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之道講記 b31 從生死說起 二 報由業(yè)感 業(yè)從惑起
“(2)報由業(yè)感.業(yè)從惑起:這是佛教一切學派所公認的事理。眾生從生到死,身體的活動,語言的表達,都由善性惡性的內心所推動,都會留下一種或善或惡的力量,叫做業(yè)。在自己的身心中保存著,深切的影響自己,決定自己!
業(yè)才是推動生死的真正力量,身口意的行為留下來的作用或潛能稱為業(yè)。只要在生命中稍微體會一下就會發(fā)覺,過去所做的行為或觀念時時刻刻在影響你現在的行為。有一天,我忽然起了一個念頭:年輕時曾持咒,此后十幾年都沒有持。就在這一念間,大悲咒即自動跑了出來,“嘰哩呱啦”三十秒就持了一遍,這才發(fā)覺意識的厲害!想想看,我們無論做過善事或惡事,即使故意忘掉,哪里能忘得掉!所以注意啊:你造善造惡需要某一個判官閻羅王來審判嗎?告訴你:我們的意識很厲害,你一生所做的無論是善是惡,你都記得清清楚楚,沒有人比你更清楚了,哪里需要別人的審判?是你自己所作所為的點點滴滴都在你自己的意識中。有人說,我們要死時,過去所有的經歷好象演電影剎那就過去了,清楚知道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我就深深感到意識的奧妙厲害!我們一生所做的善惡行為所引起的功能作用都潛在身心中,這一種潛能后面的作用就叫業(yè)。身心已展現發(fā)作的叫表業(yè),潛在內心還沒有發(fā)作成行為的叫無表業(yè)。佛法所說的業(yè)力應是指潛在內心會造成未來影響的無表業(yè)。
“惡業(yè),現生能障礙我們向善,如加入了黑社會,就會受他控制,不容易離開,走上自新的路。善業(yè),現生能抗拒惡的力量,引發(fā)我們向善,將來會因善行而得樂果。作惡,行善,影響最深切的,還是我們自己!
這一句話很重要。不管你做了壞事或好事,影響最大的還是你自己。很多人為了要展現自己而表面上做了很多好事,那是要做給別人看的。如果知道業(yè)力的奧妙,所做的一切絕對要為自己負責的,表面應付的虛偽做法對你都沒用。不管做好事或壞事造了什么業(yè),自己最清楚。你真的要解脫,是無法欺騙自己的,稍稍做了點良心不安的事都睡不安穩(wěn),每一個人都一樣。故意用其它的道理來解釋或忘掉,真的就能心安嗎?騙不了自己的。要記著:所謂的行善造業(yè)真正受用的其實還是自己。當然不是為造善業(yè)而造善業(yè),如何使自己內心清凈自在才是真正的目標。自己要發(fā)覺這個問題,不是有功德而做,也不是做給別人看而做,更加不是對自己有好處才做。如果為自己那還是很自私的,我執(zhí)又如何破除?佛法的大乘六度教我們布施要三輪體空,三輪體空的內容是沒有一個造作的自己,沒有一個布施的對象,沒有一個實在的布施的東西。這樣才能與空相應,才會到波羅蜜(真正到彼岸解脫),也就是體證無我時才能超越。行善要與無我相應才是真正邁向解脫。如果執(zhí)著在有為法上的功德心,那還是在“我”上做文章,依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法則,只有福報而不會解脫,所以要清楚自己要的是福報還是解脫?明白業(yè)的作用功能與我們身心的關系,才知道從哪里下手而解脫,知道發(fā)露懺悔內心所造之惡,才能清凈,而不是掩蓋隱藏不讓人看到。如果自己為人很虛偽,內心的業(yè)力越掩蓋就會越生蟲腐爛。所以修行重懺悔,在大眾前懺悔,真心改過,業(yè)力就會清凈了。業(yè)也是會變的,在于如何消解而已,這就是下工夫的地方。了解業(yè)力就知道該在哪里下工夫,內在的問題不解決,求拜會有效嗎?用錢買功德會有效嗎?意識污染了,這些方法哪里能使清凈?
“人生千差萬別的遭遇如聰愚、順逆等,都由于過去的(或今生以前的)業(yè)力所感,故說「報由業(yè)感」。對這些,神教者說是上帝的旨意。”
佛法講的是緣起,緣起就是因緣條件的組合。這一生有人很有智能,有人就較愚癡;有人一生因緣非常順,有人就非常困難,處處是橫逆;有人長得非常莊嚴,有人就很不好看;有人沒人緣,走到哪兒人家都討厭,有人走到哪里大家都歡迎;有人生下來像是好命來享福一生的,有人生下來就苦得要命,一生非常艱辛;有些人生意做得很好,企業(yè)做得很興盛,有人雖努力而事與愿違……,這些都是有條件因緣而不是偶然的,是我們過去因緣及這一生的時空因緣所造成的,這叫報由業(yè)感。成功一定有成功的條件,失敗也一定有失敗的條件,只是我們沒有智能,不了解緣起法則,卻在那里怨天尤人,尊佑論者會說老天不公平。如果了解佛法的業(yè)力緣起論就不會怪天怪地,一切絕對是你自作自受的。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絕對自有條件,仔細去觀察你身邊的人事物,就會發(fā)現成功的人一定有其成功的特質及內在的條件;失敗的人一定也有失敗的條件。但是往往我們不懂得業(yè)力的問題,不知道緣起論的條件,所以無法去觀察。
學了緣起法就不會怨天尤人,觀察反省后會努力具備所欠缺的條件,同樣可以成就。因緣是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的,無常故:窮的可以變富,富的也會變窮;愚癡的會變得有智能,有智能自滿了也會墮落。明白緣起的道理,即使我們的身份學識等條件不如人,只要能看清自己內在的業(yè)障,還是可以充實自己的德行,將來的果報也會圓滿。往后每一剎那的因緣都可以自己來創(chuàng)造,乃至發(fā)大愿具備條件未來到人間當菩薩救渡眾生。明白了佛法緣起論與業(yè)報的理論,想得什么身,想過什么生活,甚至想解脫涅槃都由自己來具備條件。不知道業(yè)力的道理是自作自受,神教者就會說是上帝的旨意,以為都歸于命運,是上帝在主宰的,不是我要怎樣的。如果真是上帝在主宰,當下一切的造作就無能為力了:上帝神祇喜歡你,就庇佑加被福報;如果上帝不喜歡你,那你只能下地獄。請問:人類的生命意義難道只有做哈巴狗等待人家來主宰?佛法講的是眾生皆平等,人人都有成佛的機會。只要具備了成佛的條件——覺悟超越無明,你就是佛,這給每一個人多么大的希望!如果一切由上帝神祇來主宰,我們只有被控制及主宰的份,你的一切努力有效嗎?所以只有討好這些神祇了,他歡喜了給我們幸福,他不歡喜了我們就慘了。這種神教者的觀念我們怎么能接受!這一點大家就要明白。
“一位天生瞎眼的人,到死都還沒治好,若是上帝的意思,那末上帝是最殘酷的暴君了!這個問題,唯有佛法的「報由業(yè)感」才能解答。換言之,一生一生所感受的,都由前生的善惡業(yè)力所招感,是自作自受的,無關于神的賞罰。”
上帝愿意就給人當瞎子,而不是與當事者過去未來的因緣有關,真是豈有此理!不知道緣起的業(yè)力觀,就都會迷信在神祇他力的控制之中,每天只有求啊拜啊,這樣能解決事情嗎?整個社會確實這樣,仔細去觀察,不管哪一種知識水準的人,身體不好、生意不好、感情不好、心情低落時,有的就去算命,有的去拜拜,有的去求一些神祇。這樣的傾向及行為是整個社會普遍的狀態(tài),都認為自己的命運是固定的,所以去看看命到底怎么回事?如果算出來你的命就是帶煞,那你只有去求神了,以為你的一切不如意是神來控制降災給你的?梢娬麄社會整體潛在的慣性思惟模式都在神教的觀念里。當發(fā)生這些問題時,哪一個人能真正懂得緣起業(yè)力自作自受的道理,而去反省自己,找出條件及原因來解決?佛法是多么的理性智能,一點點的迷信都沒有!但現在佛法的外表形態(tài)卻不盡然在理智中了!佛弟子尤要反省:整個社會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佛法的正見不彰而已。如果大家都學緣起法,整個社會都建立了正見,哪里還會迷信!絕對不會再在怪力亂神中,依靠他力及種種外在的主宰來改變你一切的身心問題了。太重要了!
“生死果報,既由業(yè)力而來,那么想了生死,是不是把業(yè)力取消就得?可是,業(yè)是不能取消(可以減少它的影響力),也是不必取消!
這里有三個問題:第一、過去我們由于業(yè)力的控制而生死輪回,現在要解脫生死,是否要把力取消?第二、業(yè)力是無法取消的,但可減少它的影響力。第三、不必取消也可解脫。這三個問題都是重點,大家要注意!
“因為業(yè)從惑起,斷除了惑,生死就解脫了!
報由業(yè)感,業(yè)從惑起,惑、業(yè)、苦就是我們生死流轉的簡要說明。報就是五蘊苦果;業(yè)指的是由生命造作行為而導致的無表業(yè);惑就是無明。眾生由于一直在無明迷惑顛倒中,所以產生錯誤的身心行為而帶來種種業(yè)力的作用,才導致五蘊生命的生死流轉。追根尋源破除了無明迷惑,就不會造作業(yè)因,也就不再引起新的五蘊苦果的產生,這很重要。所以修行第一要破無明,第二才是去除貪愛的執(zhí)著。因為無明是生死造業(yè)的最前面的根源,無明就是無知,對宇宙真理的現象及生死輪回的條件原因都不清楚不明白,所以一直在糊里糊涂地過日子,難免就造業(yè)愛染了。如果清楚明白了,就像打開電燈一樣,黑暗自然不存在。
業(yè)能不能消盡?你造作的作用已存在了,當然無法讓過去造的業(yè)變成沒有。過去造了多少業(yè),現在也是斷不盡的。十二支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生死就是這樣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停地在流轉。無明及愛染斷了,就象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鏈子被打破了而不再相續(xù),這是重點!皵嗔嘶,生死就解脫了”,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卻解決了根本問題——打斷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鏈扣,生死就不會相續(xù)了。
“惑,就是煩惱,是內心種種不正當、不清凈的分子。煩惱的根本是「我見」!
這就是重點:煩惱斷了,為什么生死會解決?即使有業(yè)力,然而沒有煩惱的滋潤也不會產生作用。業(yè)力好比是種子,這些種子會成為現象一定要有煩惱的滋潤,煩惱有兩種功能——潤生力及促發(fā)力。種子沒有土地、水、陽光、養(yǎng)分不會發(fā)芽,所以煩惱是業(yè)的滋潤的力量。煩惱斷了,即使有過去無限的種子,因為沒有滋潤的力量就不會發(fā)作。注意,這是很重要的觀念:很多人都以為我們的業(yè)力像須彌山無量無邊,一顆種子出來就造成痛苦的一生,無限的業(yè)力種子如何斷得清楚?所以對自己就沒信心了。其實不是這樣,導師已講出重點:不管你過去的業(yè)力有多大,即使現行在受報也不要怕,第一,受報才會盡;第二,業(yè)要煩惱的滋潤才會產生作用,如果把種子放進到火里烤焦,也不會變現行;鹁褪般若的智能,把業(yè)力種子烤焦不使變現行。煩惱會滋潤業(yè)力,但有了智能就不會產生煩惱,所以煩惱一斷,業(yè)力也會隨之清凈而不再造作。
“作善作惡,一般人都是為我而作:為我的生活、財富、健康;為我的名位、權力;為我的國家、民族:一切都以我為中心。所以不但作惡事,是由煩惱所引起;”
追溯產生煩惱的原因是因為有我見實有感——希望永恒不變存在的意愿。我們每天在保護這個身體、家產、眷屬乃至于國家,那個保護就是我見。只要時刻觀照自己的生命,就會發(fā)現我見真的很深。
因為先有“我”的實在感,才有“我的”身體、財富、人際、國家社會,“我的”即“我所有的”。
“即使做善事,也還是離不了煩惱。從煩惱而來的善事業(yè),由于有「我見」在作祟,不是偏執(zhí)自己的意見,就是偏重自己的利益,或為了競爭有意無意的破壞他人,結果就可能變質而成為惡了!
其實在我見中,即使做善事也有煩惱而不清凈。里面有一個我執(zhí)我見,即使是善事,你還有很深的觀念及意見,人家符合你這個意見,你就說好;不符合你的,就相對相爭。存在我執(zhí)著而有強烈的主觀意愿,即使是做善事,還是充滿了沖突不滿,符合自己需要的,你就滿意;不符合自己需要的,你就生氣,很難做到大公而無私。甚至為了自己要把這個愿望做好,還要得罪很多人,甚至去破壞他人。這樣的所謂善事,實在是造惡業(yè)而不自知。
“處處從我出發(fā),不能說沒有一些好的,但是與煩惱雜染相應,有時會演變得害盡世人,如西方神教徒的宗教戰(zhàn)爭!
表面上冠冕堂皇,而骨子里卻不是那么回事,作出來的事其實是反效果而傷害人類的。很多的宗教就是這樣,讓你來拜,而滿足你的欲望。滿足的你的欲望就是在救你嗎?其實并沒有止息你的煩惱,也沒有破你的我執(zhí),眾生在貪欲中想不勞而獲得庇佑好處,這些心態(tài)哪里能破煩惱我執(zhí)?帶來的后果是使我執(zhí)更深而已。很多行為看起來是善的,結果卻是在滿足眾生的我欲,那就不是真正的善。真正的佛法不是在應付眾生,恰恰相反,為了救眾生,有時會破你的執(zhí)著貪染愛欲煩惱。但往往人們會受不了,因為傷到“我”的自尊了!人間的思惟模式有時實在分不清真正的善惡:符合我的,我喜歡的,就是善;我討厭的,不如意的,就是惡。這樣,要破我執(zhí)就不容易了!滿足你的,你喜歡;要破除你貪欲的,你就生氣,這樣你怎么能解脫?所以注意呀,真正的法不是在滿足我們的欲望,而是在破除我們的執(zhí)著與貪愛,這一點一定要明白!
“在身心的動作時,一切都為了我,都拉來附屬于我,最好都聽我的意見,受我的支配──這就是「我見」的表現。我的意義是「主宰」:一切由我作主,一切由我支配。我,便是生死的根源,罪惡的根源!
導師一語道破,點出了我們在生命生活中我執(zhí)我見的展現,自己可以觀察一下:一切的身心活動作用是否都為了那個“我?”我們只要稍微反省一下,就很容易發(fā)覺這個問題,之所以有無限的煩惱痛苦,因為都落于這樣的見地。最重要的就是一直存在染著的力量即我見。
“我見,像一種凝聚的力量,使一切人、事、社會、國家,通過我見,而構成關系、集合于一。”
大家都有我見,于是都有這共同的執(zhí)著,因而形成整個社會關系。
“眾生的個體也如此:老了、死了,身心組合破壞了。但由于我(見與愛)的欲求,引發(fā)以我見為本的善惡業(yè)力,又感得一新的身心組合。生死死生,一直延續(xù)下去!
這就在講重點了:為什么會生死輪回?這個身體壞了為什么又會染愛執(zhí)取另一個新的五蘊身體?由于我們有我見愛染,對希望永恒的存在有無限的欲求,因此所造的善惡業(yè)就會引發(fā)作用,帶來的是未來因緣的生死死生的延續(xù)。
“假使沒有我見的集合力,就能解脫生死不斷的現象。阿羅漢和佛的善行,并不會成為招感生死的業(yè)力。因為圣者已破除我見,通達無我,了脫生死!
佛陀悟道后在人間弘法四十九年,很多當生取證的阿羅漢也在人間一段時間。在此期間,他們與萬法接觸,還是有身體的作用,然而不再造招感生死的業(yè)力了。因為這些圣者們的我執(zhí)我見破了,通達了無我,差別就在這里。其實道理講起來不是很簡單嗎?只要破除我見貪愛,破除了永遠希望生存的意欲,不就能逍遙自在解脫嗎?問題是當談這些時,我們潛在的那個我執(zhí)的慣性就會受不了而產生疑惑:“人生的欲望貪愛都沒有了,那不是太消極嗎?對事業(yè)家庭感情淡薄了,這樣的生命還有意義嗎?學這個法不行!”反過來問一下:“積極愛染顛倒痛苦難道就是生命的意義嗎?生死輪回痛苦不斷難道就是生命的意義嗎?佛陀悟道后有沒有回到人間去創(chuàng)造這一種意義?四十九年過的是清凈托缽的生活,有沒有回到人間的欲望中去創(chuàng)造他的事業(yè)?”痛苦煩惱生死不斷相續(xù)的力量就是這個執(zhí)著,我們要破除它,你說這樣就沒意義。那你就回到人間的欲望中去,在生死輪回的痛苦中相續(xù),誰也不會反對你,這確實是自我負責的。我?吹竭@種情況,尤其是現在環(huán)境好一點的,事業(yè)做得還不錯的,人際關系蠻好的,身體還相當健康的,還沒有面對老病死的,另外那一面還沒有碰到,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好,感到我們所說的是無意義的消極的生命。其實真正見法的人會消極嗎?如果消極的話,佛陀還會在人間弘法四十九年嗎?沒有自己的欲望,每天托缽接近眾生弘法,多少人來請法,他還要指導,這是消極嗎?這樣的生命就沒有意義了嗎?一般人都直覺消除了愛染執(zhí)著,好象生命就沒意義了。其實不是生命沒意義了,而是比這更有意義的另一種意義,你沒有發(fā)覺而已。反觀一生就是在名利中,直至老病死那一剎那的無奈痛苦恐懼,難道那就是人生的意義嗎?未來生死無邊不知何去何從,那種遙遙無期的茫然就有意義了嗎?我們沒有很深刻地體會人間的無常性,以為現在很不錯就是有意義。而不知道無常是必然法則,這些都要變化失去的,難道一定要等到煩惱痛苦無邊,直到生死的大恐懼來時,才來發(fā)現所謂的意義嗎?這就是智能的問題:有人未雨綢繆,有人卻不見棺材不掉淚,這就是差別處。
佛陀身為王子,將來一定是當國王的,不用勞動,富貴名利恩愛都是現成的。我們拚了幾生幾世,能拚到那樣的王位富貴嗎?而佛陀卻放棄了現成的一切。佛陀的智能在于他知道我見愛染執(zhí)著就是痛苦生死不斷的原因。我們現在拚得要死要活叫意義嗎?要明白:我見愛染深重,自以為是,最后的下場是生死的遙遙無期,面對老病死的茫然與大恐懼而已。我見愛染不斷,那你只有面對生死,誰都無法主宰你。我們的思惟模式往往在習性慣性貪愛我執(zhí)中而不自知。聽法就是要解決這些迷惑,破除我們的邪見顛倒執(zhí)著。如果聽不進去,還是用傳統(tǒng)的自我觀念在人生中流浪,那誰也無奈!短短幾句話,已清楚表達了法的內容及生死的重點,就在于我們愿否接受而轉變自己了。
“一般人,都有自我永恒的要求,好象自己是不會死的,就算死到臨頭,也還要求未來的存在(后有愛),所以死了就依善惡業(yè)力去感果!
我們現在身體還好還年輕,好象死與我們無關,覺得死亡是老人的事。難道會死的人一定是老人嗎?真正活到老而死的還是少數。而且不知道自己也會老,實在不得已面對死亡了,怎么辦啊?希望來生好一點,或是希望往生到某一個國度去,那是幸福自在沒有痛苦煩惱的地方。因為你有一個希望永恒存在的意欲,希望那個“我”永遠存在不會消失,那就是我執(zhí)。注意:我們學法是為了破我執(zhí)得解脫,還是滿足我執(zhí)而得安慰呢?佛法的究竟了義是讓你解脫,方便的不了義是讓你暫時安穩(wěn),然而這個安穩(wěn)是方便喔,注意聽!所以我們要分辨法里面的安穩(wěn)方便與究竟解脫之不同處。只要你還有生存的意欲,希望后面繼續(xù)存在,這叫后有愛,死了就會依善惡業(yè)力去感果。你那個生存意欲還在,只好隨著業(yè)力而轉:這一生如果修善業(yè),福報很大,來生可能升天,也可能來人間當富翁,這是受報。但都是三界中的輪回種子,生到天上盡管福報很大,但是福報盡時還要墮落。在六道中不是解脫之路。佛法講的解脫是超越三界的輪回束縛,涅槃是真正的超越了三界輪回束縛的果,不是得福報。但現在的人對于生死解脫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大部分都在求福報,求滿足自己的欲望:身體不好的,希望修行后身體健康一點;家庭不太圓滿的,希望能圓滿一點;事業(yè)不太好的,希望經濟能改善一點……,我們都在求滿足,這一生不能滿足,那死后希望來生好一點。當然,善因就有福報,惡業(yè)比較強就到三惡道去,時間就非常長了,真是遙遙無期。佛法講的超越三界才叫了生死,不是在三界中得某一個福報在那邊享福安樂。真正的佛弟子不以求生天為滿足,因為天的福報也會享盡。
“總之,死生由業(yè),業(yè)由煩惱,煩惱的根本是我見,我見不破,生死問題永遠不能解決!
這個重點要注意:我見破了,生死才斷;我見不破,那就只有隨善惡業(yè)而受報去了。
- 佛法是要鏟除欲望破除我執(zhí)
- 體方法師:修行把握關把握關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修行不要怕犯錯,勇于去體會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
- 真正的法就在一切法的當下
- 正定跟四禪八定有何差異
- 修行把握關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1)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2)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3)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4)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5)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6)
- 身苦與心苦
- 雜阿含經選集 三十、安那般那
- 雜阿含經選集 十六、四食 一切有情皆以依食住
- 雜阿含經選集 六、佛云何說法、以何敎之
- 雜阿含經選集 前言
- 《中觀今論》講座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