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集第二冊(cè) 中編「大乘佛法」第六章 念佛(及菩薩)三昧

  第六章 念佛(及菩薩)三昧

  第一節(jié) 通三乘的念佛觀

  「六隨念」之一的念佛buddha$nusmr!ti,是「佛法」中重信的方便道。在「佛弟子對(duì)佛的永恒懷念」中,適應(yīng)信眾崇敬的心理,特別發(fā)達(dá)起來。如念佛滅罪,念佛往生凈土,念佛不退菩提心;經(jīng)典紛紛傳出,念佛功德不斷的強(qiáng)化。然念佛法門,不限于信,也不限于持名,本可以引向甚深智證的,這就是修念佛三昧buddha$nusmr!ti-sama^dhi。所以『觀佛三昧海經(jīng)』說:「欲系念者,欲思惟者,欲行禪者,欲得三昧正受者」(1),都要觀佛;念佛是系念佛而得三昧[定]的修行。為了說明念佛三昧,先要說到:學(xué)佛法而解脫生死,或修菩薩道成佛,都不離般若──慧prajn~a^的證悟法性;沒有勝義觀慧的修證,是決不能成就的。 [P242] 修學(xué)位名般若,證果時(shí)名菩提bodhi,這是佛法的心要,但慧是不離禪定的。釋尊所開示的正定,主要是四禪。禪定與生理有關(guān),是世間所共的,這是修行者所應(yīng)該知道的!

  初學(xué)者修定(依此而進(jìn)觀勝義)的方便,釋尊初說不凈念as/ubha^=-smr!ti ──不凈觀。出家眾首制淫欲,從對(duì)治制伏貪欲煩惱來說,不凈觀是最有力的方便。但世間是緣所起法,有相對(duì)性,如不能適當(dāng)?shù)膽?yīng)用,會(huì)引起副作用的,不凈觀也不例外。經(jīng)、律一致的說到:釋尊贊嘆不凈觀,比丘們依著修行,引起了嚴(yán)重的厭惡自身;結(jié)果,有六十位比丘,都自愿的被殺而死。這樣,釋尊才為比丘們,別說安那般那念a^na$pa^na-smr!ti──數(shù)息觀(2)。從一切依緣起來說,修息而不能恰如其分,當(dāng)然不會(huì)厭身自殺,但也會(huì)有副作用的。不凈觀與數(shù)息觀,古稱入道的「二甘露門」;或加(四或六)界差別念dha^tu-prabheda-smr!ti──界分別觀,名為「三度門」。其實(shí),由于眾生的根機(jī)不一,煩惱各有偏重,『雜阿含經(jīng)』已說到四類:「有比丘,修不凈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身)無常 [P243] 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尋思]」(3)。『修行道地經(jīng)』綜合為五種對(duì)治,如說:「行者情欲熾盛,為說人身不凈。……瞋怒而熾多者,為說慈心。……設(shè)多愚癡,當(dāng)觀十二因緣。……設(shè)多想念[尋思],則為解說出入數(shù)息。……設(shè)多憍慢,為說此義……」(4)。為憍慢者所說的,就是界差別!哼_(dá)摩多羅禪經(jīng)』說「安(那)般(那),不凈,界,又附說(慈等)四無量心三昧等」!盒扌械赖亟(jīng)』所說的五種對(duì)治,也就是『瑜伽論』的五種凈行所緣(5)。鳩摩羅什Kuma^raji^va 于西元五世紀(jì)初來華,傳出的『坐禪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二七一下)說:

  「若多淫欲人,不凈法門治。若多瞋恚人,慈心法門治。若多愚癡人,思惟觀因緣法門治。若多思覺[尋思]人,念息法門治。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門治」。

  宋曇摩蜜多Dharmamitra,元嘉年(四二四,四四二卒)來華,傳出的『五門禪經(jīng)要用法』,也列舉『坐禪三昧經(jīng)』的五門,但說「若心沒者,教以念佛 [P244] 」(6)。五門禪與『修行道地經(jīng)』的差別,是以念佛代界分別,這已進(jìn)入「大乘佛法」,而還沒有忘失「佛法」固有的方便。

  不凈觀引起了副作用,釋尊別說數(shù)息觀,但不凈觀有對(duì)治貪欲的作用,仍為佛弟子所修習(xí),只是別出方便,就是從不凈觀而轉(zhuǎn)入凈觀,如八解脫as!t!au-vimoks!a^h! ,八勝處as!t!a^v-abhibhv-a^yatana^ni,十遍處das/a-kr!tsna$yatana^ni(7) :

  圖片

  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

  ─────────┼────────────┼────

  ┌┤內(nèi)有色想觀外色少│

  內(nèi)有色想觀外色─┤││

  └┤內(nèi)有色想觀外色多│

  ││

  ┌┤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少│

  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

  └┤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多│

  [P245]

  ┌┤------------------------│地遍處

  │││水遍處

  │││火遍處

  │││風(fēng)遍處

  凈解脫身作證──┤│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青──│青遍處

  ││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黃──│黃遍處

  ││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赤──│赤遍處

  └┤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白──│白遍處

  空無邊處─────┼────────────│空遍處

  識(shí)無邊處─────┼────────────│識(shí)遍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想受滅身作證││

  [P246]

  不凈觀與凈觀,都是以色法為所緣境的。八解脫的前二解脫,是不凈觀,第三凈解脫是凈觀。八勝處的前四勝處,與八解脫的前二解脫相當(dāng),是不凈觀;后四勝處──觀青、黃、赤、白,是凈觀。后二是無色處,是『阿含經(jīng)』所說的 (8)。不凈觀,主要是青瘀、膿爛等九想(或作十想),末后是骨!B虍。從骸骨不凈而轉(zhuǎn)起凈觀,是從「白骨流光」而轉(zhuǎn)凈的,如『達(dá)摩多羅禪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 三一六中──下)說:

  「于身起凈想,不凈觀對(duì)治。不求止貪欲,思惟習(xí)厭患,更有凈對(duì)治,不作厭患想;方便凈解脫,智者開慧眼。謂于不凈緣,白骨流光出。從是次第起:青色妙寶樹,黃、赤若鮮白,枝葉花亦然。上服珠瓔珞,種種微妙色。是則名修行,凈解方便相。于彼不凈身,種種莊嚴(yán)現(xiàn)……此則凈解脫,方便不凈觀」。

  有的修不凈觀,不著意于離貪欲,只是厭患自身,這就是觀不凈而自殺的問題所在,所以修凈觀來對(duì)治。從白骨流光,觀器世間(青、黃、赤、白)與自身 [P247] ,清凈莊嚴(yán),就是凈解脫。從不凈而轉(zhuǎn)起凈觀,名為(改)「易觀」,如『禪秘要法經(jīng)』說:「不凈想成時(shí),慎莫棄身[自殺],當(dāng)教易觀。易觀法者,想諸(骨)節(jié)間白光流出,其明熾盛,猶如雪山。見此事已,前不凈聚,夜叉吸去」。「見此事時(shí),心大驚怖,求易觀法。易觀法者,先觀佛像」(9)!核嘉┮苑ā灰舱f:「若極厭惡其身,當(dāng)進(jìn)(修)白骨觀,亦可入初禪」(10)。從不凈觀而起凈觀的方便,是白骨流光,依正莊嚴(yán);或觀佛像。這是「佛法」禪觀而漸向「大乘佛法」禪觀的重要關(guān)鍵。

  禪定的五方便,本是「佛法」而流行于西北印度的禪法,「念佛」取代「界差別」而為五門的一門,可見「念佛」在這一地區(qū)的盛行,也可見「佛法」與「大乘佛法」的關(guān)涉。傳于中國的禪法,起初是大瑜伽師僧伽羅叉Sam!gharaks!a 的禪集──『修行道地(瑜伽行地的古譯)經(jīng)』(11)。西元四0三──四五五年間,譯師們傳譯了好多部,如:

  圖片

  『坐禪三昧經(jīng)』二卷姚秦鳩摩羅什譯

  [P248]

  『禪法要解』二卷姚秦鳩摩羅什譯

  『思惟略要法』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

  『禪秘要法經(jīng)』三卷姚秦鳩摩羅什譯?

  『達(dá)摩多羅禪經(jīng)』二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jīng)』一0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

  『五門禪經(jīng)要用法』一卷劉宋曇摩蜜多譯

  『治禪病秘要經(jīng)』二卷劉宋沮渠京聲譯

  這幾部,是部派「佛法」禪觀,而含有「大乘佛法」禪觀的成分;或是大乘禪觀而通于「佛法」:代表了西元二、三世紀(jì)來的西北印度的禪法。鳩摩羅什所譯的,一、『坐禪三昧經(jīng)』,如僧!宏P(guān)中出禪經(jīng)序』說:「初四十三偈,是鳩摩羅羅陀[童受]法師所造;后二十偈,是馬鳴菩薩之所造也;其中五門,是婆須蜜 [世友]、僧伽羅叉[眾護(hù)]、漚波崛[近護(hù)]、僧伽斯那[眾軍]、勒[脅]比丘、馬鳴、(鳩摩羅)羅陀禪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菩薩習(xí)禪法中,后更依持世經(jīng),益十二因緣一 [P249] 卷。要解二卷,別時(shí)撰出」(12)。僧睿序的內(nèi)容,正是『坐禪三昧經(jīng)』,這是集各家的禪要,而附入「菩薩習(xí)禪法」。二、『禪法要解』: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 的禪法;末后的「五神通」,依大乘法說。三、『思惟要略法』:先舉五門,特明菩薩求佛道的大乘觀法。四、『禪秘要法經(jīng)』:內(nèi)容為:「如來初為迦絺羅難陀說不凈門,為禪難提比丘說數(shù)息法,為阿祇達(dá)說四大觀」(13) 。這還是不凈、數(shù)息、界──三度門,但內(nèi)容繁重(風(fēng)格與『觀佛三昧海經(jīng)』相近)。數(shù)息觀前有「念佛三昧」,四大觀有點(diǎn)雜亂。所說的數(shù)息──「一數(shù)二隨,三數(shù)四隨」等,與羅什所傳的數(shù)息不合:這可能是曇摩蜜多失傳的『禪秘要』。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是著名的禪師,所譯的一、『達(dá)摩多羅禪經(jīng)』:題名不妥當(dāng),應(yīng)作『修行方便禪經(jīng)』(14),為說一切有部的禪法。本是(安般、不凈、界)偈頌集,在后附的長行中,觀緣起見佛,已通于大乘了。二、『觀佛三昧海經(jīng)』:觀佛的相好,取『華嚴(yán)經(jīng)』意!赣^像品第九」,「觀七佛品第十」,通于聲聞的念佛觀。曇摩蜜多所譯『五門禪經(jīng)要用法』,傳為「大禪師 [P250] 佛陀蜜多撰」,佛陀蜜多Buddhamirta傳說是世親Vasubandhu的師長(15) 。然這部禪經(jīng),性質(zhì)是纂集所成的;佛陀蜜多撰的,可能指「觀佛」三十事,「慈心觀」二十事說的。沮渠京聲譯的『治禪病秘要經(jīng)』,是對(duì)治禪病的方便。

  在這幾部禪法中,念佛是以念佛色身為主的,如『觀佛三昧海經(jīng)』說:「得此觀者,名佛現(xiàn)前三昧,亦名念佛三昧,亦名觀佛色身三昧」(16)。觀佛色身相好,可說是「大乘佛法」的特色。但在部派佛教中,大眾部Maha^sa^m!ghika 說「佛身無漏」,有念佛色身的可能。『增一阿含經(jīng)』卷二(大正二‧五五四上──中)說:

  1.「比丘正身正意,結(jié)跏趺坐,系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 2.「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足,四無所畏,在眾勇健」。 3.「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清凈無瑕,亦如琉璃;如來三昧……;如來慧身……;如來身者解脫成就 [P251] ……;如來身者度知見城,……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

  『增一阿含經(jīng)』,屬于大眾部的末派所傳(17)。經(jīng)中所說的念佛:1.是總說佛身與功德;2.是金剛身與十力、四無所畏;3.是佛相端嚴(yán)與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法身。這樣的念佛,比起「大乘佛法」的念佛色身,還相當(dāng)?shù)墓艠恪R簿鸵虼?禪法中的念佛,也還有通于聲聞的意義。如『達(dá)摩多羅禪經(jīng)』,觀緣而入正受[等至],見佛光明普照的境界,有聲聞境界、辟支佛境界、菩薩境界、諸佛境界的淺深不同(18)!何彘T禪經(jīng)要用法』,一心念佛,從額上出現(xiàn)佛像,去而復(fù)還的遠(yuǎn)與近;見諸佛從心而出,出而還入的不同,分別是聲聞人,是辟支佛人或大乘人(19)。當(dāng)然,禪法中的念佛色身三昧,是「大乘佛法」的。

  各部禪經(jīng)所說的念佛三昧,多少有些不同,這是廣略不一,修行(瑜伽)者的修驗(yàn)與傳承不一,然從修行的次第來說,仍有一致性。鳩摩羅什的『思惟要略法』,分為「觀佛三昧法」(這實(shí)是總名),「生身觀法」,「法身觀法」,「 [P252] 十方諸佛觀法」。『坐禪三昧經(jīng)』中,「治等分」的念佛法門,雖廣略不同,而內(nèi)容與次第是一致的(20)!何彘T禪經(jīng)要用法』,將『思惟要略法』的這一部分,全部纂集進(jìn)去(21)。依此來觀察,『禪秘要法經(jīng)』的「念佛三昧」,『觀佛三昧海經(jīng)』所說,也不外乎這一次第。念佛三昧的修習(xí)次第,依『思惟要略法』,先觀佛像。佛涅槃以后,不見佛的色身,經(jīng)上雖說佛有三十二相,但不容易憶念到明明了了的見佛形相。自繪畫的,木、石等造的佛像流行,有佛的具體形相,可以憶念思惟,念佛觀就盛行起來。所以修念佛法門,要先觀(佛)像」:「先從肉髻,眉間白毫,下至于足;從足復(fù)至肉髻」──三十二相(及八十種好)。如印象明了,然后一心觀佛,「閉目思惟,系心在像」。觀像而心得安住,能開目閉目,「坐臥行步,常得見佛」。進(jìn)一步觀「生身」:「當(dāng)因于像,以念生身」。念佛在菩提樹下成佛,鹿野苑Mr!gada^va轉(zhuǎn)*輪等,「隨用一處,系念在緣」。這與觀像不同,生身觀是觀釋尊在世的具體活動(dòng),所以『坐禪三昧經(jīng)』作:「初生……;出家;勤苦行;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觀視道樹; [P253] 初轉(zhuǎn)*輪」。再進(jìn)而念「法身」:「已于空中見佛生身,當(dāng)因生身觀內(nèi)法身: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無量善業(yè)。如人先念金瓶,后觀瓶內(nèi)摩尼寶珠」。功德法身是不離色身的,與說一切有部等,生身以外說佛無漏功德法身,是不同的(沒有說法性為法身)。佛像觀,生身觀,法身觀,都是依釋尊而起的憶念思惟。再進(jìn)觀「十方諸佛」:這要從東方的一佛、二佛,漸漸增多到無量佛;然后觀東南方,南方,一直到現(xiàn)見十方諸佛。從觀像到觀十方佛,是念佛三昧的次第進(jìn)修。依『坐禪三昧經(jīng)』,生身觀時(shí),就進(jìn)念十方佛生身;念佛功德法身后,再念諸佛功德法身!憾U秘要法經(jīng)』,分為觀像佛與真佛。觀像佛,從一佛像,增多到鐵圍山內(nèi)充滿佛像;從坐像到行像、臥像,到釋尊入大涅槃。這可見『禪秘要法經(jīng)』的觀像,是通于像佛及生身的。真佛是不離色身而內(nèi)有金剛(功德法身) (22)!河^佛三昧海經(jīng)』,篇幅很長!赣^相品第三」起,「觀四無量心品第五」止,是觀佛相的觀像。「觀四威儀品第六」中,舍衛(wèi)城S/ra^vasti^度老母;上忉利天Tra^yastrim!s/a為母說法;下忉利天見金(佛)像;至?xí)缫癆^l!avi^澤 [P254] 降伏散脂Sam!jn~eya鬼大將;到那干訶羅Nagaraha^ra化毒龍,留影;到拘尸那Kus/inagara降力士;如來臥(入涅槃),與「生身觀」的性質(zhì)相同!赣^馬五藏相品第七」,那是因?yàn)榉鹣駴]有馬陰藏相,所以特立這一品!副拘衅返诎恕,明一切佛的身相功德,都是依觀佛相好而來的!河^佛三昧經(jīng)』(多采取傳說)主題,到此可說已告結(jié)束。此下的「觀像品第九」,「念七佛品第十」,「念十方佛品第十一」,及「觀佛密行品第十四」,可說是扼要的重說,便于一般人的實(shí)際修持。

  像觀,先要用眼去審細(xì)的觀佛形相,如『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一九九上)說:

  「人之自信,無過于眼。當(dāng)觀好像,便如真佛(無異)。先從肉髻、眉間白毫,下至于足;從足復(fù)至肉髻。如是相相諦取,還于靜處」(23)。

  『坐禪三昧經(jīng)』也這樣說:「至佛像所,……諦觀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取持,還至靜處」(24)。諦觀佛像相好明了,是用眼來審細(xì)觀察,留下極深 [P255] 刻的印象。其他禪經(jīng)雖沒有說到,但這是必要的。如『觀佛三昧海經(jīng)』說:「觀白毫光,暗黑不現(xiàn),應(yīng)當(dāng)入塔,觀像眉間,一日至三日」;「若坐不見(佛)眼,當(dāng)入塔觀」;「若不見(佛耳)者,如前入塔,諦觀像耳,一日至十四日」;「若不能見胸相分明者,入塔觀之」(25)。這樣的一再說到入塔觀像,那時(shí)的佛像,多數(shù)是供奉在佛塔中的(26)。先以眼取佛像相好,然后到靜處去閉目憶念觀像;如不見,也就是不能明見像相,那末再到塔里去觀佛像相。『大寶積經(jīng)』的『摩訶迦葉會(huì)』說:「若于氈上、墻壁之下,造如來像」;大精進(jìn)菩薩「持畫氈像入于深山。……在畫像前,結(jié)跏趺坐,正身、正念觀于如來」(27)。這都是用眼來諦觀佛像的明證;特別在「墻壁之下」造像,是為了適合靜坐平視觀佛的。諦觀像相明了以后,要觀佛像了,如『坐禪三昧經(jīng)』說:「還至靜處,心眼觀佛像,令意不轉(zhuǎn),系念在像,不令他念」(28)!感难塾^」,是心如眼那樣的觀像,是閉目的觀念。依『佛說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九(大正一五‧六九0下)說:

  「結(jié)跏趺坐,系念一處。隨前眾生系心鼻端,(或)系心額上,(或)系 [P256] 心足指。如是種種隨意系念,專置一處,勿令馳散,使心動(dòng)搖。心若動(dòng)搖,舉舌拄顎,閉口閉目,叉手端坐,一日至七日,令身安隱。身安隱已,然后想象」(29)。

  依此,在觀像前,先要靜坐,使身心安隱。如平常靜坐而身心安定的,當(dāng)然不必用這一準(zhǔn)備了。說到正觀佛像,有逆觀與順觀:「逆觀者,從足逆觀乃至頂髻;順觀者,從頂至足」(30)!河^佛三昧海經(jīng)』也這樣說:「如是(逆觀順觀)往返,凡十四遍,諦觀一樣,極令了了。觀一(像)成已,出定、入定,恒見立佛在(修)行者前」。然后觀二像、三像等(31)。一直要觀到「心眼見佛像(三十二)相光明,如眼所見,無有異也:如是心住」;「是為得觀像定」 (32)。觀(念)佛三昧,要先修像觀;像觀成就,再進(jìn)修「生身」、「法身」、「十方佛」。古代的進(jìn)修次第如此。

  念佛三昧的修習(xí),與不凈觀、地遍處等相同,都是先以眼取相分明,然后閉目[垂簾]憶念觀想。起初是先觀一相,然后擴(kuò)大,如從一骨到骨骸處處,從一佛到 [P257] 佛像遍滿等。這是勝解作意adhimoks!a-manaska^ra,也就是平常說的假想觀。勝解作意的念佛,達(dá)到:「能見一佛作十方佛,能見十方佛作一佛」;「見一切諸佛來入一佛身中」;「正遍知諸佛心智無有限礙,我今禮一佛即禮一切佛,若思惟一佛即見一切佛」(33)。從臍出一一佛,還入人臍(34)。這是從觀念中,達(dá)到一切佛即一佛,一佛即一切佛,從自身出佛,佛入自身的境界。這不只是理論化的玄談,在印度是修勝解觀而呈現(xiàn)于自心的。

  念佛三昧的修習(xí),是與「易行道」──懺悔等相結(jié)合的,如『佛說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九(大正一五‧六九一上)說:

  「至心求大乘者,當(dāng)行懺悔。行懺悔已,次行請(qǐng)佛(說法、住世)。行請(qǐng)佛已,次行隨喜。行隨喜已,次行回向。行回向已,次行發(fā)愿。行發(fā)愿已,正身端坐,系念在前,觀佛境界令漸廣大」。

  在觀佛像達(dá)到「一室內(nèi)滿中佛像」時(shí),就要行懺悔、請(qǐng)佛、隨喜、回向、發(fā)愿,也就是天臺(tái)家所說的「五悔法」。其實(shí),以懺悔為中心的「念佛三品」的行 [P258] 法,與念佛觀深切相關(guān),在開始,「欲觀像者,先入佛塔。以好香泥及諸瓦(?)土,涂地令凈。隨其力能,燒香、散華,供養(yǎng)佛像。說己過惡,禮佛懺悔。如是伏心經(jīng)一七日,復(fù)至眾中,涂掃僧地,除諸糞穢,向僧懺悔,禮眾僧足,復(fù)經(jīng)七日」(35),然后靜坐。如觀佛不明了,或光色不顯,不說是自己的煩惱、散亂,修持不善巧,而認(rèn)為自己的過去罪業(yè),就誠懇的禮佛、懺悔!核嘉┮苑ā灰舱f:「若宿罪因緣不見諸佛者,當(dāng)一日一夜,六時(shí)懺悔、隨喜、勸請(qǐng),漸自得見」。『禪秘要法經(jīng)』說:「晝夜六時(shí),懺悔諸罪」(36)。念佛三昧與「易行道」的「念佛三品」相結(jié)合,與重信的「六念」法門,也見到了關(guān)系,如『佛說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六(大正一五‧六七四中、六七五上)說:

  「諸佛心者,是大慈也」。 「一一化佛贊說不殺;贊嘆念佛,贊嘆念法,贊嘆念僧,贊嘆念戒,贊嘆念施,贊嘆念天;贊六和敬,贊慈三昧。如此六念,能生善法;此六念者,是諸佛因。佛心者是六念心,因六和敬而得此法:欲成佛道,當(dāng)學(xué)佛心 [P259] 」。

  從觀佛身相而觀佛心,佛心是以大慈為本的,而慈心又是從「六念」為因而生起的。這樣,成佛應(yīng)學(xué)佛心,學(xué)佛心應(yīng)學(xué)「六念」,六念是以念佛為先的。所以,「菩薩法者,唯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晝夜六時(shí),說罪懺悔;二者、常修念佛,不誑眾生;三者、修六和敬,心不恚慢;四者、修行六念,如救頭然」 (37)。這些,就是重信菩薩所修行的。

  上文說過,念佛能滅罪,「稱名」以外,主要是觀佛相好的念佛三昧。如『禪秘要法經(jīng)』說:「未來眾生罪業(yè)多者,為除罪故,教使念佛」;「此名觀像三昧,亦名念佛定,復(fù)名除諸罪」;「貪淫多者,先教觀佛,令離諸罪,然后方當(dāng)更教……數(shù)息」(38)。鳩摩羅什所傳的五門,念佛是治(貪、瞋、癡、尋思)等分的,但末了也說:「是名念佛三昧,除滅等分及余重罪」(39)。在觀佛的種種相中,觀「白毫」相的功德最大,如『觀佛三昧海經(jīng)』說:「能須臾間念佛白毫,令心了了,……除卻九十六億那由他恒河沙微塵數(shù)劫生死之罪」;「設(shè)復(fù) [P260] 有人但聞白毫,心不驚疑,歡喜信受,此人亦除卻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40)。眾生的罪業(yè)真重,觀佛見佛的功德真大!

  觀佛色身的念佛三昧,成為「大乘佛法」的一大方便。這本從大眾部系而來,傳入西北印度(及各地),顯然的受到部派佛教者所采用,成為五門禪法之一。五門禪是初學(xué)禪法者的對(duì)治方便,所以『坐禪三昧經(jīng)』說:「行者(修五門)雖得一心,定力未成,猶為欲界煩惱所亂,當(dāng)作方便,進(jìn)學(xué)初禪」(41)。「念佛者,令無量劫重罪微薄,得至禪定」(42)。念佛三昧是可通于聲聞乘的,如『禪秘要法經(jīng)』說:「聞佛說此觀佛三昧,……成阿羅漢」(43)!河^佛三昧海經(jīng)』,也有成阿羅漢的記錄;「悉于毛端了了得見,見已歡喜,有發(fā)無上菩提心者,有發(fā)聲聞、緣覺心者」(44)。

  注【21-001】『佛說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一(大正一五‧六四七下)。

  注【21-002】『雜阿含經(jīng)』卷二九(大正二‧二0七中──二0八上)。『相應(yīng)部』(五四)「入出息相應(yīng)」(南傳一六下‧一九三──一九六)。各部廣律的殺戒,載說到這一因緣。 [P261]

  注【21-003】『雜阿含經(jīng)』卷二九(大正二‧二0九下──二一0上)!涸鲋Р俊弧妇偶(大正二二上‧一一──一二)。

  注【21-004】『修行道地經(jīng)』卷二(大正一五‧一九一下──一九二中)。

  注【21-005】『瑜伽師地論』卷二六(大正三0‧四二八下)。

  注【21-006】『五門禪經(jīng)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五下)。

  注【21-007】參閱拙作『空之探究』(六八──七一)。

  注【21-008】覺音Buddhaghos!a的『清凈道論』,為了以十遍處為凈觀,改后二為光明遍a^loka-kasin!a與限定虛空遍paricchinna^ka^sa-kasin!a,這大概是赤銅鍱部Ta^mras/a^t!i^ya瑜伽行者所修改的。

  注【21-009】『禪秘要法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二四四中──下‧二四八下)。

  注【21-010】『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八下)。

  注【21-011】參閱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八章(三九四──四0六)。

  注【21-012】『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五上──中)。

  注【21-013】『禪秘要法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二六七下)。

  注【21-014】參閱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十二章(六二二)。

  注【21-015】『婆藪盤豆法師傳』(大正五0‧一八九下──一九0上)。

  注【21-016】『佛說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九(大正一五‧六九二下)。 [P262]

  注【21-017】參閱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二章(九一──九四)。

  注【21-018】『達(dá)摩多羅禪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三二四上──中)。

  注【21-019】『五門禪經(jīng)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五下──三二六上)。

  注【21-020】『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下)!鹤U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 ──二七七中)。

  注【21-021】『五門禪經(jīng)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七上──下)。

  注【21-022】『禪秘要法經(jīng)』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五上──二五六中)。

  注【21-023】『五門禪經(jīng)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七上)。

  注【21-024】『坐禪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

  注【21-025】『佛說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二(大正一五‧六五五中‧六五六中)。卷三(大正一五‧六五六中)。卷四(大正一五‧六六五中)。

  注【21-026】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一章(八六二)。

  注【21-027】『大寶積經(jīng)』(二三)『摩訶迦葉會(huì)』(大正一一‧五一二中‧五一三中──下)。

  注【21-028】『坐禪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核嘉┮苑ā(大正一五‧二九九上)。

  注【21-029】『禪秘要法經(jīng)』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五上)。

  注【21-030】『禪秘要法經(jīng)』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五下)。

  注【21-031】『佛說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九(大正一五‧六九一上)。 [P263]

  注【21-032】『坐禪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核嘉┮苑ā(大正一五‧二九九上)。

  注【21-033】『坐禪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二七七上)!何彘T禪經(jīng)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三0上)!悍鹫f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一0(大正一五‧六九五上)。

  注【21-034】『五門禪經(jīng)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六上)。

  注【21-035】『佛說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九(大正一五‧六九0下)。

  注【21-036】『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下);『五門禪經(jīng)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七下)。『禪秘要法經(jīng)』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二上)。

  注【21-037】『佛說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七(大正一五‧六八二中──下)。

  注【21-038】『禪秘要法經(jīng)』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五上、二五六下、二五八中)。

  注【21-039】『坐禪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二七七中)。

  注【21-040】『佛說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二(大正一五‧六五五中)。 (41):『坐禪三昧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二七七中)。

  注【21-042】『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何彘T禪經(jīng)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七上)。

  注【21-043】『禪秘要法經(jīng)』卷中(大正一五‧二五六下)。

  注【21-044】『佛說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三(大正一五‧六六一上)。卷二(大正一五‧六五四下)。 [P264]

  第二節(jié) 大乘的念佛三昧

  上文所說的念佛三昧buddha$nusmr!ti-sama^dhi,從佛像觀,生身觀,功德法身觀,到十方佛觀,是從釋尊的(像與)生身觀開始的。部分的聲聞瑜伽者yogaka ,作為「五門禪」的一門,那只是修禪的方便。所以上文所說的,是在「大乘佛法」流行中,部派佛教采用大乘念佛的意義。如專依「大乘佛法」來說念佛三昧,那就應(yīng)重于念(過去)現(xiàn)在十方佛,及大菩薩的三昧。

  「大乘佛法」中,經(jīng)典眾多,內(nèi)容真可說廣大無邊。但扼要的來說:「甚深極甚深,難通達(dá)極難通達(dá)」的,是智證的「甚深行」;菩薩的悲愿無限,無數(shù)億劫在生死中利益眾生,是「難行苦行」;適應(yīng)一般信增上的,施設(shè)的易行道,是方便行。適應(yīng)不同的菩薩根性,法門的風(fēng)格也就不同,但佛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究竟寂滅而德相無邊,大用無方,卻是「大乘佛法」所共通的。重于現(xiàn)在十方佛;多數(shù)經(jīng)典仍說釋迦佛,但佛的德相,也多勝過人 [P265] 間的釋迦。如『般若經(jīng)』說:「世尊在師子座上坐,于三千大千國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國土;譬如須彌山王,光色殊特,眾山無能及者」(1)。理想的佛陀觀,成為「大乘佛法」的通義,所以甚深,廣大的菩薩道,也要說到超越的佛陀觀,而不只是信愿增上的大乘行。如大本『阿彌陀經(jīng)』說:「阿難……西向拜,當(dāng)日所沒處,為阿彌陀佛作禮,以頭腦著地言:南無阿彌陀三耶三佛檀!阿難未起,阿彌陀佛便大放光明威神,則遍八方上下諸無央數(shù)佛國。……即時(shí),阿難、諸菩薩、阿羅漢等,諸天、帝王人民,悉皆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阿羅漢,國土七寶(莊嚴(yán))」(2)!旱佬邪闳艚(jīng)』說:「持釋迦文佛威神,一切(大眾)悉見阿!B粊佛,及見諸比丘不可計(jì),皆阿羅漢,諸菩薩亦無央數(shù)」(3)。重信的『阿彌陀經(jīng)』,大眾現(xiàn)見西方的阿彌陀Amita^bha佛,菩薩等及國土的莊嚴(yán)。重智證的『般若經(jīng)』,大眾見到東方的阿!B粊Aks!obhya佛與菩薩等。這二部是西元一世紀(jì)傳出的圣典,雖用意不同,而都現(xiàn)見了他方世界的現(xiàn)在佛與菩薩。『法華經(jīng)』中,過去的多寶Prabhu^taratna佛塔 [P266] ,涌現(xiàn)在空中。多寶佛的「全身不散」,并出聲贊嘆:「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jīng)!我為聽是經(jīng)故而來至此」(4)!喝A嚴(yán)經(jīng)』「入法界品」中,安住── 毗瑟底羅Ves!t!hila居士,常供養(yǎng)栴檀佛塔。開塔時(shí),得佛性三昧,見過去以來的一切佛(5)。『法華』與『華嚴(yán)經(jīng)』,都說到開塔見過去佛,意味著佛壽無量,不是二乘那樣畢竟涅槃的。無論是重信的,重智的;見現(xiàn)在佛,或開塔見過去以來的佛:初期大乘經(jīng)的現(xiàn)見佛陀,是一致的。

  「大乘佛法」的念佛見佛,主要是般舟三昧pratyutpanna-buddha-sam!mukha$vasthita-sama^dhi 。般舟三昧的意義是:「現(xiàn)在佛悉立在前(的)三昧」,是專念現(xiàn)在佛而佛現(xiàn)前的三昧。專明般舟三昧的『般舟三昧經(jīng)』,漢譯的現(xiàn)存四部:一、『般舟三昧經(jīng)』的三卷本,一六品;二、一卷本,八品:這二部,都題為「后漢支婁迦讖Lokaraks!a譯」(應(yīng)與竺佛朔有關(guān))。三、古代失譯的『拔陂菩薩經(jīng)』,一卷。四、隋阇那崛多Jn~a^nagupta譯的『大方等大集經(jīng)賢護(hù)分』,五卷,一七品。漢光和二年(西元一七九)譯出的『般舟三昧經(jīng)』,受到 [P267] 初期大乘的非常重視,如龍樹Na^ga^rjuna的『大智度論』,再三的提到般舟三昧;『十住毗婆沙論』,自「念佛品第二十」,到「助念佛三昧品第二十五」,就是依『般舟三昧經(jīng)』而說的。這部經(jīng),也有(先后)不同本的糅合情形,如「一心念若一晝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以后,見阿彌陀佛」(6),與『阿彌陀經(jīng)』說相近。又說:「不得臥出三月,如指相彈頃;三者、經(jīng)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除其飯食左右」,能疾得般舟三昧(7):為后世三月修般舟三昧的依據(jù)。般舟三昧的修習(xí),如『十住毗婆沙論』卷一二(大正二六‧八六上──中)說:

  「新發(fā)意菩薩,應(yīng)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念(生身)佛,如先說。轉(zhuǎn)深入,得中勢(shì)力,應(yīng)以(功德)法身念佛。心轉(zhuǎn)深入,得上勢(shì)力,應(yīng)以實(shí)相念佛而不貪著」。 「未得天眼故,念他方世界佛,則有諸山障礙,是故新發(fā)意菩薩,應(yīng)以十號(hào)妙相念佛。……以緣名號(hào),增長禪法,……當(dāng)知得成般舟三昧。……菩薩成此三昧已,如凈明鏡,自見面像;如清澄水中,見其身相。初時(shí),隨 [P268] 先所念佛,見其色像;見是像已后,若欲見他方諸佛,隨所念方,得見諸佛無所障礙」。

  論文所說的念佛生身、法身,與五門禪中的念佛相同。修習(xí)大乘的念佛三昧,主要是「念諸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yán)其身,比丘親近,諸天供養(yǎng),為諸大眾恭敬圍繞;專心憶念,取諸佛相」(8)。但初學(xué)者沒有天眼,是不能見他方佛的,也就不容易取相修習(xí),所以初學(xué)者念「如來、應(yīng)、正等覺」等十號(hào),也就與「佛法」六念中的念佛相同。這樣,念佛三昧的修習(xí),有念佛(十種)德號(hào),念佛生身,念佛法身,念佛實(shí)相──四類,也可說是次第的增進(jìn)!捍笾嵌日摗徽f到(六念中的)念佛有二:一、念如來等十號(hào);念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念佛戒具足,……解脫知見具足;念佛一切知……十八不共法等功德(9)。這與念佛的十號(hào),生身,法身相同。二、般若的實(shí)相念佛,「無憶[思惟]故,是為念佛」。而無憶無念的念佛,是色等五陰;三十二相及隨形好;戒眾……解脫知見眾;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十二因緣法;這一切 [P269] 都無自性,自性無所有,所以「無所念,是為念佛」(10)。佛的生身,以五陰和合為體,所以觀五陰無所有。經(jīng)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我(佛)」(11),所以觀緣起[因緣]。惟有般若的離相無所有,才真能見佛之所以佛的。但實(shí)相念佛,是于生身、法身等而無念無思惟的,所以般若的「無所念是為念佛」,與念色身、法身等是不相礙的,如「中本般若」(「大品」)的菩薩般若,已說到「念無量國土諸佛三昧,F(xiàn)在前」了(12)。

  修般舟三昧的歷程,如『大方等大集經(jīng)賢護(hù)分』卷二(大正一三‧八七六上──中)說:

  「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欲成就菩薩摩訶薩思惟一切諸佛現(xiàn)前[般舟]三昧,亦復(fù)如是。其身常住此世界中暫得聞彼阿彌陀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名號(hào),而能系心相續(xù)思惟,次第不亂,分明!9龤彼阿彌陀佛,是為菩薩思惟具足成就諸佛現(xiàn)前三昧。因此三昧得見佛故,遂請(qǐng)問彼阿彌陀佛言:世尊!諸菩薩等成就何法,而得生此佛剎中耶?爾時(shí),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若人發(fā) [P270] 心求生此者,常當(dāng)系心正念相續(xù)阿彌陀佛,便得生也」。 「時(shí)彼菩薩復(fù)白阿彌陀佛言:世尊!是中云何念佛世尊,精勤修習(xí),發(fā)廣大心得生此剎耶?賢護(hù)!時(shí)彼阿彌陀佛復(fù)告彼言:諸善男子!汝若今欲正念佛者,當(dāng)如是念!今者阿彌陀,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以上德號(hào))。具有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以上色身)。身色光明,如融金聚,具足成就眾寶輦轝(以上法身)。放大光明,坐師子座,沙門眾中說如斯法:其所說者,謂一切法本來不壞,亦無壞者,……乃至不念彼如來,亦不得彼如來。彼作如是念如來已。如是次第得空三昧(以上實(shí)相)。善男子!是名正念諸佛現(xiàn)前三昧也」(13)。

  無論在家的、出家的,聽說西方阿彌陀佛,就一心念,念到現(xiàn)見阿彌陀佛。見到了阿彌陀佛,就問:怎樣才能往生阿彌陀佛國土?應(yīng)怎樣的念佛?經(jīng)文含有四種念佛,與『十住毗婆沙論』說相合。念十號(hào),是稱名憶德的念佛。三十二相 [P271] 等是念色身佛!干砉饷魅缛诮鹁,具足成就眾寶輦轝」,是念佛法身。鳩摩羅什Kuma^raji^va 的『思惟要略法』說:「當(dāng)因生身觀內(nèi)法身,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無量善業(yè),如人先念金瓶,后觀瓶內(nèi)摩尼寶珠。所以(法身)尊妙神智無比,無遠(yuǎn)無近,無難無易,無限世界悉如目前,無有一人在于外者,一切諸法無所不了」(14)!喊乌槠兴_經(jīng)』也這樣說:「紫磨金色身,如凈明月水精珠身,譬如眾寶所瓔珞」(15)。念功德法身,大乘是不離色身的,只是無量功德所莊嚴(yán),色相光明、清凈、廣大、無礙,顯出佛身的無所不在,佛智的無所不了,不是聲聞行者那樣,離色身而念佛功德法的。所說「一切法本來不壞」等,是念佛實(shí)相。在念佛三昧中,能見佛,與佛問答,這種瑜伽行者的修驗(yàn),是「佛法」到「秘密大乘佛法」所一致的。修行者從三昧起[出定],對(duì)于定中境界,進(jìn)一步觀察,如『大智度論』卷二九,依經(jīng)文(大正二五‧二七六中──下)說:

  「從三昧起,作是念言:佛從何所來?我身亦不去。即時(shí)便知諸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去。復(fù)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隨心所念, [P272] 悉皆得見。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亦不自見。若取心相,悉皆無智;心亦虛誑,皆從無明出。因是心相,即入諸法實(shí)相,所謂?铡。

  這段經(jīng)文,為瑜伽行者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shí)」說所本。定中見到了佛,聽到佛的說法,但修行者并沒有到佛國去,佛也沒有到這里來。見佛與聽佛說法,都只是自己定心所現(xiàn)的。對(duì)于定中見佛,與佛問答,『般舟三昧經(jīng)』列舉了夢(mèng)喻、不凈想喻;正與從水、油、明鏡、水精(四喻)所見自身的影子那樣。后來,『解深密經(jīng)』說:「我說識(shí)所緣,唯識(shí)所現(xiàn)故」,也是依三摩地[定]影像說的;并以明鏡為喻(16)。無著Asan%ga造『攝大乘論』,成立唯識(shí),也以夢(mèng)等、不凈想為喻來說明;并引頌說:「諸瑜伽師于一物,種種勝解各不同,種種所見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識(shí)」(17)。這可見,念佛德號(hào)、色身、法身,于定心中所見的,聽到的,都是勝解adhimoks!a觀想所成就的。『華嚴(yán)經(jīng)』「入法界品」,善財(cái)Sudhana所參訪的解脫Mukta長者也說:「一切諸佛,隨意即見。 [P273] 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無所從來,我無所至。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悉如夢(mèng)」(18)。從念佛見佛所引發(fā)的唯心觀,成為「大乘佛法」的重要內(nèi)容。在了解「以心見佛,心即是佛」后,『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進(jìn)一步(大正一三‧ 九0六上)說:

  「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泥洹[涅槃]。是法無可樂者,皆念所為,設(shè)使念為空耳,設(shè)有念者亦了無所有」。

  這是從「唯心所現(xiàn)」,趣入空三昧;從有想念而向離想念的涅槃(以涅槃為趣向,顯見為大乘初期的圣典)。定心所現(xiàn)見的,只是觀想所成,沒有真實(shí)性,所以有念是空無所有的。『大智度論』立三種空:一、分破空(天臺(tái)家稱為析法空),二、觀空,三、十八空──緣起的無自性空(19)。前二者是方便說,不了義的!喊阒廴两(jīng)』自心所見為空,是觀空;「一切法不壞」的空,是境空心也空的,與無性空相同。當(dāng)時(shí)還沒有中觀Ma^dhyamika與瑜伽Yoga^ca^ra學(xué)派,而學(xué)派是依行者所重而分化出來的。 [P274]

  般舟三昧是現(xiàn)在(十方)諸佛現(xiàn)前的三昧,不是限定于某一佛的,如『賢護(hù)分』說:「獨(dú)處空閑,如是思惟,于一切處,隨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是人爾時(shí)如所聞已……」(20)!喊阒廴两(jīng)』也說:「菩薩(隨)其所向方,聞現(xiàn)在佛,常念所向方(佛),欲見佛」(21)。般舟三昧所念的,是隨所聽聞的他方現(xiàn)在佛而發(fā)心念佛見佛的。經(jīng)上特舉西方阿彌陀佛名,應(yīng)該是般舟三昧是在北天竺傳出的,而這里恰好流行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的法門,所以就以阿彌陀佛為例。初修一定要專念一佛,等三昧成就,佛身現(xiàn)前,再漸見東方……十方一切佛,展轉(zhuǎn)增多。遍虛空中見無數(shù)佛,如「明眼人,夜半視星宿,見星其(甚?)眾多」一樣(22)。般舟三昧是念十方現(xiàn)在一切佛的法門;念佛法門的廣大流行,念他方佛經(jīng)典的不斷傳出,表示了「大乘佛法」界的一項(xiàng)重要意義。根本原因是:「佛弟子對(duì)佛的永恒懷念」。釋尊在世,佛弟子見佛,聞法、如說修行。佛涅槃后,雖還是聞法、修行,在一般佛弟子的心目中,到底沒有佛那樣的應(yīng)機(jī)開示,鞭辟入里。從釋尊入滅到彌勒Maitreya成佛,要經(jīng) [P275] 一段漫長(而沒有佛法)的時(shí)期。修學(xué)佛法的,如還沒有見諦,得須陀洹果,雖憑善業(yè)而往來人間天上,但長期不逢佛法,是有誤失墮落可能的,這該是佛弟子永恒懷念的重要因素,F(xiàn)在十方有佛,勝解念佛而三昧成就的,能見佛,聽聞佛法,還能與佛問答,那真是太理想了!念佛的能往生佛國,可以不離見佛聞法;能滿足佛弟子的愿望,是一切念佛法門盛行的原因。如『大方等大集經(jīng)賢護(hù)分』卷一(大正一三‧八七四中)說:

  「世尊!譬如今時(shí)圣者阿難,于世尊前親聞法已,皆悉受持,如說奉行。彼諸菩薩身居此土,不至彼(佛世)界,而能遍睹諸佛世尊,聽聞法已,悉能受持,如說修行,亦復(fù)如是。從是已后,一切生處,常不遠(yuǎn)離諸佛世尊,聽聞正法」。

  「彼諸菩薩」,是修般舟三昧的菩薩。能見佛、聞法,更能「一切生處常不遠(yuǎn)離諸佛」。『般舟三昧經(jīng)』也說:「行是(三昧)比丘已見我,常為隨佛不遠(yuǎn)離」(23)!赫摗恢幸舱f:「菩薩念佛故,得入佛道中。……念佛三昧,能除 [P276] 種種煩惱及先世罪」;「菩薩常愛樂念佛故,舍身受身,恒得值佛」!赣跓o上道得不退轉(zhuǎn)報(bào)」(24)。念佛能消罪業(yè),生生世世見佛聞法,得不退轉(zhuǎn),是一切念佛法門所共同的。往生西方凈土,也不外乎這一意義。有些凈土行者,厭娑婆而求生凈土,不免消極了一點(diǎn)!日本部分凈土行者,以為「生凈土即成佛」,那真是無稽之談了!

  般舟三昧所見的佛(及菩薩等),是由觀想所成的,如『大智度論』說:「般舟三昧,憶想分別,常修常習(xí)故見(佛)」(25)。經(jīng)文以夢(mèng)中所見,不凈想等為譬喻,這是唯心所現(xiàn),虛妄不實(shí)的。那末,所見的佛,與佛問答,聽佛說法,都虛妄而不足信嗎?那又不然,定心所現(xiàn)的,與錯(cuò)覺、幻想不同,名「定自在所生色」,在世俗諦中是實(shí)有的。修般舟三昧成就:「幽冥之處,悉為開辟,無所蔽礙。是菩薩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于此間終(往)生彼間,便于此坐(三昧)見之」(26)。般舟三昧能見能聞他方世界事,卻不是天眼等神通力,與『法華經(jīng)』六根清凈說相近!赋P蘖(xí)是三昧故,得見 [P277] 十方真實(shí)諸佛」(27)。三昧力有淺深,所見聞的也就有優(yōu)劣,但約佛與法來說,那是真實(shí)的。般舟三昧是自力念佛,現(xiàn)生就能見佛、聞法,其中也有他力的因素,如『大方等大集經(jīng)賢護(hù)分』卷二(大正一三‧八七七上)說:

  「得見彼(世界)佛,有三因緣,何者為三?一者、緣此(般舟)三昧;二者、彼佛加持;三者、自善根熟。具足如是三因緣故,即得明見彼諸如來」(28)。

  于三昧中見佛聞法,不只是般舟三昧力,也有佛的加持力!缸陨聘臁,異譯作「本功德力」,指過去生中積集的功德,今生「持戒完具」。含有他力因素,「他力」不斷的強(qiáng)化起來,那是以后的事了!

  梁天監(jiān)年間,曼陀羅仙Mandra譯的『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傳出念佛的一行三昧,如卷下(大正八‧七三一上──中)說:

  「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yīng)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 [P278] 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續(xù);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xiàn)在諸佛。……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僧伽婆羅Sam!ghavarman是曼陀羅仙同時(shí)人,依據(jù)曼陀羅傳來的原本,再譯的『文殊所說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卻沒有這一段。但唐玄奘所譯的『大般若經(jīng)』(第七)『曼殊室利分』,也有這段經(jīng)文。玄奘所譯,譯一行三昧為一相莊嚴(yán)三摩地;譯「不取相貌」為「善想容儀」(29)。一行三昧eka$ka^ra-sama^dhi與一(相)莊嚴(yán)三昧ekavyu^ha-sama^dhi,都是『般若經(jīng)』中百八三昧之一。一行三昧是:「不見諸三昧此岸彼岸」;龍樹解說為:不見禪定的入相、出相,得相、(失)滅相;一相莊嚴(yán)三昧是:「觀諸法皆一(相)」(30)。『文殊說般若經(jīng)』,釋一行三昧為系緣法界dharma-dha^tu一相,是法界無差別的甚深三昧;而從專心系念一佛入手,見三世諸佛法界無差別相。與般舟三昧同樣的是念佛三昧,而這是與通達(dá)甚深法相結(jié)合的。所以,般舟三昧的念佛,是由淺而深的,一 [P279] 行三昧是直下見三世(般舟作「十方」)佛,通達(dá)諸佛無差別。曼陀羅仙譯為「不取相貌」,所以禪宗(四祖)道信以下的禪門,都說憶念佛名入手,而不取佛身相好的。然依玄奘所譯,念佛是「善想容儀」,那是觀佛相好而通達(dá)法界了。鳩摩羅什Kuma^raji^va所譯『千佛因緣經(jīng)』說:「念佛三昧莊嚴(yán)心故,漸漸于空法中心得開解」;「思空義功德力故,即于空中得見百千佛,于諸佛所得念佛三昧」(31)。念佛三昧與空s/u^^nyata^慧,是這樣的相助相成了。羅什所譯『華手經(jīng)』,立一相三昧與眾相三昧。緣念一佛而成就的,是一相三昧;緣念多佛而成就的,是眾相三昧。經(jīng)上又說:一相三昧見一切法等相,眾相三昧了達(dá)一切法一相無相(32)。等相,是法法平等;無相,也是法法平等;似乎方便不同,而其實(shí)都是歸于實(shí)相的。在「大乘佛法」中,念佛執(zhí)持名號(hào),固然是適應(yīng)信行人的易行道,但念佛而修三昧,能從「觀相」,「唯心」而深入實(shí)相的;易行道本是甚深難行道的方便,誘導(dǎo)行者深入的。法界無差別中,畢竟寂滅而化用無盡,正是「大乘佛法」共同的佛陀觀。以上所說的,都是通于現(xiàn)在一切佛的(33)。或以 [P280] 阿彌陀佛為例,那不過是經(jīng)典流通處,恰好流行阿彌陀佛的信仰,也就舉例說明,使人容易信受吧了。

  注【22-00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二一七下──二一八上)。

  注【22-002】『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一六中──下)。

  注【22-003】『道行般若經(jīng)』卷九(大正八‧四六九上)。

  注【22-004】『妙法蓮華經(jīng)』卷四(大正九‧三三中──下)。

  注【22-005】『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0(大正九‧七一七中──下)。

  注【22-006】『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上)。

  注【22-007】『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六上)。

  注【22-008】『十住毗婆沙論』卷九(大正二六‧六八下)。

  注【22-009】『大智度論』卷二一(大正二五‧二一九中──二二一中)。

  注【22-010】『大智度論』卷八七(大正二五‧六六七中)。

  注【22-011】『中部』(二八)『象跡喻大經(jīng)』(南傳九‧三四0)!褐邪⒑(jīng)』三0『象 跡喻經(jīng)』(大正一‧四六七上)!盒〔俊弧喝缡钦Z經(jīng)』「三集」(南傳二三‧三四三)。

  注【22-01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二一七上)。

  注【22-013】『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中)。 [P281]

  注【22-014】『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中)。

  注【22-015】『拔陂菩薩經(jīng)』(大正一三‧九二二中)。

  注【22-016】『解深密經(jīng)』卷三(大正一六‧六九八中)。

  注【22-017】『攝大乘論本』卷上(大正三一‧一三七中)。

  注【22-018】『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四六(大正九‧六九五上)。

  注【22-019】『大智度論』卷一二(大正二五‧一四七下──一四八上)。

  注【22-020】『大方等大集經(jīng)賢護(hù)分』卷一(大正一三‧八七五中)。

  注【22-021】『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中)。

  注【22-022】『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六中)。

  注【22-023】『般舟三昧經(jīng)』(大正一三‧九00下)!喊阒廴两(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八中)。

  注【22-024】『大智度論』卷七(大正二五‧一0九上)。又卷二九(大正二五‧二七六上)。『十住毗婆沙論』卷一二(大正二六‧八七下)。

  注【22-025】『大智度論』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六上)。

  注【22-026】『般舟三昧經(jīng)』(大正一三‧八九九上)。『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上)!捍蠓降却蠹(jīng)賢護(hù)分』卷一(大正一三‧八七五下──八七六上)。

  注【22-027】『十住毘婆沙論』卷一二(大正二六‧八六中)。

  注【22-028】『般舟三昧經(jīng)』(大正一三‧八九九中)!喊阒廴两(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下)。 [P282] 『拔陂菩薩經(jīng)』(大正一三‧九二二下)。

  注【22-029】『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五七五(第七)『曼殊室利分』(大正七‧九七二上)。

  注【22-030】『大智度論』卷四七(大正二五‧四0一中)。

  注【22-031】『佛說千佛因緣經(jīng)』(大正一四‧七0下、七一中)。

  注【22-032】『佛說華手經(jīng)』卷一0(大正一六‧二0三下──二0四中)。

  注【22-033】以上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一章(八三九──八六八)。

  第三節(jié) 念佛菩薩的觀法

  經(jīng),是勸人(或淺或深)依法修行的。大乘經(jīng)中,說十方十佛,六方六佛,廣說佛名的著實(shí)不少,也有專明某佛某菩薩的(全經(jīng)或其中一品)。這顯示了某佛某菩薩的特殊功德,也就有專修某佛某菩薩的法門。在「秘密大乘佛法」中,如毗盧遮那Vairocana、阿!B粊Aks!obhya、阿彌陀Amita^bha等佛;文殊師利Man~jus/ri^ 、普賢Samantabhadra、觀世音Avalokites/vara、 [P283] 地藏Ks!itigarbha等菩薩的修持法,大量集出流傳。這一風(fēng)氣,「大乘佛法」已經(jīng)開始了。在西元五世紀(jì)上半,就已譯出了:

  圖片

  『觀無量壽佛經(jīng)』一卷宋!7淋良耶舍譯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jīng)』一卷宋!7淋良耶舍譯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一卷宋曇摩蜜多譯

  『觀虛空藏菩薩經(jīng)』一卷宋曇摩蜜多譯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jīng)』一卷宋沮渠京聲譯

  『觀世音觀經(jīng)』一卷宋沮渠京聲譯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jīng)』一卷西晉聶道真譯

  !7痳良耶舍Ka^layas/as,曇摩蜜多Dharmamitra,沮渠京聲,都是有名的罽賓Kas/mi^ra與西域的禪師(瑜伽者);與鳩摩羅什Kuma^raji^va及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 ,時(shí)代與地區(qū)相近,這可以想見當(dāng)時(shí)的罽賓及西域,念佛及菩薩的禪觀,是相當(dāng)興盛的。沮渠京聲所譯的『觀世音觀經(jīng)』,已經(jīng)佚失。聶道真所 [P284] 譯『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jīng)』,也是「觀經(jīng)」的一類,是西元四世紀(jì)初譯出的。

  這幾部「觀經(jīng)」,概略的說明他的內(nèi)容:一、『觀無量壽佛經(jīng)』,是依『無量壽佛經(jīng)』所出的觀法,十六觀。從觀想西方落日起,次第觀凈土莊嚴(yán),無量壽Amita^^yus佛、觀世音、大勢(shì)至Maha^stha^mapra^pta菩薩的相好莊嚴(yán)。觀想凈土的依正莊嚴(yán),死后能往生西方極樂Sukha^vati^國土:共十三觀。后三觀,明九品往生,是『無量壽佛經(jīng)』「三輩往生」的分別,配合「十六」這一成數(shù)而已 (1)!河^無量壽佛經(jīng)』的緣起,是:阿阇世王Aja^tas/atru逼害生母韋提希Vaidehi^ ,韋提希對(duì)佛說:「我宿何罪生此惡子?……唯愿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dāng)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2)。這是充滿了不滿現(xiàn)實(shí)的厭離情緒,不是為了容易修菩薩行而求生凈土。從此,厭娑婆Saha^苦,求生極樂,成為中國一般凈土行者的心聲。還有,『觀無量壽佛經(jīng)』傳出的時(shí)代,流行念佛滅除罪業(yè)的思想,所以經(jīng)中一再說到:「此(座)想成者,滅除五百億劫生死之罪」;「作是(菩薩像)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下生」的,是「五逆 [P285] 十惡」人,由于「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3)!赶麡I(yè)往生」,因時(shí)代不同,與古本大『阿彌陀經(jīng)』多少差別了。二、『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法華經(jīng)』中,有『普賢菩薩勸發(fā)品』,說到五濁惡世,有受持、讀誦、思惟、修習(xí)『法華經(jīng)』的,普賢菩薩會(huì)乘六牙白象而來:「而自現(xiàn)身,供養(yǎng)守護(hù),安慰其心。……現(xiàn)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4)。依此而成的「觀普賢菩薩行法」,先觀普賢菩薩,再進(jìn)而見十方佛、十方凈土,見釋迦牟尼佛S/a^kyamuni 十方分身佛,見多寶Prabhu^taratna佛塔。十方佛說六根懺悔;于佛菩薩前,受菩薩戒法。這是以普賢菩薩為出發(fā)的「法華觀法」(5)。在鳩摩羅什的『思惟要略法』中,已有「觀無量壽佛法」,「法華三昧觀法」(6)。無量壽佛的觀法,鈍根先作白骨觀,再觀從白骨放白光明,于光明中見無量壽佛;利根直從光明觀起修。羅什的修學(xué),也在罽賓與西域,比!7淋良耶舍等要早半世紀(jì),而以不同的佛菩薩(及凈土)為主,修不同的觀法,已經(jīng)開始流行了。但羅什所傳的大乘佛菩薩觀法,還相當(dāng)?shù)暮喡?!7淋良耶舍等所傳,完善得多了。三、『觀 [P286] 藥王藥上二菩薩經(jīng)』:藥王Bhais!ajyara^ja與藥上Bhais!ajyasamudgata二位菩薩,也見于『法華經(jīng)』「藥王菩薩本事品」。依此而成立的觀法,分別說觀二菩薩的身相,所應(yīng)修及得的功德;藥上菩薩開示了過去五十三佛的懺悔法(7)。四、『觀虛空藏菩薩經(jīng)』:姚秦佛陀耶舍Buddhayas/as譯出的『虛空藏菩薩經(jīng)』,先后共有四種譯本。經(jīng)中說懺除罪業(yè)──國王五根本罪,大臣五根本罪,聲聞五根本罪,初學(xué)菩薩的八根本罪。并說稱名、禮拜、供養(yǎng)虛空藏a^ka^s/agarbha 菩薩所得的現(xiàn)世利益(8)。依此而成立的「觀虛空菩薩法」,就是罪業(yè)的懺悔法。如說:「先于功德經(jīng)中,說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能除一切惡不善業(yè)」。又依『大寶積經(jīng)』(二四)『優(yōu)波離會(huì)』(竺法護(hù)所譯,名『佛說決定毗尼經(jīng)』)說:「于深功德經(jīng)說治罪法,名決定毗尼,有三十五佛」。這樣,禮敬稱三十五佛名,觀虛空藏菩薩,見菩薩的身相而滅除罪業(yè)(9)。五、『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jīng)』:彌勒Maitreya是繼釋迦佛,未來成佛的菩薩。說:「彌勒菩薩下生成佛」的,有好幾部經(jīng),都依『阿含經(jīng)』說,增入釋尊付囑大迦葉Maha^ka^s/yapa [P287] ,迦葉待彌勒成佛相見而后入滅的傳說。彌勒是釋尊唯一的菩薩弟子,入滅后上生兜率陀天Tus!ita,佛教界有「上升兜率見彌勒」的多種傳說。這部經(jīng)說彌勒菩薩的上生兜率陀天,天宮與菩薩身心的功德莊嚴(yán)。經(jīng)文所開示的,主要為「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應(yīng)該「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應(yīng)當(dāng)系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這就能除罪業(yè)而往生天上,未來遇見彌勒成佛,聞法得益(10)。這部經(jīng)的意趣,近于大乘初興時(shí)期,與前四部經(jīng)有所不同。六、『文殊師利般涅槃經(jīng)』:說文殊的身世,涅槃時(shí)的相好,勸眾生「當(dāng)勤系念,念文殊像,念文殊像法」,見文殊身相的功德。經(jīng)上也說:「作此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11),顯然是「觀經(jīng)」的一類。以上六部,是釋迦牟尼即毗盧遮那佛(12)、阿彌陀佛──二佛;彌勒、文殊、普賢、觀世音、大勢(shì)至、藥王、藥上、虛空藏──八大菩薩的觀法。不同佛菩薩的不同修法,正不斷的發(fā)展起來。

  念佛、念菩薩,能凈除罪業(yè),得生凈土,得陀羅尼,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P288] 提心:為「大乘佛法」的重要行門。這一修行,與「易行道」的佛前懺悔,關(guān)系極深。易行的「三品法門」,是一般的,晝夜六時(shí)的經(jīng)常修持,而在念佛與菩薩的觀想中,是不斷的為修行而懺悔。修持中的不斷懺悔,是與罪業(yè)觀有關(guān)的,如『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說:「諸佛世尊……常在世間,色中上色,我有何罪而不得見」(13)?『寶積經(jīng)』的『發(fā)勝志樂會(huì)』說:「今為業(yè)障之所纏覆,于諸善法不能修行」(14)!荷谱∫馓熳訒(huì)』說:禪定中,「自見往昔所行惡業(yè),… …深生憂悔,常不離心,于其深法不能證入」(15)。『謗佛經(jīng)』說:「求陀羅尼而不能得,何以故?以彼往世惡業(yè)障故」(16)。這樣,眾生之所以不能見佛,不能得陀羅尼,不能修行,不能證入,一切都是過去生中的罪業(yè)在障礙了。也就因?yàn)檫@樣,在念佛、念菩薩的觀行過程中,不斷的懺悔,才能不斷的向上進(jìn)修,如『觀佛三昧海經(jīng)』,『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敘說得最為明白!河^藥王藥上二菩薩經(jīng)』,也就扼要的說:「凈除業(yè)障、報(bào)障、煩惱障,速得除滅,于現(xiàn)在身修諸三昧,念念之中見佛色身,終不忘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隨意往 [P289] 生他方凈土」(17)。『觀虛空藏菩薩經(jīng)』,就是以念佛懺悔為主的觀行。早期傳出的大乘經(jīng),如『小品般若』,二十四愿本的『阿彌陀經(jīng)』,『阿!B粊佛國經(jīng)』等,還沒有重視過去生罪業(yè)的懺悔!航饎偘闳艚(jīng)』已說持經(jīng)而「先世罪業(yè)則為消滅」(18);『觀無量壽佛經(jīng)』就一再說到:消除多少劫生死之罪,必定當(dāng)生極樂世界(19)。念佛、念法(持經(jīng))、念僧(菩薩),與「三品法門」的懺悔相關(guān)聯(lián)而發(fā)展起來。念佛主要是觀想念佛,懺悔也就是古德所說的「取相懺」!悍ㄈA經(jīng)』「法師功德品」,說六根清凈功德,是由于「受持是法華經(jīng),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沒有說懺悔。依『法華經(jīng)』而有的『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說六根懺悔法,得六根清凈。所說的懺悔,是念法的懺悔,如說:「晝夜六時(shí),禮十方佛,行懺悔法:誦大乘經(jīng),讀大乘經(jīng),思大乘義,念大乘事,恭敬供養(yǎng)持大乘者,視一切人猶如佛想」;「若有懺悔惡不善業(yè),但當(dāng)讀誦大乘經(jīng)典」(20)。所以懺悔六根,是:「一切業(yè)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shí)相」(21),也就是古德所說的「實(shí)相懺」。 [P290]

  念佛(菩薩)見佛,稱為念佛三昧。依『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中(大正四五‧ 一三四中)說:

  「見佛三昧有三種: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wǎng)。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阿彌陀等現(xiàn)在諸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qǐng)問所疑。三者,學(xué)習(xí)念佛,或以[已]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xiàn)在諸佛。是三種定,皆名念佛三昧」。

  三類見佛人中,一、是依禪得五通pan~ca^bhijn~a^的。二、是常修念佛,沒有神通而能見佛,這應(yīng)該是離欲得定的。三、初學(xué)念佛,或已離欲,或沒有離欲,也能見佛。三類都名為「念佛三昧」,而淺深大有差別。依此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所說:「云何不失無上菩提之心?云何復(fù)當(dāng)不斷煩惱,不離五欲(即「離欲」),得凈諸根,滅除諸罪,父母所生清凈常眼,不斷五欲而能得見諸障外事?……此觀功德,除諸障礙,見上妙色,不入三昧,但誦持故,專心修習(xí),心 [P291] 心相次,不離大乘,一日至三七日,得見普賢……」(22)。不入三昧,專心修習(xí),心心相次,這是定前的「一心不亂」的境界;這就能見佛、菩薩,當(dāng)然這是低層次的。一心誦持到心不散亂,如隋智顗的「誦至藥王品,心緣苦行,至是真精進(jìn)句,……見共(慧)思師,處靈鷲山七寶凈土,聽佛說法」(23)!悍ㄈA經(jīng)』所說的六根清凈,是受持、讀、誦等「法師」的功德。父母所生的眼耳,能見聞?wù)?如鐵圍山等障)外的佛與凈土,與智顗所得的境地相當(dāng)!喊阒廴两(jīng)』說:「聞西方阿彌陀佛剎,當(dāng)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晝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以后,見阿彌陀佛。于覺(醒時(shí))不見,于夢(mèng)中見之」。這也是「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的(24) !河^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所說:「普賢菩薩復(fù)更現(xiàn)前,行住坐臥不離其側(cè),乃至夢(mèng)中常為說法」(25),那是深一層次了。

  注【23-001】『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大正一二‧三四0下──三四六中)。

  注【23-002】『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大正一二‧三四一中)。 [P292]

  注【23-00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大正一二‧三四三上、中、三四六上)。

  注【23-004】『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七(大正九‧六一上──下)。

  注【23-005】『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大正九‧三八九下──三九四中)。

  注【23-006】『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下──三00下)。

  注【23-007】『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jīng)』(大正二0‧六六0下──六六六上)。

  注【23-008】『虛空藏菩薩經(jīng)』(大正一三‧六五一下──六五六上)。

  注【23-009】『觀虛空藏菩薩經(jīng)』(大正一三‧六七七中──六七八上)。

  注【23-010】『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jīng)』(大正一四‧四一八中──四二0下)。

  注【23-011】『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jīng)』(大正一四‧四八0中──四八一中)。

  注【23-012】『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大正九‧三九二下)。

  注【23-013】『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大正九‧三九0下)。

  注【23-014】『大寶積經(jīng)』(二五)『發(fā)勝志樂會(huì)』(大正一一‧五一九下)。

  注【23-015】『大寶積經(jīng)』(三六)『善住意天子會(huì)』(大正一一‧五九0中)。

  注【23-016】『謗佛經(jīng)』(大正一七‧八七六下)。

  注【23-017】『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jīng)』(大正二0‧六六一中)。

  注【23-018】『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大正八‧七五0下)。

  注【23-019】『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大正一二‧三四三上)等。 [P293]

  注【23-020】『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大正九‧三九0中、三九三上)。

  注【23-021】『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大正九‧三九三中)。

  注【23-022】『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大正九‧三八九下)。

  注【23-023】『續(xù)高僧傳』卷一七(大正五0‧五六四中)。

  注【23-024】『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上)。

  注【23-025】『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大正九‧三九0下)。 [P294]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