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珠甘露 從內觀到參禪
從內觀到參禪
內觀的特勝
內觀的時機
內觀與四念處
逆增上緣
修行無逆障
蓮心的啟示
對妄想的態(tài)度
對治禪觀
禪修與正知見
小結
頓悟法門
上升與下化
比照
從內觀到參禪
在上次的主題「從數息到內觀」,我們已大致說明了:以數息來修定的過程中,可能因脈障的顯現,而產生妄想雜念、昏沉健忘,還有悶脹酸痛,甚至貪欲、瞋慢等種種的心態(tài)反應。其實,可能有的相狀千變萬化,講也講不完。而其實,不知道太詳細也沒關系,因為只要確認那是正常的過程,便能以平常心看待,而繼續(xù)安忍用功。
這就像在《楞嚴經》中有「五十陰魔」,其實魔相的變化,何止五十呢?但只要掌握一個大原則「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辜纯梢!所以當不要為知道得太詳盡了,而產生自我暗示的誤導。
而這些知見,將于今天的主題『從內觀到參禪』,作更進一步的調理。以「從數息到調脈」的過程,以前已說過了。而有關「內觀」的法門,倒是因于閉關時,看了一些南傳的禪法,故能將之納入架構里。不過我所說的「內觀」法門,還與南傳的教法有很大的不同。
內觀的特勝
非觀過去.未來,而是正觀當下:首先我們來定義「何謂內觀」?第一.在時間上,不是觀過去,不是觀未來,而是觀現前的當下。
非觀五蘊身心之外,而是觀當下五蘊的存在與變化:第二.所觀的對象,也不是身心之外者,而是觀我們身心當下的存在與變化的過程。這也就說,不必遠求,觀佛相,觀西方,而只觀我們當下的身心狀況。
不用先入為主的成見去觀,而是讓其原始面目自然呈現:我們從小到現在,已經被灌進太多的觀念,而這些觀念往往就是成見,包括所聽到的佛法其實亦然。而在內觀當下,卻只能清楚地去觀當下的相狀,而不存先入為主的成見。
在佛教所教授的觀法中,很多都是先預設著觀念也。比如說空假中,或《彌陀十六觀經》等。在密宗中有很多觀法,更是預設著什么顏色,什么形狀,什么部位等。這些都是用先入為主的成見而去觀也。
也不預期它將有什么變化:一般人在身心變化的當下,都免不了會有期待,好的狀況希望能保任,而壞的狀況唯愿能夠避免、能快消失。比如觀痛時,多希望能觀成不痛也。其實就內觀法門而言,觀痛就只知道它在痛,而不期望它繼續(xù)痛,或很快不痛了,心里不作任何的期待。所以痛,就只是明明白白地覺知它正痛的樣子。
旁觀默照,不迎不拒:以上的原則,乃與禪宗的旁觀默照,很相似也。以旁觀者,即是把自己抽離出來,而讓境界自然去呈現爾。而默照的默,先前已講過,乃是無我也。故如預存成見,再去覺照,則已非默照了。
即于痛的當下,而認定「是我在痛」;其實這「是我在痛」,即已預存有成見矣!因為我們已把這個身體當作我也!故旁觀默照者,乃知道只是身體在痛爾,或只腳在痛爾!以能旁觀默照故,才能不迎不拒也。
在南傳內觀法門的書里,有位禪師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孫倫。以孫倫乃跟六祖慧能大師一樣,既不識字,也不曾深入經藏。于是因無佛法知見的主導,故所教授者,乃是最直接的方法─直接去面對當下身心的感受。故能從面對、承擔而到突破。
至于他已證得什么境界?這我不予置評,但至少這方式,應更接近于內觀的精神。而很多深入經藏者,所教的內觀法門,卻反預設了太多的名相.觀念,故這種觀法卻會有很多自我暗示的作用。這是第一點,講到內觀的精神。
若先造作再觀,造作即有我也:有些人教內觀法門,卻叫他們先去做一個動作,比如舉手;然后再去細觀這手舉起、放下的過程,四大五蘊是如何地變化?其實,既刻意把手舉起來,便已離卻內觀的原則。因刻意者,即是有我也。
同樣,有人教:于吃飯時,慢慢去觀吃的動作.吃的過程。這先造作于吃,然后再去觀者,也非內觀矣!所以先預設一些情境,然后再去觀者,便皆非內觀矣!
若先預設再觀,預設亦有我也:同樣,如先標示為「無常、苦、空、無我」等特性,再去觀,則也非內觀法門也。當然觀到最后,應得到這樣的結論;但非先有結論,再去觀也。
因為不管是從造作行為再去觀,或者預存觀念再去觀,都有「自我」的成分。而既以自我為前提,即不能真正打開心結也。而在南傳的內觀法門里,卻未將內觀的特質,講得這么明確。
觀后雖留下標志,而不加以判斷詮釋:在過去于講修定方法時,都會強調─任何境界.任何妄想,既察覺后,即要立刻把它放掉,而回到方法。以此,則不管出現什么境界,都不會殘留于我們的心中。
而現在的觀法,乃是:觀后雖留為標志,而不加以判斷詮釋。所謂標志,就像攝影機一般,且把那些印象留在心田中。但不對此印象,作任何的評斷,而說這是好的,還是壞的?
比如說:雖妄想很多,但不以妄想多,為功夫退也!貪淫的妄念現行時,也不覺得它是罪惡的;蛘璩恋脜柡r,也不必想加以對治。就像攝影時,只是全程照錄,而不揀擇那時候當錄,那時候不當錄?
而錄后,也不替它做任何詮釋,為什么會痛?為什么會昏沉?在一切身心的變化中,我們只是不斷地去觀。這是講到內觀的特性。
內觀的時機
修定過程中,脈障顯現時:在什么時候最合宜修內觀呢?如果我們數息,數得很好;這時既一心一意,只系念于數字上,就不成為內觀也。反之,當我們脈障現行時;于是你的注意力就自然被它吸引住了、被它控制住了,這時你不觀也不行啊!
比如身體的疼痛,如能以數息而把痛忘掉,那就繼續(xù)數息吧!反之,如這痛已超過某種程度,故注意力就被痛所牽引.所系縛;既這時只是在觀痛,則成內觀法門也。同樣當身體有冷熱、動搖等種種異乎尋常的覺受;或心理現行為貪欲.瞋怒.郁悶.煩躁等各式各樣妄想時,也是修內觀最好的時機。
平常生活中,雖也能用之,但不易得力;以心較粗故,以作意主導之意識強故:那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能不能修內觀呢?也可以!但不容易得力,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比較粗故。
而在數息修定時,即使為脈障現行,而使妄想比較多;但因還在內攝的狀態(tài)中,故心還是比較細的。這我前已說過:不以妄想的有無,而判定心念的粗細;而以內攝的程度,來判定心念的粗細。在生活中,因為心比較粗故,尤其多在向外攀緣的狀態(tài)中,而不容易內觀。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行為,都似在「自我意識」的控制下去操作的。比如走路,為我已作意「要走路了」,所以腳才提起來,所以能一步步地走過去。比如講話,也是為先動念頭了,所以才開口講話的。于是這些,都似在意識的控制下完成的,故與「無我」較不相應。
而在脈障顯現時,卻非意識所能主導控制的。既痛,不是我要痛,所以它才痛;如果能控制的話,我當然希望它不痛。同樣,我也不愿打妄想,但妄想紛飛,亂七八糟的,卻不像我想的。
所以在脈障現前的身心狀態(tài),卻與「無我」更相應也。既我不能預知,更非我所能掌控.逃避。我只能安于當下,觀之而已。故這時修內觀,才能與「法」更相應也。
內觀與四念處
從身心的存在變化中,自得于四念處的結論:所以在南傳的禪法里,既說到內觀,就必對應于四念處。而我前已說過,并非先預存理念,而再去觀;而是在不斷去觀這些身心的變化后,自得于這樣的結論。
如前所說:只是去觀它,而留為標志。當標志累積多了,就自然能歸納出這樣的結論。這就像水中的雜質,會因沉淀而結晶。
既不是先有四念處的結論再去觀,也不是先預設為無常.苦.空.無我的特性再去觀:這也就說,我認為既是「內觀」,則不應有太多造作和自我暗示的成分。但以目前南傳所教授的禪法里,卻有太多的造作與自我暗示。
如次第禪觀,既把每個次第,都先講得很清楚;則在修行的過程中,就不免有「自我導引」的作用。而四念處亦然,既已先將「無常、苦、空、無我」的特性,標示出來;則不免有「先入為主」的成見。
所以很多人乃以為:南傳的禪法較容易入門。其實較容易入門的方法,大致都跟覺受、跟自我暗示有關系。其似很快地可以有「體驗」,但這體驗,往往是假的。
如外道的禪法,為什么會讓那么多人贊嘆風靡呢?也是因在覺受與自我暗示中作功夫爾。所以我們今天,不管是修定、調脈、內觀,都要回歸到最原點。而最原點者,即最現成也。
觀身不凈
從脈障重重中,深感于身之不凈也:于是云何從內觀中,而得四念處之結論呢?首先說:觀身不凈。如脈障顯現了,而使身體或疼痛,或酸麻,甚至悶脹發(fā)熱;這時你還會覺得這個身體很清凈嗎?當不覺得!
很多人于腿痛得咬牙切齒時,真寧可把腿砍斷算了。故一般人,只有在生病時,才覺得這個身體是臭皮囊;蛭ㄓ性诙U坐而脈障現前時,才會覺得這身體頂麻煩的。而平日,卻都把它當寶貝而珍惜呵護。
所以觀身不凈,還需要刻意去觀什么死人嘛?其實不必待死了,才不凈;于我們脈障顯現的當下,即深感其不凈也。
以不凈故,即發(fā)出離斷滅之心:于是從一次又一次的脈障,而深發(fā)對此身體的厭離心。就因為有這個身體,所以才有這么多過患;也因為我們對身體太執(zhí)著了,所以過患才會成為這么大的負擔。從確認身乃不凈的本質,而深發(fā)出離心、斷滅心。這才與原始佛教.與解脫,能直接對應。
觀受是苦
于脈障時,深感身心之苦:同理,于脈障顯現時,正相應于觀受是苦也。故如希望因禪坐,而使身心安樂,而得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卻與觀受是苦的法印不相應也。
除非業(yè)障盡消除,否則喜樂的覺受;卻如刀上的蜜,徒誑于無知的小兒也:以禪坐調脈而言,正脈障顯現時,當身心是苦的;而待熬過了,這脈障已消除了,則身心會覺得比較寬泰輕安。但若繼續(xù)用功,它會很快找到下一個問題去對治。
故時時能「重溫舊夢」,卻唯表示你沒有進步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一般人于禪坐時,厭苦而求樂,反將退失道心。以苦,才是正常的。因為既心不斷內攝,即不斷會將問題逼出來。除非到最后,業(yè)障全消除了,這才能得到真正的寧靜。而寧靜者,乃既不苦,也不樂也。
故如于身心業(yè)障還未全消除前,卻有喜樂的覺受。故這覺受,卻像《四十二章經》上所說的: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
所以不管是心理的煩惱,還是生理的痛苦,皆是我們的善知識,因其能鞭策我們更激發(fā)道心而精進修行;可是一般人卻畏之唯恐不及。
觀心無常
從妄想的交熾不已,即能體會妄心之無常:于禪坐時,既妄想不斷地出現,且未必有一個主題,經常一下子想東,一下子想西,沒有主題,沒有次第和架構,總而言之,乃無常爾。
既無常,心云何能定呢?從緣起的道理來論,心境既是互動的,于是心動,境隨動;境動,心亦動,這才是正常的。而我們卻一直希望心能夠定,這卻與「三法印」不相應也。
因此修定,卻非希望我們的心能夠安定下來,而要能清楚地認知其無常的本質,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還一直執(zhí)著希望自己的心是安定的,這卻是外道見而不是佛法。
觀法無我
脈之通塞,是誰造作的:在脈障顯現時,乃更能體會到諸法無我。為什么呢?脈為什么會塞?脈為什么能通?皆非我作意主導的,而是因為有諸般的因緣,而使之有通塞的變化。
心識之起伏,是誰主導的:同樣,妄念的起伏是誰主導的呢?也沒有人能主導。前雖說有「內在的修行進度」,而這進度也不是誰來訂的;而是在它當下的因緣中,自能調整出來。故如這些因緣,有重大變化時,這進度也會調整的。
無我無主,緣起如幻爾:所以愈是在逆障中,乃更容易體會到諸法的無我,內本無我,外何為主?既沒一個人,也沒一個神,能主導這些身心的變化。而是一切緣起,如夢如幻的示現。
因此于脈障顯現的當下,其反跟四念處的心法最相應?墒菫槲覀円幌蚨紙(zhí)著于:身要能安樂,心要無妄想,才代表著你修行的進步。因此對于脈障的顯現,都持著負面的看法。其實若能從內觀法門,而相應于四念處;則智慧的成就,卻在轉念之間而已。故我還得再提起這句話:不以覺受論功夫。
逆增上緣
數息修定,即使得力了;往往更加深眾生的我執(zhí)與慢心:于是禪坐時,何為真功夫呢?若以妄想越來越少,心很定了;故覺得我進步了、我突破了。這就是得力了嗎?如以佛法來論,卻剛好相反,因這唯增加眾生的執(zhí)著和慢心爾!
而當逆障顯現時,卻正是回向觀慧的最好時機:反之,以身心受苦迫故,而能體驗與四念處更相應。其實本來就是相應的,但若不到這個時刻,我們對之印象還不可能這么鮮明。既逆障,反是觀慧的轉機處,何以眾生中能轉得過的人卻非常少?以眾生「只顧向前沖」的習性,故不在此用心也。
所以就解脫道而言,修定其實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就;而要觀慧,才能有成就。何謂觀慧的成就呢?乃放下「常、樂、我、凈」之顛倒執(zhí)著也。
從修定到觀慧,自然轉轍不著痕跡:這也就說,先從數息而修定,當脈障顯現時,便轉為內觀而得到四念處的結論。而這過程是非常自然的,并不需要刻意去劃分次第:當修到什么境界時,即得改成另個方法。
因此雖方法會轉變,但我們不必操心,更不會自我暗示。難道會有人以「自我暗示」而逼迫脈障現行嗎?當不可能!
故也不需要去問善知識「我下面要改用什么方法?」這從不作意而自然轉轍者,對我們而言,反是有更大的保障。
而脈雖不用心調,而自調矣:所以從前面講到現在,我雖認定氣脈要通調,可是卻不主張用任何意識導引去調脈。因為既修定,即能調脈;更如將執(zhí)著勘破.放下,脈即暢通矣!用調心的方法而來調脈,這才是更高明的。反之,用調脈的方法來調心,卻是比較迂回的。
相信各位對馬祖大師的公案,一定已有深刻的了解:「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用調心的方法,而來調脈,即打牛而非打車。反之,用調脈的方法而來調心,卻是打車而非打牛也。
修行無逆障
以逆障處,即是智慧出離之機:所以講到目前,我們會覺得很安慰:修行,其實沒有逆障。以脈障雖顯現,卻反是修四念處、發(fā)出離心的最好時機。這也就說,任何境界是順,是逆?唯在轉念之間爾!且世間人通謂的順,往往是修行的陷阱;而世間人所謂的逆,卻可能是修行的轉折點。而轉得過、轉不過,就看我們當下的抉擇也。
逆向思考的轉折點:故我以前曾定義,所謂「棒喝」,乃逼使轉成逆向思想也。一般人即使碰到障礙處,都還會繼續(xù)拼命向前沖,直沖到頭破血流,還不能罷休。而其實于逆障處,正方便轉成逆向思考也。而逆向思考者,才能幫助我們去看破.放下也;于是也才能消除那個層次的業(yè)障。
故凡圣間,乃用心不同爾:所以順境或逆境,不是看境界,而是看我們的心態(tài)、看我們的知見。有正知見者,能善調心者,任何境界都是順境。而無正知見者,不善調心者,卻是任何境界,都將更增加其執(zhí)著,系縛其生死也。
蓮心的啟示
因此我就想到蓮心這比喻。在佛教里常以蓮花作表征,而說是「蓮宗」。但「蓮宗」,其實不是指愿求生于西方極樂世界的凈土宗,而是當指禪宗也。為什么呢?因為蓮花,最重要的表征意義,為「出淤泥而不染」,如《維摩詰經》中有謂: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能在一般人所謂的逆境里,而悠游自在,這才稱為出淤泥而不染。
蓮心苦故,清涼退火:前年我到白河小住了一段時間,故對蓮花有更深的了解。各位當已看過蓮花,也吃過蓮子;可是未必知道「蓮子,原來是什么樣子?」在市面上,我們所買到的蓮子,其實已剝好了:已剝了一層殼.一層膜,還把蓮心挑掉了。為什么要把蓮心挑掉呢?
但凡俗之人,以畏苦故;都將之挑棄也:因為那心,卻是苦的。夏天大家要吃蓮子,因為蓮子能夠退火也?墒且嘶,卻把最退火的蓮心先剔掉了,怕退得太多嗎?不是,怕吃苦!但是,就因為苦,才能清涼退火呀!所以這不是很矛盾嗎?其實,世間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
從逆障而發(fā)出離心故,能退貪火.瞋火.癡火:因為苦,所以能清涼退火,這卻是一個很好的借鏡:苦乃代表業(yè)障現前,于是能從逆境而轉成逆向思考,即能退貪火、瞋火、癡火也。如能確實體認到這一點,就不用遠求阿彌陀佛來慈悲接引了,當下即是清涼池也。
對妄想的態(tài)度
雖不打妄想,也不壓抑妄想:當然就禪坐而言,乃不要打妄想;但是就內觀的原則來論,卻也不應壓抑妄想。這我們可作一個比喻:若妄想就像賊子一般,但剛開始來的乃只是一些小嘍啰,而不是賊王。故如于賊子出現時,我們就把他嚇跑了或殺死了,你就永遠不知道賊窩究竟在何處?
故如有小嘍啰出現了,我們就只盯著他,而不要去嚇他,不要去干擾他。這久而久之,我們就能知道那賊窩究竟在何處?而能知道賊窩究竟在何處后,也才方便揮動大軍,直搗賊穴,而得究竟地對治消除。
妄想起時,覺照留為標志后,即自消除:前既說,若妄想起時,應覺照后而留為標志。但既覺照后,如已稍有功夫者,妄想即不會持續(xù)下去,而會立即消失的。
若妄想盤旋不去,或經常反復者,即是心結之所在:但有時候,妄想雖立即消失;但過一段時間后,它又重現了。于是這盤旋不去,經常反復的妄想,就是我們心結所在處也。
這也就說,為何妄想出現時,當留為標志?因為必加以對照.歸納,我們才能得知心結的所在處。
這時再用對治禪觀,或竟成參疑情也:于是既知賊窩在何處,亦即知自己心結的所在,這時再用對治禪觀,則成為修觀法門。甚至如再去追究這個結,從那里來?即變成參話頭的法門矣!
對治禪觀
貪用不凈觀
廣義的不凈觀,即觀察思惟其惡劣缺失處,而平衡貪愛的心里:如果發(fā)覺我們的妄念,乃多是與貪欲有關的,如貪財、貪名、貪色、貪懶等。則經典謂:貪用不凈觀對治。
然廣義的不凈觀,乃應去思惟觀察,我所貪愛的對象,其實還有很多缺失的。以一般人為什么會貪呢?為只看到它的好處,而未看到它的缺失,所以才覺得:它值得貪。而既從更廣泛的角度,去看到許多最初未留意的缺失;則缺失看得愈多,那貪愛的心里當就愈來愈減卻了。
到最后,優(yōu)、劣,得、失,算來算去,偏貪的心理便被矯正而平衡了。然要能真去深入了解它的利弊得失,還是得有更淵博的知識,更廣泛的經驗,才做得到的。
瞋用慈悲觀
不是作意而起慈悲之心,而是盡可能設身處地,從他人的觀點而著想也:如經典謂,瞋用慈悲觀。但是這慈悲,卻非用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我要做菩薩,我要起慈悲。這從作意心而起的慈悲,卻是大我而非無我也。
而真慈悲者,當超越「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而盡可能用更廣泛的角度去設身處地,去為他人著想,這才與無我能更相應也。而這時,再做的處理方式,便必然會更寬容、更圓滿。
卑用佛想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有為者亦若是:如妄想很多,卻與自卑的心結有關呢?這時就找一個偉大的目標,當做我們的借鏡;而這偉大的目標是什么呢?就是佛也。
如經典上說:眾生皆有佛性。然何以有些人,天生具善根;而有些人,天生不具善根呢?其實無所謂「天生」,唯是多生多劫累修出來的。故有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即使我這輩子不具善根,但只要有耐心、有毅力,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終會慢慢趨向目標的。
慢則回想無明業(yè)障:反之,如慢心的妄念很多,又如何對治?其實,既生在娑婆世界,無明橫梗如山,業(yè)障曠渺似海,還能從何起慢心呢?
如果我們只能揀些笨拙的人、業(yè)障重的人來比,而自覺得趾高氣揚,乃正代表你沒有真正的信心。如果真有信心,何不跟佛比?跟菩薩比呢?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則何慢之有也?
禪修與正知見
問:正修禪時,乃不可思議,則正知見有何用?前既再三說到,正修行時,不能用任何先入為主的觀念去主導,去自我暗示。則聽經、聞法,對禪修有什么用呢?
調脈的說法,何類于外道?尤其有些人也許會迷惑,法師再三強調要調脈!以在不斷調脈的過程里,即能消除業(yè)障,而成就定慧。這說法豈非與外道相似呢?
脈非定相
譬如世間道路,不是為先有既定道路,而后人去走它,去修筑它:對這些問題?我首先回答:脈非定相。我們從過去所聽到的一些名相,如打通氣脈、打通奇經八脈等,乃會使我們產生一種錯覺:脈乃是定相.定數的。故如能一條條地去打通,而到最后每一條都打通了,那你就成就了,就所作已辦了!
而以我禪坐的體驗,乃慢慢覺得它不是這么回事。譬如世間的道路,非先有定相.定數,而后人才去行走它,或才去一條一條地修筑它。
而是為應運現實的需要,故才去開通它的。當然在開通之前,也是須有人去規(guī)劃設計?墒窃僭趺匆(guī)劃設計,都是為因應現實的需要。
開通者,或將舊路拓寬.打直.整平,或重新規(guī)劃新路:比如為了交通的迅捷,或為了經濟的開發(fā),而有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之開通。而開通者,有的乃將舊路拓寬,有的乃將舊路打直。有時候,也會在本來無路處,規(guī)劃開拓新的道路。
而規(guī)劃新路者,乃以著眼處不同,而使設計有異也:于是若是規(guī)劃開拓新的道路者,則會因工程師著眼點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設計。同理,雖人天生下來,就具有一些脈相;所以舒通氣脈時,或只是將舊脈拓寬、打直。而當需要規(guī)劃開拓新的脈路時,就會因為理念.心態(tài)的不同,而使脈路有異也。
故不同的知見.不同的心態(tài),將對應有不同的脈相:因此就這觀點而言,道家所修出來的脈相,與學密者的脈相不同,便可以接受也。甚至學禪者的脈相,會與學密者的脈相相同嗎?我想:應是同中有異也。
身心與脈相
如更就緣起而論,既每個人的理念.體質都不盡相同,則當其脈相也不同也。所以我乃必強調:脈非定相,脈非定數也。而這才與佛法相應也。
是故雖不刻意去調脈,但為知見不同故,脈相乃大異其趣:于是既學佛者的知見、心態(tài),皆與外道不同,則脈相乃大異其趣。而這也是我再三反對用意識來導引氣脈之原因。
否則外道既也調脈,也消業(yè)障;何不能見性解脫呢?因此外道雖用心調脈,卻不可能調成見性的脈。即使能消除粗淺的業(yè)障,卻不能消更深細的業(yè)障。故終得回歸到這句話:須以調心而來調脈,非從調脈而來調心。故這便是與外道不同處也。
方法的抉擇
在正修行之初,即得抉擇用什么方法:其次,在我們修行之初,即得以正知見的基礎,來決定用什么方法?總不會你丟我撿,別人教什么我就用什么吧!
對妄想的處理
用壓抑的方式以求定,即是外道知見:同樣對于妄想的態(tài)度,何以「既不打妄想,也不壓抑妄想,而讓妄想自然呈現?」因為這才與無我的知見相應也。反之,唯用壓抑的方式,來制伏妄想;這卻是從「自我」的意識而造作的。于是既以「自我」為中心,終究只是外道見,而與見性、解脫不相干也。所以必以「旁觀默照,不迎不拒」的知見來調心,才與無我的禪法相應也。
對治禪觀
能直接穿透它,還是比較好的:同樣講到對治禪觀,如經典謂:貪用不凈觀,瞋用慈悲觀。然所謂「對治」者,是像貼撒隆巴斯一樣,只是把問題蓋住了?還是已究竟斷除了呢?如就學禪的觀念而言,還應直接去面對、去參究煩惱的根源,以徹底解決它。
以對治非加法,非以楔出楔;而是減法、滅法:故真正的對治,乃非加法。所謂「加法」者,如長養(yǎng)更大的慈悲心也。然長養(yǎng)了更大的慈悲心,就能完全消除瞋恨心嗎?未必!有些標榜為慈善事業(yè)者,在關鍵時刻,你還將覺得他很不慈悲。為什么呢?因為他的慈悲,是作意長養(yǎng)的。
其次,真正的對治,也非「以楔出楔」,因為即使前一種執(zhí)著消失了,而后一種執(zhí)著乃又形成矣!故必與出離.斷.盡.滅相應者,才是真對治也。
修行的體驗
當修行有體驗時,乃必用正知見來自我印證;否則凡夫或以「有所得」的愿習,而成為外道門徒:有些覺受,雖然很美妙,很容易讓人陶醉沉迷,或自覺得有「成就感」,可是卻不與「無我的空慧」相應。故如執(zhí)著這些覺受,乃不知不覺而變成外道的門徒。
小結
以上所講從數息來修定,因修定而脈障現行,于是轉內觀法門而相應于四念處的方法,大致上都還屬于漸修法門。其次,在過程中,似乎也有次第,但轉轍之間,不必費心揀擇。以脈障現行時,即自然轉到內觀法門;反之,脈障消失,乃再回到數息的修定方法。以下,乃更述頓悟法門。
頓悟法門
在每一層次的脈障消除后,即將有疑情現起:從漸修法門,云何能提升為頓悟法門呢?以參禪方便,而能提升為頓悟法門。至于待何時才轉為參禪法門呢?待疑情自現起時,即轉為參禪法門。而疑情何時現起呢?大致而言,在每一層次的脈障消除后,即將有疑情的現起。
如前所說,氣脈乃有五種層次,而為心、肺、脾、肝、腎也。故于內攝調脈時,能從最外層次,不斷內攝,而到第五層次。則待五個層次的脈障全消除后,而欲再提升時,乃有疑情的現起。
這我們且用一種比喻:如把一切的脈相,比喻為一棟樓的話;則每層樓內,其實又有五個房間。所以我們乃從第一個房間開始清掃,然后是第二個房間,一直到第五個房間全清掃完畢,而欲更上層樓。于是當欲往上提升時,便將有疑情的現起。
故每一層樓的脈,又有五個周天的差別:因此就一般人而言,要清掃一個層樓里的脈,時間會蠻久的,所以疑情不會那么快現起的。
而每個層樓內的五個房間,其實就脈相而言,即是一個「周天」也。所謂周天,就是完成一次的循環(huán)。而在循行的過程間,會有一些較容易阻塞的部位,這即是中醫(yī)上通稱的穴位也。
于是既生病者,乃為脈障不通;故用針炙來舒通此穴位的脈障,病況即能消除也。
脈的調通,大致有滲透.貫穿.周天之不同:所以真正的通調氣脈,乃要完成周天,才算打通也。而在整個打通之前,又有滲透跟貫穿的不同。
所謂「滲透」,乃是有個點,最初將近完全不通;而后氣慢慢能滲透過去了。然為障礙還存在故,通得很有限。于是從最初能滲透過去后,如再繼續(xù)用功,當滲透程度一定會愈來愈強,以至于能把淤塞的部分,全刷掉了,這才稱為貫穿。
然即使貫穿了,那只是一個穴位而已!故就算到這個點,已無障礙;而在下個穴位里,可能還是有障礙的。而這障礙,又得經過滲透跟貫穿,才能漸次消除。
所以從一個穴位的舒通,到整個周天的完成,其實要蠻久的。所以很多人于精進禪修一段時間后,覺得脈已打通了,可是回去后卻又不通矣!此乃為你頂多是滲透跟貫穿爾,而未將整個周天清通。而未將整個周天清通者,便會很快又阻塞的。當然如更用功,要再打通就比較快了。
唯待連貫成周天后,才能轉入下個周天:上次已說過,我們的身體,本有一種自動調節(jié)的功能,故現在當通那一條脈,它自己會去規(guī)劃;而待這個周天,全打通后,它也會自然轉入下個脈系里。
所以有時候,乃覺得:手脈以前已打通了,為何現在又不通了呢?其實,也許以前打通的,是上個層次;而現在不通者,是下個層次。以一般人既沒辦法分辨得這么清楚,故以平常心看待它即可也。
若疑情現起,則自轉成參禪法門也:但我們要留意的是,在內攝的過程如碰到障礙,或會現起一些小疑情。這也就說,脈障跟心障其實是互相關連的,既因為心中有結,所以脈障不通。也因為脈障不通,所以心結不開。
所以欲真舒通脈障前,乃必先把心結化除掉;而在化除心結前,即會現行為粗重的煩惱或濃烈的疑情。于是或貪欲很重.瞋心很烈,而不得安坐;或突然對人生、對世間,起了很濃厚的疑情。
于是既疑情現起,即自然轉入參禪法門。故很多人于禪修過程中,最初根本未想到要參禪,可是修到某程度后,疑情卻自然現起了。
于是乎,既以疑情現起,而轉入參禪法門。則小疑而小悟,大疑而大悟,這即成為頓悟法門已。這也就說,我認為:心智唯通過頓悟法門,才能得到真正的統(tǒng)一與圓滿。
上升與下化
從內攝而上升:現在我們再把調脈跟疑情的關系,講得更明確一點。于上次所講的《禪悟密法》中,乃謂氣脈的變化,大致上有幾個輪次的不同。首先是內攝,從皮到肉,從肉到筋,從筋到骨,以修定方法不斷內攝,而內攝到最后,即能攝入中脈。
而從攝入中脈,再要往上提升時,乃會產生疑情。故往上提升者,即類似于從下個樓層,而爬至上個樓層。于是在參禪的過程,即是把疑情不斷地往上提。所以參禪時的身心狀態(tài),乃與修定時,全然不同也。
再外延而下化:若向上到最后,而能開通脈頂,即有頓悟的覺受。而經頓悟后,必心眼更高,更寬廣也。于是再回照世相,而能作更圓滿的統(tǒng)合.更智慧的抉擇,這即稱為外延與下化。
于是乎,以兼具上升與下化.內攝與外延故,能開展出更寬闊的彈性空間來:如外延跟下化,為與眾生的習性較相應,故不用刻意去修就可以展現出來。而內斂跟上升,卻必用心.用勁,才能有所成就。于是既能提升,又能下化;故上下間,就能有更寬廣的空間。
同樣,愈內攝到中脈,上次于《禪悟密法》中已謂:這內攝,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漸近線,故將不斷地趨向于中道。而既愈趨向中道,它能外延的范圍,也必愈來愈寬廣。于是在內攝與外延間,又能開展出更寬廣的空間來。
這也就說:內攝、外延、上升、下化總加起來,就成為一個立體空間;而這立體空間,且名之為「法身」也。法身,其實都是眾生本具有的,可是為眾生有太多的無明業(yè)障,所以根本沒辦法顯現出來。而一個禪修者,經過不斷地提升悟境,便能使心境.視野愈來愈寬闊。所以理體的法身,雖是一切現成的;但體證的法身,卻必從覺悟后,才能展現出來的。
中脈與無分別智:如以修定而內攝,而完成前述之五種周天。如更內攝,則能進入中脈,于是以入中脈故,有類似于無分別智的現起。
所謂「類似于無分別智」者,非真證得無心境界,而只是懶得再造作分別。這也就是當氣愈趨于中脈時,向外攀緣的習性,就自然減少了,甚至會有厭離的心境。就是懶得再分別造作,而只期盼能心安無事。這如人昏睡欲眠,而不想管那么多事也。
若如法禪坐后,以脈欲從中脈而提升故,即將自現起疑情也:這時,其實不是想去睡覺,而是唯愿擺下一切凡俗世事,專心禪坐去也。而若具足因緣,去好好禪坐,當會很快現起疑情的。而疑情一現起,你就會整個人栽進去了。所以在這之前,如果你的因緣好、福報夠,即應馬上去打禪七,甚至閉關或住山。
以我個人有這種警覺性,所以我處理世務,都不敢沉溺太久,如講經說法,半年還可以,但避免超過一年。因為在這年期間,可能疑情又將現起了;而疑情既現起,便得把一切擺下,管不了什么弘法利生矣!事實上,這時間將到,自己會有預感的。然很多人修行了半輩子,卻根本還修不到此層次,這就不說也罷!
亦有很多人,不是不警覺,而是太無奈,為俗累太多爾。而俗累太多,不只是居士爾,也包括太多的出家眾,雖出得了家,卻出不了枷。
其實,這疑情的現起,就禪修而言,是非?少F的。因為這是千載難逢的轉機時刻,而轉得過,便魚躍龍門能飛天去也,是故必珍惜保握。我去年會閉關,也就為已逼到這個時刻了,必得一切擺下,專心禪坐去也。
修行生活的規(guī)劃:這也就說,我得奉勸真有心禪修者,對自己的生活,要好好規(guī)劃─有隨時得抽身的準備。我們不能沉溺在世務上埋頭苦干,或揮動著弘法利生的大旗而南征北討。疑情現起的時刻若錯過后,或萬劫難復哩!
于是我的生活模式,乃既每天都有打坐的定課,因為不能不配合那內在的進度。而累積一段時間后,更得完全抽身,去住山或閉關。這才能于修行進度上,不斷去提升。
而不可如某些人,即使曾有一些體驗,然后就忙著弘法度眾生去了,因此他就不可能有第二次的提升機會矣!
而此時現起的疑情,乃正對應于當下的身心狀況;所以要突破,就不會太難了。這就如同,必痛到極點時,才表示快暢通了;因如非逼到極點,還不會痛得那么厲害。同理,也為業(yè)障已逼到極點了,才會現起疑情;故既現起后,要突破,就不會太難了。但是要保握.珍惜這樣的因緣時節(jié)。
而突破者,即成頓悟的體驗也。而頓悟后,疑情消散;脈乃外延而下化,故又回復成漸修的模式:這模式之前,就已用噴水柱作比喻:噴水柱乃因為有馬達,所以能把水池的水往內攝,而內攝到極點后,就往上噴去。而待噴到頂點,它的力量消盡了,卻再向四面擴散,而掉落下來。故內攝.上升.外延.下化,終而復始。
而禪修者,愈修行故,乃使馬達的力量愈來愈強,故能內攝得更深,能噴得愈高,而擴散得愈廣。于是生命的立體化,就在這過程中,不斷地開展出來。
以上從漸修到頓悟的模式,不是我刻意拼湊的:這個模式是我提出來的,可是,卻非我用思惟的方法,去把它拼湊出來的。各位想:也許我書看了一些,故來自創(chuàng)品牌吧!于是這邊加加、那邊減減,苦思了老久,終于把這個模式拼湊出來了。
而是多年禪修慢慢顯現成形,而將之理論化爾:其實,即使我書也看了一些,可是就修行方法而言,我卻安心于最單純.最笨拙的方法。很多書上教了很多奇怪的方法.神秘的方法,我只看而不練。故用來用去,也只是最呆板、最古老的方法而已。
但這呆板古老的方法,也非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當時的身心狀況,而作合宜的調整。故調整幾年后,這模式便慢慢顯現出來。而待顯現出來后,我才再把它架構化.合理化。
但這是人人皆同的公理,或僅此一人的個案;我就不敢斷言了:因此對于這樣的模式,我個人絕對有信心,因為已有多次的經驗?墒沁@乃人人皆能用之的公理,或僅是個人的公案?我就不敢斷言了!所以我也不敢大力推銷!但你們如有興趣.有信心,就自去實驗.體會吧!
比照
六妙門
大致次第差不多:我們把這個模式,比照古今所說的禪法,看有何同異?首先比照六妙門之數、隨、止、觀、還、凈。最初乃皆從數息而入門也。其次,如數息,數到呼吸很深細時,或可轉為隨息的方法;而隨息者,又有隨外息和隨內息的差別。
第三的止,乃指截止也。當察覺有妄念時,即把這個妄念截止,而使心定下來─這我們稱為剝除。故能從大妄念,慢慢剝除成小妄念,以至于看不到妄念,這稱為止。
第四的觀,既可以是妄念起時,留為標志的觀;也可以是脈障現行時的內觀和不凈觀、慈悲觀等的對治禪觀。
還者,從明心見性也:第五的還,乃從明心見性而還源也。所謂萬法唯心現,故諸法的源頭,乃在心爾;是以能明心,才能「還」也。同樣,諸法森羅萬象,如溺于相,則是迷;若能見性,才是「還」也。而欲明心見性者,乃從參疑情而入也。
第六的凈,既能明心見性,那當就能凈也。所以前述之模式,乃與六妙門非常相應。
參話頭
疑情.話頭,不求而自得,且正與身心相應:其次,比對參話頭。我覺得很多人對于參話頭的最大困難處,乃是根本不知道當參那個話頭好,若隨便抓一個,其實你對它根本沒信心,而裝模作樣般地參一陣子還參不進去。如有那位善知識,告訴你:你就參這個話頭吧!于是最初好象很有信心,但參一段時間后也進不去也,于是你對它的信心又垮了。
而前述之參禪法門,疑情乃是不求而自得者。且這種不求而自得的疑情,才與我們當下的身心最相應也。
不必苦參一個沒滋味的話頭,參個五年十年,還不擔保必能開悟:以前禪宗祖師常再三強調,你不必管這個話頭是有滋味,還是沒滋味;都應用力參呀!就是參不進去也得參。而這樣死參個五年、十年,還不擔保你一定開悟。所以這實在太辛苦、太漫長了。
而這不求而自得的疑情,既與我們當下的身心最相應,則要參的話,應不必太久的。
雖不容易一悟即徹底,卻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也:或說,它不可能一次就大悟徹底。因為既脈障,是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去慢慢剝除的。但事實上,禪宗祖師里,能一次就大悟徹底的少之又少,包括六祖慧能大師都不是一次就大悟徹底的。
所以若能從不斷地消除業(yè)障中現起疑情,這卻像倒吃甘蔗一般,路唯愈走愈坦蕩,愈走愈安穩(wěn),而漸入佳境也。
內觀法門
在攝心調脈中內觀,乃定慧雙修.身心俱進也:下面再來比照南傳的內觀法門。以內觀法門多強調「觀身受法」,且觀身受的時機,不限于禪坐時。如在日常中觀身受,即心既比較粗,且自我主導的成分太濃,而不免于自我暗示也。同理,即使于禪坐時觀,以次第分明故,亦難免有自我暗示的成分也。
而這模式,乃是于攝心調脈的過程中,去內觀。故既心比較細,同時又能避免于自我暗示的可能也。尤其于攝心調脈的過程中,去內觀,乃能身心俱進.定慧兼修也。
從漸修中,自轉成頓悟法門也:最后若內觀到某種程度,則現起疑情而成為頓悟法門。而在南傳的內觀法門里,并不奢求頓悟的可能;蚣粗^有頓悟者,也不出三法印.四念處的范圍。故與禪宗的明心見性,還有天淵之別。
在南傳的內觀法門里,即使用「分析空」分析得很細微,或觀無常直觀到剎那的變化,而能把一些執(zhí)著化除?墒菍φw生命,卻不能從更宏觀的視野,而作更圓滿的統(tǒng)合。
而如能從參禪而頓悟的話,則心靈層次一下子提高了很多,故既視野更寬廣,也就統(tǒng)合得更圓滿。所以修行最后,還是要透過頓悟,才能完成更高的心靈境界。
密教法門
無他力附身之虞:最后再比照密教,F在密教雖很流行,但我總覺得學密很不可靠。因為很多修法,都有所謂的本尊.護法,而這些本尊.護法,其實就是天龍八部中的夜叉。我們都會批評外道,乃是鬼神附身;而密教,其實多數的修持方法,都跟鬼神附身有關。
譬如三密相應中,觀想本尊初從頭頂,下降到心輪,然后遍布全身。這觀想方法說白一點,乃是引狼入室,為鬼神的附身,打通脈路也。故修起來雖覺受多、進步快。但這真是你修出來的嗎?還是鬼神附身而有的幻覺呢?
其實也沒有人真搞得清楚,而這些夜叉,并未得菩薩的證量,所以都還有貪、瞋、癡,故那一天你不聽話,他們會修理得,讓你走投無路的。
今天利用附身的方法來修行,修到最后會有什么成就呢?下輩子成為他們的眷屬爾,也就是天龍八部下的小嘍啰也。其實不管從布施、持戒、禪定,而欲升更高層次的天,倒還沒什么困難。因此,我們?yōu)楹我栌盟Φ募映?而修成他們的眷屬呢?多么不值得!可是這種話,沒有人會講得這么明白的。
觀念更直截了當,而方法更簡單明確:如就修行的方法而言,密教的次第嚴謹,似一層山又一層山,一重水又一重水;且在這重山時,你絕看不到下一重山,除非你死心塌地的依止于上師座下,否則茫無出路的。而我講的模式,卻是直截了當,從初上路到終結,都沒有任何隱瞞地,全告訴你了。
至于認同與否?這就看個人去抉擇了。以上從數息、修定、調脈、內觀,到參禪頓悟的模式,就講到這里為止。
- 上一篇:漣珠甘露 從數息到內觀
- 下一篇:漣珠甘露 略述禪宗的印證心法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