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7 大乘不共法 大乘菩薩行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
乙、大乘菩薩行(p.279~p.398)
壹、布施波羅蜜(p.279~p.290)
釋厚觀(2002.10.9)
一、(p.279)總說菩薩行位
(一)菩薩行法:
2、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自利與利他
A、六度與四攝
1、六度:成熟佛道的要目。
2、四攝:利濟眾生的方便。
B、六度也可分自利與利他二道
1、布施┐
2、持戒-利他的福德道。
3、忍辱┘
4、精進-通于二道。
5、禪定┬自利的智慧道。
6、般若┘
C、六度都有自利與利他的二種意義。
(二)菩薩階位 1:
1、(十信)
2、十住
3、十行
4、十回向
5、十地
二、(p.280)「波羅蜜多」(pAramitA)之意義
(一)parama(最高的、最上的) → pAramI(女性名詞) + tA(抽象名詞)→成就、最上、完成。
(二)pAra(彼岸)→ pAram(受詞) + √i(「去」的動詞)+ tA →到彼岸。
1、《大智度論》卷43(大正25,370b21~24):
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者,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窮盡到邊。如一切眾生中,佛為第一。
2、《大智度論》卷18(大正25,191a4~7):
般若言慧,波羅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諸一切智慧邊,窮盡其極故,名到彼岸。
3、《大品般若》卷21(大正8,376a25~29):
般若波羅蜜,以何義故名般若波羅蜜?佛言:得第一度(parama-pAramitA),一切法到彼岸,以是義故,名般若波羅蜜。
復次,須菩提!諸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用是般若波羅蜜得度彼岸(pAraM-gata),以是義故,名般若波羅蜜。
三、(p.280) 六度與福德道、智慧道的關系:
(一)「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戒、忍,是為福德門;知一切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為智慧門!
(《大智度論》卷15,大正25,172b11~13;又見卷17,大正25.180b)
(二)「五波羅蜜是福德,般若波羅蜜是智慧!(《大智度論》卷57,大正25,464b3~4)
(三)「五度則福德具足,般若則智慧具足!(《大智度論》卷50,大正25,418c20~21)
四、(p.280)要修學多少法門,才能得無上菩提
(一)有時約重點說:修行什么法,就能速得無上菩提。
(二)有時約融攝說:修布施或般若時,即具足六波羅蜜多。
五、(p.282)依「三心」修六度
(一)菩提心相應。
(二)大悲為上首。
(三)無所得為方便。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488,大正7,479c29~480b2:
云何布施波羅蜜多?謂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自舍一切內外所有,亦勸他舍內外諸物,持此善根用無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布施波羅蜜多。
云何凈戒波羅蜜多?謂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自受持十善業(yè)道,亦勸他受持十善業(yè)道,持此善根用無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凈戒波羅蜜多。
安忍波羅蜜多。......
精進波羅蜜多。......
靜慮波羅蜜多。......
云何般若波羅蜜多?謂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自如實觀察一切法性,于諸法性無取無著,亦勸他如實觀察一切法性,于諸法性無取無著,持此善根用無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般若波羅蜜多。善現(xiàn)!是為諸菩薩摩訶薩大乘之相。
六、(p.282)布施波羅蜜的意義
(一)舍己:破除慳貪;銷除我執(zhí)、我所執(zhí),達成無我我所(無我執(zhí)法執(zhí))的大舍。
(二)利他:與眾生廣結善緣;愿修集一切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使眾生因而成佛。等一切眾生成佛,再修集功德而利益自己,自己成佛。能這樣為他忘己而布施,才是菩薩的布施。
七、(p.283)如何增益布施心
(一)思慳貪之過失。
(二)思布施之利益。
※參見《大智度論》卷11,大正25,140a24~c14:
檀有種種利益:檀為寶藏,常隨逐人;檀為破苦,能與人樂;檀為善御,開示天道;檀為善符,攝諸善人;檀為安隱,臨命終時心不怖畏;檀為慈相,能濟一切;檀為集樂,能破苦賊;檀為大將,能伏慳敵;檀為妙果,天人所愛;檀為凈道,賢圣所游;檀為積善褔德之門;檀為立事聚眾之緣;檀為善行受果之種;檀為福業(yè)善人之相;檀破貧窮、斷三惡道;檀能全獲福樂之果;檀為涅槃之初緣,入善人聚中之要法,稱譽贊嘆之淵府,入眾無難之功德,心不悔恨之窟宅,善法道行之根本,種種歡樂之林藪,富貴安隱之福田,得道涅槃之津梁,圣人大士智者之所行,余人儉德寡識之所效。
復次,譬如失火之家,黠慧之人,明識形勢,及火未至,急出財物;舍雖燒盡,財物悉在,更修室宅。好施之人,亦復如是,知身危脆,財物無常,修福及時,如火中出物;后世受樂,亦如彼人更修宅業(yè),福慶自慰。
愚惑之人,但知惜屋,匆匆營救,狂愚失智,不量火勢,猛風絕焰,土石為焦,翕響之間,蕩然夷滅。屋既不救,財物亦盡,饑寒凍餓,憂苦畢世。慳惜之人,亦復如是,不知身命無常,須臾叵保,而更聚斂守護愛惜,死至無期,忽焉逝沒,形與土木同流,財與委物俱棄,亦如愚人憂苦失計。
復次,大慧之人,有心之士,乃能覺悟,知身如幻,財不可保,萬物無常,唯福可恃,將人出苦,津通大道。
復次,大人大心,能大布施,能自利己;小人小心,不能益他,亦不自厚。
復次,譬如勇士見敵,必期吞滅;智人慧心,深得悟理,慳賊雖強,亦能挫之,必令如意。遇良福田,值好時節(jié),覺事應心,能大布施。
復次,好施之人,為人所敬,如月初出,無不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人所歸仰,一切皆信。好施之人,貴人所念,賤人所敬;命欲終時,其心不怖,如是果報,今世所得,譬如樹華;大果無量,后世福也。生死輪轉,往來五道,無親可恃,唯有布施。若生天上、人中,得清凈果,皆由布施;象、馬、畜生得好櫪養(yǎng),亦是布施之所得也。
布施之德,富貴歡樂;持戒之人,得生天上;襌智心凈,無所染著,得涅槃道。布施之福,是涅槃道之資糧也;念施故歡喜,歡喜故一心,一心觀生滅無常故得道。如人求蔭故種樹,或求華、或求果故種樹;布施求報亦復如是,今世、后世樂如求蔭,聲聞、辟支佛道如華,成佛如果。是為檀種種功德。
八、(p.283) 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眾生,無惜而行施。
※菩薩為了利益諸眾生,毫無顧惜的布施,舍給眾生:
(一)身心全體:內財(身體、性命)。
(二)諸受用:可為自己受用的一切資財。
(三)善法:三世一切善,或世間善法、出世間善法、出世間上上的大乘善法與功德回向給眾生。
九、(p.284) 布施者的動機
(一)下士(凡夫):增上生心- 為自己的人天福樂而布施。
(二)中士(二乘):出離心- 厭離生死苦,為求解脫而布施。
(三)大士(菩薩):菩提心- 為利他而施一切內外財物、功德善法,不作私有想。
十、(p.285)布施的種類:
(一)財施:內財(身體、性命)、外財(身外財物)。
(二)法施:以自己所解所行的佛法,教化眾生;或以醫(yī)藥、工巧、文學等種種有益的
知識技能,教授別人。
(三)無畏施:或是惡王、盜賊、流氓等威脅迫害的怖畏;或是獅子、虎、狼、毒蛇等
威脅傷害的怖畏;或是水災、風災、地震、瘟疫等傷財失命的怖畏。對這些,菩薩都能給以力量,協(xié)助他、保護他,使人獲得沒有威脅,沒有恐怖的自由,叫無畏施。
十一、(p.286)布施的態(tài)度
(一)難施能施:
1、自己還不夠用的財物。
2、自己最心愛的物品。
3、以極大努力與犧牲而得來的東西。
菩薩也能樂意的施舍出去。
(二)殷勤施:以清凈心、恭敬心、歡喜心來布施,而且親手布施,決不使人有難堪的感覺。
(三)聞施心歡喜:勝過世間的「第三禪樂」,也勝過了二乘圣者證得的「寂滅樂」。
十二、(p.286) 為何經(jīng)中談到「樂」時,常言「譬如入第三禪」?
(一)《大品般若經(jīng)》卷1,大正8,217c18~23:
一切眾生皆得等心相視: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亦如親親及善知識。是時,眾生等行十善業(yè)道,凈修梵行,無諸瑕穢,恬然快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嬈眾生。
(二)《大智度論》卷8﹙大正25,120c21~121a8﹚
問曰:佛言涅槃第一樂,何以言第三禪樂?
答曰:二種樂:有受樂,有受盡樂。受盡樂,一切五陰盡更不生,是無余涅槃樂。能除憂愁煩惱,心中歡喜,是名樂受;如是樂受滿足,在第三禪中。以是故言,譬如第三禪樂。
問曰:初禪、二禪亦有樂受,何以故但言第三禪?
答曰:樂有上、中、下:下者初禪,中者二禪,上者三禪。
初禪有二種:樂根、喜根。五識相應樂根,意識相應喜根。
二禪中意識相應喜根。
三禪意識相應樂根。一切三界中,除三禪,更無意識相應樂根。是五識不能分別,不知名字相,眼識生如彈指頃,意識已生。以是故,五識相應樂根不能滿足樂,意識相應樂根能滿足樂。以是故,三禪中諸功德少,樂多故,無背舍、勝處、一切入。過是三禪更無樂,以是故言,譬如比丘入第三禪。
十三、(p.287)有那幾種情況不應該布施
(一)就菩薩自己來說:
1、菩薩本來是應該不惜身命財物來布施的,但這要漸漸修學,忍力強,悲心深,不帶一分勉強才得,否則會障礙修行的。如要力氣小的,挑起重擔子,結果是反而使人畏怯退心了。
2、如自己對甚深經(jīng)典還沒有熟習明了,而受者愚鈍,不應將經(jīng)典施舍出去。
3、出家人必備的衣缽等,都不應該施舍,以免障礙自己的道業(yè)。
(二)從求布施者來說:
1、如是邪魔外道,故意來搗亂。
2、瘋狂或是幼稚,作不正常、不需要的求索,都不應該施給他。
(三)從乞求目的來說:
1、如為了小小事而乞求身命,不應該布施。(勿為小舍大)
2、如要求你幫助他、供給他、助成他的殺盜淫業(yè),不應施。
3、如乞求的目的,是為了損害眾生,不應施。
4、如乞求的目的,是為了賭博游蕩,不應施。
總之,于他無益,于自己的道業(yè)有損的,都應該謝絕他。
※有關「應施、不應施」,參見:
1、《瑜伽師地論》卷39,大正30,505c1~506c9。
2、《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1,福智之聲出版社,p.273~279。
十四、(p.288) 「實物施」與「勝解施」
(一)實物施:作實際的布施,利益眾生。
(二)勝解施:生隨喜心,使能施的意樂增長。雖然沒有實物的布施,但在安靜的禪心中,以勝解力,現(xiàn)起廣大無量的種種資財,拿來上供諸佛,下施眾生。
十五、(p.289) 「世間的布施」與「出世間的布施波羅蜜」
(一)世間的布施:著三輪相(施者、受者、施物相),是有分別的布施。
(二)出世間的布施波羅蜜:三輪(施者、受者、施物)體空。與無所得的空慧相應,或是無分別智相應,深入法性空,不取我相,不取法相。
※勝解施與三輪體空的布施:
(一)勝解施:與禪定相應的布施。
(二)三輪體空的布施:與智慧相應的布施。
十六、(p.289)五度如盲,般若為導
(一)《大智度論》卷29,大正25,272c24~273a9
欲行檀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余波羅蜜亦皆如是,以般若波羅蜜心助成故。復次,諸余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字,亦不牢固。如后品中說: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無波羅蜜名字。又如轉輪圣王無輪寶者,不名轉輪圣王,不以余寶為名。亦如群盲無導,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導五波羅蜜,令至薩婆若。譬如大軍無健將,不能成辦其事;又如人身余根雖具,若無眼者,不能有所至;又如人無命根,則余根皆滅;有命根故,余根有用。般若波羅蜜亦如是,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則不得增長;得般若波羅蜜故,余波羅蜜得增益具足。以是故,佛言欲行檀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二)《大智度論》卷29,大正25,272c2~4
五波羅蜜殖諸功德,般若波羅蜜除其著心邪見。如一人種谷,一人蕓除眾穢,令得增長,果實成就。
十七、(p.290)能動能出,名為出世間布施波羅蜜
(一)《大品般若經(jīng)》卷7,大正8,272b
舍利弗問須菩提:云何世間檀波羅蜜?云何出世間檀波羅蜜?
須菩提言:若菩薩摩訶薩作施主,能施沙門、婆羅門、貧窮、乞人,須食與食,須飲與飲,須衣與依,臥具、床榻,房舍、香華,瓔珞、醫(yī)藥種種所須資生之物;若妻子、國土,頭目、手足、支節(jié),內、外之物,盡以給施。施時作是念:我與彼取,我不慳貪,我為施主,我能舍一切,我隨佛教施,我行檀波羅蜜。作是施已,用得法與一切眾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念言:是布施因緣,令眾生得今世樂,后當令得入涅槃。是人布施有三礙:何等三?我相、他相、施相;著是三相布施,是名世間檀波羅蜜。
何因緣故名世間?于世間中不動不出,是名世間檀波羅蜜。
云何名出世間檀波羅蜜?所謂三分清凈。何等三?菩薩摩訶薩布施時,我不可得,不見受者,施不可得,亦不望報,是名菩薩摩訶薩三分清凈檀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布施時,與一切眾生,眾生亦不可得;以此布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不見微細法相。舍利弗!是名出世間檀波羅蜜。何以故名為出世間?于世間中能動能出,是故名出世間檀波羅蜜。
(二)《大智度論》卷53,大正25,440c3~11:
何等是二種波羅蜜?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世間者,須菩提自說義,所謂須食與食等。是義,如初品中說。若施時有所依止,譬如老病人依恃他力,能行能立。施者離實智慧,心力薄少故依止。依止者,己身、財物、受者,是法中取相心著,生憍慢等諸煩惱,是名世間,不動不出。動者,柔順忍;出者,無生法忍。聲聞法中:動者,學人;出者,無學。
聲聞
菩薩
動
有學(初果、二果、三果)
柔順忍
出
無學(四果阿羅漢)
無生法忍
(三)梵文本《二萬五千頌般若》Dutt , p.265, line.1~3
kena kAraNenocyate lokottarA dAnapAramiteti / tathA hyAyuSman ZAriputra lokAccalati uccalati saMkrAmati / tena kAraNenocyate lokottarA dAnapAramiteti /
(何以故名為出世間檀波羅蜜?舍利弗!于世間中能動能出,是故名出世間檀波羅蜜。)
lokAccalati= lokAt calati (√cal )[移動、離開]。
uccalati= ud-√cal [向上動,向上出離];saMkrAmati = saM-√kram [完全超越]。
※「柔順忍」與「無生法忍」。
1、《大智度論》卷53,大正25,437c15~17。
無生觀有二種:一者柔順忍觀;二者無生忍觀。前說無生是柔順忍觀不畢竟凈,漸習柔順觀得無生忍則畢竟凈。
2、《大智度論》卷86,大正25,662b26~c25
菩薩先住柔順忍中,學無生、無滅,亦非無生非無滅;離有見、無見、有無見、非有非無見等,滅諸戲論,得無生忍。無生忍者,佛后品中自說:乃至作佛常不生惡心,是故名無生忍。
論者言:得是忍,觀一切法畢竟空,斷緣心心數(shù)不生,是名無生忍。
又復言:能過聲聞、辟支佛智慧,名無生忍。聲聞、辟支佛智慧,觀色等五眾生滅,心厭、離欲得解脫。菩薩以大福德智慧觀生滅時,心不怖畏如小乘人;菩薩以慧眼求生滅實定相不可得,如先破生品中說。但以肉眼粗心見有無常生滅;凡夫人于諸法中著常見。是所著法還歸無常,眾生得憂悲苦惱。是故佛說欲離憂苦,莫觀常相!是無常破常顛倒故,不為著無常故說,是故菩薩舍生滅觀,入不生不滅中。
問曰:若入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即復是常,云何得離常顛倒?
答曰:如無常有二種;一者、破常顛到不著無常;二者、著無常生戲論。
無生忍亦如是:一者、雖破生滅,不著無生無滅故,不墮常顛倒;二者、著不生滅故,墮常顛倒。真無生者,滅諸觀,語言道斷,觀一切法如涅槃相。從本已來常自無生,非以智慧觀故令無生;得是無生無滅畢竟清凈,無常觀尚不取,何況生滅!如是等相,名無生法忍。得是無生忍故,即入菩薩位;入菩薩位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種種因緣度一切眾生。如好果樹,多所饒益。
※柔順忍→無生法忍(參閱《大智度論》卷74,大正25,580a20~b1;卷81,630b14~22)
※無生法忍:體會諸法無生(不生不滅)的智慧。
貳、尸羅波羅蜜(p.290~p.295)
一、(p.290) 戒以「護生」為本:(同情別人,尊重別人)
(一)不損他:從不損他的意愿,而表現(xiàn)于對人類、對眾生的身語行為。
(二)普施無畏:對人類,對眾生,而普遍的施與無畏,造成彼此間無威脅、無恐怖的和樂與自由。
二、(p.291) 為何不能受持凈戒:
(一)不知道犯戒的過失。
(二)不知道持戒的功德。
※「持戒之利益」與「破戒之過失」
1、《大智度論》卷30,大正25,280c15~28
持戒之德,拔三惡趣及人中下賤,令得天、人尊貴,乃至佛道。
戒為一切眾生眾樂根本,譬如大藏,出諸珍寶。
戒為大護,能滅眾怖,譬如大軍破賊。
戒為莊嚴,如著瓔珞。
戒為大船,能度生死巨海。
戒為大乘,能致重寶,至涅槃城。
戒為良藥,能破結病。
戒為善知識,世世隨逐不相遠離,令心安隱;譬如穿井,已見濕泥,喜慶自歡,無復憂患。
戒能成就利益諸行,譬如父母長育眾子。
戒為智梯,能入無漏。
戒能驚怖諸結,譬如師子,能令群獸攝伏。
戒為一切諸德之根,出家之要。
修凈戒者,所愿隨意;譬如如意珠,應念時得。
如是等種種贊戒之德,令眾生歡喜,發(fā)心住尸羅波羅蜜。
2、《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54b2~c6
云何名為破戒人罪?
破戒之人,人所不敬,其家如冢,人所不到。
破戒之人,失諸功德,譬如枯樹,人不愛樂。
破戒之人,如霜蓮花,人不喜見。
破戒之人,惡心可畏,譬如羅剎。
破戒之人,人不歸向,譬如渴人,不向枯井。
破戒之人,心常疑悔,譬如犯事之人,常畏罪至。
破戒之人,如田被雹,不可依仰。
破戒之人,譬如苦(艸+瓜),雖形似甘種而不可食。
破戒之人,如賊聚落,不可依止。
破戒之人,譬如大病,人不欲近。
破戒之人,不得免苦,譬如惡道難可得過。
破戒之人,不可共止,譬如惡賊難可親近。
破戒之人,譬如大坑,行者避之。
破戒之人,難可共住,譬如毒蛇。
破戒之人,不可近觸,譬如大火。
破戒之人,譬如破船,不可乘度。
破戒之人,譬如吐食,不可更噉。
破戒之人,在好眾中,譬如惡馬在善馬群。
破戒之人,與善人異,如驢在牛群。
破戒之人,在精進眾,譬如儜兒在健人中。
破戒之人,雖似比丘,譬如死尸在眠人中。
破戒之人,譬如偽珠在真珠中。
破戒之人,譬如伊蘭在栴檀林。
破戒之人,雖形似善人,內無善法,雖復剃頭、染衣,次第捉籌,名為比丘,實非比丘。
破戒之人,若著法衣,則是熱銅鐵鍱以纏其身。若持缽盂,則是盛洋銅器。若所啖食,則是吞燒鐵丸,飲熱洋銅。若受人供養(yǎng)供給,則是地獄獄鬼守之。若入精舍,則是入大地獄。若坐眾僧床榻,是為坐熱鐵床上。
復次,破戒之人常懷怖懅,如重病人常畏死至。亦如五逆罪人心常自念:我為佛賊,藏覆避隈,如賊畏人,歲月日過,常不安隱。
破戒之人雖得供養(yǎng)利樂,是樂不凈。譬如愚人供養(yǎng)莊嚴死尸,智者聞之,惡不欲見。如是種種無量破戒之罪,不可稱說,行者應當一心持戒。
三、(p.291)失戒為眾患之本
※失戒的果報:
(一)墮三惡趣。
(二)受貧困報。
※ 1、布施而不持戒:生鬼畜,受福報。
2、專重私德而不布施:生人而得貧乏報。
3、與慈心相應而持戒:生天得富樂報。
四、(p.292) 持戒為三善的根本
(一)以增上生心持戒→生人天,富樂自在。
(二)以出離心持戒→證得圣果,決定不再退墮生死。
(三)以菩提心持戒→趣入佛道。
五、下品戒、中品戒、上品戒
《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53b9~22:
尸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尸羅者,略說身、口律儀有八種:不惱害、不劫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及凈命,是名戒。若不護、放舍,是名破戒。破此戒者,墮三惡道中。若下持戒生人中,中持戒生六欲天中,上持戒又行四禪、四空定,生色、無色界清凈天中。
上持戒有三種:下清凈持戒得阿羅漢,中清凈持戒得辟支佛,上清凈持戒得佛道。不著不猗、不破、不缺,圣所贊愛,如是名為上清凈。若慈愍眾生故,為度眾生故,亦知戒實相故,心不猗著;如此持戒,將來至佛道。如是名為得無上佛道戒。
六、(p.293)七眾2的別解脫戒,如從「菩提心」出發(fā)而受持,就是菩薩的別解脫律儀。
※不正確的持戒觀念:
(一)有人以為:七眾別解脫戒是小乘的,我是大乘學人,所以不用受持聲聞的別解脫戒。
(二)有人聽到持戒,就以為是小乘。
其實,這是大邪見,為佛教衰落與混亂的原因!
七、(p.293)毀戒的原因:
(一)環(huán)境的誘惑力太強。
(二)煩惱的沖動力太強。
(三)自己凈戒的力量太弱。
八、(p.293)持戒的心態(tài):
(一)如護浮囊,輕重等護:菩薩在未得忍力以前,在生死大海中,常愿生在人間,見佛聞法,利益眾生;凈戒就是確保人身而不致失敗墮落的浮囊。所以菩薩的受持凈戒,「輕重等護」,比聲聞人的持戒,還要謹嚴得多。
(二)不離三心:
1、菩提心:求證無上菩提。
2、大悲心:憐愍犯戒眾生,不加輕慢而應救度。如輕視毀犯,由于意識上的
對立,不容易教化他,也就失去菩薩利他的方便。
3、無所得空慧:持戒、犯戒不可得。
(1)《大品般若經(jīng)》卷1,大正8,218c:
「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尸羅波羅蜜!
(2)《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卷3,大正15,53a:
「持戒及毀戒,不得此二相,如是見法性,則持無漏戒。」
參、忍辱波羅蜜(p.295~p.300)
一、(p.295) 攝護于眾生,菩薩修忍度。
(一)布施:攝受眾生。
(二)持戒:護念眾生。
(三)忍辱:攝化眾生,護念眾生;護持布施與持戒的功德。
二、(p.296)舍利弗舍眼球
《大智度論》卷12,大正25,145a17~b1:
譬如渡河未到而還,名為不到彼岸。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薩道,欲渡布施河。時有乞人來乞其眼,舍利弗言:眼無所任,何以索之?若須我身及財物者,當以相與!
答言:不須汝身及以財物,唯欲得眼。若汝實行檀者,以眼見與!
爾時,舍利弗出一眼與之。乞者得眼,于舍利弗前嗅之嫌臭,唾而棄地,又以腳蹋。
舍利弗思惟言:如此弊人等,難可度也!眼實無用而強索之,既得而棄,又以腳蹋,何弊之甚!如此人輩,不可度也。不如自調,早脫生死。思惟是已,于菩薩道退,回向小乘,是名不到彼岸。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
三、忍(kSAnti)之意義
(一)堪忍、忍辱:屬意志。
(二)忍可、認可:屬知解。
※印順法師:《般若經(jīng)講記》p.89:
梵語羼提,即是忍。忍不但忍辱,還忍苦耐勞,忍可(即認透確定)事理。所以論說忍有三:
忍受人事間的苦迫,叫生忍。
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叫法忍。
忍可諸法無生性,叫無生忍,無生忍即般若慧。
常人所不易忍的,即受人的欺虐等,所以經(jīng)中多舉忍辱為例。不論世間事或出世大事,在實行的過程中,身心的、自然的、人事的,都有種種的糾纏、困難。尤其是菩薩發(fā)大心,行廣大難行,度無邊眾生,學無量佛法,艱苦是必然不免的。
為眾生而實行利濟,眾生或不知領受,或反而以怨報德,在這情形下,如不能安忍,那如何能度眾生?所以為了度生,成佛大事,必需修大忍才能完成。
忍是強毅不拔的意解力;菩薩修此忍力,即能不為一切外來或內在的惡環(huán)境,惡勢力所屈伏。受得苦難,看得徹底,站得穩(wěn)當,以無限的悲愿熏心,般若相應,能不因種種而引起自己的煩惱,退失自己的本心。
所以,忍是內剛而外柔,能無限的忍耐,而內心能不變初衷,為了達成理想的目標而忍。佛法勸人忍辱,是勸人學菩薩,是無我大悲的實踐,非奴隸式的忍辱!
四、(p.296)忍的種類
(一)耐怨害忍
(二)安受苦忍:1、外界 - (1) 無情物→風、雨、寒、熱等。
(2) 有情物→蛇、蚊等。
2、自身 - 出家、乞食、游化、修行。
(三)諦察法忍:審細諦察而悟入佛法。
※參閱《瑜伽師地論》卷42:1、耐他怨害忍,2、安受眾苦忍,3、法思勝解忍。
(大正30,523a28~524c15)
五、(p.297)「瞋他有何益,自他增憂苦」
(一)自身的失敗,決不單是為了他人的損害破壞,主要還在自身的不健全。
(二)依佛法,不要說一日之患,就是一生的冤抑,屈辱,犧牲,在無盡的生死過程中,這算得什么?唯有不能趣向佛道,永遠在生死中頭出頭沒,才是可悲哀呢!
(三)向怨敵瞋忿報復,并不就是恢復已受的損害。
(四)《出曜經(jīng)》卷16:「不可怨以怨,終已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
(大正4,697a)
※《大智度論》卷5:「復有入音聲陀羅尼,菩薩得此陀羅尼者,聞一切語言音,不喜不瞋;一切眾生如恒河沙等劫惡言罵詈,心不憎恨!(大正25,96a14~16)
六、(p.297)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 1、壞色←→1、相貌端嚴┐
├ 2、失辯←→2、辯才明晰┤
瞋恚五失──┼ 3、善士遠離←→3、善友共聚┼─修忍五德
├ 4、毀戒←→4、不犯禁戒┤
└ 5、墮落←→5、升人天向佛道┘
七、(p.299)施、戒、忍三度在佛道上的意義
(一)在家與出家
1、布施、持戒、忍辱前三度:多為在家人說。(但也是出家人所應修學)
2、精進、禪定、般若后三度:多為出家人說。
(二)成佛的資糧:福德、智慧
1、布施、持戒、忍辱前三度:福德資糧。(亦是成佛必備的勝行)
2、精進、禪定、般若后三度:智慧資糧。
(三)佛之色身因緣、佛之法身因緣
1、布施、持戒、忍辱前三度:是佛之色身因緣。
2、精進、禪定、般若后三度:是佛之法身因緣。
八、(p.300) 生身、法身
(一)《大毗婆沙論》卷66,大正27,342c21~25:
諸佛身略有二種:一者生身,二者法身。
若舍家法,趣于非家,剃除須發(fā),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凈戒,當知即是學佛生身。
若能展轉修習正行,于四圣諦起真凈覺,當知即是學佛法身。
(二)《大智度論》卷29,大正25,274a8~18:
佛法有二種: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
世諦故說三十二相,第一義諦故說無相。
有二種道:一者令眾生修福道,二者慧道。
福道故說三十二相,慧道故說無相。
為生身故說三十二相,為法身故說無相。
佛身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自莊嚴。
法身以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諸功德莊嚴。
眾生有二種因緣:一者福德因緣,二者智慧因緣。
欲引導福德因緣眾生故用三十二相身,欲以智慧因緣引導眾生故用法身。
※有關「佛身」,參見《望月佛教大辭典》(五),p.4029a~4030a;p.4452b~4454a;凈影慧遠《大乘義章》卷19,〈三身義〉,大正44,837c~844c)。
※二身:參見《望月佛教大辭典》(五),p.4029a~4030a
1、肉身、法身:《增一阿含》卷44,〈十不善品第四十八〉大正2,787b:
「我釋迦文佛壽命極長。所以然者?肉身雖取滅度,法身存在!
2、生身、法身:《大毗婆沙論》卷44,大正27,229a16~27。
3、法性身、父母生身:《大智度論》卷9,大正25,121c~122a。
4、真身、化身:《大智度論》卷30,大正25,278a~b。
※三身:參見《望月佛教大辭典》(二),p.1528a~1531b。
1、法身、報身、應身:《十地經(jīng)論》卷3,大正26,138b
2、法身佛、報佛、化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論》卷上,大正25,784b
3、法身、應身、化身:《金光明經(jīng)》卷1〈如來壽量品第二〉,大正16,408b~c
4、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攝大乘論》卷3,大正31,129c
※四身: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變化身。
1、《佛地經(jīng)論》卷7,大正26,325c~326a
2、《成唯識論》卷10,大正31,57c~58a
(參見《望月佛教大辭典》(二),p.1789a~1791a)
肆、精進波羅蜜(p.300~p.313)
一、(p.300) 精進:通于福德、智慧二資糧。
(一)精進為福資糧:
《大智度論》卷57,大正25,464b3~4:「五波羅蜜是福德,般若波羅蜜是智慧。」
(二)精進為智慧所攝:
《中阿含》卷58〈法樂比丘尼經(jīng)〉,大正1,788c10~12:
三聚攝八支圣道:正語、正業(yè)、正命此三道支圣戒聚所攝。正念、正定此二道支圣定聚所攝。正見、正志、正方便此三道支圣慧聚所攝。
(三)精進通于福德、智慧二資糧:
世親菩薩造《攝大乘論釋》卷6,大正31,353c24~354a1:
資糧有二種:一福德資糧,二智慧資糧。
謂施等三波羅蜜多是福德資糧。
第六般若波羅蜜多是智慧資糧。
精進波羅蜜多二資糧攝。何以故?若為智慧而行精進,是智慧資糧。若為福德而行精進,是福德資糧。
如是靜慮波羅蜜多亦通二種:若緣無量而修靜慮是福德資糧,余是智慧資糧。
二、(p.300)「二乘的精進」與「大乘的精進」
(一)二乘的精進:速斷生死,急求自了。
(二)大乘的精進:1、無厭足 - 度脫一切眾生,斷盡一切煩惱,修學一切法門,
圓滿無上佛道。
2、不休止 - 持之以恒,精進的心永不休止。
※「無厭足」→參見《大智度論》卷16,大正25,179a15~b22:
于諸善法修行信樂,不生疑悔而不懈怠,從一切賢圣,下至凡夫,求法無厭,如海吞流,是為菩薩心精進。
問曰:心無厭足,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所求事辦,所愿已成,是則應足。若理不可求,事不可辦,亦應舍廢,云何恒無厭足?如人穿井求泉,用功轉多,轉無水相,則應止息;亦如行道,已到所在,不應復行,云何恒無厭足?
答曰:菩薩精進,不可以世間譬喻為比。如穿井力少,則不能得水,非無水也;若此處無水,余處必有。如有所至,必求至佛;至佛無厭,誨人不倦,故言無厭。
復次,菩薩精進,志愿宏曠,誓度一切;眾生無盡,是故精進亦不可盡。汝言事辦應止,是事不然!雖得至佛,眾生未盡,不應休息。譬如火相若不滅,終無不燒;菩薩精進亦復如是,未入滅度,終不休息。以是故,十八不共法中,欲及精進,二事常修。
復次,菩薩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廢精進,是菩薩精進,非佛精進。
復次,菩薩未得菩薩道,生死身以好事施眾生,眾生反更以不善事加之;蛴斜娚,菩薩贊美反更毀辱,菩薩恭敬而反輕慢,菩薩慈念反求其過,謀欲中傷;此眾生等,無有力勢,來惱菩薩。菩薩于此眾生,發(fā)宏誓愿:我得佛道,要當度此惡中之惡諸眾生輩!于此惡中,其心不懈,生大悲心;譬如慈母憐其子病,憂念不舍。如是相,是為菩薩精進。
復次,行布施波羅蜜時,十方種種乞兒來欲求索,不應索者皆來索之,及所愛重難舍之物。語菩薩言:與我兩眼,與我頭腦、骨髓,愛重妻子,及諸貴價珍寶。如是等難舍之物,乞者強索,其心不動,慳瞋不起,見疑心不生,一心為佛道故布施;譬如須彌山,四方風吹所不能動。如是種種相,是名精進波羅蜜。
復次,菩薩精進,遍行五波羅蜜,是為精進波羅蜜。
※旅客雖然身被山鬼所縛,但心猶精進不懈。
《大智度論》卷16,大正25,174b3~13
譬如釋迦牟尼佛,先世曾作賈客主,將諸賈人入崄難處;是中有羅剎鬼,以手遮之言:汝住莫動,不聽汝去!賈客主即以右拳擊之,拳即著鬼,挽不可離;復以左拳擊之,亦不可離;以右足蹴之,足復粘著;復以左足蹴之,亦復如是;以頭沖之,頭即復著。
鬼問言:汝今如是,欲作何等?心休息未?
答言:雖復五事被系,我心終不為汝伏也。當以精進力與汝相擊,要不懈退!
鬼時歡喜,心念此人膽力極大。即語人言:汝精進力大,必不休息,放汝令去!
三、(p.302)不能精進修學大乘佛法之障礙
(一)不想進修:
1、推延懈怠←→多思惟無常來對治:(1)人命在呼吸間。
(2)死亡不分老少。
(3)人身難得。
2、貪染世樂←→思惟世間樂不究竟,多會引起未來的苦果。
(二)不敢進修:輕視自己,覺得末法根鈍障重:
1、佛果難得。
2、菩薩道難行、苦行。
3、生死漫長,廣大資糧難集。
四、(p.303)對治「不敢進修大乘」之方法
(一)畏怯佛果難得:
1、思惟三世十方無量數(shù)菩薩,都能修行圓滿而成佛,我為什么不能?
2、佛是真實語者,佛尚記說惡道眾生能證菩提,何況我生在人中,若我能精進不廢,必能證得無上佛果。
(二)畏怯難行苦行:
1、思惟流轉生死,亦曾多受大苦;且為了求佛道而受的苦,不如流轉生死之苦,還能成辦自他大利。
2、如治久病,為除眾苦,小苦應堪忍。
3、菩薩修行有方便善巧,次第學習,待忍力成就,悲增勝,有利益時才舍身命。
(三)畏怯生死漫長,無邊資糧難集:
1、菩薩通達生死如幻;斷諸惡因故,不生苦果。
2、思惟無量劫,求無上菩提,度無量眾生而積集的,正是菩薩的無邊資糧。
(參見《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二,福智之聲出版社,p.307~p.313)
五、(p.305)佛依眾生根性分別說不同的法門
(一)適合于菩薩行的根性→為說無上道(正常道)
(二)與菩薩心行格格不入者→為說二乘法,漸漸引導向佛道。
(三)想學菩薩而不敢修者→為說信方便易行道。
六、(p.306)「易行道」與「難行道」
《十住毗婆沙論》卷5〈易行品第9〉,大正26,40c29~45a22: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3中說:
若墮聲聞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薩死則失一切利
若墮于地獄不生如是畏若墮二乘地則為大怖畏
墮于地獄中畢竟得至佛若墮二乘地畢竟遮佛道
佛自于經(jīng)中解說如是事如人貪壽者斬首則大畏
菩薩亦如是若于聲聞地及辟支佛地應生大怖畏
是故,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何以故?若人發(fā)愿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于其中間應不惜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4 如《助道》5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于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于菩薩,自度亦度彼,于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fā)愿求佛道,重于舉三千大千世界!谷暄:「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若菩薩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一、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大正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又亦應念毗婆尸佛、尸棄佛、毗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贊。(大正26,42c8~44c5)
三、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大正26,44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于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回向。(大正26,45a20~22)
七、(p.307)易行道的真正意義
(一)不只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
(二)除稱名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贊。
(三)A、修七支:1憶念(心)、2稱名(口)、3禮敬(身)、4懺悔、5勸請、6隨喜、
7回向。
B、普賢十愿:1禮敬諸佛、2稱贊如來、3廣修供養(yǎng)、4懺悔業(yè)障、
5隨喜功德、6請轉*輪、7請佛住世、8常隨佛學、
9恒順眾生、10普皆回向。
(四)攝護心性怯弱之初學者信心。
(五)A、以信愿,修念佛等行往生凈土后,再漸次修學,決定不退轉于無上菩提。
B、以易行道為方便,堅定信心,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
※由「易行道」轉入「難行道」
《十住毗婆沙論》卷6〈分別布施品第12〉,大正26,49b11~c9:
菩薩能行如是懺悔、勸請、隨喜、回向,
福德力轉增 心亦益柔軟 即信佛功德 及菩薩大行
是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回向故,福力轉增,心調柔軟,于諸佛無量功德清凈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諸大菩薩清凈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復次,
苦惱諸眾生 無是深凈法 于此生愍傷 而發(fā)深悲心
菩薩信諸佛菩薩無量甚深清凈第一功德已,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但以諸邪見受種種苦惱故,深生悲心。
念是諸眾生 沒在苦惱泥 我當救拔之 令在安隱處
是菩薩得悲心已,作是念:是諸眾生常為貪恚癡所病,以身心受諸苦惱,我當拔濟使離身心苦惱深泥,畢竟無生老病死患,得住安隱涅槃樂處,是故于此苦惱眾生生深悲心,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
若菩薩如是 深隨慈悲心 斷所有貪惜 為施勤精進
菩薩是求佛道,度苦惱眾生。念者,隨名隨順慈悲,不隨余心。深慈,名遍諸眾生念徹骨髓。所有,名一切內外所有金銀珍寶國城妻子等。貪,名欲得無厭。惜名,愛著不欲與他。斷,名離此三惡。如是則開檀波羅蜜門。‥‥‥
八、(p.309)阿彌陀佛所表顯之特色
佛佛道同,功德愿力是不能說有優(yōu)劣的,那到底彌陀凈土,有什么殊勝呢?在佛佛道同的平等一法界中,確也不礙差別而顯出諸佛的特勝。阿彌陀佛所表顯的特色是:
1、因中立二十四大愿6(或作四十八愿7),以無邊的悲智功德,現(xiàn)起極樂世界?隙ǖ男f:不論什么人,只要信賴彌陀愿力,愿生極樂世界,稱念阿彌陀佛,不問一日,二日,以及十念,做到了專誠虔敬,一心不亂,就能為彌陀的佛力所加持,死后往生極樂世界。
2、在極樂世界中,物資非常豐富,所以沒有所求不得苦。與諸上善人在一處,精勤佛道,所以沒有怨憎聚會,恩愛別離的苦惱。蓮花化生,在這生中,一定會悟得無生法忍,所以沒有老病死苦。
3、往生極樂凈土的上品上生,當下就華開見佛,悟無生忍。其余中品下品根機,雖還沒有了生死,而可說生死已了,也就是必了無疑。雖還沒有得不退轉,但可說已得不退?傊,在極樂凈土修學的,不論時間多長,一定要了生死,不退于無上菩提的。
九、(p.310)五門漸次成就
※《無量壽經(jīng)優(yōu)波提舍》(《往生論》,大正26,231b10~24)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
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贊嘆門,三者、作愿門,四者、觀察門,五者、回向門。
云何禮拜?身業(yè)禮拜阿彌陀如來、應供、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
云何贊嘆?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
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二者、觀察阿彌陀佛功德莊嚴,三者、觀察彼諸菩薩功德莊嚴。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愿,回向為首,成就大悲心故。
十、(p.310)應從禮拜、贊嘆,而進入止、觀、回向,也就是漸成智慧、慈悲、方便。
※世親造《無量壽經(jīng)優(yōu)波提舍》,大正26,232c3~22
如是菩薩奢摩他、毗婆舍那廣略修行,成就柔軟心,如實知廣略諸法,如是成就方便回向。
何者菩薩巧方便回向?菩薩巧方便回向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愿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是名菩薩巧方便回向成就。
菩薩如是善知回向成就,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何等三種?
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
二者、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
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供養(yǎng)恭敬自身心故。
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故。
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何等三種?
一者、無染清凈心,以不為自身求諸樂故。
二者、安清凈心,以拔一切眾生苦故。
三者、樂清凈心,以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
是名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應知。
(※參見印順法師《往生凈土論講記》,收于《華雨集》第一冊p.395~ 398)
十一、(p.310)「東方藥師凈土」與「西方彌陀凈土」
(一)阿彌陀佛- 西方極樂凈土 - 象征歸藏 - 超薦死亡 - 攝護后世樂眾生。
(二)藥師佛-東方凈琉璃凈土- 象征生長 - 消災延壽 - 攝護現(xiàn)法樂眾生。
十二、(p.311) 藥師佛因中發(fā)十二大愿
※參見《佛說藥師如來本愿經(jīng)》,大正14,401b24~402a17。
十三、(p.312)四力助成精進
(一)勝解力:深刻的信解善惡、因果、業(yè)報,及菩薩行的功德與違犯的過失,生起樂欲而引發(fā)精進。
(信解→樂欲→精進 => 對治懈怠)
(二)堅固力:1、有決心、恒心,要行得徹底,有始有終,養(yǎng)成堅定的意志。
2、尊重自己,強化自力,不能希望他力。
(三)歡喜力:法喜充滿而無厭足。
(四)休息力:如身心感到疲勞時,應略為休息,以免引起厭倦而障道。
十四、(p.312)「自依止」(解脫唯依于自修)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卷1,大正19,109a: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xiàn)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zhí)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圣果。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
- 上一篇:成佛之道 6 大乘不共法 大乘通說
- 下一篇:成佛之道 8 大乘不共法 禪波羅蜜
- 《大智度論》之禪波羅蜜(上)
- 《大智度論》之禪波羅蜜(下)
- 自利 利他
- 心念與業(yè)報
- 成佛之道 2 歸敬三寶
- 成佛之道 3 聞法趣入
- 成佛之道 4 五乘共法
- 成佛之道 5 三乘共法
- 成佛之道 6 大乘不共法 大乘通說
- 成佛之道 8 大乘不共法 禪波羅蜜
- 成佛之道 9 大乘不共法 念佛觀
- 成佛之道 12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三系
- 成佛之道 15 大乘不共法 四攝法
- 成佛之道 16 大乘不共法 大乘行位
- 成佛之道 17 大乘不共法 佛果功德
- 空之探究 序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引言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二節(jié) 泛說解脫道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三節(jié) 空與心解脫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四節(jié) 無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