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四章 中觀大乘──「性空唯名論」

  第四章 中觀大乘──「性空唯名論」

  第一節(jié) 龍樹及其論著

  多方面?zhèn)鞒龅拇蟪私?jīng),數(shù)量不少,內(nèi)容又各有所重,在下化眾生,上求佛道,修菩薩行的大原則下,「初期大乘」經(jīng)的行解,不免有點龐雜!赋跗诖蟪恕沽餍幸詠,(西元前五0年── 西元二00年)已經(jīng)二百多年了。面對印度的神教,「佛法」流傳出的部派,大乘自身的異義,實有分別、抉擇、貫通,確立大乘正義的必要。龍樹Na^ga^rjuna就是適應(yīng)這一時代的要求,而成為印度佛教史上著名的第一位大乘論師。

  龍樹在世的年代,傳說不一,而年壽又都說很長。西元四0四年,鳩摩羅什Kuma^raji^va 來到我國的長安。羅什譯出的『龍樹菩薩傳』說:「去此世以來,至今始過百歲」(1)。羅什二十歲以前,在西域?qū)W得龍樹的大乘法門。二十歲以后,住在龜茲。前秦建元十八年(西元三八二),羅什離龜茲而到了姑臧,住了十九年,才到長安。可見『龍樹傳』的成立,一定在西元三八二年以前。那時,龍樹已去世百零年了,所以推定為:龍樹約生于西元一五0──二五0年,這也 [P120] 是很長壽了!龍樹是南印度人;當(dāng)時的南方,是案達羅Andhra王朝。宋(西元四三一年)求那跋摩Gun!avarman譯出了『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付U陀迦王」,就是唐義凈的異譯本,『龍樹菩薩勸誡王頌』所說的「乘土國王」;『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說到的「市演得迦」(2)。一般以為:「禪陀伽」是案達羅王朝的創(chuàng)建者Simuka。龍樹仰推禪陀伽王,用意在勸誡案達羅國王,依法而行。宋僧伽跋摩Sam!ghavarman再譯本,名『勸發(fā)諸王要偈』,也許更符合實際。后代稱此「偈」為『密友(或作「親友」)書』,那是說龍樹與某國王有親密關(guān)系,得到某國王的崇敬護持了。近代學(xué)者,紛紛的推定當(dāng)時的國王是誰,但一直在推論階段,沒有得到定論。

  關(guān)于龍樹的傳記,首先要辨別的是:龍樹或譯作龍猛、龍勝。然『楞伽經(jīng)』所說:「證得歡喜地,往生極樂國」的龍猛,梵語Na^ga^hvaya,應(yīng)譯為「龍叫」、「龍名」。月稱Candraki^rti 的『入中論』,為了證明龍樹的勝德,引了『楞伽經(jīng)』說;又引『大云經(jīng)』說:「此離車子,一切有情樂見童子,于我滅度后滿四百年,轉(zhuǎn)為苾芻,其名曰龍,廣弘我教法,后于極凈光世界成佛」(3),這也是龍名。依多氏『印度佛教史』說:南方的龍叫(或「龍名」)阿阇黎,真實的名字就是如來賢Tatha^gata-bhadra,弘揚唯識中道,是龍樹的弟子(4)。這位如來賢阿阇黎,絕對不是龍樹;思想(其實是如來藏說)與龍樹不同,也不可能是龍樹的弟子。 [P121]

  龍樹菩薩出家,修學(xué),弘法的事跡,依早期的『龍樹菩薩傳』,是這樣的(5):

  「入山,詣一佛塔,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誦三藏盡,更求異經(jīng),都無得處」。 「遂入雪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訶衍經(jīng)典與之」。 (龍樹欲)「立師教戒,更造衣服,令附佛法而有小異」。 「大龍菩薩……接之入海,于宮殿中,開七寶藏,發(fā)七寶華函,以諸方等深奧經(jīng)典無量妙法授之。……龍還送出,于南天竺大弘佛法」。 「去此世以來,至今始過百歲,南天竺諸國為其立廟,敬奉如佛」。

  龍樹出家時,佛像初興,舍利塔s/ari^ra-stu^pa代表了佛,與僧寺相連,由比丘僧管理。龍樹在佛塔出家,就是在僧寺中出家!赋跗诖蟪恕菇(jīng)的傳出,雖與部派佛教的三藏不同,但「初期大乘」是重法而輕律的,還沒有成立菩薩僧團,所以大乘而出家的,還是在部派的僧寺中出家。也就因此,龍樹出了家,先讀聲聞乘的三藏。龍樹論所引的律典,多與『十誦律』相同,所以傳說龍樹于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出家,大致是可信的。后來,龍樹在雪山Hima^laya 的一處佛寺中,讀到了大乘經(jīng)。雪山在印度北部的邊境;『般若』等大乘經(jīng),起于南方而大成于北方,在雪山地區(qū)讀到大乘經(jīng),是合于事實的。龍樹有「立師教戒,更造衣服」,也就是有別立大乘僧伽的意圖。但沒有實現(xiàn)這一理想,可見為了避免諍論,或被誤會為叛離佛教。這可見個 [P122] 人的理證不難,而大眾制度的改革,卻是很不容易的!龍樹入龍宮的傳說,極為普遍。我曾作『龍樹龍宮取經(jīng)考』,論證為:龍樹取經(jīng)處,在烏荼Ud!ra,今奧里薩Orissa地方。這里在大海邊,傳說是龍王往來的地方。這里有神奇的塔,傳說是龍樹從龍宮取來的。這里是善財 Sudhana童子的故鄉(xiāng),與『華嚴(yán)』的「入法界品」有關(guān)。龍樹在龍宮讀到大乘經(jīng),應(yīng)有事實成分,極可能經(jīng)典是從龍王祠廟中得來的(6)。龍樹在南天竺弘法。是當(dāng)然的。多氏『印度佛教史』說:龍樹也在中印度弘法。多氏所說的龍樹弘法事跡,已有后期「秘密大乘」的色彩,有些是附會的傳說。龍樹曾在雪山地區(qū)修學(xué)大乘法,對北方也應(yīng)有影響。龍樹的弘揚佛法,不是局限在一地區(qū)的。依『大唐西域記』,龍樹晚年,住南憍薩羅Kos/ala^國都西南的跋邏末羅耆厘山 Bra^hmagiri──黑峰山(7)。后住阿摩羅縛底Amara^vati^大塔西北的吉祥山S/ri^parvata,在這里去世。

  龍樹所造的論典,留傳世間,受到大乘佛教界普遍的崇敬。由于眾望所歸,即使思想不同,也沒有人敢出來責(zé)難的。西元七、八世紀(jì),還有人自稱是龍樹的傳人;后起的著作,也傳說是龍樹造的,那不免為盛名所累了!龍樹論流傳在北方,經(jīng)西域而傳來我國的,西元五世紀(jì)初,譯出了四部:一、『中論』:四卷,是龍樹本頌與青目釋論合編的。二、『十二門論』:一卷,『論』中引到了龍樹所造的『七十空(性)論』。這兩部,是明甚深義的。三、『大智度論』:一百 [P123] 卷,是二萬二千偈(中品)『大般若波羅蜜經(jīng)』的釋論,也是經(jīng)、論合編的。僧睿的『大智釋論序』說:「論之略本,有十萬偈!殖,得此百卷」!捍笾钦(后)記』說:「論初品三十四卷,解釋一品,是全論具本。二品以下,法師略之,……得此百卷。 若盡出之,將十倍于此」(8)。這部『大般若波羅蜜[大智度]經(jīng)』的釋論,是十萬偈廣論的略譯!负笥洝顾f,似乎夸大了些!四、『十住毗婆沙論』:十七卷,是『華嚴(yán)經(jīng)』「十地品」重頌的廣說,僅解說二地。這兩部解說經(jīng)文的論,在甚深義的基楚上,廣明菩薩的大行。以上四部,是現(xiàn)存最早譯出的龍樹論!糊垬鋫鳌徽f: 「廣明摩訶衍,作優(yōu)波提舍十萬偈,又作莊嚴(yán)佛道論五千偈,大慈方便論五千偈,中論五百偈,令摩訶衍教大行于天竺。又造無畏論十萬偈,中論出其中」(9)!竷(yōu)波提舍十萬偈」,應(yīng)該就是『大智度論』;經(jīng)的釋論,一般是稱為「論議」──優(yōu)波提舍upades/a 的。『十住毗婆沙論』,是菩薩道──十地的廣釋,可能就是『莊嚴(yán)佛道論』。『中論』,傳說出于『無畏論』,那『無畏論』是龍樹所作偈頌(及注釋)的總集了。

  西元七、八世紀(jì),佛法傳入西藏;在藏文的譯本中,有眾多的龍樹作品。除傳說的秘密部外,主要的是「五正理聚」,顯示甚深義的五部論。一、『根本中論頌』。二、『六十頌如理論』:我國趙宋施護Da^napa^la曾譯出龍樹的本頌。三、『七十空性論』(頌及釋):近代法尊依藏文譯成漢文。四、『回諍論』:后魏毗目智仙Vimoks!aprajn~a^r!s!i與瞿曇流支Prajn~a^ruci [P124] ,曾譯出偈與釋。五、『廣破經(jīng)』。后二部,是破斥印度的正理派N↖ya^yika的。此外,有一、『菩提資糧論』:隋達磨笈多Dharmagupta譯,六卷。本頌是龍樹造,釋論是自在I^s/vara 比丘造的!菏∨派痴摗惶岬搅诉@部論,羅什譯作『助道經(jīng)』(10)。二、『寶鬘論』:真諦 Parama$rtha所譯『寶行王正論』,就是『寶鬘論』,但真諦沒有題「龍樹造」。三、『寄親友書』:與『勸發(fā)諸王要偈』同本,我國共有三譯。四、『大乘二十頌論』:趙宋施護也有譯出。論說『一切唯心』,未必是龍樹造的!

  龍樹成立的大乘義,特別是『中論』,影響深遠,所以稱龍樹學(xué)系為中觀派Ma^dhyamika 。傳說無著Asan%ga造『順中論』,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為二卷。西藏傳『中論』有八家注釋:安慧Athiramati釋,提婆設(shè)摩Devas/arman釋,德吉祥Gun!as/ri^釋,德慧 Gun!amati釋──四家,都屬于瑜伽行派Yoga^ca^ra。瑜伽派的解釋,未必符合龍樹論的本義,但受到大乘學(xué)界所重視,可以想見龍樹『中論』的地位了!四家中的安慧釋論,由趙宋唯凈等譯出,名『大乘中觀釋論』,十八卷。其他四家中,有『無畏釋』,也許因此說龍樹造『無畏論』,『中論』出在其中。這部釋論,近于羅什所譯的青目釋。西藏傳說為龍樹造,但也有以為不是的。有清辨Bhavya釋,名『般若燈』。唐波羅頗蜜多羅Prabha^karamitra譯出,十五卷,名『般若燈論釋』。譯者是瑜伽行派,在「觀涅槃品」中,清辨評斥瑜伽行派部分,譯 [P125] 者竟把他刪去了,對翻譯來說,未免不夠忠實!西藏所重的龍樹「五正理聚」,是屬于甚深觀行的。而『中論』所明深義,是三乘共入的,如(一八品)「觀法品」所說。龍樹為公認的大乘行者,他所說的菩薩大行,難道只是『菩提資糧論』?廣明菩薩大行的,是『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由于西元四世紀(jì),印度的中觀者一度衰落而失傳了,是后期(復(fù)興的)中觀者的不幸!近代學(xué)者,有的由于后期中觀者不知道這兩部論;而『大智度論』有『贊般若偈』等,懷疑不是龍樹造的。不知大部的經(jīng)、論,后人增補片段,是印度經(jīng)、論的常態(tài),怎能以點滴而懷疑全部!『大智度論』是龍樹造的,西元四世紀(jì)在西域流傳,五世紀(jì)初傳來我國,這比之晚期出現(xiàn)于印度的龍樹作品,應(yīng)該可得信多了!

  注【10-001】『龍樹菩薩傳』(大正五0‧一八五中)。

  注【10-002】『龍樹菩薩勸誡王頌』(大正三二‧七五一中)!耗虾<臍w內(nèi)法傳』卷四(大正五四‧二二七下)。

  注【10-003】『入中論』卷二(漢院刊本二──三)。

  注【10-004】多氏『印度佛教史』(寺本婉雅日譯本一三九)。

  注【10-005】『龍樹菩薩傳』(大正五0‧一八四上──一八五中)。

  注【10-006】拙作『龍樹龍宮取經(jīng)考』(『妙云集』下編九『佛教史地考論』二一一──二二一)。

  注【10-007】『大唐西域記』卷一0(大正五一‧九二九下)。

  注【10-008】『出三藏記集』卷一0(大正五五‧七五上、中)。 [P126]

  注【10-009】『龍樹菩薩傳』(大正五0‧一八四下)。

  注【10-010】『十住毗婆沙論』卷一(大正二六‧二五中)。

  第二節(jié) 龍樹的思想

  龍樹Na^ga^rjuna學(xué)被稱為中觀派Ma^dhyamika,可見『中(觀)論』所受到的重視。龍樹是大乘行者,本于深觀而修廣大行的,所以更應(yīng)從『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去理解大乘的全貌。龍樹生于南印度,在北方修學(xué),所以龍樹論有綜貫?zāi)媳钡奶厣?抉擇、貫通一切,撥荊棘而啟大乘的坦途,不是為理論而理論的說明者!阜鸱ā沟摹杆牟堪⒑挂酝,大乘經(jīng)的傳出,部類眾多,宗趣不一,所以龍樹依據(jù)古說,依「四阿含」的不同特性,立四種悉檀 siddha^nta,以貫攝一切佛法,悉檀是宗旨、理趣的意思。四悉檀是:有的是適應(yīng)俗情,方便誘導(dǎo)向佛的「世界悉檀」;有的是針對偏蔽過失而說的「對治悉檀」;有的是啟發(fā)人心向上向善的「各各為人悉檀」;有的是顯示究竟真實的「第一義悉檀」。以此四悉檀通攝當(dāng)時的一切佛說,「皆是實,無相違背」(1)。經(jīng)說不同,如從應(yīng)機說法來說,一切是如實說,「佛說無不如義」,所以「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然依修行而得究竟來說,那就是「第一義悉檀了」第一義──勝義Parama$rtha在「佛法」中,是緣起prati^tyasamutpa^da [P127] ;緣起法是法性dharmata^,法住dharma-sthitita^,法界dharma-dha^tu。依緣起說,蘊,處,(因緣),諦,界,及出世因的道品,都是勝義,這就是『雜阿含經(jīng)』(巴利藏作『相應(yīng)部』)的主要內(nèi)容。龍樹是大乘行者,依『般若經(jīng)』說,以涅槃nirva^n!a異名── 空性s/u^nyata^,真如tathata^,法界,實際bhu^takot!i等為勝義,如『論』說:「第一義悉檀者,一切法性,一切論議語言,一切是法非法,一一可分別破散;諸佛、辟支佛、阿羅漢所行真實法,不可破,不可散」(2)。勝義是三乘圣者自證的,不落論議語言,所以不可破壞。反之,說一切法(自)性,一切論議語言,說是說非,都是可破壞的。因為世俗施設(shè),都有相對性,沒有不落于可破壞的境地。第一義悉檀真實不可破;如方便的應(yīng)機設(shè)教,有相對的真實意義,所以前三悉檀也可說是實了。

  龍樹的造論通經(jīng),面對佛教界的種種問題。如「佛法」的部派林立,互相評破;「佛法」與「大乘佛法」間,存有嚴(yán)重的偏差,有礙佛法的合理開展。如傳統(tǒng)的「佛法」行者,指大乘為非佛所說(3)。「大乘佛法」行者,指傳統(tǒng)「佛法」為小乘hi^naya^na;過份的贊揚菩薩,貶抑阿羅漢,使釋尊為了「佛法久住」而建立起來的,和樂清凈僧伽的律vinaya行,也受到輕視。如維摩詰Vimalaki^rti呵斥優(yōu)波離Upa^li的如法為比丘出罪(4);文殊師利Man~jus/ri^ 以出家身份,「不現(xiàn)佛邊,亦不見在眾僧,亦不見在請會,亦不在說戒中」,卻在「王宮采女中 [P128] ,及在淫女、小兒之中三月」安居(5)。這表示了有個人自由主義傾向的大乘行者,藐視過著集體生活的謹(jǐn)嚴(yán)律制(也許當(dāng)時律制,有的已徒存形式了)。大乘的極端者,以為:「若有經(jīng)卷說聲聞事,其行菩薩(道者)不當(dāng)學(xué)此,亦不當(dāng)聽。非吾等法,非吾道義,聲聞所行也,修菩薩者慎勿學(xué)彼」(6)。以上是「佛法」與「大乘佛法」者的互相抗拒。又如「大乘佛法」以勝義諦為先,尤其是『般若經(jīng)』的發(fā)揚空義。空是無二無別的,一切法平等,所以空中無善無惡,無業(yè)無報,無修無證,無凡無圣。在「一切法空」的普遍發(fā)揚中,不免引起副作用,如吳支謙所譯『慧印三昧經(jīng)』說:「住在有中,言一切空。亦不曉空,何所是空。內(nèi)意不除,所行非法?诘f空,住在有中」(7)。西晉竺法護譯的『濟諸方等學(xué)經(jīng)』也說:「所可宣講,但論空法,言無罪福,輕蔑諸行」(8)。談空而輕毀善行,是佛教界的時代病,難怪原始的『寶積經(jīng)』,要大聲疾呼:「寧起我見積若須彌,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依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9)!复蟪朔鸱ā古d起,「佛法」與「大乘佛法」的相互抗拒,談空而蔑視人間善行,龍樹的時代,已相當(dāng)嚴(yán)重了!

  「佛法」以緣起prati^tya-samutpa^da為先,「大乘佛法」以空性、真如等為量。龍樹面對佛教界的相互抗拒,于是探求佛法的真義,以「佛法」的中道m(xù)adhyama^-pratipad緣起,貫通大乘空義,寫出最著名的一偈,如『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中)說: [P129]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眾因緣生法」,是緣起法的異譯。第二句,依梵本是「我等說是空性」。緣起與空性的統(tǒng)一,可見當(dāng)時的經(jīng)文及大乘行者,已有這種見解,龍樹不過是論述得更精密更完成而已。緣起與空性,不是對立的,緣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緣起。從依緣而起說,名為緣起;從現(xiàn)起而本性空說,名為空性。出發(fā)于緣起或空性的經(jīng)典,所說各有所重,而實際是同一的;說得不同,只是應(yīng)機的方便。龍樹是大乘行者,所以依空性成立一切,如『中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10)!夯卣娬摗徽f:「若人信于空,彼人信一切;若人不信空,彼不信一切」(11)?,是成立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法則。大乘經(jīng)說空性,大都是:「空中無色,…… 無智亦無得」。一切無所得,一切不可安立,一切法空而隨順世俗說有,不免引起誤解:真實義并沒有善惡因果,說善惡因果,只是化導(dǎo)愚人的方便。說空而有輕視或破壞世俗事的傾向,問題就在這里。所以龍樹重空性,而說緣起與空性,不但不是對立,而且是相成的。『般若經(jīng)』廣說空,重在勝義,但空也有虛妄不實的意義,龍樹著重這點,專依無自性nih!svabha^va明空性。為什么一切法空﹖因為一切法是沒有自性的。為什么無自性﹖因為是緣起有的。『中論』貫徹了有自性就不是緣起,緣起就沒有自性的原則,如說:「如諸法自性,不在于緣中」;「眾緣中有(自)性,是事則不然」(12)。這樣,緣起是無自性的,無自性所以是空的;空無自性,所以從 [P130] 緣起,明確的說明了緣起與空性的統(tǒng)一,如『回諍論』(13)說:

  「若法依緣起,即說彼為空;若法依緣起,即說無自性」。(頌) 「諸緣起法即是空性。何以故﹖是無自性故。諸緣起法其性非有,無自性故。……無自性故說為空」。

  緣起與空性的統(tǒng)一,關(guān)鍵在沒有自性。緣起是無自性的、空的,所以可依緣起而契會空性?招允菬o自性的,所以依空而緣起一切。緣起即空,也就是「世間即涅槃」了。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偈中所說的「亦為是假名」,「論」意是:空性也是假名的。如『智度論』說:「畢竟空但為破著心故說,非是實空」;「畢竟空亦空」(14)?招允羌倜f,緣起也是假名說的。『般若經(jīng)』初,以一切但有名字──唯名 na^mama^trata^,說菩薩、般若波羅蜜不可得。假名──波羅聶提prajn~^apti,或譯施設(shè),假施設(shè)!捍笃钒闳簟涣⑷N假:法假dharma-prajn~apti、受假upa^da^ya-prajn~apti、名假na^ma-prajn~apti。法假,如蘊、處、界等法(或類別七十五法,或百法)。受假,如五蘊和合為眾生,是依眾緣和合而有的。名假,是世俗共許的名字(15)。這一切,都是假名的!褐姓摗坏摹缚談t不可說,非空不可說,空不空叵說,但以假名說」(16)的假名,正是prajn~apti的對譯。然「亦為是假名」的假名,原語為prajn~apti upa^da^ya,正是三假中的受假(或譯為取施設(shè) [P131] 、因施設(shè))。龍樹說「亦為是假名」,在三種假中,特取「受假」,這不致為一般誤解為「有法施設(shè)」,也不同于空華,龜毛等名假。「亦為是假名」的假名,是不常不斷、不一不異等緣起,沒有實性而有緣起用,如『空之探究』中廣說(17)!喊闳艚(jīng)』說空性,說一切但有名字──唯名;龍樹依中道的緣起說,闡揚大乘的(無自)性空與但有假名。一切依于空性,依性空而成立一切;依空而有的一切,但有假名(受假),所以我稱之為「性空唯名論」。

  龍樹以無自性義,成立緣起即空,空即緣起,也就貫通了「佛法」(大乘稱之為「聲聞法」)與「大乘佛法」的對立。如「佛法」說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而大乘說一實相印,即一切法本空、本不生、本來寂滅。知一切行無常anityata^,無常故苦duh!kha,苦故無我我所nir-a^tman-mamaka^ra,以無我我所執(zhí)而得涅槃nirva^n!a,是『阿含經(jīng)』的一致意見!复蟪朔鸱ā挂罁(jù)一切法本不生的見地,竟說:「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是名說相似般若波羅蜜」。應(yīng)該說:「不壞色故觀色無常,不壞受想行識觀識(等)無!(18)。不壞,是沒有變易的。不壞色等觀無常,也就是『維摩詰經(jīng)』所說:「不生不滅是無常義」(19)。不生不滅,怎么說是無常呢﹖『大智度論』卷二二(大正二五.二二二中──下、二二三中)說:

  「問曰:摩訶衍[大乘]中說諸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此中云何說一切有為作法無常, [P132] 名為法印?二法云何不相違?答曰:觀無常即是觀空因緣,如觀色念念無常,即知為空。 ……空即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 「摩訶衍中有一實,今何以說三實(法印)?答曰……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故皆屬因緣,無有自在,無有自在故無我。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著,無相不著故即是寂滅涅槃。以是故,摩訶衍法中。雖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其實)無相即寂滅涅槃」。

  無常是念念生滅的,涅槃是不生不滅,一般每以此而看作不相同的二法。然「佛法」以無常(苦)故無我我所,以無我我所能契入涅槃。無我我所是空義,龍樹以空(即無我我所)為中心,無常故空;空即無相涅槃。以空貫通了生滅與無生滅,而有「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的結(jié)論。無我我所是空義,然「佛法」并沒有說一切法空,不生不滅!對于這,龍樹也有良好的通釋,如『智度論』說:「聲聞乘多說眾生空,佛乘說眾生空、法空」(20)!阜鸱ā共⒉皇遣徽f法空,如『智度論』所說,三種法門中的「空門」(21)!阜鸱ā怪皇恰付嗾f眾生空」而已,如『大智度論』卷二六(大正二五.二五四上)說:

  「不大利根眾生,為說無我;利根深智眾生,說諸法本末空。何以故?若無我則舍諸法」。 「佛法有二種說:若了了說,則言一切法空;若方便說,則言無我」。 [P133]

  依龍樹論意,說無我,說一切法空,只是應(yīng)機不同;說得含渾些,說得徹底些。所以「佛法」說無我,「大乘佛法」說一切法空,是相通而不相礙的。修行者從觀法而契入實相,『中論』的「觀法品」,是觀五蘊無我入門的,如說:「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名得無我智!T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22)?梢姺鸱ū緛聿欢,隨機而方便不同,真正的解脫門是沒有別異的。

  大乘經(jīng)說一切法空,一切不可得,對于根性鈍的,或沒有善知識引導(dǎo)的,可能會引起誤解,從『佛印三昧經(jīng)』等,可見『般若經(jīng)』等,已引起不重正行的流弊。同時,外道也有觀空的,所以龍樹論一再辨別,主要是二諦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23)。眾生生活在世俗中,沒有世俗諦的名、相、分別,不可能契入第一義空;不依世俗諦的善行,怎么能趣向甚深空義?如『大智度論』說:「觀真空人,先有無量布施、持戒、禪定,其心柔軟,諸結(jié)使薄,然后得真空」;「不行諸功德,但欲得空,是為邪見」(24)。所以雖一切法空平等,沒有染凈可得,而眾生不了,要依世俗的正見、善行,才能深入。『金剛般若經(jīng)』也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5) 。要知道,空性即緣起,也就是不離如幻ma^ya^、如化nirmita的因果。如『論』說:「若無常、空相,則不可取,如幻如化,是名為空」(26)?帐侨缁萌缁,幻化等譬喻,是「以易 [P134] 解空,喻難解空」;「十喻為解空法故」(27)。一切法空,一切是如幻如化的:「如幻化象馬及種種諸物,雖知無實,然色可見、聲可聞,與六情[根]相對,不相錯亂。諸法亦如是,雖空而可見可聞,不相錯亂」(28)。所以,「大圣說空法,為離諸見故」(29)。為離情執(zhí)而勝解一切法空不可得,不是否定一切善惡邪正;善行、正行,是與第一義空相順而能趣入的。即使徹悟無生的菩薩,也修度化眾生,莊嚴(yán)佛土的善行,決不如中國所傳的野狐禪,「大修行人不落因果」。龍樹「性空唯名」的正確解行,是學(xué)佛者良好的指南(30)!

  龍樹的時代,部派紛諍,而「佛法」與「大乘佛法」,又處于嚴(yán)重的對抗局面。所以龍樹論的特色,是確立不二的中道,能適應(yīng)多方,兼容并蓄。龍樹『中論』的中道,是八不的緣起說。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阿含經(jīng)』是約中道緣起說的;不生不滅,『阿含經(jīng)』是約涅槃?wù)f的。緣起的定律是:依緣而有的,也依緣而無。在依緣而有的一切法中,直顯依緣而無的本性空寂(涅槃),一以貫之而立八不緣起。這就是:緣起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出;緣起寂滅也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出的。正如『般若經(jīng)』所說:十八空是「非常非滅故」;而說「如焰燒炷」譬喻的緣起時,也是非常非滅的(31)。說緣起,說本性空寂,都是如來本著了無戲論,畢竟寂滅的自證,為化度眾生而方便說法。說,就不能不是相對的「二」,說緣起,說涅槃,而其實是無二無別!阜鸱ā古c「大乘佛法」的如實相,是不二的,不過由于根性利鈍,智慧淺深,譬 [P135] 喻為「如毛孔空與太虛空」,其實虛空是不能說有差別的。龍樹正本清源,貫通了「大乘佛法」與「佛法」。『中論』說世間即涅槃,是大乘論義。而二十七品中,初二品總明不生(不滅)與(不來)不出,以下依四諦catva^ry-a^rya-satya^ni開章,所觀察的,都是『阿含經(jīng)』與各部派所說的。每品都稱為「觀」,是以八不緣起的正觀,觀察佛教界流傳的教法,使所說契合于佛法的實義。一一的探求論究,似乎破斥了一切,而不知正是為了成立!敢杂锌樟x故,一切法得成」:『中論』依即空的緣起,成立「佛法」的三寶,四諦,世間因果。在大乘法中,當(dāng)然是依即空的緣起,成立菩提心,六度,四攝,自利利他的大行;成立究竟圓滿佛果──大菩提,大涅槃!喊闳艚(jīng)』說:一切法如幻如化,涅槃也如幻如化。一切是不離即空的緣起,也就不離即緣起的空寂。古代三論宗說:龍樹「破邪即顯正」,是約深觀的契悟說。如約依空而能成立一切法說,那就不能這樣的泛泛而說了!

  龍樹會通了『般若經(jīng)』的性空、但名,『阿含經(jīng)』的中道、緣起,也就貫通了「大乘佛法」與「佛法」,互不相礙。一切法義的成立,不是為了論議,論議是可破的,惟有修行以契入實相 ──第一義,才是龍樹論意的所在。大乘的修行,一切依般若prajn~a^為導(dǎo);然得無生法忍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菩薩,重于方便upa^ya所以說:「菩薩道有二種:一者、般若波羅蜜道;二者、方便道」(32)。這是依『般若經(jīng)』,先后有二「囑累品」而說的。其實「方便 [P136] 即是智慧[般若],智慧淳凈故變名方便,教化眾生,凈佛世界」(33)。般若是體,方便是般若所起的利他巧用,如真金與真金所造的金飾一樣!喊闳艚(jīng)』說「五種菩提」pan~cabodhi,『智論』解說為:一、發(fā)心菩提,二、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四、出到菩提,五、無上菩提(34)。大乘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佛為究竟,從初發(fā)心以來,無非是隨順,趣入菩提的進修,所以五菩提是從發(fā)心到成佛的歷程。天臺家的「六即佛」,就是依此(加「理即」)而成立的。然發(fā)心有二:初于生死中,聞佛功德,悲憫眾生而發(fā)愿成佛;次知諸法如實相,得無生法忍,與無上菩提相應(yīng),名「真發(fā)心」(35)。初發(fā)心是發(fā)心菩提,明心菩提是真發(fā)心──勝義發(fā)心。二道、五菩提,說明了發(fā)心成佛的修行路程。眾生的根性是不一致的,所以「菩薩以種種門入佛道:或從悲門,或從精進智慧門入」(36) !富蛴星谛芯M,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這就是難行道與易行道(37)。在般若法門的進修中,也有「智慧精進門入;……信及精進門入」(38)。重于信愿的,重于慈悲的,重于智慧的,眾生的根性不一,所以經(jīng)中入佛道的方便也不一。菩薩的種種不同,如『般若經(jīng)』的「往生品」說。發(fā)心到成佛,有遲緩與速疾的差別,『智論』說「乘羊而去」,「乘馬而去」,「神通去」,是依『入必定不必定印經(jīng)』說的。成佛的遲速,由于發(fā)心以前,修習(xí)功德所成的根性不同(39)!菏∨派痴摗灰舱f:「或有初發(fā)心時即入必定;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fā)心時不入必定,后修集功德,值燃燈佛,得入必定」(40)。初入的 [P137] 方便不同,發(fā)心成佛的遲速不同,而實質(zhì)上,都是通過菩薩行位(二道、五菩提)而到達究竟的。龍樹是論師,但也有經(jīng)師隨機方便而貫通的特長,一切論議是與修持相關(guān)聯(lián)的;這所以成立緣起即空的中道,而又說「空則不可說」;「若復(fù)見有空,諸佛所不化」(41)。

  龍樹依緣起與空性(涅槃)而明一貫的中道,那對于從「佛法」而分流出的部派,也就有了合理的處理。當(dāng)時,部派佛教思想,趨于極端,如「佛法中方廣道人[比丘]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42),這是極空而破壞了世俗。而「是聲聞人,著聲聞法,佛法過五百歲后,各各分別有五(百)部,……聞?wù)f(大乘)般若諸法畢竟空,如刀傷心」(43),這是極有而不知勝義。部派的種種異見,龍樹統(tǒng)攝為「三門:一者、!8句勒門,二者、阿毗曇門,三者、空門」。!8句勒karan!d!a,傳說是佛世大迦旃延Maha^ka^tya^yana所造的,可譯名『藏論』,是盛行于南天竺的論書。!8句勒論的特色是:「廣比諸事,以類相從」;「入!8句勒門,論議則無窮,其中有隨相門、對治門等種種諸門」;論議的都是佛說。阿毗曇abhidharma,「或佛自說諸法義,或佛自說諸法名,諸弟子種種集述解其義」。說一切有部有「六足毗曇」;「發(fā)智經(jīng)八犍度」,及釋義的『大毗婆沙論』。有『舍利弗阿毗曇』,是「犢子道人等讀誦」的,F(xiàn)存漢譯的『舍利弗阿毗曇論』,與雪山部Haimavata,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論書相近。赤銅鍱部Ta^mras/a^t!i^ya的七部阿毗曇,龍樹沒有說到,也許是孤傳海島,對印度大陸佛教的 [P138] 影響不深吧!「空門」說(眾)生空pudgala-s/u^nyata^,法空dharma-s/u^nyata^,都是依據(jù)經(jīng)文──『雜阿含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長阿含經(jīng)』,『增壹阿含經(jīng)』,『波羅延經(jīng)』── 『彼岸道品』,『義品』等而說的。部派佛教的三門,都是依佛說,依佛說的意義而論述的,只是思想方法不同,陷于對立而互不相容的狀態(tài)。對于這,『大智度論』這樣說(44):

  「無智聞之,謂為乖錯。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不相違背」。 「入此三門,則知佛法義不相違背。能知是事,即是般若波羅蜜力,于一切法無所罣礙。若不得般若波羅蜜法,入阿毗曇門則墮有中,若入空門則墮無中,若入!8句勒門則墮有無中」。

  阿毗曇分別法的自相、共相,因而引起一一法實有自性svabha^va的執(zhí)見,所以墮在「有」中?臻T說法空,如方廣道人那樣,就是墮在空「無」中。!8句勒是大迦旃延所造的論,依真諦的『部執(zhí)異論疏』說:大眾部Maha^sa^m!ghika分出的分別說(玄奘譯作「說假」)部 Prajn~aptiva^din,是大迦旃延弟子:「此是佛假名說,此是佛真實說;此是真諦,此是俗諦」(45) 。分別的說實說假,說真說俗,很可能墮入「有無」中的(46)。這種種論議,都淵源于佛(『阿含』)說,只是偏執(zhí)而以對方為「乖錯」。如得般若波羅蜜,也就是通達緣起即空即假名的中道,那可說部派異義,都有其相對的真實性,于一切法門無所礙了!一切法是緣起的,不是沒有特性 [P139] 、形態(tài)、作用,與其他法的關(guān)系,只是沒有自性吧了。如『大智度論』說:「一一法有九種」:一、有體,二、各有法(業(yè)),三、各有力用,四、各有因,五、各有緣,六、各有果,七、各有性,八、各有限礙,九、各有開通方便,知此九法名「下如」。知九法終歸要變異盡滅的,名「中如」。知九法「是非有非無,非生非滅,滅諸觀法,究竟清凈,是名上如」(47)。如tathata^ 是不異義,也就是如實。下、中、上─淺深的不同,可說都是如實的。所以論師的不同異議,都有相對的意義,只是執(zhí)有執(zhí)無,執(zhí)假執(zhí)實,所以處處不通。如得般若如實慧,那就一切無礙;應(yīng)機說法,知「一切佛語皆是實」了!

  龍樹說緣起即空的中道,然空是『阿含經(jīng)』以來,佛教界一致宣說的修行法門,只是解說有些不同而已!捍笾嵌日摗惶岢隽巳N空:一、分破空,二、觀空,三、十八空(48)。「分破空」,即天臺宗所說的析法空。以!5貚為例:將!5貚分析到極微parama^n!u,而極微是假立的,如「推求微塵,則不可得」!赣^空」:外境是可以隨觀心而轉(zhuǎn)的,如『阿含經(jīng)』所說的不凈觀 As/ubha^-smr!ti,十遍處das!a-kr!tsna-a^yatana^ni等。如一女人,或見是美麗清凈的;修不凈觀的,見是惡露充滿的;嫉妒他的生瞋恨心;無關(guān)的人「無所適莫」。好惡、美丑,隨人的觀感不同而異,可見外境沒有實性,所以是空!甘丝铡筧s!t!a^das/a-s/u^nyata^h!:雖隨法而有種種名字,而所以是空的理由,都是「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49)。這是說一切法本來自性空,也 [P140] 就是出離二邊戲論的中道,是大乘空的精義(50)。『智論』含容的統(tǒng)攝了三種空,偶爾也以前二空為方便,但究極的離戲論的中道,是十八空──本無自性空!褐嵌日摗辉谡f到空,無相animitta ,無愿apran!ihita為甚深義時,又提到三種空:一、「三昧空」:在三昧sama^dhi ──定心中,觀一切法空;空是能緣的三昧(心)空,以空三昧觀一切法,所以說一切法空。二、「所緣空」:所緣境是空的,緣外境的空相,名為空三昧。三、「無自性空」,如『大智度論』卷七四(大正二五.五八一中──下)說:

  「不以空三昧故空,亦不以所緣外色等諸法故空!酥姓f離是二邊說中道,所謂諸法因緣和合生,是和合法無有一定法故空!瓱o自性故即是畢竟空,是畢竟空從本以來空,非佛所作,亦非余人所作,諸佛為可度眾生故,說是畢竟空相」。

  從這里,可以理解龍樹的大乘空義,依緣起說;從緣起而知一切法沒有定性[自性],沒有自性故是畢竟空atyanta-s/u^nyata^,畢竟空是寂滅無戲論的。為了化度眾生,依世俗諦說畢竟空,畢竟空是空相也不可得的。龍樹是中道的緣起即空論者,如從認識論去解說,那是不能符合龍樹論意的。當(dāng)然,龍樹得般若波羅蜜,是于一切法無礙的,也偶爾應(yīng)用「觀空」來解說!赫摗灰喊阒廴两(jīng)』的念佛見佛說:「三界所有,皆心所作!羧⌒南,悉皆無智,心亦虛誑」(不實)(51)。 修念佛三昧成就,佛現(xiàn)在前立;進而見佛如虛空中繁星那樣的現(xiàn)前。但不是佛來了 [P141] ,只是自心三昧力所現(xiàn)。依此而推論為:三界所有,都是自心所造作的。心所造作的,虛誑不實,所以取著心相,是愚癡的!喊阒廴两(jīng)』也說:「心起想即癡,無想是泥洹」(52)!褐钦摗灰收f:「諸法如芭蕉,一切從心生,當(dāng)知法無實;是心亦復(fù)空,若有人念空,是則非道行」(53) 。這也是法從心生說,法空心也是空,空是離取著戲論的,所以取空相的也就非道了。又說:「如頗梨珠,隨前色(而)變,自無定色。諸法亦如是,無有定相,隨心為異」(54)。法無定相,隨心而差異不同,與上面所說的「觀空」,是完全相同的。佛法中,善惡與迷悟,「心為一切法的主導(dǎo)者」,所以說「心所作」,「從心生」。 反之,「心隨身故,身得樂事,心則欣悅!瓕⒅T天眾入粗澀園中,……諸天人眾斗心即生」,又如「北方地有雪山,雪山冷故,藥草能殺諸毒。所食米谷,三毒不能大發(fā);三毒不能大發(fā)故,眾生柔軟,信等五根皆得勢力。以是等因緣,北方多行般若波羅蜜」(55)。心隨身轉(zhuǎn),心隨環(huán)境而變異,『智度論』不也說得很明白嗎?所以不可依據(jù)片段文字,誤解龍樹與無著Asan%ga的「唯心論」一脈相通!龍樹是緣起論者,直說一切法空,而不是無著學(xué)系那樣的。

  文殊Man~jus/ri^法門,與『般若』同源而異流,每說煩惱即菩提,如說:「貪欲是涅槃,恚癡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無量佛道」(56)。龍樹怎樣解說這些文句?對于淫欲,『智論』依『般若經(jīng)』,說三種菩薩:「初者,如世間受五欲,后舍離出家,得菩提道。二者,大功德牢固, [P142] 初發(fā)心時斷于淫欲,乃至成佛道。是菩薩或法身,或肉身;或離欲,或未離欲。 三者,清凈法身菩薩,……與眾生同事而攝取之」(57)。第一類菩薩,如釋尊。第二類,「從初發(fā)心常作童真行,不與色欲共會」,也就是發(fā)菩提心以來,生生世世,過著清凈梵行的生活。即使是得了無生忍的法身菩薩,也是這樣!捍笾嵌日摗痪砣(大正二五.三一七中)說:

  「有人言:菩薩雖受五欲,心不著故,不妨于道」。 「菩薩應(yīng)作童真修行梵行,當(dāng)?shù)冒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梵行菩薩不著世間故,速成菩薩道。若淫欲者,譬如膠漆,難可得離」。

  有大乘人以為:受五欲,對修道是不妨礙的,只要不執(zhí)著他。對于這種見解,龍樹是不以為然的。認為始終修童真梵行,能「速成菩薩道」,也就是成佛要容易得多!糊垬鋫鳌徽f:起初,龍樹與友人,到王宮中去淫亂,幾乎被殺,這才深感欲為苦本而出家。龍樹有過這一番經(jīng)歷,當(dāng)然會稱贊始終修梵行的。這是「大功德牢固」,不是一般人都能這樣的。先受欲而后出家(第一類),應(yīng)該是最一般的。第三類是法身菩薩,為了攝化眾生,如維摩詰Vimalaki^rti長者那樣。大菩薩的善巧方便,不是初學(xué)者所能行的。說到「煩惱是菩提」,如『大智度論』(58)說:

  「因緣生故無實,……不從三世十方來,是法定相不可得。何以故?一切法入如故。若(不)得是無明定相,即是智慧,不名為癡。是故癡相、智慧相無異,癡實相即是智慧,取 [P143] 著智慧者即是癡」。 「諸法如入法性中,無有別異!薨V實相即是智慧,若分別著此智慧即是愚癡。如是愚癡智慧,有何別異」?

  龍樹的解說,是依據(jù)『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的!核家娼(jīng)』明如來以「五力」說法,「二者、隨宜」:「如來或垢法說凈,凈法說垢!沃^垢法說凈?不得垢法性故。何謂凈法說垢?貪著凈法故」(59)。這就是『智度論』所說:「癡實相即是智慧,取著智慧者即是癡」的意義。一般不知道這是「隨宜」說法,以為究竟理趣。只知煩惱即菩提,而不知取著菩提就是煩惱!如通達性空,般若現(xiàn)前,那里還有煩惱?如誤解煩惱即是菩提,那真是顛倒了!

  注【11-001】『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五九中)。

  注【11-002】『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六0下)。

  注【11-003】『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六(大正八‧四五五中)!喊阒廴两(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七上──中)。

  注【11-004】『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上(大正一四‧五四一中)。

  注【11-005】『文殊師利現(xiàn)寶藏經(jīng)』卷下(大正一四‧四六0上──中)!捍蠓綇V寶篋經(jīng)』卷中(大正一四‧四七四上)。

  注【11-006】『濟諸方等學(xué)經(jīng)』(大正九‧三七五中)。

  注【11-007】『慧印三昧經(jīng)』(大正一五‧四六四中)。 [P144]

  注【11-008】『濟諸方等學(xué)經(jīng)』(大正九‧三七六上)。

  注【11-009】『大寶積經(jīng)』卷(四三)『普明菩薩會』(大正一一‧六三四上 )。以上部分,可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一四章(一一六七──一一七三)。

  注【11-010】『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上)。

  注【11-011】『回諍論』(大正三二‧一五上)。

  注【11-012】『中論』卷一(大正三0‧二中)。卷三(大正三0‧一九下)。

  注【11-013】『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七引文(漢院刊本三三上)。舊譯『回諍論』(大正三二‧一八上)。

  注【11-014】『大智度論』卷六三(大正二五‧五0八下)。卷三一(大正二五‧二九0上)。

  注【11-015】『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大正八‧二三一上)!捍笾嵌日摗痪硭囊(大正二五‧三五八中──下)。

  注【11-016】『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0中)。

  注【11-017】拙作『空之探究』第四章(二三三──二四一)。

  注【11-018】『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三(大正八‧五四六下)。

  注【11-019】『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上(大正一四‧五四一上)。

  注【11-020】『大智度論』卷四(大正二五‧八五中)。

  注【11-021】『大智度論』卷一八(大正二五‧一九二下──一九三中)。

  注【11-022】『中論』卷三(大正三0‧三三下──二四上)。 [P145]

  注【11-023】『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上)。

  注【11-024】『大智度論』卷一八(大正二五‧一九四上)。

  注【11-025】『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大正八‧七五一下)。

  注【11-026】『大智度論』卷三一(大正二五‧二九0下)。

  注【11-027】『大智度論』卷六(大正二五‧一0五下)。卷六(大正二五‧一0一下)。

  注【11-028】『大智度論』卷六(大正二五‧一0一下)。

  注【11-029】『中論』卷二(大正三0‧一八下)。

  注【11-030】本節(jié)參閱拙作『空之探究』第四章(二0一──二六五)。

  注【11-031】參閱拙作『空之探究』第三章(一七0──一七三)。

  注【11-032】『大智度論』卷一00(大正二五‧七五四中──下)。

  注【11-033】『大智度論』卷四六(大正二五‧三九四下)。

  注【11-034】『大智度論』卷五三(大正二五‧四三八上)。

  注【11-035】『大智度論』卷四五(大正二五‧三八三中)。

  注【11-036】『大智度論』卷四0(大正二五‧三五0上)。

  注【11-037】『十住毗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一中)。

  注【11-038】『大智度論』卷五八(大正二五‧四七二下)。 [P146]

  注【11-039】『大智度論』卷三八(大正二五‧三四二中──下)。

  注【11-040】『十住毗婆沙論』卷一(大正二六‧二四下)。

  注【11-041】『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0中)。卷二(大正三0‧一八下)。

  注【11-042】『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六一上──中)。

  注【11-043】『大智度論』卷六三(大正二五‧五0三下)。

  注【11-044】『大智度論』卷一八(大正二五‧一九二上、一九四上)。

  注【11-045】『三論玄義檢幽集』卷五所引(大正七0‧四六一上)。

  注【11-046】三門,見『大智度論』卷一八(大正二五‧一九二上──一九四上) 。參閱『大智度論』卷二(大正二五‧ 七0上──中)。

  注【11-047】『大智度論』卷三二(大正二五‧二九八下)。參閱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三上);卷二七(大正二五‧二六0中)。

  注【11-048】『大智度論』卷一二(大正二五‧一四七下──一四八上)。

  注【11-049】『大智度論』卷四六(大正二五‧三九三下)。

  注【11-050】『大智度論』卷四六(大正二五‧三九六上)。

  注【11-051】『大智度論』卷二九(大正二五‧二七六上──中)。

  注【11-052】『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六上)。 [P147]

  注【11-053】『大智度論』卷八(大正二五‧一一八上)。

  注【11-054】『大智度論』卷四三(大正二五‧三七二中)。

  注【11-055】『大智度論』卷八(大正二五‧一一七中)。又卷六七(大正二五‧五三一中)。

  注【11-056】『諸法無行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七五九下)。

  注【11-057】『大智度論』卷三五(大正二五‧三一七中)。

  注【11-058】『大智度論』卷八0(大正二五‧六二二上)。又卷三五(大正二五‧三二一上──中)。

  注【11-059】『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卷二(大正一五‧四0下)。

  第三節(jié) 提婆的「百」論

  龍樹的弟子提婆A^ryadeva,印度南方的錫蘭人,從犢子部Va^tsi^putri^ya出家。那時錫蘭的無畏山Abhayagiri派,態(tài)度寬容,容許別部及大乘者共住。提婆到了南印度,從龍樹 Na^ga^rjuna學(xué)。留傳下來的提婆事跡,主要是到處去破斥外道,破斥小乘的妄執(zhí),后來為小乘學(xué)者所殺。提婆的著作有:一、『百論』,以百偈得名。鳩摩羅什Kuma^raji^va譯,不是全譯而是有所省略的。提婆的本論,名為「修妒路」[經(jīng)],論釋是婆藪開士造的。有以為婆藪就是世親Vasubanbhu,然在年代上是不可能的。二、『四百觀論』,西藏本作『瑜伽行地四百論 [P148] 』,四百偈。唐玄奘所譯『大乘廣百論釋論』,一0卷,是『四百論』的后二百偈,及瑜伽學(xué)者護法Dharmapa^la的注釋。三、『百字論』,元魏菩提流志Bodhiruci譯,一卷。提婆本論僅百字,就是論末偈頌中,「一切法是一,如是法無異!……等如夢無異,相亦無有體」(1);其余論釋,不知是誰造的。此論在西藏,說是龍樹造的。提婆所造的論,都以「百」為名。這固然由于百字、百偈、四百偈的論偈數(shù)目,然在梵文中,百是s/ataka,字根s/at有破壞的意義,實表示了破斥摧壞一切異說的宗趣。此外,北涼道泰譯出『大丈夫論』,二卷。論末說:「阿阇黎犢子部提波羅大菩薩,生在南方,是(彼)所作竟」(2)。與傳說的提婆相合,僅名字──提婆與提波羅小異。這部論,著重于悲心施舍一切的菩薩行,為慈悲增上的代表作。如是提婆所造的,那提婆不計自身安危,盡力破斥外小異見[法施],弘護大乘,終于以身殉教,這真是能說能行的大丈夫!

  提婆的弟子羅!7畝羅跋陀羅Ra^hulabhadra,曾在中、南印弘法。西藏所傳,羅!7畝羅跋陀羅著有『贊法華經(jīng)偈』,『贊般若偈』。真諦傳說:羅!7畝羅跋陀羅有『中論注』。據(jù)吉藏『中觀論疏』說:「羅!7畝羅法師,是龍樹同時人。釋八不,乃作常樂我凈明之」(3)。以八不緣起來解說大涅槃四德,與『大般涅槃經(jīng)』續(xù)譯的「師子吼菩薩品」,以八不緣起為「正因佛性」(4),同一學(xué)風(fēng)。這顯然是中觀學(xué)者,面對后期大乘經(jīng)而加以會通了!褐嵌日摗灰盟摹嘿澃闳糍省(5), [P149] 可能是后人所附入的。龍樹,提婆,羅!7畝羅跋陀羅,三人有先后的師資關(guān)系,為漢、藏一致的傳說。以后的傳承,如西藏所傳的,我國從來不知。如三論宗所傳:羅!7畝羅傳青目,青目傳須利耶蘇摩Su^ryasoma,須利耶蘇摩傳羅什。這一傳承中,青目是什么傳說也沒有,說他在羅!7畝羅與羅什之間,不過因為青目作『中論釋』而已。佛教學(xué)派的次第相傳,有些是不必盡信的!

  龍樹開辟了大乘的坦途,提婆也就移重心到對外的破斥。以空義來掃除有、非有等一切戲論,而「空」不是言說所安立處,所以空也不立,而被稱為「破而不立」。說到破,破的是什么?法是不可破的;種種論破,只是破除眾生的愛著、執(zhí)見,如『大智度論』卷三二(大正二五.二九六下、二九七中)說:

  「般若波羅蜜,于一切法無所舍,無所破,畢竟清凈,無諸戲論。如佛說有四緣,但以少智之人,著于四緣而生邪論,為破著故,說言諸法空,實無可破」!赴闳舨_蜜中,但除邪見而不破四緣」。

  「佛為破妄見故,言三事不可得,實無所破」;「是法空,諸佛以憐憫心,為斷愛結(jié)、除邪見故說」(6)。這就是『維摩詰經(jīng)』所說:「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為斷病本而教導(dǎo)之。何謂病本?謂有攀緣」的意思(7)。攀緣,玄奘譯作「緣慮」。大概的說,「佛法」重在破愛著。由于部派分化而異說紛紜,外道的反對聲也漸高,都在義理上兜圈子,辯論上下功夫,這所以「一切法空」 [P150] 說應(yīng)運而生,重在破邪了。如于一切法不生愛著,于一切法不「自以為是」,那緣起法本來如此,有什么可破的!提婆的『大乘廣百論釋論』卷八(大正三0.二三六上)說:

  「識為諸有種,境是識所行,見境無我時,諸有種皆滅」。

  或者以為:「見境無我」,是破境,這是境空而心不起的意思。其實,提婆所說,是本于『雜阿含經(jīng)』卷二的,如(大正二.九上)說:

  「種子者,譬如陰俱識。地界者,譬(色、受、想、行)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 「色(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已,于色封滯意生縛斷;于色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識無住處,不復(fù)生長增廣」。(8)

  識vijn~a^na是有取識,為流轉(zhuǎn)三有的種子?為什么是三有種。因為識在色、受、想、行 ──四處住「四識住」。識行境時,由于貪喜的染著系縛,取識攀緣不舍而成流轉(zhuǎn)三有的種子。如離愛,識行境時就不為貪喜所縛而攀緣不舍,那就識無住處──「三有種當(dāng)滅」了。黑牛與白牛相系的譬喻,也是同一意義,不過約根境說:「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于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系也」(9)。依『維摩經(jīng)』說:只因攀緣三界,起有無見,如不起二見,那就都無所得,攀緣──生死病根也就斷了。『阿含』與『大乘經(jīng)』一脈相通,不過『阿含』重在離愛tr!s!n!a^,anunaya [P151] ,大乘重在離見dr!s!t!i。生死病根的「攀緣」,不是能緣,也不是所緣,是能所相關(guān)時,有所愛染、執(zhí)見的緣慮。愛染、執(zhí)著,「佛法」說我愛(我見、我慢等),無我就解脫了。「大乘」說我見、法見(依自性起),離我法自性見,就都無所著了。所以,「不以空三昧(心)故空,亦不以所緣外色等諸法故空!酥姓f離是二邊說中道,所謂因緣和合生,是和合法,無有一定法故空!瓱o自性故,即畢竟空」(10)。論師以「分破空」、「觀空」、「本性空」,推求破斥外道、小乘所說,顯一切法離戲論而寂滅,不是論議,一切論議是可破的,佛法是「大圣說空法,為離諸見故」。

  注【12-001】『百字論』(大正三0‧二五二下)。

  注【12-002】『大丈夫論』(大正三0‧二六八上)。

  注【12-003】『中觀論疏』卷三本(大正四二‧四0下)。

  注【12-004】『大般涅槃經(jīng)』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四上──中)。

  注【12-005】『大智度論』卷一八(大正二五‧一九0中──一九一上)。

  注【12-006】『大智度論』卷一二(大正二五‧一五0上)。卷二0(大正二五‧二0七中)。

  注【12-007】『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中(大正一四‧五四五上)。

  注【12-008】『相應(yīng)部』(二二)「蘊相應(yīng)」(南傳一四‧八五──八七)。

  注【12-009】『雜阿含經(jīng)』卷九(大正二‧六0中)!合鄳(yīng)部』(三五)「處相應(yīng)」(南傳一五‧二六0──二六一) [P152] 。

  注【12-010】『大智度論』卷七四(大正二五‧五八一中──下)。 [P153]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