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jīng)
《維摩詰經(jīng)》簡稱《維摩經(jīng)》,全名是《維摩詰所說經(jīng)》,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jīng)》。維摩羅詰是梵語Vimalakirti之音譯,維摩羅意即“凈名”、“無垢”,詰即為“稱”,故《維摩詰經(jīng)》又名《凈名經(jīng)》或《說無垢稱經(jīng)》。摩羅詰又譯為維摩羅詰、毗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意譯為凈名...[詳情]
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jīng)》釋論 第十三章 香積佛品
第十三章 香積佛品
香積,是眾香國中的佛名。香,是鼻根所對的塵境。積,是聚集、隱藏之意。香積佛以香作佛事,“則香為法界,萬法趨香“。這一品的來歷有十:
一、上文以三十一大士以言遣言顯道,文殊菩薩又一言遣言,維摩詰再以無言遣言,表明此土眾生耳根明利,以音聲為佛事。如果他方世界眾生其他五根鋒利,同樣可以以其他五根為佛事,也不獨耳根。
二、釋迦為此土下劣根性的眾生,有意顯示其下劣之土,并說小法,實在不是因為佛國報土如此下劣。
三、為顯三時利益:從經(jīng)初到不二法門品,是食前利益。這一品是食時利益和食后利益。
四、維摩住于三事,以引發(fā)三法:1、說法。2、知他心所念。3、現(xiàn)神通。
五、佛事有二:1、此土法門;2、他土法門;
六、室內(nèi)說法,明二種因果:1、法身因果;2、凈土因果;在此以前的內(nèi)容多說法身因果,在此品中重在凈土因果。
七、此經(jīng)的宗旨在于辯明二種慧:從上以來明不二法門是實慧,現(xiàn)在表明請飯香積是方便慧。
八、從上以來是由二而歸一,由用以歸體,此下以來是由體而顯用,由不二而有二,即從體起用。
九、此經(jīng)由始至終在明不思議法門,不思議解脫。其有二種:不二法門品是明不思議的張本。香積佛品辯不思議之跡。
十、利益眾生,善友無定。
在借座一品中以大入小,在現(xiàn)在此品中再以小包大。在不二法門品中以沉默將理窮盡,以感化眾生,再在此品中送飯香積的事實來遣化眾生,互現(xiàn)互顯,不可思議的解脫之境昭然眼前。
一、舍利弗念食
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于何食?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
舍利弗念食原因如下:
1、身心俱累是凡夫的心行;
2、心雖然不累,但身體卻需要資持,這是二乘的心行;
3、身心俱無是法身菩薩的心行;舍利弗是心雖無累,身須受食一類。古佛道法,過午不食,F(xiàn)在到該用齋的時候,所以舍利弗便產(chǎn)生用食的念頭。
4、經(jīng)初一來,大談特談菩薩之法。聲聞人從內(nèi)心深處不能生起法樂,所以起了想受食的雜念。
5、“居士空室,身子扣開”,是互相影發(fā),以弘法利生。
6、念床是依報,念食是正報,以示依正不二。
這也是本經(jīng)在構(gòu)思行文上的方便大智。
八解脫是因為無欲,即遠離世間五欲的生活,包括不雜食和不非時食而證得的“上味佳肴”。如果又想聽法,又想雜食,不是解脫的辦法。更何況“樂法情深”,“不念軀命”,心中怎能有想吃的念頭呢?
二、凈名施飯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諸大眾。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xiàn)在。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凈大菩薩眾,佛為說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jīng)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悉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供養(yǎng)彼佛及諸菩薩,此諸大眾莫不目見。
三昧漢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定是神通的體,而神通是正定的用。二者如手心和手背,不可離定而求神通。維摩以他心通知道舍利旨想吃的心思后,一方面對他既想聞法又想吃飯的思想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但同時又不因理廢事,入于正定,并以神通之力示現(xiàn)上方凈土,顯示出寂光理體中的妙用,以理成事。以此證明一切十方國土無不含藏在常寂光凈土中。
“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證明此國以種種的妙香做莊嚴的依報殊勝,和主人以香光莊嚴,弘法利生的依報的殊勝!叭颂熘阕顬榈谝弧,正顯示出此土眾生鼻根的敏感殊勝,以香法為佛事。這較之他方佛國眾生實在是殊勝多了。因為只有大乘根性的圣眾,所以,佛所說的法也只有一乘妙法!法華經(jīng)》中說: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維摩以神通力,使在會的各位親眼看到了上方佛國凈土正報依報眾生的殊勝。事實勝于雄辯,在事實面前,會中諸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
時維摩詰問眾菩薩言:“諸仁者,誰能致彼佛飯?”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維摩詰言:“仁此大眾無乃可恥!
示現(xiàn)了他方佛國凈土以后,維摩詰問:各位中那一位能到香積佛國將飯取來以供大家食用呢?這一明知故問的反問其意有三:
1、以此測試諸大弟子的膽識和神通。
2、文殊在會,其他弟子自然不會自報奮勇。
3、文殊大智,明知化主是丈室主人維摩詰,更不會喧賓奪主。
如此一來,維摩親自取飯香積便合情合理。
即便是維摩詰不說,這么多人中竟然沒有一個出來應命,這一事實本身,就已經(jīng)使人感到羞恥.更何況這位還不留情面,以幽默的口吻說:這么多賢圣的人竟沒有一個人敢去,這不是很恥辱的事嗎?
文殊師利曰:“如佛所言,勿輕未學!
文殊明知維摩這樣說是為了激勵后進不學,還是正話反說:你可不要輕慢后學,人人都有佛性,有佛性者都能成佛,這是佛說的話,請你不要忘記。折衷疏說:抑之以激其怠,揚之所以鼓其進.或抑或揚,匠成法器也。
于是維摩詰,不起于座,居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於眾會。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辭曰: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否?愿得世尊所食之余,當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
這段經(jīng)文可分三方面論述:
1、從正面表明遣化的理由。
2、化人接受命令。
3、上方佛國凈土施食。
4、還歸本土。
在如前的經(jīng)文中有借座燈王,現(xiàn)在遣化菩薩到他方取飯,以引出上方菩薩,使與會者耳聞目睹,“慕德以進修道行”,又可以用這個法門“利益彼眾”。具體表現(xiàn)在,顯示上方凈土之勝,此土之劣,令聲聞人自嘆不如,以策發(fā)其上進之心。
化人問訊的意義在于,凈土和穢土雖然不一樣,但是有身,身又是眾患之根本,又怎么會沒有病呢?借此表明佛菩薩以眾病為病,以眾生無病佛菩薩則無病的道理。因為眾生病所以佛不得不病。
細分有二:
1、問所離:“少病”是問身體的安適與否,即是不是遠離病苦。“少惱”是問心性的安寧與否,即是不是遠離煩惱而得安樂。
2、問所得:“氣力”是問身體的康健,“安樂”是問心的自在。
世尊是金剛之體,本無所謂病惱,F(xiàn)在相見而問病惱等事,是為了不壞世間的事情,即通于人情世故。
時化菩薩即于會前升于上方,舉眾皆見,其去到眾香界,禮彼佛足。又聞其言:“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否.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欲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
足下一詞是平常人對于知已朋友的稱乎。在中國戰(zhàn)國時也有以足下一詞來稱呼人君的。足下一詞出自戰(zhàn)國時晉文公重耳事跡:重耳出奔時,大臣介子推追隨他十九年。因為沒有吃的,割股肉供奉晉文公。但后來論功行賞,晉文公卻忘了介子推。當他發(fā)現(xiàn)時,介子推已經(jīng)不在乎的背著母親上山了。晉文公發(fā)現(xiàn)后就命人放火燒山,心想,這樣你總會出來。過后才發(fā)現(xiàn)介子推抱著樹被燒死了。晉文公痛苦萬分,命人砍樹做成木屐,每每想到介子推的好處,長嘆“悲乎足下”。
彼諸大士見化菩薩,嘆未曾有。今此上人從何所來?娑婆世界為在何許?云何名為樂小法者?即以問佛。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今現(xiàn)在,于五濁惡世,為樂小法眾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薩名維摩詰,住不可思議解脫,為諸菩薩說法。故遣化來稱揚我名,并贊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德!北似兴_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無畏,神足若斯。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饒益眾生!
此段經(jīng)文三層用意:
1、問上人從什么地方來?
2、問娑婆世界在什么地方?
3、問什么人是樂小法者?
上方凈土世界的大士們聽到化人的一番言論后,在嘆未曾有之余,不禁要問:這些人是從何而來的,下方的世界在什么地方,什么叫樂小法者?這三個問題表面看來與上文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其實不然。上文談上乘妙法,沒有聲聞辟支佛名,沒有四諦十二因緣法,當然不知道穢土和小法的所在和含義了。上方凈土菩薩們的神通也不是,F(xiàn)的,神通不現(xiàn)時不知道這些事情。菩薩和佛在神通上的差別也在于此。
于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fā)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yǎng)釋迦牟尼佛,并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狈鹧:“可往。攝汝香身,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又當舍汝本形,勿使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又汝於彼,莫懷輕賤而作礙想。所以者何?十方國土皆如虛空,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不盡現(xiàn)其清凈土耳!
香積如來說明了化菩薩化飯的因緣,便用香缽裝滿得香飯,給化菩薩拿回。眾香國的菩薩們聽了香積如來的話,都愿意到下方國度來看一看。
本來佛法,法法平等,佛佛心通,不必到下方一來。那么為什么要來,其意有三點:
1、為自故來;想來下方界供養(yǎng)諸佛菩薩,廣植福德,更獲法益;
2、為他故來;眾香國的眾生和釋迦牟尼佛大有因緣,但因德力微劣,不能自來,必借大菩薩之力才能得來;
3、為此土眾生故來.此土眾生見他方菩薩來,必生起大信心,得大利益。
為什么要請到下界來的各位做到攝身香、舍本形、勿輕賤這三件事呢?香積佛國的各位大士之所以有身香,并能變化身形,是因為修德而自生,不是強求而來。如果大士們到了下界,不攝身香的話,和此土的形穢,形成強烈的反比,下界眾生容易本未倒置。下界身量狹小,如果不舍本形,而來下界,下界眾生,易生退心。
又,也可以這樣認為:“攝身香,顯此土形穢”,“舍本形,顯此土身小”,“勿輕賤,顯此土土劣”。
時化菩薩,既受缽飯,與彼九百萬菩薩俱,承佛威神,及維摩詰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現(xiàn)。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時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嚴好如前。諸菩薩皆坐其上。是化菩薩,以滿缽香飯與維摩詰。飯香普熏毗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這段經(jīng)文分八重意思:
1、化菩薩從上方回到下界。
2、維摩設座待客。
3、菩薩就座。
4、化人授飯居士。
5、時眾云集。
6、維摩勸食。
7、聲聞起疑。
8、菩薩呵譏。
時毗耶離婆羅門居士等,聞是香氣,身意快然,嘆未曾有。于是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入維摩詰舍,見其室中菩薩甚多,諸師子座高廣嚴好,皆大歡喜禮眾菩薩及大弟子,卻住一面。諸地神、虛空神及欲色界諸天,聞此香氣亦皆來入維摩詰舍。時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味飯,大悲所熏,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前文中已經(jīng)有了三萬三千師子之座,今天又加九百,共成三萬三千九百之數(shù),以示小小丈室的不可思議.由于香積如來和維摩詰的清凈業(yè)力所感,小小一缽飯的香氣遍及三千大千世界,有緣眾生將受到多么大的感動和教育,而對佛法生起信心啊.果不其然,莊嚴城的居士們“聞是香氣,身意快然,嘆未曾有“!這一舉措收效明顯,長者主月蓋,當時就領導八萬四千人眾來頂禮諸大菩薩。地神、空神、以及諸天聞到香氣以后,也來到維摩詰的小小丈室,見佛聞法。
太虛大師說:“此中先人間入定八萬四千者,指八萬四千塵勞轉(zhuǎn)為功德。其次三界神天眾入室,指無數(shù)眾生皆入圓融性海中。香氣就是菩薩所修凈土之行,大眾因香氣而入室,即因菩薩修種種凈行故,佛種同類,相感之眾生,來生其國”。
有異聲聞,念是飯少,而此大眾,人人當食;兴_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摶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所以者何?無盡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終不可盡!庇谑抢忥,悉飽眾會,猶故不[歹*斯]。
在前因舍利弗是動念頭要吃飯的人,所以維摩詰將飯取來,不叫別人,專叫舍利弗。聲聞人“子縛已斷,果縛猶存”,不能不吃飯,而菩薩對于段食可食可不食,故此不必命他們們食。菩薩入于不二法門,不會因看到小小一缽飯,心起分別,怕不夠吃。
羅什法師說:熏意有三:
1、大悲果報。
2、想心所念。
3、慈眼所視。
所以各位盡可以放開肚量取食,不必用有限量的心去看如來功德所熏之食。
折衷疏說:如欲消之,其法有三:
1、以不食而食。
2、不受而食。
3、壞和合相而取。
如是食者,無能食所食,食即法界,以一食普供法界一切,是真能食消也。
“有異聲聞”,意思是說:懷著分別異見的聲聞,看到這一小缽飯,心想:這么少的飯,這樣多的人眾,怎么能夠吃呢?在義記中將此分著二點來解釋:
1、為了以別于大聲聞而稱異。大乘法在見道以前依教明行,叫大聲聞。彼此不同,故名為異。
2、在小中簡大而稱異。即表明不是目連、舍利弗等大聲聞在打妄想。
化菩薩知道小聲聞心中起了這樣的異想,就正色相告說:你不要以聲聞人的小德小智,來稱量如來的無量福德。四大海的海水有枯竭的時候,這缽香飯也是無盡的。因為這飯由如來五分法身之香而來,而且是經(jīng)過三祗修福德,從悲心布施所剩的殘余。法身是遍法界的,所以這飯也遍法界取食沒有窮盡了。
不[歹*斯],是不盡之意。
其諸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者,身安快樂。譬如一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又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眾香,國土諸樹之香。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在佛經(jīng)中為我們表述的十方極樂世界都是“想衣衣來,念食食至“的。這種食共有四大利益:
1、適可其意,消除饑渴;
2、四大調(diào)和,沒有違反;
3、食已即消,沒有遺滓;
4、不生味著,增人道意。
因為以上四個原因,經(jīng)中說菩薩、聲聞、天人吃了以后心意快然,就象十方世界其他莊嚴國土的菩薩們一樣。
我們凡夫因為好吃的飯菜會通身汗流,盡是臭液和污垢。而各位上人用了香積佛國一香缽飯,則通身如香積佛國的香樹一樣流注出香氣,這真是天壤之別了。
正值各位既得現(xiàn)利,心身快然之時,維摩詰從因?qū)す?由事顯理,追問上方來的菩薩說:香積如來是以說什么法來教化眾生的呢?以眾香令入律行,這是上方菩薩的回答。在我們學道來看,眼耳等六根如賊,鼻聞香而被香縛,怎么會由聞眾香而入道呢?這說明上界眾生鼻根通利,“以聞香已,即能止惡行善,精持毗尼”。六根門頭,頭頭是道,在這時再一次得到證明。
同時也說明佛法法無定法,一切法皆是佛法。娑婆世界以語言文字表示佛法,而上方國土卻以眾香表示佛法。在無意的比較中顯示出凈土和穢土弘法方式的不同,眾生根性的差異。這是在會的各位即可增廣見聞,又可拓展境界,并由此悟入大乘佛法的至理。
彼諸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以何說法?”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diào)伏之。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是愚人生處。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是口邪行是口邪行報,是意邪行是意邪行報。是殺生是殺生報,是不與取是不與取報,是邪淫是邪淫報。是妄語是妄語報,是兩舌是兩舌報,是惡口是惡口報。是無義語是無義語報,是貪嫉是貪嫉報,是嗔惱是嗔惱報。是邪見是邪見報,是慳貪是慳貪報。是毀戒是毀戒報,是嗔恚是嗔恚報,是懈怠是懈怠報。是亂意是亂意報,是愚癡是愚癡報。是結(jié)戒、是持戒、是犯戒、是應作、是不應作、是障礙、是不障礙。是得罪是離罪。是凈是垢。是有漏是無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為是無為。是世間是涅槃。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diào)伏。譬如象馬[怡-臺+龍]悷不調(diào),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diào)伏。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北酥T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
當上界菩薩問到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以什么方式教化眾生時,維摩詰幾乎是一口氣表述完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
佛法是對法,以應眾生之機,治眾生之病。要治眾生的病,就必須知道結(jié)癥所在。娑婆世界的眾生“剛強難化”,故此佛也以“剛強之語”來進行教化。常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苦報處:即指示出如果不進修佛道,必墮在地獄,傍生為畜生和餓鬼三途。因為無明業(yè)障深重,如果不以苦切之語,不足以重因畏果。不受盡苦迫,不足以發(fā)起出離之心。
2、從受難處:即三途八難的八難處。
3、從人生處:即六道,以示苦報。
4、從惡報因果:即是身邪行以下,先明身口意三業(yè),再分出總別。在三業(yè)中以意業(yè)的錯咎最大。
5、從貪等六毒,以示集諦。教人知苦斷集。
6、從染凈因果:從結(jié)戒以下是指明染和凈必然招致的因果。
戒是修道人無上的菩提之本。在戒定慧三無漏學中,戒是基礎。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是鐵的規(guī)律。戒又分二個方面:一個是依照戒律不能作的不作,即不犯戒,不做惡。另一方面是行善,即保持律儀和戒品,防止三不善業(yè)。
“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一段經(jīng)文讀來使人倍感親切。釋尊之所以苦口婆心,千言萬語,想盡辦法對治眾生的惡習,是因為惡習叢生的人們,妄心如猴子一樣。所以需用多種法門來對治。心猿意馬正是我們心性的生動表述。又好似性情剛烈的象馬,必須用痛楚恨毒的手段,才能將其馴服。馬有五種:
1、見鞭影即時調(diào)伏。
2、得鞭乃伏。
3、必須利錐剌皮才伏。
4、穿肌肉才得調(diào)伏。
5、徹骨才能調(diào)伏。
眾生根性不同,極鈍根的眾生,殺人放火,窮兇極惡,無所不為,如果不以韋馱的寶釬來降伏是沒有其它辦法的。這也正是止惡行善的具體表現(xiàn)。
在法會中的各位聽說眾生如此難度,但釋迦牟尼佛,不舍眾生,難行能行,心中萬分敬佩,都認為這是希有難得的事。
三、聞法贊美
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所樂法度脫眾生。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
其贊意有二:1、贊佛能隱勝顯劣。2、贊菩薩們能虛心謙下耐勞度生。娑婆眾生沒有大乘法財,故文中稱其為“貧所”,意即資財缺乏之地;蛞砸稽c小根基為樂。佛陀為了度脫這一類眾生,隱沒自已的無量功德法財,樂于與眾生和其光,同其塵。如《妙法蓮花經(jīng)》所說:“脫珍御服,著無垢衣,以化窮子!惫释湄毬,順其所樂,而濟度之。
有人問說為什么佛陀要顯劣身,而居于穢土呢?因為圓頓之法是上方來的菩薩們常聞之法,唯獨現(xiàn)劣身,說剛強之語,是上界菩薩聞所未聞.所以以此而答,顯示出此土眾生的難以教化和根性的狹劣,重在策勵權(quán)小,使其發(fā)大乘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四、維摩顯勝
維摩詰言:“此土菩薩,于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于彼國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余凈土之所無有。何等為十?以布施攝貧窮;以凈戒攝毀禁;以忍辱攝嗔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說除難法度八難者。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為什么此土菩薩能在這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中不退心呢?原來此土菩薩悲愿彌深,不舍眾生,他們深知眾生病苦的根源,針對眾生的貪恚癡等六種精神上的障礙,以智慧等十種度脫的方法來教化眾生。這些方法是他方凈土所沒有的。
也正因為此土有十惡,才使得十德增長。他方凈土沒有十惡,教化和施德可以說是無用武無地。例如在眾人多病的地方,醫(yī)生才能大施遍救之功,“無疾之所,醫(yī)無施用“。所以不要看生活在娑婆世界的菩薩,表面看來他們救度眾生,整日忙忙碌碌。這種功德是他方凈土的菩薩們不能比擬的。所謂:“百千劫行,不如一世”。同時,也確實反映出佛法是法無定法的對治法門。
僧肇法師說:“善因惡起,凈由穢增”,惡人惡事是善人善事培植生長的土壤,也是試金石。我們生存的地球上,正因為眾生具足了貧窮、毀禁、亂意等十惡,所以聞法眾生的十德才會增長。如果是至純至善的地方,圣人也失去了教育的對象,其德行也無從顯現(xiàn)。想施人以德也沒有場所。所以經(jīng)文中說:在苦難世界度生的圣人,他們信愿堅固,一世所做的利益眾生的事業(yè),勝于在他方所做事業(yè)的“百千劫行”。
折衷疏說:這就象優(yōu)秀的醫(yī)生,在疾病猖獗的地方大顯身手,才表現(xiàn)出其治病的本領,顯現(xiàn)出殊勝的功德。菩薩也是這樣的,“眾生障重,則濟功乃大也”。
經(jīng)文中提到了以智慧度愚癡,但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佛法中愚癡的深意。癡有二種:一、對于一切法,當然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和世出世間法,不能通達明了叫做癡;二、對于諸佛所講的深刻的真理沒有“見性”。眾生所居的世界有二種癡,凈佛國土有后面一種。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于凈土?”
瘡疣,此在支謙譯的宋元明清諸本中文字上也是“瘡疣”二字,但在高麗本中則是有損傷之意的“瘡疣”。另外玄奘譯本和西藏譯本中翻譯成“無疣”、“無傷”,顯然經(jīng)文的意思是問,菩薩要修成就那幾種法,再在這苦難的世界度眾生,才不會在無意間傷害了眾生,并能指引他們生于佛國凈土。也可以依文意理解為,在度眾生時行為上不會有過失。
太虛大師認為“行無瘡疣”除有行為沒有過失之外,深意是指“無漏”之意。無漏即在世間的有為法中,實際行無為法之事。在度人的時候沒有希求,沒有得失。
維摩詰言:“菩薩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無瘡疣,生于凈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于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jīng)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調(diào)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恒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法。
八法是:
一、利益眾生,不希求回報。
二、心甘情愿代替所有眾生受苦受難。
三、所作的所有善事全部回向給眾生。
四、以平等心對待眾生,虛心謙下,一切無礙。
五、看待諸位菩薩就和看到佛一樣。
六、從前沒有看到聽到的經(jīng)典,今天聽到看到心中不生起疑惑。
七、雖然學修大乘經(jīng)論,但并不與聲聞法產(chǎn)生對立。
八、不嫉妒他人得到大供養(yǎng),也不因為自已得了大的利益而自高自大。
折衷疏說,既能行這八法,又必須不住于所做的功德,才能行無瑕疵。如不然就說明“三輪未寂,四相不空,生佛猶存,果因未化”,乃至于修成一個“修慝君子”,也是菩薩行的瑕疵。
而太虛大師則說:修這無漏的八法,才是真正的凈土之行。在此人間世者,無論但為自度求生凈土,或為修取凈土攝化眾生,皆須依此修學。才能“離過絕非,得佛國凈”。不能利益眾生的人,我們就不必說了,就是能饒益眾生,但又有希求回報的心,在性德上便有了污垢。其原因是:一、以望報則果報盡時,德業(yè)隨之也盡,不能盡于未來,永無窮竭;二、如果望報而報不至,便會生起疲怠之想,不能再進步增勝。
維摩詰文殊師利。于大眾中說是法時。百千天人皆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在這一品中通過問答的方式,既表明了凈土因果,指示出凈土的實相,而且勸勉發(fā)心,大眾獲益很大。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jīng)》釋論 第八章 文殊問疾品
- 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jīng)》釋論 第九章 不思議品
- 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jīng)》釋論 第十章 觀眾生品
- 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jīng)》釋論 第十一章 佛道品
- 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jīng)》釋論 第十二章 入不二法門品
- 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jīng)》釋論 第十三章 香積佛品
- 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jīng)》釋論 第十四章 菩薩行品
- 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jīng)》釋論 第十六章 法供養(yǎng)品
- 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jīng)》釋論 第十七章 流通分(囑累品)
- 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jīng)》釋論 第十八章 《維摩經(jīng)》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