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決疑論》講記 一

  《凈土決疑論》講記 (一)

  傳印

  《凈土決疑論》科判

  為釋此論,謹(jǐn)遵通例,試為科判,略為提要。但為闡述方便,未及周全允當(dāng),達(dá)者詳之。

  一、序分

  按天臺教家解釋經(jīng)或論的芳軌,在講解正文之前,須以五重玄義來說明此經(jīng)或論的要義。

  五重玄義第一釋名。對經(jīng)或論的題目名稱,先要解釋。

  此論名曰“凈土決疑”,故須先明白何謂凈土?首先對凈土有一個大概的理解,這對“決疑”是很為必要的。

  凈土,對穢土曰凈土。

  凈土,即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以及無量諸佛凈土。

  穢土,即此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眾苦充滿。

  土,即世界,為眾生所依居處。眾生為正報,世界(土)為依報。眾生不能離開所居世界,既有正報,必有與之相當(dāng)?shù)囊缊?所以,說依報便包含了正報。如所謂佛國土、佛世界,便意味著即為諸佛菩薩。乃至如所謂地獄世界,便意味著地獄中受苦眾生。

  世界眾多,大類為十。這種種世界,都是由于眾生的同、別二業(yè)所成。同業(yè)亦稱共業(yè),亦稱引業(yè);別業(yè)亦稱滿業(yè)。同中有別,別中有同,同別互緣,安立剎網(wǎng)。因?yàn)槿緝魳I(yè)緣不同,世界的凈穢差別,無量無邊,非言可窮。

  略而言之,為四種土:一、常寂光土;二、實(shí)報無障礙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

  以四土攝十界,則是:常寂光土,是佛世界;實(shí)報無障礙土,是菩薩世界;方便有余土,是聲聞、緣覺世界;凡圣同居土,是六道眾生的六凡世界。

  (一)常寂光土

  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此之三德,互為融攝。三德皆常,性無遷故;三德皆寂,離塵勞故——不受塵勞影響;三德皆光,極明凈故。此種境界,名秘密藏,乃是清凈法身所游居處。從主體的“智”來說,名之曰“身”;從客體的“理”來說,名之曰“土”。然而,這不過是從凡夫能夠理解,故作此說。其實(shí)際,此境界中并無什么主體、客體的分別,乃是身土一如,非有二相。

  此身土一如、三德圓明、理智不二的常寂光,猶如水的濕性,雖然沒有各各別異的特征,可是,卻實(shí)實(shí)在在地周遍于各各別異的世界之中。其各各別異的世界,離此常寂光性體以外別無安立之處。須知!

  (二)實(shí)報無障礙土

  由于全性起修,全修合性,所以稱性所感而得此真實(shí)果報。色心自在,心物圓融——心能轉(zhuǎn)物,塵剎互含,地上大士之所游居。地上大士者,為破無明、見法身的分證即佛地位的大菩薩,為圓教初住菩薩以上,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菩薩,別教初地至十地以及等覺菩薩。身能現(xiàn)土,土能現(xiàn)身,不違法性,勝妙莊嚴(yán),如同《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蓮華藏世界、法界安立海所明。

  (三)方便有余土

  超出欲、色、無色之三界以外的三乘圣眾——聲聞、緣覺、菩薩,未斷塵沙無明者,修方便道——七方便道[1]:五停心[2],別總相念[3],暖、頂、忍、世第一法位者之所游居。

  因修七方便道,超脫三界,所以叫作“方便”。為何稱為“有余”呢?

  此方便有余土人,但離分段生死,未免變易生死,但斷除了見惑與思惑,未能斷除根本無明的別惑,所以叫作“有余”。以此修七方便道而斷盡三界內(nèi)枝末無明的見思惑[4],而由于有三界外的別惑,即根本無明未能斷除,故稱方便有余土。

  方便有余土中眾生的成分是:四教(藏、通、別、圓)中已斷見思惑的圣人三藏教的兩種人:聲聞、緣覺(已斷見思惑故);通教中三種人:聲聞、緣覺及六地以上菩薩;別教三種人:十住、十行、十回向;圓教一種人:十信。這九種人,純是菩薩種性,雖有聲聞,而非定性,但斷同惑——見思惑,故稱聲聞。

  (四)凡圣同居土

  三界(欲、色、無色)九地(四空、四禪及五趣雜居地共為九地)二十五有[5],主要是凡夫有漏的善業(yè)、不善業(yè)和即有漏禪定功夫之所招感。所謂“有”,即有業(yè)報、有生死之謂。

  而圣人也來同居者:有兩種圣人,一是實(shí)圣,二是權(quán)圣。

  實(shí)圣:謂此人原來是凡夫,由其業(yè)力,牽生此界。生來這世界以后,因修道的力量,證得或聲聞、或緣覺(辟支佛)、或菩薩果位,轉(zhuǎn)凡成圣了。

  權(quán)圣:謂此圣人,他的本際或?yàn)槌<殴馔林?或?yàn)閷?shí)報無障礙土之菩薩,或?yàn)榉奖阌杏嗤恋氖ト?因?yàn)樗写蟊噶?哀愍眾生,與此世界眾生有緣,欲來度化之,示生于此世界,非由業(yè)力牽生。

  有這兩種圣人同居此土,故名凡圣同居土。

  除常寂光佛土惟實(shí)(佛)無權(quán)(圣),實(shí)報無障礙土、方便有余土中皆隨其因緣,而有權(quán)圣示現(xiàn),化導(dǎo)諸圣人、諸菩薩。

  四土的凈穢、橫豎理論等分別,于此從略。若欲求知者,可參閱蕅益大師著《梵網(wǎng)經(jīng)玄義》等。

  如上四土并非互為隔礙地并立著,不可按常情理解為四土分別存在于四個地方。須知,四土其實(shí)是互為融攝著的。四土是唯心所現(xiàn),心無分劑,心無邊界,所以四土互為圓融。“常寂光”在何處?若人果能一念承當(dāng),與佛相應(yīng),那么,當(dāng)下即是!乃至地獄世界亦然。

  所以說:貪瞋癡等煩惱心起,即成三途世界;四攝六度、慈悲喜舍心起,便是菩薩、諸佛世界。

  佛經(jīng)云:“心凈則國土凈!边@是從理性而言。理性是一切法即一切事物、事相的根據(jù)!華嚴(yán)經(jīng)》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比缛f法即事相,心、識即理性。又說:“心如工畫師,能造諸世間,五陰及國土,無法而不造!彼,三界萬法等一切世界國土,皆無不都是理性的,即心識的具體的顯現(xiàn)。

  如《金剛經(jīng)》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边@是《金剛經(jīng)》有名的“六喻”,即六個譬喻。是譬喻什么?怎樣譬喻的呢?

  夢:譬喻已經(jīng)過去了的事物。

  幻:譬喻由此心為工畫師幻化出來的時﹑空世界。

  泡:譬喻五蘊(yùn)之中的受(領(lǐng)納)、想(取相)、行(遷流)三蘊(yùn)生起的狀態(tài)如漚泡不可撮摩,當(dāng)體空寂。

  影:譬喻五蘊(yùn)中的識蘊(yùn)的法塵緣慮。是即由唯識了別而生起見分和相分。

  露:譬喻五蘊(yùn)中的色蘊(yùn),如說四大色身如朝露。朝露若日出即消,色身則須臾而老病相尋,迅速而無常即至。

  電:即閃電,譬喻現(xiàn)前剎那之間,不可把捉。

  頌云:

  世界(時、空)變成如幻化,受想行起似浮泡。

  法塵緣慮同觀影,身似露珠垂樹梢。

  過去翻思事若夢,現(xiàn)前如電耀荒郊(現(xiàn)前閃念如荒野漫漫)。

  須知畢竟?占,自是(凡夫)無端與物交——庸人自擾,一場懡 。

  然而,如《妙法蓮華經(jīng)》說,諸佛出世,惟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知見,是即一切眾生現(xiàn)前一念心的真如實(shí)性。

  龍樹菩薩著《中觀論》頌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敝B觀現(xiàn)前,介爾一念之心: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

  若是“自生”,六根未對六塵時,心應(yīng)自起;今則不然,對境生心,故不自生。那么,此心是從他六塵境生的嗎?若然,塵境是他,于自何干?故不他生。若是根塵(自他)共生,應(yīng)起兩心。又心若不生,境云何有?故不共生。有因尚不生,何況無因!故亦不無因生。

  四句推考,現(xiàn)前這一念心畢竟不可得。

  又這一念心,未生時無潛處,欲生時無來處,正生時無住處,生已無去處。所以此心無相,其相無生。

  無生故無住,無住故無異,無異故無滅。如是無生住異滅,即真如法性。此真如法性,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不可思議。

  如果把這無相妙心,妄謂有心相可得,則佛知見便成眾生知見;若即妄相幻心,了知其本非有相,則眾生知見便成佛知見。

  這一念心性,既然當(dāng)體全空,而另一方面,卻是森羅萬象,炳現(xiàn)昭彰。是即色即空,真空不妨妙有,妙有當(dāng)體即是真空。若以天臺宗祖師的話來說,便是空假中三諦?,即真諦,泯一切法;假,即俗諦,立一切法;中,則雙統(tǒng)空有二邊,亦空亦有,非空非有,統(tǒng)一切法。這樣三諦宛然,所以三觀法爾。以法爾的三觀,觀照宛然的三諦,則能所不二,境智圓融,是即佛國凈土的境界。

  現(xiàn)在講“凈土決疑”的凈土,具體地說,便是指阿彌陀佛國土極樂世界。如《佛說阿彌陀經(jīng)》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xiàn)在說法。”

  這兩個“有”字,吾人應(yīng)須大為著眼,禪宗語謂“高著眼”,莫忽視。如是西方極樂世界,圓滿具足如前已述的四土(常寂光、實(shí)報無障礙、方便有余、凡圣同居)而唯凈無穢。由于阿彌陀佛四十八愿度眾生的愿力,使眾生生者,皆得不退轉(zhuǎn),直至成佛。

  如是殊勝方便的、而迥異于通途常規(guī)脫離分段生死的特別法門,人們往往迷事昧理,或者執(zhí)理廢事而狐疑不信,或信而不深。以致如是殊勝無比的法利,失之交臂,實(shí)堪痛惜。印祖悲愍及此,乃造此論,決疑起信,為如來使,代佛宣揚(yáng),以暢達(dá)諸佛如來度生的本懷。

  以上釋論題名義竟。

  五重玄義第二:顯體。吾人皆知諸大乘經(jīng)論皆以真如實(shí)相為體,本論亦無例外,如前所述“常、寂、光”、“心本無生”諸義即是。

  “體”是本體,是主質(zhì),為名言文字之所詮。施設(shè)種種名言文字,其意不過是教人透過名言文字而得其體。如常所言:因筌(筌quán:捕魚的竹器)得魚,依指見月。如果只是一味地隨逐于名相文字而迷昧本體,就如同捕蛇時捉其蛇尾,反遭其螫,而受其害。所以,釋迦世尊常為弟子們說“筏喻”,如《金剛經(jīng)》云: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yīng)取法,不應(yīng)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

  即如這篇論文,一一言句,無非能詮之名;于茲名下,一一皆顯所詮之體。吾人若能認(rèn)得此體,方能全性起修,以修合性。此體人人本具,個個不無,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如經(jīng)云,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即豎窮三際義;無量光,即橫遍十方義。前者言時,后者說空,時空無盡,遍一切處,是即諸佛法身,亦即眾生本體。正因如是,須以明宗以求返本還源的可靠的有效途徑。印光法師撰聯(lián):

  應(yīng)當(dāng)發(fā)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xiāng)風(fēng)月有誰爭。

  五重玄義第三:明宗。這個“宗”,是宗趣的意思。趣,即趣向,是修行的要徑,是趣向于“體”的唯一方便。于凈土法門而言,明宗是達(dá)到往生凈土這一目標(biāo)的行動綱領(lǐng)。詳核本論內(nèi)容,大體可以知道,論主是就教、理、行三個方面,次第進(jìn)行透徹的剖析,剴切精誠地迭相勸告:祛疑生信。

  佛陀垂教,應(yīng)機(jī)施化。就能化之法而言,便是教、理、行、果;就所化之機(jī)而言,便是信、解、行(“行”亦作“修”)、證。對于佛陀所垂之教,眾生唯應(yīng)仰信而遵行(修),方獲實(shí)益。然而,佛教所說之信,乃是智信,而非迷信。如何方得智信?只有正確地明白了真理,發(fā)現(xiàn)了真理,才能建立起理智的信仰。一旦明白了真理,便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形成不可動搖的理念,成為一種不可磨滅的九牛莫挽的力量。由這一力量統(tǒng)領(lǐng)和主導(dǎo)自己的身口意三業(yè)行為,這便是信、愿、行了。

  至于傳印科判本論的主體內(nèi)容,即正宗分為“決教疑以啟信”、“決理疑以起愿”、“決行疑以導(dǎo)修”,不過是依本論行文次第,歸納為教、理、行——能化之法,合以信、解、修而成為信、愿、行——所化之機(jī),亦似是順理成章。其實(shí),這三科的內(nèi)容,是互攝互融、相輔相成的。為講解方便起見,姑為如是分別,請勿拘泥僵執(zhí)為是。

  信、愿、行三者,“信”為前提,“愿”為關(guān)鍵,“行”為勁駕,則一往無前,穩(wěn)操勝券矣!印光法師以身作則,約當(dāng)50歲時,個人大事了辦之后,鑒于末法之時勢,以無限之悲心,特造此論以祛疑生信,令無量眾生,獲無邊法利。是故此論以“信、愿、行”為宗要,而以“信”為根本,所謂“信為道元功德母”也。

  凈土法門,以信、愿、持名念佛為修持的宗趣。信、愿、持名三者是互動的關(guān)系,即“非信,不足以啟愿;非愿,不足以導(dǎo)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滿所愿而證所信”。此語見于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稄浲右狻方忉屝拧⒃、行說:“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zhí)持名號,一心不亂!笔羌葱庞腥龑擦N信:自他為一對,因果為一對,事理為一對。蕅益大師以其名字位的正法眼,用簡潔的文字,解釋得非常透徹、圓滿。如果吾人能依蕅益大師《要解》作如是信,則能樹立正知正見,堅(jiān)不可摧,這是修持凈業(yè)的根本保證,其凈業(yè)百分之百地必定成就。

  茲據(jù)其義,略述一二。

  首先須諦信自心即佛。《觀無量壽經(jīng)》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睆匚蚨U師說:“《觀經(jīng)》‘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既舉,則言外之‘心不作佛,心不是佛’、\‘心作九界,心是九界;心不作九界,心不是九界’等義俱彰矣。噫!果明此理,而猶不念佛者,則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徹悟禪師語錄》卷上)吾人于一切時中,一念心起為因,十法界為果,上自佛法界,下迄地獄法界。如是之事理,概莫能外。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而猶不肯念佛——將心作佛者,誠恐天下少有其人!

  其次尤須諦信:舍染趣凈,轉(zhuǎn)凡成圣,從始至終都離不開因果定律。徹悟禪師曰:

  真法(按:是即吾人本無生滅的現(xiàn)前一念)無性,染凈從緣。一真既舉,體成十界,則十界全體即一真。是故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徹悟禪師語錄》卷上)

  《楞嚴(yán)經(jīng)·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dāng)來,必定見佛。

  若依《觀經(jīng)》所明的事理,可為對曰:

  凈業(yè)行人,心作心是,修因克果,法爾如心。

  又,徹悟禪師闡述“念”與“念佛”的事理關(guān)系最為究竟,吾人不可不知。師曰:

  吾人現(xiàn)前一念能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隨緣,終日不變。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無名;以名召德,名外無德。能念心外,無別所念之佛;所念佛外,無別能念之心。能所不二,生佛宛然。本離四句,本絕百非。本遍一切,本含一切。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蓮宗行者,當(dāng)從者里信入。(《徹悟禪師語錄》卷上)

  據(jù)此可知,持名念佛,這一句萬德洪名,其為功德,難思難議,唯佛唯心,難名難狀,超情離見,絕待圓融。吾人但肯仰遵圣教,生真信、發(fā)切愿、持念洪名,便即法爾趣向正遍知海。徹悟禪師詩:

  空澄海湛寂光土,日照天臨法界身。

  父子相逢重會合,一團(tuán)和氣滿門春。

  五重玄義第四:論用。用,即用處;可以得到怎樣的利益,有什么好處,是即通過如前所述的“信愿行”這一宗趣的途徑,究竟獲得的利益。

  首先是往生凈土。但有深信、切愿、念佛之實(shí)行,則萬人修萬人去。了脫分段生死,永離火宅炎炎的三界六道;超凡入圣,則得阿鞞跋致,永不退轉(zhuǎn),直至證入一生補(bǔ)處而成就佛果。這便是此論殊勝無比的力用。

  信、愿、行是往生凈土的三資糧。在這里,關(guān)鍵問題是要看你對這三資糧功德積累如何。蕅益大師云:“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边@是千古不移的定論。確論力用,便是“往生”和“不退”兩件事。兩件事實(shí)際上是一件事,即往生。因?yàn)橐坏猛?同時便得不退。今簡要述說,先說往生。根據(jù)行人念佛功夫往生四種凈土。

  按蕅益大師《彌陀要解》,行人執(zhí)持名號,即持名念佛,沒有斷除見思惑煩惱,根據(jù)行人念佛功夫是散心或定心,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凡圣同居凈土,分作上、中、下三輩,共為九品。如果是仗自力豎出三界,必須是見思惑斷盡方可。今則仰仗佛的慈力,橫超三界,是即所謂帶業(yè)往生。吾人須留意者,這里所說的散心和定心,并非是一般地泛泛而言,乃是蕅益大師遵依教道所作的軌范的判釋。是即:散心念佛,方屬名字即佛位——禪宗明心見性,教下大開圓解,為名字即佛位;定心念佛,則屬觀行即佛位。

  行人執(zhí)持名號到“事一心不亂”,見思惑煩惱任運(yùn)脫落,則往生方便有余凈土。往生此土的眾生,分屬四教(藏、通、別、圓)中九種成分的圣人。(如前釋凈土名義中所說)這里對“事一心不亂”的解釋,也是遵依教道,要空我執(zhí),即是不為見思惑所亂、證得人空的圣人,是為相似即佛位。

  對“事一心不亂”說“理一心不亂”。在“事一心不亂”地位,就已經(jīng)破除了見思惑,那么,到此“理一心不亂”地位,可想而知,便是開始破除無明惑了。無明惑是界外障礙證得法身的別惑。此之別惑,在圓教,從初住位開始,經(jīng)歷四十一位,分分破除,同時分分證得法身——常寂光。蕅益大師說:若執(zhí)持名號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別初地、圓初住,乃至四十一品——圓教等覺,則生實(shí)報莊嚴(yán)凈土,亦分證常寂光凈土。

  實(shí)報莊嚴(yán)凈土,亦稱之曰實(shí)報無障礙凈土,應(yīng)是就其所證得的“智境圓融”、“身土一如”的位次差別而建立的名稱。所以蕅益大師說:若是無明惑斷盡,則是上上實(shí)報、究竟常寂光,是即圓教的妙覺,即佛。

  以上略說往生與四土。再略說不退有四義。

  《佛說阿彌陀經(jīng)》云:“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辫笳Z“阿鞞跋致”,譯為華語,意為“不退轉(zhuǎn)”,如經(jīng)后文云:“皆得不退轉(zhuǎn)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辫笪摹鞍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佛。

  此“不退轉(zhuǎn)”義,若從淺至深——由凡至圣說其次第:

  第一,畢竟不退。意即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不論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能接觸聽聞到阿彌陀佛名號或六方佛名,一經(jīng)落于識田,便將永不亡失,千萬劫后,畢竟因此得度,是為畢竟不退義。

  第二,位不退!拔弧笔蔷徒鐑(nèi)藏通二教的凡位與圣位的區(qū)別。在三界六道中,輪回生死者,為凡位;斷見思惑,了脫三界分段生死者,為圣位。念佛人一得往生,便長揖三界,永別生死,超凡入圣,故曰位不退。蕅益大師云:“帶業(yè)往生,在同居土,蓮花托質(zhì),永離退緣!(《彌陀要解》)

  第三,行不退!靶小笔橇热f行的菩薩行。凈土法門屬圓頓教法,凡往生者,皆大乘根性,發(fā)菩提心,盡未來際,廣度眾生,永不墮于二乘地位。如蕅益大師云:“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jìn)趨極果!(《彌陀要解》)破見思惑,得一切智;破塵沙惑,則得道種智,故能常行菩薩道,度生不息。

  第四,念不退!澳睢笔钦X之念,是能破根本無明惑的中道觀智。以此觀智,念念流入薩婆若海,是即如來的正覺、大覺之海,亦名同生性,意即變易生死至此終了,晉入一生補(bǔ)處,候補(bǔ)佛位。蕅益大師說:“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shí)報,分證寂光!

  總之,正判凈土法門力用,據(jù)蕅益大師《彌陀要解》,第一,“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是為橫生四土義,是即眾生但得往生凡圣同居凈土,實(shí)際上便是等于往生方便有余等上三凈土了。第二,“其中多有一生補(bǔ)處”,是即一生補(bǔ)佛,則是圓證三不退義。眾生一得往生,即證位不退,實(shí)際上便是等于證得了行不退和念不退。蕅益大師說:

  如斯力用,乃千經(jīng)萬論所未曾有。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于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彌陀要解》)

  元中峰明本國師詠凈土詩曰:

  便就今朝成佛去,樂邦化主已嫌遲。

  那堪更欲之乎者,管取輪回沒了期!

  五重玄義第五:判教相。印光法師此論,是依據(jù)釋迦如來金口宣說的凈土法門諸大乘經(jīng)典而造。歷代古德、諸大祖師早有明判,凈土法門在佛陀的一代時教中,屬于圓頓教、菩薩法藏、大乘方等教相。

  又,我們天天課誦持念的《佛說阿彌陀經(jīng)》,在三藏十二部中,屬于無問自說的教法。由于信愿念佛往生凈土之法微妙難思,等覺菩薩猶尚不能全知,何況二乘、凡夫!所以無人能問。佛陀基于度生的徹底悲心,主動自說此法。以此法為徑路(捷徑)修行,仗佛愿力,不斷惑業(yè),能了生死,被稱為特別法門。如果說,禪宗是教外別傳之心法,那么,凈土便可以說是教內(nèi)別傳之事法。此中,禪宗悟心之后,仍須經(jīng)過事修以歷煉,若煩惑尚有一毫未斷,生死則仍不得脫。倘若信愿念佛得生凈土,最低限度亦證得位不退,永別三界六道生死。如《佛說無量壽經(jīng)》說:“當(dāng)來之世,經(jīng)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jīng),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jīng)者,隨意所愿,皆可得度!卑①ね铀,萬病總治,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東土本師,西方彌陀,拯救眾生脫離生死苦海,深慈宏旨,盡在于斯!

  又,蕅益大師《彌陀要解》判釋凈土之教曰:“《華嚴(yán)》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痹浴度A嚴(yán)經(jīng)》專說菩薩藏法,而破無明、證法身的大菩薩,悉皆發(fā)愿回向往生凈土!法華經(jīng)》是開權(quán)顯實(shí)、會三乘歸于一乘的圓教,而言凡念佛者,必定成佛。這在本論中,已有問答決疑。

  總之,凈土之為教,實(shí)為如來徹上徹下、悲極無加、至深至廣、至要至妙、極大極圓的度生之法,所謂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如天上群星悉皆拱北,似人間萬水無不朝東。蓮宗第十二祖徹悟夢東禪師云:“一句彌陀,我佛心要;豎徹五時,橫該八教!敝荚昭砸!

  以上略談五重玄義竟,以下解釋論文。

  (待 續(xù))

  【注 釋】

  [1]五停心,別總相念是三資糧位,暖、頂、忍、世第一是四加行位,總稱七方便位。

  [2]五停心觀:多貪(男女欲)眾生修不凈觀;多瞋眾生修慈悲觀;散亂眾生修數(shù)息觀;愚癡眾生修因緣觀;(總括上四皆為多障故)多障眾生修念佛觀。

  [3]別總相念: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別為各別觀,總為四者互統(tǒng)觀。

  [4]所謂枝末無明的見思惑者,即二十六煩惱令人流轉(zhuǎn)三界六道生死而不能解脫。三界見思煩惱:1、根本煩惱有六:貪、瞋、癡、慢、疑、五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是謂見惑);2、隨煩惱有二十:①大隨煩惱有八:1不信、2懈怠、3放逸、4昏沉、5掉舉、6失念、7散亂、8不正知;②中隨煩惱有二:1無慚、2無愧;③小隨煩惱有十(較前二為特殊故):1忿、2恨、3惱、4覆、5誑、6諂、7慢、8害、9嫉、10慳。所謂隨煩惱,以每每伴隨前六煩惱而發(fā)生作用。伴隨作用程度不同,有一般、有特殊,故又分為大隨、中隨、小隨。

  [5]四洲四惡趣,六欲并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那含,一共成二十五數(shù)。

精彩推薦