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寶論10、修信為本 (第二章 如法依止師僧 之三)

  僧寶論10、修信為本 (第二章 如法依止師僧 之三)

  “信”,并不是宗教信仰才有的專利。在日常生活中,它對我們來說其實很熟悉,我們平時都說“自信”、“信任”、“誠信”等這些關于“信”的概念。其實無論做什么事,大到投資經商等各種社會經濟活動,小至等車、吃飯等瑣碎的日常生活,人們都離不開“信”,都是必須以“信”為基礎才能完成。投資經商,是因為相信事業(yè)會成功,才愿意去付出財力、人力,全力以赴去實踐。在車站等車,是因為堅定不移地相信車一定會到站。哪怕“吃飯”這一早已成為人們生活習慣的行為,看似出于本能,其實也是由信心作為支撐的——因為我們相信,吃飯一定可以讓人消除饑餓。“信心”對于世俗的生活都不可或缺,對于修行了脫生死解脫之道來說,就更為重要了。它是所有修行的根本。

  “信”是道源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信心能了生死苦,只有對于三寶、師僧生起堅定的信心,我們才會義無反顧地如法修行,從而了脫輪回之苦。我們可以以視師如佛,對師僧念恩生敬等方法為助緣,培養(yǎng)自己對師僧的信心。

  總論視師如佛

  先佛已入涅槃,對我們來說,師僧是真正活著的佛。若不能接受他的教導與攝持,諸佛菩薩便無法直接引導我們。諸佛強大的悲心攝持著一切有情,而只有虔敬的信心才能使我們得到諸佛的加持。對于自己親近的師僧必須具足信心,觀德莫觀失,切勿依自身情緒及立場隨意評判。通常弟子會注意師父的個性與行為,尤其是喜歡根據師父的教誨來評判恩師,會盡量尋找?guī)煾秆耘c行不一致的地方。這樣一來,問題就發(fā)生了。如果師父的行為與他自己所揭示的標準不符,弟子的注意力就會漸漸地投注在師父的缺點上,而于其言教完全失望。因此,他不僅不會真正地精進,甚至對于修行也會失去信心。若不善于發(fā)現師僧功德,很可能會順著凡夫習氣尋找過失。這樣,便無法依師而安心求法,師僧的教法也無法真正產生作用。

  藏地的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特別強調“視師如佛”,因為我們不會對佛陀尋過!耙晭熑绶稹钡闹攸c,不在簡別師僧是否具備與佛陀無二無別的功德,而在于這種凈信對從師修學者有莫大幫助。

  視師如佛之原因

  視師如佛,能使修行飛快進步,對解脫十分重要。

  《大智度論》強調,為了親證佛果,修行人應當敬師如佛:“佛說依止善師,持戒、禪定、智能、解脫,皆得增長;譬如眾樹依于雪山,根、莖、枝、葉、華、果,皆得茂盛。以是故,佛說于諸師宗,敬之如佛!鄙浦R對我們修行至關重要,能使我們迅速地圓滿菩提道,而世人多戀俗世友情而難全大道。

  佛稱善知識者,是得道大因緣,全梵行。世出世法,未有不以友朋為急務(而忽視善知識)者!妙法蓮華經法師品》云:“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道,隨順是師學,得見恒沙佛!币乐箮熒浦R,我們的戒定慧三學、六度萬行會飛快地進步,而現見恒沙諸佛。

  視師如佛,是因為在茫茫無邊的生死苦海中,師僧善知識難值難遇。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說“善知識難遇”云:“善知識者則是如來,善知識者一切法云,善知識者諸功德藏,善知識者難可值遇……”是故我等于師僧善知識,當視之如佛,起難值遇想,進而珍惜學法機緣,珍惜光陰,刻苦精進于無上大道。

  視師如佛,是因為師僧為諸佛菩薩的化身

  佛在許多經典中都曾開示:末法時期,佛陀將現師長相住世而度化眾生!陡缸酉鄷洝分胁豢粘删推兴_問佛言:“若佛涅槃,恐無人教化?”佛言:“我涅槃后,當化阿阇黎,而利諸有情!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佛告無盡意菩薩云:

  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身而為說法……

  佛的加持唯有通過師僧善知識才能進入眾生的心田。正如薩迦尊者所說:“日光雖熾熱,無鏡火不生;如是佛加持,無師不入心!”這里以聚光鏡為喻,說明諸佛必須依靠師僧,才能使其教誨進入眾生的心中。

  月稱論師在《入中論》末尾中說[注1]:佛陀大悲心的功用力,是由眾生自身的善業(yè)力及佛陀悲愿力和合而成。只要世間還有眾生存在,佛陀度化眾生的事業(yè)就不會停步。度眾生的現況,是佛陀仍然安住在眾生可以見到的世間,滿虛空際地現身一切有生命之處,而以正法救度眾生出離苦海。只要眾生未空,佛陀會永不止息地在世間忙碌。這位久遠劫前早已成就佛果的慈悲大導師,用自己的生命伴隨著眾生,與眾生同甘共苦。為了與受苦眾生同業(yè)同行,自己久已成佛的秘密從來不予宣說。因為佛陀的生命,是智慧之母以大悲乳汁養(yǎng)育長成,所以,只要虛空尚未變壞,世間尚未寂滅,佛陀度化受苦眾生的事業(yè),將永不停止。因為大悲遮止了佛陀進入寂滅的心意,只要我等還在生死中,佛陀將永不涅槃。

  可以肯定地說,諸佛菩薩已化現為我們的師僧善知識當下正在利益著我們!佛對有情的悲憫要勝過母親對于獨子的感情,所以將永不停息地以各種方式利益眾生。

  佛菩薩化作了現前的師僧,為我們開示獲得增上生(人天道中的增進)和決定勝(涅槃與佛果)的方法。所以,我們需要視師如佛。

  有人可能又會想:“既然師僧是諸佛菩薩的化身,怎么還和普通人一樣有這樣、那樣的弱點或疾病呢?”對此我們應當明白:自己的感受往往是不可靠的!四十二章經》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須知善知識,乃以佛、菩薩方便顯現度眾,若遇境緣,當善觀自心。個人所見境乃業(yè)力使然,因自心不凈而見過于師,猶如對鏡好丑,在己不在鏡。

  《入中論》曾說,當天、人、餓鬼看同一杯水時,因為業(yè)力不同的關系,所見分別為甘露、水和膿血。不同眾生所見到的須彌山形狀也各有不同?梢姳娚鸁o法自主決定自所見相,而只能根據各人的業(yè)障的清凈程度,來被動地接受自所見相。

  禪門有一則定光古佛與長耳和尚的公案,十分相應于以上道理。五代時的僧人性真和尚,世稱長耳和尚,天生異狀,兩耳垂肩,人們都以為奇怪。直至七歲時都不會說話,甚至有人以為他是啞巴。長大后出家,常隱居于深山中。有時乞化于市井,小孩見師耳長,即左右扯之,師被扯得左右轉圈,但從不生氣,每次都只是嘻笑而已。一次,吳越忠懿王祝壽,在永明寺供養(yǎng)眾僧齋飯。性真法師也去參加,徑直坐在了上座。法師遍身疥癩,眾人都很討厭。吳王見了也十分厭惡,將他趕了回去。齋后,吳王問智覺壽禪師:“今日齋僧,有圣僧降否?”智覺壽禪師答道:“長耳和尚,乃定光古佛應身也!”吳王懊悔不已,驅車前往山中尋覓頂禮懺悔:“弟子肉眼凡夫,不識古佛,愿求懺悔!毙哉娣◣熣f:“彌陀饒舌!毖杂欁拧峭踮s緊回去頂禮智覺壽禪師,然而智覺壽禪師也已坐化。

  印度也有類似的公案,最為著名的便是無著菩薩與彌勒菩薩的故事。無著菩薩進入山中經過極端艱苦的六年苦行以求見彌勒菩薩,卻連一次吉祥的夢兆也沒有。他很灰心,于是放棄修行而下山。在路上走了沒多久,看到一個人拿著一塊絲綢在磨大鐵棒。無著菩薩走向那人,問他在做什么?那人回答:“我想把這根大鐵棒磨成針!睙o著菩薩驚奇地盯著他看,自言自語道:“人們對待這種荒謬透頂的事都如此認真,而我正在做的是真正有價值的修行,還如此不專心!”他十分慚愧,于是又回到山上。三年過去了,仍然毫無成果。他想:“我永遠也不會成功了!币虼嗽俣认律健T谏较,他又看到有人拿著一根羽毛浸水,忙著刷一塊大石頭,無著菩薩問:“你在做什么?”那人回答:“這塊大石頭擋住我家的陽光,我要把它弄掉。”無著菩薩頓時對自己缺乏決心感到羞恥。于是,他又回到山上繼續(xù)修行,但仍是毫無成果。他完全死心了,決定永遠離開。

  當天下午,他遇到一只母狗躺在路旁。這狗只剩兩只前腳,整個下半身都已經腐爛了,生滿小蟲。雖然滿目瘡痍,卻還在那里瘋狂亂叫,到處咬人。無著菩薩生起了無限的悲心,他割下自己身體的肉施給那條狗,接著想要清除狗身下部的小蟲。心想:如果用手去抓,可能會捏死小蟲,應當用舌頭舔去這些小蟲。但是,因為狗的整個身體已經腐爛,充滿膿汁,眼睜睜地看著是不忍舔的,于是他閉上雙目伸出舌頭,結果舌頭沒有接觸到狗身,反而觸到地面。他睜開雙眼一看,母狗已經不見了;當處金光晃耀,莊嚴的彌勒菩薩出現在他面前。

  無著菩薩說:“我為了見您,苦修十二年,但您卻毫無悲心,一次也不顯露尊顏!睆浝掌兴_說:“你說我從未示現給你看,那不是真的。我一直都跟你在一起,是你深重的業(yè)障讓你看不到我。你十二年的修行,稍微清凈了一些罪業(yè),因此你終于能見到那條可憐的狗。由于你剛才生起的慈悲心,使你一切業(yè)障都清凈無余,才能和我見面!

  佛陀在世時,一些外道也見不到佛陀的相好莊嚴,只能見到一大堆過失;當時的提婆達多,亦將佛陀的一切事業(yè)都看成是虛假騙人的罪惡。善星比丘將佛如實見道后開示的那些業(yè)果道理,視為佛為自利而作的欺騙。他們除了能見到佛陀有一尺光明外,看不到其他任何功德。連他那樣的三藏法師都會被不正確的想法和成見所迷惑,更何況我們呢?

  不能親見師僧為佛菩薩,并不等于師僧不是佛菩薩。同樣,有人看似真佛,卻不一定就是真佛:當近隱阿羅漢在說法時,歡喜自在魔前來破壞,近隱將此魔調伏后說道:“因為我未曾見過佛陀,所以,你變化出佛陀的樣子給我看看!庇谑悄П慊矛F得與佛一樣,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近隱誤以為見到佛陀而準備頂禮時,幻象就消失了。而像長耳和尚、金山活佛等一樣一生默默無聞、甚至行跡有些瘋癲的高僧大德,在一般人眼里,雖顯現為平凡,但事實上他們卻是真正佛菩薩的化身。

  業(yè)感景象千奇百怪,所見境中諸事物的顯現取決于我們業(yè)障清凈的程度。我們應以清凈心看待他人,見到某人有過失并不說明某人真的就有過失。曾經有個土匪去朝禮釋迦牟尼佛像,卻連像前的供燈也沒見到。一位大德告訴他,必須清凈業(yè)障,所以他做了極大的供養(yǎng)并殷重頂禮、懺悔,后來他開始能見到供燈。所以,當尋過心現起時,也不必刻意回避,可以先讓尋過心浮現出來,再作反思:“我所見的這種過失,是由自己的業(yè)障所致”,進而及時懺悔業(yè)障來清凈所見境。

  視師如佛,將得到如佛無異的加持。反之,如果所依止的師僧是真正的佛,若不能以依止佛的信心來依止他,所獲的功德也極為有限,如博朵瓦尊者在《藍色小冊》中說:“師僧加持大與小,不關其身待自己。”阿底峽尊者也說:“汝等今不獲受用,乃于師僧僅起凡庸想所致!彼,能否獲得受用,取決于我們對于師僧的信心。

  由于具縛凡夫業(yè)力不清凈,即使佛菩薩以師僧善知識相顯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也還是有可能會當面錯過。諸佛菩薩的法身是不二的,而對我們顯現師僧善知識相,是因為這樣的顯化適合我們得度的因緣。當思諸位師僧都是佛菩薩的化身,來善巧調伏我們。所以,時時處處,視師如佛,便不致如吳王一樣犯下與定光古佛當面錯過的錯誤。

  總的來說,師僧善知識,令我等遠離惡業(yè)與煩惱,不斷增上修行,從而速得佛果。所以,對于師僧,我們應歡喜敬事,生如佛想。

  我們若能親近師僧善知識,敬之如佛,則能常蒙教誨。蒙教誨故,則能勇猛精進。行持精進,則能以善法滅諸不善。滅不善故,一切善法皆得圓滿。善法圓滿,則能遠離一切障惑。離一切諸障,則身口意清凈,與正行相應。所以,若能于一切師僧善知識心生尊重,則定能勤觀諸法空寂,深達緣起,離無因見,滅邪見心,修習正道,入正道已,其心所向,則無罣礙,得真實智,證深法界。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云:“于善知識中應生如佛想,何以故?為善知識守護故,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薄斗鹫f般舟三昧經》亦言:“欲學是三昧者,當敬于師,承事供養(yǎng),視當如佛。視善師不如佛者,得三昧難。”

  諸佛菩薩多化身為師僧善知識前來救度眾生。在我們的面前,或許師父只是一位極其平凡的僧人,但視師如佛仍會最大程度地利益我們的修行,引導我們速至解脫,證達佛果。在茫茫生死的大海中,唯有師僧善知識能像明燈一樣,無論何時何地,都為我們照亮前程。因此,行者應時時處處視師如佛。

  視師如佛之方法

  視師如佛,要將師僧是凡夫的認識調轉過來,將師僧的教誡作為佛的教誡,進而斷除一切求過想。再將對一位師僧生起的清凈信心擴展至一切僧寶,不僅對于親教師,對于啟蒙恩師、剃度師、授戒師及其他一切僧眾都應如理信敬。

  佛的教誡,除結集成藏外,亦由僧寶師徒代代相傳。他們言傳身教,以心印心,將佛的深見和廣行傳承至今,是鮮活的佛法;他們的教誡是佛陀完整的教誡。為師的僧寶從實際修行經驗上為我們進行指導,以一種我們能理解的方式,全面開演廣大精深的佛法。譬如,平日功課中,我們可通過閱讀經文來修行大悲心;但當一位具備大悲心的僧人,以其親身經驗指導,或直接以大悲心加持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悲心會成倍增上。佛陀當年也是如此這般地度化眾生。佛陀將先佛的教誡轉述給弟子們,并以最適合、眾生最迫切需要的方式,開示成就的正道,讓弟子去遵行,使他們獲得解脫。

  有位大師說:整個菩提修行的起點,即在于遵照師僧善知識的教誡來行持。即使最小的修行成果,也都是伴隨著他們的教導而得來。師僧善知識是我們通往證悟唯一的門扇。因為,他直接對我們言傳身教,引導我們走向佛果。

  最后,視師如佛的關鍵所在,乃是不向師僧尋過。

  上文說過,凡夫的所見相并不可靠,所以我們不應以俗眼觀圣人或向師僧尋過!斗ň浣洝吩:“不應觀察他人的過失,應只省察自己的過失!薄華嚴經》也說:“善男子,于善知識善巧方便,但應恭敬,勿見過失!薄斗鹫f般舟三昧經》中,佛告欲修三昧者云:“當敬善師,不得視師長短!薄赌υX止觀》論曰:“須明師,善內外律,能開除妨障。于所聞三昧處,如視世尊,不嫌不恚,不見短長!

  由于無始以來習氣的影響,我們習慣于對僧眾或師僧尊長求短處。而我們觀察到的缺點,卻大多是由自身業(yè)障所現。由于業(yè)障,連精通三藏的善星比丘也將佛陀看成與俗人無別;風病患者看雪山是藍色;坐船有岸行木移的感覺;有翳障的人,眼前似毛發(fā)亂墜。這些現象,都緣自各人自身的業(yè)障。有位法師外出朝山時,身患膽病[注2],在他寓所里的三個銀盒,他都看成是金的,次日病愈,方見其本相。連這么一點點暫時的幻因都能造成這樣的障礙,更何況我們長期以來完全被無量業(yè)煩惱所蒙蔽呢?當修行者處在資糧位時,所見的師僧均現凡夫相;入法流三摩地時,所見的師僧現殊勝化身相;獲初地及以上菩薩諸位時,所見到的師僧才顯現報身相。所以,應該多觀察師父的內在功德,而不要向師僧表相的個性等諸方面尋過。

  如能注重思惟師僧的內在功德,觀過心將自然消失。若發(fā)現師僧稍有過失,應當立刻警惕:這是師僧為了調伏我們所作的方便示現。這樣,我們便能將“觀察師過”轉化成“生起信心”的助緣,從而增上個人的修學。

  勸人視師如佛,并非進行愚民教育,而是依教理而成立的定解[注3]。換句話說,通過以上方式,對視師如佛生起定解時,實已生起如理依師的證德了。當我們親近和響應師意,從內心中觀師如佛時,心相續(xù)會迅速調柔寂靜,與師相應。

  綜上所述,視師僧如佛是行者修行的必經之道。這里反復強調視師如佛的重要性,是因為忽略這些問題,會使人徘徊在三寶門外,失去皈依的戒體!諸佛雖然都在積極地利益著我們,但能否獲得進步,則全在我等依止師僧的如法程度。

  念恩生敬

  在無盡的生死中,我們能夠聽聞佛法,種下善根,離不開師僧的教導。不論是今生、還是過去生的師僧,他們無不攜手相扶,引導我們走向正道。如果沒有師僧善知識,我們可能仍在三惡道沉淪。所以,應時常憶念師僧的恩德,對師僧生起敬重。

  我們應當由以下數方面,對師僧念恩生敬。

  其一,師僧的恩德勝于佛恩。

  從功德的角度來講,師僧與佛是相等的;但從恩德的角度來講,師恩總勝一切佛!稛o垢虛空經》云:“阿難,諸如來非于一切眾生前顯現,而現為善知識宣說佛法,令播下解脫種子,故善知識勝于一切如來,當銘記此理!

  過去,雖有無量諸佛教化眾生,但我等卻不一定是他們教化的對象。不僅如此,即便于本劫中,也有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等世尊出現于世,我們卻無緣接受他們的教化,F在的師長,能為我們開示圓滿無誤之道,縱使諸佛親臨,所行教化也無過于此。師僧是一切佛事業(yè)的作者,諸佛菩薩的悲心加持也只有通過師僧才能得以實現,所以,師僧的恩德總勝一切佛。

  同時,師恩又別勝于釋迦牟尼佛。

  過去,當賢劫千佛發(fā)菩提心各選一個世界作為未來教化的處所時,發(fā)現人壽百二十歲時的眾生難調難伏,于是紛紛舍棄不選,只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前生,發(fā)心調伏。所以,對人壽百二十歲時的眾生而言,釋迦牟尼佛的恩德要遠勝諸佛。

  在釋迦牟尼佛之后,出現過很多阿阇梨和成就者,中國有禪宗六大祖師,及天臺、華嚴、三論、律宗等各宗諸大善知識,但我們都無緣當面聽受正法。惟有現今所依的師僧,在我們身邊,言傳身教,耳提面命,引導我們走向解脫之道。從這方面意義來講,師恩別勝釋迦牟尼佛。

  其二,師僧于我們有說法恩。

  佛陀在過去的無數生中,為聞佛法,剝皮為紙、析骨為筆,甚至為了一首偈頌,寧愿舍身羅剎。法顯、玄奘大師等歷代高僧也為了求法備嘗艱辛。而如今我們求法不需忍受那樣的極苦,師僧善知識便為我們開示了正法之道,其實,縱使諸佛親臨也無過于此。可見,師僧之恩真是昊天罔極!師僧通過說法,教導我們懺除惡業(yè),迅速成就一切善根。《大方廣佛華嚴經》云:

  我念圣者善知識,令我成滿諸佛智,

  我今誓愿常依止,速疾成就諸白法。

  我以善友饒益故,一切功德咸具足,

  歡喜普為諸眾生,教導宣揚一切智。

  仁今與我為師范,令我修行無上法,

  我于無數億劫中,無能少報師恩德。

  歷來師僧善知識為讓弟子獲得法益,甚至可以不惜生命。過去,船子和尚見夾山禪師已了悟佛法,為他印證,說道:“釣盡江波,金鱗始遇。”并說:“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藥山,只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頭邊,覓取一個半個接續(xù),無令斷絕!眾A山禪師謹記船子和尚的教誨,于是辭行。上路時,夾山禪師忍不住頻頻回顧。船子和尚看在眼里,知道他心中尚有一絲余疑,不敢完全承當,于是大聲喊道:“阇梨!”夾山禪師一聽,便回首。只見船子和尚豎起槳來,說道:“汝將謂別有(你認為還有別的什么妙法,不肯死心承當)!”說完,便將船覆過來,沒水而逝,以絕其疑慮。船子和尚入寂后,夾山禪師即恭稟遺命,遁世忘機,隨宜施化。禪門這則以生命來付法的公案,暢快淋漓地說明了師僧說法恩德之殊勝。

  第三,師僧對我們有加被的恩德。

  我們的一切功德,都是依止師僧,得到師僧加持才累積得來的。藏地有法門名“與師相應”,其中,上師的加持能使弟子得到極大成就。漢地禪門中,師僧加持弟子的事例很多,機鋒棒喝無非為令弟子迅速成就。從初祖達摩祖師為二祖“安心”,到六祖令慧明禪師參“明上座本來面目”,禪門子弟多由師僧點化而言下大悟。由于師僧的加被,弟子心中時時處處隨念三寶,此事單憑弟子自力難于成辦。

  第四,師僧對弟子有攝持恩。

  古云:身安則道隆。衣食財物,為人們生活所必須,人的生活離不開衣食財物的保障。為令弟子與法緣熟,安心向道,師僧也常以衣食方便來攝受他們,然后令其進入正法之門!維摩詰經》曰:“先以欲勾牽,后令入佛智。”師僧善知識往往以衣食、財物等方便隨緣攝受大眾,而引導人們生起正信。

  順治九年,江南遭到蝗蟲和旱災,寸草不收,民間發(fā)生饑荒。村里老少男女都跑到寺廟中求食,動不動就是一二百人。見月律師率僧眾減口濟貧、開示因果、隨緣導眾念佛植福。有一天,來的人比平常多了幾倍,擁擠在殿堂庭廊內。見月律師即隨機向他們說:“大家今天不得已來到山上,人人都應該觀察過去之因緣:因為前世不信三寶,慳貪不肯惠施貧苦,所以才招來今天的果報。今天我向眾僧籌化,布施給你們每人三文錢。我也要親到你們面前,大家每人舍我一文錢。人人都要口中念佛,雙手供養(yǎng),以培植清凈福田,將來大家都可脫離貧窮之苦!比绱私袒蟊娨院,即命僧眾將倉庫徹底掃凈,所得之米煮飯,讓大家隨量飽餐,眾皆念佛歡喜而去。

  抗戰(zhàn)時期,虛云老和尚在韶關時,一位姓余的居士住在離韶關十余里處,經營煤礦,受時局影響,周轉失靈,須約二十萬元,方可渡過難關。但韶關僻處粵北,既無健全的金融機構可以通融,又無私人商貸可以救急,且其所負,工資居多,即使倒閉破產,也無法了結。籌思再三,惟有自殺,方可不了了之。他因久聞南華名勝,在此生死邊緣,乃一鼓余勇,前往禮拜虛老,以了宿愿。不意剛到山門,即有一僧迎前,問曰:“居士是否姓余?”答言:“是”。僧云:“老和尚命予相接,請去方丈室少休!彼祀S之行,一面私自忖道:“我之來此,事前既未通知,老和尚何以得知我來?”既抵丈室,老和尚即云:“我有現款二十萬元,預為修建南華之用,世亂年荒,存此恐多不便,擬暫放尊處,以便隨時取用!彼烊】罡队栌嗑邮。余居士賴此款,得濟難關,后悉數歸還,潛心修學。虛老在危難之際,以財物攝受,使其度過難關,不但救其性命,亦令生起信心,信仰佛法。

  歷史上,像這樣以衣食方便攝受弟子,引弟子走向正法的例子數不勝數。

  其五,師恩是所有功德的來源。

  在不作觀察的情況下,世人常以為現前的安寧與幸福都來自自己的功勞,其實不然。如果仔細觀察,這些功德,其實多數仰賴于師僧的教導和加持——師僧為我等傳戒及講授因果,使我們得以培植人天福報;為我們講解經論,使我們得聞佛法深義;教我們參禪打坐、一心念佛,使我們步步趨向解脫。

  此外,就連我們今生所得的寶貴人身與其他福報,也都是往昔布施、持戒的善果,如果沒有往昔師僧的引導,我們便不能獲致這些福報。因此,師恩是所有功德的來源。

  《華嚴經》中講師恩是所有功德的來源時說:

  一切菩薩行,一切菩薩波羅蜜,一切菩薩所住地,一切菩薩安忍門,一切菩薩三昧門,一切菩薩神通智,一切菩薩總持門,一切菩薩回向智,一切菩薩四無量,一切菩薩廣大愿,一切菩薩普遍成就,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識力而得圓滿,以善知識而為根本,從善知識來,依善知識生,依善知識長,依善知識住,善知識為因緣,善知識能發(fā)起。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念善知識恩云:

  善知識者,能救護我,令我不墮一切惡趣;

  善知識者,能引導我,令我得入平等佛慧;

  善知識者,能顯照我,令我了知諸夷險道;

  善知識者,能開示我,令我解了大乘奧義;

  善知識者,能勸發(fā)我,令我速入普賢諸行;

  善知識者,能曉悟我,令我速到一切智城;

  善知識者,能誨諭我,令我趣入法界大海;

  善知識者,能勸誘我,令我普見三世法海;

  善知識者,能教授我,令我得與眾圣集會;

  善知識者,能增長我,令我出生一切白法。

  念善知識,能以如是利益眾生……

  當善財童子如是思惟師僧善知識的恩情時,不禁涕淚盈目!墩浦薪饷摗分心顜煻髟:

  出離猶如火坑家,效仙人行居靜處,

  得嘗正法甘露味,仰賴諸位尊師恩。

  所遇文殊恩師教,百千劫求亦難得,

  于彼教法生信心,亦是諸位經師恩。

  在聞思這些偈頌時,我們應當循文思惟師僧的恩德。

  如上所述,師僧對我們有說法、加被、攝持等種種恩德,是所有功德的來源,總勝一切佛恩。所以我們應常念師恩,生起敬信,清凈承事,殷重求法,依師教修,速得佛果。

  以清凈信依止恩師

  《華嚴經》中示云:應以二十一種善心依止善知識[注4]。此處總攝為二:

  一是堅穩(wěn)如大地的信心。即愿永無疲倦地荷負師僧善知識給予的一切重任,愿忍耐一切諸苦。應以堅固的道念,親近依止師僧善知識,應以殷重心承事師僧,應當遠離親睦無常、遠離情面無常。遇到任何障礙,都不應改變對于師僧善知識的堅固信賴,盡職盡責地完成師僧善知識囑咐的一切事業(yè)而毫無怨悔。

  禪門的楊歧方會禪師,在荷負恩師給予的重任方面,為佛弟子們作出了表率。其師慈明禪師性情率真,作事忽略,無所回避,無所忌諱。楊歧禪師不顧自己,全身心奉獻于恩師的事業(yè),唯恐一事不周,冒嚴寒頂酷暑,從未因顧惜自身而懈怠。整整三十年,楊歧禪師盡心盡力輔助恩師,稟持叢林綱紀法律,終使臨濟一宗法系昌隆,光前絕后。

  二是恭順敬愛的孝子之心。子夏問孝,孔子曰“色難”。對師僧應承順“顏色”,聽從教誨無有違逆,受諸勤苦,不告辛勞,離于憍慢,調柔寂靜,恭順謙和而如教修行。

  復次,《華嚴經》中又開顯以四十三種想,來依止師僧善知識,這里總攝為六:

  一是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識生醫(yī)王想,于所說法生良藥想,于所修之行生除病想

  二是于自身生遠行想、求度想,于善知識生導師想、船師想,于所說法生正道想、舟楫想,于所修之行生遠達想、到岸想;

  三是于自身生貧窮想,于善知識生毗沙門王想,于所說法生財寶想,于所修之行生富饒想;

  四是于自身生弟子想,于善知識生良工想,于所說法生技藝想,于所修之行生了知想;

  五是于自身生恐怖想,于善知識生勇健想,于所說法生器仗想,于所修之行生破怨想;

  六是于自身生兒子想,于善知識生父母想,于所說法生家業(yè)想,于所修之行生紹繼想。

  以上述“兩種心”、“六種想”依止師僧善知識修學,定能志愿清凈,信心不退,決定速獲大乘佛果。

  對師僧的信心,就像燕子造窩,在它未造之前,已詳盡觀察過而確認造窩之地沒有危險,位置也不會有錯。因此,一旦建造完畢,每次進窩便都會毫不猶豫地直飛進去。生起堅定的信心以后,要身語意承事師僧善知識,向師僧善知識殷重求法、如教修行。

  注1:《入中論》佛地:“如是佛住法性身,現前雖然無功用,由眾生善與愿力,事業(yè)恒轉不思議。諸佛過去及未來,現在盡于虛空際,安住世間說正法,救濟苦惱眾生者,盡焚所知如干薪,諸佛法身最寂滅,爾時不生亦不滅,由心滅故唯身證。此寂滅身無分別,如如意樹摩尼珠,眾生未空常利世,離戲論者始能見。十方世界佛行境,如其所有微塵數,佛證菩提劫亦爾,然此秘密未嘗說。直至虛空未變壞,世間未證最寂滅,慧母所生悲乳育,佛豈入于寂滅處?大悲遮心滅,故佛不涅槃!”

  注2:在高原地區(qū)的一種嚴重疾病,患病時,眼睛所見皆為黃色。

  注3:“定”的意思是,先以聞思修的方式來抉擇、確定,“解”是知道之義,通過聞思修,以教證,理證的方法來抉擇甚深之義和廣行之義,然后自己通達了它的真義,或證悟了它的本性實相,這樣就叫做“定解”。所以“定”有決定之義,“解”是了知之義,即決定了知。不論佛法之世俗中法,還是勝義中甚深之法,都已決定了知了。這也可以稱為“正見”。

  注4:《華嚴經》卷77云:“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識,應發(fā)如大地心,荷負重任無疲倦故;應發(fā)如金剛心,志愿堅固不可壞故;應發(fā)如鐵圍山心,一切諸苦無能動故;應發(fā)如給侍心,所有教令皆隨順故;應發(fā)如弟子心,所有訓誨無違逆故;應發(fā)如僮仆心,不厭一切諸作務故;應發(fā)如養(yǎng)母心,受諸勤苦不告勞故;應發(fā)如傭作心,隨所受教無違逆故;應發(fā)如除糞人心,離驕慢心故;應發(fā)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應發(fā)如良馬心,離惡性故;應發(fā)如大車心,能運重故;應發(fā)如調順象心,恒伏從故;應發(fā)如須彌山心,不傾動故;應發(fā)如良犬心,不害主故;應發(fā)如旃荼羅心,離驕慢故;應發(fā)如犗牛心,無威怒故;應發(fā)如舟船心,往來不倦故;應發(fā)如橋梁心,濟渡忘疲故;應發(fā)如孝子心,承順顏色故;應發(fā)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