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解深密經 >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Sandhi-nirmocana-vyūha-sūtra)】印度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基本經典之一。唐玄奘譯。5卷。相傳此經有梵文廣本十萬頌,漢譯為其略本,一千五百頌。異譯本有3種:①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相續(xù)解脫經》1卷;②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5卷;③南朝陳真諦譯《解節(jié)經》1卷。...[詳情]

解深密經白話文:6 與真理相應的凈化道路

  6與真理相應的凈化道路

  譯文

  當時,彌勒大菩薩稟告佛陀說:世尊!菩薩在成佛教法中著力改變日常思維結構 ,培養(yǎng)「心念相績的思維方法」和「觀照思維方法」,他究竟應依據什么教理呢?他的修行生活歸宿於何處?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菩薩應當把「一切存在現象都是假借語言概念成立的,其自身并無實體性」這一教理作為理論依據,把成就最高最圓滿覺悟的誓愿作為修行生活的歸宿所在。菩薩立志成佛,決心把自己和其他生命都引導到自由安樂的圓滿境界裏來,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他必須根據成佛教法的要求,努力培養(yǎng)「心念相績的思維方法」和「觀照思維方法」,以期改變日常之精神結構,使精神活動更能與真理相契合。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您曾說過四種認識境界:一是用思維比較、推度的認識境界,這一認識境界是心識變現的認識對象:二是消除比較推度後精神活動之認識境界,這一認識境界也是精神變現的產物;三是以遍在於一切現象中的存在本性作為認識對象:四是以一切事物圓滿實現其本性的真實存在狀態(tài)作為認識的對象,F在,我想知道,在上述四種認識對象、認識境界中,哪些是心念相續(xù)的思維活動之認識對象,哪些是觀照思維的精神活動之認識對象,哪些是觀照思維和心念相績的思維這雙重精神活動的認識對象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消除比較、推度後的認識對象是心念相續(xù)的精神活動之境界,分析、推求的認識境界是觀照思維的活動對象,遍在於一切現象中的存在本性和一切事物圓滿實現其本性的存在實態(tài)是修行精神雙重活動的認識對象。

  彌勒菩薩又請問佛陀說:世尊!那么菩薩究竟怎樣依據上述四種精神活動的認識對象來改變自己的精神結構,以求得心念相續(xù)和觀照的思維能力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我想舉個例子回答你的問題。我為菩薩們陳說的一切教法都應該看成是假借語言概念成立的,我的教法典籍共分十二個類別,這就是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以及論議,這十二種題裁類型也都是假借語言概念成立的,不能把這些假借語言概念成立的教法類別當作一個一個實體去虛妄地加以執(zhí)著。菩薩們對於如此成立的教法能夠認真聽講、虛心接受,能通曉其語言,能運用理性能力思考其中的道理,能領會和把握其中隱含的意蘊 。在此之後,菩薩獨自找一個幽靜的地方,把先前接受并研究過的教法拿出來,下決心要把它們領會透徹。

  在這種誠心誠意的思考活動中,菩薩開始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到精神活動自身的功能狀態(tài)之上,漸漸地使能思維的精神活動聯(lián)系成一片,其間不再有片刻的停頓和中斷。我們知道,一般人日常的思維狀況是這樣的,他們或者老是覺得精神疲倦困頓,無法再認真研究認識對象,或者總有其他的事情吸引了精神,使其不能專注於認識對象,前一種情況叫「昏沈」,後一種情況叫「散亂」。通過有意地改變思維結構,在修行人的身心上就會產生出一種感覺,身心輕快、安寧,遠離了「昏沈」和「散亂」的世俗精神狀態(tài),這種身心輕快、安寧、精神專注於認識對象的生命活動狀態(tài)就叫做「心念相續(xù)的思維」,菩薩就這樣通過持久踐修來求得心念相續(xù)的思維能力。

  在達到心念相績的思維狀態(tài)後,修行人又把思維的對象提出來,進行更深刻、更細致的觀察和思索,以便引發(fā)與真理相契合的確定性見解。此時修行人已經初步突破了能思維的心識與所思維的對象之間的對立,對峙關系,這就能對心念相續(xù)的思維活動之對象予以進一步的認識,能正確地思擇、觀察、分析至最精細的地步,也能把對象綜合在愈來愈廣大的思維范疇中;修行人能運用新的思維能力認識存在現象的各方面,也能突破現象本質:他能在安樂愉悅的精神狀態(tài)裏進行思考:能對存在的真實本性獲得確鑿的見地;能引生對善和惡兩種生命現象作瞬間決擇的智慧:能對四種真理獲得親切明晰的體會:這就叫做「觀照思維」,菩薩就這樣通過持久踐修來培養(yǎng)自己的觀照思維能力。簡略一句話,修行人通過改變日常的、世俗的思維結構,就能開發(fā)出與真理相契合的超越的精神功能。

  原典

  分別瑜伽①品第六

  己爾時,慈氏菩薩②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③、毗缽舍那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愿,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鉢舍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如世尊說四種所緣境事⑤: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⑥;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⑦;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⑧;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⑨。於此四中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是毗鉢舍那所緣境事?幾是俱所緣境事?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一是里鉢舍那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二是俱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慈氏菩薩復白佛說:世尊!云何菩薩依是四種奢摩他、毗鉢舍那所緣境事,能求奢摩他、能善毗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誦、記別、颯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xù)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⑩,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⑾所行影像,觀察勝解,舍離心相⑿,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鉢舍那,如是菩薩能善毗鉢舍那。

  注釋

 、勹べぃ合鄳、契合之義。這個詞在佛教典籍裏既指認識與真理的同一,也指修行生活中特殊的思維方法或修行精神結構。真理與認識的同一,即智慧融入存在的真實本性,這是修行精神結構不斷發(fā)展不斷完善的必然結果,是最高程度的「瑜伽」 。 本節(jié)中的「瑜伽」則指修行過程中的「瑜伽」,我們將它譯為「修行精神結構」 。

 、诖仁掀兴_:即彌勒菩薩。

  ③奢摩他:一般譯為「止」,修行精神結構中的一個方面,可譯為「心念相續(xù)的思維」  。

 、芘徤崮牵阂话阕g為「觀」,修行精神結構的一個方面,可譯為「觀照思苧」。

 、菥呈拢壕辰、對象、事物之義。

 、抻蟹謩e影像所緣境事:被思維推求分析的認知對象,這一對象是認知心識變現的產物,所以稱為「影像」。

 、邿o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沒有分析判斷的思維活動之對象,這一對象也是認知心識變現的產物,所以稱為「影像」。

 、嗍逻呺H所緣境事:慧景解釋說:「事邊際所緣境事者,即是十地中止觀所緣真如,真如遍滿一切事法,故名事邊際境,亦可法、物、事、有諸法,通名真如體,遍名事邊際!惯@是說在菩薩修行地位上,其精神活動把遍布於一切存在現象中的存在本性作為自己的認識對象,這個遍布於一切存在現象中的存在本性就叫做「事邊際所緣境事」。

 、崴鞒赊k所緣境事:慧景解釋說:「謂在佛地,佛地所作一切成辦,是故佛地上觀所緣名成辦境!惯@是說,「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既不是一般人的認識對象,又不是修行圣人的認識對象,它是覺者的特殊認識對象。然「所作一切成辦」實即指修行人的精神結構正能完全契合於真理,換句話說,通過修行人精神結構的改變,已使存在的本性在現象中完全表現出來、實現出來,或在認識中完全澄明出來,因此它事實上就是指「一切事物圓滿實現其本性的狀態(tài)」,也就是指圓滿成就的存在實態(tài)。

  ⑩輕安:安寧、安樂的身心狀態(tài),沒有昏沈和散亂的感覺。

  ⑾三摩地:又譯為「等持」、「正心行處」等,指精神安住一境而不動搖。今取其大意,譯為「靜中思維」。

 、猩犭x心相:心相,指日常認識活動狀態(tài),日常認識活動的基本特徵是,當認識發(fā)生時,有認知對象與認知活動間的對立,日常認識活動狀態(tài)因此可被稱為「主客對立的思維模式」;大乘止觀修行就是要著力改變這一思維模式,突破主客對立,把精神從二元對峙狀態(tài)解放出來。據此,我們可將「舍離心相」譯成「舍棄了主客對立的思維模式」。

  譯文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假如一個修行人有意識地把自己的認識活動作為自己精神關注的重心,有意識地使自己的精神活動聯(lián)成一片,可是他還沒有達到身心輕快安寧的狀態(tài),他仍然有困頓疲倦的感覺,也仍然分散注意力的事情發(fā)生,那么,修行人有意識的自我調控的這一修行階段應當叫做什么名字呢?

  佛陀回答彌勒菩薩說:善男子!菩薩有意進行的這一自我調控還沒有與心念相續(xù)的思維狀態(tài)完全契合,它是在正確修行觀念引導下進行的精神訓練,通過這一精神訓練就能逐漸引發(fā)出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功能來,所以我說,它是為心念相績的思維結構之開發(fā)作準備的自我調控階段。

  彌勒菩薩又問:世尊!如果一個修行人還沒有達到身心輕快安寧的狀態(tài),他把所學的教法當作心念相績的思維活動之對象,對之進行有意識的觀察和研究,菩薩有意識地進行著的這種觀察和研究又應當叫做什么名字呢?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菩薩這種觀察和研究還沒有與觀照思維狀態(tài)完全相契合,同樣是修行人在正確修行觀念引導下所進行的精神訓練,通過這種精神訓練,就能逐漸引發(fā)出觀照思維的功能狀態(tài),所以我說,修行人有意進行的這一精神訓練是為觀照思維的精神結構之開發(fā)作準備的自我調控階段。

  彌勒菩薩又請問佛陀說:世尊!我現在想了解這樣一個問題,那「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和「觀照思維」這兩種精神結構之間究竟有差別還是沒有差別?如果說它們之間沒有差別,那么它們?yōu)槭裁礇]有差別呢?如果說它們之間有差別,那么差別又在何處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我們可以這樣看待二者之間的關系!它們既沒有差別,又并非沒有差別。為什么說兩種思維活動間沒有差別呢?這是因為,「觀照思維」的精神活動所認識的對象實際上是精神活動自身,而「心念相續(xù)的思維」也正是把精神活動自身作為所關注的對象:兩種思維的認識對象事實上完全一致,所以說它們之間沒有差別。那么,為什么又說兩種思維活動之間又并非沒有差別呢?這是因為,兩種思維的具體認識方式又是不同的:在「心念相續(xù)的思維」結構中,精神活動對對象持寧靜的靜觀態(tài)度,不對對象進行分析或綜合,而在「觀照思維」結構中,精神活動則對對象有分析、有比較、有綜合。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觀照思維」指修行申的思維狀態(tài),在此種思維狀態(tài)中思維活動所認識的對象,它與能認識的思維之間應當說有差別還是沒有差別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應當說這二者之間沒有差別。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觀照思維的認識對象事實上就是能認識的思維本身。善男子!我說思維活動的認知對象,正是思維活動自身的顯現和結果。

  彌勒又問:世尊!假若說思維活動所認識的對象與思維活動自身沒有差別,那么,這豈不是說思維能認識思維嗎?您的意圖是要修行人通過改變日常意識結構來激發(fā)起新的思維方法?墒牵谟^照思維裏,既然我們用能認知的思維去認識所認知的思維,那豈不是在認識活動裏仍然保留了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嗎?

  佛陀說:善男子!問題的關鍵是在此種思維狀態(tài),不是說有能思維的主體面對被思維的客體,而是說,當思維活動產生時,思維活動自身所變現的東西就作為「對象」呈現出來。讓我們舉個生活中的事例使這個意思明晰起來:比方說,有一塊磨擦得很乾凈的鏡子,以人的臉作為外部條件,人能看見鏡子裏的臉像,這個臉像就是他的面像。顯然,一個人映在鏡子裏的臉像和他的肉體面像間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關系,他有什么樣的面像,鏡子裏就相應顯示出什么樣的臉像,臉像根本不可能獨立於面像而存在?墒,當一個人照鏡子的時候,他卻往往不能這樣看問題,他把鏡子裏的臉像看成肉體面像的影子,但他卻把這個「影子」當成了某種外在的獨立的東西。思維活動發(fā)生的時候,情況也正如此:觀照思維的對象是觀照思維活動本身的顯現,所以對象與思維是在一個整體中的內在的統(tǒng)一:另一方面,思維對象畢竟又作為「對象」存在著,因此它與能認知的主觀活動好像又有一些差別。

  彌勒菩薩又問:世尊!您剛才所舉照鏡子這個例子,把觀照思維中思維活動和其對象之間那種不二而二、二而不二的親密關系巧妙地顯示出來了。可是,如果這裏談的不是修行人特殊的思維結構,而是一般生命的日常認識活動,那么,當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認識物質事物或者其他事物時,那被認識的對象也與主觀的心識沒有差別嗎?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這個結論是普遍成立的,一般人的認識和認識的對象之間也沒有差別,其認識對象同樣是認識活動之顯現和結果,可是一般人正因為無法看清認識活動的實際情況,他們不能如實理解自己認知結構中的這種微妙關系,因而錯誤地把認識對象與認知活動割裂開來,把前者從認識活動的統(tǒng)一整體中分離出去,而看成是不依賴人的意識活動而獨立存在的東西。彌勒菩薩!你應該弄清楚這一點,這就是日常思維中普遍發(fā)生的錯覺,因為這一根本的錯覺,人們無論在認識中還是生活中就會顛倒行事;對我所講的道理,他們也用日常思維結構去作顛倒的理解。

  原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世尊!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三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

  善男子!非毗鉢舍那作意,是隨順毗鉢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奢摩他道與毗鉢舍那道,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非有異非無異。何故非有異?以毗鉢舍那所緣境,心為所緣故。何故非無異?有分別影像非所緣故①。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毗鉢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②故。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

  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善男子!如依善瑩清凈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顯現;如是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

  世尊!若諸有情自性而住③,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

  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

  注釋

 、儆蟹謩e影像非所緣故:這一段討論止觀一異,神泰解釋說:[以觀即為止所緣故,約彼緣心同,故非有異;觀分別影像相分境,而非止境,境既不同,故非無異。」這意思足說,對於心念相續(xù)的思維與觀照思維是同是異這個問題可從兩個方面給予回答:首先,心念相續(xù)的思維以之作為認識對象的東西就是觀照思維的心識活動,觀照思維和心念相續(xù)的思維都同樣以心識活動作為認識對象,所以它們是相同的;其次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對思維對象不作分析判斷,而觀照思維則要對對象作觀察分析和判斷,它們在具體認知的方式上是有差別的,從這個角度看,兩種思維之間又存在著不同。

 、谧R所緣唯識所現:意識活動的一切認知對象都是意識活動自身變現的產物。唯,不離之義;現,顯現之義。

 、圩孕远。褐冈谌粘K季S狀態(tài)襄進行認知活動的生命。

  譯文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根據什么標準說菩薩一直修行觀照思維呢?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那些修行人如果能從不間斷地、有意識地去思維心識所變現的對象,那么,這就可以說菩薩一直在修行觀照思維了。

  彌勒又問:世尊!根據什么標準說菩薩一直在修行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呢?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那些修行人如果能從不間斷地、有意識地使思維活動持續(xù)著,那么,這就可以說菩薩一直在修行心念相續(xù)的思維了。

  彌勒菩薩又請問佛陀說:世尊!您說在改變精神結構的工作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就能使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和觀照思維這兩種精神結構融合起來,我現在想知道,究竟根據什么標準,我們可以說兩種思維結構已經融合了呢?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如果修行人在進行觀照思維時,他思維的對象已經與他的思維活動達成完全的一致,那么,我們就可以說,兩種思維結構已經圓滿地融合起來了。

  彌勒接著問:世尊!什么叫做修行精神活動的對象?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在修行狀態(tài)中,作為修行人觀照思維之對象的,就是修行精神活動的對象。

  彌勒接著問:世尊!什么叫做不問斷的思維活動呢?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當心識在思維修行精神活動變現的對象,而這一心識自身又成為心念相續(xù)的思維活動之對象時,這個心識就成為一個連續(xù)的活動過程,其間沒 有中斷和停頓。

  彌勒又問:世尊!什么叫做思維活動與思維對象的同一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如果修行人把「精神活動之境界完全是其主觀心識的顯現」這一道理透切地體會了,通過長期持續(xù)的修行生活,他就能擺脫認識過程中的任何二元對立,他就做到認識活動與對象的完全同一,這就叫做思維活動與思維對象的同一:或者,在把握對象與思維活動的同一後,進一步體會對象的真實本性,使精神活動能與存在的真實本性相契合,與真理相契合,這也叫做思維活動與思維對象的同一。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從修行層次上看,觀照思維又有哪些形態(tài)上的差別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從修行層次上看,觀照思維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類型:其一是二般的觀照思維」,其二是「企圖把所有問題都弄清楚的觀照思維],其三是「最深層次的觀照思維」。

  彌勒接著問:什么叫做「一般的觀照思維」呢?

  佛陀回答說:這就是說,當此種觀照思維進行認識時,它的觀察和分析都是比較表面化和一般化的,它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它是一個人在改變自己精神結構的初期所擁有的思維狀態(tài)。

  彌勒接著問:什么叫做「企圖把所有問題都弄清楚的觀照思維」呢?

  佛陀回答說:修行人在分析、研究精神活動境界時,由這樣一個想法引導著,即:要把一切未能很好理解的東西理解透徹了,這個想法於是引導修行人透過事物的表層,深入對象的內部,運用智慧對存在的各方面做細致深入的觀察和分析,這就叫做「企圖把一切問題都弄清楚的觀照思維」。

  彌勒又問:什么叫做「最深層次的觀照思維」呢?

  佛陀回答說:當修行人對存在的各方面作過深入細致的分析、觀察之後,他就會產生這樣一個觀念,即:我要親身實現那終極的生命自由,我要讓存在的真實本性明明白白地向我敞開,在此觀念引導下,修行人就運用智慧對先前透徹領會過的一切進行最灤層次的把握,以便使精神結構完全透入存在的底蘊,與存在的真實本性相契合,這就叫做「最深層次的觀照思維」。

  彌勒菩薩又請問佛陀說:世尊!從修行層次上來說,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又有哪些類型上的差別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根據修行精神活動「不間斷狀態(tài)」的功能持續(xù)程度,可以把這種思維分成三種,也可以分成八種。所謂三種,這是與上面所說觀照思維的修行層次相適應的,即是說,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在層次上有一般的、比較深入的以及最深層次的這三個類別:至於分成八種,那是特別考慮了具體修行生活中的程序性,這就是說,從最初有分析思維有喜悅感受的修行階段到最後既沒有思想活動又并非沒有思想活動的階段,每一步修行程序上都有一種心念相績的思維狀態(tài)與之相適應。

  此外,我們還可以把這種思維方法分成四個形態(tài),即在菩薩予眾生樂、拔眾生苦、憂其得救、無愛無憎這四種廣大深厚的情懷裏,各自都有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功能存在著,這最後一個分類,是特別著眼菩薩利濟一切生命的獨特修行生活而劃分的。

  原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毗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相續(xù)作意唯思惟心相。

  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奢摩他?

  善男子!若相續(xù)作意唯思惟無間心。

  世尊!齊何當言菩薩奢摩他、毗鉢舍那和合俱轉①?

  善男子!若正思惟,心一境性②。

  世尊!云何心相?

  善男子!謂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毗鉢舍那所緣。

  世尊!云何無問心?

  善男子!謂緣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緣。

  世尊!云何心一境性?

  善男子!謂通達三摩地所云影像唯是其識,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③。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毗鉢舍那凡有幾種?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有相毗鉢舍那,二者尋求毗鉢舍那,三者伺察毗鉢舍那。

  云何有相毗鉢舍那?

  謂純思維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毗鉢舍那。

  云何尋求毗鉢舍那?

  謂由慧故,遍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了故,作意思惟毗鉢舍那。

  云何伺察毗鉢舍那?

  謂由慧故,遍於彼彼已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證得解脫故,作意思惟毗鉢舍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凡有幾種?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即由隨彼無閑心故,當知此中亦有三種,復有八種④,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種奢摩他故。復有四種,謂慈、悲、喜、舍四無量⑤中,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注釋

 、俸秃暇戕D:即指兩種思維方式融合在一起。轉,產生之義。

 、谛囊痪承裕盒,指能認知的主觀精神活動;境,指被認知的境界、對象。心一境性 ,即突破主客對立的思維模式,思維對象與思維活動已融合一致。

 、廴缧裕罕緛淼臉幼樱举|的特性,也就是指「存在的真實本性」 。

 、馨朔N:指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在修行培養(yǎng)上經歷的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是:㈠有思維活動、有喜樂感受的第一階段;㈡沒有思維活動、有喜樂感受的第二階段;㈢舍掉歡喜感受、只剩下愉悅感受的第三階段;㈣舍掉愉悅感受、平等中容的第四階段;㈤舍掉物質存在的種種質礙,精神與虛空契合的第五階段;㈥舍掉虛空相狀、體會心識普覆一切的第六階段;㈦既不以虛空為對象也不以心識為對象、精神活動沒有任何確定所指的第七階段;㈧既沒有思想活動、又并非沒有思想活動的第八階段。

 、菟臒o量:無量,既無邊無際、無盡無數之義,指四種廣大高達的精神境界。這四種精神境界是:第一、慈無量心,慈是愛念之義,即與樂之心,這是說菩薩愛念一切眾生,常作各種樂事滿足眾生的心理要求;第二、悲無量心,悲,愍傷之義,即拔苦之心,這是說菩薩愍念一切眾生,知道他們遭受著各種身心苦痛,常以憐愍情懷,以各種方法救濟他們,把他們從苦海中引渡出來;第三、喜無量心,這是說,菩薩看到眾生離苦得樂,其心悅豫,欣慶無量;第四,舍無量心,指菩薩面對一切眾生,既不懷恨惡之情,也不生貪欲之念,無愛無憎,平等中容,舍棄一切分別和偏執(zhí)。

  譯文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你曾經說過,有些心念相續(xù)的思維能力和觀照思維能力是根據教法而來的,有些則不根據教法而來,這兩者之間是有差別的,F在,我想知道,什么叫做「依據教法而來的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什么叫做「不依教法而來的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這一分類的原因是這樣的:不同的人,他們接受佛教教法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人們接受教法後,開始修行的情況就更不相同。如果修行人根據自己先前所接受所研究的教法,推究其意義,這樣反復思索之後,即能獲得心念相績的思維和觀照思維這兩種精神功能,這就叫做「依據教法而來的心念相績和觀照思維」。另外一些修行人不是通過運用自己的理性能力研究教法,而是通過師父的傳授,從師父所傳授的一些觀念、一些方法中引發(fā)出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和觀照思維這兩種修行精神功能。舉例說來,有些修行人在其老師的指導下,持久地觀察腫脹糜爛的尸體,或者觀察存在現象變動不居的特性,或者觀察生命活動遭受邪惡情緒之逼迫、身心俱不自由的狀況,或者觀察一切存在現象裏都沒有主宰實體「自我」的存在,或者觀察沒有擾亂沒有變動的安寧安樂境界等等,諸如此類。這樣,在精神活動持久地努力和關注之後,也會開發(fā)出兩種修行精神結構來,通過這種方式產生的功能能結構就叫做「不依教法而來的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我們還可以這樣來概括獲得修行精神結構的兩種途徑間的差別:那些依靠自己研究教法從而獲得修行精神結構的修行人,他們事實上依靠自己的理性,我認為這類修行人理性極發(fā)達、智慧極高明:那些通過耳提面命、師弟相承從而獲得修行精神結構的修行人,他們事實上依靠自己的信仰、信念,他們雖然也藉信念而學有所得,但他們的智慧和德性都比較一般。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您曾經說過,有以個別教法作為研究對象的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有以眾多教法的集合體作為研究對象的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那么,什么叫做「研究個別教法的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呢?什么叫做「研究集合教法的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這一分類的依據是這樣的:雖然很多修行人都通過自己對教法的勤勉研究而學有所得,可是有些人好「精」,有些人好「博」,這樣在引發(fā)修行精神結構的方式上也就有所不同。如果一個人拿一部經典中「契經」部分的某一教法,或者其他部分中的某一個教法,作為研究對象,依據之而改造自己的思維結構,這就叫做「研究個別教法的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如果一個人拿一部經典中「契經」部分的教法乃至整個一部經典中的教法作為研究對象,對之進行種種分類研究,思索它們哪些是敍述修行生活的準備過程的,哪些是漸趨事物本性過程的,哪些是進入真理前一剎那的:哪些是敍述覺悟的準備過程的,哪些是敍述圓滿自由狀態(tài)的準備過程的,哪些是同由凡俗的流轉的生命向凈化的、自由的生命進行轉變的修行過程不相違背的,哪些是趨向覺悟趨向完滿自由的,哪些是進入最高覺悟及圓滿自由的前一剎那的,等等,認為所思考的教法集合體是對無窮無盡的良善法則之表現,這就叫做「研究集合教法的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

  原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依法奢摩他毗鉢舍那,復說不依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云何名依法奢摩他毗鉢舍邪?云何復名不依法奢摩他毗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先所受所思法相,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毗鉢舍那,名依法奢摩他毗鉢舍那。若諸菩薩不待所受所思法相,但依於他教誡教授,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毗鉢舍那,謂觀青瘀及膿爛等,或一切行皆是無常,或諸行苦,或一切法皆無有我,或復涅槃畢竟寂靜,如是等類奢摩他毗鉢舍那,名不依法奢摩他毗鉢舍那。由依止法得奢摩他毗鉢舍那故,我施設隨法行菩薩,是利根性;由不依法得奢摩他毗鉢舍那故,我施設隨信行菩薩是鈍根性。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緣別法奢摩他毗鉢舍那,復說緣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云何名為緣別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云何復名緣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緣於各別契經等法,於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綠別法奢摩他毗鉢舍那;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等法,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依,及趣向彼、若臨入彼、此一切法宣說無量無數善法,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

  譯文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您曾經說過,有以較少量的總體教法作為研究對象的修行精神活動,有以較大量的總體教法作為研究對象的修行精神活動,您還說過有以無窮無盡的總體教法作為研究對象的修行精神活動。世尊!現在我想知道,什么叫做「少量總體教法的修行精神活動」?什么叫做「大量總體教法的修行精神活動」?什么叫做「無窮無盡的總體教法的修行精神活動」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如果一個修行人把一部經典中的「契經」部分或者其他部分單獨提出來作為一個教法總體,來有意識地思考這個總體,從而引發(fā)出修行精神結構來,這就叫做「少量總體教法的修行精神活動」:如果修行人把所接受所研究的一部經典中所有各個部分的教法聚為一個整體,對之進行思考、研究,而不是僅僅研究其中的一個部分,這樣來引發(fā)修行精神結構,這就叫做「大量總體教法的修行精神活動」:如果修行人能把佛陀那無窮無盡的教法、無窮無盡的教法語言以及包涵在這些教法語言中關於存在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作為一個綜合而成的整體,來有意識地研究這個整體,以便引發(fā)出修行精神結構來,這就叫做「無窮無盡的總體教法的修行精神活動」。

  當時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菩薩在改變自己精神結構的修行過程中,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我們才可說菩薩以總體教法作為對象的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是成功了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如果具備了五個條件,那么,我們就可以說,菩薩改變日常思維、培養(yǎng)修行精神結構的努力成功了。第一個條件是,菩薩在修行精神活動的每一剎那,都能把深層心識中染污性的心理潛勢力消除掉或者予以凈化:第二個條件是,菩薩不再有各種虛妄錯誤的心理欲念,他的一切觀念裏都不再有實體執(zhí)著:第三個條件是,由於把握了事物的本性,菩薩就在生命中開發(fā)出認識一切事物的智慧:第四個條件是,對於為成就最高覺悟及為濟度眾生而作的一切事業(yè),都沒有了分別、計較和執(zhí)著:第五個條件是,為了成就與真理相應的真正生命,菩薩已能把促成生命轉化、凈化的一切良善和智慧的心理潛能積累起來不致失落。如果上述五個條件都能滿足,那么,就可以說,菩薩培養(yǎng)修行精神結構的努力成功了。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這個以總體教法作為研究對象的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到底到了什么樣的修行階位,才可以說菩薩真正把握了它們;到底到了什么樣的修行階位,才可以說菩薩圓滿實現了它們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菩薩從漫長而艱難的準備性修行階段躍入菩薩修行的第一階位,在此階位,菩薩把握到存在本性,內心中生起歡慶無限的喜悅感,他第一次毫無隔礙地親身體會到真理,所以我說,在這菩薩修行的第一階位,菩薩才真正把握了修行精神結構:從菩薩修行的第三階位開始,由於涌現出體認存在各方面屬性的真實智慧,更由於這些智慧完全通過改變精神結構、從生命中直接開發(fā)出來,所以我說,從菩薩修行的第三階位開始,菩薩即已圓滿地實現了日常精神結構的轉化,圓滿地開拓出了生命中相應於真理的嶄新的思維功能。善男子!那些剛剛邁入修行歷程的菩薩 ,也應有意地去這樣做,他的成就雖然還不值得稱嘆,但也不應懈怠廢棄。

  原典

  慈氏菩薩復白佛說:世尊!如說緣小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復說緣大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又說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云何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云何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云何復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緣各別契經乃至各別論義,為一團等作意思惟,當知是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若緣乃至所受所思契經等法,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各別,當知是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若緣無量如來法教,無量法句文字,無量後後慧①所照了,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乃至所受所思,當知是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齊何名得緣總法奢摩他毗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五緣故,當知名得。一者於思惟時剎那剎那,融銷一切麁重所依②,二者離種種想得樂法樂;三者解了十方無差別相無量法光;四者所作成滿相應凈分③無分別相恒現在前;五者為令法身④得成滿故,攝受後後轉勝妙因。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緣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當知從何名為通達?從何名得?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從初極喜地⑤名為通達,從第三發(fā)光地⑥乃名為得。善男子!初業(yè)菩薩亦於是中隨學作意,雖未可嘆,不應懈廢。

  注釋

 、贌o量後後慧:又名「後得智」,指菩薩與真理契合而又以救度眾生為著眼點的一切勝妙智慧,菩薩根據這些智慧,就能對一切存在現象的各方面獲得透徹的認識,就能充分體認一切眾生的心性要求,就能因地制宜、善巧方便地陳說教法。今取其大意譯為「認識事物特殊性的智慧」。

 、邴重所依:據遁倫記,此處即指阿賴耶識、深層心識,由於深層心識貯藏生命活動的一切潛勢力,所以它是現實生命活動的基礎和依據。麁重,即指現實生命活動,由於流轉變異的現實生命活動充滿著痛苦煩惱,具有不輕靈、不調順的特質,自由進化的生命本性被沈重地系縛住了,所以流轉變異的現實生命被形象化地稱作「鹿重」。

  ③所作成滿相應凈分:大意是,為成就最高功德所作的一切事業(yè)。

  ④法身:真正的生命。

 、輼O喜地:菩薩修行階位的第一層次,在此階位,經過前期漫長而艱難的修學實踐,終於突破主客對立的日常思維結構,第一次直接地認識到真理,所以內心中歡喜無限,故稱「極喜地」。

 、薨l(fā)光地:菩薩修行階位的第三層次,在此階位,菩薩開發(fā)出了認識事物特殊性的智慧,故稱「發(fā)光地」。

  譯文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以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和觀照思維作為表現形式的修行精神活動,在什么狀態(tài)下既有粗淺思維、又有細致思維?在什么狀態(tài)下沒有粗淺思維、只有細致思維?在什么狀態(tài)下既無粗淺思維、又無細致思維?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在修行精神活動狀態(tài)下,如果以教法作為研究對象,在觀察它們時伴隨著明顯的心理感受,這種狀態(tài)下的修行精神活動就叫做「既有粗淺思維又有細致思維的修行精神活動」:如果對於研究對象雖然沒有明顯的心理感受,但卻有一種極為細微的、與智慧相融合的感受,這種修行精神活動就叫做「沒有粗淺思維但有細致思維的修行精神活動」:另一方面如果以教法作為研究對象,而在進行思考時,下再雜有任何與主觀意志相伴隨的心理感受,這種修行精神活動就叫做既無粗淺思維又無細致思維的修行精神活動」。

  再者,善男子!你要知道,修行精神的活動狀態(tài),除了從有無感受活動去判別其層次高低外,還可以從思維的粗細程度去判別之,這就是說,如果在修行精神活動中,有粗淺的推理活動,這就叫做「既有粗淺思維又有細致思維的修行精神活動」:如果只有細致的推理活動存在著,這就叫做「沒有粗淺思維只有細致思維的修行精神活動」:如果把存在的真實本性如實地作為研究對象,因而突破了一切推理活動,這就叫做「既無粗淺思維又無細致思維的修行精神活動」。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什么叫做「心念停頓」?什么叫做「心念躍起」?什么叫做「心念中容平等」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這三種情況的確是修行生活中容易出現的。在我們努力培養(yǎng)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時,如果心思高揚,始終無法專注於思維對象,或者修行人擔心會發(fā)生「心思高揚無法專注於思維對象」的情況,這時,將精神活動有意地集中到那些令人厭惡的事物之上,并且使這一心理趨向保持穩(wěn)定、連續(xù),這就叫做[心念停頓」:如果精神產生疲倦感,無力沈浸於思維對象,或者修行人擔心會發(fā)生這種情況時,將精神活動有意地集中到那些令人喜愛的事物之上,并且使這一心理趨向保持穩(wěn)定連續(xù),這就叫做[心念躍起」:如果修行人的修行精神活動被各種邪惡的心理情緒干擾著,這時修行人就應把精神趨向有意地超越到具體功用之上,使心理活動有意地隨環(huán)境遷變而變化,而不去強行地控制情緒,這就叫做[平等中容]。

  原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毗缽舍那,云何名有尋有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唯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於如所取尋伺①法相,若有麁顯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於彼相雖無麁顯領受觀察,而有徽細彼光明念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即於彼一切法相都無作意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復次,善男子!若有尋求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有伺察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緣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止相?云何舉相?云何舍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心掉舉②,或恐掉舉時,諸可厭法作意,及彼無問心作意,是名止相;若心沈沒,或恐沈沒時,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舉相;若於一向止道,或抄一向觀道,或於雙運轉道,二隨煩惱所染污時,諸無功用③ 作意,及心任運轉④中所有作意,是名舍相。

  注釋

 、賹に牛捍诛@思維叫做「尋」,細致思維叫做「伺」;「尋」停留於現象的表層,「伺」則深入對象的底蘊。

 、诘襞e:精神活動游離於思維對象之外,不能專注於對象,譯為「心思高揚,始終無法專注於思維對象」。

  ③無功用:即超越功利、實用之上。

 、苄娜芜\轉:任運,即自然而然之義;轉,產生、顯現之義。指精神活動自然地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做出反應,不摻雜任何主觀意志的控制或暗示。

  譯文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那些努力培養(yǎng)修行精神結構的菩薩們能認識存在的現象,也能認識存在的本質。那么,修行人究竟怎樣才能認識存在之現象,怎樣才能認識存在之本質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修行人是從五個方面來認識存在的現象的:一、他們認識現象的名稱;二、他們認識陳述現象的命題:三、他們認識名稱和命題以之為基礎的語言文字:四、他們認識事物的特殊性:五、他們認識事物的共性。什么叫做名稱?這就是在或染污或凈化的一切存在現象裏,通過感覺知覺賦予事物一定的形狀和特質,然後假借語言稱謂這個形狀、特質。什么叫做命題?就是把各種名稱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聚攏到一起,造成一個句子,因而有所判斷有所陳述,染污、凈化等各種意義即通過命題而發(fā)生。什么叫做語言文字?它指的是名稱和判斷依據的語言符號。什么叫做對特殊性的認識?這是指以名稱、概念作為研究對象,從而對名稱概念所陳述的事物特質有所認識。什么叫做對事物共性的認識?這是指以一個命題、判斷作為研究對象,從而認識一事物與它事物共有的特性與共性。以上五個方面合在一起,就構成關於存在現象的知識。

  善男子!修行人是通過對事物十個方面的研究,來體認存在的本質或本性的。第一個方面,是把生命現象進行詳細的分類,分類的目的是要把生命現象各方面的特性呈現出來:第二個方面,是如實理解事物的本性,這是指完全按照事物本來所是的樣子去認識事物:第三個方面是指對感覺、知覺及認識活動主觀方面進行研究;第四個方面是指對感覺知覺及認識活動中的對象方面進行研究:第五個方面是指對自然界的研究:第六個方面是指對各種資生方式的研究:第七個方面是指對各種錯誤認識的研究,這裏所謂的錯誤認識,不僅指那些系統(tǒng)化理論化了的認識,而且指各種與生俱來的先天心理傾向;第八個方面是指對正確思維方法的研究,正確的思維方法就是與真理相應的思維方法:第九個方面是指對染污生命的研究:第十個方面是指對凈化生命的研究。

  原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鉢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知法?云何知義?

  佛千茲氏菩薩曰:善男子!彼諸菩薩,由五種相了知於法:一者知名,二者知句,三者知文,四者知別,五者知總。云何為名?謂於一切染凈法中所立自性,想假施設。云何為句?謂即於彼名聚集中,能隨宣說,諸染凈義依持建立。云何為文?謂即彼二所依止字。云何於彼各別了知?謂由各別所緣作意。云何於彼總合了知?謂由總合所緣作意。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為知法,如是名為菩薩知法。

  善男子!彼諸菩薩由十種相,了知於義。一者知盡所有性①,二者知如所有性②,三者知能、哿x,四者知所、芰x,五者知建立義,六者知受用義,七者知顛倒義,八者知無倒義,九者知雜染義,十者知清凈義。

  注釋

 、俦M所有性:下文釋為「諸雜染清凈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即指把生命現象或生命活動進行詳細的分類,分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著眼,其目的在於把事物各方面的特性暴露出來。

 、谌缢行裕喝缤挛锉緛硭哂械奶匦,也就是指「存在的本性」,下文從七個方面來顯示存在的本性。

 、勰苋。焊杏X知覺認識等認知活動中的主觀方面,在感知認識及日常生活中,生命現象中的感覺知覺認識功能能把對象、環(huán)境、境界等理解為工具、手段,取之為己所用,因此生命現象中的主觀方面被稱為「能取」。

  ④所。焊杏X知覺及意識活動之對象,它們被生命現象中的主觀方面所統(tǒng)攝,為之所用,因此被稱作「所取」。

  譯文

  善男子!現在我們要對以上十個方面作一個更詳細的討論。什么叫做通過分類顯示事物各方面的特性呢?例如,構成有情生命的五種成分聚集體、六種引發(fā)感知覺的物質載體及精神載體以及六種感知活動和認識活動的對象,等等,都屬於這裏所謂的[分類」。

  什么叫做「事物本來所是的本性」呢?它就是指「事物本來的樣子」,指或染污或凈化的一切存在現象的本質,這個「本質」是事物本來具有的,人的認識活動既沒有在它上面增加什么,也沒有在它上面減少什么,所以稱它為[事物本來所是的樣子」。關於存在的真實本性,我們又可以作出下面七種說明,換句話說,我們可以陳說存在的七種本性。第一,流轉變動中的真實本性,這是說,所有物質的、生理的和心理的事物,其變化發(fā)展都既可以上推至無窮的過去、下推至無盡的未來,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等既無開端又無終結:第二,感知對象及意識對象的真實本性,這是說在感覺知覺及認識中被構造或被當作為「對象」的東西沒有實體存在,生命現象中的主體主宰及存在現象中的客體實體都只是意識的虛構:第三,認知活動本身的真實本性,這是說所有認知活動中的認知對象都是主觀認識功能的變現、顯現,認知活動本身是能知與所知、主觀與客觀方面之統(tǒng)一:第四,關於生命現象日常狀態(tài)的真實本性,這就是我所說的「苦」這一真理?,有逼迫、痛苦義,它是對流轉生命身心拘束不得自由的真實情狀之描述:第五,邪惡行為的真實本性,這就是我所說的「集」這一真理,集即招集、招致之義,它說明由於心理上的各種邪惡情緒及身心錯誤行為,從而導致生命痛苦的現實狀態(tài),它是對「苦」的原因之探究:第六,凈化狀態(tài)的真實本性,這就是我所說的「滅」這一真理,滅即寂滅之義,它表示痛苦煩惱悉已消除,生命達到自由安樂的境界;第七,由染污而凈化的修行過程的真實本性,這就是我所說的「道」這一真理,道是道路、方法之義,它指通向真理的道路、也指認識真理的方法。

  你們應當知道,根據流轉變動的真實本性、生命日常狀態(tài)的真實本性以及邪惡行為的真實本性,一切生命是完全平等的,這就是說,宇宙世界中的所有世俗生命普遍處於無始無終的流轉變動、煩惱痛苦中,而導致這兩者的根本原因又同樣由於生命自身的邪惡行為。根據認知對象的真實本性以及認知活動過程的真實本性,一切存在現象是完全平等的,這就是說,它們都是沒有主宰實體的存在,都是認知活動構造的結果。根據凈化狀態(tài)的真實本性,一切要求解除生命活動的修行人、參悟生命流轉過程的修行人以及追求最高覺悟的修行人,他們的最終覺悟都是平等的。根據由染污而凈化的修行過程的真實本性,修行人通過改變自己的世俗思維結構,通過培養(yǎng)心念相續(xù)的思維方式和觀照思維方式,由此引發(fā)的智慧是完全平等的,它們一無例外地包含了三個方面,即:聽聞所得的智慧,研究所得的智慧,修行所得的智慧。

  什么叫做感覺知覺以及認識活動中的主觀方面呢?它包括三個方面,即五種細微物質構成的感覺器官、引發(fā)意識功能的深層心識以及心理上的情緒活動等。

  什么叫做感覺、知覺以及認識中的客觀方面呢?它是指感覺、知覺以及意識活動的對象,此外,當感覺、知覺以及認識活動中的主觀方面被思考和認識時,它們也就成了認知活動的對象。

  什么叫做自然界呢?自然界就是指可以容納生命的地方,這就是說,生命現象均以之為生存和活動的家園:此外,這個被人們稱作自然界的東西,其范圍是極其廣大的:比方說一個村落,成百個、成千個乃至於十萬個這樣的村落,就構成四面環(huán)海的一片大陸:成百、成千個乃至於十萬個這樣的大陸就叫做一個贍部洲,成百、成千個乃至於十萬個這樣的贍部洲就組成一個四大洲:成百、成千個乃至於十萬個這樣的四大洲就叫做一個「小千世界」:成百、成千個乃至於十萬個這樣的小千世界就叫做一個「中千世界],成百、成千個乃至於十萬個中千世界就叫做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成百成千乃至於十萬個三千大千世界就叫做「拘胝」:成百成千乃至於十萬個拘胝就叫做「無數」;成百個、成千個、十萬個無數,乃至於三千大千世界個無數的塵埃之數目或可與十方上下能容納生命的無窮無盡的自然界之數目相當,你們據此或可了解那宇宙的浩瀚無邊、那生命的浩瀚無邊!

  什么叫做有關資生方式的研究呢?這是說,生命為了存在和發(fā)展,就攝取自然、改變自然、取自然為己之用,於是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以及依據自然界為基礎改變而成的一些事物就成了有情生命的資生工具,同時,在生命和自然之間,以食物為紐帶,就形成一個臨界點、一片中間地帶。

  什么叫做錯誤認識呢?這就是指以實體執(zhí)著為根本原因從而引發(fā)的對存在的一切錯誤的心理傾向、觀念、見解、知識和學說等。

  什么叫做正確的認識呢?正確認識即真理性的認識,它是指透破一切實體執(zhí)著後的存在之認知。

  什么叫做染污生命呢?這是指染污生命真實本性的三種事物,包括邪惡情緒、生命行為及生存苦痛等。

  什么叫做凈化生命呢?這是指所有那些能凈化精神結構、幫助生命從染污性的困境裏擺脫出來的方法。

  善男子!你應當明白,以上所說對事物十個方面的認識已經把存在的一切本性呈現出來了。

  善男子!盡所有性者,謂諸雜染清凈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是名此中盡所有陸 。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六數外處,如是一切。

  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凈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復七種:一者 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 ;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圣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圣諦;六者清凈真如,謂我所說諸滅圣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圣諦。

  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由清凈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毗鉢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

  能取義者,謂內五色處、若心意識及諸心法。

  所取義者,謂外六處,又能取義亦所取義。

  建立義者,謂器世界於中可得建立一切諸有情界,謂一村田、若百村田、若干村田、若百千村田,或一大地至海邊際;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贍部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四大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小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中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此拘胝①;此百拘胝、此千拘胝、此百千拘胝、或此無數;此百無數、此千無數、此百千無數、或三千大千世界無數百千微塵量等,於十方面無量無數諸器世界。

  受用義者,謂我所說諸有情類,為受用故,攝受資具。

  顛倒義者,謂即於彼能取等義,無常計常,想倒、心倒、見倒,苦計為樂、不凈計凈、無我計我,想倒、心倒、見倒。

  無倒義者,與上相違,能對治彼,應知其相。

  雜染義者,謂三界中三種雜染:一者煩惱雜染,二者業(yè)雜染,三者生雜染。

  清凈義者,謂即如是三種雜染,所有離系菩提分法。

  善男子!如是十種,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注釋

 、倬须眨簲盗繂挝,指極大量之義。

  譯文

  佛陀又說:善男子,那些菩薩因為對存在的五個方面情況有著透徹的把握,我就說他們全面領會了真理教法中的道理。這是指存在哪五個方面的情況呢?

  其一是他能全面把握存在現象的質體,這就是說,對於生命構造中的五類成分聚集體,認知活動中的主觀方面及客觀方面等等,菩薩對這一切認識對象的自身特質都已獲得全面的詳盡的知識。

  其二是他能全面把握存在現象的各種屬性,我們知道,每一個認識對象有著各種屬性的差別,例如:事物促成流轉變動的屬性,事物與真理相應的屬性,有助於生命進化的屬性,有害於生命進化的屬性,事物由諸種條件推動的屬性,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際時間間隔的屬性,每一事物產生、持續(xù)及變化的階段性,生命病變的永遠可能性,逼迫苦惱的世俗生命品性,生命墮落的自身必然性,存在的本性,存在本性的

  終極性,一切現象與存在本性的不離性等等,以上是有關存在現象和生命活動的:至於我的真理性教法,在具體施設及安排上也有各種特性的不同,例如,廣說與略說的差別,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普遍適用的教法,只對某些時間地點適用、另外一些時間地點則不適用的教法,只提出問題而不正面回答問題的教法,一概置而不答的教法,真實意蘊深藏不露的教法,一切意蘊顯露無遺的教法等等。以上關於事物各個方面屬性、特性的認識,也就是關於差別性的認識,它們能使有關質體的知識,進一步準確、豐富和深化起來。

  其三是他能全面把握認識質體和屬性的認識方法,這實際上指的是旨在改變精神結構的各種修行方法,包括培養(yǎng)注意力的方法、培養(yǎng)去惡行善的意志力的方法等等。

  由於這些修行方法是生命轉化、進化的基本原因,所以,我們說菩薩把握了認識質體及其屬性的認識方法,也就等於說菩薩把握了生命凈化的原因和條件。

  其四是菩薩全面把握了生命凈化的表現和結果,菩薩從以下諸方面觀察生命凈化的結果:舍棄掉了邪惡情緒的現實活動或把這些邪惡情緒置於有效的精神控制下,完全控制邪惡情緒一切現實活動後的身心安寧狀態(tài),要求放棄生命活動的修行人與佛陀共具的美德、智慧和力量,佛陀獨具而其他修行圣人不具備的美德、智慧和力量等等。菩薩對上述修行活動的諸種表現和結果已經獲得全面而詳盡的知識。

  其五是菩薩把握了教化其他生命的智慧和方法,這是說,菩薩不僅能通過切實修行使凈化生命的理想在自身中實現出來,而且能把自己體會的真理以適當的方式向其他生命闡述出來,以便於他人的進行。善男子!以上五義,普攝一切諸義。

  其次,善男子!那些菩薩由於能透徹把握存在四個方面的意義,我就說他們對於佛教教法中的道理已經完全理解了。這裏說的是存在哪四個方面的意義呢?第一,他把握了「執(zhí)受」的意義,所謂執(zhí)受,這是指深層心識把感覺器官、身體以及外界事物領會為是屬於自己的、是自己所有的;第二,他把握了「領納」的意義,所謂領納,是指當外界事物刺激身心時,會在心理上產生三種感受功能,包括痛苦之感受、快樂之感受、既不痛苦又不快樂之感受;第三,他把握了「了別」的意義,所謂了別,就是分析、區(qū)別的意思,指意識對於認識對象的認知功能,意識在對象身上出作出一定的判斷,區(qū)分它們「是此」或「是彼」等,這就是意識的「了別」功能;第四,他把握了「染污」和「凈化」的意義,所謂染污,這是指心識被潛能、欲念等各種生命活動中的邪惡成分所玷污,由於這些邪惡成分的存在,生命的真實本性就被障蔽、束縛 、染污了:所謂凈化,則克指通過改變精神結構突破染污成分而使生命向上發(fā)達向上凈化。善男子!以上四義,普攝一切諸義。

  再次,善男子!那些菩薩由於能把握存在三個方面的意義,我就說他們對於佛陀教法中包涵的道理已經完全理解了。這是指存在哪三個方面的意義呢?其一是語言文字的自身意義,其二是事物本性方面的道理,其三是有關存在類別的知識。

  善男子!所謂語言文字的意義,這可包括名稱、命題及單詞等三個方面。關於事物本性方面的道理,可以從十個方面來概括:一是存在的真實本性,二是生命痛苦煩惱的日常狀態(tài),三是需要徹底予以清除的、造成生命痛苦煩惱的基本原因,四是親身實現的圓滿生命狀態(tài),五是通向這一狀態(tài)的道路、方法,六是對以上諸方面進行更細密的分類、力圖揭示出存在各方面的本質屬性,七是研究語言與存在相互聯(lián)系的親密關系,八是研究痛苦煩惱及其造成的原因等這類事物,它們障礙著真理的揭示、生命自由的實現,九是研究對於真理的實現有著有益影響的事物,十是研究各種修行行為的過失和功德。

  關於存在類別的知識總的看來,應該是這樣的,我們把存在分成五個類型:其一是純粹的自然界,在所有存在現象中,自然界自成一類:其二是生命現象,在所有存在現象中,生命以其獨有的德性品性而自成一類:其三是指與真理相應的各種教法,教法作為真理的詮釋形式,具有獨特的品性和功能,因而應當自成一類;其四是指生命圓滿實現自由的最高安樂狀態(tài),這一狀態(tài)代表生命重重進化、重重凈化後的真實形式,因而自成一類:最後是通向生命自由的方法與道路,這些方法和道路對於修行生活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而在研究上也可自成一類。善男子!以上五義,普攝一切諸義。

  原典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五種義故,名為知義。何等五義?一者遍知事,二者遍知義,三者遍知因,四者得遍知果,五者於此覺了。

  善男子!此中遍知事者,當知即是一切所知,謂或諸蘊,或諸內處,或諸外處,如是一切。

  遍知義者,乃至所有品類差別所應知境,謂世俗故,或勝義故,或功德故,或過失故,緣故,世故,或生、或住、或壞相①故,或如病等故,或苦集等故,或真如實際法界等故,或廣略故,或一向記故,或分別記故,或反問記故,或置記故,或隱密故,或顯了故,如是等類,當知一切名遍知義。

  言遍知因者,當知即是能取前二菩提分法,所謂念住或正斷等。

  得遍知果者,謂貪恚癡永斷毗奈耶,及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及我所說聲聞如來若共不共世出世間所有功德,於彼作證。

  於此覺了者,謂即於此作證法中,諸解脫智,廣為他說宣揚開示。善男子!如是五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四種義故,名為知義。何等四義?一者心執(zhí)受義,二者領納義,三者了別義,四者維染清凈義。善男子!如是四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三種義故,名為知義。何等三義?一者文義, 二者義義,三者界義。

  善男子!言文義者,謂名身等。義義當知復有十種:一者真實相,二者遍知相, 三者永斷相,四者作證相,五者修習相,六者即彼真實相等品差別相,七者所依能依相屬相②,八者即遍知等障凝法相,九者即彼隨順法相,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過卜功德相。

  言界義者,謂五種界: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調伏界③,五者調伏方便界④。善男子!如是五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注釋

 、倩蛏、或住、或壞相:有為法存在的三個階段。生,指產生;住,指保持;壞,指消亡。

 、谒滥芤老鄬傧啵核朗恰噶x」,能依是「名」,即指語言與存在的相互關系。

 、壅{伏界:即滅諦涅槃,指圓滿安樂自由的生命狀態(tài)。

 、苷{伏方便界:即道諦,指通向真理的方法與道路。

  譯文

  彌勒菩薩再度稟告佛陀說:世尊!修行人運用聽聞佛法所得的智慧能對教法中的道理有所認識:運用思考教法所得的智慧能對教法中的道理有所認識;如果修行人一心培養(yǎng)心念相續(xù)的思維能力和觀照思維能力,運用修行所得的智慧也能認識教法中的道理,F在,我想知道,以上三種認識之間究竟有什么區(qū)別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聽聞所得的智慧是根據教法語言而來的,它只是把教法語言所表達的理念加以比較、猜測、推理和引申,卻沒有對語言背後的蘊味給予深切的體會:它不是自己親身體會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識:它有助於生命從痛苦煩惱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但它還沒有讓修行人現實地體會到生命解脫的真實效果。運用思考所得的智慧也是根據教法語言而來的,但它不僅僅把教法語言所表達的理念加以比較、推理和引申,并且能對語言背後的意蘊加以深切的領會:它也還不是修行人親身體會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識,它對生命的解脫有著更大的促進作用,但它也還沒有讓修行人現實地體會到生命解脫的真實效果。至於說菩薩通過改變日常思維結構,通過培養(yǎng)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和觀照思維所開發(fā)的智慧,它既根據語言文字而來,又不僅僅依據語言文字,既可根據語言文字的理念比較、推理而出,又不僅僅局限於比較、推理的理性認識之范圍:它能對語言背後的意蘊加以透切的體會,已能把一切的認識對象都正確地領會為是修行精神活動之產物,從而得以徹底消除外在實體的錯誤觀念:它能對生命自由的實現起著最大的促進作用,它已能讓修行人親身體會到生命自由的真實效果。善男子,以上即解析三種認識間的主要區(qū)別。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著力培養(yǎng)心念相續(xù)思維能力和觀照思維能力的那些菩薩們能認識存在的現象和本質,那么什么叫做智慧呢?什么叫做見地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我曾經在很多場合談及智慧與見地這二者之間的差別,現在,我把它們之間的主要差別簡略提示出來。如果修行人把總體教法作為思考對象,通過研究總體教法來培養(yǎng)兩種修行精神結構,這樣開發(fā)出來的奇妙認識能力就叫做一智慧」:如果修行人不是把教法總體作為思考對象,而是把某一個教法作為思考對象,據此研究來培養(yǎng)修行精神結構,這樣開發(fā)出來的奇妙認識能力,就叫做「見地」。

  原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聞所成慧①了知其義,若思所成慧②了知其義,若奢摩他毗鉢舍那修所成慧③了知其義,此何差別?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未現在前, 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思所成慧亦依於文,不唯如說能善意趣,未現在前, 轉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若諸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已能領受成解脫義。善男子!是名三種知義差別。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吡鉢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為智?云何為見?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我無量門宣說智見二種差別,今當為汝略說其相。若緣總法修奢摩他毗鉢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智;若緣別法修奢摩他毗鉢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見。

  注釋

 、俾勊苫郏褐嘎犅、接受佛法所得的智慧。經文以下對「聞所成慧」特徵之分析,慧景做了非常貼切的解釋,他說:「聞所成慧,依文比度,但如其說,未善文下意趣,末現證知,即非現量,但比量,但遠隨順涅槃解脫,未現領受解脫義利!棺g文參考了慧景的這一解說。

 、谒妓苫郏褐杆伎冀谭ㄋ玫闹腔,慧景分析「思所成慧」的特徵說:「思所成慧 ,亦依於文,不唯如說,亦善意趣,未現證知,勝前聞慧,名為轉順,雖勝聞慧,亦未現受解脫義利。」譯文參考了慧景的這一疏釋。 ③修所成慧:通過修學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和觀照思維所獲得的智慧,慧景解釋說:「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據有漏修慧及後得智,緣理及事,影像相起現前,故云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三慧中勝,名極順解脫,又能領受解脫義利,不同毗曇!棺g文也參考十慧景的這一疏釋。

  譯文

  彌勒菩薩再次稟告佛陀說:世尊!那些致力於改變精神結構的菩薩們究竟根據什么來決定其思考方向?他們希望有什么樣的思考方向?他們怎樣避免把認知對象看成外在的獨立實體?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我們前此一切討論的前提是,所謂真理,就是存在本性與精神結構的同一,所以修行人是根據存在的本性來決定其思考方向的,他們希望在精神鍛鏈過程中避免把認知對象及教法理念當成外在化的實體概念。如果不執(zhí)著於對象的名稱概念,不執(zhí)著於名稱概念所詮表的事物自身,也不執(zhí)著於認知對象只是認識活動之產物這樣一個事實,不因此又反轉身來執(zhí)著於精神活動的存在,這就能夠把一切實體概念徹底地從認知活動中驅逐出去。對於名稱概念是這樣,對於命題、語詞、一切關於存在的道理,也應該這樣避免實體化的錯誤。廣而言之,乃至於對各種存在類別的分析,也都應當在上述意義下予以理解:不能執(zhí)著於存在種類的概念,不能執(zhí)著抄概念所詮表的存在種類自身,也不執(zhí)著於存在種類只是認知活動之顯現這樣一個事實,不因此又執(zhí)著於認知活動的存在,這樣也就能把實體化的存在種類之概念徹底地消除掉了。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人們談到對存在本性的認識,那么,這個被稱作「存在本性」的事物也需要通過修行精神活動予以進一步的排除嗎?

  佛陀回答說:你這個問題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因為照你的問法,就好像那被認識的「存在本性」真的是某種事物、某件東西似的,好像它顯現在修行人的精神結構前面,就像一般事物呈現在世俗認識面前那樣。你們要知道,那被認識的存在本性根本就不是一件東西、一個事物,修行人也絕沒有涌生這樣一個念頭,說:我得到對存在本性的認識了:這樣一來,究竟還留下什么需要排除呢?我每當談到對存在本性的認識時,我指的就是這樣一種認識,它足以驅除有關一切存在之現象及存在之本質的任何實體化觀念,而絕對不是說,這對事物本性的認識活動又需要更高的認識階段來修正它的錯誤。

  彌勒菩薩又問:世尊!您在其他經典中曾提到幾個譬喻,像渾濁的盛水器、不潔凈的鏡子、被擾動的泉水池等等,您說這幾樣東西都不能用作觀察面像的工具,能夠用來觀察面像的應當是清澈的盛水器、潔凈的鏡子和平靜的水池。同樣道理,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確地改變自己的精神結構,他的心識就不足以成為認識事物本性的工具,如果他能正確地改變其精神結構,凈化其精神活動,那么,他的心識就可以用作認識事物本性的工具了。世尊!您這裏所說的能認知事物本性的心識究竟是指什么樣的能認知之心識呢?您是根據存在本性中的哪個方面這樣說呢?

  當時佛陀回答彌勒菩薩說:善男子!我這裏說的是三種能認知之心識,即根據聽聞教法而來的能認知之心識,根據思考教法而來的能認知之心識,以及根據修行所激發(fā)的能認知之心識。我是根據認識活動過程的真實本性作出這一陳說的。

  彌勒菩薩又問:世尊!那些研究存在現象和存在本性的菩薩,為驅除實體執(zhí)著而辛勤、刻苦的修行,那么,究竟有哪些種類的實體觀念最難消除呢?如何才能夠消除它們呢?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有十個種類的實體觀念最為執(zhí)著、頑固,通過體會「一切存在現象都沒有實體存在」這一道理就能夠消除它們。這十種實體觀念及相應的克制方法如下:第一,對於語言文字的執(zhí)著,通過體會「一切現象都沒有實體存在」這一道理就可消除此種執(zhí)著;第二,對產生、保持、變化、消亡這生命活動四階段相續(xù)轉變的實體執(zhí)著,通過體會「任何認知對象都沒有實體存在」、「運動、變化的過程無窮無盡、無終無始」等道理就可以消除此種執(zhí)著:第三,由於對生命中主觀方面的研究,就產生對身體的執(zhí)著以及自我觀念的驕矜,通過體會「身體現象中沒有實體存在」、「生命內部沒有主宰自我的存在」等道理就可以消除此種執(zhí)著:第四,由於對認識活動中客觀方面的研究,就有對財產的執(zhí)著,通過體會「一切外界現象均無實體存在」的道理就可以消除此種執(zhí)著;第五,由於生命向外界環(huán)境的攝取,這就有了種種資生工具,從物質的供給一直到男侍女婢的奉承都在「資生工具」之列,於是引起對財產、家資、家庭地位的執(zhí)著,由於世俗生活的成功,還更可引發(fā)內心中的自得、自足感,通過體會「身內身外一切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存在價值」、「世俗生命從根本上說來是沒有存在價值」等道理就可以消除此種執(zhí)著:第六,對無窮大的宇宙之執(zhí)著,通過體會「空間沒有實體存在」這一道理就可以消除此種執(zhí)著;第七,對修行生活中安寧安樂的精神境界之執(zhí)著,通過體會「精神活動有生有滅、變動不居」這一道理就可以消除此種執(zhí)著:第八,對種種教法中包涵的理念、道理進行執(zhí)著,通過體會「一切存在歸根結底沒有實體」、「一無所有的非存在自身也不存在」、 「沒有實體的生命現象之一切活動終歸沒有實體存在」以及「圓滿安樂的生命實態(tài)排斥任何世俗存在性」等道理就可以消除這些執(zhí)著;第九,由於對凈化了的生命自由狀態(tài)之認識,就產生對沒有造作沒有生滅變動的自由生命境界之執(zhí)著,通過體會「沒有造作沒有生滅變動的自由生命境界本質上排斥任何世俗存在性」就可以消除此種執(zhí)著:第十,為了消除各種錯誤的實體觀念,在運思時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能消除各種錯誤觀念的「實體不存在」這一教法道理之上,於是又引起對「實體不存在」這一教法道理的執(zhí)著,通過體會「實體不存在的這一觀念也不存在」就可消除此種執(zhí)著。

  原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鉢舍那諸菩薩眾,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諸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與義相,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之相①如是除遣。如於其名於句於文,於一切切義,當知亦爾。乃至於界及界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世尊!諸所了知真如義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

  善男子!於所了知真如義中,都無有相,亦無所得,當何所遣?善男子!我說了知真如義時,能伏一切法義之相,非此了達余所能伏。

  世尊!如世尊說濁水器喻、不凈鏡喻、撓泉池喻,不任觀察自面影相,若堪任者與上相違。如是若有不善修心,則不堪任如實觀察所有真如,若善修心,堪任觀察。此說何等能觀察心?依何真如而作是說?

  善男子!此說三種能觀察心,謂聞所成能觀察心,若思所成能觀察心,若修所成能觀察心,依了別真如作如是說②。

  世尊!如是了知法義菩薩,為遣諸相勤修加行,有幾種相難可除遣?誰能除遣?

  善男子!有十種相,空能除遣。何等為十?一者了知法義故,有種種文字相,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二者了知安立真如義故,有生滅住異性相續(xù)隨轉相,此由相空及無先後空能正遣遺;三者了知能取義故,有顧戀身相及我慢相,此由內空及無所得空能正除遣;四者了知所取義故,有顧戀財相,此由外空能正除遣;五者了知受用義,男女承事資具相應故,有內安樂相,外凈妙相,此由內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六者了知建立義故,有無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除遣;七者了知無色故,有內寂靜解脫相,此由有為空能正除遣;八者了知相真如義故,有補特伽羅無我相、法無我相,若唯識相及勝義相,此由畢竟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及勝義空能正除遣;九者由了知清凈真如義故,有無為相無變異相,此由無為空、無變異空能正除遣;十者即於彼相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注釋

 、俦怂乐啵憾輦惤忉屨f:「唯識門中,名依於識,識是所依!惯@是說,事物的名稱、概念以及名稱、概念所詮表的對象本身都以「識」作為依據,換句話說,即事物的名稱概念、名稱概念所詮表的對象都是心識活動的產物。但是,心識活動也是依據因緣條件而起的,它自身也沒有絕對的存在性,如果執(zhí)著於心識活動的存在,那就仍然屬於執(zhí)著實體的認識方式,因此說,不僅對於「名」、「名自性」,而且對於二者所依據的心識活動都要除遣其實體執(zhí)著。

  ②依了別真如作如是說:遁倫解釋這一段話說:「喻中既任清水、凈鏡、不撓泉池堪觀面像,時知合中,若善修心堪觀真如者,知是唯識了別真如。以唯識門,一切境界皆是心影,初觀境唯識,後觀識如,名了別如,故云依了別真如作如是說!苟輦惖慕忉屨f明,對於「一切法唯識所現」的學理應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首先,一切存在現象都是心識活動的產物;其次,存在的真實樣子、存在的真實本性也是凈化了的心識活動之顯現。這樣,所謂大乘止觀,所謂心念相續(xù)和觀照思維,事實上都是把唯識學理提出來作為修行的方法和歸宿。

  譯文

  彌勒菩薩又問:世尊!當修行人在努力消除以上所列十種實體觀念時,他究竟是在消除什么呢?他究竟從什么樣的實體觀念中解脫出來而實現生命自由?

  佛陀回答說:消除以上所列十種實體觀念時,事實上是在消除修行精神活動所變現的產物。修行人從束縛生命、染污生命本性的實體觀念中解脫出來,舉凡能染污生命、束縛生命的事物都在修行精神所清除之列。

  善男子!有一個問題需要在此提醒,我說通過體會某種「實體不存在」的道理來消除某種實體執(zhí)著,這并非是說對某種「實體不存在」的道理之領會不能同時消除其他各種實體執(zhí)著,只是說,體會一種「不存在」的道理對於消除某一實體觀念顯得格外有力量而已。這正好比我們在有關流轉生命過程的學理中所碰到的情形一樣,舉例說來,[對真理的愚昧無知」這一現象并非不能引發(fā)出「生命產生」乃至於「生命衰老死亡」等等諸多流轉環(huán)節(jié),但是,「對真理的愚昧無知」對於引發(fā)出「各種生存行為」這一環(huán)節(jié)特別有力量,它是後者最接近的條件,所以我說由「對真理的愚昧無知」就引發(fā)出「各種生存行為」來。上述道理正與此類似。

  當時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您曾經在「般若」中闡述過各種各樣的「實體不存在」的道理,那么,對於「實體不存在」這一道理,總體上說應說怎樣把握呢?我覺得,如果修行人能透視「實體不存在」的深奧道理,那么他就絕不至於因此犯錯誤,不會因為他對這一道理的特別研究而在心理上滋生可怕的驕氣,我看到許多研究「般若」教法的人最後都可悲地陷入此種境地。

  當時佛陀贊嘆彌勒菩薩說:好呀,這個問題提得太切中時弊了。善男子!你現在能向佛請教這樣深奧的問題,你事實上已經完全領會了「無實體存在」的教法真諦,你的提問旨在幫助現在和未來的一切修行人,讓他們不至因對「無實體存在」這一教法的誤解而陷入更大的痛苦煩惱中。為什么這樣說呢?善男子!我坦誠地告訴你們:如果菩薩對於「無實體存在」在學理上有錯誤,那也就把整個的成佛教法都給敗壞了,因此你要一心靜聽,我現在就對以前的「般若」教法作一個總結,換句話說,我現在就將對各種「實體不存在」的道理之總體作一個概述。

  善男子!如果在依據因緣條件流轉的生命樣態(tài)和圓滿成就的存在實態(tài)這兩類存在樣態(tài)中,或者在這兩類樣態(tài)的諸多變形、諸多表現形式中,能夠完全不執(zhí)著意識處處計較處處虛構的實體觀念,并且在不執(zhí)著實體觀念的同時,也根本不發(fā)生不執(zhí)著實體的想法,這就是成佛教法對「實體不存在」的理念之根本理解。

  原典

  世尊!除遣如是十種相時,除遣何等?從何等相而得解脫?

  善男子!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從雜染縛相而得解脫,彼亦除遣。

  善男子!當知就勝說如是空治如是相,非不一一治一切相。譬如無明非不能生乃至老死諸雜染法,就勝但說能生於行,由是諸行親近緣故。此中道理當知亦爾。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說:世尊!此中何等空是總空性相①?若諸菩薩了知是已,無有失壞於空性相,離增上慢?

  爾時,世尊嘆慈氏菩薩曰:善戰(zhàn)!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令諸菩薩於空性相無有失壞。何以故?善男子!若諸菩薩於空性相有失壞者,便為失壞一切大乘。是故汝應諦聽諦聽,當為汝說總空性相。

  善男子!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中,一切品類雜染清凈遍計所執(zhí)相畢竟遠離性,及於此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於大乘中總空相性。

  注釋

 、倏偪招韵啵簭目傮w上來說,實體不存在這一學理具有什么特徵?

  譯文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您這裏所說的兩種修行精神之思維方法,包括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和觀照思維,它們究竟能包容、涵蓋哪些種類奇妙的精神鍛煉活動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我曾經說過,無窮無盡的修行人,就有無窮無盡的精神鍛煉方法,你應當懂得,我這裏所談的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是揭示修行精神的基本思維結構,因此,它們能包容、涵蓋、統(tǒng)攝其他任何精神鍛煉方法,那無窮無盡、千奇百怪的修行方法無非修行精神基本結構的變形和表現形式。

  彌勒又稟告佛陀說:世尊!您這裏所說以心念相續(xù)思維和觀照思維作為其表徵的修行精神結構,究竟以什么作為產生它的條件呢?

  佛陀說:善男子!如果一個人能夠嚴格地遵守正確的生活方式,他在接受佛教教法之後又能勤勉不懈地進行研究和思考,這樣引發(fā)出來的正確見識就是引發(fā)修行精神結構的重要條件。

  彌勒菩薩又問:世尊!培養(yǎng)心念相續(xù)的思維方法和觀照思維方法到底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呢?

  佛陀說:善男子!消除了邪惡情緒的凈化心識以及與真理相契合的智慧就是兩種修行思維直接引發(fā)的結果。其次,一切修行人,包括要求放棄生命活動的修行人,以同情利濟其他生命的修行人,追求最高覺悟的修行人,他們所獲得的生命狀態(tài)的美德和善行,諸如人格上的提高、人生事業(yè)的發(fā)達等等,這些也都是修行精神活動的產物 。

  彌勒菩薩又問:世尊!培養(yǎng)兩種思維能力的修行方法,在其現實活動裏究竟有什么功效呢?

  佛陀說:善男子!我們可以這樣說,具體的踐修能把生命從兩種沈重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的活動,就是修行生活的功效。哪兩種事物能束縛生命的自由進化能力呢?其一是認知活動中的實體觀念,其二是沈積在深層生命結構中的心理潛勢力。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世尊!您曾經說過,有五樣事情能夠拖累生命,使其不能自由從事於向上的發(fā)達和進化。您說的這五樣事情,哪些能阻礙心念相續(xù)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哪些能陰礙觀照思維的方法的培養(yǎng)?哪些能同時阻礙兩種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呢?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顧戀身家性命、顧戀經濟財產,這兩樣事對培養(yǎng)心念相續(xù)的思維極有妨害:在聽到真理教法之後不能從心理上真誠地激發(fā)出歡喜愉悅的感受,這種情況對培養(yǎng)觀照思維極有妨害:喜歡住在熱鬧的地方,或者是聽到一點教法之後就心滿意足了,這兩種情況能同時妨礙踐修兩種思維方法,為什么呢?由於他喜歡人煙稠密、喧喧攘攘的鬧市,他根本就不可能痛下決心要去改變自己的精神活動:由於他淺嘗輒止,稍有所得,即很自足,他就不可能沿著凈化生命的正確道路徹底地走下去。

  彌勒菩薩又問:世尊!您曾經說過,有五種心理狀態(tài)對修行人認識能力的開發(fā)極有妨害,它們把生命活動的心識本性給障蔽了,F在,我想知道,這五種心理狀態(tài),哪些能妨害踐修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哪些能妨害踐修觀照思維?哪些既能妨害踐修前者、又能妨害踐修後者呢?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精神在各種認識對象上晃來蕩去,事後又對先前的作為不斷地感到後悔,這種心理狀態(tài)對於修行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很不利;精神處在昏昏沈沈的狀態(tài),或者乾脆陷入無知無覺的睡眠之中,對一切道理抱著懷疑態(tài)度,從不肯承認有任何確定性的真理,這三種心理狀態(tài)對修行觀照思維很不利;對身家性命財產名譽等世俗事物的貪欲執(zhí)著,對一切不利於己的事物抱著敵愾之心,這兩種心理狀態(tài)對修行兩種思維均極不利。

  彌勒菩薩又問:世尊!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我們方可判斷說修行人心念相續(xù)的思維能力已經極為完善了?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如果一個修行人能把昏沈睡眠的精神狀態(tài)從他的日常生活中徹底地排除掉,這就說明他心念相績的思維能力已經極為完善了!

  彌勒又問:那么,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我們方可判斷說修行人的觀照思維能力已經非常完善了?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如果一個修行人能把精神游離於認識對象及事後後悔的心理狀態(tài)從他的日常生活中排除掉,那就說明他觀照思維的能力已經非常完善了。

  原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奢摩他毗缽舍那能攝幾種勝三摩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

  世尊!此奢摩他毗鉢舍那以何為因?

  善男子!清凈尸羅清凈聞思所成正見,以為其因。

  世尊!此奢摩他毗鉢舍那以何為果?

  善男子!善清凈戒、清凈心、善清凈慧以為其果。復次,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所得之果。

  世尊!此奢摩他毗鉢舍那能作何業(yè)?

  善男子!此能解脫二縛①為業(yè),所謂相縛及麁重縛。

  世尊!如佛所說五種系中,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毗缽舍那障?幾是俱障?

  善男子!顧戀身財是奢摩他障;於諸圣教不得隨欲②是毗鉢舍那障;樂相雜住,於少喜足,當知俱障。由第一故不能造修,由第二故所修加行不到究竟。

  世尊!於五蓋③中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毗缽舍那障?幾是俱障?

  善男子!掉舉惡作是奢摩他障;昏沈、睡眠、疑是毗鉢舍那障;貪欲、嗔恚,當知俱障。

  世尊!齊何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凈?

  善男子!乃至所有惜沈睡眠正善除遣,齊是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凈。

  世尊!齊何名得尾鉢舍那道圓滿清凈?

  善男子!乃至所有掉舉惡作正善除遣,齊是名得毗鉢舍那道圓滿清凈。

  注釋

  ①二縛:兩種系縛,即指下文的「相縛」和「鹿重縛」,前者指認知活動中的實體觀念,後者指實體觀念的心理潛勢力。二者都能束縛生命自由進化的本性,所以被稱作「縛」 。

 、陟吨T圣教不得隨欲:奘譯此句較難解,菩提留支的譯文是「圣人所說一切善法得聞不喜」,意甚明朗。

  ③五蓋:蓋,覆護、障蔽之義,指五種障蔽心識的心理狀態(tài)。這五蓋是:(一)貪欲蓋,指貪戀貪著於世俗享受;(二)嗔恚蓋,指對不利於已不合於已的對象環(huán)境產生恨惡怨憤的情緒;(三)睡眠蓋,指無知無覺、失去思維功能;(四)掉舉惡作蓋,指精神不能專注於對象及由之引起的後悔情緒;(五)疑蓋,指沒有決斷決擇的能力,心靈常處於懷疑狀態(tài)。

  譯文

  彌勒菩薩又問:世尊!如果一個菩薩致力於培養(yǎng)修行精神結構,已經能現實地控制自己的修行狀態(tài),這時他要特別提防哪幾種錯誤的運思方式?

  佛陀回答說:此時修行人要特別注意五種錯誤的運思,它們都能誘導心識,破壞剛剛創(chuàng)獲的修行精神結構。第一種叫做錯誤的意念走向:第二種叫做錯誤的外境追逐:第三種叫做錯誤的內心貪戀:第四種叫做錯誤的客體觀念之執(zhí)著;第五種叫做錯誤的主體觀念之執(zhí)著。

  善男子!如果一個修行人在精神改變即將成功之際,突然放棄了先前誓愿成佛的廣大志向,用「放棄生命活動」的要求代替了「追求圓滿覺悟」的初衷,這就叫做錯誤的意念走向,如果一個修行人突然對美色、柔音、異香、奇味、妙觸這五類極富誘惑力的外界事物產生濃烈興趣,由自己的生存欲望為主干,攜帶種種伴隨著的心理情緒,肆無忌憚地向外境撲去,這就叫做錯誤的外境追逐:如果一個修行人一心一意地投入到那種一切思維活動不再發(fā)生的精神感受裏,牢牢守著這一似睡非睡的境界,或者他的精神更被此一狀態(tài)中的邪惡情緒所染污了,以上這種運思就叫做錯誤的內心貪戀:如果修行人在培植新思維即將成功之際,卻把修行精神所變現的認識對象當作外部實體來思考,這就是錯誤的客體觀念之執(zhí)著:如果修行人把自己的運思方向指向身體內部,他會對自己修行狀態(tài)下的身體產生出極為真切的感受,根據內在的真切感受,他就在身體內部追求主宰性的自我,并由此激發(fā)驕慢之氣,這就是錯誤的主體觀念之執(zhí)著。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根據我的理解,培育心念相續(xù)的思維和觀照思維,這項工作是貫穿在修行人的整個修行活動過程中的。那么從菩薩初次邁入菩薩修行階位一直到成就最高覺悟為止,在修行生活的每一級別、每一階位上,精神改變活動特別著眼於消除何種身心障礙呢?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精神改變活動在菩薩修行的初地,主要對治邪惡情緒、生命行為、生存活動等染污生命本性的事物的現實作用,諸種染污生命本性的事物之現實作用能將生命引導到更痛苦、更無希望的生存狀態(tài):在菩薩修行的二地,精神改變活動主要對治邪惡情緒極其細微的失控狀態(tài),邪惡情緒失控後的任何細微作用都將對生命的凈化帶來不利的影響:在菩薩修行的三地,精神改變活動主要著力清除對教法 的貪著心情,這種貪著情緒會妨害修行人對教法真諦的理解:在菩薩修行的四地,精神改變活動主要著力消除對修行境界的貪戀,修行人往往走不出內在感受的玄妙迷障:在菩薩修行的五地,精神改變活動致力於消除那種一向害怕生死流轉,一向欣羨圓滿安寧的心理,修行人的這種心理將引發(fā)錯誤的運思方式:在菩薩修行的六地,精神改變活動著力改變主觀意向的心理提示作用,在修行人的持續(xù)努力中,此種主觀意 的提示作用十分重要,但「提示,」不斷外化為心理上的現實活動,自然就成了認識上的障礙;在菩薩修行的七地,精神改變活動主要著眼於消除主觀意向極為隱蔽的「提示」作用,只有當一切提示作用不再存在時,修行人的生命活動方與真理融成一片: 在菩薩修行的八地,精神改變活動全力以赴地致力於開發(fā)生命中的巨大能量:在菩薩修行的九地,精神改變活動致力於清除語言障礙,開發(fā)出與真理相應的語言功能:在菩薩修行的第十地,精神改變活動致力於擴大生命的深度和廣度,使自由和真理能在生命中完完全全地實現出來。

  善男子!精神改變活動在成佛的階位上,主要致力於消除那些最細微的心理障礙和知識障礙,由於徹底消除了以自我主體的實體化執(zhí)著為中心的心理障礙,生命就達到自由、安樂,由於徹底消除了以對對象客體的實體化執(zhí)著為中心的知識障礙,真理就能在一切存在上圓滿地獲得昭示:依據最圓滿的智慧與充分實現的真理,這就把存在的本性及生命的本性真實地開展出來了。

  原典

  世尊!若諸菩薩於奢摩他毗鉢舍那現在前時,應知幾種心散動法?

  善男子!應知五種:一者作意散動,二者外心散動,三者內心散動,四者相散動,五者麁重散動。

  善男子!若諸菩薩舍抄大乘相應作意,墮在聲聞獨覺相應諸作意中,當知是名作意散動;若於其外五種妙欲諸雜亂相,所有尋思隨煩惱中,及於其外所緣境中,從心流散,當知是名外心散動;若由惜沈及以睡眠,或由沈沒或由愛味三摩鉢底,或由隨一三摩鉢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當知足名內心散動;若依外相,於內等持所行諸相,作意思惟名相散動;若內作意為緣,生起所有諸受,由麁重身計我起慢,當知是名麁重散動。

  世尊!此奢摩他毗鉢舍那從初菩薩地乃至如來地,能對治何障?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鉢舍那,於初地中對治惡趣煩惱業(yè)生雜染障;第二地中對治微細誤犯現行障;第三地中對治欲貪障;第四地中對治定愛①及法愛②障;第五地中對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第六地中封治相多現行障;第七地中對治細相現行障;第八地中對治於無相作功用,及於有相不得自在障;第九地中封治於一切種善巧言辭不得自在障;第十地中對治不得圓滿法身證得障。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鉢舍那,於如來地對治極微細、最極徽細煩惱障及所知障,由能永害如是障故,究竟證得無著無礙一切智見,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凈法身。

  注釋

 、俣◥郏簩栋矊幇矘返木窀惺苤畧(zhí)著和偏愛。

 、诜◥郏簩谭ǖ膱(zhí)著和貪戀。

  譯文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菩薩是怎樣通過培養(yǎng)修行精神結構,勤勉地改變著自己的精神活動,以致於最後親身實現了最高最圓滿的覺悟?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現實修行生活的具體展開過程是這樣的:當菩薩們已經對修行精神結構的要領有所體會後,他就運用奇妙的認識方式對自己所接受所思考的有關存在真實本性的七種道理,進行反復觀察、反復研究、在與真理相應的思維方式裏深入思考著存在的真實本性:由於他們對對象的認識是根據存在之本性而來,所以在他們的認知活動裏能舍棄微細實體觀念的任何現實作用,連微細的實體觀念都舍棄掉了,更何競爭那些粗顯的實體執(zhí)著呢?

  善男子!讓我們在此稍稍仔細地討論一下。那所謂的「微細實體觀念]是多種多樣的,修行人愈是深切地改變著自己的思維結構,也就愈能逼真地體會到它們的糾纏。舉例說來,有心識對對象的執(zhí)取、對對象的感受、對對象的分析判斷、心識或染污或凈化的活動等等,每一種精神活動每一種生命動作裏都有實體觀念摻雜於其間:有關於內部主體的觀念,有關於外部客體的觀念,有時候這兩種觀念又混雜在一起發(fā)揮作用,有執(zhí)著於利濟其他生命的觀念,有執(zhí)著於正確知識的觀念,有執(zhí)著於存在本陸的觀念、有執(zhí)著於四種真理的觀念,有執(zhí)著於生命現象生滅造作、變動不居的觀念,有執(zhí)著於生命現象無生滅無造作的觀念,有執(zhí)著於事物常住不動的觀念,有執(zhí)著於事物剎那變遷的觀念,有執(zhí)著於生命現象痛苦煩惱的觀念,有執(zhí)著於一切煩惱痛苦均不存在的觀念,有執(zhí)著於生命型態(tài)種類差別的觀念,有執(zhí)著於貫穿種類差別的共性之觀念,有執(zhí)著於語言稱謂背後實體存在的觀念,有執(zhí)著於生命活動主宰實體不存在的觀念,有執(zhí)著一切存在現象中主宰實體不存在的觀念,等等:針對教法道理的每一理解裏,也都有實體觀念介入於其間。

  以上諸種細密繁雜的實體執(zhí)著之現實活動均能被修行中的心識活動所摒棄,心識既然恒常地處在此一自我改變的修行過程中,在修行活動的每時每刻,修行人就能針對著束縛生命自由的事物、覆蓋生命本性的事物以及引誘精神錯誤運思的事物,有目的的、有意識的強化著克服這些邪惡事物的方法。

  在此之後,修行人對有關七種存在本性的道理,就分別產生出親切體認它們的奇妙智慧,到此地步,就可以說,修行人已經「看見」存在的真實本性了。他此時不必再運用知性、理性去推測存在本性是什么,他直接地現實地認識到了存在之本性。由於創(chuàng)獲親切體認存在本性的奇妙智慧,就可以說修行人已經步入舍棄世俗生命形式的正確道路,已經進入真理的家園,這就為修行人贏得菩薩修行中的第一地。再者,修行人在「看見」存在本性以前,已經可以對兩種思維對象進行認知,即有分析判斷的作為認知精神活動之產物的思維對象和無分析判斷的作為認知精神活動之產物的思維對象,F在,修行人既已能現實地「看見」真理,他在認知功能上自然會發(fā)生巨大的飛躍,現在,作為修行人思維對象的東西,就在前兩樣事物上添加上存在各方面的屬性和特性。此後,修行人在逐級升高的修行階位上更加勤奮地修學實踐,他把自己精神功能的方向集中到前面述及的三種對象上,愈來愈真切地迫近對象。

  這種情形就好比鉚工在日常生活中所體會的,鉚工為了把粗釘子從物體中敲打出來,往往要巧妙地利用細釘子,菩薩們?yōu)榱蓑屩饘嶓w觀念的種種執(zhí)著,就把所有認知對象都體會是精神活動之產物,這樣一來,對精神生活、精神生命構成嚴重染污的實體觀念就被完全排除掉了,由於排除了實體觀念的現實作用,染污生命本性的心理潛勢力也最終得以放棄。

  菩薩在修行階位上一步比一步加功用力,這情形就跟淘金一樣,淘金者要不斷淘煉金塊,排除其雜質,方能得到純金,菩薩由於對實體觀念及實體觀念的心理潛勢力進行反復破斥、反復排除,他最後就能凈化心識,獲得全面凈化了的精神結構。與此同時,修行人就能把圓滿顯現的存在實態(tài)作為自己的認識對象。就這樣,菩薩在把一切事物收歸心識活動的精神修行過程中,親身開發(fā)出最高最圓滿的覺悟之心。

  原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依奢摩他毗鉢舍那勤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已得奢摩他毗鉢舍那,依七真如,於如所聞所思法中,由勝定心,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內正思惟;彼於真如正思惟故,心於一切細相現行街能棄舍,何況麁相。

  善男子!言細相者,謂心所執(zhí)受相,或領納相,或了別相,或雜染清凈相,或內相,或外相,或內外相,或謂我當修行一切利有情相,或正智相,或真如相,或苦集滅道相,或有為相,或無為相,或有常相,或無常相,或苦有變異性相,或苦無變異性相,或有為異相相,或有為同相相,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或補特伽羅無我相或法無我相,於彼現行心能棄舍,彼既多住如是行故,於時時間從其一切系蓋散動善修治心,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由得此故,名人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證得初地,又能受用此地勝德。彼於先時由得奢摩他毗鉢舍那故,已得二種所緣,謂有分別影像所緣及無分別影像所緣。彼於今時得見道故,更證得事邊際所緣,復於後後一切地中,進修修道,即於如是三種所緣作意思惟。

  譬如有人以其細楔出於麁楔,如是菩薩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內相故,一切隨順雜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麁重亦遣,永害一切相麁重故,漸次於彼後後地中,如煉金法陶煉其心,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滿所緣。善男子!如是菩薩於內止觀正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譯文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修行人應當怎樣引發(fā)出菩薩利濟群生的巨大威德呢?

  佛陀回答說:善男子!如果修行人善於觀察精神活動六個方面的表現,他就一定能夠引發(fā)出利濟群生的巨大威德來。第一,他要如實觀察各種各樣的心識是怎樣產生的:第二,他要如實觀察心識與對象間的關系:第三,他要如實觀察心識是怎樣從束縛和染污中解脫出來的:第四,他要如實觀察心識功能強化的情況;第五,他要如實觀察心識功能弱化的情況:第六,他要如實觀察心識作用厭棄流轉、欣羨真理的自由品性。

  所謂要如實觀察心識作用產生時的情況,即要求修行人透徹了解十六種流轉變動的心識作用在生起時的差別狀況。

  具體說來,第一個是被稱作「阿陀那」的深層心識,它的感知功能極其細微、不易了解,它的內容時時刻刻都在變遷著,但在流轉生滅中心識作用又維持著生命活動的自身同一性;此外,總的來說,深層心識把作為生命依據的自然界當作自己的感受對象。第二個是以種種事物作為對象的第六意識,它既可指能把物質、精神各個方面事物作為自己認識對象的有分析判斷的第六意識,又可指能夠伴隨一切感覺活動、能夠感受身心內外刺激的第六意識,還可以指在修行過程中獲得了提高的第六意識,這個意識能夠在極短時間內把無窮無盡的內容放進自己的認知框架中,例如,它可以在一剎那之間進入好幾種靜中思維狀態(tài),也可以同時看見許多佛國世界,還可以同時看見在那些佛國世界中許多大修行正在不同地點所從事的利群濟生的莊嚴事業(yè),等等。第三個是指只能以少量事物少量內容作為自己認知對象的心識,這指的是系縛於欲念生命生存狀況中的心識。第四個是能以大量事物大量內容作為自己認知對象的心識,這指的是沒有欲念而有身體的那一生命狀態(tài)中的心識。第五個是以無窮無盡的事物或內容作為認知對象的心識,這是在「無邊的虛空」、「無邊的思維」這兩種生存狀況中的心識。第六個是以極為微細的觀念作為自己認知對象的心識,這指的是在「物質和思維似乎部不存在了」這一生存狀況中的心識。第七個是住在三重世俗世界最邊際的那一類生命的心識,即指處在「既沒有思想活動、又并非沒有思想活動]這一生存狀況中的心識。第八個是沒有實體觀念的心識,這既指超越於流轉生命之上的真正生命之心識,也指把認知對象融合到精神活動中來的心識狀況。第九個是與痛苦煩惱相伴而生的心識,這是指處在「地獄」這一生存狀況中的生命之心識。第十個是指可伴有各種感受活動的心識,這指的是欲念生命的心識狀況。第十一個是指伴隨著喜悅感受的心識,這是指在心念相續(xù)的修行狀況中處於第一、第二個層次上的心識狀況。第十二個是指伴隨著快樂感受的心識,這是指在心念相續(xù)的思維狀況中處於第三層次上的心識狀況。第十三個是伴隨著不苦不樂感受活動的心識,這是指在心念相續(xù)的思維狀況中處於第四至第八五個修行層次上的心識狀況。第十四個是與染污相伴而生的心識,這是指處在生滅流轉、痛苦煩惱這一世俗生命狀況中的心識。第十五個是與良善心理情緒相伴而生的心識,這裏所謂的良善情緒,指無貪欲、無恨惡、無愚昧、信念佛法等,這是指正處在修行生活中的心識狀況。第十六個是既不與良善情緒相伴、又不與邪惡情緒相伴的心識,人們在世俗生活中常常能經驗到那種「非善非惡」的心識狀況。

  所謂善於觀察認識活動與對象之間的關系,就是說要善於理解認識活動過程的真實本性,也就是要把一切現象領會為是精神活動的產物。

  所謂善於觀察心識從束縛中擺脫出來的情況,也即指正確地了解什么是束縛生命自由本性的事物,如果了解了實體觀念及其心理潛勢力的存在,那么就必然能通過修行活動把生命從這兩重系縛中解放出來。

  所謂善於觀察心識作用功能強化的情況,就是說能如實了解那些能對治兩重系縛力量的精神結構,當實體執(zhí)著及其潛勢力的影響增強時,精神結構功能也會相應地得到強化。

  所謂善於觀察心識功能弱化的情況,就是能如實了解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精神結構的功能會弱化,修行人在踐修過程中經常體會到,一旦實體執(zhí)著及其潛勢力的影響減弱時,修行精神功能的對治作用也會相應地弱化下來。

  所謂觀察心識作用的自由品性,也即是了解什么是精神期求擺脫的,什么是精神希望達成的?修行人在其精神生活中無不深深體會到:精神生命深切厭惡於痛苦煩惱、深切欣慕著自由安樂,這就是心識本質上的自由品性,我們幾乎可以說,此種心識自由品性才是生命轉化、進化和凈化的真正基礎。

  原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修行引發(fā)菩薩廣大威德?

  善男子!若諸菩薩善知六處,便能引發(fā)菩薩所有廣大威德。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心住①,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減,六者善知方便。

  云何善知心生?謂如實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別,是名善知心生。十六行心生起差別者:

  一者不可覺知堅住器識②生,謂阿陀那識:二者種種行相所緣識③生,謂頓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別意識,及頓取內外境界覺受,或頓於一念瞬息須臾現人多定,見多佛土、見多如來分別意識:三者小相所緣識生,謂欲界系識;四者大相所緣識生,謂色界系識;五者無量相所緣識生,謂空識無邊處系識;六者徽細相昕緣識生,謂無所有處系識;七者邊際相所緣識生,謂非想非非想處系識:八者無相識生,謂出世識及緣  滅識;九者苦俱行識生,謂地獄識:十者維受俱行識生,謂欲行識;十一喜俱行識生,謂初二靜慮識;十二樂俱行識生,謂第三靜慮識;十三不苦不樂俱行識生,謂從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識;十四染污俱行識生,謂諸煩惱及隨煩惱相應識;十五善俱行識生,謂信等相應識;十六無記俱行識生,謂彼俱不相應識。

  云何善知心住?謂如實知了別真如。

  云何善知心出?謂如實知出二種縛,所謂相縛及麁重縛,此能善知,應令其心從如是出。

  云何善知心增?謂如實知能治相縛麁重縛心,彼增長時彼積集時,亦得增長亦得積集,名善知增。

  云何善知心減?謂如實知彼所封治相,及麁重所雜染心,彼衰退時彼揖減時,此亦衰退此亦損減,名善知減。

  云何善知方便?謂如實知解脫、勝處,及與遍處,或修或遣。善男子!如是菩薩於諸菩薩廣大威德,或已引發(fā),或當引發(fā),或現引發(fā)。

  注釋

 、傩淖。赫J識與對象間的關系。

  ②不可覺知堅住器識:遁倫釋為:「不可覺知者,賴耶行相難知,堅住相續(xù)名堅。黄髯R生者,能變能緣外器世界!惯@是從三個方面來質定深層心識的特徵:其一,深層心識的作用方式,尤其是它感知外境的方式,極其微細深密,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覺察列它的存在;其二,深層心識的感知活動雖然具有心識活動剎那流變的共性,但它在流變之中又保持自身的相續(xù)和綿延,它是自身同一的心識,看上去好像是常住不變動似的;第三,深層心識的活動內容是「緣外器世界」,它把整個山河大地變現出來作為知覺對象,以便前六識在其基礎上進一步構造出一個一個的可感事物來。

 、鄯N種行相所緣識:猶言「種種行相、種種所緣識」,種種行相,指其認識方式多種多樣;種種所緣,指其了別的對象多種多樣。這裏指第六意識。

  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您曾經說過,在一切邪惡情緒悉已消除,不再退入流轉過程的自由生命裏,一切感受活動就永遠消除了。世尊,您這裏指的是哪些種類的感受活動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慨略言之,在凈化生命的絕對自由狀態(tài)裏,有兩種感受活動被永遠消除了。其一是根據身體內感覺器官而來的感受活動,其二是根據外部感覺對象而來的感受活動。

  根據身體內感覺器官而來的感受活動又有以下幾個類型:一是根據眼、耳、鼻、舌、身這五樣官能而來的感受,二是根據認知功能而來的感受,三是指現實生命中引發(fā)的各種感受,四是指現實生命行為將來會在未來生命周期中引發(fā)的感受。

  根據外部感知對象而來的感受活動也可以分成四個類型,一是指對自然界的感受活動,二是指對資生事物的感受活動,三是指把自然界和資生事物攝取過來為己所用的感受活動,四是指在攝取一切環(huán)境、事物、對象后進一步貪著於它們的感受活動。

  在已經消除邪惡情緒的現實作用、尚未徹底征服心理上的煩惱潛勢力、生命已達到相對自由的境界裏,未來的感受活動即已消除掉了:由於此時已獲得與真理相應的智慧,智慧與外部對象一接觸,即會有感受活動發(fā)生,它可以包括對自然界的感受,也可以包括對現實生命的感受等等。也可以換個說法,在生命達到相對自由的境界裏,依據感覺功能、依據外部對象而引發(fā)的所有感受活動都已經消除掉了,只剩下對認知對象的直接感受,這個直接感受是與智慧交融在一起的。當生命由相對自由向絕對自由躍進時,這個「與智慧相應的直接感受」功能也將予以消除。所以我說,在絕對自由的生命狀態(tài)裏就沒有任何感受活動了。

  當時,佛陀又贊嘆彌勒菩薩說:奸啊,太好了!善男子!你現在已能歸依於最圓滿的凈化教法,你今日的一切提問都集中在凈化精神這個主題上。你對「凈比生命」的原則已能透徹理解,你對「凈化生命」的方法細則也已完全掌握。過去、現在和未來,覺者們已經陳說的、正在陳說的、將來要陳說的道理,都已經在這裏了。諸善男子、善女人!你們都應該根據這一凈化精神結構的方法勇敢地去投入修行實踐。精神改變之路是漫長、曲折的,精神改變的事業(yè)是莊嚴、絢爛的,但是一切修行人都要切切注意,從你們步入修行生活的第一天起,你們就必須以理性和智慧決擇出正確的修行方法。

  當時,佛陀想把以上教法的大意用簡略的語言概括出來,以便於聽眾記憶和掌握,就說了下面這些偈頌。他說:

  在假借語言概念成立的凈化教法中,如果精神活動不能自我調控、自我改變,那 就破壞了一切的修行道理:如果依據這一圓滿教法,遵循它的凈化之路,如果他能正確地展開修行,那么他將會獲得最高的覺悟。

  有些修行人執(zhí)著於教法中的某些觀念,他把這些觀念看成是真理,說:我已經掌握真理了,這些人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彌勒說他們與真理相差得還太遙遠,就像大地與天空相隔何啻千里萬里!

  世上有些事情能給身家性命帶來好處,但為了真理則必須斷然拋棄它們:智慧人在無窮無盡的生命綿延裏凈化著自己,他最終將擺脫一切染污,才能得到圓滿的安寧和喜樂的收獲。

  如果一個人在陳說真理和接受真理時摻雜著世俗的欲念,那他將永遠成為欲念的奴隸!愚鈍的人雖然也有機會接觸真理教法,但他不懂得凈化自己的生命,開拓內在的德性,他仍然貧窮得像四處流浪的乞丐。

  應當放棄各種學理的偏見,應當生起發(fā)達進化的志愿,為了救濟淪沒於苦難中的生命,你應當沿著凈化道路去好好修學!

  當時,彌勒菩薩又稟告佛陀說:世尊!在您這部解析深奧意蘊的教法中,應當如何稱呼以上教法呢?我們應當怎樣去保護它、奉行它?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以上教法可以稱作「最圓滿的凈化教法」,你應當根據教法的指導,勤勉不懈地去改變自己的精神結構:以凈化方法來凈化自己,這就是對「凈化教法」最好的奉行和保護。

  佛陀在陳說「圓滿凈化教法」時,與會大眾中有六十萬眾生激發(fā)了最高最圓滿的覺悟之心:有三十萬要求放棄一切生命活動的修行人消除了邪惡情緒的現實作用,并獲得直接體認存在本性的認識能力:有十五萬要求解除生命活動的修行人徹底消除了生命深層的邪惡勢力,達到自由安樂狀態(tài);有七萬五千個菩薩引發(fā)出以凈化教法改變精神結構的巨大決心。

  原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無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余永滅。何等諸受於此永滅?

  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種受無余永滅。何等為二?一者所依麁重受①,二者彼果境界受②。

  所依麁重受當知有四種: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無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滿麁重受,四者果未成滿麁重受。果已成滿受者,謂現在受;果未成滿受者,謂未來因受。

  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種:一者依持受,二者資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顧戀受。於有余依涅槃界中,果末成滿受一切已滅,領彼對治,明觸生受③,領受共有④ ,或復彼果已成滿受。又二種受一切已滅,唯現領受明觸生受,於無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此亦永滅。是故說言,於無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余永滅。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復告慈氏菩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圓滿最極清凈妙瑜伽道,請問如來。汝於瑜伽已得決定最極善巧,吾已為汝宣說圓滿最極清凈妙瑜伽道,所有一切過去未來正等覺者,已說當說皆亦如是。諸善男子若善女人,皆應依此勇猛精進,當正修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於法假立瑜伽中,若行放逸失大義,

  依止此法及瑜伽,若正修行得大覺。

  見有所得求免離,若謂此見為得法,

  慈氏彼去瑜伽速,譬如大地與虛空。

  利生堅固而不作,悟已勤修利有情,

  智者作此窮劫量,使得最上離染喜。

  若人為欲而說法,彼名舍欲還取欲,

  愚癡得法無價寶,反更游行而乞匈。

  於諍誼雜戲論著,應舍發(fā)起上精進,

  為度諸天及世間,於此瑜伽汝當學。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於是解深密法門中,當何名此教?我當云何奉持?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義之教,於此瑜伽了義之教汝當奉持。

  說此瑜伽了義教時,於大會中,有六百千眾生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凈;一百五十千聲聞諸漏永盡,心得解脫;七十五千菩薩獲得廣大瑜伽作意。

  注釋

 、偎利重受:根據身體內感覺器官而來的感受活動。

  ②彼果境界受:根據外部感知對象而來的感受活動。

 、勖饔|生受:智慧與自然界相接觸,產生出與智慧相伴的感受活動。

  ④領受共有:即對自然界的感受活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