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四(之一)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四(之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第四卷)
前文第三卷當中,世尊細致入微地演說了“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和“七大”本來虛妄,本來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尊者以及法會大眾,承蒙世尊的慈悲開導,都有所覺悟。其中,阿難尊者在聲聞乘如實得證了“初果須陀洹”,又在大乘教法當中“明心見性”,成長為一名菩薩,并發(fā)起了極為廣大的菩提心。
但是,其中的甚深法義,例如:此“如來藏妙真如性”究竟是如何“含吐十虛”的,等等,不要說阿難尊者,即便是法會當中的大阿羅漢們,也難免心懷疑惑呢。
于是,帶著這些疑惑,佛陀十大弟子當中“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代表大阿羅漢們,向世尊請法: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諦。
“這時,富樓那尊者在大眾當中,從座位上站起來,按習俗坦露右肩,右膝跪在地上,雙手合掌,恭敬地向佛說道:具有廣大威德的世尊啊!您無比善巧地為一切眾生,層層深入地演說了如來所覺悟的第一義諦之妙法!
【大威德世尊】如來具備大威嚴,能夠摧伏一切眾生;又具備大德行,能夠救度一切眾生。故稱為“大威德世尊”。
【敷(音:夫)演】宣說,演說。其中,“敷”既有“宣布”的含義,還有“鋪陳、展開”的含義。
這是富樓那尊者對于世尊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的確,所謂“第一義諦”以及“諸法實相”等等,唯有如來透徹覺悟。而宣說如此妙法,也極為困難,誠如《法華經(jīng)》所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彼^“諸法寂滅相”,直指一切萬法本是大涅槃,本來寂滅。也就是本經(jīng)所開顯的,“五陰”等等一切法,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宣說這樣的不可思議之妙法,唯有如來及大菩薩可以勝任。
對于二乘圣者來說,就算是被譽為“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也無力宣說如此法門。不僅無力宣說,甚至,尊者對此竟然頗多不解呢。
因此,如果您對于本經(jīng)有許多不解之處,這不奇怪,只需要信任佛陀,信任“第一義諦”之妙法,耐心地慢慢學習,反復讀念觀察,您會發(fā)現(xiàn),其中堪稱是妙味無窮啊。
富樓那尊者繼續(xù)說道:
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
“世尊您時常在說法弟子當中,把我推舉為第一!
“可是,如今我聽聞如來您微妙不可思議的法音,就好像一個聾子,在一百步之外,聆聽蚊蚋的聲音一樣。本來就聽不見,更何況聽明白呢!”
【逾(音:于)】超過,超越。
【蚋(音:銳)】吸血昆蟲,長2毫米左右,黑色,透明翅膀,比蚊子小。
【本所不見,何況得聞】本來就聽不見,更何況聽明白呢。
佛陀在大乘經(jīng)典當中,時常呵斥二乘人智慧淺薄,說他們面對著大乘教法“如聾似啞”。在富樓那尊者這個比喻當中,“聾人”比喻聲聞人缺少信解實相的智慧;“逾百步外”比喻聲聞人距離“第一義諦”之佛慧很遙遠;“蚊蚋”比喻“第一義諦”之法極其微妙;而“本所不見,何況得聞”則直說結果,那就是,聲聞人聽到了佛陀如此微妙之法音,卻和沒聽到是一樣的,又哪里會聽得明白呢。
實際上,咱大家念經(jīng)時也是如此,許多時候,咱一邊念,一邊聽,一邊就懵懵懂懂地滑過去了。念完了以后呢,哎,就和沒念一樣,完全不明白經(jīng)文咋回事兒,也幾乎沒啥受用。這就叫“有口無心”,也叫“有耳無聞”。
——為啥會這樣呢?
答:心思粗亂的緣故,觀慧不具備的緣故啊。心思粗亂則會一邊念經(jīng)一邊打妄想;觀慧不具備,則聽而不解義,必然枯燥乏味。這樣念經(jīng)是不合格的。
聲聞人也是如此,雖然他們心思并不粗亂,可是他們“定多慧少”,心如枯木,貪住于無為,不具備“妙分別”的大乘智慧!洞蟀涅槃經(jīng)》等佛經(jīng)說過,聲聞人“定多慧少,不見佛性”。
其中,也包括大阿羅漢在內(nèi),雖然他們已經(jīng)證悟了“空性”,具備了五眼六通,出離了三界的生死輪回。可是,就真實覺悟來說,他們尚未做到“明心見性”。
以了不起的大迦葉尊者為例,他是世尊座下弟子當中的“頭陀第一”,是苦行卓絕的大阿羅漢,具備不可思議的神通與種種功德。不過,直到靈山會上,世尊手拈金蓮花出示大眾,迦葉尊者才在世尊的加持下,借花明心,以般若智慧返照而“明心見性”,直接成長為大菩薩。
如有些大乘經(jīng)典所說,大阿羅漢一發(fā)菩提心,即是“八地菩薩”,所說的就是這種情形,“明心見性”才能夠自然發(fā)起真實菩提心。那么,在“拈花微笑”之前呢,迦葉尊者當然也聽到過大乘教法,不過,那時,尊者或許還“如聾似啞”呢。
此時的富樓那尊者也是一樣,他還對于“第一義諦”存有疑惑。尊者繼續(xù)說道:
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
“佛陀雖然宣講得清晰明了,讓我除去了許多疑惑;但是,如今我仍然沒有能夠通達這些法義,尚未到達完全沒有疑惑的地步!
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
“世尊,像阿難等人,他們雖然已經(jīng)開悟自性,但有漏習氣還沒有斷除。而我們這些法會當中,已經(jīng)得證阿羅漢,登無漏果位的人,雖說已經(jīng)斷盡了各種有漏煩惱,如今聽到如來的法音開示,卻仍舊難免陷入疑惑當中!
【習漏】指六根當中潛藏的有漏習氣,也泛指三界的八十一品思惑。
什么是“有漏習氣”?也就是六根攀緣六塵的習慣性。這個攀緣可以很微細,令人難以察覺,無法自制。六根會攀緣六塵,就叫做“有漏”,一切凡夫都是如此。甚至,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和三果阿那含雖然降伏了凡夫粗重的“有漏習氣”,據(jù)《金剛經(jīng)》來說,他們“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但其實,他們并未完全做到,他們在微細處還潛藏有少許攀緣心,尚未到達“無漏”。完全超越對于三界境界的攀緣,那是阿羅漢的功德,那才叫做“無漏”。
【紆】曲折,縈繞。引申為“陷入”。
【疑悔】就是指“疑惑”。也就是一會兒相信,一會兒又懷疑,猶疑不定。
那么,富樓那尊者的疑惑到底在哪里呢?尊者繼續(xù)說道:
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世尊,如果世間的一切六根、六塵、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等等,都是清凈本然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怎么會忽然發(fā)生了山河大地等等各種有為境界相呢?而且它們不停地遷流變化,遵循著成、住、壞、空的次序,不斷地循環(huán)往復呢?”
【次第遷流,終而復始】不停地遷流變化,遵循著成、住、壞、空的次序,不斷地循環(huán)往復。
其中的“次第”,往小處說,叫做“生、住、異、滅”,往大處說,叫做“成、住、壞、空”。山河大地以及萬事萬物,都遵循著這個規(guī)律,而不停地遷流變化,周而復始。
富樓那尊者的疑問,乃是聲聞人的通病,以為在“山河大地諸有為相”之外,另外有一個清凈本然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他們?nèi)耘f以為,“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是實有的,這就叫做“法執(zhí)”。他們還以為,在“山河大地諸有為相”之外呢,有一個東西叫做“涅槃”,這還是“法執(zhí)”。他們這些大阿羅漢,自以為已經(jīng)擺脫了“山河大地諸有為相”之生死輪回,到達了不生不滅的“涅槃”。依據(jù)《圓覺經(jīng)》,學過的人就會知道,他們還在“我相”當中。當然,這個屬于“法我相”,而非“人我相”。
所以,《法華經(jīng)》等經(jīng)典當中,把聲聞人所到達的“涅槃”叫做“偏真涅槃”,說那只是“化城”,是如來給他們提供的暫時休息之場所,而不是真正的“寶所”,不是如來的“大涅槃”。
聲聞人尚未覺悟到,一切生滅之現(xiàn)象,恰恰彰顯了法性之無生無滅、不斷不常。在生滅現(xiàn)象之外,別無“不生滅性”可得,即別無“涅槃”可得。
其實,所謂的“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在六道眾生看來,就是真實場景,其中充滿著萬千苦樂;在聲聞人看來,就是“涅槃”之外的三界之生死輪回;在大菩薩看來,卻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之種種幻化,無有真實。在佛陀看來呢,全然一個圓滿法界,平等一如之大涅槃。
——大家所見為何不同?
答:莫忘了,“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偱業(yè)發(fā)現(xiàn)”而已呀。只因心不同,量有別,業(yè)力萬千,所見自然不同。如果有人能夠業(yè)盡情空,造作皆無,人法雙亡,自然歸于本來,普見萬法皆大涅槃,如此之人,名為諸佛。
接下來,富樓那尊者還有疑問:
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則不生。復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虛空,不相陵滅?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虛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另外,您還說地、水、火、風等四大,它們的本性圓融無礙,周全遍滿整個法界,本來就是湛然不動,不生不滅的!
“世尊,如果地大之性遍滿法界的話,怎么能夠同時容納水大呢?如果水大之性遍滿法界的話,火大就沒有辦法產(chǎn)生了。如何才能知道水大和火大,這兩種特性都是遍滿整個虛空的,而不會相互沖突呢?”
“世尊,地大的特性是障礙不通,而空大的特性是通暢無礙,這兩者怎么會同時周全遍滿整個法界呢?”
【不相陵滅】不會相互沖突;蛘,不會相互取代。“陵滅”是“交替”的意思。
表面上來看,地大的“堅凝”之性與水大的“流動”之性是沖突的;水大的“濕潤”之性與火大的“暖熱”之性是沖突的;地大的“堅凝”之性與空大的“通暢”之性還是沖突的。
那么,它們怎么會共處在整個法界當中呢?
答:手心和手背是相反的,相反就是一種沖突,可它們竟然是同一只手。愛和恨是相沖突的,可是,親人們之間的關系,往往是既有愛又有恨的,那才叫做“家”。優(yōu)點和缺點是相沖突的,可是,它們往往同時具備在某個人身上。
再說古老一點兒,中國人老祖宗的智慧,都來源于“陰陽”,“陰”和“陽”就是相沖突的,可是,它們無處不在,同處而相互制衡,相互變化,演變出一切天地萬物。
倘若執(zhí)著于四大之性是實有的話,那么,就會發(fā)生這個疑問,這還是內(nèi)心的“法執(zhí)”在搞怪呀。
富樓那尊者繼續(xù)說道:
而我不知是義攸往,惟愿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云,及諸大眾。
“而我卻不明白這些法義的來龍去脈,但愿如來能夠以大慈悲心進一步宣講,解開我和在座大眾心中的迷霧。”
【是義攸往】這些法義的來龍去脈。“攸往”是“去向”的意思。引申為“來龍去脈”,或者“前因后果”。
富樓那尊者雖然相信佛陀前文的開示,但是,卻不明白其來龍去脈,沒有真正理解其奧妙之處。所以要替自己,也替大家向如來請法。
請法之后,還要五體投地禮拜世尊,極為恭敬。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富樓那尊者這樣請問以后,五體投地禮拜佛陀,以恭敬心渴望著如來最究竟的慈悲教誨!
為何富樓那尊者如此敬重如來?因為,正等正覺者出現(xiàn)于世極為難得,還因為諸法實相通常并不是自己可以獨立覺悟的,那需要佛陀的教導。
在如今,能夠敬重并虛心學習佛陀教法的人,尤其是學習大乘經(jīng)論的人,就是在接受佛陀的教導。他們堪稱是最富有者,必將得以開發(fā)無盡的自性寶藏,也將能夠把握自己的未來。如何把握自己的未來呢?持戒、習定、學經(jīng),時常回向發(fā)善心和善愿。以戒、定、慧的功德之力,善心將會延續(xù)到未來世,善愿也將會在未來世得以實現(xiàn)。
在所有的善心當中,平等心和慈悲心最可貴;在所有的善愿當中,成佛度眾生之愿最可貴。
下面,對于富樓那尊者虔誠的請法,世尊予以慈悲地回應:
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這時,世尊告訴富樓那尊者,以及法會當中所有已得漏盡解脫,到達無學位的阿羅漢們:”
“今天,如來將為法會一切大眾,平等宣說殊勝法義當中的最勝妙義。讓你們當中的定性聲聞,以及一切尚未證得人、法二空,卻能夠發(fā)心回向大乘的阿羅漢們,等等,都能夠獲得唯一佛乘的本來寂滅之境地,那才是真正的‘阿蘭若\’,乃本性寂靜之真正修行處!
“現(xiàn)在請你們仔細聆聽,如來將為大家解說!
【勝義中真勝義性】殊勝法義當中的最勝妙義。
其中的“勝義”,是指前文所宣說的“五陰”等等一切法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此乃“第一義諦”之殊勝法義;而“真勝義性”,則指世尊即將要宣說的內(nèi)容,也是對于富樓那尊者的回答,其中,世尊將會為大家詳細解說世界的來歷。
【定性聲聞】指“定性阿羅漢”,也叫做“不回心阿羅漢”,他們已經(jīng)證得阿羅漢果,并到達了“偏真涅槃”,暫時不肯接受大乘教義,不肯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以求證圓滿佛果。直到入定期限滿了,佛陀為他們說法,他們才會重發(fā)廣大道心,成長為大乘菩薩。
【二空】“人空”和“法空”,也叫做“人無我”和“法無我”。阿羅漢只證得了“人空”,而尚未征得“法空”,所以叫做“未得二空”。
【回向上乘】指“非定性阿羅漢”,也叫做“回心阿羅漢”,他們在證得阿羅漢果以后,因為宿世種有大乘善根,所以能夠回轉聲聞乘的“出離心”,向往菩薩乘的廣大“菩提心”,進而求證無上菩提。也叫做“回小向大”,回轉小乘向往大乘的意思。
【一乘寂滅場地】唯一佛乘的本來寂滅之境地。
表面上看來,佛法有三乘(小乘聲聞乘,中乘緣覺乘,大乘菩薩乘),或者有更多乘之說;但是,究竟說來,唯一佛乘,其余皆是善巧方便。而且,一切善巧方便之佛法,最終殊途同歸,都歸于唯一佛乘,簡稱“一乘”。
如何是“唯一佛乘”?答:諸法本來寂滅,無有生滅可得,常住大涅槃。故名“一乘寂滅場地”。
有人問:那生死輪回當中,生生滅滅的是什么?答:夢幻泡影,無有真實。一旦覺悟生滅中有不生滅性,則知生死輪回亦常在大涅槃也。只此“不生滅性”,假名為法身,為一切生滅之基石。故《圓覺經(jīng)》云:“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此“圓覺妙心”即是不生滅性,即是法身。透徹地覺悟它,即是諸佛。
【阿練若】也叫做“阿蘭若”,意思是“寂靜處”,特指遠離喧嘩的山林寂靜之處。佛陀要求出家弟子們要在“寂靜處”修行,至少離開村落幾里之外,雞犬和放牧等等聲音聽不到了,才適合禪修。這樣的修行場所,就叫做“阿蘭若”。
【真阿練若正修行處】才是真正的“阿蘭若”,乃本性寂靜之真正修行處。
就客觀環(huán)境來說,“寂靜處”才是“阿蘭若”,才適合修行。就內(nèi)在智慧來說,“一乘寂滅場地”,或者說本性寂靜,才是無處不在的“阿蘭若”。如果有人能夠隨處覺悟不生滅性,那么,對他來說,處處皆是道場,所謂“菩薩常在道場”也。
因為富樓那尊者是代表漏盡阿羅漢們來請法,所以,世尊也面對他們來回答。但是,世尊說得很清楚,今天是“普為此會”來宣說究竟妙義的,也就是說,一切有緣參予《楞嚴經(jīng)》法會的眾生都在此列,甚至,也包括咱大家。因為,咱們學習《楞嚴經(jīng)》,也是楞嚴法會的某種延續(xù)。
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富樓那尊者等阿羅漢們,恭聞佛陀法音,都默不作聲,靜心聽法!
【欽】恭敬,仰慕。
于是,世尊來解答富樓那尊者的提問: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佛陀說道:富樓那,就像你所問的那樣,在‘如來藏妙真如性\’的清凈本然當中,怎么會忽然發(fā)生了山河大地等一切遷流變化的有為境界相呢?”
“難道,你從來沒聽過如來宣講‘性覺妙明,本覺明妙’之法義嗎?”
【性覺妙明,本覺明妙】“性覺”是妙而明,“本覺”是明而妙。
不過,“性覺”和“本覺”并不是兩個,它們同是“本性之覺”。兩句合在一起,意思就是說:“本性之覺”乃是明而妙,妙而明。
——其中深意何在?
答:“明”是明了,“妙”乃圓融一味,難分彼此,故不可思議。換句話說,“本性之覺”是在“明了”之時,不會失去“圓融一味”;在“圓融一味”當中,也不妨礙處處“明了”。
“明了”則一切法千差萬別,歷歷分明;“圓融一味”則一切法無非“如來藏妙真如性”。如此清晰而透徹地時時覺悟,那才是“本性之覺”。
從“本性之覺”來觀察,富樓那尊者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妙而明”的緣故,“山河大地諸有為相”不妨忽然顯現(xiàn),無生而生;“明而妙”的緣故,一切顯現(xiàn)無非是“清凈本然”,生而無生。更何須對立、糾纏于其中呢?
一般人總以為山河大地等等一切事物,都有個來處,都有個產(chǎn)生的過程。殊不知,即便有過程也是假象,它們是隨著咱的心念而念念生滅的,剎那無有真實,正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起信論》上總結為“無明不覺生三細”。
隨后呢,一旦萬法現(xiàn)起,心就會攀緣境界,便會“法生則種種心生”,《起信論》總結為“境界為緣長六粗”。
下面幾段經(jīng)文,順著富樓那尊者的回答,世尊將首先從總體上說明“三細、六粗”的發(fā)生情形,從根源上解答富樓那尊者的提問。
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富樓那尊者回答:是的,世尊,我時常聽您宣說此法義!
雖然時常聽聞,但富樓那尊者并未解義,或者說,解義有誤。因此,世尊便進一步堪問,進行方便引導。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佛陀說道:你所理解的‘覺明\’或‘明覺\’,到底是把‘性覺明了\’叫做‘明覺\’?還是把‘性覺不明了\’叫做‘明覺\’呢?”
【覺明】就是指前文的“性覺妙明,本覺明妙”。此后的“明覺”也是相同含義,只是表述不同。
“覺明”可以理解為“性覺之明了”,或“本覺之明了”;而“明覺”可以理解為“明了之性覺”,或“明了之本覺”。
這是佛陀在勘驗富樓那尊者對于“性覺”和“本覺”的認識,看他是否透徹。所問的意思是:“性覺”和“本覺”,在你看來,到底是“明了”還是“不明了”?
——有人說:這還用問嘛,當然是“明了”啦。
嘿嘿,恭喜您!您竟然和大阿羅漢富樓那尊者的回答完全一致。
請看富樓那尊者的回答: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富樓那尊者回答:如果把‘覺性不明了\’叫做‘明覺\’的話,則‘性覺\’無所明了。”
富樓那尊者用的是反證法,他的意思是:“性覺”必然是明了的,所以,“性覺明了”才叫做“明覺”。多數(shù)人都會這樣回答。
但是,問題在于,世尊所開示的“性覺妙明,本覺明妙”當中,除了“明”,還有“妙”。富樓那尊者只理解了“明”是“明了”,卻忽略了“妙”之“圓融一味”。
“圓融一味”的緣故,本無彼此之分,哪里有什么需要去“明了”的?又哪里有什么“不明了”的呢?
實際上,“性覺”和“本覺”,或者說“本性之覺”,再或者說咱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以及“妙明真心”,等等,它既不是“明了”,也不是“不明了”。
——為啥呢?
因為,“明了”是一邊,“不明了”是另一邊,兩邊皆非中道實相。中道實相者,不落兩邊,名之為“妙”。
是的,“性覺”本來明了,但它是“妙而明”,是圓融一味當中的明了!氨居X”也本來明了,但它是“明而妙”,是明了的同時,不會失去圓融一味。
大家千萬不要把這些僅僅當做是“理論分析”,所有的關于“佛性”之觀察和實修,關于“法身”之實證,都離不開世尊的這句開示:“性覺妙明,本覺明妙”。請大家仔細體會其中妙義。
接下來,看看世尊如何引導富樓那尊者,讓他了解“性覺妙明,本覺明妙”之真正含義: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佛陀說道:如果像你說的那樣,‘性覺\’無所明了,就等于沒有了‘明覺\’?墒,你是否知道,一旦‘有所明了\’,就已經(jīng)不是‘性覺\’和‘本覺\’了;而‘無所明了\’呢,又失去了‘明了\’,成了‘無明\’,‘無明\’更加不是本然的‘覺湛明性\’了!
【有所非覺】一旦“有所明了”,就已經(jīng)不是“性覺”和“本覺”了。
為什么?因為,一旦“有所明了”,也就有了“能明”和“所明”的對立差別,就不再“圓融一味”了,不再“妙”了。
【覺湛明性】即“如來藏妙真如性”,即“妙明真心”,即“性覺”和“本覺”,等等。
到這里,世尊就明說了,“性覺”也罷,“本覺”也罷,“覺湛明性”也罷,等等,既不是“有所明了”,也不是“無所明了”。言外之意呢,它是“妙而明,明而妙”的,故名“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于是,富樓那尊者的問題:“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就找到了根源,啥根源呢?
就來源于尊者的“錯認”。和咱大家一樣,富樓那尊者也認為“性覺”和“本覺”必然是“明了”的,而不是“不明了”的。這就是“錯認”,就是無始無明。
于是呢,順著這一念無明錯認,它就會催促著“性覺”去“明了”——這就形成了“能明”;有了“能明”的同時,萬法唯心的緣故,不可思議的心自然會顯現(xiàn)出相應的境界,來回應它,便形成了“所明”。
依據(jù)《大乘起信論》,富樓那尊者認為“性覺”必然是“明了”的,這個“錯認”就叫做“一念不覺有無明”。緊接著,既然有了無明,自然就會“無明不覺生三細”,隨著這個“錯認”,同時顯現(xiàn)了三種相:無明業(yè)相、能見相和境界相。
其中,“無明業(yè)相”就是這個“錯認”,認為“性覺”必然是明了的;“能見相”就是由“錯認”催促出來的“能明”;“境界相”就是相應而顯現(xiàn)的“所明”。
于是,世尊來總體解答“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正因為你們錯認‘性覺\’和‘本覺\’必然是‘明了\’的,這個錯認造就了你們虛妄的‘明覺\’。”
“‘性覺\’與‘本覺\’當中本來沒有‘所明\’的境界,卻因為虛妄的‘明覺\’而建立了‘所明\’!鱘’既然已經(jīng)虛妄建立,相應地就會同時發(fā)生你虛妄的‘能明\’!
“就這樣,在本來沒有同異差別的‘本性之覺\’當中,猛然形成了‘所明\’和‘能明\’的對立差別!
【妄為明覺】造就了你們虛妄的“明覺”。
這個“明覺”就是指富樓那尊者認為“性覺”是“明了”的,而不是“不明了”的。這是對于“性覺”和“本覺”的錯認,所以叫做“妄為明覺”。其實,它就是無明。
這也就是《起信論》所說的“無明不覺生三細”,其中“妄為明覺”即三細當中的“無明業(yè)相”,“因明立所”之“所明”即三細當中的“境界相”,“生汝妄能”之“能明”即三細當中的“能見相”。
其中呢,“境界相”就會演變?yōu)楦粯悄亲鹫咚鶈柕摹吧胶哟蟮亍币约疤摽?等等。關于其具體演變過程,世尊后文,在“三種相續(xù)”當中,將會詳盡解說。
下面,接著“三細”,還會發(fā)生“六粗”,所謂的“境界為緣長六粗”,也就是一切眾生和塵勞煩惱等等,都是隨著“境界相”而陸續(xù)發(fā)生的。
對此,世尊概要解說如下:
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fā)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fā)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
“在‘所明\’之境界相當中,既有境界之間的差異——‘異相\’,也有不同于境界差異的部分,便在‘異相\’的基礎上建立了無差異的‘同相\’——虛空!
“虛空之‘同相\’和境界之‘異相\’一旦顯現(xiàn)出來,以此為基礎,就會建立出‘無同無異\’的蕓蕓眾生相!
“像這樣在‘能明\’和‘所明\’之間不停地擾動,相互間對立久了,就會發(fā)生疲勞。疲勞久了,就會發(fā)生六塵境界,而陷入自相渾濁當中,并由此而引起種種塵勞煩惱。”
【異彼所異】不同于境界差異的部分。第一個“異”是“不同于”,第二個“異”是指“境界差異”,即“異相”。
【因異立同】便在境界差異的基礎上建立了無差異的“同相”——虛空。其中,“異”是指境界和境界之間千差萬別,即“異相”;“同”是指虛空的等無差別之普遍性,名為“同相”。
【同異發(fā)明】虛空之“同相”和境界之“異相”一旦顯現(xiàn)出來。
【無同無異】以此為基礎,就會建立出“無同無異”的蕓蕓眾生相。
——眾生之間為何是“無同無異”?
答:眾生的相貌、業(yè)報等等千差萬別,在這方面叫做“無同”;可是,一切眾生都具有“知覺性”,在這方面,叫做“無異”。
【由是引起塵勞煩惱】由此而引起種種塵勞煩惱。
在這里,世尊并未詳細解說,其實,就是指《起信論》當中的“境界為緣長六粗”。這“六粗”分別是:
第一、智相:對于“境界相”而發(fā)生的“分別了知”,“智”就是“知”。
雖然叫做“智相”,但其實,這恰恰是通常所說的“識”,分別了知的緣故。
第二、相續(xù)相:在“智相”的基礎上,“分別了知”之心念相續(xù)不停,迅速地起起滅滅,于是便產(chǎn)生了苦樂等等感受,住持生死轉變,故名“相續(xù)相”。
據(jù)《起信論》,“智相”和“相續(xù)相”屬于“意根”的內(nèi)容,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第七識“末那識”的范疇。憨山大師將其解說為“法執(zhí)”。
第三、執(zhí)取相:在“相續(xù)相”的基礎上,從念念苦樂分別當中發(fā)生執(zhí)著,我執(zhí)明顯發(fā)生,貪住于苦樂境界,名為“執(zhí)取相”。
第四、計名字相:在“執(zhí)取相”的基礎上,進一步分別并執(zhí)著于虛假的名字與概念,還有理論和觀念,等等。
據(jù)《起信論》,“執(zhí)取相”和“計名字相”屬于“分別事識”的內(nèi)容,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第六“意識”之范疇。憨山大師將其解說為“我執(zhí)”。
第五、起業(yè)相:以“計名字相”為基礎,執(zhí)著持續(xù)加深,就會為了某個執(zhí)著而發(fā)動身、口、意三業(yè)的造作,這就是“業(yè)”,故名“起業(yè)相”。
第六、業(yè)系苦相:有了“起業(yè)相”之后,“業(yè)”就形成了,將來必然會隨業(yè)受報,而身心不得自在,故名“業(yè)系苦相”。
據(jù)《起信論》,“起業(yè)相”和“業(yè)系苦相”同屬于前六識的范疇,造業(yè)的時候,由“意識”發(fā)動,帶動前五識一起造作。受報的時候呢,六識也會一同受報。
以上,世尊概括地闡述了“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之根源,那就是所謂的“性覺必明,妄為明覺”。錯認為“性覺”一定是明了的,便會在“清凈本然”當中催生出虛妄的“明覺”。并由此發(fā)生“所明”和“能明”,輾轉演變?yōu)樯胶哟蟮匾约笆|蕓眾生,等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九)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八)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十)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六)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五)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二)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一)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二)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一)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七)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九)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八)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六)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五)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