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jī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小無量壽經(jīng)》,簡稱《小經(jīng)》。與《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合稱凈土三經(jīng)。一般認(rèn)為在1~2世紀(jì)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阿彌陀經(jīng)》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jīng)典。..[詳情]

阿彌陀經(jīng)講記 十五

  阿彌陀經(jīng)講記(十五)

  念佛念七日一心不亂,念佛一般說很簡單,就只是念佛但認(rèn)真說,不能把這個事看得這么簡單,因為你把它看得太不簡單就害怕,談何容易,這個法門還是不好修。我們念就完了,念到久久的念佛人就起疑:就這么念下去有什么功效,你心就會動搖,所以說是易行道,但首先修起來是易行,處于這個道理首先要信下去,沒有信下去對這個道理沒有信心,信愿行三個條件,信沒有。第一要信看個人的善根,什么人是上根利智,上根利智是一信之后更不再疑,念佛法門要緊的就是信心,信了之后就不再懷疑這個事,老老實實用功念,那很好,但就怕對這個事信不下去,所以念佛不是這個態(tài)度,總有道理有些事要注意,注意什么事?要念到一心不亂,怎么能一心,說七天一心,經(jīng)書說了多少,有些不定七天,有說十天四十九天九十天的,要多少天,歸根結(jié)底要求你達到一心不亂,一心是一個什么心?一心首先有信心,如果你信不下去覺得這個事好像沒有什么道理,哪有一念就能去極樂世界,應(yīng)曉得這個道理,佛法里講這個道理,要信自己本來有成佛的基礎(chǔ),不是無緣無故想成佛,佛法給你講怎么來變?nèi)说?一個人都有父母所生,這是一般人的理解,佛法說不但現(xiàn)在來變?nèi)耸侨?你無量劫來本就是佛,因為起了無明才流轉(zhuǎn)生死,在生死中打了多少滾,哪個也不能算,只有佛才曉得,自己生死流轉(zhuǎn)六道輪回走了好多地方,佛教徒要相信這個,不相信這個就不相信佛,千經(jīng)萬論說明你在生死輪回,在六道中有時生天有時到惡趣,有時生天,有時是人,最難現(xiàn)在已變?nèi)?因為要得了人身,才能學(xué)佛法,佛不輕易在天上說法,天人難度,他環(huán)境非?鞓,他享受現(xiàn)前快樂,再也不想出離,佛為他說法很困難,所以我們都要發(fā)愿生在人間,佛要成佛都是在人間成佛不是在天上,我們遇到佛說法才聞到佛法。這個道理不是佛給我們說,喊我們自己去發(fā)明很難發(fā)明,究竟我們是不是本來有佛性?佛說自己考驗人跟畜生不同,人有人的思想,跟低級動物不同。我們在人間惡趣中我們只能看到畜生,低級畜生亦分高低,人是高等動物,人為萬物之靈,人的思想跟一般動物不同,人道才能學(xué)佛,畜生跟人的差別是什么?畜生沒有同情心,有的畜生只同情自己生的小崽崽,惡死老虎不吃兒,如果它們要吃自己的兒,虎早就絕種了。人類才有高等的同情心,這個同情心在佛法里就是成佛的根本,就是大悲心的根本。同情心就是悲心,悲心不大不叫大悲,有些動物認(rèn)識自己的子女,有的認(rèn)不得,有的認(rèn)得父母,如像烏鴉反哺,銜東西給老烏鴉吃。在人當(dāng)中很惡的人他父母兄弟不管但管自己的孩子,這個還可以,有的人連自己的孩子都不管,是最沒有同情心的人,社會上遺棄孤兒,父母俱存,父母都不要孩子連那些動物都不如,那種人畢竟是少數(shù)。人有人的習(xí)氣,畜生不能領(lǐng)會佛法,它的智能太低,要學(xué)佛法要得人身。佛法叫同情心悲心,有的只同情他的子女,父母都不管,同情心擴大了就叫大悲心,佛要普度眾生就是同情一切眾生在生死流轉(zhuǎn)中受種種苦太可憐了。佛看一切眾生有兩種看法:佛等視眾生如一子,平等看每個眾生都是他的獨生子,獨生子現(xiàn)在好懂;另一種說等視眾生如父母,如父親沒有那么親切,如母親,因為人母親慈愛對父親感受不像母親。真正這樣看就能生起菩提心,這個心就是成佛的根本,能不能成佛自己可以考察,自己對眾生有沒有這樣的大悲心,真正有了這樣的大悲心就上了成佛的路。我們一切有情在最初無明未起之前,我們的平等心跟佛一樣,我們只要恢復(fù)我們的本來面目,把我們的無明習(xí)氣去完了,人人都能成佛。這個理論就是凈土宗理論的基礎(chǔ),也是佛法里最深最高的理論,佛經(jīng)中千經(jīng)萬論講這個道理,從多方面講本來有成佛可能,是有情,有精神活動,不像草木沒有思想,人才有思想,人之所以高貴是因為我們有精神,精神最高貴的。念佛就有一整套理論要懂這些道理。如果不懂這些道理,念佛就覺得自己是不是迷信,有的人有時信有時不信,沒有信下去,信下去就會一直信,一方面佛法要學(xué)道理要懂,一方面要修靠佛菩薩加持,有些人看了很多佛教的書沒有老實信,有些人聽一下就信下去了,所以說哪個是上根利智,一往生上品上生,上根是信了之后更不再疑,一信之后就不動搖,心就接受下去,如果心狐疑不算上根。所以這講一心不亂,阿彌陀經(jīng)里沒有講,十六觀經(jīng)講一心不亂,包括三種心,第一誠心,至誠心,信佛信得誠心,誠就是沒有虛假實實在在的,不是做給人家看的,不是別人念才念。至誠心很難,確實是沒有虛假,這個就叫一心,老老實實信下去。第二深心,不膚淺的心,怎樣叫深心,諸妄不起,不打妄想,如打牌,鉆進去,其他都忘了。信了這個法門就依靠這個法門,把這條路走穿,其他主意不打,叫一心不亂。第三回向發(fā)愿心,做了好事我們要回向,給佛菩薩上了油點燈,求菩薩保佑我眼睛亮,做了好事有想法,要回向,是愿力。念佛的人回向是什么?就回向往生,回向的目的就是求往生極樂世界,不求現(xiàn)世的人天福報,怎樣往生極樂世界,念佛,本來是佛,所以要回向這個,曉得自己本來就是佛;第二回向我要成佛,要發(fā)這個很高的愿,在極樂世界去了并不是住起環(huán)境好殊勝去享受快樂,到了那個地方為的是成佛,見了阿彌陀佛才好成佛。自己想成佛就能成佛,一切的事情都是從你的思想從你的愿望自己的志向才能達到。念佛就想成佛才符合阿彌陀佛的愿力,所以要回向成佛。第三回向眾生,為什么要成佛?光自己成佛就高高在上享受眾生的香花供養(yǎng),不管別人,那個佛也不會成。成佛為了度眾生,有做不完的事,所以三種回向。一心不亂是說念佛的時候究竟心想什么事,第一想自己可以成佛,本來是佛,第二想我要成佛,第三想成佛要度眾生,一心不亂就是這樣想,這是一個大事,大事因緣比其他任何小事重要,這叫回向發(fā)愿,叫一心不亂,如果這樣念最后得到的效果: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為什么念佛一定要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才現(xiàn)前?前面已講了。臨命終時斷氣的一念時間就是我們的法身光明現(xiàn)前時,密宗就講這個,中間就是修如何死法,到最后真正死時法身光明現(xiàn)前,人人都有法身光明,人人都會死,人人本具法身,法身不好說,以光明喻法身,平時凡夫看不到光明,但真正斷氣的死有時,非常短的時間人的法身光明現(xiàn)前,如果平時沒有修行那個東西一晃就過,如電光根本抓不住感覺不到,就隨業(yè)轉(zhuǎn)世去了。這是這一世到二世中間最關(guān)鍵的時刻,修密宗特別修,念佛的人也修這個,在生死關(guān)頭才能起作用,如果你平時沒有念佛的修行,死時自己沒有念頭,那個光明現(xiàn)前的時間很短,我們本具佛的法身,我們流轉(zhuǎn)生死從沒有看到自己法身什么樣子。禪宗要自己看到媽把你生下來的本來面目,法身非常短沒有修行,就把握不住隨業(yè)受報。修密宗的人天天修,密宗又叫三身道,修法、報、化三身,修密宗的人修法身,念佛就是修自己的法身,聲聲喚醒本來人,要喚醒你本具的法身,本來是佛平時不好修持,到死時法身光明現(xiàn)前,他就把握得住,所以他即身成佛,真正也就是在臨命終時自己把握得住,再不轉(zhuǎn)世,念佛法門跟即身成佛是一樣的,平時念佛到臨命終法身光明現(xiàn)前能把握得住,找到自己還家的路。念佛的人平時念佛的功行加上臨終念佛的正念,臨命終時法身光明現(xiàn)前把惑業(yè)苦障都解脫了,所以每個念佛的人要成就都要臨命終時就解脫,他本人的法身光明現(xiàn)前,與阿彌陀佛如電流感應(yīng)道交,所以阿彌陀佛接引,這有很深的道理,不是迷信,有甚深甚深的道理。其人:念佛的人念得一心不亂的人,他臨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這個念佛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不放棄念佛正念!凹吹猛浲臃饦O樂國土”這就是往生的辦法,是念佛宗的往生法。密宗的往生法又不同,念佛宗這個往生法是自己給自己修,平時要念,道理很多,這有個問題,七天一心不亂是平時一心不亂還是臨終一心不亂?是平時就要一心不亂。如果你打七能辦到七天念得一心不亂,出了念佛堂又造業(yè)還能往生嗎?假使你能念到七天一心不亂的人,出了念佛堂絕不會再造惡業(yè),說一心不亂是很高的境界。不亂:心不動搖,沒有第二個主意,就是一心念佛,只要辦到七天一心不亂,我們七天不易辦到,一會兒都難一心不亂,我們看我們能多長時間一心不亂,一考驗就會發(fā)現(xiàn)一心不亂難,但還是要念下去,久久純熟就可以一心不亂,初發(fā)心念佛的人有個辦法,自己口頭念耳朵要聽金剛念法,不念大聲了,念小聲自己聽得清清楚楚,這樣來維系自己的心不亂想,如果沒有打坐就會亂想,亂想有些方法,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口念耳聽不大聲地念。無量壽經(jīng)說十念往生,有的人平時沒有修持,在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給他說,快些念佛你快走了,想起平生造了很多的罪業(yè)怕墮落就發(fā)很強的心來念佛,那樣念佛命終只念十聲佛就得佛接引。如果人平時沒有修行在臨終又沒有人提醒,手忙腳亂病又惱火痛苦,就念不起,再有人來哭喊不太可靠,雖然佛說了臨終十念能往生,但也是多生善根成熟才可能,佛接引臨終才念,所以臨終才念不可靠,因此再忙的人平時最低修十念法,這個十念就是經(jīng)書中教的念法,每天早晨起來漱口點香,沒有供佛就向西方合掌念十口氣,一口氣接著念阿彌陀佛,盡力念,算一念,十口氣就是十念,人的生命跟呼吸一起的,沒有氣就死了,念佛就靠一口氣,一口氣念完念多少算多少,這就是十念。這是對那些太繁忙不能坐下來修的人,天天念慣了終生行之也可以往生。臨終十念把一切看穿,放不下也管不了帶不走,不由自己不放下。放下往阿彌陀佛那走,要用一口氣念帶業(yè)往生,平時不做臨終做不起。念就是行,念佛法門的實踐——行,就是念阿彌陀佛。我們凡夫有往昔說不清的業(yè)障,善業(yè)不多惡業(yè)很多,如果不解決,今生不往極樂世界去,以后往哪去就很危險了。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比例太懸殊。我們修行要解脫生死很不容易,為我們說非常直接的法,其它法門深了修不起,復(fù)雜了修不起,F(xiàn)在有很多人參禪,要開悟的人當(dāng)師父才行,找開悟的人就難了。虛云老和尚之后有好多是開悟的禪師,我們不敢說沒有,但不好找。念佛宗不要找很高的善知識,就念阿彌陀經(jīng),釋迦佛說了這個法門,你就修這個法門,保證你現(xiàn)生能成佛。所以這段文很簡單,但這個事很要緊。世間人認(rèn)為念佛自己還年輕那都是老婆婆做的事,老了再念。不能保障人能活多少歲,人命無常。有人聽說臨終十念佛要接引,平時就不念等到臨終才念,這也是很錯誤。平時不用功,到臨終心亂念不起,所以要平時念佛。有些很惡的人臨終十念都往生,那是他往昔的很深厚的善根成熟了,再一個他那時心力很強,所以能念佛往生。我們不能存僥幸的心。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這么遠(yuǎn),怎么一念能往生?精神與物質(zhì)不同,電就與普通物質(zhì)不同。如電話多遠(yuǎn)都能聽到。人的精神跟電是一樣,空間就限制不到,如像照相機。多遠(yuǎn)的東西都照得下來。心,物質(zhì)的遠(yuǎn)近把它限制不到,這個道理,經(jīng)十萬億佛土才有極樂世界,空間有那么遠(yuǎn),心力是沒有遠(yuǎn)近的,多遠(yuǎn)的事都可以想。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現(xiàn)前也是自己的心力與阿彌陀佛的愿力,如電流合,接通了。所以不是不能相信,阿彌陀經(jīng)說這些道理非常深,亦很普遍的道理。說修行念佛雖說念南無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正修,正修中還有正修,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是個辦法,真正是一心,心專一了,一心才是正修。光口頭上念六字是一個法門,不是正真用功。正真用功就是一心。一心包含信愿行,念佛的時候就含這三個,信心、愿力、念阿彌陀佛,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包含這三個。深信、切愿、念佛三個少一個也不能往生。這個叫多善根福德因緣,種了很大的善根福氣。十六觀經(jīng)說認(rèn)真念佛就要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佛功德之大,念了就能往生,是善根福德因緣。不然眾生有多少業(yè)力一念就要八十一億劫生死重罪。臨終時念都除這么多罪,平時念有如此功效。真正要至誠心,具足信心愿力去念才有這個功能。若無心順口念,由阿彌陀佛功德大也能除罪,卻不能往生,沒有專心念,散心稱念,無量劫的罪業(yè)可以除罪但不能往生。所以念時應(yīng)專心念才抵得住生死。我們無始當(dāng)老眾生,造了很多罪,雖然我們念佛,我們罪不定滅得完。過去造的罪若有相盡虛空也堆不完。我們念佛雖然能消的罪是少數(shù)沒有消的罪多,要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力量強了,再有好大罪業(yè)都能突破,能往生。如武功非常強能沖出重圍。就算現(xiàn)在念沒有往生都是成佛的種子。那個人念了一句佛都成了證果的因緣,經(jīng)上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我們一般朝廟都是散亂心多,只要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散亂心念佛也成為成佛的種子,能一心專念就能突破生死的重重圍困往生極樂世界,念佛法門易行道,簡單,是無上的法門,也是密宗的一個法門,念佛宗的都不肯承認(rèn)。念佛宗是密宗的一部分,就是即身成佛,這是最簡單,是易行道。不要覺得這個事困難不敢學(xué)了。也不能看簡單了,就不努力不精進了,念佛成佛。一念相應(yīng)一念佛,念念相應(yīng)念念佛。阿彌陀佛名號不可思議,念佛的心也不可思議,念一句就有一句不可思議的功德,念一千一萬,每一句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要曉得三個要點:第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我們修行的境,阿彌陀佛名號就把自己的心拴住不亂。這個道理,佛就是心,心就是佛,所以不可思議念佛就能成佛。一念相應(yīng)一念現(xiàn),念念相應(yīng)佛就念念現(xiàn)。念佛法門,有三個要點:第一念佛的境是要點,第二心是要點,心是根本,心就是佛,不可思議,心跟佛是一個。境是佛,能念的心也是佛,這兩樣都是不可思議;第三,念佛法門也不可思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