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五章 初期大乘經(jīng)之集出與持宏
第十五章 初期大乘經(jīng)之集出與持宏
第一節(jié) 從大乘經(jīng)自身去探求
「大乘佛法」的出現(xiàn)與(初期的)開展,上來雖已作了廣泛的論究,而「初期大乘」的傳宏與集出者,還需要試為解答,以答復本書開端所提出的問題。大乘經(jīng)的體裁,因襲了初期集成的『阿含』部類的形式,從「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起,是看作佛所說的。如「華嚴法門」,明明是菩薩們說的,也說佛在菩提場,佛在忉利天等,以表示是佛所說的;或菩薩在佛前說,是佛所印證同意了的。即使有些經(jīng)中,說到佛滅五百年以后的事,也是作為佛所「懸記」(預言)的。對于初期大乘經(jīng),古人以為出于釋尊的時代,這種見解,是不能為近代學者所接受的。依我從佛法所得來的理解,大乘經(jīng)師的傳出經(jīng)典,即使是編集,也決不以為是創(chuàng)作的,偽造的。因為大乘法義,在信仰上,修證上,都有所稟承,在不斷傳述中,日見具體而集錄出來。在集錄者的心目中,這是佛所說過的,從和尚,從前的大德傳下來的佛法。正如神教的先知們,自覺得受了神的啟示、感動,而將自己所說的,認為神所說的一樣。初期大乘行者,超越的佛陀觀,是信 [P1258] 愿的;甚深無差別的法觀,是智證的。在信仰的感覺上,智證的體驗中,一切回向法界,回向菩提,回向眾生,自我消融于法界、菩提、眾生中,沒有留下集出者的名字,也沒有說到集出的時間與地區(qū)。明明是存在于現(xiàn)實時空中的印度佛教文化,而集出者是誰,時間與地區(qū),卻沒有明確切實的說明。這就是初期大乘的特性,也是印度一般宗教文化的特性。所以研究這一論題,不能存有明確考定的想法。我以為可以采用近乎統(tǒng)計的方法,論證大乘佛經(jīng)──時、地、人的一般情形。
解答這一問題,從大乘經(jīng)自身去探求,是可以信賴的方法,因為初期大乘經(jīng)所說的,到底會多少反映了當時印度大乘佛教,傳宏者與集出者的活動情形。不過也不能過分重視文字的記錄,因為這是宗教的典籍,包含了信愿的,傳說(從佛教來,從印度民俗信仰中來)的,屬于自心感受的東西。所以對大乘經(jīng)所說,探究大乘活動的實際情形,有些要加以了解和除去。如大乘經(jīng)有他方凈土的傳述,除阿!B粊Aks!obhya佛土以外,都是沒有女人的凈土。沒有女性,也就無所謂男性,凈土中沒有男女眷屬的關系;衣食是自然而來的,也就沒有職業(yè)與生活問題;沒有國家的權力機構。這樣的凈土,凈土的佛教,只能是大乘行者的理想、希望,或出于禪觀的內(nèi)心經(jīng)驗,不能看作印度大乘佛教實際情況的反映。在大乘佛教中,表現(xiàn)為愿生他方凈土;女人怎樣修行,下一生才能成為男子,或女人現(xiàn)生就轉(zhuǎn)變?yōu)槟凶?智證大乘不一定如此)。這是當時印度一般 [P1259] 佛教界,面對雜亂苦惱的現(xiàn)實世間,社會重男輕女所引起的出離思想。如「文殊法門」,多為天菩薩說;「華嚴法門」多在天上說,他方來的菩薩非常多,而更多的是夜叉、龍王等天菩薩。這一類經(jīng)典,充滿了信仰與傳說、禪觀心境的內(nèi)容!冈挤鸾獭埂弘s阿含』的「八眾誦」,也有梵天、帝釋、夜叉等說法!洪L阿含』的『阇尼沙經(jīng)』,鬼神『大會經(jīng)』、『阿咤曩胝經(jīng)』等,更多的鬼神來參加法會,這是「世間悉檀」,為了適應印度民俗的方便。信仰與傳說的大乘化,天(神)而是大菩薩的,或表示高深的──遠超過聲聞的境界,或表示大菩薩的方便善巧。這是當時大乘行者的理想與信仰,而不是印度初期大乘,傳宏者與集出者的形象。但理想中、信仰中的大菩薩的方便化度,突破了聲聞佛教,尤其是出家僧伽的謹嚴態(tài)度,沒有不可以成為度生的方便。這種理論與信仰,在初期大乘時代,不可能有太多的現(xiàn)實意味,但不斷的起著影響,將使未來佛教,引向一新的形態(tài)──「秘密大乘」。撇開這些理想、信仰與傳說,可以反映初期大乘實況的,如說菩薩行,初心菩薩應怎樣修學,以怎樣的身分來修學。初期大乘經(jīng)中,說到佛與菩薩的「本生」很多,說到最初是怎樣發(fā)心,怎樣修行。這雖表現(xiàn)為過去久遠的,但是人間事,從「佛佛道同」的觀點,應該是多少反映了印度大乘初期菩薩行的情形。如說佛滅五百年以后佛教界的情形,這雖表現(xiàn)為未來事,其實正反映了當時佛教界──聲聞與菩薩,菩薩與菩薩間,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實際情形。我以為,將足以反映印度大乘初期實際情形的,分別敘述而加以對比,不但可 [P1260] 以理解大乘佛教的實情,更明了大乘佛教內(nèi)部所有的不同特性,初期大乘佛教的多樣性;綜合的說明了,真實存在于印度大乘初期的活動情形。
第二節(jié) 初期大乘的持宏者
第一項 出家菩薩與在家菩薩
佛法的修學者,原始佛教以來,有七眾弟子,有出家與在家的差別,對佛法的信解修行,是沒有太多不同的。不過出家的專精修證,比起事務繁忙的在家人,總是要方便得多。釋尊是出家的,弟子們「隨佛出家」的很多,出家僧也就成為住持佛法、宏傳佛法的主體,也就有了「信眾」與「僧眾」的分別。這一事實,一直延續(xù)下來。在釋尊時代,如質(zhì)多Citra長者,能為出家與在家人說法,『相應部』中集為「質(zhì)多相應」,共有十經(jīng)(1)?梢娫诩业茏,有智慧而能為出家眾說法,是從來就有的,不過佛滅以后,出家為主的佛教強化起來,質(zhì)多長者那樣的在家弟子,也就少見了!复蟪朔鸱ā古d起,可說在家的恢復了佛教原始的地位,不論天菩薩與鬼、畜菩薩,人間的在家菩薩,比釋尊的時代,似乎還要興盛一點。印度「大乘佛法」時代,負起宏傳大乘責任的,在史傳的記錄上,似乎還是不多。如西元五世紀初,法顯在印度所見的,華氏城 [P1261] #SK>Pa^t!aliputra「有一大乘婆羅門子,名羅沃私婆迷。……舉國瞻仰,賴此一人弘宣佛法,外道不能得加陵眾僧。……婆羅門子(之)師,亦名文殊師利,國內(nèi)大德沙門,諸大乘比丘皆宗仰焉,亦住此僧伽藍」(2)。羅沃私婆迷Ra^dha-sva^rmi^n,是在家婆羅門而宏大乘法的;與法顯同時西行的智猛,也見到了這位「大智婆羅門」(3)。羅沃私婆迷的師長──文殊師利Man~jus/ri^,住在僧寺內(nèi),是出家的。唐玄奘(西元六二九──六四三)遍游印度,也見到二位在家菩薩:在磔迦Takka國林中,見到一位年老婆羅門,「明中、百諸論,善吠陀等書」。玄奘從他「學經(jīng)、百論、廣百論」。另一位是:勝軍Jayasena論師,「依杖林山,養(yǎng)徒教授,恒講佛經(jīng),道俗宗歸,常逾數(shù)百」。玄奘從勝軍學了二年的瑜伽學系的經(jīng)論(4)。在家而弘傳佛法的,這幾位是可信的史實,但并不太多。「初期大乘」的情形,試分別的來敘述。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阿彌陀Amita佛發(fā)心求菩薩道時,是國王出家作沙門的曇摩迦Dharma^kara;往生阿彌陀凈土的「最上第一輩」,是「去家、舍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的菩薩,中下輩往生的是在家人(5)。出家的不一定往生彌陀凈土,而往生彌陀凈土的最上第一輩人,卻是出家而修菩薩道的。
『阿!B粊佛國經(jīng)』:阿!B粊佛初發(fā)心時,是被稱為阿!B粊Aks!obhya菩薩的比丘。阿!B粊菩薩發(fā)愿:「世世不常作沙門,世世不常著補衲之衣,世世作沙門以三法衣不具,乃至成最正覺,我為 [P1262] 欺是諸佛世尊」(6)。這是立愿世世出家的菩薩,所以阿!B粊佛的凈土,「諸菩薩摩訶薩,于阿!B粊佛所下須發(fā)(出家)」。異譯本說:「彼佛剎中諸菩薩眾,在家者少,出家者多」(7)。阿!B粊佛凈土特重出家菩薩,比彌陀凈土的推重出家菩薩,更進一層!
『般若波羅蜜經(jīng)』:「原始般若」的說法者,是「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的須菩提;為菩薩們說的般若波羅蜜,是「諸法無受三昧」(8):這表示了「原始般若」,是從阿蘭若比丘,專精修行的定慧中來的。「中品般若」說菩薩的十地:「四地中應受行不舍十法,何等十?一者、不舍阿蘭若住處;二者、少欲;三者、知足;四者、不舍頭陀功德;五者、不舍戒;六者、穢惡諸欲;七者、厭世間心;八者、舍一切所有;九者、心不沒;十者、不惜一切物。……住五地中,遠離十二法,何等十二?一者、遠離親白衣;二者、遠離比丘尼;三者、遠離慳惜他家;四者、遠離無益談處」(9)。四地與五地菩薩,是重于出家的。
『華嚴經(jīng)』:「凈行品」從在家菩薩行,說到出家菩薩行。廣說出家行,處處「當愿眾生」,比在家行,多出十倍以上,這是重于出家行的(10)。「十地品」的四地與五地,說到從佛聽法以后,「復于彼諸佛法中出家修道」(11),與「中品般若」所說的相同。依『華嚴經(jīng)』說:十地菩薩多作閻浮提王……摩酰首羅天王,多現(xiàn)國王、天王的在家身。然初地說:「是菩薩若欲舍家,于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舍家、妻子、五欲,依如來教出家學道。既出家已,勤行精進,于一念頃 [P1263] 得百三昧,得見百佛……」。二地也這樣說,不同的是「得千三昧,得見千佛」等(12)。三地以下,簡略的說:「若勤行精進,于一念頃得百千三昧」等(13)。十地菩薩是大菩薩,是「自在示現(xiàn)」的;多作國王、天王,然仍表示了出家修道的優(yōu)越性。初地頌說:「住此初地中,作大功德王,以法化眾生,慈心無損害。統(tǒng)領閻浮地,化行靡不及,皆令住大舍,成就佛智慧。欲求最勝道,舍已國王位,能于佛教中,勇猛勤修習,則得百三昧,……化百土眾生,入于百法門」(14)。在世間利濟眾生,王法的功德最大,然在智證中,三昧、神通等功德,還是出家的功德大。
『密跡金剛力士經(jīng)』:密跡金剛力士Vajrapa^n!i,說菩薩與佛的「三密」。然佛在密跡宮中所說的,卻是善惡業(yè)報,緣起無我,舍家為道,成無放逸,如實知有無,四法印(15)。依原始教法而開示菩薩道,「舍家為道」,依舊是修行者的要事。末了說:「有二比丘而為法師,一名智寂,二名持至誠」,護持佛的正法,就是佛與金剛密跡力士的前生(16)。
『文殊師利佛土嚴凈經(jīng)』:經(jīng)上說:「開士當學追慕阿!B粊如來宿命本行菩薩道時,志愿出家,樂沙門行,世世所生,不違本誓」。舍家有十種功德,所以「若有菩薩不舍大乘,慕度眾生,當追樂出家之業(yè)」(17)!這是重于出家行,以阿!B粊菩薩的大愿為師范的。
『富樓那經(jīng)』:在富樓那Pura^n!a提出的問題中,有「云何樂出家,閑靜修空智」?佛答說:「菩薩摩訶薩能離五欲,常樂出家,心順出家,趣向出家。不貪五欲得出家已,離諸憒鬧, [P1264] 遠處山林,不失善法。菩薩成就此第二法,則能具足一切功德」(18)。那羅延Na^ra^yan!a法師比丘宏法(彌勒的前生);長者子摩訶耐摩陀,從那羅延聞法出家,就是橋越兜菩薩的前生(19)。陀摩尸利王子出家作比丘;死后轉(zhuǎn)生為得念王子,出家作比丘;再轉(zhuǎn)生為長者子耶舍,出家為比丘;又轉(zhuǎn)身為王子導師,出家作比丘,以后世世都出家(20)。佛滅后,宏傳佛法的,都是法師比丘。
『法鏡經(jīng)』:從菩薩的在家行,說到出家行。由于在家生活的不理想,引起厭患情緒而趣向出家,經(jīng)中有深切的敘述(21)。有五百理家[居士]發(fā)大心,去家為道(22)。
『幻士仁賢經(jīng)』:幻士得授記,「從佛求出家」,佛命彌勒Maitreya為他落發(fā),并說出家的真意義(23)。
『須賴經(jīng)』:須賴是一位在家菩薩,引導眾生學佛道。末了,國王發(fā)愿為「佛比丘僧守園給使」(作「凈人」);「坐中五百長者、居士、五百梵志、五百小臣,聞王誓愿如獅子吼,皆發(fā)無上正真道意,一切舍欲,以家之信,離家為道,欲作沙門」;須賴也現(xiàn)了出家相(24)。
『須摩提菩薩經(jīng)』:須摩提是郁伽長者女,年八歲。說「法無男無女」,以諦語「便成男子,頭發(fā)即墮,袈裟著身,便為沙彌」(25)。
『阿阇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jīng)』:阿術達[無憂愁]王女,年十二歲,難聲聞大弟子,說深法。后 來在佛前,「女人變?yōu)槟凶有,復現(xiàn)比丘僧」(26),與『須摩提經(jīng)』相同。 [P1265]
『遺曰摩尼寶經(jīng)』:佛依大乘深義,說真沙門法,并巧妙的調(diào)伏了增上慢比丘!笭枙r,百二十萬人,及諸天、鬼神、龍皆得須陀洹道,千三(二?)百比丘皆得阿羅漢道」(27)。這是菩薩道與聲聞道并暢的經(jīng)典。
『賢劫三昧經(jīng)』:經(jīng)說「了諸法本三昧」。長者子曜凈廣心,見佛聞三昧法,就「不貪居業(yè),出為沙門」,是一切功德莊嚴如來的本生(28)。擇明(普廣意)輪王聽了三昧,也「棄國舍城,不貪四方,除去須發(fā),被法袈裟,行作沙門」。修學「了諸法本三昧」,是通于在家、出家的,但「佛曉了解是三昧定,如吾本學此三昧法,不可居家」。「見六十!3殏諸佛正覺,各從諸佛所聞是三昧,皆棄捐出家作沙門,普得斯定」(29)。宏傳三昧的,除如來以外,如無量德辯幢英變音法師(大目如來的前生),無限量寶音法師(阿彌陀佛的前生),都是出家的法師比丘(30)。
『寶髻菩薩經(jīng)』:極妙精進比丘,忍受長期的種種毀辱,終于感化了業(yè)首太子。極妙精進比丘,是釋尊的前生(31)。
『寶網(wǎng)經(jīng)』:佛為寶網(wǎng)童子說六方六佛,「梵天億數(shù),及與童子,……我等末世當為比丘,志強無畏,當以此經(jīng),在于郡國、域郭、縣邑,頒宣斯經(jīng)」(32)。
『文殊師利現(xiàn)寶藏經(jīng)』:文殊師利教化薩遮尼犍子的弟子們,與大眾到祇園來見佛。薩遮尼犍子來,「時萬二千人與尼犍子俱去,其余者皆得神通,世尊悉下須發(fā)為比丘也。……是萬二千 [P1266] 人,皆當于彌勒如來下須發(fā)作沙門。……薩遮尼犍子當于彌勒如來作弟子,智慧最尊,譬如我第一弟子舍利弗」(33)。文殊師利的教化,使外道或遲或早的都趣向出家。
『持世經(jīng)』:王子無量意、無量力,供養(yǎng)佛與比丘僧,然后「于佛法中俱共出家。……佛法末后千歲之中,其二人以本因緣故,復得出家,學問廣博,其智如!(34)!笇毠馄兴_……盡其形壽,常修梵行。……五百世中,常生人間,出家學道」(35)。無量意菩薩「始年十六,出家學道」;值遇二十億佛,都「常識宿命,童真出家,修行梵行,常得念力」(36)!撼质澜(jīng)』付囑跋陀羅[賢護]等五百菩薩,及彌勒菩薩,在佛滅后五百歲惡世中,護持宏通,而所說過去事緣,修學與宏傳的,都是出家的菩薩。
『梵志女首意經(jīng)』:首意女「壽終之后,當轉(zhuǎn)女身;至八十四億劫,不歸惡趣。供養(yǎng)六萬諸佛世尊,出家為道,志于沙門」(37)。
『心明經(jīng)』:梵志靜住,「佛即納受以為沙門,須發(fā)則除,法衣在身」(38)。
『魔逆經(jīng)』:文殊依勝義自證說:「吾于諸法不行善哉,亦復不行非善哉」,而以「奉行禁戒未曾缺漏」,「常處閑靜其心寂寞」,「修四賢圣[四圣種]止足知節(jié)」為善哉(39)。如不從魔教,得二十事,能「逮得經(jīng)典,至佛大道」。二十事中,有「世世所生常懷道心,當?shù)贸黾叶鵀樯抽T,致閑不懅」(40),也是推重出家菩薩行的。 [P1267]
『海龍王經(jīng)』:問答菩薩四十九事中,「聞能奉行」,「具出家德」,「離居[出家]順戒」,「棄于重擔」,「常處樹下」,「樂處閑居」,「而獨燕處」,「離諸諛諂」,「具出家慧」─ ─九事,都是出家菩薩行(41)。無盡福王從佛聽了寶事三昧,「出家為道而作沙門。諸子亦然,皆作沙門。時國人見王棄國,六萬人悉為沙門」。無盡福王是海龍王菩薩的前生(42)。
『慧印三昧經(jīng)』:慧上輪王從如來聞法,「悕望三昧」,所以「即便棄國,剃去須發(fā),因入深山,受行正戒」。等到佛涅槃以后,「為一切人說(慧)印三昧」:這是阿彌陀佛的前生!笭枙r,(輪王的)千子,是(賢)劫得佛。今大眾會于我前者,時皆棄家,悉為比丘」。經(jīng)說菩薩于未來護法,而法門的傳授,是以出家菩薩為主的(43)。
『諸法無行經(jīng)』:凈威儀法師比丘,是大乘行人;有威儀比丘,近于聲聞行者(44)。菩薩比丘喜根,是重于實相無所得的;「比丘法師行菩薩道」的勝意,是重于禁戒、頭陀行、禪定的(45)。這二則本生,是菩薩與聲聞,菩薩與菩薩間的不同,反應了佛教界的實際情形。大乘法的宏傳者,都是菩薩比丘法師。
『華手經(jīng)』:經(jīng)中所說過去及當時的事緣極多。如聞力輪王從佛聞法,將一切都施佛及僧,「既奉施已,出家為道」,無數(shù)人都跟著出家。聞力輪王,是東方轉(zhuǎn)*輪菩薩的前生(46)。無憂與離憂──二位王子發(fā)心,論「真菩提心」,「于安王佛所出家修道」(47)。妙德太子厭離五欲,從 [P1268] 安王佛出家,無量數(shù)人,及健德王也發(fā)心出家,這是釋尊與堅意菩薩的本生(48)。堅眾居士從(佛滅后的守法藏人)聲明法師求法。死后,值大肩佛,「于大肩佛法中出家」。其次,又值遇須彌肩佛,「于佛法中出家」:堅眾居士是錠光佛的前生(49)。得念王子發(fā)心出家,克服魔王的誘惑破壞,而「于德王明佛法中出家」。那時,父王也出家,就是釋尊的前生。魔王受得念王子的影響,也真誠出家而免了地獄的苦報(50)。選擇居士出家,修行梵行(51)。選擇童子出家,論「真出家」法(52)。法行王子為父王說治國不清凈。王子出家,王及夫人等也于法中出家。法行王子是釋尊的前生(53)。以上,都是出家的。經(jīng)中雖也說:利意長者子從妙智法師比丘,聞法發(fā)大菩提心;樂法王子求法;乞人選擇從佛發(fā)心;樂善長者從違須羅比丘法師聞法供養(yǎng)(54),都沒有出家,然利意、選擇、樂善,都是從佛與菩薩比丘處聽法的。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jīng)』:月氏天子,「生兜率天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成正覺時, ……舍家之地,離家為道,行作沙門,啟受經(jīng)法,盡其形壽,常持正法。佛滅度后,而以此法將濟群生」(55)。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jīng)』:寶住三昧所應修集的八十種寶心中,有「常出家寶心」,「圣種少欲知足寶心」,「莊嚴一切頭陀功德寶心」,「獨處寶心」(56)。在戒波羅蜜中,說到「調(diào)伏出家,是名為戒」;「堅欲修行,是名為戒」;「決定少欲及與知足,是名為戒」;「樂修頭陀, [P1269] 是名為戒」(57)。三十二菩薩器中,也有「出家是離縛礙之器」,「阿練若處是少事務無惱亂器」 (58)。這些,都表示了出家的重要。還有大樹緊那羅王的「本生」;尼泯陀羅轉(zhuǎn)輪王,供養(yǎng)寶聚如來及菩薩僧,發(fā)無上真正道心。「舍于王位,……彼佛法中,剃除須發(fā),以信出家。……寶聚如來初中及后所說諸法,悉能受持」。千子中,除了最小王子,其他的也都次第出家(59)。
『維摩詰所說經(jīng)』:月蓋王子從藥師佛出家,修菩薩行,是釋尊的前生(60)。
『般舟三昧經(jīng)』:過去時,「須達長者子聞是(般舟)三昧已,大歡喜,即悉諷受,得作沙門」(61)。過去「閻浮提有比丘高明,名珍寶,是時為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說是三昧。梵摩達太子……發(fā)意求佛道,時與千人俱,于是比丘所,剃頭作沙門。即于是比丘所,從索學是三昧,……自守學,復教他人學」(62)。過去「有比丘名和輪,其佛般泥洹后,是比丘持是三昧」(63)。
『阿阇世王經(jīng)』:文殊與釋尊的本生:慧王比丘法師,引導小兒離垢王供佛、發(fā)心。后來,小兒與「父母及五百人,悉發(fā)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心,悉于阿波羅耆陀陀佛所,皆作沙門」(64)。
上面所引的大乘經(jīng),或是龍樹論所曾引述的,或是西晉竺法護所曾譯出的,都是初期大乘的圣典。在這近三十部經(jīng)中,也有泛說菩薩于末世護持,而在佛與菩薩的本生中,所說的菩薩行中,出家菩薩是宏傳佛法的法師。當然,在初期大乘經(jīng)中,也有推重在家菩薩,在家菩薩而宏傳教 [P1270] 法的,如: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經(jīng)上說:「在家菩薩是名正士,亦名大丈夫,亦名可愛士夫,亦名最上士夫,亦名善相士夫,亦名士夫中仙,亦名吉祥士夫,亦名士夫中眾色蓮華,亦名士夫中白蓮華,亦名士夫正知者,亦名人中龍,亦名人中師子,亦名調(diào)御者!菩薩雖復在家,而能成就種種功德,常樂利樂一切眾生」(65)。對位登不退轉(zhuǎn)的在家菩薩,特別給以種種的贊嘆;唐譯『大般若經(jīng)』第四、第五分,也有類似的贊嘆(66)。這是「下品般若」,西元七世紀以下的譯本,然在漢、吳、晉及鳩摩羅什譯本,「中品」與「上品般若」各譯本,雖有在家而得不退轉(zhuǎn)的,卻缺少這一段贊嘆,可見是后代增入的。
『法鏡經(jīng)』:從在家菩薩行,厭惡在家而說到出家菩薩行,末后說:「甚理家[郁伽長者]報阿難曰:我不以為貪慕身樂,欲致眾生樂故,我以居家耳。又如來者自明,我彼以所受堅固(戒)而居家。彼時眾佑[世尊]……阿難:于是賢劫中,以所成就人,多于去家開士者。……去家修道開士者,千人之中不能有德乃爾,此理家者而有是德」(67)。郁伽長者在家而修出家戒,功德比出家菩薩更大!這不是泛說一般在家菩薩,而是修出家戒(離淫欲)的在家菩薩。不出家而生活如出家人一樣,這是值得贊嘆的。現(xiàn)在家身,攝化眾生的方便,比出家菩薩要廣大得多。『中阿含經(jīng)』的『鞞婆陵耆經(jīng)』說:陶師難提波羅,在家而過著出家的生活,得到佛的贊嘆。強迫他的好友優(yōu) [P1271] 多羅童子去見佛、出家,優(yōu)多羅就是釋尊的前生(68)。這可見在家而出家行的,是一向受到稱嘆的。在家而出家行的郁伽長者,值得稱嘆,然就全經(jīng)來說,還是推重出家菩薩的。
『須賴經(jīng)』:吳支謙初譯(69),F(xiàn)存曹魏白延,前涼支施侖所譯的『須賴經(jīng)』;唐菩提流志所譯的,編入『大寶積經(jīng)』「善順菩薩會第二十七」。須賴是舍衛(wèi)國的貧人,人稱「貧須賴」,所過的生活,與出家人一樣。他每日三次去見佛,「每詣佛時,無數(shù)百人常從與俱」。須賴嚴持五戒,過著極貧苦的生活,不以為貧,反以波斯匿王為最貧乏者。佛為須賴授記,法會中出家的極多,須賴也出家為沙門(70)。須賴是在家菩薩,引導大眾來見佛,在傳宏佛法上,仍處于從旁贊助的地位,歸向于出家的佛教。
他方菩薩、天菩薩、夜叉等鬼畜菩薩以外,以在家的「人菩薩」為主體的,也有不少的經(jīng)典。如『長者子制經(jīng)』,『須摩提長者經(jīng)』,『私呵昧經(jīng)』,『菩薩生地經(jīng)』:佛為在家弟子說法,聽法后發(fā)大心,佛為他們授記(71)。這是從佛修學,沒有宏傳佛法的跡象。如『梵志女首意經(jīng)』,『幻士仁賢經(jīng)』,『阿阇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jīng)』,『龍施女經(jīng)』,『須摩提菩薩經(jīng)』,末后都從佛出家,也就是歸向出家的佛教(72)!捍髢舴ㄩT經(jīng)』,上金光首淫女與畏間長者子,因文殊的教化而悟入,佛為他們授記(73),也沒有弘傳佛法的意義。有弘法意義的,如『順權方便經(jīng)』的轉(zhuǎn)女身菩薩,難問(來乞食的)須菩提,是一位方便善巧化導的大菩薩。佛說:「轉(zhuǎn)女(菩薩)從 [P1272] 阿!B粊佛所,妙樂世界沒來生此,欲以開化一切眾生,順權方便現(xiàn)女人身」(74)。與『順權方便經(jīng)』相同的,是『維摩詰經(jīng)』!赣袊钕,佛號無動[阿!B粊],是維摩詰于彼國沒而來生此」(75)。維摩詰現(xiàn)長者身,方便化導,也責難聲聞十大弟子!弘x垢施女經(jīng)』:波斯匿王女離垢施,責難來乞食的──聲聞八大弟子、八大菩薩,使他們默然無言。然后與大眾見佛,問菩薩行。原來離垢施女的發(fā)心,比文殊師利還早得多(76)。『無垢賢女經(jīng)』:女在母胎中叉手聽經(jīng),鳥獸蟲也都在胎中聽經(jīng)。女生下來,生在蓮華中,是「從東南方捭樓延法習佛所來」的;佛贊他「汝于胞胎,為眾生作唱導」(77)。無垢賢女,離垢施女,轉(zhuǎn)女身菩薩,維摩詰長者,有以在家菩薩身,攝化眾生,宏傳佛法的意義,但都是乘愿再來的大菩薩。
在家菩薩而有傳宏佛法意義的,如『般舟三昧經(jīng)』,!B鷽陀和(Bhadrapa^la,譯義為賢護)為首的八大菩薩,宏持般舟三昧。般舟三昧──觀佛色身的念佛三昧,是佛為賢護說的。佛說:「是!B鷽陀和等(八人)于五百菩薩人中之師,常持中正法,合會隨順教,莫不歡喜」(78)!!B鷽陀和 ……和輪調(diào)菩薩共白佛言:佛般泥洹去,卻后亂世時,是經(jīng)卷者,我輩自共護持,使佛道久在。其有未聞者,我輩當共為說教授。是深經(jīng)世間少有信者,我曹悉受之」(79)。賢護等八大菩薩,受持、傳宏般舟三昧,有明確的文證!喊阒廴两(jīng)』以外,說到八大菩薩的,還有『賢劫三昧經(jīng)』,『阿阇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jīng)』,『八吉祥神咒經(jīng)』(80)!喊思樯裰浣(jīng)』說:「若有急疾, [P1273] 皆當呼我八人名字,即得解脫。壽命欲終時,我八人便當飛往迎逆之」(81),八大菩薩在傳說中,已成為法身大士了。在大乘佛法的開展中,賢護等八大菩薩成為「賢護之等十六正士」(82),如『持心梵天所問經(jīng)』,『菩薩瓔珞經(jīng)』,『華手經(jīng)』,『寶雨經(jīng)』,『觀察諸法行經(jīng)』,『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jīng)』,『大寶積經(jīng)』的『無量壽如來會』,『凈信童女會』,『賢護長者會』。從八菩薩而為十六菩薩,暗示了經(jīng)典集出的先后,在家菩薩的日漸增多。賢護等八大菩薩,依『般舟三昧經(jīng)』,都是中印度六大城人(83)。大乘經(jīng)中傳說極盛,每說賢護菩薩等護持佛法;原始的八人說,應有多少事實成分的(不一定是八位,八與十六,都是佛教的成數(shù))!
『般若經(jīng)』與『華嚴經(jīng)』的求法故事,都有在家菩薩持法宏法的形跡。『般若經(jīng)』中,薩陀波侖Sada^prarudita是現(xiàn)在大雷音佛所的他方菩薩。從前,薩陀波侖以在家身,勤求佛法。那時,為薩陀波侖說法的,是曇無竭【法涌】菩薩。曇無竭Dharmodgata是眾香城Gandhavati^ 的城主,在高臺上,供養(yǎng)「黃金牒書」的般若波羅蜜;又為大眾說般若波羅蜜(84)!赶缕钒闳簟拐f書寫經(jīng)卷與供養(yǎng)經(jīng)卷的功德;曇無竭菩薩的「黃金牒書」,作種種供養(yǎng),可見書寫經(jīng)卷與供養(yǎng)的風氣,非常的隆盛!這雖然傳說是過去事,但應該反應了「中品般若」末期,「般若法門」在北方(眾香城就是犍陀羅)宏傳,有在家菩薩法師的那個事實。『華嚴經(jīng)』的『入法界品』,敘述善財Sudhana童子向南方求法的歷程。首先參訪三位比丘,代表了三寶,以下多數(shù)是在 [P1274] 家的善知識!喝敕ń缙贰皇艿狡兴_「本生」的影響,是菩薩本生的大乘化。傳說的釋尊「本生」,在修菩薩道時,多數(shù)是在家身。還有,大菩薩的方便善巧,在人間,是以不同身分、不同職業(yè),遍一切階層而從事佛法的化導!喝敕ń缙贰坏纳浦R,都是法身大士的方便教化,充滿了理想的成分。多數(shù)是在家菩薩的化導,不可能符合實際。不過這一理想,會多少反應現(xiàn)實的佛教,至少,在家菩薩(并不一切都是在家的)的宏傳佛法,在南印度是曾經(jīng)存在的。『般若』與『華嚴』的兩大求法傳說,約集成于西元一五0年前后。
上來詳細的檢討了初期大乘經(jīng),可以肯定的說:初期大乘的傳宏者,多數(shù)是比丘,也有少數(shù)的在家人。現(xiàn)在要進一步論究的,是通于在家、出家的「法師」!旱佬邪闳舨_蜜經(jīng)』卷四(大正八?四四三下)說:
「若善男子、善女人為法師者,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說法時,得功德不可復計」!
說法的「法師」,是善男子、善女人!悍殴獍闳艚(jīng)』與此文相當?shù)模舱f:「善男子、善女人為法師者,若月十四日、十五日說般若波羅蜜時,……所得功德不可復計」(85)!法華經(jīng)』「法師品」也說:「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華經(jīng)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yǎng)」(86)。善男子、善女人,一般解說為在家的善信,所以宏傳大乘的「法師」,或以為在家人多;或以為大乘出于在家人。然「原始般若」,出于阿蘭若行的「諸法無受三昧」(87)!喊!B粊佛 [P1275] 國經(jīng)』,阿!B粊菩薩立愿,「世世作沙門」;提到了說法的「法師比丘」(88)!阿彌陀經(jīng)』,最上第一輩的往生者,是「沙門」(89)。支讖譯的『阿阇世王經(jīng)』,說到「明經(jīng)比丘」;異譯『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jīng)』,作「有一比丘而為法師」(90),從初期大乘而譯出較早的來看,說傳宏者以在家為多,或出于在家人,是難以想象的!阜◣煛故菨h譯,原語為dharma-bha^n!aka。bha^n!aka,律典中譯為「唄」、「唄!2塱」,是比丘的一類。上面曾說到;「唄!2塱」是與音聲有關的,傳到中國來,分化為讀誦經(jīng)典的「轉(zhuǎn)讀」,歌贊三寶的「梵唄」,宣說佛法的「唱導」。讀誦,歌頌,(唱導)說法,都是「唄!2塱」。南傳『彌蘭王問經(jīng)』,佛法中有種種不同的比丘,如「說法師, ……本生誦者,長部誦者,中部誦者,相應部誦者,增支部誦者,小部誦者」(91)!刚b者」,就是bha^n!aka(唄!2塱)。「唄!2塱」也可以說法,如『四分律』容許「歌詠聲說法」(92)。但「唄!2塱」的說法,與純正的「說法師」dharmakathika不同,如中國講經(jīng)的「法師」,與連唱帶說的「俗講」不同。在部派佛教的比丘中,有「唄!2塱」一類,讀誦、歌頌或說法(有不許以歌詠音說法的)。唄!2塱比丘,在大乘法中就是「法師」──法的唄!2塱者,「法師」是從「唄!2塱比丘」演化而來的。『般若經(jīng)』說「善男子、善女人為法師者」,這是『般若經(jīng)』的通俗化!冈及闳簟故侵亲C的「諸法無受三昧」,一般人是難以信受持行的。如「下品般若」「初品」,主要是「原始般若」!羔屘峄敢蚱返诙梗瑒翊蟊姲l(fā)菩提心,修學般若。但一般聽眾,覺得「須菩提所說 [P1276] 所論,難可得解」;「須菩提欲令此義易解,而轉(zhuǎn)深妙」(93)。于是「塔品第三」到「佐助品第六」,提出了淺易可學的方便:一方面,說般若的現(xiàn)世功德,后世功德,以誘導激發(fā)聽眾的信仰與追求。一方面,以聽聞、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供養(yǎng)、(將經(jīng)卷)施(與)他,正憶念、如說行,為修學般若的方便,也就是聞、思[憶念]、修的方便。當時,經(jīng)典的書寫流行,所以有的寫經(jīng),供養(yǎng)經(jīng)典,將經(jīng)典布施他人;而聽聞、受持、讀、誦、解說、正憶念、如說行,是『阿含經(jīng)』以來固有的方便。正憶念,如說行,是初學者所不容易修學的,所以「般若法門」的通俗化導,聽聞而外,重視受持、讀、誦、解說(為他說)、書寫、供養(yǎng)了。受「般若法門」影響的『法華經(jīng)』,也說受持、讀、誦等,被稱為「五種(或說「六種」)法師」。所以「般若法門」的持宏,有淺深二層:淺的重于聞──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供養(yǎng)、施他,主要是一般善男子、善女人。深的重于思、修──思惟、習、相應、安住、入,經(jīng)中多稱之為菩薩。善男子、善女人,是一般人而引使趣向菩薩道的!赴闳舴ㄩT」的攝化,以善妙的音聲來讀誦,讓大眾聽(中國稱為「轉(zhuǎn)讀」);或以妙音說法(中國稱為「唱導」);或書寫經(jīng)卷供養(yǎng)。贊誦、說法、書寫者,稱為「法師」──法的唄!2塱者!竼h!2塱」本是比丘的一類,所以「法師」而通于在家、出家,應該是從比丘「法師」而演化到在家的!赴闳舴ㄩT」初傳,除少數(shù)的深忍悟入外,在固有的部派教團中,即使相當同情,也不容易立刻改變,所以大乘初興,菩薩比丘是少數(shù),在僧團中 [P1277] 沒有力量,每每受到擯斥,這是大乘經(jīng)所明白說到的。般若太深,而固有教團中又不容易開展,所以般若行者,在六齋日,展開通俗的一般教化,攝化善男子、善女人。對于讀、誦、解說── 攝化一般信眾的「法師」,由于菩薩比丘還少,信心懇篤,理解明徹而善于音聲的善男子、善女人,就出來協(xié)助而成為「法師」(94)。在家眾中,也可能有杰出優(yōu)越的「法師」。信受「般若法門」的善男子、善女人多了,影響固有教團,等到「菩薩比丘」,「菩薩比丘法師」多起來;善男子、善女人,終于又成為大乘佛教的信眾(如婆汰私婆迷、勝軍論師那樣的在家菩薩,到底是絕少數(shù))。
以善男子、善女人為「法師」的「般若法門」,是一般的攝化,不能說「般若法門」是重于在家的。經(jīng)說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供養(yǎng)時,說善男子、善女人,而深一層說到阿鞞跋致 [不退轉(zhuǎn)]菩薩,明顯的有出家菩薩。經(jīng)說阿鞞跋致相,多數(shù)可通于在家、出家,但說到「在家(不退)菩薩」,對淫欲有深切的厭患情緒(95);這是傾向出家的,與『法鏡經(jīng)』、『凈行品』一樣。惡魔說菩薩「有頭陀功德」(96)。惡魔「見菩薩有遠離行」,贊嘆他,于「是菩薩從遠離所,來至聚落,見余比丘求佛道者,心性和柔,便生輕慢」(97):這是求菩薩道的,有阿蘭若住與(近)聚落住比丘的明證。在論阿毗跋致菩薩時,簡別了不退的在家菩薩,是厭患情欲的(與郁伽長者相同),并明確說到了阿蘭若住與聚落住的菩薩比丘,表示了精勤修持的菩薩,是以出家為重的。以 [P1278] 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為攝化善男子、善女人的方便,「般若法門」所倡導的,為多數(shù)大乘法門所采用。如『阿!B粊佛國經(jīng)』,重于出家的菩薩。末后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諷誦阿 !B粊佛德號法經(jīng),聞已即持諷誦,愿生阿!B粊佛剎」;并說到處去求訪,書寫。「其有受是德號法經(jīng),當持諷誦,復出家學道離罪」(98)。從在家受持諷誦,到出家修道,是修學的過程。又『阿阇世王經(jīng)』說:「若男子、女人,……其有諷誦、讀阿阇世品者、若恭(敬)、若(承)事、若諷誦、為一切(人)說」(99)!簛嫱恿_所問如來三昧經(jīng)』說:「不如男子、女人,奉行菩薩事,而晝夜各三諷誦、讀,若為人說是法中事,其德出彼上」(100)!壕S摩詰經(jīng)』說:「是賢者子、賢者女,受此不思議門所說法要,奉持、說者,福多于彼」!溉糍t者子(賢者女)心入是輩經(jīng)者,當令手得,恣所念取,若念受持如是輩經(jīng),傳示同學,廣說分明」(101)!菏桌銍廊两(jīng)』說:「若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聞是首楞嚴三昧,即能信受,心不退沒,不驚不畏,福勝于彼。 ……何況聞已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為人解說」(102)!早期傳譯的幾部經(jīng),對于發(fā)心、聽聞、受持、讀、誦等,都說到了善男子、善女人。這一通俗的攝化信眾方式,似乎一直流傳下來,F(xiàn)代中國佛教的「誦經(jīng)」──為信眾誦,教信眾自己誦,也還是這一方法的演化而來呢!
注【121-001】『相應部』「質(zhì)多相應」(南傳一五?四二七──四六二)。
注【121-002】『高僧法顯傳』(大正五一?八六二中)。 [P1279]
注【121-003】『出三藏記集』卷一五(大正五五?一一三下)。
注【121-004】『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大正五0?二三二上)。又卷四(大正五0?二四四上)。
注【121-005】『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00下)。又卷下(大正一二?三0九下──三一一上)。
注【121-006】『阿!B粊佛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一下──七五二中)。
注【121-007】『阿!B粊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五八上──中)!捍髮毞e經(jīng)』卷二0『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0七中)。
注【121-008】『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三八上──中)。
注【121-009】『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六(大正八?二五七上)。
注【121-010】『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一四(大正一0?七0上──七二上)。
注【121-011】『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三六(大正一0?一九0中、一九二中)。
注【121-012】『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三四(大正一0?一八三下)。又卷三五(大正一0?一八六下)。
注【121-013】『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三五(大正一0?一八八下──一八九上)。
注【121-014】『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三四(大正一0?一八四下)。
注【121-015】『大寶積經(jīng)』卷一三『密跡金剛力士會』(大正一一?七一下──七三上)。
注【121-016】『大寶積經(jīng)』卷一四『密跡金剛力士會』(大正一一?七九中──下)。 [P1280]
注【121-017】『文殊師利佛土嚴凈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八九三中──下)。『大寶積經(jīng)』卷五九『文殊師利授記會』(大正一一?三四一中──下)。
注【121-018】『大寶積經(jīng)』卷七七『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三四下)。又卷七八(大正一一?四四五上──中)。
注【121-019】『大寶積經(jīng)』卷七七『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三七下──四三九中)。
注【121-020】『大寶積經(jīng)』卷七八『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四五下──四四八上)。
注【121-021】『法鏡經(jīng)』(大正一二?一七中)。『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jīng)』(大正一二?二五上──中)。『大寶積經(jīng)』卷八二『郁伽長者會』(大正一一?四七四上──中)。
注【121-022】『法鏡經(jīng)』(大正一二?二二上──中)。
注【121-023】『幻士仁賢經(jīng)』(大正一二?三七上)。
注【121-034】『須賴經(jīng)』(大正一二?五六下)。異譯『須賴經(jīng)』(大正一二?六三中)。
注【121-025】『須摩提菩薩經(jīng)』(大正一二?七八上)。
注【121-026】『阿阇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jīng)』(大正一二?八九中)。
注【121-027】『遺曰摩尼寶經(jīng)』(大正一二?一九四上)。
注【121-028】『賢劫三昧經(jīng)』卷一(大正一四?七中──下)。
注【121-029】『賢劫三昧經(jīng)』卷八(大正一四?六三下──六四上)。
注【121-030】『賢劫三昧經(jīng)』卷一(大正一四?七中、一0中)。 [P1281]
注【121-031】『大寶積經(jīng)』卷一一八『寶髻菩薩會』(大正一一?六七0中──六七一上)。
注【121-032】『寶網(wǎng)經(jīng)』(大正一四?八二中)。
注【121-033】『文殊師利現(xiàn)寶藏經(jīng)』卷下(大正一四?四六四上──中)。
注【121-034】『持世經(jīng)』卷二(大正一四?六五一下)。
注【121-035】『持世經(jīng)』卷四(大正一四?六六三下)。
注【121-036】『持世經(jīng)』卷四(大正一四?六六四下)。
注【121-037】『梵志女首意經(jīng)』(大正一四?九四0中)。
注【121-038】『心明經(jīng)』(大正一四?九四二下──九四三上)。
注【121-039】『魔逆經(jīng)』(大正一五?一一三下──一一四上)。
注【121-040】『魔逆經(jīng)』(大正一五?一一六中)。
注【121-041】『海龍王經(jīng)』卷一(大正一五?一三二下)。
注【121-042】『海龍王經(jīng)』卷二(大正一五?一四0下──一四一上)。
注【121-043】『慧印三昧經(jīng)』(大正一五?四六三下──四六四中)!捍蟪酥怯〗(jīng)』卷三(大正一五?四八一上──四八二上)!喝鐏碇怯〗(jīng)』(大正一五?四七一上──中)。
注【121-044】『諸法無行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七五二下──七五三上)。
注【121-045】『諸法無行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七五九上──中)。 [P1282]
注【121-046】『華手經(jīng)』卷二(大正一六?一三五中──下)。
注【121-047】『華手經(jīng)』卷三(大正一六?一四0中──一四一上)。
注【121-048】『華手經(jīng)』卷六(大正一六?一七0上──一七一中)。
注【121-049】『華手經(jīng)』卷六(大正一六?一七四上──一七五上)。
注【121-050】『華手經(jīng)』卷七(大正一六?一七六中──一八0中)。
注【121-051】『華手經(jīng)』卷八(大正一六?一八七中──下)。
注【121-052】『華手經(jīng)』卷九(大正一六?一九四下──一九六上)。
注【121-053】『華手經(jīng)』卷九(大正一六?一九七上──一九八中)。
注【121-054】『華手經(jīng)』卷七(大正一六?一八一下、一八三上──中、一八四下──一八六中)。又卷九(大正一六?一九九上──二00上)。
注【121-055】『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jīng)』卷中(大正一七?七九四下)。
注【121-056】『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jīng)』卷二(大正一五?三七三上)。
注【121-057】『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jīng)』卷二(大正一五?三七六中──下)。
注【121-058】『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jīng)』卷四(大正一五?三八五下)。
注【121-059】『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jīng)』卷三(大正一五?三八三中──下)。
注【121-060】『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下(大正一四?五五六下──五五七上)。 [P1283]
注【121-061】『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中(大正一三?九一三下)。
注【121-062】『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三?九一八上)。
注【121-063】『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三?九一八下)。
注【121-064】『阿阇世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三九四上──中)。
注【121-065】『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一六(大正八?六四二下)。
注【121-066】『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四分)卷五四九(大正七?八二七下)。又(五分)卷五六二(大正七?九0二上)。
注【121-067】『法鏡經(jīng)』(大正一二?二二中)!河翦攘_越問菩薩行經(jīng)』(大正一二?三0中──下)!捍髮毞e經(jīng)』卷八二『郁伽長者會』(大正一一?四七九下──四八0上)。
注【121-068】『中阿含經(jīng)』卷一二『鞞婆陵耆經(jīng)』(大正一?四九九中──五00上)。
注【121-069】『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下)。
注【121-070】『須賴經(jīng)』(大正一二?五二中──五六下)!捍髮毞e經(jīng)』卷九五『善順菩薩會』,缺須賴出家一段,與古譯本不合。
注【121-071】『長者子制經(jīng)』(大正一四?八00下──八0一下)!喉毮μ衢L者經(jīng)』(大正一四?八0五中──八0八上)!核胶敲两(jīng)』(大正一四?八0九下以下)!浩兴_生地經(jīng)』(大正一四?八一四上──下)。
注【121-072】『梵志女首意經(jīng)』(大正一四?九三九中以下)!夯檬咳寿t經(jīng)』(大正一二?三一上以下)。『阿阇貰王女 [P1284] 阿術達菩薩經(jīng)』(大正一二?八三下──八九中)!糊埵┡(jīng)』(大正一四?九0九下──九一0上)!喉毮μ崞兴_經(jīng)』(大正一二?七六中──七八下)。
注【121-073】『大凈法門經(jīng)』(大正一七?八一七上以下)。
注【121-074】『順權方便經(jīng)』卷下(大正一四?九三0上)。
注【121-075】『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下(大正一四?五五五中)。
注【121-076】『離垢施女經(jīng)』(大正一二?八九中以下)。
注【121-077】『無垢賢女經(jīng)』(大正一四?九一三中──九一四中)。
注【121-078】『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中(大正一三?九一二中)。
注【121-079】『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三?九一一上)!捍蠓降却蠹(jīng)賢護分』卷三(大正一三?八八四中──下)。
注【121-080】『賢劫三昧經(jīng)』卷一(大正一四?一中)!喊㈥^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jīng)』(大正一二?八四上)!喊思樯裰浣(jīng)』(大正一四?七三上)。
注【121-081】『八吉祥神咒經(jīng)』(大正一四?七三上)。
注【121-082】『持心梵天所問經(jīng)』卷一(大正一五?一上)。
注【121-083】『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三上)。
注【121-08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七(大正八?四一六上──四二一中)。 [P1285]
注【121-085】『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九(大正八?六七中)。
注【121-086】『妙法蓮華經(jīng)』中,類似的文句很多,引文出卷四(大正九?三0下)。
注【121-087】『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下──五三八中)。
注【121-088】『阿!B粊佛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二中)。又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一中)。
注【121-089】『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0九下)。
注【121-090】『阿阇世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三九四上)!何氖庵Ю粘两(jīng)』卷上(大正一五?四一二中)。
注【121-091】『彌蘭王問經(jīng)』(南傳五九下?二0三)。
注【121-092】『四分律』卷三五(大正二二?八一七上)。
注【121-093】『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四0中、下)。
注【121-094】以音聲為佛事的「轉(zhuǎn)讀」(也可以自己轉(zhuǎn)讀)、「唱導」,在中國晉、宋間,也是在六齋日進行的。如『高僧傳』卷一三說:「若乃八關長夕,中宵之后,四眾低昂,睡蛇交至。(智)宗則升座一轉(zhuǎn),梵響干云」!富圻h道業(yè)貞華,風才秀發(fā)!每至齋集,輒自升高座,躬為(唱)導(之)首」(大正五0?四一四上、四一七下)。
注【121-095】『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六(大正八?五六五上)!旱佬邪闳舨_蜜經(jīng)』卷六(大正八?四五五中)。
注【121-096】『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五七0中)。
注【121-097】『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五七0下──五七一上)。 [P1286]
注【121-098】『阿!B粊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三上──七六三下)。
注【121-099】『阿阇世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四0五中)!何氖庵Ю粘两(jīng)』卷下(大正一五?四二七上)。
注【121-100】『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三六六中)!捍髽渚o那羅王所問經(jīng)』卷四(大正一五?三八七下──三八八上)。
注【121-101】『維摩詰經(jīng)』卷下(大正一四?五三五下、五三六下)!壕S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下(大正一四?五五六上、五五 七中)。
注【121-102】『首楞嚴三昧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六四五中)。
第二項 阿蘭若菩薩與塔寺菩薩
「阿蘭若」是遠離塵囂的靜處,也有多數(shù)人共住的,但這里指「獨住」、「遠離行」者,個 人或少數(shù)人專精修行的!杆隆梗搅稚钐幰灿兴c寺院,但這里指「聚落」或「近聚落住」的,多數(shù)人共住而又近在人間的!赴⑻m若比丘」、(近)「聚落比丘」,佛教界早已有了,「大乘佛法」興起,出家菩薩也就有了這二類,如『法鏡經(jīng)』所說的那樣。這二類,有不同的特性,阿蘭若菩薩重于修持;塔寺菩薩重在發(fā)揚大乘,攝化信眾!复蟪朔鸱ā供ぉで成佛道的菩薩,是多種因素的孕育成熟而開展出來的;開展出來的成佛之道,也就有了不同因素與傾向。學菩 [P1287] 薩成佛,是要圓滿一切功德的,但在學者,每因個性(界)不同,興趣(欲)不同,煩惱不同,所受的教化不同,而在菩薩行的進修上,有不同的類型!钢衅钒闳簟沟摹竿贰,可說將大乘經(jīng)所說,綜合類比而敘述出來。龍樹Na^ga^rjuna論中,說到菩薩的不同種類,正寫出了西元二世紀,大乘菩薩的不同類型。一、『大智度論』卷四0(大正二五?三五0上)說:
「菩薩以種種門入佛道,或從悲門;或從精進智慧門入佛道,是菩薩行精進智慧門,不行悲心」。
悲與智,應該是菩薩行所不可缺的,但在實行上,有重悲的,多多利益眾生;有的智慧精進,暫且不行悲心:這是悲行與智慧行二類。二、『十住毗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一中)說: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的難行道),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菩薩修到不退轉(zhuǎn),有二道,難行是菩薩常道,易行是菩薩方便道。易行道是:「念佛」(菩薩)──稱名憶念,恭敬禮拜,及「懺悔、勸請、隨喜、回向」!褐嵌日摗徽f:「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凈無量壽世界」(1)!褐嵌日摗凰f的二種,大體上與易行道、難行道相同,是信與悲的二類。三、『大智度論』卷四二(大正二五?三六六下──三六七上)說: [P1288] 「有二種菩薩:一者習禪定,二者學讀。坐禪者生神通,學讀者知分別文字,……如是等種種字門」。
『智論』在別處也說:「一者坐禪,二者誦經(jīng)』(2)。這是重修禪與重聞思的二類。重于修禪的,得種種三昧門;重于學讀的,從文字而入,得種種陀羅尼門!赴闳舴ㄩT」重于聞思(修)慧,所以『大智度論』一再的說:「是菩薩但分別諸經(jīng),誦讀、憶念思惟、分別諸法以求佛道。以是智慧光明,自利益亦能利益眾生」;「菩薩先世來愛樂智慧,學一切經(jīng)書,觀察思惟,聽采諸法,自以智力推求一切法中實相」(3)。專重智慧的菩薩,是「般若法門」開展以來的主流。四、「大智度論』卷五八(大正二五?四七二下)說:
「是般若有種種門入:若聞持(讀、誦、解說)乃至正憶念者,智慧精進門入。書寫、供養(yǎng)者,信及精進門入」。
『智論』在別處說:「信根多者,!6槱供養(yǎng)(佛)舍利(塔);慧根多者,好讀誦經(jīng)法」(4):這也是信與智的二類。將上面所說的綜合起來,不出三大類:一、悲增上菩薩;二、信增上菩薩 ──念佛生佛國,懺悔、隨喜、勸請、回向,寫經(jīng)、供養(yǎng),供養(yǎng)舍利;三、智增上菩薩──聞持、讀、誦、解說、憶念,字門。信增上的念佛,深入的修習念佛三昧;智增上的深入,是(與定相應名)修習、相應、安住、契入,也就是「諸法無受三昧」,或「慧印三昧」、「寶住三昧」 [P1289] 等。這三類菩薩行人,出家的都不出「阿蘭若住」與「塔寺住」的兩大類。
悲增上的出家菩薩,如『華嚴經(jīng)』『凈行品』說。菩薩的出家生活,隨時隨處都在「當愿眾生」,為一切眾生而發(fā)愿,表現(xiàn)了出家菩薩的悲愿。在出家的生活中,受和上的教誨,「觀塔」、「禮塔」、「旋繞于塔」(5),是寺塔住的菩薩比丘生活。典型的悲增上菩薩,是釋尊的菩薩本生,為了利益眾生,不惜犧牲(施舍)一切!簭浝掌兴_所問經(jīng)』說:「我(釋尊自稱)于往昔修菩薩行時,常樂攝取眾生,莊嚴眾生」;「我以十法(能舍一切)得證菩提」。經(jīng)上并舉見一切義太子本生,妙花太子本生,月光王本生(6)。釋尊的悲愿,如『大寶積經(jīng)』卷一一一『彌勒菩薩所問會』(大正一一?六三一中)說:
「我于往昔行菩薩道,作如是言:愿我當于五濁惡世,貪瞋垢重諸惡眾生,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乃至眷屬不相和睦,我于爾時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于今者,以本愿力,為如是等諸惡眾生,起大悲心而為說法」(7)。
從釋尊的本生來說,悲增上菩薩多數(shù)是在人間的。『大智度論』解經(jīng)「有菩薩……以方便力不隨禪生,還生欲界──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成就眾生故」說:「是菩薩,是業(yè)因緣生身(非法身)。……以大慈大悲心,憐愍眾生故生此欲界。…… 生剎利,為有勢力;生婆羅門家,為有智慧;生居士家,為大富故:能利益眾生」(8)。悲增上菩薩,是「人間勝于天上」 [P1290] ,愿意生在人間的。菩薩多數(shù)是人間的導首,以權力、智慧、財富,利益苦難的(人間)眾生。到成佛,(菩薩時也)不愿意在凈土,而愿在五濁惡世度眾生。不愿生天而在人間,不愿在凈土而愿在穢惡世界,徹底表現(xiàn)了悲增上菩薩的形相!由于「出家菩薩守護戒故,不畜財物」;「出家人多應法施」(9)。所以印度的出家菩薩,悲心增上的,初行如『凈行品』的發(fā)愿,久行就以佛法化導人間,是塔寺住的菩薩比丘!复蟪朔鸱ā,重視菩薩的悲心,然在印度佛教界,不脫原始佛教以來,「信行人」,「法(重智的)行人」的兩大分類,所以大乘信行與智行的法門,得到充分的開展,而現(xiàn)實人間──「業(yè)因緣所生身」的悲增上行,不受重視。愿生天上而有菩薩的「十王大業(yè)」,愿游行清凈佛國去成就眾生,使悲心離開了現(xiàn)實的人間!复蟪朔鸱ā拐f大悲救濟,如『法華經(jīng)』『普門品』,觀世音Avalokites/vara菩薩能解脫一切眾生所受的苦惱(10)!喝A嚴經(jīng)』『入法界品』,也說觀世音菩薩,「成就菩薩大悲行解脫門」(11)。大菩薩的大悲救濟,是偉大的!但法身大士的隨類現(xiàn)身,隨感而應,類似神力的救濟。這是存在于信仰中的,不是印度人間菩薩的悲行。
信增上菩薩,是初期大乘經(jīng)的一大流。大乘的興起,信心是重要的因素,所以淺深共通的信增上大乘,發(fā)展得極普遍。說到信,根本是信三寶,但信佛是最一般的。在初期大乘經(jīng)中,就是信佛、信法、信菩薩僧。佛的圓滿功德,每依法身大士而表示出來,所以說:「果分不可說,因 [P1291] 分可說」;佛與大菩薩,只是程度的不等而已。如『十住毗婆沙論』說「易行道」,先說「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又說「復應憶念諸大菩薩」(12)。這樣,大乘的信,不外乎信佛(與大菩薩)、信法。信佛的,是禮拜佛,贊嘆佛,供養(yǎng)佛,憶念佛。自佛涅槃以來,佛是見不到了;即使有十方佛,在一般人也是不現(xiàn)見的。為了滿足信心,所以佛舍利塔,佛像,或勝解所成的佛像,成為信佛的對象。佛涅槃后,為佛舍利造塔,風氣日漸普遍,這是部派佛教所共同的,大乘佛教照舊延續(xù)下來,不過說得更高大,更眾多,更莊嚴些!赶缕钒闳簟埂杆贰,在佛舍利塔與『般若經(jīng)』中,取『般若經(jīng)』而不取舍利塔,那是特重正法(重智)的大乘,所以取經(jīng)而不取塔,并沒有否定舍利塔的功德!悍ㄈA經(jīng)』說:「若于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13)──這是推重塔的。多寶佛塔涌現(xiàn)在虛空中,佛塔所表征的,是「正(妙)法常住」,「佛(法身)壽無量」。重佛也就重塔,但并不是化身的佛舍利,如『法華經(jīng)』說:「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jīng)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14)。以「法塔」作「佛塔」,有塔的形象,作為信敬的對象。『法華經(jīng)』重正法,重法身──法與佛不二,如以經(jīng)卷與化身舍利塔相比,大概也是取經(jīng)而不取塔的!喊㈥^世王經(jīng)』說:在菩薩得無生忍、授記的地方造塔,「如舍利無異」,福德比「滿中七寶,上 [P1292] 至三十三天,持施與佛」更大。持『阿阇世王經(jīng)』的,比百劫中行布施……智慧(事六度)的功德更大(15)。這也是說造塔(為法身菩薩造)、持經(jīng),維持舊有的造塔,而不用佛舍利,與『法華經(jīng)』的意義一樣。『法華經(jīng)』與『阿阇世王經(jīng)』,都是重「法」的大乘經(jīng)。
佛涅槃后,造佛(舍利)塔,是佛教固有的,而大乘佛教也流傳下來!褐嵌日摗徽f:「信根多者,!6槱供養(yǎng)舍利」(16)。一般的說,塔與塔寺的佛教,多少是重于事相的,誘發(fā)一般人的信心。大乘所特有的,是佛像。西元一世紀,佛像在佛教界流傳起來;佛塔與佛像,為大乘信者所重視,F(xiàn)在約佛像說,如『須摩提菩薩經(jīng)』說:須摩提女發(fā)十問,說到「作佛形像」,「人見之常歡喜」。四種「滿軟妙華,持是供養(yǎng)世尊若塔及舍利」,「常得化生千葉蓮華中,立法王前」(17) !弘x垢施女經(jīng)』中,離垢施女十八問,佛答有:「作佛形像坐蓮華上。又以青紅黃白(四種)蓮華,搗末如塵,具足擎行,供養(yǎng)如來,若散塔寺,……則得化生尊導前」(18)!簝粜磐畷恢,佛答凈信童女種種問,說到「造立佛像置蓮華座。……黃金嚴佛像,坐寶蓮華座,除眾生憂惱,化生諸佛前」(19)!簝粜磐畷皇翘拼g出的,然意義與上二經(jīng)相同!撼彰魅两(jīng)』,佛告見正居士說:「有四事常不離佛」,第一事是「常念如來,立佛形像」(20)。佛又為解法長者,說種種供佛所得的不同功德,末后說:「我滅度后,其有供養(yǎng)形像、舍利,德皆如是,稍稍順法,因斯得度無為之道」(21)。從這幾部經(jīng)所說看來,當時造佛像供養(yǎng)的希望,是蓮華化生,生 [P1293] 在佛前,也就是往生十方凈土,見佛聞法!干陨皂樂,因斯得度無為之道」,可見造像的功德,是漸漸的隨順正法,趣向佛道的方便!喝A嚴經(jīng)』說:「見有臨終勸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于佛所深歸仰」;「令隨憶念見如來,命終得生其凈國」(22),意義也是一樣的。見佛像、念佛而死后能夠見佛,不會墮落,正是『凈信童女會』「除眾生憂惱」的意思。又說:「彼諸如來滅度已,供養(yǎng)舍利無厭足,悉以種種妙莊嚴,建立難思眾塔廟。造立無等最勝形,寶藏凈金為莊嚴,巍巍高大如山王,其數(shù)無量百千億」(23)。這是「不壞回向」所說,于佛不壞信所起的廣大供養(yǎng)!喝敕ń缙贰患澎o音海夜神的本生說:「此妙眼女,于彼如來遺法之中,普賢菩薩勸其修補蓮華座上故壞佛像,既修補已而復彩畫,既彩畫已復寶莊嚴,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24)!喝A手經(jīng)』說:「菩薩若于四衢道中,多人觀處,起佛塔廟,造立形像,為作念佛功德因緣」(25)。造佛像,念佛,是堅固對于佛的信心,成就發(fā)菩提心。初期大乘經(jīng)所說的造像供養(yǎng),主要是不退信心,往生凈土見佛,不再憂慮退墮。經(jīng)上所說,都是為了誘導在家眾,向菩薩道而進修。『法華經(jīng)』也是佛塔與佛像并重(26)。塔寺的大乘佛教,塔寺住的菩薩比丘,是攝化一般信眾,「異方便」的推行者。佛像的尊重供養(yǎng),也是舍利塔那樣的,引起了神奇感應的傳說。如『華手經(jīng)』說:「集堅實世尊,形像在諸塔,隨眾生所樂,微笑現(xiàn)光明。大光普照已,還入于本處。若入頂相中,自知受佛記;若光從口入,知受緣覺乘;光若從臍入,自知受聲聞:彼世尊形像,有是神通力 [P1294] 」(27)!佛像能放光,依光明的還入處,知道自己在佛法中的成就,這與佛的舍利,隨人所見的光色不定,而知自己的休咎一樣!簾o極寶三昧經(jīng)』說:「見佛像者為作禮,佛道威神豈在像中?雖不在像中,亦不離于像」(28);也確認佛像有感應的神德。攝化眾生,成就信心的「異方便」,對大乘佛教的開展,影響力極大,引起神秘的信仰也極深!
佛像,起初是安立在佛塔中的,如說:「或見塔中立佛像」;「形像在諸塔」(29)。佛像與佛塔,都是象征佛的,作為信仰的對象,佛像與佛塔的作用是相同的。佛像流行,引起念佛色相的觀行,出現(xiàn)了念佛三昧的法門!赴阒廴痢梗ㄓ谀钜磺蟹,而著重于念阿彌陀佛,在本書「凈土法門」中,已經(jīng)說過了!喊阒廴两(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六上)說:
「菩薩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作佛形像,若作畫,用是三昧故。二者、用是三昧故,持好匹素,令人寫是三昧。三者、教自貢高人,內(nèi)佛道中。四者、當護佛法」(30)。
修般舟三昧而求速疾成就的,經(jīng)說有四種四法;上文所引的,是第四種四法!赣檬侨凉省供ぉ榱艘蕹蛇@三昧,所以要造佛像或畫像,寫『般舟三昧經(jīng)』。般舟三昧是觀佛的三昧;造佛像,是為了諦觀佛像的相好。凡是觀佛相不成的,可以觀佛像的相,然后去修習。如『觀佛三昧海經(jīng)』說:「應當入塔,觀像眉間,一日至三日,合掌啼泣,一心諦觀」(31)。依『般舟三昧 [P1295] 經(jīng)』,修般舟三昧,是通于在家、出家四眾的。比丘觀佛像的,是塔寺比丘(可以入塔觀佛)!嘿t劫三昧經(jīng)』說「了諸法本三昧」,這是一切佛所曾經(jīng)修習的,經(jīng)說賢劫千佛的名字。說到「疾逮斯定」的四種四事,第四種四事是:「一曰:作佛形像坐蓮華上,若模畫壁、繒、!5貚、布上,使端正好,令眾歡喜,由得道福。二曰:取是經(jīng)卷,書著竹帛,若長妙素,令其文字上下齊正」。三、誦習通利,四、為人說法(32)。前二事,與『般舟三昧經(jīng)』相合。元魏月婆首那所譯的『摩訶迦葉會』,說到釋尊的本生:「有一比丘,于白!5貚上畫如來像,眾彩莊嚴」。大精進菩薩童子,見了佛像,發(fā)心出家!赋之!5貚像,入于深山寂靜無人禽獸之間,開現(xiàn)畫像,取草為坐,在畫像前結(jié)跏趺坐」!赣^此畫像,不異如來」(但名空寂,無二無別)!敢源酥腔,悉見十方阿僧祇佛,聞佛說法」。然后回到村落中,為大眾說法(33)。這也是念佛三昧,但是重智的,在阿蘭若修習。譯出的時代遲一些,與初期塔寺比丘所修,觀佛相好的三昧,略有不同。
依佛塔、佛像──佛而稱名憶念,或觀想以外,信增上菩薩修懺悔、隨喜、勸請──「三品法門」,如本書「懺悔法門」,『普賢行愿品』所說。這是依佛而修習的,所以說:「應于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回向」(34)!钙兴_禮佛有三品:一者、悔過品;二者、隨喜回向品;三者、勸請諸佛品」(35)。這是重信的「易行道」,也是培養(yǎng)信心,引入重悲智的「難行道」的方便。如『十住毗婆沙論』說:「是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回向故,福力轉(zhuǎn)增,心調(diào)柔軟。……希有 [P1296] 難事,亦能信受」!父5铝D(zhuǎn)增,心亦益柔軟,即信佛功德,及菩薩大行」。「苦惱諸眾生,無是深凈法,于此生愍傷,而發(fā)深悲心」;隨悲心而起布施波羅蜜等(36)。龍樹的時代,這一法門是在家、出家所共修的!褐嵌日摗徽f:「菩薩法,晝?nèi)龝r、夜三時,常行三事」──懺悔、隨喜、勸請(37)。日三時、夜三時──一天六次的修習,在家菩薩如有家室事業(yè)的,似乎不太可能!『華手經(jīng)』說:「菩薩若在居家,受持五戒,常日一食,依于塔廟,廣學多聞,通達諸論,亦應親近諸善知識善能教化是(念佛)三昧者」(38)。修近于出家戒行的在家菩薩,依寺院而住(在聲聞佛教中,是近住弟子),是可以一日六時修行的。約出家菩薩,這是塔寺菩薩,如『寶行王正論』所說(39)。
智增上菩薩,如「原始般若」所說,是阿蘭若比丘所修的「諸法無受三昧」。作為菩薩般若波羅蜜而發(fā)展起來,是重慧的「般若法門」。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五六八下、五六九上)說:
「若菩薩具足觀空,本已生心──但觀空而不證空,我當學空,今是學時,非是證時。不深攝心系于緣中」。 「若菩薩生如是心:我不應舍一切眾生,應當度之。即入空三昧解脫門,無相、無作三昧解脫門。是時,菩薩不中道證實際,何以故?是菩薩為方便所護故」。 [P1297]
菩薩的般若空慧,是空、無相、無作三三昧。菩薩出發(fā)于救度一切眾生的悲愿,所以觀空而能夠不證空。也要「不深攝心系于緣中」,不能過分的攝心而入深定,因為如定力偏勝,會證入實際而退為二乘的。菩薩的深慧,要悲愿來助成,到第七「等定慧地」,悲心深切,定與慧均等,才能「得無生忍」(40)。無生法是涅槃異名,通達而不證入,所以稱為「忍」。『般若經(jīng)』所說的出家菩薩,有住阿蘭若的,也有住近聚落處的。依經(jīng)上的意思,住在那里都是可以的,離二乘心及煩惱,是真遠離。不離二乘心的,住在阿蘭若處,還不如聚落住而能離二乘心呢(41)。這是「般若法門」,不重阿蘭若住而深修禪定的明證。初期大乘經(jīng)的開展,顯然的有重定與重慧的兩大流!肝氖夥ㄩT」也是重慧的,如『諸法無行經(jīng)』所舉的本生說:「有比丘法師,行菩薩道,名曰勝意。其勝意比丘,護持禁戒,得四禪、四無色定,行十二頭陀,……贊嘆遠眾樂獨行者」。「有菩薩比丘,名曰喜根,時為法師。質(zhì)直端正,不壞威儀,不舍世法。……不稱贊少欲知足、細行獨處,但教眾人諸法實相」(42)。勝意比丘是重定、重獨住的,喜根是重慧而不重頭陀、阿蘭若行的:『諸法無行經(jīng)』所推重的,正是重慧的喜根比丘。智增上的菩薩,重于慧悟,深觀法性。為了攝化眾生,利他的宏法方面,是讀、誦、為他解說(寫經(jīng)與供養(yǎng),適合于信心多的人),起初也有在家菩薩協(xié)助主持。在究明法義方面,有法門的類集,如『寶髻菩薩經(jīng)』、『持世經(jīng)』、『無盡意菩薩經(jīng)』等。類集的「慧」中,有七善巧、八善巧、九善巧等。以上,都是重于聞思 [P1298] 慧的;依聞思而趣修的,有法義的總持,如四十二字門,八字門,十六字門等。稱為「句」的,有門句、印句、金剛句等。這些,都如上一章「大乘慧學」所說。大乘智增上的主流,可說是通于塔寺比丘與阿蘭若比丘,而更重于寺塔住的。住阿蘭若處的,不免有專修禪定的傾向,如上一章「大乘定學」所說。定與慧,都是佛法的要行。從前,「尊者時毗羅,偏稱贊慧;尊者寠沙伐摩,偏稱贊滅定」,二人被毗婆沙師評論為:「于文無益,于義無益」(43)。然而大乘「般若法門」,正是特贊般若(慧)的;得無生法忍以前,不許入滅定的。大德法救說:菩薩「欲廣修般羅若故,于滅盡定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44),與「般若法門」的意趣相符。大乘智增上法門,本是以「諸法無受三昧」為「般若波羅蜜」,般若與三昧不二的,但在發(fā)展中,世間事總不免相對的分化:重定的偏于阿蘭若處的專修,重慧的流為義理的論究。
注【122-001】『大智度論』卷三八(大正二五?三四二中)。
注【122-002】『大智度論』卷四一(大正二五?三五八中)。
注【122-003】『大智度論』卷三九(大正二五?三四五上──中、三四六下)。
注【122-004】『大智度論』卷五七(大正二五?四六五下)。
注【122-005】『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一四(大正一0?七0上──七二上)。
注【122-006】『大寶積經(jīng)』卷一一一『彌勒菩薩所問會』(大正一一?六二九下──六三一中)。 [P1299]
注【122-007】『彌勒菩薩所問本愿經(jīng)』(大正一二?一八九上)。
注【122-008】『大智度論』卷三八(大正二五?三三九下──三四0上)。
注【122-009】『大智度論』卷二九(大正二五?二七一中)。
注【122-010】『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七(大正九?五六下以下)。
注【122-011】『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六八(大正一0?三六六下──三六七中)。
注【122-012】『十住毗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四下)。
注【122-013】『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一(大正九?八下、九上)。
注【122-014】『妙法蓮華經(jīng)』卷四(大正九?三一中)。
注【122-015】『阿阇世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四0五上──中)。『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四二七上─ ─中)。
注【122-016】『大智度論』卷五七(大正二五?四六五下)。
注【122-017】『須摩提菩薩經(jīng)』(大正一二?七六下)。
注【122-018】『離垢施女經(jīng)』(大正一二?九五上)。
注【122-019】『大寶積經(jīng)』卷一一一『凈信童女會』(大正一一?六二五中──下)。
注【122-020】『超日明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五三六中)。
注【122-021】『超日明三昧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五四五中)。 [P1300]
注【122-022】『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一五(大正一0?七六中──下)。
注【122-023】『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二四(大正一0?一二八下──一二九上)。
注【122-024】『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七0(大正一0?三八二上)。
注【122-025】『華手經(jīng)』卷九(大正一六?一九三中)。
注【122-026】『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一(大正九?八下──九上)。
注【122-027】『華手經(jīng)』卷七(大正一六?一八六中)。
注【122-028】『無極寶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五一二上)。
注【122-029】『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八0(大正一0?四四三中)!喝A手經(jīng)』卷七(大正一六?一八六中)。
注【122-030】『般舟三昧經(jīng)』(大正一三?八九九下)!捍蠓降却蠹(jīng)賢護分』卷二(大正一三?八七七中──下)。
注【122-031】『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二(大正一五?六五五中)。
注【122-032】『賢劫三昧經(jīng)』卷一(大正一四?六下──七上)。
注【122-033】『大寶積經(jīng)』卷八九『摩訶迦葉會』(大正一一?五一二下──五一四上)。
注【122-034】『十住毗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五上)。
注【122-035】『大智度論』卷六一(大正二五?四九五中)。
注【122-036】『十住毗婆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九中)。
注【122-037】『大智度論』卷七(大正二五?一一0上)。 [P1301]
注【122-038】『華手經(jīng)』卷一0(大正一六?二0六上)。
注【122-039】『寶行王正論』「出家正行品」(大正三二?五0四中)。
注【122-040】『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六(大正八?二五七中)。
注【122-041】『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五七一上)。
注【122-042】『諸法無行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七五九上──中)。『諸法本無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七七一下──七七二上)。
注【122-043】『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三(大正二七?七三四下)。
注【122-044】『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0上)。
第三節(jié) 初期大乘的集出者
第一項 大法的傳出與聲聞教團
初期大乘經(jīng),事實上是沒有「集出」的。集──結(jié)集sam!gi^ti的原語,是合誦、等誦的意思。對于流傳的佛法,經(jīng)過大眾的共同審定,公認為是佛法,稱為結(jié)集。從初期大乘經(jīng)所見到的,只是傳出而沒有集出;在流傳中,受到信受者的尊重而保存下來的?梢赃@樣說,初期大乘經(jīng),沒有同時多數(shù)人的共同審定,卻經(jīng)過了先后無數(shù)人的探究與發(fā)展。 [P1302]
初期大乘經(jīng),決不是離開傳統(tǒng)的部派佛教,由不僧不俗的第三集團所闡揚出來。起初是從部派佛教中,傾向于佛德、菩薩行的少數(shù)比丘,或重信,或重智,或重悲,多方面?zhèn)鞒觯瑵u漸的廣大起來。表示這一意義的,是聲聞比丘說大乘法。如「原始般若」,須菩提Subhu^ti為菩薩說般若波羅蜜,可解說為:阿蘭若aran!ya行者以所修得的「諸法無受三昧」,作為「般若波羅蜜」而傳布出來。『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九(大正八?五七八中)說:
「若人以是小乘法,教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得阿羅漢證,……是福雖多,不如聲聞人為菩薩說般若波羅蜜,乃至一日,其福甚多」!
佛勸「聲聞人為菩薩說般若波羅蜜」,說破了般若波羅蜜從聲聞傳出的事實。與『般若經(jīng)』說相同的,如『富樓那會』說:「世尊!我從今日,示教利喜諸菩薩眾,令住佛法」(1)!喝A手經(jīng)』中,舍利弗S/a^riputra也說:「世尊!我從今已(日?),有所說法,先應開演是菩薩乘」;「若聲聞人,能令菩薩住深法藏諸波羅蜜,亦是菩薩善知識也,應當親近供養(yǎng)恭敬」(2)!焊粯悄菚慌c『華手經(jīng)』,聲聞弟子說大乘法,也可以解說為:大乘的誘化聲聞,使聲聞人學習菩薩法,但這兩部經(jīng)所傳的「本生」,充分說明了聲聞說大乘的意義。如『華手經(jīng)』說:過去,普守佛滅后,「正法住世滿四千歲,法欲滅時,有一比丘,名曰妙智,利根聰達,多聞智慧。 ……長者有子,名曰利意,……妙智比丘即時為說菩薩之法。……于后妙智往詣其舍,教化利意 [P1303] 父母眷屬,皆令志求無上菩提。……妙智比丘即于彼身而般涅槃」(3)。妙智比丘是以聲聞身而入涅槃的阿羅漢,自己是聲聞弟子,卻為長者子利意,及他的眷屬說菩薩法,使他們發(fā)大菩提心。這是正法將滅的時代,不正表示了佛滅五百年,正法將滅,聲聞弟子說菩薩法那個事實嗎?『妙法蓮華經(jīng)』卷四(大正九?二七中──下)說:
「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不!我常稱其于說法人中最為第一。……勿謂富樓那但能護持助宣我法,亦于過去九十億諸佛所,護持助宣佛之正法。……具足菩薩神通之力,隨其壽命,常修梵行。彼佛世人,咸皆謂之實是聲聞。而富樓那以斯方便,饒益無量百千眾生;又化無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妙智比丘是修聲聞道,證阿羅漢果的比丘,怎么能說大乘法呢?在教理上,這是很難解說的!悍ㄈA經(jīng)』給予解說,如富樓那Pura^n!a能說菩薩法,這是菩薩而方便示現(xiàn)為阿羅漢的。這一解說,是信仰的,但聲聞傳菩薩法,人間確有這樣的事實。陀摩尸利比丘事,說得更具體了,如『大寶積經(jīng)』卷七八『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四五下──四四七下)說:
(一)「彌樓揵馱佛滅后。……是佛出于五濁惡世,如我今也。……百歲之后,……國王唯有一子,名陀摩尸利。……即詣比丘(處),剃除須發(fā),著袈裟,受戒。……獨入山林幽遠之處,精誠一心,欲求深法。……陀摩尸利比丘,于諸法中得智慧眼。……還至本國, [P1304] 到父母所,為說清凈應空、應離諸深妙經(jīng)。……八萬四千人,……出家之后,皆號陀摩尸利語諸比丘眾。……陀摩尸利比丘,人皆謂得阿羅漢道,非是菩薩」。
(二)「陀摩尸利比丘臨命終時,愿還生此閻浮提內(nèi),即得隨愿生在王家,名為得念。于彌樓揵馱佛后第三百歲法中出家,……以得陀羅尼力故,先未聞經(jīng),能為眾生敷衍廣說,不說前身曾所說者。富樓那!時諸陀摩尸利比丘眾中,深智明利厚善根者,聞得念所說諸經(jīng),心皆隨喜,信受恭敬,供養(yǎng)守護得念比丘。其中比丘無有威德鈍根者,頑鈍暗塞薄善根者,聞得念比丘所說新法,不信不受,違逆說過。……時陀摩尸利諸弟子眾,別為二部:一名陀摩尸利諸比丘眾,二名得念諸比丘眾。……得念比丘,人皆知是菩薩,非阿羅漢」。
(三)「得念比丘臨命終時,還復愿生此閻浮提,隨愿得生大長者家,名為耶舍。……于彌樓揵馱佛第四百歲,始年七歲,出家為道,得諸陀羅尼。陀羅尼力故,能為人說所未聞經(jīng)。于是得念諸比丘眾,陀摩尸利諸比丘眾,其中厚善根者,得聞耶舍所說諸法,心大歡喜,皆得法樂。……中有比丘頑鈍暗塞薄善根者,……不信不受,違逆毀壞。……諸從耶舍比丘聞法歡喜心信受者,皆為陀摩尸利比丘(眾)、得念比丘(眾)等,憎嫉輕慢,不聽住止,不共讀誦講說經(jīng)法」。 [P1305]
(四)「耶舍比丘臨命終時,還復愿生此閻浮提,……復生王家,……字為導師。至年十四,于彌樓揵馱佛法第五百歲,出家學道。是導師比丘,廣誦經(jīng)書,多聞深入,文辭清辯,善巧說法。……時陀摩尸利、得念、耶舍諸比丘眾,皆來合集,造詣導師,欲共毀破,… …不能障礙導師比丘」。
彌樓揵馱佛,生在五濁惡世;「一會說法,八十億比丘得阿羅漢道」(4),沒有說到菩薩;正法五百年:這一切,都與釋尊化世的情形相近。從陀摩尸利比丘到導師比丘,是同一人而乘愿再來的;所說的佛法,實際也是一樣,所以「其中深智依止義者,不隨語言,以依義故,心不違逆」(5)。經(jīng)上說:到佛法第二百年,佛法僅有出家、剃須發(fā)、受戒等形儀。陀摩尸利出了家,在阿蘭若處修得深法,出來為大眾宣說,而成「陀摩尸利比丘眾」一派。一般人以為陀摩尸利是阿羅漢,而不知他是菩薩。所說的深法,似乎是聲聞法,其實是菩薩道──菩薩法還含容在聲聞法中。到佛滅三百年,乘愿再來的得念比丘,所說的是菩薩法,大家也知道他是菩薩,這是從聲聞深法而演化出菩薩法的最佳例證。陀摩尸利比丘與得念比丘,所說的實義相同而文句不同,所以隨文釋義的,依義不依語的,就分化為「陀摩尸利比丘眾」、「得念比丘眾」──二部。到佛滅四百年,乘愿再來的耶舍比丘,又傳出「所未聞經(jīng)」,因而引起了分化,形成「耶舍比丘眾」。舊傳的比丘眾,對「耶舍比丘眾」,「不聽住止,不共讀誦」,諍論相當?shù)募ち!到佛滅五百年?[P1306] 乘愿再來的導師比丘,「多聞深入」,「善巧說法」,使舊有的陀摩尸利、得念、耶舍比丘眾,集合起來,想破壞導師比丘,但「不能障礙導師比丘」。如取意來加以解說:陀摩尸利所說的,是聲聞形式的菩薩內(nèi)容,與部派佛教的菩薩說相當。得念比丘揭示了菩薩道,雖與聲聞舊說不同,但還不致嚴重的沖突。這如「原始般若」的三乘共學;在十方佛前懺悔的「三品法門」;阿羅漢與菩薩,往生的彌陀凈土與阿!B粊凈土。與大眾部系的聲聞佛教,雖有點不同,但還不致引起嚴重的諍執(zhí)。耶舍比丘的時代,大乘者貶抑聲聞,不免引起嚴重的對立。導師比丘時代,大乘興盛了,要障礙也障礙不了。佛法深義是沒有差別的,佛滅以后,大乘從聲聞佛教中演化出來,從『富樓那經(jīng)』中,可見古人是有這種明確見地的。
大乘經(jīng)的傳出者,起初從部派佛教中出來。在大乘的開展中,在家菩薩也有傳經(jīng)的,如漢支讖所譯,『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四(大正八?四四六下)說:
「善男子、善女人,深入般若波羅蜜者,于是中自解出一一深法以為經(jīng)卷。何以故?舍利弗!其有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教者,便能教一切人,勸助之為說法,皆令歡喜學佛道」。
『道行經(jīng)』的意思是:善男子、善女人能深入般若波羅蜜的,便能教一切人,為人說法。所說的法,就是「自解出一一深法以為經(jīng)卷」。善男子、善女人出經(jīng),就是在家菩薩傳出經(jīng)法的意思。與支讖同一學系的支謙,所譯的『大明度經(jīng)』,也說:「有解明度者,諸經(jīng)出之」(6)!旱 [P1307] 行經(jīng)』所說,與『文殊般若』所說的:「能如是諦了斯義,如聞而說,為諸如來之所贊嘆,不違法相,是即佛說」(7),意義是相同的。在「般若法門」攝化一般信眾時,善男子與善女人,有為「法師」而為人誦經(jīng)說法的。所說的法,如與「法相不相違背」,作為經(jīng)的一分而流傳出來,是可能的事。西元四世紀末譯出的『稱揚諸佛功德經(jīng)』說:歡喜信受日月燈明如來名號的,「比丘僧中,終不見有。被白衣者,最后末世亦復如是,信樂斯經(jīng)諷誦之者,亦復少有,百萬之中若一若兩」(8)。在大乘初興時,在家、出家而能信仰的,比傳統(tǒng)的部派佛教,實在是少得很!佛菩薩的信仰,在家的比出家的要多一些,所以大乘初興時,在家弟子傳出經(jīng)法,讀誦、解說,應該有事實根據(jù)的。等到大乘漸興,出家菩薩多起來,出經(jīng)與弘持的任務,自然的落在出家菩薩手中。所以『道行般若』的那一段文;其他譯本都沒有;「中品般若」階段,已沒有這一段了。
大乘經(jīng)傳出,受到傳統(tǒng)佛教的注意,認為不合佛法時,就要指斥為「非佛所說」了!赶缕钒闳簟拐f:「惡魔詭誑諸人作是言:此非真般若波羅蜜,我所有經(jīng)是真般若波羅蜜」!笎耗Щ魃抽T至菩薩所,作是言:汝先所聞經(jīng)、所讀、誦者,宜應悔舍!汝若舍離不復聽受,我當常至汝所。汝所聞者,非佛所說,皆是文飾莊校之辭;我所說經(jīng),真是佛語」(9)。誹謗『般若經(jīng)』的,稱之為「魔」、「魔化作沙門」,這是尊重一般比丘,而以反對『般若經(jīng)』者是例外的!寒惒烤尅徽f:跋陀羅Bhadra比丘是惡魔所化的,宣傳「五事」,引起佛教界的諍論(10)。『般 [P1308] 若經(jīng)』稱惑亂正法者為「魔」,正是古代佛教界的習熟語法。以大乘法為非佛說,在初期大乘經(jīng)中,如『般舟三昧經(jīng)』說:「其人從持是三昧者所去,兩兩三三,相與語云:是語是何等說?是何從所得是語?是為自合會作是語耳,是經(jīng)非佛所說」(11)!撼彰魅两(jīng)』說:「比丘名曰法樂,……以四阿含而求果證。……法樂比丘所在坐上,聞誦慧[般若]品,輒誹謗之,云非佛教,自共撰合,慎勿修行」(12)!『華手經(jīng)』說:「是癡人不肯信受,破壞違逆,便作是言:此非佛語,非大師教」;「是經(jīng)何故先來無?但是比丘自造作」(13)!焊粯悄菚徽f:「是諸人眾,(聞)所未聞法,聞不能信,不樂聽受。若聽不解,心不隨順。聞已違逆破壞出過,而作是言:此非佛語,非大師教。所以者何?我等未曾從師和上聞如是經(jīng);又諸長老比丘,亦復不言從師和上展轉(zhuǎn)所聞」(14)。傳統(tǒng)的聲聞比丘,發(fā)覺到大乘不合于傳統(tǒng)的見解,會要求他舍棄異說,如堅持不舍,就要舉行「惡邪(見)不除擯羯磨」,不與他共住。初期大乘經(jīng)也有擯斥的記錄,如『賢劫三昧經(jīng)』說:「有法師名無限量寶音。……其余一切諸比丘眾,悉皆共擯之。時彼法師,不懷怯弱,不貪身命,故復勤精講斯三昧。入于山中,服眾果實」(15)!喝A手經(jīng)』說:「汝觀來世有是顛倒違逆我者,是法中賊,反得尊貴。能說如來正智慧者,反被輕賤,不得住止僧坊精舍」(16)!焊粯悄菚徽f:「憎嫉輕慢,不聽住止,不共讀、誦、講說經(jīng)法」(17)!悍鸩亟(jīng)』說:「我滅度后,分為五部。……爾時,世間年少比丘多有利根。……是諸比丘喜樂問難,推求佛法第一實義。 [P1309] ……如是人等,合集一處,共為徒侶,人眾既少,勢力亦弱。舍利弗!爾時我諸真子,于父種族(指佛教僧團)尚無愛語,況得供養(yǎng)、住止塔寺」(18)。『法華經(jīng)』說:「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諂曲,……假名阿練若,好出我等過,而作如是言:此諸比丘等,為貪利養(yǎng)故,說外道論義,自作此經(jīng)典,誑惑世間人。……濁世惡比丘,不知佛方便,隨宜所說法。惡口而顰蹙,數(shù)數(shù)見擯出,遠離于塔寺(梵文本是「精舍」)」(19)。「不聽住止」,「不得住止僧坊精舍」,「不得住止塔寺」,「擯出遠離于塔寺」:不得住而被擯出的,當然是出家的菩薩比丘。菩薩比丘與聲聞比丘,本來是共住的,但由于宏揚大乘,受到僧團的擯出(『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以為菩薩與聲聞比丘不能共住,是違反這一切經(jīng)說的)。『佛藏經(jīng)』是重戒的,與『大方廣三戒經(jīng)』、『護國菩薩會』、『摩訶迦葉會』、『寶梁會』等相同,傳出的時間要遲一些。大乘比丘「合集一處,共為徒侶」,雖然人眾還是不多,到底已有了大乘僧團的模樣。
傳宏大乘的菩薩比丘,住在傳統(tǒng)的僧團中,不一定受到破壞與擯出。如『法鏡經(jīng)』,菩薩比丘與律師比丘等共。诲a蘭上座部Sthavira的無畏山Abhayagiri寺,容許大乘佛教的傳布。但部派中排他性強的,菩薩比丘就不免要受到破壞與擯出。出家的菩薩比丘,怎樣應付呢?『賢劫三昧經(jīng)』說:「彼法師不懷怯弱,不貪身命,故復勤精講斯三昧。入于山中,服眾果實」,終于得到王族的護持而發(fā)揚(20)!悍ㄈA經(jīng)』也說:「為說是經(jīng)故,忍此諸難事。我不愛身命 [P1310] ,但惜無上道」(21)!覆粦亚尤酰回澤砻,不惜一切犧牲,一心為佛法。在柔和忍辱中,精進不已。『妙法蓮華經(jīng)』卷五(大正九?三七上──中、三八上)說: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亦不問訊。若于房中,若經(jīng)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悕求」。 「若口宣說,若讀經(jīng)時,不樂說人及經(jīng)典過,亦不輕慢諸余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于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贊嘆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大乘菩薩對傳統(tǒng)佛教的比丘,保持距離,不與他們共住。依『妙法決定業(yè)障經(jīng)』,『不必定入定入印經(jīng)』,這是約初修行菩薩說的,怕「引初修行菩薩回入小乘」(22)。然在反對菩薩比丘的情形下,與聲聞比丘保持距離,也確是減少諍論的方法。菩薩只宣說自己的見解,不說別人經(jīng)典的過失;聲聞比丘有什么過失,也「不說他人好惡長短」。「不說人罪」,是菩薩比丘獨特的態(tài)度。傳統(tǒng)僧團不容易信受,就多為善男子、善女人說。這樣的處世、用心,專精為佛法,柔和忍辱,自然能得到人的同情。大乘法雖然傳宏不易,在堅忍為法下,不是傳統(tǒng)佛教所能障礙得了的!
注【123-001】『大寶積經(jīng)』卷七九『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五七上)。
注【123-002】『華手經(jīng)』卷八(大正一六?一九0中、一八八中)。 [P1311]
注【123-003】『華手經(jīng)』卷七(大正一六?一八一下)。
注【123-004】『大寶積經(jīng)』卷七八『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四五下)。
注【123-005】『大寶積經(jīng)』卷七八『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四七中)。
注【123-006】『大明度經(jīng)』卷三(大正八?四九0中)。
注【123-007】『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下(大正八?七三0下)。
注【123-008】『稱揚諸佛功德經(jīng)』卷中(大正一四?九三下)。
注【123-009】『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五(大正八?五五七中)。又卷六(
- 上一篇: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四章 其他法門
- 下一篇:空之探究 自序 目次
- 心量、福德與幸福
- 佛法觀察現(xiàn)象探求三層因緣
- 印順長老:學佛一定要吃素嗎?
- 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
- 佛說人有三特勝,就連天人也不及
- 我終于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師
- 印順導師:學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卻值得提倡
- 談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煥時代”
- 常不輕菩薩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佛
- 趙樸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觀
- 佛性、人性和德性
- 守望星空與道德 個人與社會才有希望
- 文殊菩薩及其學風
- “人間佛教”轉(zhuǎn)型與禪宗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 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順法師拜山開示
- 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諧世界——泛論禪宗智慧與構建和諧世界
- 構建“人文佛教”平臺——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踐行現(xiàn)
-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guī)及唱念規(guī)范》緣起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