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四節(jié) 無量

  第一章《阿含》──空與解脫

  第四節(jié) 無量(p.24~p.28)

  一、四無量:慈、悲、喜、舍(p.24)

  慈、悲、喜、舍──四無量定,也名無量心解脫,無量心三昧,或名四梵住。四無量遍緣無量有情1,所以是「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2;蛞蓝ǘ鸫鹊扔^想,或依慈等觀想而成定。

  二、修習慈心定之功德(p.24〜p.25)

  【(一)生天】

  在定法中,這是重要的一組。其中,「慈為一切功德之母」,慈心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視的;佛經(jīng)中可以充分證明這一意義的,如:

  《雜阿含經(jīng)》卷10(264經(jīng))(大正2,67c16~21)說:

  我自憶宿命…曾于七年中修習慈心,經(jīng)七劫成壞,不還此世(欲界)。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

  這一則佛的本生傳說,《中阿含經(jīng)》,《增支部》,《增壹阿含經(jīng)》,都同樣的說到3。

  還有,佛本生善眼大師,教弟子們修習慈心,生于梵世界4。善眼更修增上慈,所以命終以后,生在晃昱天(即光音天5)。劫成時,生梵世作大梵王,這是《中阿含經(jīng)》與《增支部》所一再說到的6。

  梵天中的大梵天王,是千世界的統(tǒng)攝者,也就是婆羅門教的最高神、創(chuàng)造神──梵。世俗所仰信的創(chuàng)造神,依佛說,是修慈心定的果報。

  修慈心能生于梵天,功德很大,勝過了布施與持戒的功德,如《中阿含經(jīng)》卷39(155)《須達多經(jīng)》 (大正1,677c22~28)說:

  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歸命三尊──佛,法,比丘眾,及受戒。若有為彼一切眾生行于慈心,乃至牦牛(乳)頃者,此于彼施(戒)為最勝也。

  隨藍婆羅門本生,也見于《增支部》7。

  【(二)不為諸惡鬼神所欺害】

  關于慈心的殊勝功德,除勝于布施、持戒外,還有不為諸惡鬼神所欺害的功德,如《雜阿含經(jīng)》與《相應部》說8。

  《雜阿含經(jīng)》卷47(1254經(jīng))(大正2,344c7~15):

  世尊告諸比丘:「譬如人家,多女人、少男子,當知是家易為盜賊之所劫奪。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數(shù)數(shù)下至如[殼/牛]牛乳頃,于一切眾生修習慈心,當知是人易為諸惡鬼神所欺。譬如人家多男子、少女人,不為盜賊數(shù)數(shù)劫奪。如是善男子,數(shù)數(shù)下至如[殼/牛]牛乳頃,于一切眾生修習慈心,不為諸惡鬼神所欺。是故諸比丘!常當隨時數(shù)數(shù),下至加[殼/牛]牛乳頃,修習慈心」。

  【(三)經(jīng)論中所說的「慈心功德」】

  [Table]

  《大智度論》說:「慈以樂與眾生故,《增壹阿含》中說有五功德」14,與《大毗婆沙論》15所說相近,應該是說一切有部所誦的。

  三、慈心的定義(p.25)

  慈心的定義,是「與眾生樂」,與儒家的「仁」,耶教的「愛」相近。在人類的德性中,這確是最高的。如能「仁心普洽」,「民胞物與」,「浩然之氣充塞于天地之間」,那與慈無量心更類似了。

  四、慈心的全貌:慈、悲、喜、舍(p.25〜p.26)

  【(一)慈、悲、喜、舍之個別意義】

  慈:與樂,觀想眾生得到安樂。

  悲:拔苦,想眾生遠離苦惱。

  喜:想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喜悅。

  舍:冤親平等,「一視同仁」。

  【(二)慈心的全貌:包含慈、悲、喜、舍】

  分別的說,慈、悲、喜、舍這四心的觀行是各不相同的;如綜合起來說,這才是慈心的全貌。本來只是慈心,約義而分為四類,如《雜阿含經(jīng)》卷29(815經(jīng))說:

  有比丘,修不凈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 )斷覺想(尋思)。(大正2,209c28~210a1)

  修習四類觀想,對治四類煩惱,也是《中阿含經(jīng)》與《增支部》所說的16。

  本來只說到修慈,但《中部》《教誡羅睺羅大經(jīng)》,同樣的修法,卻說修慈,悲,喜,舍,不凈,無常,入出息念──七行17,這是將慈行分為慈、悲、喜、舍──四行了。

  佛法重視慈心在世間德行中崇高價值,所以約義而分別為四心;如觀想成就,就是四無量定18。

  [Table]

  五、四無量法門通有漏、通無漏(p.26〜p.27)

  【(一)四無量心通于有漏世間定法】

  以慈心為本的四無量心,是適應婆羅門教的。如:

  舍利弗勸老友梵志陀然,修四無量心,命終生梵天中,就因為「彼諸梵志,長夜愛著梵天」19。

  傳說大善見王本生,也是修四梵住而生梵天中的20。

  所以,依一般經(jīng)文所說,四無量心是世間定法,是有漏,是俗定。

  【(二)四無量心通于無漏解脫道】

  然在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定,顯然的曾凈化而提升為解脫道,甘露門;從四無量心也稱為無量心解脫,最上的就是不動心解脫來說,就可以確定初期的意義了。如《雜阿含經(jīng)》卷27(744經(jīng))(大正2,197c16~21)云:

  若比丘修習慈心,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潜惹鹦呐c慈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于舍;乃至修習舍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于舍。

  經(jīng)說慈心,是譯者的簡略22,實際是慈,悲,喜,舍──四心23。

  所說的「大果大福利」,或是二果二福利,是阿那含與阿羅漢;蚴撬墓母@,從須陀洹到阿羅漢;蚴瞧吖吒@24,是二種阿羅漢與五種阿那含25。

  慈,悲,喜,舍與七覺分俱時而修26,能得大果大功德,當然是通于無漏的解脫道。

  無量心解脫,包含了適應世俗,佛法不共二類。

  一般聲聞學者,都以為:四無量心緣廣大無量的眾生,無量是眾多難以數(shù)計,是勝解──假想觀27,所以是世間定。

  但「量」是依局限性而來的,如觀一切眾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別,就與無我我所的空慧相應。質多羅長者以為:無量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于貪、瞋、癡的不動心解脫,空就是無量28。這一意義,在大乘所說的「無緣慈」中,才再度的表達出來。

  注解

  ^1 《成佛之道》(增注本)p.123:「慈悲喜舍四無量定。慈是愿人得樂;悲是憐憫眾生的苦痛;喜是同情他人的喜樂;舍是心住平等,不偏愛親人,也不偏恨怨敵。修得四禪的,就可以修習四無量定(但喜無量,限于初二禪)。為什么叫無量?修習時,或慈或悲等,先觀親人,后觀怨敵,從一人,少數(shù)人,多數(shù)人,一國,一天下,一方世界,到十方世界的欲界眾生,充滿慈悲喜舍心,而愿眾生得樂離苦等。緣十方無量眾生,能得無量福報,所以名為無量。」

  ^2

  《大毗婆沙論》卷82:「應知作意略有三種:一自相作意,二共相作意,三勝解作意。自相作意者,如有思惟地為堅相,水為濕相,火為暖相,風為動相,如是一切。共相作意者,如十六圣行相俱生作意等。勝解作意者,如不凈觀、持息念、解脫、勝處、遍處等俱生作意。問:此四無量于三種中,為與何等作意俱生?答:唯與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大正27,422c27~ 423a5)

  《印度佛教思想史》p.402 ~ p.403:「修觀慧,有勝解作意與真實作意。1、勝解作意是假想觀,如不凈觀[念]成就,見到處是青瘀膿爛。2、真實作意中,有自相作意,如念出入息;共相作意,如觀諸行無常等。真如作意,如觀一切法空,不生不滅等。勝解作意對修持有助益的,但不能得解脫。勝解觀成就,自心所見的不凈或清凈色相,與事實不符,所以是「顛倒作意」。

  勝解作意、真實作意,詳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十節(jié)〈勝解觀與真實觀〉p.67 ~ p.78。

  ^3 《中阿含經(jīng)》卷11(61經(jīng));《牛糞喻經(jīng)》(大正1,496b)。又(138經(jīng))《福經(jīng)》(大正1,645c)!对鲋Р俊贰钙呒(日譯南傳20,p.340;漢譯南傳22,p.283)!对鲆及⒑(jīng)》卷4(10)「護心品」(大正2,565b~c)。

  ^4 梵世界即初禪天。

  欲界六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

  色界十八天:

  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二禪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三禪天: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

  四禪天:無云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xiàn)天、色究竟天。

  無色界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5光音天,即第二禪之第三天。

  ^6 《中阿含經(jīng)》卷2(8)《七日經(jīng)》(大正1,429b~c)。又卷30(130)《教曇彌經(jīng)》(大正1,619c)!对鲋Р俊贰噶(日譯南傳20,p.123;漢譯南傳22,p.105)。又「七集」(日譯南傳20,p.358;漢譯南傳22,p.298)。

  ^7《增支部》「九集」(日譯南傳22上,p.65;漢譯南傳24,p.54)。

  ^8《雜阿含經(jīng)》卷47(大正2,344b~345a)!断鄳俊(20)「譬喻相應」(日譯南傳13,p.390~p.393;漢譯南傳14,p.337~p.339)。

  ^14《大智度論》卷20(大正25,211b17~18)。

  ^15《大毗婆沙論》卷83 (大正27,427a8~9)。

  ^16 《中阿含經(jīng)》(56)《彌醯經(jīng)》:「復修四法。云何為四?修惡露,令斷欲;修慈,令斷恚;修息出息入,令斷亂念;修無常想,令斷我慢。」(大正1,491c15~17) ;《中阿含經(jīng)》卷10(57)《即為比丘說經(jīng)》 (大正1,492b5~7);《增支部》「九集」(日譯南傳22上,p.4、p.11~p.12)。

  ^17 《中部》(62)《教誡羅睺羅大經(jīng)》(日譯南傳10,p.219~p.220):

  羅睺羅!汝應修習慈,羅睺羅!汝修習慈時,則一切瞋恚滅。

  羅睺羅!汝應修習悲。羅睺羅!汝修習悲時,一切害意滅。

  羅睺羅!汝應修習喜;羅睺羅!汝修習喜時,一切不樂滅。

  羅睺羅!汝應修習舍;羅睺羅!汝修習舍時,則一切感動滅。

  羅睺羅!汝應修習不凈觀。羅睺羅!汝修習不凈觀時,一切欲染滅。

  羅睺羅!汝應修習無常想。羅睺羅!汝修習無常想時,一切我慢滅。

  羅睺羅!汝應修習出入息念。羅睺羅!由修習、多修習出入息念,則有大果、大福利。

  ^18《成實論》卷12說:

  「問曰:此三皆是慈耶?答曰:即是慈心差別三種。所以者何?不瞋名慈,有人雖能不瞋,而見苦眾生不能生悲,若能于一切眾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見子遭急苦惱,爾時慈心轉名為悲。或有人于他苦中能生悲心,而不能于他增益事中生歡喜心。何以知之?有人見怨賊苦尚或生悲,見子得勝己事而不能喜。行者見一切眾生得增益事,生歡喜心如己無異,是名為喜。故知慈心差別為悲喜。

  問曰:何所舍故名舍?答曰:隨見怨親則慈心不等,于親則重,于中不如,于怨轉薄?悲喜亦爾,是故行者欲令心等,于親舍親,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眾生慈心平等,悲喜亦爾。故經(jīng)中說:為斷憎愛修習舍心。

  問曰:若爾則無別舍心,但以心平等故名為舍。答曰:我先說慈心差別為悲、喜等,又慈心以下、中、上法故有三種,能令此三平等,故名為舍!(大正32,336 b19~c8)

  ^19 《中阿含經(jīng)》(27)《梵志陀然經(jīng)》(大正1,458b23~24)!吨胁俊(97)《陀然經(jīng)》(日譯南傳11上,p.256;漢譯南傳11,p.208)。

  ^20 《中阿含經(jīng)》(68)《大善見王經(jīng)》(大正1,518a~c)。《長部》(17)《大善見王經(jīng)》(日譯南傳7,p.184~p.197;漢譯南傳7,p.142)!堕L阿含經(jīng)》卷3(2)《游行經(jīng)》(大正1,23c~24a)。

  ^21 《空之探究》p.20~p.21:「與空有密切關系的定法,主要是四種心三昧,《相應部》作心解脫。……依《相應部》(41)「直多相應」(日譯南傳15,p.450~p.452),四種心解脫是: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空心解脫,無相心解脫。……貪、瞋、癡(代表了一切煩惱)是量的因,漏盡比丘所得無量心解脫中,不動心解脫最為第一;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瞋空、癡空,貪、瞋、癡空即超越于限量,是漏盡比丘的究竟解脫(不動阿羅漢)!

  ^22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23《相應部》(46)「覺支相應」(日譯南傳16上,p.339~p.340;漢譯南傳17,p.301)。

  《大毗婆沙論》卷83:「如契經(jīng)說:與慈俱修念等覺支,依止離,依止無欲,依止滅,回向于舍;悲喜舍三說亦如是。」(大正27,247c19~21)。

  ^24 《雜阿含經(jīng)》卷27(740經(jīng)):「若比丘修習此七覺分,多修習已,當?shù)闷吖:蔚葹槠?謂現(xiàn)法智有余涅槃;及命終時;若不爾者,五下分結盡,得中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生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無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得有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得上流般涅槃!(大正2,197a22~27)另參見《長阿含經(jīng)》卷12(17)《清凈經(jīng)》:「此樂當有七果功德,云何為七?于現(xiàn)法中得成道證;正使不成,臨命終時,當成道證。若臨命終復不成者,當盡五下結,中間般涅槃.生彼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咤般涅槃!(大正1,75 a28~b3)

  ^25 五種阿那含,詳見《大毗婆沙論》卷174,大正27,875c~877c。

  中般涅槃:指三果圣者于欲界歿而生色界時,于色界之「中有」位而般涅槃者。

  生般涅槃:圣者生于色界,不久即能起道圣,斷除無色界之惑而般涅槃者。

  無行般涅槃:圣者生于色界,未加行勤修,經(jīng)久時而般涅槃者。

  有行般涅槃:圣者生于色界,加行精勤修學,經(jīng)過長時之后而般涅槃者。

  上流般涅槃:先生于色界之初禪,漸次上生于色界余天之中,最后至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天而般涅槃者。

  ^26

  (1) 七覺支:1.念覺支、2.擇法覺支、3.精進覺支、4.喜覺支、5.除覺支(輕安覺支)、6.定覺支、7.舍覺支。

  (2)《大毗婆沙論》卷83:「問:無量有漏、覺支無漏,云何有漏與無漏俱?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由四無量調伏其心、令心質直有所堪能,從此無間引起覺支,覺支無間引起無量,無量覺支相雜而起,故說為俱而實不并。」(大正27,427c21~25)。

  ^27 《大毗婆沙論》卷82:「問:此四無量于三種(自相作意、共相作意、勝解作意)中,為與何等作意俱生?答:唯與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大正27,423a3~5)。

  ^28

  (1) 《雜阿含經(jīng)》卷21(567經(jīng)) (大正2,149c12〜150a11)。

  (2) 參見《空之探究》p.21:「貪、瞋、癡(代表了一切煩惱)是量的因,漏盡比丘所得無量心解脫中,不動心解脫最為第一;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瞋空、癡空,貪、瞋、癡空即超越于限量,是漏盡比丘的究竟解脫(不動阿羅漢)!(jīng)中說無量、無所有、無相,卻沒有說到空心解脫,這因為空于貪、瞋、癡的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的別名。」

精彩推薦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