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集第四冊 一一、佛學大要
一一、佛學大要
佛學乃佛法之學,西元前五、六世紀,釋迦牟尼佛創(chuàng)立于印度。佛法經(jīng)長期之發(fā)展,可大分為三期:初期之「佛法」,中期之「大乘佛法」,后期之「秘密大乘佛法」。佛法傳入中國,可考者為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二年)。經(jīng)典之大量傳譯,則始于漢桓、靈之世(西元二世紀后半),終于趙宋真宗(西元十世紀)。譯典雖遍及三期,然初后二期,譯傳而未嘗廣事弘通;傳宏而卓有所成之中國佛學,以中期之「大乘佛法」為主。
中國佛學本于印度之「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乃承初期「佛法」而來,故應先明初期「佛法」之要!釋迦時代,印度宗教界,以一切眾生為生死不已,流轉于升沈苦樂之間,各提出其解脫之道。釋迦于菩提樹下,廓然妙悟,究竟解脫,尊稱為「佛」,乃覺者之義。佛以自覺者覺人,自覺覺人之道,名為「法 [P290] 」。釋迦佛之教義:在無數(shù)世界,無數(shù)眾生中,人有勝于天神之特德,能體悟人生之真實,而達于究竟解脫;故佛法為人本之宗教,與神教異也。佛法說解脫生死,要在知見生死流轉之實義,而從篤行中實現(xiàn)之。依佛說:一切從「緣」生。世間生死流轉,為種種因緣所成,如知苦因而不起,則得解脫。一切從緣生,稱為不落兩邊(極端)處中之說。如著名之「緣起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純大苦聚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純大苦聚滅」。生死不已之集起與滅,均依于緣起,緣起為法爾如是,法性常住之「正法」。約集起說,蒙昧無知之「無明」,貪欲染著之「愛」──煩惱,為集起生死要因。依因緣起滅以觀世間,一切為「空諸行,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性自爾故」。生死不已,業(yè)報相續(xù),神教以「我」(主宰義)為生命主體,或作業(yè),或受報。佛自因緣觀之,「我」為妄執(zhí)苦迫之根源,故曰:「無常故苦(永不安穩(wěn)),苦故無我(不得自在)無我所」。依因緣以明無常(苦)無我,為佛法精義,不 [P291] 共世間法所在。知緣起無常無我,則能厭生死(不已),向涅槃而行正道。正道有八:「正見」因緣法無常無我,「正思惟」而向于實行:此二為「慧學」。正當之行為,如「正語」、「正業(yè)」、「正命」:此三為「戒學」!刚精進」(通于三學),「正念」、「正定」:此三為「定學」。依定得如實知,離煩惱而悟入正法──緣起寂滅,此乃圣者自證,非言說思惟所及,不可說為有與無。對世間生死而方便說之,則非生死曰「涅槃」;非系縛曰「解脫」;非雜染曰「清凈」;非有為(生滅)曰「無為」(不生不滅);非虛妄曰「真實」;非變異曰「!。「涅槃寂滅」,為圣智自證,非言說邊事,唯從現(xiàn)實生死之正見、正行以實證之,故釋迦佛不予深說也。
佛入滅百年頃,佛所說法,已集成『雜』(相應)、『中』、『長』、『增一』──四阿含經(jīng),或加『雜』為五部。經(jīng)文隨機散說,或綜集條理之,辨析精嚴,重「阿毗達磨論」,為上座系;或隨文貫攝融通者,為大眾系;學風異而宗派生焉。佛與菩薩之圣德,為教界所共仰。菩薩成佛之道,以布施、持戒、忍辱 [P292] 、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為主。大眾系說:同時「有十方佛」;「佛身無漏」;「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無邊際」;「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菩薩則「入決定道」,「為欲饒益有情,愿生惡趣,隨意能往」。崇高佛德與菩薩方便,近于大乘。而上座系,「無十方佛,佛身有漏」。蓋大眾系富于理想,依釋迦佛而究其極,上座系則謹守歷史上之佛陀為所宗也。
「大乘佛法」初興,或重信愿,有懺悔回向與愿生凈土行;或重智證,有般若與方便行。『般若經(jīng)』特重般若(勝義慧),菩薩以般若為導,攝導一切行歸于(佛)一切智海。經(jīng)說不著、不取、不可得、無所住,意在離妄執(zhí)而悟入深義!干願W處者,空是其義,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染(凈)、寂滅、離、如、法性(界)、實際、涅槃」(是其義)。菩薩悟入無生(無生忍),即此深義。經(jīng)說一切「但有名字」,一切但依世俗說有,如幻、如化、如虛空等,故本性空、本性清凈、本自不生。般若觀一切法本性空寂:「是二法不合不散、無色 [P293] 、無形(見)、無對、一相,所謂無相」(實相)。超脫相對(二法),故一切法皆(真)如,無二無分別。菩薩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般若無所住,悲愿為方便,不證實際(證即同小乘涅槃)。得無生忍菩薩,悲愿方便,游一切佛土,見佛聞法,「莊嚴佛土,成熟眾生」,趣入一切智海。至于生死流轉邊事,則「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所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不知法性本空,名為無明;依無明而生死流轉,同于初期「佛法」!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是獨菩薩法,能除諸顛倒。坐道場時,應如是觀,當?shù)靡磺蟹N智」。般若經(jīng)深義,即阿含之涅槃深義。菩薩利根巧度,觀因緣本自空寂,而后有為與無為,世間與出世間,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無二無別,而開展「大乘佛法」之特勝!
初期大乘經(jīng)部類繁多,要皆本于般若之深義,故「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普入諸佛一切修多羅」。依此深義,故一、「俗間經(jīng)書,治生事業(yè),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世間學術事業(yè),不違如實空性,故入世無礙于出世。如維摩詰長 [P294] 者,「無量方便利益眾生」。善財所參善知識,有醫(yī)師、數(shù)學、語言學、建筑師、航海師、國王、法官等,并依自身所行,化導眾生入于佛道。二、「佛法」說斷貪瞋癡等煩惱,然菩薩無量無數(shù)劫中愿度眾生,不斷煩惱(斷即墮小乘涅槃)。煩惱本性空寂,煩惱實性即是菩提:「菩提與貪欲,是一而非二」。「貪欲之實性,即是佛法性;佛法之實性,亦是貪欲性。是二法一相,所謂是無相」。菩薩深觀煩惱性空,如知賊是賊,賊不能為害,故菩薩于生死中,「不斷煩惱,勤行精進」。三、「一切法皆如」,「一切法皆入法界」!钙兴_悉見一切諸法,如是諸法及于法界,等凈如(虛)空」。法界清凈不二,為一切法通相;于法界中,一切法亦清凈如空。虛空是無礙相,故法相性空,法法平等,即能悟入法法無礙,互相涉入:佛菩薩無礙境界,悉依此而通達。四、菩薩愿成佛道,愿度眾生,不能離于煩惱。「菩薩從一切(愛)欲而起道意(菩提心)」;「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佛境界當于一切眾生煩惱中求」:所以「煩惱為佛種」,「佛種從緣起」。 [P295]
西元三、四世紀,如來藏系經(jīng)典傳出,如『大般涅槃經(jīng)』初分,『如來藏經(jīng)』等!溉鐏沓W〔蛔円住;如來有「常、樂、我、凈」四德;「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喝鐏聿亟(jīng)』九喻說如來藏(佛性):眾生身心中,有如來智慧、身相;「如來藏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如來在眾生身中,猶如胎藏,即眾生本有如來功德;蛘f:「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不空如來藏,過于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蛘f:「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如來藏本性清凈,為煩惱所纏,與心性本凈(即自性清凈心),為客塵所染說相同,故如來藏即自性清凈心。依此(真我)凈心,說轉染還凈。法門承『法華』、『大集』、『華嚴』而來,然說真我、真心、不空,與初期大乘方便異矣!
敘佛菩薩圣境以啟信行,明一切法無二以策修證,初期大乘經(jīng)之體例如是。西元三世紀以下,大乘論師輩出,精思入微,條理嚴密,以通釋大乘經(jīng)義。印度大乘論學,不外中觀、瑜伽、如來藏三大流。論學傳于中國,或據(jù)以成一家之學 [P296] ,然中國大乘佛學主流,則條理貫攝諸經(jīng),參考論義,而闡發(fā)大乘之極意,不以印度論學而自拘也。
中國大乘,舊傳八宗,其中禪、凈、密、律,重于持行,以義學見長者,唯三論、唯識、天臺、賢首──四宗。然宏傳論義者,有地論師與攝論師,蔚為大流。此二系與唯識宗同源,且與如來藏學有關,不可不論及之。大乘佛學所以分宗,與二義有關:一、釋迦佛說:此有故彼有而集起生死,此無故彼無而還滅涅槃;依緣起中道,明生死可轉為涅槃。大乘經(jīng)說深義──涅槃寂滅,即空性,法性、真如、法界、實際等。依此以明一切,故曰「不動真際建立諸法」;「依無住本立一切法」。依緣起生滅,(大乘)依真如寂滅,立說之方便異也。二、經(jīng)說生死依無明,或依于(識緣名色,名色緣)識。識與無明,不外乎心識,故「心雜染故,眾生雜染;心清凈故,眾生清凈」。又曰:「心(性)明凈,客塵所染」。生死流轉與還滅涅槃中,心識有主導之勝用。此則心識為依,真如為依,立說之方便又異。中國大乘佛學(源本印度),于此各有宗重,故各有特勝。 [P297]
一、三論宗:依『中』、『百』、『十二門論』為名。龍樹造『中論』,『百論』(更有『大智度論』),弟子提婆造『百論』,姚秦鳩摩羅什譯出,即印度所傳(代表初期大乘)中觀學。三論抉擇甚深義,即因緣生法以明空!敢蚓壦,是即無自性」;「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一切法依因緣生,非實非常非一──非自性,「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因緣所生法,如幻如化,但假名有,能達空則離妄執(zhí)而契入(勝義)空寂。即空而明緣有,則「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一切法本性空,極無自性,空無自性中,無著無礙,故依因緣而可有一切法,依因緣而能轉染還凈。中論以八不明緣起,善滅諸戲論,蓋本于釋迦之中道說法,即緣起甚深,通般若之空義(即涅槃)甚深,而顯空有無礙之正道。眾生生死流轉,二乘證入涅槃,菩薩深入無生,悲愿度生,圓成佛果,悉本此義以安立之。三論之學,齊末,遼東僧朗傳入江南,陳隋間最為顯學,唐初嘉祥吉藏集其大成。三論宗以有、空為教諦(假),中道一實諦為體。「義本者,以無住為體中,此是合門。于體中開為兩用,謂真俗,此是用中,是即開門 [P298] 」;蛄Ⅲw中、用中、體假、用假以融之,總以都無所得為旨歸。「諸大乘經(jīng),同以不二正道為宗」。般若、法華、涅槃等經(jīng),「逗緣不同,互相開避」,「至論不二正道,更無別異」。本此,進而作『勝鬘經(jīng)寶窟』,『涅槃經(jīng)游意』,依『十八空論』說唯識無塵。會入如來藏、佛性、唯識之學,非中觀之舊。其學衰于盛唐,唯無所得正觀,演化為牛頭禪,與達磨門下東山法門,一時媲美!
二、唯識宗:印度瑜伽學,仰推彌勒『瑜伽師地論』為本!鸿べふ摫镜胤帧,立八識,第八識為:「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zhí)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為一切有漏無漏種子所依止,能執(zhí)受諸根及所依止,業(yè)力所感總異熟體。立二類種子:(本有)本性住種;(新熏)習所成種。惟無漏種子,眾生或有或無,故立五性差別!壕駬穹帧恢,以八相證成阿賴耶識;及依阿賴耶識為依,建立流轉還滅。論說諸識俱轉,有四種業(yè):「一、了別器業(yè),二、了別依業(yè),三、了別我業(yè),四、了別境業(yè)」。世親依之作『三十唯識論』,十大論師作釋,唐玄奘受學于那爛陀寺戒賢,傳歸中國,糅十師之 [P299] 說,為『成唯識論』。阿賴耶識了別(緣)器世間、種子,及諸色根根所依處;末那識了別阿賴耶識為自我;六識了別色聲等境!肝艺f識所緣(了別),唯識所現(xiàn)故」;三類識所緣了,即三類識所變現(xiàn),依此說「三能變」。然心境變現(xiàn),要在種子。阿賴耶識攝藏無量種子,別別不同,名「自性差別緣起」。依種子起現(xiàn)行,現(xiàn)行剎那生滅,熏成種子。種子生現(xiàn),現(xiàn)行熏種,阿賴耶與前七識,互為因緣。又末那識(等)依阿賴耶,阿賴耶依末那;阿賴耶與末那,更互依存。唯識宗學,不失阿含「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之義。
唯識宗立三自性:依他起性,是因緣生性,即唯識現(xiàn);遍計所執(zhí)性,是于依他起而起種種執(zhí)著,即離心實有(外境);圓成實性,是于依他起離遍計執(zhí)所顯空性,即唯識性(心性本凈)。依他起性即心心所法,而以根本阿賴耶識為依止,依之明轉染還凈;究竟清凈,即無垢識為依止。然無漏正智現(xiàn)前,契入真如空性,一切無漏功德,依此乃能現(xiàn)起,「由圣法因,說(真如)為法界」,究竟佛果,名「無漏(法)界」。唯識宗依三性說,不許「一切法都無自性」(空)為 [P300] 了義,立三無性以解說之!溉粲谝浪鹣嗉皥A成實相中,遍計所執(zhí)相畢竟遠離性,及于此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于大乘中總空性相」。遣除遍計所執(zhí)相,是空義。遍計執(zhí)空而依他泯寂──都無所得,是空性義。如約世俗安立,依他、圓成是有,不可說空。唯識宗依『瑜伽論』,特重『解深密經(jīng)』。
無著依『阿毗達磨大乘經(jīng)』,造『攝大乘論』,世親為之釋。梁真諦譯出(唐玄奘再譯),傳宏者名攝論師。真諦譯時有增益,然『攝論』本義,與『瑜伽』『唯識』,確有差異之處。如一、『攝論』立阿賴耶識為所知(一切法)依,然無漏種子,但立新熏。出世清凈無漏,「從最清凈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寄在異熟識中,與彼俱轉,猶如水乳」。然「此熏習,非阿賴耶識,是法身,解脫身攝」。二、依他起相為:「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赴擦①囈R為義識:應知此中余識(根身、六塵、器世間等)是其相識,若意識識(意等六識)及所依止(染污意)是其見識」。義識是因識,從阿賴種子識,現(xiàn)起前七識為見識,根身與六塵等為相識。一切從賴耶種子生,唯識為性, [P301] 成「一能變」說。三、依他起二義:「一者,依他種子熏習而生起故;二者,雜染清凈性不成故」。初義即從種子因緣生義,次義即不定為雜染清凈,可通二分。依他起性,「由分別(妄執(zhí))時成雜染性,無分別時成清凈性」。依他雜染分 ──遍計執(zhí)性,如土;清凈分──圓成實性,如金;通二分說依他起,如地界(礦藏)。依他起通二分,即雖染而成虛妄分別識,而識之本性清凈(經(jīng)無分別智乃能證得)。雜染分即生死,清凈分即涅槃,依他起則雜染清凈所依,轉染還凈之樞要也。真諦譯異義極多,其重要者,一、『攝論』引『阿毗達磨大乘經(jīng)』,「此界無始時」偈,解為:阿賴耶識為生死涅槃所依。真諦約依他起──阿梨耶捖q二分,又解為:「此即此阿梨耶識,界以解為性」,并引如來藏五義以釋「解性」。「由是法自性本來清凈,此清凈名如如,于一切眾生平等有,說一切法名如來藏」。以清凈真如無差別,解說如來藏,為瑜伽學共義。故「以解為性」,應是解脫性。有果報性及解性,故攝論師說:梨耶通真妄。二、聞熏習寄在阿賴耶識中,而「非阿賴耶識(所攝),是法身解脫身攝」。解脫身與法身,為法 [P302] 界離障所顯。以此,真諦譯說:「聞熏習次第漸增,舍凡夫依,作圣人依。圣人依者,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以此為依,一切圣道皆由此生」。依真諦意:「十解(即十住)以上是圣人」。圣人證入法界,聞熏習與解性和合,即聞熏攝在法界,生起一切圣法。是則聞熏習寄在阿梨耶識,而證悟法界以上,實依阿梨耶識之性凈法界。三、玄奘譯抉擇分,八地菩薩舍阿賴耶識而得轉依。真諦異譯『決定藏論』,譯轉依為阿摩羅識;『三無性論』與『轉識論』,約境空心寂,都無所得為阿摩羅識,均可說為正智相應無垢識。但『十八空論』以「阿摩羅識是自性清凈心」,與如來藏學之自性清凈心相合。真諦所譯,每以如來藏學入瑜伽學,以瑜伽學入如來藏學,有調(diào)和會通二學之意。
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譯出無著、世親論、『十地論』為最著,宏傳者稱地論師。傳地論師以阿梨耶識為第一義心,以譯者所見互異,故所傳不同。勒那摩提以阿梨耶為凈識,即法性真如,故「計法性生一切法」,「計以真如為依持」。慧光傳其學,流行于相州南道。菩提流支以阿梨耶為真識不守自 [P303] 性而妄現(xiàn)者,故「計阿梨耶以為依持」,「計梨耶生一切法」。道寵傳其學,流行于相州北道。慧光再傳曇遷,得真諦譯『攝論』而傳于北土,說梨耶通真妄,近北道之說。考勒那摩提所譯『寶性論』,立如來藏(自性清凈心)為染凈依止。如來藏三義:「佛法身遍滿」;「真如無差別」(瑜伽學但依此義);「皆實有佛(種)性」!簩毿哉摗慌c彌勒『莊嚴經(jīng)論』『菩提品』相通,然依三義說如來藏;不立八識;不立種子;不說唯識,實別為如來藏學,異于『瑜伽』所說!戈幦虢缛绲,煩惱業(yè)如水,不正念如風,凈心界如空」。雜染依于凈心,而「自性清凈心,不住彼諸法」。依止如來藏,本有「過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離染顯出清凈佛德。依如來藏,有生死、有涅槃,是依持而非生因,地論師「計法性生一切法」,立義變矣!菩提流支譯『唯識論』,立心意識了別為相應心;「不相應心者,所謂第一義常住不變自性清凈心」:依此以解十地經(jīng)之「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流支譯『楞伽經(jīng)』:「如來藏識不生不滅」,「無始世來,虛妄執(zhí)著種種戲論諸熏習故」;「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如來藏與 [P304] 阿梨耶識合說,本于『楞伽』,可旁通真諦之『攝論』。如來藏(真心)藏識之學,乃成為北土唯心論之主流。唯識宗及攝論、地論三系,同源異流,并為印度大乘論學,惟宏傳北地之地論師,以如來藏為能生一切,漸有中國佛學之特色。
三、天臺宗:北齊慧文,于智論悟三智一心,于『中論』得三諦相即之義;經(jīng)慧思,傳天臺智顗而大成。自經(jīng)典東來,法門不一。南朝宋之慧觀,初創(chuàng)判教:華嚴為頓說,漸說為五時: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依經(jīng)說先后為次第。北土判教,多約義理淺深。智顗「研核取去」,立五時八教。五時為: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與涅槃,序說法之先后。八教中,化儀四教為:頓、漸、秘密、不定,明說法之儀式;ㄋ慕虨:藏、通、別、圓,明法義之淺深。藏教為小乘三藏;通教以(共)般若為主;別教為大乘不共,如阿賴耶識及如來藏為依持;圓教則以法華為主;畚、慧思、智顗以來,并禪觀與教義相資。博涉眾經(jīng),基于禪慧悟解,藉『法華經(jīng)』之開顯,而明如來一代教意,顯究極圓宗。不拘印度論義,純乎中國佛學也!三智、三諦,有得于龍樹論義。龍樹論所 [P305] 依眾經(jīng),如般若明法法皆空,法法皆如,「一切法趣色(舉色為例)是趣不過」;『維摩經(jīng)』等說煩惱即菩提,五逆即菩提等,多明相即,「即」為天臺學所本。然龍樹引經(jīng),無如來藏佛性之說。其后,如來藏說,一切眾生本具不思議佛法(不空);瑜伽學別說阿賴耶識為依持,罕言相即。凡是地論、攝論師義──界外法門,智顗依相即互融而超越之,故天臺圓義,意通『中論』、『智論』而義異。
天臺學圓融深廣,且約「一念三千」以略明之。「三千諸法」,即一切法。「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十法界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十界互具成百界。又有三世間: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十如是: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百界一一有三十,總為三千諸法。「介爾有心,即具三千」!溉魪囊恍纳磺蟹ㄕ,此則是縱(先后)。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則是橫(同時)。縱 [P306] 亦不可,橫亦不可,祗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依此,「具」是「即」義,一念心即一切法。具一切法之一念心,「實只一念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緣所生法。一句,名為一念無明法性心;若廣說四句成一偈,即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何故名「無明法性心」?迷染以無明為本,無明極重為地獄;圣證以法性為本,法性圓證為佛。十法界不出迷悟染凈,不外無明法性,「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故名「一念無明法性心」。約無明說,眾生具如來藏不思議佛法;約法性說,如來藏具生死雜染。依此義,故斷煩惱是「不斷斷」,法性具惡,無可斷也。修行是「不修修」,即性是修,無別修也。天臺學本于龍樹,故以一念三千為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溉魺o明法性合,有一念法陰界入等,即是俗諦;一切界入一法界,即是真諦;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義諦」!溉粢环ㄒ磺蟹,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也。若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觀」。祗此一念無明法性心,具一切法,相依相即,非一非 [P307] 異;雖備明迷悟、諦觀、修證,而「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
四、賢首宗:地論師慧光一系,經(jīng)『大乘起信論』,發(fā)展而成賢首宗。『起信論』傳為真諦所譯,馬鳴菩薩造。北土唯心論,有法性為依持(如來藏說),阿黎耶識為依持之諍,『大乘起信論』頗能統(tǒng)一而調(diào)和之!浩鹦耪摗涣⒘x,以「眾生心」為法(體),體相用三大為(法)義。三大與如來藏三義大同,則所謂「眾生心」,即眾生有如來藏自性清凈心。依此一心而有二門,「心真如門」,「心生滅門」。一、「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真如法界,即如來藏。分別說之,即「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空性);「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心真如即如來藏說,真如與心不二,故曰:「唯此一心,故名真如」;「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凈法滿足」。二、「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如來藏(真心)不生滅,無始無明是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即自性清凈心而有染污,煩惱所染而自性清凈。不一不異而名為阿黎耶識,即真心在纏 [P308] 而現(xiàn)為妄心,故「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以此,阿黎耶識有覺(在纏真心)與不覺(無明)二義。依「不覺義」,生三細染,六粗染,大同十二緣起次第。又依此說「心意意識轉」,即「三界虛妄,唯心所作」之唯識說。依「覺義」,立本覺,始覺──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高h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而實「心體無念」,「本來平等同一覺故」。轉迷還覺,轉染還凈,圓成佛道,不外「真心常恒不變,凈法滿足」,離障所顯,即如來藏名為法身。論覺與不覺,不一不異:「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依真如熏無明,無明熏真如,明流轉與還滅。依如來藏有阿黎耶識;依心意意識轉,似同『楞伽』。然不立種子,真妄互熏,異于『楞伽』。此論不傳于印度,古有「非馬鳴造:昔日地論造論,借菩薩名目之」之說。
賢首宗依唐賢首法藏得名。北土宏『十地論』、『起信論』、智正、智儼以傳賢首,賢首判五教而大成華嚴宗學。五教者:一、小教,即小乘法。二、始教 [P309] 、即中觀空與瑜伽(唯識)有。三、終教,如來藏真心隨染,如『起信論』。四、頓教,絕相離言,如禪宗。五、圓教,即『華嚴經(jīng)』。對天臺宗而言,『法華經(jīng)』之圓,為同教一乘;華嚴為別教一乘,「稱法本教」,直顯毗盧遮那佛海印三昧,圓滿無盡,圓融無礙之理。終、頓、圓三,同稱法性宗,以(法性)如來藏真心為本。對(始教)空有二宗,自立三性義以簡之。「三性各有二義:真中二義者,一不變義,二隨緣義。依他二義者,一似有義,二無性義。所執(zhí)中二義者,一情有義,二理無義」。約依他說:似有所以無性(空),是「不異有之空」;無性所以似有,即「不異空之有」,故空有二宗無諍;論師共興諍論,乃應機之說,「相破相成」。約真如(心)說:「雖復隨緣成于染凈,而恒不失自性清凈;祗由不失自性清凈,乃能隨緣成染凈也」!阜侵辈粍有詢舫捎谌緝,亦乃成染凈方顯性凈;非直不壞染凈明于性凈,亦乃由性凈故方成染凈」。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同『起信論』意,以簡唯識宗,「真如凝然不變,不許隨緣」之說。 [P310]
賢首宗以『華嚴經(jīng)』為圓極,又稱華嚴宗。經(jīng)明華藏世界,毗盧遮那佛圓滿德相,敘菩薩行位以趣入佛地。相即相入,重重無盡,『華嚴經(jīng)』處處說之。土名「華藏莊嚴世界」,佛為「毗盧遮那如來藏身」,即「如來藏恒沙佛法」所顯。發(fā)心修行,圓顯如來藏,即是法身。毗盧遮那海印三昧所顯,一切相即相入,名為「法界緣起」。依佛法界性,隨染凈緣所現(xiàn),故名「性起」!簲z大乘論』明種子六義,賢首義準,立(法界)「緣起因門六義」。六義不外空、有、有力、無力、待緣、不待緣!赣煽沼辛x故,有相即門也。有有力無力義故,有相入門也。由待緣不待緣義故,有同體異體門也。由有此等義故,得毛孔容剎海事」。依此明相即相入法界緣起,以十玄、六相!甘篂:「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因陀羅網(wǎng)境界門」,「微細相容安立門」,「秘密隱顯俱成門」,「廣狹自在無礙門」,「十世隔法異成門」,「主伴圓明具德門」,「托事顯法生解門」。「然此十門,隨一門中即攝余門無不皆盡,應以六相方便而會通之」!噶唷篂:總、別、同、異、成、壞。 [P311] 「總相者,一含多德故。別相者,多德非一故;別依止總,滿彼總故。同相者,多義不相違故,同成一總相故。異相者,多義相望各各異故。成相者,由此諸義,緣起成故。壞相者,諸義各住自法,不移動故」。依上因門六義、十玄、六相,顯示圓融無礙法界緣起。
天臺與賢首,并以圓義見稱,后之學者,莫能外也。如凈土宗,重于信愿往生;釋其義者,或以天臺,或取賢首。如密宗,本「后期秘密大乘佛法」。唐開元中,傳來胎藏、金剛二部密法,行持有其特色。東傳日本,或以賢首圓義釋之,成「東密」;或以天臺圓義釋之,成「臺密」。如禪宗,本為「如來(藏)禪」。宗密判曹溪禪為「直顯心性」而有二類:一、「即今能語言、動作、貪瞋、慈忍、造善業(yè)、造惡業(yè)等,即汝佛性。即此本來是佛,除此無別佛也」,意指南宗,近天臺義。二、「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意指荷澤宗,同華嚴學。宋初,天臺有「山家」、「山外」之諍;「山外」者,乃依天臺而有取于真心之學。天臺與華嚴,亦間有所諍。以今 [P312] 觀之,天臺學本于(初期大乘)緣起性空,攝(后期大乘)如來藏心,融會之而歸于緣起,故即當前「一念無明法性心」為本。賢首學本于如來藏心,融緣起性空而歸于真心,故以「圓常法界心」為本。宗依不同,雖曰同明圓義,圓義自難一致。然依印度「大乘佛法」,自出機杼,融會而又超越之,成為中國特有之大乘佛學,則二宗固無異也。
注:[ ]內(nèi)之文字在原書中之字略小
- 心量、福德與幸福
- 佛法觀察現(xiàn)象探求三層因緣
- 印順長老:學佛一定要吃素嗎?
- 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
- 佛說人有三特勝,就連天人也不及
- 我終于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師
- 印順導師:學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卻值得提倡
- 談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煥時代”
- 常不輕菩薩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佛
- 趙樸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觀
- 佛性、人性和德性
- 守望星空與道德 個人與社會才有希望
- 文殊菩薩及其學風
- “人間佛教”轉型與禪宗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 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順法師拜山開示
- 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諧世界——泛論禪宗智慧與構建和諧世界
- 構建“人文佛教”平臺——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踐行現(xiàn)
-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guī)及唱念規(guī)范》緣起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