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四章 龍樹——中道緣起與假名空性之統(tǒng)一

  第四章 龍樹——中道緣起與假名空性之統(tǒng)一

  一 龍樹與龍樹論

  龍樹Na^ga^rjuna菩薩,對空義有獨到的闡揚,為學者所宗仰,成為印度大乘的一大流。在中國,或推尊龍樹為大乘八宗的共祖。印度佛教史上,龍樹可說是釋尊以下的第一人!但龍樹的傳記,極為混亂,主要是『楞伽經(jīng)』中,「證得歡喜地,往生極樂國」的那位龍樹,梵語 Na^ga^hvaya,應譯為龍叫、龍名或龍猛,與Na^ga^rjuna──龍樹,是根本不同的。多氏『印度佛教史』說:南方阿阇黎耶龍叫Na^ga^hvaya,真實的名字是如來賢Tatha^gata-bhadra,闡揚唯識中道,是龍樹的弟子(1)。月稱Candraki^rti的『入中論』,引『楞伽經(jīng)』,又引『大云經(jīng)』說:「此離車子,一切有情樂見童子,于我滅度后滿四百年,轉為苾芻,其名曰龍,廣宏我教法,后于極凈光世界成佛」(2)。這位本名一切有情樂見的,也是「龍名」,月稱誤以為『中論』的作者龍樹了。與『大云經(jīng)』相當?shù)模瑫覠o讖Dharmaraks!a所譯的『大方等無想經(jīng)』說:「一切眾生樂見梨車,后時復名眾生樂見,是大菩薩、大香象王,常為一切恭敬供養(yǎng)、尊重贊嘆 [P202] 」(3)。大香象的象,就是「龍」 (或譯「龍象」)。為一切尊重贊嘆,也與『楞伽經(jīng)』的「吉祥大名稱」相當。這位龍叫,弘法于(西元三二0──)旃陀羅崛多Candragupta時代,顯然是遲于龍樹的。傳說為龍樹弟子(?);那時候,進入后期大乘,如來藏、佛性思想,大大的流傳起來。

  鳩摩羅什Kuma^raji^va譯出的『龍樹菩薩傳』,關于龍樹出家修學,弘法的過程,這樣(4) 說:

  「入山,詣一佛塔,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誦三藏盡,更求異經(jīng),都無得處」。 「遂入雪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訶衍經(jīng)典與之」。 (欲)「立師教戒,更造衣服,令附佛法而有小異」。 「大龍菩薩……接之入海。于宮殿中,開七寶藏,發(fā)七寶華函,以諸方等深奧經(jīng)典無量妙法授之。龍樹受讀,九十日中,通解甚多。……龍樹既得諸經(jīng)一相,深入無生,二忍具足。龍還送出,于南天竺大弘佛法」。 「去此世以來,至今始過百歲。南天竺諸國為其立廟,敬奉如佛」。

  龍樹青年出家時,佛像初興。佛的舍利塔,代表三寶之一的佛,為寺院的主要部分。大乘行者總稱佛塔及附屬的精舍為塔,聲聞行者總稱為精舍、僧伽藍,其實是一樣的。所以龍樹在佛塔 [P203] 出家,就是在寺院中出家。出家,都是在聲聞佛教的各部派寺院中出家,所以先讀聲聞乘的三藏。其后,又在雪山的某一佛寺中,讀到了大乘經(jīng)典。雪山,有大雪山、小雪山,都在印度西北。初期大乘是興起于南方,而大盛于北方的。北方的大乘教區(qū),是以烏仗那Udya^na山陵地帶為中心,而向東、西山地延申的;向南而到犍陀羅Gandha^ra(5)。『小品般若經(jīng)』說:「后五百歲時,般若波羅蜜當廣流布北方」(6)。晚出的薩陀波侖Sada^pararudita求法故事,眾香城就是犍陀羅。眾香城主,深入大乘,書寫『般若經(jīng)』恭敬供養(yǎng),可看出大乘在北方的盛況。龍樹在雪山佛寺中,讀到大乘經(jīng),是可以論定為史實的。

  龍樹有「立師教戒,更造衣服」的企圖。我以為,問題是大乘佛教,雖離傳統(tǒng)的聲聞佛教,獨立開展,但重法而輕律儀,所以大乘的出家者,還是在部派中出家受戒,離不開聲聞佛教的傳統(tǒng),這是龍樹想別立大乘僧團的問題所在?赡転榱吮苊庹妶(zhí),或被責為叛離佛教,這一企圖終于沒有實現(xiàn)。在傳說中,說他有慢心,那是不知佛教實況的誤會。

  龍樹入龍宮取經(jīng),傳說極為普遍。龍樹在龍宮中,讀到更多的大乘經(jīng),「得諸經(jīng)一相」,「一相」或作「一箱」。所得的經(jīng)典,傳說與『華嚴經(jīng)』有關。我曾有『龍樹龍宮取經(jīng)考』(7),論證為:龍樹取經(jīng)處,在烏荼Ud!ra,今奧里薩Orissa地方。這里,在大海邊,傳說是婆樓那Varun!!a龍王往來的地方。這里有神奇的塔,傳說是龍樹從龍宮得來的。這里是『華嚴經(jīng)』 [P204] 「入法界品」善財Sudhana童子的故鄉(xiāng),有古塔廟。所以龍樹于龍宮得經(jīng),應有事實的成分,極可能是從龍王的祠廟中得來的。后來龍叫七次入海的傳說,也只是這一傳說的夸張。烏荼,在(東)南印度,當時屬于安達羅Andhra的娑多婆訶S/a^tava^hana王朝。龍樹在南印度弘法,受到娑多婆訶王朝某王的護持,漢譯有『龍樹菩薩勸誡王頌』(共有三種譯本),名為『親友書』,就是寄給娑多婆訶國王的。依多氏『印度佛教史』,龍樹也在中印度弘法。從龍樹在雪山區(qū)佛寺中研讀大乘,對北方也不能說沒有影響。總之,龍樹弘法的影響,是遍及全印度的。依『大唐西域記』,龍樹晚年住在國都西南的跋羅末羅山Bhra^managiri,也就在此山去世。

  『龍樹菩薩傳』說:「去此世以來,始過百歲」。依此,可約略推見龍樹在世的年代!簜鳌皇区F摩羅什于西元五世紀初所譯的,羅什二十歲以前,學得龍樹學系的『中』、『百』、『十二門論』。二十歲以后,長住在龜茲。前秦建元「十八年九月,(苻)堅遣驍騎將軍呂光,…… 西伐龜茲及烏耆」。龜茲被攻破,羅什也就離龜茲,到東方來(8)。建元十八年,為西元三八二年。『龍樹傳』的成立,一定在三八二年以前;那時,龍樹去世,「始過百年」,已有一百零年了。所以在世的時代,約略為西元一五0──二五0年,這是很壽長了。后來傳說「六百歲」等,那只是便于那些后代學者,自稱親從龍樹受學而已。

  龍樹的著作,據(jù)『龍樹傳』說:「廣明摩訶衍,作優(yōu)波提舍十萬偈。又作莊嚴佛道論五千偈 [P205] ,大慈方便論五千偈,中論五百偈,令摩訶衍教大行于天竺。又造無畏論十萬偈,中論出其中」 (9)。西藏所傳,『中論』釋有『無畏論』,或說是龍樹的自釋:「造無畏論十萬偈,中論出其中」,就是依此傳說而來的。龍樹壽很高,大乘佛教由此而大大的發(fā)揚,有不少著作,論理是當然的,現(xiàn)依漢譯者略說。

  龍樹的論著,可分為三類:一、西藏傳譯有『中論』 (頌),『六十頌如理論』,『七十空性論』,『回諍論』,『大乘破有論』,稱為五正理聚。漢譯與之相當?shù)模?.『中論』頌釋,有鳩摩羅什所譯的青目釋『中論』;唐波羅頗迦羅蜜多羅Prabha^karamitra所譯,分別明(清辨Bha^vaviveka)所造的『般若燈論』;趙宋惟凈所譯的,安慧Athiramati所造的『大乘中觀釋論』──三部。2.后魏毗目智仙Vimoks!aprajn~a^r!s!i與瞿曇(般若)流支Gautamaprajn~a^ruci 共譯的『回諍論』。3.宋施護Da^napa^la所譯的『六十頌如理論』;及4.『大乘破有論』。5.『七十空性論』,法尊于民國三十三年(?),在四川漢藏教理院譯出。這五部,都是抉擇甚深義的。鳩摩羅什所譯的『十二門論』;瞿曇般若流支譯的『壹輸盧迦論』,都屬于抉擇甚深義的一類。二、屬于菩薩廣大行的,有三部:1.『大智度論』,鳩摩羅什譯,為「中本般若」經(jīng)的釋論。僧睿序說:「有十萬偈,……三分除二,得此百卷」(10)。『論』的后記說:「論初品三十四卷,解釋(第)一品,是全論具本,二品以下,法師略之,……若盡出之,將十倍于此 [P206] 」(11),這部『般若經(jīng)』的釋論,是十萬偈的廣論,現(xiàn)存的是略譯。有的說:這就是『龍樹菩薩傳』所說:「廣明摩訶衍,作優(yōu)波提舍十萬偈」。2.『十住毗婆沙論』,鳩摩羅什譯。這是『十地經(jīng)』──『華嚴經(jīng)』「十地品」的釋論,共一七卷,僅釋初二地。此論是依『十地經(jīng)』的偈頌,而廣為解說的。3.『菩提資糧論』,本頌是龍樹造,隋達摩笈多Dharmagupta譯。三、唐義凈譯的『龍樹菩薩勸誡王頌』;異譯有宋僧伽跋摩Sam!ghavarman的『勸發(fā)諸王要偈』;宋求那跋摩Gun!avarman的『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這是為在家信者說法,有淺有深,有事有理,自成一例。

  西藏所傳的,是后期中興的龍樹學。在佛教史上,龍樹與弟子提婆A^ryadeva以后,龍樹學中衰,進入后期大乘時代(12)。到西元四、五世紀間,與無著Asan%ga、世親Vasubandhu 同時的僧護Sam!gharaks!ita門下,有佛護Buddhapa^lita與清辨,龍樹學這才又盛大起來。后期的龍樹學,以「一切法皆空」為了義說,是一致的,但論到世俗的安立,不免是各說各的。如佛護的弟子月稱Candraki^rti,是隨順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清辨是隨順經(jīng)部 Sautra^ntika的;后起的寂護S/a^ntiraks!ita,是隨順大乘瑜伽Yoga^ca^ra的。世俗安立的自由擇取,可說適應的不同,也表示了無所適從。這由于后期的龍樹學者,只知龍樹所造的『中論』等五正理聚,但五正理聚抉擇甚深空義,而略于世俗的安立。龍樹為大乘行者,抉擇甚深空 [P207] 義,難道沒有論菩薩廣大行嗎!西元四、五世紀間,由鳩摩羅什傳來的,有『般若經(jīng)』(二萬二千頌本」的釋論──『大智度論』,『華嚴經(jīng)』「十地品」的釋論──『十住毗婆沙論』。這兩部龍樹論,是在甚深義的基石上,明菩薩廣大行;對于境、行、果,都有所解說,特別是聲聞與菩薩的同異。龍樹曾在北方修學;『大智度論』說到聲聞學派,特重于說一切有系。龍樹學與北方(聲聞及大乘般若)佛教的關系極深,宏傳于北方,很早就經(jīng)西域而傳入我國。北印度的佛教,漸漸的衰了。后起的佛護、清辨,生于南方;在中印度學得中觀學,又弘傳于南方。這所以西藏所傳的后期中觀學,竟不知道『大智度論』等。世俗安立,也就不免無所適從了!近代的部分學者,由于西藏沒有『大智度論』,月稱、清辨等沒有說到『大智度論』等,而『大智度論』論文,也有幾處可疑,因此說『大智度論』不是龍樹造的。我以為,簡譯全書為三分之一的『大智度論』,是一部十萬偈的大論!捍笾嵌日摗坏捏w例,如僧!盒颉凰f:「其為論也,初辭擬之,必標眾異以盡美;卒成之終,則舉無執(zhí)以盡善」(13)。這與『大毗婆沙論』的體例:「或即其殊辯,或標之銓評」(14),非常近似。這樣的大部論著,列舉當時(及以前)的論義,在流傳中,自不免有增補的成分,與『大毗婆沙論』的集成一樣。如摭拾幾點,就懷疑全部不是龍樹論,違反千百年來的成說,那未免太輕率了!無論如何,這是早期的龍樹學。

  注【32-001】多氏『印度佛教史』(寺本婉雅日譯本一三九)。 [P208]

  注【32-002】『入中論』卷二(漢藏教理院刊本二──三)。

  注【32-003】『大方等無想經(jīng)』卷五(大正一二?一一00上)。

  注【32-004】『龍樹菩薩傳』(大正五0?一八四上──一八五中)。

  注【32-005】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四五四)。

  注【32-006】『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四(大正八?五五五中)。

  注【32-007】『龍樹龍宮取經(jīng)考』『妙云集』『佛教史地考論』二一一──二二一)。

  注【32-008】『高僧傳』卷二(大正五0?三三一中)。

  注【32-009】『龍樹菩薩傳』(大正五0?一八四下)。

  注【32-010】『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釋論序』(大正二五?五七中)。

  注【32-011】『大智度論』(大正二五?七五六下)。

  注【32-012】中國舊傳:提婆的弟子羅!7畝羅跋陀羅Ra^hulabhadra,「以常樂我凈釋八不」,顯然已傾向于『大般涅槃經(jīng)』(前分)的「如來藏我」了。西藏傳說:羅!7畝羅跋陀羅弟子,有羅!7畝羅密多羅Ra^hulamitra ,再傳弟子龍友Na^gamitra,龍友的弟子僧護。西元三世紀末以下,約有一百年,龍樹學是衰落了;雖說傳承不絕,實沒有卓越的人物,中國佛教界,竟不知他們的名字。

  注【32-01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釋論序』(大正二五?五七上)。

  注【32-014】『出三藏記集』卷一0(大正五五?七四上)。 [P209]

  二 『中論』與『阿含經(jīng)』

  論書,有「釋經(jīng)論」,「宗經(jīng)論」。釋經(jīng)論,是依經(jīng)文次第解說的。有的以為:如來應機說法,所集的經(jīng)不一定是一會說的,所以不妨說了再說,也不妨或淺或深。有的以為:如來是一切智人,說法是不會重復的,所以特重先后次第!捍笾嵌日摗慌c『十住毗婆沙論』,是釋經(jīng)論而屬于前一類型的,有南方(重)經(jīng)師的風格;與(重)論師所作的經(jīng)釋,如無著Asan!ga的釋經(jīng)論,體裁不同。宗經(jīng)論,是依一經(jīng)或多經(jīng)而論究法義,有阿毗達磨abhidharma傳統(tǒng)的,都是深思密察,審決法義,似乎非此不可!褐姓摗皇亲诮(jīng)論,但重在抉擇深義。其實,論書還有「觀行論」一類,以觀行(止觀)為主!褐姓摗欢咂罚科范挤Q為「觀」,所以古稱『中論』為中觀。如僧肇『物不遷論』說:「中觀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1)!褐姓摗皇亲诮(jīng)論,以觀行為旨趣,而不是注重思辨的。龍樹Na^ga^rjuna所學,綜貫南北、大小,而表現(xiàn)出獨到的立場,F(xiàn)在論究龍樹的空s//u^nya, s/u^nyata^義,以『中論』為主,這是后期中觀學者所共通的;以『大智度論』等為助,說明『中論』所沒有詳論的問題。

  『中論』開宗明義,是:「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2)!褐姓摗凰摰,是因緣,(新譯為緣起prati^tya-samutpa^da,是八 [P210] 不的緣起;八不的緣起,就是中道m(xù)adhyama^-pratipad。八不緣起的含義,可說與『般若經(jīng)』相同;而以緣起為論題,以八不來闡明,卻不是『般若經(jīng)』的。我以為:「中論是阿含經(jīng)的通論;是通論阿含經(jīng)的根本思想,抉擇阿含經(jīng)的本意所在」!钢姓摯_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確認緣起、空、中道為佛法的根本深義。……抉發(fā)阿含的緣起深義,將佛法的正見,確樹于緣起中道的盤石」(3)。這一理解,我曾廣為引證,但有些人總覺得『中論』是依『般若經(jīng)』造的。這也難怪!印度論師──『順中論』、『般若燈論』等,已就是這樣說了。我也不是說,『中論』與『般若經(jīng)』無關,而是說:龍樹本著「般若法門」的深悟,不如有些大乘學者,以為大乘別有法源,而肯定為佛法同一本源。不過一般聲聞學者,偏重事相的分別,失去了佛說的深義。所以就『阿含經(jīng)』所說的,引起部派異執(zhí)的,一一加以遮破,而顯出『阿含經(jīng)』的深義,也就通于『般若』的深義。從前所論證過的,現(xiàn)在再敘述一下(4):

  一、『中論』的歸敬頌,明八不的緣起。緣起是佛法不共外道的特色,緣起是離二邊的中道。說緣起而名為「中」(論),是『阿含』而不是『般若』。中道中,不常不斷的中道,如『雜阿含經(jīng)』說:「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受],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于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5)。不一不異的中道,如『雜阿含經(jīng)』說:「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于此二邊,心所不隨 [P211] ,正向中道,賢圣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緣無明故有行」(6)。不來不出的中道,如『雜阿含經(jīng)』說:「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除俗數(shù)法,俗數(shù)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7)。中道的不生不滅,『阿含經(jīng)』約無為──涅槃說(8)。涅槃是苦的止息、寂滅,在『阿含經(jīng)』中,是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闡明的。以八不說明中道的緣起說,淵源于『雜阿含經(jīng)』說,是不庸懷疑的!

  二、『中論』所引證的佛說,多出于『阿含經(jīng)』。1.「觀本際品」說:「大圣之所說,本際不可得」,出于『雜阿含經(jīng)』說:「無始生死,……長夜輪回,不知苦之本際」。「無始生死」的經(jīng)說,龍樹引歸「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的空義(9)。2.「觀行品」說:「如佛經(jīng)所說,虛誑妄取相」。以有為諸行,由妄取而成的虛誑[妄],以涅槃為不虛誑;龍樹解說為:「佛說如是事,欲以示空義」(10)。3.「觀有無品」說:「佛能滅有無,于化迦旃延,經(jīng)中之所說,離有亦離無」。此出于『雜阿含經(jīng)』說:「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離無);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離有):是名離于二邊,說于中道」(11) 。離有無二邊的緣起中道,為『中論』重要的教證。4.「觀四諦品」說:「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鈍根所及,是故不欲說」。這如『增壹阿含經(jīng)』說:「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設吾與人說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我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12)。各部 [P212] 廣律,在梵天請法前,也有此「不欲說法」的記錄。5.「觀四諦品」說:「是故經(jīng)中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如『稻!8蝏經(jīng)』說(13)。見緣起即見法(四諦),如『中阿含』『象跡喻經(jīng)』說(14)。6.「觀涅槃品」說:「如佛經(jīng)中說:斷有斷非有」。這是『雜阿含經(jīng)』說:「盡、離欲、滅、息、沒已,有亦不應說,無亦不應說。……離諸虛偽[戲論],得般涅槃,此則佛說」(15)。

  三、『中論』凡二十七品!呵嗄酷尅灰詾椋呵岸迤,「以摩訶衍說第一義道」,后二品「說聲聞法入第一義道」(16);『無畏論』也這樣說。然依上文所說,緣起中道的八不文證,及多引『阿含經(jīng)』說,我不能同意這樣的判別!褐姓摗凰^所論的,沒有大乘法的術語,如菩提心,六波羅蜜,十地,莊嚴佛土等,而是「阿含」及『阿毗達磨」的法義!褐姓摗皇且浪闹B次第的,只是經(jīng)大乘行者的觀察,抉發(fā)『阿含經(jīng)』的深義,與大乘深義相契合而已。這不妨略為分析:一、「觀(因)緣品」觀緣起的集無所生;「觀去來品」觀緣起的滅無所去。這二品,觀緣起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總觀八不的始終;以下別觀。二、「觀六情品」,「觀五陰品,「觀六種[界]品」,即觀六處、五蘊、六界,論究世間──苦的中道。三、「觀染染者品」,觀煩惱法;「觀三相品」,觀有為──煩惱所為法的三相。「觀作作者品」,「觀本住品」,「觀然可然品」,明作者、受者不可得。與上二品合起來,就是論究惑招生死,作即受果的深義 [P213] 。四、「觀本際品」,明生死本際不可得,「觀苦品」,明苦非自、他、共、無因作,而是依緣生!赣^行品」,明諸行的性空!赣^合品」,明三和合觸的無性!赣^有無品」,明緣起法非有非無!赣^縛解品」,從生死流轉說到還滅,從生死系縛說到解脫!赣^業(yè)品」,更是生死相續(xù)的要事。從「觀染染者品」以來,共十二品,論究世間集的中道。五、「觀法品」,明「知法入法」的現(xiàn)觀。六、「觀時品」,「觀因果品」,「觀成壞品」,明三世、因果與得失,是有關修證的重要論題。七、「觀如來品」,明創(chuàng)覺正法者。八、「觀顛倒品」,觀三毒、染凈、四倒的無性!赣^四諦品」,明所悟的諦理!赣^涅槃品」,觀涅槃無為、無受的真義。從「觀法品」到此,論究世間集滅的中道。九、「觀十二因緣品」,正觀緣起!赣^邪見品」,遠離邪見。這二品,論究世間滅道的中道。

  『中論』與「阿含經(jīng)』的關系,明確可見。但『阿含』說空,沒有『中論』那樣的明顯,沒有明說一切法空。說種種空,說一切法空的,是初期大乘的『般若經(jīng)』!喊闳艚(jīng)』說空,主要是佛法的甚深義,是不退菩薩所悟入的,也是聲聞圣者所共的!喊⒑(jīng)』說法的方便,與『般若經(jīng)』有差別,但以空寂無戲論為歸趣,也就是學佛者的究極理想,不可說是有差別的。龍樹的時代,佛法因不斷發(fā)展而已分化成眾多部派,部派間異見紛紜,莫衷一是。『中論』說:「若人說有我,諸法各異相,當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相,是則不能見, [P214] 滅見安隱法」(17)。聲聞各部派,或說有我有法,或說我無法有;或說一切法有,或說部分有而部分無。這樣的異見紛紜,與『阿含經(jīng)』義大有距離了!所以『中論』引用『阿含經(jīng)』說,抉擇遮破各部派(及外道)的妄執(zhí),顯示佛法的如實義。如(第十八)「觀法品」,法dharma是圣者所覺證的(18)!赣^法品」從觀「無我我所」而契入寂滅,正是『阿含經(jīng)』義。品末說:「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教化甘露味。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盡,諸辟支佛智,從于遠離生」(19)。上一偈,總結聲聞法,下一偈是出于無佛世的辟支佛;二乘圣者,都是這樣悟入法性的。所以,或以為前二十五品明大乘第一義,后二品明聲聞第一義,是我所不能贊同的。又如(第二十四)「觀四諦品」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20)。依空而能成立的一切法,出世法是四諦──法,四果──僧,佛,也就是三寶;世間法是生死的罪福業(yè)報?傊,依『阿含經(jīng)』說,遮破異義,顯示佛說的真義,確是『中論』的立場。當然這不是說與大乘無關,而是說:『中論』闡明的一切法空,為一切佛法的如實義,通于二乘;如要論究大乘,這就是大乘的如實義,依此而廣明大乘行證。所以,龍樹本著大乘的深見,抉擇『阿含經(jīng)』(及「阿毗達磨論」)義,而貫通了『阿含』與『般若』等大乘經(jīng)。如佛法而確有「通教」的話,『中論』可說是典型的佛法通論了!

  注【33-001】『肇論』(大正四五?一五一上)。 [P215]

  注【33-002】『中論』卷一(大正三0?一中)。

  注【33-003】拙作『中觀今論』(『妙云集』『中觀今論』一八、二四)。

  注【33-004】參閱拙作『中觀今論』(『妙云集』『中觀今論』一八──二三)!褐杏^論頌講記』『妙云集』『中觀論頌講記』四三──四六)。

  注【33-005】『雜阿含經(jīng)』卷一二(大正二?八五下)。

  注【33-006】『雜阿含經(jīng)』卷一二(大正二?八四下)。

  注【33-007】『雜阿含經(jīng)』卷一三(大正二?九二下)。

  注【33-008】『雜阿含經(jīng)』卷一二(大正二?八三下)。

  注【33-009】『中論』卷二(大正三0?一六上、中)!弘s阿含經(jīng)』卷一0(大正二?六九中)。

  注【33-010】『中論』卷二(大正三0?一七上)。

  注【33-011】『中論』卷三(大正三0?二0中)!弘s阿含經(jīng)』卷一二(大正二?八五下)。

  注【33-012】『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上)。『增壹阿含經(jīng)』卷一0(大正二?五九三上──中)。

  注【33-013】『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四下)!悍鹫f稻!8蝏經(jīng)』(大正一六?八一六下)。

  注【33-014】『中阿含經(jīng)』(三0)『象跡喻經(jīng)』(大正一?四六七上)。

  注【33-015】『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五中)!弘s阿含經(jīng)』卷九(大正二?六0上)。

  注【33-016】『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六中)。 [P216]

  注【33-017】『中論』卷二(大正三0?一五下)。又卷一(大正三0?八上)。

  注【33-018】『中論』「觀法品」,漢譯『般若燈論』與『大乘中觀釋論』,品名相同;而西藏所傳,月稱注本作「觀我品」,無畏等作「觀我法品」,「法」的古義,有些人是忘失了!

  注【33-019】『中論』卷三(大正三0?二四上)。

  注【33-020】『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上)。

  三 『中論』 之中心思想

  『中論』所要闡明的,是中道m(xù)adhyama^-pratipad的緣起prati^tya-samutpa^da!赫摗怀醯臍w敬偈,就充分的表示了,如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緣起],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1)。佛所開示的教法,在世間一切學說中,是最上第一的。佛說的所以最上第一,不是別的,是佛說的因緣──緣起說。佛依緣起說法,能離一切戲論而寂滅,這是不共世間學的,所以說:「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緣起為佛法宗要,是各部派所公認的,但解說不一。龍樹Na^ga^rjuna所要闡揚的,是不生不滅等「八不」的緣起,也就是中道的緣起!弘s阿含經(jīng)』所說:「處中說法」,「宣說中道」,就是不落二邊──一見、異見、常見、斷見等的緣起。闡明不落二邊的緣起,所以名為『中論』。 [P217]

  中道的緣起說,為佛法宗要。闡明這一要義,龍樹是通過空s/u^^nyata^義而顯揚出來的,如(2)說:

  1. 「由一切諸法,自性皆是空,諸法是緣起,無等如來說」。 2.「諸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無等第一語,敬禮如是佛」。

  1.是『七十空性論』,明一切法是空,一切法是緣起。2.是『回諍論』,列舉了空、緣起、中道三名,而表示為同一內容。這兩部龍樹論,都表示了空與緣起的關系。說得更完備的,如『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中)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緣起法為什么是離二邊的中道?因為緣起法是空的。在『阿含經(jīng)』中,空是無我我所,也就是離我見、我所見的。假名──施設prajn~apti,雖也是『阿含經(jīng)』所說過的,但顯然由于部派的論究而發(fā)展;為了『般若經(jīng)』的一切但是假名,所以『中論』將緣起、空、假名、中道統(tǒng)一起來。不過龍樹學的宗要,說空說假名,而重點還是中道的緣起說。空以離一切見為主,與離二邊見的中道相同,所以在緣起即空、即假、即中道下,接著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結歸于一切空,也就是歸于中道。龍樹依中道的緣起說,論破當時各 [P218] 部派(及外道)的異見;著重離見的空──中道,正是『阿含』與『般若經(jīng)』義。如來說法,宗趣在此,所以『中論』結贊說:「瞿曇大圣主,憐愍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3)。 以下,依緣起、假名、空、中道,一一的分別加以論究。

  注【34-001】『中論』卷一(大正三0?一中)。

  注【34-002】『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七所引(漢藏教理院刊本三二上)。毗目智仙等所譯『回諍論』,作「空自體因緣、三一中道說,我歸命禮彼,無上大智慧」(大正三二?一五上)。

  注【34-003】『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九中)。

  四 緣起──八不緣起

  『中論』依緣起prati^tya-samutpa^da而明即空s/u^^nyata^的中道m(xù)adhyama^-pratipad 。空是離諸見的,「下本般若」確是這樣說的:「以空法住般若波羅蜜,……不應住色若常若無常,……若苦若樂,……若凈若不凈,……若我若無我,……若空若不空」 (受等同此說)(1)。但經(jīng)文說空,多約涅槃超越說,或但名虛妄無實說。依緣起說中道,「下本般若」末后才說到,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九(大正八?五七八下)說:

  「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無盡,(如)虛空無盡故,般若波羅蜜無盡。……色無盡故,是生 [P219] 般若波羅蜜;受、想、行、識無盡故,是生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如是觀十二因緣,離于二邊,是為菩薩不共之法」。

  『阿含經(jīng)』說,佛是順逆觀十二緣起而成佛的!赶卤景闳簟鼓┖螅钦f明菩薩坐道場,得一切智(智)的般若正觀。不落二邊(中道)的緣起,『般若經(jīng)』說是「如虛空不可盡」。但如虛空不可盡,經(jīng)上也約五蘊、十二處等說,所以不能說是以緣起來闡明中道,因為在『般若經(jīng)』的歷法明空中,緣起與蘊、處、界、諦、道品等一樣,只是種種法門的一門而已。

  中道的緣起說,出于『雜阿含經(jīng)』。「阿含經(jīng)」是以因緣來明一切法,作為修行解脫的正見。經(jīng)中的用語,并不統(tǒng)一:或說因hetu;或說緣pratyaya;或雙舉因緣,如說「二因二緣,起于正見」(2);或說四名,「何因nida^nam!、何集samudaya、何生ja^tikam!、何轉」pabhavam!生起義(3)。這些名詞,是同一意義的異名。當然,名字不同,在文字學者解說起來,也自有不同的意義。因緣,原是極復雜的,所以佛弟子依經(jīng)義而成立種種因緣說。如南傳赤銅鍱部Ta^mras/a^t!i^ya『發(fā)趣論』的二十四緣;流行印度本土的,分別說Vibhajyava^din 系『舍利弗阿毗曇論』的十因十緣;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發(fā)智論』的六因、四緣;大眾部 Maha^sa^m!ghika也立 「先生、無有等諸緣」(4)。在不同安立的種種緣中,因緣 hetupratyaya、次第緣anantara-pratyaya、(所)緣緣a^lambana-p.、增上緣adhipati-p. [P220] ──四緣,最為先要,也是 『般若經(jīng)』與龍樹論所說的。此外,『雜阿含經(jīng)』提到了緣起 prati^tya-samutpa^da,pat!icca-samuppa^da與緣生(或譯「緣所生」、「緣已生」 prati^tya-samutpanna,pat!icca-samuppanna(5),同時提出而分別解說,當然是有不同意義的,如『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卷一一引經(jīng)(大正二六?五0五上)說:

  「云何緣起?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如是便集純大苦蘊。苾芻當知!生緣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住、法界。……乃至無明緣行,應知亦爾」。 「云何名為緣已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如是名為緣已生法。苾芻當知!老死是無常,是有為,是所造作,是緣已生,盡法,沒法,離法,滅法。生……無明亦爾」。

  緣起與緣生,同樣的是無明、行等十二支,而意義卻顯然不同。緣生法,是無常滅盡的有為法,是緣已生──從緣所生的果法。而緣起,是佛出世也如此,佛不出世也如此的!阜ㄗ》ń纭,是形容緣起的。『相應部』經(jīng)作:「法定、法住,即緣性」idappaccayata^(6);緣性,或譯為相依性!悍ㄌN足論』所引經(jīng),下文還說到:「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7)。這些緣起的形容詞,使大眾部Maha^sa^m!ghika [P221] 一分,及化地部Mahi^s/a^saka等說:緣起是無為(8);『舍利弗阿毗曇論』也這樣說。這是離開因果事相,而論定為永恒不變的抽象理性。然依『雜阿含經(jīng)』,佛為須深Susi^ma 所說,緣起應該是不能說是無為的。『雜阿含經(jīng)』卷一四(大正二?九七中──下)說:

  「須深!于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須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須深白佛:不也,世尊!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須深出家不久,聽見有些比丘們說:「生死已盡,……自知不受后有」,卻不得禪定(9),是慧解脫prajn~a^-vimukti阿羅漢。須深聽了,非常疑惑。佛告訴他:「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慧解脫阿羅漢,沒有深定,所以沒有見法涅槃dr!s!t!idharma-nirva^n!a的體驗,但正確而深刻的知道:「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余支 [P222] 例此)。這是正見依緣起滅的確定性──法住智,而能得無明滅故行滅,……生滅故老死滅的果證。這樣的緣起──依緣而有無、生滅的法住性,怎能說是無為呢!又如『長阿含』的『大緣方便經(jīng)』,說一切有部編入『中阿含』,名『大因經(jīng)』,也就是『長部』的『大緣經(jīng)』Maha^nida^na-suttanta 。經(jīng)文說明「緣起甚深」,而被稱為nida^na──尼陀那;尼陀那就是「為因、為集、為生、為轉」的「因」。從這些看來,緣起是不能說為無為的。所以說一切有部等,不許「有別法體名為緣起,湛然常住」(10),而是「無明決定是諸行因,諸行決定是無明果」(11)。如經(jīng)中說緣起是法住dharma-sthitata^,dhammat!t!hitata^,法住是安住的,確立而不可改易的;緣起是法定dharma-niya^mata^,dhamma-niya^mata^,法定是決定而不亂的;緣起是法界 dharma-dha^tu,dhamma-dha^tu,界是因性(緣性)。這樣,緣起與緣生,都是有為法,差別在:緣起約因性說,緣生約果法說。緣起是有為,在世俗的說明中,龍樹論顯然是與說一切有部相同的。依我的理解,如來或說因,或說緣等,只是說明依因緣而有(及生),也就依因緣而無(及滅),從依緣起滅,闡明生死集起與還滅解脫的定律。如馬勝As/vajit為舍利弗S/a^riputra 說偈:「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12)!钢T法從緣起」,『四分律』作「若法所因生」,與『赤銅鍱部律」相合;『五分律』作「法從緣生」;『智度論』譯為「諸法因緣生」(13)。所說正是緣起的集與滅,除『根本說一切有部律』 (『智度論』的「諸法因 [P223] 緣生」,可能為緣起的異譯)以外,分別說系律,都沒有說是「緣起」,可見本來不一定非說緣起不可的。為了闡明起滅依緣,緣性的安住、決定性,才有緣起與緣生的相對安立,而說「緣起甚深」。阿毗達磨論師,著重于無明、行等內容的分別,因、緣的種種差別安立,而起滅依于因緣的定律,反而漸漸被漠視了! 「下品般若」說到了緣起甚深,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五六七上──中)說:

  「如然燈時,……非初焰燒,亦不離初焰;非后焰燒,亦不離后焰。……是(燈)炷實燃」。 「是因緣法甚深!菩薩非初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離初心得;非后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離后心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因緣法甚深」,玄奘譯為:「如是緣起理趣甚深」。在『阿含經(jīng)』中,緣起是約眾生生死的起滅說,身外的一切,也被解說為緣起,所以立「內緣起」及「外緣起」,如『稻!8蝏經(jīng)』與『十二門論』所說(14)。以無明、行等生滅說緣起,是有支的緣起;圣道的修行得果,如所引的『般若經(jīng)』說,可說是圣道的緣起。佛法,達到了一切依緣起的結論。菩薩是發(fā)菩提心,修菩提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的。但發(fā)心、修行在前,得菩提果在后,前心、后心不能說是同時的,那怎么能依因行(前心)而得后心的果呢?經(jīng)上舉如火焰燒燈炷的比喻,來說明緣起的甚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能說是(因行)前心;也不離前心,沒有修行的前心,是不可能得果 [P224] 的。不能說是后心,如只是后心一念,那里能得果?當然也不能離后心而得果。這樣,前心、后心的不即不離,依行得果,是緣起的因果說!喊闳艚(jīng)』文,接著說「非常非滅」的意義。這里,約如幻的因果說緣起;緣起即空(空的定義是:「非常非滅」),可從統(tǒng)貫全經(jīng)而抉發(fā)出來。不過,在文句繁廣的『般若經(jīng)』中,這樣的緣起深義的明文,只是這樣的一點而已!

  龍樹以緣起顯示中道,肯定的表示緣起法為超勝世間,能得涅槃解脫的正法,如『中論』卷三(大正三0?二四上)說:

  「若法從緣生,不即不異因,是故名實相,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教化甘露味」。

  從緣所生的,是果法,果法不即是因(不一),也不異于因(不異)。果法并不等于因,所以不是常的;但果不離因,有相依不離的關系,所以也就不斷。不一不異,不常不斷,是一切法的如實相。約教法說,那是如來教化眾生,能得甘露味──涅槃解脫味的不二法門。依緣起法說不一不異,不常不斷,是『阿含經(jīng)』所說的。一切法是緣起的,所以龍樹把握這緣起深義,闡明八不的緣起,成為后人所推崇的中觀派。

  佛說的緣起,是「諸說中第一」,不共世間(外道等)學的。但佛教在部派分化中,雖一致的宣說緣起,卻不免著相推求,緣起的定義,也就異說紛紜了。大都著重依緣而生起,忽略依緣 [P225] 而滅無。不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固然是緣起;而「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也還是緣起!弘s阿含經(jīng)』正是這樣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15)。佛的緣起說,是通于集與滅的。這不妨略論緣起prati^tya-samutpa^da 的意義。緣起是佛法特有的術語,應該有他的原始意義。但原義到底是什么?由于「一字界中有多義故」,后人都照著自宗的思想,作出不同的解說。佛教界緣起「字義」的論辯,其實是對佛法見解不同的表示。如『大毗婆沙論』師,列舉了不同的五說,卻沒有評定誰是正義(16)。世親 Vasubandhu『俱舍論』的正義是:「由此有法,至于緣已,和合升起,是緣起義」。又舉異說:「種種緣和合已,令諸行法聚集升起,是緣起義」(17)。依稱友Yas/omitra的論疏,異說是經(jīng)部師室利羅多S/ri^ra^ta所說(18)!喉樥碚摗坏恼x是:「緣現(xiàn)已合,有法升起,是緣起義」(19)。清辨Bhavya,Bha^vaviveka的『般若燈論』說:「種種因緣和合(至?會) 得起,故名緣起」(20)。『中論』的月稱Candraki^rti釋『明顯句論』,與世親『俱舍論』說相同(21)。覺音Buddhaghos!a的『清凈道論』,也有對緣起的解說(22)。鳩摩羅什Kuma^raji^va早期傳來我國的龍樹學,緣起的字義,極可能是「種種因緣和合而起」。如著名的「空假中偈」,原語緣起,譯作「眾緣所生法」(羅什每譯作「因緣生法」)。在『大智度論』中,「眾緣和合假稱」;「眾法和合故假名」(23);「因緣和合生」,更是到處宣說。「眾緣和合生」,似乎與『般若 [P226] 燈論』說相近。其實,文字是世俗法,含義有隨時隨地的變化可能。龍樹的「緣起」字義,是探求原始的字義而說?還是可能受到當時當?shù)厮枷氲挠绊懀炕騾⒕C一般的意見,而表達自己對佛說「緣起」的見解呢?我以為,論究龍樹的緣起,從緣起的字義中去探討,是徒勞的。從龍樹論去理解,龍樹學是八不中道的緣起論。中道的緣起說,不落兩邊,是『阿含』所固有的。通過從部派以來,經(jīng)大乘『般若』而大成的──「空性」、「假名」的思想開展,到龍樹而充分顯示即空、即假的緣起如實義(所以名為『中論』)。一切是緣起的:依緣起而世間集,依緣起而世間滅!合鄳俊徽f:緣起「是法定、法確立(住),即相依性」(24)。相依性idappaccayata^,或譯「緣性」,「依緣性」。『雜阿含經(jīng)』與之相當?shù),是「此法常住、法住、法界?25)。界 dha^tu也是因義,與「依緣性」相當。所以如通泛的說,緣起是「依緣性」。一切是緣起的,即一切依緣而施設。

  『中論』等遮破外道,更廣破當時的部派佛教,這因為當時佛教部派,都說緣起而不見緣起的如實義,不免落于二邊。近代的學者,從梵、藏本『中論』等去研究,也有相當?shù)某删,但總是以世間學的立場來論究,著重于論破的方法──邏輯、辨證法,以為龍樹學如何如何。不知龍樹學只是闡明佛說的緣起,繼承『阿含』經(jīng)中,不一不異(不即不離)、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有不無)的緣起;由于經(jīng)過長期的思想開展,說得更簡要、充分、深入而已。如『 [P227] 雜阿含經(jīng)』,否定外道的自作、他作、自他共作、非自非他的無因作──四作,而說「從緣起生」(26)!褐姓摗坏摹赣^苦品」,就是對四作的分別論破(27)。一切法從緣起生,所以「觀(因)緣品」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28)『中論』歸結于無生,也就是緣生,如『無熱惱請問經(jīng)』說:「若從緣生即無生」(29)。又如有與無二見,『中論』「觀有無品」,是引『刪陀迦旃延經(jīng)』而加以破斥的(30)!赣^涅槃品」也遮破涅槃是有、是無:「如佛經(jīng)中說,斷有斷非有,是故知涅槃,非有亦非無」(31)。但世人又執(zhí)涅槃是亦有亦無,或說是非有非無,所以又進一步遮破,而破是有,是無,是亦有亦無,是非有非無──四執(zhí)。其實,遮破四句,是『阿含經(jīng)』舊有的,如: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去,不去,亦去亦不去,非去非不去;我有色,我無色,我亦有色亦無色,我非有色非無色(32)。種種四句,無非依語言,思想的相對性,展轉推論而成立。又如「觀如來品」說:「非陰非離陰,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33)?觀我(我與如來,在世俗言說中,有共同義)與五陰,「不即、不離、不相在」,是『雜阿含經(jīng)』一再說到的。即陰非我,離陰非我,這是一、異──根本的二邊;不相在是我不在陰中,陰不在我中。這四句,如約五陰分別,就是二十句我我所見。由于世人的展轉起執(zhí),『中論』又加「我(如來)不有陰」,成為五門推求。到月稱Candraki^rti時代,大抵異說更多,所以又增多到七門推求。 [P228]

  緣起,依依緣性而明法的有、無、生、滅。有是存在的,無是不存在,這是約法體說的。從無而有名為生,從有而無名為滅(也是從未來到現(xiàn)在名生,從現(xiàn)在入過去名滅),生與滅是時間流中的法相。緣起法的有與生,無與滅,都是「此故彼」的,也就是依于眾緣而如此的!复斯时恕梗圆患床浑x,『中論』等的遮破,只是以此法則而應用于一切。一般的解說佛法,每意解為別別的一切法,再來說緣起,說相依,這都不合于佛說緣起的正義,所以一一的加以遮破。隨世俗說法,不能不說相對的,如有與無,生與滅,因與果,生死與涅槃,有為與無為等。佛及佛弟子的說法,有種種相對的二法,如相與可相,見與可見,然(燃)與可然,作與所作,染與可染,縛與可縛等。如人法相對,有去與去者(來與住例此),見與見者,染與染者,作與作者,受與受者,著與著者。也有三事并舉的,如見、可見、見者等。這些問題,一般人別別的取著,所以不符緣起而觸處難通。『中論』等依不即不離的緣起義,或約先后,或約同時,一一的加以遮破。遮破一切不可得,也就成立緣起的一切,如「觀四諦品」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34)!赣^十二因緣品」,說明苦陰[蘊]的集與滅外,『中論』又這樣(35)說:

  1.「因業(yè)有作者,因作者有業(yè),成業(yè)義如是,更無有余事」。 2.「如是顛倒滅,無明則亦滅;以無明滅故,諸行等亦滅」。 3.「 今我不離受,亦不即是受,非無受、非無,此即決定義」。 [P229] 4.「是故經(jīng)中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

  『中論』所顯示的、成立的一切法,是緣起的,不能依世俗常談去理解,而是「八不」── 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的緣起,也就是要從即空而如幻、如化的去理解緣起法,如『中論』(36)說:

  1.「如幻亦如夢,如干闥婆城,所說生住滅,其相亦如是」。 2.「如世尊神通,所作變化人;如是變化人,復變作化人。如初變化人,是名為作者;變化人所作,是則名為業(yè)。諸煩惱及業(yè),作者及果報,皆如幻與夢,如炎亦如響」。 3.「色聲香味觸,及法體六種,皆空如炎、夢,如干闥婆城。如是六種中,何有凈不凈?(凈與不凈)猶如幻化人,亦如鏡中像」。 4.「五陰常相續(xù),猶如燈火炎」。

  緣起的世間法,如幻、如化;出世的涅槃,「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37),也是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成立。說到如來,是「我」那樣的五種求不可得,而也不能說是沒有的,所以說:「邪見深厚者,則說無如來」(38)?傊,如來與涅槃,從緣起的「八不」說,是絕諸戲論而不可說的:「如來性空中,思惟亦不可(非世俗的思辯可及)……如來過戲論,而人生戲論」;「諸法不可得,滅一切戲論,無人亦無處,佛亦無所說 [P230] 」(39)。如從八不的緣起說,那如來與涅槃,都如幻、如化而可說了,這就符合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所說:「我說佛道如幻、如夢,我說涅槃亦如幻、如夢。若當有法勝于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40)。

  注【35-001】『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四0中)。

  注【35-002】『增壹阿含經(jīng)』(一五)「有無品」(大正二?五七八上)。

  注【35-003】『雜阿含經(jīng)』卷二(大正二?一四上)。

  注【35-004】『般若燈論」卷一(大正三0?五五上)。

  注【35-005】『雜阿含經(jīng)』卷一一(大正二?八四中──下)!合鄳俊(一二)「因緣相應」(南傳一三?三六──三八)。

  注【35-006】『相應部』(一二)「因緣相應」(南傳一三?三六)。

  注【35-007】『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卷一一(大正二六?五0五上)。

  注【35-008】『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五下、一七上)。

  注【35-009】『相應部』(一二)「因緣相應」,「不得禪定」作「不得五通」。通是依禪定而發(fā)的,所以雖所說各別而大義相合(南傳一三?一七六──一七九)。

  注【35-010】『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九(大正二九?五0中)。

  注【35-011】『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二三(大正二七?一一六下)。 [P231]

  注【35-012】『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二(大正二三?一0二七下)。

  注【35-013】『四分律』卷三三(大正二二?七九八下)!撼嚆~鍱部律』「大品」(南傳三?七三)。『五分律』卷一六(大正二二?一一0中)!捍笾嵌日摗痪硪灰(大正二五?一三六下)。

  注【35-014】『大乘稻!8蝏經(jīng)』(大正一六?八二四上)!菏T論』(大正三0?一五九下──一六0上)。

  注【35-015】『雜阿含經(jīng)』卷二(大正二?一二下)。

  注【35-016】『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二三(大正二七?一一七下──一一八上)。

  注【35-017】『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九(大正二九?五0中、下)。

  注【35-018】山口益?舟橋一哉共著『俱舍論之原典解明』所引(二一五)。

  注【35-019】『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二五(大正二九?四八一上)。

  注【35-020】『般若燈論』卷一(大正三0?五一下)。

  注【35-021】山口益譯『中論釋』一(七)。

  注【35-022】『清凈道論』(南傳六四?一五六──一六三)。

  注【35-023】『大智度論』卷三五(大正二五?三一八中)。

  注【35-024】『相應部』「因緣相應」(南傳一三?三七)。

  注【35-025】『雜阿含經(jīng)』卷一一(大正二?八四中)。

  注【35-026】『雜阿含經(jīng)』卷一二(大正二?八六上──中)。又卷一四(大正二?九三下)。 [P232]

  注【35-027】『中論」卷二(大正三0?一六中──一七上)。

  注【35-028】『中論』卷一(大正三0?二中)。

  注【35-029】『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九引經(jīng)(漢藏教理院刊本四九下)。舊譯『弘道廣顯三昧經(jīng)』卷二說:「緣生彼無生」,是同本異譯(大正一五?四九七中)。

  注【35-030】『中論』卷三(大正三0?二0中)。

  注【35-031】『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五中)。

  注【35-032】前三類四句,出十四不可記,如『雜阿含經(jīng)』卷三四(大正二?二四五下)。我有色等四見,如『長阿含經(jīng)』(二一)『梵動經(jīng)』說(大正一?九二下)。

  注【35-033】『中論』卷四(大正三0?二九下)。

  注【35-034】『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上)。

  注【35-035】『中論』:1.卷二(大正三0?一三上)。2.卷四(大正三0?三二上)。3.卷四(大正三0?三七上)。4. 卷四(大正三0?三四下)。

  注【35-036】『中論』:1.卷二(大正三0?一二上)。2.卷三(大正三0?二三中──下)。3.卷四(大正三0?三一中)。4.卷四(大正三0?三八下)。

  注【35-037】『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五中)。

  注【35-038】『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0下)。 [P233]

  注【35-039】『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0下)。又卷四(大正三0?三六中)。

  注【35-040】『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八(大正八?二七六中)。

  五 假名──受假

  「假名」,在『中論』思想中,有極重要的意義。首先,『般若經(jīng)』的「原始般若」,充分表示了一切法「但名」的意義,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中──下)說:

  「世尊!所言菩薩菩薩者,何等法義是菩薩?我不見有法名為菩薩。世尊!我不見菩薩,不得菩薩,亦不見、不得般若波羅蜜,當教何等菩薩般若波羅蜜」?「世尊!我不得、不見菩薩,當教何等菩薩般若波羅蜜?世尊!我不見菩薩法來去,而與菩薩作字,言是菩薩,我則疑悔。世尊!又菩薩字,無決定,無住處,所以者何?是字無所有故」(1)。

  佛命須菩提Subhu^ti,為菩薩bodhisattva說般若波羅蜜prajn~a^pa^ramita^,而揭開了『般若經(jīng)』的序幕。須菩提對佛說:說到菩薩,菩薩到底是什么呢?我沒有見到,也沒有得到過,有可以名為菩薩的實體。般若波羅蜜,也是這樣的不可見、不可得。這樣,要我以什么樣的般若波羅蜜,來教示什么樣的菩薩呢!接著,從不見、不得菩薩與般若波羅蜜,進一步的說:我 [P234] 不見有菩薩法,或(生)來,或滅(去)(2),什么都不可得,我假使名之為菩薩,說菩薩這樣那樣,那是會有過失感而心生疑悔的。要知道,名字na^ma是沒有決定性的(同一名字,可以有種種意義的),不是落實在某一法上的,名字是無所有的。一切但有名字──唯名na^mama^tra^ ,沒有實性,須菩提本著般若體悟的立場,所以這樣說。說沒有菩薩,沒有般若,這就是為菩薩說般若波羅蜜了。如聽了但有假名,一切不可得,而能不疑不怖,那就是菩薩安住于般若波羅蜜了。菩薩是人,般若是法,人與法都是假名無實的;這一法門,可能從一說部Ekavya^vaha^rika 演化而來。

  「原始般若」的人(菩薩)、法(般若)不可得,一切但有名字,在「中本般若」 (一般稱之為「大品」)中,有了進一步的說明:一切是「和合故有,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滅,但以名字故說;是名字亦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3)。并對但名的一切,提出了三假說,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大正八?二三一上)說: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名假施設、受假施設、法假施設,如是應當學」。

  一切唯有假名,名字也只是假名,在般若中,一切都是不可得的。然從世間一切去通達假名不可得,也不能不知道世俗假名的層次性、多樣性,所以立三種假。依『大智度論』,三假施設,是三波羅聶提。波羅聶提prajn~apti,義譯為假,假名,施設,假施設等。這三類假施設, [P235] 『大智度論』的解說,有二復次;初說是:「五眾[蘊]等法,是名法波羅聶提。五眾因緣和合故名為眾生,諸骨和合故名為頭骨,如根、莖、枝、葉和合故名為樹,是名受波羅聶提。用是名字取(法與受)二法相,說是二種,是為名字波羅聶提」(4)。依論所說,法波羅聶提──法假 dharmaprajn~apti,是蘊、處、界一一法。如色、聲等一一微塵,貪、瞋等一一心心所,阿毗達磨論者以為是實法有的,『般若經(jīng)』稱之為法假施設。受假,如五蘊和合為眾生,眾骨和合為頭骨,枝葉等和合為樹,這是復合物。在鳩摩羅什Kuma^raji^va的譯語中,受與取upa^da^na相當,如五取蘊譯為五受陰,所以受波羅聶提,可能是upa^da^na-prajn~apti。受假──取假,依論意,不能解說為心的攝取,而是依攬眾緣和合的意思。名假na^ma-prajn~apti,是稱說法與受的名字,名字是世俗共許的假施設。所說三假,在各種譯本中,是略有出入的,如下(5):

  圖片

  +----------------------------------------------------------------+

  |     A    |    B   |     C  |     D  |           E     |    F   |

  |----------+--------+--------+--------+-----------------+--------|

  |  名假施設|  名  假|  名  假|  字  法|                 |  名  假|

  |  受假施設|        |        |  合  法| 因緣合會而假虛號|        |

  |  法假施設|  法  假|  法  假|        |         所號法  |  法  假|

  |          |  教授假|  方便假|  權  法|         所號善權|        |

  +----------------------------------------------------------------+

  [P236]

  要理解『般若經(jīng)』的三假,可與阿毗達磨者的「有」,作對比的觀察,如『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九(大正二七?四二上──中)說:

  「然諸有者,有說二種:一、實物有,謂蘊、界等。二、施設有,謂男、女等」。 「有說五種:一、名有,謂龜毛、兔角、空花鬘等。二、實有,謂一切法各住自性。三、假有,謂瓶、衣、車乘、軍、林、舍等。四、和合有,謂于諸蘊和合,施設補特伽羅。五、相待有,謂此彼岸、長短事等」。

  阿毗達磨論師,立實物(法)有與施設有,這是根本的分類,與『大般若經(jīng)』「第三分」 ( F 本),但立名假與法假相合。依經(jīng)說,我;頭、頸等;草木等;過去未來諸佛;夢境、谷響等,都說「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有等想施設言說」(6)。所以二假中的名假,與阿毗達磨者二種有中的施設有相當。『般若經(jīng)』立三假:法假當然與實物有──實有相當。五種有中的假有、和合有,是施設有的再分類,與『般若經(jīng)』的「受假」相當。名有,是龜毛、兔角等,在世俗中也只有假說的一類,可以含攝在名假中;但三假中的名假,重在稱呼那法與受的名字。不過,『般若經(jīng)』的三假,有的不立受假(包含在名假中),別立方便假──教授假、權法等。這是說:佛為弟子教授、說法,都是方便善巧的施設,如『法蘊足論」引經(jīng)說:「如是緣起,法住、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7)。如來說法,本著自 [P237] 覺自證,而以方便施設名相,為眾生宣說開示的。佛的教法,一切都是方便施設的。這本是『阿含經(jīng)』以來的一貫見解,如『第一義空經(jīng)』說:「俗數(shù)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等(8) ,緣起的集與滅。所說的「俗數(shù)法」,『順正理論』引經(jīng),譯作「法假」(9)。阿毗達磨論者,雖知緣起等一切教法,是方便施設的,而對于文句所詮表的法義,總是分為實有與假有。『般若經(jīng)』明一切法但假施設,依『大智度論』所說,有次第悟入的意義,如說:「行者先壞名字波羅聶提,到受波羅聶提;次破受波羅聶提,到法波羅聶提;破法波羅聶提,到諸法實相中。諸法實相,即是諸法及名字空般若波羅蜜」(10)。

  『中論』的空假中偈,在緣起即空下說:「亦為是假名」。這里的假名,原文為prajn~aptirupa^da^ya ,正是『般若經(jīng)』所說的「受假施設」。依『中論』「青目釋」:「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11)。假名是指空性說的:緣起法即空(性),而空(性)只是假名。所以緣起即空,離有邊;空只是假名(空也不可得),離無邊:緣起為不落有無二邊的中道。當然,假名可以約緣起說,構成緣起為即空即假的中道。不過,依『般若經(jīng)』三假來說,緣起是法假,空(性)應該是名假,為什么『中論』與『般若經(jīng)』不同,特別使用這受假一詞呢!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阿毗達磨,立二有、三有、五有,包含了一切實有、假有,并沒有與受(假)相當?shù)拿。受假,應該是從犢子部Va^tsi^putri^ya系來的。如 [P238] 『三法度論』卷中(大正二五?二四上──中)說:

  「不可說者,受、過去、滅施設。受施設,過去施設,滅施設,若不知者,是謂不可說不知。受施設(不知)者,眾生已受陰、界、入,計(眾生與陰、界、入是)一,及余」 (計異)。

  『三法度論』,是屬于犢子部系的論典(12)。犢子部立不可說我anabhila^pya-pudgala,又有三類;受施設是依蘊、界、處而施設的,如『異部宗輪論』說:「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數(shù)取趣],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13)。補特伽羅──我,不可說與蘊等是一,不可說與蘊等是異。不一不異,如計執(zhí)為是一或是異,這就是「不可說不知」。犢子部的我,是「假施設名」。此外,有『三彌底部論』,三彌底Sam!mati^ya是正量的音譯;正量部是犢子部分出的大宗!喝龔浀撞空摗痪碇(大正三二?四六六上──中)也說:

  「佛說有三種人」。

  問曰:云何三種人?答:依說人,度說人,滅說人。[說者,亦名安,亦名制,亦名假名]」。 三種人,與『三法度論』的三類施設(不可說我)相同!敢勒f人」的「說」,依小注,可譯為安立、假名,可知是施設的異譯,所以「依說人」,就是「受施設我」。「依」或「受」,就是『中論』所說──prajn~apti upa^da^ya中的upa^da^ya。這個字,有「依」,「因」,「基」, [P239] 「取」 (受)等意義,所以『般若燈論』解說為:「若言從緣生者,亦是空之異名。何以故?因施設故」(14)。觀誓Avalokitavrata的『般若燈論廣注』,釋「因施設」為upa^da^nam upa^da^ya prajn~apti ,即「取因施設」。從犢子部出家的陳那Din%na^ga,也有『取因施設論』?傊喊闳艚(jīng)』所說的「受假」,正是『中論』所說的prajn~apti upa^da^ya(因施設)。這一術語,是由犢子部系中來的。

  為了說明『中論』的緣起是假名──受假施設,所以分別的來說。一、佛的說法,以語句方便來表達,稱為施設(假),如『般若經(jīng)』的方便假、教授假,那是佛教界所公認的。對于所表示的內容,雖有「假名有」的,如五蘊和合名為我,枝葉等和合名為樹,但總以為:「假必依實」,有實法存在,──實法有。如說一切有部,說蘊、處、界都是實有自性的;「俱舍論』以為:蘊是假而處、界是實有的;經(jīng)部Sautra^ntika以為蘊、處是假而界是實有的。這些上座部 Sthavira系的學派,都是成立實法有的。大眾部Maha^sa^m!ghika中,以說假為部名的說假部Prajn~aptiva^din,立「十二處非真實」(15);一說部說:諸法但名無實。有沒有立實法為所依,傳說中沒有明確的記錄。二、一切法從因緣生,從種種緣生,不從一因生,是佛教界所公認的。說一切有部立「法性恒住」,「三世實有」,所以從因緣生,并非新生法體,法體是三世一如的。從緣生,只是眾因緣力,法體與「生」相應,從未來來現(xiàn)在,名為生起而已。如經(jīng)部,說 [P240] 現(xiàn)在實有而過未非實,所以從緣生是:界──一一法的功能,在剎那剎那的現(xiàn)在相續(xù)中,以緣力而現(xiàn)起,為唯識宗種子生現(xiàn)行說的先驅。這樣的因緣所生,都是別別自性有的(16)。三、假名有 ──施設有,部派間也有不同的見解。如依五蘊而假名補特伽羅,依說一切有部,假有是無體的,所以說無我。犢子部系以為:依五蘊而施設補特伽羅,是受假,不可說與蘊是一是異,「不可說我」是(受假)有的。如即蘊計我,或離蘊計我,那是沒有的,所以說無我。四、『般若經(jīng)』立三假,著重于但名無實,名與實不相應,所以說:名字「不(在)內、不(在)外,不中間(住」)。約但名無實,「但以假名說」,『中論』也采用這通泛的假施設prajn~apti,但論到緣起說,一切依緣而有(而生、而無、而滅)。緣性與所生法,不可說一,不可說異。緣起法的不一不異,在時間中,就是不斷不常。這與犢子部說的受施設,不可說一,不可說異,也不可說是常、是無常,有共通的意義。不過犢子系但約補特伽羅說,而『中論』約緣起一切說。五、『大智度論』所釋的「中本般若」──二萬二千頌本,立三種假,約世俗法的層次不同而立,與其他「中本般若」不同。龍樹「空假中偈」的假名──受假,正是依此經(jīng)本而來。在種種假中,龍樹不取「名假」,如一切是名假,容易誤解,近于方廣道人的一切法如空華!该故切南胨擦⒌,也可能引向唯識說。后代有「唯名、唯表、唯假施設」的成語,唯表vijn~aptima^tra,玄奘就是譯為「唯識」的。龍樹也不取「法假」,法假是各派所公認的,但依法施設,各部派終 [P241] 歸于實有性,不能顯示空義。龍樹特以「受假」來說明一切法有。依緣施設有,是如幻如化,假而有可聞可見的相用,與空華那樣的但名不同(犢子部系依蘊處等施設不可說我,與有部的假有不同,是不一不異,不常不斷,而可說有不可說我的,古人稱為「假有體家」)。受假──依緣施設(緣也是依緣的),有緣起用而沒有實自性,沒有自性而有緣起用;一切如此,所以一切是即空即假的。龍樹說「空假中」,以「受假」為一切假有的通義,成為『中論』的特色。

  注【36-001】『小品經(jīng)』文,與玄奘所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第五分」最相近,如卷五五六(大正七?八六五下 ──八六六中)!傅谒姆帧挂蚕嘟衙髡f「但有假名」,如卷五三八(大正七?七六四上)!悍鹫f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一,近于「第四分」,但說「無定無住」為:「而彼名字,無住處非無住處,無決定無不決定」(大正八?五八七下),與現(xiàn)存梵本相同。這是參照「中本般若」(俗稱「大品」),「是字不住亦不不住」而有所增補;『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三(大正八?二三四上)。參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0九(大正七?四七上)。

  注【36-00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五分」)卷五五六,作:「若生若滅,若染若凈」 (大正七?八六六中)。

  注【36-00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大正八?二三一上)。參照『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第二分」)卷四0六(大正七?三0上)。

  注【36-004】『大智度論』卷四一(大正二五?三五八中)。 [P242]

  注【36-005】A、『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大正八?二三一上)。B、『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初分」)卷一一(大正五?五八中)。C、(「第二分」)卷四0六(大正七?三0上)。D、『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大正八?一一下)。E、『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大正八?一六三上)。F、『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三分」)卷四八二(大正七?四四八上)。

  注【36-006】『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三分」)卷四八二(大正七,四四七下)。

  注【36-007】『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卷一一(大正二六?五0五上)。

  注【36-008】『雜阿含經(jīng)』卷一三(大正二?九二下)。

  注【36-009】『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二八(大正二九?四九八中──下)。

  注【36-010】『大智度論』卷四一(大正二五?三五八下)。

  注【36-011】『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中)。

  注【36-012】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四五八──四六0)。

  注【36-013】『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六下)。

  注【36-014】『般若燈論』卷一四(大正二五?一二六中)。

  注【36-015】『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六上)。

  注【36-016】『攝大乘論』本卷上說:「此中依止阿賴耶識諸法生起,是名分別自性緣起」(大正三一?一三五上)。 [P243]

  六 空性──無自性空

  『中論』「觀四諦品」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1)。眾因緣生法──緣起prati^tyasamutpa^da 法,就是空──空性s/u^^nyata^。 「我說」,從前都解說為佛說,但原文是第一人稱的多數(shù),所以是「我等說」。緣起即是空性,是龍樹Na^ga^rjuna那個時代,部分大乘學者所共說的。上面說到,空在『般若經(jīng)』中的主要意義,是涅槃、真如等異名。在上一章中,說到與『般若經(jīng)』相近的文殊Man~jus/ri^法門,以緣起為此土──釋迦佛S/a^kya說法的先要,而文殊所說,卻是「依于勝義」,「但依法界」,「依于解脫」,表示了聲聞與大乘的分化對立。大乘說「一切皆空」,「一切皆如也」,「一切不出于法界」;依佛聲教而開展的,被稱為聲聞部派佛教,大抵是有為以外說無為,生死以外立涅槃,所以形成嚴重的對立。聲聞法與大乘法的方便施設,當然有些差別,但也不應該那樣的嚴重對立。釋迦佛在『阿含經(jīng)』中,依中道 madhyama^-pratipad說法,也就是依緣起說。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生死流轉依緣起而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生死也依緣起而還滅。依緣而集起,依緣而滅,生死與涅槃(涅槃,或說為空性、真如等),都依緣起而施設成立。龍樹尊重釋迦的本教,將『般若』的「一切法空」,安立于中道的緣起說,而說:「眾因緣生法[緣起],我(等)說即是空」性。緣起 [P244] 即空,所以說:「不離于生死,而別有涅槃」(2)。同時,迷即空的緣起而生死集,悟緣起即空而生死滅;生死與涅槃,都依緣起而成立(3)。緣起即空,為龍樹『中論』的精要所在。闡發(fā)『阿含經(jīng)』中(依中道說)的緣起深義,善巧的貫通了聲聞與大乘,為后代的學者所尊重。

  緣起法即是空(性),緣起法(也就是一切法)為什么即是空呢?如『回諍論』(4)說:

  「若法依緣起,即說彼為空;若法依緣起,即說無自性」([頌?以下釋])「諸緣起法,即是空性。何以故?是無自性故。諸緣起法,其性非有,無自性故。……無自性故說為空」。

  以無自性nih!svabha^va明緣起即空,『中論』「青目釋」也說:「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5)!捍笾嵌日摗灰惨辉僬f:「若從因緣和合生,是法無自性;若無自性,即是空」(6)!褐姓摗豁炚f:「如諸法自性,不在于緣中」!副娋壷杏(自)性,是事則不然」!戈幒嫌腥鐏恚瑒t無有自性」。「汝若見諸法,決定有(自)性者,即為見諸法,無因亦無緣。……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7)。自性 svabha^va,是「自有」自成的,與眾緣和合而有,恰好相反。所以,凡是眾緣有的,就沒有自性;如說法有自性,那就不從緣生了。一切是依因緣而有的,所以一切是無自性的;一切無自性,也就一切法無不是空了。進一步說,由于一切法無自性空,所以一切依因緣而成立,「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8),顯示了龍樹學的特色。依無自性來闡明緣起與空的一致性,而『阿含經(jīng) [P245] 』的一切依緣起,『般若經(jīng)』(等)的一切法皆空,得到了貫通,而達成「緣起即空」的定論。說明龍樹學的這一特色,還要從『阿含經(jīng)』與『般若經(jīng)』說起。

  『阿含經(jīng)』中,出家人在空靜處修行,也就以空寂[靜]來形容無取無著的解脫境地,所以「空諸欲」,「貪空、瞋空、癡空」。一方面,「空諸行」,諸行是空的,無我我所。經(jīng)中說: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事,是譬喻諸行空的?帐菬o我無我所,在大眾部Maha^sa^m!ghika中,就有解說為我空、法空了。所以,「空」,有空虛的意義,也有表示無著無累、解脫自在的意義!冈及闳簟梗臼求w悟甚深法相[性]的修行者,從證出教(不是從教義的探索而來),直率地表示自悟的境地,用來化導信眾,所以說:「以真法性為定量故」(9) 。在般若法門的開展中,空是表示甚深法性的一個名詞。在一切法不生,一切法清凈,一切法(遠)離,一切法寂滅[靜],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無所依,一切法不可思議……這一類詞語中,「空」是更適合于即一切法而示如實相的。「空」在『般若經(jīng)』中,廣泛應用,終于成為『般若經(jīng)』的特色。般若法門是重實踐的,直觀一切法本空(空是同義異名之一),但法流人間,聞思修習,應有善巧的施設。上一章曾列表說明:空,無所有,無生,遠離,寂靜等,是表示(悟入的)甚深法性的;空,無所有,虛妄,不實等,是表示一般虛妄事相的?(與無所有)是通貫了虛妄的一切法與一切法甚深相的。一切虛妄不實是緣起無自性(空) [P246] 的,無自性空即涅槃空寂。以無自性而明緣起即空,成為生死即涅槃,大乘深義最善巧的說明。

  自性是自有的,所以依眾緣和合而如此的,不能說有自性,有自性的就不從緣生!褐姓摗痪砣(大正三0?一九下、二0中)說:

  「眾緣中有(自)性,是事則不然。性從眾緣出,即名為作法。……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 「若法實有性,后則不應(有變)異」。

  緣起,是佛教界所公認的,但一般以為:一一法是實有自性的,有自性法從因緣和合而生起。依龍樹學來說,這是自相矛盾的,有自性(自有),那就不用從因緣生了。從因緣生的,就是作法kr!taka,所作法是不能說是自性有的。如實有自性,也就不可能有變異。自性是不待他的,與他無關的自體;不可能變異,應該是常恒如此的:這與從緣所生法不合。不待他、不變異的自性,是根源于與生俱來的無明。呈現(xiàn)于心識中的一切,直覺得確實如此──實在感,從來與我們的認識不分的。就是發(fā)覺到從因緣生,不實、變異等,也由于與生俱來的無知,總是推論為:內在的,微細的,是自性有,達到「假必依實」的結論。依『中論』說:龍樹徹底否定了自性有,成為無自性的,緣起即空的法門。因為一切無自性,所以一切法空,依無自性而契入空性,空性即涅槃、寂靜等異名。空,不是沒有,舉譬喻說,如虛空那樣的無礙,空是不礙有的。由于 [P247] 空無自性,所以依緣起而一切──世出世法都能成立。反之,如一切不空,是自性有,那就不待因緣,一切法都不能成立了。龍樹明確的宣說(10):

  1.「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2.「若人信于空,彼人信一切;若人不信空,彼不信一切」。

  這是依空以成立一切的?諢o自性,所以依緣而起一切,因無自性空,所以即緣起而寂滅。緣起即空,所以緣起所生即涅槃。『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卷一一引經(jīng)(大正二六?五0五上)說: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住、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11)。

  (真)如,法界等,是形容緣起法的,而在大乘經(jīng)中,真如有十二異名:「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12);而真如、法界等,是被解說為涅槃異名的(13)。一般說,緣起是有為,涅槃是無為。佛法本以緣起法為宗,而『般若』等大乘佛法,卻以真如、法界等為本;在解行上,形成嚴重的對立。龍樹一以貫之,出發(fā)于緣起──眾因緣生法,但名無實,無自性故自性空。于是緣起是即空(性、涅槃異名)的緣起,空性是不礙緣起的空性。說緣起法性是如、法界,或說涅槃即如、法界,只是說明的 [P248] 方便不同,而實義是一致的。八不──空的緣起說,真是善巧極了!

  空,龍樹以無自性來解明,固然是繼承「中本般若」以來,漸著重傾向于虛妄無實的空義,也有針對當時部派佛教的「對治」意義。初期的『阿含經(jīng)』,有prakr!ti──本性(也有譯為自性的),而沒有svabha^va──自性一詞,自性是部派佛教所有的術語。佛說的一切法──色、心、心所等,佛弟子研求一一名詞的特相──自相svalaks!an!a,又從相而論究一一法的實質,就稱為「自性」。這對于經(jīng)說的解說,明確而不致誤解,是有必要的。但探求實體,終于達到「假必依實」的結論;論到一一法的因果、生滅,關涉到未來、現(xiàn)在、過去時,引出「法性恒住」的思想。這是一大系,除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外,犢子部Va^tsi^putri^ya及其分出的(四)部派,都是主張一切有自性的。『大毗婆沙論』說:「謂彼(犢子部)與此(說一切有部)所立義宗,雖多分同而有少異。謂彼部執(zhí)……補特伽羅體是實有。彼如是等若六若七,與此不同,余多相似」(14)?梢娺@兩大派,起初不過六七義不同而已。這一思想系,在西、北印度,有廣大的教區(qū),極為興盛。這一系以為:一一法是實有自性的。從未來來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入過去,似乎有生滅,有變異,其實,「體實恒有,無增無減,但依作用,說有說無」(15)!钢T行自性,無有轉變。……謂一切法各住自體。……有轉變者,謂有為法得勢時生,失勢時滅」(16)。這是以一一(有為)法為本來如此的:現(xiàn)在是這樣,(未生時)未來也是這樣,(已滅)過去也還是這 [P249] 樣。所以說:「三世實有,法性恒住」。恒,是在時間(三世)流中,始終是沒有增減,沒有變異的。佛說從因緣生,并非說法自性──自體有生滅、變異,只是因緣和合時,作用的現(xiàn)起與滅失,說有說無而已。有為生滅法有自性,不生滅的無為法,也是實有自性的。這一類思想,在南印度大眾部Maha^sa^m!ghika系中的安達羅派(Andhaka共有四部),以為:「一切法有,三世各住自位」;「一切法自性決定」(17)。雖不能充分了解他們的法義,但顯然與說一切有部有同樣的意趣。龍樹專依緣起的無自性說空,可說是破斥當時盛行的「自性有」者,處于完全相反的立場。

  世間的理論,每每敵體相反的,卻有類似的意見。如『大智度綸』卷三二(大正二五?二九七中 ──下、二九八下)說:

  「諸法如,有二種:一者,各各相;二者,實相。各各相者,如地堅相,……。實相者,于各各相中分別求實不可得,不可破。……若不可得,其實皆空,空則是地之實相[性]。一切別相皆亦如是,是名為如」。 「一一法有九種:一者,有體;二者,各各有法;……知此法各各有體、法具足,是名世間下如。知此九法終歸變異盡滅,是名中如。……是法非有非無,非生非滅;滅諸觀法,究竟清凈,是名上如」。

  如──真如tathata^,是表示如此如此,無二無異的。這一名詞,可通于幾方面的。初段 [P250] 文、分為二:一,堅等一一法性,是一直如此,「不舍自性」的,所以世間堅等性,也可以名為如。二,推求一一法的實性不可得,「其實皆空」,空是如如不異(并不是一)的,是一切法的實性,這也名為如。第二段文,分如為三類:下如,是一切法堅等自性。中如是無常等共相 sa^ma^nya-laks!an!a。上如就是實性──空,非生滅、非有無。從這段論文,可看出一般的自性有,與空性有類似處。依說一切有者說:一一法自性恒住,不增不減,非生非滅;以因緣起用,所以說生說滅,說有說無。依龍樹論說:空性是一切法的實性,也可名為(勝義)自性?招允遣簧粶,非有非無的;依因緣力,而說為生滅有無。這不是有些類似嗎?當然這是根本不同的。一切有者的一一法自性,是自有而無限差別的;無限差別的自性,彼此間不能說有什么關系;法自性是這樣的,又依法作用說變異,不免矛盾!龍樹的緣起即空性,是超越數(shù)量的,超越數(shù)量的空性,不礙一切。空無自性,非別別的存在,所以可說依緣而不一不異,成立一切法。這是徹底相反的,然通過無自性空的緣起法,是三世一如的,如幻(這是譬喻)的三世一切有者。緣起無自性的有,不但一切法有,我也是有的。說一切有部說法是自性有,補特伽羅pudgala[數(shù)取趣] 是假有;犢子部說法是自性有,不可說我anabhila^pya-pudgala是受假upa^da^ya-prajn~apti ,也是有的,似乎更近于犢子部系。因此聯(lián)想到:『中論』「觀本住品」,是破婆私弗多羅 ──犢子部的(18)!赣^三相品」破生生、住住、滅滅時,破說一切有部;而『般若燈論』說:犢 [P251] 子部執(zhí)一法起時,「總有十五法起」(19),也是破犢子部的。特別是:說一切有部說法有我無,所以論究法義,不立作者、受者,也就不用破斥!褐姓摗灰辉俚钠啤刚摺,如「見者」,「聞者」,「染者」,「作者」,「受者」,「去者」,「合者」,這都是遮破實有我的。犢子部說:「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眾[蘊]和合有人[補特伽羅]法」(20);『中論』徹底的破斥了他,成立無自性的緣起有的我、法,如說:「因業(yè)有作者,因作者有業(yè),成業(yè)義如是,更無有余事」(21)。從『中論』立「受假」,成立無自性的我、法來說,與犢子部相反,而卻又非常相似的。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七五(大正二七?三八八中──下)說:

  「虛空非色……無見……無對……無漏……無為。……若無虛空,一切有物應無容處;… …應一切處皆有障礙」。

  說一切有部等所立虛空無為 a^ka^s/a-asam!skr!ta,是與色法──物質不相障礙的絕對空間;是不生滅的無為法,不屬于物質,而為物質存在與活動的依處!喊闳艚(jīng)』中,每以虛空來比喻一切法空!褐姓摗徽f:「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般若經(jīng)』的虛空喻以外,說一切有部等的虛空無為,應有重要的啟發(fā)性。經(jīng)上說一切法空,空性無差別,一切依世俗而假立。然空性對于一切法的成立,似乎沒有關系。如「不壞真際建立諸法」,「依無住本立一切法」,也只是依處,如大地在空中一樣。而虛空無為,不但是色法的依處,而且是無礙的,所以有色法活動 [P252] 的可能。以此來喻解空性,不但一切法不離于空性,正因為空無自性,而一切依緣起,才成為可能。所以『中論』的特義,以有(無自性)空義而一切得成,虛空無為應有啟發(fā)性的。

  「性空之空義,是緣起義,非作用空無事之義」(22),只是無有自性?招砸彩菬o自性的,所以『中論』說:「實無不空法,何得有空法」(23)?無自性空,是涅槃異名,在圣智通達中,脫落一切名、相、分別,是一切不可說的!喊闳艚(jīng)』說:「一切法不可說,一切法不可說相即是空,是空(亦)不可說」!甘欠ú豢烧f,佛以方便力故分別說」(24)。不可說而不得不說,依世俗假名說,名為空(性),名為真如等,這是不能依名著相的,所以『中論』說:「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說,共、不共叵說,但以假名說」(25)。一切不可說,為什么要說是「空」呢?當然是「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引導眾生的意趣,如『中論』卷二(大正三0?一八下)說:

  「大圣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這一頌,是依『大寶積經(jīng)』──「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而說的(26)。眾生迷著──無明,根本是我我所見。從『阿含經(jīng)』以來,無我我所空。薩迦耶見為一切煩惱的上首,離我我所見,即離一切見而得解脫。為了離見而說空,如取著于空,那是如以藥治病,藥又成病,就難以治愈了!捍笾嵌日摗会尅缚障鄳麨榈谝幌鄳拐f:「空,是十方諸佛深奧之藏,唯一涅槃門,更無余門能破諸邪見戲論。是(空)相應,不可壞,不可破,是故名為第一」 [P253] (27)。由于解釋『般若經(jīng)』,當然會著眼于脫落名相的空義,『大智度論』一再的(28)說:

  1.「法空中,亦無法空相,汝得法空心著故而生是難(一切皆無)。是法空,諸佛以憐憫心,為斷愛結、除邪見故說」。 2.「欲令眾生得此畢竟空,遠離著心。畢竟空但為破著心故說,非是實空」。 3.「如執(zhí)事比丘高聲舉手唱言:眾皆寂靜!是為以聲遮聲,非求聲也。以是故,雖說諸法空、不生不滅,愍念眾生故,雖說非有也」。 4.(以指指月喻)「諸佛賢圣為凡夫人說法,而凡夫著音聲語言,不取圣人意,不得實義;不得實義故,還于實(義)中生著」。 5.「當取說意,莫著語言」!

  『般若經(jīng)』是重于行的;『中論』也以觀一切法,離見而契入空性為宗的。受到后學的推重,探究發(fā)揚,成為不同的派別。從分別善巧,辨析精嚴來說,是大有功德的。但如忘失教意,專在論議上判是非,怕要失去龍樹的宗趣了!

  注【37-001】『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中)。

  注【37-002】『中論』卷三(大正三0?二一中)。

  注【37-003】如『中論』卷四「十二因緣品」說(大正三0?三六中──下)。 [P254]

  注【37-004】『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七引文(漢藏教理院刑本三三上)。舊譯『回諍論』(大正三二?一八上)。

  注【37-005】『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中)。

  注【37-006】如『大智度論』卷三七(大正二五?三三一中)。

  注【37-007】『中論』卷一(大正三0?二中)。卷三(大正三0?一九下)。卷四(大正三0?三0上)。卷四(大正三0 ?三三中)。

  注【37-008】『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上)。

  注【37-009】『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四分」)卷五三八(大正七?七六四下)。又(「第五分」)卷五五(大正七?八六六下)。

  注【37-010】『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上)!夯卣娬摗(大正三二?一五上)。

  注【37-011】參閱『雜阿含經(jīng)』卷一二(大正二?八四中)。

  注【37-01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0二(大正七?八下)。

  注【37-01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七(大正八?三四四上)。

  注【37-014】『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二(大正二七?八中)。

  注【37-015】『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七六(大正二七?三九五下──三九六上)。

  注【37-016】『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三九(大正二七?二00上──中)。

  注【37-017】『論事』(南傳五七?二一二──二一八)。又(南傳五八?四一三──四一四)。 [P255]

  注【37-018】『般若燈論』卷六(大正三0?八二中)。

  注【37-019】『般若燈論』卷五(大正三0?七五下)。

  注【37-020】『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六一上)。

  注【37-021】『中論』卷二(大正三0?一三上)。

  注【37-022】『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七(漢藏教理院刊本三一下)。

  注【37-023】『中論』卷二(大正三0?一八中)。

  注【37-02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七(大正八?三四五下)。

  注【37-025】『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0中)。

  注【37-026】『大寶積經(jīng)』(四三)『普明菩薩會』(大正一一?六三四上)。

  注【37-027】『大智度論』卷三七(大正二五?三三四下)。

  注【37-028】『大智度論』:1.卷二0(大正二五?二0七中)。2.卷六三(大正二五?五0八下)。3.卷六(大正二五?一0五下)。4.卷四三(大正二五?三七五上)。5.卷三五(大正二五?三一八下)。

  七 中道──中論與中觀

  『中論』「觀四諦品」,在緣起prati^tya-samutpa^da即空s/u^nyata^,亦是假名 [P256] prajn~a^ptiupa^da^ya以下,接著說:亦是中道m(xù)adhyama^-pratipad。上文曾經(jīng)說到:中道的緣起,是『阿含經(jīng)』說;『般若經(jīng)』的特色,是但有假名(無實),本性空prakr!ti-s/u^nyata^與自性空svabha^va-s/u^nyata^。自性空,約勝義空性說;到「中本般若」末后階段,才以「從緣和合生無自性」,解說自性空。自性空有了無自性故空的意義,于是龍樹Na^ga^rjuna 起來,一以貫之,而說出:「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