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yán)經(jīng)

《楞嚴(yán)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yán)經(jīng)》、《首楞嚴(yán)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七卷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七卷

  圓瑛大師著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福州鼓山涌泉禪寺圓瑛宏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卯三 會十二處即藏性 分二 辰初 總征 二 別破 今初

  復(fù)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此總標(biāo)十二處即藏性。處者方所也,定在也。以權(quán)教相宗說,根一定在內(nèi),塵一定在外,眼唯對色,耳唯對聲等,內(nèi)外各六處,故名十二處,亦名十二入;謂取境,則以根入塵,受境,則以塵入根,通為能入,亦通為所入,故名為入。六科中,前二眼、色、耳、聲四處,約根塵互破,身、觸二處,獨約根破,余六處皆約塵破,循循善誘,巧為開發(fā),一一顯其相妄性真,全事即理也。 本科十二處,為如來對迷色重迷心輕者,開色合心:開一色法,為六塵、五根,合受、想、行、識四陰心法為一意根,故說十二處。根、塵互相依倚,下文云: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迷晦即無明,發(fā)明便解脫。今為融歸藏性者,正欲今發(fā)明也。初總征竟。

  辰二 別破 分六 已初 眼色處至六意法處 巳初分四 午初 標(biāo)舉二處 二 雙以征起 三 分文難破 四 結(jié)妄歸真 今初

  阿難!汝且觀此:祗陀樹林,及諸泉池。

  此標(biāo)舉眼、色二處,觀即眼處,余為塵處。

  午二 雙以征起

  于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此約權(quán)宗,心、法相生為問。由法生故,種種心生;由心生故,種種法生。故征云:在汝之意以為如何?還是色塵生出眼見耶?還是眼根生出色相耶?雙開兩途為問,下乃分破。

  午三 分文難破 分二 未初 破眼見生色 二 破色生眼見 今初

  阿難!若復(fù)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yīng)銷,銷則顯發(fā)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zhì)?空亦如是。

  此破眼生色相。故呼阿難,而告之曰:若復(fù)內(nèi)之眼根,生出外之色相者,則眼具生色之性,設(shè)或見空之時,而非色相,是所生之色相既無,而能生之色性指眼見,應(yīng)即銷亡! 銷則顯發(fā)一切都無者:銷字即能生之見銷亡,而所生之色亦無,色相既無,空相亦復(fù)叵得?故曰顯發(fā)一切都無。

  色相既無,誰明顯也空質(zhì)者:言空、色相形而顯,色相既無,空應(yīng)不顯矣。反言無色,將誰顯空?此二句,即解釋顯發(fā)一切都無之義。 空亦如是者:例破眼生空相,空、色俱為眼根所對之境,故須例破云:若復(fù)眼根生空相者,見色非空之時,空性應(yīng)銷,銷則顯發(fā)一切都無,空相既無,誰明色質(zhì)?為避文繁,故總例之曰:空亦如是。

  未二 破色生眼見

  若復(fù)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

  此破色生眼見。若復(fù)外之色塵,能生內(nèi)之眼見者,觀空之時,而非色相,是能生見之色塵已滅,而所生之見,即應(yīng)銷亡!然見既銷亡,則一切都無;既無能見,則將誰來明是空是色,故曰:誰明空色?則見與色、空,一總都無矣。準(zhǔn)上亦應(yīng)有空亦如是句。三分文難破竟。

  午四 結(jié)妄歸真

  是故當(dāng)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科結(jié)云:由是義故,應(yīng)當(dāng)起智觀察,了知能見之眼根,與所見之色、空,俱無定在之處所。以眼不生色,則色無處所;色不生眼,則見無處所,此且明其無內(nèi)、外二處耳。即色與見,二處虛妄者:即色塵與眼見,二處之體,亦屬虛妄,以無體曰虛,偽現(xiàn)曰妄。前文云:‘見與見緣,如虛空華,本無所有!痉且蚓,非自然性者:亦如前文云: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本非權(quán)乘所計之因緣性,及外道所計之自然性;以因緣、自然,俱為戲論矣。初眼色處竟。

  巳二 耳聲處 分四 午初 標(biāo)舉二處 二 雙以征起 三 分文難破 四 結(jié)妄歸真 今初

  阿難!汝更聽此,祗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后相續(xù)。

  此標(biāo)舉耳、聲二處;聽即耳,鐘鼓為聲。

  午二 雙以征起

  于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聞非自然生,因聲而聞;聲非自然生,因聞有聲。在汝之意,以為如何?為是聲來耳邊而聞耶?為是耳往聲處而聞耶!邊字即處也。聲處下,應(yīng)有為無來往一句,蓋有來往,是凡小妄情,無來往是權(quán)宗所計。彼謂耳、聲二處,離中知故,今了義之教,故并破之。分破中有若無來往句,此應(yīng)是缺漏。

  午三 分文難破 分三 未初 聲來耳邊 二 耳往聲處 三 無來無往 今初

  阿難!若復(fù)此聲來于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祗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yīng)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

  此約聲來耳處破。以聲一耳多,不能遍至。如我下法喻合辨:喻中如來乞食城中,林中則無;法中聲來阿難耳處,余眾則無。故曰:‘目連、迦葉,應(yīng)不俱聞!螞r下,反顯一聲眾聞,同來食處,則計聲來耳邊者,妄也。

  未二 耳往聲處

  若復(fù)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祗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種聲齊出,應(yīng)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

  此約耳往聲處破。以聞一聲多,不能遍往。如我下法喻合辨:喻中如來歸住林中,城里則無;法中耳往擊鼓之處,鐘處則無。故鐘聲齊出,應(yīng)不俱聞,何況其他種種音響,而豈得聞耶?今能聞眾聲,則計耳往聲處者,亦妄也。

  未三 無來無往

  若無來往,亦復(fù)無聞。

  此恐防轉(zhuǎn)計。因來往被破,則計無來無往,情所必至,故為此破。如無來往,則根、塵兩不相到,故曰:‘亦復(fù)無聞\’。今眾聲皆聞,則計無來往者,亦妄也。

  問:‘此中耳、聲二處,既非有來有往,亦非無來無往,畢竟如何成聞?’答:‘按本經(jīng),大乘了義,根塵俱周法界,如七大文云:“清凈本然,周遍法界。”今以無線電可以證信,外國廣播,按時收聽,彼處一說,此處即聞,如同一室談話,豈有來去之相?此即根性周遍,托緣便顯,應(yīng)知性本自遍,但托緣顯,非藉緣生,塵性亦復(fù)如是。三分文難破竟。

  午四 結(jié)妄歸真

  是故當(dāng)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有無來、往俱非之故,應(yīng)當(dāng)悟明,耳根之聽,與音聲之塵,俱無內(nèi)外定在之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自體,亦不可得;說誰來往,及不來往,亦不過虛妄名相而已。其性本即如來藏性,非因緣、自然二種戲論矣!問:‘無來無往,與根、塵俱遍法界同旨,離中知,即無來往,何亦被破?’答:‘根、塵俱遍,實屬一體,同一如來藏,安可言離?若有離,則成二矣!今唯一性,故須并破。’二耳聲處竟。

  巳三 鼻香處 分四 午初 標(biāo)舉二處 二 詳以征起 三 分文難破 四 結(jié)妄歸真 今初

  阿難!汝又嗅此,爐中旃檀,此香若復(fù)然于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nèi),同時聞氣。

  此標(biāo)舉鼻香二處。鼻即鼻;旃檀、香也,義翻與藥,嗅之可以除病,亦云‘牛頭旃檀\’,出北俱盧洲,牛頭山中。《法華經(jīng)》云:‘此香六銖,價值娑婆世界’是也。此乃異香,功用殊勝。若復(fù)然于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nèi),同于一時,俱聞香氣。《律歷志》云:二十四銖為一兩。每銖乃四分一厘,六毫六絲六忽。 《博物志》云:‘漢武帝時,西國遣使,獻(xiàn)異香四枚于朝,漢制香不滿斤不得受。使乃將其香,取如大豆許,著在宮門上,香聞長安四十里,經(jīng)月乃歇,帝乃受之。后長安瘟疫流行,博士奏請,焚香一枚,四十里間,民疫皆愈!水愊愎τ檬鈩僦髯C也。

  午二 詳以征起

  于意云何?此香為復(fù)生旃檀木;生于汝鼻;為生于空?

  以上眼、色、耳、聲四處,乃更互破。此科乃二法從要破,故但征香塵,了無生處,如兩木相倚,推倒一邊,則兩木皆倒矣。

  午三 分文難破 分三 未初 破從鼻生 二 破從空生 三 破從香生 今初

  阿難!若復(fù)此香,生于汝鼻,稱鼻所生,當(dāng)從鼻出,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氣?稱汝聞香,當(dāng)于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

  若謂此香,生于汝鼻,既稱此香,是鼻所生,應(yīng)當(dāng)香氣從鼻而出,方合生義;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氣?此約體用相違破。鼻是肉體,而非旃檀香體,異體不能發(fā)用,云何肉鼻之中,而有發(fā)生旃檀氣之用? 稱汝聞香,當(dāng)于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者:此約名義不符破。聞字是名,以入為義,稱汝聞香,應(yīng)當(dāng)于汝鼻入,現(xiàn)鼻中生出香氣,名義不符,故難曰:‘說聞非義\’。則香不從鼻生也,明矣!

  未二 破從空生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應(yīng)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

  若謂此香,不從肉鼻所生,乃生于鼻孔中之空者,鼻孔之空,與世界之空無二。空性常恒不變,所生之香,亦應(yīng)常在,一切得皆有香氣,又何藉爐中,爇此枯木,然后有香?未爇無香,足顯不從空生也,明矣!

  未三 破從香生

  若生于木,則此香質(zhì),因熱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yuǎn),四十里內(nèi),云何已聞?

  香生于木,常情共計。故破云:若生于木,則此香之木質(zhì),因爇成煙,乃可通于鼻中。若鼻得聞,合當(dāng)蒙受煙氣!今其煙騰空,未及遙遠(yuǎn),室羅筏城,四十里內(nèi),同時聞氣,足征非生于木明矣,故以云何已聞反難焉。未三破香從木生。合上二科,三分文難破竟。

  午四 結(jié)妄歸真

  是故當(dāng)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香塵無從來之故,應(yīng)當(dāng)悟知。香塵與鼻根,指浮、勝二根,及托根之嗅聞性,仍屬根、塵二處,非有三法也。俱無處所者:外塵之處,既已叵得,內(nèi)根之處,亦復(fù)不立,故曰:‘俱無\’。即嗅聞與香塵二處之體,亦屬虛妄;無體曰虛,偽現(xiàn)曰妄,但有虛妄名相,若究其源,不從根生木生,則非因緣所生法;又不從空生,則非自然性,惟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三鼻、香二處竟。

  巳四 舌味二處 分四 午初 標(biāo)舉二虔 二 詳以征起 三 分文難破 四 結(jié)妄歸真 今初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

  此標(biāo)舉舌味二處。而舌處寄遇字之中。常即尋常日用;二時乃早食、午食時也。酥、酪、醍醐,皆從乳生,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其間或遇此等之味,名為上味。

  午二 詳以征起

  于意云何?此味為復(fù)生于空中?生于舌中?為生食中?

  午三 分文難破 分三 未初 破從舌生 二 破從味生 三 破從空生 今初

  阿難!若復(fù)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祗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yīng)不推移?

  此先破味從舌生。若復(fù)此味,生汝阿難之舌,在汝口中,祗有一舌,亦祗能生出一味,譬如果樹,一樹祗能生一味之果。其舌爾時遇酥,已成酥味,或更遇黑石蜜時,自應(yīng)不推變,不移易,不至再生甜味!渡埔娐伞吩:黑石蜜,即甘蔗糖。色黑、質(zhì)堅、味甜,故名黑石蜜。

  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此分兩途難破。舌以知味為義,承上云若不變遷移易,只知一味,則不名一舌能知眾味,即失知味之義矣。倘若推變移易,一口祗有一舌,舌非有多體,云何眾多之味,祗有一舌能知,如世間一樹,能生多味之果,安有是理耶?

  未二 破從味生

  若生于食,食非有識,云何知味?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yù)于汝,名味之知?

  此破味從食生。常情妄計,味生于食,故為此破。若言味生于食品,食品非有分別之識,乃屬無知之物,若不假舌根,云何能知味耶?縱使能知,又屬食品自知其味,何干汝舌之事,而名汝舌嘗味之知也!如他人之食,豈可名汝舌嘗味之知乎?

  未三 破從空生

  若生于空,汝啖虛空,當(dāng)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堿味,既堿汝舌,亦堿汝面?則此界人,同于海魚!既常受堿,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堿,必?zé)o所知,云何名味?

  此破味從空生。因前從舌從食,皆已被破,勢必轉(zhuǎn)計從空而生。故此并破云:若言味生于虛空,則空必具味,故今啖虛空,當(dāng)作何等之味?必其虛空下,按定一味;若空作堿味,虛性周遍,汝全身在虛空之中,既能堿汝舌,亦必堿汝面,及汝全身,則此世界人類,都在堿味之中,同于海魚一樣。既常受堿,無時不在堿中,自然了不知淡。而堿、淡二味,相待以顯,既常受堿味,曾不識知何者為淡,則應(yīng)亦不覺所處是堿,以無待故無辨也。如是則必一無所知,云何又以酥、酪、醍醐,名為上味耶?三分文難破竟。

  午四 結(jié)妄歸真

  是故當(dāng)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味塵無有生處之故。此亦二法從要破中,獨約塵破。塵既叵得,根豈能有?因此當(dāng)知,味塵、舌根,與舌根嘗性,能嘗所嘗,俱無定在處所。即能嘗之根,與所嘗之味亦無自體可得。推究其性不變,本非因緣,其用隨緣,亦非自然,乃如來藏,妙真如性。四舌味二處竟。

  巳五 身觸二處 分四 午初 標(biāo)舉二處 二 約二觸破 三 約一觸破 四 結(jié)妄歸真 今初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

  此標(biāo)舉身、觸二處。觸塵與諸塵不同,乃以有知之身,與無知之物,合則成觸。如衣服未穿身上,但屬色塵,待穿身上,覺知違順,方名為觸。夏天穿棉衣則違,穿紗衣則順。觸即身分之覺也,具有能知之用者為能觸,而無知覺者為所觸,是根、塵、能、所合成。本科觸塵,又與諸觸不同,獨以一身明觸,頭手皆身根,無外觸塵,但假摩以成觸相,根塵互不可分,無定處所,以例諸觸,皆類此虛妄。此科乃二法從要破,獨約根破也。

  律中佛敕弟子,一日三摩其頭,默誦偈曰:‘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dāng)遠(yuǎn)離,如是行者得度世!酥袩o益之苦,指外道所修苦行,非是真因。不得實果。佛弟子中,多有外道歸佛者,欲令舍邪從正,三摩其頭,自覺落發(fā)出家,不忘為僧也。佛以阿難遵依佛敕,每日行之,故舉為問焉。

  午二 約二觸破

  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fù)在頭?

  此雙征云,在汝阿難之意云何?此摩頭所生之知覺,手知所摩是頭,頭知是手來摩,二俱有知,頭手二邊,誰為能觸者?誰為所觸者?能觸為在于手耶?為在于頭耶?要阿難自審。觸之為義,以有知者為能觸,無知者為所觸。能所相合,方成觸義。

  若在于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若在于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

  若言能觸在于手,而手是有知,頭則應(yīng)屬無知,F(xiàn)今頭亦有知,頭手皆為能知,無有所知,云何可以成觸?以觸必有知無知,能所相合之故。若言能觸在于頭,而頭是有知,手則應(yīng)無知觸之用?現(xiàn)今手亦有知,頭手二俱有知,云何得名為觸耶?

  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yīng)有二身?

  一身一知,世間共許,若謂頭之與手,各有一知,則汝阿難,應(yīng)有二身?

  午三 約一觸破

  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dāng)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

  此翻前兩觸,轉(zhuǎn)成一觸。若言頭與手一觸所生,即頭手共一知,則成一觸也。若然,則手與頭,當(dāng)為一體。若果一體者,無能所,絕對待,觸則無成。何以故?必有二體相合,方可成觸,如衣與身合,方成觸義。

  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屬也?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yīng)虛空,與汝成觸?

  此防轉(zhuǎn)計二體。文中在能在所,能所二字,莫作能觸所觸解,當(dāng)作能摩、所摩,文義始暢。因上一體被破,防計二體乃破云:若頭手二知,是為二體者,此二皆屬有知,皆為能觸,且道所觸之塵,又誰為在?即又當(dāng)誰屬耶?若在能摩之手,即非在所摩之頭;若在所摩之頭,即非在能摩之手,現(xiàn)今頭手二皆有知,二皆能觸,無有所觸之塵,乃詰之曰:‘不應(yīng)當(dāng)虛空,與汝成所觸耶?’

  午四 結(jié)妄歸真

  是故當(dāng)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約二觸,則一知、二知了不可定;約一觸,則一體、二體,無所適從之故,當(dāng)知所覺之觸,與能覺之身,俱無真實處所;則身根與觸塵,亦無體相,悉皆虛妄名相而已。若求其本,乃非因緣、非自然,乃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五身觸二處竟。

  巳六 意法二處 分四 午初 標(biāo)舉二處 二 雙以征起 三 就法辨妄 四 結(jié)妄歸真 今初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

  此標(biāo)舉意、法二處。意中乃意根之中,所緣下為法塵。而法塵與前五塵不同,非有實性境,此唯意識之獨影境。何謂獨影境?由同時意識,與前五識同時而起,緣五塵性境,吸入意根之中,名為五塵落卸影子,故為獨影境。同時意識緣善境界,則意根中,有善性影子現(xiàn)起;緣惡境界,則意根中,有惡性影子現(xiàn)起;緣無記境界,則意根中,有無記性影子現(xiàn)起;無記境界,乃非善非惡之中庸境,于善惡二者,無可記別,故名無記性。此三性,乃生成法塵之定則。又一解,此三性,乃意根中,生成一定之法則,故名為性。

  午二 雙以征起

  此法為復(fù)即心所生?為當(dāng)離心,別有方所?

  此雙征法塵,為復(fù)即汝意根之心所生乎?為當(dāng)離汝意根之心,而別有法塵之方向所在耶?

  午三 就法辨妄 分二 未初 破即心所生 二 破離心別有 今初

  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

  若此法塵,即意根之心所生者,能生之心有知,所生之法,亦當(dāng)有知,如有情生有情。法塵既是有知,則應(yīng)非塵,亦非心所緣之境;是心所緣,方成法處,反難既非心之所緣,云何可以成處也?

  未二 破離心別

  有若離于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

  此破離心,雙開知與非知兩途。若言法塵,是離意根之心,別有方向處所者,則法塵應(yīng)有自性,試問法塵自性,為是有知耶?為非有知耶?

  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此先約有知破。若謂離心法塵,是有知者,則當(dāng)名為心,不應(yīng)名塵。異汝非塵,同他心量者:異作離字解,謂此法塵,既然離汝意根之心,而又有知,自應(yīng)非是塵,乃另是一心也,豈不同他人之心量乎?他人之心,方是離汝有知也。

  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者:此三句防謬辯。若必執(zhí)言,離心有知之法塵,亦即是汝,即汝之心量,非他人心量者,既是汝心,應(yīng)不離汝,云何汝心,不與汝合而為一,更為二而離于汝耶?是則計法塵,離意根而有知者,謬矣!

  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dāng)于何在?

  此更約非知破。若謂此法塵,乃離意根之心,而非知者,前五塵離心非知,此法塵,既不是五塵,及虛空相,而征其定在何處也。離、合、冷、暖,乃屬觸塵。

  今于色、空,都無表示,不應(yīng)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

  色即五塵色法,空即由色所顯虛空,今在五塵虛空。都無可表顯指示,汝之法塵。終不應(yīng)言,人世之間,更有一個空外之處,為法塵所在,色容有外,空豈有外哉?

  心非所緣,處從誰立者:心指意根,所緣屬法塵。謂此法塵,離心非知,自不是能緣之心,又復(fù)離根而處空外,亦非所緣之境;則法塵非心、非境,處將從誰而立耶?三就法辨妄竟。

  午四 結(jié)妄歸真

  是故當(dāng)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即心、離心,有知、非知皆謬之故,當(dāng)知法塵、與意根之心,俱無一定處所。下二句,不特?zé)o處,亦復(fù)無體,則意根與法塵二處之體,亦但虛妄名相而已,如空中華,全無實體。推究無體之體,元是妙明真體,故曰: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乃如來藏,妙真如性。三會十二處即藏性竟。

  卯四 會十八界即藏性 分二 辰初 總征 二 別釋 今初

  復(fù)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此總征十八界即藏性。梵語馱都,此云界。界者界限,六根、六塵、六識,各有界限。以內(nèi)之能緣者,屬根之界限;外之所緣者,屬塵之界限;中間能了別者,屬識之界限,三六十八,各有界限故。又界者因義,因即是依,以根、塵、識,互相依也。又界者種族義,以根、塵、識三,各有種子族類故。 十八界,佛為心、色二迷俱重者說,心色俱開:色法開為六塵、五根;心法開為意根、及六識,合成十八。此中破意,乃三法從要破、根、塵、識三,識為其要,故獨約識破。識界既破,則根、塵二界,自不成立,如三間之屋,但拆去中間墻壁,左右二間之界,亦自不成矣!雖則獨約識破,實則根、塵兼破,但破其相妄,妄相既破,真性自顯,故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蹩傉骶埂

  辰二 別釋 分六 巳初 眼色識界至六意法識界 巳初又分四 午初 標(biāo)舉三界 二 雙以征起 三 分合難破 四 結(jié)妄歸真 今初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于眼識。

  此佛就阿難,昔聞因緣權(quán)教,所明者為問。眼根與色塵,根、塵相對,互相為緣故;根為增上緣,塵為所緣緣,二緣相合,識生其中,故曰:‘生于眼識\’,而成三界矣。

  午二 雙以征起

  此識,為復(fù)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

  根、塵、識三,惟征于識,即三法從要破也;識既被破,三界自無。承上征云:‘此識為復(fù)因眼根所生,即以眼為識之界,名為眼識界耶?為復(fù)因色塵所生,即以色為識之界,名為色識界耶?’良以根、塵各有別名,皆隨自法為名,而識則無之,若不系以根、塵,則無所分別。諸經(jīng)多系屬于根,曰眼識、耳識等,今以權(quán)教,根、塵皆能生識,故雙約以征之。

  午三 分合難破 分三 未初 破因眼生 二 破因色生 三 破和合生 今初

  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

  此破識單從眼生。若謂此識單因眼根生,即以眼為界者,則不藉乎色、空。既無色空,無有可分別之塵,單根則不能生識;縱使有能生汝之識,若無色、空,汝識亦將何所施其用乎?識以了別塵、境為用,無塵則不用識也。

  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

  此承上汝眼根之見,無形、無色,既無長、短、方、圓之形,又非有青、黃、赤、白之色,無所表示,汝根之相。前段無色、空則塵無,此段無表示則根無,則中間之識,從何處可以立其界限乎?

  未二 破因色生

  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yīng)滅?云何識知,是虛空性?

  此破識單從色生。若謂此識,單因色塵生,即以色為界者。至于見空無色之時,則色塵已滅,汝識應(yīng)當(dāng)隨色而滅,識滅則無所識知,云何見空之時,又識知是虛空性耶?

  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

  此言色塵遷變之時,汝亦識其色相已經(jīng)遷變,是汝識不隨色遷變矣?一存一亡,無有對待,則識界從何可以成立耶?此與上段文,有二意:上乃從變不識空,此乃不變不成界。

  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恒,既從色生,應(yīng)不識知虛空所在?

  此段上二句,因聞識不從色變,應(yīng)不成界,乃轉(zhuǎn)計識從色變。遂破云:若識從色變,則色與識,二俱變滅,界相自然無矣。此從變不成界,乃對上不變不成界,成為交互之文。

  下四句,因聞識從色變,應(yīng)不識空,乃轉(zhuǎn)計識不從色變。亦破云:若識不從色變,則識性恒常,雖然恒常不變,此識既因色塵所生,自屬無知,應(yīng)當(dāng)不能識知虛空所在!今能知空,足證識非從色生矣。此不變不識空,乃對上從變不識空,成為交互文。此種經(jīng)文,是為交床(牒)法,兩頭俱到,文法極妙。

  未三 破和合生

  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

  此以上單根獨塵,皆不能生識,轉(zhuǎn)計和合而生。遂破云:若言兼眼根、色塵二種,共生汝識者,且問還是眼色相合而生耶?還是眼色相離而生耶?此二句,上合離兩字指眼色,下離合兩字指眼識。若謂眼色,合并而生,則汝識半從根生,半從塵生,中間必有離縫,以不是整個生成。如二物相合,合處有離縫也;若謂眼色,離開而生,則汝識半是有知,半是無知,有知者合于眼,無知者合于色,遂成兩合矣。 體性雜亂者:指識之體性。雜對合則中離說,半從根半從塵,和雜而生故曰雜;亂對離則兩合說,半合根半合塵,則成動亂故曰亂。既是雜亂,云何能成識之中界乎?三分合難破竟。

  午四 結(jié)妄歸真

  是故當(dāng)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各生共生,俱不得成之故,應(yīng)當(dāng)了知。此知含二義:一者應(yīng)當(dāng)知妄,至三處都無止,結(jié)相之妄;二者應(yīng)當(dāng)知真,后四句歸性之真。以上所言,眼、色二種為緣,生于眼識者,現(xiàn)前推究,眼識既不從眼生,又不從色生,亦非雙兼眼色共生,則中間所生眼識,既不成界,內(nèi)外眼色,何得為緣?中界既無,內(nèi)外叵得,故曰三處都無。又三處都無,處即界也,所謂眼色為緣生識,今眼、色、識三界,俱不可得;應(yīng)知此是相宗權(quán)教,順世之談,都無實義。

  則眼與色,及色界三:色界即色識界,系塵為名;此眼、色、識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乃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初眼色識界竟。

  巳二 耳聲識界 分四 午初 標(biāo)舉三界 二 雙以征起 三 分合難破 四 結(jié)妄歸真 今初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于耳識。

  午二 雙以征起

  此識為復(fù)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

  午三 分合難破 分三 未初 破因耳生 二 破因聲生 三 破和合生 今初

  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xiàn)前,根不成知,必?zé)o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耳識本無生處可得,先破因耳生。呼阿難而告之曰:若謂耳識因耳根生者,動靜二種聲塵既不現(xiàn)前,耳根不成能知,必?zé)o所知之聲塵,能知之耳根,尚且不得成,所生耳識畢竟作何形貌?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fù)從誰立?

  此文防謬。因聞上段必?zé)o所知,知尚無成,乃謬辯云:知屬意根,耳根惟取能聞。今取耳聞生識,乃破之曰:若取耳聞,能生識者,無有動、靜二種聲塵,則能聞之根,亦無所成,何能生識? 能聞又復(fù)被破, 轉(zhuǎn)計有形之肉耳, 為能生識,若謂但取肉耳能生識者,肉耳屬身根之色相,身根所對惟觸塵,故破曰:云何以肉耳,如新卷葉之形,雜于身根之色相,與身所對之觸塵,名為能生耳識之界耶?則耳識界,既非聞根肉耳所生,復(fù)從誰而立界乎?

  未二 破因聲生

  若生于聲,識因聲有,則不關(guān)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

  此破耳識從聲生。若謂耳識生于聲塵者,是此識單從聲塵而有,則不關(guān)耳聞之事,須知聲必因聞而顯,設(shè)若無聞,則亦亡失聲相所在,聲尚不可得,云何能生于識?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yīng)平聲聞識!

  此防轉(zhuǎn)救?致勅魺o有聞,聲亦不有,遂轉(zhuǎn)救云:識固是從聲而生,卻許能生之聲,亦必因聞而有聲相,如是則聲中有識,聞聲之時,應(yīng)當(dāng)并并聞于識!

  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

  此下展轉(zhuǎn)顯謬:一、不聞非界謬:倘但聞聲,不復(fù)聞識,是則聲中無識,而聲則非生識之界矣。二、聞則同聲謬:倘若聞聲之時,亦聞于識,是識則同于聲,而被耳根所聞矣。三、被聞無知謬:蓋識以了知為用,而識已被耳根所聞,則無有識,又誰知聞聲,并聞于識耶?四、人同草木謬:若謂無有能知聞識者,則亦無有能知聞聲者,果都無所知,則人豈不終如草木之無情乎?

  未三 破和合生

  不應(yīng)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nèi)外相,復(fù)從何成?

  此破根塵和合共生。不應(yīng)說言:聲塵與聞根,和雜而成中界。雜則不分,無有中位,可以為緣生識也。中間識界,既已不成,則內(nèi)根外塵之界相,復(fù)從何而得成耶?三分合難破竟。

  午四 結(jié)妄歸真

  是故當(dāng)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由是義故,自當(dāng)了知,所謂耳根與聲塵兩者為緣,而生耳識者,則內(nèi)外中間三處界限,覓之都無,但幻妄稱相而已。上結(jié)相妄,下顯性真,則此耳之與聲,及聲識界三,本來非是因緣、自然,二種世間戲論名相,其性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二耳聲識界竟

  巳三 鼻香識界 分四 午初 標(biāo)舉三界 二 雙以征起 三 分合難破 四 結(jié)妄歸真 今初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于鼻識。

  午二 雙以征起

  此識為復(fù)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午三 分合難破 分三 未初 破因鼻生 二 破因香生 三 破和合生 今初

  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

  首句按定,識因鼻生,下乃征定鼻根。則汝阿難心中,將以何者,為汝之鼻根?為是取臉上肉之形質(zhì),如雙垂爪之相為鼻耶?為是取能發(fā)嗅知,動搖之性為鼻耶?此雙開二句,下則詳破。

  若取肉形,肉質(zhì)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

  若取臉上肉形,為汝鼻者,須知肉之體質(zhì),乃屬身根,身之所知,即是觸塵,既名身根,即非鼻根;既名觸塵,即非香塵;鼻根之名,尚不可得,云何可說,識因鼻生,依之而立界耶?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

  若取根中嗅知之性,為汝鼻者,又汝阿難心中,將以何者為能知,若以鼻頭之肉,為能知者,鼻肉體質(zhì),乃屬身根。則肉之知,元是身根,知觸之用,非是鼻根,嗅知之性。末二句,同上身知即觸。

  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yīng)非覺?如是則應(yīng)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yīng)無所在?

  此以鼻肉為知被破,轉(zhuǎn)計以空為知。亦破云:設(shè)若汝以鼻孔之空,為能嗅知者,空本無知,縱許有知,則是空自有知,汝鼻頭之肉,應(yīng)非覺矣?

  如是則應(yīng)虛空是汝,汝身非知者:如是乃指上三句,鼻孔之空有知,若即是汝嗅知之性,以此類推,則一切虛空,皆應(yīng)是汝。又鼻上之肉,既無知性,則汝全身之肉,皆應(yīng)非知;以此而論,空若是汝,則虛空無在,今日阿難,亦應(yīng)無所在矣?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yù)于汝?

  此因肉知、空知被破,轉(zhuǎn)計以香為知。若謂以鼻中香,為嗅知性者,香本非有知,縱許香具鼻根之知,此知自屬于香,何預(yù)于汝鼻知之事?此文但以香具鼻知,不可濫下香生鼻識。

  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旃檀木?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yīng)非臭。

  此文與上文,似不相接續(xù),須補(bǔ)充轉(zhuǎn)救之意。因上以香為知,遂招知自屬香,何預(yù)于汝之破,遂轉(zhuǎn)救云:知雖屬香,香氣卻生于鼻,離鼻則無香氣,何得謂為不預(yù)于我?故復(fù)破云:如是香氣,生于汝鼻,臭氣亦生汝鼻,若香臭二氣,必定生于汝鼻者,則彼香、臭二種流動之氣,不生伊蘭,及旃檀木矣!二物不來之時,汝自嗅汝鼻,還是為香耶?還是為臭耶?若是臭則非香;若是香應(yīng)非臭。

  《指掌》引《觀佛三昧經(jīng)》云:‘末利山中,有伊蘭樹,臭若胖尸,熏聞四十由旬。其花紅色,甚可愛樂,若有食者,發(fā)狂而死;而旃檀之樹,亦發(fā)生伊蘭叢中,未及長大,如閻浮洲竹筍,不能發(fā)香,仲秋月滿,卒從地生,成旃檀樹,眾人皆聞妙香,永無伊蘭臭惡之氣!

  若香、臭二俱能聞?wù)?則汝一人,應(yīng)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

  鼻根是一,香、臭為二,故上破曰:臭則非香,香則非臭。若謂香臭二氣,俱能聞?wù)?則汝一人應(yīng)有兩個鼻知。此句對上以香為知,自不能再以臭為知。一人一鼻,世間共許,若有二知,即有兩鼻,如果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阿難真體?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fù)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此因聞既有二鼻,應(yīng)有二身之破,遂轉(zhuǎn)計云:我本來無二,鼻祗是一個,不妨具足香、臭二知。故此破云:若鼻是一,則香臭自應(yīng)混而為一,而無二矣!臭既可以為香,則臭無自性;香復(fù)可成臭,則香無自性;以香臭互奪兩亡,二種嗅知根性,既然不有,而鼻識之界,欲從誰而立耶?

  未二 破因香生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yīng)不知香?

  此文具法、喻、合三。若執(zhí)鼻識,因香塵生者,此識乃因香而有知,此是法;喻如因眼所有之見,自不能返觀其眼,此是喻;法合云:識因香有之故,應(yīng)不自知其香,同見因眼有之故,應(yīng)不自觀其眼矣!

  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首二句,知與不知,兩途俱非。若能知香,此知即非從香所生;若不知香,又非可名能知之識。下五句,如果香非識知其有香,則香界自不成立。何故?蓋香必以嗅知而后顯故,香非嗅知則不有,香界何自而成?倘若識不知香,所言因香立識界者,則非從香建立。

  未三 破和合生

  既無中間,不成內(nèi)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如上所破,鼻識不從根生,不從塵生,既無中間之識界可得,自不成內(nèi)外根塵二界。如三進(jìn)房屋,既無中間墻界,前后兩進(jìn)之界相,自然亦無。彼諸聞性,畢竟虛妄者:承上二句,既內(nèi)外不成,則能共生者無實;既無中間,則所共生者非真;如是嗅聞之識,畢竟虛妄。三分合難破竟。

  午四 結(jié)妄歸真

  是故當(dāng)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鼻識,不從根塵,各生共生之故,當(dāng)知權(quán)教相宗所云:鼻香二者為緣,生于鼻識者,乃順世之談,非了義之教。今推究識界生處,了不可得,中界既無,內(nèi)外二界,亦復(fù)叵得?故曰三處界也都無。以上結(jié)相妄,以下顯性真,則鼻根與香塵,及香識界三,本非因緣性,及自然性,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三鼻香識界竟。

  巳四 舌味識界 分四 午初 標(biāo)舉三界 二 雙以征起 三 分合難破 四 結(jié)妄歸真 今初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于舌識。

  午二 雙以征起

  此識為復(fù)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

  午三 分合難破 分四 未初 破因舌生 二 破因味生 三 破因空生 四 破和合生 今初

  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xì)辛、姜、桂、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

  此破識因舌生。若謂舌識,單因舌根所生,不藉味塵,自能了別其味,即以舌為識之界者;則諸助語辭世間,甘蔗甜味,烏梅酸味,黃連苦味,石鹽堿味,細(xì)辛藥名,生姜、肉桂藥品,此三種皆辣味,都成了無有味。倘無有此等味塵,來合汝舌,汝自嘗其舌,到底還是為甜耶?還是為苦耶?

  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此明舌性,有味、無味俱非。承上云:若自嘗其舌,舌性是苦,誰來嘗汝之舌,而知其苦也?苦字該甜等諸味。蓋舌不能自嘗其舌,如眼不能自見其眼。又熟誰字解為知覺,其舌是苦耶?若謂舌性非苦,即無有味,則味自然不生于汝之舌,云何可立識界耶?

  未二 破因味生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于舌根,應(yīng)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若言舌識,單因味塵而生者,識自然就是味。味不能自知其味,同于舌根,應(yīng)不能自嘗其舌;既不自嘗,云何而能識知,是有味,而非有味耶?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yīng)多體?

  又味塵類廣,一切之味,元非一物所生。以能生之味塵,既從多物而生,而所生之識,自應(yīng)從味亦有多體,如母多,子亦應(yīng)多,此以味多,而破識一也。

  識體若一,體必味生,堿、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yīng)無分別?

  設(shè)若識體是一,其體必定因味生者,所生之識是一,能生之味應(yīng)亦非多。如世間鹽之堿,水之淡,蔗之甘,姜之辛辣也,亦該酸苦,是為六味總相;和合俱生變異,是六味別相;如豆面鹽水,合而為醬,是為和合;如黃連生來便苦,其味與物,俱時而生,謂之俱生;如變生成熟,異其本味,如炮炙煎煮之類,皆名變異。種種諸味,皆當(dāng)同為一味,亦應(yīng)無有分別,如子一,母亦應(yīng)一,此以識一,而破味多也。

  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fù)名,舌味識界?

  識以分別為用,承上諸味既合為一。則無堿、淡、甘、苦、酸、辣之分別。能生之味,分別既無,所生之識,分別亦無,則不應(yīng)名之為識。云何復(fù)名,舌味為緣,生汝中間舌識界耶?

  未三 破因空生

  不應(yīng)虛空,生汝心識?

  以上根生、塵生,二俱不成,恐計從空而生,然空性頑鈍,故曰:不應(yīng)以無知之虛空,生汝有知之心識耶?

  未四 破和合生

  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

  若以舌根味塵二者,和合生汝舌識者,舌是有知,塵是無知,一經(jīng)和合,體性紛雜。如世間水土和合,水失流動之自性,土失干燥之自性,故曰:‘元無自性\’能生根塵,自性既無,云何識界,可從而生?本科四性推檢無生具足:不因舌生,是不自生;不因味生,是不他生;不因空生,是不無因生;不因舌味和合生,是不共生。三分文難破竟。

  午四 結(jié)妄歸真

  是故當(dāng)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舌界,即舌識界。前三科系塵為名,曰色識界、聲識界、香識界,此科并后二科,系根為名,曰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余同上可知。四舌味識界竟。

  巳五 身觸識界 分四 午初 標(biāo)舉三界 二 雙以征起 三 分合難破 四 結(jié)妄歸真 今初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于身識

  午二 雙以征起

  此識為復(fù)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午三 分合難破 分三 未初 破因身生 二 破因觸生 三 破和合生 今初

  阿難,若因身生,必?zé)o離合,二覺觀緣,身何所識?

  此破單根,不能生識。覺觀二字,粗緣為覺,細(xì)緣曰觀。有能覺觀,與所覺觀之別;又有離時覺觀,合時覺觀二種。若謂身識,單因身根而生,不藉觸塵者,如是雖有身根,必定無有離合二種,所覺觀之塵緣,則惟身無境,安能生識乎?此句又作一解:合離是觸塵,覺觀指識心。謂必定無有合離,二種觸塵,為生覺觀識心之助緣,何能生汝身識乎?縱許能生身識,無有觸塵,將何所識耶?此計識因身生者,非也。

  未二 破因觸生

  若因觸生,必?zé)o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此破單塵,亦不能生識。若計身識,單因觸塵而生,不藉身根者,必定無有汝身,惟塵無根,不成身觸為緣之義;世間誰有非依于身,能知合離之觸塵者?離卻身根,則能生之觸塵,尚不可得,則計識因觸生者,亦非也。

  未三 破和合生

  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

  此標(biāo)觸知之相。世間之物,不能自觸而成知,必定與身相合,方知有觸。此二句,為下正破共生之張本耳。

  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

  此下文分三段,正破身觸和合生識,俱不成共生之義。此中首句知字,即上段身觸合處,所顯之知、屬識;身字屬根;觸字屬塵。此文承上,物不能自觸而成知,必與身合方知有觸,遂計身觸,和合共生。今以所生之識,無雙兼根塵二相為破。 文有四句。上二約雙即,不得為共生;下二約雙非,亦不得為共生。乃以所生之識,仔細(xì)審察,還是知身乎?還是知觸乎? 知身即觸,知觸即身者:若知于身,此識知,即從觸所生,并不兼乎身,以身但為所知;若知于觸,此識知即從身所生,并不兼乎觸,以觸亦但為所知;上句即觸所生,下句即身所生,其識知,皆單屬一邊,何得為根塵共生耶?

  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者:即觸即身,乃承上二句,即觸即身之文。若此識知,即從觸所生者,則非兼于身,惟單屬于觸之一邊;若此識知,即從身所生者,則非兼于觸,亦單屬身之一邊;何以為共生乎? 另作一解,以便易知。四句中,以一、三相連,二、四相連,解曰:所生之識知,若知身根者,此知即是從觸塵所生。接第三句:即是從觸塵所生之識,當(dāng)非兼屬身根,何得為共生耶?第二句,所生之識知,若知觸塵者,此知即從身根所生,接第四句:即是從身根所生之識,當(dāng)非兼屬觸塵,亦何得為共生耶?交光法師所云:‘所生無兼相\’者是也。

  身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

  此段以能生根塵,無內(nèi)外對立之相為破。以身根之與觸塵二相,元本也無內(nèi)外對立之處所。此二句標(biāo),下釋云:以觸合身,即與身為自體,合而不分;若觸離身,即是虛空等相。等指色法,身外無非色空諸相。此明合離,皆無身觸對立之相,何能共生身識耶?交師所云:‘能生無對相\’者是也。

  內(nèi)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fù)立,內(nèi)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此明根、塵、識三界,互不得成。上二句因能生根塵,內(nèi)外二界不成,以致中間所生之識,亦何從而得安立?中二句,因中間所生識界,不復(fù)成立,致內(nèi)外根塵之性亦空。末二句總結(jié),不能共生。以上三界,皆不得成之故,則汝身識之生,畢竟從誰以立界耶?三分合難破竟。

  午四 結(jié)妄歸真

  是故當(dāng)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準(zhǔn)上可知。五身觸識界竟。

  巳六 意法識界 分四 午初 標(biāo)舉三界 二 雙以征起 三 分文各破 四 結(jié)妄歸真 今初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于意識。

  午二 雙以征起

  此識,為復(fù)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午三 分文各破 分二 未初 破因意生 二 破因法生 今初

  阿難,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發(fā)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

  此約根塵存亡破。故呼阿難,而告之曰:若謂意識,單因意根所生者,然汝意根之中,必有所思之法塵,方可發(fā)明汝能思之意根,以塵存則根存也;若無現(xiàn)前所思之法塵,則能思之意根,亦無所生,是塵亡則根亡也。 離緣無形者:以意根離卻所緣法塵,根亦無形可得,云何而能生識耶?若是根塵雙泯,識將何用?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yīng)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此約根識同異破。識心指意識;思量指意根,即第七識,恒審思量,為意所依之根。兼、同也。破云:又汝意識之心,與諸思量之意根,同為能了別性,且道根識,為同耶?為異耶?

  同意即意四句,意指意根。若識心同于意根,則識心即是意根,云何識心,又為意根所生?若識心異于意根,而不同者,則定同無知之塵;既是同塵,應(yīng)無所識,若果無所識知,則非意根同類,云何名為意生之識?若有所識知,則識心與意根,同為了別性,云何可分此是意識之了別性耶?此是意根之了別性耶?唯同與異,二性無成者:承上結(jié)云:惟同與異,根識二性,悉皆無成。何以故?若同意根,則識即是意,根識唯一,二性無成;若異意根,則不名識,根識二性亦復(fù)無成。則此意識之界,云何可說從根而立耶?是則以意根,為生識之界者,非也。

  未二 破因法生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

  首句法字,指內(nèi)法塵,余六個法字,皆指五塵實法。若謂意識,單從法塵所生者,然而世間所有諸法,不離色、聲、香、味、觸五塵,今汝且觀,色等諸法,悉有相狀分明,以對眼等五根,均非意根所攝之法。意根所緣法塵,乃前五塵落卸影子,五塵之法,決不能入于意根。

  汝識決定依于法生,汝今諦觀,法法何狀?

  上二句牒定。若汝識心,決定依于法塵生者,既有所生,必有形狀。汝現(xiàn)今諦實觀察,法塵之法,畢竟作何形狀?上一法字,別指法塵,下一法字,同上五塵之法,此破內(nèi)無自體也。

  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

  此中五塵,甜淡味塵,含在四塵之中。生滅即屬法塵,此二字應(yīng)連下解釋,越字作離解。謂汝之法塵,全系五塵影子,有形方有影,若汝生滅法塵離卻色空等前五塵,豈能別有自體耶?當(dāng)如離形,其影終無所得。

  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

  等字作同字解。法塵生,則與色空五塵諸法同生,如形生影生;法塵滅。則與色空五塵諸法同滅,如形滅影滅,此破離外無體也。

  所因之法塵,既無自體,因他生有之意識,又作何等形狀相貌乎?既能生之法塵,相狀不有,則意識之界,云何因法塵而生耶?是則以法塵為生識之界者,亦非也。此科無破根塵共生之文,以意根與法塵,皆無自相,意根乃七識,法塵為影事,況此文分破中,又極明根塵虛無,故無復(fù)共生之相可破。三分文各破竟。

  午四 結(jié)妄歸真

  是故當(dāng)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交光法師云:‘此科可為理事無礙法界之由致,雖不全具彼之諸門,但悟此,而自可達(dá)彼諸門之義,故曰由致。良以凡夫著于事相,而全不見理,權(quán)教隔乎事理,而兩不通融,故皆不能入理事無礙法界。今經(jīng)且將事相,一一融歸于理。即彼十門中,全事皆理門也。既達(dá)諸事即理,則眾妙之門,自可相次而洞開矣,非彼由致而何哉!’合上三科,丑二會通四科即性常住竟。

  楞嚴(yán)經(jīng)講義第七卷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