火,可以傷人;三癡者謂不明事理,佛法使人不癡者,即明理之謂。意之業(yè)即煩惱,凡由煩惱出之行為皆顛倒行,故佛悲愍之,使止十惡行十善。然十善有深淺二義,淺之凡欲全成人格,皆須修此十善,深之至第二地菩薩尚有微細不善,至佛始真能行十善也。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第五章)
此章使人懺悔改過。蓋有過不改,則過以益過,墮入三涂,故須改過。隨文可知。佛法是自由自在者,故曰由心生者還由心滅;是依自心,而非如余宗教之必依他,故最為方便也。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第六章)
平時人不愿為善,常推諉惡人過多,以為為善易于受欺,故不欲為善;佛以此曉之,隨文可知。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第七章)
此章由第六章出。守道者守十善之道,下文隨文可知。終無免離,慎勿為惡,是此章本意。是故佛非如鬼神之作威福,不過發(fā)明因果使人不造惡因而已。故為善不須求佛佑,為惡亦不能求佛救。儒書亦言:‘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此之謂也。
佛言:惡人害賢者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第八章)
此章亦由上章出,隨文可知。由上所言,淺之可為人中圣賢,深之可證佛果。
乙三、大乘不共勝行
丙一、立信愿
佛言:博文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第九章)
以下明大乘不共勝行。大乘不共勝行者,不同于聲聞、緣覺,故大乘非人、天、二乘所可及。然大乘勝行,雖為人、天、二乘所不能有,而大乘中則有人、天、二乘之法;如造塔然,造第一層不必有二三層,造至二層必有初層,造至三層更必有初二層也。
前來所講由身口意有十善惡所成業(yè)因,必得善惡業(yè)報,如是則通天道。常人以佛為出世法,不知佛亦世間法之正確標準也。此十善法為世間法,亦為出世法之基礎。欲行出世間法必先持戒,持戒則修十善行,由修十善而得定則為正定,由得正定而生慧則為正慧,否則或將流為邪定狂慧,故聲聞辟支均由持戒而得清凈禪智。大乘聞佛法發(fā)大菩提心,亦必先修十善而去十惡,修十善則亦去貪嗔癡矣。三乘共教在了生死超出人天,曰出世法。大乘則為世出世法,非世非出世法;不同五趣生死,以不為煩惱業(yè)所纏縛故;不同二乘涅槃,以發(fā)大悲心住生死故。大悲心者,從同體而發(fā),以人與我本來平等,一切眾生皆可究竟安樂。然不有徹底之大覺,不能了法界之真實,則身心日在迷夢中,何能普度眾生?故必先有成無上正覺之志,曰菩提心。由大悲菩提心,則愿拯救眾生,此大乘心境不同二乘之基礎,由此基礎則成菩薩。菩即菩提,薩即薩綞,菩提薩綞即覺有情之意。此行似屬不易,實則能將平常人愛身愛家之心推之一鄉(xiāng)一國,即菩提心;但此心仍是自我之貪癡所起,有所愛執(zhí)心則不平,不平則不能安然,如能將此心開放至無際,盡虛空眾生界皆等于一家一鄉(xiāng),即是大悲菩提心矣。故菩提心非自外求,但將吾人本有之心擴充之而已。常人以心有所障不能盡心之量,故不能發(fā)菩提心耳。
復次、緣生性空之一切法,唯心所現。人僅見人境,天兼見天人,鬼僅見鬼境,雖同在一處而心境各各不同,以人類等五趣眾生業(yè)報不同故。即菩薩凈佛國土,亦不過依眾生業(yè)報不同之心境,轉成佛土清凈之心境;故佛之教化眾生,使悟迷而去貪嗔癡,如是、則心清凈而世界亦即清凈。故大乘法非出世、非非出世,即于世間有情心境轉成清凈,非出此世別求一清凈;但亦非非出世,以世間本空故,眾生均悟則轉成清凈,而非復此世間故。故發(fā)菩提心者,即就世間行菩薩行。古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菩提心本為度眾生而發(fā),如無眾生則亦無菩薩行。自覺覺他并不難行,本來眾生均可成佛,只以心量不廣故不得菩提耳。今人求社會改良,求大家同得安樂,皆屬善心。如能悟緣生性空之理,更以大悲心求全世界之安隱,即為菩薩行。但須廣大其心,不可有執(zhí)有礙,倘稍有執(zhí)礙,便非菩薩,不能成為大覺。──此為菩薩行之大意。
聞愛道者,博聞世界種種學問 ,固亦求道初步,但眾人博聞或漫羨無歸,或隨所聞一二愛為無上妙道,不能身體力行,故曰道必難會。守志奉道之道,乃無上大覺之道也。志為志愿,即在正確信心中所成堅固之志。吾人因聞法而了知佛法,必知與世間一切之法不同;蓋佛法乃從無漏大覺中流出之教法以教化世人者,非世界有漏有蔽之學說可比。欲明其法,必先以信心領受之,因佛法廣大,雖博聞深求,但未到成佛時不能完全了知,故必先自信有無上大覺之本心以為求佛基礎。由是自信之心而信有無上大覺者已覺悟一切真理,否則研究一切學問胥無意義。信有無上大覺,故我亦可成無上大覺,由此發(fā)菩提心而有四宏誓愿,所謂“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由信成愿,是謂守志;廣修佛之;,是謂奉道。如是乃能成一切智,故曰其道甚大。
丙二、修六度
丁一、布施度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第十章)
睹人施道,即見人行布施之道。自行福大,助人歡喜之福亦大。布施分財施、法施、無畏施。施種種資生之財曰財施,說正法教人曰法施,令人離怖畏曰無畏施。助行布施,如自一炬分然無數炬,其本炬如故;布施者之得助,其本身之福不惟不盡,且增勝矣。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第十一章)
布施供養(yǎng),福田有三:一、悲田,以悲憫眾生故;二、恩田,以報恩故;三、敬田,以恭敬有德故。此依敬田,則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但此善,乃常俗云義,雖在行善內中或有邪見,故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凡持五戒者均已以佛法僧為師,而持不殺等戒故。
五戒通于在家出家,須陀洹則已修戒行而更證圣果故勝。斯陀含斷少分修所斷煩惱故較勝。阿那含斷多分煩惱故更勝。阿羅漢煩惱已斷盡故尤勝。辟支佛了三界生死同阿羅漢,但羅漢聞法能覺,而此則自亦能覺,故其智慧又較阿羅漢勝。但辟支佛僅能獨覺不能覺他,三世諸佛乃真能以平等大悲心普度眾生者,故諸佛更勝。
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較諸佛勝者,以在眾生界應化中謂之三世諸佛,而法身真佛即無為真如性;無為真實法性者為諸佛之本,一切諸佛均以無分別智證平等無為法。無為法身,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無漏無分別智亦復無生無滅無遷無變,此真身佛自他平等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供養(yǎng)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者,即無分別智親證真如性究竟成佛;如是供養(yǎng),始曰究竟。由是可知佛法無論何法,均可達到究竟。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嗔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第十二章)
此章舉難勸修,常人以難為修之障,不知因難始修,不修則終不能無難,故舉人有二十難事以曉之。能行難能之行,則一切難行之戒定慧、菩薩道,均不難行之也。
丁二、持戒度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凈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第十三章)
此下二章明持戒度。持有二義:一、止持,持戒者須止息一切惡事故;二、作持,須力行一切善故。戒者,一切德行之信條,能守此信條,作其所應作,止其所應止,是曰持戒。大乘戒法約分三種,謂之三聚戒法:一、攝律儀戒,止息惡業(yè),二、攝善法戒,當精勤修行一切善法;三、饒益有情戒,利益眾生而得名為戒者,以菩薩戒之本意在依同體大悲利益眾生故,喻如辦公益須以公眾利益為一定之規(guī)則也。三聚戒法是橫分類,尚有縱分三重戒法:一、別解脫戒,別解脫者,以分別解脫故。此中亦分部類,以佛弟子中部類不同,有比丘、比丘尼、至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諸部,為解脫此不同部眾之各支惡業(yè)故,立不同諸戒范持之,是曰別解脫戒。為佛弟子當就自身所在部類,不存己見,不作聰明,專心奉持別解脫戒,以犯此者非唯于自身戒行有損,亦損佛戒威嚴故。初行戒律似有勉強,然由戒生定而后,自然能以定力止息一切惡而行眾善,故曰定共戒。再進曰道共戒,道之本在無漏圣智,由解脫煩惱而成之清凈智,即名之曰道,以證明一切法無為真實法性故,又曰菩提。依此無漏圣道自然止息一切行而行眾善,故曰道共戒──上泛明持戒義。
此中宿命者,指前世之經過,知此無始劫來隨業(yè)流轉之經過,是曰知宿命。以吾人受生皆由無明故,一切生死因緣全然不了,常人以為他人之事己不能曉,其實己身之事亦何嘗能曉?世間一切諸法,吾人無始劫來皆已遍歷,以不知故,尚存研究。其實天子天王或皆已經作過,一旦得知宿命,則歷劫經過皆已遍了,超出三界之念自然迫切,故沙門以此為問。以何因緣者,以何種因而得知宿命之果。會者、領會,至道者,無漏智證真實法性。守志者,菩薩求無上菩提之志念。凈心,即由持戒以止息身三、口四之七支業(yè),純?yōu)橹箰盒猩贫鴥粜墓省H皇烙行猩贫恢箰赫?其善不凈,以七支業(yè)皆由心出,菩薩行即此心行故。凡人行為有三次序:一、審慮,二、決定,三、發(fā)動,故凡行為皆由意出,菩薩行以心為主,故表面雖似犯戒而心仍持戒者,亦得曰持戒。反之、心不持戒,雖外面持戒亦非持戒。故大乘戒以心為主,曰心地戒,順此而行可會至道。下文舉喻明之,鏡喻本心,垢喻煩惱,磨喻持戒;以持戒法去煩惱垢而凈本心,則知此心本來明了,不過未去垢時伏而不顯;垢去明存,喻菩薩無漏無分別智現前,鏡體明凈,即本心顯現也。斷欲無求者,欲與貪愛相應是不善無記性,無求即三種解脫中之無愿解脫,亦曰無作解脫,由此解脫即得宿命。此中得知宿命者是道通;是與道相共之神通,故曰道通。通宿命即具六神通。
依三增上學,此即戒增上學,由此精進即定增上學,至垢去明存即慧增上學。定增上學亦即定共戒,慧增上學亦即道共戒也。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第十四章)
此中大者,道之別名,亦即法性別名,亦即諸法無體之真性,以此絕待無對之大,自可得無量無邊之大智大力。行道守真者,即指持定共戒,在戒力未充時,依佛所說勉強力行,尚非真善,進至于得成堅固之定力,即不退轉,是即定共戒,曰行道守真。能常行菩薩道法,而守此禪定戒律相資之戒行,故曰最善。志與道合者,徒有此志,尚未能有大德大智大力,必與無漏圣道相應,故曰最大;是即道共戒也。
丁三、忍辱度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凈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第十五章)
多力者,能動他法,不為他法所動。佛是有最大力者,故曰十力尊。世間凡夫皆隨環(huán)境流轉,不能自持,有大力者能由自力轉一切法,乃至轉塵垢世間為清凈佛土。最明者,指三明,即三達智。
忍辱者,對無端橫逆能不以忿怒心迎之,非謂身口不動之謂。能于橫辱之來全以慈愍行之,不為所動,惡自息滅,喻如火然虛空,薪盡火息虛空不壞,是故忍辱者能感化一切惡人。佛昔行菩薩道為歌利王支解其身,而此菩薩歡喜悲愍發(fā)愿先度此人,此人即佛初度五人中之憍陳如也。能存此心即無抵觸,平時以貪欲心相向,由貪欲生忿爭,相抵相消力遂消滅。如人本有成事之力,因對付敵黨故日用日減,終至兩不成就;故忍辱者能增其力,養(yǎng)成平等互融之心境。心垢滅盡是為最明者,煩惱除盡凈無瑕穢之心,如明鏡,如清水,如明月,乃能遍照一切,故曰無有不見、無有不知。未有天地至于今日,即佛典通言三世,十方即通言十方,以佛典初入中國,依中國文法,故不曰三世而曰未有天地云云也。得一切智者,遍一切法無不了知,能成佛即得無上一切智也。
丁四、禪定度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第十六章)
此章明六度中禪定度。在佛法中,大小諸乘均以修禪定為至要,故種種修行均可名曰修三昧,三昧此云定也。如由念佛得定,可曰念佛三昧,由誦法華金剛得定,即曰法華、金剛三昧。所謂修禪定者,即專注其心于一法中,久之心得統(tǒng)一之用也。常人心散亂故不得安靜神通,致心失其功用,不能止害興利。茍能人人治心,則人人之心力安定,不相搖動傾軋,如治國然,一切庶政皆修明矣。故能專心一致,可得禪定。
禪定可分正定邪定,邪定亦禪定也,但在佛法認為外道邪見之定。邪定、亦由靜坐專注于一,若專注于丹田及鼻尖等身分,以為即性道之所在;由此稍有發(fā)明,即以為已得道體;從此增進,更起許多邪見分別,及希求種種之神通,亦有知未來過去及他心等者,廣如諸經論所簡之邪定通等。惟常人不諳佛法,故不能分別邪正,往往錯認邪定為道。世人日沈在名利恩愛中,幸能發(fā)心趨道又每每落在外道邪定中,深可哀憫!初修行者首宜分別邪正,不然往往陷于邪定邪通。若初發(fā)心不慎而終得邪見之禪定,則以有世人未得之定樂及他人難喻之獨見等故,無論如何剖解終必附會彼之邪定邪見,非俟受完邪定之果殆難挽救。惟與佛菩薩之正定較之,邪定所知正定能知之,而佛菩薩之正定非邪定可知,始能轉邪令正。故初發(fā)心者,宜審慎勿錯入邪定也。如常人雖無真道德,惟有才巧亦能哄動眾人,共成其不正之事業(yè),結果不過自害害他。故未去無明煩惱之根本,所謂禪定終不免為邪定。故修禪定者,必先成正見,即平常之參禪亦不重在得定而在乎具正見;不然,則有盲目行路之危險。
正定又分凡圣二種。凡正定必由無邪見,諸邪定若離邪見亦同于正定。凡夫正定通于四禪、四空,但未能得圣慧相應故非圣定。此種正定亦由持十善戒、不存邪見、正信業(yè)果、修得禪定,此無邪見而有善行故為正定,此亦謂之天乘之道。成此禪定,雖未能出色界無色界,已出欲界,但有細密之味覺味著此禪定,故定心中仍不無貪癡。由初禪至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想處,由此得層層之禪定,在此過程中雖已伏欲界煩惱,仍為色無色界煩惱,故仍為凡夫定,此中之四禪天已超出乎欲界,已為欲界所思不到;一切宗教之天神等,不但不及圣定,即凡定之四禪天等恐亦不及。四禪、四定原不限于凡定,如加入邪見即謂之邪定;善行入天即為凡定;如加出世之圣慧相應,即成圣定。觀一二三四禪乃至非非想天均知是苦,不貪不癡,觀已而得之禪定,神妙層層勝境,未斷煩惱有漏業(yè)故;再以智慧擇而滅之,乃為佛家勝定。苦集滅道者;一切均苦,故一切均空,始不落于生死輪回。故修禪定時,以四諦慧斬斷諸煩惱,始得無煩惱之圣定。圣定必三界諸漏一切均空,凡定不然,仍有漏故。但此有漏亦極勝妙,故平常人觀玉皇天帝等已為無上高妙之境;在佛觀之,不過未出欲界之天神耳,且未及四禪四空天遠甚。初禪之大梵天──若基督教之上帝,生命極長,計其數殆先地球成,后地球毀,故常人聞大梵天者,即執(zhí)為無始無終無生無滅,實則不過較小世界壽命長而境界較大之初禪天耳。然常人則已仰之慕之信之,為高不可仰,大不可量之不可思議天境矣。對天境已為不可及,尚何論出世禪定哉!故有所執(zhí)蔽者不易得達圣定,圣定又有大小乘之區(qū)別,大乘圣定中又有菩薩禪定、如來禪定之區(qū)別──此略釋禪定之類別。但此種種區(qū)別即無區(qū)別,以一切禪定皆無性真空,澈悟無性真空者,即與佛慧平等無二,頓同佛之禪定──上總明禪定。
水、喻心體不動,如水澄靜以煩惱手攪動之,則泥垢起而清明失矣。人對混濁之水即不能見影,故利害當前而不能辨也。貪愛煩惱為一切煩惱首,或于人有貪愛,或于天有貪愛,有貪愛則心有傾注,不能平靜,如水被攪而泥垢起,如是心智不能無漏,不會至道。愛欲交錯,心即含有擾亂分子,故斷愛去欲為修禪定要義。
丁五、般若度
戊一、根本智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第十七章)
般若智體即離愛得凈慧。初學菩薩依無漏清凈慧所流出之般若教法而修之,謂之文字般若。依此教法思惟觀察,以持戒禪定心修之,即為由思慧而修慧,是在小乘有七賢位,而在大乘則有十信三賢諸位。依教法即文字般若,如信戒定觀察即為觀照般若,得到清凈無漏親證真如,即為實相般若。菩薩得此根本般若,始能起上行下化之后得般若。在未得根本智前為觀照般若,信本體智得大用智,得真般若謂之見道。在小乘亦有見道位,見一切眾生皆空故,大乘則二空無為法性,二空謂生空法空也。眾生依法而觀法空,則眾生亦空,故二空所觀之真實相無可分別,故能證智亦無分別,二俱無分別故,亦無能知所知之相可得,是根本智也──上明般若義。
此中所謂之冥,喻無明等。明喻圣無漏智。以無漏智光破無明暗,喻持明炬入冥室。冥滅明存,二無前后,明現則自然暗謝。故吾人雖不能當下即本明現前,但能以教法戒定般若修持之,必能漸到明現暗謝,乃至無明永滅成無上覺。
戊二、后得智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第十八章)
此章明后得智,以在根本智后而得,故曰后得。根本智是證道智體,后得智是所起智用,后得智既得,則大用繁興成不可思議之妙用。以證初地始得,故又名出世不可思議智。此智融通廣大,事事無礙,泯盡分別,法性相應,平日我執(zhí)法執(zhí)所起二障于此漸除;蓋菩薩雖未能盡去二執(zhí),然已去其大半,由此精進至于佛位則可斷盡,故后得智為成佛之基礎。我執(zhí)起者即煩惱障,法執(zhí)起者即所知障。菩薩地前六識煩惱雖亦有時伏而不起,而第七識中之煩惱恒行未能暫息,及至根本智現前則分別起煩惱障斷盡,由此得不可思議大用,即后得智也。此智以何為體?在心法分析中,仍以五別境心所中慧心所為主。吾人平時本具此慧,然因與煩惱附合不能清凈,至根本智既得,始能成清凈慧。但此慧心非憑空單獨之慧心,乃與其余心心所相應者;菩薩地上相應心王,即清凈意識及清凈末那識,并與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心所相應。既與心心所相應,何以不曰心而曰智?則以清凈心心所中以智為主,有漏心心所中以識為主,是故謂之智而不謂之心。至佛位中與清凈八識及諸清凈心所相應,一切清凈心法皆與此智相應,故此智之體是慧,此智之相應是二十心所,此智之所現即一切諸法。根本智以真如性為所現,后得智以諸法相為所現,故佛菩薩實報莊嚴身及實報莊嚴土,皆后得智上之所現。此所云智者,非平時所謂智,一切清凈身清凈土皆包括在中也──上講后得智體相。
此中法者,是非佛不成就之法。初歡喜地以上菩薩僅能成就少分,此大乘不共般若所成就之法,惟佛與菩薩乃能成就之,故曰吾法。此法無念無行無言無修,然無念而未嘗無念,無行而未嘗無行,無言而未嘗無言,無修而未嘗無修,在恒人視之,認為犯矛盾律,然此處并不適用任何學理定例,以真實如此不能以理論否認事實故;以在思想上通不過,議論上立不起,故曰不可思議。
念者,五別境中一心法。五別境者:一、欲,性通善惡無記;二、勝解,有勝力理解,不定是善惡,以有時固執(zhí)謬解為精循,故勝解亦通善不善無記;三、念;四、定;五、慧:此皆別境心所所有者。念即記憶,明記不忘稱之曰念。吾人平時念佛,以為是口念,甚至加口作念,更是誤解。以念之本意是明記不忘,使剎那起滅之心皆明記不忘于佛,心無別境,以佛為境,始得念心明記不忘,由此使一切心心所皆于佛境明記不忘,即為佛智。在五別境心所中,念由欲、勝解出,由念生定,由定生慧,故五別境心所以念為樞,此是念之本意。又恒言心心念念,或曰一念,一念者,此指心之一起一滅而言;一念一念起滅,則曰念念,此是念之別義。
后得智中并非無念,此念通前二義,以后得智中未嘗無明記不忘之念,然此念不同于未得根本無分別智以前之念,即不同于有我執(zhí)法執(zhí)分別執(zhí)著之念,故曰念而無念。然雖無我法執(zhí)之念,而未嘗無明記不忘之念,故又曰不念而念。以剎那心心所義說,此智亦未嘗念念相續(xù)生滅,然能了知即此生滅是空,即此空亦非無生滅,故曰無念念。
前來明記不忘之法即陀羅尼,譯言總持,亦云真言。菩薩得此無念念果即得陀羅尼,如法華經等說菩薩可得種種陀羅尼。此法非法執(zhí)之法,乃是由無念念定慧所生之法,初地菩薩得百法陀羅尼,二地得千法陀羅尼,故佛言一音攝一切音,一切音統(tǒng)為一音,是故念者即陀羅尼。故密宗行法以念誦為主,亦是在念上用功。經上常言菩薩在法會中得若干陀羅尼,即得若干總持,念以念無自體故空,空故無念而念。
行無行者,佛典之行,指有為生滅言,故曰諸行。言諸行無常即生滅法義;又作為義。平時所謂有為,即有為造作行為之法及生滅之法。初地菩薩萬行齊修,上求佛道下度眾生,一心中萬行精進以趣佛果故,以菩提心為利濟眾生而起行故,雖至果滿而利人之行無盡。此中凡能所行皆謂之行,行由眾緣起故一切本空皆無自性,故曰行無行。無行而萬行具足,故曰無行行。
言無言言者,佛菩薩化導眾生以言說為主,名字言說皆為眾生思想而立,以破除眾生謬妄思想故。然不能以之得佛菩薩無分別智,證清凈諸法實相,以諸法實相離言說故。但佛為度生不能無言,故仍有言說,然言說中并無諸法實相,但有名言都無實義,故曰言無言。然破眾生妄執(zhí)時,仍有其方便之用,故曰無言言。
修無修修者,修者修習,即學習練習之義,故無論何事皆可謂之修。初地菩薩謂之修習位,以雖達佛法而未練習成熟故。佛果自位已無所修,然尚教他人修。但此修空無所得,故曰無得不可思議智。雖無實體可得,然亦非無眾緣所起種種修習之事,故曰無修修。
念與言聯(lián),行與修聯(lián)。華嚴有入法界品,亦名入不可思議品,以已解脫煩惱二障故。蓋此不可思議智在二障眾生心中之思想言說上,皆不能成立;雖在眾生心中不能成立,而在二障凈智菩薩心中實有此境,故曰不可思議。其實此境亦非佛菩薩獨有,以諸法實相本來如是,吾人以二障未凈故不能認識,然由圣教教法觀察體會即可漸有了悟,故曰會者近爾。然以眾生心中迷而不覺,故不達此諸法實相,以為甚遠,但實非遠,以眾生心本來即諸法實相故。如人夢中雖另成夢境,而實不雖于此心,迷者亦復如是,故曰迷者遠乎。
言語道斷者,謂言語之路不通。非物所拘者,物即眾生心中我執(zhí)法執(zhí)所執(zhí)之我所執(zhí)之法,以習氣深固似成固定之實體,須將此我法之執(zhí)空去乃與真實法性相應──平時說空無法性即空無我法二執(zhí)──,以吾人思想常拘我法二執(zhí)故。差之毫厘失之須臾者,佛法興眾生心并非兩處,吾人一剎那心性即無礙法性;華嚴經中所說華藏世界,亦即吾人之世界,并非二處。凡夫現行無明即諸佛不動智光,現行心行亦皆由無礙法界起,以由無始來我法二執(zhí)之分別習氣同時而起,即成眾生心念,差之毫厘者,即在此。茍能不與我法二執(zhí)習氣相應,即可即念成佛,故佛法中有頓覺法;然此法非夙有善根智慧相應不可,故曰失之須臾。
戊三、加行智
己一、無常即常觀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第十九章)
自此章至第二十六章明般若加行。加行者,在未得根本智前所加修之功行也。平常所行積成善根,乃可增修般若加行,佛之開示教化,依教明理,依理起觀,般若中之觀照般若即由文字般若而修,在此過程中加以猛厲之修行,即曰加行。眾生無始來貪愛所成之業(yè),固結難除,修菩薩行者,對治無始來深長習氣,欲加以行力使之斷除,得永不退轉之圣果,此非用一番勇猛精進刻苦功夫不可。在佛法上不證圣果仍墮輪回,只有得圣果者永不退轉,故由人入天而未證圣果者仍是循環(huán)輪轉,只有證圣果是真進化。以至菩薩地則依正二報皆地地莊嚴增進,無少輪轉故。是故修行欲得真正不退之圣果,非加行不為功;加行以智慧觀察為主,并非盲修,故加行亦曰智。
加行有廣狹二義:依廣義,未證圣果前所修行統(tǒng)是加行,即由菩薩位欲進至佛位亦曰加行。依狹義,初資糧位者即集;垡詾榧有兄A備,如閱經持戒修禪定皆是,練習加行之預備是皆資糧行,資糧行后所起行曰加行。大小乘中得根本智之前皆有四加行位,以定慧觀照為主,此前有資糧行,資糧行之前尚有種姓行,以信心未成熟則不起資糧行故。上總明般若加行。
此中所謂天地,即俗言世界;下世界即包俗言萬物;天地世界即世界萬物之義也,亦可曰天地人物。非常有二義:一、變壞之義,二、斷滅之義。佛法中所謂非常,非斷滅義,是變壞義,易言之、即流行轉變有成壞義。言觀照天地之廣大悠久尚有變壞之期,他更無論,故曰觀天地以念非常。世界、即宇宙,恒言上下四方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依佛法名詞,則三世謂之世,十方謂之界,一指時分,一指方位,即心不相應之分際。方依人物方向之認識而得安立,時依心境運轉之認識而得安立,或以日之運行一度為一日,或以心之流動為剎那,時攝精神,方唯物質。既觀天地無常,則世界亦當然無常。然此無常觀有粗細,細者剎那生滅即是無常,粗者天地亦是有壞之物。在中國舊說,或謂天長地久,不信天地之壞,而現在科學家已能證明星球之壞。又細觀者,人身時刻遷流,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但以此遷流相似相續(xù)前后互相仿佛,在未破壞之前不覺其變,如江河之水本是無時不變者,然以河道有定故不覺其變,及至河口決裂水道改流,人始覺其變易。人身如是,木石亦復如是──此無常觀通大小乘。大乘無常觀則有情根身及無情器界皆是無始流行生滅相續(xù),阿賴耶識所變起之相分,阿賴耶既轉變不停,則其所生相分當然亦是剎那生滅;如夢是剎那生滅,則夢中之相亦是剎那生滅。此種相續(xù),依業(yè)種勢力未盡期限前,阿賴耶即在業(yè)力范圍內生滅相續(xù),此業(yè)種期限即儒書所謂命也。是故吾人以為死者無知,其實阿賴耶識并未斷滅,另依業(yè)力更尋新生,故平常所謂死,不過是常態(tài)破壞而已。如是觀察,則粗細無常相皆明唯識,是大乘觀想也。
觀靈覺即菩提者,所謂了脫生死者,非不生之謂,不過將有限生滅相續(xù)擴為永恒相續(xù)而已。故佛法所謂無生,并非去生,實是擴充此生使之增大而已。以有限生皆由我法二執(zhí)轉計生起,能空此二執(zhí),有限業(yè)力變?yōu)槠降刃?則解放而為大解脫;由此阿賴耶識變?yōu)榍鍍艏闯赦帜α_識,即佛之自受用身也。故最細之無常,即盡未來際相續(xù)之常,亦即佛法常樂我凈之常。其實、庵摩羅識亦是生滅相續(xù),不過其生滅盡未來際,均恒湛然相續(xù)故是常,此觀即是觀靈覺即菩提。此無漏清凈庵摩羅識,原即眾生第八識,不過以無始業(yè)力使此靈覺流轉于五趣生死之中;吾人學佛,即在解放此第八識之束縛而成清凈。觀靈覺即菩提者,亦即是觀心即佛,由粗無常觀則對世界無貪愛,由最細觀則證佛果,故曰得道疾矣。
己二、無我如幻觀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第二十章)
上章明無常即常觀,此章明無我如幻觀。諸法無我有淺深二義:淺者,觀身四大──地水火風──合成,分之四大各自有名,如執(zhí)我是我,則我是四大合成;如曰四大是我,則無處無四大,亦即無處非我,既無處非我則我與非我亦不能成立,此專就生空義言。深者,實則法空義已包括其中,蓋法即是物,無論何物都無自性,以皆依他起故,依眾緣生依唯識現,地水火風亦復如是。四大假合之我固無有,而四大依眾緣生亦無自體,無自體故其性亦空。又依唯識現者,諸法皆以不同之識而發(fā)現,此識由無始來積成亦是依他起性,了無實體。此諸法無我觀,即法空觀也。是故佛之說法,舉一隅而反三隅,使由近推遠。小乘智慧淺短,只能觀身無我而不能觀四大諸法無我,故法執(zhí)不除。能盡明一切諸法皆是無我,則為大乘觀,如地是眾緣合成并無自體,則是地空觀等是。
上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觀成立,則二執(zhí)都空,人生世界一切如幻。大乘唯識講諸法唯識如幻,諸法如幻唯識。上無常即心觀,即無常即識觀;下諸法無我觀,即無我如幻觀。由無常即識觀中可了無常即常,無我如幻觀中即悟無我即我,以我者即自由義,隨心運轉而無障礙義,得無障礙者,以一法攝一切法,一法入一切法,互攝互入,互應互遍,以唯心識現故無障礙,于是無常即常即成常樂,無我即我即成我凈,得大自在。故最深觀,即自在無障礙之無我觀,此妙觀通初發(fā)心至成佛,人由此得達如來所證。
己三、通觀五欲
佛言:人隨情欲求于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第二十一章)
通觀財、色、名、食、睡五欲中,此先破求名欲。世人遺名后世者,或以有大善,或以有大惡,取為鑒戒以此知名。后人專意求名,或且專積惡名,故下文以燒香為喻。蓋凡夫不能明此生死,盲生盲死,尚求虛名,愚甚可憐!余文易知。
佛言:財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第二十二章)
此章專言財色,財色是人最貪著之物,故舉喻以明之。本為五欲,此二章惟舉名財色者,舉三以概其余故。
己四、別訶色欲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于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一章、二十二章通訶五欲,此二十三章以下四章,別訶色欲,即色欲觀。欲達無我觀,必先離色欲,始得出家而證道果。平常所謂出家有二義:一、家財,二、家屬。人心系屬多半在家屬家財,其束縛之固如系牢獄,故佛以此曉之。此中妻子包一切家屬,舍宅包一切財產,以有三層束縛,故有三層解脫。妻子之來源起于色欲,色欲根深故妻子無遠離之念。投泥自溺,喻色欲之苦,以佛說法時有狂象投泥自陷之事,此喻愈轉而深也。
透得此門者,即超出第三果得第四果。蓋前二果未離欲界,仍有色欲,而色界天皆是化身,始得脫離色欲,是即第三果也。但欲界中雖未能斷色欲,然能時時存遠離之念,即是種羅漢果,終有超出之日。通常言色界之色,并非色欲之義,是有形之義。至無色界始無形體,但依流行不斷之業(yè)識,由定心執(zhí)持為境。故色界已超出陰陽二性,不與欲界同量矣。然此中依佛法修行而離色欲者,可證第三果,未證第三果者仍可轉世為人。在家能遵五戒戒法,至證出世果時,或出家而守比丘戒,則可進至離欲地,故曰出塵羅漢。
佛言:愛欲莫甚于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第二十四章)
色欲于諸欲中為害最烈,故曰其大無外。賴有一者,言此最烈之欲,幸賴惟有一種,若尚有他欲同于色欲者,則無能為道,為道、即為出離生死之道。今人學佛而解脫甚難者,亦唯色欲,以較財欲重故,是故依佛法求出世行者,不可不加意訶之。
佛言:愛欲之人猶如執(zhí)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第二十五章)
此亦別訶色欲,隨文可知。
天神獻玉女于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第二十六章)
依釋迦應化事跡,佛將成道時有欲界第六天天魔擾佛,欲界第六天者即他化自在天,為受用最微細勝妙五欲樂之天,有天主曰波旬,亦即主持欲界最勝妙五欲者,凡欲界眾生求最勝五欲者,皆崇奉之。佛法專在出離欲界,故魔嫉之,以是獻玉女于佛,然此中不必是初成佛時遇魔之事,或成佛后所遇之事。下文,即佛訶魔之辭。革囊眾穢,喻人身不凈。佛典中記有人已證第二果,未離妻欲,后又證第三果離于色欲,此時其妻求色欲,此人因取最美花瓶內盛眾穢,語其妻曰:汝能執(zhí)此瓶者則可復共欲愛;其后瓶碎穢出其妻遠避,此人因曉以人身不凈之意。此中經文亦復如是。因問道意者,問成道之意。得須陀洹果不必離色欲,以未出欲界天故。
未得圣果之前,以加行觀慧對治煩惱,即可得解脫。此五欲觀中別訶色欲觀,本無須多講;然以大乘法包二乘法,二乘法亦為大乘之初步,故不得不就凡近者諄諄教飭也。
丁六、精進度
戊一、披甲精進
己一、披甲精進行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第二十七章)
六度次序諸說不同,大乘法中有二義:一般若在后,二精進在后。華嚴以文殊菩薩表大乘般若智,普賢菩薩表大乘精進行,以毗盧遮那佛表大乘圓滿果;由此大乘全體──境行果──圓滿表現。然此大乘圓滿果皆由智行二者所成,故華嚴中毗盧遮那無所說,而文殊普賢說法現通者義即在此。六度中般若在后者表文殊智,精進在后者表普賢行,故此中以般若精進次于最后,即華嚴義,謂前五度皆須精進始得也。學佛者由誦經聞法了諸法性相之諸法實相,得文字般若智;由此精進始可得普賢萬行。既知此義,故學佛者以精進為主,不應貪慕輕安,宜比任何人倍加忙迫,以在自己須除煩惱,在他人須廣度脫,以此同體大悲度脫眾生日無暇晷,始是普賢勝行,故歸結于精進度也。
精進分三,初披甲精進者,喻學佛之精進如臨大敵。故法華經云:佛與眾魔戰(zhàn),以無明煩惱皆待破除故,故曰披甲精進。即以大無畏之精神,行大勇猛之事業(yè),所修諸行皆非躲避煩惱,乃是深入煩惱而攻破之,故曰披甲精進也。此中共七章,今初明精進行之正體。
為道者,指已發(fā)菩提心欲深入圓滿覺海者而言。木喻五蘊身心報體,在水喻在六度法流水中,持此五陰之身循道而行,故曰尋流而行。兩岸、喻兩重障礙:一、凡夫愛物,二、外道邪見。凡夫滯物不能出離塵欲,然亦有欲脫塵修道者,以佛法難聞故,轉生外道邪見;不觸此岸,即觸彼岸。此亦即斷常二見,凡夫計斷,外道計常。亦或指有空二見,凡夫情愛之見是執(zhí)有,外道虛無之見是執(zhí)空。故依佛法中道而行,常不觸此兩岸也。不為人取者,喻不落人天道。不為鬼神所遮者,言不落鬼神界。不為洄流所住者,即不墮輪回。亦不腐敗者,喻精進不退。海者,喻大圓覺無上菩提海。余文依喻可知。菩薩依般若智而行精進,故華嚴喻文殊是童子,普賢是壯年,而毗盧是其父。此明依佛法中道而行,不落斷常有空之見始得證果也。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第二十八章)
阿羅漢、離煩惱之意,通大小二乘。此中意者,通第六第七識,以皆有我法二執(zhí)故。煩惱不斷,是故不可信。然則何信?信圣賢所說教法,以學佛者須依佛法中道而行;一信自意,即是退墮而非精進,亦即落外道知見,觸于外道知見之岸。一與色會,則觸凡夫情愛之岸,皆妨道體。是故儒家云誠意,即離一切妄執(zhí)之謂;依此修行,最低亦可得阿羅漢果。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于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第二十九章)
上章言慎勿與色會,此承其意。修菩薩行者須遠離愛欲,故須作此思念,始可轉惡為善。是故精進者,已成之惡當令息滅,未生之惡當令不生;已生之善助之增上,未生之善助令生長,是精進正行也。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干草,火來須避; 道人見欲必當遠之。(第三十章)
此亦承上章,隨文可知。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第三十一章)
此明身口意三業(yè)皆由心造,故須自心中止息,不可由身上強制。功曹者,法官,喻官若止訟,訟即不生。
偈中意者,即有我執(zhí)相應恒審思量之意,是不可信之意,此意亦是由思想生。思者,即五遍行心所中之思心所。想者,即思之邊際。故于此有界限分別,是由想心所生;因此邊際,故想此是此法而非彼法,彼是彼法而非此法;以由思心所中活動造作,故成為恒審思量我法執(zhí)之意。故云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者,思心想心除我法執(zhí),不在相中直我法執(zhí),亦不由我法二執(zhí)造一切業(yè)。非色亦非行者,不由想心想像故非色;不由思心造作故非行。非者、無義,即無色無行也。此章明斷一切欲當由心斷。
迦葉佛是釋迦佛前之佛,其年代甚遠,他人早已不知此偈;釋迦以有三達智故,為眾生說此偈。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于愛,何憂何怖?(第三十二章)
此中欲者,通一切欲。愛、即我愛,在末那識常有此愛。倘根本無我愛之愛欲,則自然無憂。有此我愛,則首憂生命之不能保存,即恒言所謂求生之欲;由此財、色、名、食、睡五欲緣之以起,故未得患得,既得患失。如今人憂人口之增加,又憂生活之不安定,由此即生大恐怖,故須遠離我愛即無憂怖矣。
己二、披甲精進相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zhàn),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笫三十三章)
此章正言披甲精進,前自第二十七章以下明披甲精進行,此明披甲精進相。
吾人學道之正覺心,要戰(zhàn)勝無明煩惱之心,其用力之猛,亦須如一人與萬人戰(zhàn)。茍無堅固信心,則把持不定,易為惡意所轉,故舉此喻明之。半路而退,喻中途轉念。格斗而死,喻修行人不能奮勉,為煩惱所戰(zhàn)勝失其菩提心。得勝而還,喻得道果。故沙門學道,應堅持其心。堅持其心者,發(fā)大愿力,堅持其菩提心也。余文易知。
戊二、攝善精進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yè)?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 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 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凈安樂,道不失矣。(第三十四章)
此明攝善精進,共二章。前披甲精進祗能除惡,此專明精進行中所成善法。明學道當以調和安適為主,急固不可,緩亦不可,如炊飯火猛緩得中,如草木榮雨露均適,學道亦然。此中迦葉佛遺教經者,依佛法言,每佛出世有正法、像法、末法三期,末法之末經典全滅,故迦葉佛經本來不傳,然釋迦牟尼佛以大智能了知之,故傳此遺教經以教沙門,亦如前偈也。迦葉、此云飲光,其光普照可吞飲日月之光故。釋迦在迦葉佛時為護明菩薩,及迦葉滅度釋迦成佛,故迦葉佛遺教經,釋迦能傳之。
沙門夜誦經者,依沙門法上午乞食,下午聽法,前半夜讀誦經典,中夜養(yǎng)息,后夜修禪定,依是程序故曰夜誦。其聲悲緊者,以佛法難修,沙門行繁,恐遂不成,以是悲切。佛本有他心通,故因其讀誦而問之。此問亦不必是當夜,或是次日聚眾說法時,以使自述其心容易了解,故設此問。
依佛法出家修行,與今人離家入校無二。當求學時,可不必問家事而過學校生活,出家修行亦然,不過其目的在得圣果。一生不得圣果,則不宣停息,及至既證圣果則入世度生,如觀音三十二應無所不有,無所不作,亦非必盡拘出家人跡相。然在今有在家出家之分者,以證圣果之事業(yè)遠大,故出家人作為終身事業(yè)。比丘如正科生,居士如旁聽生,正科生必遵學校規(guī)則,而旁聽生可不必全遵正科生規(guī)則。證初果者如小學畢業(yè),證二果者如中學畢業(yè),證阿羅漢果者如大學畢業(yè)。此經專為沙門說法,故每云沙門也。問答寓意,隨文可知。
其行既退罪必加者,以由自退故,于佛法便生毀謗,他人見其謗法更不精進,故其過比未學人加增一等。
身離疲勞,意離悲惱,心即調適。急則由反動而退,緩則由怠惰而退,故須調適也。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凈矣。(第三十五章)
此亦言攝善精進。滓喻五陰,由凡夫至菩薩皆五陰諸法;眾生五陰諸法是垢染五陰諸法,佛菩薩五陰諸法是清凈五陰諸法。如鐵之精粗不同,故以為喻。學道者,以了解佛法為主,由解生觀,由觀生行;解行之心能將眾生垢染五陰之心,鍛煉使成清凈五陰之心,即如煉礦技師能鍛煉鐵成器也。
戊三、利樂精進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fā)菩提心難;既發(fā)菩提心,無修無證難。(第三十六章)
此章明利樂精進。三界眾生種類極多,以人數較眾生仍在少數,再通三惡趣則人更居少數,是故離惡道得為人難。同生為人,依業(yè)報關系分為男女,男子能作種種事業(yè)而女子不能,故去女即男難。既生為男,眼耳鼻舌身意皆復完全,此又福報殊勝。此中中國者,表有圣賢教法之國,然不必是世出世間兼具之法。佛世者,亦不必是釋迦住世之時,凡正法、像法、末法三期有佛法流通于世者,皆是佛世。道者,通佛菩薩之證道者而言。興信心難者,未生信心,語以佛法如水澆石;生信心者,如水遇土,故曰興信心難。興信心者,以受三歸五戒為主,即確定信心之表示。發(fā)菩提心者,即發(fā)心度無量之眾生,斷無盡之煩惱,學無量之法門,證無上之菩提,此時即得入菩薩地;及至現證佛果,則更無可修,更無可證,是即圓滿涅槃,故曰無修無證難也。
丙三、明急戒乘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第三十七章)
此中戒者,戒行;乘者,定慧。乘戒齊進,大乘行始能成就。通常天資高明之人,每以持戒為愚夫愚婦之事,然不持戒,則七支惡業(yè)不能除盡,故必以持戒為主也。
戒即佛之法身,能持戒者則自身即是佛身,故曰憶念吾戒,必得道果。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曰:善哉!子知道矣。(第三十八章)
前言無常觀無我觀,二者中無常觀尤切,故佛以此問于沙門。此答者已聞佛說無常法,故答數日間,然由此即證明其于無常觀尚未明了。答飯食間者,似進一步矣,仍未能觀察細微,故佛皆不許。出氣為呼,入氣為吸,一息不入便成隔世,以此證明人生無常;故須時時觀照,能觀照則可常契于道?鬃釉:朝聞道,夕死可矣,亦即此義。
乙四、信教解理修行
丙一、信教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第三十九章)
前來明三乘共教行果,五乘善惡通義,大乘不共勝行,皆別明其行果。此下三章,總明證果之法,言能信此教,能解此理,能修此行,則可得阿羅漢果乃至佛果,否則無所受益。此第三十九章即明佛所開示之教法。此中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者,以學佛者于佛所言說必真確信任,能信任則能順之而行,故曰信順。佛所言說所以應信順者,以佛說即是圓滿無上智所明一切法之真實相故,此一義也。復次、佛于世界一無所求,其說法非欲得世間之恭敬,亦非為名利,為哀愍眾生之大悲心而說此法,故均可信。依此教法可開大智慧,成大福德。食蜜中邊皆甜者,喻無粗無細,無淺無深,無高無低,無廣無略,無非妙義,能依之修行皆可得無上佛果,如一盂之蜜,中邊皆為甜味。即此四十二章中之一章一句,茍能信受即受用無窮,以佛所言說皆實義故。
丙二、解理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第四十章)
此章明解理。修行首重明理,以正當理解而起之修行始為正行。此中身者,包身口二者而言。今人修行,或禮拜、或打坐,此即身行道;蚰罘稹⒒蛘b經,此即口行道。然但身口有行,心不相應皆同虛設。故此章明修行以心道為主,否則如彼磨牛,以布冪眼,身雖行道茫不知其所之。若是則身行禮拜,僅若米碓之低昂;口誦經文,儼同風林之虛籟,大不可也。故禮拜時須作觀想,誦經時亦應隨文入觀;即或布施亦必盡泯人我之見,觀照自他皆由諸法因緣所生,皆唯識變。明此理解,行此觀照,則行道所依皆已了解,至真能明理行心道時,即安坐不動已是行道。然此解理觀照非由外求,即依前信教所生,以佛理不離圣教故。佛教中無論何宗,莫不以明理為主,尤在禪宗,不以得定為本而以開悟為歸,則以欲得正見須由妙悟故也。
丙三、修行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古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第四十一章)
此章明修行。此中為道者,為出世道。如牛負重,喻義三重:一、為道者未解脫生死煩惱之前,則所負為煩惱;二、已發(fā)菩提心而未能普度眾生,則所負是眾生;三、如未解圣理,未證圣行,則所負是圣教。深泥、喻煩惱生死海,在未斷煩惱,未度眾生,未證圣智之前,雖極疲勞不敢耽于安逸。已出淤泥,喻已得度,以此時自身智力已足退無明煩惱故。蘇息,喻安樂,言學佛者能信教明理精進修行,則可得大覺悟證大涅槃。而害此大覺之心者,厥維愛欲,故沙門當作如是觀。直心者,即不敢左右顧視,一心念道,如是可以免苦。此中苦者,是勞而不安之意。恒人每作一勞永逸之想,但不可能;即令造福升天暫得安樂,然而業(yè)終報盡仍入苦涂。是故苦有二義:一、三界分段生死苦;二、三乘變易生死苦。以是義故,未證佛果總須直道而行,圓覺現前始脫苦耳。
甲三、統(tǒng)結分
佛言:吾視侯王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第四十二章)
此章總結全經。前第一章以佛成道起,此末一章即以佛智觀察法界歸結。于中分二:一、自佛言如涂足油,明以佛智觀世間法;二、自視方便門至如四時木,明以佛智觀出世間法。
初以佛智觀世間法: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乃至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者,以佛智已無一切分別相,無所愛著故。訶子,即芥子,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者,以一切大小唯是假相故。阿耨池,是雪山上之池,為眾水之源。涂足油者,古天竺蛇蟲蕃殖,人往往為所傷,故涂油于足以御之。此亦言大小本無實相。
次以佛智觀出世間法:方便門者,方便利生法門,此法門雖如寶聚,然是幻化,至究竟涅槃始是真實。但在佛智,無論幻法真法一切圓滿,了無所用,故觀一切世間法如是。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者,以佛已得無上道,究竟無所得故,如夢金帛醒即空無。視佛道如眼前花者,以佛道本無可說,今尚有所說者,不過假為方便說無所說,所謂度夢中之眾生,作空花之佛事,即是此義。須彌、此云妙高,是世界中心之山,不易動搖,故以為喻。視涅槃如晝夕寤者,如夕寐而晝寤,乃由黑暗轉現光明,故佛悟涅槃如大夢覺,如蓮花開,亦即此意。六龍舞者,首尾倒正了無可指,無時不正,即無時不倒,眾生以妄心分別計度故有倒正,佛智觀之實無可指。視平等如一真地者,不平亦由分別生,然以佛法視外道,固佛法是正見,外道是邪見;即以大乘視小乘,小乘亦是我見;即進至菩薩,未證佛果仍不免存少分我見;然以佛
- 上一篇: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節(jié)錄)
- 下一篇:由三種所依顯念佛勝義
- 太虛大師:學佛者第一步需要對佛與佛教有種認識
- 太虛大師:對于佛法僧三觀,當有一貫宗旨
- 太虛大師:佛教的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區(qū)別?
- 明賢法師:走偏的人間佛教:“人成即佛成”訛誤半世紀
- 太虛大師:儒道不能解脫業(yè)力 離苦得樂必須學佛
- 太虛大師:學佛是為了什么 學佛在于離苦得樂
- 太虛大師:什么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 太虛大師:佛教徒應如何對待佛化婚禮?
-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開示“所緣緣”的認識
- 太虛大師:太虛法師談夢的意義
-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論周易
- 太虛大師:凡夫俗子不明佛法,八大誤會首當其沖
- 太虛大師:原子能與禪定神通
- 太虛大師:學佛初門由三法入
- 太虛大師:中國人的8種通病可以靠它改變
- 太虛大師:對治中國人通病的佛法
- 太虛大師:佛告訴你做人的五條根本道理
- 太虛大師:中日佛教文化的八點不同
- 太虛大師:經商與學佛的三大共性
- 太虛大師:文化守成與改革創(chuàng)新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的六種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