諦閑大師遺集 第五編 講義
講義
釋普賢行愿品題及大愿王義(在永嘉城講)
山僧今日受吳璧華居士之請。講普賢菩薩行愿品題。因時迫不及詳談。故略而說之。但將菩薩行愿。印入聽眾八識田中。為將來成佛之種子耳。此品從華嚴經(jīng)中來。原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初七字為經(jīng)題。大方廣佛華嚴為別題。經(jīng)為通題。
初釋別題。
大方廣三字。是一經(jīng)之體。理經(jīng)也。佛是教經(jīng)。華嚴是行經(jīng)。初言大方廣是理經(jīng)者。理即眾生之心。亦即十方諸佛之心。生心佛心無二心故。
「大」以當體得名。是絕待的。非對待的。何為對待。如一杯而比一室。一室比一社會。一社會比一國。一國比一四天下乃至虛空之大。是有所較量。為對待大。至若絕待大。以常?為義。常則豎窮三際。?則橫滿十方。是為自心之體。原來是大。非對小而言大。譬問人心安在。則曰心在體內(nèi)。是誤以妄想作心。不知吾人之心體。包含太虛。量窮法界。實是無窮無邊。心體既離過絕非。故稱不可說不可說。
「方」以就相得名。軌持為義。軌則軌生物解。持則任持自性。非對圓之方。是直指十方之方。乃自心之相大。亦豎窮橫?者也。
「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包則廣容。博則普?。如一念止惡。能絕三途苦因。一念行善。便為人天妙用。故知自心之用大。心體既豎窮橫?。心相亦豎窮橫?。其作用亦復如是。
大方廣三字。已將自心和盤托出。唯從略說。若廣說者。何止于此?蓞⒂^大乘起信論體相用。便了然也。
「佛」以就人得名。覺照為義。覺則悟大夜之重昏。照則朗萬法之幽邃。吾人在迷故不覺。若覺自心如是大。如是方。如是廣。不向外求。一念之下。識得自心。名為自覺。是理即大方廣。若將大方廣對人宣說。令人入于耳根。名為覺他。是名字即大方廣。從茲念念返照。是觀行即大方廣。觀行功深。任連脫四住煩惱。是相似即大方廣;砥埔黄窡o明。乃至四十一品。是分證即大方廣。了二種生死。窮無明源。究竟證得大方廣。三字受用。即證菩提。是究竟即大方廣。
「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感果則萬行圓成。如桃李華。先華后果。嚴身則眾德?體。如金玉華。但有嚴身義。故華者喻因也。非僅僅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凡一切行門。皆從眾生中修。所謂諸佛解脫。當于眾生中求。十方眾生有苦。即自心苦。我有一分樂。與得眾生一分樂。譬見窮人。以同體大悲故。為憐愍故。我以財施。愿與法界眾生。同登極樂凈土。即如諸佛如來一切;。都從此修。諸佛如來所修六度。亦不外是福是慧。福足慧足。稱兩足尊。
「嚴」以功用得名。資莊為義。資則資廣大之體用。莊則莊真應之佛身。(因為能嚴果為所嚴。)即因果之總相。經(jīng)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又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吾人有善根者。持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即召阿彌陀佛之萬德莊嚴自身。此即;垭p修法門。
初釋大方廣佛華嚴別題竟。次釋通題!附(jīng)」者路也。彌陀經(jīng)乃出生死大路。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乃明心見性之路也。華嚴會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位。皆從自心修福修慧。循序漸進。華嚴經(jīng)中漸漸放大接人。以十一卷經(jīng)為眾生開發(fā)信門。四十一卷經(jīng)為眾生開發(fā)解門。七卷經(jīng)為眾生開發(fā)行門。二十一卷經(jīng)為眾生開發(fā)證門。一部經(jīng)不出信解行證四門。此乃能詮之教。其次所詮之義。亦有四分。四分者。一舉果勸樂生信分。二修因契果生解分。三托法進修成行分。四依人證入成德分。
上釋經(jīng)題竟。次釋(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
(不思議)者言非思想言論所及也。譬眼見耳聞舌味鼻嗅手捉足奔。皆為吾人心可思惟?诳裳哉f。此之謂可思議。若心不可思?诓荒苎哉。是為不思議。
(解脫)謂此心自在。解除一切塵累。譬眼不見色塵。耳不聞聲塵。鼻不嗅香塵。舌不嘗味塵。手足不接觸塵。六根對于六塵離卻。用回光反照。本性當體顯現(xiàn)。是為解脫。
(境界)即眼之所見。耳之所聞。一切境界。悉是自心所現(xiàn)。我識所變。若論豎窮橫?。是心之自相。即我識依他起故。變成無邊剎海。雖云極大。皆為境界。
普賢菩薩欲人人入此(不思議解脫境界)故發(fā)十大行愿。使人人明知大方廣佛華嚴。常然在我自心。若不入此境界。不得稱普賢行愿。愿本是行。行即是愿。對自己進修曰行。望他人同行曰愿。
所謂十種行愿者。一為禮敬諸佛。二為稱贊如來。三為廣修供養(yǎng)。四為懺悔業(yè)障。五為隨喜功德。六為請轉(zhuǎn)*輪。七為請佛住世。八為常隨佛學。九為恒順眾生。十為普皆回向。此十大愿王。皆稱性起。故一一都云。盡十方。?法界。極微塵數(shù)。約橫論也。又一一皆云。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此十大愿終無有盡。約豎論也。
第一大愿。「禮敬諸佛!蛊召t菩薩。自己禮敬諸佛。是為行。希望大眾各各禮敬諸佛。是為愿與行。二而一一而二也。禮敬諸佛者。即俗稱拜佛。普賢菩薩拜佛。欲人人皆如彼拜佛。普賢菩薩所禮敬者。盡法界?虛空諸佛。皆是當人自心之佛。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自覺我身跟前有諸佛。諸佛前皆有我身。是故一一塵剎中皆有佛。一一佛前皆有普賢。一一普賢皆悉合掌禮拜。則一普賢之身。?入一切普賢身內(nèi)。一切普賢。皆攝歸一普賢身內(nèi)。蓋以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大經(jīng)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F(xiàn)前!钢T」者不一之稱。此界彼界。十方三世一切佛。故謂之諸佛。過去佛為已成之佛。未來佛即在目前,F(xiàn)在我們大眾。人人皆是。何以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
「禮敬」者。由心恭恭敬敬。運于身口。而?行禮拜。不然。謂之慢拜。身雖拜跪?陔m持名。而心則重重妄想。是名為禮拜。實則功德微少。普賢行愿。除我慢障。必起敬意。統(tǒng)身語業(yè)。以身業(yè)敬者。為顯佛有天眼通故。以語業(yè)敬者。顯佛有天耳通故。以意業(yè)敬者。顯佛有他心通故。常修禮敬。一心不亂。五體著地。深入法性。離能所相。即說偈曰「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阿彌陀佛影現(xiàn)中。我身影現(xiàn)彌陀前。頭面接足歸命禮!故莿t內(nèi)佛外佛。同一實相。隨一一禮。若佛若禮。重重無盡。
上言法界即我自心。我心即法界。我欲禮敬諸佛。須先放下萬念。清清凈凈。在一拜中。一面觀想一面念!敢恍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又「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士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及十方法界常住諸佛。」經(jīng)云。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吾人心中憶佛名為修慧。身跪口念。名為修福。;垭p修。則禮敬之事畢矣。普賢如是禮敬。即為普賢行愿。普賢不在外求。而在各人心中求。普賢乃眾生心中之普賢。眾生乃普賢心中之眾生。普賢心。釋迦心。眾生心。菩薩心。無二無別。以心體同故。行普賢。愿亦普賢。行非普賢。愿亦非普賢。推言之。心向諸佛如來。我心即諸佛如來。心不向諸佛如來。我心即非諸佛如來。何以故。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普賢禮敬諸佛。是普賢行。是普賢愿。我禮敬諸佛是我行。是我愿。
或曰拜佛誰不能拜。雙手合掌。兩足著地。何難之有。殊不知無心拜佛。狀若舂米。拜如不拜。微有利益。必也內(nèi)存至誠。使身口意三業(yè)統(tǒng)一。如此拜佛。則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山僧從前最喜拜佛。因庚申年六十三歲患痰濕入筋絡病。不能久立跪拜。但作觀想禮佛。后因體力漸衰。或起立為難。不行跪拜。而行坐拜。心中觀想。若對西方三圣。恭恭敬敬。與跪拜無異。即如吾人旅行在舟車中;虿∨P床榻上。不能身向西拜。皆堪作觀拜跪。如對西方佛前而禮敬之。此皆拜佛法門。依此實行。功德無量。否則。粗心慢拜。功德即少。何以故。我心恭敬。則佛心顯。不恭敬則妄想多。妄想乃眾生心。非佛心也。
第二大愿!阜Q贊如來!埂阜Q」謂稱述!纲潯辜促潛P。稱述圣德。贊揚其美。又稱揚贊嘆之謂也。「如」者。如如不動。妙道圓融。即自心不生不滅之體。湛然寂照。古今而不變。
「來」者。去來也。即謂如如不動之體。無去無來。能去能來。「如來」即佛。佛為通號。意取三覺圓備義。如來亦通號也。謂后佛出世。如同先佛再來故。義翻為覺。覺者不迷之謂。言宇宙萬物。本來不迷。如柳綠花紅。鴉啼雀噪。皆宇宙真理之所顯現(xiàn)。唯眾生不能覺迷耳。若一旦轉(zhuǎn)迷成覺。即能見宇宙之真理與萬法。無不與我妙合。蓋宇宙萬法為法身如來。萬法妙合之我。為報身如來。即宇宙之真理為法身。其感得者為報身。而感得此真理應眾生之機根。出現(xiàn)于世以示說者。為應身如來。此法身報身應身三者謂之如來。三身同一真理。不過以其體為法身。以其相為報身。以其用為應身。即大方廣之體相用也。釋迦如來。能應用其所感得之真理。而現(xiàn)三身。隨機說法。本為應身。因說法而現(xiàn)千丈盧舍那如來報身。在華嚴會上,F(xiàn)毗盧遮那如來法身。三身雖分而實一。蓋離法身無報身。離報身無應身。見法各異。而其所歸一也。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具三身。而眾生一身。亦當具足三身。何以故。有正緣了三因故。正因即法身。如涅槃經(jīng)云。一切眾生悉具佛性。如來常住而不變易。即法身也。緣因即應身。如勸大眾念佛。拜佛。聽經(jīng)。功行圓滿。即應身也。了因即報身。如大眾聽經(jīng)。句句入耳了解。即報身也。
上述正緣了三因之果。次重。重宣如來三身之義。金剛經(jīng)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又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是為法身如來。佛頂經(jīng)云。性真常中求于去來了不可得。轉(zhuǎn)*輪經(jīng)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佛頂經(jīng)云。明極即如來。是為報身如來。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佛頂經(jīng)云。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是為應身如來。已上列舉如來名義。今說當體如來。即諸佛與眾生。同為清凈法身。清凈法身。原系自性天真佛。以人人悉具佛性。即心即佛。是心作佛故。又行種種功德及禮拜。莊嚴清凈法身。至若報身。其受用有二。一為自受用報身。二為他受用報身。介紹報身者。則為應身。入九法界。各各差別。分身度脫。地藏經(jīng)云;颥F(xiàn)男子身;颥F(xiàn)女人身。或現(xiàn)天龍身;颥F(xiàn)神鬼身;颥F(xiàn)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脫;颥F(xiàn)天帝身;颥F(xiàn)梵王身;颥F(xiàn)轉(zhuǎn)輪王身;颥F(xiàn)居士身;颥F(xiàn)國王身;颥F(xiàn)宰輔身;颥F(xiàn)官屬身。或現(xiàn)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xiàn)其前。稱贊法報應三身如來偈曰。「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又贊法身如來云!盖鍍裘罘ㄉ。湛然應一切!官潏笊砣鐏碣试啤!赴浲臃鹕斫鹕O嗪霉饷鳠o等倫。白毫宛轉(zhuǎn)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shù)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愿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贊應身如來偈云!柑锰命S金相。巍巍不動尊。天上與人間。無不咸恭敬!勾思淳咔岸Y敬之中。以身業(yè)禮。以口業(yè)贊。以意業(yè)敬。是則名為三業(yè)供養(yǎng)。法身如來如遮那。報身如來如彌陀。應身如來如釋迦等。皆以德彰名。我之稱揚贊嘆。即頌如來之萬德洪名。但釋家贊佛偈甚多。不勝枚舉。亦視贊者之功行何如耳;虺蚰睢F涔Φ露疾豢伤甲h。茲姑舉一方便法門。無論男女老幼。人人能贊。即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是。念彌陀雖為稱贊彌陀。即對十方世界諸佛。我能以一念贊盡。何以故。十方世界一切凈土?倲z于西方極樂凈土。念西方佛。即念十方佛也。
第三大愿!笍V修供養(yǎng)!顾┲。有豎有橫。豎則指過去現(xiàn)未三世一切佛。橫則言盡法界?虛空十方一切佛。普賢菩薩修行。無論三世十方一切諸佛。悉皆供養(yǎng)。愿亦如是。至所供養(yǎng)者。究竟何物。不外乎財供養(yǎng)與法供養(yǎng)。
初釋「財供養(yǎng)!谷艘宰约簾o金錢。即不能行此供養(yǎng)。然外財供養(yǎng)用金錢。而內(nèi)財供養(yǎng)不用金錢。法華經(jīng)云。用身口意三業(yè)恭敬供養(yǎng)。即禮拜贊嘆供養(yǎng)。是為豎供養(yǎng)。若出門隨時隨處供養(yǎng)。為橫供養(yǎng)也。至于外財供養(yǎng)。有財當施。有財若不施。是名慳貪。為生死根。吾人慳貪之心一起。即反對慈悲。則背宇宙布施之妙用矣。修行者。具大慈悲心。故隨緣施舍。盡心供養(yǎng)。即一香一華。亦稱理成就。有偈曰。「愿此香華云。?滿十方界。供養(yǎng)一切佛。菩薩二乘僧!构B(yǎng)過去佛若釋迦如來。供養(yǎng)未來佛若彌勒如來。唯現(xiàn)在無佛時代。從何供養(yǎng)。即十六觀經(jīng)云!孝順父母。奉侍師長。」愿吾人對于生我父育我母。必孝必順。對于師長。服勞奉養(yǎng)。至如女子之嫁也。對于公婆。克盡婦道。殷勤侍奉。是皆供養(yǎng)現(xiàn)在佛也。倘不供養(yǎng)家中活佛。將供養(yǎng)何人。近佛不拜。遑論遠佛。是皆吾人所當注意者也。即如現(xiàn)前大眾。當體有成佛性。特未修耳。修則遲早必定成佛。人人皆是未來諸佛。知此則彼此謙恭。道德相尚。乃真實共和平等。無結(jié)內(nèi)排外。貴自賤他。不為名利臣奴。不隨潮流胥溺。故佛法最適于今日之共和時代。但修行之人。不僅對人類而禮敬之供養(yǎng)之。即牛羊犬豕等眾生。亦以戒殺放生為重。何以故。一切眾生具佛性故。當來必定成佛故。即恭敬供養(yǎng)未來諸佛故。如是供養(yǎng)。緣慈悲心。起慈悲心?砂我磺袠I(yè)障根本。隨地隨時。修此供養(yǎng)。是名廣修供養(yǎng)。
次釋「法供養(yǎng)」如法師說正法以轉(zhuǎn)迷啟悟為主旨。眾生在迷。法師本慈悲心。為開眾生覺路。故用法布施。即以法供養(yǎng)法界也。然法師既能以法供養(yǎng)。非法師亦可修此供養(yǎng)。即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萬德洪名。逢人即勸。逢人即念。亦乃法供養(yǎng)也。凡廣修供養(yǎng)者。對于財法二施。均由小至大。先勸一家。由一家及他家。從一方及十方。其實普賢緣性起修。一字一句。周?法界。知佛法者。無待贅述。
第四大愿。「懺悔業(yè)障!箻I(yè)障不懺悔。則廣供不廣供。贊嘆不贊嘆。禮敬不禮敬。皆為業(yè)所障。如說八苦。從苦入苦。在睡眠中。夢想顛倒。早起則妄想愈多。殆被業(yè)障所牽身?傊茦I(yè)少而惡業(yè)多。惡業(yè)何來。皆從心造。心能止惡。心能修善。吾人所以行善惡者。皆以身與口與意三者之故。謂之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此三業(yè)正。則善自然而修。惡自然而止。此三業(yè)不謹。則惡事乃成。所謂成惡事者。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即殺生偷盜邪淫是。皆由身所成之惡事也。口四者。即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是。皆由口所作之惡事也。意三者。慳貪瞋恚邪見是。此由貪瞋癡三毒而成。為一切惡業(yè)之本也。由三業(yè)而造出十惡。止此十惡。而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慳貪。不瞋恚。不邪見之十戒。是為十善。吾人作惡當墮惡道。行善則功德無量。當生善道。殊不知善業(yè)障心。難出三界。如作上品五逆十惡者。感地獄道身。作中品五逆十惡者。感畜生道身。作下品五逆十惡者。感餓鬼道身。行下品十善者。感修羅道身。行中品十善者。感人道身。單修上品十善。得生四天王及?利天宮。修上品十善兼坐未到定。得生欲界空居四天。色界四禪。共十八天。初禪三天。難逃火災。二禪三天。未離水災。三禪三天。猶遭風災。四禪九天。無云福生廣果三天。凡夫住處。修禪者得生其中。無想天外道所居。無煩。無熱。善見。善現(xiàn)。色究竟五天。第三果居處。未得四果。尚有分段生死。以上十八天。離欲粗散。未出色籠。故名色界。上來三途是惡業(yè)。欲界六天是善業(yè)。色無色界是不動業(yè)。此三種業(yè)。皆能障心。均不免為生死牢籠。所以云三界皆苦。無一可樂。若要豎出三界。實難之難。是故勸他念佛不肯念。求生凈土不肯求。頭出頭沒。生生死死。輪回六趣。無有盡期。古德云。萬般皆是苦。唯有業(yè)隨身。或言我一生皆行善事。何業(yè)障之有。獨不知無始以來。從身語意所生一切業(yè)障。誠難述。故行愿品云。若此惡業(yè)有體相。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吾人既有業(yè)障。必當早求懺悔。懺者懺其前愆;谡呋谄浜筮^。然懺悔之法亦多端矣。念南無阿彌陀佛。亦懺悔之最好法門。經(jīng)云。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又云。拔一切業(yè)障根本。得生凈土陀羅尼。故人能念佛持咒則業(yè)障自除。事理自然明了。若生從糊涂來。死隨糊涂去。如何是好。但生者已生。死時當求正念分明。欲求正念分明。須要至誠懇切。用身語意三業(yè)懺悔。蓋因自己一切業(yè)障。從三業(yè)來。亦當從三業(yè)去也。奉勸大眾。信得真。愿得切。老實念佛。橫超三界。帶業(yè)往生。無論利根鈍根。業(yè)輕業(yè)重。但肯信愿持名。無不往生極樂。故古德偈云。六欲諸天受五衰。三禪尚自有三災。縱饒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歸去來。不我欺也。
第五大愿!鸽S喜功德。」此四字扼要在德之一字。德作得釋。即從功行上心得也。凡人一生所作事。不自檢點。都糊涂自了。急宜攝心仔細思之。從六根門頭參透。功過孰多。得失孰多。較量過后。痛下警察悔改工夫始可。不爾。便從糊涂生來。從糊涂死去。一生不明因果。忽略功德。從身口意積成種種罪業(yè)。舉足動步。莫非是罪。信口胡言。莫非是辜。此之謂可憐愍者。所以菩薩隨喜而作功德。功德分二種說(一)世間法。為有漏功德。如慈善業(yè)。造橋修路齋僧建寺等。慶悅贊嘆。不生煩惱是。(二)出世間法。為無漏功德。了生脫死。廣修六度是。但世間功德為有漏。出世功德為無漏。倘能隨喜而修。以世間一切功德;叵驘o上菩提。亦可轉(zhuǎn)有漏為無漏矣。是故遇諸公益事。有力則助力。無功則贊嘆。切實量力。隨喜而修。世上有何嫉。更有何爭斗哉。有等顛倒凡夫。對諸功德。非唯不隨喜。且心生破壞。此因業(yè)障深重。當代念佛為之懺悔也,F(xiàn)今提倡凈土法門。亦是了生脫死功德。對善信者。從而策勵之。對未信者。從而稱揚之。亦為普賢菩薩隨喜之功德。所以隨喜凈土法門。稱揚彌陀功德。古德云。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我能隨喜凈土功德。此即先德所謂見賢思齊者也。
第六大愿!刚堔D(zhuǎn)*輪!狗卜蛉庋邸K娚踅。不能見遠。初見道位須陀洹。能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僅見一四天下。二果修道位斯陀含。能斷欲界九品思中前六品盡。得見小千世界。三果修道位阿那含。能斷欲殘思盡。進斷上八地思。則見中千世界。無學道位阿羅漢。能斷見思俱盡。始見三千大千世界。初地菩薩。能斷一品無明。則見百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地菩薩。能斷十品無明。則見千千萬三千大千世界。普賢位同等覺。則見十方世界。夫所見之眼界有差別。則所轉(zhuǎn)之*輪有不同也。說法如轉(zhuǎn)輪。不信佛法。心無主宰。胡思亂想。曷能去惡向善。轉(zhuǎn)凡成圣。作隨喜功德哉。
譬若谷然。入舂去殼。方成白米。米之潔白。雖本生成。然非輾轉(zhuǎn)。不能出現(xiàn)。吾佛說法。一句一句。皆從心中露出。大眾聞法。一句一句入耳。皆轉(zhuǎn)入心中。而成妙法矣,F(xiàn)時釋迦已成佛。彌勒未降世。究從何請。即山僧到此說法。因諸大居士之請。對大眾說十大愿王。以了無邊生死之苦。我代佛說法。即轉(zhuǎn)*輪也。諸大居士之請。即請轉(zhuǎn)*輪也。大眾當深信無上清凈心。在聞法時。始顯然出現(xiàn)。為來日隨喜而生功德。今日之請轉(zhuǎn)*輪。誠有無量之功德也。
第七大愿!刚埛鹱∈。」凡夫徒執(zhí)佛說涅槃經(jīng)后。即入滅。以為佛已舍世。曷能請佛住世。不知請佛住世。即請自己佛。是心作佛。即心即佛也。夫眾生心凈。見佛常住。眾生心垢。見佛舍命。是故佛之常住與否。皆眾生心之凈染相應。吾人若念念在佛。即時時請佛住世。勤修六字。則凈念相繼。吾佛則常然顯現(xiàn)。
第八大愿。「常隨佛學!刮岱饛V說法要。普度眾生。先覺也。眾生聞法。廣修佛事。以了生死。后覺也。凡夫若無普度大力量。當善治一家。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此與孔圣大學之道亦相融合。為入世法所不可缺焉。夫自利然后能利他。當誠心托佛。從因至果。引得心智。隨之而學。常常如在。始終不變。即常隨佛學之大旨也。
第九大愿!负沩槺娚。」此我佛利他行也。發(fā)大悲心。下菩提種。以饒益有情。利樂眾生。當從恒順兩字下著手工夫。曠觀十法界。佛占其一。眾生占其九。地獄餓鬼畜生。皆因六根門頭。造業(yè)墮落。乃三惡道之眾生也。天道著樂。人道苦惱。修羅瞋恚。乃三善道之眾生。聲聞是自了眾生。緣覺是孤調(diào)眾生。菩薩是大道心眾生也。對此九界眾生。當嗟嘆之。憐愍之。饒益之。成就之。以佛心廣修佛行。無一非布施之事業(yè)。無一非恒順之心情。遇乞丐也。體其挨寒受餓。即量力施財。遇臨殺之畜生也。悲其戀命怕死。即實行買放。蓋佛心即大悲心也。為菩提之根本。樹無根則枝葉不茂。心不悲。則度生不切。一切眾生。是我福田。宜恒順之。至于家中父母兄弟。可不孝順愛敬乎。推言之。于社會因不順而肇爭端。于國家因不順而興兵禍。茍能人人順悅。則可享真正共和之幸福矣。
第十大愿!钙战曰叵!勾耸伦钜酌髁恕F┤缥医袢照f法一句。是一念好心功德。作一好事。是一好事功德。即非自己功德。要皆回向于大眾。回向可分三種。(一)回自向他。凡作一切事。悉當回向盡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二)回因向果。將自己日日所念佛為眾生回向極樂凈土。(三)回事向理。吾人將所作事。應行放下。經(jīng)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世出世間。一切諸事。皆是因緣所生之法。當體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諦。即假是俗諦。即中是中諦。總之所作功德。即非功德。昔達摩見梁武帝。帝問以朕所作佛事。究竟有何功德。師曰。無。帝駭然。自念一生造寺四百八十。齋僧無算。何以無功德。師曰。是為有漏功德。帝曰。何謂無漏功德。師曰。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周?法界。是為無漏功德。所以帝所作佛事。是無功德。是故大眾念佛;螂S喜功德。恒順眾生。皆應回向法界。但貧僧深痛女眾。恒以念佛作幽冥路上鏹貫。是由一念貪心。便為生死根本。深為可愍者。當知念佛首重了生脫死。求生西方。為此生最難得之事。古德云。得人身如掌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正與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之意符合。深愿大眾當速悔改。切勿以念佛作金錢想。以上說普賢菩薩十大愿王竟。是導華嚴海眾。歸到極樂。今大眾既明了透澈。我且以普賢行愿。為我行愿。即以禮敬諸佛回向。以稱贊如來回向。以廣修供養(yǎng)回向。以懺悔業(yè)障回向。以隨喜功德回向。以請轉(zhuǎn)*輪回向。以請佛住世回向。以常隨佛學回向。以恒順眾生回向。是為普皆回向;叵蚴且患䴓O緊要事。所作功德。無論巨細。乃至一毫之善。一塵之福。皆可回向西方。莊嚴凈土。譬如投少水于大海之中。量即同海。所以為一己所積功德。其功有限。若回向于法界眾生。則其德即無邊際。是為回自向他也。若將所作功德。如念佛。持咒。禮拜。誦經(jīng)。及一切慈善功德。均可回向西方。與一切眾生。同成佛道。即是回(因向)果也。須知所作善事。無論世間出世間。若大若小。一一無非因緣所生。即空假中三諦之理。所謂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故一一事。不須著相。自然理事圓融。理既豎窮橫?。事亦如之。故須回事向理也。
釋佛說阿彌陀經(jīng)總題(在世界佛教居士林講)
初科要
直以法顯
提大綱
曲以喻況
教
總論通別 行
大科 總釋名題 釋名 理
別釋通別
須顯體
正出體
演正義 須明宗
正明宗
須論用
正論用
別解文義(未講) 示意
略判
○講說佛經(jīng)。例須分科。分科者。即標示章段。以便逐次解釋也。講此經(jīng)題。大科分二。初提大綱。
略開悟修之宗。二廣示總別之旨。初又分二。初直以法顯。二曲以喻況。今初
夫所謂悟者。悟天然之性德也。悟后起修。修此凈土法門。何以須悟。能悟天然之性德。則講者聽者。能聽所聽。自然互相融契。機教相扣矣。性德者何。即我人現(xiàn)前一念心性也。天然性德。不從外來。乃我人本有。不悟本有。所以向外馳求。徒勞辛苦。今使先悟一念心性。人人本有。個個不無。所謂性。不變之體也。心隨緣之能也。不變之體。本具隨緣之能。隨緣之能。不離不變之體。設若有體無能。與木石何異。有能無體。則似旋火輪。不得休息。是故體與能。不可離間者也。云何有不變之體。起隨緣之能。我人性體。本不變動。六根隨六塵之緣。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曰嘗。在身曰覺。在意曰知。是則以心隨緣。故起見聞覺知之功能。而其本性。未嘗變動。若欲識其不變之性體。則須北斗南面看。諸善人當聽法之時。試急回光返照自心。收攝六根。照住當下一念。知六根隨緣之能全從體起。于本體現(xiàn)功能。還從功能見本體。一念回光。便同本得六根雖終日隨緣。本體則終日不變。既不落過現(xiàn)未來。亦不在內(nèi)外中間。此所以楞嚴有七處征心。龍樹列四性(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推檢。智者用四運(未起。欲起。正起。起己。)觀心也。初直以法顯竟。
○次曲以喻況
法理難明。須用譬喻委細比況。自易明曉。今試以虛空隨四大(地水火風)之緣。而空性不變之理以況之。虛空隨地大之緣。塞空成地。地性堅硬。而虛空無硬。故掘地成空?招栽醋円。虛空雖能隨水大之緣。水濕而空不濕。虛空雖能隨火大之緣;馃岫詹粺。虛空雖能隨風大之緣。風動而空不動。地水火風。有堅濕熱動諸相。而虛空無相。無相。故其體不變。不拒諸相發(fā)揮。故其能隨緣。終日不變。終日隨緣。終日隨緣。終日不變。我人不變之性。隨六塵之緣。起見聞覺知之能。而其體本無生滅。亦猶虛空隨四大之緣。成堅濕熱動之相。而其性本不轉(zhuǎn)變也。以上喻法所明。無非欲令人悟得本有性德。然后全性起修。專修凈土法門而已。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入道。其中最直捷。至圓頓者。惟凈土法門為第一。凈土經(jīng)典。句句真詮。其中最簡要。最易明者。惟此佛說阿彌陀經(jīng)為第一。佛說阿彌陀經(jīng)中所發(fā)揮者。惟信愿持名(持名即是行)為最要。經(jīng)云。「眾生聞者。應當發(fā)愿。愿生彼國……聞說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又云!溉甑冉援斝攀芪艺Z。及諸佛所說!故枪市旁感腥。為修凈業(yè)者最緊要義。信當如何信法。信自己不變之性體。具隨緣之功能。所以彌陀乃自性之彌陀。凈土乃唯心之凈土。自性彌陀。不變之理體也。唯心凈土。隨緣之功能也。(心隨染緣。則成穢土。心隨凈緣。則成凈土。故云心凈則佛土凈。)彌陀既為當人本具。真佛屋里坐。何須向外求。極樂雖在西方。何嘗離于方寸。于此能真實諦信。直下承當。不生上慢退卻之心。如此方名真信。(自性彌陀。唯心凈土之義。本止約理一邊說。聽者幸勿誤會。至下明宗中廣列六即義以明之。庶無執(zhí)理廢事之患)信真則愿切。愿切則行修。以自己之信愿行。契彌陀之大愿海。如磁引針。如葵向日。殆有不期然而然者。是誠出生死之坦途。證菩提之捷徑也。明云棲蓮池大師云!胳`明洞澈湛寂常恒。非濁非清。無向無背。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澄濁而清。反背而向。越三祇于一念。齊諸圣于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佛說阿彌陀經(jīng)歟。」我人一念心。靈而不昧。明而不暗。洞而不壅。澈而不滯。故能隨種種緣。具種種能。即此靈明洞澈之心。便是湛寂常恒之性。湛者不動。寂者無生。常者不變遷。恒者無去來。所以此性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存。豎窮三際。(過去未來現(xiàn)在)橫遍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不間圣凡。故非清濁。不落方隅。故無向背。大哉真體。乃天然之性德也。悟此天然之性德。由性德而起修德。因有濁清反背之功用。當知全性起修修不離性。全修在性性不離修。性修不二。體用一如。不必三祇修;。只將六字出乾坤。此所以彌陀經(jīng)念佛法門。至圓至妙。不可得而思議者也。略開悟修之宗。大略如此。
研究佛說阿彌陀經(jīng)初步。可閱徐槐庭居士疏鈔擷。(蓮池大師彌陀疏鈔。文富義暢。徐居士擷其要義。以便初學。)欲求深造。當閱靈益大師彌陀要解。有志斯道者。其注意焉。
○二廣示總別之旨。又分二科。初總釋名題二別解文義。初又分二。初七番共解。二五重各說。今初。
凡講經(jīng)須依家法。宗師承。則淵源有自。庶無妄談般若之咎。今說此經(jīng)。遵天臺家法?傖屆}。例立五重玄義。釋此五重。有通有別。通則七番共解。所謂七番者。一標章。二生起。三引證。四觀心。五料簡。六開合。七會異。
一標章。即分科也。所謂標其章段。詳解以便。先標五重之名。
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所以須標章者。令易憶持。起念心故。
二生起。生起者。五重次第。相生而起也。一經(jīng)有一經(jīng)之名。名為假名。由假名而求實體。故次之以顯體。既識其體。依體起修。修因必獲果。故體后須明宗。修因證果。大用乃彰。故宗而論用。用有小大偏圓權實頓漸之不同。故終須判教相。使不相混濫也。所以須明生起者。令不雜亂起定心故。
三引證。引金口誠言。以為證明。經(jīng)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xiàn)在說法。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此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乃本師釋迦牟尼佛。親為尊者舍利弗說。故此經(jīng)定名佛說阿彌陀經(jīng)。正報攝于依報。依正不二。即寂光真體也。信愿持名為修證之宗。離苦得樂為往生之用。經(jīng)有明文。尋之可見。所以須引經(jīng)文作證明者。起信心故。
四觀心。佛說一切法。不離一切心。所以聞法。須句句消歸自己。今聞佛說阿彌陀經(jīng)之名字。即須約之觀心。佛者覺也。迷者為眾生。覺者即是佛。佛不在外。即此一念心是。此心能不被境界所轉(zhuǎn)。當體歷歷明明。覺理之智。即自性天真佛也。說者悅也。此一念心。不為塵欲所蔽。故喜悅輕安也。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此一念心。亙古亙今。不遷不變。即自心之無量壽也。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即自心之無量光也。此約釋名而論觀心也。了達實相。觀心體也。修因證果。觀心宗也。斷惑證真。觀心用也。分別淺深。觀心教相也。約五重以觀心釋。大意如此。所以須明觀心者即聞即行起精進心故。
五料簡。即問答也。問答以釋疑。疑破暗消;坌睦赎。起慧心故。
六開合。若有眾生。迷心重者。合色開心。如五蘊是也。迷色重者。開色合心。如十二處是也。心色俱迷。則心色俱開。如十八界是也。心色俱不迷。則心色俱不開也。所以明開合以識廣略者。亦是起慧心故。
七會異。會通異名。使正確其觀念。而得四悉檀利益也。當知凈土法門。圓頓直捷。能收一切法門。一切法門。了生死。證菩提。與凈土法門。理無二致。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也。知此。是為得世界悉檀歡喜益。)聞此凈土法門。宗旨明白。依報正報。能念所念。一一了然。而心生慶悅。是為得為人悉檀生善益。仗此一句彌陀,F(xiàn)前由散心而入于一心。破除煩惱。將來則離娑婆而生于極樂。永脫苦輪。是為得對治悉檀破惡益。了得自性彌陀。唯心凈土。悟第一義?俗C無生。是為得第一義悉檀入理益。欲求得四悉利益。故須列五重玄義。以釋名故。得歡喜益。以顯體故。得第一義益。以明宗故。得為人生善益。以論用故。得對治破惡益。分別利益。須判教相也。所以釋此會異一科者。亦是起慧心故。
因此標章生起乃至會異之七番。起信、進、念、定、慧、之五心。由此五心。成于五根。起五種力。破五種障。(信破疑障。精進破懈怠障。念破迷障。定破散亂障;燮朴薨V障。)修七覺支。(擇、進、喜、念、舍、除、定、)行八正道。(正見、語、業(yè)、精進、思惟、命、念、定、)入三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如此則雖鈍根能證羅漢。大乘能證無上菩提。釋題須列七番共解者。良有以也。七番共解竟。
次五章各說。自分五科。初釋名。名有通別。釋此通別。又分二科。初總論。次別釋。初總論通別中。約教行理三者以明之。
釋此經(jīng)題。有通有別。初總論通別者。此佛說阿彌陀經(jīng)。名異眾典。是為教別。同名為經(jīng)。是教通。依教起行。為行不同。是為行別。門門入理。是為行通。理即事故。種種差別。是為理別。事即理故。理體無二。是為理通。約教行理總論通別竟。
○次別釋通別。又二。初別名。二通名。初中又分二。初簡定。二正說。今初。
諸經(jīng)立名。不出七種。所謂「單三。復三。具足一!箚稳摺畏、單人、單喻也。復三者。人法、人喻、法喻也。具足一者。人法喻合為一題也。次更表釋以明之。
單人為題。例如無量壽經(jīng)等。
單三 單法為題。例如大品般若經(jīng)。大涅槃經(jīng)等。
單喻為題。例如瓔珞經(jīng)等。
法喻為題。例如妙法蓮華經(jīng)等。
復三 人法為題。例如藥師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文殊問般若經(jīng)等。
人喻為題。例如勝鬘師子吼經(jīng)等。
具足一。人法喻三合為一題。例如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等。
今此佛說阿彌陀經(jīng)。七種立題之中。屬單人為題之一種。首先佛字乃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與彌陀。皆極果人也。故此一經(jīng)。單人為目。此經(jīng)征經(jīng)文。應名「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今鳩摩羅什法師譯。定名佛說阿彌陀經(jīng)者。蓋欲令人慕果修因。故以兩土果人為名也。釋迦世尊。為娑婆世界之果人。阿彌陀佛。為極樂世界之果人。能說是釋迦。所說為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依正莊嚴之事。(題名止云彌陀者。彌陀是正報。既有正報。任運攝得依報故。)如經(jīng)所明。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及諸菩薩。不可稱說。此三乘圣人為正報。如經(jīng)數(shù)處明極樂世界。成就功德莊嚴。七寶樓閣。八德池沼。行樹羅網(wǎng)。鳥語花光。種種妙境。為依報。正報為習果。依報為報果。極樂世界。正報妙。依報妙。習果勝。報果勝。為令眾生。慕極樂果。修凈土因。故以二土果人為名也。簡定竟。
○次正說。又分三。初釋佛字。次釋說字。三釋阿彌陀。今初。
今此以下。正釋名題。今經(jīng)以兩土果人為名。今先釋此土果人。第一佛字。即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此經(jīng)為釋迦牟尼佛金口親宣。非弟子天仙化人等說。故首冠以佛說二字。釋迦牟尼佛。塵點劫前早成正覺。從法身之一體,F(xiàn)應化之多身。由兜率而降王宮。作迦維衛(wèi)國之太子。厭生老病死諸苦。出家苦行。成道轉(zhuǎn)*輪。種種事跡。學佛者易于聞見。茲不多贅。今止詳說佛字。佛為十號之一。(如來、應供、正?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舉此一名。十義法爾具足。故略稱佛也。佛字何義。梵語佛陀。華言覺者。即究竟覺悟之人也。大地眾生。皆具佛性。本覺也。以無始無明所蔽。迷真逐妄。遂成不覺。以不覺故。名為眾生。若能覺悟。眾生便是佛。喻如離波無水。即波是水也。由本覺理。起始覺智。以始覺智。契本覺理。是名自覺。自既覺悟。還須說法普度眾生。使不覺者同歸于覺。是名覺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圓。萬德備。故名為佛。例須約四教六即以明之。性德修德。方能完全顯了。繁故略之。釋佛字竟。
○次釋說字。
佛既非專為自覺。并須覺他。故現(xiàn)三輪不思議化。身現(xiàn)神通。意鑒機緣?谡f妙法。使一切眾生。悉獲度脫。佛為能說。法為所說。即今經(jīng)題第一佛字。佛為能說。阿彌陀佛凈土法門為所說。能所合稱。故名佛說阿彌陀經(jīng)。何名為說。說者悅所懷也。稱性宣揚。無邊妙義。以己所懷。教化他人。使人人得利益。則能說能聽。莫不慶悅。今釋迦世尊。說此彌陀凈土法門。使人聞之。生歡喜心。真實行去。得大受用。而不但聞法者。自生慶喜。即釋迦彌陀。十方諸佛。莫不歡喜贊嘆。眾生獲益。諸佛歡喜。此說法之本旨也。說字竟。
○三釋阿彌陀
阿彌陀三字。乃是梵語華言無量光。亦云無量壽。據(jù)經(jīng)云。「彼佛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闺m他義尚多。(按無量壽經(jīng)含十三義。謂無量壽。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炎王光。清凈光。歡喜光。智慧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不出光壽。故今經(jīng)但云光壽。十方諸佛。壽量光明。悉皆無量。何以彼佛獨名阿彌陀。當知一攝一切。一切攝一。舉一名而萬德備。故持念一句彌陀名號。與執(zhí)持諸佛名號。其功德等無差別。阿彌陀佛。因地之中。發(fā)四十八種大愿。愿愿莊嚴國土。愿愿接引眾生。若有眾生。稱彼佛名號。求生彼國者。決定得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是故念佛。須專念阿彌陀佛。又復應知。阿彌陀佛。即我人本具不生不滅之真覺妙心是也。此心量豎窮三際。故云無量壽。橫遍十方。故云無量光。無量光壽一念具足。故吾人念佛。念來念去。還是念自己。所謂求人不如求己。但愿人之肯求耳。如何求法。則須回光返照自心。收攝六根。精勤一念。專念阿彌陀佛。以上所說。佛說阿彌陀別名已竟。
○次釋通名。即經(jīng)字也。
經(jīng)字義理眾多。如法華玄義所明。有有翻五義。無翻五義。各具法本行本義本。種種諸義。說不可盡。簡要言之。經(jīng)徑也。修行之路徑也。佛說阿彌陀經(jīng)。即教人修行之路徑是。古德云。惟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五重玄義第一釋名竟。
○次顯體又分二初須顯體
一經(jīng)有一經(jīng)之名。既有能詮之名。必具所詮之體。名是假名。體是實體。假名是傍。實體是正。所以貴在識名而達體。諸佛說法。譬如指月示人。智者因指見月。愚者執(zhí)指以為月。非但失月。亦且失指因指與月。明暗二相。體不同故。研究佛經(jīng)。聽聞佛法者。亦復如是。貴在語言文字之間。識達其體。若執(zhí)著語言文字。如狂獅逐塊。有何益乎。是故今此經(jīng)。既立二土果人為名。復須由二土果人。而識寂光真理之體也。
○二正出體
今此佛說阿彌陀經(jīng)。以寂光真理為體。阿彌陀佛。究竟實相。證清凈法身。居寂光凈土也。真理者何。即前所說湛寂常恒。靈明洞澈。非濁非清。無向無背。大哉不可思議之自性是也。所謂湛寂常恒者。即照而寂也。靈明洞澈者。即寂而照也。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寂照不二。故云不可思議。此不可思議之自性。即大哉真體。寂光之理也。可見寂光真理。不離當人自性。故云。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古德云。盡大地是沙門一只眼。盡大地是沙門一卷經(jīng)。開大地之眼?创蟮刂(jīng)。能如是。則只語片言。皆歸實相。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具眼光方為知音者矣。理雖玄妙。只要窮究心源。識得自性。則湛寂常恒。靈明洞澈之真體。現(xiàn)現(xiàn)成成。在圣不增。在凡不減。第恐我人不達。舍近而求遠耳。然則彌陀不離自性。凈土近在方寸。我人合于此一念上撈摸寂光真理之體。自易顯現(xiàn)也。
○三明宗。又分二。初須明宗
宗。宗要也。乃修心之軌道。會體之樞機。體非宗不會。故體后須明宗。前須顯體。所以令悟天然之性德也。今明宗者。由性德而起修德。謂之全性起修。由修德而顯(性德)。謂之全修在性。性德本具。喻如古鏡本有光明。然欲顯此光明。要賴磨刮之功。修德喻如磨刮之功。我人心性。雖靈明洞澈。湛寂常恒。祇因被蘊界根塵所污。不得現(xiàn)前受用。故須賴修德之功。除去煩惱。以顯自性。修德之功圓滿性德之理方能顯露。故悟體以后。須明修行之宗要。
○次正明宗
今經(jīng)以信愿持名為宗。宗中須備修因克果之義。今止云信愿持名為宗者。舉因則果在其中。作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二義。不相離故。既能信愿持名。將來必生極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理無或爽者。云何信。一信自己本具佛性。本能成佛。佛眼觀之。大地眾生皆佛也。釋迦彌陀。是過去佛?鄲辣娚。是未來佛。眾生不迷即是佛?梢姳娚c佛。祗在迷悟之義。若能信得自心是佛。依佛修行。將來必定成佛。是謂信自。二信釋迦及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勸人往生。其語真實不虛。彌陀四十八愿。接引眾生。愿無虛發(fā)。能如是信。名為信他。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故修凈業(yè)者。先須以信為本。既具真信。次當發(fā)愿。愿我臨命終時。蒙佛接引。故今念佛誦經(jīng)。乃至一毫之善。皆回向西方。正助雙修。精勤不退。如是發(fā)愿。則臨命終時。必能如愿以償。華嚴普賢行愿品云!肝┯性竿。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乘自己之愿船。泛彌陀之愿海。自然感應道交。徑登不退矣。復須發(fā)宏誓大愿。普愿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既能具真信。發(fā)大愿。復須行為根本。若何行法。執(zhí)持阿彌陀佛名號。對此一句佛號拳拳服膺。深體彌陀是我人本具天然之性德。六根歸一。自然性德現(xiàn)前。故須精勤三業(yè)。專持六字。持、抱也。身持故。端身合掌。口持故。佛聲朗朗。意持故。但有佛念。如是則必有顯真性。息妄想。離苦海。生極樂之一日。茲更略釋念佛方法。未念以前。放下亂想。閉目澄慮。然后緣想身坐蓮華上。又想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在我面前。然后檢束身心。專念佛號。念佛時。此一念自不思議自性本體中流出。不在快與多。貴在時時能返照自心。方能字句分明。不昏不散。念而不念。念到不念自念。念空真念。外不見世界。內(nèi)不見身心。因而從念佛之事。契寂光之理。心口一如。事理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能如是則所謂往生極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而自性彌陀之體。與唯心凈土之能。至是乃無余蘊矣。然所謂自性唯心者。約性德說。雖人人本有。個個不無。約修德說。唯佛乃能究盡。恐有不明性修之旨。謬增上慢之愆。故約六即義以明之。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故彌陀不出自性。凈土不離方寸。此約性德邊說。理即佛也。聞彌陀之名。解心性之義。名字即佛也。既解名義。全性起修。觀行即佛也。念佛念至相應一心。相似即佛也;砥茻o明分證即佛也。去盡無明。究顯自性。究竟即佛也。約性則全事成理。六而常即。約修則全理成事。即而常六。以知即故。不生退卻之心。方能直下承當。以知六故。不生上慢之心。方能向上不退。是故蓮池大師說。自性之真體。靈明洞澈。湛寂常恒。非清濁。無背向。約今佛說阿彌陀經(jīng)而起修。則須澄濁使清。返背使向。有此澄濁返背之功。方能達見自性本體。可知性不離修。修不離性。故悟體之后。須明修行之宗要。修凈業(yè)者。其知之哉。
○四論用又分二初須論用
從體而起修。因修而顯體。修德之功究竟。而性具之大用現(xiàn)前。故明宗后。須論用也。
○次正論用
今經(jīng)以離苦得樂為用。依此凈土法門。念佛力用。離娑婆苦。得安養(yǎng)樂也。從古以來。因念佛而往生者。瑞跡昭昭。不克煩說。原夫諸佛菩薩;缺娚。若無眾生。則諸佛菩薩之大悲心。無發(fā)揮之余地。諸佛菩薩。行遂于眾生界中。故云諸佛解脫。當于眾生心行中求依信佛言。修行凈業(yè)。方為法王之忠臣。慈父之孝子。諸上善人。欲離娑婆二種生死苦。(分段生死。變易生死)而登極樂三不退地(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者。其知所勉矣。
○五判教相
教者。圣人被下之言。相者。分別同異之致。廣開教網(wǎng)。非修凈者所須。故今略判。以存其概。今此佛說阿彌陀經(jīng)。約五時。判屬第三方等。約五味。判屬第三生酥。約十二部經(jīng)。系屬無問自說部。約四教四門。判屬圓教妙有法門。既明圣人之言教。必須加以真實之修持。解行相資。教觀合一。目足并運。入清涼池。方不負如來說此法門之本意。普望大眾。老實念佛。(五重玄義已完。)釋題竟。
釋法華經(jīng)安樂行中六句偈頌(為覺明法師請求講釋)
法華經(jīng)云。如來亦爾。為諸法王。忍辱大力。智慧寶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解曰。此六句文。初句合譬。前文以轉(zhuǎn)輪圣王譬如佛。今以法合譬。謂佛所以稱如來者。以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如彼輪王。故云亦爾。亦爾者。亦復如是也。如來所以為諸法之王者。由于未成佛已前。在于因地行菩薩道之時。于六度中先修忍辱一度。認真行道。忍諸有情。所忍之境。且如人有罵詈他。捶打他。乃至割截他的身肉手足。皆悉能忍。不生一念瞋怒之心。是名生忍也。次則如雪山之凍餓。日餐一麻一麥。以忍力故能耐其饑。寒風襲體。冰雪沾身。以忍力故能受其凍。乃至蘆穿其膝。鵲巢其頭。以忍力故不動不搖。是名法忍也。忍為定因。因忍得定。由定發(fā)慧。以智慧心。了達諸法。體本無生。上乘生法二種。所忍之境。以智眼觀之。來無所從。去無所至。當體寂然。了無去來之相。無去即無滅。無來即無生。從此歷一切境。不見有生滅之相。當情即得無生法忍矣。以無生法忍現(xiàn)前。力量最大。故曰大力。從無生法忍。發(fā)陀羅尼。名為無生法。智即名中道智也。由智證理。親證萬法唯心。心含萬法。是故舉凡世間法。出世間法。皆我自心之所出。用之不竭。取之莫窮。故稱智慧寶藏。直至得成無上菩提。見諸眾生。受諸苦惱。佛于自心中。智慧寶藏流出大慈悲心。謂無緣慈同體悲。故稱曰大。慈與眾生樂。悲拔眾生苦。無樂不與。有苦皆拔。故慈稱無緣。悲稱同體。以此大慈悲心。如來因地所修忍辱之法。果上所證菩提之道。故曰如法化世。
釋法華經(jīng)方便品四句偈(為某居士請求講釋)
經(jīng)云。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解曰。佛知一切法緣生無性。無性之性。即是實性。亦名實相。以性相不二故。既知無性。不妨緣起無礙而成相。此即不變隨緣。故假言說。以顯一乘之道。此前二句意也。法住法位。世間相常。此二句。正顯一乘之正義。法住之法。即上無性之諸法。以各住自分之境。故曰法住。試看森羅萬象。日月星辰。莫不各有所住。法位之法。即指真如理性。安閑自在。故稱為位。世間相。即上法住之法。常住。即指法位之法。以道眼觀之。一
切諸法。本住真如法位。是故世間一切諸相。從來不生。今亦無滅。故云世間相常住也。須知不變隨緣。舉真如之全體而成萬法。隨緣不變。指一切諸法當體是真如。故曰。法住法位。世間相常。此佛說一乘之正義也。
- 上一篇:諦閑大師遺集 第五編 要述
- 下一篇:諦閑大師遺集 第五編 特著 人生之目的
- 怎么才能至誠懇切的念佛?
- 為什么妄念多?因為正念提不起來
- 想要了卻生死大事 必須研究佛經(jīng)
- 怎樣念佛必定往生西方凈土
- 世間一切都逃不出因果二字
- 除生死大事外,其余都可商量
- 諦閑大師開示
- 因果報應貫通三世,善惡禍福絲毫不爽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拜佛時心不誠拜了也是白搭
- 佛法具備挽救世道人心的三大法寶
- 想要了卻生死大事必須研究佛經(jīng)
- 圓覺經(jīng)講義附親聞記
- 關于念佛的開示
- 諦閑大師遺集 卷首
- 諦閑大師遺集 總目次
- 諦閑大師遺集 第一編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義
- 諦閑大師遺集 第一編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
- 諦閑大師遺集 第一編 普賢十大愿王別釋
- 諦閑大師遺集 第一編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義附親聞記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