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經(jīng)

【解深密經(jīng) (Sandhi-nirmocana-vyūha-sūtra)】印度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唐玄奘譯。5卷。相傳此經(jīng)有梵文廣本十萬頌,漢譯為其略本,一千五百頌。異譯本有3種:①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相續(xù)解脫經(jīng)》1卷;②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jīng)》5卷;③南朝陳真諦譯《解節(jié)經(jīng)》1卷。...[詳情]

大乘瑜伽止觀法門初探—以《解深密經(jīng)·分別瑜伽品》為契入點

  大乘瑜伽止觀法門初探—以《解深密經(jīng)·分別瑜伽品》為契入點

  一、大乘瑜伽止觀法門的論據(jù)依典

 。ㄒ唬㈣べぶ褂^法門的出現(xiàn)

  在《解深密經(jīng)》[1]的第六〈分別瑜伽品〉中,佛以彌勒菩薩為當機,全面的述說了唯識學中以“行”為重的“大乘瑜伽止觀法門”。說明了修學瑜伽行中的止、觀問題,顯示了“瑜伽止觀”的妙行,證明“諸法唯識所變”。明示從學習唯識理論到證得諸法唯識之理,中間有一個必要的過程,就是要修習瑜伽止觀。

  《解深密經(jīng)》是大乘唯識宗的重要據(jù)典[2],其解釋大乘佛法境、行、果的深義,它的思想教義是以抉擇的形式組織,對大乘經(jīng)典的義理凡屬深奧隱秘的都加以解釋決定。在“離言自性”的基礎上安立言說,以“勝義諦”,提出唯識佛法的真理性標準。

  《解深密經(jīng)》的正宗七品的全文在《瑜伽師地論》[3]中被整篇引用,《成唯識論》[4]也一再引用此經(jīng),因而明確的顯示了本經(jīng)在印度是瑜伽行派重要的依據(jù)經(jīng)典;漢譯后,唯識宗依《解深密經(jīng)》的〈無自性相品〉,分判釋迦如來的一代教法為有、空、中道的“三時教”,并依〈心意識相品〉及〈一切法相品〉以“三性”說及“唯識說”成為我國法相唯識宗的根本教義;更在〈分別瑜伽品〉中全面的開示了“大乘瑜伽止觀法門”。

  (二)、“止觀”的修習與“瑜伽行”的義理關(guān)系

  “瑜伽”的本來字義是“連結(jié)”,后來引伸為“將心連結(jié)于一境”的修行。瑜伽原來是印度各宗教所共通修行的實踐方法之一;然而,在大乘佛教中,特別稱彌勒、無著[5]菩薩系統(tǒng)的學派為“瑜伽行派”以別于龍樹、提婆[6]菩薩系統(tǒng)的“中觀派”,這應該有特殊的意義。[7]《瑜伽師地論釋》解釋“瑜伽”的詞義時認為:謂一切乘的境、行、果等諸法,并有方便善巧相應的義理,故稱為“瑜伽”。[8]

  相應是與境、行、理、果、機相應。相應于法,就是“隨順于法”。由此,則須注意“法隨法行”,或略稱為“隨法行”的意義了。隨法的“隨”,從“隨行”可轉(zhuǎn)成“瑜伽”(相應);而“隨法行”是以“隨入止觀為體”,所以,“止觀的修習”也可稱為“瑜伽行”[9]。

  在“原始佛教”[10]時期,基本的修禪(瑜伽)方法是,不凈觀與數(shù)息觀,這兩種觀合稱為“二甘露門”。到了“部派佛教”[11]諸“譬喻師”或“瑜伽師”所傳出的“禪經(jīng)”,譬如僧伽羅叉[12]的《修行道地經(jīng)》、鳩摩羅什法師[13]編集眾家禪要的《坐禪三昧經(jīng)》、佛陀跋陀羅[14]所傳的《達磨多羅禪經(jīng)》等,都以“五門禪”(五停心觀)為主。而大乘瑜伽師更發(fā)展成“四種所緣境事”。[15]這是從部派佛教時期“瑜伽師”的瑜伽行綱要開展至大乘“瑜伽師”的瑜伽行綱要的演變討論“止觀”和“瑜伽行”的意義了。

 。ㄈ、止觀與唯識思想

  學人在修習止觀時所產(chǎn)生的內(nèi)觀世界與“萬法唯識”的緣起觀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在〈分別瑜伽品〉談到這個問題時說:

  世尊!諸毘缽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xiàn)故。[16]

  圓測法師[17]在他的《解深密經(jīng)疏》講到這個影像是什么的“影像”時,有三種解釋:舉觀問定所緣、舉定問觀所緣、雙問止觀所緣影像。有的則解釋是包括“有分別影像”與“無分別影像”的。但是,圓測法師有作這樣的問答:

  問:如何此中唯說毘缽舍那所緣境界?答:前段中說,止唯緣心,觀緣諸境。乘前起問,故不論止 。

  問:此應言所緣境界與觀同異,如何乃言與心一異?答:心相應故,亦說名心,如唯識言,故不相違。[18]

  二、依經(jīng)述說大乘瑜伽止觀

 。ㄒ唬、瑜伽止觀的依住和所緣境事

  1、瑜伽止觀法門的依住

  不管修行那個法門,必須要明了這個法門的所依和所住。因為沒有所依,就不能真實的去修習;同樣,不知所住,修則無得。當說到學人在修習大乘瑜伽止觀法門的依、住時,在《解深密經(jīng)·分別瑜伽品》卷六中,釋迦牟尼佛告訴彌勒菩薩:

  慈氏菩薩問佛:菩薩何依?何?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愿為依、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19]

  世出世間的一切諸法,它的本質(zhì)是離相絕言的,圣者以圣智圣見證到離言法性后,為了方便沒有覺悟的有情,假立名相,以便讓他們明了法性。學人在修習瑜伽止觀時不但要依法假安立的“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還得住于“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無上菩提大愿,不然就難以修習大乘瑜伽止觀法門。其實,這也是修習任何一個法門的首要條件。

  2、瑜伽止觀法門的所緣境事

  大乘瑜伽止觀是能緣,凡是能緣,必定要有所緣的境事,修習大乘瑜伽止觀法門所緣的境事,共有四種:

  如世尊說四種所緣境事: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者無分別影

  像所緣境事;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20]

  那么,在這四種所緣的境事中大乘瑜伽止、觀各個所緣的境事是什么呢?如下圖:

  行者對于由聽聞正法所得來的,或由教授教誡所得來的,以及分別所得的所知事的同分影像,在實踐止觀時觀察揀擇,普遍的分別尋求、伺察。但這個同分影像不是自身的實相,而是能緣心上所變現(xiàn)的一種狀態(tài)。對于所取影像相,以止觀的實踐,寂靜內(nèi)心的躁動,使心安然的穩(wěn)定下來,不再作其它的所緣,就能獲得最究竟的圓滿

 。ǘ、求善大乘瑜伽止觀的方法與隨順作意

  1、求善瑜伽止觀的方法

  怎么樣在四種所緣的境事中能夠求善大乘瑜伽止觀呢?在佛陀法假安立的“十二分教中”。能夠好好的聽聞、善意的接受,并且善巧的思維,就能夠?qū)τ诜ㄐ酝ㄟ_無礙。此后,在寂靜的地方,專心一意的如理思惟,使心安住一境,生起身心方面的輕安是為求止;求止后,將身心方面的輕安為修觀的所依,依此前進,則可善觀。如經(jīng)中所說:

  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jīng)……論議。于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于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于此能思惟心,內(nèi)心相續(xù)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內(nèi)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舍離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如是菩薩能善毘缽舍那。[21]

  2、瑜伽止觀的隨順作意

  行者以三摩地所行影像為所緣境,心不外馳,沒有散亂,還沒有得到身心方面的輕安,又該怎樣的去作意思維呢?因為,在沒有得到身心方面的輕安,雖然作意思維,不能求善大乘瑜伽止觀。所以,佛陀告訴我們:

  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未得身心輕安,于如所思所有諸法內(nèi)三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非毘缽舍那作意,是隨順毘缽舍那勝解相應作意。[22]

 。ㄈ、瑜伽止觀的同異及心境的一異

  大乘瑜伽止觀都名為“道”,那么止道與觀道之間,究竟是同一,還是有異相差別?大乘瑜伽止觀,不可說它絕對是同,也不可說它絕對是異,它們之間是沒有說同異可分。為什么這么說呢?內(nèi)三摩地所行影像,是觀的所緣境,它是由止來攝持的,當知攝持就是心,上面已經(jīng)說過心是“定”的,定所攝持的心,是所取相而不是能取心。定道所緣的心,所以又說為觀的所緣境,是顯示止觀相應俱轉(zhuǎn)而不即不離的。換句話說,觀的所緣境,就是止所攝持的心;止所攝持的心,就是以觀的所緣境為疏影像的。[23]

  有相、尋求、伺察等觀在三摩地所行影像,與觀的能緣心,應當有差異,還是沒有差異呢?觀三摩地所俱的所行影像與觀的能緣心體沒有差別。這個觀的三摩地所行影像,不是外在的實境,而是內(nèi)在的“唯識”。因為這是:“識所緣,唯識所現(xiàn)故”。心是能緣,境是所緣,如果三摩地中所行的影像與能緣的心沒有差別,就不應該有能所的差別,為什么此心還能緣取此心呢?佛陀在經(jīng)中告訴我們:

  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xiàn)。如依善瑩清凈鏡面,以質(zhì)為緣還見本質(zhì)。而謂我今見于影像,及謂離質(zhì)別有所行影像顯現(xiàn)。如是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xiàn)。[24]

  定境中的能所取是這樣,那不在定境中的散位有情,不由功用自性住心所緣的色等影像,與此能緣的心,是不是也沒有差別呢?也是沒有差別的。這是由于凡夫,出發(fā)于顛倒錯誤的認識,對于緣色等心自所變似的影像境,不能如實的了知唯識所現(xiàn),得到的誤解,以為離開心識外,有一個真實的外境的存在,之所以執(zhí)著是心外實有的外境界,生起貪著而沒有舍離的念頭了。

 。ㄋ模、瑜伽止觀的所修差別與種類差別

  三摩地所緣的境相很多,當學人在實踐時齊于那種修止觀呢?若于定心所攝的相續(xù)作意,只思維它的有分別影像—心相[25],就是一向修觀;若于定心相攝的相續(xù)作意,只唯思惟它的無分別影像—無間心[26],就是一向修止。止觀在那種程度方可和合俱轉(zhuǎn)呢?能夠正確的思維心的一切境性[27],就是止觀和合俱轉(zhuǎn)。瑜伽止觀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差別,下面分別說明:

  1、止的種類差別

  瑜伽止觀中的止,有三種不同的種類差別:第一類有三種,第二類有八種,第三類有四種,就此止的種類差別,如經(jīng)所說:

  即由隨彼無間心故,當知此中(奢摩他)亦有三種;復有八種: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種奢摩他故;復有四種:謂慈、悲、喜、舍四無量中,各有一種奢摩他故。[28]

  由于止隨逐三觀,內(nèi)心相續(xù),一直沒有間斷。按常理,止觀的次第是先修止后修觀,觀是由依止而生的,既有能依的三觀,就有了隨有相觀的有相止、隨尋求觀的尋求止、隨伺察觀的伺察止;色界的四靜慮與無色界的四無色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各有一止,共成八止;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中,各有一止,共有四止。因此我們知道大乘瑜伽止觀中止的種類差別,有三類十五止。

  2、觀的種類差別

  上面明確的說明了止有三類十五種,那么觀呢?對于觀的種類差別,佛在〈分別瑜伽品〉中說:

  毘缽舍那略有三種:一者有相毘缽舍那;二者尋求毘缽舍那;三者伺察毘缽舍那。[29]

  在這里,我們知道觀種類差別三種,在此略作說明:(1)、有相觀:相是有分別影像境,就是純粹的、唯一的以四種所緣境事中的有分別影像為所緣境。有相觀是從似法似義的境上立名的;(2)、尋求觀:以聞思修的三慧,遍于彼法彼義沒有善解了的一切法中,為善解彼法,了達彼義,再進一步的對彼作意觀察,諦審思維,故名尋求觀;(3)、伺察觀:以修所成慧,遍于彼義已善解了的一切法中,為求于彼善巧證得極解脫的關(guān)系,更進一步的對彼作意觀察,諦審思維,由于作意思惟的能力,解決障蔽,而得解脫。

 。ㄎ澹、瑜伽止觀的依法總別

  眾生的根性有利有鈍,佛陀慈悲,利鈍全被。學人在修習大乘瑜伽止觀法門的時候,就有了依法、不依法差別。這兩種根性在佛經(jīng)中通常分為“隨法行”和“隨信行”。佛陀在經(jīng)中就大乘瑜伽止觀的依不依法說:

  若諸菩薩隨先所受所思法相,而于其義得奢摩他、毘缽舍那,名依法奢摩他,毘缽舍那;若諸菩薩不待所受所思法相,但依于他教誡教授,而于其義得奢摩他毘缽舍那。謂觀青瘀及膿爛等,或一切行皆是無常,或諸行苦,或一切法皆無有我,或復涅盤畢竟寂靜,如是等類奢摩他、毘缽舍那,名不依法奢摩,他毘缽舍那。[30]

  學人在修習大乘瑜伽止觀時,依其前面所修的聞慧所受、思慧所思的五法相,且于法相所詮的義理修習而得止觀,是為依法止觀,這也是隨法行的利根眾生;不能假籍聞慧所受、思慧所思的五法相修習,而要依靠別人的教導去行,如觀青瘀及膿爛等外相,才能了知無常、苦、空、無我等法,方得止觀,是為不依法止觀,這也是隨信行的鈍根眾生所行。

  下面談談大乘瑜伽止觀的緣法總別。在經(jīng)中佛陀告訴大家:

  善男子!若諸菩薩緣于各別契經(jīng)等法,于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是名緣別法奢摩他毘缽舍那;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jīng)等法,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zhuǎn)依及趣向彼,若臨入彼。此一切法,宣說無量無數(shù)善法。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毘缽舍那。[31]

  緣別法就是對佛陀所說的十二分教中,一一獲得正確的認識,由于各別了知諸法的法相,于是如所受持、如所思維的修習止觀;總法是將佛陀的一切經(jīng)典教義,總集起來加以作意思維,審慮觀察。

  大乘瑜伽止觀的緣法總別還有大、小、無量的區(qū)別,對此佛陀在〈分別瑜伽品〉中告訴彌勒菩薩:

  善男子!若緣各別契經(jīng)、乃至各別論義,為一團等作意思惟,當知是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毘缽舍那;若緣乃至所受所思契經(jīng)等法,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各別,當知是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毘缽舍那;若緣無量如來法教,無量法句文字,無量后后慧所照了,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乃至所受所思,當知是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缽舍那。[32]

  以聞慧的所緣境(十二分教),實踐止觀行,因所緣的對象,有所局限,范圍不大,因此為“小”;以思慧緣所緣法,實踐止觀行,它是將十二分教總攝思維,所緣的對象范圍很廣,因此為“大”;以修慧的所緣境,實踐止觀行,修慧的所緣境,依于聞思的境界而緣。它離于聞思的境界而緣,范圍更加廣泛普遍,不為聞思所限,“無量”寬廣。

 。、瑜伽止觀的位次諸相

  1、總法止觀的五因五果

  瑜伽止觀行者需要具備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的五個條件,才能獲得總法止觀。也可以說,以上面的五修為因,才能得到下面的五種殊勝妙果:

  善男子!由五緣故,當知名得:一者于思惟時,剎那剎那,融銷一切粗重所依;二者離種種想,得樂法樂;三者解了十方無差別相無量法光;四者所作成滿相應凈分無分別相,恒現(xiàn)在前;五者為令法身得成滿故,攝受后后轉(zhuǎn)勝妙因。[33]

  就五因五果的因果關(guān)系:真諦三藏[34]是次第配合的,修一因得一果;《大乘莊嚴經(jīng)論》[35]里面認為:五果中的前二果是修“止”所成,后面二果是修“觀”所成,最后一果是止觀俱修而成。實際上,地上的菩薩,每地都是定慧圓修的,五果都是止觀俱成;只是《大乘莊嚴經(jīng)論》的側(cè)重點不同罷了。

  2、總法止觀的所得通達

  在怎么樣的位次,才能正式的通達、得到總法止觀呢?從菩薩十地中,最初的極喜地到佛果,每地都是通達總法止觀;從第三發(fā)光地到佛果,都可得到總法止觀;地前初發(fā)心人菩薩,能夠在總法止觀隨順修學,作意思維,也是難能可貴的[36]。

  3、總法止觀在尋伺等三摩地

  尋伺是心所法中屬于不定的兩個心所,依它的體說,并以思慧的一分為自體;依它的用說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的所依為它的業(yè)用;假使他們對“意言境”予以深度的、細致的伺察,是伺的相貌,不加深刻的分別,只是粗顯的尋求,是尋的相貌[37]?偡ㄖ褂^在尋伺等三摩地中地位,如經(jīng)所說:

  于如所取尋伺法相,若有粗顯領(lǐng)受觀察,諸奢摩他、毘缽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于彼相,雖無粗顯領(lǐng)受觀察,而有微細彼光明念,領(lǐng)受觀察諸奢摩他、毘缽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即于彼一切法相都無作意。領(lǐng)受觀察諸奢摩他毘缽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若有尋求奢摩他、毘缽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有伺察奢摩他、毘缽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緣總法奢摩他、毘缽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38]

  為什么在這里用尋伺等三地分別止觀呢?這三地如以三界九地分別:欲界的五趣雜居地及色界初禪的離生喜樂地,不論是定還是生,都名有尋有伺三摩地;欲界及初禪的靜慮中間,初禪與二禪的靜慮中間,不論是定還是生,都名無尋唯伺三摩地;從二禪的定生喜樂地乃至到非想非非想處地的幾地,都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4、瑜伽止觀的三相

 。1)、止觀的止相:如果內(nèi)心產(chǎn)生掉舉與昏沉,或者還沒有生起的時候,以無常、苦、不凈等可厭法來作意思維,使它們得以息滅消除,并且心念相續(xù),是為“止”相[39]。

 。2)、止觀的舉相:若果內(nèi)心沈沒,或者是在內(nèi)心還沒有沈沒的時候,在觀佛的相好、三寶功德、菩提心的勝利等可欣法作意思維,并且心念相續(xù)作意,是為“舉”相[40]。

  (3)、止觀的舍相:若果做到上面的幾個方面,完成于一向以來專修的止觀二道,或者止觀二道同時和合俱轉(zhuǎn)。如果在修二止觀時,已將二隨煩惱解決了,其心已能平等運轉(zhuǎn)的話,就不在加功用行了,是為無功用作意及心任運轉(zhuǎn)中所有作意,是為“舍”相[41]。

 。ㄆ撸㈣べぶ褂^所攝定及因果作業(yè)

  1、瑜伽止觀所攝定

  學人在修習止觀的三摩地—定,是很多的,大乘瑜伽止觀法門中,不論是聲聞、菩薩、如來所修的無量定,沒有一個不是它所攝的。佛在〈分別瑜伽品〉中說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42]

  2、瑜伽止觀的因果

  以什么樣的因才能修大乘瑜伽止觀法門呢?佛陀在〈分別瑜伽品〉中說:

  此奢摩他、毘缽舍那以何為因?善男子!清凈尸羅,清凈聞、思所成正見,以為其因。此奢摩他毘缽舍那以何為果?善男子!善清凈戒、清凈心、善清凈慧以為其果。[43]

  大乘瑜伽止觀法門,以嚴持清凈的戒行,清凈的聞、思所成的正見為因來修,由戒才能生定,有正見才能有正確的思維,如此才能成就所愿;由前因獲得善清凈戒、善清凈心、善清凈慧的如實果報。除了這正所得的果之外,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都是止觀所得果。

  3、瑜伽止觀的業(yè)用

  能知的心識去認識所知的諸有漏法時,本應了解它的如幻如化非有似有的,但因有漏的相分力,使能見的見分失去這種力用,而且由無明蒙蔽的因緣,不特不能了知有漏的色心等法,是如幻非有,反而妄執(zhí)它有實在的自體;前六識對各自所緣的相分,本可了知它的如幻非有的,但因第七末那識恒長時間的有我癡、我見、我愛、我慢與它相應的關(guān)系,所以就影響到前六識的認識不清,妄執(zhí)自所緣的境相有實在的自性,因此就產(chǎn)生了“相縛”及“粗重縛。

  瑜伽止觀的殊勝業(yè)用在于能夠解脫心識方面所生起的相縛及粗重縛。佛陀在〈分別瑜伽品〉中說:

  世尊!此奢摩他、毘缽舍那能作何業(yè)?善男子!此能解脫二縛為業(yè),所謂相縛及粗重縛。[44]

  相縛和粗重縛能夠使眾生系縛在生死大海里不能出離,如要掙脫這兩根強有力的繩索的系縛,唯有勤修無漏、出世的解脫道。而大乘瑜伽止觀法門無漏清凈,所以只要正確的去修就能解脫二縛。

 。ò耍、瑜伽止觀能證菩提的過程

  行者修習瑜伽止觀的目的是為了求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在不斷的實踐中,完成止觀行,依此止觀正道精勤于行,證的無上正覺。因此,經(jīng)中說:

  善男子,若諸菩薩已得奢摩他、毘缽舍那,依七真如,于如所聞所思法中,由勝定心,于善審定,于善思量,于善安立真如性中,內(nèi)正思惟……以楔出楔方便,遣內(nèi)相故,一切隨順雜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粗重亦遣。永害一切相粗重故,漸次于彼后后地中,如煉金法陶煉其心。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滿所緣。[45]

  修學瑜伽止觀的行者已得止觀后,依止七種真如(流轉(zhuǎn)、相、了別、安立、邪行、清凈、正行真如),對于過去所聽聞、所思維的法中,由殊勝的止觀的定心,使聞、思、修安立在真如性中,內(nèi)正思惟。依七種真如的正思惟,在能觀的心上,一切所執(zhí)受等的細相現(xiàn)行,皆能棄舍,那散心位上的一切粗相,或一切染污所現(xiàn)的粗相,以及欲界下地所現(xiàn)的一切粗相,也就棄舍了。對于細相,經(jīng)中謂:

  言細相者:謂心所執(zhí)受相,或領(lǐng)納相,或了別相,或雜染清凈相,或內(nèi)相,或外相,或內(nèi)外相,或謂我當修行一切利有情相,或正智相,或真如相,或苦、集、滅、道相,或有為相,或無為相,或有常相,或無常相,或苦有變異性相,或苦無變異性相,或有為異相相,或有為同相相,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或補特伽羅無我相,或法無我相。[46]

  經(jīng)中所說的細相共有二十二種,對于這二十二種現(xiàn)行的細相,加行位上的菩薩,依七種真如來排除掉。因為能夠如理作意,安住在勝定中,久久修習,就可隨意入定—即多住。既能多住,不論在什么時候修習止觀,都能從五系、五蓋、五散亂中善修治心。從是已后,于七種真如,有七種各別自內(nèi)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

  瑜伽行者在見道位之前,獲得止觀行,已得四中所緣影事中的有分別影像所緣及無分別影像所緣。現(xiàn)在得到見道,再證得第三事邊際所緣鏡。次后,在十地位中修學,就是對前面的三緣,加以數(shù)數(shù)作意思維,使能緣的觀智逐漸增長,所緣的妙境逐漸顯現(xiàn),是為“修道”。

  菩薩在定中發(fā)出一切法的無分別智,以此出世的無分別智,以楔出楔,除譴三摩地細粗內(nèi)相,一切隨順雜染分相皆悉除遣。除遣雜染分相的緣故,一切粗重相也得以遣除。在進入見道時,于初地中,永遠的斷除相及相粗重的二縛,就能的漸次的于彼后后的諸地中,如陶煉生金的方法來陶煉自己內(nèi)在的心,乃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又依此位,更得第四所作成滿所緣。

  三、瑜伽止觀與生活

  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我們的心識顯現(xiàn)的,在它們的生起上,心識的影響力是最強大,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這一切都是“識所緣,唯識所現(xiàn)”的緣故。在唯識學上稱它為“萬法唯識”,就是基這個原因,從中也說明了“識”在我們的生活中的主導性和重要性和。如果識是染污的就會引起煩惱痛苦,導致生命在生死六道中的輪轉(zhuǎn);假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佛陀的解脫法門,有如眾多法門中的大乘瑜伽止觀法門,就可以“轉(zhuǎn)染成凈”,得到生命中的解脫。在《唯識二十論》說: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jīng)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說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應。內(nèi)識生時,似外境現(xiàn)……此中都無少分實義。[47]

  又在《成唯識論》卷七說:

  云何應知,依識所變,假說我法,非別實有,由斯一切唯有識耶。頌曰︰是諸識轉(zhuǎn)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48]

  諸識的自體轉(zhuǎn)變?yōu)榉謩e的見分、所分別的相分,離開了諸識所變的能取與所取,就沒有任何實我實法的存在,因為外在的一切都是由內(nèi)在的心識所變現(xiàn)出來的。在現(xiàn)實中,我們能夠認識和修學大乘瑜伽止觀法門,由于止觀定慧的力用功德,則得無余依涅槃和圓滿最極清凈妙瑜伽道。

 。ㄒ唬、瑜伽止觀得無余涅槃依滅受

  通達一切法的寂滅性,離開煩惱而得內(nèi)心的解脫,名為“涅槃”。但由前生惑業(yè)所感的果報身還在,尚有所余,是為“有余依涅槃”;煩惱斷盡而果報身亦滅,不再有物我、自他、身心的拘礙,了無所余,是為“無余依涅槃”。證入無余依涅槃的圣者,一切相應的諸受,沒有余剩的永遠滅盡。對此,佛在經(jīng)中告訴我們:

  于無余依涅盤界中,一切諸受無余永滅。何等諸受于此永滅?……有二種受無余永滅:一者所依粗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49]

  所依粗重受當知有四種: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無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滿粗重受;四者果未成滿粗重受。[50]

  果已成滿受者,謂現(xiàn)在受。果未成滿受者,謂未來因受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種:一者依持受,二者資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顧戀受,于有余依涅盤界中,果未成、滿受,一切已滅。[51]

  或復彼果已成滿受,又二種受一切已滅。唯現(xiàn)領(lǐng)受,明觸生受。于無余依涅槃界中般涅盤時此亦永滅。[52]

 。ǘ、修瑜伽止觀得圓滿最極清凈妙瑜伽道

  修學大乘瑜伽止觀法門的行者能夠如理思維,如思所修,勇猛精進,就能得到最勝圓滿、最極無上、清凈無漏、甚深微妙的瑜伽道。所以,為了證信,佛陀特別的在經(jīng)中告訴大家:

  吾已為汝宣說圓滿最極清凈妙瑜伽道,所有一切過去、未來正等覺,已說當說皆亦如是。[53]

  二乘所修的的圣道,雖然能夠斷除煩惱障,不能斷除所知障,不是究竟的圓滿,修學瑜伽止觀法門大乘菩薩,能夠斷除二障,究竟圓滿;因為是究竟的圓滿,一切的有漏法已經(jīng)斷除,當然這是“無漏清凈”了;大乘菩薩所修瑜伽止觀道,由此也就甚深微妙,最極無上了。

  四、結(jié) 語

  《解深密經(jīng)·分別瑜伽品》里面佛陀所講的大乘瑜伽止觀,是針對一個已經(jīng)發(fā)生的問題,告訴我們怎樣的去分析和認識;一般的止觀,則不一定要問題發(fā)生后再去面對這個問題去修止觀;所以說,唯識學中的大乘瑜伽止觀法門是比較合乎現(xiàn)代潮流的一個止觀法門。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心識在此環(huán)境氛圍中,由于能、所緣境的關(guān)系,不斷的產(chǎn)生許多問題。而所產(chǎn)生的這些問題,卻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在我們來說,不可能先花很多時間去實踐修行,然后再去面對所產(chǎn)生或者是還沒有產(chǎn)生的諸多問題。

  從一般的止觀來說,要花很大的工夫、一定的時間去實踐修行,然后再面對環(huán)境中的諸多問題;而在《解深密經(jīng)·分別瑜伽品》中佛陀告訴我們的大乘瑜伽止觀則不同,它告訴你道理、方法,面對現(xiàn)實,從現(xiàn)實中真實的去修,這也是一個比較適適合所有眾生的修行法門。

  由于對唯識佛法的認識和時間等諸多問題的原因,對于大乘瑜伽止觀法門的方方面面的遺漏很多,只得在今后的研習實踐中來補充了!也許,在這篇論文中會存在著很多不到的地方,望方家不吝指出,以補不足!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