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原典 八眾誦

  【八眾誦】

  比丘相應(yīng)

  難陀受佛教已,修阿蘭若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難陀,是佛姨母子,好著好衣染色,搗治光澤,執(zhí)持好缽,好作嬉戲,調(diào)笑而行。時有眾多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難陀,是佛姨母子,好著好衣,搗治光澤,執(zhí)持好缽,好作嬉戲,調(diào)笑而行!範枙r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詣難陀比丘所,語言:難陀!大師語汝。」時彼比丘受世尊教,往語難陀言:「世尊語汝。」難陀聞已,即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佛告難陀:「汝實好著好衣,搗治光澤,好作嬉戲,調(diào)笑而行不?」難陀白佛:「實爾,世尊!」佛告難陀:「汝佛姨母子,貴姓出家,不應(yīng)著好衣服,搗令光澤,執(zhí)持好缽,好作嬉戲,調(diào)笑而行。汝應(yīng)作是念:我是佛姨母子,貴姓出家,應(yīng)作阿練若,乞食,著糞掃衣;常應(yīng)贊嘆著糞掃衣,常處山澤,不顧五欲!範枙r難陀受佛教已,修阿蘭若,行乞食,著糞掃衣,亦常贊嘆著糞掃衣者,樂處山澤,不顧愛欲。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難陀何見汝,修習阿蘭若,家家行乞食,

  身著糞掃衣,樂處于山澤,不顧于五欲!」

  佛說此經(jīng)已,尊者難陀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5

  貴姓出家,當更守法律,更精進修行;而為一切行者之表率也。

  同理,既是佛教的大護法,亦當更守法律,更精進修行;而為一切信眾之表率也。

  難陀初出家時,不太守規(guī)矩,既著好衣,又將之搗治光澤。執(zhí)持好缽,好作嬉戲等。于是,佛陀即對他說:「汝佛姨母子,貴姓出家!

  何謂姨母子呢?如我們參照其他經(jīng)律,難陀其實就是佛陀的弟弟─同父異母的弟弟。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剛出生不久,祂的母親摩耶夫人就往生天上去了;因此佛陀便不可能有弟弟或妹妹,但祂的父王一定會很快再立王后的。故再立王后所生的兒子就是難陀,而最后難陀也跟著佛陀出家了。

  因此難陀的長相跟佛陀很像,所以很多比丘看到難陀,都以為是見到了世尊,故忙著頂禮。待禮成,抬頭一看!卻不是。因此在律典中,乃特別規(guī)定難陀穿的衣服,要跟佛陀不一樣;免得搞錯了,大家都不好意思。

  其次,凈飯王也曾跟佛陀說過:「你出家了,我把王位的繼承寄托在難陀身上;結(jié)果難陀也出家了。于是我再把王位的繼承,寄托在羅侯羅身上;不料他也出家了!顾詮慕(jīng)典和律典的對照,就可確認:難陀其實就是釋迦牟尼佛同父異母的弟弟。

  以他既是王族出生,又是佛陀的弟弟,所以剛出家時,恃寵而驕不太守規(guī)矩。故佛陀就開示他:「汝應(yīng)作是念:我是佛姨母子,貴姓出家,應(yīng)作阿練若,乞食,著糞掃衣…」

  這是不同的思考方式:就是貴族,云何為貴呢?是吃得好,穿得好,比別人奢侈浪費,就叫貴族呢?還是因為品德比別人高尚,智慧比別人深廣,才稱為貴族呢?就修行的觀點而言,當以后者為貴族。

  故佛陀告訴他:「你既是貴族,故在修行上應(yīng)當比別人更精進、比別人更有成就,才配稱貴族也。而不是穿著華麗的衣服,到處嬉戲放逸,便是貴族!褂谑请y陀念頭一轉(zhuǎn),善根頓現(xiàn),就變成非常嚴謹于律儀,非常精進于修行。最后終證得阿羅漢果。

  同理,在佛教社會里,有些人因大力護持,而被稱為大護法。故大護法在很多方面都享有特權(quán)?墒蔷驼嬲拇笞o法而言,反應(yīng)當比別人更謙遜、更守法、更精進,能作為其他信眾修行的表率,這才能稱為大護法也。

  因此,我們不要以「損福、愚癡」的行為,來裝扮出貴族的假相。而應(yīng)在;的增長中,自然成為別人心目中的貴族。簡言之,能自度度人者,即是人間之貴族也。

  不顧視本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尊者僧迦藍,于拘薩羅人間游行,至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彼僧迦藍比丘,有本二在舍衛(wèi)國中;聞僧迦藍比丘,于拘薩羅人間游行,至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聞已,著好衣服,莊嚴華瓔,抱其兒,來詣祇洹,至僧迦藍比丘房前。爾時尊者僧迦藍出房,露地經(jīng)行,時彼本二來到其前,作是言:「此兒幼小,汝舍出家,誰當養(yǎng)活?」時僧迦藍比丘不共語。如是再三,亦不共語。時彼本二作如是言:「我再三告,不與我語,不見顧視,我今置兒著經(jīng)行道頭而去!垢嫜:「沙門!此是汝子,汝自養(yǎng)活,我今舍去!棺鹫呱人{亦不顧視其子。

  彼本二復(fù)言:「是沙門今于此兒都不顧視,彼必得仙人難得之處。善哉沙門,必得解脫!」情愿不遂,抱子而去。爾時世尊入晝正受,以天耳過人之耳,聞尊者僧迦藍本二所說,即說偈言:

  「來者不歡喜,去亦不憂戚,于世間和合,解脫不染著。

  我說彼比丘,為真婆羅門。來者不歡喜,去亦不憂戚,

  不染亦無憂,二心俱寂靜,我說是比丘,是真婆羅門。」

  佛說此經(jīng)已,尊者僧迦藍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9 ~ p.10

  本二,即前妻爾!

  這部經(jīng)是講到有位比丘在修行時,他的前妻聽到這位尊者,已駐錫于祇樹給孤獨園,馬上穿了漂亮的衣服,甚至帶著他的兒子,來到他面前說:「你看看,兒子還小,你為什么忍心丟下他呢?」甚至說:這兒子,我也不養(yǎng)了,留給你自己處理吧!結(jié)果尊者唯繼續(xù)經(jīng)行,既頭不抬,眼也不眨,繼續(xù)行他的。

  「是沙門今于此兒都不顧視,彼必得仙人難得之處。善哉沙門,必得解脫!」他的前妻試罷,也不得不贊嘆:真有道心哩!那就祝福他,早點解脫吧!

  當今佛教常謂:人成即佛成;蛟:佛法不離人情。其實要修行,是要走絕路的;否則何能由「火焰化紅蓮」而大死大活呢?

  我為什么選擇這經(jīng)文呢?乃為當今的修行人,心里常會有矛盾:能修行是不錯,但世間也很可愛哩!于是想「腳踏兩條船」。若兩樣都想要,大概一樣也得不到。

  因在修行的過程中,其實是要走絕路的。因為走絕路,才能夠大死大活。所以稱為「火焰化紅蓮」也。反之,不敢走絕路,怕痛、怕癢,或太嬌生慣養(yǎng)了,這樣的人要精進修行,不可能的!尤其是禪法的修行,碰到了難關(guān),若拿不出「破釜沉舟」的決心,關(guān)卡絕過不了的。既修行是要走絕路,那顧慮得了世間太多的人情。

  然「不顧視本二,不顧慮其子」,殆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階段吧!若過了這階段,便又是如沐春風而大慈大悲也。

  但這樣,就是最圓滿的嗎?當然不是。就禪法而言,那只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階段。若達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結(jié)果,便能如沐春風而大慈大悲。但是不經(jīng)過第二階段,而想直接三級跳,跳到第三階段,我認為是不可能的。

  所以佛法跟人情之間,要如何抉擇、取舍?其實要看階段而變通。有時,如不能走絕路,便難開辟出一條光明大道來。

  不舍現(xiàn)前樂、求非時樂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異比丘,于夜明相出時,出拓補河邊,脫衣著岸邊,入水洗浴。浴已上岸,被一衣,待身干。時有一天子,放身光明,普照拓補河側(cè)。語比丘言:「汝少出家,鮮白發(fā)黑,年始盛美,應(yīng)習五欲,莊嚴瓔珞,涂香華鬘,五樂自娛;而于是時違親背俗,悲泣別離,剃除須發(fā),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如何舍現(xiàn)前樂而求非時之利?」比丘答言:「我不舍現(xiàn)前樂、求非時樂,我今乃是舍非時樂、得現(xiàn)前樂!固靻柋惹:「云何舍非時樂,得現(xiàn)前樂?」比丘答言:「如世尊說:非時之欲,少味多苦,少利多難。我今于現(xiàn)法中,已離熾然,不待時節(jié),能自通達,現(xiàn)前觀察,緣自知覺。是名舍非時樂,得現(xiàn)前樂。」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21

  很多人以為修行,乃是舍現(xiàn)前樂而求來時樂;甚至以「苦行」為求樂的手段。

  其實智慧的修行法門,是不離當下樂,而得未來樂與解脫樂。

  這部經(jīng)是提到,有人勸年輕的出家人說:「你現(xiàn)在還年輕,不用急著修行,先享樂一番,等年紀大了,再去出家修行吧!」這位修行者卻回答:「我不舍現(xiàn)前樂、求非時樂,我今乃是舍非時樂、得現(xiàn)前樂。」

  很多人乃錯以為:修行,即是以現(xiàn)在的苦,而換取將來的樂。好象做生意一般,現(xiàn)雖出錢投資,若以后能賺回來,就值得了。所以多認為:修行就是要吃苦。

  故在佛教里有所謂「頭陀行」,很多人也將頭陀行,翻譯成苦行。其實頭陀行的本意,是「精神抖擻」的意思。為什么精神抖擻呢?因為少欲知足,故負擔少,反而能頭腦更清楚、精神更爽快。所以頭陀行,不是苦行,而是淡泊行,而是清凈行。心淡泊,反而無所求而不受苦也。

  所謂「樂」者,有:有所得之樂與無所累之樂。

  有所得為方便,無所累為究竟。

  就我個人對于中觀思想的了解:既諸法本來不常不斷,則修行的樂,是不離當下的安樂,而能延續(xù)到未來,甚至能成就究竟的解脫樂。這三者就拋物線來看,當是連續(xù)的;而不是這邊是苦,那邊是樂。

  因此,真正修行的樂,應(yīng)該是現(xiàn)前就能享受,而不是等到未來才能享有。現(xiàn)前享的是什么樂呢?樂有二種:一是有所得,一是無所累。而真正修行的樂,乃因為能把我們的負擔減輕了,而得的樂也,故屬于無所累之樂。而不是因為得到什么,才成為樂也。比如我們現(xiàn)在能得到一較正確、健康的觀念,便當下就能為我們解除過去,因執(zhí)迷、仿徨而受的苦也。因此真正的修行,不是苦行,而是安樂行。且安樂是建立在正知見上,也建立在內(nèi)銷的過程中。從內(nèi)銷而得之安樂,乃既無所得,也無所累也。

  就我個人出家的體驗來講,也是蠻相應(yīng)的。以一般的居士,不管從事什么行業(yè),必工作到上司首肯了,或顧客滿意了,因此才能得到一些報酬。但就修行者而言,若因聞思佛法,而得到觀念上的突破。這當下就受用了,而不需要等別人來肯定我時,才能得到回饋。同樣,在禪修中得到的覺受,也不需經(jīng)由別人給我肯定、贊嘆,才能受用也。

  然后,將我的心得再跟大眾分享時,又可激發(fā)出更多的安樂來。因此修行的樂,乃是「現(xiàn)前樂」,而非「來時樂」。但這樂是內(nèi)在的,是從內(nèi)銷、從無所累中,而得到身心的安樂。至于居士的工作報酬,反才是來時樂、非時樂也。

  勝妙一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名曰上座,獨住一處,亦常贊嘆獨一住者。獨行乞食,食已獨還,獨坐禪思。時有眾多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尊者名曰上座,樂一獨處,亦常贊嘆獨一住者。獨入聚落乞食,獨出聚落,還至住處,獨坐禪思!範枙r世尊語一比丘,汝往詣彼上座比丘所,語上座比丘言:「大師告汝。」比丘受教,詣上座比丘所,白言:「尊者!大師告汝!箷r上座比丘,即時奉命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爾時世尊告上座比丘:「汝實獨一靜處,贊嘆獨處者,獨行乞食,獨出聚落,獨坐禪思耶?」上座比丘白佛:「實爾,世尊!」佛告上座比丘:「汝云何獨一靜處,贊嘆獨住者,獨行乞食,獨還住處,獨坐禪思?」上座比丘白佛:「我唯獨一靜處,贊嘆獨住者,獨行乞食,獨出聚落,獨坐禪思。」佛告上座比丘:「汝是一住者,我不言非一住,然更有勝妙一住。何等為勝妙一住?謂比丘前者枯干,后者滅盡,中無貪喜;是婆羅門心不猶豫,已舍憂悔,離諸有愛,群聚使斷,是名一住,無有勝住過于此者!範枙r世尊即說偈言:

  「悉映于一切,悉知諸世間,不著一切法,

  悉離一切愛,如是樂住者,我說為一住!

  佛說此經(jīng)已,尊者上座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8 ~ p.9

  這樣的經(jīng)義,其實我們已不陌生了。因此,我們就直接講:「一住」的一,乃有「單一」與「統(tǒng)一」的差別。若單一的住,就是修定法門也,將心專注在一個方法上。

  然從另個角度來看,這個「一」其實就是我也。雖最初的一,乃狹指修定法門。可是既我把心,寄托在這法門上;故事實上,這一即寓含著我。因此,雖能入定,卻不能了生死也。故除非是統(tǒng)一的一,以統(tǒng)一則不分物我。故一住,即是無住;是名「勝妙一住」。以勝妙一住故,才能了生死也。

  故既只個人住在一房子里,獨進獨出,不是一住。也將心專注在修定法門中,不是一住。乃要從體證無我,而跟世間一切統(tǒng)一,這才是真正的一住也。

  我常住耳,汝自不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央瞿多羅國人間游行,經(jīng)陀婆阇梨迦林中,見有牧牛者、牧羊者、采柴草者、及余種種作人。見世尊行路,見已皆白佛言:「世尊!莫從此道去。前有央瞿利摩羅賊,脫恐怖人!」佛告諸人:「我不畏懼!棺鞔苏Z已,從道而去。彼再三告,世尊猶去。遙見央瞿利摩羅,手執(zhí)刀楯,走向世尊,世尊以神力現(xiàn)身徐行,令央瞿利摩羅駃走不及。走極疲乏已,遙語世尊:「住!住!勿去。」世尊并行而答:「我常住耳,汝自不住!範枙r央瞿利摩羅即說偈言:「沙門尚駃行,而言我常住,我今疲倦住,說言汝不住。沙門說云何,我住汝不住?」

  這部經(jīng)是講到佛教史上一個很有名的人物,就是央摩羅覺。相信央摩羅覺的故事,各位或已聽過了:

  他最初唯信仰外道,而外道的導(dǎo)師竟告訴他:你要殺人,且殺到五百人,便能生天。所以他就到處殺人,殺到最后,他的住所附近沒有人敢去。然釋迦牟尼佛因多生多劫的因緣,決定去度化他。于是便往央摩羅覺現(xiàn)身的地方去。

  最初,央摩羅覺看到祂時,心想:既已殺了四百九十九個,還差一個,現(xiàn)竟有人自動來湊數(shù)哩,正合寡意!于是就執(zhí)刀追上去了。佛陀只慢條斯理地走著,可是他拼命追,也追不上。于是只能對空亂喊道:「停!停啊!有種者,就不要跑。」世尊并行而答曰:「我沒動啊!是你自己停不住的。」于是央摩羅覺乃怪而問道:「你跑得這么快,連我都追不上了,為什么還說‘我沒動呢?’」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央瞿利摩羅!我說常住者,于一切眾生,謂息于刀杖。汝恐怖眾生,惡業(yè)不休息。我于一切蟲,止息于刀杖;汝于一切蟲,常逼迫恐怖,造作兇惡業(yè),終無休息時。我于一切神,止息于刀杖;汝于一切神,長夜苦逼迫,造作黑惡業(yè),于今不止息。我住于息法,一切不放逸;汝不見四諦,故不息放逸。」

  央瞿利摩羅說偈白佛:「久乃見牟尼,故隨路而逐,今聞?wù)婷钫f,當舍久遠惡!棺魅缡钦f已,即放舍刀楯,投身世尊足,愿聽我出家。佛以慈悲心,大仙多哀愍,告比丘善來,出家受具足。爾時央瞿利摩羅出家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須發(fā),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增修梵行,現(xiàn)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時央瞿利摩羅得阿羅漢,覺解脫喜樂,即說偈言:「……」

  佛說此經(jīng)已,央瞿利摩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20

  這又講到「住跟不住」的境界。事實上,在經(jīng)典上常有「住或不住」的論述,就像前面剛講的「勝妙一住」。對一住,我的解釋反是不住,而非住也。同理,于此經(jīng)中,佛說「我住,而非不住!

  于是對于什么是住?什么是不住?主要是就住所而有差別。因凡夫跟圣人,其實皆可都住,也可都不住。何謂也?因圣人,是住于性,而不住于相;住于心,而不住于境。反之,凡夫乃住于相,而不住于性;住于境,而不住于心。

  因此,在《華嚴經(jīng)》里有謂十住法門,這住乃住于理、住于性、住于心也。而凡夫心被境轉(zhuǎn),其實也可說住,住于什么呢?住于境、住于相、住于無明也。所以「住或不住」的界定,如從性相、心物、智愚去判斷,其實是很清楚的。故佛陀也可以說「我不住,是你住爾!」只是住的定義不一樣而已!故不管怎么講,我們都能確認無疑也。

  唯有如來能量于人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形色丑陋,難可觀視,為諸比丘之所輕慢,來詣佛所。爾時世尊四眾圍繞,知諸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見彼比丘來,形狀甚丑,難可視見,令人起慢不?」諸比丘白佛:「唯然,已見!狗鸶嬷T比丘:「汝等勿于彼比丘起于輕想,所以者何?彼比丘已盡諸漏,所作已作,離諸重擔,斷諸有結(jié),正智心善解脫。諸比丘!汝等莫妄量于人,唯有如來能量于人!贡吮惹鹪劮鹚,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復(fù)告諸比丘:「汝等見此比丘,稽首作禮,退坐一面不?」比丘白佛:「唯然,已見!狗鸶嬷T比丘:「汝等勿于是比丘起于輕想,乃至汝等莫量于人,唯有如來能知人耳!範枙r世尊即說偈言:

  「飛鳥及走獸,莫不畏師子,唯師子獸王,無有與等者。

  如是智慧人,雖小則為大,莫取其身相,而生輕慢心,

  何用巨大身,多肉而無慧?此賢勝智慧,則為上士夫,

  離欲斷諸結(jié),涅槃永不生,持此最后身,摧伏眾魔軍!

  佛說此經(jīng)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2 ~ p.3

  這部經(jīng)乃講到有位比丘外形很丑陋,所以很多人都瞧不起他。但佛陀說:其實這位比丘,早已證得阿羅漢果。所以「汝等莫妄量于人,唯有如來能量于人!

  但也未必有修行者,才能教你修行!結(jié)論呢?自依止,法依止,莫余依止。

  誰是真正的善知識?對大部分人而言,乃很難確認?因為既慈眉善目者,未必是善知識。你不要以為他話講得甜,又常招呼你。故你覺得開心,便認定他就是善知識。能說善道者,未必是善知識;很多人能口若懸河地通古博今,卻未必有正知見也。熱心弘法者,也未必是善知識;熱心者,很多還止于信愿而已!甚至有神通異能者,也未必是善知識;外道也有神通異能。故憑凡夫的道眼,根本很難去評定:誰是善知識?誰非善知識?這是第一點。

  其次,未必是善知識才能教我們修行。這一點的看法,又更不一樣!我們不要想:必尋到一位十全十美的善知識,我們才愿意跟他學。如果你這么想,你就根本不用學了。因不必修證到很圓滿的境界,才有能力教我們修行。這就比如我們有病去看醫(yī)生,結(jié)果看那醫(yī)生也是無精打采、病懨懨的。你想:既連自己的病都治不好,還能治他人的病嗎?不一定!有時候不能治自己病者,卻能治他人的病。所以有些修行人,在其他方面都表現(xiàn)良好;然在業(yè)障最重的關(guān)卡,他還是過不去也。

  最后,我們要如何親近善知識呢?我覺得很簡單:就是他今天說的一句話,對我有用,我就拿這句話去用。至于其它用不上的,就還給他,或留待察看。而什么才是有用的呢?能夠增長智慧,或減少煩惱的,就是有用。而非講一些天南地北,或怪力亂神。

  事實上,我們心中還是有個準則的。否則,我們也不用來學佛。而這準則,有的人很清晰,有的人較朦朧。如果較朦朧,便容易走偏而不自覺也。以眾生有二障:理障,理路不明;事障,煩惱不斷。故能有助于消此二障者,即是我們的善知識也。

  年少比丘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眾多比丘集供養(yǎng)堂,悉共作衣。時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初入法律,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時眾多比丘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時有眾多比丘集供養(yǎng)堂,為作衣故。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始入法律,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範枙r世尊問彼比丘:「汝實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耶?」彼比丘白佛言:「世尊!隨我所能,當力營助!

  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莫與是年少比丘語。所以者何?是比丘得四增上心法,正受現(xiàn)法安樂住,不勤而得。若彼本心所為,剃須發(fā),著袈裟衣,出家學道,增進修學,現(xiàn)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範枙r世尊即說偈言:

  「非下劣方便,薄德少智慧,正向于涅槃,免脫煩惱鎖。

  此賢年少者,逮得上士處,離欲心解脫,涅槃不復(fù)生,

  持此最后身,摧伏眾魔軍!

  佛說此經(jīng)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7 ~ p.8

  這是一個小故事,有位年輕比丘,在大眾都忙著作衣服時,他卻獨在一邊涼快,所以有人就到世尊面前告狀。然世尊卻謂:這位比丘其實已證到「四增上心法」,正受現(xiàn)法安樂住。意思是這位年少比丘,已證得阿羅漢果矣!所以你們不要太計較他幫不幫忙?重點是他已經(jīng)解脫了。

  然而,在經(jīng)文的文句,其實是有問題的。因「得四增上心法」,乃只是四禪,而非四果也。尤其最后的「不勤而得」,乃謂他不曾努力用功,就已證得阿羅漢果矣!這樣的講法不免有太多的瑕疵。

  我之引用這部經(jīng)典,重點乃為界定「助與不助」。在人間,尤其在一個團體里,很多事情別人都在做,而我不做,我們就會覺得怪怪的。甚至別人要我?guī)兔?而我不幫忙,他們就會嫌我不慈悲。于是或為面子掛不下,或為濫充慈悲,我們便不得不隨波逐流矣!然而這事合不合法?這事有沒有效益?便少人去思惟、衡量也。因此,善分別、善抉擇「什么當做?什么當助?」這才是智慧之所在。

  如以這觀點來看今天的佛教界,目前佛教界常辦一些超大型的活動;其實沒什么法益,卻也搞得大眾人仰馬翻,疲于奔命。故這種活動,即使只是隨喜參加,仍是顛倒;更何況親自規(guī)劃設(shè)計呢?反之,如有一種觀念,雖跟傳統(tǒng)不太一樣;但能上符合佛法,下有益于現(xiàn)世的眾生。而我們也不敢表達,這也是顛倒之所在。所以什么事該做?什么事當助?一切要以法為中心,而作權(quán)衡抉擇也。

  大龍象拔諸藕根,洗去泥土,然后食之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毗舍離國獼猴池側(cè)重閣講堂。時有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毗舍離乞食。時有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不閑法律,當乞食時,不知先后次第。余比丘見已而告之言:「汝是年少,出家未久,未知法律,莫越、莫重,前后失次而行乞食,長夜當?shù)貌?a href="/remen/154932.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饒益苦!

  年少比丘言:「諸上座亦復(fù)越次,不隨前后,非獨我也!谷缡窃偃,不能令止。眾多比丘乞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晨朝著衣持缽,入毗舍離乞食。有一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行乞食時,不以次第,前后復(fù)重。諸比丘等再三諫,不受而作是言:諸上座亦不次第,何故呵我?我等諸比丘三呵不受,故來白世尊,唯愿世尊為除非法,哀愍故!」

  佛告諸比丘:「如空澤中有大湖水,有大龍象而居其中,拔諸藕根,洗去泥土,然后食之。食已身體肥悅,多力多樂,以是因緣常喜樂住。有異種族象,形體羸小,效彼龍象,拔其藕根,洗不能凈,合泥土食,食之不消,體不肥悅,轉(zhuǎn)轉(zhuǎn)羸弱,緣斯致死,或同死苦。

  如是宿德比丘,學道日久,不樂嬉戲,久修梵行,大師所嘆,諸余明智修梵行者,亦復(fù)加嘆。是等比丘,依止城邑、聚落,晨朝著衣持缽入城乞食,善護身口,善攝諸根、專心系念,能令彼人不信者信,信者不異。若得財利,衣被、飲食、床臥、湯藥,不染不著、不貪不嗜,不迷不逐,見其過患,見其出離,然復(fù)食之。食已身心悅澤,得色得力,以是因緣常得安樂。

  彼年少比丘,出家未久,未閑法律,依諸長老,依止聚落,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不專系念,不能令彼不信者信,信者不變。若得財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染著貪逐,不見過患,不見出離。以嗜欲心食,不能令身悅澤,安隱快樂,緣斯食故轉(zhuǎn)向于死,或同死苦。所言死者,謂舍戒還俗,失正法、正律。同死苦者,謂犯正法律,不識罪相,不知除罪。」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龍象拔藕根,水洗而食之。異族象效彼,合泥而取食,

  因雜泥食故,羸病遂至死。」

  佛說此經(jīng)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28 ~ p.29

  親近善知識而學習時,要善學「因」地法門,而非學「果」地風光。

  這部經(jīng)主要是說:有些上座比丘,他們的行為似非那么中規(guī)中矩。于是年少比丘也跟著「依樣畫葫蘆」,然卻搞不清楚:葫蘆里面究竟藏有什么膏藥?因上座比丘的境界,哪是初學者所能思議比量的呢?

  因此我們親近善知識,要學的是「因地法門」,而不是「果地風光」。何謂因地法門?即這位善知識最初是怎么發(fā)心?怎么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地刻苦修學?而果地風光呢,如今他成為明師,當就眷屬圍繞、名利兼收也。

  事實上在佛教界的名師,也非鼓勵這些親近者,學「因地法門」。而是學著搖旗吶喊,學著打邊鼓爾!于是便會出現(xiàn)山頭「只有鼓手而無舵手」等青黃不接的下場,怪誰呢?既怪學子有眼無珠,也怪名師短視近利吧!

  尊者陀驃摩羅子于佛前取般涅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陀驃摩羅子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愿于佛前取般涅槃!」世尊默然。如是三啟,佛告陀驃摩羅子:「此有為諸行,法應(yīng)如是。」爾時尊者陀驃摩羅子,即于佛前入于三昧,如其正受,向于東方,升虛空行,現(xiàn)四威儀──行、住、坐、臥。入火三昧,身下出火,舉身洞然,光焰四布,青、黃、赤、白、頗梨、紅色。身下出火,還燒其身,身上出水,以灑其身;或身上出火,下燒其身,身下出水,上灑其身。周向十方,種種現(xiàn)化已,即于空中內(nèi)身出火,還自焚其身,取無余涅槃,消盡寂滅,令無遺塵。譬如空中然燈,油、炷俱盡。陀驃摩羅子空中涅槃,身、心俱盡,亦復(fù)如是。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燒鐵丸,其焰洞熾然,熱勢漸息滅,莫知其所歸。

  如是等解脫,度煩惱淤泥,諸流永已斷,莫知其所之,

  逮得不動跡,入無余涅槃!

  佛說此經(jīng)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17 ~ p.18

  這部經(jīng)典主要是講:尊者陀驃摩羅子于佛前取般涅槃。如我們對照律典,就知道這位尊者,曾于僧團中擔任類似「僧值」的執(zhí)事。因那時的僧眾,經(jīng)常得外出應(yīng)供。所以就由「僧值」安排:今天派某些僧眾,到東家應(yīng)供;明天派另一些僧眾,到西家應(yīng)供。又這位尊者最初還在修學時,因見到精舍里的人事管理不太上軌道,也感嘆精舍里的用品,乏人照顧而任其毀壞,所以他發(fā)心去整理。

  然各位要知道,在原始佛教里,即使你發(fā)心擔任執(zhí)事,也必證得阿羅漢果才夠資格。因此,這位尊者便日夜精進用功,故很快就證得阿羅漢果,才領(lǐng)得這執(zhí)事。于領(lǐng)得執(zhí)事后,果然把精舍里的人事物,都管理得非常妥當,而贏得眾人的尊敬和贊嘆。

  這執(zhí)事,也不知做了多久?最后,他決定于佛前取般涅槃。于是便啟稟世尊曰:「世尊!我愿于佛前取般涅槃!」于是佛陀會么回應(yīng)呢?「世尊默然,如是三啟!垢魑幌胂,佛陀為什么不回答呢?佛的意思是「你要繼續(xù)發(fā)心,不要做焦芽敗種啊」?還是「不忍心看他圓寂」呢?

  就我的體認,「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要涅槃,你就去涅槃吧!這事你自己看著辦?卻不必來問我也!當然作為僧團里的執(zhí)事,要般涅槃,禮貌上還得跟佛陀告假,可是佛陀本質(zhì)上,不會干涉你入不入涅槃的決定?「此有為諸行,法應(yīng)如是。」他既再三啟請,佛也不便再默然。于是回應(yīng)道:既是有為法,即不出有生就有滅的鐵則。所以要涅槃,就請便吧!

  婆羅門相應(yīng)

  《雜阿含經(jīng)》講到這里,對佛法的架構(gòu),當愈來愈清楚了。前再三說過:〈五陰誦〉跟〈六入誦〉,主要是講見道跟修道。而〈雜因誦〉跟〈道品誦〉乃只是將佛法,再作個系統(tǒng)架構(gòu)的整理。至于〈八眾誦〉,乃是對不同的眾生說法,其中有人、有天、有出家眾、有在家眾。雖在法要方面,沒有前誦那么精粹,但在生活運用上,倒更落實些。尤其以〈婆羅門相應(yīng)〉跟〈剎地利相應(yīng)〉,因是對在家居士而說的,所以對很多人而言, 還更貼切些哩!

  不受食者,食還屬我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年少賓耆迦婆羅門,來詣佛所,于世尊面前,作粗惡不善語,瞋罵呵責。爾時世尊告年少賓耆迦:「若于一時吉星之日,汝當會諸宗親眷屬耶?」賓耆白佛:「如是,瞿曇!」佛告賓耆:「若汝宗親不受食者,當如之何?」賓耆白佛:「不受食者,食還屬我!狗鸶尜e耆:「汝亦如是,如來面前作粗惡不善語,罵辱呵責,我竟不受,如此罵者,應(yīng)當屬誰?」賓耆白佛:「如是,瞿曇!彼雖不受,且以相贈,則便是與。」佛告賓耆:「如是不名更相贈遺,何得便為相與?」賓耆白佛:「云何名為更相贈遺,名為相與?云何名不更相贈遺,不名相與?」佛告賓耆:「若當如是罵則報罵,瞋則報瞋,打則報打,斗則報斗,名相贈遺,名為相與。若復(fù)賓耆!罵不報罵,瞋不報瞋,打不報打,斗不報斗,若如是者非相贈遺,不名相與!官e耆白佛:「瞿曇!我聞古昔婆羅門長老宿重、行道大師所說:如來、應(yīng)、等正覺,面前罵辱,瞋恚呵責,不瞋、不怒,而今瞿曇有瞋恚耶?」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無瞋何有瞋!正命以調(diào)伏,正智心解脫,慧者無有瞋。

  以瞋報瞋者,是則為惡人,不以瞋報瞋,臨敵伏難伏!

  不瞋勝于瞋,三偈如前說。爾時年少賓耆白佛言:「悔過,瞿曇!如愚、如癡,不辯、不善,而于沙門瞿曇面前,粗惡不善語,瞋罵呵責!孤劮鹚f,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113 ~ p.114

  這是說有位年少婆羅門,在佛陀前當面瞋罵呵責佛陀。然而,佛陀只問他:「如你于宴會時,送禮物給人;而對方竟不接受,則你當怎么辦?」他說:「既不接受,就只好將禮物再拿回來吧!」于是佛陀告婆羅門曰:「你亦如此,在如來面前罵辱呵責,我全不受。于是這些罵辱呵責,你且?guī)Щ厝プ约合馨?」如果不接受,就乖乖拿回來的話,這世間乃沒什么好爭執(zhí)的。但是凡人往往硬塞硬給;于是便不免面紅耳赤地爭執(zhí)起來。

  在這多元化的社會中,雖資訊流通非常迅速;但人跟人之間的隔閡,其實乃越來越深。為什么呢?因為在多元化的社會中,人跟人之間的差異,唯越來越大。于是人際的溝通協(xié)調(diào),也越來越困難。所以雖每個人都能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但還免不了有很多煩惱。且這煩惱不是來自經(jīng)濟上的負擔,而是來自人際關(guān)系上的協(xié)調(diào)不易。

  然如在人際溝通的過程中,能保持這個原則「不受食者,食還屬我!棺钥蓽p卻無謂的煩惱!給你的建議能采納,這是你的福報。反之不采納,對我也沒什么損失。能如此,則人間還有什么好爭執(zhí)的呢?

  可是,很多人剛好相反。如我的建議你不采納,我就臉上無光。甚至你不采納,我想得的利益就無指望了。于是強詞奪理,硬趕鴨子上架。這樣人跟人之間,怎可能不沖突、敵對呢?人跟人間的溝通,怎可能協(xié)調(diào)、圓滿呢?

  同理,別人給我的建議,若能采納,乃衷心感謝;反之若不采納,也一樣感謝你的善意!能如此,則有什么可爭執(zhí)的呢?所以在愈多元化的社會中,乃須愈尊重別人選擇的權(quán)力。這乃是于此民主社會中,每個人當有的修養(yǎng)也。

  猶如土坌彼,逆風還自污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東園鹿子母講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城乞食。時健罵婆羅豆婆遮婆羅門,遙見世尊,作粗惡不善語,瞋罵呵責。把土坌佛,時有逆風還吹其土,反自坌身。爾時世尊即說偈言:「若人無瞋恨,罵辱以加者,清凈無結(jié)垢,彼惡還歸己,猶如土坌彼,逆風還自污!

  時彼婆羅門白佛言:「悔過,瞿曇!如愚、如癡,不辯、不善,何于瞿曇面前,粗惡不善語,瞋罵呵責!」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復(fù)道而去。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115

  這部經(jīng)所討論的問題,乃如前述。就剛才所說的原則,聽來似輕松愉快。但放眼天下,真能作到者,竟有幾人呢?于是「猶如土坌彼,逆風還自污」。或如「執(zhí)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于是乎,這癥結(jié)為何呢?乃為一般人「常將自己的期待,寄托在他人身上!构蕦e人多存著「強制性的主導(dǎo)意識」─希望他聽我的,而非彼此尊重協(xié)調(diào)也。

  這尤其會發(fā)生在「關(guān)系密切的人」身上,因為關(guān)系越密切,越會影響到我的權(quán)益啊!故關(guān)系愈密切,反愈不容易溝通協(xié)調(diào)哩!所以在人間,吵得最兇的,往往是關(guān)系最密切的人,如夫妻、父子、師徒、雇傭等。

  反之,若關(guān)系不密切,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誰也不必勉強對方。所以剛才講的大原則:如果建議,你不接受,對我也沒什么損失。它的前提就是:要先把彼此的關(guān)系拉遠一點,而不要太靠近了,才牽扯不清。

  就這點而言,我自認為有先見之明,所以我不領(lǐng)眾,不收弟子。因為如領(lǐng)導(dǎo)一個團體,我一定得主導(dǎo)它,否則何謂領(lǐng)導(dǎo)呢?同理若收弟子,也一定得將他管教得服服貼貼的。否則,何謂弟子呢?但是,這就難免成為我執(zhí)與法執(zhí)之所在,也難免衍生出諸多的緊張與煩惱。反之,關(guān)系疏遠一點,即無此患也。

  然而一般人的思考方式,是唯恐不能將彼此的關(guān)系拉近一點,兩相和好,天長地久,事實上這反是強制、怨尤的根源。因為關(guān)系越親密,彼此的利害就愈糾纏不清。于是既你必須主導(dǎo)他,他也必須主導(dǎo)你;于是因主導(dǎo)意識太強,就會有「猶如土坌彼,逆風還自污」的下埸,到最后煩惱受傷的還是自己也。

  或謂:「如關(guān)系已很密切了,當怎么辦?」須趕快了斷嗎?非也。還是這句話「不將自己的期待,寄托在他人身上!顾援斘覀兣c人有沖突時,且自捫心反省,是不是因這點放不下,所以才有沖突呢?如察覺了,便趕快回頭是岸吧!

  所以問題不在于「人跟人間,當如何溝通協(xié)調(diào)?」而在于:「人跟人間,一定得溝通協(xié)調(diào)嗎?」不能合不來,就你走你的陽關(guān)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嗎?故彼此的關(guān)系,不能太綿密,才能享有更大的彈性空間。

  所以這經(jīng)文,講的道理雖不是很深,但對我們現(xiàn)實的生活卻很有用。當然,也看我們?nèi)绾谓獯a?如何運用于現(xiàn)實生活中?

  施持戒者得大果報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聞瞿曇說言:唯應(yīng)施我,不應(yīng)施余人;施我得大果,非施余人而得大果。應(yīng)施我弟子,不應(yīng)施余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非施余弟子得大果報。云何瞿曇!作是語者,為實說耶?非為謗毀瞿曇乎?為如說說,如法說耶?法次法說,不為余人以同法來訶責耶?」佛告婆羅門:「彼如是說者,謗毀我耳。非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不致他人來以同法訶責。所以者何?我作如是說者,作二種障:障施者施,障受者利。婆羅門!乃至士夫以洗器余食,著于凈地,令彼處眾生即得利樂,我說斯等亦入福門,況復(fù)施人!婆羅門!然我復(fù)說:施持戒者得果報,不同犯戒。」

  生聞婆羅門白佛言:「如是,瞿曇!我亦如是說:施持戒者得大果報,非施犯戒!範枙r世尊復(fù)說偈言:「……」

  佛說此經(jīng)已,生聞娑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137 ~ p.138

  這是講到布施的問題,經(jīng)文大致的意思是:有人問佛陀,你是否曾說過:「施其他的人得不到大果報,只有施我及我的弟子,才能得到大果報?」佛陀回曰:「我不是這么說的,我是說施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善報。但施持戒者跟施犯戒者,果報還是不一樣的!

  故要布施給什么對象,才能得大果報呢?對我個人而言,乃確認一個原則:就是看布施后,所能發(fā)揮的邊際效用有多少?所以在經(jīng)典上,乃將福田分為兩類:一是敬田,一種悲田。

  故敬田,即是指能發(fā)揮邊際效用者。因此經(jīng)文謂:施持戒者跟施犯戒者,福德不一樣。同理,施入定者跟施散亂者,福德不同;施見性開悟者跟施無明凡夫,福德當也不一樣。最后施既已解脫,又致力弘法者,福德當更高。因其能發(fā)揮的效益,超高于余者也。這也就說:我乃用一個很現(xiàn)實的標準,去衡量福德的多寡。

  因此,雖佛教界都會含糊地說:蓋廟福德大。其實,蓋廟有什么福德?首先要問:這廟蓋在那里?它要做什么用途?如蓋在深山無人去處,則蓋得再大,也發(fā)揮不了什么效用。或者雖蓋在都會區(qū)里,乃為觀光用途;唯賺點油香錢,而不能展現(xiàn)出教化的功能,故效益乃微不足道也。是以從敬田而論,既修證的層次越高,也善盡教化的功能者,福田愈大也。

  至于悲田者,乃是指布施給貧苦、孤獨、廢疾者。而這福德,也和能發(fā)揮的邊際效益有關(guān)。因為一位有錢人,你再給他五萬、十萬,對他來講只是不關(guān)痛癢。但對一個肚子已餓扁,或有病無錢就醫(yī)者而言,你即使只給他五百、一千,效益就很大了。

  然即使是敬田,但已有很多人去布施供養(yǎng)了;于是乎,你再布施供養(yǎng),則邊際效用又遞減矣!同理即使為悲田,譬如報紙上所報導(dǎo)那些受苦者的困境。于報導(dǎo)后,即有很多人去布施、關(guān)懷。于是你再去布施,那邊際效用也遞減矣!

  所以應(yīng)如何布施,才能得大福報?唯有深入緣起,透過現(xiàn)實事相的考察分析,才能確認其有什么效益?而不是把錢往「福田箱」一丟,就能坐待福報的到來也。

  俗人在家,云何得現(xiàn)法安樂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年少婆羅門,名郁阇迦,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在家,當行幾法,得現(xiàn)法安及現(xiàn)法樂?」佛告婆羅門:「有四法,何等為四?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何等為方便具足?謂善男子種種工巧業(yè)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于彼彼工巧業(yè)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何等為守護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谷,方便所得,自手執(zhí)作,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令失,不善守護者亡失,不愛念者輒取,及諸災(zāi)患所壞,是名善男子善守護具足。

  何等為善知識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虛妄,不兇險,如是知識能善安慰,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識具足。

  云何為正命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財,出內(nèi)稱量,周圓掌護,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執(zhí)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稱量財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yōu)曇缽果,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后。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如是婆羅門!四法成就,現(xiàn)法安,現(xiàn)法樂。」

  以上「方便具足.守護具足.正命具足」大致是就經(jīng)濟的角度而說的。然而經(jīng)濟的充裕,只是「必要而非充分」之條件也。何以故?雖經(jīng)濟不足,是不能安樂的;但只有充裕的經(jīng)濟,也不見得就能安樂,所以是「必要而非充分」之條件。

  就我的經(jīng)驗而言,要成就現(xiàn)法的安樂,乃必須作到:

  1.理路要清楚:尤其在這多元化的資訊時代里,因各方面的訊息太多了,如自己理路不清,光在這些混雜的資訊里判斷、抉擇,就夠辛苦的。過去是資具不足的時代,而現(xiàn)在是選擇過多的時代。其實,選擇過多跟資具不足,都一樣辛苦。除非理路清楚,才能悠游自在。

  2.心態(tài)能祥和:所謂祥和,用佛法來講,就是中道而不偏端也。有的人太熱心了,熱心到雞婆的地步。有些人卻太冷漠了,冷漠到目中無人的境界。有的人事情都往好的方面去設(shè)想,有的人卻專愛在雞蛋里挑骨頭。故如不能保持中道的心態(tài),于立身處世上就會招來很多的嫌疑跟爭執(zhí)。其云何能安樂呢?

  3.身體且健康:身體如不健康,即使有再多的財富也享用不到。且健康的身體,也與理路的清楚、心態(tài)的祥和有關(guān)。

  4.經(jīng)濟可怡適:就是不只夠用,而且有些盈余。這樣不只較有保障,且用時也能有較大的彈性空間也。

  5.人際得協(xié)調(diào):如在家里,常跟父母嘔氣,跟妻子爭執(zhí),則住在那里,豈非像下地獄般地難過嗎?

  6.環(huán)境夠清爽:我們住的環(huán)境,不管是小環(huán)境─就是個人住的房子,還是大環(huán)境─這房子周遭的狀況,其實對我們身心都有相當?shù)挠绊。譬如有些地方噪音太?有些地方有惡臭;若常住在那里,也是挺難過的。

  所以要得到現(xiàn)法的安樂,是有從內(nèi)到外的條件。如理路要清楚,這是最內(nèi)在的條件,一直到環(huán)境夠清爽,乃從內(nèi)慢慢向外求圓滿也。因此,要成就現(xiàn)法安樂住,并不是只經(jīng)濟的富裕,就能成辦的。

  婆羅門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幾法能令后世安,后世樂?」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何等為信具足?謂善男子于如來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壞,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何等戒具足?謂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戒具足。

  云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云何為慧具足?謂善男子苦圣諦如實知,集、滅、道圣諦如實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

  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后世安,后世樂!範枙r世尊復(fù)說偈言:

  「方便建諸業(yè),積集能守護,知識善男子,正命以自活。

  凈信戒具足,惠施離慳垢,凈除于迷道,得后世安樂。

  若處于居家,成就于八法,審諦尊所說,等正覺所知,

  現(xiàn)法得安隱,現(xiàn)法喜樂住,后世喜樂住。」

  佛說此經(jīng)已,郁阇迦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128 ~ p.130

  至于「有幾法能令后世安樂?」,其實應(yīng)是差不多的。故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乃跟「理路要清楚、心態(tài)能祥和」正能前后對應(yīng)也。

  供養(yǎng)三火,斷滅三火

  婆羅門!當勤供養(yǎng)三火,隨時恭敬禮拜奉事,施其安樂。何等為三?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

  何者為根本火?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養(yǎng)父母,令得安樂,是名根本火。何故名為根本?若善男子從彼而生,所謂父母,故名根本。善男子以崇本故,隨時恭敬,奉事供養(yǎng),施以安樂。

  何等為居家火?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給妻子、宗親、眷屬、仆使、傭客,隨時給與,恭敬施安,是名居家火。何故名居家?其善男子處于居家,樂則同樂,苦則同苦,在所為作,皆相順從,故名為居家。是故善男子,隨時供給,施與安樂。

  何等名福田火?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勞,如法所得,奉事供養(yǎng)諸沙門、婆羅門,善能調(diào)伏貪、恚、癡者。如是等沙門、婆羅門,建立福田,崇向增進,樂分樂報,未來生天,是名福田火。何故名福田?為世福田,謂為應(yīng)供,是故名福田。

  ……婆羅門!今善男子先所供養(yǎng)三火,應(yīng)斷令滅。何等為三?謂貪欲火,瞋;,愚癡火。所以者何?若貪火不斷、不滅者,自害、害他,自他俱害,現(xiàn)法得罪,后世得罪,現(xiàn)法、后世得罪,緣彼而生心法憂苦。;、癡火,亦復(fù)如是。婆羅門!若善男子事積薪火,隨時辛苦,隨時然,隨時滅火、因緣受苦。」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134 ~ p.135

  這部經(jīng)也是對居士而講的,要供養(yǎng)三火:一者根本火,二者居家火,三者福田火。過去我們已講到:火乃代表眾生的生命。所以供養(yǎng)火者,乃為求得身命之長存永續(xù)。然就佛法而言,命乃有兩種:一是色身的壽命,一是法身的慧命。佛法更注重的,其實是法身的慧命。

  色身壽命的因與緣:因來自父母,緣來自后天資生之具。

  法身慧命的因與緣:緣來自三寶皈依與修學,因則為眾生的佛性。

  故這三種火中的根本火和居家火,乃偏就色身的壽命而言。以眾生皆父母所生,故稱父母為根本火。其次,從生下之后,還得靠很多資生之具,才能夠維系生命的存在,所以能資助我們維系生命存在的周邊,都稱為居家火。故居家火,乃包括妻子、宗親、眷屬、仆使、傭客等。至于福田火,乃指法身慧命。事實上三寶的皈依,不只是布施求福,更重要的是要從修學中,增長智慧。

  其次,法身慧命的成就,又可分為因跟緣,緣乃來自三寶的皈依與修學,而因則為眾生的佛性。眾生因為有佛性,所以才能皈依三寶而修學佛法,而長養(yǎng)法身慧命。然因佛性,本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的,所以在原始佛教中,反未特別去闡述。故到大乘佛教后,才有更精辟的說明。

  善不善男子,皆如月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年少婆羅門,名僧迦羅,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不善男子云何可知?」佛告婆羅門:「譬猶如月!蛊帕_門復(fù)問:「善男子云何可知?」佛告婆羅門:「譬猶如月!

  婆羅門白佛:「云何不善男子如月?」佛告婆羅門:「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系亦失,日夜消減,乃至不現(xiàn)。如是有人于如來所,得信寂心,受持凈戒,善學多聞,損己布施,正見真實。于如來所凈信、持戒、惠施、多聞、正見真實已,然后退失,于戒、聞、施、正見悉皆忘失,日夜消減,乃至須臾一切忘失。復(fù)次,婆羅門!若善男子不習近善知識,不數(shù)聞法,不正思惟,身行惡行,口行惡行,意行惡行,行惡因緣故,身壞命終,墮惡趣泥梨中。如是不善男子,其譬如月。」

  婆羅門白佛:「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佛告婆羅門:「譬如明月凈分,光明色澤,日夜增明,乃至月滿一切圓凈。如是善男子,于如來法律得凈信心,乃至正見,真凈增明;戒增,施增,聞增,慧增,日夜增長。復(fù)于余時,親近善知識,聞?wù)f正法,內(nèi)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是故善男子,譬如月!範枙r世尊而說偈言:

  「譬如月無垢,周行于虛空,一切小星中,其光最盛明。

  凈信亦如是,戒聞離慳施,于諸慳世間,其施特明顯。」

  佛說此經(jīng)已,僧迦羅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137

  「身壞命終化生天上。是故善男子,譬如月!乖聢A而缺,升天而降,乃輪回之道爾!故必「不受后有」才是正途!

  這部經(jīng)乃曰:善男子如月。為什么如月呢?如初一向十五的月,乃越來越圓,越來越亮也。至于不善男子也像月,像十六到卅的月,唯越來越暗、越來越缺也。

  然最后一段經(jīng)文,「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谷缰恢v到這地步,是有問題的。因為就算生天了,還是會墮落的。就像到十五之后,圓月又缺了。因此,生天還不出輪回也。

  故真正的善男子,不只要善行,更且要能見性、證果,到最后以能證得不受后有,才是真正的善男子,也才是原始佛教修學的宗旨。然這部經(jīng)因是對在家居士講的,而居士頂多能證得不還果。若身壞命終,唯生天上也。然既證果了,乃會于天上繼續(xù)修學佛法,直到解脫,所以也不會再墮入輪回也。

  佛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游行,至一那羅聚落,住一那羅林中。爾時世尊著衣持缽,入一那羅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太早,今且可過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作飲食處。爾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五百具犁耕田,為作飲食。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遙見世尊,白言:「瞿曇!我今耕田下種以供飲食,沙門瞿曇亦應(yīng)耕田下種以供飲食!狗鸶嫫帕_門:「我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婆羅門白佛:「我都不見沙門瞿曇,若犁,若軛、若鞅、若縻、若?、若鞭,而今瞿曇說言:我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爾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即說偈言:「自說耕田者,而不見其耕,為我說耕田,令我知耕法!

  爾時世尊說偈言:

  「信心為種子,苦行為時雨,智慧為犁軛,慚愧心為轅,

  正念自守護,是則善御者。保藏身口業(yè),如食處內(nèi)藏,

  真實為真乘,樂住為懈息,精進無廢荒,安隱而速進,

  直往不轉(zhuǎn)還,得到無憂處。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不還受諸有!

  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白佛言:「善耕田瞿曇!極善耕田瞿曇!」于是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世尊說偈,心轉(zhuǎn)增信,以滿缽香美飲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因說偈得故。即說偈言:「不因說法故,受彼食而食,但為利益他,說法不受食!

  時耕田婆羅門婆遮婆羅門白佛言:「瞿曇今以此食安著何處?」佛告婆羅門:「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婆羅門!汝持此食著無蟲水中,及少生草地!箷r婆羅門即持此食著無蟲水中,水即煙起涌沸,啾啾作聲。如熱鐵丸投于冷水,啾啾作聲。時婆羅門作是念:沙門瞿曇實為奇特!大德大力,乃令飲食神變?nèi)缡恰?/p>

  時彼婆羅門見食瑞應(yīng),信心轉(zhuǎn)增,白佛言:「瞿曇!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贡思闯黾乙,獨靜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須發(fā),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140 ~ p.142

  這部經(jīng)乃說到:有位婆羅門見到世尊時,乃評曰:「你為何不跟我們一樣耕田下種呢?」佛答曰:「我也在耕田下種哩!」婆羅門說:「不見你的犁,也不見你的田,你是如何耕田下種的呢?」佛說:「信心為種子,苦行為時雨…。」

  后面的我不解釋,因為事實上目前有很多人,對于犁是什么樣子?犁有什么用途?都搞不清楚。所以用了這么多耕田的比喻,對現(xiàn)代人而言,反是越說越糊涂了。

  但是這句「信心為種子」,在大乘佛法中,乃有更深的意義。我們知道在中國禪宗,有一部論─《信心銘》,傳說是三祖僧粲大師所作的。又在中國佛教中,有另一部鼎鼎有名的論典─《大乘起信論》。一般人如只看論名,會望文生義地以為:為增長我們對大乘佛法的信心,故名為《大乘起信論》。其實論中所說的大乘,是指「真如心」的意思。同理《信心銘》所謂的信心,也是指真如心,而不是一般眾生妄想紛飛的識心。故「信心為種子」者,即是前所謂:眾生修行的因地,乃是本來具足的佛性也。以佛性為種子,而能修學佛法,能成就菩提道也。

  當婆羅門聽了佛所說的偈頌后,信心轉(zhuǎn)增,于是「以滿缽香美飲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因說偈得故!蛊鋵嵰月傻涞挠^點,因說法而得到供養(yǎng),在原始佛教中并無違犯。

  因為佛何以要祂的弟子外出托缽?除了得到飲食以資生外,更為在托缽的過程中,就有機會為眾生說法;而且也必僧眾的形相非常好,居士才愿意供養(yǎng)。因此在托缽的過程中,或說法,或得到飲食,這本質(zhì)上是不會有問題的。

  但如果是為得到供養(yǎng)而說法,這就有違犯。如以這個觀點,來看當今的佛教界,很多是有問題的。很多人之所以說法,乃是為了勸募的方便。故有為貪圖供養(yǎng)而說法的嫌疑,也有為貪圖供養(yǎng)而廣開方便的嫌疑。

  然對這句話「沙門亦應(yīng)耕田下種,以供飲食!鼓藨(yīng)再加申論也:在過去的農(nóng)業(yè)時代,很多人都以必耕田下種,才能生產(chǎn)也。故于《論語》中,也有人評孔子曰:「四體不勤,五榖不分,何謂夫子?」

  于是,很多人乃認為:修行人,是不事生產(chǎn)的米蛀蟲。故禪宗的百丈禪師,乃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贏得很多人的贊嘆。但我的看法,卻非如此。尤其在當今,以「服務(wù)業(yè)為導(dǎo)向」的時代里,更非必耕田下種,勤苦操作,才能生產(chǎn)哩!

  何謂「生產(chǎn)」?增加其邊際效用,即是「生產(chǎn)」。因此商人,甲地買進,乙地賣出;甚至逢低買進,待高賣出,也是「生產(chǎn)」哩!

  且不說服務(wù)業(yè),就以工商業(yè)來論,何謂「生產(chǎn)」呢?能夠增加邊際效用者,就是「生產(chǎn)」也。所以把甲地的物品運到乙地,雖物品還一樣,但已增加其效用矣!為什么?因為甲地過剩,乙地不足;所以就有「生產(chǎn)」的效果。

  雖有人常批評:奸商逢低買進,逢高賣出。然而逢低買進,是因為當時的邊際效用較低;而逢高賣出者,即能增其邊際效用也。故不只他因此而得到利潤,其實對社會也是有貢獻的。故并非必耕田下種,才是生產(chǎn)也。

  至于「服務(wù)業(yè)」,能提供對方所需要者,即是「生產(chǎn)」也。

  因此影歌星、運動員,也是大力生產(chǎn)者也。

  至于「服務(wù)業(yè)」,能提供對方所需要者,即是「生產(chǎn)」也。所以很多影歌星、運動員都很有錢,這乃為他們能滿足很多人的需要─未必是常態(tài)的需要。同理,醫(yī)師、律師也都很有錢,因他們也能大力「生產(chǎn)」,而滿足某些人的需要。所以教授在作實驗,文人振筆疾書,也都是在生產(chǎn)哩!

  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者,既作不能定義得太狹隘。且就效用而言,也不是單就一天、兩天來計算的;而是要從長期的經(jīng)營中,來考核其真正的效用。

  至于「宗教師」所能提供者,更非消遣娛樂者,所能比擬!

  然而影歌星、運動員的生產(chǎn),比起宗教師乃天淵之別也。因為影歌星、運動員所能提供者,只能滿足娛樂、消遣之所需。而宗教師所能提供者,乃智慧、心靈之所需。

  故有人乃將宗教,稱為「心靈的服務(wù)業(yè)」。然我并不茍同,因為它不只是服務(wù),而是「導(dǎo)引」也─將眾生從惡導(dǎo)善、從染導(dǎo)凈、從迷導(dǎo)覺。服務(wù),只是因你需要什么,故我就提供你什么。但在需要的當下,其實是有很多無明的成分。而宗教師者,乃應(yīng)努力降低無明的成分,而使眾生的覺性慢慢提高。

  因此,在目前社會中,我們可以看到宗教師的形象或地位,其實已比過去高很多了。為什么呢?從馬斯洛「動機與人格」的學說中,看現(xiàn)代人的需要層次,已非農(nóng)業(yè)時代的但求溫飽而已,而是更求于「自我實現(xiàn)」也。于是乎,對宗教的需求,乃殷切于往昔也。

  僧眾為福田嗎?非剃度換裝,即是福田;亦非自力修行,即是福田。必弘法利生,才是福田。

  至于福田的大小,則看所能提供的效益而言。供給與回饋,必須平衡,這關(guān)系才是正常,才能長久!

  于是既以效益論生產(chǎn),就得重估:是否僧眾便是福田呢?其實也看他能提供的效益為何?故我不認為一個人剃了頭、換了裝,就是福田。因為剃頭、換裝很簡單啊!怎可能一下子就變成福田了呢?像前經(jīng)所講的:供養(yǎng)守戒者跟犯戒者福德不同,供養(yǎng)入定者跟未入定者、見性者跟未見性者、解脫者跟未解脫者,福德皆不同也。

  故一個僧眾之所以能成為福田,主要是從學法、修法、證法到弘法,而能為世間之福田。因此如只是閉門修行,當然也是福田;但比起能對大眾弘法,而凈化人心者,當又大不同也。

  如進一步來探討「福從何來?」福者,我認為是從「和諧」而來。而僧眾又何以為福田呢?不是我們?nèi)スB(yǎng)他,就可坐等福報之到來。而是因為我們能親近三寶,故得以從聞法中,而調(diào)整我們的觀念與行為,故使內(nèi)在能減少沖突煩惱,外在能增加和諧圓滿,這才是福之所在也。而不是把錢丟出去,就有福了。所以有福無福?跟你的知見有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若知見不正確,即使想修福、培福,也是一邊修、一邊漏也。

  故僧眾是否為福田?實牽涉到「供給跟回饋」的問題。就世間的常態(tài)而言,必兩者平衡,關(guān)系才能和諧長久。故居士既供養(yǎng)僧眾,僧眾當教化眾生。雖于過程中,不需要稱斤論兩地計較是否平衡。但就長期而言,還應(yīng)保持著平衡的原則,這關(guān)系才能長久也。如果長期的供養(yǎng)過度而回饋不足,則居士們對三寶就會裹足不前。

  其實我的期待,乃很單純:就是人跟人間,最好秉持著「平等、互惠」的原則,而能相得益彰也。相信世尊于訂立乞食制度的當下,必早有先見之明也。

  定無,是故安樂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毗舍離國大林精舍。時有毗梨耶婆羅豆婆遮婆羅門,晨朝買牛,未償其價,即日失牛,六日不見。時婆羅門為覓牛故,至大林精舍,遙見世尊,坐一樹下,儀容挺特,諸根清凈,其心寂默,成就止觀,其身金色,光明焰照。見已,即詣其前而說偈言:

  「云何無所求,空寂在于此?獨一處空閑,而得心所樂!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失若復(fù)得,于我心不亂。婆羅門當知!莫謂彼如我,心計于得失,其心不自在。」

  時婆羅門復(fù)說偈言:

  「最勝梵志處,如比丘所說,我今當自說,真實語諦聽。

  沙門今定非,晨朝失牛者,六日求不得,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非,種殖胡麻田,慮其草荒沒,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非,種稻田乏水,畏葉枯便死,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無,寡女有七人,悉養(yǎng)孤遺子,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無,七不愛念子,放逸多負債,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無,債主守其門,求索長息財,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無,七領(lǐng)重臥具,憂勤擇諸蟲,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無,赤眼黃發(fā)婦,晝夜聞惡聲,是故安樂住。

  沙門今定無,空倉群鼠戲,常憂其羸乏,是故安樂住!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我今日定不,晨朝失其牛,六日求不得,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種殖胡麻田,?制浠臎],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種稻田乏水,畏葉便枯死,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寡女有七人,悉養(yǎng)孤遺子,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七不愛念子,放逸多負債,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債主守其門,求索長息財,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七領(lǐng)重臥具,憂勤擇諸蟲,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黃頭赤眼婦,晝夜聞惡聲,是故安樂住。

  我今日定無,空倉群鼠戲,常憂其羸乏,是故安樂住。

  不舍念不念,眾生安樂住,斷欲離恩愛,而得安樂住!

  爾時世尊為精進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如佛常法,次第說法:布施,持戒,乃至于正法中心得無畏。即從座起,合掌白佛:「我今得于正法律,出家學道,成比丘分,修梵行不?」

  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修諸梵行。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範枙r精進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得阿羅漢,緣自覺知,得解脫樂,而說偈言:「我今甚欣樂,大仙法之上,得離貪欲樂,不空見于佛!

  ──《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下)p.155

  這部經(jīng)很有趣,乃說有位婆羅門早上剛買一條牛,結(jié)果連錢都還沒付,牛就不見了。所以他就急著到處尋找,找了五、六天也沒找到,到第七天繼續(xù)找時,卻遇上了釋迦牟尼佛?吹k閑閑無事,竟一個人在樹下禪坐。他想:我正心亂如麻,而祂竟坐在那邊無所事事。所以就問祂:「你為何能閑閑地,在這邊禪坐呢?」

  于是世尊答曰:「乃為我不再有得失心了,所以能閑閑地在這邊禪坐!谷欢帕_門聽了,反嘲諷地說:「你當然沒得失心啰!因為你是什么都沒有,所以既不得也不失哩!至少你不是:早上剛買牛,下午牛就不見了!連找了六天,還尋不到蹤影。至少你不是,家里有田,種過稻后,怕缺水而被太陽曬干。至少你不是,家里有兒子、女兒,還嗷嗷待哺。至少你不是,欠債未還,債主已逼上門來。故乃為你什么都沒有,所以能安樂住!

  世尊說:「說得沒錯啊!我就是為:什么都無。所以能安樂住!菇(jīng)文大概是這個意思。

  就世間人而言,若一切皆無,云何安樂住?總要有一些基本的資糧,才能安樂住。

  事實上,就世間人來看,一切皆無,怎可能安樂住呢?至少還要有資生之物,如俗話曰:日謀三餐,夜圖一宿。至少還得有「一技在身」才能過生活哩!

  所以我們看佛陀,卻非什么都無;至少是有法,而能利益眾生也。因能利益眾生,所以能換取衣食道糧,而能安樂住也。這是就世間人的角度而言。

  但就解脫道而言,非無妻.無子.無家產(chǎn).無田園,無寺院.無徒眾,才能安樂住。最重要的,乃要「無我」而已!

  要無我,才能安樂住。所以前面雖說:世間人認為世尊,至少是因有法,才能安樂住。但有法,有什么法呢?是一些奇奇怪怪的招數(shù),可用來招引信眾哩!若如此,那還是有我,而不可能真正的安樂住。所以,經(jīng)文所說「我今日定無…」,說了那么多無,都不關(guān)緊要。只有一點至關(guān)緊要,就是「無我」爾!

  這「無我」說來容易,但要真相應(yīng),還挺難哩!尤其一個人既有妻子、家產(chǎn)、田園、寺院、徒眾,還能全然放下而相應(yīng)于無我,更不是那么簡單哩!因此對于我而言,當不可能全無;但也不能太多,太多的話又有牽掛了。故能省則省,能少則少,雖未解脫且圖個安樂住吧!

  很多人一講到別人「什么都無」,就覺得蠻贊嘆的,可是真叫他什么都無,他又煩惱了。記得有一次坐計程車時,司機就問我:「法師!你為什么出家呢?」我姑且答曰:「為斷煩惱啊!」他說:「斷煩惱?你們出家人還會有什么煩惱嗎?早上睡醒了,作作早課;然后再掃掃地,就所作已辦了。你們會有煩惱才怪哩!」我回曰:「真是這樣的話!那你馬上就可以出家了?」他說:「不行!」「為何不行呢?」他只好低聲下氣地說:「若出家后,就不能喝酒,不能吃肉,不能看電影,不能討老婆…」我問:「這會有煩惱嗎?」他答:「是啊!一切都無,就有很多煩惱也。」

  所以一般人都能很輕松地勸別人放下,但自己就是什么都放不下。于是放不下,就等著瞧。果然既什么都有,當然就尾大不掉、煩惱常伴也。

  剎利相應(yīng)

  斯匿王有祖母,忽爾命終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有祖母,極所敬重,忽爾命終,出城阇維。供養(yǎng)舍利畢,弊衣亂發(fā),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波斯匿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