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的需求

  安全感的需求

  前言

  在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中,其第二種需求為「安全感」。至于,第一種需求─有關資生的需求,則不詳細分析,而只是提示「心要」而已!

  有關生活的供給,就修行人而言,乃只是消極的手段,而非積極的目的。

  我們現在來解釋,何謂消極的手段?何謂積極的目的?

  食:譬如就飲食來講,有些人就是「美食主義」者。一生無大志,「吃得好」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滿足。所以,他會用盡辦法,盡可能去找好的來吃。當然,吃不好時,煩惱也就跟著來了。將自己的時間、金錢,多投資在吃的上面,以獲取最大的滿足,這即稱為「積極的目的」。

  至于「消極的手段」,乃不是我愛吃,而是為肚子餓了,所以需要吃。或者是為讓生命能繼續(xù)延續(xù),所以得吃。至于讓生命延續(xù),又是為了什么呢?如經典所言:「為成道故,應受此食!故澄飳ξ覀儊碇v,還是需要;但它只是消極的手段,而目的乃為修道也。

  衣:同樣,就衣服而言,有些人自認為身材好。故為凸顯窈窕的身材,為示現優(yōu)雅的品味,所以怎樣把衣服穿好,就是她最重要的工作。如時裝設計師或模特兒等,這即為「積極的目的」。

  至于消極的手段,穿衣服乃是為了禮貌,赤身裸體在目前的社會是不太妥當的;或者冬季天氣冷,為了保暖,必須穿較厚重的衣服。所以,為了保暖、為了蔽體而穿衣,即稱為「消極的手段」。

  因此,就修行人而言,這些食物的供給、衣服的穿著、住宿的安頓,皆只是消極的手段,因為其還有更積極的目的:修行。

  不把手段錯當目的:故如把手段錯當目的,那一定會增加很多煩惱,而且得付出很高的代價。因此,為何有些人于「資生的需求」中很容易滿足?有些人卻很不容易滿足?如只是把它當「消極的手段」,理論上,是很容易滿足的。尤其以目前的經濟水準而言,更沒什么問題。但如錯把它當成積極的目的,那就沒有底限了。衣服要穿到什么地步,才有體面、才有品味呢?

  故當我們發(fā)覺資生的需求,對我們已形成很大的負擔時,得趕快檢討:是否已把手段,當作目的了?如果是,很簡單,趕快回頭是岸:把它降為手段吧!事實上,把手段錯當目的者,乃到處都是。因為商人,就是希望你舍本逐末,他才有錢賺。如果每個人都像我這么清楚,東西就沒得賣了。

  故目前的社會,云何皆物欲橫流呢?其實都是廣告商做出來的噱頭。而那些自以為很前衛(wèi)、很時麾的人,反而都是大傻瓜、冤大頭。其他的人我們不管,至少就修行人而言,我們要很清楚:它只是我們借以修行的手段,而非目的。

  云何能滿足:因此,在馬斯洛的理論里,乃有一個蠻大的缺陷─我先前已批評過了;必第一個層次滿足后,才可能提升到第二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資生的需求,第二個層次是安全感的需求。然第一個層次,云何能滿足呢?如錯把它當目的,則永遠不會滿足也。于是乎所有的人,都得停留在第一個階段嗎?

  如《論語》上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所以非第一個層次滿足了,才能提升也。或者說:既把它當「消極的手段」,即很容易滿足,而能向上提升也。這是有關「資生的需求」者,以下才說今天的主題:

  安全感的需求

  目前很多人都說:工作壓力很大,生活很緊張。其實這就是沒安全感也。對于安全感,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首先講到「生命的彈性」。記得在座有人曾跟我說:「工作壓力很大,最近公司裁員。我想,干脆也把我裁掉算了!」我聽了,覺得很詫異。不是詫異工作壓力,何以會這么大?也不是詫異,工作壓力大,就非得辭職不干,才能解決?

  我詫異的是:既然你連辭職不干都無所謂了,還會有什么工作壓力呢?難道工作做不好,會叫你坐牢去嗎?還是工作做不好,會有生命的危險?否則,一般而言,工作做不好最直接的下場,便是老板叫你滾蛋、被炒魷魚了。如果連這個都不怕,那還會有什么工作壓力呢?

  這里面乃牽渉到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都習慣性「求好心切」。我認為「求好心切」,本質上是好事,因為修行就是為不斷地往上提升。于是乃以「求好心切」為造成壓力的根源。

  然而我不認為:「求好心切」為造成壓力的根源。而是為「患得患失」,才造成壓力的根源。因此云何能不「患得患失」呢?這就得調整「生命的彈性」:

  生命的彈性

  1. 試去明辨自己所能忍受的下限。

  因為如果能忍受的下限愈低,就愈不會「患得患失」也。但是,我們在緊張、疑慮的當下,卻很少去仔細衡量:我能夠忍受的下限為何?

  以目前的講開示,我的底限如何呢?

  比如:我現在,正在講開示。如果講得不好,大家都不愛聽,跑了。我想:其實也不是我愛講。既你們都不愿聽,那我也樂得省事!如果大家都跑光了,大不了我回山上而已!故如底限能降得這么低,那開示對我那會有壓力呢?

  富樓那弘法西方的故事

  諸位聽過《佛法原典》的人,都應還記得:在《阿含經》里,有富樓那發(fā)心準備到西方弘法的心理準備:

  富樓那聽了佛法之后,很感動,所以決定到西方弘法–那時印度的西方,還是蠻荒之地。于是,他鄭重地向佛陀告假,而且表明去弘法的心愿。

  釋迦牟尼佛說:「可是那邊的人很野蠻,你說了,他們未必接受,可能反而來罵你!」富樓那說:「罵我,沒什么了不起!至少不是打我呀!」佛陀說:「有可能打你!」「只是打我,也無所謂,至少還不是殺我!」釋迦牟尼佛再問:「如果他們真要殺你呢?」

  富樓那說:「我本來就覺得生命很虛幻,故他們要殺我,我還得感謝他!」佛陀一聽,動容說道:「去吧!好自為之!瓜嘈鸥魑,都還記得這部經典。既底限已降得這么低─連死都無所謂,那還有什么安全感的問題呢!其實富樓那在西方弘化,最后是非常成功,并沒有為此殉道。

  當然我們不是富樓那,連死都不怕?墒,還得將自己能忍受的底限,盡可能降低。

  如果不是為「先入為主」的觀念所限,眾生的生命彈性,其實是很大的

  這「能忍受的底限」,其實不當用文明社會的思考模式去衡量。因為事實上,從觀察中所見:眾生的生命彈性,竟是非常的大。如富豪者一餐五千塊也是過,貧窮者一餐五十元也能過。所以,乃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所限,才使得我們的生命,變得非常僵硬、脆弱。

  如報紙上說:有人因為大專聯考,未考上臺大,就去自殺了。然如考不上臺大,就得自殺;那滿街的人,有幾個活得了呢?不要說考不上臺大,不值得自殺;就算考不上聯考,也沒什么嚴重性。不是嗎?有很多人學歷雖不高,但一樣有大成就。

  所以,個人「能忍受的底限」,到底有多低?其實不是現在的你,所能衡量的。如佛經謂,我們所處的世界為「娑婆世界」,而娑婆,即是堪忍之意。所以不要以為:到了那個底限,我就一定受不了的。其實到時候,卻覺得:也不過爾爾。

  這也就說,我們的生命,其實有很大的彈性。但當我們正「患得患失」時,往往會把自己當作很脆弱,似乎不堪一擊;所以壓力才會那么大。其實,除非是受「先入為主」的觀念所局限,否則未必會這么嚴重。

  就眾生界而言,我們的遭遇,乃永遠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以比上不足故,上限可再提升。

  以比下有余故,下限可再降低。

  在眾生界中,我們的遭遇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覺得如果被老板辭職了,大概得馬上完蛋。但放眼四周,沒有工作還活得好好的,且大有人在。我們覺得一天吃三餐,才是人過的生活。但有人,天天日中一食,也沒餓死、也沒病倒。我們文明人,常強調營養(yǎng)衛(wèi)生。你看西藏人,每天都只吃糌粑配奶茶,那夠營養(yǎng)呢?但他們還活得好好的,且比我們還樂天安命哩!

  在臺灣,921大地震后,有很多人下鄉(xiāng)慰訪,慰訪那些受難的同胞。結果,我聽到的是:去慰訪的人,竟比受難者還脆弱哩!因為鄉(xiāng)下人,生命的韌性本質上就是蠻大的:跌倒的,就得自己爬起來;受苦了,就得艱辛地忍過去。反而是受文明熏陶的人,觀念弄得很離奇,身心反而更脆弱。所以到最后,需要被輔導的,反而是這些自告奮勇要去輔導別人的文明人、都會人。

  既就眾生來講,我的遭遇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于是就比上不足而言,我們乃還有向上提升的空間。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你不要以得少而為足。就比下有余而言,我們應該肯定:既別人熬得過,我也能熬得過。

  所以,在「彈性空間」的調整中,上限要盡可能提高,這樣我們才不會懈怠。下限要盡可能壓低,這樣才不會緊張、患得患失。于是在上限提高、下限降低后,才能在更廣的彈性空間中,悠游自在

  2. 在「五行生克」的理論中,不可能只克而不生也。

  故危機中,其實蘊藏著轉機。

  第二點再講到,中國有一種理論,就是「五行相生、相克」。金木水火土稱為五行,在五行中有生,也一定有克。所以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種遭遇,既必有它的助益,也有它的困逆。

  故有時候,我們現在所受非常大的逆境和沖擊,當下苦不堪言?赡苓^了三、五年后,才發(fā)現它對我的幫助,其實比任何順境,都大得多了。所以,現在人也會說:危機,其實就是轉機。但是,能否轉得過呢?如果觀念太封閉、太僵化了,就很難轉得過。

  這也就說,為什么會形成這么大的緊張和壓力呢?因為你只往負面去尋思。反之,既看到它的好處,也看到它的缺失。我們就能處之泰然、不憂不懼。

  嚴謹與浪漫的平衡點

  3. 云何為保障?既保又障也。

  故事事如意中,其隱有「不如意」也。

  第三、此「安全感」,就中國話乃有另一種說法,曰「有保障」。然而這句話,其實是一語雙關。何以故?既保又障,所以稱為「有保障」也。

  我們都知道,如果父母對兒女保護過度,反會障礙他的成長。所以,我們若對自己保護過度,也會妨礙自己的成長。因為很多事,我們不敢去嘗試、不敢去承擔,便只能活在一個封閉而單調的世界中。

  因此「事事如意」,其實還有不如意。為什么不如意呢?因為你很難跳出這格局之外。因為事事如意都在你的算盤之中,那你的算盤是怎么算的?當然照著你的習氣、照著你的思想慣性。這時候,好象都是順境,其實反而沒機會去突破。

  因此在座各位,包括我自己,都是生活比較嚴謹的人。生活嚴謹者,做什么事都是按部就班、有板有眼。故這種人,本質上是不可能太浪漫的。甚至會覺得生活沒有什么情趣、生命沒有什么驚喜。因為一切都如意,一切都在預設的軌道中。

  所以有時候,我們不妨去嘗試一些不同的遭遇。然而除非已把「安全感」的底限放低了,否則照我們一向的思考模式,其很難突破出「自我封閉」的格局外。

  這也就說:我們不要只從負面的角度,去看「安全感」的需求。有時候,一次的失敗或逆境,可能給我們更大的豐收。

  4.眾生為保障安全,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比實際發(fā)生狀況所損失的還多

  第四、就現實的觀察,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yōu)榱朔婪段慈?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比實際上發(fā)生了的損失還大。以下舉幾個案子為例:

  有一個女孩子結婚了,卻很擔心先生會有外遇。所以每天對先生,皆疑神疑鬼地問東問西。最后,先生受不了她的嘮叨,就干脆離婚了。本來只是怕有外遇,結果乃以離婚收場。

  同樣,也有人跟我說:「我現在得多賺一些錢,以后老了生病,才有錢看病!」我答曰:「我看你八成,是為了賺這些錢,才忙出病來。將來老了,會不會生病,還不一定?但為了賺這些錢而操勞賣命,就不必等到老,即病歪歪的!」

  不收徒弟的隱憂?

  這種情況,又像有人問我:「法師,聽說你執(zhí)意不收徒弟!」我說:「是啊!」「那你老了,怎么辦?可沒有人服侍你!」我說:「如果老了,因不收徒弟,故無人服侍,是老了才苦。若我現在就收徒弟,則現在就已苦矣!我有沒有機會活到老,現在還不知道。但是若收徒弟,現在就苦,卻是很確定的!」

  然一般人的心態(tài),乃很難跳脫出「趕快收徒弟」的思考模式,對不對?收一個,還不夠;收愈多,將來愈有保障。其現在,就苦哈哈的;到老了,可能還更凄慘。所以,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反應過度」─為了應付一種可能的危機,結果卻造成真正的危機。

  所以若覺得工作壓力很大,充滿了不安全感。當怎么改善呢?關于如何改善你的工作,因為「隔行如隔山」,這我沒辦法細談。但至少在心態(tài)上,我們可作一些調整:既從較寬廣的角度去看工作壓力,也訓練自己使生命有更大的彈性。這樣,就能減少對「安全感」的需求也!

  5.安全感的需求,乃無可滿足也。

  否則,「安全感」的需求必將是沒有底限的。如中國有話曰:「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然為了防患萬一,其所付出的代價,總比為防患一萬多很多。因為萬一,是最難防患的。

  比如:我們坐在這里。會不會那架飛機從空中栽下來,把你撞死了呢?于是這又如何能防患未然呢?這花再多的錢、再多的心力,大概也防不了吧!

  所以既知道:安全感是沒有底限的。就不必整天「杞人憂天」地與自己過不去。因為為了維護更高的安全感,得付出的代價,不是算術級數的遞增,而是等比級數的延伸。故一直追求下去,唯有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甚至形成更大的危機爾!

  三法印

  1. 諸行無常

  就佛法的觀點來看,不只當防患未然!且當勇于去面對、承擔

  云何觀無常而能相應于解脫道呢?

  如就佛法的觀點來看,云何能有「安全感」呢?偏信愿法門的人會說:「你多念佛拜佛,菩薩就會保佑你,得消災免禍!」但是這卻非「正直道」。

  就「正直道」的佛法而言,不是當如何來保障我的安全?而是當勇于去面對、承擔一切可能的逆境和困苦。所以三法印,首先就是「諸行無!。

  有些人觀無常,一切都會無常變化的。于是愈觀愈緊張,愈觀愈不安;萬一這個房子垮了怎么辦?萬一那天車禍了,又怎么辦?是啊!佛法到處在提醒我們「諸行無常」。但佛法的本意,是要我們能相應于解脫道,而不是徒制造緊張不安的氣氛。

  云何「觀無!苟芟鄳诮饷摰滥?很多佛教徒的觀無常,是這樣觀法:當他看到喜歡的境界時,還是喜歡,還是執(zhí)著。待等那一天,喜歡的境界消失了。他才說:果然是無常啊!可是為先前已用情太深,這時再觀無常,已來不及了。

  真正的「觀無!,是在境界還沒現前時,就要有種種的心理準備。故看到花很美的當下;也明了再過幾天,它就要謝了?吹揭晃幻琅芷恋漠斚,也知道:再過一段時間后,就要人老珠黃了。因此,善觀無常者,對一切境界的變化,都能坦然去面對、承擔。因此就沒有「安全感」的顧慮矣!

  2. 諸法無我

  所謂的「我」,就是指「想主宰」、或「有界限」。我要什么,不要什么?于是,才對照有相應與不相應的境界。如果不想主宰,如果一切隨緣,則對一切境界的變化,反能無動于衷。。

  3. 寂靜涅槃

  所以到最后,云何「寂靜涅槃」呢?一切無動于衷,即是「寂靜涅槃」也。所以如問我:「法師,你有安全感嗎?」我會回答:「我沒有安全感!」但是,這「沒有安全感」的意思,不是我常處于緊張、不安的狀態(tài)中;而是,我很少去掛慮這些問題。

  總結

  唯有以佛法,才能徹底解決「安全感」的需求

  這也是說,就世間法而言,安全感的需求其實是沒有底限的。當然,能多作一分防患,也是好的。但也要提防:為防患未然所付出的代價,是否已比實際的損失還大?如果遠超過實際的損失,就變成「防患過度」了。

  但是否「防患過度」?卻很難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因為到最后,乃跟我們的觀念、心態(tài),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心態(tài)開放,能夠面對、承擔的,當然就寬廣很多。

  所以到最后,還只有從佛法的角度,才能徹底解決「安全感」的需求。云何解決?一者修慧,如前「三法印」所說。二者修福,有福者自然能逢兇化吉,左右逢源。

  從歷史的觀點看個人的遭遇,又算什么呢?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多少驚天動地的事,到現在也不過是「春夢了無痕」而已!相對地看我,個人一些淺薄的遭遇,又算什么呢?從更大的視野來看,只能說一句老話: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最后,引用中國古詩所說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惯@首詞,寫得很凄美,每個人都很喜歡,真可說是「膾炙人口」?墒,它真正要表達的是什么呢?其實,不是「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而已!因為「青山、夕陽」又關你什么事呢?

  而是「無明依舊在,不離坎坷中」,因為真能勘破、放下的,唯鳳毛麟角爾!所以,從禪的觀點來看,如果老是在這些瓜葛里打轉,既看不破,也放不下,就繼續(xù)于輪回的道途中吧!

  今天這問題,就講到這地方為止,看各位還有什么問題嗎?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