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
佛教經典。亦稱《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凈土三經。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典。..[詳情]
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明蕅益大師要解
清圓瑛法師講義
重校新版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序
圓瑛法匯序
彌陀要解講義序
彌陀要解講義序
二種題目
譯經法師
解經大師
著解序文
解經玄義
正釋經解—序分
正釋經解—正宗分—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正釋經解—正宗分—正示行者執(zhí)持名號以立行
正釋經解—流通分
蕅益大師跋
?奔爸匦屡庞≌f明
重校新版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序
佛法難聞,凡情忽之也;凈宗難信,旨奧罔解。佛法者何?凈而已矣。所凈者何?根塵識皆是也。故群經蘊義,無不在凈;學而習于凈,扼乎佛法之要矣。然三藏煙海,畏繁求專,得阿爾陀經、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古德匯而輯之,曰‘凈三經\’;近德益以華嚴行愿品、楞嚴勢至圓通章,曰‘凈五經\’。前匯專之專者也,各明一義;后益選其專者也,自行化他之加行也。依圣言量,末法惟凈成就,又云普被三根。姑無論其探源析流,遍飲其水;盱衡當時,果能貫徹三經者,寧多乎哉?僅彌陀一經,聞者較廣,但亦依其文,而作諷誦,鮮能達其義,如法實修。雖有圓中鈔及疏鈔等,非不浩浩淵淵,探賾索隱;第以辭藻典雅清鑠,非夫人盡能受;仍如寶珠裹衣,貧子不富。佛法難聞,似又不一其障也!蕅益大師要解出,文潤而質,言簡而精;性與相,雙彰其諦;禪與凈,融而無諍。求解者,豁顯其義;求行者,詳示其端。十三祖嘆為觀止,良有以也!古閩高僧圓瑛法師,復慮格于教相者,或猶難入,又隨文逐句,增以講義,使解若疏,講若鈔也;如是,則彌陀一經,三根庶普被矣!寧知尚有不然者:末世版本不競,流通典籍,亦復為一障焉!臺省凈學,習是經解者,乃為上海鋟版,序有‘壬午暮春\’。迭次翻印,皆依原書攝影為之,后始察知多訛;凡所翻,無不訛也。雖亟思而正之,惟艱于?敝,罔須勝其事,細其心,且當恒其德也。辛亥夏,古粵許寬成教授,慨而任之;復得鄭勝陽居士之助,遂鑄鉛易型,自成新版;并擬遍搜舊刊而封之,不使重出于世。嗟夫!無圓公講義,要解不彰;無要解,阿彌陀經之秘不顯;無阿彌陀經,凈土之普不被;無凈土,無量佛法不能濟其窮矣。稔其事重大也如此,又安可再容魯魚亥豕,混淆于人心耶?閑嘗省其咎由,其辭至無可遁,其事至無可委者:何以未先塼本于上海,后不肇末于臺灣,任其悠久流訛,垂三十年也?不知而翻,是其疏;知而仍之,是其慢。信奉弘護云乎哉?今之刊也,在正其訛;訛正而后流通,冀少補既往之愆也。若因之忽者不忽,弗信者信,是又今刊之所切愿者矣。
中華民國六十年辛亥仲秋稷門李炳南謹識
圓瑛法匯序
閩中山川磅礴。靈氣所鐘。高僧輩出。黃檗心要。百丈清規(guī)。古德流風。至今猶有存者。圓瑛法師。籍隸古田。蚤歲脫俗。真參實學。孜孜弗懈。卒能成就其德業(yè)。光明俊偉。與先哲同揆。鄉(xiāng)人士皈依座下者。如水趨壑。比歲卓錫浙東。先后住持七塔天童二寺。法雨覃敷。三根普被。余今夏曾詣天童。參承道席。是時方演講楞嚴。緇素翕集。法師闡明義趣。機辯縱橫。聽者無不悅服。又以持戒為學佛之要。每反復誥誡而不已。信乎宗說兼通。行解相應。足為學者之?病=裆虾7饘W書局。以法師平生撰著。匯刻行世。征序于余。夫我佛設教。法門雖廣。無非使人解黏脫縛。明心見性而已。學道之士。真積力久。有悟于第一義諦。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雖不立文字?梢。其或明宗弘教。發(fā)為文辭。等身著作。亦可也。何以故。此心既空。則文字與實相。不相違異。故法師愿力宏毅。所至修廢舉墜。鉅細靡遺。至于挺身衛(wèi)道。處事變艱危之會。不怵不撓。尤為難能可貴。惟其真理既徹。應物無方。雖熾然有為。而不著有為之相。故觀法師之文。即事即理。圓融無礙。而佛法之體用彰明。具可于言外得之。嗚呼。魔說害教。魚目混珍。大法之陵夷甚矣。有如法師言句。引經據論。涵義深廣。而歸于平實。是能燦真燈放既昏。續(xù)慧命于將墜者。余安得不為之往復贊嘆也哉。
閩侯林翔敬撰
彌陀要解講義序
法門無量。統如來隨機而說。眾生既各入門。終令圓入佛道者也。夫彌陀經。乃釋尊普被三根。群攝利鈍之法。故佛于方等中。不俟請而矢口告舍利弗。廣贊極樂妙境。深嘆彌陀光壽。勸人堅固信愿。專持圣號。定得往生。終成佛果。斯經也。乃世尊以平等心。運無緣慈。放無量法門。開出方便中最方便。捷徑中最捷經者。良由末世眾生。善根闇鈍。世緣囂雜。攝心尤難。若非至簡至捷。奇妙方便法門而圓收。豈易入道。是故佛經自東漸震旦以來。持誦之盛。往生之驗。無尚此經。由此。自古先達注疏殊多。皆如日星具麗于天。江河皆匯于海。故諸緇素。其起信者。并持而專切者。由來盛矣。迄明智旭大師。特著要解以釋此經。更超前賢之不逮。發(fā)所蘊奧之未發(fā)。析義判教。勸導信愿。若畫龍之點睛。宛轉精耀。徹凈宗之骨髓。達佛意之普周。類六方之共贊。同諸佛之廣長。厥趣幽深。若非再添注釋。今人豈易入室。頃圓瑛法師。受天津居士林請。講斯解全文。欲使眾聞了若指掌。特先編輯講義。普令或聞或見。一目貫通。夫荊山之玉。務須剖釋。衣里明珠?傎囍甘尽煘楝F代知識。明眼宗匠。舒胸中之真彩。發(fā)礦里之精金。俾達要解而入經義。由經義而悟自性彌陀。唯心凈土。則極樂蓮花不外當人一念。當念果證。步步皆是已矣。稿成付印而問序焉。余雖不敏。聊敘片言以弁其端。庶廣起信云爾。時壬午暮春。興慈謹撰
彌陀要解講義序
夫凈土之教。無相而無不相。無為而無不為。理超象系之表。智絕有空之境。是諸佛不思議解脫。大乘不二法門。故一切大士本行。皆始于發(fā)心。終于凈土。兼具萬善。成就眾生。功莫有先于此者矣。大化東流。廬山遠公創(chuàng)弘禪戒。首勤凈業(yè)。三睹圣相。沉厚不言。神鸞繼起。精修凈觀。流風益扇。及智者大師。以無礙解。說天臺教。圣行道力。專志西方。自時厥后。弘一心三觀之旨者。罔不以凈土為指歸。如四明尊者之觀經妙宗鈔。慈云大師之決疑行愿二門等。皆研窮理奧。曲暢玄風。即考之扶桑凈土法門之開啟。亦智歸功于慈惠之九品義。源信之往生要集。源空之選擇本愿念佛集。此諸師者。皆天臺宗人也。親鸞上人既受源空選擇集之付囑。乃以非僧非俗之身。竭精弘闡。而斯教益盛。故凈土法門之與天臺宗義。其關涉之深。有如此者。中土自宋元而降。天臺諸祖。亦莫不盛弘凈土。靈峰大師崛起于明季。大明臺教。因宗妙宗圓中二鈔。而造彌陀要解。所云要者。謂心要境要法門要。心要有破有立。破則破緣影之妄心。立則立即境之真心。境要有破有立。破則破緣影之妄土。立則立即心之實境。法門要者。有事有理。事則凈土橫超三界。勝過一切豎出法門。理則心境圓融。自具十乘觀法。以天臺性具法門。釋甚難希有之教。誠為甚深法要。凈土資糧。顧其文約義豐。語近旨遠。講貫者眾。精詣罕覯。圓瑛法師為當今龍象。大乘司南。講席之盛。四方向往。既以高座敷揚之語。錄成彌陀經講義。玆又錄成彌陀要解講義。俾未獲親侍講筵者。亦得均沾法乳。開啟愚蒙。大慈悲心。善巧方便。引領玄模。不勝慶喜。乃承 不棄。索為序引。粗述所懷。藉資贊勸。仰冀世賢。普共流通。傳燈無盡。同棲神于安養(yǎng)。指大覺以為期爾。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五月一日靳云鵬敬序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明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上海圓明講堂沙門韜光圓瑛講
弟子芬陀利子明旸日新錄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今講此解。略分為六 一二種題目 二譯經法師 三解經大師 四著解序文 五解經玄義 六正釋經解 今先講二種題目
(講)前佛說阿彌陀經六字。是經題。后要解二字。是疏題。
甲一經題分二 乙一別題 二通題
(講)經題六字中。復有通別之分。前五字是別題。別者辨別。與諸經之題不同故。后一字是通題。通者通同。凡是經藏。智名經故。
今初別題
(講)別題。按古德七種立題中。乃是單人立題。諸經別名無量。不出七種。以人法喻三字。有單的三種。即單人。單法。單喻。復的三種。即人法。人喻。法喻。具足一種。人法喻三字。智具足故。
單人立題。如本經佛說阿彌陀經。能說之佛。所說之佛。皆是大覺悟之人。是娑婆極樂。兩土教主。已證究竟極果之人也。題中無法喻。○單法立題。如大涅槃經。涅槃是不生滅之法。題中無有人喻!饐斡髁㈩}。如大寶積經。譬如大寶積聚。題中無有人法!鹑朔㈩}。如文殊問般若經。文殊是人。般若是法。題中無譬喻。○人喻立題。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是人。師子吼是喻。題中無法!鸱ㄓ髁㈩}。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喻。題中無人!鹁咦懔㈩}。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最上一乘之法。佛是一切智人。華嚴喻以萬行因華。莊嚴果德。具足人法喻三字。諸經雖多?偛怀龃似叻N立題。
再將經題六字分講。先講佛字。梵語本有佛陀二字。譯為覺者。即大覺悟之者。中國人有好略之習慣。單稱佛之一字。我等信佛念佛學佛之人。第一要明白佛字意義。此字意義無窮。說不能盡。今且略請。佛者覺也。覺有本覺。始覺。究竟覺。佛即究竟大覺之人。又覺有自覺。覺他。覺滿。佛即覺行圓滿之人。又有法報應三身佛等。信佛念佛學佛之人。所應深知而解悟也。
何謂本覺。即吾人本有之覺性。此性本來自有。不假修成。覺即是佛。乃人人本具之佛性。今在凡夫迷位之中。稱為本覺。迷此本覺。而為不覺之眾生。雖然不覺。而本覺之性未嘗失。如醉漢衣里明珠。貧人宅中寶藏。諸大乘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又云眾生本成佛道。又云一切眾生。本元真如。與十方佛。無二無別。金剛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皆謂此也。是本有覺性。故名本覺。
何謂始覺。因眾生本具佛性。迷而不覺。忽逢善知識開導。或看經書。方始覺悟。本具天真佛性。此性有稱本來面目。或呼無位真人。一向迷之。今始覺悟。故名始覺。
何謂究竟覺。前本覺屬理。始覺屬智。一切眾生。由本覺內熏之因。遇善知識開導。及看經書。外熏之緣。因緣具足。依理起智。方始覺悟。既覺悟已。則以智照理。時時回光返照。照破一切妄惑;蟊M智圓。復還本有心源。究竟清凈。朗然大覺。是名成佛。堪稱究竟大覺之人。
何謂自覺。即前所云。本覺內熏為因。善知識與經教。外熏為緣。發(fā)起始覺之智。了知吾人本具佛性。生滅身中。自有不生滅性。稱性起修。必得無上菩提涅槃。成佛有分。此為自覺。
何謂覺他。即以自覺之理。輾轉教化他人。令他人亦得覺悟。亦能發(fā)心修行。不同二乘。無利他行愿。自覺之后。不肯覺他也。
何謂覺滿。即自覺覺他。二種功行圓滿。自覺圓滿。斷五住煩惱。得四智菩提。則慧足。覺他圓滿。經三祇練行。住百劫修因。則福足。福慧滿足。為兩足尊。是名成佛?胺Q覺行圓滿之人。
又有法報應三身佛。身者。積聚之義。凡夫則積聚業(yè)報以成身。佛則不然。業(yè)盡識空故。
法身佛。是理積聚。積聚真如理法以為身。真如圓凈。遍一切處。法身亦然。故曰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梵語毗盧遮那。此云遍一切處。
報身佛。是智慧積聚。積聚一切種智以為身。真智圓滿。妄惑干凈。故曰圓滿報身。盧舍那佛。梵語盧舍那。此云凈滿;髢糁菨M也。
應身佛。是功德積聚。積聚無量功德以成身。三祇修;。百劫種相好。時至機熟。應機示現。故曰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梵語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
今此能說之佛。即釋迦牟尼佛。此佛名號具悲智二德。自他兩利。釋迦譯能仁。屬悲德。能以仁惠。度脫眾生。此為利他。牟尼譯寂默。屬智德。寂照分明。默契至理。此為自利。
說者。古德云悅所懷也。以佛有此圓頓法門。時未至。機未熟。秘而不宣。不暢本懷。今時至機熟。觀眾生于此圓頓法門。自能信愿修行。故以八音四辯。暢悅本懷而說也。
阿彌陀。譯云無量壽。本經云。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此無量之稱。有有量之無量。與無量之無量。二種差別。彌陀法身。無始無終。及報身。有始無終。皆無量之無量。而應身有始有終。乃有量之無量。應身壽量雖長。亦有涅槃。正法住世。劫亦無量。無有像法末法。正法上半夜滅盡。下半夜觀世音菩薩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世界不名極樂。名為眾寶普集莊嚴。更勝極樂。
阿彌陀。又譯無量光。本經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佛有智光身光。智光遍照法界。是無量之無量。身光雖然徹照十方。尚屬有量之無量。
又自性彌陀。亦具無量壽。無量光二義。自性豎窮三際。即無量壽義。自性橫遍十方。即無量光義。又彌陀法身真理。常住不變。即無量壽義。根本實智。遍照法界。即無量光義。此約理智而論。
若約事相而談。彌陀之無量壽光。亦屬修成。乃由愿行功德之所莊嚴。彌陀因中。為轉輪圣王。聞世自在王佛說法。從佛出家。名曰法藏比丘。對佛發(fā)四十八愿。莊嚴極樂。依正二報。第十三愿云。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第十二愿云。設我得佛。光
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因愿后歷劫修行。行滿果圓。故壽光悉皆無量。彌陀如是。我等若能發(fā)大愿。立大行。亦可隨愿所成也。上講別題竟。
乙二通題
再講通題經字。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乃是我佛。契理契機之教。上契諸佛所說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故曰契經。有教經。行經。理經之別。此經能詮之聲名句文。與所詮之信愿持名。皆是對機之教。為教經。其中所授執(zhí)持名號。清凈三業(yè)之行。為行經。所有依正莊嚴。不出一心實相之理。為理經。經題六字講竟。
甲二疏題
疏題。要解二字。要是重要。綱要。蕅公老人。智慧宏深。不事廣釋。但著要解者。欲將彌陀一經。重要之綱宗。提挈以示人也。略講本經要義。一直詮無上心要。此經。佛說西方極樂。依正莊嚴。即是唯心之凈土。自性之彌陀。一切依正。不離吾人心性之外。此心非肉團之假心。非意識之妄心。乃是包太虛。周沙界。豎窮橫遍之真心。生唯心凈土。即是生現在極樂世界。唯心所現之凈土。非別有一凈土也。見自性彌陀。即是見現在說法。唯心所現之彌陀。非另有一彌陀也。若依報。若正報。皆不離心。此為本經之綱要。
二直示法門要。此經。佛教人專持彌陀名號。以修凈土之行。行由信愿而立。故經中先詳陳依正莊嚴以起信。次特勸應求往生以發(fā)愿。三正示執(zhí)持名號以立行。以一念消除種種妄念。而得一心不亂。即此信愿行。三種資糧具足。便可橫超三界。往生極樂。圓證三不退地。。此為法門之綱要。大師之解。即解如是要義。故名要解。一二種題目講竟。
二譯經法師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講)此經結集天竺。流傳中華。姚秦。是紀時也。紀傳譯之時代。揀非符秦。乃是姚興在位時。故名姚秦。亦名后秦。前秦。即符堅稱王名符秦。時有異星現于西北分野。太史入奏。當有智人。入輔中國。堅曰。朕聞龜玆國。有鳩摩羅什法師。得非此人歟。即遣驍騎將呂光。率兵伐龜玆。臨行謂曰。朕非貪地用兵。若得法師。即日班師。馳驛送歸。龜茲王既悉。即勸請法師入秦。以解國難。光迎師回國。至西涼。聞符堅為姚萇所殺。乃自據涼上。即三河王位。萇聞師名。屬請入關。光皆不允。姚興繼父位。復請不允。于是起兵伐涼。呂光卒。侄呂隆嗣位。無力抵抗。興乃得迎師至長安。待以國師之禮。延入西明閣。乃集義學沙門八百人。從什受學。什師所譯經論。九十八部。凡三百九十余卷。此經亦所譯之一。時在姚秦。故以紀之。
三藏法師者。顯德也。三藏者。一修多羅藏。此云契經。為定學之藏。二毗柰耶藏。此云善治。又云律。為戒學之藏。三阿毗曇藏。此云無比法。又云論。為慧學之藏。○法師有二義。一以三藏之法。為我之師。即依法為師也。二深通三藏之法。自行化他?梢詾槿藥煼兑。什師博通三藏。七佛以來。為譯經師?胺Q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標名也。原名鳩摩羅耆婆什。譯云童壽。謂童年而有耆德也。有云此名。乃連父母為名。父名鳩摩羅琰。母名耆婆。什者。善識此方文字之稱!鹱g者。易也。易梵語為華言。周制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北方曰譯官。漢時譯官兼善西語。圣教西來。請其譯語。故以稱焉。
什師家世相國。其父鳩摩羅琰。棄官出游。至龜茲國。王美其德。以妹妻之。生師。母即出家。得證初果。師年七歲。母亦令出家。日誦千偈。一日隨母入寺。見鐵缽。即舉加頸。俄念缽重。我年少力弱。何以能舉。力即不勝。遂悟萬法唯心之旨。慧性過人。九歲隨母到罽賓國。依槃頭達多法師。習小乘經論。十二歲其母攜還。至月氐北山。有羅漢見而異之。謂其母曰。此子當善守之。如過三十五歲不毀戒。度人當不減優(yōu)波毬多。若破戒。只為才明□藝法師而已。博通四圍陀典。五明諸論。陰陽星算等術。莫不窮微盡奧。又從須利耶蘇摩。咨稟大乘。乃知從前學小乘之非。于是傳習大乘。廣求要義。復到罽賓。為其師槃頭達多。具說一乘妙理。達多感悟。反禮為師。什師不敢受。其師曰。我是汝小乘師。汝是我大乘師。受禮何妨。及還龜茲。名震諸國。其母知龜茲運衰。辭往天竺。進證三果。臨行謂什曰。方等深教。當闡秦都。但于自身。少有不利。奈何。什曰。菩薩之道。利物亡軀。大化得行。雖當爐鑊無恨。乃留龜茲。止新王寺。后為大秦。請入華夏。一生所譯。咸共流通。
昔道宣律師。問天人陸玄暢。什師所譯經論。何以迄今。受持轉盛。答曰。此師七佛以來。為譯經法師。以悟達為先。得佛遺寄之意。什師臨終自誓。若所譯經論。不違佛旨。當使焚身。舌根不壞。迨火化后。果然一舌獨存。此師之舌。當與六方諸佛。廣長舌相同。其所譯此經。自應可信也。二譯經法師講竟。
三解經大師
明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講)明是朝號。大師生于明朝。俗姓鐘。字振之。名際明。又名聲。始祖由汴梁南渡。世居古吳。母金氏。父岐仲公。持大悲咒十年。夢大士送子。遂生師。七歲即茹素。十二歲就外傅。聞圣學。即以千古自任。誓滅佛老二教。開葷酒。作論數十篇。辟異端。至十七歲閱自知錄序。及竹窗隨筆。乃不謗佛。取所著論焚之。二十歲注論語。大悟孔顏心法。是冬喪父。聞地藏菩薩本愿。發(fā)出世心。二十二歲。專志念佛。焚窗稿二千余篇。二十三歲。聽楞嚴經。二十四歲。一月中三夢憨山大師。師往曹溪。不能往從。乃從憨山大師門人。雪嶺師出家。命名智旭。二十五歲。住徑山悟道。二十六歲。受菩薩戒。二十八歲。母病篤。四刲肱不救。悲痛無限。喪葬盡禮。誓往深山。掩關修道。關中大病。乃以參禪工夫。求生凈土。三十歲出關。始述毗尼事義集要。三十二歲。方究心臺宗。三十七歲后。宏化諸方。著述各種經論疏解。計四十八種。約三百余卷。五十七歲。圓寂于靈峰。越三年。門人開龕荼毗。見趺坐巍然。發(fā)長覆耳。面貌如生;鸹。牙齒俱不壞。與羅什法師。舌相不壞。同一征信。大師生前遺囑。荼毗后。將靈骨研磨。和面為餅餌。散放山水之中。以結眾生之緣。后眾門人。不敢從粉骴遺囑。遂奉骨。塔于靈峰大殿之右。
西有。是大師之別號。此號根據本經。佛告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即是西方依正二報。皆是實有。故號西有。并非寓言。亦非理想。因無人知。故佛舉告舍利弗。實有西方極樂之依正。不可偏理而廢事也。
沙門。為印度出家修道者之通稱。譯云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又曰識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此二字實不易稱。○沙門有四種分別。一勝道沙門。三乘圣眾。修證道果者。二說道沙門。代佛宏化。說法利生者。三活道沙門。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四污道沙門。破戒比丘。玷污佛門者。蕅公是前三種沙門。
蕅益。乃是大師精修凈業(yè)之號。蕅為蓮之因。由蕅而生荷。開華。結蓮。蓮即蕅之果。意以種蕅。有得蓮之益。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自有往生九品蓮華。橫超三界。直趣菩提之益。
智旭。是大師法諱。旭為清晨東升之日。其師以其智慧。譬如東升之日。能破大夜之昏。光明遍照也。
解。即解釋。將本經重要之義理。綱要之心宗。一一解釋。令得顯明也。三解經大師講竟。
四著解序文分二科 甲初序法門 二序注疏 初科又分二 乙初總序多門 二別顯凈宗 今初
《序》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講)原夫。是起語之辭。諸佛者。諸是眾多之謂也。即指過去現在。十方一切諸佛。佛佛道同。同以無緣之大慈。同體之大悲。憫念眾生。憫者哀憫。即大悲之用。念者護念。即大慈之用。群迷范圍廣大。指九法界眾生之多。六凡眾生。于本來無我。妄執(zhí)此身為實我。迷卻我空之理。于本來無法。妄執(zhí)心外有實法。迷卻法空之理。二乘之人;疑磴。趣向偏空。迷卻真空之理。權教菩薩。未悟真如。所修不能離相。迷卻圓中之理。九界之迷雖分輕重。其為無明所覆。一也。隨機施化者。諸佛轉八識成四智。有妙觀察智。能觀察眾生。是何種機。為說何種法。是隨其機宜。施以教化。如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應以何法得度。即說何法。
又。諸佛稱為無上醫(yī)王。能醫(yī)眾生各種心病。如醫(yī)師對癥。開方授藥。自可藥到病除矣。隨機施化。為度生之唯一方法。如不凈錯施于爐犕。數息不利于冢人。皆不能受益。
昔有二人。投佛出家。一是制爐犕之人。一是守冢墓之人。佛弟子授制爐犕者。以不凈觀工夫。授守冢墓者。以數息觀工夫。二人依教修觀。皆不得益。遂同欲還俗。佛呼而問之。汝二人何欲還俗。乃將依教修觀。不得益之故。稟明于佛。佛囑不必還俗。汝二人易觀修之。自能得道。要制爐犕者。修數息觀。守冢墓者。作不凈觀。二人不久。皆得道果。此即隨機施化。易于得益之明證也。
凡為善知識者。應當通達。大小偏圓。權實頓漸。一切法門。隨眾生機。而為宣說。因眾生根性不同。樂欲各異。只得俯就機宜。曲垂方便。而饒益之。是為善知識!鹑羝珗(zhí)一門。自是他非。排擯異己。無論法門如何。皆非善調物倩。廣行化導者。如世?漆t(yī)師。其利不溥也。
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者。諸佛說法。無非指示眾生。一條歸元之路。元即本元真心。眾生最初。一念迷情妄動。乃迷真起妄。背本逐末。所以流轉生死。長劫不休。諸佛說法。示以歸元之路。一歸本元。無有二致。惟一清凈本心。而所教方便。修證法門。別有八萬四千。故謂之多門。如千徑九逵。皆達王城也。初總序多門講竟。
乙二別顯凈宗分二科 丙初凈土橫超勝 二特顯持名勝 今初
《序》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凈土。
(講)然字。轉語之辭。上云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法門之中。揀擇其至直捷。而不紆緩。至圓頓。而非偏漸者。莫若念佛法門。求生凈土。念佛法門。但持洪名六字?梢詸M超三界。徑登不退。疾趣菩提。其直捷圓頓。為何如耶。
橫超三界。帶業(yè)往生。為凈宗特點。一切法門。皆豎出三界。不能橫超三界。豎出則難。橫超則易。今有一喻。喻如蟲生竹中。若從竹節(jié)。一節(jié)一節(jié)咬穿。向竹梢而出者。此喻豎出三界。何等為難。若從竹邊。咬穿一洞而出者。此喻橫超三界。何等容易。此即直捷圓頓之譬喻也。初凈土橫超勝講竟。
丙二特顯持名勝
《序》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wěn)當者。[則]莫若信愿專持名號。
(講)念佛一門。而分四種。一實相念佛。二觀想念佛。三觀像念佛。四持名念佛。本經即釋迦如來。教人專持名號。于四種念佛法門中。此為至簡易。至穩(wěn)當者。
何謂簡易。但持一句佛號。何等簡單。一教便會。何等容易。不必參究。不勞觀想。與夫觀像。何等簡易。
何謂穩(wěn)當。略說有三。一念佛眾生。常得彌陀光明。之所照燭。常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自始至終?梢圆辉饽隆6罘鹬。一生精進。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凈土?擅飧籼ブ。世有修習他種法門。一生功行未圓。欲望來生。繼續(xù)再修。一經轉胎。迷卻前生志愿。是為隔胎之迷。三念佛之人。只要信愿行。三種資糧具足?v使一生念佛。不得開悟。亦得往生凈土。永明壽祖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其穩(wěn)當為何如耶。
《序》是故凈土三經。并行于世。[而]古人(研究推重。)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豈非有見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講)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辭。凈土三經。佛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與本經。皆為凈土法門經。雖然三經并行于世。而古人獨推重本經。列在日課。無論何宗寺廟。皆早晚二課。念佛經行。是以持名念佛。為尤要也。豈非二字反顯。古人有見于持名念佛一法?梢云毡簧现邢氯。如一雨所滋。大根大莖。中根中莖。小根小莖。皆得蒙潤也。
念佛一法。若智若愚皆有分。是男是女總堪修。上焉者。如文殊普賢。不能踰其閫。文殊發(fā)愿偈云。愿我臨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普賢偈意全同。每句加二字。曰。愿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下焉者。鐵匠屠夫。亦得臻其域。昔日衡州有一王打鐵者。一家四口。以打鐵度日。一日不打。即生活費無著。自怨前世不修。今世吃苦?傁胄扌。不知修法。一日見有一位游方僧。請入其鋪奉茶。請教修行之法。告以窮苦。要求示以不花錢。不妨工作之法。僧即傳授持名之法?刹换ㄥX。不妨工作。煨鐵時。將風箱一掣一聲佛號。一推一聲佛號。要打鐵時。一槌一聲佛號。并告以一生持念不輟。則臨終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其國。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王甚喜。即依之而修。其妻謂曰。打鐵本來辛苦。再加念佛。豈不更苦。王告其妻曰。是法極好。往日站在爐邊。覺得火熱。念佛則不熱。往日打鐵。覺得臂酸。念佛則不酸。晚間念佛亦好睡。如是益加精進。數年后。一日理發(fā)沐浴更衣。謂其妻曰。我今天要回家去。妻曰。此不是汝家。汝家在何處。曰我家在西方。妻笑曰。汝去好了。少頃又站在爐邊煨鐵。高聲念佛。鐵煨紅取出。說偈曰。“釘釘鐺鐺。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舉槌念佛一聲。敲下即立亡。異香芬郁。面不改容。天樂鳴空。眾所共聞。當知其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無疑。衡州從此。人多念佛。迄今念佛之風仍盛。
昔日屠夫張善和。一生殺牛為業(yè)。將終之時。見群牛競來索命。乃呼其妻。請僧救度。妻請一念佛僧至。謂善和曰。汝殺業(yè)甚重。惟有念佛可救。隨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善和依教念佛。念不多聲。則曰牛去矣。僧云再念。復念多聲。曰佛來了。一手拈香。含笑而逝。其帶業(yè)往生。自可為證。乃至八哥念佛。亦得往生。其被機之廣可知。
攝事理以無遺者。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何謂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念念無間。行住坐臥。惟此一念。更無二念。不為內惑外境。之所動亂。名得事一心。○何謂理念。了知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于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佛一如。無有二相。唯是一心。寂然不動。名得理一心。故曰攝事理以無遺。
統宗教而無外者。宗乃直指向上宗乘。不落思量分別。念佛法門。專持一句佛號。綿綿密密念去。念到一心不亂。而得念佛三昧。梵語三昧。譯云正定。即是禪定。又古德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此即統宗!鸾陶呓滔唷S写笮∑珗A。頓漸權實不等。按天臺宗。分藏通別圓四教。今念佛之人。以能念心。念所念佛。能所分明。不離事相。此藏教意!鹉钅钅罘稹D钅蠲髁。能念所念。皆不可得。此通教意!鹗紡挠心。念至無念。不住有無。而歸中道。此別教意!鹉芩橥。有無見泯。湛然一心。常住不動。此圓教意。凈土一門。而該四教。此即統教。故曰統宗教而無外。
尤為不可思議哉者。尤者更也。此句對其余三種念佛比較。持名更為不可思議。其理深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蓮池大師云?谟劧o喪。心欲緣而慮亡。本經六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同聲贊嘆。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經不可思議。即持名念佛法門不可思議。一序法門講竟。
甲二序注疏分二科 乙初序古疏 二序今解 今初
《序》古來注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云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溪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講)自古以來。彌陀經注疏。歷代不乏其人。第時世既經久遠。便就湮沒者多。而所存無有幾家。此序古疏!鹪茥滦蚪琛T茥诤贾。是蓮池大師道場。師諱袾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州仁和縣人。俗姓沈。官家后代。年三十一歲。聞說萬物皆有無常一語。忽然覺悟人生亦是無常。遂發(fā)出世心。參拈花遍融禪師。笑巖寶祖。有省。大明隆慶五年。至杭之五云山。見五色彩云。棲于西塢。復觀山明水秀。遂結茅居焉。后以道德所感。遠近來歸。成為叢林。名云棲寺。文殊菩薩;癁橥。來參大師。師見問曰。兩腳有泥。必是遠來客。童子曰。聞知蓮池水。特來洗一洗。師曰。蓮池深萬丈。不怕淹死你。童子曰。兩手攀虛空。一腳踏到底!鸾穹Q云棲和尚者。不敢直呼其諱。重其人也。梵語和尚。此云力生。以有力能生弟子智慧。蕅公從其塔前受戒。故稱和尚。
著為疏鈔者。將此經著疏解釋?譁\智未了。復著鈔解疏。婆心特切。足見其為法為人之處。廣大者。文言浩瀚。精微者。義理明妙。一經要旨。闡發(fā)顯了?芍^盡美矣。又盡善也。
幽溪師伯者。幽溪地名。即天臺山幽溪高明寺。傳燈大師道場。大師俗姓葉。少從映庵禪師出家。后弘揚念佛法門。每臨登座。天樂鳴空。大眾俱聞。蕅公是其侄輩。亦以地尊稱其人。曰幽溪師伯!饒A中鈔者。圓中。是圓融中道之理。真俗中三諦。圓融無礙。故名圓中。幽溪大師。以圓中之理。鈔釋彌陀略解。稱為彌陀圓中鈔。略解是蘇州北禪寺。大佑法師所著。
高深洪博者。贊圓中之理。是最上第一義諦。如須彌之高。是無邊無盡法界。如滄海之深。洪博即廣大也。圓中之理。包太虛。周沙界。故曰洪博。
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者。以喻二書并行于世。如日月之麗中天。凡有目者。皆能睹見兩輪并耀。光華煥發(fā)。若無目者。則日月雖明。彼亦無見。意以二書利于夙根有智之者。不能及于下根無智之人。
《序》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蛑鲁鯔C淺識。信愿難階。
(講)此數語。即著述要解之發(fā)起因緣。承上彌陀疏鈔。與圓中鈔。特以文廣為富。義多曰繁。邊際涯畔。莫能測度。或致初機之人。依之生信發(fā)愿為難。程度不及。故曰信愿難階。上序古疏講竟。
乙二序今解
《序》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也]。
(講)承上發(fā)起因緣。故不揣自己庸碌無能。愚暗無智。再述要解。此大師自謙語。作者謂之圣。述者謂之賢。不敢與二翁。競爭其異彩。亦不必與二翁。強唱其同調也。
《序》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v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將釋經文。五重玄義。]
(講)此舉喻。其喻是蘇東坡游廬山詩。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詩有事有理。事者。事相。此山橫看成嶺。側看則成峰。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山勢各各不同。皆非盡見廬山全境。故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之中故。不能盡見廬山真境也。后云縱然不盡廬山真境。也許各各親見廬山而已。
理者。理性。東坡為五祖戒禪師后身。乃悟道之人。欲即事以顯理。故吟此詩。以廬山喻理性。若峰若嶺。皆不離廬山。喻若依若正。無非唯心所成。不識廬山真面目者。不識心性本來面目也。只緣身在此山中者。身亦在心性之中。故不見心性之全體。雖不見全體。亦許各見心性而已。楞嚴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物。即法法唯心之理。東坡乃即事顯理。以詩說法也。
蕅公引此詩。喻彌陀經疏。以廬山喻彌陀經。以峰嶺喻疏解;蛘劺砀哌h。或解釋淺近?偸顷U揚此經之理性?v使不能將全體和盤托出。亦許親見佛理。不失佛意也。四著解序文講竟。
五解經玄義分五科 甲初釋名 二辨體 三明宗 四明力用 五明教相
(講)玄義。即經中玄妙之義。乃一經之綱要。先行提挈在前。發(fā)揮明了。至后經中余義。易于領會。天臺宗解經?傄晕逯匦x在前。賢首宗解經。則用十門分別居先。此乃二宗解經之家法也。
甲初釋名
《解》第一。釋名。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
(講)第一重玄義。即解釋此經之名。佛說阿彌陀經。此題即前七種立題中。單人立題也。以能說所說。娑婆極樂。兩土果人為名。釋迦彌陀。皆是究竟極果。大覺悟之人也。
《解》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濁惡世。以先覺覺后覺。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者也。
(講)此土。指吾人所住娑婆世界。以釋迦牟尼佛。為能說教利生之主也。乘大悲愿力。生五濁惡世者。諸佛雖大悲平等。而我佛偏憫極苦眾生。故發(fā)愿生此娑婆。五濁惡世。示現成佛。以先覺下三句。即成就佛道之義。前云必要三覺圓滿。方得稱佛。
以先覺者。即自覺。自己先能覺悟也。覺后覺者。即覺他。覺悟其他一切眾生也。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者。即覺滿。覺行圓滿。覺至一心本源。是謂大圓滿覺。入佛知見。佛知真知。無所不知。佛見真見。無所不見也。
此三句。即解佛字要義。佛字。乃超九界以獨尊之號。自覺。超六凡法界眾生之不覺故。覺他。超聲聞緣覺二乘法界。不能自覺覺他故。覺滿。超權實教菩薩法界。雖能自覺覺他。而覺行未曾圓滿。乃至等覺菩薩。喻如十四夜月。比之十五夜。尚差一等故。惟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為三覺圓。萬德具。超九界以獨尊?胺Q世尊。
《解》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脫。故悅也。
(講)悅所懷者。乃暢悅所有懷抱。佛惟以度生為懷。今眾生成佛之機已熟。可以為說。念佛成佛。難信之法。令得究竟脫離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故悅也。
此二節(jié)解。即解成佛說法二事。如本經后文。佛呼舍利弗而告曰。當知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佛說此經。能為甚難希有之事也。
《解》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講)阿彌陀。是本師所說。彼西方極樂世界之導師。導是引導化導。彌陀過去為轉輪圣王。于世自在王佛會下。聞法出家。發(fā)四十八種大愿。第一愿。國中無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乃至第四十八愿。他方菩薩。聞佛名號。即得第一。第二。第三法忍?傊运氖嗽。成就極樂依正莊嚴。接引信愿念佛眾生。生彼世界。永階不退者。即永遠登不退地。而直趣佛果也。不退有三。一位不退。趣入圣流。不退墜凡夫地。二行不退。恒常度生。不退墜二乘地。三念不退。任運增進。證入如來地。凡生極樂者。皆得三不退地。本經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故曰永階不退。非獨上品不退。乃至十念功成。帶業(yè)往生之者。亦得不退也。
《解》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
(講)梵語指印度語。劫初光音天人。下降于印度。因食地肥。足不離地。留為人種。光音天是梵天。印度人。稱為梵天苗裔。故彼土語言。稱為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但將壽命光明。二種而說。已解在前。要之彌陀功德。具有恒沙稱性功德。智慧。已證一切種智。神通。具足三明六通。道力。已得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法。依報正報。種種莊嚴。說法。則轉一切*輪;。則度一切有情。故云一一無量也。
《解》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通別合為題也。教行理三。各論通別。廣如臺藏所明。
(講)金口。指佛口為金口。以佛全體閻浮檀金之故。一切佛親口所說。通名為經。經字是通題。對上佛說阿彌陀五字別題。是通別合為一題。教行理三。各論通別。今佛說阿彌陀經。經中所詮。信愿持名之教。與諸經不同。為教別。同名為經。故教通。依教所起之行。非觀想觀像二種。乃是持名之行。故行別。同歸極樂。故行通。依行所契之理。有唯心四土。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凈土。四土差別。故理別。四土不出唯心。故理通。教行理三經。其義甚廣。具如臺藏所明。五重玄義第一重。釋名講竟。
甲二辨體
《解》第二。辨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
(講)第二辨體。即辨明此經所依之體。大乘經。對小乘說。乘是車乘。有運載義。法華經。有羊車。鹿車。牛車。以譬喻大中小三乘之法。更有大白牛車。譬喻最上一乘佛法。羊鹿二車。指聲聞緣覺?蓮姆彩ネ油痢_\載至方便有余土。牛車。指大乘權教菩薩?蓮那岸。運載至實報莊嚴土。大白牛車。指一乘實教菩薩?蓮那叭痢_\載至常寂光凈土。
諸大乘經。談理深廣。故皆以一乘實相為正體。如妙法蓮華經。以實相為體。楞嚴經。以如來藏為體。華嚴經。以一真法界為體。其余不必廣舉。名異體一。如來藏。一真法界。亦實相也。
實相者。真實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實相之體最深。最關緊要。不得不詳細講明。靜心察聽。自能領會。若明實相。是為悟大乘理。
先講無相之實相。無相者。離虛妄相也。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非相即離相。意謂若見所有虛妄諸相。能離虛妄之相。即見真實之相。真實之相。即是法身如來。故曰即見如來。此即無相之實相也。
次講無不相之實相。無不相者。不是沒有真實相也。諸法雖妄。妄中有真。諸法生滅。生滅之中。有個不生滅性。凡虛妄生滅者。皆差別相。真實不生滅者。乃平等相。此即無不相之實相也。
如上所講二種實相。今以譬喻明之。經云。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譬喻者。以易知之事相。譬喻難知之理性。令難知者。亦成易知也。且試舉金與金器。譬喻無相之實相。及無不相之實相。世間所有一切諸相。種種不同。如金器各有相狀不同。有生有滅。一一金器。皆可改造。所有諸相。皆虛妄不實之相。無相之實相。無字。當作離字解。若離卻金器。瓶。環(huán)。釵。釧。虛妄之相。即見金之實相。法中。若離卻世間。諸法虛妄之相。即見真如實相。故曰無相實相!鹩。一切金器雖然千差萬別。于差別異相中。不是沒有平等之一相。瓶。環(huán)。釵。釧。差別相也。真金。平等相也。真金是一。能成無量器。無量器。不出一金。即依金作器。器器皆金。諸器差別相上。不是沒有金之平等相。法中。即世間諸法差別。虛妄相上。不是沒有真如平等真實之相。故曰無不相實相。是實相。為諸法所依之體。亦為諸大乘經正體。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者。此正指現前念佛之一念心性。心有靈知之用。性乃不變之體。用不離體。故合稱心性。下不在內外中間。過現未來等。是教人必須深研痛拶。自有一番消息。不可徒落語言。作道理領過。今當以二義釋之。一本空義。即無相之實相。以現前一念心性。本自空寂。故不在內外中間三處。如二祖神光。斷臂求法。求初祖達磨。為他安心。初祖伸手云。將心來與汝安。二祖即時回光返照曰。覓心了不可得。初祖云。與汝安心竟。不可得。即本空義也。
二常住義。即無不相之實相。以現前一念心性。常住本然。不屬過現未來三際。此之心性。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不生不滅。故三際悉皆不屬。此常住義也。無生論云。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體即法界。達此者。由持名念佛。而悟實相也。
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者。離一切虛妄相也。如楞嚴經?杖鐏聿?罩T一切妄染之法是也。古人悟道云。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此中即香味觸法。而非香味觸法。且道是甚么。試參看。
《解》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其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講)此即不落空有二邊。全歸中道。承上不在三處。不屬三際。故曰覓之了不可得。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F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也。又古德云。內外追尋一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故曰不可言其無。此不落空邊也。
具造百界千如者。具是理具。造是事造。理即心性不變之體。事即心性隨緣之用。謂吾人一念心性理中。本具百界千如。喻如海水本具百浪千波也。若約隨緣之用。事上則造作百界千如。喻如水隨風緣。而起百浪千波也。
喻中雖明。法中未了。何謂百界千如。吾人一念。具足十法界。四種圣人法界。一佛法界。二菩薩法界。三緣覺法界。四聲聞法界。更有六種凡夫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地獄法界。餓鬼法界。畜生法界。合為十法界。每界各具十界。則成百界。○千如者。一界有十如是。法華經云。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百界各具十如。是則成千如。復有假名一千。正報一千。依報一千。共有三千。復有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古人云。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也。不可言其有者。以百界千如。種種差別。惟一真如。各無自體可得。故不可言其有也。此不落有邊也。
《解》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非離此別有自性。
(講)上二句言性離妄相。下三句言相不離性。緣慮分別者。是心緣念慮第六意識能分別心也。又此心能攀緣塵境。思慮分別也。此心有明了意識。獨頭意識。二種差別。明了意識。同前五識。俱時而起。緣五塵境界。又名五俱意識。獨頭意識。緣法塵獨影境。即前五塵落卸影子。二種意識。俱有分別。又名妄相心。上二句即起信論所云。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
而緣慮分別下三句。一切諸相。不能離此心性。別有自性可得。喻如水若無風。本無波相。因風波起。波相不能離水。別有波之自性也。
《解》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講)此段結成圓融中道。實相妙理。以要言之。實相。離一切諸法之相。實相。即一切諸法之相。離約真諦真空說。離一切幻相。故為無相之實相。即約俗諦妙有說。即一切諸法。故為無不相之實相。正說真空無相。不壞俗諦。即真不礙俗。正說俗諦妙有。不壞真諦。即俗不礙真。真俗圓融無礙。無名立名。不得已強名實相。
《解》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講)實相之體。不落二邊。寂是空義。照是有義。非寂非照。即非空非有。不落空有二邊也。又。寂是不變義。照是隨緣義。而復寂而恒照。即不變常隨緣。照而常寂。即隨緣常不變也。
《解》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凈法身。
(講)此四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即是如來身土。照而常寂。此句重寂字。寂者不動之義。故強名常寂光土。土亦有不動義也。寂而常照。此句重照字。照有隨緣義。故強名清凈法身。身亦有隨緣義也。
常寂光。是四土之一。前三土。不離常寂光土。常即法身德。常住不滅。寂即解脫德。寂然不動。光即般若德。光明遍照。清凈法身。有自性清凈法身。一切眾生之所同具。有離垢妙極法身。十方諸佛之所獨證。
《解》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
(講)此二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又即如來法報二身。法身清凈不動。故合寂義。報身光明遍照。故合照義。○問。上科以法身合照。此科以法身合寂。豈不自相矛盾。答。法身有隨緣無相二義。上科身土對論。法身隨緣合是照。寂光不變應屬寂。此科法報對舉。法身無相合是寂。報身有相應屬照。并非前后相違。
《解》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照寂。名報身。
(講)性德屬性具之德體。如在礦之金。修德屬修成之德相。如出礦之金。法身本有。不假修治之功。故性德寂照。名法身。報身修成;髢糁菆A方顯。故修德照寂。名報身。
《解》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
(講)又修德照寂。照屬智。寂屬理。用始覺智。照本覺理。照徹心源。得根本智。又名理智。又名實智。成自受用報身。依根本智。起后得智。又名事智。又名權智,F他受用報身。故曰照寂。以智契理。始本合一。依法垂報。名受用身。
修德寂照。名應化身。寂照者。即不動寂場。而游鹿苑。仍現丈六比丘相。為小乘弟子。說四諦法。名應化身。
《解》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實相無二。亦無不二。
(講)上文所舉寂照。身土。性修。真應。理具。事造。悉皆不二者。因不出一念心性故也。無非實相者。即楞嚴經所云。元是菩提妙凈明體是也。
實相無二者。以實相之理。本是平等一相。放曰無二。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亦無不二者。從理起事。事應無量。故曰亦無不二。上句約理。下句約事。
《解》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講)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辭。承上亦無不二之故。實相舉體隨緣。作十方國土之依報。作十界圣凡之正報。作法報二身。作自他諸相。乃至超略之辭。超略其他不說。但就本經而說。作能說之釋迦。作所說之彌陀。能度之佛。所度之生。能信之心念。所信之法門。能愿之愿樂。所愿之極樂。能持之身口意三業(yè)。所持之阿彌陀佛號。能生之三種資糧。所生之四種凈土。能贊之釋迦諸佛。所贊之極樂依正。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現。
此科作字。應貫下諸法到底。喻如依金作器之作字。一金能作眾器。眾器不出一金。喻實相能隨緣。而作依正等諸法。諸法無不是實相。故曰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此段之理。與諸大乘經同。華嚴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古德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皆此義也。故隨拈一法。體即法界。以此而知。一句彌陀名號。亦復體即法界。此經亦復體即法界。故以實相為此經之正體也。五重玄義。第二辨體講竟。
甲三明宗
《解》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徑。會體樞機。而萬行之綱領也。提綱則眾目張。挈領則襟袖至。故體后應須辨宗。
(講)第三明宗者。五重玄義。此當第三。須當顯明。此經之宗旨。宗者要也。即經中所立之行。故曰宗是修行要徑。行門無量。必擇其要。古德云。念佛是修行捷徑。持名念佛。又為徑中之徑也。
會體樞機者。體。即上科所辨之正體。有謂宗即是體。體即是宗。此言不當。要知體是理。宗是行。體為宗依之體。宗是顯體之宗。宗體不即不離。故曰宗是會體樞機。門之開閉由樞。弩之發(fā)動由機。以樞機喻宗。則宗是會體之要行也。
而萬行之綱領也三句。而字轉語之辭。此經以信愿持名為宗。余常言持名一法。為大總持法門。三學全該。六度具足。蓮池大師云。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故此經之宗。為萬行之綱領。綱者。網之綱也。提其綱。則網中眾目自張。領者。衣之領也。挈其領。則衣之襟袖自至。故辨體之后。應須辨宗也。
《解》此經以信愿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愿。非愿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愿。而證所信。
(講)此經信愿行三資糧。為修行之宗要。三資以信為首者。以信為道源功德母故。又五根。十一善法。亦皆以信居先。至吾人學佛階級。信解修證。亦必以信為入門。三資若非有信心。不足以啟愿。若非有愿力。不足以導行。若非有持名妙行。不足滿所愿。而證明所信。即平日所信。西方極樂。依正莊嚴。皆為彌陀愿行之所成就。既念佛往生。親見勝境。乃證所信也。
《解》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fā)愿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
(講)經中佛呼舍利弗。而告之曰。西方有極樂世界。有彌陀現在說法。復廣陳行樹。欄楯。羅網。樓閣。寶池。蓮華。天樂。金地。天華。眾鳥風樹說法。皆廣陳極樂之依報世界。種種莊嚴。○經中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下。征釋無量光。無量壽。羅漢菩薩。亦復無量。眾生生者。皆得不退。一生補處菩薩甚多。皆廣陳極樂之正報主伴。種種莊嚴。廣陳依正種種莊嚴者。正欲令聞者以生信也。
次勸發(fā)愿以導行者。經中佛告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fā)愿。愿生彼國。此即佛勸眾生。發(fā)愿導行之文。有愿方能起行故也。
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者。經中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即示持名念佛之法。從一日至七日。克期取證。而得一心不亂。臨終蒙佛接引。往生凈土。以徑登不退也。
《解》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zhí)持名號。一心不亂。
(講)此總標信愿行三資。能信之心是一。所信自他因果事理不一。愿則厭苦欣樂。行則但持一句佛號。求得一心不亂。即求證念佛三昧也。
《解》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后。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
(講)信自者。以心性為自。乃對其他一切而說。即是信我現前一念真心。以為自也。此心本不是世人所認。四大身內之肉團。亦不是世人所認。緣塵分別之影事。此二種皆非真心。世人多皆認假為真。及認妄為真。學者須從這里。好好研究一番。死盡偷心。不可草草過去。
何謂認假為真。世人皆認身內肉團假心。以為自心。且試問于人曰。汝心在何處。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這里。此即是認胸間一團肉。狀如倒掛蓮花。晝開夜合者。以為自心也。此肉團心。是假非真。有生必滅。終歸爛壞。非不生不滅之常住真心。此肉團心。亦無作用。我說此言。定有許多人不信。必曰此心能知。何以說為無用。我曰無知。不妨試驗看。若是有知。此心在人身內。未爛未壞。皆當有知。何以世人乍死。此心仍在。即不能知。足證能知者。非此心。說有知者。非事實也。何謂認妄為真。世人皆認緣塵分別影事。以為自心。且試問于人曰。汝有心否。彼必答曰。誰人無心。再問曰。汝以何為心。彼必曰,F前能緣塵境。種種分別者。即我心也。此正是認妄想為真心。是為不覺之凡夫。同楞嚴會上。佛問阿難。曰汝目可見。以何為心。阿難答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言。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此即認妄為真。致受長劫。生死之患。
現今信自者。即信自己本有常住真心。不是肉團之假心。亦非緣影之妄心。乃是豎窮三際。無有初后。橫遍十方。無有邊涯。之真心也。真心具不變隨緣二義。不變常隨緣。隨緣常不變。喻金體不變。隨緣而成眾器。雖隨緣成器。金體依然不變。吾人真心。終日隨緣。終日不變。亦復如是。
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者。真心包裹太虛。周遍沙界。楞嚴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fā)。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又曰。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當知空界。本自心所現。西方極樂世界。亦自心所現。
《解》我雖昏迷倒惑。茍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講)真心本來廣大周遍。我等雖然在迷。此心不失;柚^昏于無明。迷謂迷卻真俗中三諦。起種種顛倒。五住地惑。依惑造業(yè)。依業(yè)受苦。輪轉不休。茍能一念回心者;鼗杳缘够笾。專持佛名。橫超三界。持至事一心不亂。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凡圣同居。方便有余。二種凈土。持至理一心不亂。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實報莊嚴。常寂光。二種凈土。更無絲毫疑慮。是名信自。即信唯心之凈土也。
《解》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愿。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
(講)信他者。以教為他。信釋迦無誑語。佛具五語。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彌陀無虛愿。四十八愿。愿愿圓滿。方成正覺。果后一定不違本愿。六方諸佛。廣長舌相。乃因中不妄語。所感之果相。無二言者。即諸佛異口同音。故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者。即依諸佛所說。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決志求生凈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
《解》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凈土。是名信因。
(講)信因者。以念佛為因。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故曰猶為成佛種子。又佛世一老人。投佛出家。舍利弗以慧眼觀察。其人八萬劫來。毫無善根。不度出家。老人聞言。自悲障重。放聲大哭。佛呼而問何故。老人即以尊者之言。奉白于佛。佛飭舍利弗。度其出家。舍利弗言。佛前諭囑。無有善根之人。勿許出家。此人八萬劫來。毫無善根。佛何以許度出家。佛云此人。八萬劫前為樵夫。在山采薪。見一虎來。即攀上樹以避之;⑦^。念南無佛一聲。即此念佛善根。今已成熟?啥瘸黾。后得阿羅漢果。散心稱名尚然。反顯念佛一心不亂。安得不生凈土。況字。即反顯義。是名信因。
《解》信果者。深信凈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
(講)信果者。以往生為果。深信凈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皆從念佛三昧真因。而得往生實果。文中四種譬喻。二喻依因感果。二喻果不離因。決無虛棄者。有念佛之因。必得往生之果。決定功無虛棄。但肯念佛。必得往生。是名信果。
《解》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凈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
(講)信事者。以境為事。境由心現。深信心無盡故。依心所現之境亦無盡。實有極樂世界。在此土之西。最極清凈莊嚴。雖云過十萬億佛土。亦非心外!鸩煌f生寓言者。寓是寄寓。又托也。寄托之言。雖有其名。實無其事。如莊子南華經云。有人名混沌。生而無七竅。人憐而鑿之。七竅有而混沌死。有其名。而無其人。故為寓言。佛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實有。非寓言。亦非理想。故曰信事。
《解》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
(講)信理者。以法界為理。深信十萬億土。無量事境。實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介爾者。微小之謂也。以吾人現前一念心性雖然微小。體即法界。本來廣大周遍。實無有外。喻如虛空廣大周遍。虛空無外。一切世界。皆在虛空之內。心性廣大周遍。心性無外。極樂即心內之極樂。故曰不出。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講)此文具四法界。一念心性。是理法界。所現極樂。是事法界。全事即理四句。是理事無礙法界。我心遍故三句。是事事無礙法界。一室千燈。即喻事事無礙之義。
又深信西方。依報世界。正報佛生。主即彌陀。伴即菩薩聲聞人天。皆吾人現前。一念心性所現之影。性心如鏡。西方依正。如鏡中之影像。全事即理者。事依理成。事不離理。故即理。如一切金器。依金而成。器不離金。故眾器即是真金。○全妄即真者。妄依真起。妄無自體。全體即真。如冰依水起。冰無自體。全冰即水!鹑藜葱哉。修德屬始覺智。性德為本覺理。依理起智。全智即理。如依鏡有光。鏡光即鏡!鹑醋哉摺K钢T佛眾生。自即自心。謂不獨我之正報身心。與我之依報世界。是我自心所現。即諸佛菩薩。以及一切眾生。他之依正二報。亦即是我自心所現。此中四句。皆是事不礙理。理不礙事。理事無礙法界。
我心遍故下。事事無礙法界。我之心性隨緣。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佛心。眾生心。亦隨緣。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事與事。亦得無礙。故立一譬喻。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相遍滿。重重交相攝入。一光遍多光。多光遍一光。多光攝一光。一光攝多光。光光相融。不相妨礙。即法界十玄門中。一多無礙法門。如是信者。是名信理。上六種信講竟。
《解》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凈。而自心凈。理應欣求。
(講)此明二種愿。愿離娑婆。愿生極樂。娑婆極樂。兩土穢凈。皆由自心染凈業(yè)所感。覺林菩薩偈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古德云。娑婆心險。感陵谷之高深。極樂心平。致寶地之如掌。此皆即理之事。自心所感之穢。應生厭離。自心所感之凈。應生欣求。欣厭二字。即是愿。
厭字。是修行基礎。若無厭離。那得欣求。如世人不厭生老病死苦。自然不會求出生死。不思修行。世人對此世界。不生厭者。皆是不覺悟也。第一不覺悟。人生是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外。還有種種諸苦。說不能盡。身是眾苦之本。為眾苦所集故!鸬诙挥X悟。人生是空。任汝功名富貴。無非大夢一場。“萬貫家財帶不去。一雙空手赴幽冥。”○第三不覺悟。人生無常。人生上壽。不過百年。善導大師云。“任汝千般快樂。無?偸堑絹怼”佛問弟子云。人命在幾間。一曰人命在旦夕間。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呼吸間。佛言子知道矣!鸬谒牟挥X悟人生無我。個個都認此身為我。處處愛我。貪著五欲。貪財為我受用。貪色為我娛樂。貪名為我榮耀。貪食為我滋養(yǎng)。貪睡為我安息。不知此身。四大和合。假名為我。畢竟無我可得。果能覺悟。人生苦?。無常。無我。深生厭離。則厭堪為入道之門也。
《解》厭穢。須舍至究竟。方無可舍。欣凈。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極。與不取不舍。亦非異轍。
(講)前四句明有欣厭。便有取舍。厭穢者。厭娑婆濁惡之穢。欣凈者。欣極樂莊嚴之凈。欣厭二字。即是信愿行之愿。既厭穢。必須愿舍。既欣凈。必須愿取。如何是舍至究竟。方無可舍。必須求出娑婆。橫超三界。則永離眾苦。方是更無可舍。如何是取至究竟。方無可取。必須求生極樂。直上九蓮。則但受諸樂。方是更無可取。以現前方便欣厭取舍。而至究竟不取不舍也。前欣厭取舍。是即理之事。后取舍究竟。是即事之理。
故妙宗下引證。妙宗鈔問云。至理微妙。不垢不凈。無取無舍。今立垢凈令人取舍。既乖妙理。即非上乘。答云。取舍若極。與不取不舍。亦非異轍。轍者車路。此中問意。乃偏理而廢事。答處乃即事而達理。
我等發(fā)心修行。但老實念佛。求出娑婆。求生極樂。從事實上做起。最為穩(wěn)當。千萬不可執(zhí)理廢事。蓮池大師云。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zhí)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
《解》設不從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執(zhí)理廢事。既廢于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
(講)設使世人念佛。不從事相發(fā)愿。舍穢取凈。但重理性。不取不舍。此即執(zhí)理廢事。亦是不離取舍。何以故。執(zhí)理就是偏取于理。廢事就是偏舍于事。取舍宛然。既廢于事。理亦不得圓通。豈是大乘。理事無礙之道耶。
若達全事即理下五句。謂若能了達全事即理。具大乘正信者。則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無非全體法界。此文當舉喻以明之。若能了達全波是水。則水是水。波亦是水。水波雖有二名。同一濕性。而念佛舍穢取凈。正是起大乘正信。而發(fā)大乘宏愿。故次信而明愿也。
《解》言執(zhí)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zhí)持登不退也。
(講)此正明妙行。執(zhí)持名號。即是求生凈土之妙行。行深則得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固難。而理一心不亂尤難。事理一心不亂。詳講在后若七日下。持名是修法。不亂是成功。
名謂假名。德乃實德。名以召德者。用佛之假名。呼召佛之實德。如念阿彌陀佛。光壽即佛之實德。佛之實德無量。略舉光壽二者。佛器亦貴重。器依金成也。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者。蓮池大師云。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上二句。六字洪名。萬德具足。下二句。一心念佛。六度齊備。故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也。
故使散稱為佛種。執(zhí)持登不退者。散亂心稱佛名號。已納佛種于八識田中。時節(jié)既至。善根成熟。亦有成佛希望。執(zhí)持。即一心執(zhí)持佛號。念念相續(xù)。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登不退地。故曰執(zhí)持登不退也。
《解》然諸經示凈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yǎng)。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凈土。
(講)此下校量行妙。先示諸行。然諸經中。有示凈土之行。種種不一。故曰萬別千差。觀像。即般舟三昧經。示觀像之法。觀想。即十六觀經。觀想西方。依正諸法。禮拜。供養(yǎng)。五悔。即華嚴經。普賢行愿品。十大愿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此兩愿。攝屬禮拜。既禮拜。必恭敬稱贊也。三者廣修供養(yǎng)。此愿屬供養(yǎng)。
五悔者。一懺悔。二勸請。三隨喜。四回向。五發(fā)愿。后四亦名悔者。以五者皆能悔過滅罪故。四者懺悔業(yè)障。此愿屬五悔第一懺悔。五者隨喜功德。此愿屬五悔第三隨喜。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此兩愿攝屬五悔第二勸請。既請佛說法。必請久住世間也。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此兩愿。攝屬五悔第五發(fā)愿。十者普皆回向。即回向眾生。同生凈土。同證真如。同成佛道。此愿屬五悔第四回向。
六念等者。一者念佛。為慈悲導師。二者念法。乃諸佛所師。三者念僧。是人天福田。四者念天。得長壽安樂。五者念戒。能清凈三業(yè)。六者念施。能普濟有情。此六念是十六觀經。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之一。三種者。一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修行六念;叵虬l(fā)愿。等字。即等前二種。以及萬善。皆可莊嚴凈土也。奉勸念佛。必宜正助雙修。以念佛為正修。以余行為助道。所修余行。回向發(fā)愿。亦得往生。故曰。一一行成。皆生凈土。
《解》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故云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講)此顯持名。先示諸行不及持名。以持名具足事理二妙?胺Q妙行。唯者獨也。獨顯持名一種法門。收機最廣。普被三根。下手最易。但持六字。此二乃事妙。下三為理妙。方便者。對機修法也。持名念佛一法。念念即佛。不落三乘諸行。故為第一方便。了義者。大乘顯了之義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第二義門。故為無上了義。圓頓者。圓融頓超之法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偏漸階級。故為最極圓頓。
故云下。譬喻清水珠。能清濁水。珠到水清。故云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以喻佛號能治亂心。故曰佛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 上一篇: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 下一篇:圓瑛大師文集—一般性弘法
- 圓瑛法師:何以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 本性法師:圓瑛大師與其四位高徒
- 圓瑛法師:世人墮落多由不信因果
- 圓瑛法師:眾生皆有佛性 不宜殺生慶賀
- 圓瑛法師:禪宗和凈土宗的差別
- 圓瑛法師:禪宗和凈土宗的五種不同
- 圓瑛法師:《佛說阿彌陀經》之諸弟子
- 圓瑛法師:《佛說阿彌陀經》之臨終往生
- 圓瑛法師:圓瑛法師《勸修念佛法門》
- 圓瑛法師: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yè)!
- 圓瑛法師:若照見蘊空,超登彼岸
- 圓瑛法師:國民應盡天職
- 圓瑛法師:培風學校講演
- 圓瑛法師:謝氏宗祠講演
- 圓瑛法師:佛教與人生
- 圓瑛法師:和平與慈悲
- 圓瑛法師:挽救人心之惟一方法
- 圓瑛法師:書信
- 圓瑛法師:佛教學院演講
- 圓瑛法師:尼眾學院開示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的六種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