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2)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2)
「崇重賢善」和「輕拒暴惡」對比起來,似乎崇重賢善比較容易。我們對佛菩薩,有道德的人,我們生恭敬心,對佛所說無量無邊的佛法,或世間的善法,我們生歡喜心,生恭敬心,照理說也不是太難。但「輕拒暴惡」可能不那麼容易,說是暴惡的法我們拒絕它,我們不做惡事,但是暴惡的人,你敢輕慢他嗎?那這又一回事了。
當(dāng)然我們在歷史上看,也有的人不怕強權(quán),你不對,我就可以訶斥你,我就依法處理,這樣的人也是有,經(jīng)論上也這樣講「輕拒暴惡」,我不去做惡事,暴惡的人我也輕視他,我們佛法里邊,我們出家人對惡的人有輕視的心,這話對不對?可是如果從整體來看,也是有好處,因為惡人不受尊重,他可能會反省一下,那麼不是也很好嗎?這就叫做慚愧。於三善增上、自增上、法增上、世間增上,生起自己的慚愧心,不做一切惡事,能停止一切惡業(yè),如身不清凈、語不清凈、意不清凈,都能停下來,能修學(xué)善法,這叫做慚愧。
無貪、無瞋、無癡,這叫三善根,說它是善根,因它能夠生起一切善法,我們內(nèi)心里邊沒有貪、沒有瞋、沒有癡,內(nèi)心清凈了,用清凈心去做一切功德,這個功德是清凈的,是善法。所以這個是善的根,表示它能生出善法來。
第四個善心所就是「無貪」。沒有貪心,就是不染著的意思,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一切可愛的境界,如欲界里五欲的境界沒有染著心,天上的禪定,四禪八定的境界,心里面也沒有染著心,這叫做「無貪」?梢娺@「無貪」的境界也是很不得了。舍利弗阿毘曇論上說的叫「不希望」,對於可愛的境界,心里不存希望,這可見無貪境界很高。如果不能用戒定慧來清凈自己、調(diào)伏自己,這可見達不到這個程度。無貪,因為無貪了,內(nèi)心清凈了,就能做諸功德。
第五個善心所是「無瞋」!笩o瞋」就是對於一切苦惱的境界,如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不如意的境界的時候,心里面不憤怒,也就是不染著的意思。
對於不如意的境界,你心里不著,當(dāng)然就不瞋了,如果你執(zhí)著它,心里就會憤怒,所以「無瞋」也就是不著的意思。
無瞋在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來說:大乘佛法特別的貴重這個「無瞋」,你無瞋了,你能和一切眾生的關(guān)系會好得多,如果你常常發(fā)脾氣,你和眾生的因緣不會太好,你行菩薩道時會有困難,所以菩薩不應(yīng)該有瞋。
小乘佛法,如阿羅漢,也是不應(yīng)該有瞋,對於「貪」特別訶斥,我們讀阿含經(jīng)時,我們會感覺到,就是你自己好好努力的修行,沒有像大乘經(jīng)典那麼樣汲汲的去利益眾生,小乘佛法認(rèn)為自己和別人的關(guān)系不大好也不要緊,但是自己要好好努力修行,也可以得阿羅漢果,所以對於無瞋,不像大乘經(jīng)論那樣的重視。
「無瞋」這件事,其我們只要凡夫,有貪心的人,就有瞋心,不過也不一樣,有的人貪心重,有的人瞋心重,在家人瞋心重,還情有可原,我們出家人若瞋心重就不大好。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天天都在學(xué)習(xí)佛法,佛法就是能調(diào)伏我們自己的煩惱的,我們在佛法里邊,我們沒能用佛法調(diào)伏自己,放縱自己的心就憤怒,一點不如意就發(fā)脾氣,這是不對的。
當(dāng)然我們初出家,因為時間不長,那也情有可原,如果已經(jīng)出家?guī)资炅?還隨便發(fā)脾氣,這是不對的,不應(yīng)該的,就是要用佛法來調(diào)伏自己。我們多讀經(jīng)論,就隨處都可看到調(diào)伏自己內(nèi)心的法門,今天也調(diào)伏,明天也調(diào)伏,時間久了,就會有效,心里就不那麼樣沖動,就會好一點。
第六個善心所是「無癡」,就是智慧,對世出世間的事理,能明明白白的理解,就是「無癡」。理解就是智慧,什麼智慧呢?第一個就是生得慧,也叫做報得慧,就是父母生下來他就有這個智慧,不是學(xué)習(xí)來的,但是這是他生前學(xué)習(xí)的帶到今生來,沒有失掉。
生得慧也有高低的不同,我們在歷史上看司馬光的事情。他小時候和很多小孩一起玩,旁邊有個很高大的水缸,里面有水,有個小孩爬上去,一不小心就掉到缸里面,其他小孩都嚇跑了,司馬光就拿石頭撞破缸把小孩救出,司馬光小時候就有這麼好的智慧,大家都有生得慧,但他生得慧高,這就是生得慧有不同的意思。
接下來說: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聞所成慧,我們從字面上去解釋,就是我們聽聞佛法,得到智慧。在解深密經(jīng)上的解釋,這個聞所成慧是很不得了的智慧,就是你學(xué)習(xí)佛法,全面的通達,通達什麼是佛法,非常的純熟,到了這個程度,叫做聞所成慧,這可見我們要聞慧,那還不是容易的。
思所成慧,就是聞慧成就以後,你內(nèi)心里面要用聞所成的智慧去思惟,聞所成慧里面,我們說一切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當(dāng)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是如意的好,不如意的也好,你要思惟,這是無常的、是苦的、無我的,在日常生活里邊要用上它,常常的思惟。不能說你學(xué)了一肚子的佛法都放在一邊,誰要是贊嘆你一句,你就歡喜了,那這個人是我的好朋友,因他贊嘆我,有了罵你一句就不高興了,怎麼可以輕視我呢?如此即還用原來的老家風(fēng),貪瞋癡在活動,這就是沒有思慧了。
學(xué)了佛法以後,不論遇到什麼境界,要以你聞所成的智慧去思惟,思惟這個人罵我一句話,這聲音是緣起的、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畢竟空的,這個人也是緣起的、無常的、無我的、畢竟空的。沒有人罵我,也沒有一個被罵的人。你要用佛法這樣思惟,是空的、是幻化的,如夢中境,這樣子,貪心、瞋心就不活動了,那麼你內(nèi)心不就是清凈了,所以這就是智慧,思所成慧。
修所成慧怎麼講呢?因為你不能一直的思惟,你還要坐下來修禪定,修禪定將心定下來,得到禪定以後,在禪定里邊再思惟「苦、空、無常、無我!拐找五蘊皆空。「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樣思惟。這個時候,就叫做修慧。有了修慧,你不斷的修「奢摩他」和「毘婆舍那」,就會有一天「一念相應(yīng)」,你就得無生法忍了。得「無生法忍」就是得無漏的畢竟空的智慧,那個智慧也叫修慧,是無漏的修慧,沒得到無漏修慧的智慧是有漏的。修慧是通於有漏的、無漏的。
得生慧是一般境界,當(dāng)然要是一個比丘修行得很好,死了以後,又來到人間,他的生得慧也是很高的,不會是很笨的人,那麼有生得慧、聞慧、思慧、修慧、思慧,就無癡,不會愚癡。「愚癡」怎麼講呢?就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有世間的善惡果報,不相信有出世間的善惡果報,不相信有這些事情,佛法的道理也不相信,世間的善法也不相信,相信人死了就完了,種種這些都是愚癡,F(xiàn)在因為有這樣的智慧,就無癡,破愚癡的無明,這叫做慧,所以叫「無癡」。
第七個善心所是「勤」,就是精進的意思,在三十七道品里,是四正勤,惡法有兩種,一種是已經(jīng)生起了,一種是還沒生起,沒有生起的惡法要精進修學(xué)戒定慧令它不生,已經(jīng)生起的惡法要精進修學(xué)戒定慧把它滅掉,你做這件事,要精進的去做,去滅這惡!干凭褪且焉鰜砩品ā鼓悴粩嘈扌,令它增長廣大,沒有生出來的善法,叫它能生出善法,對未生善、已生善,也要這樣去修行,就是滅惡生善,精進的去修行,這叫做「勤」。
「精進修行」這件事,如果說得圓滿一點,就是我們本身,所有佛教徒都是一樣,但是我們出家人好像重要一點。出家佛教徒應(yīng)該要有一個清凈的愿力:我一定要得圣道。要有這樣堅定、勇猛的愿望,有這個愿,就會精進的去修行。如果沒有愿,也不想成就什麼,出了家,住在一個地方,天天有飯吃,打板就去上殿,或者殿也不上,你能把我怎麼樣呢?那這樣子,他就不會精進了。所以我們出家人要有愿,我想要有成就,比如說我想把法華經(jīng)背下來,有這個愿,就天天要讀,要把它背下來,就會做這件事。
如我想要得禪定,那天天要靜坐,我想做個大法師,講經(jīng)的法師,我想做大禪師,你要有這個愿,然後就按這條路向前走。
怎樣精進呢?一定要有愿,有愿才能夠精進,修行的事情和世間上的事情一樣,不見得會那麼順利,有時候有些人精進了一陣子,回頭想我能行嗎?他行我不行,自己瞧不起自己,那也就不精進了,所以也要有信心:我行。叫我修大廟,我修不起,但是我一天可以拜三千拜佛,這事我可做到,不要小瞧自己,這也是個條件。
精進會遇見什麼困難的事,也不要怕,想辦法突破它,這樣子叫做精進,如遇見到一點困難,就想算了算了,我不做了,那也不行,但是要是肯精進的話,就一定會有成就。
佛法里所說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說有成就,當(dāng)然不會一下子所有功德都成就了。當(dāng)成就一少部分功德時,你不要滿足,不要得少為足,應(yīng)繼續(xù)精進,這樣子你就會成就了「勤」,「勤」這功德就成就了。
第八個善心所是「輕安」。輕安是修定的人,靜坐的人,他得到禪定,才會有輕安的事情,「輕」就是沒有粗重了,叫做「輕」,遠離粗重叫做輕,身心調(diào)暢叫做「安」。
「粗重」這句話怎麼講?我們沒有得到禪定的人,很難知道粗重的意思。不過常常靜坐的人,會比較容易明白。比如說有病的人,身體很不舒服、很苦惱,等到病好了,就感覺到很自在、很舒服。這個「病」就叫做「粗重」。沒有病的時候,身心很自在叫:調(diào)暢。沒有得禪定的人那種境界叫「粗重」,得了禪定的人,就沒有粗重了,那麼就叫做「調(diào)暢」。
「粗重」分成兩類:身粗重,心粗重。「心」怎麼叫粗重呢?心里面有貪瞋癡的煩惱,有欲。欲界的人有欲,叫做「心粗重」,因為內(nèi)心里有欲,有欲也就會有瞋,就會影響你的身體這生理組織,也就有粗重。粗重就是「無堪能性」,沒有堪能性,說得白話一點,就是沒有能力。靜坐的時候,你心里的煩惱,就算是不強,但是它也給你作障礙,有貪瞋癡的人,心里就亂,很難把它靜下來,這叫無堪能性,你心是這樣,身體有的時候也給你作障礙。不是這里痛,就是那里病,就是不舒服。那麼你常常靜坐,慢慢的病痛就減少了,得到禪定的時候,如你得色界定的時候,色界天的地水火風(fēng)到你身體內(nèi),你身體里面就會有「輕安樂」。我們欲界的地水火風(fēng),如果沒有病,只是輕松一點,沒有什麼樂,要是色界的地水火風(fēng)到你身體里面,有特別殊勝的快樂。這個時候就有堪能性,心有能力,身也有能力。
有什麼能力?能夠做一切功德,能做一切善法,有能力能斷除煩惱,有能力得圣道。比如做一件事,人家都說很困難,有禪定的人,他要去做,他感覺很容易,他不感覺困難,他想要得神通,也不難,有禪定的人,他就有能,所以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乃至漏盡通,都能得,就是有這種能力,有堪能性!篙p安」有這種好處,有堪能性。
第九個善心所是「舍」。前面講過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不苦不樂受就叫做「舍受」,現(xiàn)在說的舍,不是那個不苦不樂的「舍」,它是「行舍」,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中有個「受」有個「行」,受里面有個「舍」,行里面也有個「舍」,這個行的舍是修行達到高的境界的時候,不是受的「舍」,這個「舍」是怎麼回事呢?
「平等正直無功用處」名為「舍」。得輕安,就是得定,得定是什麼樣子,就是「平等正直無功用處」這樣子,也叫做「舍」。翻譯經(jīng)典的大德,是大智慧境界,會用「舍」字來形容那個境界,得到禪定的人,他的內(nèi)心是什麼樣子呢?
第一個形象是「平等」!钙降取故菍Α覆黄降取拐f的,怎麼樣叫「不平等」呢?我們靜坐的時候,心里打妄想,就是不平等,心里昏沈!富枭颉挂彩遣黄降,不是散亂,就是昏沈;不是昏沈就是散亂,這叫做「不平等」,F(xiàn)在你長期用功,忽然心里也不昏沈,也不散亂。不昏沈就是「明」,昏沈的時候,心里糊糊涂涂的,什麼也不知道,就是睡覺了。
不妄想的時候,不散亂的時候,就是「靜」,有了輕安就是樂,明靜的時候叫做「平等」,心里面是平等住,但不是一剎那,一剎那平等住誰都能,如能相續(xù)下去平等而住,就叫做「正直」前一剎那,後一剎那,前一分鐘,後一分鐘,前一小時,後一小時,一直相續(xù)下,就叫做正直住,不昏沈也不散亂,明靜而住。
「無功用處」怎麼講呢?初得禪定,初成就這種境界的人,心里面是明靜而住,但心中有顧慮,就是他心里面一直要注意不要散亂,不要昏沈,要注意才行。你一稍不注意,妄想就來了,如果今天你靜坐,忽然間有事情到幾百里外去做事情,你回來的時候,就打瞌睡了,昏沈來了。你一定要集中你的注意力,這叫「功用」。
「功」就是努力,你要努力的去注意這事情,你心里面要這樣做,叫做「功用」。但是你這樣明靜而住,忽然間有一天,沒有什麼顧慮,自然的就明靜而住,心里沒有妄想、掉舉、散亂、昏沈,這就是「無功用處」,達「平等正直無功用處」。
所有世間的塵勞影像都沒有,就是一念不生,那樣的清凈的境界,這就叫做「舍」。都所有不好的東西都舍了,這個時候,這個境界叫做「舍」,這叫做「行舍」。這當(dāng)然通於有漏的禪定,佛說的法門是清清楚楚的,你能明明白白的這樣做,容易成就這境界。也通於無漏,就是入圣位有禪定的圣人,他內(nèi)心也是這樣,平等正直無功用處,這叫做「舍」,是善心所,也是很寶貴的,你能成就這個境界,那是很不得了,在社會上做生意的人,發(fā)財了,心里很歡喜,要是坐禪的人,忽然間成就了這個境界,心里很歡喜。
第十個善心所是「不放逸」,也就是精進、無貪、無瞋、無癡的境界,他能夠精進修學(xué)善法,精進的斷一切惡法,斷除一切貪、瞋、癡。若常放縱自己貪、瞋、癡的活動,那就是放逸了。若常常的修善斷惡,精進的用功,就叫做不放逸。
第十一個善心所是「不害」,就是不擾亂、不觸惱一切眾生,對於別人不觸惱,這里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不用功不修行的人,他的脾氣大,隨時會觸惱,說出一句話,像刀似的觸惱人。另外一種是有修行的人,他自己有修行,沒什麼過失,但睜開眼睛一看,別人都有不對,隨時就訶斥人,這就是害,惱亂人,但佛說不害,不要惱亂人,你雖然有修行,沒什麼過失,但是別的人你不要惱亂,除非是你的徒弟,你有責(zé)任教導(dǎo),你不能輕易去說其他的人。要發(fā)悲愍心,同情這些放逸的凡夫境界。自己要努力的修行,成就了善巧方便,那個時候知道怎麼樣去度眾生,要發(fā)悲憫心,看到有人不對了,你要發(fā)慈悲心,不要發(fā)出一句話來訶斥人家,來惱亂人家或打人家,這些惱亂的事不要做,要發(fā)悲愍心,這叫「不害」。
這十一個善心所,正是我們佛教徒要努力去具足的,努力的具足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勤、輕安、行舍、不放逸、不害,常常努力修行。
說是我出了家,不知道怎麼修行,就是要具足這些功德,多讀經(jīng)論,隨時可看到佛菩薩開導(dǎo)我們怎麼樣修行,要具足什麼什麼功德。
以上已把「遍行別境善十一」解釋完了。現(xiàn)在解釋:
●中二大八貪瞋癡。
「中」和「大」是什麼意思呢?這里邊還有一個「小」!感、中、大」這三個字是說明「隨煩惱」和「根本煩惱」的不同,煩惱有「根本煩惱」和「隨煩惱」的不同,「隨煩惱」就是它不是離開「根本煩惱」自己獨立生起,它要隨根本煩惱才能生起,所以叫做「隨煩惱」!鸽S煩惱」的另一個意思,它是根本煩惱的等流性。就是隨煩惱也是煩惱,可是它是根本煩惱的「等流性」。「等」就是相似,「流」就是相續(xù)下來,隨煩惱的體性,是根本煩惱相似的相續(xù)下來,說是相等,是說它的「性質(zhì)」是相等。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就是根本煩惱的力量很強大,隨煩惱的力量薄弱一點,所以另立一個名字,叫「隨煩惱」。
隨煩惱里邊又有不同,分成三類: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大隨煩惱,有這小、中、大的不同。這個「小隨煩惱」的「小」字的意思就是它生起的范圍小,所以就叫做小隨煩惱,它不是普遍的,在一個小的境界里,它能生起活動!钢须S煩惱」就是無慚、無愧!钢须S煩惱」的「中」就是它的范圍要比小隨煩惱大得多了,它能夠普遍到一切不善的心所,都有這種無慚、無愧的煩惱在里邊。大隨煩惱活動的范圍比中隨煩惱還要寬,它不但普遍到不善的心所,還能在染污的心所里活動,所以它的范圍更大了,就叫做「大隨煩惱」。
「不善心所」和「染污心所」有什麼不同呢?其實都是煩惱心所。「不善」和「染污」是有所不同,不善的心所,它是能造罪的,能造作很多惡事,這是不善心所。
染污心所包括有覆無記在里邊,有覆無記也是染污心,但是它不能造罪,如天上色界、無色界天的人,他實在也有很多煩惱,因他高深禪定的影響,就好像沒有煩惱似的,他不造罪,這煩惱潛伏在那里,它不造業(yè)。有覆無記發(fā)生作用造業(yè),這業(yè)力非常軟弱,不能達到招感果報的程度,所以也叫做有覆無記,這都屬於染污心所,大隨煩惱就能到有覆無記這里來,所以它的范圍更寬了,就名之為大隨煩惱。
「中二」就是中隨煩惱有兩個:無慚、無愧。
我們講善心所慚、愧時說到自增上、法增上。而無慚愧的人就是自甘墮落,不想求進步,造種種的罪,有慚愧的人是崇重賢善、輕拒暴惡。無慚就不崇重賢善,對賢善的人,賢善的法,他沒有尊重心,沒有恭敬心,做了很多可羞恥的事情,他也無所謂,這叫做「無慚」。
我們說過「世間增上」,世間上有天神,或者有佛菩薩、阿羅漢、有神通的人,如果有人造了罪,給佛菩薩看見了,知道了,也無所謂,還要造罪,不知羞恥,這就叫「無愧」。
「大八」,大隨煩惱有八個。第一個是「不信」,和「信」正是相反,他對於真實的,正確的事理,他不相信,對於有增進功德的三寶,他也沒有信心,當(dāng)然他更不會按照佛法的道理去修學(xué)想要成佛的事,也認(rèn)為沒有這種事,所以他是沒有信心的。若有信心,他會修學(xué)出世間善法。要是沒有信心,所有善法都不做,所以叫「不信」。
第二個大隨煩惱是「懈怠」,就是不愿意或懶於去做修學(xué)善法,息滅一切惡法,這樣清凈的事情,不精進斷惡修善,叫做「懈怠」。
第三個是「放逸」,就是不修善法,放縱自己的煩惱心做種種的惡事。「懈怠」是懶於作善!阜乓荨故乔陟蹲鲪,這樣會明顯的看出「懈怠」和「放逸」的不同。
第四個大隨煩惱是「掉舉」!傅襞e」是修禪定的人靜坐的時候,他的內(nèi)心於所緣境不寂靜,他不能寂靜的安住在所緣境上,就是有很多的妄想。這個「妄想」是什麼呢?這「妄想」也有個范圍,就是回想自己以前經(jīng)驗過快樂的、可愛的事情,靜坐的時候就憶想這些事情,這叫做「掉舉」。所以瑜伽師地論上說:這「掉舉」是貪的等流,是貪心、貪愛心的等流,所以叫做「掉舉」。
第五個是「昏沈」;枭蚓褪庆o坐的時候,心里面所緣境失掉了,類似睡眠那樣子!富琛咕褪敲悦院幻髁,「沈」就是沈重,本來我們靜坐的人,心應(yīng)該向下沈,但是要有昏了,就太過頭了,太過頭,什麼都不知道,不能修學(xué)「奢摩他、毘婆舍那」,什麼都不能了,就叫做昏沈!傅襞e」和「昏沈」是修學(xué)禪定的障礙。
第六個大隨煩惱是「散亂」,前面說掉舉也是散亂,而這里又說一個「散亂」,和「掉舉」不同。掉舉是回想以前的快樂的事情,現(xiàn)在這散亂,就是靜坐的時候,除了掉舉這一部分,其他的事情,心里面流動、動亂,很多很多的事情,想這事情,又想那事情,各式各樣的分別。
在成唯識論里也說出揀別掉舉和散亂的不同!傅襞e」是在一個境界上有各式各樣的想法。一境多解!干y」是在一心中去攀緣很多的境界,緣慮這個境界完了,又去緣慮另一個境界,一樣一樣的分別妄想,這叫做散亂,散亂了,當(dāng)然也不能修「奢摩他、毘婆舍那」。
但是你要靜坐,有的時候,也不完全是散亂,心也能明靜而住,但是要是不小心,散亂就來了,散亂了一會兒,可能會覺悟,又不散亂。這樣又是明靜而住,又會散亂,有的時候會出現(xiàn)什麼事情呢?在成唯識論上說能發(fā)出來一種「惡慧」,一種惡劣,可訶斥的慧,就是邪知、邪見,這叫散亂。
第七個大隨煩惱就是失念「於所緣境不能明記」靜坐的時候要有所緣境,你要明明了了的記憶住所緣境,叫做「念」,若失掉,明記不忘的念,不是掉舉就是昏沈,不是昏沈就是散亂,又是不能修「奢摩他、毘婆舍那」,叫做「失念」。
在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說得很好,很詳細,我們靜坐的時候,我們有掉舉,有散亂,我們自己知道,也可能很快的知道,也可能很慢的知道,總是能知道。但是有一樣事情,就是不太能知道,就是「失念」。
對於所緣境不是明明了了的,可是也沒有掉舉,也沒有散亂,也沒有昏沈,但是於所緣境不是太明顯的顯現(xiàn),這樣子情形,它也有個名字叫「沈默」,就是所緣境沈默了,不是掉舉,也不是散亂,沒有雜念、沒有昏沈。我們會誤會以為得定了,事實上,心里雖然不散亂,不昏沈,而是在那個地方接近昏沈的時候,宗喀巴大師把它指出來,使令靜坐的人,更能清楚的認(rèn)識自己,這應(yīng)該說是「失念」的意思。心里雖然不是掉舉、散亂、昏沈,但不是十分明了,「念」沒有了,就是「失念」。
第八個大隨煩惱是「不正知」,「不正知」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不知道什麼是應(yīng)該做的事,什麼是不應(yīng)該做的事,這叫做「不正知」。第二個意思是對於所觀察的事物,有種種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想法,那麼就叫做「不正知」。這是所有的人,不管信佛、不信佛,都會有這樣的過失!覆徽,那麼就會犯很多的錯誤。
我們出家人不學(xué)戒,就會不正知,不學(xué)習(xí)經(jīng)論也會不正知,很多事情會不正知,如靜坐時,應(yīng)修止的時候,你不知道,應(yīng)修觀的時候,也不知道,那麼不知道就會有錯誤,靜坐就搞不好。
如像要昏沈了,這個時候就應(yīng)該修觀你要不修觀,繼續(xù)打瞌睡,如心里散亂了,應(yīng)修止,把散亂的心停下來,使令這個心明靜而住,還住於所緣上,要是自己不知道修止,就繼續(xù)打妄想,那麼這樣的靜坐要到幾時才能修好?所以很多就犯不正知,就會有很多錯誤。
我說一個小小的故事:好像是和孔夫子同一時代的人,齊景公的事情。齊景公他常騎的馬,被養(yǎng)馬的人殺死了,齊景公大怒,就拿武器要殺養(yǎng)馬的人,但這時候,齊景公旁邊有個相,叫晏子。晏子說:我來替你說養(yǎng)馬人的罪,你不要怒,齊景公說好。
晏子就拿著武器到養(yǎng)馬人旁邊說:
第一句話:你為我們大王養(yǎng)馬,你殺了他的馬,你罪該死。
第二句話:你為我們大王養(yǎng)馬,你殺了他的馬,使令我們大王要殺死你,你罪該死。
第三句話:你為我們大王養(yǎng)馬,你殺了他的馬,我們大王要殺死你,使令我們大王殺死你這件事流布到各國的諸侯那里去,議論我們的大王,你罪該死。
晏子說了這三句話,這個時候,齊景公說:好了好了,放了他,不要殺他,可以保持我在各國諸侯仁慈的名譽,慈悲的名譽,保留我的好名譽。
那麼這件事也就看出來,齊景公他不正知,晏子的智慧高一點,是正知。因馬被殺死而要殺人,這件事不太好,名譽也不好,會引起議論。晏子就看得多一點,深一點,對比起來,就是正知,當(dāng)然社會上做生意的人也是一樣,你要能正知,可能會做得很成功,要是不正知,就可能會失敗。
以上所說的八個大隨煩惱,我們會很明顯的知道,這是我們出家人修行的事情,什麼是不對的,一樣一樣的說出來,叫我們避免,這就是「大八」。
「貪、瞋、癡」是「根本煩惱」里邊的!父尽咕褪撬苌銎渌臒⿶,其他的罪過,所以叫做根本!父尽故且,能生出其他的「果」,能引出其他的罪過。
貪、瞋、癡是三個不善的根本,是三不善根。在善心所里有「無貪、無瞋、無癡」是三善根。對照無貪、無瞋、無癡這三善根,也就可以明白什麼叫不善根。貪、瞋、癡這煩惱需要長期修學(xué)戒、定、慧才能去掉,不是一句話就能去除。
●五識同依凈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這底下說到五識所依的根,五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前面說到: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加起來一共是三十四個心所,意思是說前五識的活動,有這麼多的心所同它在一起。總而言之,就是第六意識的力量,第六意識在活動的時候,它要有前五識的支助,它也就影響前五識,所以做善法的時候,就有「遍行別境善十一」。要是做惡的時候,當(dāng)然也有「遍行」,有「中二大八貪瞋癡」。
這底下「五識同依凈色根」,這五個識,它要發(fā)生作用的時候,它不能獨立發(fā)生作用,它要依止「凈色根」才能發(fā)生作用!竷羯咕褪茄鄹⒍、鼻根、舌根、身根。這五根是清凈的地水火風(fēng)組成的,這個根我們?nèi)庋凼遣坏靡姷。我們(nèi)庋鬯匆姷难鄱巧嗌?這叫扶根塵。我們?nèi)庋鬯姷难鄱巧嗌?它也是地水火風(fēng)組成,是做什麼用呢?能扶持這五個凈色根,能保護它,使令它不壞,能正常的發(fā)生作用,那麼叫做扶根塵。
這「凈色根」,眼根有眼的凈色根,耳根有耳的凈色根,五個根都是個別的,眼識要依止眼根,它不能依止耳根,其他四個識也要依它自己的根,所以這種根是不共的。它不能共同依止一個根,要個別依止自己的根。但是另外還有共依的根,如第六意識,前五識的活動,不管哪一個識,它要發(fā)生作用的時候,一定要有第六識作它的依止處,第七識、第八識都要依止,的以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是前五識共同依止的根。
第六識它能種種的分別,所以它能為前五識共同的依止處,第六識如果在打其他的妄想的時候,前五識就不能發(fā)生作用,所以一定要有第六識為他作依止,眼才能夠得見,耳才能夠聞。眼、耳、鼻、舌、身,都要靠第六識作依止。
第七識叫「染凈依」,在凡夫時代,第七識就執(zhí)著我,它執(zhí)著我的關(guān)系,前五識在活動的時候,就要依止它,就是染污了,不清凈了,執(zhí)著我就不清凈,如果入了圣位,無我的時候,第七識就清凈了,就成為無漏。
第八識是「根本依」,因所有識的活動,都要靠第八識的種子才能活動,眼識有眼識的種子,這個種子發(fā)生作用了,眼識才能見色,耳識也要有耳識的種子,種子發(fā)生作用,它才能聞聲,鼻、舌、身識都是這樣的,所以第八識是根本依,這個「依」在唯識上還有很多說法,有四緣,也有四依。
一是「因緣」,叫做「種子依」,怎麼叫做種子依?因不管那個識的生起,都有種子,都要依靠這種子發(fā)生作用,才有現(xiàn)行識的活動,所以叫做種子依,這種子在四緣里邊說是因緣。
二是「所緣緣」,第一個「緣」是緣慮的意思,所緣就是所緣慮,所思慮。第二個「緣」是「依托」的意思,就是依托這個境界,這個識才能生起,生起了,又去緣慮這個境界,所以叫做「所緣緣」,就是所緣慮的境界,這個境界是它生起的因緣,生起了又沒有離開它,要在它那里思惟,觀察分別,所以叫做「所緣緣」。如眼識要觀察青、黃、赤、白等色境,依托這個境界眼識才生起,生起了以後,又去觀察這個境界,所以叫做「所緣緣」,在四依里邊,叫做「境界依」境界是它依托,依賴的地方。
三是「等無間緣」,就是前一念識滅,後一念識生起,前一念、後一念沒有間隔,就叫「無間」。念念的識都是一樣,都是平等,前一念識的滅,後一念識才能生起。所以前一念識的滅,作為後一念識生起的一個因緣,如前一念識不滅,後一念識是不能生起,這個叫做「開導(dǎo)依」,因為前一念識滅了以後,開出了一個地方,可引後一念識的生起,所以叫做「開導(dǎo)依」。
四是「增上緣」,就是識的生起,要有其他各式各樣情況去幫助它,不障礙它,其他種種情況有增上力量,幫助它生起,所以叫「增上緣」。在四依里邊叫「俱有依」,俱有就是同時有,識有的時候,幫助識生起的緣也同時有,這叫「俱有依」。
這「四種緣」和「四種依」,我們先作個比喻,如農(nóng)村里種稻,種子下在土里,種子就比如「因緣」、土壤、陽光、雨水及施肥等其他人工,這都屬「增上緣」。
物質(zhì)的「色法」只有「因緣」和「增上緣」,而我們了別相的「心法」,不可以只有兩個緣,一定要有四個緣,就是要有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及增上緣,不然它不能生起,F(xiàn)在說「五識同依凈色根」是什麼緣呢?它就是增上緣,眼根是眼識的增上緣,眼根如果壞了,眼識就不能夠生起,雖然有眼的種子,即有「因緣」,也有眼根,即「增上緣」。若沒有「所緣緣」也不行,就是要有所緣境,不然的話,識也不能生起,還要有「等無間緣」,等無間緣是現(xiàn)成的,總是剎那生、剎那滅。所以「五識同依凈色根」!竷羯箤凫丁冈錾暇墶。
「九緣七八好相鄰」。前面只是說五識所依之凈色根,這底下就全面的說一說。九緣、八緣、七緣,指眼識要有九個緣,耳識要八個緣鼻、舌、身三識要七個緣,才能夠生起。眼識九個緣都是什麼呢?
一是「眼根」,眼根是「增上緣」。
二是「色境」,眼所觀的色境界,這是「所緣緣」。
三是「眼識的種子」,即「因緣」。
四是「空」,眼識去見色需有「空間」,才能觀察所緣境。
五是「明」,要有「光明」把所緣境顯示出來,黑暗就不行。
六是「作意」,要「作意」心所把眼識的種子引出來,眼識才能取向所緣境。空、明、作意皆屬「增上緣」。
七是第六識,八是第七識,九是第八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皆作眼識之「增上緣」,以上加起來就是九個緣,眼識是這樣子。
耳識要八個緣,除了「明」外,即眼識不需要「光明」,但要有耳根、聲塵、耳識種子、空、作意、第六識、第七識及第八識等八個因緣。
鼻、舌、身三識皆需七個緣,即九個緣中,不需要「空」和「明」二緣,其他七緣都要。
「九緣七八好相鄰」。這「好相鄰」怎麼講呢?不是一個緣能令它生起,要這麼多的緣在一起,大家很好的互相幫助,不相乖違,大家合作,這個識就生起了,叫做「好相鄰」。
「九緣七八好相鄰」。諸法因緣生,因緣里邊缺一樣就不行,就不能生起。「鄰」就是幫助,相鄰就是互相幫助,大家很好的互相幫助,所以這識就能生起。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這個地方是說明前五識的作用,前五識的作用當(dāng)然很重要,在我們欲界來說,五趣雜居地,這五個識還是很重要。合三離二!鸽x二」指眼根和耳根,這兩個識去觀塵世的時候,這兩個根和境界要相離,即眼根和色境相離,耳根與聲境相離,不能合,離開了,識才能觀塵世。
合三:指鼻、舌、身這三個根與所緣境要相合。三個識才能去觀察所緣境!鸽x」與「合」就是「根」與「境」來說離、合。而「識」就不能說有離合,識與所緣境沒有遠近的分別。
「觀塵世」就是觀察色、聲、香、味、觸等塵世,都是地水火風(fēng)之塵世間,或者我們眼、耳、鼻、舌、身、也都是塵所成就,外面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也都是塵。這表示什麼意思呢?這前五識在我們凡夫時代,它不能觀察第一義的,它沒有這種智慧,除非成佛了。
「合三離二觀塵世」,我們五趣雜居地的人,有眼、耳、鼻、舌、身。有很多很多的方便,要取要舍,有前五識的幫助,我們很方便,如眼盲或耳聾都不行,所以聽聞佛法,也還需要有眼、耳。盲聾瘖啞是八難之一,所以前五識在世間的作用是很大的。
我們八個識里,從造業(yè)上看,第六識當(dāng)然特別重要,可是要是沒有前五識的幫助,第六識會有困難,前五識發(fā)生作用,也要有第六識支持,是互相支助,所以第六意識的發(fā)生作用,要有前五識的幫助,它的作用才很好,所以前五識也很重要。
愚者難分「識」與「根」:就是愚癡的人,沒有智慧的人,對於「識」與「根」如何分別就有困難。世間上一般的人認(rèn)為「根」就是「識」,不是離開「根」更有「識」,按佛法來說,這就是愚者。
根有「扶根塵」,這不算是根,「凈色根」才是根,凈色根它雖然很清凈,很重要,但是它只能夠把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攝取過來,即五凈色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把外邊的色聲香味觸的影像攝取過來,它只能這樣子,它不能發(fā)生出來了別的作用,它是地水火風(fēng)之無情物。
能了別的是「識」本身的作用,「識」它有自己的種子,在第八識里,由那個識的種子發(fā)出來識的,不是五根發(fā)出來的識,五根只能幫助它發(fā)識,如果沒有識,五根是不能了別的,不能發(fā)生作用的,所以若說「根」就是「識」,就說:「愚者難分識與根」。
世間的哲學(xué),如唯物主義者,認(rèn)為根就是識,我們精神作用是由腦發(fā)出來的,認(rèn)為離開腦另外沒有識。在佛法里面說,物質(zhì)的東西不能發(fā)出來說,識有它自己的體性,不是物質(zhì),但是它們要和合才能發(fā)生作用。不過這是按照我們欲界五趣雜居地來說,要是色界天二禪以上,他們?nèi)攵〞r,他們前五識都不發(fā)生作用了,只有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無色界天,他們修無色四空定的關(guān)系,把色身不要了,沒有前五根,只有受想行識,只有識的作用,這樣可看出來,的確是「根是根」,「識是識」,所以才有這樣的事情,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有的文說:帶相觀空唯後得,這文說「變相」,「帶」也可以,「變」也可以,在義理上都是通的,前已說過的兩個頌,都是在凡夫時代,有漏的染污識,這底下就說無漏的清凈識,清凈的,無漏的五識。如果說修行成功,成佛了,那麼前五識是什麼樣子呢?它有什麼作用呢?這地方說出來:「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變相觀空這里邊智慧的問題,應(yīng)該說有三種,論修行的次第說到後得智,變相觀空唯後得,這後得智是變相觀空的,這樣說後得智是怎樣來的?是由加行智、根本智而後才有後得智。
這個「加行智」,就是我們講過的聞、思、修!讣印咕褪桥,「行」就是修行,修「奢摩他、毘婆舍那」,修「無我、無我所」,修「四念處觀」。早晨也修行,白天也修行,夜間也修行,今天也修行,明天也修行,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或多少劫之修行,叫「加行」。
我們凡夫的心和圣人的境界是有段距離,想要把它變成圣人的境界,要努力才可以,所以這個叫「加」!讣印咕褪桥,努力修行,這個時候的智慧是聞思修的智慧,聞思修的智慧對根本智來說,這主要的還是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所說的修行方法和成唯識論,和瑜伽師地論所說修行方法有多少不同,但是都是觀空,無我,無我所,都是這樣說。
「觀空」。最初我們的心,都是很執(zhí)著有所得,對於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這些塵勞的境界,這個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是連在一起,很難解脫,所以心就在一切相上活動。
「觀一切法空」,就是要無相,無相不是一下子就無相,要逐漸逐漸加行,努力修行,逐漸的心里空了,「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成功的時候,根本智就出現(xiàn)了,就成就了,在修「加行智」的時候,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根本智見真如理時,是離一切分別相,不分別空,也不分別不空,所有的分別都停下來,就是「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的境界,這個時候叫根本智。
根本智見真如理是他自受用境界,初得無生法忍的人就成就根本智,但是還沒圓滿,要繼續(xù)修行,兩大阿僧只劫,成佛了,這根本智才圓滿。不過初得根本智以後,他又會出定了,後得智就出現(xiàn)了,得到根本智以後,又得到一種智慧,出定以後,心里就有了分別,因受根本智的影響,這分別是清凈的。
根本智是無分別的,後得智是有分別的,是分別什麼呢?就是能夠?qū)⑺玫降母局且娬嫒缋磉@件事,方便善巧的用語言文字把它形容出來,來開導(dǎo)我們這些不明白道理的人,這就叫做「後得智」。
現(xiàn)在說「變相觀空唯後得」是什麼時候呢?是成佛的時候,前一剎那根本智出現(xiàn),後一剎那是「後得智」。根本智是觀一切法空,後得智用語言文字說它是空,但後得智去觀空的時候就有分別。有分別就是「變相觀空」,無分別和空才是沒有變異的,就是契合了真如理的本相,等到後得智一有分別,就在本相上又變出來一個空相,不過是相似。佛的後得智所變的真如理,同真如理是相似的,那才正確,所變出的空相,也就是後得智。
所以後得智不能直接去觀察真如理,只能變出來一個相去觀察真如理,這是後得智。前五識到成佛的時候,就是後得智,也就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就屬於後得智,它不能直接去觀察真如理,只是一個後得智,變相觀空去觀察真如理,是這樣意思。
在凡夫時代,只能觀塵世,不能觀察真如理,到成佛的時候,它屬於後得智,它能夠變相觀空,能有這個作用。
「果中猶自不詮真」。就是成佛的時候叫做「果」,還是不能夠「詮真」,即不能詮顯真如理的本相,它沒有這種作用,成佛了。前五識所成就之成所作智,後得智,它的作用只此而已,它不能夠詮真如理的本相,它要變相觀空,就是這麼一個程度。
●圓明初發(fā)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前面說他得的智慧,這底下說什麼時候成就無漏的後得智。「圓明初發(fā)」!笀A明」就是大圓鏡智是圓滿的、光明的,是一點煩惱也沒有了,一點煩惱的黑暗也沒有了,完全是大智慧光明。
大圓鏡智是什麼時候成就的呢?是成佛的時候才成就。十地菩薩也還沒有成就。十地菩薩要再進一步成佛的時候,無間道現(xiàn)前。無間道就是「根本智」和「真如理」無間。我們的分別心當(dāng)然是談不上,或者是修四念處觀的人,他在賢位,還沒入圣位的時候,他也能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但是同一切法空有間,中間還是有隔礙,就是有煩惱的隔礙。到成佛時,無間道一現(xiàn)前,所有的煩惱都清除了,這也叫「金剛道」。就是金剛三昧。
在金剛?cè)晾?「根本智」和「真如理」無間。所以叫「無間道」。這一剎那過去,就是「解脫道」,就是佛無量功德圓滿,所有煩惱都熄滅了,就得大解脫。功德圓滿,即圓明初發(fā)。
圓明初發(fā)成無漏。大圓鏡智圓滿光明初發(fā)的時候,成無漏,佛的前五識,這個時候是無漏的,無漏的原因在那里呢?因為五識要依靠五根,才能發(fā)出來作用。五根在還沒成佛的時候,就連十地菩薩在內(nèi),還是屬於有漏,不是無漏,所以發(fā)出來的五識也還是有漏的。一定要到大圓鏡智一剎那間發(fā)出來了,就是阿賴耶識完全變成清凈的無垢識。無垢識也就是無漏識,它變出無漏的五根,無漏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由無漏的五根發(fā)出來五識,這五識也就是無漏了,所以「圓明初發(fā)成無漏」。這可見前五根,前五識,在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還屬於有漏的,這個地方等於說位次。
前五識什麼時候才成為無漏的呢?要到圓明初發(fā)的時候,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那時才是無漏的。
三類分身息苦輪。成了無漏以後,前五識就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有什麼用處?就是做「三類分身息苦輪」這件事。三類分身都是屬於化身,佛有報身、有化身。報身就是大圓鏡智無量功德莊嚴(yán)的無漏的境界。這種境界連十地菩薩都看不到,是唯佛與佛的境界。
這樣的境界,他不能用這樣的身來度化眾生,因我們眾生和他不能接觸,所以佛一定要到凡夫世界來度眾生,另外變化出一個身體,就是化身。三類化身,那三類?就是所度化的眾生有三類,佛為這三類眾生現(xiàn)出不同的化身,所以也就稱為三類。
一是內(nèi)凡位的大菩薩,到這個程度還是凡夫,但是他所見到的佛,就是千丈,很高大,如須彌山這樣大的佛,這是一種化身。
二是外凡位的菩薩,和一般發(fā)菩提心的人天,聲聞人,這些人所見到的佛是丈六的老比丘像,就是丈六金身佛像,這是一類化身。
三是隨類化生,應(yīng)以何身得度,即現(xiàn)何身度之,可能現(xiàn)出一個在家人,也可能現(xiàn)出比丘尼,或種種不同的形像,化導(dǎo)一切眾生,那麼叫做隨類化身。
佛的大悲心,化出來三類的分身來息苦輪,熄滅一切眾生的苦惱。眾生的苦惱,就像車子的輪子,忽高忽下轉(zhuǎn)動,在六道輪回里,忽然間到天上,忽然間又到地獄去了,或者在人間,就是忽高忽低,忽升忽沈的流轉(zhuǎn)不停,所以叫「苦輪」。有三類化生,我們就可見佛、聞法、修學(xué)圣道,慢慢就息苦輪。
這些事情都是佛的什麼智慧做的呢?就是前五識的成所作智,所做的事情,佛本身無量功德已圓滿,只有為一切眾生作化導(dǎo)的事,這些化導(dǎo)的事,就由佛的後得智,成所作智來做這事情,成就佛所化導(dǎo)眾生的工作。
頌第六識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yīng)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zhuǎn)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fā)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yè)力牽。
發(fā)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xiàn)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這是第六意識的頌。
第一句「三性三量通三境」,這里邊先說明第六意識的性、量、境。因為心識在它的性別上說,有善、惡、無記的不同,所以有三種性別,第六意識是通於三性的,它有時是善,有時是惡,有時是無記。
第六意識和第八識,和第七識都不一樣,和前五識也不同,三性和前五識是一樣。三量:現(xiàn)量、比量、非量。前五識只是現(xiàn)量,第六識就通於三個量。第六識它要同前五識同時緣所緣境的時候,它就是現(xiàn)量。
如果這個人,他得禪定,在禪定里,第六識也是現(xiàn)量,要是他不在禪定里,也不是同前五識同時活動,它就不是「現(xiàn)量」,多數(shù)是「比量」或「非量」。
「通三境」就是「性境、帶質(zhì)境、獨影境」。這和「三量」有相通的意思,第六意識和前五識同時緣境的時候,就是「性境」,它不同時緣境就不是「性境」。第六意識觀察事理有時有錯誤的分別,那就變成「帶質(zhì)境」。
如我們睡著了,前五識休息,第六意識沒有休息,就是作夢,作夢的時候,就是「獨影境」,或者緣念過去的事,或者思惟未來的事,這都屬於「獨影境」。這是說第六意識它活動的范圍是特別廣大的,第六意識和前五識不同,和第七識、第八識都不一樣。
●「三界輪時易可知」。第六意識能在欲界里活動,也能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上活動,所以叫做三界。在初禪的時候,還有眼識、耳識、身識。到二禪以上,前五識都不動了,就是第六意識。三禪、四禪也都是第六意識。色界天的四種禪,定力已很高深,可是和無色界的四空定對比起來,無色界四空定是更高深了,雖然是很深,也還是第六意識的境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定,也還是第六意識的境界,沒有超越第六意識,所以說「三界」。
「輪」就是第六意識生死輪轉(zhuǎn)。欲界、色界或無色界。從無色界又回到欲界,或是到地獄去,或是到天上,像輪子轉(zhuǎn)動,都是第六意識在那里活動,這件事是很容易知道的,這表示還有不容易知道的,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也是普遍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人造了罪到地獄去,第八識也是到地獄去,若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去,當(dāng)然第八識也在,但是我們不容易覺知到。所以對阿賴耶識來說,第六意識是容易知道的,所以叫做「三界輪時易可知」。
這里邊多說一句,就色界天二禪以上到無色界天,前五識都不活動了,只是第六識。但這兩個世界的人,有時有因緣會來到我們的世界:欲界,來聽釋迦牟尼佛說法,聽佛說法,就可能要用耳識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他的世界,它不需要前五識,但是他要是來到欲界,他還是需要前五識,這里邊有一點差別。
●「相應(yīng)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這底下是說到助伴,因為第六意識的活動,所有八個識的活動,都不是單獨的,一定有心所法為它作伴,幫助它做事情,同它合作,這件事才能做成,不是識自己的作用,所以又說到心所法!感乃ā雇谝黄鸹顒,叫做「相應(yīng)」!赶鄳(yīng)」換一句話說,就是大家合作,沒有沖突的意思。所以叫做「相應(yīng)」?墒窃跁弦舱f出幾種差別的意義,表示相應(yīng)的道理。
一是「同在一時」:心王和心所法活動的時候,不是前後,而是同在一時,這也是相應(yīng)的意思。
二是「同依所依」:心王在活動的時候,它一定有一個所依,第六意識要依止第六意根,眼識要以眼根為依止處。為所依,心王有所依,心所也和它一樣,也要依止這個根。第六意識的心所也要依止第六意根,故稱「同依所依」。
三是「同依所緣」:第六意識所緣的境界,第六意識的心所也緣慮這個境界,所緣的境界是同一個,沒有差別。
還有一個「形像」的事情,形像是指識在所緣境上活動的相貌!感巍咕褪腔顒,心王有所緣,心所也同樣緣慮這個境界。它們活動的相貌是不是一樣呢?不是一樣,心王是緣慮所緣境的總相,心所法緣慮總相,也緣慮別相,這就是有多少不同。心所與心所也不是一樣,如受心所,受是領(lǐng)納的意思,想想心所是取相的意思。「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各有各的形像,形像是不一樣的,但都是緣同一個境界,所以還是合作的。
心王、心所各有它自己的體性,互相合作的做這件事,以心王為主,心所法是助伴,和合起來做成這件事,這就叫做「相應(yīng)」。相應(yīng)的心所有多少呢?一共是五十一個心所法。就成唯識論看,心所法一共是五十一個,這五十一個心所法完全和第六意識是相應(yīng)的,所以叫做「相應(yīng)心所五十一」。
我們前面講前五識的時候,遍行心所五個,別境心所五個,善心所十一個,根本煩惱六個,大隨煩惱八個,中隨煩惱二個,小隨煩惱十個,不定心所四個,這麼多心所加起來,正好就是五十一個。
根本煩惱我們已講過貪、瞋、癡。現(xiàn)在講慢、疑、惡見。
慢:一共是七個,就是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劣慢、邪慢。高慢這種心所法在經(jīng)論哩,佛菩薩的智慧,能把它說出這麼多,有這麼多不同的高慢心。慢:就是我們眾生總是感覺到有一個我,認(rèn)為我是很不錯的,自然的心就高起來,把別人看低一點,把自己看高一點,自然會有這種心情,這就叫做「慢」。
「慢」里邊有兩個意思,一是對於不如我的人,我就感覺比他強,這叫做「慢」,二是對於和我相等的人,我感覺和他一樣,不輸於他,我和他一樣,這也是「慢」。
過慢:就是和我一樣的人,和我同等,但我感覺我比他強,這叫做「過慢」。那個人的程度是高過我,但在我的心里,我覺得和他一樣,也叫做「過慢」。
慢過慢:就是那個人是高過我,但是在我的心里,我比他還要高,這叫做「慢過慢」。
我慢:就是在色、受、想、行、識里邊,執(zhí)著有一個我,視所執(zhí)我,高舉為性,這叫「我慢」。
增上慢:是指有修行的人說的,不是我們一般沒修行的人,沒有修行的人沒有這種慢,有修行的人怎麼會有增上慢呢?就是他成就了一種功德,這功德并不是像他自己想的那麼高,如這個人得初禪,他就認(rèn)為是得初果,得了二禪、三禪、四禪。他就認(rèn)為得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了。得了色界四禪,雖然不錯,但還是凡夫境界,而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是圣人的境界,是無漏、清凈的境界,那不是得四禪能比的。
但是這位得禪定的人就誤會了,認(rèn)為自己是得四果,其實只是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而已,卻誤以為已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了。這叫「增上慢」,對他心里的想法和實際的情形來說,超過頭了,所以叫「增上慢」。
卑劣慢:就是那個人的功德超過我很多,但我自己認(rèn)為我只少少的不如他,這叫卑劣慢。
邪慢:就是自己一點功德也沒有,但認(rèn)為自己有功德,叫做「邪慢」。
有了高慢心,在佛法里來說,對自己是種障礙,因為常常在經(jīng)論上比喻,慢就像高山似的,水留不住,會流下來,有了高慢心就很難聽聞佛菩薩善知識的教導(dǎo),所以對於自己是不利的,這是煩惱心所里的慢。
疑:懷疑什麼呢?這里所說的疑,不是一般事情的疑惑,如走路到十字路口時,應(yīng)走那條路,心里疑惑不定,在此不是指這個意思。是說對於佛法「苦、集、滅、道」的道理,自己心里有懷疑,說「做善有善報,做惡有惡報」是那麼回事嗎?心里有疑惑,不決定,說是「修學(xué)無漏的圣道,能得三乘的涅槃」,是真有那麼回事嗎?心里疑疑惑惑的,這就叫做疑。有了疑心,信心就生不起來,種種的功德也不容易成就,疑是個障道的因緣。
至於說佛法講修行時,「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那個疑是另外一回事,不是這個疑,那是一種修行的事。他已經(jīng)開始修行了,現(xiàn)在說的疑是對佛法的信心還沒建立起來。
「惡見」就是他有一種不合道理的思想,「惡」就是「可訶斥」的意思,可訶斥的一種不對的、不合道理的思想。有五種惡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
一是「身見」:指在色、受、想、行、識五蘊組成的生命體,在這里邊執(zhí)著有我、我所的思想,就叫做「身見」。我們中國人和印度人的思想不一樣,雖然也常常說「我今天怎麼怎麼的」,常常也是這樣說,但只是粗略的。
因為這身體是我,并不像印度的外道,他們有更深刻的想法。但是要是我們學(xué)習(xí)佛法,明白了什麼叫做身見,我們依據(jù)佛法的四念處去修行,也一樣的可得圣道。所以我們雖然不是明顯的像印度的外道執(zhí)著有我,但是修學(xué)四念處來對治我見時,也能得圣道,所以還應(yīng)該去認(rèn)識,什麼叫「身見」。
剛才說就在色、受、想、行、識五蘊里邊,執(zhí)著這個是我,我們大略的說有兩種執(zhí)著:一是執(zhí)著色、受、想、行、識就是我。二是執(zhí)著離開了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我。但是它是在色、受、想、行、識里面居住。色、受、想、行、識是我的住處,它不是我,但是我的住處,如這房子并不是我,但我在這里居住。有這兩種不同的執(zhí)著,我們不深入的去學(xué)習(xí)這個名詞的時候,我們平時說話,只說這個身體是我。
楞伽經(jīng)上說:外道說一切的眾生,都是有我的,我是一切法的依止處,是常住不變的,色、受、想、行、識是有生有死,但「我」是常住不變的,是不生不死的,色、受、想、行、識經(jīng)過修道把它去除了,這個我顯現(xiàn),就是得涅槃了,外道是這麼講。
佛也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如來藏也是常住不變的,也是最真實究竟的地方,那麼和外道有什麼不同呢?
佛解釋說:這些外道執(zhí)著有我,佛法里說無我,外道對於佛法就生起一種討厭的心,不高興同佛法接觸。
涅槃經(jīng)里說到一件事,說佛和阿難尊者有一天來到恒河沐浴,沐浴的時候,遠遠的地方外道走過來,說這瞿曇在恒河里沐浴。瞿曇這個人樣樣都好,就有一樣事情:他說「無我」這句話說得不好,外道這麼講。
佛大智慧境界,天耳通就聽見了,佛就從恒河里出來,迎上去對外道說:你講我說無我不好,我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我。這外道一聽就歡喜了,就到佛教里來,做佛教徒,修學(xué)佛法。
我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如來藏」,究竟這個「如來藏」是什麼呢?就是「無我」,不過這無我的道理,現(xiàn)在假名為「如來藏」接引外道,使令他們不要害怕無我,是這個意思。所以我說「如來藏」和說「無我」并沒有沖突。
按楞伽經(jīng)這一段話的意思講,「無我」是佛法的真實義,說「如來藏」是接引外道的,這個話也就是為實施權(quán)的意思。
在我們中國佛教,華嚴(yán)宗也好、天臺宗也好、禪宗也好。三論宗,傳統(tǒng)的佛教都不是這樣講的,而是講「如來藏」是佛法的「第一義諦」。而說「無我」是個「方便」。這樣講,如來藏是真實,「無我」是方便,也叫做為實施權(quán)。楞伽經(jīng)那一段話也是為實施權(quán)。但和中國傳統(tǒng)佛教是相反了,這意思可是不一樣。
我在讀楞伽經(jīng)讀到這里,我也想了一下,楞伽經(jīng)到中國并不是很晚,是求那跋陀羅於劉宋的時代來到中國,四卷的楞伽經(jīng)是他翻譯的,到北魏的時候,有菩提流支翻譯翻譯楞伽經(jīng)。北魏翻譯的楞伽經(jīng),就比劉宋的翻譯稍晚了一點,達摩禪師從佛教史看,可能和菩提流支同時,達摩禪師可能年紀(jì)大一點,可以考查一下。這樣情形,天臺智者大師是讀過楞伽經(jīng)的,華嚴(yán)宗的人也讀過,三論宗的嘉祥大師也讀過。
按說三論宗是講空的,應(yīng)依楞伽經(jīng)這段文來判教,但他不是,在嘉祥大師著作里邊可看出來他是「空而不空」的意思,他有和智者大師相同的意思。
「空而不空」,他怎麼說呢?他說有為法是空的,無為法是不空的,他有這麼一句話,和楞伽經(jīng)這段文就不合了,和如來藏經(jīng),寶性論這些意思是相合的。這兩種不同說法,都有經(jīng)論的根據(jù),不是隨便亂說。
「身見」就是認(rèn)為在身體色、受、想、行、識里邊有個真常不壞的我,印度外道就這樣說。即「色、受、想、行、識」是我。離「色、受、想、行、識」是我。用即、離兩個字就有這兩種說法。
我們要是讀中觀論和大智度論,說「即」也好,「離」也好,都破除去了,破除這種我,就是無我、無我所,觀一切法畢竟空,無我、無我所,就得無生法忍,就是這種意思。
二是「邊見」,邊就不是在中間,而是在兩邊,這兩邊就是一個是「常見」,一個是「斷見」!赋R姟咕褪撬^察色、受、想、行、識里的我是常住不壞的,這就是「常見」!笖嘁姟咕褪侨怂懒司屯耆珨鄿缌,不再有什麼事情,人死如燈滅,這就是「斷見」。
我們要是注意的去讀中觀論,那麼「常見」和「斷見」也可以這麼說。如燈的光明,前一剎那的光明到第二剎那就沒有了,我們心里如這樣說,就是「斷見」。如果前一剎那的光明到第二剎那還有,那就是「常見」。
我們?nèi)粘I罾?我們不能超越常見、斷見之外的。不一定說是外道,我們也就是這樣子,這是執(zhí)著。
大智度論上、涅槃經(jīng)上也有說,比如說現(xiàn)在有人罵我,照無常的道理說,都是剎那生、剎那滅。剎那滅、剎那生,這個變化是非常迅速的。那麼他在罵我的時候,時間上已剎那過去了,但是我們心里還說:你還在罵我,這也就是「常見」的意思,但是我們要是知道它是滅了,這就是「斷見」,這都是「邊見」,兩邊不是中道,要是「中道」,一切法是不常也不斷的。因為中間一切法都沒有真實性,那有常恒性的東西,如此就沒有「常見」,一切法本來就空的,那里有法可斷,那就不是「斷見」。
三是「邪見」,就是撥無因果的意思,沒有道德,不道德的分別,人死了,就完了,你做善業(yè)也不會得到善的果報,你做惡業(yè)也不會得到惡的果報,無父無母,也沒有阿羅漢的分別,這就叫做「邪見」。邪見就是一種很粗淺的「惡見」。如果頭腦細致一點,仔細的思惟世間上的事情,不應(yīng)該有這樣的思想。
四是見取見,就是外道執(zhí)著有「身見」。色、受、想、行、識在六道輪回里有變化,要是他能修梵行,修禪定,把我們的「愛」心去除了,色、受、想、行、識滅了,「真我」完全顯現(xiàn)了,就是得涅槃了,認(rèn)為這種思想是非常微妙,非常殊勝,這叫做「見取」,或者他說是「斷見」,他認(rèn)為斷見是非常好的、最正確的、最殊勝的,這就是見取。
執(zhí)著這一切各式各樣的見,經(jīng)論上也有說六十二見,六十五見,這些邪知邪見,認(rèn)為是最正確、最殊勝的思想,這就是「見取」。「取」就是執(zhí)著,執(zhí)著他那樣的思想是最殊勝的,叫做見取。
五是戒禁取見,戒就是禁,也可以說是「戒取」,外道根據(jù)他的見而所受的戒,是最殊勝的,能得涅槃的,所以叫做戒取。
外道是受什麼戒呢?比如說修這苦行,用很多有刺的東西,草木中如玫瑰梗上的刺,鋪在地上,身體臥在上面,認(rèn)為修這種苦行,將來可得涅槃,認(rèn)為這是最殊勝的,這就叫做「戒取見」。也有持牛、狗戒。跟牛學(xué)、跟狗學(xué)、跟雞學(xué)。認(rèn)為這個將來可以生天,能得涅槃。做這種苦惱的事情,無益的苦行,外道認(rèn)為這是最清凈,最殊勝的修行法,這個叫做「戒取見」。
我們佛教徒或非佛教徒也會疑惑,要在佛法的經(jīng)論上介紹印度的外道有這些行為,究竟是怎麼回事情呢?經(jīng)論上也有提到,有的地方說,也有的地方不說。是什麼原因呢?有的外道他得了神通,得了天眼通,看見牛死了生天上去,就跟牛學(xué),看到狗死或雞死生天,就叫自己或叫徒弟跟狗學(xué)或跟雞學(xué),做這些事情。
所以神通這件事,我們沒有神通的人,要聽說誰有神通,我們也會很羨慕,我感覺有神通好,但有神通有這種問題,這些大阿羅漢、佛也是有神通。但我們從經(jīng)論上看,佛、菩薩、阿羅漢不但有神通,還有「明」,有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很多的「明」。
佛的十號里有「明行足」,他有個「明」就超過神通的境界。光是有神通是不行,只是發(fā)現(xiàn)肉眼所看不見的事情,但是那件事究竟是什麼原因,就看不到,要是有天眼明就知道了。
說那雞、狗、牛生到天上,并不是雞的行為、狗的行為、牛的行為生到天上。雞、狗、牛是畜生,因前世做惡,罪過的業(yè)力使令他變成畜生,現(xiàn)在死了生到天上去,是他在沒有做雞、沒有做狗、沒有做牛之前多少生做過功德,這業(yè)力還沒得果報。當(dāng)罪報受完了,他的功德現(xiàn)在發(fā)生作用了,所以現(xiàn)在生到天上,是那麼回事。并不是牛的行為、狗的行為能生到天上去。有了天眼明,就不會那麼糊涂、那麼愚癡。這是戒取。
我們看道宣律師的注疏上,也還有個意思,就是我們出家人受了戒,不去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我們只是去持戒,能很謹(jǐn)慎、恭敬的學(xué)戒,很了不起,真是很好,的確是了不起,但是你這樣執(zhí)著,也叫做「戒取」。因為你只是這樣執(zhí)著,對於得無生法忍,得圣道也是很緩慢的,佛法說要持戒、要修定,是要幫助你得到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般若波羅蜜加上戒,加上定。戒、定、慧一起去學(xué)習(xí),就沒有戒取的過失。不過,這樣講是更高一層的意思。
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這五個見合起來就叫做「惡見」。
六個根本煩惱解釋完了,現(xiàn)在解釋「不定心所」:悔、眠、尋、伺。這四個心所叫不定,不決定,不能決定說它是善,也不能決定說它是惡,決定是無記,都不能說,但是通於「善」、通於「惡」、也通於「無記」,是這樣意思。
「悔」就是「惡作」:「作」就是這件事已做完了!羔峄凇咕褪亲约河植桓吲d做這件事,如做賊了,偷了人家什麼什麼東西,偷的時候是貪心。偷完了,又後悔,不高興自己做這件事,所以叫做「惡作」。
做了有罪的事情後悔了,還是屬於善,我誠心懺悔改過還是屬於善。也有的做了善事,做了利益人的事,做完卻後悔不該做這件事,想說我有錢,自己不留著用,給他做什麼呢?或者其他種種利益人、利益社會上的事情,做了好事,心里後悔了,那是「惡作」。這也是悔的意思;蛘咭膊粚凫渡,也不屬於惡,做了這一類的事情後悔了,叫做「無記」。
眠:睡眠。前五識休息,第六意識也休息,就是睡眠。做夢也算在內(nèi)。
「睡眠」在我們欲界人類乃至畜生,都有睡眠。
在阿毘曇論上說,因為我們要吃飯,要有飲食,就有睡眠。色界天上的人,他們沒有段食,所以他們不需要睡眠,所以要吃飯就要睡眠。其次就是習(xí)慣了,你天天到這個時候要睡覺,不睡就不行,是由習(xí)慣上來的睡眠。另外是放逸,歡喜睡眠,越睡越多,那就是由放逸而來的睡眠。
由飲食而來的睡眠不是很多,我們在瑜伽師地論上看佛的意思。初夜、後夜不要睡眠,中夜睡眠。晝?nèi)龝r,夜三時,晝夜六時,用現(xiàn)在二十四小時來分,一時就是四小時。初夜、後夜不睡眠,中夜睡眠就是睡四個小時,佛的意思就是睡四個小時,如果你睡得太說,耽誤你用功修行,那麼這睡眠就不對了,就叫做「惡」。但人還是需要適當(dāng)?shù)乃?使令身體保持正?啥嘤霉,這樣子的睡眠,應(yīng)該屬於善的,所以睡眠也通於「善」,也通於「惡」。
尋。尋伺我們講過,玄奘法師的翻譯作「尋伺」。古的翻譯叫「覺觀」。這個心所法也是不定,也通於善,也通於惡。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就是染污,屬於煩惱,屬於惡。欲的尋伺,就是在靜坐時,或者什麼時候,心里老是想色、聲、香、味、觸、法及五欲的境界,這樣的尋伺就不對了。
恚尋伺。靜坐時應(yīng)好好用功,但心里總想過意不去的事情,心里面忿怒。害尋伺。想要報復(fù)、報仇。出些惡主意,這樣子的尋伺就不對。如果靜坐的時候,不要思惟「欲」,而思惟苦、空、無常、無我。也就出離「欲」了。這樣子也就沒有欲、沒有恚、沒有害。出離的尋伺。
阿毘曇論上說,修行人有「親里」的尋伺。出了家以後,忽然想起來,我的父親,我的母親,我的哥哥、弟弟、姊姊、妹妹,他們都很好嗎?我應(yīng)該和他們在一起,忽然間我出家做和尚,做比丘來,這是親里尋伺。
國土尋伺,我原來住的地方很好,天氣不冷也不熱,怎麼突然跑到這麼冷的地方來,老是思惟這件事。
不死尋伺,思惟我的壽命一定很長,我應(yīng)該拿起筆寫幾本著作,流傳世間多好,我現(xiàn)在就光在這里修奢摩他、毘婆舍那。辛辛苦苦的,不要這樣做,等我在世間留一點名我再修行,不死尋伺。
佛法是說,一口氣不來就死掉了,還要去讀多少書,出幾本著作,你能保證不死嗎?這個意思是以修行為重,阿毘曇論上有這樣的說法,所以尋伺通於善,也通於惡,不是決定是善,決定是惡。
「尋」是不深入的觀察,概略的觀察,叫做「尋」,深入的觀察叫「伺」。有深淺粗細的不同。
「相應(yīng)心所五十一」。第六意識的五十一個心所都是同它合作的,合作是合作,也并不表示五十一個心所所同時都能出來同它合作。
善惡臨時別配之:就是善心所這時和心相應(yīng)了,它就出來活動,如果這個時候第六意識不清凈,惡心所就同它合作造不清凈的事情。臨那時所緣境的不同特別地去配合,這個原因是善心所和惡心所是互相敵對的,不能夠同時和心王合作,所以一定是錯開。
我講一個孔夫子的故事,孔夫子周游列國時,到了陳國蒲這個地方,正感上這地方判亂,人都有很多顧慮,孔夫子不想留在那地方,想到衛(wèi)國去,但造反的人反對他到衛(wèi)國去,說如果你不去衛(wèi)國,我們就放你走,你要去,我們就對你不客氣,就扣留你,不準(zhǔn)你動。
孔夫子就答應(yīng)不去衛(wèi)國,造反的人說空口說白話不行,我們要立契約、要寫文字?追蜃诱f好,就這樣發(fā)了誓,立了契約,就放他走。等離開了他們的勢力范圍,孔夫子還是照樣到衛(wèi)國去,孔夫子的學(xué)生子貢就說:我們同人立了契約,契約可撕毀嗎?孔夫子說:強迫的契約是無效的。
看到這里,我覺得我們中國的圣人,孔夫子是了不起的,他會這樣做事,我想一想,也有道理,不是我甘心情愿的答應(yīng)你,你逼迫我、強迫我做事情,不是我心里同意的,所以無效也是對的。
我們佛法說「不妄語戒」,我們從佛法戒律里,你仔細的看,里邊也是有點分別的,也有一個界限。
我還是說一個故事,大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那個時候那個地區(qū)天旱,很久沒下雨,很多人都很著急,想什麼時候才能下雨,盼望下雨,他們都不知道,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我們?nèi)枂査?/p>
目犍連尊者說七天以後會下雨,說七天還不是很久,就很歡喜。一天一天過去,到第七天還是大太陽,沒有下雨,這些人就議論:目犍連尊者什麼神通第一,說七天後會下雨卻沒下雨。
很多比丘托缽乞食,到聚落去就聽見這些議論,回來就對別的比丘說:目犍連尊者說謊話了,他說七天以後下雨,沒有下雨,這是謊話,犯了妄語戒,我們要羯磨,要治他的罪。
這時大眾僧集會,叫一比丘請目犍連尊者來。
目犍連尊者來說:什麼事情?
大眾僧說:怎麼怎麼的,你犯妄語戒,你要懺悔。
目犍連尊者說:我沒有犯妄語戒。
你說犯,他說沒犯,大家在爭論。
這時佛天耳通聽見了,佛就來問你們在爭論些什麼事情,有比丘就向佛如此如此的報告一下,報告完了,就聽佛來評斷這件事。
佛就問目犍連尊者:說你說謊了,當(dāng)初有人問你什麼時候下雨,你當(dāng)時用什麼樣的心情說七天以後下雨?
目犍連尊者說:我是用真實的心說的,不是用欺騙的心說的。
佛說:要是用真實的心說的,沒有犯妄語,所以不必治他的罪。
有比丘說:那麼為什麼沒有下雨呢?
佛說:因為當(dāng)時目犍連尊者,他用天眼通一看知七天後下雨,但到第七天,阿修羅看云來了,用手一搧,就把所有下雨的因緣都破壞了,所以沒有下雨。
我看這段文,這表示你用欺騙心說話,到時不兌現(xiàn),這是妄語,如果是真實心,不是欺騙心,那不是妄語,你這樣想,口也這樣說,心口是一致的,那不是妄語。譬如說:我和人約會,我過幾天要去紐約,是用真實心說的,到時有其他因緣不能去!覆荒苋ァ惯@不是妄語,是事情有了變化了,是不是妄語,還有這麼一個曲折。
性界受三恒轉(zhuǎn)易。根隨信等總相連;
性界受三恒轉(zhuǎn)易:這個第六意識,有的時候是善性,有的時候是惡性,有的時候是無記,性雖然通於三性,而這三性是「恒轉(zhuǎn)易」,常時變化。
第六意識本身是「無記」,它同善心所在一起活動就是「善性」,同惡心所一起活動就是「惡性」。不同善、惡心所活動,同「作意、觸、受、想、思」一起活動,就是「無記性」,這種善、惡、無記是隨時變化的。
「恒轉(zhuǎn)易」,常時變化。「易」也就「變化」的意思,并不是說善心所一直的是善,前一剎那是善,後一剎那可能是惡,前一剎那是惡,後一剎那可能是善,凡夫的心就是善惡常變化的。
如那個是惡人、是土匪,他有的時候也有良心,發(fā)現(xiàn)的時候,他也會有善心所。如這個人是很有道德的人,在社會上很有地位,他為社會謀福利,怎麼怎麼好,他只要是凡夫,他也會有惡心所,也會變化的。
「界」也會轉(zhuǎn)易的,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的人他要是修四禪八定,他也可能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可是色界、無色界天的人,也不是永久的,是無常的,也會死亡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