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十五卷
第十五卷
《瑜伽菩薩戒本》,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頁,「庚三、住邪命法戒」。
我們菩薩戒的修行內(nèi)涵基本上是二大內(nèi)涵:第一個是戒體,第二個是戒行。談到戒體,就是我們必須要先安住菩薩種性。菩薩種性在《成唯識論》當中提出二個內(nèi)涵:第一個、你必須要發(fā)堅固的菩提心;第二個、你要具足大乘正見。一個是菩提心,一個是正知見,這二個事實上就是一種所謂的觀照力,對生命的觀照。我們在成就大乘種性,就是你首先要有一種智慧來觀察生命的真相,在經(jīng)論上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就是說我們在觀照生命的時候,應(yīng)該從他因地的相貌跟果地的相貌來觀察。從因相來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就是說我們內(nèi)心當中有一種功能,有一種攝藏,「無始時來界」,這個「界」就是種子,就是我們內(nèi)心當中所造作的業(yè)力雖然剎那剎那的過去,但是它的種子、它的功能會被我們內(nèi)心保存下來,在因緣成熟的時候,種子又會生起一種善惡的現(xiàn)行,所以我們在造善造惡的時候,會愈造勢力愈大就是這樣。你剛開始去造作一個善法、或者惡法的時候,那個力量是薄弱的;但是你造久以后,不管造善造惡,勢力都是增長廣大。就是我們內(nèi)心的因地,它像滾雪球一樣,有一種展轉(zhuǎn)增勝的功能。這種功能到因緣成熟的時候會有什么果報出現(xiàn)呢?「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因為這種功能的累積,會使令我們在生命當中就出現(xiàn)差別果報:有些人善的功能強,就出現(xiàn)安樂的果報;有些人惡勢力的功能強,就出現(xiàn)痛苦的果報。所以生命的本質(zhì)就是一種因果的相續(xù),但是因果相續(xù)的關(guān)鍵點在于我們內(nèi)心的相續(xù),因為因果是由心所攝持。所以事實上在觀照因果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要進一步的去觀察心的相貌,觀心。怎么觀察這一念心呢?在《成唯識論》指導我們怎么觀心,它說:你應(yīng)該觀察這一念心是「恒轉(zhuǎn)如瀑流」,就是我們的心就像一個急速的水流,這個急速的水流你可以從二個方面來觀察:第一個、它是恒常相續(xù)的,它這個水流是不能停止的,表示我們每一個造作,這個因果是相續(xù)的,因果絲毫不爽,你今生的果報是前生的因地所創(chuàng)造的,來生的果報又是今生的因地所創(chuàng)造的,所以前世的因招感今生的果,你今生又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因地又會招感來生的果報,因因果果是相續(xù)的,就像一個水流它從來不會停止,所以心有恒常相續(xù)的功能。第二個、心有前后變化的功能,「轉(zhuǎn)」,就是說它雖然相續(xù),但是這個水流可是剎那剎那的變化,這當中沒有一個恒常住不變異的自我,這個自我意識的個體意識是不存在的,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就是說因果的作用是可以改變的,說是我空、法空,就是生命是可以改造的。所以我們從觀察這一念心性當中,就明白現(xiàn)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它當體即空;但是在空性當中,每一個造作對我們生命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它又是變化性、又是無常無我的。當我們這樣子去觀照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去發(fā)起一個誓愿,所謂的「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由內(nèi)心的觀照發(fā)起了菩提的愿力,這樣子的觀照力我們叫做安住菩薩種性,也就是安住菩薩戒體。由這個戒體就付諸了真實的行動,所謂的戒行。在本戒當中講到戒行,等于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有斷惡、修善、度眾生三種戒行。這三種戒行其實就是分成二部分:從自利的角度,就是斷惡、修善,就是一種內(nèi)心的調(diào)伏,透過觀照以后,我們知道應(yīng)該要去調(diào)伏自己的過失,以增長自己的善業(yè),調(diào)伏力;從利益眾生的角度就是一種攝受力,這個時候觀照就不是向內(nèi)觀照,是向外觀察眾生的根機、眾生得度的因緣,施設(shè)種種的善巧方便,這個就是所謂的攝受力。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整個菩薩戒的修行就是三種力量:第一個是觀照力為自體,表現(xiàn)在自利方面的觀照就是調(diào)伏力,以戒定慧來調(diào)伏自己的過失;表現(xiàn)在利他方面就是對眾生的攝受力:就是觀照力,調(diào)伏力跟攝受力。其實我們每一條戒都是具足這三種力量。好,我們看《講義》三十頁:
10 庚三、住邪命法戒二
辛一、明染違犯
這個講到「持戒度」,持戒度當中有七條戒,這是第二條戒。首先我們解釋「邪命」,什么叫「邪命」呢?就是用不正當?shù)姆椒▉砣〉?a href="/remen/caifu.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財富、來資養(yǎng)我們的生命,你取得財富的方法是不正當、非法,叫做邪命。這當中分二科,先看「辛一、明染違犯」,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生起詭詐,虛談現(xiàn)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 ,味邪命法,無有羞恥,堅持不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內(nèi)心當中具足對生命正確的觀照力,但是他這個時候「生起詭詐」,他內(nèi)心當中生起一個「詭」,「詭」就是虛妄不實的意思,他明明沒有這個功德,他假裝有這個功德,叫虛妄不實。他為什么虛妄不實?主要的動機就是一個「詐」,就是想要欺誑他人,「詐」就是欺誑他人,以虛妄不實的功德來欺誑他人,內(nèi)心當中有這樣一種邪惡的動機。他以這樣的一種動機,當然就是他的觀照力失掉了,他開始隨順妄想而轉(zhuǎn)。他進一步付諸行動,「虛談現(xiàn)相」:「虛談」是一種口業(yè)的邪命,用口業(yè)來創(chuàng)造邪命;「現(xiàn)相」是一種身業(yè)的邪命,以身體的造作來創(chuàng)造邪命。口業(yè)跟身業(yè)的邪命,在《大智度論》當中講到出家眾有五種邪命:前面二種是身業(yè),身業(yè)當中第一個是詐現(xiàn)異相,就是說出家眾本來的身相應(yīng)該是剃發(fā)染衣,但是你這個頭發(fā)故意不理,頭發(fā)留得很長、胡須留得很長,穿著破舊的衣服、打著赤腳,表現(xiàn)出修行苦行的樣子,以這樣子來博取別人的供養(yǎng),這個就是詐現(xiàn)異相。第二個是占相吉兇,出家眾的本業(yè)應(yīng)該是弘護正法、續(xù)佛慧命,你卻從事看地理、看風水、算命卜卦,以此來獲取財富,這個也是一種邪命,這是屬于身業(yè)的邪命。口業(yè)的邪命有三種:第三個是自說功德,你經(jīng)常在居士的面前贊嘆自己的功德,你說「你看我持戒多么莊嚴,我內(nèi)心當中有殊勝的禪定、有殊勝的智慧、有殊勝的種種德行」,你自說功德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去博取別人的供養(yǎng);第四個是高聲現(xiàn)威,我們在居士面前故意現(xiàn)出一種有威嚴的聲音、很特殊的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攝受力、來博取別人的供養(yǎng);第五個是說所得利,就是說你在彼處得到利養(yǎng)而在此處宣說,你向某一個人說「某某居士他供養(yǎng)我什么什么東西」,言下之意,你也希望對方能夠比照如此的供養(yǎng),這個也是屬于邪命。出家眾的邪命等于是由身業(yè)跟口業(yè),當然這樣的邪命主要的是內(nèi)心生起了「詭詐」,有虛妄不實的欺誑之心?傊,他的內(nèi)心當中沒有安住在內(nèi)心的功德上,等于是「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以種種口業(yè)、身業(yè)的方便來取得眾生的供養(yǎng),目的就是「假利求利」,就是以利養(yǎng)來求取利養(yǎng)!讣倮罄褂辛硗庖粚右馑,律上也有說明,就是我們出家眾,你可能是個執(zhí)事,你把僧團的東西送給居士,或者你把別人供養(yǎng)你的東西送給居士。為什么你要這樣做呢?你就是要拉攏感情。本來身為一個僧寶是要受居士的供養(yǎng),做眾生的福田,結(jié)果你反而拿東西來攝受居士、來拉攏感情,希望他對你做出更大的供養(yǎng),這樣子就是「假利求利」?傊@個意思就是說「味邪命法」,貪著邪命之法,內(nèi)心當中「無有羞恥,堅持不舍」,對于這樣的過失,你內(nèi)心當中沒有想要改過遷善的意樂,念念的「堅持不舍」,這樣子就違「犯」了菩薩戒,也等于是傷害了菩薩戒體。這個地方「虛談現(xiàn)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主要是講到出家眾的邪命,但是因為菩薩戒是通于出家在家,所以在《涅槃經(jīng)》當中也講到在家居士有十六個邪命 ,身為在家菩薩要避免的:第一個是屠兒,屠就是作殺生的事業(yè);第二個是魁劊,魁劊就是廚師,也不能做廚師,因為廚師拿刀子去殺眾生,傷害你的慈悲心;第三個是養(yǎng)豬,養(yǎng)豬雖然你不直接殺生,但是你跟殺生造共業(yè),你為什么養(yǎng)豬?你不是慈悲心要去養(yǎng)牠,你是把牠養(yǎng)大了要賣掉殺掉,所以養(yǎng)豬也造了共業(yè);第四個是網(wǎng)鳥,去抓鳥;第五個是捕魚;第六個是捕蛇;第七個是養(yǎng)雞,養(yǎng)雞跟養(yǎng)豬一樣,都是去創(chuàng)造一個殺生的因緣;第八個是獵師,從事打獵;第九個是捕賊,你抓賊,抓賊的過程當中也容易起瞋心,去做一些傷害眾生的事;第十個是咒龍,就是用咒術(shù)去殺龍;第十一是做賊,你自己做賊;第十二個是做獄吏,獄吏就是管犯人,犯人的個性剛強,你去管他們,你可能會起瞋恨心,數(shù)數(shù)起瞋恨心就容易傷害你的菩提心;第十三個是做淫女;第十四個是沽酒,賣酒,在菩薩戒是非常忌諱一個居士賣酒,因為酒是無明藥,你把無明藥賣給眾生,這個過失很重;第十五個是洗染家,就是你不能開洗衣店,因為洗染家、洗衣店都會放一些漂白水、消毒水,這些東西排到水溝的時候會傷害這些水溝的眾生;第十六個是壓油家,這些豆子要壓成油之前都要放一段時間,可能會長蟲,所以你在壓油的過程當中也會傷害生命。總之在家居士,不能夠從事有關(guān)殺盜淫妄的職業(yè),這個就是所謂的邪命法,就是以不正當?shù)姆椒▉砣〉秘敻、來資養(yǎng)生命。
辛二、明無違犯
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欲,發(fā)勤精進,
煩惱熾盛蔽抑其心,時時現(xiàn)起。
這一條戒的開緣是初心菩薩,可能你在沒有受菩薩戒之前曾經(jīng)有邪命的業(yè)、有邪命的因緣,你現(xiàn)在受了菩薩戒,知道這是過失相,你內(nèi)心當中已經(jīng)「生起」要「除遣」邪命這樣的一種「意樂」,換句話說,你內(nèi)心當中已經(jīng)依止正見來如實的觀照,觀照邪命法在生命當中,對你來說是創(chuàng)造一種過失的,你開始厭惡邪命之法,而且你「發(fā)勤精進」,你也采取對治調(diào)伏的行動,開始慢慢的去改造這個事情。但是因為這個邪命之法在你的生命當中,你可能已經(jīng)從事了好幾十年,所以對于邪命的「煩惱」特別「熾盛蔽抑其心」,心有煩惱的活動經(jīng)常的障礙你的正念,所以你有時候會經(jīng)常的「現(xiàn)起」這個因緣,這條戒在這種情況下,佛陀把它列為開緣。
這個地方有一個重要的觀念。我們研究菩薩戒,我們看到佛陀對于一個人生起增上慚愧心是非常的包容,如果我們今天看這個戒律會發(fā)覺一件事,佛陀當然也會待人處事,你看佛陀在僧團當中有二個弟子跟他特別親密的:一個是阿難尊者,一個是提婆達多。這二個都是佛陀的堂弟,但是佛陀對這二個人的態(tài)度是截然不同。你看阿難尊者(Ananda)在日常生活當中有過失出現(xiàn),佛陀的口氣是攝受的、鼓勵的;但是如果是提婆達多(Devadatta)犯錯,佛陀的口氣是非常嚴厲的訶責詈。有弟子就說「佛陀的心不平等」,佛陀說:我的心就像大地一樣平等的呵護眾生,但是為什么對阿難尊者跟提婆達多有不同的差別呢?因為阿難尊者內(nèi)心當中具足慚愧;提婆達多是無慚無愧,所以不用這種罵詈粗惡的言詞,他沒辦法改過的。佛陀講完這個事情以后,就講了一個小故事 來說明提婆達多過去的因緣,佛陀說:過去有一個婆羅門,這個婆羅門發(fā)心要做一個功德,就是在荒野山路的地方,他挖了一個井叫做義井,提供過路的人在這個地方歇歇腳、喝喝水、洗洗臉,很多人因為這樣子就得到很大的利益。有一天黃昏的時候來了一群野干,野干也到這個井來喝水、洗臉、休息,野干用完水要離開的時候,野干王就把頭伸在勺子里面,頭往上一搖、往地上一摔,就把這個木頭做的勺子給摔壞了,摔壞以后牠就很得意。其它的野干就勸諫說:這個勺子有它的作用,很多人用它來汲水,你把它破壞了,其它人就不能受用了。野干王說:我的心情只管我歡喜不歡喜,這個勺子有什么作用,我不在乎的。講完以后牠就離開了。離開以后,這個時候有人就跟婆羅門報告說:你的義井做得很好、地點很好,但是你的勺子被摔壞了、被野干摔壞了。這個婆羅門說「沒關(guān)系,摔壞了我再做一個」,他又做一個新的放在旁邊。第二天這個野干王又帶一群野干來用水,用完以后,牠又把頭伸進去,然后一摔又把它弄壞了。摔壞以后,人家又跟婆羅門報告,他又補上去一個,這個野干王總共把勺子摔壞了十四個。凡夫的心情在做善業(yè)耐心是有限的,凡夫跟圣人的善心不同,凡夫的善心是夾雜煩惱,你不能刺激他。這個婆羅門被摔了十四個勺子以后,他的煩惱被觸動了,他說「是誰障礙我做功德」?他很生氣,這一天早上就拿著一根棒子,躲在樹后看看是誰破壞這個勺子。早上過去了,沒事;中午也過去了,沒事;哦,到了黃昏的時候,野干王又帶了一群野干來喝水,喝完水以后,野干王的煩惱習氣又發(fā)動了、老毛病又犯了,又把頭伸進去準備要甩的時候,婆羅門就拿起棒子把野干王打死。佛陀說:野干王就是提婆達多的前生,提婆達多的個性,做什么事情都是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都無慚愧,一個人沒有慚愧心,在佛法來說是非常嚴重。
我們身為佛弟子,我們也會犯錯;一般的人他沒有學佛,他也會犯錯:但這二個錯誤所產(chǎn)生的因緣果報是不同的。就是我們犯了錯以后,我們回到了佛堂會拜佛靜坐,這個時候把心靜下來,把心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內(nèi)心正見的功能就發(fā)動出來,開始觀照自己今天身口意的行為,我們就會馬上檢查到自己的過失出現(xiàn),這個正見的善根會產(chǎn)生一種慚愧反省的力量,這個在我們生命當中是非常珍貴的、非常珍貴的。一個人其實不怕犯錯,就怕你那個錯誤出現(xiàn)的時候,你沒有反省對治的力量,你就會一直錯下去了;就是這個人開車,他永遠不知道踩煞車,這個車子就一直開下去,直到撞到墻壁為止。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菩薩戒本身的修學是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學,諸位要知道菩薩戒不是引導大家成就阿羅漢,阿羅漢四生就可以成就,這是一個成佛之道。換句話說,菩薩戒的四重四十三輕戒的圓滿,是成佛的時候圓滿,那是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修學四重四十三輕。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佛陀要求每一個菩薩:我們不可能剛開始就把菩薩戒持得圓滿,但是你起碼要先把觀照力、調(diào)伏力栽培起來,你要有慚愧心。你有慚愧心,就表示你的生命永遠充滿了希望,雖然你現(xiàn)在做得不好,但是你充滿了希望,你的生命會不斷的增上。所以佛陀看到這個人未來增上的功德,所以對他暫時的過失生起包容,因為他有潛力,他這個過失相是暫時的,他馬上要解脫這個過失。如果我們今天一個人沒有慚愧心、沒有觀照力,那你真的是沒有希望、沒有解脫的希望。當然慚愧心來自于觀照力,而觀照力的根源來自于正見,你要多多學習經(jīng)論、明白道理,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過失相,你才能夠生起觀照、生起慚愧。這個地方是說一個人已經(jīng)開始生起觀照、生起調(diào)伏,雖然「煩惱熾盛」暫時的「蔽抑其心」而「時時現(xiàn)起」,但是佛陀認為這個人是無違犯,因為這個只是暫時的因緣,他已經(jīng)開始在改過了。
11 庚四、掉動嬉戲戒二
辛一、明犯相二
壬一、明染違犯
這當中分成二科,先看「辛一、明犯相」,犯相當中又分成二科,先看「染違犯」,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為掉所動,心不寂靜,不樂寂靜,高聲嬉戲,諠嘩紛聒,輕躁騰躍,望他歡笑,如此諸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的內(nèi)心有「掉」舉的煩惱,先看他的意掉,意業(yè)掉舉,他的內(nèi)心當中「為掉所動」,他現(xiàn)前一念明了的心性經(jīng)常為掉舉的煩惱所擾動,所以他內(nèi)心當中經(jīng)常是「心不寂靜」的,他就經(jīng)常向外攀緣、經(jīng)常是散散亂亂!感牟患澎o」,我們一個人總是有些人事的因緣,這件事情可以諒解;但是比較嚴重的是下一句話,「不樂寂靜」,更可怕的是他的內(nèi)心當中根本不好樂寂靜,也就是說他對于內(nèi)心這種掉舉的相貌根本不想去改過,他也不知道這是過失相,不想改過當然不可能改變,就是他的意業(yè)經(jīng)常是保持散亂的,而且他也認為這個散亂心是一種功德相,這個是他快樂的唯一根源,這表示他的意掉。再看他的口掉,「高聲嬉戲,諠嘩紛聒」:他經(jīng)!父呗暋怪v話很大聲,而且經(jīng)常以「高聲」來「嬉戲」,來做一些游戲;「諠嘩」就是大聲刺耳的音聲,這個聲音也特別的尖銳刺耳;「紛聒」就是雜亂無章的聲音,這個聲音是雜亂無章的、東講西講。這個是口掉。再看身掉,「輕躁騰躍,望他歡笑」,「輕躁」就是這個人輕浮躁動,而且身體經(jīng)常是跳來跳去的。為什么他要這樣做呢?因為要博取「他」人的「歡笑」!溉绱酥T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這個就犯到重的突吉羅罪,也就會去傷害到你菩薩的戒體。
壬二、明非染違犯
若忘念起,非染違犯。
這個意思就是說,如果菩薩本身是好樂寂靜,但是在特殊的因緣之下,他只是一時的「忘」失正「念」,他并不是以掉舉來當做他的習性,一時的忘失正念,這樣子是「非染違犯」,雖然是犯到這條戒,但是輕的突吉羅罪,一時的忘失正念。
掉舉在《佛遺教經(jīng)》,蕅益大師解釋《佛遺教經(jīng)》把它分成二段:第一段是屬于世間的修學法要,就是你要成就世間的功德,在《遺教經(jīng)》當中提出二個,一個是布施、一個是持戒,透過布施、持戒而成就人天安樂的果報,這個叫世間修學法要;第二段判做出世間的修習法要,如果你生命的規(guī)劃是要尋求出世的解脫,這當中就有所謂的七科、七段,就是少欲、知足、遠離、精進、不忘念、禪定、智慧。剛開始你想要修出世的功德:要少欲知足;然后就是遠離,遠離很重要了,遠離的意思就是遠離憒鬧,好樂寂靜。遠離憒鬧在《遺教經(jīng)》當中講出一個譬喻,說我們修行人為什么要遠離憒鬧呢?它說:「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咕褪钦f饒你過去的善根有多么的深厚,你過去生有戒的功德、禪定的功德、智慧的功德,你是一棵大樹、有堪能性,但是你好樂熱鬧,經(jīng)常跟人群這樣往來、跟眾生這樣往來頻繁,你這棵大樹就「眾鳥集之」,很多鳥就停在你這棵樹上,你這棵樹就「有枯折之患」,被這些鳥摧殘到最后枯折而死。這意思就是說,我們今天站在自利的角度,善根的栽培,你一定要閑居靜處,你要找一個寂靜的處所來修行,要好樂寂靜,這個是一個人在修學佛法,到底你要成就世間的果報、或者要成就出世間的功德的關(guān)鍵點,就是你是不是好樂寂靜。
辛二、無違犯相
看戒文:
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若欲遣他所生愁惱(śkam);若他性好如上諸事,方便攝受,敬順將護,隨彼而轉(zhuǎn);若他有情猜阻菩薩,內(nèi)懷嫌恨,惡謀憎背,外現(xiàn)歡顏,表內(nèi)清凈:如是一切,皆無違犯。
這當中有五種的開緣:第一個「若為除遣生起樂欲」,就是說這個人在沒有受菩薩戒之前,他歡喜掉舉、歡喜熱鬧,但是他受了菩薩戒以后,他讀圣賢之書也就明白圣賢之道,他就會觀照到掉舉的過失,他內(nèi)心當中已經(jīng)生起要去改過對治的意樂,而且他「發(fā)勤精進」,也是用種種的方便來對治心中的掉舉,但是一時的「煩惱熾盛蔽抑其心」而「時時現(xiàn)起」,這就是所謂的「廣說如前」,這個時候是開緣。第二個「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就是說這當中有人對菩薩有「嫌恨」之心,可能某一個人跟菩薩過去有點誤會,這個時候菩薩跟他見面以后,如果又表現(xiàn)出很莊嚴肅穆的樣子,可能就更增長彼此的誤會,菩薩為了化「解」彼此的誤會,暫時的說說笑笑,講一些戲論的話來釋放善意,這個時候主要是在化解彼此的嫌恨,這是無犯。第三個「若欲遣他所生愁惱」,就是初學菩薩跟老參菩薩不同,諸位,我不知道諸位是修學幾年,總之剛開始修學佛法這一段是最困難的,因為你要修習善法之前,你要先處理你心中的煩惱,這是一個問題。我記得我讀佛學院的時候,很奇怪,我七十六年度去佛學院,我第一年在課堂上聽老師上課的時候,完全聽不懂老師在講什么,就是這念心跟佛法之間有一個障礙,就是煩惱、妄想,第一年的時候坐在課堂上,聽了很久很久,不知道老師在講什么事情。慢慢慢慢佛學院讀到第二年、第三年,「原來老師在講這件事情」(呵──),就是內(nèi)心的這些疑霧比較淡薄了,看到太陽出現(xiàn)。所以剛開始修學佛法會比較辛苦。所以初學者(你看一些人修學佛法,他不是在調(diào)伏自己,整天唱歌跳舞、辦那些活動,這些人我們就不談)有志于修學圣道的,你剛開始一定要有一個過程,就是要調(diào)伏煩惱,調(diào)伏煩惱的時候,這個時候真妄交攻內(nèi)心容易愁悶,所以旁邊的老參善知識就很重要了,因為你自己走過來,你有時候會講一些開心的事情、開開小玩笑,來告訴他說「其實這是暫時的因緣,煩惱也不是真實的,既然不是真實的,它假借因緣所生,它也能夠假借正確的因緣而消滅,它并不是我們想象那么堅固」,所以初心菩薩在修學的時候,他面對內(nèi)心的情緒煩惱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一時的憂愁苦惱,這個時候老參菩薩會開開小玩笑讓他歡喜,這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個菩薩本身不喜歡掉舉,但是眾生有這個需要。「若他性好如上諸事,方便攝受,敬順將護,隨彼而轉(zhuǎn)」,有些人、特別是初學佛法的人,他的個「性」喜歡說說笑笑、身口意的掉舉,菩薩也認為這個人雖然喜歡掉舉,但是可也有善根,菩薩為了要「方便攝受」他,使令眾生能夠隨順于菩薩的教化,所以暫時的「隨彼而轉(zhuǎn)」,隨順他的心意而生起身口意的掉舉。換句話說,菩薩本身是好樂寂靜,但是為了攝受眾生,暫時的「隨彼而轉(zhuǎn)」,這個是不犯。「若他有情猜阻菩薩,內(nèi)懷嫌恨,惡謀憎背」,就是有一類的有情對菩薩有所誤會,他以為這個菩薩要對他做出一些不良的意圖,對菩薩有所「猜阻」,這個時候這個有情眾生就心「懷嫌恨」了,說「你要對我有不良的意圖」,這個時候就恨這個菩薩,而且準備要棄舍菩薩而去,可能要去學習外道、或者親近惡知識了;這個時候菩薩為了挽回這樣的一個因緣,暫時的現(xiàn)出「歡」笑來「表」達「內(nèi)」心的善意,就是「我沒有這個惡意的,你誤會我了」,以身口的這種掉舉歡笑來表達自己的善意。這種情況,「如是一切,皆無違犯」,這個都是為了攝受眾生的方便。這個地方就是說菩薩本身是好樂寂靜,但是為了攝受采取一時的方便。
這條戒我們講一下。曾經(jīng)有人問我說:我們怎么知道一個人適合出家、一個人不適合出家?同樣是有善根。我個人認為:好樂寂靜是一個標準,你要是個性好樂寂靜,你這個人適合出家;如果你好樂熱鬧,你最好不要出家,你會出事情、會出事,這種出家枯燥的生活你沒辦法相應(yīng)。你就是內(nèi)心當中以寂靜為樂,這個人適合出家。當然出家、在家都能夠往生凈土,但是你怎么知道你適合出家、不適合出家呢?這是一個判斷點。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 上一篇:《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十六卷
- 下一篇:《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十四卷
- 怎么修因緣觀?觀察因緣的相貌
- 佛陀用長行和重頌這兩段來說明三界火宅
- 無聲也是一個聲音
- 什么是意業(yè)?天乘十善業(yè)之意業(yè)
- 什么是口業(yè)?天乘十善業(yè)之口業(yè)
- 什么是身業(yè)?天乘十善業(yè)之身業(yè)
- 念佛人為什么要把心帶回家?
- 下定決心要往生就不要拖
- 發(fā)心跟正見這兩科是基本功
- 修持首楞嚴王三昧開顯智慧光明
- 觀世音菩薩的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 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過程中要從不迷、不取和不動下手
- 臨命終時要記住:往事不堪回首
- 怎么把點狀的佛號提升到一種片狀?念佛的功德
- 如何才能往生?對娑婆世界的愛取調(diào)伏到很低
- 只有自己想改變的人才能改變
- 什么叫破壞善根?淫戒的問題是什么?
- 修學佛法是要靠自己覺悟、遠離妄想的
- 如何對待痛苦?三界的三苦分別是什么?
- 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