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名詞 >

【閉關】閉關是什么意思?閉關修行的意思

【閉關】閉關是什么意思?閉關修行的意思

閉關是什么意思?閉關修行的意思

  閉關,禪林之語,指僧人獨居一處靜修佛法。也就是就是找一所房子,把自己關到里面去,做一些專修的法門。譬如有的人要念佛,就閉念佛關;要看《法華經(jīng)》,就閉法華關;看《華嚴經(jīng)》就閉華嚴關。各種的閉關者,可以依照他的興趣、志愿來專修。閉關是擺下雜務,杜絕外緣,專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

  閉關修行,需要一個孤立寂寞的空間,不受外在環(huán)境干擾,才能好好往內(nèi)心去探索、體驗。這樣的修行,別人看起來很寂寞,但修行者自身卻覺得很充實、踏實、安定,而且煩惱少。修行的寂寞是最高等的寂寞,釋迦牟尼佛的修行也是寂寞的修行,這對修行人是必要的過程。現(xiàn)在的臺灣、西藏,以及泰國、緬甸,都不乏閉關的出家人,或者在森林中修行的法師,他們看起來似乎很寂寞,但他們的精神其實非常充實、愉快。

  閉關要有閉關的條件:第一,你準備在關中做什么?如何安頓你的身心?閱藏?還是修定?若閱藏則如何閱?若修定,不論禪、凈,你已知如法修持嗎?第二,有誰為你做外護?生活上、環(huán)境上你已有這些福緣嗎?否則你要師父給你送水送飯做侍者,總說不過去吧!”如果不具備第一個條件,你在關中要不就覺得度日如年,要不便是無所事事虛耗光陰,那又閉關做什么?如果不具備第二個條件,你必須到處奔走,求人資助,結果反而更增煩惱,弄得在關中經(jīng)常為人誦經(jīng)消災,那又何苦來哉!

  閉關最主要的是要將身心都關閉凝注起來,斬絕紅塵俗念。一個修行的人在關房內(nèi),要先把自己縮小,以便養(yǎng)深積厚,將來出關后,再擴大自己,利益群生。但是,自己沒有開悟時,不能一個人獨住深山;還沒破除煩惱時,不能隨便閉關;因為煩惱未除,在關房中容易盲修瞎練而走火入魔。所以奉勸一般初參學者,不要心心念念想到深山里遁隱,不要著急,先打好修行的基礎,打好佛法知識的根基,等到開悟了以后再住山、破參了以后再閉關,那個時候不管閉關或住山都更上一層樓,能真正進入佛法的三昧真諦了。

  在早期的中國,也有一些禪者,于悟發(fā)之后,而由善知識囑其到水邊林下,山間洞窟,單獨過木食澗飲的修行生活數(shù)年。最有名的例子是終南山,據(jù)說那兒有七十二家茅篷,原先都是個人修行,其中后來也有的漸漸成為一個個的寺院;但是住茅蓬的風氣,仍然歷久不衰。所謂住茅篷,是自備炊具以及谷類、菜蔬的種子,入山披荊斬棘,結茅為舍,以避風雨,長期遠離人間。不過這樣的修行法,雖類似閉關,而不是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