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9 大乘不共法 念佛觀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
念佛觀
釋厚觀(2002.12.11)
壹、般舟三昧
(參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43 ~ p.847)
「般舟三昧」,意義是「現(xiàn)在佛悉立在前(的)三昧」!脯F(xiàn)在佛」,是十方現(xiàn)在的一切佛。三昧修習(xí)成就了,能在定中見十方現(xiàn)在的一切佛,所以名「般舟三昧」。見十方現(xiàn)在一切佛,為什么經(jīng)中說念西方阿彌陀佛呢?修成了,能見現(xiàn)在一切佛,但不能依十方一切佛起修,必須依一佛而修;修成了,才能漸漸增多,見現(xiàn)在的一切佛。所以,「般舟三昧」是能見現(xiàn)在一切佛的,修習(xí)時(shí)也是不限于念阿彌陀佛的。如《大方等大集賢護(hù)經(jīng)》1說:
1.「若有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清凈持戒,具足諸行,獨(dú)處空閑,如是思惟。于一切處,隨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是人爾時(shí)如所聞已,......系念思惟,觀察不已,了了分明,終獲見彼阿彌陀如來」。
2.「有諸菩薩,若在家,若出家,聞?dòng)兄T佛,隨何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頂禮,心中渴仰,欲見彼佛,......得見彼佛光明清徹,如凈琉璃」。
經(jīng)文明顯的說:「于一切處,隨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隨何方所,即向彼方」,可見西方阿彌陀佛,只是各方中的一方一佛而已!栋阒廴两(jīng)》也說:「菩薩聞佛名字,欲得見者,常念其方,即得見之」2。學(xué)習(xí)「般舟三味」,是可以隨所聽聞而念各方佛的。
依〈四事品〉說:「般舟三昧」的修習(xí),在三月中,不坐、不臥、經(jīng)行不休息,除了飯食及大小便3,這是三月專修的「常行」三昧。〈行品〉說:「念西方阿彌陀佛,......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后見之」4。
一日一夜,或七日七夜的念阿彌陀佛,與小本《阿彌陀經(jīng)》相合5,與〈四事品〉的三月專修不同!栋浲咏(jīng)》只說「于其臥止夢(mèng)中見阿彌陀佛」6,與「般舟三昧」的定中見佛不同。三卷本補(bǔ)充為:「過七日已后,見阿彌陀佛;于覺不見,于夢(mèng)中見之」7,才含攝了夢(mèng)中見佛。所以「般舟三昧」的三月專修,定中見佛,本來是與《阿彌陀經(jīng)》所說不同的。
所以舉西方阿彌陀佛,當(dāng)然是由于當(dāng)時(shí)念阿彌陀佛的人多,舉一般人熟悉的為例而已!赴浲印沟囊饬x是「無量」,阿彌陀佛是無量佛!笩o量佛」等于一切佛,這一名稱,對(duì)修習(xí)而能見一切佛來說,可說是最適合不過的。所以開示「般舟三昧」的修習(xí),就依念阿彌陀佛來說明。
「般舟三昧」是重于定的專修;念阿彌陀佛,是重于齋戒信愿。不同的法門,在流傳中結(jié)合起來。如以為「般舟三昧」,就是專念阿彌陀佛的三昧,那就不免誤解了!
「般舟三昧」,是念佛見佛的三昧,從十方現(xiàn)在佛的信仰中流傳起來。在集成的《般舟三昧經(jīng)》中,有值得重視的──唯心說與念佛三昧:修「般舟三昧」的,一心專念,成就時(shí)佛立在前。見到了佛,就進(jìn)一步的作唯心觀,如《般舟三昧經(jīng)(大正一三·八九九中──下)說:
「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三界)意所作耳。(隨)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心是佛,心(是如來)佛,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樂者,(皆念所為);設(shè)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偈言: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見心;心起想則癡,無心是涅槃。是法無堅(jiān)固,常立在于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愿」。
這段經(jīng)文,試參照三卷本,略為解說。在見佛以后,應(yīng)這樣的念[觀]:佛從那里來,自己又到了那里?知道佛沒有從他方凈土來,自己也沒有到凈土去,只是從定心中見佛。因此,就理解到三界都是心所造作的,或者說是心所現(xiàn)的。隨自己所念的,那一方那一佛,就在定心中見到了,所以只是以心見心,并沒有見到心外的佛。這樣,心就是佛,就是如來,(心也就是自身,自身也是心所作的)。自心見到了佛,但并不能知見是自心。
從這「唯心所見」的道理,能解了有想的就是愚癡、生死,沒有想才是涅槃。一切都是虛妄不真實(shí)的,無可樂著的,只是「念」所作的。那個(gè)「念」,也是空的,無所有的。前說境不可得,這才說心不可得。如能夠解見(三界、自身、佛、心)空的,就能于一切無想(無相)、無愿,依三解脫門而入于涅槃了。這一唯心觀的次第,是以「唯心所作」為理由,知道所現(xiàn)的一切,都是沒有真實(shí)的。
進(jìn)一步,觀能念的心也是空的。
這一觀心的過程,與后來的瑜伽論師相近。經(jīng)中為了說明「唯心所作」,舉了種種譬喻:夢(mèng)喻──如夢(mèng)中所見而沒有障礙相,夢(mèng)見女人而成就淫事,夢(mèng)還故鄉(xiāng)與父母等談?wù)?觀尸骨喻──見白色、赤色、黑色等;鏡、水、油、水精喻──見到自己的身形。無著成立唯識(shí)無境的理由,也就是這樣,如《攝大乘論本》卷中(大正三一·一三八上──中)說:
「應(yīng)知夢(mèng)等為喻顯示:謂如夢(mèng)中都無其義,獨(dú)唯有識(shí)。雖種種色、聲、香、味、觸, 舍、林、地、山,似義顯現(xiàn),而于此中都無有義」。
「于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事,但見自心」。
唯識(shí)宗所依的本經(jīng)──《解深密經(jīng)》,成立「唯心所現(xiàn)」,也是以凈鏡等能見影像,來比喻「三摩地所行影像」的8。依念佛三昧,念佛見佛,觀定境唯心無實(shí),而悟入不生不滅(得無生忍),成為念佛三昧,引歸勝義的方便。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入法界品〉,善財(cái)童子所參訪的解脫長者,成就了「如來無礙莊嚴(yán)法門」。在三昧中,見十方諸佛:「一切諸佛,隨意即見。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無所從來,我無所至。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悉如夢(mèng)」9!華嚴(yán)經(jīng)》所說,與《般舟三昧經(jīng)》相近。
《觀無量壽佛經(jīng)》,是以十六觀,念阿彌陀佛土依正莊嚴(yán)的。第八觀「觀佛」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shí),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10!甘切淖鞣,是心是佛」,雖與《般舟三昧經(jīng)》相同,但已經(jīng)是「如來藏」說了。
「般舟三昧」在思想上,啟發(fā)了唯心所現(xiàn)的唯識(shí)學(xué)。在觀行上,從初期的是心作佛,發(fā)展到佛入我心,我心是佛的「如來藏」說。
貳、稱名念佛、觀相念佛、唯心念佛、實(shí)相念佛
(參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念佛法門的發(fā)展」p.854 ~ p.872)
念佛,是「六念」之一!峨s阿含經(jīng)》的「如來記說」,從念佛而組合為「三念」、「四念」、「六念」;《增壹阿含經(jīng)》更增列為「十念」。然適應(yīng)「信行人」,及「佛涅槃后,佛弟子心中的永恒懷念」而特別發(fā)展的,是念佛法門。漢譯《長阿含經(jīng)》,是法藏部的誦本,卷五《阇尼沙經(jīng)》(大正一·三五上)說:
「我昔為人王,為世尊弟子,以篤信心為優(yōu)婆塞。一心念佛,然后命終,為毗沙門天王作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極七往返,乃盡苦際」。
頻婆沙羅王,是為王子阿阇世所弒的。臨終時(shí),一心念佛而死,所以不墮三惡道,生在天上,七返生死就可以得涅槃,與「四不壞信」的「佛不壞信」(或譯作「佛證凈」)相合。異譯《人仙經(jīng)》,南傳《長部》(一八)《阇尼沙經(jīng)》,都沒有「一心念佛」一句。但支謙譯的《未生冤經(jīng)》,也說瓶沙王「念佛不忘」,死后生天11。不墮三惡道,生天,決定向三菩提,是「念佛」法門的主要意義。
《那先比丘經(jīng)》卷下(三二·七0一下)說:
「王又問那先:卿曹沙門言:人在世間,作惡至百歲,臨欲死時(shí)念佛,死后者皆生天上,我不信是語!……那先言:船中百枚大石,因船故不得沒。人雖有本惡,一時(shí)念佛,用是不入泥犁中,便生天上」。
從《那先比丘經(jīng)》12所說,可見北方的部派佛教,對(duì)惡人臨終念佛,死后生天的信仰,是相當(dāng)流行的。
念佛能離怖畏,《雜阿含經(jīng)》已一再說到。離怖畏,不但離死后的惡道怖畏,還有現(xiàn)生的種種困厄。念佛也有拔濟(jì)苦厄的作用,如《大智度論》說:商人們?cè)诖蠛V泻叫?遇到了摩伽羅魚王,有沒入魚腹的危難。大眾一齊稱念佛名,魚王就合了口,船上人都免脫了災(zāi)難。依《智論》說:魚王前世是佛的弟子,所以聽見佛名,就悔悟了13。
《修行道地經(jīng)》贊頌佛的功德說:「本(木?)船在巨海,向魚摩竭口,其船(將)入魚腹,發(fā)慈以濟(jì)之」14。商人們得免摩竭大難,這是佛的慈悲濟(jì)拔了。
人的種種困厄,不如意,由于過去及現(xiàn)生所作的惡業(yè),所以要免除苦厄,懺除惡業(yè),漸重于念佛──禮佛及稱佛的名字。
念佛,是原始佛教所固有的,但特別發(fā)達(dá)起來的,是大乘佛教。念佛法門的發(fā)達(dá),與十方佛現(xiàn)在的信仰,及造作佛像有關(guān)。
佛在世時(shí),「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是依人間的佛、比丘僧,及佛與比丘所開示的法,作為系念內(nèi)容的。「念」是憶念不忘,由于一心系念,就能得正定,如《雜阿含經(jīng)》卷三三(大正二·二三七下)說:
「圣弟子念如來事……。如是念時(shí),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其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于如來正法,于如來所得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兇崄眾生中,無諸罣礙;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依念得定,依定發(fā)慧,依慧得解脫。「六念」法門都是這樣的,這樣的正念,本沒有他力的意義。佛涅槃了,對(duì)佛的懷念加深。初期結(jié)集的念佛,限于念佛的(三號(hào)又)十號(hào):「如來、應(yīng)、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15,也就是念佛的功德。
上座部系的說一切有部,歸依佛是歸依佛所得的無學(xué)功德法──法身,不歸依佛的有漏色身16;念佛也只是念佛的功德。
錫蘭傳來的《解脫道論》,也是念佛的十號(hào);念佛的本生功德,自拔身功德,得勝法功德,作饒益世間功德17。
《成實(shí)論》以五品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號(hào)、三不護(hù)、三念處、大悲等功德來禮敬佛18。
上座系的念佛,是不念色身相好的。
大眾部系以為佛的色身是無漏的,色身也是所歸敬的。
如《增壹阿含經(jīng)》說:念佛的「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方具長(足?),四無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及佛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19。
《分別功德論》也說:念「佛身金剛,無有諸漏。若行時(shí),足離地四寸,千輻相文,跡現(xiàn)于地!,八十種好,其有睹者,隨行得度」20。佛的色身,也是念佛的內(nèi)容,代表了大眾部系的見解。
傳統(tǒng)的念佛,雖也有念佛色身的,但釋尊已經(jīng)涅槃,沒有佛的相好可見。印度佛教初期,是沒有(不準(zhǔn)有)佛像的,僅有菩提樹、*輪、足跡,象征佛的成佛,說法,游行。念是憶念,是憶念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境界,重現(xiàn)于心中。
釋尊過去很久了,又沒有佛像可見,所以念佛身相,是不容易的,而多數(shù)念佛的戒、定等功德了。
說一切有部的《十誦律》,在敘述造塔因緣后,又說:「白佛言:世尊!如佛身像不應(yīng)作,愿佛聽我作菩薩侍像者,善!佛言:聽作」21。
古代是不許造佛像的;在造佛像以前,先造在家的菩薩像。與《十誦律》文段相當(dāng)?shù)?《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攝頌說:「聽為菩薩像」。長行作:「白佛言:我今欲作贍部影像,唯愿聽許!佛言:應(yīng)作」22!赌嵬幽恰返摹纲牪坑跋瘛,就是《十誦律》的「菩薩像」,可推定為畫像。
《般舟三昧經(jīng)》說:「作佛形像,若作畫」23!冻删吖饷鞫ㄒ饨(jīng)》說:「立廟,圖像佛形」24!茨υX迦葉會(huì)〉說:「若于疊上,墻壁之下,造如來像」;「觀如來畫像」;「于墻壁下,畫如來像」25。
畫像,可能與書寫經(jīng)典同時(shí)流行;鑄塑佛像也流行起來。佛像的流行,與十方佛現(xiàn)在的信仰相融合,于是觀佛色相的,如「般舟三昧」那樣的,「現(xiàn)在佛悉在前立」的念佛三昧,也就興盛起來了。
念佛,進(jìn)入大乘佛法時(shí)代,形成了不同修持法,不同目標(biāo)的念佛。當(dāng)然,可以彼此相通,也可以條貫為一條成佛的法門,F(xiàn)在分為「稱名」、「觀相」、「唯心」、「實(shí)相」──四門來敘述。
一、「稱名」:
傳說釋種女被刖手足,投在深坑時(shí),「諸釋女含苦稱佛」26。提婆達(dá)多生身墮地獄時(shí),「便發(fā)悔心于如來所,正欲稱南無佛,然不究竟,適得稱南無,便入地獄」27。商人遇摩竭魚難,「眾人一心同聲稱南無佛」28。人在危急苦難中,每憶念佛而口稱「南無佛」,實(shí)與「人窮呼天」的心情相近,存有祈求的意義;希望憑稱念佛名的音聲,感召佛而得到救度。
在傳統(tǒng)佛教中,佛入涅槃后,是寂滅而不再有救濟(jì)作為的,所以「南無佛」的稱名,在佛滅以后,可以流行佛教界,卻不可能受到佛教中心的重視。
等到十方佛現(xiàn)在的信仰流行,懷念佛而稱名的意義,就大為不同了!念阿彌陀佛,愿生極樂世界,是早期念佛的一大流。經(jīng)上說:「一心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29,是一心憶念;是愿往生阿彌陀佛土,不但是念佛。然阿難「被袈裟,西向拜,當(dāng)日所沒處,為彌陀佛作禮,以頭腦著地言:南無阿彌陀三耶三佛檀」30,當(dāng)下看到了阿彌陀佛與清凈國土。稱名與心中的憶念,顯然有統(tǒng)一的可能。
后來,三十六愿本說:「念吾名號(hào)」;四十八愿本說:「聞我名號(hào),系念我國」;小本《阿彌陀經(jīng)》說:「聞?wù)f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hào),……一心不亂」31,到了專念佛的名號(hào)了!队^無量壽佛經(jīng)》所說的「下品下生」,是:「若不能念彼佛者,應(yīng)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念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32。不能專心系念佛的,可以專稱阿彌陀佛名字(也要有十念的專心),這是為平時(shí)不知佛法,臨終所開的方便。
念阿彌陀佛,本是內(nèi)心的憶念,以「一心不亂」而得三昧的;但一般人,可能與稱名相結(jié)合。
在中國,念阿彌陀佛,漸重于稱名(人人都會(huì)),幾乎以「稱名」為「念佛」了。其實(shí),「念佛」并不等于「稱名」;「稱名念佛」也不是阿彌陀凈土法門所獨(dú)有的!阜Q名念佛」,通于十方現(xiàn)在(及過去)佛。如《八吉祥神咒經(jīng)》(支謙初譯),誦持東方八佛名,呼八大菩薩名字,能得今世及后世功德,終成佛道33。《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jīng)》(《十住毗婆沙論》引用),說十方十佛名號(hào),與《八吉祥神咒經(jīng)》的德用相近34。
《稱揚(yáng)諸佛功德經(jīng)》說:「其有得聞(六方各)……如來名者,歡喜信樂,持諷誦念,卻十二劫生死之罪」35。經(jīng)中所說的功德極多,而「滅卻多少劫生死之罪」,是一再說到的!秾氃峦咏(jīng)》的十方十佛,也受到懺悔者的禮拜供養(yǎng)36!秲(yōu)波離會(huì)》,在三十五佛前懺悔;「若能稱彼佛名,晝夜常行是三種法(懺悔、隨喜、勸請(qǐng)),能滅諸罪,遠(yuǎn)離憂悔,得諸三昧」37。懺悔滅罪,「稱佛名號(hào)」是重要的行法。如后人集出的《佛名經(jīng)》,《五千五百神咒佛名除障滅罪經(jīng)》,都屬于這種性質(zhì)。
「稱名念佛」的功德極大,現(xiàn)生的消除災(zāi)障,懺悔業(yè)障而外,《稱揚(yáng)諸佛功德經(jīng)》每說到「得不退轉(zhuǎn)」、「成佛」,這是以信心稱念佛名,引入大乘的正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歷舉種種念佛功德,又說:「若有人一稱南無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38。《法華經(jīng)》進(jìn)一層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39。在初期大乘法中,稱名念佛是可淺可深的。淺的是散心念,深的是定心。
以稱名念佛而引發(fā)深定的,是梁代傳來的「一行三昧」。如《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下(大正八·七三一上──中)說:
「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欲入一行三昧,應(yīng)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續(xù),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xiàn)在諸佛」。
依「稱名念佛」而成定的「一行三昧」,依《文殊師利問經(jīng)》,是:「如是依(十號(hào))名字,增長正念;見佛相好,正定具足。具足定已,見彼諸佛,如照水鏡,自見其形」。修習(xí)的方便,是「于九十日修無我想,端坐專念,不雜思惟」40!敢恍腥痢钩删土,能見佛,聽佛說法,與「般舟三昧」相近。但「一行三昧」是「常坐」的,「念佛名號(hào)」而「不取相貌」的。這一「一行三昧」,自從黃梅道信提倡,經(jīng)弘忍而到弘忍門下,重坐的,念佛凈心的禪門,曾風(fēng)行于中國。不過「一行三昧」,「中品般若」也是有的,《大智度論》解說為:「是三昧常一行,畢竟空相應(yīng)」41。「一行三昧」的原義,到底只是「法界一相,系緣法界」;以稱念一佛名、見佛為方便,可說是「般舟三昧」的般若化。
二、「觀相」:
這可以分為二類:
1.念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及行住坐臥等)──色身相。
2.念佛五品具足、十力、四無所畏等功德──法身相。
大乘所重而極普遍的,是念佛色身相。如說:「若行者求佛道,入禪,先當(dāng)系心專念十方三世諸佛生身」42。古人立「觀像念」,「觀想念」,其實(shí)「觀像」也是觀相,是初學(xué)者的前方便!坐禪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說:
「若初習(xí)行人,將至佛像所,或教令自往,諦觀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取持,還至靜處,心眼觀佛像!牟簧y,是時(shí)便得心眼見佛像相光明,如眼所見,無有異也」。
《觀佛三昧海經(jīng)》也說:「如來滅后,多有眾生,以不見佛,作諸惡法。如是等人,當(dāng)令觀像;若觀像者,與觀我身等無有異」43。沒有見過佛的,是無法念佛相好的,所以佛像的發(fā)達(dá),與念佛色身相好有關(guān)。
說到佛像,依《觀佛三昧海經(jīng)》,佛像是在塔里的。如說:「欲觀像者,先入佛塔」;「若不能見胸相分明者,入塔觀之」;「不見者,如前入塔,諦觀像耳」44:這都是佛像在塔中的明證!肚Х鹨蚓壗(jīng)》說:「入塔禮拜,見佛色像」45!斗Q揚(yáng)諸佛功德經(jīng)》說:「入于廟寺,瞻覲形像」46。《華手經(jīng)》說:「集堅(jiān)實(shí)世尊,形像在諸塔」47!冻删吖饷鞫ㄒ饨(jīng)》說:「立廟,圖像佛形」48。
印度佛像的造作,起初是供在塔廟中的,后來才與舍利塔分離,而供在寺中──根本香殿。佛像供在塔里,所以念佛色身相好的,要先進(jìn)塔去,審細(xì)觀察佛像,然后憶持在心里,到靜處去修習(xí)。
依《解脫道論》,修「一切入」的初學(xué)者,是依曼陀羅起想念。在地上作曼陀羅,或「于衣,若于板,若于壁處皆作曼陀羅」49。曼陀羅是「輪圓」的意義,規(guī)畫出圓形的地域,或畫一圓相(后來或作四方形、三角形),在圓形內(nèi)作成形相,為修習(xí)者生起想念的所依處。
〈摩訶迦葉會(huì)〉說:「有諸比丘,……若于疊上,墻壁之下,造如來像,因之自活」50。在墻壁下造佛像,應(yīng)該是作為念佛色相的曼陀羅。如在墻壁下作佛像,對(duì)觀相修習(xí)來說,是比塔中觀像更方便的。
念佛色相,不但是大乘行者,也成為部分聲聞行者的修法。聲聞的修法,主要是「二甘露門」,經(jīng)「三度門」(不凈觀、持息念、界分別觀)而組成「五停心」──不凈,慈心,因緣,持息念,界分別。但西元五世紀(jì)初,鳩摩羅什譯出的《坐禪三昧經(jīng)》,《禪秘要法經(jīng)》,《思惟要略法》;曇摩蜜多傳出的《五門禪經(jīng)要用法》,都以「念佛」替代了「界分別」。
依僧睿《關(guān)中出禪經(jīng)序》,除末后的「菩薩禪法」,其他都出于持經(jīng)的譬喻師的禪集51,可見念佛色身相,已成為一分部派佛教,及大乘行者共修的法門!队^佛三昧海經(jīng)》所說,觀三十二相,觀佛(色)心,觀佛四威儀,觀像佛,觀七佛:大都是大小共學(xué)的。
《思惟要略法》中,先說「觀佛三昧法」,是初學(xué)觀像佛的修法。進(jìn)一步是「色身觀法」:「既已觀像,心想成就,斂意入定,即便得見」,是離像的內(nèi)觀。再進(jìn)而「法身觀法」,念佛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等功德。次第漸進(jìn),也是可通于大小乘的52。
以下的「十方諸佛觀法」,「觀無量壽佛法」,是依大乘經(jīng)而立的觀法!洞笾嵌日摗方庹f「念佛」,是念十號(hào),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戒眾……解脫知見眾具足,一切智、一切見、大慈大悲、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概括了念名號(hào)、念色身、念功德法身──三類53。《十住毗婆沙論》(二十品──二十五品)所說的念佛三昧,是依《般舟三昧經(jīng)》的,《論》卷一二(大正二六·八六上──中)說:
「新發(fā)意菩薩,應(yīng)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念佛(生身),如先說。轉(zhuǎn)深入,得中勢(shì)力,應(yīng)以(功德)法身念佛。心轉(zhuǎn)深入,得上勢(shì)力,應(yīng)以實(shí)相念佛而不貪著」。
「新發(fā)意菩薩,應(yīng)以十號(hào)妙相念佛!侨艘跃壝(hào),增長禪法,則能緣相。……當(dāng)知得成般舟三昧,三昧成故,得見諸佛如鏡中像」54。
《十住毗婆沙論》的念佛三昧,既說明了念色身、念法身、念實(shí)相──三階,又說新發(fā)意的應(yīng)念名號(hào),進(jìn)一步才能「緣相」,成就「般舟三昧」。龍樹當(dāng)時(shí)的念佛三昧,就是「般舟三昧」,也念佛名號(hào)。所以《文殊師利般若經(jīng)》,緣一佛名的「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本義,是實(shí)相觀),不過是方便的少少不同,從「般舟三昧」分出的法門。
三、「唯心」:
「唯心念佛」,是依《般舟三昧經(jīng)》的。經(jīng)上(大正一三·八九九上──下)說:
「菩薩于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姺,即見;見即問,問即報(bào),聞經(jīng)大歡喜。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意所作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挠邢霝榘V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樂者。設(shè)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
初學(xué)「般舟三昧」的行法,是念「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的「觀相念佛」55。依三卷本,「當(dāng)想識(shí)無有能見諸佛頂上者」56,是從念「無見頂相」下手的。但到了三昧成就,佛現(xiàn)在前,不但光明徹照,而且能答問,能說經(jīng)。然當(dāng)時(shí),佛并沒有來,自己也沒有去;自己沒有天眼通、天耳通,卻見到了佛,聽佛的說法,那佛到底是怎樣的?于是覺察到,這是「意所作耳」,只是自心三昧所現(xiàn)的境界。類推到:三界生死,都是自心所作的。自心所現(xiàn)的,虛妄不實(shí),所以心有想為愚癡(從愚癡而有生死),心無想是涅槃。不應(yīng)該起心相,就是能念的心,也是空無所有的,這才入空無相無愿──三解脫門。
嚴(yán)格的說,這是念佛三昧中,從「觀相」而引入「實(shí)相」的過程。然這一「唯心所作」的悟解,引出瑜伽師的「唯心(識(shí))論」,所以立「唯心念佛」一類。
四、「實(shí)相」:
「實(shí)相」或「諸法實(shí)相」,玄奘譯為「實(shí)性」或「諸法實(shí)性」,是「如」、「法界」、「實(shí)際」的異名。「中品般若」的〈三次第品〉,說到「菩薩摩訶薩從初已來,以一切種智相應(yīng)心,信解諸法無所有性,修六念」。其中以「諸法無所有性」「念佛」,是分為(1)五陰;(2)三十二相、金色身、丈光、八十隨形好;(3)戒眾、定眾、慧眾、解脫眾、解脫知見眾;(4)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5)十二因緣──五節(jié)57。
(2)三十二相、金色身、丈光、八十隨形好,是佛的生身。
(3)、(4)戒等五眾,十力……大慈大悲,是佛的(功德)法身。
(1)如人間的釋尊,一般解說五陰為體,所以念五陰身。
(5)《中阿含經(jīng)》說:「見緣起便見法」,見法空無我就是見佛58,所以念十二因緣。
般若法門是信解五陰身、生身、功德身、緣起等一切,自性無所有;無所有中,沒有少法是可得可念的,所以說:「無憶(念)故,是為念佛」59!笩o憶念」的念佛,是直就佛的五陰、色身、功德、緣起,而直觀實(shí)相的,所以名為「實(shí)相念佛」。
常啼菩薩見到一切佛,而又忽然不見了,所以問曇無竭菩薩:「大師為我說諸佛所從來,所至處,令我得知;知已,亦常不離見諸佛」!曇無竭說:「諸佛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何以故?諸法如不動(dòng)相,諸法如即是佛!瓱o生法……無滅法……實(shí)際法……空……無染……寂滅……虛空性無來無去,虛空性即是佛。善男子!離是諸法更無佛;諸佛如,諸法如,一如無分別」。接著,舉熱時(shí)焰,幻師所作幻事,夢(mèng)中所見,大海中寶,箜篌聲──五喻,而說「應(yīng)當(dāng)如是知諸佛來相去相」60。從因緣如幻如化,而深悟無所有空性為佛,名為「實(shí)相念佛」。《佛藏經(jīng)》所說的念佛61,與般若法門相同。
念佛的,可以從「稱名」、「觀相」、「唯心」而入「實(shí)相」,也可以直下修實(shí)相念佛。原則的說:般若的念佛,是空性觀;「般舟三昧」的念佛,是假相觀。在法門的流行中,總不免互相影響的。
如《般舟三昧經(jīng)》三卷本,受到了般若法門的影響;而《文殊般若經(jīng)》的「一行三昧」,受到了「般舟三昧」的影響!肚Х鹨蚓壗(jīng)》說:「于諸佛所得念佛三昧,以莊嚴(yán)心;念佛三昧莊嚴(yán)心故,漸漸于空法中心得開解」;「思空義功德力故,即于空中得見百千佛,于諸佛所得念佛三昧」62。念佛三昧與空解,是這樣的相助相成了!
《華手經(jīng)》中,立「一相三昧」、「眾相三昧」。緣一佛修觀而成就的,是一相三昧;緣多佛、一切佛而成就的,是眾相三昧。等到觀心成就,能見佛在前立,能與佛問答,并了解所見的是自心所現(xiàn),內(nèi)容都與《般舟三昧經(jīng)》相同。
經(jīng)上又說:「以是一緣,了達(dá)諸法,見一切法皆悉等相,是名一相三昧」;「入是三昧,了達(dá)諸法一相無相,是名眾相三昧」63。
將觀相的念佛法門,無相的般若法門,綜合起來。這樣的念佛三昧,充實(shí)了念佛的內(nèi)容,念佛已不只是重信的法門。念佛與空慧,是這樣的相助相成了!
龍樹的《菩提資糧論》,引用《維摩詰經(jīng)》的「般若菩薩母,方便以為父」,又引頌說:「諸佛現(xiàn)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64。般若,般舟三昧──諸佛現(xiàn)前住三摩提,大悲,成為菩薩不可或缺的行門,受到了佛教界普遍的尊重!
1 (1)《大方等大集賢護(hù)經(jīng)》卷一(大正一三·八七五中──下)。(2) 卷二(大正一三·八七六下)。
2 《般舟三昧經(jīng)》(大正一三·八九九中)!栋阒廴两(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下)。
3 《般舟三昧經(jīng)》(大正一三·八九九下)。
4 《般舟三昧經(jīng)》(大正一三·八九九上)。
5 《阿彌陀經(jīng)》(大正一二·三四七中)。
6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一0上)。
7 《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上)。
8 《解深密經(jīng)》卷三(大正一六·六九八中)。
9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四六(大正九·六九五上)。
10 《觀無量壽佛經(jīng)》(大正一二·三四三上)。
11 《未生冤經(jīng)》(大正一四·七七五中)。
12 《那先比丘經(jīng)》為那先比丘,與彌蘭陀王的問答,南傳作《彌蘭陀問》。
13 《大智度論》卷七(大正二五·一0九上)。
14 《修行道地經(jīng)》卷二(大正一五·一八九中)。
15 《雜阿含經(jīng)》卷三三(大正二·二三七下)!断鄳(yīng)部》(一一)「預(yù)流相應(yīng)」(南傳一六下·二六一)。
16 《雜阿毗曇心論》卷一0(大正二八·九五三上)。
17 《解脫道論》卷六(大正三二·四二六中──四二八上)。
18 《成實(shí)論》卷一(大正三二·二三九中──二四三中)。
19 《增壹阿含經(jīng)》卷二(大正二·五五四上──中)。
20 《分別功德論》卷二(大正二五·三五下)。
21 《十誦律》卷四八(大正二三·三五二上)。
22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卷五(大正二四·四三四中)。
23 《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六上)。
24 《成具光明定意經(jīng)》(大正一五·四五六中)。
25 《大寶積經(jīng)》卷八九〈摩訶迦葉會(huì)〉(大正一一·五一二中)。又卷九0〈摩訶迦葉會(huì)〉(大正一一·五一四上)。
26 《大唐西域記》卷六(大正五一·九00中)。
27 《增壹阿含經(jīng)》卷四七(大正二·八0四上)。
28 《大智度論》卷七(大正二五·一0九上)。
29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一0下)。
30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一六中──下)。
31 《大乘無量壽莊嚴(yán)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一九下)!無量壽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二六八中)!栋浲咏(jīng)》(大正一二·三四七中)。
32 《觀無量壽佛經(jīng)》(大正一二·三四六上)。
33 《八吉祥神咒經(jīng)》(大正一四·七二下──七三上)。
34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jīng)》(大正一四·一0八下──一0九上)。
35 《稱揚(yáng)諸佛功德經(jīng)》卷上(大正一四·八八中)。
36 《菩薩藏經(jīng)》(大正二四·一0八七上──中)。
37 《大寶積經(jīng)》卷九0《優(yōu)波離會(huì)》(大正一一·五一五下──五一六下)。
38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一(大正八·三七五上)。
39 《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一(大正九·九上)。
40 《文殊師利問經(jīng)》卷下(大正一四·五0六下──五0七上)。
41 《大智度論》卷四七(大正二五·四0一中)。
42 《坐禪三昧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二八一上)。
43 《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九(大正一五·六九0上──中)。
44 《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九(大正一五·六九0下)。又卷四(大正一五·六六五中)。又卷三(大正一五·六五六中)。
45 《千佛因緣經(jīng)》(大正一四·六六中)。
46 《稱揚(yáng)諸佛功德經(jīng)》卷中(大正一四·九四中)。
47 《華手經(jīng)》卷七(大正一六·一八六中)。
48 《成具光明定意經(jīng)》(大正一五·四五六中)。
49 《解脫道論》卷四(大正三二·四一二下──四一三上)。
50 《大寶積經(jīng)》卷八九〈摩訶迦葉會(huì)〉(大正一一·五一二中)。
51 《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五上──中)。
52 《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下)。
53 《大智度論》卷二一(大正二五·二一九中──二二一中)。
54念佛三昧進(jìn)修的三階段,與《菩提資糧論》釋相合,如說:「現(xiàn)在諸佛現(xiàn)其前住三摩提,......有三種,謂色攀緣,法攀緣,無攀緣。于中若攀緣如來形色相好莊嚴(yán)身而念佛者,是色攀緣三摩提。若復(fù)攀緣十名號(hào)身,十力、無畏、不共佛法等無量色類佛之功德而念佛者,是法攀緣三摩提。若復(fù)不攀緣色,不攀緣法,亦不作意,念佛亦無所得,遠(yuǎn)離諸相空三摩提,此名無攀緣三摩提。于中,初發(fā)心菩薩得色攀緣三摩提,已入行者法攀緣,得無生忍者無攀緣》(大正三二·五二八下)。
55 《般舟三昧經(jīng)》(大正一三·八九九中)。
56 《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中(大正一三·九0八中)。
57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三(大正八·三八五中──下)。
58 《中阿含經(jīng)》卷七(大正一·四六七上)!对鲆及⒑(jīng)》卷二八(大正二·七0七下)。
59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三(大正八·三八五中──下)。
6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七(大正八·四二一中──四二二上)。
61 《佛藏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七八五上──中)。
62 《千佛因緣經(jīng)》(大正一四·七0下、七一中)。
63 《華手經(jīng)》卷一0(大正一六·二0三下──二0四中)。
64 《菩提資糧論》卷三(大正三二·五二九上)。
- 上一篇:成佛之道 8 大乘不共法 禪波羅蜜
- 下一篇:成佛之道 12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三系
- 《大智度論》之禪波羅蜜(上)
- 《大智度論》之禪波羅蜜(下)
- 自利 利他
- 心念與業(yè)報(bào)
- 成佛之道 2 歸敬三寶
- 成佛之道 3 聞法趣入
- 成佛之道 4 五乘共法
- 成佛之道 5 三乘共法
- 成佛之道 6 大乘不共法 大乘通說
- 成佛之道 7 大乘不共法 大乘菩薩行
- 成佛之道 8 大乘不共法 禪波羅蜜
- 成佛之道 12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三系
- 成佛之道 15 大乘不共法 四攝法
- 成佛之道 16 大乘不共法 大乘行位
- 成佛之道 17 大乘不共法 佛果功德
- 空之探究 序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引言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二節(jié) 泛說解脫道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三節(jié) 空與心解脫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四節(jié) 無量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duì)「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duì)「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bào)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shí),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duì)「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shí)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shí)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shí)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cái)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jiān)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shí)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duì)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gè)人的福報(bào)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duì)世界的認(rèn)識(shí)——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bào)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duì)佛最好的報(bào)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dú)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gè)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duì)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gè)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duì)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hào)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bào)是什么意思?業(yè)報(bào)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bào)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mèng)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mèng)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