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跟著地 雙溪圣南寺禪修開示
雙溪圣南寺禪修開示
開場白
大憤心
大信心
大疑心
大愿心
長遠心
修行偈
修行是本份事
共勉語
道別
開場白 十一月四日 晚間開示
今年三、四月,禪律師、果中師與我聯(lián)絡(luò),希望我能為同學(xué)們主持一次禪修活動。當(dāng)時我想,既曾為各位上過《小止觀》的課程,不應(yīng)該光說不練,所以就答應(yīng)下來,但心里卻未慎重其事。等到十月份,再接到同學(xué)們的通知,加上今天一到圣南寺,赫然看見山門口張貼著「禪七期間,請保持肅靜」的字樣,以及寮房門口貼著「主七和尚寮」時,才使我感到事態(tài)嚴(yán)重。
學(xué)佛、坐禪本是為出世解脫;但在今天,許多人卻是抱著趕時髦的心理而來,乃違背學(xué)佛、坐禪的真正意趣。而我個人從來只負責(zé)過一至五天的禪坐共修,從未主持過禪七,也沒有將主持禪七的心理準(zhǔn)備,因此一看到「禪七」「主七」的字樣,乃覺得太夸張了,真有點「高處不勝寒」。
因此我對這次活動的基本心態(tài)是:由于大家的共愿,促成了這次的禪坐共修;因此我也樂于陪大家共坐七天,讓大家更能安心打坐;如在打坐用功時,能把過去的問題,重新沉淀過濾出來,而在每天晚上的討論時間中提出來,我也將盡可能來回答各位的問題。因此,我既不認為自己是來主持禪七的;希望各位也能以這樣的心情,來看待此次的禪修活動。
這是不是禪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來珍惜、掌握這次的共修因緣。修行本是對自己負責(zé),有多少收獲是個人的事。而打坐修行,本來也是件很簡單、素樸的事,如只重形式,就會產(chǎn)生問題。故各位千萬不要有:「我也打過禪七,某某法師是我們的主七和尚!」的想法;反之,急切于求開悟,希望突破、超越,與前者同為「過猶不及」的心態(tài)。
至于經(jīng)過七天的禪修后,將產(chǎn)生何種功效,那還言之過早;有時甚至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才能見到效果。所以各位要以「平常心」來用功,做多少算多少;「功夫雖緊,心情要松」不要徒為自己制造壓力,能抱持這樣的心態(tài)用功,才是安穩(wěn)而有效益的。
大憤心 十一月六日 早齋
首先說明:這個「憤」并不是對別人生氣,甚至殺人放火;而是能對修行下定破釜沉舟、視死如歸的決心。我們所處的時代,被稱為「末法時代」,因眾生根性差,所以修行不容易得力。
但若就客觀的環(huán)境而言,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并不比從前差。例如:過去要請到一本經(jīng)典是十分困難的,必需向人借得后,再用手慢慢抄寫。而現(xiàn)在不要說是一本經(jīng)書,甚至要請一套《大藏經(jīng)》都不是件困難的事。過去住山修行,要自己挑水、砍柴、煮飯,生活的雜務(wù)占去了很多時間;而現(xiàn)在有自來水、電、瓦斯、冰箱等非常便利的設(shè)備。尤其今天的臺灣,佛教徒很多,四事供養(yǎng)絕不成問題。在這種客觀環(huán)境下,修行者既沒有太多物質(zhì)方面的顧慮,應(yīng)可以更方便用功才對!然為什么在現(xiàn)代修行,反而更不容易得力?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二:
心不專: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你可以同時接觸到許多層面。就以看經(jīng)而言,我們既可以看《楞嚴(yán)經(jīng)》,也可以看《法華經(jīng)》或《華嚴(yán)經(jīng)》等。各位在學(xué)院六年的學(xué)習(xí)情況,大致也是如此:這個課雖開了,但在還沒有十分清楚前,另一門新課又開下來了;因此六年之中雖聽得很多課,但如你捫心自問,到底曾把那一門功課理得比較清楚、專精?也許有,但不會太多!這就為心不能專。
若就行門而言亦然。我們可參禪、念佛、修密,什么都來;這個法門修不好,沒關(guān)系,換個法門就是了。我們剛修學(xué)任一法門,在初始時興趣都很高,皆會感到因緣十分殊勝;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必定會碰到瓶頸或高原期,而感到平淡,甚至辛苦。此時一定要下定更大的決心去努力,才可能予以克服?墒窃谶@多元化的時代,我們選擇機會太多了,反而無法下定非要搞清楚不可的決心。于是一旦遭遇困難,就調(diào)轉(zhuǎn)方向;所以即使擁有再好的環(huán)境,卻無法修好任一種法門或功課。
身太嬌:這個時代醫(yī)學(xué)十分發(fā)達,衛(wèi)生保健的觀念又很普遍。因此,人們對身體的保護愈來愈周到。但在修行的過程中,基本上是免不了要吃苦的──吃苦未必是修行;但修行卻免不了要吃苦,為有業(yè)障故。所以,既有些人雖欲修行,卻不知道該往那個方向去努力;也有些人即使知道該如何去努力,可是為身體太嬌,往往一點點苦,就覺得已承受不了。
我覺得近年來,臺灣佛教有一種不太好的風(fēng)氣,就是把修行人看得太尊貴了。如寺廟中有個法會,吃的、用的,準(zhǔn)備得非常周全;其用意本是為:讓參加法會的修行人,能更專心用功。然他們是否真如此用功呢?不見得!反而只把他們養(yǎng)嬌了。而身體一嬌,在修行上一定會自生障礙的!本要針對自己修持的法門,一心一意的用功;結(jié)果為了這個臭皮囊,必需耗費許多時間、精力,和打無限多的妄想。
所以在這個時代,愿意修行的人還是很多;但不可否認,有成就者也將愈來愈少,就為心不專,身太嬌而已。
大信心 十一月七日 早齋
一般人往往把「信」,界定于對三寶或師長的信心,而很少談及對自己的信心。然如只對三寶、對師長有信心,你可能成為一個非常虔誠、恭敬的信眾,但不一定能成為一個精進篤實的行者。唯有既對三寶有信心,又對自己有信心,才能在修行的路上,安定落實。所以我們今天所講的重點,在于對「修行」的信心。
小信無根
而在「信」之中,又可分為「大信」與「小信」,F(xiàn)首先講小信心,很多人都說:「我對三寶有信心!」然為什么有信心呢?因為感應(yīng)!生病了,一拜佛,病就好了;或雖有些困境,但經(jīng)由持咒、拜懺或誦經(jīng)回向,便能逢兇化吉,消災(zāi)免難,因此對三寶有信心。然這次有感應(yīng),能擔(dān)保下次一定有感應(yīng)嗎?如不再感應(yīng)了,那你的信心又將如何確認呢?
同樣,也有人說:「我對自己有信心,因為今天早上打坐,坐得蠻安穩(wěn)的!」然這一枝香可以坐得安穩(wěn),兩枝香或還能坐得不錯!但是否能夠天天如此?不一定!有時候,早上還覺得蠻不錯的,但下午便兵敗如山倒,不知到那里去了!
所以從這些現(xiàn)象上,所建立起的信心,都稱為「小信心」。小信心是沒有根的,所以它經(jīng)常需要再找另外的現(xiàn)象,來鼓足他的信心。必感應(yīng)愈多,他的信心才愈強?墒沁@個太不容易。因此,我們往往會發(fā)覺:在某些人非常強調(diào)他有感應(yīng)、有信心的當(dāng)下,其實正是「此地?zé)o銀三百兩」,正因為他的信心不夠,所以才需藉外在的表象,來鼓足他的信心。所以這種信心,絕對不能落實。因為這些外在的事相,必像《金剛經(jīng)》所說的,都是夢幻泡影,一下子就不見了。
大信明理
真正的大信心,既不是靠佛的感應(yīng),也不是靠自己在修行上的一些覺受。真信心是基于對佛理的通達了解。以真懂得一個道理后,這個理便無所不是、無所不在,在任何時間、地點,甚至順境、逆境,都不出這個理中。所以真正懂得佛理的人,就應(yīng)該不會退轉(zhuǎn)。
佛法所講的道理,當(dāng)然很多,就如昨天所講的因果。如我們對因果的道理,能懇切信賴的話;便能對自己、對修行皆有信心。因為因果的道理很簡單:如種的是善因,結(jié)的也一定是善果。(也許這過程,會因碰到一些逆緣而不順利;但如你堅持到底,這個善因,終就會有善果的!)其次,因果也可以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怪慌履悴慌Γ慌屡χ鬀]有成果。
因果也可以說:勤能補拙。故不要羨慕某些人有善根,善根其實是修出來的。因為他過去世曾努力修行,所以這輩子才有善根。如你這輩子沒有善根,但從現(xiàn)在起開始努力修行,這善根便將慢慢成就出來。所以基于對因果的肯定,我們不只對佛法有信心,對自己也必然有信心。但這種信心,不是指望到某時候,一定有什么成果──我這一生一定會開悟、一定會解脫。而是我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會有進步,且這進步必是有進無退的。
蝸牛學(xué)步
過去曾有居士問我道:「像我這樣的人,能不能修行?能不能出家?」我相信大家一定大發(fā)慈悲地強調(diào):「眾生皆有佛性,那有不能出家修行者?你趕快來吧!」我卻剛好相反:「不行!你這個人不能出家修行!」「我曾問過很多人,都沒有人說不行!你為何說我不行呢?」「這種事,你都得請問別人,那你會有什么信心呢?」說實話,如果你真收他為徒弟,那你可就慘了,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這也就說:真正的信心,不是為我已有什么成就,才有信心;而是基于我們對佛理的通達、肯定。我初在臺大晨曦社學(xué)佛時,有一條社歌:歌里的主角乃是只小蝸牛,且這蝸牛還是有殼蝸牛,而非無殼蝸牛──這殼代表眾生無始以來的業(yè)障。既這殼那么大、那么重,你當(dāng)然不可能用跑的,只能像蝸牛一般寸步爬行。但是只要你肯走這個路,終究還是可走到終點的。
所以,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會因一時的巔簸,而喪失他的信心,而耗損他的意志。故不要以一時的覺受,來衡量你的成就,衡量你的價值,衡量你對三寶、對自己的信心?傊裉熘v的「大信心」,主要還是透過對佛理的通達,去落實我們的信心,去穩(wěn)健地走修行這條路。
菩提心 十一月七日 午齋
今天講的主題是「菩提心」,雖很多人都已聽過這個名詞,但卻有一些偏差的看法─以為發(fā)慈善、弘法、利生之心,即為菩提心;其實這不是菩提之本意。我們知道,「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所以要發(fā)求覺悟的心,才為菩提心。自古以來,禪堂被稱為「選佛場」;為什么稱其為選佛場呢?因為禪堂是個求開悟的地方,要開悟才能成佛作祖。所以,如不是發(fā)菩提心而進禪堂,那便與真正的禪不相應(yīng)。
現(xiàn)在學(xué)佛參禪的人愈來愈多,很多人都期勉于打禪七。但有的人是帶著趕時髦的心理,好象大家都打坐了,我也非趕快來打坐不可;好象曾進了禪堂,便能讓自己沾上一點光。故有些居士就常開玩笑說:「某人從禪堂出來了,我們且去看他有沒有金光閃閃?」這種趕時髦、作秀的心理,是最病態(tài)的。
其次,有些人乃把禪堂當(dāng)作度假的好地方。因為對多數(shù)居士而言,平日的工作比較緊張、忙碌;甚至工作的環(huán)境非常喧嚷、吵雜。而禪堂剛好相反,雖于初坐時腿會痛,但等比較習(xí)慣了,則坐在那里數(shù)息,從一數(shù)到十,你究竟數(shù)了多少?其實也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驗收。于是坐著、數(shù)著,時間到了便去吃飯。平常在家里還要自己煮,甚至要到外面去買,而現(xiàn)在都是現(xiàn)成的─天人妙供。然后下午再數(shù)數(shù)息,晚上時間到了,又睡覺去也!禪堂另有個絕大的好處──禁語。我們有時候,頗討厭與人接觸,一天到晚嘰哩呱啦地講個不停,想躲都沒地方躲。而禪堂則是最安全的地方,見了熟人也不用打招呼。所以沒有進過禪堂的人,不知道禪堂是這樣的好地方;等進過禪堂后,只要稍微能掌握方法,禪堂真是個能讓你完全放松的地方。
現(xiàn)在有很多大頭呆,花很多錢到國外觀光,只為了想放松。其實到國外很累的!不但行程排得很緊,且又飲食不調(diào)、語言不通;出一趟遠門乃比沒出去還累,花了很多冤枉錢,未必得到什么好處。而現(xiàn)在終發(fā)現(xiàn)度假、休閑最好的地方,還是禪堂。故有很多居士常跟我建議:我們又有幾天連續(xù)假期了,來打個禪三、禪五吧!
第三種人乃把禪堂當(dāng)病房,身體有病,打坐去。以打坐可治很多病,不管是頭疼、腰酸、胃痛....,幾天坐下來,百病全消。所以又有很多人喜歡進禪堂,卻把禪堂當(dāng)「療」房。
第四種人單把禪堂當(dāng)作練功房──練氣功。這幾天頭悶悶的、胸痛痛的,氣堵塞不通。好好進禪堂,坐個七天、八天,大概不通的地方,皆能慢慢順通!
最近竟有一個人跟我說:「法師!那時再舉辦精進禪修呢?」我說:「急什么?」他說:「很久沒有被人罵了!」「若是皮癢、欠罵,還不簡單!還要我這般勞師動眾,才能罵你幾句嗎?」所以雖有心進禪堂的人,愈來愈多;但皆未必與菩提相應(yīng)。
唯菩提可貴
人一生的壽命,不管是五十歲、六十歲或八十歲,說長不算長,說短也不短。然在這一生之中,竟什么才是最可貴的呢?名既不可貴,財也不可貴,愛情、事業(yè)都是夢幻泡影,甚至如中國人所講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都不可靠。因為沒有覺悟的人,只是睜著眼睛的瞎子,開口說的都是夢話;所以人如在這一生中未能覺悟,則不管他做了多大的事業(yè),受到多少人的尊敬、愛戴,其實還是空走一趟。因此人生真正可貴的就是菩提。
從覺悟而心通
故如我們進禪堂卻不是抱著求覺悟的心,便要愧對三寶,愧對這些護持我們的信眾。所以大家不要只求數(shù)息,把呼吸數(shù)順了,感到身體慢慢適應(yīng)輕安了,心就安逸,似覺得已經(jīng)過關(guān)了──這在菩提道上還沒一分呢!
已經(jīng)第三天了,我相信大家的身心已能慢慢感到平定、適應(yīng),然不能因此就松懈了。因為在菩提道上,你才剛起步而已!因此還要時時刻刻提起求覺悟的心。昨天已講過:心要先通,脈才會通;而心怎么通呢?要理通,心才能通;而理唯從覺悟去通。如心中不具求覺悟的心,則聽再多的道理,還只是隔鞋搔癢而已!所以還當(dāng)常提此菩提心。
大疑心 十一月八日 早齋
參禪要發(fā)大疑心,而非小疑心。小疑就是疑神疑鬼,常對未來的事抱著憂傷、恐懼,常覺得沒有安全感,似惶惶不可終日,故小疑唯是煩惱的根源。而大疑,反是抱著「大無畏」的精神,去做追根溯源的工作。這種疑將發(fā)生在兩種狀況:
第一、是碰到逆境時:人生難免有很多不如意事,然許多人碰到逆境往往都會怨天尤人;若只是抱怨,其實對他根本毫無幫助。其次是想逃避,但終究還是逃避不了的。故唯有于逆境中起疑心,好好去探究逆境發(fā)生的原因,然后才得以對治、消除。這種因于逆境而起的疑心,對一般人而言還是比較容易的。
第二、在順境中起疑心:處在順境當(dāng)起什么疑心呢?因為即使目前雖已很不錯了,但它就是最好的嗎?未必!學(xué)佛常說:「志求無上正等正覺」,要求得的乃是最圓滿的覺悟,然很多人往往得少為足,起增上慢。所以要在順境里還能起疑心,便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但唯有于順境中更起疑心,才能去突破、超越。
以這種疑是先破壞再建設(shè)(疑是破壞;疑之后能找出原因,并加以對治、消除,這才是建設(shè)。)所以沒有真信心的人,不愿意多起疑情;故遇到逆境時便只會抱怨,而在順境時更是得過且過。
所以要起這種大疑,一方面要有自信心,二方面還要忍受相當(dāng)?shù)募拍R驗楸赜腥藢⒄f:「你何必那么想不開?這不是已很好了嗎?」你如果去懸念著:「人!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有人就會調(diào)侃說:「你三餐吃飽了沒事干嗎,想這些雜七雜八的做什么?」所以真正的疑,既不容易發(fā),更不容易持久,因為那歷程將相當(dāng)?shù)墓聠、寂寞?/p>
然即使是世間的科學(xué),其之所以能進步,也是因為「疑」的關(guān)系─因覺得那產(chǎn)品,不應(yīng)該只是這個樣子;于是他們花了很多苦心去研究,終能研發(fā)出一些更精致、更巧妙產(chǎn)品來。故因為疑,所以科學(xué)能進步;因為疑,所以文化能昌明。而在修行方面,禪宗更強調(diào):要大疑才能大悟。很多人只想開悟,甚至頓悟;但自己全無疑情,這從何而悟呢?
佛家常說:回頭是岸。如何能回頭呢?這還是從疑而有的。如登山者,走著走著,感到好象不對勁了,怎么愈走愈陌生,愈走愈偏辟呢?于是因為有此之疑,才能回到正路。
因此在生活中,或在修行上,我們都要經(jīng)常地提起疑情。但要提的是大疑,而非小疑。如果只是小疑的經(jīng)常疑神疑鬼,那便只是自尋煩惱,而非解脫煩惱矣!
參禪 十一月八日 午齋
以上,我已講了很多心:大憤心、大信心、菩提心....,你們還欠什么心呢?其實這些,都是為參禪而作的準(zhǔn)備!所以我們現(xiàn)在,就直說「參禪」法門。
參禪其實是參疑情。如今天早上所說:我們要去面對問題,從而挑起疑情。人,從生到死,本就在一大堆的迷惑中;然有些人雖也知道,卻不愿意去面對它。我記得有一本小說《老人與!珐ずC魍䦟懙,里面有一段話說:「種種人生的大問題,還輪不到我們這些升斗小民來傷腦筋;有些專研究哲學(xué)的學(xué)者、教授,他們是靠此吃飯的;所以這些還是留給他們?nèi)プ魑恼掳!」也有些人雖有意去面對它,但雜務(wù)太多,今晚想一想,還沒想通;明朝爬起來,又開始忙東忙西的,最后連問題都想不起來了。所以,或沒有面對問題的勇氣,或心太散了,故總是無法將問題凝聚起來。然這問題若不解決的話,人一生便像睜眼的瞎子。
話頭與話尾
而參禪就是要在我們心比較安定的時候,既沒有庶務(wù)纏身,也沒有妄念干擾,才能直接地把問題提出來,而好好地去看待它、面對它。然禪宗何以把處理問題的方式,稱為「參話頭」呢?首先,「參」不是想,不是用盡心思、想盡辦法要把答案逼出來。因為「想」是思惟心,若用想的方式去處理問題的話,那只是鉆話尾而非參話頭。
「參」,簡單說就是「提」,把問題不斷地提著、提著,但也不是念話頭,如只把問題不斷地一念再念,有人便將疑惑道:「參話頭不如念佛有功德,念佛還能仗佛加庇,而念『我是誰』等,有什么意思呢?」參者,在提的當(dāng)下,還要保持疑情(從心中認定它,確是個大問題)。而念佛時,就這么念下去,頂多是專心一點,而不會把它當(dāng)問題。所以參話頭,就是把問題不斷地懸著,而待它能水落石出。
動心起念者誰
然而當(dāng)參什么疑情呢?其實疑情是每個人本有的,只是平常我們都疏忽了;有時當(dāng)打坐到心比較定時,疑情也會自然涌現(xiàn)。所以我一向認為:真正的參話頭,就是要參你當(dāng)下有的疑情。
可是很多人不清楚自己到底有什么疑情?所以就只好給個問題叫他去參。在中國禪宗史上,所曾參的話頭好象很多,比如:「何謂明上座本來面目?」、「我是誰?」、「念佛者是誰?」、「拖死尸者誰?」、「六根門頭的主人為何?」....,問題的形式好象很多,其實重點各位可以確定:「是誰?」。我們不知道在這里吃飯、聽講的這個人是誰?不知道他過去是什么?不知道他將來又會有什么變化?因為不知道他是誰,于是人生就這樣茫茫然地來,又茫茫然地去。
其實疑情的重點只在于:到底我是誰?但我們不可能只是問:「誰啊?誰?」所以今天我們用另一種形式來提這個問題─參「起心動念者是誰?」我們都知道身體是隨著心念而動的:因為心念動了,所以嘴巴會說話,耳朵可以聽,腳可以走路....,然你的心念又是從何而有的?──起心動念者是誰?
這問題不是給你寫論文用的,故不要把你六年所學(xué)的全部搬出來思索,也并不只是念著、念著,而是要把它當(dāng)一個大問題,經(jīng)常提著: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我便只是個奴才、魁儡、無頭鬼,被盲目的業(yè)力牽東扯西,空忙一場;甚至不只空忙,且造下很多的業(yè),產(chǎn)生很多的煩惱。
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提起疑情:「到底誰在起心動念?」不要用已有的佛學(xué)名相去解釋它,因為名相終歸是名相,與你真正的體驗毫不相干。也不要想:「是誰?就是我啊!」或者說:「是誰?不是說『無我』嗎?你還問是誰?」以落入有無,都不是究竟的佛法!
各位也許還是繼續(xù)用數(shù)息法或念佛法,但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起心動念者是誰?」這個問題我還不清楚,這個問題我必要處理。
大愿心 十一月九日 早齋
前面已講了很多心,現(xiàn)在再講一個,讓大家心花朵朵開。今天講的是大愿心,不過這不是地藏菩薩的大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今天講的,主要是就個人的修行──尤其就參禪法門而談。
此可分成兩個層次:第一是要鉆入疑團里的愿心。昨天已給一個話頭,讓大家去參。然有許多人最初會覺得:「這算哪門子的問題?」以感覺不到這問題跟自己有何相干,于是裝模作樣參一參,覺得不好玩,便要放棄了。除非你能先鼓起大愿心:我一定要參進去、鉆進去。
這我們可用世間現(xiàn)象作比喻:就像年青人追求異性朋友一般,最初你雖覺得那個人不錯,可是你去找她時,她很跩,一點也不甩你,既不跟你說話,也不多看你一眼。如果這時你想:「有什么了不起嘛!天下漂亮的女人多的是,我再去找一個!菇Y(jié)果再去找一個,卻也是一樣跩,不理你,因為最初都是這樣開始的。然雖最初不相應(yīng),你卻要有信心與耐心,慢慢的想辦法去接近她;于是對方漸有反應(yīng)了,眼睛稍亮了一點,嘴巴也微微笑的,你乃覺得有一點味道了,于是再努力、努力,終于可以兩個人牽手,到地毯的那一端去。
參話頭也是一樣,最初我們覺得不相應(yīng),然你就要假戲真作,去參!參參參,感覺比較有味道了;再參!慢慢你終覺得這的確是個問題,且你也愈來愈急切的想知道這問題的答案。這樣再參!再參!最后,你就會整個卷到疑團里去。所以大愿心的第一個層次是:要想辦法鉆進去。
第二部份:要跳出來。事實上,當(dāng)你已鉆進問題的核心時,此時已沒有選擇的余地;因為那時彌天漫地都是疑團,如禪宗常說「在黑漆桶里面」。這時縱使會把頭撞破,你也要撞出來的,因為已沒有選擇的余地。
所以,既疑情已變成疑團,這時你一定會發(fā)愿──其實不是刻意,而是很自然的─一定要把答案找出來。我們看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發(fā)愿:「不成此道,誓不起座」,因為那時他心中充滿疑情,便自然會有這樣的愿心。而現(xiàn)在你發(fā)發(fā)看好了─不敢發(fā),太可怕了;縱使假裝發(fā)一下,引磬還沒敲,就不安于座了,為腿痛嗎?如真進入疑團里!不要說腿痛,連腿在那里都不知道哩!那還會有痛的覺受?所以,我們現(xiàn)在還是先練習(xí)把自己鉆進去,即使剛開始只是假戲真作,但慢慢的就能鉆進去了。
長遠心 十一月九日 午齋
今天再講一種心,稱為「長遠心」。禪宗雖期于「無心」,但還是要先具備這么多心,才能到達無心。
這長遠心,主要是就參禪法門言,而不是講菩薩要經(jīng)三大阿僧祇劫的行菩薩道,才能成佛。在我主持的禪修活動中,每次要大家參禪,總會有幾個人,急急忙忙要告訴我答案。記得有一次,我考他們一個問題:眾生都在無明的夢中,故說的都是夢話,做的都是顛倒,這且不談!如已夢醒的人,則該說何等話?將做什么事?
口是心非
題目說過之后,大家都很有興趣。有一位居士,大概找不到菩提樹吧!于是就尋到一棵大榕樹下,廢寢忘食,苦苦的想了又想。過一段時間后,他興匆匆地跑來告訴我:「我知道了!」「你知道什么?」
他說:「夢醒之后,就是以平常心,做平常事也!」
我說:「你胡說八道!還在夢話連連!」
他說:「怎么說我胡說八道呢?平常心是道,這是馬祖道一說的,您平常上課不也都這么說嗎?」
我說:「你還是在胡說!」
他賴著不走,我只好把他趕走了。
各位,有誰知道,問題出在那里?不知道!問題也者:口是心非!他的心太不平常了!他這樣急急忙忙欲告訴我答案,意味著什么呢?希望我賞給他一個紅包?或者希望我趕快把他的名字貼上封神榜:某甲已經(jīng)開悟了。故雖口里講的是「平常心」,但心理卻太不平常了。
各位,參禪不是要你找答案。要找個答案,豈不太容易了!三藏十二部經(jīng)到處都是答案。你隨便抓一個,搪塞一下,沒有人能說你是錯的,什么放下啦、歇即菩提……這些祖師說多了,但問題在于:你是否真體驗到了?否則嘴里講平常心,心里卻很不平常,又有什么用呢?故我再三地提到,參禪不當(dāng)用思考的方法,去尋找個答案來──我相信以各位的佛學(xué)基礎(chǔ),要去找個比較切合、滿意的答案,絕對不成問題。但唯有透過真正的「參」和「悟」,才能有錐心的體驗。
真疑實參
我們常講「參禪」,禪!參的是什么?參的是疑情!但「情」,有情緒、有情感、有情操。而真參禪的情不是情緒,以情緒很容易生起,但更容易消散。我們看有些人碰到一些傷心事,就像死了爹娘一般,嚎啕大哭。然在努力哭過一陣子后,看看時間到了,該演連續(xù)劇了;于是眼淚鼻涕擦一擦,趕快去也。我說的連續(xù)劇,不是電視中播的「阿信」或「新月格格」等,而是眾生在無始輪回中,經(jīng)常演的戲。各位是不是每天都在演連續(xù)劇呢?看時間到已,該我上場了,就趕快去也。待演過之后,再回來哭一哭;而等哭過幾次后,就沒勁了,即使想哭也擠不出眼淚!然后就一直演下去,不知那時候才再回頭。
「大事未明,如喪考妣!惯@是禪宗經(jīng)常用來激發(fā)禪和子用功的語句;但卻非鼓勵用情緒來參禪。所以不能一參禪,立刻捶足頓胸、呼天搶地,很急切地要把答案找出來。真參禪,要用情操;而情操是既深沉且耐久的。我們都知道,在父母亡故時,真正傷心的人未必掉淚?v使掉淚,至少不會大哭。然而刻骨銘心的哀傷,雖看不出淚痕,卻持續(xù)得非常久。參禪時,要使真疑情慢慢的沉入;可用功得十分綿密,卻不可急切地要立刻得到答案,那是沒有用的。即使撿到了答案,那也是假的。
所以,我們當(dāng)去培養(yǎng)情操,而非來發(fā)泄情緒。因此目前你參禪的功課,主要是去「深深的鉆入」,而非「急急的跳出」。如已能深深的鉆進去,你不用擔(dān)心會跳不出來。但人往往一方面很賣力的鉆,一方面又急著跳出來,似這樣進進出出,根本不可能成為氣候。
所以不要急于這禪修,只剩兩天了,不行!一定要加緊拼命!當(dāng)以「長遠心」:不管什么時候找到答案,但我目前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如何把心慢慢穩(wěn)穩(wěn)的鉆入疑團里』。
修行偈 十一月十日 早齋
在某次的禪修活動中,有人把我所教過的幾種方法,綜合作了一首打油詩;詞句雖不很雅,對句也不算工整,不過倒蠻能夠把我所講的內(nèi)容,形容得很貼切。我先簡單念一下,然后再作說明:
死抱棺材板,泄了才會通;
慧劍斬群魔,參禪破虛空。
『死抱棺材板』:這乃指守一的方法,不論是專心的數(shù)息、念佛,甚至用參話頭的方法,都需死死的抱住方法,緊抓著不放,這叫「死抱棺材板」。為什么如此說呢?這乃為用了一個比喻:眾生在無邊的生死當(dāng)中,就像掉入大海一般,前也茫茫,后也茫茫,正不知如何是好?然而在載浮載沉之際,卻突然抓到了一塊木板;他當(dāng)然沒有選擇的余地,立刻緊緊地抓住這塊木板。當(dāng)他正慶幸之余,結(jié)果低頭一看,竟是塊棺材板!這時他能放手嗎?當(dāng)然不可能!縱使棺材板臭臭的,還沾有血跡,但你還是要緊緊的抱住它,因為這是你唯一的生機。以此在用方法的當(dāng)下,也是一樣,不要說這方法不太好玩,這方法似用不上力。這就像已掉入大海了,卻還要找到一根漂亮的木頭,才愿意用,則早就淹死了。所以對于方法,你別無選擇的余地,只有一心一意、死抱住不放,一直到你爬上岸邊為止。
『泄了才會通』:有許多人常嘆「心事有誰知?」,往往希望找到一些人一吐為快!然這世界上人這么多,為什么就沒有人愿意讓他一吐為快呢?滿肚子的辛酸、苦水、蛔蟲,你是一吐為快,我卻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于是因找不到人吐苦水,心里更孤單、煩悶、郁卒,結(jié)果只是「惡性循環(huán)」而已!該怎么辦呢?你是否大發(fā)慈悲,去讓他一吐為快呢?
我以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買一瓶「通樂」,讓他通一通后,把它泄光。因為這些人你讓他傾吐,他話更多;你去安慰他,他哭得更傷心,而問題卻未必能解決。反之你用罵的、用泄的,泄光了就沒事。我相信許多人都有這種經(jīng)驗:肚子咕嚕咕嚕、七上八下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但到廁所里去通一通,就沒事矣!
所以,很多人都希望找法師幫他加持!而我都說:「如須泄氣,才來找我!」我們看現(xiàn)代人,大多是虛胖、浮腫、大頭病,你還要給他加持嗎?又現(xiàn)代人也喜歡吃補,但那是沒有用的;現(xiàn)代人最需要吃的,反而是泄藥,能把肚子里,那些古古怪怪的東西泄出來,就輕松沒事矣!
『慧劍斬群魔』:我們都在尋找一只智慧的寶劍,來斬滅群魔!但魔在那里呢?這魔并不是天魔或鬼神魔,因他們還看不上你這初修學(xué)者。故真正的魔都是心魔,那天已經(jīng)說過:沒有人能夠套牢你,除非你自己先放不下。故即使外魔雖有,但也因主人迷故,客得其便;如果主人能夠清楚作主,那一切外魔便與我們不相干。
而心魔主要是放不下,不管貪、瞋、卑、慢、疑等,可幻化出種種不同的形式。那要用怎樣的慧劍呢?只有一個字,就是「無」!在佛經(jīng)里多說:無常、無我!在中國禪宗里也多用:無相、無念、無住?傊磺袕摹笩o」開頭的名相,非常的多。能在心魔現(xiàn)前時,很快提起這個「無」字寶劍,它就煥散了。眾生都因為「有」,所以執(zhí)著;因為「有」,所以打結(jié)。如這也無、那也無,內(nèi)也無、外也無,那還有什么可糾成結(jié)的呢?還有什么可變成魔的呢?所以我們要經(jīng)常提起這個「無」,以降伏一切內(nèi)魔、外魔、心魔、鬼神魔等。
『參禪破虛空』:眾生的心,都被悶在黑漆桶里;故不只有限,更且狹隘。其如何能突破黑漆桶呢?在佛教中,能用的修行方法當(dāng)然很多,你可念佛、數(shù)息或止觀等。但自古以來,公認「參禪」是最直接俐落的方法。直用參禪的法門,以打脫黑漆桶,而見到虛空廣大無邊、光明遍照的本來面目。
以上大致是我在禪堂中,經(jīng)常開示的幾類方法;在這次禪修期間,大多也講到了,有的講多,有的講少,但大致就是如此。
修行是本份事 十一月十日 午齋
我們往往認為:要進禪堂,才是修行。因此過幾天,禪期結(jié)束后回到家里,就會說:我們修行回來了;蛴行┤苏J為:必念佛、誦經(jīng)才是修行!因此等誦完經(jīng)、念完佛、回向過后,就不再修行了。這都是對修行觀念的誤導(dǎo)。
誰不修行
就我的看法,直認為:人自生下來后,從來就是在修行的。因為:人都有一種基本的傾向,皆不斷地向上求提升;既在理上求更深的覺悟,也在事上求更大的圓滿。除非是一個遭受重大挫折、心理已變態(tài)的人,才會自甘墮落;否則大部分的人,都會努力地向上提升自己。從這定義來看,應(yīng)該是一切人、一切時、一切處,都在修行的。
所以,我們既不能不修行,也不當(dāng)標(biāo)榜我在修行。我們看過許多標(biāo)榜修行的人,最初雖很精進,可是后來卻都退轉(zhuǎn)了!為何如此呢?因為他們錯把修行當(dāng)造作;而造作雖可奮力于一時,卻不能勤勉于一世。所以時間久了,后繼無力,便一退千里,遠隔秋山,他幾時再回頭是岸呢?所以唯有把修行,當(dāng)本份事,才能安穩(wěn)于修行之路。
本末終始
于是有人要問:既說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人都在修行,那我們?yōu)槭裁从忠x擇佛教呢?不錯!大家都在修行,但因理論、方法的不同,效果也就有差異了。世間的科學(xué)家也在修行,但他們偏重于物質(zhì)世界的改造,用種種科學(xué)技術(shù),來改善人類物質(zhì)的環(huán)境,這是科學(xué)家所努力修行的方式。也有些人努力于改進人際關(guān)系;醫(yī)生則努力于改善人的體質(zhì),使人們更健康、更長壽。故即使每個人都在修行,但就佛法的觀點來看,那些都非根本,而是枝末。
佛法之可貴,就是能從最根本處著手。最根本處是什么呢?眾生從心造業(yè),從業(yè)而幻現(xiàn)此身心世界;所以「心」才是根本。故雖人人都在修行,但因本末表里的差異,效果當(dāng)然也不同。而我們之所以選擇佛教,乃因為祂的理論既最如實,祂的方法也最有效。
里仁為美
而同樣是信佛,那為什么又要出家、要進禪堂呢?雖同樣的理論基礎(chǔ)、同樣的修行方法,但由于環(huán)境不同,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不要奢言「十字街頭好參禪」,話容易說,但真能用上功夫者卻寥寥無幾;也不要說「行住坐臥都是禪」,那是什么「禪」呢?纏綿悱惻的「纏」也!所以即使肯定人人都在修行,但也要選擇一個更究竟、更圓滿的理論,更善巧、更有效的方法,和一個更理想、更相應(yīng)的環(huán)境。所以雖同是學(xué)佛,在家與出家不同;同是修禪,在禪堂內(nèi)與在禪堂外,還是大有不同的。
盡其在我
因此在可能的因緣下,我們要爭取最好的環(huán)境而努力修行;反之,如環(huán)境并不理想(在臺灣,不論在家、出家,有多少人能天天在禪堂用功?那是不可思議的事!)則也該在日常中,把所熏習(xí)的觀念、方法、心態(tài)保持住,而隨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方便去用功。雖其效果也許不如在禪堂中殊勝,可是在生活中的漸修,是進禪堂專修的基礎(chǔ)。如平;烊兆樱坏┮M禪堂用功,心根本收不回來;則再好的環(huán)境,都是枉然。
所以從確認:修行是本份事,而盡心盡力地去作好它!既不是用來向人夸張、炫耀;也不是用來衡量自己的成就、價值。雖仍需去抉擇更究竟的理論、更善巧的方法、及更理想的環(huán)境,但不需在其中,計較功過多少。
共勉語 1994年11月10日 晚間
『立足禪修基礎(chǔ),放眼于佛教,關(guān)懷一切眾生!
此次禪修活動,即將告一個段落,最后我愿以上述幾句話,與各位共勉。
為什么要先「立足禪修基礎(chǔ)」呢?因為佛法常講「信解行證」。學(xué)佛不只是信,如只是信的話,那不過神教而已;也不只是解,如只是解,則和一般的哲學(xué)相當(dāng)(雖佛法所講的理,還比較究竟)。佛法真正殊勝處,乃能從「行證」,而得到最圓滿的解脫。
雖佛教中修證的法門非常多,但因為禪修主要是為「明心見性」,故較直接俐落。在今天中午,我們曾講到:修行乃本份事。既大家都在修行,為什么佛教的修行跟其他人不一樣呢?因為佛教是直接從「心」上去修的;而心之中,又有「心相」跟「心性」的差別。如一般人只在心相里的善惡、染凈去分別,覺得我現(xiàn)在心動了惡念,或現(xiàn)在心打了妄想,故應(yīng)如何舍惡向善、去染歸凈,這還只在心相里打轉(zhuǎn);雖亦名為修行,但還非真正的佛道。故必需能悟得心性的真如,與契合法界的妙化,才是真正的佛教。而禪修乃最直接從心性去著手,以證得最后的大圓滿。因此若講修行,還是以禪修,最為直接了當(dāng)、干凈俐落。
第二「放眼于佛教」:我相信各位都曾聽太虛大師說過:我們不要做一宗一派之門徒。或者說:不要做一經(jīng)一集之行者。(后面這一句話是我補充的)因為,只當(dāng)某宗派的門徒,或當(dāng)某一部經(jīng)、某一部集的行者,必一方面使你個人的智慧、心胸,變得比較狹隘,二方面也必然制造出更多的紛爭、煩惱,所以弄到最后,佛教里宗派林立、山頭高張。于是本來學(xué)佛是為了出世解脫,最后卻在宗派、山頭的陣營里爭強斗勝,浪費時間、制造煩惱。
以中國是一個家族觀念非常深的民族;所以,往往我們把家看得比國還重。于是中國佛教在這種共業(yè)中,也把本來的「家族」觀念變成「宗派」的觀念,于是這乃什么宗!那是什么山!若既把宗派當(dāng)成另一種家,因此名為「出家」,其實并未出家;只是以這個家代替那個家而已,全鎖在狹隘的情結(jié)里。所以不管是為了個人的修行,或為了整個佛教的前途,我們都必須跳出宗派狹隘的門墻。
同理有些人,在修行上只依一部經(jīng),或某某全集。這雖未構(gòu)成一個宗派,可是實際上心胸還是蠻狹隘的。我們要能從整個佛教去關(guān)懷,那整個佛教在那里呢?當(dāng)然就是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到中國所謂的八大宗派,以及現(xiàn)在整個佛教的現(xiàn)況。只有脫開宗派的意識,跳出山頭的陰影,我們才能放眼看到整個佛教。故唯有從大體、從遠處去著眼,才能做出最明智的抉擇,抉擇什么呢?抉擇我現(xiàn)在該走的方向。昨天曾說到抉擇的大原則,乃「依法不依人」,法是什么?法:一方面是至高無上的真理;二方面是這宇宙眾生的全體。然大部份人往往先入為主的鉆在一個牛角尖里,而看不到這個大體。所以要學(xué)著讓自己的心眼能夠打開,而放眼于整個佛教。
第三「關(guān)懷一切眾生」,大乘佛法,往往奢談于如何弘法布教;但現(xiàn)實的弘法布教,卻有兩種極端的心態(tài):
第一、是為我:這個我,其不只是個人的小我,還可包括我所屬的團體,我所認定的宗派,甚至包括我們所信受的佛教。在此我們說大一點的,為佛教而弘法──希望所有的人都來信佛,使基督教或其他宗教的人愈來愈少;然而希望所有的人都來信佛,你的目的卻是什么?為了擴張佛教的版圖!
這種心態(tài),不管是以小我或大我為出發(fā),而來做的弘法布教;因初心不正,故表面上必會形成貪、慢的心理,對不對?信徒愈多愈好,勢力愈大愈好,這不是貪嗎?而如果貪得到的話,那當(dāng)然就是慢,覺得我已比別人高高在上了,或者我們的佛教比你們天主教、基督教勢力還要龐大呀!這表面上雖是貪、慢,但實際上卻是卑跟疑──自卑跟懷疑。為什么這么說呢?有些人因不能從內(nèi)在里去肯定自己,不能從佛理上去肯定佛教,于是只好以信徒多,場面大,來肯定他所信的教愈有道理。所以這雖名為「信」,其實是不信也;同樣表象的「慢」,其來自于自卑也。就因為靠自己站不起來,所以只好借重種種的家具來莊嚴(yán)自己。俗話說:「丑人多怪」就是這種心態(tài),這大家都知道,它是病態(tài)的。
第二、是為眾生能從迷覺悟、離苦得樂。所以問題不在于形式上佛教的信徒有多少?而在于眾生能否因此得到實際的法益。這是「名」跟「實」之間的差異。故就表象而言,今天信佛的人確已愈來愈多;但如從比較高的層次來看,真正得到法益的人又有多少呢?名不符實!你希望先求名?還是先得實呢?
釋迦牟尼佛之所以出家、成道、說法,其唯一的目的乃為眾生能得宄竟解脫;而不是為自己能創(chuàng)教、能收信徒。故絕不是為希望自己的教徒愈來愈多、教團愈來愈大而說法。因此弘法,一定要確認其最后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能夠從轉(zhuǎn)迷啟悟,而離苦得樂。
那我們又如何相信佛教能夠讓眾生離苦得樂、讓眾生從迷而悟呢?因為你是過來人嘛!若你不是過來人,沒有親身的體驗,只能憑借著一廂情愿的仰信而來傳教,那一定會形成剛才所講,從卑疑而貪慢的病態(tài)現(xiàn)象。而如何使自己確為過來人呢?那唯有從個人的修行用功去著手,這也是前所謂必先「立足禪修基礎(chǔ)」的緣故。
所以,關(guān)懷一切眾生,是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夠因為佛法,而得到覺悟、得到安樂。故這關(guān)懷,就必如昨天所說的:要以法為尊、以法為標(biāo)。這關(guān)懷絕不只是世間的關(guān)懷,世間的同情心、博愛心而已!
必以這個前提,而來關(guān)懷一切眾生,否則當(dāng)世間人批評你道:出家人(或?qū)W佛人)該以慈悲為懷!你便被套牢了。似乎只要你不茍同別人的意見,你就有不慈悲的嫌疑!但是真正的慈悲,應(yīng)該是從法的前提,而作一切善導(dǎo)。
總之,「立足禪修基礎(chǔ)」,是希望大家先落實的修行功夫;而「放眼于佛教」是希望在展望佛教時,能夠把自己的心胸、視野擴大;而最后當(dāng)我們愿意為眾生貢獻時,也要保握重點在于法的契入、法的提升,而非只在人情世故上徒費功夫。我相信,一個行者如能掌握這樣的原則,既在修行上,必安穩(wěn)而開闊;也在度眾中,能確實而有效!這是我珍對目前佛教一些不太健康的現(xiàn)象,提出來與各位共同勉勵的。
道別 十一月十一日 早齋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是由李白的〈送友人〉和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川〉所合并的一首詩。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唬何覀儸F(xiàn)在所居住的地方,青山環(huán)繞,不止北郭而已!地名為「雙溪」,大概是位于兩條溪的交會點吧!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這次的禪坐共修,即將結(jié)束,而各位也將回到你常住的寺院;也許你現(xiàn)在還覺得信心十足,可是回去之后,或?qū)⒂X得更孤苦伶仃而已!因為經(jīng)過幾天的熏習(xí)、思惟,很多觀念已經(jīng)一番調(diào)整,而調(diào)整后的觀念,乃與整個佛教、時代的共業(yè),更不相應(yīng)!觸目異類,情堪何忍?「孤蓬萬里征」,一條寂寞的路,正等著你去走。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唬旱鋵嵨覀兪遣粫拍摹R驗槲覀兌际腔趯θ龑毜男拍,對禪修的肯定,而有同樣的信心與愿力。雖然形式上,大家告別后各走各的,并沒有在一起。但是基于同樣的信心與誓愿,我們還是在一起的。因此盡管一在天之涯,一在海之角,我們也將不再寂寞。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凰圆豁氃谂R別之際,恨惱傷神,我們還是會堅決勇敢的往前去,走該走的路,做該做的事。我們不是常說「依法不依人」「法住法位,法爾如是」嗎?只要心中常有法的存在,我們就永遠不會孤單寂寞。 但愿我們「念念不離禪悅,常常心存法喜」,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是個悠閑、自在、瀟灑、鎮(zhèn)定的修行人,祝福各位!
- 上一篇:腳跟著地 外延的準(zhǔn)則
- 下一篇:腳跟著地 師生答問拾珍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