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之道講記 b26 滅諦 四 解脫者的心境
“四、解脫者的心境
證得諸法實相的境地,本不可形容,如從方便說,可用三事來表達:
(一)光明:明明白白的體驗,沒有一絲的恍惚與暗昧。不但是自覺自證,心光煥發(fā),而且有渾融于大光明的直覺!
無法用言語來說,只能用形容來襯托出:第一是光明,真正解脫時,你的心境是非常光明的,這才叫清凈。里面不再有黑云污染,不再有一絲絲的晦暗不明,心靈時時刻刻都在清凈光明中,哪里還會起煩惱愛染?
“(二)空靈:那是直覺得于一切無所礙,沒有一毫可粘滯的。如手摸虛空,如蓮華的不著塵垢!
這也是比喻,生命沒有結束前,你與一切萬法接觸的行住坐臥中,覺得沒有障礙粘著,很流暢自由自然,不會對任何一法引起執(zhí)著。因為你已經非常清楚明白了,在真相里,世俗慣性的染著都不見了,就像禪宗所說:“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在萬法中自由自在,暢通無阻,沒有粘著愛染及種種障礙,這就是空靈。比喻成蓮花,蓮花的根部在污泥里,水與污泥都不能沾染它。根在污泥中,花開在水上面,非常清凈。我們在五濁惡世中真的解脫了,在人間也很清凈自在,象蓮花一樣再也不會被污染了。
“(三)喜樂:通身放下煩惱的重擔,獲得從來未有的輕安、法樂。這不是一般的喜樂,是離喜離樂,于平等舍中涌出的妙樂!
世俗觀念的“喜樂”就是歡喜快樂。解脫者卻超越了那種人間相對的喜歡和快樂,那是一種平等舍離一切而不再執(zhí)著的清凈安然,是無法形容的真正妙樂。其實不要講喜樂,一般的輕安就很舒服了。修禪定的人都知道,那種分別意念逐步減低了,身心寧定安靜,身體也會涌起一種非常舒服快樂的感覺——輕安。一般修禪定有輕安境界的人對人間的欲望就淡薄了;到二禪時,喜樂非常強,人間的欲望像吃瓜子皮,沒人要了。然而這里所說的解脫的喜樂,是超越了相對的痛苦快樂的平等舍,這才是真正的大自在大安然。
“這三者,是徹悟真性所必具的。但也有類似的,切莫誤認,如修習禪定,在心力凝聚集中而入定時,也有類似的三事。”
這種問題很難分辨,真正的善知識才能指導你。在修習禪定,心力凝聚集中到入定時,會有類似相像的光明空靈喜樂。但這與解脫者完全不一樣,只是類似而已。我們很容易犯的毛病也在這里——誤以為自己開悟解脫了。
“甚至神教徒在祈禱專精時,也有類似的心境現(xiàn)前(他們以為見到神)。佛法的真般若,從摧破無明中來,不可與世俗的定境等混濫!
基督教徒在很虔誠專注用心祈禱時,心也能凝聚,會說看到了什么影像。修禪定禪觀的也會看見佛像慢慢明顯了。心專注于某一個所緣,心愈寧靜,那個所緣就容易顯現(xiàn)出來,你就可以安住在所緣上,這是由心靈的心相而顯現(xiàn)的。這里有一個重點,大家要注意:當修行有境界時,如何分別是幻相還是定境?那就是幻相起時身不由己,無法控制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你要它,也不一定有;不要它,不一定能消失,反正很困擾,常有這個現(xiàn)象發(fā)生。如果是定相,你可以做主,要它現(xiàn),它就現(xiàn);要它消失,它就消失,這屬于定相。真正的見法見實相,這兩個都不是。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有很多身心的變化及特殊的感應,或者某佛菩薩來所謂加被,或現(xiàn)在的身心有種與別人特別不一樣的體會,甚至定境較深一點的還會顯露神通,那就更執(zhí)著了,這里要讓人明白不容易。
要注意:心專注于某一點都可以修定,也會有類似的心境現(xiàn)前。神教徒說見到神了,佛教徒就會認為是感應道交或悟道了,其實都還不是。真正的大般若是從摧破無明見實相而展現(xiàn)的真智能,不是從定境中來的,所以不要和世俗四禪八定的種種境界混在一起。定是定,慧是慧,尤其是佛法的般若真慧有般若的內容及修行次第,與單純的定有不同的內涵,希望大家要注意。如果定就能夠解決問題,外道早就解脫成就一大堆了。
“解脫者的心境,與一般人不同,今略說三點:
(一)不憂不悔:一般人常有「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對于已作的事,每不免起悔心,引起內心不安!
憂與悔是眾生普遍的心態(tài),悔是后悔,憂是擔憂。眾生對已做的事情,常會后悔,而引起內心的不安。至于擔憂,最主要的是對子女成長過程中的種種擔憂。即使自己活到一百歲,兒女都八十歲了,還會擔心兒女。子女長大了又擔心孫子,而且思惟擔心的絕對不只是一百歲的事,還會替這些子孫考慮未來,真是操不完的心哪!
“解脫的圣者,已作的不起追悔,未來的不生憂慮,只是行所當行,受所當受,說得上真正的「心安理得」。”
真正解脫的人不會執(zhí)著過去,因知道緣起如幻剎那即滅(如果過去的事是實在的,會停住不變),過去的已經過去,早就永滅無余。眼前面對的當下是最重要的,只是如何把握當下而已。他也不必考慮未來,如果當下是正確的,未來必定也正確;當下如果是錯誤的,未來才有憂悔。一個解脫的人是活在當下的,輕安自在,不會擔心未來。
世俗的人就不一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不好好計劃打算,一天天得過且過,未來一定會碰到煩惱痛苦的事。解脫者為什么只是活在當下?該思慮的他都思慮過了,該解決的都解決了,一切法的真相也都明白了,所以通達過去、現(xiàn)在、未來而不再執(zhí)著。
“古人有未得徹證的,睡不安枕,食不知味。一旦廓然妙悟,便能「饑來吃飯困來眠」;吃也吃得,睡也睡得!
回想自己求法的過程也曾睡不安枕,食不知味。剛開始學法有很多疑問,于是找了很多經典、古大德的注釋或親近法師求指導,要解決內在所有的疑問,只要還有那一點點不透,心里如何能安穩(wěn)?尤其是對生死大事很重視,時時刻刻掛在心頭,所以更加不安。為了要解答生死問題,解開對生命的疑惑,我把生命都投進去用功。人間再沒有比這個更重要了,這事兒排在第一位,事業(yè)家庭第二位。拿一個問題去請教善知識,善知識的回復很令人滿意;但回來后會生出三個問題,想盡辦法找,還是不能解決,于是再去請教他,回復依然很滿意;可是回來后又生出十個問題……因已明白了粗淺的內容,但繼續(xù)深入下去,越用功,微細的問題越來越多。除非你已經透徹,沒透以前一定會碰到這個問題,確實是睡不安枕,食不知味。沒有這種現(xiàn)象的人,我敢斷定你不用功,在糊里糊涂中當然沒問題,真要探討的,問題會很多。不要說我們是為了生死大事,連科學家要突破一個問題時也是相當用功的,也會長時間把生命投入進去。據說牛頓在實驗室工作時,把手表當成雞蛋放進鍋內煮,到吃時才發(fā)現(xiàn)是手表,也是渾然忘我,用心專注了成這樣!
修行人知道生死大事還沒有解決,自己的心會一直不安,真的會茶不思飯不想,睡也睡不安穩(wěn)。說起來真是笑話:我以前連走路都在思惟法義,有一次碰到電線桿,真的說:“對不起,對不起!”一看:哇,電線桿,還跟它打招呼說對不起呢。你們就知道我們當時用功到什么程度!睡不安穩(wěn)也是真的,當你用功到某種程度時,晚上睡覺一直到天亮都是似醒非醒的,輕輕的一個聲音都能聽見。然而早晨起來卻不累,照常工作,幾年下來都是這樣。那種用功心很專注,雖然看起來沒有深睡,其實那種休息比什么都好,幾年下來不感覺到累,而且身體也很好,感冒都難得生,所以用功很重要。如果你不下這種功夫,什么時候能有這樣“睡不安枕,食不知味”的體會?
很多所謂的體驗境界,不是我現(xiàn)在修一個什么法,然后進入什么體會。而是你的用功專心,全然忘我的心態(tài)一天天在凝聚,這樣的條件慢慢具足了,因緣成熟時“嗄”一聲,身心就進去了。如果你刻意追求境界,反而不可能有,因為你在執(zhí)著,所以絕對不可能有境界的。我常講,你是真用心下功夫,身心凝聚到某個程度時,自然體會到的,這叫水到渠成。很多人想用什么方法和功夫進入到一個境界。你那種是有為法的造作心態(tài),不可能真體會到境界,即使有也是虛幻的。其實往往專注到無心時最容易與法相應,所有的境界體驗都是自然相應的,并不是刻意去修什么法來進入某個境界。那是有為法、造作法、生滅法,怎能真正體證到法性空寂?所以我們學這個正見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很多不該有的歧路幻境,也不會執(zhí)著在那兒。
解脫者的心境如同心經所說的“心無掛礙,遠離顛倒夢想”,非常自在。真正解脫了,吃得下飯睡得安然,就象禪宗所說的解脫者境界——饑來食困來眠。
“(二)不疑不惑:證解脫的,由于真性的真知灼見,從內心流露出絕對的自信,無疑無惑,不再為他人的舌頭所轉。就是魔王化作佛菩薩來,告訴他「并不如此」,他也不會有絲毫的疑念!
禪宗有一個公案:黃梅參過善知識而體會到“即心即佛”,就去住山,一住二十年。某天,有人從山谷下面的水流中看到一片菜葉,知道山上有人住,溯流而上找到他并問何因緣一人住在這里;卮鹫f,參訪某大師體會“即心即佛”后就住山了。此人回來后稟報這位祖師,祖師派另一人再去勘驗。那人說:“祖師現(xiàn)在不講即心即佛,而講非心非佛了!彼卮:“他縱然講非心非佛,我這里還是即心即佛!彼强隙ǖ,不再受其它觀念影響,因自己如實地內證了,不再疑惑。祖師聽他們稟報后說:“梅子熟了。”也就是認可他真的成就了,肯定沒錯了,這就是不疑不惑。真正見法而如實地體證,心安理得還有什么疑惑呢?斷了三結——身見(即我見)、戒禁取、對佛法僧三寶的疑,起碼是證了初果須陀洹。對真理法則三寶不再疑惑而肯定了,對圣戒不疑惑,這個不疑不悔一定要見法才能做到。
“(三)不忘不失:體現(xiàn)了解脫的,于所悟的不會忘失。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直捷而明確地現(xiàn)前。禪宗使用的勘辨方法,或問答,或棒喝,都是不容你擬議的。如一涉思量,便是光影門頭,不是真悟!
不忘不失也很重要:我常說,真正悟道只要悟一次就夠了。我很懷疑那些自說有一百二十次大悟小悟的人。不管是法性空寂或本來面目,如果真的明白,一次就明白了,為什么還要一百二十次大大小小的悟?如果前面悟的與后面不一樣,那就有問題了,到底悟到什么?如果前面與后面都一樣,哪里還需要一百二十次?一次就夠了么!自己真正體驗過的事怎么會忘呢?本來就是很清楚的又怎么會忘?再怎么樣它還是如此呀。所以禪宗有些祖師勘驗那些學人,都是用這種方法,當下馬上反應的就是,容不得擬議第二念才回答,那都是思維而不是真悟。禪宗有一個投子和尚,他站在船上,有學人上船來請他勘驗,他用漿把學人打落水下,叉著他:“快說快說”,不讓你落入思議。禪宗最常用這種方法,確實也是如此。如果真正受用了,在任何危險狀態(tài)下,還是當下就反應出來的。用不著慢慢去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回答你,那成了人間的思議性,不是真正的體悟了。我常講,真正體悟的人生命的展現(xiàn)就是他內在的體證。臨濟禪師悟道回來時,從山下走上來,他師父在山上看到他走路就不一樣,知道他開悟了。所以很多人怕到我們那里去,在師父面前好象成了透明人。
“解脫者的心量與風度,也多少有不同的:有的得解脫了,在立身處世上,都表現(xiàn)出嚴謹拔俗的風格。因他所體驗的,多少著重于超越一切,所以流露出卓立不群、嚴謹不茍的風度,這大抵是聲聞圣者!
聲聞圣者證果的,他們的觀念、修行方式、生活形態(tài)都是比較超越世俗的,不容易與世俗混在一起,所以展現(xiàn)出來的是很嚴謹超拔獨立的風格。
“有的證悟了,表現(xiàn)出和而不流的風格。內心是純凈而超脫的,對人對事上,能熱忱的勇于為法為人。由于悟入的理境,是于一切、不離一切的,這大抵是大乘的圣者。這是從悟境而作大類的分別,其實由于無始來的性習不同,聲聞與菩薩,都有不同類型的風格。”
這就是學大乘法的人與聲聞差別處:由于入手體會的程度、觸緣、方便的入手不同,故展現(xiàn)的風格便不同。在見實相來說,小乘的初果等同于大乘的初地,四果阿羅漢等同于大乘菩薩的八地無生法忍。前者是小乘的圓滿證涅槃,不受后有,不來人間了;大乘佛法主要在鼓勵大家行菩薩道,所以認為到這里并不是究竟的圓滿,他們悲愿很強,不忍眾生苦,不忍圣教衰。自己過去曾煩惱痛苦,所以也知道眾生的苦,雖然解脫了,但不會放下這些眾生。此處無生法忍的“忍”,只是確認而不愿證入涅槃的境界。所以菩薩還以愿力來人間繼續(xù)利益一切眾生,風格是入世的,同情眾生,慈悲心很重。心量與二乘圣者不一樣,愿意度化眾生,直至一切眾生都成就了,才愿意入涅槃。但前面無生法忍的體證過程、修行、體證的法性和二乘圣者是一樣的,只是愿力不同而已。大乘學者體會的是緣起性空,一切法因緣生,沒有永恒不變性,沒有獨存主宰性,沒有實在性,本來空寂。所以在萬法的當下就離開了一切執(zhí)著,不會被污染,故入世而不會被世俗眾生所迷惑。對法如此的明白,所以展現(xiàn)出來的風貌就不一樣。一般人會認為人間是五濁惡世,都是些煩惱眾生,怕自己被污染了。但大乘菩薩行的菩薩道是以眾生為重,最主要的就是緣苦眾生,離開眾生也就沒有菩薩可成就,正因為有眾生,菩薩才起悲心發(fā)大愿力。體悟了無生法忍的菩薩不再自私,不再有我執(zhí)我慢,因體證法性空寂,明白一切法(包括生死)都如幻,于是不再執(zhí)著于一切法,也不再恐懼生死了。在解決生死問題上,證了阿羅漢及證了八地菩薩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不同。只是前者涅槃的同時不再來人間;而后者卻要制造一切因緣來利益更多的人,所以大乘與二乘的風格展現(xiàn)就不同了。要注意:大乘與聲聞的不共處在那里?就在菩薩的悲愿很大,不忍眾生苦,眾生不度盡,他誓不成佛,這是菩薩道唯一與聲聞不共的重要地方。大乘菩薩為何有這樣的悲愿力?悟到法性空寂,明白一切法如幻非實,生死也如幻,哪里還擔心生死?所以愿意以自己無限的因緣(包括未來的生命等一切)來利益眾生,這個風格上確實是不一樣的。同樣解脫,但心量、風度確實有不同,二乘人是卓越脫俗,非常非常超越而獨立拔俗的狀態(tài);大乘是和光同塵,入世與眾生打成一片來度化他們。但這些都要有本錢,絕對不是沒有明白實相,卻一天到晚說要來度眾生:“早去早回哦!痹缁匾斜惧X,沒有見法,沒有緣起性空的這些知見,回是一定要回,不知道哪一道呢?所以,菩薩以愿力意生身而來,那是要有程度有本錢的,即見法悟道,悟道后才能隨愿而來。如果是世俗眾生,那就身不由己隨業(yè)而流轉了。所以大家要行菩薩道,一定要建立正確的知見,根據正見實踐而見法,有了本錢,就可以發(fā)勝義大菩提心了。菩提心有兩種:世俗菩提心及勝義菩提心,悟道前是般若道,發(fā)的是世俗菩提心;悟道后是方便道,發(fā)的是勝義菩提心。我們雖然還沒悟道,可先發(fā)世俗菩提心,從世俗菩提心達到明心見性后,才是真正發(fā)勝義菩提心。如果沒有發(fā)心,那就沒有機會了。
小乘與大乘皆各有習性,只是那個習性不會妨礙生死解脫了。
“如以悟境的風格來說,聲聞圣者的悟境,還不徹底,徹底的是世出世間互融無礙的大乘!
從這幾句話就可以了解到,導師雖然從原始佛法找到了法的根本特質,而他真正要宣揚的還是初期大乘般若經、中觀的思想,這是與佛法的根本最為相應而一貫的。大乘菩薩不急著馬上入涅槃,念念行菩薩道,念念以眾生為緣,這要發(fā)勝義菩提心才行。
- 佛法是要鏟除欲望破除我執(zhí)
- 體方法師:修行把握關把握關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修行不要怕犯錯,勇于去體會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
- 真正的法就在一切法的當下
- 正定跟四禪八定有何差異
- 修行把握關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1)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2)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3)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4)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5)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6)
- 身苦與心苦
- 雜阿含經選集 三十、安那般那
- 雜阿含經選集 十六、四食 一切有情皆以依食住
- 雜阿含經選集 六、佛云何說法、以何敎之
- 雜阿含經選集 前言
- 《中觀今論》講座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