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yán)經(jīng)
《楞嚴(yán)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yán)經(jīng)》、《首楞嚴(yán)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記 卷九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記(卷九)
湛山倓虛大師述
誠祥法師錄
二色界十八天
初禪三天
二禪三天
三禪三天
四禪四天
五不還天
色界通結(jié)
三無色界四天
大阿羅漢
純阿羅漢
諸天總結(jié)
四空通結(jié)
七阿修羅趣
七趣總結(jié)
五陰魔障
一色陰十種
一精明外溢
二精明內(nèi)流
三精魄離合
四心魂悟染
五抑按逾分
六密見洞幽
七四大入純
八凝想化成
九逼迫飛出
十含受魑魅
色陰通結(jié)
二受陰十種
一過抑生悲
二感激生勇
三智衰成憶
四慧勝成劣
五失守生憂
六慧劣成喜
七見勝成慢
八輕安自足
九空解成斷
十愛極成貪
受陰通結(jié)
三想陰十種
一貪善巧想
二貪經(jīng)歷想
三貪契合想
四貪辨析想
五貪冥感想
六貪靜謐想
七貪宿命想
八貪神通想
九貪深空想
十貪長壽想
想陰通結(jié)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卷九
唐清河房融筆受
二 色界十八天
初禪三天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執(zhí)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
佛對阿難說,「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不假借著禪修出世禪定的功夫,「無有智慧」,則沒有出世的智慧,因無出世妙戒,慧由定發(fā),定由戒生,既無出世三無漏學(xué),「但能執(zhí)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不行淫欲」,則身清凈,「想念俱無」,心亦清凈,十支功德發(fā),而不名出世妙戒、妙定,以是凡夫外道能建立,非如來所結(jié)之三無漏學(xué),人都忽而不察。以下別明其相,初明初禪。
無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yīng)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欲習(xí)既除。離欲心現(xiàn)。于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yīng)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凈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yīng)時能統(tǒng)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凈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無染不生」,世間的欲愛污染心里不生,「無留欲界」,這樣人欲界上就留不住他,佛說解脫,因為世間的事情把心栓住了,就不能解脫,把世間污染的事都沒有了,雖然欲界留不住他,「是人應(yīng)念身為梵侶」,他的志向觀念相應(yīng),「身為梵侶」,清凈的伴侶,梵天就是清凈的地方,這也不是佛法,佛恐怕修行人拿這個當(dāng)究竟,所以一層一層的指出來讓人知道一切唯心造,這個心就是寶物,修行法沒有別的,就是一個正心,「如是一類,名梵眾天」,他叫梵眾天,不在欲界了,「欲習(xí)既除」,他的欲念習(xí)氣既然除了,「離欲心現(xiàn)」,離欲的心就發(fā)現(xiàn)出來了,「于諸律儀」,于諸般的律儀,在行住坐臥的威儀之中,「愛樂隨順」,愛樂隨順之法,這都是梵眾天的事,不是說佛法,「是人應(yīng)時能行梵德」,這個人就在這個時候有清凈之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這一類名梵輔天,比梵眾天高,是輔佐天王之大臣之類,「身心妙圓」,這是說梵天上的妙圓,不是佛法的妙圓,這都得要清楚,「威儀不缺」,威儀一點也不缺,「清凈禁戒,加以明悟」,清凈禁戒還加上明悟,悟是悟色界天上的理、悟色界天上的事,這又往上升,「是人應(yīng)時能統(tǒng)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這一類就名大梵天王,初禪三天:梵眾天是老百姓、梵輔天是官、大梵天是王,佛因著阿難問,佛對他說,「此三勝流」,這梵眾、梵輔、梵王,三種優(yōu)勝之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修到這個地方不被欲界的一切苦惱所逼迫了,「雖非正修真三摩地」,雖然不是真正修佛法的正定正受,也有好處,「清凈心中,諸漏不動」,他得初禪離欲界之清凈,欲界思惑之漏不能動搖他,名離生喜樂地,「名為初禪」,又名之為初禪。以下第二明二禪。
二禪三天
阿難。其次梵天。統(tǒng)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徧成瑠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fā)化清凈。應(yīng)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凈心中。麤漏已伏。名為二禪。
佛對阿難說,「其次梵天,統(tǒng)攝梵人」,梵天他統(tǒng)攝梵天上的一切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圓滿了清凈的修行,就如同把水澄清了,「寂湛生光」,寂然不動,這個光自然就生出來了,「如是一類,名少光天」,這一類叫少光天,少就是不圓滿,「光光相然」,就像燒著似的,這個火「照耀無盡」,照耀的無窮無盡,照的很遠(yuǎn)了,「映十方界」,指中千世界為十方界,光為教體,人間以音為教體,故名光音,映照得色界天上「徧成琉璃」,普徧的就像琉璃寶似的,「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這一類名叫無量光天,「吸持圓光」,吸收圓滿的光明,「成就教體」,成就天上的教體,「發(fā)化清凈」,發(fā)明變化,統(tǒng)統(tǒng)都是清凈的,以光代表音聲,「應(yīng)用無盡」,怎么用怎么有,沒有窮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就像我們說什么話、辦什么事,他以光代表,這類名叫光音天。
佛對阿難說,「此三勝流」,這三種勝過初禪之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一切的憂慮心逼迫不了,因初禪三天有覺有觀,故有憂懸,今覺觀俱離,則憂懸不逼,名定生喜樂地,有定水潤澤其心,「雖非正修真三摩地」,這種人雖然不是修佛法中的真三摩地,「清凈心中,粗漏已伏」,可是清凈心中粗浮的欲漏已經(jīng)治伏住了,「名為二禪」,這叫二禪天。以下第三明三禪。
三禪三天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fā)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凈天。凈空現(xiàn)前。引發(fā)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名無量凈天。世界身心。一切圓凈。凈德成就。勝托現(xiàn)前。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徧凈天。
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雖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如是承著上邊天上的天人,圓滿的光明都顯露出來,「披音露妙」,如人間的音聲露出不可思議的玄妙來,「發(fā)成精行」,發(fā)生他梵天的精進行,不是佛法的精進行,「通寂滅樂」,通普通的寂滅之樂,「如是一類,名少凈天」,如是這一類就叫少凈天,「凈空現(xiàn)前」,清凈的空一現(xiàn)前,「引發(fā)無際」,引動了發(fā)明沒有邊際,「身心輕安」,這么大的局面,如同是自己的身心一樣,得著這么大的較安、這么大的好處,「成寂滅樂」,這才成就寂滅之樂,得著寂靜的安樂,「如是一類,名無量凈天」,這一類名叫無量凈天,「世界身心,一切圓凈」,一切圓滿清凈,「凈德成就」,凈德一成就,「勝托現(xiàn)前」,勝托都現(xiàn)在前了,「歸寂滅樂」,也是歸這個寂滅之樂,「如是一類,名徧凈天!
佛對阿難說,「此三勝流」,是優(yōu)勝之流,不是泛泛的,「具大隨順」,哪一樣都具足,樣樣都隨順,「身心安隱」,身心都得到具足安穩(wěn),樣樣都隨順,「得無量樂」,得著無量無邊的安樂,「雖非正得」,雖然不是正式得著佛法的「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身心的安穩(wěn)都具足了,名離喜妙樂地,「名為三禪!挂韵碌谒拿魉亩U,又分二,初明凡夫四天。
四禪四天
阿難。復(fù)次天人。不逼身心?嘁蛞驯M。樂非常住。久必壞生。苦樂二心。俱時頓舍。粗重相滅。凈福性生。如是一類。名福生天。舍心圓融。勝解清凈。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如是一類。名福愛天。阿難。從是天中。有二歧路。若于先心。無量凈光。福德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若于先心。雙厭苦樂。精研舍心。相續(xù)不斷。圓窮舍道。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jīng)五百劫。是人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fā)明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后半劫生。如是一類。名無想天。
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禪。
當(dāng)文是色界四禪四層天,色界天人,一往之談,竟是男人沒有女人,其實非是男女之相,他的飲食以禪悅法喜為飲食,一研究呢,這還不是佛法,以色界天的法喜一充滿,就算吃了飯充饑一樣,色界天也是由心造出來的,「復(fù)次天人」,又說色界天上的人,「不逼身心,苦因已盡」,沒有人間衣、食、住的逼迫苦,到了天上是天然的,比欲界好的多,雖然苦因已盡,他心里一想,「樂非常住,久必壞生」,樂久必然壞生,壞了還得受苦,「苦樂二心,俱時頓舍」,求苦求樂的心都舍了,他就是一個觀想,「粗重相滅」,粗重的分別相銷滅了,「凈福性生」,清凈的福性就生出來了,這個人時時想慈悲喜舍的心,不想生天,也得生天,因為這是生天的因,「如是一類,名福生天」,「舍心圓融」,舍的心一點缺陷也沒有了,圓融無礙,舍就是樂善好施,「勝解清凈」,他解悟這個理,雖然是沒解悟到佛法上去,比世間上的人高的多了,他的勝解是勝過欲界,勝解的心也清凈了,沒有污染,「福無遮中」,他修的福沒有遮障的地方,不是如同世界上,享完了福又來禍,沒有這個,「得妙隨順」,得了不可思議的隨順,事事都是隨順的,「窮未來際」,享福的年限是無限的,「如是一類,名福愛天」,這一類叫福愛天,「阿難,從是天中,有二歧路」,從這福愛天中分出兩條岐路,連在三禪天的無量凈光,「若于先心,無量凈光,福德圓明,修證而住」,修是因、證是果,「如是一類,名廣果天」,這一類就叫廣果天,比別的因果結(jié)的寬大,所以結(jié)果也廣大,「若于先心」,若于前邊修行的心,「雙厭苦樂」,你知道苦樂皆是不長的,「精研舍心」,精純研究,苦樂皆舍,「相續(xù)不斷,圓窮舍道」,圓滿了窮盡了舍道,舍這個苦樂的心,心里頭還有個苦樂可舍也不要,「身心俱滅」,身心把苦樂都滅了,「心慮灰凝」,修行全在念慮,慮而后能得,你慮什么得什么,你慮善事得善業(yè)、慮惡事得惡業(yè),心慮就像死灰一樣,沒有熱火,凝結(jié)住了,這一類「經(jīng)五百劫」的時間,「是人既以生滅為因」,這個修行人,他還知道有個生滅,要去掉生滅,心里還是有生滅,你頓然間心里什么也沒有,你知道這個理就好了,他知道有生滅,要去掉生滅,所以這也是病,「不能發(fā)明不生滅性」,他得不著究竟的佛法,不知道不生不滅的性,他心里想有生滅,這就錯了,修行這個不能說一點好處沒有,「初半劫滅,后半劫生」,他的結(jié)果在初半劫上,想念就銷滅了,后半劫又發(fā)動了,「如是一類,名無想天」,如是一類,照著初半劫說叫無想天。
「阿難,此四勝流」,佛對阿難說,這四種勝流,超過一般平常的不修行的人,「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無為,真不動地」,雖然不是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他的「功用純熟」了,名舍念清凈地,又「名為四禪」。以下第二明不還五天。
五不還天
阿難。此中復(fù)有五不還天。于下界中九品習(xí)氣。俱時滅盡。苦樂雙亡。下無卜居。故于舍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阿難?鄻穬蓽纭6沸牟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沉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精見現(xiàn)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xiàn)天。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圣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粗人。所不能見。
「阿難,此中復(fù)有五不還天」,這里五不還天是三果圣人居住之處,他們的壽命長,只有進沒有退,步步增上,不退轉(zhuǎn)位,他們「于下界中九品習(xí)氣,俱時滅盡,苦樂雙亡,下無卜居」,下界是對著九品的習(xí)氣說,所有的習(xí)氣都銷滅了,不但沒有苦,連樂也沒有,下界沒有居住的地方,「故于舍心眾同分中」,他把凡心都舍了,他這眾同分中也不少,又提另「安立居處」,阿難!到了「苦樂兩滅,斗心不交」的地步,苦樂是斗心,苦來就奪樂、樂來就奪苦,爭斗之心不相交了,「如是一類,名無煩天」,這一類名無煩天,「機括獨行」,機是動機、括是沒有了,沒有單獨的行,「研交無地」,沒有對待了,「如是一類,名無熱天」,這一類名無熱天,「十方世界」,這是說大千世界,不是指的普通的世界,「妙見圓澄」,這不可思議的這個知見是圓滿澄清不動了,「更無塵象一切沉垢」,一切微塵垢膩都沒有了,「如是一類,名善見天」,「精見現(xiàn)前」,精純的這個知見現(xiàn)前,有了效驗,「陶鑄無礙」,任其陶鑄,一點障礙也沒有,「如是一類,名善現(xiàn)天」,這類叫善現(xiàn)天,「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又究竟到種種的機動,窮到色性的這個性上,「入無邊際」,入到無邊際的地方,「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阿難,此不還天」,佛對阿難說,這五不還天的圣人,「彼諸四禪四位天王」,這四位天王,要比后邊這五不還天,相差太遠(yuǎn)了,「獨有欽聞」,對于這五不還天,單獨的只可以欽佩,拿耳朵聽一聽,「不能知見」,凡夫見不著圣人,只可以知道有圣人,天上也如此,天上也有凡夫、也有圣人,前邊那四禪十三天都是凡夫、都有輪回生死,無非福大壽命長,彼四位天王獨能欽佩,聽不得、見不到,因什么呢?底下說個比喻,「如今世間」,如同我們這個世間上,「曠野深山」,無人住的地方,「圣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皆是阿羅漢在那里所住持,「世間粗人」,世間粗人就是凡夫,不修行的人,他「所不能見」。以下總結(jié)其名。
色界通結(jié)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這十八層天,雖然是獨行無交,他還在色界天上沒脫色相去,從這里還到十八層天上去都叫色界。以下無色界天又分五,初簡去回心不入。
三 無色界四天
大阿羅漢
復(fù)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fù)有二種歧路。若于舍心。發(fā)明智慧;酃鈭A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這段文有回自心的、有不入理體的,佛法講回向自心,不入自心,心外有法就錯了,即心即佛,一切唯心造,成佛也是心造的、受苦也是心造的,這是說回向自心,佛對阿難說,「從是有頂色邊際中」,色界有頂?shù)倪呺H中,再往上就是四空天,開了智慧就能證圣果,色界十八天普通言之就算是凡夫的境界,雖然是凡夫,各界都有圣人,凡夫也見不著,從其多數(shù)都是照凡夫說,有圣人在那里教化凡夫,機緣不成熟,他不信也不聽,這說到了色邊際中,「其間復(fù)有二種歧路」,其間又有二種歧路,這歧路之中,修行的知見,各有不同,「若于舍心,發(fā)明智慧」,修行的時候,沒明白這個道理,全憑這個舍心,世間上的聲色貨利都要舍,這才能得這個清凈心,回復(fù)人的本有佛性;世間上的事情都不長遠(yuǎn),轉(zhuǎn)眼成空,看破了這個,把一切的事都舍了,就發(fā)生出智慧,智是人的現(xiàn)前明智、慧是人多生的宿慧,智慧這兩個字,一個是今世、一個是前世,智慧發(fā)明了,沒有遮障,「慧光圓通」,慧光圓融、通達一切,能這樣「便出塵界」,出塵離世,雖在世間上,也不能隨世間上的環(huán)境轉(zhuǎn),能做得主,「成阿羅漢,入菩薩乘」,由小乘再入大乘,小乘是獨善其身,他一發(fā)大心教化眾生,心里就充足了,所以就行菩薩道,「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這名叫回心大阿羅漢,這是說回向自心的修行人,心外無法,大至世界、小至微塵,統(tǒng)統(tǒng)都是心造的,這個地方明白了是心造的,不為環(huán)境所轉(zhuǎn)了,能作的主,這才能證圣果,早先他修什么,心里就觀什么,這就把心染了塵,這名字就叫塵,修行就叫出塵,「一塵不染,萬法皆空」,「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大阿羅漢是能行菩薩道。底下還有叉路,又入了虛空,佛教里講空有幾層,我們眼前看的叫頑虛空,頑梗不靈,就像個物質(zhì),外道講什么也沒有是斷滅空,離開世界一切有,這里頭就有個真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你得明白,頑虛空、斷滅空這兩種是不能要的,圣人修的就不是這個樣子,有析法空、有體法空、有妙有真空,「析法空」,他把世間上一切形形色色的分析開了統(tǒng)統(tǒng)都是假的,他提名有個真空之理,離開形相才有這個真空之理,這叫片面理,他是明白了一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他以為空是空、色是色,凡夫認(rèn)識頑虛空、外道認(rèn)識斷滅空、小乘人認(rèn)識析法真空-世間法是世間法、出世法是出世法、圣人的道理是圣人的道理,分開了這叫析法真空;再高的到了大菩薩行菩薩道,就是體法真空,世間上的具體都是真空;再開了佛的知見,一切法根本上你都知道是不可思議的,這叫妙有真空,到了極頂,真空就是妙有,你去哪里找真空去?你對一切法不作思議,這都是真空,都是中道理體,這個空略分五個階級:世間是頑虛空、外道是斷滅空、小乘是析法空、中乘是體法空、大乘是妙有真空、究竟是真空妙有。以下第二別明四空天相。
若在舍心。舍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于末那。半分微細(xì)。如是一類。名為識處?丈韧觥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識性不動。以滅窮研。于無盡中。發(fā)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這是第二科,別明四空天相,「若在舍心」,上邊說舍心,一個是發(fā)明了智慧,證了阿羅漢果,行菩薩道,這個地方也是舍心,所以這是兩個叉路,都是舍心,舍了一切心里頭所有的事情,都舍了!「舍厭成就」,他是厭離世界上所有,他這種心成就了,「覺身為礙」,他覺著身體為障礙,「銷礙入空」,把身體這個障礙不要了,入空的境界,「如是一類,名為空處」,這類叫空無邊處天,「諸礙既銷」,諸礙,種種的障礙已經(jīng)都把他銷滅了,「無礙無滅」,也沒有障礙、也沒有可銷滅的了,「其中唯留阿賴耶識」,此云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執(zhí)藏義,末那此翻染污,今言「全于末那」,正顯俱生我報全在,并未伏斷,「半分微細(xì)」,指第六識,無復(fù)外塵可緣,獨有內(nèi)緣之半分猶在,其相微鈿,不但非色,而且非空,「如是一類,名為識處」,故此為識無邊處天,「空色既亡」,空色既然沒有,「識心都滅」,知識的心也都銷滅了,把六識之內(nèi)緣也伏,「十方寂然」,他不但自己沒有了,十方世界也寂然沒有,「迥無攸往」,迥然沒有所去的地方,不知怎么好了,「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這類名叫無所有處天,「識性不動」,第八識性從來不動,不可斷滅,「以滅窮研」,以妄滅之心,強加窮研,「于無盡中,發(fā)宣盡性」,于此無盡性中,虛妄發(fā)宣盡性故,使第八識性,「如存不存」,就像有所存又沒存著,沒有主宰了,「若盡非盡」,就像形相盡了又沒盡,似有若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空處壽二萬大劫、識處壽四萬大劫、無所有處壽六萬大劫、非想非非想處壽八萬大劫。以下第三,更判凡圣二類。
鈍阿羅漢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圣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zhuǎn)。
「此等窮空」言既以空而滅色,又以識而滅空,又以無所有而滅識,又以非想非非想而滅無所有,則于空境竭盡心力,「不盡空理」,然空理不居色外,今既離色求空,豈盡空理,所以鈍根那含,「從不還天,圣道窮者」,從五不還天分出來的,有這圣道場研究證圣道,「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這一類名鈍阿羅漢,直待非非想處八萬大劫壽滿方出三界,生方便有余穢土,「若從無想諸外道天」,若從無想天分出來的,則一味求空,不知回頭觀察真空的道理,名為「窮空不歸」,「迷漏無聞」,這是迷有漏天,做涅槃想,既不聞出世正法門,「便入輪轉(zhuǎn)」,他的報盡還入輪轉(zhuǎn)七趣之苦。以下第四總辨王民不同。
諸天總結(jié)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yè)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地。漸次增進;叵蚴。所修行路。
此文宜在下科之后,乃是通結(jié)三界之文,今既錯簡在此,另作一科釋之!甘侵T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要成了圣人就不在其內(nèi),「業(yè)果酬答」,凡夫他造業(yè)就有酬答,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答盡入輪」,業(yè)果酬答完了,還免不了入輪回,「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地,漸次增進,回向圣倫,所修行路」,如「華嚴(yán)經(jīng)」云:「三地多作帝釋天王,四地多作夜摩天王,乃至八地多作小千世界梵王,九地多作中千世界梵王,十地多作大千世界大梵天王」,「游三摩地」者,以菩薩善入出住百千三昧,故住此定,而為天王,九次第定名善入、師子奮迅名善出、超越三昧名善住,一一皆能深達實相。以下第五結(jié)成無色名目。
四空通結(jié)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xiàn)前。無業(yè)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色蘊銷亡名身滅盡、四蘊精微名心滅盡,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xiàn)前,無業(yè)果色」,四空天的凡夫,無非是把身心都滅盡了,定性現(xiàn)前乃有定果,沒有造業(yè)的形色了,「從此逮終」,言此外更無別天,「名無色界」,當(dāng)知三界虛妄之相終于此矣。以下總結(jié)虛妄。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fā)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此四空天的凡夫,「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皆都是不了自己不思議的那個覺、明明白白的那個心,什么叫妙覺?什么叫明心?其實覺就是心、心就是覺,妙覺就是一個不思議的知覺,明明白白的心在這里常起覺照,真會用功就在這里,大多數(shù)的人都忽略過去,「積妄發(fā)生,妄有三界」,積累的妄想發(fā)生出來的虛妄不實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在他修行的過程中虛妄的隨著「七趣沉溺」,七趣是六道加上仙道,統(tǒng)統(tǒng)都?xì)w沉溺,「補特伽羅」,補特伽羅中國話叫數(shù)取趣,七趣之中不定入哪一趣,「各從其類!挂韵率拘蘖_趣。
七 阿修羅趣
復(fù)次阿難。是三界中。復(fù)有四種阿修羅類。若于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若于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于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有修羅王。執(zhí)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quán)。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這段文表示阿修羅在六道里頭算三善道,他分卵、胎、濕、化四種,先說卵生,佛對阿難說,「是三界中,復(fù)有四種阿修羅類」,阿修羅翻無端正,阿修羅也有護持佛法的時候,「若于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以護法的力量,他能乘著這個神通入到虛空里去,「此阿修羅,從卵而生」,此阿修羅是從卵生,這一類在「鬼趣所攝」,「若于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于日月」,這一類在忉利天上做事,「降德眨墜」,因為失了德、做錯事被貶下來,其所居住的地方,與日月做鄰居,「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這一類阿修羅是從胎而生,是人趣所攝,「有修羅王」,有一種阿修羅王,他也能「執(zhí)持世界」,世界上的事情,他也能管,「力洞無畏」,他的力量大的很,沒有可怕的地方,「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quán)」,能與色界天的梵王、忉利天的帝釋還有四天王爭權(quán),「此阿修羅,因變化有」,此阿修羅是化生有的,屬于「天趣所攝」,佛對阿難說,「別有一分下劣修羅」,還有一下等漏劣的修羅,「生大海心」,生在大海心里頭,「沉水穴口」,他沉在水穴口的地方,好比那個靠岸的?,他就在那個地方住,「旦游虛空」,白天在虛空四處游,「暮歸水宿」,黑天就歸在水里住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這類是因濕氣而有,「畜生趣攝」,他歸畜生一類。以下結(jié)示勸修又分二,初結(jié)示迷妄又分二,初結(jié)成妄果本空。
七趣總結(jié)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yè)。于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
這段文是結(jié)成妄果本空,由虛妄結(jié)的果,本來是空的,佛對著阿難說,「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如是地獄乃至修羅這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上,妄想隨業(yè)」,皆是昏沉是惑、有為是業(yè)、受生隨業(yè)是其果報,這是惑業(yè)苦三,這都在糊涂里頭,昏昏沉沉的,都是有作有為的相,不能達到無為的妙法,「于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他這七趣要在這個妙圓明無作的本心都不夠格,這個妙是法身德、圓明是般若德、無作本心是解脫德,他在三德里頭皆如空華,就等于無,「元無所著」,根本上就沒有著落的地方,天和神那么大能耐,也是沒有著落,都是不究竟,「但一虛妄,更無根緒」,單單的就是一個虛而不實、妄而不真,更沒有根本、沒有頭緒,就是這七樣,人要知道佛,就知道哪個高低了,就知道哪個是真實的、哪個是虛假的。以下第三重示妄因顛倒。
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回。經(jīng)無量劫。不得真凈。皆由隨順殺盜淫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淫。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回性。
佛對阿難說,「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像這樣的眾生,他不認(rèn)識自己的本心,虛妄作業(yè),才「受此輪回」的苦,「經(jīng)無量劫」的時間,「不得真凈」,也不得著真正的清凈,「皆由隨順殺盜淫故」,「反此三種」,要反此殺、盜、淫三業(yè),「又則出生,無殺盜淫」,從這里頭就產(chǎn)生出無殺、盜、淫,就是三善道,「有名鬼倫」,有殺、盜、淫三業(yè)就是三惡道,不殺、盜、淫也沒逃出鬼趣,「無名天趣」,天趣是天、人、阿修羅,鬼倫是地獄、鬼、畜生,這都是在六道里,這里「有無相傾」,有三善道就沒有三惡道、有三惡道就沒有三善道,「起輪回性」,輪過來、回過去,這該怎么逃出去?底下舉出醒悟的事情。第二科舉悟勸修又分二,初正舉悟境。
若得妙發(fā)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不偷不淫。云何更隨殺盜淫事。
這是說明醒悟的境界,「若得妙發(fā)三摩提者」,妙就是不思議發(fā)動了、不分別心,三摩提就是正定正受,得著正定、有相當(dāng)?shù)恼?「則妙常寂」,不思議的真理常常地寂然不更動,「有無二無」,有與無這兩樣也都沒有了,「無二不滅」,就沒有二了,沒有二也滅了,「尚無不殺不偷不淫」,斯則不殺、不偷、不淫之相尚不可得,「云何更隨殺盜淫事?」云何更有殺盜淫事?第二結(jié)勸真修。
阿難。不斷三業(yè)。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自妄發(fā)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v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xí)氣不滅。落于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這段文結(jié)勸真修,佛對阿難說真實的修行,「不斷三業(yè)」,不斷除殺、盜、淫三業(yè),「各各有私」,各各都有私心,「因各各私」,即是別業(yè),「眾私同分」,即彼相似別業(yè),所同感之依界,「非無定處」,從此便有七趣定處,此諸別業(yè)及諸定處,總是「自妄發(fā)生」,「生妄無因」,生妄沒有別因,所以「無可尋究」,找不著頭,「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你要修行得菩提,但須除其心中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你三惑不去盡了,縱算你得了神通,皆不是無作無為的大法,是世間有為的功用,你這「習(xí)氣不滅,落于魔道」,落在魔道里,「雖欲除妄」,雖然想除妄也除不了,「倍加虛偽」,愈加虛假的事情,「如來說為可哀憐者」,如來說這類的人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這是你自己自作自受,「非菩提咎」.非是菩提的過咎,「作是說者,名為正說」,照這么說是名為正正當(dāng)當(dāng)?shù)恼f,「若他說者,即魔王說」,若與這相反,就是魔王說。以上大意第五廣示七趣竟,第六藉無聞比丘為語端,備明五陰魔境。意顯若無中道妙慧,并失中道妙戒也,由無相似中道慧,所以或墮魔境而破戒,或墮外道而破見;破戒、破見總是違犯波羅提木叉,由無分證中道慧,所以或成聲聞、或成緣覺,而破菩提心戒,故云無慧并無戒。文分為二:初正明禪境、二更斷除疑;初中又分三:初結(jié)前生后、二時眾佇誨、三總別開示。今初。
五陰魔障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于師子床。攬七寶幾;刈辖鹕。再來憑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xué)緣覺聲聞。今日回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xì)魔事。魔境現(xiàn)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于邪見。或汝陰魔。或復(fù)天魔;蛑砩。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rèn)賊為子。又復(fù)于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圣。天報已畢。衰相現(xiàn)前。謗阿羅漢。身遭后有。墮阿鼻獄。汝應(yīng)諦聽。吾今為汝仔細(xì)分別。
這是接著前邊「即時如來將罷法座」,就是說完了法,將要下座,「于師子床」,佛坐的床叫師子床,「攬七寶幾」,七寶幾是拿手可以扶的叫幾,「回紫金山」就是指佛的本身說,轉(zhuǎn)回來還有沒說完的道理,「再未憑倚」,又坐回椅子上,「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普徧的告訴法會大眾,阿難是當(dāng)機的人,佛對著他說,「汝等有學(xué)緣覺聲聞」,有學(xué)就是對佛法還有沒學(xué)到的,就是緣覺、聲聞這類人,緣覺是中乘的名詞、聲聞是小乘的名詞,這是指的人是緣覺的根性修緣覺法、聲聞的根性修四諦法,佛法大端分三層,大乘菩薩是因、佛是大乘的果。緣覺是中乘的圣人,什么叫緣覺呢?佛說十二因緣法而修成的,中乘人由這里明白了悟道,這叫緣覺法,緣覺有十二種因緣,十二因緣有順生門: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這順生門是凡夫受生死的根本;他知道生死本無生死,他用還滅門: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一滅一切滅,這是緣覺修行的法子,我還回來把無明滅了,這就把生死根去了,這是中乘的圣人;小乘的圣人用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佛說這四諦法,他用耳朵聞到,他以這法修行,他就是這么個根性,你說多了他記不住、不能學(xué),佛說你知苦,就別招集苦因,你羨慕寂滅就得修道,修道好證寂滅法,這是聲聞法,「今日回心」,今日把心回轉(zhuǎn)過來,發(fā)心學(xué)大乘法,「趣大菩提」,趣向大菩提果,這菩提就是覺道,知覺的大道里,「無上妙覺」,沒有再高乎其上的,是不可思議的知覺,人在這個地方認(rèn)真,這就會修行,哪個人沒有知覺?我們?nèi)说闹X是胡思亂想,這個妙覺,你要放下一切的亂想,你就觀察這個不可思議的知覺,把這個修成了就能成佛,「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我現(xiàn)今已說真修行法,「汝猶未識」,不但現(xiàn)在說的這些,上邊還說了很多,你們還沒認(rèn)識,沒認(rèn)識什么呢?「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奢摩他是一心三止、毗婆舍那是一心三觀,這三止是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體真止,你知道這個世界上當(dāng)體即真,方便隨緣止,遇著什么緣就止于什么;息二邊分別止,你修中道;三觀是空觀、假觀、中觀,空觀觀體真止、假觀觀方便隨緣止、中觀觀息二邊分別止,你修止不行,你再時時的修觀,這就是修行的法,大端知道了,你正式修止觀,那就有魔來擾了,你不要說修成,你修到好處,魔就不安了,佛法是正的、魔是邪的,以正可以去邪,他站不住,所以就來擾了,這個道理就在這兒,「微細(xì)魔事」,你修止觀要知道這里還有微細(xì)魔鬼的事情,「魔境現(xiàn)前」,魔的環(huán)境現(xiàn)在你前邊,「汝不能識」,你認(rèn)不透,他是在苦處引你、往壞處引你,你不認(rèn)識,這是佛對弟子們說,你們哪能認(rèn)識呢?「洗心非正.落于邪見」,你未曾修行以前,先把心洗正了、洗干凈了,我說的這些事,你果然洗正了,就沒有這些魔事發(fā)生了,洗心不正就容易墮落于邪知邪見里去,「或汝陰魔」,陰魔通則五十重皆名陰魔,并依五陰起故,別則色陰十種境界,但是色陰中自現(xiàn)祇名陰魔,經(jīng)上說五蘊皆空就好了,五蘊不空就是魔,「或復(fù)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受陰十種境界,則有外魔入心,兼遭魑魅,想陰十境,兼有天魔及著鬼神,行識二十重境,皆是得少為足之類,「心中不明,認(rèn)賊為子」,你心中不明白就要陷入大坑,等于認(rèn)賊為子,哪有好日子過呢?「又復(fù)于中,得少為足」,修的得力了,還沒到家,就滿足了,少得著點好處就知足了,就不再向前進步了,這底下舉出得少為足的一個榜樣,「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如同一位無聞比丘,他修行到第四禪,「妄言證圣」,以為證了四果圣人,等到「天報已畢,衰相現(xiàn)前」,天上的果報享完了,衰相一現(xiàn),還得受輪回,「謗阿羅漢」,他因生謗說證了四果,「身遭后有」,身還遭后有,認(rèn)為謗法,「墮阿鼻獄」,墮在阿鼻地獄,佛對弟子們說,「汝應(yīng)諦聽」,你們應(yīng)當(dāng)審實的聽著,「吾今為汝仔細(xì)分別。」以下第二時眾佇誨。
阿難起立。并其會中同有學(xué)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第二總別開示又分三:初總明魔事之由、二別顯境發(fā)之相、三結(jié)勸欽誨遵修。初中又分二:先是正明魔動因由、二勸誡迷悟得失。今先正明魔動因由。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dāng)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fā)生。生發(fā)徧迷。故有空性;圆幌。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dāng)知虛空生汝心內(nèi)。猶如片云。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fā)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脗。當(dāng)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懾。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咸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于三昧?xí)r。僉來惱汝。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dāng)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佛對阿難及大眾說,你們應(yīng)當(dāng)知道,這有漏的世界有十二類生,一是卵生,魚鳥龜蛇之類,二是胎生,人畜龍仙之類,三是濕生,含靈軟動這類,四者是化生,轉(zhuǎn)蛻飛行這類,五是有色生,就是休咎精明、日月星辰這類,六是無色生,空散銷沉這類沒有形色的眾生,七是有想生,是鬼神、精靈這類,八是無想生,是土木金石之類,九是非有色生,是水母等,是海水沫子成的,海蜇?zé)o頭無尾,說它是活的,又不像活著,第十非無色,是咒祝厭生,他不是有色,他厭死這類,第十一非有想,就是蒲蘆、土蜂子、螟蛉子這類,第十二非無想生,就是土梟這類,一共是十二類眾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這十二類眾生都有本來的知覺、不可思議的光明,這些眾生本有的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就由妄想把性理迷了,這種過咎是起初的時,「癡愛發(fā)生,生發(fā)徧迷」,癡愛一發(fā)生,越生越迷惑,「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普徧故有虛空性,從虛空中變化不息,「有世界生」,有世界生出來,「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這就是成為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都是有漏的,「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統(tǒng)統(tǒng)都是迷惑頑梗妄想成立的,「當(dāng)知虛空生汝心內(nèi)」,佛說虛空世界都由迷惑而有,當(dāng)知虛空生在你心里頭,「猶如片云,點太清里」,太清是青天,都叫云遮住了,人只見云不見天,虛空比如片云、太清比如佛性,「況諸世界在虛空耶」,這又一比況,虛空在人心中如一片云,無量的世界還在虛空里,這個話要不是佛說,誰肯信?若不是佛,誰敢說?這是人夢想也想不到的事情,說這個為的是化迷不息,佛說若「汝等一人發(fā)真歸元」,你修行不受外邊環(huán)境所擾,心里頭一清凈,你一個人發(fā)出你自己天然的真性來,歸到元始,「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你一回光返照,一心歸于本心,你一人明白發(fā)真歸元的道理,此十方虛空統(tǒng)統(tǒng)都銷滅了,「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當(dāng)然都要振裂,「汝輩修禪飾三摩地」,汝輩修禪裝飾你的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吻,心要精純通達,已與心性相吻合了,「當(dāng)處湛然」,在吻合的地方湛然清凈了,「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一切魔王、人間的鬼神、二十八層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各各見其宮殿無故的崩裂,「大地振坼」,大地一振動也拆散了,「水陸飛騰,無不驚懾」,水上游的、陸地走的、空中飛的,無不驚懼,「凡夫昏暗,不覺遷訛」,世間上的凡夫處在昏暗里,迷惑不覺一切的破壞遷動,佛又對阿難說,「彼等咸得五種神通」,彼等修行人咸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唯獨未得漏盡通,「戀此塵勞」,這是阿難這類人沒得漏盡,「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以是之故,諸天鬼神、諸妖精等,「于三昧?xí)r,僉來惱汝」,于你修行三昧入正定正受的時候,妖魔鬼怪一齊都來你面前煩惱你。以下第二勸誡迷悟得失,又分二,初勸悟則成得。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nèi)。汝妙覺中。如風(fēng)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偷闷浔。當(dāng)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然而這些魔鬼雖然大怒,欲破壞你,「彼塵勞內(nèi)」,他是在塵勞分內(nèi),「汝妙覺中」,你是在妙覺之中,他不能把你破壞了,說個比喻,「如風(fēng)吹光」,魔鬼就像風(fēng)、你就像日光,他的風(fēng)不能吹動你的日光,「如刀斷水」,再者魔鬼像刀,你修行三昧像水,刀砍水也不妨害,「了不相觸」,因為兩不相觸,「如汝沸湯」,還有你如同熱滾水,「彼如堅冰」,魔像堅冰,「暖氣漸鄰」,暖氣你漸漸與他相近,「不日銷殞」,不用幾天的功夫就銷殞,「徒恃神力」,他徒勞仗恃神鬼的力量,「但為其客」,客不能欺主,你修行正道是主人,「成就破亂」,他不能成就破壞你的修行作用,「由汝心中五陰主人」,由你心中的智慧是主人,所以迷惑的客人不得其便,「主人若迷,客得其便」,主人一迷惑就受苦了,「當(dāng)處禪那」,當(dāng)處是禪那之心,「覺悟無惑」,你常常覺悟身體在世界,世界在虛空中,虛空在妙覺中如一片云不能常在,把這個理記在心中,「則彼魔事,無奈汝何」,則彼魔事與你就無礙,不能把你怎么的,「陰銷入明」,五陰銷滅了,就是沒有迷惑,等到五陰皆空,才度一切苦厄,入明就是智慧,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由這個明能破暗,群邪幽氣自然不能存在,「如何敢留,擾亂禪定」,哪能放擾亂你的禪定功夫。以下第二誡迷則成失。
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則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祇毀一戒。心清凈故。尚末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zhuǎn)零落。無可哀救。
這段文是轉(zhuǎn)過來說,「若不明悟」,若不以明為主,不在明上醒悟,「被陰所迷」,就被五陰所迷,佛說這些話都扣在阿難身上,「則汝阿難必為魔子」,必定為魔子孫,「成就魔人」,這回要為魔人可就厲害了,你早先不是受過魔嗎?「如摩登伽」她的邪術(shù)不大,「殊為眇劣」,力量太薄弱了,「彼唯咒汝」,她只是拿邪咒咒你,「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祇毀一戒」,若隨他的邪咒就破佛制的三千威儀、八萬細(xì)行之中祇毀一戒,「心清凈故」,那時你的心中清凈沒受污染,「尚未淪溺」,所以沒曾淪溺在危險里頭,「此乃隳汝寶覺全身」,這時比上次厲害多了,你要不用真功夫,她能毀你的寶覺全身,最寶貴的就是你的知覺,這知覺不迷惑,能成佛作祖,「如宰臣家,忽逢籍沒」,一迷惑了就如同宰相家犯了大罪,禍滅九族,「宛轉(zhuǎn)零落,無可哀救」,這是警教阿難,你修行不要亂想。以下別明境發(fā)之相分五段,初名色陰境至五明識陰境,初中又分三:第一總示陰相、二別明發(fā)冒、三結(jié)過勸示,由第一總示陰相又分四:初牒示圓通正行、二正示色陰區(qū)宇、三懸示色陰盡相、四結(jié)示本惟妄想,今初牒示圓通正行。
一 色陰十種
阿難當(dāng)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妄如一。當(dāng)住此處。入三摩地。
這一段文是特別指示修圓通的正行,怎么叫圓通的正行?圓是圓融無礙、通是通達一切,人要知道耳的聞性是圓通,這是佛特別指示給人,這樣修行就是佛法的真?zhèn)?「阿難當(dāng)知」,佛對阿難說,「汝坐道場」,你要坐這場修行,應(yīng)當(dāng)「銷落諸念」,即是入流亡所,修一心圓頓止觀,銷落五陰生死情計,「其念若盡」,其雜念沒有了,「則諸離念」,你把一切的念都滅了,把離念的這個念也要離開,「一切精明」,一切都成了精明,法法皆精、法法皆明,到了究竟處,是性覺妙明、本覺明妙,這個性你覺悟了,就是不思議的明,因為人的本覺是明妙的、精純不雜的,就是一個明,「動靜不移」,心里不被動靜移動,到這個時候,「憶妄如一」,也沒有憶、也沒有忘,「當(dāng)住此處」,你這個心應(yīng)當(dāng)住在這個地方,「入三摩地」,這就是修行入三摩地的方法,有相當(dāng)?shù)?a href="/remen/dingl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定力就有相當(dāng)?shù)南硎?三摩地叫正定正受。第二正示色陰區(qū)宇。
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凈。心未發(fā)光。此則名為色陰區(qū)宇。
這是發(fā)明觀行位中,色陰現(xiàn)前之相,大開圓解,「如明目人」,事障未破,「處大幽暗」,知道色陰本是如來藏,「精性妙凈」,自己本有的精明的妙性,人人本具!「心未發(fā)光」,自己的本心被這虛妄色質(zhì)覆遮就不能發(fā)光,就黑暗了,「此則名為色陰區(qū)宇」,故名色陰區(qū)宇。以下第三懸示色陰盡相。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fù)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
「若目明朗」,這是說色陰盡相,若到了動靜、明暗種種二相皆悉了然不生之時,名叫色陰盡的境界,能超出劫濁,眼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fù)幽黯」,六凡色陰盡,方便十方洞開,二乘色陰盡,實報十方洞開,「名色陰盡」,菩薩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如是超于三土劫濁,又有觀行開、觀行盡、觀行超,乃至究竟開、究竟盡、究竟超之不同。以下第四結(jié)示本惟妄想。
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九界眾生于此漏無漏色,皆以為定有實法,今以佛眼照窮色陰之源,只是由于堅居妄想,隨眾生心應(yīng)所知量,循業(yè)發(fā)現(xiàn)并無堅固實色,堅固妄想為本,則是無本,所以圓頓止觀一起,彼則隨盡,設(shè)不達其元非實色,惟屬妄想,如何可成圓頓止觀。以下別明發(fā)相分為十,初精明外溢身能出礙至十邪心含魑魅,妄見妄說,此之十境或先或后、或發(fā)不發(fā)、或有并發(fā)或復(fù)重發(fā),事非一致,今但次第,詳列令行人知是色陰境界。今初精明外溢身能出礙。
一 精明外溢
阿難。當(dāng)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這一段文是發(fā)明精純的明性能可以除一切的障礙,「當(dāng)在此中」,就是此處,指于即事之理境,「精研妙明」,精研即觀行之功、妙明即藏性之理,通在二十五境,別在耳門,由于「精研妙明」,精純的研究到了不可思議的這個明明了了的時候,能令「四大不織」,地、水、火、風(fēng)不向一塊連絡(luò)了,于「少選之間,身能出礙」,在極少的時間,人的自性就能出離地、水、火、風(fēng)的障礙了,是依色陰所發(fā)之境,「此名精明」,這個明就純粹了,「流溢前境」,精明就流動出來了,境界就現(xiàn)前了,「斯但功用」,明其發(fā)境之由,由于用功至此,「暫得如是」,暫時得著這個好境界,「非為圣證」,可不是證圣果了,「不作圣心」,不可作為圣心,所以魔之乘人必伺其或怖或喜,今云「非為圣證」,所以斷其妄喜,又云「名善境界」,所以斷其妄怖,修行者應(yīng)當(dāng)知道這重要之理,「若作圣解」,設(shè)若你自認(rèn)為證了圣果了,「即受群邪」,就遭了邪了、就受了魔了。以下第二精明內(nèi)溢拾出蟯蛔。
二 精明內(nèi)流
阿難。復(fù)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nèi)徹。是人忽然于其身內(nèi)。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阿難,復(fù)以此心,精研妙明」,這是第二段再用此心精純了雜,研究這個妙明之理,「其身內(nèi)徹」,其身內(nèi)就透徹沒有滯礙,有這效驗的時候,「是人忽然于其身內(nèi),拾出蟯蛔」,這個修行人忽然于其身中拾出蟯蛔蟲子,「身相宛然,亦無傷毀」,身上一點也沒變樣,也沒有傷毀的地方,「此名精明流溢形體」,這種境界是由精純不雜的功夫做成的,沒有旁的,「斯但精行」,單單的發(fā)心精進修行,「暫得如是」效果,「非為圣證」,你別以為證了圣果,「不作圣心,名善境界」,不作證了圣人的心了,你修到這兒算是好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設(shè)若是說證到圣果,就受種種的邪魔了。
三 精魄離合
又以此心。內(nèi)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zhí)受身。余皆涉入;橘e主。忽于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第一雖說精研妙明,而是外研居多,是故精明流溢前境,第二雖亦精研妙明,而是內(nèi)研居多,是故精明流溢形體,此一段文內(nèi)外并研,故令精魄合離,空中聞法,除去執(zhí)受之身,余皆涉入,互為賓主,「又以此心,內(nèi)外精研」,身內(nèi)有五臟六腑、身外是眼六根,所有內(nèi)外的精神就是見、聞、覺、知,有這種關(guān)系,「其時魂魄意志精神」,就在這時候魂在人的肝上、魄在人的肺上、意在人的脾上、志在人的膽上、精在人的腎上、神在人的心上,這都有一定住處寄托,這都屬于見分,身體是相分,「除執(zhí)受身」,除去執(zhí)著自己享受的身體不用,把他撂下、放下,「余皆涉入」,余者之魂魄、意志精神,互相涉入,「互為賓主」,互相有賓有主,功夫用到這個地方,「忽于空中聞?wù)f法聲」,忽然間在空中聞聽見有說法的聲音,「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或者聞十方同時敷演秘密之義,這是修行人用功得的境界,「此名精魄遞相離合」,這名字叫精魄互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這是好境界,暫時得著,不能常有,「非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不可作為證了圣果就對了,「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若以為證圣果,就要受群邪。
四 心魂悟染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nèi)光發(fā)明。十方徧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癁槿鐏。于時忽見毗盧遮那。踞天光臺。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xiàn)。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澄者妙止之功、露者妙觀之力,以妙止觀,使此心皎潔瑩徹,「內(nèi)光發(fā)明」,故得內(nèi)光發(fā)明報土乍現(xiàn),「十方徧作閻浮檀色」,十方都變?yōu)辄S金的顏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世界上的一切物都成了如來佛像,「于時忽見毗盧遮那」,毗盧遮那此云光明徧照,是法身如來在觀行中所觀色陰,「踞天光臺」,這時看見毗盧遮那佛盤腿坐在天光臺上,「千佛圍繞」,還有千佛圍繞著一百萬萬的國土,「百億國土及與蓮華」,百億國土統(tǒng)統(tǒng)都有蓮花,「俱時出現(xiàn)」,就在這一個時候都出現(xiàn)了,「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今既「心光研明」,加以「靈悟所染」,豈無暫照之力,「靈悟所染」,即尋常習(xí)聞教相,這時心光研究的發(fā)明了,徧照一切世界,「暫得如是,非為圣證」,這是暫時得著的善境界,「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不要作圣證想則善,若作圣證解即受群邪。
五 抑按逾分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時忽然十方處空。成七寶色;虬賹毶。同時徧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xiàn)。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又這個心不斷地觀照審察,「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你把他執(zhí)著住了,壓著、按著,怕這個心變轉(zhuǎn)了,在這個時候要住在本位了,「超越于時」,把這個時候就超越過去了,「于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忽然間虛空成了七寶色,金、銀、琉璃、硨磲、赤珠、瑪瑙、玫瑰,這叫七寶,十方虛空成了七種寶物的形色了,這也算是瑞相,就怕執(zhí)著,這功夫用的還沒到家,「或百寶色」,或者還有其他寶物的顏色,「同時徧滿,不相留礙」,就在這一個時候普徧都滿了,各不窒留障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xiàn)」,青色、黃色、赤色、白色這四色:青色表智慧、黃色表和平、赤色表敬愛、白色表清凈,各有所表,「各各純現(xiàn)」,誰也不相障礙,「此名抑按功力逾分」,這境界是用功太急燥了,壓著不讓他起的力量逾分了,「暫得如是,非為圣證」,所以有如是善境界,不要拿這個當(dāng)做證了圣果了,「不作圣心」,不作證圣證果的心就對了,「名善境界」,這還算好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若作我證了圣果了,就受了邪氣了。
六 密見洞幽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于夜半。在暗室內(nèi)。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xì)。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又以此心研究這個理到了澄清洞徹的時候,「精光不亂」,由研究而精神的光明不變亂,「忽于夜半」,忽然在半夜,「在暗室內(nèi),見種種物」,見暗室中種種的物,「不殊白晝」,看的很清楚,與白天差不多,「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暗室中的物都存在,沒有一樣銷滅,「此名心細(xì)」,這是用功到詳細(xì)了,「密澄其見」,秘密的澄清才有這么個見,「所視洞幽」,見著種種異物,「暫得如是,非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不作圣證之想是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若作圣證之想就受了邪氣。
七 四大入純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肢忽然同于草木;馃俄。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v割其肉。猶如削木。此名塵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心體本自虛融,由堅固妄想而生窒礙,今以止觀之功,「圓入虛融」之性,深觀內(nèi)四大性與外四大均是惟心所現(xiàn)、無我我所,「四肢忽然同于草木」,四肢忽然間感覺就像野草木頭,「火燒刀斫,曾無所覺」,火燒刀砍都沒有知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火光也無法燒,「縱割其肉,猶如削木」,拿刀割他的肉,如同拿刀削木,也不覺得痛,「此名塵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故名排四大性而令塵相并銷,這是關(guān)乎入到純粹、一點參雜也沒有,才能現(xiàn)這個相,「暫得如是,非為圣證」,但是觀行暫成,不可以此濫圣,「不作圣心,名善境界」,不作圣心解,這就是好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若說已證圣人的果位,就受了邪氣了。
八 凝想化成
又以此心。成就清凈。凈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徧滿。又見恒沙諸佛如來。徧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成就清凈」,就是一塵不染,「凈心功極」,你這個清凈的心用功用的到了極點,「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忽然看見十方山河大地都變成佛國,「具足七寶」,金、銀、琉璃、硨磲、赤珠、珊瑚、玫瑰,「光明徧滿」,光明普徧這個世界,「又見恒沙諸佛如來」,又見著像恒河沙數(shù)的這么多的如來,「徧滿空界」,這種境界徧滿了虛空都是佛,「樓殿華麗」,樓閣宮殿,華麗無比,「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往下看見地獄,向上看見天宮,「得無障礙」,覺著一點障礙也沒有,「此名欣厭,凝想日深」,這是欣凈厭穢之心,觀念常了,凝結(jié)日深,「想久化成」,想久了就變化成事實,「非為圣證」,這不可做為證了圣果了,「不作圣心」,不可妄作圣心,「名善境界」,這是一個好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若作圣解乃成邪矣。
九 逼迫飛出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yuǎn)。忽于中夜。遙見遠(yuǎn)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蚵勂湔Z。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此段「又以此心,研究深遠(yuǎn)」,研究的時間很長了,「忽于中夜,遙見遠(yuǎn)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忽于半夜遙見遠(yuǎn)方的市井街巷,自己的眷屬,隔多少萬里,不但見著,「或聞其語」,說什么話還都聽見,「此名迫心」,這是你壓迫你的心不起妄想,「逼極飛出」,這壓迫的功夫用到極點,心就飛出去了,「故多隔見」,所以隔多遠(yuǎn)都能夠見著,「非為圣證」,這是暫時的境界,這不是證了圣人的果位,「不作圣心」,不拿這個當(dāng)證了圣果的心,「名善境界」,這種境界就是你用功用成了,「若作圣解」,若作圣解就錯了,「即受群邪」,邪見即時就上來了。
十 含受魑魅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圣證。不作圣心。魔事銷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言其研究功深精純,色陰將破,虛空將殞,故魔事從此而發(fā),或于定中,「見善知識,形體變移」,看見善知識形體無端的改變,「少選無端種種遷改」,現(xiàn)佛現(xiàn)神通,「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應(yīng)當(dāng)知道此名邪心未除,含受胎、卵、濕、化的四種鬼王魑魅魍魎,所以有此妄見,不是真見圣相,「或遭天魔入其心腹」,令此行人「無端說法」,「通達妙羲」,還很通達佛法的妙義,「非為圣證」,當(dāng)知這是魔力使然,不是真實心開圓解,此雖防心不密,致使魔入心腹,若「不作圣心」,「魔事銷歇」,則魔事終歸銷滅,「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若妄作圣解乃中天魔之計。以下結(jié)過勸示。
色陰通結(jié)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xiàn)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xiàn)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圣。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當(dāng)依如來滅后。于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xiàn)境」,這十種境界都是從禪那中發(fā)現(xiàn)的,「皆是色陰用心交互」,都由無始虛妄的色陰與所用的妙止觀心,能所交互,「故現(xiàn)斯事」,能觀之心如鉆、所觀陰境如木,陰中藏性如火,種種現(xiàn)出之境界,如鉆火得煙,則知去火不遠(yuǎn),故一一名善境界,見煙而止則火不可得,損木損工,譬如中途迷惑,反受群邪,「眾生頑迷,不自忖量」,若逢著這種事,自己不認(rèn)識,人學(xué)佛未到究竟都在迷惑之中,所以平常人說,人到臨死的時候是大夢一場,他也沒醒夢,人是睜著眼做大夢、合上眼做小夢,小夢容易醒、大夢不容易醒,人要醒大夢,非得研究佛經(jīng)不可,「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迷惑自己,不認(rèn)識自己,「謂言登圣」,見點效驗,稱自己證圣果了,自高自大的,「大妄語成」,這種大妄語一成,「墮無間獄」,就要入無間地獄,「汝等當(dāng)依如來滅后」,佛告訴弟子當(dāng)依法修行,「于末法中」,到如來滅后于末法的時候,「宣示斯義」,讓人都明白這個意思,「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不要入在魔道里去,「保持覆護,成無上道」,得要保護一切修行人成無上道。以下明受陰境分三:初總示陰相、二別明發(fā)相、三結(jié)過勸示,初又分四:初結(jié)前色陰盡相。
二 受陰十種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xiàn)其像。
這段文結(jié)成色陰盡相,「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佛告訴人要破除五蘊必定用這個禪定的工夫才能銷滅,同居色陰盡,見佛一切智心;方便色陰盡,見佛道種智心;實報色陰盡,見佛一切種智心。又達三土色陰即空,名盡見佛一切智心;達三土色陰即假,名盡見佛道種智心;達三土色陰即中,名盡見佛一切種智心;有觀行見、相似見乃至究竟見之不同,利根人一盡一切盡、一見一切見,色陰盡了,「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xiàn)其像」,現(xiàn)出種種的色相,這是修止觀的工夫,成就的善境界。第二正示受陰區(qū)宇。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qū)宇。
這是說修觀行見于佛心,故名「若有所得」,未與法流水接,所以說「而未能用」,受是領(lǐng)納前境為義,今六根雖不緣塵,而領(lǐng)納之習(xí)仍在,所以「猶如魘人」,人被魘住了,「手足宛然」,手足現(xiàn)成的都在這兒擺著,不能使用,「見聞不惑」,見著人還不迷惑,心里明明白白的,「心觸客邪,而不能動」,受陰喻以客邪,客是從外來的邪氣,把人魘住,不能動轉(zhuǎn),這雖然不是實外邪,「此則名為受陰區(qū)宇」,只是受陰區(qū)宇,便是心觸客邪境界。第三懸示受陰盡相。
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fù)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
聞所聞盡,「若魘咎歇」,若魔的力量滅了,「其心離身」,心就離開身了,「返觀其面」,離開身能看見自己的臉面,「去住自由」,這是說破受陰的境界,說心離身離分段身,則于同居去住自由,離變易身,則于方便實報去住自由,「無復(fù)留礙」,一點窒留、一點障礙也沒有,「名受陰盡」,這是受陰盡的相,「是人則能超越見濁」,就能把見濁超過了。第四結(jié)示本惟妄想。
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觀他所由來,從何而來?此虛明但是妄想,是受陰相之根本,非真有虛明,既識其本,到不被其所惑。二科別明法相分十,初過抑生悲至十愛極成貪,今初。
一 過抑生悲
阿難。彼善男子。當(dāng)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發(fā)明。內(nèi)抑過分。忽于其處。發(fā)無窮悲。如是乃至觀見蚊蝱。猶如赤子。心生憐愍。不覺流淚。此名功用抑摧過越。悟則無咎。非為圣證。覺了不迷。久自銷歇。若作圣解。則有悲魔入其心腑。見人則悲。啼泣無限。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
「彼善男子,當(dāng)在此中」,是在事理二境,行三昧之中,由觀行力破色陰盡,故「得大光耀」,由其受陰未破,「其心發(fā)明」,心里頭發(fā)明種種受的境界,受有五種:一苦、二樂、三憂、四喜、五舍,今之悲心乃緣眾生苦受而發(fā),「內(nèi)抑過分」,雖似大悲,實依受陰而發(fā),所以「忽于其處」,「發(fā)無窮悲」,發(fā)出無窮之悲哀,「如是乃至觀見蚊蝱,猶如赤子」,乃至見蚊蝱如同赤子想,「心生憐愍」,「不覺流淚」,不自覺流淚,「此名功用抑摧過越」,這是用功太過分,入了悲魔境界,「悟則無咎」,「非為圣證」,這不是證了圣果,「覺了不迷」,你要明白這種境界,不受他迷惑,「久自銷歇」,日久自然歇下來,「若作圣解」,拿這個做為證了圣果,「則有悲魔入其心腑」,就有悲魔入你的心腑,「見人則悲,啼泣無限」,看見人就哭,有聲有淚地哭,「失于正受」,修行的正當(dāng)享受都失了,「當(dāng)從淪墜」,當(dāng)從其魔境沉淪下去。
二 感激生勇
阿難。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勝相現(xiàn)前。感激過分。忽于其中。生無限勇。其心猛利。志齊諸佛。謂三僧只。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過越。悟則無咎。非為圣證。覺了不迷。久自銷歇。若作圣解。則有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夸。我慢無比。其心乃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又彼于修觀行定中,「見色陰銷」,去一層色陰礙境,「受陰明白」,露出一種虛明境界,「勝相現(xiàn)前」,這種勝相一現(xiàn)前,「感激過分」,由這一感動激發(fā)的過份了,「忽于其中,生無限勇」,生出無限勇猛的力量,「其心猛利,志齊諸佛」,這個心的猛利與諸佛并肩,相齊了,「謂三僧祇」,佛說三大阿僧只修福慧,才能成佛,「一念能越」,他說他一念之中就能超越,「此名功用陵率過越」,這功用的太過份了,「悟則無咎」,要醒悟了沒有什么過咎,「非為圣證」,這不是證了圣果,莫作圣解就對了,「覺了不迷,久自銷歇」,「若作圣解」,若說我證了圣人的果位了,這就錯了,「則有狂魔入其心腑」,就有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夸」,見人就夸獎自己的能力,「我慢無比」,誰也不如他,「其心乃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往上說看不見諸佛、向下說看不起一切人,「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他失了正當(dāng)?shù)南硎?當(dāng)然從這兒墜落。
三 智衰成憶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前無新證。歸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無所見。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時。沉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此名修心。無慧自失。悟則無咎。非為圣證。若作圣解。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懸在一處。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又彼修禪定的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受陰未破故前無新證,色陰既銷,「受陰明白」,「前無新證」,向前走沒有新證得的,所以「歸失故居」,故居又失了,二頭不得用,此緣自心舍受而生枯渴,病在定過于慧,所以沉憶懸心,「智力衰微」,智力衰微了,「入中隳地」,如同走路在半路困倦了,隳了下來,「迥無所見」,迥然什么也見不著,「心中忽然生大枯渴」,所以心中,渴的難過,「于一切時,沉憶不散」,于一切的時中,把心沉下去了,還有個憶想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以這個為勤精進相,「此名修心,無慧自失」,這就是修行無慧自失,「悟則無咎」,你若是醒悟,這是用功用出來的,也不以為妤、也不以為不好,這是難免的,不定是哪一法,不定是多少,在這個地方醒悟,就沒有什么過咎,「非為圣證」,不是圣證,「若作圣解」,「則有憶魔入其心腑」,就有憶想魔境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懸在一處」,不得自在,這種修行人,以為自己對了,「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不知道失于正受,當(dāng)來從這里就沉淪下去了。
四 慧勝成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慧力過定。失于猛利。以諸勝性。懷于心中。自心已疑是盧舍那。得少為足。此名用心忘失恒審。溺于知見。悟則無咎。非為圣證。若作圣解。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
又彼修定中的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緣喜受而生勝性,「慧力過定」,病在慧過于定,「失于猛利,以諸勝性,懷于心中」,所以亡失恒審,「自心已疑是盧舍那」,自心中懷疑已證到圓滿報身盧舍那佛,這就叫「得少為足」,「此名用心忘失恒審」,亡失了恒常的審察,他以為成佛了,「溺于知見」,由此溺于知見的過處,「悟則無咎,非為圣證」,若能醒悟不作圣證就沒有過咎,「若作圣解」,若一定說我成佛了,「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這樣則有一類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見人就說我得了無上的大法了,這就「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
五 失守生憂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新證未獲。故心已亡。歷覽二際。自生艱險。于心忽然生無盡憂。如坐鐵床。如飲毒藥。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脫。此名修行失于方便。悟則無咎。非為圣證。若作圣解。則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手執(zhí)刀劍。自割其肉。欣其舍壽;虺n愁。走入山林。不耐見人。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
又彼在定中的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色陰銷滅了,受陰明白了,「新證未獲」,是說受陰未破,「故心已亡」,是說色陰先銷,此緣憂受而求自害,定慧俱劣,「歷覽二際」,所以歷覽這過去、未來二際,「自生艱險」,「于心忽然生無盡憂」,在他的心中忽然間生了無窮無盡的憂愁,「如坐鐵床」,就像坐在燒鐵床上,「如飲毒藥」,如同吃了毒藥那樣難過,「心不欲活」,心里頭總想著不想活、想早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常常的求人把他害死,「早取解脫」,早死了就早得解脫,「此名修行失于方便」,這是他修心失于方便,不知道任運的修行,太造作了,「悟則無咎」,要醒悟了這個道理不要緊,「非為圣證」,這不是證圣果的事情,「若作圣解,則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若說早死了就解脫了,做這種想法就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在心腑里,「手執(zhí)刀劍」,手拿著刀劍,「自割其肉」,「欣其舍壽,或常憂愁」,歡喜舍壽或常常的憂愁,「走入山林」,走到山林中去,「不耐見人」,不愿意見人,這都是「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
六 慧劣成喜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處清凈中。心安隱后。忽然自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不能自止。此名輕安。無慧自禁。悟則無咎。非為圣證。若作圣解。則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謂已得。無礙解脫。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這段文說修禪定的功夫過于慧,由得到輕安而生喜受,「處清凈中」,他常處于清凈之中,「心安隱后」,心得安穩(wěn)之后,「忽然自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不能自止」,忽然生出無限的歡喜,止不住了,「此名輕安,無慧自禁」,修到這兒得了輕安自在,身心清凈輕安,定力是有了,得定慧均勻,只有定力沒有智慧,自己生的歡喜管不住,修行到這個地步,佛說給弟子法會大眾聽,為后來學(xué)佛的人修行得要認(rèn)得魔境,才能離開,「悟則無咎」,若悟了這個理就好了,「非為圣證」,見了這種境界不必歡喜,也不必憂愁,心里頭知道這不是證了圣果,「若作圣解,則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若不認(rèn)識就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笑」,見人就笑,「于衢路傍」,于街路旁,「自歌自舞」,自己又歌又舞,「自謂已得,無礙解脫」,自謂已得無礙解脫,不受生死之苦了,「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佛說這種修行人失于佛法正當(dāng)?shù)氖苡?當(dāng)然就會沉淪墜落。
七 見勝成慢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自謂已足。忽有無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與過慢。及慢過慢;蛟錾下;虮傲勇。一時俱發(fā)。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緣覺。此名見勝無慧自救。悟則無咎。非為圣證。若作圣解。則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禮塔廟。摧毀經(jīng)像。謂檀越言。此是金銅;蚴峭聊尽=(jīng)是樹葉。或是氎華。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卻崇土木。實為顛倒。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
佛告訴隨處修行所見的境界,得要認(rèn)識,若不然就會遭魔難。這段文是說,「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他見著定中的功夫優(yōu)勝,「自謂已足」,自以為足,一知足就起高慢的心,「忽有無端大我慢起」,忽然有無端的大我慢起,大我慢一起帶出多少的慢,慢一共有七慢,「如是乃至慢與過慢,及慢過漫,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時俱發(fā)」,恃己凌他、瞧不起人,仗恃自己有學(xué)問或是有勢力,欺凌他人,這叫大我慢;同德相傲,但名為慢;與同爭勝,與他相同的能力,他要爭勝,這叫過慢;于勝爭勝,人家勝過他,他還和人爭,這叫慢過慢,未得謂得,沒得著圣果說得到了,這叫增上慢;還有卑劣慢,他不及人,自己生慢心,這叫卑劣慢;還有邪慢,不禮塔廟、不拜佛像,「心中尚輕十方如來」,十方的如來佛他都輕慢,「何況下位聲聞緣覺」,他更輕慢了,「此名見勝無慧自救」,這就是見著功大用的很優(yōu)勝、很好,他沒有智慧,自己救自己的這一個關(guān)過不去,這就是無慧自救,「悟則無咎」,他見著優(yōu)勝的境界若能醒悟,「非為圣證」,知道不是證圣果就對了,「若作圣解,則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但「不禮塔廟」,還「摧毀經(jīng)像」,「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還對信佛的施主說佛像是金銅土木做的,供這個都是迷信,「經(jīng)是樹葉」寫的,「或是氎華」寫的,因佛在世時用貝葉寫經(jīng),所以他謗毀,「肉身真常」,他說自己的肉身是真常的,「不自恭敬」,自己不恭敬自己,「卻崇土木」,卻信土木等造的佛像,「實為顛倒」,真是顛倒,「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若是相信他的話,把金銀鑄的、木刻的、泥塑的佛像都?xì)榱寺裨诘乩?「疑誤眾生,入無間獄」,把世間信佛的人們都疑惑,誤了向佛信仰,這種罪大的很,入無間獄,「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因為他失于正受,定當(dāng)從是因淪墜于地獄。
八 輕安自足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于精明中。圓悟精理。得大隨順。其心忽生無量輕安。己言成圣得大自在。此名因慧。獲諸輕清。悟則無咎。非為圣證。若作圣解。則有一分好輕清魔。入其心腑。自謂滿足。更不求進。此等多作無聞比丘。疑誤眾生。墮阿鼻獄。失于正受。當(dāng)從淪墜。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又彼修定中的諸善男子,把色陰破了、銷滅了,到了受陰之中,還得破受陰,「于精明中」,精明中者是色陰銷之境界,在精純明了之中,「圓悟精理」,就是悟此受陰本如來藏,「得大隨順」,功夫用的好,很隨心、很順利,「其心忽生無量輕安」,心里頭忽然生出無量無邊的輕安,身心清凈、輕巧,「己言成圣得大自在」,自言已成圣果,「此名因慧,獲諸輕清」,這是因他有智慧,所以身不沉重、心也清涼了,「悟則無咎」,功夫用到這里,知道醒悟就對了,「非為圣證」,你別以為證圣果,「若作圣解,則有一份好輕清魔,入其心腑」,若以為證成圣果,那就有一分好輕清的魔,身輕安、心清凈,他不明白佛法,與佛法作對,這就叫魔,「人其心腑」,都入到他的心腑了,他還不知道,「自謂滿足,更不求進」,他以
- 上一篇: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記 卷十
- 下一篇:倓虛大師追思錄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九)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八)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十)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六)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五)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四)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三)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二)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一)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十二)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十一)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七)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九)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八)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十)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六)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五)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四)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三)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