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凈土信愿行 四、名號具萬德 稱念必往生
四、名號具萬德 稱念必往生
信愿勝心萌發(fā),則念佛行持若決江河,沛然莫御。凈宗念佛復有多門,概有四種:一、實相念佛,二、觀像念佛,三、觀想念佛,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是專念自性天真佛,真如實相雖然本具,而眾生障重,解悟者稀。觀像念佛,注目圣像觀視,然像在可修,離像則難,凈因易斷,相續(xù)甚艱。觀想念佛,凡夫心粗,凈土境細,妙觀難成。唯持名念佛,簡要直捷,但能繼念,便得往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故稱為徑中之徑。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由彌陀悲智愿心稱性緣起,乃法界至上不可思議之音聲,至簡約至玄妙之勝法。六字洪名賅攝諸佛如來無盡的奧藏秘髓,具足度盡一切眾生的威德力用。其殊功妙德,唯佛與佛方能究盡,非吾輩凡夫心意識所能擬議。茲謹依凈宗圣言量與祖師法語開示,從四方面予以闡述:一、因地立名,普度群萌;二、名號光明,秘訣神丹;三、諸佛護念,;駢臻;四、念佛方法,惟誠惟專。敷陳如下。
(一)因地立名,普度群萌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是法藏菩薩無量劫來修因證果的悲智結(jié)晶,得來甚不易。過去久遠無央數(shù)劫前,世饒王棄國捐王,行作沙門,高才勇哲,慈悲廣大,初詣世自在王佛所,即稟陳莊嚴佛剎度盡法界眾生的愿心:“所有無邊世界中,輪回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不久俱成無上道。愿我精進恒決定,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所發(fā)弘誓永不斷!盵53]可見法藏菩薩初發(fā)愿心,就以莊嚴剎土、平等普度法界眾生(尤其是劇苦眾生)為主題。其五劫的思惟選擇肇愿,無量劫的積功累德,即是兌現(xiàn)因地之愿心主題。在肇立大愿的過程中,法藏菩薩得預立一種能令九法界眾生悉得往生凈土的方法。法藏菩薩考察他方凈土,或以持戒清凈為往生條件,或以禪定功深為往生條件,或以般若慧觀為往生條件,或以博聞廣見為往生條件,或以供養(yǎng)修福為往生條件……種種往生行業(yè)雖不無殊勝,然終局一隅,不能平等普使一切眾生往生。法藏菩薩考察甄別十方眾生的根機樂欲,寂爾醞釀,終于從同體大慈悲心中涌出一個守約而施博的方法。法藏菩薩自稟:“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盵54]法藏菩薩揀舍六度萬行種種往生行業(yè)(因所被根機狹而不廣故),最終選擇建立名號度眾生的方法。阿彌陀佛具有與諸佛如來度化眾生的共法,諸如顯現(xiàn)佛身相好、放光加持、講經(jīng)說法、大顯神通等。于以上諸種共法外,阿彌陀佛特別建立以名號接引眾生的不共之法。稱名之法,不擇賢愚,不揀男女,若貧若富,若貴若賤,但凡有口能稱,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收機極廣,下手最易;如天普蓋,似地均擎,大造之中,不遺一物。如是方遂法藏菩薩平等普度一切眾生之愿心。
無量壽名號可內(nèi)在地演繹為南無阿彌陀佛。梵文阿彌陀佛,意為無量覺,在佛的無量功德中有兩個核心功德,即無量壽與無量光。無量壽是豎窮三際、湛寂常恒的心體,無量光是橫遍十方、靈明洞徹的妙用。舉無量壽即含攝無量光,光壽交融,寂照不二,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攝受調(diào)熟一切眾生,俾令十方眾生生起南無的信心。是故無量壽三字展開即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有禮拜、恭敬、歸命等多義(多義不譯,故存梵音)。六字洪名中,從主格來看,南無表達念佛行人無我的全身心交托(歸命)的信心,阿彌陀佛是所交托的慈母。是故南無阿彌陀佛即是生佛互即、子母相逢的欣慰。從賓格來看,南無是眾生能感之機,阿彌陀佛是所應之法,是故南無阿彌陀佛即是津渡眾生的船筏。
法藏菩薩本據(jù)普度眾生的悲愿,啟立無量壽(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故六字洪名與十方眾生關(guān)聯(lián)甚密。吾輩凡夫本具無量光壽性德,只因煩惱執(zhí)著的遮蔽,無由顯發(fā)。法藏菩薩從無量光壽性德興起修德,無量劫積功累德,斷惑證真,將本具的無量光壽性德圓滿彰顯,自致而成阿彌陀佛。繼而酬愿,將果地無量光壽功德蘊攝在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中,經(jīng)由音聲光明之媒介,投入吾輩凡夫眾生的心內(nèi),俾令光壽果覺引發(fā)吾人本具的光壽性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信愿持名,往生凈土,圓成佛果。證知,六字洪名與吾人法身慧命具有深層次的耦合。蕅益大師開示:“當知離卻現(xiàn)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xiàn)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55]證知沒有凡夫眾生本具的無量光壽性德,便沒有阿彌陀佛名號的依托之所;而沒有阿彌陀佛名號,凡夫眾生無以彰顯本具的無量光壽之心。彌陀名號與眾生心性,相依并存。托彼名號,顯我自心;眾生度盡,名號方止。吾人信愿持名時,阿彌陀佛的悲智愿力即在心性中顯示,念佛人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由信愿持名故,業(yè)力凡夫必定往生凈土,由彌陀正覺住持力故,諸往生者畢竟圓證無上菩提。阿彌陀佛因地立名普度群萌的愿心,獲得真實不虛的兌現(xiàn)。
十方諸佛見證到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是故伸廣長舌,贊嘆證誠,殷勤勸勉眾生信受奉持,千經(jīng)萬論,處處廣贊念佛功德。善導大師慧眼獨具,揭示凈土三經(jīng)不二之綱宗:“如《無量壽經(jīng)》四十八愿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jīng)》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又此經(jīng)(指《觀經(jīng)》——注)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鄙茖Т髱煂敉寥(jīng)宗要綱領(lǐng)的把握,深契佛心。普門捷徑,拯濟群萌,持名念佛乃凈宗諸經(jīng)究竟結(jié)穴歸根處。大師注疏《觀經(jīng)》,結(jié)云:“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愿,意在眾生一向?qū)7Q彌陀佛名!盵56]善導大師的卓見亦得到印祖的贊許:“善導和尚專以平實事相法門接引末世凡夫,不用觀心約教等玄妙法門,其慈悲可謂至極無加矣!盵57]祖師慧見,千里同風;冥切佛心,妙贊持名。吾人應仰遵佛言祖語的教敕,堅信持名念佛超勝諸行,如是方不負彌陀古佛因地立名、果地酬愿拯濟我等眾生的悲心。
(二)名號光明,秘訣神丹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內(nèi)具深廣幽邃的義蘊境界,外顯不可思議之威神力用。凈業(yè)行人宜如實體悟彌陀名號的兩種內(nèi)涵。其一,彌陀名號是實相身。實相之體乃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真實智慧即是無量光、自性照;無為法身即是無量壽、自性寂;光壽交融,寂照不二,即是阿彌陀佛。是故阿彌陀佛名號即是實相,具攝彌陀三身、四智、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nèi)證功德。名號之體亦與眾生一念無量光壽之心同構(gòu)對應,阿彌陀佛全體即是當人自性。名號即法性,是故彌陀名號有著名具萬德、名召萬德的特質(zhì)。其二,彌陀名號是為物身。法藏菩薩立名無量壽,正欲十方一切眾生速生安樂剎。當法藏菩薩大愿圓滿,自致而成阿彌陀佛時,彌陀名號即具足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神通、智慧、福德、說法、凈土妙嚴等濟度眾生的一切功德。自證自利的實相身當下即是利他的為物身。凈業(yè)行人信知阿彌陀佛名號的實相為物二身功德,至誠稱念,應和名號所具義理德用去念,方能與萬德洪名交感共鳴,如實修行,如愿往生。
阿彌陀乃佛法界的內(nèi)在神妙音聲,是實相妙心的音聲化。阿字是宇宙開辟、萬有生命生發(fā)的根本音,表法界體相空義。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總持),自一切陀羅尼出生一切佛。在生理效應上,持念阿音可以打開人體內(nèi)臟的脈結(jié),清理臟腑之間的諸種宿疾。華嚴四十二字母中,阿字亦居首位。彌字表一心平等無我大我義;陀字表含攝一切法藏之究竟處。證知阿彌陀乃法界妙陀羅,是法界大神咒、大明咒、無等等咒?傄磺辛x,持無量法。《阿彌陀秘釋》云:“是故唱阿彌陀三字,滅無始重罪;念阿彌陀一佛,成無終福智。如帝網(wǎng)一珠,頓現(xiàn)無盡寶珠;彌陀一佛,速滿無邊性德也!狈鹧宰嬲Z盛贊阿彌陀三字功德,吾人應如教領(lǐng)納。
阿彌陀佛以名號作佛事,亦以光明作佛事,名號光明,相資并用。阿彌陀佛光明中內(nèi)具無盡的功德,釋尊于中擷取與娑婆眾生關(guān)聯(lián)甚密的十二光德予以介紹。經(jīng)云:“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凈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盵58]此十二光德(由此廣開無量光明妙德)悉凝聚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中。凈業(yè)行人通過稱念阿彌陀佛的有相名號,即可領(lǐng)納到阿彌陀佛的無相妙光。稱念佛名即是依阿彌陀佛光明智相修行,念佛人直接以阿彌陀佛作大導師,菩提道上,得佛護念,不遭障難,一帆風順。正是由于名號光明的同源性,遍照十方世界的彌陀光明,唯對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名號光明即是溝通凡夫眾生與阿彌陀佛的媒介。經(jīng)云:“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愿,得生其國。”[59]聞信阿彌陀佛光明妙德,方肯稱念佛號;執(zhí)持名號即是稱揚贊嘆彌陀光明。稱名者身心領(lǐng)受彌陀光明加持,獲致即得往生的大安樂。
凈宗念佛法門乃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凡夫眾生的厭欣心亦難以激揚。阿彌陀佛因地遂將令眾生厭離穢土、欣求極樂的功能滲入名號光明中。阿彌陀佛名號如金剛種子,投入凡夫無明暗冥心中;阿彌陀佛光明如慈母,孕育這顆出世的善根種子,令其生根發(fā)芽,破土成長,終成菩提信果。以此表喻彌陀名號能滋培念佛人的信根,彌陀光明能激發(fā)增上念佛人的信力。阿彌陀佛悲智雙運,以名號光明攝化十方眾生,可謂善巧中第一善巧,了義中最上了義,圓頓中至極圓頓。
稱念佛名下手易,功效高。凡夫眾生妄想雜念,如急流水,心猿意馬,從未暫息。今此持名,以一遣雜,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漸至一心不亂,體悟本地風光。持念彌陀如來無生清凈寶珠名號,念念之中罪滅心凈,即得往生。念佛人至心稱念佛名,即以阿彌陀佛的法身香、智慧光,莊嚴自己的本覺心佛;如同世間衣服,實無有香,若蒙檀香久久熏陶,則不期然染上香氣。此之謂香光莊嚴,彰顯他力果覺的勝異方便。
釋尊曾用旃檀香改變伊蘭林惡臭的比喻,向父親凈飯王開示念佛功德。比如方圓一百六十里的伊蘭林(喻眾生的煩惱),其中有一棵牛頭旃檀(喻愿往生心),雖然有根芽,但尚未破土而出。這時伊蘭林唯有惡臭,若有人噉食樹上花果,便會發(fā)狂而死去(喻煩惱賊戕害慧命)。后時,旃檀的根芽漸漸生長出來(喻信愿持名),長到快成樹時,香氣昌郁,便能改變伊蘭林的惡臭而成香美。眾生見聞如是勝妙轉(zhuǎn)化,皆生希有傾慕之心。“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盵60]證知稱念佛名,便能轉(zhuǎn)化吾人的煩惱惡習。彌陀名號如凈摩尼珠,投入凡夫濁染心水中,即能轉(zhuǎn)垢濁為清凈。阿彌陀佛功德不可思議,故彌陀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是故稱念名號,必定往生。生到涅槃凈土,即能轉(zhuǎn)無量煩惱成大悲慧光。阿彌陀佛名號光明,可謂通玄秘訣、換骨神丹,吾人誠敬稟受,勢必獲益無邊。
(三)諸佛護念,福慧駢臻
凈宗念佛法門是由阿彌陀佛所施設(shè)、釋迦本師所宣說、十方諸佛所證誠護念的出世大法,其終極目標固是橫超三界、往生凈土、圓成佛果,然稱念佛名亦能獲得消業(yè)障、增福慧的現(xiàn)世利益,世出世法圓融具攝。持名念佛將阿彌陀佛的大愿大行轉(zhuǎn)換為念佛人的善根福德。阿彌陀佛等視眾生猶如子女,愍念我等窮途浪跡,遂以同體大悲心,肇愿嚴土,救度十方眾生。是故阿彌陀佛累劫的修持悉為眾生,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無條件無保留地惠予眾生。只要吾人直下領(lǐng)荷,多劫窮子驟然富貴,現(xiàn)前當來,獲大安樂。阿彌陀佛對眾生的殊恩,無以言表。阿彌陀佛大愿之王,能夠滿足十方眾生世出世間一切需要;念佛人所獲饒益無量無邊,茲略述凈業(yè)行人所獲致的六種現(xiàn)世利益,用資佐證。
1、滅罪除障益
稱念彌陀名號具有無與倫比的滅罪除障的功能!队^經(jīng)》下品下生人,一生具造五逆極重之罪,經(jīng)歷地獄,受苦無窮,罪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名十聲,於聲聲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轉(zhuǎn)地獄境為凈土蓮華,仗佛慈力,帶業(yè)往生。彌陀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洞笾嵌日摗吩:“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歷無量劫,雖修余行,不能滅罪,后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凈土!蹦罘饻缱飫龠^余行,阿彌陀佛威神愿力之廣大,由此可見一斑。
茲舉一例。唐代生員邵彪,一日夢至一公府,一官人問曰:“你知道自己科舉考試未中的原因嗎?”邵彪對曰不知。官人即派部下帶引邵彪前行,見一大鑊中煮蛤蜊,蛤蜊作人語呼邵彪名字,邵彪驚怖,遂念阿彌陀佛,隨聲蛤蜊變黃雀飛去。邵彪后來科考及第,官至安撫史[61]。此例表明,邵彪因殺生推遲了應得的命祿,而念佛消解了他殺生的業(yè)障,方得功成名就?梢,殺生結(jié)怨,有損自己的福報,現(xiàn)代人宜應戒慎。
2、 護念吉祥益
念佛行人得蒙諸佛菩薩護念加持,以及諸天大力神將隱形守護,道業(yè)事業(yè)悉皆吉祥安樂!队^經(jīng)》云: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舍;總不論攝余雜業(yè)行者。又云: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觀音、勢至常與此行人作勝友知識,隨逐影護!妒(jīng)》云:“佛告山;燮兴_及以阿難,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愿往生者,我從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行安穩(wěn)!蔽彷吥┓ǚ卜,發(fā)心修行,多諸障難。一虧正見,即陷群邪,求升反墮。由此,淺根機者懼怕修道而不學。今得彌陀愿力威神加被、諸佛菩薩影形護念,大光明中,不遭魔事,遠離群邪。從今發(fā)心,直至道場,自始至終,吉無不利。何幸如之!
茲舉一例。隋沙門法喜,常行方等懺法,忽一雉索命,有神人呵曰:“法師當往生凈土,豈償汝命?!”后于病中發(fā)愿以一生行業(yè)回向西方,至心念佛,即見佛菩薩來迎,端坐而化[62]。念佛行人往生凈土,永斷輪回,無始以來的宿業(yè)無從酬對。阿彌陀佛為諸往生者消解業(yè)障,證知持名念佛乃法界最上懺法。念佛人深信一切時處有諸佛菩薩影形護持,將無有恐怖,敬畏感恩,精進求道,靜定安樂。
3、不受諸難益
阿彌陀佛因地,曾發(fā)“一切恐懼,為作大安”[63]的悲愿。是故信愿持名者,得蒙阿彌陀佛威神愿力加持,一切惡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一切毒龍,悉不能害;一切火難、水難、冤賊、刀箭、牢獄、杻械,橫死枉死,悉皆不受。
茲舉二例。其一,俘囚脫難。元末張士誠攻湖州,江浙丞相與戰(zhàn),獲四十人,囚檻送官,夜宿西湖鳥窠寺。適大猷謀禪師徐步廊下,囚犯見禪師神觀閑雅,持誦不輟,眾囚哀求:“長老救我!”禪師回答:“我不能救。但至誠念南無救苦救難阿彌陀佛,才能救得你們!逼渲杏腥诵攀芷湔Z,念不絕口。天曉發(fā)囚,易枷鎖,偶至三人,刑具不足,惟系以繩。既而審鞠,知是良民被擄者,遂得釋放[64]!普門品》贊譽稱念觀音菩薩的功德云:“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這個俘囚脫難的事例表明:念彌陀名號具足念觀音名號乃至念一切諸佛菩薩名號的所有功德。阿彌陀佛萬德洪名,真實不虛。
其二,念佛鬼卻。民國王鐵珊,前清曾作廣西藩臺。其時廣西土匪甚多,彼于作兵備道時,即設(shè)計剿滅,所殺甚多。以后得病甚重,一合眼即見在黑屋中,其鬼無數(shù),皆來逼迫,遂即驚醒;久則復合眼,其境仍如是,復驚醒;三晝夜不敢合眼,其人已奄奄一息。其妻因諭之曰:“你這樣下去怎么得了!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吧,念佛總會好!蓖蹊F珊一聞此言,遂拼命念佛,未久即睡著,遂睡一大覺,了無境界可得,而病亦漸漸痊愈,從此長齋念佛[65]。阿彌陀佛對罪苦眾生的慈佑,可謂無微不至。稱念佛名,超度冤鬼。阿彌陀佛無對光德,惠予眾生解冤結(jié)緣的安樂。
4、天人禮敬益
念佛法門乃最勝不可思議的難信之法,能有信愿持名者,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果報亦不可思議。釋迦本師贊譽念佛者是人中分陀利華,善導大師由此衍出五種嘉譽:“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66]凈業(yè)行人聽聞如是贊譽,應自尊自重自肯。阿彌陀佛因地預啟“天人禮敬愿”,俾令念佛人無論貴賤男女,悉能獲得諸天世人的恭敬,由此顯示念佛的尊嚴與高貴,激發(fā)眾生神往傾慕之心。
茲舉一例。元至順庚午(1330),浙西連歲饑饉,杭州城中,餓殍相枕藉。官員遣人將尸體運棄六和塔后山大坑中。有一婆子,肉身二十多天不腐爛,每日居眾尸之上。大家對此現(xiàn)象頗感詫異,搜其身懷中有小囊,貯念彌陀佛圖三幅。此事奏聞官府,為念佛婆子買棺葬斂。焚念佛圖(即念佛記數(shù)冊),煙焰中現(xiàn)佛菩薩像,光明燁燁。因此發(fā)心念佛者極眾[67]。念佛人襟懷曠遠,種性高潔,行持脫俗,攝彌陀功德為己功德,其為天人仰重恭敬,法爾自然。
5、得常見佛益
值此釋迦文佛已滅度、當來下生彌勒佛尚未興世之無佛之世,眾生無福親常見佛。一者臨終之際,親見阿彌陀佛前來接引;二者念佛禪觀之中,得睹彌陀圣相。阿彌陀佛以大誓愿力、三昧定力、本功德力以為外緣,凡夫眾生以至誠心、信心、愿心為內(nèi)因,外內(nèi)因緣和合,致使凈業(yè)行人得常見佛之勝益。
古往今來,念佛行人或臨終、或現(xiàn)前見到阿彌陀佛的事例,載諸史籍,不勝枚舉。種種瑞相,啟人信心。茲舉夫婦見佛一例。宋代葛濟之,久事仙學,其妻紀氏,獨精誠念佛。一日一邊織布一邊念佛,忽覺空中清明,乃瞻仰四表,見西方有佛現(xiàn)身,寶蓋幢幡,映蔽云漢。紀氏喜曰:“經(jīng)言無量壽佛其即此耶!”遂五體投地,面佛作禮,葛濟之驚異就之。紀氏指示佛所,葛濟之亦見半身。俄而隱沒,祥云五彩,親里咸睹。葛濟之由是舍仙學而回心念佛[68]。阿彌陀佛以無盡悲心,顯現(xiàn)佛身相好光明,俾令有緣眾生生起信心,念佛往生。度化眾生,不失時機,悲智善巧,妙德難思。
6、身心康復益
彌陀名號,阿伽陀藥;一劑妙方,萬病總治。凡夫眾生,因貪瞋癡三毒煩惱具足故,身心疾病每常纏綿。果能發(fā)心念佛,宿業(yè)漸消,疴疾日見痊愈。六字洪名,神丹妙藥,不費一文,療效極佳!稛o量壽經(jīng)》中,與會人天大眾,蒙釋迦本師佛力加持,悉見阿彌陀佛相好光明。于時,“諸有盲者即皆得視,諸有聾者即皆得聽,諸瘖啞者即皆能語,諸有僂者即皆得申,諸跛躄者即皆走行,諸有病者即皆愈起,諸尫者則皆強健,諸愚癡者即更黠慧,諸有淫者皆修梵行,諸瞋怒者悉皆慈心作善,諸有被毒者毒皆不行!盵69]證知阿彌陀佛名號光明具有治療眾生一切身心疾病的妙德。
自古迄今,念佛愈病的事例多不勝數(shù)(參見諸往生集及感應錄)。諸如瞽者念佛雙目復明,佝僂者念佛胸脊得以挺直,精神病患者念佛心志恢復正常,乃至心血管病、癌癥、支氣管炎、風濕等疑難病人,至誠稱念,獲得或治愈或減輕的效果。至于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神經(jīng)衰弱、失眠、焦慮等心因性調(diào)適不良,如能每日堅持稱念佛名,心理失調(diào)的癥狀自然化為烏有。當然,念佛愈病得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前提,即是對阿彌陀佛的決定信心。至誠感通彌陀悲心愿力,方能獲致身心康健之益。若生疑心,因疑成障,泛泛而念,難獲實益。阿彌陀佛是大醫(yī)王,我等病人至誠歸投彌陀神醫(yī)座下,定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慈悲療治(在凡夫份上,有病求醫(yī)服藥,理所應然。本文所提倡者,是在接受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輔之以稱名念佛。二者相輔相成,增進療效,速得康復)。
持名念佛利益弘多,上述六益,直如滄海一粟。然由此亦可知,念佛法門不僅能滿足了生脫死的出世大利,亦能獲致現(xiàn)世生存之福樂。一句名號,成佛有余,何況世間的福德智慧。舉凡世間的聰明辯才、壽康富足、身心安泰等,悉能于此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中滿足無遺,吾人應如是信受。
(四)念佛方法,惟誠惟專
明了阿彌陀佛名號的緣起與德用后,我們宜將義無反顧地持名念佛了。一句名號三歲小孩都能念,然將彌陀名號盡形壽不間斷地恒常執(zhí)持,卻殊為不易。是故凈業(yè)行人了解念佛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甚為必要。茲略標有三。
1、自念自聽,反聞自性
諸佛如來出興于世,因順眾生的根機,隨緣施設(shè)教化;蛴蟹饎x,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剎,以佛菩提樹而作佛事;或有佛剎,但以眾香作佛事;乃至或以園林臺觀、虛空等作佛事。娑婆眾生耳根偏利,與眼鼻舌身意五根相比,耳根功德最全,具有圓通常之三相。是故釋迦牟尼佛以音聲作佛事,講經(jīng)說法,不疲不厭。文殊菩薩選根偈云:“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盵70]在首楞嚴會二十五圓通中,觀音的耳根圓通與勢至的根大圓通超出常格地置于末后,表明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被明選,勢至法門被暗選。觀音的返聞聞自性,入流亡所,破六結(jié)證三空,上根利智或有可能;勢至的都攝六根,系念佛號,如子憶母,從事持達理執(zhí),卻是利鈍全收的勝異方便。在稱念佛名的行持中,將耳根圓通與根大圓通善巧整合而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殊勝法益。
勢至念佛圓通從根大修證,唯攝一精明,不令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緣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由是六識不起,六根自然而攝。在念佛行持中,以念佛之心,專注于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明明白白,即攝耳根。此三根攝于佛號,則眼絕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不可睜大。眼既攝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端肅,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不緣五欲六塵,唯佛是念,方為凈念。若能都攝六根而念,是名凈念相繼。凈念相繼能引發(fā)八識田中的佛種子,由之顯現(xiàn)佛界勝境,臨終任運往生凈土。能常凈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F(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真實不虛。
觀音耳根圓通從耳根聞性入手,旋轉(zhuǎn)往昔馳騖聲塵的顛倒聞機,回光反聞能聞之性,不循聲出流而入本聞妙性之流,次第解結(jié)證真,契入圓通。在念佛行持中,聞佛名號,稱念佛名,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鞫其根源。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能所情消,有無見盡,清凈本然之體朗然現(xiàn)前,可謂“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盵71]耳根圓通即波究水,就路還家,反聞聞自性,反念念自性,性成無上道,契機妙法,頓超直入。誠可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稱念佛名,自念自聽,即是觀音勢至二種圓通方法的奇妙融合。由心啟音,耳根收音,回復內(nèi)心,如是循環(huán)不已,朋從往來一句佛號。佛是本覺,念是始覺,以念啟聞,以聞修念,有念必聞。心光音聲,融成一片,啟動彰顯圓通常之聞性。如是久久,根身器界漸次轉(zhuǎn)換,由穢而凈,從凡臻圣。神丹妙訣,潛移默運。凈業(yè)行人宜將觀音勢至的悲智涵泳于胸,以都攝六根的方法修反聞自性的功夫。取法于上,精進勇猛,當生或可契證圓通;守住底線,仗佛慈力,亦可帶業(yè)往生,凈土華開見佛,悟證圓通。阿彌陀佛二大脅士引導吾輩凈業(yè)行人的修持,可謂周詳縝密,婆心切切。
2、竭誠盡敬,一門深入
世間大而經(jīng)術(shù)文章,小而一才一藝,若欲精湛超群,名傳古今,無不從竭誠盡敬、專心致志而得。弈秋誨二人弈,唯專心致志者勝;佝僂者承蜩(用竹竿粘蟬),以用志不分而得。至于求師學道,尤以誠敬方得實益。佛法是出生三世諸佛之母,是無明長夜中的慧炬,是濟度苦難眾生的慈航,是故諸大乘經(jīng)處處教人恭敬經(jīng)典。尤其念佛出世大法,平等普度九法界眾生究竟成佛,殊恩厚德,昊天罔極。吾人尤應畢生竭誠盡敬,如教奉行。經(jīng)云:“佛語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是故彌勒,設(shè)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jīng)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72]為法忘軀,信樂奉行,即是誠敬圣教的表現(xiàn)。
側(cè)重佛力救度的念佛法門,有無誠敬心直接關(guān)系著修法的成敗。阿彌陀佛弘愿接引眾生,是佛的至誠;吾人念佛求生凈土,是我的至誠。生佛二誠相感,如磁吸針,任運往生。是故印祖臨往生前最后垂示:“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凈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帶業(yè)往生!
誠的外顯即是敬,毋不敬。視佛像一如活佛,讀誦經(jīng)典一如佛現(xiàn)前為我說法,不敢稍萌怠忽。以恭敬心對待三寶,以恭敬心待人接物,以敬畏心持佛名號。常恒如是,即能業(yè)障日消,慧光日顯。
在法門的選擇與行持中,誠敬表現(xiàn)為一門深入、專精不二。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大智度論》將修一法、常一心集諸善法作為阿鞞跋致菩薩的根本行持。是故念佛行門貴在一向?qū)D畎浲臃?最忌夾雜。一心念佛即是一心集諸善法,即是入正定聚。我國上古《陰符經(jīng)》云:“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币庵^盲人失去了視力,所以聽覺加倍地靈敏;聾子失去了聽覺,所以視力加倍地銳利。以此類推,茍能杜絕一切利欲的誘惑,全身心專注于一個目標,就能獲得以一當十的效益;如果晝夜專之又專,即能獲得萬倍的效益。念佛法門亦復如是,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的方法,昭示如能不間斷不夾雜地直爾念去,心力勢能便會呈幾何級增大,以念佛心,入無生忍,由此念佛三昧,成為得大勢菩薩摩訶薩。大勢至菩薩的名號內(nèi)涵,惠予我們的啟迪良深。
有見于一門深入的殊勝效用,善導大師首倡專修念佛法門,提出專修五正行。一、讀誦正行,一心專讀誦《觀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等。二、觀想正行,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西方凈土依正莊嚴。三、禮拜正行,一心專禮阿彌陀佛。四、稱名正行,一心專稱阿彌陀佛名號。五、贊供正行,一心專贊嘆供養(yǎng)阿彌陀佛。五正行中又分正定業(yè)與助業(yè)二種。稱名是正定業(yè),讀誦、觀想、禮拜、贊供四行名為助業(yè)(助成稱名正行)。除此正助二行之外,自余諸善,悉名雜行[73]。
凈業(yè)修持能否專精,是決定能否往生的關(guān)鍵。善導大師殷切開示:專稱佛名,念念相繼,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礙正念故,與佛本愿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若欲舍專修雜業(yè)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愿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系念不相續(xù)故,憶想間斷故,回愿不殷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未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盵74]此段法語將專修之殊勝與雜修之險難,揭示無遺。印祖贊許善導大師所示專雜二修:“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盵75]祖師所見,冥契佛心,吾輩凈業(yè)行人宜應奉為凈業(yè)修持指南。
祖師們殷勤勸勉凈業(yè)專修,不唯言傳,更重身教。善導大師三十余年專精篤行念佛法門,每入室長跪唱佛,不到力盡終不休歇,寒冰天念佛直念到汗?jié)褚律婪街。從不與人聚談俗事,恐怕耽誤凈業(yè)。說法唯說凈土法門。由是念佛功深,念一聲佛即出一道光明,念十百千聲,便有十百千道光明從其口出。時人恭稱為光明大師,皇帝敕寺名為光明寺,F(xiàn)身說法,感化力甚大。道綽大師每日念佛七萬聲,為眾講《無量壽經(jīng)》將二百遍,聚眾念佛,散席之后,佛聲余響于林谷間,長久播揚。臨終往生瑞相昭然。蓮池大師自述:“平生所務,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盵76]終生念佛,守志不二?汉的,村民懇請大師祈雨,大師循田埂敲木魚念佛,所經(jīng)之處,雨下如注。蓮池大師對持名念佛具足六度萬行的驗證,激發(fā)后人信心良深。印祖于初出家曬經(jīng)次,得讀《龍舒凈土文》殘本,對念佛法門產(chǎn)生信心,六十余年稱念佛名,自勵不懈,終于超凡入圣,位列凈宗十三祖之尊。證知一門深入,專精不移,便能獲致殊勝法益。能將一句佛名盡形壽執(zhí)持者,堪稱人中分陀利華。
3、念佛方法,繁簡隨宜
初具信愿,當修念佛正行。至于念佛方法,凈宗經(jīng)典與歷代祖師大德提供了諸多繁簡淺深的行儀,F(xiàn)代凈業(yè)行人可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狀況,擇一相宜方法修持即可。茲提供三種念佛方法,聊備參考選擇。
1)簡易十念法
每日早晨合掌向西頂禮,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繼而念發(fā)愿偈一遍:“愿同念佛人,共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睆晚敹Y而退。如是堅持不中斷,亦能成辦往生凈業(yè)。阿彌陀佛有愿云:“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十聲念我名號,而不生者,我不作佛!庇捎诎浲臃鹱杂惺畋厣付任业缺娚,吾人依循佛愿,每日持念佛名十聲,無不往生。這個簡易十念法門是古德為忙碌事務者所立,在快節(jié)奏重效益的現(xiàn)代社會,尤為契時契機。伏愿有緣同仁,抽繁忙之暇,每日以喝杯茶的時間,修持這個簡易十念法。念數(shù)雖少,功德甚深。
2)記數(shù)持名法
如時間充裕,信愿漸深,可加大誦經(jīng)念佛的功課。每日晨朝禮佛后,先念《阿彌陀經(jīng)》一遍、《往生咒》三遍畢,即念贊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zhuǎn)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shù)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愿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蹦钯十,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隨即但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或一千聲,或三千聲,或一萬聲;蛐谢蚬蚧蜃蛄⒔钥伞D钪翆,歸位念觀音、勢至、清凈大海眾菩薩,各三稱。復頂禮念回向發(fā)愿文:“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歸依,懺悔三業(yè)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xiàn),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共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睆晚敹Y而退。此為朝時功課,暮時功課亦如之。
將每日功課所念佛號數(shù)記入功課冊。各人依據(jù)自己忙閑程度,立定每日念佛數(shù)量,或幾千,或幾萬(每日以一萬聲以上為佳);蚱橛洈(shù),或按時間記數(shù)均可。記數(shù)念佛能有效地對治吾人的懈怠,鞭策吾人的行持。歷代祖師如永明、蓮池、蕅益、印光等,應機施教,亦多倡贊記數(shù)持名法。蕅益大師開示:“念佛之法雖多,持名最為簡便;持名之法亦多,記數(shù)尤為穩(wěn)當。真實修行之人,豈求異于愚夫愚婦哉(指持珠記數(shù)念佛)!”對祖師們的誠諦教誨,吾輩凈業(yè)行人當拳拳服膺。
3)臨睡觀念法
凈業(yè)行人臨睡時,一心合掌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祝愿云:
弟子某甲,現(xiàn)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識,得聞彌陀名號,本愿功德,一心稱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憐攝受。弟子某甲,不識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現(xiàn),令我得見,及見觀音、勢至、諸菩薩眾,彼世界中清凈莊嚴、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見。
發(fā)愿已,正念而寢,不得雜語,不得雜想;蛘笗r即得見之,或睡夢中得見。此法系善導大師所立。蓮池大師倡贊:“善導大師古稱阿彌陀佛化身,今此愿文,修凈土人所宜深信,慎勿以暫時無驗而輒廢惰,務必久遠行持,必于凈土功不唐捐!盵77]此臨睡觀念法能有效地將念佛功夫滲入神識深處,熏習凈種。同時亦能提高睡眠質(zhì)量,獲致身心健康。彌陀名號亦是世間療效極佳的安眠藥。
另有諸種尅期取證之念佛方法:諸如一晝夜不間斷念佛,十日百萬聲佛號持念,以及七日、二十一日、四十九日,及至百日的全封閉式念佛。凈業(yè)行人可視自己工作生活忙閑情形,選擇而行。精進勇猛、功不唐捐。
此外,凈業(yè)行人宜常發(fā)回向發(fā)愿心。以己誦經(jīng)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悉皆往生西方。乃至以六度萬行種種善行,回向往生。如是回向,能拓開心量,破除我執(zhí),并與一切眾生深結(jié)法緣。若生凈土,速疾成辦大乘所有愿行。念佛人常于回向愿心中,作得生想。具足如是心行,雖居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雖未往生,已是極樂之嘉賓。念佛安樂法門,確實能締造真善美慧的人生。
綜上所述,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乃彌陀因地預立、果地圓成的摩尼如意寶珠,十劫前無條件地賜予十方一切眾生,滿足九法界眾生的各種愿求,最終獲致往生凈土、速成佛果之大利。吾輩末法凡夫得聞彌陀名號,皆是阿彌陀佛宿愿因緣所致。不用三祇修福慧,但憑六字出乾坤,阿彌陀佛對我等常沒眾生的大恩大德,罄海墨而難書,碎身骨而難報。吾人唯有仰賴佛恩,遵依佛敕,竭誠盡敬,信愿持名,一門深入,專精不二,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開啟名號寶藏,穩(wěn)操往生左券,作阿彌陀佛使者,向眾生如實傳達阿彌陀佛名號光明威神功德,勸進有緣眾生信愿持名,共入阿彌陀佛愿海,悉成蓮池海會勝友。
南無阿彌陀佛!
- 懺除業(yè)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臨命終時最后一念沒在阿彌陀佛上,能否往生?
- 懺除三障諸煩惱是哪三障呢?
- 怎么判斷自己是真信?以怎樣的心態(tài)面對愛情?
- 從極樂世界回到娑婆世界的人還會退轉(zhuǎn)嗎?
- 凡夫的六根是輪回的根源
- 瞋恨心很重,對鏡時不能把持自己該怎么做?
- 生命分為幾個階段?十個階段
- 佛教的深信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依教奉行?
- 如何收攝住散亂的心?
- 修行需要的清凈心究竟是什么?
- 為什么念佛、持經(jīng)要有至誠心?
- 在修清凈心的行門當中念佛是直接和圓頓的
- 至信與至樂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發(fā)第一愿是為了幫眾生帶業(yè)往生
- 一切眾生充滿貪嗔癡但人人皆有佛性
- 凈業(yè)行人為什么要讀誦大乘經(jīng)典?
- 在生活和道德實踐中,信佛和不信佛的人有差別嗎?
- 如何理解阿彌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數(shù)字?
- 什么叫功夫成片?往生條件是念到功夫成片才行嗎?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