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集第二冊 中編「大乘佛法」第三章 大乘「念佛」法門

  第三章 大乘「念佛」法門

  第一節(jié) 信方便的易行道

  「佛法」,有適應慧強信弱的,有適應信強慧弱的,根性不同,適應的修行方便,也就多少不同!复蟪朔鸱ā,理想與信仰的成分增多,以信為先的方便,也就越來越重要。然「大乘佛法」主流,仍是重慧的甚深廣大的菩薩道。修菩薩行,是「大乘佛法」所共的,而慧prajn~a^與信s/raddha^的適應,不同而又相通。如重慧而以「法」為主的,聞、思、修、證,而又有書寫、供養(yǎng)、讀誦功德的方便,如上一章所說。重信而以「佛」(菩薩、天)為主的,以稱名、懺悔等為方便,然也有念佛實相的深行。說到「大乘佛法」的念佛buddha$nusmr!ti,內容異常的廣大,先從「易行道」說起。 [P134]

  「大乘佛法」以無上圓滿的佛為究極理想,而從菩薩bodhisattva的廣大修行中去完成。菩薩的發(fā)心:「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fā)心」(1),先人后己的精神,是希有難得的!發(fā)心修行,從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事跡來說,特別是布施,為了慈濟眾生,不惜犧牲一切,甚至奉獻自己的生命。菩薩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這是隨順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說的,其實,「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2)。在無量時劫中修行,「任重道遠」,沒有比菩薩更偉大了!菩薩的廣大修行,惟有勝解adhimoks!a一切法空sarvadharma-s/u^nyata^,才有可能,如『瑜伽師地論』卷三六(大正三0‧四八七中)說:

  「若能如實了知生死,即無染心流轉生死;若于生死不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即不速疾入般涅槃。若于涅槃不深怖畏,即能圓滿涅槃資糧;雖于涅槃見有微妙勝利功德,而不深愿速證涅槃。是諸菩薩于證無上正等菩提有大方便,是大方便依止最勝空性勝解,是故菩薩修習學道所攝最勝空性勝 [P135] 解,名為能證如來妙智廣大方便」。

  『瑜伽論』所說空義,與『中論』有所不同,然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道,非有「空性勝解」不可,是一致的見解。佛果究竟圓滿,菩薩的廣大修行,當然不是「急功近利」者所能成辦的。在修行過程中,有的中途退失,名為「敗壞菩薩」;有的久劫修行,到不退轉──阿惟越致avinivartani^ya地,再進修到圓成佛果。修菩薩行到不轉地,「是法甚深,久乃可得」,對一般人來說,這樣的甚深難行道,可能會中途退失的,正如『般若經』所說:「無量阿僧祇眾生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薩道,……若一若二住阿惟越致地」 (3)。行菩薩道成佛的法門,廣大甚深,不是簡易的事;說老實話,這不是人人所能修學的。所以釋尊成佛,一般弟子都是求證阿羅漢而入涅槃的,傳說僅彌勒Maitreya 一人未來成佛。菩薩道難行苦行,「大乘佛法」也是這樣而出現于印度的。不過,究竟圓滿的佛果,廣大甚深的菩薩行,應該是見聞者所有心向往的;如此的深妙大法,也總希望能長住世間,利益眾生,所以適應一般根性,(繼承「佛法」 [P136] 的「念佛」),有易行道的安立,易行而又能成為難行道的方便。這與智證的正法甚深,而又安立書寫、供養(yǎng)、施他、讀誦功德等方便,意趣可說是同一的。

  現在來說「大乘佛法」中,以「念佛」為主的易行道,如龍樹Na^ga^rjuna 『十住毗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一上──中)說:

  「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為說之」! 「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十住毗婆沙論』是『華嚴經』「十地品」偈頌的廣分別!菏∨派痴摗凰f的易行道,先說稱念佛(及菩薩)名,憶念,禮拜,進一步如『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五上) 說: [P137] 「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于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回向」。

  原則的說,易行道是廣義的念佛法門。對于佛,稱(佛)名是語業(yè),禮拜是身業(yè),憶念是意業(yè):這是對佛敬信而起的清凈三業(yè)。在佛前,修懺悔行,勸請行,隨喜行,以回向佛道作結。這一念佛法門,在龍樹(西元二、三世紀間)時代,大乘行者,主要是在家的善男子、善女人,很多是這樣修行的,如『大智度論』卷六一(大正二五‧四九五中)說:

  「菩薩禮佛有三品:一者、悔過品,二者、隨喜回向品,三者、勸請諸佛品」。

  三品修行的內容,『智度論』作了簡要的介紹:「菩薩法,晝三時,夜三時,常行三事:一者、清旦偏袒右肩,合掌禮十方佛言:我某甲,若今世,若過(去)世,無量劫身、口、意惡業(yè)罪,于十方現在佛前懺悔,愿令滅除,不復更作。中、暮,夜三亦如是。二者、念十方三世諸佛所行功德,及弟子眾所有功德, [P138] 隨喜勸助。三者、勸請現在十方諸佛初轉*輪;及請諸佛久住世間無量劫,度脫一切。菩薩行此三事,功德無量,轉近得佛」(4)。日夜六時,菩薩于佛前行此三事,與中國佛教的早、晚課誦相近。易行道的功德無量,主要能保持大乘信心,不致于退失。『十住毗婆沙論』說:「佛法有無量門,……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5)。這是二類根性,也就是重智與重信的不同!褐嵌日摗灰舱f:「若聞、持乃至正憶念者,智慧精進門入;書寫、供養(yǎng)者,信及精進門入」;「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6)。所說略有差別,總不外乎在甚深難行的正常道外,別說菩薩初學的通俗法門。然重智(及慈悲)與重信,只是初入門者的偏重,不是截然不同的法門,所以『十住毗婆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九中──下)說:

  「是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回向故,福力轉增,心調柔軟,于諸佛無量功德清凈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諸大菩薩清凈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 [P139] 「信諸佛菩薩無量甚深清凈第一功德已,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但以諸邪見,受種種苦惱,故深生悲心。……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 慈心。……隨所能作,利益眾生,發(fā)堅固施心」。

  依『論』所說,修易行道而能成就信心的,就能引生慈悲心,能進修施等六波羅蜜。這可見菩薩道是一貫的,重信的易行道,重悲智的難行道,并不是對立,而只是入門有些偏重而已。

  『大智度論』所說的「禮佛三品」,是出于漢安世高所譯的『舍利弗悔過經』。舍利弗S/a^riputra啟問:「前世為惡,當何用悔之乎」?佛答分三段:悔過,助其歡喜[隨喜],勸請。舍利弗再問:「欲求佛道者,當何以愿為得之」?佛答說:「取諸學道以來所得福德,皆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回向]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末后說:種種福德,「不如持悔過經,晝夜各三過讀一日」(7)!荷崂セ谶^經』的內容,是在十方如來前,懺悔,隨喜,勸請,回向,與『十住毗婆沙論』所引的經說相合。這部經,有梁僧伽婆羅Sam!ghavarman [P140] 異譯的『菩薩藏經』;隋阇那崛多Jn~a^nagupta共達多Dharmagupta 等譯的『大乘三聚懺悔經』(西藏譯名『圣大乘滅業(yè)障經』)。異譯的組織小異,分為懺悔及三聚──隨喜功德聚,勸請功德聚,回向功德聚。懺悔中,說到罪業(yè)隨心,空不可得的深義。這部經,古代每稱之為「三品經」,如漢安玄所譯的『法鏡經』說:「晝三夜亦三,以誦三品經事」;晉竺法護Dharmaraks!a的『離垢施女經』說:「三品諸佛經典」,「晝夜奉行三品法」(8)。說到這三品內容的經典很多,可見這是初期大乘盛行的易行道!溉贰,或作「修行三分,誦三分經」;或作「三支經」。這可能「品」是pa^ks!ika^的義譯,如「三十七菩提分」,或譯「三十七覺品」、「三十七覺支」。但晚期的異譯,轉化為「三聚」或「三蘊」(「三陰」);蘊,那是skandha了。經名「三品」,而實際有四分:「懺悔」,「隨喜」,「勸請」,「回向」,這是值得注意的!依個人的意見,三分、四分是次第集成的。原始是「懺悔」部分,所以經末稱此為「悔過經」;異譯名為「三聚懺悔」、「滅業(yè)障」。異譯『菩薩藏經』說,「此經名滅 [P141] 業(yè)障礙,……亦名菩薩藏,……亦名斷一切疑」(9)!钙兴_藏」與「斷一切疑」,是一部分大乘經的通稱,「滅業(yè)障礙」才是主題。所以推定這是該經的原始部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自三0到三八品,為善男子、善女人,廣說聽聞、受持……書寫、供養(yǎng)、施他的功德,三九品名「隨喜品」,明無相的隨喜回向!捍笾嵌日摗徽f「禮佛三品」,以「隨喜回向」為一品,是隨順『般若經』而說的;叵,不只是[隨喜]回向,修一切行,末后都是要回向的。懺悔回向,與『般若經』的隨喜回向相結合,成為二品行。如『彌勒菩薩所問本愿經』說:「我悔一切過,勸助[隨喜]眾道德,歸命禮諸佛,令得無上慧」(10)。彌勒Maitreya 菩薩「不持耳、鼻、頭、目、手、足、身命、珍寶、城邑、妻子及以國土,布施與人以成佛道,但以善權方便安樂之行,得致無上正真之道」(11) 。這是懺悔、隨喜的易行道,凈土行(12)。在這二品上,加勸請行,成為三品法門。至于回向,無論是一行、二行、三行,都是以回向作結。如以回向為一行,那就成為四分行了(13)。 [P142]

  在佛前修懺悔、隨喜、勸請、回向,在「初期大乘」時代,非常的流行。如『賢劫經』說:「念佛法,勤悔過,樂助[隨喜]功德,施眾生因[回向],勸諸佛」(14) !核家骅筇焖鶈柦洝徽f:「有四法善知方便,何等四?一者、順眾生意;二者、于他功德起隨喜心;三者、悔過除罪;四者、勸請諸佛」(15)。這一通俗易行的方便,與文殊師利Man~jus/ri^及普賢Samantabhadra有關;文殊與普賢二大士,是『華嚴經』中佛的二大輔弼,所以也與「華嚴」有關。先提到兩部經:一、晉聶道真所譯的『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三曼陀跋陀羅,是普賢梵語的音譯。這部經是「佛在摩竭提國,清凈法處,自然金剛座,光影甚明」,也就是『華嚴經』「初會」的說處;經是普賢為文殊說的。經的內容是:悔過,禮,愿樂助其歡喜[隨喜],勸請諸佛──轉*輪與住世,施與[回向]。末后總結說:「是善男子、善女人,晝夜各三勸樂法行:所當悔者悔之,所當忍者忍之,所當禮者禮之,所當愿樂[隨喜]者愿樂之,所當請勸者請勸之,所當施與者施與之」(16)。「悔」是自說罪過;「忍」是容忍,是懺摩的義譯:合起來就是懺悔。經文正宗 [P143] 分,分「悔過品」,「愿樂品」,「請勸品」,與「三品法行」相同。但在「愿樂品」中,多了禮敬「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諸迦羅蜜[善知識]、父母、及阿羅漢、辟支佛」,凡是有功德而可敬的,都作禮,這是從隨喜一切功德而來的!溉贰贡臼恰付Y佛三品」,是在佛前禮敬而修行的。這部經說到:「般若波羅蜜,兜沙陀比羅經」;「兜沙陀比羅經」,義譯為「如來藏[篋]經」,為華嚴法門最初集成的經名。這部經的成立,『般若』與『華嚴』經已開始流傳了。二、竺法護譯的『佛說文殊悔過經』,是文殊為如來齊光照耀菩薩說的。經文不分品,內容是:禮佛,悔過,勸助[隨喜]眾德,勸轉*輪,諸佛住世,供養(yǎng)諸佛,(回向)我及眾生成佛道。對于禮佛──五體投地,作了「表法」的解說(17)。經上說:「或問上界悔過之處,十地,十忍,十分別事,十瑞,十持,十印,十三昧」 (18),顯然的與「華嚴」內容相通。這兩部重于懺悔的經,文殊說,或普賢為文殊說,與華嚴法門有關,比起「三品經」來,雖同樣的是通俗的易行道,而又通于深義了(19)。 [P144]

  「六十華嚴」的傳譯者──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于晉元熙二年(西元四二0),譯出『文殊師利發(fā)愿經』,共四十四頌,與『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文殊悔過經』,非常接近。唐不空Amoghavajra所譯的『普賢行愿贊』,六十二頌,與「四十華嚴」末卷偈頌相同,都是『文殊師利發(fā)愿經』的增廣本。依『文殊師利發(fā)愿經記』說:「晉元熙二年,歲在庚申,于揚州斗場寺,(佛陀跋陀羅)禪師新出。云:外國四部眾禮佛時,多誦此經以發(fā)愿求佛道」(20) 。大抵『舍利弗悔過經』、『文殊悔過經』等,文字長了些,要晝夜三時 ──一日誦念六次,不太方便,所以編為簡要的偈頌。如龍樹的『寶行王正論』說:「為此因及果,現前佛支提(即佛舍利塔),日夜各三遍,愿誦二十偈」。二十偈的內容,也就是禮敬,離惡(懺罪),隨喜,請轉*輪,「窮生死后際」是常住世間,回向發(fā)愿(21) 。『文殊師利發(fā)愿經』,是日常持誦的誦本,與『普賢行愿贊』等,內容都是七分:禮佛(贊佛),供養(yǎng)佛,懺悔,隨喜,請轉*輪,請佛住世,回向。這是「六十華嚴」、「八十華嚴」經所沒有的,「四十華 [P145] 嚴」把偈頌編入『華嚴經』「普賢行愿品」的末了,長行為了滿足「十」數,加上「恒順眾生」與「常隨佛學」,這是偈頌所沒有的!喝影贤恿_菩薩經』說:「持是功德,令一切(眾生)與某[自己名字],……生有佛處,有菩薩處,皆令生須呵摩提阿彌陀佛剎」(22)。這一法門,是易行道,凈土方便道,發(fā)愿往生,是不限于某一凈土的,但經文卻提到了須呵摩提Sukha^vati^阿彌陀Amita^bha佛剎。須呵摩提是極樂或安樂的音譯!何氖鈳熇l(fā)愿經』說:「愿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23)。易行方便與往生極樂,有了更密切的關系。

  在佛前懺悔、隨喜、勸請,本是為初學者開示的通俗易行法門。文殊與勸發(fā)菩提心有關,「為一切師」,如『濡首菩薩清凈分衛(wèi)經』等說。文殊又與懺罪有關,如『阿阇世王經』、『如幻三昧經』說。悔過等三品法門,終于與文殊,因文殊而與普賢有關了,也就與華嚴法門有關,如『十住毗婆沙論』,將『十地經』所沒有說的稱名、憶念、禮拜、懺悔、隨喜、勸請,附入初地中。西元三、四 [P146] 世紀間,竺法護與聶道真,譯出與文殊(更與普賢)有關的『文殊悔過經』,『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西元五世紀初,譯出的『文殊師利發(fā)愿經』,已是當時印度日常持誦的法門了。通俗易行而又與深義相通,到「四十華嚴」而充分明了出來。這是重信的、易行的廣義念佛法門(24)。

  三支法門,名為三支而其實有六支:三支是禮敬現在十方佛(「禮敬諸佛」而后修的);懺悔;勸請中有「請佛說法」、「請佛住世」;隨喜;末后又有回向;蚣尤搿腹B(yǎng)」(供養(yǎng)也本是對佛的禮敬),如『文殊師利發(fā)愿頌』所說。宗喀巴Tson%-kha-pa所造『菩提道次第廣論』,也依『華嚴經』頌而說七支,作為積集順道資糧,凈治業(yè)障逆緣的加行(25)。遲一些譯出的,還有唐那提Nadi 譯『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內容為七支:禮敬,歸依,懺悔,勸請(轉正*輪,不般涅槃),隨喜,回向,發(fā)愿(26)。唐義凈譯『金光明最勝王經』(五)「滅業(yè)障品」,以「四種對治業(yè)障」:于十方世界一切如來前,「說一切罪」(懺悔);勸請(說法及久住世間);隨喜;回向。與「三品經」相合 [P147] (27)。趙宋施護Da^napa^la譯『佛說法集名數經』,說「七種最上供養(yǎng)」,內容為:禮拜,供養(yǎng),懺悔,隨喜,勸請,發(fā)愿,回向(28)。先后的開合、增減,總列而比對如下(29):

  圖片

  │A│B│C│D│E│F│G│H│I

  ────┼─┼─┼─┼─┼─┼─┼─┼─┼──

  禮敬諸佛│ │ │1.│1.│1.│1.│1.│1.│1.

  ────┤│├─┼─┼─┼─┼─┼─┼──

  稱贊如來│ │ │ │ │ │ │2.│2.│

  ────┤│││││├─┼─┼──

  廣修供養(yǎng)│ │ │ │2.│ │6.│3.│3.│2.

  ────┼─┼─┼─┼─┼─┼─┼─┼─┼──

  懺悔業(yè)障│1.│3.│3.│3.│2.│2.│4.│4.│3.

  ────┼─┼─┼─┼─┼─┼─┼─┼─┼──

  隨喜功德│2.│2.│5.│4.│3.│3.│5.│5.│4.

  ────┼─┼─┼─┼─┼─┼─┼─┼─┼──

  請轉*輪│ │ │ │ │4.│4.│6.│6.│5.

  ────┤│││├─┼─┼─┼─┼──

  請佛住世│3.│4.│4.│5.│5.│5.│7.│7.│6.

  ────┼─┼─┼─┼─┼─┼─┼─┼─┼──

  常隨佛學│ │ │ │ │ │ │ │8.│

  ────┤├─┤││││├─┤

  恒順眾生│ │1.│ │ │ │ │ │9.│

  ────┼─┼─┼─┼─┼─┤├─┼─┼──

  [P148]

  普皆回向│4.│ │6.│7.│6.│ │8.│10│7.

  ────┼─┤├─┼─┼─┤├─┼─┼──

  發(fā)廣大愿│ │ │7.│6.│││││

  ────┤│├─┼─┤││││

  歸依三寶│ │ │2.││││││

  ────┴─┴─┴─┴─┴─┴─┴─┴─┴──

  注【14-001】『大般涅槃經』卷三九(大正一二‧五九0上)。

  注【14-002】『大智度論』卷四(大正二五‧九二中)。

  注【14-00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九(大正八‧二八四下)。

  注【14-004】『大智度論』卷七(大正二五‧一一0上)。

  注【14-005】『十住毗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一中)。

  注【14-006】『大智度論』卷五八(大正二五‧四七二下)。又卷三八(大正二五‧三四二中)。

  注【14-007】『舍利弗悔過經』(大正二四‧一0九0上──一0九一中)。

  注【14-008】『法鏡經』(大正一二‧一八下)。『離垢施女經』(大正一二‧九五下)。

  注【14-009】『菩薩藏經』(大正二四‧一0八九下)。

  注【14-010】『彌勒菩薩所問本愿經』(大正一二‧一八八下)。

  注【14-011】『彌勒菩薩所問本愿經』(大正一二‧一八八下)。 [P149]

  注【14-012】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推論在三品行以前,有懺悔、隨喜──二品行的可能(一三七──一三八)。

  注【14-013】以上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九章(五七0──五七六)。

  注【14-014】『賢劫經』卷一(大正一四‧二中)。

  注【14-015】『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大正一五‧三五下)。

  注【14-016】『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大正一四‧六六八下)。

  注【14-017】『佛說文殊悔過經』(大正一四‧四四二上──中)。

  注【14-018】『佛說文殊悔過經』(大正一四‧四四一下)。

  注【14-019】以上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一三章(一一三四──一一三五)。

  注【14-020】『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七下)。

  注【14-021】『寶行王正論』(大正三二‧五0四中──下)。

  注【14-022】『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大正一四‧六六八上)。

  注【14-023】『文殊師利發(fā)愿經』(大正一0‧八七九下)。

  注【14-024】以上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一三章(一一三六──一一三八)。

  注【14-025】『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漢藏教理院刊本‧二三──二四)。 [P150]

  注【14-026】『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大正一四‧六九九中──七00上)。

  注【14-027】『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三(大正一六‧四一四下──四一六上)!汉喜拷鸸饷鹘洝痪矶(大正一六‧三六九中──三七0下)。

  注【14-028】『佛說法集名數經』(大正一七‧六六0中)。

  注【14-029】a.『佛說舍利弗悔過經』;『金光明最勝王經』。b.『思益梵天所問經』。c.『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d.『佛說法集名數經』。e.『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f.『佛說文殊悔過經』。g.『文殊師利發(fā)愿經』。h.『大方廣佛華嚴經』。i.『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二節(jié) 易行道支略說

  「念佛」為主的易行道,是以信s/raddha^為方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名稱也就不一。如『思益梵天所問經』,名善知「方便」!弘x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以「禮佛」為名,也就是禮佛與佛前的修行!航鸸饷髯顒偻踅洝患癁椤笢鐦I(yè)障品」,這正如智者大師的集為「五悔法」了!悍鹫f法集名數經』,稱 [P151] 為最上「供養(yǎng)」!喝A嚴經』「普賢行愿品」,名為十大愿;『文殊師利發(fā)愿經』,也是名為「發(fā)愿」的!捍髮毞e經』的『善臂菩薩會』:菩薩于三時中,掃塔(禮佛),勸請,懺悔,念善根[隨喜],愿得無上菩提[回向],都是「戒波羅蜜」所攝(1)。易行道的內容,或多或少,到『普賢行愿品』的十大愿,雖多少超越了這一原則,但不失為集易行道的大成。以下,一一的略加解說:

  一、「禮敬諸佛」,二、「稱贊如來」:佛在世時,弟子們見了佛,一定是虔誠敬禮。印度古代,見了國王,每贊頌以表示敬意(如我國古時的相見賦詩,不過賦詩是相對的)。在『雜阿含經』(「祇夜」)中,鵬耆舍Van%gi^sa就已作偈贊佛了。大乘佛教盛行贊嘆如來,如『佛一百八名贊』,『一百五十贊佛頌』等。西元七世紀,印度佛教的贊佛情形,如『南海寄歸內法傳』所說(2)。對于佛,因崇敬信念而有所表示,那是當然的。在大乘法中,禮佛是禮十方佛,通于身語意三業(yè),如『普賢行愿品』說:「我以清凈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3)。這就是『十住毗婆沙論』的「稱名、憶念、禮拜」。稱名是語業(yè)的禮敬 [P152] ,如說「南無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憶念是意業(yè)的禮敬。禮拜是身業(yè)的禮敬,如合掌,稽首佛足,五體投地。傳說釋尊在因地,見燃燈佛Di^pam!kara 時,五體投地,可說是最敬的身禮。三業(yè)的禮敬,以內心的憶念為主,依內心敬念而表現于身業(yè)、語業(yè)。如內心沒有誠信憶念,那稱名如鸚鵡學語,禮拜要被禪者譏笑為如碓上下了。所以三業(yè)禮敬,主要是虔誠的「念佛」。稱佛名號,其實就是贊嘆,如『佛一百八名贊』;世親Vasubandhu所造的『無量壽佛優(yōu)波提舍』(一般稱為『往生凈土論』),立「五念門」說:「云何贊嘆?口業(yè)贊嘆,稱彼如來名」(4)。這樣,禮佛就是念佛;本來「稱名、憶念、禮拜」就可以了,為了適應佛教界的贊佛偈,『普賢行愿品』別立「稱贊如來」一門。禮佛、念佛,「大乘佛法」中法門眾多,當別為敘說。

  三、「廣修供養(yǎng)」:這是對于佛的供養(yǎng)。佛在世時,衣、食、住、藥等,一切是信眾恭敬供養(yǎng)的。佛涅槃以后,佛舍利(遺體)建塔,漸漸莊嚴起來。對于佛塔,也就以:「華、香、瓔珞、伎樂、幢、幡、燈油」;「花鬘、燈明、幢、 [P153] 幡、傘、蓋供養(yǎng)」(5)。一般重視的,是財物的供養(yǎng),出家眾又怎樣供養(yǎng)呢?佛在世時,如阿難A^nanda為佛侍者,為佛服務,就是供養(yǎng)。最上的供養(yǎng),是弟子依佛所說的,精進修行,得到究竟解脫的阿羅漢,能滿足佛為弟子說法的最大愿望,就是對佛最上的供養(yǎng)。重法的大乘經,也說到法供養(yǎng),如『維摩詰所說經』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yǎng)是經者,即為供養(yǎng)去來今佛」;「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yǎng)」;「又于諸法如說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是名最上法之供養(yǎng)」(6)。從信解受持,到得無生忍,如法供養(yǎng),是通于淺深的。重信的易行道,『文殊悔過經』才提到財物的供養(yǎng)諸佛:「十方世界無所系屬」的無主物,「持以貢上諸世光耀佛天中天」 (7)。『普賢行愿品』說:「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涂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yǎng)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我以廣大勝解心,……普遍供養(yǎng)諸如來」(8)。這些都是財供養(yǎng)。一切是「最勝」 [P154] 的,「一一皆如妙高(須彌山)聚」的。這樣的廣大供養(yǎng),是由于廣大的勝解心。勝解adhimoks!a是假想觀,依定所起的假想觀(或以假想觀而得定),觀成廣大供品來供佛,這不是一般人所能的!浩召t行愿品』所說,本是「大愿」,發(fā)愿能這樣供佛,如修行深了,能以勝解所成作廣大供養(yǎng),那已不是易行道了!捍笾嵌日摗徽f:「供養(yǎng)者,若見若聞諸佛功德,心敬尊重,迎逆侍送,旋繞禮拜,曲躬合手(掌)而住。避坐安處,勸進飲食,華、香、珍寶等,種種稱贊持戒、禪定、智慧諸功德。有所說法,信受教誨。如是善身口意業(yè),是為供養(yǎng)」 (9)。依此可見,供養(yǎng)實只是禮敬的一部分,所以初期的「三品經」,是沒有說供養(yǎng)的。

  四、「懺悔業(yè)障」:懺悔能達成佛弟子三業(yè)的清凈,在出家僧團中,是時常舉行的。人非大圣,不可能沒有過失,有過失就要知過能改,如有罪過而隱藏在內心,會影響內心,障礙圣道的進修,不得解脫!复蟪朔鸱ā沟膽曰,是在十方一切佛前,懺悔無始以來的一切罪業(yè)!浩召t行愿品』所說,還只是懺悔業(yè)障 [P155] ,但有的卻擴大為懺悔三障──煩惱障,業(yè)障,報障等。在「大乘佛法」中,懺悔有了不尋常的意義,而懺悔的方法更多,這留在下面作專章來敘說。

  五、「隨喜功德」:隨喜anumodana,是對于他人的所作所為,內心隨順歡喜,認可為行得好,合于自己的意思,所以「隨喜」是通于善惡的。簡略的說,佛法是淺深不等的離惡行善,這是要自己身體力行的,但不只是自己行就夠了。任何一種離惡行善的善行,可分四類:一、「自行」,自己去做;二、「勸他行」,還要勸別人去做;三、「隨喜行」,知道別人做了,起認可歡喜心;四、「贊嘆行」,贊嘆這一善行,贊揚行此善行的人,以激勵大眾。大家都向于離惡行善,才是佛教的理想。善行如此,惡行也有「自行」、「勸他行」、「隨喜行」、「贊嘆行」;如惡行而具足四行,那可是惡性深重了(10)。這里,約隨喜功德說。一切善行,不外乎一般人的人、天福德;聲聞與緣覺乘──有學、無學功德;菩薩發(fā)大心,廣修福慧,自利利他的功德;如來圓滿大菩提,現成佛、說法、入涅槃等最勝功德。對于這一切功德,都「心生歡喜」,如『普賢行愿品』 [P156] 說:「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11)。『般若經』「隨喜品」也是這樣,不過與般若相應,無相無著(是難行道)而已!法華經』「隨喜功德品」,聽聞隨喜而轉化他人!鸽S喜功德」,是一切大乘法門所重視的。『大智度論』說:「隨喜福德者,不勞身口業(yè)作諸功德,但以心方便,見他修福,隨而歡喜」。這不是說,不需要身語的實際善行,是說見他修福而心生隨喜,是有很大功德的。依『智度論』說:隨喜功德之所以有大福德,一、確信福德因果,「得正見故,隨而歡喜」。二、「我應與一切眾生樂,而眾生能自行福德」,作福的一定能得安樂,那就與自己行善一樣。三、「眾生行善,與我相似,是我同伴,是故隨喜」(12)。眾生是自我中心的,雖明知行善是應該的,但從自我而起顛倒,每對他人的善行善事,福德慧德,會引起嫉妒,障礙或破壞,這是修菩薩行的大障。如能修隨喜行,時時隨喜一切功德,那一定能慈心普利,趣入菩提的大道。隨喜是「禮佛三品」之一,是在佛前修的,佛菩薩的功德,當然是隨喜的主要內容,但如來化導眾生,不棄人、天、 [P157] 聲聞、緣覺功德,所以一切功德,都是發(fā)菩提心者所隨喜的。

  六、「請轉*輪」,七、「請佛住世」:在「三品法門」中,這二者是合為「勸請品」的。這二者,出于各部派的共同傳說。一、釋尊成佛以后,感到了佛法甚深,眾生不容易教化,曾有「我寧不說法,疾入于涅槃」的意境。梵天brahma^ 知道了,特來請佛說法,這才受請而大轉*輪(13)。佛法是不共世間的!世間的神教、哲學等學行,不是一無足取,而是對于徹悟人生的真義,實現人生的究竟歸宿,是無能為力的,惟有佛法才能達成這一目的。梵天是印度的最高神,自稱是宇宙、人類、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梵天來懇請說法,表示了神教的無能為力,有待佛法的救濟。佛轉*輪,是世間出現了新的希望,如昏暗中的明燈一樣,那是多難得呀!二、佛曾三次對阿難說:「佛四神足已多修習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如來可止一劫有余,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阿難聽了,當時沒有說什么,釋尊這才答應了魔ma^ra的請求,三月后入涅槃(14)。這表示了:雖然說佛涅槃后,「自依止,法依止」,如法修行,與佛在世一樣。實 [P158] 際上,佛涅槃后,雖然佛法在開展,教區(qū)在擴大,而佛法的真意義──究竟解脫的,卻大大的低落了。這所以有「正法」與「像法」(后來又有「末法」)的分別,不免想到了佛法從世間滅失的悲哀(15)。這二項傳說,在部派佛教中,沒有引起什么問題!赋跗诖蟪恕古d起,「勸請」成為「禮佛三品」之一。晝夜六時,對十方佛初成佛道的,「請轉*輪」;佛要入涅槃的,「請佛住世」。這是愿望佛法的出現世間,佛法永遠存在于世間,為苦難眾生作依怙:這是真誠的護法心。西元前后,印度的政局,非常混亂;佛法在傳布中,不免要受到破壞、障礙。圣弟子面對當前的佛教,從內心激發(fā)護法的熱心;而將「請轉*輪」、「請佛住世」,作為禮佛要行,時時憶念,以激發(fā)佛弟子為法的熱忱!

  一0、「普皆回向」:回向parin!a^ma是回轉趣向;回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于某一目的。『普賢行愿品』的回向,是:「所有禮贊、供養(yǎng)福,請佛住世、轉*輪,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16)。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贊嘆功德」、「供養(yǎng)功德」、「懺悔功德」、「 [P159] 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于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常隨佛學」的。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回向]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有余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17)。異譯『菩薩藏經』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回施與一切眾生,……一切和合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此善根,愿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8)。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發(fā)心修行成佛。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里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大智度論』卷六一(大正二五‧四八七下──四八八上)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P160]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凈,(所有)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末后成佛。……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fā)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fā)愿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劬咦,就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福德而可以回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回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了!『十住毗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回向佛道」(19)。菩薩發(fā)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所以「回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并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浩召t菩薩行愿贊』但說「悉皆回向于菩提」,沒有說 [P161] 回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大乘佛法」的易行道,主要是懺悔、隨喜、勸請──三品。這是在十方佛前進行的,所以從「禮佛」而分出:禮敬、贊嘆、供養(yǎng)──三事。修行終了,這一切功德,為一切眾生而回向于佛道。所以易行道的主體,到此為止。『華嚴經』「十回向品」,二處說到:一、懺悔,禮敬,勸請,隨喜──「悉以回向」;二、懺悔,隨喜,禮敬,勸請──回向(20)!鸽x世間品」說:「四行是菩薩道:懺除罪障,隨喜福德,恭敬尊重,勸請如來」(21)。易行道的本義,就是這些。大乘行者,對佛禮敬、供養(yǎng),堅定了清凈的大乘信心;懺悔,使內心沒有疑悔,不礙修行;隨喜佛菩薩等的功德,養(yǎng)成樂人為善的無私心,勸請能激發(fā)護持佛法的熱忱;并以一切功德,為眾生而回向佛道(不為一切眾生,就會趣入涅槃)。易行道是以佛為中心的進修,能成就這樣的菩薩心行,也就能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

  八、「常隨佛學」,九、「恒順眾生」:為了符合『華嚴經』的體裁,滿足 [P162] 「十」數,『普賢行愿品』長行,才加入此二愿。約意義說,這二者是菩薩道所應有的。在修學過程中,生生世世見佛聞法,是向上不退的最佳保證!到底應該怎樣修學?也只有學習諸佛那樣的(因中)修學,才能圓成佛道!负沩槺娚,是于眾生「隨順而轉」:尊重眾生,救助眾生,利益眾生!核家骅筇焖鶈柦洝徽f:「菩薩有四法善知方便」,在隨喜、懺悔、勸請外,「順眾生意」,也確是方便之一(22)。

  上來的解說,是依易行道的十支,作一般的解說,并非專依『普賢行愿品』說的。

  注【15-001】『大寶積經』(二六)『善臂菩薩會』(大正一一‧五三0中──下)。

  注【15-002】『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大正五四‧二二七上──下)。

  注【15-00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0(大正一0‧八四七上)。

  注【15-004】『無量壽經優(yōu)波提舍』(大正二六‧二三一中)。

  注【15-005】『四分律』卷五二(大正二二‧九五七上)。『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一二(大正二四‧五三中)。 [P163]

  注【15-006】『維摩詰所說經』卷下(大正一四‧五五六上、下)。

  注【15-007】『佛說文殊悔過經』(大正一四‧四四五中)。

  注【15-00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0(大正一0‧八四七上)。

  注【15-009】『大智度論』卷三0(大正二五‧二七六下──二七七上)。

  注【15-010】『雜阿含經』卷三七(大正二‧二七五下)!涸鲋Р俊弧甘(南傳二二下‧二七0 ──二七一)。

  注【15-01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0(大正一0‧八四七上)。

  注【15-012】『大智度論』卷六一(大正二五‧四八七下)。

  注【15-013】『相應部』(六)「梵天相應」(南傳一二‧二三四──二三七)。經律都有記載。

  注【15-014】『長阿含經』(二)『游行經』(大正一‧一五中──下)!洪L部』(一六)『大般涅槃經』(南傳七‧七一──七五)。

  注【15-015】如來可住一劫余,因阿難不知請求住世,八十歲就入涅槃的傳說,意味著佛壽可能很長的。

  注【15-01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0(大正一0‧八四七上)!何氖鈳熇l(fā)愿經』(大正一0 ‧八七九上)。『普賢菩薩行愿贊』(大正一0‧八八0中)。

  注【15-017】『佛說舍利弗悔過經』(大正二四‧一0九一上)。

  注【15-018】『菩薩藏經』(大正二四‧一0八九上)。 [P164]

  注【15-019】『十住毗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六中)。

  注【15-020】『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五(大正一0‧一三三上)。又卷三一(大正一0‧一六五中)。

  注【15-02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七(大正一0‧三00中)。

  注【15-022】『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大正一五‧三五下)。 [P165]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