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八章 中觀之諸法實相
第八章 中觀之諸法實相
第一節(jié) 總說
法相,即諸法的相狀、義相與體相。欲于諸法得如實知,即應(yīng)于諸法相作透徹的觀察。
法相,諸法就是一切法,他的相狀他的義相他的體相,相狀是他看外表,義相是講他的意義,體相是講他的本質(zhì)。那么,我們對一切法要如實的去了達、了知他的外相、他的內(nèi)涵、他的義理,要明白的話,我們必須應(yīng)該在諸法相作透徹的觀察,也就是在外表從現(xiàn)象去透徹的觀察他,我們不是用推理、邏輯、歸納,而是用現(xiàn)實的法,當(dāng)下觀察一切的萬相,在他的現(xiàn)象中去如實的觀察他,而不是用想象的用推論。
阿毗曇,即是以智慧審觀諸法的自相、共相。
阿毗曇是部派佛教過程中發(fā)展出來的,那么,阿毗曇最主要的就是用智慧來觀察一切法,他的自相跟共相,總別了共相是總相。自相是別相,各各一一法的自相,還有所有一切法的共相,阿毗曇主要是在分析這個。
如『阿毗曇心論』發(fā)端就說∶「能知諸法自相、共相,名為佛」。
切法他的個別的內(nèi)涵、條件跟所有一切法相共的共同的部分他都能夠了解,這個等于就是證偏知了,如果能夠了達一切法的諸相自相跟共相,那么,這種人就叫做佛。
所以說∶佛有兩種智∶
一、總相智,是知諸法共相的;就是知諸法共相的。
二、別相智,是知諸法自相的。
我們比如說人,每一個人的樣子、習(xí)性、條件都不一樣,有男、女、老、少、看起來各各有差別,但是同樣人基本條件上都是相同的,那么有個別的也有相同的,條件上是有很多共同的部分,那么這些你都要明白。
所以,佛弟子隨佛修學(xué),于諸法作事理的深廣觀察,其后即成為論藏。
經(jīng)律論,這些論藏,就是佛弟子們跟佛陀修學(xué)以后對一切法作深入的事理,去觀察他,深而廣的觀察最后才作為論藏。
所以說∶阿毗達磨(論藏)不違法相,順法相而知其甚深廣大。
論藏都是這些佛弟子們,觀察智慧了達他的內(nèi)涵,不會違背一切的法相,是順著法相而所結(jié)論的就是論藏的內(nèi)涵。
從來學(xué)者,對于諸法的考察,主要的是自相、共相,此外即諸法的相應(yīng)不相應(yīng)、相攝不相攝、因相、緣相、果相,或加上成就不成就,這都是法相。
剛剛談到相應(yīng)不相應(yīng),相攝不相攝,因相、緣相、果相,成就不成就這些都是阿毗曇論里面主要的一些分別跟法義上的探討。將來我們后面再談就會一一解釋。
『法華經(jīng)』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就是說∶佛才能如實而知諸法的性、相、因、果等法相。這十者,在世親的『法華經(jīng)論』和舊譯的『正法華經(jīng)』,都只說有六種。羅什法師的譯有十種,可能是根據(jù)的梵本不同。
這些大略的解釋一下,這十如后面都有解釋,就不多說了。
這如龍樹『智度論』卷三十二說∶「一一法有九種相」,九種是∶性、法(即相)、體、力、因、緣、果、限礙、開通方便。卷三十三說到 ∶業(yè)、力、所作、因、緣、果、報,凡七相。卷二十七說到∶性、相、力、因、緣、果報、得、失,凡八相。由此比類觀察,可知『法華經(jīng)』的十相,實有所據(jù)。
《法華經(jīng)》講的是實相,但是在《大智度論》里面不同的品類里面有的說是九種,有的說七種有的說八種,從法華經(jīng)里面的實相看起來,那么就可見他都有依據(jù)。
在印度,對于法相的觀察,就有多少差別的。這里,可以分三類來觀察∶一、性、相,二、體、力、作,三、因、緣、果、報。三類以外,『法華經(jīng)』有本末究竟,這是窮源竟委的意思!褐钦摗痪砣邢薜K、開通方便,與臺宗十法成乘中的“通塞”相近。
這里面是講《大智度論》里面第三十二卷有加一個限礙跟開通方便這兩個主題,那么這樣子跟天臺宗十法里面的“通塞”是相近的,卷二十七又多說得失二種。在《智論》的第二十七又加一個得跟失,多這兩種。
無論是說性、說相、乃至因果,都是就某某法而作如是觀察的,離開了存在的事實,這些相都無從安立。
這里只是一個主要觀念,我們今天不管要論性論相,講因果法則,其實是針對某一種法也就是現(xiàn)象,事實的真相去觀察,如果離開這個現(xiàn)有的事實,那么這些性相都無從安立。
這里有一個主要的觀念就是說,我們要觀察一切法,就在一切法的當(dāng)下去觀察他,依現(xiàn)實的現(xiàn)象去觀察他,如果不是這樣子,那么,所有講這些性相都沒有辦法安立。導(dǎo)師其實這幾句話都點出一個重點!我們今天研究佛法也是一樣,我們要談我們觀察得到、看得到、可以分析了解,不是想象,不是用推論的。
今天、佛法如果不是這樣依事實來分析他,很多會變成神化的東西,都是想象未知的,從這一點我們就知道,包括《阿毗曇》和這些經(jīng)論,他們要分析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是根據(jù)事實的現(xiàn)象這一點大家要注意!我們?nèi)绻蛔⒁膺@一點,象外道說自性或者說梵天、上帝、我了、靈魂、他根據(jù)什么?沒有根據(jù)的,就是這個意思,佛法在談?wù)撍囊蚬韵?一定是根據(jù)事實的現(xiàn)象來觀察他來分析他的內(nèi)容,這個叫如實觀。
古代阿毗曇論師,即是側(cè)重一一法上一一相之考察的。
部派佛教的過程也是一樣,這些論師們對于一切法都是在一一相上去考察的。
然而這九相或十相,所以應(yīng)作如此觀察者,即因為這些是法法所共有的,存在于時空而變動不居者,必然具備這些,所以這些即是諸法共通的法則。
我們今天不管說他是九相還是十相,為什么要必須要如此的觀察,因為這些都是依法所共有的,存在于時間空間因為剎那在遷流變化中,這樣子的因緣條件下這些是必備的,是必然如此的,所以我們才能了解這些法是什么,是一切法的共通的法則。
現(xiàn)在即從這諸法的法則去說明,當(dāng)然,佛所了知的,不僅是此共通的法則而已!
我們現(xiàn)在再來就要了解,這個不管是十相還是九相內(nèi)容是什么,第二節(jié)就講性相。
第二節(jié) 性、相
性、相二名,在佛法中是可以互用的。性可以名為相,相也可以名為性。如『智論』卷三十一說性有二種∶總性、別性;又說相有二種∶總相、別相。雖說性說相,而內(nèi)容是同一的。
象我們講諸法空相或者是諸法空性,其實是可以互通的,可以共享的。
如『解深密經(jīng)』說遍計所執(zhí)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而馀處則稱為遍計所執(zhí)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故性相不妨互用,如『智論』卷三十一說∶「性相有何等異?答曰∶有人言∶其實無異,名有差別」。
唯識學(xué)講三相,遍計所執(zhí),依他起,還有圓成實,有的加一個相有的加一個性,其實就表示他什么,不妨相通互用,《大智度論》里面也有談三十一卷,人家問性相有什么差別,那么有人就回答說其實是沒有差別,只是名有差別文字上的差別而已。
但若性相合說在一起,則應(yīng)該有他的不同含義。
有時候文字要表達他不同的內(nèi)容,有時候用性有時候用相還是有一點點不同的涵義。
所以又「有人言∶性相小有差別,性言其體,相言可識。
那么差別在哪里,有人就這樣解釋,小小的差別同樣一法,性是在講他體性,相是可視可以認識的外在。
性指諸法體性,相指諸法樣相。一個是外表一個是內(nèi)涵。
又依論說∶體性是內(nèi)在的,相貌是外現(xiàn)的;又性是久遠的、末后的;相是新近的、初起的!感浴埂赶唷箖上,含義極多,這里且略辨四類∶
我們讀這些大家就要比較有耐心一點,課文這樣子我們還是深入一點,一、約初后(遠近)論性相但是這個也是蠻重要的我們?nèi)绻裉煲芯糠?象這些佛法常用的名詞如果我們能夠比較透徹的了解,對我們將來看經(jīng)論,研究法義都有幫助。
『智論』卷六十七說∶「是相積習(xí)成性,譬如人嗔,日習(xí)不已,則成惡性」。
《智論》第六十七卷這樣講,外表我們的外相,外表的作用跟行為久了會積習(xí)成性,也就是說外在的造作久了就會變成內(nèi)在的習(xí)性,所以這里就比如說,一個人嗔心比較重的人,日習(xí)不已,常常使用、學(xué)習(xí),久了變成惡性,那表示外在的現(xiàn)象跟行為如果你常常的在使用他,久了就變成習(xí)慣性,那么這個性跟相就有他的差別作用,又是相依相緣的。
我們的思想、行為,起初或善或惡,或貪或嗔,即是相。
我們展現(xiàn)出來的行為思想不管是好的壞的,是貪的或者是嗔的,這個外表展現(xiàn)的就是相。
如不斷的起作,久后會積習(xí)成性。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小事,小小的壞習(xí)慣沒關(guān)系久了就變成大的習(xí)慣了。
等到習(xí)以成性,常人不了,每以為本性如此。
我們講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個本性其實不是本來的,很多人都誤解了,他這個人本來就很惡執(zhí),其實人生出來,小孩子哪一個一開始就很惡的,不會啊,就是習(xí)慣性久了就變成慣性,我們普通人不了解么,以為一個人他本來就那么惡執(zhí)本性如此的其實不是這樣子,都是積習(xí)成性。
佛說眾生有貪性人,嗔性人、癡性人等,這都由久久積習(xí)而成性的,并非有定善定惡的本性。
那么這一點那我們?nèi)绻苊靼?有的人雖然性情比較急躁,有的人貪欲比較重,有的人看起來比較沒智慧,從緣起法來講,他不是沒有原因的不是本來如此的,都是久久積習(xí)而成性。有的是這一生養(yǎng)成的,有的是過去世影響的,所以主要我們要明白有沒有決定性的永遠性的善惡?有沒有這種本性呢?沒有都是習(xí)已成性。
如果不是緣起的,是定性的,那我們善的能不能成為惡,惡的能不能成為善的,他是不變的,那么,從緣起的角度一切法不定,所以善惡不是本來如此的這一點大家要明白!那么,比如說我們現(xiàn)在還愚癡,貪嗔癡、煩惱都有,如果是固定的確定是如此的那我們修行還有機會嗎?因為一切法不定,善的可以變成惡,惡的也可以變成善,所以我們現(xiàn)在能不能把握當(dāng)前,能不能用心的去觀察、體會、超越,我們可以塑造自己,所以只要我們發(fā)菩提心為什么能成佛,因為他沒有確定性,緣起就是不定的。
『智論』卷三十一說∶「如人喜作諸惡,故名為惡性,如集善事故名為善性,如十力經(jīng)中說」──佛以種種界(即性)智力,知眾生根性等不同。俗謂「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這不過是說習(xí)久成性,從串習(xí)而成為自然而然的,不容易改換而已。
我們都知道有的阿羅漢還有習(xí)性,是不妨礙生死的。但是我們眾生的習(xí)性是不離貪嗔癡的,所以是會造業(yè)而輪回的。我們一般人講:有的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這個本性難移并不是說他本來就這樣子,只是一樣是習(xí)久成性,久了變成自然而然的,變成很不容易去改變而已。
人生下來,受父母的教養(yǎng)和師友的熏陶,社會的影響不同,養(yǎng)成多少不同的性格;或是因為宿因善惡的潛力,或生理機能的差別,成為不同的性格、嗜欲等,這些都是積漸而成的。
我們生下來在不同的環(huán)境,接近不同的因緣你就有不同的熏習(xí),你活在什么樣的社會環(huán)境,就受什么環(huán)境的影響。你在不同的國度里面文化的觀念不同,你也是接受不同的文化思想,變成慢慢養(yǎng)成的每個人的習(xí)性風(fēng)格就不一樣,那么,還有是我們過去的業(yè)力宿習(xí)潛在的一些影響力也會影響,各各不同,還有我們的生理功能身體的好壞種種也會影響到性格,所以這一切都是綜合性的,漸漸積聚而成的。
這里有一個重點就是說,不但人的性格如此,一切法也是如此的。
人是眾多因緣的積聚條件而產(chǎn)生,每個人的個性格不一樣,個性也不一樣,那么這里談到的一切法,包括外在的山河大地也是一樣,一切法有情無情都一樣他還是眾多因緣的影響而形成。
比如說我們的環(huán)境,我們住的周遭的環(huán)境,也是一直在變化,如果我們的文化素養(yǎng)很好,大家很注重衛(wèi)生,很有功德心我們的環(huán)境就會很好。如果大家都不愛護,慢慢的他也會變得不好,所以不但是人的性格如此,一切法也是如此,都是漸漸積習(xí)而變化。
因為一切法無不表現(xiàn)在時間中,依幻論幻,有時間相,即不無前前后后的相續(xù)性。前前的對于后后的有影響,即有熏習(xí)。
我們從諸法遷流不停,諸行一切法就在時間的相續(xù)中幻現(xiàn)如幻相,只要有時間相,那么時間相所展現(xiàn)的就是有前面有后面才叫時間相,那個相續(xù)相由時間的觀念而展現(xiàn)出來,好,那么既然有前前后后的,那就表示前面會影響后面,那這個就有熏習(xí)的現(xiàn)象。
相雖不即是性,但由不斷的起作,即由相的積習(xí)而成性。那么我們就知道了,性 相性相,相外表絕對不能代表就是內(nèi)在的性,但是性他的形成是由于相的不斷的起作而影響積習(xí)成性的,那么我們就可以了解了性相的關(guān)系了,不一不異,性不是相,相不是性,但是相不離性,性不離相是不是,這個叫不一不異。
從微至著,從小到大都有此由相而成性的意義。
明顯的微細的大的小的這個之間,大部分都有關(guān)系。所以都是由相而成性。
所以,性不是固定的,本然如此的。
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性是由相的積習(xí)而引申而形成的那么大家就要注意一點,那這個性是不是固定的,表示性不是固定的,但是我們一般的人都認為我們里面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性是不是,外面的反而是怎么造作的,導(dǎo)師為什么談這個,這個就在讓我們明白,不要一直里面有一個本性,永恒不變的,性反而是什么,由相的影響而時時刻刻在遷流變化而引申的產(chǎn)生的影響而造作成的,這一點大家要明白!
依中觀說∶人之流轉(zhuǎn)六趣,都因熏習(xí)的善惡而定其升降的。
依中觀家來講我們在六道輪回,上上下下隨著善惡的業(yè)力,這個業(yè)力從哪里來,熏習(xí)呀,我們熏習(xí)了善惡,由于善而上升,往生善趣,由于惡而墮落到惡道去,所以是由善惡的業(yè)來決定他的升跟降,那我們就知道了,一生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那可見這個是什么,外在的行為來影起我們內(nèi)在的業(yè)力么。
凡夫如此,佛、菩薩等圣賢也如此,無不是由積漸而成。
那么這個我們就明白了,佛跟菩薩跟眾生其實不能不同,為什么不能不同,這些法,法的必然性必然理則就是這樣子,所以佛菩薩也是人成的么,我們今天能夠超越貪嗔癡煩惱,我們也可以作為佛菩薩,那可見沒有固定不變的永恒性,都是由外在的行為業(yè)力的造作而形成的么。
有人說 ∶佛性人人本具;還有約無漏種子,說某些人有佛性,某些人無佛性,這都是因中有果論者。
這些觀念都很重要!我們這個地方好好體會,有人說人人都有佛性而且佛性是本俱的本來就有的,那么從唯識的立場來講還認為有無漏種子么,無漏種子將來一定成為無漏法么,但是他里面的種性里面他認為某一些人是有佛性,某一些人是沒有佛性,這個是唯識的立場,但是導(dǎo)師就批判一句話,這個都是因中有果論,為什么,在因里面就已經(jīng)決定了,他因中有無漏種子有佛性所以將來一定會成為怎么樣,在因中已經(jīng)決定果了,這個叫因中有果論,如果從中觀的立場來破,因中有果能成立嗎?因中有果不能成立的,我們研究中觀的一定會明白,因中無果也不能成立,這個都是屬于外道自性見的思想。
依中觀說∶眾生沒有不可以成佛的,以眾生無決定性故。
注意聽哦!這句話大家要明白!中觀也一樣的講,眾生沒有一個是不能成佛的。但是他是站在什么立場來講這句話,因為眾生無決定性故,也就是眾生沒有固定的眾生性,為什么?緣起故,無定性,沒有定性,因為沒有定性,每一位眾生都平等有機會,只要你原意發(fā)菩提心,只要你原意好好的超越善惡的束縛,你一樣可以行善修行而超越而解脫。
為什么,熏習(xí)故,熏習(xí)善,你將來就是善,你學(xué)佛你成佛,你學(xué)菩薩你將來成菩薩,你學(xué)惡你將來就是下三惡道,這個是由每一個人發(fā)心而熏習(xí)而成就的,因為我們無定性,就是沒有一個確定不變的本性這個才能變那。如果本來就是佛性那你一定將來成佛,好,有的是沒有佛性永遠不能成佛,那這樣的性,我們還能有所造作或者是修行有功效嗎?
所以佛法講緣起就表示什么,沒有實性、沒有不變性、沒有永恒性,沒有這個東西。所以充滿了一切的可能,由于你具備了某些條件,你就能成為某一個你理想的一個歸宿么,就是在講這個,如果是固定的,決定的不變的,那我們還有效嗎?修行還有用嗎?所以緣起就已經(jīng)在否定一個不變性永恒性常性這個是不可得的,這個就是說升天或者是為人都沒有定性,都是由行業(yè)的積習(xí)而成。
我們今天發(fā)心斷惡行善,必然未來的果報絕對是人天乘以上的,我們今天不修行,隨著習(xí)性轉(zhuǎn),貪嗔癡煩惱不止,好,你將來往哪里去,那是決定的,為什么,由行業(yè)由我們造作的業(yè)力來決定的。
等到積習(xí)到成為必然之勢,也可以稱之為性,但沒有本來如此的定性。
如果我們今天養(yǎng)成了一個很懷的習(xí)慣,到哪一天積習(xí)久了這個慣性非常強大的時候變成你一切行為展現(xiàn)的一種慣性的時候,那個時候也能稱之為性,但是那個性不是本來如此的定性,而是熏習(xí)而成的不是本來如此的。
所以遇善習(xí)善可升天,遇到善學(xué)習(xí)這個善熏習(xí)這個善你當(dāng)然可以升天了,遇惡習(xí)惡即墮地獄,碰到惡法,你又學(xué)習(xí)惡法,你將來當(dāng)然就有墮地獄的可能么,乃至見聞佛法,積習(xí)熏修,可以成佛。今天聽法聞法,如理思維最后法隨法行,我們有一天也會成就的。
『中論』「觀四諦品」說∶「雖復(fù)勤精進,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應(yīng)得成佛」。論中的意思是說∶如執(zhí)諸法實有,那就凡性、圣性兩不相干。那么,眾生既都是凡夫性──異生性,不是圣性,沒有佛性,即使精進修行,也就沒有成佛的可能了!
這里主要是讓我們明白!我們?nèi)绻麍?zhí)著一切法是實有的是不變的,那么凡夫性就是永遠凡夫性,佛性永遠是佛性,好凡夫性跟佛性變成不相干的,那么眾生是凡夫性,永遠只有在異生里面不可能成為佛菩薩,即使你精進也沒有用,也不可能有成佛的。
其實不然,眾生雖是凡夫,以無凡夫的定性故,遇善緣而習(xí)善,發(fā)菩提心,修菩薩行,就可以久習(xí)成佛。
這個觀念蠻重要的。我們現(xiàn)在是凡夫,我們現(xiàn)在是凡夫沒有錯,但是從緣起無自性的角度來看,凡夫沒有定性,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凡夫性是沒有的,我們遇到善的因緣學(xué)習(xí)善法,我們能發(fā)菩提心,修菩薩行久了,熏習(xí)久了,你就可以成佛,如果是定性不變的凡夫永遠是凡夫性,你怎么修也沒有用,怎么精進也沒有用,所以有的人就講,你這人不可救,坦白講眾生沒有不可救的,除非你自己不反省不懺悔不修行,明知故犯那個叫定業(yè)。
不然的話就象我們在談業(yè)力一樣,即使一個再壞的人,他作了很大很大的惡業(yè),即使是下地獄好了,入惡鬼道好了他總有報盡的時候吧,報盡了以后呢他還是可以重新再來,還是有機會的,所以講業(yè)力不是說他永遠定性就這樣不變,那我們今天講天報,福報非常大在那邊享福,福報會不會盡,福報還是會盡的,福報盡了剩下什么,還是惡報還是要墮落的。
所以為什么說天人五衰相現(xiàn)非?植,表示什么,不管是善業(yè)惡業(yè)都什么樣,一樣的可以改變沒有定性,所以從緣起的角度我們就知道一切法無自性這個是多么的重要!
『法華經(jīng)』說∶「諸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法華經(jīng)就講到這個,諸法無常性,一切法沒有固定不變永恒的這一種自性是沒有的,佛種從緣起,佛性的種子從哪里來的,因緣生因緣滅,從因緣的組合成就的,這個因緣是可以變化的。所以我們有機會是因為我們在緣起的法則中時時刻刻能夠自己發(fā)愿,去用心去行一切善去建立一切的條件是操之在每一個人的,所以從無常性從緣起的角度來講佛法只有一層,人人都有機會人人平等,因為緣起無自性故才人人平等。如果有的有佛性有的沒有佛性那怎么能平等,因為無定性故所以諸法從緣起,佛種也從緣起,所以才說一層是平等的
也是此義。古德為佛性本有的教說所惑,顛倒解說,以為龍樹也是主張要先有佛性才可以成佛的。
這里導(dǎo)師不客氣的批評古德,過去的這些善知識大德們?yōu)榉鹦员居械慕陶f所惑,我們佛法里面有一部分這樣的主張么,我們的佛性是本來就有的,本來就俱足的,恒古不變的,就是被這樣的理論而迷惑了,才顛倒的解說了,反而認為龍樹菩薩在講這句話的時候在主張說先有佛性才可以成佛。前面講中論的《觀四諦品》“雖付請精進,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應(yīng)得成佛,這幾句話看起來好象是在談這個,如果我們今天修行沒有先有佛性的話,你怎么能成佛?因為這句話一般來解釋都認為應(yīng)該先有佛性才能成佛,所以導(dǎo)師點出一個重點!他早就對這句話有懷疑了。
我早就懷疑,后來在北碚訪問藏譯,才知是古德的錯解,
他有一段時間在四川那邊,訪問這個西藏這個地方的意義。他跟法尊法師很有因緣,法尊法師是專門在弘揚藏律的,他從那邊大概就有這一方面的訊息,那么從那個地方他才了解,其實那個是古德錯解。
論文是龍樹評破薩婆多部固執(zhí)實有性的。
其實這個論文重點,其實龍樹在破什么,薩婆多部就是一切有部,他們認為一切法都實有自性三世實有的觀念,導(dǎo)師對中觀的研究對龍樹菩薩的這個法義的內(nèi)容是非常深刻的,所以不可能龍樹菩薩會贊成說一定要有佛性才能成佛的這種理論,他就很懷疑,所以后來研究起來才知道,確實是古德的錯解。文章的內(nèi)容其實是在破薩婆多部執(zhí)有實在性的自性的,而不是在建立先有佛性的。
善性惡性,無不從積久成性中來,無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
這個表示我們每一個人對于我們未來的成就是沒有定性的,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要成善成惡都是從我們的身心行為積久成性來的,沒有天生的彌勒,生出來就注定要成就的,天生的就變成釋迦牟尼佛,那不可能的。
性,不過是緣起法中由于久久積習(xí),漸成為強有力的作用,而有非此不可之勢。
我們積久成性慣性會越來越強,到那個力量很大的時候你非如此不可,所以感覺好象他本來就這樣子的,常人不知緣起,我們一般人不知道什么叫緣起法,緣起就在談無自性,都會偏執(zhí)自性有,所以將積漸成性為本性,或習(xí)性以外另立本性。佛法根本就是在緣起論么。今天一般人不了解緣起在講什么,都會偏執(zhí)在有一個自性的實有,反而將人間一般的積久成性把它當(dāng)作是本性,或者是習(xí)性以外又立一個什么,本性實在的本來的。
性雖有自爾的、不變的意思,但不過是相對的,能在未遇特殊情況,及未有另一積習(xí)成性時,可以維持此必然的性質(zhì)及其傾向。
我們養(yǎng)成某一種習(xí)性的時候,你沒有產(chǎn)生重大的變化以前,那你還是順著原來的習(xí)性在轉(zhuǎn)在動,所以你看起來好象是不變的,好象本來就有的,其實一個人不管他過去作了多少惡,由無知么,現(xiàn)在能聽法能發(fā)心,一樣的可以轉(zhuǎn)變的,不可能是永遠這樣子的。在佛陀的時代,象央掘摩羅,他殺人成性,惡性可謂很大吧!業(yè)也造得很重吧!但是經(jīng)過佛陀的教化,啟發(fā),他發(fā)心了,就戒殺甚至受到很多的困難逆境他還是堅持的向上修行,結(jié)果他還是證了阿羅漢。從這一點可見,沒有永遠不變的定性,是可以隨著我們的發(fā)心修善行惡而產(chǎn)生的種種的因緣是由于自己造作的,所以我們雖然有慣性是還沒有變化以前,你感覺他好象是常常這樣子的,所以你認為他是本來就這樣子的,其實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這一段是從性的前后來說,約粗后粗后就是前后遠近。
二、約內(nèi)外說性相∶『智論』卷三十一說∶「相不定,從身出,性則言其實」。相是從內(nèi)而現(xiàn)于外的,是不一定符合于內(nèi)在的,性才是實際的。
這是《智論》第三十一卷里面所寫的反而從我們外在的一個現(xiàn)象來看,表相來看,由于內(nèi)而行于外的意思,雖然我們的相是從內(nèi)在而現(xiàn)于外在的,但是也不一定是符合于內(nèi)在的,所以性才是實際的。那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有一種觀念么,內(nèi)在的觀念轉(zhuǎn)變外在也會跟著他轉(zhuǎn)變所以他認為內(nèi)在才是實際的么,外在只是隨著內(nèi)在變而變么,那么從內(nèi)外來看導(dǎo)師認為內(nèi)在才是實際的。
佛常說∶「或有生似熟,或有熟似生」。即是說內(nèi)在的真實性,不一定與外表的形式相同,并且有時是相反的。我們內(nèi)外會不會矛盾那,也會。有時候我們某一個行為心里明明是想著怎么樣但是作出來剛好相反也是會的。
『智論』卷三十一舉喻說∶「如見黃色是金相,而內(nèi)是銅┅ ┅。如人若供養(yǎng)時,似是善人,是為相;罵詈毀辱,忿然嗔恚,是其性」。這里的意思后面有解釋,論中的故事是說∶有主婦常常供養(yǎng)恭敬,被人稱贊為性情好。女婢為試驗她是否真正性善,早上盡睡,主婦雖呼也不起;起后也不作事,到吃飯時,主婦喚來用膳,她還嫌飯菜沒有作好。主婦實在忍不得了,大發(fā)雷霆,嗔忿斥罵。這時,兇惡的性情,完全暴露出來。
這個是一個故事了,說有一個主婦,她請了一個傭人,那這個主婦非常的善良,都很會供養(yǎng)恭敬這些沙門比丘之類的,所以人家都稱贊她,說他的性情非常好,結(jié)果她的這個傭人那就要試試她的這一位主人是不是真的,她故意早上就不早起來一直睡,怎么叫也叫不起來,她就是不做事,到吃飯的時候請她來吃飯,她還嫌菜不好,那這樣子的主人哪一個受得了,最后忍不了了,發(fā)了雷霆就罵了,罵得很嚴重,這個時候呢,內(nèi)在潛在的那個性情就暴露出來了。
由此可知,外現(xiàn)的善,可能是表示內(nèi)在的善,確是「誠于中,形于外」,表里一致,性相一如的,但也可能是假充善人的。
我們看一個人外在準不準,我們一般來講準不準,大約準了,但不能確定為什么?因為也有不準的,厲害關(guān)系不大都非常好,但是厲害關(guān)系一大翻臉象番薯,這就表示有時候看善惡,有時候看外表好象是很準一致的,其實有一些時候也是不準的,這里就有一個這個舉證,如佛呵提婆達多,雖外現(xiàn)忿怒相而內(nèi)懷慈悲。這個提婆達多,佛陀看他不對,有呵責(zé)么,但是佛陀在呵責(zé)外面看起來好象很生氣的樣子,其實內(nèi)心是多么的慈悲。
所以內(nèi)性與外相,可能不一致,非審細的考察不知。佛有種種界智力,才能深見他的內(nèi)性而教導(dǎo)他,如化央掘摩羅等。
提婆達多他很用功的,他出家十二年里面非常精進非常用功的,那外表看起來多么精進多么好多么善良,但是最后呢他背叛了佛陀,央掘摩羅表現(xiàn)出來是殺人魔誰看到他都害怕,但是佛陀他知道他的根性,所以點化他指導(dǎo)他,最后他證了阿羅漢。這是在告訴我們有時候內(nèi)外好象是一致的其實他本身還是有矛盾,有時候是不一致的,這是在講內(nèi)外性相的關(guān)系跟因緣。
三、約通別說性相∶佛法中常說為自相、共相;『智論』名為總相、別相,總性、別性。此總與別,依『智論』卷六十七說,即名為相與性,即諸法的共通性為相,不共的名為性。『智論』卷三十一說∶「總相者,如無常等。別相者,諸法雖皆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有堅相,火為熱相」。
所謂的總別就是共,總就是共,別就是個別,大家共通的那么叫總相,個個不同的那么叫別相,所以這里舉例說,總相就象無常等,我們每一人或者每一法都有共同的內(nèi)在的共同的地方就是無常,因為每一法都是遷流變化剎那不停,而且有的必歸于滅,這個是一一法都一樣的,任何一法都一樣的這個叫總相,那么別相呢,就是說雖然一一法都無常,但是我們每一個法的本身那就有他的特性,不一樣的特性,人有人的性,狗有狗的性,物有物的性,好,比如說地現(xiàn)出來是堅硬的是堅相;火現(xiàn)出來是熱相,那么這個叫別,個個相有他的差別不一樣的特性,不過這個都從特性上講,無常這是法的特性,個個展現(xiàn)的內(nèi)涵不一樣的地方那么叫別相。
此說無常等,是諸法共相;地堅相、火熱相,乃至色變礙相,受領(lǐng)納相等,即是自相。地以堅為相,這是論師從假有的分析所得到的結(jié)論。
這些過去的阿毗曇這些論師,從現(xiàn)象假有的現(xiàn)象去分析所得到的結(jié)論。
如析色法為地、水等和合而成,地是極微的存在,無論如何分析,也不會失卻(卷六十七稱之為常法)堅的特性;
比如從色法來講,那么地是色法,水也是色法,但是這些色法也不過是因緣和合么,那么地是極微的存在,如果把它分析的話到最后總有一個極微么,實在的極微么他都不會失去,所以才不會失去所謂的堅硬的這個特性。
此堅的特殊性,唯屬于地而不屬于別的,所以是地的自相。一一法都有他的特性,又如眼根以見為性,有見即知有眼,眼以見為特性,此性不通他法,故名自性。
這里自性就是自相,所以我們看這里講的自性是什么性,我們現(xiàn)在來講就是他的特質(zhì),也就是說不共其它法的特質(zhì),只有他自己的本身是這樣的其它都不一樣的,那么這個特性我們稱他為自性。
這種自相──特性,都被看作自性有的。實則,從極小的到極廣大的,一切緣起法各有它特殊的性質(zhì)或性能,但這是從緣起法中顯出他的主要特征,并非除此以外沒有別的性質(zhì),也不是此一特殊性質(zhì),是可以獨特存在的。
這里大家就要注意了!我們在破自性見,以為我們有一個靈魂、實在的我說他叫自性,不只是破這個。我們?nèi)绻裉煺J為“地”從物質(zhì)的分析到有一個極微的實在性,也稱他為自性。但是如果從緣起法來看,這個自性還是不能存在。為什么?導(dǎo)師這里就解釋了,緣起法雖然有他的特殊的性質(zhì)或性能,但重要的是從緣起法現(xiàn)出他的主要特征而已,比較重要顯現(xiàn)的比較明顯的這個特征而已。并不是除了這個以外就沒有其它的性質(zhì)。比如說火,火會有熱相,熱相以外火就沒有其它的性質(zhì)嗎?不是,火是他的主要特征,熱相是他的主要特征。水也是一樣,地水火風(fēng)都一樣、。
我們今天講地是堅相,火是熱相,水是濕相,這個是講他的主要的功能跟特征,并不是這個以為其它都沒有,如果這個以外其它都沒有那才叫自性,不是還有其它的條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他沒有其它條件的復(fù)合組成,他能顯出獨存的這種特性嗎?不可能的,比如說火,火有火自己的特性,但是火沒有其它的條件能顯出火嗎?比如說燃燒要有燃燒的物品,才能顯出火么,火不是單獨存在的是唯一獨存的,不是這樣子的,從這樣來看,就知道了有沒有永恒不變的特性,沒有,還是依據(jù)其它的條件組合才能顯出這個特性的,那這個特性也不是獨存的,這個就是從緣起法來看,火的特性只是講他主要的特征,也不是真正不變永恒的特性是單獨存在的,這個是不可能的,還是緣起而有的。
中觀者說∶眼以見為性,這是可以這樣說的。但若說見性為不失自相的,即非中觀者所許。
什么意思?我們的眼睛他以見的這個功能為他的性,這樣講法是可以的,但是說如果我們這個見性不失自相,那就是有一個實在的見性,不失自相就是他本來就有本質(zhì)上的這個見性,如果是這樣講,那就不是中觀所允許這樣講的。為什么?眼根還要觸到外面的境產(chǎn)生觸才能產(chǎn)生什么——識么,還是要因緣和合而有的,有一個實在獨立存在的見性嗎?沒有。
所以見性還是根塵觸產(chǎn)生的作用,所以那個見性不是一個實有的東西,自相有自己存在的,那也是不可得的,如果明白這里,那什么是見性?還是條件的組合才能產(chǎn)生見性,不是本來有一個叫見性的東西是永遠不變單獨的存在,那如果是這樣這樣的見性是不是叫自性?永恒不變的自性嗎?這個很重要哦!
雖然在談這個但是一一都點到很重要的地方,我們《楞嚴經(jīng)》不是講么我們有一個見性不變么,從小看恒河的水在流,到老了還是看恒河的水在流,人是老了,河水也變了地理環(huán)境也許會變,但是他說這個見性不變。他把那個見性當(dāng)作永恒的自性。但是如果我們今天從這個地方來看,有沒有這樣永恒單獨存在的見性有沒有,如果是這樣講,中觀不許。
『智論』卷三十一評云∶「火能燒,造色能照,二法相合故名為火┅┅,云何言熱是火性?復(fù)次,熱性從緣生」。
這個《大智度論》就是在談這個,火會燒光能照,二法相合名為火,第一燃燒,第二光亮能照,這兩個合起來才叫火,那什么叫火性?把這個熱當(dāng)作火性還有一個熱性從緣生,這個熱是本來就有么,熱性是本來就有么是自性嗎?不是。這個物品的燃燒以后才成為這個功能,物品燃燒完了這個熱性也不存在,所以不能認為他是永恒不變的是單獨可以存在的,既然是這樣那叫不叫性自性都不是,這個都是隨因緣而有的,所以熱性從緣生,還是因緣法了,因緣法就無自性。
這是在講什么?此說緣起法不單是一性的,緣起法是眾多因緣和合才能成立的,不是單一性能存在的。
如火不但是以熱為性,火發(fā)光即能照,燒物即成燒,照與燒都可以說是火的特性,何獨執(zhí)熱為火性呢?
那我們就知道了,熱是火性的特征,比較明顯主要的特征而已,你不能說這個特征就是他唯一的性,這個不能成立的,所以要注意中觀在破這些自性見點點滴滴都有他的內(nèi)涵。
當(dāng)知緣起法是依存于眾多關(guān)系的,它和合似一,而有極其復(fù)雜的內(nèi)容。緣起法,我們講他條件的組合,因緣的和合,那么我們看他的表面,和合起來好象只有一個么單獨的其實內(nèi)容是非常復(fù)雜的。
不過為了記別,在眾多的關(guān)系性質(zhì)中,把那主要的、明顯的特征,隨從世俗立名,標立為某法的自性,那里可以想象為自性存在的。
導(dǎo)師在破除這種自性見,都非常深細,任何一法都是緣起的組合,只要是緣起的,那就有眾多的復(fù)雜的因緣,但是我們眾生為了要表達,我們可以共識可以分別可以認知,所以我們在很多的關(guān)系中,把比較主要的,比較明顯的那種特征隨著我們大家的共見的認識,把它標一個名字稱為某某法,或者是某某法的自性,這個“自性”兩個字其實是在講他主要特征我們共同能認識的那個名言,只是這樣子而已,哪里可以把它想象為自性存在,有一個實有不變的自性的那種存在。
所以『中論』在破眼以見為性為什么要破眼以見為性,眼卻是以見為性為什么要破?因為執(zhí)著在自性的實有才要破,破的是自性實有見,不是在破眼能見的功能,這樣知道意思吧。
自相時說∶破眼以見為性或者是自相的時候說「眼若未見時,則不名為見,而言見能見,是事則不然」。這里的解釋是說,眼之所以能見,必依對象、光線、空間、意識等緣,方成其見事,不能定說見為眼之自性,與眾緣無關(guān)。
這里講的夠清楚了,我們今天眼睛能見到外面的色,種種形形色色,今天沒有外在我們所對的對象還有光線還有中間有空間,還有我們意識的分別,這些種種條件都是助緣,有這些條件跟助緣才能產(chǎn)生所謂見的這一回事,那表示什么,見其實是隨著因緣根塵觸產(chǎn)生識而產(chǎn)生的作用才有見么。那我們怎么能夠把見當(dāng)為自性呢是不變的是單一的呢?所以不能把見說是眼的自性,不能這樣講的,這樣就等于跟眾因緣都沒有關(guān)系了。
如眼定以見為性,閉目時何以無所見?眼睛閉起來跟外面的因緣沒有接觸了,你還能見得到嗎?那表示什么?還是要外面的條件才能組成成立見的這個功能,但是《楞嚴經(jīng)》會講有啊有見那,眼睛閉起來還有見那,見什么,見暗么,見不到明的現(xiàn)象但是見到暗么,他會說這個就是見性,所以這里講,閉目時何以無所見?這豈不又應(yīng)以不見為性嗎?如果見是性,那眼睛閉起來就不見,那應(yīng)該那個時候叫不見為性,就不是以見為性了。
因此,可知見非眼之自性,非獨存的自性。要眾緣和合才能成立的,不是單一條件能夠建的,所以這個就不是真正不變的自性,但中觀者在世俗諦中,非不承認有相對的特性。相對的特性是可以成立的,只是否定他單獨的自性不依外緣的自性是否定這個,但是如果是相對的特性他不否定。
如根、塵、識三法(主要的因緣)合時有見事,缺一則不成為見,見是緣起的作用。然而,從主要的、特勝的觀點說∶見后而分別,這是識的──其實分別也是緣起的自性;所見所了的山水人物,所以如此,可以說是對象──色的自性。
這里要講的是什么,是相對的特性,是可以有的,沒有絕對的特性就對了,相對是有的。比如說我們看到起分別以后這個是屬于識么,那么這種識這種分別,其實也可以講是緣起的特性。那這個特性把它講成自性也可以了,所見所了的山水人物他會這樣子所以如此,我們就可以講這個是屬于對象就是色,外面色成的一個特性,也就是色的自性,這個地方的自性就講他的特性。
能見色而能引起了別,這可以說眼的自性。注意聽哦!這個是在講相對的說法可以的,不要把它當(dāng)作絕對有自性就可以,相對性是可以講的,這樣的相對的自性,是緣起的,是極無自性的。好,你只要不要執(zhí)著在絕對的而是在相對而產(chǎn)生的那么這個就屬于緣起的,只要是緣起的就絕無自性。
自性既指一一法的特性,共相即指一一法上所共通的。
自相自性只是講某一個法他的特性而已,好,那么共相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大家一一法所共通的。
如說無常,不僅此燈是無常,一切有為法莫不是無常的,即通于生滅的諸行。
我們現(xiàn)在看到這個燈光,他確實是無常的,可以變化的,那么所有一切有為法其實都一樣都是無常,為什么,也是一樣通于生滅的諸行,一切法諸行,諸行本身就是遷流么,本身就是無常么,無常如是,無我也如是。這里就用這個無常的內(nèi)涵我們明白了,那我們就談到無我也是這樣子,意思是一樣的。
阿毗曇論師的解說∶ 一一法的特殊性,不失自相的,名為自性;在觀察時,可適用而遍通到一切法(或一部分),立名為共相。
這是站在阿毗曇的立場,一一法他的特殊性,我們把它講為他的自性,那么在觀察到一切的法的時候他有共通性就稱他為共相么。
如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皆是共相!浩奉愖阏摗弧盖柶贰怪,列有二十個論題,每個論題都以五十種問答,即是共相的觀察。論中的諸門分別,也是共相觀。在許多共相中,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等,尤為佛弟子重視的共相,因為觀此才能得解脫。
我們在談法的時候,我們比較注意的重點在哪里?就是共通性,比如說我們講無常講無我,這個是最主要的。比如說佛陀的時代他開示的法,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那我們在觀察個人的身心或一切萬法,我們主要的就是在觀察這個共通性,如果不是共通性是個別才有的,一一法各自有的不是共通性,那這個就不是必然理則,任何一法都是這樣子的時候,這個叫必然性,這個才能成為我們共同認定的所謂不變的理則必然性。所以主要我們在觀察的部分就是共相的部分,就是大家都一樣的,任何一法都一樣的,都有他的不變性,這個地方我們才稱他為共相或者是共性,那最主要的就是說觀察無常跟無我么,你體會到無常也才能體會到無我,因為體會到無我,你也才能解脫,這個是重點那!
此共相,西人曾有二種說法∶有以為共相并沒有共相之為物,僅是抽象的,意識上概括的類概念,有以為這是諸法的理型,此具體的確實,具體的即依據(jù)此理型而實現(xiàn)的。
這是講西方的人他們有兩種講法,共相并沒有共相之唯物,也就是在講理性的部分,不是講具體的事實。所以他認為這種理性是抽象的也是我們意義上意識上所蓋括的一種概念而已。那么、另外有的以為諸法的理型比具體的確實,我們具體的萬法反而不實了,為什么?因為萬法還會變化,但是有一些我們講理性了,或者是必然性了,這個叫理型反而他認為這個是比較確實的。具體的即依據(jù)此理型而實現(xiàn),比如說我們?nèi)f法會產(chǎn)生緣起的現(xiàn)象了,會變化了會生滅了就是因為有這個理性在,有這個必然的理性在,一切萬法才會產(chǎn)生才會變化才會消滅,也就是說具體的現(xiàn)象是由于這個理性而產(chǎn)生的。
但是依佛法說∶共相約遍通一切法說,而它即是一一法的,也可說為自性。究極的、遍一切一味的共相,即空相,空是法法如此而平等普遍的,不是可以局限為某一法的。
那么今天如果我們站在佛法上來說什么是共相,共相是所有一切法一一法都一樣的,也就是說跟一一法的內(nèi)在都是共通都是一樣的,也就是一一法的內(nèi)在,所以說起來這個共相就是一一法的自相,究極的遍一切一味的共相即是空相。我們佛法都講空相空性他是什么?他是究竟的是在一切法都一樣有這樣的共相,在佛法來講叫做空性或者空相,為什么?因為空是法法如此而平等普遍的,所以我們在談一法的實相就是空相的時候,是說他普遍的是必然的是法法平等的。
其實就是諸法的共相就是諸法的實相,所以今天要談到這個共相,在佛法上來談就是空性就是空相,因為這個空性跟空相在一一法中都是平等的,每一法都一樣,所以他是普遍存在的是必然如此的,不是可以局限為某一法的。那么這個共相就是每一法都有,每一法都平等,如果哪一法有哪一法沒有,那不叫共相也不叫普遍性,這個就不叫空性所以佛法講的空性空相就是總相就是共相的意思,是一一法都有,一一法都平等。這個大家就明白。
佛弟子真能于一法而悟入此平等空性,即于一一法無不通達,因為是無二無別的?招约匆磺蟹ǖ膶嵪,即一一法的究極真理,并非離別別的諸法而有共通遍在之一體的。
這幾句話很重要!大家要注意,空性他就是一切法的實相,也就是說不管是人事物都一樣,任何一法他的內(nèi)在的實相就是我們講的空性,這個空性就是一切法的究竟的真理法則了,那么大家就要注意哦!這個空性不是離開別別的諸法而有共通遍在是一體,注意聽!這個很重要!不是離開我們一切法內(nèi)在共通的特性而另外有一個實在的體,實在的本體存在不是在講這個,就在一一法上,就在一一法的當(dāng)體上顯現(xiàn)他的空性,不是離開一一法以外還有一個實在的存在的那一種一體叫做體性的東西不是在談這個,這個都是站在中觀緣起的立場來看當(dāng)體即空,當(dāng)體即空就是一一法的當(dāng)下就是空性,而不是離開這個一一法以外還有一個實在的空性。這樣知道意思吧!這樣就不會落入實有自性見了注意聽!這個很重要!
比如說在我身上顯現(xiàn)的就是空性,各位每一個人顯現(xiàn)的也是空性,我們每一個人的當(dāng)體即空是一樣的,不是以外還有一個實體存在的空性,這個就會落入自性實有了,把空性實有話,這個跟外道的自性執(zhí)是一樣的?招灾皇窃谥v一一法他內(nèi)在我們共同的特性,為什么,無常故,這里無常,你那里也無常,一一法都無常,我們沒有一法能超越無常的法則,這個無常的法則就是我們一一法內(nèi)在共同的特性,所以叫空性。而不是離開一一法有一個實存不變永恒的空性這一點要明白!
無二無別而不礙此無限差別的,所以不妨說為色自性、聲自性等。
這個空性無二無別,大家都一樣,空性都一樣,所以講無二無別。但是這個無二無別沒有妨礙無限的差別。這里雖然空你那邊也空性一切法都空性,這個是無二無別,但是每一法的緣起相可以無限的差別,所以可以現(xiàn)為男女老幼,可以現(xiàn)不同的一一相,所以內(nèi)在的講空性是在講他的理性。我們講無常無我是一一法都是共通的,這個就是真相,所以給他一個名字叫空性,也是名字而已。
講空不是什么都沒有,是無實在性無永恒性無不變性,從緣起的現(xiàn)象來看就可以無限的差別,可以現(xiàn)為一切法一切差別都可以顯現(xiàn),千差萬別的一切相都可以顯現(xiàn),那所以就不妨礙說色的自性、身的自性、眼的自性、熱的自性、地的自性就可以不妨礙了,這個差別相可以講,這個差別相建立在在無常無我的根本空性上是一樣的。
如世間的虛空,遍一切處,既于方器見方空,圓器見圓空,不離開方圓而別有虛空;
用虛空來比喻了,虛空是遍一切處的,好,今天在一個四方的器具中看到的那個空就是方形的,好,在一個圓形的器具中我們看到那個空就是圓形的,不是離開方園的這個器具而另外有虛空。
所以而虛空無礙無別,也不即是方圓。所以你不能把虛空當(dāng)作是四方的或者是圓形,他是依著什么樣的因緣而展現(xiàn)什么樣的形態(tài),在一個方格子里面的空間我們說他是四方形的,在一個圓的容器里面我們說他是圓形的,所以不離開一切現(xiàn)象的那個條件而說他有虛空,所以虛空隨著環(huán)境而變,他本身是無礙的是無別的,也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
依此以觀共相,即知共相為不離自性,而不即是自性的。這個叫不一不異,不即不離,從世諦法相的立場去觀察共相──共通的法則公式等,即是緣起,不可說一,不可說異。我們從世俗諦來看觀察一切,我們知道什么叫共相,就是一切的共通法則或者是共通的公式等等,表示這一切都是緣起的,所以我們不能說他是一也不能說他是異。
不但不是意識概括的抽象產(chǎn)物,也不是隱蔽于諸法之后或超越于諸法之上的什么東西。
主要是讓我們明白!站在緣起的立場就知道了,我們能用我們意念想象意識產(chǎn)生的東西嗎以為他是什么叫做什么?好、你不能這樣意識分別把他產(chǎn)生認為一個什么實在的,也不是你不能分別的產(chǎn)生我們的意識以外、或者是互助于一切法形而上還有另外一個背后的什么東西,這個都不能這樣講。主要的要我們了解緣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緣起,不可說一不可說異,不是意識所產(chǎn)生的,也不是這個背后有一個實體的東西?傊荚诜穸ㄒ磺袑嵱行浴嵲谛、不變性,這個自性見就是唯一要破的,就是在這一點,從這里就知道一一法唯有緣起而無自性。
四、約名(相)實說性相∶『智論』卷五十一說∶「此性深妙,云何可知?以色(等)相可知」。
此性深妙,講空性講法性是非常深奧難知的,既然非常深奧難知我們要怎么才能知道?以色相可知。我們要從現(xiàn)象上去觀察他才能知道,這個就是此即藉相以知性,這句話很重要!我們今天學(xué)法學(xué)佛也好,這個觀念一定要建立起來,我們一般人會在神話里面那,就是不根據(jù)事實,用想象的推理的想當(dāng)然必然會這樣會那樣的,都是用想象的而沒有辦法以事實來證明的 。但是這里就講一句話,深妙的法性空性你不可知怎么能知?他說以色等相可知,從現(xiàn)象去分析從現(xiàn)象去觀察,籍相顯性就是在講這個。
那么我們就知道了佛法是不是談?wù)撎摕o飄渺的,不是,佛法所談的一一都是根據(jù)現(xiàn)實的亊相去了解他內(nèi)在的性,這一點很重要哦!佛法跟其它宗教不同跟一般民俗信仰不同,這個就是特質(zhì)。佛法談的是有根據(jù)的,有內(nèi)容的,可以一一都可以證明的,而不是虛玄的玄妙之談這一點一定要明白!
相指能知某之所以是某者,如見了扮角的臉譜和服裝,就知道他是誰。
這里是講所謂的相,我們今天知道某某之所以為某某,也就是說什么是什么,我們今天認為這個是男人,為什么認為他是男人,就是以為某某是某某的意思,好這里就比喻了,在演戲了, 你如果看到那個搬演他的角色,他的那個臉譜象那個京戲一樣的,每一個人出來都有一個臉譜,你看到他的臉譜和服裝,你就知道這個人是誰了,紅臉的是關(guān)公么對不對,黑臉的是張飛么,我們就是根據(jù)這樣的一個共見我們就知道他是誰,這個叫什么,籍相顯性,看到他的外表他的某一個相我們就可以分別他內(nèi)在在講什么。
性即一切法之自體,本是離名絕相──不但理性絕相,事性也不如名相所表現(xiàn)而即為如此的,非語文意想(符號)所能表達的。但所以知有法性,不能不依語文,意識的所了相,而顯出它的實性。此與認識論有關(guān),為佛法重要論題之一。
真正的相只是看到外表而性是不可知不可說的。雖然顯現(xiàn)為語文文字沒有辦法表達,但是問題是我們今天非要了解性不可的話不用語文文字那更顯不出來了,所以這個跟我們的認識論有關(guān),我們佛法重要在就是從認識論下手的,一一法的實相我們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但是今天不透過語言,你沒有辦法了解他的內(nèi)涵,好,我們說一切的性從相去了解,性是在內(nèi)涵看不到的,但是為什么能夠了解他,這個就是認識論的問題了,我們佛法重要就是在講認識論,尤其是唯識的,唯識就是完全站在認識論的立場,這個后面還會有解釋,我們下一次再繼續(xù)。
第二節(jié) 分為二層說
此更可分為二層去說∶一、即相與可相,約一一事物的藉相知性說。即相與可相,相本身就是即相,可相是從認識論來看,所以從一一物藉相之性來說,藉著現(xiàn)象了解他的體性。
事事物物──性的所以確定他是有,即由于有某種相為我們所知的。我們要了解他的特性就是因為在現(xiàn)象上我們能有認知的所在,相有表示此法自性的作用,是能相,這個現(xiàn)象也好他能夠顯現(xiàn)出他本身的特性,他的作用,這個叫能相,性即是可(所)相。他的內(nèi)涵特性就是所謂的可相,我們藉此相的表示,得以了知此法是有的,而且是不同馀法的。我們從表相上去認知去了解這一法是存在的,而且他的存在跟其它的法是不相同的。不同馀法,也就是他有他的特性所以,凡是存在的,即不能不是有相的,我們講法就是現(xiàn)象就是存在的法,只要是存在的就一定有他的相『中論』說∶「是無相之法,一切處無有」。如果我們說有一種現(xiàn)象是看不出來的,沒有表相的沒有現(xiàn)象的,他說這樣子在一切處都不存在,沒有的,所以當(dāng)我們認識一法和任何一個現(xiàn)象一定是存在的法,不存在的法就沒有相。
在常人的自性妄見中,于相及可相,不能了解為緣起的,于是有執(zhí)為是一的。也有執(zhí)為是異的。
我們一般人那總是在自性見實有感里面這種妄見之中,對于一切的相跟可相沒有辦法了解他是因緣和合的,是緣起的,所以常常執(zhí)著什么,執(zhí)著在一或者是異,也就是說相及可相是一或者是相及可相是異,就會產(chǎn)生這個問題。相是現(xiàn)象,比如說我們五蘊來講,組合的人這個是相,那么他的內(nèi)涵他的五蘊各各有差別,如果我們不了解他是緣起的,那我們會生出什么問題,如果里面認為有一個實在的我,那你就會分出什么,這個五蘊跟那個我到底是一呢還是異呢,就會產(chǎn)生這一種觀念那。如果知道是緣起的就知道他無實性,那會不會認為這個五蘊的和合的肉體以外還有一個實在的我跟他是同一的還是不一樣的是異的,有沒有這個問題,就沒有了,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執(zhí)一者,以為相與可相一體;執(zhí)異者,以為體性、形相各有自性,執(zhí)著是一樣的,這個五蘊跟我是合一的,那么不然就是說異,不一樣的,五蘊是五蘊他有他的自相,里面有一個我,也有他自己的自相,那么他的性相都不一樣,把它分開的,所以如勝論師執(zhí)「實」是體,「德」是相。勝論師也是我們佛法中觀主要要破的對象,體是實在的,德是他的相,
這在佛法里,批評的地方很多,『中論』「觀六種品」,和『十二門論』「觀有相無相門」、「觀一異門」等,都曾論評過。中觀絕對是破這個觀念的,本來,諸法是離相無可相,離可相無相的。本來就是他的真相,本來就是這樣子的,一切法離開他的表相就沒有相可得,所以你能認識的特性也沒有相。
如長頷、兩角等為牛相,我們唯從此等相而知有牛,離此角等相外無別牛體,有牛也必定有此等牛相。
這是比喻了,牛我們都知道有兩只角么,所以我們看到角也才體會到有牛的存在。那么除啦離這個相以外其它你要找實在的牛也是不可得了,哪里還有個牛的實體呢,所以真正看到牛,有這個牛的存在,就是因為有牛的相,沒有這個相你沒有辦法分別他是牛。
所以,計執(zhí)為各別有性的,純粹是抽象的、割裂的。如果除啦這個相以外認為還有一個實際的性,他是個個各有自性的是分開的,那這樣子其實是想象的了,把它割裂的了,分割的了,不是整體性的。
但相也不即是可相,以可相是緣起幻現(xiàn)的存在合一性,而在緣起和合所有的種種差別即是相。
迷惑那我們盡量就避開,這樣就沒有另外一個可相了,所謂的可相其實是緣起的幻現(xiàn),跟這個相看起來是存在的合一性,而其實呢,在緣起的和合是千差萬別的,應(yīng)該有他的種種相,所以這個本身即是相。
我們的認識,根識──感覺是依根而別別了知的,如眼見它的色相、形態(tài),身觸它的堅軟冷暖,耳聽它的音聲等;是直見現(xiàn)前的,是僅見外表的,是各別的。
我們的根塵觸產(chǎn)生的認識,依我們根不同么,所以他是各各了別不一樣的,眼睛看的是色相,一切形態(tài),那么身體所接觸的呢,是硬的軟的冷的熱的,耳朵聽的就是聲音的展現(xiàn),這一切呢,都是當(dāng)下直接現(xiàn)前的,但是這些都是只有外表的,所以是個別的。
在意識中,才獲得一整體的,有內(nèi)容的「!沟恼J識,于是乎有所謂相與可相。
我們剛剛講根塵觸,六根觸六塵產(chǎn)生六識么,所以這些根他的分別是個別的,但是這些只是外表,在我們意識,第六意識中才會感覺到他是整體的,為什么?因為意識是統(tǒng)合的。我眼睛看的耳朵聽的身體感觸的這些合起來整體的意識分別,才知道他是一只牛,他是整體的,那這樣就分出相根可相了。一一相是差別的,眼睛看的耳朵聽的身體觸的都不一樣,那是差別的,那個叫可相。好,合起來的意識總體的認識,那是合起來好象是一致的一體的,那這樣相跟可相呢,就分出來了是不是這樣子,整體的話叫做可相了,分別的就是各各的相,好象是一跟異么是不是,整體的跟個別的,我們的六根,每一根是個別的,合起來意識的分別是整體的,這個才分出什么,相跟可相。相是個跟一是差別的,可相是整體的,這樣知道意思吧。
無論在認識上,對象上,常人不能了達緣起,不是把它看成一體,便是相與可相的別立。
這里有一個重點!我們要把握!知道緣起的話,只是因緣條件的組合,沒有實體性,但是如果我們今天有自性見,不能了達緣起,不管是從認識相或者是現(xiàn)象的當(dāng)下,你不是把它看成是一體的,就是把它分成別離的,相與可相是一體的,還是相與可相是個別的,各有自性的,一定會產(chǎn)生這樣的問題,所以說自性見就是那樣的!此上所說因相而知性──可相,可相就是性了。相是外表的現(xiàn)象了,因為外表的現(xiàn)象才能了解內(nèi)在的性,這個叫可相,即約存在與樣相說。這些都要根據(jù)現(xiàn)實存在的一切現(xiàn)象,根據(jù)這個才分析他,是個別的相還是合起來一起的可相,內(nèi)涵的性。
佛法中更有所謂「標相」,也是可以藉此而知性的,但這是依于比量的推比而知,相與可相間的關(guān)系,絕為松懈。
標相他是有比量來的,推比而知的,而這樣來產(chǎn)生知道他的內(nèi)在的性,那么這樣子相跟可相就比較松懈沒有緊密的關(guān)系,因為他是推想的類比的推想來的,比較不實際。
如見招牌知有酒店,但也有酒店而不置此招牌者。所以這一種推比的比量的,比較沒有那么緊密了,我們看到招牌,哦,有某某店存在,但是有某某店也不一定有招牌,那這個就不是很確認的很一定的,不一定是這樣子。
又如見煙知火,煙為火相,但無煙還是可以有火的。所以『智論』卷六十七說∶「如見煙知火,是火相而非火也」。
導(dǎo)師只是把這個重點把它提出來,邏輯也是這樣子,我們講因明邏輯也是這樣子,見煙而知火,那沒有煙就沒有火嗎,看到煙就一定要有火嗎,那個煙也許不是火的煙,水汽也可以有煙,所以這個就是要讓我們明白,用推比的用邏輯歸納的不見得正確。
所以【智論】卷六十七說:【如見煙知火,是火相而非火也】。
《大智度論》里面就有談到這個問題,比如說我們看到煙知道有火,是火相而非火也,你感到有煙就知道有火,但是這個火是什么火?觀念上認知的火,存在我們意念中的相,但并不是火的本身。
故約相對而分別說∶如以堅相而顯地性,可假說堅即是地的;只能在相對的分別上可以這樣講,不是絕對的,我們俗諦來講,一切法都是相對的,在相對的一個觀念上來講,用堅相來顯地性是可以的,所以說堅相是地,以煙為火相,煙不即是火的。他只是相對的一個比喻,名言假立是可以的,但是不是絕對的,堅相一定是地嗎?看到煙一定是火嗎?相對的可以講,不是絕對的。所以在相與可相的不一不異中。有此似一似異的二者。不一不異,所以才顯出怎么樣,似一似異,似是相似好象而已。
二、即事相與理性∶第一個是講性相,第二個是講事理!褐钦摗痪硭氖f∶「若有為法性,無為法性,是非聲聞、辟支佛作,非佛、亦非馀人作」。
《大智度論》里面就有談到,有為法的法性跟無為法的法性都不是聲聞的圣者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佛陀所造作的,也不是所有其它的人可以造作的。這就是我們在講的法性,不管是有為法無為法的法性,其實是一致的。
有為法性即無常性,一切有為法法爾如是;無為法性即寂滅性。
導(dǎo)師是解釋了,什么是有為法的法性?就是無常性。這些有為法的法性的無常性他是本來就這樣,法爾如是是本來就這樣。那么,無為法的法性是什么?就是寂滅性。那么這個寂滅性要從哪里去看,還是從有為法的現(xiàn)象去了達的,去了解的,所以有為法的法性,無為法的法性是相依相緣的,是可以講是都是一樣的,都是法爾如是這個是一樣的。
所以這里就講,此有為無為的常遍法性,也可說藉相而知。今天沒有有為法的無常,變化,遷流,我們能看出他的無常性嗎?那么,沒有看到這個無常性,我們能體會到寂滅性嗎?所以注意喲!這個有為法無為法的常遍法性,也一樣是籍相而知,相就是一切存在的萬法,借助存在的現(xiàn)象,觀察他的無常性,從無常性體會到他的寂滅性,那這樣有為法跟無為法的法性是不是法爾如是都一樣,所以這個都一樣是藉相而知。
談到這里,我想我們在上課的過程,每一次談到這個重點,我都會再三的點出來,意思是不是都一樣,第一義諦要在哪里體會,在世俗諦,寂滅法性要在哪里了解,藉相而知。所以我們要體會涅槃性、寂滅性就在現(xiàn)象的當(dāng)下,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我們今天如果不能在我們的生命生活中,時時刻刻的根塵觸中去了達他的無常、非實、如幻,你不從這里下手,你如何體會到他的寂滅性,唯有從無常體會到他的寂滅性的時候,你才知道什么叫法爾如是的法性。
如果了解這個法爾的寂滅性,回過頭來就知道什么叫緣起的無常性,那這個無常性跟寂滅性是不一不異,那你就不會執(zhí)著了,不會離現(xiàn)象而求一個另外的什么存在,離相就無性,所以藉相知性,這個很重要的觀念,懂得這個的人那才有辦法在生活中,生命的活動中,每一個剎那每一個因緣中都有見法開悟解脫的機會,這個很重要哦!不然那我們總是厭離一切法,看到生滅的變化的我們就要逃避,我們要去追求那個什么永恒的不變的,你哪里求?怎么樣去體會呢,所以這里藉相而知,這幾句話非常的重要啊!這個就是大乘最重要的地方,也在這里的彰顯。
凡有為法,有生住滅的三種相,此三相是遍通一切有為法的,眾生見此生滅的現(xiàn)象,即知一切是有為(行)性的,即依現(xiàn)見的生滅相而知無常性。
這里點點滴滴都是心要!大家要多體會多用心,這個都很重要!只要是有為法一定具備生、住、滅的三種相。因為這三種相遍通一切有為法,也就是只要是法,只要現(xiàn)出的相一定有這三種相,因為他是無常的他是剎那在生滅的,所以一切法從緣起,從緣起就具備這三種相。這是一定的。
好,我們就是看到這個三相,住不要講,講生滅就好,我們就是看到這種生滅的現(xiàn)象,才知道一切有為性的,一切有為性的即依現(xiàn)見生滅相而知無常性,如果今天不是在現(xiàn)象中看到他的生滅相,你怎么能夠現(xiàn)見,現(xiàn)見一定是當(dāng)下能夠看到的,當(dāng)下能體會的才叫現(xiàn)見。就是依這個生滅的當(dāng)下的現(xiàn)見才知道什么叫無常性,你如果不是看到現(xiàn)象當(dāng)下在生滅你憑什么說他是無常?因為一一法都在生住異滅,不停不停的剎那變化,只有在一一法的當(dāng)下能夠現(xiàn)見能如實知。這個叫做體悟的當(dāng)下看到無常性。
再進一步依不生不滅相而知寂滅性,如依緣起法的相依相待而知無自性,從別別的表面的事相,悟解到遍通的、法爾的、深刻的理性,這是以相知性的又一義。
好,從生滅的現(xiàn)象知無常性,那么依不生不滅相而知寂滅性,什么叫不生不滅相?從哪里去看他的不生不滅相,如何依不生不滅相才能體會到他的寂滅性,下面就是講依緣起法的相依相待而知無自性,這句話要用心那!我們很多人那,怎么看都在生滅中,為什么怎么看不能看到寂滅性呢?這個是我一直提示的一直是我在點大家的,這個是關(guān)鍵點那!導(dǎo)師這里就點出來了,依緣起法的相依相待而知無自性。一切法是不是緣起,是不是相依相待,只要是相依相待的有自性嗎?好,一切法是相依相待的緣起,那么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什么,非實么,那有沒有真正的生?有沒有真正的滅?
從這個角度就知道,無自性當(dāng)下即是不生不滅,注意聽!生非實滅非實,所以說不生不滅,不是有一個東西不生不滅,注意聽!這個叫寂滅性,從別別的表面的亊相,悟到這遍通的、法爾的、深刻的理性,為什么要在別別的表面亊相,因為別別的表面亊相是當(dāng)下是怎么樣——緣起、剎那如幻的非生非滅,這樣知道意思吧,而且這個是什么——法爾的,是本來就這樣子的,深刻的理性,這個也是同樣從相而知性的,另外的一個角度的意義,那么大家就要注意了,這里有兩個重點哦!從生滅的現(xiàn)象一個重點,另一個是從依緣起的現(xiàn)象,相依相待的現(xiàn)象是一個重點,一個可以看出無常性,一個可以看出寂滅性。
這樣知道意思吧,啊!太重要了!我們今天想見法,想了解真正的法義,這兩個重點一定要把握! 而且在我們的生命,活著的身心活動的當(dāng)下,時時刻刻都可以觀察得到,從內(nèi)而身心,外而一切相都可以看得到,都可以驗證的,這里如果能把握,那是不是時時刻刻都有見法的機會,只要你活著,活著才有機會看得到哦!他是現(xiàn)見,當(dāng)下的體證,注意聽啊!這句話很重要哦!活著,活著必是身心剎那剎那在生滅運作么,活著才看得到,注意聽!死了看不到,死了體會不到,這個要注意!這一點很重要!我們今天學(xué)法的人,趁著我們頭腦還清醒,還沒有老年癡呆,身心還沒有障礙得很嚴重的時候,還能分別的時候,就要把握了,死了用什么去體會這個。
此如『智論』卷三十一說∶「有為性三相∶生、住、滅。無為性亦三相∶不生、不住、不滅」。
我們剛剛這兩個重點我們能把握得住的話就了解了,《大智度論》里面講的有為相的生住滅三相我們可以體會,那么無為性的三相是不生不住不滅,我們也可以體會啊!一個是無常性,一個是寂滅性,就可以體會出來。
關(guān)于無為法性,從本性寂滅說,相與性即現(xiàn)相與空性。今天如果站在無為的法性,從本性的寂滅這個立場來說,相跟性就是現(xiàn)象與空性,現(xiàn)象是一切的萬法當(dāng)下么,空性是講他的內(nèi)容。
如『智論』卷五十一說∶「諸佛觀色相畢竟清凈空┅┅,自性爾故」。佛觀一切法畢竟空,即是于緣起的現(xiàn)相上而通達之。
佛陀一切佛了,他觀察一切的相都是畢竟空的,是清凈的,是法爾如是的。所以導(dǎo)師就告訴我們,諸佛觀一切法的畢竟空其實就在緣起的現(xiàn)象上去通達的。
那么所悟入的空性,非由觀之使空,是從本以來法爾如此的。所以說「性自爾故」。
這句話就是最重點那!我們今天講空、會有爭論、會有差別、會有矛盾其實這里就是重點。諸佛所體達的空性,不是把它觀成空使它空的。比如說我們對一切現(xiàn)象把它分析分析到空,另外一種是觀空,從有的現(xiàn)象使它怎么樣——消失了,用什么,用意識去觀空,有把它變成沒有了,這個是屬于觀空的部分,所以不是由觀才使它空的,是從本以來法爾如此的。
也就是說一切法他只要是緣起的必?zé)o自性,無自性的當(dāng)下就是空,不管你觀不觀他都是空,他本來就是空,不是因為你觀察了才變成空,其實你觀察不觀察他都是空,所以叫法爾如是。本來就這樣子的,那么這里講的空性,不是你的造作他才叫空性,也就是他本來就這樣子,你造作不造作;你認識不認識,你知道不知道他都是空性。
所以佛所說法性空寂,并非玄學(xué)式的本體論,而是從現(xiàn)實事相中去深觀而契會的。
玄學(xué)式的本體論認為是什么,啊,有一個本體,有一個妙有,是真空的,他能生萬物,他能產(chǎn)生一切法,這樣的空性其實就變成本體論。那是想象的,玄學(xué)式的。但是佛法講的空性,法性空寂不是用玄想的另外一個本體的存在,而是在我們現(xiàn)實的亊相中去觀察深入的去觀察而體會的。
所以、我們講的空性是當(dāng)體即空,緣起的當(dāng)下就是空,不離亊相而講空,空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空。由現(xiàn)象的體證深入觀察而知的,不是用想象的離開萬相以外還有一個特殊玄想的一個空性存在。象本體一樣的觀念,這個就不是佛法的空性。我們從頭到尾所闡揚的這個重點都是一貫的。
性之所以是空的,即由相的緣起性,唯有緣起才能顯出空寂性,這從別別事相以見事理之法性,由一切現(xiàn)有以達畢竟空性,比之「相與可相」,是更深入了!
相與可相還是差別的、對論的、相待而有的。但是緣起法是當(dāng)體名空的,根據(jù)的只有一個,就是緣起法,只有從緣起才能顯出他的空性,也就是從事物的別別亊相的差別去見他事理的內(nèi)涵的法性,依據(jù)現(xiàn)有,當(dāng)下直接就達畢竟空性。
其實我有時候覺得說,導(dǎo)師的論著幾乎每一個重點,幾乎都時時刻刻的重復(fù)在點醒我們。那我們?yōu)槭裁春茈y去體會呢?如果依據(jù)導(dǎo)師這樣的論著來看,我?guī)缀蹩此恳槐局鞫荚陉U揚這個重點,如果說今天要見法,見空性,照理講這些理論如果真的很明白,在生命的當(dāng)下的體驗真的那么難么?為什么我們都沒有辦法把握,這個大家要深思,也就是說,這樣的理論基礎(chǔ)我們有沒有真的的很通達,真的體會很深,真的沒有疑惑,有沒有體會到這個地方,有沒有用心的去把它體會得非常非常的清楚。
我個人的感覺是知與行是相依而相緣的,知就是對這個法理論上的明白深度,如果是透徹的,我覺得行就很容易,如果是一知半解的不是很深入體會的,行的上面就有困難,體證的部分就有困難。而且如果在體證上稍有一些明白的比較深入的體驗,反過來也可以幫助我們在知的內(nèi)容上的深度的肯定,更明白,所以知能夠?qū)?行可以讓我們更肯定的認知。
所以如果我們在體證上還不能達到那樣的肯定,那么可能就是我們在知法的明白度可能還有不透的地方,那我們就要反省了,如果是這樣子,至少在這個理論的基礎(chǔ)上應(yīng)該要下個功夫,更用心的下個功夫,我覺得這個蠻重要的!
此有一大論題,即「此性深妙,以相可知」。最大的問題就在這里,我們講空性非常的深妙,但是以相可知,這個論題就有兩大派的不同,對這個觀念就有爭論了,有不同的看法。
于此有兩大派的不同∶一、實在論者──如薩婆多部等,以為心識有顯了對象的作用。凡是可知者,即是存在者。
因為一切有部是實有論,他們的觀念認為我們心識可以顯出外在的對象有這個功能有這個作用么,只要外面我們可以認知的,那么就一定是存在的,如果外面不
- 佛法是要鏟除欲望破除我執(zhí)
- 體方法師:修行把握關(guān)把握關(guān)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修行不要怕犯錯,勇于去體會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
- 真正的法就在一切法的當(dāng)下
- 正定跟四禪八定有何差異
- 修行把握關(guān)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1)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2)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3)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4)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5)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6)
- 身苦與心苦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三十、安那般那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十六、四食 一切有情皆以依食住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六、佛云何說法、以何敎之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前言
- 《中觀今論》講座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