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與解脫

  我們現(xiàn)在看《佛法概論》,翻開第七十頁,看第三段,“正覺與解脫”。我們先看導(dǎo)師的論著,然后回過頭來看經(jīng)典,就更明白。

  “正覺與解脫”:“聲聞的解脫” 這里把解脫的境界,分別闡述。聲聞的部分:“次第證果,賢愚萬別的佛弟子,經(jīng)善知識的教誨,僧團的陶練 ,如依法修行,誰也能得正覺的解脫”。我們佛弟子,當(dāng)然有的比較聰明啦,有的就智慧比較不足啦,可以講是千差萬別,但是如果你能夠經(jīng)過善知識的教導(dǎo)教誨,經(jīng)過團體僧團的歷練,又能依法奉行,只要能這樣的條件具足,每一個人都能得正覺解脫,不管你是聰明還是愚癡,只要你親近善士,又能夠真正接受指導(dǎo),跟僧團的歷練,具備這些條件的人,解脫都有份都有希望。

  “正覺──三菩提與解脫,是佛與聲聞弟子所共同的,”佛是解脫的,聲聞弟子也是解脫的,這個都是一樣的。“不過聲聞重於解脫, 佛陀重於正覺”。那麼從這句我們就知道,解脫的部分是共同的部分。 佛陀是重於正覺,那麼這里就有一個味道了,就知道正覺跟解脫可能還有稍稍的不同,我們再看下面:“在家出家的聲聞眾,”聲聞眾不一定只有出家的比丘,聽法熏習(xí)的弟子,不管在家出家都叫聲聞。“為了無限生死的苦迫,覺了生死的根源,是無明跟貪愛,依中道行去修持, 即能向於正覺,到達生死解脫。”我們聽聞佛法都知道:生死的根本是什麼?就是無明跟愛!我們在《阿含經(jīng)》里講得很清楚,無始生死以來,眾生在那里流轉(zhuǎn)。無明蓋愛結(jié)系,就是這兩個主題,所以知道了明白了,原來生死的根頭在那里,是無明跟貪愛,那麼這無明跟貪愛,只要依照佛陀開示的八正道,以離兩邊的中道法去實踐的話,那麼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向於正覺,到達生死解脫。 這個是必然的,但是必須要“堅毅懇到的精進,”可有可無的、泛泛的、懈怠的那是不可能達成的。一定要精進要猛勇,“經(jīng)過非常的努力,才能豁然大悟, 超凡成圣,轉(zhuǎn)迷情的生活, 為正覺的生活。”

  “學(xué)者的進修實證, 略分四級,”這個就是四果。我們依法奉行,隨著我們的體驗,隨著我們的體證一步一步的邁向究竟解脫,有四個層次的過程,

  “一、須陀洹──預(yù)流果,這是內(nèi)心初得從來未有的體驗知法入法。” 初見法性,我們從凡夫, 由於聽聞佛法了解到,修行的次第依法奉行,當(dāng)初證法性的時候,這個叫知法入法。 “雖沒有究竟,但生死已可說解脫了,” 見了法的初果羅漢,當(dāng)然不是究竟。他還不是圓滿的,但是一旦入了預(yù)流果、初果,其實跟解脫了是一樣。為什麼呢? 因為他必定邁向解脫,最多人間七次往返,還是要證阿羅漢。所以雖然還沒有圓滿, 其實已經(jīng)入流了,所以叫入流。“那個時候斷了生死根本,”為什麼說斷了生死根本?初果是要破我見,身見就是我執(zhí)。我見我執(zhí)就是生死根本,我見我執(zhí)破了, 雖然貪瞋習(xí)性還在,這個生死根本破了,一定邁向解脫,所以說他斷了生死根,就是破我執(zhí)的意思。三結(jié)的身見是我見。“徹見寂滅法性,” 見法的人, 也就是見到寂滅法性,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常常提醒大家:我們見到的都是有,很少見到的是滅。所以見法很重要,也是見寂滅法性。 這個要注意,要記得。

  “如說:于此法(滅),如實正慧等見,三結(jié)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果。”這里重點就是三結(jié):第一是身見, 其實就是我見,我們講的生死根本,其實就是這個身見,斷了生死根本,就是身見破了、我見破了。那麼我們從阿含經(jīng)來看,佛陀都是從無常無我,從五蘊六處, 直接讓你明白‘我\’的不存在。很快就可以知道, 那個‘我\’是非實的,五蘊非實、無我。很快就體證根本沒有一個我的存在。要破身見我見其實不難,從無常無我入手,從五蘊六處去觀察,很快的很容易相應(yīng),所以重點都是在這里。只要證了須陀洹果, 就“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 然後究竟苦邊。”為什麼不墮惡道? 因為我見破了,三惡道的因緣也斷了,所以他七次的人天往返,就是跟三惡道剛好相反, 是往天上,就是這里不同。為什麼證初果那麼重要?只要你見法,三惡道絕對不下去,只要三惡道不下去, 那我們?nèi)颂焱?還可以有時間,用功修行還是可以解脫。各位要知道, 見法不難,注意聽啊, 要用功要用心,先見法,見了法,我們?nèi)龕旱啦蝗?將來一定有因緣,這個很重要。

  “三結(jié)是系縛,生死煩惱中最重要的,身見即是我見,由於智慧的證見無我性,不再於自身生神我想了,”我們講三結(jié)盡,身見就是我見的意思。我們學(xué)了法有了正見,以智慧去觀察,了解五蘊六處的非實、無我性。從這個地方就知道,從自身上面就不會起實我性的神我想。“如闡陀說,不復(fù)見我,唯見正法”,我們?nèi)鐚嵉挠^照中,找不到一個實在的我--我不可得,只有五蘊,五蘊就是法,所以旦見於法,不見於我。

  “戒取,即執(zhí)種種邪戒──苦行、祭祀、咒術(shù)等為能得解脫的。”因為外道有這樣的觀念:以為我吃苦、修苦行,或是祭祀拜天神,求一切的他力的庇佑。我向你拜拜你就庇佑我;蛘呤怯弥湫g(shù)咒語來控制鬼神,以為自己有能耐。這些都是邪見的戒禁取,明白了正見正法,知道是一切法緣起,緣起的必不是他力的作祟,也不是他力能控制主宰,就不會去祈求他力的加被,一切法有因有緣,是我們自身的造作所帶來的結(jié)果,不是他力的控制跟主宰,所以就不會落在祭祀、不會以為祭祀能得一切好處,就不會落入戒禁取。“圣者不會再生戒取,去作不合理的宗敎邪行。”包括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拜拜殺生,把那些動物、有生命的殺了來祭祀,這種殺生的行為本身就是不道德。造業(yè)啊,怎麼能得到好處呢?所以這種行為本身就是邪見引起的。圣弟子明見法性,怎麼會再落入這樣的邪見的行為中?所以這個戒禁取一定會破除的。

  “疑,是對于佛法僧的猶豫。”對佛不了解,對佛所體證的法也不清楚。佛是覺悟真理的覺者,他所體見的就是正法——宇宙的真理法則,佛陀所開導(dǎo)的、所說的法,都是由僧(清凈和合的僧團)來體證力行,所以有了這些圣者的弟子。如果對佛法僧都不了解、不清楚就沒有辦法產(chǎn)生正確的信仰,內(nèi)心會懷疑:佛真的解脫嗎?法真的是究竟嗎?這些出家的圣眾真的能得阿羅漢?能夠出世而解脫嗎?都會懷疑——由於不了解而懷疑,一旦你了解了,這個疑就破了。證到初果的須陀洹,對佛法僧就不再疑惑、不會再懷疑。為什麼呢?因為他依法奉行,已經(jīng)體見真理了,身心已經(jīng)證明、如實得知,所以不再疑惑。其實我們?nèi)碎g,沒有到見法初果以前,那個信心坦白講,都還不是凈信——清凈的信仰,也不是證信——證明的信仰,都不是,還在一般的信仰里面。到見法了,才能達到不疑,不疑就是不再有疑惑,肯定了。

  比如說,雖然我們還沒有證果,但是我個人來講,我對佛法僧不會再懷疑,打死我都可以就是不能不信佛法僧,為什麼?我們知道了佛的偉大法的重要,僧清凈僧團的重要,對佛法僧不會再疑惑了,所以一個人修行不到見法,心靈還不能肯定、還會疑惑、還會退轉(zhuǎn),碰到利害關(guān)系的時候,碰到生死關(guān)頭的時候,沒有建立到不疑的境界都會退轉(zhuǎn),所以見法非常重要,一旦見了法就不再疑惑,生死如幻,還要執(zhí)著這個生死嗎?生死如幻身體都如幻了,我的財產(chǎn)、我的名利、我的眷屬是實在的嗎?但是沒有到見法以前,我們的執(zhí)取——對一切萬法、實有感的那個執(zhí)取,是沒有辦法消失的。在有利害關(guān)系的時候,隨名轉(zhuǎn)隨利轉(zhuǎn),隨恩愛轉(zhuǎn),很難能真正自在,所以要到達不疑,其實也不容易,不見法就不能離開疑惑,所以這里就講,“圣者初得法身,與佛及僧心心相應(yīng),還疑惑個什麼,”也就是說當(dāng)你見法了,你的體會,你的心靈抉擇跟佛啊,跟這些圣賢僧都能明白溝通了,心心相應(yīng),怎麼還會有疑惑呢?當(dāng)然就不再有疑惑了。

  “依此進修,經(jīng)二、斯陀含── 一來,三、阿那含──不還,到究竟解脫的四、阿羅漢”當(dāng)然要先見法,你才有可能證二果、三果到四果。沒有見法的,不可能會一直往上增進的。“阿羅漢,是生死的解脫者──無生;煩惱賊的凈盡者──殺賊;”一切的煩惱都消滅了,一切漏盡所以叫殺賊,賊就是煩惱,所有的煩惱都被消盡了。“值得供養(yǎng)尊敬的圣者──應(yīng)供。”阿羅漢是人間福田,我們就是稍稍的、一點點的供養(yǎng),都有無邊的福報,所以是人天的福田,我們供養(yǎng)這些圣者啊,可以得到非常大的福報,所以才叫應(yīng)供。

  “如經(jīng)中說:須陀洹雖破除煩惱,還有余慢未盡(雜含卷五\' 一0五經(jīng))。此慢,或稱為慢類。這是雖因無我智力,不再起分別的我我所見,但無始來習(xí)以成性的‘內(nèi)自恃我\’,還不能凈盡,所以還剩有有限──七生或一生的生死。”雖然我們體會到無我無我所,但是里面的我執(zhí)我慢、過去留下來的習(xí)性還在。這里講的是生死的根本的問題,所以說‘內(nèi)自恃我\’,潛在意識里面我執(zhí)的感覺啊,習(xí)性還沒有凈盡、還沒有清凈,所以他剩下的是要把這個習(xí)性蕩盡。那個習(xí)性還深,所以初果說七往人天。

  二果的話,他的貪瞋癡習(xí)性就比較薄,也就是去掉大部分貪瞋就比較薄,剩下的這個習(xí)性,一次往返就可以蕩盡,所以說二果,還要來人天來往一次。

  三果就不還,不必再還,但是他必須往生天界,在那邊再繼續(xù)的用功而成就,在天界一次一次的增進,那麼三果就不還。

  四果就一切的漏盡,所有煩惱結(jié)都斷啦,貪瞋癡也都降服了。也就是五下分結(jié)啦,到五上分結(jié)都斷啦.

  在初果到三果的過程,“還需要再精進,不斷的努力,才能徹底的根絕,到達究竟解脫的境地,”所以我們要談的解脫,初果也是解脫,四果也是解脫,只是有的究竟、有的還不到究竟,就是這樣子講。

  “聲聞的證得初果與四果,是極不一致的。大智慧的如舍利弗,最愚笨的如周梨盤陀伽。年齡極老的如須跋陀羅,一百二十歲;頂年輕的,如七歲沙彌均頭。”他們都是有成就,但是年紀不一樣,聰明跟愚癡也不一樣,差別是很大的。“阿難從佛極久,還沒有證羅漢;而舍利弗、憍陳如們,不過幾天就成了羅漢。而且,證得須陀洹以后,有現(xiàn)身進修即得阿羅漢的,也有證得初果或二果、三果后,停頓不前的。但生死已有限量,究竟解脫是不成問題了。”這個中間我們就要明白,人的過去因緣是不一樣的,根性、種性還有差別,像舍利弗他只聽到緣起偈就證初果,出家半個月就證阿羅漢;那周梨盤陀伽他是很笨的,但是他也證阿羅漢;須跋陀羅一百二十歲,佛陀入滅前,請法就證阿羅漢。我們就知道,這與我們過去的因緣有關(guān)系。

  有人證了初果,他就停在那邊不再精進,有的人證了初果,繼續(xù)精進又很快證阿羅漢。有人在初果二果入滅後還要往生,未來再來都有,每一個人的因緣條件,跟用功不同,帶來的結(jié)果就有差別。但是不管你是初果或二果,‘生死已有限量\’,即使沒有證阿羅漢,初果二果三果雖然還要人天往返,還有生死,但是已經(jīng)有限了,不是無限的生死,像我們現(xiàn)在遙遙無期,不知道什麼時候止。但是你證了初果,最多人天七次往返;證了二果,最多人天一次來回;三果就不還。

  那麼我們就知道了,只要你見法,即使在生死中你也安心了,為什麼?因為人天往返七次,又不會入下三惡道,所以叫作‘生死已有限量\’,不是在永恒無盡的輪回里,所以只要你見了法、證了初果,究竟解脫不會成問題的,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從這里我們就知道,見法有多重要,我一直在跟各位上課,一直在講法,為什麼一直要強調(diào),為什么收集這麼多資料來跟大家上課?其實我只有一個目的,讓每一個人知道見法的重要,!後我們的下手處,我們的用功,才能恰到其份的把握到重點,我們用功就不會盲目的,沒有目標(biāo)不知道在修什麼,不知道從那里下手。我們就知道要在那里下功夫,我們的目標(biāo)先設(shè)定在那里,每天該怎麼用心,我們該研究什麼法,我們該如何修行,用什麼方法來用功,我們才能有所把握,不會浪費生命跟時間,這個很重要。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