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階梯

  星云大師略傳(1)

  江蘇江都人,1927年生,12歲禮志開上人出家。1947年焦山佛學院畢業(yè);1949年赴臺,擔任《人生雜志》主編、 臺灣佛教講習會 教務主任;1953年任宜蘭念佛會導師;1957年于臺北創(chuàng)辦佛教文化服務處;1962年建設壽山寺,創(chuàng)辦壽山佛學院;1967年開創(chuàng)佛光山,以弘揚 人間佛教 為宗風,樹立 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yǎng)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 之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yè),并融古會今,手擬規(guī)章制度,印行 佛光山徒眾手冊 ,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里程。

  在出家一甲子以上的歲月里,陸續(xù)于世界各地創(chuàng)建二百余所道場,如西來、南天、南華等寺,分別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并創(chuàng)辦十八所美術館、二十六所圖書館、四所出版社、十二所書局、五十余所中華學校、十六所佛教叢林學院,及智光商工、普門高中、均頭中小學等。此外,先后在美國洛杉磯、中國臺灣、澳洲悉尼等創(chuàng)辦西來、佛光、南華及南天(籌辦中)等四所大學。2006年西來大學正式成為美國大學西區(qū)聯盟(WASC)會員,為美國首座由華人創(chuàng)辦并獲得該項榮譽之大學。

  1970年起,相繼成立育幼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會,設立云水醫(yī)院、佛光診所,協助高雄縣政府開辦老人公寓,并與;基金會于大陸設立佛光中、小學和佛光醫(yī)院數十所,育幼養(yǎng)老,扶弱濟貧。

  1976年《佛光學報》創(chuàng)刊,翌年成立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 ,編纂《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1997年出版《中國佛教白話經典寶藏》、佛光大辭典光盤版,設立 佛光衛(wèi)視 (現更名為 人間衛(wèi)視 ),并于臺中協辦廣播電臺。2000年創(chuàng)辦臺灣地區(qū)第一份佛教日報《人間福報》,2001年將發(fā)行二十余年的《普門》雜志轉型為《普門學報》論文雙月刊;同時成立 法藏文庫 ,收錄海峽兩岸有關佛學的碩、博士論文及世界各地漢文論文,輯成《中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國佛教文化論叢》各一百冊等。

  大師著作等身,撰有《釋迦牟尼佛傳》、《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間》、《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等,總計近兩千萬言,并被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種文字,流通世界各地。

  大師教化宏廣,計有來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眾則達百萬之多;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倡導 地球人 思想,對 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自然與生命,圓滿自在,公是公非,發(fā)心與發(fā)展,自覺與行佛 等理念多所發(fā)揚。1991年成立 國際佛光會 ,被推為世界總會會長;于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余個國家地區(qū)協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實踐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的理想。創(chuàng)會以來,先后在世界各大名都,如洛杉磯、多倫多、巴黎、悉尼等地召開世界會員大會,每次與會代表都在五千人以上;2003年通過聯合國審查肯定,正式加入 聯合國非政府組織 (NGO)。

  為促進世界和平,大師曾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等各領袖交換意見。其德風遠播,一生獲獎無數,舉其犖犖大者如:1995年獲全印度佛教大會頒發(fā)的佛寶獎;2000年在第二十一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上,泰國總理乃川先生頒贈 佛教最佳貢獻獎 ,表彰大師對世界佛教的成就;2006年獲香港鳳凰衛(wèi)視頒贈 安定身心獎 ,以及世界華文作家協會頒 終身成就獎 ,美國共和黨亞裔總部代表布什總統(tǒng)頒贈 杰出成就獎 。

  1978年起,先后榮膺美國東方大學、智利圣多瑪斯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韓國東國大學、泰國瑪古德大學、中國臺灣輔仁大學、澳洲葛雷菲斯(Griffith)大學等校之榮譽博士學位。

  1988年,被譽為北美第一大佛寺的西來寺落成之際,除了傳授 萬佛三壇大戒 ,為西方國家第一次傳授三壇大戒外,同時主辦 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 ,開啟海峽兩岸佛教界代表同時參加會議之先例,為兩岸佛教界首開平等交流之創(chuàng)舉。

  1998年2月遠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及多次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恢復南傳佛教國家失傳千余年的比丘尼戒法。2004年11月至澳洲南天寺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為澳洲佛教史上首度傳授三壇大戒。大師并積極推動臺灣地區(qū)佛誕節(jié)的設立。

  1998年4月8日,大師率團從印度恭迎佛牙舍利蒞臺安奉;2001年10月前往美國紐約 9·11事件 地點,為罹難者祝禱;2002年元月與大陸有關方面達成佛指舍利來臺協議,以 星云牽頭,聯合迎請,共同供奉,絕對安全 為原則,后組成 臺灣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員會 ,至西安法門寺迎請舍利蒞臺供奉三十七日;2003年7月,大師應邀至廈門南普陀寺參加 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界為降伏 非典 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會 ;同年11月,應邀參加 鑒真大師東渡成功一二五〇年紀念大會 ;隨后率領佛光山梵唄贊頌團,首度應邀至北京、上海演出;2004年2月,兩岸佛教界共同組成 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 ,至臺、港地區(qū),以及澳、美、加等地巡回展演;2006年3月,應邀到享有 千年學府 之譽的湖南長沙岳麓書院,講說 中國文化與五乘佛法 ,是為歷史上第一位到此講學的出家人。同年4月應邀出席于杭州舉辦之首屆 世界佛教論壇 ,并發(fā)表主題演說 如何建設和諧社會 ,寫下宗教和平交流新的一頁。

  2004年應聘擔任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 宗教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等領袖,共同出席 和平音樂祈福大會 ,促進宗教交流;11月,與瑞典諾貝爾文學獎審查人馬悅然教授及漢學家羅多弼教授就 佛教與文學 、 佛教與世界和平 進行交流座談。

  大師近年回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并捐建揚州鑒真圖書館、接受蘇州寒山寺的贈鐘,期能促進中國統(tǒng)一,帶動世界和平。

  大師對佛教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的發(fā)展,可說厥功至偉!

  臺灣佛光山法堂書記室

  第一部分

  隨著信息的發(fā)達,社會需求的改變,無論是經濟、政治、宗教、文化、教育,無不邁向全球化、國際化的道路。在這種趨勢下,具備國際視野、運用外語、跨文化的學習成為不可或缺的能力。因為擁有國際觀以及共同的語言,才能溝通彼此,更深入、直接地了解對方的文化內涵,加強雙方交流。

  兩種語言

  隨著信息的發(fā)達,社會需求的改變,無論是經濟、政治、宗教、文化、教育,無不邁向全球化、國際化的道路。在這種趨勢下,具備國際視野、運用外語、跨文化的學習成為不可或缺的能力。因為擁有國際觀以及共同的語言,才能溝通彼此,更深入、直接地了解對方的文化內涵,加強雙方交流。

  確實,人類共存在地球上,唯有具備 同體共生 的共識,才能和平而不爭,達到天下一家的理想。然而不同的國家、種族,各自擁有不同文化、語言、風土人情,如何相互溝通、交流呢?只有走近對方,互通有無才能達成,而學習對方語言,就是溝通的第一步。有一個 貓捉老鼠 的故事,就巧妙地表達了學習第二語言的重要性。

  有一只貓把老鼠追丟了,但它還是不死心,仍然守在老鼠洞前,等待機會。可是左等右等,老鼠就是不出來。貓想,要攻破老鼠的心防,就不能讓老鼠識破自己的聲音,于是學狗汪汪叫。老鼠一聽到狗叫聲,以為貓走了,就很安心地走出來。才到洞口,竟被貓逮個正著。老鼠不服氣地說: 剛剛我明明聽到狗叫聲,怎么會是你呢? 貓得意洋洋: 這年頭,不懂兩種語言,會沒飯吃的。 老鼠聽了貓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也只好自認倒霉了。

  貓說得對,這年頭不會兩種語言是無法生存的。未來,因為交通的便利,科技、信息的發(fā)達,人類的交流必然愈來愈密切,甚至走向融合,形成地球村的新世紀。學習第二語言才能掌握時勢,為自己的人生開創(chuàng)新局,而不致被時代淘汰了!

  人生的階梯

  有兄弟兩人外出登山,下山后準備回到八十層樓的家,正好碰上大樓的電梯故障。兩兄弟自詡為登山好手,何懼八十層高樓,于是振奮起精神,往上爬行。

  爬到二十層樓,兩人仍不覺疲累氣喘,繼續(xù)努力向上爬。到四十層樓時,兩人開始感到腿酸,背在身上的行李裝著登山器具,更顯沉重,于是決定暫時放在第四十層樓,等到有電梯可乘時,再來取回。到了六十層,已經感覺吃力,氣喘吁吁,無力再往上爬,又想只剩下二十層,還有何難?最后的二十層階梯,盡管辛苦、疲倦、氣喘、流汗、力盡,他們還是堅持爬完了。當哥哥準備要開門時,忽然大喊: 糟糕!鑰匙放在行李中,沒有帶上來! 兄弟兩人頓時如泄氣的皮球一般,感到一片茫然!

  八十層階梯,寓意著人生八十年歲月,年輕力壯時,思維活躍、學習力強,盡天下都是值得冒險與嘗試的新鮮物。四十歲以后的人生,正值事業(yè)頂峰,叱咤風云于職場,或為實現理想,或為糊口生活,鉚足全力奮斗。六十歲以后,體力已大不如前,閱盡人間喜怒哀樂,開始為享受而生活。到了八十歲,齒已搖,發(fā)已蒼白,終究要開啟生命奧秘的大門,卻發(fā)現幸福的鑰匙還放在 沉重的行李 中,忘了拿。

  沉重的行李,各人的情況不同?赡苁歉咛美细改福赡苁健康身體,也可能是美滿家庭、旅游參學,往上爬行時為了減輕重量,一一擱下,卻待老來回首過往,空嘆真正的幸福已無力回頭取了。

  三個月的生命

  地獄里的趙判官,奉閻羅王之命,到人間來告知世人的陽壽還剩多少。

  一天,趙判官坐在路邊,一邊搖鈴一邊對告老還鄉(xiāng)的甲說: 你的壽命只剩下三個月,三個月后我會到你的家中搖鈴,只要鈴聲一響,你就要隨我的引導而亡。 說罷,趙判官又再搖鈴一聲,對經商路過的乙說: 你的壽命也只剩三個月,三個月后我會到你府上搖鈴,在鈴聲中,你將隨我的引導而亡。

  甲乙二人聞言,心生恐懼,忐忑不安。從此以后,甲每日憂傷煩惱,想到自己只剩下三個月的壽命,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每天只是看著自己所賺得的錢財發(fā)愁,手中不斷數著自己一生辛勞所積聚的財富,不知如何是好!

  另一方面,商人乙想到自己還剩下三個月的生命,深覺人生苦短,即使擁有萬貫家財,于我又有何用?因此他廣行布施,到處造橋鋪路,隨緣濟貧救困,如此一忙,竟然忘了自我。

  當三個月期限一到,趙判官依約來到甲府,本來已因憂郁煩惱、心神不寧導致身體衰弱的甲,一看到趙判官,鈴聲還沒響起,他就已經倒地而亡了。然而乙某則因為行善布施,造福鄉(xiāng)里,社區(qū)感念之余,為表謝意,聯手贈送牌匾。一時鑼鼓喧天,熱鬧不已,任憑趙判官的鈴聲再響,乙某都沒有聽見,因而逃過一劫。

  對于命運,要知命不認命。人生是好是壞,自己有一定的主導權,同樣的遭遇,有人怨天尤人、不知長進,落得前途暗淡;有人安貧守節(jié)、樂天知命,所以能不憂不懼。觀念、想法與處事態(tài)度,決定每個人的禍福榮辱與是非成敗,只要我們常持正念、熱愛生命,就能拓展出迥然不同的生命。

  人生的前途,得失苦樂,一切操之在我,不由他人,身而為人要有這樣的器識與自信,為自己的生命活出片片春陽!

  兩個水桶

  現代人往往急于追求物質與外表上的滿足,逐漸喪失思考的能力,不是一味地追著時代潮流走,就是讓自身的抗壓力和生存的勇氣逐漸下降,如何突破現代文明所筑起的重重迷宮呢?

  話說,有一座位于山頂的寺院,寺里的小沙彌,每天都得用扁擔挑兩個水桶到河里打水,供大家飲用。其中的一個水桶總是抱怨: 我們做水桶的有什么意思,每天都是空空地下去。 因此它成日怨嘆,郁郁寡歡。另外一個水桶想法就不一樣了,它總是歡喜地說: 我覺得我們做水桶真有意義,你看空空地下去,滿滿的一桶水上來,很有價值呢!

  同樣是水桶,一個說空空的水桶下去沒有意義,一個說滿滿的一桶水上來很有價值。意義與價值究竟為何?在于 自我肯定 。 天生我才必有用 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是沒有價值的。一瓶礦泉水能值多少錢?但是如果沒有水就不能生活;空氣更不用花錢買,可是若沒有空氣,人如何生存?

  我們常常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何在,可否先看看周遭的事事物物呢?別人的一個微笑和問候,讓我們感到欣喜;出門有汽車、火車、飛機可以搭乘,不用千里跋涉;有公園、美術館、歷史博物館、電影院、圖書館可以讓我們調節(jié)身心,汲取生命的各種智能與體驗,這些不都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嗎?

  人生必定有其意義,每一個生命也必定有其價值,若被一時的困頓、挫折所蒙蔽,自暴自棄、自怨自艾,那就永遠都無法認識到那一大片萬古長空、風光霽月。

  所謂 無用才是大用 ,大有大的用處,小有小的用處,沒有用的眉毛長在臉上也讓我們像個人。因此,要珍惜自己獨一無二的因緣,肯定自己在世上的意義與價值,才能真正明白你為何而來!

  一句話的砥礪

  常常想要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好不好,以看相算命為樂的大有人在,甚至為消災改運,反而破財失身的例子,在報紙上也時有所聞。命運可以改造嗎?以佛法諸行無常的真理來看,我們的命運是有余地可以回轉,但是借用祈求神祇賜予的方式,如同緣木求魚。就像你去種田,不去開墾鋤草,做引灌水源等等耕耘的工作,即使向神明磕破了頭,也沒有金黃飽滿的稻穗可以收獲。

  改變一生造化的原因很多,像為一段感情的來去生滅,為一句話的冷暖好壞,為一件事情的看法見解,甚至為了書本里的詩偈文章,影響了我們未來的因緣,最后不可思議地改變我們原本運行的軌道。

  外在的緣,起滅不定,禍福難料,主要的因還是源于自己的心,面對人間的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風的吹扇,能否安然不動,甘之如飴?要改造命運時,不如先增加我們內在的定力和慧觀,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好鳥歌詠、清涼無惱的心靈凈土。

  我年少出家時,心智未開,常常被師長掛念前途,師兄批評我沒有出息。但是少年的我,心里想著,我有沒有出息,不是看現在,要看二十年后、三十年后的我。 沒有出息 一句話砥礪我堅守在佛教的崗位上,孜孜不息地做一個有用的出家人。

  在命運的田地里,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你愿意種植甜蜜芬芳的玫瑰,還是雜亂叢生的荊棘?

  專心一意

  基隆海會寺的道源長老,曾經告訴我他的親身經歷。

  當年日本軍閥侵略中國時,有一天到寺院去掠奪,日本兵看到道源長老便喊道: 站! 長老心想: 不能站住!他會要我的命呀! 于是不顧一切拔腿就跑,日本兵不罷休,在后面窮追不舍。長老一邊奔跑,口中一邊稱念 觀世音菩薩

  跑了很長一段路,躲過日本兵的視線,逃進了一位信徒的家里。信徒看到師父來了,忙說: 師父,您來了!

  驚魂未定的老法師卻回答說: 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

  師父,請坐!

  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

  師父,請喝茶!

  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

  無論對他說什么,他總是回答: 觀世音菩薩! 因為當他生命遇到危險、沒有地方安住的時候,只有一心皈命觀世音菩薩,把身心安住在菩薩的圣號上面,這叫 一心稱名 、 一心念佛 。

  《佛遺教經》中,佛陀說: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佛經中也常教人,不但修行要一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專心一意,所謂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如果事事三心二意,朝三暮四,要達到目的就會枉費時日了。無論朋友的往來、工作的執(zhí)行,生活中一切待人處事,只要專心一意、真誠付出、堅持到底,必定能夠收到不可思議的功效。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唐朝時,佛教寺院仍然注重宗教活動,自從馬祖道一禪師創(chuàng)建叢林,百丈禪師建立清規(guī)之后,有規(guī)模的禪林,便成為中國佛教重要的主體。尤其百丈禪師提倡農禪生活,自食其力,主張佛教不依靠外力,自己耕作,自己生活。

  年歲高達八十的百丈禪師,除了領眾焚修外,仍是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種樹、栽花、務農、開墾、生產等等,都是身體力行,從不馬虎。弟子們體諒禪師,要他不要再做了,讓年輕的弟子工作就好,百丈禪師卻說: 我無德勞人,人生在世,若不親自勞動,豈不成為廢人。 仍堅持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 。

  后來,有的弟子看不過去,就把他使用的畚箕、鋤頭藏起來,以為師父找不到工具,就可以休息了。年老的百丈禪師找不到工具,沒辦法工作,當日便將自己關在禪房里,不肯吃飯,縱使弟子百般苦勸、懇求,他仍是堅持自己所立下的規(guī)矩,并跟大家說: 既然沒有工作,哪能吃飯呢?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百丈禪師以這一理念、精神昭告天下,尤其是佛門的弟子,應該要勤勞、精進,慎勿放逸、貪求安樂。

  人活在世上,若只是一味依賴別人的奉養(yǎng),做一個終身的消費者,對人間一點貢獻也沒有,就真的是白白過了一生。百丈禪師即使到晚年仍然樂在工作,樂在服務,樂在修行,堅守自己立下的規(guī)矩,用自己的身心教育天下及后代子孫。我們是不是也能學習禪師的精神,生存于世,貢獻于世,立志于世,不枉費一時,不糟蹋任何一個因緣,珍惜當下,完完全全、認認真真地活著!

  把握當下

  人的一生不過數十寒暑,短暫有限。有一句話說: 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決定生命的深度。 佛經中就有一則故事,表達了生命的無常,要我們更積極地把握有限的歲月。

  有一位旅人,走到一片空曠的荒郊野外,正在思考該往何處去時,不遠處的森林里突然跑出一頭大象,朝著他沖過來。這位旅人大驚失色,拔腿就逃,眼看大象快趕上了,剛好前面有一口井,他趕緊攀著一條樹藤往井里逃生,正要到達井底時,卻看到四條毒蛇向他吐著紅信,一時間,他上也不能,下也不能,進退兩難,只得抓著樹藤吊在半空中。禍不單行,此時又來了一黑一白兩只老鼠,嚙咬他攀附的樹藤。

  正在焦急恐懼的時候,井口飛來了五只小蜜蜂,滴下五滴蜜,恰好掉在旅人口里,一嘗到蜜的甜美,他竟然忘記處在生死邊緣的險境。

  故事的譬喻是說:在人生的路途上,我們就像旅人,被象征 無常 的大象馬不停蹄地追趕著,不得已陷落生死的深淵,好在有一條生命的樹藤,能讓我們掌握,可是地下有代表地、水、火、風的四大毒蛇,盤踞吞噬。

  我們的色身就是四大的假合,終究會分散。兩只黑白老鼠,如白天夜晚的輪替,慢慢地啃蝕我們的生命藤,生命在吉兇未卜之際,五只小蜜蜂滴下代表世間五欲的五滴蜜,因為嘗到五欲的甜蜜,使我們渾然忘記危險的處境。

  想來我們的人生,真是在生死大海的邊緣掙扎,非常艱險。然而 今日不知明日事,一朝無常萬事休 ,《賓頭盧突羅阇為優(yōu)陀延王說法經》說: 世間之人,身心勞苦,無歸依處,眾苦所逼,輕疾如電,是可憂愁,不應愛著。 五欲六塵雖然如蜜一般甜美,但是無常一到,一切都如夢幻泡影,把捉不可得。

  因此,明白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yè)隨身 的道理,把握今朝,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精進修行,才是當務之急。

  徒步朝山

  相傳四川境內,有兩位僧侶約好了要去朝拜五臺山。

  其中一位有錢的僧侶總抱持著 明天再說 的心理,直喊著: 朝山吶!不急,不急,到時候坐飛機、坐船去。 而貧窮的僧侶自從發(fā)下宏愿后,便每天鼓勵自己: 沒錢不要緊,我可以徒步而行,總有一天我能到達的。 貧窮的僧侶將路程做了一番規(guī)劃,整整一個寒暑,他靠著自己的雙腳,一步一腳印,完成朝拜五臺山的心愿。那個打算坐飛機坐船去的僧侶,喊了一年,卻半步都還沒走出山門。

  發(fā)了愿,不知實踐也是空夢一場。

  朝拜佛山無比神圣,虔心低頭著地、以身禮拜,并非金錢可以促成。坐飛機也坐不到佛國,坐船更坐不到彼岸,窮喊 不急 更不能喊到佛祖耳邊,不如一步一腳印,踏出一朵朵朝向佛山的青蓮。

  要見佛祖嗎?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早已告知: 人所欲為,譬如穿池,鑿之不止,必得泉水。事皆有漸,智者見微,能濟其命,如人健泅,截流度也! 一心指向目標,就有心力、有愿力完成志愿,開花見佛。

  人不怕無財、無運、無貴人,只怕不知 人生有夢,逐夢踏實 。人,因為有夢想而偉大,依夢想而積極創(chuàng)造,征服人生峻嶺,在實踐理想的山徑上發(fā)揮潛能,生命因而輝煌美麗。就像故事中貧窮的僧人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

  大話不多說,靠著自己的雙腳與精進力去實踐他的志愿,不像有錢的僧人被財富綁住了雙腳,失卻志愿和動力,別人是無錢卻有志氣,他卻是為錢誤一生。持平而論,誰才是幸福的人呢?

  人命在幾間

  人命無常如水上泡,稍縱即逝,不懂時刻把握,一待病魔、情魔叩門時,我們以何安住身心?無常的示現,不是要我們消極面對,反而警誡生命不是長久的真相,人不會長生不死的。深明生命之危脆,就不會把歉疚帶進棺材里,反而更積極地完成心愿,發(fā)揮生命之光。

  《四十二章經》中有一段關乎生命的問答:佛陀對弟子們說: 現在我要問你們一個問題,人的生命到底有多么危脆無常?

  一個弟子回答說: 佛陀,人的生命不過百年之間。

  佛陀說: 你還未知道。

  一個弟子回答: 人命就在晝夜之間。今晚脫下襪和鞋,誰也無法肯定知明天起來否?

  又有一個弟子回答: 人命在飯食間,有的人在一餐飯之間,死亡已走向他的身邊。

  佛陀還是說: 你們還未知道。

  佛陀再一次向弟子問: 人命究竟多么無常呢?

  佛陀,人命在呼吸間。一口氣不來,生命就結束了。

  佛陀說: 善男子!你是與道相應的修行人,已懂得生命的意義。

  人命在呼吸間,才懂得珍惜每一分鐘,每一個念頭,當我們認識到死亡如影相隨,自會對所有的人事重新認識,對生命有更深的理解,能從物質的追求升華至精神生活的圓滿。人命在呼吸間,一吸清醒活在當下的因緣,一吐不對稍前所做的悔恨,不癡妄,不追悔,生命自能如佛所說: 不悲過去,不貪未來,心系當下,由此安詳。

  力氣大與肯發(fā)心

  記得我初到臺灣的時候,在一個寺院里掛單。每逢要做挑柴、擔米等粗重的工作,大家就會異口同聲地說: 星云比較有力氣,讓他去擔柴、挑米! 那一段日子,我總是在晨曦未出時,拉著板車到十里外的市鎮(zhèn)上拉油、鹽、柴、米回來,以供寺院使用。

  有時候,遇到上坡路段,我也只能一個人推著載了幾百斤柴米油鹽的板車,等到推上坡的時候,往往累倒在一旁嘔吐,整個人感到陣陣天旋地轉,頭暈虛脫。我常想,做這些粗重的工作,是因為我力氣大,但是有力氣不是最重要的,愿不愿意發(fā)心,肯不肯做,才是最重要的。必須自己心甘情愿,愿意為大眾服務,才能無怨無悔,無厭無憤地做下去,否則就算是舉手之勞,都會沒有力氣。

  大家說 星云有力氣 只說對了一半,有力氣外,還要肯發(fā)心,勇猛精進。發(fā)心,就是開發(fā)自己的心地;精進,就是不斷地耕耘、照顧。人心如同一畦荒田,播撒種子、勤于耕耘,才會有累累的收成。佛陀在《長阿含經》諄諄勸勉: 若不計寒暑,朝夕勤修務,事業(yè)無不成,至終無憂患。 一旦發(fā)心立志,則無事不成,無事不辦。

  人生的田地極大且廣,我們究竟是要良田萬頃,年年都有收成,還是任其荒地枯槁,連年歉收呢?

  不肯去觀世音

  五代后梁貞明二年,日本慧諤和尚從山西五臺山請得一尊觀音,想要登舟東渡。經過浙江舟山群島,就是現在的普陀山附近時,海面上竟長出鐵蓮花,不能出海成行,這樣的情況出現了好幾次;壑@和尚心想,這尊觀音大概與日本無緣,于是在普陀山建了一座 不肯去觀音院 敬奉尊像,把這尊菩薩稱為 不肯去觀世音 。

  《普陀志》寫著: 見大士靈異,欲載至本國,海生鐵蓮花,舟不能行 得名以此。 并且被引用在清康熙《定?h志》內。舟山群島這個地方,從此得了 蓮華洋 的美稱,而普陀山也從此成為佛教圣地之一。

  在佛光山遇到類似的情形,地藏殿之所以會建在山門口,也有一段奇遇。十幾年前,有人在別的地方建了寺院,想供養(yǎng)地藏王菩薩,就雇了一輛大卡車從高雄運載地藏王菩薩,當經過佛光山時,地藏王菩薩竟然從卡車上掉了下來。我心想:難道是地藏王菩薩不肯去嗎?于是在原地建了一座地藏殿。這段奇遇也可稱作 不肯去地藏王 吧!

  社會上,許多機關團體、公司行號的員工流動率很大,一處不如意就換一家,甚至出現 一年換十二個老板 的紀錄。佛教講 安住身心 ,古人言: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 ,尋得好樹好主,便可奉獻一生。遇到一份好工作,就要做個 不肯去員工 謹守本分,而不是像浮云流水一般,三、五個月便不知去向。

  佛教要求,學法聞道應當 依法不依人 ,僧人求道,若依佛法不依人、不依情、不依五欲,堅持 不肯去 就有 安住身心 的力量工作時,心中只有公司的遠景與擔任的職務,不輕易改變初衷,不為人是我非動搖,就會大有作為。不肯去的人生,值得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深入思考。

  不請之友

  有一位在電臺服務的胡秀卿小姐,結婚以后便跟隨一位有名的中醫(yī)師學習中藥和針灸。她把醫(yī)理和佛學結合,藥到病除,一針下去,什么疑難雜癥都能治好。

  這位胡秀卿女士是女中醫(yī)會的理事長,有三四十年的時間,我在臺中、高雄、臺北等地講演的時候,她都做我的不請之友,做我的司儀。擔任司儀時,她儀態(tài)萬千,音色美妙,平常不容易找到這樣好的司儀。原來,為了做好司儀,她總是在佛學講座前反復醞釀與練習,音聲不完美,絕不停止練習。

  一年之中,我舉行的大型佛學講座只有數場,其余小型講座,我也不好煩勞她,而她卻不曾替別人擔任司儀,她以自信的口吻說: 大師!我要把 不請之友 做好。

  不請之友,有著熱情、主動的發(fā)心,心甘情愿為人服務,給人歡喜。中國人性格含蓄,情感內斂,不好意思、拉不下臉、講究禮數 一條條葛藤束縛住出手為人的發(fā)心。

  真正的菩薩不是高高端坐殿堂,熏香聞花,供善男信女膜拜,而是深具熱情,走遍人間為童男童女、帝王將相、書生商人、老嫗老農服務的 不請之友 。聞一聲呼喚,菩薩隨即現身解難;聞一個要求,菩薩立時伸出雙手,助一臂之力;見一心苦痛,菩薩當仁不讓地站出來,為你拔除毒根。

  人間的善緣就是由此結下,好運更由此而生發(fā), 不請之友 的美妙,只有親身經歷才知個中滋味!

  一睡一千年

  阿那律尊者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也是佛陀的堂弟。佛陀成道后,回到故鄉(xiāng)弘化,阿那律便和跋提、阿難等七位王子一起跟隨佛陀出家學道。

  有一天,佛陀在講經說法時,看到阿那律在打瞌睡,以一偈呵斥他: 咄咄汝好睡,螺螄蚌殼內,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佛陀接著問: 阿那律,你出家學道,是因為畏懼王法、害怕盜賊嗎?

  不是的,是為了解脫生老病死苦。

  你雖然道心堅固,但是為什么在聽法時睡著了呢?

  世尊,請您原諒弟子的懈怠!從今以后,我愿盡形壽,用心辦道! 阿那律合掌真誠懺悔。

  從此,阿那律更加精進修行,終日不曾合眼。佛陀對此甚為掛念,于是勸慰他: 眾生以食為生,眼以眠為食,就是涅槃也要飲食!

  世尊,弟子的眼睛沒有關系。但是涅槃以何為食呢?

  以不放逸!但未達涅槃境界之前,還是需要適量睡眠的。

  然而,阿那律仍然堅持自己的立愿,勇猛精進于修行,分毫不懈怠,長久下來,他的眼睛終于瞎了。

  阿那律失明后,生活上有許多不方便,慈悲的佛陀不但為他縫制三衣,還教他修習金剛照明三昧。阿那律依照佛陀的教導,修學,不久即證得天眼通。

  常人貪慕輕安,講究享受,對于修道就不能發(fā)勇猛精進心?墒侨绻^于勇猛,則無法得力。佛陀曾開導聞二百億,修行如彈琴,太緊琴弦會斷,太松沒有聲音。太緊太松都容易出毛病,唯有行于中道,把心放得平和些,才能在具足正見的修行當中,參出一點道理!

  勤勞的小狗

  話說,有一戶人家生性懶惰,每日的家事,媽媽不做就叫爸爸做,爸爸也懶惰不愿意做,就叫兒女做,兒女貪玩不肯做,就叫小狗做。小狗沒有辦法,只好挑起大梁,打理家務。它用尾巴掃地,用身體抹桌椅,甚至用嘴銜水管澆花草,把家整理得潔凈雅觀。

  一天,客人登門拜訪,見到小狗在做家事,不禁詫異萬分: 哇!這么能干,連小狗也會做家事呀!

  小狗無奈地搖搖頭,說: 沒有辦法,他們都不做,我只好承擔起來。

  客人一聽,大吃一驚: 小狗也會說話!

  小狗趕快對客人示意: 噓!不要讓他們知道我會說話,否則他們還會要我接電話呢!

  懶惰之害,透過夸張的寓言故事表現,極具況味。人生當中,舉凡就業(yè)工作、讀書學習、立身修道等等, 精進力 都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要素。想想,如果一味制訂計劃,卻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不具精進力,永遠也只是原地踏步罷了。因此《大智度論》舉出: 懈怠,破在家人財利、福利,破出家人生天樂、涅槃樂。 懈怠之害,害人匪淺。

  一件事要能辦成,理想要能實現,就必須勤于實踐,用功精進。精進的利益,《大乘理趣經》譬喻: 世間諸果實,皆由精進生。 《左傳》則言: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韓愈在《進學解》中也說: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古今大德先賢留存的智能法語,無不在告訴我們:精進則無事不辦,精進則 小狗也會說話 !

  流水木魚

  佛教寺院里,出家僧眾早晚誦經都會敲木魚,為什么要敲打木魚呢?這有一段寓意深長的典故。

  我們看,無論白晝黑夜魚的雙眼都不曾閉上,炯炯有神。佛教以此象征出家人誦經行道的勇猛精進。當敲打木魚或看到木魚時,應深觀魚的精進力,效法魚的精神:人生要常行精進。在佛經里,常有菩薩的名號為 不休息菩薩 、 常精進菩薩 ,意在鼓勵修道人不可以過分地懈怠、懶散,應當精進辦道。當然適量的休息也是精進,所謂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不休息就沒有力氣辦道了。

  何謂精進? 精 是不雜, 進 是不退,即是努力斷除惡法,修持善法。佛教以三十七道品中的 四正勤 ,作為精進的修持。

  一、已生惡,令斷除:已生起的惡念,要讓它停息,不再妄動。

  二、未生惡,令不起:未起的惡念,令不生起。

  三、已生善,令增長:已生起的善念,要如鉆木取火,積極地發(fā)揚光大。

  四、未生善,令生起:未起的善念,要用心培養(yǎng)。

  有一句偈語這么說: 修行如駕上灘舟,暫歇篙時便下流,若不從茲勤努力,何時撐得到灘頭。 修行如 駕上灘舟 不進則退,為學工作亦如是。學子讀書要精進,學問自能累積至博大;工作也必須努力精進,就能創(chuàng)出好成績;即使黃金隨著潮水流來也要起早才有機會將黃金撈起來。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成功的錦旗總為奮勇不懈者奪標。

  佛教有所謂 流水木魚 之稱,木魚聲帶給人一種精進不懈的感受,如潺潺流水;誦經念佛就像流水滔滔不息地奔向未來,人生也在不息的生活中才有成就。

  水泡花蔓

  有一個國王老年得女,真是視若掌上明珠,百般地疼愛。小公主美麗非常,也喜歡向國王撒嬌,不時提出許多無理的要求,而國王都毫不猶豫地滿足小公主的愿望。

  一場小雨過后,在花園里游玩的小公主無意間看到池面的水泡映著天光,閃著炫人的光彩,她被水泡的華美給迷住了。于是向國王表示,身上的珍珠項鏈不比水泡花蔓漂亮,要求國王給她一條水泡制成的花蔓。

  世間哪有水泡花蔓呢?可是不論國王怎么向公主說明,公主仍執(zhí)意要得到水泡花蔓,還大發(fā)脾氣,說: 如果找不到美麗的水泡花蔓,我就永遠不吃飯。

  國王明知小公主驕蠻無理,但是一想到絕食的小公主性命恐怕不保,心里著急得不得了,只好召來全國的工匠、藝術家,希望他們幫忙想個辦法,撈起水泡,串成一條花蔓。所有的工匠、藝術家一致搖頭,異口同聲地說: 水泡怎么可能做成花蔓呢? 簡直是天方夜譚。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直說不可能。其中,有個老工匠站出來說: 尊敬的國王!我有辦法把水泡做成花蔓。

  國王滿心期待地找來小公主,小公主眼睛發(fā)亮,問: 老公公,您真的能替我做一串水泡花蔓?

  老工匠微笑回答: 現在我們一起到水池邊,去做一條美麗的花蔓。

  王宮的花園水池旁,擠滿了朝中的大臣們與上萬的工匠,每個人都在忖測,要看看這個老工匠到底在玩什么把戲!

  老工匠對小公主說: 公主,水面的泡泡很美,但是我不知道公主喜歡的花蔓是什么式樣,請公主把水泡撈起來給我,我來串成花蔓。 小公主捉著水里的泡泡,任憑她怎么緊抓,水泡還是從她的指縫間消失。當夕陽的余暉照在水面時,小公主終于有所體悟,知曉水上泡沫是捉撈不住的。

  小公主寧可舍命,苦苦地追逐夢幻泡影,惟吾人的生生世世又何嘗比故事中的小公主聰明幾分?誠如法眼文益禪師告誡世人的詩: 艷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當徹知世間有為的無常虛妄,收拾起多年的身心狼藉,才能見到內心原有一塘水碧連天的無限遼闊。

  誰縛了你?是我們迷于眼耳六根夢幻的假相,李白醉里撈月,我們不也是經常如此嗎?只要令我們戀著,身心不得自由,都是一場水泡花蔓的逐云追夢。

  牛的貢獻

  牛與人類的關系甚為密切,一般人對牛的印象是固執(zhí)、愚笨,而以 牛脾氣 、 大笨牛 形容脾氣壞和不靈巧的人。其實牛并不笨,它對人間的貢獻不凡,尤其在過去農業(yè)時代,牛一生一世為人類工作,拉車、拉磨、犁田,不但力氣貢獻給人類,甚至命終時,皮肉也都悉數貢獻。

  牛的一生與我們息息相關:從嬰兒時期就要喝牛奶,吃飯要吃牛肉,穿鞋子要穿牛皮制的鞋子,系的腰帶也是牛皮制作的,手套是牛皮手套,戴個帽子也是牛皮的帽子,連情緒都有所謂的 牛脾氣 。

  牛的性格任勞任怨,一生只有付出不求回報,有耐力、不抱怨的精神,是人類當低頭學習與參考的。平時做人應深思:牛能擠出多少牛奶,而自己能擠出多少慈悲、愛語、思想,利益世人呢?

  做事時,再想一想:牛一生拉車、拉磨、犁田,自己能奉獻多少力氣為社會服務,有多少功德、人格、學業(yè),遺留人間?

  人類總以身為人類為尊、為傲,總在行使不可一世、自以為是的權力,卻看不見大自然里,有許多勝于人類的智慧與精神,值得我們虛心受教。

  放空自己,看看小草的堅毅、花朵的耐力、昆蟲對大地的敏感度、云的不執(zhí)著、小螺絲的不自卑、月光的慈悲普世、山川的不動不搖、落葉的灑脫、行星的微妙運轉、歲月寒暑的規(guī)律 大開眼界之后,才了知自己的微不足道,怎么能不充實自我、不熱愛生命呢?

  去蕪存菁

  有一個年輕的修行人,雖然每天很精進地打坐,可是妄念紛飛,欲望如瀑布流瀉不止。他感到十分沮喪,因此向師父請教,要如何控制如猿馬跳躍的狂心?

  師父聽完他的煩惱,并沒有宣說什么高深的道理,只是要他到市場去買菠蘿。年輕人提著菠蘿回來,師父問他: 你為什么買這些菠蘿呢? 買來吃。 你連皮也吃嗎? 當然不吃皮,只吃果肉! 師父忽然大聲一吼: 你這個笨蛋,你既然不吃皮,又為什么要買菠蘿呢? 弟子啞口無言,仿佛悟到了什么,像跌進黑井,忽然摸索到一條繩子。

  師父啜著茶,悠悠地說: 修行離不開欲望,就像清凈香潔的蓮花,能夠遺棄身上的濁泥嗎?如果沒有欲望,我們就不需修行,就像那些菠蘿,難道你連粗糙的硬殼也一起吞下?那又為什么需要菠蘿的外皮?因為它的用途是包裹菠蘿,我們吃完菠蘿,再把皮扔掉。我們修行也是如此,我們不是要吃皮,只不過現在還不是丟掉皮的時候!

  情欲就像菠蘿的硬殼。人們想要品嘗到菠蘿的甜美滋味,必須認識粗糙硬殼的存在,并且能夠以智能去蕪存菁。

  許多人希望幸福唾手可得,卻不愿承受生命的霜雪;許多人夢想快樂近在咫尺,卻一再逃避人間的磨煉。開悟其實不難,此心凡圣同居,凈穢一如。煩惱泥沼里,只要播下蓮子,他日必能紅蓮盛開。

  四等馬與四等人

  曾經,佛陀遇到一群養(yǎng)馬人,養(yǎng)馬人告訴佛陀: 世間有四種馬:上等馬,能與御者心意相應,只要揚起馬鞭,就會風馳電掣地向前跑;二等馬,只要吆喝一聲,就知道要加快腳步奔馳;三等馬,必須御者鞭策,才能驚覺快行;四等馬非常駑鈍,即使狠狠抽打,也不肯快行。

  佛陀也告訴養(yǎng)馬人: 世間也有四等人:上等人,目睹事事無常,就明白人命在呼吸間的道理,而精進辦道;二等人,必須遇到挫折打擊,親友離散,深受人事無常之苦,才知及時修行,趕快學道;三等人,必須以大苦大難重重錘煉,才警覺修行的重要;四等人,縱使撒手人寰,也無法覺悟,只抱著長恨永眠枯墳黃土中。

  佛陀與養(yǎng)馬人的一段對話,我們能不能以之自覺自悟:自己究竟屬于何等根性?有沒有踏踏實實地過生活?是不是發(fā)揮了生命本有的靈性與光彩?

  人活一生,可以為國家、為民眾犧牲奉獻,可以好好經商創(chuàng)業(yè),可以安分守己,可以活得開懷,也可以貪圖妄求,渾噩度日。要怎么過生活,完全在于自己的追求和選擇。

  信仰就是力量

  我有一位弟子名叫永文,長得莊嚴清秀。很不幸,在她二十歲左右,醫(yī)生宣布她罹患 紅斑狼瘡 。這種病,比較常發(fā)生在二十歲左右的女孩身上,它會侵襲全身的免疫系統(tǒng),病人的臉上會出現蝴蝶狀的紅斑,所以稱為 紅斑狼瘡 ,到目前還沒辦法根治。

  當她告訴我自己得了這個絕癥時,雖然表現得很堅強,但也看得出她內心的驚慌與難過。我告訴她,當一個人的疾病靠醫(yī)藥治療、靠物理治療、靠心理治療 靠種種的力量治療都沒有用的時候,只有一種力量可以依靠 佛力,靠佛力可以治療。

  當初,被醫(yī)生宣布只有三個月生命的永文法師,輾轉在醫(yī)院里不知進出多少次,身上的骨頭幾乎換成鋼鐵來支撐。通;剂诉@種疾病,壽命不會超過十五年以上,她卻奇跡似地活到現在。這十幾年來,她曾在美國擔任西來學校的校長,開朗的性格讓她受到小朋友的熱烈喜愛;回到臺灣后,她協助名導演王童先生拍攝了一部《佛光山開山三十周年》紀錄片,并且擔任佛光山臺北道場社教館館長、佛光衛(wèi)星電臺總監(jiān)等,做得有聲有色。

  她懂得忘記病痛,心中記著佛法、記著感恩、記著自己的愿力,記著還有很多好事情沒有完成。身患疾病,何須天天惦記著疼痛,不如以佛法作為心理建設,度過病痛的煎熬。

  許多人生病之后,常常認為自己沒有希望了,天天抱著沮喪的心情,反會加重病情。當病難、痛苦、煩惱都沒有辦法解決的時候,不妨真心誠意地皈投在佛陀座下,這是一種信仰,所謂 信仰就是力量 ,只要我們有信心,則無事不能辦,有愿必定成。

  立刻長大

  在印度古國,有一位國王由于膝下無兒無女,便天天虔誠地祈禱菩薩賜子,終于在老邁之年生下一個可愛的公主。國王看到襁褓里的小嬰兒,擔心自己年紀老邁,等不到公主長大。

  為了在有生之年看到小公主亭亭玉立的模樣,于是召集全國醫(yī)生,要他們開出特效藥,讓公主 立刻長大 。萬千醫(yī)生都束手無策,直說: 天底下哪里有這種藥草啊! 眼看一群無用的醫(yī)生提不出一個辦法,國王立刻下令: 在三天之內給我想出藥方,否則殺頭。

  聽到如此嚴厲的命令,眾醫(yī)生都慌了,個個絞盡腦汁、枯腸遍搜,翻醫(yī)書、入深山,還是想不出、找不到有什么特效藥。到了第三天,大家驚懼地齊聚王宮,等候國王下令。這時,有一位醫(yī)生自告奮勇地表示,有辦法讓公主立刻長大。

  快說!你有什么方法? 國王從寶座上下來,急急趨向這位醫(yī)生面前。

  在某個深山里,出產一種 立刻長大 的仙藥,我要到那里去采藥草,回來給公主服用。這段期間,任何人都不能和公主見面,否則仙藥就會失效。

  國王立即答應這位醫(yī)生的要求。

  你趕快去吧! 國王拿了一筆錢當路費,醫(yī)生就此云游采藥去了。

  十二年的時間,公主被鎖在深宮內院,不得見人,等到醫(yī)生采藥回來,把藥草給公主服用后,才跟國王報告: 現在,您的公主長大了。

  國王一看,驚嘆醫(yī)生的醫(yī)術高明,他的小公主真的變成亭亭玉立的美人。

  國王愚癡的行徑令人可笑,反觀吾人,在佛法的修學上,不也如故事里的主人翁一般,要即身成佛,求當生開悟?這個世間沒有速成的事,世上的學問、技術尚須日積月累的磨練,十載寒窗的苦讀苦學,方能生處轉熟,更何況六度萬行的菩薩事業(yè)。

  沒有讓人立刻長大的藥草,當然也沒有立刻就能使業(yè)障盡除,直超佛地的法門,貪求快速只能使我們與道相違。如當年佛陀教育世人,恒河圣水無法洗滌世人的罪,戒、定、慧三學才能去除貪瞋癡的無明,截斷惑、業(yè)、苦的業(yè)火輪轉。

  光說不做

  有一部出租車行駛在車水馬龍的道路上,突然間看到前面一個摩托車騎士飛快而來,剎那間輪胎打滑,連人帶車倒下。出租車司機經過時,眼睜睜看著倒地的騎士鮮血直流,慨嘆地說: 好可憐!怎么沒有人扶他一把呢?

  等到車子到達目的地,乘客準備下車時,大聲地責怪司機: 剛才那位騎士跌倒流血,你怎么不停下車來,扶他一把?

  出租車司機反怪乘客,說: 當時你怎么不叫我停車,讓你下去扶他一把?

  乘客與司機相互責怪 沒良心 ,其實都是好說不好做。這種空談道德倫理,卻口行不一的行為時?梢。

  那些慈悲仁愛、見義勇為、急公好義、正直無私的真正價值并非紙上談兵,口上說說即是,應該是化為生命的力量,成為人格特質,利益大眾才切實。

  唯將力量都集中在 多做少說 ,才能眾志成城,讓社會富強安樂。

  第二部分

  一位對佛法成見頗深的學者,拜訪南泉禪師,并帶著貢高我慢心,前來論道。南泉禪師一句話也不說,就只是倒茶給他喝。禪師在倒茶時,任憑茶杯溢滿了水還是不肯停手。這位學者看了很久,實在忍不住說: 滿了,裝不進啦!別再倒,別再倒了。

  南泉禪師輕聲說: 你的胸中一切也都溢滿,我的佛法已經加不進了。 這位學者不禁為禪師的話所震撼:一句話就將自己的自滿自傲道破。

  學者以貢高我慢論道,對佛法沒有信仰;南泉禪師就以倒茶溢滿水,當頭棒喝。要點醒一個無知者,有時千言萬語的苦口婆心,還不如巧妙的暗喻。

  滿溢的茶杯

  一位對佛法成見頗深的學者,拜訪南泉禪師,并帶著貢高我慢心,前來論道。南泉禪師一句話也不說,就只是倒茶給他喝。禪師在倒茶時,任憑茶杯溢滿了水還是不肯停手。這位學者看了很久,實在忍不住說: 滿了,裝不進啦!別再倒,別再倒了。

  南泉禪師輕聲說: 你的胸中一切也都溢滿,我的佛法已經加不進了。 這位學者不禁為禪師的話所震撼:一句話就將自己的自滿自傲道破。

  學者以貢高我慢論道,對佛法沒有信仰;南泉禪師就以倒茶溢滿水,當頭棒喝。要點醒一個無知者,有時千言萬語的苦口婆心,還不如巧妙的暗喻。

  聞法求道,《成佛之道》表示 如地植于種,如器受于水,應離三種失。 求法的心就像一個器皿,倒覆蓋著,水裝不進;有了破洞,水留不住;器皿骯臟,水裝進去也會變質。也如播種,種在土壤外飛鳥叼去,種在雜草叢中,無法萌芽。再好的知識、見解、佛法,器皿裝不進,種子長不起,也是徒勞無功。覺得自己沒有長進,工作無法突破,學業(yè)沒有進步的時候,不妨先靜心思考,徹底反省是不是自己的心,已裝滿了成見、我慢與自以為是?以 學者 之心求法學道,自然產生一種排拒的心理,又何以能充實自己,汲取佛法,求取知識?

  不妨就參憨山德清一句偈 自大貢高空費力,聰明蓋世也徒然 為借鑒,將心化為海綿,以虛心謙卑的姿態(tài)學習,終能古今在我心,天地任我游!

  愚人喝水

  有一群人外出旅行。這一路艷陽高照,酷熱的天氣讓他們個個口干舌燥,其中一人耐不住直喊: 好渴!好渴! 同行的人安慰他: 你忍一忍,待會遇到湖泊、溪流時就有水喝了。

  果然,沒走多久,湖泊出現在路的盡頭,大家拼命似地向前奔去。湖泊前一群旅人大口喝水,好不過癮,可是剛剛直喊口渴的旅人,卻呆坐在湖泊前,沒有動作,等大家都喝飽時,才發(fā)現他已經奄奄一息,快要渴死了。

  同行的人問: 這么大的湖泊就在眼前,你怎么不去喝呢?

  這個旅人用微弱的聲音說: 湖水那么多,我怎么喝得了?我喝不了啦!

  湖泊的水雖多,只要飲一瓢水就得以止渴,卻因為水之多而放棄飲用,真是愚人喝水,愚不可及!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因為任何事情都得從小處著手、由少積多,只須一念發(fā)心,向前跨步去,千里萬里之遠的路程都能走到。

  抱著不怕多、不懼難的勇氣,以佛菩薩 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 的大愿力與大勇氣,從當下開始,就能在點滴累積中達成目標。

  愈是艱難的事情,愈要沉著耐煩,有開始,就必定能完成。切莫呆望大湖泊,不知從何飲用,做一個渴死湖邊的愚昧人。

  佛陀的生日禮物

  有一天,佛陀的眾多弟子們商討著,再過幾天就是佛誕日,要用什么來表示他們心中的敬意呢?有人提議寫一首贊詩,獻給佛陀;有人悄悄把信徒供養(yǎng)的上等袈裟作為生日禮物;有人準備當天用美妙的歌聲來贊頌佛陀的恩德。弟子們絞盡腦汁,希望能給佛陀一份驚喜。

  佛陀看出弟子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彼此竊竊私語,連坐禪時,也漫不經心。佛陀告訴阿難,今日乞食完畢,召集比丘在講堂內集合。佛陀環(huán)視滿座的比丘,慈悲地垂詢: 你們幾日來,為何心神不寧?在禪坐經行時,散漫掉舉,是什么干擾了你們寧靜的心湖?

  弟子們默然不語,佛陀沉思幾分鐘后,見弟子們個個仍三緘其口。于是對弟子們說: 你們不肯說出原因,那就是我教化無能,使你們心有所畏懼,因此我應當自我處罰,七日內,我水米不進,不離此座。 弟子們聽到佛陀要七日絕食,只好說出事情的始末。佛陀嘆了一口氣說: 你們用贊詩、歌詠、上好袈裟,來慶祝佛的生日,這是不如法的,因為佛遍一切處,只要聽聞他的一句一偈,即是佛的化身。 要如何感恩佛德呢?

  世間的珍玩寶貝,飲食百味,散華天樂等,都不能真正報答佛恩。真正報佛恩者,對于佛陀所說的法,生起恭敬愛重之念,以戒為師,依法安住,發(fā)勝上心,慈憫有情。此人,才是真正報佛恩的人。

  佛陀說,佛遍一切處,只要是把我們從熱惱引向清涼,從煎熬引向解脫,從貪戀引向喜舍,從啼哭引向安樂,引渡我們生命迷津的人,哪怕只是一句一偈、片言只字,那個人就是真佛。

  感謝生命中領航的人,自己也要發(fā)起善心,化成人海的一盞燈,給夜行的人指引方向;成為一艘船,讓浮沉的人登上彼岸;成為一部車,給疲倦的人休息養(yǎng)神;成為一句話,使軟弱的人重獲生機。

  何日君再來

  佛光山的山門前,在題了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的楹聯后,有人建議,牌樓后面可以再放一副楹聯,給信徒游客離開寺院,走到山門口時多一個思考的因緣。于是,我又再寫下一副對聯,上聯是 問一聲汝今哪里去 ,下聯對應 望三思何日君再來 ,橫批是 回頭是岸

  《何日君再來》就是紅極一時的歌壇天后鄧麗君小姐唱紅的一首歌。一九九五年,鄧麗君小姐去世后,世人也用這一句話紀念她,緬懷她,何日君再來?

  問一聲汝今哪里去,望三思何日君再來 ,這一副對聯也可以作為每一個人自我反省的話頭。比方說,在每天一早出門之前,問自己一聲:汝今何處去?在紛紛擾擾塵世,汲汲營營的生活中,有時也停下來想一想:何日君再來?在是非善惡的邊緣徘徊時,不妨告訴自己:回頭是岸。

  人生就是一場一場的 來去 ,花開花落,來來去去;人聚人散,來來去去;呼氣吸氣,來來去去;上班下班,來來去去;出生死亡,來來去去 只是在這些來去之間,我們都有足夠的把握嗎?

  譬如,早上出門到晚上回家,都有一定的時間,我們能有把握過好每一分鐘嗎?夜幕低垂,閉上眼睛時,我們有把握在明天睜眼醒來嗎?

  每天不忘平心自問:生命所有的來去,我是否能夠掌握?是否能夠自在灑脫?又是否清楚自己該往何處去,又從哪里來?

  這么一次又一次的叩問后,我們會在珍惜當下中,愈來愈清楚自己該做的是什么,又該過什么樣的生活。

  永不放棄心愿

  佛光山于臺北市的民權東路三段有一個別院,名為臺北普門寺。寺里成立了 金剛護法會 。所謂 金剛護法會 ,就是一些男士義工,于法會活動時協助搬桌椅等等勞動服務,奉獻他們的力量,護持道場弘法傳教的運作。

  金剛護法會的成員中有一位廖居士,他原本只是到寺里參加法會活動,因為看到法師人手不足,又要布置壇場,張羅信徒的飯菜,又要上臺誦經 于是,他發(fā)起大心,要在普門寺做十年的義工,護持道場。

  經過了九年,為了事業(yè)和家庭有更好的發(fā)展空間,家人決定移民加拿大。可是做了九年的義工,只差一年就圓滿,實在于心不甘。最后他想到一個辦法,拜托一位退伍的榮民,每個月付給他三萬元,請他到普門寺做義工,他一次付給對方一年全部的費用,高達三十六萬元,才安心地搭機前往加拿大。

  到了加拿大,他還是義不容辭地加入溫哥華講堂義工的行列。

  很多人常常立志發(fā)愿,將來如何如何,但是遇到一點挫折、一點困難就改變初衷,裹足不前。我們?yōu)樽约簩懴氯松媱澅,如果不斷地朝秦暮楚,何時有出頭的一天呢?

  《華嚴經》里有句話: 初發(fā)心如朝露。 就是警誡我們,發(fā)心不可如朝露般,耐不住風吹日曬。

  有愿必成,遠方的美景,永遠屬于勇敢堅持到最后一分鐘的人。

  兩條腿

  陳許好老太太皈依三寶時,按照佛門規(guī)矩,我替她取一個法名,叫作 慈介 。 介 字的下面算是兩豎,人人就此喊她 兩條腿 。

  當我在修建高雄佛教堂時,她裹著小腳,到處奔波忙碌,募集經費;等到壽山寺要開工時,也經?此还找还盏刈邅碜呷,為我們籌措建寺款項;后來辟建佛光山時,她還是每天熱心奔跑,勸募凈財,將開山工作視為自己的使命。佛光山建好以后,又見她不停地踩著碎步,為老人精舍及育幼院的建設而努力。我每次看到她,都被她那種為教奉獻的精神而深深感動,總想上前和她說幾句話。

  街坊鄰居看她如此賣力辛苦,都問她: 老太太,高雄這么大,為什么放著公共汽車不坐,況且您又不是出家人,何必到處行走化緣? 師父這么慈悲,為我取名 慈介 ,重新賜給我兩只腳,我要用它們?yōu)閹煾副寂堋?/p>

  慈介不但靠著兩條腿走在人間的道路上,甚至可以靠著兩條腿,走到西方極樂世界。

  人人都擁有一雙手可以創(chuàng)造宇宙,兩條腿可以行遍千山萬水。一九六九年,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時說: 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 他靠自己的兩條腿創(chuàng)造人類非凡的歷史,我們也能靠著自己的兩條腿,為世界留下歷史,為人間留下慈悲,為自己留下記錄。

  征服欲望

  古代歐洲有許多雄才大略的君王,四處征戰(zhàn),以擴大國家版圖。亞歷山大大帝為了實現征服世界、統(tǒng)御全人類的愿望,帶領軍隊南征北討。他曾經帶領百萬雄師攻打到埃及,當踏上埃及領土時,放眼望去遍地是滾滾黃沙,根本無法生存,因而轉往東方,攻打印度;到了印度,映入眼簾的卻是處處森林,他們又再沖過森林,隨即又是一望無際的海洋,躍入眼底。

  當下,亞歷山大大帝恍然大悟自己的 不能 ,他明白:沙漠,我不能征服;森林,我不能征服;海洋,我不能征服,盡管我軍強馬盛,也是沒有辦法征服這個世界。

  人類就是征服了世界,自己內心里的五欲妄想也征服不了。

  要想征服世界,就要以愛和寬容,征服自己的欲望。你心中有愛,愛家人、愛朋友,甚至愛仇敵, 愛 能把敵人征服;你擁有寬容心,包容親人、同事、朋友,包容整個社會、民族, 包容 能把宇宙征服。

  癡想以擴展自己的欲望,讓別人的一切成為 我所有 ,永遠也只能見得無邊際的貪愛黃沙與嗔癡森林,唯有用包容、尊重、慈悲去面對世界,世界才會屬于我們。與其像亞歷山大大帝欲征服世界,不如回過頭來,征服內心那無止無盡的欲望吧!

  拂塵掃垢

  佛陀的弟子周利盤陀伽,生性愚鈍,他背誦經文,連一句都記不住,深感自卑苦惱。

  有一天,佛陀看到他掩面哭泣,上前問他: 周利盤陀伽,你為什么哭呢? 他啜泣著說: 因為哥哥教我一句經文,我三個月都背不出來。他說有我這種笨弟弟,他覺得很難為情,他打我耳光,要把我趕出僧團。

  佛陀對他說: 周利盤陀伽,你不要再傷心了,你記不牢經文,沒有關系,我來教你。 于是,佛陀拿著一把掃帚,為他示范掃地,教他每天掃地的時候,念著 拂塵掃垢 。周利盤陀伽每天勤快地掃地,剛開始記了拂塵就忘記掃垢,念了掃垢就把拂塵忘了,總是念不全那四個字。雖然他是這么的笨拙,佛陀仍舊一遍一遍教他念著 拂塵掃垢 。

  半年后,周利盤陀伽終于記得 拂塵掃垢 四個字。久而久之,他的心因為專注于掃地,慢慢地引發(fā)了定慧之力,從心外的塵垢警醒到心內的污濁。

  一年后,周利盤陀伽為自己掃出一片光明的心地,明白 拂塵掃垢 的甚深法義。一把掃帚,使一個愚笨拙劣的人變得聰明敏捷。僧團里的大眾也從他身上領會到,不只是一把掃帚可以使人開悟,只要不輕視自己,貫注身心開悟的機會,人人有份。

  開悟的因緣處處在,可惜我們往往妄自菲薄,自甘低下。佛門的祖師大德,有的用煮飯圓熟胸中的光風霽月;有的用劈柴截斷輪回的重重葛藤;有的用挑水荷起菩薩的綿綿情義。開悟,不是佛菩薩的久遠故事,開悟,就在今夜此時,人人自家本分事。

  開悟的掃把,人人手中不缺,只是我們不要忘記 拂塵掃垢 ,不能任憑心內布滿貪欲、憤怒、愚癡、邪見、嫉妒等等塵垢,使自己這座廟堂,蛛網密結,棟梁頹廢,久久不見裊裊一縷清香。

  無量壽

  某些信徒,對于所信仰的宗教,都有所希望與要求,祈求功名富貴、消災免難、增福延壽、金榜題名

  有一個佛教徒在慶祝六十歲大壽時,找了一位法師替他誦經,祈福延壽。誦完經以后要祈愿祝禱了,法師就問他: 你要我替你求多少的高壽呢?

  信徒不好意思地說: 能替我求二十年,活到八十歲嗎?

  法師回答: 你現在已經六十歲了,再求個二十年,光陰似箭,一晃即逝,你不覺得太少嗎?

  信徒一聽,精神來了: 難道可以再增加嗎?那您替我求四十歲好了,活到一百歲。

  哎!你都六十歲了,再求個四十年,也是很快就過去了。

  信徒心里想,難道要求一百二十歲嗎?不過六十年也是很快呀! 請問師父,我究竟能求多少歲呢?

  應該要求 無量壽 ,不死的生命!

  我們人的肉身屬于物質,遲早都是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因此,求壽當求 無量壽 ,找尋永恒不死的法身慧命,真心本性。像阿彌陀佛又稱 無量壽佛 ,意思就是不受時間限制;又稱 無量光佛 ,不受空間限制。能夠超越時空,就是阿彌陀佛、無量壽。

  如果我們光是求肉體的無量壽,不是最究竟的;畹揭话俣畾q,老態(tài)龍鐘,耳聾眼盲,氣力衰弱,齒牙動搖,食不知味,有什么意思呢?那時,一百歲的兒子也死了,八十歲的孫子也死了,日日白頭送黑頭,豈不傷感,沒有意味?

  求不死的生命,超越時空之外,叫做 涅槃 。所謂 涅槃第一壽,知足第一富,無病第一貴,善友第一親。 希望大家可以在行善、修持中,求到法身慧命的無量壽。

  欲速則不達

  《論語》有言: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看待事物和實踐理想要有前瞻性,還須具備遠大的眼光和鍥而不舍的精神,才能歷久彌新。在時間的長河里醞釀與經營的人生,才經得起歲月、人事的考驗。

  話說,有一個年輕人想要拜師學藝,學習武功。他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好不容易尋得名師,便急忙地問師傅:

  我要跟您學習武藝,請問要幾年才能學成?

  十年。 師傅鏗鏘有力地回答。

  年輕人被師傅一番話嚇壞了,趕緊與師傅商量:

  要那么久。∥矣屑沂,上有高堂老母,下有幼弱小兒,還有好多事業(yè)要經營,十年太長了。師傅,這樣吧!我多用心,早晚辛勤努力,我們縮短習武的時間,三五年就加速成就。

  這樣!那恐怕需要三十年才能學成。 師傅不禁搖頭嘆息。

  哎喲!三十年,哪里有那么長的時間?我可以一天當做三天,日夜辛苦勤練,只希望早一點成功。 年輕人說得更大聲。

  你以這種觀念學習,少說要七十年的時間。

  年輕人習武求速成的妄想,正好點出現代人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常常只求 特效藥 ,卻不知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實踐。其實,快餐的食品吃久了會膩,于健康更無益處;小孩子的成長也得一天一天等待,不可能即刻長大;萬丈高樓也要一磚一瓦從地建起。任何事情的成就都得聚沙成塔,點滴累積。

  欲速則不達 是大家瑯瑯上口的箴言,卻有幾人明白?三五年成就的功力,和十年成就的功力,可是天壤之別。急功近利,只能求得一半的成效,甚至 揠苗助長 ,永遠也收不到圓滿的結果。

  為眾生擺渡

  有三位比丘談論著世界上什么東西最難得。

  第一位比丘說: 世界上,最難得的是青春永駐,健康長壽。一個人即使家財萬貫,但是老病來時,再也享受不到五欲的快樂。 第二位比丘說: 最難得的是知心伴侶,能夠患難與共。一個人得到全世界的權勢,如果沒有一個肝膽相照的朋友,寂寞孤單,就像失去香味的花,不會有蜂蝶的環(huán)繞。 第三位比丘說: 我認為最難得的是美滿的眷屬。一個人有健康的身體,有知心的朋友,但是眷屬相怨爭斗,又有何用?每天像生活在人間的煉獄,求出無期。

  佛陀聽到三位比丘的議論,于是決定召集大眾。秋天的節(jié)氣,散發(fā)清爽怡人的氛圍,空曠的綠野,微風徐徐吹來。佛陀告諸比丘說: 世界上什么最難得?不是健康長壽,不是知心伴侶,不是美滿眷屬。我來說一個故事給你們聽 。

  大海中,有一只盲龜,它的壽命無量劫數,歷經千百億的滄海桑田。它平時深藏于千丈深海,百年才得以出水一次。又有一塊浮木,中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才出水一次,想要遇到浮木,已經是機會渺茫,更何況要值遇浮木的孔洞,馱負它登岸?盲龜和木孔相遇,尚有千萬分之一的機會,但是凡夫漂流五趣之海,想要還復人身,比盲龜登岸難上萬倍!

  佛陀撮取地上的泥塵,打開手掌,對比丘說: 眾生得人身者,如我手上泥,失人身者,如大地塵。什么最難得?人身最難得。比丘們!你們要諦聽思惟呀!

  一失人身,萬劫難逢,這不是佛經的古老格言,而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認知,使我們珍惜此生,疼惜當前的因緣。人身難得,這個身體是我們今生借住的房子,我們要以慈悲為梁木,喜舍為鋼骨,柔軟為水泥。這幢房子,不論往來迎送,人人皆大歡喜。什么最難得?千金散盡還復來,幻化身軀雖然幾十寒暑,但是借假才能修真,能夠善用有涯生命,做眾生擺渡,最為難得。

  人生是苦

  有一對年老夫妻渴望聽聞佛法,無奈居住的地方太偏僻,從來沒有傳教師前來弘法。

  終于等到一位出家人路過此地,老夫婦歡喜異常,懇請法師為他們講經說法;可惜法師資歷尚淺,對于經教義理一知半解,更不懂如何說法,卻難以拒絕,只好硬著頭皮登上夫婦二人準備的寶座。

  這位法師本來就已經手足無措了,登上寶座,看到老夫妻恭恭敬敬地跪在下面,急得滿身大汗,如坐針氈,不由得喊出一句: 哎,苦啊!

  老夫妻聽到法師一針見血的開示,頻頻贊嘆: 法師說得真好,人生確實是苦,年老力衰,又沒有養(yǎng)兒養(yǎng)女,空有資財,不知道要留給誰?真是苦!

  法師看到老夫妻虔誠磕頭如搗蒜,更是著急地說: 哎呀,真苦。

  老夫婦一聽,愈加感慨: 真苦。槿嗽谑烂刻烀β,日夜辛苦,到了老年,病死逼迫,真苦。

  這時,法師再也忍耐不住,只得悄悄溜走。老夫妻許久聽不到聲音,抬頭一看,寶座上竟然空無一人,認為必定是菩薩慈悲顯靈指示。從此,他們深刻明白 人生是苦 ,而發(fā)愿行善助人,熱心公益。老夫妻在日日發(fā)心當中,漸漸地感覺到人生不完全是苦,而是希望無窮盡,他們體會到,慈悲富含無限的歡喜和快樂,而 苦 實是入道的增上緣。

  真正認清人生是苦,看清了世間種種虛幻不實,由此生發(fā)道心,精進修身養(yǎng)性,在圓滿人格的當下,自得體會生命難得的輕安自在!

  信仰持之以恒

  曾有信徒對我說: 師父,我不念佛了。

  我問他: 你不是已經念佛十幾年了,怎么忽然不念了呢?

  他抱怨道: 我買的股票一直跌停板,公司倒閉。念佛念了十幾年,阿彌陀佛卻沒有保佑我事業(yè)順利,念他干什么?

  并非阿彌陀佛不保佑,而是發(fā)心不正確。稱念阿彌陀佛是我們信仰的目標,是宗教情操的培養(yǎng),怎好把阿彌陀佛當作財神爺、當成財務經濟人呢?

  也有信徒對我說: 師父,我不吃素了。

  你吃素二十年,怎么忽然就不吃素了呢?

  自從我吃素以后,身體就越來越虛弱,吃素有什么用?

  原來,他吃素是為了求得身體健康。要求健康就該多運動、重視營養(yǎng)保健,光是吃素就能讓身體健壯嗎?佛教提倡素食,是以慈悲為本,尊重生命為義,心中有 素 ,慈悲善良盡在其中,才是重要。

  有些佛教徒因為知見錯誤,沒有持恒心,而改變信仰,放棄吃素念佛;也有佛教徒不管有錢沒錢,生活順利不順利,仍然一心一意讓佛祖心中坐,縱使身在逆境中,都能以佛法會意,自得其樂。

  曾經有一位信徒罹患淋巴癌,醫(yī)生判定他只剩兩個月的生命,他面對死神追逼,不抱怨,不傷心恐懼,生活一如往常。每天四點半起床課誦,有空就到寺院參加法會、當義工。問起一身病痛,他一概坦然,輕描淡寫處之,對佛法的信念,只有升華,沒有退轉。

  信仰持之以恒,一生一以貫之,終能獲得信仰的利益,得到堅固的信心。信佛,就要自我期許信仰純潔無染,不求功名富貴與權勢順境,只為人格的升華,道德的增上,法界真如的自在解脫,才真高尚!

  臨別一棒

  湛元法師,是仙崖禪師門下一位勤奮好學的徒弟。他想到京都參學,又不敢開口,只好央求崇福寺的曇榮和尚幫忙。仙崖禪師聽曇榮和尚轉述后,點頭贊許。湛元獲知師父已首肯,便歡歡喜喜地回寮收拾行李,準備啟程。

  臨行前,湛元向仙崖禪師告假: 師父,徒弟要外出參學,請師父慈悲,為弟子開示一句。 仙崖禪師二話不說,即刻拿起棍子,當頭就是一棒。湛元莫名其妙地挨了一棒,不知所以然,只好退了回去。

  曇榮和尚問仙崖禪師: 你不是已經答應讓他去參學了嗎?

  仙崖禪師回答: 我不是反對他去,只是等他學有所成后,就是一名學者了,我總不能對學者揮拳吧?

  仙崖禪師慈悲揮棒,是要提醒湛元:無論云游到何處何方,都要不忘初心,要以道念為衣,以禪悅為食,以正法為住,以參學為行。這一棒,含意多么深遠,也唯有師父才夠資格給徒弟當頭一棒。

  曾經我準備外出弘法時,有一位徒眾誠懇地拜托: 請師父帶我去。 我說: 你常聽我開示,如果能說出一句受用的話,我就帶你去。 他竟茫然許久,不知如何開口,我借機教育他: 你跟隨我二十年,連一句話都沒有記得,現在跟著我外出弘法,又有什么用呢?

  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當頭棒喝,沒有刻骨銘心的體驗,也難以將一個事理透徹了解。

  佛法雖如大海,浩瀚無邊,學佛人也要深游海里,去尋得一句受用的話,所謂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 一 里面包含了無限,平時待人處事,哪怕一字一句、一事一物,我們都要視作 當頭一棒 來領受,必定終生妙用無窮。

  心量有多大

  有一對師徒外出弘法度眾,師父走在前面,徒弟背著行李跟在后頭。徒弟心中動念: 我一定要發(fā)菩提心廣度眾生,將來救苦救難! 徒弟年紀雖小,但他心中動的這個念頭,正是佛教里 但愿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的菩薩發(fā)心。

  師父是悟道的阿羅漢,具有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的能力,跟平常人不一樣。他心中知道徒弟的發(fā)心,是菩薩的根性,很了不起。自愧不如:慚愧!慚愧!我都沒有發(fā)這種廣度眾生的心。于是立刻就喊:

  徒弟!徒弟!你肩上的包袱讓我來幫忙背。

  徒弟心想,師父今天怎么這么客氣呢: 師父,不必了,我來就好!

  還是給我吧。 師父背起了包袱,又再跟徒弟講:

  徒弟,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

  徒弟心中真是疑惑極了。

  走著走著,忽然看到前面有一個水塘,許多螞蟻圍困在水里,有的在掙扎,有的淹死了。徒弟又想:哎喲!眾生這么多,我怎么能廣度眾生呢?度不了的,算了!我將來還是做一個小乘人,先自救好了。徒弟心念一動,師父立刻知道,馬上大喝一聲:

  站!包袱拿去背,在后面走。

  這一段故事說明,一個人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菩薩發(fā)菩提心,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念念都是眾生的痛苦,念念都要給眾生安樂,值得歌頌,所以連證得阿羅漢的師父都對有發(fā)菩提心的徒弟,尊敬三分。

  因此,我們平時舉心動念,也要想到別人的利益、別人的安樂,不可隨便侵犯別人。能幫忙他人,即刻就是菩薩化身。

  曬咸菜

  日本永平寺道元禪師曾在中國天童寺參學,是一位有道高僧。八十歲退休以后,仍然在院子里曬咸菜。

  年輕的住持對年老的道元禪師說: 師父,正午烈日當頭,您不要現在曬咸菜,太辛苦!太熱了!

  道元禪師回答: 不在日正當中,難道要等到三更半夜曬咸菜嗎?

  徒弟又說: 曬咸菜的工作也不必您來做,寺廟里還有很多人,讓別人來做就好。

  別人?別人不是我,他是他,我是我。 年輕的弟子說不過他,只有隨他去。

  過去的老和尚,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生命的光陰掌握在手,分分秒秒都不空過。你認為曬咸菜不重要嗎?在他的時間觀念里面,曬咸菜就是一件大事,甚至比當官、做皇帝還可貴神圣。

  看世間,有人堅持把自己負責的事,仔細謹慎地完成;有人卻一再拖延懈怠,只想享受休息的舒暢。何必急于休息呢?將來躺到棺材里面,就能提供我們長遠的休息。有人主張人生不需太忙,如果不忙,日日閑著就愜意了嗎?閑是痛苦的,閑是罪惡的。 今日事,今日畢 ,不拖泥帶水、因循茍且。今日事不留到 以后 、 將來 、 明天 ,夜深高床上,了無掛礙,不也快活?

  人生的意義在當下,能重視當下一刻,一刻里就有無限的永恒,無限的未來。

  洗滌塵心

  每年到了繁花爭妍的四月天,常聽到佛教信徒贊頌: 恭維往昔三千年,花卉爭妍四月天,藍毗尼園獅子吼,大同世界我稱先。 這一首偈語是描述當年釋迦牟尼佛在藍毗尼園,從摩耶夫人右肋下降誕的時候,陽光普照,花卉爭妍,九龍吐水,金盆沐浴的殊勝景況。佛陀一出生便走了七步路,一步一朵蓮花,并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開口說道: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為此,迦毗羅衛(wèi)國上上下下,從凈飯大王、群臣到全國人民都十分訝異,怎么會有這許多奇異的現象呢?所以身為悉達多太子從他出生,便備受社會大眾的關懷與注意。直到十九歲,出游四城門,看到人的生、老、病、死,看到整個社會,將人區(qū)分為高貴的婆羅門、剎帝利,和貧賤的吠舍、首陀羅的不平等階級意識,弱肉強食,種種困苦、不平等,讓他深深覺得困惑,更因為沒有辦法解決這許多問題,而深陷苦痛當中。

  為解救苦難眾生,他毅然遠離家鄉(xiāng),出家學道,苦行六年,終于在三十一歲的時候,于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成等正覺。世人尊他為 佛陀 ,即覺者之意。后來,定他出生那一天為佛誕節(jié),作為追思紀念。

  這一天,寺院會舉辦浴佛法會等各種活動,僧眾信眾共襄盛舉,一同慶祝。過去有人以為: 我身上的衣服不干凈,我不敢去浴佛。 我的手沒有洗,我不敢去浴佛。 其實,佛陀本自清凈,不需我們替他洗;也不是要我們洗手、洗衣服,而是借由浴佛,讓內心清凈朗然,同時自問:這一年來,我有讓塵埃濁身染心嗎?我有把自己的心洗滌清凈嗎?

  如是洗滌,如是自問,人人本具的光輝、清凈自能光照身心,與佛交相輝映。

  馬馬虎虎

  宋朝時,京城住著一位畫家。某日,他正在畫一只虎,剛好有人上門請他畫馬,于是,他自作聰明,把畫好的虎頭接畫個馬身。

  買畫的人問他: 你到底畫的是馬還是虎?

  畫家漫不經心地回答: 馬馬虎虎。

  一旁的大兒子也指著畫問,他隨口道,是虎。一會兒,小兒子看到畫,覺得怪異,他又胡亂回答,是馬。

  有一次,大兒子去打獵,看到一匹馬,以為它是虎,為了保全性命,就放箭把馬射死。結果,損失了一筆錢賠給馬的主人。

  又一次,小兒子在野外碰到一只老虎,天真地以為是一匹馬,上前要騎它,結果喪生于虎口。

  畫家鑒于自己馬馬虎虎地教兩個兒子識畫,導致不幸的下場,痛哭流涕地把那幅畫燒掉。并作詩一首,自我警誡。

  馬虎圖,

  馬虎圖,

  似馬又似虎。

  大兒依圖射死馬。

  二兒依圖喂了虎。

  草堂焚毀馬虎圖。

  奉勸諸君莫學吾。

  馬虎圖的例子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父母可曾仔細地聽兒女們的心聲?兒女對父母,除了責任,是否真心體會父母面對老病的恐懼?老師學生、主管屬下 每個人都在應付繁重的事務,忘記了對方有悲愁有歡笑。事實上,不是用一張公文和簽呈,就可以作為往來的溝通,不是用一番訓誨就可以打開少年的青澀心窗!馬馬虎虎,使我們的心變得粗糙,變得躁動,再密集快捷的網絡通訊,哪里比得上人和人心靈的一點靈犀?

  古代的禪師淘瀝沙米,百般地揀擇,唯恐遺漏一粒米;煮茶挑水,移步嚴正,不舍灑落涓滴之水。他們恭謹身心,愛重天地萬物,不敢絲毫馬虎。

  就如建筑的工程師,精準的丈量房子一寸一厘;如開刀的醫(yī)師,一刀一線再造一個新生命。人生應該兢兢業(yè)業(yè),絲毫馬虎不得。

  置之死地而后生

  有一個琉球和尚來到中國,抱著滿腔的熱忱與信心,跟隨遂翁禪師參禪求道。參學三年中,每天坐到腰腿疼痛難忍,勞務也很多,卻始終參不出一點消息,他漸漸覺得心灰意懶,準備打消參學。

  他向遂翁禪師告辭: 我要離開了!

  遂翁禪師見他猶如浮萍定不住,就激勵他:

  忍耐一下,再參七天就好。

  七天以后,依舊沒有開悟。忍耐又忍耐,七天又七天,唉!七個七天都過了,這和尚不免垂頭喪氣。遂翁禪師慈悲開示他:

  再過五天吧!

  這和尚又參了五天禪,遂翁禪師冷眼靜觀,只是一再挽留:再三天吧 再一天吧!這個和尚非?只,問:

  禪師!最后一天,不開悟怎么辦?

  遂翁禪師莊嚴地道:

  再一天不開悟,只有死,不能再活了!

  這個和尚面對死亡,真正 置之死地而后生 ,精神統(tǒng)一,意志集中,非比尋常。在最后的這一天,他想起禪師的話,再不開悟,只有死!就這么旋乾轉坤,一念用力,忽然虛空粉碎,豁然開朗,他終于悟道了。

  參禪學道者,要能持之以恒,禁得住時間考驗;要有 置之死地而后生 的決心,別無他路,只此一條;一心一意不妄求速成,火候到時,功夫自然成就。

  想要學好一樣本事,沒有三至五年的用功,不會有真正的實力。一心追求速成的人,也多是容易半途而廢的人。無論是參禪修道、學習技能、籌備工作、生涯規(guī)劃,都必須一步一腳印,點滴累積而成!

  盛年不再來

  日本的宗演禪師很喜歡睡午覺,積癖成習。有時弟子問他何以一睡就睡那么久?宗演禪師板起臉來訓誡道:

  你們懂得什么?我是去夢鄉(xiāng)尋訪古德先賢,就像孔子夢見周公一樣,夢得越久,道念越強,你們哪里懂得這種 與古人友 的方法?

  有一天,幾個弟子因為貪睡午覺受到宗演禪師的訓斥:

  為什么要睡這么久?

  我們是學您的榜樣,去夢鄉(xiāng)尋訪先賢和大德的呀!

  先賢有什么佛法教導你們?

  有。∥覀兊搅藟羿l(xiāng),見到了許多先賢,就一一請問:我們的禪師常常來向您請教嗎?想不到問了許多先賢,都說:從未見你們那個禪師來過。

  東晉詩人陶淵明一首《雜詩》這么慨嘆: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人生日復一日,盛年不會再重來,歲月亦不待人,不知努力奮發(fā),就只有留下老大徒傷悲的感慨。

  時空,不能欺誑,也不能假替;人生,更無法等待與回頭。禪門留下這一則公案,借由師徒來往的妙語禪心,勉勵后世青年,趁著年輕有力時,把握青春本色,盡心揮灑,因為盛年不會再來!

  多欲多煩惱

  地獄里,有一個大善人正接受閻羅王的審判,閻羅王說:

  某某,你在人間樂于行善事,造橋鋪路、賑災建寺院,種下不少功德,現在你可以再回人間做人。某某,世間人有千百種,你想要做哪等人,或者有什么希望,不妨跟我說。

  這個大善人說: 閻羅王,我希望做一個家財萬貫的大官員,擁有嬌妻美妾、良田千頃,我的兒女都聰明伶俐、品貌端正

  閻羅王說: 照你這樣講,我這個閻羅王索性不要做了,干脆到人間去做人。

  一個人的欲望愈多,煩惱就愈是無窮盡。倘若娑婆世間真是萬事都如意,那么連閻羅王也不要做了,甚至佛祖都不要做了,生生世世都做個 萬事皆如意 的人,不也好嗎?

  故事中,大善人的欲望,反映一般人為了求萬事如意,滋生諸多欲望,終究為世間五欲囚禁的惡端,因而《佛遺教經》揭示多欲之害: 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 貪圖安逸,奢求富貴和安逸的人生,容易使人喪失戰(zhàn)斗的能力,處處草木皆兵,如此人生,樂趣何在?何不坦坦然接受人生各種挑戰(zhàn),在困難、挫敗、考驗中,成熟生命。

  德蕾莎修女一生經歷最多的就是貧窮,在貧窮中,養(yǎng)成她內在力量與對眾生的慈悲。常人總視貧窮如敝屣,殊不知貧窮讓我們更容易發(fā)揮人性的尊嚴,以及在富貴當中難以發(fā)掘的力量。試著讓自己接受貧窮,接受不如意的人間,會發(fā)現七色彩虹無時不在我們的心里展現。

  致富第一妙訣

  有一位擁有萬貫家財的大富翁,接受新聞記者采訪。記者問:

  聽說您是以節(jié)儉致富的,可不可以為我們談談節(jié)儉致富的道理呢?

  節(jié)儉并不能致富, 勤儉 才能致富。一個人如果不懂開源,只曉得節(jié)省,怎么可能致富呢?

  記者當下聽了,茅塞頓開。原來,眼前這位富商巨賈的成就并非憑空得來,也是以智慧的經營,加上一番勤勞的結果。

  勤儉 與 節(jié)儉 僅一字之差,但 勤儉 比 節(jié)儉 更具積極性。 節(jié)儉 固然能蓄財,但是財富的源泉要靠 勤勞 去創(chuàng)造,例如勤于計劃、勤于作務、勤于開源、勤于擴大等,懂得用錢,才會有錢!

  勤勞是致富的第一妙訣。世上許多人怨嘆自己貧窮,羨慕別人富貴,其實不需怨嘆貧窮,只要肯起早貪晚,凡事親力親為,工作的時候走在人的前面,自然勤能致富,不必羨慕他人。

  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黃金、鉆石,在東大路或是在西大路,也要走到東大路、西大路,將黃金、鉆石撿回來;高山、深海里有無限的寶藏,也要靠自己去開采、開發(fā),世間沒有不勞而獲的財富,沒有靠做夢就能有的收成,點點滴滴都得要自己勤勞才能獲得。

  新龜兔賽跑

  話說,有一只烏龜無意間爬到一本古書上,發(fā)現書里記載一則 龜兔賽跑 的故事,它心想:那些笨兔子都跑不過我們?yōu)觚敗S谑堑靡庋笱蟮嘏苋フ乙恢灰巴,下挑?zhàn)書:

  野兔我們來賽跑,我想你一定跑不過我的。

  野兔不甘示弱,回應道:

  烏龜!我怎么能和你賽跑,我不要十秒鐘就可以跑一千米,你呀!給你十分鐘,可能一百米都爬不到,所以我不跟你賽跑。

  烏龜挑釁道: 你們懶惰傲慢,絕對跑不過我的。古書已有記載,是烏龜贏。

  野兔被烏龜這么挑釁,便答應烏龜,舉行一場 龜兔賽跑 。它們找了好多動物來作證,還邀請一只老黃狗來 汪汪 二聲,作為鳴槍,一龜一兔便開始往前跑了。當然不要十秒鐘,野兔便到達了終點,而后頭的烏龜連十米都沒有走到。最后,烏龜不得不承認自己輸了這場比賽。

  古書記載歷史,今人以古為鑒,卻非奉為圣旨,讓思想食古不化,阻礙前行。時代是推陳出新的,世間萬事萬物是千變萬化的,我們不可能始終不變,貪戀著過去。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便說: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孔子也說: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都在告訴我們一切都會成為過去。

  在參考歷史的同時,更要掌握時代的動脈、當代社會的要領、現代的法律、現代的文化,不可以一意停留在過去,不知走向未來。

  過去,并非不好,而是不應貪戀,不應癡守舊的陋習,就像過去專制時代的太監(jiān),奴隸制時代的活人殉葬,以及裹小腳等吃人禮教,早就應該革除,重新認識,而非一味念舊,守傳統(tǒng)。唯有將現代與傳統(tǒng)做一個符合當代需求、適切的融和,世界的腳步才能向前邁進。

  年 的來歷

  每逢歲末,年節(jié)接近時,大街小巷無不充滿歡喜的氣氛,尤其初一一大早,就到親友家里互道恭喜。這個習俗是有一個典故的。

  傳說, 年 是一頭天上的野獸,兇猛無比,專以 人 為食物。玉皇大帝只準許它每年除夕下來人間一回,要是有誰運氣不好,就成了 年 的美味佳肴。于是,每到除夕,人人恐懼張皇,家家門戶深鎖,不敢外出。

  直到有一年,人們發(fā)現兇猛的年獸總是遠遠地避開某戶人家,原來那戶人家的大門上貼有紅紙,而且燃燒竹子。這個天大的發(fā)現,就這么一傳十、十傳百,到了隔年除夕,家家戶戶都貼起了紅紙,燃放爆竹,一時爆破的音響充塞虛空,此起彼落,火光映在紅紙上,熠熠逼人,年獸被突如其來的景象嚇得倉皇逃竄。至此之后,大家便知道驅趕 年 獸的辦法,貼紅對聯、燃放爆竹、守更待歲,年年沿用,而成了中國民間過年的風俗習慣。

  只要平安度過除夕,到了正月初一,年獸就不會再來吃人,所以大家見面時就會說: 恭喜呀!你沒有被年吃了,恭喜,恭喜!

  也有人說, 年 是說明中國社會的 年關 。為了過一個好年,那些沒有做完的事情一定要完成;積欠的債務一定要還清,甚至除夕夜,債主都打著燈籠上門討錢;除此之外,長輩還要辦年貨,家里面要除舊更新,兒童要討壓歲錢,還要穿新衣戴新帽,吃得豐盛。為了過年,就得辛苦預備許久,所以年過了,等于過一個 關 ,值得 恭喜!恭喜!

  其實, 年關 也不是一年一次的。人在世上,如果能自我健全,肯動頭腦用心思考,以雙手雙腳勤奮做事,讓自己具備技能、學問、智慧;甚至鍛煉自己能早能晚、能冷能熱、能大能小、能飽能餓、能前能后、能多能少、能有能無、能貧能富、能榮能辱、能忙能閑,無所不能,遇事 四兩撥千斤 ,那么就可以天天過年,而不必事事掛礙了。

  人生一世,能夠平平安安就是過年,也就值得我們 恭喜!恭喜!

  第三部分

  當兵,分有上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出家人也有上等僧、中等僧、下等僧。

  什么是上等僧?他必須具備接引十方人士,傳授佛法的能力,讓聞者皆起大信心。中等僧,能維護道場叢林,即使無法發(fā)揚光大,至少能保護寺廟,供給大家修行的方便。下等僧,只會穿衣吃飯,迷糊過日子,不能稱為 和尚 ,只能稱 和樣 ,因為下等僧只具備 和尚的樣子 。

  人有三等

  當兵,分有上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出家人也有上等僧、中等僧、下等僧。

  什么是上等僧?他必須具備接引十方人士,傳授佛法的能力,讓聞者皆起大信心。中等僧,能維護道場叢林,即使無法發(fā)揚光大,至少能保護寺廟,供給大家修行的方便。下等僧,只會穿衣吃飯,迷糊過日子,不能稱為 和尚 ,只能稱 和樣 ,因為下等僧只具備 和尚的樣子 。

  出家也有多種:有的人身心俱出家;有的人心出家,身沒有出家,如在家修行的居士;有的身出家,心卻未出家;有的人身心都不出家。

  過去有一個禪師把僧人分為三等:上等僧,能夠接受師父無理的教導,更耐得住種種的千錘百煉。中等僧,只能接受師父慈愛的教導,卻經不起打罵棒喝的教育。下等僧,完全經不起錘煉,師父臉色稍不和氣,聲音稍微大一點,就抱怨師父待自己不好,喊著要離山返塵,放棄學道了!

  人也分三等:上等人,對國家社會、對大眾有貢獻,能利益于人。中等人,能夠享受大眾給予的福利方便,也有心回饋大眾。下等人,不但無益于社會,還只知道享受,甚至口說惡言,身做惡事,不明恩義的高尚與價值。

  無論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人,夜深人靜獨坐觀心時,不妨捫心自問:自己究竟要做哪一等人呢?

  琴弦有緊松

  佛陀在世時,出家弟子中有一位修行十分精進勇猛的聞二百億,由于太過精進勇猛,在刻苦的修持下,身體逐漸疲憊,雖到了難以支撐的地步,仍開不了悟,心中非常煩惱,因此,就向佛陀請求還俗

  佛陀!出家修行太辛苦了,我要回到世俗去!

  佛陀慈悲端詳眼前這位既疲倦又沮喪的弟子,問道:

  你過去是做什么的?

  我是彈琴的音樂家。

  我問你:假如琴弦繃得很緊,彈的結果會怎么樣呢?

  弦太緊會斷。

  如果太松呢?

  太松則琴不響。

  佛陀微笑地說: 聞二百億,修行也和彈琴一樣,太過勇猛精進,就像太緊的琴弦會斷;太懈怠不認真,就像太松的琴弦不響,所以修行的生活要中道。你常?嘈,苦行太苦了,就會感到修行冷冰冰的,沒有意思。你若回到俗家去,太過快樂反而容易樂極忘形。因此,真正的修道生活,要不苦也不樂,行之中道,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修行太緊太松,是許多人都容易犯的過失。有的人太過著急,用苦行壓迫自己,使身心如繃緊的弦,反而不能灑脫自在;反之,有的人懈怠、放逸,空度時日,終不能開悟證道。

  在超凡入圣的修行路上,是不能偏于一邊的,不急不緩、不苦不樂、不忙不閑,把身心安住在中道的生活里,維護自己在一個平衡調和的位置,就能增進道業(yè),逐漸解脫證悟。

  伎兒得牛

  有一名擅長各式各樣樂技的伎兒,演奏的技巧出神入化,曲曲都能扣人心弦。他的才藝過人,備受眾人肯定。

  一次,這個伎兒到一戶富貴人家乞牛。性格慳吝的富人,不愿意施舍牛只,又怕遭人非議,被人批評為富不仁,因此故意出了一道難題: 要我給你一頭?梢裕贿^我有一個條件,你必須為我日夜不停地演奏,持續(xù)演奏一年,自然可以得到你應有的報酬。

  這個伎兒爽快地回答: 這沒問題,但是您果真能持續(xù)聽上一年不厭倦嗎?

  富人自信滿滿地說: 你能演奏,我就能聽。

  于是,伎兒窮日落月,一心一意不停地演奏。才不過三天的時光,富人已經越聽越不耐煩;內心厭惡至極的富人看伎兒還專注陶醉地演奏,趕緊命令仆人牽一頭牛給藝人,急匆匆地打發(fā)他離開。

  精進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精進就像是鉆木取火,持續(xù)不間斷才會生出火苗。故事里的伎兒,因為有恒心毅力與堅持,所以能達成他的目標。求取知識學問,學習各項技能,想要有成就,就得靠一份精進心、恒常力。

  死囚的實驗

  一個人要有憂患意識才能事事顧全,佛教也開示,應將生死觀念常掛于心,才不會被為世間的五欲塵勞所迷惑,懈怠偷安。

  在波斯匿王時代有一段故事,透徹詮釋了這個道理:波斯匿王為了試驗一個人把生死記掛在心上,會有什么樣的效果,于是命人到死囚牢里去找一個死囚,要他在頭上頂著一碗油,繞城一周,如果碗里的油一滴都沒有潑灑出來,就赦免他的死罪。

  被挑選出的死囚心想:這是唯一求生的機會,不能粗心大意。他將一碗油頂在頭頂,極為專注地繞城行走。

  波斯匿王事先還在每個大街小巷,安排人員敲打鑼鼓,命令許多歌舞美女在街上,表演舞蹈,試圖以種種聲色擾亂這個死囚。死囚為了活命,專心一致地頂著油繞城,完全沒有注意到周遭的一切事物。當他繞完全城后,果真一滴油都沒有灑出來。

  波斯匿王問他: 剛才你在繞城的時候,有聽到鑼鼓聲嗎?

  死囚說: 我沒有聽到。

  波斯匿王又問: 你有看到那許多歌舞美女嗎?

  死囚回答: 我也沒有看到。

  由此,波斯匿王證實:一個人如果把生死記掛在心上,便不會亂想、亂說、亂做,同時體悟到專注一心的力量的不可思議。

  這即是《佛遺教經》中所說的: 致心一處,無事不辦。 比方說,念佛的人,精進一心地持誦佛號,久而久之,心地逐漸平靜安定,佛號聲念念縈繞,妄想雜念就無從生起。從事任何事情,心意集中于一處,必定能把事做到最好,收到最大的成效。

  播種的收獲

  從前有兄弟二人,在父母過世以后他們就各自分家,東邊的一塊地比較肥沃,貪心的哥哥就留給自己,將西邊貧瘠的土地,分給弟弟種植。弟弟并不計較好壞,反而積極向專家請教農耕的知識。

  一年以后,弟弟的田地五谷豐收,心里想:哥哥的近況不知如何?就帶著幾斗米作為禮物去探望哥哥,來到哥哥的家里,嫂嫂說,哥哥到廟里去拜神明,要他等一會兒。弟弟隨意走到東邊的田地,只見一片荒蕪,雜草叢生。

  不久哥哥回來,弟弟問起,為什么不到田里耕種,任田地荒廢呢?哥哥神秘兮兮地說: 弟弟,這你就有所不知,我天天拜神明,他會賜給我五谷豐收,和無盡的財富。

  弟弟反問: 哥哥你現在對著這張桌子,天天祈求,桌子呀,請你賜給我白米和金錢,桌子能夠做到嗎?

  只求神明卻不耕耘,神明是不會代替你工作的。金黃的稻穗也不是一天從土里長成的,需要汗水的灌溉。財富不是神明的賜予,我們的雙手才是真正的聚寶盆,為我們創(chuàng)造幸福美滿的生活。

  也許我們都認為自己沒有那個哥哥愚蠢,但是反觀不少信仰宗教的人,以為拿著幾根香蕉、幾盒餅干,向神明菩薩要求,就可以家庭平安,健康長壽,殊不知,要長壽,就要惜物護生。若是希望平安和樂,卻不肯忍耐無諍;求遠離災難,卻吝于布施,不愿為人救苦救難!幸福的果報,如何憑空而降?

  一萬朵紙蓮花

  蓮花生長在混濁的池塘里,卻能出污泥而不染,典雅脫俗,清香芬芳,佛教經典也有以蓮花為名的《妙法蓮華經》。而取 蓮花 比喻一個人的性情,任誰聽了,都很樂意接受這樣清雅高尚的形容。

  某天,有一位祁琳瑛女士打電話給我,她表示:

  我想送一萬朵親手折的紙蓮花給您。

  我問: 我與您素不相識,為何要送我紙蓮花呢?

  過去對您不熟悉,因此在聽到批評您的言論后,對您產生諸多誤解。直到看了《傳燈》后,心中的疑慮得以澄清,您的心量、見解與為佛教的用心,讓我很感動,更對您感到抱歉。為了表示歉意,打算折一萬朵紙蓮花送您。

  一朵紙蓮花就得折上二三個鐘頭,要完成一萬朵談何容易!

  我召集了三五好友,大家約定,今后不再打牌,不做無意義的事,聚在一處折蓮花。一直折到第五千多朵時,屋子里已經擺滿了蓮花,本來想把一萬朵折好后,再一起送給您,現在沒有地方放了,你們寺廟比較大,先將五千朵送去給您。

  祁琳瑛女士一念善法生起,決定折一萬朵紙蓮花表示歉意,雖然花去不少的時間與金錢,還堆得家中無處不是紙蓮花,但也從中得到源源不絕的快樂和歡喜。她的心意,讓我想起一個大家常提出的問題:天堂與地獄究竟在哪里?天堂地獄只在 一念之間 ,一念善為天堂,一念惡為地獄。

  一萬朵紙蓮花,代表的是人間的真善美,若人人擁有蓮花清心,更將此心散播到世界各地,則芬芳無所不在;一萬朵紙蓮花,讓娑婆穢土生起無數純凈的心蓮,則何處不是清凈土?

  生命的包袱

  韓國的鏡虛禪師,帶著出家不久的弟子滿空出外行腳布教,弟子一路上滿腹牢騷,嘀咕不停,嫌背的行李太重,不斷地要求師父找個地方休息。鏡虛禪師卻說路途那么遙遠,老是休息,什么時候才能到達目的地呢?鏡虛禪師仍然精神飽滿,徑自向前走去。

  有一日,師徒倆經過一座村莊,迎面遇到一位姿態(tài)美麗的婦女,走在前面的師父不曉得跟那位婦女說了些什么,只見那女人突然大聲尖叫。婦女的家人和鄰居聞聲出來一看,以為和尚輕薄婦女,齊聲喊打。身材高大的鏡虛禪師不顧一切地向前奔逃,走在后面背著行李的徒弟也快速跟隨師父往前飛奔。

  跑過幾條山路后,鏡虛禪師見村人無法追上,就在一條寂靜的山路邊停了下來,回頭看見徒弟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問徒弟道: 剛才背了那么多行李,跑了這么遠的路,還覺得重嗎?

  師父!很奇怪,剛才奔跑的時候,一點都不覺得行李很重!

  不覺得行李重,是因為心中有不顧一切向前奔駛的目標。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果對前途沒有堅忍不拔的信心及目標,內心就生不起力量,無法負擔繁重難關的挑戰(zhàn)。人因夢想而遠大,菩薩更因大悲心生起大勢力,能廣度無邊的眾生,身心不覺疲累。

  生命的行李沉重嗎?只要你能當下承擔,再沉重的生命包袱,也可以輕如鴻毛。

  懶惰之害

  閻羅王對一個小鬼說: 你可以投胎做人了! 小鬼搖頭說: 做人啊,我可不要去,人間很苦的,尤其是貧窮人,衣食不全,天天為了三餐住宿而煩惱,太辛苦了。 閻羅王安慰小鬼: 你放心,我看過你的因緣簿了,這一次你會有高達一萬兩黃金的財產,足以讓你舒服度日,高枕無憂。 小鬼得到閻羅王的保證,也就放心投胎去了。

  出世的小鬼,父母親百般疼愛,還送他到學堂讀書,可是沒讀幾年,他便吵著要學武,武藝未成,他覺得沒意思,就改做生意,經營一陣子,錢都還沒賺到,又跑去務農,這一回,他還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還不待收成,就餓死在田里了。小鬼死后,心有不甘地找閻羅王理論: 你說我會有一萬兩黃金的財產,可是你看看,我最后還是餓死在田地里。

  聽了小鬼的冤屈,閻羅王趕緊命鬼卒去查,才知道那一萬兩黃金是交給土地公的。閻羅王把土地公找來,質問道: 你把黃金拿到哪里去了? 土地公趕快解釋: 向閻羅王報告,因為他要讀書,我就把一萬兩黃金交給文昌帝君,讓他好好地讀書,將來考狀元。

  閻羅王把文昌帝君找來,問: 這個人的一萬兩黃金呢? 文昌帝君說: 一萬兩黃金正準備給他運用時,他又要去學武,我就把黃金交給武曲星君。

  閻羅王再把武曲星君找來。武曲星君回答: 本來要給他用的,誰知道沒幾年,他說要去學做生意,我便把錢交給財神。

  閻羅王只得再把財神找來: 你怎么不讓他賺錢呢? 他才剛開張幾天,就跑去務農啦。

  最后,把神農大帝找來,神農大帝說: 閻羅王,是他自己不肯種田,錢還沒用上,就餓死在田里啦!所以錢還在我這里。

  唉! 閻羅王嘆了口氣,說: 懶惰不能成功,命中雖有錢,還是得靠勤勞精進才有所得!

  即使命中注定有財有富,坐著等待也會坐吃山空,不知勤勞耕耘,等同守株待兔,守到葉枯朽、樹傾倒,還是一無所獲。

  久煉成鋼

  你想過每天要如何凈化自己的身心嗎?

  有一位篤信阿彌陀佛的打鐵匠,他每天打一下鐵,就念一聲佛號。 哐! 阿彌陀佛! 、 哐! 阿彌陀佛! 這樣一念幾十年,念到爐火純青時,隨心所欲、隨心自在,甚至生死自如。

  有一天,他在打鐵的時候,自然頌出一偈:

  叮叮當當,久煉成鋼;

  時辰已至,我往西方。

  便定住不動,往生西方去了。

  念佛,不一定要在寺廟里面念,也不一定在佛前念,日常生活里,處處能念佛,時時能念佛,只要生活里有佛法,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佛。例如煮飯、炒菜、洗衣,即使走路的時候,都可以隨時稱念阿彌陀佛。像這個鐵匠,邊打鐵邊念佛,時間久了,自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過去林則徐先生做兩廣總督,他為自己訂定《閑余日課》,每日坐在教室里念佛。因為,他認為每天不能沒有一個時間反省自己,維護心的清凈。念佛不是為佛而念,佛也無需我們念他,而是借由念佛,念自己的心,即所謂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心便能清清凈凈,了無塵埃!

  就好比,我們每天要洗衣服,為的是干凈的衣服穿在身上很舒服;每天要刷牙、漱口才覺得清爽。同樣的,如何讓心清清凈凈?就是以念佛、參禪、誦經、禮拜的方式,凈化身心。

  只要有恒心,一念誠意,念念匯聚,則通身自在,心境朗然。

  鸚鵡救火

  話說,在一個炙熱的午后,一座森林慘遭祝融之災。一只鸚鵡看到森林失火,趕緊飛到河邊銜水救火,可是烈火就像洪水般迅猛地燃燒森林,鸚鵡根本追不上烈火飛奔的速度。別的動物看到了都笑它愚癡,笑它不自量力,想這熊熊大火豈是鸚鵡的小口銜水,可以滅盡?

  鸚鵡義正詞嚴地說: 話不是這么講法,災難時每一個人都該盡心盡力的。別以為我沒有力量,只要我有心,不斷地銜水,我不相信我無法把這大火熄滅。 鸚鵡的雄心壯志、慈心悲愿感動天神,降下大雨,幫助它將森林大火熄滅了。

  鸚鵡能救火,是因為有志者事竟成。大事成就,并不是 能不能 的問題,而是 肯不肯 去做、 愿不愿意 用心。有心,再艱難的事情也能完成,若心地不堅,不知用心,就算輕而易舉能夠達成的事情,也難若登天。

  常常會感到生活困難嗎?做事處處受阻不順利嗎?那就檢視自心,如果總認為 我沒有辦法 、 我做不到 、 我沒有能力 ,那就真沒指望了。

  倘若遇到事情膽怯退縮、頹喪泄氣,便是自筑高高的城墻,封鎖雙腳邁向成功的道路。小鸚鵡有熄滅整座森林大火的志愿,就是這份大無畏的勇氣感動天神,出手協助。

  鸚鵡救火,不在小口銜水的不自量力,那一份教人稱羨的豪情壯志,才真是滅除森林大火的重要 功臣 。

  勤勞鬼

  有甲乙兩戶人家,互為鄰居。乙家看甲家家運步步高升,享受富貴榮華的生活,好奇地問甲: 怎么你家里一直發(fā)財?這么富有呢? 甲湊近乙的耳邊悄悄地說: 我偷偷告訴你,可不要告訴別人哦!因為我家里頭有一個勤勞鬼,什么事都做。他為我分擔家計,所以就慢慢地積聚財富啦! 乙驚喜地說: 真有這樣的事哦!那你可不可以把鬼賣給我,讓我也能發(fā)財啊! 甲原本舍不得賣,在乙死命央求下,只好答應,最后以二百兩黃金將鬼賣給乙。

  臨走前,甲還特別叮嚀: 這個鬼你一定要讓他做事,不單是白天做,晚上也給他做?傊杏媱澋匕阉惺虑榘才磐桩,別讓他休息就是了。

  乙把鬼帶回家后,依照甲交待的,無論是上山砍柴,下河擔水,還是舂米拉磨,煮飯洗衣,什么大小的事情都讓這個鬼去做。沒多久時間,乙家果然也發(fā)大財,生活日漸富裕起來。

  一天,乙外出辦事,仍不忘將工作交待給鬼做。他出去后,這個鬼不到半天時間就把事情做完,正愁著沒事做,竟把客廳里面一個玩得意興正濃的小孩剁成幾段,放到鍋子里煮,還歡喜著主人回來就有好料可以享用。

  乙一回到家,鬼就將煮好的湯端給乙食用。可沒想到鍋里面一段一段的肉竟然是自己的獨生子,嚇得一聲 噯呀 ,昏厥過去,不省人事。

  橫財不發(fā)命窮人 ,想一圓發(fā)財夢是貪心妄想作祟,不用智慧去賺取,不付出勞力而養(yǎng)鬼做事,光靠投機取巧賺錢致富,那是沙上建樓,輕風一吹就倒塌了。

  佛教倡導以正命為業(yè),遠離邪命的生活,從事合理、正當的職業(yè),盡管家徒四壁,貧苦無所有,只須勤奮不懈就會有出頭的一天。 亂世出英雄 ,困頓、挫折也能激發(fā)志氣,不放棄、不氣餒,再加把勁努力耕耘,未來的路肯定無限遼闊,任人生奮起飛揚。

  高山后的果園

  東村有兩個商人,每回外出經商都要由東村購置貨物后,再背著貨物爬過高山,到另一邊山腳下的西村販賣。甲商人每每爬山,無不怨怪: 哎,山太高了,爬不動。做生意真辛苦,又賺不了多少錢。 乙商人觀念就不一樣: 山再高一點就好了。這么險峻難爬,別人就會放棄,我就可以獨家經營。 山愈高,他就愈歡喜、快樂。

  甲乙商人對高山的解讀不同,一個是阻礙,一個是商機,決定了兩人事業(yè)的大小。世上, 困難 與 容易 并沒有一定的分界,只在個人的看法不同。往往 風險 會去敲每一個商人的大門,但袋子里的 成功 只送給有意志力、有眼光的商人。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成功,有時在于擁有一份不怕辛苦艱難、百折不撓、無畏向前的勇氣與骨氣,進而能冷靜地觀察時局,洞悉變化,做出最佳的決策,自然事有所成。

  然而,常人易犯 只嘗果,不看因 的毛病,一味著眼于別人的成就,卻不知道探究成功背后的努力和因緣。這種小眼睛心態(tài),無法謙虛地以別人的成就為榜樣,成為自己的資糧,學習之、效法之。想要成功嗎?就先審視自己付出多少;想要偉大嗎?就先反省自己努力了多少。

  一旦越過了峻嶺高山,必定會是一片金黃閃耀的豐碩 果 園。

  良辯杉的故事

  日本奈良東大寺,寺內有一棵一千多年樹齡的杉樹,叫做良辯杉。為什么叫良辯杉呢?源自于良辯禪師與母親的一段故事。

  良辯禪師剛出生不久,就被一只老鷹銜走了。老鷹銜著禪師飛了一段路,便將他放在東大寺這棵杉樹上。寺里的老和尚看到樹上有個 天外飛來 的小兒,連忙救了下來,因不知母親是誰,只有自己撫養(yǎng)。

  失去小孩的母親著急得不得了,天涯海角,尋覓失蹤的孩子。四十年后,良辯已經成為東大寺的大和尚了,老和尚在把住持位子傳給他時,同時將當初掛在身上的項鏈交給他,并交待: 你是老鷹銜來的孩子,這條項鏈收藏好,將來好和你的母親見面。

  老母親走遍全國,到處打聽孩子的下落,終于聽人說東大寺現任住持是老鷹銜來的。于是又千山萬水,步行、渡船到了奈良,慢慢地摸索到東大寺?墒菐资昵暗氖,任誰也記不清,當地人都當她是瘋老太婆,她還是不放棄地待在寺外,等待因緣。一天,良辯禪師經過,她一把抓住轎子,對著禪師喊: 你是我的兒子!你是我的兒子! 良辯禪師對于突如其來的狀況,一下子不知如何響應,只得領著她到寺里。

  良辯禪師問: 你怎么說我是你的兒子呢? 老母親一五一十地將當初孩子被老鷹銜走,身掛項鏈,以及幾十年來尋找孩子的事情告訴禪師。良辯禪師這才恍然明白,眼前佝僂老邁的老婆婆,真是與自己失散多年的母親。兩人相認后,禪師將母親安置在東大寺孝養(yǎng),那一棵杉樹也因這段因緣,取名為 良辯杉 。

  世間之情,莫過于親情偉大。良辯禪師的母親為了尋找自己的孩子,千山萬水跋涉,盡管天涯海角之遙,歲月時光之長,任發(fā)蒼白、齒動搖都不放棄,堅持與孩子團圓的信念,讓她不畏時間與外境的考驗。我們是否也能懷著一個母親的情感和心情,去完成自己擔負的工作與理想呢?

  走江湖

  現代人認為 走江湖 ,就是馬戲團、雜技團、耍猴把戲的,或是看相、算命、卜卦的人,有一種居無定所,遷移不定,沒有安定感的含義。

  其實, 走江湖 的典故,來自佛教的禪宗。唐朝時,在江西有一個馬祖道一禪師,學問好,道德高,他建立了叢林制度,讓十方學人得以安心辦道,有規(guī)模地學習,就是所謂 馬祖創(chuàng)叢林 ,如同現在的學校。

  另外,在湖南有一個石頭希遷禪師,在日本橫濱的總持寺,仍保存著他的肉身。石頭希遷禪師的威望極高,當時的青年學子不是到江西的馬祖道一處參禪,就是到湖南的石頭希遷這里學道。于是從江西到湖南,從湖南到江西,來來去去,去去來來,便形成 走江湖 的學習風氣,繼而流傳了下來。

  隨著時代變遷, 江湖 二字,因中國川江湖泊眾多之故,而將社會上四方游走的生存狀態(tài),說成是 走江湖 。

  從古至今都提倡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做學問確實并非關閉式的,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固然有理,但是遍行萬里的親身游學,深入世界各地去參學研究,見識一番,屬于一種實際的、直接接觸的學習方式,能培養(yǎng)我們既寬廣,又具深度的眼界與經驗。

  現代的 走江湖 并非只是雜耍和卜卦,也可視為是將傳統(tǒng)技藝各處傳播,以延續(xù)將來。而在網絡信息發(fā)達的現代社會里,行萬里路、走江湖的學習風氣,更是一項值得 復古 的傳統(tǒng)。

  內在的寶藏

  唐朝丹霞天然禪師,本來是一位要進京考狀元的士子。在進京途中遇見一位出家人對他說: 選官何如選佛?

  他反問: 到哪里去選?

  江西馬祖大師是個好去處!

  丹霞毅然放棄進京考試的志愿,跑去見馬祖禪師,一見馬祖就用手拍著頭,表示要剃度出家。

  馬祖禪師說: 你的機緣不在我這里,是在石頭禪師那兒。

  于是丹霞就去見石頭希遷禪師,石頭禪師一見,就命他作務去。

  有一天,石頭禪師命大家到堂前去除草,丹霞卻端了一盆水把頭洗凈,拿一把剃刀,跪在石頭禪師面前。石頭禪師見他已會意,便為他剃發(fā)出家。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嚴寒冬天丹霞禪師將佛殿里的羅漢像取來燒火,糾察師見了,憤然責備: 你怎么可以把佛像拿來燒呢?

  為了燒舍利啊!

  你胡說,這木刻佛像,怎能燒出舍利?

  既然燒不出舍利,那有什么用?再多拿幾個來燒嘛!

  保護佛像的當家?guī)熣J為佛像沒有舍利,燒佛像的丹霞禪師認為有舍利,究竟哪一個人認識了佛呢?

  有人以為佛教是偶像崇拜的宗教,其實不然。 偶像 對于我們并非毫無關聯,比方一面國旗,多少人為了保護這一面國旗犧牲生命?你可以說那只是一塊布而已,何苦來哉!然而,國旗卻是一個國家的精神象征。物質的價值并非絕對,在于內在意義的不同。木雕、銅鑄的佛像,對于佛教徒來說,看到的不是外在有形的物質,而是內心顯現的清凈佛性;不執(zhí)于外表有形的物質,而是作為學習、效法,給予心靈希望與安定的精神象征。

  對于圣賢古德,也應該樹立偶像的觀念,見賢思齊,成熟自己,透過學習與效法,去直探內心的佛性,開發(fā)內在的寶藏。

  十不全書記

  有一位宰相府里的千金小姐,到寺廟燒香還愿。在寺院里,她看到張貼著的一道榜文,那筆字寫得實在好,不禁為之傾慕。由于是年輕小姐,又不好意思直問寫字的人,只是輕描淡寫地對知客師說: 這個字是哪個人寫的? 知客師也沒仔細說明,只說是寺院里的書記師寫的。

  她很想見一見這位書記師,但寺廟里的出家人那么多,怎么找呢?她想可以 見相結緣 ,凡是見到每一個出家人,就給一個紅包、一份禮。于是,寺廟里有多少人,她就準備多少禮,一個一個地見,見其相貌就給他一個紅包。

  給到最后,多出一個紅包沒有人來拿,詢問之下才知道是書記師沒有來。 哎呀!正是我要想看的,寫得那么一筆好字的書記師,怎么沒有來呢? 她說什么都要那位書記師親自來領,但書記師怎么也不肯來。

  后來,長老執(zhí)事出面去與書記師說,對方是有權有勢的宰相府千金,怎好不當面接受呢?書記師不得已,只好出來接受這個紅包。沒想到,千金小姐一見,幾乎嚇得昏死過去,因為這個書記師長得奇特,臉上長滿麻子,頭上生癩,嘴歪一邊、牙露在口外,鼻孔低得看不出,眼又凹成一條縫,一副十不全的長相,相貌極其難看。

  由于千金小姐的反應,書記師十分慚愧自責: 我這長相,不要出來就好了,你看把人家千金小姐都嚇得昏死過去了。 他愈想愈無法釋懷,想要尋死,后來大和尚開導他: 傻瓜,外相有什么了不起,心里的慈悲才最重要。你只要誠心拜佛就可以得到相貌莊嚴的果報啦! 聽了大和尚的開示,十不全的書記師從此發(fā)愿禮拜藥師琉璃光如來。

  這個十不全的書記師也就是后來的玉琳國師,由于他的愿心毅力,精進勇猛,最后終于成就了相好莊嚴的功德利益。

  對于自己的不足,無須怨天尤人、自慚形穢,只要不放棄自己,透過自心的虔誠愿力與精進力,佛菩薩的大悲大愿自能滋潤身心,使之清凈無染,猶如蓮花!

  金山腿子高旻香

  談起旅游,有一句 白天看廟,晚上睡覺 的說法,意即稱許佛教寺院古跡文化,值得一游。過去叢林,佛教寺院各具特色,常以叢林術語傳誦,如 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寧好供養(yǎng),焦山包子蓋三江,上海海會哩拉腔 。

  宋代時,流傳的一則故事戲《水漫金山》,內容敘述許仙上金山寺進香,許久未歸,白素貞與小青上金山寺懇求法海禪師放回許仙,遭禪師拒絕。于是白素貞聚集水族,水漫金山,法海禪師則召天將應戰(zhàn)。后來因為白素貞懷孕,體力不支而敗退。這則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便是發(fā)生在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市西北的金山寺。

  金山寺是佛教名寺,金山寺自宋代佛果克勤、清代箬庵禪師住持以來,僧眾一律堅持結跏趺坐,無論腿如何酸麻脹痛,都不準換腿,否則就得挨香板,因此在金山寺禪坐要練得一雙柔軟耐久的腿才行。

  高旻寺的特點為坐香時間長,不但一天要坐十四炷香,且一炷香的時間往往長達二、三個小時,要求極嚴;常州天寧寺清初原為律宗的道場,自從大曉實徹主持后改為禪宗,常有萬余學人云集天寧寺參修,其飲食好,供養(yǎng)最為豐厚,與金山江天寺、揚州高旻寺并稱為臨濟三大叢林。

  晚香禪坐的點心,則以鎮(zhèn)江焦山的大包子最有名,而以海會寺的規(guī)矩最為散漫。記得我在焦山佛學院參學期間,還是個不成熟的年齡,無心參禪,真為修行也是等待每晚一炷大板香,一點三刻鐘后分給大家的大菜包!

  一句 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寧好供養(yǎng),焦山包子蓋三江,上海海會哩拉腔 ,道出各叢林的宗風。雖然各有宗風,也可以看出佛教叢林教育的峻烈、嚴厲與精進。也許看似不通人情,但其深層處卻是對學子最大的慈悲與關愛。

  禪門精進的修行,值得現代學子為榜樣;禪門的教育,更值得為人師者深思一番!

  時鐘的動

  曾經我在病床上體會到生命的真義,就是要動,那時,因為一場疾病昏迷了許久,當我醒來時,意識模糊,弄不清自己究竟是死是活。看著對面墻壁上的時鐘,那時長針正指到六點,我緩慢而無力地閉起雙眼。過了好久,又將眼睛睜開來看,六點五分;閉起再睜開,六點十分,覺得時間過得好慢,像是蝸牛在時鐘上散步一樣。時間走得慢我并不以為然,真正歡喜雀躍的是:我看到時鐘在動,這表示我沒有死,因為 動 就是生命的活力, 動 就是人生的真義。

  常言道 要活就要動 ,確實如此!人生,就要把自己動員起來,才算是真正地活著。 動員 你的眼睛,看書,看朋友,看世界,看有意義的事情; 動員 你的耳朵,聽善言,聽好話,聽佛法,聽鳥語,聽美好的音樂; 動員 你的手,去做事,去種植,去服務,代老人家寫信,帶盲人走路,帶小孩上車; 動員 你的腳,散步,走路,游天下; 動員 你的心,挖掘內在的寶藏,擴張內在的善心,將慈悲散發(fā)給人,以歡喜心和人相處、與人為善,貢獻社會國家,感恩親朋好友。

  動員的人生,意義非凡。常說: 滾石不生苔,流水不生蠹 ,因為動才有活力與生命力,也才有希望。我常常提醒徒眾,適當的休息是需要的,但過度的休息就應避免,因為將來到棺材里面,有長遠的休息。

  趁著還能動的時候,多多為社會人群、為自己的法身慧命,做一些服務與建設吧!

  高爾夫開球

  曾經,信徒請我為高爾夫球賽開球。我一個出家人,高爾夫球場都沒看過,也不懂得球賽規(guī)則,怎么開球呢?基于給人歡喜的理念,信徒盛意殷殷怎好拒絕。到現場開球的時候,我也得擺個專業(yè)姿勢開球,只聽到信徒連連稱贊: 大師你打得好準! 大師,你開球的姿勢真好看! 大師,你也打過高爾夫球嗎?

  殊不知這當中是有學問的,童年時期,一般家庭的生活并不富裕,小孩子沒有什么娛樂,便自己動腦筋創(chuàng)造游戲。我們將木頭削尖,再用一根棍子把尖的地方一擊,木頭跳起來時,趁勢打出去,同伴們就要替我撿回來,就這樣互相幫忙、合作,以此娛樂。這個打木頭棍子的游戲,我們稱作 打梭 ,這個 梭 表示很快,所以常說: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因有童年游戲的經驗,對于打球的技巧,我也略知一二。

  曾有個棒球員問我: 如何打棒球才能勝利? 我回答: 打棒球不是用力,是要用心。用心去感應,縱使球速再快,也比不上心的速度,用心的力量打棒球,必定比球棒更快更準,這就好像習禪者十分講究心力的道理是一樣的。

  如果沒有童年的經驗,在高爾夫球場上,我可能總是 揮棒落空 吧。因此,任何領域具備專業(yè)知識是必要的,學習和經驗更不可或缺。

  在科技不甚發(fā)達的時代,人類就能觀察自然現象,推測天氣變化,知道用唾手可得的材料制造工具,甚至文字的產生,都是由于祖先虛心向大自然學習,由生活的經驗點滴累積而成。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學習,唯有去學習、去經驗,才能不斷向前邁進,也才不辜負宇宙蒼穹的因因緣緣。

  掃地十年

  四十多年前,我在一所佛教學院擔任教師職務。當時我年紀雖輕,由于教書的緣故,受到一些老人家的尊重與愛護,他們常在我下課的時候,送來一碗面,一個面包。佛教學院里的學生目睹此景,總是投以羨慕的眼光,認為做老師真是風光。

  一個早晨,有個學生正在掃地,看我從旁經過,他忽然停下動作,趨前問:

  老師,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

  好啊!你講。

  為什么每天都有老人家送面和面包給你吃?為什么他們不送給我吃?

  孩子單純直率的問題,看似簡單,卻極難回答。我被他這么一問,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稍微頓了一下,才開口說:

  掃地。

  。 他滿臉問號地發(fā)出一聲。

  像你這樣掃地,我掃了十年。如果你用心掃地十年,必定也有面包吃。 我比了個 十 字,笑著說。

  掃地十年是醞釀因緣、種植因緣,因為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并不是孫悟空的身世,由石頭蹦出,凡事皆有因緣。

  回想叢林參學期間,我只是個初出家的小沙彌,不但掃地十年,也日日替人添飯洗碗、擔水挑柴,種種勞力苦役,做了不下十年。古人為學是 十載寒窗,一舉成名 ,冰天冷雪也埋首苦讀,無燈無燭仍是借月光苦讀,沒錢沒糧照樣苦讀,他們不以當下為悲苦,而將眼界放到十年后的成就。你甘于默默付出十年,低頭耕耘十年,一朝抬頭望,會見懸掛半空的萬古明月朗朗呈現。掃地十年,才能獲得真實人生!

  幸福在尾巴上

  有兩條狗彼此相依為命。小狗老是抱怨生活的窮困,幸福之神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會降臨,使它們衣食無慮,洗刷 喪家之犬 的羞辱。老狗總是安慰小狗: 無家處處是家,生活只要溫飽就足夠了,被人類豢養(yǎng),做一只搖尾乞憐的狗,反而失去尊嚴和自由。

  小狗聽不進老狗的意見,一心做著 流浪狗變名貴狗 的美夢。

  有一天,小狗跑去算命占卜,它問:

  幸福到底在哪里?

  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小狗聽完,為了要抓住幸福,拼命轉著圈子,要咬住自己的尾巴。

  小狗跑得滿身大汗,還是咬不到自己的尾巴,垂頭喪氣地對老狗說: 占卜師說,我的幸福在尾巴上,可是我卻抓不住幸福,老狗,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抓得住幸福呢?

  老狗笑說: 我尋找幸福是向前走,對過去無悔,對現在無懼,對未來無憂。只要我的腳步向前,尾巴上的幸?鞓纷匀桓S我。

  幸福在哪里?猜忌使我們遠離幸福的目光,懷疑使我們錯過幸福的召喚,妒忌使我們模糊幸福的面貌,妄想使我們失去幸福的擁抱。

  何必向神祇乞求幸福的降臨,要佛祖喜舍幸福的地圖?幸福,原在我們的心靈。

  禪師與線頭

  唐朝時,有一位鳥窠禪師,本來的名字叫道林,由于他在樹上搭了間茅棚居住,像鳥在樹上造窩一樣,后來便稱他為鳥窠禪師。當時有個官員仰慕鳥窠禪師的苦行清修,跟隨他出家,求法問道十六年。有一天,官員對禪師說:

  師父慈悲,弟子要向您告假,離開此地,到遠方去參學。

  鳥窠禪師一聽,追問: 你要到哪里去呢?

  我要去學佛法。

  嘿!為什么要到其他地方學佛法?我這里也有佛法。

  師父,我跟隨您十六年了,您都沒跟我講過一部經,說過一句法!這里哪有什么佛法呢? 正當官員生起懷疑的念頭時,鳥窠禪師從身上破爛的衣服上,順手拈起一絲線頭,說:

  你看,這不就是佛法嗎?

  這位官員立刻恍然大悟。

  之所以能因線頭開悟,是因為有十六年的潛修。學道,經不起時間的等待,沒有恒心和耐力,不要說拈一絲線頭,就算拿起一件衣服,用力抖動,也不懂得什么意思,想要得到無上大道的真理,當然就像緣木求魚,談何容易?

  一絲線頭可以入道,省悟吾人不要忽視眼前日常的生活,紅花綠葉都是開啟真心佛性的機緣,禪門大師虛云老如尚,為了求法,幾次命在旦夕,終于在茶杯破裂、湯水四溢時,頓見本來面目。

  佛法無大奇,穿衣吃飯而已,只是吾人百般思量計較,錯失悟道的好因好緣

  毒蝎渡河

  佛經里記載:有一只毒蝎住在河的右岸,它靜極思動,想換個不同的環(huán)境。由于毒蝎身上的劇毒,其他的動物無不畏懼萬分,即使毒蝎再三承諾,絕對不會用毒刺傷害它們,但是空中的鳥,水里的魚,都拒絕毒蝎渡河的乞求,生怕自己生命不保。

  每天,毒蝎望著潺潺的河水興嘆,恨自己身上沒有長翅膀,無法飛越兩岸;更羨慕魚兒來去自如悠游自在。有一天,天氣晴朗,毒蝎在河岸上散步,看到遠處來了一只烏龜。毒蝎上前向烏龜拜托: 烏龜先生,我想學習您四處旅行參學的偉大精神,我要到河的另一邊去旅行,請您載我一程。

  烏龜聽了以后,面有難色地回答: 我是樂意幫忙,但是你身上的毒刺會使人致命,我怎能相信一只毒蝎的話呢?

  毒蝎拍拍胸脯說: 烏龜先生,你載負我渡河,你我就是生命共同體,我如果用毒刺傷你,對我自己也不利,我怎么會做出損人又不利己的傻事呢?

  烏龜最后答應毒蝎的請求,讓它坐在背上。當烏龜賣力地往前游去,就在即將抵達彼岸時,烏龜的頭被刺了一下,烏龜生氣地罵毒蝎: 你這只忘恩負義的毒蝎,你用毒刺刺我,我們都會同歸于盡,你為什么要做出違背良心的事?

  毒蝎無限委屈地回答: 烏龜先生,請你原諒我,我真的對不起你,但我做一只毒蝎實在太久了,不知不覺中,我就會拔出身上的刺

  人有各種習慣,慈悲柔和的習慣,可以讓我們身心清涼自在;惜福結緣的習慣,可以使我們得到許多增上善緣。如果染上不好的惡習,貪瞋嫉妒等等煩惱習氣,就使我們羈鎖在黑暗地獄里,漂流在生死苦海中。

  佛陀也常說,人命無常,喻如朝露,出息雖存,入息難保。在如此短促的人生,當多多修習清凈莊嚴的善行,能夠做得了自己的主人,用戒、定、慧降伏心里的毒蝎,拔除身上的毒刺,才能安全地渡到彼岸。

  古人糟粕

  有一天齊桓公在堂上讀書,工匠輪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車輪,輪扁放下椎鑿的工具,走上堂來問桓公說:

  不知君王讀的是什么書?

  桓公說: 圣人之言。

  輪扁嘆了一口氣,說: 不過是古人的糟粕而已。

  桓公大怒: 寡人讀書,匠人怎能隨便議論。好!如果你說得出道理便罷,倘若說不出道理,我可要把你處死!

  面對桓公的震怒,輪扁仍泰然自若,從容回答:

  臣以所從事的工作觀察。斫車輪,慢了就松滑而不堅固,快了就滯澀而難入,不徐不疾、得心應手才是真功夫。但是這樣的功夫,我無法口傳給我的兒子,他也無法承繼我,所以七十歲了,還在斫輪。圣人所得也是如此的,也因此,君王所讀的不過是古人的糟粕!

  《莊子·天道篇》這一則記載,借由輪扁斫木為輪,雖得心應手,卻不能以口傳授個中奧秘給自己的兒子,告訴齊桓公不論是技藝、學問都必須透過實踐,才能領會其中玄奧,才能成為滋養(yǎng)生命的養(yǎng)分。

  佛教提出的聞思修三慧也是如此強調,要體得佛法大義、透得本來面目,唯有親身實踐,身體力行,否則所讀所聞只是 古人糟粕 ,談不上是修學佛法,對我們的人生也如同浮云、輕風,無足輕重罷了!

  所以,德山宣鑒禪師一旦明白 窮諸玄辯,若一毫置于太虛 ,便把《青龍疏鈔》焚毀;臨濟禪師八十高齡,仍然行腳十方;鳥窠禪師對白居易說: 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凡此種種,無不是在告訴我們實踐的重要性。

  為學、修行之道無他,踏踏實實,步步躬身實踐即是。

  如何一舉成名

  有句話說, 說食不能當飽,畫餅不能充饑 ,是告誡我們要想達成目標,完成理想,就要 說 與 做 一致,將理想付諸行動,倘若只知空談理想、紙上談兵,就只能遙望著理想,空自嘆息了。

  有一位青年,每天都想著如何 一舉成名 ,但是從來不去好好地做事。

  有一天,他遇到大發(fā)明家愛迪生,青年趕忙趨前請問愛迪生,如何才能揚名天下。愛迪生知道青年的毛病,于是認真、篤定地告訴他:

  等你死后,很快就會出名了。

  青年不解,問道: 為什么一定要等到死后才會出名呢?

  愛迪生誠誠懇懇看著青年,對他說:

  因為你一直想要擁有一座高樓,可是從未動手去建,高樓當然不會憑空出現在你眼前。而你如果一輩子都活在空想之中,等你死后,人們就會經常提到你的名字,用以告誡那些只會做白日夢,卻不肯動手去做事的人。如此一來,你不就能夠達成名揚天下的心愿了嗎?

  故事中的青年,只知空想,卻不懂起而行,因此愛迪生以 死后留名 點撥青年,讓他正視自己真正的問題,找出正確的道路 精進。

  佛教的 四正勤 ,最主要就是借著精進行道,斷除懈怠、空想,達成目標,因為 修行如駕上灘舟,暫歇篙時便下流;若不從茲勤努力,何時撐得到灘頭 。修行也好,創(chuàng)業(yè)也好,想要揚名天下也好,如果不懂得勤奮努力,目的地永遠遙遙無期,理想就只是空中樓閣了。

  養(yǎng)氣

  一九九五年,我在臺北榮民總醫(yī)院做了一次 心臟冠狀動脈繞道 手術。手術前,主治醫(yī)師張燕大夫,要我接受一個呼吸訓練: 吹氣要吹到二千毫升以上才能進行手術。因為手術后肺部容易積痰,必須將痰清除干凈,身體恢復才會比較快。一般人,平常的呼吸量約一千毫升到一千五百毫升,手術后,肺活量的功能會減弱一半,若痰在肺部太久,會導致肺炎。所以,如果達不到二千毫升至三千毫升的標準,則考慮將手術延后,安全第一。

  但是我一口氣,就吹到最高點四千五百毫升,據說這要一級運動員才能有這種肺活量。醫(yī)生很訝異,說我有特異功能,或是練過吐納、數息。我心里感到慚愧,平時打坐、念佛是有的,然而吐納、數息,就沒有這樣的功夫了。

  慢慢地,我才悟出一個道理:自小出家,就訓練自己把二百六十個字的《般若心經》,及更長的《大悲咒》一口氣念完,佛號更是念得綿綿不斷。幾十年歲月下來,念久了,氣力油然而生,我的肺活量也就愈來愈大了。

  養(yǎng)氣,是人生的修養(yǎng),對身心的健康也有極大的助益,《孟子·公孫丑上》便說: 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氣不足,則易動怒,易躁進,不能成就大事。

  縱觀天下,有的人吃中藥為補元氣,有的人練氣功為身體健康,有的人勤坐禪為能氣定神閑,有的人修心養(yǎng)性為長養(yǎng)大氣 其實誦經、念佛、讀書也能養(yǎng)氣,從專注精進誦經念佛的當中,增加自己的正氣與健康,在專心讀書、誠意待人當中,讓自己多一些志氣、骨氣和膽氣。

  沒有 量 心

  春秋時代魯國有巧匠魯班,相傳云梯、鋸子、曲尺等工具都是他發(fā)明的。魯班在教導徒弟的態(tài)度上,不怕徒弟拙笨,只要肯用心學習,無不傾囊相授;如果是驕傲自滿、不自量力,他也會借機開導。

  曾經,魯班收了一個名叫王恩的小徒弟,每天跟在魯班身邊,扎實地學了不少手藝?墒侨兆右婚L,王恩便感到有些厭煩,老是想: 什么時候才能出去獨立干活兒? 真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像尊敬師傅那樣尊敬我! 耐不住做學徒的生活,王恩下定決心自己創(chuàng)業(yè)。他向魯班表明自己的想法,盡管魯班再三勸說,仍然堅持。第二天,王恩二話不說,帶著一套工具,離開師門了。

  魯班少了徒弟幫忙,一時在工作上增加不少麻煩,于是他做了個木頭人當助手,就這么東擺西弄,裝了一些機關,木頭人竟 喀啦,喀啦 地鋸起大圓木來。這情景,被回來向魯班借材料的王恩瞧見,他想:何必求他,只要把木頭人的樣子畫出來,不就成了嗎?

  當晚,王恩偷偷跑到魯班的工作棚,畫下木頭人的樣子,又從頭到腳量好尺寸。回到家,王恩趕了幾天幾夜,終于完成。雖然和魯班做的木頭人看似一個模樣,就是不會拉鋸。在苦無對策下,王恩還是乖乖回去找?guī)煾掉敯唷?/p>

  他把事情始末如實告訴魯班,最后滿面羞慚地問: 師傅,為什么我做的木頭人不會動?

  魯班問: 尺寸量對了嗎?

  量對了!

  量頭了嗎?

  量過了!

  量腳了嗎?

  量了!

  最后,魯班若有所悟地說: 噢!你大概沒有量(良)心吧!

  王恩漫不經心地答道: 對!我就是沒有量心。

  魯班沉下臉來,厲聲說: 王恩,沒有良心的人是不能成事的! 說完扭頭就走,王恩這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

  所謂 滿瓶不動半瓶搖 ,如果學而未成便驕矜傲慢,不但無法有所成就,更顯得膚淺、不足。萬事成于謙虛,敗于驕矜;謙虛、踏實,是學藝和向學必要的態(tài)度,我們是否留心了呢?

  狗急跳墻

  狗急跳墻 雖然只是一個比喻,但也意味著人內在含藏著一種平時看不見卻不可思議的潛能。

  有一個酒鬼喝得爛醉如泥,當他走到墳墓旁邊,不慎掉進一個準備放置棺材的大坑洞里,怎么爬也爬不出來。酒鬼心想:算了,明天再爬吧!

  不一會兒,聽到一個物體落下的聲音,原來另一個酒鬼也掉下來了。前面的酒鬼打算靜觀后面的酒鬼如何爬上去,豈知后面的酒鬼也是爛醉如泥,爬了幾次還是爬不上去。

  前面的酒鬼看了不忍心,迸出一句話: 老兄,別白費力氣了! 沒想到后面的酒鬼聽了這句話,心想:這里怎么會有聲音,莫非是 鬼 ,嚇得馬上蹦了上去,不回頭地拔腿就跑。

  人類的潛能真是不可限量,不可揣度的,很多時候走到了絕境,失去平時依賴的對象、支點,往往潛能就此被激發(fā)出來。

  我們眼觀時下,有許多因為生活困苦,工作失利,心靈疲乏而放棄生活,或鋌而走險,或結束生命的人,他們處在艱難處看不到未來,應對人生的各項挑戰(zhàn)亂了方寸,這是因為沒有看到生命深層那想象不到的韌性,就像小草迎風,松柏經霜所展現的忍力、柔軟與堅持。這便是潛能的開發(fā),如同人人本具的佛性,只因蒙塵納垢無法顯現光輝罷了。

  愈是艱困愈要相信自己具有無限潛能,只要堅持不認輸,勇往直前,生命永遠都是 柳暗花明千萬戶,敲門處處有人應 的境地。

  第四部分

  我的故鄉(xiāng)有一個信女,年輕貌美,事親至孝,在鄰里間傳為美談。有一年,她母親因為年老、舊疾復發(fā),病倒了。信女帶著母親四處求醫(yī)問診,病情卻未見好轉。眼看著母親終日為病苦折磨,她心痛不已。一夜,跪在觀音菩薩前,她含淚祈禱,并虔心發(fā)愿:母親身體若能痊愈,就以頭發(fā)繡成一尊兩丈高的觀音圣像。

  信女繡佛

  我的故鄉(xiāng)有一個信女,年輕貌美,事親至孝,在鄰里間傳為美談。有一年,她母親因為年老、舊疾復發(fā),病倒了。信女帶著母親四處求醫(yī)問診,病情卻未見好轉。眼看著母親終日為病苦折磨,她心痛不已。一夜,跪在觀音菩薩前,她含淚祈禱,并虔心發(fā)愿:母親身體若能痊愈,就以頭發(fā)繡成一尊兩丈高的觀音圣像。

  說來不可思議,她發(fā)愿后不久,母親的病情就日漸好轉。感于觀音菩薩加被,她開始將發(fā)絲一根根剪下,劈成四條,發(fā)若游絲般在繡布里穿梭。一天天,一年年,黛綠年華的妙齡女子,已成了老態(tài)龍鐘的老太婆;似秋水的雙眸,也已朦朧不清。

  經過六十年,兩丈高的觀音菩薩終于繡成,清凈莊嚴,就像觀音化現一般。雖然她雙眼失明,那份宏大的愿心及毅力,不僅成為鄉(xiāng)親的行誼典范,也在人間留下不朽的價值。

  這位信女的眼睛雖然瞎了,但是,菩薩的雙眼卻永遠慈視著人間。她為母恩而奉獻的精神,令人欽佩;那份耐煩有恒的堅持,更不是常人所能及的。

  我們在讀書求學時,是不是始終持有堅定的毅力與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在工作事業(yè)里,是不是有愈挫愈勇的意志?在修道過程中,是不是能時時以清貧為樂,保有向道之心呢?信女的精神讓人欽佩,我們是否也能自許,效法她的耐煩有恒,為生命留下一段不朽的詩篇?

  過水齋

  清世宗雍正年間,福州鼓山涌泉寺曾有一次僧糧殆盡,寺里二百多位僧眾雖然沒有飯可吃,但是仍然依著叢林的規(guī)矩作息,午供,打板,過堂。

  米糧短缺,住持象先禪師只得領眾 過水齋 ,即是以水代飯供佛、用齋。看著大眾喝水飽腹,年方弱冠的住持慚愧不已,他跪在韋陀菩薩前,祈求:

  我無德無能,讓大眾喝水飽腹,我自己受苦不要緊,要大家吃這種苦實在過意不去。祈求韋陀菩薩慈悲,幫幫我們吧!

  一夕,住持夢見韋陀菩薩告知: 明天米糧就到了。

  隔日,有個商人由臺、暹買了一船的米,準備回鄉(xiāng)進行交易。回航的海上狂風大作,載米的船無法順利前行。忽然,半空中韋陀菩薩現身指揮,一時風息浪平,船駛向鼓山。上岸后,商人看見涌泉寺屹立在前,心想:或許是菩薩要我將米糧布施寺院吧。于是商人特意到涌泉寺拜訪,才知道寺里的僧眾已經一連幾天沒飯可吃,這才將整船的米搬到寺里,供養(yǎng)僧眾。

  住持見到大眾粥飯終于有著落了,趕緊跑去感謝韋陀菩薩,竟發(fā)現菩薩的衣衫在滴水。原來韋陀菩薩為了引船上岸,才弄得一身濕漉漉,住持感激菩薩的幫忙,便說: 菩薩辛苦了,從現在起你就坐著吧! 因著這段善美因緣,佛教寺院里的韋陀菩薩都是站立著的,只有鼓山涌泉寺的韋陀菩薩是坐著的。坐著的韋陀雕塑住持的德行,和菩薩的悲心護持。常有人祈求佛菩薩保佑平安,將生活一切行住坐臥、柴米油鹽、權位富貴的得失窮通,都托付給佛菩薩、交給護法龍?zhí),卻不知道自身的心念與努力更是重要。

  人有誠心,佛才有感應,一味地祈求,自己不付出也是徒然。

  涉水過深河

  佛陀時代,在舍衛(wèi)國的東南邊,有一條大河,河水滔滔,深不可測。岸上住有五百戶人家,以捕魚為業(yè),從未聽聞佛法。

  佛陀觀察這五百戶人家得度的機緣已經成熟,便到河邊的一棵大樹下靜坐著。村民們被佛陀放射的光明吸引,紛紛圍坐樹下,佛陀便為他們講說五戒十善法,村民們雖然心生歡喜踴躍,但是并未完全信受奉行。

  此時,對岸有一個人涉水而來,五體投地向佛陀禮拜。眾人驚怪說: 我們久遠居住這水邊,從來沒有人涉水登岸,你是何方天神,有什么奇妙的法術?

  那人答道: 我是住在河另一邊的人,聽說佛陀在此說法,我一心渴仰甘露的滋潤。于是請問河岸的居民,他們表示水只齊踝,我因為深信不疑,便涉水前往,并沒有什么神奇法術。

  佛陀歡喜贊嘆道: 善哉!善哉!憑著懇切的真信,能渡生死大河,這數里之水,如履平地,又有什么神奇?

  因為深信不疑,而能涉水過深河,信心之力真是不可思議,所以佛經中有 信能得道 、 信能度淵 、 信能渡河,其福難奪 、 信心清凈者,華開則見佛 之說。

  修學佛法,信心為要,誠如《大智度論》的譬喻: 無信如無手,無手人入寶山中,則不能有所取。無信亦如是,入佛法寶山,都無所得。 具足信心,則一切的修學無往不利,也才能 深入寶山 窺見佛法堂奧。

  鄒忌定霸業(yè)

  齊威王即位后,不理朝政,將國家大事委托卿大夫治理,幾年間,諸侯不斷侵犯疆土。不少大臣進諫,但是威王就是不聽。有一天,威王召鄒忌進宮彈琴消遣,鄒忌就想利用這個機會向威王進諫。

  進宮后,鄒忌只以手撫琴,并不彈琴,威王不解,鄒忌就不厭其煩地大談樂理,但就是不奏曲。威王說: 先生,你的樂理是說到我的心坎里,但是光知道彈琴之理還不夠,必須審知琴音才行,請先生試彈一曲吧。

  鄒忌回答道: 臣以彈琴為業(yè),當然要悉心研究彈琴的技法。大王以治理國家為要務,怎么可以不好好研究治國的大計呢?這就和我撫琴不彈,擺空架子一樣。撫琴不彈,就沒有辦法使您心情舒暢;您有國家不治理,也就沒有辦法使百姓心滿意足。這個道理大王要三思。 威王因之醒悟,便和鄒忌大談治國定邦大業(yè)。

  與齊威王有國家而不治理的道理是一樣的,學問,知而不行只是空談一場;佛法,解而不行無法生慧;理想,言而不行不過唱唱高調;政策,定而不行不過紙上談兵;書籍,藏而不讀只能束之高閣;金錢,存而不用更是枉然。

  不知力行實踐,不知奉獻利他,我們縱使擁有世間所有,人生也不過空忙一場罷了。

  福報如存款

  在銀行里存款,不但可以擁有本錢,還可以生利息。想要擁有更多,就得不斷地存款。知識學問,福報功德,感情人緣也是,必須要不斷地存入,逐漸累積,才能愈來愈豐富、博大!渡粕咏洝繁闳鐚嵧笍 存款 有益的道理,說: 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

  存款 的觀念,不限于金錢的儲蓄,它可以作用于人生萬事,像是 書到用時方恨少 、 胸無點墨 、 富不過三代 都是。沒有存款,就沒有生機。

  釋迦牟尼佛的堂弟提婆達多,處處反對佛陀,一心一意想要自立為佛。他經常派人行刺佛陀,他曾經將大石從山上滾下來,想要砸死從山下路過的佛陀;也曾將大象灌醉,想借著大象的亂性陷害佛陀。

  佛陀常?畤@地說: 芭蕉的心實了,騾子懷孕了,小人受的供養(yǎng)多了,離毀滅的時間也不遠了。 由于提婆達多做盡種種的壞事,而墮入無間地獄。

  為此,弟子問佛陀: 墮到地獄里,將來能不能再超生?

  佛陀回答: 要看他是不是留有一點尚未用盡的福報。

  佛陀教誡的是,平時不知累積福德,精進于道業(yè),一旦業(yè)力現前,我們拿什么面對,又如何提升自己呢?留有一點種子,將來才能開花結果,因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假使把功德、福報都享盡用盡,就像是不自覺地揮霍無度,把本錢都用完了,那前途也就不堪設想了。

  劉邦生病

  劉邦做了皇帝以后,有一次生病,傳旨誰也不接見,一連多日,大小事情都不得奏報,文武百官為朝中大事非常焦急,但又不敢進宮見駕。

  為此,將軍樊噲很惱火,徑自闖進宮去,到皇帝床前高聲說道:

  想當初,您在沛縣起兵時是何等英雄氣概,而今天下已定,精神怎么反而萎靡不振?您身有重病不和大臣商議國家大事,整天就和一兩個太監(jiān)待在深宮里。難道您忘了當年秦始皇病死時,宦官趙高假造遺詔,殺害公子與文武大臣,禍亂天下的事嗎?

  劉邦聽罷,立刻翻身起床,召見群臣,商議大事。

  經過將軍樊噲的提醒,劉邦立時振作,是因為明白 當得意時,須尋一條退路,然后不死于安樂;當失意時,須尋一條出路,然后可生于憂患 的道理;人生本來就是喜樂參半,順逆錯落的,但重點在于如何在這一波波起伏浪濤中到達彼岸,增長人生的智慧。

  如同樊噲要告訴劉邦的,懂得居安思危,才是大智;處危知奮起,才是大勇。

  臨難得以不慌亂,是因為智者在安逸中知道戒慎恐懼;時勢能夠造英雄,是因為勇者知道在動蕩不安中積極向上,他們不會讓自己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反而能在一次次的波瀾中成熟心性,圓滿人生。

  墨汁當醋蒜醬

  書圣 王羲之,為了練就一手好書法,常常是凝神苦思、廢寢忘食。他經常在走路時,一邊思考書法的結構,一邊在衣服上來回行筆,年深月久,衣服也被劃破;他每次練完字,便在家門前的池塘里洗毛筆、硯臺,日積月累,池水由清轉黑,成為有名的 墨池 。

  有一回,王羲之正聚精會神地練字,忘了去吃飯。妻子郗浚便讓家僮端一盤熱騰騰的饃饃和一碗醋蒜醬,送去給他。王羲之仍舊專心伏案練字,家僮幾次催促趁熱吃下,王羲之只是隨便應了幾聲: 好啦!就吃! 又自顧揮毫疾書。

  家僮沒有辦法,只得去稟告夫人。郗浚來到書房,瞧見王羲之手里拿著一個饃饃往嘴里送,才一口咬下去,又趕緊吐了出來,弄得滿嘴烏墨?粗拮,王羲之不好意思地笑著說: 吃錯了! 原來,在吃饃饃時,他心思仍在練字上,而把墨汁當成了醋蒜醬,蘸著吃了。

  王羲之勤學苦練的毅力與精神,造就他在書法史上不凡的地位。誠如曾鞏在《墨池記》所說: 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無論是學習或處事,要成功、有成就,靠的就是一份堅持與精進力。

  《佛說孛經抄》中,佛陀以鑿池做譬喻,勉勵: 人所欲為,譬如穿池,鑿之不止,必得泉水。 《禪林寶訓》也說: 山中樹林,一年生者,可作柴燒;三年生者,可作椅凳;十年生者,方可為棟梁也。 同樣的,凡大事業(yè),大成就,都必須持久有恒、奮勇不懈地努力耕耘才能致之。

  只要我們專心盡力在目標上,分毫不馬虎,扎實用功,還怕不能成功嗎?

  學而不厭

  偶然在書中看到一則閻若璩 以勤補拙 的故事,內容描述清代著名學者閻若璩,生下來就口吃,性子遲鈍。進學校念書,一篇文章讀了上千遍,仍然不能背誦。盡管如此,他仍堅信 勤能補拙 的道理,比其他同學下更多的功夫,一直到十五歲,終于讀熟了不少書。

  書是讀熟了,可是書中的意義還不大理解。某個冬天的夜晚,已經夜深人靜時,他還在思索書中的意義,卻苦于找不到合適的詞句解釋。四更打過了,寒氣更加逼人侵骨,閻若璩渾然不覺,仍然坐在書桌前苦思積慮,最后終于恍然大悟。

  此后,他變得聰穎異常,更加努力地研究經史。他集晉代學者陶弘景、皇甫謐的話,作了一副對聯貼在書房的柱子上,用以自勵: 一物不知,以為深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

  勤問深思,學而不厭,正是閻若璩在學業(yè)上取得成功的秘訣。

  佛陀時代也有一位學而不倦的尊者 鈍根的周利盤陀伽,他在佛陀慈心教導下,日日專念 拂塵掃垢 ,終于跨越愚笨無智的障礙,豁然得大無礙,證阿羅漢。

  在《長阿含經》中,佛陀與善生談到懈惰時,說: 朝夕不肯作,寒暑復懈惰,所為事不究,亦復毀成功。若不計寒暑,朝夕勤修務,事業(yè)無不成,至終無憂患。 誠如佛所言,凡有所求,凡有欲做,不管艱難大小、能力有無,只要我們朝夕鉆研,朝夕精進,天下絕對沒有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盧棱伽學畫

  唐代畫家盧棱伽,是 畫圣 吳道子的得意門生,善作佛畫、經變,畫風形似吳道子。他對吳道子十分崇敬,謙虛而積極地向老師學習。盧棱伽曾經應成都大圣慈寺的邀請,在寺中東西廊畫 行道高僧 ,顏真卿為壁畫親筆題字,畫、字皆妙絕一時,時稱 二絕 。

  唐肅宗乾元年間,吳道子應長安總持寺邀請,為寺院畫佛像。當時,盧棱伽也到長安觀摹,看著老師的畫,覺得自己的畫藝不精,因此更是精進用功。

  后來,盧棱伽為莊嚴寺作壁畫,這一次他傾力盡心,一筆一劃無不細心揣摩,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由于他過于勞心耗力,身體竟一天一天衰弱、消瘦,待他完成畫作時病倒了。

  吳道子聽到消息,即刻前往探望。盧棱伽見到老師,既感激又慚愧地說: 感謝您的教誨,我多想把您的畫藝學好,可是我現在這模樣恐怕不行了! 一個月以后,盧棱伽就病逝了。吳道子到莊嚴寺看著盧棱伽的畫作,悲痛萬分,他對人說: 棱伽是為了學習我的筆法,精力用盡,勞累而死的!

  盡管盧棱伽因傾心盡力學畫,精力殆盡而病逝,但他一心學畫的精神,不僅造就他在畫壇上的地位,更值得后人學習、效法。

  佛經中在在勸誡我們要精進用功,像《大智度論》中說: 勉強而勤修,穿地能通泉;精進亦如是,無求而不得。 如農夫勤修,所收必豐實;亦如涉遠路,勤行必能達。若得生天上,及得涅槃樂,如是之因緣,皆由精進力。 《大乘理趣經》中寫: 世間諸果實,皆由精進生,精進尊貴本,應當勤勇猛。

  精進,不但是學佛修道者應該具備的精神,對于世間一切的學習也應如此,精進勇猛不懈怠,才能將任務完成。

  人生的責任

  現代社會講究的不再只是學歷、經歷,更是要求一個人的品德及工作的態(tài)度。常有人說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即是提醒我們,做事要有盡守本分、全力以赴的原則。

  日本京都花園大學校長立花大龜禪師是當代有名的高僧,已故的池田首相不論公事、私事都求教于他,松下也經常向他請益。

  有一天,松下問禪宗將來會如何?

  大龜回答: 會自然消滅。

  松下大驚,質疑道: 既然如此,像您這樣拼命弘法,到頭來不是白忙一場嗎?

  大龜說: 絕無此事,即使在禪宗消滅之前的一瞬間,我們還是要努力宣教,這是禪僧的責任。

  松下言下悟到:要善用自己的一分一秒,竭盡全力,才是為人之道。我一生以 人生三百歲 的理念過活,弘法度群生、建寺安僧眾、修學結人緣,無不是分秒必爭,將自他的生命活出 無量壽 ,為人間立功、立德、立言。

  竭盡心力生活、行事的決心與使命,是和尚,是禪僧,是企業(yè)家,更是每一個人應該具備的,要將本分事認認真真做好、做對、做出成績來。無論眼下面對的是撞鐘的職責,是身負重任的職務,還是人生的逆流困境,不管艱難與否,都不放棄,不問結果如何,都要傾盡心力完成。相信,在認真面對、謹慎處理當中,我們將意外獲得生命中不可多得的財富。

  誠如佛說: 人有至誠,乃有道 。

  顏琛苦讀

  孔子的弟子顏琛,有一次要去向孔子請安,聽到屋內一段對話:

  東門長老: 您不是說顏琛很聰明嗎?

  孔子: 可惜他沒有苦學的精神。

  東門長老: 那他將來有何造就?

  孔子: 他不愿苦學,我從來就沒有指望他成材成器。

  在門外的顏琛聽后慚愧交加,回房收拾包袱,只留下 三年后再會 幾個字,便回家了。

  回到家,顏琛把自己關進書房,閉門謝客,發(fā)心苦讀。期間孔子先后來探望他兩次,都被顏琛以不在家或生病的理由回絕。三年后,顏琛正準備出門,卻見孔子和東門長老往他家的方向走來,顏琛親自迎上前,請孔子進屋?鬃舆f了一塊上書 三年后再會 的竹簡給顏琛,并說道: 我按時來了。

  顏琛: 我正要出門去見恩師,沒想到您先到了。 說著,并抱出一大堆書簡: 恩師!您考吧。

  經過一番檢驗,孔子欣喜地贊嘆道: 在我三千弟子中,顏琛可謂獨占鰲頭了。

  這世間,有的人為 一句話 積極向上,努力以赴;有的人則頹廢消沉,自暴自棄。 一句話 并沒有是非對錯,是向上,是墮落?是力圖振作,是爭執(zhí)不休?就如雙峰道信禪師對牛頭法融的提點: 境緣無好丑,好丑起于心 ,不過在吾人一念凈穢善惡。

  人生路上,如能使逆耳之語轉為動力,也許一句話就是改變我們一生的轉折點。

  為善要及時

  惠施曾做過梁惠王的宰相,博學善辯,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曾與桓團、公孫龍等辯者掀起名辯的高潮。

  可是,惠施在未任宰相之前,也曾經有家徒四壁,衣不蔽體,食無飽足的經歷。有次,灶冷數日,無奈地去請求梁惠王幫忙。梁惠王說: 夏麥將成熟了,等割了麥,再給你一些。

  惠施一聽,幾乎傻眼。耐著性子向梁惠王說: 我剛才到您這兒來的路上,經過一條正在漲水的河流,看到一個人掉到河里去,正被急流沖往下游。他對著我大喊救命,我因為不會游泳,因此很抱歉地對他說: 我不會游泳,我會替你向東越王求救,請他派出善游的人來救你。 那溺水的人一臉憤慨地說: 我現在只要有一個瓠瓢可以抓著,就能夠活命,你卻不伸出援手。等你向東越王求來救兵,我恐怕早就淹死在深淵之下,葬身在魚腹之中了。

  及時 是一個重要的觀念,做任何事都要及時。有人想要孝順父母,但要等到自己 有能力時 ;有人想要去探望生病的朋友,但要等到 有空時 ;有的人一心想要做善事,但他要等到自己 有足夠的錢時 ?墒牵鹊接心芰r,父母或許不在了;等到有空時,朋友或許康復了;等到自己有足夠的錢,多少錢財才算足夠呢?

  《眾經撰雜譬喻》有如此的教誡: 智者思惟財物不可久保,譬如失火之家,黠慧之人明識火勢,火未至時急出財物,舍雖燒盡財寶全在,更修屋宅廣開利業(yè)。智人植福勤修布施亦復如是,知身危脆財物無常,遇值福田及時布施 明慧之人乃能覺悟,知身如幻財不可保,萬物無常,惟?墒选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就是告誡人 孝順要及時 。不僅孝順如此,在世的作為,一切都要及時,不及時把握,等因緣一過,再如何懊惱也于事無補。

  驢上推敲

  賈島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一天黃昏,賈島騎著驢在近郊蹓跶,望著平野流水和遠處山寺的琉璃瓦,忽然得到好句子: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他高興地吟哦,突然覺得不妥: 這么寧靜的氣氛,用 敲 字,還是用 推 字? 始終不能決定要推還是敲,總覺得兩字各有意境,他兀自地想著,還在驢背上做出敲門和推門的姿勢。來往的行人看見賈島一副癡呆的樣子,都很好奇地注視他,賈島卻渾然不覺,還是專注在他的 敲 和 推 字上斟酌。

  正在此時,一隊豪華的車隊簇擁著京兆尹韓愈,迎面而來。賈島的毛驢一頭撞進隊伍中,衛(wèi)兵大怒,把他押到韓愈的座車前。賈島發(fā)覺自己闖大禍,惶惑不安,只好期期艾艾地把事情的經過告訴韓愈。

  韓愈耐心聽完賈島的敘述,又聚精會神地思索后,對賈島說: 敲 字有動作,有聲音,比較傳神、精彩,還是用 敲 字好。 并將他無罪釋放。賈島這一推敲,韓愈這一定案,成為文學史上的佳話。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說: 專志者有所詣,攝慮者無異想。 賈島為求貼切的字,進入忘我的境界,渾然忘記周遭事物,用心斟酌,琢磨半天,只為了考量整首詩的意境。他所留下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即是《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詩作是浪漫的,詩人的態(tài)度卻是非常謹慎。

  謹慎是很好的生活態(tài)度,能處處謹慎的人,不會有重大的過惡!洞蟀涅槃經》說: 謹慎無放逸,是處名甘露;放逸不謹慎,是名為死句。 這里說的 甘露 ,就是指清凈的涅槃境界?芍,佛經是非常稱許謹慎的態(tài)度。一個修行者,能在行住坐臥中,謹慎自己的身、口、意業(yè),即能讓自己進入清凈的境界。即使是從事世間營生, 謹慎 也是獲致成功的重要態(tài)度。

  標準鐘

  有一對夫妻,太太在雪地里抱了一條小狗回來,要先生替這只狗起個名字。先生說: 你從雪里面抱回來,我們就叫它 雪來 好了。

  雪來 漸漸地長大,活潑好動,很得夫妻倆疼愛。先生在外地上班,每天五點下班就搭乘火車回家, 雪來 都會準時到車站接他。車站的過往旅客與工作人員,看到 雪來 每天都會在固定時間出現,等待主人回來,久而久之,大家便喊它 標準鐘 。

  幾年后,先生不幸去世了,留下太太與 雪來 相依為命。她年輕貌美,并且在一所小學教書,同校里有一位男老師追求她,向她求婚。面對男老師熱烈的追求,她的芳心為之打動,暗忖:獨身一人生活不容易,既然對方心誠意堅,就答應嫁給他吧!

  這一天,男老師親自登門求婚,她正要答應的時候, 雪來 突然 汪、汪、汪 地叫了幾聲,跑出門去。原來是先生下班的時間快到了, 雪來 要到車站去迎接主人。這位太太目睹此景,心里想: 雪來 都能守得下去,我難道不能守下去嗎?于是,她跟這位男老師表明自己的心意,要一輩子堅守對丈夫的忠貞。

  秋去春來,多少年過去,火車站經過幾次翻修, 雪來 雖然老邁行動蹣跚,還是固定到火車站去等待主人回家。來往旅客流動變遷,卻是每個人都知道有這一只守時守義的 標準鐘 。

  一只狗不為時光流逝,人事變遷動搖,堅守對主人的忠義、情感,而得到 標準鐘 的封號。身而為人,在道義與人格上,是不是也應受到啟迪呢?

  作家的計算題

  有天下午,一個作家枯坐在自己的書桌前,絞盡腦汁還是沒有任何創(chuàng)作的靈感,他一時心血來潮,拿了一張白紙開始計算自己如果活到八十歲,還剩下多少日子。就這樣一張紙換過一張紙,突然他放聲大哭,原來他領悟到,就算活到八十歲,這個世界剩下的日子卻難以估計。

  我們的一生,究竟有多少時日,是真正用心在生活?還是汲汲營營于工作與生計,盲目于情感歡樂,貪著于物質享受,計較著高低前后,成天忙碌追逐,卻不明白其中的真義?

  雪峰義存禪師嘆: 光陰倏忽暫須臾,浮世哪能得久居。 我們放眼思考,宇宙浩瀚悠遠,人生卻短暫如朝露,能不把握當前,認真對待?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在佛門,多少祖師大德視生命如珍寶,視時間如黃金,分分秒秒,剎剎那那都是真實的生活:大迦葉尊者縱使年老,仍然堅持頭陀的修行生活;百丈禪師身體力行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的理念;印光大師時時觀 死 ,以此警惕,珍惜當前;大太陽下,老禪師回答道元禪師 現在不曬香菇,等到太陽下山才曬嗎? 《大寶積經》中更描述菩薩 常做佛事,永不休息 的精進力。凡此種種,都是我們的借鏡與榜樣。

  真正的人生不以歲月衡量,真心的生命超越時空。能以祖師大德們的態(tài)度,全心全意地生活,我們才能領會到真正的人生、真心的生命。

  生命的真義

  某個寺院的池塘中,開了一池蓮花,只要來到寺院的信徒、游客必定來到池塘邊,欣賞蓮花,贊美蓮花?墒巧徎ㄔ倜溃驳謸醪涣藲q月挪移所帶來的變化。

  蓮花看著自己的身體,逐漸褪色、枯萎,贊美的聲音逐漸寥落冷清,不禁哀凄、惶恐起來。蓮花愈是無力,愈是萎靡。

  打掃寺院的老僧人看到萎靡的蓮花,趨前問: 有什么事,讓你這樣垂頭喪氣的?

  蓮花無精打采地說: 為什么我昔日的風采會漸漸消逝呢?難道我就得看著生命一天天老去,我的生命就是這樣短暫嗎?

  老僧人慈祥地看了看蓮花,微微笑道: 這是每個生命都得經歷與面對的。 老僧人又指著蓮藕,說: 你看得到嗎?生命的答案在這里。

  蓮花不明白: 為什么我看不到?

  老僧人凝視著白云藍天,說: 你會明白的。

  時光在日升月落中消逝,蓮花日日感受著自己的身體。一天,蓮花忽然發(fā)現新的生命在它體內隱隱律動,才明白老僧人的話,霎時蓮花放下一直堅持的執(zhí)著與困惑,平心面對逐漸消逝的風采。

  人生的無常虛妄,佛門的祖師大德常嘆: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 漸漸雞皮鶴發(fā),看看步行龍鐘 、 水流如激箭,人生若浮萍 。但是有多少紅塵人為年華老去嘆息傷悲,為了維持青春美貌費盡心思裝扮,為了權勢金錢忙忙碌碌,為了疾病情感惶惶不安,不知道靜心思考生命的真義,用心過好每一天的生活。

  生命可以很短,也可以無限。曾有人對我說: 師父!祝你長命百歲! 我說: 長命百歲不夠。 對方不解地問: 那你要活多少歲啊? 我回答他: 人生三百歲。 如果我們盡情發(fā)揮生命的潛能,這一生就能如同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壽,無量光。

  季咸為壺子看相

  鄭國有一個巫祝名叫季咸,能斷定一個人死生存亡、禍福壽夭。列子醉心于季咸的功夫,向老師壺子說: 一直以來,我以為老師的道行已至極盛,遇見季咸后,才知道他的道行比你還高!

  壺子說: 我教授你的只是外在形式的名相知識,精神內涵的層次都還未傳授,你如何獲得入道的功夫?只有雌性沒有雄性的話,如何使卵能成形,孕育生命?當你想要與人一較高下,展現自己的卓越,當然容易讓人看出你的優(yōu)劣,以此斷定你的生死禍福。 壺子為了讓列子更明白這個道理,叫列子請季咸為他看相。

  當季咸為壺子看完相后,趕緊拉列子到門外,搖頭嘆息: 你準備為你的老師處理后事吧! 列子神色凝重地詢問原因,季咸說: 他面如死灰,神情異常,我斷定他活不過十天。 列子聽后,泣涕沾襟地跑進屋內轉述季咸所言,壺子神色若定: 剛剛我示現的是無心自然,生命不動的氣象,所以他以為我已無生機。你再請他來吧!

  隔天,季咸看了一會兒,走出門口,對站在外頭等候的列子說: 還好遇上我,才能挽回你老師的一條命。我看他已顯露生命的氣象。 列子將季咸所說的話轉達壺子。壺子說: 這一回,我透顯出天生本真的樣貌與能量,這說明了我們可以主導自身的生命情態(tài),不是他人可以決定的。你再請他來看看。

  第四天,季咸看完后,對列子說: 你老師的面相不齊,難以捉摸,等他面相端正時,再找我來。 列子進到屋里,告訴壺子今日的情況。壺子說: 這次我展現的平衡的生命氣象,是毫無征兆可見的太虛境界。

  第五天,季咸腳都還未站穩(wěn),就被壺子所顯現的萬象俱空的境界,嚇得倉皇逃跑。壺子說: 剛剛我顯示的是無相之相,如鏡子如實映照對方的樣貌,如草順風而靡,如水隨波而流,讓他無法摸索出我的究竟面目,才會落荒而逃。

  列子終于恍然大悟,當下慚愧自己才疏學淺,而還鄉(xiāng)潛修三年不出門。終其一生,幫妻子燒火煮飯喂豬,返璞歸真。

  命運是無法預測的,因為生命有無限的可能。學佛的人深明一切為因緣所生法,無常變化,禍福壽夭全在自己身行心念的善惡好壞,而能透過修行培植福德因緣,為自己創(chuàng)造圓滿人生。因此命運操之在己,又豈是算命巫祝可以預測?

  放焰口

  清朝紀曉嵐所著述的《閱微草堂筆記》,里頭記載了一則故事:明朝時,橫街上有一所宅第,從以前就盛傳有鬼怪作祟,使得家宅不安,屋主不堪其擾,于是延請僧人前來做佛事。

  就在夜晚放焰口的時候,燈下突然出現兩名女鬼,她們先向誦經的僧人恭敬地行禮之后,便說道: 師父你們都飲酒食肉,如此誦經禮懺,根本毫無用處。即便是放焰口施食,所拋出來的米粒,也都只是虛擲而已,缺少了佛力的加持,鬼眾根本得不到這些施食!所以,煩請師父您代為傳話給屋主,另行禮請有德有修之高僧來做焰口佛事,那么我們才能有幸超生。

  僧人聽完女鬼的話,不由得大為驚懼,同時又慚愧不已,竟然不知不覺中跌落到焰口法座之下,法會尚未終了,女鬼便滅了燭離去。

  后來,程文恭搬進這座宅第,另請有德僧人攝心誦經,從此屋宅里,各種擾人的奇異怪象,便銷聲匿跡了。

  很多人常會問,誦經超度究竟有沒有用?這就如同將一塊大石頭拋入江中,它必然撲通一聲沉入江底,如果將石頭放在船上,它就不會沉沒了。同樣地,罪業(yè)深重的鬼道眾生,借由超度佛事的法船,就能免于沉淪苦海。因此,只要超度法事做得虔誠如法,經咒便能發(fā)揮不可思議的功德,使得鬼道眾生得以了脫生死輪回之苦。深明此理者,又豈會以輕心、慢心來看待超度佛事?

  誦經、禮佛、持咒的功用重在信仰力,在 心 上用功夫,這就像一般人視佛舍利為平常骨頭,在佛弟子心里卻是佛真身,因為有誠心、有信仰,才得佛力加持,而無事不辦。

  有謂 念佛一聲,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 ,實是增福滅罪最簡易的修持法門,惟得力與否,就在是否真能 至誠懇切 。

  信心之路

  佛陀時代,舍衛(wèi)城有一位牧牛人在森林里四處尋找走失的牛,找到正午時分,他又餓又渴,只好走進精舍,比丘就拿了一些食物給他吃。牧牛人問比丘: 尊者,今天到哪里應供啊? 比丘回答: 今天只是吃乞食的飯菜。 牧牛人驚訝僧團的飲食豐盛美味,暗忖:平時日夜辛勤工作,也無法賺得如此豐盛的食物。于是,表示想要出家的意愿。

  但是他出家不久后,又對僧團的生活感到厭倦,于是離開僧團返回俗家。在家過沒幾天,又因為不想受挨餓之苦,而回到僧團。如此反復六次來回僧團與俗家,比丘們都認定他是一個信心不堅定的人。

  有一次,當他又想離家回到僧團時,不經意走進房內驚見妻子沉睡時的丑態(tài),震天的鼾聲與從口中流出的口水,使得他心中猛然一震: 我?guī)锥瘸黾,不能安住,難道就是迷戀這樣丑陋的形體嗎?

  他一路反復思索無常和苦,終于證得須陀洹果。但是回到僧團,比丘們都不愿意再接納他,經他再三懇求后,才決定給他最后一次機會。經過他的努力,一段時日后,終于證得阿羅漢果。

  修道路上,信心能撤除疑慮的屏障,抵抗各種誘惑,即使遭逢冤屈、迷境的考驗,仍能安住在道上,不起妄動心。佛教史上,鑒真大師赴日本弘法,六次遇難,玄奘大師孤身涉險,橫渡五百里流沙,西行取經,都是憑借一股對佛法堅定的信心,成就佛教大事業(yè)。所以佛陀開示道: 何等為信力?于如來所起信心,深入堅固。

  因為有信心,而能深入佛法,也因為徹悟了世間虛妄相,更堅固信心,在死生進退兩難處,一物一景的催逼,都能大徹大悟。

  掌舵的人

  在古印度南方,有一戶婆羅門家的兒子,自小就飽讀群書,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知識淵博,村里人對他稱贊有加,認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村中有一群商人準備啟程采集珍寶前,親自登門拜訪,向婆羅門的兒子討教航海的方法。

  駕船的技巧與方法,婆羅門的兒子在書中讀到不少,他自信滿滿地對商人們說道: 對于海中的情況,我了如指掌,比方說:航行時遇上礁石或海水倒流固然危險,但只要掌好舵,方向準確,不疾不徐,自能乘風破浪。所有掌舵的技巧與海中會遇上的情況,書中都有詳細記載,字字都在我心中,沒有遺漏。 還主動提出要與商人一同前往海中采寶。大家皆深信不疑,歡迎婆羅門的兒子同行。

  當船只航行到海中時,原本掌舵的人突然患病死去,商人們于是公推婆羅門的兒子擔任掌舵一職。才行駛沒多久,船只突然遇上急流,在海上載浮載沉,迷失航向。全船的人恐慌極了,此時的婆羅門的兒子卻手忙腳亂地掌著舵,當初的自信滿滿全都蕩然無存,只是臉色慘白,喃喃自語: 書上是這樣寫的,沒錯啊! 一陣慌忙后,仍不見船駛離急流外,最后整艘船沉入了海底。

  道理人人懂得,人人會說,但 懂得 、 會說 與實際操練之間有很大的距離。有的人滿腹經綸,卻不會做人處世,讀書再多也是枉然;有的人雖目不識丁,卻懂得將古圣先賢的智能,運用在行事待人上。

  紙上談兵,無法成就大事業(yè),只能讓自己活在自己認定的小格局中,走不出去。學習佛法也是如此,懂得文字名相,不知深入義理,認真修行實踐,也只能做個門外漢,看不到門內的風光。修學佛法,須以 聞思修 入 三摩地 ,才能達到目標;儒家也說: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唯有行解并重、知行合一,將所學靈活運用,才可以自他都受益。

  運甓翁

  東晉名將陶侃平定蘇峻之亂后,聲威大震,因而引發(fā)權臣王敦猜忌,調為廣州刺史。在廣州擔任刺史期間,陶侃深明,悠游無事容易養(yǎng)成一個人怠惰、頹廢的習性,因此他每天早晨將數百個磚塊搬到屋外,傍晚再將磚塊搬回屋里,日日如此,寒暑無間。旁人不解,問他個中因緣,他回答: 我方正致力于平定中原,如果過分安閑放逸,將來恐怕無法擔當重任。

  唐人元稹一首 運甓調辛苦,聞雞屢寢興 ,與宋人黃庭堅筆下 誰令運甓翁,見謂牧豬奴 ,兩首詩中的 運甓翁 指的就是陶侃,世人更以此名稱揚他不求安逸放縱,眼界長遠的行誼與自覺力。

  好逸惡勞是一般人的通病,有些人年輕時只求享受,不愿工作,整天游手好閑,蹉跎韶光,不知道歲月匆匆,忽焉已老,等到氣血漸衰,再想亡羊補牢,已不勝負荷,只能空嘆時不我予。

  曾經,佛陀看到比丘們身心懈怠,不勤精進時,告訴阿難: 夫懈怠者,眾行之累。居家懈怠,則衣食不供,產業(yè)不興;出家懈怠,不能出離生死之苦。 道綽禪師也在《安樂集》中指出: 夫放逸者,是眾惡之本。 因為常人總認為 還有明天 ,于是滋長放縱的習性,消磨志氣。每一個人都擁有源源不絕的潛能,逸游荒醉只會使活潑潑的生命力漸行消磨,甚至背棄了理想與初發(fā)心,終究事業(yè)不成、道業(yè)不克,白白地浪費了難得的人生。

  陶侃常勉勵人: 大禹圣人,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 為人就該勤勉精進,開發(fā)自己的能量,把生命活力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不是很好嗎?

  誰是長老?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普賢警眾偈》意在勸勉佛門行者,生命無常迅速,想見得悟道后的風光,唯有晝夜精勤。

  《增一阿含經》中有一段佛陀教導弟子精進行持的故事:

  昔日,佛陀在竹林精舍集眾講授法義,聞法大眾中,坐在佛陀對面一位長老比丘,不僅散腿打盹,還將雙腳直接伸向佛陀,反觀年僅八歲的修摩那沙彌,卻是結跏趺坐,全神貫注聆聽。

  舒腳而睡的長老比丘,與端坐思維的沙彌,佛陀看在眼里,心有所感地為眾觀機說法: 誰人堪稱長老?剃除發(fā)須,齒長鬢白,住佛門久的人,才有資格嗎?若聞善法,能歡喜信受,日月精進辦道,去諸穢惡行,雖然出家日淺,也可稱為長老。

  佛陀在涅槃前仍殷殷叮囑弟子: 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 阿那律尊者也曾經因為打瞌睡,遭佛陀呵斥: 咄咄汝好睡,螺螄蚌殼內;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孔子也曾責罵課堂上打瞌睡的宰我: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圣者鄙斥睡眠,是因為身心處在睡眠中,如何能聽聞教法,增進學業(yè)?一面工作一面打盹,事情也將事倍功半。人處于睡眠狀態(tài),六根是無法運用的,猶如死去一般,佛教因此把煩惱稱作 隨眠 。

  其實, 睡眠 的用意,乃為養(yǎng)精蓄銳,讓我們有充分的體力行事。過度睡眠,反而造成放逸、懈怠身心的惡因緣。如何防止非時睡眠,障礙學業(yè)、事業(yè)、道業(yè)的增進,唯有作息正常,才能克竟其功,成就事業(yè)。

  勤學如春起之苗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本來抱著濟蒼生、安社稷的壯志,因為受到壓迫而結束仕宦生活,隱逸田園。某一天,鄉(xiāng)里一位年輕的讀書人向他請教為學之道。

  晚輩十分敬佩先生的學問,不知道讀書求學可有什么妙法?

  為學,哪有什么妙法。你可聽過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做學問沒有妙法,勤學則進,輟學則退! 陶淵明一臉肅然地回答。

  讀書人聽了仍是滿面疑惑,陶淵明便帶著他走到屋外田園邊,指著其中一棵禾苗,說: 你仔細瞧,看看禾苗是不是在長高?

  讀書人凝視半晌,只見禾苗和原來一樣: 晚輩沒有見到禾苗長高。

  年輕人,這禾苗時時刻刻都在生長,只是我們的肉眼沒有察覺到。讀書也是,學問得一點一點地累積、增長。只要勤學不輟,持之以恒,自然日久見其功。

  隨后,陶淵明又指著河邊一塊大磨石,問: 你看這塊石頭,為什么會有像馬鞍一樣磨損的凹面,是在哪一天磨成的?

  少年搖搖頭,不知何以故。

  這是農夫們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鐮、磨鋤,凹面也隨著年歲漸漸磨損而成。同樣的,學習一旦中斷,所學的知識,就會不知不覺慢慢遺忘。猶如磨刀石不見其損,但日有所虧。所以,為學之道無他,只有持之以恒,日日用功。

  陶淵明自覺讀書沒有什么秘訣,而為這位讀書人寫下: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人生不學則不會進步,只要有心志在于學,持之以恒,自然進步有成。又譬如燒火煮水,如果不能不斷添加柴火,水就無法燒開。無論為學或修道,都應耐煩有恒,精進不懈,只要能夠堅持下去,假以時日,自然能有一番成就。

  藥餌為刀刃

  清朝時,有一位進京應考的舉人,路過蘇州時不慎染病,他風聞葉天士的名聲,特地前去求診。葉天士診脈后,告訴這個舉人: 你得的是消渴病,已無藥可救。大概只剩一個月的壽命吧!

  這舉人應試心切,仍然堅持進京赴考。到了鎮(zhèn)江后,又向金山寺的老醫(yī)僧求診。老醫(yī)僧診斷后,還是說: 是消渴病,壽命不超過一個月。

  葉大夫說我已無藥可救,請老醫(yī)僧救我。 舉人求老醫(yī)僧救自己的性命。

  老醫(yī)僧教他: 你每天以梨為食,渴了以梨代茶喝,餓了蒸梨來吃,持續(xù)吃上一百天,必定痊愈。那葉大夫怎么可以說無藥可救,豈不是誤人性命?

  舉人遵照囑咐,天天吃梨,百日后果然奏效,病體痊愈。

  后來,舉人在蘇州又遇見葉天士。葉天士大為驚異,當知道這舉人是被金山寺的老醫(yī)僧救活,因而摘牌停業(yè),隱姓埋名,身著粗衣布衫到寺里拜老醫(yī)僧為師。學徒多年,終得老醫(yī)僧的真?zhèn)鳌?/p>

  我們無論是為學或做人,最忌仗著自己小有才華,或技藝超群,就沾沾自喜,自鳴得意。要知道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總會有人比我們更好。學海無涯,永無止境,漠視或敵對、忌妒對方的成就,都不是解決之道;唯有以葉天士虛心求教、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不斷地努力充實,才能提升自己的內涵與藝術。否則不但會在自得自滿的深海中淹沒,更可能害人于非命。

  葉天士在臨終時告誡孩子的一句話便是最好的借鑒: 醫(y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靈敏,讀萬卷書而后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為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yī)。

  梨園三怪杰

  這個時代,許多社會問題多半與一個人的意志、信心強弱有關系:遇到挫折或瓶頸時,容易萬念俱灰,抑郁度日,放棄,抱怨,甚或欺騙他人。在一片萎靡亂象中,具奮起心、積極力,勇者無懼的典范,更顯得可貴與難得。

  清末時,梨園有三怪,瘸子丑角孟鴻壽、瞎子老生雙闊亭、啞巴武生王益芬,都不因為身體的殘缺而放棄人生,反倒精進習藝,成為梨園赫赫有名的怪杰。

  其中,孟鴻壽先天殘疾,因為患得軟骨病,頭大腳纖弱,駝背,兩腿彎曲。他外貌丑,走起路來顛簸不平穩(wěn),卻不自卑自棄,只是決心勤練藝法,發(fā)揮自己的特點,成為戲園爭相邀請的名丑。

  而雙闊亭自小學戲,因病雙目失明后,更是勤奮苦學,不辭辛勞,終于成就他登臺演出的精湛技藝,成為梨園人人尊敬,名噪一時的須生。

  天生就不會說話的王益芬,平日看父親演戲,耳濡目染下將劇情、藝法銘記在心。每早天還沒亮就起身練習武打,終于成為戲園里獨一無二的武生。

  這梨園三怪身雖殘疾,卻清楚自己的長短優(yōu)劣處,而舍短取長,開創(chuàng)不凡的人生路。因為他們有不輕言放棄,知命不認命的信念,才有全力以赴后的聲名與成就。佛教提出的業(yè)力思想,不同于常人認為的命運,一切都得逆來順受,無法改變,往昔身口意造下的惡業(yè),透過懺悔、修福、行善,仍可以凈化身心,還得本來清凈的面貌。這也是告訴我們,現下的事實并非永遠如此,外在的殘缺也并不可怕,只要擁有一份向上向善的無畏心。就怕內心的殘缺,自暴自棄,傷人害己,那就只有沉淪苦海,輪回復輪回的份了。

  波斯匿王減肥記

  中印度時期,虔敬護持佛陀教團的波斯匿王,形體肥胖,導致他稍稍活動就會汗流浹背、氣息長喘。

  一日,波斯匿王前往舍衛(wèi)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向佛陀請法問安,他恭敬頂禮后,便退坐到一旁。佛陀看到波斯匿王氣喘如牛的模樣,就說: 大王,您太肥胖了! 波斯匿王不好意思地說: 我為了肥胖的身體日夜苦惱,它造成我很大的負擔,也讓我慚愧不已。佛陀!我由此深觀,身體真是痛苦的根本!

  佛陀以一偈語為國王說道: 人當自系念,每食知節(jié)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 意思是說,我們應當時時自我提醒,飲食要知節(jié)量,不過度進食造成身體的負擔,才能保持輕安,健康長壽。

  波斯匿王覺得有道理,決心以佛陀開導的方法 減肥 。他對在座的一位名叫欝多羅的青年說: 在我用餐時,你能不能為我讀誦這偈語呢?我愿意賜你十萬兩,以為報酬。 欝多羅歡喜地答應了。

  自此以后,每當波斯匿王用餐時,欝多羅便恭敬地讀誦佛陀所說的偈語,提醒大王 飲食應知節(jié)量 。過了一陣子,波斯匿王滿身的贅肉果然逐漸消去,一身輕盈,容貌也變得莊嚴端正。波斯匿王滿懷感激地在王宮樓閣上遙拜佛陀,說: 尊敬的佛陀,感謝您的教導,使弟子斷除貪欲,獲得現世的利益與來生的安樂。

  佛陀開導波斯匿王的減肥之方,是以探究肥胖的根本原因而對癥下藥,靠自己持之以恒斷除貪欲心,而獲得身體的健康,與心靈的安樂。

  愛美是人的天性,現代人認為肥胖讓一個人顯得臃腫難看,為了擁有曼妙的體態(tài),以吃藥、節(jié)食、穿塑身衣等等方法減肥,往往只是瘦了荷包,卻達不到功效。其實,正確的減肥方法,除了飲食知節(jié)量,適當的運動、心情的愉悅也是保持身材的好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明白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加上意志力與恒常心,才能健健康康地瘦身成功!

  急來抱佛腳

  抱佛腳 一詞,原是佛弟子對佛菩薩行最崇敬的禮節(jié),透過雙膝跪地,雙手伏地,以頭頂佛菩薩的雙足,與佛感應道交。唐代孟郊在《讀經》中即有: 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 的詩偈,意謂年老之際才來學佛,求佛祖的庇佑。而后,凡是對于事前未做好準備,等到火燒眉毛,才慌忙地應付則稱之,因此有 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的俗諺。

  宋代劉攽在著作《中山詩話》也有記載關于 抱佛腳 的典故:

  宋朝宰相王安石,一日與三五好友談禪論道,王安石突然一陣感慨,對眾人說道: 我已年老力衰,也該與和尚作伴,窮日落月,以青燈伴古佛,度此一生! 隨興作了一句: 投老欲依僧。

  座中有一位好友立時作了一段下聯: 急來抱佛腳。

  王安石大感不悅,以為對方是在嘲弄自己,便言: 我說的 頭老欲依僧 是一句古詩

  這位好友笑一笑說: 我念的是一段俗諺,倘若去掉您那句古詩的 頭 ,拿掉我這句俗諺的 腳 ,不就是 老欲依僧,急來抱佛 的妙對嗎?

  在座的大眾皆為之大笑,王安石也轉怒為喜,贊賞友人的才學智慧。

  世間,人往往會有 臨時抱佛腳 的心態(tài)。譬如平日不認真讀書,一待考試才來開夜車,成效必然大打折扣;平常不懂得儲蓄金錢,真要急用時,四處向人周轉,也不一定得到他人的支持。因此,平時就做好準備,儲備足夠的資糧,就無須擔心臨時抱不到佛腳的窘困了!

  勤能補拙

  西晉的文人才子左思,因撰寫《三都賦》享譽文壇,奠定了他的文學地位。事實上,左思的成功并非偶然,據說他小時候并不聰明,琴棋書畫樣樣不精。有一天,左思正伏案讀書,聽到他的父親在門外嘆息: 這孩子不及我小時候聰明,實在不是塊讀書的料。

  左思當時聽了,感到十分羞愧,便下定決心用功苦讀。于是,他開始奮發(fā)向上,平時除了書不離手外,也經常用心構思文章。有時,雖在庭院里散步,卻見他手握紙筆,一有文思,立刻謄寫下來。甚至為了找尋資料,遍訪同時期的大作家。

  他曾經花一年的時間,撰寫《齊都賦》,描述齊國首都臨淄的風光。后來,更耗費十年的歲月,完成了歷史上有名的《三都賦》,內容記載三國時期的蜀都、吳都、魏都,這三地的秀麗山川和豐饒物產,同時也記錄了魏蜀吳三國的盛況。當時,文壇的權威人物張華對《三都賦》大加贊賞,認為左思的成就不輸給班固、張衡等大文人。后來,這篇杰作很快地在京城里流傳開來,由于大家爭相抄錄、讀誦,以致洛陽的紙張價格上漲,因此而有 洛陽紙貴 的美談,傳于后世。

  左思的天賦雖不如天才作家來得敏捷,但是他認真不懈、勤能補拙,終于寫出千古佳文,成就一番偉大功業(yè),也奠定了他在文學上非凡的地位。所以,一個人想要有所作為,甚至功成名就,不能沒有勤勞的精進力!

  孔子知禮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以知禮聞名。有一次,孔子入太廟參觀演禮,對于每件事情,每個細節(jié),都要問得清清楚楚,好像不懂禮節(jié)一樣。因此,就有人譏笑他: 誰說陬邑大夫的兒子知禮,到了太廟樣樣都要請教人呢! 孔子聽到這樣的批評,就回答: 每件事都要問清楚,正是合乎禮呀!

  在當時的社會,孔子雖然已有知禮之名,但對于自己不明白或不甚清楚的事物,仍是虛心求教于人,絕不會不知強為知,這種治學不厭、勤問學習的精神,才是真正合乎禮。此外,也由于孔子踏實、積極的 問學 ,所以奠定他豐富的 學問 修養(yǎng)。

  然而,放眼今日社會,不少年輕人貪功求利,浮夸不實,實在很可惜。要知道投機只能取勝一時,早晚還是會讓人識破,不是長久之計,唯有篤實行事,才能獲得永久的信賴。所謂: 今日的耐煩做事,是未來成功的踏板;今日的千錘百煉,是未來事業(yè)的階梯。 年輕人要想立業(yè)成功,必須要踏實不虛浮,經久不懈怠,時日一久,便能百煉成鋼。

  所以,無論為學或做人,我們都要誠然以對、踏實處世,空談、虛浮、不切實際,或只說不行,這些都不是一個求學者應有的態(tài)度。

  司空見慣的危機

  隋文帝開皇年間,隋軍打算大舉伐陳。當時隋國的將領賀若弼,擅長于謀略,便布下了幾個陣勢,計劃先從廣陵引兵渡長江。

  賀若弼首先安排人把軍中的老馬賣掉,再用這筆錢買入大量船只,密藏起來。接著,又購買五六十艘破船,停泊在河邊,讓陳朝的人誤以為隋國并沒有充裕的船備。

  賀若弼又下了一道命令,要看守江邊的營隊換防時,先聚集于廣陵,并且還要遍地插滿旗幟、大設營幕。陳朝的人看到了,誤以為隋軍即將大舉入侵,于是立刻準備了大隊人馬前往御敵。后來陳朝密探自隋營歸來,說明了這陣勢只是隋軍駐江邊的軍隊換防,并非出兵。陳朝將領聽了,便卸下了心防。幾次之后,陳朝對隋國營隊輪換戍防時,大軍陣勢的變動已經習以為常,也就不再特別設軍防備。

  除此之外,賀若弼又安排士兵們,經常沿著江邊打獵,故意制造人馬喧騰的假象,讓陳軍以為隋軍不是在練兵,好讓他們疏于警戒。

  等到時機成熟了,賀若弼真正統(tǒng)領隋國大軍渡江時,陳軍營隊的士兵們依然毫無警覺,飲酒取樂。就這樣,隋軍無須耗費一兵一卒,便輕松地一舉過江,直逼陳營。

  有一句話說 人是慣性的動物 。慣性,就好比地球每天自轉,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卻一點都察覺不出來。個人在生活上的慣性,如果因習以為常而渾然不覺,便猶如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或者是 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了。

  賀若弼善于掌握人性的弱點,因此略施小計,使敵軍漸漸失去了警備,便能輕松地達到目的。而另一方面,這個故事也告誡我們,居安仍須思危,才能永保國家、人民的安樂。

  類似的歷史教訓,如唐朝白居易的 慣聽梨園歌管聲,不識旗槍與弓箭 ,以及孟子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等,無非是在說明,即使天下太平,如果人人都已經習慣了安逸的生活,而不知防患于未然,這也是國家的危機!

  分秒必爭歐陽修

  歐陽修一生博覽群書,盡管政事繁忙,仍不忘精勤于詩文寫作,終成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與文學家。

  年輕時的歐陽修特別喜愛韓愈的文章,并引以為學習的榜樣。歐陽修從政后,便利用其政治上的力量提倡古文,以革除過去為文浮靡、不實的風氣,并讓唐代以來的古文運動,在宋代展現出輝煌的成果,樹立了實用而平易的寫作風格。曾經有人好奇,他的靈感來自何處?哪來的時間思考?他自謙地說: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

  他一生的寫作態(tài)度,嚴謹自持,往往一篇文章完成后,仍將它貼在墻上隨時讀誦、修改,直到滿意為止。盡管如此,歐陽修依舊虛心請教他人,從不以此驕矜自滿。他曾說過: 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 ,一直到現今,仍被寫作者奉為撰寫一篇好文章的要訣。

  歐陽修晚年整理生平所寫的文章時,經常字句斟酌、反復苦思,到深夜還不肯休息。一回,他的夫人看不過去,勸說: 為什么要這么辛苦呢?你的文章已經受到大家的肯定,還怕被先生責怪嗎? 歐陽修笑著說: 不要誤會,我不是怕先生罵,而是怕后生恥笑。 他一生對文字的堅持與精勤,由此可見一斑。

  蘇東坡曾評論歐陽修的文章: 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賦詩似李白 ,并自謙 這不是我說的,而是天下人都這么說。 神宗皇帝也稱贊他: 革浮靡之風,以道德鎮(zhèn)流競之俗,挺節(jié)強毅而不撓,當官明辨而莫奪。 另外,在明代作家茅坤輯錄的《唐宋八大家文鈔》里,亦贊嘆歐陽修的文章 令人讀之,一唱三嘆,余音不絕。世之文人學士,得太史公之逸者,獨歐陽修一人而已!

  佛陀開示: 人命在呼吸間 ,要佛弟子透視人生的無常變化,生命的瞬息消失,須把握有限的時光,精勤行道。生存世間,有人了解光陰似箭,于是爭分奪秒,要生命不空過;有人慨嘆日子難過,倍感度秒如年,于是荒度歲月,消磨人生。時間的長短,不會因我們身份的高低而增減,不知珍惜,不懂運用,便如 蜉蝣朝生暮死而不怨,人生百年寒暑而不足 。

  如何珍惜運用呢?佛教以 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 的四正勤,一種以自利利人為修道方向的努力,為精進的目標。你看,歷代多少哲人名士夜以繼日、持續(xù)不斷于個己的行愿,為后人創(chuàng)造無數的卓越貢獻。

  吾人的生命若能活得如 朝露雖易逝,但它潤澤了大地;冬陽雖短暫,然而能消融冰霜 ,才是有意義而豐富多彩的人生。因此,應該效法古德精勤不懈的精神,利用短暫的時光,有限的生命,發(fā)揮自我的力量,為自己也為世間寫下輝煌的歷史。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